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劭恩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今日繪本--7號夢工廠

2008年08月21日
公開
8

書名:7號夢工廠   (1)你相信帝國大廈的神奇魔力嗎?   在這裡,許多人搭乘透明的電梯直達樓頂,懷著進入雲霄的夢幻感,期待美夢成真。這次,一個充滿藝術天份的小男孩從這裡開始一段如幻似真的天空旅行。他乘著雲朵,愈飛愈高,愈飛愈遠,直到曼哈頓外海的天空一個神秘的七號夢工廠在雲靄中漸漸清晰……誰也不知道最後,事情竟變成那麼有趣!   大衛威斯納是美國童書界的頂尖創作者,得獎無數。視覺敘事對他來說,是先於文字也先於聲音的表現主體,他熱衷無字圖畫書的創作領域,相信視覺藝術所能帶給人的廣大與豐富。書末小男孩那一張張充滿想像與活力的圖畫,藉由雲朵兒們在天空盡情展現,是大衛為窒筶制式天空下的城市人提供的心靈解放。   (2)呆看雲兒的變化多端是打發懶洋洋一天最好一件事。但是,是什麼讓雲的形狀變化多端?而且如果你可以自由的來決定他們的形狀,你會怎麼做呢?   帝國大廈載滿所有紐約客的美夢,如果說電影的情節是可以被相信的話。   這次,帝國大廈瞭望台上瀰漫著雲靄霧氣,一朵可愛友善的雲出現在小男孩面前,男孩短暫的一怔,隨即就快樂的和頑皮雲朵玩起來,一會兒後頑皮雲載著小男孩飛到曼哈頓外海上空的夢幻第七區雲朵製造工廠參觀…… 作者簡介 大衛威斯納   是美國頂尖插畫家,也是得獎常勝軍。他的作品向來廣受各方矚目,多次贏得美國凱迪克大獎評審青睞,也曾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童書、藍緞帶好書榜、號角雜誌評選最佳童書、紐約市立圖書館好書一百、紐約時報年度推薦童書、親子雜誌閱讀魔力獎、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好書、校園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好書等獎項。

25個成功父母的原則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47

MEG F.SCHNEIDER 梅格.史耐德 著 陳娟娟 譯 管教的過程和管教的結果同樣重要。 好的教養是-即使你在糾正、勸告、管教或教導的時候,也應該傳達你對孩子的尊重、清楚的期望,以及了解他的意願,’讓他喜歡自己,喜歡妳。 本書提供有效的教養方法技巧,我將為各位一一介紹 原則一:忘記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管什麼時候,你對孩子不乖行為的情緒反應都太誇張了。 技巧: 當與孩子的互動,劍拔弩張時,將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是很重要的,當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時,要讓孩子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 「我現在要去煮飯,你沒做功課讓我很生氣,等我平靜一點在來處理」 當你覺得可以控制情緒,再回去面對孩子,根據問題,用平靜的態度和孩子討論,什麼樣的行為讓你生氣,尋求解決之道。 為何有效: 避免破壞你和孩子間的關係,孩子與你都會冷靜下來,都能用比較公正的態度來看整件事;孩子面對你的離去而非怒氣,他可能就會用比較認真的態度去思考不好的行為,你們倆將有時間想想。 深層訊息: 看到父母失去控制是很可怕的事,自己失去控制的感覺更糟,太強烈的情緒,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對整件事情毫無幫助。 --------------------------------------------- 脾氣不好的我,早已不知嚇壞孩子多少次了,每次大吼大叫後,內心總是後悔不已,分不清是對自己生氣,還是對孩子,也幾次在盛怒中打了孩子,所幸未造成遺憾,下次當我的情緒與生理都要爆發時,孩子,我知道我該怎麼辦. 原則二:對孩子多一點寬容 在任何情況下,鼓勵任何年紀的孩子,保持常久的良好行為 技巧: 大多數的父母親花了太多的時間去注意孩子的不良行為,結果到最後他們只會注意到他們不重視的事,而忽略他們所要強調的目的。因此,需要讚美來強調這些值得嘉許的良好行為,每天非常自然的表露出對好行為的讚許,自然將注意力放在良好的行為表現上。若很少有機會說出,則要重新評估你對孩子的期許是否太高。 為何有效: 讚美能讓孩子避勉用負面的方式來引起你的注意。讚美能鼓舞人心,建立自信,由於你的讚美,孩子不僅會持續表現你所重視的良好行為,也會在其他方面表現出更多正向行為。 深層訊息: 同時注意孩子的優缺點,孩子就不會用負面的方式來吸引你的注意,也可增強孩子好的基本自我概念。 原則三:勿死守原則 特別的要求、特別的場合、出其不意的驚喜、道德危機和其他的情況,這些對一成不變的規則而言都是挑戰。 技巧: 理解生活中的不可預期性, 勿死守規則,但是同時也必須解釋清楚為何破例這麼做,如果必要,要附帶做個約定。 為何有效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嚴格執行規定時,等於是在鉗制孩子。變通是一種信任和了解孩子的表現,那表示你傾聽、注意和關心你的孩子。由於有彈性的作法,孩子會願意和你溝通,他可以為他的特別需求勇於表達,爭取自己的權益。 深層訊息 彈性能幫助孩子,當你不在身邊時,自己做決定的技巧;也將幫助他和他人之間有更好的連結,進而建立深入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偶爾必須將個人的需求擺在一邊,合理的要求及原諒別人。 原則四 停止對孩子嘮叨 穿衣服、洗澡、做功課、做家事、使用電話、吃飯、打掃、練習樂器、諸如此類。 技巧 改變嘮叨的語氣為提醒, 嘮叨讓人很厭煩,提醒則有幫助得意味,表示和孩子站在同一邊。確實提供孩子自由選擇的空間,「在晚餐前將房間整理乾淨」這樣的說法能給予孩子喘息的空間。小心運用懲罰,「等你做完才可以看電視」比「除非你做完,否則不准看電視」來的好。 為何有效 父母越逼迫,孩子越抗拒,藉由設定允許一些活動餘地的限制,聯合達成協議以及堅持約定,就可以避免和孩子之間的戰爭。 深層訊息 用合理的方式來說明你的要求,理解孩子練習控制自己的權利,等於告訴孩子他是有責任感的,且會做正確的選擇。即使他必須承擔後果,也不會將它當成懲罰。 原則五 保留孩子的面子 刺激的爭吵、犯錯時、當結果顯示你是對的、當你希望孩子停止做某件事時、當孩子覺得困窘時、諸如此類…..。 技巧 不要讓自己表現的好像什麼都知道,不要堅持孩子立即回應你的要求,當孩子保住顏面時,就會和你合作。 為何有效 讓孩子「做他自己的主人」,給他一些長大的空間,允許他擁有一些空間去嘗試錯誤或是在沒有父母協助下解決問題。孩子將保有完整的自我。 深層訊息 不論任何年紀,他們都會努力想要離開父母獨立,證明自己有能力、智慧和力量去探索這個世界;同時也害怕辦不到,給孩子優遊的空間有助於建立自信,幫他看輕犯錯和軟弱並不能代表一個人,不管錯幾次,他都能夠繼續積極地向前邁進。 原則七 讓孩子了解你的感受 任何情況下,你都希望孩子能認真地接受你所說的、所要求的、所命令的、或是你所決定的事。 技巧 首先父母必須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麼,除非你真的知道自己的立場,否則你說出的話不具信服力。許多父母一直被「應該和孩子講道理」的想法所束縛,解釋所有的事情,例如,為何功課寫完才能玩、不能深夜回家……..,但有時並非只是如此,要有勇氣和信服力對孩子說:「聽我說,我是認真的,你可能覺得生氣、不公平,但現在沒有討論的餘地」 為何有效 如此孩子就不會質疑,因為你很肯定。他會了解你說到做到。 深層訊息 假如父母不斷的對孩子的慾求讓步,會使孩子無法獲得應付失望、悲傷及措折的能力。父母親嚴守堅定的防線等於教導孩子認識人生的真實面貌。 ===============================================================我八歲的兒子常踢他五歲弟弟,或是玩在一起、或是兩兄弟爭吵,我已警告過老大很多次:「不准踢人」。最近一次,他又踢他弟第,以致於弟弟跌倒在地,哭了起來。 我非常生氣地大叫:「我已說過很多次,不准踢人,你就是不聽,你看你」其實小的並無大礙。 「他先打我的」老大忿怒的大喊。 「就是不許踢人」我開始失去控制,以往我還會說出:「跟你講就是講不聽...」等等之類愚蠢的話。 但這次我深吸了一口氣後,說:「你這樣對待你弟弟是不對的,我很生氣,你必須接受處罰,現在不要再說了。」 幾十分鐘後,我對老大說:「今天不准看卡通,我也會跟弟弟說不可以打人」 老大認為不公平,我只是很堅定的說:「不可踢人,也不可打人,我們甚致不知道弟弟是否真的有打你,別再和我爭論,去看書或畫畫」 原則八 當他做錯事,順勢引導, 針對狀況:說謊、傷害別人、粗魯、欺騙、偷竊、打破東西、成績糟、考試失敗、做危險的事、打人及做不負責任的事等等。 技巧 在開始談話前,要讓孩子知道你相信他的善良本性,試著讓孩子說出原因,讓孩子明白一定是有很不好的感受,所以他才會有不尋常的舉止出現。談過後,要讓孩子了解,不管什麼理由,這些行為都是不對的,必須接受處罰。 為何有效 用正面的方式來引導可以減少孩子的反擊,同情也是一個很好的工具,用有益和支持的方式和孩子溝通,可幫孩子打開心房。但處罰仍不能免,給孩子處罰證明父母關心他、注意他。別去在意孩子有多麼不對,而是告訴孩子你對他多麼有信心,幫助確保孩子不會再犯。 深層訊息 要讓孩子了解,人都可能做錯事情,但他仍舊是個善良、尊重自己、有價值的人。父母重視他的感覺勝過他做了什麼事, 對父母而言,問題或事件背後的原因比他所犯的過錯更有意義,這個訊息將會對建立良好的互信關係有很大的影響。 原則九 那到底是誰的夢想 任何時候,你的孩子並不熱衷,或是滿懷怒氣地參與活動時,你發現你自己相當堅持並且強迫孩子………。 任何時候,你的孩子不斷地強迫自己要做得更好,但表現得很不快樂的樣子……..。 技巧 為了讓你的孩子喜歡自己,和他所做的事,必需尊重孩子的意願,可以鼓勵,鼓勵和驅策不相同,誠實地評估自己。 為何有效 希望孩子喜歡他自己所追求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他為他自己做。 深層訊息 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幫助孩子去發現屬於自己的成功經驗,他不需了解父母的夢想,讓父母感動,或是做些讓父母感到驕傲的事. 原則十 你可以把孩子帶到水邊,然後............ 對不愛嚐試新鮮的事物,無法專心從事任何活動, 並固執地拒絕你要求他做的事的孩子,你可以....... 技巧 首先父母必需考慮自己孩子的特性,並透過與他人討論和誠實的自我對話.來確定你沒有將自己的挫折與夢想加諸在孩子,設定的期望也不會太高.不是別人家的小孩可以每天練兩個鐘頭的鋼琴,你的孩子也應該做到. 然而一旦你訂定的事項公平,實際且重要的,但孩子不這麼認為,那麼不管是吃新食物或練鋼琴....皆可應用下列公式: * 詢問孩子討厭或害怕什麼? * 認同他的感受,但也要讓他知道不能永遠逃避 * 堅持孩子嘗試,加上口頭約定,說明你的立場,認同 他的感受 * 表明不在乎孩子是否學得好,只是要讓他擴展生活經驗並明白遵守承諾的重要性 * 堅持為人父母的權威 為何有效 讓孩子知道父母不僅僅站在那兒指揮他,而是讓他明白你對即將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很感興趣.表明親子雙方都要讓步.底限的訊息是:我堅持你這麼做,我是你的父母, 我有權引導你走向我認為重要的方向 深層訊息 尊重孩子的感受,但在某些重要的關鍵問題,要堅守權威.從另一觀點來看,你已給孩子上了重要的一課:任何值得嘗試的事都代表挑戰.遇到困境就逃避將一事無成,熬過風暴,破雲而出對人生會有重大的體會. 原則十一 獎賞的較佳方法 讓孩子做事有責任感,改變壞習慣,做你要求的事. 技巧 正確地引起孩子的動機,事先設定獎賞,例如:"我要你這麼做,你照做可得xxxx獎賞,你自己決定". 一陣子過後,獎賞可有形轉無形,例如:自行決定何時做完作業,何時上床.... 等 為何有效 以當場賄賂來阻止不被接受的行為,對孩子內在動機的發展或內在報酬價質的發掘,毫無助益. 深層訊息 提供孩子正面的誘因,由他掌控自己,而非父母.他會感到更獨立,更成熟. 原則十二 衝擊價值 當場制止不當的行為---對特定的良好行為產生注意 技巧 採取意想不到且富戲劇性的行動,來改善孩子的行為.然而不要濫用此技巧,慎選時機. 為何有效 衝擊會使人易於集中注意力,產生深刻印象,孩子被迫思考你的行為,好明白你這麼做的原因. 深層訊息 沒有討論的餘地,不要陷入辯論或爭論中.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你的意見. 原則十三 要實際的站在孩子的立場看事情 讓孩子感受到你瞭解他的世界,他可以信任你. 技巧 花些時間詳實的認識孩子的世界,考慮那些是你要堅持的, 那些則否. 為何有效 小孩不喜歡與人不同的感覺,身為父母要傳達對這種需求的諒解.讓他們感到"被瞭解",有助於建立親子間的信賴關係. 深層訊息 瞭解孩子的世界,即使他跟你所喜歡的世界相去十萬八千里.讓他可以不用害怕你的批評及負面反應對你暢談他所經歷的誘惑.而父母傳達的訊息就是你願意聽完他的話,從各個角度看待事情,並且願意跟他談. 原則十四 教孩子知道:謊言等於雙重麻煩 在孩子撒謊的當頭,制止他,讓孩子以後不再說謊,明白真實的重要性。 技巧 清楚並一致地表明說謊是不被接受的行為。簡單明瞭的方法就是警告後加倍懲罰。但不適用於學齡前。 1 了解知道孩子說謊的真像,是怕父母生氣,不愛他,還是怕處罰 2 父母強調的重點不在於要他坦白說謊,而再於事實擺在眼前,為何仍堅決否認。 3 孩子說出實情後,一定要稱讚他,但仍要處罰他。 4 誠實評估自己,身為父母是否無法接受壞消息,有強烈令人害怕的情緒反應呢? 為何有效 孩子說謊只是因為他不想陷入麻煩,失去某項權利,或不能做他想做的事。父母要深入探究孩子說謊所要達到目的,清楚地告知孩子你的怒氣是失望和受傷害,說謊才是最大問題,他會得到加倍處罰。 深層訊息 孩子只是要保護自己,他需要學習比撒謊更好的方法,誠實的孩子面對自己的錯過時,不會感到自卑,反而勇敢面對錯誤,藉著稱讚他的認錯,你著重的是他的誠實,而非他的弱點,說謊的情形將會得到改善。 原則十五 別視小過為大錯 處理孩子或大或小的過錯,應針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做處理,保留他的自尊心。 技巧 找出不良行為的根本原因,勝過判定孩子死罪,告訴他「這是不對的」「這比較好」「這不太好等」。對事物有通盤正確看法的能力是一項很珍貴的工具,可以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生命中的高低起伏。 為何有效 一個錯誤不能將人的價值抹去,孩子因某種行為受到處罰,還是要讓他知道他並不會失去你或他自己。若每次處理孩子的錯誤都好像是世界末日一般,那他可能就不會認真看待你的怒氣。 深層訊息 人不可能完美,原諒自己是很重要的,孩子需了解一時的錯誤需付出合理的代價,但不會覺得自己比以前差。也等於教導孩子生活及情緒管理的藝術,能接受別人的弱點,在人際觀係上,將發揮積極的功能。 原則十六 訂定罰責 幫助你的孩子再犯錯之前先思考一下,並且給它一些對罰責的控制權和責任感,可藉此修正你當「壞人」的形象。 技巧 要求你的孩子自己訂出適當的處罰方式,但最後的決定權在你,若孩子訂的太輕,「我不贊同,我們必須協調折衷」;若孩子訂的罰責太重,要清楚地讓孩子知道你比較喜歡好的行為表現,而非嚴苛的處罰。 為何有效 孩子會比較記得他所訂定的原則,而不喜歡父母單獨決定。也避免父母高高在上,對孩子發號施令,如此孩子會將焦點集中在不好的行為上,而非懲罰上。 深層訊息 當允許孩子和你一起討論罰責時,不僅是尊重他,同時也教他了解行為和後果的關係,如何做公平的判斷,以及和其他人討論已獲得對問題的通盤了解。 原則十七 使用暫停法 當你面對孩子的任何不規矩的行為、拒絕合作或令人生氣的行為……….. 技巧 暫停法最重要的一部份是孩子沒有接收到社會注意,不管他是被要求去坐在鄰近安靜地方,回去自己的房間,或是其他適當的地點,重點是:他需要單獨留下。不要把門關起來,因為那會讓孩子感到害怕。 為何有效 暫停法有效是因為他所傳遞的訊息很清楚。這對不好的行為而言,是一種相當好也相當確實的懲罰。父母也可藉由中斷和孩子互動的方式,來舒緩緊張的神經和脾氣。 深層訊息 「暫停法」不僅是個懲罰,對孩子而言是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機會,可增加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原則十八 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孩子不聽從你的建議,拒絕你的協助,以致進度落後,……. 技巧 教導孩子學會生活的技巧,督促他自我負責,可讓他終身受益。要讓他學會承擔責任,體會自己正反兩極的行為所招致後果。說服自己讓小孩「自食其果」是教養子女過程裡必要的一環。最後他終將自己能約束自己的行為。 謹守一個大原則:不要直接對孩子說「我老早就警告過你」之類的話。要溫柔地提醒他未來會發生的狀況才有幫助。 為何有效 協助你的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運用自主的精神去迎接生命的挑戰。若你不斷提醒、與孩子爭吵,只會讓孩子忽略行為本身可能造成的後果。只有讓他親身經歷自己惹來的麻煩,他才會認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深層訊息 小孩必須學會獨立,他是獨立的個體。對父母而言,看著孩子犯錯,造成孩子的尷尬和不快是非常痛苦的事。但藉由失敗,不僅教導孩子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也表明你們終究是不同的個體,他犯了錯,就是他造成的,與父母無關,生命操之在己。 原則十九 陪在孩子身邊 用在孩子情緒受挫、 失落、失望、傷心、感到倒楣、被拋棄……..時。 技巧 用陪伴代替言語來安慰他。不要一直打破砂鍋問到底,或給他建議,讓他自己體會自己的感受,只要陪在他身邊即可。 為何有效 藉著面對當下的負面情緒體會痛苦,人才能開始健康地往前邁進,揮別傷痛。這個「感同身受」的招數之所以奏效,是因為它是根據小孩量身定做,而不是根據父母的。 深層的訊息 孩子會知道他不是一個人獨自承受,父母了解他的需要、感受,他不必時時刻刻隱瞞自己的情緒。 原則二十 請尊重孩子的想法 建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尊重你的能力 技巧 表明你對事件的立場,若小孩持不同意見,聽聽他的說法,放開胸襟聆聽,如果自己也認同,就要勇於承認;若不認同,就得解釋原因,然後別讓這類對話淪為唇槍舌戰。 為何有效 真心誠意的溝通,比對實際狀況做爭辯重要許多。 當你跟小孩表明立場的時候,等於告訴他,他有權知道你心中的想法及做法。當你聆聽他的想法,也等於告訴他「你在乎他的觀點」。 深層訊息 為人父母的權威不是建立在『命令』,而是建立在傳達你對小孩尊重的同時,又不會被牽著鼻子走,教導孩子如何「敬人之人,人恆敬之」的道理。 原則二十一 請給孩子一些隱私權 處理小孩的玩伴問題、日記、私密的空間、特別的玩具、電話中的對話、內心的想法、對私生活的好奇……,請給孩子一些隱私權。 技巧 父母與孩子是不同的個體。這樣的思考意味著: * 孩子不想告訴你發生何事,別強迫他。 * 他有自己的想法、情緒和體驗,都不需和別人分享。 * 鼓勵孩子防護自己的私有空間,讓小孩「擁有」自己的事物,也教導他們自我負責。 * 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 容許他們把你排除在外,身為父母很難客觀,某些時候置身事外,或許比較好。 * 要了解何時介入是最為恰當,當你洗衣服時,發現孩子口袋有煙,這就不是談尊重隱私的時候。 隱私是一項權力,也是禮遇,孩子是不允許濫用這項禮遇的。 為何有效 你給孩子他所需要的---獨立自主的精神。界定界縣,保護每位家庭成員的隱私空間,有助於孩子在獨立的過程中,培養自信心,強列的自我價值,和尊重他人與自我空間的健全態度。 深層訊息 讓孩子擁有隱私,就深一層意義來說,表達願意讓他自由發展的意願和信賴,在他急需你的時候,會心悅誠服地投向你,他覺得安全,也再一次學習、接受安慰和呵護的機會。 原則二十二 請給孩子悲傷的權力 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接受並有效地度過悲傷時光,那樣他既不會否定自己的情緒,也不會被悲傷所擊垮。 技巧 當悲傷的事發生時,比如朋友搬走,或寵物死掉,讓小孩體會難過的感受。感同身受的陪坐在小孩身旁。要注意不是想讓他忘卻悲傷,而是教他如何處理。 為何有效 教導小孩面對複雜痛苦情緒的時候,鋪陳一個健康的處理基準,幫他面對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掩藏自己的情緒。 深層訊息 父母當然希望小孩對生命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不過也要在適當時機讓小孩體認生命不是一直一帆風順,讓孩子體認悲傷是生命的一個歷程。協助他找出自我平復的方法,不是去忽略悲傷,而是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去處理他 原則二十三 教孩子自我保護 當生氣或心情鬱悶的小孩對著你吼叫、挑剔、不合群,搞得滿城風雨時,教導他自我保護。 技巧 絕大部分的小孩(其實包括大人)都不太懂如何去直接去處理傷痛或憤怒。所以會選擇在最安全的地方發洩自己的不滿,在家或對你。父母要教導孩子無論如何,不能拿周圍的人出氣。千萬不要用懲罰的方式,要孩子學習直接去處理傷痛,而不是去宣洩情緒,是件頗為困難的事,這時孩子需要父母的寬容與體諒。 為何有效 確立界線,等於幫助孩子自制,而且更能得知他的煩惱,告訴他發怒的底限,表示發洩是沒用的,得另找出路,可以協助他專注手邊的工作,找到可以讓他心情舒坦且有益的做法。 深層訊息 這是幫助孩子開始注意內心深處得好機會。孩子會發現生活當中有許多事情是無法掌控的,他們只能控制自己的反應。告訴孩子,不管他的情緒怎樣,決不容許不合理的對待他人。在家裡學到這樣的觀念,在家以外對待任何人,就比較能尊重別人理應獲得的尊重。 原則二十四 不要忘記道歉 尊重你的孩子,肯定他們的能力—讓他們了解,你不是聖人。 技巧 不要不肯說「對不起」的話。 這樣是有益處的,讓孩子明白父母也會犯錯對他具有啟發性。在指出孩子對問題該負的責任之前,先承認自己的錯。不要這樣說:「對不起,我當著你的面摔門,但你不要一直問我何時可以買新的腳踏車。」應該這樣說:「當你的面摔門是我不對,這樣真是很不友善而且粗蠻無禮。問題是你一直問我而我沒有明確答案時,我就會很氣很煩,我不確定是否有多餘的錢買新的腳踏車。」 記住,跟四歲的孩子道歉與跟十二歲的孩子道歉是一樣重要的。 為何有效 道歉可以架起溝通的橋樑,這是父母與孩子維持良好情感的方法。而且是絕佳的行為示範。父母能承認自己的錯等於告訴孩子對自己行為誠實的重要性,也就是說能夠接受人都會犯錯的事實,並表現出坦承犯錯那種泰然自若的感覺。 深層訊息 對孩子承認自己並非萬能,加深孩子肯定自我價值和對事情的看法。能跟孩子道歉等於幫助他相信自己對週遭事物的分析能力,教導他學會對自己的判對有信心,也說明你的卻尊重孩子應受公平對待的權益。 原則二十五 懂得寬恕自己 提醒自己,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 技巧 天下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完美的父母,一定有做出不盡理想的決定,說些無關痛癢的話,笨拙地處理關鍵問題….。重要的事,得回到原點,設法改正已經做了的事。孩子比大部分的父母所想的還更有伸縮性,如果他們獲得所需的愛,而你所做錯的是不極端也不常發生,他們可以接受生活中的一些挫折。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卻需要能夠守護他們的父母。 為何有效 首先,能夠原諒自己,才能積極地省視自己。 第二 若父母一直感到愧疚,孩子會騎到頭上。 第三 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支持他的。 深層訊息 人難免犯錯,但不能因此一走了之,應

