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Emily乖群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副食品首部曲∼米粉篇

2007年04月20日
公開
54

群群四個月大開始流口水,果真符合老一輩"四月日要收涎"的說法,不過媽咪沒讓群群戴一串餅乾來收涎,而是按著百歲醫師的建議,會流口水就表示寶寶具備了分解澱粉的能力,開始幫群群準備副食品囉! 寶寶要從喝奶進入吃副食品階段,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兩種進食方式需要的技巧是相當不一樣的。 專家都會強調,如果寶寶剛開始吃副食品時,幾乎把食物都吐出來,也別怪他,因為餵副食品的第一階段,就是學會如何吞嚥食物泥。 雖然媽咪打算盡量自製食物泥,但是第一階段還是先到丁丁藥局買了一罐桂格嬰兒米粉,作為群群嘗試的第一種食物。 各家廠牌的米粉花樣很多,足以令人眼花瞭亂,標榜添加的營養愈多,價格也愈高,不過媽咪卻選擇最便宜滿]一罐99元),因為最重要的營養來源還是要靠日後的食物泥。 初期每次只調半匙米粉,餵食時間盡量以五到十分鐘為限,而且是在群群喝完母奶之後才餵。 除了早上六、七點的第一頓奶,以及最後一頓的睡前奶之外,一天大約餵四次米粉泥。一開始需要刻意把米粉泥塞進群群嘴裡,漸漸地就發現,群群看到湯匙來到嘴巴前,就會張開嘴巴,並且把食物泥吸進去。 隨著吃米粉的能力慢慢進步,媽咪也將米粉從半匙增加為一匙、二匙…,經過大約一星期的觀察,確定群群對這項食物不會產生過敏現象,意謂著可以開始嘗試另一項新食物囉!

好脾氣寶寶

2007年04月18日
公開
27

最近的日常生活中,媽咪愈發對群群的好帶、好脾氣向神獻上感恩。 不像以前訓練小乖自己睡,總要忍受小乖長達數十分鐘以上哀哭的煎熬,群群喝完奶又保持清醒一段時間後,大多可以輕易地安靜入睡,有時會發出細微的嗯嗯聲,有時連媽咪都沒察覺,群群就已重回夢鄉。 入睡後也鮮少被外界的噪音吵醒∼我們在群群出生後,很刻意地盡量"不要求"小乖保持安靜,用意是不希望小乖對弟弟的加入產生排斥。這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不得而知,但總是我們為人父母,希望減少老大症候群的一番苦心。 群群也是個"好笑神"的寶寶,隨便逗就報以燦爛的笑靨;眼神能夠與人交會,醒著的時候,對於身旁的事物也愈來愈好奇,不但常常笑咪咪地望著姊姊、媽咪或爸比,聽到說話聲也會把頭轉過去,尋找聲音來源。 每天早晨起床時,幾乎都是先玩弄著自己的小手,有時還會"自言自語",等著媽咪聞聲而來,一聽到媽咪充滿朝氣的道早安,開心地咧嘴笑。 有時候太久沒有人理他,也會用哭聲來抗議,不過只要媽咪老遠地發出聲音,群群的哭聲就會停下來,或者改變成很委屈的撒嬌哭聲,還會扁嘴,彷彿是在向媽咪說:怎麼那麼久才來嘛∼ 排行老二的群群,難免也得練就一身耐K耐撞的本事,承受小姊姊有時不小心的碰撞或壓到,不過情況都不嚴重,通常是媽咪在現場,三個人一起玩得太high才會發生。如果媽咪要暫時離開房間,小乖可是會很盡責的看守著群群,保護弟弟。

