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愛的小豬

日期

#Tag

2016年10月04日
公開
9

法師的回答

文章來源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23063 和尚一個人時會吃肉嗎? 一個來訪者問: 法師,我想問一個不太恭敬的問題? 師:請講! 來訪者:您在公眾場合是素食, 您一個人在房間會不會吃肉呢? (師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反倒問他:您是開車來的嗎? 來訪者:是的。 師說:開車要繫安全帶。 請問您是為自己繫還是為員警繫? 如果是為自己繫,有沒有員警都要繫。 來訪者:喔,我明白了! 你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嗎 ? 繼續往下看... 好多人就跟我說, 沒自律,沒人督促 就不能堅持成功者的習慣。 我想看完這個故事, 你應該懂得該怎麼做了 【孩子怎麼教?】 眾:請問法師,我的小孩不聽話、不愛學習怎麼辦? 師:您影印過文件嗎? 眾:影印過。 師: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錯字, 您是改影印件還是改原稿? (場內立刻響起雷鳴掌聲。後有人答 道:改原稿。) 師:應該原稿和影印件同時改,才是最好。 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機,孩子是 影印件。 孩子是父母的未來,父母更是孩子的未來。 智慧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自己不優秀,如何給孩子優秀的教育? 如何要 求孩子優秀? 如果 你自己著迷於賺錢, 怎麼 教小孩 不著迷電動呢? 你要能先提升自己,同時就能 提高孩子 【五百元怎麼買汽車?】 一位元佛友電話抱怨道: 為什麼我努力了還是得不到? 唸經行善了但命運卻不變? 師:我給你寄五百塊錢來好不好? 眾:師父,你的錢我不敢要呢! 師:我是要你幫我辦一件事。 眾:師父,你說辦什麼,我絕對幫你辦好! 師:幫我買一輛汽車。 眾:(驚呀地) 師父,五百塊怎麼能買到汽車呢?! 師:你知道五百塊買不到汽車! 可是世上有太多的人都在絞盡腦汁, 只付出一點,就想要 得到很多。 【為什麼要拜佛、拜上師、拜祖先?】 一位研究生來拜訪我, 不理解地問:為什麼好多人見到你都要磕頭? 這是不是有 點迷信? 我沒有拜過任何人,我只拜我自己! 師:你一定打過籃球,或者羽毛球,或者乒乓球吧? 青年:是的,打過! 師:打籃球幹什麼? 不打籃球,籃球會難受嗎? 而且那麼多人打一個球,是為了 快點把籃打爛嗎? 青年:不是,是為了鍛煉身體和娛樂。 師說:不用籃球也可以像打籃球一樣運動嘛! 青年:那樣多沒意思,而且旁人看到還以為是神經病呢! 師:說得好! 籃球只是一個道具,一個鍛煉和娛樂的道具。 那麼,身體需要鍛煉,心靈就不需要鍛煉嗎? 青年:按理應該, 可是心靈怎麼鍛煉呢? 因為懂得感恩才拜 師:人在崇拜的時候,五體投地, 表現 出謙卑、服從、懺悔、求助、感恩和接受, 同時也是將自己的心靈融化, 與被崇拜者在心靈上合一與連接。 這就是心靈 的鍛煉。 別人禮拜我, 我也是一個道具, 就像一個籃球,讓人打來打去。 只不過我不是真的籃球,是一個心靈籃球。 同樣,拜祖宗是為了培養自己的孝心, 用心靈承接祖宗累積的能量; 拜土地是為了感恩珍 惜土地, 我們生長在大地,大地給我們很 多的食物和物品, 而我們回饋的都是垃圾; 拜龍王是珍惜感恩水, 因為人體有 70-80%是由水組成…… 中國人禮拜的學問深了,裡面有大智慧妙作用。 虔誠禮拜的時候, 拜和被拜是一個整體, 哪有什麼你我高低呢? 有些人搞不懂就大加誹謗, 是沒有實踐過和用心體驗過,妄加誹謗就是癡狂! 青年:太高深,太智慧了!請受我三拜! 師問:感覺到心靈鍛煉的美妙了嗎? 青年:嗯!很偉大! 師言:這就是為什麼叫我老師.. 因為我確實能教導你, 不管是思維模式,還是行為模式。 【如果世人都出家…?】 一個對佛教有興趣的女教師對師說: 如果世人都像你一樣都出家,人類還能延續嗎? 好像沒有聽到這個問題, 師平和而關懷地問到: 你的小孩多大了?男孩女孩? 教師:17歲了,女孩。 師:要準備高考了。 女教師:是的,正在加緊複習。 師:你一定希望她考個好大學吧? 女教師:是的, 要考就考北京的大學, 其它的大學沒什麼意思。 師: 如果每一個人都像你一那樣想, 那還有人種田嗎? 其它省的大學不是只有都 關門了? 女教師:... 師: 你注意到沒有, 你已經回答了你自己的問題? 女教師( 愕然):... 所有的答案、所有的問題, 全在自己一念之間... 轉個彎,人生的疑惑 也許就可以找到解答摟~

