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uli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Julia。豐川悅司的手

2006年04月23日
公開
12

終於有人說到豐川悅司的手了 我喜歡他的手是因為日劇"跟我說愛我" 他的手不是有肉型的, 可是夠大, 被他握著應該很有安全感 再說, 手大的人包的飯糰一定好吃 因為夠大的手才夠包裹住飯糰, 才夠紮實 ================================== 豐川悅司的手 無比動人 【記者 項貽斐�報導】 提到豐川悅司,會先想到什麼?一雙修長出眾的腿?一張陰柔難解讀心情的臉?一般觀眾的答案應該是兩者都是。但如果你是豐川悅司的超級粉絲,最難忘的,可能還是他那一雙可以擺出「美麗而蒼涼手勢」的手。 豐川悅司有一雙美麗的手,手指細長靈巧,十足藝術家的手。在日劇「跟我說愛我」裡,他是聾畫家晃次,以手代口,透過手勢,向常盤貴子訴說開不了口的愛意。在「青鳥」裡,豐川悅司成了不想在既定人生軌道上行走的鐵路車站人員,站在月台上,指揮列車來來去去的雙手,只想緊緊握住已結婚生子的夏川結衣。到了電影「疾走」,豐川悅司是一身黑衣神父,他的手在徬徨少年手越祐也的胸前畫十字,卻解不開彼此心結。 手&聲音 尤其特別 在戲裡,豐川悅司的手和他的臉一樣,充滿表情,因為不同的角色,而有不同的手勢。電影「情書」裡,豐川悅司以手玩起玻璃藝術;日劇「危險關係」裡,豐川悅司戴上白手套開計程車的手,是引人同情的殺人者的手;而在日劇「Love Story」中,豐川悅司握筆的作家之手,一度靈感枯竭,直到繆斯中山美穗出現。 除了手之外,豐川悅司的聲音也很特別。來自大阪的他,可以用帶著關西腔口音讓人備感親切,也可以低沉深情令人動容,還能陰冷邪惡使人不寒而慄。無論是正派或反派,豐川悅司都能透過他的聲音、肢體動作,詮釋地恰如其分。 表演興趣 從小養成 豐川悅司的父親是個鞋匠,母親則是平凡的家庭主婦。他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排行居中的他,由於父親是個影迷,加上他又是家中最受寵愛的唯一男孩,所以從幼稚園開始,爸爸就常帶著小豐川悅司進戲院看電影,養成他對表演的興趣。 中學時豐川悅司非常喜歡打籃球,正值成長階段的他,身高因此抽長、「高」人一等。但他的身高後來並未讓他進入籃球隊,反而使他在戲劇表演中有如鶴立雞群般出色。1980年進入大學後,豐川悅司著迷於戲劇,甚至在大二時為了追求專業的表演生涯,乾脆瞞著家人、連書都不念,來到東京加入小劇團,過起四處兼差打工維生的表演者生活。 角色之廣 正反通吃 從劇場到電影、電視,豐川悅司在1990年代初期先後演過「愛,沒有明天」的富家子、「星光燦爛」裡的同性戀者,而逐漸在演藝圈受到注意,但直到1995年演出北川悅吏子編劇的「跟我說愛我」才大紅大紫,有不少人因看了他的演出,決定學習手語。 出道至今,豐川悅司接演過各式各樣角色,並塑造他既優雅又頹廢、既高貴又邪氣的神秘形象。他可為了演「跟我說愛我」上手語課程,勤練手語,也為了演電影「命」中罹患癌症的劇團團長,惡性減肥13公斤。因豐川悅司的聲音、表情、手勢、動作、身體全部一一投入戲裡,所以好人也好、壞人也罷,任是無情也動人。 【2006/04/23 星報】 @ http://udn.com/

發燒, 掛急診

2006年04月20日
公開
27

安安半夜起床尿尿 我摸了她發覺燙燙的, 於是拿耳溫槍來量 嚇~~ 38.7度了, 先塞顆退燒劑 安安不舒服, 發燒, 頭痛, 大哭 這時阿公被吵醒了, 生氣罵人, 怪我和我媽幹嘛半夜把安安吵醒還讓安安大哭 哎~~ 老人... 不知頭, 不知尾的只是罵人 過一會他來看, 我們說安安發燒 他輕聲問, 塞了退燒劑嗎? 我媽說, 對 他又開罵說, 上次不是告訴過你了, 退燒劑是美國都不用的藥, 不能用 Orz....如果輕聲問後是這樣的答案, 那還真是不要問的好 哎~~ 老人... 我爸還一直唸我媽, 上次在公園就和xx太太說了, 你沒聽到唷 我媽說, 沒有呀, 你又沒跟我說, 后, 我以為他是關心的問這句話, 真是的, 都什麼時候了, 小孩就不舒服了, 還唸這些有的沒的 ORZ 算了, 當做阿公的另類關心問候就好 到了早上6點, 安安又燒了起來, 還畏寒, 批批挫 我和我媽帶她去掛急診 醫生還是再塞了個塞劑, 因為又燒到39.2度了 @_@ 醫生看了看後說, 安安眼睛分泌物有點多 我們才想到, 她前天起床時眼屎超多的 這2天眼睛有點紅, 而且會癢 醫生說, 有可能是線性炎(不知是不是這樣寫)引起的發燒, 如果是, 可能會燒1周, 起起伏伏的, 不然就是一般病毒 也說到, 會批批挫是那是因為突然又要燒起來的關係 要多加衣服, 批批挫沒關係, 不要抽筋就好 總之, 再觀察囉 回到家, 吃了藥, 退了燒, 睡著了 今天請假休養 p.s. 體重 19公斤

