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Emily乖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烏合之眾讀經法─弟子規讀經班教學心得隨筆

2006年08月28日
公開
12

這篇隨筆是記錄今年七月初帶領兒童讀經班的心得,被大頭媽咪催稿催很久,總算甘願來寫了。 先說明,"烏合之眾"並無貶意,只是借用"全球讀經交流網"裡一位推廣讀經不遺餘力的老師,於站上的某篇文章用詞,意指參加讀經班的這群孩子是臨時性的、短暫性組成的團體,非長久經營的常態組織。 這次帶領讀經的時間,其實只有四堂課,分散為兩天,學生共有四十五名,年齡從四歲到小學三年級之間,來自全台灣北中南不同的家庭,他們共同的特色就是─沒有上學,全部都是在家教育的孩子。 一踏進教室,就發現了一個大問題,有將近一半的孩子沒帶書來上課。沒帶書的原因有兩大類,一是根本還未識字,另一是說大會沒有指定要帶書。好吧!沒書也有沒書的讀法! 我先普查一下,認識國字的小朋友請舉手,嗯∼大約一半都舉起了小手。 於是根據各個不同的情況,我把學生分成幾大類, 識字沒帶書的,跟隔壁同學一起看; 帶書不識字的,最好找個識字沒書的一起看; 識字又帶書的,看看左右有沒有同學需要一起看; 不識字又沒帶書的,就專心聽我唸吧! 為了提高小小孩的專注力,盡量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動動小手指,跟著我誦讀的速度逐一比著國字(此謂指讀)。 小小孩的讀經班,課室管理往往比帶領讀經的技巧來得重要,所以還要先跟他們約法三章(其實只有兩章): 1.坐姿要∼端正。(有些小孩立刻挺起背,要用力地欣賞,這會帶動其他人跟著效法) 2.講話要∼舉手。(老師要特別留意遵守,不要輕易讓沒舉手卻發言的小朋友吸引太多眾人的注意力,一開始也要特別嘉許\"舉了手、等老師同意才發言"的學生) 每一堂上課都要提醒上述的規定,"∼"前面由老師說,暫時停頓一下,讓孩子齊聲接口答應。上課過程中一旦察覺秩序有點失控,可以再用這兩句口訣,重新凝聚孩子們的注意力。 第一遍領讀 因為不是全部的學生都有書且識字,所以第一遍讀經一定需要由老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每堂課一開始的領讀,只讀該堂課預計教授的範圍,第一堂只唸了弟子規"總序"與"孝"。 唸完第一遍,盡量找出他們的優點來欣賞,例如"很有精神"、"很整齊"、"坐姿很端正"、"小手指都有認真的跟著指"…。 由於不同家庭對孩子的課前預習要求不一,所以我再度普查─"這個段落已經會背的同學請舉手",這是為了嘉許他們課前所付出的努力,同時也為第二遍領讀做預備。 第二遍的領讀,改請剛才舉手說已會背誦的同學,從座位上站起來當"小老師",小老師讀一句,小朋友跟著讀一句。老師要當裁判,看看是小老師唸得整齊有精神,還是小朋友唸得比較整齊有精神。 其實,我對讀經的看法是,老老實實的讀就對了。一遍再一遍,只要常常用些孩子想不到的小技巧,不斷挑旺他們不斷誦讀的意願,老師的責任也就算盡到了。 所以,我用盡各種名目與藉口,為的就是讓孩子們心甘情願地重覆讀經。第二遍領讀完,理當裁斷一下誰優誰劣。通常我只會稱讚而避免批評,所以除非兩造的表現有很明顯的落差,否則我就會假裝很傷腦筋,因為兩邊勢均力敵,互有長短,最後只要請他們再比一次。 孩子讀經時常常不由自主地就扯著喉嚨大吼,我覺得這樣並非長久之計,因此當音量大得離譜時,會立刻喊停(用誇張的手勢和表情),告訴孩子這樣的音量會讓耳朵和喉嚨都很不舒服,而且並不算是"有精神",然後再強調一下怎麼樣才是有精神(坐姿啦、眼神啦、手指啦),再重頭開始。 