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doremi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隨時隨地對家人表達愛意,讓他們感覺到,更要讓他們聽到!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Fun課分享~認識台灣美食

2008年12月24日
公開
7

從機場到家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買東西吃!一來,我因為暈機在下飛機之前都吐光了。二來,我們到家的時候才早上十點多,不先吃個東西填肚子,還得等約兩個小時才吃午餐呢!所以小朋友對台灣美食的認識,就由燒餅和豆漿開始學習。愛吃麵食類的弟弟,把燒餅當甜點一樣大口咬,不一會半個燒餅就吃光了還問我「可不可再吃?!」 當天的午餐,阿嬤就準備哥哥以前很愛吃的豆干。只是當阿嬤問哥哥「知不知道這是什麼?」,哥哥只有一臉茫然的搖搖頭。等吃了之後才想起來,「這是我愛吃的豆干!」其實哥哥愛吃的不止豆干,還有海帶和滷蛋呢!這種冷盤小菜兄弟倆都很愛,像是豬耳朵和白豆干絲他們就會一直說「我還要!」 後來去阿伯家,阿伯買碗粿和米糕配魚丸湯。哥哥是照單全收吃個精光,而弟弟因為吃太慢就沒嘗到米糕。其實沒加醬料小朋友就很愛吃了,但是他們看大人都有加也要求加一點,之後就吃的笑嘻嘻的好可愛哩!^^ 之後上台北的時候,我們先到新光三越百貨的美食街解決午餐。兄弟倆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可麗餅,真不知道該怎麼吃啊!^^離開台北之前,我們也有到台北車站上面的微風美食街見識一下它的多元化,真的好多選擇喔!在那裡小朋友們第一次吃到烏龍麵,直說「好吃!好吃!」 再來到高雄時,Grandma帶哥哥逛菜市場。哥哥第一次吃潤餅配豆漿,同時也是第一次體驗邊走邊吃的感覺。去拜訪王爺爺奶奶的時候,第一次吃芭樂。他們一直聽王奶奶說「芭樂要盡量吃喔!這在捷克是吃不到的!」就很好奇的問我,「為什麼這個在捷克吃不到?」我就告訴兩個寶貝「台灣有很多好吃的水果,只有在台灣才種得出來呦!」在離開高雄之前,小朋友的乾媽買了雞蛋糕和車輪餅讓他們嚐鮮。結果吃的太飽,只好放棄本來要買的台鐵便當。 細心的阿嬤一想到我們會錯過冬至和過年,就讓我們提前吃過年的火鍋料及好吃的甜湯圓。連喜氣十足的紅龜粿,阿嬤都有用煎和蒸的兩種給我們吃呢!最感動的是,當阿嬤發現小朋友們愛喝筍子排骨湯之後,隔天馬上早起到市場去買筍子回來煮。能喝到一碗又一碗的筍子湯,兄弟倆嘴巴馬上變的好甜,一直跟阿嬤說「謝謝煮筍子湯給我們喝!我們好喜歡!」好笑的是,為了催弟弟吃快一點,爸爸就恐嚇弟弟「再不吃快一點,筍子湯會被媽媽都喝光喔!因為媽媽最愛喝筍子湯!」聽了爸爸的話之後,弟弟果然大口大口的吃,就怕湯真的被我喝光了!哈哈哈!難怪人家說有其母必有其子,筍子排骨湯是我這一生的最愛,沒想到兩個兒子都遺傳到了!看來以後回台灣我得煮超大鍋的筍子湯才夠我們母子三個人喝呢!^^ 在水果方面,小朋友也吃到不少人間美味!如超大顆的紅柿、芭樂、葡萄、蘋果、棗子、美濃瓜、楊桃等在捷克吃不到的水果(台灣的紫葡萄和蘋果品種在布拉格是沒有的)。每次吃水果我都得替阿嬤把關,如果我不出聲喊停,連爸爸也會不自覺的通通吃光哩!呵呵!^^ 這次回去沒有讓小朋友們吃零食,因為好吃的正餐都吃不完了,哪裡還吃得下零食呢?不過因為我和爸爸坐長途的車程都會買飲料在車上喝,兩個寶貝就這樣認識了媽咪的最愛,梅子綠茶。 整體上來說,哥哥比較勇於嘗試,真的可以說是來者不拒。那弟弟就完全看當下的心情,雖然愛吃甜的,他也要看順眼才肯嘗試。因此哥哥吃到的美食幾乎是弟弟的一倍!不過沒關係,以後還有很多機會讓弟弟愛上台灣好多好吃的東西呢!

成長ING~那裡比較好看?

2008年12月23日
公開
7

這次回去,小朋友們馬上就被台灣五顏六色的街道吸引住了。每次只要一上車,就不停的往外看。剛到的幾天我會沿途介紹在布拉格比較看不到的東西,如廟宇、住家水塔、和香蕉樹等台灣景象,其他的我就讓他們自己慢慢去欣賞。回到布拉格的隔一天,爸爸開車帶我們去採買。我看弟弟仍就是脖子伸長認真的看外面,我就問他「弟弟,那裡比較好看?這裡還是台灣?」弟弟不暇思索的回答我「台灣!」我就告訴弟弟「其實這裡也很好看啊。這裡有很多beatiful trees和building,跟台灣一樣漂亮耶!」哥哥聽我開導弟弟也急著告訴我「兩邊都好看,兩邊我都喜歡!」哥哥的答覆比較圓滑,弟弟就很直接。雖然兩種答案都很好,而且我也沒有直接否認弟弟的選擇,但是我希望他們兩邊都愛。因為只要是讓我們快樂的地方,它的外在都很美。對哥哥來說,他是真的都喜歡,不管窗外是什麼景色,他都會很好奇的觀察。弟弟在台灣對街道風景就比較有興趣,每次坐區間車的時候,他就不像哥哥幾乎是全程跪著看外面的鄉村景色。現在回來布拉格,看著單調的寒冬畫面,和台灣的霓虹燈與大招牌相比,布拉格當然顯得遜色多了。儘管如此,我不希望兄弟倆現在就學會挑剔環境。外在的環境不是我們能改變的,若能跳過它的缺點,只專注於它的優點,那出門的時候才能保有愉悅的心情。孩子們,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一面,我希望你們盡量不要去比較它的好壞。如果你們學會喜歡不同的環境,將來你們也比較容易習慣和個性不一樣的人相處。這是很重要的生存之道,一定要謹記在心喔!

戶外教學~體驗台灣的便利交通

2008年12月20日
公開
8

那天從桃園機場回到阿嬤家休息一下,吃個午餐,下午就風塵僕僕的和阿嬤搭區間車到阿伯家找哥哥姐姐玩了。一回去就可以到火車站看火車及體驗台灣的電連車,兄弟倆即使再怎麼想睡,到了火車站之後就全醒了! 阿嬤家的火車站雖然是小站,但卻有這麼一顆應景的聖誕樹 及活動廣場,感覺還跟歐洲有幾分相像呢!^^ 現在台北鐵路全面地下化,我對這種鐵路風景就變得格外珍惜。現代化有現代化的好處,但是懷舊的我還是很高興能和孩子們分享台灣純樸的一面。 兄弟倆很喜歡坐區間車,因為可以跪著看風景。不過因為實在是沒睡飽,哥哥連跪著也可以睡的如此香醇哩!^^ 回來最重要的事就是帶小朋友北上打預防針、做健康檢察、及拿備用的感冒藥。不過因為我們要幫朋友送東西,所以北上的行李有點多,就決定帶寶貝們體驗台灣的國光號客運巴士。我實在是太久沒坐國光號了(至少有七年喽!),沒想到現在的座位變的這麼寬敞舒適!我抱著弟弟坐,一點都不擁擠呢!不過那天往北上的乘客不多,所以在上高速公路之前,爸爸就帶弟弟另外坐了。 到了台北當然要帶兄弟倆搭捷運,讓他們見識這種獨一無二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我告訴哥哥台北的捷運很特別喔,「它有時在地上行駛,有時也會改往地下行駛呢!」雖然哥哥以前住台北的時候也常坐捷運,但畢竟年紀還小,對它的印象已經很淡了。現在重新告訴他和弟弟,他們就會特別的去注意捷運爬上爬下的感覺。 辦完正事要回阿嬤家的那天,爸爸決定改搭高鐵,讓全家一起體驗台灣的Bullet Train。高鐵真的很快,因為我們不是要到高雄,所以連睡覺都不能熟睡,不然很容易就坐過頭了呢!^^ 在新烏日站要改坐區間車回阿嬤家時,很幸運的讓我們碰到了以前的觀光列車。不但車箱外還保有漂亮的彩繪圖案,連車內的拱門也讓我們印象深刻。不過那天在新烏日的風特別大,連在台北都沒穿到的厚夾克及手套都派上用場了! 後來我自己帶小朋友們坐自強號回高雄(爸爸自己北上看醫生),因為Grandma家離火車站不遠,所以坐火車比坐高鐵方便。到高雄就有朋友輪流接送,讓愛車的兩個寶貝坐到以前都沒坐過的車,如Toyota、Lexus、和Nissan。 坐遍了各種大眾運輸(就差沒時間去搭公車)之後,台灣最最便利的小黃是我們這次回去乘車最多的交通工具。最主要是為了趕時間,所以出遠門幾乎都會坐計程車到車站。不過就因為叫計程車太方便了,到後來哥哥只要一出門就會問說「要叫Taxi嗎?」曾經被我訓練成走路健將的哥哥,怎麼這麼快就變成「肉腳」(台語)呢?。 不過說實在的,台灣的交通不管是都市還是小鄉鎮,真的比國外要便利很多。在大城市裡有多種的交通選擇,在鄉下即使公車及客運不多,至少計程車隨叫隨到,好方便啊!台灣的運輸交通真的是便利又便民呢!^^

生病台灣style

2008年12月19日
公開
19

這趟返鄉之旅讓兄弟倆體驗了很多,這其中也包括生病台灣style。為什麼說是生病台灣style呢?因為都是之前從未有過的症狀,對我們家這兩朵溫室裡的小草,還有點招架不住哩! 先是哥哥扁桃腺發炎,消炎後沒幾天又感冒了。在哥哥不舒服的期間,弟弟也得風寒,只是這次的症狀是偏頭痛。兩個比較起來,哥哥比較好照顧,因為只要吃清淡、按時吃藥、及睡久一點就好多了。弟弟的偏頭痛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會有,而且半夜都會醒來好幾次,這麼一來我就都不用睡覺了。 不過小朋友們會感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我們一回到台灣就行程滿檔。台灣北、中、南都跑,平常都有固定的午睡時間,回去之後就全沒了。一直無法補足睡眠,又加上對新環境的免疫力低,他們等到看完該看的醫生才發難,已經算是對我很好了(這樣最重要的事都沒耽擱到)。還好寶貝們的感冒都算輕微,兩個都趕在上飛機前痊癒。我還真的很感恩他們的身體這麼配合,讓我們該去的地方一個都沒少!而我自己的身體也很體恤我,等我們終於回到布拉格才讓我的感冒症狀浮出。 唉,實在不該帶著孩子這樣趕場,無奈爸爸能離開的時間真的很有限!這只是第一次的經驗,往後返台休假一樣都會這麼趕。我只能盡力把大家的身體照顧好,希望下次的回去得標的機率會降低一點。寶貝們,真是對不起啊!

