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id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EF遊學1

2009年08月16日
公開
53

本來一直考慮要不要提及此事,覺得盡量低調點好. 但是想到這也算是孩子的生命階段值得一記之事,就姑且紀錄一下. 從原先打算僅紀錄些孩子的遊學片羽,但是最後還是覺得由最初始的規劃安排寫起.比較不會雜亂無章 嘟嘟從小沒讀過雙語,補習英語也只是國小斷斷續續,為了跟同學共乘,送去美語安親班. 實際上對他語言的要求不高.沒投入金錢在美語補習上,有許多原因.錯綜複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想省下錢來將來讓他去遊學. 遊學只有短短幾周,對語言助益實質效益並不高,至於拓展視野,國際觀,那也要有相當程度的人文素養,才能領悟. 這都是我瞭然於心的.既然如此,又為何撒下白花花銀子,跟自己錢包過不去?應該說我是喜好旅遊的人,我不會花太多錢在美容,珠寶,名牌,車子,但是對於某些事物,卻頗有豪氣,一擲千金.個性使然,使我往往花錢毫無效益.但是人生就是要浪費在美好事物上,太過精算,豈不索然無趣,尤其自己還算有些餘錢,供我浪漫片刻. 當然我年少的經歷也左右我的決策.我在觀光尚未開放的年度,就以訪問姊妹校得名義,跟學校到日韓,小孩子哪懂得許多,但是那樣的經歷多少影響後來的一些見識和對其他國家文化歷史的興趣.加上當年老師也只是帶團,我們這些小學生個個獨立(私校的訓練,讓我們很小就開始自己辦活動,老師很少干預).後來又到國外讀書.總覺得國外的生活,多少會拓展島國心態的孩子. 雖然從小教育孩子,但是總體環境還是塑造個人見識的絕大影響因素.有的孩子透過繪本,參觀,父母身教,就可以發展出人文素養,有的孩子感受力比較遲鈍,很多事情是視而不見,需要換個環境去震撼一下. 今年適逢金融海嘯,許多遊學都降價,在經濟不景氣時消費不但可以撿便宜,還是種道德.接下來就是徵求孩子同意,剛開始嘟嘟聽到要到國外學習英文,就不大有意願,也好,不然我還要去跟先生我父母溝通,然而過了幾天,他想想難得的機會不可放棄,(難得節儉的老媽捨得花錢.) 一開始上網搜尋遊學事宜.很難判斷網路真偽.而關於EF的介紹,評價不一,尤其還要考慮台灣學子的文化差異而引發的批評.最後心想EF畢竟數十年老字號,全球資源眾多,加上當時又有八千元優惠.就決定選擇EF. 根據嘟嘟的氣質,和他討論後,決定選擇價格,天數及配合嘟嘟個性特質的英國威特島.威特島位於鄉下,遠離浮華的都市,有我喜愛的純樸民風加上羅馬人,撒克遜人古蹟,恐龍遺跡,且價格遠比其他英國地區便宜.但是到了說明會,一位家長分享個人經驗談,表示英國人較為冷漠,homestay等於是民宿.於是臨時決定改為西雅圖或是波士頓.波士頓有哈佛,外加東部的人文氣息,也符合我喜好.但是西雅圖有親人可以照應,週末還可以帶他去爬山.考慮再三難以決定,最後用抽籤.還好EF人員說隨時可以改變行程.至於那種英國外加歐洲順路遊法國德國的,一律不考慮在內.一來價格高昂,而來三四天走馬看花,不如待在同處好好了解一下當地民情. 就決定到波士頓.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過了數月,由於經濟不景氣,出團人數減少,又要考慮暑輔,最後只剩下英國威特島可以選擇.嘟嘟決定選擇10-14歲行程,應該homepa 會比較照應小孩,也沒有十八歲學習比較的壓力.(雖然我說可能10歲小孩英文更好.壓力會更大) 英國也不錯,只是英國人的冷漠拘謹讓我難以釋懷.而H1N1也開始流行了.英國有人患病,並且也進入黃色警戒區.威特島更有一人死亡. 我父親臨行前幾個月打電話來詢問,到了前一個月更是希望我取消行程. 每個決定都是父母價值觀的掙扎. 有必要為了一個不怎麼需要的遊學擔如此大風險嗎 但是我完全不理會,因為我知道,如果現在不放手,每年都會有各種因素阻礙孩子走上獨立之路,飛機失事,每年新增的疫情,意外..... 難怪墨守成規的中國人說父母在不遠遊,就是怕種種意外.而外國人卻鼓勵孩子去冒險,因為他們知道獨立的風險為為人父母必要之承擔.

