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宜樺馬麻

日期

#Tag

春夏寶寶止咳祛痰妙招偏方

2012年02月18日
公開
52

為寶寶止咳的4個注意 寶寶咳嗽時把寶寶抱起,拍拍背;寶寶咳得難受時,把寶寶立著包起來,拍拍後背,緩和一下。 呼吸困難時讓寶寶直起身坐著,寶寶晚上睡覺時,因咳嗽、哮喘而使呼吸困難,此時,讓他直身坐起會舒服些。 咳嗽平息後給寶寶喝些涼開水,嗓子乾時容易咳嗽,喝些白開水會好些,但如果咳嗽時喝水,會把水嗆出來,所以應該在咳嗽平息後,再給寶寶喝水。 有其他症狀覺得寶寶身子燙時,為慎重起見,最好測量一下體溫。 止咳被祛談3招 如果寶寶咳嗽痰多,除了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治療外,媽媽們還可以參考以下方法,給寶寶祛痰: ◎ 位置祛痰法- 用幾個枕頭做成一個有斜度的平面,傾斜度約為20∼ 30左右,然後讓寶寶俯臥在枕頭上,頭低腳高,這樣利用地心引力,使肺 部的痰液自動流出。 除了上述俯臥的姿勢外,還可以讓寶寶側身睡在枕頭上,左側臥或右側臥 都可以,同樣頭低腳高。因為採取不同的位置擺放身體,會令肺部不同位 置的積痰容易排出。 提示:每個位置停留5分鐘,如果寶寶出現不適的現象,應立即停止。 ◎ 拍痰法- 在位置祛痰法的基礎上,再加上拍痰法,能更有效地將痰 排出,原理是通過空氣及手掌的震動力,使積痰鬆動而被排出,方法是寶 寶俯臥在有斜度的平面上,頭低腳高,媽媽一隻手護住寶寶,另一隻手窩 起手掌,用空心掌輕拍寶寶背部。 維持同樣的姿勢及手法,在寶寶上背部的左右兩邊輕拍,目的是拍出積 痰,每個動作需拍3~5分鐘。 ◎ 震動法- 讓寶寶仰臥在有斜度的平面上,頭低腳高,當寶寶呼氣 時,媽媽用雙手緊貼寶寶的胸部輕按震動,注意不要太大力,當寶寶吸氣 時,媽媽雙手則放鬆。 注意開窗換氣 為了保持空氣新鮮和室內的濕度,最好每過一個小時打開窗戶一次。 認真打掃房間,經常曬被子 塵埃、蟲也會成為導致咳嗽的原因,因此,要認真地打掃房間,經常曬被 子,有時,花粉也會成為哮喘性咳嗽的誘因,所以曬完的被子要輕輕敲 打。 室內嚴禁吸煙 煙的味道會引起咳嗽,家裏如果有容易咳嗽的寶寶,室內應該嚴禁吸煙。 控制柑橘類果汁、冷飲的食用 這些東西會刺激寶寶的嗓子,最好給他吃些刺激少、易消化的食物,如 梨、清粥等。 如何為寶寶選咳嗽藥 寶寶咳嗽吃什麼藥最好由醫生決定,因為引起咳嗽的病因很多要全面分析病情,查明原因,才能選擇適當的止咳藥,給以對症治療。治療咳嗽的藥物主要分為鎮咳藥、祛痰藥和平喘藥三大類。鎮咳藥大多含有某些麻醉成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是否去醫院 ◎ 在家觀察- 輕度咳嗽,食欲、情緒都平和,沒有出現其他的症狀。 ◎ 去醫院吧 -出現發燒、出疹等其他症狀,多次咳嗽,看起來很難 受;咳嗽時聽到不正常的聲音;咳嗽持續一週以上等情 況。 ◎ 立即去醫院- 鼻子抽動,呼吸困難。

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母親

2012年02月17日
公開
51

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對待孩子媽媽們總是告誡要充滿愛心、耐心並時刻保持冷靜。可是,小調皮們卻總有讓媽媽頭疼的時候,怎麼辦?現在教您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的母親! 1、“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夥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裏安靜地玩兒,還是到外面去?”5分鐘之後,孩子們依舊大聲喧嘩,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很簡單的兩句話,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後果的關係,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員警”——她能很清楚地瞭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果。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3、“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烈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伙惟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洩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情——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稚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裏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好象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惟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霜淇淋,那我也可以吃。”“他可以,所以我也可以。”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鏡,並不意味著樓裏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

簡單親子遊戲 玩出手眼靈巧

2012年02月16日
公開
38

文�黃伊琳 許多家長常表示,學齡前的孩子塗鴉著色時,無法照著虛線描繪,或者容易超出邊界;丟接球時,無法精準接住球;扣鈕釦或拉拉鍊的動作慢,甚至無法完成。在日常活動中,兒童需要許多手眼協調的能力來完成上述的活動。 手眼協調能力是指腦部整合視覺訊息後,引導雙手做出協調、精確動作的能力。學齡前是手眼協調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家長可以藉由幾個簡易的親子遊戲,讓孩子更靈活精巧。 ●積木疊疊樂:家長和孩子一起堆高積木塔、平排積木牆,也可增添想像力,和孩子蓋出房子或動物園(如圖1)。 ●你丟我接:準備幾顆小皮球和孩子玩滾球或丟接球的活動,可倒數如5秒後,將球滾出或丟出,增加趣味性與挑戰性,依兒童的能力調整球的數量和球速,可訓練動作敏捷度。 ●馬賽克撕貼畫:先一起和孩子構圖做底稿,或自行尋找,並列印圖案較大且空白處較多的圖案,利用色紙或廣告紙,和孩子一起撕貼,完成一幅畫,並引導需排列整齊、不超出圖案線條(如圖2)。 ●趣味摺紙:家長帶領孩子一起摺紙,並要求孩子需對準摺線(如圖3),可增進手眼協調能力。 ●「咚咚」彈珠樂:準備幾個瓶口大小不同的容器,帶著孩子用湯匙或曬衣夾 將彈珠舀起或夾起投入容器中(如圖4)。 家長只要花一點巧思,許多居家的親子互動遊戲,即可提升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也可增進親子感情。遊戲過程中,家長的正面回饋也是孩子進步的主要動力來源,不要吝惜給孩子一些鼓勵喔。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職能治療師)

保母托育費用補助申請須知

2012年02月15日
公開
77

101年起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之父母雙就業家庭,將未滿2歲幼兒送交社區保母系統或托嬰中心之保母照顧者,一般家庭每月補助3,000元,中低收入戶每月補助4,000元,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每月補助5,000元。三位子女以上家庭不受雙就業及綜所稅稅率限制。 提供保母托育費用補助申請須知及申請表(範本)如下列檔案,申請仍需請以托育所在地方政府提供之申請書表為準。 詳情請洽各地方政府社會局(處)或上全國保母資訊網http://cbinursery.ntunhs.edu.tw/查詢 地方政府保母業務聯絡電話 機關名稱 電話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 02-29603456轉 3659、3658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02-27208889 轉1622-1624 台中市政府社會局 04-22177100轉37516、37519 04-22289111轉38103 台南市政府社會局 06-6379737 06-6322231*8352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07-3373379、3373380 07-3368333轉2451~2454 07-3315910、07-3373387 宜蘭縣政府 03-9328822轉458 桃園縣政府社會局 03-3322101轉6322 新竹縣政府 03-5518101轉3253 苗栗縣政府 037-329460、037-559643 彰化縣政府 04-7264150轉0766 南投縣政府 049-2247970 雲林縣政府 05-5522575 嘉義縣政府 05-3620900轉2602 屏東縣政府 08-7320415轉5323 台東縣政府 089-356491 089-326141轉287 花蓮縣政府 03-8227171轉385~387 澎湖縣政府 06-9274400轉396 基隆市政府 02-24201122轉2203-2205 新竹市政府 03-5216121轉558 嘉義市政府 05-2288420 05-2254321轉155 金門縣政府 082-318823轉5161 連江縣政府 0836-25022轉14

飯後要做到“七不急”

2012年02月14日
公開
57

“酒足飯飽,點一支煙,滿足地吸上一口;吃完飯後洗個熱水澡; 午飯吃得油膩,飯後泡杯茶清腸胃。” 很多人在飯後有著各種各樣的習慣,卻不知道有些習慣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 響。 3日,長春市某醫院副主任指出,飯後要做到“七不急”才能讓健康有保障。 不急於吸煙:飯後吸煙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因為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循環量增多,致使煙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損害肝、腦及心臟、血管。 不急於洗澡:飯後洗澡,體表血流量會增加,胃腸道的血流量相應減少,從而使腸胃的消化功能減弱。飯前飢餓的時候也不要洗,容易造成缺氧和暫時性貧血。最好是飯後一小時或過更長的時間再洗澡。另外,睡前洗澡會消除一天的疲勞使人輕鬆入睡。 不急於飲茶:茶中含大量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鋅等結合成難以溶解的物質,無 法吸收,致使食物中的鐵質丟失。有些人因為看中了飯後一杯茶具有影響人體消化和吸收食物營養的作用,所以把它當做是一種減肥美容的有效方法。但是這也有引 起胃腸功能失調和營養不良惡果的可能。 有些人有飯前、飯後各喝一杯茶的習慣。飯前喝茶不但和飯後喝茶一樣,會影響胃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由於茶 會刺激口腔裡的味覺細胞,使味覺淡化,並減少唾液的分泌,從而使隨後的飲食寡味。因此,在飯前半小時和飯後一小時之內,都不宜喝茶。 不急於鬆褲帶:飯後鬆褲帶,會使腹腔內壓下降,這樣對消化道的支持作用就會減弱,容易引起胃下垂,出現上腹不適等消化系統疾病。 不急於吃水果:飯後吃水果是很多人的習 慣,但由於食物進入胃後需長達1~2個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被慢慢排入小腸。餐後即食水果,食物會被阻滯在胃中,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不急於散步:飯後 “百步走”,會因運動量增加,而影響消化道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特別是老年人,心功能減退,血管硬化及血壓反射調節功能障礙,餐後多出現血壓下降等現 象,更不宜飯後馬上散步。 不急於睡覺:俗話說“飯後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飯後立即上床睡覺容易發胖。飯後至少要休息20分鐘,再上床睡覺,午睡 也應如此。

0∼1歲寶寶習俗大公開!

2012年02月13日
公開
57

百年傳承∼ 寶寶在0∼1歲的成長過程中,有不少值得紀念的日子,像是第一次剃 胎髮、第一個滿月、第一次長牙等等。適逢民國100年的第一個月,本單元要告訴你:紀念這些寶寶專屬的大日子,有許多百年傳承的有趣習俗,而且各自都有其 代表的意義,爸爸媽媽不妨替寶寶舉行有趣又具紀念價值的古禮儀式,為寶寶及全家人留下珍貴的回憶喔! 文�許碧純;採訪諮詢�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攝影�陳炳煌;化妝髮型�謝鈺倫;演出�媽咪陳彥甫&寶寶鍾雨恩 【Part 1 出生∼一個月】 寶寶出生後第三天:三朝、做膽 三 朝就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天,因為「三」代表多的意思,過去認為「三」也代表一個關口,順利度過三天,表示寶寶可以存活下來。這一天要幫寶寶洗澡,台中教育 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表示,過去認為寶寶一出生不能碰水,一般嬰兒出生後多是用麻油擦拭身體,再用父親的舊衣包住,直到出生第三天才正式洗澡,而 洗澡時要在澡盆內放入桂花葉、柑橘葉及3個小石頭,都是取其吉祥的意義:桂花葉象徵富貴;柑橘葉代表甘美及吉利的意思;小石頭則是要幫寶寶做膽,所以要挑 選大小適中的石頭,而且形狀要圓,寶寶的個性才會柔和圓滑。此外,有些人會在澡盆內放入12個銅錢,代表寶寶往後會財運亨通。 寶寶出生後三天:報酒(報喜) 報 酒又稱報喜,一樣是在寶寶出生後第三天進行,當寶寶洗完澡,換上新衣後,就要準備雞酒、油飯等物品祭拜祖先及守護神(如註生娘娘、床母、媽祖、觀音菩薩 等)。祭祀的儀式完成後,產家就要送雞酒、油飯到娘家,通知娘家小外孫已經出生了,而娘家則要回以各種補品,讓產婦調補身體。此外,產家也會送雞酒、油飯 給媒人,以感謝媒人當初作媒,分享新生的喜訊。 小兒關煞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危險與災難,而這些危險與災難便叫 做「關煞」,例如:「百日關」就是出生的百日內應避免出遠門;「湯火關」就是成長過程中要小心油、湯、水、火;「深水關」則是要注意不要近水塘、水池邊 等,這些小兒關煞總共有三十幾關,每個寶寶出生後,至少都會有好幾個小兒關煞。林茂賢副教授說明,其實這些關煞最主要的用意,是要提醒爸媽注意寶寶成長的 安全,小心照顧並留心自己家中的寶寶,避免遭遇一些意外。 寶寶出生後的第12天或第24天:剃胎髮 通 常都是在寶寶出生滿12天或24天的時候剃掉胎髮,「剃胎髮」指的就是替寶寶舉行出生後第一次的理髮儀式,代表去除穢氣,且希望寶寶的頭髮能長得又濃又 密,也表示從頭開始,寶寶一生圓滿。有些家長也會將剃下來的胎髮拿去製作成胎毛筆,將來給寶寶當紀念,古代則會用於成年後上京赴考時答卷之用。林茂賢副教 授表示,為寶寶剃胎髮當天,必須先將煮好雞蛋和鴨蛋的水加在臉盆中,並放入石頭1顆、錢幣12枚,然後再將準備好的蔥揉碎,以蔥汁及蛋黃塗在寶寶的頭髮上 開始剃髮。一般來說,剃胎髮所準備的物品各自有其象徵意義,「石頭」意謂著寶寶的頭殼趕快長硬,堅硬如石;「錢幣」象徵財富,希望寶寶長大後能大富大貴; 「蔥」主要是取「聰」的音,希望寶寶日後能增長智慧、聰明。 寶寶出生後一個月內:命名 寶 寶出生後,命名就是一大學問,傳統觀念認為,名字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因此對寶寶姓名也特別注重。林茂賢副教授表示,命名沒有時間點,但多在寶寶出生的一 個月內命名,因為古時嬰兒的夭折率高,嬰兒夭折是常有的事,因此通常不會在出生後馬上幫寶寶命名;嬰兒度過一個月就比較穩定了,此時才會幫寶寶命名,名字 也會取其好記、好帶養的意義;而現代人則是注重寶寶生辰八字與姓名的配合,希望能幫寶寶取一個受益一生的好名字。 拜床母 在寶寶出生後到滿十六歲之前,每年七夕都需要祭拜床母,林茂賢副教授說明,「床母」是一種事物崇拜,因為民間信仰的床神是女性,所以叫做「床母」。俗信認為床母是新生兒的保護神,以農曆七月七日為「床母生」,所以每年七夕都要祭祀「床母」,祈求寶寶能受到床母的保護。 【Part 2 一個月∼半年】 寶寶滿一個月:彌月 依 據傳統禮俗,為了慶祝寶寶平安成長,並告知關心他們的親朋好友,林茂賢副教授表示,通常會在寶寶出生滿一個月當天,分送油飯及紅蛋(若是男寶寶則多雞腿) 給親友,油飯(和雞腿)代表豐衣足食;紅蛋則象徵吉祥、圓滿與生生不息。此外,有些家庭也會準備簡單的筵席,邀請親朋好友來吃滿月酒,一起分享喜悅。林茂 賢副教授也說明,娘家在寶寶滿月這天,必須「送頭尾」,即準備送給寶寶從頭到腳所穿戴的全部衣物,包括:帽子、鞋襪、衣服、尿布、包巾、棉被、背巾、金 鎖、手鐲等等。 喊鴟鴞 「鴟鴞」就是老鷹,在早期是常見的鳥類,林茂賢副教授說明,在寶寶滿月 的時候,台灣民間習俗會由兄姐或長輩將寶寶抱到門外,用竹竿敲打地面,並對著空中「喊鴟鴞」,邊敲邊念吉祥話:「鴟鴞飛上山,嬰仔快做官,鴟鴞飛高高,嬰 仔中狀元,鴟鴞飛低低,嬰仔快做爸。」(台語),除了讓寶寶一見天日外,也說出對寶寶未來的期待。 寶寶滿四個月:收涎 傳統習 俗中,當寶寶四個月大的時候,家人會準備12個或24個中間有洞的酥餅,然後用紅線串起來,掛在寶寶脖子上,盡量讓酥餅集中垂掛在寶寶的前胸,由媽咪抱著 寶寶,請親朋好友或鄰居拆下酥餅,並在寶寶嘴巴做擦拭劃過的動作代表「收涎」。林茂賢副教授表示,因為寶寶四個月之前不能外出,所以收涎是寶寶第一次和鄰 里見面,讓鄰里認識這個新成員。親朋好友或鄰居取下酥餅時,要對寶寶說一些祝福的吉祥話,像是「收涎收漓漓,讓你明年招小弟」(台語),或是希望他快點長 大、不要再流口水等祝福。 【Part3半年∼一歲】 寶寶滿六個月後:孤齒 俗 話說「七坐八爬九發牙」,代表的正是寶寶的生長發展階段。寶寶大約在六個月到一歲之間會開始長牙,有些寶寶第一次長牙只有一顆牙齒,就稱為「孤齒」,林茂 賢副教授說明,因為「孤」和「姑」諧音,「發孤齒、吃姑米」,此時要由寶寶的姑姑拿「水米」(泡過水的米)來給寶寶吃,現在人則多是送寶寶鞋子和衣服等禮 物。此外,林茂賢副教授補充說明,若寶寶後腦勺頭髮長得稀少,中間出現了明顯的一條不長頭髮的帶狀區塊,就稱為「孤路」,此時姑姑便要送帽子或衣物給寶 寶。 寶寶滿一歲:度晬(抓周) 寶 寶滿一歲時便要「做度晬」,傳統儀式就是進行「抓周」。林茂賢副教授表示,抓周可說是寶寶第一次的性向測驗,在當天祭拜祖先之後,爸媽會準備一個米篩,裡 面放12項象徵各行各業的物品,包括書、印章、筆、墨、尺、雞腿、刀劍、算盤、錢幣、蔥、芹菜、稻草等,而現今抓周儀式,除了傳統沿襲下來的物品以外,還 可以增加一些現代的物品,來因應現今時代的潮流,例如聽筒就是現代父母相當喜歡放置的物品之一,另外還有滑鼠、金融卡、六法全書、教鞭、小提琴等等。 抓周物品的代表意義 抓周物品 代表意義 書 會讀書,適合當學者 。 印章 有權勢,會做大官。 筆�墨 會成為作家、畫家等。 尺 將來適合成為設計師、建築師。 雞腿 有福氣,表示一生將不愁吃穿。 刀劍 適合當軍官、警察。 算盤�計算機 會當商人、會計師,適合從商。 錢幣 將來會很富有。 蔥 代表會很聰明。 芹菜 代表個性很勤勞。 稻草 適合農事工作。 聽筒 適合醫護工作。 滑鼠 將來適合從事IT產業,成為電腦工程師等。 金融卡 適合從事金融產業,成為財經專才。 六法全書 適合法律工作,成為律師、檢察官等。 教鞭 會成為老師、教授等。 小提琴 會成為音樂家。 林茂賢副教授 現任�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經歷�文建會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中央層級審議委員•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學歷�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民族學博士班•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碩士 ~原文刊載於2011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訓練孩童穿衣 先從脫衣開始