媽媽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會發展得更好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50

媽媽不要過度擔心,孩子會發展得更好 孩子的成長不是場百米賽跑   「我家孩子說話結巴,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我的孩子一刻都靜不下來,注意力不集中,好動、坐立不安,該怎麼辦才好呢?」   做媽媽的,對孩子的擔心從來就不曾間斷過。實際上,一天裡,我就會碰到數十位媽媽帶著各種問題來找我。像是孩子剛出生時,只要稍微哭得大聲一點,就擔心他是不是哪裡不舒服;長大一點,住在對面的孩子都會說話了,便緊張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到現在還不會講話;看到隔壁家孩子很有主見,就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太乖巧、太聽話了;隔壁鄰居的媽媽們紛紛送孩子去學音樂、畫畫和體育,於是擔心自己的小孩沒跟上腳步,會不會成為同儕間唯一的笨蛋;到了學齡階段,焦慮還是沒減少,煩惱孩子的成績會不會落後,憂心他在班上不受重視。   每個孩子不只長相不同,個性與行為舉止也不一樣,成長發展速度當然也不相同;有人發展得比較快,也有人發展得比較慢。孩子之間不只有這些差異,就連個人潛在能力的發展速度也是有差別的,例如妳的孩子可能比隔壁家的晚學會說話,但卻有可能比較早學會走路。孩子的成長不是場「百米賽跑」,而是一場「馬拉松競賽」,媽媽的眼光應該放得更遠。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他所關心的事物,一看見現在流行上哪一家補習班或課程,也將孩子往那裡送,對孩子並沒有好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於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給予適當地引導、刺激,提供適性教育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說,孩子需要的是一個符合他個人性向的教育,而這絕不是將孩子送到補習班就能做到的。   在這場講究耐力的馬拉松競賽中,妳的孩子需要的是一位能在他口渴時提供他水、熱的時候讓他涼快,隨時關懷他及引導他的媽媽。 媽媽不安,孩子也會感受到   我總是提醒媽媽們,不要杞人憂天,做無謂的擔心。在教育程度普遍提升的今天,父母卻沒受過如何養育孩子、怎麼樣扮演好父母角色的教育訓練。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在生下孩子後,才開始手忙腳亂地迎接新手父母的生活。在以前的大家庭裡,還可以向婆婆、嫂嫂取經,但在核心家庭時代,沒人能從旁協助,沒經驗的新手父母當然會感到很不安。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如果有過多不必要的擔心,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問題。舉例來說,當孩子進入語言能力快速發展階段,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是不是有口吃。其實在語言發展階段,孩子說話不流暢,大部分都只是暫時的現象,很快就會消失。要提醒媽媽們的是,請不要過度求好心切,硬是催促孩子快快把話說完,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過於緊張、最後真的變成口吃了。又如幼兒期的孩子常常會說些不真實的話,這並不是撒謊行為,而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想像力非常豐富,還無法分辨現實與幻想的不同罷了。   另外,有些媽媽常因孩子的身體虛弱而擔心不已,總是說:「我的孩子身體不好,沒辦法去遊樂園玩,他只要乖乖待在家裡玩就可以了。」其實,當孩子到了需要盡情跑跳來鍛鍊體力的時期,如果無法給予適當的運動刺激,極有可能導致身體發展遲緩。我見過許多孩子,儘管身體有缺陷,仍能讓缺陷的阻礙降到最低,這和媽媽及家人給予他什麼樣的照顧有很大的關係。孩子的生命力有時真的超出我們所能想像的,那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相較之下,那些在媽媽過度保護下長大的孩子,才更容易產生問題。 不要讓擔心變成習慣   現代媽媽們因為社會型態的改變,家裡幾乎很少有長輩可以請教育兒的方法,只得獨自承受一些育兒上的煩惱,只要孩子有一點點不對勁,就會緊張半天。遇到不懂的事、發生問題時,當然會擔心、不安。因此,當媽媽的妳,請先學習如何教育孩子、了解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特性以及照顧孩子的方法……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裡,許許多多的育兒叢書、相關雜誌或電視節目都是我們學習育兒知識的途徑。   如果真的感覺孩子有問題,千萬別獨自默默承受,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尋求專家協助,找出問題、及早解決。過去,很多人都認為帶孩子上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理諮商中心,等於是給孩子貼上「心理異常」、「問題兒童」的標籤,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若懷疑孩子有問題,前往兒童心理諮商中心或兒童精神科接受診療,不只能除去媽媽的憂慮,萬一發現孩子的確是發展異常,也才能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治療,這才是更重要的。   在這裡,我要提出一點,並非只有優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傑出的孩子。一個孩子的成長好壞,除了父母的教養非常重要之外,孩子同時也是依他與生俱來的潛在能力一點一滴慢慢成長的,即使是發展有障礙的孩子,也都具有某種潛在能力。舉例來說,大部分的孩子在熟悉母語的過程中,都不會有困難,這是孩子先天的語言習得能力與周圍適當的語言刺激而產生的結果。   事實上,沒有父母會特別花時間去鑽研如何教導孩子說話的學問,但卻都知道要適當地給予孩子語言刺激。當孩子咿咿呀呀說話時,父母都懂得以微笑來應對;不斷重複說同一個句子給孩子聽,希望讓孩子更容易了解自己說的話;對孩子溫柔地笑;只要孩子有危險,立刻飛奔過去保護他;知道孩子需要些什麼,能夠隨時滿足他的需求。這些對孩子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影響。   媽媽關心孩子、愛孩子也是有方法的。不當的憂心──像是不斷地拿隔壁家的孩子來比較、老是操心孩子跟不上別人;或是不斷唸著:「這對智能發展有幫助!」、「這對語言發展有幫助!」要孩子做許許多多的練習題;或者因為無法送孩子上補習班、參加某種訓練營就焦急不已……媽媽這樣的態度對孩子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不但剝奪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動機,更可能導致孩子的發展有問題。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在為他的未來開闢一條康莊大道   在我的諮詢過程中,我發現媽媽們總是有這樣的疑問:「我到底能不能好好養育孩子?」而我的回答是:「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在為他的未來開闢一條康莊大道!」要讓孩子走得遠、走得安全,請不要強逼孩子該往哪裡走、又該怎麼走。為了不讓孩子跌倒,妳可以將路上的小石子、小樹枝清理乾淨;為了不讓孩子走得太悶,妳可以在路上植樹種花;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放張椅子在路上,讓孩子能夠喘口氣再出發。   當孩子進入熟悉平衡感覺的階段,孩子開始會玩一種平舉兩隻手臂,沿著花臺周圍走的遊戲。一旦進入這個階段,媽媽要做的事情,絕對不是送孩子去體能訓練班,而是只要注意花臺會不會太窄、太高或太危險。就算孩子失足、從花臺上跌下來,也要鼓勵他、安慰他,絕對不可以讓他失去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當孩子對文字開始有強烈的興趣時,同樣地,也要給他一套有系統的刺激教育;但,如果妳是先讓孩子寫一堆練習題,那麼,一定會產生反效果。為了不讓孩子失去對文字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是──盡可能讓孩子讀自己想讀的圖畫書;對於孩子的每一次提問,都要誠懇回答。   「我們家的孩子能好好長大嗎?」能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反而更健康、更快樂,所以,媽媽們真的沒有必要一直拿這樣的問題來困擾自己。還有,一個人的學習是有限度的,請媽媽們也不要再有想要把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教給孩子的想法,把這種強迫式的教養方法擺一邊吧!媽媽只要在背後守護著孩子,讓他在成長、發展過程中走得安全;只需要持續關注他走到哪裡,為他提供一個可以讓身心健全發展的環境,讓他在其中盡情探索、自由發展,也就可以了。 發揮母性的本能來教導孩子   在經濟能力提升,人們對育兒問題愈來愈重視的今天,五花八門的育兒用品也跟著推陳出新,甚至還出現了「臍帶保管箱」這類的服務。臍帶是連接著孩子與媽媽長達十個月的一條帶子,當然算是一件值得珍藏的紀念品。但,在媽媽與孩子之間,我倒認為還有另一條更加值得珍惜的東西,那就是在媽媽與孩子之間,綁著一條肉眼看不見、緊緊聯繫著兩人,一條充滿愛的線。這條線在孩子出生之後,便成為媽媽與孩子彼此間重要的聯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雖然我們看不見它,但它確實存在著,這條線的名字就叫做──依附。 媽媽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與前進的基地   所謂依附,是指孩子與媽媽之間所建立的愛、親密感,以及強烈的情感關係。我們也常用「繫著母子間那條隱形的感情線」來代表依附行為。對孩子來說,媽媽會展現強大的保護本能和愛,因而成為孩子最可靠的保護者;而孩子依附著媽媽,可以獲得情緒上的安全感及安慰,隨時能從媽媽那裡獲得生存中所需要的滿足。   兒童發展專家特別強調依附的重要性,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依附不只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更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依附,是孩子成長、發展的基地。這不只是一種比喻。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以依附為基石,踩著它成長、發展的。就像一個人想跳躍時,腳下踩著的那塊地必須是堅固的,同樣地,為了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踏著正常的步伐前進,當然需要有塊能與媽媽緊密聯繫的依附做為基地才行。   相反地,如果孩子在依附行為發展中出了問題,那麼,他整體的身心發展,無論是情緒、身體、認知、語言的發展都會亮起紅燈,這就好比你站在一塊不穩固的石頭上,別說是在上頭跳,就連站都無法站穩。   這裡有個例子可以清楚地告訴我們,究竟依附對孩子的身體發展有什麼樣的影響。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育幼院裡嬰兒死亡率高的原因,與生活在那裡的孩子無法擁有值得依附的對象,有很密切的關係。育幼院裡雖然具有完善、舒適、衛生的環境,孩子在哺乳、沐浴、換尿布等基本需求也都能得到滿足,但還是無法如大家所期望的,減低嬰兒死亡率。但是,只要將嬰兒從團體保育系統移轉到家庭保育系統,嬰兒死亡率就能顯著降低。這點正好反映出,孩子需要得到「一般化照顧」,才能生存;也就是有人能夠回應孩子的微笑、和咿呀學語的孩子對話;有人能夠用溫柔的雙手抱著孩子,與孩子有直接的接觸,在在說明「依附關係」比什麼都還要來得重要。   依附關係對孩子的身高與體重也有直接的影響。在團體保育機構中,長得較討喜的孩子總是比其他孩子的成長速度快,這與照顧孩子的保母們紛紛搶著要抱他有很直接的關係。無法培養出安定依附關係的孩子,往往會比一般孩子的體重輕、較嬌小。   依附,對孩子的認知發展又有什麼影響呢?一個孩子踩著學步車往廚房裡頭鑽,碰巧流理臺的抽屜是開著的。這時,很少有孩子會直接去翻抽屜理的東西,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先觀察媽媽的表情,看看做這件事是否安全,如果媽媽允許了,他才會去探索抽屜裡的世界。但是,未能培養出安全依附關係的孩子,根本無法從媽媽那裡確認自己是安全還是危險,也因為無法得到媽媽的保護,總是處於不安的狀態,對於探索世界,自然也就變得消極。隨時保持好奇、勇於探索的孩子與消極、不常探索的孩子,在認知發展上當然會有差異。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存在就等於是一個「安全基地」。當他到處探索世界,感到厭倦,或是受到傷害,或者感到不安的時候,總是會回到媽媽身邊,尋求媽媽的慰藉及鼓勵,從媽媽那裡得到力量,再重返自己的探索世界。媽媽是一個給孩子安定的依附、擁抱孩子心靈的避風港,也是一個前進基地,提供孩子源源不絕的力量。 在孩子滿兩歲前,用心與孩子建立親子間的依附關係   出生約八週左右的嬰孩,已經能分辨誰是他的媽媽,但在這之前,他會透過哭和笑來與眼前的每個人交流。出生八週後的孩子開始會比較常對著媽媽笑,一旦媽媽離開視線範圍,也會立刻不開心。六∼八個月大的孩子,開始對媽媽產生信賴與依附、會怕生、討厭與媽媽分開,這些都和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關係有關。   在孩子十∼十二個月時,依附關係大致形成後,即使孩子正在玩,也會偶爾觀察一下媽媽的表情,好確定自己所處的狀況是不是安全。這時期的孩子將媽媽當做是一個探索世界的窗口、一個安全基地,並漸漸發展自己的好奇心以及探索世界的動機。而這份安定的依附關係,在孩子滿兩歲之後,將成為他建立社會關係的基礎。   令人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與媽媽形成這種安定的依附關係。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有不少到醫院就診的孩子被診斷出他們之所以有發展障礙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沒有安定的依附關係。   想要確認孩子是否已經建立安定的依附關係,可以設定一個陌生環境,讓孩子與媽媽暫時分開,然後觀察媽媽再回到孩子的身邊時,孩子有什麼樣的反應,就可以得到結論。   安定依附型的孩子,即使身處陌生環境,只要媽媽在旁邊,也能玩得很開心;一旦媽媽離開,就會開始到處找尋媽媽的蹤影,或者放聲大哭,但只要媽媽一回到身邊,馬上又會露出笑容。   相反地,和媽媽沒有建立起安定依附關係的孩子,就算媽媽在一旁陪他,他對周圍陌生的環境仍有戒心,不能敞開心好好玩耍;而當媽媽暫時離開再回來時,則是一副很不開心的樣子,甚至會鬧脾氣。