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凡使用隨身碟的朋友火速閱讀

2008年06月05日
公開
40

凡使用隨身碟的朋友火速閱讀 隨身碟複製資料交換情報的確很方便,但是現在所謂"隨身碟木馬程式"極度猖獗,病毒就在任何人隨身碟在插入一剎那間就植入了您的電腦;這個病毒會讓您的資料 "痛不欲生",甚至重灌連連,依然........"揮之不去"。 現在中央研究院已免費提供Wow! USB Protector或 Wow! USB VirusKiller兩種預警程式,供所有人免費下載,保護您的電腦,為了大家未來交換資料不要彼此傳毒,敬請快快下載安裝!! 它的功能很簡單,只要安裝了這個程式,每當您用任何隨身碟在您的電腦 USB 插入時,就會自動先行掃除病毒,刪除了病毒才會開啟檔案!! 謝謝中央研究院提供這麼實用的防毒軟體 http://www.openfoundry.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Itemid=144&id=1462&lang=en&task=view 注意! 對電腦有一點基礎了解的,可以下載其中的 USB Protector 讓您對每次的掃毒結果,都知道是哪個木馬程式被偵測到,您可以選用任何一種方法處理!!! http://rt.openfoundry.org/Foundry/Project/Download/?Queue=905 如果您 "完全不了解軟體的",則請您下載 USB VirusKiller 讓這個程式不用問您就直接殺掉病毒!! http://rt.openfoundry.org/Foundry/Project/Download/?Queue=906 實戰經驗 : 今天下午在分公司A&H研討,LULU 非常熱心的提供許多 "掉在地下撿起來" (不公開)的珍貴資料,提供各通訊處代表[複製]結果慰慈每天都掃毒的專用隨身碟複製的LULU那些檔案後,回來往自己NB一插入,USB Protector 立刻在 5 秒鐘以內抓到木馬程式(病毒),在我選擇刪除木馬程式之後,這個軟體立即殺掉隨身碟裡的病毒,並要求拔掉隨身碟重新插入,才順利打開所有珍貴的資料。 中了隨身碟病毒會怎樣??? 交互感染受害電腦,以竊取敏感資料,影響範圍包含信用卡資料、遊戲帳號與密碼或其它重要資訊等,當然, 您的即時通軟體當然就掛掉,您喜歡人家暗自監視你再網路上的一舉一動嗎? 您喜歡讓陌生人知道你所有的帳號及密碼嗎??........ 你能想像自己中了這個病毒變成"國王的新衣"窘況麼??? 趕緊在自己的電腦裡安裝適當的隨身碟病毒掃除程式吧!!!當然,沒有這個程式的保護,千萬別讓任何隨身碟接觸您電腦的USB插座,OK???

恩恩試讀第一天

2008年06月02日
公開

先到太保的智群試讀 他是屬於蒙特梭利的教法 上,下午各有一個半小時的操作課 恩恩偏好積木的教具 還有玩夾東西 可是後來恩恩以為小姐姐要收 情緒有點失控 先把東西全部打翻 還要打伸手制止他的園長和我 唉,我看了真是三條線 小朋友大概也嚇到了 後來和園長談了一會兒 園長覺得他有情緒障礙(好像講得很嚴重) 不過他的問題點在於 他還想繼續玩 回來後我一直跟他說要用講的 不可以大哭大喊 他也一直告訴我他不要再去那間幼稚園 不過晚上時 老公告訴他老師和小朋友很喜歡他 很期待再和他見面 他的態席有稍微軟化 但還是一直跟我說"媽咪,我不要再去那間學校" 稍後他搶佑佑的玩具 他常會這樣 佑佑在玩時 他覺得那是他的 可是因為白天上操作課時 老師有請哥哥和姊姊帶他玩 所以我就用這個例子跟他說 媽咪:哥哥有沒有打你 恩:沒有 媽咪:那哥哥有沒有和你一起玩 恩恩:有 那你是佑佑的哥哥是不是應該和佑佑一起玩 恩:對 然後老公想要去買愛的小手 恩恩很怕一直要老公不要買 老公和我都說:如果有做錯事才打 你若很乖不會打哦 我跟老公說我們應該有一些原則 老公把我的想法具體化 他拿一本小小的筆記本 跟恩恩說如果你表現好就記一個圈 表現不好就記一個叉 如果叉叉太多就會被打 自從講了這些規則後 恩恩就變得很乖 我說要刷牙了 他馬上說趕快 不像以前每次都說不要 刷完後趕快跟爸爸講 我趁此機會跟他說 如果明天去幼稚園 老師說他表現很好可以記三個圈 以前睡覺一定要陪睡 昨天我也跟他說 如果你自己睡 可以打二個圈圈 真的自己睡了吔 希望這個規矩能一直那麼有效 一定可以越來越好的

※幾種不容忽視的不良行為※

2008年06月01日
公開

※幾種不容忽視的不良行為※ 1.攻擊性行為   為何不容忽視:孩子和小夥伴有小衝突的時候,你可能不一定會去管教,但是你不該忽視那些小小的攻擊性行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問題顧問米歇爾博士認為,如果你不管的話,孩子到了8歲左右,這種不良行為就會積習難改了。放任自流傳遞的信息是傷害別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制止方法:正面應對攻擊性行為。把孩子拉到一邊告訴他,「那樣會傷了妹妹。如果他這樣對你,你會怎樣呢?」要告訴他任何傷害別人的舉動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魯霸道,幫他練習生氣時該說些什麼。也可以給他一點小小的懲罰,如果他再犯的話,不讓他出去玩。 2.打斷談話   為何不容忽視:你的孩子也許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你什麼或問你某些問題,但是如果縱容他打斷你的談話,卻不會有助於教會孩子為他人著想,更不會讓他學會在你忙碌的時候如何自己打發時光。結果將會是他認為自己有權吸引別人的注意,並不能忍受任何挫敗。   制止方法:下一次在你要打電話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訴孩子他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擾你。給他安排點活動或者讓他玩一個他平時沒玩過的玩具。如果你在談話時,他纏著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讓他安靜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談完。之後告訴他干擾別人並不會得到他想要的。 3.假裝聽不見你說話   為何不容忽視: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這時你不能忽視了。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信息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於是在訓練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這種行為,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並極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側跟孩子說話,走到她面前,告訴他該做什麼。談話時,讓他看著你,並且回答「好的,媽媽。」輕撫她的肩膀,呼喚她的名字,關掉電視都會有助於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聽話的話,告訴他後果是什麼。當五歲的傑克開始「選擇性聽取」時,他的父母決定採取措施。他們告訴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覆要求他做事的話,比如說來吃飯或洗澡,那麼那一天他只能看一個動畫片,(通常他可以看兩個)或者那一周他將損失一個外出遊玩的機會。如果他們不得不提醒他兩次的話,一個動畫片也不讓看了,或兩天不能出去玩。媽媽們該努力做到不讓步,否則的話,他會繼續這種壞習慣的。 4.使小性子   為何不容忽視:你或許以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會跟你翻白眼,或說話傲慢無理,但是傲慢的舉止通常在兒童模仿大孩子以試探父母的反應時就開始了。一些家長以為這只是階段性的,於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應對這一問題,你會發現孩子大概上三年級的時候會沒有朋友,並無法與老師和其他成人融洽相處。   制止方法:讓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為。舉個例子,告訴他「你這樣翻白眼,好像是不愛聽我說的話。」這並不是要讓孩子感覺難為情,而是讓他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失去朋友的友誼和愛戴。如果他堅持不改的話,你可以不理他並走開。你可以這樣說:「你如果這樣和我說話的話,我聽不見。當你準備好有禮貌地說話時,我才會聽。」 5.誇大事實   為何不容忽視:也許一個還不會疊被子的孩子說自己整理了床鋪,或是一個甚至還沒坐過飛機的小孩告訴同伴他去過迪斯尼,這些誇海口的行為似乎無關緊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誠實。專家認為:「如果孩子瞭解到說謊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讓他做那些他不愛做的事,讓他擺脫闖禍的困境,撒謊就變成很自然的事了。」   制止方法:當孩子說點小謊時,坐在他身旁,直截了當告訴他。「去迪斯尼當然很有意思,說不定我們哪天就會去的,但現在還沒去過,你不該告訴小妹妹說你去過。」告訴他,如果總是扯謊的話,人們就會不相信他的話了。看看他撒謊的動機是什麼,別讓他的小謊話不斷得逞。舉個例子,如果他還沒刷牙就說刷過了,要讓他回去再刷。當5歲的瀟瀟開始撒謊時,她媽媽給她講了『狼來了』的故事,撒謊的孩子在狼真來了的時候,沒人相信,沒人來幫她。講故事可以有助於孩子正確看待問題,孩子會慢慢學會非常坦率。當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話時,他會很堅決地維護自己。 6.無視規則   為何不容忽視: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當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裡看DVD。專家認為放任孩子不遵循規則做事情絕對不是好辦法。如果你看著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自己從櫃檯裡拿餅乾很好玩,那就等著瞧吧,看看他到了八歲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麼辦。   制止方法:制定幾項家庭紀律,並經常和你的孩子談論這個話題,比如,告訴孩子:「你得問問可不可以吃糖,因為這是規矩。」如果孩子在規定時間以外的時候就打開電視,告訴他把電視關掉。並且大聲清楚地陳述規則,這將有助於讓孩子銘記在心。當四歲的姍姍未經允許就拿了些圖畫筆玩並把她的一隻胳膊整個都塗成了黃色,他的媽媽告訴她下午不能幫著畫車庫促銷的廣告牌了。雖然她哭了,但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她故伎重演。 ※幾種非糾正不可的生活惡習※ 1.不良擦拭   必糾理由:孩子會自己使用尿壺時,你或許願意讓他自己來處理。但是如果沒有擦拭妥當的話,他的手可能會弄得一團糟。對女孩子來說,不當擦拭可能會導致膀胱炎。   制止方法:要檢查一下,看看他的內褲就知道了,孩子也許還會需要定期的指導。 2.挖鼻孔   必糾理由:儘管看著孩子的手指從鼻子游到嘴裡很噁心,但是吃鼻涕並不會讓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卻是感染的一個主要途徑。   制止方法:轉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給他本書或玩具,任何能佔著手的東西都行。向孩子解釋挖鼻孔會傳染病菌。隨身攜帶紙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時立刻遞給他。讓鼻孔濕潤會減輕瘙癢感。冬天在他的臥室裡放個加濕器會有助於避免晚上睡覺鼻涕變干。 3.忘記洗手   必糾理由:經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會接觸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說寄生蟲、排泄類病菌、甚至甲肝。   制止方法:經常,並溫柔地提示。提醒她吃飯前,出去玩之後,更重要的是,上完廁所後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櫥,或包裡備些殺菌濕巾。 4.咬指甲   必糾理由:孩子的指尖可能會流血、感染。咬髒指甲也會傳染細菌。   制止方法:大多數小孩子在無聊時咬指甲,此時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樂,書或畫筆和紙,等等。 5.摳瘡痂   必糾理由:骯髒的手指會將感染性細菌帶到傷口上。反覆被揭開的傷口也會結疤。   制止方法:在傷口上敷抗病毒藥膏,然後用創可貼包好以防小手碰到。讓他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卡通創可貼,他就會不願意把它揭掉了。 6.不遮掩地咳嗽、打噴嚏   必糾理由:感冒病毒或其他更嚴重的疾病,像肺炎、腦膜炎都是通過這些顆粒傳播的。   制止方法:做個好榜樣。如果你在咳嗽、打噴嚏時能自己擋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會跟你學。不要怕嘮叨,要經常提醒孩子。為防治病毒傳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噴嚏。 ※寶寶幾種必須糾正的壞習慣※ 處於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總會表現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如果父母聽之任之,一旦這些不良行為習慣成自然,它們必將成為孩子成長的羈絆,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因此,專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視這些小小的壞習慣,趕快防患於未然,並尋求迅速制止的辦法。

