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克服手腳冰冷13攻略

2008年01月03日
公開
44

克服手腳冰冷13攻略 ????????????????? 寒流來襲的冬天最討厭了,冷冰冰的雙手,連和別人握手都不好意思,打字、寫字時最痛苦;冷冰冰的雙腳,更是造成失眠的夢魘,今年冬天我不想再當冰山美人啦! •手腳常冰冷...妳的心血管太弱啦! 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氧經過燃燒後,才能產生熱能,手腳才會溫暖。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屬於氣血的毛病,因為氣虛、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 【手腳冰冷的主因】 *心臟衰弱,無法使血液供應到身體末梢部位。 *體內血液量不夠,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 *血管中有阻塞,或發燒、感冒等都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導致手腳冰冷。*交感神經功能出了問題,使肌肉遇冷無法緊縮,產生熱能以耐寒。 【哪些人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 *體型太瘦小的女生 體型較瘦、虛寒體質的女生最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因為這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使體溫調節的機制紊亂,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所引起。而且腳趾、膝蓋、肩膀和手指等部位,屬於運動較多的關節區,因為脂肪、血管皆相對較少,熱度容易散失。 *血糖太低或低血壓時 食物是身體很重要的熱量來源,如果妳減肥過度、餓過了頭,讓血糖太低時,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現象。而低血壓時,血液循環也會不佳,疲勞、身體衰弱時,血壓容易降低,就會手腳冰冷囉! *壓力過大時 因為工作緊繃的壓力或時間逼迫的壓力,都會讓手腳發冷發抖,只要過了這個緊張時期,就會慢慢恢復溫暖。 *衣物不夠保暖 如果手腳冰冷,表示體溫的平均調配有問題,如果已經多穿了好幾件衣服,但手腳仍未恢復溫暖,就該注意啦!因為許多人體表的溫覺神經接受體的「涼點」,因為太過遲鈍而不能感受到冷。 *天氣冷或長時間待在冷氣房 都會讓血流量減少、血行速度減緩讓手腳冰冷。 •拒絕手腳冰冷全方位 要解除冬天手腳冰冷,必須從日常生活各方面來著手,快快開始運動、食療、吃藥膳、泡溫泉、按摩...,今年冬天妳就可以四肢溫暖、面色紅潤地渡過囉! .攻略1:勤運動.勤甩手 冬天的早上固然容易賴床,但如果下定決心要擺脫手腳冰冷,建議妳不妨一早起來做做運動,健走是最佳選擇喔!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雙手順便甩一甩,走上30分鐘,促進氣血運行,全身就會暖呼呼,因為一早就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所以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喔! 妳也可以試試簡單的爬樓梯、原地跳躍,動個20分鐘,達到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於強化體溫調節能力。工作40分鐘後,最好站起來走一走、鬅顐B,工作中也不時地動動手指、腳趾頭,皆可幫助血液循環。 .攻略2:多補充維他命E 維他命E可擴張末梢血管,對於末梢血液循環暢通很有幫助,但維他命E的效果較緩慢,須持續3個月才可見效,而且每天必須服用210-250IU才足夠。 .攻略3:多吃含菸鹼酸的食物 菸鹼酸對於穩定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很有幫助,也可改善神經緊張、緊張性腹瀉、皮膚炎,更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如果大量服用,還會臉部通紅、發燙呢! Tips1-菸鹼酸在哪裡 菸鹼酸在動物肝臟、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綠豆、咖啡中,含量都很豐富。 Tips2-維他命B群可幫助合成菸鹼酸 維生素B1、B2、B6能幫助菸鹼酸的合成,想促進末梢血管擴張,每天可補充30-60mg的維他命B群。 .攻略4:多吃堅果.胡蘿蔔 可藉由日常食補法,讓身體暖一暖,如堅果類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類的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水果類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飲食最佳選擇,其他如牛肉、羊肉、海鮮類、四神、糯米、糙米、黃豆、豆腐、紅糖...,都屬於溫熱性食物,是手腳冰冷的人應多選用的食材。 要特別提醒,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即使夏天的天氣再熱,也要淺嘗輒止喔! .攻略5:培養吃辛辣食物的習慣 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蔥、咖哩...等辛香料,可促進血液循環,利用平常飲食時,搭配食用,例如吃炒麵、炒米粉時就加點辣椒醬;喝湯時就多加點胡椒粉;吃水餃時,配碗酸辣湯,無形中就吃進好多辛香料囉! .攻略6:常吃溫補食物 如人參茶、薑母鴨、桂圓茶、黑芝麻、甜湯圓...等,冬天吃不僅讓身子暖,可以達到補身的功效,手腳也能不再冰冷。 中藥中有許多藥物可改善及預防手腳冰冷,如人參、黨參、當歸、丹參、北耆、鹿茸、兔絲子、巴戟天、玉桂、肉蓯蓉、仙茅、玉桂子、桂枝、麻黃、乾薑、花椒、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不論是泡茶、熬煮、入菜,多多食用就對啦! .抗手腳冰冷食補3帖: *人參枸杞湯 人參、枸杞各5錢,加入1500cc的水,用大火煮滾後,再用小火煮15-2分鐘,即可飲用。 *人參核桃飲 人參7-8片、核桃15-20顆,加水蓋過,用大火煮開後,再用小火煮10-20分鐘,睡前溫飲,可光喝湯汁,但最好將熬煮的渣一併服用。 *紅棗龍眼飲 紅棗、龍眼適量,加水熬煮即可飲用,特別適合貧血、容易感到頭暈的人。 .攻略7:不要餓過頭 不要偏食、過度減肥,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可幫助維持體溫。如果,預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無法按時吃飯,可先準備些餅乾、麵包,或是人參茶等適時地補充熱量。 .攻略8:服用中藥 中醫也有固定的處方來治療手腳冰冷,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理中湯、歸耆建中湯、附子理中湯、桂枝湯、葛根湯、麻黃湯、當歸四逆湯、腎氣丸、右歸丸...等。這些中藥通常較適合虛寒體質的人,如果妳沒把握,也可請中醫師開立藥方。 .攻略9:注意保暖 別因為愛美,或穿太多怕被人家笑,而少穿禦寒衣物,各種保暖的措施,如外套、毛帽、手套、圍巾、口罩、衛生衣、襪子等,天氣冷時都要全部穿戴齊全。脫掉添加的外衣前,須確定天氣已經熱起來了,不要因為心理煩躁、緊張、潮熱,或活動後感到發熱,就馬上脫掉禦寒的衣物。 也不要穿太緊的衣服,因為衣服過緊會阻礙血液循環。晚上睡覺前,記得穿上保暖的毛襪,幫雙腳防寒,要注意,如果腳失去溫度,就不容易入睡啦! .攻略10:精油泡澡 有空時,可多泡澡,並在熱水中加入生薑或甘菊、羅勒、肉桂、迷迭香等精油、辣椒入浴劑等,皆可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暖和起來。 洗澡時,可用冷水和熱水交替沖淋手腳,藉由血管一冷一熱間的縮放,達到暢通血液的目的。在睡前用熱水泡泡手腳,也可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幫助入睡。別忘了,泡腳後,要立刻用毛巾擦乾,並趕快穿上保暖襪子。 超強泡手腳劑: 如果妳的手腳真的發冷到不行,區區的熱水已經無法滿足妳,建議妳找個水桶,裡面裝熱水+米酒+薑,熱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趁著看電視或休息時浸泡,很有效喔! .攻略11:穴道按摩 中醫師建議,天天按摩,可以緩解手腳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症狀喔! *如有全身畏冷的的現象 妳可按摩...大拇指內側的合谷穴、手腕內側3-5cm的內關穴及膝蓋下方6-8cm的足三里。 *如要加強腳的保暖 妳可按摩...位於腳小拇指生長處外側的至陰穴和湧泉穴,湧泉穴位於當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中央處。 次數...皆為每天2-3次,每次各40-50次。另外,也可將每根腳趾搓揉一下,這樣腳就會很暖和了,搭配上乳液和嬰兒油,效果更棒喔! .攻略12:泡泡碳酸溫泉吧! 碳酸泉富含二氧化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因為碳酸泉的泉溫較其他種類的溫泉低,所以即使浸泡時間較長,也不會因為高溫而使脈搏急速加快,產生身體不適。 蘇澳冷泉、廬山溫泉、知本溫泉...等都屬於碳酸泉,趁著放假期間常去泡一泡,對於手腳冰冷有改善作用喔! .攻略13:睡前喝杯熱牛奶 在冷冷的冬夜中,睡前先喝1杯熱騰騰的牛奶,有助妳暖和身子,並且幫助入眠。但要注意的是,喝的量不要過多,1杯250cc最適宜,否則半夜頻頻從暖暖被窩起來跑廁所的結果,外邊冷空氣又會讓妳手腳發冷、很難入眠啦! 另外,既然要喝牛奶,不妨講究些!以低脂、脫脂最佳,如果還有添加纖維質,可維持消化道機能,對於健康更有幫助喔!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十:故事書的插圖,是美育的最佳教材

