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寶貝豬

Sunshine boys

Sunshine boys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公立幼稚園規定&其他的價格

2007年04月05日
公開
55

這是緯媽咪提供的資料 真是感謝 公托優先就讀對象: (1) 低收入戶 (2) 中低收入戶 (3) 外籍配偶之子女 (4) 原住民幼童 (5) 身心障礙幼童(含發展遲緩幼童)或家長為身心障礙人士之幼童 特殊境遇之子女 (7) 家境清寒幼童 隔代教養之幼童 (9) 單親家庭之幼童 (10) 市公所員工子女 每年 六月二十日 至二十五日特殊條件幼生登記日期 每年 七月二日 ∼四日(遇星期日順延一天),一般幼兒登記日期 請家長攜帶戶口名簿及相關證明文件至各收托場地報名 七月八日 公開抽籤 帶小緯去永和看了兩家公托 大同公托操場比較大 室內空間比較小 小班生上課的地方沒有桌椅 地板是加高的木板地板 小班生睡覺的地方就是上課的地方 吃飯在另一個地方 中興公托操場比較小 室內空間比較大 小班生上課的地方有桌椅 地板舖泡棉墊 小班生睡覺的地方是上下舖的木床 吃飯在上課的桌子吃 小芳汐止幼幼班註冊費約20000元,月費5000元..還是半天 松江路的幼發拉底(全天)..註冊約三萬, 月費9800, 雙語. 蘆洲維多利亞--註冊費約23560元,月費8300元(不須繳其他費用--戶外教學保險等) 蘆洲何嘉仁--註冊費三萬二,月費8000元 ,教材費4620元, 每天上午9點開始由外師全程陪伴,陪伴做体操, 吃點心, 10:00-11:30上英文課, 通常外師11:30就可以走了 運動服960夏天,冬天1350 蘆洲史丹力 大ˋ中ˋ小班(有三種班級 : 半天美語ˋ一天一堂美語一堂中師ˋ一週兩堂每天都有中師一堂) 註冊費 : 23500ˋ15000 ˋ13500 月費 : 8800ˋ7400ˋ5900 (書籍 5000/3500/3000ˋ保險 500ˋ活動費 1600) 蘆洲長榮路劍橋 半天美語--註冊費:19000--月費8300 一天一堂美語--註冊費:15800--月費6300 不需書籍,保險了---冬季運動服1000,夏季500 空間大衛生有視訊 北大森林--註冊費約20000元,月費7000元 愛丁堡(蘆洲光榮路103號忠義國小旁)--註冊費:22000,月費:9500--BABY班價格--電話82861100 小鯨魚媽咪的無尾熊kolara bear全美語--註冊費4萬,月費12500(超貴) 長頸鹿幼兒美語--興德路--註冊24000月費10800保險175-- 0285121800找陳園長 安親班: 蘆洲布利敦美語學校--長樂路68號柳提公園旁 安親班每月4200+五點以後的美語班三ㄍ月7200+每月教材費1500 平均每月8100元