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孩子常常對媽媽做出一些毫無情感的舉動,像是不在意媽媽的存在、不把玩具交給媽媽,或是就算媽媽離開自己的視線,也不會哭喊;即使媽媽再回到身邊來,也是毫不關心。孩子產生這種反應的原因有很多,撇開有特殊障礙的孩子,可能是孩子發現媽媽對自己的反應一直都不熱絡,或者是媽媽的反應總是前後不一,孩子因此變得冷漠、不再理睬媽媽……而這些情形都是因為用來聯繫母子間的信賴與感情的那條線出了問題。   一般來說,依附關係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在孩子六∼八個月到滿兩歲之間。媽媽必須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投注始終如一的感情和照顧,才能夠培養出孩子安定的依附感。要養成孩子安定的依附感,並不需要專業的技巧,只要能夠好好照顧他,盡量不讓他感到不安、不舒服,並用微笑、溫柔的聲音、眼神或輕拍、撫摸等來回應孩子的反應就可以了。 像和孩子談戀愛一樣,全心全意地愛他   能夠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卻無法讓孩子建立安定的依附感,這種現象與現代人不再把養兒育女當做是有價值的事,有很大的關係。在現代社會裡,人們不再強調女性應該待在家裡相夫教子,而是鼓勵女性應該從事其他活動、培養自己的能力,於是,很多媽媽一面教導孩子,難免也一面這樣想:「原來我正在做一件毫無價值的事!」如果把教養孩子的自己看得如此沒有價值,當然也就無法全心全意對待孩子了。事實上,養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形塑孩子的人格的一個過程,這是做媽媽的才有的特權,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通常,媽媽所感受到的幸福,對母子間的依附關係有很大的影響,而這個幸福感和另一伴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說,如果媽媽與爸爸的關係不好,很有可能媽媽會把對爸爸的不滿轉移到孩子身上。所以,想要教養出健康又聰明的孩子,爸爸一定要好好對待媽媽!媽媽從夫妻關係中找到的自信、滿足與幸福,對孩子的影響可是相當大的!   一般人通常會以為職業婦女比家庭主婦更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依附障礙。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許多全職媽媽因為自己整天待在孩子身邊,反而不願意將時間花在和孩子單獨相處上,不是常以有家事要忙為由,放任孩子一個人在一旁玩,不然就是長時間把孩子丟在電視機前。其實,要與孩子建立安定的依附關係,重要的不是能和孩子在一起多久,而是在與孩子相處時有沒有真誠的互動與交流。在依附關係的形成過程中,「質比量更重要」。   我總是提醒媽媽們:「想像妳們現在是在跟孩子談戀愛。」回想一下當初妳與老公談戀愛的情形。那時妳對彼此之間的感情與行動都相當敏感,妳擔心對方會不會不高興,憂慮自己是不是不夠關心對方,需不需要多照顧他一點,對方說什麼都會仔細聆聽,總是給他支持和鼓勵。其實,父母要為孩子做的不需要多,只要能做到以上幾點也就夠了。   媽媽的愛就是孩子的精神糧食。若媽媽能像是在戀愛一般,用幸福、熱烈的感情去對待孩子,自己一定也會感到幸福的,那麼,孩子當然也就能夠健康地長大。 父母真的可以當孩子的朋友嗎?   「我家孩子真的很不聽話!吼過他、勸過他,但也只有那個當下有用。」、「我每天就像是在和孩子打一場生活戰。」   沒錯!養育孩子真的很困難!其實,成為父母反而是件簡單的事,但要成為能用正確的方法來教導子女的父母才是困難的。不過,只要仔細地觀察孩子,徹底了解自己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孩子的反應、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就會意外發現,許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首先,回頭檢討自己用什麼樣的方法養育孩子。孩子不上補習班、不寫作業,只是瘋狂地玩電腦遊戲,遇到這種情況,做爸爸、媽媽的你會怎麼做?   -─「快給我關上電腦去補習!補習下課回家後,八點之前把作業寫好!」有些父母會要求孩子直接服從自己的命令。   -─「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這樣的父母是屬於放縱型的。   -─最理想的應該是說理型的父母:「你當然能擁有休閒的時間,不過也是要去補習班上課、要寫作業。如果你今天一整天都在玩,那麼,你明天就不能玩了。」這樣的方式不強迫孩子服從,也不放任孩子玩耍。這類型的父母具有一定的權威,同時也替孩子畫出一個圓,允許孩子在裡面自由行動。   有趣的是,世界上的父母都分屬以上三種類型,請問你是屬於哪一型呢? 我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第一種類型是無條件罵人加威脅的「專制型」父母。父母決定孩子的所有行動,不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強迫孩子只能遵從父母的命令與指示。只要回想起在過去傳統社會裡,對孩子過度濫用權力的「典型的傳統父親形象」,很容易就能夠了解了。在這樣的父母教育之下成長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個不成熟或沒有自尊的孩子。   第二種類型是「放縱型」的父母。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尊重孩子、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這樣的父母根本就是超級理想型,實際上,孩子並不會像父母所期盼的那樣,照著他們的理想發展的。這類型的父母不會為孩子訂定任何法則與規範,但人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受到約束。如果沒有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讓他知道自由範圍內還是應該要有適當的限制,那麼,等到他將來出社會,一定會遇到挫折。   第三種類型是「民主權威型」的父母,也是最理想的父母類型。   很多媽媽問我:「為什麼權威型的父母是最理想的父母?」我所說的權威並不是不考慮子女的興趣、只依照自己原則的嚴格管教方式,而是指為了引導孩子所必須具備的權威。民主又有權威的父母,會明白指出孩子不能超越的範圍,讓孩子可以在這個限制內自由選擇;也因為如此,孩子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完全的責任。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前面提過的例子。民主權威型的父母會提醒孩子上補習班的時間到了、應該去做功課了,不像放縱型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孩子一天中必須完成的行程是什麼,一味放任孩子自由去做;民主權威型的父母也不會像專制型父母一樣,只會命令孩子,而是讓他知道今天一天應該要做些什麼事情,讓他面對自己選擇做與不做所應付出的代價,就算孩子不上補習班、不做作業,也不會體罰,更不會用威脅的方式強迫他,只是讓孩子知道沒有完成的後果就是明天不能玩電腦,讓他自己對自己負責。   父母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應該決定要給孩子多少的自由與限制。專制型父母,只想綁住孩子,不給孩子適當的自由,是不適當的;放縱型的父母,完全不限制孩子的行動,任憑他愛怎麼做就怎麼做,也是不行的。相較之下,既民主又權威、能視情況調整孩子自由的空間與限制的父母,才是最理想的父母類型。   現在的父母普遍都給幼小的孩子過多的自由空間,但對越大的孩子反而是限制越多。這就好比放任一個才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到處亂走,卻禁止一個已經很會走路的孩子走路一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要告訴剛開始學走路的孩子,應該走哪條路才安全,清楚指出危險的路在哪裡;而對已經走得很好的孩子,則應該讓他嘗試去走更多不同的路。也就是說,孩子越小,給予的限制越多;相反地,孩子越大、有判斷能力了,應該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而不是事事都要限制他。從小就懂得遵守規定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將會更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自由,而且不會任意跨越自由範圍的那條警戒線。父母在教導孩子時,一定要留心每個當下應該給孩子多少自由,那麼,要成為一個民主權威型的父母,絕不是件難事。 當孩子的朋友,其中會隱藏著什麼樣的陷阱呢?   在開始說明父母的定位之前,我想要先說說出現在電視上的一則廣告。 這個廣告是由某位知名模特兒與她的孩子共同演出。廣告裡,孩子對著坐在筆記型電腦前的媽媽說:「媽媽,妳又在玩電腦遊戲了?我要告訴爸爸!」媽媽聽了立刻說:「我們去買東西吧?」我想應該有很多媽媽會認為能像廣告裡的媽媽一樣,和孩子當朋友是件很棒的事。對孩子表現豐富的情感雖然很好,但,我並不認同這則廣告。我認為當孩子「威脅」媽媽要去跟爸爸告狀時,媽媽立刻說要帶他去買東西,這樣的做法很明顯地是在「賄賂」孩子;而在這樣的媽媽教育下的孩子,究竟能不能懂得尊敬父母,也是值得商榷的。   父母可以當孩子的朋友,但更重要的是,要當一個好的指導員。因為,在孩子還未發展成熟前,很需要父母引導他走向正確、安全的道路。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孩子的最佳指導員呢?首先,絕不要實施專制高壓式的教育,而是要當一個「知道自己和孩子是同等的」指導員。我把它稱為「同等感」。所謂「同等感」,是指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擁有人格上的尊嚴。如果以為以對待朋友的方式對待孩子就是同等,這是錯誤的。父母也要有一個認知:孩子不是父母獨有的財產,而是父母應該去珍惜的獨立個體。   一個好的指導員,必須懂得傾聽孩子的心聲,並去理解、感受他的心情;一個好的指導員,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模範;能讓孩子在一定的限制下,擁有選擇的自由;一個好的指導員,能夠教出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孩子。   要當一個好的指導員,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成為積極的父母。所謂積極的父母,是指當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不會對孩子的行為憤怒,也不會出現挫折等情緒化反應,而是會運用智慧去找出適當的因應對策。想要成為這樣的父母,你必須去理解孩子之所以做出這些不當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成為能夠察覺孩子內在需求的父母   人的內在需求包括:接觸需求、力量與能力的支配需求、防禦本能、退縮本能等。著名精神科醫師戴克斯(Dreikurs)指出,孩子的內心中都有這四種需求,一旦無法得到滿足,將容易導致偏差行為。   ●接觸需求,指的是孩子需要從他人身上得到愛與關心。如果孩子在這個需求上無法得到滿足,為了引起別人的關心與注意,顯示出自己存在的價值,那麼,孩子可能故意犯錯,以引起他人注意。戴克斯將這種行為動機稱為「獲得注意」。   ●如字面上的意思,力量與能力的支配需求,就是指能夠施展自己的力量,支配某件事的需求。若能給孩子充分的力量,而他也能夠適當地表現出來,那麼,你將成就一個獨立的孩子。但,如果孩子表現過當,則可能有「爭取權利」的不當行為,例如不把父母的話當一回事、耍賴、硬要父母遵從自己的意思,這些都是孩子「爭取權利」的表現。孩子會有這樣的行為,是因為他認為唯有父母能任由自己擺佈、做事情不需要父母的協助,才能夠顯現出自己的價值。   ●防禦本能,是指人在受到攻擊時,能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本能。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和呵護,可以滿足孩子這方面的需求。相反地,如果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充足的保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因而出現「報復」父母、想要讓父母難過的行為。   ●退縮本能,是指讓自己擁有獨處時間的一種需求。雖然人有過群體生活的需求,但也有想要獨處的時候。有些父母不明白孩子也有這種需求,總是時時刻刻跟在孩子身邊。在這樣的父母教養下成長的孩子,很可能成為一個只要沒人陪就不懂得自己玩的人,甚至於對自己做的每件事都沒有自信,更糟糕的是會變得「自暴自棄」。 與孩子之間的戰爭:用智慧管教孩子的法則   孩子所產生的問題行為,可以歸類成戴克斯的四種行為類型:引起注意、爭取權利、報復、自暴自棄。只要媽媽知道用什麼對策去處理孩子的這四種不當行為,那麼,養育孩子絕對不會是場戰爭,而將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應該怎樣處理想要「引起注意」的孩子的問題。這類型的孩子,並不是想要確定父母對自己的愛,而是只要能引起父母的關心,做什麼事情都好。對他們來說,就算是責備、嘮叨或說教,也都是關心的一種。因此,要讓孩子不再繼續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不予理會是最佳的應對方法。如果妳無法漠視孩子的行為,最好立刻離開現場;但妳必須在孩子意想不到、毫無預期的情況下,對他表示關心,這樣孩子才會清楚了解一個事實──不需要故意做錯事,就能夠得到媽媽的關心。   表現出「爭取權利」的孩子,總是希望能夠支配、戰勝父母。這時候,千萬不能跟他硬碰硬。如果妳刻意要削弱孩子的氣焰,反而會讓孩子更想展現自己的力量。還有,對孩子生氣,對於導正他的行為一點幫助也沒有;因為妳憤怒的反應正是孩子想要得到的結果。最好的方法是採用「柔性」攻勢。當妳指示孩子做事情時,絕對不要用命令語氣,如:「快把餐桌收拾好!」而是用詢問的語氣,如:「你可以跟媽媽一起收拾餐桌嗎?」   有報復心態的孩子,通常認為自已受到父母的傷害;因為被父母傷害了,所以反過來希望自己也能使父母受到傷害。面對這樣的孩子,絕對禁止使用感情攻勢的對策。當孩子有報復心態,大部分的媽媽都會感到很難過,但,請媽媽們絕對不要對孩子說:「孩子啊!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呢?」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傷心、有背叛媽媽的感覺,於是雙方陷入相互傷害的惡性循環中。隨著處罰、責備或說重話的強度,孩子的報復行為也會隨之變得更加嚴重。其實,媽媽應該做的是──先掌握、了解孩子受到傷害的原因。   有時候孩子在某件事上可能顯得無能為力,但如果父母每次總是忍不住想要幫他一把,反而奪取了孩子的成就需求,對他的發展過程也會有負面的影響。最好的方法是當孩子主動要求幫助時,才從旁協助,慢慢地給他獨自完成某樣事情的機會。記住,千萬不要對孩子過度嘮叨,或干涉過多。當孩子完成了,一定要給予鼓勵。這個鼓勵愈具體愈有效,像是:「昨天你已經完成到一個程度,今天又做得更多、更好。你越來越進步了,我很滿意喔!」就比「你做得很好!」來得具體。