【新聞】愛心轉運站

2007年04月08日
公開
47

收到友人轉寄來的在地新聞,打算找一天實地去拜訪看看,不曉得有沒有人有意願同行呀? ****************************************** 愛心轉運站 二手貨超低價 【記者王慧瑛╱竹東報導】 2007/04/14 這間店有點不一樣,一進門的那聲「歡迎光臨」特別響亮。竹東鎮天主教世光教養院的「愛心轉運站」,架上擺滿便宜的二手商品,還有院生自製的環保皂,修女院長黃慧娟說「我們什麼都收、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 世光教養院於民國79年創立,專收重度、極重度智障及多重殘障者,現有85名院生,年齡從3歲至40歲不等。 社工組長彭少呈說,大部分商品都是熱心人士捐贈,包括日常生活用得到的,吃的、穿的、玩的都有,不乏未拆封新品,價格從原價的8折、5折甚至到1折。 他說,各界捐贈的二手商品由工作人員帶著院生整理、分類、清潔,分為飾品、衣服、日用品、文具、小家電等,售價10元至100元不等,都是「超低價」。 店裡也販售院生自製的環保皂,每塊20元,另有院生自己栽植的有機香草包、豌豆苗等,每包20元。 黃慧娟說,設立「二手轉運站」可提供院生工作機會,開拓生活領域,學習人際互動,營收做籌建「頤園成人安養中心」經費。目前試營運,預定24日開幕。 她呼籲,家中有用不上、但是品質不錯的物品,歡迎捐至世光教養院,地址在竹東鎮大林路14號(竹東高中旁),電話5962342。 【2007/04/14 聯合報】@ http://udn.com/

【笑看新聞】產後瘦身之道

2007年04月07日
公開
53

媽咪在雅虎奇摩新聞看到的趣聞: *************************** 懷孕婦女在生完孩子之後,如何恢復體態往往是很傷腦筋的事,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最近在研究了902名產婦之後發現,讓產婦生完孩子之後,能有效恢復體態的祕訣,就是少看電視多散步,同時不要攝取「反式脂肪」的食品。 哈佛大學醫學院在進行了密集的研究之後發現,如果產婦生產之後,整天只坐在家裡看電視,吃東西,不運動,那麼因為懷孕而發胖的體態,就很難瘦下來。 **************************** 媽咪碎碎念: 自從生完群群,看到跟"產後瘦身"有關的議題,眼睛總會為之一亮,本來以為是什麼新發現,仔細看完內文後才知道,不過就是"多運動"此類老生常談的建議。 不曉得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內容為何,該不會真的把九百多名產婦分成兩組,一組就是在家裡看電視、吃東西、不運動嗎?然後得出這個結論─少看電視多散步就會瘦。 其實,何必那麼麻煩做實驗呢?隨便問個路人甲乙丙,應該沒有不知道"多看電視、吃東西、不運動"那組,瘦身結果一定不如對照組的嘛! 不過,有幾位幸福的產婦能夠在生產後,繼續過著"在家裡看電視、吃東西、不運動"的日子嗎? 報導裡提到"反式脂肪",恐怕是這則新聞裡,比較算是有價值的內容吧,可是只有蜻蜓點水地點到為止,以下是從網路上查到的資料。 記得宜姍的媽也提過,他們家爸比做的麵包,都是走健康路線,不使用反式脂肪的唷!愛吃麵包的人不妨嘗嘗看。 *反式脂肪(摘自維基百科) 反式脂肪,又稱為反式脂肪酸或逆態脂肪酸。英語為Trans Fatty Acid。 它的名字來源於它的化學結構,其分子包含位於碳原子相對兩邊的反向共價鍵結構,和「順式脂肪」比較起來此反向分子結構較不易扭結。 反式脂肪酸屬不飽和脂肪酸,為食品業者以植物油為原料透過部分「氫化」處理所產生的油脂。 食物包裝上一般食物標籤 列出成份如稱為「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脂肪」 、「氫化菜油」、「固體菜油」、「酥油」、「人造酥油」、「雪白奶油」、「shortening」、「partially 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或「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即含有反式脂肪。 與一般的植物油相比,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存放更久等優點。 不飽和脂肪酸的分子式因氫原子的方位不同,因而分為兩種結構:一種為順式鍵結,另種則為反式鍵結。 天然的不飽和脂肪酸幾乎都是順式鍵結,所以動物所能代謝的大多為順式鏈結的脂肪。 反式脂肪酸是經人工氫化處理後才誕生的,自然界中幾乎不存有,人也難以處理此類不飽和脂肪,一但進入人體中,大都滯留於人體,進而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

