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cc

日期

#Tag

轉貼***很有意義的兒童生命教育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11

轉貼***很有意義的兒童生命教育 康健雜誌56期 文�林芝安 「或許我們生命中所有的暴龍都是公主,她們只是在等著看我們美麗且勇敢地行動一 次。 」──德國詩人里爾克 「媽媽,我要去睡冰床了,」13歲、眉清目秀的瑋澤躺在林口長庚兒童醫院病床上,吐出這句話之後沒多久就過世了,臨走前,面容安詳。 瑋澤9歲那年,突然發現自己手腳愈來愈沒有力氣,身體莫名疼痛,在台北各大教學醫院 求診、轉診,始終找不出病因。整整花了一年,最後才被長庚醫院腫瘤科洪悠紀醫師診斷為「原發性神經外胚層腫瘤」。 從此,瑋澤開始過著與惡性腫瘤為伍的生活。身體情況好,媽媽就陪他回學校上課,情況 轉糟時,只好回醫院住院接受治療,「再怎麼痛,他都不哭不鬧,」瑋澤媽媽語氣既心疼、又安慰。 一年年過去,瑋澤待醫院的時間愈來愈長,年紀雖小,卻知道自己生了什麼病,而且堅持親自簽「放棄急救」醫囑聲明,「因為他不想像隔壁大哥哥過世前,全身插滿管子,痛苦掙扎,最後七孔流血走了,」幾乎全天候守在病床旁的瑋澤媽媽說。 病塌旁的同學會不知道什麼緣故,瑋澤似乎知道自己來日不多,他跟媽媽說,很想念同學 。媽媽提議幫他辦個小型同學會,邀請幾個要好的同學來看他,媽媽準備了三明治、奶茶、 麥當勞快樂兒童餐(瑋澤看著同學享用),在病床旁掛上氣球、彩帶,瑋澤靜靜地聽著同學 七嘴八舌說班上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蒼白的病房變得熱鬧活潑。媽媽當然也跟同學說明瑋澤生了什麼病,解釋瑋澤必須頂著大光頭,那麼久不能上學的原因,以去除孩子們內心的恐懼。 從來,瑋澤媽媽都不隱瞞瑋澤病情,「我總是跟他說,隨緣,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以後 不管發生什麼,我們都是愛你的。」 同學會完那天晚上,瑋澤賴在媽媽身旁說:「媽媽,謝謝妳,我今天好開心。」 瑋澤過世前一個月,長期照顧瑋澤的醫療團隊成員之一,方恩真護理師在一次閒聊時,問瑋澤有什麼願望想實現? 「我想幫洪醫師過生日,」當時腫瘤已經侵犯到心臟附近的瑋澤不假思索道出。對瑋澤一 家人來說,長期悉心照顧瑋澤的洪悠紀醫師無疑是救命恩人。 某個星期五下午,幾乎動員醫療團隊每個人,有人負責訂花,有人買蛋糕、水果,還得有 人負責支開洪醫師,想辦法找理由讓她查完其他病床,最後來到瑋澤病房,來個大驚喜。當 瑋澤出

給天下女人沈思

2006年03月21日
公開
10

給天下女人沈思 如果 你老公很上進,妳要趕快跟上,否則會被他嫌棄。 如果 你的老公很上進又進取,妳要趕快加油,否則會被他淘汰。 如果 你的老公很頹廢,你要自立又自強,否則會被他拖累。 如果 你的小孩很聰明,妳要趕快學習,否則會被瞧不起。 如果 你的孩子很遲鈍,妳要趕快成功,因為妳要照顧他一輩子。 無知的愛是傷害,無知的消費是浪費。 女人一成不變,男人一定會變。 要做千面女人,不要做鉛面女人。 女人要有三麗:美麗+能力+魅力。 不要當三瓶女人:花瓶,醋瓶,藥瓶。 女人有三美:形象美,語言美,心靈美。 千萬別做~~ 三心女人,在家裡放心,想起來傷心,看起來噁心。 三轉女人:圍著鍋台轉,圍著先生轉,圍著孩子轉。 女人要有四立:思想獨立,能力獨力,交通獨立,經濟獨立。 女人要美的自然,而絕不是自然就是美。 漂亮美人像寶石,智慧女人像寶藏。 女人因為有氣質才會千種風情,萬種浪漫。 想要得到別人的愛,首先要自己愛自己。 相愛不是互看對方的眼睛,而是要有共同的目標,理想,話題,朋友。 相愛容易相處難,相處容易相信難,相信容易相諒難。 行走在智慧中的女人最美麗,而要得到智慧就要走入人群中。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12

父親是高山,母親是大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各有優勢 必須做到陰陽互補.平衡,防止出現"陰盛陽衰"的現象 有些父親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妻子,讓妻子管孩子 自己則躲個清閒,其實這樣做不好 若孩子心裡感到父親對他的不負責任 有事也不會向父親徵詢意見,父親的威信就越來越低 夫妻兩人有分工可以,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一致 不能把責任推給對方 夫妻雙方都主動教育孩子 孩子才會感到爸爸媽媽對自己很上心,不敢鑽空 {教育孩子 陰盛陽衰} 在做家庭教育諮詢時發現一種現象 來訪者基本上都是母親 筆者應邀給家長做報告時,發現台下又是一片女士 這使人想到 在教育子女這個問題上是否出現了"陰盛陽衰"的現象 當我問及一些父親淡出家庭的原因時 有的答: 工作太忙,沒時間管孩子 有的說: 脾氣不好,沒法跟孩子生那個脾氣...... 看來好像都有理由 其實他們都忘記了古訓 [養不教,父子過] 作為父親,放棄教育子女的責任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男女之間的性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 母親比較溫柔,父親則具有陽剛之氣 母親的溫柔.細緻.耐心.體貼和父親的和豁達胸懷.豪爽性格 在教育孩子上必須做到陰陽平衡 . . . . 實踐證明,日常生活大小事上孩子往往依賴於母親 但是在生活的關鍵時期.重大問題上則依賴父親 母親與孩子的談話往往是細緻的 而父親與孩子的談話則具有哲理性 在孩子的心目中母親是水,父親是山 山水相依,缺一不可 無論怎麼說 父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能撒手不管 一定要負起責任 家庭教育呼喚男性教育 當父親的一定要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 ☆ ★ ☆ ★ ☆ ★ ☆ ★ ☆ ★ ☆ ★ ☆ ★ ☆ ★ ☆ ★ ☆ 希望身為父母親的你我,要認真的去思考這個問題 或許它是一門困難的科目 能修出完整的學分畢業,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 希望有天~~你我都是其中之一 ~~共勉之~~

婚姻裡的打擊手

2006年03月19日
公開
12

婚姻裡的打擊手 不要投壞球啊… 「喂,妳也喜歡看棒球啊!」 我一邊在跑步機上執行健身計劃, 一邊盯著眼前的棒球賽,看得聚精會神的時候, 有人跟我說話,讓我嚇了一跳。 原來是與我同一健身房,有數面之緣的張先生, 他在隔壁的跑步機上,也在看棒球轉播, 我太專注了,沒注意到熟人就在身旁。 張先生是某出版公司的老板,是個溫和謙恭的人, 他曾說,他每天的娛樂,就是看看四書五經、 寫毛筆字和上健身房。 他的太太偶爾也會來,但從來不運動, 只愛在女子三溫暖裡頭大聲的聊天,個性很熱情, 但有時還挺呱噪的,張先生顯得沈默寡言許多。 聊了幾句有關棒球的話, 張先生說出了他在棒球比賽中領悟的道理: 「妳可能不知道,我年輕時,非常會跟我太太吵嘴, 一度吵到要離婚,當初我很喜歡她的善良、 熱情和直率,可是婚後,我發現直腸子也挺可怕的, 講話像飛機投炸彈一樣, 有時難免會炸到不該炸的地方,我們動不動就吵起來。 直到有一天看棒球,我忽然領悟了一個應答的理論: 如果我是個打擊手的話,總不該什麼球都打吧! 應該要選好球才打,如果她投出的是壞球, 那麼我幹嘛一直揮棒呢? 壞話就當沒聽見,她投偏了會自知理虧, 如果我球都打壞會氣死自己。」 我覺得他的好壞球理論很有意思。 雖然,投手和打擊手應該屬於敵隊, 對婚姻關係而言也許不那麼適用, 但拿這理論來看職場上的人際關係, 還真有幾分道理: 如果人家不喜歡你, 因而說出一些故意誣賴、栽贓、辱罵的話, 我們不需要猛力揮棒來回應,因為那個球投得太壞, 你再使力也不會打出全壘打,搞不好反而會被敵隊接殺, 不如讓它無聲無息的落入捕手的手套裡。 壞球,不要打,值得打得球再回應好了, 如果大家以打擊手理論看待愛情與婚姻, 大概可以減少一些由小小口角,而引發的悲劇或鬧劇吧!

洗髮和護髮的秘訣

2006年03月04日
公開
34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11001405 洗髮和護髮的秘訣 洗髮精有不少有針對細軟型的,只要你是中性頭皮,事情很好解決,市面上有幾個可以用看看: 潘婷 /豐盈型的 多芬/ 細軟頭皮用的 566 等等,屈臣氏有賣,而且不會很貴。護髮的,潘婷護髮的已經很夠用啦,記住護髮用品儘量使用在髮尾,不要碰到頭皮。這些都不會很貴喔。還有,因為你要留成中長髮,騎乘摩托車時,記得把頭髮綁起來,髮尾才不會毛躁喔。 造型產品,記住不要碰到頭皮。其實屈臣氏的已經很好了,如果手上沒有多餘的錢的話。你可以依據價格選幾個你喜歡的。如果你有意願選購護髮產品,其實潘婷的已經很好,不過國內廠商,有家叫做舒妃的,這家專門做護髮已經很久,可惜他的牌子很少上廣告,但是重點是他的護髮霜,都是大罐又多的,而且出好多種不同口味的產品,你可以依據你喜歡的香味,想要的效果來選購。 你沒辦法長頭髮的那一小部份,儘量不要讓他過於刺激即可。 有關於洗完頭吹頭髮的部分,你可以在吹髮時儘量用手去抓,上一點點,一點點就好,造型的一邊抓個形狀,不要碰到頭皮。起床之後再噴點水,請記住最好用礦泉水,不要用普通自來水,梳理一下再抓形狀即可。頭髮乾了才能睡喔。