我家孩子健康又聰明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51

我家孩子健康又聰明 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正確方法   替孩子舉行抓周儀式時,媽媽期盼孩子抓到的物品,已從過去的線轉變為鉛筆或錢幣【譯註:在韓國習俗中,抓到線代表長壽(在台灣,長壽的代表物品為花生);鉛筆代表會唸書;錢幣代表富有。】。在醫藥發達的今天,人要保持長壽已不再是件難事,所以媽媽們的想法會有這樣的改變,是很正常的。   但,現代孩子是否真的就比從前的孩子健康呢?現代孩子的體格雖然變好,體力卻不夠,還有越來越多孩子受肥胖及糖尿病等成人病折磨。關於孩子的健康問題,並非我個人的「專業領域」,但我想以一個非專業小兒科醫生的立場,在這裡分享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唯有懂得使用正確方式來養育孩子,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像是媽媽親手做三餐給孩  子吃、盡量讓孩子多動動身體、提供孩子一個愉快的家庭,這些都是讓孩子維持健康的身心最基本的工作。而這樣做比起每天替孩子進補,效果會更好。 媽媽願意親手做菜,補藥不需登場   我跟一般的媽媽並沒有什麼差別。當我還是個新手媽媽時,也經歷過無數次的錯誤。我在帶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既缺乏經驗又未能確實建立起自己教育孩子的價值觀,因此,當時還是新手媽媽的我所犯下的錯誤,的確比帶老二時要多出許多。   我總是會問來接受我諮商的孩子:「吃中餐了嗎?吃了什麼?」孩子的回答中,披薩、炸醬麵和漢堡占了大多數。有時,如果有機會可以看看孩子的包包,我總是發現裡頭放的零食多半是麵包和餅乾。   以前,我將兩個孩子托給娘家媽媽帶時,我媽媽常常蒸地瓜、馬鈴薯或發糕給孩子們當點心吃,盡量不讓他們吃速食和加工食品。我也因此養成了一有時間就蒸些地瓜擺在餐桌上的習慣。孩子肚子餓時,親手做點心給他吃,絕對比叫披薩或替他煮泡麵來得好。   要養育出健康的孩子,應該先從孩子的三餐開始。如果在餐桌上擺的是速食、加工食品,就算給孩子吃再多的維他命和補藥,都是徒勞的。   選擇有益的食物很重要,讓孩子動一動身體也不能少。運動可以使人充滿活力、提振精神,對孩子絕對有好處。相反地,一個不喜歡動、總是愛睡懶覺的孩子,身體不但容易變得虛弱無力,也會精神萎靡。 讓孩子動一動身體,除了對他的情緒發展有幫助之外,對認知發展也有影響。舉例來說,當孩子剛學會走路、會喊爸爸媽媽後,不用多久,他就會懂得抓著鉛筆亂塗鴉。孩子一邊動著自己的身體,一邊探索這個世界,學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無限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而這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不過,過度地活動,對孩子來說是不好的。孩子如果時時刻刻都在動,就無法好好探索世界、仔細思考,降低他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耐心。所以,當孩子活動一段時間後,就要讓孩子安靜、休息一下。建議媽媽們這時可以唸故事書或是讓孩子猜謎,緩和一下他興奮的情緒。靜態與動態活動的均衡發展,在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 讓孩子在和樂的家庭中健康成長   孩子要能夠健康成長,媽媽必須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建立一個生活規律、有良好氣氛的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才能長得健健康康。下面這五點可以提供媽媽們重新檢視自己的家庭是否夠健康。   ●觀察家庭成員的生活步調是否一致。如果全家人都是想睡就睡,想吃就吃,生活完全沒有規律,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在心理或是生理發展上失去平衡。因此,全家人都應該培養出規律的生活步調。   要求孩子遵守規定,妳必須先提供孩子一個適當的環境。舉例來說,妳不想孩子吃糖果,就不要把糖果擺在他面前。如果妳將一堆糖果放在他面前,卻硬是阻止他吃,這就不叫管教,反倒是讓孩子受苦刑了。   ●家裡一定要保持整齊、清潔。保持家裡乾淨、整齊,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一個舒適的家,可以帶給孩子無論是生理上或心理上有安全感;相反地,亂七八糟的環境則容易造成孩子懶散、不安。   對現代女性而言,要上班又要一手挑起整理家務,的確是一大重擔,所以妳應該和先生、孩子商量,請他們幫忙分擔。這樣做,不但可以減輕妳的壓力,也可以讓先生和孩子們對這個家更有向心力,尤其是孩子可以從中學習承擔責任。   ●成為值得孩子信任的父母。當孩子陷入不安與痛苦時,要讓孩子能隨時得到安慰;要讓孩子相信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他隨時可以從父母身上得到愛與支持。父母堅定的愛以及穩固的後盾,是孩子成長的養分,也是孩子在成長與發展過程中,隨時可以補充的能量來源。   ●夫妻相處要和睦,教育態度要一致。父母常起衝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情緒不安,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如果總是前後不一致,也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情緒混亂、無所適從。   ●對所有孩子一視同仁。很多人都說父母總是比較寵愛老么,其實,兄弟姊妹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發展真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無法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無論是受寵的孩子或是被忽視的孩子,都無法健康地成長。   讓孩子定時吃三餐、適當地運動,並給孩子一個有愉快、安定的家庭,相信妳的孩子一定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一天就能改正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   從孩子斷奶、進入吃白米飯的階段開始,媽媽們又有了新的煩惱。一到用餐時間,媽媽便開始頭疼:一方面憂心孩子吃得太少,怎會長得好;一方面又擔心餐桌上的菜不合孩子的胃口,孩子怎麼樣也不願張口,像條蟲一樣扭來扭去的。   如果媽媽認為孩子還沒吃飽,通常會拿著湯匙追著孩子跑,不然就是利誘加上「哀求」,要孩子把飯吃掉。事實上,從媽媽緊抓著湯匙不放,一副「無論如何」也要餵孩子的那一刻起,孩子便學到只要用一句「我不吃」,就能夠有效操控媽媽。   孩子不肯吃飯,就要把他當皇上伺候嗎?千萬別讓孩子誤以為一支湯匙就能夠操縱媽媽做任何事情。還有,絕對不要與孩子訂下像這樣的交易:「如果你肯吃飯,媽媽就幫你做這件事。」妳必須讓孩子知道吃飯是為他自己吃,而不是為媽媽吃。有一點很重要,要孩子養成飲食禮儀,就要先從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開始。 媽媽絕對不要拿著湯匙追著孩子跑!   孩子不吃東西或有偏食的情形時,媽媽應該回頭仔細檢討一下:   ●孩子是不是吃了過多的零食?   ●兩餐之間的間隔時間有沒有問題?   ●孩子的飲食習慣不佳,是不是與媽媽本身的飲食習慣有關?   ●孩子的食量是否如自己所預期?   ●孩子突然改變原來的飲食習慣,是不是因為某種壓力造成,或是與周圍環境遽變有關。   一一檢驗過上述五點後,孩子的情形與這五種狀況都不符合,而孩子偏食和不吃東西的情形還是很嚴重,那麼,就有必要指導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   我家老大原本是個嚴重偏食者,只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每到吃飯時間,我都得逼著他吃才行。直到他上小學,我便徹底把他的偏食習慣糾正過來了。   祕訣很簡單!我會先告知孩子:「等一下我就會把餐桌收拾乾淨,如果你現在不吃,就吃不到了。」 說完後我會閉上嘴,不再對他嘮叨。如果孩子還是堅持不吃,我也欣然接受;但,我會再跟孩子強調一次:「家人用完餐之前,你的碗筷我都會擺在餐桌上,你隨時都可以過來吃。」到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還是不肯上桌吃飯,就別再理會他,等全家人用完餐,儘管將餐桌收拾乾淨吧!   這個方法成功的根本在於──在兩餐之間,不要給孩子吃零食,無論是餅乾、麵包或糖果,甚至連杯牛奶都不行,除了白開水之外。   這個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定時吃三餐的習慣。只要依照這個方法做,而且態度堅定,絕不心軟,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很快就改正壞習慣。   為了讓這個作戰計畫順利進行,必須選一個適合的日子來進行,像是孩子的身體狀況良好、沒有不舒服的時候,或是週末假日,大人和孩子都較悠閒時,效果最好。   這個方法,不需要媽媽費盡心思勸孩子多吃點,更不用教訓他不准偏食,卻能在短時間內,有很好的效果。不過,在施行的過程中,很多媽媽不忍看到孩子挨餓,總是忍不住拿出零食或冰淇淋給孩子吃,或是受不了孩子的撒嬌攻勢,中途放棄。這樣是絕不會成功的。想要改正孩子的這個壞習慣,媽媽必須狠下心來! 飲食禮儀是評量孩子行為的量尺   不吃東西和偏食的孩子令人感到心煩,但是吃飯不好好吃,到處亂跑的孩子,也讓媽媽感到頭大。想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禮儀,應該從父母本身開始做起,當孩子的好榜樣,千萬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或看報紙。父母以身作則,比任何方法都來得有效。   下面我要提供的這個方法和之前導正孩子偏食的方法類似。同樣地,妳要先提醒孩子:「餐桌上的飯菜,等一下就會收掉。」並告訴他:「等我把你的飯菜收拾乾淨之後,就算你再怎麼大哭大鬧、撒嬌都沒用。」如果能事先把這樣的訊息明確地傳達給孩子,就能夠防止孩子耍賴。只要妳事先提醒孩子,態度前後一致,孩子很快就會知道妳是認真的,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這個方法不只可以用在教導孩子正確的飲食禮儀上,也很適合用來管教孩子,成果還不錯呢!   讓孩子養成在固定的時間用餐,這一點也很重要。切記不要把用餐時間訂在孩子會分心的時候。舉例來說,把晚餐時間排在孩子喜歡的卡通結束後,孩子比較容易乖乖地坐在餐桌上用餐。總之,在為孩子訂立規則時,必須先考慮到孩子的物理/生理環境是否能配合,這樣妳所訂下的規定才容易實行。   家裡如果有個總是坐不住、東奔西跑的孩子,一想到要到外面餐廳吃飯,妳一定很頭痛吧!有些媽媽可能認為孩子還小,於是放任孩子在餐廳裡亂闖,即使影響到其他客人的用餐情緒,也不在意。我就有過這樣的不愉快經驗。那天,我們全家一起到餐廳用餐,隔壁桌坐了一個孩子與父母三人。那個孩子應該已經讀幼稚園了,從頭到尾一直無理取鬧,不斷地想要離開座位,但媽媽卻放任孩子的行為,沒有糾正他,甚至連孩子將擺盤用的裝飾塑膠花丟到我們的餐桌上,也沒聽到她說一聲抱歉。   生活教育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實行。孩子本就應當學習遵守基本的飲食禮貌,如果孩子在餐廳裡大聲喧嘩、打擾到別人,一定要讓孩子主動道歉,這是尊重別人的基本教育之一。   如果妳的孩子有上述的情形,那麼,妳需要一個特別的處方箋。帶孩子到他喜歡的餐廳點他喜歡吃的菜,是教導的最好時機。首先,在去餐廳前,妳可以先提醒他:「如果你今天還是像以前一樣在餐廳裡到處亂晃、大聲講話、騷擾到其他客人,不管我們點的菜來了沒,我都會馬上離開。」到了餐廳,如果孩子還是無視警告,照樣不守規矩,這時千萬不要再嘮叨了,只要冷靜地告訴他:「來餐廳之前,我已經跟你說過了。走吧,我們現在只好回家了!」然後立刻帶著孩子離開餐廳。雖然這樣做很浪費食物,但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基本的禮貌,浪費食物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讓孩子經歷兩次被帶離餐廳、吃不到喜歡的食物的經驗,相信一定可以改正孩子這些不好的行為。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掌控好時間,不要讓孩子在餐廳裡待太久。試想一下,有個媽媽帶著三歲的孩子到餐廳去,卻只顧盡情地與朋友聊天,在這樣的情況下,恐怕連陪同的大人都坐不住了,更河況是孩子呢?所以,要教導孩子良好的飲食禮儀,大人的要求也必須是孩子能做到的才行。 什麼是發展遲緩?什麼是發展障礙?兩者有什麼不同?   對於孩子的教養,什麼是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呢?是孩子的早期教育?該給孩子玩什麼樣的玩具?還是家教問題?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孩子的發展問題。媽媽們總是問自己:這樣做對孩子的發展到底有沒有幫助?顯示出媽媽們對這個問題非常關心。   不過,促進孩子的發展還不是最重要的,孩子能順利發展、健全地成長才是更重要的。四∼五歲是孩子進入情緒發展的時期,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充分了解孩子在這個階段的發展情形。   孩子能夠順利地依照發展階段的步伐邁進,那真的是很幸運的事;但,萬一孩子比起同年齡的孩子發展遲緩時,又該如何應對呢?有些孩子的狀況是只需要給他更多的時間,他一樣可以健康地成長,但有些則是得立即到兒童心理諮商中心接受治療、輔導。問題是,應該如何判定孩子現在的狀況呢?是只要再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就好?還是要立刻帶孩子去接受治療?下面有幾個可以供媽媽們參考的判定標準。 孩子雖晚開口說話,但能理解父母的話,就不用擔心   在研究所裡,我一天可以接到數十通的諮詢電話,主要都是孩子比同齡的孩子發展慢,不知道該不該送他來接受治療?還是應該再多觀察他一陣子?其中,又以關於語言發展的諮詢最多。和孩子其他的發展階段相比,語言發展的問題總是特別容易引起父母的關注。   所謂語言發展有問題,是指孩子在應該開始說話的階段,出現異常遲緩的狀況。人類要透過說話與他人進行溝通,首先必須先經由耳朵將對方所說的話傳達到大腦,經過大腦處理,選擇適當的語言之後,經過一些處理過程,輸出語音,變成語言傳遞訊息。但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造成孩子語言發展異常。根據資料顯示,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問題,最常被診斷出的原因是有精神遲緩或是有自閉症傾向。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速度差異很大,問題是要判斷孩子只是較晚開口說話,還是因為病理因素造成的,並不容易。   當孩子無法理解妳說的話,語言表達水準又比同齡孩子晚六個月,通常就會被視為是語言發展異常。下面我提出了幾個基準,好讓父母可以理解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是什麼樣的情形。   ●孩子滿周歲、會喊「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表示孩子已經知道單字的意義。過了這個時期,孩子認識語彙的速度會急速增快,所知道的語彙數量也會暴增。   注意:如果孩子到了十八個月之後,語彙數量沒有明顯增多,學習速度也停留在原地,就應該要找專家諮詢。   ●滿兩歲的孩子,語言發展已進入能使用五十個語彙、也能結合語彙表達自己的意思,說出像是「討厭,牛奶」、「給,水」這類簡單句子的時期。   注意:孩子過了兩歲之後,如果有以下四種狀況中的其中一種,就表示孩子的語言發展可能出了問題,請妳一定要帶孩子去就診:無法將句子加長、只會不斷重複使用著從電視或錄影帶上接觸到的句子與單字、說話音調出現異常、無法主動表達語言。   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常因無法用語言溝通而產生無力感、挫折感,容易變得暴力或消極,如果有這種狀況,一定要帶孩子去尋求專家的協助,讓孩子接受輔導、治療。 我以為孩子是天才,沒想到他卻是個有發展障礙的孩子   經過語言發展的階段,接著是手部操作技能的問題。   「孩子都已經四歲了,到現在還不會依樣模仿。」、「都已經四歲了,還不能自己穿襪子、戴手套,是不是哪裡有問題?」很多媽媽帶著這樣的問題來找我。   手部操作技能與手的肌肉發達程度有很大的關連。這項技能與智能發展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孩子有下面的狀況時,建議一定要趕快帶孩子去接受專家治療:   ●出生後四個月,還是緊握著拳頭,無法將手攤開,表示他在手部操作上有異常。   ●到了四∼五個月,無法自己拿玩具。   ●到了九個月,無法單手拿任何東西,或是無法用拇指和食指抓住某樣東西。   ●到了兩歲,還無法堆起六塊積木。這有可能是小肌肉與認知發展異常造成的。   ●三歲了,不會堆八塊積木,也無法畫出一直線。   ●快四歲了,還無法堆十塊積木,也不懂得圓形要怎麼畫。   ●滿四歲了,卻還不會畫十字架。   接著我們要談的是關於孩子的行為發展。   當孩子出現一些令人難以理解、荒謬的行為時,總是讓父母不知所措。這些狀況有:不停地重複同一種動作;對某種特定的聲音或光有很強烈的反應或反應遲鈍;腳上像是裝著馬達一樣,整天在家裡跑來跑去,一刻都靜不下來;只是默默地抓著一個玩具,卻沒有要玩的意思;很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這類型的孩子雖然並不全都是有問題,但也有可能真的是有發展障礙,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狀況,一定要趕快尋求專家的幫助;尤其是當孩子有語言障礙同時又有其他狀況發生時,媽媽們更應該立即帶著孩子找專家診斷。即使妳認為孩子根本一點問題也沒有,還是要透過專家的診斷,才能確定孩子是否真的沒問題。   有時候,一些有發展障礙的孩子,他們的表現簡直就像是個天才。例如沒人教他,自己就會讀韓文;從來沒有猜過的謎語,居然可以每一題都答對;將數字圖片擺在他面前,可以過目不忘;能專注在某件事情上長達幾個小時……這樣的行為也難怪父母們會認為孩子是天才。但,必須知道的是,這一類的孩子當中,有的是喊他的名字時,卻一點反應也沒有;有的是自己要什麼東西,從來不會用手指頭去指,表達自己想要;也有的是當他需要某個人幫助的時候,會主動地走向那個人的身邊,但當別人需要他幫忙時,卻一點反應也沒有;還有一些是成天只會重複玩同一種遊戲。當妳發現孩子有上述這些情形時,一定要謹慎地觀察,究竟孩子是具有特殊的能力,還是發展上有問題。   對於孩子這樣的情形,如果妳的內心不斷掙扎、常自問:「該去找專家嗎?還是再給孩子時間?」那麼,我建議妳,別再苦惱,直接找專家協助吧!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容易的解決。即使最後的診斷結果是孩子一切發展正常,也不要認為這個諮詢是浪費時間和金錢,反而要慶幸自己賺到了,因為妳的孩子很正常,所有的苦悶、擔憂也可以完全一掃而空了。 為孩子的安全奮戰   韓國有「兒童安全事故共和國」的臭名。在OECD(譯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是一個位於巴黎的國際合作組織,目的是提供三十個會員國的政府一個可以分享經驗、討論與解決國內經貿難題的論壇。)的國家中,韓國是兒童事故發生比率最高的國家。   孩子在認知、語言、情緒及身體發展上都還不成熟,可以想見,他們將會遭遇多少危險的事情;一旦遇上意外時,他們也常常無法立即反應、找出因應的方法。   要預防孩子發生事故、保護孩子的安全,不讓他們接近危險物品與場所是最簡單的方法;但,父母根本不可能每天亦步亦趨跟在孩子身邊、為孩子排除每個會使他們受傷的因子。所以,最重要、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適當的安全教育,讓孩子學習保護自己。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不會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頂多只是告訴孩子:「要小心,不要出事囉!」孩子發生事故的模式與大人是不太一樣的。我們必須了解孩子發生事故的模式和孩子每個發展階段的特性有什麼樣的關係,並進一步研究可能發生的事故,這樣我們就知道該如何預防孩子發生危險了。

