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jcc

日期

#Tag

只要我長大 ─ Horrible three 的煩惱

2005年12月13日
公開
23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79453&bid=20&page=3&r=56 只要我長大 ─ Horrible three 的煩惱 陳姝伶 博士 著 [email protected] 有位媽媽提出一個讓她煩惱的問題﹕「孩子三歲半,每次不能做好一件事時,會氣的摔東西或大哭,該如何處理?我不想告訴他哭是不好的。」 藉這個問題,讓我們談談所謂的〝 horrible three〞。Horrible three一般指的是三到四歲(甚至到五歲)的孩子。這個階段孩子的發展是terrible two的延續,只是孩子的動作技巧更純熟,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更進步;加上豐富的想象力,使孩子對自己更加信心十足。覺得自己可以做許多事,對自己產生很高的期許。所以,一旦事情做不好(有時是不合乎自己的要求),孩子會很挫折,並用各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這時候的生氣是對自己生氣,而不是針對父母。所以,當孩子摔東西或大哭時,爸爸媽媽們,請先別急著責怪孩子,〝不可以亂摔東西〞,或制止他的行為,〝不要用哭的〞。這些做法只會讓孩子覺得雙重挫折,因為得不到爸爸媽媽的瞭解。 首先可以做的是把孩子抱起來,告訴他﹕「媽媽知道你的感覺。很想把事情做好,偏偏做不好,是很令人懊惱的。媽媽瞭解。」然後強調﹕「媽媽很高興看到你很認真的在試,在做,那才是最重要的。我很感謝(appreciate)你的努力。」(有些媽媽會懷疑這麼說孩子可以懂嗎?我的回答是如果你持續的用這些話鼓勵他,久了,他會懂的。不要低估你孩子的能力。)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以後,可以鼓勵孩子再試(必要時,可以幫點小忙)。若孩子不肯再試,就不勉強。然後告訴孩子摔東西的行為,即使是很懊惱或難過時,也不被接受。儘量鼓勵孩子把他的感受用言語表達出來。 至於哭,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很直接、健康又不傷及人或物的方法,應允許它;千萬不要以〝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古老想法去要求家中的小男生。哭一哭,再把心裏的感受說出來,孩子會有一種被瞭解,被包容的安全感,負面的情緒就可以很快的過去。這對孩子〝情感智慧(EQ)〞的發展也會有助益。這其實就是近幾年很流行的話題〝情感智慧(EQ)〞的一種最佳訓練方法。 三歲幼兒這種達不到自我期許的挫折,有時來自於獨自遊戲時,有時會來自他們不能成功的模仿其他大孩子的行為。怎麼說呢?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喜歡有玩伴。除了同年齡的朋友,特別喜歡比自己大 二、三歲的哥哥、姐姐們;會崇拜他們,會想學他們。可是因為發展上的差距,往往令他們不能做的和大哥哥,大姐姐一樣好,這也會令他們很懊惱。這種懊惱有時會延續好幾天,變得事事不如意。 處理這種情境的道理和上述相同。不要在孩子屢試不成的時候,對他說﹕「不要試了,你還小,等你長大了再做。」或「跟你說過你不會,你偏要做。」這些言詞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小〞是件不好的事而不滿於現狀;或認為自己很差,因為爸爸媽媽是這麼說的。最好的方法,仍是抱著孩子,告訴他﹕「很想和大哥哥、大姐姐一樣,是不是?有些事是不容易的,大哥哥、大姐姐,三歲時也做不好的。他們慢慢得,很努力的學習,才學會的。我們不急。」然後建議一些孩子能力可及的事讓他試。 有時,孩子願意去嚐試一些對他而言是〝稍有難度〞的事,爸爸 媽媽也不必刻意制止,可以任他去試。因為這時期正是日後自動自發的萌芽期。孩子受挫,發脾氣是一種過程。怎麼把這過程變成正面的影響,是我們做父母的責任。所謂正面的影響就是孩子可以在挫折中,學會再接再勵態度,把〝我可以一試再試!(I can try, try, try!)〞變成他的座右銘。希望每一個家庭裏,爸爸媽媽的口頭禪是〝你可以試的! ( You can try!)〞孩子也能信心十足的說﹕〝我可以試!( I can try!)〞那麼 horrible three 就一點也不可怕了。 本著作權為陳姝伶博士所有; 如欲轉載, 請先徵求 陳姝伶博士 本人許可

Terrible Two 真的很可怕嗎?

2005年12月12日
公開
14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79453&bid=20&page=3&r=56 Terrible Two 真的很可怕嗎? 陳姝伶 博士 著 [email protected] 許多人談到 terrible two ,都以為孩子過了兩歲生日才開始。事實上,terrible two 指的是孩子十八個月到三歲左右。所以,如果你的 孩子不到兩歲就很調皮,不必擔心,完全正常。而如果你的孩子一直到三歲都很乖也不用操心,那是你的福氣。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都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terrible two的。 對我來說,terrible two會很困擾父母,說穿了,完全是因為做爸爸媽媽的,沒有心理準備。沒有心理準備那個嗷嗷待哺,完全依賴的小嬰兒,可以變成一個行動自如,強烈好奇心,又很有主見的幼兒,畢竟這前後的轉變太劇烈了。 幼兒一直到一歲時,慢慢發展出〝自我的概念〞。發現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歲以前,以為他和媽媽是一體的)。對這個發現,他會有二種心理的混合反應。一種心理是焦慮﹕和媽媽分離成二個不同個體的焦慮。所以,有些孩子在這個階段非常的黏人。沒看到媽媽,就哭鬧。主要是因為他害怕,不知所措。另一種心理是對自己感到驕傲。加上學會走路,活動的空間增廣、加高;再加上好奇心的驅使(智力發展上的一種渴求),他會想去探索四周的環境。這個探索的行為,因為沒有足夠的智力來幫忙做安全或危險,是或非,對或錯的判斷,常常惹得父母又驚又怕,又氣又惱的。等孩子學會說話以後,(約二歲半),一旦做〝錯事〞,爸爸媽媽責問之下,孩子有時會回答的頭頭是道,甚至把父母說過的話背出來,一副很懂事的樣子。但過不久,仍然再犯。做父母的,更加懊惱﹕〝道理都知道,卻明知故犯,分明是和我們過意不去〞。其實,這一階段的孩子,絕不是有些媽媽形容的〝人性本惡〞。他們只是用他們有限的智力,用他們的方法─以說 "No"最多─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父母應該替他們高興。也應該鼓勵他們對自我的發展。讓他們可以肯定自己,對自己產生信心。 怎麼做可以陪他們渡過這一階段呢?除了以平常心待之之外,有幾個方法是可以協助我們更心平氣和的渡過這terrible two的階段。 第一,減少說" No "的次數。孩子在這段期間,以說"No"最多。請爸爸媽媽反省 一下,這個 "No"是不是也是這段期間我們使用最多的字,甚至是我們先使用的。對一個幼兒來說,爸爸、媽媽說"No"時要服從,他們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權威。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要得到〝 in control〞的權力(power),孩子也以"No"來爭取自己在家中的一席之地。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模仿行為。所以,父母親,如果不喜歡孩子一天到晚把"No"掛在嘴邊,那麼就請你們也儘量減少說"不必要的No"。 其次,對孩子說"No"的同時,請告訴孩子那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減少說"No",請大家不要誤會成不能說"No"。孩子正處於成長學習的階段,被告知那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對他們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瞭解那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 舉例來說,孩子拿積木敲魚缸,與其說﹕「小寶,不可以敲魚缸,再敲,打屁股。」不如說﹕「小寶,魚缸可以輕輕的摸,像這樣(示範一下)。媽媽知道,你會輕輕的摸。來,試試看。」帶孩子做幾次,誇他一下,然後,進一步,提供孩子可以敲打的東西;如塑膠桶子或餅乾盒子。告訴孩子﹕「這個盒子你可以敲。」孩子可能會再犯,重覆示範。可以對孩子說﹕「媽媽提醒一下,輕輕的摸。你會輕輕的摸的!」一般而言,對小小孩行為的引導,提供他們可以被接受的情境,教他們可以被接受的行為,遠比對他們一謂的說"No"大的多,對幼兒的影響也會更正向些。 還有,讓孩子有自己做抉擇的機會。孩子喜歡做自己的主人。提供選擇,正好滿足這個需求;而且,事情是自己選的,通常會較〝心甘情願〞的做。舉個例子,孩子亂摔玩具。可以對孩子說﹕「玩具這樣摔會壞掉。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摔玩具,好好的玩它;另一個是繼續摔,但是媽媽就把它收起來,不讓你玩。」孩子如果繼續亂摔,就把玩具收起來。他若大哭,就讓他哭,然後告訴他﹕「媽媽有給你選擇的機會,你選擇亂摔,我只好收起來啊。」如此幾次之後,孩子碰到有選擇的時候,會好好的考慮,衡量輕重的。 當然,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這種方式,有一天,也會被用來 "對付"做父母的。我和女兒之間曾有這麼一段趣事,與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天,我正在準備晚餐。女兒突然跑來說﹕「媽媽,我要吃糖。」我說﹕「快吃晚飯了,吃糖會影響食慾,不可以。」女兒很生氣的說﹕「媽媽,你有兩個 choices,一個是讓我吃糖。」我說﹕「那另一個呢?」女兒說﹕「另一個是你不可以說不可以。」我聽了大笑說﹕「說來說去,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讓你吃糖。不公平,我不答應。」女兒大哭 。我說﹕「現在,媽媽也給你兩國選擇。一個是你坐這兒哭到吃晚飯。你知道,哭對媽媽是沒有用的。另一個是媽媽可以切水果或削一些芹菜或胡蘿蔔給你吃。你告訴我,你要那一個 choice?」最後,女兒拿著一根小黃瓜,高興的離開。 給孩子抉擇時,提出來的條件,絕不可以因孩子哭鬧而妥協(這一點一定要堅持,有些孩子要哭上四、五十分鐘)。而且,開出來的條件也一定是你做得到的.儘量避免開空頭支票,孩子才會清楚知道媽媽講話算話,慢慢建立出你和孩子之間的規則,親子之間才會有相互的信任和默契。 Terrible two,在我的解釋是孩子首次發現自我,試圖用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所惹出來的一些麻煩的代稱而已。這種自我的追尋的過程,終其一生,將不斷的重覆出現。我們常聽到的 horrible three和青少年反抗期,都是terrible two的延續。只是各時期的表現,會因個人智力、心理、人格和社會性的成熟度不同而不同。這是我們做父母的不能不先有的心理準備。所以,就把這第一個階段當作是我們練習的大好機會吧! 本著作權為陳姝伶博士所有; 如欲轉載, 請先徵求 陳姝伶博士 本人許可

