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好文~別老想著改變孩子

2015年09月11日
公開
81

別老想著改變孩子 作者:黃瑽寧 2014-12 親子天下雜誌 63期 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犯錯時,父母先別責備小孩, 試著找出問題的癥結,改變環境,給孩子明確的指示, 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圖片來源:插畫/薛慧瑩 2015.06,黃瑽寧醫師收到一位網友的來信,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這位母親說自己對女兒(1y4m) 說了很多不可以:不可以玩電線,不可 爬高,不可以丟盤子,當下總是二敗俱傷,女兒傷心,媽媽生氣。看了 我在這篇文章《別老想著改變孩子》提到馬偕這個例子後,她做了改變: 把電線收好,常常帶女兒去學校玩,當女兒想推盤子時,就飛快地接過 來,謝謝她讚美她好棒,會把盤子給媽媽。母女相處的情況改善非常多, 孩子開心,情緒也穩定多了。 我想這位媽媽的經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當我們對孩子的軟弱之處有 了同理心,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時,親子間的緊張關係會緩和,教養的 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 別老想著改變孩子 醫院每一季都會舉行所謂的「藥品安全工作小組會議」,會議中檢討過 去這段時間有沒有哪些藥物處方比較容易出問題,以及未來修正的辦法。 上次會議中,藥劑部提出我們兒科醫師偶爾會把「水劑的普拿疼」,開 成「顆粒的普拿疼」,必須多加注意這個問題。 一般人也許會認為該檢討的是醫師本身,畢竟在電腦上點擊處方錯誤的 是我們。然而,藥劑部同仁卻認為問題是出在電腦處方上「標示不清」, 於是自己提出修正,要把「水劑」二字大大的寫在藥品名稱之前,這樣 以後兒科醫師就不會看錯選項,可以開立正確的處方。從頭到尾,沒有 人指責醫師的不是,更沒有趁機落井下石,事實上,這些藥品在電腦上 的顯示經過修正之後,就能大幅降低開錯藥的機率,問題也因此迎刃而解。 在多元化的都市社會中,遇到問題去改變環境,而非強迫個人改變,是 很重要的基本思維。 二○一三年的波隆納最佳童書app獎項,有一個叫做《Four little corners》 (四個小方角)的小遊戲,獲得了當年度冠軍,就是因為遊戲過程中, 帶給孩子這個重要的核心思想。 《Four little corners》這個遊戲一開始,就是一群長得像圓形的小 朋友們,和一個長得像正方形的小朋友,大家在一起快樂的玩遊戲。 上課鐘響了,所有小朋友魚貫進入教室,很不幸的,那扇門是圓形的, 所以當正方形最後要進去的時候,四個小角剛好被門卡住,沒有辦法通過。 教室外的正方形很著急,教室裡的圓形們更是著急;有人叫正方形試著 縮小身體,有人則建議把身體扭一扭,最後圓形們甚至拿出鋸子,試圖 把四個小角鋸斷,讓正方形小朋友可以順利進入教室。看到鋸子亮出來, 正方形小朋友嚇得躲在角落,動都不敢動。 經過漫長的討論之後,終於,小朋友想出辦法了,原來該鋸開的是圓形 的門!於是他們把圓形的門鋸寬,變成大大的正方形門之後,正方形小 朋友終於可以順順利利的進教室,和其他人一起上課了! 找出環境因素,問題迎刃而解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十分發人深省。 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也知道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甚鉅,然而很多 時候當孩子犯錯時,父母的第一個反應卻是責怪小孩,期待藉由行為矯 正,能讓孩子有所警惕,將錯誤減少,但這卻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的確要教、要引導,但是他們的心智能力尚未成熟,容易分心,容 易情緒起伏,這時候如果找到問題的癥結,不一定要搬三次家,而是改 變一下環境的擺設、做事情的順序,或是給予明確的標示,事情基本上 就迎刃而解了,根本不需要又打又罵的。 所以當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把引誘人分心的電腦移走,關掉電視、收音 機,事情就解決了;當孩子情緒不佳時常搗蛋時,重新規定睡眠時間, 禁止各種零食,腦袋清醒自然就理智了;在學校交了壞朋友,趕快轉學 搬家且愈遠愈好,勝過鎮日在家碎碎唸,破壞親子感情。解決問題的能 力,正是做父母最好的訓練與挑戰,所以才會有人有此感觸,覺得經過 父職母職的歷練、訓練之後,人格都會變得更加成熟與理智。 以身作則,從同理孩子做起 當我們對孩子的軟弱之處有了同理心,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時,將來長 大之後,他也會用同樣的同理心,去對待一切文化背景與他不同的人。 狹義的行為也許只是博愛座讓讓位,或是幫社區設立殘障坡道;廣義的 能力或許他能成為好的領導者,思考邏輯永遠是「如何解決問題」,而非 「怪罪別人的不是」,這兩者之間的胸襟氣度,高下立判。 你希望教養出一位領導者嗎?先從「想想怎麼解決問題,而不是老想著 改變孩子」開始做起吧! 當我們對孩子的軟弱之處有了同理心,陪他一起解決問題,長大後,他 也會用同樣的態度去同理別人。 ****************** 很多時候當孩子犯錯時,父母的第一個反應卻是責怪小孩, 期待藉由行為矯正,能讓孩子有所警惕,將錯誤減少, 但這卻永遠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的確要教、要引導,但是他們的心智能力尚未成熟, 容易分心,容易情緒起伏,這時候如果找到問題的癥結, 不一定要搬三次家,而是改變一下環境的擺設、做事情 的順序,或是給予明確的標示,事情基本上就迎刃而解了, 根本不需要又打又罵的。 當我們對孩子的軟弱之處有了同理心,一起想辦法解決 問題時,將來長大之後,他也會用同樣的同理心, 去對待一切文化背景與他不同的人。 很棒的觀點...讓人有突然點亮腦中燈泡的FU.. 好文,與大家分享!!(✿◠‿◠)

好文~建築工父親的話

2015年09月10日
公開
82

家長會上,一個滿身汙泥的建築工父親說了 一段話, 讓眾家長驚呆了...!打醒了一堆人了! 撰文者:網路文章分享 七點整,學生的家長 陸陸續續到齊, 簽過到,找到自己孩子的座位,依次坐下。 看得出,大家都是精心打扮了一下, 衣服都比較光鮮得體, 區別只是有的人濃裝艷抹,有的沒有; 偶有兩個家長走性感路線,豐乳肥臀, 走在教室裡,讓人感覺有點格格不入.... 從家長的舉動 不難看出他的孩子是誰... 簽到的時候,有的家長彬彬有禮, 有的家長目空一切,有的家長細微謹慎,有的家長大大咧咧; 其中有一位家長言行舉止與眾不同, 惹得其他家長對她投來無數惡厭的眼光。 只見她一見老師,開口就一句, 「老師,難怪許玉成績那麼差,就是因為你們把她安排在最後!」 說完拿起筆刷刷刷 簽完名,隨手將筆一扔, 昂首挺胸邁開大步 朝第二組離講臺最近的位置走去, 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高跟鞋與水泥地板摩擦的聲音相當的刺耳。 此情此景,稍微有點素質的家長,無不搖頭, 老師斜眼看了她一眼,未理她,繼續招呼其他家長簽到。 某些 家長們不斷強調自己的孩子 表現如何, 像是急著 展現 些什麼... 會是七點半開,隨著時間的臨近, 老師時不時抬頭看看墻上的掛鐘, 並不厭其煩的回答學生家長提出的各類問題。 時間到了,老師示意眾家長安靜, 門輕輕關上,老師清了清嗓子, 正準備開口時,剛關上的門又輕輕的開了。 只見一中年男人,滿身塵土出現在門口, 臉上帶著微笑, 用廣東普通話一個勁的對老師說著抱歉的話。 聲音不大,卻吸引了所有家長的眼光; 只見他穿著一件已經褪色的藍色工衣, 上面有斑斑點點的各色油漆; 褲子全是灰塵, 一只吊著,一只垂著,穿著雨靴,上面沾滿泥漿。 一看,就知道剛從建築工地趕來。 「這位家長,請問你的孩子是……」 「我是王智浩的爸爸!」 「哦……」老師露出驚訝的面情。 「請問老師,我坐哪兒?」 看著滿滿一教室的家長, 一時找不到坐位的王智浩的爸爸問到,教室又是一陣笑。 「就是你右側的那個空位!」說完, 老師又回頭對王志浩的父親說,「麻煩您簽個到,這兒有筆!」 只見王志浩的父親拿著筆,一臉的惶恐, 把簽到本轉了個360度,也不知道如何下筆。 老師以為他找不到王志浩的名字, 立馬用手指出來,並說道,「您就簽在這兒。」 「老,老師,我,我不識字……」王志浩的父親把頭壓得很低很低。 教室又發出一陣笑聲。 「哦,沒事,沒事,我代簽吧,您請回到王志浩的座位。」 「諸位家長,今天這個家長會, 是本學期的最後一次家長會, 感謝諸位家長一直以來對我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呢,就長話短說,我知道, 所有家長都關心自己孩子的成績,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 今天的會,就是請學習成績好的家長上臺來, 講述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與心得。」 教室一陣騷動,老師揮了揮手,示意大家安靜。 「現在請許昊杰的家長上臺來……」 許昊杰的家長講完, 連續有兩個家長 上臺講了自己教育子女的經驗, 無什麼新意,無非是自己如何嚴格的管孩子, 讓孩子多做作業,幫孩子請家教…… 當老師點到請 王志浩家長上臺時... 一時嘰嘰喳喳聲不絕的教室, 一下子鴉雀無聲。 這太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 他如此寒酸、又不識字,他的孩子,怎麼會成績如此優秀? 只見王志浩父親不自然的彎腰站了起來, 走出來的時候,一不小心,踢倒了板凳,發出清脆的聲音, 連說了幾聲對不起,趕緊將凳子扶正,緩慢的走上了講臺。 「嘿嘿嘿……」王志浩父親乾笑了幾聲, 眼晴不敢直視坐在下面的家長。 「王志浩是我們班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 他的數學成績,一直排在第一名, 這孩子相當刻苦,從不遲到,與每個同學都玩得好, 現在請大家安靜,聽王志浩家長說說他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經,經驗我說不上, 我就是喜歡看我孩子做作業; 每天收工之後,不管多累, 我都會坐在兒子旁邊看他做作業。」 志浩父親停了一下, 看了一眼老師,老師微笑的示意他繼續。 「有一天,兒子問我, 爸爸,你天天坐在我旁邊看我做作業,這作業你看得懂嗎?」 「我說,我看不懂。」兒子又問我, 「爸爸,你既然看不懂,你怎麼知道我是會做還是不會做?」 我說,「如果我兒子做得很快, 拿起筆,刷刷刷,我就知道這題目會做、很好做; 如果我兒子要開風扇,要喝水,我就知道,這題目難做。」 教室相當安靜,一根針掉在地上,估計都聽得到, 其他教室陸續有人回家,也有人隔著窗傾聽。 「我是做建築工的,平時忙得很,要說教育,真沒花時間教育他, 也就是平時與他聊聊天,孩子每次看我挑石頭, 挖泥巴的時候,我就與孩子聊聊天。 我說,兒子,你想不想老師那樣出國研讀? 兒子說,我想。 我說,那你就好好讀書囉。兒子點點頭。 我抬頭看了看我親手蓋的高樓,我又問他, 兒子,想不想住高高的,大大的,漂亮的房子? 兒子點點頭。 我說,那你就好好讀書囉。 看到馬路上跑得很快的,長長的,很黑的,油漆很發亮的汽車, 我又問我兒子,想不想開這樣長長的汽車? 兒子說想。我說,那你就好好讀書囉。 我沒讀過書,字也不識一個,找不到深的道理教育孩子, 只能在做工的時候,看到什麼,就與兒子聊什麼, 看到兒子不停的點頭,我就很開心, 我一開心,就喜歡撫摸兒子的頭。 兒子喜歡蹲在我旁邊,看我做事, 有時,還給我遞一杯水; 我很少給兒子零花錢,幾乎不給, 所以呢,我兒子不會上網,更不會進網咖,也不會到外面亂買東西吃, 大把時間在家做家務,有時,還幫我洗衣服。 我們做建築工的,四海為家,工地在哪兒,家就在哪兒, 說經驗,我真沒什麼經驗, 我就是喜歡與孩子呆在一起, 喜歡看他做作業,喜歡摸他的頭,喜歡問他…… 感謝學校,感謝老師,把我兒子教育得這麼好,這麼懂事,你們辛苦了!」 說完,他向老師深深的鞠了一躬! 這一躬,深深的震撼了 在座的全體家長的心靈。 我們這些家長,何曾想到過要向老師鞠一躬, 向老師道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 孩子成績不好,怪老師沒教育好; 孩子成績好,功勞全是自己。 與王志浩的「文盲家長」相比,我們這些讀過幾天書的人,真是羞愧難當呀。 當我還在沉思的時候, 王志浩的父親已經輕輕的回到了座位,教室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很值得曾經 困惑或迷惘的家長們閱讀,可以找回 最初的心。 看完這篇文章,我自己心裡也楞了一下, 在我們拼命往前衝的同時, 似乎忽略了 更重要的東西 --- 陪伴、等待、賞識、與尊重... 甚至更多。 ******************* 我們這些家長,何曾想到過要向老師鞠一躬, 向老師道一聲謝謝,道一聲辛苦? 孩子成績不好,怪老師沒教育好; 孩子成績好,功勞全是自己。 與王志浩的「文盲家長」相比, 我們這些讀過幾天書的人,真是羞愧難當呀。 在我們拼命往前衝的同時, 似乎忽略了 更重要的東西 --- 陪伴、等待、賞識、與尊重... 甚至更多。 想要改變一個人 唯有讓他感受到被愛、賞識與尊重 他才會有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好文,與大家分享!!(✿◠‿◠)

好文~小孩頂嘴,不見得是件壞事

2015年09月07日
公開
45

小孩頂嘴,不見得是件壞事 作者:陳姝伶、余怡菁 發表日期:2015-07-09 在一次聚會裡,有個四歲孩子的媽媽問道:「我的孩子這麼小就會頂嘴, 怎麼辦?」我請她說說怎麼回事。這位媽媽說:「我們出去散步,孩子一 直往前跑,快到轉角了,我就叫他停下來。沒想到他竟然說:『我為什麼 要停下來?』這不是頂嘴是什麼?」我問她:「你的孩子想知道他為什麼 要停下來,是很正常的問題,哪裡不對?」這位媽媽想了一下,笑了起來: 「是啊!他只是好奇想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停下來,真的沒有什麼不對啊!」 當我們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他反問原因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把他的問 題當做是在頂嘴呢?我們為什麼要當成孩子是在挑戰父母的權威呢?我們 為什麼不把它當作是孩子的一種求知慾呢?是孩子對事情的原因的好奇心 呢?我們一方面希望孩子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又把孩子提出的一些 反問當做是頂嘴,想制止他,仔細想想,這不是很矛盾嗎? 體諒頂嘴背後隱藏的情緒 有位媽媽,孩子十二歲,很傷腦筋的問我:「我的孩子現在很會頂嘴,要 他做一些事情,不但叫不動,還搬出一堆理由,他是不是已經到了青春期?」 我回答說:「你的孩子會頂嘴,你應該高興才是。」這位媽媽瞪大了眼睛: 「頂嘴是好事?妳在開玩笑吧!」 我告訴她,如果你把孩子的頂嘴,當做是一個你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或感 受的好機會,你應該要感到高興。因為最起碼,你的孩子會把他的意見或 情緒表達出來讓你知道。比起那些不頂嘴,不吭聲,父母永遠不知道他們 在想些什麼的孩子好太多了吧!極端的例子裡,不頂嘴的孩子或許是覺得, 即使講了,父母只會罵「不要頂嘴」,乾脆沉默以對;或是把心中的不滿 壓抑著,等到忍無可忍了,有些就選擇離家出走,甚至有些走上自殺之路。 有時孩子頂嘴,表現出來憤怒的情緒,並不是完全針對父母。曾經有次女 兒回到家後,我提醒她一點小事,她就非常的不高興。跟她坐下來談了以 後,才發現她一整天在學校過得很不愉快。所以她的生氣,是在把累積一 整天的情緒發洩出來,我說的話只是導火線而已。 經過這番了解以後,我和兒子、女兒之間有一個默契:放學回來之後,如 果這一天覺得很累,或學校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心情不好,就先告訴我: 「媽媽,我今天情緒不好,先別管我。」有了這些溝通,我會尊重他們, 讓他們可以有時間化解情緒。等他們覺得舒服的時候,通常就會把困擾他 們的事情說給我聽。 依我女兒的說法,不敢在外面罵人,回來卻會對父母發脾氣,是因為知道 父母不會因為自己耍脾氣而不愛她。我抗議不公平,女兒一臉無奈地說: 「不然,我也不知道可以怎麼辦。」也許兒女對我們有這種信賴,我們應 該高興吧! 把頂嘴變成溝通 我想,很多父母在孩子過了十歲以後,會有同樣的感受:孩子常常用一大堆 「歪理」在「狡辯」。青春期是孩子尋求自我的關鍵期,隨著孩子的成長, 做父母的要慢慢調整自己的管教方法。對孩子的態度,不應該是「我說你做, 我講你聽」,單方向的權威教導;而應該是以尊重孩子的意見為出發點去和 孩子溝通。所以,應該鼓勵你的孩子把意見或感受說出來。 如果孩子的口氣不好,那倒是可以提醒他們有話要好好的說,告訴孩子: 「爸爸和媽媽很願意聽聽你的想法,不過,請你好好地說,口氣不要那麼衝, 我們是在討論事情,不是在吵架。」 如果,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不會對他個人的安危造成問題,有時是可以讓他試 試看的。也許,試出來的結果不很理想,但那也是孩子的一種學習,因為智 慧是經驗的累積。同樣的錯誤,與其讓孩子在二十多歲或三十多歲的時候才 犯,不如讓他在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學到了教訓,畢竟十多歲的時候,即使 犯了錯誤,後果也不會太嚴重。 不用「頂嘴」的字眼指責孩子 所以,當我說「我的孩子不會頂嘴」時,並不表示我的孩子沒有一般人所謂 的「頂嘴」,只是,我從來沒有把它當作頂嘴看待。我反而很珍惜它,把它 當作是孩子在告訴我事情的真相(被冤枉的抗議),或他選擇的做事方法 (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或他在表達感受(生氣、懊惱、委屈等等)的一 個機會。因為是秉持這樣的態度,幾次之後,孩子也了解爸媽的用心,彼此 就可以有「平心靜氣」的溝通。所以,我們家不用「頂嘴」這兩個字指責孩子。 這篇文章是女兒十歲時寫的,當時她很好奇我在寫些什麼,我把內容講給她 聽之後,她給了一個建議:「媽媽,你可不可以跟那些爸爸媽媽說,當孩子 跟他們講『不要管我』的時候,其實孩子是在說:『我需要幫忙。』所以, 請他們不要就真的不理孩子,而是要想辦法去了解小孩需要什麼幫忙。」事 隔多年,十七歲的兒子看了內容則說:「我不完全同意妹妹的說法。有時候, 我們青少年說『不要管我』時,是真的希望父母不要管,只要父母的尊重和 信任。」要不要管,爸媽們請用心明智的判斷吧! 摘自《教出這樣的好孩子》/天下文化出版 ****************** 認真想想... 我似乎也從未當著孩子的面 指著他們說出?頂嘴?兩個字.... 比較多的時候 當他們回應我的態度不好時 我都會自動歸類..並告訴自己~~ 「他們不是針對我..只是在發洩情緒」 為了不火上添油..白當?垃圾桶? 我通常會做出冷處理 要嘛讓他們離開.. 要嘛..我自己一邊涼快 等待適合的時機.. 再和他們平靜的談一談....(ˇ�ˇ) 一直以來.. 我頗為自豪這般轉化心情的技巧 直到上週聽了淑文老師的提醒後 我才發現自己 原來,單方面的?轉念? 也是自我壓抑的一種~~◑﹏◐ 所謂『話不說不明,燈不點不亮』 我願意理解..體諒孩子的情緒 但,也必須讓孩子們明白 馬麻為他們著想的心情才行 於是..昨天當咱家小妞 又語態不佳的?堵?我時 我先深呼吸..保持語氣平靜的回著~~ 「馬麻並不知道老師是怎麼交待作業的 在現場聽的人是妳..不是我 所以我有必要多問幾句..理個清楚 才能知道怎麼協助妳.. 但..妳的態度表現得這麼不好 或許對這種態度的解釋 妳心裡的想法和我不一樣 但..妳確實真的傷到馬麻的心了... 妳不應該讓一個愛妳的人感到受傷..難過..」 說完..我才轉身走進房裡 給彼此時間和空間冷靜及沈澱~~?(′︿`)?(′︿`)? 我願意體諒..同理孩子的情緒 但,也不能一昧讓自己受委屈 我必須正視心中受傷..難過的脆弱 不再只是單方面的自我消化和承受 也要讓孩子知道.. 馬麻我心中真正的感受....

