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Emily乖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團購順勢書籍

2010年03月01日
公開
29

慶祝三月! 本月只要單次訂購布瓦宏順勢糖球三管(含)以上,即贈送順勢藍色手冊乙本。 這本手冊是籌辦創立順勢醫學會的重要工具之一喔!主要訴求是對台灣合格醫師介紹順勢醫學,內容精要但不艱澀,一般民眾如你我也能夠看得懂。 同時傳遞一個好消息:台灣順勢醫學會已經蘊釀多年後,即將於今年四月正式成立! 要成立醫學會的門檻是需要超過卅位醫師聯署。目前台灣的醫學教育生態…(不便多說),反正這年頭要邀請精英分子敞開心門,去了解他(她)聽都沒聽過的事物,真的很難(嘗試過的人應該懂我在講什麼)。但感謝神,事就這樣成了! 曾透過晴玲團購布瓦宏順勢糖球的老朋友─請慎重考慮加購最新出版的順勢工具書─共同協議與治療基準。很實用,是法國順勢醫師們合著、台灣醫師群合譯,內容經過多重專業驗證,買了這本書,就像請了專屬順勢醫師到家裡駐診! 本月訂購本書(共同協議與治療基準)的老朋友,即贈送藍色手冊乙本,自用或送給對順勢感到好奇的親友都合適喔。 順勢醫療使用的藥品是安全無毒的糖球,不論大人、小孩、老人、孕婦、病患、寵物…皆可安心使用。沒聽過順勢?不知道如何回答別人問你"什麼是順勢?",那一定要有一本藍色手冊啦! 最近兩天都有朋友反應我家留言版無法留言,原因不明,真抱歉。無法留言的朋友請多加利用噗浪、臉書facebook、e-mail或手機簡訊與我聯繫囉! [email protected] 0920-563-219 這本就是我所指的"藍色手冊" 藍色手冊的內頁(試閱) 這本是"共同協議與治療基準"

不捨5歲子,美女醫生癌逝

2010年02月27日
公開
50

令人不勝唏噓的新聞∼過年期間不忍心討論的話題。 前年12月發現罹患肺腺癌第四期,有「美女醫生」稱號的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翁雯柔走了。 一路陪伴她抗癌的翁媽媽說,女兒這一年不管中西醫什麼方法都試過,也努力運動養生,但還是沒有度過這關,講到傷心處忍不住數度哽咽。 「洗面乳等等含有界面活性劑,它對皮膚的破壞和水溫有很大的關係…。」披著一頭浪漫捲髮,這是翁雯柔身前在節目裡分享保養祕訣的模樣,清秀容貌讓她獲得「美女醫生」稱號。 前年卻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一年多來堅強對抗病魔,即使化療讓她的瓜子臉變成大圓臉,但依舊奪不走她臉上笑容。 翁雯柔去年曾表示,「就是情緒很不好,會一直想吐,不是在睡覺就是吃東西,做完化療白血球會掉下來。」患病後邊咳邊接受電話訪問,聽得出她相當虛弱,部落格上一張又一張帶著寶貝兒子遊玩的照片以及與年邁父母合照,流露出翁雯柔放不下的牽掛,她最終過不了年關,在農曆春節前過世。 去年4月,她過了罹癌之後的第一個生日,也是她人生最後一次生日。對於好友們幫她安排生日聚餐相當興奮。 還在部落格寫下,「據說癌細胞怕笑聲!希望這次評估能有好成績。」她除了感謝友人的祝福,也希望還能再和好朋友度過好多年的birthday。只可惜這個願望再也無法實現。 而在去年6月,翁雯柔在部落格上發表最後一篇文章,寫著:「今天醫師通知我,我的腦膜有瀰漫性的癌細胞轉移。我很想大哭,因為我是醫生,我知道這句話的意義。可是媽媽在我身旁…我還是努力的保持勇敢。」 「我覺得自己踩到地雷了,雖然知道人各有命,我祈求能夠度過這個難關!因為我還有放不下的…。」 翻開翁雯柔抗癌日誌,翁媽媽從女兒生病的那天開始,翁媽媽詳細紀錄女兒如何對抗病魔,不管吃燕窩來養生,還是到醫院做化療,每一天都讓媽媽好心痛。 翁媽媽說女兒真的很乖、很貼心,就算做化療很痛苦,她還會反過來安慰媽媽不要傷心、不要難過,但她最放不下的是才5歲的寶貝兒子。 在日誌2月10日這天,翁媽媽寫下「往生」這兩個字,但真的無法接受女兒已經走了。 她在部落格裏告訴柔柔「家人都很愛妳,希望妳放下世事,一路好走。」字字句句流露母女情深,但再怎麼不捨,也只能擦乾眼淚,希望女兒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更好。(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點我去看這則新聞的相關討論)