保養頭髮的秘訣

2006年03月02日
公開
30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406011001405 要擁有一頭美麗的頭髮,讓頭髮柔順而不掉落,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以下這些小步驟喔!!!這樣才能讓你的頭髮越來越美喔!!! 首先,要知道如何正確洗頭以及在洗完頭後的護髮喔!!! 洗頭可去除油脂和污洉,也能讓頭髮清潔美觀。 普通的髮質通常每三天洗一次就可以囉!!!如果是油性頭髮可以天天洗。 洗髮前,一定要用髮梳徹底梳頭,這樣可以先去除頭皮上污洉和預防頭髮打結。 然後用溫水把頭髮弄濕,再抹上洗髮精,洗髮精最好可以先把他在手中搓揉讓他起泡,溫和的泡沫,清潔的效果更棒喔!!!然後用指尖均勻揉近頭髮裡, 接著用雙手的手指腹輕輕的按摩,千萬不可以用指甲抓,以免損傷頭皮。 之後用溫水沖掉洗髮精後,再次以同樣方法洗一遍,最後用清水不斷沖洗直到洗乾淨為止喔!!!洗完頭後,一定要在髮尾擦上潤溼精(潘婷和飛柔的都很好用喔!!!),一分鐘後就可以沖掉,這樣可以防止頭髮打結,也會比較好梳開喔!!!如果是普通髮質,一星期可以護髮一到二次,可以去買市面上,一大罐的護髮霜,在抹上護髮霜時順道一起按摩,幫助頭髮的吸收!!!大約十到十五分就可以囉!!!可以利用在洗澡時做護髮喔!!!浴室裡的蒸氣可以加速頭髮吸收養分喔!!!也可以在抹完護髮霜後,用熱毛巾包起來,最後再洗掉就可以囉!!!這樣的效果也很好喔!!! 正常護髮品(不需要洗掉的),都是在洗完頭半乾的時候擦,這樣的效果是最好的喔!!!如果需要做造型而吹整頭髮,可以擦上一點,最主要就是能先加強保濕和保護頭髮,讓頭髮不至於受到熱風的傷害。我可以推薦你用阿葵亞的髮梢修護凝露,最近用了感覺還不錯,還能防止分岔喔!!!而且他的價格也很便宜喔!!! 如果你有頭皮發癢或是頭皮屑的問題,可以用冷水洗頭喔!!!這樣可以防止頭皮發癢喔!!! 想要預防頭皮發癢,可以在每次用溫水洗好頭之後,再用冷水淋一次,然後迅速用布擦乾,這樣可以防止頭皮發癢,也能夠減少頭皮屑喔!!!也可以用一些抗屑的洗髮乳喔!!! 有頭皮屑的問題,可以用洋蔥來治療頭皮屑喔!!! 頭皮屑如果很多,可以把洋蔥磨成泥,用紗布包起來,輕輕擦拭頭皮的部分。 如果髮質很乾,可用核桃磨成泥後來擦頭髮,這兩種方式的效果都很好喔!!!用個幾次之後,就可以很輕鬆的跟頭皮屑說BYE BYE囉!!! 如果髮質不好的話,可以用蛋來改變髮質喔!!! 若你的頭髮沒有柔軟性,又沒有光澤的話,可用蛋來洗頭。 方法很簡單喔!!!只要把蛋攪拌均勻,然後用五倍的溫水稀釋,再仔細按摩頭皮及頭髮就可以囉!!!把頭髮清洗乾淨後,小心梳理,頭髮會變得很有光澤喔!!! 還有喔!!!一定要選購合適的髮梳!!!這是頭髮保養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喔!!! 想要讓頭髮光滑柔美,髮梳可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呢!!!每個女人至少應該有兩把髮樈,一把修整用,一把梳髮用。告訴你,選購適合自己髮梳的秘訣吧!!! 在修整頭髮方面,一把鬃毛密集的髮梳可疏通乾髮,使頭髮發亮,最好用天然豬鬃製成。柔細的頭髮,需要中度軟硬的棕毛髮梳﹔普通性質的頭髮,需要鬃毛中度硬的髮梳,而粗密的頭髮則要硬鬃毛的髮梳喔!!!還有一個重點喔!!!絕對不要用天然鬃毛髮梳來梳濕的頭髮,這樣會成頭髮被拉斷,也會傷害髮質喔!!! 至於梳髮型方面,當你需要解開糾結的濕頭髮,或是把頭髮吹乾成某種髮型時,你應該使用合成髮刷,最好可以選擇髮針間距較大的塑膠製品是最好的喔!!! 還有一個小方法喔!!!就是可以讓頭髮乾洗喔!!! 像是坐月子時,頭髮髒癢,怎麼辦,又不能洗,就可以用這個方法喔!!!首先,拿梳子刷掉頭皮屑後,用熱毛巾將頭髮弄濕,再加以按摩,最後將梳子包上紗布,仔細地梳理。不過要注意喔!!!紗布髒了就要更換喔! 最後,如果可以天天在睡前刷頭髮一百次,也能讓頭髮美美的喔!!! 只要每天晚上睡前充分的梳刷頭髮,可刺激頭皮的油脂線,使頭髮更加亮澤。 但是不要刷得過分,否則頭髮會開叉和變得稀疏。刷子最好是豬鬃毛製成。梳頭皮時力道一定要輕喔!!!才不會造成頭皮受傷。

1歲2個月---小安安有12顆小白囉

2006年02月27日
公開
24

小安安有12顆小白囉~ 目前後面的臼齒都長出來了 接下來應該就是長前面的犬齒吧~ 這次回去看小安安 兩個禮拜不見 感覺他又成熟很多 穿上新買的combi的多功能機能鞋 (目前尺寸:14.5cm) 小安安走路走得更穩了 每天都會跟阿公阿嬤去爬山 不用人牽~ 爬上坡的時候還會"一!一!" 幫自己加油~ 而且最神奇的是他居然會倒退著走 沒有人教他 不曉得是怎麼學的 我拿新買的布書給小安安玩 他都蠻喜歡的 最喜歡的是那本小熊洗澡書 因為裡面的主角小熊可以自由活動 所以他整天都拿著那隻小熊 "嘿-蝦-"一直問個不停 可能之前過年待蠻久的 所以他現在給我洗澡也不會哭了 都蠻乖的 很喜歡玩水 每次把他抱起來的時候 都會唉唉叫~ 我有把洗澡書拿到澡盆給小安安玩 他似乎覺得很新奇 不過會花比較多時間洗澡~ 而且洗完要一頁一頁擦乾 所以第二天我就沒有拿進去了~:p 語言方面小安安還是不大會說 但是他都聽得懂 問他爸爸媽媽在哪裡 他會用手比我們 然後說:"佳"(這) 問他:"右安在哪裡?" 他會用手拍拍自己 我們只叫他的名字的時候 譬如說:"黃右安!" 他就會舉手~ 很像小朋友被老師點名的感覺吧~呵~ 如果遇到不想吃的東西 會搖頭說:"賣"(不要) 周遭的東西幾乎都能辨識 包括水壺.瓦斯爐.電視.冰箱.月曆.鏡子.窗戶.水龍頭..等等 都沒有問題 阿嬤有試著教他認對聯上面的字 他現在可以分辨出"白"."川"."流"."雲"四個字 讓我們覺得很驚訝 沒想到一歲的小孩是可以教這個的勒 下次我再帶一些字卡回去給他看 現在幫小安安照相 都很難拍到很清楚的 因為他都會一直動 而且會很迅速的移動到鏡頭前面 用手來搶相機 所以這次只拍了4張 以後可能都要一個人在旁邊顧才能照相了

認識印度的教育- 再想想我們的教育制度?

2006年02月23日
公開
8

認識印度的教育- 再想想我們的教育制度?   最近的熱門話題--金磚四國,其中之一就是印度,一起認識一下唄!   有七成人口是文盲的印度,卻是全球軟體人才的培育重鎮,貧窮的印度,憑什麼培養出全球炙手可熱的軟體工程師?   怎樣的教育方式,能讓學生一出校園就展現競爭力?   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軟體工程師,是印度人。   二十五萬印度人勢力深入矽谷,已不是新聞。   美國的高科技人才工作簽證( H1-B ),將近一半是發給印度人,剩下一半才由其他數十個國家瓜分。   貧窮的印度,憑什麼培養出這樣充沛、素質又令人覬覦的軟體人才?   答案是教育。獨特的教育方式,讓印度成為軟體人才的搖籃。   問印度工程師為什麼他們軟體強,第一個答案一定是:「我們數學好。 」   數學從定義、定理推演,一步步把題目解出來,與寫軟體需要的分析、邏輯,能力一致。   印度教育首重數學。他們是沒有選擇題的童年「從小我們就有好多好多數學功課,」年輕的工程師木塔卡( T.Mutatkar )笑著說:「老師曾教我們不要抱怨,誰教數學是印度人發明的。」   印度人不但發明了數字及算術,還發現了許多重要的數學定理,如三角形面積公式以及π。   從古印度到現代,數學是印度人邏輯思考的原動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貴。觀察印度的教育,他們對 邏輯思考的培養,有一套獨特的理念。   「我們從中學開始,考試就很少選擇題,」西藏血統、印度長大、最後在台灣念大學的札西格勒說。那怎麼考?   譬如,考甘地的不合作運動,「請分析這個運動的原因、過程、影響及對印度的意義。」札西格勒有些得意地說:「你必須把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才寫得出來。」   老師評分,是看學生如何運用史實,分析、推論是否合理,「沒有標準答案的」札西格勒補充。老師的負擔當然增加,對學生卻是用心良苦。   「我們不要學生在短暫的思考後選一個答案,」海德拉巴資訊科技學院行政長拉( M.Raman )解釋:「我們希望學生多做完整的思考。」而從小習慣寫申論題的札西格勒,來台灣念政大企管系時,最不能適應的,就是「選擇題」。「大學還考選擇題?」他詫異地問。   印度軟體工程師,分析能力不單用在「寫」,還用在「說」。   「很會說話」是他們和台灣工程師最大的不同。   把競爭力說出來,台灣工程師多半「沈默寡言、多做少說」 印度工程師卻可以侃侃而談一個小時,依然神采煥發、黑的臉龐眼睛發亮。而且不得不承認,他們言之有物,條理分明。這竟也是軟體教育的一部份。   印度工程學院多半有一門課:溝通技巧 。 「我們要不斷上台演講 , 」海德拉巴資訊科技學院大三學生普拉卡西笑著說:「剛開始緊張得發抖,現在很習慣了。」   透過一次次公開演講,學生漸漸學會如何清楚表達意見,如何快速切入重點,更重要的是,態度要落落大方。   「這是維繫客戶的關鍵能力之一,」軟體公司 Snowbit 助理執行長阿加渥( R.Agarwal )指出:「你要能溝通,才能釐清客戶的需求;你要有信心,客戶才會對你有信心。」   換言之,學生 不但要培養競爭力 , 還要學會「把競爭力秀出來」, 讓別人一目了然。   美國《商業週刊》,曾報導印度最頂尖的孟買科技學院「最恐怖的教授」 。他給全班最高分者A ,第二高分者B ,剩下的全部是C、D、E 。   教授告訴學生:「 今日我用這樣的方式磨練你們,就是要你們未來遇到競爭者,絕不可以被比下去。」   高度競爭壓力下,學生們個個想脫穎而出,夜夜挑燈苦讀。   「一個禮拜讀七天,我們沒有週末的」他們異口同聲。   為什麼願意長期在高壓下苦讀?動力是什麼?「為了錢,」一個學生直截了當地說。   在印度,一個軟體工程師的薪水,是平均國民所得的十倍以上。功課好的,可以進知名大公司,薪水更翻升三、四倍。   「這是改善生活的捷徑,」木塔卡說。他自從考進資訊系後,經濟狀況並不好的父母逢人就炫耀,「還有人來說媒,」才念大學的他笑著說。   這種「天將降大任」式的培育下,學生進入職場多半可以立刻上線。   印度軟體產業風生水起近十年,產業日臻成熟,軟體公司水準也趨於一致。這時候要搶國外大客戶,比的就是「人」的競爭力。業界的競爭既激烈又現實,這種氛圍,也早已滲入校園。   學校、產業一家親, 除了學生自己夠用功、專業能力優異外,印度軟體教育還有一項特色,就是與產業互動非常密切,學生對新技術的發展完全不脫節。這也是矽谷特別偏愛印度工程師的原因之一。

轉貼-寵壞孩子的十一種方法

2006年02月22日
公開
11

小女從學校帶回一篇「寵壞孩子的十一種方法」文章,老師希望家長都看一看。 哪十一種?我看了一下:1.有求必應。2.他出口成髒,你一笑置之。3.從不訓練他獨立。4.從不告訴他「你錯了」。5.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6.毫不限制他的讀物。7.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8.當他的搖錢樹。9.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10.永遠站在他這邊。11.就是拿他沒辦法。 怎麼辦?裡面有一半以上都在我家發生過,我好不安。身為父母,當然有義務把小孩教養好,問題是有些時候卻身不由己,好比除了父母以外,家中其他長輩對小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樣。 我常跟孩子的爸說,我花十分力氣去糾正、規範孩子所犯的錯誤,一下子爸爸說沒關係,這樣就把我的十分削弱三分;一下子阿公阿嬤說孩子還小,以後長大就懂了,又扣了三分;再加上孩子本身左耳進右耳出的個性使然,再減掉三分,結果最後真正留在孩子心上的只剩一分,而這微小的一分,幾乎讓人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等到孩子慢慢長大,脫離了天真無邪的階段,所有大人才突然發現,她怎麼這麼不聽話?怎麼一點都沒有八歲小孩該有的行為舉止? 我心裡想,你要怎麼去奢望一個從小就放縱她、不好好教導她的孩子,長大後成為你心目中循規蹈矩的甜心寶貝?這太難了,小孩子不會「突然」懂事、「突然」聽話,是要靠長輩慢慢引導,日積月累,才有機會守規矩、懂禮貌。 現在,女兒會因為犯了一個錯誤,而受到大人們加倍的指責,讓我覺得無奈又不忍,但這又是誰造成的呢?只能在內心暗自盼望,這一切還不遲啊!