給孩子另一片天空-談有選擇的人生

2007年03月16日
公開
53

輔導教師 樊雪春   常常有許多的父母和教師都抱怨這一代的孩子,不知道為自己的將來著想,考試前還看電視看得天昏地暗,有時迷上言情小說,半夜兩三點不睡覺地讀小說,其精神與毅力勝過讀課內書好幾倍。焦急的父母和認真的師長都在努力想改善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但是似乎徒勞無功;「說也說不動,有時還會和孩子起衝突。」一位家長無奈地表示。   有位家長抱怨地說:「我們家的水果如果不切好,放在桌上,小孩就不會去動,放著水果給它壞,他們只吃切好的,不切好的水果可能是不認識,真是太好命了!想當年,我們要吃水果哪裡有,一有水果可吃,高興都來不及,都會自己洗、自己切來吃,現在的孩子真是太好命了!」   事實上,現代小孩是好命嗎?我想重點應該是小孩現在可選的命確實比較好了,這話麼說呢?以往父母這一代的人們在成長的歷程中,吃水果這件事只有「沒得吃」和「有得吃」兩種選擇,當然在選擇時去選「有得吃」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了,也是比較上「好」的選擇了;而現在的小孩子事實上也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削好的水果」,另一種則是「沒削的水果」,在這兩種選擇中,孩子一樣選擇一個比較有利自己的選項,就等著削好的水果去吃了。如果從選擇的觀點來看父母的年代和孩子的年代的表現,其實似乎是一樣的,選擇的內容可能變了,但是選擇有利自己的那一邊的原則卻未曾改變。   「選擇」這個動作實在是個很值得探究的主題,如果每個人都在人生的歷程中是無法選擇任何事物的,那麼最後每一個人可能都長成一模一樣了,這就好像大同公司在製造電鍋一樣,這些電鍋本身沒有選擇零件和樣式的能力,在輸送帶上,每一個零件都是由人在操控的,每一個安裝的過程也都有一定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最後製造出每個都是一模一樣的、規格化的大同電鍋。然而,人卻是不同於大同電鍋的,人經由不斷的選擇歷程成為獨特的一個「個人」。不幸的,在我們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選擇常是由父母或是老師,早就幫他們安排好了的,唯一的一種選擇,「好好唸書」、「好好唸書」,還是「好好唸書」,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像大同電鍋,沒有選擇性,結果也像大同電鍋一樣,如果出了差錯,是製造人的問題,是父母的問題,是師長的問題,不是大同電鍋的問題,孩子在心理上根本沒有「責任」的概念,更沒有「負責任」的行為,為什麼會有這種結果呢?因為孩子自己並沒有經驗到「選擇」,他也就不了解什麼叫做「負責」。   現代的社會中,如果不斷地給孩子唯一的選擇,孩子只能在這個選擇中盡力掙扎,想要滿足升學主義的目標;在幼稚園時,他可能是表現最好的;進了國小,起初似乎還不錯,隨著年級的增加,慢慢演出愈來愈走樣,父母也愈來愈心焦;最後,一升上國中,考個倒數前幾名,孩子的信心跨了,父母的期待也落空了,孩子和父母所共有的唯一選擇已經走不下去了,這時候就常常出現一些狀況,父母可能會在期待的挫折中選擇,繼續壓迫孩子,或是「選擇」放棄這個小孩,反正是沒有救了,索性放棄吧!免得看了成績痛苦。在孩子這方面,有可能他繼續走升學的路,投全身精力,換來不斷的挫敗,最後失去信心,也失去嘗試的勇氣,變成一個自我價值低落的孩子,他做事時對失敗的期待多於成功,他可能一生很難擺脫「失敗者」的形象。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自己創造另一個選擇,那就是「不選擇」,只要和成績升學有關的事務,就一概不管了;考試的時候,寫上姓名就交卷,成績好壞完全不在乎,不再願意多花一些心思在課業上,完全放棄升學的可能,也完全放棄學習。「不選擇」成了這類學生的選擇,當他無法符合社會期待時,為顯示自己的獨特性,自己的選擇權力,他們以另一種選擇方式渡過求學階段。如果這時候,整個學校社會有電動玩具、有飆車、有機車殺人、有毒品供應,這些林林總總的「新選擇」,不斷誘惑著沒有選擇的孩子們,最後,學生將在這些新選擇中迷失自己,走向另一條路。   慶幸的是,許多新的選擇並不只有壞的方面,有一天我走在巿街上逛街,走進一家精美的藝品店,其中一個玻璃製的盒子吸引著我,一看價錢實在涼了半截,掙扎了半天,忍痛買下,將這個心愛的玻璃盒子拿到櫃檯結帳,突然響起一聲熟悉的叫聲:「老師,真高興看到您!」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對著我笑著。這熟悉的臉,就是想不起來是哪一位學生,女孩手腳俐落地結帳,「老師,總共六二四元!」聽到價錢我愣了一下,心中不解,記得是一千多元的東西呀!女孩看出我的疑感,笑著說:「老師,給您打六折,員工價!」我帶著感謝的心走出商店,一路上,我一直在想著那張熟悉的臉,突然靈光乍現,只要換上一張愁苦的臉,就想起來了,原本一個對自己課業沒有信心,高中唸得搖搖欲當,靠鐵補而過,大學聯考時,連邊都沒沾上的孩子,唸書的歲月中一張愁苦的臉,沒想到,她在工作的世界中找回了失去的自信與笑容,這是她的新選擇,我望著手上的玻璃屋,心中有說不出的感觸。   不能「選擇」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長成無法自我控制和負責的成人。有一個心理學上的研究,研究者對三組不同的人進行喝完牛奶後吃冰淇淋的研究;其中一組規定他們只能喝兩杯牛奶,另一組規定一杯牛奶,最後一組不加限制,然後就給予他們數種不同口味的冰淇淋,鼓勵三組受試盡情享用。研究結果發現不加限制牛奶的受試在冰淇淋的食用量上顯著少於加以限制牛奶量的受試,這表示加以限制食用物品的受試,在沒有限制之後可能會吃得更多。這個研究結果顯示限制之後,並沒有使人學會自制吃得少,反而因為受過限制,不想受制而有所反彈,許多肥胖症和藥癮者常常是因為自覺受制於物,而無法自拔,他們沒有自己能控制的想法,因而導致成癮的習慣,無法有效或節制的食或避免誘惑。我想這也是許多孩子在解除許多限制後,常常會有不良發展的一個說明,但是多半教師和家長會以「沒有限制就無法無天」做為這個現象的歸因,但是就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可能原因是「因為之前的限制,使孩子沒有限制後會無法無天。」這可能是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可以深思的。   談到這裡,許多的教師和家長會問:「要如何給小孩選擇呢?」萬一給小孩「上床睡覺」和「不上床睡覺」的選擇,小孩選了「不上床睡覺」,那不就累死父母還不能教訓小孩,小孩會說:「是妳給我選的。」最後可能父母還是要以「吼叫」來將小孩送上床。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一些想給小孩自由發展空間,卻又屢遭挫折的父母身上。事實上,選擇真是個大學問,要如何給「選擇」更是一個大藝術。通常我會儘量給學生三個以上的選擇,這樣才算是有得「選」,例如母親希望她八歲的小男孩能在晚上八點睡覺,她可以如此設計她的選擇:一、如果你在七點半鐘上床,媽媽可以為你講半個小時的故事,然後你睡覺。二、如果你在七點四十五上床,那就沒有故事,但是你可玩一玩,親一親媽媽,八點整睡覺。三、如果你八點鐘才上床,沒有故事,也不能玩,你就直接睡覺。通常一個八歲的小男孩會在選擇的內容中去挑選他最喜歡的方式,因為有得選擇,所以在他的小腦袋中不會有想九點睡覺的想法,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給的選擇都是要達到同一個正確行為的不同方法,小孩的行為就可以一方面符合社會規範的標準,另一方面又可以學會承擔不同選擇的結果,也就是負責任的態度。   在我開始用「三種選擇」協助學生時,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有一天早上,在早自習的時候,一位導師跑到輔導室,表示學生在早自習對她講話語氣不敬,侮辱師長,導師的情緒激動,因為她覺得受到了學生的侮辱。第一節下課時,學生和她的好友一起來找我,她也知道自己闖禍了,正不知如何是好,學生開始說明事情發生的經過:因為,一大早她正坐在椅子上寫著畢業簽名手冊,一位好友要離開學校了,特別請她寫幾句祝福的話,正在提筆書寫的時候,導師看到了說:「已經告訴過妳們,早自習不要做別的事,好好唸書。」導師一把拿起手冊。學生急了就說:「老師,那是別人的,請妳還我。」導師說:「妳年紀這麼大了,還不聽話。」學生年紀大這件事恰好是她的要害,於是不甘示弱的表示:「妳年紀比我更大,還不是不講理。」最後的結果是,導師沒收了手冊,直奔輔導室和訓導處。   學生在接受輔導的過程中,一直很心急也很生氣,當然,也帶著一種做錯事的害怕,她也知道需要去向導師道歉,但是行動上卻做不出來,心中一直很焦急。身為輔導老師的我,同樣感到一些掙扎,我問自己學生在此事件中要如何道歉?....,許多的問題同樣困擾著我。另一方面,導師是一番好意,要求學生早自習唸書,結果卻引發這樣事件,導師也很受挫折。   事件發生三天後,我為學生設計了三種選擇,第一種,學生可以不做任何事,繼續上課,和導師互動,但是心情可能一直在緊張的狀態,最後被記過。

