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id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搶救國語文

2008年06月01日
公開
45

中國時報 2008.05.31  柯慶明:孩子又不是活在明朝 陳至中�台北報導  外界質疑九八課綱中,文言文比例大幅減少,將降低學生語文能力。課綱國文召集人柯慶明30日表示,九八與九五課綱只是計算方式不同,實際比例差不了多少。並駁斥「搶救國文聯盟」將文言文比例調高到75%的要求,將使學生缺乏現代語文能力,「孩子是活在今天,不是活在明朝末年!」  教育部長鄭瑞城日前表示,要延緩九八課綱一年,理由是各界意見仍多。但是,昨天仍有教育部委託台大師培中心,所舉辦的一場因應九八課綱而產生的相關教學問題研討會。  針對搶救國文聯盟日前批評,九八課綱國文科每冊少2篇文言文,三年一共少12篇。主導課綱的台大台文所教授柯慶明,昨天出席會議時表示,兩課綱的差異,只是算法不同。九八課綱將文化經典教材、古典詩歌、現代詩歌等範文,由「外包」改為「內含」,文白比例依舊是50:50,加上書商可自行加減5%,最多可到55:45。  柯慶明並駁斥,搶救國文聯盟要求文言文佔75%,比例過於誇張,算下來每冊只有2、3篇白話文,根本是「點綴」性質。柯慶明說,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構造不一樣,懂文言文,不見得懂白話文,就像會說台語,不見得就會說客家話。  他認為,文、白比例其實沒那麼重要,爭論下去實在沒有意義,教師只要要求學生多看一本《浮生六記》,讀到的文言文就比高中三年的課本還要多。且什麼叫做「文言文」,還有很多爭議,明末清初的文體就已經走向「白話」,例如《紅樓夢》就是以半白話寫成,若要規定學生只能學文言文,那就是回到「明朝末年」,連清朝的文人都比較進步。  除了國文科的文白比例,九八課綱有關物理、數學、英文要分為A、B版,也遭外界質疑。高中課綱修訂計畫行政小組召集人李坤崇昨天表示:「沒有完美的課綱」,「九八課綱」是「九五暫綱」的微調改良版,是多方妥協的結果,內容大致已趨完善。教部若要延後一年,他只能尊重,也樂見相關配套更完善,但希望內容能夠「不動」。  物理科課綱召集人、台大物理系教授高涌泉也認為,延後一年若是要對課綱大改特改,那時間絕對不夠。但若視為教師、家長的準備緩衝期,加強溝通、宣導,的確有助於新課綱的推動。 增加國語文時數比較重要

失禮的節儉

2008年05月25日
公開
37

當年阿扁國宴的時候還不是本土菜色 而且還不用魚翅等不環保食材 請日本人吃便當 還不跟台鐵說是請外交使者 萬一食物中毒怎麼辦 這是哪個笨蛋想出來巴結上意的 竟然沒有人批判 排骨便當可以吃 但是要注意到禮節 時間 對象 要注意到文化差異 這樣才不會失禮 才不會因小失大 更有趣的是立委洪秀珠小姐還在政論節目 將仇日心態帶入 說不用給日本人吃太好 這都很失禮 看看宮前町九十番號學學作者的心胸廣度 看事情不要有意識形態 該花的錢還是要花 不知道美國外交使團來是不是請吃漢堡 星國外交使團來是不是請吃星洲炒河 如果不是 那就作做對日本人失禮 再說總統府廚師 要想想看這些廚師的功能是甚麼 當年不也說阿扁吃水餃就可以 想來總統府的廚師可能是接待外賓 避免老是到餐廳吃國宴 馬總統辭了廚師 未來是要叫六十元便當嗎(公務人員可報帳的額度) 台灣的便當又油又膩 吃久了總統高血壓 對我們有甚麼好處 歷史上有個明朝皇帝崇尚節儉 穿的是四兩銀子捕的補丁的黃袍 舉國元老大官為了巴結皇帝也是如此簡樸 你相信它們真的節儉嗎 如果真的要節儉 就從最簡單的開始 不穿西裝 像蔣經國穿青年裝 話說前陣子討論到周美青辭職問題 當時我就說最後還是會辭 不如做漂亮點 現在就辭 免得引人爭議 現在果然辭了 所以還是要說馬大小姐的護照問題如果結婚也就算了 但是如果還是未婚 還是考慮一下吧 這比辭廚師還重要 朋友說過 當做不了決定時,這成本並沒有因此而保留,而是換了另一種型式的樣子出現而已。