把握孩子靈光ㄧ現的剎那

2005年12月11日
公開
14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79453&bid=20&page=3&r=56 把握孩子靈光ㄧ現的剎那 陳姝伶 博士 著 [email protected] 在討論學習的時候,另一個常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教孩子最好?」這個問題意味的是一天裏那一段時間最恰當。許多專家會回答說:「早上,剛睡醒,精神最好,是最佳學習時刻。」這說法並沒有錯,但不是我在這篇文章裏要和大家分享的想法。 當你的孩子找你唸書給他聽,或問問題時,是你教孩子的最佳時刻。因為此時他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最強,你所講述的知識和分享想法,他都會認真的聽。所以,對幼兒而言,是我們做父母的在配合他們最想學習的那一剎那,而不是由我們硬性規定一段時間要求他們學習我們指定的東西。舉一個發生在我和兒子之間的小故事,也許可以讓大家更了解我的意思。 兒子四歲多時,有一天晚飯吃到一半,突然下了餐桌,跑到冰箱前,用磁鐵的數字在冰箱上排了〝822=〞,然後轉頭問我:「媽媽,822等於什麼?」抑制責怪他吃飯亂跑的衝動,加上不懂他問此問題的用意,我反問他:「822等於什麼?」然後,母子倆人有了下列的對話: 兒子:822等於821加1啊!(終於知道他的意思了) 媽媽:可不可以是820加2? 兒子:可以啊!也可以是822加0。 媽媽:可不可以是822減0? 兒子:可以啊!也可以是823減 1。(頓了一下),600減多少是 822? 媽媽:600比800多還是少,用減法恰當嗎?(兒子想了一下) 兒子:600加222等於822。 媽媽:很好!你想得很棒! 兒子:55加多少等於822? 媽媽:767。 兒子:哇!(眼睛一亮) 你看,可以有好多好多作法。 討論完了,兒子心滿意足的繼續吃飯,我們兩人都很快樂。我暗自慶幸還好在他下餐桌時,沒有罵他,否則,上述精彩的對話也就不會產生了。只是短短幾分鐘,卻可保有孩子那顆好奇、勇敢探索的心,實在太值得了。 兒子這種突然靈光ㄧ現,有很好想法和問題的情形,不只是他有。事實上,每一個孩子都會發生。只是,他們常常不拘時間和地點的出現。重要的是,父母能不能敏銳察覺並掌握孩子靈光ㄧ現的剎那,和他好好的腦力激盪一番,共享孩子成長的寶貴時刻。 當然我這個看引發媽媽們的質疑:「可是,有些問題我不會回答啊。」或「把握那一剎那很難,有時候正趕著出門,那有時間陪他看書或坐下來好好討論。」或「我的孩子常常自己玩,又不愛說話,很安靜,要有你描述靈光ㄧ現的情形,似乎不太可能,那我怎麼教他?」(孩子提出問題讓大人回答不出來的情形,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會碰到。如果你有也有回答不出來的時候,不用慚愧,也不用不好意思。這裏有兩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ㄧ)反問。許多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幼兒在問問題時,心中事實上已有自己的答案。所以,當你反問時,他會自己解答。譬如孩子問:「媽媽,天空為什麼會下雨?」反問他:「你想天空為什麼會下雨?」答案會有:「因為花很口渴,天空下雨給花喝。」或「因為要讓我有水坑可以踩。」這些在大人聽起來很天真無邪,但完全不合乎科學原理的答案,不要急著去糾正。把孩子的答案當作是你對孩子成長的一種了解:喔!原來是三歲孩子是這麼想事情的。 如果反問之下,孩子回答「我不知道」,這時候你可以和孩子玩一種想像力的遊戲。如:「我想下雨是天空感冒打出來的噴嚏」說或「也許,天空為了什麼是在傷心,雨水是她的眼淚。」讓孩子加入一起編織故事,啟發他們擁有一顆活潑、富有創意的心。不要擔心你若不提供正確答案,孩子會學不到或學到錯誤的東西。因為,從來也沒聽說一個二十歲的人,認為雨是因為花口渴而下下來的。倒是建議你們把孩子這些童言童語記錄下來,可以是日後美好的回憶。因為七、八歲以後,孩子這些天真浪漫的想法會逐漸消失。 當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用想像力的方式應對。你還是可以把正確答案教給孩子。只是要考慮孩子目前的理解能力,儘量用孩子懂的話來解釋。曾有一個美國笑話:有一個孩子回家問爸爸「什麼是性(sex)?」爸爸面對六歲的孩子,心想這個難題終於來了,想了好久,吱吱唔唔把男女關係解釋了半天,問孩子:「你聽得懂我說的嗎?」孩子回答說:「我聽到你講的啦。可是我還是不懂老師給的這張問卷上sex(性別)一欄,我要填什麼?」所以, 解釋前先反問孩子,還可以讓父母避免牛頭不對馬嘴、啼笑皆非的場面。 (二) 把孩子的問題寫下來。在那種真抽不出時間和孩子坐下來好好討論問題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座,或急著出門辦事等情形,可以把孩子的問題記錄下來,再找時間與孩子解答。這種做法,雖然是錯過孩子最想了解一件事的當刻,但至少讓孩子覺得父母很重視他,也很看重他想出來的主意和問題。這對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增進親子之間的和諧有很大的助益。 另一種情形是當孩子提出的問題自己不懂,不能回答時,可以告訴孩子,問題很好,只是爸爸媽媽也不知道答案。然後把問題寫下來,帶著孩子和問題一起去圖書館或博物館尋求解答。譬如, 我女兒最喜歡知道動物的食物,舉凡大象、獅子、河馬等等,這些常見的動物,我還可以從容應付。但碰到譬如「海膽喜歡吃什麼?他們沒有手,怎麼吃?」或「水母吃什麼?」或 「螞蟻的寶寶吃什麼?」一類問題時,我也只有求救百科全書或圖書館了。 帶著孩子一起找答案,是一個親子間親密互動的好機會。不要擔心孩子會因此瞧不起你。你能夠承認自己在某些知識上是有限的,對孩子也是一種正向的學習態度的示範:一個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碰到不會的問題,不必覺得丟臉或懊惱,坦然面對,然後運用工具和方法把問題解決。所以,當孩子把你「考倒」時,千萬別惱羞成怒遏止了孩子的求知慾,坦承自己的無知,會幫你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的。 至於家有不愛說話或不愛發問的孩子的父母親們,建議大家不要擔心。不愛說話的原因很多,有一部分是天性,不愛發問,除了天性中不愛說話的因素外,有時還受限於孩子目前的智力發展階段。沒有靈光ㄧ現的情形,並不表示孩子有問題,也不表示你就沒機會教他。就像我在〝孩子喜歡什麼,就教他什麼〞ㄧ文中所談到,配合孩子的興趣, 和他做一些他喜歡的活動,你和你的孩子一定會有收穫的。 本著作權為陳姝伶博士所有; 如欲轉載, 請先徵求 陳姝伶博士 本人許可 (本文曾刊登於信誼基金會的學前月刊上)

孩子喜歡什麼,就教他什麼

2005年12月10日
公開
39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79453&bid=20&page=3&r=56 孩子喜歡什麼,就教他什麼 陳姝伶 博士 著 [email protected] 許多家有幼兒的媽媽,常問我一個問題:「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教他們什麼?」 我的答案往往是:「孩子的興趣是你最好的教育指標,依孩子的興趣引導他,學習的效果最顯著。」有些媽媽不懂我的意思。我舉幾個例子,把這個想法說明一下。 獨鐘飛機的孩子 曾經有位媽媽很苦惱地問我:「我在圖書館借了許多書,我那四歲的孩子連看也不看一眼,每天只抱著那本飛機的書,吵著要我唸給他聽。這情形已經有二、三個月了,怎麼辦?」 我回答她說:「你的孩子這麼喜歡飛機是正常的,而且是很好的事。因為,重複學習是幼兒在建構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時,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不要去壓抑它。」 然後我建議她:「順應孩子的興趣,和孩子一起喜歡飛機。到圖書館借一些有關飛機的書陪他讀,再把和飛機有關的事物引入一起研究,如飛機的起降、飛機場的作業、與飛機有關的其他交通工具等,一步一步地擴展孩子的知識領域。」 一星期之後,這位媽媽很高興地分享她的經驗:「我真不敢相信孩子的學習能力!短短一星期,我兒子學會了各種飛機的特色和功能,飛機場的設備和作業程序也都很清楚,真是不可思議!」 忍者龜也是朋友! 另一個例子是,有位孩子〈約四歲半〉只喜歡忍者龜,舉凡玩具、衣服,都要和忍者龜有關。到了圖書館,雖然一個字也不會認,卻可以抽出一本又一本忍者龜的書,吵著要借回家。媽媽怎麼樣都禁止不了孩子對忍者龜的喜愛,又擔心孩子學會「暴力」,為此煩惱不已。 我的建議能仍然是:「順應孩子的興趣,把忍者龜變成你的朋友,成為你和孩子之間的溝通的工具。譬如,你要他學數學,他興趣缺缺,你就可以和他玩遊戲,問他:『一隻忍者龜吃兩個披薩,四隻忍者龜需要多少個才夠吃?』他一定會認真想,要不要試試看?」 過了兩個禮拜,這個媽媽的心得回來了:「真有效!我問他一隻忍者龜打倒三個壞人,十五個壞人需要幾隻忍者龜,他竟然可以回答五個。這不是除法的概念嗎?不知忍者龜這麼好用。」 玩石頭也能學東西 依順孩子的興趣教導他,就如順水推舟,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但,媽媽們又有疑問了:「孩子好像對什麼都沒興趣,怎麼辦?」 我反問她們:「你的孩子總有他喜歡玩的東西吧!」答案是:「有阿!他最喜歡玩石頭。」或是玩水、玩沙,但「那些算是興趣嗎?玩那些東西可以學到什麼?」 在這裡,建議大家把「學習」的定義放寬些。學習不是只有讀書、寫字、數數和畫畫。對一個幼兒來說,周遭一切的環境都是學習的對象。曾有一位數學家回憶,他就是在兒時玩一堆石頭時,領悟到數字的保留觀念──石頭不管被排成什麼形狀,數目都不會改變。石頭可以用來玩數數的遊戲,分辨大小、形狀,或當成勞作的材料,更可以進一步介紹各種不同的礦石的名稱和由來。您說玩石頭能不能學到什麼? 所以,實在不要小看看孩子玩的東西,以為玩那些東西沒意義。其實,孩子的玩具是否有教育功用,全看作父母的怎麼去掌握和應用。 不要拿孩子來和別人比 提醒大家的另一點是,不要把別人家同年紀孩子的興趣,拿來和自己的孩子比較。曾有位媽媽問:,「我教我四歲的孩子認字,昨天教的,今天已經忘了。更嚴重的是,現在只要我拿出字卡,她就躲起來。怎麼辦?她有沒有問題?」 我問:「認字是她要求的嗎?」 這位媽媽答說:「沒有阿!是我看朋友家的孩子在學,就也教她。她自己不是很喜歡。」 我再問:「你的孩子字記不得,妳有沒有罵她?」「當然有阿!」 我答說:「你孩子所有的反應都很正常。」 這個孩子當然沒有問題。這位媽媽因為別人的孩子認字,就要求自己對認字不感興趣的孩子也要如法炮製,結果是教的人辛苦,學的也痛苦,不但把孩子主動學習的精神抹殺,也破壞了親子間的和諧。 如果真要比較,請拿孩子和他自己比。看看現在的他和半年前是否有不同,在哪些方面有了轉變。 在我們陪孩子成長的學習路上,請尊重他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尊重他天生的優點和缺點,讓他依著自己的步調,快樂的、慢慢的地進步與茁壯。 本著作權為陳姝伶博士所有; 如欲轉載, 請先徵求 陳姝伶博士 本人許可 (本文曾刊登於信誼基金會的學前月刊上)

與孩子說話的“十戒 ”

