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毅安媽咪

日期

#Tag

天國整全特會2

2021年11月27日
公開
80

情感整全 絕望、恐懼、不安全感、困惑、孤單、無力感,這些都會逼著我們進入生存模式,感覺好像在夾縫中求生存,覺得自己不過是在苟延殘喘。但我們這一生應該是要能夠毫無攔阻的全速前進。 身為一個人,最厲害的就是想辦法活下來。我們現在在生命中所面對到的各樣挑戰,因著同樣的求生本能,讓我們世世代代經歷到了無數挑戰的艱難時刻,但也都還是熬過來了。 當我不斷焦慮會發生什麼,即使今天沒有發生,明天也不知道會如何,我就是在用恐懼餵養我自己。我們似乎比較喜歡在新聞上聽壞消息。為什麼?雖然討厭聽到壞消息,但是看新聞卻喜歡看壞消息。看完了一個半小時的新聞,我們不會說:哇!真舒服!為什麼我們會一直聽一個不斷散播絕望的播報聲呢?都是因著我們的求生本能。我們覺得有必要得到這些資訊,知道哪些事情是危險的,危機在哪裡。有時我們對於恐懼太過熟悉,到一個地步是我們不願意放下恐懼。 雖然我們知道新聞或社群媒體常常在散播壞消息,嘴裡說忍受不了了,覺得好沉重。儘管被建議不要看,但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又是打開新聞來看。理由是:我需要聽聽另外一個角度的想法,我需要了解我們現在所處的情勢,或是知道接下來到底會怎樣,我又該怎麼回應或反應,結果就發現自己好像身陷其中,完全動彈不得。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如何對自己說話,也就是我們心裡會有的那些旁白,其實都在說: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活下來?而不是要怎麼做才能成功興盛,誰能讓我看到盼望在哪裡。即便是在非常挑戰的時期裡,我們反而回到那些會壓垮我們的地方去。 以上的狀況都是想要得著滿足的需要,至於我們怎麼滿足自己的需要,就決定了我們到底會不會是健康的。當我們焦慮時,還期望從新聞當中得到滿足,這是活在最低的檔次,就是只求生存下來就好。但今天希望我們可以脫離這樣的模式,不要再一直試著從其他源頭嘗試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你每天身上都背負著什麼呢?你的需要是什麼? 箴言25:8 一個人沒有自制力,不懂得設立界線,就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當時的城牆就代表城內的安全和保護,甚至還代表了未來和興旺。如果一座城的城牆夠厚夠高,就會想這裡面必有價值連城的東西,這裡有我需要的東西,因為有安全感和保護,城牆內的人在這裡營造出一個有永續性未來的地方。當界線設立得夠清楚,也就是應該要如此。 可是當我們讓自己的需求開始無限上綱,或是說界線很不明確,當你讓自己的情緒恣意發洩,而沒有善加管理或設界線,最後就只會把自己逼到無法承受的地步。 到底多重,我們才會覺得太重無法再扛?如果以一個小學生的書包應該是其體重的10%-15%來說,那麼我的婚姻、工作、家庭、人生、朋友等等各方面的關係或責任,差不多要是我體重的10-15%的重量。假如我的背包代表著責任的話,除了工作的東西之外,回到家裡也有我必須放進去的責任。但有沒有可能我把一些責任放進去了,有些我攬在自己身上的事,其實從頭到尾根本就不是我的責任呢?挑戰的是,如果你是帶著求生本能在面對你的工作,而且你去上班時沒有把工作以外的東西放下,反而加更多東西進去,雖然那個責任是平常我能負荷的,但卻在上班的時候也帶進去了,雖然在上班,同時卻想著家裡或婚姻的問題等。再加上個人的情緒、疾病或其他問題,全都一起背負了。因為全部都塞得進去背包裡面,覺得應該沒問題,但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揹了這麼多東西在身上。 原本職責的重量是有助於我專注,讓我有個確信,想著我可以好好表現。現在我卻背著這樣的背包:我該怎麼解決人生中的問題,整天不斷承接起一些事,再通通丟進背包裡。因為我沒有正確的去看待那些需要,我必須清楚的處理那些事的界線。