會撒嬌的孩子大家愛

2008年12月18日
公開
17

哥哥在三歲之前並不是一個很會撒嬌的孩子,所以雖然他很好帶也很愛笑,但就是少了那點親切感。在哥哥三歲左右,弟弟已經一歲八個月了。哥哥看弟弟動不動就往我身上爬,常常和我摟摟抱抱的,當然也不甘示弱的開始跟著爭寵。看到哥哥受弟弟的影響,終於也學會撒嬌,我真的很高興。因為當哥哥一拗起來,脾氣就硬到讓人受不了。如果他能像弟弟一樣能屈能伸,那對他將來的人際關係就會有很大的幫助。只是撒嬌這種事情不是我教得出來的,一定要有像弟弟這種超級會ㄋㄞ的孩子常做示範,哥哥才能耳濡目染,變的和弟弟一樣可愛。 這次回去看親友,阿嬤的感受最明顯。從來不會自動投懷送抱的哥哥,看弟弟總是黏在我身上,就自己去找阿嬤撒嬌取暖。這對想孫的阿嬤來說,真的是最窩心又甜蜜的見面禮。和其他親友兄弟倆也都是大方的親親抱抱的,感覺大家對他們都愛不釋手哩!^^加上弟弟的嘴巴特別甜,哥哥也是輸人不輸陣的跟著弟弟向在場的人大方示愛與讚美。這樣惹人愛的舉動,真的幫哥哥加分不少。 其實弟弟從一出生就比較受注目,因為他是家族裡最小又最有人緣的寶貝。而我們也很幸運,周遭的親友對兄弟倆都不會特別的偏心。只是我比較會未雨綢繆,希望在大家有差別待遇之前把哥哥變的可愛一點,這樣他和弟弟的感情就比較不受影響。我很感恩生了兩個可以互補的寶貝。哥哥在學習與道德方面,絕對是弟弟的好榜樣。而弟弟的貼心與ㄋㄞ功,剛好可以補足哥哥的缺點。說實在的,我在意孩子們與外界的互動勝過學習上的進步。唯有好的人際關係才能有順遂的成長,如果不能合群總是被孤立,那有再好的頭腦都無法發揮所長。寶貝們,要繼續ㄋㄞ下去喔!^^

學習應用~語言變!變!變!

2008年12月17日
公開
12

這趟台灣之旅在各方面來說,都很有收穫。尤其是兄弟倆的各種語言學習,都因多聽多講,大有進步! 先是從布拉格到德國轉機時,在下飛機時捷克空服員用捷克語和我們說再見(Na shledano!),兄弟倆就很自然的用捷克語回應。接下來要再經過一次安檢的時候,我就提醒小朋友,來到這裡就可以和這裡的工作人員講”Guten Morgen!”(早安)及”Auf Wiedersehen”(再見),因為我們已經來到德國了。結果好玩的是,經過我積極的鼓勵,弟弟的應對比哥哥大方自然。那些安檢人員看弟弟可愛又講德文,誤以為我聽得懂德文會話,就滔滔不絕的對著我說德文!在那當下我告訴自己,回台灣一定要買初級的德文書把德文學起來!雖然我聽不太懂對方說的話,但我知道是在稱讚小朋友的好話,就頻頻笑著回說”Danke shon!”(謝謝!)。 之後有一天我們在台北用餐時,剛好隔壁桌坐著一家三口講法文的觀光客。那對夫婦的小baby對哥哥很有興趣,常常轉過頭來找哥哥玩,我就鼓勵哥哥跟那個baby用法文打招呼。這麼一來,兩個小朋友玩起來了,而那位媽媽也因為我教哥哥說法文而開始和我交談。雖然只是很簡單的”Bon jour!”,但是卻讓這對從加拿大Quebec省來的夫婦對台灣印象更好。那位媽媽告訴我,在台灣還沒碰到會講法文的人,聽我這麼一講感覺好親切。我當下就讓哥哥知道,用不同語言和不同國籍的人打招呼,可以這麼輕易的讓對方喜歡我們,那我們以後要繼續努力的學不同的語言,好讓我們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兄弟倆除了學會如何用德文和法文和外國人打招呼之外,進步最多的就是台語。語言這種東西真的是學過都還留在腦海裡,加上回去幾乎所有的大人都用台語對話,讓愛學大人講話的哥哥和弟弟真的是完全浸泡在台語的世界裡。哥哥的台語底子比較好,連續聽了一個禮拜之後,他大概就可以知道我們在講的人他是否也認識。弟弟也不差,浸泡了一個多禮拜之後,他也知道我們所說的”細漢ㄟ”就是他,”ㄉㄨㄚ 漢ㄟ”是哥哥,台語底子就此開始扎根。趁現在兄弟倆的台語大有進展,我一回來就開始台語翻國語的教他們說台語。只要每天持之以恆的和他們練習,說不定下次回去兩個小朋友還可以用台語和阿祖問候呢!^^ 而寶貝們的國語也在這次的旅行中進步很多。因為聽得懂,兄弟倆的反應常常都是興奮又驚喜的。弟弟變的很多話,讓快兩年沒看到他的阿嬤最感訝異。哥哥本來就很愛講話,這次回去多聽了數不盡的詞彙用語,讓他不止變得妙語如珠,有時還伶牙利齒,讓我是又愛又恨啊! 英文是這趟旅行中用到最少的語言,不過弟弟因為體會出和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語言對話,回來之後對我就比較常講英文了。另外,哥哥常在捷運和區間車上聽到四語連播,已經很久沒有中翻英自言自語的他,最近又開始自己玩起中文翻英文或英文翻中文的遊戲了。 其實孩子們能有如此的語言突破,真的是這趟旅行中最意外的收穫。在此和大家分享這些不是要突顯兄弟倆的語言能力,而是要給有心讓孩子從小接觸多語學習的媽咪們一些信心。若能把語言學習確實又自然的融入平日的對話,寶貝就會因為常聽常講對自己的表達能力有信心。只要敢講又有興趣,不管學那些語言,孩子都一定可以學的很好的。^^

成長ING~怕髒的弟弟!

2008年12月16日
公開
8

照理說,兩個小朋友之間最怕髒的應該是處女座的哥哥。不過都已經四歲了,哥哥除了有處女座的龜毛和堅持之外,對環境的髒亂就沒有弟弟那麼在意。曾經有位親戚告訴我,胎兒的本性會影響懷孕的症狀。現在回想當時懷弟弟的情況,還真是有道理喔。我很幸運,懷了兩胎都沒有特別的不適或喜好的改變。唯有懷弟弟的時候,一直不敢看到任何髒東西(如糞便或一團從水管挖出來的頭髮)。只要看到不敢看的東西,我就一定會有嘔吐的感覺。呵呵,還好懷弟弟之前我早就和爸爸說好,哥哥的一切都由他處理照顧,這當然包括如廁善後喽!^^後來等弟弟開始聽得懂指令時我就慢慢發現,弟弟比哥哥愛乾淨。在餵飯期間,如果我不小心弄髒了他的手,弟弟就會馬上要求我幫他擦擦。學會走路之後,只要事先提醒他那裡髒不要踩,弟弟通常都會牢記在心。這樣每次經過,他就會刻意的避開不去踩。話雖如此,弟弟生性調皮愛玩,有時也會經不起哥哥的誘惑,讓自己小髒一下。出門在外,每次要用餐前,如果我忘了幫小朋友們擦手,弟弟都會提醒我。到是處女座的哥哥,每次總是先吃了再說。後來搬來歐洲,哥哥學會去打蒲公英。弟弟很想和哥哥一樣玩蒲公英,但是每次只要想到用手打很髒,就縮手不打了。之後就演變成,弟弟找蒲公英給哥哥打。呵呵!^^ 記得有一次和朋友去超市買東西,兄弟倆看大姐姐在挑蔬果就有模有樣的幫忙挑。結果弟弟看到一個不錯的洋蔥想要挑,但是它的外皮都是土,弟弟就用手比說 ”這個!”。大姐姐一看弟弟臉有點扭曲的表情就問我,”弟弟怕髒嗎?” 我笑著回答,”太明顯了厚! 呵呵!” 這次回台灣也看到弟弟突然踩煞車的狀況。有時興沖沖的跑去要按電梯號碼,卻因為看到按鍵髒髒,就說”這個髒髒,我不按了。” 或是到車站等車要找椅子坐,弟弟若剛好選到一張不是很乾淨的椅子,他就會要求坐在我腿上。有時候我覺得弟弟太吹毛求疵,我就直接告訴他,”弟弟,那個沒有關係。只是椅子舊了,不是髒了,所以坐上去沒關係。你放心,媽咪不會讓你坐髒髒的椅子。” 還好弟弟的潔癖不是很嚴重,不然這趟回台之旅就會很掃興了。 弟弟的整潔習慣真的是出乎意料之外,但也還好弟弟愛乾淨。因為哥哥有時真的是太隨便了,如果沒有弟弟偶爾的提醒,兄弟倆吃到和摸到的細菌可能比我想像的還多呢!

台灣,我們回來了!

2008年12月15日
公開
9

爸爸終於排出時間帶我們回台灣了!本來該有整整兩個星期的探親時間,無奈碰到泰國暴動,國際機場被佔領,只好延後兩天才出發。後來看新聞發現,還好我們只是延後出發,如果就這麼剛好被困在機場,那美好的假期就會變成惡夢一場了。 離開台灣快兩年,終於能回去探望親友及享受美食,不止大人期待,小朋友更是興奮。因為從歐洲飛亞洲的飛機都是一大早,所以出發當天為了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我約凌晨三點半就起床打理了。當我約四點半去叫兄弟倆起床的時候,我一說”起床啦!要做飛機喽!” 弟弟第一個蹦的跳起來,笑嘻嘻的準備出門! 哥哥剛開始被我吵醒時間很不高興,但等他回過神知道就要出發坐飛機之後,整個人就完全醒過來了。 所有吩咐他們要做的事,哥哥是聽完就馬上做。看他動作如此敏捷利落,而且還不時的催促弟弟,我和爸爸都覺得好好笑喔! 難得兄弟倆都動作快,早早的穿著整齊,坐在玄關等我們。哎,真希望小朋友們每次出門都能像這樣自動自發,那該多好啊! 布拉格機場來玩了好幾回,這還是第一次要來搭飛機。在機場下車時,天空突然開始飄雪,感覺好像是要祝我們旅途愉快呢! 最愛假裝拖著行李走的兄弟倆,這次終於可以拖個真的小行李箱,當個名副其實的小旅人了。不過當我們第一次要經過安檢的時候,因為我忘了事先讓小朋友們了解為什麼要安檢,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下,兄弟倆先是強力的抵抗,後來看我和爸爸都從容的通過才哭哭啼啼的衝過安檢門。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兩個寶貝在德國機場經過安檢的時候就不怕了。加上我們又剛好碰上了一個有福態又很可愛的女安檢人員,讓兩個皮蛋很有安全感,從此之後他們就不再懼畏機場的安檢了! 從布拉格飛到法蘭克伏只要一個小時就到了,旅程雖短,但也是小朋友們懂事以後第一次坐飛機。飛機上的一切都令他們好奇萬分,從機艙裡看外面, 在機上用餐, 到看飛機上的螢幕等,都是新鮮又好玩的新體驗。一家四口坐飛機雖貴,但好處是可以自己坐滿一排的位子。這樣帶小孩子坐經濟艙,才比較不會打擾到別人。 後來轉機坐上華航,對兄弟倆來說簡直是天堂般的享受。漂亮的空服阿姨先是遞上溫水,之後就送小朋友一人一副撲克牌。之後天才的爸爸就告訴愛看電視的寶貝們如何操縱座位前的個人電視,就這樣在大約十三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裡,他們才睡不到兩個小時!其實爸爸也是想公平對待,因為他自己想看電影,但總不能他看電影而不讓兒子們看吧。只是小朋友們本來就沒睡飽,上飛機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他們睡覺。唯有大家都補眠,才不會有太多失控的狀況。可惜這只有常帶孩子的媽媽才會考慮到這一點,常陪孩子們玩的爸爸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讓坐飛機的經驗更好玩。除了希望兩個寶貝睡飽一點之外,我不想讓他們看電影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距離太近了。愛看電視的哥哥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飛機上又乾又暗,這樣對眼睛真的是很大的負擔。後來爸爸看哥哥這樣一直看電影都不肯關,才發現自己做錯了。哥哥對兒童節目或電影是來者不拒,而弟弟則是寧缺勿濫,所以弟弟的情況就比哥哥好笑多了。弟弟雖然也愛看電視,但如果不是他喜歡看的,他就會看不久,坐不住。一開始他學哥哥看一樣的電影”猴子太空人”,但是影片太長,內容又不怎麼吸引他,弟弟就要求我幫他換別的電影。弟弟看我在螢幕上按來按去的很好玩,後來就乾脆自己按。就這樣弟弟的電視變成了他的遊樂器,每部電影看沒多久就開始按按按,有時心血來潮還會有節奏的在螢幕上亂按哩!看弟弟在旁邊玩按按樂其實真的很想笑,但是因為前座有人,所以還是得制止弟弟按過頭騷擾到對方。 看電影是哥哥的最愛,吃兒童餐就是弟弟的最愛。原因很簡單,因為全都是弟弟愛吃的甜點,果汁,和油炸物。不過腦筋動的比較快的媽咪告訴弟弟”媽媽餵餵”,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那些油炸物偷換成菜飯了。^^ 不過因為我自己睡眠不足,在機上又跟兩個不睡覺的皮蛋奮戰,加上經過了幾個亂流,在這種情況下又吃了兒童餐的油膩食物,在飛機快到桃園機場之前,就在廁所大吐特吐了。 即使如此,當我們終於走入桃園機場的時候,那種回家的感覺真的好棒!我牽著兩個寶貝,興奮的告訴他們”寶貝,這裡就台灣喽!This is Taiwan!”小朋友們看我這麼高興的介紹台灣,他們就邊走邊唱”台灣!台灣!台灣!”可愛的台灣,我們全家終於回來玩喽!^^

