facebook pixel code

did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快樂學習

2010年08月02日
公開
67

常看到版面有兩端在爭議快樂學習的優劣 快樂學習的定義很含糊 而且各立場舉出的個案 往往無法推論到全體 某家會提出自己快樂學習的孩子在國中也如魚得水 另一持不同立場的家長馬上可以舉證歷歷其他負面的見證 就我的看法呢 如果國中的表現必須依賴小學時小孩不停的寫考卷,考試,補習,那學者提出這樣的建言並沒錯. 只是要如何讓快樂學習不會流於膚淺 創意教學可以更扎實 這是執行面必須去考慮的 目前看到的快樂學習 執行方式 大都是發發學習單 活動式的 這種做法不見得不好 如果高中也是以作報告為主 考試為輔 就如西方學校 這樣的方式也算為將來作報告打下基礎 如果課程少一點 這樣的方式可以深度學習 問題是我們的課程過多 只能淺盤式學習 所以很難奠定扎實基礎 如果小學的學習方式是用討論的 寫報告的方式 希望有更多閒暇的時間讓小孩探索自我 那麼國中基測是不是應該減少考試科目 甚至讀的科目也無須太多 打好基礎學力就行 一個動機良好,立意良善的政策為何反而加重學生的負擔呢 因為要上好大學 須先上明星高中 上明星高中 須先上國中好班 要上國中好班 就要測驗 國小不僅不能太差 還要贏別人 於是形成了一個沉重的學習鏈 這些不靠練習卷 自修 補習班 大部分的孩子無法墊立競爭的實力 現在看到的是國小教學很活潑 國中卻完全兩樣 如果配套措施沒做好 快樂學習會成為學生的惡夢

眼睛

2010年08月01日
公開
51

孩子的塑型眼鏡效果 到中午就開始無效 因為睡覺時間只有不到七小時 加上用眼過度 真想將他轉回B班 xxx 暑輔第一階段結束後,帶孩子去檢查視力 發現老大右眼視力變模糊 醫師是說有個小刮傷 過幾天來複檢 複檢完畢 醫師說可以戴上 但是 還是有模糊現象 當週星期五 又去看醫師 醫師表示又有小傷口 不過已經快復原 星期五休息一天 星期六晚上可以戴上 結果小孩戴了一開始有刺痛感 但是接下去沒有 所以他就沒拿下來 第二天還是依舊 XXX 複診後 過沒幾星期又反覆覆發 孩子表示曾經有些刺痛 但是還是繼續戴 看了另外一位醫師 基本上原來的醫師並無誤診處置亦可 回到原來醫師處看 應該是沒有清潔乾淨所造成的刮傷 要每星期記得點藥蛋白清潔 真的很擔心 該去看別的醫師嗎 XXX 隔了四天,今天去看眼睛 傷口好了 但是角膜還是鬆弛 醫師建議下星期回診再決定是否要戴 可能是有時孩子沒用潤滑液 傷到角膜 而每次複診 沒有等角膜繃緊 就繼續戴 於是傷口復發 最壞打算就是不再戴 之前看到潤滑液在戴上前放幾滴到鏡片上 讓角膜和鏡片有個緩衝 看來是有道理的 xxx 我兒子的過程一直反覆發作 戴上會痛 老是刮傷 讓我很擔憂 所以如果有發生眼睛痛 要趕快去看醫師 當初也是網友懷疑乾眼 但醫師說不可能 不過他還是做了檢測 果然是乾眼 這點我還滿怨醫師的 若非網友提醒 我靈機一動 否則我兒子眼睛不是一直受傷 建議反覆發作的媽媽要讓醫師做乾眼測試 以前沒有乾眼並不代表現在沒有 後來他開了視麗兒給我兒子滴 就沒這問題 你可以請醫師開藥 人工淚液不能含vasline? 有點忘了英文 總之不是任何人工淚液都可以 然後還有市面上買的潤滑液 你可以在拿出來時滴 應該是optical 因為我現在人在美國 買的是美國牌子 記得台灣時 名字是optical 診所有賣 刮到眼睛視力會模糊 要等醫師檢查ok 才可以複戴 因為有時癒合不快速 如果刮到眼虹 有時候視力還會無法恢復 所以千萬小心 所以現在我兒有兩種 潤滑液 一種是乾眼專用 醫師處方 視麗兒 另一種是診所買的潤滑液 optive 另外如果可以,眼鏡拿下來最好不要用到棒子,將眼皮翻開(有些隱形眼鏡取下的小冊子有寫)讓眼鏡掉下,我無意中看到的小冊子寫棒子或手指都榮意刮傷眼膜。我另外一個孩子就不用棒子,他甚至眼鏡會從眼球彈飛出來 我有幾次還用棒子接住 簡直是特異功能 XXXX 樓上媽媽 那個小冊子是在診所內放的 無意間看到 好像是硬式隱形眼鏡的介紹 跟塑型無關 剛開始也是以為棒子比較安全 我家弟弟自動掉出 還擔心他眼球受傷 或是沒戴好塑型鏡片 不過醫師有檢查過 一切正常 然後看到那小冊子才知道這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用異物由眼睛取出反而最不安全 我另個兒子用棒子 刮傷好幾次 每次刮傷 角膜就會鬆弛 還有拿眼鏡前 一定要確認眼鏡戴在眼睛上 有幾次我兒已經取出 掉在地上不知道 就拼命拿 卻拿不出來 有幾次差點(也有可能有)拿棒子進去吸 好危險 這個影片也有教 不用棒子的方法 好像更清楚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4OfpY-bkKM&NR=1 XXXX Roseline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10-29 22:26:45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我們每次看診扣掉等待的時間,大概都要半小時,那次醫生比對鏡片弧度,那天是勞動節,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 這位老醫生(他已經一頭白髮我想至少有五、六十吧)特地假日為我們開門診室,檢查映千的眼睛,讓我感動不已,我一臉歉意地不知道如何表達我的感謝時,他輕輕拍拍我的肩膀說,沒關係的,趁這個機會他比較有空閒多研究映千的眼睛。 他曾說過,映千是他手裡眼睛度數變化很快的case。我很感謝他沒有因此放棄我們,要我們別做了。 67.171.252.... 回覆: 美國的醫師看診的確比較仔細 有時候看過你的說明 希望台灣醫師能夠進一步做檢查 但是還是徒然 說到眼鏡,嘟嘟表示那是眼鏡上有了雜物 摸不出來 可是可以用肉眼看到 真是奇怪,他將他摳下來 就可以了 好像是每星期用蛋白酵素分解 的殘留物 會附著在鏡片上 姓名:Diana 2010-10-28 23:07:15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他每次都用一張類似試紙的東西,滴些生理食鹽水在眼球側面,然後用精密儀器檢查》 這叫Shirmer's Test,是檢查淚水分泌足夠與否的試驗。淚水分泌不夠,即便正常狀態,也容易因為鏡片的存在而因輕微感染而不適,..... 我自己在之前確定是乾眼症,得以拿長期處方籤(人工淚液),我媽則是更廣泛的乾燥症,.........所以悅悅被醫師認定淚水不夠,無法做塑型,在我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61.223.98... 回覆: 因為有上次你提到乾眼症 我猜也是如此 相較之下 台灣的眼科醫師好像沒做那麼多精密的檢查 還是他們經驗豐富 無須仰賴外物? 姓名:Roseline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10-28 00:00:01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嘟嘟的眼睛會痛嗎? 映千有幾次這種情況,醫生檢查都是有Irritation,應該是感染吧,所以,停止戴幾天,等她恢復。每次醫生還會測試淚液流動情形,右眼感染了兩次,最近一次檢查醫生發現有點乾,非常輕微,醫生說是沒關係,但是他還是希望連一點點都沒有。 左眼的狀況一直很好。 希望嘟嘟的身體儘快復原。 67.171.252.... 回覆: 嘟嘟也是右眼 請問感染指得是感染甚麼 淚液流動測試目的是為了找出乾眼症問題嗎 如果不方便回覆沒關係 美國醫師不像台灣可以隨時隨意詢問