大會這次有準備一些貼紙做為禮物,因此當孩子們誦讀了三遍之後,就來點頒獎儀式振奮一下軍心。如果兩邊誦讀得情況還是很整齊,寧可人人有獎;不過如果有一邊曾有明顯的誦讀不整齊,把優勝資格頒給另一邊,也比較容易讓雙方都服氣。 誦讀速度的變化 競賽的方式除了有小老師群帶領小朋友誦讀之外,男生女生競賽、左邊跟右邊競賽也是很好用的。我比較在意的是,孩子能不能在競賽過程中,既能認真求勝,也能真誠地欣賞對方的優點。 不過因為上課時間很短(四十分鐘),老是由孩子們彼此競賽時,發現他們愈唸愈會拖長音調,這時我把領讀的資格再度收回來,同時玩點不同的遊戲:速度! 附帶說明一下,弟子規雖是三字一句,但我領讀時每次會念六個字。速度的變化就是有分正常速度、慢速和快速,必要時也可以再多加"超慢速"和"超快速"(不過我覺得三種速度就蠻夠玩的了)。 例如:弟∼子∼規,聖∼人∼訓。(學生就會學老師的速度) 首孝悌、次謹信。 快慢速和正常速度穿插著運用,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們跟讀的興趣就明顯的提升起來。唸完一遍以後還是要記得稱讚他們,像是"很整齊"、"很專注"、"跟得非常準確"…等等。 誦讀音量的變化 除了速度之外,我這次還使用音量的變化,事先跟孩子們說好,老師唸大聲的句子,他們也要唸大聲,老師小聲的時候,跟讀也要小聲。從他們的反應來看,好像這樣也很好玩! 說故事的力量 因為考慮到有些孩子(或家長)不能完全接受"純讀經"的上課內容,我還是不能免俗地在上課時間裡,穿插了一則與教授內容相關的故事。 第一堂課(範圍:總序、孝)的故事 因為有"冬則溫,夏則凊",而且孩子們在前一天剛上完四堂"三字經", 因此我設計了一道題目:有哪一個人的好行為,被記錄在弟子規裡,而他的名字出現在三字經中? 題目公佈後,孩子們很踴躍的舉手想搶答,有時候會有各式各樣大人想不到的答案冒出來。因為我自認為題目出得不算很嚴謹,所以不敢輕忽孩子們的想出來的答案,但是通常會問他們"為什麼(是這個答案)?" 等到心裡有答案的孩子都答過了(但沒有人答對),我鼓勵他們"這題真的很難,不過沒關係,老師再給第二個提示"。這次我縮小範圍,告訴他們答案就在"冬則溫,夏則凊"等四句裡。 這時就有年紀較長的小朋友猜到是黃香了。我繼續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跟孩子們互動,簡單地講述一下黃香涼席溫被的故事,因為顧及有些孩子可能對這故事很熟悉,所以適時地開放說話的機會,給願意站起來講故事的學生。 第二堂課(範圍:悌)的故事:一對相愛的兄弟(以色列故事,阿栮楠與亞勞拿) 用以呼應弟子規裡"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 本來我還在猶豫需不需要告訴孩子們這對兄弟的名字(因為是譯音,又很拗口),不過還好我備課資料裡有寫下來,當我一說出要講的故事時,果然有孩子舉手說他聽過了。我順勢先稱讚他"上課很專心"(不然怎麼會記得以前講過了),然後又拋出一個難題給他:"可是你一定不知道哥哥叫什麼名字、弟弟叫什麼名字吧"嘻嘻∼果然!於是,我又重新拉回了全班孩子的目光,繼續講故事。 第三堂課(範圍:謹)不講故事,來點動態表演,簡單解釋了何謂"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稜"的意思之後,徵求有志上台表演的孩子出來示範。因為要增加一些緊張氣氛,我故意不先說明要示範的動作,而是先決定有哪些挑戰者。 第四堂課(範圍:信)因為已是最後一堂課,還要預留時間頒發獎品和結業證明,所以沒有時間講故事。

都是奶茶惹的禍?