轉貼~飲食+睡眠 一歲內寶寶生活作息調整計畫 go!(下)

2008年12月14日
公開
12

•媽咪寶貝 2008/09/26 1歲前寶寶的生活作息該如何調整?其實只要好好掌握「飲食」與「睡眠」兩大原則,寶寶吃得好又睡得飽,自然長得好。 【採訪撰文�陳其暉;採訪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劉明發】 Plan 2:睡眠作戰ACTION! 寶寶日夜顛倒的作息往往最考驗新手爸媽的體力與耐心,抓準時機、用對方法來協助寶寶建立好的作息,可是事半功倍喔! 2個月大睡眠訓練最佳時機 1個月大的寶寶有1/2∼2/3的時間是處於吃飽睡、睡飽吃的狀況,而每個寶寶每天平均睡的時數不一,很多時候因為寶寶無法分辨白天黑夜,常常是日夜顛倒的作息,劉明發醫師表示,基於下列2原因,等到寶寶2個月大時,再來調整他的睡眠作息較為適宜。 1.互動佳 2個月大之後神經、肌肉發育較成熟,白天可以開始和大人們一起進行有意義的互動,例如:逗寶寶時他會開心地笑。 2.不會餓昏 晚上睡眠時家長也不用擔心寶寶會因為肚子太餓造成低血糖而產生昏睡,因為2個月大的寶寶體內肝醣的儲存是足以讓他渡過6個小時不進食的狀態。 2大法.調整寶寶睡眠 在寶寶2個月大後,爸比媽咪可以試試看採取下列2種方法來調整寶寶的睡眠。 1.白天盡量延長寶寶活動時間 不要讓寶寶的白天一直呈現睡眠的狀態,適時地喚醒寶貝,多逗弄他,不僅能增進親子的感情,也能拉長白天活動的時間,至少能維持晚間4∼6小時的睡眠時間,照顧者白天與寶寶的互動愈好,寶寶愈是能一覺到天亮。 2.擁抱是最佳催眠術 當寶寶在夜晚一直哭鬧不睡時,很多時候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抱起來哄一哄就能改善,因為在媽媽子宮內時,胎兒是感覺到如火車行進狀態的聲音,白天時外界仍有聲音持續著,但是到了夜晚,四周突然變得安靜,會讓寶寶變得很沒有安全感,因而哭鬧,一般只要照顧者抱起來哄一哄,大約10分鐘後,寶寶的哭鬧聲就會緩和下來、慢慢入睡。 ■夜間哭哄無效,需送醫! 假如安撫寶寶的哭鬧時間持續超過30分鐘以上仍無效,劉明發醫師提醒家長必須仔細辨別造成寶寶哭鬧的原因,感冒、發燒等是家長可以明顯觀察得到的症狀,其他像是乳糖不耐症、牛奶蛋白過敏、胃食道逆流(伴隨嘔吐症狀)等消化道的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建議應該儘速就醫找出原因。 4∼6個月大延長晚間睡眠時間 寶寶2個月大時的睡眠作息若能被建立起來,等到他4∼6個月大時,白天睡個2次,每次1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輕鬆延長晚間的睡眠時間。 白天建議活動 劉明發醫師建議,此時寶寶白天活動型態應依著他的生長發育來進行,除了觀察寶寶的生長發育有無異狀,也藉此給他更多的刺激,試想,當寶寶未滿4個月之前,身體發展程度僅能平躺著,吃睡就成了他每天的主要作息,等到4個月大之後,寶寶已經可以左右轉動頭部,視線將不再侷限於天花板,他會開始左右移動頭部,當他視線焦點落到身旁的物體時,自然而然會想要伸手去抓握,建議爸比媽咪此時可以抱寶寶離開嬰兒床,讓他坐在您的大腿上在房間的各處移動,認識自己的專屬小窩。 6個月∼1歲培養正確規律作息 這時候寶寶已經會翻身、爬行了,因為活動量的增加,白天可以讓他睡個午覺,1∼2個小時都不限。如果能每天至少睡足8小時以上,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最好,此外,睡眠的時機點也關係到寶寶的身高發育,劉明發醫師表示,夜晚12∼1點之間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量最為活躍的時候,能在晚間9、10點準備入睡,一直到隔天清晨5、6點起床,是很符合生長發育需求的理想睡眠時段。 白天建議活動 寶寶6個月大時,家長可以開始訓練他翻身,每個寶寶學會的時機點不同,特別冬天時因為穿得多,可能會延到7個月大才學會翻身,家長可以順其自然地將寶寶擺在床上,幫他做出翻身的動作,接續在7、8個月大的階段給寶寶有練習坐立與爬行的機會,因為在這個階段,多些運用四肢的活動對寶寶腦部的發育大有幫助。 1歲之後每天睡足8小時 由於此時寶寶的活動量正旺盛,當他白天不願睡覺或者僅睡個半個小時都是可以被接受的,特別要注意的是,晚上的睡眠時間還是要能睡滿8個小時最佳。家長的作息也深深地影響著寶寶,要訓練寶寶早睡早起的健康生理時鐘,家長的作息也得跟著調整才行。 白天建議活動 1歲之後當寶寶可以自行活動時,房子裡的小空間對他而言實在不夠有趣,多安排親子戶外活動的行程,讓孩子有探索大自然的機會,也開發他的無限潛力。 專家檔案 劉明發 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專長:小兒腸胃及營養、具臺灣小兒科、內視鏡、超音波專科資格

轉貼~飲食+睡眠 一歲內寶寶生活作息調整計畫 go!(上)

2008年12月13日
公開
11

•媽咪寶貝 2008/09/26 1歲前寶寶的生活作息該如何調整?其實只要好好掌握「飲食」與「睡眠」兩大原則,寶寶吃得好又睡得飽,自然長得好。 【採訪撰文�陳其暉;採訪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劉明發;攝影�阿春】 小包子1日食眠記 (基本資料:1歲、雙子座、最愛吃優酪乳、麵包) 7:00∼8:00 am起床、吃早餐 11:00 am午餐 2:00∼3:00 pm喝ㄋㄟㄋㄟ後午睡 5:00、8:00 pm 點心時間 11:00∼12:00 pm 喝ㄋㄟㄋㄟ後,準備睡覺囉! 1歲前寶寶的生活作息該如何調整?其實只要好好掌握「飲食」與「睡眠」兩大原則,寶寶吃得好又睡得飽,自然長得好。 Plan 1:飲食計畫ACTION! 從孩子出生到1歲,從寶寶的奶量評估、副食品添加、飲食建議到體重計算,完整的飲食計畫將讓家長們在寶寶餵食上更有信心。 滿月前評估奶量這樣做 擔心寶寶的餵奶量不夠或者是腸胃吸收能力不佳的家長們別著急,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劉明發醫師指出,寶寶如果有營養狀況不佳的情形,通常在1個月內接受定期疫苗施打時,就會被醫護人員查覺,換句話說,如果寶寶順利地餵了2∼4個月,家長們通常都不必擔心餵奶量不足的問題,除非寶寶情況特殊,例如:體重數不足、胃食道逆流(喝了就吐)或者乳糖不耐症(消化不良)等狀況,會影響到他的健康成長,否則寶寶的哺餵應依循「供需」的原則,當寶寶餓了就餵食,不能量化地規定多久就要餵一次奶,每次一定要餵多少的量,如果擔心寶寶吃得不夠,劉明發醫師建議,在他未滿月前,不管是哺餵母乳或是配方奶家長都有適合的方法判斷寶寶的餵奶量。 哺餵母奶 1.計算換尿布次數 哺餵母乳的乳汁量不易計算,媽咪可以計算寶寶換尿布的次數,一天至少換5次以上的尿布,才代表著寶寶有順利吸收乳汁排出。 2.擠奶計算 媽咪可以選在一天之中漲奶之時,試著擠擠看可以擠出多少奶水,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估算寶寶一次可以喝到多少c.c.的量。 3.每次喝完母乳後寶寶還能再喝下超過60 c.c.配方奶 如果發現寶寶剛餵完母乳後,還可以再喝超過60 c.c.的配方奶,表示媽咪的乳汁可能不足,可以再到醫院或者哺餵母乳的支持團體中尋求更多哺餵母奶的衛教資訊。 配方奶 ■基本量 寶寶每1公斤體重數,1天餵奶量要100c.c.才足夠。 ■營養加量 每1公斤體重數,1天餵奶量可以120∼150c.c.來計算。 舉例來說:體重達3公斤的寶寶,1天共要餵300 c.c.的配方奶才足夠,如果希望寶寶長得更好,1天可以餵到360∼450c.c.。 ■餵奶期不需補充營養品 劉明發醫師表示,6個月大以前的寶寶,不管是喝母乳或配方乳,其實已有足夠營養,很多家長在餵乳期會補充鈣、維他命、乳鐵蛋白、乳酸菌等營養品,但其實如果寶寶本身照生長曲線在生長,沒有特別情況下是不需要補充營養品。 4∼6個月副食品添加這樣做 副食品添加時機 何時可以開始讓寶寶吃副食品?劉明發醫師解釋,一般而言,4∼6個月的寶寶只要奶量攝取足夠且吞嚥能力佳,家長就可以開始準備幫寶寶來添加副食品,當寶寶一天的奶量可以達1,000c.c.,爸比媽咪可以試著餵寶寶吃一兩口副食品,觀察寶寶的吞嚥能力,如果都不會嗆到,表示可以嘗試來餵他吃副食品了,常見的情況是,寶寶雖可吞嚥,但是因為對新的食物產生排斥、懼怕感,一餵就吐,需要1∼2星期的嘗試訓練期。 ■3∼4個月 厭奶期可提前嘗試副食品 母乳寶寶因為習慣吸吮媽咪進食多樣食物後的乳汁,其實不容易厭奶,但一般喝配方奶的寶寶多在3∼4個月大時進入厭奶期,劉明發醫師建議家長可以提前給他一些米精、麥精與低鈉米餅食用,不要給寶寶喝果汁,因為果汁成分以碳水化合物居多,一旦讓寶寶開始喝果汁,天生的嗜甜性,會讓寶寶更討厭喝奶或其他天然原味的副食品,相對地營養與熱量容易不足,建議在寶寶6個月大之後再補充天然現榨的果汁為佳。 副食品添加原則 給寶寶的食物應遵循流質、半固體到固體質的規則,依寶寶的咀嚼能力來決定食材的細碎程度,從一天增加一餐副食品開始,當確定寶寶不排斥也不產生過敏時,可以慢慢增類與增量。 ■原則1:少量多樣嘗試 沒吃過的東西先讓寶寶試個3天,再嘗試其他新的食物,不同廠牌米、麥精、食材都讓寶寶均衡地去嘗試,以1個星期為基準,採一天一餐的做法,假設寶寶前3天都能夠接受一餐中有米精的添加,之後3天每天有一餐改試稀飯也不排斥,就可以讓寶寶試著一天二餐,也就是一餐是米精,另一餐是稀飯,將本來該吃牛奶的餐,改為副食品。 ■原則2:食物依階段性提供 副食品的添加也有階段性,一般而言,因為寶寶的吸收能力仍在進步,在6個月大及9個月大時適合的食材也各有不同,在選擇上以天然新鮮的食物為主。 【6個月大】 以鐵質、鈣質與蛋白質為主。 建議食材:米、麥精、排骨湯熬煮稀飯、刎仔魚、紅蘿蔔泥、馬鈴薯泥、碎肉泥、果泥與蛋黃等。 【9個月大】 延續6個月大的建議食材並再增量增類。 建議食材:隨著寶寶的消化系統逐漸成熟後,如果沒有特殊過敏的體質,還可以加入蒸蛋、豆腐、麵線等。 6個月∼1歲食材要多樣化 6個月大以後寶寶吃的食物種類非常多元,除了乳製品也會添加副食品,假設寶寶的副食品吃得足夠,到1歲都可不需要補充營養品。建議媽媽在寶寶6個月大之後,除了純哺餵母乳之外,也要訓練餵食副食品,強調在日常食材中達到補鐵與補鈣的目的,避免造成寶寶缺鐵的狀況。因為在6個月大以前,寶寶主要是增加體重,也就是往橫的成長,6個月之後會翻身、7、8個月大會爬會坐時,正是快速生長期,開始長高了,這時需要增加鈣質的攝取,因此,市面上的米、麥精才會特別強調強化鐵質與鈣質的配方。 1歲以後飲食與大人無異 大人吃什麼小孩就吃什麼,乳製品已經逐漸被副食品所取代,在1歲以後,乳製品的主要營養是增添寶寶的鈣質、高蛋白質、高熱量、高脂肪,增加飲食的總熱量,所以一天大概吃個2∼3餐即可,奶製品的攝取也可由鮮奶、優酪乳來替代。因為1歲後奶製品就成為小朋友的副食品。而一次的份量因人而異,而建議量是150到250c.c.之間,除非此時寶寶的飲食仍全部都是奶製品,才會建議一天要喝到1,000 c.c.的奶量才足夠。 滿月∼足歲計算體重這樣做 寶寶吃了有無吸收?相信是多數家長的疑問,除了觀察寶寶有沒有依著生長曲線往上長,劉明發醫師建議家長可以這樣判斷寶寶體重增加是否足夠。 1個月大 餵母奶:出生體重(以公斤算)+0.9公斤以上。 配方奶:出生體重(以公斤算)+1公斤以上。 2個月大 餵母奶:1個月大體重(以公斤算)+0.8公斤以上。 配方奶:1個月大體重(以公斤算)+0.9公斤以上。 4∼6個月大 餵母乳、喝配方奶體重:出生體重*2倍。 1歲大 出生體重*3倍。