2005年12月09日
公開
9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79453&bid=20&page=3&r=56 與孩子說話的“十戒 ” 陳姝伶 博士 著 [email protected] 與孩子說話的“十戒 ”有: 1. 責怪 (blaming and accusing): 例如,跟你說過多少次不能打妹妹,你怎麼又犯了。 2. 貼標籤 (calling names): 例如,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3. 威脅 (threatening): 例如,你再打妹妹的話,就把你關廁所 。 4. 命令 (giving orders): 例如,去做功課、去彈鋼琴 、不可以看電視。 5. 說教 (lecturing and moralizing): 例如,把飯吃乾淨,不可以浪費,我小的時候都沒得吃........... 6. 警告 (warning): 例如,不要碰那個瓶子,會打破,會受傷。 7. 苦肉計 (playing the martry): 例如,我為妳們忙了一整天,現在頭好痛,你們不能乖一點嗎? 8. 比較 (comparing): 例如,你看看姐姐多乖,自己都會去做功課,你還在這裏蘑菇。 9. 諷刺 (being sarcastic): 例如,你看,我多麼幸運,養了個天才,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10.預言 (prophesying): 例如,你再不好好用功,這種成績,將來大概只 能喝西北風了。 以上這十種是妨礙親子溝通的說話方式。反省一下,如果你曾使用上述的任一種方式和你的孩子說話,那麼,從今天起讓我們停止使用它吧! 我和許多媽嗎分享這說話的十戒,大家都笑了起來,原因是每一戒都用過。當然,媽媽們也滿腹的質疑。譬如說,對〝說教〞一項,我不喜歡孩子浪費食物,我為什麼不能跟他說有許多非洲的小朋友沒飯吃,他要惜福;或〝預言〞一項,他如果真的不好好努力,以後真的有可能成為流浪漢,喝西北風,我為什麼不能說;或我孩子正在爬高,我為什麼不能〝警告〞他,爬高會有摔下來的危險;或 孩子不肯去做功課,好好的講不聽,為什麼不能〝命令〞他... 把這十戒好好的看過一遍,不能使用他們的主要原因是 用這些方式和孩子說話,真的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們一項一項地來加以討論。 1.責怪:用責怪的語氣想要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往往是達不到該目的的。怎麼說呢?因為責怪的語氣隱含的是〝你是錯的〞。對我們父母來講孩子的確是犯錯。但對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他們是很愛面子的,即使知道錯,在被氣急敗壞地指責當下,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是不對的。有時在被責怪下承認自己不對,但ㄧ轉身就忘了,下回,碰到同樣的情境,不被允許的行為還是再度出現。因為在媽媽砲火般的轟炸之下,孩子是沒有機會去反省自己的行為的。 2.貼標籤:是不能用笨蛋、白痴、沒救了等等不好的名詞去描述你的孩子,理由可以參考我發表的〝魔鏡、魔鏡,我是乖孩子?還是壞孩子?〞這篇文章。標籤貼 3.威脅:很多父母覺得用威脅的方式很管用。會有用,主要是因為孩子害怕,怕會被關廁所、怕父母不要他、害怕不能玩電腦、不能玩電動玩具等等,因為害怕而不敢做某種行為,短時間內往往蠻有效的。孩子因為在威脅之下所做的妥協,並不表示不當行為的原因已經消除。過一陣子,不當行為又重覆出現。更何況有時父母講出來的威脅,自己都做不到,譬如,告訴孩子〝不乖的話,就不要你了〞,但又不可能真的把他趕出門去。所以像這類不能兌現的威脅說多了,孩子也就當耳邊風,不理不睬。更進一步來說,用不再愛孩子或不要孩子這種減少愛(withdrawl love)的方式來威脅孩子,只會讓孩子的心中更沒有安全感,更會去擔心父母真的不再愛他了。當孩子的心不安的時候,他的情緒就不穩,負面的行為就只會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所以用威脅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真的是一無是處的。 4. 命令:命令是使用最頻繁的一種說話方式。嚴格來說,命令是一種很直接的,但也是一種單向的權威表現的一種方法。如果我們把孩子的一生,當做是他自我追求 和成長的一種過程的話,命令的方式是完全違背 那追求自動自發、自主自律原則的一種管教方式。假如你是要你的孩子去做功課,你可以用〝時間到了,請你去做功課〞這種比較和緩的語氣去提醒你的孩子,而不是兇巴巴的〝去做功課〞。命令的方式用多了,會有兩種可能的後果,一種是孩子依命行事,但滿肚子不服氣,所以在其他時候會有反抗叛逆的行為;另一種是孩子接受你的命令慣了,對其他的權威也就不敢違抗,成為一個比較沒有主見的人。我想這兩種結果,都不是做父母的希望有的。所有我們管教孩子應該著重的是溝通而不是單向的命令。 5.說教:說教就是跟孩子說些做人處事的道理和倫理道德觀念,放在十戒裏,讓爸爸媽媽們很困惑,深深的感到我們好像什麼都不能說,似乎任何〝說〞則得咎。其實,人生的大道理、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等等是要教給孩子的。這一項說教,主要是在提醒爸爸媽媽們能去掌握和孩子分享那些道理和觀念的時機。如果,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一邊教訓,一邊說教,那我保証你的孩子只會覺得很煩,很囉嗦而已;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把你的說教當成耳邊風。做父母卻往往會很挫折,因為道理說盡了,孩子怎麼還是老樣子。事實上,是因為你選擇在氣頭上來說教,當然達不到任何的效果。 所以,譬如看到孩子浪費食物,在那當刻就用堅定的語氣對孩子說〝食物是不可以浪費的〞來制止他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了。至於,不要浪費的理由,譬如您小時候有很辛苦的成長經驗,或非洲有許多挨餓的小孩,或要懂得去珍惜地球的資源等等,要找另一段時間和孩子好好的溝通。只有在你和孩子心情愉快的時候,用講故事或其他有趣的方式和孩子分享你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孩子才能真正的聽進去你跟他說的每一件事情。 6.警告:警告和說教一樣,做父母的要能去掌握和孩子說明哪些事或物會有潛在危險的時機。孩子五歲以前,家的擺飾盡量是以兒童為考量,就可以免去一些不必要的警告。常常被警告〝這不可以,那不可以〞的孩子,會比較沒有安全感或沒有自信。因為那 些警告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沒有能力判斷,把事情做好的人。 7.苦肉計:苦肉計說穿了就是在培養孩子的罪惡感。一個有罪惡的孩子,在碰到事情的時候,通常先責怪自己,而不是去找出事情真正的原因來加以判斷。所以,有些孩子在父母離婚,甚至父母中有一方去世的時候,會認為是因為自己不乖所造成的,背負著一輩子的自責。所以苦肉計的結果,成就的是一些不快樂的孩子。聰明又疼愛孩子的父母們應該不希望有這種結果。 8. 比較:用比較的方式教孩子是最傷人的。因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想正證明自己是好的, 值 的被人讚賞的。我可以了解很多父母在自己的子女之間或拿別人家的小孩來比較,是希望孩子有個好榜樣。這樣子的用意好像沒有錯,但對一個發展中的孩子,父母親的比較只會讓他覺得自己很差,反倒影響孩子的自信而沒有達到鼓勵的作用。兄弟姐妹之間的比較,更進一步,有時會讓兄弟姐妹之間有一種無形的競爭,想要把對方比下去,以便証明自己是值得父母喜歡的。這種情形最常見的是告狀。父母親有時候對孩子來告狀非常的煩心,覺得怎麼姊姊老是來講弟弟的壞話,妹妹老是告哥哥的狀,也許,這時候,我們就該檢討一下,是不是我們常常用比較的方式教養孩子,以至於無形當中讓孩子之間彼此嫌棄。 比較的方式,唯一可以鼓勵孩子的,就是把孩子自己做比較。比較現在的他和過去的他,指出孩子自己的進步,讓孩子肯定自己是一個有能力變得越來越好的人。 9. 諷刺:用諷刺的方式和或子說話,對有些孩子是不管用的,因為他不知道父母是在講反話。曾經有位孩子,考試得60分回家,媽媽跟他說,「養了個天才,考這麼高分」,讓他覺得很困惑,「我拿60分,媽媽怎麼還稱讚我是天才呢!」所以對有些孩子,諷刺的話只會產生困惑,而一旦等他們懂事了,知道你是在諷刺他時,他會心懷怨懟:「做錯事,好好講就是了,為什麼要講反話?」將心比心,如果是你的話,你會喜歡別人用這種語調跟你說話嗎? 10. 預言:這和說教和警告仍然是同一個道理,不是不能跟孩子說他今天不好好做哪些事情和做哪些事情,將來可能會有哪些好或不好的後果。只是,說這些事情的時機,絕對不是孩子做錯事、或考不及格的時候。所以有時候不是我們不能和孩子分享一些我們的一些想法,而是我們要能夠去掌握我們和孩子說話的時間和情境。 我把這十戒簡單的分析給大家知道,我想大家可能還是會有一些疑惑,這個不能講,那個不能說,那我應該怎麼和孩子說話呢? 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裏再繼續和大家談談有關說話的藝術。 註: 這十戒不是我發明的。在〝如何跟孩子有效的溝通〞(世茂出版社) 這本書裏頭,作者提到一些不當的說話方式,我把它們稱作十戒,用它們來和大家討論我們平常會犯的無心之過。如果爸爸媽媽們有空,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應會有收穫的。 本著作權為陳姝伶博士所有; 如欲轉載, 請先徵求 陳姝伶博士 本人許可

學習是一種過程

2005年12月08日
公開
13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79453&bid=20&page=3&r=56 Posted on Wed 11 Sep 2002 (2146 reads) 學習是一種過程 幼教博士 陳姝伶 著 [email protected] 談到學習,有一個重要的觀念要和大家分享,那就是:「學習是一種過程〈 learning is a process〉,不是結果。」這個說法曾經引起一些爸爸媽媽的疑慮:「過程是什麼,實在不懂。我們只知道當別人家的孩子會了一些東西,而我們的孩子還不會時,我們會有壓力,擔心孩子跟不上別人。怕我們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心,可以體會。只是,陪孩子成長的路上,請別急著看短期的結果;我們要給孩子的,應該是一輩子可以用得上的東西。 是什麼東西呢? 就是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 「外星人是什麼?」 一個孩子能不能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能不能有正向的學習態度,和他把學習重點放在過程或結果有很大的關係。 舉個例子,就可以把「學習是一種過程」的想法解釋得更清楚。 兒子四歲時,有一天無理取鬧,我就笑他好像一個外星人(alien),有理講不清。兒子從來沒聽過alien這個名詞,馬上停止哭鬧,問我:「媽媽,什麼是alien?」我靈機一動,把家裡的E.T.錄影帶拿出來,陪他一起看。當電影演到E.T.把幾團黏土放在空中,指著那些旋轉的球說「 home」時,我對兒子說:「那些轉來轉去的球,很像我們的太陽系。」 電影結束後,兒子問我說:「媽媽,你剛剛說的太陽系是什麼東西?」為了讓兒子知道什麼是太陽系,隔天我們就到圖書館,借了一些天文方面的資料。兒子一看到那些星球圖片,便愛不釋手,也就展開了整整一年的天文之旅。 在那一年裡,兒子腦子想的、嘴裡說的、筆下畫的或寫的,幾乎都離不開星球。我也順著他的興趣,提供他各方面與天文有關的資訊,除了帶他去借各種圖書外,我們家也有了各種星球的掛圖和拼圖;還介紹他聽Holt作的The Planets交響曲,他選擇觀賞的錄影帶和玩的電腦軟體也都與天文有關。 每個月,我們還帶他參加天文協會舉辦的觀星活動。在那一支支的天文望遠鏡裡,我們驚喜的看到月亮、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兒子提出來的那些我們回答不出的問題,都從那群業餘天文學家身上得到了答案。 體驗學習的樂趣 因為抱持「學習是一個過程」的原則來陪兒子成長,我們提供種種活動的目的,不在於他能不能記住或學到很多天文知識,而是想讓孩子經由各色各樣的學習過程,體驗到學習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藉此鼓勵並培養他的學習動機。 一年之後,兒子的興趣轉移到世界地理,我們也隨他轉入另一個學習旅程,家中又是另一番景象。 現在孩子已經七歲半了,當初記得許多有關天文方面的細節,已不復存在。有時想想,好像很可惜,但其實那並不重要。因為經由當年的學習經驗,現在他需要天文方面的知識時,已知道怎麼去找資料。 更欣慰的是,我們這種順著他的興趣引導他學習的過程,留給他的美好印象,使他在面對其它不知道的事情時,會一心一意地要查個水落石出。這種強烈的學習動機,就是我前面所說孩子一輩子用得上的東西。 允許孩子犯錯 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很重要,而孩子碰到學習瓶頸或困境時,鼓勵他坦然面對的正向學習態度,則是另一個要點。 當孩子有正向的學習態度時,遇到問題,他會對自己說:「我可以試,我可以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想都不想就以「我不會」一句話,把問題推給父母或老師。 怎麼做可以讓孩子有正向的學習態度?答案很簡單,在學習過程中,要允許孩子犯錯。把犯錯當作是孩子學習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去包容孩子的錯誤,孩子從你的包容中,就可以學習不怕犯錯,瞭解碰到問題時,不必懊惱。 曾經有一位科學家被問到成功的秘訣時,講了一段小時候〈約三歲〉的記憶。 他說:「有一天,我開冰箱拿牛奶,手一滑,奶瓶掉到地上,牛奶灑了一地。媽媽看了,只對我說:『好久沒看過這麼大的牛奶坑〈 puddle 〉了,你一定很想玩,給你十分鐘好好玩一下』,十分鐘以後,媽媽說『犯錯並沒有關係,但是,要去面對它,承擔後果。所以,這兒有抹布、海綿和拖把,任你挑,我們把地板清乾淨。』 等地板清理好了,媽媽又說『奶瓶沒能拿好,可能是方法不對。讓我們到後院去,也許可以找出問題的癥結,下一次,就不會把牛奶灑了一地』。在院子裡,媽媽把奶瓶裝滿了水,我就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終於領會了拿穩奶瓶的訣竅。 整個過程中,我學到犯錯並不可恥,重要的是要能接受事實,知道為什麼犯錯,更進一步找出可行方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個觀念在我做實驗屢次失敗時,不會氣餒,反而把失敗當作是下一次成功的希望。」 這位科學家媽媽的智慧,把孩子犯錯的時候變成教育的機會,想辦法把問題解決,而不急於去處罰、責怪孩子。這就是培養孩子正向學習態度的典範。 讓孩子自己找出正確答案 一般而言,做父母的在孩子犯錯時,直覺反應就是去糾正它;在孩子有問題時,則馬上提供答案。不過,不管是更正或解答,答案是由孩子自己找出來的,還是由父母或老師直接給的,對孩子的學習態度會有不一樣的影響。我的建議如下: 第一,不要急著給孩子正確的答案,留給孩子一些思考空間。譬如,我的女兒〈五歲〉喜歡在她的圖畫後面標上日期,有時候她會問我:「媽媽,今天是幾號?」我從不作正面回答,而是說:「昨天是八號,你想今天是幾號?」或「明天是十號,你想今天是幾號?」若要更有挑戰性,我就會說:「大前天是六號,你想今天是幾號?」女兒在這種刺激下,不但自己會去推算日期,也澄清了前天、大前天、後天、大後天等的觀念。 這個例子印證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有他們主動學習、思考的能力。我們如能多給予機會,孩子就可以繼續保有那一顆活潑的心。直接給予答案的結果,孩子往往變成被動學習者,碰到問題,只有兩手一攤,求助大人了。 孩子有犯相同錯誤的權利 第二,允許孩子犯同樣的錯。前面提到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並找出其他可行方法,以避免犯相同的錯誤。但不要忘了,孩子終歸是孩子,受限於他們目前智力和理解力的成熟度,還是可能犯相同的錯誤,我們要能接受這種情形。 學習上一再出現相同的錯誤,通常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目前的認知發展階段沒辦法突破。這種情形,父母暫時不要勉強孩子一試再試,這會讓孩子和你都有很大的挫折感。父母可以做的是陪孩子複習一些能勝任的問題,再慢慢找出哪兒出問題了。 另一個可能是大人講解的方式,孩子沒辦法領會,許多對大人來說是那種想都不用想的簡單道理,卻是孩子的大難題。我有位朋友回憶她二年級做減法時,一直不懂由十位數借位的意思,考試錯了,回家就挨罵,媽媽教她時,一直說:「個位數這兒不夠,就向隔壁借1,就是借1啊!」這位朋友說:「我實在不懂,後來只好用背的。印象中,一直到六年級了,才弄懂借位的意思。但是現在一想到數學,媽媽那『借1!』的聲音依稀在耳邊,對數學我一直沒什麼好感,也沒有信心。」每一個學習的困境,對孩子來說,都是他自己突破自己,前進到下一個智力或心理的重要時刻。所以,孩子一再犯錯時,先別急著責怪他,靜下心檢討一下自己的表達是不是不夠清楚,是不是符合孩子目前的能力,然後換個方法再試試看。否則,不但問題沒解決,還可能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和學習的動機,得不償失。 耐心澆灌,終有收穫 最後,希望各位爸爸媽媽不要擔心,當我們以「學習是一種過程」的心態陪孩子成長時,他不會比別的孩子差的!培養孩子積極的學習動機,和不怕犯錯的正向學習態度,就像栽植一顆果樹一樣雖然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得到成果,但認真的灌溉、施肥,耐心的等待,我們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著作權為陳姝伶博士所有; 如欲轉載, 請先徵求 陳姝伶博士 本人許可 (本文曾刊登於信誼基金會的學前月刊上)   Return to index