2012年02月12日
公開
50

文�李彥慧 常有家長詢問要如何訓練孩子穿衣技巧,或是看到其他同年齡的孩子已經可以配合穿、脫衣服時,有些家長不禁擔憂孩子是否發展比別人慢。 一般而言,1歲以前的孩子在為他穿脫衣物時,他可以伸出手腳來配合穿(脫)衣物,但無法獨立進行;1歲至2歲時,孩子會脫下簡單的衣物,包括鞋子、襪子和鬆緊褲;2歲至5歲的孩子會嘗試穿一些簡單的衣物,如鞋子、襪子,以及使用簡單的繫扣物,如魔鬼氈和拉鍊;5歲至6歲時,已能獨立地穿脫一般的衣物,分辨清楚衣物左右側,及使用各種不同的繫扣物;大約6歲時,能自行綁鞋帶及辨認衣物各部分的位置關係。 ◎建議家長在訓練孩子穿衣技巧時,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訓練時,可加入一些簡單的口訣或提示,讓孩子容易了解,並方便記憶。 ●訓練穿衣時,最好讓孩子面對鏡子,看見整個穿衣過程。 ●訓練時,選擇寬鬆、前方繫扣、易於分辨前後的衣服,使用鬆緊帶的褲子、易穿脫及魔鬼氈的鞋子、具彈性的短襪。 脫衣物比穿衣物要簡單許多,故訓練孩子穿衣技巧時,可以先從脫衣物開始,到孩子已經可獨立脫衣物後,再進行到在協助下穿衣服。但穿衣物的各種活動,因小孩許多能力都還未發展好,會建議家長從小孩兩歲後再開始。 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小孩搞不清楚左右手,或左右腳的褲子和鞋子,媽媽先不用擔心,因為小孩的智能尚未發展好,大約至5歲時,小孩便能好好地分辨左、右側了。 ◎很多家長常會擔心,怎麼訓練了好久還是看不到成效? 提醒家長要多一點耐心,如果每次都幫小孩穿(脫)衣物的話,自然孩子的練習機會少,表現就顯得較為不成熟。 穿衣的訓練對某些肢體障礙的幼兒可能特別困難,家長需要相當多的耐心及愛心。 孩子在5歲以前,常會因視知覺和空間概念尚未發展好,而被家長誤解小孩是故意穿錯衣物,而遭受責罵,造成自信心不足,家長及照顧者須特別留心。(作者為台中市育康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師)

《副食品:高湯製作與保存》

2012年02月11日
公開
48

柴魚昆布湯.蔬菜湯.雞高湯.豬高湯小魚乾湯魚湯 ◎柴魚昆布湯 材料: 水500ML 昆布10公分左右(用濕布拭淨 不可水洗) 柴魚10克 製作: 1. 昆布放入水中開中火 2.快沸騰的時候拿出海帶 3.放入柴魚然後關火 4.柴魚都沉底後 將高湯過濾 這樣就完成了 蔬菜湯 材料: 水600ML 季節性蔬菜約100克 (我們做菜要丟掉的高麗菜心、紅羅蔔頭等等都可利用) 製 作: 1.將全部蔬菜切成碎碎的(輕鬆隨意就好) 2.將切好的蔬菜放入水中後 開中大火 3.水滾後轉中小火續煮30分鐘 4. 將高湯過濾後 完成 ◎雞高湯 材料: 水600ML 雞骨架1副、雞翅膀4隻、雞肉100克三選一(洗乾淨後剁一剁) 製作: 1. 先隨意起一鍋水 開火讓水大滾 2.將雞放入大滾中的水 燙約10秒後取出(川燙去血水) 3.將準備好的水600ML跟燙好的雞肉一起放入 鍋中 4.開中火 待沸騰後 轉成小火續煮1小時 5.將高湯仔細過濾後 完成 ◎豬高湯 材料:水600ML、賓阿骨15根(洗淨) 製作: 1.將賓阿骨放入水中 2.開中大火 水滾後轉成小火續煮1.5小時 3.將高湯過濾後 完成 ◎小魚乾湯 材料:水600ML、小魚乾20克(較大隻的就切成兩半) 製作: 1.將小魚乾裝到棉袋中(滷東西的中藥 包那玩意) 2.把棉袋放入水中約40分鐘 3.開中火 水快滾的時候把棉袋取出即可 ◎魚高湯 材料:水500ML、虱目魚魚骨2副或肉100克(洗淨) 製作: 1.虱目魚魚骨跟水放入鍋中 2. 開中大火 水滾後轉成小火 小火續煮1個小時 3.將高湯仔細過濾後 完成 ◎保存方法 將放涼的高湯放入製冰盒(可買有蓋子的、或用保鮮膜較衛生),變成冰塊後倒入保鮮盒(把製冰盒背面拿去沖水,扭一扭就很 容易取出,不一定要買軟製冰盒),要幾顆就拿幾顆,取用上非常方便,盡量於一星期內用完,最多不超過兩星期。

高齡媽咪的5大教養挑戰

2012年02月10日
公開
64

育兒生活 2月號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員 詹純玲 現行的社會狀態,婦女有工作、晚結婚晚生小孩已經是常態,有的媽咪、特別是職業婦女,30歲後才有小孩似乎理所當然,35歲再生好像也不遲!超過35歲才生寶寶的高齡媽咪,在教養孩子上可能有哪些優勢與挑戰?媽咪如何做調整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建議。 用耐心取代焦慮 高齡媽咪教養優勢多 在計畫懷孕的前提下 超過35歲以上才生寶寶雖然在產檢過程中比較辛苦需要做較多的檢查,但在教養孩子上有很多的優勢。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員詹純玲說明,根據臨床經驗顯示,超過35歲以上的媽咪如果是計畫性的懷孕想要生養小孩,因為孩子得來不易,有滿腹的愛想對孩子付出,會相當珍惜孩子,也會為了孩子而調整、改變自己,對於孩子的期望不會很高,只要孩子快樂就好,因此媽咪的包容性與耐心都會提高,孩子可以得到滿滿的關懷與愛。此外,由於這個年紀的媽咪經濟能力通常不錯,生活負擔輕較有餘裕,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專注在孩子教養上,也有能力提供各種資源讓孩子學習體驗。 當意外懷孕發生時 上述是計畫性懷孕高齡媽咪的優勢,但若是意外懷孕,人生的原有計畫就會被挑戰。高齡媽咪意外懷孕如果是第一胎,剛開始可能會出現人生的計畫被迫改變,例如,悠閒的生活步調被干擾等負面想法,但若重新思考這是自己要的嗎?重新做選擇,就能負起責任,雖然孩子出生後可能會出現一陣子的忙亂與排斥期,但與孩子相處久了會從孩子身上得到很多互動的快樂,可漸漸從排斥轉為接納,依然還是可以擁有高齡媽咪的教養優勢。 如果是第二胎,例如可能跟第一個孩子已經相差7歲以上,這時候媽咪的心態上有可能出現不願意再經歷照顧小寶寶的辛勞、覺得生活受到拖累等負面想法,當這種負面想法無法排除,就有可能出現忽視孩子、與孩子相處時負面情緒多等狀況,這種狀況如果一直延續很久,將來的親子關係會有問題,所以建議媽咪還是要鼓起勇氣面對已經發生的狀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好好和孩子相處。 怨言難免,思考後再繼續 若是因別人的壓力或因自己有遺憾而懷孕,在帶孩子過程辛苦時難免會有怨言,這時不妨回想當初自己決心生小孩的原因,找回那時的動力與勇氣,經過這樣的思考過程,通常就較能接納孩子。 高齡媽咪的教養挑戰 挑戰1、沒有手足可以依靠的擔憂 凡事一定有正反兩面,高齡媽咪在教養孩子上有很多優勢,相對的也有不少挑戰。特別是年紀較大只生一胎的高齡媽咪,會擔心孩子將來沒有手足可以互相依賴與幫助。 挑戰2、年紀比孩子同學的父母大 有的孩子在上學後會覺得自己的父母外表看起來像阿公、阿嬷而產生自卑,常去接送孩子的媽咪可能會因此產生愧疚感。 挑戰3、過度呵護降低孩子自主性 因為愛太多,高齡媽咪對孩子比較容易出現過度的保護行為。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高齡媽咪因為自己的年紀較大,對生命的威脅感較強,常常會不自覺的計算孩子長大的時間,想到自己接近60歲時孩子才上大學,強烈擔心孩子無法照顧自己。有這種想法時可能發生兩種狀況,一是害怕孩子將來沒有依靠,會在孩子還小時就逼迫他要學習獨立,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另一種則反應在擔心孩子的所有事情上,比如擔心孩子的安全,因此處處限制孩子的行動、怕孩子事情做不好,因此什麼事都幫著做,這種狀況會導致孩子自我照顧能力的低落或是創造力被局限。 挑戰4、無法陪孩子從事體能活動 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體能自然會逐漸下降,這是勉強不來的,然而小孩就喜歡從事跑跑跳跳、嬉鬧追逐等需要高體能的遊戲,高齡媽咪會有力不從心感,孩子也可能抱怨媽咪都不陪他玩;有些媽咪因為無法陪孩子玩,會轉而利用物質來滿足孩子,這種用物質填滿孩子需求的習慣,會讓孩子養成錯誤的價值觀,也會造成孩子缺乏等待力與耐性。 挑戰5、價值觀、教養文化的代溝 時代不同,成長環境及價值觀也會有所差異,難免引起親子間的代溝。例如在金錢使用方面,以前節儉是很重要的價值觀,現在能夠考量自己的能力使用金錢,就是一種值得稱許的負責任行為。此外,現在的孩子出生在一個充斥著各種電子裝置的時代,思考的邏輯方式可能和成年後才接觸3C產品的父母不同,孩子可能會講很多網路語言,花長時間從事網路的各種活動、遊戲,高齡媽咪因為不瞭解孩子在玩什麼、又跟誰在交往,會因此很焦慮,或是只看到網路片面的危險,因此禁止孩子使用,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越拉越大。 高齡媽咪的育兒對策 對策1、創造同儕相處的機會及環境 擔心孩子沒有手足可以依靠?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媽咪想像的嚴重,生命的依靠不一定來自手足,朋友也可以是生命中的重要夥伴。擔心獨生子女沒有手足,父母不妨幫孩子創造同儕的環境,經常與社區其他媽咪帶著孩子一起交流,或讓孩子上幼稚園來增加其與同儕相處的機會,練習如何與同儕相處,當孩子從小培養出好的人際關係、擁有高EQ,在人生的路途中自然有朋友可以相互陪伴及依靠,媽咪不需要過於擔憂。 對策2、接受自己的確年紀大的事實 媽咪要先接受自己原本就是年紀較大才生小孩這件事,不用因為自己的外表日後可能像孩子阿嬷級的長輩而產生內疚感,接受自己年齡的事實,不用刻意裝年輕,但可以保持精神充沛的活力感,穿著上整齊端莊,孩子感受到媽咪的活力,自然不會在意媽咪的年紀。 對策3、放手讓孩子學習生活與獨立 照顧者如果對孩子保護過度或是過於寵溺,什麼事都捨不得讓孩子做,凡事皆由大人代勞,或是過度介入不願放手讓他自己學習,這些都會導致孩子自理能力低落的結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好,表示他可以掌握自己的身體,也可以面對並處理自己的問題,顯示孩子的獨立性佳、依賴性少,日後面對挫折壓力的適應性也較高,對整體發展是有正面助益的。 其實不論父母年長或年輕,孩子的成長都有其個別的方向及必經的歷程,「獨立」就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精神。媽咪只要抱持耐心陪伴孩子學習,並營造適當的學習機會,孩子自然能透過學習逐漸具備應有的自理能力,先有自理能力後才有獨立的可能,媽咪不需要刻意強迫孩子獨立。 對策4、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熱情活力 詹純玲表示,陪孩子玩首重參與感,也許媽咪因為受限於體力無法跟孩子一起跑跳,但仍可以熱心參與活動的某部分,讓孩子感受到媽咪願意陪伴他的心情。舉個例子,小湘媽咪雖然體力不佳,但仍經常帶著小湘從事戶外活動,她會帶小湘到公園中找其他的同伴一起玩,如果小湘想玩賽跑的遊戲,小湘媽咪就在一旁數碼表計時,積極的用各種方式參予孩子的活動。 對策5、打開心胸接納孩子的新世界 代溝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於親子之間,親子年紀相差愈大,價值觀的確也會有較大的差距,面對這種狀況,媽咪請不要過於焦慮,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了解孩子喜歡的遊戲、取得資訊的管道,儘量以開放的心胸來接受新的東西,也可以找話題和孩子聊天或是放低身段向孩子請教,同時幫助孩子進入他們的社會,例如學習在金錢的使用上負責任,而不是用我們的價值觀跟他們溝通,這些都可拉近親子的觀念距離。 教養需要方向感 生養孩子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一次又一次與孩子的互動中,不論是對父母或孩子來說皆產生莫大的影響,媽咪會因此更瞭解自己與寶貝,透過不斷地調整與整理,很多媽咪都有這樣的發現,教養孩子讓自己變得有智慧也更善於管理情緒。 高齡媽咪有很多教養孩子的優勢,但請不要忘了找到屬於你的親友團或是支持團體做為後盾,當媽咪出現教養焦慮或是親子關係緊張時,這些團體就是你的避風港,找好友聊聊天舒緩壓力,或是尋求民間相關團體的協助,都可以讓自己在教養的路上走得更穩健。 教養孩子其實是需要方向感的,詹純玲建議媽咪可以先理出自己的教養重點並以此為主要目標,譬如: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個負責任的人、是個能與他人合作的人、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等等,選定一兩個希望孩子能擁有的特質,在教養的過程中就能有方向感,也比較不會受到過多資訊的干擾而產生焦慮。 詹純玲 現任: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員 學歷:美國東華盛頓大學發展心理學士 經歷:友緣基金會臨床工作

寶寶奶量與注意原則

2012年02月09日
公開
61

0- 1歲的嬰兒每天所需的熱量約為110~120卡/公斤。 寶寶奶量計算公式: (體重×150c.c)÷ 餐次�(天)﹦一餐的奶量 新生兒的奶量(3kg×150c.c)÷ 8餐﹦60c.c�餐 以新生兒來說,體重約3公斤,一天約喝8餐,每餐的奶量約60c.c左右,大約每3小時餵食一次。 四個月大嬰兒的奶量(6kg×150㏄)÷ 6餐=150㏄�餐 四個月大的寶寶來說,體重約6公斤,一天約喝6餐,每餐的奶量約150c.c左右,大約每4小時餵食一次。 寶寶喝奶參考數量 出生 ~ 2週 60-120 c.c. 2週 ~ 2個月 90-150 c.c. 2個月 120-180 c.c. 3個月 120-200 c.c. 4-5個月 150-240 c.c. 1-3歲的嬰兒每天所需的熱量約為110卡/公斤。 寶寶奶量計算公式:110卡/公斤*嬰兒體重(公斤)*(30cc/20卡) 例如:一位體重8公斤的嬰兒一天所需要的全奶量? 110×8=880卡一天 880÷20=44卡 44×30=1320cc 大約每4小時餵食一次,一天大約6餐...... 1320cc÷6=220cc 所以算出來的cc量還要分為6等分再給你家的寶寶喝 寶寶周歲前,是人這一生中長得最快的時期,尤其體重的增加在這個時期非常快,1年中可增為出生體重的3倍,但因為活動量大,熱能消耗也多,因此在營養及能量的需要量是大人的2至3倍以上。所以4個月以前的新生兒,每天每公斤需要熱量約120卡; 4個月至1歲約100卡;1歲以後約每3年每公斤減少10卡; 除青春期又略有增加外,到了成人時減少到約40卡。 嬰幼兒營養需要量若以奶量來計算,如用『嬰兒配方』奶粉沖泡哺育嬰兒時,照標示處理,則每100cc含67卡的能量(與母乳同),每30cc約20卡。所以要計算奶量是否足夠,4個月大以前因未開始補充副食品,只要計算奶製品的量較為單純,一般以嬰兒體重乘以180cc(120卡) 。 譬如五公斤重的嬰兒,1天需要的奶量約750-900cc,如4小時餵1次,每次約130-150cc(即總量除以6)。四個月大之後,開始添加固體食物或其他副食品,所以須另外計算。一般如體位成長均在正常範圍,不需太過斤斤計較幾cc奶量。 嬰兒的營養攝取要注意下列原則: (1)在頭1個月,尤其是體重較輕的,仍以每3小時餵食1次為宜。滿2個月以前,可以每3-4小時餵食1次,1天餵6-8次; 2至4個月,餵食5-6次;4至6個月,餵食4-5次。在第2個月期間,嬰孩一般熟睡而半夜那一次無須餵食。在第4個月,有些嬰兒已經可以接受把晚上的那一次餵食停掉。 (2)計算奶量時只取整數值即可。 (3)能照時間餵食最好,若餵食時間未到而嬰兒肚子餓時,亦可餵食,但 切勿弄到時時刻刻餵食的地步。 (4)當奶量已餵足時,不要逼他再吃。 (5)餵食時,母親要保持愉快輕鬆的心情。 (6)每天奶量一般不超過32盎斯(約10OOcc),不足的水分可由開水、柑橘 汁等供給,而不足的熱量,可以添加米粉,麥粉或其他副食品供給。 (7)勿過量餵食,以避免消化障礙。 (8)以一般奶粉取代嬰兒奶粉,最好在1歲以後開始,最早也至少要在9個月 大以後。 文章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JpwcTqWXHBt6mNYyPk.MJ5jQww--/article?mid=17347

沒事多喝水?寶寶喝水要分齡 .

