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jcc

日期

#Tag

走路治百病!日本醫學博士「28天健走法」,擊退高血壓、降血脂、減少壞膽固醇!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34

走路治百病!日本醫學博士「28天健走法」,擊退高血壓、降血脂、減少壞膽固醇! 非讀BOOK 非讀BOOK About 撰文者湯浅景元 2015-09-23瀏覽數:149158 +A -A 1回應 photos放大顯示 為了打造健康的身體,如果可以持續健走運動,大約4個星期就能看到成效。令人遺憾的,健走並非能夠立即見效的運動,必須花4個星期的時間,身體才會慢慢出現變化,逐漸轉變成健康的狀態。 第一個星期,先讓身體逐漸習慣健走這項運動。進入第二個星期後,可以感受到健走時體內的心臟脈動和呼吸感覺等。第三個星期,開始能一邊讓身體有活力地活動,一邊享受周遭的風景及蟲鳴鳥叫等。最後,第四個星期便成功塑造了健康的身體。想要達到上述的效果,請於每週健走3∼5天,請好好地善待自己、愛護自己,為了健康持續健走下去吧。 接下來將介紹針對不同症狀的四週健走計畫。此外,每個症狀都會特別介紹可以配合健走進行的伸展操或肌肉訓練等「附加運動(Plus Alpha Exercise)」。請依自己比較在意的症狀,選擇適合的健走行程並徹底實踐。 高血壓患者的四週健走計畫 為了預防和改善高血壓的健走,必須以相當於散步的速度,悠閒步行30分鐘以上。 輕鬆悠閒的步行,可以消除身心壓力,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可以的話,請選擇風景優美的自然環境如公園等,效果會更加倍。 雖然是以輕鬆悠閒的速度行走,但是如果能走超過30分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脂肪燃燒,並達到預防和改善高血壓的成效。 不需要太拘泥於健走的姿勢,只要輕鬆自在地擺動手腳即可。 高血壓患者的最佳健走時間 photos放大顯示 1. 請於早上10點到下午9點健走,較不會造成心臟和血管過度負擔。 2. 盡量避免容易引起血壓急速上升的清晨時段。 3. 避免晚上9點以後健走,容易因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上升。 高血壓患者的健走行程表 第一週 • 為了習慣緩慢的步調,請用比平常慢的速度走15分鐘 • 欣賞沿途風景,放鬆心情 第二週 • 拉長健走的時間 • 用比平常慢的速度走20∼30分鐘 • 自然擺動手腳,無須刻意 第三週 • 用比平常慢的速度,悠閒地走20分鐘 • 途中停下來做做小腿的伸展操,消除生心理的緊張 • 健走時請保持均勻緩慢的呼吸 第四週 • 以心臟和呼吸都感到最舒服的速度,步行約30分鐘 • 途中停下來伸展一下小腿,或看看風景。保持身心放鬆,不須拘泥「持續走完30分鐘」,中途的適度休息也是很重要的。 因應高血壓的附加運動 小腿的伸展操 • 促進末稍血液循環,可預防及改善高血壓 • 除了健走途中,工作空檔也可以做做小腿伸展操 photos放大顯示 1. 右腳往前跨出一大步。 2. 雙腳腳底完全貼地,後腳膝蓋伸直,前腳膝蓋彎曲。 3. 後腳小腿充分伸展,維持這個動作約20秒。 4. 左右腳各重複相同動作2~3次。 深呼吸 • 深呼吸可以舒緩亢奮的交感神經,具有降低血壓的效果 • 感覺精神緊張時,請做深呼吸 photos放大顯示 1. 用鼻子慢慢吸氣。 2. 等吸足了氣,再用嘴巴慢慢吐氣。 3. 相同動作重複5次。 血脂異常患者的四週健走計畫 血脂異常是指血液中膽固醇和中性脂肪過多的狀態,為了預防或改善血脂異常,必須減少壞膽固醇和中性脂肪,同時增加好膽固醇。血脂異常的患者應該以全力之50%的強度,在呼吸不會感覺吃力的狀態下,快步健走15分鐘以上。可以的話,一週至少走3天,每次至少30分鐘。隨著運動量增加,效果也會加倍,所以建議可以增加健走的天數。 除了運動之外,也要注意飲食不要過量,增加膳食纖維,克制甜食、高膽固醇食品(雞蛋、鱈魚卵、魩仔魚、鮭魚卵、海膽等)的攝取等,也有助於改善及預防血脂異常症。 血脂異常患者的最佳健走時間 photos放大顯示 1. 中性脂肪上升,即飯後一小時為健走的最佳時段。可以的話,請於每次飯後進行健走運動。 2. 運動量越大,效果越好,因此飯後一小時以外的時間,也可以健走。 血脂異常患者的健走行程表 第一週 • 用比平常稍快的速度走15∼20分鐘 • 手腳微微大幅擺動,以增加運動量 第二週 • 用比平常稍微快的速度走25∼30分鐘 • 手腳微微大幅擺動,以增加運動量 第三週 • 在呼吸不會感到吃力的狀態下,快步走20∼30分鐘 • 手腳微微大幅擺動,以增加運動量 第四週 • 在呼吸不會感到吃力的狀態下,快步走30∼60分鐘,每週走180分鐘以上 • 手腳微微大幅擺動,以增加運動量 因應血脂異常的附加運動 深蹲運動 • 大範圍活動下半身肌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可預防及改善血脂異常症 • 飯後或健走前做,效果都很好 photos放大顯示 1. 兩腳張開與肩同寬。 2. 雙手與肩同高,伸直讓身體保持平衡。 3. 膝蓋彎曲,至大腿與地板呈平行時,再伸直膝蓋,相同動作重覆10次,進行2∼3組。 動用全身的有氧運動 • 可藉由有氧運動減少多餘的脂肪,預防及改善血脂異常症 • 和健走一樣,於飯後進行 • 從事游泳和騎腳踏車等運用全身、長時間活動身體的運動。 • 對於競賽型的運動項目,不要過度期待它的治療效果,此外競賽型的運動也具有危險性,因此最好避免。 書籍簡介 書名:超健康對症健走法:治百病,就靠走路,改善效果驚人!四週擊退三高、預防失智、遠離心臟病 作者:湯浅 景元 出版社:繪虹企業 出版日期:2015/09/01 湯浅景元 中京大學運動科學部教授、中京大學研究所體育學研究科教授。    1947年出生於名古屋市,中京大學體育學系畢業,東京教育大學研究所體育學研究科修畢後,於東京醫科大學學習,更獲醫學博士、體育學碩士。    現兼任名古屋市教育運動振興事業團評論員、豐田市運動推進審議會委員等。做為中京大學溜冰社團社長,也擔任隸屬於該社團的浅田真央選手們等花式溜冰選手的培訓。除了在大學擔任教職以外,也積極根據自己對一流運動員的動作所做的研究、心得等為基礎,指導任何人都能身體力行的健康方法。藉由教書、演講、電視節目等方式,努力推動健康運動之重要性的普及。

父母的暗示將成為孩子行為的預言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42

父母的暗示將成為孩子行為的預言 作者:Mella 比馬龍效應 親子教養 正面管教 瀏覽人次:4,3592015/09/18 「我們家兒子從來就沒有適應的問題,到新環境啊、上各種的課程啊從來就不會哭,如果哭就是一定是別的問題(有人欺負他),絕不可能是分離焦慮…」(所以當孩子哭鬧不停時,就會順著爸媽的說法,告訴爸媽學校有人欺負他) 「老師因為他害羞所以他不敢叫你,你再給他一點時間,在家裡都不會這樣啊,XX你就是害羞對不對?所以不敢和老師打招呼對不對?」(所以就算有一天孩子想開口問早,聽到大人的暗示又低下頭來繼續沉默了) 甚麼是「比馬龍效應」? 有聽過比馬龍效應嗎?所謂比馬龍效應,就是期望的應驗;當我們對自己有所期望時,這個期望總有一天會實現,這就是所謂的「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而稚幼的孩子對自我還沒有辦法做出太具體的期望時,爸媽、成人的期望,往往就會成為孩子自我形塑的標準。 在1966 年於美國推行的一個有關教育心理的「比馬龍效應」實驗中,研究人員在一批小學生當中,先測試他們個別的智商,再隨機抽出20%為實驗組,然後對教師聲稱這批實驗組學生是「資優兒童」。大約一年後,研究人員再為這些實驗組學生測試智商,發現平均增長率明顯高於其他學生。(摘自網路) 爸媽當然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成人,這點無庸置疑,但卻常聽到許多爸媽習慣性地用孩子的過去式限制了他的未來式,不論是出於為孩子找臺階下,還是想要表達自己對孩子的充分了解,但聽在孩子的耳中就像是魔咒般的有用,因為爸媽就是他們最重要的依附者,賴以生存的對象,因此當他們有意無意聽到爸媽對他們的描繪時,不由自主的就會跟著去做了。 但是否有想過孩子每天都在長大,每天都可以很不一樣,父母的這些暗示,是否也常是孩子正面行為難以建立的原因呢?尤其當這些暗示又是充滿負面的訊息時(你就是這樣、你就是不行、你不可能做得到…),不難發現孩子很習慣的就接受了爸媽的暗示,照著爸媽寫好的劇本走,不但剝奪了孩子發展的自主性,更設限了孩子許多未來的可能性。 給予正面合理期望 孩子可以很不一樣 我們在教學現場也常看見分離焦慮早已處理完畢的孩子,還在跟爸媽哭鬧著不肯進校門,但事實上當老師理性的對待同理,用尊重、相信的口吻表達對孩子的期望,神奇的事就會發生了,孩子隔天就可以收起情緒,自信平穩地進入學校,因為他聽到了「相信」,因而改變了對自我的期許。 另外也要特別提醒爸媽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討論他負面行為的問題,記得先把孩子支開,再和太太、先生或老師開始進行溝通,當我們給孩子的都是堅定的規範、合理的要求與正面的期許時,才能讓比馬龍效應發揮它最好的的效果。 請不要忘記如果我們給孩子的期望比他能做到的再高一些,他們就會努力達成;如果總給孩子低於水準的期望,孩子就會沉下去了,父母的暗示很容易就成為孩子行為的預言,你給了孩子甚麼樣的暗示呢?

任何事都需要累積,提升自己一天做事效率的12件事!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9

任何事都需要累積,提升自己一天做事效率的12件事! 19 三月 2015 心理勵志, 職場工作 知識家編輯部 V0HMOIS7LF 只要連結更多機會,累積小成功、小實績,就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 松浦彌太郎,《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意思是很多事情都需要不斷的累積,甚至有些事情要好幾年才能看到結果,無論是事業、財富,還是感情,都需要不斷累積,只有累積才能聚沙成塔。 因此,每天只能盡力累積,做最多的事,才能達到自己想達成的高度。 任何事都需要累積,提升自己一天做事效率的12件事! 1.早起 這聽起來可能沒什麼,但早點起床能夠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完成更多事情以及任務。每天的早晨也是自己最專注的時刻,這時間做事會非常有效率。 2.善用便條紙 把你想做的事寫在便條紙上,然後把它張貼在各處地方,讓自己隨時可以看到,這可以用來提醒你那些很重要的事,以防你忘了它們;每天看著你的目標會讓更充滿動力。 3.看勵志影片 讓我們面對現實吧,你很難一直保有動力,隨著時間的增加,你的動力會隨之減少,但有些方法可以增進你的動力,例如看勵志影片就是一個好方式,你可以變得更正向。 例如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在TED上的演講就很值得一看。 4.關掉電視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一天之中做更多事,變得更有效率,那就關掉電視吧,它浪費了我們人生大好的時光,卻沒讓我們有太多收穫。 5.一定要吃早餐 三餐之中,最重要的一餐就是早餐了,每天都吃早餐可以讓自己整天工作變得更有精神、更專注,做事也變得更有效率;養成每天都吃早餐的習慣,你做事將會變得更有效率。 6.寫下每日的目標 沒有什麼比完成「待辦事項」列表中的工作事項,更能幫助你達成目標了,把你每天的目標寫下來,只要完成就從清單中劃掉,這會讓你更有動力。 7.別太頻繁檢查電子郵件 當你不斷地檢查和回覆電子郵件,你就會分心、工作效率會變低,事實上,你不用特別頻繁地檢查電子郵件,只要確保自已在時間內回覆與檢查電子郵件即可。 8.運動 研究顯示,運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運動會分泌一種物質,讓自己的心情變得更愉悅,所以運動除了能提升自己一天的工作效率之外,還能讓心情變得更好。 9.減少通勤時間 研究顯示,住家離工作地點距離較近的人,會比較快樂,如果現實狀況允許,不妨就搬到離住家近的地方,除了可以減少通勤時間,還能讓自己變得比較快樂。 10.做一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 認識陌生人可能讓你感到不舒服,主動進行陌生開發可能讓你感到不舒服,無論是什麼,多做一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事,你會成長的更快。 11.經常閱讀 閱讀幫助你瞭解更多、拓展你的知識,要在有限的生面裡做更多的事,你需要的是大量的閱讀,在短期間投資閱讀,將替你長期帶來長久的效果。 同時,閱讀也可以幫助你產生新的想法、有更多的靈感。 12.早點睡 如果你總是喜歡工作到半夜,你應該試著改變這個生活習慣,並開始早點就寢。早點睡並不會讓你做得更少,你只要早點起床,反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你真的想最大限度地利用你每天的24小時,就應該養成早睡的習慣。