學生的想法

2009年08月08日
公開
46

hr hr 謝謝妞爸提供這麼多想法 希望大家不要誤會妞爸 因為他有跟我私下討論過 我的想法是 這些都是學生的想法 我很明白 之前我也會如此考慮 所以選擇不多話 但是現在我很有信心 可以打包票 聽我的話不見得飛黃騰達 但是大部分不聽我的話成就想要高很難(甚至高過我都很難) 那先不聽我的話的人許多現在還在找工作 聽我的話的人一畢業就有工作了 別忘了,老師也是有人脈關係的 至於講的話都是說給百分之二十的人聽 那種不屑老師的 根本不是我想浪費精力的對象 自己盡入社會大學去體驗吧 這是幾十年的觀察 驗證 有位學生聽了我的話 現在在大學當講師(從二專生) ps 我之所以成就沒有太高就示因為當年沒聽我老師的話 還有沒聽我的話才會覺得自己命苦 因為我常告訴學生 心態很重要 只要有正向心態 就沒有所謂命苦的人生 學生的想法我們哪裡不知 但是才不管他們想什麼 我說了我的經驗談,我的觀點 沒有強逼他們接受 有的人可能因為老師的一句話就頓悟 改變人生也是有的 如果因為擔心學生吐槽 就隱瞞自己的想法 這才叫命苦 其實說聽我話的學生也不盡然 應該說他們早就有這樣的觀念態度 我說的話只是他們一個驗證 增強他們的信心罷了 至於不聽話的學生 我也曾經是其中一個 所以我也知道 有時候需要等待時機和教訓 才有辦法聽懂 這就隨緣了

全科萬能教學

2009年08月01日
公開
54

我覺得補習班的貼文有個關鍵點 就是家長有困難了解孩子是否真正懂, 或是孩子的學力. 以我而言我都無法了解孩子的能力.更何況一般與教育界無關的家長. 在這種情況下只好以成績為依據. 加上教育是無法逆轉的 就很難知道如果選擇第二選項,後果是否可以更好 例如補習成績不見得提高,但是不補習是否會降低 就我所知台中幾乎都要靠補習才能進入第一志願 目前我們沒讓孩子參加補習班 就是考量到補習班的教學孩子是否有辦法吸收 所以我也跟先生說要做好心理準備 -----回覆----- 回覆時間:2009-08-05 09:07:31 瞭解你的說法,而且我同意你說的: 1)家長有困難了解孩子是否真正懂,或是孩子的學力 2)教育是無法逆轉的,例如補習成績不見得提高,但是不補習是否會降低 甚至我還可以補充……我認識很多人在求學之路上,就是靠著補習班幫忙才一路很順利, 基本上,我沒有反對補習,只是建議要多觀察和思考。 個人認為補習是不得不的選擇,因為那是資源的浪費,其中包括:家長金錢的浪費,學生時間的浪費(在學校不是聽過了嗎?不能自己在家作習題試試看嗎?還有往返補習班不就是在花時間嗎?) 怎麼觀察?以下是個人建議: 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花十分鐘和孩子聊聊天,瞭解一下教學狀況?如果有老師考試前放話說要讓XX補習班難看,或許可以仔細看一下那次考試的結果? 有補習的孩子……可以看看是否每次成績落差很大?(這純粹是個人歸納結果,謹供參考),直接問孩子覺得補習有沒有用?(很多思考獨立的國中孩子基本上自己有能力判斷補習班老師教得好壞,自己知道值不值得補。) 觀察一下非學校老師出題的考試,孩子考得如何?(例如:大型模擬考,諸如文揚或友誠的考試,如果學校要求考AMC,這也可以作為參考) 個人強烈建議……有空的話,可以多看看孩子同學的BLOG,孩子在BLOG什麼都會說,例如:考試作弊、老師考前大洩題等等……我都是在BLOG看到的,至於多數孩子在補習班作些什麼事情?BLOG也寫得很清楚,或許家長看過以後再想想去補習班到底有沒有用?是不是時間的浪費?答案會更清楚。 泓諺媽媽說到……「3/4補習人口也有1/2是去補習班混的」,以我看孩子同學們BLOG的感覺,我覺得「很少」有不混的,至於這個很少……少到什麼程度,我沒有去調查過,說不太出來,但是我覺得以我兒的學校來說,大概也只有2~3人在補習班有認真吧? 我不清楚台中的補習班如何?在台北市……補習班買人頭(或說借成績來貼,其實成績單的主人根本沒去補過習)的傳言實有所聞,如果去補習效果那麼優,補習班找真人實證即可,為什麼花錢找人頭?這個被揭穿了,可會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哪! 在台灣的求學環境……補習好像變成有去有保障一樣,不補沒有安全感。 最後重申……個人不反對補習,有必要請快點去補,但是反對那種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式的補習。