2012年02月08日
公開
74

腎臟、腸胃系統均未成熟 腸胃道主要可分為胃、小腸、大腸,胃內的胃酸主要可消化食物,小腸主要用來吸收營養,大腸主要吸收剩餘的水分和電解質,不過寶寶的腸胃道狀況卻與大人有極大的差異。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指出,以專職於吸收營養的小腸來說,寶寶的小腸長度約只有270公分,相對於大人來說較短,約到四歲時才會發展到與大人差不多。因此我們可發現,剛出生的寶寶腸胃功能尚未成熟,且對水分、乳糖酵素吸收不佳,再者因為腸胃道免疫力不好,對不潔食物的反應也會特別大,因此容易有大便次數多、水瀉的狀況。 而寶寶的腎臟其實也與大人不同,蔡亞秦醫師解釋,腎臟主要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中的腎絲球肩負了過濾作用,而腎小管則負責水分及離子的代謝吸收,隨著年齡成長會慢慢增大,到了一歲之後功能才會逐漸成熟,這也是為什麼一歲以下的寶寶不需特別喝水,主要也是因為擔心腎臟功能不全會引發水中毒。而署立雙和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也指出,新生寶寶水分所占身體體重的比例約為80%,而腎主要功能是排除廢物,體內多餘的水分會經由腎臟排出成為尿液,但寶寶的腎功能發育未完全,無法排出過多的水分。由此可知,喝過多的水對寶寶的腎臟來說是一種負擔,因此沒事多喝水是無法應用於寶寶身上的。 水並非亂喝 應要分齡喝水 除了依照寶寶的活動力和當時的身體狀態給予水分外,最主要的喝水指標可參考寶寶的體重公斤來判斷。基本上每天每公斤所需的水分約為100cc,不過越大的小朋友腎臟功能也相對發展較好,且不同年齡的寶寶體表面積也有差異,因此量仍應有所分齡。 六個月以前 基本上六個月以前的寶寶每公斤體重約喝120~150cc,不過仍需評斷是否有發燒、生病脫水活動力不佳等狀況,林聖傑醫師強調6個月以前的寶寶是不建議喝水的,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蛋白質、乳糖以及水分,這些水分對六個月以前的寶寶已經足夠,若是喝過多的水,對寶寶的腎臟反而是種負擔,且寶寶用奶瓶喝過多的水會減少對母親的吸允刺激,反而減少母乳的分泌。 若是喝配方奶的寶寶,只要媽咪泡的時候有按照說明指示比例沖泡,且寶寶喝奶量也正常,其實是不需額外補充水分的。在此需注意,有些寶寶因為便秘,媽咪可能會想讓寶寶喝多一點水,因而自行調整比例,其實是不對的做法,便祕不一定是因為缺水造成,因此需請醫師評估。不過喝完牛奶後,也可給寶寶一兩口水漱口,主要目的為清潔口腔,而非飲水。 六個月以後 六個月以後的寶寶攝取的水量會少一點,每公斤體重約喝100cc,此時的寶寶除了喝母奶或配方奶,大部分的寶寶也會開始嘗試吃副食品,因此像是果汁、果泥、稀飯、菜湯中都含有水分,因此也不用額外多喝水。醫師則提醒,若有過敏體質的寶寶,對於吃副食品的時間並不用刻意延緩,而是應留意食物的選擇,像是容易致敏的柑橘類果汁就需避免。 一歲以上 此時寶寶的體重逐漸增加,因此第一個10公斤時,每公斤約喝100cc的水分就已足夠,等到20公斤時,每公斤約喝50cc的水分就可以。不過這時的寶寶腸胃系統發展得更好,活動力增強,且對奶類的需求也會下降,頂多一天喝早晚兩次,因此大多開始吃和大人無異的食物,從一般的食物中也可獲得水分,若寶寶真的不喜歡喝水的話,媽咪其實也無需一直逼迫寶寶喝,以免因此對水產生反感。不過在特殊的狀況下,像是發燒、腸胃炎、或者大量流汗後,幫寶寶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且多數的寶寶也會主動表示想喝水的意願。 寶寶喝好水?應依狀況給水 醫師認為寶寶其實只要喝一般煮過的乾淨水即可不用一定選擇高級的礦泉水或特別乾淨的逆滲透水,當然未經煮沸的山泉水是絕對不行的。此外,給寶寶喝水應該依照他當時的身體狀況給予,如果有拉肚子腹瀉、流汗過多則可補充電解質口服液,但市售的運動飲料絕對不可直接給寶寶喝,務必選擇寶寶適用的電解質水。若是腸病毒因食慾差而導致血糖過低,則可補充葡萄糖水,但切記滲透壓不可太高,否則寶寶的腸胃無法負擔。不過有時外出臨時忘記帶水,媽咪可能會想去便利商店買一般的礦泉水給寶寶喝,對此醫師認為一般人無法辨別礦泉水中的礦物質含量,因此在不確定的狀況下,這麼炎熱的天氣最好還是自行在家準備好再出門。 喝多少才算足夠?需多方面檢視 基本上媽咪若無法精細的計算寶寶的喝水量,則可由以下的方式來進行評估。第一就是尿量不足,解尿次數減少,且顏色特別深,多為濃縮尿;第二則是尿液味道特別的重且刺鼻;第三則是尿布換的次數減少,正常應該一天至少要5次以上,且尿布拿起來有重量感。此外,現在夏天大多數的人會待在冷氣房,也可能因為過於乾燥而造成水分散失,因此仍須記得補充水分。醫師也特別提醒,寶寶若水分攝取不足時會出現脫水狀況,可分為以下三種層級,若嚴重需緊急送醫: 1.輕度脫水:體重減少5%,且尿液減少、嘴唇口內乾燥,不過精神狀況良好。 2.中度脫水:體重減少6~10%,且尿液顏色變深,頭頂囪門凹陷、皮膚彈性變差、眼窩凹陷。 3.重度脫水:體重減少10%以上,除了中度脫水的症狀外,因為腎功能嚴重受損,還可能有恍惚、休克、心臟脈搏突然下降、精神狀況低迷等狀況。 寶寶喝水的9時機 時機1:發燒出汗,體溫上升1℃會散失2%的水分。 時機2:尿液不足、顏色深且味道重。 時機3:腸胃炎、腹瀉、發燒。 時機4:眼窩凹陷。 時機5:皮膚彈性不佳失去水分。 時機6:劇烈運動大量流汗。 時機7:口腔內黏膜濕潤度不足。 時機8:哭卻沒有眼淚,代表脫水。 時機9:換尿布的次數減少。 若是在平常的狀態下,喝水的時機也需留意,在喝奶或吃飯前最好不要給寶寶喝大量的水,這樣可能會稀釋胃酸,造成食物消化不良。但若在飯前半小時讓寶寶喝少量的水,反而可增加唾液分泌助消化。 養成飲水好習慣 而非逼迫 不過由於水是無味的,因此有些寶寶並無法接受喝水,但林聖傑醫師特別提醒媽咪不應強迫寶寶喝水,這樣反而會造成反感。此外有些爸媽會想在水裡加入寶寶喜愛的糖份,其實也是不建議的,可能會引起以下的四大問題: 1.口味改變:喝糖水會把寶寶的胃口養壞,日後對於味道較淡的食物會無法接受,讓寶寶吃東西的口味越變越重。 2.米其林寶寶:糖水會讓寶寶變胖,甚至因肥胖日後引起代謝問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問題。 3.乳齒蛀牙:若喝了糖水,卻沒有即時清潔口腔,糖水在口腔內停留過久,也容易與細菌發酵產生酸化唾液,讓寶寶的乳牙提早被破壞,乳牙蛀牙後也會侵蝕牙床,影響日後恆齒發育。 4.蜂蜜引發中毒:日前有傳出寶寶喝蜂蜜水卻造成肉毒桿菌中毒的新聞,主要也是因為一歲以下的寶寶腸胃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成,因此吃了蜂蜜會使肉毒桿菌芽胞在腸胃中增生,甚至引發中毒,嚴重可能導致癱瘓。 醫師也提醒,一般市售的果汁也應減少給寶寶喝,因為糖份過高、滲透壓偏高,反而容易造成腹瀉。等寶寶大一點後若想喝則可加水稀釋,最好的做法還是喝現榨的天然果汁,也可鼓勵寶寶多吃果肉,因為纖維質多可避免便秘。那麼媽咪該如何讓寶寶習慣喝水呢?蔡亞秦醫師認為首先爸媽必須先以身作則,如果爸媽都沒有喝水的習慣,那麼寶寶自然也不會喜歡喝。再者就是可以將水裝在寶寶喜愛的水瓶裡,或者藉由玩遊戲的方式讓寶寶喝,絕對不可以逼迫喝下。 結論 寶寶一歲以前因為腎臟仍發育不全,因此不建議額外喝水,從一般的日常飲食中都可獲得充足的水分,但到了一歲之後,最好逐漸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如果寶寶貪玩忘記喝水,等到真的感覺很渴時,身體的細胞可能都已脫水,之後再爆飲喝水反而對身體不好。因此媽咪最好隨時都準備好煮過的乾淨開水,並且定時提醒寶寶喝,特別是在大量流汗之後,甚至在冷氣房內都需留意,有時候用水漱口也可保持口腔乾淨,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後,將來也不會造成肥胖、蛀牙問題,如此才能當個健康的好寶寶。

父母親自養育 小孩腦部成長佳

2012年02月07日
公開
61

作者: 陳懿勝 | 台灣醒報 – 2012年2月2日 上午11:18 【台灣醒報記者陳懿勝綜合報導】台灣雙薪家庭越來越多,很多父母親為了工作,白天把小孩交給保母來照顧,等到下班後再去接小孩。但美國「每日健康新聞」網站指出,家人親自照顧學齡前的小孩,有助於小孩大腦海馬迴發育,而這個部位主掌學習、管理情境記憶、反應力。 大腦海馬迴為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主要處理時間空間上較為複雜的訊息組合,也就是可用文字敘述的敘述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日常生活中的影像、聲音、氣味等記憶,都可藉由海馬迴的回饋神經網路,使事件記憶保留下來。 「每日健康新聞」報導,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教授瓊盧比與研究團隊針對3至6歲的小孩進行測試,讓母親與小孩處在有很多禮物的房間裡,小孩被告知可打開禮物,但必須等待母親填寫完清單後才可打開。根據觀察後,將相處模式分為兩組:一組為母親會幫助小孩調整等待的情緒,另一組為忽略小孩的情緒或嚴厲責罵小孩。 當小孩成長至7至10歲時,研究團隊對92位參與實驗的小孩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攝影。結果發現,有母親培養調整情緒的小孩其腦部海馬迴比沒有的成長約10%。 盧比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培育照顧小孩的人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論是父母親、爺爺奶奶甚至於養父母,對於小孩的情緒和行為的發展過程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同時也說明了小孩的培育養成對於腦部發育,有極高的關連性。 對於這項研究,美國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的臨床教授羅伯特邁爾斯表示,大腦結構會受到成長期的心理和社會環境方所影響。父母親應該每天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15至20分鐘的談話、安慰,都可以幫助提升小孩的整體素質。千萬不要失去與小孩相處的耐心。 目前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配合生理時鐘 學習成效最佳

2012年02月05日
公開
61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 「大人對孩子的態度會決定他的命運!」中央大學認知心理研究所所長洪蘭以科學角度說明,孩子的學習效果都有跡可循,神經、海馬迴都會因外在因素而改變,「一句負面的話造成的影響力,需要4句正面的話才能抵銷。」洪蘭認為,沒有什麼絕對的「天才」,把孩子放對地方,讓他把能力發揮出來,就可能變「天才」。 台北市公私立高國中小校長會議以台北市推動「把每個孩子帶上來」的理念,邀請洪蘭演講「大腦與學習」,從科學角度來談教育。 「大腦有可塑性,沒有不可教的孩子。」洪蘭記得,過去有位母親帶著孩子去求醫,醫生診斷結果發現孩子罹患重度自閉,醫護人員告知這名母親這孩子恐怕一輩子無法叫媽媽;然而,母親鍥而不捨,每天餵孩子吃飯時叫他張口發出「阿」聲時,順道加上一個「媽」音,幾年過去了,這名自閉症孩子終於喊了「媽」,從此開始會講話。 洪蘭點出,許多孩子花很多時間念書,但沒有與生理時鐘配合,學習效果不佳。黃昏時刻,人體神經接受度較弱,此這時讀書效果不明顯;最好等孩子吃過晚餐,小睡片刻,神經接受度逐漸回升,學習功效較佳。運動對學習也會加分,因為運動會刺激腦部分泌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對記憶有助益。很多人誤以為,孩子睡覺時,可以邊放錄音教學來學習;其實此時腦波無法接收外界訊息,睡覺時應該安靜,「一次專心做一件事就對了!」 「作夢有去蕪存菁和溫故知新的效果。」洪蘭解釋,科學家實驗發現,作夢時,老鼠的腦波波紋和清醒走迷宮時相近。很多學才藝或技術的人,練習時可能鋼琴彈不好或網球打不好,一覺醒來,會發現有明顯進步,是因為做夢能將資訊分門別類。 另外,洪蘭也提到升學主義下後段學生的學習效果,其實受到大人控制。洪蘭的孩子曾讀過後段班,當時她發現,教室燈光昏暗會影響學生視力和學習品質,請校長協助,校長卻回說,學生又不讀書,那麼多燈要幹嘛?顯示大人的態度影響了孩子的發展。 洪蘭強調:「這世界因孩子而不一樣,而孩子因妳而不一樣,這就是教育為何如此重要。」 ▲中央大學認知心理研究所長洪蘭指出,很多人誤以為,讓孩子聽聲音入眠可達到學習或潛移默化的成效,其實睡著時腦波無法接受到外界的訊息,她建議,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情就好。(圖文�黃士航)

2~3歲大小肌肉發展簡述

2012年02月04日
公開
52

生命中的第三年,2~3歲的孩子,這時的孩子逐漸變得獨立也較有自己的主見,也因而常常會反抗大人的各項規定與約束,這樣的變化主要的是由於孩子心智能力的增強所導致,由於認知能力的增強、說話能力的進步,讓孩子越來越了解外在環境與自己的關聯性,也越懂得透過姿體及口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大人也因而更懂得孩子在表達什麼、在說什麼。 在動作發展上,這時孩子的身體組織發展較為成熟,體能也隨之增強,孩子逐漸懂得運用本身的肌肉及整個身體來達成一項任務,所以當前兩年的發展讓孩子已經協調好所有站和走所需的能力之後,這時孩子就會開始以此為基礎點試著表現出不同的移動方式,例如跑步過程急速轉彎、平衡木上維持平衡、嘗試不同的跳躍方式、單腳站立、喜歡往高處爬、上下樓梯由一腳一階進展到雙腳交替、雙腳併攏跳躍至少可往前跳20公分、可從高約20公分處往下跳、可騎三輪車、可彎下腰撿取玩具…等。 如同上述所言,2~3歲前的孩子從事操作活動時,是以整個身體為單位一起動,因此在精細動作表現是較為薄弱的,所以當孩子小肌肉及感官系統間的協調已逐漸成熟後,那麼孩子也就慢慢發展出較為精細且靈活的動作技巧,例如能打開瓶蓋、能一張一張翻書、可用積木推疊成塔、串珠珠、使用剪刀及餐具…等。所以有些孩子能在這一年裡逐漸學會自己穿脫衣服、解開及扣上鈕扣。 然而並非每個孩子發展速度都是一樣,因為孩子之間的差異性很大,所以每個孩子在許多不同領域裡的發展速度也就不一樣,所以當孩子在多方面的發展都比同齡孩子慢三到四個月時,此時才需擔心孩子是否有發展上的問題並可進一步尋求專業上的協助與諮詢。 孩子如何學會這些動作技巧呢?在動作發展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視覺系統的發展,大腦皮質與視覺對焦及眼球移動的能力的聯結,透過左右大腦的溝通聯結可以增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使得孩子更能掌控左-右的指令。 另一個影響動作發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平衡能力的發展,因為良好的平衡感是透過視覺、前庭覺及本體覺之間感官系統的訊息整合而成,藉由這樣的訊息孩子才有辦法逐步發展更複雜的動作技巧。所以當孩子在動作技巧發展較慢或是笨拙時,這可能是因為無法協調好自己身體的感官系統所導致。 (跑和跳) 2~3歲之前,孩子無法真正的做到雙腳離地跑步,就算做到,也無法有效控制跑步過程,例如隨時開始及停止跑步。 孩子第一次嘗試單腳跨越障礙物約發生在18個月大左右,到兩歲時已可採雙膝微彎方式跳過某物體(玩具),但此時孩子仍無法有效運用手臂來幫助他們把身體往前推進。 (丟和接球) 丟球和接球是一個複雜性的動作,丟球的動作會逐步帶動整個身體和大部分身體的旋轉。熟練的丟球者會以身體為軸心來轉動身體,並向前移動身體的重量。2~3歲孩子會以低手擲球方式,僵硬的由下往上拋,而不移動身體。到3歲半才能過肩投球,此時會出現一些身體旋轉的動作,但腳仍緊貼地面不動。3~6歲大多數孩子可用跟手相反的那隻腳支撐身體且會移動身體來投擲。 隨著盯住球的視覺追蹤能力發展,孩子在準備接球時,手臂就會擺放在更彈性的位置,動作也較快。年齡小的孩子會把手臂固定放在某個位置來接球,次時球過來時還會閉上眼睛或轉頭避開球。到4歲時多數孩子張開手去接球,到5歲時多數孩子可靈活控制手臂和手肘接球。 (精細動作) 為了能剪東西或摺紙,孩子必需能組織手眼協調能力,如此才能更準確運用手部的小肌肉。精細動作的發展會因孩子的成長更趨分化、協調、能控制,有能有更好的動作技巧。例如2歲大的孩子會塗鴉、摺衣服、翻書、也會用六到八塊積木推疊成塔;到了3歲會使用湯匙吃東西、仿畫圓圈、把水從罐子倒出;到了4歲會自己穿衣服,畫出蝌蚪人的圖畫,也會使用剪刀剪一道線;到了5歲多數孩子已經會扣扣子、拉拉鍊、串珠珠。 大動作—移動能力 23~24個月:可由上往下跳(約一個階梯高度) 23~24個月:不需支扶可上四階階梯,一腳一梯上。 25~26個月:不需協助可下四個階梯,一腳一階下。 25~26個月:可向後走10步。 25~26個月:可雙腳往上跳起。 27~28個月:可走直線(三步)。 27~28個月:扶著牆壁可雙腳交替上樓梯4階。 29~30個月:可單腳起步從椅子高度往下跳16 to 21 in.high。 29~30個月:可腳尖走路五步。 29~30個月:6秒內可完成30ft距離跑步。 31~32個月:可單腳站三秒 31~32個月:可雙腳往前跳24in。 31~32個月:可雙腳往下跳椅子高度18 to 24 in. high。 33~34個月:可雙腳跳越穿過兩張椅子間距3ft。 33~34個月:可腳尖走直線。 35~36個月:不需協助可一腳一階上樓梯。 大動作—丟球技巧 25~26個月:手臂伸直手掌朝上接球(球會直接碰撞胸口)。 27~28個月:高舉過頭丟球超過7ft。 29~30個月:可往前拋球超過7ft。 29~30個月:可單腳抬起屈膝踢球,且會使用對側手臂移動身體,球可移動6ft。 33~34個月:接球,可雙手臂伸直接住球。 精細動作 25~26個月:可打開瓶蓋。 25~26個月:完成8個積木疊高。 25~26個月:剪刀剪一道線。 27~28個月:完成水平線仿畫。 27~28個月:完成兩個串珠。 27~28個月:摺紙 29~30個月:火車積木推疊,可將三個積木序列排列後,第四個放於起始積木上面 29~30個月: 完成四個串珠。 29~30個月: 完成10個積木疊高。 31~32個月:可使用三個積木疊成橋。 33~34個月:完成圓圈仿畫。 35~36個月:可將積木堆疊成兩個高塔成為牆壁。

何時可以不用拍打嗝?

