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Michelle_小蜜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忘年的異國友情!

2008年08月02日
公開
28

【日記終於補到八月份了,好開心!】 每次到Calgary一定要拜訪我最愛的朋友Brigitte,她是奧地利人,也養了一隻貓,是位很有氣質的女士。 二月的時候,Brigitte做了一大桌的奧地利菜請我和Vincent吃,我很高興經過七年的連絡,我們還是能每幾年就見一次面,而那是第一次讓Vincent見到我這位好朋友。 這次夏天來,我告訴Brigitte我要為她做些台灣料理,做些什麼好呢? 在這裡不是所有的食材都買得到,而且,要考慮到外國人的接受度。 於是,將將∼ 我的拿手炒米粉上場! 你看,Brigitte筷子拿得不錯吧! 因為加拿大外來人口很多,我看過的幾乎六成以上的白人都會拿筷子,而且拿得很好,至少我認識的所有白人都是如此。 除了炒米粉,我還滷了牛腱、滷蛋,做了紅豆湯。 (Brigitte的貓咪TJ,他已經很老了。) Brigitte說TJ很怕生,但從我第一次來訪,他每次都會到門口接我送我,也會在一旁陪我們吃飯聊天,好開心。 吃完中飯,我們到陽台上吹風,喝下午茶,吃點心,聊聊天,真是一個很愜意的下午,好喜歡Brigitte,好喜歡與她聊天,她有種說不出的歐洲人氣質。 很希望有天她也能到台灣來,讓我帶她看看台灣的美,可惜近期內不太有機會發生,因為她的假全部用在回奧地利看她的媽媽,也許哪天我計畫到奧地利玩還比較快(哇!那得存個五年吧!)。 Michelle

