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23年10月24日
公開
227

感謝宇宙的愛~

  早上,準備好自己 特意沖泡了朋友送的~【528HZ 頻率咖啡】 再播放大天使音樂 準備做課堂上老師叮囑的練習~~(。✪‿✪。) 值得一提的是 早上抽天使卡之前,我閉眼靜心 祈禱大天使可以賜給我一個 幫助練習的祝福或提醒時 竟然抽到「諮商師」... 說明書上大致內容是: ******** 你的生命目的與為人諮商有關 是用一種鼓舞、激勵、安慰、 療癒與啟發的方式。 你是一位真實的靈性諮商師, 人們會發現妳是值得信任的知己。 擴大你的療癒工作到下一個層次, 因為妳即將幫助更多的人群, 召喚我給與你指引與支持。 愛瑟瑞爾的名字意思是指「神所幫助的人」 他幫助那些助人者,特別有興趣協助 從事悲傷或臨終療癒的治療師。 祈請祂引導你進入諮商專業, 並指引你接受教育、實習 並從事美好的諮商工作。 ******** 助人先自助 今天,我要練習當自己的諮商師!!(..◕‿◕..)♥ 當我閉上眼睛 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感謝」的意念 我說: 「謝謝親愛的身體及大腦,    我知道一路走來,    你們為了保護我能好好生存下來    做了好多的努力。    我知道你們好關心我、愛我    才會每次在預判到會有危險時    便讓我肢體僵硬,企圖讓我慢、停下來    好避免危險....」 當我說到這裡時 胸口一陣溫軟,眼一熱 眼淚不由自主緩緩流淌而下 那種感覺就像是 身體默默為我做了那麼多、那麼久 終於等到被人看見與理解 那是欣悅的眼淚..... 我問: 「可以讓我看看保護我那麼久的守護神模樣嗎??...」 意念顯現的是一位老太太的形影 像我祖母那種模樣 好親切、熟悉的感覺 我向"她"道謝 同時也和她商量 我知道她愛我的心意 但,能不能有時也試著對我放心及信任 先不要立刻、馬上就對我伸出援手 可以在一旁先觀察我 看看我自己能不能應付得來 讓我自己先試看看 不用擔心我會受傷 我也會好好珍惜及保護自己~~♡ヾ(●´▽`●) 這期間, 眼淚依然不受控制的一直慢慢地流下... 但,心是平靜的... 中間忙了一些事後 我又想起上週三老師教的靜心方式 準備好紙和色鉛筆,做起了練習 每畫一個線條都會換顏色&重覆10次 並且即時在紙上記錄當下的感受~ 1. 畫直線:     歪了?沒關係,再拉回來就好     第二次最難,之後越畫越順     越後面,越不在意偏離,因為不明顯   (前面太多線條了,多這一個也沒啥....) 2. 畫小波浪:   有時候,偏一些角度看&順著畫會更精準    (難怪說提高維度或旁觀者清) 3. 畫大波浪:     第一次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後面畫的時候可以順便修正     原來尖銳的地方,越畫越圓滑 4.畫有收放弧度的線:    到後面幾次畫的時候,    手已經記住節奏了    打瞌睡也能畫OK...XD    有拉伸的線條畫起來較累(手痠)    但起伏大有彈性,卻是舒服(緩)的 5. 畫捲心浪:     越複雜的線條,容易先把自己繞暈了     還畫錯了幾個部分,     需要再花費更多精神及時間     想辦法修正好並同時記熟線路     雖然手更痠,花的心力時間更多     但,圖案卻是最豐富、美麗的     有成就感!! 6. 無限符號(倒8)     不太平衡的倒8,我試著很快接受     世事沒有完全平衡、公平的     這圖形,我直覺像我的大腦     右腦比左腦大是好事     神性便是開發並活躍我們的右腦     嗯....今天有能量充飽的FU~ 畫完線條靜心後,我試著拿出課本 想跟著步驟做練習 閉上眼後....卻找不到任何自薦的part 但,此時身心感覺是充滿能量的 並非茫然無措.... 突然有個念頭冒了出來: 「其實你不用苦苦思索、    追溯那些隱藏起來的part    你只需要提高自己的能量就夠了    只需要相信,你即是光、是愛、是全知全能的    那些負面能量自然就不會對你造成影響...」 我說: 「今年我最大的期望就是『放鬆』    希望自己可以多一點信心和彈性    不需要讓自由的靈魂拘困在某個框架中    多一點允許、包容,讓自己放鬆下來....」 (*˘︶˘*) 然後,我感覺心跳頻率變快了 我知道那不是咖啡因引起的心悸 而是因能量咖啡而起的共頻共震 感覺我的心在回應我剛剛出口的「宣告」 那是帶著好奇與興奮的"快板".... 接著, 當我起身到電腦桌前拿紙筆做記錄時 赫然看見螢幕上原本的大天使療癒音樂播完 電腦自動播放的是~ 【音樂可以治癒心臟和血管,    平靜的音樂恢復神經系統、放鬆#51】 我一見這標題 心又感動得一蹋糊塗 關鍵字: 「心臟」:前一刻我心跳突加快 「血管」:我有腦血管畸型的問題 「放鬆」:我目前最想要也需要的練習 我立即在心中默唸: 謝謝宇宙總是即時給我我需要的 謝謝祢這麼愛我、護我! 對於宇宙的所有美好安排 我都願悅納及臣服!!ღ(。✿‿✿。)ღ 自由書寫第1694回分享~