教寶寶閱讀與早期教育

2006年02月21日
公開
29

教寶寶閱讀與早期教育 教寶寶閱讀只是早期教育的一部份,並不是全部。如果家長只教寶寶閱讀而沒有注重早期教育的其他層面,對孩子的益處有限。 其實閱讀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閱讀的目的是讀出聲音的話,Phonics無疑是最好的方法。如果是閱讀並理解的話,是有一些更有效的方法的。 我認為在決定用某一種方法時,父母要清楚自己的目的,也最好要做一些功夫去研究某種方法的好壞及是否適合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使用。 我會推薦家長在寶寶0-6歲期間使用Glenn Doman的方法教寶寶閱讀。我也鼓勵家長在教寶寶閱讀之餘使用其他早期教育的方法培育子女的多元智能,使他們能全面發展。 各種閱讀方法 閱讀有數種主流學習方法。有"Whole Language","Phonics","Look and say","Reading Scheme" ,"Read Aloud"等等。各種方法各有優點缺點。例如"Whole Languate",其重點在於對故事的整體理解及對語文的生活體驗。"Phonics" 著重正確的發音及拼音,"Look-say" 著重重覆地認字以建立孩子的字庫,"Reading Scheme" 著重不同階段使用由淺入深不同深度但環繞相同主角的故事。"Read Aloud"則直接地把對著小朋友閱讀書本及故事。這五種方法互有不足,但可以互補長短。而且某些方法對某種年歲的小孩份外適合。 當然,各種方法的提倡者往往會提出另一種方法的缺點及壞處而強調自己方法的好處,甚至提出一些研究來証實自己的看法。如果單單看了某一種方法的論點,很容易以偏蓋全。這會令人錯過其他有效的方法。家長宜以開放的態度去看待各種方法。 例如以Phonics來說,其優點是著重發音,學習者會很留意每個字的拼法及讀法,結果是孩子的讀音會很準確,而且只要知道一個字的讀音就會知道拼法,但無法兼顧閱讀的速度及理解力。試想想當你把一段新聞字正腔圓地讀出後,你用了多少時間? 你又是否真的理解該段新聞的內容? 很可能你要快速默讀一次才真正了解當中的內容。然而總不能因噎廢食,Phonics使人對字的拼法及讀音敏感而正確,是大有好處的。一般來說3歲以上學習比較適合。 不少人會很奇怪:為何不採用"Read Aloud"的方法教閱讀?其實Read Aloud是一個非常有效使寶寶愛上閱讀及書本的方法,值得大力推廣。寶寶的聽力是很高的,可以聽明白很多故事。然而,要真正教會寶寶閱讀及理解文字,是要配合其他方法的。 每一種教寶寶閱讀的方法都有效果,只要你持之以恆地保持愉快的心情去教孩子。 Glenn Doman教寶寶閱讀的方法 Glenn Doman教寶寶閱讀的方法,初段時間的確有點像"Look and say",然而,到後來作者鼓勵用寶寶的日常生活製成書本及叫家長讀這些書給小朋友聽,又有點像"Whole Language"。 整體來說這方法配合兒童腦部發展進程,孩子年紀越小,就越能把看到聽到的照單全收,並建立起大量文字的資料庫,因而刺激腦部神經突觸的聯繫,從而刺激小孩在幼年時期的閱讀及理解文字的能力。當小孩對文字的理解力強及閱讀速度高的話,他會愛上文字及書本,甚至會在年幼時便為興趣而閱讀很多書籍,這種閱讀能力對小孩將來的學習及發展大有幫助。當小孩年紀漸長,腦部發展越來越成熟,這種方法的成效便會漸漸降低。所以0-3歲效果最好,3-6歲也很有效,6歲以後成效就比較低了。 其實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隨後配合Phonics學習。但有自小使用Glenn Doman閱讀法的人分享他很早便瘋狂地愛上書本,每年閱讀數以百計書籍,在沒有刻意學習的情況下不知不覺間便學會了Phonics。 我推薦寶寶主力用Glenn Doman的方法教寶寶閱讀的原因是這個方法的合理性及系統性。因為這個方法配合0-6歲寶寶的腦部發展特性,在寶寶最有學習能力及記憶力時輸入有用資訊,為寶寶閱讀書本做好充份的準備。 教寶寶認字還是閱讀? 學認字很合中國人的口味。因為可以量化,例如一些父母會說:我的小孩在3歲時就懂得2000個字了。然而,我想提出格連杜曼這個方法的最終目的其實並不是認字,而是閱讀。 即使孩子懂得認多少個字,但這些各不相關的詞語如果不能組合起來成為有意義的句子,孩子記憶怎樣好,記得多少個字也是白費。這種早認字為孩子帶來的學習優勢不會很長久,或許只到小學階段便經已因為一般的小學教育而磨滅了早期認字的成果。 認字在格連杜曼的方法中,只算是五個階段的第一階段。其實小孩只要自嬰兒期開始學起,反覆經過完整五個階段以後,一般能夠在三歲左右懂得自行閱讀,並會愛上閱讀。試想想,書本中的世界五彩繽紛,是人類智慧的大成。小孩有能力及喜歡閱讀的話,他們能在書本中看到各種智慧及知識,便能使他們的智力及經驗大幅提升。一個小寶寶如果喜歡閱讀,便可以讀到一些名人傳記,學習他們的奮鬥史及經歷。所以說,愛閱讀的孩子個性不會很壞,因為他們知道各樣美善的人物及事物。有能力及有興趣閱讀的孩子,課業成績也不會差到那裏去。而且他們能在日常學校的學習以外,主動閱讀課外知識。 實行Glenn Doman方法一年的體驗 1.杜曼的方法是給所有孩子,卻不是給所有家長的。因爲要付出不少代價,特別是時間上的付出是非常多的。 2.實行杜曼方法的家長是愛孩子,希望爲孩子打好基礎的好家長。家長宜抱著與孩子一起進步的心態,多多充實自己,否則有一日杜曼的方法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時,孩子的驚人表現會令你發現你並沒有能力使孩子更進一步。因爲他們除了知識外,其學習能力將會遠遠超過你。 3.家長適宜有充份心理準備,不要單單因爲孩子黃金時間有限而有不必要的壓力。其實,只要對方法充份瞭解,抱正確的心態,快樂地作輸入的功夫,早一個月或遲一個月開始不會帶來太大的分別。成功與否,反而與家長能否持續及是否有足夠準備有關。如果未準備好的話,先作心理上及教材上的準備再開始吧。單說字卡,杜曼就建議家長開始前先準備好200張卡,以免過程中因教材不足而暫停或使用舊材料,令孩子失去興趣。 4.預備教材除了是希望給孩子持續新的刺激以外,正正是家長增進知識的不二法門。我的經驗是:透過預備教材,家長的知識及智慧會大幅增長。所以在抱感謝之心分享他人的教材之餘,不要忘記自己找資料製作有質素的教材。 5.在使用杜曼的方法前,應該至少要閱讀他的書去理解整套理念以及家長應有的心態等等,而不是單單跟隨他的方法。否則只會帶來充滿壓力的家長,以及不快樂的孩子。 6.經常反省自己有否走錯路的最好方法是重讀杜曼的書。如果只看一次,很易忽略一次重點。而這些重點,特別是家長的正確心態,會影響你與孩子的關係。而與孩子的關係,是影響整個方法的重要元素。如果家長快樂,孩子也快樂的話,則離成功不遠了。反之,或許須要檢討一下心態是否正確。 7.如果可以的話,除了互相交換教材,有志同道合者支持是很重要的,因爲教材的預備,以及在見不到孩子有明顯進步時,容易令人泄氣。 8.多點留意孩子。要瞭解你的孩子每個細節。你會發現,孩子在各方面的進步是非常令人鼓舞的。可以的話,請爲他們做一些記錄。 9.隨著孩子的發展,在適當的時候作適當的事情。如果你持續了幾個月,而仍然未由詞語進入到短句的話,你的孩子准會被悶倒而失去興趣。 10.再次與大家分享一些基本原則: 愛你的孩子 在你的孩子還想繼續之前停止 不要測試他們 相信你的孩子 經常轉換新教材 卡片閃動要快 詞語要大聲清楚讀出 只教正確的東西 學習是特權,是快樂的,不要強逼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不快樂,請暫停,因爲你一定有地方出錯了   <如何教寶寶閱讀>是一本教導父母循序漸進地教導0-6歲小朋友閱讀的書。全世界不少人正在使用這種方法培育小朋友的閱讀能力及興趣,使他們成為自小愛上書本的人。 作者格連.杜曼(Glenn Doman )本身原本是治療腦傷的專家。他在面對眾多腦傷小朋友時用了各種的方法希望幫助他們。經過多年的實驗,他發現到很多原本腦傷的小朋友,在治療後不單陸續康服,更在三歲前就具備閱讀的能力而且變得非常優秀。這令他對小朋友的學習能力有新的認識。原來我們一直低估小朋友的潛能。正常的孩子只要受到適當的啟發,一定會有更好的成就。 他所提供的教法非常簡單而有系統: 時間 不能太長,原則上一日三次,每次只進行幾秒鐘。同一組字至少相隔30分鐘。 要在孩子意猶未盡時結束,如此才能刺激孩子繼續學習的慾望。 方法 最初時只使用五張字卡,以每張最多一秒的速度向寶寶展示並由父母大聲讀出。 第二天加入五張新卡,第三天再加五張,一直加至每天五組。以後維持每天25張卡。每組卡每天均看三次。每次至少相隔30分鐘。 教完後要極力讚賞寶寶。 要持之以恆,每天愉快且持續不斷的練習。 特殊情況如搬家旅行時最好停止練習,恢復練習後由中斷部份繼續。 教材 每張卡使用15次後就要被淘汰,用新的字卡代替。 要事先準備字卡,方便經常更換新教材。 字卡不需要製作精美,只要清楚,工整即可。 字卡上的字要用紅色,字體高度要有4吋。 字體隨寶寶的視力進展才慢慢縮小及轉用黑色字。 先教單字,再教片語,短句,句子,最後便是書。 心態 保持愉快,要在家長及寶寶心情好狀態佳時才教。 不要逼孩子,也不要緊張,如果無法放鬆心情就暫時不要玩認字遊戲。 不要進行測驗。 應該何時開始教寶寶閱讀? 理論上越早越好,由寶寶初生起就可以教了。但是字體要再放大一點,要用大約6吋高的紅色大字。書中有描述教初生寶寶的詳盡方法。 應該怎樣開始? 先找來這本書細讀,即使沒有時間,最少也要閱讀討論區內How to teach your baby to read這段討論。有家長把整本書消化後以中文寫出書中的重點。 我強調準備應用這個方法的父母應儘量想辦法找來[如何教寶寶閱讀]這本書看一看。因為書中除了方法以外,還以近七成的篇幅介紹整套方法的理念,父母要注意的事項及心態等等,這些比實踐方法更重要。看完以後,你會知道這個方法其實是一套親子教育法,把子女與父母拉得更近,而不是一些人所誤解的機械式灌輸教育。而個往四十年裏經已有不少成功的例子,由父母寫信感謝格連杜曼給他們成功的早教方法。 買大量A4紙,用手寫或用電腦印出大量紅色字而字體有4吋高的字卡。那些字可以在網站內下載。 把那些字卡放入Clear book,一組5個字,每天3次,讓孩子每組看15次。然後換另一組字。看的時候一秒一張,大聲讀出,讀完後讚賞孩子。 按書中方法增加每天看字咭的數量,稍後便要進入片語,短句,句子及自製圖書的階段。 最重要的是坐言起行,持續努力,有朝一日你會見到成果的。這個不是立即會見到成效的方法,而且實行時會遇到一些困難,你要有心理準備。但我們可以一起研究。 每天應該教多少個字詞? 一書中所描述的方法是: 第一天: 看一組共5個字,每組看3次 第二天: 重覆第一天看的一組5個字,再加上新的一組5個字,總共看兩組共10個字,每一組看3次 第三天: 重覆第一及第二天看的兩組共10個字,再加上新的一組5個字,總共看三組共15個字,每一組看3次 第四天及以後: 繼續看三組共15個字,每組看3次,如進展理想,可漸次加至五組共25個字 應該經過什麼階段才能學會閱讀? 第一階段:詞語 - 先由寶寶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先是人物,然後是動作,動物名稱等。教詞語是一個一直延續下去的過程,可以教到孩子六歲大,不需要因為教到第二階段而停止 第二階段:片語 - 在教完約50個詞語左右以後,先教顏色及相反詞。然後教顏色片語,即是把寶寶學過的詞語組合起來,例如:黃色香蕉,黑色眼睛;又可以教相反詞片語如:長頭髮,短頭髮 第三階段:短句 - 例如[媽媽在唱歌],[寶寶在走路],用學過的字卡組合起來或在卡上寫上整個短句讓寶寶看均可 第四階段:句子 - 例如[爸爸正在吃飯],[哥哥喜歡游泳],與第三階段教法一樣 第五階段:書本 - 這是最精彩最重要的階段。結合寶寶的經驗由父母自製大字圖書,一頁顯示句子,下一頁顯示與該句子相關的圖畫或相片,每本書約十頁,與寶寶一起看,用寶寶的相片製成書效果更好。 一歲半以後的孩子要儘快進入第二及第三階段。照以上方法,孩子一般能在三歲自行閱讀。 因此,父母要預先準備大量的卡片,免得重覆教舊卡而使小朋友失去興趣。既是這樣,我們便以電腦製作了一些中文及英文字的檔案,並且在網站中與大家分享。 教的過程中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父母首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感受及情緒 孩子身體有需要時要先滿足其需要 孩子情緒不佳,身體有毛病時或太疲倦的話要暫停一次甚至數天 要在孩子還想繼續之前停止 不要測驗孩子 要信任孩子的能力 每次教完要以最親切最誇張的方法讚賞孩子 不可使孩子厭煩 要經常加入新的教材及更換舊教材 教的時候要大聲一點,聲音要多變化及充滿熱情 這些重點都在書中多次被提及。 這個方法的難度在那裡? 1.預先預備足夠材料:最好要比你準備教的課程領先200張字卡 2.寶寶學習行走的階段:當寶寶在10-15個月學習行走的高峰期,你會發現寶寶對字卡的興趣低了,甚至看不到五張字卡就走開了。這是非常正常的,但很多父母卻以為寶寶不喜歡字卡而放棄了,這實在很可惜。其實書中清楚描述這個是必經階段,只要減少每次的字卡數量,甚至每次看一張字卡就完成,用加增每天次數的方法,堅持到寶寶熟習走路後,問題便會解決。這是我們的親身經歷。 3.不要測驗:最常遇到的,就是父母希望知道寶寶是否真的學到那些字,便給寶寶測驗。這是很自然的想法,不足為奇,但如果你認同書中所描述寶寶是不愛測驗的話,請盡量不要測試你的寶寶。有些寶寶是不抗拒測驗的,甚至喜歡表現自己,但不是每一個寶寶均是這樣的。如果因為測驗而令寶寶抗拒字卡的話就有點可惜。 4.父母的耐性:雖然說是一天數分鐘的學習,每也不是容易的,需要父母的投入及耐性。這個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見到成效的。 5.四周的聲音:是會有不少人以為你是在訓練寶寶成為天才,並會以為你強逼寶寶學習,令寶寶不快樂等等。這是他們的一些正常的誤解。如果你有看書中的介紹,你就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師,要讓寶寶快樂地學習,觀察他的情緒,在他們快樂時才教,在他們想停止前停止,我們愛子女,不會強逼及勉強他們的,我們知道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果想雙語教學,一方面教中文而另一方面又教英文,有何注意地方? 最理想的情況是父親與寶寶說英文,而母親與寶寶說中文(或是倒轉)。由教中文的一位與寶寶看中文字卡,由教英文的一位與寶寶看英文字卡。這樣寶寶不會混亂,反而會精通兩種語言。 還遇到問題的話怎辦? 在使用格連.杜曼的教育方法時,家長會遇到很多問題,包括實行方法,教材預備,寶寶注意力不集中,應該何時使用何種教材等等。這時,除了再重溫書中各部份以外,你可以與全世界正在一起努力的家長們一起討論,提出你的問題,參考他們的方法,看看他們成功與失敗的經驗,分享他們的自製教材等等。我把其中一些我常去的網站列出如下: Childbrain.org IAHP.org 親子王國教育小組 開心家庭網討論區 如果大家有任何問題,歡迎在此提出,我們會盡量回答。 如何記錄寶寶進展? 當閱讀課程進行至一段時間後,家長會發現不知道寶寶的進展如何,也不知道教了多少。但是如果一開始便進行有系統的記錄,你會發現寶寶所學到的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 記錄可以有幾方面:在卡後的記錄及用電腦記錄。 家長最少需要在每張卡後寫上開始日期及結束日期。如果可以照書中的做法每天重覆三次連續看五天的話,結束日期應是開始日期後的五天。經常看看開始日期,你會知道某詞語已經需要淘汰了。 如果你的字卡是事先用電腦打好的話,你可以每週或每月利用試算表,做一個類似下的格式來記錄同一詞語各個階段的完成日期:   詞語 字卡 片語�短句�句子 書 詞語1 04年1月 04年2月 04年3月 詞語2 04年1月 04年2月 04年3月 詞語3 04年1月 04年2月   詞語4 04年2月 04年3月   詞語5 04年2月     對試算表有認識的朋友,可以在以上表格加入算式,計算一下某段時間內寶寶學了多少個詞語,你會發現即使每天只看五張卡,每日淘汰一張卡的話,每年是可以學到三百多個詞語,這些詞語在句子及書部份再次出現的話,孩子便得到足夠的複習了。   用多媒體教材教寶寶閱讀 如果你對"如何教寶寶閱讀\\"一書中的概念有興趣,想自製字卡給子女學習的話,我希望向你介紹一個新的辦法: 用自製多媒體教材向寶寶展示字卡。利用本站所提供的範本檔案,製造具隨機自動播放功能,單純教寶寶閱讀的檔案。只要使用這個powerpoint範本,在範本中輸入15個詞語或片語,並儲存成自動播放檔(pps格式)後,每次執行時會見到以下表格: 只要你按次序點選,每次檔案會自動5個5個的分3小節播放你先前輸入的15個詞語或短句,而且每次次序不同。如是者,如果你每天播放3次,5天後,你就播放完這套15個詞語/短句共15次了。這樣這個檔案就用完,可以教下一組新的詞語。 用文字表達是有點困難。請大家下載這個檔案試一試: 請按: 詞語 - 家庭 下載檔案後,請執行檔案,click "Day1 - Combo1"。螢光幕會以一秒一張的速度展示詞語,父母的工作就是抱著寶寶把詞語大聲讀出,並讚賞你的孩子。 如是者,每天看三次(3個不同Combo),每次約30秒,一天總共只用了不超過3分鐘時間,應該不會影響大家與寶寶的日常活動的。在[檔案下載]頁,你可以下載到更多這類教寶寶閱讀的多媒體檔,例如"顏色片語1-5"。 如果你想自製這種教寶寶閱讀的檔案,你可以下載該頁的"template_word.pot"檔案,修改裡面的15個詞語為你想教的詞語,再另存新檔成為自動播放檔(pps格式)就可以了。 其實做法說穿了是很簡單的,就等於大家開一個新的word文件,輸入15個詞語,再儲存一樣。只不過現在不是把語語輸入到空白新文件,而是輸入到那個template_word檔案。 也歡迎你與我們分享你的製成品。 利用多媒體教學還需要印出字卡嗎? 需要的。我們的目的不是單教寶寶認字,因為無論認到多少個字也是會忘記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寶寶學會閱讀並喜愛書本。所以會把部份詞語印出,用來與她玩第2至第4階段的拼字遊戲,做句遊戲等等。把在第1階段已經學過的詞語結合成片語,短句或句子再教寶寶。 由於字卡的製作需時,如果用這個範本製作認字檔,可以教得更快更多字詞,也可以清楚知道那些詞語教了多少次,那些未教。所以這個範本是假設大家依照書中的做法,每天看三組共15個字,每組看3次而設計的。而且,組與組之間是有一小段拍掌聲作為分隔的。 邀請你與大家分享認字檔 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如果大家認同這種教寶寶閱讀的方法及以多媒體製作認字檔案的話,我們誠意邀請你與我們一起製作認字檔,並與大家分享。請用這個範本製作認字檔,然後把你的製成品寄往這裡。我們會把你的認字檔放在網上與大家分享 。