2012年02月03日
公開
60

文�圖 禾園嬰幼兒學校 相信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寶寶究竟多大可以不用拍打嗝?為了讓家長更清楚,我們特地整理分享幾項觀察指標(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指標喔!那可是禾園多年來的經驗談再加上小兒科醫師的建議及相關資料收集所整理出來的...呵呵),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爸爸媽媽呦! (1)寶寶大約4個月大後就可以不用拍了,不過,要注意剛喝完奶不要讓寶寶滾來滾去,避免吐奶。 (2)剛出生要拍打嗝是因為寶寶不會翻身,如果吐奶或溢出怕會阻塞氣管,造成寶寶窒息,但是,寶寶會翻身以後,他不舒服就會自己翻翻或發出聲音,就比較沒有那麼危險了。所以大約4個月大左右,寶寶自己會翻身就不用拍了! (3)建議喝完奶不要亂移動寶寶,讓寶寶安靜休息比較不會吐奶,有拍不一定就不會吐奶,沒拍也不一定不會吐奶。 (4)當寶寶喝完奶後,先把他立直或是拍打,待吐完氣後,將寶寶上半身放在墊高的枕頭或是棉被上,寶寶過沒幾分鐘後,就會自己開始打嗝了(打嗝前可能會有少許溢奶情形),這種方式也比較不會傷到寶寶還未發育完全的腸胃,不過,基本上已經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就可不用再拍了。 (5)其實,只要寶寶坐立的時間比較長,就可以不用拍打嗝,只要喝完奶之後,扶起寶寶,過一會兒寶寶自然就會打嗝囉! 文章出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HIKut32fERMW66XUXSEdRpXa_Q--/article?mid=2159

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母親

2012年02月02日
公開
73

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對待孩子媽媽們總是告誡要充滿愛心、耐心並時刻保持冷靜。可是,小調皮們卻總有讓媽媽頭疼的時候,怎麼辦?現在教您5句話,讓你做個成功的母親! 1、“自己來做決定吧” 如果你想讓孩子做某件事,或者是停止做某件事,我們建議你這樣說。這麼說是為了讓孩子瞭解,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舉個例子吧,你可以對你的女兒和她的小夥伴說:“你們來做決定,是想留在這裏安靜地玩兒,還是到外面去?”5分鐘之後,孩子們依舊大聲喧嘩,你就可以再告訴他們:“我知道了,看來你們是決定到外面去了。”很簡單的兩句話,你不僅讓孩子們明白了前因和後果的關係,你也不會被女兒看作是個“壞員警”——她能很清楚地瞭解,是她自己做的決定,自己選擇了這樣一個結果。 2、“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這個時候,最重要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如果能這樣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3、“你其實是想說什麼?” 有的時候,小孩子會因為生氣或者激烈而變得情緒失控,他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受,只是不停大喊:“我不要你!”“我討厭你!”在那個瞬間,可憐的小傢伙惟一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你來幫助孩子更好地瞭解和表達自己的情緒。除了溫和地詢問:“你其實是想說什麼?”你還可以給他一些參考答案:“你生氣是不是因為小明哥哥洩露了你的秘密?”等你的孩子逐漸學會瞭解自己的內心感受,那麼,即使你不在旁邊,他也可以清楚地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4、“你來試試幫我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做什麼讓你生氣的事情——吃飯的時候不停地哼唱幼稚園學的新歌謠,或者試圖用手裏的青菜畫一幅畫——你可以這樣說。說得好象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然後請你的孩子幫你想一個解決辦法。比如。這個辦法就是等吃完飯。你開始洗碗的時候,他再唱歌給你聽。這是個有魔力的句子,它可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受歡迎和受尊重的,讓他可以不把你看作是他的對立面。如果令你滿意的惟一的解決辦法是讓孩子完全停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那麼,你們可以一起想辦法讓孩子能記得什麼事情在什麼時間不能做。 5、“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西西有洋娃娃,所以我也要一個。”“小明爸爸讓他吃霜淇淋,那我也可以吃。”“他可以,所以我也可以。”這是小孩子們最常用來跟你討價還價的簡單邏輯。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你要讓孩子瞭解,“每個人只有在他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能得到。”比如,隔壁的小姐姐配了眼鏡,並不意味著樓裏所有的小孩都可以得到眼鏡,表哥的鞋子小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兄弟姐妹都需要買雙新鞋。 資料來源:網路搜尋

遊戲就是要這樣玩

2012年02月01日
公開
42

【什麼是遊戲】 遊戲是在滿足孩子的行為表現,可能是出於對事物的好奇、對環境的探索,或者是滿足刺激上的需求、個人的想法,又或者是在符合自己的動作表現。遊戲不一定是有目的性的,它可能只是孩子的一個想法、一個概念或是一種衝動表現而已。遊戲它是隨機隨性的,孩子想到就做、看到就做、聽到就去做。遊戲對孩子而言是充滿想像力的,它涵蓋著孩子的幻想跟創意,幻想跟創意可能是來自於孩子本身的生活經驗,也有可能來自於電視所看到的影像,又或者是來是於其他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模式。遊戲是充滿了快樂,它讓孩子會喜歡浸在其中,讓孩子不會感受到限制,讓孩子能夠自然且真實的表達自我。總之什麼是遊戲,就是一切只是為了”好玩”。 【遊戲的內涵】 遊戲是兒童能力發展的途徑與結果,因為遊戲發展是依循兒童發展而定,會依孩子當下的能力(包含認知、動作、社會、情緒)、而有不一樣的模式跟結果,所以可以從遊戲過程去判斷孩子的發展狀況,而孩子也會依遊戲的需求發展出所需的能力。遊戲是自發性的行為,是兒童呈現自己的最佳工具,因為遊戲會讓孩子解放各種不同的慾望及驅力,孩子會就當下的情境、當下的想法、及當下的能力讓自己在遊戲中巧妙的將現實中被動受環境所掌控的自己,逐漸轉變為主動掌控環境,所以孩子會採以有意義的方式主導自我的改變。因此兒童的遊戲能力與其整體發展是互相影響的,且兒童可以透過遊戲發展感覺、動作、認知、語言、社交、溝通、情緒、人格等能力(笛飛兒工作室,2003),隨著能力的發展,兒童遊戲的品質也就會跟著提升。 遊戲是無固定模式,它是隨機隨性的,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及組織策略尚待建立中,所以遊戲的玩法隨時會改變,也隨時在修正,因此孩子的遊戲玩法(能力)會越玩越好,也會讓人覺得越玩越聰明。遊戲是出自內在動機的,孩子會有種慾望跟驅力去滿足個人的行為表現,這也是一種學習的動力。遊戲強調的是過程而非結果,要看的是孩子在遊戲過程中想像、學習、組織及問題解決各項能力的表現狀況。遊戲是一種自由選擇,孩子會依當下的能力及情境選擇出適合自己表現的遊戲方式,它不同於工作或任務,被賦予目標或技術的方式,這樣會限制孩子在遊戲中所呈現的慾望及衝動。遊戲是具有正向的影響,孩子會依遊戲發展出各項所需的能力。遊戲具非真實與假裝的成分,遊戲過程中可進行模擬腳色或想像的情境,藉由這些虛幻的內容建立起情感抒發的管道,進而成就自信心的表現。 兒童遊戲的時間越長,內容愈豐富,代表兒童的能力越強,加上兒童的遊戲內容會隨著認知而改變,所以孩子在多次嘗試遊戲下,會逐步修正遊戲的內容,也就越知道怎麼玩,也就表示孩子的組織架構越趨於完整性。 【遊戲的發展順序】 遊戲發展的順序各家學者有不同的闡述,本人習慣常用的順序依序為感官式遊戲、排序式遊戲(針對自閉症兒童)、功能式遊戲、建構式遊戲、表徵式遊戲、及規則式遊戲。 感官式遊戲是指以滿足自己的感官刺激需求或是練習性的動作為主,指的是0~2歲的幼兒,因為這時候符合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感覺動作期,強調動作的知識,是以「現在」為取向,這時孩子會學習當下許多的動作基本架構跟感覺回饋,例如:吃手、玩聲音、晃動身體、跑、跳…等。 排序式遊戲在分類上是屬於自閉症孩童一種特定的遊戲模式,主要是受限於某特定認知功能上的發展,是以滿足個人特定需求為主,例如把所有小汽車依序排得很整齊不容許改變,該特徵呈現出孩子固著的行為,當孩子過度沉入於這樣的遊戲結構時,也就表示再次進入封閉的領域中,所以在策略上大人可試著在孩子的排序過程中侵入孩子的遊戲裡,例如改變排序的方式、多一個或少一個排序的要件,間接或直接引導孩子透過排序的物件注視到大人或其他環境線索,進而可要求孩子以排序為前提配合大人進行依序輪流的動作或是仿造大人排序的內容。此時在侵入的過程中可能會觸犯或挑戰到孩子固著的行為,所以過程中會是直接強迫孩子與人互動,在目標上也是同時在提升孩子的挫折忍受度及建立孩子的情緒管理行為。 功能式遊戲指的就是依據物件(玩具)的功能性做出遊玩的表現,以固定化的直接複製日常生活用品的方式玩玩具,也就是幼兒只是對物體的實體世界的特質做出反應。例如:推小汽車在地板滑行同時嘴巴發出『ㄅㄨㄅㄨ!』的聲音、或是用小盤子盛糖果、拍球或將球丟出去。發展的年齡約在14個月大開始幼兒已可以根據經驗而表現出功能性遊戲。在遊戲策略上可讓孩子從對物件操作「有概念」開始進行,讓孩子了解及認識物件的功能性。由於此階段也逐步的進入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前操作(運思)期,當下符號的學習會是一個重點,所以過程中也可運用互動式的教學進行仿說練習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建構式遊戲指的是有目的、有組織拼湊出他人可以辨認〈或他自己命名〉的產品,如房子、飛機、機器人。此時準備進入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前操作(運思)期的中後階段,孩子逐漸發展出計畫的能力,當孩子腦海裡開始有想法、有概念、因果的訊息呈現出來時,孩子開始會去展現出他們所看所聞的事件,當幼兒的行為越來越有組織,越來越具目標導引,就是建構式遊戲出現的時候,遊戲的內容包含堆疊積木、玩樂高、黏土、畫圖等。遊戲過程孩子發展仍以自我中心的方式進行思考,是以知覺和外表來思考並解決問題,所以在遊戲策略上可讓孩子展現他的作品、表達他的想法,也可透過簡單團體互動的模式,讓孩子透過互動的模式有機會去模仿他人的玩法,增加更多的經驗,讓孩子越玩越好,進而展現出更成熟的表現及成就感。 表徵式遊戲屬於假裝活動,從自己指向開始,例如:幼兒假裝喝牛奶。在十五至二十一個月之間,轉變為他人指向,逐漸呈現出社會行為,例如:幼兒餵洋娃娃吃東西。兩歲與三歲間,會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續行為來反應相似的主題,例如:扮家家酒活動、讓小熊和娃娃坐在桌邊,並拿茶給娃娃喝。三歲以後的幼兒,這種一連串的連續假裝動作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複雜,對玩物的依賴也越來越少,他善於利用隨手可得的道具,甚至只要語言即能塑造想像性情境,至此表徵性遊戲發展即告完成。更大者的孩子能進一步扮演他人的角色,孩子是認同該角色,而不單只是模仿該角色的行為,例如:幼兒幫別人打針,因為他想像自己是醫生,而不只是單存模仿醫生做出這個動作。發展的成熟性會在幼稚園大班趨於明顯,該年齡指標性的活動包含扮家家酒、角色扮演、玩具卡,但過程中互動還是比較薄弱,仍是以自我為中心。 戲劇性遊戲是表徵性遊戲成熟、精進的一種表現,約出現在3歲至4歲半的幼兒,此時孩子具備更精熟的假裝能力、更複雜且彈性的語言技巧,兒童逐漸開始從事假裝的想像遊戲,可以參予各種角色的情境、對話或行動,可和同儕共同分享一個社會劇的架構,一起持續鋪陳一個故事。因為該階段逐漸表現出合作的特質,孩子的意見也增多,開始會加入許多自己的想法,所以在遊戲設計上可增加互動的元素,藉由討論的過程分配彼此的工作,例如誰當蝴蝶誰當毛毛蟲的戲劇活動。 規則式遊戲約在七歲至十一歲間,時值國小低中年級(1~4年級),該階段屬於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具體操作(運思)期,兒童的認知能力與接受規則的能力增加,可以以邏輯來解決問題,邏輯可應用於具體的物體和事件上,所以這時更有能力可從事具有規則性的遊戲,例如:捉迷藏、球賽或下棋等,此時在遊戲策略上也可由孩子來設計遊戲的規則及內容。 【社會性遊戲的種類與階段】 依據遊戲的社會性特質來看Parten(1932)將幼兒遊戲的發展分為不參與行為、旁觀者、單獨遊戲、平行遊戲、聯合遊戲、合作遊戲。不參與行為指的是沒有參予任何遊戲活動或社會互動,只是隨意觀望。遊戲策略上執行者需演給孩子看,可透過多元(聽覺、本體覺)的刺激,甚至是強行介入孩子的世界來誘導或提升孩子的視覺注視。旁觀者指的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觀看他人遊戲,偶而和他人交談,有時候會提出問題或提供建議,發展年齡會出現在2歲前,遊戲策略上可以試著演給孩子看,讓孩子覺得好玩,讓孩子有模仿的對象及經驗,過程中也可以由其他成員進行邀請的動作。單獨遊戲指的是獨自遊戲沒有和別人互動,附近也沒有其他幼兒玩相同的玩具,發展年齡會出現在2.5歲前,遊戲策略是試著加入他的遊戲中,以孩子的遊戲主軸發展。平行遊戲指的是幼兒玩與鄰近幼兒相同的玩具,但彼此之間沒有互動,發展年齡會出現在3.5歲前,遊戲策略是執行者先加入其他成員的遊戲,試著讓孩子覺得我們玩得很好玩的樣子,再進行邀請加入的動作。或是直接混合雙方的玩具再進行部分分享/分配的動作。聯合遊戲指的是幼兒和其他幼兒一起玩,進行相似但不一定相同的活動,遊戲中沒有分工和組織,發展年齡會出現在4.5歲前,遊戲策略會以加入孩子互動、輪流、競賽的元素。合作遊戲指的是遊戲具有組織性,幼兒和其他幼兒合力完成某個作品或達成某個目的,發展年齡會出現在4.5歲之後,遊戲的策略會加入分組的架構。 由於3-4歲的兒童開始會跟同儕一起玩,這個過程刺激兒童在共玩時必須建立共同的注意力焦點、所以在進行社會式遊戲時,在策略上要想盡辦法讓孩子注意到你、注意到教具的型態、注意到遊戲的內容,這樣孩子才會知道他在玩什麼,在跟誰在玩。而這過程中,語言及非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社會行為、情緒控管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要學習表達,學習對誰表達,當對方聽不懂或無法接納時,孩子的情緒及挫折忍受度是否可以忍受,也就是有被拒絕的能力,孩子會想方法去解決遇到的問題,所以在策略上可試著設計讓其他孩子不跟他玩或是加入有吵架的橋段。 【了解孩子的需求與想法】 大人要了解的是孩子目前的發展階段是哪一個?這樣玩起來大家才不會有過多的挫折感。大人要了解的是孩子目前常在玩的遊戲是什麼?試著先加入孩子的遊戲再引導更成熟的遊戲發展。大人要了解的是身為家長或是老師的您,在童年階段又期待/盼望些什麼呢?回想過往的自己,也許孩子的想法似曾相似,只是現在的你忘記以前的腳色罷了。 【大人的窘境】 時間的問題,大人常常挪不出時間陪孩子進行簡短的遊戲操作。沒有耐心,大人無法理解孩子的認知發展階段,常常對孩子的技巧表現出過多的期待,或是因為時間及計畫上的關係而無法等待孩子玩成遊戲。放不下身段,礙於腳色的問題,大人常無法融入或進入孩子的世界中,也或者無法與孩子一起進行幼稚的遊玩方式,以致於無法與孩子進行有效率的互動遊玩方式。技巧性不足,由於大人本身的個性或者是距離童年過於遙遠而遺忘了兒童的遊戲精神,以致於在技巧上無法引起孩子的共鳴性。 【遊戲的設計】 注意的項目有環境的設計、玩具的選擇、執行遊戲的方式、以及執行者的技巧。 在環境的設計上,要注意的有空間的大小,這樣才可以掌握孩子進行遊戲的動向。設備的結構,這與遊戲的內容保有高度相關性,是要進行靜態活動、動態活動、積木課程、又或者是球類運動,各項活動所需要的設備是不一樣的。空間的明亮度,明或暗,在遊戲內容上會有不一樣的玩法,孩子的表現會不一樣,而且也會有其不一樣的目標。教具的擺放位置,會影響遊戲的流暢性,例如快速就可以取得教具也許會增加流暢性,但也或許會因為孩子容易注視到教具的存在而產生分心。總之在環境的設計是需要在安全的環境建構下,使遊戲更有流暢性。 玩具的選擇,遊戲的過程並不取決於玩具的質與量,玩具越一般性、越普通,就越有詮釋的空間,能進行的操作方式就越多,想像的成分也就越容易表現出,例如雪花片。所以在選擇玩具上是隨手可得的越好,這樣才能讓孩子發歡想像力,凸顯出孩子的遊戲能力。因此玩具的玩法可以多元性,不要過於專一,一種較具至少可以呈現出三種以上的玩法越好。機械式的玩具或複雜度越高的玩具會讓兒童過於專注於玩具的操作過程,花太多的時間在了解玩具上,而使得與大人間的互動遊戲也會相對減少,且容易因操作上的挫折影響情緒表現,所以建議上,通常不建議找很貴很複雜的玩具進行遊戲,例如變形金剛。在遊戲的選擇中,執行者需先了解玩具可玩的各種可能方式,如此有能有效率的與孩子進行遊玩。 【執行遊戲的方式】 執行遊戲的方式有不同的模式,第一個模式是加入或觀察孩子的遊戲(自由遊戲),此時孩子可能是不參予者或是旁觀者,遊戲的策略上是以孩子為主導者,大人僅是配合加入或是在旁觀察。第二種模式是協同(協助)式的遊戲,策略上以孩子的想法為主,大人協助執行遊戲的方法,例如堆疊城堡、尋寶遊戲。第三種模式是引導式遊戲,由大人擬定遊戲方向,再添入孩子的想法。第四種模式是直接主導式的遊戲,完全依照大人的規則進行遊戲,主要是依據明確目標進行,例如要增加孩子的某項能力。總之,執行遊戲的方式整體上是著重在遊戲的流暢性。 【執行者的技巧】 執行者的技巧有三項,態度、互動方式、期待感。 態度上必須很快的就能吸引孩子的目光(注意力),執行者須具備部分表演者的天份,多加利用演戲的技巧來吸引孩子。讓孩子覺得你是他的玩伴,在互動上盡量式採取平輩式的互動方式,你們是朋友。讓孩子覺得你(大人)是好玩的,會有想再與你玩的想法與衝動。不要讓孩子覺得跟你玩是有壓力的,所以少點嚴肅與苛責,多點鼓勵與歡笑。 互動方式上與孩子講話的高度要盡量對齊,這樣孩子才不會有壓力,可以採取蹲姿或是坐姿與孩子進行對話。語調的起伏要收放自如,姿體語言要夠豐富且隨心所欲,如此才能快速的吸引孩子的目光進行遊玩互動。 期待感上不要太高,以避免大人不必要的挫折及情緒,在進行競賽式的遊戲可以假裝輸一下,讓孩子有贏的成就感,進而擁有想要再玩一次的想法。 【遊戲就是要這樣玩】 帶領者必須在遊戲中盡量產生互動、藉此增加孩子的能力、且必須引導孩子持續維持注意力在玩伴的身上,這過程當中帶領者也必須製造多一點的對話、多一點的互動,帶領者可擅用自己的姿體語言來引導孩子注視著你、注視其他的成員、注視在正在執行的教具,可以的話可以要求所有的成員與你一起去做同樣的一件事,所以帶領者的心態上必須放下身段與孩子一起去做一些幼稚好玩的行為,然後帶領者(執行者)必須與孩子一起陷入遊戲的世界裡,不管外界的干擾與看法。 文章出自:仁輔職能治療所--蘇文清職能治療師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2012年01月31日
公開
60