好文~一件小事念一天

2015年08月22日
公開
42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一件小事念一天 有一位朋友,他大概每一天或每兩天,針對一件事,嘮嘮叨叨一直念。像這 樣的事會一直換,其實常是瑣碎小事,雖然對當事人可能是大事也不定,但 是每幾天就會出現一件不同的大事,那也是不容易。 也許是擔心,也許是焦慮,也許是抱怨,也許是生氣。反正,他每天的生活 就是邊念邊罵,如果把當天所說的話加總起來,說不定,50句話裡面,硬要 這樣分類,會有49句負面的話,只有1句是相對正面的話。 他身邊的人會提醒他,這樣做對他並不好。但是只要把話說得讓他聽得懂, 他就會不高興,好像是否定他一樣。提醒他,他會不太高興地停一下下,但 沒多久,又開始他的叨念人生。 他算是負面思考達人,許多平凡無奇的小事,經過他的大腦一轉,就被解釋 成壞事。他的情緒常常不太好,至少表現出來的口語是這樣。到底是情緒不 佳,所以有負面思考,還是先有負面思考,導致情緒不佳,對他來說,應該 早就混在一起,互為因果了! 不只如此,這種負面循環的因果關係,當然也出現在人際。至少,在他身邊 的人,就會一直受他這種狀態影響。根據他身邊人的說法,同一件事,一天 有時候會重複20次以上,而且還會想要重複找人討論,如果不搭理他,他又 要不高興了。 有時候,生活中很多問題不會有最好的答案,甚至根本不知道答案。在大部 分的狀況下,講兩遍的效果,可能跟講20遍差不多。而且,還排擠了把其他 事做好的時間,說到底,就是我們常說的,如果情緒管理不好,生活的效率 也容易受到影響。 然後,那種透過語言所傳遞出來的煩躁,久久不散。一個人長期泡在這種環 境,要不跟著煩躁都很難。 我講得白一點,這樣的狀態如果持續不改善,未來佔領著每一天的煩惱小事, 只會更多,不會更少。這是一種壓力狀態,常處在這種情況下,會壓抑免疫 反應,讓自己更容易生病,也會傷害身體器官與大腦。 以這位朋友來說,很明顯地,他的注意力與記憶力越來越不好。那種加速崩 壞的感覺,親近他的人分享他們的觀察:「真的會嚇一跳!」。 大腦原本的老化,加上日常壓力給的傷害,是緩慢而漸進的過程。我們單純 從心理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常抱著負面的小事過活,不但正面的事入不了眼, 進不了心,他還會每天注意許多負面的警訊是否出現,所以,很多其他的訊 息自然而然被忽略了。 所以,旁人的勸告,都被當事人當成耳邊風,這是可以預期的事。 其實,當事人如果願意把自我成長,也當成是抱著生活的小事之一,當事人 就有機會慢慢擺脫這樣的生活。像是每日一感恩,或者提高自己說好話的頻 率,記錄自己一天的言行,以提高自覺,這些都是不難執行的事。 我常會感覺,一些朋友讓自己身處在苦海當中,活得很累很辛苦。有時候, 因為還在順境之中,或者沒遇到什麼大的負面事件,所以生活還是過得去。 但是,心態如果不改,遭逢逆境,或者遇到一些真正比較大的負面事件,那 可能生活就會產生困難。 自我成長,不只為了現在,更是為了將來。不只影響心理,也影響生理。 ********************** 好久沒回應洪老師的訊息 一讀到文章..又要驚呼Bingo!!^^V 我發現睡前的時間 心靈在沈澱..沈靜之中 似乎是和孩子們談心的好時機 昨晚..剛好也和孩子們聊正面態度的事兒呢!!(。◠‿◠。) 我跟咱家兩兄妹分享~~ 『意念創造實相』與?信任?的觀念時表示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不順遂..困難 其實是由我們自己創造..想像出來的 當我們深信某些人.事.物不好時 他們就會在我們的?相信?及?期待?下 變成真正不好的事... 人說?屋漏偏逢連夜雨?.. 其實並非老天故意?衝底?(台語) 而是我們自己..為難著自己... 遇到問題時..若抱著負面的心念處理 連我們自己都不覺得可以成功..圓滿 只知道怨天..怨地..怨人 那..問題就永遠在原地周而復始的循環... 反之,如果我們可以用輕鬆及正面的態度因應 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 那麼..這份樂觀..正面的信念 會幫著我們度過今天的痛和苦... 我舉了妹妹昨天一早的態度為例 因為被葛格在床上連續刻意用力踹了幾下 走到客廳來跟我報告的她 未似以往掛著委屈..難過的淚 而是一臉無奈..帶著自嘲的笑對我說~~ 「馬麻,我覺得今天好?雖?哦.. 明明是葛格自己越界靠過來 結果他沒看清楚..以為是我靠近他 就很用力的踹了我一腳...」(>﹏<) 我讚妹妹以客觀及包容的態度去看待葛格的行為 沒有因為自己的無辜..而氣憤報復打回去 也沒有為求馬麻幫忙出氣... 使出一哭二鬧三告狀的戲碼 而是選擇用輕鬆..帶點無奈的態度去看待 原諒葛格....也放過自己... 沒讓一早受到的鳥氣..污染了整天的心情~~(。◠‿◠。) 我故意在兄妹倆面前說起這些事 心中抱著不同的?心機?~~ 對妹妹..是一種肯定..嘉許 讚賞她以正面態度去看待葛格衝動及無理的行為 願意同理及包容對方...提升自己EQ.. 至於對葛格..則是一種軟性的?提醒? 希望間接讓他明白... 輸、贏不是用暴力..拳頭去爭 而是誰懂得讓自己心情好過 誰就是贏家!!(*˘︶˘*)

好文~好好愛發脾氣的孩子

2015年08月10日
公開
97

***************** 『妳能給孩子最大的兩個禮物就是: 無條件的愛和教導他們用更成熟的方式, 管理自己的憤怒。』 『憤怒的原由是因為,得不到充分的愛。』 『有條件的愛∼讓自己及孩子過得不輕鬆, 無條件的愛∼讓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變得很豐富。』 以上文章中這幾段話.. 我好認同 & 喜歡!!(✿◠‿◠) 我家也有噴火龍... 呃..或許應該說~~ ?噴火龍?家族..為數不少吧~~(ふ②ふ.) 生活中..其實並不缺乏愛 只不過..?有條件的愛?多於無條件 於是,父母埋怨孩子不懂感恩..不知惜福 而孩子卻怨父母..只愛江山..不愛家人 雙方對愛的詮釋與感受..截然不同~~(ˇ�ˇ) 用孩子喜歡的方式..給他們愛, 是我一直在嘗試及改進的方式 愛,不是大人說了..就有 而是要孩子接收..感受到了 才能在彼此的關係中..開出美麗的花朵~~(。◠‿◠。) 另外,文中還提到一段話~~ 『許多父母其實是在告訴孩子: 「照我們說的去做,而不要看我們所做的。」』 前兩天才從咱家妹口中吐出類似的話~~(ふ②ふ.) 話說有次游泳完..女孩們在更衣室洗澡時 因為其中的三姐妹玩得太high.. 當場被人大聲提醒外 後來妹和朋友因長髮吹較久的緣故 那位阿桑出來後..一見到她倆 不分青紅皂白..又是一陣責罵... 兩位小妞氣嘟著臉.. 一走到我面前..忍不住大聲喊冤及抱怨 「明明就不是我們在玩的.. 為什麼不問清楚..就一直罵不停呢!?」 小妞說..開罵的是泳池裡的一位女教練 也是上回催她將吹風機交給別人的同一人 小妮子連著被冤罵兩回 ?新仇加上舊恨?..氣憤的表情全寫在臉上~~(?�皿�) 又隔了幾天.. 小妞們從更衣室走出來時..又爆料了~~ 「馬麻,妳還記得之前罵我們的那個女教練嗎?? 她不是亂罵我們說玩太大聲.. 結果,剛剛在裡面的時候 她自己還不是和別人很大聲的說話.. 為什麼大人自己可以..小孩卻不行!? 她罵別人的事..自己還不是也做不到...」 呵~~要知小人目睭晶晶亮 想讓他們心服口服... 大人們..必須要以身做則 才不會被吐槽啊~~(ふ②ふ.)

好文~人生的幸福是來自貢獻

2015年08月03日
公開
67

老ㄙㄨ的希望教室 今年七月,有機會到『為臺灣而教 Teach For Taiwan』,為新手老師分享 了幾場講座,也擔任兩個梯次幾天的督導老師。昨天是第二屆TFT老師的啟 程儀式,所以懷著特殊情感,特地帶了小ㄙㄨ姑娘北上,為這群即將走進教 育現場的老師們打氣加油一番。 本以為這是一場很 "官方" 的結業儀式,沒想到竟是一場讓人淚光閃閃的感 恩祝福會。 才一開始,創辦人劉安婷開口沒幾句話就不住哽咽;隨後的貴賓致詞,一句句 殷切叮嚀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更別說是後面的培訓老師上台分享感言,每致 詞一位就淚灑台上一次,當他們訴說著自己的人生故事時,也引得台下觀眾們 頻頻拭淚;而現場一些感恩活動,如獻花給家人時,更讓在場所有人紅了眼眶.. 淚點超低的我,忍不住暗自嘀咕:「這種場合太可怕了,我應該逃離這裡的...」 還拼命把眼眶裡的激動搧回去。 但是內心裡,其實是更多的感謝。很感謝有這機會,能坐在台下聆聽著一個個 動人的生命故事。 我可以體會台上第二屆TFT老師們的眼淚,那是融合了多種複雜的情緒。 那是一個月來密集培訓、試教、被炮轟、睡眠不足、體力透支的潰堤,那是深 感自己仍然不足的恐懼與不安感,那是找到伙伴同行的喜悅感,那是帶著家人 祝福的感恩情緒,那也是即將實現心中教育願景的激動心情.... 結訓的前兩天,還有老師表示:我終於知道原來要當一位好的國小老師是這麼 難?除了要有對學生對班級的掌握,還要有豐富的國語、數學、自然..各學科 的專業知識,更還要有能教這些學科的教學能力。我怕我的能力還不夠...... 但是怎麼回事?今天台上的這些培訓老師,個個臉上有著不一樣的光采? 明明還噙著淚,明明渾身發抖著,卻有著堅定無比的眼神。 是勇氣啊!我在他們的身上,看見了堅定信念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力量。 勇氣,讓他們願意朝向他人的需求,而更努力把自己蛻變成更好的人。 勇氣,也讓他們深知接下來可能還有更多的挫敗,但卻不遲疑的踏出接下來的每 一步。 那麼,我們呢?坐在台下被惹得淚眼汪汪的我們,止不住的眼淚又是為什麼? 那是被這群年輕人所引爆的情緒,有不捨,也有佩服;有擔憂,也有深深的祝福。 明白我們的教育更需要突破與改革。也從他們身上,看到對孩子的真心、對教育 的想望。更激勵著自己未來要更在教育上,時時用心與警惕。 但是,那畢竟是這群大孩子的生命故事。 我們總習慣聆聽他人的故事,用別人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卻忽略自己其實也是那位 創造故事的人。 我們總是到處去追星、一直期待別人帶給自己感動,卻忽略了當自己傳遞給他人溫 暖時,自己的內心就能湧現無限的幸福感。 回來後,我和安婷在網路上有番長談,我們的共同結論是:當老師本身,就是最原 始的感動!那份所謂的「感動」或稱之為「幸福感」,正是來自於學生。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提到:「人生最不幸的事,就是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同。 人生的幸福,其實是來自於對他人的貢獻。」 一心一意朝著每一位學生的需求望去,他們就會投射給你這樣的幸福感。 而一旦有過幸福的感受後,就像烙印在心裡一般,心會一直記得,並且自在的朝向 那明亮方向前進。 真心期盼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故事。 並從自己的故事裡,發現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的力量與價值。 ****************** 『我們總是到處去追星、一直期待別人帶給自己感動, 卻忽略了當自己傳遞給他人溫暖時, 自己的內心就能湧現無限的幸福感。』 『「人生最不幸的事,就是不斷尋求他人的認同。 人生的幸福,其實是來自於對他人的貢獻。」』 一心一意朝著每一位學生的需求望去, 他們就會投射給你這樣的幸福感。 好棒...好教人醍醐灌頂的一段話!! 我喜歡自己現在的年紀.. 雖然不再貌美..不再窈窕..不再年輕 但,很多人生事看得更清楚..思考得更透轍 好比以上老ㄙㄨ分享的話 我讀得懂...也有深刻的體悟~~(✿◠‿◠) 我的幸福感..也是從自己開始學習付出開始 年輕時的我..也是向外求幸福..求認同 到了?開花?的年歲 才慢慢懂得無求..福自來 沒有期待的貢獻...回饋更教人感動 幸福,原來是雙向的流動... 老師與學生的角色..應該是廣義的 不只侷限在學校教育上 我也正努力在看懂孩子的需求 希望藉此帶給彼此..甜蜜的幸福感~~(。✪‿✪。)

