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青青的第一次缺席 - 特別的飛鳥小組聚會

2008年01月17日
公開
13

∼小青青是安弟的好朋友,也是第一個朋友。∼   1月16日的飛鳥聚會, 小青青竟然缺席了! 小青青在當天的睡夢中安詳的回到天家, 現在正坐在耶穌的膝上。 因著小青青認識小青青娘, 也因此來到北門聖教會, 參加了全職媽媽的飛鳥小組, 我相信每每的聚會, 在千津姐妹的感動帶領, 都能在每次聚會, 唱詩歌, 代禱和分享, 用神的話大大的滿足, 安慰作母親的心。 猶記得1月15日晚上收到千津姐妹所寄出的email,關於隔天1月16日的聚會主題 (註一):全職媽媽的成綪單,和分享經文傳道書3: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 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然而在1月16日的飛鳥早上聚會之前,教會發出代禱信為在醫院急救的小青青禱告(註二),飛鳥媽媽們心有所擔憂,焦急流淚,但禱告的力量成了安慰我們內心不安的祝福。只是在聚會結束後,千津姐妹在中途得知小青青回天家,仍堅強的帶領完今日的聚會;結束聚會後,就告訴大家,小青青回天家了。在場所有媽媽無不驚訝憂傷,大家手拉著手齊聲開口禱告求神的憐憫並安慰臨到小青青娘一家人的身上。   * * * * * * 事後回想當天的聚會, 神早就透過千津,讓她用傳道書的三章第11節安慰在場所有媽媽的心,因著"永生",永生讓我們的生命有出口,有盼望,將來與小青青仍要天家再見。 至於為什麼小青青,這麼一個十足活力的小子,一個四坐,五爬,六站,七長牙的孩子,在要滿八個月時就息了地上的工作,回天家去;透過經文, 神也說了,"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遇見苦難的時候,我們真的是渺小,在造物主的面前,我們真的是要更謙卑,因為我們的有限,我們的不足,讓我們的生命屬乎神的這事實,成為極大的恩典。細看每日,神的恩典真是滿滿,神真是愛我們啊! 牧師說,苦難是沒有答案的,苦難是不可避免的,因為 神從來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但 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試煉得恩助,危難有賴,無限的體諒,不朽的愛。(註三) 就像一個父親買了一球冰淇淋給他的女兒,然而這一球冰淇淋被另一個大孩子搶走而不小心掉落在地上,傷心的女兒回到他的父親身旁,慈愛的父親回頭為安慰這孩子,買了三球冰淇淋給了女兒。其實這小女孩可以選擇睹氣,可以選擇回手那個欺負她的孩子,可以選擇耍賴,硬是要原來的冰淇淋,但小女孩她順服了這個結果,她回頭向父求,心疼孩子的父,反而要加添加倍的恩典甚至是三倍的祝福給祂的孩子,就像三球的冰淇淋一樣。這就是一個單純父親愛孩子的心,更何況是父神,所有孩子們的父神呢! 這父親沒有阻止這個大孩子做事,也沒有責備大孩子,這父親允許這樣的事發生,但這父親仍要安慰他的孩子;這小女孩因這個意外因她順服,她反而得到更多。(註四) 小青青,是這四個月以來Andy部落格的熱門人物(註五),在這些孩子因著媽媽們的聚會,而能在無聲的環境中,不斷的用口,用手,用腳一起探索和學習,將來還要述說給孩子們聽,要他們永遠記得小青青,回天家時,還不忘去找找老朋友呢。   * * * * * * 註一:每每的聚會前,領會的千津姐妹會在她的感動下,安排聚會的內容包括主題與經文,當天我們的分享主題是:全職媽媽的成綪單; 1. 我會擔心孩子成長中的哪些事?2. 我會在乎別人怎麼看我的孩子嗎?3. 我是否經常自省或甚至會自責想努力把孩子照顧到最好? 當日的分享經文是:傳道書3:1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註二:小青青因嬰兒猝死症而離開,原因不明;在美國有千分之三到千分之四的嬰兒死於嬰兒猝死症,原因不明,既不是外傷也不是窒息或任何可查明的原因。 註三:看”神未曾應許”的歌詞,請按我。 註四:路加福音11:11-12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 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 註五 : 逛過Andy 的日記的朋友,對Andy和媽咪常在星期三參加的飛鳥小組可能不陌生,小小飛鳥裡面有四個可愛的男寶寶安弟, 小青青, 豆豆, 拉拉和一個最近加入的嬌羞的女寶寶丸子。