【文�黃美湄(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前往動物園的捷運線上,一位年輕媽咪帶著一個約莫5歲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時向窗外張望,經過萬芳醫院站,上來了一位老爺爺,看起來有點步履不穩,小女孩沒等 媽咪開口就將起身把座位讓給爺爺,爺爺笑了笑坐下,小女孩挨著媽咪低聲地說:「老爺爺跟我笑耶!」媽咪摟著小女孩:「對呀!老爺爺覺得你很懂事,他用微笑 跟你說謝謝呢!」 小女孩很幸福,有個懂得回應的媽咪,不像總怕孩子吃虧的爸媽,看到孩子把得手的位子讓人,就責怪孩子笨,還警告等一下活該跌倒。 「感 恩」這兩個字,比「謝謝」來得更深入,在牛津字典上,它的含意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回饋他人。是一份施與受的互動關係。社會環境的改變,讓 孩子漸漸失去了珍貴的學習機會。康寧護專幼保科講師呂素美指出:「當孩子無法瞭解大人的辛苦付出,自然就無法產生感恩心。」 許多媽媽習慣等 孩子睡了,或家人上班上學才做家事。如果你也是這麼做,那可得改變一下囉!有些事要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做,尤其是小小孩需要看到具體的行動,在孩子面前做更 有意義。如果時間安排上必需等孩子睡了才做,也要讓孩子知道,等一下媽媽還要做些什麼,或為什麼要做,例如跟小小孩說:「媽媽要把衣服洗乾淨,這樣明天姊 姊上學才有乾淨的運動服穿。」 付出關心,孩子耳濡目染 孝順親長是平常生活裡讓孩子體會感恩的根本做法。平常沒有和長輩住一 起,打電話請安是最具體的表現;帶孩子探望長輩時,主動做家事,並且告訴孩子:「阿公阿媽年紀大了自己煮飯、打掃都很辛苦,平常我們都沒有幫到忙,所以回 來時要多盡點力。」這樣一來,孩子看到了行動,也瞭解了背後的意義。 親人間養成隨時體察彼此的付出,孩子也學會想要盡一份心力。有一年除 夕,呂素美發完兒子的壓歲錢後,繼續整理要給其他親友小孩的紅包袋,兒子看到了,問媽媽為什麼還在準備,於是她一一告訴孩子這些是要給誰的,孩子聽完之 後,把原先收好的紅包袋拿出來,跟她說:「媽媽!那我這個給你。」當然,做媽媽的還是讓孩子安心地保有自己的壓歲錢,但也領受了孩子的心意 讓心變柔軟,孩子就更堅強 ?如何引導學齡前的孩子感恩 從小的生活紀律和生活的鍛鍊很重要,baby階段就能跟著家中的儀式學習,從具體的動作、言語去感受;2歲掌握喜歡當小幫手的年紀,在舉手之勞中,讓孩子學到責任,不會對別人的付出與服務感到理所當然。例如:把衣服分類,自己收拾碗筷。 2、 3歲開始能學習關心別人的喜好。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提醒孩子「爸爸也很喜歡喔!」或是炒菜時,不要只顧著準備孩子喜歡吃的菜餚,即使孩子不愛吃,也讓他知 道,這是爺爺喜歡吃的。」好吃的東西,孩子埋頭吃完了,別跟他說:「不要讓姊姊知道。」而是「姊姊也很喜歡耶」,問問他怎麼辦。 中班以後的 社會能力發展達到能瞭解別人的意圖,動機,例如:積木弄垮,知道對方是故意或不小心,雖然會哭和生氣,但學習接受別人的道歉,而道歉的人也學習體貼對方的 感受。此外,中班的孩子也能學習看事情背後的原因與心意,看到對方的好。例如:阿媽來家裡玩,要挪出一個房間給阿媽住;如果孩子抱怨阿媽來我們就要擠在一 起,這時就該引導孩子:「阿媽太想你,所以就來看你囉!」 ?如何引導上小學的孩子感恩 進入學校以後,孩子已經發展到具體運思 期,能夠體認自己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後果。例如:當上學爬不起來,或拖拖拉拉,爸爸送孩子上學要冒著飛車和自己遲到的危險。這時要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他 自己的責任,應該要感激爸爸帶他,而不是理所當然享受一切。孩子學會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才不會老覺得欠缺,不能滿足。 教導時機也很重要。在正向情緒之下才有學習效果,例如:孩子表現不好時(考試考 不好,或做錯事),爸媽一面打罵孩子,一面訴說自己辛辛苦苦為了誰,這時,因為打罵帶來的是負向情緒,孩子也就無從體會爸媽的辛勞與付出,留下的多半是身 上的痛、內心的憤怒、羞愧或不服。善用教導的情境還可效法國外常見的讓孩子跟到爸媽上班的場所參觀,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具體看到爸媽上班時的行為,而 不只是看著爸媽拎著筆記型電腦或工具箱出門,晚上又回家了。

嬰兒感情缺乏會患心理疾病

2012年01月30日
公開
117

一位25歲的母親為了讓自己盡快恢復產前體型,孩子未滿月時就找小保姆照料,自己什麼也不管,連晚上睡覺也是讓孩子跟著小保姆。孩子得不到母愛,享受不到人之初的情感交流和依偎在父母懷中的樂趣,因而以哭鬧“抗議”。具體表現為餵飽後仍煩躁、哭鬧不止。有關專家告誡父母:如果對孩子熟視無睹,即使很小的孩子也是很容易引發心理疾患的。 時下,因父母無視關愛和教育不當等原因,引發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患不斷增多。一份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患已從80年代的1.5%上升到去年底的6%。臨床中發現,兒童心理厭食症、挑食症越來越多,而“禍首”就是自己的父母。比如,為了減肥而節食的母親就常常成為孩子的“榜樣”,兒童也由此產生厭食症;再如經常帶兒童吃油炸類食物,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兒童的心理性挑食。 莫讓嬰兒感情缺乏 孩子呱呱墮地後,就具有強烈的感情。一種是愉快,代表吃飽、睡足、身體舒服的生理滿足;一種是不愉快,如飢餓、疼痛、身體被束縛,代表生理上尚未滿足。以後又逐漸分化為多種情緒,如害怕、厭惡、憤怒、高興、喜愛等,例如當大人逗引他,用玩具與他玩時,他就有活潑而微笑的表情;當尿布濕了,缺乏充足的睡眠,飢餓時,他就哭鬧不止,所以,嬰兒時期的感情是豐富的。 然而,並非滿足了嬰兒的生理需求後,就能使這產生良好的情感。有時,嬰兒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明明已經吃飽、睡足,而且大人侍候得很舒服,他還是莫明奇妙地啼哭,這種啼哭是嬰兒另一種飢餓現象,稱為“皮膚飢餓” ,意味著嬰兒要求大人的愛撫、摟抱和触摸,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大人抱起他,撫摸一下他的頭部或腹部,用說話逗引他,眼睛向他對視一下,嬰兒的哭聲便會嘎然止住,這就是一種愛的需求。 嬰兒由於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細緻的照顧和敏感的應答,既要照顧他的衣、食,又要滿足他的情感要求。例如,根據小兒運動的發展,給予活動的自由,用發聲的玩具逗他玩,多與他說話,睡覺前在背部輕輕地撫摸,使小兒體驗到環境的溫暖,大人對他的愛撫,同時發展了他對成人的信任感。反之,如果僅僅偏重對小孩的生活照顧,而沒有適當的玩具,成人不與嬰兒多交往,則嬰兒不會有良好的感情,表現出呆滯、愛哭等異常行為,因此,父母在養育1歲以內的嬰兒時,注意莫讓他感情缺乏。

讓寶寶從小自信的28個方法

2012年01月29日
公開
57

作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寶寶從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以下是打造自信寶寶的28個方法,您不妨試試。   1.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2.週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寶寶剛學說話,你教他“大西瓜”,他卻說“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的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9.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裡,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顏色你並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是他自信的開始。   12.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台詞,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小襪子、小手帕,哪怕洗不干淨。孩子的自信來自於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當寶寶表演背詩、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鍛煉他敢於從容登台表演,就是鍛煉他的自信心。   15.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並提醒他執行。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提醒他“寶寶,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武斷制止他。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挫傷了他探索的信心。 18.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知道自己小便了,有進步嘛。”不要說:“寶寶你真聰明,媽媽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本來並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實現。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幫助寶寶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寶寶是急性子,就鍛煉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煉他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秉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很多不自信往往源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幹自己夢想做的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乾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讓寶寶從小學會遊山玩水。帶寶寶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寶寶遭遇挫折,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給媽媽一個從容的早晨

2012年01月25日
公開
64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 孩子要上學的早晨往往像個戰場,孩子經常在喊叫、催促下,匆忙出門。其實,媽媽只要把握五大黃金守則,就可以給自己一個從容的開始,孩子也能踏實展開每一天的生活。 這也是妳家每天上演的戲碼嗎? 清晨七點十分,先拉開嗓門叫孩子起床,再急忙準備早餐。十五分鐘過去了,還沒聽到有任何動靜,眼看上學快遲到了,只好一個箭步衝進孩子房間大吼:「趕緊去刷牙!」「還不換衣服!」「快點吃早餐!」 面對一連串「快點」的指令,孩子的動作卻更加磨蹭:「我想再睡一下。」「我找不到運動服……」「聯絡簿呢?」場面完全失控,惹得媽媽氣急敗壞,忍不住發火。對許多小學生媽媽來說,上學日早晨,家裡彷彿成了戰場。為了排除萬難,準時送孩子出門上學,做媽媽的不得不繃緊神經,言語間不知不覺充滿了肅殺的氣息。 其實,只要把握五大黃金守則,適度運用組織管理技巧,媽媽就可以給自己一個從容的開始,孩子也能踏實展開每一天的生活。 守則一:完善的事前準備 「最讓我感到疲倦的原因,是自己沒有為生活做好足夠的準備。」蔡穎卿在《我的工作是母親》一書強調在照料一家人時,做母親的心會因為提前的準備而安定下來。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祕書長凌爾祥很重視孩子的早餐,充分的準備讓她的早晨有著從容不迫的餘裕。前晚她會用大同電鍋煮好五穀飯,隔早不消兩分鐘就能捏出飯糰。「前晚先想好早餐要吃什麼並做好準備,可減少出錯的機會。」任職於貿易進口公司的楊玟莉會事先切好水果放進冰箱,隔天起床馬上就能現打新鮮果汁。 不同年齡的孩子,能做的事也不一樣。了解孩子能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譬如挑選隔天要穿的衣服,或準備該帶的物品。製作一份檢查清單,列出書包、課本、餐袋、作業簿等項目,並讓助孩子養成睡前確認的習慣。 專家建議,在玄關處放張小桌子、椅子或收納櫃,規劃一處「發射台」,要求孩子前一晚將隔天上學所需的物品,統一放置在該處。出門「拿了就走」,就不會丟三落四。 守則二:把起床責任交還給孩子 不停催促孩子「快點」的媽媽,只會讓自己筋疲力盡,孩子也無從培養自理能力。「經驗是最好的老師,」某私立女中老師張心怡(化名)指出,孩子都不喜歡遲到的感覺,與其使出「媽媽牌鬧鐘」,不如讓孩子明白「起床是自己的責任」。她跟小六的兒子約定:如果鬧鐘響了,你沒起床,媽媽只叫你一次;要是繼續賴床,就得自己承受遲到的後果。 「孩子終究是孩子,有時就是會失序,重要的是,要找到把孩子拉回來的方法。」張心怡會跟兒子分析:「如果你一直要人催,我只好提前半小時叫你,這樣算起來,你反而少睡了半小時。」孩子覺得有道理,隔天就能調回正常狀態。 實施獎勵制度,也有助於養成早睡的習慣。家有兩個小學生的楊玟莉會準備月曆,讓孩子每天記錄自己睡覺和起床時間,發零用錢時順便檢討,很快就能看出成效。 如果孩子的起床問題仍沒改善,應設法找出原因:是否太晚睡?睡眠量夠不夠?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不同,除了滿足孩子的睡眠需求,父母也要先以身作則,養成規律的作息。 守則三:建立標準化的出門流程 「有些孩子不是不肯做,而是需要大人幫忙建立一套流程,」楊玟莉分享,她小三的女兒是個「需要軌道的孩子」,經常搞不清楚狀況。為了減輕工作日的負擔,楊玟莉利用週末將孩子上學前該做的事,規劃出一套有效的流程,透過遊戲活動,和女兒一同練習。漸漸地,女兒就能知道自己接下來該進行哪個步驟。如果孩子漏了某步驟,媽媽只需心平氣和請她去補,不必在孩子後面趕鴨子,也免去親子間的拉鋸戰。久而久之,孩子也從規律的流程中,建立對生活的掌握感和信心。 為了能準時出門,拿捏孩子的起床時間更是成敗的關鍵:先設定出門的時間,並問孩子需要多少時間跑完整個流程,往前推時要多留十五分鐘的緩衝時間。如果孩子動作溫吞,建議孩子把起床時間再調前一些。 動線的安排也不能輕忽。楊玟莉回憶,以前小孩總是出門前一刻才上樓找襪子,爬上爬下很耗時,而且往往跑到二樓又忘了自己要做什麼。後來她把孩子的襪子改放在樓下房間,孩子起床下樓,先穿妥襪子再吃早餐,可減少出門前的混亂。 守則四:早餐力求營養,但從簡 早餐,開啟一天的能量。中央大學研究員周育如專研兒童發展,深諳早餐對兒童生理和腦部發展的重要。在一切從簡的堅持下,周育如將早餐模式化,分成主食、飲品、水果三類,各選定幾種食物換來搭去,兼顧營養和效率。以主食為例,前晚多煮些白飯,早上微波一下,用冰淇淋挖勺挖兩球,灑些香鬆即可;或請孩子幫忙在土司上加肉鬆、玉米粒,放片起司放入烤箱烤,幾分鐘就可搞定;或把蛋加點水攪拌放進電鍋蒸,再淋點日式醬油做成蒸蛋。 有時,混搭也是種方便的選擇。先篩選幾項有健康概念的外食,搭配自己做的早餐,可減輕準備上的負擔。凌爾祥會用五穀米粥搭配7-11的茶葉蛋,或現打生鮮果汁配全麥麵包。即使材料再少,媽媽依然可發揮「窮則變,變則通」的創意本領。有回凌爾祥突發奇想,在五穀飯糰裡包入碎餅乾增加口感,竟讓女兒讚不絕口。 排定優先順序有助於提升效率。凌爾祥建議媽媽,衡量每件事所需的時間並善用零碎時間,做有效的排序,可簡化早餐的準備程序。 守則五:比孩子早起 楊玟莉回憶,每當和孩子一起睡過頭,全家就會陷入兵荒馬亂的局面。後來,她提前十五分鐘起床,先完成份內的事,等孩子起床,就能把重心放在確認出門的進度上。 日本人氣專欄作家成田奈緒子,也是兒童精神科醫師。她說,每天比小五的女兒早起一小時享受獨處的寧靜,是她忙碌生活的能量來源。 媽媽的工作既多又雜,如果不先照顧好自己,就沒有足夠的能量照顧家人。生活忙碌的媽媽不妨逆向操作,嘗試早起,先泡杯熱茶煮個咖啡提振心神,把早起當做給自己的一份禮物,從容迎接一天的挑戰。媽媽的正向能量,也有助於穩定孩子早晨的情緒波動,贏得孩子的合作。 不過,媽媽也是人,有時睡過頭,慌亂總難免。此時,媽媽無須懊惱自責,而應適度降低標準,做出取捨。凌爾祥分享,在必須快速出門的情形下,又不希望女兒早餐吃得狼吞虎嚥,她的折衷做法是:現打果汁要馬上喝掉,其他的輕便早餐就趁上學的車程中,在車內慢慢享用。 光是媽媽的努力還不夠,爸爸的參與也是媽媽得以從容的關鍵。從事藝術授權的林育如說,為了搞定兩個不滿四歲的小孩,讓全家人準時出門,夫妻分工早已是兩人共同的默契。由於老公不擅長幫小朋友整理衣著,就負責烤麵包、微波牛奶等例行工作,她則專心打點孩子。兩人各司其職,省時有效率。

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

2012年01月22日
公開
70

  國際閱讀教育協會2006年公佈的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五年評比一次)評比結果,宛如為國內閱讀推廣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彈。台灣小四學生首度參加評比的整體成績,不僅在四十五個國家地區中排名22,台灣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比例為24%,遠低於國際平均值40%。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與人溝通和互動的基本能力。究竟父母在孩子閱讀愛好的培養上該扮演何種角色?又有哪些活動能促進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5∼8歲是自主閱讀的起點   其實,閱讀能力的發展有既定的方向:從圖像的閱讀到文字的閱讀,從父母的伴讀到自主性閱讀。   在學前階段,由於孩子還不會識字,都是由父母唸書給他聽,孩子從書上的圖片來瞭解故事。一直要到大約五歲左右開始,孩子開始展現對文字的興趣,他不再只對圖畫感興趣,而開始會指著書上的文字,問父母該怎麼唸,這時候他已經能夠知道每個字都有其對應的語音了。   上了小學之後,孩子開始學習注音,也能夠認得一些簡單的字彙,慢慢的,可以自己讀有標注注音、文字較少的圖書。一開始,孩子會把焦點放在「讀字」上,因此有時無法完整理解整個句子;逐漸地,當孩子的閱讀的技巧越來越熟練,認得的字也越來越多,他便能專注在句子的意義上,並且願意挑戰更困難的讀物。當遇到有不會唸或看不懂的地方,他也能夠根據前後文或插圖來猜測故事的內容。 如何培養愛看書的孩子   研究發現,父母在孩子閱讀能力及閱讀愛好的培養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因為父母本身喜愛閱讀對孩子是良好的示範;此外,父母提供給孩子良好的閱讀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經常帶孩子上圖書館,或讓孩子在想閱讀時隨手可取得讀物,都有助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以下便提供幾個方法,是父母可以運用來促進孩子的閱讀能力以及培養閱讀興趣的: ◎ 持續為孩子唸故事書:   很多父母在孩子能夠自行閱讀後,就不再和孩子共讀了,事實上,雖然孩子已經能自己讀一些簡單的書了,但父母還是應該繼續書給孩子聽,特別是在孩子睡覺之前。在唸書給孩子聽的時候,父母可以多加入一些聲音的表情和抑揚頓挫,這樣除了可以讓閱讀變得更有趣之外,也幫助讓孩子瞭解標點符號的意義、句子的結構、以及故事的高潮跌起。 ◎ 鼓勵孩子讀給你聽:   父母可以跟孩子以輪讀的方式來閱讀,也就是父母唸一段或一整頁,接著讓孩子來讀一段或一頁。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是父母先唸一本比較困難的書給孩子聽,再讓還孩子讀他最喜歡、最熟習的那本書給父母聽。別忘了事後給孩子掌聲和讚美,當孩子在學習一項新技巧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回饋和鼓勵。 ◎ 與孩子討論書的內容:   親子共讀時,透過討論可以讓閱讀更加生動,例如:在開始讀一本書之前,可以先問孩子:「你覺得這本書在講什麼呢?」,在閱讀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問他:「你猜接下來會怎麼樣呢?」、「你覺得小主角應該怎麼做呢?」。只是,與孩子的討論應該是很自由的,不需要事先設定好問題,也沒有一定的答案。這麼做只是要幫助孩子更能理解故事內容,也給孩子機會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 ◎ 訂定家庭閱讀時間:   每週挑選出一段固定的時間,是家庭成員共同的閱讀時間,例如吃完晚飯後的30分鐘,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各自安靜地閱讀,事後也可以安排一個小小的分享,輪流說說自己的讀書心得。訂定家庭閱讀時間的目的,除了養成孩子固定的閱讀習慣,也讓父母有一段清閒的時間,可以讀自己的書。 ◎ 鼓勵孩子多用文字表達:   研究發現,讀與寫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也就是,閱讀與寫作的能力是互相增長的,因此父母可以透過一些日常的活動來促進孩子的讀寫能力,例如用簡單的字彙寫小紙條給孩子,並鼓勵孩子也用文字來回應;也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寫故事,或把孩子講的笑話寫下來,這些都是促進讀寫能力的好方法。   此外,生活中還有許多小活動,都可以促進孩子的閱讀能力,例如爸媽平日可帶著孩子一起看廣告傳單、食譜或產品使用說明書,出門時一起研讀路上的招牌、電影的看板、或公車的廣告...等等。   閱讀教育的重點在帶出孩子的興味,絕不是侷限在課本上的考試知識,所以更應從生活中體驗起。如果爸媽本身對閱讀活動能保有一定的熱情,這也將成為影響孩子閱讀態度的最好教材,只要培養了孩子的自主閱讀習慣,也等於為孩子開啟了一條永遠不寂寞的人生路! 作者: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寶寶爬行好處多多

