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id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漂亮的解法

2007年02月12日
公開
17

這是一位網友針對分數的說明. 分數的除法,可以以幾個應用問題的情境來想 1. 3/4是3/5的幾倍? 也就是3/4是幾個3/5,這時候,把3/5看成一份, 所以3/5要變成1,要乘上它的倒數5/3,所以以比例想的話,3/5乘上一個數,3/4也要跟著乘上一個數,比例關係才不會變。 另外,還可以以這樣的情境思考 3/5杯牛奶是3/4公升,一杯牛奶是幾公升? 可以寫成( )×3/5=3/4 利用線段圖,可以看出一杯牛奶其實是3/5杯牛奶的5/3倍,所以一杯牛奶就是3/4×5/3 舊教材62年版的, 先教同分母分數的除法,因為分母可以當作「單位」思考 如3/8÷4/8=3÷4=3/4 然後異分母是以通分的方式先解決 3/4÷3/5=15/20÷12/20=15÷12=15/12, 最神奇的地方在於課本將15/12又還原成 3×5/4×3然後圈起5和3,然後告訴學生分數的除法 就等於乘上除數倒過來 xxxxxxxxxxx 在這裡我很激賞的是最後的解法.漂亮乾淨正確簡潔,又說明來龍去脈. 這是舊課本教材. 但是建構的方式就顯的冗長.... 目前關於建構的優點有如下 1.激發孩子思考能力,多元解題能力 我的反思是,真的嗎?明明就是很簡單,只要老師稍微講解就可以釐清的觀念.但是在珍惜孩子自己的建構能力下,卻花很多時間讓孩子在沒有更進一步基礎的概念下,自行解題.即使題目解出,卻是步驟繁瑣. 2.簡單的概念有需要浪費時間鑽研嗎? 嘟嘟在幼稚園時期,當時他計算,是用分解概念,也就是湊十.剛開始很欣賞他的做法,但是到了小學,每每看到他在苦思17+25,湊來湊去,就覺得很不耐.不過是簡單的算數,算久了就會自然快速.但是對建構數學者,可以湊十就表示孩子懂什麼數學理論....不過是計算罷了,有必要費時間去鑽研嗎?反觀我許多表弟妹,都很傑出,他們學習過程就是我們傳統方式,時間到了,那些簡單概念就了解. 回到網友提供的部編本解法,就可以看出算式簡單漂亮.而且概念清晰.更重要的是有系統,有步驟,很扎實的教學方式.比起現在的課本,我私心以為優太多. 說實在,目前的小學課本實在太簡化.到小五還在算簡單的分數除以整數. 難怪許多人說高年級數學變難,因為課本簡單,可是老師出的考題可不簡單.簡化過的課本如何應付老師的考題?不去補習才怪. 我以為建構的使用 1.建構是隱性知識,應該沒有時間性的. 2.簡單的道理無須花費太多時間建構. 3.建構應該是在學生有一定基礎上才讓他解題,而不是拿一些題目,要讓他用自己的方法解.這就好像拿一堆器材,然後要孩子自行組裝出一個設備工具.白花力氣. 4.課本的建構對於抽象思考力還不行的孩子很有幫助.但是如果孩子的抽象思考力已經發展,他有他自己的建構方法,就無需使用這些方法.當我的孩子數學有問題,圖像的確可以幫助他們.這是建構的優點 5.建構的最大優點就是分享彼此的觀點.看看別人如何解題.這是我的想法. 但是分享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了解還有更快捷更簡單的漂亮解法, 而不是每個解決方法都是等同價值.就像拼經濟的爸說的,當你的孩子解出題目,你是會說好聰明好棒,還是問他還有沒有其他解決方式.前者會讓孩子耍小聰明,而不扎實學習,後者讓孩子踏實學習. 自從他建言後,孩子只要解出一個題目,我都會和孩子討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 不過不是數學專業的我,不知道說的對不對.