2007年12月20日
公開
6

故事書的插圖,是美育的最佳教材 女兒在兩歲半時,我曾經用坊間流行的方式,以字卡教她認國字,這是一種藉由孩子對圖像的記憶,每天做三次、每次練習幾分鐘的簡單方法,而女兒也在短時間內就神奇地認得了許多國字。我原本還驚訝於女兒的「聰明」,但後來與朋友談起,才知道大多數孩子都能靠這種方法快速認字。 但是,我那經營幼稚園的母親所說的一番話,改變了我的做法。 她說:「觀察幼稚園裡那些認字、讀字能力發展較快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專注於閱讀文字,而忽略了繪圖的欣賞。」母親只是將她觀察到的正反兩面情形告訴我,而我當下就打住了教女兒讀字的工作。 *經典童書的插圖,就像一座「書本美術館」 我為什麼不再教孩子讀字了呢?因為在德、智、體、群、美之中,美育是最抽象、也最難教導給孩子的;但故事書中的繪圖,其實就是教導孩子美育的最佳素材。想想那些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繪本童書,那一頁頁呈現在孩子眼前的插圖,就像是把美術館的名畫搬到眼前一般。當我一頁唸過一頁時,有時文字較多的頁數會需要停留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而幾本故事書唸下來,就等於陪著孩子逛了一趟美術館。而且,只有學齡前的孩子有這樣的能力,對於「書本美術館」可以一逛再逛、百看不膩—有經驗的父母應該都知道,對於同一本故事書,孩子往往可以一聽再聽、一看再看,好像永不厭倦。 就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用分心去閱讀文字,所以他們可以全心全意地去感受故事、欣賞繪圖。繪圖的欣賞應該要比閱讀文字更為優先,因為在整個人生中,閱讀的機會非常豐富,但只有這個年紀的孩子有此能力和興趣,可以只用耳朵多聽我們朗讀,眼睛則能盯著繪圖看個不停。所以我當然很想好好把握這個階段,讓他們多欣賞美的東西。 *技巧可以速成,美育的感受卻必須發自內心 送孩子學音樂、學畫畫,似乎是父母除了智育以外,最常為孩子做的美育投資。然而美育是一種感覺教育,而非只是教會孩子如何彈琴、如何畫圖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孩子有沒有發自內心,對這些事物產生感覺與熱情。 技巧可以靠著練習養成,也可以是不需要感情的;而感覺則是完全無法量化的東西。喜歡畫畫的孩子,即使是隨手塗鴉,也可以對自己的創作愛不釋手,這是美育;兩歲的孩子喜歡玩石頭、排樹葉,達到忘我的境界,這也是美育。只要孩子能發自內心,對事物產生感覺和感動,都是美育。兒子唸小一的時候,會對著照片裡朋友剛學步的孩子說:「娃娃好可愛喲!」這也是美育。 父母幫孩子唸故事書,就等於在為美育播種。孩子愛這個故事,就會在心裡產生感覺;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繪圖,就是美的欣賞。孩子當然無法用言語告訴父母他感覺到了什麼、欣賞到了什麼,但是那些深沉的美感教育,就會這樣在一本一本的故事書中累積出來了。 雖然我不想陷父母於俗氣的功利目標之中,但若真要從實際的狀況來觀察,目前各企業的求才趨勢,對國外MBA的需求比例確實已大降,對藝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卻反而大增。某個暑假時,有機會帶唸小二的女兒和幼稚園大班的兒子去紐約訪友,我很想趁機重遊大都會博物館,卻又顧慮到這麼小的孩子哪有耐心看藝術作品?沒想到在我詢問之下,他們竟毫無異議地說要跟我去。 當時博物館正在舉行美術大師馬諦斯的特展〈其實我對藝術一竅不通,但欣賞應該不限於專業〉,入口大廳則有自動導覽的耳機可以租借。許多展覽作品前都有一個編號,只要對著耳機輸入編號,它就會開始介紹這件作品的歷史淵源、創作動機或是藝術家的生平事蹟等,每則介紹的長度約是七、八分鐘不等。而當孩子要求我租耳機給他們聽時,我心裡根本不相信他們聽得U去。 還好,我給了孩子機會。從頭到尾的一個半鐘頭裡,他們倆完全不理會我,一選到自己喜歡的畫,就逕自輸入編號聽了起來,還不時和我分享他們聽到的解說〈我並沒有租借耳機,一來我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和耐心聽這些東西;二來則是覺得待會兒就可以接收他們不想聽的耳機了〉。其中有一幅名畫四周擠滿了人,只見兩個個頭很小的孩子,鑽到最前面,似乎只有他們倆帶著耳機,而且目不轉睛地看著那幅畫,表情專注而肅穆。這一幕不僅震撼了我,連周圍的大人們也覺得訝異,紛紛對他們投以感動的眼光。 不要問我,這麼小的孩子為什麼有這種欣賞的能力與耐力,很多事情可能只有老天爺才知道答案。我只知道,不要讓孩子錯過故事書。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九:每一本書,都是父母給孩子「愛的庫存」