2012年01月20日
公開
37

◎作者:江長奇 - 兒童發展復健中心組長 - 臺安醫院 爬行在寶寶的動作與知能發展占著蠻重要的地位,在爬行的過程中除了手腳接觸地面得到不同地面給予四肢不同的觸覺刺激,同時四肢與軀幹亦需有足夠的肌力發展對抗寶寶自身的體重。對認知而言,爬行是寶寶身體有能力自主且準確移動的第一種方式,也是寶寶開拓視野的第一步,對於寶寶的認知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寶寶的爬行中,由於需要手腳合作才能將身體往前移動,藉此大量練習手腳協調運動,而在爬行時的心肺消耗是翻滾時所需消耗一倍以上,可以增加心肺耐受力,以期達到未來站立及快走時所需的心肺需求。 寶寶七個月時會先學會獨立坐在地上,對周遭物體有興趣時會將身體轉為移向物體,因為手支撐力量不足會轉成趴在地上抬頭直視物體,以手抓地的方式企圖將身體移向物體,這是寶寶開始學爬的第一步,但是因為手腳力氣不足,因此會看到寶寶空晃手腳身體卻無法前進,到七個月半時開始發展爬行,通常一開始因為是大腿貼地,所以大腿收縮時身體會後退,加上手臂伸直的力氣發展較早,因此一開始爬行通常會先向後爬,之後等到手腳有足夠的推力時再往前爬。 早期寶寶爬的方式是肚子貼地採匍匐前進,等到身體軀幹有足夠的力氣支撐身體重量且手腳可以一同將身體撐起時才開始採取肚子離地的爬行方式。 每個寶寶開始爬行的時間不一致,有的比較早有的比較晚,通常六到十個月開始爬行是可以接受時間範圍,有些寶寶在學習站立之前並不經過爬行的階段,而選擇直接站立,這也是容許的生長歷程,有些家長認為寶寶不經過爬行會對未來造成不良的影響,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這兩者有相關性,但是不否認的爬行對寶寶的感覺動作與認知發展有助益,如果寶寶不排斥爬行的動作是可以多鼓勵寶寶在站之前多爬行。 在此提供幾點原則讓家長鼓勵寶寶進行爬行運動: 1. 不要太急迫讓寶寶進行爬行運動,先觀察寶寶的頭部控制是否成熟趴著時是否會以手肘撐地觀察周圍,對好奇的物體是否會想以雙手擺動企圖前進。 2. 不要強迫性押著寶寶趴下,並推他向前進,這樣會令寶寶引起不舒服的感覺,應多以玩具誘導,將玩具漸漸遠離寶寶身邊,讓寶寶企圖以手腳擺動接近物體。 3. 剛開始學爬行運動時,寶寶因為腳的力氣較為不足,因此爸媽可以將手掌貼近寶寶的手掌,跟著寶寶出力的節奏,在寶寶腳一蹬時,跟著出力,輕輕從出力的腳推寶寶一把,讓寶寶瞭解這樣的出力方式是可以讓身體前進。 4. 在寶寶願意爬行時,進行爬行運動;當寶寶感覺累時就給予休息,不要勉強,尤其在剛學習爬行運動時。 5. 可以分段跟寶寶進行爬行訓練,每次10~20分鐘,每天進行四次,一邊玩遊戲一邊進行。 爬行運動可以給予寶寶感覺刺激、肢體動作學習與增進認知發展,但是不是每一個寶寶都必須經過爬行才會站立,家長不可著急或急迫,每個寶寶都有其獨特性,務必在寶寶願意的情形下進行。

給孩子自己玩的機會

2012年01月17日
公開
50

小孩都愛玩,但實情卻是:不是每個小孩都很會玩!有些孩子會一直喊無聊,好像什麼都不好玩;有些孩子在任何時段,都要有人陪,就是無法安心的跟自己玩或獨處。 是孩子出了問題?還是買給他們的玩具不夠好、不適齡?聽起來像是順理成章的假設,但其實你該換不同的方向思考…… 透過玩,來建構自我 每個小孩都愛玩,「玩什麼」卻與他們是處於人生中哪個階段有關。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關注,也就引發了不一樣的玩耍內容和方式。玩的時候,現實與想像、技巧與概念、對自己與他人的認知都會互相激盪和增長。所以嚴格說來,「玩」是小孩人格、智能、社會和情緒得以成長的重要來源。 「嬰幼兒」在人生第一個階段裡所玩的,都與「自己」有關。因為生命的第一件功課,就是建構「自我」。 小嬰兒,很關愛自己,餓了、冷了、尿溼了、無聊了就哭,他的生理反應告訴他:「得照顧自己了!」而一旦能自己行動時,他們就注視著自己的手、腳、眼睛……驚喜的探索著各個身體部位能做些什麼?自己的意志又如何與肢體動作連結? 你注意到了嗎?你的小小孩一直在玩的,不就是一些與照顧自己有關的生活遊戲嗎?你的小寶貝,老是樂此不疲、反覆的玩弄或探索自己的手呀、腳呀能做什麼。一雙手、一雙腳,就能讓他玩好久,也可以轉化成任何一種他們熟悉的角色和世界。他們就是自己的最佳玩伴、最富趣味的探險場域和玩具! 所以爸媽 和 老師,不用在孩子一睜開眼時,就「怕」他會無聊,趕緊塞玩具到他手裡、轉開他頭上的旋轉吊飾、或放CD、音樂給他聽,想用外在的物質去娛樂或教育孩子。從嬰兒時期就這樣做,反而容易讓孩子認定「我需要外在的物質來照顧我自己」。最明顯的結果就是,幼兒期的孩子常會說:「我好無聊,不知道要玩什麼?」 等一下,讓他有時間去感受 換個角度想,從孩子很小開始,你能做的,就是「等一下」。比如說,在孩子睡醒時,別急忙的打開音響;吃飽飯後,別急忙要他找東西玩;到遊戲角落時,別急忙問他玩這個或那個好不好;散步時,別急忙的指東指西,要他看這個或那個。 建議你可以「等一下」,讓孩子有時間自己反應此刻他感受到什麼?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讓他成為做決定的人,自己決定要先拿什麼玩具;要蹲在哪邊看哪顆石頭?或只是單純玩他的手指頭、或衣服上的細線…… 你的「等一下」,可以帶給孩子的,是思考的習慣、是感覺的信任、是探索的喜悅、是修正的機會。你的「等一下」,帶給孩子的是,讓他從很小開始,就學會如何從平凡的場域裡,看見生機。換句話說,他的創造力即由此而生,能在平凡之中看見新的角度。所以一個紙盒,就可以讓他玩好久;一個已散步過好幾年的公園,總能讓他玩得歡聲雷動! 那天帶班上的孩子去農場郊遊,按照原定計畫的看過了雞園、豬圈,坐過了稻草車,也「學過」了種子的一生,還有半個小時,不知該做什麼來「維持」秩序? 一看見身旁這大片綿延、暖綠的草地,我心生喜悅,竟順口向大家宣布:「接下來的活動是自由跑、追、跳。」隨行的家長和我的助教,都瞪大眼睛看著我。過了大約兩秒鐘的沉靜後,孩子的歡呼聲和小小身影,像瀑布般的飛瀉在草地上…… 不到十分鐘,我驚訝的發現,大人和小孩不僅跑成一堆、笑聲震天,連幾個很害羞的孩子,也笑得喘不過氣來。帶班上孩子郊遊這麼多年來,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看見「好快樂」。 不受限的玩 沒有限制的玩耍,讓孩子的想像力和行動力,隨興轉彎;沒有預設的學習進程,讓孩子的五官,靈敏的覺察到石頭底下、樹皮裡、蒲公英的中心,都藏著意想不到的小生命。那短短的半個小時,遠超過之前一個半小時的「教育之旅」。我們充滿了生命力,也發現了生命力! 孩子在短短的幾分鐘內,玩得好開心。孩子、甚至大人,都驚喜的享受每一秒所帶來的可能性。好像什麼都沒玩,卻什麼都玩到了;好像什麼都沒學,卻體驗到各種因果關係,而且很開心。 有時候,我們成人太過自信,以為自己已預設好最適合孩子、最不浪費孩子黃金時期的學習架構。所以孩子上了幼兒園回來後,你要他繼續做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但你這樣做,卻可能讓孩子長期處在「被安排好」的處境裡,沒有機會打破現實、跳出框框! 有時候,我們成人太相信「結構」。但太多的結構,會阻礙「發現」的快樂。當一個相信「結構」的老師,郊遊回來後問孩子:「你為什麼喜歡這次郊遊?」他們的答案卻是:「不知道,我就是很快樂。」那個問題是多餘的,「我很快樂」的本身,早已足夠! 「老師啊,我花了幾萬元,幫孩子買了一整套適齡的益智玩具,但他還是說沒有東西可玩!」「老師啊,我花了十幾萬元幫孩子買了全套的童書,但他還是不肯乖乖自己看書呀!」我常常在演講的會場上,聽見爸媽這樣憂心的說。 是的,每個小孩都愛玩,但現實是,不是每個小孩都很會玩!其中一個關鍵在於:「你(成人)」有沒有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發現自己可以如何想、如何玩。五歲的奧莉維,拿著她新捏好的黏土作品來找我,她說:「我本來不知道該捏什麼?但捏著、捏著,就捏出了一朵花。」 每個小孩其實都很會玩,但身為成人的你,有沒有信任他、給他機會呢? 文章出自:親子天下雜誌http://parenting.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484&page=4

10項親子小遊戲大公開

2012年01月15日
公開
60

嬰兒與母親 2月號 NO.424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 林聖曦 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 楊琇玲 參考�楊婷舒(2000)《嬰幼兒益智遊戲》。臺北:信誼出版社。 你知道爸爸媽媽與寶寶玩遊戲時,經常會犯的通病嗎?你是不是也犯了呢?來看看正確的親子遊戲觀念吧!對於不知道該如何與寶寶玩遊戲的爸爸媽媽,本篇文章也整理了10個最經典的小遊戲,讓爸爸媽咪輕輕鬆鬆就能與寶貝一起be happy! 拉近你與寶貝之間的距離 從好奇,發展學習與建立親子關係 親情的建立,要從什麼時候開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林聖曦表示,當嬰兒開始對周遭環境感到好奇的時候,就是拉近親子關係最好的時機。這時候的親子互動,往往可以加強親子間情感的聯繫。嬰兒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好奇心也很旺盛,當他們開始有意識與知覺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想要瞭解的渴望。比方當嬰兒睡在床上時,在他頭上放置一個黑白對比的圓形吊飾,不但會引起嬰兒的興趣,更有助於眼睛聚焦與視覺追蹤、協助對外界「觀察」技巧的發展。當嬰兒逐漸成長,隨著他們學習能力與肢體動作的進步,也會開始對生活環境展開五官的探索與搜尋,無形間開啟了科學活動的第一步。 建立「因果關係」的學習歷程 當嬰兒逐漸開始使用他們的手、腳或口「觸摸」物體時,他們也可以從這些「接觸」學習感受外界事物的特性,例如物體的軟硬度、粗細度、圓滑度等。從一開始的觸摸學習,拓展到進一步會移動物體、開關玩具和電器產品按鈕、把東西亂扔,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都是學習的歷程,更是有目的與具積極性的實驗。簡單來說,嬰兒會藉由透過對各種動作的嘗試,而陶醉在自己行動所產生的結果中,所以嬰兒大多很喜歡玩有「立即回饋性」的玩具,比方按按鈕就會發出不同聲響、或是可以敲打的木樁等,都可以幫助嬰兒建立「因」(動作或行動)和「果」(物品的反應)關係的連結。「如果我這樣做,就會導致這種結果」,也會使嬰兒學習到更多生活中不同的經驗。 “Play”與“Game”不相同 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楊琇玲指出,親子遊戲的概念可以區分成“Game”與“Play”。Game與Play都有遊戲的意涵,但差別在哪呢?所謂的Game,就是指約定成俗、已有既定規則的遊戲,例如像大富翁,規定就是必須依骰子的點數往前跳,若往後跳或亂跳就是錯誤的。Game其實已有既定社群互動的模組,若孩子對於規則不了解,就很難執行這個遊戲;Play就不一樣了,它沒有既定的規則,可以打破約束的框架。即使是亂丟東西或重複動作的行為都是Play,大人看起來雖然沒秩序,但其實「孩子有自己找到事物內在秩序的邏輯」,對大人而言沒意義,不代表對小孩而言沒意義,所以玩耍的過程相當重要。 適度競爭帶來進步,過度競爭適得其反 相較於Play而言,Game比較具有競爭意味,結果的輸贏更顯重要。Game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幫助孩子瞭解與他人互動的社交規範、適度的競爭感也可以激發孩子想改變現狀的上進心,缺點則是較不能刺激孩子的創意與想像力,孩子可能也不懂「為什麼必須要這樣做,而不是那樣做?」而且適度的競爭感雖然可以幫助孩子進步、適度的挫折感也能訓練忍耐力,但若超過可負荷的範圍,孩子也會變成得失心太重、挫折感太高,甚至根本不想再嘗試;至於Play則是藉由玩耍來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與創意,比較趨向滿足個人的需求;Game的概念則是與他人互動的需求,並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而是依不同需求的目的而定。 2歲以下,最好都是“Play” 如何判定要讓孩子Play或是給予Game的刺激?楊琇玲治療師認為應該以發展年齡來區分,0∼3歲的孩子應以Play為主,不要有太多的規則;3歲以上的孩子則可加入Game,因為3歲之後孩子的社交發展有明顯需求,能夠與其他人玩大家規則都一致的Game,也有助於孩子經營人際關係。不過3歲後雖然會有Game的加入,但Play仍屬必要,無論孩子成長到幾歲,都要一直具備Play的能力,因為這正是發展創意的必備要素。 該如何與孩子進行遊戲 與寶貝進行親子遊戲時,該注意什麼呢?有什麼原則要掌握? 1.不用急著教孩子怎麼玩 在親子遊戲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想要教孩子怎麼玩,比方積木怎麼堆疊,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應該讓孩子自己探索、找尋事物的內在秩序與邏輯,在摸索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咬積木或打積木,應讓他自行嘗試。家長所需幫孩子的,是給予他安全的玩樂空間與玩具,正因孩子會抓來咬,所以選擇安全合格的玩具很重要。如果看到孩子咬玩具,家長就感到緊張,這種緊張的情緒也會傳遞給孩子,導致孩子無法享受這種Play的過程,便失去了Play對孩子的意義。 「你這樣不對!」←妳也說了嗎? 看到孩子的玩法錯誤,家長的反應往往是:「你這樣做不對啦!」然後馬上將玩具拿過去,教導孩子該怎麼玩。這是新手爸媽常犯的通病,也會剝奪孩子自己「發現」的樂趣與學習經驗。妳也犯了嗎? 2.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 如果家長緊張或不愉快,孩子也無法好好享受遊戲的樂趣,所以爸爸媽媽在遊戲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隨時保持愉悅的心情,腦袋會更靈活、家長本身也會更能創造出不一樣的遊戲。放心、放鬆,才會使彼此更能enjoy! 3.不用勉強做到遊戲目標 如果爸媽想要設計一些小遊戲給孩子玩,也要注意:不一定要使孩子做到遊戲的目標或完成遊戲。不少爸媽與孩子玩遊戲時,孩子達不到目標,爸媽就會不太開心,其實家長應該要把自己調整得更“playful”,不要和孩子太計較,享受親子互動的過程遠比結果來得重要。 4.先安靜陪伴與觀察孩子 比方孩子在玩積木時,看到他很專心在玩時,家長應先在一旁安靜陪伴、並觀察孩子的舉動,不用告訴他大人的想法或該怎麼做。如果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大人講太多話、說話速度太快,也會打亂他的思緒。什麼時候該與孩子講話呢?就是當孩子拋出「想與大人互動」的訊息時:可能是看看大人或是把玩具拿給大人,大人再作回應即可。 5.保持彈性,隨時皆可變更遊戲方式 把握以上的原則,就能輕鬆與孩子互動與玩遊戲。無論遊戲規則與既定方式為何,最重要的就是家長要依孩子的狀況「保持彈性」,隨時可以改變遊戲方式與隨時終止。觀察小孩的反應,當他感到害怕或大哭時就不要勉強他。不過有時候孩子表現出抗拒的態度,可能是第一次接觸到新遊戲而感到害怕,第一次不習慣可先終止,改天再試試看,或許孩子會有不同的態度表現。遊戲中只要隨時保持彈性,掌握以上原則,就能設計與創造出無限多的遊戲。 遊戲的好處多多 無論是Play或是Game,都是好處多多。遊戲的好處有哪些? *心智發展:不但可以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提升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可以增進邏輯思考的能力,處理外在經驗的認知能力會大幅提升,孩子的心智發展也會比較健全。 *情緒發展:經常玩遊戲的孩子情緒通常比較正向,自我價值感與自信心也會隨之提升。 *身體發展:同時也會促進身體感覺統合的能力,比方跳格子的遊戲可以促進平衡感與肌耐力等。 *社交能力:隨著與別人的互動增加,孩子的社交能力與技巧也會進步。這也關係到日後能否處理與面對衝突的發生。 專家推薦的10個小遊戲 0∼2歲在發展的階段中,處於感覺運動期,目的是讓孩子從感覺、運動中學習,整合感官經驗,在看似無意義的動作探索中,學習簡單的因果關係及問題解決能力。這階段所有小遊戲設計的目標,都是讓孩子在刺激過度與不足之間找到平衡;另一個目標也是協助孩子更加瞭解與正確使用自己的身體。 遊戲1.認識自己的身體 適合年齡:0∼4個月 玩法: 1. 先摸摸孩子。 2. 拉拉孩子的手,告訴他:「這是手手」,左右搖一搖孩子的手,大人同時可以唱唱兒歌;再拉拉他的腳,告訴他「這是腳腳」,以這種方式帶他認識自己的身體。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多摸摸孩子,可以讓孩子情緒穩定、刺激淋巴系統、加強抵抗力,增進親子關係。 2. 可帶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大人可以在特定的時間點作嬰兒按摩,例如洗完澡後;也可以在Play時很自然的加入擁抱或按摩。 遊戲2.練習踢腿功 適合年齡:4∼6個月 道具:一個大餅干盒蓋 玩法: 1.讓孩子臥躺,使孩子的膝蓋彎曲,並抓起他的兩隻腳。大人用手輕推孩子的腳掌,誘使他推回來;如果孩子雙腿發軟、無法施力,加上平常站立時也會軟腳,則應該就醫做進一步的測試。 2.如果孩子幾次都成功地頂回來,就可以換上餅干盒蓋,讓他用力頂著餅干盒蓋,大人再施加一點力量,讓孩子的抗衡越來越有力。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增強大腿肌肉的力量。 2. 測試嬰兒的中樞神經是否良好。 遊戲3.海盜船晃啊晃 適合年齡:8個月以上 道具:小被子一條 玩法: 1. 爸媽各拉著被子的一邊,讓孩子躺臥在裡面。再把被子輕輕抬起來,兩人可以一起慢慢、輕輕地搖晃被子;或是媽媽可以先抬高被子一點點,讓孩子滾到爸爸那一邊,接著兩人再互換。但要特別注意被子傾斜的角度不要太高,讓孩子一次翻一圈即可。 2. 隨時須注意孩子的反應。可以先慢慢搖兩下,再停下來觀察孩子,看孩子會不會抗拒,如果孩子沒有抗拒可再繼續;若孩子不願意,可等一會再試或下次再試。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可加強練習孩子翻身。 2. 訓練孩子的平衡感。 遊戲4.枕頭山爬爬樂 適合年齡:大約5、6個月左右(適合已可將身體撐起來、想往前爬但還不太會爬的孩子。) 道具:床、棉被、枕頭、一個玩具 玩法: 1.在床上做一個棉被山讓孩子練習爬行。可在孩子前方的枕頭上放置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誘使他往前爬向目標。 2.可隨著孩子的能力提高,再提升枕頭堆疊的數量與高度。大人可以在一旁替孩子加油、也可唱歌,提升歡樂感與節奏感。 遊戲目標與益處: 1.促進孩子的肌耐力、身體協調、自我挑戰的能力。 2.增加孩子的忍耐力與專注力。出現了想要拿到的目標,嬰兒就會肯支撐著體重往前爬,不但可以提升忍耐力、也可學習到「想拿玩具的需求不被立刻滿足」的承受力,更可從而發展出專注力(要專注往眼前玩具的方向爬行,而不被其他物品所吸引)。 遊戲5.不同高度看世界 適用年齡:6∼9個月 玩法: 1. 爸爸先坐著,讓孩子跨坐在爸爸肩膀上,手扶著爸爸的頭。等孩子坐穩了,爸爸再慢慢起身,不過也要注意必須以兩手扶住孩子的背部,使他不會向後倒。 2. 爸爸一邊慢慢起身,一邊說:「變高囉!變高囉!」 3. 爸爸可以帶著孩子找尋他常接觸到的人、動物或物品。比方詢問孩子:「電視呢?」若孩子不知道,媽媽就指出電視的位置、並拉著爸爸調整方向,「看,電視在這裡!」然後再問:「狗狗呢?」再依循一樣的做法,讓孩子找出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建立孩子的高低概念,從高處認識生活周遭常見的人事物。 2. 增加孩子身體的平衡控制感。 遊戲6.我說你做 適合年齡:6∼9個月 道具:數個生活常見的小物品 玩法: 1. 大人將物品一一拿起,每拿起一樣,就說出物品的名稱,然後再隨便拿其中一樣遞給孩子。例如拿熊布偶,便可對孩子說:「熊熊給你。」孩子不一定要伸手接住每一樣物品,只要放在靠近他的地方就可以了。 2. 每一個物品都給孩子之後,再反問孩子:「熊熊呢?給媽媽好不好?」如果孩子不知道哪一個是熊熊,大人就可以指著熊布偶,再問一次:「把熊熊給媽媽好不好?」如果孩子還是不知道,大人可以一邊將布偶拿起來、一邊說:「這個就是熊熊,媽媽要把熊熊拿過來囉!」 3. 若孩子拿錯物品給大人,並不需要刻意指正他「這是錯誤的物品」,只要順水推舟地說:「喔!你拿盒子給媽媽呀?」即可。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讓孩子認識日常用品。 2. 讓孩子理解並學習聽從他人的指示。 遊戲7.球池嬉戲樂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適合能坐穩、捉握能力良好的孩子。) 道具:紙箱一個;不同材質、顏色與大小的球 玩法: 1. 大人將各種材質與顏色的球放在紙箱內(例如皮球或自製的小球),再輕輕將孩子也放進紙箱裡。 2. 家長可以在一旁,拿球在他的臉上或身體上輕輕摩擦。一邊唱歌一邊與他玩,亦可推著紙箱慢慢向前走,讓孩子感覺到空間感與速度感。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適合能坐穩、捉握能力良好的孩子。) 道具:紙箱一個;不同材質、顏色與大小的球 玩法: 1. 大人將各種材質與顏色的球放在紙箱內(例如皮球或自製的小球),再輕輕將孩子也放進紙箱裡。 2. 家長可以在一旁,拿球在他的臉上或身體上輕輕摩擦。一邊唱歌一邊與他玩,亦可推著紙箱慢慢向前走,讓孩子感覺到空間感與速度感。 遊戲目標與益處: 1. 刺激孩子肌肉與關節的感覺。 2. 刺激孩子對於辨認各種不同材質的觸覺與不同顏色的視覺能力。 遊戲8.大盒小盒裝一裝 適合年齡:9∼14個月 道具:三個大小不同、但形狀一樣的盒子 玩法: 1. 把三個保鮮盒依大小層層套疊,然後在孩子面前一個一個拿出來擺在一旁。 2. 接下來引導孩子自己隨意套放,讓他以視覺及操作的動作來體會物品的大小概念。 遊戲目標與益處: 增加孩子對於大小概念的認識,屬於認知概念的活動範圍。 遊戲9.跟著魔毯遊世界 適合年齡:9∼14個月 道具:一條厚的大毛巾 玩法: 1. 大人先在地板鋪上軟墊、再鋪上大毛巾,並讓孩子坐在大毛巾上方。大人拉起毛巾另一端,一邊面對孩子,一邊緩緩倒退並拉著毛巾向後走。 2. 可以邊走邊唱兒歌,增加孩子玩樂的興致。每唱到一個段落後就停下來,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害怕不敢坐,就把孩子抱起來;如果他很開心就可以繼續,並可斟酌變化速度,但要注意安全。 遊戲目標與益處: 增進孩子的平衡控制感與刺激神經。 遊戲10.神秘袋裡的小法寶 適合年齡:9∼14個月 道具:一個小布袋;還有孩子常見的物品,如奶嘴、梳子、帽子等 玩法: 1. 把所有物品放進小布袋內。大人先伸手進袋子裡抓出一個物品,然後問孩子:「這是什麼啊?」等幾秒後,再告訴他:「是帽子喔!」 2. 接下來換孩子自己伸手進去抓,同樣也問他:「這是什麼?」等久一點,再告訴他:「是梳子喔!」藉著這種方法讓孩子多認識一些詞彙。 遊戲目標與益處: 增加孩子所能夠使用的語言詞彙。 楊琇玲 學歷:美國Drexel University舞蹈治療碩士 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親子舞蹈治療團體 現任:台安醫院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舞蹈治療師 林聖曦 學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幼教博士 美國奧瑞岡大學幼教碩士 經歷:台東大學副教授 現任:台南大學幼教系副教授

