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aw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溫書日

2008年06月15日
公開
33

理當是個溫書日,不過天氣悶熱的讓人浮躁,又不想開冷氣. 一家子不很積極的做著自己手邊的事. 我摺衣服,偶有電話熱線,孩子的爸打電腦, 兩個小孩窩在妹妹書桌下的祕密基地,窸窸窣窣的,不知進行哪一門的遊戲. 「妹,拜託一下,幫哥哥複習一下.」 對,你沒看錯,是請妹妹幫哥哥複習, 那個浮躁靜不下來自己讀書的哥哥,喜歡有妹妹或媽媽陪著一起做. 「媽,複習完了,哥哥考一百分.」 「請問你怎麼複習?」 「就考生字跟圈詞.」 「謝謝你喔!」 所以是還有型音字、成語等要複習.[媽咪有譜] 「那你自己複習完沒?」 「還沒」 「好,那先把房間整理乾淨,媽咪洗好澡就過去.」 媽咪洗完澡,走進妹妹房間,看見妹妹已經趴睡在桌上, 看看牆上的時鐘指著八點半,也差不多累了. 「女兒,好乖喔!媽咪抱妳去床上睡.」 「可是我還沒有複習.這樣就不能考100分了」朦朧中這樣回應媽咪. 女兒已經連續好幾次小考100分.她希望能一直維持著. 「沒關係,妳有點感冒,早點睡,身體恢復的會比較快.身體比較重要喔!」 輕輕抱起女兒,還好還抱的動.在床上抱著女兒給她拍拍,祝她好眠. 回頭看見女兒書桌上放著一張紙,紙上寫著國語第八課題目, 然後是一連串有標示數字的空格,接著是第九課題目, 後面也是接著一連串的空格...翻到背面,最後是第十二課課文與空格數個. 女兒準備好讓媽咪抽考的紙張了. 女兒,媽媽其實知道妳平常就已經有在複習了,並不很擔心妳. 也只是希望你知道,準備充足後,其他的就隨老天爺意思囉! 睡前跟爸爸談起妳可愛的行徑,爸爸摸摸妳的頭,緊緊抱著妳, 爸爸最愛抱妳睡了.這會兒更是逮到機會. 不過不論是淺眠或是熟睡中的妳,總是會無情的推開爸爸的手. 阿那個可愛的哥哥呢? 媽咪睡前幫哥哥口試自然試題,大概懂了九成, 這哥哥的讀書習慣,用聽的就很能專心集中, 自己看時,常容易被其他事物給吸引分心. 再來想想方法嚕! 今天複習到一問答題「氣溫變化和季節有什麼關係?」 公子他回答:「有很大的關係.」 真的是三條線,滿天烏鴉飛過,連雪也下了...Jolin都來了.

三分鐘故事

2008年06月15日
公開
31

「媽,我明天要講三分鐘的故事,還沒有練習,你可以聽一下嗎?」 下午,妹想起自己還沒做好的事,咚咚的跑來,要媽咪當觀眾,幫她計時. 妹妹的功課,我很少幫她留意,她還算是個「丁金」的小孩, 知道自己該做甚麼事。 「大家好,我今天要講的是『誰搬走我的乳酪』...」這是女兒最愛的一本書. 聲音小的跟螞蟻一樣,而且字與字之間豁在一起,聽不太清楚,一開頭比較緊張, 之後漸入佳境,後來的音量跟發音都好多了。 四分鐘過去了,媽咪評語「講的不錯,『後來』『後來』『然後』『然後』少一點會更好,為什麼想講這本書?」 「我最喜歡這本阿!喜歡飛腿鼠跑得很快.」看樣子,要一起分析一下她自己覺得這本書的重點是什麼喔!馬上討論起四個人物特性,以及最喜歡誰,為什麼? 第二次再來一遍,好一些了,雖然主旨還是不明確,可是小朋友應該可以聽懂妹妹說的故事了吧! 想起中班、大班時的女兒,每次的團體活動,或是上台的機會,女兒總是淚眼汪汪,好不捨。隨著老師們(蕭老師、顏老師、邱老師、王老師、麗珠老師、蓮蓮老師、伊佩老師、妮妮老師...真多老師啊!)的鼓勵,一點一點的讓自己勇敢,一直到現在一年級的李老師,妹妹整個脫胎換骨,雖然還是會緊張害怕,但是至少在班上已經不怕上台,不怕舉手發言。她總說:「我很喜歡李老師...做錯事也是會被老師罵,但是我還是好喜歡老師。」女兒的老師運很好,或許也跟她的乖巧,喜歡當小幫手有關吧! 媽咪也跟女兒分享了一個苑裡孩子的體驗談,她說自己要鋼琴比賽,有點緊張,以前也不愛練琴,後來自己跟佛祖立約,每天要做一件好事,每天也要練琴4-5小時,因為是跟佛祖立約,做起來一點都不嫌累。比賽前一天,她夢見雙親兩童子跟繼主對她說:「是為大家彈的,要彈給大家聽,不是為自己彈的喔!」她一直謹記著這句鼓勵的話。上台的時候一點也不緊張,一心想著要彈好聽的曲子給大家聽。比賽結束,自己獲得了優選。 媽咪希望你也一樣喔,是想講好聽的故事給大家聽,不是為了「交作業」而上台喔! 媽咪