2023年10月20日
公開
66

學習做文章的技巧~

  今天竹松社大<公民記者>課程 何老師安排了另一位何老師來教導我們 今天的何老師是專業 且有多年經驗的記者 發表並參與過許多新聞大事件 他因為行程關係做了調整 將這次上課時間全統整到下午 見他風塵僕僕開著車 從台北冒雨而來 再聽他整整4個多小時的教導 真的是令人受益匪淺啊!!v( ̄︶ ̄)y 今日課程重點在寫文章的技巧 說到這.... 認識我的朋友幾乎都會覺得 對我是駕輕就熟的事.... 其實不然, 我的書寫強調「自由」 就是愛寫啥就寫啥 但,報導卻非如此 它有一定的格式、字數限制 以及標點符號和文法的使用 這些規定對我來說 都不是容易的,也不是我所擅長的....(ˇˍˇ) 好比在課堂上 老師便上傳了數張圖片到群組裡 供大家自由選擇做「看圖說故事」的寫作練習 規定是~ 1.簡單句 2.客觀(眾人共見共聞) 3.100字以內 條件裡,單就「客觀」這一點 要做到就非常的難了 或許是我在生活中 對於這兩個字做了許多練習 所以對它特別注意及有感....(ˇˍˇ) 當我看著圖片 努力在腦袋資料庫中搜索文字時 是很燒腦及費力的啊!! 再者,還得兼顧字數的限制 寫一段,就數一數字數 簡直是到了:字字必較的地步 在時間及老師一個個修正指導的壓力下 幸好,我算是勉強過了關.....ヽ(´~`;) 而在這次練習中我發現到~ 原來,要做到「客觀」 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有許多文字或者語言的敍述 大部份都摻進了敍事者的主觀意識 例如:看著陽光,會說(寫)著 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 但,其實相片中並不會給答案 除非相片是自己拍的 朝陽或是落日 都是敍事者主觀的認定 另外,還有一張圖片是 有個人影背對鏡頭站著 望向眼前一望無盡的石階步道 有同學寫:男孩孤獨的望著 或是浪漫的憧憬....期盼未來...等形容 也全都是主觀的投射 瞧,是不是真的很難!?.... 這也讓我想起 之前讀書會夥伴分享~ 大自然萬物都是"中立"的,無悲、無喜 所有的觀感都是每個人內心的投射 嗯....很有感!!(。✪‿✪。) 接下來,老師為我們解說 撰寫報導文章的注意事項: 句子約8~15個字 第一段(導言)大約100字 內容若有提到專有名詞時要放全銜 短文長度大約在500字左右 並依內容重要性呈「倒金字塔」方式做書寫 第一段導言100字為內容主軸 第二段則為主軸詳述,約50~150個字 第三、四段亦可為發生的事件(人物)背景做說明 除了第一段必須標明重點外 其餘段落則要做到 若是順序更改或被刪除時 對全文主旨也沒有重大影響的特點~~(..◕‿◕..)♥ 老師還為大家補充說明 現今網路媒體搜索資料是採「演算法」 文章要容易被google到 要注意「TDK」原則 T:指標題,限22字內 D:指導言,即前100字的文章內容 K:指關鍵字 最後, 老師讓我們兩兩一組互相採訪對方 並將內容整理為300字以內的文章 再附上一張相片發到群組裡 他再一則一則查閱字數及內容 即刻指導我們並修正~~ (*˘︶˘*) 關於拍照的部份 老師也做了兩個基本的提醒~ 在人物方面拍照時 一定要看得見主角的眼神 如果能拍到眼中的"星星光" 會讓相片看起來更有力量、充滿希望 如果拍食物的相片時 最好是大特寫 切忌構圖時不要被盤子框住 儘量以側拍的角度突顯光線的線條美~~(。◠‿◠。) 今天因為課程調整的關係 從天亮上到天暗(哈...秋天日頭短) 很感謝老師教導了我們這麼多 也辛苦他南北奔波 而且還有始有終的 把每一位同學的作業練習全指導完 一點也不馬虎 這堂<公民記者>課 老師和同學們都這麼認真 我真的是"賺"很多耶!!v( ̄︶ ̄)y 自由書寫第1693回分享~

2023年10月18日
公開
67

當「標靶」和「關心」的和事佬

  今天IFS課一開始 老師就表示要和我們分享 一個她自己也用過 效果很好的靜心方式 她也提到靜心方式有很多種 像禪繞畫、靜坐、或整理物品...等 也都可以淨化 達到心靈清理的靜心目的 老師教的是, 重覆、相疊在一起畫線條的靜心方法 她讓我們先取了A4紙張 再依個人喜好挑3~4種顏色的蠟筆 從最簡單的: 直線 → 小波浪 → 大波浪 → 曲折弧度大的線條 最後是倒8的 無限符號「∞」 依序練習,並覺察畫畫當下的感受 把它記錄及分享出來~~(。✪‿✪。) 我寫的是~ 畫直線簡單又快 曲線的部份較費神 需要更多的專注力才能完成 在重覆第2、3次的感覺較難 手需要用更多力道去控制 才不會偏離第一次線條 等畫到第四次之後... 肢體(手部)會記住節奏 畫起來又變回簡單了.... 至於「∞」符號老師說 它是具有療癒作用的 受傷或疼痛時,可嘗試在患處畫「∞」 (可以實際畫,也能夠用意念在心裡畫) 數分鐘之後,通常會有所改善~~(..◕‿◕..)♥ 記錄一下自己會錯意的糗事~ 老師說,在紙上畫倒8 最好能把整張紙都畫滿.... 然後, 就見"某人"非常勤奮努力的一直畫 企圖用無數的「∞」填滿整張紙 直到老師發現後,給了提點 "某人"(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一個大倒8充滿整張紙 不是無數小「∞」啦~~(๑´ㅂ`๑) 再來,我想記錄課本p.103 關於「自我冥想」部份,我節錄的重點: ★ 每一次分心時,就把注意力拉回你的身體上,    不要批判自己。.....讓注意力下移,停在肚子上。    讓你的心對所有的部分敞開,憐惜它們、悲憫    它們的掙扎與痛苦,接納你每一個部分,並且    用你的心和它們連結。..... ★ 我之所以記錄下這一段 是因為我依此方式在實作時幫助很大 尤其是當我感到頭脹痛、沈重 僵化無法思考時 將注意力往下移到肚臍處(臍輪) 真的是立即能舒緩見效 能夠又重新得回輕鬆、清明的腦袋呢!!(*˘︶˘*) ******** 課程進入第六章 我一見標題就很喜歡~ 「敞開心胸、保持好奇心,    解開混合的『關心部分』」 IFS的核心原則就是欣然接納所有的部分, 必須抱著好奇、關懷的態度,真心地想認識 每一個部分,這樣它才會願意展露自我。.... 當你從「自我」出發時,你才會對它的行為 動機感興趣,想了解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 以及它試圖為你做的事,你能夠與它同情共 感,了解它為何需要避免痛苦保護你免於傷害。 「關心的部分」它看起來就像是法庭裡的法官, 指的是某個對「標靶部分」有著負面的感受或 任何不屬於「自我」的感受,它們覺察到「標 靶部分」為你的生活帶來了困擾,「標靶部分」 想要用它的方式來保護你免於痛苦,而那個 「關心的部分」則想要保護你,使你不致因為 「標靶部分」的偏激行為而受苦。兩個部分都 想保護你,只是重點不同因而彼此產生了齟齬。 解開混合的「關心的部分」做法~ 擷取那個「關心的部分」,問它在擔心什麼, 懷著敬意傾聽它所說的話,探究它對「標靶 部分」有哪些負面的看法,並且願意了解它 為何會有那些看法。務必要讓它知道,你能 體會它的憂慮。它如果覺得你把它的話聽進 去,並且也相信你能了解它為何不喜歡「標 靶部分」,就比較可能會願意放下。 花一點時間充分了解並同理它的恐懼。 「關心的部分」通常會害怕如果它們對 「標靶部分」讓步,它就會掌控你,讓你做 出愚蠢、具破壞性或踰矩的事。 ******** 以上是課本裡的內容 若是套進實例來看 我想到的是.... 拿我和我老媽溝通時 常意見不合為例~ 「標靶部分」是遭到我老媽責備或否定時 升起的「憤怒」情緒 「關心的部分」則是心中會有另一個聲音出現~ 「孩子不應該跟大人頂嘴、生氣,要有禮貌」 這種類似的規(教)條 通常都像「法官」一樣 用超理智的姿態在指責「憤怒」 這個標靶部分(情緒) 而「自我」在稍後便會翩然出現: 「唉...那是因為父母他們年代資訊不發達    沒有被別人理解、尊重過,    所以他們給不出自己身上沒有的"東西"    你就同理一下吧!!....」(ˇˍˇ) 今天課堂上 老師依然讓同學們分組做演練 我們三人小組的進度 只到達可以從各自的生活例子中 分辨出「標靶部分」及「關心的部分」 至於更進一步的和解 則來不及再深入探索 老師說下週因社大活動週會辦理講座 課程將暫停一次 回家後,希望大家都能做練習 有任何疑問或需協助的 可以傳到群組請求"學長"們的協助 大家共修、共進步~~♡ヾ(●´▽`●) 自由書寫第1696回分享~