繪本介紹--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2008年05月29日
公開
18

書名: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 作者:賴馬/ 圖.文 出版社:國語日報 初版日期:1996 年 03 月 15 日 閱讀日期:2004年09月7日 一隻會傳染噴火病的蚊子,專咬愛生氣的人。他看中愛生氣的阿古力,就狠狠的咬了他一口,阿古力生氣的大叫一聲,沒想到竟噴出火來,他的家被燒了;漢堡也焦了;玩具也毀了。生氣的人自己也不好受。阿古力就用盡了方法,想讓自己消消火。他一會兒泡到水裡、一會兒埋進沙堆裡、一會兒躲進冰箱裡、一會兒用滅火器把自己弄得全身是泡泡……。這些奇招並沒有讓他消火,反而又造成更大的災難。他難過的大哭一場,火竟然熄了,阿古力開心的笑了起來。 給爸媽的話: 無論大人或小孩,都要學會如何處理生氣的情緒。對大人來說,小孩發脾氣的原因很難找,有時甚至小到令家長啼笑皆非。其實,最苦惱的還是孩子,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不順利,只好發脾氣大鬧一場。這本書以古怪國怪模怪樣的阿古力當主角,描述一段有關生氣的故事。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阿古力生氣時的模樣是多麼可憐又可笑。當他生氣時,朋友們也跟著臉上冒冷汗、神情緊張;當他氣消時,大家跟著高興的手舞足蹈,不再敬而遠之。生氣到底好不好?小朋友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故事後的討論,小朋友提出很多讓自己生氣「降溫」的方法,知道如何移轉生氣的情緒,看小朋友手舞足蹈、口沫橫飛的表演,讓我收穫滿滿,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共讀的樂趣! 問題與討論 1 波泰最喜歡吸誰的血?愛生氣的人的血 2. 阿古力為何會被叮到?後來發生什麼事? 3. 噴火龍(阿古力)生氣時做了哪些事?對別人有何影響? 生活變的很不方便,原本要吃的漢堡,變成了焦炭; 心愛的玩具也燒焦了;更糟的事,連他的鄰居跟好朋友都燒傷了! 現在,古怪國的人們都不敢接近阿古力 4. 噴火龍(阿古力)的火是如何滅掉的? 阿古力傷心的哭了起來,哭了好久好久,沒想到,淚水跟鼻水把大夥都給澆熄了 5. 生氣時事什麼樣子? 6. 如何知道別人在生氣了? 7. 如何對別人表達自己生氣了? 8. 生氣的噴火龍是什麼顏色的? 問題與討論 問題一: 故事中都是說噴火的壞處,你覺得會噴火可以做哪些事?會噴火有沒有好處?有沒有可以幫助人的地方呢? 問題二: 如果咒語沒破解,你會如何幫助阿古力解決噴火問題? 問題三: 蚊子波泰喜歡叮愛生氣的人,如果你是波泰,你會叮哪一種人呢?(愛哭、沒禮貌、愛笑…),如果你叮了他,他會怎麼樣呢?(一直流眼淚、全身發癢、一直哈哈笑)?要怎樣才能解除魔咒呢? 延伸活動 1. 故事接龍:以問題三延伸,小朋友輪流故事接龍,完成新的『我變成一隻○○○了』,激發小朋友言語的表達及創造能力。 2. 小書製作:每一個人完成故事改編,並以自己的改編故事完成小書製作。 3. 創造性戲劇遊戲,由小朋友扮演噴火龍,請他用口語營造情境,當一噴火時,小朋友便以肢體呈現動作。(例如:現在大家在吃飯,噴火了…,小朋友用肢體做出反應)。 4. 延伸安全教育時,失火了怎麼辦?(外出求救、撥打119、在火場壓低身體、濕毛巾摀鼻…) 5. 火愛吃什麼?分辨可燃、不可燃的物品有哪些。 問題與討論 問題一:當阿苦力生氣的四處闖禍,想不出解決方法時,波泰都在旁邊看笑話。請你找一找,每一頁的波泰在哪裡? 問題二:會噴火的阿苦力,除了書上提到的不方便,生活上還可能發生哪些困擾? 問題三:請幫阿苦力想想看,還有哪些滅火的方法呢? 問題四:假如波泰隨時我們旁邊,當你快要生氣的時候,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你不會被傳染噴火病? 延伸活動 活動一:表情變變變 1. 先將一張長形畫紙摺成三等分,將兩側往內摺,即成摺頁翻翻書。 2. 先在中間畫一個自己平常的表情。想一想自己最高興和最生氣的事,面對鏡子做出高興和生氣的表情,把它畫在摺頁的畫紙上。 3. 翻開摺頁會出現不同表情。 活動二:我是噴火龍(附錄一) 想想看,自己在什麼時候像噴火龍一樣到處噴火?這樣做傷害到身邊哪些人?我想對他們說…… 活動三:噴火指數大考驗(附錄二) 大家都不想成為噴火龍的鄰居。請你幫家人朋友測個噴火指數,給他一些建議,讓他避免被傳染噴火病。

優良生命教育繪本介紹

2008年05月28日
公開
29

優良生命教育繪本介紹 甲、『人與己』 一、【認識自己】:《我不知道我是誰—格林》《公園裏的雕像—彩虹》 《阿倫王子歷險記—格林》《頑皮公主不出嫁—格林》 二、【欣賞自己,做我真好】:《鹽巴和砂糖—彩虹》《兩棵番茄—彩虹》 《但願我是蝴蝶—和英》《星月—和英》 三、【接納自己,愛自己】:《你很特別—道聲》《愛妳本來的樣子—道聲》 《你是我的孩子—道聲》 四、【勇敢與信心】:《膽小阿迪和毛毯賊—上誼》《怪叔叔—上誼》 乙、『人與人』 一、【人活在關係中】:《小女兒長大了—格林》《小恩的秘密花園—格林》 《是蝸牛開始的—三之三》《好好愛阿迪—和英》 二、【認識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尊重他人】《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和英》 《星月—和英》《南瓜湯—和英》 《頑皮公主不出嫁-格林》《巫婆與黑貓—三之三》 三、【愛人如己】:《愛心樹—星月書房》《門鈴又響了—遠流》 《你所需的—道聲》 四、【明辨是非】:《不是我的錯—和英》《用愛心說誠實話—和英》 《畢老師的蘋果—格林》 丙、『人與環境』 一、【欣賞自然】:《地球的禱告—道聲》《影片:台灣生態探索—NHK》 《世界為誰存在》 二、【愛護環境】:《花婆婆—三之三》《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信誼》 《一位溫柔善良有錢的太太和她的一百隻狗—和英》 《錫森林—三之三》 三、【生存與應變】:《媽媽的紅沙發—三之三》《小恩的秘密花園—格林》 四、【社會關懷】:《不要地雷只要花—遠流》《鐵絲網上的小花—格林》 丁、『人與生命』 一、【欣賞生命】:《熊寶寶找幸福—彩虹》《編織記憶—道聲》 《很新很新的我—遠流》《叔公的理髮店—三之三》 《想念外公—遠流》《毛頭小鷹—三之三》 二、【生死尊嚴】:《愛取名字的老婆婆—上誼》《愛織毛線的尼克先生—上誼》《獾的禮物—遠流》《精采過一生—三之三》 《爺爺有沒有穿西裝—格林》《米爺爺學認字—三之三》 《爺爺的天使—三之三》 三、【宗教信仰與人生】:《要是世界沒有他—宗教教育》《你是我的孩子—道聲》《黃與粉紅—和英》《愛妳本來的樣子—道聲》 《地球的禱告—道聲》《因為我愛你—道聲》 ◎ 其他好書 ※ 繪本主題教學資源手冊洪藝芬、陳司敏、羅玉卿著吳淑玲策劃主編 心理出版社 《蜘蛛和蒼蠅—三之三》 《神奇的地方—尋找大自然的力量》 《綠色大傘—小天下 》 《綠笛—和英》 《菲菲生氣了—三之三》 《十四隻老鼠大搬家—漢聲》 《小羊的寵物—格林》 《十四隻老鼠吃早餐—漢聲》 《珍妮的帽子—遠流 》 《挪亞方舟—漢聲》 《小蝸牛搭便車—小天下》 《米羅和發光寶石—上誼》 《鯨鯊—愛智》 《跟我一起看地球—遠流》 《小貓頭鷹—上誼》 《蘋果國王—上人》 《小狗的便便—上誼》 《收集念頭的人—星月》 《大便故事一籮筐—和英》 《大頭妹—小魯》 《愛心樹—星月》 《石頭湯—小魯》 《猜猜我有多愛你—上誼》 《上學途中—漢聲》 《我的地圖書—上誼》 《誰偷吃了月亮—中華兒童叢書》 《小真的長頭髮—台英》 《我爸爸—格林》 《誰飛得最高—格林》 《我好擔心—三之三》 《我是變色龍—上誼》 《綠鼻子—道聲》 《爺爺一定有辦法—上誼 》 《我的心是耶穌的家—道聲》 《像新的一樣好—漢聲》 《拼被人送的禮—青林》 《一片葉子落下來—經典傳訊》 《當我們同在一起—格林》