我能學彈琴, 都是出自上帝的恩典(練習曲 - 主耶穌我所愛慕)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9

~今年1月8日開始上初階司琴課程。這就成了我新年新願望:渴慕學琴,渴慕服事,渴慕上帝的恩典。~ 2008.01.15. 在上課前, 我很有自信的告訴小青青娘, 雖然今天是我第一次在大眾面前彈琴, 但我一點也不會緊張....只是,上課時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在大家輪流發表的等待過程中,我竟然會"皮皮挫"....這緊張的樣子,真是和我的個性不合。 不過,在神面前,我必須要更謙卑的學習,因為如果我都36歲了完全沒有鋼琴的底子,卻能去上課;我都當媽媽了,還有先生願意支持我的學習;我有時間,因Andy由我母親南下新竹代為照顧;我有一台數位鋼琴可練習,初買就荒廢了快一年 (練琴不過六堂就去安胎了);師資是北門聖教會牧師,親自且免費為沒什麼基礎的學生上課;因四個月前認識的小青青娘私下幫我報名,讓我有機會再重拾興趣;哇,這一切絕對不是出於我個人,這一切乃是"上帝的恩典"。 為著司琴課程,我也禱告,求神讓我看重的是服事的忠心,不要讓我那樣輕易的驕傲在學琴的一點點成就上。 當然,我相信課程的進行中,會愈來愈困難,但在神,凡事都能,我就要學習靠主恆心的學琴,讓我也有機會服事神。 ***** 最後,很感謝牧師在前一堂課將一些練習重點作整理及耐心的指導,讓沒有底子的同學,在今天都能有不錯的表現。我在以下做簡單的說明: 五線譜的由來:原來的高低音譜加上Do的那條線,最早的音譜是十一線譜,由於譜太大不易閱讀才拆開成為高低音譜。這解了我死記低音譜音符位置的困擾。 練習的重點:聖詩曲式多半為二段式,所以一天花30分鐘僅練二個音節,分配一首聖詩, 得一首曲子,可以在四到五天內練完。二段式是指常第一,二,四段的樂譜是一模一樣的;第三段的樂譜則有些不同。或第二,四段是相同的。總之變化不會太大,可以很快的練習一首曲子。 鼓勵(要求)背譜。 指導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這一班有30個學生) *****

安弟想餵魚吃飯!! (孩子能教儘量教)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7

∼Andy上水族賣場時,對小紅色的魚最有興趣,尤其是魚要多且要有佈置有綠色水草;若沒有這二個條件的水族箱,Andy連看都不看呢。∼ 魚是Andy最早主動注意且持續維持高度興趣的東西,同時也是Andy最早認識的字彙;在家裡,只要問"Andy, 魚呢?"Andy就會主動將眼光放在魚缸上。而餵魚是媽咪幫安弟安排固定睡前儀式的其中之一:讓Andy手抓飼料罐,媽咪再輔助手的方向,將飼料倒入魚缸中。觀察魚寶寶吃飯的狀況後,請Andy跟魚道晚安,bye-bye後就進房間睡覺。 前幾天回娘家,Andy對魚缸的反應不再只是看和激動的想玩裡面的水,而是拿魚飼料,看他拿得起勁,以為他在玩魚飼料,倒是媽咪很驚訝在問Andy餵魚吃飯問題時,他表現出要餵魚的意願。 今天和爸嗶聊Andy時,想到對手邊一些書提到孩子的潛力與學習方面的經驗,相信孩子有無比的能力,和滿懷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熱情;而在日常生活裡,大人若能幫助孩子學習或認識環境更能激發孩子認知的成熟,所以,不要管孩子的年齡,真的是"能教儘量教",而且很重要的是,不要把孩子當成他什麼都不懂,既便孩子總是會慢慢懂,在孩子用他自己認為的方法去對待環境之前,就用正確的作法引道孩子去認識環境,對孩子的幫助更是大。 曾來參加新竹百歲家族網聚的網友Meei,提醒我,孩子只是一個身體個頭較小的大人,他不是另一種動物,不論是對話和互動,總是要以尊重,理性分寸與優雅的態度來對待孩子。要參觀 Meei妹妹的園地,請按我。