精英夭折

2009年07月30日
公開
47

短短ㄧ兩個月,繼台大校長中風,另外一個學校院長重病.今天又有東海教務長在海外招生瘁死 短期間發生這麼多健康事件 教育部評鑑的走向難辭其咎 位系主任猝逝之後 • 2009-07-27 • 中國時報 • 【林靖堂�北市(銘傳新聞系校友)】  日昨,驚聞四十多歲的銘傳大學新聞系主任許志嘉副教授英年猝逝,此一噩耗,在校友網路間傳播,聞者無不哀慟惋惜。然而,一位年輕有為、廣受學生喜愛的副教授的離去,背後凸顯的卻是台灣學術研究工作者勞動條件惡化的普遍現象。  近年來,愈是新進的學術研究工作者,愈被要求負擔高教學時數、極重的系務行政,再加上研究升等壓力,學者罹患重病比例愈來愈高,過勞猝死更時有所聞。許老師在學校不僅必須負擔傳播學院本院學士班、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的平日教學與學士碩士論文指導工作,亦兼任其他兩校區多個碩士在職專班的教學與論文指導任務,同時,在外校還兼職通識課程,擔任他求學時母校研究生的論文指導,真可謂一根蠟燭多頭燒。  據筆者了解,台灣當前學術工作環境的勞動條件,普遍對許老師這樣的新進學者,相當不利。新進助理教授,時而必須負擔系上繁重的行政業務,同時必須負擔教授階級中最高的教學時數,曾聽聞有老師甚至一學期內要負擔每星期廿四學分的教學任務。而其他林林總總借調他校教學行政工作、研究生論文指導,參與社會服務、國家政策擬定與遊說等,更是壓垮學者健康的一層層壓力。  如此嘔心瀝血的工作,想必是累倒活力充沛、樂觀和善的許志嘉老師的原因。像許志嘉老師這般優秀年輕學者的猝逝,絕非台灣學術界之福。請教育當局多注意學術工作者健康透支的問題!

科展

2009年07月28日
公開
48

說到科展 我想到我也有幾次校內比賽的經驗 話說國中時我出外到垃圾回到教室,已經被同學選上為參加科展成員.老實說當時大家如何成軍,如何敲定討論時間,都已經忘了. 只記得我們在實驗室,圍著實驗桌討論 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何自然老師沒來教導我們.得到的訊息是他去指導另外一隊做一個生物酵素實驗. 當下的感受,是不受重視,而且狐疑學校為何派兩隊參加.不過當時的學生很古意,反正也乖乖服從老師決定,說來真是當年年代的恩賜,傻傻接受安排,反而發展出積極的做事態度. 於是從頭到尾我就設計一個的實驗,不不不,是,實驗設計粗糙,忽略許多干擾變項.但是想想看,當年課本從沒教導如何設計實驗,自己竟然似模似樣的訂定研究問題,假設,執行.從頭到尾獨立完成,也算了不起了 我用幾顆豆苗,依不同距離擺在電視機前面,讓他們看電視.顯然節目不怎麼好看 沒多久就出現葉片變黃的效應 最前面最黃(哈哈操弄實驗)應該說稍微有點黃.不過這就鐵證如山(典型的動物農場故事) 我爸是化學系畢業,他只說了一句,這樣做不準確(也不深入教導,措施機會教育) 但是倒是出錢支持,我們帶著這給盆豆苗,到當時台中最負盛名的五洲照相館,照了幾張美美的植物沙龍照 最後大家寫了實驗報告, 到底有沒有送去科展也不清楚 反正另外一組做的得獎 我們的實驗報告就束之高閣.這又反應我做事風格,解決問題,不計成果. 當年我主動要做花燈,結果走到豪華戲院附近,看到有家做死人房子的,當場跟他敲定做兩個花燈,價格兩千,下星期來拿。他們竟然也相信一個國中生,未付訂金,我過了良久去拿,竟然也幫我做好,可見當時民風純樸。 後來那幾張豆苗沙龍照下場呢 我一位考上中山女中的同學說 他拿去做中山的科展 拿到第二名 哈哈 分享這個故事給孩子聽 嘟嘟說當時他們學校做科展 他建議做機翼種類和對流的關係 可是護士老師不採納(天哪 他們學校不是自然老師帶,而是護士老師)  做了酸鹼測驗 他氣憤說 無聊的實驗