爸比媽咪,該如何跟寶寶說話?

2012年01月14日
公開
37

文�李佩璇】 語言是在社會中與他人溝通的方法,可以使用這些語詞來代表物體與行動,並且溝通個人的需求、感覺與想法,甚至影響孩子日後的思考邏輯,然而這麼精細的認知和發展學習,並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夠學會,即使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不停的吸收環境中的訊息,因此爸爸媽媽和孩子說話時,其實他們的小腦袋都在不停學習喔! 嬰幼兒3歲以前的語言發展 小嬰兒在能夠順利使用語言之前,會透過發出各種聲音訊息,讓照顧者知道他的需求和感覺,最一開始就是哭叫,接下來可能會發出類似母音的單音,像是「達達」等聲音。至於6個月大之後,寶寶開始會重複比較複雜的音,例如「巴巴、那那、媽媽、鴨鴨」等,這時大人常會以為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了!其實,嬰兒對於自己發出的聲音,還不知道有任何意義。大約到了9個月至10個月大,他們開始模仿且記得一定數量的語音,也已經會把聽起來像是語言的音串聯在一起,只不過對成人來說,只知道寶寶會一個人喃喃自語,但還無法分辨孩子到底在說什麼。 2歲至2歲半•語言爆炸期 通常在1歲之後,孩子能說出第一個有意義的字,比如說指著皮球:「球球!」或是搖頭表示不要,有的孩子甚至能清楚的說出「不」這個字,雖然還不能說出清楚的句子,但是成人對他說話時,比較能夠理解意思,大部分孩子會搭配手勢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想要喝奶,就會用手指著奶瓶叫媽媽。 臺灣幼兒早期教育協會理事長劉百純老師表示,在寶寶2歲至2歲半時,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的「爆炸期」,一直以來寶寶就像海綿一樣吸收週遭的聲音和語言,但必須練習口腔的動作來發出正確的音,因此在2歲之後,口腔的發展已經漸漸成熟,會將之前所模仿、記憶和學習的語言,在這個時候表達出來,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在這段期間可能突然會冒出整句話,甚至是從來沒有教過他的,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在寶寶還不會講話前,就要留意平常和寶寶說話的方式和口氣,因為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是很快的! 如何與學說話的寶寶互動 表達是人類很重要的技能之一,若在寶寶學說話的階段,多留意孩子這方面的發展,並且給予充分的誘導,對孩子學習語言會有很大的幫助,不過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不同,也不需要太過急躁,免得讓孩子倍感壓力。 多和孩子說話 聽覺是所有感官中最早發育的感官之一,寶寶從在媽媽肚子裡開始,就能透過聽覺聽到環境周圍的聲音,因此從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多跟他說話,比如寶寶醒來要喝奶時,就可以跟他說:「你醒來了嗎?是不是肚子餓了要喝奶?媽媽來餵你喝囉!」嬰兒還小不會回答,但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製造機會跟寶寶說話,劉百純理事長表示:「媽媽在幫寶寶換尿布、餵奶的時候,都可以用話語敘述正在做的事,一方面提供寶寶語言學習的機會,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親子親密的溝通,看起來雖然有點像媽咪在自言自語,但其實寶貝正在進行接收性語言的學習。」正因為孩子雖然不會表達但聽得懂,因此當孩子稍微大一點,可能會到處爬,很多媽媽會用威脅的語氣,或負面的話語告誡孩子,例如:「就跟你說不可以這樣,再爬到門口就把你關起來!」「為什麼吃飯不坐好?媽咪最討厭你了!」對孩子來說,會把這些語言記起來,也許某天你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在幼兒園用同樣的語氣教訓同學,所以劉百純理事長提醒家長,跟寶寶說話時,父母不要把憤怒的情緒或是負面否定的言辭參雜在話語中。 【完整內容請見2011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1〜5歲都要玩──5大類玩具,分齡推薦!(二)

2012年01月13日
公開
72

第四類:肢體動作玩具 發展能力 肢體動作玩具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起身做一些促進大肌肉運動的活動,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提升孩子的身體概念,讓他了解自己的身體,進而具備更佳的動作學習技巧,這些活動包括攀爬、推拉、跳、溜滑、搖晃、搬疊、划步、丟擲、鑽爬、拍擊、平衡、滾動及騎乘…等。 1〜2歲:球類玩具 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藉由球類玩具來練習推、或踢的動作,爸爸媽媽可以坐在地上陪他玩,把球滾到孩子那理,再請他推、或踢回來,可以訓練他手和腳的大肢體動作。 而球的大小,通常是以孩子雙手向前舉起(向前看齊的動作)的寬度為主,他可以比較輕鬆的控制,張旭鎧副院長特別建議家長提供大籠球,因為它可以藉由充氣來調整大小,配合孩子的成長發育情形,題外話,媽咪也可以用它來運動瘦身,非常實用。 如果給孩子的是硬式的球(如:足球),就要考量到孩子2歲以後可能會比較喜歡拿來丟,這時就要評估家裡可能產生的「災害」嚴重性,此外,也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太小的球,否則可能會有吞食的危險。 2〜3歲:隧道玩具 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希望他可以開始練習改變肢體姿勢,爸爸媽媽可以提供他隧道類型的玩具,孩子在爬過隧道的過程裡,會經歷許多不同的姿勢轉變,由站著到趴著、爬行、然後又從趴著再站起來。 滾筒型的玩具也不錯,除了鑽山洞的功能以外,孩子還可以趴在上面滾,或是爬進裡面滾,肢體表現的空間又更大,孩子不玩以後還能加工製成座椅,或是靠在牆邊當作簡單的靠背使用。 如果實在無法準備隧道或滾筒,張旭鎧副院長建議,爸爸媽媽也可以利用大型的積木自行組裝成一個隧道,甚至是用紙箱連起來,做成隧道讓孩子鑽也可以! 至於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必須練習改變身體姿勢?張旭鎧副院長表示,3歲以後,孩子會發展出越來越複雜、困難的動作,如騎3輪車,這些較高難度的動作,危險性也相對較高,因此,在此之前,孩子必須預先學習快速反應,並建立起自我保護的機制,這種保護機制就藏在這些訓練改變肢體動作的活動之中,例如:頭頂遇到障礙物時該怎麼辦?沒有鑽過山洞的孩子可能無法立即反應出低下頭的動作,而這種立即的反應正是由2〜3歲階段時,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反覆作出這些動作而來,它們已經內化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其效果就像是劇烈運動前的熱身一樣! 3〜4歲:3輪車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3歲時讓他騎3輪車,他應該很快就能學會,其實,這是不太正確的觀念,孩子3歲會騎3輪車是需要經過練習的。 練習3輪車的第一步絕對不是坐好、腳放在腳踏板上,然後就開始踩,第一次接觸3輪車的孩子恐怕沒辦法做到。首先,應該先讓孩子跨坐在坐墊上,雙手握著把手,腳開始在地面上滑動、帶著腳踏車前進,先練習平衡,等孩子學會了,才教他練習踩腳踏板。 孩子會前進了以後,再進一步教他控制腳踏車的能力,如轉彎、煞車,這時就會運用到前面所建立的肢體能力,因為騎3輪車需要雙手和雙腳的動作協調性,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會出現很可愛的騎乘動作,2隻手跟著2隻腳一起動個不停,騎得歪歪斜斜的,無法分開控制手和腳,這就是沒有先建立好基礎動作的結果,必須回過頭從簡單的動作開始練習。 4〜5歲:公園裡的遊樂設施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到了4歲以上,肢體動作的訓練就不建議使用玩具了,此時,最適合孩子的玩具應該是公園裡那些多樣化的遊樂設施,因為從3歲騎3輪車開始,家裡的空間應該已經不夠讓孩子活動筋骨了,建議爸爸媽媽應該多帶孩子到戶外玩耍。 如果遊樂設施玩膩了,也可以帶著孩子的3輪車、滑板車出門,甚至讓孩子學直排輪,讓他能在空曠的場地充分發揮各種肢體動作的運用。 第五類:社會互動玩具 發展能力 社會互動玩具的主要功能在於提升孩子的人際互動及社交能力技巧,讓孩子透過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從中學習到等待、溝通、協調、遵守規則等能力,並建立同理心。 1〜2歲:套疊杯組 爸爸媽媽可以準備由大到小、可順序堆疊的套疊杯組,或是更精緻可愛的俄羅斯娃娃作為這階段孩子的社會互動玩具。 這種玩具一定要由爸爸媽媽來帶他玩,才能達到社交互動的功能,因為這麼小的孩子還無法區分物品的大小順序,所以爸爸媽媽要教他把手伸出來,說:「請給我」,如果孩子說了,就給他一個,並且教他說:「謝謝」,接著讓孩子再說一次「請給我」,然後再給他一個讓他套上去,依此類推。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這個遊戲的重點不在於孩子有沒有把杯子放好,而是他是否和別人產生良好的互動,而非直接去搶玩具。 2〜3歲:手偶 手偶通常會有動物的形象,爸爸媽媽利用手偶和孩子互動的目的在於,讓孩子能夠習慣和爸爸媽媽以外的人互動,也就是和手偶的形象(如:小狗)產生互動。 在玩的過程裡,親子可以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爸爸媽媽可以問孩子:「小貓咪,你看小狗的鼻子在哪裡?可以用你的爪子去抓一下嗎?」,如果孩子還沒辦法用玩偶的爪子去抓,先用他自己的手抓也無所謂。 假如沒有手偶,用一般的布偶來進行互動也可以,親子一同發揮想像力,創造不同的互動情境,藉此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張旭鎧副院長指出,對於很多太過害羞、不敢和別人打招呼的孩子,我們經常透過遊戲治療的方式,讓孩子先學習跟玩偶說「你好」、再拿玩偶去跟別人說「你好」,進而能夠自己和別人打招呼。 3〜4歲:大型廚房設備玩具組 如果經濟上許可,這個時期可以為孩子準備大型的廚房設備玩具組,張旭鎧副院長表示,這麼做的目的和一般扮家家酒遊戲不太一樣,一般扮家家酒可以用一些小盒子、小拖鞋,甚至虛擬的空氣來作為道具,但在這裡我們希望給孩子的是一些比較近似真實的東西,而大型廚具組玩具裡的鍋、碗、瓢、盆大小都是剛好適合孩子的,而且不論男生女生通常都會喜歡。 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開始學習體貼、照顧別人,以後進入團體生活時,會比較容易適應,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請孩子幫忙倒一杯水或煮一個餐點,相信孩子一 定非常樂意配合。 張旭鎧副院長發現,現在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他們知道如何與大人或哥哥姊姊互動,而且也習慣大家會禮讓他的互動模式,但是一進入幼稚園就變得退縮到不行,因為他們缺乏和同年齡孩子互動的經驗,所以爸爸媽媽也可以為孩子安排與鄰居或朋友的小孩一起進行遊戲,大家可以一起合力做一道菜,或是有的人當廚師,有的人當服務生、客人,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 4〜5歲:多人進行的團體玩具 這個階段要把難度提高,讓孩子參與多人同時進行、或是具有輪流性質的團體遊戲,如電動釣魚、鱷魚拔牙…等玩具,以釣魚玩具為例,當許多孩子一起進行遊戲時,難免會碰到魚竿線打架…等問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要學習如何與同儕互動、溝通、協調、排解糾紛,而具有輪流性質的玩具還能訓練孩子等待、培養其耐心,這類玩具能夠提供孩子社交情境,讓孩子有機會練習如何與人相處,對社交能力很有幫助。 所以重點並不在於孩子釣魚釣得有多好,需要在意的是孩子與別人互動的狀況,爸爸媽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特別留心觀察,在適當的時機,給與孩子機會教育。 如何正確陪孩子玩玩具? 廖笙光技術長認為,玩具不是100%可以代替父母的,孩子最重要的玩具其實就是爸爸和媽媽,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買了玩具丟給孩子自己玩,孩子的能力就會進步,應該多花一點時間陪孩子練習!爸爸媽媽在陪孩子玩玩具時,是否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點呢? 不要過度干涉玩法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孩子才是遊戲的主導者,爸爸媽媽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要求孩子照著說明書上的玩法去操作,應該耐心等待,觀察孩子自己會創造出什麼樣的玩法,等孩子玩出興趣和心得以後,再提供他不同的玩法作為參考。 廖笙光技術長也指出,小孩子的能力差異很大,舉例來說,一個從小父母就訓練他自己拿湯匙吃東西的孩子,和一個被大人餵食到2、3歲的孩子相比,前者可能第一次拿到切菜玩具時就能得心應手的操作,後者則需要多一點時間來練習,所以爸爸媽媽不需要過於心急,因為玩玩具本來就應該是一種沒有壓力的練習過程。 一次只給3個玩具 廖笙光技術長認為,爸爸媽媽提供孩子的玩具,一次不要超過3項,不要給他一堆玩具讓他自己玩,否則孩子每個玩具都只玩1、2分鐘,專注力無法培養出來,如果在家這樣玩了4年,以後進入幼稚園,孩子拿到不想玩的玩具馬上就會跑掉,或是玩了一下下又想去拿別人的,這樣的孩子很難不被老師抱怨。 因此,爸爸媽媽一定要準備一個玩具收納箱,將孩子暫時不玩的玩具收納起來,要讓孩子有交換的概念,確定某個玩具不玩了,就跟爸爸媽媽換成另一個,否則面對散落一地的玩具,孩子為什麼要專心玩同一個? 陪玩時間要固定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大人的時間比較具有彈性,因為我們懂得看時鐘,但是對於孩子而言,他們作息的準則就是身體的生理時鐘,每天都是很規律的在運作,所以爸爸媽媽陪孩子玩遊戲的時間最好能夠固定,否則在孩子認為該玩玩具的時候,如果爸爸媽媽沒空陪他玩,他的情緒可能就會發作。 張旭鎧副院長也建議家長,即使自己真的累了,也要跟孩子說清楚什麼時間可以再陪他玩,不要讓孩子一直處於期待和失望的情緒當中,否則親子關係很可能越來越糟。 適度的中間休息 雖然玩玩具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但孩子玩玩具時通常都很專心,張旭鎧副院長指出,長時間過度專注可能會消耗孩子的視力及腦力,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在陪孩子玩玩具時,最好每半小時休息10分鐘,讓孩子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 動靜活動交互穿插 由於大部分的玩具還是偏向靜態操作為主,大量倚賴視力,而長時間玩同一種玩具也會讓作用力全都聚焦於同樣幾組感官和肢體肌肉上,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在安排遊戲時間時,能夠以半小時靜態玩具、半小時動態玩具(如肢體動作類玩具)的方式交互穿插,對孩子的身體才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喔! 張旭鎧 現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 QQzOO全能教育館兒童健康醫學主任 學歷: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畢業 經歷:敦南實和聯合診所復健副組長    適健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 廖笙光 現職:臺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學歷:長庚醫學院職能治療系 經歷: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職能治療師    聰敏兒兒童發展中心    基隆學校系統職能治療師