十種腦力健身操

2006年02月20日
公開
56

十種腦力健身操 【中時電子報 】 Yahoo!奇摩民調中心 台灣信用卡普及率高,當您要選擇信用卡時,最關心什麼訊息? 前往投票 | 觀看目前投票結果 張翠芬史考特建議大家每週做以下活動至少四次,罹患阿茲海默症(新聞、網站)的風險會比完全不做的人少。 1 分析、批判地閱讀:閱讀中途經常停下來提出問題。作者想說的是什麼?角色間有什麼關係?閱讀當中定期檢討、溫習細節,有助於強化記憶。 2 多用「另外一隻手」:左腦控制右半身,右腦控制左半身。慣用右手的人,可試著用左手撥電話或刷牙。這樣有助於強化認知銜接能力。 3 寫日記:把事情記下來,會組織思路,用邏輯訴諸文字,會使思考方式更嚴密。 4 猜字遊戲:可訓練左腦以邏輯方法處理解謎的線索,然後右腦會綜合這些線索。 5 擴充字彙能力:豐富的字彙幫助你把複雜的思想與觀念凝聚成簡單的字句,並對周遭環境加以闡釋。 6 改善記憶力:許多記憶遊戲和練習都是很好玩的記憶訓練。 7 學習各種棋類或益智遊戲:這類遊戲能促進我們的空間意識、邏輯、辨識模式的能力、想像力及創意。 8 運動:體能鍛鍊能提高心智能力。固定做有氧運動的人注意力更集中,壓力也減輕。 9 學一種樂器:音樂家的大腦神經細胞有多達一萬個的樹狀突,顯示學習樂器有助於大腦潛能開發。 10 學習語言:學外語會用到包括詞彙、聆聽技巧、想像、閱讀等多種大腦技巧與區塊。

如何訓練大小便

2006年02月18日
公開
38

http://practice.ntcn.edu.tw/hewwww/child/h11-5.htm 孩子到了兩歲時,最令父母在意的是『如何訓練大小便』。訓練孩子大小便的最佳時雖然有個別差異性,但大約是在一歲半以後。因為這時期已能感受膀胱期,積尿的覺,而稍稍憋尿,膀胱的括約肌也開始發揮功能。因此,在上廁所前都能感忍住尿。其實,只要觀察孩子的情形就能明白是否到了訓練的時期。   以往當膀胱積存尿時會直接尿出來,但自從懂得積存的感覺後,會忽然停止活動並皺一下眉頭,或撒完尿後表現出不安的神情。   這時期是先積存後排泄,所以大小便的間隔大約是兩小時,如果母親按以往的時間去檢查孩子的尿布,幾次都發現沒有尿液,這表示可以讓孩子脫離尿布期了。 如何掌握時機   如果剛好膀胱已積存尿意時帶孩子去上廁所 孩子就能很順利的排尿,這表示母親掌握了適當時機,而訓練大小便的主要因素,就是意識到這種偶然性。   掌握住想要排尿的時機,蹲便盆是很好的訓練技巧。午覺醒來及早晨起床後是一個機會,或者與前一次上廁所時間相隔兩個小時後,也可誘導孩子上廁所排尿。當孩子不想上或等了二∼三分鐘仍上不出來時,就不要勉強他。也不要為了幫他穿好衣服後,孩子才吵著要尿尿或誘導他尿尿不肯,卻在不到幾分鐘後尿溼褲子而大發脾氣,責備他。孩子一旦患了排尿訓練恐懼症,脫離紙尿布的時期則會愈拖愈久。   寒冷的日子或水分吸收過多的日子,排尿的間隔會縮短,帶孩子上廁所的次數也應密集些。 小便的訓練   在重覆這種訓練的情形下,孩子能記憶想要排尿的感覺,也就是孩子已能清楚的記憶積存尿時的壓迫感及排放後的解放感,不同於包尿布的是,當孩子看到自己排於出來的尿尿,能從視覺上去理解到所謂尿這個東西。透過這層意義,也就是要讓孩子知道,當不帶尿布時,應把尿排在廁所裡,不然會弄溼褲子或弄髒地板。媽媽在這時可以對孩子說:『噓噓了,很舒服吧 ? 』『這就是噓噓,下次告訴媽咪哦!』不斷重覆對他說,孩子很快就會知道其中的意。 大便的訓練   訓練排尿的同時,也可以開始訓練排便了。   大便的次數比較少,而且要很用力,父母一看就知道了。只要能掌握住排便的時間,父母就可以適時對孩子說:『我們去大便吧!』然後帶他去廁所或尿盆。當孩子排便時,要告訴他:『 大便呀!』排出來後,也高興的說:『啊!大便出來了,好棒哦!』用這種方式讓孩子知道大便是什麼。如果可能,最好每天吃過早餐後就帶孩子去廁所,因為早餐後,休息了一個晚上的腸子開始急速蠕動,是一天當中最容易排便的時後。   訓練大便和訓練小便一樣,難免會失敗。父母要耐著性子,適時給予孩子援助。 廁所或便盆   訓練上廁所,並不一定需要便盆,但因便盆可隨時移動放置的場所所以在便急尿急時使用,極為方便。孩子還小時,坐大人的馬桶,較不適合,但是使用便盆就沒有這種顧慮了。若想儘快養成孩子排便的習慣、或去除怕黑、怕冷,便盆即是極有利用價值的東西。   孩子到了兩歲,體格也變壯了,所以可在大人用的馬桶邊放個小板凳之類的東西,一開始就訓練以馬桶上廁所,到了三歲開始模仿大人時,大部分的孩子都不願意再使用便盆了。 弄髒褲子是常有的事   兩三歲的孩子大小便在褲子上的情況仍然很多,就算這樣,也請不要叱責他,頂多說一句:『糟糕,把褲子弄髒了。媽媽幫你換條褲子吧 !』   如果父母為此嚴厲叱責孩子,他很可能會把大便拉在褲上後,躲到窗簾後面不肯出來,或者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大便。如果孩有這種情況,父母必須徹底反省自己對孩子的管教是不是太嚴了?要求是不是太多了? 爸爸、媽媽需知      重視孩子『想自己做』的意願     不要操之過急      在快樂中教養孩子      父母要做好榜樣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