第二年第二十三週的學習進度

2008年12月12日
公開
10

∼本週複習、新課程、及下週目標∼ [全腦開發] ~複習: ~新課:玩拼圖 ~下週目標: [數學] ~複習: ~新課程:認識新錢幣 ~下週目標: [英文] ~複習:看國際新聞台 ~新課程:和親友互動練英文 ~下週目標:繼續玩字卡學拼音 [中文] ~複習:玩食物字卡、玩交通工具字卡 ~新課程:和親友互動練中文 ~下週目標:繼續玩字卡及複習舊課程 [地理時事] ~複習:上週所認的國旗(台灣、芬蘭、捷克、英國、法國、俄國、德國、歐盟、美國、阿爾巴尼亞、馬其頓、西班牙、義大利、土耳其、日本、比利時、以色列、波蘭、南非、加拿大、斯洛伐克、越南、荷蘭) ~新課程:認識泰國的國旗 ~下週目標:繼續玩歐洲國家及其國旗的拼圖遊戲搭配國旗貼紙書 [自然生活] ~複習: ~新課程:重新認識台灣生態 ~下週目標:繼續看&聽「科學童話」&「The Art of Wildlife Photography」 [音樂] ~複習:表演音樂詮釋 ~新課程:弟弟(訓練手力和玩鋼琴),哥哥(學習雙手一起彈奏Do Re Mi Fa So,自己練琴三十分鐘) ~下週目標:繼續努力練基本功夫! [美勞藝術] ~複習:塗鴉 ~新課程: ~下週目標: [其他外語] ~複習:德文、日文、捷克文、台語 ~新課程:和親友練習聽和講台語 ~下週目標:其他外語新詞 [體育] ~複習: ~新課程:不停的逛街! ~下週目標: ∼Family Time∼ *與親友相聚 ∼戶外教學∼ *重新認識台灣 ∼最大進步∼ *兄弟倆自動在阿嬤家幫忙!

轉貼~發育.清潔.問題Check!小寶貝乳牙照護

2008年12月11日
公開
12

•媽咪寶貝 2008/11/27 蹦!晶瑩剔透的乳牙終於掙脫牙齦出來透氣了,長牙是寶寶成長重要的里程碑,看到白白小小的乳牙從寶寶的嘴巴裡冒出來,想必媽咪們一定很高興。但媽咪們可知道這些以後會被汰換的乳牙可是大有玄機,要如何清潔保養也是一大學問,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採訪�薛雅文】 一般而言,寶寶會在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乳牙-下顎正門牙 1.寶寶長牙很慢有問題嗎? 一般而言,寶寶會在6個月大時長出第一顆乳牙-下顎正門牙,其後大約以每4∼6個月的速度,長出一對新的乳牙。而第一顆乳牙的出牙時間通常也是醫師用來判斷乳牙生長過早或延遲的標準。由於長牙的快慢大體受遺傳因素所影響,所以寶寶長牙會有個體間的差異性,媽咪們不用因寶寶牙齒生長慢人家一點就擔心其是否有遲緩的問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復健中心主任張毓珊提醒媽咪們,若家中寶寶過了1歲仍沒有長出乳牙,就有帶至兒童牙科檢查的必要性,主要是為了判斷寶寶是否有先天性缺牙的情況,而檢查的方式分為觸診與X光片兩種。 2.出牙不按常規、順序不對,有關係嗎? 有些媽咪認為,反正乳牙遲早會被恆牙所取代,所以只要寶寶沒有蛀牙或是太大的口腔問題就不必太在意,這種觀念可能就是寶寶日後齒列不齊、咬合不良的原凶。大致來說,乳牙的萌發以成對的方式,依照正中門牙、側門牙、臼齒、犬齒的順序生長。張毓珊主任表示,出牙順序不對可能就是先天性缺牙的徵兆,因為本應先出的乳牙未發,在後的乳牙卻先長出來,就代表應在前萌發的乳牙有可能不存在。此外,由於乳牙的位置將來都要被特定的恆牙所取代,所以任何空缺之處都會導致鄰牙向其方向傾倒,造成日後牙齒不整齊、咬合不正等問題。 3.為什麼寶寶出牙時容易發燒? 天阿!又發燒了!媽咪們對於寶寶在出牙期間反覆發燒的情況總是不堪其擾,而許多媽咪也因此認為寶寶長牙會造成發燒的現象。對此,張毓珊主任解釋,出牙為成長的自然現象,其本身不會造成任何病症。發燒的主要原因為牙齒為了露出而造成牙齦缺口,加上寶寶在長牙齒時會因牙齦癢而亂咬東西,此時就容易感染細菌而導致發燒。媽咪們要避免這種狀況,其根本辦法就是清潔環境,特別是寶寶易放入口中或接觸到的物品都要維持其乾淨衛生。 4.寶寶長牙時亂咬東西怎麼辦? 人在長牙期間都會因牙齒欲萌出牙齦而有酸癢感,寶寶最常見的反應方式就是把手指放進嘴巴或拿東西啃咬。而6個月大的寶寶大都已開始接觸副食品,所以可以餵食非液態性的食物來舒緩寶寶的不適感。張毓珊主任表示,並不鼓勵餵食過份精緻或容易分解的食物,因其殘留性較高,若媽咪沒好好幫寶寶潔牙,寶寶就容易會有蛀牙的情形。 在這個時期,許多媽咪可能會選擇餵食水果,對此,張毓珊主任也提醒媽咪們,水果的糖份較高,除了注意口腔清潔外也需注意量的攝取。此外,也可給予寶寶輔助工具啃咬(如:固齒器),讓寶寶可藉由啃咬固齒器來消緩不適感,如此一來寶寶就較不會到處亂咬東西,進而導致細菌感染的情況。在固齒器的挑選上時,張毓珊主任表示,無色的固齒器是最理想的,另外,一體成型較不會有零件脫落,造成寶寶誤食的情形。但因無法完全避免寶寶亂咬東西,所以保持接觸環境的清潔仍是家長最根本且重要的工作。 清潔篇 預防勝於治療 正確的潔牙觀念可以預防寶寶小小年紀就擁有一口嚇人的蛀牙。張毓珊主任指出,為了降低食物與牙齒接觸的時間,避免細菌與牙垢的滋長,若是時間允許,在寶寶一喝完牛奶或吃完食物後就進行潔牙是最理想的狀況,或者在寶寶睡前進行一次徹底的牙齒清潔。 戒除壞習慣也是預防蛀牙之道,例如:寶寶常會有喝奶喝到睡著的情形,而媽咪又不忍心將寶寶叫醒,造成奶製品於口中殘留時間過長,一不小心小寶貝就成了蛀牙寶寶了。 5步驟.寶寶刷牙follow me 事前準備 紗布或指套牙刷、不含酒精成分的含氟漱口水。 5步驟 1.媽咪先把潔牙工具準備好,再把雙手洗乾淨。 2.安撫寶寶告訴他要刷牙囉。 3用紗布纏繞手指(指套牙刷則套於手指即可)。 4.將紗布沾含氟漱口水並擰乾(指套牙刷沾少量)。 5.把手伸入寶寶嘴巴中,沿牙齦和牙齒輕輕擦拭。 結語 乳牙的完整長成約莫於2歲半∼3歲之間,直到12歲才被恆牙完成汰換,所以乳牙至少要和寶寶相處約10年之久,因此,對於尚未有潔牙能力與相關保健知識的寶寶來說,媽咪便是捍衛寶寶牙齒健康最重要的人。 諮詢�張毓珊 現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復健中心主任 專長�兒童牙科行為管理、身心障礙兒童門診、全身麻醉全口重建、青少年牙科治療、預防性齒顎矯正治療、兒童咬合誘導、口腔不良習慣改變