進入幼兒數學世界之「幾何」與「空間」(上)

2007年03月04日
公開
45

耕莘護專•輔大講師 羅文喬老師 「幾何乃研究空間中的形狀與空間關係,它提供兒童連結數學與真實世界的一個最佳機會。」(Freudenthal.1990) 幼兒生活中充滿各式各樣幾何與空間的經驗,例如:早餐吃三角形的三明治,出門看見圓形的太陽公公,在各式各樣幾何造型的大型遊樂設施中穿梭...等,每天生活中也不斷地運用幾何及空間概念來做決定與解決問題。幾何與空間概念的重要性,根據美國數學教師協會所定數學課程與評鑑標準指出三個重要理由: 一、幾何可以改善空間能力,而空間能力是解釋、理解與欣賞我們幾何世界所必須的。 二、幾何可以作為將來發展其他數學的橋樑與基礎。 三、豐富的幾何與空間經驗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運用幾何與空間意識去想像、模擬或畫出抽象的問題情境是非常有價值的解決問題之重要策略。 因此,幼兒的學習活動需要包括幾何與空間的探索,使得學習更有意義。 教學活動內容: 一、與生活經驗結合 1.認識圖形:由孩子的積木箱中挑選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等基本圖形,讓孩子用分類、配對方式認識各種基本形狀,但不需介紹名稱。 2.尋找相似圖形:有了活動1的基本認識,可將活動延伸,請問孩子家中是否有相似圖形的物品,例如:圓形造型的物品有─盤子、時鐘、碗、鏡子...等。 將抽象概念與具體生活經驗結合,將使幼兒更容易學習、吸收。 二、提供手動操作的經驗 許多幼教學者都一再強調動手實際操作的重要性,在幾何教學中可提供給幼兒的操作性教具有:1.幾何鑲嵌板:形狀的基礎認知遊戲。2.釘板:可用橡皮筋在釘板上做出各種幾何圖形。3.七巧板:認識基本形狀,並可以進行造型創意遊戲。