2006年02月17日
公開
34

幼兒生活習慣的培養 摘自國立研究院 前 言 幼兒該學些什麼?部份家長可能認為識字、寫字、算術、電腦、英語、或才藝等的學習是很重要的,否則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將來在學校的表現不就會落後他人了嗎? 但是,也有許多家長和幼教老師將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列為幼兒應該學習的第一要務,並認為從小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有益幼兒的身心健康,更能減少父母親在日常生活教養上的困擾。 本會幼教組鑑於家長在教養自己親愛寶貝時,常會遇到一些較困難或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參考,日後將會陸續加入其他議題,歡迎關心幼兒教育的夥伴大家一起來討論。 壹、收拾習慣篇 大人的收拾習慣 教導小孩之前,大人先檢討自己是否做到?因為小孩的習慣是在家裡耳濡目染中學到的,他就像個影印機,會把家人的言行一項項的複印出來。 1、檢視我們的家(環境): 家裡平時是經常處於亂七八糟,每樣物品都不在他們應該在的位置的狀態下,或是整整齊齊的?有人認為家裡亂亂的、隨意一些才有家的樣子,有人認為窗明几淨的才舒適,請各位抬頭看一看,你看到什麼?你滿意你現在所看到的情形嗎? 2、父母親的自我檢視(行為): 自己的生活習慣中有無收拾的習慣?如看完報紙、雜誌順手就往旁一扔,丟的一桌一地,或是能在看完後就疊好、放好?衣物、鞋襪是否也是走到哪、脫到哪、丟到哪?甚至有時放眼房間內無一塊淨土、無下腳之地?很多人會說,我也想保持整潔啊!可是啊…就提出各種理由,如工作了一天太累啦(身體疲倦)、小孩一下子又會弄亂啦、誰誰的東西喜歡亂丟、亂放(怪別人)等,或等我有空再整理。「有空」往往就只是個名詞,而不是動詞,因此也不知會拖到何時了。 所以從自我檢視的過程中了解自己能否「知行合一」?要求他人之前,先從自己做起,否則「上樑不正,下樑歪」,孩子也不易會學到好的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配合的環境-有否給孩子物歸原處的空間): 家中的書櫃空出較低的一格或一層給孩子,再指給他看:「這格是放爸爸的書,這格是放媽媽的書,這格呢!就放你的書,以後你看完書就要放回這個格子。」讓他覺得受重視,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使用空間。 利用家中現成較大的紙盒、塑膠盒收納玩具、積木、圖書等,就像每個人都有家一樣,讓他知道每樣東西也都有歸屬的地方。為了使孩子容易記得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可在盒子上做些標記,增加一些趣味性(如貼上照片、剪貼圖片或畫出玩具的形狀)。 1-2歲:可由父母親花點巧思幫他做。 3-4歲:因自己會畫畫、會使用剪刀了,可以自己剪貼圖片或畫圖。 5歲:因知道、認識的東西更多、更廣,可按顏色、形狀、大小分門別類裝盒,亦可以國字配合圖片貼上。 不同的年齡有不同層次的做法,不但幫助孩子養成收拾的習慣,同時知道積木是放在這個盒子裡或車子是放在那個盒子內,學習分類的概念,亦可培養他辨認形狀、認字、讀寫、小肌肉技巧(畫、寫、剪、貼)的運用等能力,一舉數得。 2、做子女的榜樣(正確的示範): 幼兒是看著學、聽著學、做著學。大人要時時表現「舉手之勞」和「物歸原處」的小動作。 1-2歲:知道做什麼!怎麼做!先做給他看,請他跟著一起做,小孩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如掃地,再逐漸鼓勵他自己做。示範時邊做邊說明,如「小車車累了要回家了,來!我們一起帶他回家!」(一路嘟-嘟-嘟的回到盒子內。) 3歲以上:語言及理解能力較好,可再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不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知道因果關係),例如:如果玩具亂丟,沒有收拾好,下次則不易找到,或誰不小心踩到會摔跤,或因為到處都是玩具,就沒有地方做其他的活動。 3、多讚美鼓勵、少批評:「你的小手好能幹,不但會蓋房子,還會把積木排好耶!」激發他學習的動機,養成喜歡幫忙、願意收拾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也要容忍他做的不好或動作慢,給他機會多學習、練習,熟能生巧,成為自動自發的習慣。 當他不願意做時,怎麼辦? 1、 鼓勵他,給他戴戴高帽子,「我知道你的小手好能幹,一定會把玩具收拾的很乾淨。」 2、 和他一起做:我們一起來收(或哥哥弟弟),你放一個、我放一個;或來比賽,看誰收的比較快。 3、 暫停他下一個活動(要收拾好了,我們才能看卡通,或出去騎腳踏車,或……)。 4、 如果他仍未去收,先不要動怒、發脾氣。問問、聽聽他的理由,可能是玩興正濃,或想明天再玩,問問看他可以怎麼做就可以繼續玩,又不會使別人不方便,房間雜亂?商量一下,找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式。 5、 對從小未曾培養照顧自己或收拾習慣的孩子(或青少年)來說,要再改進並不是不可能,只是在方法上和教導幼兒是不一樣的。首先找個你們都合適的時間,心平氣和的方式表達你對他放學回來隨地亂丟書包、衣物的感覺(破壞家中原有的整潔、媽媽要跟在後面收很辛苦),然後再討論如何一起來改進他的生活習慣: 1) 他可以怎麼做?如書包放到書桌上或椅子上、脫下或需換洗的衣物丟到一個籃子內。 2) 這樣做可能會有什麼困難?如回來已經好累了,只想躺在沙發上休息不想動;或不知道怎麼收(方法)、收到哪裡去,因為以前都有媽媽代勞,他不用操心。 3) 解決這些困難的方法是什麼?如他可以休息一會兒再去做、在他的房間內放一個衣架或洗衣籃,方便他放置脫下的衣物。 4) 為了幫助他確實做到,家人可以互相提醒。有改進就多鼓勵他,並告知他如此做,你的感覺是什麼,以及對家中的整潔有什麼貢獻;未有進步時則再討論並找出可行之道,或暫時停止他的一些活動或權利。 養成收拾習慣後的優點 1、培養幼兒生活自理的能力: 除了玩具,讓他做些簡單的工作(整理自己的東西、衣物、鞋子等),使他有照顧自己的能力,也是培養他獨立的開始。 2、分擔家事,有責任感: 家是大家的,家中每一份子都應盡力,家事要大家一起來做,如飯前擺放碗筷、飯後收拾碗筷、殘渣,擦擦桌椅、掃地、擦地、收疊家人的衣物,再放到各個人的抽屜內等。 最後的提醒 以愛、關懷、尊重的態度來培養幼兒收拾的習慣,不但孩子從小就奠定了良好習慣的基礎,更能增進親子關係。 貳、排泄習慣篇 通常從出生開始,嬰幼兒就可以在父母親悉心的照顧下,建立起一些日常生活作息的習慣,如進食、睡眠、排泄、盥洗等。 為什麼要培養良好的排泄習慣? 1、 使體內新陳代謝正常,維護身體的健康。 2、 學習自我控制、獨立自主的能力(不須大人的提醒與協助,有便意或尿意時,會自己到廁所、脫下褲子大小便)。 3、 保持個人與環境的整潔、衛生(不會弄髒衣物、污染環境,使用後會沖洗馬桶)。 何時開始培養? 家有嬰幼兒的父母最想知道的就是:幾歲開始培養孩子排泄的習慣較好?早一點兒開始可以嗎? 當然是愈早學會控制身體,就愈不需要他人的協助,但有個先決條件必須注意:身體的成熟。譬如學會走路的相關生理條件就是骨骼、肌肉、神經系統、肢體協調等的發展成熟,否則無法學會。 「排泄習慣是一種自主性的生理機能,經由條件反射及中樞神經的成熟而置於意志的控制之下。」一般來說,六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逐漸培養固定的排便時間,一歲多的孩子可定時帶他坐小馬桶(市面上出售,適合幼兒使用者,或幼兒用馬桶蓋可放在成人的馬桶上,使其不會有要掉進馬桶的恐懼),成為習慣後,孩子到時就會解大便了。至於排尿的控制則可能須時較長,一歲多可以開始建立小便的習慣,兩、三歲時膀胱控制力發展較好,大致上可以訓練成功。 建議: 等待幼兒生理發展成熟(括約肌成熟),能夠自我控制,且樂於嘗試。過早或過急都可能會造成的不良後果(如大人常會因性急而失去耐心,而生氣、責打孩子,令孩子心生恐懼或有挫折感、羞愧感,長大後可能會變成比較容易焦慮、壓抑的成人)。在此同時,對一歲多的孩子還要開始教導他自己穿脫衣物,學會了脫褲子大小便,才不會因來不及而尿濕褲子或弄髒褲子。 在訓練期間,任何進步、停滯、退步、混亂的情形都是正常的,應考慮到孩子還小,排泄器官尚未完全成熟,無法完美配合,不要期望太高,也不要擔心或失望。另因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步調,形成個別差異,宜以平常心讓孩子自然的養成習慣。 只要器官功能正常,文化刺激足夠,給予適當的訓練,許多三、四歲的孩子要小便都會事先告知或自己去解,但也有些反應較遲的孩子,在進入幼稚園後,還偶而會尿濕褲子。此時父母應先安慰他,「其他的小朋友有時也會尿濕褲子的。」在他的包包內為他多準備兩條褲子,隨時更換。並告知在有尿意時,就告知老師趕快去廁所,或請老師提醒。若是進步情形不理想,可能需要再做進一步藥物與心理的治療來加以改善。 在培養排泄習慣時有幾種情形要注意:嬰幼兒有腦傷、神經系統病變、智能不足、生理機能發生障礙、或剛出生不久等,因無法控制排泄機能,尚無法接受大小便排泄的訓練,需請教專業醫師或特殊教育專家的協助與建議。 如何培養? 1、 先從觀察孩子的表情開始:知道其何時會排便,如喝完奶後不久,由於腸胃的蠕動,注意他和平常不同的徵狀,如嬰兒臉上有不一樣的表情(臉紅、用力)出現,較大的幼兒或坐立難安時,或看他抓住褲襠時。 2、 養成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進行:如每天早晨喝過奶後,就帶他到洗手間,把他放在小馬桶(最好能為孩子準備一個合適他體型的便器)上,陪伴他一起用力(嗯嗯)、並和他說說話,使整個過程輕鬆沒有壓力。如一時並未解出來,不要堅持到底,讓孩子一直坐在馬桶上。可以等一會兒再來,使孩子不會覺得坐馬桶是件痛苦的事。 3、 用語言表達:對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常以一些兒語(如便便、嗯嗯、尿尿、噓噓等語)告訴他用以表示尿意或便意時(你要噓噓嗎?),及實際行動(你在便便啊!)的語彙,讓他熟悉。當孩子會說話後,即可以這些簡單的表達內急的需要,由大人帶到洗手間去或自己去。 4、 夏天是較佳的時機:白天不包尿布,每隔一段時間(30-40分鐘)就帶去噓噓,或在喝完流質東西後。因夏天流汗多,尿尿會少一些,父母親自行觀察後,應可知道大約何時該帶他去洗手間或提醒他該去了,一段時間之後即可成為習慣。 好處是:孩子不必包著厚厚的尿片,比較舒服涼快、不易得 尿布疹,節省買尿布的錢,即使尿在地上也好立即處理(易洗快乾)。 5、父母親的態度:不要過於嚴厲或在孩子做不好時就給予處罰,或一鬆一嚴,或時鬆時嚴,讓孩子無所適從。最好多從鼓勵的角度來著手,做的正確就多以表情、聲音、動作來讚美他,使他有強烈的動機朝著你要他學習的方向去努力(有時孩子自己也會說自己好棒,自己會去尿尿)。給他時間、耐心等待,直到他學會為止。有失誤時(如因來不及,尿出來後才指著地上的一灘水告訴父母說「尿尿。」或因貪玩而憋很久,直到憋不住時),立刻幫他更換褲子,同時告訴他下次有尿意或便意時就趕快去洗手間,並請他一起來清理他弄髒的區域和衣物,讓他知道他的失誤所造成的麻煩,有提醒與負責的作用。不要面露厭惡的表情或責罵他,換個角度來想:「現在是尿出來才說,比還不會說或什麼都不說要有進步了,再過一段時間,就會更進步,尿之前就先通知了。」 有時候,孩子告訴你要尿尿或便便,等你帶他去洗手間時,他又可能解不出來了,不要怪他,先找出他會這麼說背後所隱含的意義,譬如,他有可能是要得到你的注意(因有其他的事或人佔據了父母較多的時間,無暇照顧他,較疏忽他)、博取你的贊同(因有事先的告知,得到讚美)、避免處罰(相對於前面的讚美,如未告知而就地解決,可能就會得到立即的處罰)。所以他可能只有一點點或甚至並無尿意或便意就告知,造成父母的困擾。這是指其心理上可能會有的問題,另外檢視一下環境,是否有不愉快的味道或感覺,或是不夠清潔,也會造成他的卻步(就如許多人寧願憋著也不願上公共廁所或學校的廁所,因為太髒、太擠),或是有生理上的問題,應該請教醫生。 6、 以遊戲方式進行:平時以洋娃娃或孩子喜歡的填充玩具做示範說明大小便的動作與程序,過程中多給予誇獎和表現喜歡保持乾淨的態度,並鼓勵孩子在看完示範後,也教娃娃尿尿或便便。 7、 給孩子穿著易於穿脫的衣物:如有鬆緊帶的褲子,較方便他自己去上廁所。 附帶應學習的事物(針對已經可以自己上廁所的孩子) 1、 沖水:等他離開馬桶後,請他按沖水,看到排泄物和水一起沖走,藉此機會告訴他將馬桶沖乾淨,下一個使用的人才有乾淨的馬桶可用。 