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l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安弟滿矯正年齡八個月了

2007年11月26日
公開
6

11/26是Andy滿矯正年齡八個月的日子,七到八個之間,不論在認知,作息,脾氣,"歡"的程度與動作發展都有很大的不一樣,簡言之就是更"人性化"了。 作息的改變 在六個月多時改三餐,才認知到這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白天的餵食原本是4小時,但由於餵食內容除了配方奶還加上食物泥,所以定時吃只是為了滿足原本的飢餓模式,但因飽足感不同,所以食量反而變小,而改成5.5小時原本以為只是拉長時間而已,結果有足足一個月的時間,找不到穩定的小睡模式,但立竿見影的結果是食量變大了,一天現在可以吃食物泥,配方奶加上一天喝的水,已有超過一千的水準以上(註一)。 既便有規律作息的基礎,但是Andy愈大白天清醒的時間更長了,不過感謝主,Andy晚上還是可以睡10~11個小時。 時間 活動 說明與備註 06:00 起床 常在5:30就醒了(有時5:00就醒來哭),若是哭的狀態表示沒睡飽,安撫一下可以再睡,或者哭不停就餵ㄋㄟ。但大部分可以在6:00 ~6:30間起床醒來。 07:00 早餐 早餐的胃口並不好,所以在醒來之後不會馬上準備食物給Andy吃。慢慢準備,拖到7:00才吃第一餐,內容為食物泥+配方奶。 07:45 - 09:30 親子互動時間 <閱讀�音樂時間> 吃完早餐後,刷牙,洗臉時間。 是說故事�唸故事書時間,書目:給小寶貝講耶穌的故事;彩虹生命故事集。(目前已重覆四次了,Andy似乎看到書只想翻,無法專心聽故事;計劃換書。) 計劃性的讓Andy熟悉古典音樂,12月是蕭邦月;可以摸琴,但僅止於彈 Do ~ Si 七個音(註二)。 製作閃卡,刺激Andy的視覺,對認字和記憶作刺激。(註三) 練習照顧玩偶同時加強語言溝通(抱抱,親親,拍拍)。 09:30 - 11:00 小睡時間   12:00 -13:00 午餐時間 食物泥 + 配方奶 13:00 - 14:30 自由遊戲時間 對半是放牛吃草,自己在遊戲區裡玩,暫定一個星期多一個新玩具或廢物利用的物品提供Andy探索。 練習爬,站等大動作。 中間仍得加入閃卡閱讀時間。(每組生字,至少間隔半個小時複習一次。) 14:30 - 16:00 小睡時間 有時玩得太high,沒有明顯小睡的徵狀,會先洗澡,洗完澡後,通常在掏耳朵的過程中就睡著了。 16:00 - 16:30 洗澡   16:30 - 17:30 親子遊戲時間 玩�練習�訓練有意義的遊戲,如投球,撿葡萄乾,練習用手敲東西,拍東西;及肢體動作,如拍手,再見,親親等。 學習認物品與名稱,如這是魚,這是鋼琴,這是時鐘,這是電視等。 17:30 - 18:30 晚餐時間 食物泥 + 配方奶 18:30 - 19:00 收玩具時間 將當日的玩具,集中收回遊戲墊的小巨蛋中。 19:00 - 19:30 睡前儀示 聽當日欣賞的古典音樂後,回房間,固定聽一張Baby boy blessing 的睡前音樂CD。 餵魚,學習讓Andy跟魚兒道晚安。 Andy在床上翻滾直到睡著,有時會需要ㄋㄟㄋㄟ;雖距離前餐很近,但也是不得已的手段。(Andy不吸奶嘴)睡著約半小時後,送上小床睡覺。 21:30 換尿布,宵夜 雖說是改三餐,但在長乳牙之前,仍因食量的顧慮,仍在睡眠中加餵一餐宵夜ㄋㄟ150c.c.。 尿布則換上夜安型Libero,以防半夜沒換尿片的漏尿情形。 Andy可以睡過夜達11個小時。 註一:Andy在六個月以前的食量,一天約500 ~ 650c.c., 改成吃三餐後,食量增加到800多,現在也有一千多了。 註二:懷孕時為了學琴,買了台Roland數位鋼琴,裡面有內建古典音樂數十首,目前用來給Andy聽曲子用。至於只彈七個音,也是為了制約,讓Andy熟悉七個標準基本音。 註三 : 作法參考如何教寶寶閱讀(世茂出版社)一書及開心家庭網部落格。 動作語言發展 Andy快滿七個月時(10/23),Andy在遊戲床裡坐了起來,剛滿七個月的隔天(10/28),就又從遊戲床上扶了東西站了起來,初次看他站起來,真的很驚訝,而且完全不腿軟,曾經二次要求小睡,竟然站了足足一個小時,不像過去,不想小睡,也會滾著滾著就睡著了,現在不一樣了,他可以選擇不坐下去。Andy自從腿力夠,會站了以後,只要抓到足夠高度的東西就想站,舉凡桌子,椅子,小巨蛋,遊戲床,沙發,床緣,床頭板都是他練習的好媒介,好場所。 本來擔心Andy不願意爬的,索幸沒有太大的反感,在房間裡呼喚在客廳的Andy,他還會激動的努力爬直到找到房間裡的媽咪。7個半月後,終於可以雙手雙腳爬,不需要用借用肚子了。但需要速度時,仍會雙手雙腳爬再配合肚子的施力。 Andy好不容易在滿八個月前會發出pa pa pa pa 的音,最近也會ma ma 的音,不同的是玩的時候叫pa pa pa pa, 哭的時候或不爽的時候會叫ma ma....真是奇妙,全世界的寶寶幾乎都是這樣的。(這陣子從Discovery的寶寶系列中學到的知識) 遊戲與學習 Andy白天醒著的時間愈來愈長,互動的時間變多了,有時還會苦惱要玩什麼,最近迷上了二本書,如何教寶寶閱讀和卡爾威特的教育,給了我很多方向,加上我上過0-3歲蒙特梭利在家教育的課,整體的早期教育概念非常一致,因此正努力研讀並作部分實驗性質的執行(如閃卡),有機會再花時間介紹這二本書。 原則上,我很相信0-3, 3-6歲孩子的潛力,上帝是按祂的形像造人,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計劃,而每個孩子都有著上帝的形象,每個孩子必定是不簡單的生命個體,加上孩子愈大的時候,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很"詭詐"的,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純真,所以適度的教養是很必要的,尤其0-3歲兒是人生價值觀養成的基礎時期,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功課幫助他,最重要的是父母親自的陪伴和身教言教。 12月中旬很幸運的,在法國號教會上課的君卿牧師,竟然意外的在我目前的飛鳥小組聚會要開3-6歲的蒙特梭利在家應用,馬上第一個報名,相信在教養Andy時,可以有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教養的入門 Andy約略聽懂一些話,最常跟他說話是,"不可以","小心","這是什麼??","這是XX"。而且,要處罰不可以做的事情時,一定要和言悅色,而且不能警告好幾次才處罰。 手語是目前持續在進行的,目前以教,吃飯,喝奶,謝謝,還要為主,雖沒有什麼進度,但也沒有壓力,總有一天Andy會明白的。