二寶出生

2008年07月28日
公開
30

小蜜老師這幾天都忙壞了,因為小外甥二寶出生了(阿寶的弟弟)。 當天陣痛來的時候快又急,我打電話叫911,這可是我第一次跟911說話,原來他們的911除了很快地派救護車來,還會不斷地跟打電話來的人說話確認現場狀況,直到救護人員到達為止呢! 問題是當時現場真混亂,阿寶的媽媽痛得大叫,爸爸在旁邊照顧,阿寶嚇壞了,我把他像無尾熊一樣綁在身上,他就這樣掛在我身上,隨著我走來走去叫救護車,做911人員要我做的事。 911問完狀況,還不讓我掛電話!(哎呀!我得安撫身上這個哥哥呀!)接著她教起,萬一孩子出生,我們該如何接生,要我準備乾淨毛巾、一條線......,什麼呀!這些我都知道呀!請讓我掛電話吧!當她說到要把臍帶用線綁緊時,我忍不住問她,請問有救護車來嗎?(不會真的要我們自己接生吧!) 還好,救護車很快來了,我想應該在5-10分鐘內吧!而911人員在確認救護人員已到達病人身邊時,才跟我說聲Good Luck!讓我掛電話。兩位救護人員(一個帥哥、一個美女)確認寶寶還不會馬上出生,就把阿寶媽媽送上車,我坐上救護車的前座,往醫院急駛而去。阿寶爸爸則開車自行前往。 哇!第一次坐救護車,坐在前座,很有趣呢!鳴笛響起,所有的車都要靠右停下來,讓救護車先過,當然也有反應比較慢的,救護車按了一下喇叭示意,他們都很快讓開,不像台灣,老是看到救護車在車陣裡卡住,令人為車上的病人捏把冷汗。途中我和負責開車的美女救護人員聊了一下阿寶媽媽的狀況,看來並沒有太緊急,我放心後,真想拍照留念啊!但實在不好意思把相機拿出來∼:p 總之,到了急診室,我回答了些問題,就進了急診室陪產,(阿寶爸爸開車還沒趕到),兩次陣痛後,幾個用力的push,二寶就這麼生出來了。好快! 在加拿大,家人可以陪在身邊全程陪產,而這已經是我第二次陪產,我也是經驗老到囉∼上回阿寶可是讓我們在產房裡待了一整天才出生呢!這裡的設備真好,每位孕婦都有一個專屬的產房,產房裡佈置得乾淨溫馨,有一個專屬浴室,可在裡頭沖澡,洋人生完孩子都會馬上沖澡、喝冰水,很勇猛吧!有一張可以躺下來的椅子(就像六人行Friends裡面Joey的那張椅子),可供家屬休息;一台CD player,讓你可以播放喜歡的音樂,讓寶寶在愉悅的環境下出生,有至少兩位專屬護士和至少兩位醫生在現場負責接生(一位住院醫生、一位家庭醫生),而這些全部都包含在健保給付內,只是很普通的規格喔!加拿大真的對小孩子超級好。 回到主題,二寶出生了,取名Aidan,中文名字當然得算算才能決定,英文名字第二天出院前就要向政府登記了。Here he comes: 剛出生,就給媽媽抱在懷裡一分鐘,接著才開始為嬰兒做檢查。(為保護隱私,做了點小馬賽克。) 在爸爸懷裡,第一次睜開眼睛。 發現吃手手的樂趣。 可愛側面圖。 這裡一定是母嬰同室喔!這是標準的雙人房。 醫院叫Rocky View,顧名思義要能看到落機山脈的風景吧!不過,窗外的view還算不錯啦!至少有大片的天空。 在加拿大生產,真的是一種享受,一切都在健保範圍內,不必多花錢,家人也能安心地陪在身邊,了解所有的狀況。 總之,這真是個很難得的經驗,我婆婆還高興地說,這下你們兩個(指我和阿寶媽媽)都坐過救護車了。比較嚇人的是911的殷切叮嚀,全程英文指導,在緊急狀況下,連我都感到招架不住,但也感動於他們整個程序的完整貼心。 因為是很有趣的經驗,特別寫出來分享,可愛的Aidan已經回到家中,而小蜜老師已經充當起坐月子中心,每天煮月子餐,坐月子這件事我可是經驗豐富呢!(2004年幫忙我妹妹和阿寶媽媽坐了兩次月子) 我們還笑稱,不如我到這兒來做到府坐月子服務好了,哈哈!一定會很受華人的歡迎吧∼ Michelle

Farmers' Market

2008年07月24日
公開
26

這是我第二次造訪Farmers' Market。 上一次是2001年9月,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我還蠻喜歡這個地方的。顧名思義,Farmers' Market就是農產直銷中心啦! 我喜歡到Farmers' Market買東西,就像我在台灣喜歡到農產直銷中心或農產品展售會,或在產地附近路旁農人擺的攤子買東西一樣,雖然感覺比到大賣場買菜還貴,但能直接地把錢付給辛苦的農民,省去中間商人的剝削,得到更新鮮、更甜美的蔬果,這過程令我愉快。 蔬果區的東西看起來都很迷人,我們買了些蔬菜,也買了我愛吃的Berries and cherries。看來買氣很旺呢! 這是卡加利的傳統"柑仔店"(台語),長得跟我們的柑仔店很像,當然也是孩子們最喜歡造訪的店。十分有趣! 逛完了一圈,就朝今天最主要的目標"爆米花店Sugar Creek Kettle Corn Co."前進,這裡賣的是Western Canada's Original Kettle Corn,簡單地說是牛仔們吃的爆米花"Cowboy Popcorn"。 這爆米花不是用機器爆出來的,是人工炒的,用很大的銅鍋(or 鐵鍋?)、大火炒,那位炒爆米花的是女孩子喔!她臉上戴著護具,手上戴手套,穿著長袖衣服,在爆米花霹霹啪啪地爆起來的過程中,我想起台灣的鹽酥雞攤,他們的工作應該比炒爆米花危險很多倍吧!但我從來沒看過任何老闆帶任何護具。從前我覺得北美這裡的人比較善用工具,現在更覺得他們也比較重視職場安全。 但我們不都應該是如此嗎?不管是賣爆米花、賣鹽酥雞都一樣啊! 很快地,爆米花被炒好了,倒到另一個銅鍋裡冷卻,嗯!好香呀! 忍不住買了最大包,跟阿寶差不多高了,孩子看見鍋裡的爆米花到了自己手上,興奮得不得了。 其實我們也很興奮。 所以拍了一系列像廣告一樣的照片。 炒出來的爆米花每顆都像小圓球一樣可愛呢!好好吃喔∼ Michelle