繪本介紹和英出版社--星月

2008年05月28日
公開
1

星月 鄭雪玫 (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當蝙蝠媽媽帶著尚不會飛的寶寶星月外出覓食時,意外的遭遇貓頭鷹的攻擊,慌亂中,星月和媽媽分離,從夜空中掉下,栽進了一個鳥巢。從此星月和三隻小鳥和鳥媽媽成了朋友,並開始學習過鳥的生活,而小鳥們也模仿她。雖然星月勉強學著過鳥的生活,但心中實在感到尷尬且難堪。最後,她決定獨自飛行,不停地飛……。星月終於和同類重逢,分享自己不可思議的遭遇,並和失散的蝙蝠媽媽相認,母女團圓,重新學習做一隻果蝠。文字溫馨感人,字裡行間散發稚子之親情摯愛。因為蝙蝠和鳥兒的生活習性不同,相互學習模仿的過程製造了不少的笑料,增添了本書的可讀性和資訊性。插畫筆觸細緻,角色造型逼真可愛,畫者將蝙蝠和鳥的生態描繪得維妙維肖,尤其夜空以深藍色為主調,更襯托出畫面的生動清晰,而減少了那份夜的恐怖和靜寂。作者兼畫者Janell Cannon基於一份對動物的愛和尊重,選擇蝙蝠,一種較不討人喜愛的小動物,作為本書的題材希望透過文字和圖畫說故事,吸引小朋友對牠們的瞭解,改變對蝙蝠恐懼的心理。這是和英出版社推出系列小動物故事的第一本,帶給讀者視覺和認知上非常的撼動。書後的「蝙蝠小百科」也具參考價值。

當孩子間打起來了或耍賴時……不打不罵「說理」教導

2008年05月21日
公開
48

當孩子間打起來了或耍賴時……不打不罵「說理」教導 文�吳丹寧 專家�常明新 幼稚園副園長    徐雨虹 兒童教育專家 孩子之間起衝突是常有的事,大人在孩子起衝突時到底該不該插手呢? 出門在外,孩子一有不開心就耍賴,大人也被弄得很尷尬,這樣的寶寶該如何處置? 請看專家及聰明媽媽們提供的聰明辦法! 孩子之間起衝突,大人要插手嗎? 我兒子今年5歲,非常調皮,經常在外面惹禍,有一次把幼稚園同學的臉抓破,結果人家家長還跑到我家來算賬,差點沒跟我先生打起來。我們也常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好像都不奏效,這到底該怎麼辦呢? 聰明媽媽(一)建議: 小孩之間的衝突是常有的事,發生衝突時也是孩子學習和成長的良機。我家果果現在才只有3歲半,但也算擁有自己的社交圈了,從他和小夥伴的相處中,我發現孩子們的吵吵合合很少帶有敵意,而且是非常容易化解的,因為孩子們都不記仇。因此,在一般的情況下,大人不需要干涉孩子們的問題。但如果孩子用暴力解決衝突,父母則要正面引導,正確示範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正面引導和正確示範可以從家長的態度做起,自己的小孩打了別人,父母首先要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帶孩子上門賠禮道歉是較好的處理方式,這樣也不至於等受傷的孩子家長找上門來問罪了。當然,父母也應當站在對方父母的立場上體諒他們的心情,以誠意化解他們的怒氣,這樣具有誠意的交流方式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教訓和示範,他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帶來的麻煩,並且獲得處理衝突的寶貴方法。 聰明媽媽(二)建議: 我認為,在孩子起衝突時,父母的適時介入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當衝突升級到暴力時,家長應該立即介入阻止。有一次寶寶和我先生的朋友的孩子在家裏玩時,兩人搶起玩具來,我家寶寶拿起了小板凳就往小客人的腦門上砸。孩子的動作多快啊!我還來不及擋呢,小板凳就已經飛出去了,把那個孩子的腦門上砸了一個包。 當時可把我嚇壞了,我一把把兒子拉開,然後抱起那個受傷的孩子、安慰他。等那孩子停止哭鬧後,我把兒子叫過來,讓他看看小客人的傷口,並且簡單地告訴他:「你把小客人弄疼了,這樣以後他再也不會來玩了!如果今後再這樣,媽媽也不會帶你去任何一個朋友家裏做客!」 我把寶寶的玩具送給了那位受傷的孩子,這樣的處理使兒子認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後來我又告訴兒子謙讓和理智地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他好多了,再也不會這樣貿然地使用武力了。 幼稚園常明新副園長的分析指導: 在幼稚園裏,孩子們的爭執在所難免,在老師無法顧及的狀態下,孩子們也可能會弄傷對方。突發意外發生之後,我們一般會建議傷人孩子的家長首先要有個正確的認知,無論孩子是有意、或是無意,既然已經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就必須要坦然、誠懇地去面對。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拜訪受傷孩子的家,並且送上禮物,在孩子瞭解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後,家長還應幫助孩子一同分析、談心,而不是和孩子一起去找理由,迴避問題。孩子間的小打小鬧,家長可以引導他們自己學習處理、解決,這是很重要的人際智慧提升機會。 最不應該發生的就是,孩子們只是小打小鬧,而家長們卻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這對於孩子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 小孩耍賴怎麼辦? 我家裡寶寶3歲半了,平時他還算討人喜歡,只是有個壞毛病——外出時只要一有不稱心的事,就耍賴。尤其是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會賴在地板上不肯起來,弄得大人們都很尷尬。這該怎麼調教呢? 聰明媽媽(一)建議: 這樣的小孩很多呢!我的做法就是,不理他,越鬧越不理他!小孩子總會有很多無理要求,大人不用特別關注這些無理的要求,在孩子的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哭鬧不止時,大人甚至可以把孩子丟在一邊,等他冷靜下來;再告訴他?什?不能要。 徐雨虹主任的分析指導: 孩子耍賴,這是2∼6歲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的現象。 耍賴的一個原因是:孩子還沒有找到,或者還沒有學會其他更適合的表達方式,語言方面的表達能力還比較欠缺,還沒有學會自己管理自己。另一個原因是孩子平時受到的關注不適當,如果孩子不受關注,他們便會認為耍賴的行為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另一種情況是周圍人過度關注孩子,孩子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以前耍賴的經歷使孩子得到了想要的結果,無疑會強化孩子的耍賴行為,甚至會不自覺地使用耍賴的方式。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首先,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這個要求是否過分,該不該被滿足。如果是合理的,則儘量滿足孩子。 其次,家長應該想想是不是最近不太關心孩子?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擁抱、撫摸,讓他感到父母是深愛著他的,也許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不一定是他所想要的物品,或許只是想讓父母親一親,抱一抱,感到自己被重視。 第三,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有時候,孩子可能是以某種極端的方式,在無意識地表達著對父母的愛。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家三口去麥當勞,剛才看好了座位,稍一離開就被別人占去了,可能孩子會又哭又鬧,實際上他是在表示:父母又要找座位,他在為父母考慮。這時可激發他動腦子,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讓他動動腦,下次遇到這種情況該怎?辦? 從正面的角度想了以後,若都不是,那就要考慮其他方法: 轉移注意力。孩子越小,越容易轉移他的注意力。 態度要堅定,對於不合理的要求要讓他感覺到:你是不會滿足他的。 在孩子愉快的時候,在出門之前,就告訴他一些基本的道理,進行一些培養、鍛煉,可在家裏模仿一些情境,父母與孩子一起練習,應該怎樣去做。 一旦在外面耍賴,要讓他知道,他是要為此付出代價的,是要受到懲罰的,比如:根據他的年齡,按一歲一分鐘來算,讓他安靜地呆在房間中;或者一天不許看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等。 此外,家長不要只注意到孩子耍賴的時候,更要注意到他表現好的時候,及時地給予正面的鼓勵。比如:「寶寶,你的表現真棒,你能在客人來的時候問好,客人面前不大吵大叫,而且彬彬有禮,爸媽真為你驕傲。」表揚得具體些,讓他知道哪些行為是你欣賞的,把關注點放在他的好行為上,使不好的行為悄然消退,是教育的智慧所在