姐弟情深, 安弟初見禕心姐姐

2007年11月24日
公開
11

2007.11.24. 一早帶著Andy到高鐵站去接遠從高雄來的朋友, 是老公44年的朋友, 媽咪20年的朋友, 還有禕心, 也是我和達成的乾女兒。 當然今天最重要的行程是讓Andy和禕心姐姐聯誼一下,遠自達成的父母蘇龐二家人就有著深厚的友誼基礎,加上我的姐妹淘又嫁給龐家,對媽咪來說是親上加親,所以也要促成第三代Andy和禕心維繫這長遠深厚的友誼接力長跑。 安弟名字的由來 當初在幫Andy取名時,除了在安胎時為寶寶取名為Andy, 音譯安弟, 即"平安的弟弟",但為了報戶口,仍得有個正式的名字,除了父姓"蘇","安"不可能改變之外,我們絞盡腦汁的在為Andy尋找美好的名字,所以名字的公式一定是蘇X安或蘇安X。 後來,媽咪有個靈感,覺得Andy可以用和禕心一樣的禕字,取名為蘇禕安,但爸嗶寫了好幾張白紙,除了禕容易唸錯外,和"安"字在一起有點失衡,因為蘇和安是比較均等的字,而禕是由1�3,2�3大的二個字組成;最後,用電腦查了一下注音為 "一ˋ"的音有哪些字庫,而找到神采奕奕的"奕",蘇奕安三個字寫起來還算工整。這就是Andy名字的由來。 安弟喜歡小姐姐 看得出來Andy很喜歡禕心姐姐,因為Andy常和班比哥哥(一歲三個月)或是飛鳥小組的三個小弟弟相處,但很少看到Andy流露出目不轉睛在小朋友身上的經驗,而Andy在禕心姐姐來訪的過程中,常常看著她,表現出少有的興趣。 因為禕心很溫柔,也很喜歡小朋友,她總是嫌她媽媽Emma 生太少了,為此還立志要生五個孩子,分別送給爸爸,媽媽,爺奶,外公婆還有保姆阿姨。所以囉,看到Andy,禕心也是格外的開心,除了Andy還有新竹風讓她很難忘,很期待下次再見面時,Andy再懂事點,說不定會愛上小姐姐。