關於生涯規劃

2010年07月06日
公開
17

我自己曾經開過生涯規劃的課程 希望學生透過此課程能對未來的生涯有些藍圖 當時的資源沒有現在多元 但是在教學的過程 可以說越教越心虛,雖然有些學生表示他們從來沒有上過這樣豐富的課程 原因如下 1,課本太過偏重理論 2.生涯規劃有點紙上談兵 但是真正的重點在於我的疑惑:生涯真的可以如此簡單體驗和規劃嗎 不過目前在我的規劃下,根據學生的學習發展階段,我們辦理性向測驗,規劃實習課程,生涯發展課程,就業學程,業界師資協同教學,業界講座,職場工作倫理 並且規劃銜接職場的課程模組 此外還有職涯導師駐站 即使如此,我以為這還都是皮毛,想要有更清晰的生涯藍圖,尚要克服重重困難: 1,需要有職涯導師提供諮詢,事實上我們有職涯導師提供諮詢,甚至課堂作業可以交由行業專家評量 實際上同學可能外務和課程過多,加上沒有自覺,未能把握機會,這也是各校的問題 辛苦辦了許多活動,同學的表現讓主辦者不敢再邀請專家來演講. 2,職涯發展需要一對一的深入輔導和信賴關係, 實際上同學獲得資訊管道大致上是同學討論,網站資訊,如果老師和親友可以和同學建立信任關係,同學才會使用這樣的管道,但是要建立信賴感,就有賴於同學主動和老師聯繫. 3,好逸惡勞 大部分學生即使有心,但是好逸惡勞的心態讓他們將職涯探索列為最後的優先項目 其次同學喜歡的大多是輕鬆光鮮的工作 這些工作通常門檻低,代表競爭激烈,或是起薪不高 對於專業技術的工作所需的枝是和技能不願意花功夫去學習 我的建議是注重基礎能力的培養 1.建立良好品格 唯有良好品格,才會有好的工作態度, 2.努力學習 想要進入任何行業,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願意吃苦耐勞 3,多和孩子討論工作上的點點滴滴 如果家長可以和孩子聊些工作上發生的事情,他們比較容易有具體的職場工作概念 4,提供工作體驗的管道 鼓勵孩子去參加學校的實習,提供工作體驗的機會 但是重點是 很少人幸運的知道自己的工作性向 甚至隨著時空轉變 原本喜歡的行業 都會產生變化 所以還是建立基礎能力 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權

