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oremi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游泳讓寶貝更健康

2008年07月03日
公開
13

•bobo小天才 2008/06/27 炎炎夏日即將到來,若你擔心孩子年紀尚小,不適合游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培養水性、學習游泳都是年紀愈小效果愈好,即使不會行走的bobo,也能充分伸展肢體,達到運動的效果,親愛的爹地媽咪,今夏和寶貝們一起游泳去吧! 【撰文�伍偉婷;諮詢�鷹萬游泳學校集團總經理 黃正昌】 夏天一到,不論是海灘或是游泳池畔,處處可見到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情景。不過學齡前的兒童往往只在岸邊踢踢水,或是套個游泳圈「戲水」,鮮少看到「小小泳士」,鷹萬游泳學校集團總經理黃正昌表示,戲水是沒有目的的玩水,和游泳最大的不同便是,「會游泳的人能較安全的戲水,戲水者卻無法游泳」。雖然戲水充滿樂趣,卻缺乏自救的技能,黃正昌認為,應該讓幼兒從小學會自救的技能,也才能藉由純熟的技巧在水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熟悉水性為主要目標 常在戲水意外新聞中聽到「因不諳水性而溺斃」,究竟什麼是「水性」?黃正昌表示,水性就是掌控水的感覺及能力,能夠在水中隨心所欲的控制身體就是熟悉水性,相反地,就是不諳水性,因此,怕水的人、不會自救、游泳的人,都可稱為「不諳水性」。 而在嬰幼兒時期,最重要的是讓bobo具有水感,可在水裡控制自己的身體而不感到害怕,也讓尚未具有行為能力的他們在水中獲得舒展,達到運動的效果,然後再朝水中自救的學習目標邁進,而不是要bobo快速的學會各種泳式。 從水中伸展到悶氣 游泳除了是運動,也是自救的技巧之一,在美國、日本,游泳更是每位幼兒的必修課,黃正昌表示,從6個月開始,就可讓bobo練習游泳、熟悉水性,雖然6個月大的孩子還未有行為能力,但在水中藉由父母的陪伴,能讓他在水中自在的揮舞四肢。 嬰幼兒學游泳的目標不是要學會自由式、蛙式、仰式等,應該是讓他熟悉水性,以不怕水為首要目的。對還不會走的bobo,可以由家長抱著,讓他能在水中揮舞雙手、踢動雙腳;會走的bobo則由家長在一旁保護,讓他練習在水中的平台走路,進而讓雙腳懸空。 當孩子熟悉在水中活動的感覺後,可讓他們戴上手臂圈,練習在水中漂浮,一開始需先由家長扶著,再視孩子的表現放手,再來才是學習悶氣。黃正昌說,最重要的觀念是讓他們知道「在水中就是要悶氣」,一開始,會先從bobo頭上淋點水,並要bobo模仿張開嘴巴的動作,他表示,把嘴巴張開後,鼻腔會很自然的停止呼吸,可藉此讓bobo先學會閉氣。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會利用許多小技巧來吸引小朋友下水,像是要讓小朋友練習在水中憋氣,就會把他們喜歡的玩具用石頭壓在水底下,如此一來,他們只記得要找玩具,而忘了憋氣的恐懼感,多練習幾次,無形中就學會這個技巧! 嬰兒6個月大後即可學游泳 黃正昌表示,愈小的孩子愈不懂得害怕,只要家長在一旁為他建立信心,幼兒往往能在水中如魚得水,因此,年紀愈小學,效果愈好。但仍建議在嬰兒6個月大後,因6個月大前仍為新生兒階段,許多生理情況還未穩定,不建議進行較長時間水上活動,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 另外,黃正昌依據教學經驗表示,bobo到了2歲左右,可能會出現抗拒的反應,這是自我中心的發酵,父母親只要堅持並且給予鼓勵,bobo就可繼續學游泳,他說,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想撒撒嬌、耍一下脾氣,並不是真的討厭水或是怕水,家長只要在一旁給個愛的鼓勵,多可繼續練習。 幼兒學游泳的5大好處 在水中活動,可藉由浮力當個快活的水中蛟龍,對尚未有良好行動能力的嬰幼兒來說,也是如此,即便bobo還不會走,在水裡還是能自在的揮動四肢,進而達到肢體運動的機會,整體而言,游泳對bobo有5大好處: 1.促進感覺統合 嬰幼兒的四肢在水中可獲得充分的伸展,且頸部會自然的向上抬,可刺激前庭與大腦發展,是嬰幼兒訓練感覺統合的最佳時機,更有助於肢體的協調性發展。 2.按摩身體 水流可按摩嬰幼兒的肌肉,在活動中,肌肉受到按摩,避免傷害且能刺激其生長發育。 3.增強心肺功能 嬰幼兒的心肺功能有限,下水後人的心肺功能更再減少10%,此時,心跳會加快,氧氣消耗也會變快,在有限的心肺功能條件下,嬰幼兒的身體會自行調整對應,以適應在水中的呼吸,長久下來,將有較佳的心肺功能。 4.增進親子感情 嬰幼兒學習游泳一定要有家長的陪伴,而使親子多了互動的時光,黃正昌更表示,孩子在水中的不安全感會提升,此時,最信任的爹地媽咪若在一旁給予鼓勵,可協助親子建立親密的關係。 5.充分活動 俗諺說「七坐八爬」,而學會走路更要等到1歲後,要讓bobo真正的運動得至少等到1歲且走得穩之後,但水具有浮力,一切動作會因為重量減輕而變得簡單,不需要有爬或走的能力,就能讓bobo在水中自在的揮動四肢,達到伸展運動的功效。此外,經由充分活動後,會攝取較多營養,睡眠品質也較佳,就能促進發育成長。黃正昌表示,過去即有1名過重的幼兒在路上無法進行運動,因為腿部無法承受身體的重量,後來進行游泳減重,利用水的浮力在水中活動達到運動的效果,後來也成功瘦身。 慎選游泳場地與教練 幼兒學游泳好處多多,但家長還是要為孩子慎選游泳池。 乾淨安全最重要 黃正昌表示,乾淨為首要條件,根據政府的安全標準,游泳池的PH值需介於6.5∼8.0,氯含量需介於0.5∼1.0,民眾可至各地衛生局網站查詢,衛生局會固定做檢測並公告。他進一步說明,氯有消毒殺菌的作用,但每個游泳池所採用的氯品質不一,媽咪可用手舀些水來聞,若是氯的味道不濃,即表示氯的品質良好。媽咪還可撥動游泳池的水,一般乾淨的水經由撥動後所產生的氣泡會在12秒內消失,若否,則可能為老舊水質。此外,還須留意游泳池周邊的安全性,岸上的地磚需為止滑地磚,媽咪可在岸上有水時赤腳快走,若大人赤腳快走仍不覺得滑,則表示其地磚的止滑效果良好。 經驗豐富最可靠 游泳教練一定要有專業證照,目前雖無嬰幼兒游泳教練的專業證照,但是選擇有經驗的教練,才能真正了解嬰幼兒的發展階段,並且按照發展階段給予不同的指導。 家長的2項重要任務 人在尚未出生時即處於充滿水的環境,所以,具有閉氣的本能,但在出生後,這樣的本能會漸漸消失,也逐漸習慣於充滿空氣的陸地生活,當碰到水可能有些不習慣,尤其年幼的孩子又還未具有行為能力,此時,來自家長的鼓勵和正向態度,就是其學習動力的來源。 1.協助建立信心 當bobo在水中稍稍感到害怕時,家長一定要給予支持,並且讓他知道有爹地媽咪在,不用害怕,若是bobo做了1個成功的動作,像是悶氣或是跳水,爹地媽咪一定要記得稱讚他。 2.幼兒學游泳急不得 黃正昌提到,嬰幼兒學游泳的成敗關鍵在於家長的態度。許多家長看到孩子有些挫折、怕水的表現後,就決定不再讓孩子碰水;也有些家長認為學東西就是要立竿見影,希望能馬上看到成果,但是嬰幼兒學游泳的重點不是要能學會哪種泳式或游得快,重點是在熟悉水性且獲得運動的效果,並進一步學會自救,提醒家長一定要改變自己的觀念,當孩子稍有挫折或需要鼓勵時,不吝給予支持和信心,bobo才能真正成為水中蛟龍。