已讀不回才好!不要養成這些被科技寵壞的工作習慣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5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已讀不回才好!不要養成這些被科技寵壞的工作習慣 以電子郵件傳送這篇文章 BlogThis! 分享至 Twitter 分享至 Facebook 分享到 Pinterest 無論對發訊者還是收訊者來說,「已讀不回」這個科技現象相信都讓不少朋友感到困擾。在 LINE 或 Facebook 上,看到對方讀了我的訊息卻遲遲沒有回應,心裡猜測各種可能,讓雙方都感受到壓力。 但其實在工作的處理上,「已讀不回」說不定是一個正確的工作方法,就如同我在「我們真要用 LINE 談論公事嗎?小心即時反害了工作效率」這篇文章所討論的:「即時」並非總是有效的工作方法,「已讀不回」這樣的態度反而帶來了一些好處: 1,留給彼此思考的空間。 2,留給彼此先做手邊事情的空間。 對方知道了,但還在想。彼此互相留下溝通的空間,才是更好的科技使用態度。 在這樣一個案例上,科技縮短了我們彼此聯繫的時間距離,但人與人之間彼此呼吸的空間距離不能因此被壓縮,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反思「運用科技工具的意義」,以及追求「身而為人的工作生活價值」,那麼很有可能就被便利工具給「慣壞」了工作方法。 科技為我們帶來效率的同時,為什麼也伴隨著讓人感到焦慮、混亂等壓力的副作用,本以為創造新秩序的科技,卻反而讓自己失序疏離? 這時候我們需要一些反省,去找到「更節制」的科技應用方法,懂得利用他,但是避免被自己使用的工具牽著鼻子走。 相信常看電腦玩物的讀者都知道,我是一個科技的使用狂,所以我也對這樣的副作用感受特別深,並且常常像今天這篇文章一樣去反思:「自己有沒有被科技寵壞了?」嘗試著在這樣的思考中,找到生活與科技的平衡。 一、收集資料太容易,於是我把什麼資料都收集 當各式各樣的資料都上了網,當有許多科技服務可以幫我們儲存網路資料,找資料和收集資料都變成一件更加簡單的事情,例如我最愛用的 Evernote ,就是最好的收集工具。 這些數位資料不像紙本資料那樣占空間,似乎有用無用反正資料堆積起來,也不會有容量或效能上的負擔,那麼是不是這樣就可以無限制的收集呢? 當被這樣便利的科技工具慣壞了收集「品味」後,我們遇到的真正問題不在於收納不下,而在於資料「缺乏辨別度」、「缺乏行動力」。 延伸閱讀:小孩也會的 Evernote 關鍵技巧,10分鐘速成 [活動簡報] 雖然數位空間可能沒有我們實體書房那麼小,但是當我們瘋狂收集,無論大小,不像以前因為空間有限而會去思考資料如何使用?何者重要?那麼我們將面臨收集了一攤死資料,卻無法在真正的工作上從這堆資料裡找到真正的啟發,觸發真正的行動。 二、檔案攜帶太容易,於是我每天都想回家還可以工作 雲端同步服務是一個太棒的發明,有了 Dropbox ,公司做到一半的工作,回到家裡就能繼續接著做,所有資料不需要自己複製更新,透過網路,在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台電腦,都可以保持一模一樣的工作狀態。 延伸閱讀:在雲端工作、數位生活中節省與擁有更多時間的方法 這看起來讓我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了!確實方便,但是我們的心態上可不能把這樣的方便當作隨便。 如果因為這樣而想著,那我在辦公室就做到一半,剩下的回家再做。那麼我們的時間安排就會因此而錯亂,不是說回家就不能工作,而是應該要把家裡的時間留給自己,多做一些對自己更有意義的工作才是。 在這個隨時都能工作的雲端、行動時代,我們不能被便利的科技打亂了自己的「時間意識」,反而我們要更加強化自己的時間意識,把「對自己真正有意義的時間」獨立出來,留給自己。 三、接收新聞太容易,於是我都用看新聞打發時間 從第二點繼續延伸來看,有太多科技的方便,會打亂我們原本應該有的時間節奏。 其中一個很大的盲點就是「便利的新聞傳遞」,這當然是優點,很多重要的事情因此可以被發聲,透過社群、媒體、網路、部落格等的不斷更新,形成一個訊息更加開放流通的世界,提供我們更多思考與發現的機會。 但是,如果說因此當我們無聊時為了打發時間,就打開社群、媒體,無目的、無意識的瀏覽新聞呢?這時候其實會大大的削弱我們的時間應用能力。 新聞或許重要,但對你我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新聞只是閱讀,或許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你會產生行動的契機,但最根本的還是要「去行動」,也就是去真正的完成一件事情,讀新聞是不會讓你的事情完成的。 四、接收通知太容易,於是我隨時都在接收任務 以前要傳遞訊息給別人很麻煩,現在只要發一封電子郵件,對方的手機裡可能就彈出通知,接收各式各樣的通知變成一件非常容易的高科技行為。 但是,接收通知的便利,不代表你要隨時讓自己處在一個接受任務的狀態。這跟看新聞一樣,如果說所有時間都花在源源不絕的新聞、斷斷續續響起的通知上,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要去執行工作呢? 所以科技的便利,要回歸我們自己對時間節奏的掌控。 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只是在接收任務的人,更不要成為一個隨時都在接收任務的人,要把時間留給執行任務,所以即使你可以設定讓通知用科技方法彈出來提醒你,但是你可以不要這樣做,找回對自己的主控權。 延伸閱讀:今天開始關閉、移除、視而不見那些新訊息提示誘惑 五、在線溝通太容易,於是理所當然認為彼此都在24小時待命 就像本文開頭所說的「已讀不回」問題,其實不一定是問題,反而可能是一個正確且健康的工作方法。 現在的溝通工具太多了,要立刻展開討論太容易了,想要線上開會馬上就能上線,問題是,大家回想自己平常公司開會時最常遇到的問題:開了兩三個小時的會議,但裡面有太多無法聚焦、偏離主題、事後也無法產生意義的討論。 便利的科技溝通工具,讓回覆訊息成為十分容易的事情,如果這是一個聊天室更加容易一下子就聊開,但是真正要決定的重點可能遲遲未定。 溝通很重要,但不能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討論上,也不能認為彼此應該隨時都處在「可以討論」的狀態。這是使用科技工具時非常重要的「時間反省」,什麼時間溝通好?難道深夜想要事情也要傳訊息?花多久時間溝通好?是不是應該先想好重要再討論? 六、獲得內容太容易,於是在好好消化前先按讚再說 這個網路上不缺少好內容,每天社群上按讚分享的文章中,一定有很多佳作,但是這些好內容也一定遠遠超過我們正常能夠負荷閱讀的數量。 但是按讚分享太容易了,我們常常在便利科技的驅使下,寧願按讚分享 100 篇文章,卻沒有真的好好讀完 1 篇文章,並且深入的思考,產生自己的想法。 不要讓科技慣壞我們的閱讀胃口,我們不是按讚的機器,而是要在閱讀中找意義的活生生人類。 小結、我們有太多事情可做,卻沒有找到重要的事情先做 在這個愈來愈多人擁有智慧型手機、平板、筆電、網路的時代,我們要找到可以做的事情太容易了,科技讓我們永遠不會無聊,永遠都有新的資訊、新的任務、新的玩意。 但是,如果讓這些新的東西牽著鼻子走,有新資訊就看一下,有新任務就做一下,但是我們沒有回頭去想想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事情是什麼? 那麼即使有一台可以打開 100 個視窗也不會 LAG 的電腦,也無法因為高效能而讓工作、人生高效率。 就如同之前我寫過的兩篇文章的反思,也一起提供給數位科技時代的工作者一起思考看看: 為什麼隔離干擾也不會讓你專心?關於專注的5個思考 [雲端工作] 事實上,我認為你不能依靠任何數位、網路工具 轉貼本文請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異塵行者),並附上原文連結:已讀不回才好!不要養成這些被科技寵壞的工作習慣

你應該大膽結交這七種類型的人!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6

你應該大膽結交這七種類型的人! 8 二月 2015 人際關係 知識家編輯部 你的人生看起來如何,除了取決於出身背景、學經歷,甚至是自己的選擇與努力之外,你可能不知道,你所交的朋友,對你的人生面貌,也有很大的決定性。因此,選擇朋友,就像選擇命運,改變交友的方向,也能改變你的命運! —— 卡琳.福洛拉,《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你是否漏交了某個朋友?」 人際關係是幫助我們事業上更成功的最大助力,人天生脫離不了群體。但我們也應該謹慎結交朋友,結交那些可以讓你變得更好的朋友。選擇朋友,就像選擇命運,改變交友的方向,也能改變你的命運! 你應該大膽結交這七種類型的人! 類型一、人生導師 1477899923_5fb736f33c_z 你的人生導師可能年紀很大,他們充滿智慧,他們能在你感到無助的時候,給予你充滿智慧的建議,他們可能是很成功的企業家,也有可能是學校的老師,他們無法成為你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但卻能成為給予你建議的良師。 類型二、優秀的前輩 7631373988_f00a0db522_z 優秀的前輩可能是你的學長,或是公司遇到的前輩,他們總是勇往直前,不斷的追逐自己的夢想,從他們身上你可以明顯感受到一股企圖心,他們常常在人生的馬拉松裡超前進度,他們是不斷追求自己更好的人生的一群人。 多與優秀的前輩交往,能帶給你想像不到的收穫。 類型三、能激勵你的同輩 6572328233_7058b5b07b_z 你身邊可能有一兩個優秀的朋友、同事或同輩,他們是傑出的朋友、在職場與你一起奮鬥的人,多多跟這樣的人交往,他們會是你最好的職場朋友與競爭對手,他們能激發你的競爭心,同時也是你遇到問題時,可以請教的對象。 類型四、擁有某種專業的朋友 6553195897_7b8c235435_z 《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的作者大前研一指出:「如果能擁有比以往更高超的專業知識、技能和道德觀念;秉持顧客第一的信念;好奇心和向上心永不匱乏,加上嚴格的紀律,這樣的人就可說是專業。這種要求太嚴格嗎?我不這麼認為,甚至覺得還不夠。」 擁有某種專業的朋友你一定要結交,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通常就是最能幫助你的一群人。他們可能專精於技術、工程、金融、法律等各項領域,多多結交這類型的朋友,他們會是你請益的最好對象。 類型五、死黨 8319474941_0fa05c0fcd_z 職場或學生時代的同學,謹慎結交這些人,其中的某些人可能成為你的死黨,成為你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他們是你談天說地的好對象,也是在你難過、無助時,可以給予你關心的一群人。 類型六、發自內心善良的人 4563405626_bbb1153905_z 所謂的善良,便是心存善念、抱有同理心、打從心底關懷他人。善良是人類最大的美德之一,多跟這種人結交,他們很可能就會變成你的死黨。 發自內心善良的人一定要結交,他們能讓你的內心也跟著變得更善良,而善良正是這世界上最欠缺的事物之一。 類型七、志向遠大的朋友 11220931254_69f7be6181_z 《於是,我開始搞懂我自己:30歲一切都還來得及,妳是30花開還是30花謝?》的作者南仁淑指出:「朋友就像紅酒。如果在一起越久越覺得發酸,那麼她大概不是妳真正的朋友。這樣還不如放下執著,瀟灑邁向另一個世界。」 你生活中可能有某些志向遠大的朋友,在他們身上你可以看見什麼叫做抱負,多跟這樣的人交往,可能會帶給你意外的幫助。

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12

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 24 十一月 2014 心理勵志, 書籍導讀, 職場工作 知識家編輯部 to_be_interesting 《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的作者潔西卡•哈吉指出: 如果,每天放眼望去的世界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也分辨不出事情的差異時,那麼,你需要的是腦袋重開機,做個有梗的人。如果你很有梗,人們會注意你,希望和你共事、合作,你會因此得到回饋。當你遇到困境時,也能用更好的解決方案脫困,進入更高的層次和境界。 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 一、探索世界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上,永遠脫離不了學習與了解。如果你不勇敢走出去,便很難體會這世界有多大。 out_of_comfort_zone 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情,幾乎都發生在你的舒適區以外的地方,試著常常跳脫你的舒適區,就能夠讓更美好的事物發生。 time_things-done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有限的生命中,只要你做得事情愈多、貢獻愈多,老了就更能夠感到滿足,多替自己創造更多價值,就能愈不後悔。 二、分享心得 安妮•迪拉德曾說:「如果想把你學到的東西藏在心裡不分享給別人,這樣不但可恥,還會有毀滅性的結果。但凡是你不願意敞開心懷、掏心掏肺給予的知識,你終將會失去。某天你打開知識的保險箱,只會發現塵土。」 shared_found 當你跟別人分享的同時,你也在學習,這讓你變得更聰明:若你不分享,就不會讓你變得更好。 三、做些什麼,什麼都好 潔西卡•哈吉指出: 不合胃口,就別吃;沒有好感,就別約會;索然無味,就別參加。如果一想到沮喪:別研究、別撐完、別投入生命。如果對你不重要:切莫只因它對別人重要就去做。你會感謝自己的。 procrastination_indecision 有時,最大的風險便是什麼都不做。你越少的猶豫以及拖延,人生就能越好。相信你的直覺吧,做就對了! 四、接受你的怪 別害怕展現自己的個性,不對「作自己」感到擔憂,你的獨一無二就是你這個人最好的特色,不要隱藏自己,而是忠於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五、找個堅守的理想 不想做的人,會找到一萬個不去做的理由;真心想做的人,會找出一個去實現的方法。 《兩分鐘作決斷》的作者千田琢哉曾說: 守時和實現夢想一樣。實現夢想的人,能夠克服所有的藉口,實現自己的夢想;無法實現夢想的人,能夠找到各種藉口,為自己無法實現夢想開脫。 reward_risk A:Boredom乏味 B:A biography worth reading值得閱讀的傳記 C:Ponzi scheme sales pitch龐式騙局銷售術 D:Danger危險 如果你現在仍然處於平凡,拿你的平凡去冒險,就能夠漸漸變得不平凡。 六、別自以為是 《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的作者潔西卡•哈吉指出: 自大會妨礙構思。如果你的傲慢比專業更明顯,你就會讓人避之唯恐不及。 許多人所學、所知有限,以為自己眼中所看到的就是一切,殊不知外面的世界大的我們無法想像。自大的心態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並且會使人想遠離你。 七、去嘗試看看 貝佐斯曾說:「現在不試,80歲時會後悔沒去嘗試;現在試了,就算失敗,80歲時會引以為榮。」失敗了,你可能會難過、失望;但如果不試試看,那麼就一點機會也沒有。 即使嘗試過後失敗了,也比什麼都不嘗試要好得多。不要害怕嘗試失敗,失敗也不代表人生就此完蛋,但不嘗試就什麼機會都沒有。 八、擺脫跟風 《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的作者潔西卡•哈吉指出: 利基愈小,被抄襲的空間就愈小。如果你想變得有趣,請致力發展細節,而非通稱。 value_rarity 當你做得事都跟別人一樣,你就不具有獨特性,而是一個跟隨者(follower)。 九、有種一點 勇敢是明明知道很可能會失敗,卻仍然積極行動。如果你不勇敢走出去,便很難體會這世界有多大。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為沒有意義的事而忙碌,那就改變吧,別再為任何你看不到價值的事情奮鬥了。 十、別理毒舌人 面對與你爭論的人,最好的回應方式就是拿出行動與成績給對方看,口舌之爭永遠是下下策。大部分周遭的人,總是慫恿你產生悲觀的想法,講出悲觀的話。人們更喜歡講別人倒楣的故事,當你想做出一些新鮮的事時,他們就喜歡列舉很多失敗的經驗,想讓你放棄。這是因為人們都有希望別人和自己停留在同一個起跑點的心理。 do_and_not_do 《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的作者潔西卡•哈吉指出: 乏味是安全的,而眾人也都叫你循規蹈矩。愛數落、愛潑冷水的人是那些本來可以有所作為、但終究沒有作為的人。他們是因為你冒險犯難而怨恨你。 別聽那些喜歡數落你、認為你做不到某件事的人,除非你想跟他們一樣。