好文~老虎or蝴蝶

2015年06月25日
公開
84

一下迷路一下爆走 每次考季一結束,就會產生許多油頭角面的媽媽。 然後不少人問:「妳心臟為什麼那麼大顆?兒子數學考34分還這麼樂觀?」 首先,米米本身就是個數理殘障人士外加迷迷糊糊忘東忘西,而兒子(男性) 的基因90%以上是承自於自母親,特別是決定智能的八對DNA全部都位於 X 染色體上,X就是老木給的,所以,我哪好意思怪迷路?而且老實說,他在 數學上的表現,已經比我當年優化許多了。 在下從來不敢奢望生物學上的奇蹟會發生在我家,所以如果你們家寶貝的數 學也很差,拜託,先別怪他.....(偷笑)。 回想迷路小一、小二的時候,每一科都很糟,別說數學了,就連國語都可以 不及格,閱讀文字上也很困難,嚴重的ADD造成嚴重的學習障礙。 可是這也沒關係嘛! 我總覺得分數代表的不是那些數字的本身,分數只是一種數據上的分析,為 了讓你用一種科學角度的去瞭解「孩子究竟會了幾個百分比」? 如果迷路考 了34分,那就表示他只懂了百分之34,一旦知道就好辦了!接下來我們需要 做的,不就是多花點時間、繼續把沒搞懂的66%搞懂而已囉! 學校的進度是學校的事,我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步伐,只要不停止,就是前進。 迷路自從小一下學期開始跳繩、拍球,後來陸續又進行了溜冰、直排輪跟滑 板;加上飲食上的篩選,仔細避開過敏原(許多食物都是造成多動症或注意 力缺失的成因);然後加強生活訓練,他得學著做家事、學著照顧弟弟、學 著自己動手做;最後輔以米米驚天動地的啦啦隊長神力。結果我們不靠吃藥, 靠著陪伴與等待,迷路的能力每一天都有小躍進,每一天都有小驚喜。 記得小二的時候,他功課寫得既慢又苦,曾經花上2小時才寫了14個國字, 日日靠著我催促、催促之後又是漫無止盡的拖延;時至今日早已不可同日而 語,迷路的自主學習態度越來越好,一方面是認清了米米的原則千軍萬馬也 無可撼動,一方面是隨著年齡上的變化,他慢慢理解了「責任感」的重要性, 說真的,關於責任感的建立,父母也急不得,對孩子來說,這麼抽象的概念 本來就需要花上一點歲月去懂。 迷路就這麼一路從: 抵抗--->被鼓勵--->面對--->被鼓勵---->獲得成就感--->被鼓勵----> 達成主動學習的目標---->被大大鼓勵。 然後,現在我再也不需要催促功課了,每天只等著他把聯絡本拿給我簽字即 可,能養成自動自發的生活態度便足以令老木滿懷感謝了。 雖然這個過程需要時間,看起來也耗時費力,但絕對比打、罵、威權逼迫來 的更能切入核心,媽媽如果把自己變成一隻追趕孩子的老虎,被老虎追趕的 孩子不會快樂,因著恐懼而向前是件好累好累的事;但媽媽如果能牽著孩子 的手,溫柔地陪伴他們尋找生命中的蝴蝶,追趕蝴蝶的孩子會很快樂,他們 朝著目標奔跑,不容易累,而且有笑容。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以米米的例子而言,倘若孩子有五個科目要學習, 而其中四個科目明明就表現得可圈可點,那我何以不著眼於那些很精彩的大 部分而非得僵持於少部分的不完美?是吧! ******************* 晚上窩窩心時間..妹跟我說 以後她也好想加入學校田徑隊哦... 然後..又問了我~~ 說自己跑步這麼快..到底是像到誰?? 我想了想...回答她~~ 應該是像把拔吧.. 他不是說小時候也很喜歡(很會)跑步 而且國中也參加過田徑隊.. 馬麻我雖然以前也蠻喜歡跑的.. 不過..在速度上還不算快...(ふ②ふ.) 其實..我也和米米一樣 覺得遺傳基因..佔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我很少對孩子各項成績 表示出很大的期許或要求 就像我爸媽也不曾如此對待我們一樣... 週三晚上小妮子拿了數學考卷讓我簽名 我照例問她覺得分數滿意否?? 她說..其實題目雖然很多.. 也有幾題暗藏陷阱 但..她都沒有上當..受騙 扣分的地方...全是因為自己粗心... (說到最後幾個字時...音量轉為漸弱版..^^") 我看了一下扣分的地方.. 發現真的全是因為計算失誤 (例~~20X30=500...30X60=900..>"

好文~母親的愧疚

2015年06月19日
公開
85

40歲的男人,結婚買房都要兄姊出錢... 媽寶小孩的背後,往往藏著一個母親的「愧疚感」 王麗芳 年輕的時候,我常常不懂,為何吳媽媽這麼偏疼小兒子?有一段時間,我 常常聽到小兒子想要開公司,吳媽媽就會要求其他的哥哥姐姐拿出錢來幫 弟弟開公司,小兒子要結婚的時候,每個哥哥姐姐拿出來的錢比自己結婚 的時候還要多,小兒子要買房子,奔波的還是那些被母親逼出來的哥哥姐姐。 每次去吳媽媽家,我總是不懂,為何吳媽媽對待已經年近40的小兒子,還 是像對待?嬰兒般的細膩小心,那種戰戰兢兢且害怕孩子受傷的樣子,這 樣的嬌寵也讓小兒子的婚姻與工作一厥不振,沒有一個女人願意嫁給一個 連吃飯都要別人盛好飯拿好筷子放在他面前的男人,小哥跟母親的互動總 讓我覺得,只有這樣的母親才會寵壞自己的孩子。 吳媽媽對小兒子的控制更是已經到了一種稱為變態母親的地步,40幾歲的 孩子從沒有跟朋友去騎一次腳踏車,更不用說是摩托車了,只要小哥晚點 回家,吳媽媽的電話就會反覆地一直打給所有的孩子。 那時候的我,還沒當過母親,我常常自以為理直氣壯地幫吳媽媽的其他媳 婦說話,我常常一起抱怨?吳媽媽的偏心而養出了一個媽寶,即使,很久 之後的後來,我懂了,當小哥才5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吵?奶奶要到門口 等媽媽下班,而剛剛下班的吳媽媽遠遠看到孩子跟阿嬤坐在門口,她心想 回家後有一堆繁忙的家事無法出門,於是她先在家對面買個水果,只是當 要結賬的時候,對街的小哥看到媽媽了,興奮得馬上往前跑,就這樣,吳 媽媽一轉頭就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機車撞飛出去。 只是,即使我知道這樣的事情,也沒有讓我對吳媽媽改觀,我覺得那是太 久前的事情了,她現在對孩子的寵愛簡直是病態,以前的我常常這樣,太 容易對母親產生批判,不管是自己的母親,還是別人的母親。以前的我也 不懂,當一些母親在抱怨孩子的時候,怎麼沒有想過就是自己教養的問題, 造成孩子現在的性格? 那個長大後不准母親花錢的兒子,是從小重男輕女的母親,告訴孩子: 「我的錢都要留給兒子。」讓兒子也認為母親花的錢,未來都是自己的? 那個一直在抱怨孩子髒亂的母親,難道沒有想過,那是母親從小一直教: 「男生不用拿掃把?」 我常常可以看懂問題,卻從來也不客氣地指出問題點,只是,我不懂, 為何當父母的人不想去面對? 我記得當我還沒當母親的時候,有一次陪我妹到一個童裝工廠大廠賣搶 購,剛當母親的妹妹很瘋狂的一直買,我百般無聊的到處逛,看到鞋子 的時候,我聽到一個母親說:「我要買啾啾鞋。」一旁的友人說:「那 會很吵吧?」 那個母親很大聲地說:「我好不容易才生了個孩子,我一定要孩子啾、 啾、啾到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聽到這樣的對話,我淡淡地笑了。 過了幾年後,我也有了女兒,孩子剛學走的時候我也買了一雙啾啾鞋, 我不是要讓全世界都知道我生了一個孩子,而是我擔心?孩子走到我不 知道的地方,那隨著孩子走到哪裡就會啾啾啾地發出聲音,我可以藉由 聲音提高我的警覺心,也可以讓我心安。 剛學走的女兒,好喜歡那雙鞋子,常常穿著那雙鞋子滿屋子跑,我也樂 得藉由那樣的聲音去判斷孩子現在在哪裡,又在做些什麼,一直到有一 天,我去一個賣日本童裝的朋友店裡,朋友看著女兒穿著那雙鞋子說: 「不要讓孩子穿這樣的鞋子,因為啾啾鞋的蜂鳴器是放在後面或側邊, 孩子為了讓鞋子發出聲音,她的走路姿勢會歪一邊,不但以後影響孩子 的走路,也影響孩子的脊椎發展。」 聽到這樣的話,我回家馬上觀察孩子的走路狀況,才驚覺孩子的腳果真 跟朋友說的一樣,走路的時候已經歪斜的很嚴重了,我不但馬上丟掉那 雙鞋子,也開始物色?新的矯正鞋資訊,然而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有一次演講的時候,有人問我:「怎麼成為一個親子作家?」,那時候 的我從電腦上點出一張照片,照片上女兒牽著兒子的手,在我面前走著, 女兒的腳歪斜的很嚴重,我告訴對方:「妳要想的是,怎麼傳達一些知識, 避免再一個母親犯了無心的錯,而不是怎麼成為一個作家。」那一天晚上 回家,我看著那張照片,流下了眼淚,因為每次女兒告訴我她想學舞,她 想像模特兒一樣走路,她一直找辦法要跑的很快卻跑不快的時候,我的腦 海中就會一直閃著女兒腳板歪斜的樣子,那濃濃的愧疚感從沒有散去。 在孩子一天天的成長過程中,我慢慢懂了,身為一個母親的人,每一個決 策都影響?孩子的未來,我們總在每一個決策中讓孩子收成或付出代價, 當孩子收成的時候,我們只有淡淡的笑容,但是,當我們的決策,即使只 是一個小小的買鞋決策都讓孩子付出代價時,身為母親的我們,怎麼驅散 的走那濃濃厚厚的愧疚感? 這麼多年之後,我才開始真的懂吳媽媽,我開始能夠理解吳媽媽一個無心 之過,一個不小心,讓小兒子衝向馬路迎接媽媽時,那孩子在她面前被摩 托車撞飛的畫面,這麼多年來是怎麼在她的腦海中反覆地翻騰,一直反覆 地在腦海放送,折磨?一個母親心中的疼痛? 我也開始能夠理解了,當吳媽媽在醫院祈求孩子平安的心情,我開始慢慢 地理解,這個母親或許在那時候的祈求中並不要他的孩子功成名就,也不 需要孩子子孫滿堂,更不需要他的婚姻美滿,她要的只是孩子活下來。 慢慢地我懂了,吳媽媽對於小哥那種小心與細緻,那種怕碎的感覺,那不 是一種想要寵壞孩子的心情,那是一個媽媽對於自己內心多年來的愧疚, 一直在努力努力彌補?,彌補?一個怎麼也散不去的愧疚。 我懂了,我對吳媽媽的批判,是多麼的殘忍。 我也懂了,很多母親為何寧可抱怨孩子的髒亂,也不去面對自己曾經在教 養上犯過的錯?我也懂了,為何母親為何有很多的父母寧可把錯全堆給孩 子,也不願意認清自己哪裡做錯了。因為,當自己意識到了,原來是自己 害了自己的小孩時,那種屬於父母才懂得內心愧疚,像一把刀,在每次想 起的時候都在割著父母的心。 幫孩子選錯學校被孩子怨懟一生、孩子一句怨懟的語言或眼神、幫孩子買 錯一雙鞋,造成孩子腳板歪斜斷了跳舞的美夢時夢想不能得的失望、幫孩 子決定打錯了一根針,造成孩子的身體受損而進出醫院受苦的表情,只有 當父母的人才懂,那些小小的決策,是怎麼影響?孩子,也怎麼折磨著一 個當母親的心。 只是,又有誰能夠告訴一個母親,很多時候,在每個當下,我們所下的決 定早就已經是問心無愧,想著孩子的未來,要求孩子的成績,被說用成績 逼迫孩子;希望孩子有快樂的童年,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卻養成孩子鬆散 的讀書態度,害了孩子的未來?甚至被孩子怨懟,看著孩子在面對功課的 挫敗冷眼旁觀時,那些畫面與怨懟,那個母親心不痛? 不承認自己的錯,就不需要去面對那心中的愧疚,而當母親不面對開始抱 怨著孩子時,到底是真的在愿對孩子、在批評孩子?還是其實是父母用自 己的方法,在對抗著屬於父母心中,那難熬的愧疚感? 那種只有當了母親之後,才能懂的愧疚感! 每個母親,都不簡單! *********************** 我也非常喜歡?不良媽媽?的觀點 總是能帶給我不同角度的學習及領悟~~^O^ 我也是慢慢從生活中才發覺... 不是每位媽媽都能看出孩子卡住的點 因為..她自己其實也卡在某個點裡..需要別人的幫助.... 我一樣特別喜歡及贊同文中這一句~~ ★ 「妳要想的是,怎麼傳達一些知識,   避免再一個母親犯了無心的錯,   而不是怎麼成為一個作家。」★ 另外,這個想法.. 也和我分享自己的日記心情雷同~~ ★ 『談談我陪孩子成長過程中所得到的心路歷程,   不是一種教條,而只是想透過我身邊的故事,   讓每個母親少一點點屬於母親的愧疚。』★ 是的..或許對於我的孩子 我也曾經存在著些許愧疚的心情 「如果我當初可以......現在的他就不會......」 上個月...淑文老師和我們分享∼ 對孩子懷著愧疚的心... 對雙方都是一種負面的能量 接納自己對孩子的疏忽...不是故意.. 並試著將焦點放在..雖然疏忽了孩子 但自己在這段時間...又成長了多少 累積了多少讓自己變得更好.. 同時也能幫助孩子變得更好的能力 我告訴自己~~ 不要怕改變得太慢.. 『不管事情開始於哪個時刻,都是對的時刻 !』^O^

好文~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位置

2015年06月18日
公開
56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位置 王理書 2015.06.16 週日,當樹兒說:「媽媽,我今天出車禍了。」時,電視新聞正一次次 播放國中生推國中生的車禍官司。 週一,樹兒回來,輕鬆說:「媽媽, 我今天跟同學述說車禍的經過,他指著我的頭開玩笑說:『好可惜,沒 傷到頭,不然,我就可以取你的位置而代之了。』」 ♡♡ 在能量層次,我確定這個孩子是開玩笑的。 而在認知層次,我則非常關心,這些孩子的這些觀點是怎麼學來的? 於是,我google了「取而代之」四個字。 在網路上找到了幾篇小說或情書,大部分是想要取別人男女朋友而代之的話。 還有一篇政治新聞,某女性政治人物對某人說:「讓我取你的位置而代之」 ♡♡ 在我內心,每個人在地球上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位置, 而這位置,是沒有任何人或存有可以替代的, 這獨特的位置,就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樣子。 我們珍惜自己本來的樣子, 喜歡自己本來的樣子, 肯定自己本來的樣子, 然後,逐漸地,越來越是我們真正的樣子, 並且,把真正的樣子活得清晰,活出能量來, 那世界,就來到最快樂幸福的時候了。 因為,做自己是最自然的,不需要壓抑,不會挫折,不用卑微。 無法比較,正如蝴蝶不會跟老鷹比飛行,而老鷹用不著跟螞蟻比團結。 然而,我們經常不一定接納與珍惜自己本來的樣子, 或者,我們經常眼睛看著別人,覺得別人比我們好, 有可能,我們會看著別人的擁有(朋友,物品,地位)很羨慕很想要。 這些,一瞬間就帶來,「遺忘自己本來的珍貴」的影響。 眼睛往外看,看著於是有了羨慕、看著於是有了卑微、看著也許有了嫉妒、 看著也許...... ♡♡ 這是很不容易的功課, 其實我小時候也會,甚至,我現在也還會。 小時候我最羨慕同學,他的父母是老師。 卑微的我會錯以為自己的父母不夠體面,而覺得老師的孩子最光彩。 長大後,從很多好朋友那裏,明白了當老師的孩子其實不怎麼輕鬆, 越發越珍惜,自己的父母提供給我們的無期待,所帶來的豐厚自信以及自由。 學了很多年,學會了,每個孩子在靈性上選擇了自己的父母,那是每個孩子 需要的,一份初始的設定,用來開啟靈魂學習的旅程。 逐漸地,學會,珍惜自己的命運。 現在,我也還會看著一些外在,而心生羨慕或想要。 最常有的,是在都市中看到有綠地有大樹庭院的房子。 或是,還是會看到纖細瘦高的女子,想起自己還沒徹底放下的身材夢。 這些念頭興起的瞬間,都會被自己騷擾一下, 接著,笑笑看看:「嗯∼我承認,那是舊的幻想,還沒徹底放下」 於是明白, 我喜歡的也許是嘗試不同的打扮,而我卻用身材為理由,沒有去執行。 而那個有綠樹的房子的夢想,則帶著我,更多時間,去公園,安靜享受享受, 然後,很安然喜悅,這些庭園我能享受,又無需自己整理。 ♡♡ 我的安份,來自於,我真心最大的願望,就是「活出本來的自己」 而我教導自己的孩子們:「活出本來的你自己,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一名,考得好,漂亮,表現好,被注意.....都不會在家中得到太多注意力。 做什麼事會在我們家得到更多注意力呢? 就是,打開心,好好地,與我們在一起。 大人們內心有自己的坑洞, 小時候得到的注意力不夠? 小時候一直有個芭蕾夢沒完成? 小時候一直沒得過爸爸的肯定? ..... 這些失落的舊夢,沒有被覺醒,沒有被自己放下,或選擇,自己去完成夢想。 就會「投射」到孩子身上。 用「期待」的方式投射,期盼孩子的心願中,是從自己坑洞裡出來的。 用「栽培」的方式來投射,花很多力氣栽培孩子,自己的熱情與興趣比孩子多。 為你的成功而開心、失望、生氣、獎勵、懲罰」來投射,於是,孩子學會, 本來的自己不是最自在的,應該要成為「更.....的樣子」才會避免懲罰,才能 讓父母更開心。 ♡♡ 有一種,讓社會更安定的方式。 那就是,把眼光轉向自己內在種種脆弱以及坑洞的地方,然後,好好地溫柔承認 並與自己同在。 有一種,讓孩子更幸福的方式。 就是,用這樣安在承接住自己的狀態,來支持孩子,安在於自己本來的樣子。 由於安在,孩子能有機會找到熱情,發展成,自己那獨特的樣子。 當我每個時刻,都內外感受到和平與流動時,我就是在回歸自己本然位置的 流裡了。 而那個流,叫做「生命之流」 生命之流,才是我們最珍貴的,其餘的,都只是妝點的小紀念品。 某一次考了第一名,某一次考了不及格,某一次摔跤,某一次跑得如風般自由.. 某一次和一群人享受音樂,某一次和大家吵架後又和好....... 這些,都是生命附贈的紀念品。 不是我們追求的。 我們無需追求,我們調整,調整頻率對準自己的心, 調整心情,透過如何讓內在真正和平,來尋找自己的位置, 調整自己的目光,在每個瞬間都能歡喜自己,於是,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 這樣的自己,就是給孩子最大的禮物。 因為父母喜歡自己,珍惜自己本來的樣子, 於是,孩子只要在自己的位置就幸福了,而在自己的流裡,為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不會想要取別人而代之, 也不會,羨慕別人的位置, 更不會,有什麼東西得不到,會需要毀掉別人的位置。 因為,我有我唯一的位置,無論如何,只有我上來,才會通電呢! ******************* 一早在出門到學校當志工之前 讀到這篇文章... 好喜歡裡頭這一段話~~ 『每個人在地球上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位置, 而這位置,是沒有任何人或存有可以替代的, 這獨特的位置,就是我們自己真正的樣子。』 上週..讀到咱家妹寫的?我的媽媽?作文 最後一段也正好寫著~~ 「我覺得媽媽是沒有人能夠替代,也是獨一無二的」 當時這段話...讓我很感動.. 感動自己在女兒的心裡..原來是這個模樣... 早上讀到理書老師這篇文章 配合女兒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力量!! 我一直都知道..自卑與我如影隨行 走上身心靈成長道路..上了相關課程 並閱讀許多相關文章後... 我一直在療癒自己...面對自己 練習接受及肯定所有完美及不完美的自己.. 這不是一條輕鬆的道路 但,我一直沒有放棄 總是不斷將學習到的方法 套進自己的生活中練習及使用... 早上出門..一路走得超順利 就因為我在心中不斷告訴自己~~ 「妳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 感謝老師有如及時雨的分享 當然...也感謝咱家小妞的打氣 只要我相信.. 意念..就能創造出實相!!(✿◠‿◠) 《後記》 每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寶貝, 即使在父母的眼裡..別人的孩子總是比自家好 即使在孩子的眼裡..別人的父母總是比自家好 但,在彼此的心裡... 不管好或不好...都是獨一無二 無可取代,也不能交換的寶!!^///^