故事自編自演和英語學習

2008年07月22日
公開
27

在故事喵裡,老師會利用自由活動時間邀請孩子說故事,如果時機適當,還可以邀請大家一起把故事演出來,這個方法是參考Vivian Paley的Story Telling and Story Acting的步驟和原則,在故事時間裡進行這個活動,也可以視為一種英語學習。 因為這樣的活動可以增進孩子彼此的友誼,也可以使孩子藉由聽老師說、演出動作的過程,了解字彙的意義。 在第一年的故事裡,有時我們只是順著故事演出,有些孩子很入戲,在老師說故事的時候,他們自然就能演出故事的情節,比如說,說到毛毛蟲時,他們就自然地wiggle wiggle wiggle。 邀請孩子說故事時,一開始孩子一定是使用中文說故事,老師會慢慢地邀請孩子加入英文,通常孩子最先加入的英文是老師每次說故事都一定要說的"The end."慢慢地,他們也會加入剛剛在故事中聽到的字彙。 演出故事的時候,老師會把孩子的中文故事說一遍,然後用英文說一遍,徵詢孩子演出故事中角色的意願,正式演出的時候,老師會用簡單的英語說故事,讓孩子演出。 在Paley老師的教室裡,由於孩子是以母語說故事、母語演出,所以一切都比較自然,我們的孩子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做語言的轉換,在孩子尚未準備好之前,最好只以鼓勵和邀請的態度來進行,尊重孩子的發展,不強迫他們用英語說故事,藉此也可以維持他們說故事的興趣。 孩子在演出或欣賞彼此故事的同時,便建立了發展友誼的基礎,即使只在一旁觀賞,孩子參與故事的樂趣絲毫不減少,從中經歷到的語言學習過程也是十分自然的。 Michelle

SOHO

2008年07月18日
公開
36

到Soho的這一天,其實我已經感冒了,有點不知所云的感覺。 這是在Soho吃的午餐,道地的印度咖哩,Lunch Special 50%,當然要去吃。 店裡的裝飾。 漂亮的叉子(為什麼我們用的是一般的??) 蔥油餅,真是太好吃了! 飯就普通了。 雞肉咖哩,不辣,有奶味。 一樣是雞肉咖哩,小辣。 其實這兩種咖哩是不同種類啦!只是我記不得他們的名字,只好用不辣跟小辣來分囉∼ 咖哩真的很好吃。 吃飽了,就開始逛SOHO,這面牆算是一個地標吧! 不虧是Soho耶!連更衣室(fitting room)都比較有型,坐在裡面都不想走了。 有名的超市Dean & Deluca,聽說微風廣場的超市就是它。 好多香噴噴的自產咖啡豆。 受不了香味的誘惑,我買了半磅低咖啡因的Espresso。 又看到蘋果店,這一次更酷。 看見了嗎?招牌是黑色的。門口依舊在大牌長龍。 認得這個藍色的小傢伙嗎?我在MOMA看到他的原創資料,雖然我還是不認識它,但很可愛,還是拍下來留念。 SOHO最有名的建築特色∼鑄鐵建築,在很多電影裡都能看見喔! 到此為止,紐約的遊記已經匆匆地補寫完畢,雖然沒有很詳細的記錄(實在是沒時間啊!)但我還是盡量把我在旅途中看見的記下來,以後看到照片,就會想起當時的心情了。 這天下午我就開始發燒,因此後面兩天可以說是水深火熱,一直病到回卡加利後,還養病養了兩個禮拜呢!而且身旁的親友全都被傳染,大家都說紐約的病毒真可怕! 總之,我感謝這兩週每天輪流陪我玩的Phebe和Ariel,沒有他們,我不知何時才能再到紐約一遊。 最後,我要說:THE END. Michell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8年07月17日
公開
38