奉主耶穌之名, 為安弟收驚

2007年11月23日
公開
12

狂哭的四個晚上 從11月19到22日,Andy 連續四晚的狂哭讓媽咪覺得很不對勁。回想起初的前二天以為只是單一事件,但連續四個晚上,真的很不尋常。 習慣晚上7點就入寢的Andy,在那幾個晚上幾乎是定時的哭,都發生在21:00pm,23:00,凌晨02:00,其中在23:00 ~00:00之間,會一邊哭一邊咳嗽,而且還是在睡夢中哭,第一次哭時,也不知如何處理,發現他哭不停時,只好去抱他,但是他也不給抱,全身向蟲一樣的扭動,要餵奶止息,他也不吃,那號啕大哭的程度是前所未有;後來,決心要把他叫醒,就帶到客廳,叫了一會兒,終於醒了,也莫名的用那張不開的雙眼看著我們,於是,再抱回小床,讓他繼續睡。 Andy排斥小床嗎? 第二天,也是類似的情況,房間開燈還是哭,但抱到客廳就又好了。第三天晚上,心想,不會再來一次吧,結果,很準時的,又來一次,一樣要努力叫醒他才會停止;只是這會他不願意睡小床了,只好和Andy同睡大床。一放到大床,一切就安穩下來了。 為什麼哭不停,媽咪一直歸咎於星期一上午為重新訓練Andy的小睡時間,不就範的Andy站在小床邊整整哭了一個小時而造成的陰影,讓Andy無法適應或害怕小床。 Bonnie 建議Andy去收驚 第四天,也就是11/22,Andy還是有一樣的狀況。媽咪剛巧把這不穩定的狀況讓網友 Bonnie 知道了,她雖知道媽咪是基督徒,但還是熱心的提供要幫Andy收驚的建議。不過,媽咪捥拒了。 第五天,11/23,爸嗶因出差幾天當天很晚才會回到家,而阿嬤回台北,所以只有媽咪一個人陪著Andy,才預備心情等候今晚的挑戰時,一樣的哭鬧在睡前就發生了,才晚上7:30,而且當時Andy還在大床上作睡前翻滾呢。忽然,想起Bonnie的建議,突然上帝好像讓我明白,我有上帝賞賜基督徒禱告的權柄!於是我大聲的宣告....。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宣告... 我抱著Andy用那堅定且帶足信心的聲音,大聲宣告: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命令不潔之物退去。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命令撒旦與兇惡退去離開這個家,這個社區。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我要宣告Andy就此潔淨,整個家都潔淨了。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我要宣告這個家是以基督為主的家,我們信靠主,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遭害。 Andy在媽咪的禱告中, 瞬間就安靜下來, 然後一覺到天亮, 完全沒有再哭鬧。 不要試探主,你的神 還記得剛作完宣告的禱告後,我心裡還一度想看看是否奏效,突然又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不要試探上帝。我嚇了一跳,連忙自己再作個禱告,重新用信心的眼來看待這件事,我憑著信心,就幫安弟收了驚。感謝主。 這日記是寫在11/26, 連續四天了, 看到上帝在我們家動工, 讓我們家真的信靠耶和華, 安然居住,得享安靜, 不怕遭害。感謝主, 阿們。 註一 : 由於改三餐後的小睡模式很不穩定,所以想重新訓練讓Andy固定時間睡覺。在小睡時間到了,就送他上小床,關上房門後就沒有再理他,Andy不甘心足足站著哭了一個小時。為此重新的小睡訓練,媽咪焦急的在門外為Andy禱告一個小時了,Andy仍不屈服,媽咪只好進去抱他起來安慰他...。