用諸般的智慧來"對付"安弟

2008年01月08日
公開
4

∼媽咪,我想來點不一樣的!(不知這張照片是否可以競選"美男嬰")∼ 能陪伴寶貝長大,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雖然很想用"又愛又狠"來強烈表達每天還是會有令人咬牙的狀況,但其實在每一天的結束同時又期盼明天的禱告當中,實在還是一種完全幸福的感覺,真的是恩典。 前一陣子,Andy吃食物泥會很生氣,真的是理不出原因來,碰巧前幾天乖群媽(註一)來我家demo一台食物調理機,看到Andy吃飯的狀況,於是建議我換湯匙,做一些小變化,會讓孩子的心情不一樣。 看得出來Andy覺得吃食物泥沒有"玩"的好處多,況且在餵食物泥的過程中,堅持不玩的媽咪,只能這樣一步一腳印,一口一張嘴的餵,大概過程讓Andy覺得很無趣,於是在乖群媽的建議之下,拿了一隻有綠把柄的鐵湯匙,沒想到Andy竟然乖乖的吃了起來(註二)。現場有爸嗶,阿嬤都直呼不可思議。乖群媽咪還特別提醒說,上帝要我們運用"諸般的智慧"!嗯,我想,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接下來的幾天,不但換湯匙還換碗,有時還用馬克杯,湯碗等,不過光在餐具上的變化,可能還不夠,還得在食材的內容和與Andy對話內容上加強等,最重要的是,媽咪每次餵Andy吃食物泥,總覺得壓力很大,肩膀很緊,也許Andy有感受到媽咪的壓力吧。   註一:乖群媽是我在懷孕時就認識的網友,很感謝主,在四個多月前認識了網友小青青娘,進入她們教會後,輾轉認識同教會的乖群媽。若這不是上帝的安排,怎麼有如此碰巧與恩典的相遇呢。想看。乖群媽的網站,請點我 註二:目前每餐的食物泥約200 ~280之間。

語言敏感期的初萌 - 教安弟認識這個世界

2007年12月27日
公開
11

~我也要學用湯匙自己吃東西~ 語言敏感期初萌 看過一些書和Discovery的嬰兒相關節目,指出孩子在七個月大以後,在語言部分的敏感期(白話文就是本能)會出現,所以可以有系統的教孩子認識週遭的東西,避免用兒語(註一)尤其是孩子主動想接觸的東西,就從那一樣開始吧。 如Andy最早主動想認識的東西是水族箱裡的魚,魚是Andy在七個月就認得的東西。七, 八個月的時候,只要問XX東西在哪裡,他只會用眼睛注視,九個月的Andy就開始用手指出東西在哪裡了。 教孩子認識東西 上蒙特梭利課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教具示範步驟,所謂的三階段教學法,也就是說,每每在和孩子介紹新教具或示範日常生活的方法: 第一階段:介紹東西 - 這是電視,這是電腦 第二階段:問孩子東西在哪裡 - 電視在哪裡?電腦在哪裡? 第三階段:指著東西問孩子這是什麼。 - 這是什麼?(大人手指電視或電腦問孩子) 後來,我也用二階段教學法,也就是先跟Andy介紹東西,同時問他東西在哪裡,一回生,二回熟,在幾次教孩子之後,他漸漸明白我們在做什麼,所以這介紹孩子認識東西的方法和秩序感就可以被建立了。 教孩子認識白天,晚上 每天早上,我都會重覆一句話,"外面亮亮的,太陽出來了,今天是晴天";"外面亮亮的,可是太陽被雲摭住了,今天是陰天"等。每天晚上約吃飯的時候,"外面暗暗的,太陽下山回家了,等一下要睡覺了。" 教孩子這些東西,並沒有要孩子馬上的回饋,只是在過程中增加他的字彙,嘗試觀察外面和家裡作息的配合而已。 教孩子認識感覺 Andy的互動,包羅萬現,舉凡冰的,冷的,熱的等感覺都會用不用媒介教他感覺,如摸冰冷的窗戶,熱熱的暖爐和水蒸汽等。(當然僅限安全的媒介,大人也必須先試過。) 教孩子認識動詞,動作 舉凡開關門,開關電燈,開關音樂,刷卡開電梯,全都教,並讓他學著做,視能力試著做。現在睡覺關燈和放睡覺音樂都是他的睡前儀式工作之一。 其實,要和孩子玩什麼?!我覺得就是把日常生活介紹給孩子知道勝過給他一堆玩具。當然一天其實也只要花一些專注的時間和孩子互動就好了,千萬不要有給孩子考試的心態。孩子長大的過程不過就是在學習,學習獨立,學習這世界要教他們的東西,學習如何愛惜上帝給我們的這地球,而孩子們也真的樂於學習,這就是值得高興的事了。   註一:個人認為用兒語,只是安慰大人,或用來發掘內在的赤子之心而已,對孩子沒有太大的幫助 。雖然偶爾還是會不小心脫口而出。