因為我住在Queens,不在Manhattan,每次做地鐵到Manhattan時都已經接近中午了,能逛美術館的時間實在很短呀! 在大都會的這天,我最高興的是看見幾幅我最喜歡的作品的真跡,原來,真跡真的會令人倒吸一口氣,然後整個人感動不已,我像是第一次看畫的人一樣,興奮得不得了。與複製畫不同的是整個作品的深度,和細膩的光影處理,好感人喔!又開始想學油畫了!!!(這輩子已經想過很多次,但還沒有時間去實踐這個夢想。) 我喜歡的畫風是印象派,其中最喜歡的是莫內的作品,其次是雷諾瓦和其他幾位我不是很記得名字的畫家,通常我只會認我喜歡的作品,只有像莫內,幾乎每張作品我都喜歡的,我才能記得他的名字。 這是我相當喜歡的一幅Springtime。 這一幅The storm其實比較有名,但我喜歡上面那幅。 雷諾瓦的作品。 Monet的親筆簽名耶!Oh, my! 讓我起雞皮疙瘩的就是這幅。 我們參加了館內的導覽,這是我們的解說員,好有藝術氣質喔。 我還看見有幼兒團體的field trip是在這裡進行的,老師一一地介紹作品,哇!Manhattan的小孩子太幸福了吧! 戶外的展示:Jeff Koons on the Roof. 這些看似氣球造型的作品,都是用不鏽鋼做的。 Ariel和我。 從大都會博物館的屋頂看曼哈頓。 大都會只開放到五點半,我們才看了一點點,連Gift Shop都來不及去呢!就被趕出來了。五點多就開始趕人,感覺很像是5:30整要把大門關上的樣子。 到有名的中央公園走走。 老實說,還是美術館和大自然的行程令人感到愉快啊!(而且比較省錢,呵呵!) Michelle

The 5th Av.

2008年07月16日
公開
41

喝完湯就逛起第五大道了,這是我很喜歡的Rockefeller Center(洛克斐勒中心),最喜歡他的聖誕節裝飾,上回來就剛好是Christmas Season,整個就是很浪漫,現在每年聖誕節還是會在新聞上看見。 這天中午廣場上竟然有美食展,香噴噴的,也不貴,可惜剛剛喝湯已經很飽了。 這家店是Phebe很喜歡的店,東西很有質感,但價錢實在不美,只能遠觀囉∼ 我喜歡這件小洋裝。 逛到迪士尼專賣店,當然相機趕快拿出來囉∼ 米奇麗莎: 很美的畫。 可惜今年沒找到特殊的物品值得買,空手而返。 一路上逛了許多名品店,但我們當然是買不起啦!只是純粹逛個意思罷了。 後來到先前提過的有名玩具店F.A.O. SCHWARZ: 你看,就快跟我一樣長的好餓的毛毛蟲。 有各種尺寸: 由於行李限重的關係,雖然我很想抱回最大隻的毛毛蟲,最後還是妥協,只抱了小隻的。 這是誰,你認得出來嗎? . . . . . 是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的封面大象,你猜到了嗎? 接下來這隻呢? . . . . . 應該很容易了吧!是大象愛瑪。 還有Curious George。 童書區。 可愛的小畫板! 本店最有名的鋼琴The Big Piano,孩子們都排隊上去玩,這鋼琴曾出現在湯姆漢克主演的飛進未來(Big)喔! 這個玩具店讓我流連忘返,但我還算理智,並沒有花太多錢,也許行李限重規定變嚴格也很好,會省蠻多錢的。^^ Michelle