獎金

2010年07月02日
公開
55

關於獎金 我的看法是男女有別 大部分男性重視外在獎勵 所以在工作上 他們大多喜歡權力 女性重視內在滿足 相對於男性比較不在乎職位高低 對於喜歡讀書 或是在讀書中得到成就感的 我個人以為天生氣質 有很大的關聯 以我先生來說 他們家的人從來不覺得讀書快樂 讀書只是賺錢的手段 就因為這樣的動機 他們家人有兩個算是高社經地位,一位公務人員 而我從小喜歡讀書,從學習中得到樂趣,當我聽到自己老公從未體會到學習樂趣,讓我很訝異 後來看了一些研究 也做了一些研究 覺得應該要因材施教 的小孩子,跟他們說讀書是份內事,這些都離他們的生活太遠. 眼前的實利才是他們可以體會的.別說小孩,大人不也一樣 . 公司說向心力,比不上股票分紅. 所以如果孩子對讀書沒有動機,與其讓他擺爛,不如適時以獎金給予奮鬥的目標 讓他們至少建立一個學習基礎 (原作者於 2010-07-01 22:00:03 重新編輯過) (原作者於 2010-07-01 22:08:48 重新編輯過) -------------------------------------------------------------------------------- -------------------------------------------------------------------------------- 作者:didi 參觀網站 時間:2010-07-02 00:10 29 對於蚊媽說的 我部份同意 性別決定某方面來說可能太過粗糙 不過洪蘭不也出了本書 男女教養大不同之類 對於學習社會人文的蚊媽 我的學習背景跟你類似 所以比較相信後天環境說 但是這些年來教養小孩後 發現 先天氣質 甚至腦神經都有影響到學習 而男女腦神經的確也有差異 某方面來說性別應該也是部份的 當然不是全部的干擾變項 我引用的只是最近英國的關於性別學習的研究 如 果家庭中有個能體會讀書樂趣的小孩 當然很好 但是無可否認 就是有小孩無法感受 這時針對先天氣質 採取不同的獎勵措施 我認為無可厚非 應該說 兩害取其輕 當然我的看法不見的完全可以得到他人認同 我也同意 有可能會有後遺症 但是當孩子因為外在獎勵 提升自己的學習動機 甚至體會到成就感 進而有可能體會到內在的滿足 又何必計較一開始的手段 讓孩子體會 努力就有成果 可以完全不用外在獎勵教養出可以自動自發讀書的孩子 我們當然很為這樣的家長感到高興 但是對於尚無法體會的孩子 與其讓他們得過且過 何不採取些手段 我秉持的信念就是 如果孩子經過長久 尚無法體會讀書為自己 或是自動自發讀書 不妨先用外在獎勵 奠立基礎 引導入門 孩子就會慢慢發掘其他樂趣 如果認為外在獎勵會影響生命價值 我覺得反而簡化人性的複雜度 我問過在世界級公司工作 的主管 他們說能讓他們忍受企業的政治 全因為金錢 所以人的生命複雜度 讓我們區分不同的樂趣 有些工作是為了金錢 有部份工作是為了自我滿足 而在今天資本主義的企業 我相信純然的工作樂趣已經快被壓榨光了 能保有的自我越來越 少 除非跳脫名利的誘惑 另外 讀書和學習, 我個人以為那是兩回事,雖然有部分是交集的. 看看現在的學校環境, 我覺得學校的學習比較類似工具, 對於工具性的學習 為何不能用工具性獎勵? 那些國中不停的考試措施 , 我很難去說服我的孩子 , 可以從其中體會學習樂趣. 大部分的孩子之所以想讀好學校的課業,忍受超人的學習 ,超過九小時,不停的讀書, 有一大部分是因為他們認知這關係到未來考試. 關係到進入好班 關係到老師父母期待 關係到不讓同學看不起 關係到未來職業 而對於發自內心的自我學習 ,根本 不需要父母討論,他們自己就會去學習 如果父母因為孩子很喜歡學習 , 就特別用金錢獎勵,這我就會反對,因為剝奪孩子的樂趣 同樣的 為了提高孩子理化或是作文成績 就塞許多課外讀物給小孩 和用金錢獎勵的本質又有何差異 都是為了功利性目的呀 只因為中國傳統士大夫觀念瞧不起阿堵物嗎 我不相信大部分父母可以大聲說 孩子學藝術人文 最後也是要規劃孩子的職涯發展 (原作者於 2010-07-02 00:39:47 重新編輯過) -------------------------------------------------------------------------------- 作者:didi 參觀網站 時間:2010-07-02 00:54 30 引發我的好奇心 這一版大都是媽媽 可是也有位爸爸 這位爸爸可是大手筆獎勵 要不要做個調查 媽媽的獎勵方式 和爸爸的獎勵方式 孩子希望的獎勵方式 有沒有差異 對於我孩子 他們最希望考好的獎勵就是 1.可以到同學家玩和過夜 2.可以玩線上遊戲 3.可以拿到獎勵金 去買書 對於孩子 你問他金錢的獎勵 對他們的意義是甚麼 相信他們給家長的答案越大越不一樣 也會顛覆我們的簡化思考 如果仔細挖掘 他們要的不是表面的金錢 而是 至於英國那份研究 簡單說 男性孩童希望的獎勵是立即性且物質性 女性孩童比較沒有這方面的期待,他們比較希望別人的讚美 某方面來說是不是女性在精神上比較不獨立 希望別人的認同呢 晴媽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7-03 09:58:42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謝謝老大對學習及獎勵的分享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因為成績突出得到獎勵, 一來是父母沒有餘錢, 二來是我和老大某方面很像, 認為學到東西是一種自我成長及喜悅, 這種喜悅比金錢來得令人高興 沒有給孩子獎金, 因為覺得念書是為自己, 不是為了得到錢, 可是看了你的論點, 會開始思考, 如果能用獎勵形成動力, 那也是一種方法...雖然我原先不是很認同要用錢去推動孩子, 但是如果換種形式, 讓他們能夠體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我會願意試試看 晴媽114.42.166... 回覆: 我對於用金錢獎勵 尤其家事等等 過去是有滿大的反感 但是後來發現 自己的個性太過剛烈 水清無魚 畢竟大部分人還是希望外在獎勵 只有少數人才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與其放著讓孩子爛 不如想出可以激勵他們的方法 當然這些獎勵措施 是且暫且走 效果如果不佳 就會換個法子 這些年教學的樂趣快沒了,想做的研究不具發表價值,但是能得到樂趣的就是這種研究 為了集研究點數強迫自己做些不想的研究,若非貪圖這份工作帶來的經濟自由,和彈性時間,真的沒有動力 那反過來說 對於沒有動力讀書的孩子 為什麼不給他們些外在誘因 學習範圍是很廣大的 這些在誘因 並不會影響孩子真正有興趣的學習 當然過程也要檢視孩子的價值觀 但我發現 如果整體家庭文化不是很功利 孩子不至於走極端

再同意不過

2010年05月19日
公開
53

研究發現:幸福 始於50歲 更新日期:2010/05/19 04:21 自由時報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美國石溪大學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始於50歲。報告指出,雖然人到50歲,罹病與死亡的風險增加,卻是人憂慮較少,而且有能力忽略負面、放大正面事務的階段。 石溪大學心理學家史東說,該發現「令人震驚」,「你或許認為在慢性病威脅生命之時,會讓人變糟,但事實不然,因為人們不去專注於這些威脅。他們專注於生命中的美好之事上,比如家人、朋友。」 這份針對34萬人進行的調查發現,人過50歲後,整體的幸福感增加。該報告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 研究人員發現,正面與負面情緒會隨著年齡出現變化,該現象男女皆然,只是所有年齡層的女性承受的壓力、憂慮與悲傷甚於男性。 專注於家人、朋友 當人們過了20歲,壓力與憤怒感降低,而當過了50歲後,憂慮感也遞減。養育幼子、失業或單身等變因並不影響與年紀有關的幸福模式。研究也發現,壓力、憂慮與憤怒的程度在50餘歲時銳減,而幸福與喜樂的程度增加。只有一種感覺持續不墜:悲傷。 研究發現,從50餘歲至80餘歲,整體的幸福感有增無減。研究人員說,先前一些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人的智慧與情緒智性也增加,這份調查結果與該研究一致。年長者對情緒自我規範的能力也較強,他們較能正面看待自己的情況,也比較少追憶負面的過往。