2006年08月28日
公開
18

懷孕後就幾乎不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不過偶而還是會喝點可樂或奶茶解解饞。想不到,可能就是因為喝得少了,對咖啡因的反應卻變得更為強烈。 昨天中午接受KC夫婦的款待,到教會附近的十八巷("十月餐廳")用餐。他們的附餐只有冷、熱的紅茶、奶茶、和咖啡,我就理直氣壯地點了去冰塊的冰奶茶,而且自己獨自喝完。 不知道是因為難得可以跟大姐促膝長談,還是真的是奶茶的咖啡因作祟,到了晚上十二點,我的精神還是很好,這跟上回二姐來新竹度假,對我的描述有很大的不同。那時姐姐笑說我這個孕婦,只有剛睡醒的那一個小時看起來有精神,其他時間都一副累得快癱掉的樣子。 雖然沒有睡意,我還是乖乖地躺上床去"等周公",這一躺就是一個多小時,在床上翻來翻去的,要是煎魚大概早就煎焦了,與其這樣浪費時間,我決定起身到不會干擾到其他人睡眠的地方去看書兼上網(NB這時就完全地發揮了它存在的價值)。 又是一個多小時過去,沒有冷氣的地方實在難受,凌晨三點左右,我決定再回床上"試試運氣"。運氣果然很棒,剛躺下就聽到小乖的哭聲,趁著自己精神還不錯,湊過去看看她為何哭∼原來是作夢,沒兩下就又睡熟了。 不知何時睡著的我,五點鐘居然聽得到國智的鬧鐘聲響,不過為了不要驚動得來不易的瞌睡蟲,我沒敢睜開眼睛跟國智say goodbye,只希望自己可以盡快再入睡,卻又聽到小乖斷續的哭聲∼又是作夢,唉,真會挑時間。 再度醒來是早上七點半,小乖在身旁輕聲地說"媽媽,泡ㄋㄟㄋㄟ"。身體沒有預料中的疲累,居然還爬得起來,索性就趕來當個孝順的媽。 睡眠不足的壞處是,過午之後開始覺得混身不對勁∼年紀大了果然不應該熬夜,可是我也很無奈呀!還好有書和很多好看的部落格可以逛…

反常的一夜

2006年08月26日
公開
13

大姐一家人(小琦除外)於週五晚上將近十一點左右抵達我們家,大家愉快地享用著平常難得吃的垃圾食物當宵夜:p就當大夥兒酒足飯飽,準備上床之際,睡了一覺的小乖居然醒來了! 小乖照往例於十點左右睡覺,只睡了三小時不到的她,正好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重新蓄電的精神不足以讓她清醒地起來跟大家互動,一時之間卻又無法再度入睡。 我來不及換睡衣就先陪著她躺了快一個小時,小妮子似乎尚無睡意,而且脾氣不太穩定,時哭時停,讓我心裡很焦慮,畢竟大姐一家人只跟我們臥房隔著一道沒什麼隔音效果的拉門。 後來國智接手,我起身去簡單梳洗並換睡衣,好能夠跟著睡覺,回來時卻發現小乖被爸比使出"固定"法,正哭得聲嘶力竭。原來小乖一下子要求要喝水,一下子又要喝奶,而且不好好講,老是用哭的,才被略帶酒意的爸比處罰。 看到小乖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我趕緊重新接手過來,哭鬧了一陣也讓小乖消耗了一些體力,情緒逐漸平穩下來,只不過她嘴裡還不停地向我告爸比的狀,抽抽搐搐地說著:"不要…,不要爸爸…不要爸爸固定…"。 等到她呼吸重新恢復平順之後,精神好像還是很好,一直要跟我聊天,到了三點多總算把先前睡一小覺的體力完全耗盡,又沈沈地睡去。感謝主,我這晚居然有足夠的體力可以陪她。