好撒馬利亞媽媽

2010年02月25日
公開
18

"好撒馬利亞人"是聖經裡還算知名度頗高的故事。 為什麼想到這篇故事?今天在facebook(臉書)看到朋友寫到:好多上班族職業媽媽羨慕我們這樣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而我們這些宅媽又都超羨慕能出外工作的媽咪,引起親友們熱烈的回應,我也湊了湊熱鬧。 因為看完多則回應之後,我忽然覺得,用"全職"來區分媽媽身份是有問題的。 在小乖即將滿五歲的前夕,我摸索出自己當媽之後的心得,覺得不再需要用"全職媽媽"或"上班媽媽"來框限自己的生活。 因為有了孩子之後,"母親"已是天職∼上天賦予我們的職責,有效期限是到死亡為止。 我要努力的是:如何在兼顧母職的前提下,也把自己的人生經營好,畢竟這是要向上帝交帳的。 如果我自己定位只是"上班媽媽",所以枉顧孩子對我的情感需要,那我就是失職,即使我在職場的表現再亮眼也無濟於事。 如果我只定位自己是"全職媽媽",所以一切都以孩子的需要為最高指導原則,那也會有問題,因為孩子無形中變成了我的神、我的主。 試用"好撒馬利亞人"來說明,如果在祭司、利未人之後,有一位媽媽(ex:我,maybe還推著嬰兒車或抱著小孩)經過,我會如何反應,我會不會心想:啊∼我的孩子害怕陌生人,我還是快快離開好了,反正會有其他人幫助他。(這是情境一) 情境二:我的孩子好不容易睡著了,我如果去幫助這個人,可能會吵醒我的小孩… 我不假想上班媽媽的掙扎,因為把祭司和利未人想成女生或媽媽就可以了… ***** 如果你對好撒馬利人的故事不太有印象,以下是故事內容: 有一個法律教師來到耶穌的面前,故意問他一個問題。他說:「誰是我的鄰居呢?」耶穌講了一個故事來回答他。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城去。他來到一個地方,遇到幾個強盜。他們用木棍打他。他們把他打得半死,又搶走他所有的東西。他們把他丟下,走了。   有一個在聖殿裏工作的祭司經過,看見這個人受傷倒地,祭司卻裝作沒看見,從另一邊走了。   過了不久,又有一個在聖殿裏工作的利未人經過。他遠遠地看看這個受傷的人,就走開了。   後來,有一個撒馬利亞人也從那裏經過,他看見這個人,就可憐他,於是走上前去。他把那人的傷口洗乾淨,然後用紗布包好。他把那人扶上自己的驢子,然後帶他到一家旅店去住。   在那裏,撒馬利亞人整夜照顧那受傷的人。第二天,他拿了兩個銀幣交給旅店主人。他吩咐說:「請你照顧這個人,等我回來,我會付清所有的費用。」   講完這個故事,耶穌問那法律教師說:「這三個人當中,誰是那受傷的人的鄰居呢?」   法律教師回答說:「就是用愛心照顧他的撒馬利亞人。」   耶穌說:「這樣,你照著好撒馬利亞人的榜樣去做吧。」

大樓可否懸掛插電的十字架(代禱)