我們的所做所為真的有用嗎

2010年05月16日
公開
61

或許受到學生酒店事件的影響,我有些憤世忌俗,甚至對許多事情自暴自棄 當然很多人會說,有做總比沒做好,多多少少有幫助,別想得太複雜. 只是目前的我很難說服自己 例如最近我成立一個急難救助金,但是這真的幫到學生嗎,給完了魚後,接下來呢 釣竿在哪裡 也因此我有了以下的留言: 我絕對同意你說得不了解背後殘酷的看法,當我們越能理解背後的發展,就能有一致的觀點. 之所以決定打出這樣的觀點,有許多複雜而且你可能無法同意的原因 首先,我想呈現的就是應該有不少論斷的觀點.而我知道,應該很少有人會如此殘忍煞風景的在這個版面說出這樣的想法. 其次我可以感受導演對於這位媽媽看法的無奈和同理.導演也很想就此事安慰這位媽媽,甚至對自己力有未逮感到抱歉.然而我同意 我覺得這可能是最貼近現實執行面的原因,相較之下就很難有說服力,至少對於投書母親的狀況,我以為說服力很低.如果是我,我比較能接受上述的說法,而難以接受後面美麗理想化的論點. 最後,我也必須同意那位媽媽的擔憂,畢竟這部影片越受到重視,越有可能誤導大眾對於自閉症的,到底有2/3是很無趣平凡的. 做一個省思,這些影片和所舉辦的活動,最終目的是希望有甚麼影響,是細水長流還是只是一時話題.我想這個差異性在於後續的規劃. 我舉個例,全人中學已經和沒有圍牆的學校這本書畫清界線,因為在作者的筆下,浪漫的全人中學教育,或多或少誤導讀者對於全人中學的幻覺.雖然沒有圍牆的學校這本書讓許多追求理念的家長注意到全人中學,然而後續的困擾才開始.... 總之我寫下上述留言,只是想反應其他的 的確對於單純的拍攝者不公平也殘忍 所以我已經盡量克制我的另類且無意義的論點

倒垃圾這回事

2010年05月14日
公開
72

老實說我覺得清潔隊員很冤,明明規定回收日期,政府為了討好民眾,卻不顧清潔隊員的工作權益 試問如果全民都可以隨時倒不同垃圾,清潔隊員會如何忙碌 早年我奶奶和父母社區,有些比較忙碌的人或是年邁的老者,多少會貼個錢給清潔隊員,請他們協助倒垃圾,省事省時,可以自由分配時間,不用神經上緊發條,隨時擔心miss掉垃圾車前來的時間,又可以不用追著垃圾車跑。 但是就在政府怕事的法規下,禁止清潔隊員收費。於是上班族,年長者全得跑百米。 在國外,清潔隊員是可以收小費,也會幫忙倒垃圾 難道我們國家官員就不能順應民情嗎 「沒空是你家的事」清潔隊員沒禮貌 禮儀課破功 更新日期:2010/05/13 04:11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莫非禮儀課白上了?台北市限日資源回收解禁,一名家住康寧路的民眾上週五晚間倒垃圾,同時丟出紙類、瓶罐,清潔隊員起初拒收瓶罐,後來還是收下,民眾不好意思解釋平常沒空倒垃圾,但清潔隊員隨即以台語回話「沒空是你家的事」,民眾聽了火冒三丈。 環保局第三科科長梁宏郎表示,經調查,清潔隊員確實有說「沒空是你家的事」,但他強調是對旁邊的隊員說,不是針對民眾。梁宏郎說,每個清潔隊員個性差異大,將加強內部教育。 環保局原規定星期一、五收運平面類回收物,星期二、四、六收運立體類,上週起,民眾未按規定丟,清潔隊員不可退貨,也不能勸導,須一律將回收物收下。 投訴民眾指稱,由於工作夜歸,他每週只有一天倒垃圾,不管立體、平面類回收物統統拿給清潔隊,也曾被清潔隊員「唸」,被唸怕了,他盡量不把回收物給清潔隊,但上週媒體報導限日資源回收解禁,他才放心把一堆垃圾、回收物拎出家門,沒想到又被罵。 民眾解釋,他拿6、7個瓶罐上前丟,清潔隊員原本拒絕,但他反問,環保局不是已經開放,才有清潔隊員拿著麻布袋收走瓶罐。民眾抱怨,市府願解禁,對上班族是美事一樁,但說歸說,清潔隊員卻沒有跟著做,讓民眾很困擾。 民眾批評,當初市府推動限日資源回收時,運用各式宣傳資源,連垃圾車也掛布條宣傳,如今取消限制,卻是悶不吭聲。他建議,取消限日資源回收,也該加強宣導。 梁宏郎強調,取消限制僅是便民,但多數民眾已養成分天回收的習慣,沒有必要特別宣導,但環保局會加強內部清潔隊員的教育,避免與民眾衝突。