2、 洗手:洗手應成為上完廁所後的立即工作,準備香皂,由大人帶領孩子一起洗手,並示範洗手的方式,以保持清潔。 3、 穿好衣物再走出去:不要邊走邊穿(尤其對急於出去玩耍的孩子)。 4、 學習上廁所要關門:對較小的孩子來說,因其仍需大人的協助或看顧,上廁所時不關門較方便,但對稍大的孩子來說,上廁所關門則是一種應學習的禮貌。 其他 1、 尿床:睡前不再喝水或其他流質的東西、睡前先上廁所、夜裡叫他起來上廁所、或查知是否有心理壓力(來自家人、朋友、學校等),或請醫生檢查是否有生理因素造成。 2、 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運動,多補充水份,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找出是否有心理因素,或請醫生診查。 參、飲食習慣篇 從「吃飯皇帝大」、「民以食為天」這兩句諺語中,可看出中國人把吃飯當作是件很重要的事來看。而對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父母親更是惟恐其有飲食不正常、吃的太少、偏食等現象,以致於長的瘦小,發育不良(反之,父母親似乎並不把食慾旺盛、吃的過多的幼兒當作是個問題)。的確,在幼兒的生活中,飲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食物可以 (1) 提供成長發育的營養素:蛋白質、脂肪、醣類、礦物質、維生素、水,尤其是出生至三歲以前是一生中身體成長,肌肉發展最快速的時期。 (2) 維持體力,增強抵抗力(傳染病)。營養不良時,對身體發育、骨骼、牙齒的成長有不良的影響,也易引起情緒以及行為上的不良適應。除了對身體的影響之外,根據國外所做的研究,發現營養充足的孩子較快樂、反應較靈敏、人際關係較好、甚至在認知能力、語言發展都比營養不良者佳。 (3) 滿足食慾。 提供幼兒食物的原則 (1) 營養要均衡:應從各類食物(奶類、蛋豆魚肉類、油脂類、水果類、蔬菜類、五穀根莖類)中獲取,根據衛生署(75年)建議,1-3歲的幼兒每天需要1300卡,四歲以後,男孩約需1700卡,女孩約需1550卡,視一天的活動量、健康狀況而定。 (2) 適合幼兒的需要:因為幼兒消化、吸收功能的發育尚未完全成熟,食物選擇和成人有別。太甜、太鹹、太辣、太油、太硬、太熱、太冷、添加化學物的食物都不合適。微溫、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的方式較合適,因此點心的供給是必要的。 (3) 食物有變化:一成不變的烹調法,或天天吃相同的食物會膩,因此在顧及營養均衡的條件下,常常變換食物的作法、口味,較能提高幼兒進食的興趣,促進食慾。 (4) 清潔衛生:食物的新鮮與否、處理過程、餐具的清潔、飯前洗手等都應注意,並保持清潔衛生,避免病從口入,影響健康。 幼兒飲食上常見的問題 (1)食慾不振:就是吃不下。形成食慾不振的原因很多,如生病、健康情形不佳、情緒不好(緊張、害怕、不安全)、睡眠不足、運動不足、要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飯前零食吃的太多,兩餐之間差距太短等都會影響正餐的進食。 輔導方式: 1)如是生理問題應請教醫生。 2)定時定量,使腸胃得到適當的運作與休息。 3) 吃不下時不給他非吃不可的壓力,但過了吃飯時間也不再供應飯食。讓他知道「要吃,就在吃飯時間吃,不吃,就是不餓;如果餓了,就等下一餐。」一餐不吃對身體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父母親不必因餓孩子一餐而感到愧疚。因為吃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需要,沒有需要時當然不想吃。 4) 少吃零食,家中也不要放太多的零食。 5) 注意牙齒的健康。 6) 保持進餐時愉快的氣氛,及給與幼兒足夠的關懷。 7) 每天有從事一些戶外消耗體力的遊戲活動。 8) 有規律的睡眠,就寢前不要讓幼兒太興奮。 (2)偏食:就是喜愛吃某些食物,不吃另一些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有成人的偏食(不喜歡某些食品就不買、不做或有不好的批評)、不愉快的經驗(烹調方式不當、被強迫進食、吃膩了)等。偏食的結果會使幼兒營養吸收不夠均衡,影響其生長發育。 輔導方式:幼兒階段是其發展食物偏好的時期,學習是個重要的因素,擴大幼兒對食物喜好的範圍,正是時候。父母親要改善幼兒偏食情形,一定要先了解原因,才能針對問題加以解決。 1) 以身作則,做個良好的示範,見同桌吃飯的人都吃,他也會模仿而願意去吃。 2) 以耐心和溫和的態度相對待,不勉強,或強調該種食物多有營養,應該多吃,而導致反效果(拒食、嘔吐、哭鬧)。 3) 要引發其食慾,烹調有變化,或將其喜歡(多一些)和不喜歡的(少一些)食物混在一起,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吃下去,以後再漸漸增加比例。 4) 不要讓幼兒有交換的條件(如我吃下去,你就給我……),這只能處理眼前的難題,卻無法真正解決偏食的問題。 5)培養吃健康營養食物的習慣。 (3)營養不良:目前談這個名詞,浮現腦海的映像大概會是貧窮人家,一些因天災人禍造成糧食短缺地區的人民,呈現面黃肌瘦,無精打采的模樣。其實生長在富裕的環境中也可能會有營養不良的情形,檢討一下每天吃的食物大概就可明白,是否攝取了過多糖分、鹽分、油脂的食品、速食,而這些食品常出現在電視廣告中,以較誇張的手法,贈送小禮物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央求父母親購買。但吃下這些含糖飲料、糖果、糕餅、速食等營養價值低的食物,使幼兒小小的腸胃裝不下應吃的食物,就造成營養不良的情形。 輔導方式:不吃或少吃這些所謂的「垃圾食物」,以有營養的點心來取代。另外,也不用這些食物當作是獎賞其行為的結果,或不准在兩餐之間吃零食。父母親要堅持原則,不優柔寡斷。 (4)吃的慢:「拜託你快點吃」、「只要吃完,我就給你買……」或「再不趕快吃,就要挨打了」。這是家有幼兒,常在吃飯時可聽到的請求、利誘、威脅的話語。大致的情形就是家人都吃完飯,他還剩大半碗飯菜,或一口飯含在嘴裡遲遲不吞下去,或邊吃邊玩,造成家人,尤其是媽媽的困擾。 輔導方式:先了解是否身體有不舒服的情形,如無,就要限定吃飯的時間和地點(進餐就在餐桌上,不拿個碗到處跑),說到做到,時間到了就把未吃完的飯菜收起來,中間也不給餅乾類食物充饑。有時是因給他的飯菜太多了,一時吃不完。因此給孩子適量的飯菜,吃完再盛,他較有成就感。有些孩子喜歡邊吃邊說話,或邊吃邊玩玩具,以致說的太多耽誤吃的時間,此時提醒他吃完了再說、再玩。當孩子有進步的表現時要適時給予鼓勵(如給好寶寶貼紙),使他能繼續保持進步的情形。進步情形最好是做自我的比較而不是與他人比較。 (5)自己吃飯:對年幼的幼兒,尤其是一歲多的幼兒,開始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由被照料的接受者成為一切由自己來的行動者。然而進食所需的技巧不佳,常會弄的臉上、身上、桌上、地上一團髒亂,好像吃進去的少,遺落在外的多,或成為寓吃飯於遊戲。另外,有些較大的幼兒還要人餵食,也會造成父母親的困擾。 輔導方式:孩子想要自己進食其實是其想要獨立的開始,應給予鼓勵,由用手抓食固體食物,用碗喝湯,用湯匙吃飯,再進步到使用筷子。固然這段過程會造成進食時髒亂的情形,及事後收拾的麻煩,甚至還有再餵一次的需要,但是此時正是孩子學習手眼協調、精細動作的好機會。曾有研究指出亞洲的幼兒精細動作較歐美國家的幼兒為佳,就因為我們使用筷子。減少收拾整理的麻煩可在地上鋪報紙,夏天時可脫掉上衣、或圍件大人的舊T恤或襯衫、鼓勵他練習減少掉落飯菜於碗盤外的次數。 有些父母為避免髒亂後的收拾,和孩子吃的緩慢,就剝奪他自己學習、練習的機會,易變成親子關係的緊張,或孩子的依賴性,或等年齡再大一些還要大人餵,不願自己吃飯,或以拒食來要脅。 此外,讓孩子擁有自己的餐具也可以引起他自己進食的興趣與動機。 幼兒食物的檢核 (1) 每天是否有新鮮的蔬果? (2) 食物中是否有足夠的鐵(5毫克)、維他命、纖維? (3) 減少糖和鹽的調味。 (4) 食物的色、香、味、溫度是否考慮到? (5) 食物的烹調、內容是否常有變化? (6) 有否介紹新食物?介紹時是否和喜歡的食物一起推出? (7) 所供應的食物是否提供幼兒發展動作技巧的機會? 和飲食相關的注意事項 (1) 食量:每位幼兒食量大小和其生理特質、成長速度、情緒狀態、健康情形等因素有關。因此只要他健康、精力充沛、氣色好就不用擔心吃得少或多。 (2) 保持愉快的進食氣氛:和家人邊吃邊聊應是很愉快的感覺,一方面享受美味的食物,一方面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是個同樂的時光。所以吃飯時最好是全家人一起吃,不要各吃各的。在餐桌上不要罵人,檢討不愉快的事,不邊看電視邊吃飯,或把食物當成是賞罰的工具。 (3) 進食應是一種美好的經驗:大部份的食物都有其營養價值,因此應鼓勵幼兒去嚐試,或和幼兒一起吃(一起試試看),但不要以強迫的方式進行,以免適得其反,更加害怕或拒食。此外,當成人不喜歡某些食物時,尤其不要以負面的言辭、表情去批評,這會造成幼兒對這些食物有先入為主的觀感,更加不願意去嚐試(他看你都表示厭惡,想必不是什麼好吃的東西)。 (4) 是一種學習的機會:餐桌是交談的好機會,也是語文學習發展的好地方,可鼓勵幼兒說說今天學校裡的生活、最得意的事、也可討論和食物相關的話題,如今天吃的食物的顏色、形狀、口感等。 吃飯也可以是幼兒學習獨立的機會,如自己吃飯(使用 筷子、調羹)、自己拿取所需要的量(吃多少,拿多少)、 自己清理飯屑殘渣,離開餐桌會把椅子靠近去、會用禮 貌用語、嘴裡有食物時不說話,細嚼慢嚥等。 如有可能,還可選擇較簡單的烹調方式和孩子一起來 或請他從旁協助,如做個湯、沙拉、三明治、煎餅、煎 蛋、烤蛋糕。請不要從他不會或會把廚房弄的亂七八糟 的角度來看而意願不高,但從嚐試新食物或親子同樂的 角度來看事情,可以一起烹飪,一起收拾善後。 肆、睡眠習慣篇 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是讓人經過一天的活動之後,身體有充分休息的機會,得以消除疲勞,紓解緊張、不安的情緒,恢復精神與體力,有益身心的健康,亦儲備了第二天活動的能量。 就嬰幼兒來說,睡眠的重要性不亞於成人。尤其是嬰兒,除了吃,睡就是最重要的活動。俗諺:「能睡的小孩成長比較快」、「一暝大一寸」。除了恢復體力外,睡眠尚可促進嬰幼兒神經系統和腦部的發育,進而有助於全身的成長發育。 嬰幼兒睡眠的時間 大致說來新生兒除了吃奶的時間外,通常都是在睡覺,一天約需二十個小時左右。這種吃吃睡睡的時間大概要到三個月後,醒的時間才會較長。一歲以上學步兒的睡眠時間則因人而異,約需十至十五小時,上下午也各需小睡一次。五歲前大都仍需午睡。有些孩子不午睡,精神依舊很好,不必勉強一定要午睡;有些不午睡則會變的焦躁,容易鬧情緒,吃晚飯時昏昏欲睡。隨著年齡增加,睡眠時間、睡眠量和次數會遞減,睡眠時間的加長,逐漸是由夜晚的睡眠量取代。 睡眠的相關問題 嬰幼兒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睡眠上的問題,做家長的不要太過擔心。因造成每個人睡眠的問題都不一樣,要解決問題要先找出可能的原因。以下則提出一些常見的問題供參考。 嬰兒期: 雖然較暗的燈光及安靜的環境較適合嬰兒的睡眠,但也不必太過緊張,使家中其他人的言行都受到限制。其實只要不是太過喧嘩,不在嬰兒的房間內,該怎麼做就還是怎麼做,不致有太大的影響。 嬰兒的睡眠習慣和成人不同(生理時鐘尚不規則)。較小時,他們常常是吃飽了就睡。稍大一點,不會吃飽了就睡,可能還要玩一會兒。在白天時還好,但在晚間就較麻煩了,因為大人累了要休息,嬰兒卻精神飽滿,毫無睡意,想要你陪他玩,使大人又累又煩。如不吵人的話就讓他自己玩,累了就會睡。如要人陪著玩,則要看情形是否要陪他玩,或幫他漸漸調整睡眠的時間。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在半夜哭起來,可能是生病、肚子不舒服、餓了、渴了、尿布該換了等,如無上述的情形,你怎麼哄都不停止哭泣,或一放下就哭,要人抱,使父母無法休息,就會令人生氣想要揍他一頓。這種情緒反應其實很正常,但最好是只有這種感覺而不要有實際的行動。父母親可能要犧牲一下自己的睡眠輪流來陪陪孩子,或讓他哭一下,或換個地方睡,如果都無效,再請教專家。好在這種磨娘精型的情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不至讓父母親太過困擾。 幼兒期: 1、不睡或晚睡:其實看他在打呵欠或揉眼睛,知道他已經睏了,該休息了,但他就是抗拒、不願上床去睡,或有吵鬧的情形。