滿矯正年齡九個月了

2007年12月26日
公開
10

∼只靠雙腳支撐站起來的Andy不知如何坐下來。(從小青青娘身上滑下來,媽咪怕Andy跌跤,又想拿相機,還好Andy站夠久,等媽咪拍完照後,再借媽咪的手的輔助坐了下來。)∼ 更新8-9個月的發展和活動。 8-9個月 作息 三餐食物泥+配方奶。半夜睡眠淺,常醒過來。近九個月時,才穩定下來。一整天的睡眠時間約13-15小時。 白天二次小睡和食物泥吃的狀況已穩定。 語言 常自言自語,可以用da-da-da,ra-ra-la-la和大人對話。 Andy學會很多家裡的物品單字,問在哪裡,會眼睛注視回應;同時開始加入形容詞和所有格的應用,如熱熱的電暖爐,冰冰的水,早上亮亮的,晚上暗暗的,媽媽的XX,Andy的XX,爸爸的XX,藍色的杯子,綠色的球。 加強"危險","小心"的適當場合應用。要Andy注意時,用"小心"加強;不希望Andy碰的東西,用"危險,不可以"表達。 了解不可以,但現在會故意去碰被警告不可以碰的東西,如電線,垃圾桶。警告三次並打手無效,則送入遊戲床關緊閉。 似乎是有意識的叫媽媽:問Andy"爸爸呢",會注視爸爸;問"媽媽呢?"會注視媽媽。 動作  任何適高的東西或甚至是平面門,牆都可以藉力施力站起來,會墊腳尖企圖抓較高的東西;游移在不同高度與位置的輔助物中練習走路的動作。 曾突然用雙手站著,沒有扶任何東西,反而不知如何坐下。 會用手指出東西的位置,或想拿的東西等,或是到處指著東西,大人目前無法確認,指東西的目的,但只要指對東西,我們就會教他,"這是XX"。 有空間感:Andy會到處開抽屜,把東西丟出來,把櫃子的東西丟出來,推門,玩有輪子的玩具,包括手推車的輪子。 不只是丟東西,還帶"扔"的動作。(但不會應用在傳球上,主要原因是"扔"的動作敏感期,而不是有秩序的傳球動作上) ;喜歡撕紙。 在大人的監視下,可自行下床或沙發。(七個月時作的訓練) 日常練習�遊戲 體能運動,吊單槓等活動。(參考如何時寶寶身強體健一書的活動建議。) 加強睡前儀示:聽固定的音樂,並與所有認識的單字物品道晚安,收玩具,含投(收)球練習。 會傳球了,但丟球手勢不順。 教Andy主動注意的物品單字和閃卡整合,如吃飯,洗澡,睡覺,禱告。(最近閃卡是用來以文字和物品作配對) 教Andy照顧娃娃(一隻Kaloo熊),親親,抱抱和拍拍等動作。 7-8個月 作息 三餐食物泥 + 配方奶。固定睡過夜達10 ~ 11小時。 改三餐的作息後,小睡仍不是很穩定,通常是早上1小時,下午1.5 ~ 2小時。一天可睡13~14小時。 語言 7.5個月開始有ㄇㄚㄅㄚㄉㄚ的發音 ,偶爾會來個一二句聽不懂的話。 7.5個月開始固定唸詩篇23篇給Andy聽。(積極尋找其它體裁。) 開始製作中文家人名稱的生字閃卡教Andy閱讀。(參考"如何教寶寶閱讀"一書。) 動作 可以扶東西站起來,並扶著東西走路。可以由站姿變換為坐姿。 7M+3W已可以不用貼肚子爬行,但追求速度時仍需要藉肚子的力量才能加速。 摔床一次,似乎有學習到謹慎游移高處邊緣。 手可以翻較厚的故事書。 日常練習�遊戲 可以精準投球或其它物品入容器。並開始學習收玩具。 繼續玩傳球遊戲練習(尚未成功互動)。 目前的手語練習重點 : 好了,飽了。(尚未成功) 6-7個月 作息 四餐改成三餐的過渡期,一天二到三餐食物泥+配方奶 。   語言 早餐後有說故事給Andy聽的習慣(給小寶貝講耶穌的故事)。 聽懂魚,扣扣(額頭碰額頭的遊戲)和飛機(玩坐小腿飛機的遊戲)。 看到Andy主動注意的物品,馬上告訴他,這是XX;如Andy很怕Vita Mix  的機器,所以常在打食物泥時,把他抱到V牌機器前,並告訴他這是果汁機(食物調理機太複雜了。)。Andy喜歡看亮亮的電燈,就告訴他,這是電燈,亮亮的電燈。