2007年12月19日
公開
45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每一本書,都是父母給孩子「愛的庫存」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總愛讓他們坐在腿上,我會一邊熱情擁抱他們,一邊不疾不徐唸著一個又一個故事。有一回,已經讀小一的兒子依偎在我身旁聽故事,我突然像是想起什麼地對他說:「咦!你還記得小時候,姐姐去上學以後,你總是坐在我腿上聽故事嗎?」 然後他便立刻跳到我腿上,想要重溫小時候的甜蜜時光。只是「歲月不饒人」,小一的兒子即使個子並不特別高大,但他的頭就是會硬生生擋在故事書前面,讓我唸起來挺彆扭的,但我們倆都捨不得離開這份溫暖回憶,就還是這樣把故事書給唸完了。 如果幫孩子唸故事書是「愛的時間」,以一天一本來計算就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就是一千本;這一千本相當於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的時間,也就是父母給孩子「愛的庫存」。 *請和孩子眼望眼、心貼心地互動交流 我們常有機會聽到父母對子女的抱怨或無奈:「這孩子很不聽話,我好說歹說,他老是當耳邊風,根本管不動!」「老師對這孩子很頭痛,我也是威脅利誘、用盡各種方法,為什麼他還是我行我素呢?」 問題的根源,可能不在於孩子聽不聽父母的話,而是父母平時和子女的對話與交集都是哪些內容。如果親子之間不交集則已,只要一有交集,不是催促、就是責罵或抱怨;即使是和善的父母,也常因生活步調太過快速,和子女的溝通慢慢只剩下日常生活的對話,這樣又如何能苛求孩子和父母心靈相通,並且感受到父母的溫暖關愛呢? 當孩子興高采烈告訴我們一件事時,我們可能正想著公司的業績數字;當孩子很有自信地拿剛完成的圖畫與我們分享時,我們可能正在洗碗。現代的父母已經愈來愈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雖然不至於會說什麼「好煩,走開!」之類的話,卻可能不自覺地用「嗯!啊!」應付孩子,不然就是用一句「等一下」堵死一切。 我們也不是故意不理孩子,但是「等一下」的結果,常常就變成了「不了了之」。日復一日,親子之間真正的交心互動少之又少、甚至沒有,卻從來沒有人發現,「愛的庫存」在教育功能上的重要性。 我家先生的工作非常忙碌,根本是朝九晚九,雖然他是個愛孩子的好爸爸,只要一放假總是以孩子為重,開車帶孩子到處玩,但有一回我還是提醒他與孩子的互動太少了,這當然招來了他的抗議。我說:「你雖然陪著他們,但是在家裡時,你就像個活動家具;出門去玩,又變成了開車的司機。仔細想想,孩子已經九歲了,你真正放下工作與雜務,靜靜和孩子眼望眼、心貼心互動交談的時間,到底有多少?」你和孩子應該要一起下盤棋、一起騎車去兜風,而不是他拼圖,你在旁邊看報紙;他騎車,你還是在旁邊看報紙。 *「愛的庫存」愈多,孩子也愈容易受教 如果父母能藉由唸故事書,慢慢累積這些「愛的庫存」,在短短兩、三年之間,或許還感覺不到它對教育子女的影響力,但等到有一天,我們要在生活中教導孩子規矩、或是設下父母的規範時,就會發現我們給孩子愛的庫存愈多,孩子就愈容易受教。 當我要為孩子立下規矩時—早上自己起床、自動寫完功課、每餐吃青菜、飯前不吃零食、在7-11不買玩具、不看電視、不玩電玩〈可憐的孩子,族繁不及備載〉…,不只是毫不費力,而且他們願意遵守的程度,甚至超過我的想像。 孩子犯錯當然是難免的,但不管錯誤大小,道理只要解釋過一次、甚至不用說第二次,他們就不會再犯了。「我輕輕地說,他們重重地聽」,不用威脅、不用利誘,孩子卻不會將我的話當耳邊風,其中的關鍵原因是什麼?就是「愛的庫存」。 別以為這些愛的庫存得浪費我們好多時間去累積;這些一點一滴的愛,孩子都會感受於心,而且一定會在某方面回報給我們。 愛孩子的方式很多,親吻、擁抱、買玩具、吃大餐、出國渡假...;但是,千萬不要錯過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因為它同時兼顧了關愛和教育的功能,這是對孩子最重要的兩件事,卻可以透過唸故事書達到一舉兩得的雙重效果。愛孩子的父母們,有誰願意錯過它呢!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八唸故事時間,就是愛的時間

2007年12月18日
公開
38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唸故事時間,就是愛的時間 好品格的孩子、大能力的孩子、專心的孩子..不要以為這是我當初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所想要達到的目的,通通都不是!那是結果,是自然而然、日積月累所得的結果。 之所以先講結果,當然是希望這些有形的東西,能吸引住現代忙碌父母的目光—「哇!她的孩子一點都不讓人操心,她是不是有什麼教養孩子的訣竅?」訣竅、秘密、捷徑..這些我都沒有,我有的,只是做父母都可以付出的耐心、愛心和時間。 九年前,看著還在襁褓中的嬰兒時,我怎麼知道他們將來會是什麼樣的孩子呢?在我根本不確定這些好品格、大能力一定會發生在他們身上時,到底是什麼力量,讓我無怨無悔、甘之如飴、日復一日地為孩子唸故事書呢? 打開故事書,和孩子分享「愛的時間」 *唸故事書時,不要只想著品格與能力 可能是靜靜的午後、可能是冷冷的冬天,也可能是手邊工作剛好告一段落,只要我大喊一聲:「說故事時間到了!」不論孩子在家裡的哪個角落,總是會連忙朝我飛奔而來:「我要唸這一本!」「不行,我要唸那一本..」「媽媽今天很有力氣,一人選一本,全部都唸!」於是,歡歡喜喜的我們三人,便跳上軟軟的床鋪、鑽進暖暖的被窩,彼此肩靠著肩,聽我娓娓道來一個又一個故事。 不論外面的天氣多麼惡劣、環境多麼吵雜,我總覺得那小小的被窩,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地方。有一天,孩子不論走到天涯海角、或是經歷多少人生起伏,這個童年的回憶,都將是陪伴他們一生的重要情感。 這就是我當初幫孩子唸故事書的動機,就這麼簡單。 當父母想要幫孩子唸故事書時,不能一心只想著好品格、大能力。一旦讓親子互動淪為有目的可圖的心態,我便要懷疑父母的耐心可以持續多久? 教養孩子的過程可不是一百公尺的短跑,而是需要耐力的馬拉松;如果不能細細感覺說故事時的那份幸福,父母可能在忍著性子幫孩子唸了三個月,卻納悶怎麼還看不到好品格時,便認為:「這方法沒用,別唸了!」然而,其實心目中期望養成的孩子就在眼前,只要父母繼續往前走,就一定會看到的。 *唸故事書不是工作,而是你對孩子付出的愛 對學前年紀的孩子來說,父母就像是他們的天與地;他們最愛的人若能放下全部的工作,只是專心地為他們唸個故事,即使沒有對他們說出「我愛你」,孩子也可以深深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愛。 每回當孩子聽了一堆故事書之後,我似乎總能感覺到他們心裡的那份滿足感;那就像是我們自己讀了一本好書、或看了一部好電影之後,所獲得的那種充實的感覺。 我常常在一邊唸故事書時,一邊冷不防地給他們一人一個吻、或是說聲「我愛你」;也可能在他們問了一些令人讚嘆的好問題後,只是故意瞪大眼睛,對他們投以佩服、讚嘆的眼光。這時,我每每可以看到他們的眼睛裡透出幸福的光芒,臉上則洋溢著自信的微笑。 孩子上小學後,我開始為他們讀精采的章節故事,因為內容較多,必須分天分次、慢慢唸。而每當一有新的故事開張,雖然明明已經看到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了,我卻還是淘氣地問他們:「好不好聽?」當聽得目不轉睛的孩子每每爆出一句:「好聽死了!」那份滿足的神情,就是做媽媽的我無窮幸福的泉源。 唸故事書不是我對孩子所做的工作,而是一種生活,一種感動,一種活在當下。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之七:故事書V.S.專注力~故事書V.S.閱讀習慣