無論到哪裡都背著這麼重的背包,還納悶怎麼去度假也都好像開心不起來,因為從來沒放下過。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你應該要...」,因此漸漸習慣一直背著重重的背包。 從小到大,社會不斷告訴我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於是就繼續扛。旁人還會稱讚他扛了這麼多,彷彿變成了一種榮譽的勳章,好讓我們可以去炫耀自己有多... 你身上背負著什麼樣的責任呢?那些東西你背了多久了呢?遇到挑戰並不是件多麼糟糕的事,而是要下定決心好好的弄清楚,現在我必須怎麼做才能扛得起這樣重的責任,直到我能把這一切打理好。 該怎麼做才能健康的扛起想都想不完的焦慮(或其他問題)呢?最糟的方法就是假裝這些東西對我一點影響也沒有,最終還是會耗損我的靈魂體。也會使我的人際關係受到虧損。 拳王阿里說過:真正擊垮人的往往都不是眼前的高山,而是他鞋子裡的小碎石。真正挑戰我們的是那些我該停下來好好照顧卻沒有照顧好的那些小事上。 背多少才叫太多?當你在工作時還會不時的想到家庭生活,你發現自己很難不一直去想的話,那就表示你背太多了,需要調整一下。如果你在家,卻還一直想著工作的事,而且一想到就感到焦慮,也就是超過你所能負荷的量了。這是個指標,要想想該怎麼解決,我對於這個狀況有什麼計畫嗎? 有三個指標可以檢視看看自己是否背負了太多的責任: 1.如果你感覺非常疲憊 2.你開始容易不耐煩(「開始注意到」是個關鍵) 3.如果它讓你覺得不配(需要去跟某人互動,但又覺得對方可能不喜歡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察覺到,但確實對我們有影響。為何會一直背著重擔?可能人際關係出了問題,或是裡面有需要和渴望,以及恐懼和焦慮,才是真正讓我放不下過多責任的原因,才不是因為我超級負責任。 我們之所以不卸下身上的重擔,一個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卸下,另一個原因則是要看我們邀請哪些人進到自己生命中來引導和幫助我們。好朋友不見得會是好的引導者,好朋友能夠帶給我們勇氣、鼓勵,或帶給人盼望,並且陪伴。但是當我向朋友尋求建議,他們可能在那個領域並沒有得勝,無法幫助人經歷到突破,而是只能告訴我理論。但我要找的是能夠帶領我,真正可以帶給我我所需要的那份突破的人。 當你跟朋友說的時候,你以為交託了,但事實上並沒有。 好的引導者會幫助我們先調整自己,幫助我。讓神做神,讓人做人,把結果交給神,用健康的方式面對處理它。我不該試著去為你分擔你的重量,你也不應該嘗試去背我該背的擔子。除非我們先改變面對自己身上這些責任的方式,不然我們就會一直卡在只是求生存的這個模式裡。然後還繼續不斷背起新的責任,認為是「我應該的」。 三個解決問題時常犯的錯誤 1.可能有件必須苦盡甘來的事情,但卻馬上想要得到結果。 何時能有改變,完全仰賴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努力。但我們常希望馬上看到成果,或是半途而廢。經過一天、兩天、半個月每天做該做的功課,你努力的程度還是一樣嗎?還是有更認真呢?「努力」是指你有沒有用合宜的方式去負起當下所該負的責任呢?要創造一種新的習慣跟思維跟文化,擔你真的有徹底執行到底嗎?所以必須每天日復一日不斷重複去做那些小事直到你看到成功為止。每天如何提醒自己,專注在最終的目標是什麼。我每天要做什麼才能達到。 2.找朋友幫忙,而不是找引導者(專業的人)來幫忙解決問題 有些問題可能不用花那麼長的時間來處理。 3.連問題的根源在哪裡都不知道,或是不願意負起責任,或是隱藏生命中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盼望是最好的動力,是最能得著力量和動力之處。你今天所面臨的問題不會持續到永遠,你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勝過你所面對的景況。不應該只是賴活著,而是要出人頭地。好好檢視你的盼望指數有多高,如果盼望指數不高,就想想能夠做些甚麼,找到哪裡有盼望,而且你所經歷的事,一定也有別人也曾經歷過。再難的情況都有希望。