洗碗機

2010年05月10日
公開
212

經過多年的考慮,在一個費盡心力,筋疲力盡花了至少三十分鐘,自以為洗完碗的夜晚,舒了一大口氣,有種終於完成不可能任務,對這廚房鞠躬盡瘁的心情時,猛一回頭,又一個碗,屹立不搖的擺在我眼前。猛吸一口氣,提醒自己要鎮定,這種事情常發生,再洗一個就可以結束,務必要有完美的ending。 洗完後,到客廳想好好享受流汗後的美好成果,咖啡桌上又一個杯子。這下我真的要火山爆發了。 照道理只要每個人洗個碗,只有兩口在家吃飯的碗盤應該不多,但是就是這樣莫名其妙,總是有一堆碗在水槽,有時都懷疑是不是有個碗盤黑洞將其他時空的碗盤吸過來。 就在那一剎那,決定要買洗碗機。 買洗碗機有許多考量,包括過去的使用經驗(以前在國外有洗碗機都沒使用),廚房的空間與動線安排(該用崁內式、獨立式、還是桌上型;廚房空間不夠大),自家的使用習慣(才幾個碗,自己洗起來就好;會不會水電費用大增;娘家的洗碗機只有宴客時才使用;桌上型無法洗鍋子),未來的維修(水貨會不會成為孤兒)、費用(起價就要四、五萬)等等因素。由於洗碗機所費不貲,就這樣時光流逝,從我想買國際牌桌上型洗碗機(雖然只有兩萬,但是該不該一次到位,買獨立式,而且水貨未來維修不易)起至少過了三四年了。 幸好台灣美寧洗碗機一萬八(舊型一萬七)打平,又可分期付款,購物風險降低,就算買了不適用,也不過一兩萬。外加公司特約師傅親自安裝維修,不但省下自行尋找洗碗機安裝師傅的功夫,且有專業保證(安裝全省那麼多家,應該不會漏水吧),此外,總公司在台灣,比起水貨維修較易,決定就訂購此台。訂購完發現職業買家486大力推薦,更是讓我安心。 今天安裝。師傅很專業,服務態度良好,細心的跟我講解許多瑣碎的注意事項,慢條斯禮說明許多使用上的眉眉角角,避免未來發生問題,雖然已經過午,還是叮嚀不少巷子內的注意事項。而且師傅還很細膩的幫我將水管繞上白色防水布,貼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好像醫師幫病人包繃帶。 就他分析各家洗碗機型。 內嵌式洗碗機因為台灣廚櫃大多沒有防水處理,所以洗碗機排蒸氣會成為破壞廚具的元凶。廚具門版大概裝個五年就會受潮發霉,必須換新。 日系系統沒有放軟化鹽的設計,由於台灣和日本水質不同,洗碗機將來的保養會不易。 美寧是英國零件進口,台灣組裝,大陸外殼,所以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洗碗機是白色,簡約的造型,很適合現代廚房的裝潢設計。 今天用了後,發現排水良好,碗盤可以自然烘乾(要開機門)。有些乾掉的碗飯粒黏著,所以放進去前要泡水。幾次試下來,皆洗得乾淨。 而且即使沒有馬上打開機門排氣,回家後打開,部分積水還是會乾掉。 我使用買家特製的一套碗盤,很適合洗碗機的擺放,減少排碗筷的時間。油膩的餐盤放太久也不好,會有異味,美寧的容量正好累積個兩、三餐就可以洗。 洗碗的噪音很小,滿意度可以說百分百。 以往洗碗盤的時間我可以用來收拾房間,或是喝個下午茶,看看閒書,欣賞影片。想想一天省下三十分鐘,一星期就可以省下三小時半,廚房也乾淨多了,不用擔心堆積的碗盤引來蟑螂。