2007年12月17日
公開
47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故事書V.S.專注力 有一回,我從書店買了五本新書回家,當時三歲的兒子和五歲的女兒很興奮地在客廳沙發上排排坐,準備聽我唸新的故事書;剛巧這時孩子的爸爸租了一捲錄影帶,也準備進房間去看他的電影,一個家、兩個空間,各自進行著不同的活動。結果,看完一個半小時電影的爸爸,走到客廳時驚訝地大叫:「你們三個人怎麼還坐在這裡講故事啊?木乃伊都不可能像你們一樣坐這麼久!」 三歲的孩子,可以連續聽一個半小時的故事而不離開位子,這意味著什麼? 除了故事很好聽、他已經愛上聽故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就是:這個孩子很專心。 *聽故事是培養專心的好方法 「專心」在孩子未來的學習過程中,重不重要? 父母一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論在上課、畫畫或從事各種學習時,都能展現專心的習性,因為在聰明才智等其他因素都先不談時,能專心的孩子,在學習上就事半功倍了許多。然而,專心又是如此抽象,甚至抽象到超出父母所能掌控範圍之外。我們可以強迫孩子回房做功課,卻對孩子會不會專心寫完功課似乎無計可施;我們可以約束孩子的外在行為,卻無法規定他們的腦袋要想些什麼。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藉由唸故事書給他們聽,來慢慢培養他們的專心度,就是一個好方法。這是長期的培養與練習,無法一蹴可及。我們可以視孩子天生的氣質和興趣,慢慢將聽故事的時間拉長,從一次十分鐘、十五分鐘,慢慢往上增加。若是孩子每次聽故事,都要我們唸到精疲力竭才肯罷休時,這些聽故事的機會,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孩子專心的習慣。 *靜態的閱讀,更能養成專注力 但是,我的一位朋友卻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我的兒子看電視也很專心啊?」 認知科學學者洪蘭曾提及:「電視螢幕是每秒二十四張的連續畫面,眼睛無法倒退回去尋找前面的資訊。」聲光音效加上應接不暇的畫面,只需要人腦短暫的專注力;而之前提到的想像力和思考力,在此時是無法派上用場的。但是聽故事對小孩來說,由於他們面對的只有許久才翻一頁的繪圖,既沒有聲光音效、也沒有快速轉換的畫面,這樣靜態的活動,將會需要較久的專注力。 如果孩子從小就沒有機會接觸這類靜態呈現、又需要專注力閱讀的書本,反而總是讓電視或電玩來填補生活的空檔和休閒,等到入學後,父母才發現孩子不專心的問題十分棘手,這到底是孩子的錯、還是父母的疏忽呢? 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對於他們的功課,我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協助或加以督促。看看小三女兒的期中考,光是國語一科,八課的生字就有一百多個,如果她沒有專心的學習能力,實在很難去應付當今如此多樣的學習環境,而且還能每天快快樂樂去上學。 故事書V.S.閱讀習慣 會彈琴的人,可以用音樂豐富生活;會畫畫的人,可以用創作滿足人生;會閱讀的人,可以永遠不寂寞。彈琴、畫畫似乎可以靠後天練習養成;那麼愛上書、喜歡閱讀呢?坊間好像沒有這樣的才藝班,要教養出這種孩子,於是變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願望。父母送孩子學才藝、學語文,時間、金錢花得無怨無悔,那麼更重要的閱讀習慣,又該如何養成呢? *唸得夠久、夠多,孩子就愈能體會閱讀之樂 書和孩子不是天生就會互相吸引的,我們幫孩子唸故事書,就跟商品在做廣告一樣,只要廣告播得夠久、夠好,我們就會愈發認同這項產品的可信度;同樣地,只要父母的故事唸得夠久、夠多,孩子就愈能發現書本帶給他們的愉悅感覺。 讓孩子愛上書本、主動閱讀的秘密在哪裡?就是父母要不間斷地幫孩子唸故事書,而且從愈小開始愈好。就這麼簡單嗎?沒錯,而且這是父母最積極主動的做法。「積極主動」乃是造就成功的基石,我們不能只是聽天由命,光想靠老天爺送我們一個天生愛書、喜歡閱讀的孩子而已。 「沒學過注音符號,就直接去上小學」—我為什麼對兒子這麼有信心,敢讓他輸在起跑點?其實,對從小飽聽故事書的孩子來說,故事裡豐富的背景知識和語彙基礎,就是讓他們得以從容面對各種學習的根本;而他們在學前對語文長期的耳濡目染,就是我對他們的信心來源。 當孩子熟悉了注音符號之後,我還是繼續唸故事書給他們聽。由於聽力會走在閱讀力之前,三歲的孩子可以聽五歲程度的故事書;五歲的孩子,則可以聽國小程度的故事書。會不會認字的「技巧」並不是重點,對書本有沒有「熱忱」才是關鍵。技巧可以靠短時間密集學習,但熱忱可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了。 *別光「叫」孩子看書,請直接拿書「唸」給孩子聽 女兒在完全沒有外來壓力的情形下,直到小學二年級才真正開始主動閱讀書本裡的文字,面對這麼久的「自動自發醞釀期」,換成是大多數的父母,早已心急如焚—「注音符號學了這麼久,怎麼還是光看圖、不讀字呢?」「老師規定的圖書館借書,明天就要還了,怎麼連看都還沒看呢?」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不要光用嘴巴「叫」孩子去看書,請直接拿起書本「唸」給孩子聽。所有優良的教育方式都無法速成,只要我們持續地唸故事書給孩子聽,一旦將「自動自發閱讀」的開關啟動之後,父母只要順水推舟,確定孩子身邊的書本不虞匱乏,這個一輩子受用的閱讀嗜好,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六: 故事書V.S.大能力(下)

2007年12月16日
公開
44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故事書V.S.大能力(下) *邏輯徽z能力 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兒童書店裡那些還不會讀字、只是靠著繪圖,就能一本書接一本書看了起來的孩子們;他們是根據繪圖中的前因後果,再加上自己的邏輯推論,而完成「讀書」的動作。這就像是「看圖說故事」,看的圖愈多、說的故事愈廣,邏輯推理的能力自然就更得以發展。 推薦書目:《爺爺一定有辦法》、《三隻小狼和大壞豬》、《公主的月亮》 *機智能力 「遇上問題的臨場反應」關係著人的機智能力,但是在孩子單純的生活中,並不會真的經常上演這些需要機智反應的情節。不過,故事書中倒是有很多「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的處境呈現在孩子面前,透過每個作者的穿針引線、旁敲側擊或抽絲剝繭,終究會出現一個令人莞爾或豁然開朗的答案;而這些故事主人翁的機智反應,讓孩子彷彿也身歷其境地走完了這些過程。孩子是需要啟發的,機智能力當然也不例外。 推薦書目:《阿文的小毯子》、《聰明的小烏龜》、《看誰在搞鬼》 *幽默感 我不知道學理上所謂的「大能力」,有沒有包括「幽默感」在內,但這卻是我個人偏愛的特質,我希望自己是個充滿幽默感的人,也喜歡和有幽默感的人在一起。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遇上幽默感,應該都是愉悅而開心的,它可以拉近距離、緩和衝突、化解尷尬,使自己和別人都得到精神上的積極慰藉。兒童故事書裡的幽默感,多得不勝枚舉,不論用字遣詞、故事結局都是如此,甚至光是繪圖,也可以蘊含著無限的幽默感。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是:一隻母雞邊跑邊生蛋,而且蛋還朝空中飛去;我也還清楚地記得,孩子指著這隻天不怕地不怕的母雞,笑得東倒西歪、樂不可支的模樣。 這些從故事書中自然浮現出來的幽默情境,並不是日常生活裡所能遇到的、更不是一些搞笑卡通所能提供的。要讓三歲小孩體會真正的幽默感並不容易,但舉手可得的故事書裡卻處處得見,而且常常幽默到連我這個大人讀起來都拍案叫絕,不得不發出讚嘆之聲呢。 我喜歡稱這些幽默故事為孩子版的「心靈雞湯」,不論是逗出孩子的哈哈大笑或淺淺微笑,好希望全世界的孩子都能接觸到它們;如果讓孩子的童年錯過了這些書,也確實太可惜了。 推薦書目:《我不知道我是誰》、《有趣的小婦人》、《明鑼移山》 認知科學學者洪蘭在其著作《講理就好》中,曾經對智慧下了新的定義—在新的環境中適應新情境的能力。 這讓我聯想到女兒升小學一年級的暑假,我們曾到美國探親,於是就順便想送一路讀美語幼稚園上來的女兒到當地學校體驗一下。第一天進入美國學校之前,我什麼話也沒對她說,她也什麼事都沒問我,只見行政人員帶她進入一間教室,隨後全班就被帶到體育館自由活動。其實,我當然暗自擔心她在學校第一天,新環境加上新朋友,會不會放學後就告訴我明天不想再去了呢? 學校規定下午四點到六點是接孩子的時間,我於是四點一到就急急趕去,沒想到她卻是滿面笑容,第一句話就對我說:「媽媽,妳明天可不可以六點再來接我?」我真的很驚訝,她的適應力怎麼會這麼好?因為她並不算是個非常外向的孩子。 當然,適應力好壞的成因不會只有一種,但不是有人說「打開一本書,就打開了一個世界」嗎? 她既然看過了千百個世界,只是再多經歷一個,又怎麼會難適應呢!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之五:故事書V.S.大能力(上)