此時不要用責罵的態度催其去睡,因為他可能是怕黑(想像房間中有可怕的東西如怪物、鬼:開盞小燈、檢查房間,使其安心)、怕孤單(不願離開外在有趣、多采多姿的環境:只有我去睡,你們都不睡,擔心趁我睡覺時,你們會做什麼更好玩、有趣的事)、接近或正處在反抗期(一歲半至兩歲多)。可以抱抱他或陪著他一起回房間,有個短暫入睡前的準備(這一點下面會介紹的較詳細),讓他安心入睡。 或到了睡覺時間仍在看電視、玩玩具,經過不斷催促、提醒,「這麼晚了,趕快去睡覺。」「再不睡,明天早上起不來,又要遲到了!」「都幾點了,還看電視(還在玩)!」若孩子還是不動,把這些話當作是耳旁風,大人就會開始生氣,責罵孩子,使彼此都不愉快。此時最好共同約定睡眠的時間,並遵守此約定,時間到就要停止現行的活動上床睡覺。 中午的午睡是否睡的較久,以致下午、晚上精神好,當然到了該睡的時間就睡不著了。因此調整或縮短午睡的時間,下午增加一些消耗體力的遊戲活動等,或可幫助晚上的入睡。 1、 睡的太少:因個別差異,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不同,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睡的時間少於8-10個小時,會精神不夠,體力不濟。除了生理因素可請教醫生,或排除環境中干擾睡眠的因素(太吵,光線太亮、溫度太高或太低、寢具不舒適等)外,只要孩子活動力強、精神好,就無大礙。 2、 睡不安穩:會不斷翻身、踢被子、或磨牙的情形。同樣先了解是否有身體不適、環境中有否干擾睡眠的因素,心理、情緒上的不穩定,奶嘴或安心被不在身邊。了解原因,請醫生做檢查,解除壓力,滿足其所需,才能有所改善。通常睡不穩的情形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 3、 做惡夢:幼兒偶有做惡夢的經驗,可能的原因包括身體不適、擔心害怕心理壓力等。遇到這種情形,父母最好抱抱他、安慰他,讓他知道夢中的事物不是真實的,父母會保護他,增加他的安全感。平時則要注意不要隨意嚇他:「再不聽話,虎姑婆就會來抓你或大野狼就會來把你吃掉。」引起幼兒的害怕。另外,找適當的時機和孩子討論他的夢境,以了解會形成惡夢的原因。 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嬰兒期: 1、 要讓嬰兒睡的安穩,吃飽、換過乾淨的尿布、不要穿的太多、輕柔舒適的寢具、適宜的室溫、不太吵雜的環境等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2、 睡前不要太過逗弄嬰兒,使他過度興奮而難以入眠。也不要讓他受到驚嚇,使其夜裡會無緣無故的哭泣。 幼兒期:也就是藉著時間養成他們規律的睡眠習慣:定時上床、定時起床,形成其生理時鐘。 1、晚上不要做太過興奮或活動量大的活動,目前因雙薪家庭的增多,親子接觸時間較少,為了增進親子感情,而將晚上的時間都陪著孩子玩,因而使孩子情緒過度興奮而睡不著,或有睡到半夜會哭叫的情形。若有上述的情形,要拍拍他,溫和的安慰他,使他安靜下來,再陪他一會兒,等其再度入睡,再離開。 2、睡覺前能有一小段輕鬆的時間作為睡前的準備,譬如說先去上個廁所、刷牙、換睡衣,放段柔和的音樂、說段床邊故事、抱著心愛的玩偶或他的安心被(枕頭、毯子)一起上床(不必擔心孩子對安心被的過於依賴,一項長期的研究顯示,需要有安心被才能安穩入睡的孩子長大後和其他年幼時沒有安心被的孩子一樣獨立、有自信)。父母親幫孩子蓋好被子或圍好肚圍,親親小臉,說聲晚安,再加上一句「我愛你」,再關燈或留盞小燈(對怕黑的孩子),使孩子安心入睡。 3、不要讓孩子有被逼或催促上床睡覺的感覺。睡覺應是帶著愉快、輕鬆的感覺入眠。所以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父母親也以較輕鬆的態度牽著小手或抱他上床去睡。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家人都能就寢,或至少兄弟姊妹是同時就寢,或家人配合進行靜態的活動。讓他有公平、我不是孤單的感覺,及較安靜的入睡環境。 偶而家中有一些事會延遲家人就寢的時間,不必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要準時上床睡覺,因為他會有好奇心,會擔心他去睡覺後看不到家人在做什麼或他想要參予的活動而未參予到,因而藉故拖延、吵鬧,不肯睡覺。 4、如果他實在睡不著,不要硬逼著他去睡。他可以自己(不要人陪)再看看書或玩一會兒玩具,以不吵到別人為原則,累了自然就會去睡。 5、若已養成晚睡的習慣,父母就要以耐心及堅定的態度,漸漸改變。 伍、閱讀習慣篇 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無時無刻都與文字、符號做最直接的接觸,例如每天會閱讀報紙或雜誌,走在路上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招牌、宣傳廣告,進入餐廳會按著菜單點菜、打開信箱會收到郵件或廣告單,看公車站牌知道到哪兒去該搭幾路車及在哪一站下車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別人在傳達什麼訊息,我們可以怎麼做等。這些只是閱讀、識字在生活中應用的實例,也是每個人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否則會生活的很辛苦,跟不上社會的脈動。然而,這種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要經過學習、練習才會的。但閱讀能力並不需要等到入學之後才開始培養,學前階段在家中就可以開始進行,使孩子從小就有一個閱讀的環境,養成閱讀的習慣。 多年前賣樂器的一句廣告詞告訴我們:「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說:「喜愛閱讀好處多!愛書的孩子會更好!」現在就來探討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應注意的相關事項。 閱讀的好處 1、 結合既有的生活經驗:童書中的故事多是以孩子生活經驗中熟悉的事情、動植物、或自然界的現象等為主,以簡潔、饒富趣味的文字,優美的插圖或圖片呈現,別具吸引力,讓孩子對書有興趣,願意和書做朋友。 2、 獲得知識,增加智慧:家有幼兒的父母親常有的經驗,就是孩子常會問一連串「為什麼?」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有時真令大人招架不住或不知如何回答才恰當。其實這正是孩子求知慾的表現,他們對生活環境中的點點滴滴感到好奇,想一探究竟,而拼命發問。帶他們進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知道獲得知識的途徑,並從中獲取各種知識與常識,認識在不同時間(歷史、現在、未來)空間(城鄉、國內外)內人與物體的情景。 3、 給予想像的空間:想像是創造的原動力(如若干年前飛上天空只是幻想,卻經由有心人不斷的鑽研、試驗終而能成功的翱翔天際),孩子的想像力豐富,書中的內容正好提供了想像與幻想的空間,或許因此讓孩子發掘興趣,做更深入的學習,或有從事創造發明的意願,使夢想成真。 4、 了解文字可以代表事物:如藉由製作字卡貼在家中的用品上(如冰箱),幫助他們將物品與文字做一聯結。另外,也可讓孩子了解閱讀是可以把日常所說的話語寫下來,幫助他們理解文字與口語的聯結可以創造故事,敘述經驗(情緒、遊玩、學習新事物等),領悟閱讀的價值和樂趣。 5、 培養思考、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故事的內涵常會包括一些兩難困境(該不該爬樹救小貓;爸爸禁止我爬樹)、價值模糊(未告知他人即借用物品--尚不能分辨人我之別,或認為用一下下就還沒關係)或孩子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在百貨公司中走失),作者固然提供了他的想法與價值觀來解決問題,孩子亦可經由閱讀的過程或大人的引導,將自己融入故事中來思考「如果是我,我該怎麼辦?我會怎麼做?」 6、 閱讀治療:當孩子遭遇情緒上的困擾或適應的問題時,故事書有時可以成為紓解的一種方式。因為故事中的主角可能也有類似的問題,讓孩子有同病相憐,「我跟他一樣,我並不孤獨」的想法,因而產生認同感,看完內容之後也能以類似的方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7、 變化氣質:多讀書能多吸取知識,增廣見聞,學習他人成功、失敗的經驗,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態度,待人處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實個人的內涵,使言談有物,內盈而外華。 何時開始培養閱讀的習慣? 因為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不同,發展速度與興趣不一,因此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告訴父母親何時開始最適當。但是我們可以先預備一個閱讀的環境與氣氛,譬如家中有書房及書櫃,父母親在家有閱讀書報的習慣(許多不愛讀書的孩子是因為父母也從不讀書),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有上圖書館借閱圖書的經驗,或書籍被照顧的情形(不是隨便亂扔、亂放,有破損的地方會修復)等,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中,自然也會學到對書、對閱讀的正面態度。 嬰幼兒期即可指著書報上精美的圖片,對孩子說短短的故事,引發他的興趣,願意接近書本,兩三歲時會自己翻閱看圖畫,甚而會根據所看到的圖片,加上自己的經驗與豐富的想像力編故事。 幫孩子選書的原則 許多的兒童讀物具有文學性、教育性、有生動的描述或有可愛插圖,卻不見得適合自己的孩子。基本上為孩子選擇讀物時,除了考慮印刷的品質、價格外,還要配合他們的發展: 1-2歲的孩子尚未具備翻書頁的精細技巧,比較坐不住,注意力較短,字彙和經驗較少,為他們選購書籍時就要注意選擇有較厚書頁的書本(比較堅固,不易撕破),字少圖多,故事內容簡單易懂,和幼兒的經驗相關者較佳。 為3歲以上或上幼稚園的孩子選書的範圍又可再擴大一些(童詩、歌謠、童話等),故事內容可稍長、插圖仍是不可或缺的重點,因它的圖像有具體說明的作用,而且對此年齡的孩子來說,真正吸引他們的是圖片的部份。 5-6歲的孩子以上的兒童,因其認識的字逐漸增加,主題的選擇可以更寬廣,可包括他們生活經驗之外的事件,有較複雜的敘述方式,或較多個人的興趣、愛好。 總之,了解並尊重自己孩子的發展、興趣、生活經驗,將有助於選擇合適您孩子的兒童圖書。 提供一個充滿閱讀經驗的情境 1、 和孩子一起閱讀: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是和他們一起進入到圖畫書的世界。床邊故事就是一個例子。許多人可能都有這種睡覺前聽故事,再帶著無限的想像進入夢中的經驗。唸故事時坐在孩子身旁或摟著他,這不但可增近親子間親蜜的感情,更是奠定孩子喜愛閱讀的開始。 2、 連說帶演:閱讀圖畫書時,最好帶著充滿感情的聲調、動作,來表現不同的角色與情緒。增進孩子對聲音、情緒、人物角色辨別的能力。如果可能,還可以配合道具:如布偶、玩具等使說故事更生動。或和孩子一起來演故事,甚或可以以同樣架構,而有不一樣的對話,演出不同的結局。 3、 有些圖畫書為使故事的呈現更有趣、更具吸引力,還配合有錄音帶及錄影帶,但播放這些影帶時,最好陪著孩子一起欣賞,一起討論。而不是把這些帶子當做是孩子的另一個保母。 4、 適應孩子的需要:有些孩子對喜歡的故事,會要求父母重覆的說或唸,家長有時會不耐煩,或覺得擔心只愛一個故事,所知範圍有限。其實沒關係,還是可以在相同的故事中做變化:如請他說故事給你聽、或想想不同的過程及可能的結局,請他說說聽過這麼多遍後又有什麼不同(較深入)的想法。 當孩子沒有興趣、坐不住,不想聽故事或一起看書時,沒有 必要一定要把書唸完,可以暫擱一旁,或再挑一本吸引人的 書唸。他有好的表現時鼓勵他,失去注意力時也要有耐心, 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因為他可能成熟度還不夠,讀物的內 容超過他的經驗與程度等。 5、 常帶孩子到書店買書或到圖書館借書、聽故事、看戲劇表演等,讓書在孩子的生活中不會缺席。 6、 鼓勵孩子創作詩歌、自己寫書:想像力豐富的孩子,有時也會做即興的詩或歌,或自己編故事,編說編玩。當孩子對文字有興趣時,除了閱讀之外,尚可鼓勵(孩子)畫、(大人)寫的方式記下他的想法、感覺和自編的歌謠故事。提昇他的觀察力、表達力、對語文的學習與運用等的能力,同時也讓他體會到文字世界裡的快樂。