國中國文問答

2009年07月28日
公開
59

以前只要讀通一本 現在是貪多嚼不爛 國文基測的選擇只要套公式就可以選出了 但是這不是我希望的 而且也超乎許多國中生程度(因為他們需要到我這種年紀的分析理解,熱愛文學和長時間大量的閱讀量) 所以才要補習套公式 -----回覆----- 以妳的經驗來看,真有需要讀各種版本嗎? 我原本並不做這樣的打算 套公式的意思是? 國文怎麼會有公式可以套? 回覆時間:2009-07-25 15:36:25 -----您原留言內容----- 以前只要讀通一本 現在是貪多嚼不爛 國文基測的選擇只要套公式就可以選出了 但是這不是我希望的 而且也超乎許多國中生程度(因為他們需要到我這種年紀的分析理解,熱愛文學和長時間大量的閱讀量) 所以才要補習套公式 ----[ 您的簡訊原文 2009-07-25 15:37:44 ]---- 您好: 以妳的經驗來看,真有需要讀各種版本嗎? 我原本並不做這樣的打算 套公式的意思是? 國文怎麼會有公式可以套? 回覆時間:2009-07-25 15:36:25 ----[ 您的簡訊原文 2009-07-25 15:57:48 ]---- 就是利用邏輯思考 去判斷答案 當你真的無法了解的時候 就要靠技巧 我認為讀多少版本跟孩子的特性相關 加上沒有考過 所以是不是問有考過基測的人比較好 1.我兒子的特性是不會有耐性去讀通一本 所以就要多做課外題 2.如果想要考上第一志願 建議要去看各版本都有的文章 這種出題老師通常都會考 3.有些孩子很有文感 舉一可以反三 看十本書有百本的功效 有的孩子閱讀是船過水無痕 因為心不在此 這時候就要做測驗題 了解他錯的題項 再一一解說 ----[ 您的簡訊原文 2009-07-26 09:58:42 ]---- 這樣說來還真的有點難度的樣子 我覺得「讀通」這兩個字很詭異 什麼樣叫讀通?大人讀通,還是小孩讀通? 我每次在報紙上看到教育部官員用這兩個字來描述現在的基測考試,就覺得他們很不負責任 ----[ 您的簡訊原文 2009-07-26 10:12:23 ]---- 對 你真的抓到關鍵點 我再三強調,基測並不難,如果閱讀量有我這年紀這麼多,有我到這年紀的邏輯分析,有我到這年紀因為熱愛閱讀發展出來的語感(只能以我為例) 問題是他們才國一 短短三年白話文各家各派,古文各家各派都要發展出語感 其實對資質中等的人 學習起來很困難 最後只好填鴨 或是請補習班做總整理 大人說簡單 我覺得這種說法有點晉惠帝 ----[ 您的簡訊原文 2009-07-28 08:39:43 ]---- didi 針對修辭學的議題 我覺得妳是少數「說真話」的人 -------------------------------------------------------------------------------- 回覆資料: 謝謝 很多人沒經歷過國中教學 也會有不同看法