The Arthur's Steak

2008年07月16日
公開
8

這是十天裡最棒的一個晚餐,因為所有我在紐約認識的人都聚在一起,吃的是我喜歡的美國式牛排,很棒吧! Phebe和她老公,這次就是Phebe邀我去紐約,才能成行喔! Ariel 和她老公,Ariel懷孕六個月還陪我趴趴走,真不虧是十年交情的好朋友。 這是Vincent的哥哥Steve,和他的女朋友Sandy(應該會是未來大嫂吧?!) 這家有家鄉口味的牛排Arthur's Steak,是很有名的喔!聽說New Jersey有四家分店。 我們到的早,還沒有很多人。 免費吃到飽的前菜:醃製的Pepper and pickle。 這種醃製生菜相當好吃,配牛排吃很爽口。 我點了焗烤洋蔥湯,好喝! 生菜沙拉。 這家店的特色牛排只有兩種尺寸24盎斯和48盎斯,我們點了24盎斯兩人合吃。美國人都是人手一盤耶!很懷疑誰能單獨吃完48盎斯啊! 看起來很嚇人吧! 這是兩人合吃的另一個盤子,也是要付錢的啦! 這是我們點的Side orders,洋蔥和洋菇,都不錯。 開始吃囉! 牛排的切面,粉紅色。 牛排真的很好吃!但冷氣太強了,吃到後面牛排冷掉就不這麼好吃。 聊著、聊著,忽然一位年輕人來問:請問你們是台灣人嗎? 我們說是。 他突然指著Ariel和我,而我也忽然認出他來,原來他是我和Ariel十年前的學生呢!那時他還是高中生,現在已經在紐約的設計學校念碩士了,好快啊! 他說是聽見我的聲音才認出來的,哇!我的聲音可以讓學生記十年嗎?真令人感動呀! 忽然間,真的有桃李滿天下的感覺呢! 吃飽了,Steve帶大家去看曼哈頓夜景,這個點大概得當地人帶才知道吧,真的很棒呢!大家一起欣賞吧! Michelle

110年的蛋糕老店

2008年07月15日
公開
6

朋友住處的附近有一家號稱110年的蛋糕店Veniero's(1894年創立),於是我們三個女生決定去吃吃看。 剛進到店裡,看見外賣的蛋糕店,看起來每樣都很迷人喔!請服務人員介紹哪一種必吃,她介紹了一款經典的Cheese Cake(糟了,時間太久我想不起來確實的名稱。)還切了一口讓我試吃,嗯!很香、但有點甜。 後來一位顧客進到店裡來,指著另一款Cheese Cake,好像叫Italian Cheese Cake,跟我們說: You can't miss it! It's heaven! 有這麼誇張嗎?馬上請服務人員再讓我們試吃一下,嗯∼是不同口味,但好像沒好吃成這樣吧! 我們決定坐在店裡吃,我點了經典的那款,Phebe點了Italian那款,Ariel點了Fruit Tart,我們還共同點了些mini tart。 各自點了茶後,就準備坐下來好好享受下午茶。 整間店氣氛不錯,生意也還不賴,最大的缺點就是那位女服務生臉很臭,服務態度十分差。 最讓我氣憤的是,壺裝的熱茶不能refill也不說明,我請她refill時,她就把壺收走了,過了半小時壺也沒回來,問那位服務生,她才說:沒有refill的服務! 但我原來壺裡還有大約一半的茶耶!我本來想加半壺熱水就好了,沒想到因此損失了半壺好喝的茶,氣壞了!因為蛋糕很甜,只好再點一杯黑咖啡來,杯子是我喜歡的Lavazza,不知道咖啡是否也是呢? 光線打進窗戶,我們坐在窗邊感覺不錯。 最後,我還是無法吃完那塊超甜的蛋糕,北美的蛋糕真的普遍是太甜了,我這個不愛吃甜食的人只好投降,把剩下的三分之一打包回家。 老實說,喜歡吃甜食的,可以到這家蛋糕店外帶,外帶區的服務非常棒,坐在店裡反而得忍受這種惡劣、傲慢的服務,還是算了。 回程的路上看見一間很可愛的販賣機店,是日本人來這裡開的,販賣機裡賣的可是熱騰騰的漢堡、熱狗喔!很炫吧!只有日本人想得出來這種點子。 在路上又看見可愛的甜點車(dessert truck),長得很像乳牛,再拍! 這輛則是賣聖代、奶昔的。 Michelle