1〜5歲都要玩──5大類玩具,分齡推薦!(ㄧ)

2012年01月12日
公開
59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61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 臺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 孩子的工作就是遊戲,而玩具則是遊戲時不可或缺的材料,因此,它可以說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適當的玩具可以提供孩子豐富的刺激,促進其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孩子需要的能力有哪些?什麼樣的玩具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這些能力?1〜5歲,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可以玩些什麼? 玩具的重要性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玩具,也會要求爸爸媽媽買玩具作為禮物,您是否曾經感到疑惑,花錢買玩具給孩子,究竟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玩具為什麼有助於發展? 事實上,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最主要的活動就是遊戲,在遊戲的過程裡,孩子會自然而然的提升各項能力。一個好的玩具,可以發揮吸引孩子的作用,提供孩子進行遊戲的動機,讓他更願意、也更順利的進行遊戲。 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張旭鎧表示,玩玩具其實也是孩子未來人際互動能力發展的基礎,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還不太能夠跟其他人互動,因為他們的語言和動作都尚未發展成熟,但是玩具會先吸引孩子,讓他先跟玩具玩,這其實就是互動的開始,久而久之,孩子會從自己跟玩具玩,進步到和爸爸媽媽一起玩玩具,接著能夠和其他同儕一起分享玩具。 臺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也指出,孩子在操作玩具的過程裡,會練習到各種大、小肌肉的動作技巧,同時也會增進其認知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熟悉在將來的成長過程裡,他會遇到些什麼(例如透過布偶來認識動物),讓他有機會先預習,以後真正碰到時才不會因為陌生而感到排斥,這些其實都和日後學會如何照顧自己的各項生活自理能力有關,可以算是一種對未來生活的事前準備。 此外,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觀察孩子對玩具的反應,來檢視孩子是否在發展上遇到障礙,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避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所以玩具對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選擇適合的玩具? 根據能力發展決定玩具 在為孩子選購玩具前,爸爸媽媽必須先了解孩子目前的發展階段,才能針對孩子的需求,提供最恰當的玩具。 首先,必須先知道,孩子的動作、心理及認知發展,都具有「連續性」的特質,也就是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建構在前一個階段所建立的基礎能力之上,例如:先學會站穩,才能學走路,進而學跑、跳,所以當發現孩子的能力還不足以操作某個玩具時,爸爸媽媽也不需過於擔心,很可能是因為前置的技巧尚未建立好,可以先讓孩子從較簡單的玩具開始玩起。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判斷玩具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最簡單的方式可以依玩具所標示的建議年齡作為參考。當爸爸媽媽給孩子新玩具,孩子卻不會玩時,可以先把它收起來,過1、2個星期再讓他玩一次,通常試個2〜3次,每次都讓孩子增加一點經驗,孩子很快就會懂得如何操作了。 不要拘泥於玩具的形式 此外,張旭鎧副院長認為,當孩子不想玩某個玩具時,爸爸媽媽可以先思考自己給孩子玩具的目的在哪裡,例如給孩子一顆足球,是希望能夠藉由踢球訓練他的腳力,孩子不喜歡踢足球,但搞不好喜歡踢罐子,因為他喜歡踢罐子時發出來的聲音,那爸爸媽媽提供給他的玩具就應該是那個罐子,因為重點是讓孩子玩玩具的目的,而非玩具本身的形式。 那麼,已經買回家的玩具該怎麼辦?張旭鎧副院長自己作為2個孩子的爸爸,當然也能體會父母的感受,好不容易選了一個自認為很棒的玩具,可能也花了不少錢,孩子卻不玩,心理上一定感到非常挫折、失落。他認為,爸爸媽媽就讓孩子去踢他想踢的罐子,但是可以把球放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經常告訴他:「這顆球很棒喔,它也可以踢來踢去!」,等罐子已經踢得很熟練、孩子想嘗試看看能不能踢其他東西時,他就會去玩那顆球了,所以不需要在玩具剛買回家時就要求孩子馬上玩。 尊重孩子的玩法 張旭鎧副院長認為,照道理來說,爸爸媽媽應該不會有「買了超過孩子能力的玩具,讓他沒辦法玩」這個問題,問題應該是出在父母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標準玩法去玩那個玩具! 舉例來說,太小的孩子手部操作技巧還不靈敏,還不會玩切菜組玩具,但是他可能會一直抱著它,這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急著教孩子怎麼操作,只要他願意去接近這個玩具就可以了,要是一直強逼他練習所謂的標準玩法,只會讓孩子覺得玩玩具是件痛苦的事情,並且對這個玩具感到排斥。 張旭鎧副院長建議,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有2個特點,第一是新奇感,也就是孩子沒看過的玩具,再來是顏色鮮豔,爸爸媽媽只要掌握這2個原則,就能買到孩子能夠接受的玩具。 各種功能玩具介紹 不論是哪一種玩具,都有其特別設計的既定功能,可以讓孩子在輕鬆、沒有壓力的遊戲過程裡,不知不覺的提升各項能力,發揮寓教於樂的效果。張旭鎧副院長、廖笙光技術長與小編根據玩具不同的功能性,整理出5大類有助孩子能力發展的玩具介紹,並依照適合的年齡層由小到大排列,供爸爸媽媽作為為孩子選擇玩具時的參考! 第一類:認知玩具 發展能力 透過玩具誘發孩子對各種抽象認知概念的了解,如自我概念、線條、數量、顏色、形狀、配對、關係、序列、空間、分類、因果、時間、部分與整體…等。 1〜2歲:形狀配對玩具 這類玩具主要訓練的是孩子對形狀和顏色的認識及配對,同時也和手的操作技巧有關,它通常包含最基本的3種形狀,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孩子必須練習把這些形狀板放進相對應的洞裡。 1歲的孩子可能還不太能夠把一些有角度的形狀板精確的放進去,但爸爸媽媽可以先讓他有個經驗,帶著他的小手去拿、去放。 到了2歲,孩子通常已經能夠分辨正確的形狀和顏色,操作上也會比較順利,這時爸爸媽媽就可以一邊告訴他這是什麼形狀和顏色,讓孩子在玩玩具的過程當中,把各種形狀和顏色的名稱都學起來。 2〜3歲:木製積木 在積木堆疊的過程裡,孩子不但可以認識形狀(哪些形狀可以堆在一起)、顏色(怎麼排列看起來才有一致性),同時也能認知到物體彼此間的關係,例如:積木必須從低的堆到高的,這對他的空間概念和順序概念都會有所幫助,如果沒有經歷這個過程,將來孩子在與人討論蓋房子時,可能就會問:「為什麼不先蓋5樓再蓋1樓?」。 張旭鎧副院長提醒,在陪孩子玩積木時,爸爸媽媽不要一開始就想教他做出很漂亮的東西,也不要急著告訴他一些規則,如三角形尖尖的,不可以放在最下面,一定要放在最上面,要讓他自己嘗試錯誤,否則孩子的創意就會被抹煞,即使認知能力再強,沒有創意,將來不論是在生活或求學的發展上都會受到限制。 此外,廖笙光技術長指出,堆疊積木的動作還能訓練孩子肩膀和手的力量控制與動作協調度,通常2歲左右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堆高5個積木,到了3歲以後,就可以堆高8個積木以上。 3〜4歲:拼圖 拼圖可以發展孩子的空間概念,也和專注力的培養有關。一般而言,我們會認為平面的組合(2度空間)應該比立面的組合(3度空間)來得簡單,那麼為什麼是先玩積木再玩拼圖呢?張旭鎧副院長解釋,在孩子的操作過程裡,積木的變化性較大,可以隨意的排列,但是拼圖每一塊的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比積木的難度更高。 玩拼圖的方式,一開始建議先從4片開始,爸爸媽媽不必特別到玩具店去找4片的拼圖,只要利用顏色鮮豔的月曆紙,或是孩子已經看過、即將淘汰的繪本內頁,裁成4等份,就是一個最基本的拼圖了!等孩子能夠拼出來以後,可以接著把它裁成8等份、16等份,孩子又可以繼續玩。而且這種拼圖的邊緣是平整的,不像市售的拼圖有凹洞和凸出設計,以簡易度來說,更適合幼兒操作。 其它變化玩法: 1. 找一張白紙,讓孩子在上面塗鴉,畫完後爸爸媽媽再幫他製成拼圖。 2. 把圖案紙貼在厚紙板、瓦楞紙上,再裁成4等份,可以增加拼圖的堅固程度。 3. 把圖案紙貼在幾塊拼湊完整的七巧板、或積木上,再按照接合處的形狀裁開,製成更精緻的拼圖。 4. 3歲以上的孩子要開始練習使用安全剪刀了,讓孩子自己把圖案紙剪開,再拼回去。 4〜5歲:花片 花片比拼圖和積木更小、更容易吞食,所以適合較大的孩子,花片組裝的過程同樣可以讓孩子學習形狀、顏色和物體的相對空間概念,不過,它可以做出更複雜、精細的組合物,如機器人、花園…等,對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認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讓孩子玩花片前,爸爸媽媽只要告訴他一個簡單的小技巧:「把2個花片旁邊的凹洞90度交叉放進去,就可以連接起來」,接下來就讓孩子自己玩,過一段時間等孩子玩出興趣之後,爸爸媽媽也可以跟著在旁邊組裝,當孩子過來詢問該怎麼做才能做得這麼漂亮時,爸爸媽媽再告訴他做法。 張旭鎧副院長認為,問問題這件事情在玩玩具的過程裡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應該開始教導他如何向別人求助、表達自己的困難,這對孩子的語言表達和人際互動都有幫助。 第二類:感覺操作玩具 發展能力 感覺操作玩具主要的功能是增加手指肌肉的力量和靈巧度,包括撥動、按壓、抓握、敲打、堆疊、組合、切、捏、拉彈…等動作,同時也藉由操作時接收到的聲音及觸感,提供孩子感官上的刺激。 1〜2歲:玩具鋼琴 玩具鋼琴有很多按鍵,孩子按了以後會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一方面可以提升孩子聽覺的敏銳度,同時也讓他被聲音吸引而更願意去操作按鍵,有助於訓練手指的小肌肉發展。 孩子在剛接觸玩具鋼琴時,一定是先用拍打的方式,不過到了1歲半左右,他開始會用手指頭指東西了,同時也就具備以一根手指按壓按鍵的能力,甚至進一步用雙手一起彈,訓練2隻手的協調性。 有些爸爸媽媽會擔心,這些聲音對孩子來說會不會太大?對孩子的聽覺是否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張旭鎧副院長認為,只要是由孩子自己操作而發出聲音的玩具就沒有問題,因為人的本能會趨吉避凶,當聲音大到孩子受不了,孩子就不會想玩了,所以不需要過於擔憂。 2〜3歲:鼓 2歲左右的孩子,因為開始要訓練他的大動作,所以鼓對他來說是很適合的玩具,藉由鼓的操作可以訓練雙手的協調性,也可以讓孩子體會力量越大,聲音也會跟著變大的感受,進而學會控制自己的力道。 此外,鼓這種沒有音階的樂器,可以讓孩子開始認識什麼叫作節奏感,但節奏感通常要到3歲左右才會發展得比較好。 3〜4歲:黏土 黏土對孩子的觸覺刺激很有幫助,因為他的觸感和其他東西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孩子從3歲開始就會很喜歡玩黏土。黏土可以讓孩子學習「建構」的概念,對手的力量訓練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因為它會同時運用到手掌和手指的力量。 玩黏土首先要引導孩子練習「搓長條」、「揉圓」和「壓扁」3個動作,接著再讓他自行發揮創意,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作品,例如:把一堆圓球接在一起,變成一隻毛毛蟲。 如果擔心黏土的安全性問題,爸爸媽媽可以用高筋麵粉加水製成麵團,用來代替黏土,因為高筋麵粉做出來的麵糰硬度較高,對孩子的手部肌肉才有幫助,等孩子做出成品之後,爸爸媽媽還可以把它放進烤箱裡、烤成餅乾給孩子吃,因為是自己做出來的東西,相信孩子一定會吃得非常開心! 4〜5歲:切食物玩具 市面上常販售的切水果、切蛋糕玩具都屬於這類型的玩具,在切東西時,孩子必須找出食物的接縫處在哪裡,並且運用劃、割、剁、切等更種技巧,設法將黏住的魔鬼氈分開,可以充分利用到孩子的手掌與手指肌肉,同時也訓練雙手的協調性,及左手固定東西時的穩定性。 廖笙光技術長指出,現在很多孩子的字都寫得不漂亮,原因出在他們手掌向外翻轉的斜手弓動作沒有訓練出來,而只有在我們手掌3個手弓(縱手弓、橫手弓和斜手弓)的力量和技巧都具備時,字才會寫得漂亮,拿湯匙、筷子時也能拿得比較穩,而斜手弓的出力可以在玩切菜玩具的時候出現,這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訓練。 第三類:圖文、語言表達玩具 發展能力:孩子的成長是按照聽、說、讀、寫的程序一步一步進行,對於5歲以下學齡前的幼兒來說,藉由遊戲來學習聽、說、讀、描畫…等能力,是這纇玩具所提供的重要功能。 1〜2歲:繪本 繪本有各種材質,除了傳統的紙本書,還有布書、塑膠製的洗澡書…等類型,各有不一樣的觸感,爸爸媽媽可以依照不同的使用情境提供給孩子。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所謂的繪本和一般故事書不同,它在圖案裡會隱藏很多細節,爸爸媽媽在挑選時,可以選擇色彩比較鮮豔、對比較為強烈的繪本,會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在陪孩子讀繪本時,不能只是看著書念故事給孩子聽,還要帶著孩子指認這些圖案,如:這是小狗、這是藍色,因為1歲半〜2歲半是孩子的語言爆發期,這時他的詞彙量增加最快,是教他這些名詞最有利的時機。此外,張旭鎧副院長也指出,要設法讓孩子看著爸爸媽媽說話時的嘴形,因為孩子要學語言不是光靠聽聲音,懂得嘴形的運用也非常重要。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按照聽、說、讀、寫的發展程序,孩子首先一定要先學會聽,所以,這個階段努力的目標是,當爸爸媽媽打開書本問孩子:「小狗在哪裡?藍色的氣球在哪裡?」時,孩子都能很快指認出來,要讓孩子聽得懂大人的指令,並且能夠開始辨識一些簡單的事物。 2〜3歲:玩具麥克風 2歲以後的孩子開始愛上說話了,他會非常喜歡玩自己的聲音,發出各式各樣的「怪聲」,這時爸爸媽媽不妨提供他玩具麥克風作為玩具,增加他想表達的意願。 玩具麥克風通常有2個功能,一個是透過裡面的塑膠薄膜或彈簧,讓孩子的聲音產生歪曲或回音,和原本的聲音聽起來不太一樣,另一種是錄音的功能,可以讓孩子錄下自己或別人的聲音再播放出來,效果就好像一直有個人在模仿別人說話一樣,孩子會覺得很有趣,無形中也增加他說話的機會。 張旭鎧副院長提醒,當孩子用玩具麥克風玩聲音時,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跟他說:「你在講什麼?我都聽不懂!應該是這樣講才對,來,你跟著說一次!」,這樣就剝奪了他的樂趣了,先讓他隨意亂說,然後再跟他借一下麥克風,說一次正確的說法給他聽,久而久之,孩子慢慢就會學到正確的說話方式了。 3〜4歲:扮家家酒玩具 張旭鎧副院長表示,3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希望他能夠「讀」,所謂的讀,就是可以解讀、理解之前所聽過的故事,甚至爸爸媽媽還可以鼓勵他們創造一些故事,並且透過各種扮家家酒的玩具,邊說邊操作的把這些故事演出來! 因為孩子不可能自己一個人玩扮家家酒,爸爸媽媽一定要多陪伴孩子,或是找其他同儕陪孩子一起進行這纇遊戲,對他們的語言、人際互動及社交能力發展都很有幫助。 4〜5歲:繪圖本、蠟石 4歲以上的孩子,開始有拿起筆來寫東西的慾望產生,但是他們還不會寫字,所以姑且只能算是塗鴉、畫畫。所以爸爸媽媽在這個階段可以為他們準備繪圖本、無毒蠟石、蠟筆等玩具,讓他們練習。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最適合孩子的臘筆介於1〜2寸之間,最好不要提供長蠟筆,因為用越短的筆寫東西,越能充分運用到姆指、食指與中指的力量,對手部力量的訓練來說是很好的方式,這也就是為什麼以前的孩子寫字比較漂亮,因為他們都把筆寫到很短、剩下一點點還捨不得丟。 張旭鎧副院長指出,這個階段並不建議使用著色本,所謂的繪圖本,應該是以空白的素描本為主,因為市售的著色本通常需要大面積的上色、塗滿,對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沒有那個耐性,如果想練習著色,爸爸媽媽可以自己畫一些簡單的圖案,如圓形、小蝸牛、小花,讓孩子練習幫它們塗上顏色。 第四類:肢體動作玩具 發展能力 肢體動作玩具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起身做一些促進大肌肉運動的活動,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提升孩子的身體概念,讓他了解自己的身體,進而具備更佳的動作學習技巧,這些活動包括攀爬、推拉、跳、溜滑、搖晃、搬疊、划步、丟擲、鑽爬、拍擊、平衡、滾動及騎乘…等。 1〜2歲:球類玩具 1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藉由球類玩具來練習推、或踢的動作,爸爸媽媽可以坐在地上陪他玩,把球滾到孩子那理,再請他推、或踢回來,可以訓練他手和腳的大肢體動作。 而球的大小,通常是以孩子雙手向前舉起(向前看齊的動作)的寬度為主,他可以比較輕鬆的控制,張旭鎧副院長特別建議家長提供大籠球,因為它可以藉由充氣來調整大小,配合孩子的成長發育情形,題外話,媽咪也可以用它來運動瘦身,非常實用。 如果給孩子的是硬式的球(如:足球),就要考量到孩子2歲以後可能會比較喜歡拿來丟,這時就要評估家裡可能產生的「災害」嚴重性,此外,也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太小的球,否則可能會有吞食的危險。 2〜3歲:隧道玩具 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希望他可以開始練習改變肢體姿勢,爸爸媽媽可以提供他隧道類型的玩具,孩子在爬過隧道的過程裡,會經歷許多不同的姿勢轉變,由站著到趴著、爬行、然後又從趴著再站起來。 滾筒型的玩具也不錯,除了鑽山洞的功能以外,孩子還可以趴在上面滾,或是爬進裡面滾,肢體表現的空間又更大,孩子不玩以後還能加工製成座椅,或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