進入幼兒數學世界之「數與量」(下)

2007年03月04日
公開
48

進入幼兒數學世界之「數與量」(下) 耕莘護專•輔大講師 羅文喬老師 活動三 撲克牌接龍 用相同花色的撲克牌按數字順序排列,依照孩子的能力逐步放大數字的範圍,例如:1-3、1-5、......1-10。 活動四 數字之美 利用砂紙數字板讓孩子認識字型,到美術社購買砂紙,按數字字形剪下並貼上西卡紙上,讓孩子透過觸摸砂紙進一步認識數字字形,並延伸拓印及用描圖紙描繪字形。 三、算數 對幼兒而言,算數能力是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應以實用為原則,成人應允許孩子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例如:以手指計數、具體物計數...等,讓孩子在現實生活情境演練中,對算數概念充分了解後,再導入+ - 等符號,對數學概念的學習才會有效果,才具有意義。 活動一 切西瓜 家中有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四人,媽媽把西瓜切成8片,每人可吃幾片? 活動二 超級市場 帶孩子上超市時給他10元,讓孩子自己付款買東西。 活動三 算數文學 運用與算術有關的兒童文學,例如:「五隻猴子盪鞦韆」童謠、「十個人快樂搬家」圖畫書。 父母或老師在引導幼兒做數與量的練習時,也應注意到下列原則: 一.與生活經驗結合 在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為了引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與減少對數學的恐懼,從孩子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做是最自然的。 二.使用具體物操作練習 生活中有許多隨手可得的物品,例如:釦子、各類豆類、小方塊積木及動物模型...等都是孩子在進行數與量練習時的好工具。 三.鼓勵孩子思考與推理 加強幼兒推理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生活中多用開放式問句與孩子互動。 例如:這是怎麼算的呢?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破解幼稚園老師的魔法