「逃」是一種技術,當你碰到這六種情況應該盡快逃離!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5

「逃」是一種技術,當你碰到這六種情況應該盡快逃離! 7 二月 2015 心理勵志, 職場工作 知識家編輯部 7501044636_82f1d6beea_z 逃跑,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為了更接近理想生活的必要過程。 —— 橫山貴子,《逃,是我贏的方式:不斷換工作的職場逃兵,如何變成連鎖餐飲大老闆?》 「逃離那些不愛你的人。」 「逃離那些破壞你人生的事物。」 人生,有時候必須學著逃跑,逃跑不代表懦弱,而是一種為了讓自己更好而見機行事的表現。例如當你處在一個無法讓自己成長的地方時,你就必須勇敢逃跑,因為停留的越久,你所浪費的人生越多,逃去能夠讓你成長的地方,反而讓你變得更好。 「逃」是一種技術,當你碰到這六種情況應該盡快逃離! 一、「逃」離給你不好影響的人 你一定有碰過一些人,他們總是帶給你不好的影響,無論是行為上,還是情緒上,碰到這種情況趕緊逃,逃得越遠越好。《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的作者卡琳.福洛拉指出:「你的人生看起來如何,除了取決於出身背景、學經歷,甚至是自己的選擇與努力之外,你可能不知道,你所交的朋友,對你的人生面貌,也有很大的決定性。因此,選擇朋友,就像選擇命運,改變交友的方向,也能改變你的命運!」 逃離讓你變得更差的人,然後擁抱讓你變得更好的人,你的人生就會變得更好。 二、「逃」離一份你不喜歡的工作 與其選一份你討厭的好工作,不如選一份你喜歡的工作,工作不應該僅僅只是領薪水,而是能夠從中找到樂趣、樂在工作。如果你正在做的這份工作不是你真正喜歡的工作,就趕緊逃離,逃得越遠越好。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若是無法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就會過得很痛苦。 三、「逃」離壞的習慣 生活中無論是好的習慣還是壞的習慣,它們都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好的習慣能幫助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好,,壞習慣卻能讓我們破壞自己的人生而不自知。當你能夠逃離某個「壞習慣」之後,你的人生就開始有了很大的進展。 「逃離壞習慣」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 四、「逃」離無法讓你成長的地方 人生最浪費時間的,莫過於待在一個你無法成長的地方。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學習方面,當你處在一個讓你成長停滯的地方,就必須趕緊逃離,逃到另外一個可以讓你成長的地方。 一份好的工作應該具備能夠讓你「不斷學習」的條件。 五、「逃」離你的壞情緒 你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往往反應你如何看待自己生活周遭發生的事物,你處理情緒的好壞能夠決定你人生的好壞,養成優秀的處理情緒能力,就能替自己帶來好的人生。 吸引力法則這麼說:「好的事情會吸引好的事物,糟糕的情緒會吸引糟糕的事物。」,因此,隨時讓自己擁有好的情緒,才能夠遠離不好的,並且吸引好的事物進入你的生命中。 當你面對壞情緒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逃離你的壞情緒,將重心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恣意任由情緒干擾你的工作。 六、「逃」離你不想要的人生 「你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就是你一直夢寐以求的呢?」 如果這個答案是否定的,你應該做的是想辦法改善現況,你可以試著調整現有的作法,如果是方向錯了,那麼你應該趕緊調整你的人生方向,重新設定你的目標,然後擬訂計畫,讓人生重新上軌道。 勇敢「逃」離你不想要的人生,然後「朝」你想要的生活地方駛去。 參考書籍: 逃,是我贏的方式:不斷換工作的職場逃兵,如何變成連鎖餐飲大老闆?

情緒的力量:控制情緒,改變人生,做好這十件事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6

情緒的力量:控制情緒,改變人生,做好這十件事 24 十一月 2014 人際關係, 職場關係 知識家編輯部 5847295876_44f4d11355_z 《還好,我們可以練習快樂》的作者拉法葉•桑當德魯曾說: 改變是可以學習的:首先,要學會克服情緒的障礙,擁有健康的心智,才能有感動的人生。 情緒看似簡單,但卻能掌控我們的人生;情緒看似平常,但卻能左右我們人際關係的好壞。你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往往反應你如何看待自己生活周遭發生的事物,你處理情緒的好壞能夠決定你人生的好壞,養成優秀的處理情緒能力,就能替自己帶來好的人生。 一、做情緒的主人 舉例來說有甲、乙二人,同樣在同一間公司的同個部門上班,兩人都因業務關係會受到其他部門的其中某人刁難,甲的個性好勝,不喜歡被刁難的感覺,總是想回應、抨擊對方,乙則是覺得沒什麼,總是冷靜以對,以和平的方式處理。 雖然這看似沒什麼,但甲的情緒處理能力卻明顯低於乙,甲的處理方式可能埋下往後災難的根源,乙卻能慢慢改變另一部門的人的態度。每個人平時如何處理外在事件發生時的反應,往往就能左右未來的發展,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別被其他人左右了自己的情緒,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能夠讓自己越來越好。 二、控制情緒,解放心情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情緒無法避免,但卻能被控制,當壞情緒發生時,如何讓自己沉著以對,而不是變得更焦躁不安。情緒的控制有時候是天生的,有些人天生就是情緒處理的高手,能夠理性對待,不容易發脾氣;雖然如此,但控制情緒卻是可以學習的。 三、避免壞情緒將你導向「失敗」 「壞情緒」通常具有毀滅性的力量,能夠將你的人生帶向另一個低潮,若你恣意的讓壞情緒擺佈,很容易就讓自己的人生越來越糟糕。 壞情緒容易導致失敗,它讓你在面對事情時失去了冷靜,也破壞了你的人際關係。 四、冷處理的藝術:事緩則圓 當你正處於某個尷尬或緊張的時刻,不妨慢點處理,這便是所謂的「冷處理」,有些事情你越認真別人就認為越嚴重,你越輕鬆自然的對待,別人就會認為你是無心的。 有些事情緩一緩,就能夠消緩自己與旁人緊張感。 五、站在他人角度思考 威爾.鮑溫在其著作《不抱怨的關係》裡指出: 生氣是負面的能量,不會因為把怒氣丟給別人,你就不生氣了;你反而會增加對方的不快,而他們的不快又會回過頭來跟你的痛苦攪和在一起。利用抱怨來發洩怒氣並不會減輕不快,反而會讓情況更加惡化。 我們無法認同對方的觀點有時來自於,我們只顧著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事情,若我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就能夠理解對方為何會這麼做,就能夠找到溝通的橋樑。 六、坦然接受自己 徐重仁曾說:「人生要過得坦然、自在、快樂,必須從自己內心世界開始改變起。」放下就是不惦懷過去、不讓過去發生的事影響到今天的生活,坦然接受自己,就是無論自己的優點、還是缺點,都一併接受最真實的自己。 當你坦然地接受自己,彷彿就能夠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心中瞬間就能夠變得暢然許多。 七、學會「愛自己」 《每一天練習照顧自己》的作者梅樂蒂•碧緹指出: 學習重新生活與重新去愛,指的是找到平衡。學習去愛,同時也過自己的生活;學習去愛,但在情緒上不受我們所愛之人牽絆;學習去愛別人,但不放棄愛自己。我們需要學會生活、學會去愛,並樂在其中,如此每件事才不會相互干擾,缺乏理性。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愛自己,又如何讓別愛妳,一旦你懂得珍惜自己、愛自己,別人才會跟著愛你。學會愛自己、照顧自己,你才能夠變得更堅強。 八、放下過去、把握現在 真正的放下,是不惦懷過去, 是活在當下,把握此刻。不必糾結於過去,因為過去已成為事實,真正能創造改變的是把握此刻、活在當下。 我們改變不了周圍的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把握現在。 九、用積極的態度解決難題 你可以選擇碰到問題時怨天尤人,也可以選擇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往往我們面對事情時所持有的態度,就會間接的影響了我們的人生。 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選擇積極或消極的面對,往往態度的選擇就能夠決定你的命運。遇到問題,用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你會開始發現,人生中可以讓你不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少,你的人生也開始漸漸向上,逐漸往好的一面發展。 十、找回屬於你的快樂 《人生的行銷企劃書》的作者羅伯・麥克・傅立德曾說: 成功不是快樂的關鍵,快樂才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如果你對人生充滿熱情,熱愛你做的事,就會找到愛默生歌頌的『真正成功』。 快樂是一種選擇,如果你想,每天都可以過得很快樂;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控制好的情緒,就能夠讓自己越來越快樂。

練習不生氣:讓人生更開闊的十件事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3

練習不生氣:讓人生更開闊的十件事 25 十一月 2014 人際關係, 職場工作 知識家編輯部 2389614746_c6d5011d2b_z 生氣的代價往往比你想得還要高,生氣弊大於利,生氣讓旁人對你感到害怕,認為當下的你就像是一座火山,不知何時會再次爆發。因此,如果你想讓自己更好,就必須趕走生氣的情緒,每當你想生氣時,就告誡自己:「生氣正在破壞我的人生。」 練習不生氣:讓人生更開闊的十件事。 一、越常生氣,損失越多 《不抱怨的關係》的作者威爾.鮑溫指出: 吼叫不會讓你好過一點,反而會讓你更生氣;抱怨不會讓問題得到改善,反而會讓情況繼續僵持,讓你因為陷入『不滿→抱怨』的輪迴中更加不滿。越發洩,越不滿,問題只會越來越多;處理努力才能釋放負面能量,讓你釋懷。 當你越是生氣時,你破壞了人際關係、損失了好心情、浪費了時間,你越常生氣,損失就越多。 二、轉換情緒,事情就會好轉 停止抱怨就是轉移自己負面的情緒,重新將專注的焦點移轉到可以解決問題的事情與方法上。當你能夠轉移負面情緒,事情就會漸漸好轉。 三、不要執著在自己沒有的事物上 不要因為沒有,就感到自卑;也別因為別人擁有你沒有的,就因此羨慕和忌妒。不要執著在自己沒有的事物上,更別執著在無法改變的事情,李開復曾說:「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 接受無法改變的、改變你能夠改變的,然後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四、糟糕的情緒會吸引糟糕的事物 學習駕馭自己的心情,而不是被生氣的情緒給奴役了,擁有處理生氣情緒的智慧,才不會讓糟糕的情緒破壞了自己的人生。 好的事情會吸引好的事物,糟糕的情緒會吸引糟糕的事物,因此,隨時讓自己擁有好的情緒,才能夠遠離不好的,並且吸引好的事物進入你的生命中。 五、將焦點放在對的事情上 改變你對一件事情的態度,讓自己重新聚焦在尋找問題上,就能很快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focus_on_right_things 你專注的地方會產生能量,當你專注在對的事情上,就能產生好結果:反之,若聚焦在錯誤的事情上,就會吸引糟糕的事物進入你的生命裡。 六、和壓力做朋友 環境迫使我們改變;壓力促進我們成長,正確的態度可以將生活中的負面壓力轉換成正面動力。苗豐強曾說:「所謂樂在工作,就是把適當的壓力當成一種樂趣。」 別把壓力當成一種恐懼來源,而是將壓力視為理所當然,將壓力當成你的朋友,適度的壓力可以促使你進步的更快。 七、接受自己,別人就能接受你 如果你不夠愛自己、無法接受自己的優點,就無法給自己更值得、更好的東西。當你能夠接受自己,無論是好、是壞、優點、缺點,當你能夠接受真實的你,別人也才能夠接受你。 八、要自信,而不是自卑 《態度決定一切》的作者 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說: 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態度,而我們的工作態度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視工作中的小事。所有的成功者,他們與我們都做著同樣簡單的小事,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簡單說: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態度比能力更加重要。 邁向成功第一件事便是打從相信自己,而且不是表面上的相信、更不是自卑,而是你自始至終都相信自己會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並且為此付出努力。 九、盡量失敗,並從中學習 理查布蘭森曾說:「不要因為失敗而覺得丟臉,從中學習,重新再來。」所有你過去的經驗、錯誤和失敗都已經過去了,承認你的過去,並從中學習,然後往前邁進。 成功沒有捷徑,成功來自於每天做好準備、努力學習、從失敗中記取教訓。 十、化憤怒為力量 憤怒可以是負面的,但也可以是一種力量,不甘於平凡、不甘於被人嘲笑、忍受不了他人的冷嘲熱諷,有時候憤怒的力量比你想像的還要強大。 試著將憤怒轉為力量,成為自己源源不絕的前進動力來源;面對糟糕的事情不要選擇憤怒,而是將憤怒轉化為你的能量,讓它幫助你突破困境。 延伸閱讀:情緒的力量:控制情緒,改變人生,做好這十件事