轉貼~炎炎夏日.仍有好食欲

2008年07月02日
公開
26

•bobo小天才 2008/06/20 炎炎夏日來臨,悶熱的天氣總讓人食欲低下,但正值成長發育期的幼兒,食量不可少於每日營養攝取量,究竟,爸媽們應該如何提振幼兒食欲呢? 【撰文�曾家鳳;諮詢�臺安醫院營養師 陳曉蒨】 炎炎夏日來臨,家長們可能已經發現孩子的食欲正在悄悄減少,因為夏季溫度升高,孩子大量出汗,身體內的鹽分會隨著汗水流失,而影響胃液分泌不足,導致食欲下降。不過,孩子不似大人少吃點無妨,正值發育期的他們,必須仰賴充足營養,維持生長所需。 提振食欲.從飲食做起 臺安醫院營養師陳曉蒨說,想要改善幼兒食欲不振問題,最直接的方式還是從「飲食」著手,平時多選用可促進食欲的食材,幫助孩子開胃,除此之外,也應該盡量避開過於燥熱的食物,像「油炸」、「辛辣」或「焙炒」類的食物,都不應該提供給幼兒食用。 陳曉蒨表示,以1歲以上幼兒而言,1餐至少要吃1碗主食(澱粉類)才可提供幼兒成長所需,但到了夏天,孩子多會大幅降低食用量,她建議父母,不要過度強迫幼兒進食,以免造成親子關係緊張,更何況若是幼兒心情不好或用餐氣氛不佳,也會導致幼兒食欲不振。萬一孩子食用量不足,可使用少量多餐的方式,以餐與餐之間添加點心(主食類)的方式,加以改善。 食欲up! 究竟應該如何提振幼兒飲食?以下透過解熱、促進食欲等2大面向,讓媽媽們在炎炎夏日中,也可輕鬆帶養小孩,讓孩子吃得健康又強壯。 選對食材.促進食欲 陳曉蒨指出,夏日很容易因為天氣炎熱而導致食欲下降,然而只要善選食材,也可幫助幼兒開胃,以提升食欲,她從「主食類」、「蔬菜類」以及「水果類」等3點說明,教爸媽們如何慎選開胃食材。 1. 主食類:蓮子、山藥、玉米。 她說,當孩子正餐食欲不佳時,無須勉強其進食,可在餐與餐中間適度添加主食類點心,像是「蓮子」、「山藥」,因此兩者皆具有健脾胃的功效,可幫助幼兒增進消化吸收的功效,有效提升食欲。此外,具有開胃功效的「玉米」也是不錯的選擇之一。不過,她也提醒家長,因這些食材皆可提供澱粉(熱量),並不適宜於點心時間大量攝取,建議約可攝取半碗的份量即可,以免影響正餐食欲。 2. 蔬菜類:洛神花、甘草、洋蔥、香菇、敏豆、紅蘿蔔。 陳曉蒨表示,以上的蔬菜不但具有促進食欲的功能,即使大量進食也不用擔心幼兒變胖,還可幫助幼兒排便,但像是洋蔥、紅蘿蔔,氣味較濃,孩子容易排斥,建議父母烹調時,可與其他食材相互混合,以加強適口性。而洋蔥則是愈軟愈甜,家長不妨可多煮一下。她提醒家長,因為敏豆、洋蔥可能造成幼兒脹氣,不建議大量及頻繁食用。 3. 水果類:陳皮、山楂、檸檬、柳丁、酸梅、奇異果、櫻桃。 酸度較高的水果對於開胃有所幫助,不過,也必須提醒家長,水果的糖分較高,不能無限制的供應幼兒,陳曉蒨指出,幼兒一日需攝取2∼3份的水果,1份約60大卡,適量食用並無益處,特以表格方式顯示各水果60大卡的份量,好讓父母準確掌握攝取量。 選對飲品.有效解熱 每到夏天,炙熱的溫度導致人們食欲降低,只是說也奇怪,吃得少了,為何體重還是往上增加呢?因為每到夏天,為了消暑,大家總愛吃冰淇淋或是冰涼飲料,其中所含的盡是糖分,喝多了等於是人體多攝取了額外的糖分,即使沒有食欲吃不多,還是可能發胖。 陳曉蒨表示,夏日想要消暑不見得需要喝冰品,選擇性寒的食材,也可有效達到解熱效果,像是菊花茶、仙草、愛玉、冬瓜茶、冬瓜湯、蘿蔔湯、西瓜(瓜類水果)或椰子水,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需要額外添加冰塊,就能消暑解熱,一旦熱的感受解緩,食欲自然也就上升了! 專家小叮嚀 1. 適當補充蛋白質 食欲不佳常導致幼兒無法攝取足夠蛋白質,對於正值發育期的幼兒而言,將會影響生長曲線,導致生長落後,陳曉蒨建議,若是幼兒的正餐蛋白質攝取量不足,可在點心時間額外補充高蛋白的食品,像是牛奶、奶酪、優格、優酪乳、布丁、豆花、或是乳酪(其鹽分較高,若要食用,應儘可能挑選低鹽分)皆可。 2. 適當補充礦物質 bobo在夏日常常流汗,身體排岀水分的同時,也流失許多礦物質,如鉀、鈉等元素,家長應當多幫幼兒補充水分,她說,可在水中添加檸檬,因其含有鉀和維生素C,也有助促進食欲。另外,也可多飲用運動飲料或是果汁,因為其中的鉀含量較高,陳曉蒨提醒家長,必須將水:市售產品以3:1比例稀釋,以免糖分過高,增加幼兒攝取熱量。

轉貼~寶寶的笑,藏著什麼?

2008年07月01日
公開
19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6/24 寶寶從嘴角牽動,不經意的笑,直到能夠和別人互動,展現社會型的微笑,這樣的過程是學習而來的。爸爸媽媽常用充滿感情的笑來回應寶寶,就能鼓勵他成為愛笑的孩子。 【文�王乃善(學前教育特約撰文)】 不經意的笑,引起爸媽親密回應 2個月大之前,寶寶的笑通常只是身體感官的單純反應;然而,這個很像是笑的行為,卻是引起爸爸媽媽注意、產生正向親密互動最好的方法,能夠使爸媽或照顧者對寶寶有更為熱烈的回應;漸漸地,當寶寶學習控制自己的微笑動作時,他便能與快樂的感受情緒連結起來,「笑」於是成了他的語言之一。他慢慢能夠控制臉部肌肉,主動的對特定的事物報以一笑;尤其,寶寶對人臉有著極大的興趣,當你注視著他、抱他、輕聲哄他的時候,他可是會很享受的,這時,他會尋找你的聲音,會依賴你的撫抱,心情好的時候,會對著你發出咕嚕聲,也會開始手舞足蹈囉。 滿足的笑,表達「我好舒服喔!」 4個月大的寶寶,就已經懂得微笑在人與人互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影響;同時,你也會發現,寶寶正積極的參與這個訊息交換的活動,他會因為看到爸媽的滿足,笑得更開心;他會變成一個愛笑的小傢伙,捉住每一個可以笑的機會;除了表達自己的滿足感,還有一個重要的訊息是:想要引起你對他的注意喔。他會很仔細觀察,自己所發明的不同的笑(微笑、咧嘴笑或是張口笑出聲音),會讓爸媽有什麼不同的反應?這便是所謂的「社交型的微笑」,寶寶透過這種方式,來確保與你之間互動的愉悅感。 到了5個月大,寶寶最愛跟你玩搔癢、遮臉的遊戲了,聽覺和觸覺上的刺激,是逗弄寶寶笑出聲最好的方式。這個時候,寶寶笑出聲,也是一種學習喔。當你用寶寶喜歡的遊戲一再逗弄他,他都會這樣笑,這個過程中他能夠重複經驗與預測將要發生的刺激。 迷人的笑,主動表示「我喜歡你」 這個時候的寶寶,在與別人的互動過程中,越來越顯得主動;他會有一些特別的行為,表示他期望與你產生更多的情感交流呢。例如,他會主動伸展雙臂,想要媽咪抱抱;他也會窩在你的懷裡,磨磨蹭蹭的撒嬌;當然,他不會忘記那最迷人的笑,這份笑容的確也讓人對他更加疼愛。 開懷的笑,玩遊戲時特別興奮 寶寶在這個時候,充分展現他「愛玩」的天性。他滿足的時候微微笑,看到熟人的時候咧嘴笑,而玩遊戲的時候,可是會開懷的咯咯笑喔!他興奮的時候,除了大笑出聲,還會用盡力氣、全身扭動,強烈的告訴你:「這實在是太有趣啦!」 有時,笑聲是寶寶引人注意的方法之一,彷彿在說:「看我!看我!」而且,當他在大家的讚賞與鼓勵之下,會很樂意一再重複剛學會的各種動作。隨著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寶寶展露更多的自信,他的笑容,除了驚喜、盡興,還包含了對自己的肯定。 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快樂寶寶,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定要用最美最溫暖的笑容,面對他喔。再多的刺激、再好玩的遊戲,和寶寶一起玩的人,和寶寶一起互動的模式,才是他真正受到影響、真正學習的對象。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爸媽和寶寶都很享受、都樂在其中;若是雙方其中之一出現疲累、出現緊繃,給予彼此喘息的空間是非常需要的。或許,在寶寶學習「笑」的同時,身為爸媽的我們,更要學習,如何用更有彈性、更樂觀自在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笑一個吧,讓寶寶感受我們滿滿的愛!

Project 32~培養國際觀(歐洲篇)

2008年06月30日
公開
14

∼所需材料∼ 歐洲地圖,玩具動物或圖片,模型小樹或圖片,各國國旗的圖片,及相關資料的圖片。 ∼活動步驟∼ 1. 玩歐洲或世界地圖的拼圖,然後特別簡單的介紹歐洲的國家。 2. 除了和玩美國地圖一樣可以用車子、飛機、和船在地圖上玩旅行之外,也可以增加玩具動物及樹木和孩子一起學習每一大洲的生態環境。 3. 還有可以列印每一國的著名地標或最據有代表性的文化,和小朋友一起把這些圖片放在該國的領土上。 4. 因為歐洲是世界七大洲裡聚集最多國家的一塊土地,如果能從網站或書本上找到各國的國旗,然後把這些國旗和每一個國家一一對照。這樣的玩法可以很輕鬆的把學習融入生活,學以致用。 ∼我們的活動過程∼ 剛好最近歐洲杯足球賽正熱鬧的進行當中,各大賣場都在拍賣相關產品,搶搭順風車。我們剛好看到一個印有所有參賽國家的國旗的皮球,趁機教小朋友踢足球也順便以好玩的方式認國旗。其實要學會認各國的國旗並不容易,因為很多國家的國旗在顏色和圖案上都很相像。所以在教他們的過程中發現,學習認國旗對兄弟倆的辨認能力很有幫助。利用國旗皮球配合之前買的一本國旗貼紙書,我先請他們把相同顏色的國旗找出來,數一數。之後再一起研究這些有著同樣顏色的國旗,有那些不同。透過這樣的討論,我們就會一起找出好記的方式來認不同的國旗。說實在的,我不是樣樣精通的百科全書,很多國旗我自己也不認識。和孩子們一起研究,不讓兄弟倆事事依賴我給答案,感覺很像是和同學在一起做project,好棒喔!對他們比較有興趣的國家,我們會再進一步的聊一聊有關這個國家的種種。聊天的內容也許是已經很熟悉的特點,有時哥哥想到了也會問我「那這裡還有什麼?」,那我就會拿出「世界小百科」這本書,和他們一起看看還有什麼新鮮事物可以學。 來歐洲居住的這段時間,我發現自己因為住在陸地國家,對世界地理比較有興趣了。因為在這裡飛機不是唯一可以出國的交通工具,為了玩,理所當然的就會對鄰近的國家感興趣,然後學會看地圖。對教育孩子們來說,教他們認識世界最主要是希望他們不要忘本。世界之大,是永遠也學不完的旅遊課程。一次一個主題,慢慢的教,等我們有機會實地去拜訪的時候,就會對所見所聞印象深刻了。