2007年12月15日
公開
42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故事書V.S.大能力(上) 自從女兒上了小學,開始對友誼非常重視。一回接她放學時,發現她的表情和平常不大一樣,追問之下,她才說起當天因為重新換座位,而新交了一個朋友小佩,但她原本的好朋友阿真卻要求女兒不要跟小佩玩,甚至要求另一個同學不要跟女兒說話。看得出來女兒的心情非常沮喪,不斷質疑著「為什麼大家不能一起當好朋友?」我於是趁勢拉著女兒到了住家附近的公園,想要安慰她一番。 我說:「妳知不知道,阿真為什麼不喜歡妳跟小佩在一起玩?」 女兒不解地說:「不知道,而且小佩也很好啊!」 我說:「有沒有可能是阿真太喜歡妳了?所以她看妳交了新朋友,怕妳被別人搶走,才不小心對妳說了些不好聽的話?」 女兒若有所思地想著,我又說:「說不定明天她們就忘了這件事,又會跟妳一起玩了。」 說實在的,當時我只是想跟女兒聊聊天,也不知道該怎麼教她「在不拋棄新朋友的前提下,又能挽回好朋友的友誼」。但是到了第二天去接她放學時,從她的表情來看,我就知道一切都沒事了。原來,她用剛學的注音符號,寫了一封信給阿真: 親愛的阿真: 我喜歡妳,我可以跟妳玩嗎? P.S.不是只有跟我玩,也跟小佩一起玩。 「自己想辦法解決生活中的難題」,這不是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很需要的一種能力嗎?有愈來愈多定名為「如何培養孩子的大能力」、「小小孩大能力」之類的書籍出版,也吸引了不少父母的目光;而所謂的「大能力」,則意指考試是否名列前茅、日常生活能否自理之外的其他能力,舉凡想像力、思考力、觀察力、推理邏輯能力、機智反應..等都在此列。 這些無形的東西或許無法直接幫助我們的孩子「考高分」,卻可能在未來面對種種人生關卡時,幫助他們更有智慧地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方向,少走一些冤枉路;孩子的人生也可能因為這些能力的發揮,而變得更加精采。 如果孩子的好品格能夠透過「說故事」而潛移默化地傳承給孩子,那麼故事書是否也能啟發孩子去發展抽象的「大能力」呢? *想像力 故事書裡的插圖,只是內容大綱的展現,而文字描寫的細節場景,就要靠孩子自己去想像。而且繪圖雖然是靜止的,但透過文字的朗讀,在孩子腦袋中的畫面,則會有如電影般是不斷活動、流轉的。加上孩子自我想像力的發揮,他們每次構思的畫面,都可以有所變化、永遠不會相同。 推薦書目:《小真的長頭髮》、《卡夫卡變蟲記》、《哈拉老爹說故事》 *思考力 基本上,兒童故事是由「為什麼」組成的,即使是平鋪直敘的文字,對孩子小小的心靈來說,也可能充滿新奇疑問—「三隻小豬為什麼長大以後要搬出去自己住?」「小紅帽從大野狼的肚子裡出來,為什麼還是活的?」 孩子的好奇程度,超乎大人的想像,而故事書裡的「為什麼」,正好滿足了孩子熱愛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也給了孩子更多思考的機會。有時候,故事書只是父母與子女互動的媒介,即使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許已超出父母馬上能解釋的知識範圍,但這一來一往的討論,更能激發孩子的思考潛能。 推薦書目:《哈利的花毛衣》、《想生金蛋的母雞》、《小貓逗公雞》 *觀察力 故事書的繪圖簡單時,可以訓練孩子的想像力;繪圖複雜時,則可以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而且,透過一次又一次重複地閱讀,孩子對繪本的觀察力也會愈來愈仔細,甚至能夠發現繪圖中的錯誤或不合理之處。 往往當唸故事書的大人都已經被複雜的情節弄得暈頭轉向時,孩子卻可以對故事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沒有一點混淆。故事中的角色如果太多,孩子則會透過觀察衣著、造型等,去自行比對前後出現的人物。有時當故事已接近尾聲,孩子便會像發現新大陸似地,要求翻到書的前面部分,去印證他們之前對故事的疑問。 推薦書目:《巫婆與黑貓》、《家》、《貝克的紐約》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四:確立人生態度,必須趁早

2007年12月14日
公開
46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確立人生態度,必須趁早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當口,常可能因為太在意孩子當前的問題,有時使出渾身解數還解決不了事情時,牛角尖就會愈鑽愈深,往往造成親子關係兩敗俱傷。殊不見所謂的「橡皮擦媽媽」,每天跟在小學一年級的孩子身邊做功課,孩子寫一個字、媽媽擦一個字,一個邊哭邊寫、一個邊罵邊擦。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孩子中、高年級之後才後悔,很多自己太重視的東西,當時都以為是在幫孩子的忙,其實卻是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十年以後,假設孩子都已經長大、進了社會,不論他們從事藍領或白領工作,想要讓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會是什麼呢?」我喜歡把問題推向未來,讓父母跳脫現在,這樣心中的疑問,有時反而會變得明白。學歷、語文、人脈、家世背景、吃苦耐勞…等,每個人的條件組合都不相同,但大多數的成功者都有一個共通點:對的態度。 如果你是老闆,希望雇用抱持什麼態度的員工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即使學歷再高,只要態度不對,你還會願意雇用他嗎?如果你是個受雇於人的員工,又希望遇上什麼樣的同事呢?是遇事推託、遇錯推諉;還是負責任、願意與人合作的夥伴呢? 態度關係著事業的成功,也關係著家庭的和諧,根本就是關係著整個人生。像是當今有多少人在使用現金卡或信用卡擴張消費,而金錢觀、價值觀和消費習慣,也是人生態度的一環。如果一個成年人可以去跟人借錢,只為了買一個名牌包,這樣的人生是否還真的能快樂起來,實在令人存疑。 如果二十年後,父母才發現孩子的人生態度有問題,這樣可就太遲了。 不趁孩子還是一張白紙時多花些心力,等到人格都已定型後,父母的教育功能早已衰退,對孩子的影響力也已經有限。不要繼續溺愛他、不要繼續幫他處理一筆又一筆的負債,可能是到時候唯一能做的事。 *家庭教育才是根本 有一回參加孩子小學的運動會,當全校正為大隊接力比賽歡呼沸騰之際,即使我的孩子並不是選手,也深深為那些拚命向前衝的孩子們所感動、激勵。正當我的眼淚都快被這種團結一致的氣氛逼出眼眶時,卻突然看到殿後那一隊跑倒數第二棒的孩子,在交棒線的兩公尺前,大概是發覺大勢已去,「竟然不跑了」,讓等著接最後一棒的孩子,趕忙著急a回頭去「搶下棒子」,以完成自己的任務。 什麼是運動精神?跑得快不快不重要、跑第幾名也不重要,但是一旦參加了比賽,不管是為自己或為團體,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它,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精神和態度。 身旁也同時見著這一幕的家長,在同等驚訝之餘,開口說的竟是:「這學校是怎麼教孩子的..」「教改、九年一貫如何如何…」其實不只是這位家長,只要社會上一有學生出現嚴重偏差行為的新聞,輿論也是一致將矛頭指向學校、指向教改,或是打些於事無補的口水戰;甚至還有人建議,「現在流浪教師這麼多,何不讓這些人學點心理輔導的技巧,每班多配一位輔導老師也不錯?」 我很想大聲疾呼:「配幾位老師都沒用,父母一對一都無法教好孩子,只祈求一對三十的老師幫我們教孩子,實在是本末倒置。」現在的父母孩子生得少,而且都將全副心力放在孩子身上;但學生的偏差行為為什麼反而愈來愈嚴重?教育的環節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當大家一面倒地檢討學校教育的同時,有沒有人回頭想想,家庭教育才是根本。請把孩子教好了再送去學校,而不是指望別人來幫我們教孩子。 *你要好品格的孩子、還是聰明的孩子? 我曾親眼看過一個幼稚園年紀的孩子在公園打人,他坐在一旁的媽媽卻只是淡淡地說:「這孩子就是特別皮。」完全不當一回事,既不向孩子問清楚,更別提說聲對不起了。但是,那可是一個花了大量氣力與時間在孩子身上,還是高學歷的全職媽媽耶!為什麼這麼重要的事,她卻可以視而不見? 如果要父母選擇:你要好品格的孩子、還是聰明的孩子?相信幾乎所有父母都會選擇好品格。這是我在演講中常提出來的問題之一,而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父母敢選聰明。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母又花了多少的力氣和時間,在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呢? 孩子還小時,對於吃飽睡好,錙銖必較;孩子上學後,又只盯著學習進度,學校的功課、課外的才藝、升學的補習,以為只要孩子功課好、有才藝,其他的事都可以再說、再等。這些父母也不是覺得好品格不重要,而是他們投入的心力實在會讓人以為,孩子的好品格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好像只要家裡經濟狀況不差、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自然就會有好品格。 訪問幼稚園或小學的導師最清楚,有多少父母在被告知孩子有偏差行為時,都是大感驚訝、失望,甚至不肯接受事實:「我的孩子在家裡很乖啊!是不是學校有問題?還是跟某某同學學壞了?」 我曾聽一位極富耐心與愛心的小學低年級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學生其實好教,真正難溝通的是家長。」我們應該捫心自問,孩子從小到大,我們花了多少時間在教導孩子的好品格?還是總要等到問題出現了,再說說大道理、或是劈頭訓斥一番,就以為這是在教育孩子了?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只會讓父母一輩子疲於奔命。 養出好品格孩子的因素,當然不會只有一項。但是「幫孩子唸故事書」這一項,絕對是父母不能錯過的。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三書中自有好品格