2016年09月25日
公開
9

百果山半日遊

百果山半日遊

2016年08月21日
公開
10

面對承認,不再抵抗

∼戴禹鑌整理取材自許添盛醫師講座「承認是不再抵抗的自我疼惜」 原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74252666162607/permalink/1743522169235655/?pnref=story 到底我們從小到大有多少是在逃避的、隱藏的,甚至偽裝的?所謂的自我面對、逃避或欺騙,這件事只有你知道,例如表面上也許你知道可以勇敢的去面對婆婆,可是你還是不敢去面對,因為你不喜歡不舒服、痛苦或吵架的情境。或者是一個酗酒的人,他真的覺得酒有那麼好喝,喜歡日日買醉嗎?這個酗酒的男人也許是要當一個好先生,也想栽培孩子出國唸書,可是他在逃避所有他認為的人生的失敗、一事無成、或不敢面對「我為什麼是一個沒辦法的人」。 當人沒有辦法經過心理的轉化,換個念頭「好吧,我就是沒有辦法,真的沒有辦法的話,那就面對嘛!」就會逃避到「安全」之處。所以常常都不在於困難有多大,而是後來我們有沒有選擇逃避?逃避的好處是假裝看不到,以為可以不用面對了。很多時候為什麼不能面對?因為害怕看到別人對你的失望的、厭惡的眼神,或不高興的情緒。可是人生很好玩,所有你逃避面對的問題,偏偏會一直被你遇到,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問題仍然存在。 可是當你真的想面對的時候,也曾一度對自己有所期待,你又面對得了嗎?有些時候,有時候也努力奮鬥過,現實卻離心目中渴望的理想落差甚大,我們覺得還是面對不了的!例如你就是做不到一個好太太、好媳婦的標準,或發現身為老闆的你,不敢讓人家知道其實你有恐慌症,很害怕負責,想要逃避一走了之;或是一個名校生,被期望要表現得很好,可是在眾多資優生環伺之下,你表現沒那麼好了。又例如如果你有一對可愛的小孩,偏偏長大後不聽你的話叛逆了,一個販毒,一個混幫派。這些種種叫你如何面對的了呢!在心靈的學習跟成長裡面,你的內心有多少份不敢面對的,就代表你內心有多少份痛苦。 當我們不敢面對現實的時候,就開始了種種的心理上的逃避的過程,最後就是自我欺騙。醫學有個最殘忍的地方是,藉由一個藥物、手術,讓一個想要逃避現實的人恢復正常,可是萬一他沒有準備好面對現實,他怎麼能好起來去面對現實。就像當妳沒有準備好面對公公婆婆,妳如何走進那個家門;當你沒有準備好面對過去的自己,你連以前讀過的學校都不想再踏進去。 賽斯心法引導我們在面對的時候,打破過度的個體化,不是你單獨一個人面對,而是內我、宇宙的力量在陪伴著你。當你做了一個想要面對的決定,內我會跟你同在,它會從內心給你力量,你會從一次又一次的面對當中,增加自己的勇氣跟信心。你必須在頭腦跟意識層面做這個決定,因為再怎麼好的眼鏡,也不會讓不想看到的人看到東西。除了面對之外,別無他途。 