2007年03月02日
公開
61

謝謝小豬豬媽的分享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在幼稚園和在家簡直判若兩人?在幼稚園裏,他大方、得體、講衛生、懂得尊重小朋友,但是一旦回到家裏,他又變成了登基三年的小皇帝,太獨、太懶、太沒耐性、太不聽話。幼稚園老師究竟有什麽魔法?她們遇到我們經常遇到的教育難題時會怎麽處理呢?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是天生的兩面派:他們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能做到物歸原處、輪流 玩玩具或者排隊領蘋果,但是在家卻是東西四處亂扔、玩具不許別人碰、連一秒鐘的耐性都沒有……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把孩子在家的行爲當作前提,把他在幼稚園的表現看成轉變的話,我們就可以欣慰地告訴自己:“我的孩子已經進步很多了!”“他能夠和小朋友合作了。”“看來他完全能夠很好地適應家以外的環境和生活。”當然,欣慰過後我們還是要想辦法,讓我們的“1/2好寶寶”成長爲“全天候好寶寶”。   那麽,孩子們爲什麽在幼稚園那麽懂事?是迫于老師的威嚴,還是這些接觸過無數小搗蛋鬼的老師,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在家裏經常遇到的頭疼事,在幼稚園老師那裏會怎麽解決吧。希望她們的經驗可以幫助你培養出一個“家庭裝好寶寶”。   頭疼問題1 只要有小朋友碰我兒子的玩具,他就會大發脾氣。   老師的魔法   ●允許他藏起最喜歡的那一個。當孩子們發現自己不能控制局勢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採取極端行爲。所以我們應該爲他保留最後一塊領地,使他有必要的安全感。比如,在小朋友到來之前,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選擇幾件他最喜歡的玩具藏起來不讓別人見到。這樣,就讓他有了些許控制權,以至於他可以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跟小朋友分享玩具。   ●示範給他一個姿態。當我的班上有兩個孩子因爲一件玩具起爭執的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說:“事實上,這是我的玩具,我讓你們一起玩是因爲我喜歡這樣,看到你們能夠一起玩兒我很高興。”所以,如果是媽媽的話,可以在買回家的玩具裏面爲自己留下幾個,並且告訴孩子:“這個是媽媽的遙控汽車。”然後,當有小夥伴來玩的時候,你就可以把“你的”這輛車給他們,並且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看到他們玩你的玩具時,心裏有多麽高興。   ●編織一個關於分享的故事。不要小看故事的影響力,想一想我們至今還記得的《小紅帽》《木偶奇遇記》《狼來了》和《等明天》,你就會感受到童話的巨大威力。所以,你可以利用玩耍的時間給孩子編織一些關於“分享”和“朋友”的小故事。比如,你可以利用畫有小人的圖書、兩個布娃娃或者是天線寶寶的玩偶—如果你的孩子是天線寶寶的超級Fans,這一招就更靈了。你給他看當娃娃甲不給娃娃乙玩玩具時,娃娃乙很難過,但是當娃娃甲和娃娃乙一起玩,或者兩個娃娃交換玩具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日子久了,“大家一起玩更開心”的觀念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了。   頭疼問題2 我女兒在看書的時候總是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老師的魔法   ●選對時間很重要。孩子情緒的好壞對於她的注意力影響很大,所以應該選擇在她心緒最平靜時進行閱讀,比如午睡起來以後或者晚上臨睡前。如果你剛把她從幼稚園接回家就希望她能夠安安靜靜看一本書,以便爲你爭取出準備晚餐的時間的話,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使閱讀變得有趣。就像我們喜歡看真實生動的電視劇一樣,孩子們也喜歡那些真實可感的故事。所以如果你僅僅是讓她自己坐在那裏看書的話,她肯定會覺得乏味。而如果你能夠記住故事情節,然後通過你們之間的語言把它講述出來,或者是通過捏著鼻子學小女孩、啞著嗓子裝老奶奶的技巧,都可以讓孩子覺得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選擇適合她的讀物。不要照搬那些網上搜索到的書單,你應該爲孩子篩選出真正適合她的一部分。好的兒童讀物的基本要求是,配圖精美、色彩明快、內容有趣,在此基礎上,你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愛好和認知水平,給她提供那些對她來說既不會太艱深也不會太幼稚的讀物。   頭疼問題3 我的孩子永遠是“我現在就要……”怎麽能讓他更有耐心?   老師的魔法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辦法適合兩三歲的孩子,因爲在這個年齡段裏,他們的注意力範圍是有限的,這一點可以爲我們所利用。