多益考試

2007年02月11日
公開
32

12:00多回家,覺得快虛脫,就瀏覽瀏覽網站留言 >漸漸地,原本緊繃的情緒終於放鬆了. > >於是將我的考試心得和大家分享. > >從我們改科大開始,學校就要求老師要建立績效.有些績效是最快速可以建立,那就是考證照. > >>對於目標堅定清晰的人,大概很不屑這些雕蟲小技.不過身為一位教師,有可能會教導證照班,還是去考個證照,對學生不但有說服力,也可以提昇教學效能. > >一開始是聽學生說多益無須考作文,又看在他相對比較便宜的考照費用,和國際通用性,決定就去考多益. >1.準備 >原本規劃要定期準備,但是模擬考了兩三本,就懶得準備.僅就錯誤的地方看看. >然而模擬測驗是有必要的,如果沒有經過這些模擬測驗根本不知道自己會錯在哪些非專業因素. > >2.檢討錯誤 >我發現自己的錯誤主要在不熟悉考題.聽力部分已經在進行,我還傻傻的不知道考試型式. >另外最大的錯誤是容易分心,注意力難以集中.分心一個原因是當考題太簡單,思緒就會飛走,等到下一題開始時候,已經漏聽一兩句了.此外考題中會暗藏一些陷阱,模擬兩可的答案混淆你的判斷,因此每個字都該聽清楚.對於容易分心的我是很大的挑戰.尤其是有時候已經下一題,還在思考上一題的題目. >再者,整個考試需要集中注意力.連續要集中注意力兩個多小時,其實對我很困難,耗費許多精力,在體能上和精神上挑戰度很高.往往到後段時,我就昏頭了,無法思考,英文字就像豆芽菜,從眼前飛過. >最後是速度.雖然我的閱讀速度已經很快,但是考試時間更短.我必須加緊馬力才行. > >3.考試 >今天早上考試.9:15分前準備入場.於是打算7:30起床,八點半出發.考場近在咫尺,應該可以從容就試. >想不到完全出乎自己意料之外.首先我的表竟然找不到.我放置表的地方僅有兩處,卻遍循不得.一開始就影響心情.因為這支表是我媽媽送我的,而只要是我媽送的禮物,就不是我這一點薪水可以打發的. >跟老公借了表.然後等小孩回家刷牙,等到半夜將近12點.上床後又太興奮睡不著. >第二天起床已經昏昏沉沉. >所以一早的routine沒做,到了8:00去早餐店吃到8:30這時候有該做的routine,但是想還是忍一忍,還好沒回家上,否則可能更趕. > >上了快速公路下來已經快九點.開了一段路,覺得怪怪的,回頭,又覺得怪,又回頭.原來一開始就是正確的路.開到考場,卻說停車場不在此,又繼續開,幸好憑我過去的記憶,找到正確方向,又繞了一會,才找到停車位.而停車位根本far far away from考試中心. >小跑步進入考試中心,又問了人,才知道正確地點,還好到的時候,許多人還沒入場.找到考試的教室,打算去解放.卻發現考場洗手間客滿.就如此奔波樓層當中. > >3.考試中 >竟然有人跟我借筆,開玩笑,大考竟然有人只帶一支筆,還是容易壞的自動筆.我再如何仁慈,也不是傻瓜.所以鄭重說,最好帶台灣產的2B筆,而且是那種免削,可以一個個將筆心放入的.因為怕大陸製的無法判讀答案 ,而一般鉛筆萬一斷了,就慘了. > >4.考試結果 >整場考試,發現注意集中力還是最重要.不會的題目就不要回想,以免影響下一題 >然後發現許多考題,如果沒有住過國外,還真難判斷.由於有住在國外的經驗,許多題目根本是一聽就直覺判斷.無須思考. >如果是住在台灣,最好是了解每個字的字義和用法,並且和相似的生字互相比較. >閱讀方面,原本我的策略是先看題目.再去瀏覽原文.但是發現到最後,已經很累.很難判讀.所以就改為困難的文章,先看一題題目,找到答案再看下一題.簡單的文章就先看完全部題目. > >還好我閱讀完畢,還有十多分鐘可以檢查. > >聽力部分則是有些陷阱,不仔細一個個字聽,還會晃神弄錯 > > >最後是有時候橡皮擦會不小心擦到其他答案,所以最好檢查一下.有沒有弄淺碳粉. >