改吃三餐的挑戰

2007年11月21日
公開
15

Andy快要八個月了, 食量算不大, 之前吃6, 5, 4餐的時候, 了不起總量近700(多半在550 - 650間游移), 但是改三餐後(9:30-10:00pm間有加餵), 可以吃到快1000c.c. (還不曾超過一千) 1. 改三餐的食量, 真的比四餐多吔 ; 既便食物泥吃不好時, 改成四小時吃一次, 結果總量比三餐差 2. 改三餐真的很挑戰作息, 因為餐與餐間隔久了, 若吃不好, 會睡不好, 但睡不好又會影響下一餐....這是研究了二個月多的心得 3. 改三餐後, Andy的作息有點亂, 小睡時間無法固定, 尤其早餐這陣子吃很差 (食物泥+配方奶不到200c.c.), 小睡就無法睡好, 因為挨餓....等到吃午餐了, 又會歡, 因為他大概知道每每食物泥吃完,就有奶可以喝, 若有這種狀況, 午睡在午餐後就開始了, 有點惡性循環; 搞到現在奶量比食物泥好. 哎...不過看得出來奶喝更多了, 因為胃撐大了... 4. 三餐寶寶通常睡覺時離吃飯時間已經有點久了, 所以較不會吐才是。倒是, 我家Andy 很會扶東西站, 所以放小床, 他會站著哭, 這星期的記錄是站了一個小時....但不知道有沒有直接關係, 從那天到現在有三天的時間了, 晚上會狂哭, 10:00pm, 00:00am 二次, 其中一次要把他叫醒了才停...不知怎麼稿的(確定不是為了喝奶, 因為他眼睛沒張開, 給水, 給奶都不要). 所以, 我認為baby大了, 作息規律久了, 總會有些插曲...很容易得憂慮症...我則不斷的題醒自己, Andy很健康啊, 就不要自尋煩惱 過多了. 但真的很希望晚間狂哭的狀況能停下恢復正常了吧...

奐均的演講

2007年11月17日
公開
9

2007.11.17. 這次的親職講座的主題是食物泥製作, 以及如果教孩子聽話, 很多人是衝著製作食物泥來的, 因為製作副食品確實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但看過奐均的作法後才發現, 做了快三個月的食物泥, 始終無法如此"豪邁"。 其實製作食物泥, 有幾點是無法教授的, 而是靠父母的觀察, 視寶寶的喜好而有所不同, 例如 濃稠度: 有的寶寶喜歡稠一點, 有的寶寶喜歡稀一點, 因人而異。 食材內容比例: 基本上用奐均的作法, 一定會有均衡的澱粉, 蛋白質, 蔬菜與水果, 但是這次的示範, 四類食材都是用目測, 只要均衡的分配各有1/4的量即可; 現場也不乏真的用秤量重量, 或是製作冰磚作基本單位的。 時間的關係, 約略將奐均的作法逐一說明: 大同電鍋: 內容物有三寶米, 地瓜,  黑眼豆, 紅豆(讓食物泥顏色較美), 雞胸肉, 紅蘿蔔, 蘋果一起入鍋蒸熟。 滾燙青菜 (不可加入大同電鍋的綜合食材, 把握水煮的原則, 若要加入生菜亦可)。 Vita Mix 承水 1000c.c.備用 (亦可用蔬菜高湯或肋骨高湯)。 五根香蕉 (200 c.c. 的水加一根香蕉)。 步驟與順序==>1+2+4 當大同電鍋的綜合食材蒸軟了, 蒸熟了及燙青菜也備妥,與五根香蕉一同加入已經準有1000c.c.的 Vita Mix 調理機中 (依量多寡可分次打), 高速運轉打成泥狀, 細綿綿的程度即可。然後, 依個人習慣, 分裝冷藏或冷凍。 這做法, 我老公相當激賞, 如此豪邁的作法, 下次也來試試, 看是不是省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