好文推薦

2010年05月09日
公開
123

http://www.wretch.cc/blog/Giddens/7106708 知識分子的典型 第一篇和第二篇 超感動的 強烈推薦 第三篇後屬於作者個人延伸感言 知識份子的典型(1) 分享Facebook Plurk YAHOO!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 即時通 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知識份子的典型 我很少去聽演講。 記憶中,或許從大學以後就沒有聽過任何人的演講,主動想去聽的演講更幾乎沒有,大部分的原因是沒有特殊動機,更多的原因可能是高中以前聽過了太多制式化的演講,重創了我的心靈。 前幾個月,小內在靜宜大學上的表演藝術課程,請到了一位大師級導演吳念真去演講,我從來沒有偷偷陪過小內上課,抱著新鮮好玩的心態去了。 豈料這場演講,內容深深打動了我。 我的記憶力並不出色,但靠著常常回憶重要畫面,以下敘述應該大致正確。 吳念真生在九份金瓜石,那裡的人無不跟挖礦有關係,聚集了說著各式各樣腔調、混雜了許多地方方言的人,大家一起靠著礦討飯吃。當時所有人都很貧苦,某種程度也因為大家都半斤八兩的窮,而感情很好。 村子裡,除了正在上小學的小孩子,大人幾乎都不識字,要與外地的遊子書信往返,得靠一位先生(忘了正確的稱呼,容我叫他……師傅)幫大家讀信、寫信。村子沒有富人,這位師傅雖然也得挖礦,但因為看得懂字、幫大家做文字溝通,因而在村子裡擁有崇高的地位。 師傅不挖礦的時候,很喜歡看雜誌。 他訂閱了一大堆文藝春秋之類的東西,也看一些日本的武士道小說、偵探小說。除了文學,師傅的吸收新知能力超強,也很有實驗精神。 當時盤尼西林(一種很經典的消炎藥)是很稀有的藥物,如果村子裡的人受了傷,傷口發炎,得靠「自然好」,時間往往拖了很久,有時傷口還會惡化。看醫生?不都說了大家都很窮嗎,當然是看個屁。 事情總要解決,那師傅單單看了雜誌上對這種藥物的介紹,想了想,就命令村子裡的人湊錢,從外地亂買了一堆盤尼西林回來。 買回來了,亂打藥可是會出人命的,於是師傅叫自己的兒子把屁股挺起來,讓他先打一點點看看。過了許久,兒子的傷口比較不痛了,也沒什麼過敏反應,於是------ 「這個藥不錯!」師傅結論。 他立刻發出消息,請每個受傷的人都輪流過去讓他打一針。 聽起來很恐怖喔! 但在當時,師傅可是什麼都可以搞定的萬事通,大家都仰仗他。 村子裡的大老粗請師傅寫信時,常嚷著:「師仔!你就跟他說,幹你娘咧你這個夭壽孩子出去工作都這麼久了,半毛錢都沒有寄回家,啊再不寄錢回來,兩個弟弟就沒辦法去上學啦!實在有夠不孝!是要把我活活氣死!」 師傅點點頭,一邊寫著一邊複述:「吾兒,外出工作,辛苦了,但家裏經濟拮据你也很清楚,如果你領了薪水,別忘了家中還有兩個弟弟要唸書,寄點錢回家吧。你離鄉背井,還請多多照顧自己。父字。」抬起頭,問:「是不是這樣?」 「是是是!就是這個意思啦!」大老粗眉開眼笑,也許臉還紅了。 大抵如此。 有一天,素有威嚴的師傅叫村子裡所有的小孩在廟口集合,要大家乖乖坐好,寫一篇「請外婆到九份吃拜拜」的邀請信,他要檢查。小孩子哪敢反抗,全都開始寫。 寫完了,師傅一個一個看了。第二天,師傅把正在玩的吳念真叫了過去。 師傅說,他不是真的要大家寫信邀請外婆,而是想看看這些小孩子裡誰的文筆最好。那人就是吳念真。 「有一天師傅會老,會死掉,那一天到的時候,就由你幫村子裡的人讀信、寫信,知不知道?」師傅嚴肅地看著吳念真。 我想當時吳念真一定很迷惘、卻也很驕傲吧。 後來師傅開始教導吳念真寫信的基本禮儀、常用語法等等,也讓吳念真試著替村人讀信(將文謅謅的字眼,用大家都能理解的用語說清楚)、替村人寫信(也發生了不少趣事)。 村子裡的人甚至湊了一筆錢,買了一隻鋼筆送給吳念真,意義自然是要吳念真好好地繼承這份神聖的責任。 有一天,吳念真的鄰居家收到了一封信。 事情是這樣的。 那位鄰居大嬸的女兒,為了貼補家用,跟很多村子裡的女孩一樣,國小畢業後就去都市裡當工廠女工,過了幾年,再去茶室或酒家上班賺取更多的錢。在當時雖然很多人都是這樣,卻仍是逼不得已。 那個孝順的女兒,某天帶了一個在茶室認識的男人回家,說要結婚。 女兒認識了不嫌棄她工作與出身的男人,應該替她高興,但大嬸還是難過地說,媽媽知道妳辛苦,但家裏真的需要妳這份薪水,妳能不能再多辛苦兩年?兩年過後,再結婚好不好? 女兒大哭一場後,回到都市後與男人分手,繼續在茶室裡陪客。 過了兩年,女兒又帶了一個彬彬有禮的男人回家,喜孜孜地說要結婚。 不料,那位大嬸還是難過地說了同樣的話,諸如弟弟妹妹們都還在唸書,還是需要她那份薪水,希望她女兒可以再辛苦兩年…… 這兩年都活在希望裡的女兒痛苦異常,在大哭中答應了她的母親。與那位深愛她的男人回到都市後,提出了分手。 過了很多天,鄰居大嬸收到了一封來自那男人的信。 師傅去挖礦了,於是換吳念真出馬。 吳念真說,他忘了那封信精確說了什麼,有些艱澀的用字他也看不是很懂,但他清晰地記得六個字,叫「虎毒尚不食子」。當他將這六個字原原本本唸了出來時,那位大嬸發瘋地地跑去撞牆,淒厲地哭喊她也不願意這樣啊、實在是生活所逼之類的話。 吳念真的媽媽跟一些圍觀的三姑六婆都傻眼了,奮力阻止大嬸撞牆自殺後,趕緊說,吳念真應該是唸錯了意思,要大嬸等到正港的師傅出馬讀信再說。 眾人眼巴巴盼著師傅從礦坑回來,立刻把信奉上,師傅有條不紊地唸了起來:「我很喜歡你的女兒,雖然現在因為種種現實原因無法在一起,真的非常遺憾,貧窮不是妳願意的,我也能體諒妳的處境,如果將來還有緣份,希望還是能跟你的女兒在一起。」 念完了,完全傻眼的吳念真被他爸毒打了一頓,罪名是亂讀信。 有好幾天,屁股爛掉的吳念真正眼都不看師傅一眼,遠遠看見就避開。 直到被師傅叫住,拉到一旁。 師傅說,你讀的內容沒有錯,但那樣讀只會白白傷了大嬸的心。既然兩人都已經分手了,是既定事實了,不如把內容圓一下------最後只要把「意思傳達出來就好了」。 (其實,我必須吐槽,那意思一點都不對)。 當時年紀還小的吳念真雖然不是很懂,但還是勉強領受了。 幾天後,礦坑塌陷。 師傅走了。 吳念真哭得不能自己。 他說,他這輩子就看過這麼一個真正的「知識份子」。 師傅讓吳念真知道,所謂真正的知識份子,是自己的知識貢獻給知識比他低的人,而不是反過來利用知識,去掠奪知識比他不足的人。 他的一生中,就只有當年亂打盤尼西林的師傅符合這樣的標準。 stone118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5-09 14:55:43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嗯,再想一想,覺得我的確應該多存念於吳念真的師傅的行誼。 我完全缺乏那種寬厚度。雖然我認為那與是不是知識份子一點關係都沒有(人人都是知識份子,不是會唸書寫字的才是);那是人格的高度。把那種純厚無雜質的善念稱為<知識份子>,實在太高抬了知識份子這四個字......,但,那種純厚善念卻真是每個人都該學習、常念於心的。 想想我就是個刀子嘴,我就是個人家寫什麼、或我想到什麼(不管是個人好惡還是自認為應屬人人皆因遵詢的道德標準之類的),就要直接爽快唸出來說出來的人。像我這樣的人,美其名是直率,究其實卻也是自私啊。 感謝也許自許為知識份子的九把刀記述了這個故事。這算是做為一個想要求善的<人>應有的好行為。 123.50.50.... 回覆: 我家弟弟嘴很快 跟我一樣 喜歡甩帥 甩嘴皮子 所以我看了這篇文章 跟你的想法一樣 多少記得這個人的寬厚 多少偶爾效仿一點 姓名:stone118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5-09 10:11:24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對呀,我也覺得那個故事很感人。關於吳念真的成長故事好像很多,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 還有我把他這文章的一二三四篇都點來看,點時還有想:這個人還真老練,好像是靠網路文章過日子似的,像我這種沒耐心的人就算寫了再長的文章都會用同一篇來直接張貼,他怎會老練到<分四次連載>。等到看完了才有點在想:這個人會不會跟九把刀有什麼關係啊?這樣才從他的作者自介的第一行發現它就是九把刀,呵呵呵。 所以你看人家已經老練到文章張貼方式都有商業化的架勢了耶,怪不得人稱網路作家之濫殤(他差不多是有這種稱號,我沒弄錯吧?:D )。 ^_^ 123.50.50.... 回覆: 你觀察入微哦 我對九把刀的文章沒啥看法 不是我的菜 但是能夠引領時代風騷 多少讓我欣賞甚至感恩 有這樣的人成為年輕人的偶像 表示時代在前進 在改變 我想,這就是一顆柔軟的心吧。 當然這是吳念真心中的知識份子典型。

我比較相信的看法

2010年05月03日
公開
52

這是節錄下的,也是我認為霸凌的部分原因 人本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則認為,廣義來說,多數國中生都是升學高壓鍋下的「被霸凌者」。霸凌到了國中益形嚴重,排除因疾病或家庭因素造成的霸凌行為外,學校的高壓絕對是霸凌行為關鍵的促發點。  「國中環境本身就是一個高壓爐,所有孩子每天從早考到晚,不斷被評比。評比標準是成績和品德,而且品德指的僅僅是你聽不聽話,」馮喬蘭語重心長。升學結構篩選出一群「學習成就低落」者,其中有不少聰明的孩子,在現有學校環境中找不到舞台。這些被升學制度與大人世界霸凌的孩子,轉而成為霸凌者,去欺負比他更弱的同學。「這些小孩其實也是被霸凌者。他沒有能耐和本事對抗真正壓迫他的人──爸媽和學校,所以他欺負比他弱的人。」馮喬蘭認為,唯有改變升學結構,讓「學校辦的是教育而非升學率」,孩子才有可能改變。 換句話很多學生會成為霸凌其他的人,是因為他們要有宣洩的出口 另一方面他們的生命過程沒受到尊重 也沒有尊重其他人的典範 這也就是我不贊成 學校用成績排作位,而美其名為適應職場 我認為排作位應該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例如愛講話的就不要跟自己的麻吉朋友作一起 會分心的最好坐前面 這才是專業老師該做的事情 當然這樣做 不會完全解決霸凌問題 但是或多或少有些幫助