課輔茶會∼期末改選

2008年06月13日
公開
34

每學期末,課輔團隊都會舉行感恩茶會,謝謝課輔志工的幫忙與付出。 今年比較特例,校長說為了讓新的課輔主任可以在暑假就開始運作,希望可以在學期末先選出下一任團長,以利交接。 [以為即將卸任的心情] 心裡很開心,終於可以卸任了。這學年很感謝好多志工熱心幫忙團務,有的幫忙主講研習,有的幫忙聯絡、執行團務,有的自掏腰包認領活動...凡此種種,感激不盡,只能聊表心意。準備了小禮物和卡片,誠摯的雙手奉上,謝謝大家的幫忙。志工們也都有自己的事情得處理,但願意對學校、孩子付出,真的很感謝,自己投入其中,更明白其中的不容易,也很謝謝家人的諒解與包容,珍惜每位志工付出的心力,也希望新學年,再一起攜手在這片小小園地耕耘。 [沒想到,又繼續連任] 重新選舉幹部的會議上,那還真是「難產」二字可言,真該私下運作拜託先。由於課輔志工們熟捻,會議進行是歡樂帶點無厘頭(因為現任團長的無厘頭),新主任也蒞臨期間開會,讓他一下子丈二摸不著金剛,搞不清楚是何狀況?我表態由於自己太過感性,期望推選較理性的L,帶領團隊朝不同方向前行,L客氣的說家裡有事,怕不能整學期服務,不敢接,如此這般......突然U蹦出「我覺的妳做得很好,我提名你。」旁邊接著附和,接二連三的附議鼓掌,變成全體鼓掌通過,接下來自己就明白後續會如何發展了。情況一度僵住,我用求救的眼神,望向H媽。年紀資深且社會經驗豐富,自己開公司的H跳出來解圍,提出二個建議:(一)團長不連任,副團長扶正。(二)團長一任二年,下一次由副團長扶正。但她補充,二年一任較能推動團務。言下之意,願意接副團長的志工夥伴們,就要有心理準備。制度建立好,將來改選也有方針可依循。現任主任也跳出來說話,表態自己必須中立,說制度上並沒有說不能連任,也覺得每個人都很適合接任,但是因為好不容易凝聚一份向心力,擔心新任主任搭配新團長幹部,交接上會比較不容易進入狀況。此時連新主任也表態:「我已經鼓掌三次贊成連任,是不是還要繼續鼓掌?」自己沒敢答應的原因除了專業領域上的不足,團裡有更多適合的人選,有數學系畢業的U,有企管碩士的L,有留德擁有自己開發產品且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擔任領袖的H,留美的Y,開補教業的G,有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以及跟自己一樣,奉獻出時間、人力、財物的家庭主婦們,人才濟濟,團裡真的很需要不同的氣象。 新舊主任及志工們討論出來的共識:「都是新人,不好傳承。」,也避免氣氛一直僵著。最後在大家表態都很願意幫助分擔團務下,硬著頭皮,繼續接下團長職務(其實每位來與會的志工們,早就已是幫忙許許多多團務了)。 內心同時也產生許多負面想法,但是決定瞬間轉換心態,不讓自己耽溺負面情緒太久,用教法來鼓勵自己:「用慈愛參與貢獻。每個人都有不會做的事,但沒有會不會、做不做的到,只有願不願意去做。心裡想著不會做,就容易鑽進牛角尖,如果一開始就想到一大步,就會覺得做不到很困難,一小步一小步,就能累積成一大步。」 想著新主任也看見了自己是如此的無厘頭,而也願意接受這樣的我,那麼就努力盡己之力,繼續完成下階段任務。過去一年,對於當初接下團務自許期望的部分∼「凝聚向心力,以親切微笑拉近每位課輔志工間的距離。」也算完成。過往,大家經常是課輔完就各自離開,因為沒有機會熟捻,在課輔路上,常呈現單打獨鬥貌。除了蒐集志工們的意見與想法而設計的課輔集訓課程外,今年透過前團長指導,還加入了一些軟性活動∼DIY,如:手打西班牙咖啡、手製鉛筆袋、手做手機吊飾、內外兼修課程∼化妝指導,大家透過輕鬆活動,自在的聊天,一次次的熟捻,更常一起討論課輔個案。很謝謝前團長奠定的基底。 [未來團隊方針] 下一階段,希望建立主軸制度,整合團隊,讓後來新進志工們,可以更快的進入狀況,並提升大家自我能力,選出小組負責人,傳承課輔經驗,以及整合各年級志工工作上之問題,提出檢討方案,期望透過小組制,更深入了解問題,讓團隊更穩定。 請給我力量,讓我在軟弱時,不被自我產生出的負面狀況給擊敗。這樣的自己,也能領受這樣的工作,我感謝的接受下來,盡己之力努力。看見孩子的笑容,孩子願意信任我們,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後記: 會議途中,M媽必須先離席回去照顧婆婆,她私下對我說:「我覺得你做的真的很好。我不太習慣跟很多人相處,如果你有任何文書,或是表格需要幫忙打,我可以幫忙,家裡有電腦、印表機,孩子也都會用電腦...」M媽服務二年,很少參與團務,看見她誠懇真摯的容貌,內心好感謝。參與課輔二年的過程中,常有許多感動感謝之事一直進行著。真的很慶幸自己可以加入。 其實自己真的很幸運。三年前吧!一直領受到這樣的「工作」,一直前行著,似乎是在訓練著自己,要更勇敢的向前邁進一步,克服內心那個膽小的自己,沒有自信的自己。我明白自己要走的方向,必須要有這樣的「訓練」過程,要一直讓自己燃起努力前行,不變的勇猛心。 教法教導,做自己會做的事,喜歡做的事,那對於自己的成長是比較無關痛癢的,挑戰自己不會做的,去做自己不會做,不想做的事,在其中,透過一次次超越、跨越的過程,會有更深的體悟與覺悟。過程中,我不斷的領受到被「照顧」的力量。常常在自己無助、害怕、退縮時,會出現貴人相助,給我繼續前行的勇氣與力量。 記得第一次接任女兒幼園班代,也是因為陷入一片尷尬中,有家長知道哥哥也讀過這班,老師投射以鼓勵的眼神,自己就這樣莫名的接下任務,當時簡直是惶恐至極,像個無頭蒼蠅,但是老師傾力的給我幫助,以及出現了W媽媽,L媽媽在資源上,策劃上的無條件相挺相伴,還有一群熱心到幾乎是隨叩隨到的交通支援團隊,至今仍感謝在心,而在心靈上,更是感謝一路照顧著我的導親,給我指導與鼓勵。 到後來的接任女兒一年級班召,因為先前哥哥老師跟女兒老師掛保證,在一片寂靜的推選過程中,老師用溫柔的眼神,開口提問是否可以擔任?最近期的導護交通輪值崗,班上出崗率是100%,真的是很感謝。 而課輔團隊的副團長一職,是感動團長(同班的家長)的付出,想幫她一些忙,到後來的扶正成為團長,發現自己那份擔憂惶恐已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學習如何實踐並完成任務。同樣的,也是遇到願意幫助自己的老師與主任,以及又遇到主動提供無限資源與財物的H媽媽及C媽媽,讓我深深的感動著自己可以受到這樣的「提攜與培育」。過程中,當然也有許多的斐短流長,以及自己處理不當造成的不愉快,可是真的可以明瞭,自己為何行走到這個位置。想起繼主當初接下青年會,說自己是最怕上台講話的人,到現在是領導著整個苑的發展。自己雖然很渺小,但是願意一直跟著繼主學習,很開心有典範可以讓自己跟進腳步,不退卻。 自己一路領受貴人相助,學習著貴人相助之心量,期許自己也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這學期,要丟棄更多的依賴,轉而為付出更多一些。 會後三天,在大雨中,新主任穿著雨衣,推著摩托車,主動與背向他的我打招呼。這樣的舉動,溫暖了我的心。我相信,會有更棒的成長等著自己去接收。 謝謝孩子的爸,讓我這樣進行著他所謂的「胡搞瞎搞」。 合掌感謝