並常常重覆。 動作 開始迅速爬行(僅限床上或較軟的表面),運用雙腳和手支撐,但四肢移動後會往前撲的爬姿。 可以坐穩,但略會往後傾,但不致跌倒。 可以由趴姿變成坐姿。扶東西會有想站的慾望。 可以完成 Give-me-five,握手及拉坐起來的手勢練習。 可以用吸管喝開水 ;可以自己拿奶瓶喝ㄋㄟ。 日常練習�遊戲 抓握小東西,投瓶蓋入容器的練習。 雙手握棒狀積木,鼓勵作敲打動作的練習。 一天練習二次,每一次少於三,五分鐘,在鏡子前練習拍手和Bye-bye  的動作。(早上爸爸上班時,固定練習Bye-bye 的實際操作)。 開始教手語:ㄋㄟㄋㄟ,睡覺,謝謝,吃飯(食物泥)。(尚未成功) 5-6個月 動作 可以坐得很穩不需要手支撐,但略會左右傾斜。 企圖坐著單手拉動�拉近玩具(小烏龜)。 可以自己躺著用學習杯(鴨嘴)喝水。 常作預備爬行的動作,如小鳥飛或撐起四肢,前後搖屁股。(時常和Andy一起趴著模擬小鳥飛,鼓勵動作持續進行。) 認知 變得很友善, 逢人就笑, 且十分願意讓別人抱。除了晚上,白天完全不黏媽媽。 日常練習�遊戲 開始�試圖訓練Andy與媽媽玩傳球的遊戲。 知道可以利用布移動布上方的玩具。 開始用水杯喝水。 4-5個月 副食品 正式加入副食品,米精,糙米,高麗菜,香蕉。 動作 可以左右手交換玩具。 會主動去抓懸吊的玩具了。 可以自己拿學習杯。企圖想要自己握奶瓶。 會翻身與翻滾(雙邊)。 可四肢撐起身體騰空。 日常練習�遊戲 試抓握小東西和不同材質的東西。 照鏡子。 開始教導手語;入門 Give-me-five,握手,用拇指拉舉Andy坐起的手勢練習。 3-4個月 作息 一天總睡眠達16 ~ 18小時左右。 副食品 開始加入副食品,純米精,訓練吞嚥。 聽覺刺激 可以認得自己的名字。 尋聲方向敏感,常讓喝奶容易不專心。 動作 可以自己手撐坐著約幾秒的時間。 可以自行挪走臉上的手巾。 會翻身(單邊)。 可撐起90胸膛。 2 - 3個月   作息 規律餵奶(每餐間隔4小時)並積極戒夜奶。於第七週開始睡過夜,第九週穩定睡  9 ~12 個小時。 一天睡眠維持在 18小時左右 聽覺刺激 叫Andy會直接有反應。? 動作 時常企圖翻身,曾意外翻成功由俯姿成仰姿二次。 俯臥姿可以高於45度,並維持很久。 1 - 2個月   作息 規律餵奶(每餐間隔3小時)並積極戒夜奶。於第七週開始睡過夜,第九週穩定睡 8 ~ 9個小時。 睡過夜後的第二天早上,看到Andy社交性的笑容。 視聽覺刺激 旋轉音樂鈴,固定的音樂仍是主要的刺激。 在手上腳上綁上鈴鐺。 時常作聽覺�視覺追踪的練習。 語言 滿二個月前,Andy與媽媽有語言的對話。 可以發出 "a goo"(阿-姑)的音。 笑總是會帶聲音,尾音還有"啊哈"的音。 動作發展 肢體動作:在第七週後,Andy 可以45度抬頭停留更久的時間。 練習站,腿力和作張力觀察。 矯正年齡0 - 1個月   作息 規律餵奶(每餐間隔3小時)。 不論睡覺與否決不裹手包腳,自由活動。 不論睡覺或清醒皆以俯臥姿勢為主。 視覺刺激 幾合圖形黑白圖卡:置於床邊,Andy可以專注在圖卡超過三分鐘甚至以上之久,並有催眠效果,常看到睡著。 旋轉音樂鈴:除了局部的旋轉娃絓視覺追蹤外,對音樂鈴較無主動反應。 近滿月時,可視覺追蹤移動的人。 聽覺刺激 僅固定聽一首兒歌,為確認日後是否有記憶,deja vu的效果。曲目:發光如星(馬兆駿的遺作) 固定睡醒時,先喊Andy的名字,再自我介紹,"我是媽咪",習慣他的名字,並等待他會轉頭回應的那天到來。 在二耳邊用可發出聲響的玩具,玩聽覺追踪的練習。 運動練習 讓Andy抓住我的拇指,作把握與拉起的練習,翻身練習。 動作發展 肢體動作:在滿三週後,Andy 可以用力抬頭停留一秒或更少。 可以蹬腳靠後作用力作匍匐前進。