說到味蕾

2008年05月05日
公開
26

我想美味飲食有一個最重要的要點 就是味覺 如果沒有極端敏銳的味覺 恐怕巴西蘑菇和頂級松露(日本?菇)都無法分辨 不過對於一般口袋coco有限的人 ,只要能夠吃出有機農業的蔬菜和慣行農法的蔬菜之不同 ,就很厲害了。 有次吃了法國甚麼黑甚麼菌(我已經變成我老二的表達方式) ,不知道是廚師不會料理,還是太過珍貴只放一點,或者我的味覺遲鈍 總之覺得味道和價格不成比例 甚至毫無感覺 可是包含很多種食材, 例如魚翅假魚翅(是即可亂真的假魚翅) ,連我常吃魚翅的爸都沒發覺。 而我是吃第二口發覺, 還經過一番跟桌上食客辯論 ,最後認定, 雖然我大部分時間都避免吃這種不夠環保的食品。 這些年來我已經很少吃所謂的經過精緻調理的美食。 反而是希望自己的味覺能夠敏銳點, 吃出食材本身的真滋味 但是要達到這樣的地步也很難,首先要新鮮,沒有農藥,自然農法。而且要經常,這對於常外食的我很難做到。 總覺得味覺已經被調味料鈍化了。 有一家, 真的是真滋味, 喬治安可 ,很貴 ,可是他的東西真的比一般海鮮新鮮, 加了調味料反而難吃 。 另外基隆北海道的海鮮店,一般海產店還是望塵莫及。同樣是現撈魚品,差異度還是很大。 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 作者從小生長在漁港 ,常看到活跳跳的鮮海鮮, 所以對於菜市場的已經看不上眼。 所以 要能吃出食物的真滋味沒有那個環境還真不成 。 今天吃飯時 ,因為沒報紙看 ,勉強拿了一週刊(還仔細挑選一本封面看起來比較符合我的職業) 正好看到訪問那位做酒釀桂圓麵包海外麵包大賽金牌得主, 說實在水果記者的功力還真不錯 ,總有獨到觀點,能夠挖掘不少感人故事。 總之就如同日本人講的用心做食物 說到他媽媽的酒釀桂圓,是他做麵包的創意來源,而母親的愛,讓他想將這份味道傳承出去,一個擁有愛心的食物。 其中有段還跟我們近日的討論相符 話說這位大麵包師傅年輕時候 ,是做一家倒一家,因為太難吃了。 而他聽說有位本來開音響店之類的少主,開了麵包店,竟然比他學徒出身還厲害,生意強強滾。 前往請教。對方吃一口他做的麵包,馬上丟掉。當場低聲下氣求教,才知道對方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是因為身處醫師世家,從小吃好,所以對味覺很敏銳,知道甚麼是好滋味。而他卻是因為家庭窮困,有的吃就好,分辨不出好吃難吃(這就是我很難接受我先生帶我們去日本料理店的那種生魚片的味道,我覺得與其去吃難吃的日本料理,不如去吃好吃的路邊攤)從此這位轉變他人生的導師,帶他上山下海吃好吃的,包括法國食物,改變他的味蕾。 由上可知,味蕾即使鈍化,還是有改變的機會。 看來我可以加強了。 以前常跟我爸議論桌上食物,尤其是我爸的料理功夫。我爸不以為意。但是後來我媽提醒我這樣對於請客的人太不禮貌,才停止。 另外關於鹽味,Diana妹說得太貼切了 精鹽就是死鹹 我通常會在牛排上面放岩鹽或是海鹽(我爸家用岩鹽,我用海鹽) 如果用一般精鹽,就是死鹹味,味道有些霸道。用岩鹽則是可以和牛排融而為一的王道,味道溫和,不會太過搶了主角的舞台。 下次仔細品嘗,看有沒有辦法分辨岩鹽和海鹽。