我們在龍安圖書館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9

「請問你知道龍安圖書館在哪嗎?」 前一陣子,問了很多家長這個問題,大多人都搖頭。 突然,每個被我問過的家長,見到我,都跟我說龍安圖書館怎麼去。 今天云媽也跟我說她找到圖書館了。 妹妹說:「媽咪,我們就來去龍安圖書館吧!」以往我們都去王貫英圖書館,一邊寫功課,一邊等哥哥或等上課,來到圖書館的兒子和女兒,總能安靜的選上幾本自己想看的書,圖書館成為收留我們流浪三人組的好地方之一。 龍安圖書館位於永康街和潮州街交叉口,入口處在永康街上,因為非常不顯眼,很多住附近的居民,其實也不知道有這麼一間圖書館。順著小小指標,我們走上三樓,這真是個迷你的小圖書館,只有一層樓。一進門就是兒童閱覽區,座位跟一般大人座位一樣,並沒有特別為孩子設計與規劃;再進去一點是一般閱覽區,另有一間用透明窗隔開,從外向內看,一覽無遺的自修區。樸素、簡單。對於想要有一個安靜的地方可以坐下,看看書,寫寫字的我們,足矣。 原本想先寫功課的妹妹,看到書就迫不及待的挑了三本坐下來,啃讀起來,媽咪打字的現在,大概看了八九本之譜,媽咪傻眼。有一件事小小煩惱了一下,孩子大班環境非常鼓勵說讀繪本,一年下來,二百本繪本跑不掉,這習慣,到現在一年級,還是愛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靜靜等待孩子自己讀夠了,轉型。 翻到了一段話: 「人有時不可信賴,有時極端自私,儘管如此,你還是得寬恕他們。  你對人和藹,人們卻以為妳別有用心,儘管如此,你還是得和善待人。  今天你所做的事,到了明天可能已被遺忘,  儘管如此,你還是以助人為樂。    你雖然心胸開闊,也可能敗在心胸狹窄的人手下,  儘管如此,你還是得當個心胸開闊的君子。  你總是覺得一無所有,  儘管如此,你還是要把最心愛的東西與大家分享。               ∼ 印度德雷莎修女總部壁文」 想起了傷痕累累的A友,抄來下送給她。 此時,妹妹已開始專心的寫起她的回家作業。這孩子,真的讓媽咪很放心。看看女兒昨天國考聽寫的成績組距,再度傻眼∼100分的19人,90分以上的10人。老師真用心阿! 二十分鐘不到,妹妹又開始去圖書區「狩獵」了,這次搬回了「戰利品」六本。這兒真是個好地方。 曾經是帶著哥哥等妹妹下課,現在換妹妹等哥哥下課,兩個孩子都有跟媽咪單獨相處的機會,媽咪非常感謝生活中有孩子相伴。等女兒上三年級,還想完成另一個目標,希望可以實現,當然有一個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希望得到把拔的支持與成全。那把拔的目標與希望呢?親愛的把拔,我們也會努力達成喔! 謝謝幫我問到路的友人們。 謝謝把拔,讓我們安心的生活。 謝謝我的教法,讓我懂得看見、珍惜我的幸福。 我把我的和她們的煩惱交給我的導師, 把自己安於當下,著眼可以實踐之處,努力生活。 感謝。感謝。 後記: 「妹,要去接哥哥了,來不及了喔!」 看著不捨離開座位的妹妹,我們最後決定,留下媽咪的包包陪女兒,女兒可以繼續在這把書看完。 「妹妹呢?」「我們今天發現了祕密基地,她在那等我們。」 一路上哥哥一直猜,到底是哪裡呢? 「哇!媽媽,這裡很不錯耶!」很高興哥哥也喜歡。 兄妹想吃餅乾,兩人先到外頭享用,走近門邊看看他們,居然自己搬了室外的兩張椅子,對著窗邊,兩個人聊起天,還懂得望著窗外滴滴答答的清新落雨,還真是詩情畫意。回頭哥哥找了一本漫畫式的自然書,看著看著,居然捨不得走。聽說你們的學生證可以當借書證使用,在任何一間分館都可以辦理,下次一起來辦嚕! 末了,我們又開始了腳力訓練,從永康街穿過師大校園,和平東路接師大路,浦城街到羅斯福路上日文課。我們撐著傘慢慢走,哥哥說「花了十七分鐘走完」。這十七分鐘裡,有靜靜走的時候,有七嘴八舌搶說話時,有發現新路的喜悅與驚訝……