大家來聯署

2010年04月27日
公開
44

網站版主呼籲:請網友以連署行動來提高國內婦女安全,共同推動台灣版的「潔西卡法案」,以加強性侵兒童保護法案。「一次傷害都不行」連署網站:http://childsaver.pixnet.net/blog連署網頁: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10042104221300 「一次傷害都不行」的連署活動主要內容為推動以下修正條文:1. 惡行重大的性侵累犯再犯後必須強制服刑二十年以上,不得假釋,出獄後,必須公佈性侵累犯的照片於政府網站,以供民眾查閱保護自己。 2. 對14歲以下兒童犯下性侵行為,需強制判處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到無期徒刑,不得假釋、保釋。犯人出獄後必須終身強制監控。 活動發起人表示:「希望藉由這次連署讓各界重視兒童權益,社會制度由大人掌控,保護孩子免於任何傷害是我們的責任。」 網站版主指出,「如果遊民之狼在美國,是不是那五十名受害者就不會存在了?」,近日國內性侵害犯罪率持續攀升,每年遭受性侵害人數約有34,300人,其中兒童就19,208人,佔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統據數據不包括犯罪黑數,直指每天有52名以上的兒童遭到性侵。 連續性侵再犯率高達九成五,尤其以兒童為目標的性犯罪者幾乎終身難以治癒,隨著年紀越大,再犯率越高。在歐美先進國家為了保護兒童避免受到傷害,對此類犯罪者均加重罪行,以美國為例。 美國的『潔西卡.倫斯福德法案』,源自一個小女生被性侵累犯姦殺後所立,法案規定,對14歲以下兒童犯下性侵行為,強制判刑25年有期徒刑到無期徒刑,不得保釋或假釋。犯人出獄後必須終身佩帶全球定位系統裝備,不得接近或居住在學校、兒童樂園、公園等兒童出沒的地方。 另一個「梅根法案」也是因一名為梅根的小女孩遭有性侵前科的鄰居誘拐,在失蹤八十七天後,簽署通過第一個梅根法案,將性侵犯資料公佈在網路上給社區居民查詢。最近新法案要求 只要嚴重性侵犯搬入社區 必須email給社區居民警示。 對比國內對性侵兒童的性犯罪者均判刑過輕,讓網友們不禁要問「法律是用來保護誰?」 更有網友指出,如果「遊民之狼」在美國,他會因為在民國八十六年性侵十一歲幼女而被判處二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今仍在監獄服刑,沒有機會再去傷害更多婦女兒童。而在民國八十九年性侵遇害的陳性女學生可能因此至今仍活在人世。

