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id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往事

2008年02月13日
公開
51

因為去花蓮讓大嫂家人空等 所以打電話去致歉 我大嫂才跟我述說往事 說到我婆婆除夕洗菜洗到哭 然後大姑打電話給花蓮的大嫂 說沒有媳婦幫忙 大家聽到這裡一定很同情我婆婆吧 至少我很動容 大嫂每次回婆家都會幫忙整理,婆家很髒很亂,最主要是我婆婆老了,公公什麼事情都不做怕花錢. 廚房老舊,而他們的孩子卻算有成就. 問題來了,這是誰的錯呢? ----- 我二嫂人很好.我大嫂也很孝順.但是每年除夕我大嫂都沒回來.理由是大哥開車回來太累太塞車,然後說就多看診三天,賺錢孝敬父母比較實在. 我二嫂人不錯,他為何沒回婆家幫忙,我也不知道. 我呢?就是不同類型的人.因為我娘家過年從來也都是我父母在做,我們也沒幫上什麼忙. 當時我有小孩照顧小孩就照顧的累的要命,先生也沒幫忙. 加上我這個人是直腸子的人,老實說我一直覺得我婆婆很能幹,很多時候他煮菜我都插不上手,加上他沒要求,我也不知道要幫忙不過飯後我會收拾 我只想說,為什麼大家不要直來直往,有需要幫忙就說一聲.其次更該需要幫忙的是兒子吧 兒子都不幫忙,也不堅持,當然媳婦就不知道需要做哪些事情 這裡就可以看出世代的代溝 在我嫂子三四年級生,將公婆當作父母是理所當然. 而我到美國留過學,沒有在台灣生長,很多事情就沒有學習的對象和環境,所以我不會認為有必要將公婆當作自己的父母.我也覺得兒子如果不做,沒資格要求媳婦做.另一方面我也不會去計較公婆有沒有給我兒子紅包金飾,幫我坐月子,對哪個妯娌比較好 很難去理解許多網媽對這方面的要求心理.

推薦英文雜誌與螺旋式閱讀

2008年02月01日
公開
62

最近買了一本文筆流暢的聊齋誌異 沒有注音 編排看了很舒服 沒想到嘟嘟看了欲罷不能 嘟嘟在小學三年級左右看了東方的聊齋 那是我們小時後的 當時他雖然覺得好看 卻無法沉迷 這次重讀不同版本的聊齋誌異,顯然符合小六的怪力亂神喜好 發現這種在不同年齡讀不同版本的螺旋式閱讀,也是一種溫故知新方式 XXXX 在坊間買了英文閱讀大師 這是我第一次在台灣買學習英語的雜誌 坊間的英語雜誌雖然不錯,也有許多我不知道的,但是那種學習感覺不夠深度,不合我的口味 想不到這本雜誌正是我長久尋覓的英文學習方式 具有文化品味和趣味 有廣度又有深度 分為三大類別:時事性,文化品味,和文學 介紹貓這門戲劇 不僅學到英文,還了解不少文化價值觀 更令人驚佩的是作者還將Memory 這首歌翻譯成雋永的台語詩 半瞑 midnight 行道上攏無聲息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 難道月娘也失憶 Has the moon lost her mem'ry .... and the wind begins to moan 冷風也開始呻吟 不得不折服於作者的文學造詣 為了市場難免穿插比較趣味和商業化的文章 但是即使如此編著還是嘗試置入行銷他的個人品味 只不過他太有個性,不但批判近代詩人,裡面有強烈的政治立場 對於這種曲高合寡的雜誌真是不利 我還打電話到他公司跟他聊這種矛盾 真是有趣的人物 台灣多元化後,發現越來越多桃淵明 六期750 www.yentzu.idv.tw