導護100%

2008年06月11日
公開
33

【補日記】 一學年輪值導護時間來臨,有鑑於上學期導護出席率95%,對於交通導護很介意的我,很希望能有100%的出席率,以維護孩童上下學之安全。之前也曾聽說它班缺十多崗的紀錄,排崗家長自己下來代崗,動用自己人脈資源補崗,也還是補不足。缺崗會造成導護志工的壓力,交通安全上的問題,是萬萬不可出差錯。 也有耳聞因為排導護崗而引起家長間不愉快的氛圍。雖然已在家長日說明不另發輪值表,自己也會擔心聯絡溝通上的問題,但最後還是決定於導護前兩天,特別打電話提醒大家。此舉雖然麻煩些,卻意外的發現,還是有此必要,有些家長臨時有事,希望可以換崗;有的忘記自己何時站崗(輪值表遺失);也有臨時生病,身體不適希望換崗;還有一戶複雜些,沒有適當的人可以幫忙站崗,以及幾家電話聯絡不上等...,但同時也有很阿撒力表態可以幫忙多站崗的家長。如此種種,契而不捨的發揮「盧」工,同時也祈念著一切可以順利。 很感謝,也很訝異的,此次出崗率100%,真的很謝謝班上的家長們,以及願意臨時換崗的家長。天公更是幫忙,這兩天完全沒下雨,我們導護的前一天,雨水是整盆整盆從天而降,外加震耳欲聾的雷聲。輪值完的隔天,又再度下起傾盆大雨。常常會感受到不可思議的「照顧」力量。 應現祈念。這內心的感受,只有自己能明瞭。 後記: 後來才得知,另一位幫忙巡崗的班代(職業婦女),女兒因病請假,卻還是來幫忙巡崗,也願意幫忙正在做化療的家長代崗,真的很謝謝總是能遇到這麼好的家長群們。 老師也很訝異的一直感謝,謝謝我的聯絡,對於佔去我很多時間,表達抱歉之意。但其實是因為大家有心想做好一件事。 很開心又完成一件事,生活就是如此,隨時都有幸福感謝的感受。 「竭盡全力去做,其他的就交託給佛祖。」

懷舊

2008年06月07日
公開
9

【補日記】 「我們去四四南村吧!」總是對眷村文化多所關心, 透過眷村文化連結到幼時成長環境的爸爸這樣說。 孩子們哪會對眷村感興趣,但爸爸希望介紹孩子們看到與他童年生活類似的環境, 我們還是前往走走探探。 爸爸對孩子說:「照片中的婆婆說,颱風來時,要動用三、四個大人, 把門頂住。」對於颱風天躲在家裡看電視、啃乾糧的孩子,應該是很難想像吧! 我看見了與自己同歲數的一塊錢。 經過整理的眷村,失卻了原風貌,爸爸覺得可惜了些, 看著過去用的鐵熨斗,木板床,舊電視,很多兒時回憶開始如跑馬燈般的閃過。 或許是有了些歲數,「懷舊」的畫面常常會閃進腦海。 小時住在台大附近的宿舍,台大是我們的後花園, 常會「斜」騎著大人的腳踏車,悠游學海, 傅鐘下、醉月湖常看見我們小小的身影穿梭其間。 (個兒小,坐著搆不著腳踏板,只好一條腿穿過橫桿,斜著騎,也要上路) 宿舍分布呈圓形狀,中間是一棟約有百來坪的日式建築, 客廳右下方有小小通道可通往明亮通風的地下室, 廳堂正門口對著圓形花圃,這兒也是我們小孩玩躲迷藏的好地方。 房子前廳是一大片綠格玻璃窗,很喜歡透過玻璃望向這戶人家。 這是房東住的居所,我們常和房東家的小孩一起在前廳及他們的房間秘密基地∼地下室戲耍。 圍繞在主建築物四周的一間間宿舍,出租給有緣人, 大多是租給單身學生,也有老兵租住,只能放一張單人床, 一張書桌,一張椅子,一個塑膠衣廚吧! 只有我們跟大伯母是以「一家人」借住。 我們租的那間大一些,還可以放兩張木板雙人床, 剩下的扣去櫥櫃,電視櫃,還可以放張桌子打麻將, 母親偶爾會和來探訪的兄弟姊妹、朋友們打打麻將。 月租1400元。 大伯母家是奇葩,五個人,睡在不到4坪的長方形「房間」∼ 應該說是架高的儲物間。 廁所?! 喔!對,公用廁所距離我們家門約15公尺, 廁所兼倉庫使用,堆滿不知是何人放置的雜物。 如廁對我來說是一大考驗,尤其是半夜想上廁所時, 那寒毛立起是每回都會來報到, 摸黑上廁所之外,還常有巴掌大的蜘蛛會來偷窺, 老鼠、蟑螂、蜈蚣、蚯蚓...也常常不請自來。 只比馬桶高一些的我,又不敢摸壁攀爬, 常擔心會不會掉進便所裡。 現在想想,或許因為有這些經驗,所以自己還挺適應露營生活。 至於洗澡之處,就在媽媽和大伯母合開的小小自助餐店的廚房後方一小塊正方石地上解決,木板圍著,熱水燒滾,倒在鐵盆內,就成了天然的溫泉區。 最愉快的事是,只要嗓門一開,一吆喝就是十幾個孩子,聚集巷口, 玩起過五關、青草綠、踢罐子等遊戲,從來不怕沒伴玩,除非自己不想玩。 最喜歡門前的那棵桑樹,桑樹前,常掛著我們一家的衣物, 被太陽曬過的衣服,暖暖的味道,至今都很懷念。 桑樹再過去就是圍牆,大孩子可以從這翻過,直接到馬路邊的人行道。 我們念的銘傳國小就在宿舍旁邊,上課鐘響起,才出門也不會遲到。 不過或許就是因為住的近,常誤判時間。 到學校前,會經過憲兵隊、穿過斑馬線,路過我們最喜歡的售票亭, 一間小小正方亭裡,商品琳瑯滿目,最喜歡買外圈包著細砂糖的彩色糖果, 老闆熟練的撕下電話簿的紙折成三角形,把糖果放進去, 直到滿溢出來的畫面,也在腦海裡浮現, 跟現在包裝精美的糖果相比,這仍然是我最愛的包裝方式。 小時候的我,很羨慕房東主人的一對孩子,覺得他們真是住在天堂, 緊鄰其廚房旁的「我們家」是個下雨會漏水,冬天冷得發抖, 夏天悶熱的簡陋之家。時值今日已成家為母的我回想起來, 小小宿舍裡擠著一家人的五味雜陳回憶,真是訴說不盡。 而孩子的爸爸總也會在經過花蓮老家宿舍時,與我們分享他的兒時回憶, 最記得他說,以前的宿舍比鄰而居,一間挨著一間,矮小的圍牆, 就是兩家的分界線。常會看見自家身後有黑影飛過,不是小偷, 而是一群想繞近路,到前面田梗玩耍的頑皮小孩,當然其中也有爸爸的身影。 一代一代的成長環境不同,對於爺爺奶奶們,六歲就要煮飯、帶小孩, 上山砍柴、揹著比自己高的木柴回家;走上一小時的路, 就為了唸書的一些成長經歷。我們也只能努力想像。 「苦難的日子,未必只有悲哀,有時更是砥礪自己不畏挫折的基石。」 孩子們或許對「四四南村」不感興趣, 但很愛聽我們說起自己過往的成長事件, 不知道,長大後的他們,會記得童年時哪個部分, 再繼續用無限懷舊口吻,細數自己的成長歷程,跟他們的孩子分享。 我想在花蓮和爺爺奶奶一起共度寒暑假的生活記憶,是他們一定會提起的吧! 孩子們,今年暑假,希望你們累積更多花蓮的回憶在心裡。 好好的玩一個月吧!