教孩子面對生氣

2008年05月21日
公開
52

教孩子面對生氣 > 我曾看過孩子一生氣丟東西、踢東西、打人(不管您是誰)、大叫、用全身的力氣在生 > 氣,大人們總是告訴孩子「不可以生氣!」。可是大人也會生氣呀!大人有時候生氣 > 是放在心裡的所以孩子也看不到,也有些大人表現出來的可能也是聽音樂、看書、吃 > 一頓好餐、去大自然走走所以孩子看到不也學不到內心的起伏,當然也有大人在生氣 > 時不可控制的咆哮或者丟東西、打小孩(有時候生孩子的氣時),也許是我們沒有給孩 > 子機會學習正面處理生氣這件事情,所以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生氣解決不了問題, > 生氣當然可以,但面對忿怒時總要學會撫平情緒。 > > 孩子其實有時候不是很愛生氣,而是不知道生氣時該如何處理當下的情緒,每次生氣 > 大人就會有反應,至少引起了注意力,漸漸的也就習慣利用生氣來表達情緒。其實孩 > 子可以從小就可以教他如何面對生氣這件事情,孩子知道有處理情緒的方法了(可以 是 > 一起討論出來的),也就在這些處理情緒的過程安撫下來了,以下是我和孩子討論與 約 > 好生氣的原則與處理的方法,也許很簡單但卻讓我的孩子學會處理忿怒與控制情緒, > 和您分享: > > 1.可以生氣丟東西,但要丟不會壞也不會讓人受傷的東西,丟完後要自己收拾,例如 > 枕頭、靠墊等等,也可以幫孩子準備生氣海棉,用力用丟、用力捏讓情緒有出口。 > > 2.準備一個小角落或者小房子,事先要告訴孩子這是快樂屋小朋友休息的地方,如果 > 想生氣或傷心的時候可以到這個小房子裡,裡面佈置了舒服的抱枕、墊子與孩子的 > 畫、甚至有孩子就可以操作的錄放音機,千萬不可以說是處罰的地方,這樣會嚇壞孩 > 子也達不到處理情緒的目的。孩子在生氣時可以自己去快樂屋或者媽媽請他去快樂 > 屋,媽媽可以說:「我覺得您快生氣了,也許是累了,現在您需要去快樂屋休息。」 > (如果孩子不去,就換媽媽去至少暫時離開解除劍拔弩張的狀態) > > 3.告訴孩子可以生氣、可以哭但是要講道理,數到十就不生氣了、不哭了,孩子經過 > 幾次練習後大都可以在我數到十之前就不哭了,然後再一起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 4.先不要斥責孩子的行為,先讓孩子說發生了什麼事,也時候孩子也說不出來但大人 > 可以先協助他釐清與用問題式的互動讓孩子說出來,例如你生氣是因為媽媽講電話沒 > 有理你是嗎?還是您有事情要告訴媽媽?(當然要留意的是養成自己常幫孩子找生氣的 理 > 由),接著可以跟孩子說「可以摸摸媽媽的手讓媽,媽知道你想和媽媽說話」,「不 過 > 你希望媽媽先把電話放旁邊你只能講一分鐘很快的講完,還是等媽媽講完電話可以聽 > 你慢慢的講?」我們學會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自重與尊重別人。 > > 有時候是和孩子發生爭執,那麼大人就要先學會「停」、「想」、「做」的原則,也 > 就是停下來冷靜情緒、想清楚事情的發生、找方法化解,在處理孩子的衝突時記得大 > 人先不要生氣,大人的口氣平穩不帶情緒才能就事論事,還有別翻舊帳,傾聽孩子等 > 待孩子說清楚講明白,當然同理心是很重要的,例如三歲的孩子對於扣扭釦與穿衣 > 服,對衣服生氣,大人當然要有同理心,孩子因為練習不夠或者發展不到所以做不 > 到,對於做不到的事也常是孩子生氣的原因。 > 說了這麼多就是要告訴您,噴火龍可是被養出來的,小時候就學會滅火,至少長大後 > 不至於因為不會處理忿怒而釀成大錯。

幼兒發燒居家護理

2008年05月21日
公開
46

幼兒發燒的居家護理 一、正常體溫範圍 囗溫 : 36.4度C~37.2度C (測量3~5分鐘) 肛溫 : 37度C~37.8度C (測量1~3分鐘) 腋溫 : 35.9度C~36.7度C (測量5~lO分鐘) 二、小兒發燒的可能原因 : (一)外在因素 : 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 :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頭發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 他,預防注射、如麻疹、霍亂、白喉、白日咳、破傷風……等之反應。 三、發燒的居家處理 : 1.多補充水份 (包括開水、果汁、運動飲料、水果等) 。 2.多給高熱量流質飲食如牛奶……等但宜少量多餐。 3.減少患孩衣著及被蓋,以促進體溫散熱。 4.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陣風,室溫維持攝氏22~27度C。 5.儘量保持安靜,讓患孩多休息。 6.肛溫在38度C以上可給冰枕 (但出生三個月內給水枕) 7.肛溫38.5度C以上,除給冰枕外,可按醫生矚咐給退燒藥,每4~6小時可重覆使用。 8.肛溫39度C以上除給6. 7. 項外再給予溫水泡澡,約20~30分鐘。 (水溫26度C~32度C) 9.口服退燒二小時後,若肛溫仍超過38.5度C則可使用肛門栓劑退燒(腹瀉者除外)。 (1).水痘患孩發燒時勿用Aspirin類藥物,例如溫克痛(Tapal)。 (2).退燒後應留意精神及活動力狀況,如發現異常或緊急狀況請迅速就醫。 --------------------------------------------------------------------- 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 一、因為其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較不成熟,所以對體溫的控制力較弱。 二、本身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較差,防禦陣線薄弱,因此很容易在事先一點徵兆都沒有的情況下,就直接病毒素侵犯到體溫中樞而高燒起來了。 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內各種功能及活動的進行,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大約是攝氏36.5度至37.5度,所以平均而論,正常的體溫認為是37度左右。 有些非疾病的因素會引起發燒: 一、環境溫度過高:體溫無法外散,所以就升高了,這就是所謂的中暑。 二、劇烈運動時及其後:會有暫時性的體溫升高。 三、腦部受傷或長瘤:破壞了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所以體溫的升降會有很大的變化。 四、某些特殊藥物的作用:如阿妥平(atropin)及麻醉劑。 因疾病而引起發燒者,則緣於各種病毒或細菌侵犯人體時,會放出一些毒素,而這些毒素就會改變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它將攝氏37度誤認為應該是39度或更高才正常,就好比冷氣機的設定被誤調了,因此產生發燒現象。 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疾病很多,如:感冒、扁桃腺發炎、氣管炎、肺炎、腸胃炎、腦炎……等,所以當有以上疾病時,都會伴隨著發燒。此外,癌症或腫瘤也會釋放出某種毒素,而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其設定,因此也會有莫名其妙的發燒狀況出現。 發燒對人體的影響: 發燒並不是只有壞處,事實上,它是利幣兼具,從好處來說,發燒可以: 一、做為一個警號,素示身體有問題了,需要注意或求醫治療。 二、可殺死病毒及細菌:許多疾病的病媒菌只有在正常溫度(37℃)時才能生存,所以當體溫升高時,可抑制這些有害病毒及細菌的生長,這也是人體防衛的轉機之一。所以古時有所謂的熱療法,就是讓病人浸在熱水或熱沙中,使體溫升高用以治病,其原理在於此。 三、發燒時身體會不適,此時因疲倦所以需要調養休息不致讓身體過度疲勞,以全力對抗內在的菌。 發燒的壞處則包括: 一、體溫突然的升高,會使幼兒調適不當而容易誘發抽筋。 二、發燒使兒體不適、全身痠痛、精神欠佳,不能從事正常活動。 三、發燒促使體內代謝活動增加,體力消耗很大,加上胃口不好,容易急速消瘦。 高燒會不會燒寶寶的腦袋? 大腦細胞的基本成份是蛋白質,而蛋白質通常要在攝氏42度以上才會逐漸地被破壞。一般的發燒很少會超過此一溫度,所以不用擔心會燒壞了大腦。 既然發燒不會傷到大腦,那麼為什麼一些原本正常的小孩,在某次的高燒後,就顯得非常不靈光或幾近白癡狀態呢?的確,偶然會有這類的個案發生,但並不是由高燒造成,而是原本就因腦炎、腦膜炎或高燒引起的抽筋過久導致大腦缺氧......等,所造成的大腦傷害,與高燒本身是兩回事。 氣管炎或肺炎也會發燒,但不會影響到大腦,由此可知,發燒與燒壞腦筋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體溫要高到多少,才應吃退燒藥? 退燒藥的目的在於使高溫減低,而不是完全不燒,另外藥吃多了對身體也有不良作用,所以由此可知只有在必要時才能服用退燒藥,以免濫用造成危險。 一般而言都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隔四至六小時。當然如果寶寶燒的並不高,譬如每天只燒兩三次,而且只達到38℃左右,也可以給他服用退燒藥,因為不會有過量的顧忌,但是其退燒的效果就不十分顯著了。 發燒時體溫為什麼會忽高忽低? 即使是正常的體溫,也不會衡定的一成不變,它是呈波型的高低狀,通常在清晨體溫最低,而下午體溫最高,但都維持在攝氏36℃至38℃之間。發燒時,體溫一樣是高低起伏的,這是典型的發燒,體溫調節中樞在此時被設定在39℃左右,高的時候可達40℃以上;過一會兒就降到38℃左右,然後沒多久,又會再升上去。所以幼兒生病發燒時,父母勿因短暫的燒退而心喜,因為一會兒之後,仍有可能再回升成高溫。 什麼時候才會自然退燒? 一般而論,發燒都要持續約三至五天左右,當然也有短期燒個一兩天的,或長的會燒到六七天,甚至兩個星期之久的,這要看病菌的種類及個人的免疫抵抗力而定。病好了以後,體溫調節中樞的設定就又會恢復成原來的攝氏37℃左右了。 為什麼吃了退燒藥之後,過沒多久又燒起來了? 退燒劑是是短暫地把燒降低一點,並不是『止』燒藥。它可以使身體感覺舒適些,是屬於症狀治療,而非真正的治根藥物。 退燒藥最主要的作用在於: (1)使體表面的血管擴張,血液中的熱可由體表散到空氣中 (2)使汗液增加,流汗亦可幫助退燒 (3)使體溫調節中樞所設定的溫度暫時地降低 (4)使體內發炎的反應減緩一點,釋放出的毒素也減少一點。經由以上這些作用後,體溫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暫時消退。但是在退燒的藥效消失後,身體又會發燒,這是因為疾病的因素還存在著的緣故。 為什麼吃了退燒藥,但燒一點都沒有退? 當這種現象發生的時候,可能是下面兩個原因: 一、藥效不足:沒有吃足夠或藥的品質有問題。 所以只要確定退燒藥沒有品質上的問題,還是應該必要時服用。 退燒藥千萬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以加強退燒的效果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用沒有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 市面上各種不同型式的退燒藥劑,有何差異? 以用法來分,有下列幾種: 一、口服劑:因退燒藥的本質成份都是帶苦味的,所以再加工製做成各種不同適於口服的型式:如,糖漿劑是專給幼兒服用的;口嚼劑適合五歲以下的幼童;片劑則專給已能良好吞嚥的孩童服用。口服的吸收效果不錯,一般在服用半小時後,即開始有退燒的作用產生。口服退燒劑在嚴重嘔吐的病童則不適用,因為會將藥吐出來。 二、栓劑::由肛門給藥,熟睡的幼兒使用此劑最方便,可以不用吵醒他起來吞藥。但對腹瀉的幼兒則不適用,因為栓劑會刺激肛門而使藥劑隨著水便排出。栓劑的平均吸收效果沒有一定,因此劑量不易控制。 三、針劑:可迅速達到退燒效果,但一般並不主張如此快速的退燒,因為對幼兒的身體不見得好,且打針易使寶寶哭叫,又易傳染肝炎........,所以應儘量避免。 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併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如果要併用的話,請先請教您的醫生。 其他的退燒方法: 父母時常碰到的問題是:藥己經按時吃了,但寶寶的燒還是很高,這個時候你可以採取下列幾種方法: 一、全身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注意:千萬勿用冷水或酒精來拭浴,以免在短時間內快降溫,對寶寶不好。且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寶寶的反應會劇烈,可能會抽搐。同理亦不宜於幼兒使用冰枕,因為幼兒不易轉動身體而易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冷,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二、洗熱水澡:理論與前項相同。 三、多喝水:以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的失水。 幼兒發燒可否吹冷氣或電扇以求降溫? 勿直接對著身體吹。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發燒與疾病本身有何關連?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師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是看到疾病的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等。醫師治 --------------------------------------------------------------------------------