照顧寶寶便秘

2005年11月26日
公開
72

長期慢性便秘會導致排便感受器官失去靈敏度,也就是說,會讓便意感消失,即使直腸中有糞便也不自知,當直腸中大便多到不能儲留時,就會自行溢出,併發大便失禁及便床等症狀,俗稱「滲便」,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小朋友腹瀉。 一、 寶寶為什麼會便秘? 1. 腸子蠕動慢 2. 水分攝取不足 3. 膳食纖維不足 4. 病理性原因如巨腸症、先天性膽道閉鎖症、先天性肥厚幽門狹窄症、甲狀腺機能低下。 5. 調奶濃度不當或乳汁攝取不足。 6. 奶粉不適應如牛奶蛋白過敏 7. 高蛋白、高鈣,高鐵食品吃太多 二、便秘改善方法 (一)飲食 1.水分:正常寶寶水分攝取是每天每公斤約120~150cc。纖維須有足夠水分才有促進排便的功效,否則會有反效果。 2.奶:便秘愈嚴重,愈不喝奶。奶喝得少,便秘更加嚴重。 先加水再加奶粉到奶瓶沖泡。沖泡前要看一下奶粉罐上沖泡方法和比例 奶粉中可加入水果麥精 3.蔬果:果泥、菜泥會比果汁更好。 兩餐之間加給麥芽糖水(舒兒便), 濃度高一點(滲透壓高)果汁或果寡糖菜泥、果泥等的高纖維食物、蔬菜或胡蘿蔔泥。 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或香蕉等,散散體內熱火。葡萄、柚子、柑橘類。 紅蘿蔔、木瓜泥、麥粉、櫻桃、柳丁汁、水梨、水蜜桃、黃金的奇異果。 如:蘋果(含果皮,因為有果膠。若腹瀉要喝蘋果汁)、香蕉、梨子…等,都可以自己簡易製成果泥;菜泥則可以選擇菜葉(如:菠菜葉、地瓜葉、白菜、高麗菜、空心菜…等)的部分,或根莖類蔬菜(如:山藥、地瓜、芋頭…等)煮軟之後,磨成泥給寶寶食用。 4.豆類:紅豆、綠豆、花豆等都屬高纖維食物,可增加糞便量,刺激腸胃道蠕動將糞便推出去。 5.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攝取,如肉類、奶油、油炸物、冰品等,這些食物在胃部排空速度較慢,無法促進腸胃道蠕動,會惡化便秘情形,不應過量攝取。 6.餵食方法:孩童胃容量小,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都很容易讓孩子的腸胃塞車,消化不良。請記得,一次準備小碗分量就好,一般大約為成人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量。 7.自製飲食:以不同食物增加腸胃的刺激∼ 。黑棗泥:在小碗裡放3個洗淨的黑棗,放點水,再放到電鍋去蒸爛就可以囉(我都用大同電鍋) ,拿出來去掉外皮.然後取出裡面的核降子就行了直接吃泥或者放到粥裡面一起吃。 。醃梅、絞雞腿肉、蘆筍為食材作碎肉粥或燉肉。 。碎洋蔥、蕃茄、雞蛋混勻作成日式蒸蛋。 註:醃梅、碎洋蔥、蕃茄、蘆筍可以促進常蠕動,增加食慾與調整腸胃。 8.其他: 果凍、布丁、優格、優酪乳、黑棗或黑棗汁等,一樣可達到幫助排便的效果。 補充含有腸益菌與寡糖類的食物或健康補助食品。東華寶貝樂多多乳酸菌... 乳酸菌 惠幼黑棗纖維綜合營養素、麥粉惠幼黑棗汁、Hipp黑棗汁 有機五穀粥 蜂蜜可促進腸蠕動,但不適合一歲以下的寶寶。   (二)人工運動 1.時間:餵完奶後二到三小時、每次更換尿布時或洗澡後擦乾身體 2.用具:溫毛巾、嬰兒油或潤膚乳 3.方法:用手掌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作溫敷與腹部按摩,按摩時可先塗抹嬰兒油,由寶寶的右腹股溝處開始向上成圓弧形至左下腹,並在左下腹輕輕按壓數下,以刺激直腸收縮。或是先用溫毛巾溫濕敷寶寶的肚子之後,再進行腹部順時鐘方向按摩,促進腸子蠕動可以幫助排便,並改善寶寶腹脹。 (三)自然運動 白天盡量讓寶寶多活動,多做些腹肌的運動,如果還不會步行的話,也要讓他多在地上爬行,以促進腸的蠕動。簡單的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是轉腰的動作、扭腰、後彎、仰臥起坐等,可以扭轉到腰部肌肉,有助加速腸蠕動。 (四)刺激 1.時間:餵奶後的30分鐘效果最好、換尿布時。 2.用具:棉花棒、肛溫計塗凡士林或嬰兒油 3.方法:將寶寶的小屁屁抬起,用以棉花棒、肛溫計塗凡士林或嬰兒油,刺激肛門口內約2公分處,以順時針鐘方向轉動,刺激寶寶肛門括約肌收縮,此時胃大腸反射強,可刺激寶寶的排便。 (五)作息 1.說明:孩童便秘的原因之一,有時是忘了上廁所。吃過飯後,腸胃道蠕動會增加,較容易排便,通常早晚餐後一小時內是最好時機,通常早餐之後是食道、直腸反射最明顯的時機,在此時養成孩子排便的習慣是最合適的了。 2.時機:每天固定在早餐或晚餐後排便一小時,讓寶寶與家人在輕鬆愉悅的時光下訓練。 3.用具:先喝果汁或溫蜂蜜水、使用讓孩子的雙腳有著力處(坐在小馬桶上兩腳著地) 4.方法:每天在固定一個時間(如早上)抱寶寶把臀部泡溫水,如廁前先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有助排便更通暢。剛開始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每次10分鐘以上,讓孩子漸漸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就算沒有排便,也要專心坐十分鐘,並且正確的用力,讓孩子的雙腳有著力處(坐在小馬桶上兩腳著地)。 特別是慢性便秘患童,這些孩子會失去便急感覺,腸子內有宿便也不自覺。

肛裂

2005年11月26日
公開
47

*轉載自麗嬰房網頁~ 肛裂乃是肛門口所發生的一表淺性的撕裂傷。造成肛裂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大便太硬造成肛門撕裂傷。初期有流血疼痛的現象,通常流血會在五到十分鐘內停止,而肛門的傷口,在照顧得宜(尤其是便祕改善)的情況下,約在三天內即可癒合。 在小兒科最常見的原因可能跟飲食或腸內功能性蠕動障礙有關. 便祕常造成小兒肛裂,肛裂又會使排便疼痛而畏劇大便,不大便又使便祕加劇,如此造成惡性循環. ※藥物 使用口服軟便藥劑改善便祕情況,避免肛門再度受傷。使用藥膏塗抹於肛裂處,一天四次,可消炎、減輕疼痛及促進傷口癒合。 ※何時找醫師 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與醫師聯絡或就醫: 1 治療三天後,傷口仍未完全癒合。 2 流血有增加的現象。 3 治療過程中又發生三次以上的出血(特別是無痛性出血) ※居家照護: 1 多攝取水份,果汁及流質食物. 2 換另一種牛奶可能可改善便祕的問題. 3 多吃些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如:胚芽米,多纖蔬菜,水果(如:李子、蕃茄、水蜜桃、 棗子、梨子、葡萄乾)。但少吃蘋果,番石榴。 4 沖泡牛奶時,可酌量減少三分之一的水份,以增加牛奶濃度,達到軟便的效果。 5 適度增加水份的攝取。 6 高糖飲食:蜂蜜、玉米糖漿、果糖、黑棗汁。 7 六個月大以後,光吃牛奶就容易便祕. 8 多運動,尤其腹部運動. 9 大便若太硬太巨大,可先使用灌腸劑使大便排空。 10 軟便劑亦可使用,但要醫師許可。 11 養成定時的排便習慣。 12 肛裂厲害時,可塗抹藥膏。 13 選用酪蛋白及脂肪含量較低的配方奶粉。 14 其他:使用略溫的生理食鹽水洗浴,每天三次。或可在半滿的嬰兒用澡盆內加二湯匙食鹽(五公升的溫水加四十五公克的食鹽),以替代生理食鹽水。

孩子任性該怎麼辦呢?

2005年11月19日
公開
52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孩子任性該怎麼辦呢? 孩子的任性使家長萬分頭痛。面對著任性的孩子,家長們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衝動,劈頭蓋腦地一頓打罵,簡單處理這令人尷尬的局面。但是過了幾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麼,孩子任性該怎麼辦呢?      根據國外的一些行為科學家的研究,我們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家長選用。      一、強制休息片刻。      對於又蹦又跳的孩子,作為懲罰,可採取把孩子帶進另一間小屋,讓他脫離使之興奮的環境,兩眼冷靜地審視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二、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愛在客人面前扔東西,不妨在屋裏門上設一隻尼龍靶盤,當客人來時,徵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擲,看誰扔得準。這樣既滿足了小孩的表現欲,又使孩子從遊戲規則中學會約束自己,使無序的亂動遷移成有序的競賽。      三、一個輕柔的暗示。      如果孩子正在撥弄電視機音量,你千萬不要大聲叫罵,不妨在他眼前做一個輕輕走動的動作,再問他:“你知道,媽媽最喜歡怎樣看電視?”然後引導他把音量放小,問他:“為什麼媽媽喜歡這樣做?”      四、培養自我管理的意識。      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的意識,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讓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進櫃裏,睡覺起床後把小枕巾蓋在枕頭上,久而久之,他會學會約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如何教導孩子遵守紀律?