好文~失望不是絕望

2015年06月12日
公開
59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失望不是絕望 戀愛時是情人,分手後變仇人。跟他在一起的記憶好美,但是他一轉身, 我們就把這些記憶撕得粉碎。 我們常這樣,讓情緒把我們的世界,翻攪得不像話。一會兒把我們拋得老 高,一會兒又讓我們跌到地,弄得我們噁心想吐,又不能喊停。 有時候,我們委屈喊冤。又不是我們想找情緒來,它不請自來,又賴著不 走。我們恨得想除掉它,又正好幫它添柴加灶。 情緒一下子讓我們的世界變黑,然後又變白。有些人最後看出去的,是一 片矇矇的灰,看不到希望,像踏入了絕望。 總有這個時候,我們的情緒,像失了控的雲霄飛車。最近一個朋友告訴我: 「我覺得有情緒沒關係,但我不喜歡我的情緒這麼強烈!」 有些情緒的強度,是生而有之,有些則是後天的際遇。朋友的概念很清楚, 情緒本身有其適應性,都沒有也不太對。 情緒的強度,可以後天調整嗎? 經過後天努力,緩解情緒的強度,那是可以的。從身、心、靈三方面來著手, 還是有得救。 情緒太強烈,會如何? 情緒太強烈,會占滿理智的空間。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被情緒牽著走,做 出衝動又傷人害己的事。 不過,我有看過一種狀態。情緒強烈的天性,固然不容易改,但是情緒來 了,我們採取怎樣的態度來面對,倒是可以選擇。 也許,強烈情緒突然佔領我們意識的經驗,讓我們恐懼害怕。可是,如果 我們多體驗幾次,就可以慢慢用放鬆自在的態度去回應它。 譬如,曾有一位朋友正在大哭的時候,很清楚告訴我,讓他哭完,這只是 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哭完之後,他果然回復理智,繼續討論事情。 另一位朋友,則是氣到會發抖。但是他離開現場,深呼吸之後,還可以繼 續再來。沒說氣話,邏輯依然保持清楚。 當強烈情緒出現的時候,有時候,在某一瞬間,我們會感覺對自己、對孩 子絕望,特別是教很多次還不會、又在學校出狀況。那一刻,請多提醒自 己幾次,是「失望」不是「絕望」。 心想著失望,狀況還可以轉圜。心想著絕望,那常常很快放棄。 放棄自己、放棄孩子,當我們「選擇」用這個狀態面對人事物,才真正讓 我們無法轉圜。 強烈的情緒我們固然不喜歡,接納它是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或許抱著一輩 子都不見得能改善,但發願善待它,能讓它更願意與我們和諧同在。情緒 幫助我們很多,只是沒辦法凡事那樣精準,像電器用品一樣,可以隨我們 的意調整它的刻度。 情緒的韻律我們抓到越清楚,我們的世界就會跟著越穩定。儘管在關係中 我們沒辦法繼續,但曾有過的美好,那會讓我們珍惜活著的每一個小小喜 悅,回過頭來滋養我們的情緒。 我們不需要為了忘掉一個人,因此恨他。最難的,是我們真是氣他,但又 認可他的好。大腦常想要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幫助我們了解複雜的人事物, 也因此動員了情緒,讓我們變得非黑即白,在兩極之間擺盪。 所以我們強烈的情緒,創造了二分的世界。二分的世界容易懂,卻離現實 世界有一段距離。好人、壞人的二分,又激化了我們的情緒。這樣的循環, 讓苦海無極限。 我們或許曾經對自己失望,但別輕易告訴自己,我們對自己已然絕望。 祝福您! ********************* 我一直都很喜歡洪老師的文字 總覺得裡頭有著一股~~ 客觀、溫暖、穩定人心的力量!! 今早剛閱讀到這篇文章..很喜歡 尤其是以下這一段話.. 與我前幾天看《聽見你的聲音》這部韓劇 心中的感想很相近... 與好朋友們一起分享~~ ★「我們不需要為了忘掉一個人,因此恨他。最   難的,是我們真是氣他,但又認可他的好。   大腦常想要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幫助我們了解   複雜的人事物,也因此動員了情緒,讓我們變   得非黑即白,在兩極之間擺盪。   所以我們強烈的情緒,創造了二分的世界。   二分的世界容易懂,卻離現實世界有一段距離。   好人、壞人的二分,又激化了我們的情緒。   這樣的循環,讓苦海無極限。」★ 前陣子上心靈成長班時 老師也跟我們提到過"二分法"的觀念 當時提醒了我.. 原來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 是呀..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這麼簡單 而灰色地帶..也不一定要看成模糊 它也可能是讓狀況有所轉圜的彈性空間 好比..面對一個傷害我們旳人 不一定就非要"以牙還牙"的對待 或者否定自己..假裝視而不見自己的傷痛 我們還可以選擇原諒 原諒對方不是因為喜歡或認同 而是不想把自己的人生 浪費在去怨恨人這件事情上

好文~催促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2015年06月03日
公開
100

Henry羅寶鴻 老師 『催促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以下是一則在幼教夥伴的教育社團裡面回覆的一個問題: ------------------------- 問: 請問 是不是有一篇關於不要催促孩子的文章呢? 我剛剛爬文沒有找到 晚上幫孩子洗澡的時候 即將在下個月屆滿三歲的孩子問 “媽媽,妳怎麼沒說(快點,快點)?!” 我才驚覺 原來急性子的我 常在不知不覺中催促著孩子 這對我和孩子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 答: 催促孩子,尤其是在孩子0-3歲的階段、0-6歲的階段,對孩子影響頗大。 孩子本身有著與生俱來的「發展節奏」,跟我們大人做事情的節奏是完全 不一樣的。我們觀察三歲以前的孩子,他們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是慢條 斯理的;那是因為他們正在透過與外界的互動,來建構自己內在的心智。 同時,更藉由探索環境的過程,連結自己「內在的導師」,讓自己在心靈 上獲得安穩、和平、平靜、與喜悅。 但是,在現今這轉數極為快速的世界裡,我們成人都已經習慣急著要完成 我們生活裡所有的事。孩子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無形中也會被拖著走、 無形中也成了犧牲品。。。 但不幸的是,當我們在催速孩子「快點、快點」的同時,他們為了配合我 們大人的步調,而因此又會失去自己做事情本有的步調、以及生命本有的 節奏。 這時候孩子可能會有兩種情形: 1. 他會因為一直跟不上媽媽的步調,達不到媽媽的要求而感到沮喪、氣餒, 情緒會出現,結果讓自己變得更慢、媽媽更火(..之後大人會怎樣,就可 想而知...)在這惡性循環下,我們不會給予孩子任何正面的教育成果; 2. 或許孩子能夠讓自己動作加快,配合媽媽的要求來完成事情;但同時, 在使用一個「不屬於自己節奏的方式」來做事情,無疑是間接地對孩子 「揠苗助長」。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會逐漸失去跟自己內在導師、內在節 奏的連結,慢慢變成做事情丟三忘四,做事情雜亂無章,急躁、一味想要 快的個性,就會慢慢形成。 現在國小,越來越多孩子做事情急躁衝動、求快不求準、馬馬虎虎、隨隨 便變…,誰讓我們的孩子變成這樣呢?其實都是我們成人。是我們讓這些 孩子在0-6歲的時候,吸收了「做事情要快的觀念」,讓他們認為「做得快」 比「透過做事情讓內心有所領悟、有所成長」更重要,而形成日後「重速 度不重品質」的人格特質。。。 試問,這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所以我們常跟家長說:『教女教兒,先教自己』。為人父母,或在從事幫助 生命發展的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要常常反省自己,什麼行為對孩子是有幫助、 什麼是沒幫助的。急躁、求快,往往都是「只快一時、輸了全盤」的作法。 這篇分享,是站在孩子的發展立場,希望誠實地讓大家知道孩子的發展需 求是什麼的。這番話是我看著我教導的孩子們從小到大、從幼稚園到進入 國小以後發展如何,多年以來的見證;希望在這邊跟大家分享,讓大家更 瞭解孩子真正需要什麼來幫助他們成長,以及讓我們可以一起省思在教育 孩子上,該做些什麼、不該做些什麼。。 若內容有令您感到不舒服之處,深深地跟您說聲抱歉。 ********************* ★ 『教女教兒,先教自己』。   為人父母,或在從事幫助生命發展的教育工作者,   都應該要常常反省自己,什麼行為對孩子是有幫助、   什麼是沒幫助的。急躁、求快,往往都是   「只快一時、輸了全盤」的作法。 ★ 感謝羅老師這篇文章.... 讓我又看清楚不少盲點 原來,催趕孩子..會造成這樣的後果...>"

好文~影響力的背後

2015年06月01日
公開
63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影響力的背後 最近有幾次,被不同朋友稱呼為「偶像」。我當然有些高興,但說實 在話,我有更多惶恐。 我很清楚,所謂影響力,常跟一群人的情緒有關。我的文章對人有一 些幫助,那麼朋友們便給我一些鼓勵。但是,在現在的台灣,只要我 一時神智不清,無意中寫出了不是很適當的字句,很可能馬上變成被 砲、被酸的對象,甚至可能過去的努力都被否定。 然後,現在的公眾社會,很少鼓勵,卻多責備。我的影響力本來就沒 有很大,只是在臉書上跟一些朋友定期分享互動,但我只要不停止我 目前的動作,非常有可能哪天就成了被消費的對象。 所以,有許多人希望被注意,甚至因此有些脫序的舉動、激烈的言詞, 我實在擔憂。影響力本身,或者說是被關注,變成了被追求的重點, 至於影響力背後的累積,則明顯被忽略。一夕爆紅,成了夢想,即使 夢想成真,要能細水長流,往往變成幻想。 最近網路上,流傳侯孝賢導演的一句話:「創作是從背對觀眾才開始的!」 如果不斷追逐外在的關注,而忘了注意自己、探索自己,從自己出發, 很不容易有感動人心的創作。我不確定,他們希望用很簡單的方式被注 意到,是不是跟媒體有關? 我很容易在報章媒體上,看到引用網友的留言,或者報導ptt、臉書的 新聞。我感覺,有時候所謂的引用,只是藉此來增加閱聽率,以及達成 媒體本身既定目的的操作,網友本人,其實也不見得是重點,好像變成 了被消費的對象。 然而,不斷被媒體報導,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關注,會帶來正面的感 受。於是,言論越來越激烈,行為越來越脫序,這樣才能持續獲得關注。 可是,對當事人實質的好處可能不多,也常損害當事人的心情平靜,容 易引火自焚。 進一步地,當犯罪的人,被媒體鉅細靡遺,大篇幅地報導。對我而言, 或者從新聞中亦可見,犯罪越能轟動社會,似乎越可能成為另類英雄的 代表,成了追求關注的人,所嚮往甚至模仿的對象。 我就曾經輔導過孩子,一時氣憤,說出了想要模仿犯罪行為的話。 只有斥責,用處不大。從根本做起,教導孩子適當情緒管理的方式,多 引導他們思量行為與其後果,才比較可能真正談到預防犯罪。 每次社會有重大的犯罪,跟我一起努力的某些家長,就會開始擔心,怕 自己的孩子,以後做出令人髮指的行為。然後,為人父母,既愛著孩子, 又厭惡著孩子的作為,那種心被撕裂的感覺,我常常也陪著擔驚受怕。 輔導工作是這樣,花很多時間去做,讓孩子順利成為社會的一份子, 一個普通的公民。這樣的輔導即使算是成功,可是也容易被當成理所 當然,不太容易因此受到肯定。所以,即使我們都知道輔導工作很重 要,但是,很難有漂亮的「業績」可以呈現。 我最近到一個國小,特別跟輔導主任請教,其實應有的輔導人力還是 短缺,而且現有的輔導工作繁重。然而,我所知道的是,相關系所的 畢業生不少,為什麼有些訓練有素的相關專業,真正進入學校幫助孩 子的比例相對較少? 這中間的落差,我實在無法參透,我在這方面的了解實在有限。所以, 如果我還有些影響力,我希望預防犯罪,從教育做起,在輔導資源方 面,請立委、官員多幫忙。 很少人不會心情不好,感覺自卑也不罕見,發現自己幻聽,就要知道 該就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情緒教育不能忘記,如此,遺憾可以少 一點,社會和諧就可以多一些。 ********************* 前兩天..看到一位我輔導過的孩子 參與在一群人中..跟著"出口成髒" 語態和我看過的她..完全不同 我沒有叫她...她也未和我招呼... 看著這麼不同的她... 老實說..我心中有一股挫敗和失落 我看見了..自己的能力..有多渺小 努力似乎抵不過現實的同化~~(︶︿︶) 感謝女兒適時的提醒 在分享事件中.. 她用她簡單的眼光告訴我.. 並為我舉例、分析 覺得在學校裡的她..才是真正的她 校外的她..只不過是害怕孤獨 為了配合朋友..為了和大家一起玩 才會出現完全不同於平日的言行舉止 那,並不是她的本性!! 稍晚,看到朋友分享<閱讀>主編寫下的一段話∼ 這個世界正需要你我伸出這雙手去做點什麼 從愛你的孩子、鄰人、朋友、同事、家人開始 改變就會發生 我突然釋懷..也更明白 & 堅定了~~(。✪‿✪。) 感謝洪老師、朋友及女兒的分享 讓我明白了~~ 不要因為自己力量微小,而放棄做些什麼 做些什麼,不是為了期待看見改變 而是因為,必須這麼做!!ღ(。✿‿✿。)ღ