不傷孩子的聰明懲罰

2008年05月21日
公開
47

不傷孩子的聰明懲罰 從錯誤中學習 文�沈蔚穎 專家�高麗芳 學前教育專家 懲罰是多數家長都會用到的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但懲罰不像表揚,如果方式運用不恰當,不僅會失去原有的效果, 還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傷害喔! 小孩子都會犯錯,受到家長的懲罰也是在所難免,可是家長要如何懲罰,這其中的學問可就大了。我們就先從一段小故事開始,看看怎樣的懲罰才是聰明父母該做的。 祖沖之小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有一天,父親出門拜訪好友,讓他在家好好讀《論語》,並告訴他回來後要抽查讀書的情況。父親前腳剛走,小沖之就和夥伴們玩耍去了。父親回家後,讓他背誦書中一段。小沖之吱吱唔唔一行也背不下來。父親見狀不禁大怒,把書摔到地上罵道:「像你這樣不求上進的孩子,長大是不會有什麽出息的。」並罰小沖之不准吃晚飯,直到把書背好。 孩子的哭聲引來了祖父,他對兒子的教育方法很不滿意,於是說:「你以前犯錯,我難道是這樣教育你的嗎?雖然你是爲他好,但粗暴的責駡和處罰是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多了還會使孩子變得更頑劣。」接著,祖父轉過頭來對委屈的孫子說:「你好好想想,今天父親這樣罵你有沒有道理?你就到農田裏幫我幹活,當作懲罰吧。」於是,小沖之每天跟著爺爺下田幹活,聽爺爺講四季自然變化。他對天文曆法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爺爺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讀經書,家裏還有很多天文曆書。這樣你就會知道很多你想知道的事情了。」長大後,愛好自然科學的祖沖之,比歐洲早了一千多年推算出了圓周率,。 這個智慧的老人,運用懲罰不僅糾正了孫子的貪玩,還幫助孫子找到了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可以稱得上是懲罰教育當中的典範。 瞭解懲罰的作用 教育學者一再強調,在幼兒的家庭教育中,正向的表揚和鼓勵是家長應當經常採用的方式,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對於犯錯的孩子不得不採取一些強制性的懲罰手段。當孩子有意或無意犯下錯誤,你決心要懲罰他之前,首先要心裏明確你的懲罰要達到哪些正向作用: *懂規矩、辯是非 如果屢次說教都不行,那麽你給他一點「顔色」瞧瞧,是最快達到目的的方式和途徑。一次教訓可以讓孩子更加主動地瞭解行爲界限,明確什麽事情是可以,什麽事情是不行。 *促進和激勵 適當的懲罰可以促進犯錯的孩子覺醒,使孩子知恥;制止他的不良行爲,也能激勵他奮發向上。 *教育和警戒 當正向的表揚和鼓勵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時,懲罰就有了教育和警戒作用,能遏制孩子不良思想行爲的發展。 *維護家規和紀律 懲罰也是一種管理手段,爲了使孩子改正錯誤而給他一定的刺激。有了懲罰,會讓孩子知道了家規和紀律的存在,不可以隨心所欲。 懲罰前牢記4大原則 無論何種懲罰都是一種負向的教育方式,家在採取之前都要慎用、慎選。不要因爲愛孩子而傷害他。因此在懲罰小孩前,要注意以下4個原則: 原則1 合理要求,適度懲罰 孩子是不可能不犯錯的,這一次的錯誤也許就是他下一次成功的起點。所以對於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應該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氛圍。你將會發現,當你降低要求,他犯錯和受罰的機率也就降低了。 如果你覺得孩子一定要受到教訓才不會再犯,那麽接下來你要考慮的就是懲罰的程度。在家規中你可以制定出不同程度的懲罰方式。實施懲罰前先想想孩子在體力和精神上是否可以承受。能不用刺激強度大的懲罰,最好引而不發,讓孩子在被懲罰前自覺終止不良行爲。 原則2 及時提醒,明確原因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在「犯罪現場」你就要及時地批評提醒。學齡前的孩子沒有大錯,都是一些小錯,小錯如果不抓就會變成壞習慣。 懲罰孩子也不能沒頭沒腦,要讓他知道受罰的原因和應有的正確行爲。一位父親懲罰完犯錯的孩子,問他「你知道我爲什麽要懲罰你嗎?」孩子回答說不知道,父親說因爲他打了比他小的孩子。孩子聽完,不料更覺委屈,問父親 :「我比您小,您爲什麽要打我呢?」父親費了一肚子力氣,可是孩子仍不明白自己爲什麽要受罰。所以在懲罰孩子時,一定要針對受罰的行爲給孩子講明受罰的原因,這樣才能達到懲罰的效果。 原則3 就事論事,不情緒化 孩子受罰總是因爲某件具體的事,所以你在懲罰孩子時也只能是就事論事,切忌無休無止地重提過去的錯誤,或者拉拉扯扯將其他的事情引進來,最後懲罰變成了對孩子的「人身攻擊」。 處罰孩子的時候,首先你要讓他明白,你是對他做錯的事進行的否定,而不是針對他「這個人」,這樣在幫助他進步的同時也不會打擊他的自信。 犯了什麽錯就要受到什麽樣的懲罰,在你的心中要有一個標準,不能因爲你情緒好壞而變化。如果你以情緒來懲罰孩子,孩子就會成爲你的出氣筒。 原則4 看準時機,依據性格 懲罰也要看準時機和場合。在人前,當孩子有不良行爲,你可以打手勢或表現出不快的表情以示懲戒和提醒,維護他小小的自尊。 不同的孩子個性不同,你要掌握好自己孩子的脾氣特性。如果是屢教不改,懲罰方式可以重些;如果孩子內向、自尊心強,懲罰時你就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儘量避免給孩子帶來精神傷害。 父母5招聰明懲罰法 一說懲罰,家長就想到打和罵,其實懲罰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種,聰明的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特點,巧妙使用懲罰。 1.語言批評 語言批評一般是針對3歲以後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語言系統已經初步建立,你可以通過語言告訴他剛才的行爲媽媽是不喜歡的,應該如何做。 提醒:採用語言批評時,要注意切莫因爲孩子犯錯,自己情緒激動不顧後果地「胡言亂語」。 2.自然後果法 這是18世紀法國教育家盧梭最先提出來的。主張孩子犯錯後,家長與其給予人爲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或痛苦,從而迫使其改正錯誤。比如孩子喜歡亂撕書本,家長就不再給他買新的。 提醒:家長採用的自然後果法時先要考慮到,孩子在身體和精神上是否能夠承受。 3.皮肉之苦 有時候,你會感到給孩子講道理無異於對牛談琴。比如對一個2歲的孩子講不要亂碰插座的道理,還不如在他犯錯之後給他一點點「皮肉之苦」的教訓。他會記得亂碰「那東西」,自己會很痛。 提醒:「皮肉之苦」的目的是讓孩子不就犯,不能成爲家長隨時打孩子的理由。 4.冷處理 一段時間內不理睬犯錯的孩子,讓他因爲受到大人的冷落而感到難過,明白自己的行爲是不被大人接受的。 提醒:家長冷處理的時間不宜過長,之後告你要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喜歡他的行爲,而不是他這個人。 5. 面壁思過 年齡稍大的孩子犯錯後,可以罰他去一個僻靜的角落自我反省,訓練他的內省智能,同時認識自己的錯誤。 提醒:孩子受罰時,家長要注意觀察,不要因爲有其他的外物而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達不到懲戒的效果。 父母不應該說的3句話 1.如果你再怎樣怎樣,我就把你送掉…… 一些父母喜歡對犯錯的孩子說這樣恐嚇威脅的話。雖然只是大人的一句氣話,可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並不是這樣,他們會信以爲真認爲爸媽不喜歡自己了。家長的這句話於是就成了對孩子的精神懲罰。經常用這樣的話來恐嚇孩子,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得膽小、怕事,一些小事就會令他煩躁不安,敏感多慮。 2.我看你就是這樣子,長大也不會有太多的出息…… 恨鐵不成鋼的父母氣頭上常會對孩子這樣說。因爲一次錯誤故意輕貶孩子所有的能力,甚至用孩子的短處比他人的長處。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是想激勵孩子進步,但這種語言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比正面效應要大得多,不僅影響親子關係,還造成孩子從小自卑,與同齡人在一起時容易産生自我否定。 3.你做得不錯呀!還要再來一次嗎? 孩子犯錯了,家長用成人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孩子。這種語言不僅僅是懲罰,而且還是一種精神虐待,對孩子的自尊心是嚴重的挫傷,容易導致孩子學習困難,嚴重的甚至還會造成孩子行爲問題。 Smart Tips美國父母是這樣看待懲罰 合理的懲罰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爲的標準,分辨什麽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麽樣的事情不能做。當孩子犯錯,不得不進行懲罰的時,家長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 懲罰孩子的必須告訴他們你提出要求的原因,父母的態度也要保持一致,這樣孩子才可能建立統一的行爲標準。即使彼此的方式方法有異議,也最好在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懲罰不能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當他有進步,就要給予獎勵。