情緒穩定的孩子,才能盡情體會世界

2008年08月20日
公開
49

情緒穩定的孩子,才能盡情體會世界 孩子的心聲,媽媽都知道嗎?   有位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我諮詢。她說孩子的精神總是不集中,不斷妨礙老師上課,因此孩子的導師建議她尋求專家的協助。   在諮詢的過程中,我先請這個孩子做自我介紹。他提到自己在同學間擁有「超高人氣」,還被稱為搞笑王;孩子的媽媽也指出孩子無論是在性格或社交能力上都沒問題。從這位媽媽的言談中,我發現她對於導師建議她帶孩子接受諮詢這件事,其實是頗不以為然的。   不過,這個孩子的心理診斷結果卻不是這樣子。診斷報告顯示,這個孩子與同學之間的關係是疏離的;他表現出來的那些搞笑行為,只是為了獲得同學的認同,想引起別人的注意罷了。媽媽卻只看見孩子外表上活潑的模樣,就認定孩子沒問題,卻從未用心去觀察孩子的情緒反應,了解他是不是有感到孤單的時候。   從這個例子裡,我們可以看到原本以為很了解自己孩子的媽媽,其實是不了解的。事實上,沒有一個父母能百分之百地說自己完全懂得孩子。想要知道孩子的內心裡真正的想法,希望孩子能坦白說出他的心聲,那麼,父母必須先學會用同理心去對待孩子,認同、尊重孩子的任何情感表現。 先理解,再認同   父母常常誤以為孩子總是喜怒無常。其實,孩子只不過和大人一樣,有多樣情緒變化。滿兩歲以後的孩子和大人一樣,有各種情緒,他們會感到困惑、有羞恥心;會感到挫折、自負;會嫉妒也會恐懼。但他們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   孩子在兩歲之後,因為開始與別人有接觸,相對地,也開始表現出愈來愈多的情緒,像是羞恥心及挫折感,都是在與人接觸下才會感受到的。孩子開始產生這些情緒時,也代表著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同時也開始與他人建立起人際關係。情緒發展不只會影響孩子的個性的形成,對於社交能力以及認知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父母一定要特別重視孩子的情緒發展。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都不太懂得尊重孩子的情感與情緒表現。大部分的父母都不把孩子的情緒當一回事,甚至無視於這些情緒的存在,總以為孩子還小,只是在無理取鬧罷了。舉例來說,孩子與朋友吵架回到家後,很少父母會先去觀察孩子當下有多傷心、多氣憤,大部分都是劈頭就罵:「不是叫你在學校要好好跟同學相處嗎?為什麼不聽話呢?」又如很多父母完全不懂得家中老大對幼小弟妹的嫉妒心理,只會一味地告誡老大要讓弟弟妹妹。   想想,和孩子關係最親密的父母一點都不懂得他的情感,會讓孩子感到多麼傷心呀!如果父母無視或忽略孩子的情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再對爸爸媽媽吐露心事,甚至緊閉心房,不願讓人知道他真正的情緒。此外,孩子的情感從來沒有得到任何人的認同,而他自己也從來不曾好好面對、尊重自己的情感時,那麼,他也很難學會去尊重他人的情感。   想要了解孩子的心聲,即使孩子當下的情緒反應是不恰當的,也要先給予理解、認同,然後再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行為的對錯。例如,儘管孩子確實做錯了,首先,請身為媽媽的妳先試著平靜下來,嘗試去體會他的心情、安撫他當下的情緒:「你因為很難過、很生氣才這麼做的,對吧!」然後才導正孩子的行為:「不管再怎麼生氣,隨便亂丟東西、把東西摔壞了,都是不對的行為。下次你覺得很氣憤時,可不可以不要再亂丟東西,而是想想其他的解決辦法呢?」   不當的情緒行為、緊鎖的心扉,只有用理解與認同的鑰匙,才能打得開來。   當妳不知道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對他當下的情緒反應完全摸不著頭緒時,更要謹慎地處理這個狀況,絕不要一見到孩子就嘮嘮叨叨地唸:「你又來了?又跟朋友打架了?」一聽到媽媽這樣不明究理地胡亂說,孩子一定是更加生氣、難過,一句話也不說地和妳僵在那裡。相反地,如果妳是以關心、溫柔的語氣問:「你在外頭發生了什麼事嗎?要告訴我嗎?」這樣比責問的語氣來得好多了。孩子常常覺得父母很煩,就是因為父母總是給孩子一種凡事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感覺。想要當個有智慧的媽媽,千萬別老是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追著孩子問東問西的,只要很簡單地將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孩子知道即可,像是:「你最近看起來好像很憂鬱!」這句話對孩子來說,並不具任何指責及評價的意味,反而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是理解自己的情緒的。   媽媽準備好試著去理解、接納孩子的情感時,孩子同樣也會敞開心房,期待自己能夠與媽媽做良性的溝通。 仔細觀察孩子周遭的人、事、物,開闢一條通往孩子內心的道路   想要猜測孩子的心意或者了解孩子的心聲,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是整天陪在孩子身邊的全職媽媽都未必做得到。若想知道孩子每一分每一秒懷著什麼樣的心情,擁有怎麼樣的心聲,就必須隨時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仔細聆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更重要的是要能夠細心地關懷孩子;還有,和孩子一起玩他感興趣的遊戲、聊聊他的朋友、他的嗜好,相信透過這些方式,一定能讓妳更懂孩子的心。   要知道孩子的心聲、掌握孩子的情緒狀態,一定要先了解孩子的處境。就以這章一開始提到的那位媽媽當例子好了。如果那位媽媽能夠掌握同學及老師給予孩子的評價,也許就能及早察覺孩子的內心是不快樂、痛苦的。   一般來說,只要知道孩子在幼稚園、學校或是同儕間的相處情形,大概就能掌握孩子每天的情緒狀態了。我很建議媽媽們可以常常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裡玩,然後從孩子們玩樂的過程中,默默去觀察他們的互動方式,這樣妳就能親眼見到其他孩子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小孩;還有,一定要隨時與孩子的導師保持聯繫,一方面不僅可以得知導師對孩子的評價,也能和導師分享有關孩子的一切資訊,藉此更加了解孩子。 要培養出個性好的孩子,媽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我問爸爸媽媽們想要養育出怎樣的孩子時,得到的答案都不出這兩個:聰明的孩子、個性好的孩子。   什麼叫做「個性好的孩子」呢?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活躍、積極、具有行動力、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孩子應該就會被認為是個性好的孩子吧!   但,真的是這樣嗎?   有一點點消極、卻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雖然沒有領導能力、不夠活躍,卻願意協助別人、成為他人的好幫手;儘管自己所做的事沒有得到讚賞,卻還是很滿足於自己在做的事;能夠接納與自己不一樣的孩子,與那些和自己不同的孩子交朋友……難道這樣的孩子就不可愛嗎?   要判斷孩子的個性好或不好,與判斷是非黑白等邏輯問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是以是非對錯的邏輯來思考這個問題,那麼,所有的媽媽都要陷入這樣的迷思中了:「我的孩子一定要具備領導能力」、「我的孩子要很活躍」、「我的孩子要有魄力,不會附和他人」……一味地認為擁有那些別人看來很好的特質,卻忽略了孩子本身真正具有的氣質;只會一股腦地拼命在孩子背後鞭策,驅趕孩子往自己想要的那個方向前進,反而容易產生反效果。 個性好的孩子,腦袋也靈光   常聽到這樣的話:「這個人很有能力,只不過是個性有點問題。」、「頭腦好的人,個性都很怪。」事實並非完全如此。腦袋好又有能力的人,遇到任何狀況,都能夠輕鬆應對,適應能力也比其他人來得好;腦袋好的人,也多半能夠好好管理自己,不過,千萬別誤以為所有腦袋好的人個性就好,其實,「情緒處理」才是最主要的關鍵。   一個人即使具有良好的氣質、聰明的腦袋,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出來,這些良好的特質才會變得有意義;而一個人能否好好表現自己,穩定的情緒是很重要因素。即使孩子的條件不是那麼好,只要擁有穩定的情緒,孩子就能表現出最好的自己。情緒雖會受到個人先天條件的影響,但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更大。   關於孩子穩定的情緒與日常的能力表現,我們可以藉由下面的例子來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一個來接受諮商的國小二年級孩子,從小發展較緩慢,特別是語言。由於說話能力不是很好,他在父母親和兄弟姊妹面前一直不太敢表達意見,總是畏畏縮縮的。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時,我從他的語言能力和動作比一般的孩子緩慢來看,懷疑他可能是發展遲緩,然而,智力檢查報告出爐,他的智力雖然比正常的平均數值低,卻沒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經過幾次遊戲治療之後,出現了令人驚奇的結果。這個孩子可以透過人偶流暢地發表意見,還會借用人偶來開自己玩笑、甚至是毫不保留地批判自己,與平常結巴的樣子完全不一樣。還有,當他與人偶對話時,他平常那副畏縮的樣子也不見了。最後,我得到了一個結論:這個孩子的潛在智力比實際上表現出來的還要高,只是因為得不到家人的認同,無法在情緒穩定的狀態下表現,因此所顯現的智力相對地也較低落。所以,只要透過治療,讓孩子恢復自信,孩子就能回復他原本的智力表現。   以這個例子來看,情緒上的穩定的確會影響孩子的智能發展。情緒佳,有助於孩子發揮他潛在的智能,相反地,就會抑制孩子的發展。因此,培養孩子的穩定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讓孩子順著他天生的氣質發展,而不是強力改變它   人的個性有些是天生,有些是靠後天培養。與生俱來的就叫做氣質,可分為單純型、挑剔型和慢慢型等三種。單純型的孩子無論是吃飯、睡覺、排便時間都很有規律,也能很快適應新環境;相反地,挑剔型的孩子就很難建立規律的生活,連一點小變化都反應敏感,常讓媽媽很頭痛;慢慢型的孩子,對於外在事物的刺激總是反應慢半拍,面對新環境,總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夠適應。   在教養的過程中,對媽媽來說,單純型的孩子是比較好帶的,而挑剔型和慢慢型的孩子,媽媽就需要花費較多的心力,也會擔心較多。其實,媽媽感到痛苦的原因,主要和她想刻意改變孩子天生的氣質有關。媽媽們應該認清一點,孩子天生的氣質不是輕易就可以改變的,與其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改變它,不如從孩子天生的氣質中找出優點,順著他的優點去發展,這樣,妳才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替自己減輕負擔,孩子也才能過得比較輕鬆自在,而不是承受著那股改變、扭曲的強大壓力。還有,要提供孩子一個適合的生活環境。如果孩子比較挑剔、敏感,請不要製造出會讓孩子反應激烈的狀況;對於反應較慢的孩子,媽媽並無須擔心,只要在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盡量給他充分的暖身時間,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他應該做的事就好。   在後天的因素中,家庭氣氛是影響孩子的性格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民主氣氛、溝通良好、全家人經常聚在一起的家庭裡,這個孩子自然會擁有比較好的適應能力,相對地,媽媽也會比較輕鬆、愉快。   「孩子的排行」也是影響孩子個性形成的一個主要因素。孩子的出生順序雖然是無法事先決定的,但是因為排行而產生的情緒問題,媽媽是可以經由努去改善的。不管孩子排行第幾,只要父母能同樣給予尊重,認同每個孩子所具有的特色,那麼,孩子的個性與適應能力也都會變好。 要怎麼做才能把孩子的個性變好?   當妳發現孩子的個性有問題時,該怎麼辦呢?通常媽媽最困擾的就是孩子非常固執,令人沒輒。固執、堅持、無理取鬧,這是十八個月後到兩歲前後的孩子必經的發展過程,但如果孩子經常耍賴、完全不聽別人的話,那麼,妳就得採取適當的行動和對策才行。首先,妳必須先替孩子訂下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規則,而且一定要徹底實行,絕不可以態度前後不一致,心情好時,就放任孩子撒嬌耍賴;心情不好時,便勃然大怒,這樣的教育態度是不正確的。   對於孩子的耍賴、不聽話,一定要了解原因,這是很重要的。通常,孩子多半是因為不高興,或是不了解狀況才不願意配合,妳要孩子做某件事或是禁止他做某件事之前,一定要先讓孩子了解原因。還有,不要讓孩子覺得受到不合理的對待。記住,妳在對孩子解釋時,要避免嘮嘮叨叨說一堆,以免孩子失去耐心。   在大人眼中,也許只是雞毛蒜皮小事,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是無論如何也要反抗到底、一定要完成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展現出固執的一面。這時候,媽媽請不要對孩子說:「你這傢伙,又亂耍脾氣了!」請先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如果孩子真的把這件事看得這麼重要,就盡量尊重他的意見吧!   精神不集中、靜不下來的孩子也很讓媽媽頭痛。這樣的孩子常感到厭煩,沒有耐心,很容易把家裡搞得跟戰場一樣,媽媽會特別地辛苦。   孩子無法專心可能是先天性的因素,也可能是後天環境的影響。要確定是不是遺傳上的問題,只有接受專家諮商;如果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只要好好改善環境,就能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不再那麼浮躁。 舉例來說,如果家裡一直都很雜亂無章,孩子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得不到平靜,精神當然也就不容易集中。所以,孩子房內的擺設越簡單、整齊越好,壁紙和地板最好是選擇可以讓人心情安定的樣式。如果妳擔心這樣的環境太單調,不能給孩子足夠的刺激,建議妳可以在孩子休息的空間裡,盡量運用能使人感到平靜的擺設;而在遊戲空間裡,則使用活潑、色彩豐富的裝飾。   要解決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問題是有祕訣的。首先,貫徹自己所訂下的規則,不可以任意地破壞;從旁協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幫助他規劃好一天的行程,讓他可以跟著這個行程表進行;養成孩子物歸原位的好習慣。當妳想要孩子做某些事的時候,請遵守「一次一件事」的原則,同時要孩子做一堆事,他當然很容易覺得複雜而耍賴不做。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不要催促、干涉孩子。要孩子做某件事,卻不斷地從中介入,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從何著手。過度的干涉,等於是剝奪他獨自探索世界的機會。父母要做的只是──默默地在孩子背後留心他踏出的每一個步伐。   也有些媽媽擔心自己的孩子很容易害怕,太過於小心翼翼,無法融入朋友圈中。我發現,個性小心、對任何人事物容易害怕的孩子,他們的媽媽也總是很謹慎、小心。這樣的媽媽不但過度保護孩子,過於嘮叨、干涉,還會對孩子的所作所為都無法放心,結果導致孩子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過多的干涉與嘮叨,都是因為媽媽不信任孩子才產生的。   孩子必須在父母充分地信任下才能健全地成長,因此,媽媽必須先學會信任孩子,充分地給予孩子獨自探索世界的機會。對個性比較謹慎、保守的孩子,讓他在家中擁有一個固定的角色,是對他表示信任的一個好辦法。比方說,讓他負責澆花的工作,或是飯後收拾餐桌的工作。不需要讓孩子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只要一個簡單的工作,就足以培養出他的自信心與責任感。當孩子能夠好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時,媽媽也不要忘記鼓勵他、給予稱讚。   另有一些媽媽是擔心孩子只一味聽從別人的指揮,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一旦在新的環境裡,將無法與人交際,表現能力會變差。對於這樣的孩子,媽媽要隨時從旁指導,鼓勵孩子積極表達自己的意見、說出心裡話。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媽媽必須仔細聆聽孩子說話,學習尊重孩子的意見,慢慢地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讓他了解到自己是擁有被尊重的價值的。 讓孩子大聲笑,放聲哭   第一次到韓國的外國人,往往會對兩件事感到很驚訝。一開始是對韓國人幾乎都是面無表情而感到錯愕,但接下來又會驚訝在那樣冷漠的表情之下,韓國人卻是那麼親切又溫暖。   對韓國人,通常是要經過仔細觀察、長期交往之後,才會發現他們其實都擁有一顆溫暖的心。基本上,大部分的韓國人只是不太懂得表現自己的情感罷了,這又和韓國人把不要隨便表露自己的情感視為美德有關。不過,這樣的性格也使得韓國人不習慣將謝謝與愛掛在嘴邊;同樣地,韓國人感到憤怒或厭煩時,也是藏在心裡不說出來。   其實,無論小孩或大人,表現出自己內心的感情並不是壞事。父母試圖去駕馭孩子的情緒是不對的,孩子本就擁有開心、愉悅、難過、煩躁與憤怒的自由。一個孩子能夠盡情表現自己的情緒,才會更懂得去調適自己的心情;擁有穩定情緒的孩子,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長。 能夠自由表達感情的孩子,身心發展更健康   能夠坦率地表現情緒的孩子,會比總是掩飾自己心情的孩子,在情緒發展上來得更健康。不只如此,孩子能否好好表達情緒與語言、認知、社交能力、智能發展等都有密切的關連。   人會使用語言或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由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情緒發展和語言能力是否良好有密切的關係了。   而有對象,人才能表現自己的感情,這就和孩子的社交能力有關。當孩子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時,便能夠與他人產生良好的互動,懂得怎麼樣去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擁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就能夠盡情展現自己的情感;感情表達流暢,社交能力當然也會一樣好。   至於情緒的表現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從認知能力中的「社會化的認知能力」來看。社會化的認知能力,就是能夠隨時掌握狀況、適應周遭環境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懂得察言觀色。孩子要能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感情,絕對需要具有社會化的認知能力。   情感表現良好,這句話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呢?所謂能夠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指的是能夠坦白表現自己的情緒,也就是能夠根據自己當下所面臨的狀況去調整情緒。因此,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能夠好好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會懂得怎麼樣去調適自己的情緒。父母除了要鼓勵孩子適時地表現自己的情緒之外,也要教導孩子情緒不好時,如何去調適自己的心情,不能遷怒於人。 喜、怒、哀、怒,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存在的必要   很多父母可以接受孩子喜悅、愉快、幸福的情感,卻排斥孩子的恐懼、害怕、不安以及憤怒、傷心與不高興等情緒,因為這些情緒被當做是「負面情緒」。   每個人心中產生的情緒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沒有恐懼與不安,就無法發揮自我防禦的功能;如果不懂得表現厭煩、難過,又如何解除壓力。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負面且錯誤的情緒」,無論什麼樣的情緒,都要接受、尊重。   孩子受到責罵或是和同學打架,哭哭啼啼回家時,絕對不要劈頭就說:「你又做了什麼好事,就只會哭?」孩子害怕時,千萬不要對他說:「大白天的,怕什麼怕?別再哭了!」記得先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安心。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總是輕易地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而擔心,那是因為這些父母通常有這樣的想法:「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就表示他是一個不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我們常會聽到父母對哭泣的孩子說:「再哭,我就打你!」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父母壓抑著情緒,這樣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懂得調適自己的情緒呢?只有可以盡情表現情感的孩子才有機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要學會調適自己的情緒,需要父母從旁協助。當孩子的情緒行為傷害到別人時,請從旁提醒他、教導他,讓他知道怎麼樣才不會因為自己的心情而讓別人不舒服。舉例來說,孩子被罵,哭是很自然的反應,如果妳不想因為孩子的哭聲吵醒了熟睡的弟弟妹妹,應該怎麼做來讓孩子停止哭泣呢?想要有效地幫助孩子調整情緒,首先妳必須對孩子當下的心情產生同理心,妳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你被媽媽罵了,所以難過!」順著孩子的情緒去理解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的原因,那麼,孩子一定會漸漸不再那麼傷心;如果安撫過了,孩子還是無法停止哭泣,妳可以帶著孩子離開現場,讓他獨自一個人好好緩和一下情緒,妳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現在的心情,但是一直哭的話,弟弟妹妹被吵醒怎麼辦呢?媽媽讓你待在自己的房間,等你心情好多了,再來找我,好嗎?」記得,請不要用這句話來緩和孩子的情緒:「都是媽媽的錯!別再哭了,好嗎?」或是威脅的話:「再哭,想再吃棍子嗎?」這樣的言語反而會有反效果。   情緒發展良好與否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父母應該從孩子的早期教育就開始教導孩子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情感,以及調適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開始擁有「自我意識」時   孩子出生後十八個月的時期與青春期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是:這兩個時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自我意識」;這兩個時期的孩子都比較固執,會特別強調自己的主張。 不管是被稱做「可怕的」十八個月時期或是青春期,這兩個階段往往是父母最難熬、最辛苦、與孩子有最多爭執的階段。為了避免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壞,為了幫助孩子培養自我概念以及健全的整體性,父母必須先學習如何好好面對、安撫孩子的反抗及固執。 即使孩子只有兩歲,有錯就要糾正   鏡子是孩子最喜歡的玩具之一。媽媽看到孩子初次對著鏡子看時,心裡往往想著:「孩子會認出裡頭的是他自己嗎?」其實,孩子可以認出鏡子裡的自己時,就像是投出一顆信號彈,告訴爸爸媽媽他已經有自我意識了;現在,他正站在馬拉松賽跑的起跑點上,準備跑一場摸索出自我整體性的馬拉松賽。   孩子一旦過了十八個月時期,就會和之前的嬰兒期截然不同:他開始認識自己、發展語言能力、具有調節身體的能力,也開始懂得選擇發展自己想發展的能力,不再只想依賴媽媽。簡單來說,就是孩子開始有自立心和獨立感、開始有挑戰的精神,以及擁有表現自我主張的自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都想要照自己的意思、親自去做,如果不行的話,很容易就會和媽媽起衝突。這正是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可怕的十八個月時期」就這樣展開了。   對孩子來說,任何事情都可能是一項重要的挑戰,不管對或錯、好或不好、安全或危險。媽媽們必須有所體認,即使孩子的行為是不應該的,但卻都是孩子將來能夠進行更多活動的一種訓練過程。有時候孩子的固執和堅持,其實是他熟悉某項活動必經的練習過程罷了,父母應該尊重。當孩子試著用自己的手來做某件事時,請給他機會試試看,即使孩子可能笨拙地將餐桌弄得像戰場一樣,即使孩子可能拉個拉鍊就要拉上五分鐘,但請記得,孩子只有在不斷地嘗試錯誤中,才能夠熟悉所有技能。   當然,孩子的固執並非都是為了嘗試某件事或某樣東西,因此,當孩子表現出固執的行為時,妳應該先確認這個行為是不是違反了妳的規則?這個行為是不是安全的?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定卻又堅持做某件事,那麼,妳一定要馬上制止。在孩子出生十八個月到兩歲之間,是教導他道德觀最適合的時期:妳要教導孩子區別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妳要教導孩子守秩序;妳要教孩子禮讓,懂得替別人著想。只有灌輸孩子這些觀念,才能夠培養出一個心性柔順的孩子。   這裡我想要提醒媽媽們的是,教養孩子時,態度一定要始終一致,對於所訂定的規則也不能輕易改變、妥協。舉例來說,來我這裡接受遊戲治療的孩子,常會向媽媽撒嬌、想要把在這裡玩的玩具帶回家。一開始很多媽媽都會加以制止,但是孩子不停哭鬧、耍賴時,媽媽就會對遊戲治療師說:「可不可以先讓孩子帶回家?我會趁他不注意的時候,再把玩具拿回來的。」我必須強調,孩子出現這種行為時,正是妳教導孩子遵守規則的好機會。所以,孩子哭鬧、硬是要帶走玩具,妳一定要堅定、明確地告訴他立刻將玩具放回原位。請記得,對於孩子不對的行為,一旦妳不准他做,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步,即使發生的場合讓妳尷尬不已,例如超級市場;因為,只要妳讓步一次、兩次,之後要再導正他固執、耍賴的行為,將會愈來愈難。   和前面的情形不一樣,當孩子的固執行為與妳的規則沒有衝突時,妳所採取的應對方式當然也要跟著不同。比方說,大熱天的,孩子堅持要穿毛衣,妳該怎麼處理呢?遇上這種狀況,妳並不需要費太大心思,就順從他的意思吧!妳只需要先提醒他:「你想穿就穿吧,只不過會很熱喔!」接著準備好另一套穿起來舒適、涼快的衣服,靜靜在一旁等待孩子決定換下那身毛衣,因為十分鐘之後,孩子就會熱得受不了,這時他便能夠充分體會自己固執的後果了。讓孩子直接體驗堅持己見所得到的結果,絕對比不斷阻止孩子、指責或處罰要來得有效多了。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