更大的笑話2西藏抗議

2008年04月12日
公開
44

成龍為北京當局辯護 槓記者 更新日期:2008/04/12 06:59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鬧得滿城風雨,然而擔任奧運大使的國際知名影星成龍,卻在此時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表示奧運和政治無關,呼籲不要利用此時,對中國政府施壓。 成龍為北京當局大聲疾呼不公平,還強調某些有心人,不應該利用這個敏感時刻,對北京施加壓力,企圖達到自己的目的。 自稱不懂政治的成龍,將西藏人民的痛苦以一句「歷史問題」帶過,只是不知道主辦奧運的榮光,能不能掩蓋得住新疆西藏人民,對於爭取自治、乃至獨立建國的渴望和呼號?(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這種不懂人權的人最好反省自己有沒有鬧大笑話 不要去抱中國大腿 The latest unrest was sparked Monday, when 300 monks in Lhasa urged Beijing to release several imprisoned colleagues on the anniversary of a failed 1959 uprising against Chinese rule. Protests then spread to other monasteries around Lhasa, then farther afield. On Saturday, sympathy demonstrations were reported in Australia, India and Nepal against Chinese embassies. 三百名西藏喇嬤要求 北京放出西藏的政治犯 The rolling protests underscore the shortcomings of a ruling strategy based on fear, intimidation and tight control over Tibetan culture and religion, some analysts and rights groups said, which has failed to w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Tibetans in the half-century since China annexed the region. 西藏抗議中國對西藏文化宗教的嚴格管控 The unrest in Xiahe reportedly started Saturday morning after several hundred monks marched out of the Labrang Monastery, gathering supporters along the way for what was initially a ceremony of chanting and incense-burning. 西藏喇嬤以念經遊行方式表達它們的抗議 By midafternoon, roadblocks were turning back all cars on the main road to the Labrang temple. Convoys of police cars patrolled a smaller road on the edge of town. 警車開始設路障並包圍 Farther down the steep valley lined with scrubby brown vegetation and small patches of ice, a convoy of military police raced toward Xiahe as two fire engines with water cannons rumbled in their wake followed by 15 large army trucks. 警方開始用水柱 驅離民眾 ..... 接下來媒體被驅離喇嬤被抓走 以下是西藏人的描述 之前我也看過中國的描述 其中被燒毀的商店應該是中國人開的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7300312.stm 中國的說法是此無關人權 是西藏的分裂主義者 有時候還真難區分分離主義和人權 問題是中國那麼大幹嘛抓著西藏不放 西藏被外來民族從清朝開始侵略 以大中華沙文主義壓制 不尊重當地的文化宗教 國父還效法太平天國趕走滿人 提出漢人治華的口號 西藏人憑甚麼不能獨立 被燒毀的商店很可能是中國人開的 這些年中國人隨著青康藏高鐵的開設湧入對西藏文化有很大的威脅 我也看到官方新華社說法 指控是分裂主義的暴民 基本上我還是覺得西藏許多人民已經無法忍受和平解決西藏議題 雖然每年都有遊行抗議 但是都不受注意 因此利用奧林匹克這次盛會要引起世界的注意 一開始的和平遊行 到最後擦槍走火 燒毀中國國旗 中國開設的商店 這都應該是意料之中 我的論述能力不行 不過官逼民反自古就有歷史可鑑 但是達賴喇吗的和平路線已經讓年輕西藏人無法忍受了 可恥的是歐洲文明國家對小國的支持 而台灣卻沒有見到任何支援 我就說過我不喜歡威權 也同情弱勢 所以在擁有極高權力的政府統治下 我也高度懷疑所謂比較高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否有種給你搓來食的味道:這樣已經很好了 你還吵甚麼 人不就是會思考的蘆葦 總是有些先知要為民先驅 就好像甘地 當時英國也說我已經給你們飯吃 有飯吃飽就很好 還吵甚麼 南非我讓妳們有工作做 黑人不懂管理 如果白人撤走 國家會瓦解 但是有人寧願沒飯吃也要人權 因此我會比較站在歐美抗議民眾這邊 我很高興 許多國家總理藉由不出席奧運表達國家的看法 好吧 精神上 喇媽們加油