大陸台灣教育

2008年01月29日
公開
53

我覺得樓上媽媽的想法都有些道理 1.如果大陸教育真的那麼好,為何實際上還是有落差 2.要放眼大陸未來的格局 3.小魚餅乾的中肯比較 其實費曼的書中就有提到樓上媽媽對大陸教育疑惑得一些參考資訊 他說他到巴西教學時候,看到九歲的小孩都在看物理書籍, 大學生對物理定義朗朗上口,覺得很欽佩.但是有一天他面試大學生,發現這些大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回答都無懈可擊.開始心生懷疑(大師果然是大師不會被表面所欺瞞,)也不會只滿足於表面現象,而會更進一部查證) 他換了另一種方式問物理問題,將學理轉換為生活面,結果發現那些表現優異的大學生全無法回答簡單的物理現象. 我個人以為大陸的教育可能沒有我們想像中好,原因在於他們的威權思想,任何教育再好,只要有威權主義根深蒂固,很難創新.任何現象再美好,只要有大一統的思潮,無法接納不同觀點,就讓人質疑. 但是大陸未來的變化人民的民主素養的質化也會影響教育的品質.現階段大陸的確學生比較有企圖心,學的也扎實.台灣在這幾年美國式的開放教育中,學生的學習品質端賴老師的素養,遇到好老師, 就有扎實的學習.遇到普普的老 師,照表操作可能學習品質就降低. 但是令一方面, 創意因為這種開放教育的思潮,,似乎有比以前好,美感也好很多. 小魚餅乾說的兩者兼具,是很困難的事情,首先價值觀就有矛盾.時間資源有所限制下,必須有所取捨 大陸和台灣要多多交流,才會有刺激.

背單字我國的英語教學策略性目的

2007年12月30日
公開
14

我自己是英文老師,又到美國讀書(人稱小留學生),所以剛開始我教大學生,我也崇尚自然而然學會英文.崇尚啟發英語興趣,不強逼學生讀英語.很少考試.注重聽力和口語能力. 後來發現真的是大錯特錯, 不知誤了多少子弟.說來話長,通篇的我國英語教育哲學問題. 簡單說,版媽和我犯了一個以自己經驗教學的問題.國內正因為沒有英語學習環境,所以很難自然而然學會英語.因此必要的背單字還是必須的. 我朋友曾經在暑假在我就讀的台灣的中學讀過英文,他的英文很好,因為曾經扎扎實實的在我就讀的中學好好學過英文.我們學校採精英高壓式學習.基礎教得很好,但是決不是自然而然學會英文. 我們將該背的英文單字記熟.文法學好.後來我到國外,剛開始覺得真的是國內英語教育失敗,學那麼多年聽力和口語能力都不好. 但是這幾年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國內的英語教育當年為的是要留學,學會西方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所以偏重閱讀和文法.國中三年打下的基礎,讓我閱讀能力很好,到了國外,讀書雖然辛苦,還不至於跟不上.在有限的人力和資源上,偏重讀寫是正確的策略. 而這幾年過於注重口語能力,相對的讀寫就不是那麼好. 現在回到小一的英文.該不該背.我想這是父母的教育哲學.不想背就不用背.如果你有資源可以教孩子,可以送孩子出國,不讀英文都沒關係. 但是如果你都沒有這些資源,還是乖乖的把單字背得滾瓜爛熟,至少三千個單字要會. 單字是一切的基礎.你會發現孩子的能力比我們想像的高,不要用自己的想法限制住孩子的發展. 當然以現在國小的英語教育還是有不少為人詬病,包括他的學習順序.要背單字,應該先教發音吧?如果你有能力教孩子,就先從這裡教起吧. 至於我採取什麼方法?老大聽我的話,我先送他去學美語,將發音學會,然後我開始讓他天天聽CD.好不好,見仁見智.學校的英語考試我根本不理,只用自己的步驟. 老二我沒送他去學美語,所以他就跟著學校的教學走.由於老二的特質是如果大人放鬆,他會擺濫,所以基本上我會要求他五個單字至少背好三個.沒錯,將來他會忘記,因為沒有活用的環境,但是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他如何學會記住單字這樣的過程才是我重視的.等到有一天,他真的不得不讀英文,這些學習過程會幫助他比較容易進入情況 比較符合我國的英語教學理念,我覺得李家同算不錯了,他很務實.