2008年08月19日
公開
30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 摘自國立研究院 前 言 幼兒該學些什麼?部份家長可能認為識字、寫字、算術、電腦、英語、或才藝等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否則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將來在學校的表現不就會落後他人了嗎? 但是,也有許多家長和幼教老師將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列為幼兒應該學習的第一要務,並認為從小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有益幼兒的身心健康,更能減少父母親在日常生活教養上的困擾。 本會幼教組鑑於家長在教養自己親愛寶貝時,常會遇到一些較困難或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日後將會陸續加入其他議題,歡迎關心幼兒教育的夥伴大家一起來討論。 壹、收拾習慣篇 大人的收拾習慣 教導小孩之前,大人先檢討自己是否做到?因為小孩的習慣是在家裡耳濡目染中學到的,他就像個影印機,會把家人的言行一項項的複印出來。 1、檢視我們的家(環境): 家裡平時是經常處於亂七八糟,每樣物品都不在他們應該在的位置的狀態下,或是整整齊齊的?有人認為家裡亂亂的、隨意一些才有家的樣子,有人認為窗明几淨的才舒適,請各位抬頭看一看,你看到什麼?你滿意你現在所看到的情形嗎? 2、父母親的自我檢視(行為): 自己的生活習慣中有無收拾的習慣?如看完報紙、雜誌順手就往旁一扔,丟的一桌一地,或是能在看完後就疊好、放好?衣物、鞋襪是否也是走到哪、脫到哪、丟到哪?甚至有時放眼房間內無一塊淨土、無下腳之地?很多人會說,我也想保持整潔啊!可是啊…就提出各種理由,如工作了一天太累啦(身體疲倦)、小孩一下子又會弄亂啦、誰誰的東西喜歡亂丟、亂放(怪別人)等,或等我有空再整理。「有空」往往就只是個名詞,而不是動詞,因此也不知會拖到何時了。 所以從自我檢視的過程中了解自己能否「知行合一」?要求他人之前,先從自己做起,否則「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也不易會學到好的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配合的環境-有否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 家中的書櫃空出較低的一格或一層給孩子,再指給他看:「這格是放爸爸的書,這格是放媽媽的書,這格呢!就放你的書,以後你看完書就要放回這個格子。」讓他覺得受重視,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使用空間。 利用家中現成較大的紙盒、塑膠盒收納玩具、積木、圖書等,就像每個人都有家一樣,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地方。為了使孩子容易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可在盒子上做些標記,增加一些趣味性(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1-2歲:可由父母親花點巧思幫他做。 3-4歲:因自己會畫畫、會使用剪刀了,可以自己剪貼圖片或畫圖。 5歲:因知道、認識的東西更多、更廣,可按顏色、形狀、大小分門別類裝盒,亦可以國字配合圖片貼上。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層次的做法,不但幫助孩子養成收拾的習慣,同時知道積木是放在這個盒子裡或車子是放在那個盒子內,學習分類的概念,亦可培養他辨認形狀、認字、讀寫、小肌肉技巧(畫、寫、剪、貼)的運用等能力,一舉數得。 2、做子女的榜樣(正確的示範): 幼兒是看著學、聽著學、做著學。大人要時時表現「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的小動作。 1-2歲: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一起做,小孩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如掃地,再逐漸鼓勵他自己做。示範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他回家!」(一路嘟-嘟-嘟的回到盒子內。) 3歲以上:語言及理解能力較好,可再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知道因果關係),例如:如果玩具亂丟,沒有收拾好,下次則不易找到,或誰不小心踩到會摔跤,或因為到處都是玩具,就沒有地方做其他的活動。 3、多讚美鼓勵、少批評:「你的小手好能幹,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激發他學習的動機,養成喜歡幫忙、願意收拾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也要容忍他做的不好或動作慢,給他機會多學習、練習,熟能生巧,成為自動自發的習慣。 當他不願意做時,怎麼辦? 1、 鼓勵他,給他戴戴高帽子,「我知道你的小手好能幹,一定會把玩具收拾的很乾淨。」 2、 和他一起做:我們一起來收(或哥哥弟弟),你放一個、我放一個;或來比賽,看誰收的比較快。 3、 暫停他下一個活動(要收拾好了,我們才能看卡通,或出去騎腳踏車,或……)。 4、 如果他仍未去收,先不要動怒、發脾氣。問問、聽聽他的理由,可能是玩興正濃,或想明天再玩,問問看他可以怎麼做就可以繼續玩,又不會使別人不方便,房間雜亂?商量一下,找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式。 5、 對從小未曾培養照顧自己或收拾習慣的孩子(或青少年)來說,要再改進並不是不可能,只是在方法上和教導幼兒是不一樣的。首先找個你們都合適的時間,心平氣和的方式表達你對他放學回來隨地亂丟書包、衣物的感覺(破壞家中原有的整潔、媽媽要跟在後面收很辛苦),然後再討論如何一起來改進他的生活習慣: 1) 他可以怎麼做?如書包放到書桌上或椅子上、脫下或需換洗的衣物丟到一個籃子內。 2) 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困難?如回來已經好累了,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不想動;或不知道怎麼收(方法)、收到哪裡去,因為以前都有媽媽代勞,他不用操心。 3) 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是什麼?如他可以休息一會兒再去做、在他的房間內放一個衣架或洗衣籃,方便他放置脫下的衣物。 4) 為了幫助他確實做到,家人可以互相提醒。有改進就多鼓勵他,並告知他如此做,你的感覺是什麼,以及對家中的整潔有什麼貢獻;未有進步時則再討論並找出可行之道,或暫時停止他的一些活動或權利。 養成收拾習慣後的優點 1、培養幼兒生活自理的能力: 除了玩具,讓他做些簡單的工作(整理自己的東西、衣物、鞋子等),使他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是培養他獨立的開始。 2、分擔家事,有責任感: 家是大家的,家中每一份子都應盡力,家事要大家一起來做,如飯前擺放碗筷、飯後收拾碗筷、殘渣,擦擦桌椅、掃地、擦地、收疊家人的衣物,再放到各個人的抽屜內等。 最後的提醒 以愛、關懷、尊重的態度來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不但孩子從小就奠定了良好習慣的基礎,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貳、排泄習慣篇 通常從出生開始,嬰幼兒就可以在父母親悉心的照顧下,建立起一些日常生活作息的習慣,如進食、睡眠、排泄、盥洗等。 為什麼要培養良好的排泄習慣? 1、 使體內新陳代謝正常,維護身體的健康。 2、 學習自我控制、獨立自主的能力(不須大人的提醒與協助,有便意或尿意時,會自己到廁所、脫下褲子大小便)。 3、 保持個人與環境的整潔、衛生(不會弄髒衣物、污染環境,使用後會沖洗馬桶)。 何時開始培養? 家有嬰幼兒的父母最想知道的就是:幾歲開始培養孩子排泄的習慣較好?早一點兒開始可以嗎? 當然是愈早學會控制身體,就愈不需要他人的協助,但有個先決條件必須注意:身體的成熟。譬如學會走路的相關生理條件就是骨骼、肌肉、神經系統、肢體協調等的發展成熟,否則無法學會。 「排泄習慣是一種自主性的生理機能,經由條件反射及中樞神經的成熟而置於意志的控制之下。」一般來說,六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逐漸培養固定的排便時間,一歲多的孩子可定時帶他坐小馬桶(市面上出售,適合幼兒使用者,或幼兒用馬桶蓋可放在成人的馬桶上,使其不會有要掉進馬桶的恐懼),成為習慣後,孩子到時就會解大便了。至於排尿的控制則可能須時較長,一歲多可以開始建立小便的習慣,兩、三歲時膀胱控制力發展較好,大致上可以訓練成功。 建議: 等待幼兒生理發展成熟(括約肌成熟),能夠自我控制,且樂於嘗試。過早或過急都可能會造成的不良後果(如大人常會因性急而失去耐心,而生氣、責打孩子,令孩子心生恐懼或有挫折感、羞愧感,長大後可能會變成比較容易焦慮、壓抑的成人)。在此同時,對一歲多的孩子還要開始教導他自己穿脫衣物,學會了脫褲子大小便,才不會因來不及而尿濕褲子或弄髒褲子。 在訓練期間,任何進步、停滯、退步、混亂的情形都是正常的,應考慮到孩子還小,排泄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無法完美配合,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擔心或失望。另因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步調,形成個別差異,宜以平常心讓孩子自然的養成習慣。 只要器官功能正常,文化刺激足夠,給予適當的訓練,許多三、四歲的孩子要小便都會事先告知或自己去解,但也有些反應較遲的孩子,在進入幼稚園後,還偶而會尿濕褲子。此時父母應先安慰他,「其他的小朋友有時也會尿濕褲子的。」在他的包包內為他多準備兩條褲子,隨時更換。並告知在有尿意時,就告知老師趕快去廁所,或請老師提醒。若是進步情形不理想,可能需要再做進一步藥物與心理的治療來加以改善。 在培養排泄習慣時有幾種情形要注意:嬰幼兒有腦傷、神經系統病變、智能不足、生理機能發生障礙、或剛出生不久等,因無法控制排泄機能,尚無法接受大小便排泄的訓練,需請教專業醫師或特殊教育專家的協助與建議。 如何培養? 1、 先從觀察孩子的表情開始:知道其何時會排便,如喝完奶後不久,由於腸胃的蠕動,注意他和平常不同的徵狀,如嬰兒臉上有不一樣的表情(臉紅、用力)出現,較大的幼兒或坐立難安時,或看他抓住褲襠時。 2、 養成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進行:如每天早晨喝過奶後,就帶他到洗手間,把他放在小馬桶(最好能為孩子準備一個合適他體型的便器)上,陪伴他一起用力(嗯嗯)、並和他說說話,使整個過程輕鬆沒有壓力。如一時並未解出來,不要堅持到底,讓孩子一直坐在馬桶上。可以等一會兒再來,使孩子不會覺得坐馬桶是件痛苦的事。 3、 用語言表達: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常以一些兒語(如便便、嗯嗯、尿尿、噓噓等語)告訴他用以表示尿意或便意時(你要噓噓嗎?),及實際行動(你在便便啊!)的語彙,讓他熟悉。當孩子會說話後,即可以這些簡單的表達內急的需要,由大人帶到洗手間去或自己去。 4、 夏天是較佳的時機:白天不包尿布,每隔一段時間(30-40分鐘)就帶去噓噓,或在喝完流質東西後。因夏天流汗多,尿尿會少一些,父母親自行觀察後,應可知道大約何時該帶他去洗手間或提醒他該去了,一段時間之後即可成為習慣。 好處是:孩子不必包著厚厚的尿片,比較舒服涼快、不易得 尿布疹,節省買尿布的錢,即使尿在地上也好立即處理(易洗快乾)。 5、父母親的態度:不要過於嚴厲或在孩子做不好時就給予處罰,或一鬆一嚴,或時鬆時嚴,讓孩子無所適從。最好多從鼓勵的角度來著手,做的正確就多以表情、聲音、動作來讚美他,使他有強烈的動機朝著你要他學習的方向去努力(有時孩子自己也會說自己好棒,自己會去尿尿)。給他時間、耐心等待,直到他學會為止。有失誤時(如因來不及,尿出來後才指著地上的一灘水告訴父母說「尿尿。」或因貪玩而憋很久,直到憋不住時),立刻幫他更換褲子,同時告訴他下次有尿意或便意時就趕快去洗手間,並請他一起來清理他弄髒的區域和衣物,讓他知道他的失誤所造成的麻煩,有提醒與負責的作用。不要面露厭惡的表情或責罵他,換個角度來想:「現在是尿出來才說,比還不會說或什麼都不說要有進步了,再過一段時間,就會更進步,尿之前就先通知了。」 有時候,孩子告訴你要尿尿或便便,等你帶他去洗手間時,他又可能解不出來了,不要怪他,先找出他會這麼說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譬如,他有可能是要得到你的注意(因有其他的事或人佔據了父母較多的時間,無暇照顧他,較疏忽他)、博取你的贊同(因有事先的告知,得到讚美)、避免處罰(相對於前面的讚美,如未告知而就地解決,可能就會得到立即的處罰)。所以他可能只有一點點或甚至並無尿意或便意就告知,造成父母的困擾。這是指其心理上可能會有的問題,另外檢視一下環境,是否有不愉快的味道或感覺,或是不夠清潔,也會造成他的卻步(就如許多人寧願憋著也不願上公共廁所或學校的廁所,因為太髒、太擠),或是有生理上的問題,應該請教醫生。 6、 以遊戲方式進行:平時以洋娃娃或孩子喜歡的填充玩具做示範說明大小便的動作與程序,過程中多給予誇獎和表現喜歡保持乾淨的態度,並鼓勵孩子在看完示範後,也教娃娃尿尿或便便。 7、 給孩子穿著易於穿脫的衣物:如有鬆緊帶的褲子,較方便他自己去上廁所。 附帶應學習的事物(針對已經可以自己上廁所的孩子) 1、 沖水:等他離開馬桶後,請他按沖水,看到排泄物和水一起沖走,藉此機會告訴他將馬桶沖乾淨,下一個使用的人才有乾淨的馬桶可用。 2、 洗手:洗手應成為上完廁所後的立即工作,準備香皂,由大人帶領孩子一起洗手,並示範洗手的方式,以保持清潔。 3、 穿好衣物再走出去:不要邊走邊穿(尤其對急於出去玩耍的孩子)。 4、 學習上廁所要關門:對較小的孩子來說,因其仍需大人的協助或看顧,上廁所時不關門較方便,但對稍大的孩子來說,上廁所關門則是一種應學習的禮貌。 其他 1、 尿床:睡前不再喝水或其他流質的東西、睡前先上廁所、夜裡叫他起來上廁所、或查知是否有心理壓力(來自家人、朋友、學校等),或請醫生檢查是否有生理因素造成。 2、 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多補充水份,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找出是否有心理因素,或請醫生診查。 參、飲食習慣篇 從「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這兩句諺語中,可看出中國人把吃飯當作是件很重要的事來看。而對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父母親更是惟恐其有飲食不正常、吃的太少、偏食等現象,以致於長的瘦小,發育不良(反之,父母親似乎並不把食慾旺盛、吃的過多的幼兒當作是個問題)。的確,在幼兒的生活中,飲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食物可以 (1) 提供成長發育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水,尤其是出生至三歲以前是一生中身體成長,肌肉發展最快速的時期。 (2) 維持體力,增強抵抗力(傳染病)。營養不良時,對身體發育、骨骼、牙齒的成長有不良的影響,也易引起情緒以及行為上的不良適應。除了對身體的影響之外,根據國外所做的研究,發現營養充足的孩子較快樂、反應較靈敏、人際關係較好、甚至在認知能力、語言發展都比營養不良者佳。 (3) 滿足食慾。 提供幼兒食物的原則 (1) 營養要均衡:應從各類食物(奶類、蛋豆魚肉類、油脂類、水果類、蔬菜類、五穀根莖類)中獲取,根據衛生署(75年)建議,1-3歲的幼兒每天需要1300卡,四歲以後,男孩約需1700卡,女孩約需1550卡,視一天的活動量、健康狀況而定。 (2) 適合幼兒的需要:因為幼兒消化、吸收功能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食物選擇和成人有別。太甜、太鹹、太辣、太油、太硬、太熱、太冷、添加化學物的食物都不合適。微溫、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的方式較合適,因此點心的供給是必要的。 (3) 食物有變化:一成不變的烹調法,或天天吃相同的食物會膩,因此在顧及營養均衡的條件下,常常變換食物的作法、口味,較能提高幼兒進食的興趣,促進食慾。 (4) 清潔衛生:食物的新鮮與否、處理過程、餐具的清潔、飯前洗手等都應注意,並保持清潔衛生,避免病從口入,影響健康。 幼兒飲食上常見的問題 (1)食慾不振:就是吃不下。形成食慾不振的原因很多,如生病、健康情形不佳、情緒不好(緊張、害怕、不安全)、睡眠不足、運動不足、要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飯前零食吃的太多,兩餐之間差距太短等都會影響正餐的進食。 輔導方式: 1)如是生理問題應請教醫生。 2)定時定量,使腸胃得到適當的運作與休息。 3) 吃不下時不給他非吃不可的壓力,但過了吃飯時間也不再供應飯食。讓他知道「要吃,就在吃飯時間吃,不吃,就是不餓;如果餓了,就等下一餐。」一餐不吃對身體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父母親不必因餓孩子一餐而感到愧疚。因為吃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需要,沒有需要時當然不想吃。 4) 少吃零食,家中也不要放太多的零食。 5) 注意牙齒的健康。 6) 保持進餐時愉快的氣氛,及給與幼兒足夠的關懷。 7) 每天有從事一些戶外消耗體力的遊戲活動。 8) 有規律的睡眠,就寢前不要讓幼兒太興奮。 (2)偏食:就是喜愛吃某些食物,不吃另一些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有成人的偏食(不喜歡某些食品就不買、不做或有不好的批評)、不愉快的經驗(烹調方式不當、被強迫進食、吃膩了)等。偏食的結果會使幼兒營養吸收不夠均衡,影響其生長發育。 輔導方式:幼兒階段是其發展食物偏好的時期,學習是個重要的因素,擴大幼兒對食物喜好的範圍,正是時候。父母親要改善幼兒偏食情形,一定要先了解原因,才能針對問題加以解決。 1) 以身作則,做個良好的示範,見同桌吃飯的人都吃,他也會模仿而願意去吃。 2) 以耐心和溫和的態度相對待,不勉強,或強調該種食物多有營養,應該多吃,而導致反效果(拒食、嘔吐、哭鬧)。 3) 要引發其食慾,烹調有變化,或將其喜歡(多一些)和不喜歡的(少一些)食物混在一起,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去,以後再漸漸增加比例。 4) 不要讓幼兒有交換的條件(如我吃下去,你就給我……),這只能處理眼前的難題,卻無法真正解決偏食的問題。 5)培養吃健康營養食物的習慣。 (3)營養不良:目前談這個名詞,浮現腦海的映像大概會是貧窮人家,一些因天災人禍造成糧食短缺地區的人民,呈現面黃肌瘦,無精打采的模樣。其實生長在富裕的環境中也可能會有營養不良的情形,檢討一下每天吃的食物大概就可明白,是否攝取了過多糖分、鹽分、油脂的食品、速食,而這些食品常出現在電視廣告中,以較誇張的手法,贈送小禮物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央求父母親購買。但吃下這些含糖飲料、糖果、糕餅、速食等營養價值低的食物,使幼兒小小的腸胃裝不下應吃的食物,就造成營養不良的情形。 