2023年10月14日
公開
101

深訪猴硐兩樣情~

  老師分享了今天中壢及桃園社大<公民記者> 戶外探訪猴硐的行程到群組裡 邀請大家能共襄盛舉 家有喵星人的我有些心動 恰好朋友也有興趣 兩人便約好結伴同行 之後,有一位同學及女兒也加入 於是這次課程, 就由我們三人代表竹松社大參加囉!!v( ̄︶ ̄)y 其實,猴硐在7年前 我家小妞暑假自助旅行即規劃過 母女倆曾一同造訪 這次小妞處於"劍拔弩張"的學測壓力下 只好老木代遊啦!! 行前即已知曉 這次老師安排的內容可是VIP級的 是一般遊客體驗不到的深度探訪 實際參與之後才知道 收獲竟有如此大的差異....(ˇˍˇ) 對猴硐的認識 只知道是喵星人的樂園 是隨處可見貓蹤的貓村.... 卻從來不知道&沒注意過 原來這個不起眼的 空屋率頗高 遊客比居民多的小鎮 曾有過一段繁華、輝煌的歲月啊!!(。✪‿✪。)   早上的行程比較輕鬆、愜意 為了配合一天不多的火車班次 大夥兒9點初頭 就在猴硐車站集合完畢 當真是比當地店家還要早 幸好有喵星人盡責的招待 讓一行人有貓"麻豆"可追拍、搶錄 時間過得快速又充實~~(。◕ ∀ ◕。) 環著蜿蜒曲折、高低起伏的山路 邊練腿力,邊逗逗 或站、或坐、或躺 或親人、或慵懶、或傲嬌的各款喵星人 也是一段愉快、美好的時光呢!! 11點多,商家陸續開張 老師特邀了里長伯 和新北市的動物協會人員 為大家簡介猴硐的由來、發展歷程 以及籌備中的『貓公所』服務事項 及如何管理貓群 和提供民眾認養的相關事宜 在猴硐,人是配角, 貓,才是主角呢!!(๑‾ ꇴ ‾๑) 街道處,輕易可見告示提醒 如何友善對待貓咪 尊重生命這沈重的課題 在這裡被輕鬆的落實在生活裡 乾淨、整潔的街道 食物和水規整的擺放 街道、房舍雖老舊 卻也未見髒亂的景象 就連排泄物的形與味兒都不見痕跡 想必是全村極有共識 並齊力維持所致~~(*˘︶˘*) 中午和朋友簡單的品嚐當地小吃 雖是偏鄉小鎮 但,物價其實並不高 很親民的價格 店家們待客也都極禮遇 還有不少特色手作小店 可以"謀殺新台幣" 真的是好逛、好玩、又好吃喝~~(。◕ ∀ ◕。) 午後變了天,天色微暗 風也多了些涼意 並且開始飄下雨來.... 遠山、綠樹、綿綿細雨 古意的街道配上濛濛煙雨的景況 別有一番韻味.... 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 與上午陽光清朗 群喵賣萌的甜寵風格迥異 下午參訪『礦工文史館』的行程 聽著榮退的男、女礦工們 為我們口述那段 曾創造地方繁榮、驕傲的"黑金榮耀"歲月~ 入坑前礦工們會先到土地公廟【寄命】 請祂幫忙保管性命 常常要歷經幾天幾夜,沒日沒夜 在高溫、吵雜、窒悶、塵土漫天的坑道中 整個人像夾心餅乾 卡在狹窄的空間開鑿、挖掘 汗水和著煤炭、泥土敷滿全身 在危機四伏的環境裡 與天爭命,換口飯吃.... 礦工們說他們的工資 比起其他行業是優渥的 但,卻是他們拿命換來的 所以,有些人抱著~ 『艱苦錢,快活花』 活一天,賺一天; 賺一天,享樂一天的態度生活 在坑道裡,大家是"生命共同體" 只要發生事故 必然是群起奮力,同心的協助搶救 絕不敢有半分的輕忽 因為,大家都有共識與默契 今天你用命去救弟兄 有朝一日若你發生事故 別人也才會奮力來救你!!(..◕‿◕..)♥     初始,男女都能入坑工作 後來為了避免夫妻同坑若出了事故 家中孩子無人依靠 便改了規定~ 女人不能入坑 只能做外圍的工作 礦工們說, 即使山中的煤礦再挖100年也取之不竭 但,隨著政策改變、科技進步 煤炭不再是生活中主力能源 加上年輕人吃不了苦 在民國79年猴硐的瑞三煤礦 成了全國最後封坑的坑道 至此,曾經的輝煌 從此歸於平淡並逐漸褪色.... (´・_・`) 礦工們說, 在坑裡打滾的那段經歷 讓他們後來在轉業時也算加分的 因為,任何工作和昔日一比 沒有它十分,甚至百分之一的艱難困苦 對這些吃過苦中苦的人來說 是輕鬆&容易勝任的 他們非常感謝那段造就 與改變他們人生的重要歲月 於是,大家齊力將當初的 一些文字、相片...等記錄和工具用品 也盡力鉅細靡遺的保存 並租借場地展示及提供導覽 想將自己與犧牲的弟兄們 打拚、努力過及創造的經濟奇蹟 永續留存下來 無奈,地主卻表示不願再承租 眼見這麼多血淚的歷史記錄不知何去何從 雖有日本方面的團體表示願意承接 但,礦工們仍希望能原地保存不忍割愛 這問題讓他們十分焦慮與煩惱 四方請託、懇請協助 就希望能有貴人出現 協助成立博物館 典藏這些重要的記錄、珍寶~~ღ(。✿‿✿。)ღ 在離開文史館朝著火車站前進的路上 前望是迷濛細雨的景象 後看是前途迷茫的館藏 親身走過那泥濘舖著碎石與鐵軌的坑道 親耳聽聞他們"寄命"的悲情故事 內心升起一股共情感.... 這才後知後覺 原來,連老天爺都在為那段黑金歲月 不捨的流眼淚嗎??.....(>﹏<)  自由書寫第1687回分享~