防蚊液釋疑

2008年05月20日
公開
55

蚊液是最近這幾年才廣為人所知的新興產品,而夏天正是使用防蚊液的旺季,但到底要如何挑選與使用防蚊液呢﹖相信這是很多人都迫切想要知道的知識。本文詳加解說幾個病人最常問筆者的問題,另外再補充一些一般人使用防蚊液時容易疏漏的地方,希望人人都能正確地使用防蚊液,將防蚊液的效果發揮到極致。 問一:那種防蚊液最好﹖是否天然的東西最好﹖樟腦油好嗎﹖ 市售防蚊液的主成分diethyltoluamide(deet)(待乙妥)係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有人心裡不放心,想到老祖宗都以樟腦來驅蟲,於是常有病人問筆者:「擦樟腦油來防蚊好嗎 ﹖」筆者一定斬釘截鐵地回答:「不可以!」這是本文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由於 太重要了,所以擺在最前頭。 樟腦是種中藥材,因為毒性很大,所以一般均以局部外用居多,如要內服時,劑量也很小,頂多0.1至0.2公克而已。根據中國大陸的報告,內服樟腦0.5到1公克即能引起中毒 ,成人的最小致死量為2公克,甚至還有兒童只攝取0.75公克的樟腦隨即死亡的報 導,由此可知樟腦之毒。市售樟腦油的濃度不詳,但由於樟腦可於人體任何部位迅速吸收,縱使濃度不高,如塗敷量太大或是塗敷面積太大,仍有引起樟腦中毒的可能,誤服的結果更是「代誌 大條」,所以不要用樟腦油來防蚊為妙,還更要讓小孩遠離樟腦油才對。「天然」並非代表「無毒」,「天然」也並非代表「安全」! 另一種被拿來防蚊的天然產物為香茅油,但效果並不理想。 現市面上另有標明含樟木、尤加利、桂皮、香茅等成分的防蚊液,也有產品成分不詳,但標榜「天然植物配方」的防蚊液,這類防蚊液由於其效果及副作用無文獻可以查詢,所以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根據醫學界的研究,如要防止蚊子、跳蚤、台灣鋏(Forcipomyia taiwana)(俗稱「小 黑蚊」)的叮咬,目前仍以待乙妥的效果最好,讀者如想買防蚊液,此類產品應是第一優先 選擇。 問二:待乙妥有何副作用﹖ 藥物都有其副作用。待乙妥的副作用為皮膚使用待乙妥後出現皮膚炎、過敏反應,以及待乙妥被皮膚吸收後,於體內所產生的神經、心臟血管方面的毒性,還有誤服待以妥可以致 死。 要特別提到的一點為:兒童比大人較易出現待乙妥的副作用,甚至還有兒童因超量使用待乙妥而致死的報告。有關待乙妥神經系統副作用的報告大都出現於兒童,病童在使用待乙妥後出現抽搐、昏迷、腦病變等症狀,也有死亡的病例。 但總括言之,全球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人口在使用待乙妥,出現副作用的人並不多,也罕見嚴重的副作用,所以待乙妥還算是種蠻安全的藥物。 問三:如何挑含待乙妥的防蚊液﹖ 市面上含待乙妥的防蚊液有琳瑯滿目的廠牌可供選擇,大多數的人只會到藥房隨手挑一 罐,或是聽藥房老闆介紹買一罐,或是受廣告的影響挑特殊的品牌,這是不對的。 那要如何挑選適合的防蚊液呢﹖方法很簡單:先了解防蚊液的待乙妥濃度後再購買,這也是消費者最容易疏忽的一點。防蚊液中的待乙妥才是我們真正要使用的部分,不要捨本逐末去注意防蚊液中的蘆薈、天然植物萃取成分、保濕、潤膚等不重要的配方,反而忽略了防蚊液中含有多少待乙妥。 市售防蚊液所含的待乙妥有好幾種不同的濃度,筆者見過的濃度有 4.4%、12%、15%、28.368%、50%等,大家可依自己要用或是小孩要用等不同的需求購買適當濃度的防蚊液來使用。 問四﹕大人該挑多少濃度的防蚊液來塗抹較好﹖ 待乙妥有種令昆蟲不快的氣味讓昆蟲不敢靠近,濃度越高,效果越好,所以大人如要使用防蚊液時,挑濃度高的較好。根據研究,待乙妥的濃度在50%以內時,對成年人的人體沒甚麼副作用,而且濃度越高,防蚊效果越佳;可是一旦濃度超過50%,則濃度再高,效果也不會再好多少,且藥水變得黏膩不堪令人不舒服。所以大人如要挑含待乙妥的防蚊液 ,50%的濃度是個很好的選擇。 但大人也不盡然一定要用高濃度的防蚊液,如只須在外頭待幾分鐘或很短的時間,低濃度的待乙妥就夠了,反之如要去郊遊、登山、釣魚、露營,當然濃度越高越好。 問五﹕小孩使用多少濃度的防蚊液較好?有何注意事項? 前面已講過兒童比大人較易出現待乙妥的副作用,且有兒童因超量使用待乙妥而產生腦病變或死亡的報告,這些病例雖然不多,但仍不可不防之,所以兒童應塗敷低濃度的待乙妥 較為妥當,而且不要大量及長時間使用。 不過問題來了:多少濃度才叫「低濃度」呢﹖要塗超過多少量才叫「大量」呢﹖要塗超過多少時間才叫「長時間」呢﹖難道沒有明確的數據嗎﹖某本英國出版的皮膚科教科書建議於熱帶地區,兒童應使用待乙妥濃度在15%以下的防蚊液,總算讓大家在濃度方面有個依據,但是後面兩個問題教科書與文獻都只有上述語氣模糊的建議而已,並沒有給答案,讓父母親自己去斟酌,真是困擾小孩的父母親。 低濃度的待乙妥雖然安全多了,但小孩常跑跑跳跳一身大汗,低濃度的防蚊液必然很快就失效了,父母親要不要一直補充之呢﹖還有小孩整天待在外頭,可不可以一直擦著防蚊液呢﹖想到這些疑問,真令人一個頭兩個大! 因此筆者認為要預防小孩被蟲子叮咬,不應將防蚊液擺在第一線,一定要先做到下列幾點,不行則再以防蚊液輔助之:首先要注意環境衛生還有消滅叮人的昆蟲。如家外的水溝要通,家裡養的貓狗有跳蚤時 ,一定要治療之。驅離家外及校園的流浪貓、流浪狗,以及教導小孩遠離流浪貓、流浪狗等 。 防止蚊子叮咬,除了使用紗窗、蚊香外,最好幫小孩吊頂蚊帳,還要注意少讓小孩流汗 ,不要為小孩穿鮮豔的衣服。另外小孩也要避免使用含香料的東西,如有香味的化妝品、洗髮精、護髮用品、香水、香皂等。如小孩要到戶外,無法避免蟲子叮咬時,最好戴帽子,穿長袖衣服及長褲,還要穿及膝 的長襪,襪子最好束在長褲外頭(俗稱「打綁腿」)。此時防蚊液只擦露在衣服外 的皮膚就好了,如此則能減少防蚊液的用量。 但是理論歸理論,實際歸實際,說來簡單,做起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台灣滿街到處都有野貓、野狗,買頂蚊帳說來容易,但要找什麼地方吊蚊帳呢﹖另外「六月火燒埔 」,在夏天那麼炎熱的天氣下,叫小孩穿長袖、長褲、長襪外出,小孩怎受得了呢﹖搞不好還悶出一身痱子甚至中暑,倒不如擦防蚊液來得簡單。這一大堆的矛盾要如何來取捨呢﹖只好讓聰明睿智的父母自己來決定吧! 最後要提到的注意事項為:幫嬰幼兒或不懂事的小孩擦防蚊液時,應避免擦在小孩子的手上,以防小孩子誤舔。又由於誤服待乙妥可以致死,故防蚊液應置放於小孩拿不到的地方。還有塗防蚊液外出回來後,如不需防蚊液繼續保護皮膚,應馬上用肥皂及水將防蚊液洗掉(此點大人與兒童皆同)。 問六:聽說防蚊液只能噴衣服,不能噴皮膚嗎﹖ 有人誤以為防蚊液是拿來噴衣服的,這樣做是不對的,待乙妥要抹在皮膚上,而且是所有露在衣服外面的皮膚都要擦到待乙妥才有意義,否則蟲子仍會叮咬沒擦到藥的皮膚,例如耳朵常常是人們擦藥時容易遺漏的地方,結果蚊子就猛叮耳朵。但是如能於帽子、衣服上同時噴上防蚊液,預防蟲子叮咬的效果更佳。不過要注意的是:待乙妥雖然不傷棉、毛、尼龍衣物,可是會傷害醋酸纖維(acetate)、嫘縈(rayon)、聚脂纖維(spandex)等合成纖維的衣料,所以不要噴到含上述質料的衣物。此外待乙妥會破壞塑膠,所以戴塑膠手錶、塑膠的眼鏡框或塑膠鏡片時,噴待乙妥要小心。待乙妥也會傷害染色的皮件及油漆表面。 問七﹕我被跳蚤叮得滿腿都是包,癢死我了,滿腿被我抓得都是血,人家說抹防蚊液很有效,怎麼我擦了防蚊液後皮膚痛得很﹖ 這位病人性子太急了,應等腿部的傷口好了以後再擦防蚊液較妥,因為待乙妥具刺激性,不能擦在皮膚有傷口、破皮的地方。待乙妥也不能擦在眼睛、嘴唇附近,更不可以擦在黏膜上。 問八﹕防蚊液上標明「有效時間8小時」,為何我擦了以後效果沒那麼好﹖ 在寒冷乾燥的氣候下,擦一次待乙妥的藥效可以維持好幾個小時,待乙妥的濃度越高 ,撐得越久。但是運動、天熱流汗、空氣中的濕度大、接觸水、用毛巾擦拭皮膚或是衣服摩擦皮膚等情況均能降低皮膚上的待乙妥濃度,使其失去防止蟲子叮咬的效果,此時就要勤於補擦,才能繼續維持其效果。因此擦了待乙妥後,一旦發現蚊子又再度停到皮膚上,表示其藥效已過了,應趕緊再補擦一次。 某一由歐洲進口,含12%待乙妥的防蚊液號稱「有效時間8小時」。或許此防蚊液在當地乾燥的天氣可以撐這麼久,但以台灣如此濕熱的天氣,再加上防蚊液的待乙妥濃度並不甚高,筆者很懷疑這句話的可靠性,如此誇張的講法只會讓消費者失去信心而已。 另有一含 4.4%待已妥的防蚊液建議顧客兩小時補噴一次以維持其有效性,筆者一樣也很懷疑如此低的濃度在台灣能撐得了兩個小時嗎﹖ 問九:我噴了防蚊液後去爬山,怎麼還被虎頭蜂螫了好幾個包﹖ 待乙妥可防止蚊子、小黑蚊、跳蚤、扁蝨(tick)的叮咬,但對於預防蜜蜂或是虎頭蜂螫 ,待乙妥就沒有效了。待乙妥也不能防止毛毛蟲皮膚炎。