數理興趣1

2007年02月08日
公開
55

我的孩子小五 一個小二 兩個孩子個性差異很大 一個偏數理,從他們身上,我發現同樣的教育方式 接受度就是不一樣 小五那個我發現一些特質,或許媽媽可以參考一下 1.找出興趣 他從小就是很科學性的孩子,為了擔心他太專一於科學的想像,影響人際發展,我們並沒有給他科學的書籍,反而給予許多人文方面的加強.但是孩子就是喜歡,到了小三根據他的特質參加我精選的才藝班.短短兩年,他對這方面的發展,已經遠超過我們父母親友的了解 而討厭看書的孩子,現在小五可以耐著性子看科學人相關書籍,連我都懶得看.詢問他,他可以很有條理說出文章內容.所以我想父母找出孩子的興趣,給予補強是重要的. 2.問問題的能力 孩子對自然科學有強烈的喜好,不會接受表面的現象.在學校經常問倒自然老師,問倒老師並不難,因為老師不是全能的.但是他的問題是超越現象的追根究底能力,這才是我讚嘆的.多少小孩讀書就是為了考試,課本怎麼教就怎麼回答,但是他會繼續探討課本沒寫的原因,並自己思考可能的影響因素. 我個人以為這是因為在他小時後,我們從來沒有直接告訴他答案.即使他想的不對,我們也是無所謂,重點是他思考能力的培養.而且在他小時後我們沒有給他看科學書籍.反而讓他的思考可以跳脫書本答案的限制.養成思考的習慣.隨著年齡越大 ,他的思考能力越強,已經可以思考到共同因素這些我到研究所學了研究方法才知道的方法 . 今天先分享到這裡.

分享數理興趣2

2007年02月07日
公開
56

繼續分享,我知道很多孩子數理很好,比我家孩子好太多,許多父母也很了不起,只是拋 磚引玉.... 1.費曼的父親教學法 天下出版許多費曼的書籍.有不少描述早年他父親如何引導費曼的數理.這獲益良多.我許多教學方式就是採納費曼父親的做法.我覺得這對我老大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親近自然,但是帶孩子親近自然前,父母可以多讀一些自然知識,而這些知是要想辦法將他轉換成孩子可以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是硬生生知識灌輸.利用這些知識引導孩子去驚嘆自然,思考自然現象... 2.誠實 要科學好,其中一項一定要誠實,因為只有誠實,才會迄而不捨去追求科學真理.而非編造假答案.想想我們為了考試,常常編造實驗數據,其實這真的是本末倒置. 所以不要太在意分數.在意的是答案的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3.每個年齡有不同階段的認知 小三階段,小一階段,小五階段我個人覺得給予的也要不一樣.甚至個人特質給予的也要因材施教. 我的兩個孩子,一個偏文學,一個偏數理.有數理專長的,在小五前,尤其是低年級階段,因為他的數學概念不錯,所以我不給他測驗卷,怕僵化他的思考.反而是採用聯經出版的系列親子數學, 每天大概一題.一題就好.這些題目都沒有正確答案.超出我們過去一定要有正確答案的模式. 有許多只是遊戲,但是卻會發展數學策略.有些是訓練解題創造力.其實都是高階數理. 但是小二的老二,他對數學沒有特別的才華,我就偶爾給他幾個測驗題寫寫,計算加強一下. 然而隨著課業和國中銜接的壓力,老大的數學練習就開始偏向制式化,這是比較可惜.所以我覺得如果可以在高年級以前,以有創意的方式寫數學題,是不錯的. 4.留白的時間要很多很多 對於老大,我覺得他會喜歡思考數學物理現象,其中一個原因是給他很多留白的空間.這之中當然要忍受大人看起來無意義的發呆,閒晃,浪費時間,但是也唯有如此,他才會去思考數理現象,才會去發展思考能力.思索許多問題. 5.動手做的能力 很多父母不理解,高階的數理,有時候要有動手的能力.才能互相配合.李遠則若非有動手的能力,他就無法改善實驗器材獲得諾貝爾獎吧.因此讓孩子學學木工,美勞,放些工具,是有必要的. 我的孩子利用家中的按摩浴缸,製造不同水流,然後製造小船,注意船的平衡感,修正船的線條流速.我相信他動手做的經驗,比閱讀科學書籍收穫更多. 6.父母也要熱愛數理 父母想要孩子對數理有興趣,平時可以多多跟孩子討論數理.去了解數學理論的源頭.例如360度是如何來的,公尺是如何訂定的.這都跟大自然有關.古文明的埃及金字塔,英國的巨石,瑪亞的金字塔都跟數學天文有關.這些討論可以激發孩子探索科學的興趣.

