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毅安媽咪

日期

#Tag

轉貼:孩子期中考的心情

2006年11月02日
公開
8

心靈交流 孩子期中考的心情 要期中考了 這兩天一直幫孩子複習功課 老大是小三生 自我要求很高 根本不用督促她 老二則上小二 男生又是班上年紀最小的 作業常粗心大意 加上有個優秀的姐姐 所以他較沒自信 其實他頭腦還蠻靈活的 對自然科學還蠻自發性的涉獵 常常把玩一些很簡單的東西 卻很有創意的求新求變化 我總是很欣賞他也常鼓勵他的強項 然而我對他的國語書寫能力很傷腦筋 字體該勾的該撇的叮嚀不下二十次 注音老是忘了寫聲符 之前會寫的字 之後再寫不見得正確 我絞盡腦汁甚至請教專家 和他玩"部件訓練" 期許他自己能記住字體的組合加以內化 而非由我以外力來強化幫助他 總之我軟硬兼施拼了老命 卻常常懊惱到胸悶快吐血 幾回合下來 他是有進步啦 可是我發現他仍沒自信 仍憂心沖沖 昨晚他擔心考不好就不能出去玩 我忙著滅火疏解他的壓力 要他放寬心 只要盡力細心作答 不要在乎分數 我並不要求他考一百分呀! 他問"那如果我考一百分你會怎樣?" 我說"考識的目的是看看你的程度到那裡了? 檢視你學會了那些 ? 還有那些還不會的? 要把該學會的部份都放在你的腦袋瓜裡 所以不要在乎是不是有考一百分 只要把不會的部份弄懂就好了" 我也自我檢視 是否有裏外一致? 我告訴孩子的那番道理 是否能說服我自己呢? 我在升學主義的洪流裡一路掙上來 說不在意成績是騙人的 從前被灌輸的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求學時代所讀的書 一路上披荊斬棘 還不是為了一張文憑 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然而所讀科系的根本不是我的興趣 畢業後所從事的也毫無相關 直到而立之年有了一雙兒女 開始與一群育兒媽媽接觸 做中學 幾經摸索 彼此扶持 之後成立了共學小組 又接觸了許多家庭 深覺健全婚姻與家庭帶來健康的社稷 即將進入不惑之年 才稍稍明白我想要的"專業"是什麼 我想要成為一名親職教育專業人士 於是我開始努力認真的學習 現在的我多麼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 即使我的體力不好 車程往返約兩小時 但我上課一向認真聽講 勤作筆記 根本無關乎是否考一百分 乃在乎是否學到了 是否能學以致用 是否知行合一 這一切的努力為的是能學有專精 能榮神益人 不像以前學生時代 對所學的無興趣常魂遊向外 只求all pass能順利畢業 自從我有所領悟 我就灌輸他們讀書作學問是為了榮耀主 為了讓自己更有學識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還有好的社經地位可以有好收入讓生活更好 昨夜我的老大臨睡前在紙上用力塗鴉 她告訴我她因為緊張在發洩情緒 我安慰她又向她曉以大意並為她禱告 她才安然入睡 今天要期中考了 兒子一早就哭著不想去考試 因為他擔心考不好後天就不能和我單獨約會 女兒則希望她四科都滿分 天哪!我之前所勸勉的似乎無效 我又再一次的安慰他們 "不要緊張 這不是高中聯考若考壞了就沒有好學校讀 這只是期中考你們如果沒考好 明天仍有學校可以讀的 你們已經努力了 不管你們今天考得怎樣 你們明天還是可以去上學呀!" 為了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 我重申"只要認真作答 不要管考幾分 媽媽不會怎樣的 " 女兒點點頭 兒子還是關心他到底能不能去玩 送他們到校門口 下車前我請他們背誦: "我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 祝福他們 看來 解鈴人需繫鈴人 我需要先疏通我自己 我要來個大反省大逆轉 以後考試不處罰也不獎賞 盡量以平常心來看待 (其實我之前的態度真的是不會去看分數好壞 我總是把重點放在你懂了沒? 他們大部份都是粗心而被扣分) 另外 同儕對他們的影響也是頗大的 即使我們為人父母的要求他們不爭競 但同學間仍有許多比較 所以我常灌輸他們: "不要跟別人比 會得失心太重 而且會破壞關係的 只要自己不斷長進就好了" 從前我的理念是: 讓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但我現在稍有些改變: 成長本來就要付代價的 即使是有興趣的科目 也是要付代價去學習的 並非人人都喜歡國語數學自然 很少有孩子喜歡寫功課的 天才也是需要努力的 成功不光是努力 還要善用時間 找對學習方法 平時常作準備 訓練有術 時運來了要把握機會 好好發揮 其實紀律真的很重要 所以平時就要鍛鍊 舉凡寫功課 做家事 運動 食衣住行及規律的作息 都是養成紀律的好教材 珍珠也是經歷環境的刺激而榮光煥發 聖經不也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嗎? 