轉貼~好毒》8成學齡前兒童 鉛汞量超高

2008年06月28日
公開
16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8.06.29 02:41 am 公園裡的遊戲器材,常因過於老舊,出現油漆剝落,小朋友易接觸到含鉛物質,家長應督促孩子玩耍後洗手,以策安全。 記者游順然�攝影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國內八成三的學齡前孩童身體鉛和汞含量過高,且孩童年齡愈小,頭髮鉛含量愈高,建議家長應慎選小朋友玩的玩具,並多洗手。 鉛和汞常被認為是造成孩童中樞神經易受損的有毒物質,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等人,昨天在重金屬中毒防治研討會發表「學齡前兒童心智發展與其頭髮鉛汞含量的關連性分析」研究,發現國內學齡前孩童身體的鉛、汞含量普遍偏高。 研究者分析一到八歲共一百零二名發展遲緩兒,及一到六歲共六十七名正常發展孩童的頭髮,結果發現,如不分組別,有八成三孩童髮鉛和髮汞含量都高於正常值,以髮鉛為例,其總體平均值是正常值的兩倍,最高者甚至達正常值的五倍之多。髮鉛正常值應低於3PPM(PPM為百萬分之一濃度),髮汞正常值應低於1PPM。 較特別的是,正常組孩童的髮鉛值超過標準者占七成四,發展遲緩組的髮鉛值超標只占五成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職業醫學科顧問醫師何←功認為,正常孩童比起發展遲緩兒較有機會玩各種玩具,使得接觸鉛的機會反而高。 蔡維禎解釋,該研究的正常組孩童平均年齡較遲緩組小孩要小一歲多,推論年齡越小孩童,越容易將玩具放到嘴裡咬,或者把玩品質不良的含鉛玩具,還有某些社區公園的遊樂器材老舊,重金屬鉛易隨著油漆剝落都有關係。 研究建議,家長應慎選玩具及遊樂設施,小朋友玩過玩具以後記得洗手,可避免接觸鉛。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則指出,從頭髮鉛含量來看平常的鉛暴露量,只能當作參考,因為一公分頭髮只能驗出一個月的含鉛量,再加上頭髮易受外來汙染。 林杰樑也表示,血液中鉛的含量較能影響身體,且九成都積蓄在骨頭,從抽血或乳牙來檢驗鉛會更精準。 研究也發現,無論發展遲緩兒或正常組孩童,髮汞值過高的比率差不多,前者占五成八,後者占五成二,且食用海鮮愈多的孩童,髮汞值愈高,推測與深海魚類遭到汞汙染有關。

轉貼~遊戲童年,創造快樂人生

2008年06月26日
公開
15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6/17 如果爸媽急著要孩子快快長大,急著把各種知識塞進孩子的腦海裡,但是又過於保護孩子,總是把他捧在手心上。孩子一旦缺少了遊戲的童年、失去與玩伴互動的經驗,真的不容易養成快樂的特質。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看到新任教育部長說,他希望孩子的書包輕一點,快樂多一點,心中真是非常的感慨。我們的孩子跟歐美國家的孩子比起來太不快樂了,就連跟我們小時候比,他們也不及我們小時候快樂。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多,但是追根究底是我們觀念的問題,我們恨不得孩子快快長大,等不及要把所有的知識全部塞進他的大腦裡。我們剝奪了孩子的童年,其實這是完全是不必的,學習是終身的,孩子有一輩子的時間來學他所必需要學的東西,但是他只有一個童年,時光是一去不復返的,童年是重要的,失去會遺憾的。 快樂童年 養成正向人生 瑞典國寶級的童書作家林格倫一直呼籲:快樂的童年是人一生生命力的泉源。有快樂童年的人才會有正向的人生觀,碰到挫折時,這個美好童年回憶會支持她走過幽谷,從失敗中站起來,度過難關。她說,童年是人格成長、價值觀形成最重要的時期,她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生在1907年,她的童年正是瑞典這個國家最窮困的時期,人民吃不飽,很多人因飢餓而離鄉背井,移民美國(美國的南、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等跟瑞典氣候相似的州,有很多瑞典的移民就是20世紀初移來的),她又在19歲時,不慎未婚生子。當時的社會風氣非常保守,根本不允許未婚懷孕,她只好把孩子托給保母,隻身去丹麥賺錢養活孩子,所以她的童年和成長期是相當辛苦的。但是因為她生長在農場中,整天在大自然裡玩耍,她紿終保存了赤子之心,這個赤子之心從她的筆下源源不斷的湧出,使她的童書不但深深地影響三個世代的瑞典人,也影響了全世界。 捧在父母手心 孩子長不大 她一生堅持孩子就是要玩,衣服玩髒了沒關係,衣服就是給孩子穿了出去外面玩的。她到老了,70多歲了,還敢爬樹,因為大自然是她另外一個家,樹上是她休憩的地方。對她來說,爬樹就像回家一樣的自然。反觀我們台灣的孩子,爬過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些孩子甚至連跤都不曾摔過,是在父母親手心中捧著長大的。 我一邊看她的傳記,一邊在想,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會不會太過了?天氣一涼、一下雨,我們就不許孩子去外面玩;我們不敢讓孩子摔跤,一摔總是立刻抱起來,邊抱邊罵,小孩哭喪著臉,摔跤已經夠痛了,還要挨罵,以後就什麼都不敢做了。更糟的是,有些父母用手去拍打地面,嘴裡說「地害你摔跤,媽媽打地,看它下次還敢不敢!」孩子看到地被懲罰了,就破涕為笑不哭了。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示範,它教孩子摔跤了,不檢討自己,反去怪無辜的別人,養成孩子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的處世態度。 孩子需要時間慢慢變成熟 中國父母另一個迷思就是迫不及待要孩子快快長大,我們喜歡「少年老成」,所以我們的孩子缺乏朝氣,每個人都是老氣橫秋的。最近《American Scientist》這本權威的科學雜誌介紹一本新書《Why Youth Is Not Wasted On The Young》,裡面談到延長童年的好處。它的觀點跟林格倫一樣:快樂的童年是生命力的泉源,一個每天挨打、被責罵的孩子怎麼可能有光明的人生觀? 人類的成熟跟其他的哺乳類比起來是慢太多了,這是因為當人站起來直立行走時,它限制了產道的寬窄,使嬰兒出生時,大腦只有成年後的四分之一大,而他必須等大腦成熟,學會跟他生存有關的社會智慧才能自立。因此人類的成熟比較慢,大自然必須給孩子時間去學習所有知識中最難學的人際關係。 有快樂童年的人才有正向的人生觀,所以別急著把知識塞進孩子的腦袋裡,就讓他盡情遊戲、自由奔馳吧! 讓孩子自由奔馳,痛快遊戲 如果經營人際關係,形成社會聯盟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功課,我們就應該讓孩子去外面遊戲,因為只有在團體中,才學得會人際關係。因此林格倫在1973年獻給她父母的文章中寫道:「有兩樣東西造成我的幸福童年:安全跟自由。安全感來自我父母親彼此的相愛,以及當我們需要他們時,他們總是在那裡讓我們依靠;也因為這樣,我們才得以在田野上快樂自由的奔馳,使我們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她一再強調,成年之後她所面對的人生困境與存活下去的動力,是來自她童年純真無瑕的快樂時光! 看到這裡,我們怎能再把孩子關在教室中,去學那些出社會以後用不到的知識呢?新任教育部長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快樂多一點,請減少上課時數,多讓孩子去戶外教學,給孩子一個機會去享受他的童年。

天倫之樂

2008年06月25日
公開
12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除了盡量在家給他們滿滿的愛,讓兩個寶貝和兩邊的親友培養深厚的感情,也是我非常著重的一點。在台灣的時候,只要爸爸有空,我們就會回中南部去看阿嬤、阿祖、和找阿伯一家人。而平常只要大家湊得出時間,也會常和我的親友相聚。唯獨Grandma(外婆)住的比較遠,每年只有放年假的時候才看得到Grandma。而今年的年假Grandma第一次自己飛了半個地球來歐洲看孫,可以說是既緊張又興奮。說緊張是因為Grandma除了飛台灣之外,從來沒有自己坐飛機飛到其他國家。而興奮的心情是每個想孫的長輩都會有的,Grandma還恨不得把所有小朋友愛吃又吃不到的食物通通搬過來!真是天下阿嬤心,好寵孫喔!^^ 雖然兄弟倆每個星期都會跟Grandma講電話,但畢竟沒有太多的互動,在機場真正看到Grandma的時候還有點生疏呢!不過熱情活潑的Grandma很快就和小朋友打成一片,因為媽咪我的開朗個性是遺傳自Grandma的!^^有Grandma在,大家都很輕鬆愉快。一來,Grandma被兩個皮蛋逗的很開心,而小朋友也很享受Grandma的貼心服務。弟弟甚至習慣到,每次吃飯的時候,一看到Grandma嘴巴就張的大大的,等著Grandma餵飯。再來,有Grandma幫忙看著兄弟倆,我終於可以好好的吃一頓飯和自己出門買東西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形容的真的很好,只不過Grandma其實也沒多老,這個月才剛過五十六歲生日。所以無論是陪小朋友玩球、騎車、或出門遊山玩水,只要是兄弟倆體力可以負荷的,Grandma都能奉陪到底。有一個這麼好玩的Grandma來訪,孩子們的回應,也很熱烈親切。先是哥哥熱心的要帶Grandma到處看看,只要一到目的地,兄弟倆就會馬上七嘴八舌的相爭告訴Grandma,當地有什麼好玩的特色。再來就是弟弟的一流ㄋㄞ功,真的是把Grandma哄的樂哈哈的。而哥哥輸人不書陣,看到弟弟常常和Grandma撒嬌,他也是動不動就跑去和Grandma又摟又抱又親的,讓Grandma好滿足啊! 可惜歐洲的天氣實在太冷了,不適合超級怕冷的Grandma來住,要不然這種天倫之樂就可以不用畫上休止符。不過現在小朋友對事情開始有記憶,這段溫馨又甜蜜的時光將會讓他們對Grandma念念不忘。等下次爸爸帶我們回去和阿嬤相聚的時候,又將是另一段美好的回憶。而這些和親人的親密接觸,對孩子們的人格與思想成長都有很正面的影響。讓孩子們感受到有這麼多人在愛他們,他們就會很自然的有濃厚的歸屬感與向心力。為了要回饋大家的愛,我相信小朋友們的行為與觀念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只要這兩者不脫軌,我就不用太擔心他們將來的發展了。其實對長輩來說,能和孫子如此玩樂,真的有益健康。像Grandma來歐洲的這段時間,身體原有的不適就減少許多。所以能享天倫之樂的人,真的很有福氣喔!^^