安弟運動篇: 吊單槓

2007年12月25日
公開
13

小青青娘推薦了一本同樣是格連杜曼(註一)所著的一本書,"如何使寶寶身強體健",著作中提到人腦的發展在不同年齡是發展不同的部位, 比較起感官刺激, 運動是最能直接反應腦部發育的刺激。不論用什麼心態來看這本書,不爭的事實是,寶寶從小就可以做很多大人做不到的事情,而這些事我們都曾經可能會,只是沒有被發掘或刺激罷了;並不是某個寶寶比較聰明,而是上帝設計人的時候,是那樣的精緻和令人充滿驚奇,真的很推薦這本書,裡面有設計很多運動,試試看,絕對有驚奇的表現。 在醫院的時候,物理治療師就教我們利用作抓握反射幫Andy做運動(註二),將手指放在Andy的手心中,靠他自己的力量將他提起;慢慢的在四個月稍會坐的時候,總是握拳動大拇指,示意要躺著的Andy抓住,同時有口令,"起來",讓他明白要抱他起來的手示;到會爬的階段,我也會對床上的Andy握拳亮出搖動的大拇指,他一看到就會爬過來,因為他明白我要抱他離開床了。六,七個月時,知道可以訓練臂力,所以會讓Andy抓住我的拇指,另外的四指稍微抓住他的手腕,作吊單桿的動作;一直到矯正年齡八個月大了,買了這本書,才明白寶寶可以自己抓住細木棒(如紙拖把的柄)或大人的拇指(如果拇指夠強壯的話)用自己手腕與手臂的力量撐起自己的重量。 一開始試的時候,Andy二秒就掉下來了,現在可以近十秒了。一天練習數次,Andy自己也很開心哦。Andy的弟弟同學小青青剛滿七個月,可很厲害,六個月多時第一次試,小青青娘的拇指就不支了,因為小青青吊了二十秒,還意猶為盡,所以後來都改用紙拖把的柄練習。請按我,參觀小青青的吊單槓篇 書中有提到幾點精華的部分,在此作分享: 不要忽略孩子的爬行能力,愛斯基摩人的寶寶一出生是置放在母親的腹部,寶寶則是尋乳反射,並靠自己爬的能力,爬到母親的胸前喝他人生的第一口奶。 仰臥並且被包裏得緊緊的寶寶是無助的,然而俯臥,小肚子可以依附在溫暖的床上,背側則有骨骼保護,如此可以維持腦部機能的正姿。我們可以發現手足運動變得有推斥力,讓自己向前或後移動;寶寶也需要將頭抬起來,他的整個身體結構和機能可以支持寶寶這麼做,這也是為什麼趴睡寶寶的動作發展會比較早熟。(註三) 腦部隨使用而成長,所以如何倍增孩子的體能智慧,同時可以發展出許多與寶寶互動遊戲的運動或是活動,這本書真的讓我獲益良多。 ==>以下是Andy抓住媽咪的拇指吊單槓的畫面。若手握除塵紙的握把,則可以再久一點。 註一:格連杜曼是一位對腦傷兒智力發展上有莫大貢獻的學者與實踐家,他有許多將相關研究並應用在健兒身上的心得與成果。他的著作包括,"如何教寶寶閱讀"。 註二:抓握反射是初生嬰兒的敏感期表現,若沒有常練習,這種反射和尋乳反射一樣,一陣子過後就會消失哦。 註三:選擇趴睡或仰睡,有賴於父母親信心的程度,永遠不要做"聽"來的事,要做自己認為對,有把握的事,並對此負責。

