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2年01月14日
公開
19

成長小弟派對 - 慶祝睡過夜

本來今天有個很正式的慶祝派對, 目的是慶祝孩子有進步值得鼓勵的事, 後來因為晚上行程改變, 只有安弟, Miumiu Juju慶祝自己睡的事蹟, 一開始用他們都知道的成長小弟故事, 故事是一個成長小弟分別在完美村及進步村的故事, 主要是鼓勵孩子(也鼓勵父母)以進步為成長的喜樂, 不是一開始就要達到完美的標準。 然後呢針對大家都和父母分房睡的經驗, 問他們問題,如,什麼時候開始和父母分開睡的, 還有,如何辦到可以自己睡的事.... 問Juju時:你什麼時候開始自己睡的? Juju: 很晚啊, 大概十一點.... 大伙笑成一團, 因為他誤會我問他上床時間... 然後Miumiu 說了第一次自己睡的經驗: 莫名的被安排到另一間睡覺, 然後就和父母分開睡了...。 安弟的經驗: 一開始, 睡前有爸爸或媽媽陪, 睡醒時旁邊也通常有爸爸或媽媽, 中間睡著也都不知道自己一個人睡, 然後,就習慣可以自己睡了。 最後本來有個打蛋儀示(成長小弟繪本中有打蛋的情節), 但是太晚了, 沒法兒把打好的蛋做布丁或蒸蛋, 所以也省略了。 對我來說,其實效果不如預期, 因為這是一個配套活動, 大概只有鼓勵到安弟吧! 睡前我問安弟, 對這簡單有點candle的派對, 他滿意嗎? 他說"很滿意", 或許加上我準備了個紀念禮物(就是另一組床組, 是有企鵝圖案的), 還有Miuju來家裡過夜, 對他真的是很特別的派對吧! (進步派對是學芬蘭技能教養法的其中一招, 至於如何實踐, 我們還要多努力!)

2012年01月09日
公開
19

蒙特梭利教室試上

2011年12月30日
公開
14

計劃慶祝安弟自己睡成功!

2011.12.30. 安弟和我們分房睡半個月了, 猶記得昨晚, 安弟在他的房間輕柔的告訴我們說, 他想要跟我們睡在一起, 永遠不要分開, 心裡雖有不捨, 但我們還是講些鼓勵的話, 把我們之前提到自己睡的好處, 再告訴他一次, 然後進行睡前儀式: 陪他QT讀我喜歡耶穌, 講個故事, 就讓他睡覺! 不過今天我已預備好了, 因為幾天前在書架上無意間發現了一本還沒翻過的新書,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 很興奮的從標題發現, 我在做類似的事, 我有一樣的想法吔! 也就是想辦法將安弟的困擾或問題轉換成他要學習的技能, 感謝主, 還是讓我有點智慧和創意....不過只是做到一點皮毛, 完整的過程是需要好好仰賴書中的建議, 好叫這個好想法可以被落實。 也就是說: 針對分房睡這件事, 看起來安弟做到了, 但確是有點半勉強他, 於是我趕緊把書讀完, 知道我要加強兩件事: 1. 為他的成功大大的讚美, 並且要尋求支持者(書裏是和孩子討論, 但我現在來不及了, 小改點作法), 也就是說找熟媽媽朋友和老師, 找機會恭喜他做到了一個不曾和父母分房睡的五歲男孩不容易做到的事, 尤其是要讓已分房睡成功的孩子如Miuju, Bianca來討論這話題。 2. 另外, 我們要為這"大事"計劃慶祝方式! 因此.... 今天早上, 他自己起床, 我和爸爸就大大的讚美他, 並且告訴他, 我們正計劃要如何慶祝他得到這個能力, 他似乎立即反應出自己真的很棒的樣子, 十分的開心! 晚點, 有同事朋友來家裡, 他馬上帶他們去房間介紹他的新床, 並告訴他們"他都自己睡覺"; 傍晚小阿姨來家裡, 他要她蒙上眼睛, 用驚喜的方式來見他的北極熊, 就是新床上的動物....他自己還糾正我說:"我哪有剛學會, 已經學會很久了!" 哇, 真的奏效了....接下來, 我要好好的啃這本書, 來幫助安弟"學習如何學習"!!