South St. Seaport + Brooklyn Bridge

2008年07月13日
公開
9

這是天氣非常好的一天,我和朋友決定到South Street Seaport去走走,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景點,不過我沒想到跟上回冬天來時,有很大的不同呀! 人真多!風真大! The Peking,這是South Street Seaport Museum的戶外展示。 旁邊還有一艘Toot Toot小船,我忘了叫什麼名字,只覺它跟一本Toot Toot的繪本封面好像,好可愛。 今年夏天,布魯克林橋附近有一些戶外藝術展示,就是這個人工瀑布: 這邊還有一座: 布魯克林橋的一角,待會兒我們就會從這邊走上布魯克林橋去,就只走這一段,從左邊開始,走到第一個橋墩為止。 遠處還有另一座人工瀑布。整個展示好像共有四座吧!融入在城市裡,感覺還蠻美的。 這是布魯克林橋的另一邊,大部分的人都無法走完全程(好像是3-4公里吧!)我當然也沒打算走過去啦!因為還要走回來耶! 坐在South Street Seaport的Deck上吹風看景,好不愜意。 逛逛附近的店,看到這張海報,很有趣喔!喝了Beer會有什麼結果呢?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接著去看同樣屬於South Seaport Museum的展示,是古老的印刷店,現在還持續地在印刷喔!只不過現在只印一些邀請函、明信片之類的,店裡也賣一些印刷品。我很喜歡這整間店的風格,每次去都忍不住要買點東西,這次買的是給故事喵的字母海報。 古老的印刷器具展示。 門口的一角,很典雅。 接著,挺著六個月身孕的朋友和她的老公就要陪我走上布魯克林橋了!人超級多,過了馬路,沿著步道走就可以了。 行人步道在車道的上方,分為步行區和腳踏車區,真的有很多人騎腳踏車往返喔! 這是朋友老公的背影,正在拍橋,看起來很專業,於是我幫他側拍一下,當我給他看這張照片,他說:嗯!拍人者,人恆拍之。呵呵! 這是我拍的橋,它的結構真的很美。 下面是車道,速度蠻快的。 從橋上看我們剛剛去的South Street Seaport。 我們只走上第一個橋墩,就往回走了,而看似短短的距離,我竟走到腳抽筋呀!真是太糟了∼ 下了橋後,看到可愛的Ice Cream Truck。 想著要拍給孩子們看,這裡買Ice Cream也可以這樣買,是不是比我們的枝仔冰可愛一點? 鴿子也來排隊。 後來在城市裡的各處,都常常看到不同的販賣甜點的車,我每次都忍不住要拍下來,實在很有趣。 Michelle