為了讓自己更好,你不應該在乎其他人想法的七個原因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3

為了讓自己更好,你不應該在乎其他人想法的七個原因 24 九月 2014 心理勵志, 生活風格 知識家編輯部 6881299267_fc8f23e3b3 希望自己被喜愛和被接受是人的本性,然而,這往往會導致人們過多擔心別人是怎麼看自己的。這種過度的擔憂可能對你的生活產生負面影響,記得,不要讓其他人的意見與想法干擾到你自己生活。 為了讓自己更好,你不應該在乎其他人想法的七個原因。 一、這是你的人生阿! 人們有權爭取他們想要的,就像你有權爭取你想要的東西,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所以更應該按你想要的方式過活。別試圖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因為那通常都是徒勞無功的。 正因為這是你的人生,所以不要讓自己受到其他人看法的影響才會如此重要。 二、旁人往往不知道什麼對你才是最好的 沒有人會將你的生活看得比他們的人生還重要,只有你知道什麼是最適合你的,所以你必須學會替自己做選擇,選擇對你最適合也最好的。 透過替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才會明白什麼對自己來說才是最重要的,永遠要記得對自己所作的決定負責,因為這是自己的人生。 延伸閱讀: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應該停止期待的六件事 三、對別人好的不見得對你也好 別人的意見往往是基於他們會怎麼做的理由,但這便是問題所在,適合他們的不一定適合你,別人的選擇與意見僅僅是最符合他們的選擇,但他們並不是你。 一個人丟棄的東西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可能是種寶藏,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你知道什麼是最適合你的。 四、讓你遠離夢想 如果你經常擔心別人怎麼想,你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才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你會不得不去做那些你不喜歡的事情。 不要試著去滿足別人對你的期待,因為那是他們對你的期待,而不是你對你自己真正的想法。 五、承擔後果的只有你一個人 在生活中,如果你聽取了別人的意見,承擔後果的不是他們,他們只是給你意見的人,真正承擔後果的只有你一個人,因此,不要將別人的看法當成你必須奉行的教條。 既然承擔後果的只有自己,那麼就更要遵從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 六、生命實在太短暫 6055140976_04c9f4558e 你只有一次的機會活出自己的人生,人生永遠沒有辦法倒帶,已經發生的事情便無法再重來。 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去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去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更加不用擔心別人的想法與意見,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人生,別讓自己後悔最重要。 延伸閱讀:讓自己更好,試試這六件事 七、你無法取悅每個人 取悅每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或者說得更實際一點,取悅大多數的人也不可能。不要因為害怕辜負別人的期望就選擇做出違背自己內心真正想法的事,當你這麼想就會發現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快樂。 閱讀更多: 1.還好,我們可以練習快樂,打開美麗人生大門的六件事 2.練習照顧自己,你該懂的這十四件事 3.鼓起勇氣去做一件:你一直都很想做的事情。

不管睡多久,還是覺得累?3招讓你掌握最佳睡眠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3

不管睡多久,還是覺得累?3招讓你掌握最佳睡眠 精華簡文不管睡多久,還是覺得累?3招讓你掌握最佳睡眠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nothingproject/12795875963 瀏覽數 398225 分享 留言 不管睡多久,還是覺得累?3招讓你掌握最佳睡眠 作者:黃惠鈴 2014-06-04 天下雜誌548期 調整字體尺寸 你是否不管睡多久,都還是覺得累? 其實,睡眠的「質」比「量」更重要。 三個方法,讓你睡得短,但也能精神充沛、戰力十足! 你是否每天至少得睡六小時;到了週末,更要睡至少八小時?儘管貪睡,但還是常常覺得睡眠不足、缺乏活力? 又或者你經常頭腦一片茫然,提不起幹勁,工作進展有限?老是健忘,無法集中注意力,動不動就感到焦躁,壓力不斷累積? 如果你正為這些徵狀所苦,那麼你將是《天下》新出版《達人的「短眠熟睡」法》一書的受惠者。 作者藤本憲幸是日本知名的瑜珈大師,多年來一直深耕瑜珈、斷食等健康領域,也指導過許多上班族和學生關於記憶力與精神集中術等。後來更設計出短時間睡眠法,在日本各地推行超過三十年。 他在書中指出,一般人常誤以為睡眠時間就是要長,睡太少會短命。但他強調,高品質的深層睡眠,才是重點。 短眠熟睡法,就是要創造時間短但卻深沉的睡眠。 方法1:起床時刺激五感 藤本憲幸建議,首先要先設定起床時間,才能開始進行短眠熟睡法。接著就是要神清氣爽地起床。祕訣之一,就是給所有的五感強烈的刺激。 可事先設定計時器來播放喜愛的音樂,刺激聽覺;利用藥草、茉莉等做成的香袋,刺激嗅覺。 接著,先在口中含一口冷水,然後用天然鹽按摩牙齦和牙齒的內側,刺激味覺。 最後是刺激觸覺,以溫水淋浴,最後一定要以冷水淋浴約十秒結束。 「這種刺激五感的小技巧,將會使你的一天過得舒適又快活,」藤本憲幸如此寫道。 方法2:讓身體做好準備 吃得少,並且攝取營養價值高又均衡的食物,是使短眠熟睡法成功的要點。 藤本憲幸解釋,少食可以減輕內臟為了消化、吸收所承受的負擔,因此塑造一個可以熟睡的體質,輕鬆達到短眠的目的。他自己在晚上九點後即不食。 另外,能否在短時間進入香甜的夢鄉,攝取什麼樣的食物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完全杜絕讓內臟疲累、引發懶眠的飲食。例如,使用染色劑、添加防腐劑的食品。 接著,可適量攝取有助於提高熟睡效果的食物,也就是藤本憲幸推薦的鹼性食物。例如裙帶菜、海苔、羊棲菜、昆布等海藻類,以及小青魚乾和小魚干等。 他更建議,為了提高熟睡效果,以晚餐時攝取海藻類食物為佳。 此外,有些穴道指壓法有助於人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睡得深沉,醒來時感覺神清氣爽。修行瑜珈數十年,藤本憲幸在書中分享。 例如,以溫熱的手,用力按壓大敦穴(腳大拇趾的指甲根部、最靠近第二根腳指頭),約七、八秒,同時慢慢發出呼的聲音吐氣,吐氣時腹部往內縮。 他推薦每天晚上就寢前,反覆十次左右,按壓大敦穴。另外,若一早醒來,不甚清爽時,也可按壓大敦穴。 如果覺得頭莫名地有點沉重,腦袋一片茫然,不妨用一點力道,反覆刺激百會穴。 百會穴位於頭部的頂點,以兩手中指抵在該處,一邊緩緩吐氣,一邊用力持續按壓六秒。 如此反覆按壓五次,可以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 方法3:安眠體操放鬆身體 想要一覺熟睡到天亮,調整身體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事。這時鬆懈僵硬身體的安眠體操,就可派上用場。 採站姿,兩腳張開比肩略寬,兩手高舉至肩膀高度。一邊吐氣,一邊慢慢將兩手往側邊張開。 再一邊吐氣、一邊慢慢地將上半身往後仰,兩手從肩膀處垂直下垂。氣吐完,再一邊吸氣、一邊慢慢挺起上半身。 一邊吐氣、一邊將兩手繞到背後,上半身往前俯。保持二十秒,再慢慢一邊吸氣一邊抬起上半身。 接著兩手在後背交抱,一邊吐氣、一邊大幅度將身體轉向右方,臉也轉向右邊,視線盡可能凝視後方的某一點,維持姿勢十秒,再一邊吸氣、一邊慢慢恢復原來的姿勢。之後,再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左邊的動作。 《達人的「短眠熟睡」法》一再提醒,睡眠最重要的是質,而不是量。把握對的技巧,睡得短,絕對也能精神充沛、戰鬥力十足! 【同場加映】長期晚睡,等於自殺!12個不要命的睡眠習慣 醫學界很早就證實了睡眠和免疫功能之間密切的關聯。當我們熬夜到凌晨三點,血液中的自然殺手細胞減少了三○%,僅存的白血球活動力也變差。 長期睡眠不足還使人愈來愈笨、變得遲鈍,記憶力衰退、判斷力變差,和人互動變得冷漠以及對事物的好奇與動機大幅減弱。近年來,更發現長期睡眠不足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 只要每天少睡一小時,長期累積下來即足以造成身體的病變。 睡眠剝奪所造成的各種意外事件,更一再被科學界證實。研究證實,一般人只要連續保持清醒十七至十九個小時後開車,反應及判斷力等同於酒醉駕駛(血液中酒精濃度○.○五%)。 愈睡愈少的現代人 然而,根據美國每十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健康普查,相較於一百年前,現在的美國人一天的睡眠時數比起他們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的年代,平均少了二○%。 美國成人睡足八小時的,十年前還有將近四成,去年只剩兩成多。 相較於美國,台灣的生活更是緊張忙碌,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在工作和夜生活上,相對睡得更少了。 要知道自己的睡眠夠不夠,有三種方法: 第一,早上不靠鬧鐘可以醒來。除非是極大的壓力,如果我們睡眠充足,大腦會自動覺醒,在該醒來的時間醒來。 第二,如果一躺下,在五分鐘內自動睡著,表示睡眠不足,太過於疲累。 第三,白天很容易就打盹,也是睡眠不足的跡象之一。 慢性失眠人口居亞洲之冠 失眠的困擾,更加深了現代人睡眠不足的問題。 據估計,台灣慢性失眠的人數高達兩百五十萬,居亞洲之冠;根據健保局二○○九年的統計,台灣一年吃下的安眠藥鎮靜藥丸超過十三億顆,藥費超過十億元。 美國賓州大學最近發表一份長達十年以上的追蹤結果,八%的女性以及四%的男性有慢性失眠,平均一天只睡六小時。特別是男性,慢性失眠加上長期睡眠不足,死亡率是正常人的四倍。 十二個要趕快改掉的睡眠壞習慣 要擺脫失眠,達到一夜好眠,有十二個重點,小心別犯了這些錯誤: 1、不要週末補眠:努力維持固定的作息,即使是假日,也不要輕易改變入睡和起床的時間。 2、別讓光線或噪音干擾睡眠:整理一張舒適的床,確保睡覺的環境是安靜且黑暗的。如果光線太亮或是有噪音干擾,戴上眼罩和耳塞睡覺。 3、溫度太冷太熱都不好:臥室溫度要適當,溫度太高會擾亂睡眠。 4、午睡別睡太久:白天時應避免花很長的時間午睡或小憩,這些會減少睡眠的驅動力,讓我們在晚上更不容易入睡,下午三點後就不宜再睡午覺,午睡時間十五∼二十分鐘就好。 5、咖啡要喝對:避免在下午三點以後,失眠者中午過後就不再適合喝咖啡,或含有咖啡因成分的飲料。睡前避免喝酒和抽菸。 6、不要把煩惱帶進臥室:如果有必要,每天空出十到二十分鐘(避免在睡前)在紙上列出擔心的事、解決方式以及第二天的計劃,然後把它放在一旁,可以幫助在睡前放鬆心情。 7、睡前別再加班:睡前一小時放鬆自己,或做一些能幫助心情放鬆的活動。 8、盡可能等到很睏了再去睡:臥房只用來睡覺或親密行為,不要在床上看電視、工作或進行其他與睡覺無關的活動。 9、就寢後不要一直看時鐘:這只會增加焦慮與挫折感,讓我們更加清醒,反而睡不著。 10、如果睡不著,毫不猶豫地起身:離開房間,看書或是做點自己喜歡的事,直到覺得睏了,再進房睡覺。 11、規律運動:這可以幫助我們睡得比較安穩,但避免在睡前兩個小時內進行較激烈的運動。 12、利用睡眠日記,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形。有必要的話,和醫師一起討論,追蹤睡眠的情形,改善睡眠品質。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420#sthash.kM3uQwnm.dpuf