轉貼~雷夫老師第56號教室奇蹟

2008年12月10日
公開
13

•親子天下 2008/11/18 美國百大名校校旗像是在雷夫老師(Rafe Esquith)的第五十六號教室牆上進行大展。長春藤姊妹名校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布朗大學、史丹佛一字排開,名牌公立大學如洛杉磯加大、柏克萊、伊利諾大學更全數到齊。 【文�呂錦珍】 美國百大名校校旗像是在雷夫老師(Rafe Esquith)的第五十六號教室牆上進行大展。長春藤姊妹名校如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學院、布朗大學、史丹佛一字排開,名牌公立大學如洛杉磯加大、柏克萊、伊利諾大學更全數到齊。 第五十六號教室內看起來像是資優菁英齊聚的私立小學教室,其實不然,第五十六號教室外霍伯特小學(Hobart Boulevard Elementary School)70%的學生將來很可能連高中都畢不了業。 位在洛杉磯市中心韓國城附近的霍伯特公立小學,跟資優、精英、富裕等形象一點都沾不上邊。事實上,這個全美國第二大公立小學將近兩千名學生幾乎都來自低收入戶,每個學生都享用美國政府補助的免費午餐。最特別的是,絕大多數學生都是母語非英語的第一代新移民,全校七成學生是來自中南美洲的墨裔,三成是韓裔,更有不少學生來自社區裡暴力、幫派犯罪或破碎的家庭。 「為什麼偏偏要選這樣一群學生來教呢?」年過半百但精力依舊過人的雷夫老師留著小鬍子,穿著他那制服般的深藍色背心和淺藍色襯衫,身材魁武,不重自威的他說:「我感到憤怒啊。很多老師覺得語言表達不好的新移民孩子就是愚蠢的。」對成長於洛杉磯,曾就讀於洛杉磯公立學校的他來說,幫助這群弱勢孩童實現美國夢,來自於他行俠仗義的使命感。「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想法,認為貧民區的孩子不喜歡上學,其實只要教室課程吸引他們,他們一樣好學。」 事先想好上課腳本 第五十六號教室每天吸引弱勢族群學生好學不倦的,靠的就是雷夫老師像好萊塢演員般的說書技巧,與課前精心規劃的「腳本」。他曾在國際閱讀協會的演講對台下的二萬名教師們傳授他的心得:「在教室裡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你自己。」 第五十六號教室語文課讀的第一本書,是充滿懸疑緊張氣氛的《繼承人遊戲》(Westing Game),但這本書角色繁多,用字遣詞較深奧,雷夫老師必須一面念,一面安排不同程度的學生念不同段落,一面提出問題「還有其他人不喜歡這個角色,有誰記得他是誰?」「作者並沒有明說這個人大概四十歲左右,你怎麼知道他四十歲呢?」「對啦,他提到他有點灰髮啦」,一面忙著糾正行為,立下課堂規矩,「請舉手問問題」 「想清楚再回答」,同時不忘讚美「艾莎,我教書二十七年來,你是第一個答對這個問題的。」最後再來個「欲知後事如何」的結尾,請學生聽下回分曉,「抱歉了,今天只能讀到這裡,究竟發生了甚麼事,只能等下星期一再讀啦。」滿堂學生在此不約而同發出略帶遺憾的「噢」聲。 「你知道嗎?」雷夫老師低聲說:「這就是我想聽到的聲音,這表示他們已經上鉤啦!」課堂上的每一步看來突發的提問與動作,「其實都是根據我上課前就照每個學生個別需求計畫好的腳本。」當然,「艾莎也不是我二十七年來第一個答對這個問題的學生,」他眨了下眼睛。 *doremi媽咪的加註:雷夫老師的那句「在教室裡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你自己。」也適用在媽咪們的身上,因為媽媽就是孩子們一輩子的老師。對自己還欠缺一點信心的媽咪們,一定要先相信自己,再來努力的充實自己,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有正確的道德觀念與學習態度喔!^^

轉貼~嬰幼兒語言發展 0∼3個月會回應

2008年12月09日
公開
10

•bobo小天才 2008/12/12 當胎兒還在子宮內時,即已具備聽覺能力;而新生兒出生的放聲一哭,就代表他具有學會說話的能力,以「哭聲」與父母溝通,而父母要用溫柔的語調回應他,並且在他醒著的時候,把握時間多與他說話,開啟語言學習的歷程。 【文�bobo小天才】 聽覺•與生俱來的能力 當胎兒還在子宮內時,即已具備聽覺能力;而新生兒出生的放聲一哭,就代表他具有學會說話的能力,以「哭聲」與父母溝通,而父母要用溫柔的語調回應他,並且在他醒著的時候,把握時間多與他說話,開啟語言學習的歷程。 能力1.會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 聽覺是未來學習的最主要管道,沈素戎治療師表示,聽覺器官功能正常的baby,已具有聽覺能力,即使還未滿月,就能感受到外界的聲音刺激時會有所反應,如轉頭或扭動身體。他喜歡聽父母溫柔親切又帶點誇張的語調,趁著換尿布、餵奶和洗澡等時刻,跟他進行一對一的對話。 遊戲.聲音在哪裡 準備物品:對比強烈的黑白雙色(具聲光效果者更好) 讓baby或躺或趴,父母則站在他視線看不到的地方,如其身體兩側,搖動會發聲的玩具,甚至呼喊他的名字以吸引注意力,觀察baby是否會朝發出聲音的方向轉頭?若能正確分辨聲音從何而來,表示其聽力發育良好,感覺統合也大致正常。 養成建議 如果baby的反應不理想,沒有任何反應或是反應不明顯,父母可以多試幾次在她身邊呼喚他,直到他轉頭看人,之後再換方向,試到他能準確找到音源處。沈素戎治療師建議,如果父母覺得baby的反應讓你覺得不對勁,且出生時又未做聽力篩檢,最好還是尋求耳鼻喉科醫生做聽力檢查。 能力2.能注視照顧者的口型變化 baby在學會說話前,需要有大量的聲音刺激與模仿的學習機會,除不同聲音刺激外,父母說話的口型變化正是baby模仿學習元素之一,記住喔!與baby說話時務必要面對面,好讓他能近距離觀察。當然,父母願意對他說愈多的話,他的語言發展就會愈好! 遊戲.看誰在說話 準備材料:對比強烈的黑白雙色(具聲光效果者更好)可吸引嬰兒注意的玩具 父母將baby抱入懷中,並與之面對面,說話、唱童謠都可,記住要加入明顯的表情及聲音變化,速度則最好慢一點,好吸引他的注意並觀察父母的口型變化。而父母也要觀察baby的反應,是否有出現感興趣與注視模仿的樣子? 養成建議 如果無法達到此活動目標的baby,父母可再放慢說話的速度,或試著一字一字的慢慢說。沈素戎治療師提醒,如果baby的眼神無法與父母交會,有疑似自閉症的隱憂,務必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0∼3個月-自動發聲•需要父母的回應 不要以為baby不會說話,就不能與他有所互動,其實除了哭聲外,他還會用肢體語言與基本聲音,回應外在的刺激,與這個世界產生互動。父母一定要把握每個和baby溝通的機會,與他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 能力3.能發出聲音自娛 聽覺正常之外,baby自身的生理發展成熟度也會影響語言發展,若口腔構造異常,在語言學習與表達將受到限制。讓baby主動開口「說話」,是此階段重要能力之一。 遊戲.發聲練習 準備材料:baby吃飽睡足擁有良好精神狀況、輕柔音樂 讓baby躺著或抱著他,爸媽可觀察他是否自己會發出聲音,有如自言自語般的娛樂自己(約在出生後20天左右,baby會發出如「a gu、a gu」的聲音自娛)。這時,大人若用同樣的聲音回應,他會覺得很開心。 養成建議 如果無法達到此活動目標的baby,父母更要注意與他面對面的互動,先發出一些單音或對著他說話,多重複幾次,以觀察baby是否會模仿父母發出聲音?甚至在自發狀況下發出聲音。 能力4.會回應成人的聲音 不要小看baby的能力,只要你對他付出關心,他就會有所回應,即使他還不能言語。當你發出聲音時,他也會發出不知名的音,並扭動身體給予回應,當你回應時,他會不動聲色的聽你說;如果你不回應他,他會感到難過喔。 遊戲:現在做什麼 準備材料:baby吃飽睡足擁有良好精神狀況、輕柔音樂 把握你幫他做事的時刻,如換尿布、喝奶、洗澡等例行工作,進行一對一的親子互動。如泡奶的時候,你可對baby說,「媽媽要泡ㄋㄟ ㄋㄟ了」、「泡好喝的ㄋㄟ ㄋㄟ」;餵食時,則說「來喝ㄋㄟ ㄋㄟ囉」、「喝光光,好健康」等。說話時,可觀察其是否有回應?如果有,父母一定要給予肯定的回應,讓他願意再繼續「玩」下去。 養成建議 如果無法達到此活動目標的baby,父母不只要多說幾次,以提供他模仿的機會,可視情況調整音量,注意其聽力是否正常?沈素戎治療師建議,父母可在baby吸奶嘴的時候,放點輕柔的音樂,看他是否會隨著旋律調整吸吮的節奏?熟悉後,可再放節奏快一點點的曲子,讓他再做改變。她表示,吸吮動作不佳的baby,值得父母多注意,因為生存功能表現薄弱,必然伴隨一些問題的產生,最好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轉貼~陪伴足、刺激夠 有助語言發展

2008年12月08日
公開
11

•bobo小天才 2008/12/12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是幼兒與成人世界連結所使用的方式,語言能力發展良好,不只可清楚表達自身的需求,更為未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羅筠】 新生兒在出生的剎那,以哭聲開啟了語言的歷程,從喃喃發聲到牙牙學語,再到可說語彙、簡單句,一直到說得有條有理,這一連串的過程,不只需要透過多元感官刺激,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讓孩子在互動中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又如何把話說得恰當。 互動少•刺激小 我不想說 (個案一)文文是個一歲九個月的男孩,除了會喊「爸爸、媽媽」外,其他都是用比手畫腳的方式表達自身需求,工作忙碌的父母很少陪文文,平常多由阿嬤和外傭照顧,不像一般孩子有黏人的習慣,即使沒人陪他玩,他不哭不鬧,就靜靜坐著看電視。偶爾父母跟他說話,感覺他好像懂意思,但就是不開口說話,看著隔壁鄰居同年紀的小孩,每天講個不停,文文的父母真不知如何是好…… 在確認過文文的聽力正常,並了解家中的環境後,推究文文不講話的原因是少與人互動而缺少刺激──忙碌的父母少有時間陪文文、年老的阿嬷不知如何跟文文玩、外傭的國語不好,無法與文文溝通,沒人與文文用口語互動,加上又不主動找人的個性,讓他開口說話的欲望極為低落,有時會出聲音,卻只是沒有意義的聲音,即使已經一歲九個月了,卻還未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出現一些有意義的單字和語彙。 選定單一語言•積極引起互動 孩子學習語言的啟蒙老師,非主要照顧者莫屬,但文文的情況是有人照顧,卻無人真正擔任起主要照顧者的重責大任──陪孩子遊戲和說話,產生互動的行為。這時,文文最需要的是來自主要照顧者的陪伴,過程中,陪著玩,陪著說話,帶他認識環境,積極引導文文有想說話的欲望,並在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學習說出適合的話。 原本自然的雙語環境並不會對孩子學習語言造成困擾,但對於語言發展有所遲緩的文文卻非好事,因為連單一語言都還無法掌握的他,更無法同時與說不同語言的人溝通,因此,建議文文的父母必須選定一人做為其主要照顧者,當單一語言純熟時,再加入其他語言的學習。當然,也鼓勵家人多帶文文去公園玩,與其他小孩互動;甚至年紀差不多時,可考慮送去念幼兒園,對於語言發展也有所幫助。 提醒只想讓孩子看電視或DVD學習語言的父母,最好三思而行,畢竟語言需要互動而有意義,單向看電視無法產生互動行為,對於語言發展不僅沒有幫助,也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造成日後學習的阻礙! 過分寵•滿足快 我不用說 (個案二)兩歲六個月的東東,已會講很多的語彙,也會喊人,但是卻遲遲未出現這年紀應有的短句,如「媽媽,抱抱」、「吃餅乾」。平常想要吃什麼、玩什麼,就用手比一比,眾多寵愛東東的家人就立刻送到他眼前,若有不順心,則大哭大鬧以達到需求。好動的他,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只要家人跟他說長一點的句子時,他就感到不耐煩…… 經過了解東東的家庭背景,原來他是大家族中唯一年紀最小的孩子,又是父母的獨生子。與眾多大人一起住的他,可說是享盡各種寵愛,不僅從未受過責備,同時,大家怕他哭鬧發脾氣,都只有一味順從。因此,在大家的「用心」照顧下,東東只需用手一指或哭鬧兩聲,想要的、想玩的,全部都送到眼前。即使會說話的他,也完全不需要用到「精緻的語言」表達需求,就這樣,兩歲半的東東不僅說不出短句,對家人講稍長的句子更無法聽進耳裡。 建立一致態度•製造溝通情境 想要改善東東的情況,首先要建立家人有一致的教養態度,就是絕對不能在他未充分表達需求前,把東西送到眼前。這是為了要幫東東製造溝通的場合,引起他想說話的動機,甚至要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表達自身的需求,剛開始可能只是單詞,慢慢發展成簡單句,再逐步擴展具有長度的句子。 如東東想吃餅乾,他必須先說出「餅乾」,成人可先確認「你要吃餅乾嗎?」東東點頭,成人可帶他說「我想吃餅乾」,當他成功模仿後,才拿餅乾給他吃。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訓練,語言能力必然會有所進步,因為他會漸漸知道餅乾有好幾種口味或不同形狀,每次需求不一樣,他就必須講清楚,如「我要吃巧克力餅乾」或「我想吃星星餅乾」,只有清楚說明他的需求,方能獲得滿足;而非只用手指或哭鬧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或許父母不知要如何製造「溝通的情境」,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孩子有興趣的食物或玩具,故意放在他「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地方,引起他想要的動機,當下,語言溝通的必要性立即浮現,一段「對話」自然產生!透過環境和行為的改變,讓幼兒的語言能力有機會練習,進而成熟使用。 增加環境刺激•適時使用話語 現在的孩子個個被無微不至的照顧,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無形中,喪失語言溝通的機會,進而使語言出現「發展遲緩」的情形,排除聽力損傷、自閉症及多重發展遲緩等特殊狀況外,絕大多數是缺少刺激所造成(通常在進行醫療評估時,依孩子的理解力多寡加以判定)! 父母若希望孩子急起直追,其實不難,只是需要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多與孩子講講話,在平日中增加環境刺激,多帶著他指認各式各樣的物品,不厭其煩的講給他聽,累積語彙數量,且觀察他的理解力到什麼程度,是否會給予正確的回應,再依其能力慢慢延伸句子的複雜性與長度,並藉由彼此的互動讓孩子了解,如何在適當的場合下說合宜的話語,相信孩子一定會有令人滿意的表現!