動物農莊心得

2009年07月26日
公開
61

弟弟看完翻譯版的動物農莊 寫了閱讀報告 第二段心得又是典型的死纏爛打耍賴牽拖 只想依賴媽媽,不想費力去寫 這種心態自然討來一頓訓斥 如網友所言 讓他看了其他人的心得 最後弟弟寫下他的想法 由此還是可以理解,小學生的層次,即使已經經過討論,還是很難理解或是感受經典書籍的寓意 在動物農莊裡,豬竟然是最聰明的,而他們認為人是敗類,而造反打敗人類,得到農莊.在農莊裡形成了兩個派別:一個是雪球派,另一個是拿破崙派.他們其中一方利用口才好,得到支持,另一芳澤私下支持,最後拿破崙使用武力打敗了雪球,最後拿破崙開始腐敗,變成集權統治. 我覺得拿破論在豬中視最邪惡的.因為他步但感走了,雪球,還做了很多無理的要求,如:要雞每個禮拜生五百到六百顆蛋,而且除了豬和拿破輪養的狗以外,全部都要一個禮拜工作六十小時,拿破崙在他旁邊有他從小時候就開始養的狗,最後變成了保鑣.拿破崙就是這麼邪惡. 第一段 寫文章時候,會忘了標點符號. 另外抄寫國語日報的效應不錯 少了很多口語話,增加艱深的詞彙(如敗類,造反,腐敗) 第二段則是注重角色的行為,對於心態比較沒有興趣 這是一般小學生的情況 另外第二段最後一句是硬加上去的 否則無法頭尾呼應. 然而不管怎樣,都可以看出,缺乏課堂練習,少了沈澱心思的時間 無法琢磨文句 要琢磨的還很多 可是沒有耐心句句斟酌 這也就是課堂作文的寶貴之處 不然真的要送作文補習班

反應

2009年07月25日
公開
62

有時人急著回應 反而無法去靜心沈澱傾聽別人的陳述 人的回應 也反映出他真正在意的心思 從一個人的回應 也可以看出他的歷練 廣度和深度 年紀和品德 我們校長,即使他有些政策我不認同 但是他對尖銳的問題,總是給人態度安祥,靜謐的感覺 讓我們這群行政人員不得不讚賞 (我相信我們校長如果要防禦性反駁絕對是鏗鏘有力,但是他選擇沉默,寬容以對) 相對的,我們的院長面對我們這群行政人員也是一樣 只是和校長相比 還是形之於色 而我們則氣頭上忍不住尖銳力爭 理直氣壯 相對的,對於系上老師的我們也可以沉心靜氣回覆 因為歷練不同 境界就有差異 當你覺得還有更大需要去爭取的  有自信的人是平靜以對,流人餘地 有些事情根本不會太在意 反而是需要別人肯定自己的 會滔滔不絕用種辯論到底 (對在意的事情就會用這種方式,我上次會議中沉不住氣才用過) 所以說脾氣漸漸就磨練好 因為你看到長官的典範 其實很多事情要多面思考 要退一步想 尤其在上位者 想廣納建言 就別喜形於色,或是聽到不中聽的就極力反擊 否則別人都挑你想聽的 這個道理我很早就由成語故事中一位大王想找千里馬的典故理解 所以學生老師的建言 我都不會因為而反駁 反而會誠心感謝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聽到有用的建言,別人也才願意提供 不然都說好聽話就好了 難怪那些有能力的都喜怒不形於色 我記得剛接行政職時,有一位老師很衝 都從自己立場思考 不留餘地(其實他不見得是對的,只是顧及大局,不跟他辯論) 剛開始我會跟他對戇 後來想到 我對待他的態度 會影響別人如果有好的建議 就不敢忠告我 所以後來我都微笑接納 套句網友Emily說得 更何況也不是不好聽的話,只是超強自信自以為不好聽的話 甚至將他當成我的菩薩 來歷練我的修養 而因為他氣勢洶洶的指責,我的謙讓,沉默 反而他的雄辯讓人覺得得理不饒人(學術界很多這種人) 這種想證明自己的自信和不容侵犯 反倒顯示他的自信只有這一丁點,所以才特別在意這個成就,以為對方的提醒是故意跟他過不去,覺得對方在找碴 而他那種牽拖攻擊別人的學歷方式,讓我想到 反倒顯示我的從容與大度(至少表面上) 有時候看到長官尤其我們的主秘,教務長,研發長的穩重態度 凡事笑臉迎人 就覺得自己需要學的更多 只是別叫我做行政職了 ps當然不可否認上位者有時候的禮讓是權謀 也不可以否認剛愎自負的上位者也會因為愛面子而漸漸走上惱羞成怒