分蘋果-蠻發人深省的

2008年05月20日
公開
48

分蘋果-蠻發人深省的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有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我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各一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作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大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裡,你想要什麼好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如果你是孩子,請把這個故事講給媽媽;如果你是媽媽......千萬不要買蘋果

教注音符號的幾個訣竅

2008年05月20日
公開
50

教注音符號的幾個訣竅 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工具,學習注音符號是學習語文的開始。能將注音符號學好,不但可以發出正確的語音,把「說話」表現得更好,而且可以提高閱讀能力,所以學會注音符號,是學習語文的第一步。但是就筆者所知,學注音符號並不是容易的事,因為注音符號是抽象的符號,為什麼「ㄅ、ㄉ、ㄌ」、「ㄇ、ㄈ、ㄩ」這些符號那麼像,可是每一個符號的發音卻不同﹖為什麼有的聲符要加韻符才能拼讀(如﹔ㄏ、ㄍ等)而有的聲符可以單獨念(如﹕ㄓ、ㄔ、ㄕ、ㄖ等)﹖這其中是有些難以理解的,而且拼讀也需要一些技巧,能掌握拼讀技巧,就可以收事半功倍的效能。所以注音符號的教學,需要了解一些注音符號的原理,需要認識一些教學方法,教學才能愉快而有效。個人在此提出幾個注音教學上的經驗,供教師們參考。 入門很重要,發音要準確 當我們打開收音機時,一定要對準頻道,才能收聽到清楚的聲音。當阿里巴巴對著石門喊「芝麻開門」時,石門就會打開,但如果阿里巴巴喊的是「香蕉開門」的話,可能石門就不理他了。為什麼唐三藏對著孫悟空念咒語時,孫悟空就會受不了,但是別人對孫悟空念就沒有效用呢﹖這是因他們念不準咒語啊﹗所以聲音有它的魔力,但是發揮魔力的條件是——要有準確度。語言也一樣,發音要標準才可以發揮作用,如果不準確,可能無法傳述思想了。教注音符號的第一步,就是要發音正確,務使每一個符號都念得清楚,拼音都能正確,才能發揮學習注音符號的效力。 學習韻符要注意口型 韻符是主要的聲音,又稱元音,讀韻符要注意﹕口腔的開合、口型的展圓、舌位的高低。 一、單韻符口型不變 ㄚ、ㄛ、ㄜ、ㄝ是單韻符,發單韻符的特色,就是要先定口型再發音,等聲音停止再把口型合起來。不可以一面念,一面把嘴合起來。 二、複韻符要改口型 ㄞ是ㄚㄧ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扁,收ㄧ音。 ㄟ是ㄝㄧ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扁,收ㄧ音。 ㄠ是ㄚㄨ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合,收ㄨ音。 ㄡ是ㄛㄨ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合,收ㄨ音。 三、聲隨韻符要收聲母音 ㄢ是ㄚㄋ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合,收ㄋ音。 ㄣ是ㄜㄋ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合,收ㄋ音。 ㄤ是ㄚ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合,收音。 ㄥ是ㄜ的合成音,念的時候,要改變口型,由開而合,收音。 四、合口和撮口的口型不同 見資料來源的圖形 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3-04/16/content_517.htm 五、ㄣ與ㄥ要分辨清楚 ㄣ、ㄥ是兒童不易學習的注音符號,一般來說,學生念ㄣ可能比念ㄥ容易些,這主要是因為﹕南方人發音習慣是口腔開度較小,所以發ㄣ音時口腔較小,而且收前鼻音,念起較不難。但是發ㄥ的聲音,困難度就變大了,因為發ㄥ的音口腔要開,ㄥ收的又是後鼻音,接近喉音,由於閩南語多舌尖音,口腔較小,而且少用喉音,是以南方孩子要發ㄥ這個音較困難。 我們可以先教會發ㄣ的聲音。教ㄥ時,告訴學生ㄥ的樣子是向一邊張開的,我們讀它時也要開著口來念,也就是唸ㄥ時,口腔都是開著的,不要合起來,這樣就可以學會了。請你試試看ㄥ(開著口念它,等念完才合口),然後立刻練習ㄅㄥ、ㄆㄥ、ㄇㄥ、ㄈㄥ、ㄉㄥ、ㄊㄥ的拼音練習。 ㄥ有兩種發音,一種發庚韻(ㄜ),一種發東韻(ㄛ),只有在ㄨㄥ、ㄩㄥ時發東韻,其餘和聲符拼讀時都發庚韻。 六、把握五個變音的情形 結合韻符號的念法是從音到韻符,只要不把兩音切斷,就可以念得很好,但是一旦教到ㄧㄢ、ㄩㄢ、ㄧㄣ、ㄩㄣ、ㄧㄥ時,都會發現一個現象﹕直接拼讀起來,聲音就是不對。原因是﹕韻符有五個變音,這五個注音在念它時,會產生變音的現象。 ㄧㄢ音,依音素分析,它應讀成ㄧㄚㄋ,但是讀時會變成ㄧㄝㄋ ,母音改變了。 ㄩㄢ音也是一樣,依音素分析,它應讀成ㄩㄚㄋ,但是讀時會變成ㄩㄝㄋ ,ㄚㄋ變成ㄝㄋ,母音改變了。 ㄧㄣ音,依音素分析,它應讀成ㄧㄜㄋ,收聲母ㄋ,可是在拼讀時產生變音現象,中間有母音ㄜ消失掉了,ㄧㄣ讀出來的聲音是ㄧㄋ 。 ㄩㄣ也是一樣,依音素分析,它應讀成ㄩㄜㄋ,可是由於變音,中間的母音ㄜ消失掉了,我們要讀成ㄩㄋ 。 ㄧㄥ音,依音素分析,它應讀成ㄧㄜ,中間有母音ㄜ,後收聲母,可是拼讀時由於變音,中間的韻符ㄜ消失了,我們會讀成ㄧ 。 七、要用直拼法或快讀來拼音 拼音一直是教學注音最難之處,兒童拼音常發生兩種現象,一種是會念上面的聲符,會念下面的韻符,但是讀不出拼在一起的聲音。第二種是念的時候,會把聲母的領音(也就是使聲符發音的韻符)念出來,如﹕ㄅㄛ(脖子)會念成ㄅㄜ——ㄛ的音。事實上,直拼法是直ㄅ和ㄛ拼,不會有ㄜ的音。此外,讀這個音時,口腔要開、要圓。 聲符是阻擋氣的作用,主要是藉唇、齒、舌來阻擋氣流,拼音時以韻聲為主,不同的聲符,則是把舌放在不同的位置而已,所以拼音以直拼為主,讀時直接念出或是用快讀的方法念出來。 六、避免用注音符號造詞 一般教生字時,老師會要求學生造新語詞,二、三年級小朋友,已經學會了查字典,要求學生造詞,學生可以先做預習,從字典裡認識新語詞。但是教注音時,學生還不認識漢字,則要避免學生用注音的音去造詞,因為容易讓學生誤以為同音字都是相同的寫法,例如老師教ㄑㄧㄥ(青蛙的「青」),然後老師要學生造詞,學生會造出﹕青蛙、蜻蜓、清潔、很輕等,也許學生會誤以為,凡是發ㄑㄧㄥ這個音的字都一樣,如此將來學生寫作文時就容易寫錯字,所以老師要注意這個問題,如果要學生造詞,則要說明,這些詞的聲音相同,但是寫法是不同的。 七、 善用教具及教學法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教學時,一定要多用教具及教學法來幫助學習,例如﹕利用注音符號磁鐵,不斷變換聲符或韻符,讓學生多做練習。又如﹕善用圖片增強記憶,或用遊戲方法,增加學習興趣等。有關圖片及遊戲法,在教學手冊每一課中均附有參考資料,供教師使用。 學習注音符號,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入門,老師能把學生的注音符號教好,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就會有很大的幫助了﹗ 作者羅秋昭