養成愛看書的4個條件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3

養成愛看書的4個條件 2015/09/24 19:34:00 發表於 | 教育 • 生活 • 藝文 王偉雄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哲學教授。 看更多王偉雄的文章 追蹤這位作者 提交 生於書香世代的家庭,家裏張眼抬頭見到的,隨時是書,祖父母、父母、叔伯等都飽讀詩書、或至少是經常看書談書之人,在這樣的環境成長,而養成愛看書的習慣,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在書香環境成長的人終究不多,有些人欠缺這種環境卻仍然愛看書,這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呢?這個問題當然沒有一個簡單而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以下我只是提供一些有關因素,不能解釋所有例子,但多少有點解釋力。 我相信任何已有能力看書的孩子,只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即使沒有書香的環境,也很有機會養成愛看書的習慣: 有好奇心 有看書的時間(即使一天只得一個半個小時,也算是有時間) 有選擇看甚麼書的自由 沒有太多其他的娛樂 我沒有列「有可看的書」為條件,因為現在的人即使家裏沒有書,也很容易在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或書店裏找到可看的書。 四個條件中,好奇心最重要,因為這是看書的主要推動力。大多數小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可惜在上學後,這種自然的好奇心很容易被填鴨式教育扼殺;此外,大量功課和考試,也令孩子的課餘時間少得可憐,一有時間便想到玩了。不過,如果能保持好奇心,縱使有其他的娛樂,看書也會成為娛樂的一種,至少有機會在孩子的娛樂時間裏佔一部份。 有些孩子有好奇心,也有時間看書,可是,一些著意子女要「贏在起跑線」的家長,會決定他們看些甚麼課外書(當然是些「有用」或能「增加課外知識」的書),不給子女選擇的自由(「不准看武俠小說,那是浪費時間的書!」)。這樣一來,「看課外書」變成了另一種功課,是被逼的,自然難有樂趣;於是,學校制度和混飯吃的老師還未完全扼殺的好奇心,也會給這樣的家長消滅了。 回想我的童年,雖然父母的教育程度都很低,沒有書香的環境,但以上四個條件我都符合了——我好奇心重,父母完全沒有管我看甚麼書;當年讀書功課不多,也沒有很多其他的娛樂,看課外書的時間不會少。此外,我家住廉租屋邨,那裏有一間頗大的公共圖書館,因利乘便,對我從小養成愛看書的習慣,也有很大的幫助。 Photo Credit: Wing1990hk, CC BY 3.0 Photo Credit: Wing1990hk, CC BY 3.0 然而,我總有點懷疑,愛看書這個傾向可能有些遺傳性。我父親只讀過兩年私塾,職業是小巴司機(也做過的士司機);雖然我小時候從沒見過他看書,但記得他天天看報紙時整份都看過,而且看得很入神。有趣的是,他晚年時竟有一段時間要求我介紹一些儒家的經典給他看;我從自己的藏書中選了幾本給他,到現在還記得其中兩本是鵝湖雜誌社出版的《孟子義理疏解》和《大學中庸義理疏解》(他把書都看完了,但我沒有跟他討論,不知他看懂多少)。也許父親根本有愛看書的傾向,只是一直礙於各種原因沒有付諸行動而已。 我家四兄弟姊妹都有看書的習慣,說不定多少有點遺傳。我兒子也是一早已養成這個習慣,不過,除了是可能的遺傳,我還給他提供了一個書香的環境——他可以說是在書堆裏長大的。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魚之樂。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鄭家榆

愛你自己:療癒心靈的十件事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4

愛你自己:療癒心靈的十件事 25 十一月 2014 心理勵志 知識家編輯部 4373811197_eb306bc8a2_z 每天花點時間陪伴自己、與自己獨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讓自己更了解自己。愛你自己,是每個人的必修課,你有多久沒好好犒賞自己了?有多久沒跟自己說:「你做得很棒?」 愛你自己:療癒心靈的十件事。 一、在艱苦中,學習感恩 即使你正處於艱困的時期當中,試著感謝上天給你的這個磨練,如果有一天你回頭看,你會發現自己擁有最多收穫、成長最快的階段,就是你吃苦最多的時候。 二、化「不可能」為「可能」 如果你相信沒有「不可能」,那麼許多「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就會變成「可能」。永遠不要放棄,因為成功可能就在下一個轉角! 《於是,我開始搞懂我自己》的作者南仁淑曾說: 努力後可能會實現,也可能會失望;不過不管怎樣的努力都是有價值的。因為雖然努力不一定能實現所有的想望,但不努力一定什麼都得不到。 what_u_can_do 你可以做到得事比你想像的還要多,因此,不必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勇敢的化「不可能」為「可能」。 三、好好陪伴自己 好好地犒賞自己、獎勵自己,如果你很努力,那麼你更應該對自己好一點,而不是總是苛刻的對待自己、節儉過度。 四、只要你敢,人生就會很精彩 珍惜自己的人生、用心看待每一分每一秒,才能讓生命過得精彩無憾!J•K•羅琳曾說:「人生與故事一樣:重點不在於它有多長,而在於它有多精彩。」 五、做自己開心的事 《一個人的心情整理簿》的作者大野裕指出: 當我們開始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時,很容易忘記,什麼才是自己原本真正想做的事;把所有的心思,放在自己的缺點上時,根本無法好好發揮原來擁有的能力。 如果這件事是你打從內心很想做的一件事,那麼就不要猶豫,放膽地去做吧!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讓自己快樂。 talent_interest 你的天賦與興趣的交會處,就是能夠讓你充滿熱情的事,也是你應該從事的工作。 六、勿忘初衷 出社會一旦久了,便很容易不小心背離了自己的初衷,因此不能忘記初衷。《練習心平靜》的作者有川真由美曾說:「請不要忘記最重要的『初衷』。只要記得最初的目的,你就會找出最好的方法(手段)。」無論你曾經對這個社會多麼失望、對人心多麼沮喪,告訴自己永遠別忘了初衷,它是你擁有初心的自己。 七、別忘了生活 無論你現在多麼忙碌,永遠別忘了生活,別為了賺錢而讓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品質,找時間陪伴你的家人、和你的朋友聚餐,快樂地享受人生吧! 八、放棄別人眼中的你,做真正的自己 《練習心平靜》的作者有川真由美曾說: 不在乎別人的反應,誠實面對自我。假如你只一味的追求別人眼中的幸福,那麼你將永遠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 不要因為害怕辜負別人的期望就選擇做出違背自己內心真正想法的事,更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放棄了做真正的自己。 九、心之所嚮,路之所引 任何事你去做了,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任何你因為害怕而不敢去做的事,就一定是失敗。 the_fail 傾聽你內心的聲音,追隨你的直覺,想做什麼就勇敢去做吧! 十、勇敢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時間過了便不會再重來,讓自己勇敢一點,人生不要留下任何遺憾!尋找自己生命的價值,在每個人都有限生命當中,發現自己的潛能與天賦,積極實踐自己的使命。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讓自己過一個不後悔的人生,因此,告訴自己勇敢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吧! 延伸閱讀:做個有梗的人:10步驟讓你的人生更有趣

當你發現自己已經忘了怎麼快樂時,試試這六件事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7

當你發現自己已經忘了怎麼快樂時,試試這六件事 13 九月 2014 心理勵志 知識家編輯部 9485206729_fb46bf8c14 讓自己快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很多人往往忘了過去是怎麼快樂的,也忘了自己已經多久沒有自然地大笑,《還好,我們可以練習快樂》的作者拉法葉•桑當德魯說:「人生就該去愛、去享受、去學習、去發現,每一天,都要比昨天更幸福一點點!」 快樂的秘訣其實很簡單,只是我們都忘了。當你發現自己已經忘了怎麼快樂時,試試這六件事。 一、做自己想做的事 法蘭克泰格爾曾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自由,喜歡自己做的事是幸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失敗了也能從中有所收穫。 做自己想做的事是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不二法門。 二、學會對現狀感到知足 知足不代表你應該對現實低頭,也不代表你不應該努力追求更好的事物,而是不羨慕、不忌妒別人擁有的美好,想要什麼可以自己去爭取,但別抱怨自己現在感到不滿意的生活。 人一旦感到知足,就不會讓自己陷入感覺糟糕的情緒裡。 三、學會幫助他人 試著幫助他人,你將能發現人生變得很有意義。有能力的人應該多幫助他人、改善這個社會。生命的價值來自於你能幫助多少人讓他們改善自己的人生,讓多少人因為你的存在而變得更好。 有多少能力便做多少事,盡可能的幫助需要被幫助的人。 推薦閱讀: 社會上一定要幫的三種人 四、拓展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關鍵,沒有人可以強大到不需要仰賴其他人的幫助,拓展人際關係的同時,你也應該找到你知心的好友,擁有知心好友是讓自己感到快樂的重要來源之一。 五、培養喜歡的興趣 約翰坦伯頓曾說:「你對生活愈有興趣,你的世界就有愈多喜樂與成功」。除了工作之外,你可以培養幾個興趣,滋潤自己的人生、豐富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生活增添幾分色彩。 培養自己的興趣是讓自己舒緩壓力的好方式。 六、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梭羅曾說:「一個人滿懷信心,朝自己的夢想前進,並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有錢不能讓你更快樂,唯一能讓你幸福的就是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來活,每天努力生活就是一種快樂。 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人生最後一天來活,時間久了便會發生令你意想不到的力量。 人生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包括努力生活、培養興趣、幫助他人等等,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讓自己過得快樂。

走吧!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 / 什麼是七分鐘微行動?

2015年10月04日
公開
4

走吧!去做你真正渴望的事 / 什麼是七分鐘微行動? 25 八月 2015 心理勵志 我讀網 dff 生命是由一連串小作為、小選擇與小決定所組成,這些元素就是「微行動」。微行動很重要,因為微行動讓我們向前行;它們是起跑點,是停滯或前進的分水嶺。 微行動有加乘效果,如果你採取了一項微行動,例如回電話以協助完成一項專案,表面上看起來雖然似乎微不足道,但隨著時間流轉,一連串有心推動的微行動,將會彙整成一個轉捩點。 根據尼爾森公司(Nielsen)的調查報告指出,美國電視節目七分鐘就被廣告打斷的模式不斷重複,我們的注意集中度因此受到影響。這個短到只有七分鐘的注意力,隨後不斷有廣告干擾,讓我們一次次陷入難以長時間專注的困境。 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電視只是部分原因而已;事實上,在此刻就有上百萬件事,同時競爭著你的注意力,大腦能力有限,無法處理這一切訊息。 為了體驗有意義的人生,你必須有意識地選擇,選擇每一刻要將注意力放在哪裡。你選擇聚焦的內容,決定你能享受到多大的成就感、效率與成功。可惜的是,我們多數人都汲汲營營於生活,以致未能花時間來釐清價值觀、優先要務與目標。 在日常生活中採取的微小行動,都能涓流成川,改變人生的方向。這些小行動就是「七分鐘微行動」(the 7 Minute Microactions),你會發現這些微行動既簡單,又具備改變生命的能力。 它是一套生活系統,讓你得以避開混亂,享受自由、有意義的生活。你將學會如何規劃日子、利用時間,也將學會如何訓練大腦,聚焦在生活最有意義的事情上。 微行動因為分量小,所以不會讓你喘不過氣來,比較容易辦到。 只要你的想法與行動,能夠做點微小的改變,人生就會大大不同。 七分鐘微行動方案如此簡單,以致人們忽略它們的效用,但它們可是造成平庸或優秀的關鍵因素。微行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型態,包括: • 規劃每天的待辦事項。 • 在會議空檔,找到時間來整理思緒。 • 準時或提早到達會議。 • 每次讀十頁的書。 當這些微行動成為日常生活習慣時,它們的潛力就會進一步被激發出來,幫助我們成長,大幅提升工作與家庭生活的效率。 改變全球百萬人!作者艾利森•路易斯 9/20.9/23 首度來台公開活動,活出屬於你的渴望人生! 圖文授權自:我讀網

你的氣場會吸引相同的人!這力量巨大到你完全無法想像!用這 3 點幫你翻轉命運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4

你的氣場會吸引相同的人!這力量巨大到你完全無法想像!用這 3 點幫你翻轉命運.. 瀏覽人次 : 1195259 撰文者: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心靈成長 12月 2014年 23 收藏 (示意圖來源) 人的氣場是看不見的, 但這種力量是巨大的, 就像萬有引力一樣, 我們每個人身上的這種氣場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你的人生。 下面跟你說明 好氣場是怎麼形成的?... 趕緊來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你的意念 成就事實 你的觀念、你的信仰、 你的環境、你的朋友、 你的呼吸、你吃的食物、 你的慾望、你的靜息與睡眠等都會影響你的磁場, 這些氣場就形成你的氣質、你的運氣、你的命運。 如果 一個人的氣質很好, 外表精神、有修養、有道德, 這個人的氣場就好,就會吸引好的事,吸引好的運氣。 相反 若一個人如果氣場不好, 外表沒精神、委靡不振、做事沒效率, 如果氣場再壞就會走黴運, 不好的事情總是發生在他身上, 幹什麼都不順,喝口涼水都會塞牙。 那麼如何改善我們的氣場, 讓你的人生 - 大大改善呢? 方法就是下面這 3點... 一、隨時保持積極、正向的意念 你想什麼,你相信什麼, 你就有什麼樣的氣場,這也就是吸引力法則。 你的思想,吸引你想要的東西 你是積極向上的思想,你的氣場就是積極向上的, 你的思想是消極負面的,你的氣場就是消極負面的, 同時吸引消極負面的人和事, 所以要加深你的正能量場,就要有積極正面的思想。 具有賺錢意識的人經常吸引金錢, 而具有貧窮意識的人總是引來貧窮。 通過你的思想、語言和行為, 它們將為你所意識到的事物打開通道, 無論富有或貧窮,都恰如你所想的狀況那樣滿足你。 一個人在心裡怎麼想,他就會是什麼樣。 你一直很害怕的事物,總是向你走來。 譬如,如果你一直恐懼失敗 失敗就會向你走來! 也就是說, 你所強烈意識到的事物總是會來到你這裡。 譬如, 如果要你 一分鐘內不能想"白熊" 你做得到嗎? 試試看, 保證沒人能做到, 這就是為什麼,你不能一直恐懼失敗 因為你一直想到失敗,它就會一直來.. 思想是因, 與你思想相一致的人生和境遇就是你的果, 你的因會吸引來果, 這就是種瓜得瓜, 你種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果。 知道這個法則的原理後, 你就會運用思想的巨大能量來追求你所想要的一切, 你會變得有自信,你會知道世間的因果法則, 也會懂得正確、積極正面的運用你的思想了。 人體就是一個很敏感的信息場, 無時無刻都在與外界的信息、能量進行交換。 接下來,再帶你看看, 能幫你的 最強氣場,是什麼呢?... 二、讓心中充滿 "愛",這是最強的氣場 愛是宇宙間最強大的氣場, 因為它和宇宙和諧一致, 愛是你身上正氣場。 只有發出愛,你才會吸引愛, 所以不要只愛你自己的那麼小我, 要愛周圍所有的人, 愛你的朋友、父母、愛人、 親人、同事、敵人、地球萬物、一花一草... 你發出的愛越多, 你積聚在宇宙間愛的氣場就會越大, 同時你收穫的愛也就是愛。 你發出愛,宇宙就有你愛的氣場、 一個人積聚的愛的氣場越多, 他就會吸引更多的愛, 當你有困難有危險的時候, 宇宙會發出各種信息讓你感知到, 這就像靈感一樣,靈感發生於有愛的地方, 例如: 孩子和媽媽、雙胞胎、戀人和朋友。 你某一天想起一個遠方的一個朋友, 忽然你的這個朋友打電話給你, 兩個相愛的人雖遠在天涯, 有時也會感知到對方的愛。 三、行善,最能幫你累積正面能量 一個人廣做善事, 他就積聚了宇宙間的愛的磁場, 當他有危險時,他的潛意識會有感知, 比較容易避免災難,就算真有災難,他也會化險為夷。 宇宙間有一個強大的法則就是吸引力法則, 你的思想是有氣場,有能量、有吸引力的。 你想什麼,你就會發射到宇宙中去, 宇宙就會響應你的想法給你想要的。 而愛是宇宙間最強大的氣場、你發出多大的思想, 宇宙間給你的氣場就會有多大。 一個廣做慈善發出愛越多的人, 他得到愛的氣場就會越大。 宇宙是圓的,宇宙是有因果法則的, 有付出就有回報。 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 在日常生活中, 你會發現包括你在內的大量的「低能量」人。 偶爾也會幸運地遇到高能量的人。 他們總是那麼積極樂觀, 總是那麼快樂,總是那麼具有影響力。 你感到羨慕,並被深深吸引,同時也希望成為那樣的人。 (圖片來源) 什麼是 高能量和低能量? 正面的高能量:活力、精力充沛、興奮、熱情、 全神貫注、多姿多采、正面挑戰、內外合一、自我提升、提升他人; 正面的低能量:安靜、冷靜、平靜、寧靜、放鬆、 煥然一新、和諧、當下、充分休息、內外合一(靜態); 負面的高能量:憤怒、懷疑、沮喪、擔憂、 急躁、壓力、所有的事情都是問題、任何關係都是挑戰; 負面的低能量:怨恨、後悔、內疚、嫉妒、 自卑、絕望、挫敗、羞恥、尷尬、責怪! 一切財富、名譽、地位,都是外在表象。 德行 才是根本, 厚德載物這句話絲毫不假。 如果你能做到: 1.思考上,隨時保持正向、積極 2.情緒上,讓心中有愛 3.行動上,多多行善事 那你一定可以 培養出自己的好氣場 從此 自然能擁有 好機運! 一起來努力吧。 歡迎 分享 好的氣場給朋友, 讓你的周圍充滿正面力量,自然擁有好運氣!