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2006年02月16日
公開
8

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文/李想 專家/蕭勵健 幼兒教育專家 家有發飆寶貝,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搞得做父母的也快抓狂。其實,孩子愛發脾氣並非沒有理由,多半是因為遇到挫折或無法表達心中想法的一種外在表現,父母如能對症下藥,就能輕鬆降低緊張的親子關係。 學齡前幼兒亂發脾氣是常見現象,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多數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是手足無措,一旦處理不當,孩子就會愈鬧愈嚴重,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父母自己也跟著抓狂,長久下來,親子關係就會變得愈來愈惡劣。要解決上述難題,首先得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 • 了解孩子為何發飆 三歲前的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當他們遇到挫折或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想法或欲望時,發脾氣就成了最佳的表達工具。常見的孩子發飆方式有:尖叫、哭鬧、丟摔東西或是賴坐在地上、停在原地不動要你拖才走…等。 平常這些情況若發生在家裡,父母比較方便處理,但是如果一旦發生在公共場所,如餐廳、百貨公司、捷運或公車上,那可就不得了,除了要尷尬面對旁人的側目之外,如何快速平復孩子的情緒,才是考驗所有父母的最大難題。 其實,孩子有時候並不是真的在發脾氣,他們憤怒或哭鬧的表現,有時只是因為父母不懂他們的需求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導致他們覺得不被尊重。父母應該利用各種方式去了解孩子發飆生氣的原因,以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情形,進而也能減少孩子發飆的機會。 糾正孩子的惡形惡狀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共場所出現以下這些狀況,做父母可要幫助孩子糾正過來。惡習1 高聲說話、尖叫惡習2 說髒話惡習3 沒大沒小,不尊重長輩惡習4 取笑捉弄惡習5 隨意打鬧、舉止粗魯惡習6 東奔西跑、探人隱私惡習7 行為暴力惡習8 忸怩自閉 • 父母不抓狂八大法寶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鬧情緒的時候,爸媽肯定是既緊張又尷尬,在眾目睽睽下,想盡辦法要讓他安靜下來,無奈他就是不買帳,您愈急他愈故意。到底要如何安撫怒氣衝衝、又哭又叫的孩子呢?以下提供八大法寶,讓您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保持耐心 深呼吸,不要自己也跟著生氣。你必須避免自己情緒失控,否則事情會更糟。其實孩子的記憶很短暫,只要在事發時運用適當方法,他的情緒很快就會過去。譬如你可以對正在生氣的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但是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生氣?」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他可能聽不太懂你的意思,也不一定可以完全說出他生氣的理由,但是面對如此情緒平和又有耐心的爸爸或媽媽,他也許會有樣學樣,慢慢和緩自己的怒氣。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你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先下手為強吧!用他有興趣的事吸引他,讓他暫時忘了原本的不高興。例如,在餐廳中,他可能一直吵著要下餐桌去玩,這時你可以跟他玩個小遊戲,你可以告訴他:「我們用牙籤來排圖案好不好?看誰第一名!」轉移他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千萬不要用賄賂的方式,如果給他食物或玩具,嘗過甜頭的他可是會變本加厲的。 ●幫助孩子利用其他方式洩憤 當他準備發怒時,試著引導他唱他喜歡的歌,或是要他講他喜歡的故事,或者拿出他最心愛的玩具,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看到你在生氣囉,你這樣生氣不理人,小維尼會不陪你玩喔!」或者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可以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讓他分擔好朋友的心情如何?」另外,塗鴉也是個發洩情緒的好方法,國外近來使用「藝術」來改變孩子的情緒,如聽音樂、畫畫、演奏樂器等。 ●讓他自己平靜 長輩的干預愈多,他的脾氣可能愈強烈。孩子鬧情緒,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爸媽表現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過份,所以,如果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就試試讓他哭夠了自己安靜下來吧! ●鼓勵他敘述 例如,當孩子吵著要買東西時,鼓勵他說出:「媽媽不讓我買小火車,我很不高興!」讓孩子學著瞭解自己的情緒與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嘗試用其他方式解決問題。 ●講道理 告訴他這些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困擾,教他學習尊重別人,並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適度的處罰 可以用適度的處罰,例如取消例行的散步或點心時間等等,但必須要讓孩子明白處罰的原因。處罰過後,他的心裏一定不是滋味,別忘了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處罰歸處罰,爸媽還是愛他的。 ●使用隔離法 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可以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如果你覺得已經不生氣了,就可以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很多爸媽都用過這個方法,但必須注意隔離處的安全性,而且不能是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間或不熟悉處;當然也不能是太有趣的地方,否則孩子連玩都來不及,不可能學到教訓。最重要的一點是,您可得隨時注意他,別因為忙別的事而把他忘了。 事情結束之後,記得要把它置諸腦後,別讓它影響自己的心情。孩子的脾氣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別太在意,試著微笑面對吧! 有些教育專家建議父母,當孩子發小脾氣時,不需要刻意去安撫他,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太過克制或壓抑反而有害身心發展,除非有安全上的考量,否則你可以讓孩子短暫地紓解情緒。 • 孩子有禮貌 脾氣不亂發 你的孩子有沒有良好的行為規範,與他是否經常發脾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對許多事都有一定的認知及規範,則會增加他們對周遭事物的理解,明白有很多事情不能做或不可以時,就能減少他們發脾氣的次數。 ●以身作則 要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身教重於言教。有一家麵包店的老闆娘對客人總是笑咪咪,噓寒問暖,態度和善有禮,所以她那四歲大的小女孩,在媽媽的耳濡目染,待人接物也就自然地和善有禮,客人進門時她會說:「你好!很高興你來買麵包喔。」這不是一貫的生意技倆,而是因為孩子平日看多了母親的示範而自然培養的態度。如果你時常讓孩子看見你等車時排隊、在下車時對司機說謝謝、在公共場所輕聲細語、會在拿其他人東西時先詢問告知…,你可以發現孩子也會跟你這樣做。 ●制定明確的規則 孩子對反覆無常的規則,最沒有辦法應付,而那些不確定、不清楚的規定和教條,對他來說最沒有說服力。最好的方法是明確地告訴他該怎麼做,如「你看那裏有條界線,不要超過喔。」與其對他說「你要對客人有禮貌」、「在公共場所要守規矩」這樣的含糊籠統的規矩,倒不如明明白白具體地告訴他。當然,孩子表現的行為有正面負面,在教導的過程中,獎懲賞罰也就難免。爸媽還必須堅持這些原則,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時情緒不佳或心軟,造成孩子混淆,也就不易建立明確的價值判斷標準。 ●培養孩子的自我滿足感 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有某些反應時,爸媽可以更明確地告訴他:「你看,你對爺爺說晚安,爺爺很高興喔」。引導孩子體會自己正面負面的行為態度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尤其是當孩子正在建立自我意識與信心的階段時,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真的做了一件令大家高興舒服的好事,孩子會感到十分的有成就感。注意,這並不是助長孩子傲慢,也不可拿這些「規矩」作為一種威脅強迫的手段,應是帶領孩子體會人被尊重、和氣、溫暖對待時的好心情。相信孩子會將這樣美好的經驗延伸貫通,學習發揮自己的善良溫和的一面。 ●認真回應孩子的疑問 為什麼要有禮貌?怎樣才有禮貌?小小孩常會用「問句」表達自己的疑惑,此時爸媽的回應態度必須認真親切,才能讓他進一步對事情有所瞭解。如果只是敷衍、答非所問,不但不能打消他的好奇心,恐怕只有讓他更加懷疑行為的合理與必要性。用孩子懂得、可理解的說法,即使必須重複,也要耐心懇切地說給他聽。 http://blog.baby-kids.com.tw/trackback.php?id=3238

如何引導一兩歲寶寶發洩情緒

2006年02月15日
公開
10

如何引導一兩歲寶寶發洩情緒 討論區的回應 ∼∼∼∼∼∼∼∼∼∼∼∼∼ 不看電視的一歲多小孩也會這樣, 不過一直給他看電視, 而沒有用互動的方式引導他, 那麼他這些問題就不會隨著長大懂事而解決, 只會更嚴重. 所以電視的影響是幾個月後或一兩年後就會看得出來. 1. 有些寶寶很晚才會講話, 但不管願不願講, 會不會講, 都要多跟他講, 詳細地講, 等他願意開口時, 才不會口齒不清文法混亂. 2. 寶寶哭鬧是正常的, 因為不會表達加上很多動作做不出來, 或者大人不瞭解, 都會讓他挫折, 應該要瞭解他哭鬧是為了什麼, 合理的需求請滿足他, 並告訴他要如何表達, 如果情緒已經上來收不回去, 請以轉移注意力或抱離現場方式, 幫助他平靜, 絕對不可打罵或直接制止. 等平靜後再告訴他該說的以及該示範給他看的動作. 這次不會或每次都不會沒關係, 等他做得出來時會記得大人教的一切並照做. 3. 寶寶的腦部還在發展, 聽得懂到做得出來, 大腦還要下很多複雜的指令, 所以請千萬不要認為聽得懂就能馬上做, 做不出來就是故意的, 這是對寶寶的極大誤解(當小孩真的很辛苦). 4. 摔東西也很正常, 是表達方式之一, 協助他的方法有 a. 預防他生氣 b. 快要生氣時趕緊轉移注意力 c. 如果快要摔東西了, 請輕輕抓住他的手, 嚴肅地告訴他, 媽媽知道他不高興, 但是先不要摔東西, 告訴媽媽怎麼了 d. 如果情緒上來了, 讓他哭一會兒發洩一下無妨, 等平靜了, 再溫柔而堅定地告訴他, 應該怎麼做, 並教他如何對待自己的情緒 (譬如情緒來了收不回需要揮手或摔東西, 拿個小枕頭讓他打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