2010年02月25日
公開
9

在噗浪看到這則新聞,貼上來跟大家分享,也請幫忙代禱。 報導中的教會~施牧師~曾經是我參加某梯大靈班時的帶隊輔導,印象最深的是他自我介紹時說,他的名字念起來,很像南部人在說"香腸"…呵呵(請自行測試,不會發南部音的朋友再跟我講,我來示範) 關於新聞事件~插電的十字架,我是持保留態度。如果有機會去現場看看,最好是晚上,我才能夠表達意見。 光從報導的文字敘述,我想到我家後方(廚房後陽台的對外窗)斜斜對角的那棟大樓,自從去年新裝了一LED廣告看板之後,真的造成我視覺上的困擾,很刺眼,也不舒服。 所以看到這則報導時我想,如果那個十字架發出來的光線,跟我家對面讓我困擾的廣告看版一樣的話,我就可以理解管委會的要求,而且也不覺得無理。 如果道理上站得住腳的話,當然還是要為住戶(教會)基本的權益努力爭取或捍衛的啦! 但如果真的告贏了,又怎麼樣呢? 乾脆考慮裝個窗簾算了…我這樣會太阿Q嗎? *********************** 教會內懸掛十字架竟被告 籲請代禱  【記者涂慧美台北-高雄連線報導】高雄愛加倍靈糧堂日前遭大樓管委會要求將教會內部懸掛的十字架取下,理由是十字架是廣告物,影響大樓觀瞻;因協議不成,今已進入訴訟程序,愛加倍靈糧堂施淵泉牧師呼籲眾弟兄姊妹,迫切為此事代禱。  愛加倍靈糧堂位於高雄市中山二路91號第十五層樓,教會內懸掛三支LED燈的十字架,白天不影響大樓整體外觀,夜間插上電後,才會綻放出十字架的光芒,讓遠近都可看見這個十字架。 管委會因此認定這個十字架是廣告物,影響觀瞻,經多次協調溝通不成,一狀告上法院,將在三月十五日第一次開庭。 施淵泉牧師表示,十字架掛在教會內部,只有夜間才插電,亮光透出窗外照射出去,其實與室內在夜間開燈,透過窗戶也會向外照射出去一般,豈可因此驟認是廣告物!  施牧師表示,十字架是教會及基督徒的標誌符號,懸掛於室內並不影響整體大樓外觀。 法界人士說這是十字架第一次有人控告它是廣告物而提起訴訟的案例,已聘請基督徒律師為訴訟代理人,此事件已不是單一教會的事,乃是所有在大樓的教會室內掛十字架是否有問題的事,應屬眾教會的事,如果未來判決不利於教會時,是具有指標作用,因此呼籲基督徒一起舉起聖潔的手,迫切為此事禱告,一同來經歷神的公義與得勝。 (2010.2.25 國度復興報發佈)

工時彈性可能促進身心健康

2010年02月23日
公開
23

今天在雅虎新聞裡看到的∼蠻有趣的,也證實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努力朝向soho、在家工作、彈性工作的目標。 (路透紐約22日電)根據美國最新研究,較能支配自己工作時間的人,身心可能比工作較無彈性的人來得健康。 科學家分析涉及1萬6600名勞工的10份已發表研究發現,賦予員工自訂排班表、逐漸或半退休等控制權的工作環境,與健康益處息息相關。 這些益處包括較低的血壓與心跳,較好的睡眠品質,白天也比較不疲勞。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發現支持「工作的支配權有益健康」的理論,卻並不證明彈性工時讓人更健康。這項研究刊載在「柯克蘭系統性文獻回顧」(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英國德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班布拉博士(Clare Bambra)表示,降低壓力或許是帶來好處的原因,雖然仍有其他可能。 舉例而言,彈性工時可能讓人更容易找到時間運動。 多年來,相關研究已找出「工作壓力大」與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及其他疾病罹患率高有關。研究人員將工作壓力大定義為,員工勞心勞力,卻在工作方式擁有極少或零支配權。 班布拉與同事在這項回顧報告用了10份研究,每一份研究都追蹤勞工至少半年,且把擁有彈性工作環境的員工與另一組進行對照。 不過班布拉表示,這項回顧中的所有研究都有一個共同缺點,那就是它們全都不是隨機對照的實驗。 她表示,這類研究是「我們能真正下定論前所需要的,我們手上的資料有指標性卻無決定性」。 但她表示,未發現任何證據顯示彈性的工作狀況不利於員工福祉,所以目前看來,雇主與決策者仍可將自排工時與漸進退休視為促進員工健康的「合理方法」。中央社(翻譯)