段譽的平反

2007年12月08日
公開
43

此次的改編,金老費了許多功夫去平反過去書中角色的冤屈,委屈.(主要是金老喜愛的,不受他心喜的如王語嫣就增添了他的負面形象或是改變圓滿結局) 5.段譽的膿包之美 段譽剛出場的時候,雖非英雄蓋世,但也是見義勇為,豁達大方,不然傲氣十足的蕭峰也就不會單因段譽的武功高強就和他結拜兄弟. 然而整部書中,眾多讀者對段譽的印象大概只有個獃字了得.段譽只要遇到王語嫣.神清俊朗泰然自若的神態就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手足無措魂不付體的膿包之美(包不同的批評) 此翻新修,金老花了大半篇幅,為段譽平反.他就公冶乾之口和王語嫣的心聲,一搭一唱,宛如對口相聲,比較了段譽和慕容復: 之前段譽心想:我和慕容公子相較,人品風采不如,倜儻瀟灑不如,威望聲譽不如.... 這大概就是本部書營造的讀者印象... 然而新修版改為 公也治對王語嫣分剖: 段公子為大理國王子,日後繼位為君... (這是以權勢分析:王語嫣心想這書獃子是大里國王子,我倒不知...)(王開始感受到段譽有些來頭) 公:說到文才武功,段公子飽讀詩書,出口成章,以武功論,以六脈神劍打的公子爺全無招架之力.... (這是以才能分析:王語嫣心想段公子還會凌波微步,六陽融雪功..這些表哥都不會.)(王開始覺得表哥不如段譽) 公:說到相貌英俊,兩人差不多,但是男子漢的神情氣概跪在瀟灑大方,段譽雖然有些呆頭呆腦,但是無心無事,泰然自若,就只有遇到王語嫣才變成手足無措的傻瓜.而慕容復念念不忘復國,自然無法瀟灑,在他們旁人眼中自是段譽瀟灑大方.(這是由相貌神態分析:王認為段譽比表哥年輕許多,慕容復已經開始有皺紋白髮) 公:輔佐他的人不論志謀武功都是舉世聞名,因有王記得各派武功,勉強平手(這由朋友輔佐大臣相比:王想:蕭峰和虛竹的武功我都不懂...) 公:就算西夏國挑中公子爺,只要掌握大遼數十萬雄兵一句話,就得將西夏公主拱手讓人...(這使以天下局勢分析,也就是全球化觀點:王發現 原來這呆子好處這麼多,我以前忽略,不過這和我沒關係)雖說是沒關係,但是只要有時機到來就有關係了. 由此,王在適當時機,就對段譽改觀了,這也使他未來移情段譽有個合情合理的解釋. 而金老也藉兩人的評論,由各方面比較慕容復和段譽,重建段譽的陰柔英雄形象

蕭峰的契丹人認同

2007年12月05日
公開
42

4.蕭峰的契丹人身分 金老在新修版也參考學者周錫山對華夏種族的考究吧(不然就是其他人的) 做了些面貌上和身分上的修編 首先在面貌方面,第二版只有提到濃眉大眼,高鼻闊口這樣的契丹人特徵.但是王國維等人的考證,還有多鬚.在新修版的契丹人圖像中,可以看到多鬚鬢毛雜生的特徵. 因此新修版小說中安排蕭峰在阿朱死後,回到馬家,沿路上也易容打扮.他將自己的鬢毛剃下,黏在下巴嘴角遮掩容貌 這裡就顯示蕭峰的鬢毛還不少,足以遮蓋顏面.金老此次的改版顯示他希望彌補小說描寫疏忽之處,更符合生活的真實. 其次新修版在最後一章,蕭峰高歌匈奴的歌曲後,段譽提到這是匈奴人的歌. 第二版:蕭峰說我契丹祖先和當時匈奴人一般苦楚. 第三版:蕭峰說我契丹祖先,當年和匈奴乃是同族,和當時匈奴人一般苦楚. 這個改變是因應之前天龍八部對於契丹匈奴是否同種並未涉及,前後敘述矛盾(蕭峰在雁門關想倘若自己真是匈奴契丹後裔....)認為契丹匈奴同宗 但是後來又以為不同宗,金老對於契丹人的祖先認同游移. 而段譽飽讀詩書,一聽此歌就知道是匈奴歌.也應該知道匈奴契丹同種.但是在第二版卻沒有任何澄清. 在此處的修訂,表示金庸已經確定同種問題. 其實匈奴鮮卑也是同種 而匈奴人奉炎帝為祖先,更是華夏一族,漢人匈奴亦是同種.