轉貼~培養bobo挫折容忍力

2008年12月07日
公開
10

•bobo小天才 2008/09/19 挫折容忍力是可培養的!累積幼兒生活「經驗」,是幫助孩子學習的方式之一,經驗挫折更能幫助孩子了解如何調整自身情緒,屏除負面影響。至於身為父母的你,更是孩子學習的最佳榜樣。 【撰文�曾家鳳;諮詢�中臺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資深講師 連寶靜】 由於現代父母生得少,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要什麼有什麼,絕不讓孩子吃一點苦頭。事事總讓孩子隨心所欲,久而久之,孩子將會失去自制、自律能力,而且將會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往後進入團體生活時,很可能出現人際關係失衡狀態。 從「你」做起 挫折容忍力可透過教育加以培養,中臺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資深講師連寶靜表示,最佳的教育者就是「父母」,因為你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裡,倘若父母面對挫折處理態度不當,孩子自然也會仿效。 舉例來說,父母因為某些因素吵架,產生所謂「溝通挫折」,因為對方聽不懂自身所欲表達的內容,甚至產生誤解,導致雙方感到挫折,進而情緒控制不當,於是發生爭吵。假設父母這時會亂砸東西、甩門,那麼,往後孩子面對挫折時,也會以相同方式處理!學齡前幼兒不懂得辨別處理方式是否正確,只會模仿他人,以改善當下情況,所以,連寶靜強調,父母身教是否恰當,將是影響孩子是否能夠習得正確處理挫折的關鍵。 增加挫折容忍力的優勢 .增強自信心:倘若孩子無法跨越挫折,則會放棄某項學習機會,並且否定自己該層面的能力。 .情緒較穩定:不會因為挫折而影響自身情緒,進入團體時,較不會與他人發生衝突。 希望增強孩子的挫折容忍力,相對而言,也就必須培養孩子面對挫折,並且解決問題的能力。連寶靜指出,這個能力必須經過時間慢慢培養,才能看見轉變。當父母可以調整自身心態,不再讓孩子養尊處優,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時,根據以下四個步驟,漸進式培養孩子的挫折容忍力,才能較得心應手。 學習挫折四大步驟 「挫折」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連寶靜提到,當孩子期待完成某件事情時,就可能產生挫折!例如「身心發展」尚未到達某個里程碑,孩子不可能自己走路,當他堅持想走,就產生挫折;孩子想要買某個玩具,「父母」不肯,也會產生挫折,或者是孩子想要去工地玩,因為「環境」不安全而被禁止,又是一項挫折。挫折無所不在,如何培養孩子面對挫折,並且以有效的方式處理它,將是幼兒成長中必須學習的一大課題。 以下四個步驟,點出學習面對挫折的關鍵,利用「孩子想買玩具,但是父母不願意,孩子正在鬧脾氣」做為模擬情境,告訴父母如何利用機會增進孩子的挫折容忍力。 第一步.冷靜情緒 當孩子因為受挫而情緒不穩定時,「父母」必須先將自身情緒穩定下來,以免意氣用事,不但無法幫助孩子面對挫折,另外,還可能提供錯誤示範。 怎麼做 父母對孩子說:「這個玩具太貴了!我們不能買唷!」 說話態度必須「溫和」,但是「堅定」,讓孩子了解你的堅持,否則孩子很可能用更加無理取鬧的方式,要求家長幫他買玩具。 第二步.辨識情緒 當孩子因為不能買玩具而感到挫折時,他並無法正確描述自身感受,只好用無理取鬧表現,但是胡鬧無助於穩定情緒,因此,連寶靜建議父母,必須幫助孩子辨識情緒,以分辨挫折來源。 怎麼做 父母對孩子說:「你現在覺得很『難過』嗎?」 雙引號內可任意替換成某種情緒字眼,藉由描述情緒,讓孩子了解,究竟他是因為生氣、難過,或者是任何一種情緒而感到挫折。 第三步.提出解決方案 先前兩個步驟已能讓孩子懂得面對挫折,接下來,父母必須藉由提出解決方案,讓孩子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才能讓孩子懂得應對挫折,而不是總以胡鬧解決。 怎麼做 父母對孩子說:「等你壓歲錢存到後,我們再來買?還是等他打折後,再來買?」 父母可先提出兩、三種解決方案,以供孩子選擇,讓他知道,只要符合這些條件,他就不需要難過,也能擁有自己想要的玩具。 第四步.圖示法 基本上,上述三種方式已經能幫助孩子漸進式培養挫折容忍力,不過,連寶靜提到,有些孩子情緒認知能力較差,父母利用語言不見得能夠讓其理解,因此,偶爾也可用圖畫的方式,讓孩子了解自己為何因為挫折而會情緒不佳的原因。 怎麼做 父母可以畫圖給孩子看,第一個,你想要買玩具?媽媽不買?你很失望?所以很難過。 藉由這種方式讓孩子明白,究竟自己是因為哪個環節受挫,而引發不當情緒,應該如何調節。 提升挫折容忍力,也是穩定情緒的一種模式!當孩子年紀愈來愈長,面臨挫折的機會也會愈來愈多,倘若能夠自幼訓練幼兒具備調適挫折的能力,不但他的情緒能較穩定、人際關係較佳,甚至是連學習力也會相互提升。

轉貼~注意力•從小培養

2008年12月06日
公開
18

•bobo小天才 2008/10/17 培養注意力,不只要從小開始,更要從日常生活中開始!不需要很多玩具,只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和用心教養,孩子的很多問題即能迎刃而解。 【文�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治醫師 何淑賢】 很多父母總會感嘆孩子總像一隻毛毛蟲動來動去,似乎怎麼也坐不住,讓人看得眼都花了,也因此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是個「過動兒」而前來就診。其實,對3歲以下的幼兒而言,並不會特別針對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進行確立診斷,但是若能透過日常生活的行為訓練,卻能有效幫助孩子培養注意力! 體力無處發洩•變身難帶小孩 (個案一)敏敏是個一歲半的小女娃,因為總是坐不住,吃飯時跑來跑去,外出乘車時也無法安坐在安全座椅上;雖然給了她很多的玩具,也不見她有很喜歡玩的樣子,一天到晚就想往外跑,因為白天是祖母在照顧,面對活力充沛的敏敏,祖母愈來愈覺得她很難帶,於是讓媽媽帶來就診。 經了解,敏敏的家境富裕,白天在祖母家時,祖母很疼愛敏敏,幫她做了很多事情,而且祖母捨不得讓敏敏哭,因而很順從敏敏,從不要求她坐下來吃飯或坐安全座椅;加上祖母家可自由活動的空間不大,不能讓敏敏隨心所欲的探索,而祖母年紀大,也沒有體力和意願帶敏敏外出走走,敏敏因無處可發洩體力,只能在有限的空間不停地動來動去……,久而久之,成了祖母眼中的「難帶小孩」。 在為敏敏評估天生氣質後,她的確是比較活潑,卻不致過動,問題的癥結點在於一歲半的敏敏正值活動量需求高的年紀,想要獨立行走、自由攀爬,以探索這個多采多姿的世界,只是環境並不允許她這樣做;而主要照顧她的祖母因年紀大,無法常常帶她到公園玩玩,讓她發洩體力,接受多元環境的刺激;即使有不少很貴的玩具,也因少了大人的陪伴,而無法吸引敏敏耐住性子玩個幾分鐘,且太多的玩具也讓敏敏容易分心,無法專注在一樣玩具上;所有敏敏想做的事全不被允許,最後,讓她只能拚命地按各種電器或遙控器的開關。 敏敏需要的只是有人陪她活動,不論是玩玩具,或帶到公園在足夠的運動空間伸展肢體、消耗體力。而生活上的行為規範,如上車要坐安全座椅、吃飯要坐在桌前自己吃等,皆需要從小培養,以堅持的語氣,清楚的規定,在相信孩子能達到的範圍內去要求及鼓勵。 生活習慣不佳•加深負面影響 (個案二)三歲的達達剛進幼稚園,幾乎是每天遲到,老師講故事時,他總要走來走去;大家都在午睡,獨獨他不肯睡;只要同學不小心碰到他,就立即有激烈的情緒反應;對於老師的交代總是有聽沒有到,做事情都是做一半,無法輪流等待。面對精力旺盛的達達,老師建議父母不妨帶達達至心智科就診,了解孩子到底怎麼回事? 經評估後,達達的確有一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質,只是父母未曾留心且在生活中透過行為訓練,讓這些特質的影響降到最低。如達達總有旺盛的活力,當忙於工作的父母晚上八、九點回家時,親子一起玩段時間,他還不肯去睡覺,上床時間往往拖到很晚,隔天因為睡不夠就無法起床,可是父母又要急於趕上班,不得不把還想睡覺的達達挖起來並送到幼稚園。過程中少不了責罵及代勞,到了學校,睡不飽的達達,處在精神不足的狀態下,自然無法有足夠的精神聽老師講故事或與同學玩耍;等到中午要午睡時,達達又因為園所好玩的事很多,興奮的不想睡覺,就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達達的情緒無法得到適度的調適,對事情做出來的反應自然讓人無法接受。 達達活動量大,在家闖禍的機會也多,碰到因工作疲累而情緒管理不佳的父母,當然常常被挨罵,時間一久,對自己沒有自信,挫折忍受度低,影響學習的動機,無形中放棄更多的學習機會;而父母對他動輒責罵的行為模式,則讓他「學習」用在對外人的態度上,造成與同學相處的困難。 教養兩大法寶•陪伴與耐心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孩子注意力不佳的問題其實不難解決,只要父母願意用更多的耐心陪伴孩子並改變教養心態,問題多半能迎刃而解,即使真的有問題,也能降低負面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力。 陪著觀察反應 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適度的陪伴,給再多玩具,遠不如父母花時間陪著玩。有的家長會說「家事都做不完了,哪有這麼多時間陪孩子」,陪伴的確需要時間,建議父母此時學會放下──降低目標,調整家事型態,不一定要天天做的家事就隔幾天做一次,否則讓自己累壞了,也不會有好心情陪孩子!甚至帶著孩子一起做部分家事,如洗衣服,一歲多的孩子就讓他依大人、小孩的衣服或襪子、內衣褲分類,三歲的孩子可當曬衣服時的小幫手,幫你夾夾子……,大人眼中的「家事」,卻是孩子眼中的「遊戲」,你會發現,他會很專注想要努力做好這些事。如此,你不僅完成了家事,也增加親子互動的機會。 等著跟上腳步 耐心,則是教養孩子時必備的要件,特別對問題比較多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給予更多的耐心等他跟上腳步,尤其透過行為訓練改變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效果,用充裕的時間讓孩子學習,若因為「急」而讓大人、小孩衍生出情緒問題,又需要花時間處理情緒,原先的目標更不易達成! 大人要學會等小孩,小孩也要學著等待,父母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讓他慢慢調適等待的心情,學會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助於注意力的培養。從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培養輪流等待的習慣,如吃水果、分點心時由長輩再分到小孩。 把握好奇心旺盛期 從小開始學,效果最好!因為生活中的一切都讓孩子感到興趣,充滿自信的他認為自己一定行,受挫忍耐度也比較高,一旦達成,他的成就感更高,激勵下次更好的動機更強;反之,等大了再學,大家視為理所當然,孩子的成就感大打折扣,學習興致低落,更難達成學習目標。 提醒父母,想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從小慢慢一點一滴做起,效果自然會出現!