輔導方式:不吃或少吃這些所謂的「垃圾食物」,以有營養的點心來取代。另外,也不用這些食物當作是獎賞其行為的結果,或不准在兩餐之間吃零食。父母親要堅持原則,不優柔寡斷。 (4)吃的慢:「拜託你快點吃」、「只要吃完,我就給你買……」或「再不趕快吃,就要挨打了」。這是家有幼兒,常在吃飯時可聽到的請求、利誘、威脅的話語。大致的情形就是家人都吃完飯,他還剩大半碗飯菜,或一口飯含在嘴裡遲遲不吞下去,或邊吃邊玩,造成家人,尤其是媽媽的困擾。 輔導方式:先了解是否身體有不舒服的情形,如無,就要限定吃飯的時間和地點(進餐就在餐桌上,不拿個碗到處跑),說到做到,時間到了就把未吃完的飯菜收起來,中間也不給餅乾類食物充饑。有時是因給他的飯菜太多了,一時吃不完。因此給孩子適量的飯菜,吃完再盛,他較有成就感。有些孩子喜歡邊吃邊說話,或邊吃邊玩玩具,以致說的太多耽誤吃的時間,此時提醒他吃完了再說、再玩。當孩子有進步的表現時要適時給予鼓勵(如給好寶寶貼紙),使他能繼續保持進步的情形。進步情形最好是做自我的比較而不是與他人比較。 (5)自己吃飯:對年幼的幼兒,尤其是一歲多的幼兒,開始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由被照料的接受者成為一切由自己來的行動者。然而進食所需的技巧不佳,常會弄的臉上、身上、桌上、地上一團髒亂,好像吃進去的少,遺落在外的多,或成為寓吃飯於遊戲。另外,有些較大的幼兒還要人餵食,也會造成父母親的困擾。 輔導方式:孩子想要自己進食其實是其想要獨立的開始,應給予鼓勵,由用手抓食固體食物,用碗喝湯,用湯匙吃飯,再進步到使用筷子。固然這段過程會造成進食時髒亂的情形,及事後收拾的麻煩,甚至還有再餵一次的需要,但是此時正是孩子學習手眼協調、精細動作的好機會。曾有研究指出亞洲的幼兒精細動作較歐美國家的幼兒為佳,就因為我們使用筷子。減少收拾整理的麻煩可在地上鋪報紙,夏天時可脫掉上衣、或圍件大人的舊T恤或襯衫、鼓勵他練習減少掉落飯菜於碗盤外的次數。 有些父母為避免髒亂後的收拾,和孩子吃的緩慢,就剝奪他自己學習、練習的機會,易變成親子關係的緊張,或孩子的依賴性,或等年齡再大一些還要大人餵,不願自己吃飯,或以拒食來要脅。 此外,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餐具也可以引起他自己進食的興趣與動機。 幼兒食物的檢核 (1) 每天是否有新鮮的蔬果? (2) 食物中是否有足夠的鐵(5毫克)、維他命、纖維? (3) 減少糖和鹽的調味。 (4) 食物的色、香、味、溫度是否考慮到? (5) 食物的烹調、內容是否常有變化? (6) 有否介紹新食物?介紹時是否和喜歡的食物一起推出? (7) 所供應的食物是否提供幼兒發展動作技巧的機會? 和飲食相關的注意事項 (1) 食量:每位幼兒食量大小和其生理特質、成長速度、情緒狀態、健康情形等因素有關。因此只要他健康、精力充沛、氣色好就不用擔心吃得少或多。 (2) 保持愉快的進食氣氛:和家人邊吃邊聊應是很愉快的感覺,一方面享受美味的食物,一方面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是個同樂的時光。所以吃飯時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吃,不要各吃各的。在餐桌上不要罵人,檢討不愉快的事,不邊看電視邊吃飯,或把食物當成是賞罰的工具。 (3) 進食應是一種美好的經驗:大部份的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因此應鼓勵幼兒去嚐試,或和幼兒一起吃(一起試試看),但不要以強迫的方式進行,以免適得其反,更加害怕或拒食。此外,當成人不喜歡某些食物時,尤其不要以負面的言辭、表情去批評,這會造成幼兒對這些食物有先入為主的觀感,更加不願意去嚐試(他看你都表示厭惡,想必不是什麼好吃的東西)。 (4) 是一種學習的機會:餐桌是交談的好機會,也是語文學習發展的好地方,可鼓勵幼兒說說今天學校裡的生活、最得意的事、也可討論和食物相關的話題,如今天吃的食物的顏色、形狀、口感等。 吃飯也可以是幼兒學習獨立的機會,如自己吃飯(使用 筷子、調羹)、自己拿取所需要的量(吃多少,拿多少)、 自己清理飯屑殘渣,離開餐桌會把椅子靠近去、會用禮 貌用語、嘴裡有食物時不說話,細嚼慢嚥等。 如有可能,還可選擇較簡單的烹調方式和孩子一起來 或請他從旁協助,如做個湯、沙拉、三明治、煎餅、煎 蛋、烤蛋糕。請不要從他不會或會把廚房弄的亂七八糟 的角度來看而意願不高,但從嚐試新食物或親子同樂的 角度來看事情,可以一起烹飪,一起收拾善後。 肆、睡眠習慣篇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是讓人經過一天的活動之後,身體有充分休息的機會,得以消除疲勞,紓解緊張、不安的情緒,恢復精神與體力,有益身心的健康,亦儲備了第二天活動的能量。 就嬰幼兒來說,睡眠的重要性不亞於成人。尤其是嬰兒,除了吃,睡就是最重要的活動。俗諺:「能睡的小孩成長比較快」、「一暝大一寸」。除了恢復體力外,睡眠尚可促進嬰幼兒神經系統和腦部的發育,進而有助於全身的成長發育。 嬰幼兒睡眠的時間 大致說來新生兒除了吃奶的時間外,通常都是在睡覺,一天約需二十個小時左右。這種吃吃睡睡的時間大概要到三個月後,醒的時間才會較長。一歲以上學步兒的睡眠時間則因人而異,約需十至十五小時,上下午也各需小睡一次。五歲前大都仍需午睡。有些孩子不午睡,精神依舊很好,不必勉強一定要午睡;有些不午睡則會變的焦躁,容易鬧情緒,吃晚飯時昏昏欲睡。隨著年齡增加,睡眠時間、睡眠量和次數會遞減,睡眠時間的加長,逐漸是由夜晚的睡眠量取代。 睡眠的相關問題 嬰幼兒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睡眠上的問題,做家長的不要太過擔心。因造成每個人睡眠的問題都不一樣,要解決問題要先找出可能的原因。以下則提出一些常見的問題供參考。 嬰兒期: 雖然較暗的燈光及安靜的環境較適合嬰兒的睡眠,但也不必太過緊張,使家中其他人的言行都受到限制。其實只要不是太過喧嘩,不在嬰兒的房間內,該怎麼做就還是怎麼做,不致有太大的影響。 嬰兒的睡眠習慣和成人不同(生理時鐘尚不規則)。較小時,他們常常是吃飽了就睡。稍大一點,不會吃飽了就睡,可能還要玩一會兒。在白天時還好,但在晚間就較麻煩了,因為大人累了要休息,嬰兒卻精神飽滿,毫無睡意,想要你陪他玩,使大人又累又煩。如不吵人的話就讓他自己玩,累了就會睡。如要人陪著玩,則要看情形是否要陪他玩,或幫他漸漸調整睡眠的時間。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在半夜哭起來,可能是生病、肚子不舒服、餓了、渴了、尿布該換了等,如無上述的情形,你怎麼哄都不停止哭泣,或一放下就哭,要人抱,使父母無法休息,就會令人生氣想要揍他一頓。這種情緒反應其實很正常,但最好是只有這種感覺而不要有實際的行動。父母親可能要犧牲一下自己的睡眠輪流來陪陪孩子,或讓他哭一下,或換個地方睡,如果都無效,再請教專家。好在這種磨娘精型的情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不至讓父母親太過困擾。 幼兒期: 1、不睡或晚睡:其實看他在打呵欠或揉眼睛,知道他已經睏了,該休息了,但他就是抗拒、不願上床去睡,或有吵鬧的情形。此時不要用責罵的態度催其去睡,因為他可能是怕黑(想像房間中有可怕的東西如怪物、鬼:開盞小燈、檢查房間,使其安心)、怕孤單(不願離開外在有趣、多采多姿的環境:只有我去睡,你們都不睡,擔心趁我睡覺時,你們會做什麼更好玩、有趣的事)、接近或正處在反抗期(一歲半至兩歲多)。可以抱抱他或陪著他一起回房間,有個短暫入睡前的準備(這一點下面會介紹的較詳細),讓他安心入睡。 或到了睡覺時間仍在看電視、玩玩具,經過不斷催促、提醒,「這麼晚了,趕快去睡覺。」「再不睡,明天早上起不來,又要遲到了!」「都幾點了,還看電視(還在玩)!」若孩子還是不動,把這些話當作是耳旁風,大人就會開始生氣,責罵孩子,使彼此都不愉快。此時最好共同約定睡眠的時間,並遵守此約定,時間到就要停止現行的活動上床睡覺。 中午的午睡是否睡的較久,以致下午、晚上精神好,當然到了該睡的時間就睡不著了。因此調整或縮短午睡的時間,下午增加一些消耗體力的遊戲活動等,或可幫助晚上的入睡。 1、 睡的太少:因個別差異,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不同,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睡的時間少於8-10個小時,會精神不夠,體力不濟。除了生理因素可請教醫生,或排除環境中干擾睡眠的因素(太吵,光線太亮、溫度太高或太低、寢具不舒適等)外,只要孩子活動力強、精神好,就無大礙。 2、 睡不安穩:會不斷翻身、踢被子、或磨牙的情形。同樣先了解是否有身體不適、環境中有否干擾睡眠的因素,心理、情緒上的不穩定,奶嘴或安心被不在身邊。了解原因,請醫生做檢查,解除壓力,滿足其所需,才能有所改善。通常睡不穩的情形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 3、 做惡夢:幼兒偶有做惡夢的經驗,可能的原因包括身體不適、擔心害怕心理壓力等。遇到這種情形,父母最好抱抱他、安慰他,讓他知道夢中的事物不是真實的,父母會保護他,增加他的安全感。平時則要注意不要隨意嚇他:「再不聽話,虎姑婆就會來抓你或大野狼就會來把你吃掉。」引起幼兒的害怕。另外,找適當的時機和孩子討論他的夢境,以了解會形成惡夢的原因。 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嬰兒期: 1、 要讓嬰兒睡的安穩,吃飽、換過乾淨的尿布、不要穿的太多、輕柔舒適的寢具、適宜的室溫、不太吵雜的環境等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2、 睡前不要太過逗弄嬰兒,使他過度興奮而難以入眠。也不要讓他受到驚嚇,使其夜裡會無緣無故的哭泣。 幼兒期:也就是藉著時間養成他們規律的睡眠習慣:定時上床、定時起床,形成其生理時鐘。 1、晚上不要做太過興奮或活動量大的活動,目前因雙薪家庭的增多,親子接觸時間較少,為了增進親子感情,而將晚上的時間都陪著孩子玩,因而使孩子情緒過度興奮而睡不著,或有睡到半夜會哭叫的情形。若有上述的情形,要拍拍他,溫和的安慰他,使他安靜下來,再陪他一會兒,等其再度入睡,再離開。 2、睡覺前能有一小段輕鬆的時間作為睡前的準備,譬如說先去上個廁所、刷牙、換睡衣,放段柔和的音樂、說段床邊故事、抱著心愛的玩偶或他的安心被(枕頭、毯子)一起上床(不必擔心孩子對安心被的過於依賴,一項長期的研究顯示,需要有安心被才能安穩入睡的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年幼時沒有安心被的孩子一樣獨立、有自信)。父母親幫孩子蓋好被子或圍好肚圍,親親小臉,說聲晚安,再加上一句「我愛你」,再關燈或留盞小燈(對怕黑的孩子),使孩子安心入睡。 3、不要讓孩子有被逼或催促上床睡覺的感覺。睡覺應是帶著愉快、輕鬆的感覺入眠。所以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父母親也以較輕鬆的態度牽著小手或抱他上床去睡。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人都能就寢,或至少兄弟姊妹是同時就寢,或家人配合進行靜態的活動。讓他有公平、我不是孤單的感覺,及較安靜的入睡環境。 偶而家中有一些事會延遲家人就寢的時間,不必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要準時上床睡覺,因為他會有好奇心,會擔心他去睡覺後看不到家人在做什麼或他想要參予的活動而未參予到,因而藉故拖延、吵鬧,不肯睡覺。 4、如果他實在睡不著,不要硬逼著他去睡。他可以自己(不要人陪)再看看書或玩一會兒玩具,以不吵到別人為原則,累了自然就會去睡。 5、若已養成晚睡的習慣,父母就要以耐心及堅定的態度,漸漸改變。 伍、閱讀習慣篇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無時無刻都與文字、符號做最直接的接觸,例如每天會閱讀報紙或雜誌,走在路上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招牌、宣傳廣告,進入餐廳會按著菜單點菜、打開信箱會收到郵件或廣告單,看公車站牌知道到哪兒去該搭幾路車及在哪一站下車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別人在傳達什麼訊息,我們可以怎麼做等。這些只是閱讀、識字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也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否則會生活的很辛苦,跟不上社會的脈動。然而,這種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經過學習、練習才會的。但閱讀能力並不需要等到入學之後才開始培養,學前階段在家中就可以開始進行,使孩子從小就有一個閱讀的環境,養成閱讀的習慣。 多年前賣樂器的一句廣告詞告訴我們:「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說:「喜愛閱讀好處多!愛書的孩子會更好!」現在就來探討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應注意的相關事項。 閱讀的好處 1、 結合既有的生活經驗:童書中的故事多是以孩子生活經驗中熟悉的事情、動植物、或自然界的現象等為主,以簡潔、饒富趣味的文字,優美的插圖或圖片呈現,別具吸引力,讓孩子對書有興趣,願意和書做朋友。 2、 獲得知識,增加智慧:家有幼兒的父母親常有的經驗,就是孩子常會問一連串「為什麼?」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有時真令大人招架不住或不知如何回答才恰當。其實這正是孩子求知慾的表現,他們對生活環境中的點點滴滴感到好奇,想一探究竟,而拼命發問。帶他們進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知道獲得知識的途徑,並從中獲取各種知識與常識,認識在不同時間(歷史、現在、未來)空間(城鄉、國內外)內人與物體的情景。 3、 給予想像的空間:想像是創造的原動力(如若干年前飛上天空只是幻想,卻經由有心人不斷的鑽研、試驗終而能成功的翱翔天際),孩子的想像力豐富,書中的內容正好提供了想像與幻想的空間,或許因此讓孩子發掘興趣,做更深入的學習,或有從事創造發明的意願,使夢想成真。 4、 了解文字可以代表事物:如藉由製作字卡貼在家中的用品上(如冰箱),幫助他們將物品與文字做一聯結。另外,也可讓孩子了解閱讀是可以把日常所說的話語寫下來,幫助他們理解文字與口語的聯結可以創造故事,敘述經驗(情緒、遊玩、學習新事物等),領悟閱讀的價值和樂趣。 5、 培養思考、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故事的內涵常會包括一些兩難困境(該不該爬樹救小貓;爸爸禁止我爬樹)、價值模糊(未告知他人即借用物品--尚不能分辨人我之別,或認為用一下下就還沒關係)或孩子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在百貨公司中走失),作者固然提供了他的想法與價值觀來解決問題,孩子亦可經由閱讀的過程或大人的引導,將自己融入故事中來思考「如果是我,我該怎麼辦?我會怎麼做?」 6、 閱讀治療:當孩子遭遇情緒上的困擾或適應的問題時,故事書有時可以成為紓解的一種方式。因為故事中的主角可能也有類似的問題,讓孩子有同病相憐,「我跟他一樣,我並不孤獨」的想法,因而產生認同感,看完內容之後也能以類似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7、 變化氣質:多讀書能多吸取知識,增廣見聞,學習他人成功、失敗的經驗,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態度,待人處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實個人的內涵,使言談有物,內盈而外華。 何時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 因為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發展速度與興趣不一,因此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告訴父母親何時開始最適當。但是我們可以先預備一個閱讀的環境與氣氛,譬如家中有書房及書櫃,父母親在家有閱讀書報的習慣(許多不愛讀書的孩子是因為父母也從不讀書),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有上圖書館借閱圖書的經驗,或書籍被照顧的情形(不是隨便亂扔、亂放,有破損的地方會修復)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中,自然也會學到對書、對閱讀的正面態度。 嬰幼兒期即可指著書報上精美的圖片,對孩子說短短的故事,引發他的興趣,願意接近書本,兩三歲時會自己翻閱看圖畫,甚而會根據所看到的圖片,加上自己的經驗與豐富的想像力編故事。 幫孩子選書的原則 許多的兒童讀物具有文學性、教育性、有生動的描述或有可愛插圖,卻不見得適合自己的孩子。基本上為孩子選擇讀物時,除了考慮印刷的品質、價格外,還要配合他們的發展: 1-2歲的孩子尚未具備翻書頁的精細技巧,比較坐不住,注意力較短,字彙和經驗較少,為他們選購書籍時就要注意選擇有較厚書頁的書本(比較堅固,不易撕破),字少圖多,故事內容簡單易懂,和幼兒的經驗相關者較佳。 為3歲以上或上幼稚園的孩子選書的範圍又可再擴大一些(童詩、歌謠、童話等),故事內容可稍長、插圖仍是不可或缺的重點,因它的圖像有具體說明的作用,而且對此年齡的孩子來說,真正吸引他們的是圖片的部份。 5-6歲的孩子以上的兒童,因其認識的字逐漸增加,主題的選擇可以更寬廣,可包括他們生活經驗之外的事件,有較複雜的敘述方式,或較多個人的興趣、愛好。 總之,了解並尊重自己孩子的發展、興趣、生活經驗,將有助於選擇合適您孩子的兒童圖書。 提供一個充滿閱讀經驗的情境 1、 和孩子一起閱讀: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是和他們一起進入到圖畫書的世界。床邊故事就是一個例子。許多人可能都有這種睡覺前聽故事,再帶著無限的想像進入夢中的經驗。唸故事時坐在孩子身旁或摟著他,這不但可增近親子間親蜜的感情,更是奠定孩子喜愛閱讀的開始。 2、 連說帶演:閱讀圖畫書時,最好帶著充滿感情的聲調、動作,來表現不同的角色與情緒。增進孩子對聲音、情緒、人物角色辨別的能力。如果可能,還可以配合道具:如布偶、玩具等使說故事更生動。或和孩子一起來演故事,甚或可以以同樣架構,而有不一樣的對話,演出不同的結局。 3、 有些圖畫書為使故事的呈現更有趣、更具吸引力,還配合有錄音帶及錄影帶,但播放這些影帶時,最好陪著孩子一起欣賞,一起討論。而不是把這些帶子當做是孩子的另一個保母。 4、 適應孩子的需要:有些孩子對喜歡的故事,會要求父母重覆的說或唸,家長有時會不耐煩,或覺得擔心只愛一個故事,所知範圍有限。其實沒關係,還是可以在相同的故事中做變化:如請他說故事給你聽、或想想不同的過程及可能的結局,請他說說聽過這麼多遍後又有什麼不同(較深入)的想法。 當孩子沒有興趣、坐不住,不想聽故事或一起看書時,沒有 必要一定要把書唸完,可以暫擱一旁,或再挑一本吸引人的 書唸。他有好的表現時鼓勵他,失去注意力時也要有耐心, 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因為他可能成熟度還不夠,讀物的內 容超過他的經驗與程度等。 5、 常帶孩子到書店買書或到圖書館借書、聽故事、看戲劇表演等,讓書在孩子的生活中不會缺席。 6、 鼓勵孩子創作詩歌、自己寫書:想像力豐富的孩子,有時也會做即興的詩或歌,或自己編故事,編說編玩。當孩子對文字有興趣時,除了閱讀之外,尚可鼓勵(孩子)畫、(大人)寫的方式記下他的想法、感覺和自編的歌謠故事。提昇他的觀察力、表達力、對語文的學習與運用等的能力,同時也讓他體會到文字世界裡的快樂。