天國整全特會1

2021年11月27日
公開
75

雅文師母 No time to die 我們都知道最有名的特務就是007,他不能只有一個身分,而是需要有各種身份。特務都是帶著總部給的使命,並且清楚目標來到現場。但如果過度入戲,忘了自己原本的身分,忙碌於現場的事物,就無法達成目標。 因此我們要問問自己: 1.我到底為什麼這麼忙? 2.我到底在忙些什麼? 太6:24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 「瑪門」不只是物質而已,其實是「世界的靈」,是更深在捆綁我們的體系、系統。我們從小就不斷被「表現主義」影響,因此很難察覺。世界的價值觀是:要有效律、有成就,不浪費時間,要更進步。但「表現主義」會加速我們的耗盡(burn out)。 「表現主義」的症狀: 1.陷入比較  2.常自責  3.常感到抱歉  4.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對不起誰,就是覺得自己沒有做到  5.想隱藏缺點 因為今年的疫情,我每天手上的工作常常是今天推翻昨天才做的決定,感覺整個人空掉了,有個洞,簡單來說就是「用光了」。我去運動,但只滿足兩個星期。我是為了什麼在運動?目標又是什麼?目標真的能驅動我們往前嗎? 後來我接受了一次SOZO,才發現我裡面有一個很大的謊言:你什麼都不做,你就一直在貶值。 時間流逝帶給我很大的焦慮,焦慮懊惱自己沒有進度,我用世界的尺,也就是「時間」跟「影響力」來衡量自己的價值,用進度、成果、達成律來決定自己的價值,或是「我所做的好值得喔!」這就是「表現主義」。但神的心意是:我愛你,因你的價值就是你。 有一次幫爸爸辦慶生會,我花了一筆錢做了一個迷你網球場,當天爸爸很開心,結束後我也非常開心。但隔天因為道具老闆的一句話,讓我陷入開始檢討、反省、自責、希望下次更好的光景裡。巽正牧師提醒我:只學上帝要你學的。我以為自己很認真、上進、卓越,其實我是把美好的果實丟進榨汁機裡面,那是原本神要賜給我的生命果實,我卻將它榨乾,變成無法入口的善惡樹果實。 創3:17-19又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直到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神要我吃的是他的生命,而我卻在吃土裡的。原來我的安全感來自於汗流滿面的勞碌。 有一次我感覺自己躺在一艘小船上,場景像是度蜜月時去的馬爾地夫。我心想:躺夠久了吧...但神對我說:你先享受再說。先享受我的愛。躺夠了,事情就會發生。然後我開始看到海裡的魚、空中的鳥,開始能夠欣賞,並且與牠們互動。神要我裡面自然流露跟其他人互動所需的一切。 因此我們要回到原始的身分裡。你什麼事情都沒做,不代表沒有事情再發生。神的心意是:我要將你的所是和所為合而為一,使你得自由。如此就不用再要求自己去拚什麼,不會再去比較,因神給我的是為我量身訂做的。 我所有的沒有一樣是出於自己,都是神的恩典。如此就可以開始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接著才能夠擔起責任。「治理」就是影響、流露。「擔責任」就是回應神的能力。 我們可以做這一群最真實的人,仇敵再也不能欺騙我們,要我們老是問:我看起來怎樣?我做得如何?而是要回到最原始的問題:我是誰?

至真14(按照耶穌心意禱告)

2021年11月27日
公開
65

上次我們提到韓國趙鏞基牧師在靈修時,不接總統的來電,因為天上的君王講話的時候,地上的君王要閉口。靈修就是赴天國國王的盛筵,就是親近上帝,與上帝親密相交的時刻。下一課我們再來談如何靈修。因此,我們在靈修時會向上帝禱告,同時也是天上的君王講話的時候。 ◎按自己的意思禱告 有些人雖然喜歡禱告,但都是按著自己的意思禱告,不是按著耶穌的心意。所以無論禱告得再迫切、再大聲,還是沒有任何結果或改變。 那麼,我們禱告時應當有甚麼樣的態度呢? 經文: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4) ◎按耶穌的心意禱告 基督徒拒絕禱告或是基督徒禱告卻「不穿禮服」都是罪。「穿禮服」的意思就是披戴主耶穌基督,奉耶穌的名禱告。我們若沒有穿禮服,不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被主耶穌的寶血遮蓋,就見不了上帝。因此,來到上帝面前禱告,一定要披戴耶穌,也就是照著耶穌的心意禱告。在這樣的禱告過程中,我們越禱告就越會被耶穌改變。上帝會修改我們的禱告方向,例如,以前我總是求上帝改變我的先生、我的婆婆、我的孩子,漸漸的我才發現,需要被上帝先改變的是我。原來我不接納他們,我對他們有成見,或是因為過去的經歷,我裡面有一些受傷需要被神先處理或是被醫治、被神的愛充滿。 例子: 有一位弟兄找工作的時候,一開始列了十幾個條件,可是禱告了很久還是沒有找到工作。 後來,上帝在他禱告的過程中,一個一個的改變了他的想法,最後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工作。 這個工作和他原本所列的那些條件很不一樣,卻非常適合他。 他之所以可以找到這麼合適自己的工作,是因為他之前願意接受上帝的調整,機會來的時候,他的心已經預備好了,若是他堅持自己原本所列的那些條件,恐怕就會錯過了這個非常適合他的工作。 Q:你願意按照上帝的話,調整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嗎? ◎寫靈修筆記的重要 所以,我們可以用文字將這些過程記錄下來,也就是我們對上帝說的話,以及上帝對我們說的話。這就是寫「靈修筆記」。寫靈修筆記非常重要,可以幫助我們看見自己是否有照著上帝的原則做事、是否有遇見耶穌。我們若不記下禱告內容,很容易忘記上帝在我們身上許多榮耀的作為,也不知道自己禱告得對不對。 寫靈修筆記是在記載禱告事項,最重要的作用是做信心的反省。禱告後要觀看上帝的作為,並且讓上帝在這個過程中改變我們,改變我們的禱告內容,並且不斷注意上帝如何藉著我們的禱告對我們說話。因此記載禱告事項就是記載生命改變的歷程。 透過寫靈修筆記,可以讓我們反省自己禱告得對不對,然後逐步修改,當我們再去看修改的部分,就會越來越認識上帝的屬性。否則很可能就成為那個沒有穿禮服去赴宴的賓客,雖然有禱告,但是態度卻隨隨便便的。 禱告:

天國整全特會2

2021年11月26日
公開
62

整全的天國人生(Bill Jonson) 我背賦予一項使命,是要活出健康整全的生命,這基本上就是去觀看,神對我們的靈魂體有何心意,也就是一切都與神所在說和他所做的事,與他對我們生命的心意對齊。 先知鮑伯瓊斯有一天打電話給我對我說: 屬靈的法則大過自然界的法則,但如果你不遵守大自然的法則,仇敵將會把你給除掉。 我開始檢視自己生活的各個層面,讓我在心思意念上,對於生命有更深的了解。如果身為全職人,一心想要好好工作,努力地想要好好代表神,可是都沒有玩樂休息放鬆的時間,享受我們所擁有的,就像弦一直在弓上,處於緊繃狀態,過不了多久,就無法再施力了。 不是要你降低標準,也不是要你放掉賴以維生的生活準則,但要確保自己有時間去放鬆。 以利亞在面對850位假先知剛贏得大勝利之後,就落在極大的低潮當中,甚至向神求死。就算是大大得勝,或是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在情緒上也是會讓人很累的。我們必須保守好自己,包含自己的身體,心情或心理的需求也要顧好,為的是要完成主呼召我們要做的事。我們必須求神的恩典保守自己的心思意念、行為,或是自身的價值,不論是經歷考驗、經歷失喪,或是遇到許多不同的難處,都必須在那樣的情況下,滋養和培養出一顆願意信任的心。無論在經歷主豐富的供應、同在,就像在經歷難處一樣,我都需要主的恩典,因為我仍是脆弱無助的。尤其得勝後特別容易掉以輕心。 我們不光是在受到試煉的時候要警醒,在得勝的時候同樣也是。保羅說他知道如何處豐盛,如何處卑賤。靠著那家給我力量的基督,我凡事都能做。我知道當我有缺乏或面臨危機時,我需要神來堅固我。可是我沒有想到,原來當我得勝和處豐盛的時候,也同要需要從神得力。重點就是我們永遠都極度的需要神的恩典。 整全的生活模式 帖前5:23 「聖潔」:當你被分別出來,不再與那些汙穢、罪惡和錯誤綁在一起的時候,你不光是屬神的,也要更多的有他的形象與樣式。 不光是在靈裡無可指摘,不僅是因為我的罪得赦免,連我們的魂也無可指摘。這表示你所有的心思意念,情緒的狀態,包含過去曾受過的傷和失望,他希望都是完整、完全、成熟、值得信賴,好叫主耶穌再來的時候,你能夠以一個完全人的狀態迎接他的再來。 這是一個邀請,請大家開始檢視自己生活的各個層面,不是自我省察,也沒有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是更加看重自己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果我們容易被冒犯,就要想到耶穌沒有這樣。並不是要你感到羞愧,而是要能夠停下來並想一下,為什麼那個人每次一講話,我就會覺得很怒。為什麼每次講到那一件事,我就會想要逃離現場。透過問這些問題,讓自己可以完全敞開在主的面前,好叫他能夠對你說,當那個時候,曾經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於是你築起一道高牆抵擋我。當他這麼做的時候,他就能帶下醫治。 約三1:2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如同靈魂興盛一樣。 我們的財務、情緒感受、人際關係、家庭生活彼此之間相互關聯。這一切其實都與我的內心世界的狀態有關。在我們內心的一切,其實形塑了我們所處的外在世界。 某天清晨一點多,主用一段話叫醒我: 一座城光有城牆,但城門卻大開,仍是不安全的。 當時以色列人是先重建聖殿,才蓋四圍的城牆。一座城安全與否就取決那座城的城牆有多高多厚。儘管外面有軍隊對著你的堅固城牆狂射箭,在城內的你仍然可以被保護得很好。也許多人與主相交的時候,完全就是進入到了這樣的境界。帶著極大的權柄和能力,那怕外面發生了再多瘋狂的事,不是他們渾渾噩噩一無所知,而是他們有保護好自己的內人,因著過去的經歷而有所成長,所以不再像過去那麼不堪一擊。面對試探,可以不為所動。 城門是非常重要的,也必須是堅固的。