一個兩歲的孩子往往覺得自己要求的事情必須現在就去做,但是當你給他一個玩具、一塊餅乾或者唱一首他最喜歡的歌時,他就會把剛才刻不容緩的要求抛到九霄雲外。   ●幫助孩子感知時間。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你就不可能輕易讓他忘記自己的要求了,你可以嘗試幫助他建立時間長度的概念。當你跟他說:“我們一個小時以後才能去公園”時,他並不能感知到底是多長時間,你可以把這段時間分解成幾個連續的段落:“洗衣機10分鐘以後才會停,媽媽需要再拿出10分鐘來晾衣服。然後我們用5分鐘走到車站,坐30分鐘的車就可以到公園了。”這樣他就會知道接下來的時間裏有多少事情需要做,他也就知道自己的期待什麽時候能得到滿足。你還可以通過畫條狀時間表的方式,讓他直觀地看到每件事情的時間長度。   ●幫助他打發等待時間。“等待”對孩子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應該讓他明白,不是他的每個要求都可以馬上如願。你要不停地強化:“對不起,寶寶,你必須等到明天才能去迪斯尼。”他就會慢慢接受這個事實。而當孩子等待的時刻終於到來的時候,你不要忘記誇讚他:“你耐心地等了這麽長時間,真棒!”   頭疼問題4 當我們說“該吃飯了,等會兒再玩兒”時,女兒總是大發脾氣。   老師的魔法:   ●要適當進行警告。由於學齡前的兒童時間觀念不強,所以需要我們在他們的小腦袋瓜裏放個計時器之類的東西。比如通過做一些遊戲:你和女兒一起在紙板上畫出連續的數位標記,然後告訴她這是吃飯時間的倒計時:“媽媽每分鐘指一個數位,等數位到零的時候,就該做什麽了?”“該吃飯了!”她接下茬的時候,就是感興趣的時候。   ●來點兒競爭。小孩子的好勝心都很強,他們喜歡參加並且贏得比賽,那麽爲我們就不妨來個將計就計,不時地給他們製造一些競爭氣氛。比如跟他說:“來,我數20下,看你能不能在我數完之前把玩具全部放到箱子裏,然後去衛生間洗乾淨小手到飯桌邊坐好。”   ●搞搞新花樣兒。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把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孩子也就樂在其中了。比如說,孩子不想關掉電視去洗澡,你可以引誘他說:“你能學大花貓的樣子爬到浴室麽?”或者“讓我們像青蛙一樣跳過去好不好?”最好每次都來點兒新鮮的,比如學大象、學鴨子,學小狗。   頭疼問題5 我的女兒在公共場合太黏人。   老師的魔法   ●笨鳥先飛。當幼稚園組織集體活動的時候,我們都會建議那些有害羞寶寶的家庭最好比別的家庭提前一些到達,這樣可以讓孩子有充裕的時間適應陌生環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到來之前,孩子很可能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小夥伴,不會再同時遭遇“人生”與“地不熟”的困境了。這一招同樣可以用在孩子參加其他社會活動的時候。   ●讓他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你的孩子可能從下車開始就抱住你的腿不放,不要急著甩開他。你領他到他最喜歡的活動區域,然後你自己也參與進去,因爲當他看到你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他才可以安心地投入到玩耍當中。當你發現他已經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之後,你再悄悄地退出。   ●不要強迫他。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個性,如果強迫他投入到使他感到恐懼的環境中,只能愈發加重他的膽怯。所以,如果你觀察發現孩子確實是那種可以從旁觀當中獲得樂趣的人,那麽就讓他保持這種狀態吧。我們希望他和大家一起玩,也是爲了讓他快樂。   頭疼問題6 我讓孩子收拾好玩具和衣服的時候,他總是說:“我不會!”   老師的魔法   ●爲孩子創造便利環境。幼稚園專門訂做的那種兒童型的座椅、衣架和衣櫃會讓孩子感覺更自如,這是孩子在幼稚園比較勤快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家裏最好也能創造一個便於孩子使用的操作環境,比如把他的衣服放在衣櫃最下面的兩個抽屜,在衣帽架下方爲孩子釘一個很容易就能夠到的挂衣鈎,同時最好給他的夾克縫製一個比較大孔的扣袢。   ●讓收拾變得很有趣。我們並不是真的希望孩子能夠把家裏收拾乾淨,只是希望讓他從小養成好習慣,所以不妨把收拾房間當成一次遊戲。用不著昂貴的收納箱,完全可以用那些孩子喝空的奶粉桶當作容器,分別盛放他的小汽車、拼圖、卡片、膠泥,並且讓他爲每個桶畫一個小圖當作標誌。讓他把收拾玩具當作玩耍,他就很樂於參與了。   ●你收拾屋子的時候請哼著小曲。你應該讓孩子看到做家務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吹著口哨或者哼著小曲都可以,只要不是愁眉苦臉。   ●激勵措施。畫一個彩色的任務表,裏面填上他每天應該完成的任務,每當他完成一項就在上面粘一個卡通不乾膠貼畫。小孩子都是爭強好勝的完美主義者,他們會爲了爭取五彩斑斕而努力工作的。