【轉貼】地獄與天堂的故事

2008年06月01日
公開
42

http://www.shinnyo-en.org/kids/tales_dining.ph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appiness and Suffering"(Two Dining Rooms) Long ago there lived a boy who learned about heaven and hell while working hard at learning the Buddha's teachings. He meditated in the front of his Buddha image, wondering "What is hell like? What is heaven like? I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 That night, he dreamed of a Buddha. "Hello, little boy," the Buddha said to him. "You asked to know more about heaven and hell. First, I will show you hell." In his dream, the boy was taken to a blue door. As he got closer, it opened without a sound. He carefully stepped through the door, and inside was a dining room. He saw a beautiful table with delicious-looking dishes of meat and fish and piles of fruit spread all over it. It was the most wonderful feast he had ever seen. "How could this place be hell?" the boy wondered. Then, suddenly, appearing out of nowhere, ghosts began to gather. Restless and impatient, they were unhappy and scary-looking. The boy had never seen anything like them before. When all the ghosts were finally seated, they picked up their chopsticks. The chopsticks started to grow, becoming longer and longer and longer, until they were all a yard (a meter) long. The ghosts tried to eat with their long chopsticks, but they couldn't. Even when they could pick something up, they couldn't put it into their mouths. They tried again and again, but it was no use. Frustrated, they started getting upset and fighting with each other. Suddenly, the back doors of the dining room opened, and a large gaping black hole appeared. Mealtime was over. The ghosts were still very hungry, but they disappeared into the dark hole. The Buddha turned to the boy and said, "You look so sad. Now let me show you the dining room in heaven." Quietly, another door opened to a dining room that looked exactly like the room in hell. "What's the difference?" he wondered. Just then, happy-looking people started to quietly gather around the table. "But how are they going to eat with those same long chopsticks?" the boy asked. After sitting down, the people began picking up food with their very long chopsticks and, instead of trying to feed themselves, they began putting the food into the mouths of the people sitting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table. They took turns feeding each other, giving the other person whatever they wanted to eat. They enjoyed the meal so much! "You see," said the Buddha gently, "the rooms are the same. It all depends on your heart. Your kindness makes heaven." The boy nodded and said, "Thank you so much for showing me the two worlds. Now I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ven and hell is in the hearts of people themselves!" The Buddha smiled and said good-bye to the boy, just as he awoke from the dream. But he never forgot the teaching, and helped many other people to fi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eaven and hell.

祈願和合

2008年05月29日
公開
36

搭公車時,看見路邊的一對男女,男子約175公分高,體格壯碩,一表人才樣。女子頭髮微捲長及肩骨,略微豐滿,手上抱著約莫兩歲多的男孩。一路上男子拉著女子的手疾走,女子掙脫著,最後作勢半蹲不肯隨之前行,男子仍用力拖拉,女子雙膝瞬的跌撞在水泥地上,還好孩子沒有摔在地上。右後方有個約莫六七十歲的爺爺,緩緩的走近他們,前面尚有幾位穿著志工背心的年輕人靠近著,關心著,希望沒事。公車轉彎了,眼淚也在眼眶中,想起以前也曾身歷現場中,記憶瞬間湧起。 ********************** 看報紙,四位女高中生毆打一位女同學,脫去其衣物,旁圍觀者嘻笑的錄影下來,說著:「快點脫」,並轉貼上網供人瀏覽。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其中的哪一位,都很痛心疾首。 ********************** 警醒著自己要不斷反省自己的行為為他人帶來哪些困擾,自己做不好,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傷害著整個環境。雖小如螺絲,也是不斷的引起牽連上的效應。那不是他人的事,大家是生活在同一個環境。 人為何會走到這路途上?知道自己痛苦,不能體會他人難過?對方身體上的疼痛,就是自己身體上的疼痛,對方難過鬱結,自己也會接收到負面能量。 人與人之間和合,是幸福的引線,和合才能開啟幸福之道。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要以自己的我執意見為主,尊重他人的意見為先,學著思維他人會有何種感受。 人與人和合,是族群與族群,國與國和合的基盤。 一切從自己做起。雖很不容易,但一定要這樣行到和合處。 祈願和合。