MOMA- Museum Of Mordon Art

2008年07月11日
公開
10

這是我和Vincent一直想造訪的美術館,上回因為時間來不及,只逛了Gift Shop,這回,我打算花一整天好好參觀。經過整修,MOMA現在看起來又更美了! 門口同樣有許多販賣藝術的小攤子。 大門口的樣子。 一樓的等候區非常寬廣,有舒適的沙發椅,跟朋友約在此碰面,非常方便。 不過,今天因為一件陰錯陽差的事,我得搭地鐵把小隨身行李先運到Vincent哥哥的住處,因為將要在Manhattan渡過這個週末。哎!沒想到寄物處不接受登機箱大小的行李寄放,只好白白浪費了來回一個小時的時間,無奈呀! 再度回到MOMA,和朋友直奔特展樓層,今天展示的是DALI。 老實說,我對超現實主義不是很有興趣,但既然是特展,還是很認真地逛了一圈。結論是:我仍然不覺得有趣。:p 朋友上過MOMA的現代藝術課程,所以他對這些很有興趣,我則利用時間到處看看,同一樓層有個小小的紀念品店。 旁邊有一區正在建構中,花了點時間看他們工作,很有趣,如果能每天做這些跟美有關的事,一定很棒! 看看建築本身,有很多縷空的設計。 俯瞰二樓沙發區,有許多人或做或躺地在休息著,這裡本來是展示大型作品的地方,現在這些休息的人,從某個角度來看就像是一種動態展示,而我後來也走進這個區域,坐下來,成為展示的一部份。 特展場地天花板的採光設計,使整個空間很明亮。 接著參觀常設展,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展示,這件作品的主題是pattern,作者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裡找到相同pattern的物品。 常設展有免費的導覽器可借來聽,因為是英文導覽,得認真聽,所以無暇拍照。 週五下午的四點到八點是自由入場時間,不需要門票,因此湧進許多參觀人潮。 這是我在某個走廊拍到的畫面,能感覺到人們的匆忙嗎?在美術館裡這樣的匆忙為的是什麼呢? 下面這個展示空間主要收藏一些大家熟知的現代傢俱或用品,最初的設計者檔案及作品都陳列在此。 各種椅子: 這個小傢伙我其實不知道他是誰,但後來我在SOHO的一間玩具設計店裡看見,似乎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人物喔∼ 這個可以作為屏風、隔間使用,從天花板垂釣下來的假綠色植物,我出國前在敦南誠品才剛看到,本來想買來故事喵用呢!沒想到在這裡看見了。在前面照相的一群年輕人也是台灣來的喔! 常看見的書櫃設計(Ikea也有類似的產品),及有層次感的桌子,在這裡可以看見原始設計的人和作品喔! 冰淇淋勺的原始設計者是誰,你知道嗎? 易開罐呢? 立可拍的設計者應該馬上就猜得出來吧! 光碟片呢? 這些讓我們生活更加便利的設計者,真的很令人佩服喔!MOMA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這些設計也可以視為美術館收藏作品之一的地方,這就是我喜歡MOMA的原因。 走累了嗎?到中庭去坐坐,有樹、有花、有草地、有水池、有雕塑,很悠閒的地方,看看大家都很放鬆呢! 最後,別忘到Gift Shop去走走,把藝術帶回家。 我這次很節制啦!沒有亂買東西。 其實看中兩個設計很特別的廚房用品,但還是忍住沒買,三個月沒收入的人是該節制一些的! 順道一提,館內查詢的電腦也是Apple喔! 寫給Vincent高興一下,我們都是Apple迷啦∼ 離開前跟朋友在門口照相留念,她懷孕六個月還陪著我趴趴走,看音樂劇、逛美術館,這次進MOMA只花了五元,也是因為她是會員喔!我算是會員招待的客人,所以特別便宜呢∼ 一整天還是沒辦法把MOMA全逛完,漏掉了十八九世紀的畫作,改日到大都會去補吧! Michelle