歷史總是在重演

2009年07月25日
公開
50

好好笑 一年前才討論修辭詞性問題 只是那時我們只是盡力配合 結果一年後我竟然大發牢騷 stone 你就當我是對於大家津津樂道變態考題,認命到底覺得只能盡力配合分數至上及升學主義的<第一次段考大討論風潮>感到氣憤吧。 我拿畫答案卡來表達譏刺之意,也許很不厚道,不過也只是反應我感到的好笑而已。願意仰賴及信服及接受鑿痕�鑿刀詞性釋義這種有問題的題目,以及全心相信基測就是應該要畫電腦卡(我當然知道你們會搬出基測考試模式來表達對國一生畫電腦卡這種事的支持啊),這不就是人家給什麼就收什麼嗎?還在那邊沾沾自喜誰家的小孩適應良好、誰家的家長對小孩充滿愛與包容? 就當我是來亂的也可以,我只是看到原本對教育都還抱持起碼的清明或熱情的家長,遇到國中及未來的升學考試時,一個個都變得面目模糊立場搖擺起來了,都變成極度朝功利取向傾斜了。好可惜,好可憐的台灣國民。 123.50.50... 回覆: stone 我一點都不覺得你是鬧場 反而很欣賞你的說明 其實我並不覺得我們對教育清明 因為真正清明的家長早就有勇氣送孩子脫離體制教育 我們只是跟一般人一樣在夾縫中球生存 一直等到最後一根稻草壓上來 然後才求變 ps 願意仰賴及信服及接受鑿痕�鑿刀詞性釋義這種有問題的題目 唉優 誰仰賴了 我只不過參加考題測驗 測試自己的能力 我兒子我才沒要求他寫對 當然是有要求他要做測驗 但是根本知道是這種不用出 我們一直是這樣的人(從你我的年輕求學過程就可以看出 你對教官的對抗沿襲至今 我們對威權的臣服也沿襲至今)