戶外教學~總統夏宮

2008年06月24日
公開
13

在歐洲無論經濟狀況如何,很多人除了平日的住處之外,通常都還會在比較偏遠的鄉鎮,擁有一棟家族渡假屋。所以週末的布拉格排除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它就有如春節期間的台北市,空城一座。對我們這種外來客來說,一聽幾乎人人都有一棟渡假屋,理所當然的以為這裡的人都很有投資觀念,所以才能養得起渡假屋。但回想一下以前唸過的歐洲歷史及從報章雜誌上看過的文章後就知道,我想錯了。這是他們歷久不衰的生活習慣,接受都會的繁華只是應工作所需,多和大自然為伍才是歐洲人的最愛。一般人都是這種生活習慣何況是總統呢?而捷克總統的夏宮,就在一個安靜的小鎮叫Lany。 這座Lany別墅除了夏宮本身不對外開放之外,它周圍的一大片公園是開放給民眾散步、運動的。 一個人口不到三千的小鎮,看到憲兵站崗,感覺特別的醒目。 夏宮前面的樹林大道,看起來既氣派又舒服。 一走進公園就是一片遼闊的視野,讓弟弟忍不住的讚嘆,"so beautiful"! 空曠的公園走起來很舒服,不管左看還是右看,不是精心整修的花草就是綠葉茂盛的樹林。 走著走著,小朋友看到有椅子可以坐就興奮的爬上去坐。沒想到一坐下來才恍然大悟,原來這裡是欣賞總統夏宮最棒的景點。眼前的一切,感覺像是身在歐洲古典生活中,好舒服、好愜意。 當公園裡的大樹都聚集一旁時,沒有引起我們特別的注意。但當它一棵一棵的獨立在草皮上,就明顯的感受到它的高大。近距離的看,更覺得它好壯觀! 享受完了一個悠閒的午後漫步,我們在鎮上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住宅。 牆壁上的彩繪童話和庭院裡精緻又逼真的動物擺設, 彷彿是住在歐洲童話故事的森林裡,好浪漫啊! 對兄弟倆來說,這戶人家的後院就像是一個迷你動物園, 只要仔細的看,都可以看到常在書上看到的小動物呦! 而爸爸最佩服的是這家主人所花的金錢、時間、和心思,因為要打造這樣的童話世界,真是精心的傑作。 參觀了氣派的總統夏宮及這座可愛的庭園,讓我再次感受到歐洲人對大自然的偏好。受環境影響,在台灣鮮少在戶外活動的我們,現在只要是天氣好,不到戶外看看好山好水,還會覺得不習慣呢!^^

Project 31~益智遊戲書

2008年06月23日
公開
22

∼所需材料∼ Bambino Luk + Mini Luk 套書(美國版) ∼活動步驟∼ 1. 先照書上說明陪小朋友玩幾次,等小朋友熟悉操作方式,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己玩。 2. 如果讓小朋友養成每天自己操作的習慣,就是為將來上學專心自修的最佳準備。 3. 因為書本都是圖案為主,很適合拿來學習不同的語言。 ∼我們的活動過程∼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了一位愛用這套書的媽咪。經過這位媽咪大力的推薦,我終於也為兩個寶貝買了第一套益智套書。對喜愛玩拼圖的哥哥來說,這兩套書真的是投其所好。Bambino Luk的內容訓練包括邏輯思維、視覺觀察、專注力、知識記憶、基本算術、和智力發展。剛好都是三歲到五歲的孩子腦部逐漸成熟的部份。Mini Luk的內容除了加深以上的重點訓練,另外還多加強了一項語言能力。雖然Bambino Luk是標榜給三到五歲的小朋友,不過哥哥很快就玩完了。所以當弟弟也過來搶著要玩的時候,就理所當然的把Bambino Luk讓給弟弟,自己升級玩Mini Luk。 其實我不是要向大家推薦這套書,只是想和大家分享陪寶貝們玩益智遊戲的心得。小朋友們把玩Luk當做是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的在作功課,每當他們正確的完成一頁,兄弟倆都很有成就感。而我在一旁引導和觀察的時候,就很容易看出哥哥和弟弟的強項和弱點在那裡。這樣的教具對我來說,是個方便教學的指南針。透過小朋友的操作過程,我清楚看到弟弟目前對數字的敏感度尚未成熟,但是他對事物的觀察很敏銳。有時哥哥看不出來的圖案,弟弟一眼就找到了!而哥哥在各方面的發展就比較均衡,只要點出該注意的方向,他就會按步就班的自己學習。話說玩透了這套書,對小朋友在各方面的學習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不過我並沒有期待要驗收任何成果。我倒是希望兄弟倆能養成天天自己操作的習慣,好為以後上學要天天做功課做準備。另外,透過這套書的測驗,我可以多替小朋友的學習弱點把關,希望能教會他們如何面對比較困難的科目。

轉貼~家庭夠溫暖,孩子不變壞

2008年06月22日
公開
16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5/27 父母要瞭解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性。有了孩子,父母就有責任,就必須替孩子著想,不可以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更不可以在夫妻吵架時逼問孩子,要跟爸爸還是跟媽媽,讓孩子受煎熬。 【文�洪蘭(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其實不用調查,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一個孩子如果功課突然一落千丈,一般來說有三個原因:頭一個便是家庭出了問題,使孩子無心念書(第二個是在校園被人勒索、霸凌;第三個是身體有病,尤其是外表看不出來的大腦病變)。 被拋棄的孩子,容易自我放棄 我有一次去山地服務,看到一個小一的男生在跟高年級的打架,他雖然年紀小,但憤怒使他把比他個子大的同學壓在地上,狠命的捶,老師趕來分開他們後,這孩子一臉倔強,死不肯道歉。老師一邊責罵他,他一邊伺機再去偷揍這個同學。 這個孩子在國幼班時,我就認得他,大大的眼睛,活潑好動,常跳到我身上來要我抱,今天看到他打架不肯放手覺得很驚訝,老師才說他父親是板模工,很早就因鷹架倒塌跌死了。自從去年他母親改嫁到另一個部落去後,這孩子就變了,變得不合群、滿嘴髒話,只要有人笑他媽媽,他就會拚了命跟別人打,最近因為他母親很少回來看他,他脾氣變得更壞,在學校惹事生非,現在只有他姑姑可以管他,別人講話都不聽,老師覺得很頭痛,也擔心才小一就不服管教,以後怎麼辦。 我聽了非常難過,這是「被拋棄」孩子常見的行為。父母一向是被孩子最信任的人,現在媽媽突然選擇了別人,拋棄了他,對他心理的傷害真是像海一樣的深,這個痛使他憤世嫉俗,「你們覺得我不好,不要我,我就壞給你們看」。打罵只是皮肉之傷,哪裡比得上心裡的痛?這孩子就變壞了。 家與爸媽,對孩子是無可取代 我們看到才小學一年級,在還不懂事的年齡,「家」對他就這麼重要了,我們大人在處理感情時,怎能不把孩子的福利放在第一位呢?以這孩子的目前情況來說,是無解:爸已去世,媽改嫁,新爸爸不要他,我們外人無能為力,因為沒有人可以取代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想到這孩子就令我很難過,也更感覺到現在社會上對婚姻的兒戲態度是不對的。有許多年輕人不把婚姻當一回事,合則留,不合則散,美其名曰「不勉強自己」。我認為若是沒有孩子,要聚要散的確是兩人的事,別人無需多問;但是如果有了孩子,父母就有責任,就必須替孩子著想,不可以生而不養,養而不教,更不可以在夫妻吵架時逼問孩子,要跟爸爸還是跟媽媽。許多因離婚而家庭破碎的孩子,睡前禱告時,都是希望一覺醒來父母和好如初,聽了令人不忍。 父母自重相愛,孩子才會幸福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便是夫妻相愛,共同維持一個溫暖的家。看到許多人因為工作關係分居兩地,然後藉口寂寞、無聊,做出背叛自己結婚誓言、對不起配偶的事來,真是憂心。希望所有的父母在受外界誘惑時,想起這個孩子的痛,不要任性,孩子需要你的呵護與教導。

轉貼~你說錯話了嗎?