尼希米記那時候城門還沒蓋好,仇敵一定會從還沒蓋好的城門進攻。所以要先把城門安裝好,並要成為能夠讚美神的一群人。不是只有在順遂的時候讚美神,即便在窘迫中也要讚美神。因為無論如何,他配得。而我們也仍是那群需要倚靠他的百姓。 賽60:18你的稱你的牆為拯救,稱你的門為讚美。 用物質界的東西來比喻我們在靈裡所能夠發揮的能力。神為你成就的就是拯救,讚美門就是我為神而座的。我需要居住在榮美奇妙的救恩裡面,也需要負起隨同救恩而來的責任。當我們把神的屬性掛在嘴上,我們感謝、讚美、宣告, 啟22描述屬天的城有12道城門,每一個城門都是由一整顆珍珠所做成。珍珠是在不斷的刺激之下生成的。 1.這門是讚美門 2.這門是在受刺激下生成的 重點在於,我們甚麼時候很容易來讚美神?當我遇到悲慘、失去的時候,我的回應仍選擇將自己的心轉向神,雖然我不明白為什麼,但我仍然尊榮神,是全然信實的那一位。仍然讚美神的良善,並宣告每早晨都是新的。每當遇到艱難的時候,就又有一道門成形了! 詩24:9眾城門哪... 預表一個圖像,主耶穌將要從這些城門進到這座得救之人所在的城裡。這位榮耀的王將要進入到更深之處。只要我們在艱難的環境當中仍然選擇讚美他,他就能夠從這讚美門中進入。 帖前5:16-18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 情緒要健康的關鍵:常常喜樂 主已經把全然的健康賜給我們,放在我們的帳戶裡,我們要知道如何支取,好叫我們能夠真正得著神以賞賜給我們的一切供應。 你可以有喜樂的心,是因為你先喜樂。當你先喜樂了,就能夠得著喜樂的心。要不要喜樂是個選擇。喜樂的心是喜樂所帶來的結果。無論經歷到什麼,就只是去承認神的良善,開始歡慶他的良善,選擇要有喜樂的心,在所處的氛圍環境裡就會開始有些轉變。 詩2:當存戰兢而快樂 如果你會感到戰兢,通常可能是因為有事情讓你感到擔憂,可是你在當中卻要快樂。當我選擇無論如何都要喜樂時,我發現身上有些東西在當下就被破除掉了。其實問題、環境都沒有改變。因為神是良善的神,所以我們有幸能夠歡喜快樂。而我也能夠在還沒得到答案之前就先喜樂,因為我知道答案即將到來。 心理要健康的關鍵:凡事謝恩 心存感恩會發生奇妙的事,假設仇敵正用某個武器在攻擊你,可能是過去對你的指控,或是任何你所能想到的事,當我們稱謝神時,仇敵手中的武器就落到了我的手中,反而被我拿來利用。成了能夠更進一步向主獻上感謝的起點。 我承認自己的沮喪、困惑、悲傷,我可以利用他們來使我的獻祭更加豐富。我要把握機會在最困難困惑的時候這麼做,因為將來在天上就無法獻上這樣的祭了,因為在天上不再有眼淚、悲哀、哭號和疼痛。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能夠使仇敵繳械,並反將他一軍。 靈裡要健康的關鍵:不住禱告 不住的禱告能夠確保我們有顆健康的心。一個人的價值觀其實是由心發出,心也是情緒的所在,都存放在我們的心裡,包含我們的所是和身分。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不是要我們省察自己,而是要去監看自己的態度,價值觀和你所想的事情。我們到底都在對自己說什麼。持續透過禱告,每時每刻常在基督裡與他連潔,持續敞開的與主交通,保持一顆清潔無愧的心,好叫我們不受外在環境或其他事物的影響。 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身體的健康就是吃對的健康的食物、運動, 情緒的健康就是凡事謝恩、讚美神。 靈的部分就是: 1.讀經禱告敬拜:每天讀神的話,餵養你的靈。可以問神問題,讓神的話語向你顯明一些事,顯明那些事不是要讓我們感到罪咎或羞愧,而是讓我們有機會選擇生命。這一切都是神在顯明他的屬性,並邀請我們在那方面去更多與他深交。 2.常常用方言禱告:受聖靈的洗,用屬天的言語來禱告,在靈裡禱告可以造就自己。 3.服務的行動:去愛人服事人,就是需要付上代價去為別人做點什麼。盡可能的去愛人關心人,不是為自己,但去做,連自己也受益。(馬利亞的香膏)