自來水會破壞維他命

2007年03月02日
公開
44

●自來水會破壞維他命 新加坡有一個很震撼的實驗:用自來水洗米或蔬菜,反而使食品中的維他命流失!這是最近公佈的一項震撼人心的調查結果(星藥科大學。藥品分析化學教室)。用自來水浸泡高麗菜絲15分鐘,維他命C會流失一四.七%,一小時則減少三一.八%。乾香菇浸泡在自然水30分鐘,維他命B減少三四%,米浸泡在水中15分鐘,則維他命B群減少八.六%。 始作俑者就是來自於水中的「氯」,因氯滲透到食品中分解維他命C所致。防止維他命流失的秘訣在於調理時間要縮短。那還不是「氯」超強化學結合能力的主要危害,它的在煮沸中再產生的總三鹵甲烷,及接觸人體10-20秒內超強的結合入侵能力,致癌力那才驚人呢! ●難道不使用「氯」就不能進行殺菌嗎? 先進的歐洲多年前採用已開始使用臭氧淨化法。最先將臭氧淨化法導入的是德國,在德國「臭氧殺菌處理」是最大眾化的淨化法了。現在美國和加拿大也相繼導入臭氧處理法,但是它還是無法維持如氯或氟殺菌法的持久。(氟也是氯製品的衍生物) ●美國人飲用水水質標準的努力 1970年前,微生物、無機物及部分有機物的研究較多,相關的水質標準與處理技術均逐漸完備;美國土木工程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甚至在1969年樂觀地評估飲用水處理技術已能掌控,提供安全衛生的飲用水已有絕對的把握。數年後(1974年),由於檢驗科技的進展,發現飲用水中多項致癌性有機化合物,促使美國國會通過「安全飲用水法案」(Safe Drinking Water Act,SDWA),全面重新評估水質標準及水處理技術,微量有機物的污染與毒性問題成為新的課題與挑戰。 眾多「氯」殺菌的替代方案中,在大量水處理的工程中科學家發現臭氧是最佳解,然它也不是最完美。目前已發現臭氧與溴離子反應時,將生成毒性的溴酸鹽(BrO3-),為一種致癌物質。其他如環氧化物、過氧化物及其他芳香前質高度氧化之中間物質如乙二醛及甲基乙醛等,皆為使用臭氧消毒的副產物。 飲用水採用加氯消毒,雖然會產生致癌的消毒副產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但加氯消毒仍然被評估為飲用水處理技術發展迄今最便宜且最可靠的消毒方式。由於不少研究學者投入氯與有機物反應途徑的基礎研究,因此目前對加氯生成DBPs的主要作用機制多已了解,並據此發現若干加氯消毒所可能產生的氯化有機物種。 1986年六月美國國會再通過安全飲用水法規修正案,要求環保署必須在1989年六月之前,列管飲用水中83種污染物質,而後每三年再加訂25種列管物質;此時環保署亦有意將總三鹵甲烷的標準提升至5∼25μg/L,因而進行更多的相關研究。 我國對消毒副產物的研究,起步較先進國家稍晚,目前國內仍是以氯殺菌為主流,普遍採用預氯處理以應付惡化的水質,而造成自來水的加氯副產物問題──此一問題曾在1993年全省乾旱時期,特別嚴重。 參考資料: 1.蔣本基 《飲用水水質指標對人體健康之影響》 2.駱尚廉、蕭代基、葉俊榮 《話水──飲用水安全與水源保護》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環境委員會編著 1994 3.葉宣顯 《自來水消毒副產物生成及控制規畫報告》 國科會環境工程學門研究發展規畫 1994 如何給家人提供二次純淨健康的水? ●自來水提供純淨健康水期待全質管理的時代 全質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已被美國環保署視為九○年代必須推行的觀念,從滿足民眾、了解體系、團隊精神、正確方法及捐棄成見等方面,去謀求環境品質的改善。自來水限於水質標準項目的有限、分析方法及技術也尚待突破,人力、財力的不足等因素,對飲用水中可能存在之毒物檢驗仍然相當不夠。因此,民眾對水質的感覺,應特別重視,這種「不對的感覺」,正是彌補目前自來水標準項目之不足與檢驗未上軌道之最有力佐證。自來水事業必須以全質管理的精神不斷改進服務水準,維護水源水質及改進淨水廠的操作技術,提供安全、衛生與健康的飲用水。民眾的滿意,才是真正的成功與進步。 ●如何給家人提供二次純淨健康的水? 由美國環保署自來水「全質管理政策」看來,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能節省多少成本?百年內要想改善自來水質就是美國看來也是還有一段漫長路要走。 自來水可將水中一般的污染物有效去除,達到一定的標準,但是某些來自水源的污染物可能無法完全在處理過程中去除,如:「總三鹵甲烷」「環境荷爾蒙」「藻毒素」,及常見的輸送過程中「管路與蓄水槽」的二度污染。 自來水生飲,如果不經二次淨水處理無異是緣木求魚!百年內可能較為可行的方案,是在家戶端、或蓄水槽以較先進優質的二次處理凈水器再次淨化。 ●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淨水器大概有下列幾種… 1. 蒸餾水製造機:主要是利用加熱煮沸的方法,將水蒸發再凝結,達到去除水中雜質的目的。對於大多數的水中污染物可以有效的去除,但對於沸點比水低的揮發性有機質,如總三滷甲烷可能會殘留水中。 2. RO逆滲透淨水機:可幾乎去除水中所有不好雜質、礦物質等固形物,是對水污染物最全面的處理方法。如總三滷甲烷揮發性有機質、藻毒素可能會殘留水中。要浪費掉60-80%的廢水。 3. 離子交換樹脂軟水機:通常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利用樹脂中的鈉離子交換水中的鈣、鎂等,達到軟化硬水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水中較高硬度的礦物質為主,雖可重複使用,但會因重複使用而釋出太多的鈉離子與污染物,對於常出現茶垢的南部地區比較適合。 4. 奈米不織布濾水機:可大部分去除水中所有不好雜質等固形物、或生菌,是對水污染物較先進的處理方法,而留下微量礦物質。但如總三滷甲烷揮發性有機質、藻毒素可能會殘留水中。 5. 活性碳淨水機:活性碳具有強烈的吸附能力,對於水中有機物如農藥、總三滷甲烷、臭源分子等,均可被有效處理吸附,達到淨水的功效。但細菌會生長在活性碳顆粒的表面,因此必須不定期的更換。 6. 陶瓷濾水機:可去除水中所有不好雜質、生菌等固形物,而留下微量礦物質,是水污染物較先進的處理方法。但對於水中有機物如農藥、總三滷甲烷、臭源分子等吸附過濾達到淨水的功效則不足。 7. 電解水淨水機:電解水經電器分離出鹼性與酸性兩種水,會浪費掉30-50%的水。水質不良區域使用有顧慮。對總三滷甲烷揮發性有機質、藻毒素可能會殘留水中。 單一功能淨水機幾乎沒有一種是安全健康合格的,合理的應是截長補短,多機功能組合較為理想。最好能加上OH負離子去毒與殺菌,防止生菌滋生,保有並穩定有益礦物質、微量元素,使水分子團變小,達到WHO健康飲用水的標準。則提升用水品質已不再是長遠夢想。 (待續:生命的答案 水知道 5.5 )