2007年12月13日
公開
37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書中自有好品格 忠孝節義的大道理,光是透過教條式的訓話是無法深入人心的。然而藉由故事書的情節,有些難以解釋的道理,卻好像立刻活靈活現了起來。以下這些故事書,都是我隨機從家裡的書架上摘選出來的,每本書都有特定的主題,將好品格的觀念和正確的人生態度穿插於其中,透過故事的生動情節先引發孩子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這些概念就會潛移默化地植入孩子的內心。 好品格書名出版社 誠實《珊珊的月光》巨河 勇敢《我的名字叫國王》格林 謙虛《綠笛》和英 尊重《是蝸牛開始的》三之三文化 分享《手套》遠流 友愛《小莫那上山》台灣英文雜誌社 同情心《看誰在搞鬼》格林 同理心《小貓鬥公雞》格林 自信《做得好,小小熊》上誼 努力《媽媽的紅沙發》三之三文化 負責任《安娜想養一隻狗》上誼 自動自發《花婆婆》三之三文化 團隊合作《沒有聲音的運動會》信誼 關懷《下雨天接爸爸》台灣英文雜誌社 樂觀《叔公的理髮店》三之三文化 助人《陪你一起飛》格林 知足常樂《好一個餿主意》遠流 人生道理何只千百,只要是父母想教孩子的東西,百分之百都會涵括在童書作者的寫作範圍內。現在的出版業非常發達,舉凡我們想教孩子的東西,不論是什麼樣的議題,都能在故事書裡找著。從怎麼鼓勵孩子用小馬桶?為什麼每天都要刷牙?到單親、殘缺、死亡、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隱私,甚至什麼是知足常樂?這些看似較難解釋給小孩聽的人生態度,故事書裡通通都有。 例如,《穿過隧道》這本書的故事,是敘述一對原本不太和睦的兄妹,因為哥哥執意進入一個隧道而變成了一座石頭雕像,結果妹妹勇敢地進了隧道去抱住哥哥冰冷的身體,雕像於是因為妹妹的體溫而漸漸溶解,才救了哥哥一命。整本書裡沒有提到一句「兄弟姐妹要相親相愛」,但透過故事中那種兄妹相依為命的情境描繪,當孩子再三要求我唸這個故事的同時,也等於不費吹灰之力幫助了我,傳達或加強我想教給孩子的道理。 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時,因為對環境還不熟悉,於是和三年級的姐姐相約,每節下課在操場見面一起玩。一天下課回家的路上,姊姊說:「媽媽!今天有一節下課,我幫老師送完東西,正準備走回教室,突然往操場看過去,天氣好熱,好大的操場只有一個人站在中間,仔細一看,竟然是我弟弟。」「我太忙了,忘了要去找他,所以趕快跑過去,摸摸他的頭、親他一下,後來上課鐘響,我們才分開了。」「摸摸頭、親一下」,這好似連續劇的場景,真教人感動這樣親暱的手足之情,也不禁要慨嘆現在只生一個孩子的家庭愈來愈多,讓我簡直想去幫社會局拍「鼓勵生孩子」的宣導短片呢。 *故事書能發揮潛移默化的功效 學齡前的孩子,對於同一本故事書可以一唸再唸,毫不厭倦。試想一本故事書一旦說了十遍,就算是再小的孩子,都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誰是好孩子?誰不該仿效?大人也就不必再囉嗦一些連自己都不想聽的大道理了。孩子年紀雖小,心思卻是很細密的,我只是不間斷地唸故事書,但孩子大部分的好習慣和好品格,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形成了。 當孩子漸漸大了,開始需要教導他們一些規矩時,很神奇的是,道理我只要說過一次,不用費太多唇舌,兩個孩子就能輕易了解我的話,並且確實地遵守、執行。連我自己都常常不由得暗自讚嘆,這兩個孩子為什麼「這麼受教」! 有一回坐捷運,一個小朋友看見空位,就一屁股坐了上去,完全無視於身旁父母的存在。於是,我趁機簡單地跟當時讀幼稚園中班的兒子講解了一下「禮讓的道理」;沒想到自此以後,如果捷運上只有一個空位時,就會聽到一個小男孩大聲地問:「姐姐要不要坐?媽媽要不要坐?」等我們都搖頭了,才見他不疾不徐地坐下去。他的禮貌,常常會「驚嚇」到其他的乘客。

帶快樂回家《人間智慧》

2007年12月13日
公開
17

帶快樂回家《人間智慧》 到一個朋友家去做客,出了電梯, 見門口赫然掛了一塊小木牌, 上書:「進門前,請脫去煩惱; 回家時,帶快樂回來。」 進屋後,果見男女主人一團和氣,兩個孩子大方有禮,溫馨、和諧充盈著整個屋子。 我自然詢問起那塊木牌,女主人笑著望向男主人:「你說。」 男主人則溫柔地瞅向女主人:「還是你說,因為這是你的創意。」 最終,女主人輕緩地說開了:「有一回我回家,在電梯的鏡子 ? 看到一張困倦、 灰暗的臉,一雙緊擰的眉毛,煩惱的眼睛…… 把我自己嚇了一大跳。 於是,我想, 當孩子、丈夫面對這樣愁苦陰沈的面孔時,會有什麼感覺? 假如我面對的也是這樣的面孔,又會有什麼反應? 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沈默、丈夫的冷淡…第二天我就寫了一塊方木牌釘在門上以提醒自己。 結果,提醒的不只是我而是一家人,奇蹟就這樣出現了。 而且,不僅是我們一家人,到我家的客人也都變得歡歡喜喜……」 好有智慧、好可愛的女人。 天下的好與壞, 幸與不幸,快樂與痛苦,常常是一體的兩面。 一念之間的轉換,就呈現出截然不同的世界。 心若改變,態度就會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會改變;習慣改變,人生就會改變。改命改運不如改個性 ,個性一改 ~ 福氣自然來。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二:不用說教,念書就好