2008年06月21日
公開
15

•bobo小天才 2008/06/04 家應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卻因父母許多無心的用語,往往成為傷害孩子最大的地方,本文為你剖析父母常不當使用的6大關鍵字,對孩子可能產生哪些影響,並告訴你正確用法,以免傷及孩子的幼小心靈! 【撰文�伍偉婷;諮詢�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 邱鏛玉、光寶文教基金會專任講師 黃兀】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也最常接觸的長輩,因此,孩子往往會將父母的話無限放大,其影響力更往往大過於常人想像。對此,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邱鏛玉表示,父母的教養話術的確值得重視,她提醒家長,和孩子說話要避免貶低、不信賴或嘮叨數落的方式,而以具體的表達、稱讚和鼓勵為主,並學習欣賞他的長處。邱鏛玉引用「不要只叫莫札特整天算數學」,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應該放大優點,而不是只攻擊弱處,不僅親子間的教養是如此,朋友、夫妻的相處方式也應如此。 命令是家長最常出現的語言方式,光寶文教基金會專任講師黃兀表示,若是總以權威的口吻命令孩子,雖然容易收到短暫的效果,不過,其副作用將在青春期漸漸浮現,孩子會明顯的反抗父母,或是以說謊來掩飾自己的行為,以避免責罰。由此可知,父母的說話方式會帶來絕大的影響,不妨跟著我們一起檢視常脫口而出的6大關鍵字,看看自己是否也說錯話了? 關鍵字1 不準.不可以 每天從幼兒園回家之後,小宇的第1個動作就是打開電視收看他最愛的卡通,而媽咪每天回家的第1句話則是「不准看電視」,然後硬生生的將電視關掉…… 解析:說明原因才正確 這種情境常在家中上演,許多大人主觀認定不好的事,都會直接跟孩子說「不可以」,有時並未告訴孩子背後的原因。邱鏛玉提醒父母,在說「不可以」前,應先清楚說明不適宜看電視節目的原因和規範,或以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相互討論、共同解決。也可跟孩子練習對話,像是「這個卡通要演30分鐘,可是我們等一下就要吃飯了,該怎麼辦?」 另外,黃兀也表示,不妨用正向的提醒代替負向的禁止,像是以「我們要先吃飯」來代替「不准看電視」,若總是一味的禁止,反而是提醒孩子要記得看電視,而人往往會對被禁止的事更有興趣。 解析:避免僵化 讓孩子了解背後的原因,還有另一個重點是「避免僵化」。邱鏛玉表示,曾經有過1位媽媽擔心日益惡化的治安,所以要孩子每天放學後都在家公寓大門口等她,且不能到其他人家中,當然也不能吃別人給的東西,以安全為出發點的媽咪一直要孩子這麼做,孩子也乖乖聽話,但是有天媽媽在回家途中出車禍,直接被送到醫院,孩子就這樣一直站在門口等,鄰居表示關心時,他也都不敢搭理;直到媽媽醒來後,才想到「我的孩子還在樓下等我」。邱鏛玉表示,孩子不明白在樓下等媽媽的原因,媽媽也未曾與孩子談及其他應變措施,孩子只是傻傻的聽話以避免被罵,久了就成為僵化。由此可知,一定要讓孩子了解「不可以」的真正原因。 關鍵字2 等一下 禮拜二的晚上,媽媽回到家中做完家事,往往還得在家加班。而小花總是會發現一些新鮮事想要和媽咪分享,而在一旁說個不停,媽咪卻總是跟他說「媽咪在忙,等一下,好不好?」 解析:忙碌時可先採反應式傾聽 父母和孩子說「等一下」後,就沒有下文了,父母也不會留心自己說過這句話,會留給孩子滿心期待,不管是「等一下再說」、「等一下再買」或「等一下再跟你玩」,黃兀表示,沒有下文,前後不一致的說話方式,若經常使用,會讓孩子失去信任感。邱鏛玉建議父母,忙碌時不妨先用「反應式傾聽」,即先重複孩子的語意,然後表明自己在忙,像是「聽起來,你很喜歡這個玩具耶!可是媽咪在忙,等一下再聽你說唷!」這樣的方式能讓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他自然也會尊重媽咪有事情要處理,這是先安撫孩子的1種方式,但邱鏛玉提醒父母,忙完後一定要記得剛剛允諾孩子的事。 關鍵字3 嘖、吼 還在學習自己吃飯的小華,每次吃飯總是將時間拖得很長。這天,2歲的小華又用手就拿西瓜往嘴巴裡塞,滴得衣服、桌面和地面都是西瓜汁,媽媽過來大聲的吼「嘖!髒死了,吃的像豬一樣!」 解析:重視正向語言的力量 父母有權表達自己的情緒,但要特別留意自己的用字遣詞。黃兀認為,父母可稍微修正用法,像上述的情境,父母只是無心發出失去耐性的語氣詞,臉上也伴隨不滿的表情,孩子隨即知道自己做錯事而惹父母生氣了,若父母沒有進一步解釋生氣的原因,會讓孩子貶低自己。此例即可提醒孩子:「我們要用叉子吃西瓜」,或事後請孩子協助擦拭桌面及地面,如此孩子吃得開心,又可學習協助媽媽做家事。 解析:培養自尊心 此時期的孩子,自尊正在萌芽滋長,而自尊來自正面經驗的累積,切勿隨便批評及嘲諷,若父母壓抑不住情緒,直接以情緒性字眼回覆,孩子只能感受父母憤怒生氣,卻不知道錯在哪裡,時間一久,會貶低自我價值。因此,父母需要先安撫情緒及處理當時的事件,而不是先發洩個人的情緒。 此外,有時還會因為自己心煩,而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黃兀建議父母,不論自己不耐煩的原因為何,只要自己的情緒反應到孩子身上時,就應誠實的告訴他原因,如果純粹因為自己心煩,甚至需要主動向孩子道歉。 關鍵字4. 我早就說 小康開心的拿自己完成的拼圖展示給媽咪看,媽咪卻說「我早就說你可以拼好了嘛!上次沒拼好一定是你不夠專心……」 解析:檢視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 邱鏛玉表示,「我早就說」可能出現在孩子展現能力時,父母表示「我早就說你能做好,你之前都不用心……」,父母總將孩子以前沒做好的事拿出來比較,這個說法會讓孩子感到挫折,且有翻舊帳的意味,雖然仍肯定其能力,卻也認為他其實早就能將事情做好,這樣的說話方式確有不妥,孩子會認為自己做好,不值得鼓勵,但沒做好的那次卻一再被放大。邱鏛玉建議父母,和孩子說話時要懂得煞車,若孩子做對了,給予鼓勵即可,切勿出現如此翻舊帳的話語。另一常出現的時機為父母告誡多次的事,孩子卻仍然一犯再犯,父母便會說「我早就說不要這樣子做」。 黃兀說,父母理應能察覺孩子是有意或無意的一再犯錯,若認為孩子是無心,就可告訴自己「他是不小心的」,即能稍微降下怒火,並先處理孩子犯的錯誤,然後再認真且嚴肅的告訴孩子,已提醒過很多次,為何又犯下這個錯誤,讓他練習自己說出原因以達到修正的功效。若孩子是有意的犯錯,則需要正視其背後的原因,是否因平日受到忽略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或是發展上有障礙。 關鍵字5. 你一定要 當小雅在玩玩具時,父母就在一旁叮嚀,「你等一下一定要收玩具。」 解析:讓孩子擁有判斷力 當父母常說出「你一定要」或「你應該要」的語句時,不妨先省視自己為什麼這麼說,是單純的命令以從控制孩子得到成就感?或是將自己的期待加諸於孩子身上?果真如此,那麼,父母就要矯正自己的心態,因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非父母的附屬品。控制與責罵常可得到立即性的效果,但卻會產生最大的後遺症。邱鏛玉表示,把孩子當做即將長大的成人,讓他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方式才是長久之計,以免孩子未來缺乏判斷力,只知盲從或為反對而反對。 解析:避免有不被信任感 像此例,爸媽只擔心孩子玩完後不懂得收拾玩具,便在事情還沒發生時就先行提醒,但命令的口氣易讓孩子有不被信任感,這便是犯了「預期失敗的謬誤」,事情還沒發生就預期它會來。黃兀以自身為例,她4歲的女兒曾說:「他們(玩具)都在外面旅行遊戲,為什麼這麼早就要叫他們回家呢?」學齡前期的孩子常將物品擬人化,有時使用他們的語言,會使親子互動溝通更有效,所以改口問問孩子「玩完玩具要做什麼?」或以孩子的語氣說「玩完玩具後也要讓玩具回家喔!」這樣的方式都易讓孩子理解需要收玩具的理由。 關鍵字6 不要吵 媽咪好不容易忙裡偷閒坐下來看自己最愛的韓劇,小圓在一旁玩玩具,且在房子裡跑來跑去,不斷發出「碰」的聲音,讓媽咪聽不清楚劇中的對話,便說:「不要吵!」 解析:讓孩子有抒發的管道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請你記住,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他們需要有時間、空間玩耍,而玩就只是單純的玩,不是為學習技巧而玩。「玩」是孩子的天職,爹地媽咪一定要接納孩子需要玩的特性,而遊戲時自然會發出聲音,這就得視父母如何和孩子約定。邱鏛玉表示,都市地區的孩子往往較缺乏活動空間,精力無法發洩,父母必須仔細思考,孩子是否真的缺乏遊戲空間,若答案是肯定的,則請為孩子規劃一段到戶外跑跳的時間,或安排家中有安全合適的區域讓他發洩體力,又不必擔心被責罵;若是孩子已經有足夠的遊戲時間後,卻仍在家中大聲的遊戲而吵到他人,父母則須明白的告訴他,可以玩遊戲,但是不能妨礙到他人。如果孩子沒有管道消耗自己的體力,卻又在正常發洩體力時一再被父母罵,這只會摧毀他的自信心,因為他只是單純的遊戲,為何會惹得父母不高興。 說清楚•講明白•勤鼓勵 從兩位專家的解析中不難發現,這6句話不是不能說,只是說出口後,需藉由前後語句的支撐,讓孩子明白原因,並了解父母生氣是因為「行為」,而非「個人」,如此,才可讓孩子仍擁有自信心,並且修正自己的行為。 平時也應多鼓勵孩子,以建立其自信心。邱鏛玉表示,常在父母效能訓練的班級中,聽到父母說「我不知道孩子有哪裡好稱讚的」,其實,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做好的地方,或是將做好的事視為「理所當然」,邱鏛玉舉例說,就連會自己刷牙也是值得鼓勵的1件事,父母試著跟孩子說「哇∼你好愛惜自己的牙齒喔!都會自己刷牙」,因為他不需要旁人一再催促,就能自己主動完成,怎麼會不值得稱讚呢?

模擬兩可

2008年06月19日
公開
9

最近兄弟倆常常為了一輛加長型的模型車而爭吵不休。說穿了就是哥哥比較霸道,不太願意分享,而弟弟因為常常玩不到就會心急想搶。我實在是聽他們吵到我耳朵快長繭了,在前幾天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開導哥哥,希望他能多和弟弟輪流玩。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媽咪: 「你的那台limousine,不玩的時候可以讓弟弟玩嗎?」 哥哥: 「弟弟沒有要玩啦,他只會幫我看看有沒有壞掉而已。」 媽咪: 「可是如果弟弟想玩,你會讓弟弟玩嗎?因為最近弟弟想玩,你都說不行耶。」 哥哥: 「那是因為弟弟不會玩啊。」 媽咪: 「那你可以讓弟弟學習怎麼玩呀!好不好?不要忘了玩具要跟弟弟輪流玩喔!」 哥哥: 「那回家再看看吧!」 哥哥的最後一句話讓我忍不住笑了出來,因為沒想到他現在已經會把我和爸爸常用的推拖詞應用上了!平常我和爸爸會盡量用模擬兩可的答覆,來宛轉的拒絕我們做不到的要求。這樣可以避免直接拒絕而讓小朋友受傷,同時也可以給大人多一點時間思考補償方案。呵呵,真沒想到哥哥這麼快就把爸爸和媽咪的絕活兒學起來應付我了!即使如此,我還是尊重哥哥,等到家了再繼續問他。受不了媽咪的盧功,哥哥當然還是答應輪流玩,而且是馬上說到做到。這樣的表現讓我知道,哥哥是真的被我說動了,而不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割愛。不過聽哥哥運用了這一句推拖詞如此恰當,這代表他的心思比以前成熟多了。我的哥哥在長大喽。^^

活到老、學到老!