好文~恐懼,所以學習謙卑

2015年06月01日
公開
38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恐懼,所以學習謙卑 小女孩的遺憾新聞之後,我剛好跟孩子們問這件事:「有沒有人知道 這兩天有什麼新聞?」 還好,孩子們似乎並不特別清楚,相對於上次台北捷運上的遺憾,新 聞發生後沒多久,就有好幾個孩子主動要找我討論。 這次,除了一個孩子確實知道新聞內容,又亂開玩笑,被我清楚地告 知,他的行為對他的負面影響外。其他孩子似乎搞不清楚狀況,我也 就冷處理,輕輕帶過。 我一廂情願地猜測,經過上一次的事件,這次家長們適當地篩選了讓 孩子接收到的訊息,讓孩子少些恐慌。 對我來說,這次的遺憾,以小朋友來說,真的無力防範,能做的實在 不多。這比較像是我們大人要進行的工作,包括如何強化安全校園。 老師這陣子也應該會考量,是否該讓孩子結伴上廁所,盡可能減少孩 子在學校內外落單的機會。 因此,我認為實在不見得有必要讓孩子了解過多細節,讓孩子恐慌無 濟於事,強化一般性的安全自保知識即可。可是,萬一孩子透過其他 管道,知道這次新聞的細節,那麼,我覺得有必要跟孩子討論,如何 防範。 說實在,孩子也許提出一些在邏輯上漏洞百出的方案,我們依然可以 多加鼓勵。讓孩子因為自己的思考而受到肯定,進一步因為增加控制 感,感覺自己能做些什麼(即使實際上實施效果很有限),也可以避 免過度恐慌的情緒。 昨晚我對孩子唱著台語版的「搖籃曲」,一時感觸良多。小女孩的爸 爸,再也沒有機會唱這首歌,伴著她入眠,我一想到就有點哽咽。我 又想到,萬一我眼前的孩子,也因為某些原因,逃不過命運的捉弄, 我接下來會怎麼活… 昨天有位朋友,提到孩子被傷害,他會跟對方拼命,不顧一切保護孩 子。說實話,我猜對許多父母來說,這個畫面大概浮現腦海很多次。 我自己還想過,如果我跟孩子在地震、土石流現場,我該怎麼犧牲自 己,以延續孩子的生命… 我因為害怕而胡思亂想,也曾經因此為了擔憂孩子而失眠。我雖是心 理師,這些歷程我都一樣會經過。或者,就是因為我是心理師,我更 害怕得多。像是我最近聽說我認識的某個孩子,被網友約出去之後受 到了不當的對待,我除了難過,也很自然會想,萬一是我的孩子… 然而,我不想在恐懼面前失了分寸,因為我還有我所愛的人需要我照 顧。所以,我盡可能謙卑,我知道,這世上還有大過我個人許多的力 量,有些害怕,我想交給祂,請祂幫忙,儘管我不清楚祂在何方,或 者,祂就在我心中,只是我不知道?! 我不膨脹自己,我也不膨脹害怕。因為恐懼,所以我學習謙卑,凡事 盡可能認真面對,不輕忽,希望讓自己少一些後悔。 我只能害怕,我所能掌控的部分。我沒辦法掌控的部分,我害怕也沒 有用,所以我交給祂,並相信祂自有安排。 ******************* 『我不膨脹自己,我也不膨脹害怕。 因為恐懼,所以我學習謙卑, 凡事盡可能認真面對,不輕忽, 希望讓自己少一些後悔。 我只能害怕,我所能掌控的部分。 我沒辦法掌控的部分,我害怕也沒有用, 所以我交給祂,並相信祂自有安排。』 洪老師..總能精準的描述出我心中的感受!!(。✪‿✪。) 說到害怕...或許..我應該比別人更深刻 遇到危急時刻..我自顧都不暇 老實說...能為孩子做的..擋的實在不多... 但,如洪老師所言 我儘可能不膨脹自己的害怕 學習謙卑...認真面對..盡力為善 控制我能控制的部份.. 其餘的..就交給祂來守護~~‎(✿◠‿◠) 昨晚..女兒選了一本繪本共讀 原先想延伸內容..與她聊聊最近社會事件 豈料..只稍微提了前言.. 她便露出害怕的神色..抓著我的手 說她不想(敢)聽.... 我知道她還沒做好心理準備.. 不想加深她的恐懼..未道出事件 只輕描淡寫的跟她略提~~ 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 不一定會同樣被我們遇上 可是,必須學習怎麼保護自己 也要相信有時當媽媽拒絕妳的要求時 (例:和同學獨自出去) 一定有我的原因和道理... 我試著信任妳...妳也要信任媽咪~~^O^ 之後從女兒的表述中.. 我知道..她懂得我拒絕她的用意了 只是當下情緒無法立即轉折 才會面露些許不悅的神色 但,她明白媽媽的決定是對的 是為她著想..為她好的~~(。◠‿◠。) 這兩天讀到這段話..我很有感觸~~ 「面對這樣的「怪物」「惡魔」, 我們立刻想到的就是「除掉他」, 用剝奪生命的手段遂行終極排除的目的。 然而,除了殺掉怪物之外, 我們真的在乎「怪物是怎麼被養成的」嗎?」....」 面對社會上接續發生的殘忍事件 我其實也免不了害怕..恐懼的情緒 但,我能做的..也只是盡力 不讓自己周遭養出"怪物"、"惡魔"...

好文~別把對方框在框框裡面

2015年05月29日
公開
25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別把對方框在框框裡面 朋友問我,關於孩子的分離焦慮。孩子很內向,適應比較慢。家長也去 就醫,醫師也認為很正常。 我老生常談一句:「跟自己比,不要一直跟別人比!」 有些家長平常也這樣跟孩子說,可是自己做不到。看到孩子有哪方面不 如人,就會非常緊張,然後,把焦慮擴大到幾十年以後。譬如,3歲孩子 比較內向,可能就擔心「那30歲的時候,還這樣無法融入團體,那會不 會找不到工作?會不會變媽寶?」 個性本身沒有好壞,要看在什麼情境,遇到什麼樣的人而定。 講話直白,人際不見得和諧,卻可能很受到媒體關注。內向樸實,但很 有可能因為才能受到肯定,而擔任領導者。外向活潑,但因嫁進一個傳 統保守的夫家,而被打壓閒話… 又像不少男性朋友,喜歡天真溫柔的女友。但是進入婚姻,又要成熟溫 柔的妻子。 有時候,不是真正對方是什麼樣子,而是詮釋對方的我們,處在什麼樣 的狀態。我跟孩子們談,孩子們都講得出來,如果我們很生氣的時候, 就會一直看到對方的缺點,如果我們快樂的時候,比較能因為對方的優 點而愉悅。 再轉個方式來說,當孩子害怕的時候,我們是什麼狀態?是害怕孩子的 害怕?還是覺得人會害怕很自然,所以包容接納? 我們用平靜去牽引孩子,讓孩子更接近平靜。而不是生氣孩子生氣,害 怕孩子害怕,焦慮孩子焦慮…,然後激化我們自己跟孩子的情緒。 然後,人有彈性,這點我們不能忘記。內向的人,為了做好領導的工作, 可以暫時表現出外向性的行為。外向的人,在壓抑沉悶的環境,也可以 暫時收斂。 我們看人的方式,如果越寬廣,對方就越自由。如果我們看人的方式越 狹窄,對方就像活在框框裡面,對方過得不自由,我們也因為對方逾越 我們的框架而感到礙眼。 其實,這個社會對人的要求很多,不同情境,就要有不同樣貌。人只能 微調,沒辦法百變,真的能做到百變,那跟虛偽只隔一條線。 接納才能開始改變,至於框框架架,常讓人變得複雜。人,就是簡單一 點好,快樂不見得多多少,靜靜地幸福就好。 ******************* 『我們用平靜去牽引孩子,讓孩子更接近平靜。 而不是生氣孩子生氣,害怕孩子害怕,焦慮孩子焦慮…, 然後激化我們自己跟孩子的情緒。』 這陣子..或許是突然卸下會考壓力 小子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轉移 情緒不但並未因此鬆懈 反而好像更容易因微小事件而波動...>"

好文~重視學習之中的能力與熱情

2015年05月17日
公開
24

老ㄙㄨ的希望教室 重視學習之中的能力與熱情 多年前,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了解動物的生活與繁殖概念,所以設計 了一個椿象課程。讓他們每個人認養校園裡的五隻椿象,藉由一個月 的飼養與觀察,讓他們培養對大自然的親近與深入觀察能力。 那段時間內,每隻椿象蛻變與繁殖的生命畫面,都讓我們師生感到驚 喜連連。孩子們從排斥到不捨的態度轉變,讓我深刻感受到:一個能 讓孩子喜歡又熱情投入的課程,對學生的學習有多麼重要! 我還記得班上有位孩子,在每日的觀察日記裡寫下: 「今天我在寫功課時,我發現我的椿象有異狀,原來呀─牠是在脫殼, 牠是從頭慢慢的向下脫,至少要脫一個小時,我就這樣等了一個小時, 他終於脫完了殼,全身紅通通的,像一位漂亮的皇后般,非常美麗,我 還有幫牠拍照留念......」 孩子臉上眼神發亮的畫面,一直讓我珍藏在心裡許多年。那時我第一次 實施這課程,所獲得的滿滿感動,是教書多年來從未感受到的。 孩子畢業多年後,捎來一則回饋,我訝異的發現他仍記得這些小時候的 課程。已是大學生的他說: 「.....那時我可以觀察一隻椿象2個小時以上都不是問題,用放大鏡觀 察,用不同種食物餵食,利用對照組來求的結論。之後不管在求學路上 或是人際關係上,便能懂得運用不同角度學習並提出疑惑,人際關係上 觀察更敏銳,這都是那時所累積下來的寶貴知識。」 是能力、是能力啊! 長大成人的孩子們,一個個清楚的告訴我,多年後的他們所記得的,並 不是課本裡的知識,而是從學習過程中所習得的能力。 就像這孩子所說,那從深入觀察所衍生出來的能力,除了讓他具有批判 思維之外,更讓他在人際觀察上變得更加敏銳。 這些意想不到的回應,令我陷入沉思許久。 我慶幸,當時的我,並沒有照本宣科的傳達著課本裡的知識。而是教孩 子透過真實學習歷程來學習知識,並從中獲得影響一輩子的能力。 我們大人不該只是教孩子知識。知識固然是能力的基礎,卻不是由填鴨 的教法習來的。而是要教他們如何獲得知識的方法,並從過程中清楚掌 握自己所得到的能力。 未來的世界,許多的工作即將消失,也有許多我們預想不到的工作即將 被發明出來。 我也是一位爸爸,也憂心著孩子的未來。但我仍相信,我們不該用我們 現在的思維,來預想孩子的未來。 孩子的未來,不能侷限在我們大人的想像之中,而是掌握在他們的手上。 孩子的未來,不是在背誦知識之中,而是藏在這些深刻學習歷程中,所 展現出來的熱情與能力裡! ******************** 前幾天和女兒走在放學的路上 突然看見地面有個小紅點 我開心的蹲下來..隨地取了落葉 邊試圖讓小傢伙爬上枯葉.. 接送牠到安全的樹上 邊和小妮子提起... 老ㄙㄨ教孩子們養樁象代替養蠶的事兒 小妮子聽得眼睛都亮了起來.. 直說好羡慕呢~~≧◇≦ 瞧~~樁象的事..不僅對孩子們影響很深 連我這旁觀的宅媽..都很難忘呢!!(。◠‿◠。) 『未來的世界,許多的工作即將消失, 也有許多我們預想不到的工作即將被發明出來。 我也是一位爸爸,也憂心著孩子的未來。 但我仍相信,我們不該用我們現在的思維, 來預想孩子的未來。』 這段話..我也常拿來堅定自己 我也是一位媽媽... 通常..我都儘量不讓自己"憂心" 即使有時候..它不小心爬上心頭了 我也會很快的告訴自己~~ 「相信孩子,他們沒問題的!」 我知道..對孩子有益處的方式有百百款 而我沒有辦法給孩子最好的... 但,至少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中 給孩子有幫助的.... 到達目標的路...不會只有一條.. 有些或許轉折多了一點... 有些或許路況差了一些... 但,只要方向是堅定的..理念是正確的 最終能抵達目的地..就OK 感謝老ㄙㄨ和許多貴人的理念分享 讓我能以更堅定..正向的信念.. 陪著孩子們一步步往前走~~?(′▽`)?(′▽`)?

好文~從未走遠的遺憾

2015年04月04日
公開
40

老ㄙㄨ的希望教室 〈從未走遠的遺憾〉 很多年前,當我還是小學六年級學生時,班上轉來一位極特殊的同學。 這同學長得微胖,很愛哭。他常上學遲到,他總是跟老師辯解著:今天 公車過站不停,讓他又趕不上公車。 更特別的是,他的全身長滿膿瘡。手和腳上,都看得到許多膿瘡正流著血, 衣服上也常是又紅又黃的血漬。 同學們都好怕他,猜想這會不會是一種奇怪的傳染病?他身上也常傳出異味, 大家都不太敢靠近他的座位。 他常被老師罵,因為不交作業、愛和同學爭吵、上課不專心、座位與衣服總 是髒兮兮的。一被老師罵,就會哭哭啼啼一整天,讓大家心煩意亂。 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有一些男同學會刻意去捉弄他,於是他就更會氣急敗壞 的放聲大哭。 小學畢業後,我和全家搬離了那座城市,因此也和這班同學斷了音訊。 上大學後,有一天台上教授出了一道題,讓我們討論童年回憶。不知怎麼了, 這段記憶又重新跳回心頭,我的心裡頭突然一驚。 那當下,再重新檢視起這段回憶時,心中對這位同學只有深深的愧歉。 雖然我並不是故意捉弄他、以惹他大哭為樂的男同學們;但我確確實實是那 群看著他哭泣、心裡卻感到厭惡不已的冷漠旁觀者。 從那天起,我常想起那哭哭啼啼的身影。我好奇著,這樣的人長大後究竟會 變成如何? 而每回想起他時,我的心裡總有無限的懊惱。我懊惱著,為何當初我沒有對 他伸出友誼的手? 我懊惱著,為何當時從來沒有人教我們該去尊重這麼獨特的個體? 我也懊惱著,不知是否曾經有人能讓他體會到:其實他並不孤單;其實這世 界上還有溫暖、還有愛的存在...... 心裡頭還存著更大的懊惱,那其實是因為我們清楚知道生命不會重來。也因 為當初沒做什麼,這樣的遺憾,就會成為一直盤據在心頭的深深無力感。 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的身影卻更加鮮明的在心中,從未曾走遠。 於是,當我成為一位老師之後,看到班上那些因為人緣差而痛苦的孩子時, 我總是不自覺聯想著童年時那位成天哭泣的男孩身影。 我想幫助這些孩子,我不想再讓任何人感到懊惱了。 我想幫助這些受到排擠而受苦的心靈,給予他們溫暖,給予他們光,陪伴他 們走過修正自我、肯定自我的漫長旅程。 我也想用這個故事,告訴那些排擠別人的孩子們。 有一天我們會長大,有一天我們會變得更善良、更有智慧。到那一天,我們 能不能慶幸的想著:「至少我曾經對這樣的同學,伸出過溫暖的雙手。」 不讓此刻的自己,為未來留下任何的懊惱與遺憾。那就必須試著對每個人及 時表達善意,用心的對待身邊的每個人。 這不只是為了那些身心受苦的心靈,這也是為了未來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身 心安穩的自己。 ********************* 『有一天我們會長大,有一天我們會變得更善良、 更有智慧。到那一天,我們能不能慶幸的想著: 「至少我曾經對這樣的同學,伸出過溫暖的雙手。」』~~ 老ㄙㄨ這段話...也是我的心聲..... 我是跟著女兒一起進班當了志工後 才和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接觸及了解 我也發現...能引起我注意的 也總是那些人際關係較弱勢的孩子 每次聽見或看見排擠他們的聲音或行為 心裡總是忍不住心疼..... 現在回頭想想....原來...造成我這種心情的原因 有一部份...就和老ㄙㄨ一樣..... 前幾天..女兒問了我一個問題~~ 「馬麻,妳覺得..為什麼我們班同學那麼喜歡我?? 老師說誰表現好的..他們都會說我 而且有不會的功課..也都很喜歡來問我??...」 在我告訴女兒的答案中...我想..應該也有那麼一個是~~ 因為...馬麻懂得怎麼引導妳... 不去人云亦云的放大同學的缺點... 而是能找出對方與眾不同的特點和優勢吧~~^^ 記得...在某晚"窩窩心"的時間... 我也跟女兒坦誠過... 高中時期對班上某位女同學遭排擠時 冷眼旁觀的無知及現在的懊悔..... 或許..很多事..我們回不去了 但,有更多事...我們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好!!^^