吃虧的又是誰

2007年02月06日
公開
48

Anny 並不寂寞. 現在在我們學校類似Anny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 常常要我絞盡腦汁去思考,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一位也是曠課,在課堂化妝,幫同學在課堂化妝.每次上課,桌上擺的不是書,而是化妝鏡跟化妝品,後來我想了一兩天.有一天私下找他談話,我說他在如此曠課,有可能會被我當.然後我跟他說我妹妹到法國巴黎,義大利威尼斯採購流行服飾.我誇獎他很會化妝,將來可以走這一行,如果會英文,就可有機會走在流行尖端.... 報告的主題也是讓他選擇跟fashion有關的..... 後來他大概不好意思,不曠課,雖然還是遲到,然後認真應付課業.... 這算是安慰的了.... 美國的老師很少管這麼多,讀書是自己的事情.... 只是這些年來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不是不愛唸書,而是完全沒有自省能力,認為千錯萬錯就是老師不會教,老師太嚴格,老師要求太高,老師太機車.... 剛開始我當學生,完全是美國老師這一套,這是學生自己的選擇,該當就當.後來才知道,台灣的家長不是這樣想,他們很寵愛小孩.... 如果當學生,還會有家長很明理的頭頭是道跟你說老師效能和斑級經營....然後語帶威脅.就是完全不去想孩子都已經大學了,連基本的上課手則基本禮儀都不知道. 只知道孩子在臥室痛哭,心疼.... 然後認為老師要當人前應該先警告,應該先約談學生.這是我過去在美國所受的教育無法想像. 所以現在為了避免麻煩,我們將有些學生當幼稚園生教導,當學生出言不遜,我們就從基本禮儀開始教起....或是盡量不當學生.只是這樣吃虧的又是誰

再談英語學習興趣

2007年02月05日
公開
55

我在網站中說的只是做法, 但是在興趣方面我有另外的想法. 1.孩子的個別差異 首先,我不認為所有的學習都必須有興趣.因為與生俱來的特質,有時候是無能為力改變的.自覺,或是所謂的自主學習是發自內心,或是需要等待機緣的. 因此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就接受這樣的事實. 2.要求的標準 正因為孩子的個別差異,因此對孩子的英文要求也可以有個別差異.例如我老大對英語就是沒有興趣,那我不要求他多流利,只要求他要有一定的基礎能力.所以可以依據孩子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標準. 3.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才是我所注重的.如何自己將來有能力自學英語.所以我送孩子去補習班,也是要求他觀察老師的教學模式,將來可以自己學習. 4.孩子的興趣配合英語學習 根據我的教學經驗,如果英語學習可以有美感,或是配合個人的興趣,就會逐漸發展對英語的興趣.例如我有一個學生,英語被當掉,上課則是桌上放一面鏡子,然後還在課堂上幫同學化妝.我看了沒有責罵他,私下鼓勵他學英語,將來可以到國外的fashion都市例如巴黎等處學習或是採購服裝. 然後主題報告也配合學生的興趣,結果學生的英語報告很精采.超乎我的想像.所以如果孩子喜歡英文歌,或是國外明星,就提供他相關的英語資訊,效果會很好. 5英語是打開世界窗口的工具 英語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要打開世界窗口,如果平常可以讓孩子有世界觀,多多關心國外的歷史人文風土人情,讓孩子嚮往廣闊的世界,也會增強孩子學習英語的動力. 一點小建議.