錢是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

2010年02月21日
公開
13

年後第一次與小家人聚餐,謝謝霖爸霖媽開放家庭接待我們,不但煮了好吃的麻油雞湯,還帶領大家一起玩現金流遊戲。 有鑑於今日寓教於樂的財商遊戲,貼一篇文章自我提醒,也與覺得有幫助的朋友共勉∼ ***錢是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 朋友,與你分享一個古老的致富秘笈。 這則巴比倫最有錢人的故事,看似簡單平常,但在八千年前巴比倫人已經懂得理財致富之道,這些原則到現在還是一樣可以適用。 這篇故事讀起來有點長,泡一杯茶,換個舒服的姿勢慢慢品嚐。 根據巴比倫出土的陶磚土記載,巴比倫最有錢的人叫做阿卡德,很多人羨慕他的富有,因此向他請教致富之道。 阿卡德原來是在擔任雕刻陶磚的工作,有一天,有一位有錢人歐格尼斯來向他訂購一塊刻有法律條文的陶磚,阿卡德說,他願意漏夜雕刻,到天亮時就可以完成,但是唯一的條件是歐格尼斯要告訴他致富的秘訣。 歐格尼斯同意這個條件,因此到天亮時,阿卡德完成了陶磚的雕刻工作,歐格尼斯實踐了他的諾言,他告訴阿卡德:「致富的秘訣是:你賺的錢中有一部份要存下來。」 「財富就像樹一樣,從一粒微小的種耔開始成長,第一筆你存下來的錢就是你財富成長的種籽,不管你賺的多麼少,你一定要存下十分之一。」 一年後,當歐格尼斯再來的時候,他問阿卡德是否有照他的話去做,把賺來的錢省下十分之一。 阿卡德很驕傲的回答,他確實照他的方法作了,歐格尼斯就問:「那存下來的錢,你如何使用呢?」 阿卡德說:「我把它給了磚匠阿盧瑪,因為他要旅行到遠地買回菲利人稀有的珠寶,當他回來的時候,我們將把這些珠寶賣很高的價格,然後平分這些錢。」 歐格尼斯責罵說:「只有傻子才會這麼做,為什麼買珠寶要信任磚匠的話呢?你的存款已經泡湯了!年輕人,你把財富的樹連根都拔掉了,下次你買珠寶應該去請教珠寶商,買羊毛去請教羊毛商,別和外行人做生意!」 就如同歐格尼斯所說,磚匠阿魯瑪被菲利人騙了,買回來的是不值錢的玻璃,看起來像珠寶。 阿卡德再次下定決心存下所賺的錢的十分之一,當第二年,歐格尼斯再來的時候,他又詢問阿卡德錢存的如何? 阿卡德回答:「我把存下來的錢借給了鐵匠去買青銅原料,然後他每四個月付我一次租金。」 歐格尼斯說:「很好,那麼你如何使用賺來的租金呢?」 阿卡德說:「我把賺來的租金拿來吃一頓豐富大餐,並買一件漂亮的衣服,我還計劃買一頭驢子來騎。」 歐格尼斯笑了,他說:「你把存下的錢所衍生的子息吃掉了,你如何期望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孫能再為你工作,賺更多的錢?當你賺到足夠的財富時,你才能盡情享用而無後顧之憂。」 又過了二年,歐格尼斯問阿卡德:「你是否達到夢想中的財富?」 阿卡德說:「還沒有,但是我已存下了一些錢,然後錢滾錢,錢又滾錢。」 阿格尼斯又問:「那你是否還向磚匠請教事情?」 阿卡德說:「有關造磚的工作請教他們能得到很好的建議。」 歐格尼斯說:「你已學會了致富的秘訣。首先你學會了從賺來的錢省下錢,其次你學會了向內行的人請教意見,最後你學會了如何讓錢為你工作,使錢賺錢。你已學會如何獲得財富,保持財富,運用財富。」 早在八千年前的巴比倫人就指出:成功的人都是善於管理、維護、運用創造財富。致富之道在於聽取專業的意見,並且終生奉行不渝。這則古老的智慧當中,蘊含著金錢的五大金科定律。 金錢的第一定律:金錢是慢慢流向那些願意儲蓄的人。每月至少存入十分之一的錢,久而久之可以累積成一筆可觀的資產。 金錢的第二定律:金錢願意為懂得運用它的人工作。那些願意打開心胸,聽取專業的意見,將金錢放在穩當的生利投資上,讓錢滾錢,利滾利,將會源源不斷創造財富。 金錢的第三定律:金錢會留在懂得保護它的的人身邊。重視時間報酬的意義,耐心謹慎的維護它的財富,讓它持續增值,而不貪圖暴利。 金錢的第四定律:金錢會從那些不懂得管理的人身邊溜走。對於擁有金錢而不善經營的人,一眼望去,四處都有投資獲利的機會,事實上卻處處隱藏陷阱,由於錯誤的判斷,它們常會損失金錢。 金錢的第五定律:金錢會從那些渴望獲得暴利的人身邊溜走。金錢的投資報酬有一定的回收,渴望投資獲得暴利的人常被愚弄,因而失去金錢。缺乏經驗或外行,是造成投資損失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