人生不僅僅是為了討生活,總有些事情不能妥協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20

人生不僅僅是為了討生活,總有些事情不能妥協 22 九月 2014 心理勵志, 職場工作 知識家編輯部 7677596010_ac495c9c09 人生,有時候是一連串的不妥協。許多人在生活中面臨到被現實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埋怨起自己貧窮的生活,但卻總還是有些人,雖然生活貧困,卻能夠為了自己的未來,每天努力生活。席勒曾說:「怠惰是貧窮的製造廠;人不能奢望同時是偉大的而又是舒適的。重要的是要勤勉,因為只有勤勉,才不僅會給人提供生活的手段,而且能給人提供生活上的惟一價值。」 即使礙於現實的壓力,也不代表你需要因此妥協,人生不僅僅是為了討生活,總有些事情不能妥協,不要勉強自己過不喜歡的生活。 別為了生活做一份你不喜歡的工作 為了三餐生活,每個人都要工作上班,但重點是這個工作是你真正想做的嗎?這是你的熱情所在嗎?別為了錢而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勵志電影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給的些許啟發:「如果你有很想要去實踐與完成的夢想,就趕緊去達成吧!別將時間浪費在一份連你自己都不喜歡的工作上,人生短暫,因此更要將時間花在自己真正認為重要的事情上。」 一份你喜愛的工作會讓你滿心歡喜而且沈浸其中,甚至會讓你早上迫不及待的想要趕快到公司、開始今天的一整天旅程。人生總有不順遂的時候,但只要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變成為了理想工作而不再感到那麼辛苦。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非為了錢工作,當你做的事是自己喜歡的事,就能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戚凱羅曾說:「如果你在做的不是你喜歡做的,別再做下去,若等到四十幾歲再來思考,就太晚了。」 3273252577_06d6d9f964 一份你打從心底熱愛的工作,應該是能夠讓你做一輩子都不會覺得遺憾的。人生最令人遺憾的莫過於老了以後才發現,人生前面大半輩子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歡的事,直到自己驚覺了這一點以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老去、已無力改變。 延伸閱讀:一週工作4小時,「新富族」的十個新工作與生活思維 講究生活、讓自己更好 有錢不能讓你更快樂,唯一能讓你幸福的就是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來活,每天努力生活就是一種幸福。選擇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是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選擇讓自己過更好的人生表示你願意積極改善自己。 講究生活不代表你要買很貴的東西犒賞自己,而是你致力於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你不必砸大錢,但你買的東西卻應該是你覺得值得買的,能夠襯托出你自己的。 講究生活不代表你就應該追求物質享受,而是你致力於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這才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行為。 延伸閱讀:讓自己更好,試試這六件事 追求幸福與快樂 5982590252_cab6303486 幸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小時候要幸福很簡單,每天上學、讀書、陪伴家人與跟朋友出去玩就可以很幸福,但長大後幸福好像變成一種奢求。 其實想讓自己幸福隨時都可以幸福起來,每天專注在自己所熱愛的事上面就是一種幸福,與家人一起出遊就是一種幸福,幸福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你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幸福。歌德曾說:「能把生命的快樂和痛苦聯接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幸福不需要奢求,如果你想要,其實每天都可以很幸福。人生的快樂是一種選擇,享受生活的幸福則要隨時隨地,享受人生,就是一種幸福,能夠陪伴家人、陪伴自己的另一伴就是一種幸福。有錢不能讓你更快樂,唯一能讓你幸福的就是每一天都當最後一天來活,每天努力生活就是一種幸福。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過得幸福快樂,不是嗎?如果一件事做了讓你感受不到開心的感覺,與其持續下去,不如勇敢地改變,去做你真正喜歡的事情。追求人生的幸福與快樂不能妥協,人生不是只有為了討生活而已,讓自己過得幸福、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兒女 5 不怨,父母 7 不責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15

兒女 5 不怨,父母 7 不責(人人適用,值得收藏!) 瀏覽人次 : 24216 撰文者:網路文章分享 標籤:親子教育, 網路文章分享 9月 2015年 23 收藏 14429105098725.jpg (圖片來源) 現代父母難為, 親子關係儼然成為很重要的課題! 子女應該與父母相處,才能融洽呢? 不如借鏡於古人智慧, 從中來看看父母與子女間該如何相處吧! 繼續讀下去... (贊助商連結...) 《愛父母的「五不怨」》 1. 不抱怨父母的無能 14429105096235.jpg (圖片來源) 沒有人是萬能的,也沒有人是完美的!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費盡心力把我們養育成人,已很不容易, 我們要感恩父母辛苦生、養了我們。 不要抱怨說 「爸爸應該是怎樣的爸爸,媽媽應該是怎樣的媽媽」, 應該真誠地說: 「我接受,你們就是這樣; 我接受,是我選擇了你們; 我享受你們給予我的一切。」 2. 不抱怨父母囉嗦 14429105096638.jpg (圖片來源) 父母比我們先來世上,他們先學取經驗、照顧自己,再誕生我們。 當我們出生,用自己餘生的心力來照顧我們成了父母自願選擇的命運: 囑我們穿衣,教我們吃飯, 盼我們平安…… 只有真愛你的人才會去囉嗦你, 父母絕不會去囉嗦一個與他們無關的人。 3. 不抱怨父母抱怨 14429105099483.jpg (圖片來源) 父母抱怨我們,只是不滿足我們現在。 當我們做得夠好時,他們渴望我們更好! 他們不是為自己,或許他們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 或許他們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誰講, 所以他們渴望我們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父母也希望我們青出於藍,不要像他們一樣。 4. 不抱怨父母遲緩 1442910509346.jpg (圖片來源) 年紀大了,行動自然不便,永遠不要嫌棄父母行動遲緩, 因為我們永遠想象不出我們小的時候 他們是如何耐心地教我們走路。 父母年輕時,可能比我們還意氣風發! 是為我們,父母才累彎了腰。 如果有一天,父母已變老,腿腳利索不了, 我們要切記: 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來,孝順一定要及時。 5. 不抱怨父母生病 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颳風, 我們一生病,他們馬上會放下手頭忙得不可開交的一切, 趕緊著我帶們去看病,徹夜不眠地愛護我們。 當父母生病了,我們能做到多少? 真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嗎? 社會上經常會有兒女不贍養老人的新聞, 我們能不能做一個盡心盡責照顧父母的人…… 生命不是用來抱怨的。 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慢慢變老,直至離開我們…… 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 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 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 百善孝為先,從現在起,千萬別再抱怨父母了。 《對孩子的「七不責」》 1、對眾不責: 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1442910509838.jpg (圖片來源) 2、愧悔不責: 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大人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14429105094296.jpg (圖片來源) 3、暮夜不責: 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 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 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 14429105098238.jpg (圖片來源) 4、飲食不責: 正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 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144291050927.jpg (圖片來源) 5、歡慶不責: 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 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 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1442910509457.jpg (圖片來源) 6、悲憂不責: 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疾病不責: 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 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 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文章來源) 為人子女時做到「五不怨」, 為人父母時做到「七不責」, 請您試著放平心態, 或許生活就會更陽光!