World Trade Center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35

2000年11月我到紐約去的時候,在World Trade Center跟Vincent的表妹一起吃中餐,當時很喜歡雙子星大樓,拍了一張雙子星的仰視圖,很有感覺。沒想到第二年的九月就發生了911,發生當晚我和Vincent徹夜未眠,除了因為表妹在那裡上班十分擔心外,也因為對Twin Tower記憶太深刻了,因此守著電視新聞而整晚淚流滿面。(還好後來連絡上表妹,她平安無事,只是受到很嚴重的驚嚇。) 因此,這次到了紐約想著應該要去看看。 雖然心裡有了準備,看見原來雄偉的大樓群,變成空空的一整片天空,心裡似乎也感覺缺了一個大洞。 現在正在蓋新的World Trade Center的工地,十分忙碌,附近來憑弔的旅客相當多。 遠方的牆上有未來的願景。 令我驚訝的是,這間在World Trade Center旁邊的Burger King還跟原來一模一樣,記得八年前經過這裡的時候,我冷得受不了了,就跟Vincent進到這間Burger King找熱湯喝(那時誤以為所有速食店都應該會賣玉米濃湯這種東西,事實證明:只有台灣有這種服務啦!) 哀悼完了,順便看看World Trade Center對面有名的購物勝地Century 21。 人潮洶湧、絡繹不絕,進到裡面才嚇人,簡直就跟士林夜市一樣擠! 而我的花車王子並沒有隨侍在旁,所以當天的收穫是掛零。 在紐約街頭到處看到這樣的觀光巴士,大部分時候都是滿座,這輛巴士大概是在等候進到Century 21大採購的遊客吧!不過,每天幾乎都是三十幾度,艷陽高照,我很懷疑坐在這樣的巴士上觀光是否真的舒適呢?也許西方人真的熱愛日光浴吧!我個人是感覺快中暑了@@ 接著我們到macy's(梅西百貨)附近,我很喜歡macy's 的櫥窗設計,這次名符其實地只是window shopping,匆匆照了張相。 我和朋友懷疑著,現在Macy's還是世界最大的百貨公司嗎?台北信義區的新光三越幾棟加起來沒有比她大嗎? 途中也看見有名的帝國大廈,我從沒上去過,從地面拍也很壯觀美麗,這棟摩天樓感覺特別典雅,與新蓋的大樓感覺都不同,也許是因為在太多電影裡出現了吧! 匆匆地經過這些景點,我的目的地終於到了,就是我最愛的Victoria's Secret。 很俐落地為我的衣櫥補了新貨後,就急忙搭上巴士前往下午的重頭戲∼Afternoon Tea at Metropolitan。 Michelle

Afternoon tea in Metropolitan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12

若要說附庸風雅,今天下午的活動肯定就是如此。 幾個女孩子約了去喝下午茶,快到目的地時我才知道,我們是到大都會博物館去喝。哇!What a surprise! 因為沒有要逛博物館,所以我們用Donate的方式進去,沒有買門票。 穿過希臘羅馬區的長廊就到了。 看見菜單,心情大好。設計很典雅,好想把整份帶回家做紀念呢! 點了茶,在等候的期間,就看看四周的環境,這是準備餐點的地方。 人很多喔!從玻璃窗撒進來的陽光讓大夥兒心情都很開朗。 不一會兒,服務生端上喝茶用的蜂蜜和檸檬,好可愛的小罐子,很想整罐帶回,不過後來發現配上茶,風味真好,就顧不得當紀念品的事,直接享用比較重要啦! 這是我點的茶∼Cinnamon Spice。 終於來了,這裡提供的是英式下午茶,每樣點心都很精緻可口,可惜份量有點少,這樣三層是兩人份喔! 其實是吃得飽的,只是相較於花費來說--每人花30元美金(含稅及小費),嗯∼附庸風雅還真有點貴呀! 夏季的大都會,有一半的階梯在整修中。 人行道上有很多賣畫的攤子,這是冬天沒有的景象,我們遇見一位舞者,一面跳、一面發給大家她的舞展傳單,是一位有異國風味的舞者喔! 喝完下午茶有很重要的任務,而且時間也晚了,只好改天再來參觀博物館囉∼ Mich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