上尖下流的恩典

2006年08月26日
公開
22

大姐這趟北上,載來了好多套保存良好的套書,都是她在梓琦梓元小時候不惜重金投資購置的。當他們分批把書一套一套地搬進客廳,大姐說,家裡還有一些,這趟無法完全載上來,而且他們也期待我們可以安排一趟台南之旅,沒錯沒錯,等天氣再涼爽一些,我的確很想到台南走走。 國智和我曾有"不買套書"的共識,家裡目前唯一破例的"半套"是跟二姐合買的"小小動物世界",大姐這次帶上來的,都是相當優質的套書,有些現已絕版,有錢也不容易買得到了。 看到如此豐盛的精神糧食,令我想到聖經裡對恩典的形容:上尖下流、連搖帶按(如果福氣與恩典像是可以用碗盛接的話),因為這些套書的價值,以當年的售價,再考慮到通貨膨脹的變因,實在是一筆可觀的數目,且是我們此時難以負擔的高價。 為了妥善保存大姐家的藏書,也讓二姐方便幫恩寶挑書,我已把這批書籍全部編列在案,將來也可做為掌握小乖閱讀進度的明確依據。 大姐家的書目 一、目擊者叢書,英文漢聲出版,共十二冊 1.鳥 2.殼 3.植物 4.魚 5.骨架 6.昆蟲 7.樹 8.哺乳動物 9.海邊 10.爬行動物 11.蝴蝶、蛾 12.池塘、河流 二、十萬個為什麼?國際學社出版社,共十二輯 三、數學圖畫書,信誼出版,共十冊 1.撞沙球 2.大家來畫月亮 3.衣服怎麼濕了 4.我來畫你來看 5.愛吃的小豬 6.魔術剪刀 7.裘裘和皮皮 8.綠豆村的綠豆 9.5隻小鴨 10.數數兒 四、全方位兒童百科大典,共十二冊 1.小小動物專家 2.體內的小工廠 3.繽紛的植物世界 4.陸海空小小蟲兵 5.千變萬化的天空 6.交通安全快樂行 7.祖先留下來的寶貝 8.小小河流成大海 9.日常生活小博士 10.環保小小尖兵 11.你關心的問題 12.奇幻的恐龍世界 五、中國童話,英文漢聲出版,共十二冊 一月的故事∼十二月的故事 六、漢聲小百科,英文漢聲出版,共十二冊 一月的故事∼十二月的故事 七、漫畫科學小百科,共十二冊 1.星空的秘密 2.千變萬化的氣象 3.活生生的地球 4.植物的世界 5.哺乳動物的生活 6.光、音、熱的魔術 7.人體的奧秘 8.鳥類的生活 9.魚類的生活 10.動力與應用 11.自然與原子 12.昆蟲的生活 八、幼福彩色世界童話故事,原廿四冊,缺19、20冊,共廿二冊 1.白雪公主 2.小木偶 3.天鵝湖 4.小紅帽 5.睡美人 6.仙履奇緣 7.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8.醜小鴨 9.小公主 10.狼與七隻小羊 11.三隻小豬 12.孫悟空 13.人魚公主 14.賣火柴的女孩 15.愛麗絲夢遊仙境 16.小飛俠 17.三劍客 18.竹林公主 19.缺 20.缺 21.拇指姑娘 22.靈犬萊西 23.猴子與螃蟹 24.綠野仙蹤 另有一套信誼的繪本,因稍微受到水氣,還需要曬曬書、做些後續處理,暫時先沒放進來。

一歲五個月的讀經進度(經典版)