2008年06月18日
公開
7

常聽人家說學鋼琴的女生很有氣質,套用在很多同行好友身上真的是很貼切,偏偏對我就好像不太適用。我記得高中畢業開始正式在鋼琴教室當老師的時候,為了讓自己成為為人師表的好典範,我開始尋找知名的音樂家做為我的學習目標。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我發現真的讓我佩服的人其實不只在音樂的領域有極高的成就,他們好學又不自傲的態度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世界知名的大提琴家馬友友就是我欣賞的對象之一。記得第一次見到他我才唸國中,有幸上台獻花而且在後台拍照簽名。不過那時的我還不懂得欣賞馬友友,只知道他是個很厲害的大提琴手。幾年後有一次回高雄玩,剛好看到馬友友和好幾位知名的古典演奏者將在高雄的文化中心演出,二話不說馬上到樂器行買票。這時的我有機會同時聽到好幾位大師級的演奏家演出,就很容易聽出與看到馬友友的過人之處。 在音樂界,一般視技巧為基本功,所以只要扎實的練習,想要擁有精準的演奏技巧並不難(難就難在有沒有恆心、耐心、和用心在練)。但是想要在眾多演奏家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個人的心思和靈感。而這些心思及靈感的來源和自己的人生經歷與生活態度是息息相關的。馬友友的人生經驗絕對是豐富又精彩的,不過讓我佩服的是他好學的精神與毅力。為了在音樂的詮釋上有不斷的創新與突破,他對很多音樂以外的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就拿他曾經出過的絲路系列(Silk Road)來說吧。為了要和不同的中國樂器合作,除了研究這些中國樂器的構造、演奏技巧、及該樂器的歷史背景之外,只要是沿著絲路會經過的國家,他都能對該國的文化、歷史、及宗教侃侃而談。看過了幾次馬友友的專訪之後,我期許自己向馬友友看齊。盡量走出音樂的領域去看世界,唯有豐富自己的智慧錦囊,才能讓自己越來越有內涵。 現在和自己的寶貝們一起學習成長,讓我更有動力去吸收新知識及重溫以前所學。當我幫孩子們設計課程與安排學習內容時,我會因為想讓他們接觸更多元的學習,而督促自己多做功課。所以有馬友友當我的榜樣,加上為了給兄弟倆最好的教育及成長過程,現在的我比唸書的時候學的要起勁多了。在此鼓勵所有的媽咪,為了能和孩子們有永遠聊不完的話題,一定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不會因為跟不上時代,而讓自己變的越來越安靜喔!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戶外教學~動物園

2008年06月17日
公開
11

自去年由朋友帶領去參觀布拉格動物園之後,就一直沒機會再去玩的仔細一點。沒想到再次帶著小朋友來玩的時候,已經是一年後的事了! 哥哥的記憶力真不是蓋的,一年前到動物園來玩的事情都還記得清清楚楚。該從那裡坐車,要在那一站轉程,只要看到地方就馬上認得出來。連動物園有推車和拉車可以乘坐都還念念不忘,一進動物園就直奔放置推車的地方選推車。不過我還真的要謝謝小朋友選推車捨拉車,因為我只是圖好玩才慫恿他們考慮坐拉車,完全忘了兩個皮蛋和拉車加起來也要25公斤以上。加上整個動物園有七公頃大(比木柵動物園大約兩倍以上),又位於山坡地,等於是帶小朋友逛動物園還兼爬山。若要一路拖著兄弟倆走山路,我一定會走到腳軟! 建立於1931年,布拉格動物園在世界所有的動物園中是排名前十名之內,它的規模與設施可想而知都是很不錯的。 如果不想像我一樣想借機運動減肥的話,全家可以坐動物園的導覽列車輕鬆逛。假如小朋友夠大了,也可以乘坐吊覽,在高空中欣賞整個園區。再不然就是讓寶貝騎驢或騎馬,學習和動物親密的互動。 最新落成的熱帶館(開幕於2004年),據說是最受好評的設施。 裡面人氣最旺的就是可愛的猩猩家族。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是它們的用餐時間,看著大大小小的猩猩都拿著樹支啃的津津有味,我就趁機鼓勵弟弟,希望他以後吃飯要跟這些猩猩一樣,愛吃菜菜喔! 最受所有幼稚園以下的小朋友喜愛的,莫過於兒童遊樂區及鄰近的幼兒動物園。 在遊樂區除了有很多木製的攀爬器材和小火車可以坐, 在嚴夏最受歡迎的就是這座淺底的戲水池。(我們去的那天熱到很多當地的小小孩都只穿上衣和包尿布逛動物園!^^) 在遊戲區的隔壁就是幼兒動物園,專為像哥哥和弟弟這種小小孩設計的互動區。 這裡的動物不但嬌小可愛,也很溫順近人。可惜我們家這倆個還不習慣和動物這麼近距離的接觸,所以也只能在一旁羨慕其他小朋友餵食和撫摸這些小動物。 不同氣候逛動物園看到的動物就不一樣。雖然我們去年也是六月份來逛,但是那天的天氣感覺像秋天,風大氣溫低,所以很多熱帶動物都躲到室內,在戶外玩的不亦樂乎的就是北極熊和一群小企鵝。 這次逛動物園,室外氣溫比熱帶館還熱!最高溫度直飆32度C,理所當然是看到熱帶動物比較多, 不過也是有不少不想被曬的動物頻頻找地方乘涼。 因為今年世界各地都在推廣兩棲動物的保育,所以布拉格動物園特別設立了攤位教育來訪的遊客,設計活動給小朋友玩,同時也銷售相關的蛙類紀念品。 想把約七公頃的動物園徹底的走完,不要說對我這個邊推車邊爬山的媽很吃力,就連全程都坐推車的弟弟也逛到睡著了。第一次去動物園,因和朋友一起,所以只走約三個多小時就離開了。這次從頭到尾約逛了五個小時,結果還是有些區域沒繞到!不過這次因時間充裕,我和兩個寶貝都看的很過癮。呵呵,只是天氣太熱加上我從頭到尾不停的跟小朋友解說引導,第一次自己喝光了一整瓶的可樂!其實我覺得最棒的經驗就是帶著兄弟倆感受不同館裡的氣溫、光線、和欣賞各種環境的佈置。親身感覺和近距離的觀察,不管對大人或小孩來說,都是又好又快的學習方式。有了夏天的體驗,下次可以考慮秋天來逛動物園。冬天嘛,就暫時不考慮了,因為實在太冷了啦!

Project 30~培養國際觀~動物篇

2008年06月16日
公開
15

∼所需材料∼ 介紹世界動物百科一本,世界小百科一本,地球儀一個。 ∼活動步驟∼ 1. 先和小朋友從書及地球儀上學會看地圖與得到初步的認識 2. 再帶小朋友到動物去驗證所學及加深印象 ∼我們的活動過程∼ 可愛的動物一直很吸引小朋友,所以有一次在賣場看到一本介紹動、植物的世界百科書包含學習卡片,雖然是我還看不太懂的捷克文,不過看圖片就可以猜出一大半,當然二話不說就買了。和小朋友學習一陣子之後,把他們所有的動物玩具通通集中,以演練的方式把每種動物擺在它們的自然生長地。另外,最近開始跟兄弟倆一起看在小天下買的世界小百科,他們就學會認方向和赤道。以赤道為標準,哥哥很快就記得離赤道越近的,氣候就越熱;,離赤道越遠的,氣候就越冷。了解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之後,再回去看那本世界動物百科,那些動物住在那裡就更好記了。像他們最早認澳大利亞就是記得那裡是無尾熊和袋鼠住的地方,透過這樣的學習演練,兄弟倆知道他們最愛的長頸鹿在非洲最多、可愛的熊貓來自中國、北極熊和企鵝出沒於北和南極洲、北美洲最多的就是大黑熊、而Lama是南美洲的代表動物、還有在歐洲常看到的狐狸(所以很多的歐洲童話都有狐狸的出現)等。先大致了解一下世界各大洲的特色動物,再慢慢的認識其他動物。 這些學習都是一天一點慢慢學習累積起來的,因為沒有想到要驗收成果,所以也不在乎小朋友吸收了多少。然後最近帶兄弟倆去動物園的時候發現,有這些基本常識為基礎,兄弟倆不但看得懂介紹牌上的地圖,我所解說的一切,哥哥都懂還全部都記得!這樣的結果再次明顯的告訴我,孩子們的基礎要打好,之後的學習才不用太費力。

轉貼~親子共視,你準備好了嗎?