人體磁場:靈魂散發出的力量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16

人體磁場:靈魂散發出的力量 40319 科學探索 【人體磁場:靈魂散發出的力量】一個人的靈魂比較純淨,散發出來的磁場就好,就能夠淨化身邊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的思維很敏捷,但是,到了另外一個人面前,他的思維會突然錯亂或停頓了呢?每一個人的磁場都有一種釋放和吸收的功能,如果經常和磁場比較汙濁的人接觸,他也會把我們的磁場給染汙了。如果跟一個磁場比較乾淨的人在一起,他散發出的磁場也能把我們的磁場給淨化掉。 0 人與人之間,心靈磁場會相互干擾 我們經常說手機打多了,手機頻率的輻射會干擾我們。實際上心靈的磁場一樣可以干擾手機的頻率,隻是我們沒有覺察到。就像人與人之間坐在一起,如果你說的話,我反抗,或者我說話,你反抗,敏感的人就可以感覺到對方散發出的磁場和氛圍很強烈。 為什麼有些人的思維很敏捷,但是,到了另外一個人面前,他的思維會突然錯亂或停頓了呢?那是因為他的磁場被另外一個磁場包裹了,他磁場的功力沒有對方的大,所以對方的磁場可以穿透他,干擾他,甚至把他的磁場全部覆蓋了,把他的意識鎖定在一定的範圍內,所以他的思維就停頓或錯亂。 0 放空身心,就不會被其它心靈磁場干擾 一個人,如果他能夠把他的磁場放大,對方就無法把他的磁場鎖定或覆蓋掉。所以要把自己的身心都空掉。你身心一空掉,就等於我對面沒有你這個靶子了,我的磁場輻射過去,就沒有辦法把你的磁場給攬括了,因為空的範圍是最大的。 我們之所以有時候身體不舒服,也是因為個人的意識太強烈了,自我的靶子、目標豎得顯了,它容易收集這個星球上,乃至我們生活周遭的人發出的信息。如果你狀態比較好,整個身心都空掉了,周圍的人發過來的信息就沒有辦法穿透你。對方發過來的信息有好的和不好的,在他的心目,你就像一個靶子一樣,他的意識裏面想到你,就等於他心靈意識的磁場輻射到你的身上,輻射到你這個人的形象上,甚至可以穿透你。狀態好,可能頂得住;狀態不好,就承受不起。 0 心靈磁場,會相互汙染或淨化 有一種人,他的五官長得很圓潤,很圓滿,可是,為什麼他做什麼事都不順利,一直不得誌呢? 在相學裏有一句話,上等的看相不是看五官,而是看神韻。 一般的批八字才看五官。有一種人,雖然他的五官長得不是很好,但他散發出來的磁場和氛圍非常清靜,清透,沒有濁氣(這要用心靈去感應),這種人的運氣一樣會很好。相反,如果他的五官長得很好,但他的磁場比較汙濁,被一種濁氣籠罩著,那麼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順利,也不會得誌。這種人隻有通過吃素、靜坐才能把他身上的濁氣淨化掉。 每一個人的磁場都有一種釋放和吸收的功能,如果經常和磁場比較汙濁的人接觸,他也會把我們的磁場給染汙了。如果跟一個磁場比較乾淨的人在一起,他散發出的磁場也能把我們的磁場給淨化掉。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如平時和朋友、同事在一起,為什麼有些人你跟他在一起容易放鬆,感覺很舒服呢?就是因為他散發出來的磁場不一樣。而有些人你跟他坐在一起,就會莫名其妙地煩躁,沒有辦法放鬆。這也是因為他心靈散發出來的磁場影響了你。有時候他的頭腦也很想努力地改變自己,淨化自己的心靈,但是,由於他無始以來帶來的信息,他沒有辦法以那麼快的速度淨化自己的心靈。 0 你的磁場,會反映到你的臉上 凡是多年幫人治病的大夫、專家,沒有一個好臉色。為什麼?因為他每天接觸的都是病人,病人的磁場跑到他身上,他的磁場跑到病人身上,病人釋放出來的病氣和磁場都讓他給循環代謝了。 所以醫生長期給患者,尤其是心靈不乾淨的病人治病,他們的磁場肯定會進行對換。但是,對換之後,你要學會淨化自己的身體。如果你不會淨化,不良的信息累積多了,你就倒下了,你的運氣就不好,你的臉上就會有一種像鏽斑一樣的東西,有一種濁氣會籠罩在你身上。 0 你的磁場,是你靈魂散發出來的力量 如果你比較敏感,內心比較純淨的話,就能感受到什麼是濁氣的力量。有的人長得很黑,但是非常可愛。有的人長得很白,但你往他旁邊一站,就會感覺到他身上散發出一種濁氣,這就是我們說的業力。 有的人穿得可乾淨了,可是我們就覺得這個人很髒。而有的人穿的衣服還帶著泥巴,我們卻覺得這個人很清爽。 這就是一種磁場。我們說這個人很有魅力,很有氣質,指的就是他的靈魂散發出來的力量。人與人之間有沒有緣,也是從靈魂裏面散發出來的。 一個人的靈魂比較純淨,散發出來的磁場就好,就能夠淨化身邊的人,身邊的人就會覺得很舒服,就說跟他有緣。如果一個人身心不乾淨,散發出來的氛圍很不好,旁邊的人是可以感受到的。而通過靈修,不僅我們人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我們和動物、植物也可以進行交流。 如果你的手一伸,不能感受到旁邊的花散發出來的磁場,說明你的身心還沒有打開。如果你的身心打開,任何人往你旁邊一站,你就能夠感受到他擴散出來的磁場,他不用開口,你就知道他身上哪裏有病,最近他的身體有什麼狀況。這跟他洗不洗臉,洗不洗澡沒有關係。過去很多住在山上的老和尚,一年沒洗幾次澡,也不洗衣服,但是你在他身邊卻感覺特別好,這就是因為他心靈散發出來的磁場比較乾淨。 0 釋放自己,讓身心和整個宇宙融為一體 修行是釋放自己的身心,讓身心和整個宇宙融為一體,整個宇宙都在你的心中。比如你往這裏一靜坐,一閉眼睛,就感覺到你心靈的磁場一下子打開,和宇宙融為一體,你的身心和宇宙成為一個正比。是從內心向外散發。一切都在我的手裏面。我的手打開,不是有個東西出去了,而是把萬物包容進來了。也就是說我用意念,用心意識把宇宙全部包容進來? 如果說用意識,你就容易理解成用頭腦了。剛開始確實和頭腦有關係,但到最後就是一種無為的狀態,不需要經過頭腦。比如我說:“你母親”,你母親的形象馬上就在你腦海裏面浮現出來,你說你有沒有經過頭腦?剛開始你肯定有經過頭腦,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經過頭腦,不需要用任何方法去想了,連一秒鍾、半秒鍾都不需要,一談到你母親,你腦袋裏面馬上就出現了,就是超越頭腦,無意識。 0 洗掉干擾,靜心可以淨化磁場 今天你出去見那些不好的人,他們散發出來的不好的氛圍、磁場被你吸收了,你晚上回到家,一閉眼,一靜坐,五分鍾就把他們的磁場給淨化掉了,這時候說明你可以出去工作了;如果你白天接觸那些不好的氛圍和磁場,回去修了好幾天還沒有淨化掉,那你最好少出去。 而一個修行人可以通過修行的頻率震動,把記憶中所做過的不好的事情清洗掉。 所以,為什麼我們每天都要靜心呢?當你的頻率處在一個低層次的時候,你就會被干擾;當你的頻率提高時,你在這個低層次所做的一切就和你脫離了,就不會被業障追趕了。 0 打開心量,把自己與萬物融為一體 以修行人首先要把心量打開,這樣你才能夠感受到他人的存在,自然界各種力量的存在。我們人之所以開不了悟,就是因為心靈沒有打開,所以沒有辦法和道接通。 你一個人坐在這個屋子裏,你能不能感受到身邊每一個人的起心動念?不要說每一個人吧,能不能感受到一半人的起心動念?你能不能感受到這個磁場、這個氛圍?能不能感受到不是你一個人坐在這個地方,而是有很多場? 這時候你內在的力量已經張開,把周圍的人包圍進去了。這時候不是大家進來了,而是你把大家包容進來了,所以你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磁場,周邊的萬物。如果你內在的力量是合在一起的,你就會感覺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像下棋你走一步棋,就牽扯到整個棋盤裏的棋,這才叫做真正的活在當下,也就是和萬物融為一體了。 http://857andy520.blogspot.tw/2015/08/blog-post_14.html

歷經無數逆境與壓迫──達賴喇嘛:只要人還活著,我們仍要繼續學習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6

歷經無數逆境與壓迫──達賴喇嘛:只要人還活著,我們仍要繼續學習 Anna Pa�安娜趴趴走 2015/09/25 2015 年 4 月 23 日在 達蘭薩拉(Dharamsala)裡面的一間小學正在舉辦一場生日會,但當壽星走進來時,你可以從那些人的眼神看得出所有的藏人對他的崇敬,而學生們更是列隊歡迎用傳統藏族歌曲迎接壽星的出場。 如果當你有幸和我的朋友一樣,參加達賴喇嘛的私人演講及慶生會,我想人生都滿足一半了。而他的幸運經驗與啟發,我也想利用機會在此分享給讀者朋友們。 一場好的演講其實不需要華麗的外在,更不需要多餘的投影機的輔助。重點在於演講者所要表達的內容。 「喜樂」這兩個字對你們來說代表什麼樣的意義? 我覺得人類雖然是最聰明的生物,但常常卻容易反被聰明誤而變成最蠢的生物。時常為了眼前的名利爭奪的你死我活,砍殺不斷,只為了心中所謂的勝利。 「萬物皆空,你所看到的並不是真的,你所碰到的都不會是真的」這是藏傳佛教所探討的空性。 既然我們不會永遠真實的存在,而我們所爭來的名利權利更會隨之消失,那這樣眼前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也理所當然不會是真的存在。 如果萬物皆空,那為這所謂空的事物去爭的你死我活,又有何意義呢? 我問朋友:「當你聽完達賴喇嘛的演講後,你學到了什麼?」他告訴我,達賴喇嘛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因為當了解到我們所追求的事物不是真實存在的時候,那以這樣的心態去看待人生就不會有所謂貪嗔癡、甚至負面的情緒,因為我們都是短暫的。 相較於快樂憤怒,這些情緒都是一時的,因為他們並不會真實存在著。 既然我們追求的事物都不是真實存在,那如果我們是以這樣的出發點來看待生活上的事情,那就更不應該會產生出所謂的貪嗔癡、憤怒等的這些負面情緒。 我們常常生氣,卻從來沒有機會看看自己生氣的樣子。 達賴喇嘛說:有一天我看到一個修車的人不小心弄傷自己,因此很生氣的一直用頭去撞車子表示憤怒,於是,他就拼命撞拼命撞,撞到自己頭更痛了,卻還是非常生氣,而車依舊完好無缺的在那裡,你覺得問題有解決嗎? 在場聽演講的每個人都笑個不停,但卻沒有人想過當我們生氣時,我們在別人眼中就是如此的一個傻子,當我們為著不同理由生氣,而氣到踹東西發洩憤怒甚至想傷害人時,就像是拼命用頭去撞車的人,最後落得自己依舊憤恨不平,這樣又何必呢? 學習的前提是要將心重新淨空,才能夠塞入不同的思維而能改變,更學會放下。 喜樂需要先從修心養性開始,相信宇宙間有一種自然存在的豐沛根源,沒有誕生更沒有死亡,只會不停演化改變外觀,本質上卻始終永恆存在。當一切回歸自然時,順著自然定律行走時,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了磁場,讓你能夠時常保有一顆喜樂之心。 許多藝人都常常會去找白龍王算命,期望自己能夠在事業、感情、財運上順利如意,但往往白龍王回應總是:脾氣要改。 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 達賴喇嘛一生並非順遂,經歷了祖國被侵略而流亡在外,但在這短短不到 30 分鐘的小型演講中,絲毫聽不到任何怨懟之詞,相對的卻是不斷說著如何放下憤恨,而讓喜樂永保在心中。 人生未必會一帆風順,但學習的機會卻往往是逆境來臨時,重要的不是逆境,而是應該學習如何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去看待逆境。

建立不抱怨的關係,試試這六件事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9

建立不抱怨的關係,試試這六件事 12 十月 2014 人際關係 知識家編輯部 8572732293_47e61d43d9_z_knowledger 《不抱怨的關係》的作者威爾.鮑溫曾說:「人際關係的問題之所以產生或惡化,都是因為處在關係中的當事人愛抱怨,不是向對方抱怨,就是抱怨對方。」 有些時候,我們抱怨別人替自己製造麻煩,卻因而讓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更加惡化,其實,想改變別人可以先從改變自己開始,要建立不抱怨的關係,試試這六件事。 一、停止抱怨別人、抱怨事情 威爾.鮑溫曾說:「人際關係的問題之所以產生或惡化,都是因為處在關係中的當事人愛抱怨,不是向對方抱怨,就是抱怨對方。」 當你開始練習不抱怨、試著過一個沒有抱怨的人生,你會發現自己的生命已經越來越好,能夠阻止你幸福快樂的事情越來越少。 無論碰到任何事情,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將用其它方式取代抱怨,碰到問題不抱怨是建立不抱怨的關係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當你開始抱怨時,其實代表了這六件事 二、改變你對別人的看法 《不抱怨的關係》的作者威爾.鮑溫曾說:「一段關係不只是兩個人表面的互動,而是更深層、更複雜的交流。當對方感覺到我們在心裡給他們套上形象時,就會把那個形象反應出來。因此,要改變對方,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對他們的想法。」 有時候我們希望別人能夠改變,但卻忘了要改變別人的方式就是先改變對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只有當你改變自己對別人的看法時,別人才會改變成你心目中新的形象。 三、減少期待 減少生命中你對他人的期待,可以大大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別期待別人就是你心目中那樣的人,人無時無刻都在改變,明天的你絕對跟今天的你不一樣。 延伸閱讀: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應該停止期待的六件事 四、停止散播負面能量 當你的心是正向的,便能夠散發出正向的能量,同時也能將這股能量傳染給別人,反之,若你散播的是負面的能量,也同樣會傳染給其他人,而且別人會認為你是一個喜歡散播負面能量的人,因而減少跟你來往。 負面能量是很有破壞性的,停止散播負面能量才能建立一個不抱怨的關係。 五、不要找藉口 遇到問題不要找藉口,藉口不會使人更接近目標,也無法解決問題,而且還可能滋生更多問題,找藉口不僅沒有把問題解決,還拖延了解決問題的時間,將時間浪費在找藉口上。 六、把重心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開始抱怨 停止抱怨就是轉移自己負面的情緒,重新將專注的焦點移轉到可以解決問題的事情與方法上。 《不抱怨的關係》的作者威爾.鮑溫曾說:「要擁有不抱怨的關係,重點不在學會做什麼事,而是學會當什麼人。當你成為一個能輕鬆擁有不抱怨關係的人時,其他人在你面前就會不一樣了。」