天國整全特會1

2021年11月26日
公開
62

周神助牧師 從摩西看天國整全(身心靈整全)的層次 整全的操練是一生之久,越早開始越好。但不管何時開始,都來得及。整全甚至包含關係、文化的整全,以至於我們的生命在神的手中被神使用。 摩西的生命有三個40年。 ◎天國整全的初階:第一個40年 從摩西的生命,可以明白神在我們生命有奇妙的計劃跟安排。 1.靈裡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進皇宮前的三個月,父母對其的影響。 2.進皇宮後的生活,所吃的非常講究、豐盛、精緻,打了好的基礎。 3.學了埃及一切的學問,為將來寫下摩西五經是有幫助的。 4.在皇宮裡有很多操練身體的機會,養成運動的習慣,對身體心靈健康都有幫助。 但摩西不羨慕皇宮的生活,不期待成為法老,而是有著使命感,可能受其兄姐影響。 ◎第二個40年 到曠野牧羊,為其身心靈整全有所預備。 1.變成吃比較天然的食物,選擇健康的食物。 2.運動變成勞動,為神的緣故,保守我們的身體。 3.靈裡的操練,過濾所學的知識是否合乎神的心意,沉澱,有更多時間安靜默想。 我們現在也很需要曠野的生活,對身心靈整全的操練有很大的幫助,安靜在神面前,雄心、野心慢慢沒有了,被倒空了。 ◎第三個40年 看見焚而不燬的異象,被神呼召。 我們不是為了整全而整全,為健康而健康。我們必須清楚知道神對我們的生命有其計畫及命定。為了使我們進入他的呼召,我們要進入生命另一個層次的整全。 進入對抗身體老化的階段,我們是否「未老先衰」? 更要對抗屬靈的老化,老油條是老化一種很可怕的現象,更不要倚老賣老。 還要對抗魂裡面的老化,在神的家沒有「大老」,只有「父老」。 過去是個人默想靈修,現在領受神的聲音、啟示,並寫下摩西五經。 面對面跟神說話,跟神的關係有神聖的不滿足。 盼望我們靈魂興盛,就如摩西臉上反映神的榮光。 摩西後來承擔極大的責任,成為幾百萬百姓的孤兒院院長、難民營營長,百姓的狀況他他非常挫折,於是跟神抱怨。神說:你要做父親,要抱牠們進入迦南美地。這使摩西的生命有極大的提升。 要知道我們是神的兒女,另一個就是有為父的心,這會幫助我們身心靈更健康。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這是個人生命整全中的整全。在團隊中也有整全,繼續往前帶。 摩西120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生命最後一個星期寫下申命記。生命整全如何有續航力?摩西的生命持續對我們說話,並且把約書亞、迦勒帶進來,不要在我們這一代停下來。帶領我們所栽培的屬靈兒女進入更高層次的計劃。