2005年11月18日
公開
36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如何教導孩子遵守紀律? 考慮點: 一、 孩子的性格有甚麼特徵? 二、 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甚麼特別需要? 三、 孩子和你的關係又如何? 四、 你懂得多少教導子女紀律的方法和技巧? 五、 孩子的生活模式有何變化和改動,如轉校、搬遷、家庭糾紛等? 六、 你自己能否以身作則,提供一個良好的榜樣? 方法: 1.清楚告訴子女你要求他們遵守的規律、其重要性和目的、以及遵守這些規律的原因 2.用心領聽子女對你所定下的規律的意見,有必要時應作出適當的修改 3.與子女建立和培養一份互相尊重與關懷。這可讓你的子女更樂意接受你所定下的紀律 4.當子女達致你的要求時,應即時稱讚他們,你可以說:「真是好孩  子!照媽媽囑咐,做完功課才看電視!」 5.但當子女犯規時,應即時警告他們:「爸爸說過,吃飯時間,不可玩玩具。若你現在不把這個比加超放回玩具箱去,我便要把它關在儲物箱!」 6.當子女犯規時,除了責備和懲罰他們外,還要向他們用心解釋他們   犯的錯處、其嚴重性、以及懲罰的目的; 7.當子女漸漸長大,應儘量讓他們和你一起定立家規和獎罰的制度,   如家務分工、看電視的時間表等 8.千萬別定下一些互相矛盾的規條,使子女無所適從 9.別輕易更改或放棄執行已定的規矩 10.別只指摘子女犯規,而當他們遵守規律時,似是理所當然的。

4招調教"小霸王"

2005年11月17日
公開
14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3歲的鳴鳴上幼稚園不到一個月,鳴鳴的媽媽就幾次接到老師的投訴:“鳴鳴在幼稚園老愛打人。”鳴鳴的媽媽並不以為然:“小孩子嘛,打打鬧鬧,算什麼呢?”其實,孩子這種“打打鬧鬧”如不注意調教,將會釀成惡果。      孩子霸道父母有責      兒童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的行為稱之為兒童攻擊性行為,它是一種兒童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採取有害他人、毀壞物品的行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兒童在兩歲末便開始表現出最早的攻擊性行為,在3∼6歲出現第一個高峰,10∼11歲出現第二個高峰,一般男孩強于女孩。兒童攻擊性行為如延續至青年和成年,則會出現人際關係緊張、社交困難,甚至發展為犯罪。      造成兒童攻擊性行為的因素有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和環境因素等。家庭與環境因素起著重要作用。有些家長用暴力懲罰的方式教育孩子,結果孩子就將對父母的抵觸情緒“轉嫁”到別人身上,找別人出氣,逐漸形成攻擊行為。有的家長教導自己的孩子:“如果有人欺侮你,你要狠狠地揍他。”在這樣的縱容下,孩子容易發生攻擊行為。如果孩子在偶爾幾次的攻擊行為後得到“好處”,其攻擊欲望會有增無減,若再受到其他孩子的贊許,其攻擊行為就會日益加重。      攻擊行為的矯治對策      第一招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      據研究發現,高攻擊兒童的家庭都很相似──家庭成員之間很少表達感情,常常爭吵不休,當彼此惹怒時,常會用哭叫、打鬧和謾駡來還擊。在這種高壓環境中出來的孩子對懲罰極其抵制,他們用相應的強力手段反抗父母,重複家長要制止的行為。同時,有些父母在孩子表現出攻擊性時,就會懲罰孩子:打屁股,打耳光。這不但達不到控制攻擊的目的,反而向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模仿原型,變相地暗示孩子:當別人使你不滿意時,應該怎樣對待他。      而在另一個極端,年輕的父母則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嬌寵放縱,導致孩子強烈的佔有欲和為所欲為的習慣,稍不如意就以“攻擊”的手段來發洩不滿情緒,甚至發展到以攻擊他人為樂趣的地步。      專家指點:冷漠和溺愛的家庭都不利於兒童的成長,要避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家長首當其責。家長首先不應在孩子面前講有攻擊色彩的語言和發生有攻擊性的行為;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要查明原因,及時處理,態度鮮明,使孩子認識到什麼行為是錯的,應該怎樣做才對。同時,要避免兒童接觸暴力的環境,比如玩暴力的電子遊戲和玩具、看暴力的影視等。      第二招 引導兒童反省自己的行為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攻擊者在看到受害者明顯痛苦時,往往會停止攻擊,但攻擊性很強的人則會繼續攻擊受害者,這是因為他們缺乏移情技能,不會同情受害者,不會感到羞愧和不安。      專家指點: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首先要指出,攻擊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痛苦,導致嚴重後果,引導孩子想像受害者在受到攻擊後的感覺和心情。然後再讓孩子換個位置想像,如果你是受害者,你將會有怎樣的感覺和心情呢?如果你是個好孩子,又該怎樣做呢?平時注意培養孩子善良的品格,糾正孩子的攻擊行為。      第三招 對孩子的攻擊行為冷處理      所謂冷處理就是對一些比較容易衝動的孩子,在一段時間裏不予理睬,用這種方法來“懲罰”他的攻擊行為。如讓孩子一個人在房間裏反省,或暫時剝奪其參加某項活動的權利等,直到他平靜下來為止。這種方法的好處在於不會向孩子提供呵斥、打罵的攻擊原型。有時候,父母有必要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故意忽略,而特別關注被攻擊的對象。如果孩子想以攻擊性行為來引起他人注意的話,父母的做法也許會使他“有所悟”。      專家指點:運用這種方法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讓其“坐冷板凳”,在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後就要解除懲罰,同時要注意安全,時間不宜過長。最關鍵的是對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家長要更多地以平靜、溫和的方式進行教育,將“冷處理”與鼓勵親善行為的方法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第四招 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有些兒童之所以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是因為這些孩子所能得到的解決衝突或進行溝通的方法少於一般兒童。對於這一類孩子,父母要給予榜樣示範或直接教給其正確方法,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教會孩子懂得正確宣洩自己的感情,通過正當管道把自己的煩惱、憤怒宣洩出來,盡可能將攻擊行為降到最低限度。      專家指點:重點不僅在於不要訓斥、批評孩子的攻擊性行為,更在於使孩子掌握非攻擊性行為的方式和方法。因為呵斥和一怒之下的簡單體罰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攻擊性,有可能強化孩子的不良模仿。

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2005年11月16日
公開
6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一、 團隊精神   家庭是一個培養孩子團體或合作精神的重要地方。家長應讓子女清楚知道家庭就好像一隊球隊,成員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大家互相之間要有信任、默契和支持。家長可從家務開始,訓練子女與別人的合作能力。如每日家長可讓子女一同預備早餐、打掃家居、購物等,讓他們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和重要性。除此之外,家長應讓子女參與定立「家規」,如家務分工、獎罰制度等,讓子女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家庭這個團體的一部份,從而建立一份歸屬感。 二、 慷慨之情    小孩子,尤是兩三歲的孩子,一般來說是比較自我的。他們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周遭事物。若要培養孩子一份慷慨之情,便先要幫助他們多從別人的角度和利益去觀看這個世界。例如你可問孩子:「如果你是這個在地鐵站賣花的小孤兒,你想你會怎樣幫助這個迷了路的老伯呢?」此外,你亦可多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他們的物品。例如你可向孩子提議:「媽媽特別為你預備的雜果沙律似乎多了一點,不如你致電樓上的麟麟,叫他前來與你一同享用,好嗎?」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習慣與別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甚至因此而感到一份喜悅和滿足感。 三、 平等包容    在小孩子的世界裏一般都只有不同和相同,而沒有歧視這個概念。後者多是來自成人世界。若要培養一個相信平等、又懂得包容的孩子,你可先告訴孩子,社會上不同的人,無論是甚麼膚色和種族,都很重要的。你可向他們說:「雖然瑪利亞來自菲律賓,不是中國人,但是若沒有她幫助我們做家務,我和爸爸便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你玩了!」此外,你也可主動帶你的孩子去接觸與他們頗有分別的小朋友。例如,一家人可參與傷健一家親等活動,當看到唐氏綜合症的小朋友時,你可以對孩子說:「看!這些小朋友的笑容多天真、多可愛!真想把他們全都抱在懷裏!」 四、 幽默感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孩子面對這些事情,有時亦會感到非常困擾。家長若發覺孩子面對此等事情,應嘗試幫助他們排遣不快之感。而其中一種可開脫孩子不快心情的方法是「笑看風雲變大法」。例如,當你發覺孩子被別的小朋友嘲弄時,如被叫作「小肥麟」,你可向孩子說:「若你是小肥麟,那麼媽媽便成了肥麟媽?嗚乎哀哉!連我也變肥了!哈!」、「你算走運呀!我小時的花名難聽多啦!我的小學同學全都叫我做『霹歷至尊大肥黑珍珠』,你說可笑不可笑!」、「若果他們不重視你,又怎會花心思去為你改花名?」 五、 彬彬有禮   有禮貌的小孩子無疑特別逗人喜愛。反之,無禮貌的小孩子又特別使人討厭。要使孩子行事待人有禮,家長所樹立的榜樣尤其重要。例如,若每當孩子幫助父母做一件事,父母都會說:「謝謝!」孩子便很自然地認識到,待人有禮是不分男女、長幼、壯弱的。但是,若每當父母乘搭地鐵的時候,都不顧儀態,看到座位便頓變瘋狂,與別的乘客爭奪座位,又永不自動讓座予有需要的人士,孩子看見此等狀況又怎可能會變得彬彬有禮呢? 六、 有情有義  小孩子在遊樂場、學校、補習班等地方都會認識到不少朋友。每當他們結交到一位投契的新朋友時,他們都會非常雀躍。家長應主動與孩子分享這份喜悅,並嘗試了解為何孩子會那麼喜歡這位新朋友。家長更可告訴小孩自己年幼時相識朋友的經歷,並且強調朋友之間多年累積的情誼有多寶貴。很自然地,在建立友誼的時候,孩子偶爾會遇到問題。家長應儘量鼓勵孩子,學習自己先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當孩子覺得有需要時,家長才介入,給予意見及幫助。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2005年11月15日
公開
30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在現代社會,金錢已成為人類生活的必須;金錢不單是人類買賣、交易的流通貨幣;更是不少人不惜一切,甚至以友情及親情去換取的東西。作為父母的我們,應怎樣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      孩子最早接觸金錢大概是從你開始給他零用錢的時候,父母應考慮孩子已學懂加減數後才給予零用錢,否則,孩子便沒有管理金錢的能力。過程中,父母可向孩子講解儲蓄的意義及重要性,甚至為他定一個小目標,例如,在婆婆生日那天利用儲蓄來的錢買個蛋糕送給她,這樣可使孩子慢慢養成儲蓄的習慣。此外,父母亦可以定期發放的形式給予零用錢,如一至兩星期發錢一次,以免孩子一次過把錢花光。零用錢發放期應視乎孩子的年齡而定,年紀越小的孩子發放期應越短。在首次給零用錢的時候,父母可以認真地與孩子定立一些條件,請孩子遵守;亦要讓孩子知道零用錢是父母辛苦賺來的,要珍惜,不浪費。   此外,父母亦可在出外遊玩的時候給予孩子少許零用錢,並觀察他會怎樣使用,以了解孩子的用錢方式。假若子女有自制能力,可以每月發放一次零用錢,但若子女是「大花筒」,父母便應分多次給零用錢,以防他一次用清光。另一方面,父母亦可試讓孩子參予討論家用預算,讓他學習如何計劃用錢及如何分配資源,這是一個讓孩子實踐的機會,比只講道理更為有效。   每個家庭的經濟環境均不同,有些同學的零用錢較多,有些較少,為免孩子因其他同學的零用錢較多而感到自卑,父母應讓孩子了解知足常樂的道理,使他們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同時父母亦要以身作則,不追求名牌,讓孩子從少便有一個好榜樣去跟從。此外,父母亦可以在給予零用錢的過程中傳遞一個重要的訊息:「沒有錢雖是萬萬不能,但錢絕對不是萬能」,世上有很多東西均是錢所買不到的,如親情、友情、健康及生命等。若孩子從小就對這個訊息有深刻的領會,這對他日後成長及計劃自己的人生有很大幫助。   事實上,父母在給予孩子零用錢的時候亦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以免子女有不正確的金錢觀念: 1. 父母不應該給子女過多的零用錢。若小孩零用錢過多,一來會不懂珍 惜,二來他若在同學面前炫耀,將會容易形成自高自大的性格,甚至 不懂尊重別人。避免造就子女建立一套金錢掛帥的價值觀念,零用錢 的數量要來得合理。 2. 父母需避免用錢「封」孩子的嘴巴,以掩飾自己的過失。這樣只會成 為孩子日後取零用錢的藉口,長大後甚至會用相近方法賄賂他人,後 果嚴重。 3. 父母亦不應該經常以金錢作為對孩子的獎勵,這樣亦只會加深孩子的 金錢掛帥的觀念,使他不懂珍惜美好的事物。其實父母的一句真心的 稱讚或一起去旅行,會是更好的嘉許。   要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概念,父母需付出不少心力,但從小為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念以及培善用零用錢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怎樣才可讓孩子集中精神完成功課?