純水、逆滲透水與蒸餾水將造成嚴重營養流失

2007年03月02日
公開
49

好水是「百藥之長」 水對於健康或長壽具有極大的貢獻,對水有相當研究的日本,專家們即指出在江戶時代就已為人們所深知。 具有如此重要作用的水分在各器官中佔七成到八成左右。如皮膚中有七十二%、肝臟有六十八%、腎臟有八十三%,而較硬的骨骼中也有二十二%是水分。其比例會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嬌嫩的肌膚就是年輕的象徵,代表細胞富含水分。相反的,乾燥的肌膚是新陳代謝差、老化的現象。 富含水分的血液將各種養分送到身體各處,同時,將不需要的廢物溶解掉,送到腎臟,藉著水的「溶解」的力量,以尿的形式排出體外。將廢物完全排出體外,是維護身體健康的一大要素。若廢物無法排除,不需要的物質積存在體內,會酸化、毒化體質、會阻礙新陳代謝,將會加速老化,甚至百病叢生。 水的「溶解物質」的力量,是吸收養分,排出廢物不可或缺的力量。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微量礦物質能產生觸媒效應使體內化學反應旺盛,部分微量元素其拮抗作用將促使重金屬污染排出體外。一旦血液中的水減少,則血液濃度會升高而變得黏稠。不僅無法將營養送達到體內,也無法順暢地循環與排出廢物,而產生各種毛病。 如果進入人體的水,參雜其他雜質的話,後果大家都知道非常嚴重。但無色透明的水卻容易被誤以為無害,其實其為害更為嚴重。近幾年來,純水、RO逆滲透水與蒸餾水大行其道,是相當令人憂心的事,將造成嚴重營養流失,成就各種毛病的病灶。 甚至有些營養專家也以為這樣喝到的水是最純淨的。沒錯,逆滲透水和蒸餾水是很純淨,稱為「純水」,但卻不是好水,而是「惡水」。 RO逆滲透法和蒸餾法應是海水淡化最佳解,這種幾乎去除九九%水中總固體溶解質(TDS)的水,正確應是用於洗腎血液透析用水、實驗室高純水溶劑、電子工廠PCB洗劑、化學工廠洗劑。這種純水中完全不含任何礦物質,人體需要的鈣、鉀和鎂統統不見了,早期的研究認為長期飲用這種「純水」會對人體造成血管疾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 近代更發現幾乎沒有礦物質的純水水分子團很大(一般在18-19個水分子/團),無法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為細胞所用,反而因為帶很強的電荷,除了高溶解力外,更會將細胞中的礦物質吸出,造成營養嚴重流失,將會是百病叢生的主因之一。 千萬不可給小孩喝純水! 千萬不可給小孩喝純水! 部分的專家學者憂心的呼?:「千萬不可給小孩喝純水!」因為正在發育的小孩需要大量礦物質,給他們喝純水會造成發育不良。尤其是一歲以內的嬰兒,腸胃消化吸收能力較弱,相對的自飲水中吸收礦物質益顯得重要,絕對不能用逆滲透水、蒸餾水等純水沖泡牛奶或當開水給嬰兒喝,否則會造成成長緩慢、甚至長不出牙齒,或是智力遲鈍。 一九七七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經過九個國家五十個研究團隊研究「純水」之後,認定這種「純水」無礦物質,使得心血管疾病發病與死亡率增加。因此在軟水中的加入適量的鉀、鎂、鈣、鉻,每年可使十五萬人免於死亡。 最有名的實例屬中東地區海水淡化的大型計畫了。中東地區由於缺乏淡水,美國等先進國家在二十多年前便在該地區執行海水淡化的大型計畫,就是用逆滲透將海水淡化。結果,不久之後,中東地區的小孩嚴重掉牙。因為,淡化後的水變成「純水」完全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造成成長中的小孩嚴重缺鈣。後來,美國便研發出礦物質「還原包」,就是人體所需的各種礦物質的綜合包,將還原包倒入淡化的海水裡,還原成富含礦物質的活水。 依據衛生署於八十三年發表的報告指出,國人對鈣、鎂的攝取量只達到聯合國標準的百分之五十二而已。要增加體內鈣、鎂離子的吸收量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多攝取粗糙主食與綠葉蔬菜外,從飲水中獲得是最有效的,尤其腸胃消化系統不良、老人、小孩吸收能力較弱者,對優良飲用水就顯得相當重要了。 長壽及治療疾病的秘密都在於水 世界上有幾個長壽村。像高加索地方、喜馬拉雅山、南美的比爾岡巴、山梨縣上野原町棡原等都非常著名,住在這兒的人除了長壽以外,也很健康。這些長壽村的共通點就是有「好水」。他們飲用的是富含礦物質而且水分子團較小的鹼性水。 長壽的秘訣不只在水,因為富含礦物質的水質當地栽種的蔬菜水果和米也是健康與優質。水不同、泥土也不同,這兒所生產的農作品,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維他命。 長壽和治癒疑難雜症的關鍵都在「水」。有健康的水,也有使人生病的水,所以在挑選水時必須仔細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