2011年12月29日
公開
13

為孩子預備道路 - 發現專注的問題

安弟的專注的問題近來困擾我, 過去安弟是屬於比較穩定, 活潑, 也很順服. 但是隨著他愈來愈大, 開始有挑戰界線的問題, 在團體當中活潑的狀況也會變成調皮或是干擾. 到底有什麼原因, 有什麼辦法可以去作調整... 這陣子我開始和他所有上課的老師討論他的狀況,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在兒童主日學中, 玉筍老師稱讚了安弟在課堂中勇於自我表現, 非常好. 私下我問了玉筍老師, 玉筍老師讚美他的外顯行為, 但對於不清楚界線是什麼, 所以有時候會變成干擾,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是先肯定他的好行為, 再針對界線的問題和孩子一起設立目標一齊努力! 共學的音樂課從二個月前進入了個別班, 安弟的手指還不夠強度彈琴, 重點繼續訓練在利用打擊樂器, 加強協調, 並繼續練習節拍. 回想自己這四年學司琴, 知道充足的練習, 強度上的努力絕對可以勤能補拙, 所以, 這是第一個會陪著孩子作確實練習的課, 幫助安弟在手眼協調上有進步. 其次是小草老師的多媒材課, 安弟可以獨立的上課, 並且有所發揮, 但最近幾次, 安弟容易浮動無法專注, 容易被週遭環境影響; 因此建議我們在活動前可以把界線定義清楚, 有適度的鼓勵, 肯定, 可以幫助他. 游泳教練和體操教練反應安弟有時會在排隊作動作時放空, 要常提醒他; 另外肌力比較不夠. 透過長期的活動, 對張力會有幫助, 其次是對分心的情況, 我相信會有所改善. 回頭去看這些情況, 當然在界線上可以諄諄教誨, 幫助他, 其次可以作的時幫助他把問題轉換成技能的學習. 多虧了書架上一本沒翻過的新書, 就是在芬蘭熱時買的, "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 從第一部"把問題轉成技能", 發現我在做類似的事, 也就是試著把安弟的問題, 轉換成可執行的技能, 好比用餐這件事, 從小就限制他不管在外或是在家用餐, 都在餐椅上吃飯, 但現在會因各種理由離開座位, 於是我跟安弟一起找到吃飯有三個規定,成為用餐的界線: 1. 定位 - 我不說"坐好", 取而代之的指令是"定位", 在用餐時找到最適合的位置和高度, 因為現在坐大人的椅子, 桌椅的距離, 高度, 他要先調整好. 2. 專注 - 現在改口用"attentive"來提醒他, 只要有在咀嚼吞嚥, 不離開座位, 就是做到專注了, 在餐桌我們的話題儘量就是感恩和分享, 不說抱怨的話. 至少每個主日晚餐, 我們全家都要對彼此做愛的存款. 3. "謝謝爸爸媽媽, 我吃飽了" - 以目前安弟的狀況, 要求他吃飽通報一聲, 比要求他珍惜食物吃光光更重要, 避免他愛吃不吃的樣子或食量問題, 造成吃飯的緊張 我一直提醒他, 吃不下, 或吃飽了, 要用謝謝結束用餐, 就可以離開了! 對於食量, 基本上不是很在意, 因為他的食量可多可少, 除了水果, 餐前一到二小時不吃東西, 點心都留在餐後後吃, 前一餐吃不好也不管, 加上他不挑食, 愛吃青菜和水果的優點, 所以還算滿意. (待續)