看天龍八部新修版

2007年12月04日
公開
43

很多人批評金老的新修版,然而在下初覽,覺得其實沒有那麼不可接受,反而多了些新意.也更加扎實. 因為時間有限,先就某些部份說一下自己得看法, 其他部份再一一增添.本人文筆不好,無法將箇中好處說個淋漓盡致,尚請見諒. 1.文字修改 金老在許多細微處,做了修正,更顯cohensive  可見金老對自己文字之嚴謹. 例如心中感動,改為感動.少了些綴字. 一時驚惶失措  改為驚惶失措 2.兒女情長的情節增添 在此金庸加了喬峰和阿朱及阿紫間得互動,畫面活了, 而且也寫下喬豐對阿朱關注及情愫暗埋得伏筆.並修補了後人評論得邏輯缺失.可見金老很注重大家得批評 例如喬峰在見智光大師前與高手對掌,因為險死,當下想到會留阿朱一人孤單在世,此時可見對阿朱已經情意漸長.而阿朱也在事後問道,喬峰是否心中有她, 點出阿朱得俏皮.以及互道情愫的旖旎風光. 而此時也說出為何喬峰為了和阿朱雙宿雙飛,未來對敵人下手不留情,掌力使足,導致誤殺阿朱.無力回天的伏筆. 另外還有阿紫部份,容後再說 3.人物形象的刻畫更加一致和心理改變歷程的說明 金老加入喬峰勸自己父親不要殺死玄慈,讓喬峰由報仇轉換悲天憫人的過程更加自然,並且人物的個性更加一致.例如刪除喬峰咬牙切齒想要置敵人與死地的段落(在信陽得知殺父仇人一段).當然這樣一刪,更顯喬峰仁厚形象,使其形象一致.只是就少了仇恨可以蒙蔽人心,扭曲人的性情的描述 先說到此.

三隻小豬與打炮

2007年12月02日
公開
49

真的要為杜部長說幾句話 編這辭典的又不是他,內容多如牛毛 怎麼可以怪到他頭上 而且有些都是老學究,他們當年真的是如此說,說不定他們還不懂現在這些話. 辭典在編寫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說文解字,會將所有解釋來源說清楚.例如好棒,這個原意可是色情的,是鄉里說法.打炮試用現在人的觀點,但是之前就是如此說法,只是今人改變他的意思. 大家不覺得自己在隨立委起舞嗎?立委抓到一個小毛病就開始誇張扭曲,為什麼沒人問立委為何不好好問政國家教育政策?可笑的應該是立委吧 我希望立委好好就國家最近的教育政策發言,不要為了博版面找這些八卦話題. 我覺得要就事論事,可以批評他的鄉土語言政策,可以批評他的國文政策,批評他的國教政策,但是這種未免太過. 我朋友是藍的,他經常要進教育部做些研究報告,他說杜部長是他遇過最認真的教育官員,他們的報告部長都讀的很仔細,問的問題也很霹靂,很尖銳,做假就被抓包. 他還說藍綠立委都普遍認知部長很認真. 我另外一個朋友以前是部長的學生,他對部長的做法也不認同,但是他平心而論,相較於許多名嘴教授,部長是很有料,很努力備課的老師. 只是他的人格特質很容易成為媒體捉弄的特質.媒體成天盯著他找碴,加上容易隨蜂起舞的群眾實在太好上版面. 大家想想媒體炒作的往往是大眾觀感,例如挖鼻孔,三隻小豬,這跟教育政策有何關聯?卻不去分析我國最重要的教育政策. ps 三隻小豬其實不是在成語典中,記者沒有媒體素養,只求博版面,爭取注意力.三隻小豬是列在電影補充資料裡.打炮在辭典解釋中有許多個,放鞭炮只是其中一個,而且還注明是江浙地區說法 .