2023年10月11日
公開
192

展開『意識寶座』爭奪戰~

  今天心理課剛開始不久 發生了有感地震 有同學出聲喊:「老師,救我!」 老師聞聲已站起 步伐從容、表情淡定走向同學位置 邊回答著:「沒問題!」 邊伸手讓同學抓握住.....(。✪‿✪。) 同學表情仍有點驚慌: 「我很怕地震....」 老師慈愛笑回:「我知道....」 我不清楚老師是真的知道同學很怕地震 或者只是一句安撫她的話 但,一聽同學出聲 老師便沒任何猶豫的起身 除了讓我感動外,也有些羞愧 如果是我.... 應該不會這麼反射性的無條件信任 而是會再做確認...才會行動 雖然這只是教室裡小小的一幕 卻帶給我很深的觸動 老師的溫暖和慈悲 是這麼自然的流露而出 愛及支持給的即時,卻不張揚 穩穩地傳達出安定人心的力量 我告訴自己~ 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呢!! (..◕‿◕..)♥ 老師一開始 照例邀請大家分享練習的心得或提問 有同學問: 「是要從生活中反覆發生的問題著手?    還是從當下事件開始練習為好呢??...」 老師建議從小事開始做練習 可以從中慢慢發覺到 每個事件中 彼此之間有哪些關連性 並且從注意刺激情境與反應之間的狀態 去確認是生理還是心理因素 造成行為或身體上的不適 有部份原因是生理因素造成心理現象 例如:懷孕時沒有安全感便是 通常不適狀況會在生產後 不安全感便跟著消失~~(. ❛ ᴗ ❛.) 老師也一直強調 每個人步調不同 大家只要依照自己的 隨順自然地進入IFS即可 同學間不需比較 要尊重自己的模式和進度!! 今天課程來到第五章 介紹『混合的保護者』 書本以『意識寶座』的概念來解釋: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決定個性、選擇     感受和看法的地方     我們稱之為『意識寶座』     坐在這個寶座上的可能是【自我】     也可能是某個part(部分)     它掌管著我們當下的心智狀態     坐在這個寶座上的     無論是某個part還是【自我】     都會決定我們的感受、意向     我們對他人的看法與他們相處的方式     我們所做的選擇、以及採取的行動。★ 這一段的解說 我心中浮現出的例子是~ 每當我和媽媽在言談間有了異見時 我的『意識寶座』便會最先被【憤怒】佔位 它站在寶座上指著媽媽吼: 「拜託!妳每次都這樣!!...    為什麼總是認為人家都對妳有所圖呢!?」 或者 「妳根本就不瞭解,也不知道    我從學習中得到的感受及收獲    就指責我學的是"邪魔歪道"    是浪費錢呢!?...」(╬ ̄皿 ̄) 慢慢地.... 我的【自我】中的【慈悲同理心】 會再次奪回"寶座" 我又會在心裡升起~ 「唉!!..我們比媽媽的年代幸福    那時候的他們沒有管道去學習安頓身心靈的方法    她自然不懂,自然有所懷疑,不能怪她....」 「病痛會暫時淹没人的理智    無法客觀、平靜    給她時間慢慢去    覺察及觀察自己的狀況再說....」(ˇˍˇ) 老師繼續順著課文往下讀 ★ 所謂『混合保護者』並不是黑白分明的現象     而是有各種不同的程度。某個part可能只是     略微和你混合,在【部分混合】的狀況下,    【自我】和part共同坐在『意識寶座』上    兩者都會影響你對待他人的方式。★ 老師說此時, 我們必須先將"黏"在一起的兩者分開 步驟是得先安撫part, 允許、感謝或承認它的"貢獻" 再慢慢將它與【自我】拉開一點距離 好能讓我們有機會去看清楚或探索它 如果能讓【自我】當家 坐在『意識寶座』上更久的時間 這樣的組合能夠產生很大的療效 當我們請part與【自我】稍微分離 並不是請它走開或排斥它 只是保持一個足夠的空間 請它不要用情緒將你淹没 你只是想請它保持一點距離 並不是要它放棄自己想法或改變它 你只是想認識它,和它建立好關係 你知道它是在保護你 免於採取危險或愚蠢的行為 你保證不會做出任何它擔心的事~~(◕‿◕✿)♡ 老師說, 最讓我們不舒服的情緒是恐懼和孤單 當一個人陷入被拋棄的情境時 便會有這兩種感受反應 所以在分離混合的part時要注意 先安撫它,給它安全感.... 老師這一段說明讓我想到男孩 或許,他喜歡與我靠近 從懷疑我到信任我 從傷害自己到學會照顧我 就是因為『安全感』吧!!ღ(。✿‿✿。)ღ 最後,老師下的註解是~ 愛我們每個負面parts 它一定有一個很值得我們去了解它的面向 有正面的功能在 我們要鬆開某些傳統的信念 打開思維, 破除限制性的思考模式 這讓我想到這次<愛呀!讀書會> 共讀的書名:《我可能錯了》~~(。◕‿◕。) 下課後,老師還傳了一則TED影片: 《成癮的力量》做為補充說明 演講者是一位醫師 他許多言論真的有幫助到我 轉化不同方向去看待事件 以下節錄幾句重點分享~ ★ 如果你想理解成癮,你該注意的不是成癮的壞處,     你該注意的是成癮的好處,也就是這些人從成癮     中得到什麼好處? ★ 成癮能讓他們減輕痛苦,他們從中得到平靜與支     配感,還有冷靜,但,這些都是非常短暫的。 ★ 重點不是「為什麼會成癮??」     重點是「為什麼會痛??」    成癮的定義: 「一個能讓你短暫鬆一口氣,獲得一時滿足的行為。 」 原來,想要一個人改變 除了必須同理他之外 還需要去瞭解他做了那個負面行為 他得到了什麼【好處】 才能更貼切他的痛點和他的心 與他的生命有所連結後 才能發自真心的去愛和關懷他 一個人願意改變 是因為他感受到~愛!(..◕‿◕..)♥ 補充一下 今天課程結束前45分鐘時 老師又請大家照上次的分組 一起做『混合保護者』的練習 我因為夥伴有事請假 便和另兩位同學合作 新鮮的組合總能有不同的看見(發現) 兩位夥伴 一位曾經是職業婦女 一位則是家庭主婦 不過,我卻在兩人身上發現 她們都把生活重心放在外境(人)身上 而缺乏覺察及關注自己的練習 所以她們說每次在做練習時 會不知如何整合及表達 也不擅長自我對話.....(・_・ヾ) 我先是肯定她們明知自己不擅自我探索 卻還是鼓起勇氣來參加課程 這是很棒的開始 也是珍貴的緣份!! 我把自己在親子溝通及輔導志工上 運用最多、成效最好的 【自我】(8Cs)中的2Cs~ 【好奇心】和【同理慈悲】與她們分享 這四堂課下來 不但感覺和【自我】連結更深了 同時和同學們的情感也更貼近了不少呢!!(๑‾ ꇴ ‾๑) 自由書寫第1685回分享~