2007年12月12日
公開
43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不用說教,念書就好 2006 / 12 / 12 (5 個月)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不用說教,唸故事書就好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可以培養孩子的好品格、大能力..這些事情,哪個父母不知道!那為什麼還要花這麼多力氣,強調、重申這些父母全知道的事呢?問題就在於:父母明明知道是重要的事,卻沒辦法做到啊! 有多少父母,都是忙著工作賺錢,專心聽孩子說話的時間卻少之又少?有多少父母,送孩子學才藝、上安親班,卻不管孩子的童年在哪裡?又有多少父母,是會幫孩子唸故事書的呢?所以,重點根本不在於故事書怎麼唸、怎麼選,這些都是其次的問題。真正的關鍵是—父母有沒有「心」、有沒有「熱忱」和「渴望」,要幫孩子做這件事。 我就是希望藉由這本書,把自己的熱忱和渴望傳達給各位父母。有了熱忱和渴望,你們才會把教養孩子的重心鎖定在這個方向上,並且付諸實行;否則立意再好、若是不付諸行動,還是一樣於事無補。我是在連續為孩子唸了八年的故事書之後,才反過來想要告訴全天下的父母:一定要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因為我強烈感受到了這樣做的好處。 看看現在的父母為了孩子掏心掏肺、照顧有加,接送孩子學才藝、補功課,一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種種作為的本意都離不了一個「愛」字;但是除了「愛」以外,父母最想要給孩子的是什麼呢?是不是父母對孩子有著更深切的期許,希望他們能夠養成理想的人格特質與能力,以開創更美好順遂的人生?而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就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幫助父母朝這樣的目標邁進。 故事書V.S.好品格 *不用說大道理,唸故事書就好 「好品格」已經是這個世紀的教養領域裡最重要的顯學。它的涵義鋪天蓋地,從人格養成—誠實、尊重、樂觀、同情心、自信、謙虛、知足、熱忱、耐心、勇敢..;到人生態度—守規矩、有禮貌、友愛、分享、同理心、認真、關懷、感恩、負責任…,這些特質不僅是一個人能夠成功立足於社會的基石,也是讓孩子擁有快樂人生的堅實支柱。 對於學齡前正處於似懂非懂年紀的孩子,好品格要怎麼教?為什麼兄弟姊妹要相親相愛?為什麼玩具要輪流跟別人玩?為什麼不可以隨便批評別人?為什麼每天都要早起上學?父母當然可以用「說道理」的方式,慢慢說給孩子聽。但是「說道理」要看時間、看場合、看孩子的心情,還要看父母有沒有說道理的天份。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費盡力氣、腸枯思竭地對孩子解釋完了一個道理,只見孩子還是兩眼發直、表情疑惑;別說是孩子聽不懂了,你自己可能也覺得邏輯不通呢! 或者,若真要和孩子來上這麼一大段對話,父母可能也要慚愧地承認,自己不是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力氣這麼做。幾位雙薪家庭的朋友也表示,能顧好孩子的三餐、加上打理生活起居,已屬盡責,哪還有力氣和孩子慢慢說每件事情的道理呢!當孩子頑皮的時候能忍住不發脾氣,就已經算是很厲害囉。 道理不好說,但孩子不能不教啊。那好品格要怎麼教呢?其實,不用說大道理,只要唸故事書給孩子聽就好。我也想不到任何一個更簡單的方法,會比唸故事書更好用。

自製紅蘿蔔茶(保護眼睛)

2007年12月11日
公開
33

自製紅蘿蔔茶(保護眼睛) 女兒近視175度..1週後 現在剩 25度.. 快正常了~~^^~~ BBH的一位媽媽分享她的經驗 ,你們也參考一下 …. 報告 : 上周3/21 女兒 在學校 眼睛檢查有問題, 去眼科檢查近視 左眼 175度 右眼100 度, ( 都怪太常用電腦看電視了 ) 回來快動手做紅蘿蔔茶 天天早晚加蜂蜜喝 和 睡前點醫生開的散瞳藥水1 滴 ...3/28 今天去複診 度數降到左右眼都 25度 , 沒有視差了 ... 真高興ㄚ .... ps 朋友小孩也是點散瞳劑 才降 25 度 ... 不像我家的 降了 150 度 & 75度ㄟ ... 繼續努力 , 希望下週複診 孩子已經恢復正常眼睛了 ... 我試做 日本傳來的 紅蘿蔔茶 效果不錯 自己家人朋友喝過都覺得很有效 在這兒介紹給大家參考 . 本來自己 老覺得 有層霧狀在眼前 看過中西醫 成效都不佳 ..也怪自己用眼過度 .. 沒想到 做好 只喝了一週 霧狀明顯改善 .. 現在是 全家都喝 , 反正 紅蘿蔔好便宜 四季都有 做法 ..紅蘿蔔削薄片 越薄越好.. 大太陽下曬個 3 天 曬到沒水分 手捏會脆.. 可用杯子輾粹 . 如家有研磨機 也可研磨成粉 早晚飯前 一小茶匙 泡 200cc 熱水 當茶喝 .. ps 萬一老覺得曬不乾 , 可用小火炒約 15-30分鐘 等 冷卻後 就會很乾 .. 紅囉蔔茶製作過程相片 ..點連續播放 可順便看 標題下 的說明和叮嚀 ..^^ (成功秘訣 --選連續的好天氣 再做.. 千萬別用菜刀切片 ..) 大熱天 太陽下曬個 2 天如果 又乾又脆 , 可以直接輾脆 .. 如果 不夠脆 可以 小火炒ㄧ下 .. 翻炒時發現有些烤焦 就 關火 --等冷卻 .. 手捏看看會不會脆 會脆 就 可以輾壓 裝密封罐了.. ps 別炒黑了..一點點黑無仿 可別 一遍黑 ... 表示太晚關火. 只有冷卻後 水氣跑走才會脆 ..有熱氣 是不會脆的.. 不是炒越久越好喔. 喝茶湯即可 . 渣渣可不吃.. 如果用研磨的 渣渣就喝的下補充纖維質 ,粉不錯 保眼又保肝.. 2 條中型紅蘿蔔 可做出 約25 杯的份量 夠 2人一週的茶飲 . 我從剛開始 試做 2 條, 到現在 一次做 12 條份量 省的常常看老天爺臉色..找陽光 ... 可把薄片放在大型洗衣網內 鋪平曬 ( 選網眼最小的 , 底下我用紙板 當底 . 撐衣架 避免 蚊蟲靠近 , 曬外面 晚上要收回屋子 , 免的露水 又沾濕 .. ) ..10 元店有賣 60*60cm 大小 ,防蟲防塵 好提易取 . 一個網子曬 1-2 條 . 給孩子喝 可加些 蜂蜜 ..更營養好喝 .. ps 紅蘿蔔茶 .. 沒有紅蘿蔔汁的味道 像紅茶 因而 孩子的接受度很高 很喜歡ㄛ . 討厭紅蘿蔔的孩子 也能接受 . 忙碌或沒空間日曬的 可以採下面快速做法 紅蘿蔔薄片用烤箱很容易烤焦 .. 可用微波爐 採快速製作法 書上教的如下 -- 不過我崇尚自然 家頂樓方便日曬 沒用微波爐做過 . 沒什經驗可參考 需自行實驗看看 . 兩者效果是依樣的 . 紅蘿蔔薄片放入盤子裡 , 再放進微波爐 加熱 30 分鐘 在這段時間內 必須時時打開微波爐的門 ( 翻動時間自行實驗 ) 用筷子去翻動紅蘿蔔薄片 . 30 分鐘到 取出紅蘿蔔再放入鍋子內 弱火炒 15-30 分鐘 等冷卻後 再 輾壓粹 ..就好了 請用密封罐保存 . 書上說的 -- 把紅蘿蔔製成茶葉狀態充泡開水飲用的話 就可以在不破壞它所含有的營養素下 完整的吸收它的養分 . 能止癢消腫減胖 , 對嚴重性皮膚炎 飲用一兩個月有明顯改善效果. 能改善視力退化,老花眼 .近視 眼睛疲勞 等 眼睛狀況. 讓眼明亮 雖能短期就改善 但如改善後就停用 一段時間後又會視力漸模糊 需持之以恆飲用 .. 很好喝 長期飲用不會膩 . 削皮刀 和 削長條狀的薄片 千萬別用菜刀切 ... 請用 削皮刀 蘿蔔挑大的才好削 . 日光浴中的薄片 -- 要選連續好天氣曬 拉鍊 要拉好. 用衣架撐起網子 ..免的蟲蟲危機 , 網眼可選更小的 . 太陽下曬一天的 薄片 摸起來像紙 .. 還不夠乾.... 這茶能保護眼睛肝臟 .. 大太陽下曬 1.5 天的薄片.. 長條狀 都捲起來了 .. 很乾 如果不到捏了就 脆... 可以 小火炒一下 .. 正在炒的薄片 ..( 乾炒 不能加任何東西 ) 看到一些焦片 就要關火 , 要 等冷卻. 才會ㄧ捏就脆 , 沒有冷是不會脆的 .... 完成了... 泡出來的紅蘿蔔茶 色澤很美ㄛ ~~ 泡一壺加些蜂蜜 溫熱喝或 夏天冰喝都可以 .., 全家喝.... 這可是媽咪的愛心茶ㄛ~~