名人說的話

2007年11月30日
公開
47

x迷媽媽 請你看清楚我寫得好嗎也看一下大前的貼文好嗎 我可不是說我指的教育. 真是有點啞口無言.我是說大前研一說不要花太多金錢在教育上.可是在書本內(寬廣媽的貼文只是其中一段),他卻花許多教育成本在孩子的教育養成 所以我懷疑他所說得教育(針對日本環境)前後文的意思應該是指學校和補習班.不然就前後矛盾(送孩子到美國跟最好的電腦程式設計師學習卻又聲稱不要投資教育) 這個想法我可是想了許久才想出的結論,若非如此解讀大前的教育範圍,否則如何自圓其說.(當然也有可能大前是語不驚人,譁眾取寵,但是我想身為一個名家應該不至於誤導讀者) 不過還是有些受寵若驚,因為你會認為我怎會說出這種話. 我也認為教育不是補習班.也不只是學校. 我指的是大前研一文章中說得教育範圍. 我特別提這點,是要提醒看文章的人,不要真的以為大前研一不重視教育,不花錢在孩子的教育上. 對這些名人,有時候真的是看書信個幾分就好了.因為他們的環境跟一般人實在太不同,許多隱藏性的做法,他們習以為常,我們可是無法做到.今天我跟一位國內大企業主聊子女教育.他世界各國都有產業,我問他對子女教育的規劃安排,他說順其自然. 可是聊著聊著他其實有做了一些我們認為是安排,但是他不認為是安排的安排,就是讓他孩子到國內大企業實習.這我們一般人羨慕卻無能為力的做法,他只是一句話就可以讓孩子去世界頂尖產業實習.只是他真的不認為這是刻意安排. 同樣的,大前只要孩子提出想學電腦程式設計的 一個想法,就可以馬上送孩子到世界頂尖的產業學習,我們一般人還要考慮孩子的簽證機票住宿金錢花費問題,更別提跟這些企業是毫無關係.所以他可以不用投資在一般人投資的教育上(大學補習班)可是他投資在自己的人脈,提供孩子很好的學習環境 (原作者於 2007-11-30 22:51:16 重新編輯過)

阿紫

2007年11月21日
公開
47

本來對阿紫沒什麼感覺得.大致上就是惡毒,但就是沒感覺. 不過最近看了一本評論阿紫的文章,跟大家分享分享某些看法: 大家設身處地想想,如果你是阿朱,深愛喬峰,以阿朱的蕙質蘭心,一定想到自己一死,喬峰的後半生等於毀了.喬峰向來對女人沒興趣,像馬夫人這麼妖艷的美人,不過眼神掠過,視同不見,若非阿朱主動,喬峰對阿朱的感覺也是過影無蹤. 因此阿朱難道想不到喬峰會自殺殉情.或是終生悶悶不樂.唯一可解就是幫他接受另一個女子.心靈充實. 想必阿朱在赴死亡之約前,總總環節早就想清.所以他跟喬峰要求要照看他妹子.讓喬峰有個心理寄託,不至傷害自己.這是大多數讀者都知道的. 不過他的用心之二,可能大部分讀者都忽略了.請看小說,他對阿紫說, 他照看你...你也照看他.阿紫不過14,5歲哪能照看喬峰.雖然阿朱是突然看到阿紫,才說出這話,但是想必他早就有此心思,才能在臨終前說出. 這一來用意很明顯,阿朱希望喬峰在照顧他妹妹的期間,移情到他妹妹身上.古時候社會,這種心思想法很正常.一母所生樣貌大致相似,喬峰如能如阿朱所托,好好照看他妹子,引導他走上正途,將來日久生情也是可能.所以才希望阿紫也照看喬峰. 此時看看阿紫的反應,馬上跳出來說這個粗魯的漢子我才不照看他呢. 這只要是女人就知道,這是嬌羞的反話.阿紫顯然已經了解他姊姊的用心,嬌羞之下,說出的.那阿紫和阿朱一樣冰雪聰明就不在話下 再看,這樣高傲的阿紫死皮賴臉,就是要待在他姊夫身邊,可見他也打算實踐姊姊的遺言.而蕭峰一再拒絕,他只好耍出他唯一會的手段. 而喬峰在照顧阿紫過程,不也常常心生憐憫,心動或心驚,只是喬峰畢竟是粗魯漢子,不懂得循循善誘阿紫,改變他的心性.如果阿紫變得仁慈,誰敢不擔保,喬峰不會為他的柔情感動,了解阿朱的用心? ps阿紫當初戲弄父親大臣,哪想到他會自殺,畢竟他不了解禮法社會民情