2023年10月09日
公開
189

當自己の媽媽~

  昨天大家又約好了一起回娘家吃飯 我特意請老公早些出發 想著可以當老媽的助手,幫幫忙.... 然後,在話題聊到 我前幾天PO在家族群組裡 夢到老爸及抽到相應牌卡的事時 老媽又帶著評判及指責的語態唸我~ (我感受到的是如此....) 不知何時又去學什麼牌卡課 妳啊....做那個夢是在點事情啦!! 妳爸叫妳回去重修高中課程 就是指妳現在都在亂學些有的沒的 在指示妳不要再去亂上課了啦!!....<( ̄ ﹌  ̄)@m 我一聽,又冒出了刺 語態有些不耐的 請老媽不用再說了 我自己做什麼、感受到什麼 我自己知道 她不用找藉口亂扣我帽子 也不用拿老爸出來"治"我.... 在晚上回程的車上 我閉著眼回想下午的情景 心很酸.... 眼淚也開始很慢、很慢的 一點點沁出眼角 沿著臉頰... 很慢、很慢的滑落..... 我默默的擦了又擦 它還是慢慢地...繼續流淌而下...(ಥ_ಥ) 我知道,這是一個『登山口』 便學著老師和同學 在課堂上的示範及解說 開始探索自己~~ 「為什麼哭呢??...」 不知道原因 只是覺得心口酸酸的 有一種悲憫自己的感情 眼淚像融化的冰淇淋 不由自主的.....一直湧出來....o(〒﹏〒)o 「為什麼每一次媽媽的話    都會讓我無法冷靜,忍不住開口反駁    情緒也會激動呢??...」 我回想起了多年前 曾有過一個念頭是~ 我之所以會害怕 從人潮眾多的夾道中間走過 會覺得所有人目光好像都聚在我身上 讓我退縮、肢體僵硬 是因為媽媽在臨盆時 一直喊著痛並吼叫:「我不要生了!!」 於是,baby的我就卡在"路口"(產道口) 不知道究竟要"聽話"的退後? 還是要若無其事繼續向前進??.... (老媽說生我折"疼"了三天三夜...(>﹏<)  雖然之前與老媽核對過 遭到她否認 但,這樣的念頭 肯定是被我關在"地下室"一角 我面對人行道或是人潮多的地方 偶爾仍舊會出現『機器人』的情況.... 我也不確定自己這個想法從何而來及真實性 也不是懷疑老媽的話 我想到.... 在心理課時老師曾說~ 重要的不是真相究竟是什麼 也不必探究因果 哪個 part 浮現出來 就去處理、傾聽它就好 看見它並允許它~用愛!!(..◕‿◕..)♥ 回到家後 我坐在桌前閉眼靜心 深處有個答案浮了出來~ 我想證明自己值得被生下來 沒讓媽媽後悔及失望 媽媽用擔心的方式來愛我 會讓我覺得自己做不到、不夠好 不值得被信任.... 所以,當她【批判】及【指責】我時 心裡會難過、會氣憤、會想反抗及辯解 媽媽在我的心中是很巨大的形象 很令人放心想要依靠... 我朝著自己想要擁有的媽媽形象 去形塑我自己為人母的角色 希望當孩子的朋友 給他們最大的支持 無條件的去愛他們 不將他們互相比較 允許、尊重他們成為他們想成為的樣子 我,可以當自己的『媽媽』嗎??...(ˇˍˇ) 我問自己: 「怎麼做可以感到舒服些??...」 「媽媽的抱抱....」 我此時突然有了個想法~ 一直以來,我以為自己不喜歡、不習慣擁抱 現在突然發現 我是不是不敢?!... 怕提出要求會被媽媽拒絕 所以不敢討抱??.... 此時,我的內心因探索情緒有了波動 頭脹脹的 胸口又酸、又悶 眼淚還是止不住 靜靜地...慢慢地流淌..... 我試著用宏生教的方式 把雙手放肚臍上 特意將意念向下引導 我發現這麼做 會讓我靜心、舒緩不適及頭腦放鬆~~ (*˘︶˘*) 此時想起前幾天 夢見和爸爸擁抱 難怪當時那幸福及開心的感受久久難忘.... 今早運動時,有個念頭想~ 我就是光、是愛、我是假的 我來這趟旅程是為了找回『真我』 我那麼渴望『媽媽的愛』 媽媽的形象在我心中如此巨大 令人有安全感 我只要把自己活成 自己想要的、期待的『媽媽』的模樣就好了 既然我的本質是全知全能、是完美的 而外境都是假的 我又何必【外求】 只要找回『真我』不就OK了嗎!?...(。✪‿✪。) 神奇的事有兩件~ 其一, 朋友有事無法參與心理課 央我將小木頭人還給老師 接下時,我沒多想 昨晚領悟到『媽媽』 在我心中原來是巨大的形象 竟和同學託拿的小木頭人形象一致.... 其二, 今早運動前抽到的卡 也為昨晚及今早的自我探索 做了絕佳的詮釋及提醒~ ★ 當我們和某人之間有問題,     要明白:     那只是我們對某些浮現記憶的反應而已     要明白:     跟我們有衝突的不是這個【人】     而是【共有的記憶】     如果我們不認為那是問題     如果我們不認為誰對誰錯     也就沒有所謂的寬恕與放下 ★ 自由書寫第1684回分享~