第二年第二十二週的學習進度

2008年12月05日
公開
18

∼本週複習、新課程、及下週目標∼ [全腦開發] ~複習: ~新課:玩拼圖 ~下週目標: [數學] ~複習:弟弟(玩一組數學拼圖),哥哥(玩三組個位數加減法拼圖) ~新課程: ~下週目標:數字拼圖,弟弟繼續學習11-20 [英文] ~複習:看國際新聞台 ~新課程:和親友互動練英文 ~下週目標:繼續玩字卡學拼音 [中文] ~複習:玩食物字卡、玩交通工具字卡 ~新課程:和親友互動練中文 ~下週目標:繼續玩字卡及複習舊課程 [地理時事] ~複習:上週所認的國旗(台灣、芬蘭、捷克、英國、法國、俄國、德國、歐盟、美國、阿爾巴尼亞、馬其頓、西班牙、義大利、土耳其、日本、比利時、以色列、波蘭、南非、加拿大、斯洛伐克、越南) ~新課程:認識荷蘭的國旗 ~下週目標:繼續玩歐洲國家及其國旗的拼圖遊戲搭配國旗貼紙書 [自然生活] ~複習:看&聽「科學童話」 ~新課程:繼續看新書「The Art of Wildlife Photography」認識不同野生動物 ~下週目標:繼續看&聽「科學童話」&「The Art of Wildlife Photography」 [音樂] ~複習:表演音樂詮釋 ~新課程:弟弟(訓練手力和玩鋼琴),哥哥(學習雙手一起彈奏Do Re Mi Fa So,自己練琴三十分鐘) ~下週目標:繼續努力練基本功夫! [美勞藝術] ~複習:塗鴉 ~新課程: ~下週目標: [其他外語] ~複習:德文、日文、捷克文、台語 ~新課程:和親友練習聽和講台語 ~下週目標:其他外語新詞 [體育] ~複習: ~新課程:不停的逛街! ~下週目標: ∼Family Time∼ *與親友相聚 ∼戶外教學∼ *坐飛機&逛機場 ∼最大進步∼ *兄弟倆的台語大進步!

轉貼~幼兒園巡禮.從做中學•激發好能力

2008年12月04日
公開
9

•bobo小天才 2008/11/28 從事幼教工作快20年的林麗員園長感慨的說,孩子的大小肌肉發展與粗細動作能力表現逐年下降,尤以這五年的落差特別明顯,因為父母過於保護與空間狹窄,加上未意識到此發展的重要性,使得孩子的諸多表現受到嚴重影響。 【文�李藹芬】 為何現今的孩子在粗細動作能力展現上,與以前出現高度落差?台中市南屯區私立小太陽幼稚園園長林麗員指出,以前人生得多,父母無暇面面俱到,孩子不僅從小必須學會自我照護,也從兄姐及大人身上模仿學習各項能力,與今天事事受到保護的現代小孩相比,自然顯得「能幹」! 環境改變•能力明顯下降 她強調,環境的改變,固然讓孩子的粗細動作表現不如以往,但父母未意識大小肌肉發展的重要,更是問題所在!林麗員說,大家總喜歡問,「為什麼孩子不能面對困難」、「不能等待」、「不負責」,其實就是源於此能力的欠缺,造成日後環環相扣的各項發展大打折扣。 當家庭無法提供孩子適當的養成教育時,幼兒園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送到幼幼班的孩子才兩歲,即脫離了父母的保護範圍,必須自己學會吃飯、穿衣、穿鞋等。此時,老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讓孩子用自己的樣子練習。年紀小的孩子會因「好玩」而萌發「願意做」的想法。 當然,學習並非只在教室,林麗員說,大肌肉要發展好,必須多在戶外跑跳,一場戶外教學,孩子可看雲,感受清風拂面,撿拾落下的樹葉……每一種活動都對身心發展與大小肌肉的發展助益良多。 因勢利導•改變父母態度 通常,進園所約兩個禮拜的時間,小小孩就有長足的進步,她強調,「孩子不行,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知如何做的認知問題」。只要給更多機會,即使才兩歲的孩子,也能有令父母「驚豔」的表現。比起家中,幼兒園似乎是更適合練習的環境,不過,要讓孩子的能力更好,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回家一定要繼續提供練習的機會,並且意識到孩子動手做的重要性。 為了讓父母重視大小肌肉發展的重要性,林麗員總是煞費苦心遍尋專家發表過的文章,提供父母參考,並透過親職講座傳達觀念,她常因勢利導對家長說,「如果希望孩子將來當外科醫生,精細動作的能力一定要好」,此話一出,父母立即接受且配合園所的做法。 她提醒家長,現在一般的居住空間不大,不利孩子活動,因此,更要刻意幫孩子選擇適合的環境,如公園、步道、泳池等,讓其自在伸展四肢,特別是選擇幼兒園,「給他一個寬闊的空間,最能激發幼兒的潛能」!林麗員相信,孩子只要有機會嘗試──做中學、遊戲中學,「做錯,沒關係」,他會在一次次的錯誤中摸索出成功的秘密!

轉貼~練習與陪伴•打開學習之窗

2008年12月03日
公開
12

•bobo小天才 2008/11/13 現代的父母,普遍重認知發展而輕肢體能力的養成,事實上,想要孩子在學習路上走得順暢,自他呱呱墜地以後,粗細動作能力的訓練就不能等閒視之。 【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早療評估中心職能治療師 李明美】 從出生起,每個孩子都必須經歷翻身、坐、爬、站、走路等的粗大動作發展,以及伸手抓住、放開物品、雙手在身體中線把玩物品、操作物品等的精細動作發展。在這個階段,提供足夠的練習機會及適當的引導與陪伴是為幼兒打開一扇學習之窗呢! 活動受限制•學習欲望低 (個案一)小潔是一個一歲七個月的小女孩,在一次嚴重感冒至小兒科急診時,醫師發現小潔可獨自走幾步,但不太穩定,對於醫師提供的玩具多半拿在手中抓著,較少有玩玩具的情形,偶爾有「呀」或「嗯」的聲音,少有具意義的字詞出現。小兒科醫師在詢問家長後,轉介小潔來中心就診。 與家長晤談後得知,小潔是由爸爸獨自撫養,因爸爸每日上班時間長,所以多由奶奶照顧她。奶奶表示,小潔在家中多半自己玩,不吵不鬧,不過,因擔心她會撞到東西或跌倒,所以,會限制小潔在大人的床上不讓她下來,出門時則多是大人背或抱著。在家中最常與奶奶一起看電視,喜歡拿著鑰匙及電視遙控器,對於故事書沒啥興趣。日常生活除自己會手拿著食物吃之外,其他一切由奶奶幫忙做好。長期下來,小潔的奶奶常腰痠背痛,雙手疼痛難忍。 在陪伴小潔遊戲並進行觀察及評估:小潔的肌肉張力偏低;走路時雙腳開開的,雙手會微微舉高,在遇到障礙物時就停住了,遇到階梯會不小心地就跌倒了;坐在地上的時候常常出現W形坐姿;對積木、插棒及形狀拼板等適齡的手部操作玩具不會玩,也沒什麼興趣,把玩具都放在桌上排排隊;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事,多半等待別人去幫她做。 經感官刺激學習•發展能力與智慧 當幼兒逐漸脫離爬行的階段,開始用兩腳站立與行走(一般約為一歲至一歲三個月左右),他的視野與以往大不同,能夠活動的範圍及能夠碰觸到的東西也增多了,隨時隨地都會有「新奇」事物出現。 透過各種感官接受環境的刺激,引起幼兒的興趣,促使幼兒朝向物品移動,藉此發展他的大肌肉控制能力與力氣;抓拿及把玩物品,藉此發展他的手部抓握技巧與肌肉控制能力;這些經驗都將被傳至大腦中儲存,待下次需要時,即隨時提取出來應用,當幼兒一次又一次地累積各種經驗與資訊,就會逐漸發展出各項能力與智慧。 安全環境與適齡玩具•有玩心的父母 能夠到處遊走、東摸摸西碰碰對這個階段的幼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人們限制了他的活動範圍,或是不讓他碰這抓那,可能會阻斷了幼兒探索與學習的機會。 因此,提供幼兒一個安全的家(並不是限制幼兒的活動範圍,而是將危險物品收起來)、適齡的玩具(不是電視機、DVD,而是大塊的積木、插棒、圖卡書或簡單的繪本等),以及陪同玩玩具或遊戲的家人(不是躺在旁邊沒有回應的大人,而是可以一起玩的玩伴(當然可以是有玩心的大人),讓他可在其中自由的活動、探索,同時引導幼兒多多練習,幼兒的各項動作會愈成熟,也愈能夠去學習更多有趣的事情。 當他可以獨立處理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時,家長的親職路就能走得更輕鬆而愉快囉! 肢體活動少•粗細動作差 (個案二)儒儒是個兩歲五個月的小男生,已至托兒所上學約四個月。老師發現儒儒很安靜,很少發出聲音,多半的時間,嘴巴都是開開的;在律動課顯得很開心,不過,動作總是跟不上其他的小朋友或學不來;操作玩具時笨手笨腳的,常常會因此將手上的東西撒了一地。所以,老師建議儒儒的媽媽帶他來此就診。 與家長晤談後得知,儒儒白天在托兒所上課,下午放學後由奶奶接回家,直到爸媽晚上回家,約有一小時的時間會一起玩玩具或說故事,但比較少玩跑跑跳跳或翻滾類的肢體活動。在日常生活中,儒儒很喜歡自己動手做很多事情,不過,總是會弄得大人在旁對著他大呼小叫或生氣。 在陪伴儒儒遊戲並進行觀察及評估時發現:儒儒的肌肉張力低;大部分的關節可活動的角度過大;足部的骨頭下墜貼地(扁平足);走路走不久,跑步步伐小且搖晃較明顯;嘴巴常微開,舌頭外吐,咬嚼時力量小;對積木、串珠、握彩色筆塗鴉及摺紙等適齡的手部操作玩具很喜歡動手做,只是耐力不佳,雙手配合度較弱;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事,很愛參與,但常在大人趕時間的狀態下被協助完成。 持續發展與練習•動作更加純熟 隨著幼兒的生理發展及不斷地練習,他的動作會愈純熟,對事物的操控能力與欲望亦會增加,有很多事情就算做不好,幼兒也會要自己動手做,在這個階段,大人的態度與做法就對他的能力進步與否有很大的影響。 想想身為忙碌的現代爸媽,有多少時候為了「趕時間」而一直催促幼兒快一點,或者是接手把他正在做的事情一併做完,又或者乾脆從頭到尾就幫他做了。在這樣的情形下,缺乏重複練習各種動作的機會,沒了探索及失敗的樂趣,幼兒依賴、缺乏獨立性的表現是可預期到的。 若是大人可以放慢腳步,先多留一些可完成事情的時間給幼兒,耐心在旁陪伴,欣賞他做錯又改正的過程,適時的口頭鼓勵與笑容,這樣很容易就會發現幼兒的進步囉!