天國整全特會1

2021年11月24日
公開
63

爭戰得勝的必勝心法 大多數人一生都在努力避免衝突,努力讓自己不要成為標靶,努力避免發生爭戰,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爭戰中,所以沒有在看情況做調整。如果你是一位拳擊手,你必須學會如何應付對手的出擊,倒不見得是努力不被打到,而是要知道怎樣見招拆招。我們很容易想要用逃離戰術,所以許多時候我們沒有經歷突破是因為沒有繼續留在戰場上奮戰。 弗6:11-12 我們生來就是要上戰場的,一出生就有場仗要打。你的受造本來就是要越挫越勇,屬靈爭戰得勝的關鍵在於,首先要知道你不一定天生就曉得要怎麼作戰,你必須學習如何去爭戰。再來這是你每天都要做的事。你必須穿上你的全副軍裝,我們已經擁有打贏這場仗所需要的一切。 弗6:13-18 透過小雞孵化的過程,理解一些事。雖然捨不得小雞在孵化過程中的掙扎,但小雞其實在這過程學會堅忍、勇氣,也在鍛鍊肌肉,這對牠來說是一生受用的。小雞需要阻力,才能越挫越勇。 神一點也不怕我們有掙扎,我們生在這個世界是要做鹽做光,耶穌說我們受裝備,是要去罪黑暗的地方帶下光明、盼望和生命,這就是為什麼你會遇到掙扎。因此要學會如何運用全副軍裝,不是自己過得輕鬆就好,而是要活出神的呼召及命定,還有神賦予的使命。就是使世人得生命,直接進到他們當中並帶下改變。衝突在所難免,艱難也是躲不了的,它們的存在是為了讓你越挫越勇,讓你領人一同勝過並經歷突破。 孩子剛出生時,頭蓋骨還很柔軟,才能從產道出來,經歷壓力。沒有一個孩子的出生是溫和容易的,總是伴隨著母親的尖叫聲。我們受造就是要得勝。 我們很認同主是神羔羊,謙和、溫柔、充滿耐心、善良、教養人、輕聲細語。同時神也是獅子,知道怎麼使用軍裝和武器,如何上戰場,爪子從沒有修過,一心只想著這場仗贏定了。他是與你一同上戰場的那一位。 因此我們受造的目的是要拆毀仇敵的詭計,這就是我們為何會面臨到爭戰。在這場爭戰中,你會有極大的成就感。 ◎得勝的三大關鍵 全心相信:我不是受害者。我沒有做錯什麼事,我不是居劣勢的那一方。仇敵無法以詭計勝過我。我應該像耶穌一樣,能在混亂中帶下平安,使人重新有盼望,你就知道所背負的責任,使命。這個責任會帶下生命,也會讓你知道生在這世上的旨意。面對任何一場爭戰,都必須想著要贏。 1.你怎麼看這場爭戰,就決定了最終結果。 在戰場上,不是去看對方有多厲害,看衰自己,這樣還沒比就輸了。 在人生的戰場上,你如何看自己? 你的心究竟是怎麼想的?是處在甚麼樣的光景?應該要想:神你是怎麼看我的?你是怎麼說的? 其實輸了也不會怎樣,只要毫無保留帶著信念去做,完全的活在當下,這關才能過。你看自己的眼光與神看你的眼光不同,這場仗大概就輸定了。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命沒有得勝,或是在屬靈戰場上節節敗退,是因為我們一直用仇敵的眼光看自己,我們看自己的眼光也是半虛半實,有時是如此,事實卻不然。 要清楚分辨仇敵的謊言,如果不是神的心意,就不要再想了。帶著信念,用盡全心全力去做。 這如果神是我要進入的應許之地,就算去別的地方也無法有成就感的。但卻覺得好像在這裡卡住了,不敢再前進,不覺得自己有本事做到。要與神建立深刻的關係,以及知道自己做得到,有一個部分就是要每天在這些小地方得勝。努力看自己哪裡做得好,改變自己看人生的眼光,不要一直去看自己做不到的地方。 2.只要忍耐到底,必得豐盛。 經文: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生出忍耐。 因為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出忍耐,忍耐到底就一無所缺。當你能夠忍耐好長一段時間,仍不失去信心及喜樂,就能經歷到毫無缺欠的境界。 耶穌受魔鬼試探,但耶穌知道他自己是誰。 我們有忍耐這個本領是仇敵所沒有的,爭戰確實會讓我們變堅強,但當你轉身逃跑時,全副軍裝沒有保護背部的東西,全副軍裝是用來大舉往前攻的,主會在後面保護我們,所以不應該轉身逃跑,只管向前進。 在不容易的關係中如何正面迎戰?在我兒子14-18歲的那幾年,我每學到一種方式就去嘗試,神改變我對連結的認知。當一切變得棘手時就選擇放棄而沒有堅持下去,就很難經歷突破。 3.提醒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每天有進步,每天在得勝。 找對的方法、知道誰會有好方法,有沒有認識有人懂得如何幫助你,是否知道自己每天實際該做什麼。 不要一直找退路,忍耐到底就必會經歷突破。一步步前進,讓自己先健康起來,把目標由大化小,不要想一次到位。有哪些領域是你希望看到突破的?目標從一個月開始→兩週→一週→一天。今天可以做什麼,好讓目標的兩週後可以看見突破。很實際的把生活拆解,每天做好在情緒上、心裡、靈裡、生理上的規劃,每天去實踐它。才不會一遇到攔阻就想要轉身逃跑。 帶著得勝的心去爭戰,關鍵在於一顆感恩的心。

天國整全特會2

2021年11月23日
公開
56

面對靈界攪擾的處理方式 靈的方面: 1.我有權柄把邪靈趕出去 2.為自己生命破口悔改,以後不要再開門 3.不要上鉤,仇敵試圖要吞吃我們,可能突然接收到某個從仇敵來的頻率,只要轉換頻道,閉上耳朵,為自己與血氣合作悔改,並且釋放天國的頻道,創造新的屬靈氛圍。 魂的方面: 大腦就像是一棵樹,結出壞果子時就要檢視大腦,因為我們的心思意念、心態是需要調整的。我們必須勇敢,必須要能夠定睛去看,不管跳出什麼意念來,都不要嘗試去隱藏。要去找出壞果子的根在哪裡。 會結出壞果子的原因: 1.故意不順服和犯罪 2.上癮或是極度想要犯罪的慾望:非得到不可、非做不可 3.內心曾經受過的傷害:身體的傷,一動就知道哪裡痛;內心的傷就看什麼會讓你有反應。 體的方面: 1.發現自己會故意不順服,就不要再這麼做了。要用真理充滿自己,就能勝過。 有肉體的掙扎:有時因好奇心、某些方面沒有被滿足,或是缺乏親密關係,但就是「順服」,這是最有效的武器。 2.坦白承認自己超想做那事,但主啊!我想要更多有你!呼求主耶穌的名,求他幫助,耶穌與我一起面對。 3.懂得設界線:每個人的界線不同。   freedom:鳥從籠子裡逃出來,但有可能被抓回去。   liberty:有能力去做正確的事,不再回到原來的轄制裡。   找出什麼點會讓你失去持守住自由的能力,又掉入綑綁的轄制裡,要為自己設界線。 當你說我不能看這個、做那個,不代表你沒有信心,而是去做、去看了,會產生不必要的破口。會有讓我想要犯罪的傾向。如果真做了、看了,就悔改求主赦免。 肉體是我要我要我要!我非做不可... 心裡的傷,如果我們出於本能的反應是壞果子的反應,某個痛處不小心被碰撞,唯一的方法就是去檢視樹根,這跟信念系統有關。 當我們對人事物或話語有某些特定的反應,就要勇敢檢視並承認自己生命根源的問題,將謊言去除,澆灌真理。並且對自己說:我必須讓這棵樹長好!饒恕、放手,不再跟非神心意的反應合作。 「我無法解決他的問題,但可以幫助她與耶穌有對話。」