2008年06月15日
公開
16

•學前教育雜誌 2008/06/10 大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會選擇性的讓孩子看電視,但要發揮看電視的好處,最重要的就是,大人一定要先過濾出適齡適性的好節目,再陪著孩子「一起看」。 【文�黃美湄(學前教育主筆)】 晴晴從1歲半起,一坐上沙發就拿著遙控器猛按。媽咪總是想辦法把遙控器藏起來,免得讓他找到;甚至有時候會把插頭拔掉,讓電視開不了。其實,媽咪也想過,這樣藏來藏去不是辦法,現在電視、電腦、手機的功能都已經可以串連在一起了,孩子未來面對的世界,不可能不接觸這些東西。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對媽咪的手機、爸爸的筆電都充滿了好奇,小小年紀,該為他把關到什麼程度呢? 陪孩子用正確方法看電視 奇蜜擂台上,許多網友發表對讓孩子看電視、玩電玩的看法。有將近9成爸媽表示會讓孩子看電視(包含DVD),而會讓孩子玩手機遊戲、電玩或線上遊戲的,也有將近7成。顯然,爸媽都確定這是不可檔的趨勢。令人欣喜的是,爸媽們提出自己贊成的理由時,並不只是因為情勢不可擋,而是自己對把關是有看法、也有信心的。看電視習慣是孩子接觸媒體的最初模式。我們就以「電視」為例來看看爸媽可以怎麼做。 親子共視包含了幾個含意:一方面大人要檢視自己看電視的習慣,因為「以身作則」是不變的準則;另一方面是不要放任孩子一個人看電視,「一起看」是很重要的,而且「一起看」的時候,要做到能引導孩子看好節目、適時地為孩子解說,或表達自己的觀感,例如,看到電視上好的行為,向孩子表達:「我覺得他們這樣幫忙別人,真是好心腸。」若是見到不好的行為,也要反應,例如表示:「他們這樣拉女生裙子是不禮貌的。」 爸媽把關,4個基本指標 擔任過許多兒童節目前置研究及實務製作的李秀美,給爸媽提供了4個最基本的指標: ◎看電視時間要管理。3歲以下幼兒一次不超過15分鐘,若是看DVD將同節目再播放一次仍以30分鐘為上限。7歲以下不超過30分鐘。 ◎節目要適齡,家中不同年齡的孩子要分別選節目。不宜讓小小孩跟著學齡階段的哥哥姊姊隨意觀看。 ◎瞭解孩子有興趣的主題。選擇孩子有興趣的內容,例如,孩子喜歡恐龍,就可協助提供這類主題的節目或DVD,來滿足孩子的學習興趣,或進一步帶孩子到台北動物園、台中科學館看相關展覽。 ◎有能力推薦好節目給孩子。「推薦」指的是爸媽自己看過,真正瞭解內容,能跟孩子討論。就好像幫孩子買圖畫書時,自己也先讀過內容、能夠欣賞,而不是買了塞給孩子看而已。 拒絕電視上癮,必備守則 只要養成良好的收視習慣,你不用害怕孩子看電視上癮,平日生活裡,有些守則要常記在心: ◎別把看電視當睡前儀式。除了因為聲光刺激會讓睡眠不安穩,孩子為了看完特定節目道晚安,也會硬撐而延後上床。 ◎避免因節目好就長時間看。再好的節目,看多了都無益,前面的研究已經再三強調。 ◎不要將電視當保母。看電視需要有大人陪伴、討論;即使不是一起坐定看,爸媽也要了解大致的內容,並能回應孩子的問題。 ◎避免邊吃飯邊看電視。雖然看電視會不自覺吃太多東西,但幼兒吃飯時看電視,會養成被動的吃飯習慣,常常吃飯不專心、停下來不咀嚼。 ◎不宜將看電視當獎賞。當孩子表現好而讓他多看一點喜歡的節目,會誤導孩子認為看電視是值得鼓勵的行為。

轉貼~媽媽,妳最疼誰?

2008年06月14日
公開
19

•大家健康 2008/06/20 你家孩子常為看電視而爭吵嗎?或為糖果、玩具分不均而吵架嗎?你是否常扮演「包青天」,卻換來孩子認為「不公平」,甚至覺得偏心?此時,父母該用什麼方法化解紛爭,達到孩子心中的「公平」? 【文�劉榮凱】 佳琳的老大早產,出生時不到2000公克,隔年,她足月生下老二,體重達4000公克。由於她費盡力氣才把老大養活,即使老大已24、25歲,她仍覺得老大體質比較「弱」,相對的,老二能吃能睡身體壯,讓她常不自覺的「要老二讓老大」,連老大捅漏子也常要老二收拾。結果老二對母親一直存有心結,大學畢業後選擇離家獨居,1∼2個月才回家探望父母一次。 相似情況也發生在親子專欄作家汪詠黛身上。由於老大個性活潑外向,愛出風頭又不愛讀書,她和先生花許多心血才陪孩子步上正軌。有天,求學一路表現優秀的老二對媽媽說,「我從小不用媽媽操心,所以媽媽把心思都放在哥哥身上。」聽出孩子的弦外之音,她立刻誠懇的向老二道歉說,「對不起,媽媽在這過程中真的有些疏忽你,還好你很懂事。哥哥今天能考上研究所,到德國當交換生,你也有功勞喔!」老二聽完拍拍媽媽肩膀回答,「沒事啦。」 耐心聽完孩子的陳 並適當給予愛的回應 專長親子關係及青少年諮商等工作,目前是可言心理諮商所的心理諮商師的梁仲怡認為,「偏心」是一種不自覺、潛意識的心理活動,自然且正常。談「偏心」前,父母必須先坦誠面對自己,檢視自己是否特別或稍偏愛某個孩子;或者,是否稍微討厭或習慣以嚴厲的方式對待某個孩子。 然而不論有意或無意造成的「偏心」,梁仲怡認為「其實很正常」。只要父母心中承認「自己的確有些偏心」,清楚為何喜歡或不喜歡某個孩子,就比較能提醒自己在處理孩子狀況時,能理性看待問題,不致流於情緒化管教。 梁仲怡也指出,讓每個孩子都覺得「媽媽最愛我」並不容易,常見到的情形是媽媽覺得自己很公平,孩子仍抱怨「媽媽不公平」,始終都覺得媽媽偏心。遇到這情況,父母先不要辯解,不妨耐心聽完孩子的敘述,並不時回應「這樣嗎?」「給你這種感覺?」「媽媽不知道會讓你這麼不舒服!」讓孩子知道父母有些行為會讓孩子誤解,但不是故意偏心。 曾有一位小姊姊抱怨媽媽偏心弟弟。她的主訴是,「每次媽媽牽我的手,弟弟從後面插手進來,媽媽就改牽他,所以媽媽比較喜歡弟弟。」此時媽媽若解釋,「弟弟年紀小,妳是姊姊就讓他一下嘛,別那麼小氣!」相信姊姊的心理可能更不舒服,也更加證實媽媽比較坦愛弟弟,甚至內心激起憤怒。 相對的,若媽媽聆聽姊姊的陳述過程,偶爾穿插一兩句「真的哦?」「原來哦?」等姊姊說完,再表示,「對不起,媽媽那時沒注意到,來,媽媽抱抱、親親!」相信此事就此弭平,姊姊也會相信媽媽是愛她的。梁仲怡說,當孩子抱怨父母不公時,其實內心是渴望父母給他「愛」。只要父母注意到也滿足孩子,他就不會不高興。 讓孩子自訂遊戲規則 父母別隨性介入戰局 當手足間起爭執或為了分配東西而擺不平,梁仲怡建議爸媽不要介入當「包青天」,因為父母就算再公平,仍會落入「不公」的評語。不如讓孩子自己決定怎麼分配、輪流使用,及約定共同遵守的規則。 雖然孩子可能猜拳輸了想賴皮,或規則通過後覺得大孩子較占優勢,跑來「盧」父母,要長輩幫他討回「公道」。此時,梁仲怡建議父母先聽完孩子認為不公平的原因,接納他的委曲。但接下來提醒他,「可是已經決定了,怎麼辦?」千萬別立刻代他出頭,以免使問題惡化。「通常大孩子覺得父母支持他,反而容易敞開心胸。如果聽到弟妹沒選到喜歡的,或聽到弟妹抱怨『那時選錯了』,反而願意和弟妹調換。」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家中只有一台電視或電腦,兩個孩子都想搶電視遙控器,不時爆發肢體衝突,讓父母氣得想把電視機或把網路關掉或停掉。此時父母不妨以「再吵下去只有關機或停網,來換得家中清靜」為前提,讓孩子自行商量各自的觀賞時間表,或使用電腦的先後順序,若始終沒結論,就鐵定在某月某日正式關機。 手足爭寵 教育孩子「共同擁有媽媽」 還有一種棘手的情況是「手足爭寵」,硬要父母表態「最愛誰」。5年內生了3個兒子的麗真,最怕每天晚上洗碗後,較小的2個兒子撲到她身上「要媽媽抱抱」。「每個孩子都希望媽媽是他的唯一,但怎麼可能?」麗真十分氣餒。 梁仲怡建議要讓孩子知道可以「共同擁有媽媽」。告訴孩子,如果能一邊抱一個(可由孩子決定誰在左或右),就能抱久一點;若一直想把別人擠開,10分鐘內無法協議成功,那麼媽媽有自己要做的事,當晚就不能抱抱。 在教養上,梁仲怡認為,通常愈小的孩子愈懂得如何看臉色。因為老大出生後,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也使老大在人際反應上比較直線思考。相對的,排行愈後面的孩子,有現成的例子可以參照,很快就知道哪些地雷不能碰,因而被打的機率也相對降低。 如果訂定孩子的管理規則,黃倫芬建議家長,家規要合理化,最好別和課業表現放一起,而且不要有比較性質(例如家事做最多的孩子有獎)。處罰時應賞罰分明、一視同仁,不宜打老大教老二,或老大犯錯立即處罰,老二犯錯就「合併在下次一起處罰」,或實施連坐法「一人犯錯,集體受罰」,以免造成孩子手足間的嫌隙。