妹妹的研究精神

2008年05月26日
公開
33

【妹妹一年級下學期】 ∼∼∼∼∼∼∼∼∼∼∼∼∼∼∼∼∼∼∼∼ 天氣開始熱了,二姨從倉庫中找出年久沒用的立扇。借用公司場地寫功課的我們,也幫忙組裝。 立扇勉強可用,但是發出不小的噪音。二位大人偷懶不研究,準備跟立扇的噪音和平共處,心想會涼就好,決定進廁所洗手。妹妹還不放棄,繼續研究。 「阿姨,我修好了,沒有聲音了。」 兩位大人爆出一陣笑聲,畫面是一個小孩半蹲著跪在地上抱著立扇,不動。小孩不能離開電扇,一離開,噪音就開始鳴聲大作。妹妹研究出將上下兩部分連結壓緊就不會有聲音,但方法是抱著立扇。 二位大人被妹妹感動,既然知道噪音來源,合力研究,終於找到原因,鎖緊扣緊上下兩部分。大成功,三人舒服的吹著涼風。 「妹妹將來肯定是讀理工的,很有研究精神。」二姨非常欣賞妹妹的研究精神,讚嘆的說著。 ∼∼∼∼∼∼∼∼∼∼∼∼∼∼∼∼∼∼∼∼∼ 第二天,我們又到公司「打卡」。 「立扇不能用了」二姨先行告知我們。經研究,下半部的鐵桿掉進去,拿不起來,少了它沒法撐住上半部的風扇座。二姨試了幾次,決定先去辦公,先用克難方式使用風扇。妹妹興緻又來了。蹲跪在地,又研究起來。試了幾種方法,未果。衣服、雙手、手臂沾滿了汙垢。 「媽媽,這藍色的圈圈可以拿起來嗎?」妹研究之後發問了。賓果,妹妹又找到關鍵點。只要把藍色圈圈卸下來,就可以拿出卡在裡面的鐵桿。我跟二姨都以為那是固定的,不能卸下來,想都沒想到這點。三人通力合作下,立扇又可以正常運作了。 二姨再度投以讚賞的眼光看著妹妹。 ∼∼∼∼∼∼∼∼∼∼∼∼∼∼∼∼∼∼ 經二姨一點醒,媽咪發現妹妹真的很喜歡自己研究摸索,尤其是電子用品:電腦、mp3、錄放音機、現在又多了個電風扇。 「爸爸,我們四個可以一起上卡丁車的聊天室聊天喔!我知道怎麼使用。」我跟爸爸互看一眼,又來了,妹妹又測試到新功能了。 女兒呀!請保持這樣的研究精神,相信這能力可以幫助你解決許多未來會遇到的困境。

書店遛遛

2008年05月24日
公開
8

破天荒的,把拔又給我們驚喜了。 一向不愛在書店逗留,一出門沒電腦可用,就想回家的爸爸,居然提議上「書店遛遛」。 孩子們逛文具、看書、用耳機聽音樂……哥哥總愛看自動筆區,特留意新款筆,每次都介紹媽咪看,書籍還是以繪本為主,不愛看文字書。妹妹倒是很愛看,慢慢的懂得自己挑選「橋樑書」:蝌蚪運動會、奇幻的晚宴、猴子的森林等……一口氣看了五本書。 因為哥哥的作業種「葉萵苣」,媽咪突然對園藝產生了興趣,書籍裡提到種植植物,成長到一定的程度時,要摘芽,摘去莖幹上新長出的芽,為的是讓主生長幹可以吸收到充足的養分。這跟教育孩子以及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能捨不得新芽。媽咪思維著。 看完電腦書籍的爸爸,拿出「小小」試用web cam功能,自得其樂的一邊錄影、一邊自己配音:「大家好,我是ㄤ古妹,我正在看書,不想讓爸爸照,爸爸一直盧。」妹妹怎麼樣就是用背影對著爸爸。 哥哥挑了本書,鑽進爸爸跟媽媽中間的小小縫隙專心的讀著,「我要我們在一起」這畫面也讓「小小」記錄下來了。不過捨不得拿掉保護膜的結果就是~濛濛濛。 末了,哥哥一直逗留在音樂區,挑著自己喜歡的CD聽。「媽媽,你聽,是『給愛麗絲』耶。」指著貝多芬CD與我分享,其他尚有蕭邦、莫札特等。最近正在學「給愛麗絲」的哥哥,透過耳機,學著聽他人是怎麼詮釋貝多芬這首曲子。也因為之前寒假作業是要介紹一位自己喜歡的音樂家,哥哥選的就是貝多芬,同學們有人介紹莫札特、蕭邦、海頓等,對於古典音樂家,原來哥哥還是有興趣的喔!「媽咪,我可以買貝多芬這片嗎?」忍不住,又寵愛了孩子……。 以往總要擔心爸爸待不住,今天有保母「小小」照顧爸爸,我們很放心的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夜晚。