眼科醫師介紹

2006年04月18日
公開
76

王藹侯 Major : 小兒眼科,斜視,弱視及成人斜視 http://home.mc.ntu.edu.tw/~ahwang/index-chinese.htm http://home.mc.ntu.edu.tw/~ahwang/Text-file-2.htm 關於散光 : http://home.mc.ntu.edu.tw/~ahwang/astigmatism.htm 散光是眼球的光學系統「焦點不準確」的一種情況。   眼睛可以比擬成一台照相機:角膜和水晶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部份,而網膜則是感光的底片。   一般的角膜或照相機鏡頭是球面的,而散光的角膜,比喻的誇張一些,則是橄欖球形的,兩個方向的弧度並不相同。   小朋友散光,若有以下兩種情形,則必需配戴眼鏡治療: 歪斜著頭看電視。 造成弱視,亦即視力的發育受到影響。   剛開始配戴眼鏡將焦距矯正時,小朋友測視力仍然達不到正常水平(弱視);眼鏡必需「隨時隨地」都戴著,網膜上焦點清晰的影像可以刺激視神經慢慢的發育起來;幾個月之後,戴同樣的眼鏡就可以達到正常的視力,弱視也就治好了。   視力的發育,年紀越小可塑性越大,戴眼鏡很快就可以將弱視治好。超過十歲,視力發育已經定型,這時候才治療就來不及了。   散光是不是一輩子要戴眼鏡呢? 在十歲之前,視力還在發育的階段,最好都戴著眼鏡。這之後,不戴眼鏡,焦距不對,看不太清楚,但是不影響視力的發育,戴不戴就悉聽尊便了。

[轉貼] 未婚媽媽》單親這條路

2006年04月13日
公開
65

未婚媽媽》單親這條路 【左心房(台中梧棲)】 我在三十八歲高齡當了未婚媽媽。 本來自認為新時代女性的我,已經在身心各方面都做好了萬全準備,有足夠的抗壓性,可以面對外界異樣的眼光。不過想歸想,真正遇到了還是無法處之泰然。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必須將女兒安置在保母那邊,雖然托嬰中心環境很好,保母又具備合格證照,但兩個人力要照顧六至七名的嬰幼兒,除了吃飯、換尿布以外,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關照孩子的發展。 因此,我總是儘可能在休假時帶孩子出去玩,但我發現自己刻意和其他人保持距離,因為在潛意識裡,我害怕閒聊時,不免扯到先生在做什麼之類的話題,所以我選擇了封閉自我,連帶地,我的孩子也沒什麼玩伴。 直到有一天,我帶著孩子到公園去玩,沒過多久,公園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家長與小孩,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們自然而然的玩在一起,反倒是我女兒怯生生地站在一旁,眼底儘是羨慕與渴望。 後來幾個孩子在玩球,有個家長很熱心的叫女兒過去一起玩,這時我才發現,女兒完全不知道怎麼融入團體遊戲,她不像其他小孩很快就找到遊戲的位置,也不知道撿到球之後要將球傳給別人。 那一刻我覺得很汗顏,儘管女兒在家表現得既聰慧又活潑,可是她卻不知如何和同儕互動,由於我過度自我保護的心態,讓女兒在人際發展上顯得遲滯與膽怯。 我忘記了當初之所以生下她,是源於對生命的熱愛,不是懲罰。 單親這條路的確不好走,我決定打開心胸,改變自己。 【2006/04/13 聯合報】 家庭與婦女 @ http://udn.com