或許我們一再逃避面對痛苦跟困難的背後,是以為自己沒有能力去面對,以為自己做不到這一點。這個不想面對的意圖就造成了一個能量阻塞,你真的會以為你是沒有力量面對的、做不到、很糟糕。問題是在於你肯不肯相信自己內在的創造力,當你願意面對,能力才會產生,援助才會出現。 面對兩個字用寫的很簡單,但那會是一生的功課。當我們在面對的過程當中,內在的能量會起一個戲劇性的變化,它透過感覺基調一直在支持著我們。當你下了一個無論如何我都要面對我自己的決心,那個內在的限制性信念終於被發現了,其後是大量被阻塞的能量,當這個限制性的信念被打開了,巨大的能量被打開了,開始使用你的感覺基調與心靈能量,再搭配信念,你會看到新的行動路線,甚至你的身體會在多年的慢性病或癌症當中療癒。請各位在賽斯心法的學習中,慢慢培養願意面對的勇氣,當你決定要面對,一定會有貴人幫助你。 什麼叫真正的面對?就是回到當下,回到現實,就是接受今天的我!就是接受今天瘦不下來的我、就是接受今天被公司裁員的我、就是接受今天教育孩子失敗的我…這並不是要你們放掉你們的理想,可是常常有很好的理想,卻無法面對現實,接受不了現實。因為對你而言,現實是失敗的、不夠好的、殘酷的、現實是你的成績是C可是你喜歡的是A、現實是人家有的你都沒有,你接受不了現實!你不接受現實你又怎樣,現實就是你的當下,現實就是當下最實際的。 你可能要做一個很深的自我承認、自我接受。是的,我臣服了、我不再對抗了、我接受了、我不再逃避、假裝;是的,我就是一個賺不了很多錢的人;是的,我就是一個能力不夠的媳婦;是的,我真的就是蠻懶惰的、我就是在逃避失敗;是的,我就是不夠好;是的,我就是一個爛咖,我就是一個魯蛇。唯有全然的承認你的現狀,才能真正的放下,因為你不再對抗、偽裝、花力氣自我欺騙了。不再假裝自己沒有失敗、假裝自己過得很好、假裝自己反正一切都還不錯。 很多時候為什麼我們的行動力出不來,因為我們還活在假裝裡面。例如假裝你已經有幸福的婚姻,那怎麼去找你的幸福婚姻;假裝你過得很快樂,你怎麼去追求真正的快樂,你假裝得太好了,但是假裝是沒有用的,它只會讓你越來越沒有力量去面對現實。藉由承認自己問題大了,自己一點也不好,才能真正的面對問題,而從面對的那一天,你會一天比一天好。 你可以去列表,將現狀寫出來,有那些是我們沒有去真實的承認。開始告訴自己,我全然的接受我的現狀,我不再抵抗,把所有的抵抗放下,把所有的逃避放下,把所有的假裝看見。真實、真實再真實,面對、面對再面對。學習不再逃避,是我們的頭腦很深很深的功課,因為頭腦老想要逃避。 列表之後,然後開始問下一個問題,當我在面對之後,我能不能一步步的去行動,什麼是今天現狀的自己,立刻就能做的?然後立刻去做。一旦有了一個行動出來了,很多你的無力感會消失。絕對不要把你微小的行動,跟你偉大的理想做比較,無論多麼偉大崇高的理想,也必須從你現在所在之處著手啊! ∼戴禹鑌整理取材自許添盛醫師講座「承認是不再抵抗的自我疼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