認識異位性皮膚炎

2007年04月03日
公開
64

雖然醫生尚未宣判群群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不過從種種跡象來看,中獎機率頗高。由於母奶是群群的主食,因此媽咪決定主動出擊,先了解一下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應禁戒的食物。 首先列入黑名單的食物是:奶、蛋、帶殼海鮮、香菇、奇異果、草莓。 ************************************** 漫談異位性皮膚炎�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黃潔貞主任 常常在我的門診看到焦慮的母親帶著不安的小孩來到,這些聰明伶俐的小朋友卻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病,不停地搔抓,或是依偎著母親身體不斷地磨擦,更露出幾許無奈,無助的神情。 這些家長都會告訴一段大致相同的就醫故事:小孩生下來不久面上,頭部皮膚就會陸陸續續出現些紅色、乾燥的痱子,因為太癢,所以不停地與枕頭、衣服磨擦,皮膚越來越厚,分泌物越來越多又稠,小孩快變成老公公或老太婆的面子,整天吵鬧不休,花了很多錢,看了很多醫生都不好等等……,其實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一種表徵。 談到異性皮膚炎,先解釋何謂「異位性體質」,就是這些人與生俱來對某種物質有過敏現象,是一種遺傳疾病,這些人或家人容易得到鼻子過敏、氣喘、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炎等毛病。 異位性皮膚炎的基本症狀就是癢,皮膚對癢的耐受性較別人差,常為陣發性發作,特別是夜裡更加嚴重。長期的搔抓後皮膚變成苔癬化,反而加重原先的癢感,形成惡性循環。 異位性皮膚炎可分三個時期。 ﹝一﹞嬰兒期:主要是發生在兩個月到兩歲間,大部份在頭部、臉或頸部呈泛紅,濕疹樣變化,有時搔抓太過份而小水泡或浸透液,慢慢變成痂皮。 第二期是幼兒期,皮疹分佈較廣,遍及身體,四肢伸側,臂彎,膝蓋窩等皮膚皺折,此時紅斑不明顯,水泡較少,以丘疹為主,但由於長期搔抓,會逐漸出現苔癬化,如果嚴重時會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 ﹝三﹞成人期:由進入青春期至二十多歲左右,病人的面部,頸部或有些許濕疹,但四肢屈側或手足關節等皮膚表面卻變得厚,粗糙或變硬。其他皮膚表徵包括毛囊角化,白色糠疹,眼臉色澤加深,掌紋變複雜。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長期癢感影響睡眠,而使性情不穩定,脾氣暴燥,眼球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異位性白內障。 由於皮膚受到長期搔抓,受傷的機會更多,因此也就容易受到細胞、真菌及濾過性病毒感染。一旦受到某些濾過性病毒感染,例如牛痘、庖疹、傳染性濕疣症等,將會迅速蔓延,治療比較困難。又由於病人需常用不同濃度的外用類固醇,也會增加真菌感染的機會。 異位性皮膚炎的確實病因未明確,可能與免疫系統有關,且常常與氣喘,過敏性鼻炎或蕁麻疹等疾病同時發生在同一家族中,因為遺傳得到過敏體質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些患者,會對很多過敏原包括食物,花粉,動物毛髮來產生陽性反應,他們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濃度及嗜紅性白血球都全比正常人升高。天氣及濕度的改變,接觸到毛料、綿羊油、油脂類、清潔劑等會使病情惡化。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一般來說是比較困難,主要是造成的原因太多,且不太清楚。 治療主要的目的是減經症狀,使病患有一個正常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止癢就是主要的目標,所以先了解造成病情惡化的各種原因,逐一去改善或避免它,比如家中不能養貓狗,兔子等動物,不要舖地毯或儘量清除家中或辦公室的灰塵雜物。 注意室內的溫度及濕度適中,也不能玩羽毛填充玩具,減少激烈運動,且儘量穿著純棉衣物,床單、枕頭套、被單、毛巾亦要常常清洗,晾曬在陽光下。 洗完澡不妨浸泡含有煤焦油的藥水,15-20分鐘,可止癢及減少皮屑。外用皮質類固醇,只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病患的種類及濃度,都是非常安全。千萬不要擅自購買成藥,用別人建議的偏方,這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適量的抗組織胺或鎮靜劑的使用會減輕病人的癢感及控制激動的情緒,有良好睡眠,會使病情改善。 食物的控制會有很大的幫助,少吃牛奶、蛋、海鮮、醃的、燻的、罐頭的食物,含人工色素的果汁、糖果、竹筍、香茹等都不可多吃。 異位性皮膚炎雖是一種複雜又麻煩惱人的疾病,但只要家長、病人、醫生能充份溝通,信賴,配合適當的藥物控制,利用過敏原的檢查找出過敏原,避免接觸小動物,常常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乾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