孩子學的快樂嗎?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14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待。尤其現在少子化,加上很久以前的一句廣告詞「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讓很多家長更是卯足了勁從寶貝一出生就開始用心栽培。愛看育兒文章的媽咪們應該也常會看到,「三歲定終身」這句名言被灌在各種學習上。雖然這種積極的教育風潮感覺有越來越熱烈的趨勢,畢竟社會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但還是有很多想法不同的家長不想讓孩子被各項學習壓的喘不過氣,堅持讓寶貝順其自然的發展。其實要如何判斷寶貝到底學的夠不夠或是學的太多了,各位媽咪自己心裡都有把尺。只是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及突破,加上小朋友會因為身心發展的成熟度而對同樣的學習項目有不同的表現。這些掙扎看在愛子心切的媽媽眼中,就會開始懷疑自己苦心安排的一切,深恐自己的盲點誤了孩子的將來。 無論媽咪是積極派的還是自然派的,只要寶貝有好奇心、有意願學、配上好的學習環境,小朋友在任何年齡所吸收到的知識及學到的才能都是驚人的。不過再好學的孩子也會出現彈性疲乏的時候,而看起來對學習興趣不高的寶貝也有開竅的一天。依我自己的教學經驗,我都是以小朋友笑容的多寡來調整教學內容及方式。我是個喜歡挑戰的人,所以在投其所好的前題下,我常給學生具有挑戰性的功課。不過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跟我一樣,願意常常挑戰自己。當皺眉的表情多於真誠的微笑時,我就知道要調整策略了。 面對兄弟倆的教育問題,我也是用同樣的標準來衡量。到目前為止,我都是把學習溶入日常生活,盡量讓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都能學以致用,才能達到輕鬆又自然的學習效果。其實我對兩個寶貝不是沒有期待,只是常常提醒自己要用平常心看待一切。兄弟倆對那些學習有興趣,我就盡量多給這方面的資源和環境。對於比較沒有反應的項目,我不會就此放棄。因為小朋友對此興趣缺缺的原因有很多,我會花點時間盡量把該項學習重新包裝,隔一段時間再試看看。在沒有學習壓力的環境下成長,兩個小朋友對接觸新事物都是以興奮的眼神及情不自禁的笑容來迎接一切。 對很多事情我可能會神經很大條,但是兄弟兩對學習的興致我是很小心的維護。在小朋友還不懂得如何清楚表達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感覺之前,他們的笑容和笑聲就是身心發展是否正常的最佳指標。當然,這不是唯一的觀察點,但卻是一個很明顯的方向。我所有的安排是否妥當,他們都會以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不是哭就是笑。隨著心智的成熟,我也會盡量事先詢問他們的意願,達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共識,再進行新事項。孩子們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畫面,他們的笑聲更是悅耳動聽。珍惜每一個畫面,傾聽每一次的笑聲,不要讓它們減少,寶貝們的童年就是快樂無憂的,而父母所給予的環境也是最棒的!

該生一個還是兩個寶貝?

2008年06月11日
公開
16

婚前就愛和孩子們為伍的我,曾天真的想要生四個小孩以上,這樣我就可以自組各種不同組合的室內樂團了!之後經歷了懷孕的過程,我才知道自己有多不實際。先撇開經濟問題不談,光是要重複的經歷懷孕中的不適,我就不想自討苦吃。後來生了哥哥,自己帶了幾個月發覺,我和哥哥是親得不得了,真不希望再生一個來分散我對他的專心和愛意。不過還好我沒有讓自己一時的一相情願,更改和爸爸在婚前達成的協議,最少生兩個,而且要速戰速決,這樣我才不會一直在家帶小孩。在健康和經濟的許可下,以我自己的經驗,真的很鼓勵大家不要只生一個寶貝。獨生子女的成長我了解,因為我就是過來人。而手足情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只要從小培養感情,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伴相隨,無論對大人或小孩,壓力都會因注意力的分散而減輕許多。其實不管生幾個,只要教育得當,都是很好的選擇。我在此只是想和大家分享生兩個寶貝帶給我的好處,給猶豫不決的媽咪們做參考。 *發現母愛無限量~在準備要懷弟弟的時候,我曾對哥哥感到抱歉,因為我誤以為我對他的愛即將減少。結果弟弟出生之後才發現,原來母愛是無限的。我沒有因為弟弟的存在而少愛哥哥,反而因為有了弟弟,我愛的更認真、用心。 *壓力減輕~雖說獨生子(女)可以得到父母全部的專注力也享有較多的學習資源,可是相對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與寄託就會很大。有兩個寶貝輪流分散我的注意力和精力,我比較沒有機會吹毛求疵,而他們也不必單獨承受太多爸爸媽媽的疲勞轟炸。這種容易讓大人和小孩轉移注意力的生活方式,真的比整天只為一個寶貝張羅、煩惱來的輕鬆多了。套用很會理財朋友告訴我的話,要把資金分散風險,才不至於損失太大。 *兩個比較有伴~我家哥哥和弟弟雖然不是雙包胎,但是很像黏體嬰,不管到那裡、做什麼(好的、壞的)都在一起。因為他們的年齡很接近,弟弟出生沒多久,哥哥就開始會找弟弟玩。等到弟弟可以自己坐起來的時候,並肩坐在一起玩的情景就一直上演至今。說實在的,當我和兄弟倆在一起的時候(上課時間除外),我的角色一直都只是個旁觀者或忠實觀眾。他們培養出的默契,真的不需要我這個媽來礙手礙腳的。即使有人闖禍,他們都會先合力解決,真的搞不定才來找我。另外,兩個一起學習比單一教學來得比較有效果、有效率。原因很簡單,他們會彼此帶動氣氛,也很容易引發自己的好勝心。再加上我之前提到的,一次教兩個可以分散我的注意力,這樣我也比較不容易因為課程進行的不順利而大發雷霆。總之,兩個寶貝都會輪流當潤滑劑,這是避免我因為帶孩子而抓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兩個比一個獨立~我發現如果偶爾我只帶一個,我會不由自主的幫他做比較多事情。原因無他,只因為少了另一個寶貝的干擾和監督,我就容易出現溺愛的行為。從一開始就打算自己帶兩個孩子,所以我很理性的告訴自己,如果要和寶貝們有高品質的相處時間,我絕對不能當家裡的免費佣人。為了要達到目標,唯一的方法就是訓練兄弟倆早點學會自理。這樣我可以從一次忙兩個很快的變成一次只忙一個,然後再慢慢的演變成我只忙我自己。如果今天沒有生弟弟,我很懷疑我是否還會這麼積極的讓哥哥學獨立。畢竟為孩子做事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同時也滿足我被需要的欲望。 *熱鬧的家~在弟弟還沒出生之前,即使哥哥是醒的,家裡有時候還是很安靜。過了三十年的安靜生活,我很渴望擁有一個熱鬧有活力的家庭環境。所以我很感謝弟弟圓了我的夢。無論是人來瘋的追、趕、跑、跳、碰,還是情不自禁的高歌與尖叫,只要是在安全又不防礙他人的範圍內,我都照單全收。這種喧嘩吵鬧加上無止盡的笑聲,都是我的最愛。若因此讓我耳聾,我也甘願。^^ 一次帶兩個當然也有諸多不順,但是我有選擇性的失憶症。不好的事情只要找到解決之道,我就會馬上忘的一乾二淨。如此一來,我對孩子們的成長過程只記得好的事情而忘了辛酸。人生苦短,何必把自己悲情化呢?再說,不如意的時段真的比快樂時光少之又少,所以我覺得自己生兩個寶貝是很棒的決策。呵呵,當媽媽之前只有老公的愛,現在我得到的愛不但多了兩份,同時也多了兩個護花使者呢(因為兄弟倆不管在家或在外,也都會保護媽咪喔)!

戶外教學~胡斯慶典

2008年06月10日
公開
11

隨著暑假的來臨,這裡的各式慶典也陸續展開。如同上次去Beroun只是純觀光卻意外碰上當地有名的陶藝園遊會,這次選Slany也只是因為離家近,沒想到竟然碰到鎮上的胡斯慶典(Hussite Festival),而我們也借此慶典多了解一點捷克的歷史。 [胡斯戰爭 1419年~1434年 (摘要翻譯自Prague Radio)  胡斯戰爭是捷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和推行宗教改革的持久戰爭,直接導火索是1415年康斯坦茨宗教會議以『異端』罪名將宗教改革家胡斯處以火刑。 1419年7月30日,布拉格市民在胡斯派哲裡夫斯基等人領導下舉行起義,不久建成了自己的武裝部隊,主力是步兵,也有騎兵和炮兵。基本戰術單位是戰車,數十個車組編為一個『戰車隊』,步兵、騎兵與之協同作戰, 炮兵擁有野炮和攻城炮。戰斗序列包括前衛部隊、主力和後衛部隊,火炮布置在戰車中間,步兵和騎兵隱蔽在工事內,戰車保護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況下下馬作戰的重騎兵的襲擊。 起義軍於1420年在布拉格城郊的維斯特夫山、1422年在庫特納霍拉和涅梅茨布羅德、1426年在烏斯季、1427年在塔霍夫、1431年在多馬日利采的作戰中,先後粉碎了德皇優勢兵力的進攻。但起義軍內部逐漸分化為聖杯派和塔博爾派,溫和的聖杯派於1433年與德皇秘密簽訂了《巴塞爾協定》。1434年5月,在進行裡旁會戰時,聖杯派勾結外敵將塔博爾派擊敗,基本上結束了胡斯戰爭。] Slany的胡斯慶典就是重溫戰爭時的生活景象, 從擺攤的生意人到表演者都是穿著歐洲的傳統服裝, 連很多當地的居民也是盛裝出席,讓整個慶典很有中古世紀的感覺。 不同於之前看過的市集和園遊會,這次有些攤位還在現場把商品的製造過程呈現給遊客看, (織布機) (皮革製造過程) 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呢! 這種合家蒞臨的場合當然少不了童玩。不管是較現代化的丟圈圈、釣魚、攀岩, 還是和傳統文化有關的拼圖、彩繪錦囊、和射箭都可以讓各個年齡層玩得很過癮。 如果對以上的活動還玩不夠,還可以加入這群小男生來體驗一下上戰場的真實感呢! 既然是個慶祝胡斯戰爭,攤位上的商品當然以中古世紀的小東西居多。 呵呵,沒想到中國古代的小飾品這裡的人也很哈呢! 另外,這種特別釀製的蜂蜜酒也是我們第一次品嚐。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蜂蜜,想說買來調給小朋友喝,還好我們有試喝,不然兄弟倆喝完發酒瘋我們都還不知道為什麼呢!哈哈! 逛完了慶典準備要覓食的時候,看到好吃的烤豬竟然大排長龍,我們只好選擇室內的餐館。 就在我們用餐得時候,不少穿著傳統服飾的捷克人也陸續進來這家餐廳。兄弟倆對這種歐洲的傳統服裝很喜歡,一直不停的瞪著人家看。最後還是哥哥比較放得開,勇敢過去要求合照。真是沒想到隨意挑選的景點,竟然會讓我們有滿載而歸的感覺!有看到,有學到,有吃到,還有照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