喬峰2

2007年11月12日
公開
53

金鏞小說我最喜歡的就是無為自在的令胡沖.他順其自然,無為而治,頗有道家風範.且不拘泥表象,重視本質,這和我擔任主管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我這個主管當不好,只為員工著想,無法謀求組織利益. 但是喬峰,真是武俠小說中的英雄極致.注重大原則,卻不會拘泥小節,仁厚愛人,卻又不會婆媽,當斷及斷,處事大處著眼,卻能小處細膩處理.能掌握對方心理,因此具有帶人帶心的領導風範.英雄本色,又能專情負責.真是女人的夢中情人. 只是他的ego太重了,堅強的意志力,使他受命運的捉弄,一步步走入國族認知失調的死胡同.不但打死親密愛人,也導致最後不得不以自殺終結崁苛的一生. 天龍八部的敘事手法藝術價值極高.一開始是段譽,段譽的經歷可夠奇了,想不到第二集喬峰出現到第三集誤殺阿朱,短短一集高潮迭起,驚波駭浪.而阿紫的出現帶出游坦之,游坦之又帶出虛竹,至此又進入天龍八部的另一高峰.奇幻無比.這種長線型的出場,段落分明,人物敘事毫不紊亂,可見其藝術手法. 而原本跟喬峰齊名的慕容復卻等到第四集才千呼萬喚始出來.相較於段譽的窩釀出場,喬峰出場的聲勢駭人, 還有虛竹毫不起眼的出現(若非他是第三男主角,恐怕沒人注意到他何時出現)慕容復則是見面不如聞人 到最後第五集,三個半男主角終於聚集在一起.可說作者的創意和幽默十足.(令胡沖則是一出場就詐死了) 天龍八部中的喬峰太沉重 又是粗野匹夫 年輕時候看他不是自己喜歡的型 應該是胡軍演得太有魅力 ,所以稍微研究.一研究發現他真的是頂天立地好漢子,卻又俠骨柔情,豪邁細膩 集天下英雄之精隨,難怪不容於天地之間 必須在人世被逼而死,以供後人緬懷 真是英雄不得見白髮. 對了這次我的系務會議就是以喬峰為範本,果斷堅決,公正無私(之前我就是這樣,但是研究喬峰的領導方式,覺得功力又進一步,當然更別提上帝保佑)化解人事糾紛 同事讚賞有加