好文~忘了自己的孩子

2015年03月25日
公開
68

忘了自己的孩子【From 康軒 TOP945】 文�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 所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附屬著哥哥的妹妹 她很早熟,或者說是被逼著早熟。她雖然是妹妹,可是,從上幼兒園開始, 就漸漸比大一歲的哥哥機敏。不過,她當孩子的日子,好像只到大班。上了 小一之後,她跟哥哥同校,就常被交待要幫哥哥注意一些零碎的事情。 哥哥的發展慢了點,個性也被動,常被戲稱「大少爺」,好像什麼事都要被 服侍。這麼說來,妹妹的角色,倒像是婢女了。只是,妹妹的體貼,讓大人 好放心,放心的去關注哥哥,偶爾,就忘了妹妹其實也只是個孩子。 在外人面前,妹妹更像是個姊姊,對哥哥管東管西的,哥哥也聽她的話。有 時候,她也像個小媽媽,提醒著哥哥要帶水壺、拿雨傘,還會幫哥哥守住祕 密,讓他少挨罵。 爸爸媽媽都忙,有妹妹這樣幫著哥哥,他們高興都來不及。每次過年回老家, 爸爸媽媽都向長輩稱讚說:「妹妹是小幫手。」、爸爸笑著說:「以後哥哥 長大,就靠妹妹幫他了!」 但是這些話聽在媽媽的耳裡,突然感覺有些怪。妹妹的角色,好像被設定成 附屬著哥哥而存在,媽媽疑惑著,是不是需要改變什麼? 不過,一回到平日忙碌的生活,媽媽的感覺也就煙消雲散了,繼續忙碌的慣 性生活。此外,就算是假日,盯哥哥的功課就花掉媽媽不少的精力。反正妹 妹凡事都不太需要操心,很獨立,媽媽就不再多想什麼。 妹妹的反常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哥哥進入國中,妹妹小六。哥哥沒有妹妹的幫忙,果 然出了很多紕漏,幸好老師接納,同學們也包容,一切還算過得去。 妹妹就不是這樣了,她本來還是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如常的聰慧、體貼。突 然在上學期的某一天,稱病不去上學,然後,一天又過一天,各種藉口都出 爐,就是拒學。 本來爸爸媽媽都很有耐心,輪流請假陪著妹妹,因為妹妹一個人在家,沒人 照顧,也沒有親戚可以就近支援。有一、兩次,勉強她去上學,她也都待在 保健室,根本沒進教室,導師、輔導老師都來關心,她還是執意要回家。 怎麼問,都問不出所以然,妹妹就是不去學校。爸爸媽媽開始急了,因為沒 假可以請了,又還有一堆事要忙。講過了、罵過了,也威脅要扣妹妹的零用 錢,拒學的狀況依然沒改變。當爸爸媽媽沒招之後,就動手了!動手之後, 妹妹以死相脅,拒學的狀況和情緒都更糟了。 陪伴後的省思 媽媽看到妹妹以淚洗面的樣子,心生不忍,尤其是爸爸動手之後,更有強烈 的罪惡感,雖然自己不是動手的那個人。在百般考量下,媽媽跟工作單位請 了長假,也幫妹妹跟學校請假。 在陪伴妹妹的過程中,媽媽得到妹妹的同意,下學期準備轉學。妹妹雖然什 麼都沒有說,但是媽媽隱隱然知道,妹妹似乎有什麼苦衷。連醫院都去過了, 得到了「適應障礙伴隨拒學」的暫時性診斷,醫生只交代要多運動,再觀察 看看。 於是媽媽陪妹妹到處走走,有時候去爬山或看電影,要不就是去市場買菜。 媽媽這時才感覺到,她好久好久都沒有好好地跟妹妹聊天,甚至妹妹已經開 始發育了,對初經很好奇、又很擔心,媽媽以前都沒那麼清楚地意識到這些 問題。 偶爾媽媽還會帶妹妹到新學校走走,跟輔導室的老師見面。但是媽媽的態度 很清楚,萬一到時候,妹妹還是不想上學,她也不會強迫,會繼續陪著妹妹, 學校方面就再想辦法,家裡經濟也暫時不是問題。 妹妹自己也害怕沒有勇氣去面對新的環境,但她承諾媽媽,願意試試看。下 學期一開學,媽媽每天早上都陪著妹妹去新學校,一放學,就準時在校門口 出現,陪妹妹散步走回家。 在上學一個月之後,妹妹覺得自己上學已經沒問題了,媽媽才開始去上班。 復職之後,媽媽改變自己的心態,開始留多一點的時間陪伴妹妹。此後,媽 媽很清楚知道,她曾經忘了自己的孩子,還好,她現在撿回來了。 洪老師小叮嚀 孩子再怎麼獨立,也是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每一個人都在追求成為一個完 整的人,尋求無條件的被愛,而不是因為誰而存在。 很多事,我們都想探查原因。然而,不管原因何在,接受現況,我們才得以 調整步伐,重新前進。很多時候,我們也只能看著我們愛的人受苦,但是有 人相伴,苦痛可以變得比較好忍耐。 別忘了,幫助孩子,當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時,還可以陪伴他! *********************** 讀完這篇故事...我好感動..並且又紅了眼眶...T^T 是呀..."獨立"的孩子.. 其實更需要父母的注意與陪伴 而不是仗著他們獨立...就可以忽略或完全放手 這一點..我也有切身之痛... 並深深反省.....及改進... 我家葛格..就是一個從小就很獨立的孩子 加上他不擅於用言語表達... 當時我行動還很不便..自顧不暇之下 根本沒想到站在孩子的高度去體會很多感受... 妹妹出生後..加上要照顧幼兒.. 難免對他有所疏忽...但..我很放心.. 因為覺得他會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不吵..不鬧 甚至還可以幫我些小忙..一起照顧妹妹.... 然後...我發現他有了咬指甲的行為.. 也才回想起..從他小班起.. 已有好多年沒幫他剪過指甲..>"

好文~<開船>by寶爺

2015年03月17日
公開
79

梁嘉銘 ((( 開船 ))) 禮拜天晚上,小肥栗手上拿著一張紙,苦著一張臉,晃到客廳來跟 小葳求救。原來那張紙是作業,需要寫一篇作文。 開頭大概是…. 『有一天,有個叫做阿One的人,創造了一艘神奇的船,在一望無際 的大海上,他遇到了……』 接下來,就要學生自己說故事,順便畫一張故事內容的圖。 小肥栗扭著身體,邊撒嬌的告訴小葳說:『馬迷∼這個作業我不會寫∼』 『我也不會,要不要去問問妳爸?』小葳的回答得倒是一派輕鬆。 原本正在悠閒看書的我聽得一驚!忍不住暗暗的咒罵:「好陰險的婦人! 竟然就這樣四兩撥千斤避開問題,還順便把我拖下水!這是哪門哪派的 下流招式?敢問師承為何?報上名來!」 放下手上的書,我挺了挺胸,甩了一下瀏海,充滿慈父微笑的說: 「栗栗,來∼哪裡不會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肥栗把作業紙遞了過來,我簡單看完之後,笑著告訴她:「這作業就 是要妳自己寫故事啊,妳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妳可以自己決定主角的命 運。反正…寫就對了!再去房裡想想,把它寫完吧!」我把作業紙遞回 去她手裡。 小肥栗拎著那張紙走回房間,關上門,沒了聲音。 我當下的認知是:嗯∼她應該已經開始振筆疾書敲唬爛了吧,區區五行 應該很快就搞定了。 十分鐘後,房間裡依然安靜無聲。 一般來說,這傢伙只要一寫完,應該就會立刻摸回客廳找樂子玩耍,趁 機作亂,這寂靜真的太不尋常! 事有蹊蹺!待我觀來∼噠噠噠∼欽!嗆!(國劇的西皮二黃伴奏聲響起) 叩!叩!叩!我敲了敲她的房門∼ 「栗栗∼我可以進去一下嗎?」我小聲的問。 「嗯…可以….」 「栗栗,故事寫得順利嗎?」我探頭探腦的問。 「我寫不出來…」她抬頭看著我,眼神茫然。 「寫不出來?我不是說了…作文就是愛怎麼寫就怎麼寫,怎麼會寫不出 來?」這下子換我眼神茫然了。 「我真的就是不會寫…腦筋一片空白啊…」就看見肥栗的眼眶一紅,雙 眼慢慢的被眼淚浸潤… 靠….這情緒的轉折未免太過峰迴路轉!而且原因不是被男朋友劈腿分手, 而是因為作文寫不出來。 我們父女倆就在安靜的房間裡茫然的對望了好一下子… 我腦袋裡還是充滿了問號,不解!不解!就是不解! 1. 作文,就是把想說的話轉化成文字,哪裡難? 2. 平常這傢伙伶牙俐齒,跟我抬槓就滔滔不絕,編個故事怎麼會難? 3. 寫不出來,說哭就哭,這傢伙到底是誰?是不是隔壁鄰居的孩子走錯門? 我走到廚房,倒了兩杯牛奶回到房裡,一杯遞給她,另一杯我自己慢慢喝著… 「栗栗,把鼻很好奇,妳是不想寫?還是不會寫?」 「我不會寫,我腦袋空空的…」 「妳相不相信其實妳寫得出來?」 「我不知道…」 「不不不,我問的是妳相不相信,不是妳知不知道。如果妳相信,我就 教妳寫,以後妳就會知道怎麼寫。如果妳不相信,那就我唸一句,妳寫 一句,我們很快就能寫完,但以後每一次寫作文,妳就得來拜託我唸給 妳寫,當然,要看我有沒有空,心情好不好。妳要挑哪一個?」 「好,我相信,你教我…」肥栗擦了擦眼淚回答我。 「OK!那我們就先上船!」我向她招了招手。 「上船?」她依舊一臉不解。 我跳上了她的床,示意要她跟著上來,她也就上來,坐在我的前面。 我拿了一大捲捲筒衛生紙,跟她說:「這是這艘船的方向盤,妳是船長, 由妳來開船∼」 「哈哈哈∼把鼻,這是衛生紙耶。」這傢伙忍不住笑了出來。 「不!船長,請相信我,它不是衛生紙,它是方向盤!」我堅定的告訴她。 她一邊咯咯的笑,一邊坐定『把方向盤抱在懷裡』。 「報告船長,前面是一片大海,請問我們要去哪裡?」我大聲問。 「繼續往前開就對了!」 「請問船長,根據您的經驗,一直往前開會看到什麼?」 「會遇到一座島,但其實那不是島,那是一隻藏在海裡的大魚!」 「天哪!太可怕了!那我們該怎麼辦?」 「不用怕,直接上去島上,大魚正在睡覺。」 「請問船長,去島上能幹嘛?」 「島上有一棵椰子樹,我們可以去摘椰子,喝椰子汁!」 「報告船長,椰子汁來了,請享用。」我把剛剛那杯牛奶再遞給她。 「嗯∼果然好喝,我們差不多該走了,等一下大魚就快醒過來了。」 她擦了擦嘴。 「報告船長,來不及了,大魚醒了,它生氣了!」這時我開始搖晃床鋪∼ 「不用怕,我們這艘是神奇的船,有飛行的功能∼準備起飛∼」肥栗把 棉被往身上一披,做出超人的姿勢….XD 「起飛∼∼∼」我開始鬼叫。 「小聲點,別激怒大魚。」她拿著筆往我頭上敲。 「完蛋了!報告船長,飛行船失去控制∼」 「什麼!你這沒用的傢伙!」 我抱著他作勢往床下墜落,幾圈翻滾之後,我們一起躺在地上看著天花 板傻笑。 「船長,妳還活著嗎?」 「好得很!其實剛剛都是在做夢∼夢結束了,該起床了∼你這笨蛋船員。」 我坐起來,看著正在傻笑的她,說:「栗栗船長,妳剛剛已經把阿One的 故事編完了,要不要試著把它寫下來?現在妳腦袋裡面不是空空的囉∼ 知道怎麼寫了嗎?」 肥栗看著我繼續傻笑,點了點頭,接下來她就拿著作業紙和筆,趴在床上 一筆一畫的慢慢寫下阿One的航海故事,還畫出了一張超可愛的圖。 走回客廳,我給了陰險婦人小葳一個眼神,表示:搞定! ============= 我們大人會在很多時候難以想像小孩子搞不定很多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那是因為我們大人已經經歷了很多的經歷,腦袋裡有了很多的經驗與方 法,很多事情對我們大人來說,只是從過去的經驗裡面找出一段來解決 目前的問題。 但小鬼們不一樣,他們對於腦袋的使用還不夠熟練,能夠橫向聯結的經 驗也實在不多,所以常常會有一片空白的慌亂狀況發生。 我們都曾經這樣無助過,只是我們都忘了,或者驕傲的不願意承認罷了。 感謝上帝,讓我在這件事情裡被提醒,要體貼肥栗的不安。 寫作文是件快樂的事,腦袋先有想像力、有畫面,就能開開心心的妙筆生花。 我相信以後這艘船,她會開得比我還精彩! 馬的…搞定一篇作文,房間一片混亂! 等一下一定要毒打肥栗一頓,立刻給拎北收乾淨,當作學費。 我,板橋金城武,板橋區大寶法王,一書的作者,教作文的 鐘點費可是很貴的….(甩瀏海) ******************* 今晚窩窩心時間... 給妹口述了寶爺這篇文章當床邊故事 小妮子聽完直呼~~ 「哇!!寶爺好好哦..都會這樣陪女兒玩 而且很聰明耶...想到可以用這種方法!!」≧◇≦ 老木我早上讀完這篇文章時 也和咱家妹..有著相同的讚嘆!!b(�▽�)d 另外,我也發現到... 之前咱家妹拎著作文跑來告訴我不會寫的表情 以及我給她的回覆..和自己當時心中的想法 竟然都和寶爺及粟粟相同..... 然後,寶爺這段話..也提醒了我~~ 「我們大人會在很多時候難以想像小孩子 搞不定很多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那是因為我們大人已經經歷了很多的經歷, 腦袋裡有了很多的經驗與方法, 很多事情對我們大人來說, 只是從過去的經驗裡面 找出一段來解決目前的問題。」 是呀,我們也曾經感到無助過... 只是...給忘了.....(ˇ�ˇ) 前兩天..我PO了一篇日記 潘主任留言表示~~ 我"小題大作"的品述能力超強.... 我懂得主任話中之意... 這"小題大做"的目的呢.. 其實就和寶爺的作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誠如寶爺丟給粟粟做的選擇~~ 要相信自己可以寫得出來...然後自己寫 或是不相信..然後由爸爸唸給她一句一句抄?? 父母也可以選擇要"小題大做".. 引導孩子找到問題根源..並試著解決 當孩子能力養成後..父母就能一勞永逸 或者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和處理方法 然後在往後每一次遇到問題時 就再拉著孩子的手..重覆演練一次...(。◠‿◠。)

好文~這個送我好不好?

2015年03月13日
公開
76

大人們的玩笑:「這個送我好不好?」 作者:Jaguar小姐 過年期間,我帶著女兒回娘家玩耍。女兒知道我們的約定是過年過節才可以 吃糖,因此當她看到阿嬤家有一袋綜合糖果,喜孜孜地在袋子裡翻找喜歡的 糖果打算開吃(限量三個)。剛睡醒的小妹從房間裡走出來,看見女兒一臉 期待地正打開糖果包裝袋,便蹲下來貌似認真地問她:「這個給小阿姨吃好 不好?」。女兒有點愣了,但還是一口把糖果吃下,小妹看了也沒說什麼, 話題就岔開了。 午飯過後,我們一起到附近的廟裡點平安燈。等待的時候,女兒從口袋裡拿 出僅此一個的金幣巧克力要我幫她撥開。在旁邊閒閒沒事的小妹,看到女兒 正要吃巧克力,又靠過來貌似認真地問:「這個分小阿姨吃好不好?」,女 兒這次依舊沒回話,默默地把整片巧克力吃掉。 過一會兒,有個立委候選人來發紅包袋,女兒也分到了一包。剛剛不知跑哪 去的小妹,回來看到女兒手上的紅包袋,又問她:「哇!妳怎麼有這麼漂亮 的紅包袋?給小阿姨好不好?」,短短幾小時內連續聽到小妹的「分享問話」 ,我實在按耐不住了,口氣有點衝的說:「妳幹嘛一直這樣問啊?妳又不是 真的要!」,小妹回我:「我是在測試她懂不懂得分享啊!」 這類「送我好不好?」遊戲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了,長輩們尤其喜歡這樣逗 弄小孩。記得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是女兒剛從外面回來,手上拿了一個很 喜歡的玩具,當她進門看到樓下的警衛伯伯,很高興地想要獻寶時,伯伯說: 「哇!好漂亮的玩具,送我好不好?」,女兒的表情馬上從欣喜轉為恐懼, 飛也似地逃離現場。從那次開始,她只要看到樓下伯伯,就會立刻把玩具藏 在身後,想盡辦法不讓他看見,再盡快躲進電梯。還有一次親戚聚會,姑姑 看到女兒帶去的玩偶,也逗弄她說:「唉呦,這隻長頸鹿好漂亮喔!送給姑 婆好不好?」,女兒聽了趕忙把長頸鹿拿回來緊緊抱在手上,深怕玩偶真的 被拿走了。 如果要從女兒的上述反應來評斷她是不是懂分享,我可以說她是絕對不懂分 享的。情境下的她很小氣、佔有慾很強,連一丁點都不願意給別人。然而面 對這樣的狀況,身為母親的我一點都不會不好意思,我反而覺得,大人們為 什麼這麼無聊,要用這種方法來玩弄孩子? 我理解「送我好不好?」遊戲的背後並無惡意,玩遊戲的大人們只是逗孩子 玩,或者只是想「測試孩子懂不懂分享」。然而,許多未經深入思考的言語 或行為其實反映出許多問題。 首先,大人會這樣逗孩子玩,是明知孩子一定不願把心愛物送人,才故意這 樣問。當孩子著急甚至哭了起來,大人心裡會有莫名的成就感,看到孩子因 為自己的一句話而驚慌失措,被逗得樂不可支。更狠的狀況是,當孩子保護 心愛物而不願照做時,大人還丟一句:「你怎麼這麼小氣?!」,加深孩子 自尊的受創感。或許我們從小就被大人如此對待,因此當自己成為長輩後也 下意識地如此對待小孩,然而想想小時候,誰喜歡這樣被捉弄?即便是成人, 誰喜歡有事沒事被閒來無事的人問:「你這個好漂亮,送我好不好?」?如 果你不會這樣對一個成人說,就請不要這樣對孩子說。 其次,認為問「送我好不好?」可以「測試孩子懂不懂分享」,就更加詭異 了。動物的天性都是競爭的,動物星球頻道可以看到手足間為爭奪資源不惜 互相殘殺,人類這種動物也一樣,目的是為了生存。除非分享能帶來其他實 質目的或更高層次的快樂,否則我們很難期待一個人主動分享。分享的另一 面是剝奪,當我們把一個東西分享出去,等於是放棄自己的所有權(無論永 久或暫時),它需要很複雜的心理運作機制,才能坦然接受失去所有物的感 覺,並領悟分享的真諦、獲得另一種形式的滿足。如果測試一個幼兒懂不懂 分享,答案一定是不懂分享的(除非孩子根本不在乎那樣物品)。況且,幼 兒還在建立自己的所有權概念,大人如果在這種時候不停地用「送我好不好」 企圖製造所有權的被剝奪感來強迫他分享,孩子只會更抗拒分享(李坤珊老 師說,這樣孩子的佔有慾會更強)。 「送我好不好?」遊戲讓孩子陷入兩難與困惑之中。我發現喜歡這樣逗弄小 孩的大人,都是喜歡這個孩子的。孩子其實也清楚大人對她的喜愛,只是面 對這樣的玩笑,她們陷入到底要維護心愛物品或是社交關係的天人交戰中, 連大人都不喜歡面對這種狀況了,憑甚麼期待孩子比大人更懂得處理?同理 一下,如果某天我們帶了好不容易排隊買到的 iPhone 6(而且還是限量顏 色),好朋友看到了,問:「哇!好漂亮喔!這支送我好不好?」,我們做 何感想?對孩子來說,她心愛的玩具就是我們的 iPhone 6,她準備要吃的糖 果就是我們排隊三小時才買到的限量馬卡龍(每人限購三個),我們會那麼 樂意與別人「分享」嗎? 最令人不解的是,大人的「送我好不好?」根本不是認真的。當孩子心裡掙 扎一陣,最後決定把手上的玩具或糖果送給問話的大人,大人卻搖搖手說: 「不用啦不用啦,我是跟你開玩笑的!」,孩子會不會有被玩弄的感覺? 或者,大人可能收下孩子的分享,卻隨手一丟,顯然不是真的渴求,孩子會 不會感覺被糟蹋了?這就好像交往中的男女,為了確認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 位,開出一個願望清單,當我們竭盡所能地實現對方的願望,以為對方會因 此感動落淚時,對方卻雲淡風輕不當一回事地說:「不需要啦,我只是開玩 笑的!」,或者根本不珍惜我們的努力付出時,我們會做何感想? 這跟分享一點關係也沒有,這是拿孩子開玩笑,而且是很殘忍的那種。 心思敏感的女兒,不知道是不是這陣子常常被這樣玩弄,導致原本很愛現寶 的她,變得佔有慾很強。上幼兒園時,她不願意穿喜歡的鞋子、不願意背喜 歡的包包、不願意帶喜歡的玩具、不願意用喜歡的擦手巾。她說她擔心有人 會搶走她的東西,她要把喜歡的東西全都留在家裡。她有點被害妄想,在群 體內恐懼著被強迫分享,她無法安然享受自己的心愛物品,而是時時刻刻擔 心受怕。以前我曾經因為女兒不願分享而感覺對人失禮,但現在我覺得分享 並不是至高無上的價值,我們必須先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尊重孩子的情緒感 受,才能引領他們領略分享的真正奧義,那就是「希望對方也跟我同樣快樂」 的單純心意。 其實,孩子是最懂「分享」精髓的。她們會用小手認真地畫一幅可愛繽紛的 畫作,送給她最愛的人;她們會在嚐到好吃食物時,用湯匙挖一小口要妳吃 吃看;當她們去了好玩的地方,會嚷嚷著下次也要帶把拔馬麻阿嬤來;當她 看到媽媽成功做出杯子蛋糕時,會開心地喊這樣以後我們就可以做給學校小 朋友吃了!然而當她們滿心歡喜的這樣做時,我們又是如何回應她們的分享呢? 孩子其實很願意分享,只是我們得讓她決定分享甚麼及如何分享。當她分享 時,我們要誠心地感謝、雙手接下,並好好珍惜它。而要教孩子分享,大人 請先分享給孩子看:吃到好吃的東西,分孩子吃一口;看到好玩的書,邀孩 子一起看;去過有趣的地方,帶孩子一起參觀;孩子生日的時候,親手畫張 卡片給她。這些都勝過言語,也是讓孩子懂分享的最好方法。珍視孩子的心 意,與孩子一起享受美好的事物,無論是美味食物、一張童畫、一首歌、一 本書,都能引領孩子體會分享的愉悅,那是強迫不來的感受,更無法透過玩 笑或貶抑來達成。 如果希望孩子不佔有,那麼一開始就別讓她擁有;如果她已擁有了,那麼請 尊重她的所有。她願不願意分享,我們必須尊重;當她分享了,我們必須誠 心領受。 分享應是愉悅的享受,而不是殘忍的剝奪。 ********************* 這又是一篇挑戰傳統觀念的分享 很值得大家一起來省思~~^O^ 除了文章中說..大人這麼逗孩子 是想"測試"孩子懂不懂得分享之外 在我心中...有另一個想法~~ 誠如作者所言... 大人多會找自己喜歡 或較疼愛的孩子開口這麼問 或許...有那麼一個心態是~~ 想"測試"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他的存在... 是不是比孩子手中的東西還要重要??....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 另,李坤珊老師也是我學習的偶像呢~~^///^