回答artis﹔自然發音書籍選擇

2007年02月03日
公開
51

to Artist 1.Random House出版的STep into Reading 書林出版公司的 就有CD www.bookman.com.tw there is a town 等書也很有趣味. 2.之前另外介紹的系列沒有CD但是如果媽媽會英文,也是很不錯的親子共讀書本 3.介紹自然發音 由於不清楚版媽的孩子情形,所以我想有幾個原則. 1.孩子的年齡.如果孩子已經是三年級,敦煌書局有許多系列,是為自然發音準備的,且適用比較大的孩子 Scholastic 網站也有許多學習自然發音的書籍. 如果更小,可以參考信誼的書籍. 2.孩子的興趣 有的孩子喜歡動物,從有動物相關內容的書籍著手,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引爆點. 3.孩子的程度 如果孩子是初學者,句型結構要簡單,單字要少,且反覆重複. 4.經費 如果捨得花錢,還有一種是電子書,一本將近兩千,孩子可以用電子筆指單字,就會有聲音發出.這到大型兒童讀物的經銷商就有.例如台中市文心路靠近北屯路的書利得.我想大都市都會經銷這種電子書 5我用過的書籍 東西出版的自然發音,我覺得不錯,可惜沒有持之以恆,但是我用來教過小朋友很有幫助.至於書名有點忘了.是中國人編的,大概上下兩冊.東西出版許多不錯的英文學習書籍. Intensive Reading Starter :phonics REading 這是韓國人編的.但是很有結構,也有CD.一整本書,有作業,學玩會很有成就感.目前我讓我大兒子學這個系列. Phonics Story 敦煌的  Elephant出版的.這是我小朋友學校的外師介紹的.我讓孩子每天聽三頁.從小三聽到小四下學期.對於發音和聲調很有幫助. 6.但是最好的挑選方法,還是要媽媽親自跑幾趟書局,因為學習是很個人化的,還是媽媽比較了解孩子的程度和需求,

聽覺型的孩子學英文1

2007年02月01日
公開
62

對於英文學習,許多媽媽常用的方法大概是閱讀繪本,聽音樂. 但是這種方法對我大兒子可能就不大適用. 他先天上有幾個困難, 1.他是屬於聽覺型的孩子,對於閱讀就不大擅長. 2.他不喜歡音樂,從小很少聽到他唱歌,或是聽音樂.雖然他也會欣賞音樂,但是透過音樂學習,對他而言並非優勢. 3.他不喜歡記誦.嘟嘟的邏輯思考能力比較優勢,對於需要背誦的事物,先天就會強烈排斥. 4.他對數學自然的科目興趣高過語文.即使數學分數考不好,都無損他的興趣. 而隨著年紀的增長,嘟嘟對於太小孩子氣的繪本,沒有興趣,但是難度高的小說,他的英文能力又不足. 在這個過程,我有幾點心得可以分享給有類似小孩的家長. 1.聽力的訓練 一開始我是買專門學習自然發音的故事書,這些故事書,重複語句,然後又有CD.小三的時候,就讓他每天聽三句.這三句利用遠東出版的兒童圖文英文字點查生字.第二天就聽下三句,每次三次,然後也要聽之前的課文,只要聽一次. 我有空的時候就抽問. 這樣下來,他的發音,準確多了,腔調也比較沒有台灣口音. 當他去補習班時候,鑑定程度時發現,聽力和口語能力不錯. 不過這個過程,和萬媽討論後,發現如果在聽音訓練的同時,可以同時讓孩子抄寫句型,可以奠定未來的拼字記誦.例如一個句型可以抄寫三次. 2.生活化的訓練 這就有一搭沒一搭,但是即使如此,我覺得還是很有效果.我的做法就是偶爾用一兩句英文跟他們談天.例如叫他們去關窗簾 這樣的好處我發現,當孩子遇到外國人時候,他可以試著用他的僅有的語句去和外國人對話.而不會害怕.甚至有時候他雖然聽不懂外國人說的話,還是可以從他們的語句結構去猜測,然後利用外國人的語句句尾做回話.有時候在國外,我也會請他們去做些小小的交流,例如去櫃檯拿鑰匙 3.文法的訓練 由於不打算讓他去補習<共補習一個學期>所以這個寒假我就使用Scholastic Success with Grammar得一年級課本. 這本書我要大力推薦 簡單的句型結構,很適合喜歡思考的大小孩.此書採用螺旋型教學法,每個章節只介紹一個文法概念,有許多題目.反覆練習這個概念.從1/18號到今天,每天大概做兩三個章節.已經整本做完.也就是說如果以這個進度慢慢做,大概再小學畢業的時候可以做到美國四五年級甚至小學六年級的程度. 之所以特別推薦這本書,還有一個原因.國內國中的文法教學都太深奧艱澀,而且沒有時間讓孩子反鄒<這個字我找不到> 如果讓孩子在小學六年級畢業的時候可以先建立文法觀念,我覺得對將來的學習才不會厭惡. 4.補習班的功能 補習班還是有他的功能.如果是父母教,標準可能設立的不高,我孩子到補習班去了一學期,字跡整齊漂亮,這是我教不來的. 而且補習班的嚴格要求,讓孩子至少也學會努力記憶拼字.由於補習班打下的基礎,當孩子讀文法書的時候,可以看懂問題. 所以可以利用補習班先奠定某些讀寫基礎,然後再讓孩子自學