2005年11月14日
公開
7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怎樣才可讓孩子集中精神完成功課?   孩子做功課時總是坐不定,身體左搖右擺,眼睛則東張西望,原本只需二十分鐘完成的功課卻拖拖拉拉的費上一個小時。很多時父母,均對以上問題深表煩惱,最終引致勞氣傷神、打罵子女。究竟為何孩子有這些表現呢?父母怎樣才可讓孩子集中精神完成功課呢?   要解決小孩未能集中精神做功課,必須從成因入手,大概有下列五個原因: 一、 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是直接影響孩子的集中能力,如身體不適、睡眠不足,做功課自然容易打瞌睡、精神散漫。 二、 孩子亦可能受情緒困擾,以致未能集中精神,例如父母兄弟姊妹經常爭吵,吵罵聲不但紛擾了集中力,更會使小朋友恐慌不安,這樣又怎能集中精神完成家課呢? 三、 心理因素亦會影響孩子的耐性,如功課太艱深、太多,孩子對該科目沒有興趣等,均會對孩子完成功課的能力構成阻礙。 四、 客觀環境更不容忽視,玩具、遊戲機、電視、漫畫、電腦等「引誘」總把他們牢牢牽制著,眼睛雖然望著填充題,心神卻飛到九霄雲外。 五、 此外,環境變遷也是另一個阻礙,如經常搬屋、轉換環境、進食不定時、接送人經常不同等,亦會帶給孩子不規律及不安定的生活模式,這些轉變都須要時間適應,年紀越小的孩子適應時間會更長呢!  培養孩子集中精神做功課的能力,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1. 充足睡眠   有充足的睡眠,精力自然充沛,有精力才能專心做事;相反,睡眠不足,做功課只會事倍功半,浪費精力。因此,每天八小時睡眠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若因上了一天的課感到疲倦,可回家作小休午睡,醒來再做功課,更能增加效率。 2. 小休可充電   大部分小學生都十分活潑好動,要他們長時時坐著做家課,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很困難的。因此,父母可嘗試督促子女做四十五分鐘功課後,給他休息十分鐘,讓他自由活動,充電後再來做功課。 3. 固定的書桌   最理想的是給予孩子一張固定和屬於自己的書桌,父母與孩子可以一起佈置,增加孩子對這張書桌的歸屬感;亦可把功課、書本集中在一起,讓孩子每次坐到桌前,便自然收拾心情,把精神集中。   4. 環境要安靜   孩子最容易受聲音的干擾,無論是音樂、談話聲、電視聲,甚至玩具、遊戲機,均會影響他們的集中力。因此,提供孩子一個免受騷擾的環境是培養他們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最先決條件。 除了上文提及休息及環境的配合外,以下四個方法也可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 1. 編排時間表   父母可與孩子一同編排做功課和溫書的時間表,而溫書的時間適宜有一定的規律,如每天在四時至六時做功課、星期六上午溫習等,令孩子養成習慣,到時候小腦袋便會開始工作及進入最佳狀態。 2. 剌激興趣   若要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先要增加孩子的自信及滿足感,可將重點放在孩子有進步的學科讚他,孩子便會因父母的讚賞感到開心,肯定自己的能力,讀書興趣增加,這樣才能提升專注力。 3. 訓練獨立能力   陪「太子」讀書,只會造成孩子的依賴性;父母一旦離開,孩子便無心機繼續,專注力亦相應減低。因此,父母要讓子女學習獨立完成功課,從小一開始,逐步習慣自動做功課、溫習。若發現孩子初時未能適應,父母可稍為陪同或提點,慢慢退位及放心孩子獨立完成家課。 4. 從遊戲鍛煉   其實,有很多有趣的遊戲也可培養孩子的專注及集中力。如層層疊、砌圖、奕棋,父母亦可陪孩子看書、寫書法、畫畫等,這些遊戲不但帶給孩子玩耍的樂趣,可令孩子領略到「越專心做、越有趣味、越能成功」的道理。

責備孩子的藝術

2005年11月12日
公開
9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福安兒童福利服務中心主任 林月琴 現代父母努力改變過去「以父母為中心」的教養方式,希望擺脫上一代的權威式管教,認為傳統的管教方式將使孩子叛逆或壓抑,於是期待自己能轉變為「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然而在轉變的過程中,父母將陷於「疼孩子」或「寵孩子」的兩難中。事實上愛與管束是孩子人格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兩要件,因為過度的權威而缺乏愛,會使孩子喪失安全感、內心充滿恐懼,形成低自我價值。如被愛的太豐富,卻沒有給予管束,孩子將缺乏行為自我規範的能力;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光談愛是不夠的,給予適當的管教將會使孩子更好。 在責備孩子之前,父母應做到: 1.以身作則 孩子就像海綿一樣,從大人一舉一動的示範中學習,父母如無法要求自己做到,當然更是無法要求孩子完成,所以如果要求孩子,父母需先問自己是否做好良好的示範,讓孩子從中學習。 2.瞭解孩子的發展階段 孩子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會走路、說話,他需要透過不斷的給予機會學習,所以如果一個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父母,會以兒童發展狀態年齡來看孩子,如十歲年齡偷竊不應該,但三、四歲小孩卻是一個正常行為,因為他不懂事。 3.情緒管理的學習 情緒如失控時,容易只為宣洩父母心中的不快,而混淆要責備的重點,往往會造成標準不一。同樣的表現,今天父母的心情不好可能受到懲罰,明天可能父母的心情好轉,未受到責難,將使孩子只會看臉色,而不是學習到正確的行為。 掌握責備孩子的恰當時機 1.當孩子犯錯時,即刻給予責備 三歲以前的孩子是具體性思考的年齡,他的注意力及記憶力有限,所以當孩子犯錯時,應立即責罰,使孩子瞭解行為的結果,否則事後再行處斷,孩子往往對於他自己的行為早已忘記,不知道責罰的意義,無法使他的行為與責罰相連接,失去責罰的意義及效果。 2.不在公共場合責備孩子 雖然當孩子犯錯時應立即處理,但要先瞭解現處的環境所在,因為每個人都有自我尊嚴,孩子既然身為人,當然也不例外,在公眾場合時,應顧及孩子的自尊心,尊重他,是讓他學習尊重別人的前奏。 3.不在責備後,不斷的重述其錯誤 父母的責罵與孩子主動性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如常遭父母責備的孩子,往往他們只會等候大人發號施令,自己則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並且不斷的重述,將使得孩子自我改變的信心喪失。 雖然當孩子生下來時,你便成為父母,但並不表示你會作父母,你需要不斷的學習及投入,因為你所面對的不是一項「工作」,是一個「生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相對的你要接受很大的挑戰,所以如何讓愛與管束立於一個平衡點是你應做到的,學習管教孩子也是你必須完成的重要課題。 怎樣責備孩子 口頭責備幾乎是全世界的父母、老師、主管常用的一種方式,但事實上,往往因欠缺良好的技巧,使得要求要改正的行為依然存在,毫無成效可言,甚至可能產生反效果,究竟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情形呢?身為父母的你應學習如何責備孩子。 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吉諾科將父母責備孩子時的不良態度,分為以下數種,並且舉出一些會使孩子變壞的責備方式: 誹謗—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 侮蔑—你是人類的廢物 非難—又做這種事情、壞孩子 壓抑—不要再說了,傻瓜、騙子、不中用的東西 強迫—不行就是不行 威脅—媽不理你,也不願再照顧你了 要求—拜託你不要再這樣,好不好? 埋怨—媽媽難過的真想哭出來 賄賂—如果你得滿分,我就買腳踏車給你 挖苦—你竟會做出這種傻事,真聰明! 由上述可知不恰當的責備可能會產生不良的結果,所以在責罵孩子時,應掌握幾項原則: 1.一次只能責備一項特定的行為 如果同時責備孩子很多的行為,一方面孩子在你責備的語詞中無法分辦清楚,你要他修正的是什麼?另一方面,同時要他做到多方面的改正,對孩子將產生莫大的心理壓力。因此要儘量保持正向的情境,一次處理一項行為問題,同時要增強替代問題的良好行為。 2.具體化 父母在責備孩子時,往往語焉不詳,「婷婷,不可以這樣」、「大華,你有什麼毛病?」讓孩子無法瞭解父母希望他們做到的是什麼?如能具體說明:1受責備的行為2受責備的理由3應取代的適當行為,例如「安安,不要亂丟石頭,你這樣做可能會砸到別人的手。」 3.態度溫和,但語氣堅定 責備孩子的用意,在於讓孩子瞭解其所作所為,所以在責備時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用吼叫、怒罵的方式,但也不要用問話的方式來表達你的責備,在傳達時加重你關鍵字的聲調將可使聽者注意你要他做到的是什麼,如「家玉,不要在上課中講話,有問題請舉手。」 4.必要時,用具體的行動支持 當責備無效時,應考慮其他改變行為技巧的配合,例如,隔離、罰金與剝奪權利。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與子女建立良子的溝通渠道

2005年11月10日
公開
6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與子女建立良子的溝通渠道 給父母參考的方法: 1. 不要長期對子女漠不關心,然後希望在一兩次的交談中可以彌補以往的過失。應該每天都與子女享有約半小時的傾談時間,還要將這個活動變成一個習慣; 2. 每天要放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與子女溝通。因為一個既親切又溫暖的親子關係,不可能是突然發展出來的,必需要長時間的溝通,然後父母與子女都習慣大家的說話方式,才可以發展出一段互助互愛的親子關係; 3. 在傾談的過程中,要將家中的電視關上、電話接到留言機,要完完全全集中於這個傾談時刻裏; 4. 讓子女主持大局,如果女兒想你重複故事內容,你便要跟從;如果兒子要討論學校的足球比賽,你便要加入討論。假如在傾談的過程中,你想孩子完成一些特別的事,那刻你便要將身分調轉,嘗試引導孩子的方向; 5. 雖然讓孩子帶領整個傾談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是並不代表父母要完全被動。相反,作為父母的也要積極參予整個討論,對孩子的要求及講話作出回應,從而帶動整個溝通的互動性; 6. 當孩子在討論過程中作出不當的行為,不要立即責罵他們,要讓他們知道,你是站在他們一邊的。父母要儘量保持整個談話過程在愉快的

做孩子的心理醫生 (KITTY媽咪分享)