2006年08月25日
公開
24

最近因為常與一位新手媽咪切磋兒童讀經教育,開始整理起小乖的讀經歷程與進度。 小乖從兩個月大開始正式讀經生涯。起初都是喝奶時邊聽邊餵,一天大約聽上五∼七次,每次聽半小時,進度則是按著教材的CD軌數,一天重覆聽一軌,這樣的好處是進度很明確,而且連我自己都快背起來了。 篇幅不長的"大學"和"中庸"很快地就聽完了,可是論語卻讓我們卡住,而且卡很久,原因很多,例如聽論語時曾遇到換教材的考慮,播放方式的改變與調整、遇到小乖住院、得玫瑰疹、搬家…。雖然沒有真的長時間停止聆聽經典朗讀,可是進度表卻亂了,總覺得老是在重覆聽,卻又不知道確實的進度究竟聽到哪兒了。 後來決定乖乖地選定一個最保守的起點(好像是里仁第四),重新設計了新的進度表。從此不再是每天聽一軌,而是一天聽三大段(ex:里仁第四就是一大段),今天聽四五六,明天就接著聽五六七,白天則是盡量重覆播放。 轉眼間,論語真的快要全部聽完了,真開心!預計九月份開始聽老莊。(更正:九月再把論語快速地復習一遍,十月再開始聽老莊) 附註:大學和中庸都是利用長途開車時復習,方法是將檔案轉成mp3,利用車上音響播放出來,可惜無法同時播放美樂。

我的怪癖(網路點名遊戲)

2006年08月24日
公開
19

被高中同學點名,只好乖乖接招。 要寫出自己的五個怪癖,還要再點名五位好友…。 我的怪癖喔! 其實都還好呀,應該不是很怪… 一、我喜歡補習。 好像是從國中開始的。那時候我很討厭數學老師,連帶地,上課時也都耍帥不想聽,臉上就是擺明一副"我不鳥你"的嘴臉,可是私底下卻不是真的想放棄這一科。所以課後很積極地去補習,為了追逐名師,還跑到單趟車程就需要半小時的隔壁市鎮去上貴森森的家教班(名為"家教",其實是小班教學)。 為什麼喜歡補習呢?想到補習班,就想到強勁到要穿外套的冷氣教室。沒錯,我們念書那年代,學校教室都沒有冷氣(現在好像有些學校會裝冷氣了),揮汗如雨的k書歲月,想來就令人難受。 上大學後,我酷愛"進修",各種課程只要價錢不要太離譜,主題又讓我覺得有趣的,我都會很樂於參加。這個癖好持續到現在,九月份起我又報名了教會的成人主日學課程,是週六上午上課,正好可以在生產前上完。還有另一項課程正在考慮中…。 二、我不看電視。 家裡沒有電視,當然也就不看囉!別以為我們是為了孩子的緣故,沒那麼孝順,我們是從結婚後就沒在家裡擺放電視了。 三、我不喜歡洗手、洗澡、洗頭… 全世界的人大概都要笑我髒了,不過我是說我"不喜歡",又不是說我"沒洗"。原因不明,一方面是懶吧,二方面是我不喜歡在家人相聚一堂的時候離席,所以很討厭上述那些例行公事。 四、我喜歡打字。 打字讓我有種雙手在鍵盤上飛舞的錯覺,可以想像自己在彈琴:) 五、我不喜歡跟相同的人膩在一起超過兩三小時。 不管對方是誰,膩在一起的動機和目的是什麼,我都會覺得有點快窒息,解決方法就是穿插一些短暫的分離(上廁所不算,時間太短)。 咦?我以為我應該沒有什麼怪癖可以寫的,寫完卻覺得自己好像還蠻怪的。 點誰好呢? 如果你覺得好玩,就自己出個聲吧!我不強迫你…:p 不過以前有點我名玩過類似遊戲的人,最好自己乖乖地就範吧!