2011年12月29日
公開
23

為孩子預備道路 - 問題轉換成技能1

芬蘭式兒童技能教養法有幾個觀念, 重點分享: STEP 1 1. 要學的技能絕不是去停止錯誤的行為, 而是學會做正確的事(P34) 2. 技能並非不再做錯事的能力, 而是具有把事情做對的能力(P40) 3. 兒童技能教養法是從大人的談話開始, 通常是小孩不在場的時候. 等確認技能內容是什麼, 就要告訴孩子, 並建議他學會該項技能.(P45) 記得在別吵了安靜書裡, 有提到把孩子不要做的事變成要, 就是基本的技能轉換, 如"不要對我吼叫", 變成, "說話要溫和" "不要亂丟東西", 變成, "東西要分類放好" 其實我們都有能力把孩子引導到正確的路上, 但我們需要被提醒, 求主將屬天的智慧給我們這群作媽媽的! STEP 2 和孩子商量討論要學習哪一種技能, 以尊重的態度取代權威式的命令, 最好的方法是針對一群孩子練習, 不要單打獨鬥! 若是針對安弟, 要在四個技能區域中了解他要學習的技能(P52, 和內容有點不同 第一個技能區 - 團體技能區 - 發言舉手, 專注, 守規矩, 秩序, 建立界線 第二個技能區 - 朋友技能區 - 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能力, 小孩欺負別人時介入調解的技能(安弟有對別人打抱不平的困擾) 第三個技能區 - 大人技能區 - 順服權柄, 快快的聽話, 長幼有序的能力 第四個技能區 - 品格勇氣技能區 - 活潑的安弟看來很勇敢的, 但某些事他沒有充足的信心, 例如騎Push bike, 他總是騎一小段就要自己剎車, 或是他試過沒有辦法做到, 就不會再嘗試, 沒有想要挑戰的企圖心(一時舉不出例子). ==> 目前還沒有列出大部分要學習的技能, 但是書中也提醒, 不是孩子都願意自動自發且樂意的去做, 下個任務就是促使孩子有動機和熱誠去學習該技能.(P53) STEP 3 加強動機, 這個階段是教導我們和孩子討論學習的技能時, 幫助他們了解擁有該技能時有多少的好處. 在正視分房睡的行動之前, 我們花了時間, 幫他把房間的格局調整好, 為他換上兒童床組, 讓他對於符合他年紀的佈置確實有幫助. 如我們讓他明白,睡自己的房間不代表我們"不要"跟他睡, 而是為了幫助他獨立, 並且管理自己的房間, 和他心愛的玩具在一起. 而且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空間在床上活動, 也不會像掉下床的困境發生. 其次是解決最大的挑戰, 就是他不敢自己睡. 於是我們討論睡覺的時候他會有什麼感覺, 他說, 除非有作夢, 不然沒有什麼感覺, 於是, 我們討論出睡前和他起床的時候, 都會發現他旁邊有人, 夏天通常安弟比我們早起, 冬天就不盡然了, 所以, 現在只要睡前儀式搬到他的房間就可以了. 在看書之前,我們經歷了共同討論過程的各樣好處及效果, 相信針對其他的問題, 我們可以幫助安弟建立能力. STEP 4 為技能命名 我是邊讀這本書, 邊寫感想, 看到為技能命名時, 真的讓我會心一笑, 因為我們在今年六月的法國行, 發明了一些名字, 就是"黏土", 如果孩子在外離我太遠, 我就會喊一聲"黏土", 安弟就會快跑回到我身邊. 立即順服也是一句, 終極的命令,提醒多次了, 只要來句立即順服, 他就會遵守命令, 只是立即順服沒那麼有趣... 現在我們要開始發揮創意, 在這些有用的技能上, 為孩子定義名字 (待續)

2011年12月20日
公開
16

母子修剪頭髮 chez Amy

2011年12月19日
公開
10

安弟畫長頸鹿

2011年12月18日
公開
52

陪安弟玩Lasy 齒輪組

2011年12月16日
公開
15

在蒙愛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