八個月大的安弟作息有點亂

2007年12月22日
公開
8

近一個月的時間,Andy晚上睡眠品質時好時壞,面對一個規律的孩子突然的作息改變,真的令我沮喪一陣子,心想,真的是破功了嗎?? 我相信是上帝藉著聚會的分享,對我說話 - 在一次飛鳥小組裡分享一個主題:你願意陪孩子,等孩子一起成長嗎?因而決定要回頭來看重Andy的優點,包容他的不足。而且我相信這些狀況都會過去。離開書的作法,回到孩子本身的需要。 不穩定的狀況,還是有點招架不住 - 常常是晚上七點半入睡後,九 - 十點間會哭醒,只要給個水,換個尿布就好了。夜半一 - 二點間偶爾也會哭醒,還站在小床上,哭得很心酸。若二點沒哭,四點也會醒來哭。就這樣,時好時壞,但仍然憑信心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的。每天Andy上床睡覺時,我都告訴自己,Andy今天可以一覺到天明。 求主憐憫Andy - 昨天,Andy半夜哭得不停,又不是要喝奶,一氣之下,把他帶到客廳的遊戲區,雖談不上盛怒,但真的已到了極限,只是忍住不爆發。陪他玩了一會兒,教他滾地傳球,一開始還沒有辦法明白傳球的意義,但後來他任意的撥球,也算是在夜半學會一點技能。半小時後,帶回房間,他馬上就睡著了。隔天快八點才起床(一反六點半的早起,今天真是破天荒的晚起)。 求主給媽咪智- 今天,Andy在參加社區聖誕聚餐中,就不支睡倒在爸嗶的肩上,上樓時已經八點了。幫他換好睡衣,尿布,上小床睡覺。約半小時後醒來,不願喝水,抱他也不領情,只好再度抱回遊戲墊,中間陸續幾次嘗試抱回房間,一關上燈,就大哭,抱也不是,在床上滾也不是,我不發一語,求神給我智慧,讓我知道要怎麼安慰這個很傷心的淚人兒,明白他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到後來,我只是靜靜的躺在他身旁示範睡覺應有的安靜和穩定,任憑他在旁邊滾邊哭泣。我唯一知道的是他很睏,但是自我安慰能力幾乎沒有了。後來爸嗶關切了幾次,帶去主臥說故事,總之,就是一直對Andy說話,說到他睡著,看看時鐘,已經十一點了。我還是愚拙,不知道怎麼改善我自己去陪伴他這樣不穩定的狀況。 心裡雖然難過,晚上還為此流淚,雖然我仍憑信心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只是在這過程中,真的求主給我智慧和更多的愛與耐心來照顧孩子,陪他渡過這一段;也求主憐憫Andy,讓他的睡眠能安穩,平安,不要被短暫玩樂的利益,或是噪音,或是惡夢,或是試探給影響了,更求主潔淨Andy的睡覺環境,Andy是屬光明的孩子,不讓惡勢力得逞了。 主,祢說,凡事都有定時,睡有時,醒有時,求主保守Andy,讓他能重拾飽足睡眠的樂趣並為每個明天重新得力!!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