2005年11月06日
公開
42

做孩子的心理醫生 (KITTY媽咪分享) 我在臨床做了十六年,前幾年做的是精神病人,做精神病人對於我現在做親職教育有很深的影響,因為精神病人其實是在囚籠裡頭不會回來的黑暗份子。原先我跟很多人一樣,一直認為一個人會住到精神病院一定是腦袋秀斗,前半段的假設是對的,但是有一部份的假設是錯的,我們以為他笨,事實上我在醫院裡頭看到很多孩子其實很聰明。 我在醫院曾經看到一個從台大醫科畢業的孩子,我花了很長的時間跟他接觸,他只要看到穿白袍的人走近,就會狠狠的瞪著對方,有時甚至會無預警的搥對方,所以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很怕他。我大概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可以跟他坐下來慢慢談,大概半年後他才能意識到我對他的關心。我常常利用下班時間去陪他下五子棋,也就是從這兒開始,讓我覺得很難過。我常在想:「一個這麼聰明的孩子,為什麼現在只能跟我坐在這兒下五子棋?」於是,我開始追尋他生命的歷程。 我從他身上發現兩個秘密:第一個令我驚訝的是──他從小學到高中從來沒有考過第二名。這讓我想到了金庸筆下的一個人──東方不敗,這時我才領悟到原來東方不敗指的就是一敗塗地。有人是東方不敗,但是只要一敗就會塗地,所以從中抽離出一個很重要的物質就叫做成功。有人十幾歲就成功,有人中年成功,也有人老年才成功,但是太早成功所代表的就是壓力重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頭並不是靠第一名長大的,他要的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及學習歷程比學習結果重要,但是我們現在往往只在乎結果,不重視歷程,這樣一來,對孩子而言就是壓力。我們期望孩子成績好,永遠名列前茅,而孩子就會想辦法保持第一,壓力因此而來。在心理學來講這就是「高期望」,但是「高期望」=「高壓力」。沒有一個人能夠永遠得第一,有一個專家勞瑞爾曾說:「我是物理學專家,所謂的『專家』就是在我的領域裡我會,其它的領域我就叫白痴。」但是現在我們要求我們的孩子全會,全會也就代表了全不會。所以一個人要演活自己,何謂演活自己?就是一個人演一個自己才能全心全意的演好自己,如果一個人分兩顆心,就叫做半心半意,一個人要學三樣好,就叫三心兩意,一個人要多才多藝、四項全能就叫做分明找死。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會,如果什麼都會就不叫「專家」。 從這個孩子身上我又想到金庸筆下的另外一個人,叫做獨孤求敗,獨孤倒過來就叫做孤獨,獨孤求敗好孤獨,這意謂著人在高處不勝寒。我們看到我們的孩子成績很好,考試第一名,但是我們忘記了孩子他好孤獨、好寒冷,也忘了他有壓力。所以我們一直以為孩子成績好應該很有自信,但是從研究中我們發現: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沒有自信,成績差的孩子大多數很自卑。 以前有部連續劇叫保鑣,裡面有個人物我非常喜歡,叫做賈糊塗,我喜歡他那種難得糊塗的個性,所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最後都是賈糊塗解決。我們在老子裡頭有看到一句話:大智若愚。有的時候有些人看起來笨笨的,學習笨笨的,走的笨笨的,其實是最聰明的。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子,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是一個醫生,他的成長過程並不順遂,他大學沒考上,後來因為他手風琴拉得很好,所以進了大學唸歷史系,他大學畢業後,三十歲才開始念醫科,卅八歲醫科畢業,人生過半的史懷哲畢業之後到了非洲創造了一個不朽的基業,成為非洲之父─慈悲的代言人。另外一位,印度的聖雄叫甘地,甘地是印度的國父,但是他在四十歲之前是紈跨子弟,他一直以為自己是英國人,穿著很英國、打扮很英國,直到有人告訴他,他是印度人,四十歲他的夢才幻滅。他四十歲的時候帶領著印度做和平的革命,創造了不朽的聖雄甘地。還有一位我們更熟悉的人叫做劉其偉,他今年九十二歲過世,卅八歲才學畫,畫了廿八年,在六十六歲時才成名,活了九十二歲,但是他畫出了畫壇奇葩。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有一位是日本人叫小才昌俊,他研究微粒子。他念書時的成績是慘得不能看,但他在得獎時說過一句話:「成績單不是人生的保證,我就是例子。」 我花很多時間在做研究、做實驗,所以我不可能背很多東西,「背」跟「思考」、「想像」及「創意」是有差別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背得多分數就高,但是你可有想過,有位禪師講過一句話:「這一分鐘你找到美好,這一分鐘你就不會找到不美好」。而我的理解是:「這一分鐘你拿書來背,這一分鐘你就不會思考、不會想像、不會創意。」因為它同時進行,但是未來的世界是送給會想的人,不是送給會背的人。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叫費曼,他曾說過他爸爸送給他三個能力:會思考、會想像、有創意。從他爸爸的教育中他才知道,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個答案。宇宙是無限大,而地球在宇宙中並不是唯一,我們的孩子也許可以贏得全台灣、全亞洲,甚至全世界,但是他在宇宙中還是渺小的。很多事情以前是對的,現在卻是錯的。例如:飛機在以前不會飛是對的,現在卻是錯的。所以,我們的腦袋如果只是死記,我想孩子未來有的只是壓力,未來學歷並不難拿到,而未來徵才要的是會工作的孩子,不是會讀書的孩子。因此,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的能力。未來有些東西是很重要的,例如:志氣要高、勇氣要足、骨氣要硬,我想這是一個孩子應該要俱備的。而這些是我在這個台大醫科的孩子身上所發現的。 另外一個秘密,就是他告訴我:「如果我學音樂,我現在會是一個快樂的音樂家。」換言之:如果他學音樂,他就不會住在精神病院,如果他沒有住在精神病院,他就會有人生。還有另外一個個案,原本應是孩子住進來,最後卻是媽媽住進來。一個孩子他的求學過程很辛苦也很順利,因為他媽媽對他的期望很高,而他也很順遂的考上托福出國留學,在他畢業拿到學位的當天,寫了封信寄回台灣給媽媽,之後便跳河自殺死亡。信中有句話非常刺痛人心,他說:「媽媽,妳的夢,我幫妳圓了,請妳放我一馬。」媽媽看完信之後受不了,住進了精神病院。 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每個孩子都有適合他的位置,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心理學家早已提出多元智慧的理論,意思是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舞台,都有一套不同的智慧結構,有些人長於音樂,有些人長於科學,有些人長於運動,會音樂的人學不成科學;會科學的孩子藝術並非頂尖;我們不要老想把孩子當做科學家來養,重要的是找出孩子擅長與眾不同的智慧。我們一定要記住一件事情:行行有狀元,而且未來一定是每一行每一業都有狀元。當然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必定是跌跌撞撞,所以,我們要教孩子:這一條路走不通可以走另一條路,不要因一時的跌倒而失志,人生是可以轉個彎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是可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你是否記得當你的孩子小時候哭鬧時,你敏銳的聽聲音便能知道他是尿床還是肚子餓。我發現在孩子六歲以前,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像心理醫生,為什麼孩子長大以後,你就不像了呢?你以為孩子長大了嗎?還是你敏銳的特質不見了?還是有些東西去阻礙了你敏銳的特質?或者是你不夠用心呢?其實這些因素都包括,但是我認為不夠用心是最重要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請你記住,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縱使是資優,他還是小孩。專制成性的中國父母最不會利用同理心了解孩子心裡想什麼,我們以為孩子自己生的,應該了解的;其實不然,孩子在每個年紀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成長使命,三歲的孩子與十一歲的孩子絕對不一樣,孩子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用心去了解。何謂了解?就是三歲時就把他當做三歲的孩子來看,五歲時就當做五歲來看,十歲時就當做十歲的孩子來看,這才是了解。 一個孩子的學習需要動機,動機是成就的原動力。例如:閱讀是一種動機,假若閱讀不是一種動機的時候,閱讀就是一種考試,如果閱讀是一種考試,那麼閱讀不會持久,也就不會有成就。因為人生是一輩子的事,閱讀也是一輩子的事,假如你唸完書就不再閱讀,那麼你就會變成草包。而做學問不是死記東西,是要知道它在哪裡。所以爸爸媽媽們對面孩子的詢問時,可以常常用「我不知道,我們一起來查書」來回答。「我不知道」表示人有進步的空間,如果全知道,就是全不知道,假若一個五歲的孩子全都知道,那就完了,表示他已經滿了。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孩子在這個年紀不夠飽滿、不夠豐富,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也正因為他不夠,表示他正等待吸收很多東西。所以滿分哲學到底是對或錯?一個每一次都考滿分的孩子,對他而言已經足夠了,因為他沒有再進步的空間,也不能夠退步,那麼下一次的考試該怎麼辦呢?這時他的壓力就來嘍!所以我們應該要讓孩子有進步的空間,即使退步了,我們也要給孩子鼓勵使他有唸書的動力。 孩子專心的時間會因興趣而有變化,例如對數學有興趣的孩子,他的專心時間就會加長。若孩子常常忘東忘西並不表示他不夠聰明,因為在十歲以前的孩子腦袋裡頭只能專心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想別的方法加強孩子對事情的專注,使他不容易忘記。例如:下雨天時,我們可以將雨傘掛在電梯門口,提醒孩子不要忘記帶雨傘。教育是可以用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如果一種方法行不通,我們可以用二種、三種,甚至更多種,盡量少責備、多了解。 在做教育之前,我們要學會一件事:會愛自己的人才會愛別人。人生有四個要件,而這四個要件是做教育的準備:健康、快樂、時間、美好生活,若再加上一點金錢,就叫做富有的人。如果一個人只是努力工作、努力賺錢,然後逼著孩子好好讀書未來努力工作、賺錢,那麼這就叫做有錢人。人生裡頭有二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一是努力得到我們想要的;二是享受我們得到的更為重要。我們常常盲目的生活、工作、賺錢,而賺錢的目的不就是要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嗎?但是大多數的人卻不知道要享受我們得到的。我認為人生過四十之後一定要有兩個圓在交集,一個圓是「精神」、另一個圓是「物質」。四十歲之前我們可能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而每天工作、賺錢,假設人的一生能活八十歲,四十歲已是過半了,所以四十歲之後,我們不能永遠只想到工作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要擁有美好的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健康,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之母,心理健康是家庭健康之母。沒有健康,教育便是虛假,所以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好心情,有好心情就不會對孩子亂發脾氣,也就能夠有耐心聽聽孩子說的話,相對的親子關係就會更融洽,家庭氣氛會更和諧。 另一個重要的要件便是快樂。現代的孩子普遍都不快樂,因為功課太多、壓力太大,所以如果孩子有機會開懷暢笑時,我們不要去嚇阻他,要尊重孩子的快樂。研究指出: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學習效率多了1.76倍,假若我們的孩子是快樂的,那麼他的學習≠壓力、學習≠高期望。我們甚至可以花點心思製造快樂,例如:每天找個時間全家坐在一起說說笑話。當孩子說笑話給我們聽時,即便不好笑,我們也要笑得很開心,孩子會說得更多,並且從中得到自信與快樂。 童年,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有些人甚至沒有美好的童年回憶,但我們別忘了,現在正是孩子的童年,我們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陪著孩子一同成長、一同過童年。所以,我們要學習拒絕忙碌,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而孩子的童年卻只有一個,撥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了解孩子,親子關係才會建立,互動會更好。

以為已經給了孩子全世界,卻為何最終失去孩子的心(Jennifer北媽咪分享)