再富,也要窮孩子

2007年12月11日
公開
26

再富,也要窮孩子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致、昂貴但不實用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給他,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膠尺,但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尺。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 curve )了。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 自升為人父之後,我一再 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而行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 但幾年下來,我漸感難於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佈告欄上,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寫給其上大學兒子的"匿名信"之後,才又深感無論如何都得貫徹這個理念。 這封信很有轉述的價值,摘錄如下: --------------------------------------------------------------------------------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之中的唯一一個大學生後, 我竟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 。 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掛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 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三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長不了多少, 言簡意賅,主題鮮明,字跡通篇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 。 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 讓人感覺你今後大學畢業時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 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 OK 及酒吧…。 我一想起這事就痛苦,就失眠!這已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 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超音波做掃描時,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來─雙胞胎甚或四胞胎? 我執教的學校,有二男二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四胞胎兄妹。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四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在籬笆外分四次塞給四名可愛的孩子;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便知道他們對便當的"內涵"相當滿意。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恐怕會顧得了量而顧不了質。 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了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響。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及時給我來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 再富,也要"窮"孩子! 」的教育理念。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他回國的第二天,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他說在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 我們東方家庭「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做法,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為他準備一些"其貌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 我手頭上有這麼一則資料: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是一隻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里馬到成功,而是象徵一隻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 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練就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四天就活活餓死了。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闆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換到農夫家;而後又嫌農夫餵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他馬對調,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 由此可窺見, 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都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 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弱時,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裡窩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但當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讓它們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只有這麼做,孩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 含在嘴裡窩在翼下和趕離身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連動物也深懂「 慣子如殺子 」的道理。 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畢竟… 孩子的後半生我們不一定能參與……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之一: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給孩子聽

2007年12月11日
公開
43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給孩子聽 2006 / 12 / 11 (5 個月) 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父母給孩子最珍貴的「愛的禮物」。本電子報告訴你如何為孩子唸書、選書,並提供私房書單,千萬別錯過這段和孩子分享愛與智慧的幸福時光!(本報內容摘錄自《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一書,時報文化出版、連載為期三個月) 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給孩子聽 九年前,當我開始對還在襁褓中的女兒唸故事書時,並沒有想太多。做為一個媽媽,奶也餵了、尿布也換了,能變的把戲都耍過了之後,媽媽和嬰兒,大眼瞪小眼,要怎麼好好地過日子呢? 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是個不用父母擔心的孩子,一路順遂地唸到大學畢業、出國留學,回國工作了八年,正準備向事業飛黃騰達的目標前進之際,家人、先生、朋友,沒有人想像得到,我會放棄工作,心甘情願地,回家專心做個全職媽媽。 剛開始,三不五時就會有朋友帶著狐疑的眼光問我:「這樣的生活不會無聊嗎?每天的二十四小時要怎麼度過呢?」無聊?會這樣問的人,一定沒有「專心」地帶過孩子。全職媽媽比上班還辛苦,不累出憂鬱症已屬萬幸,怎麼可能會有無聊的時候呢!怎麼好好過日子、同時又能兼顧孩子的學前教育,可能是很多媽媽都會面臨的問題。 於是,我發明了「餵孩子故事書」的方法。 你可能會納悶,故事書又不能吃,要怎麼拿來「餵」孩子呢?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大概沒人像我一樣,把故事書當牛奶「餵」,照三餐外加點心和宵夜,每天唸給孩子聽。 孩子上小學前,我平均每天「餵」一個小時的故事,從未間斷(連一天也沒有)。甚至在孩子兩歲左右時,每天早中晚,外加午睡和晚上就寢前,我都會給他們一瓶奶和一瓶水,然後依著他們身旁躺下,他們餵自己牛奶,我則「餵」他們故事書,結果往往該喝的東西早已喝完,孩子卻根本不想起來,因為太享受了嘛!所以我常常一唸就是四十分鐘,而一天五次就是三小時。 你或許已經在想:「這個媽媽是不是瘋了!」其實,這些時光都是在不知不覺中自然流過,沒有人強迫我唸,也沒人強迫孩子聽。故事書之於孩子,就好像陽光空氣之於人類,我只是找出了一個媽媽和孩子彼此都喜歡的生活方式。然而,這些不知不覺中流過的「聽故事書」時光,卻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讓我很放心的一對兒女 一直待在家裡跟我混日子的女兒,直到幼稚園中班的年紀才入學。第一次學校的親師懇談,具有多年幼兒教育經驗,在家長口碑中素以耐心和愛心聞名的老師,娓娓述說起女兒在學校「守規矩、人緣好、善體人意、學習專心」的種種表現,我雖然放心不少,卻也猜想著,為了鼓勵媽媽的辛苦,老師應該也是在說些好聽話吧。但是,老師卻突然話鋒一轉:「我自己有兩個兒子,都讀小學了,我卻常常還在想,如果能再生一個女兒的話,我真希望她能像妳女兒一樣。」這樣的肯定,當下讓我感動得無言以對。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幼稚園每年兩次的親師懇談這樣一路參加下來,我已經駕輕就熟。到了第七次時,我一走進小兒子的大班教室,連招呼都來不及打,老師劈頭第一句就是:「如果全班二十幾個孩子都像你兒子,我就太高興了!」這時兒子的「守規矩」已經算是基本配備,其他像是「人緣好, 笑口常開」、「有領導能力,會替同伴排解糾紛」、「會主動幫忙老師」、「學習專心,心情穩定」等表現,都讓老師讚賞有加。其實,第二個孩子已經有點「照豬養」了,但老師的意外稱許,還是讓我深覺欣喜。然而這時,我自己也納悶了起來:我的運氣真的這麼好嗎?連生了兩個,都是不讓人擔心的好孩子?不過,請注意這個訊息:我餵故事書的動作,從孩子出生到當下,還是一直在進行中。 女兒自動自發,表現學習熱忱 一向照顧孩子無微不至的我,卻從他們升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刻意地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該負責的事—每天早上自己聽鬧鐘起床;回家後自動自發寫完功課;書包自己整理收好;連考試都要自己準備。我只丟給孩子一 句話:「有需要媽媽幫忙時,隨時來找我。」 然而,孩子卻很少來找我,可能是因為一找上媽媽就免不了被囉嗦,所以能免則免吧!這樣的模式已經邁入第三年了,我還是繼續我的「放牛吃草」政策;三年級的課業愈來愈多、當然也愈來愈難,但孩子的學校生活和 學習進度,卻是完全不用我擔心。我相信,孩子的學習和成就,只能靠他自己的力量來累積,媽媽是逼不出來的。 但是學習熱忱呢?孩子的學習熱忱要如何培養呢?當女兒快唸完小學一年級時,我突然發現,一直只看故事書插圖的她,開始主動閱讀起文字來了,而且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我準備足夠的書在家裡,她就會很有主見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來看—先是看圖多字少的繪本,然後不知不覺就進步到了純文字的章節故事。 「孩子愛不愛看書?」從此已不再是我需要擔心的問題了。雖然要比其他孩子晚學注音符號,這卻無礙於女兒想要以文字來表達、抒發內心感受的熱忱。她主動為自己準備了一本日記,也常常寫些小便條、小卡片,對父母和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有一回,她與別人家的寵物小鳥相處了一個下午,當晚就要求我們也讓她養一隻;從小皮膚過敏的她,當然不被答應。哭得傷心之餘,只見她無助地坐到桌邊,邊哭邊寫著什麼;寫好後,她便把信放入信封,從門縫塞進我的房間。信上寫著:「我愛小鳥,就像我愛妳和爸爸一樣..等我長大,可以養小鳥嗎?」我幾乎被她的文字震懾了一下,感動得有些不知所措。 就讓她養隻小鳥吧?你又快上當了喲—當然不行,感動是一回事,養小鳥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