是她

2010年04月20日
公開
41

STONE跟我說小孩讀逢甲 忽然之間一働,胸口充滿莫名澎湃的憂傷情緒 是誰呢 我認識他嗎 參加過愛心志工隊嗎 趕緊打電話給朋友 朋友孩子和曹童同班 略為跟我敘述母親的個性 光聽就難過不已 上網查了一下 但是還是不清楚是誰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547719.shtml 我要考個好學校、賺錢,我要做想做的事情,享受大美好的人生!」隨母親燒炭自殺的台中縣曹姓女童,小五時曾許下心願,卻在大人感情糾葛的悲劇中,再也無法圓夢。 「她好陽光!喜歡大家喊她『小小曹』」,女童小五時的林姓導師說,小小曹成績不錯,五年級下學期六成以上科目拿優,他給的評語是「妳是個陽光女孩,請繼續保持電力,散發妳的光與熱」。如今看來,格外令人唏噓。 十三歲的女童是私生女,生父已婚,一直未能讓她認祖歸宗,女童母親充滿怨懟,遂帶著女兒自殺報復。女童就讀南投一所私立國小,老師和同學昨天悲傷無比。 在師長印象中,小小曹很愛閱讀,常窩在學校的閱讀角落看書,且閱讀範圍廣泛,除了同年齡小朋友愛看的漫畫,她也讀名人傳記等,主動參加學校的「小小記者」等活動,文筆好、很有自己的想法。 小小曹喜歡繪畫,偏愛造形可愛、線條簡單的圖案,偶像是漫畫家彎彎。老師昨天找出她去年完成的繪本「作夢的經過」,童趣十足,且用色明朗、豐富。 曹姓女童曾在台中市逢甲國小就讀,圖為她看過電影「未來的模樣」後,寫到「認真讀書、賺錢…要享受大美好人生!」 記者于志旭�攝影 她還擅長游泳,她就讀過的台中市國小校長說,小小曹是全校游得最快的學生,還領有初級救生員證,堪稱文武兼備。 她很有想法,有天看了天下雜誌拍攝的紀錄片「未來的模樣」,她在作業中寫著:未來最想做個「很有能力的人」,其次是醫師、翻譯、空姐和歌手。她強調以後要半工半讀,認真讀書,但不要變成書呆子,要「享受大美好的人生」。 可能身處單親家庭,她展現早熟的一面,曾在讀書心得寫著「很多時候是不能逃避的,不要逃避現實,熱就讓它去熱吧!」 「我走了!」小小曹留給同學、老師的遺言中,沒有悲傷,甚至貼心得跟老師道謝,平靜的語氣,彷彿只是要跟媽媽啟程旅行。 「再多聽媽媽一點點的建議,我會更完美。」這是她留在作業中的話語,只是,媽媽的選擇,不一定真的完美。 女童見過,只是不熟識 http://www.udn.com/2010/4/19/NEWS/NATIONAL/NATS1/5545510.shtml 母強迫燒炭尋短 女童求救無援 【聯合報╱記者黃寅、紀文禮、江良誠�連線報導】 2010.04.19 11:41 am 被母親自學校強行帶回燒炭身亡的曹姓女童。 記者黃寅�翻攝 「這是令人痛心的社會悲劇!」南投縣曹姓國小六年級女童,月初向學校求援「媽媽寫了遺書,還買木炭回家,我很害怕」;學校學務主任試圖留置,仍被母親強行帶走,前晚她被發現和母親穿著紅衣、手綁紅線相繫燒炭身亡。 曹姓女童還留了兩封遺書、一張謝卡,其中一封遺書是給同班的「GIRL」們,寫道:「你們看到這張(卡片),我已經走了」;謝卡是寫給老師,「老師:Thank you teach me,雖我走了,但me還是很Thank you,小小曹上」。精心選購的卡片上,還印著「真的非常感謝您」。 「前晚獲知曹姓女童母女噩耗,我腦海就一直浮現當天中午,孩子牽著媽媽,害怕媽媽生氣不斷哭泣的面孔」;「我緊握孩子母親雙手,懇求她讓孩子留下,卻遭拒絕」,陳姓學務主任滿心遺憾說出「自己的無奈」。 曹家一樓客廳的桌子上整齊擺放曹姓女童寫給不同對象的遺書。 記者黃寅�攝影 曹姓女童本月一日晚上就向學校透露,母親準備清明節燒炭自殺,次日中午母親到校強行把她帶走,校方緊急通報南投縣府社會處,力圖留下女童,但女童在員警、社工趕到前,被心意已決的母親帶走。 南投社工轉請台中縣社會處處理,因清明連續假,社工和警方六、七、九日前往訪查,無人回應離去,未即發現母女尋短,直到前天,鄰居看到曹家門前貼了社工曾造訪未遇的字條,又十多日未見母女出入感覺有異報案,警方趕往,母女倆已生蛆並流出屍水。 曹姓女童是母親與另有妻室的父親婚外情所生,母親不滿女兒一直未獲蘇姓生父認領,萌生死意。女童生父在台中市開牛排館,與妻結婚多年未育子女。 女童母親留有寫給哥哥、女兒、女兒老師三封遺書,還有一封給蘇妻的「咒文」,看得出她心中的怨恨。在給女兒的遺書說「媽媽不要妳活下來,像媽媽苟且偷生過日子」,遺書的日期是四月三日,檢警不排除她在帶回女兒的第二天,就偕女燒炭自殺。 左:給老師和同學曹姓女童寫給老師的遺書,告訴老師「謝謝你」。 中:女童遺書還寫給自己最喜歡的班上男生,說不在意他去找陳某某,而且還是很愛著他。 右:寫給同班「GIRL們」的卡片,告訴好姊妹當她們看到這張卡片時,「我已經走了」。 記者黃寅�翻攝 但是媽媽 http://www.udn.com/2010/4/19/NEWS/NATIONAL/NATS1/5545457.shtml 原來是她,為甚麼,為甚麼就這樣走不出去 我當時已經卸下志工隊職責,所以對新進隊員並不熟識.只是他也打過些照面 似乎剛進校時,還跟我說過 後來就很少遇到他 但是由於他跟我鼓勵過 就一直想找他多聊聊 只是就是沒這機會 看著照片,他清秀的瓜子臉,似乎就是美人薄命的見證 總覺得他的目光冷冷的,幽怨的看著我們 一路好走 想起一件事情 多年前我的課堂來了個外系學生 頭剃光,坐在角落,不參與課堂活動,默默不語 這種學生老實說很礙眼 很討人厭 但是期中考時,我按耐心中不快,在他考卷上寫了鼓勵的話 結果他參與課堂討論,還告訴我他本來打算自殺 下學期高興帶著女朋友出現 我要提醒自己對學生不要想當然耳 多點關懷 :萬2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4-21 10:23:07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我是很不解啦這種男人有什麼好的?又老又醜只有花心沒有良心!就算真的和原配離婚來娶她,嫁這種人會幸福嗎? 昨天和阿信師說,萬一不幸自家女兒遇上這種事,一開始就該勸她放棄,做錯事不會是世界末日,回頭就是了,千萬別一錯再錯,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賭上自己十幾年的光陰,最後還賠上兩條命。 阿信師說要不要和小兄妹討論這件事,畢竟他們慢慢長大了,很快就會碰上感情事件。我覺得太殘忍了,說不出口,想到那孩子寫給同學的訣別信,我就好心痛。 114.46.208.... 回覆: 哀 心裡很難過難過 今天去靈堂了 找到他們的靈牌 我只能默默看著他們的相片 看到那女孩燦爛的笑容 心中只有一句話 你怎麼可以那樣做 怎麼可以 怎麼可以 怎麼可以... 很難過 很想哭 看到你的留言 稍微好過 我是有跟孩子說, 孩子也很shock 畢竟他們是同學,雖然是別班的 孩子還好,反倒是大人,心情一直無法平靜 姓名:stone118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4-21 03:26:02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昨晚看到 didi 日記、回覆及茉的留言,覺得越來越難過,也是那種鬱壘積胸難以抒發的感覺。只有再聽一聽 Bruce Springsteen 的 41 shots 略能遣悲懷,不過也可能越聽越悲。只好乖乖去睡覺。 睡覺也是大自然贈予生命的一大將息之所。 123.50.50.... 回覆: 那我該去睡覺 被兒子鬧鐘吵醒 接著就想著這件事情 姓名:萬2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4-20 22:31:06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真的好殘忍!怎麼會有這麼殘忍的母親? 不但殘忍而且笨,沒辦法接受有人帶著孩子燒炭,孩子多無辜? 114.46.208.... 回覆: 我到昨晚還再想這個問題 姓名:茉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4-20 17:13:27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真的很難原諒那個母親. 男人再不愛自己, 難道自己不能多愛自己一點嗎? 別人不認同我的孩子, 沒關係, 媽媽可以給他最多的愛最大的關懷. 有媽媽給他的愛, 孩子會沒有未來嗎(更何況孩子的一生還會遇到很多願意愛他關懷他的人啊). 很難同情這個母親, . 111.251.199.... 回覆: 今天騎腳踏車回家 看著環繞台中的青山 山的一邊就是逢甲國小 拋開人的情緒 大自然是如此寬廣 想到母親和他小孩再也無法體驗人生 很難過 明天會去靈堂 他們學校每個人都彼此認識 我孩子也認識他 姓名:stone118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0-04-20 09:29:24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今天早上報紙上看來的,她還在逢甲唸了四年的樣子,這學年才轉至南投私小。 那個媽媽實在是罪無可痯,真的是太惡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