(群)第廿一週產檢

2006年08月22日
公開
15

轉眼間又到了產檢的日子,國智特地提早一個小時下班,為的就是希望可以準時報到,讓產檢的時間可以不要拖太久。最近兩次產檢都是"三合一":產檢+逛清華夜市吃晚餐+小乖打預防針,今天也不例外。 照慣例,我們先到馬偕報到,看看候診燈號進展的速度,再決定要留下來等醫生,還是先去吃晚餐。評估的結果,平均五分鐘才跳一號,算起來至少要再等卅分鐘,才會輪到我。 卅分鐘是一段很尷尬的時間,不論是吃飯或打預防針都不夠,可是枯坐在診療室外等起來卻也很漫長。我們決定去買回來醫院吃,既不會餓著肚子,萬一輪到我了,又可以即時"應訊"。 本來還有點擔心我想吃的食物,味道會太濃烈,想不到我朝思暮想的紅燒臭豆腐居然沒開!一時之間我實在想不出來有什麼食物可以成為替代品,就請國智先去買他心愛的"小洞天"(香腸加米腸),居然也休業!要不然是怎樣?兩個人想吃的小攤子都沒賣,我們只好就近買了兩個便當,有點落莫地拎回醫院吃晚餐。(後來才發現,連小乖要去打針的恐龍醫生診所都休診!) 當我們吃完便當之後,沒多久就被叫進超音波室了(還好不用端著才吃一半的飯盒狼狽地進去)。這次產檢因為是做健保給付的超音波檢查,可以使用比較精細的機器,由醫檢師操作。 細心的醫檢師一一地觀察群群的頭、四肢、腹部、心臟、腳掌等部份,最後也不能免俗地把鏡頭聚焦在應該打馬賽克的地方。醫檢師說,是男生喔!說真的,連我都看得出名堂了,構造果然很不一樣:p 後來換醫生問診,爸比抱著小乖站著我旁邊,正當醫生和我都坐定了,有那麼幾秒鐘的安靜,忽然小乖嬌嬌地叫了聲"醫生…"。 我猜醫生一開始大概以為是我有問題要問,他的眼神先看到我這邊,後來才明白聲音不是從我這裡發出的(可能我的表情也有點怪異),他才往上看向小乖那邊去。 這位親切的醫生居然笑著對小乖說,哇∼被你這樣一叫,我全身都快軟掉了…哈哈哈。接著又說,生女兒真好…。 我和國智也覺得很好笑,因為沒料到小乖居然不怕醫生,還主動叫人。

討價還價

2006年08月21日
公開
10

因為住家是三樓透天厝,所以每天都需要上下樓梯。國智通常都抱著小乖上下樓,我因懷孕之故,能不抱就不抱。 對小乖而言,對下樓的恐懼似乎大於上樓,因此我很早就幾乎都不抱她上樓,除非像是忽然在樓下發現她已大便,需要盡快處理,才會直接抱上樓。 如果小乖耍賴不想自己爬(走)上樓,我通常都會耐著性子陪她慢慢耗,有時我會自己先上樓(特別是手上有東西時),處理好自己的事再回過頭來看看小乖的進度。 至於下樓,因為知道這對小乖而言的確比較困難,所以就給了她討價還價的空間。 每天早上,等小乖先在臥房喝完早餐奶,要陪我下樓吃早餐(她還會再吃些固體食物,例如土司),走到樓梯口,她就會先發制人說:抱抱。 我若搖頭,她就會試探性地改口:揹揹? 所以我通常自己要先想好今天打算讓小乖如何下樓…。如果我面對她的"提議"都無動於衷,並且向她伸出我的手,小乖就明白我要她牽著我的手,走路下樓。 有時她會馬上認命地緊緊牽住我的手,一步一步地下樓;有時她會企圖翻案,重新再問一次:"抱抱?揹揹?"真的別無他法,才會自言自語地告訴自己:媽媽牽牽,走路" 從二樓走到一樓,會有兩段樓梯,她對扶手和每根欄干幾乎如數家珍(因為走得實在很慢),走完第一段(約七階)轉彎的時候,還會作勢要坐下(休息?),我說"好,坐下休息",她又會立刻說"不要",然後又一副很有力氣的樣子,要繼續往下走,可是走一步又會被第二段樓梯口的一處銜接螺絲吸引住,總要摸半天,才肯繼續腳下的行程。 短短十七八階的樓梯,走上十分鐘也是常有的事啦!