別人的老公 夢幻男人版

2007年11月08日
公開
55

近来,胡军与刘嘉玲的绯闻不断,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真是那么回事。其实不然,胡军与美丽妻子卢芳的婚姻生活十分美满,但却鲜为人知。 胡军出生在北京一个艺术世家,父亲胡宝善、伯父胡松华都是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1987年,胡军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与江珊、陈小艺、徐帆等是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胡军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为话剧演员。 北京人艺大腕云集,1995年,跑了几年龙套的胡军终于迎来担任男一号的机会,排演话剧《军用列车》。女主角是团里的美女演员卢芳。来自昆明的卢芳是胡军的中戏校友,比他低三届,但她到人艺仅一年就上了6部大戏,名气比胡军大多了。卢芳人美戏好,且性格大气直爽,胡军心里对她有了那么一层意思。 1999年初,胡军和卢芳与同事去意大利参加戏剧节,在举世闻名的罗马广场,胡军单膝跪地,像骑士一样手捧着怒放的红玫瑰,众目睽睽之下向卢芳求婚。广场上的老外把他们团团围住,用最热烈的掌声祝福他们。这浪漫的一幕让卢芳想起了自己主演的话剧《费加罗的婚礼》,她流下幸福的泪水,接过他的玫瑰花说:“我们对爱情要像《费加罗的婚礼》里的男女主人公那样坚贞不渝!”这年“五一”,他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婚后,胡军和卢芳住在人艺一套简朴的一居室里,生活清贫。而那时,江珊、徐帆、陈小艺等同班同学都已大红大紫。 穷日子还得继续过,偶尔拿到一笔片酬,胡军就拽着卢芳去麦当劳打牙祭,或者一起提着篮子欢快地去菜市场买菜,有时两人还对饮几杯红酒。没戏拍的时候,他们手挽着手去高档商场里逛精品屋,但是什么都不买…… 一次,院子里一位大腕的妻子羡慕地对卢芳说:“你看你多幸福,丈夫整天守在你身边,把你像公主一样宠着。我们家那口子自从有了点名气后,我一年到头也见不了他几次。小卢,大姐奉劝你一句,千万别让你家胡军出名。”卢芳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丈夫出名有什么不好?胡军不出名她还着急呢。 2000年,香港导演关锦鹏邀请胡军出演电影《蓝宇》的男主角,卢芳在这部戏里扮演胡军的妹妹。这部电影使胡军一夜成名,他先后荣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和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男主角奖。 胡军大器晚成,从此人气指数飙升,片酬看涨,窘迫的经济条件很快得到了改善。有了名气的胡军片约不断。2001年9月9日,卢芳生下可爱的女儿九儿。她主动息影,把家里的担子挑了起来,让胡军一心一意地投入事业。此后两年多时间,胡军先后主演了《天龙八部》、《西楚霸王》等剧,跨入一线明星的行列,他扮演的乔峰、项羽等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因此他被誉为荧屏硬汉。 在娱乐圈,胡军的冷漠是有名的,尤其是对待女性,他知道,只有冷漠才能拒绝别人的热情。为了让卢芳放心,胡军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惟恐闹出什么绯闻伤及妻女。他几乎不去娱乐场所,也不单独与女演员出去应酬。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胡军还主动向媒体公开自己的婚姻,说自己有一个温柔贤惠的妻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过得非常幸福。 從小我的夢幻男人就是要大我12歲,專情冷漠   我喜歡的偶像都是這型. 我覺得他真的是演活金庸中的喬峰,過去中台港三地位交流,飾演喬峰的人物固然悲壯驍勇,卻少了北方燕趙人士的豪氣,這真的是要靠大山大水塑造而成,就如同南方的靈秀之氣塑造出溫柔儒雅之士,半點勉強不來.

朋友的教育看法

2007年11月05日
公開
68

『身為第一線教師,我不解的是,為何當初教改委員會提出的建議,我們都覺得很不錯,但是結果卻以我們沒想到的方式出現反撲?台灣真的沒辦法有個正常人性化的學習環境嗎』 從家長反對的角度來說: 我自己的看法是,長期社會利益分配不均的『集體潛意識』作祟。 台灣的文化承接中華文化,也承接了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 在科舉時代,只有靠仕途,才能往社會上層流動, 於是只有靠讀書一途,才有辦法改善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 這樣的潛意識一代一代傳遞下來,成為中國人的慣性思考,不易改變。 現代的台灣社會經濟結構,依舊利益分配不均, 更強化了這樣的思維。 教改人士很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適得其所, 但是基測及學測篩選學生的方式,更只有利於社會菁英家庭的子女。 我們的教育流動方式,並沒有照顧到中低階層家庭子女,甚至沒照顧到不適合走學術路線的孩子。 以技職體系為例,科技大學本身的定位就很曖昧不明, 同樣的企管系,請問跟學術大學的企管系有何差異? 科技大學想把自己的學生帶往職場的哪一個方向? 能夠為學生帶來哪些比學術大學更好的優勢? 如果不擅走學術路線的學生,讀了科技大學後,能更受企業主青睞, 比讀學術性大學更有就業的優勢,我想家長也更能安心地讓孩子選擇技職體系的路。 就學多元化後的就業機會均等,讓家長安心後, 學校的教師教學方式改良才有可能。 關於學校教學改革部分: 有一個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是『課程結構』, 這還是受基測考試的影響。 我覺得基測考的,既然是學生的基本能力,就不應該考這麼多科。 學生在國中時代,就好好地把數學英語及國語文基礎打好就可以了。 其他的科目應改以選修方式進行, 而且選修科目的規劃,還得六年一貫,承接大學科系的選擇。 這些結構性問題解決了,歷史、地理、科學老師才有辦法以正確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孩子才有辦法在人性化的環境中學習。 我想,自我概念薄弱的孩子,不管受東方或西方教育,很可能只會接收到缺點的影響。 但是ㄧ個志向清楚的孩子, 不管被放到台灣還是美國……..,有父母的支持和陪伴,都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來。 這是我個人粗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