好文~這是我跟孩子之間的一場私人恩怨

2015年03月13日
公開
36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這是我跟孩子之間的一場私人恩怨 我平常就會偷偷練功,為了打電動不被孩子打敗,真的下了苦功。但是孩子們 慢慢地學會合作,最近幾個月,幾組孩子開始把我打得一蹋糊塗,他們打贏我 就能繼續打。 他們能合作我很高興,但是打電動佔了太多時間,則讓我苦惱。所以,我一 直跟他們鬥智,在遊戲規則上下功夫,又不能讓他們感覺我沒遵守一開始講 好的約定,傷了好一陣子腦筋。 但是,孩子們打敗我,那可是一陣陣歡呼。那種歡樂的氣氛,比打敗同學強得多。 佛洛依德在描述男性學前幼兒的性心理發展,因為伊底帕斯情節(對母親的愛 戀),而將敵意投射到父親身上。近代的心理學研究也發現類似的現象,大約 四歲時,孩子對於異性父母會表現出較多喜歡,對同性父母則會增加敵意,這 些行為約在五、六歲時消失。 進入學齡期之後,則會將精力投入到各種競爭性活動中。而打倒權威者的渴望, 恐怕就一直延續到青少年。 每個孩子打倒我的反應不同,猜猜看,哪一種孩子打倒我之後的情緒最激烈? 不知道是不是碰巧,情緒最激烈的孩子,就是平時爸爸最權威,最常實施打罵 教育的小男生。早期,這個孩子在打贏之後,除了歡呼得意,還會有許多伴隨 的口語,「老師,你很爛耶!」、「老師,你很遜耶!」…,不知道這個習慣 是不是從大人學習而來? 我點出小男生的行為,然後說明我的感受,並請孩子注意,當我贏了之後,我 的平靜反應,我甚至還會稱讚與恭喜,希望用身教來引導孩子。這個部分,我 們大致工作了一年,他打贏我之後,歡呼加喝采,勝不驕敗不餒還做不到,這 樣的狀況對同儕關係還是會有負面影響。但是,他那種負面的口語,則幾乎是沒有了。 看似孩子們組隊跟我爭鬥,事實上,那是一場我跟每個孩子間的私人恩怨。每 個孩子的個性各異,所看到的我,以及跟我之間的關係,也都有所不同,也因 此幻化出了個別不同的輸贏劇本。 像最近,某個孩子對於贏我的興奮感沒那麼強,反而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維持 團體的和諧,似乎想贏得我與其他孩子的信任。這個孩子,是同班的所有孩子 中,跟我相處最像朋友的。 在偶然的機會下,我聽到一位國中老師提到,友善校園的具體措施,透過學校 舉辦的各種比賽,就是讓孩子有機會打敗老師。如此,就不需要畢業的時候, 去偷襲老師、刮花老師的車子。 最溫順的孩子,被管、被要求,難免有怨言。不是父母做不好,而是這是人性。 誠懇地告訴孩子,他哪個部分比我們還強,比我們當時年紀小的時候,更自制 而努力,我們實在欣賞。甚至,讓孩子有機會打敗我們,我們也可以適當地示 弱。孩子知道很難有人能永遠堅強,那他就不怕挫折之後原來可以展現脆弱。 我常站得跟孩子一般高,有時候,明顯地被壓過去了,踩到我頭上了。我是有 點困窘,讓孩子打太久電動對家長也不好意思,可是,我要把狀況的掌控權拉 回我的手中,是要尊重與商量,還是重新擺出權威而獨斷,孩子們都在看。他 們也都透過這個過程,去檢驗我對他們的尊重,是實話還是表面話! 我困窘,但沒擴大這樣的情緒,讓我自己失控,然後不放棄地想辦法。這一點, 也許孩子們慢慢能感受到,也看得懂。 ************************ ★ 『誠懇地告訴孩子,他哪個部分比我們還強,   比我們當時年紀小的時候,更自制而努力,   我們實在欣賞。   甚至,讓孩子有機會打敗我們,我們也可以   適當地示弱。孩子知道很難有人能永遠堅強,   那他就不怕挫折之後原來可以展現脆弱。 』★~~ 老師這一段話..真的太值得喝采了!!^^d 我現在也漸漸跟著老師的話在做 遇到孩子出現狀況時... 我少說些教條式的道理 而是找適當的時機...和他們說說.. 馬麻我自己的”當年糗” 用意..正和老師的想法一樣呢....^^ 我知道..當一個人犯了錯時... 心中其實已經有些難受的情緒萌芽了 如果再加以放大及取笑..恐怕對方惱羞成怒的現象 可能要比誠心認錯的機率要大.... 每個人最終都要自己走... 卻又在很多時候..害怕孤獨的感受 如果..藉由父母本身的經驗..讓孩子知道 原來,大家都一樣...我並沒特別糟... 那麼...他們的腳步將會走得更加穩健及自信吧...^O^ 另外說到困窘的心情...我這兩天也正好經驗著呢...^^" 我體會到了...當我們被人指出需改正的地方時 原來心情是這麼樣的羞愧及挫折..... 這也讓我學習到...往後在處理類似事件時 我除了可提供自己這次經驗供孩子們參考外 也知道如何讓他們的傷害及挫折..減到最低~~^^ 感恩老師好文分享!!^O^

好文~不忘

2015年02月10日
公開
36

不忘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他必須找一個方式跟自己和解。因為他若不跟自己和解,就沒有辦法跟家人和解。」 張艾嘉導演的新片《念念》,描述原生家庭與父母,這一段話,深入我心。我的概念 很相像,只是,順序有些不同,但兩條路走下去,其實是同一條路。 「我們要回到心裡,先跟想像中的家人和解,才能跟自己和好。」 或許是成長過程中的缺憾,讓我們的父母,不被我們認可為有資格成為我們的父母。 客觀上雖是血親,但情感上卻相當排斥。 然而,不斷抗拒,就會耗損我們自己的能量,進一步來說,就是我們沒辦法認同我們 自己的人生。這些耗損,成了部分負面情緒的來源,也阻礙我們過我們想要過的人生。 也許,就這麼極端與湊巧,我們確實沒被父母愛過,儘管我們的生命源自父母。 那麼,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探問,父母自己,有沒有在愛中成長? 受挫的根源,是我們的期待未被滿足。我們心理上的成長,就可能卡在某個階段, 沒跟著我們的生理一起長大。我們不想面對沒有長大的困境,於是掩飾與武裝。 所謂的接納,並不見得要看成一種「結果」,它可以是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試圖去理解父母過去種種的言語與行為,背後的緣由與脈絡。一點一點地,去疏 通我們卡住、淤積的能量,讓我們透過接納而自由。 然後,我們成為自己的父母,重新給自己溫暖的照顧。缺憾便可能成為力量,轉化與 放下。 祝福您! =================================== . 《延伸閱讀》 張艾嘉:每個世代,都在尋找愛的方法 圖片來源:鍾士為 「現代人不太知道要怎麼溝通了,我也在重新調整我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導演 張艾嘉不斷學習放手。她說,現在可以接受兒子拋下一切包袱,不跟爸媽、自己 靜靜過年。 ●12個關於愛與療癒的故事,請見《天下雜誌》566期>> 採訪張艾嘉的時候,《天下》大陣仗地去了七個記者。不是因為她特別重要,而是她 能觸動跨世代的人心。 等待的時候,五年級生的記者唱起了她的《愛情有什麼道理》、《忙與盲》,六、 七年級生的記者想著她執導的電影《心動》裡最後一個鏡頭,金城武送給梁詠琪那 一盒子的天空照片:「這些是我想你的日子」。 拍照的時候,攝影記者說要有一種在家的感覺。張艾嘉二話不說,踢掉高跟鞋、抹 去灩灩口紅,赤腳坐在落地窗前,雙手搭上她捲度精緻的黑髮。 某部份的張艾嘉,星光熠熠而聰慧強悍。歌手出身,有羅大佑、李宗盛為她譜曲寫 詞、製作唱片;踏入影壇,二十三歲就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二十八歲拿下金馬 獎最佳女主角,此後陸續在編劇、導演的角色上開拓。前年從侯孝賢手中接下金馬 執委會主席的擔子,一任四年。 而某部份的張艾嘉,低調溫柔只想跟母親、兒子或觀眾安靜地說一回話。長長四十 年的星途上,她也經歷過離婚、未婚生子、再婚、兒子被綁架。但此刻,她拍出了 新片《念念》,描述原生家庭和父母,如何帶給三位主角牽絆綿密的溫暖與傷害。 電影充滿了海洋的意象,縱然人生起起落落,但張艾嘉執著地要朝包容與和解前進。 不完滿原是世間尋常,每個人心上深深淺淺的溝壑,可能有不少是家人踩下的。但 張艾嘉說,要有勇氣忠實面對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的那一塊和解,才能跟家人和解。 以下為專訪摘要: 我深深地認為,每個人都渴望一個美滿的家庭,沒有人不渴望被愛,只是這個世界 變得太複雜,所以我們自己都模糊了──不知道什麼是最對的方法。 我們的上一輩,經過戰亂,他們首先要應付環境,然後再去努力給予。可是,我們 這一輩對他們給予的東西,可能在某個不懂得體諒的時候,覺得他們給的不對。 等我們變成父母輩的時候,決定要用自己的一套,於是我們溺愛,孩子要什麼,我 就給他什麼。每個世代都得面對這種問題,世世代代都在不停地尋找方法。 我的父親是空軍,但我其實不是在眷村長大,因為我父親在我一歲時就過世了,我 的成長環境可能比眷村更嚴謹。因為我的祖父母覺得我是沒有父親的小孩,更應該 要怎樣怎樣。所以,我的叛逆和反彈是更大的,什麼事都很強烈。 我一直都認為我可以很了解我的孩子,因為在我們那個年代,我已經是非常前衛跟 另類的人。可是,我發現我還是有不夠的地方,因為他們現在面臨的是全球化世界, 什麼都是唾手可得的資訊。成功的意義,也跟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 說老實話,我也還沒把它搞明白,這真的是人生一輩子的功課。我只是覺得,我一 定會讓孩子感覺到,我對他們的關懷、對他們的愛,永遠是沒有要求、沒有目的性 的,完全是開放的。 《念念》這部戲原來的故事來自一個日本男孩,他的故事雖然不完整,但我深受感 動。華語電影裡,很少見到這麼深情的男生寫出這樣對父母的感受。 我們東方人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全部都深藏在心裡。有時話也不說,所以隔 閡可能愈來愈大、誤解愈來愈深。 因為大家都不講,所以就沒有表達、沒有溝通,於是到最後,他必須找一個方式跟 自己和解。因為他若不跟自己和解,就沒有辦法跟家人和解。我把這日本男孩的故 事寫成一個完整的劇本,我想跟觀眾對話,討論這樣的題材。 基本上,現代人都已經不太懂得要怎麼去溝通了。因為自己都很忙,每天忙著看別 人的資訊,沒什麼自省的機會,沒有給自己時間,反而是每天活在別人的新聞裡。 以往總覺得過年過節應該聚在一起,反而我聽到很多人都說,過年過節絕對要跟家 人分開,因為他覺得那是自己的時間,平常那麼辛苦,過年的時候要離開所有的包 袱,而其實家庭就是包袱之一。 如果我的孩子跟我說過年要自己過,我會接受。我當然會希望他是真的想be alone (獨處),而不是生我的氣、或是生家人的氣,而不想跟我們在一起。 如果他是真的開心,想自己去休假,那也很好,因為我覺得要相聚,任何時間都可以。 沒有家庭是美滿的 其實,沒有所謂的美滿家庭,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狀況,只是看你怎麼去看它。如 果你用一個好的角度去看,它未必是那麼糟糕。就像我反過來看我自己,我一歲時 父親就過世,我幾乎只跟祖父母生活,到十幾、二十歲才跟我母親生活。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樣的際遇)好像很可憐,可是我從小沒有覺得可憐過。 不曉得為什麼,可能是我個性的關係,覺得即使沒有父親,還是有很多人愛你,反 而覺得自己是小時候就有獨立的個性,這個性也帶領我的一生──很知道自己要幹什 麼,也很能承受一些不好的事情。 我很懷念年輕的我,並不是因為我喜歡青春,而是年輕的我看事情比較單純。 我現在嚴肅了,原因可能是這世界變得太複雜,我身上背負了太多的責任,就少了 那種用一個簡單的心去處理嚴肅問題的狀態。 以前,我面對事情的態度可以一下就轉換成喜劇,但我現在幾乎拍不出喜劇,我真 的很煩惱,我以前那麼愛拍喜劇。 我要去找回那個單純的自己,因為找回歡樂,我才能讓身邊的人歡樂,不然大家都 會跑掉,覺得我好嚴肅喔。 ********************** 『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探問,父母自己,有沒有在愛中成長?』 洪老師這句話..也是我曾探問過自己的 在幾年前...我也發現了這樣的問題 然後得出∼”少愛的男人不懂付出”這個結論來... 我從老公和兒子身上頓悟到~~ 有時越獨立的小孩 對父母來說..不一定是可喜的現象 越需要對他們付出更多的關心和愛 因為,在給他們愛的同時 也是在教他們如何去愛人 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本領.. 是需要給予刺激以及學習的!! 對於愛...我們總習慣把期待放在別人身上 但,老師這一句話..真的好棒~~ 『成為自己的父母,重新給自己溫暖的照顧。』 原來,我們最需要的是~~ 自己給自己的肯定、信心、和愛!!‎(✿◠‿◠) 另外,在張艾嘉小姐的訪談文章中 這一段話..我也深有同感~~ 『如果我的孩子跟我說過年要自己過,我會接受。 我當然會希望他是真的想be alone(獨處), 而不是生我的氣、或是生家人的氣, 而不想跟我們在一起。』 有時候...為人父母真的不能想太多 把所有過錯放到我們自己身上 例∼是不是孩子不愛我..不重視我們的家 所以才要出走...才不想待在裡頭... 也好比有時候問我家小子話 他不是丟下簡單三個字~~「不知道!」 要不就是「我不想講...」..便瀟灑的離開 其實..答案可能就只是這麼簡單 孩子想要擁有獨處的時間而已 是為人父母自己對號入座 在同時...也曲解了孩子的心 也難怪..若因此多嘮叨個幾句後 就會激得小子們忍不住把刺豎立起來~~Ψ(�皿�)Ψ 當我們越不能認同或相信別人(包括孩子)的某些做為時 其實也就代表著... 我們其實也不認同自己或相信自己某些做為 當我們可以接受自己..寬容自己時 對別人(包括孩子)的要求..指責和標準 自然也會慢慢降低.... 引申閱讀《少愛的男人不懂付出》日記點我