開放家庭--小組聚會

2006年08月20日
公開
16

搬到現址後第一次開放家庭,接待小家成員來家裡聚會。能夠開放家庭一直是我和國智的心願,特別是上帝每次為我們預備的住家,總是超出所求所想,我們也很樂意跟朋友們共享這寬敞的空間。 為了迎接這第一次的開放家庭,國智從兩週前就開始努力打掃,因為時間有限(只能利用我陪小乖睡覺的那半小時左右),所以他分樓層慢慢清理,也因著整個清理的時程拉得有點久,一樓(聚會的主要地點)地板總共拖過兩次。 我負責擦樓梯的木頭地板,因為可以坐著慢慢擦,所以不算什麼粗活。 或許人的惰性就是如此吧!有些東西,從搬完家之後就一直推在角落,這次總算因為要接待客人,而被移到儲物間去了。如果不是拜這次開放家庭之賜,不曉得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會不會就這樣,一直擺到我們要搬家的時候,又直接打包上車呢? 整個聚會過程還算順利,訪客共出動三輛汽車和一台摩托車,加上我們家自己的小紅,都就近停在門口附近。停車便利是新家極大的優勢之一,遠非舊家所能比。 聚會的前一天晚上,我還拿出事先買好的酸梅湯包(特別感謝璦珺姐指點,帶我去主婦聯盟門市採購),挽起袖子(其實是穿著無袖T恤)熬煮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在調甜度的時候,實在很沒有把握,多虧國智幫忙,看大家捧場地全部喝光光,應該是差強人意吧!

教會跳蚤市場的收穫

2006年08月13日
公開
13

繼上回教會首次在三月時舉辦跳蚤市場,將所有收入捐為建堂基金,大家都對這樣物品交流的方式給予高度的肯定,第二次的跳蚤市場終於在眾人引頸期盼下,今天再度隆重登場了。 不同於前次,我們小組的攤位這回被分派在機車棚,雖然太陽不是很大,可是正午時分的暑氣,還是讓我這個大肚婆有點吃不消,只好委請國智代表顧攤子,也很感謝蘭如火志一家人從頭到尾都忠心地守在攤位上。 被我放牛吃草的小乖也沒閒著,總有好心熱情的弟兄姐妹幫忙照顧,而且第一趟出去逛攤位就立刻有收穫,抱小乖出去的苑綺姐姐說,有一位擺攤的不知名叔叔送給小乖一隻藍色的Hello Kitty,就是多年前轟動台灣的麥當勞凱蒂貓喔! 後來,又被"何哥伯伯"抱去逛一次,這回是小乖自己眼尖,看到有攤位在賣舊的巧連智雜誌,看到小乖"咦∼!"的熱烈反應,何哥伯伯立刻把小乖爸比叫過來買單,一本10元,也算是買到賺到啦! 最後要離開教會前,不曉得又被誰抱去再逛了一次,這回又有人(據說是文慈)送小乖一隻兔子玩偶。回家的途中,小乖是抱著兔寶寶入睡的。 小乖另外還獲贈苑綺姐姐精心挑選的白色(鑲太陽花亮片)短褲一件,據我研判可能是蘭如家清出來賣的衣服。 我的收穫也很多。上回跳蚤市場以50元買到日本象印電子鍋,實屬超級恩典,一直沒機會寫出來。這回總共只掏了50元出來逛攤位,買到一片王子音樂CD(10元)、三張貼紙(10元)、名片夾(10元)、nine west側背包(10元),以及很多捲古典音樂錄音帶(10元)。 賣場上還看到一隻超大size的PINGU,只賣30元,實在非常心動(是我自己想買,不是買給小乖的),可是考慮到玩偶太佔地方(以後還要搬家),清洗也不容易,而且沒有什麼實際用途,最後還是忍住沒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