修辭學的一問ㄧ答

2009年07月24日
公開
60

前言 網路上我有許多可以磋商的朋友 這些朋友有些也彼此看不順眼 雖然我嘗試過讓他們的相處好些 因為他們都是我的良師益友 可是有時候是緣分問題 我想三人行必有我師 大家都難免有缺點 但是還能交往的朋友 通常是種緣份 加上他們有我可以學習得特質 以下是和妞爸的問答 XXXX didi 我曾經嘗試教我兒子修辭 他的國文成績如果不提升 將來不知被分發到哪裡 結果他跟我說 我教的修辭他都會,如果考試那麼簡單就好 考題考「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問何者運用「層遞」修辭? 「孤帆遠影碧山盡」、「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江楓漁火對愁眠」、「錦麟游泳」以上哪一句沒有運用「借代」修辭? 現代孩的國文程度低落,但其實是「教太難」;國文程度的培養應該從日常生活中的唐詩、成語等去學習,而不是填鴨艱澀的語文知識。 這裡不僅是老師會不會教的問題 而是 1.時間排擠(國文科時間減少,作文課都沒了,加上一天一小考的考試) 2.考題難度 3.孩子吸收問題 當然我的重點在於 沒教修辭前 學生就很不喜歡國文了 現在搞這些 下面一題 :「人到了非洲,就要開始過非人生活。」句中的「非人」語帶雙關,除了表達入境隨俗的想法,也暗示了非洲生活的不易。下列何者也用了相同的表達方式? (A)你跳舞的技術真棒,跳到連鞋子都飛出去了 (B)每次經過那家烤肉店都不忍離去,真是一家烤肉萬家香 (C)有一次,我離開營區的時候,崗哨給我敬了一個禮,我才猛然想起我是軍人 (D)你沒有看到我胸前,還有大腿上刺的這些花,我是洗不乾淨了 這些答案是從作家文章擷取出來 答案是D 如果沒看過全文,很難了解. 這種閹割文學作品的考法也是讓我徒呼負負 我的看法跟妞爸之前看法一樣 先跑順再教技巧 先大量閱讀再考修辭 而不是加減乘除還在學 就教三角函數 老師會教到不是問題 問題是這對提昇國文程度有幫助嗎 修辭放到作文比放到考題恰當 妞爸-----回覆----- 我個人覺得,大部份的原因都是教法的問題。當然,學習者本身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本書好像在第11頁吧(我有點忘了,但頁數應完全不重要),大意是....他說他小時候,他父親總會帶他去看野外的鳥,他的鄰居看了也學他父親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看鳥。他說,別人家的父親都是教他們的孩子,那個叫什麼鳥!那個又叫什麼鳥!怹說他父親從來不和他說這些,而只和他聊鳥為什麼要這樣飛?出來覓食的鳥和黃昏歸巢時,到底有什麼不同......(以下略) 現在很多很多的國文老師,都是先講什麼"擬人法",然後再舉一堆擬人法的例子,叫叫學生背起來...... 很多中、小學數學老師也一樣,先給公式,然後再出幾個可以套公式的習慣,再反覆練習....... 妞爸我覺得,以上二種方式都是不對的,本末倒置了....... 教數學,要先給小朋友很多問題,先練熟了,再讓他們自己去歸納結果,然後再協助他們,跟他們說他們歸納出來的東西就是所謂課本上的"公式",數學應是要引導學學自己去找出公式,而不是先背公式再找適當的題目來套用........ 修辭不也是這樣,一個好老師,就應該要蒐集很多很漂亮的文章,只可惜,大部份的老師都只看教師手冊和測驗卷,而不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去做功課(很多時候,不想講太白話,那是怕傷到人),蒐集了很多很漂亮的句子,讓小朋友自己去歸? 大部份的老師,都像費曼的鄰居,雖然她們都很認真,但教的方式與角度,真的是不對的。一個要能真正刺激思考的教學,真的很不容易。像每次討論的小學生數學一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媽媽和老師,腦子裡只有分數和標準答案。我前幾天聽一位在美國教了四十幾年書的老教授講,他說,一個好老師,同一個問題至少在能用三種角度來解釋給學生聽,若不能用三種不同的角度來解釋,他就不會是一個好老師,他又說,台灣太多老師只會照著課本唸...那是不對的,但他卻又是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很優秀的學生,都是繞了一大圈才摸索出來,他說他覺得很可惜....... 我覺得,最糟糕的學習,就是為了考試而學.....尤其是編的很爛的小學課本,我就不知道認識唸小學課本要幹嘛? 就像三姐說的,考前一或二天翻一翻,應付一下也不會考太差的...... XXX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 現在教育的氛圍下的齊頭式平等我不是很喜歡, 學習,就該鼓勵向上,多學多好,而不是怕壓力, 哪一個大人的生活圈與工作沒有壓力? 我知道,對您當然沒問題....... 教改不會成功,就是當官的,總想要設計一套一體適用的教育生產線,但,誰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一體小朋友學習,會有很大的差異是必然。像我個人,就很反對什麼常態編班,那對真正有能力的孩子,並不會有什麼幫助。分班是件好事,只是傳統太拘限於用考試分數來分罷了..... 官員的思維,只拘限在減少考試壓力,而家長的思維又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的愈多愈好...... 個人認為,若真的要考量整體,應該從"因材施教"去考量..... 孩子能接受的更多,當老師的就餵他更多的知識....對於唸書比較不行的,較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從小學對他未來更有幫助的東西......例如,要走美術,那麼學什麼三角函數就是多餘的..... XXXX 時間應不是問題~ 那位在美國教過四十幾年書的老教授,他說:最好的學習時間就是 "right now"~ 以國小課本的內容來說,課本真的沒什麼好教,唸完一次給家長交待就好。一個好老師,就讓準備相關讓學生能真正成長的東西,像蒐集漂亮的文章.......有些話,真的不能說太白,像之前那個 x 般,本質學能都有問題了(國文和數學都不好),我就不認為他能給學生有什麼實質上的幫助....講太多,又舉例,是真的會傷人的....這也是我不想說太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