適當的壓力及自我要求是好的 過猶不及 先苦後甘 先做好該做的事再做想要的事 倒是在辛苦寫完功課後 可休息一下慰勞自己一下 生活需要調劑的 有人說: 種思想得行為 種行為得習慣 種習慣得性格 種性格得命運 可見好的理念 正確的人生觀 是很重要的 我仍要努力的幫助孩子把遠光放遠一點 有正確的人生觀及目標 愛惜光陰 僅守本份 穩定根基 認真學習 然後"忘記背後 努力面前 向著標竿直跑" 我為自己及孩子們的禱告: 主啊!求你教導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好教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寶琳 2006.11.02 ----------------------------------------------- 生命中你是"廚師 "還是 "老和尚 "﹖ 廚師與老和尚 從前在山中的廟裡,有一個小和尚被要求去買食用油。 在離開前,廟裡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並嚴厲地警告: 你一定要小心,我們最近財務狀況不是很理想,你絕對不可以把油灑出來。」 小和尚答應後就下山到城裡,到廚師指定的店裡買油。 在上山回廟的路上,他想到廚師兇惡的表情及嚴重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 小和尚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一步步地走在山路上,絲毫不敢左顧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廟門口裡時,由於沒有向前看路,結果踩到了一個洞。 雖然沒有摔跤,可是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 小和尚非常懊惱,而且緊張到手都開始發抖,無法把碗端穩。 終於回到廟裡時,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廚師拿到裝油的碗時,當然非常生氣,他指著小和尚大罵: 「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為什麼還是浪費這麼多油, 真是氣死我了!」 小和尚聽了很難過,開始掉眼淚。 另外一位老和尚聽到了,就跑來問是怎麼一回事。 了解以後,他就去安撫廚師的情緒,並私下對小和尚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 這次我要你在回來的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事物,並且需要跟我做一個報告。」 小和尚想要推卸這個任務,因為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還要看風景、作報告。 不過在老和尚的堅持下,他只有勉強上路了。 在回來的途中,小和尚發現其實山路上的風景真是美。 遠方看得到雄偉的山峰,又有農夫在梯田上耕種。 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邊的空地上玩得很開心,而且還有兩位老先生在下棋。 這樣走看風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覺就回到廟裡了。 當小和尚把油交給廚師時,發現碗裡的油,裝的滿滿的,一點都沒有損失。 .................................................................. 其實,我們想比較快樂的過日子,也可以採納位老和尚的建議。 與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績和物質利益,不如每天努力在上學、工作,或生活中,享受每一次經驗的過程,並從中學習成長。 一位真正懂得從生活經驗中找到人生樂趣的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日子充滿壓力及憂慮。 我想,這也是活得更積極,更樂觀的人生法寶吧。 越在乎的人,你反而越會對他產生誤會, 越在乎的人,犯錯時你反而越不能原諒他, 越在乎的人,你反而對他會越不客氣, 越在乎的人,你反而越會裝做不在乎。 人就是這麼奇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