繼續過母親節

2008年05月17日
公開
19

<庭一年級下學期時> 媽咪在三代中是「二廚」(大廚是阿媽), 今天赫然發現家裡儼然已產生了「三廚」∼ㄤ谷妹。 今天的早餐是四姨婆帶來的手工水餃外加ㄤ谷妹跑腿牌愛心吐司。 「媽咪,我找了好久找不到,我記得有賣,原來在最下面一層。 一包45元,老闆找我九百多元。」給妹妹拍拍手,雖然會有點怕怕, 但還是鼓起勇氣前往巷口7-11買吐司,不負所託。 「ㄤ谷妹,來喔!媽咪教你煮水餃。」真是倒楣,怎麼都是ㄤ古妹... 因為哥哥還在睡大頭覺。但ㄤ古妹忙得很開心, 妹,這樣至少爸媽不在時,你可以填飽自己的肚子,你說是吧! 「水餃滾了之後要再加三次冷水喔!」媽咪照著以前學習的方式煮水餃。 妹起初有點怕怕,成功倒入一杯後,後面二杯跟媽咪搶著做。 「分三盤喔!」媽咪繼續交代。妹妹一邊裝盤,一邊數數。 趁著媽咪收拾善後同時,妹妹也不得空的在餐桌邊忙碌著。 赫然發現,桌上的餐具擺放是:摺成四分之一的衛生紙上放著筷子與湯匙。 整整齊齊的放著三份,每個人的用餐位置也已劃分好。 這是粗枝大葉的媽咪從來沒做過的事。 媽咪吃著吐司夾栗子牌肉鬆,一連吃了三片。 (這肉鬆真好吃,謝謝栗子) 看著其他三口人吃著ㄤ谷妹的愛心早餐, 真覺得吾家有女初長成阿! 但妹妹今日給的驚喜不只這樣。 中午幫忙洗衣、曬衣、摺衣。 晚餐時更成了媽咪的助手,媽咪是二廚,妹就成了三廚。 兩人配合的樣子,就如我跟阿嬤一起煮飯時, 頓時好像也稍微了解了一下婆婆的心情-喜悅以及擔心參雜其間。 從洗米、煮飯教起,再幫忙切紅蘿蔔、馬鈴薯, 一起因為切洋蔥流眼淚、怕衣服弄髒,自己去找了圍裙穿上, 轉個邊又繼續忙洗菜、切菜、用小刀刨薑塊、切薑塊 (應該是切成薑片,不過成了薑「塊」,沒關係,一樣可用) 把冬瓜放進滾燙的排骨湯、攪動咖哩豬肉鍋... 到最後主動做起善後工作,清洗砧板、不需用的碗盤、 遞餐盤給媽咪盛菜,最後還刷洗了水槽。 真的讓我傻眼...... 今日晚餐,哥哥很捧場的吃了三大碗。 那個準備晚餐時間跑去踢球、打電動的哥哥, 餐後就負責榨柳丁汁給大家喝。 服務態度良好且周到,還問要不要續杯? 愛心果汁喝起來特好喝。 晚上犒賞女兒∼「跟媽咪一起洗澡」禮卷一張。 已經洗好的我,看到地板某幾塊磁磚似乎有些灰, 拿起酵素刷一下,順嘴交代古妹洗完要刷一下浴缸, 沒想到這傢伙,浴缸刷完刷浴缸上面周邊, 還欲罷不能,連牆壁、窗戶、天花板、鏡子、置物架一起刷... 這全面清潔的能力,又讓蹲在地上只能刷好 幾塊磁磚的媽再度傻眼。 古妹做事的方法,比媽咪更俐落,迅速、全面。 晚上ㄤ古妹累的電視沒看完就在沙發上昏睡了! 呵呵,母親節還沒結束哩!

飛毛腿發揮效用

2008年05月14日
公開
26

「媽,阿姨怎麼了?」 庭的問號,引起正在翻看房屋廣告的媽的注意力。 循著妹妹手指的方向,這才發現有一位郵差阿姨跌坐在地上, 因為被機車擋住,看不見,只聽見阿姨的唉呦聲! 趕緊上前詢問一下,是否需要幫忙。 「沒關係,我坐一下。」郵差阿姨搓壓著右腳腳踝。 因為沒站穩而從階梯跌下,腳踝先傷到,尾椎落地(還好沒傷到尾椎)。 一時之間自己也不知可以幫上甚麼? 扶起阿姨後,她仍繼續遞信,完成她的工作。 或許因為太痛,她問起隔壁里長辦公室人員是否有冰塊? 這才想起,對吼,冰塊! 四下張望一下,剛用餐完的蔬食店可以問問。 拜託庭前往詢問,庭以飛快的速度來回跑二百公尺, 看見老闆娘在遠遠的巷口另一端與我揮手。 庭完成交辦任務,手上拎著一包未開封的海洋深層水的冰塊包。 趕緊遞給還在努力發信的郵差阿姨。 此時哥哥也從二姨公司拿好書包來與我們會合。 想起這包未開封的冰塊,應該也不便宜, 再拜託哥哥拿錢去給店家阿姨, 哥哥逮到可以快跑啟動Turbo的機會, 咻一下到店家,就見兩雙大小手,在店家門口推來推去, 老闆娘從遠遠的店門口跟我揮揮手,推著倫快點回去。 手上一堆東西的媽,彎腰跟老闆娘道謝。 想起我們之前騎「歐託敗」兔垂時, 讓賣衣服的店家阿姨收留的溫馨事件。 真是人間處處有溫情。 孩子的飛毛腿派上用場,讓阿姨可以第一時間冰敷。 「謝謝,還好我平常有運動,敷一敷應該就可以了。」阿姨坐著冰敷中。 揮手道別阿姨,我們又揹著像是要離家出走的行囊上圖書館流浪去嚕! 「妹妹,你剛跟蔬食園阿姨怎麼說的呢?」 「阿姨你有冰塊嗎?有一位阿姨跌倒了。」 嗯!簡潔有力。 謝謝孩子們的飛毛腿。 2005-11-08 大隊接力賽練習時倫三下運動會(2008.5月)