轉貼~幼兒園巡禮.從做中學•激發好能力

2008年12月02日
公開
11

bobo小天才 2008/11/28 從事幼教工作快20年的林麗員園長感慨的說,孩子的大小肌肉發展與粗細動作能力表現逐年下降,尤以這五年的落差特別明顯,因為父母過於保護與空間狹窄,加上未意識到此發展的重要性,使得孩子的諸多表現受到嚴重影響。 【文�李藹芬】 為何現今的孩子在粗細動作能力展現上,與以前出現高度落差?台中市南屯區私立小太陽幼稚園園長林麗員指出,以前人生得多,父母無暇面面俱到,孩子不僅從小必須學會自我照護,也從兄姐及大人身上模仿學習各項能力,與今天事事受到保護的現代小孩相比,自然顯得「能幹」! 環境改變•能力明顯下降 她強調,環境的改變,固然讓孩子的粗細動作表現不如以往,但父母未意識大小肌肉發展的重要,更是問題所在!林麗員說,大家總喜歡問,「為什麼孩子不能面對困難」、「不能等待」、「不負責」,其實就是源於此能力的欠缺,造成日後環環相扣的各項發展大打折扣。 當家庭無法提供孩子適當的養成教育時,幼兒園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送到幼幼班的孩子才兩歲,即脫離了父母的保護範圍,必須自己學會吃飯、穿衣、穿鞋等。此時,老師扮演「引導者」的角色,讓孩子用自己的樣子練習。年紀小的孩子會因「好玩」而萌發「願意做」的想法。 當然,學習並非只在教室,林麗員說,大肌肉要發展好,必須多在戶外跑跳,一場戶外教學,孩子可看雲,感受清風拂面,撿拾落下的樹葉……每一種活動都對身心發展與大小肌肉的發展助益良多。 因勢利導•改變父母態度 通常,進園所約兩個禮拜的時間,小小孩就有長足的進步,她強調,「孩子不行,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知如何做的認知問題」。只要給更多機會,即使才兩歲的孩子,也能有令父母「驚豔」的表現。比起家中,幼兒園似乎是更適合練習的環境,不過,要讓孩子的能力更好,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回家一定要繼續提供練習的機會,並且意識到孩子動手做的重要性。 為了讓父母重視大小肌肉發展的重要性,林麗員總是煞費苦心遍尋專家發表過的文章,提供父母參考,並透過親職講座傳達觀念,她常因勢利導對家長說,「如果希望孩子將來當外科醫生,精細動作的能力一定要好」,此話一出,父母立即接受且配合園所的做法。 她提醒家長,現在一般的居住空間不大,不利孩子活動,因此,更要刻意幫孩子選擇適合的環境,如公園、步道、泳池等,讓其自在伸展四肢,特別是選擇幼兒園,「給他一個寬闊的空間,最能激發幼兒的潛能」!林麗員相信,孩子只要有機會嘗試──做中學、遊戲中學,「做錯,沒關係」,他會在一次次的錯誤中摸索出成功的秘密!

轉貼~親子KTV 天生就是愛唱歌

2008年11月30日
公開
12

•Baby Life 2008/09/16 全家大小一起開開心心地唱歌,除了可以放鬆心情,好好happy一下外,更可以在歌唱的過程中,增加彼此的互動、提升家人間的感情。不過唱歌的好處還不只如此,對於家裡正在發育的寶貝來說,唱歌亦有助於寶寶各方面成長,真是好處多多呢! 【採訪�林海嫣】 音樂寶寶 唱出好腦力 有的人說,「愛唱歌的寶寶不會變壞」!也有人說,「愛音樂的孩子都聰明」!究竟唱歌對寶寶來說,具備哪些功能呢?公設民營台北市樟新托兒所所長黃琬玲表示,如果孩子能夠完整的唱出一首歌,即代表其在各項發展已逐漸成熟。唱歌除了可以訓練寶寶在聽覺及發音的控制力外,其他還包括語言能力、數理邏輯、節奏感、肢體動作、人際互動及情緒穩定等,詳細介紹如下: ★語言 由於兒歌或童謠會將日常用語融入歌詞中,所以孩子在唱歌的過程中經過重複聆聽、記憶後,不僅語言使用的功力大增,同時也為日後語言的表達能力打下基礎呢! ★數理 歌曲主要是藉由音樂的符號組成旋律,而其中組成的過程正涵蓋著數理邏輯的運用,因此孩子在學習音樂時,能增進樂理上的理解,並間接地加強邏輯概念。 ★節奏 不同於鋼琴或小提琴的旋樂曲,以打擊樂為主的歌曲,明顯的拍子與節奏正可培養寶寶的節奏感。因此爸比媽咪可在唱歌中,使用一些打擊的樂器如響板、小鼓,來增加寶寶的節奏感。要特別注意的是,應避免音量過大、聲音過於尖銳,以免造成反效果唷! ★肢體 音樂搭配律動可以訓練到寶寶肢體動作的協調性。爸比媽咪可配合歌曲來設計一些小動作,讓寶寶的肢體協調性同步成長。 ★人際 在合唱中或是與人合奏音樂時,自然地,默契是表演不可或缺的元素,所以寶寶可在唱歌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與人相處互動。 ★情緒 輕快的音樂讓人心情愉悅,輕柔的音樂使人感到平和,對孩子來說也不例外。從小就培養寶寶的音樂素養,使其具有欣賞音樂能力與習慣,長大後就能使之成為舒緩壓力的方式,因此才會有「愛音樂的寶寶不會變壞」一說。 音樂養成四部曲 寶寶對音樂的反應,可是打從娘胎就開始了!不過說到唱歌,當然不是一出生就會的,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教研部督導李昭瑩表示,寶寶隨著一天天的成長發育,對於音樂的敏感度也會日漸增加。其中,如果寶寶接受的刺激多,從小就已熟悉各種不同的聲音,將來區別聲音的能力就比較高,學習力相對之下也會來得高;舉例來說,寶寶雖然聽不懂英語,但若從小常聽英語歌謠,將來學習英語時,在發音等方面就比較容易掌控,這是因為從前已熟悉該語言的聲音了。 針對寶寶音樂學習的發展,李昭瑩則說,一開始寶寶只能先被動地聽,等到漸漸熟悉後,慢慢地可以開始模仿,之後才會慢慢的互動、唱謠,最後才可以唱出一首完整的歌來。因此,就寶寶歌唱而言,爸爸媽媽們可別操之過急,應該要配合寶寶的階段性的發展,給予適當的刺激,方可事半功倍。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寶寶各階段的發展,以及如何開啟寶寶音樂世界吧! ★一部曲:胎兒時期 根據研究顯示,7∼8個月胎兒的聽力已有一定的發展了,且已能辨別熟悉的聲音,如胎兒聽到媽媽的心跳聲或聲音會比較穩定。這時期,媽媽可以多聽一些輕柔的音樂,像是可以舒緩安定情緒的鋼琴或小提琴樂曲。 ★二部曲:1歲前 寶寶在3個月以前,與外在的接觸都以「聽」為主,此階段可以給寶寶聽胎兒時便習慣的音樂,熟悉的音樂對於安定寶寶效果極佳。寶寶3個月後,寶寶漸漸有與人互動的能力,媽媽可以搭配簡單的手指謠;此外,該階段的寶寶專注力不高,因此重點應放在遊戲的融入與重複性,利用重複的模式與熟悉的聲音來建立寶寶對規則的認知。 ★三部曲:1∼2歲 此階段寶寶開始牙牙學語,咿咿啊啊地說的都是一個個的單字,媽媽可以找容易發音的兒歌、童謠加上動作,用接句子的方式將最後一個音留給寶寶唱,讓寶寶覺得自己也在唱歌。此外,寶寶大約在一歲半時,已經懂得大人說話的意思,家長可以清楚的告訴孩子接下來要做什麼;但媽媽要有耐心,孩子並不能立刻回應且需要時間理解,如果急著要孩子回答,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挫折感! ★四部曲:2歲以後 2∼3歲的孩子其語言發展已逐漸完全,並能完整說出一個句子了。但在音調的部分,寶寶仍無法全然地控制;因此寶寶在哼唱歌曲時,還說不上是唱歌,而是一種韻或謠的形式,此階段的媽媽可用具故事性的歌謠,來提升孩子的興趣。 快樂歡唱 不打烊 至於要如何激發寶寶對音樂的喜愛?黃琬玲表示,重點在於爸媽要投入其中,帶領孩子一起唱唱跳跳,而非將孩子丟給兒謠CD。如果寶寶比較害羞、放不開,不須勉強,可改以團體(如大家一起唱歌)或鼓勵的方式,來引起孩子的興趣。而樂曲的選擇,則可以採多元化的曲風,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音樂。 此外,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可以贏在起跑點,因此從小就會拼命想要給孩子訓練,結果反倒變成孩子壓力的來源,建議爸爸媽媽放開心胸跟孩子一起享受音樂。 李昭瑩則認為,將音樂融入生活中是最佳的方式,音樂欣賞是長時間的累積,只要孩子喜歡就連散步也是唱歌的happy time!而須注意的小細節 好動寶貝make him sing! 家裡的寶貝比較好動、太活潑,盡情唱唱跳跳可以幫助他們嗎?較好動的寶寶常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讓家長或老師們擔憂,不知該如何解決孩子在學習時間靜不下來的困擾。黃琬玲表示,一般寶寶的注意力持續的時間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較好動活潑的寶寶,相對之下注意力也較短暫。面對寶寶好動注意力短暫的問題,重點在於不要強制壓抑及要求他做到安靜學習,而可以讓嘗試孩子發揮他的強項來帶動認知學習! 策略上,可以先觀察孩子平均專注的時間,當時間快到了,爸媽或師長就讓他動一動肢體,讓他合法的動,而不是責備他不專心,方式包括請較好動的孩子幫忙當小幫手之外,也可以安排唱唱跳跳的學習項目,不只是傳統權威限制孩子循規蹈矩不准亂動。另外也可以讓好動活潑的孩子以唱唱跳跳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想法及學習的成果,利用孩子喜歡的活動作為學習的獎勵,對寶寶來說只要提升學習、正向的鼓勵都是好的。 KTV小遊戲 here we go Play 1:Shake your hand 手指謠 適宜年齡:3個月以後 方式:透過手指表演,幫助寶寶解讀歌曲的意義,並可增加趣味性。 Play 2:Sing your song 童謠接唱 適宜年齡:1歲以後 方式:家長可選擇較為簡單的曲調與歌詞,與孩子輪流接唱。 Play 3:Rock you body 音樂律動 適宜年齡:2歲半左右 方式:著重身體律動,家長可跟孩子配合音樂一起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