與你的過去和解、接納你自己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12

與你的過去和解、接納你自己 黛比.福特 假如你還沒有明確的與過去和解,你的過往會如影隨行跟著你,你的所做所為、想法、信念與選擇,都將以它作為參考依據。你會不知不覺地進入過去的經驗,而這些經驗會告訴你,哪些事你辦得到,而哪些事你辦不到。 假如你(在無意識中)依據過去的經驗來決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能力做到哪些事,你怎能期待自己的未來會和過去有所不同?在你需要動用並仰賴所有的勇氣、力量與夢想的許多關鍵時刻,你只能把有限的過去帶到現在,然後投射到未來。 舉例來說,也許你終於下定決心要告訴朋友實話,說她總是潑你冷水。你的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可能是,「我已經和她說過這件事了,我已經試過了。這樣做不太好,可能會傷她的心,把嘴巴閉上吧。這樣你的日子會比較好過。」於是,你懦弱地拋棄了自己的力量。你沒有說出你應該說的話,你以為這是比較安全的作法,因為這是你從過去經驗學到的教訓。你把過去的感覺投射到現在,然後依據這個感覺做出決定,而這個決定當然會影響你的未來、你的自尊與你的自信。 漣漪效應就此發酵。你讓充滿恐懼的自我意識為你做決定,而不是鼓起勇氣與自信,根據現在的自己與自己的未來形象做出一個全新的選擇。當你沒有與過去做切割,你的行動就會永遠一成不變。 要學習在一個全新的層面愛自己,切割過去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你正式劃出了現在與過去的界線。你可能需要寫幾封信、找某些人談一談、做一些和解的動作。然後,你的行動就會有清楚的方向。 去年,我開始思索,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與過去做切割。我在那段時期時常有精疲力竭、油盡燈枯的感覺,我覺得我似乎需要把精力湯直接注入血管,才足以解決這個狀況,因為我覺得自己毫無元氣,而這個情形在我的身上非常罕見。我列出自己需要切割的所有事項,我發現,假如要找回精力,我必須讓別人知道,我再也無法答應他們的所有邀約,我的時間也不再允許我時常溝通聯絡、回電郵、或是回電話。一想到要與別人如此劃清界線,就令我害怕不已。 我問自己為何如此害怕。我發現,我認為假如我拒絕了別人,別人就不再喜歡我,或是我可能會因此失去很好的機會,或是我的事業將會分崩離析。過去我曾經拒絕過別人,結果對方因此對我非常生氣。於是,我開始有求必應,即使是對我不認識的人和我不想做的事,也是如此。不論是為別人的新書寫序言、參與別人的遠距授課、或是與二十位聽眾進行線上廣播節目,我都會答應幫忙,否則我就會有罪惡感。 就連度假的時候,我也會躺在美麗的沙灘上,在與人約好的時間接聽工作上的電話。於是度假不再是度假,我只是虛晃一招,讓自己以為已經得到了休息與放鬆。我意識到,即使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想要取悅所有人,但事實上我就是這樣的人。於是,我製作出一張清單,列出了我需要婉轉劃清界線的對象,讓自己不再疲於奔命。拒絕別人促使我找到了一池我從來沒有察覺到的內在勇氣。秉持著這股力量,我以明快、清楚、但充滿善意的方式,向所有人傳達了自己的決定。 這個作法產生了驚人的效果。就在隔天,我感覺體內湧現了多年來不曾感受過的能量與活力,這是因為我不再回顧過去的經驗,也不再處處為自己設限。相反的,我以我想要的未來為出發點,思考自己現在該怎麼做。我接納了想要討好所有人的那個懦弱的自己,並決定與她分道揚鑣,我終於得到了自由。 在與過去切割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一個意料之外的領悟,我發現我真正需要做的,是愛惜自己。一個以敞開的心真正愛自己的人,絕不會把所有的精力花在別人身上。一直以來,我總是選擇把時間花在工作上,而不是好好照顧自己,我時常在兒子的網球比賽中不停地傳簡訊給別人,我會為了帶一堂遠距課程而選擇略過晚餐。現在我發現,我必須原諒這樣的自己,我必須先承諾要好好疼惜自己。 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說:「世上唯一的魔鬼就在我們心中,那裡才是我們的戰場。」 直到你開始仔細傾聽,你才會發現你對自己有數不盡的批判與負面想法。我可以向你保證,這些話聽起來不會太舒服。學習接納自己的所有部分,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最困難的功課之一。 每當你發現你對自己有負面的想法,或是說了一些看輕自己、讓自己丟臉的話,你要意識到,這些做法對你自己造成的傷害,不亞於你對一個小孩一再重覆做這些事所造成的傷害。請想像你拿了一支塑膠球棒,每當你對自己產生一個負面的想法,就相當於用這支棒子抽打這個小孩一下。假如你不與過去和解、或是不願意原諒自己,你就是對自己做了這樣的事。你必須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向自己道歉,如此真心的尊重將可以加速你與過去的自己得到和解。 對於最令你悔恨的經驗,你必須原諒自己。對於苛求自己、為自己定罪、自己曾經犯下的錯、心裡不情願卻仍然答應別人的請求、任憑別人踐踏你的原則、嫉妒別人、好與人競爭、羨慕別人、在需要直言時卻保持沉默,你必須原諒做出這些事的自己。而原諒自己的唯一方法,是疼惜自己,而不是試圖彌補過去鑄下的錯。你必須尊重一個事實,那就是不論你面臨什麼情況,你內在的小孩需要你的關注,不是選擇性的關注,而是要時時刻刻把她放在心上。 好好愛你自己,因為你為這個世界做了許多好事。 好好愛你自己,因為你是那麼努力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好好愛你自己,因為你為這個世界帶來了許多禮物。 好好愛你自己,因為你做了許多正確的事。 好好愛你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你。 好好愛你自己,因為你以無比的勇氣與自信做了許多內在的功課。 好好愛你自己,因為你用盡了各種方法好好照顧你自己。為你所做的事、而不是為你沒有做的事,感到自豪。 無條件地接納你自己。當你對自己充滿疼惜之情,你就會有勇氣面對自己最深的恐懼,也會有自信去克服這些恐懼。當你對自己充滿疼惜之情,你就會開始對自己產生公正的看法,這看法並非來自你在外在世界的處境、或是你的自我意識所得到的成就與讚美,而是來自你的本質核心。 摘自《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 See more at: http://bookzone.cwgv.com.tw/article_644.html#sthash.4H3t0FPy.dpuf

「嚴管勤教」?心理師洪仲清:鼓勵孩子發揮優點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46

「嚴管勤教」?心理師洪仲清:鼓勵孩子發揮優點 作者 作者:引用自《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洪仲清 2015-08 遠流出版 社群功能列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文章內容 過往的教養方式常是「嚴管勤教」,對許多父母來說,即使知道孩子的優點,但大多不會開口鼓勵。臨床心理師洪仲清提醒父母開口鼓勵孩子,協助他們發展優點,「有些人,沒有父母的肯定,自己有再多優點,也覺得空虛。」 「嚴管勤教」?心理師洪仲清:鼓勵孩子發揮優點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時間並沒有維持很長,有一種特殊的狀態。 那時候,只要有好事發生在我身上,我常會覺得擔憂,「是不是別人搞錯了?」、「會不會有人發現其實我沒他們想的那麼好?」......。如果遇到壞事發生在我身上,我就會難過。 我不覺得我有優點,即使好像有表現不錯的地方,我也沒自信,覺得大概有人比我好吧!還好,這段時間並不長。 現在,我還是不覺得我自己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優點,連別人稱我「專家」,我都想閃躲。我不是真的沒自信,畢竟我很認真面對我說出口的話與建議,我只是知道,我沒比別人優秀多少。我最肯定自己的是,我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 我們上一代,父母的教養使用打罵為手段很普遍。罵孩子罵得兇,表示有在管教孩子,有盡到父母的責任。嚴管勤教,是當時很多父母師長自勉的座右銘。要指出孩子的缺點,予以導正,才能讓孩子走上正軌。犯小錯的時候就要糾正,將來才不會鑄成大錯。 我相信,很多父母眼中會看到孩子的好,但是真正願意說出來的、常說的,大概不多。至少,對許多父母來說,舉出孩子的缺點,比講出孩子的優點,真的容易得多。 鼓勵孩子有技巧,重點在真實不誇大,具體指出孩子的作為對他有怎麼樣的好處。我常鼓勵孩子,我喜歡看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獲得成功經驗,然後內化我對他的肯定。 因為我知道,有些人,沒有父母的肯定,自己有再多優點,也覺得空虛。其實,優點也不在多,真正能讓人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也就是把自己的幾個優點,扎扎實實地發揮出來罷了! 我們是靠「會的」過生活,花過多精力在修補自己「不會的」,反而對生活助益不大。我感謝各位朋友對我的肯定,這對我很重要,是我繼續努力的動力。 如果,我們都能一起來鼓勵下一代,讓他們好好發揮他們的優點,貢獻社會,而不受目前謾罵成風的風氣擊垮,不知道該有多好......。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嚴管勤教」?心理師洪仲清:鼓勵孩子發揮優點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38

「嚴管勤教」?心理師洪仲清:鼓勵孩子發揮優點 作者 作者:引用自《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洪仲清 2015-08 遠流出版 社群功能列 加入書籤 立即分享 文章內容 過往的教養方式常是「嚴管勤教」,對許多父母來說,即使知道孩子的優點,但大多不會開口鼓勵。臨床心理師洪仲清提醒父母開口鼓勵孩子,協助他們發展優點,「有些人,沒有父母的肯定,自己有再多優點,也覺得空虛。」 「嚴管勤教」?心理師洪仲清:鼓勵孩子發揮優點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時間並沒有維持很長,有一種特殊的狀態。 那時候,只要有好事發生在我身上,我常會覺得擔憂,「是不是別人搞錯了?」、「會不會有人發現其實我沒他們想的那麼好?」......。如果遇到壞事發生在我身上,我就會難過。 我不覺得我有優點,即使好像有表現不錯的地方,我也沒自信,覺得大概有人比我好吧!還好,這段時間並不長。 現在,我還是不覺得我自己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優點,連別人稱我「專家」,我都想閃躲。我不是真的沒自信,畢竟我很認真面對我說出口的話與建議,我只是知道,我沒比別人優秀多少。我最肯定自己的是,我願意為自己的理想不斷努力。 我們上一代,父母的教養使用打罵為手段很普遍。罵孩子罵得兇,表示有在管教孩子,有盡到父母的責任。嚴管勤教,是當時很多父母師長自勉的座右銘。要指出孩子的缺點,予以導正,才能讓孩子走上正軌。犯小錯的時候就要糾正,將來才不會鑄成大錯。 我相信,很多父母眼中會看到孩子的好,但是真正願意說出來的、常說的,大概不多。至少,對許多父母來說,舉出孩子的缺點,比講出孩子的優點,真的容易得多。 鼓勵孩子有技巧,重點在真實不誇大,具體指出孩子的作為對他有怎麼樣的好處。我常鼓勵孩子,我喜歡看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獲得成功經驗,然後內化我對他的肯定。 因為我知道,有些人,沒有父母的肯定,自己有再多優點,也覺得空虛。其實,優點也不在多,真正能讓人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也就是把自己的幾個優點,扎扎實實地發揮出來罷了! 我們是靠「會的」過生活,花過多精力在修補自己「不會的」,反而對生活助益不大。我感謝各位朋友對我的肯定,這對我很重要,是我繼續努力的動力。 如果,我們都能一起來鼓勵下一代,讓他們好好發揮他們的優點,貢獻社會,而不受目前謾罵成風的風氣擊垮,不知道該有多好......。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別再追求一時的效率,時間管理真正的衡量單位是「一輩子」.

2015年09月29日
公開
16

別再追求一時的效率,時間管理真正的衡量單位是「一輩子」...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4 時間管理 柯維 2006-12-07 08:00 整理•撰文 文及元 社群 分享 955 「忘掉牆上的時鐘——提高做事效率,並不表示做時間的主人。找到心中的羅盤——探索真心所願,創造均衡圓滿的人生。」 關注自我成長議題的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在《與時間有約》(First Things First Time)一書,曾有以上這麼一段話。 他主張,我們可以採取行動,卻無法決定後果,因為,控制權操之於自然原則。因此,柯維以自然原則為核心,說明如果深究時間管理的內在時,有意義的生命其實與速度或效率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我們做了哪些事情,我們為什麼做這些事情,而不是完工的速度。 在時間的管理矩陣上,可以採用「緊急」「重要」做為兩軸的指標。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往往被「重要且緊急」與「緊急卻不重要」的事情困住,最後,位於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例如親情、健康),通常需要我們花費長時間經營,卻最容易被我們忽略。 圖說明 柯維主張,每個人都應該做好「第二象限時間管理」,也就是做好「重要但不緊急」的管理,提升這些事項的重要性,例如,如果能以每星期30分鐘做好這個象限的步驟擬定,就能讓我們脫離時鐘指針的擺布,找到生命的羅盤。 從使命出發,落實到每周行動計畫 不過,究竟應該怎麼做?柯維提出一個時間管理金字塔,教你用一輩子的角度,安排每一周的行動計畫: 圖說明 步驟1. 你的使命是什麼? 柯維主張,「使命」是時間管理的基礎,這不僅是一星期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我們對於人生的態度與整個人生的看法。 對於想探索時間管理深層意義的人,不妨思索自己最在意的是什麼?人生意義何在?不同於速成的時間管理技巧,而是從使命探討生命的本質。 柯維建議我們不妨自問: 1.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2. 人生的意義何在? 3. 我希望成為什麼或是完成什麼? 如果不太習慣思考這樣的問題,你也可以換個方式這麼問: ● 我覺得人生中最重要的3件事情是什麼? ● 我的長期目標是什麼? ● 我覺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什麼? ● 在我的一生中最希望自己有什麼貢獻? ● 我最希望得到的感受是什麼? ● 假使我只剩下6個月的生命,這一星期我要做些什麼事情? 步驟2. 你扮演了哪些角色? 你可能是妻子的先生、女兒的爸爸、母親的兒子、公司的高階經理人、學校的家長會長、扶輪社的社友、慈善團體的義工,認清自己有這麼多個角色定義,將有助於對人生的圓滿有更多的整體觀,知道時間管理有助於角色的動態平衡。 每個人最好幫助建構一個能扮演好不同角色的基礎,柯維稱其為「利器」,包括了生理(例如運動)、社會情感(例如親情)、心智(例如閱讀)、心靈(例如打坐)4個層面,這並非立刻能立竿見影,而是我們必須投資心力、時間去建構打造。 步驟3. 設定每周目標 每周為自己設定一至兩個最重要的目標,並接著思考: 1.如果我在下星期完成這些目標,會有什麼結果? 2.我對自己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3.如果我只完成了部分目標,會有什麼結果? 4.這會對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嗎? 5.如果我持續每星期都這麼做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嗎? 6.我會比現在過得更好嗎? 步驟4:擬訂行動計畫 如果你總是很努力,但做的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那做再多也沒有意義,以柯維的角度來說,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才是當務之急。因此,做周計畫時你應該這樣想: 1.做完計畫之後,我對這樣的一周生活有何感受嗎? 2.如果我每星期都計畫好每一種角色的「重要但不緊急」的目標,而且確實執行,對生活會發生什麼影響? 步驟5:每天校準目標,實踐計畫內容 柯維提到,你應該要以自信泰然的心態,將使命落實在每個行動之中。每天一開始先做以下3件事情,有助於你不要偏離使命: 1.省思一天的生活:在一日之初花點時間檢討行程,審視生命的內在羅盤,看清楚方向並調整心態,因應不可預期的挑戰。 2.安排事情的先後順序:確認自己要做的事情究竟是「重要但不緊急」、還是「重要且緊急」,這樣才能確保避免被「不重要卻緊急」的事情,用障眼法矇騙。 3.擬定一日計畫表:左欄排出必須在特定時間內完成才有價值的活動,右欄列出一日之中可做的第一、二象限的事情。 即使一天當中發生了許多迫使自己必須重新規畫計畫的狀況時,善用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時間管理法,可以協助我們分辨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步驟6:每周反省,改善下周計畫 一周結束時可以探討以下的問題,做為自己的反省,並開始下周的使命檢討與安排: 1.我完成了哪些目標? 2.我遭遇到哪些挑戰? 3.我做過哪些決定?是否將最重要的事情列為當務之急? 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找時間」去做,而不是等「有空時」去做。因此,時間管理的目的,並非只是被時鐘控制,因為時鐘代表的是我們的承諾、時間表、目標,這是屬於時間管理的層面;真正該控制的是價值、使命、信念、良知、方向,也代表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如果心中只有時鐘卻沒有方向,恐怕會浪費許多時間卻達不到人生的目標。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