平靜而愉快的母親節

2008年05月11日
公開
16

今年的母親節,有一種感受,真的覺得孩子大了! 兩個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的文字語言,對媽咪表達感謝心意。 過母親節的時候,總是會想起娘家媽媽跟婆婆, 婆婆已經提前先過節了,媽媽人在舅舅家。 還好電話那頭的母親,有舅舅一家人陪伴慶祝。 沒能一起共度母親節,總是小小遺憾。 很希望每年的母親節,都能有一張歡慶的合照。 晚上跟婆婆通了電話,婆婆很會安排自己的生活, 昨天讓朋友請吃晚飯跟唱歌,今天晚上要為5月27日表演活動練舞, 身體、精神、生活都安排得很好的婆婆, 讓晚輩的我們很是放心。 **************** 今天中午艷陽高照,把逼提議飯後散步, 逛去星巴克喝咖啡,他知道媽咪第一次敢喝咖啡, 就是因為星巴克的焦糖瑪奇朵。 很謝謝爸爸的不著痕跡的表達心意。 晚上又帶著一家人前往玫瑰園用餐, 兩小的食量特好,把爸爸媽媽的餐點都吞進了肚子裡。 看著孩子吃得開心,除了教導用餐禮儀外, 心裡充滿感謝。謝謝能有每個平安健康的當下。 也趁著用餐的時間,聊起血緣關係, 提起自己的阿祖及太祖,我們流有祖先的血脈, 希望孩子們記得祖先們的辛苦以及感謝祖先的庇佑。 以後也不要忘記告訴自己的子孫,要記得前人的努力。 祝福全天下的母親們 母親節快樂! PS:我知道爸爸其實有盤算著要送輕便型筆電給媽咪, 努力研究了好一陣子,奈何這個月要支出的部分過多, 預算不足下,無法實現。 把逼,很謝謝了喔! 現在的自己,很能明白自己是如此安好的被照顧著。 想起過去的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自己,很是慚愧。 這樣的平靜就是一種幸福。 謝謝你喔!抱病幫我慶祝母親節。

好個打掃天

2008年05月08日
公開
35

天氣晴朗無比,趕緊將窗戶通通打開, 讓溫暖陽光,新鮮的空氣充滿室內, 整理一下家裡最沒有生活空間的爸爸的小小衣櫃, 整理床鋪、洗涼被、摺衣服、縫補整理一下脫線的衣褲、掃地、拖地... 一上午的時間,居然只能做到這些事。 清掃時,看見汙垢, 想起自己內心的黑點,好多好多,要每天一點一點的除淨。 看見滿室的雜物,想起自己不忍他人丟棄物而接收下來, 想起因為貪慾,而堆置的這些物品,反而占據了家人的生活空間, 那像是將煩惱,收進自己的心內,空間越佔越滿時,就顯得擁擠煩躁, 而無法空出為利益他人而努力的心。 想起攝受心院穿著白色圍裙穿梭苑裡服務信徒的姿態, 感謝自己有學習的對象,跟攝受心院相比,自己做的少之又少。 拖地拖著,看著乾淨發亮的地板,心也像被清理了一點點空間出來般的喜悅, 拖著拖著,眼淚溢滿眼眶,想著過去結緣的觀世音菩薩的姿態, 從來沒有想過,祂們是用甚麼樣的心來傾聽人世間的苦惱與祈願? 教書裡提及的「佛陀與汝同悲,與汝同喜。」 是這樣的與眾生常住相伴,而因為心眼尚未開啟而不能知。 感謝能有此因緣可以在苑裡學習。 「與汝同悲,與汝同喜」。這是教法要我們行走到的目的地。 而所謂渡眾,並不是自己的能力可以引導, 而只是一座橋梁、乘載的工具, 讓眾生可以從此岸與智慧的彼岸相連接。 與佛結緣,與自己內在本具的佛心相遇。 將煩惱轉為歡喜的活在當下。 感謝導親「渡」我,與佛相遇。 很慶幸自己沒有因為風水說而賣掉房子,雖然曾經這樣思惟,還好沒有。 如今這裡成為精舍,住著我所要侍奉的佛子∼家人。

四代同堂聚餐

2008年05月04日
公開
7

趁著公婆北上參加孩子的運動會之際, 此次有機會跟阿祖一起過母親節。 四代同堂歡慶母親節的機會少有。 公婆邀請了阿祖,姑婆,兩位姨婆,還有小叔和女友, 連同我們一家四口,共十二位,一同在筷子餐廳用餐。 倫庭獻上紅包給阿祖,跟現年八十七歲的阿祖抱抱。 沒帶相機,真是可惜。 雖然餐會上有公公這邊的阿祖跟姑婆, 以及婆婆這邊的兩位姨婆,氣氛顯得有些尷尬, 但主角是婆婆,由婆婆邀請,我們以公婆的意見為主。 席間,公公不停的問阿祖菜色是否合宜, 照顧阿祖生活起居的姑婆,很清楚阿祖的口味, 倫爸爸也很照顧著阿祖的感受,不停的夾菜倒現榨新鮮果汁。 看得出來,阿祖在晚輩間是很有份量的。 不似我們,總是跟父母沒大沒小。 回家後倫說自己很幸福,班上只有自己還有阿祖。 晚上聽婆談起從小就被送去鄰家當童養媳的姑婆身世, 被養母照三餐打,倉促的結婚想逃離養母家, 連先生是誰,做甚麼都還不清楚就點頭嫁了。 先生是個卡車司機,婚後酗酒暴力相向沒工作, 孩子大了之後終於離成婚, 離婚後前夫癌症過世,是姑婆料理後事, 前兩年養母過世,也是姑婆幫著料理後事。 還好有個孝順的兒子。 姑婆現在專職照顧生母的阿祖, 阿祖因為有著這位姑婆的細心照顧,身體硬朗許多。 姑婆像菩薩似的,願她此後幸福美滿。 每個人都有故事,就像婆婆跟阿祖之間的微妙關係,公公跟婆婆之間, 也是有著因緣故事。 有人選擇釋懷和解,有的選擇不相往來,有的選擇放心底。 每種解法都有其背後的餘波盪漾。 我喜歡聽每個人的「故事」,那是一本本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