2023年10月06日
公開
169

搭乘十二寮時光列車~

  今天第二堂<公民記者>課 就迎來了戶外參訪的行程 像國小要遠足一樣 心情特別輕鬆愉快~~╭(′▽`)╭(′▽`)╯ 為了支援共乘,朋友開了車 還特別到車站接我和另一位朋友 沒想到上車後.... 朋友說,班長在群組裡詢問 徵求能在車站載老師一程的同學 哈~於是, 我們就拾獲野生老師一枚啦!!(๑´ㅂ`๑) 我本來就沒在怕老師的 沒想到,有了今早同"車"的經驗後 越是覺得老師實在是太可愛了 除了直率、見解及視野獨到 富正義感、親切之外 還多了一項~迷糊的特質 讓人跟他相處起來 完全沒有壓迫感~~(。◠‿◠。) 今天上午的課程 老師針對下午外拍行程 先紙上談兵教導大家~ 取景拍攝技巧(原則)的運用 在景物拍攝上,大致分為~ 遠景、中景、近景及特寫四種 拍照指標則有六項~ 1.層次感(景深):    包含遠中近的view 2.構圖:    使用九宮格技巧可聚焦主題    及"引導線"技巧可將焦點延伸到主題 3.美學(一個人的素養):    此為內涵層次,老師說是最難教的元素之一 4.平衡(比例平均) 5.詮釋(表達主題)    是最難教的元素之二 6.自然呈現 拍攝張數:不限,各角度可多加嘗試 亦可以動態錄影方式...等 講解拍照原則時 老師都有搭配PPT裡自己拍的相片 為大家做"視"範之外 還要我們現學現賣的到室外拍一組 在同一個 view 裡分別有遠中近特 四種景深的相片上傳到群組 他一樣一張張的評點與指導~~(。✪‿✪。)   其實,老師的評點通常都很直接~  「妳拍這是什麼東西呀??...     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硬梆梆的,沒有生氣....」 可是,我聽了 卻不會有受傷,沒做好的感覺 而是會想著~ 好,下一次我要怎麼拍 並注意哪些地方... 個人覺得非常受用!!(๑‾ ꇴ ‾๑) 中午,大家一起訂便當 一塊兒在教室用餐 班長、活動、總務...各股長間各司其職 為大家安排食、行上的所有相關事項 包括事先的行程規劃、安排、文書公佈 以及協調車輛、安排座位 訂定出訪油資補助...等工作 能成為班裡的一份子 很幸運&幸福呢!!v( ̄︶ ̄)y 今天我們要外訪的地點是~ 新竹縣峨嵋鄉的十二寮 活動股長也製作精彩詳盡的PPT 讓大家對十二寮的自然風光 及風土人情先睹為快 有了概略的瞭解後 到了現場還有在地人 也是十二寮商圈理事長的徐志仁先生 為大家做詳盡的介紹!! 褪色的鄉土、沒落的光景 有從尖端科技退下的優秀人才 志願返鄉改造、奉獻 並號召更多年輕人一起投入經營 結合藝術家,用環保素材創作 充滿童趣及新意的作品; 策劃運用AR概念 串起一則則在地動人的故事 以時光列車為發想 將十二寮歷史風華做呈現及介紹; 還有應用AI智慧科技結合生活 創造智慧型的商圈發展~~(..◕‿◕..)♥   此外,幾年前的~ 物盡其用、物物交換的『免費商店』 及安頓、照護獨居長者的『共食廚房』 都曾引起社會熱烈迴響.... 我還看見貓貓救助站告示牌 及它的活體"麻豆" 一隻酷胖橘哥, 一隻"塞乃"虎斑弟~~٩(♡ε♡ )۶ 繞著峨嵋湖畔小走一圈下來 雖然上演"濕"身秀 但是也收獲許多好風景 以及動人的故事 果然體驗到理事長所言~ 十二寮最動人的不是風景,是人情!!ღ(。✿‿✿。)ღ   回程時,還有同學熱心的 幫忙詢問及確認公車站牌位置 以及協助接駁到候車處 金醬烏告甘心捏~~♡ヾ(●´▽`●) 帶著疲累的身體及愉悅的心情 平安、快速、安全的回到家後 我也沒閒著 有乖乖用功的依照老師交待 按時完成作業上交了 <公民記者>參訪處女秀,成功!!\(^o^)/ 自由書寫第1679回分享~

2023年10月04日
公開
84

我のIFS之旅~

  今天上社大心理課之前 有認真完成老師上週交待 書寫『登山口』的作業 我挑了一直以來非常困擾我的問題 想要面對及處理它.... 上課時,我才發現自己會錯意了 不只要完成練習 老師希望我們能讀完第三章 才能更瞭解IFS的工作步驟 也才能在課堂上做演練 於是,老師帶著大家唸誦 及解釋了幾段重要的課文內容 我大致記錄下幾個重點~~ ★ 『保護者』的工作便是讓你免於痛苦。它們非常      認真地從事這項工作,因為它們相信你的福祉     (或許包括你的存活)都取決於它們的努力。      為了療癒並改變自己的心智,你必須去擷取並      療癒隱藏在『保護者』後面的『流放者』。(p.69) ★ 所謂『登山口』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某個經驗或難     題,如果由它入手,就可以發現值得關注的部份,     這個『登山口』可能是一個讓你產生反應的人物     或情境、你的情緒或身體上的感受、某種行為模     式或思想、一場夢或任何讓你覺得可能值得探索     的部分。我們之所以稱它為『登山口』,是因為     它就像一條小路的起點,只要順著這條小路走,     或許就可以通往療癒的目標。(p.71) ★ 遇到『登山口』時,如何辨識你被啟動的部分:     1. 感受。2. 身體的覺受。3. 想法。4. 行為。     5. 欲望(p.73) ★ 開始療程的三種方式:     1. 心裡想著某一個特定的部分     2. 從一個『登山口』著手     3. 從當下的體驗著手 我在分組和同學做演練時 選的是第二條從『登山口』入手 在我的例子中 『登山口』指的是我在~ 【眾目睽睽情境下,會退縮、會肢體僵硬】情境 而『保護者』便是【機器人】 也就是讓我肢體變僵硬的狀況 我要做的便是找到『流放者』 那個被『保護者』護著的 躲在【地下室】的parts(部分)~~(..◕‿◕..)♥ 老師在進行演練前 也教導了幾項注意原則~ 1. 讓自己保持在『自我』(8Cs)狀態     並增強他尋找能讓自己平靜的技巧。 2. 當我們處於『管理者』時     會以為已在『自我』狀態     演練時,不管內在跑出什麼     先跟它說Hi(打招呼)     並提醒自己回到『自我』。 3. 區分『管理者』和『救火員』的分別    在於出現的行為是否為:    常態、經常性=>『管理者』    受到刺激才會出現制止=>『救火員』。 4. 正在進行自我療癒的人稱為『探索者』     在一旁聆聽並且偶爾從旁協助的人稱為『傾聽者』     老師強調『傾聽者』是要練習處在『自我』(8Cs)     只要當個沈默的傾聽者就好     由『探索者』決定深度。     『傾聽者』亦可以做回饋~     可以談自己的看見     或提問不清楚的部份     不需要給建議及解決的方法。 老師也請大家再重讀IFS的16項原則 且一再強調【沒有不好的你(parts)】 接納及允許在演練時跑出來的parts 值得一提的是 下午,我也才讀到一句很棒、很喜歡的話: 『助人者是對話的專家,不是給答案的專家』 正好和老師為『傾聽者』下的守則一樣呢!!(。✪‿✪。) 當我跟夥伴敍述完我的狀況時 她以一位旁觀的『傾聽者』角度 給了我一些不同省思方向的回饋~ 妳自己覺得動作沒以前流暢、正常 但,別人是不是也如此認為呢? 在妳調適自己的過程中 妳是理智清楚的 且動作表現也沒有自己想像差 是自己放大了那個parts 理智上明白,但情感(感受)過不去 一路做了很多努力 對自己感到擔心 不知是否和以前一樣具有能力.... 不批判自己~這一點妳做得很好 狀況雖仍是起起伏伏 但,進步是漸揚式的 並不是直線(在原地踏步) 給自己時間和空間及彈性 只有孩子才需要以被肯定的方式來求生存 妳已經長大了......♡ヾ(●´▽`●) 在我自己和夥伴的演練中 我們都覺得像在敍述一個別人的故事般 情緒沒多大的起伏 是後來在老師鍥而不捨 再次邀請練習得很有效果 幾乎和書中給的例子一樣的同學 坐到台前仔細、詳盡的分享 她實作的IFS的步驟 慢慢地.... 我好像找到了毛線球的線頭一樣 有了一點頭緒~~ (*˘︶˘*) 最後的提問時間 我問老師~ 擔任『傾聽者』的角色時 到底是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以示尊重、專注?? 還是要振筆疾書做下記錄呢?? 老師答 : 這要問『探索者』的需要 沒有一定要如何做才對 我說自己都怕記憶差,會給忘了 所以都不時會埋頭疾書 很怕自己遺漏了什麼 沒辦法"幫助"到對方...... (瞧~~不自覺地...我便犯了傾聽的大忌了...^^") 老師聽了,笑著回我~ 其實『探索者』很多時候 並不在意『傾聽者』是否聽懂 只是想說(發洩)而已 妳想要解決(幫助)別人的想法(意圖) 就是另一個parts 哇~~老師這段話有觸動到我 讓我靜靜想一想.... 自由書寫第1680回分享~