真摯的文章

2007年01月22日
公開
44

剛剛收到一位六年級小朋友的投稿,我很感動.成立校訊編輯,竟然有小朋友期待下一學期加入,也有小朋友拿著相禨到處照相,還有的媽媽驚訝自己孩子對國語文的喜好. 以下是這期幾篇文章.我想這種孩子的童真,是都市小孩所欠缺的.第一篇是在開放的空間作文班寫出來的.開放的空間是體制外中學的老師出來成立的.他們本身是作家,如果不是他們,可能孩子的創意無法導引出來. 第二篇,我一眼就看中,或許技巧不好,但是真誠的表露出孩子的想法. 第三篇是注重作文的老師教出來的小一學生. 一幅畫 嘟嘟 早上,電話突然響起。「喂!喂!你要的東西你拿走了,價錢是四條人命。」我一聽,心想到底是什麼東西,恐嚇信吧!我那時不知所措。 我住校,四人一房。傍晚六點時,一位同學幫我拿進一幅人像畫,他說,我真幸運,拿到一幅免錢的畫。 不過,過了五天左右,拿那幅畫的同學不見了,後來才知道他死了。這時,那幅畫多了一個背影,很像那位同學,我想:「跟前幾天的事有關嗎?太巧了吧!」後來,我的室友一個接一個失蹤,或者意外身亡。 我知道這不是巧合,畫中的背影越來越多,最後只剩下我不在裡頭。某個晚上,「啊…」我也到了畫中世界,沒人知道我去哪裡了。 我的個性 我的個性在學校是一個樂觀、愛說笑的人,我喜歡安靜、涼快的森林或山上,在我的夢境裡昰一個清爽的早晨。但我覺得,這個景象只會在我天馬行空的亂想時才會浮現,這表示我的個性是個喜歡休閒的個性。 我的個性在家裡是一個懶懶的人,我喜歡躺在軟軟的沙發上,在這時……我又開始進入我的夢裡……這時我覺得我的壓力都完全消失了。那時我在一個自己的天堂裡,但當我要奔向那個大草原時我的夢就被打斷了,因為媽媽要叫我起床寫功課了。 我的個性就是我的個性,沒有人能夠改變它,就連我自己也改不了。我就是我,沒人能改變我。我喜歡休閒,我喜歡早上的森林,我自己的白日夢有我自己的想像,這就是我的個性。 我喜歡我的個性,我永遠改不了自己那個愛做白日夢的個性,我也希望能永遠這樣,沉迷在我的夢中。 ㄐㄧㄚˇ ㄖㄨˊ我是     ㄐㄧㄚˇ ㄖㄨˊ我是一 ㄓㄣˋ ㄈㄥ,我ㄒㄧㄤˇ ㄈㄟ 到ㄊㄞˊ ㄉㄨㄥ ㄑㄩˋ。ㄍㄣ ㄑㄧˊ  ㄊㄚ的 ㄈㄥ 玩 ㄏㄨㄥˊㄌㄩˋㄉㄥ、ㄍㄨㄟˇㄓㄨㄚ ㄖㄣˊ,我ㄒㄧㄤˇ ㄉㄤ ㄎㄨㄞˋ ㄌㄜˋ 的 ㄈㄥ。