猶太人的消費

2008年04月11日
公開
32

看了你的幾篇文章,也讓我心有所感。 因為無法copy你精湛的文筆,所以只好簡陋敘述最後一段: 女人還受限於陳腐的觀念。這點正好也引發我幾個想法:是不是因為社會的結構對女人還是很不利,所以陳腐的觀念嫁個好人家還是最實際的呢 然而除卻女人的經濟面,我卻又看到新的世代新觀念的崛起。大約八年前我曾經發表不想跟公婆葬在一起,當時被批大逆不道。但是這些年來這樣的想法卻習以為常。昨天看到關於聯絡簿簽名,發現大部分家長都跟我一樣,幾乎不簽名(甚至做法跟我雷同如交給孩子印章,一次將整本簽完)。也覺得沒甚麼,只是才在一年前,我說我不簽名,還被批評漠不關心小孩。 這種急速的轉變,我相信未來的婚姻嫁娶關係應該也是倍數變化。這種變化的快速與衝擊可能你這位朋友始料未及。但是我相信在M型的另一端,也有人是遵循二十世紀初還遵循的政治婚姻。 在納粹這件事。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也覺得猶太人操作民族情感的手段很純熟。 我根本覺得每隔幾年就有猶太人被屠殺的影片,根本是背後有猶太人在出錢。 同樣被納粹集體屠殺的還有吉普賽族群,但是舉世只記得猶太人。這裡看到階級的集體發聲。例如每個周期就會有一部關於猶太人被屠殺的電影,一直在宣告世人別忘了對猶太人的虧欠,別忘了世界曾經如何對待猶太人,如此迄而不捨的提醒和消費此一題材。在這種近乎逼迫的提醒下生長的德國青年,他們的心理層面是我感興趣的 此外與納粹屠殺相比,南京大屠殺,好像沒有如此的持續性,甚至即使到目前為止,幾乎少有電影描述此一大屠殺。是因為政治因素嗎?怕惹日本人生氣?我指的可是國民政府時代和大陸哦 它們絕對有能力出資去拍南京大屠殺 大陸有能力可以拍大型片 但是目前只有一人獨立製片拍南京大屠殺 一些雜七雜八的聯想

猶豫

2008年04月05日
公開
44

有些話不知道該不該跟學生深談,猶豫的原因有許多,當然最大的因素是值得嗎? 話說我們有一位兼任老師協助某位老師做了租稅的實習規畫。 他很盡心也很努力,很像過動兒動不動就有新點子,除了自己本身的業務,還經常想出許多必須付出大把精力的教學活動。我們前主任大概盛情難卻,經常看到他們在公餘時間策畫。人家兼任的都這樣熱心,好意思不支持嗎?不露個臉嗎? 然而這樣的本質就是太過積極,有些事情沒有穩扎穩打,經常想到甚麼就加入,話說得太過自滿,屆時沒有達成,讓學生很反感。 於是我私下聽聽學生的意見,砲聲隆隆,連帶學生對於可以學到東西的五月租稅實習也不想去了。 當時我是勸學生既然有這個機會就要把握住,之前沒有學到至少這次可以學到。 但是我了解要一個個找來談心,針對不同學生的期待和人生目標切入,才有成效。 我想告訴他們,一個人如果想當管理者,就要學會屏除自己的情緒,以理智看待事情,如果這次有機會可以學到自己原先期待的,為何要因為對某人或是初次經驗不佳,就侷限自己發展的機會,放棄到手的佳機呢? 然而如果是單身的我,我會很樂意和學生吃頓午餐,分享。可是我有孩子了。與其花時間教導學生,不如將教育學生的精力放在自己孩子身上。 更何況讓我覺得很不可取的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批判老師,但是另一位學生是絕對不可以的。這讓我很反感,覺得有必要花心思嗎? 有兩位學生在這位老師公司工讀。工讀是他們去懇求老師給它們這個機會,所以就算沒有員額,老師還是花錢請他們來。 其中一位學生是就事論事將老師接洽實習產商的流程告知我們,另一位學生(就是那種中間的你不會特別注意到他的)看到其他學生砲火隆隆,也開始抱怨工作上的事情,加入圍剿老師的行列。 事後我真想說,如果你不喜歡就不要去做,本來現實社會中,許多小企業就是這樣,雜事一堆。 但是這種讓人覺得背恩忘義的學生,令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