2023年09月27日
公開
103

進入自我療癒の"登山口"

  這禮拜的課程 先延續上週還沒讀完的書中案例 由"原班人馬"為大家"獻聲" 繼續完成~~(。◠‿◠。) 雖然說得是書中故事 可是,卻也隱約的 與我自己的現實生活 在某部份...有了呼應和連結 就像是盒子內的物品是相同的 只是使用了不同的包裝紙而已.... 對了,這次的扮演中 除了書中兩位主角之外 老師也加入當旁白的角色 為兩個主角的對話 居中再做統整及解說 讓我們在閱讀及聆聽時 可以更連貫與融入~~(。✪‿✪。) 我同時也記錄下幾段老師的金句~ ★ 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     別人只是具有影響力。★ 我完全認同老師這句話 時常在親友們給的回饋中 也是如此回覆~ 我只是提供了建議(方法)而已 最該感謝的是 願意接受並付諸行動去改變的你自己~~(*˘︶˘*) ★ 相信諒解的力量。★  在案例中 所有的抗拒和負面的【parts】(部份) 都是在接收到被允許存在的狀況下 而有所鬆動及敞開 被諒解是一股很強大、溫暖的力量!!ღ(。✿‿✿。)ღ ★ 有時候,對被傷害的人釋出同理、傾聽     但還是無法得到對方諒解     有時候是因為對方內心的創傷未受到梳理。★  明白自己內在的狀況及自我對話 真的很重要及必要 這是需要在生活中多做覺察及練習的~~(. ❛ ᴗ ❛.) ★ 有緣的就是好法門。★  我太愛老師這句話了 在身心靈課程方面,一路走來 我也接觸及學習了許多不同的方式 但,我不會以『比較』或計算CP值 來衡量哪個方式是最好、最有效的 就像那句『手指月亮』的比喻一樣 真理(月亮)只有一個 而指著它的手有很多 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 只不過是方法或使用的理論不同而已 我不會覺得自己一直在學習新的方式 是喜新厭舊或抹殺之前的學習 而是抱著~~ 我學習越多的方式 那麼在面對不同的有需要的人 我就可以用他們偏好的方式去協助 懂得越多,工具(技能)就越多~~♡ヾ(●´▽`●) ★ 【同理】本身就有催眠的效果。★  很有趣的一句話 因為同理.... 好像可以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 和他的感受有所連結 容易感受到對方的感受 並試著表達出來... 表面上覺得是對方順我的意 但,其實是我們接通了對方的心 主控權還是在對方手中的~~( ̄▽ ̄)~* ★ 記得主觀經驗不需探究因果及真相     那不是重點。     不過是,哪個parts浮現出來而已     就處理它、傾聽它就好,     就是看見它並允許它=>用愛!! ★ 讓我驚訝的是 老師突然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知道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戲而已嗎??     我們都只是戲裡的"演員"...」 讓我震驚的不是話的內容 因為我也有這樣的想法 而是這樣的話 竟然是出自一位專業的諮商師口中 在我自己的觀點中 醫學人士都是講究實驗、理論 重數據及理性的.... 卻從這樣角色的人口中 聽見這麼空性的論點 我覺得很妙, 卻也有被共振到~~‎(✿◠‿◠) 老師說,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一個 與生俱來的特質(parts) 讓我們多觀察及接觸小寶寶 也回想自己小時候至今 有哪一項特質是一直都在的.... 我很快就有答案~同理心! 這就是我天生的特質 也是我的【天份】~~v( ̄︶ ̄)y  最後,老師派了一項作業 請我們做課本裡~ 『在登山口辨識那個部份』的練習 依據練習本上的提問 並參考上面的範例 開始進入IFS自我療癒 的自我療程當中~~(..◕‿◕..)♥ 自由書寫第1678回分享~     