Bourgeois 考卷

2007年01月21日
公開
43

以下的分析前提是以我家小孩國小小一上的班級情況論定,對於出題老師班上教學情形不了解. 1.感動 我這個拼音錯別字女王竟然會拼這個字 不會中文 是布爾喬亞嗎 2,更正stone 的貧戶說法;我記的小時候看三毛翻譯的瑪法達,期中有一群人一直大喊別過來,別佔領我們的地盤,然後有一群人從圖表的斜線衝下來,原來那群人是中產階級 消失中的中產階級.不管有些自稱貧戶的人願不願意,即使是布衣,還是屬於中產階級美學的布衣分類.目前的M型社會其實還發生在中產階級,消失中的中產階級,二流分化的中產階級,中下中上的中產階級. 3.我之所以不喜歡這兩份考卷的原因 我家兒子的考卷就別說了,原因一目了然,沒有注音,密密麻麻,對於剛學國字一學期的小孩,即使他考的在好,我都覺得是沒有必要的煎熬,且走入艱澀故意考倒學生的偏門. 那Stone老師的考卷我為何也不喜歡呢?就我對國教的理念,這是充滿Bourgieous夢囈式自我滿足的考卷. 請撇開今年家族中剛入學小一的孩子,他們都有父母優良的基因.家中也有充裕的閱讀資源. 你將這份考卷轉換成英文,就知道有多麼不容易. 國家口口聲聲說不用早學注音,但是這樣題目冗長,需要閱讀能力的考卷,如果沒有早學注音的加持,對很多人來講是不容易的. 若非我的孩子,我無法理解那種痛苦.當然可能有人說我兒子是個案,畢竟班上只有少數人覺得困難.但是不覺得困難,他有沒有事先上過注音?即使號稱沒有教注音的幼稚園,都有稍微做銜接的小一入學準備. 對於剛學注音的孩子,讓他閱讀一篇短文是很痛苦的,他可能有讀卻無法理解. 這也是我不喜歡小一的數學考卷題目是應用題.單純的加減就好. 我比較在意的是那少數覺得困難的小孩,他們的資源是什麼?我相信有一部份是文化刺激不足的小孩,有一部份是完全沒接觸注音的小孩.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小一的教育該滿足什麼樣的需求. 如果今天是小二小三的出題型式,我會很讚賞這位老師.出題靈活.但是對於才剛入學,我們的教育重點在哪裡? 第一我們以一個專業老師思考,專業的小學老師都知道八週根本無法扎實學好注音,所以要偷跑.那這樣的一份考卷,更是應證偷跑的需要. 其次,學校可以稍微彌補家庭的文化刺激不足.這在迷你小學我親眼目睹這樣的效力.但是這樣的時間需要至少一年,才有辦法累積閱讀基礎能力. 4.創意創意創意 是的我的考卷有創意,我的教學有創意.但是對於剛入學還在打基礎的小孩,我認為考試創意無須太多,在我心中,我覺得純粹是Bourgeious的自我滿足.簡單基礎就好. 要創意要讓孩子沉浸在這樣的教室文化一學期以上再來吧 5.小一不能常態考試 根據Stone的說法,這份考卷顯然很有鑑別度.可以考出閱讀能力不佳的小孩,且有幾人遠遠落後.漂亮的常態 但是如果我是小一的老師,我絕對不這樣做.國中才需要如此吧?小一就是考課本的會不會就好.而且我特別在意最後連車尾都掛不上的小孩,他們是不是Bourgeious美學的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