天國整全特會1

2021年11月23日
公開
68

周巽正牧師 耶穌的救恩是整全、全人的救恩。 帖前5:23靈魂體全然成聖 約三2:1凡事興盛,身體健壯,如同靈魂興盛一樣。 教會常只強調靈人興盛,但卻在教會burn out(耗盡、怠倦、精疲力竭、灰心),即使度假回來也沒有得到解決。 教會文化不等於天國文化,也不等於整全文化。 出32:4-6以色列人在拜什麼?看著牛犢、在牛犢面前獻祭。他們在拜他們認知裡的耶和華。因為以色列百姓在埃及生活了400多年,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什麼都可以當作成來唄。 羅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 其實在我們裡面都有這個隱藏的金牛犢。 創3:17因為地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 創3:19你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 這兩種狀態都是咒詛,但勞苦已成為我們擁抱的價值。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已成為一種身份感、成就感、價值感。殷勤、勤勞的根基若是因這兩個咒詛,就會陷入咒詛裡面。 世界的價值觀,世界所定義的成功:越忙→越有價值→越有成果→越能決定你的價值(這是表現主義) 這樣的價值觀鞭策著我們做神國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如果一停下來就慌,不知道自己是誰,沒有了價值感及身份感。 我們以為在敬拜耶和華,我們認為自己擺上、犧牲,我們向神守節、獻祭,但其實我們真正在拜的是我們心裡的金牛犢。也就是我們生命中還沒被治死的事界對我們的影響。 不是從魂、度假,或是從體、改變飲食來改變,而是需要從我們的信念系統來處理。 小burn out: 1.沒完沒了的異象、目標,變成我們要做、該做的事,卻永遠達不到標竿。忙完從來沒休息,因為還有下一個活動要進行、下一個目標要達成。 2.身體的精疲力竭,我們以為沒壓力,但身體對壓力是非常敏銳的。 3.情感的精疲力竭 4.關係衝突的耗損:長期面對關係上某種程度的張力,帶給身心靈極大的影響。服事上最困難最有挑戰的就是處理關係。 5.屬靈的精疲力竭 如果只有一項發生在生命中,還有可能撐過去。但同時間有2-3項存在,會突然整個人都不對勁了,這種狀況甚至不是靠著方言禱告、讀經就能過去的。 因我們核心信念擁抱表現主義,金牛犢,汗流滿面才得餬口,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相信如此必能成功,突破。於是我們倚靠自己更多的努力、才能,相信如此才能成事。 但耶穌的服事是在一個恩典的節奏裡面,他從來沒有趕進度或加快腳步。耶穌要完成的工作是救贖的大工,但他30歲才開始行動,並且只花三年半的時間完成這大工。 可5章關於睚魯的女兒快死了,他來求耶穌。耶穌走在人群中,還為一個血漏婦人中途停下來。想必睚魯心裡焦急得很。及至僕人趕來報告睚魯的女兒死了,耶穌仍然從容,對睚魯說:不要怕,只要信。 拉撒路也是死了四天後,耶穌才到。耶穌的模式跟我們的模式不同。 約5:17、19-20,真正做事的是父,我是與父同工。我父做事直到如今,在我還沒做工之前,父早就在做工,現在仍在做工。 我們總覺得自己能做點什麼,當我們發現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甚至十分耕耘十分收穫,就想要做得更多。但神的心意是千分收獲、萬分收穫啊!沒有看見父做的,子是不能做的,我們看到自己能做的、想做的,但經文是「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樣做。」因此我們的呼召是「照樣的文化」「對齊耶穌」的文化。 異象是神要做的,不是我們要做、該做的,責任神來扛。我們回應呼召的方式常常是把責任扛在自己身上,然後離開了神。真正的平安是在風浪中仍能安然入睡,因相信神掌管一切。安息的節奏要成為我們每一天生活的節奏。 如果沒有經歷心意更新而變化,我們都在朝向burn out的目標前進。只是看誰撐得比較久而已。如果不更新改變核心的信念、價值,即使目前OK,但幾年之後等候我們的就是burn out。 有時肯定讚賞的聲音越多,越難停下來,還會鞭策自己再多做一點。我要做的只是「照樣做」,回應他、做他的兒女,不用假裝很會,想要幫神。我以為我愛的是教會、家人、弟兄姊妹,但其實我在拜的是瑪門,是金牛犢。因此我們在各方面都需要重生。別讓異象成為我們的金牛犢,因為兒子的擔子是輕省的,兒子的軛是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