不要問畫畫中的孩子「你在畫什麼

2008年05月20日
公開
46

不要問畫畫中的孩子「你在畫什麼?」 宋嘉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孩子到了3、4歲的年紀,漸漸開始懂得用各種象徵形式與符號來表徵這個世界,其中一個方式是繪畫。當孩子畫畫時,不知您有沒有留意到自己對他說話的內容呢? 成人的介入 當我在學校附屬的幼稚園實習時,有一件這方面的「小事」讓我記憶深刻。 有一天,我看到3歲多快4歲的Nathan正在用色筆畫畫,很自然地就順口問他一個幾乎每個旁觀者都會問創作者的問題:「嘿!你在畫什麼?」結果得到的是小畫家無言的回應。為了打破這沈默的尷尬,我接著問他「要不要看看我畫的?」然後我就去拿了一些紙和畫筆,秀給他看一些我畫的東西。 沒想到,我的一舉一動都被班上的Fati老師看在眼裡。她趕快跑過來阻止我,叫我不要幫他們畫畫,因為他們會模仿我的畫法。讓孩子可以自由自在表達自己是最重要的,成人好意的示範往往是造成孩子失去創造力及否定自我的原因之一。聽完她的理由,我有點愣住。有這麼嚴重嗎?成人的「介入」真的都是壞事嗎?將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劃分得這樣清楚,一定對嗎?還有,孩子難道沒有判斷力?在這種情況下,他一定會模仿大人,然後告訴自己:「我是笨蛋?」這裡其實涉及到我們如何看待成人與兒童這兩種本質的假設,也牽涉到成人與兒童間關係本質的假設,本來就各有立場、公婆都有理,不容易爭辯出結論,我也就不多說什麼。 成人的問題 經驗老到的她,接著指出我在與Nathan互動時所犯的第二個錯。她說,當我們在看孩子畫畫時,要避免問「What are you drawing?」這樣的問題。因為這對他們來講有時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3、4歲的孩子不見得時時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做的每件事「是什麼」。更何況畫畫這種偏向抽象與藝術創造方面的活動,她們更不容易確定她們在畫什麼,或一定要畫什麼。換言之,「是什麼」、「畫什麼」、「做什麼」……等這種種指涉行為目標內容的問題,是屬於成人式的問題。孩子的世界往往是重視過程更甚於目的的。先設想好一個目標、然後按部就班去達成,是成人(科學)世界的理性邏輯。孩子隨性之所致的天馬行空,當然對不上成人的思維方式,也就不會給我想要的答案。因此,問小朋友這樣的問題,很容易造成溝通的無效與中止。 而且,問這種問題還有另一個缺點,就是很容易將答案侷限在固定的一對一(也就是一個符號指稱一個被指)答案模式。這種問題不容易引發有彈性的對話。比如他一定要回答:「這是……」。假設他回答:「這是蝴蝶」,或「我在畫蝴蝶」,觀者很自然地就會在心中將他畫的蝴蝶與真實世界的做對比,而這一比就很容易做出一種以真實世界的蝴蝶為「標準答案」的評論,特別是相像與否的評論。而以孩子有限的技巧,當然獲得「好像不太像喔」這樣的評論。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就結束對話,因為一方面孩子被否定了,一方面以她有限的思考與辭彙,她也不知該如何辯駁。即便畫得很好、很像,妳相反地給她讚美,通常小孩也不會對妳的讚美做出太多回應。溝通還是很有限。 「談談妳的畫」 那麼,該怎麼樣引導繪畫中的孩子多說一點話呢?Fati老師告訴我,「談談妳的畫」(「Tell me about your picture」)是一句很有用的開場白。聽到大人問這樣的問題,孩子多半會比較願意與妳談。此外,我們還可以試著對孩子畫中的形狀、線條、顏色等做出鑑賞。例如,「你的畫裡有好多又紅又大的圓圈圈喔」,或者「你用了好多藍色呀……」再者,多使用「妳認為……」、「妳想……」或「妳覺得……」這樣的句子。用這樣的提問法,通常預設並暗示「你一定有東西要說」或「這作品一定有什麼故事性(story)」的立場。即便孩子原本作畫時根本沒想這麼多,卻會因為受到問題裡的暗示,而自然引發思考與回答。而這回答當然就包涵各種千奇百怪的可能性了。 如果,當妳不能避免一定要問她她在畫什麼時,也不要直接問「這是什麼?」,而可以試著拐個彎,加一個「認為」在問題裡,變成「你認為這是什麼?」這樣的問句,在心理上會拉開孩子與作品的距離,幫助她退後一步,站在高一階的視野去審視自己的畫,讓她從創作者主觀的角度換成觀賞者客觀的角度,這樣轉換心理視角的小暗示,對孩子的思考和語言來說是較具難度的訓練,能幫助她抽象概念的發展。 申論題的對談方式 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在3、4歲時已經略具成人式的常民思考的雛形,這段時間是抽象思考與豐富心靈世界將大幅進步的開始。然而,她們知道的遠比她們所能表達的多。因此,與她們對談時,多使用「認為」(think)、「想像」(imagine)、「相信」(believe)等指涉內在心理狀態的字眼,也能促使她認知到自己複雜的內在世界,更有受大人尊重的感覺。將這些容易引起對談的小技巧用畢後,最後才是記得要去讚美孩子的創作:「太棒了」、「妳畫得很好」、「我很喜歡」等等,然後結束交談,讓她繼續自由發揮。這一切其實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多用申論題的方式去與孩子說話,而不是用簡答題,甚至是非題的方式,扼殺孩子練習表達的機會。 我這才進一步了解,Fati老師並不是不願意與孩子互動,而是希望我們大人在與孩子說話時,能時時刻刻注意到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對孩子具有的無形影響力和權力。在沒有標準答案與正確答案的藝術活動上,成人更要謹記,用對等的立場,理解孩子獨特的思惟方式,用有效的溝通方式去引出(elicit)孩子活潑豐富的言語和思考,這才是幫助孩子發展的真諦。至於,將孩子的畫與真實世界做「比較」,或者將孩子的畫與老師的畫做「比較」,然後讓她向真實世界趨同,向大人老師看齊,除了只能讓她增進「繪畫技巧」之外,並無助於人格與心靈的全面發展。 在天馬行空的想像國度裡,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或「妳在畫什麼?」其實是很煞風景的一件事,讓人完全沈浸不到創作的樂趣裡頭去。管她畫的是什麼東西呢?孩子有沒有因此得到樂趣、有沒有學到抒發情志,好像是更值得我們關心的問題

侯文詠: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2008年05月19日
公開
47

侯文詠:帶孩子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 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 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 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 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 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 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焦急又生氣。 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 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 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 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 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 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 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 線。 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 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 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 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 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 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 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 五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 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 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 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 「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 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 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 看到孩子熱情湧現,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 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