[康健網站] 小心,小孩弱視

2006年04月12日
公開
65

資料來源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content/059/059096.asp 別以為孩子的眼睛看起來正常,視力就沒問題。在台灣,每50個兒童就有1個是弱視兒,該如何及早發現,把他們的視力救回來? 康健雜誌59期 文�司晏芳 攝影�司晏芳 張爸爸從來不覺得兒子的眼睛有問題,因為不論遠的、近的東西,張小弟向來看得清楚。 等到張小弟上了幼稚園中班,園方請來的眼科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右眼有斜弱視問題──視力0.2,遠遠落後另一眼正常的視力。 仔細瞧,張小弟一雙大眼睛眨呀眨,黑白分明,沒有瞇瞇眼、大小眼,也沒有明顯的鬥雞眼。 他的日常生活雖然不受弱視影響,靠正常視力的左眼也能過日子。但是,張小弟如果沒有在視力矯正的黃金期發現、治療,他的右眼視力一輩子就只有0.2,視覺的立體感也會大打折扣。 例如,張小弟經常抱怨,「我怎麼畫都不好看」,因為立體感會影響他掌握物體二度、三度空間的視覺。長大後,像需要雙眼並用的顯微鏡開刀手術,他恐怕也無法執行。 在台灣,像張小弟一樣的弱視兒,不在少數。根據民國90年衛生署委託台大眼科的的統計,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弱視罹患率為2.37%,相當每50個兒童就有1個弱視兒。 當眼睛在偷懶 弱視是指單眼或雙眼視覺減弱,無法用眼鏡矯正其視力,而且眼球沒有器質病變的問題。 換言之,即使讓弱視的眼睛戴上合適度數的眼鏡,將物體影像精確聚焦到視網膜上,病童還是看不清楚。 台北榮總眼科主治醫師王安國解釋,當視力發育過程受到了阻礙,掌管那隻眼的大腦視覺區沒學會如何看清楚,產生弱視。 一般說來,剛出生嬰兒的視力不到0.1,到了3歲視力進步到0.6,等到6∼7歲,視力可達1.0。但是,視力發育過程有兩個必要條件: 1.物體在視網膜上要成像清晰。 2.兩眼接受的影像要一樣清楚。 如果,有一眼接受的影像不清楚,則該眼的視力發育會受到抑制,掌管該眼的大腦視神經細胞沒有受到足夠刺激,一旦過了10歲,視覺系統定型以後,視力很難再發育。 「弱視是可以治癒的,但是有時效性的,最好在10歲前矯治成功,」台大眼科主治醫師王藹侯強調。 為了刺激弱視的眼睛趕快發展,通常要強迫病童多用壞的眼睛來看。醫生常會要求把小朋友視力正常的眼睛用貼布或眼罩遮起來,或者用點眼藥水、配較低度數的眼鏡等方式來治療。 如何發現弱視兒? 有哪些原因會擔誤孩子的視力發展?如何及早發現孩子的弱視問題,把視力救回來? 1.斜視性弱視 成因:眼球肌肉不能協調運作,造成兩眼視線不平行,看東西時會產生複視及視覺混淆,大腦會自動抑制斜視眼的視覺發育,以減輕視覺干擾。 症狀:兩眼視線不平行、強光下會閉起一隻眼,嚴重的斜視會造成明顯的鬥雞眼,但輕微斜視的小角度鬥雞眼很難被發現。 2.非正視性弱視 成因:通常是兩眼都有高度近視、遠視或散光,會造成視網膜的影像模糊,影響視力的發育。 症狀: ◎超過400度的高度遠視:部份病童有鬥雞眼,但少數也可能外觀正常。 ◎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經常瞇眼看東西。 ◎超過200度的高度散光:經常側著頭看東西。 3.不等視性弱視 成因:兩眼的度數差異很大,通常是一眼正常,另一眼的度數較深,視網膜上的影像也比較模糊,導致單眼視力發育不良。 症狀: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只能透過視力檢查才會被發現。 4.剝奪性弱視 成因:由於眼瞼下垂、先天性白內障等眼疾,阻擋光線進入眼球,導致視網膜的影像模糊。 症狀: ◎白內障無法由外觀判斷,需要由眼科醫生透過儀器來檢查水晶體混濁的程度。 ◎眼瞼下垂:眼瞼提肌發育不良,致使上眼皮下垂遮住視線,嬰幼兒常看起來大小眼,經常出現頭部提高後仰、下巴呈上舉之姿勢,或者經常皺眉看東西。 何時該檢查? 除此之外,如果小孩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東西,也可能是弱視影響到他抓不準物體的距離感。 「大部份是有症狀的弱視,家長才會發現,」台大王藹侯醫師說,「如果是不等視性或斜視性弱視,幾乎沒有症狀,只能靠篩檢。」 他表示,連我們科裡主治醫生也沒發現自己的小孩弱視,等到孩子上了幼稚園,透過學校大規模篩檢才被逮出來。 為了及早搶救弱視兒的視力,衛生署推動「學齡前兒童斜弱視力篩檢」,透過托兒所、幼稚園教保人員或公衛護士使用「亂點立體圖」配合視力表等工具,篩檢率達9成以上。 不過,家長若想更早了解孩子的視力發育情形,「不管年紀多小,都可以找小兒眼科醫師做檢查,」王藹侯醫師建議。 根據他的經驗,3歲以上的幼兒就會比視力表的缺口方向,2歲以上的幼兒也會表達電腦驗光機的圖形,甚至連不會說話、幾個月大的新生兒,醫生還能用網膜鏡檢查寶寶的度數正不正常。 而且,弱視的治療時間從幾個月到幾年都有可能。愈早治療,效果愈好,因為年齡愈小,大腦視覺系統的可塑性愈高。 比方說,3歲開始治療弱視,只要兩年,就能把視力救回來。但是,等到5歲再來治,可能就要三、四年。 治療弱視必須和時間賽跑,除了靠政府推動大規模斜弱視篩檢,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弱視症狀,應該趕緊求醫,為病童爭取多一分的治癒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