2005年11月01日
公開
57

謝謝Jennifer北媽咪分享 http://www.babyhome.com.tw/mboard.php?op=d&sID=469970&bid=20&r=12 以為已經給了孩子全世界,卻為何最終失去孩子的心 文/黃惠娟 現代的有錢父母捨得花錢請印傭、補英文、上最貴的安親班,卻沒時間陪孩子……他們以為已經給了孩子全世界,卻為何最終失去孩子的心,也輸掉孩子的競爭力? 每天晚上,小學二年級的Angus,都必須坐在桌子前面,做一件一般小學生不會做的事情:撿綠豆。把一顆、一顆的小豆子,從一個碗裡撿起來,放到另一個碗裡。綠豆很小,反覆的做很無聊,有時候Angus會哭著跟媽媽說:「我不要撿了!」媽媽有時候會把綠豆改成花生米,但是Angus還是要每天晚上撿豆子。 這不是個虛構的童話,也不是個虐兒的故事。撿綠豆,對於Angus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因為他的手指肌肉缺乏拉動,不聽大腦指揮。 Angus的媽媽,在安泰人壽工作的李小姐,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就請了一位外傭打點家中大小事;Angus吃飯太慢,泰傭會餵;東西掉了,泰傭跟在後頭收拾;Angus出門時往板凳一坐兩腿一伸,鞋襪就自動套上腳。爸爸雖曾提議要讓孩子學習自理、做家事,但媽媽卻以「請傭人卻不讓他做事太浪費了」的理由峻拒。一路被伺候長大的Angus,上了光復國小後,先是安親班老師發現她的功課總是做不完,隨後級任老師也發現,她寫字速度慢得異常,後來醫生檢查,才發現Angus是因為太少自己動手,出現了手指肌肉無力的問題。Angus也因此挫折不已,開始頻咬指甲,越來越排拒寫字…… 為了矯正這個症狀,李小姐現在每天要親自陪孩子做撿綠豆遊戲,工作則形同半停擺狀態,彷彿過去少陪的時間要一一補回似的。更沒想到,矯正半年後,卻又發現Angus還得了AD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更令她擔心的是,小Angus一歲的弟弟也同樣有手指拉動不順的問題。讓她不禁反省自己過去讓外傭照顧孩子的決定是不是錯的。 • 第一種代理父母:外傭 孩子語言表達、自理能力出狀況 三十五歲的單親媽媽溫于惠經營一家廣告公司,也有一個寶貝女兒Luka。溫于惠平日以賓士及富豪汽車輪流代步,對Luka也從不吝嗇。再一個月即將滿五歲的Luka,每星期會收到媽媽送的一個芭比娃娃;她就讀內湖區最貴的全美語幼稚園,每月光是學費就要交掉兩萬二,為了讓她擠入即將開張的明星學區麗湖小學,還在內湖買了新家。 溫于惠什麼都幫孩子預先規畫,唯一做不到的,是擠出多一點時間陪女兒,只能請個印傭二十四小時陪伴。Luka快三歲才會說話,雖然印傭走後Luka不再老是一開口就嘰哩咕嚕冒出印尼語,但幼稚園老師還是發現,一串英文字到她口中,不論怎麼努力,就是不容易發清楚;心一急,唾沫就會細細流出,反而招致同學無情的取笑。 有錢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環境,卻沒時間陪孩子;在台灣進入少子化的年代,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時間卻反而變少。據主計處估計,台灣雙薪家庭(即夫妻兩人皆工作)占所有家庭戶數的四四•二%,若再加上超過一成的單親家庭,可以說有五成以上的家庭,極難全心照顧孩子。有錢無閒的父母湧現,各色「代理父母」也出現在我們社會,開始提供各色養育孩子的服務。 早年,台灣的小學到了中午,會出現許多幫孩子送便當的媽媽。現在,台灣的明星國小放學門口最新出現的景象,是幫孩子背書包、拎便當盒的瑪莉亞、蘇菲亞。 外籍傭人,已經成為台灣白領階層小孩很重要的代理父母。 根據勞委會九十二年的資料顯示,合法引進的外籍幫傭和外籍監護工總計十四萬四千名,其中絕大多數的監護工必須「一兼兩顧」,順便看顧小孩。其中,光是台北市就有兩萬多個家庭共聘用三萬五千多名外傭。 外傭帶小孩,早期有人以為可以增進孩子的英文程度。不過,隨著時間日久,各種副作用在孩子身上顯現,家長才發現,各種問題無奇不有。 例如,溫于惠的孩子Luka第一個出現的問題就是語言遲緩現象。而這是導因於父母沒有跟孩子說話,孩子欠缺模仿對象,刺激不足的結果。比台灣更早引入外傭、外傭比例也高達一成的香港就發現,香港有八%到一二%的兒童,有各種語言能力的障礙,包括發音欠準、詞彙不足、語法結構紊亂和語言交談困難等,而這些將嚴重影響兒童未來學業、社交甚至智能的發展。 外傭侍奉得無微不至的另一個副作用,是小主人因五體不勤,自理能力出狀況。 例如,Luka的阿姨就發現,她吃完東西後會把果皮或包裝紙順手丟給旁人,東西掉了也從不彎腰撿起,要出門時,經常會一屁股就坐在椅子上兩腳懸著,想要別人幫忙著襪穿鞋,自理能力幾乎是零。大姨說,可能是過去外傭怕她媽媽責罵,一路侍奉得太周到,給她養成的壞習慣。 外傭密不透風的照顧,引發的另一個現象,是造就一批「眼高手低」的小主人。 台北市外傭密集度最高的大安區仁愛國小,七點四十五分上課尖峰時間,常見黑頭車一部、一部,送來了一個個小主人,後面跟著一個背著書包、水壺、運動袋的外傭,一路跟到教室門口。「外傭不僅是挑扶,還是宅急便,東西沒帶火速送來,學生一副『I am your boss.』的神氣,」一年一班的級任老師王美蘭說。 王美蘭說,開學後她發現班上三十五名同學中,高達五分之一的小孩是外傭在照顧,而相處一段時日後她發現七個小朋友的共通點,就是被動、自理能力低落、合群性較低,也較無法一個人解決問題。「你叫他掃地時,他會說:『你幫我做啦,我明天送你東西』;做錯事處罰他時,他會先狠狠瞪你一眼,彷彿你借了什麼膽,」她說。 這個現象引發王美蘭的好奇,進而帶學生製作一個「異國好幫手,外籍幫傭在台灣」的計畫,並獲得網界博覽會金獎。根據王美蘭的調查,仁愛國小全校三千四百多名學生中,合計共有四百五十四位小朋友家中有外傭,平均每班有四到五位。 不過,最讓她擔心的是,她發現有些孩子會當著媽媽的面,亂告外傭的狀。「孩子若從小不養成尊重人的態度,不矯正說謊的習慣,到高年級就很難改了,」她說。 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很支持王美蘭的研究。他說,小學是扎根的時期,如果基本德性及能力沒有養成,未來的EQ及挫折容忍力一定低。「挫折容忍力低的孩子,易變成異常人格,會為整個社會、家庭及個人帶來傷害,」仁愛國小校長楊宗憲說。 • 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 父母逃避教養責任,孩子行為開始偏差 孩子進入小學後,第二種「代理父母」安親班就緊跟著浮出檯面。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在民國九十年做的《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在學兒童放學後到晚飯前這段時間,兒童回家有大人照顧者占七四.七%,較民國八十四年下降八.六個百分點。 反之,由「代理父母」照顧的數字遽揚。包括課輔、上才藝班,占二七.五%;保母照顧占一四.一%,甚至有四%回家完全沒有大人照顧。 固然安親班協助了上班族父母兒童下課後照護的需求,對很多家庭帶來正面的幫助,但卻也有越來越多父母,用安親班來逃避自己養育的責任。 彩琳在永和經營一家安親班,自己有一個六歲的兒子。近五年來,她發現父母要求安親班老師長時間代為照顧孩子的狀況日益頻繁。 有些家長讓孩子「寄住」天數可以到一個星期,甚至有個小孩乾脆白天在她安親班上課,晚上跟她回家住,長達兩年。最高紀錄是她家裡一次被托了三個小孩。彩琳是虔誠的基督徒,「星期天要上教堂,還有偶爾要回南部娘家,只好帶著一起走,被我爸爸罵得要死,他說:『這樣責任很重,你知不知道?』」她笑笑說:「我反正就是盡量,就當是他媽媽的備胎。」 揚志(化名)今年小學五年級,四歲開始就一路住在彩琳家。到孩子小一時,彩琳考慮到孩子有很多功課需要家長的互動,好意建議讓揚志回家住,但揚志的父母卻把他又丟給外婆,「結果孩子身上出現三種個性,在我家半夜不會尿床,在外婆家卻夢遊起床到處尿……孩子很聰明,他知道跟不同人互動,要用不同的方法,」彩琳說。 揚志功課不錯,但人際互動是他的致命傷。最近,學校老師發現,揚志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從小三、小四開始,就有偷東西的行為,通知媽媽卻也無力時時盯著孩子… 心理分析學家艾力克森(Erik Erikson)曾提出一個理論,認為一個人生命中必定會經歷八個階段,其中前五個階段,都會在十八歲以前經歷。 根據艾力克森的理論,零到一歲是建立信任感及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孩子隨時找父母隨時都找得到,就能得到充分的安全感。 二到三歲須建立自主性,亦即可開始訓練孩子簡單的自理能力,以為未來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礎,四到五歲是主動感,亦即孩子在嘗試作肢體或智能的各種學習時,必須給予正面的稱讚、肯定,才會鼓舞他繼續向外界伸出探索的小手。至於六到十一歲,則需奠定閱讀、學習或是協助做家事的習慣。這些都需要父母花時間觀察、陪伴、傾聽,更無法藉由代理父母來執行。 • 第三種代理父母:電腦 一旦上網成癮,難再拉回正軌 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指出,現代父母很矛盾,為了讓孩子更多才多藝,必須賺更多錢,為了賺更多錢,就越沒有時間陪小孩,把父母的角色交給「代理父母」。結果,每天回家後簽完聯絡簿就睡覺,完全沒有溝通時間,「孩子出狀況時,父母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黃迺毓觀察。 前一陣子的娛樂新聞,曾經報導藝人成龍,當年忙於工作,竟然連兒子已經小學畢業了都不知道,有一次還興匆匆的跑到小學要接兒子放學。這樣的例子或許極端,但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在九十二年年底發布的「台北市少年生活狀況及價值觀調查」中發現,十二到十八歲的少年,一天內有高達二三.七%的少年不曾和父親說話,說話時間在十五分鐘內的有三五.八%。 少輔會督導張淑惠指出,父母不陪伴孩子,孩子還小時,還只會被動的坐在電視機前,上了國中後,就會自己找人陪了。而網路世界就是孩子最可能去找,但卻是最難掌握、破壞力最強的第三種「代理父母」。少輔會近三年來,把資源及輔導重點轉至「網路成癮」的行為研究。「孩子回家後就躲到電腦前面,父母還覺得很欣慰,一直到成癮症狀出現,孩子已很難再拉回正軌,」張淑惠說。 致中(化名)原來是班上前十名的孩子,國二時還擔任班長。致中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學業要名列前茅,也期望做個出色的班長。學期中後,致中對身為班長卻無能為力管好班上的秩序感到很挫折,心中一直悶悶不樂。 平常很少跟致中交談的爸媽,並沒有發現致中挫折的情緒,只發覺他最近回家都沒什麼胃口,房門一關,宣稱要用電腦做功課,就閉門不出。爸媽也不以為意,還體貼的將飯菜送至房中。漸漸的,致中經常早上會起不來,有時根本就聲稱肚子痛不想去上課,一直到段考一落千丈,才發現孩子整夜都掛在電腦前面。致中的父母並沒有深入去了解兒子的問題,便逕自將家中的電腦收起來,沒想到以往個性溫和的兒子,找不到電腦後,開始大吼大叫,發狂似的拿起電視、花瓶亂砸一通,連祖宗牌位都被砸得落花流水…… 張淑惠分析,就像吸海洛因一樣,網路成癮症者,「你一旦不讓他碰電腦,行為就失控了,」張淑惠說。 全台第一個開設網路成癮特別門診的高雄醫學院醫師柯志鴻,就發現門診病人平均年齡早已從大學生往下移轉到國中及高中學生。柯志鴻針對高雄地區一千多位國中、高中學生進行訪談,結果很驚人。「五%到一○%的受訪者,有網路行為失控問題,」柯志鴻說。 現代的父母,常花大錢想透過外在的力量、訓練,增加孩子的未來競爭力,但當孩子缺乏陪伴,他們可能悄悄的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父母卻無從察覺。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教授洪蘭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前,最需要的是安全感。 她舉一九五六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靈長類學者哈洛(Harry Harlow)做了一個實驗,讓小猴子在兩個「代母」之間選擇。結果發現,小猴子寧可選擇沒有奶瓶但可提供安全感的絨布媽媽,而非有奶瓶但冰冷的鐵絲媽媽。 一個永遠讓孩子隨時都找得到父母,就是安全感的來源,也是所有人格的基礎。「有安全感,孩子就敢到外面闖天下,」她說。「孩子小時候,你不讓他隨時找得到你,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出事就不找你了。」 • 孩子缺乏陪伴,輸在起跑點 贏了財富輸了孩子,成功意義何在? 多數親子專家都同意,十二歲小學畢業前倘若根基沒有打好,不論是學習的規律、自制力或是安全感,國中之後要調整即極為困難。這些根基,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每天的陪伴、傾聽與談話。為了因應忙碌的雙薪家庭,兒童福利聯盟甚至提出一個「三三三專案」——每天至少:擁抱三十秒鐘、聆聽三分鐘、陪伴三十分鐘。「父母陪伴太少的結果,孩子長大後,也不易與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陪伴三十分鐘,不過是每天看一部連續劇二分之一的時間,但有多少家長做得到? 在一間精緻用心的高級療養院裡,年輕的醫學院實習生發現一位老先生經常性的沉默不語。費心打聽,才知道老先生曾是叱?一時的企業家,如今老先生終日憂鬱,盼望著繼承事業的兒子能夠移步來探探他,卻始終不能如願。善良的實習生輾轉聯絡上企業家的兒子,數度去電,告知父親的渴望,第二代企業家卻始終以事業繁忙為由推辭。老先生聞訊後嘆了口氣說:「你們別忙了!我是自作自受,誰叫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都讓他們給傭人帶…」 這是洪蘭親耳由實習生那裡聽來的故事。令人唏噓,也令人深思。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在千禧年時,曾公布台灣孩子這一世紀將面臨的十大挑戰,前兩項即為「成長的環境日益不安全和恐懼」及「家庭的功能逐漸失去保護傘作用」。如果因為缺乏陪伴,孩子成長出現差池,父母的成功與財富又有什麼意義? 如果,台灣有越來越多孩子的成長缺乏父母陪伴,台灣的競爭力,終究將產生何等危機?

萬聖節的由來

2005年10月31日
公開
14

萬聖節的故事 萬聖節英文單字 萬聖節的英文會話 萬聖節的由來 西元前五世紀,愛爾蘭的喀爾特族Celtic人,將夏末訂在10月31日,同時在這天慶祝新年。傳說中,每年到了這一天,所有時空的法則都會失效,使得陰陽兩界合而為一,因此,這是遊魂出沒找替死鬼的唯一機會。 為了不讓這些遊魂得逞,村民在當天晚上,都會打扮成鬼魂,在村莊各地熱熱鬧鬧的遊行,希望嚇走那些孤魂野鬼。在這傳說中最悽慘的部分是,當村民認為某些人可能被鬼附身時,就會將他綁在木樁上活活燒死,目的是要"殺雞儆猴",警告其它鬼魂離遠點。 隨著時間流逝,許多風俗習慣的傳統精神慢慢式微,到後來,裝扮成鬼怪或巫婆,變成只是一種儀式化的行為。1840年左右,愛爾蘭移民將萬聖節的傳統帶到美國,到了近代,萬聖節晚上,大家奇裝異服地上街狂歡,誰還擔心鬼魂附身的事。 至於夜裡,小孩子打扮成各種鬼怪,興高采烈地挨家挨戶去討糖果,在各家門口大喊"Trick-or-Treat!",不給糖?那你就等著我們的惡作劇!這種"合法的勒索",倒不是源自喀爾特族,有可能是從西元九世紀的歐洲風俗演變而來的。 在當時的習俗裡,每到11月2日的萬靈節(AllSoulsDay),基督徒就會到各村莊去乞求"靈魂之餅",這是一種方型的野莓餅。當遇到好心的人家施捨這種糕餅,基督徒就會為他死去的親人進行祈禱。當時人相信,即使是陌生人的禱告,也能幫助超度亡魂上天堂,因此一般人都不吝於施捨這種糕點。 Jack-O'-Lantern燈的典故(南瓜燈) 而萬聖節雕刻南瓜的習俗,則可能和愛爾蘭的民間傳說有關。據說有一個名叫傑克的酒鬼,曾經設計將撒旦騙上樹,並在樹幹上刻了一個十字架,讓撒旦不敢下來,結果魔鬼和他達成協議,保證從此不再前來騷擾,才得以脫身。據說可憐的傑克在死後,天堂和地獄都拒絕他進入。魔鬼給了他一小塊灰燼,讓他在黑暗的地獄中比較能看清楚路,他便將這小塊灰燼放在一個打了許多洞的菜頭當中,好讓它燒久一點。 後來蘇格蘭人的小孩便模仿他,挖空大頭菜,放入蠟燭.愛爾蘭人則是用 馬鈴薯或是大頭菜; 英格蘭則用甜菜;後來他們移民到了美國發現一個更好用的燈籠--南瓜Pumpkin!從此以後你看到的萬聖節裝飾,就變成了南瓜囉! 本日記框由 苡瑄的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