2023年09月22日
公開
41

<公民記者>開麥拉~

  今天是竹松社大<公民記者>開學日 和朋友相約新竹車站 打算一起搭公車前往 候車時, 看見老師悠哉的騎著ubike 我還特地揮手和他打招呼 換來他一臉的驚詫~~(๑´ㅂ`๑) 公車等了一段時間 再加上下車後有些小迷路 硬是將早到的時間拖成了遲到..... 同學們十多人圍成U型上課 有一種在輕鬆自在中 彼此仍有著連結的親密感 老師上課的態度 和帶體驗班時的風格相同 詼諧、親和、直接... 課程上多了一些對於公民記者 較多知識面的解說及補充 也對未來一學期的課程規劃 向大家做了約略的介紹 還幫忙協助同學們分組互拍 及做簡單採訪及編寫短篇文章互介~~(..◕‿◕..)♥ 老師堅持分組的原則 要是彼此不認識才行 我發現自己在這方面 雖然初聞心中會有些小尷尬 可,一旦上場後 所有的應對好像也變得自然 也可能是我人"正" 吸引的也同樣是 正能量好相處的夥伴吧!! 其實,也可以說 我們這整個班,包括老師 都是"正"哥、"正"姐呢!! 因為我有參加過體驗班的緣故 當老師讓我們練習拍半身及大頭照時 我和夥伴都可以順利的過關 特別有成就感與開心~~(✿◠‿◠) 下午的重點活動 是兩兩分組互相拍照、採訪 再寫下210個字左右的介紹文 這時候,我依恃著"過來人"的優勢 與夥伴建議了一個投機取巧的方法~ 為了能多爭取一些時間做統整 我們直接拿群組裡之前寫的自介來做參考 免去互相訪問的情節 直接作文字的整理 及選、拍合適的相片.... 千算萬算沒算準的是 最後,老師宣布發表的方式是~ 兩人雙雙站到台前 依序互相口述介紹對方 而且,老師還一個個將 大家互介的畫面錄影下來 分享到群組裡 老師讚班上同學 都很有當公民記者的潛力 發表的內容及時間的控制都掌握得很好 全數在一分鐘之內完成~~(๑‾ ꇴ ‾๑) 對了,忘了說 當我們忙著將編寫的文字 上傳到群組裡的記事簿時 老師也沒閒著 一篇篇文章仔細的閱讀 然後,立即提出要修改的地方 要求我們當場修正 真別說.... 經過老師的提點 我發現,平時的心情隨記 和公民記者的"新聞稿" 還是有些微的差別的.....(。✪‿✪。) 公民記者的文章強調前因後果 以及時間的具體表述 好比,不能寫『去年』 而是要明確寫出『2022年』 因為要考慮到讀者看到報導的時間不一定 所以必須詳細註明時間.... 我覺得光今天第一堂課 收獲就不少了呢!!(*˘︶˘*) 放學和朋友一起走時 我也好奇問了她上課感想 她說,剛開始 有一點點被老師"嚇到" 因為他在指導手機功能時 速度快、語態有些急趕 而她還一頭霧水 不知從何下手..... 所幸,有熱心的同學協助 手把手的指導 她終於跟上節奏和進度 後來, 老師一個個在群組裡 針對每個人的相片作品做技術指導 以及拍攝角度的講解 讓她收獲非常豐富 對基本的拍照技巧有了概念 這是她一直很想學習 卻在之前上的課程裡沒有學習到的 她說, 很開心自己報名了 也感謝我的推介~~ღ(。✿‿✿。)ღ 自由書寫第1673回分享~

2023年09月20日
公開
100

學習~擁抱所有我的內在特質

  今天是苗栗社大《擁抱所有我的內在特質》開課日 這是朋友推介的 直覺喜歡,加上時間許可 沒多想的....就報名了 課前可以說沒有期待 也可以說有信心 我相信,與每一個課程及老師相遇 都是彼此靈魂的呼喚與吸引造就的 我就是放心& 盡情地投入與跟隨就好 果不其然 課堂上老師的許多話 都有觸動到我的心並引發共鳴~~(。✪‿✪。) 老師簡單且隨機的抽點了幾位同學 分享報名課程的心路歷程 有年輕帥氣的律師說 為了解決在工作上遇到的~ 『人的問題』而前來學習; 也有同學是擔任過線上"張老師"的工作 期望在課程中有更好的看見與學習 可以運用在實質的助人上; 也有同學是老師的"鐵粉" 欣賞並信任她引領的方式 本是前來旁聽的 最後仍抵擋不住老師親和的魅力 歡喜加入成為正式學員~~♡ヾ(●´▽`●) 我是第一次上老師的課 如同老師所言 她是個很不一樣的心理諮商師 有些觀點分享 打破了我對這個職業的看法.... 讓我佩服的是~ 老師非常有耐心且細心 會體貼的詢問大家 對於她談話內容或是課本有否跟上? 是否清楚、明白了??.... 只要有一個聲音或表情反應出迷惘、不解 她會用工作上處理過的實際案例 來為大家做進一步的說明 深入淺出的內容 很容易就能理解~~(..◕‿◕..)♥ 以下,我就將課堂上 令我有所觸動的內容略做記錄~ ★ 【所有人際關係都是內在的投射】      拿手電筒照自己內在的"小房子"      看一看被放到"地下室"的那個自己.... 這有呼應到最近我和媽媽的關係 為什麼我會對她某些言行 有那麼大的反應呢?? 我知道有問題的不是媽媽 她不過只是我內在【投射】 是我必須去關照及傾聽 那個住在"地下室"的自己 看看...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ˇˍˇ) ★ 內在家庭系統(IFS)的核心自我有8Cs     分別是~勇氣、自信、平靜、清晰、好奇心     同理慈悲心、創造力、有連結....等 老師說, 要常對自己帶著"好奇心" 是發生了什麼才讓我會有這種行為? (會這麼做?) 避免用指責、批判的姿態來自我對待 常被人用不當的方式關心、同情時 會視之為麻煩,想避開而得到清靜 我們都要練習適當的表達自己~~(. ❛ ᴗ ❛.) ★ 要接住的不是【行為】     而是內在(感受)=>挖冰山     學會內在協調就能做好外在協調     (包括協調他人)     行為面都是策略     瞭解自己後,會有覺知     才知道怎麼有彈性的去運用(知識、方法) ★ 在IFS系統中,每個人身上不同的性格特質     彼此間都是『家人』的關係     分為『自我』(Self)與『部份』(Parts)  『自我』即為真我,具備前述8Cs 特質     至於『部份』,為了讓生命生存下去     會產生『保衛者』     這個『部份』又會分出兩種不同的角色~     其一為【一視同仁】的『管理員』     這包括:照顧、控制、努力、批判     分析思考、計劃、完美主義....等特質;     另一則為『救火員』     包括:性愛、解離、暴怒、成癮行為     自殺、自殘、攻擊、暴飲暴食...等特質)     另外,也會有脆弱的『部份』(地下室的自己)   亦稱『被放逐(流放)者』     指:無價值、孤獨、恐懼、害怕、痛苦     羞愧、悲傷、完美主義...等特質 最後,老師邀請兩位同學"獻聲" 帶領大家一起邊讀邊分析課本中的例子 因時間關係來不及讀完 但,老師請大家幫挑選的小木頭人 依自己的狀態或困擾,為其命名 並裝放到小束口袋裡 可以隨身攜帶著..... 從書本中的例子到老師給的練習 我隱隱感到一絲期待與興奮 感覺那個待在"地下室"的自己 似乎有"重見天日"的希望囉!! (*˘︶˘*) 自由書寫第1670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