親子教育課第二堂

2008年08月19日
公開
14

故事分享: 把孩子給放下來 最近認識一位美國籍的出家師父,是個很有趣的事情。特別是他叫我舉起蕃茄汁跟他說話的經驗。 我們約在一家茶館,用英文談論著心經,師父用英文跟我解釋因果、輪迴這些事情,這都不稀奇,有趣的事情後頭呢! 師父一聽完我跟他提到的個人煩惱的時侯,索性要我左手提起他剛買的三罐番茄汁,一邊提著,一邊跟他說話,可想而知,我左手感覺到疲勞的程度,跟時間成正比。 也懊惱著為何師父要我一邊提著三罐番茄汁,一邊跟他說話。 不了這樣的酸楚,我自行把左手放下,卻聽到師父跟我說“hold it up,and keep talking to me”聽到這樣的話,心理不免起了疑心,我心提的那麼酸,為何不讓我放下手上的東西,輕鬆的與他對談? 約莫過了15分鐘,我的左手實在承受不住,了才聽見師父跟我說“Now you can put it down.”看著我狐疑的臉,師父居然笑了出來,你不喜歡提著重物跟我說話,為何你卻喜歡帶著煩惱來跟我說話過著你的生活呢? 手酸了,放下就好,對待煩惱,不也是這樣?或是這些煩惱就像是那些番茄汁一樣,是你自己用手把它們給舉起來的呢?有的經驗,對吧? 最近我開始這樣的練習,一手舉起有重量的東西,一邊想著事情。手酸了,自然會放下手上的東西,看看有一天,我會不會也學到,心理累了,就把心事給放下來。 筆記: 一.媽媽和孩子容易過份依賴,媽媽的愛到底是愛還是礙呢,容易擔心的媽媽比較沒有能量。 二.孩子的過度補習是多文化性但缺少生物性 三.若誘發小孩的光明面,光明面就會出來,若誘發負面,負面也會出來,小孩可塑性很強,教育和環境很重要 四.如何讓父母ok呢,荀子說小孩好與壞不是教(do)的問題是be的問題,父母的身教比較重要 五.生命的開展不只是學業而已,喜歡自己也很重要,現在的父母普遍會讀書,但對父母良善的回應較少 六.小孩出門時給孩子祝福,給孩子力量 七.體驗:閉著眼睛走路 八.女人都是關係導向的,抓住老公.小孩不放,對自己沒有信心,應該試著放下,體會一個,千山我獨行的感覺

三歲前幼兒遊戲識字法

2008年08月18日
公開
45

三歲前幼兒遊戲識字法   在教孩子識字的過程中,成年人要設計多種多樣的遊戲來誘導孩子,使孩子感到識字能獲得歡樂,把識字當作每天必不可少的遊戲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識字、脫盲。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者有心,學者無意”。   該怎樣把識字與遊戲結合起來,使孩子感到有趣而樂於接受呢?下面講幾種遊戲識字的方法: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讓孩子找。找到了,讀一讀,表揚一番。也可讓孩子去藏字,媽媽找字,讀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麽玩具,就在玩具上寫上相應的字,讓孩子認讀。   3.做動作:邊教字邊做動作;教“跳”字做一個青蛙跳的動作;……等等。凡是動詞都可以做相應的動作,加深印象。   4.裝表情:教育些帶感情色彩的動詞和形容詞 要有臉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帶動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裝作哭的樣子;動作、表情的適當誇張,可加深孩子識記。   5.釣魚識字:把字卡當作魚撤在地上,讓孩子去“釣”,釣來一個字卡教一個字,此法可把孩子認過的字當作魚讓孩子釣。成人讀一個字,孩子必須釣到那個字,讀出那個字才算釣到了“魚”。也可以幾個孩子比賽看誰換釣到“魚”。這方法用來復習鞏固效果好。   6.表演識字:讓孩子表演他最喜歡做的遊戲,如孩子喜歡當小大夫,就讓他坐到寫有醫生的位置上,對病人問這問那,用一聽筒在聽,開藥方,打針……這時候教育他識讀,“醫”、“藥”、“病”、“針”等,就不會太難。   7.吃東西識字:孩子在吃東西時,往往是最高興的,這時教他識讀字,興趣也會高些。如削鳳梨時教“菠”、“蘿”,切西瓜時教“西”、“瓜”,吃冰棒或糖果時教包糖紙上的那些字。   8.講故事識字:給孩子講故事,邊講邊把故事中主要人物,關鍵情節在黑板上寫下來認一認,講完故事後讀一讀,讓孩子復述時再認一認。這樣既不影響講故事、故事,認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節記得更牢。   9.遊動物園識字:把許多字卡圍成一圈當作動物園的圍牆,“圍牆”裏面放許多寫有各種動物名字的字卡。說有許多小朋友要上動物園去玩,開哪個門進去呢?看門人說走“××”門進去安全,如果開錯門,老虎會逃出來咬人的,這時候要孩子去“××”門,開對了才能進動物園,開錯了重開。進了“動物園”讓孩子撿一個個的字卡來問:“媽媽,這是什麽呀?”媽媽說:“唷 ,好大的大老虎的‘虎’字…”如果場 地大,還可在動物園內再分隔成幾個“猴”、“虎山”、“雞禽館”、“熊貓館”之類的小圈圈,可以把各種飛禽走獸的名詞都教孩子認讀。此法復習舊字,認新字,效果都很好。   10.踩字過河識字:地上畫兩條平行直線當作是一條河,河中間放若干個字卡當作“橋”,孩子要從“橋”上“過”河去,先要讀出一個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這個字上,讀錯了重教重讀。過了“河”還要從“橋”上返回來,再一個字一個字讀過來復習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錯返回來的要大大表揚。   11.教布娃娃識字:讓孩子當小老師,讓布娃娃、絨毛狗、小熊、猩猩、企鵝、大熊貓等絨布玩具當學生,成人當班長喊“起立、坐下”識字……此法用來復習已經學過的舊字有很好的效果。   12.出門之前識字:讓孩子上兒童公園前,先要認一認“兒童公園”四個字。凡是孩子迫切要求出去玩的時候,都可以先識幾個字再行動,到外婆家去也可以學“外婆”兩字,認認外婆家居住和街道、村莊、門牌號碼等。 13.引誘孩子識字:成人與成人說話,故意相互問字,教字,寫字,猜字謎考字,談得津津有味,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引誘孩子主動來看來問,積極參與識字活動。   以上介紹的十幾種室內識字法,還僅僅開了個頭;針對3歲前孩子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心理特點,還可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但不論何種方法,識字活動都要做到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教師,要每天固定一恰當的時間和一個比較安靜的地點,根據孩子學習情緒高低進行幾分種到十幾種遊戲學習,天天不間斷。學習地點要安靜,有文字、圖畫、桌椅、黑板、地圖、玩具、小紅花、表揚欄等智育環境佈置。這樣時間一久,便會形成條件反射,一天不學孩子會悶得難受。   至於室外遊戲識字,方法更多;成人要隨帶紙筆備用,孩子外去,視野寬,十分高興,什麽都感到新鮮;特別是看到自己認過的字在廣告、標語或招牌上重現,會像老朋友久別重逢一樣興奮,很喜歡讀。這時對出現的新字也特別好奇,愛問愛讀。所以室外遊戲時要鼓勵孩子多注意文字,時時處處留心。玩耍中遇到新奇事物,應立即寫給孩子看、讀。   上面講的室內外遊戲識字和選擇的字、詞 、句,都不要固定教材,更不要講究系統。但選的詞和造句要講原則。這些原則是:   1. 教孩子是感興趣的字、詞、句。   2. 教孩子最熟悉的字、詞、句。   3. 結合孩子在生活遊戲中感到特別高興的事,當場選字,遺詞、造句,編兒歌。   4. 學過的字要有記載,分初次認讀、基本鞏固、能熟練運用三類整理,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復習遊戲。   5. 教字以識讀爲主,不要要求聽寫

玩黏土創作有助幼兒身心發展(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職能治療師)~~~自由時報97/03/26

2008年08月17日
公開
35

你的小孩玩黏土嗎?別怕弄髒了小孩的雙手或家中的地板和桌面, 因為黏土創作不但可以豐富小朋友的想像力, 對幼兒手部發展也很有幫助. 遊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生活重心,透過遊戲孩子獲得快樂和滿足, 且主動探索歷程也可以刺激腦部發展,建之各種概念 增進動作和肌肉的協調發展,從中學習表逹情緒和溝通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部份的幼兒都喜歡從事捏做塑形的遊戲,黏土創作即是一種 需要手腦並用且富有無限創意的遊戲, 學齡前兒童由黏土捏塑探索形體, 接受大量的觸覺與視覺刺激,提醒家長千萬別抹殺如此的經驗, 又隨處可得的學習發展機會. 不過須提醒家長的是,這是一個從遊戲及玩樂中學習的過程, 家長多一點參與增加親子互動的樂趣,自然會呈現預期的效果, 千萬別操之過急切勿錯把它常成競賽目標,按表操課而喪失於遊戲 中發展的樂趣,將適得其反. 不同年齡階段幼兒於黏土創作中的表現概況 一歲以前幼兒手部發展:嬰兒的小肌肉活動不靈活,只懂得觸弄或抓小玩具. 操作黏土的表現:將黏土握於手掌中,用整個掌心抓著黏土, 藉由黏土的軟硬度來增加手部觸覺刺激 一~兩歲幼兒手部發展:手指的協調性開始增加,可以用手掌做出 拍打或按的動作,還可以伸出食指做出手印般的動作操作黏土的表現: 將整個掌心壓或拍打在黏土上,還可手指頭在上面按出花紋 兩~三歲幼兒手部發展:手腕的動作較成熟,雙手可以開始從事協調性的活動, 像是雙手搓揉操作黏土的表現:用雙手將黏土搓揉成長條狀, 再捏一 小塊黏土搓出一個個小湯圓 三~四歲幼兒手部發展:孩子會使用工具性玩具,像是玩具刀叉操作黏土的表現:玩辦家家酒把黏土當成食物,學著用玩具刀分割食物, 會用模具在黏土上壓出形狀 四~六歲幼兒手部發展:孩子操作的技能更加成熟,喜歡自我創作 能做出具體的主體操作黏土的表現:具有主題性的捏塑 (文自由時報高婕螢)

今日繪本--好朋友

2008年08月14日
公開
9

內容簡介top   海恩是國際知名的圖畫書創作者,曾榮獲「安徒生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他筆下的動物表情生動、姿態活潑,水彩運用更營造出柔美怡人的大自然景緻。這些故事給孩子帶來快樂、感動、還有雋永的道理,值得細細回味。   這系列共有10輯,涵括10位國際圖畫書大師的20本頂尖代表作,每一本都蘊含父母、老師最關心的話題,如:生命教育、尊重、勇氣、同理心……等,涵育孩子真善美的人格特質,是成長過程中最貼心的朋友和指引者,最適合親子、師生共讀,或共同討論、進行說故事、戲劇等活動。真正的好朋友,是可以彼此互助、合作、分享,共同解決問題的,不會因為一些誘惑(如珍珠),而彼此爭奪、猜疑。擁有深厚情感的赫姆.海恩曾榮獲「安徒生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他筆下的動物表情生動、姿態活潑,故事會帶來快樂、感動、還有雋永的道理,值得細細回味。 《好朋友》──合作分享,黏而不黏   小豬、公雞和小老鼠是好朋友,牠們天天在一起,互助合作、分享快樂、共同解決問題;但好朋友有時也必須分開……,本書呈現的是一個與孩子生活關係密切的主題。   當孩子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環境,到學校認識新的友伴時,將有許多小習慣要調整,如:輪流、分享、合作、互助、解決問題等等,當孩子一步步學習到如何自在的與人相處,就能從中享受友誼所帶來的滿足與喜悅。藉由書中三個好朋友一同合作、遊戲、分工分享、共同解決問題的互動方式,妙趣橫生的畫面不僅讓孩子會心一笑,最後更以幽默的方式點出「好朋友也不能一直在一起」的情景,畫龍點睛的讓孩子體會:好朋友也難免有不得不分開的時候,但即使如此,對彼此的關心依然不變。正如同書中最後,三個好朋友又會在夢中相聚,一樣快樂而淘氣的嬉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