好文~等待是一種溫柔

2015年02月05日
公開
41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等待是一種溫柔 年關難過,從2014年到現在,好多重大的災難,陸陸續續發生。世界多 難,台灣也沒有倖免。我想在這個時候,跟各位朋友,談談等待與陪伴。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說:「我怎麼陪她,她就是不滿意!」 她女兒在學校遇到了困難,這位朋友做了很多她想得到的動作,都沒用。 醫生也看了,各種活動都鼓勵女兒參加,也到校跟導師、輔導老師談了 好多次,女兒依然陷在自己的情緒裡面,抱怨連連。 我說:「換個角度來說,妳體會到妳怎麼陪她,她就是不滿意,就是她 現在的困境—她怎麼努力,她都不滿意自己,都達不到她想達到的狀態!」 然而,當父母如何做,都沒辦法產生效果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陪伴。等 待是一種溫柔,不能變成一種壓迫,好像我們等了多久,對方就得要給 我們看到什麼樣的結果,那麼,這無異於一種條件交換。 最難的,是我們在等待中,依然自在。這份自在,來自接納,接納苦難 之必然。苦難,就是早來,或晚來,總是會來。 然而,我們的自在,便是一種化身示現。即便跟苦難相處,依然學習謙 卑,試著坦然,而不是就此失望、絕望。我們等,等著等著,做很多事 都沒有用,關係沒有轉圜,人事不再,我們還是等,同時過好我們自己 的生活。那是一種不放棄的態度,等著我們有力氣,能找到適當的時機, 做一些事情,要不就是再付出些什麼,要不就是為遺憾劃下句點。 有一位孩子來,主動跟我談起了正在進行的空難搜救。她是一位容易恐 懼的孩子,但是這一次,她認為她只是緊張。她把注意力放在最安全的 航空公司上,她依然相信飛航安全。 這個孩子,我們等了好久。她一項又一項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恐懼, 小到冷氣機的聲音,大到被同學排擠,我們用好幾年,慢慢走過這些她 日常生活中,紮紮實實存在的恐懼。 我一遍一遍地,聽她重複講各種害怕,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好像微不 足道。但是有人聽她說,有人願意相信,這些困難,對當時的她難像登 天,就像佔據了她的世界。然後,不斷地告訴她,她也有機會一點一點 慢慢習慣。 她只要有一點點進展,在情緒上更能接受,那本來被她認為無法忍受的 嫌惡,我們就一起把這些進展指出來。這似乎,讓她也懂得等待,也許 恐懼無法完全翻轉,但是只要有機會慢慢習慣,那也就能多得一些自在。 有些等待與陪伴,要用年來算。對某些喪親之痛來說,就算過了好幾年, 想到還是會心酸。 我們學習等待與陪伴的時候,常等到我們自己都不耐煩,忍不住要把挫 折與氣憤投向承受苦難的人。請珍惜自己,鼓勵自己,至少有這個動機 願意陪伴。但是如果我們想陪著我們愛的人,走一段更久遠的路,記得, 要先面對自己的挫折與無奈,寧可走開,消化完了再回來。 有時候,聽在正經歷傷痛者耳裡,過多的加油好像是敷衍,節哀變成口 頭禪,請試著理解,然後,我們依然可以等待與陪伴。苦難難有結束的 時候,但是這一切,有人陪著一起走,會好過許多。祝福大家! ********************** 『等待是一種溫柔,不能變成一種壓迫, 好像我們等了多久, 對方就得要給我們看到什麼樣的結果, 那麼,這無異於一種條件交換。』 哇~~洪老師形容得好精準..好貼切 ”等待,是一種溫柔”~~感覺..好暖..好美啊!!≧◇≦ 聽完朋友找我倒的心情”垃圾”後 讓我突然想起汪培珽老師的一句話∼ 『孩子,知道你愛他嗎!?』 不論管教方式是民主..亦或嚴竣 父母的出發點..永遠都只有一個 就是~~”愛孩子”..為孩子好!! 但,重點不是父母的愛給了多少... 而是父母的愛...孩子,感受到了嗎!? 就像洪老師說的這一句..也提醒著我~~ 『真的關心一個人,是在意對方的感受, 而不是一直想要滿足自己的需要。』 我們”關心”孩子出門在外的安全 所以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不斷催促..叮嚀 卻忽略了孩子也許”需要”這一小段空白的時間 好讓他能在緊湊的生活步調中... 稍稍喘一口氣...好好陪陪自己 感覺自己的存在~~(ˇ�ˇ) 青春期的大男孩..喜歡獨來獨往 出門在外..他不再傍著我們身邊走 即使碰了面...也裝不熟 『翅膀硬了,就不需要父母了!?』 『和我站在一起,就讓你感覺這麼丟臉嗎!?』 以上這些話... 其實都是為人父母自己對號入座 孩子的心...很單純的 就只是想保持一點安全距離 爭取一些自由自在及獨立的時間..空間而已 愛,不是非要將彼此綁在一起 而是給了對方翅膀..他飛得再遠 當感到累了..倦了時 我們的身邊...是他落腳的地方; 家,不僅僅只是遮風擋雨的住所 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好文~安靜≠安定 你所誤解的乖兒子標籤

2015年02月03日
公開
46

安靜≠安定 你所誤解的乖兒子標籤 彭菊仙(親職作家) 2015-02-03 (編按:10 幾歲的孩子開始面臨身心劇烈轉變,善感又不擅表達的他們經常 陷入親子、同儕和校園的各種問題而無法排解。家有三個男孩的知名親職作家 彭菊仙,執筆寫作「彭菊仙幸福教養」專欄,與 udn 網友分享父母如何陪伴 孩子度過這段青春風暴期。) 為什麼愈來愈多憤怒男孩? 愈暴力、就傷得愈深;愈憤怒,就愈需要愛! 每鬧出一樁男孩自殺或是兇殘殺人的新聞,我的心就一驚。 那一則則新聞逼著我叩問自己:「你這三個男孩的媽啊,你可要注意了啊,男 孩一旦憤怒起來,可不只傷害自己而已,要命的是,他們會去傷害別人啊!你 可要教好男孩啊…」 問題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皮蛋小男孩不甚好教,但天不應地也不理的青春風暴 少年郎,更是難教。 事實上,青春少年郎根本不讓你教,他們懶得裡你。 從男孩變成少年郎的最大變化之一,便是從「嘰哩呱啦嘻嘻哈哈」變成「省話一哥」。 他們最常回應的三個字是:「不知道!」; 他們回到家最快做的動作是,閃進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 他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語不發的不停地上網。 少年郎早早出門、晚晚回家、關上房門、安靜、無語,一天過一天,無異狀;一 天高壯似一天,正常長大。 但某天,安靜男孩卻突然登上頭版,做出驚悚駭人的「大事」,出乎意外、超乎 想像嚇人的「大傻事」。所有人想要追溯原因,但家人與父母的答案更令人摸不 著頭緒: 「不知道啊,他就是個很安靜、很平凡、很一般的孩子啊…」 「不知道啊,他正常上學、下課,功課也還可以啊…」 我們這才恍然大悟: 安靜的男孩≠安定的男孩 課業5A的男孩≠身心都OK的男孩 男孩處理自己情緒的典型模式有:忽略感覺、拒絕表達、自我隔絕;而激進的方 式則有:肢體發洩、破壞物品、攻擊別人。但最不會選擇的方式就是好好地把來 龍去脈訴說一遍,表達自己內心複雜的感覺。 這一方面是受到固有「男子氣慨」與「強大雄性」的概念所綑綁,男孩逐漸體認 到社會對男性的主流期待:不輕易掉淚、不要示弱、不可脆弱。 因此,當陷入低潮與困境時,男孩寧可選擇逃避自己的感覺,避談任何細節,或 者躲到自己隔絕的空間裡,悶不吭聲,把自己抽離事件,逃開情境。 另一方面,男孩的情緒語彙非常侷限,那看不到、摸不著的「心情」就像是刁鑽 考題一般令他們傷神,既然無從訴說起,那麼就沉默到底,封鎖到底。 因此,表面平靜無波的男孩,內心卻可能怒潮洶湧,包藏著極度混亂不安寧的靈 魂,他們非常奮力地壓抑著失落、挫折、焦慮與傷痕,苦無出路。但這些沒被處 理掉的負面情緒,不會憑空消失,反而如雪球般愈滾愈大、愈積愈深,終有一天, 翻攪成一顆威力驚人的憤怒巨蛋。 《該隱的封印》一書指出,口語表達能力與偏差行為高度相關:「男孩不會用 言語來表達感受,會有較高的犯罪與暴力風險。」(p344) 既然傻傻說不清自己,男孩解決自身脆弱受傷的方式,就是假裝傷痕不存在,假裝 自己十分強大,訴諸使人戰慄不已的「暴力」,將怒氣發洩在弱者身上,就能襯托 自己的強大,掩蓋內心的不安與傷痛。 所以男大生以兇殘的手段傷害暗戀的女孩後,竟說:「我要證明自己有殺人的能力。」 台大高材生張彥文用慘無人道的暴力手段毀滅女友,證明自己有強大的本事可以宰 制柔弱女孩的身體。 暴力所要掩蓋的是軟弱;憤怒滋長的根源是受傷的心靈。 憤怒之最、殺人之魔鄭捷沉溺於瘋狂殺人的快感,正因為內心軟弱至極,想結束自 己卻下不了手,連繼續面對生活的一點勇氣都失去。 但關鍵是,男孩什麼時候受了傷?什麼狀況心被撕碎? 為什麼沒有人注意?甚至 連他們自己也未曾留意? 當少年男孩身形日漸茁壯,日常生活逐漸獨立,又事事拒父母於千里之外,親子的 交集便愈來愈少。不再被孩子高度依賴的父母此時將生命的重點從孩子移開,轉向 自己,若無刻意經營,親子關係勢必漸行漸遠,而成為兩條疏離的平行線。 在青少年對父母之愛的依賴,尚未成功轉移至同儕或情人身上,而又因對愛的渴求、 受到蠢蠢欲動的性衝動的衝擊,青少年的心靈便如漂浮在大海的小舟,飄盪不定, 寂寞、無助而孤獨。 形單影隻的少年因而在網路裡闖蕩,既沒有公共的監控,也沒有良師益友的牽引, 更沒有兄長同儕的陪伴砥礪,價值觀飄盪不定的年輕靈魂,一個失意,一個閃神, 一個偏差,便可能走火入魔地撲向人性裡的脆弱與邪惡,陷入如惡魔附身的毀滅之境。 在少年豐沛愛戀之心飄移無定、尚未穩固著床的這個階段,其實、家庭、父母仍是 其最穩定與最重要的愛的支持力量。 但此時,父母的功課真的很難,難在在不得其門而入的狀況下,仍須做一個隱形的 支持者、指引者,不著痕跡繼續補給少年對愛的渴求;在此充滿暴力與嗆聲的訊息 肆虐之下,更要想辦法軟化他們剛硬的心;找到親子對話的時機與順暢切入的話題, 繼續滲入正向與良善的價值觀念,維護其人格發展不偏不倚。 無法和少年展開有意義的對話,不代父母不能影響他們,此時期的男孩痛恨說 教,但是樂於傾聽我們大人的過去,但絕非豐功偉業的那一部分,而是我們也曾經 出糗、苦痛、受傷、也曾經遭受拒絕、如何從跌倒中爬起的一段段傷心故事。 我們的故事會讓小硬漢卸下心防,促動他們回應自己的感受,而往內在探尋自己豐 富柔軟的世界。 給小硬漢說點故事,由同理我們的過去來開封他們自己的傷楚,由進入我們愛的故 事來摸索愛的真相。 大男孩僵硬的肢體所洩漏的是內心的孤寂,他們仍舊非常需要肢體的暖度。睡前, 燈光熄滅的那一刻,偶而還是走向他,給他撓撓背,輕輕擁抱,跟他們說「爸爸媽 媽愛你喔!」 清晨、或是生活寂寥無語的空隙,用輕柔美好的音樂環繞血氣方剛的男孩。音樂, 能代替千言萬語,能拆解剛硬,引出靈魂裡最柔和的能量。 重要的是,試著找到一個男孩願意說也願意聽的時機,或許是一起外出用餐、或一 起購物、 或一起聊電玩、聊音樂,總之,找到一個男孩最能開放自己的時機,我們 要不著痕跡的繼續示範、引導、對話、交流。 因為,「願意說、願意表達」,就是釋放壓力與情緒的最簡單模式。 ************************ 彭老師寫這篇文章... 說是要帶領大家~~ ”進入青春少年郎的內心” 我讀來...真是讚聲連連啊!!b(�▽�)d 一讚著彭老師精闢的分析及見解 二讚..則是送給我自己~~ 沒想到..馬麻我對咱家小子的形容 也和老師一樣是”省話一哥”之外 這一段話..正是我拿來 和咱家兩隻”小人”交手的方法及原則呢!!(*˘︶˘*) 無法和少年展開有意義的對話,不代父母不能影響他們, 此時期的男孩痛恨說教,但是樂於傾聽我們大人的過去, 但絕非豐功偉業的那一部分,而是我們也曾經出糗、苦痛、 受傷、也曾經遭受拒絕、如何從跌倒中爬起的一段段傷心 故事。 我們的故事會讓小硬漢卸下心防,促動他們回應自己的感 受,而往內在探尋自己豐富柔軟的世界。   給小硬漢說點故事,由同理我們的過去來開封他們自己的 傷楚,由進入我們愛的故事來摸索愛的真相。 另外,即使小子”惜肉如金” 但,老木我還是會逮著時機..就偷襲 當然分寸會拿捏在”安全尺度”中 避免小子惱羞成怒..... 至於音樂和運動.. 也是小子自我抒發壓力的方式~~(✿◠‿◠) 其實,只要順著青春少年兄的毛摸.. 他們....並不如想像中難搞的~~Ψ(�∀�)Ψ

好文~請珍愛我們的男孩子

2015年01月17日
公開
83

請珍愛我們的男孩子 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越來越多的父母喜愛文靜、聽話懂事的男孩, 卻討厭調皮好動一刻不停的男孩。 但是隨著成人後越來越多「娘化」的男性出現, 這個社會又在呼籲陽剛的男性氣質。 這篇文章反映的問題非常切實,非常重要。 希望家有男孩的爸媽們都看一下 我們需要的難道真的是一個「乖乖的聽話的」男孩嗎? 中式教育也許抑制了孩子中最有創造力的一批男孩(和女孩) 不僅在學習上, 而且對男孩子們如何成為敢於冒險而且有擔當的人, 成為有多方面技能而且能駕馭生活的人, 成為陽光的孩子和大人, 都有深遠的影響。 有一個家長給對我講: 她的兒子上課違反紀律,老師就叫家長, 回到家爸爸就罵他或者打他。 這個孩子不但沒有改正錯誤的行為, 在課堂上更是大聲說話, 戳戳這個同學,動動那個同學, 搞的他周邊的同學都受影響。 老師就再叫家長,兒子就再次挨打。 有一次,爸爸又要打他的時候, 兒子衝進廚房,拿起菜刀要砍他爸爸。 注意!這個孩子只有8歲。 網路上又有一篇文章是這麼說的: 第一名是女孩子,班長是女孩子, 乖巧聽話的是女孩子, 懂事體貼的是女孩子, 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的是女孩子, 課後認真作業的是女孩子, 試卷乾淨整潔的是女孩子, 英語發音清晰的是女孩子, 作文被老師拿出來誦讀的是女孩子, 閱讀理解透徹的是女孩子, 暗暗較勁互拼成績的是女孩子。 成績倒數的是男孩子, 不屑做班幹部的是男子, 上課趴著睡覺東倒西歪的是男孩子, 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卻連問題是什麼都不知道是男孩子, 老師出錯大聲質疑不給老師一點面子的是男孩子, 口語訓練沉默是金的是男孩子, 作文分低的是男孩子, 做閱讀不看文章提筆就做的是男孩子, 拿著相互喜歡的遊戲與球隊較勁的是男孩子。 充分表現了目前學校「陰盛陽衰」的現象。 科學研究證明:男孩女孩是不一樣的。 近30年來, 一門全新的科學-性別科學正在嶄露頭角, 對性別如何影響男孩女孩的問題, 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 35個發達國家研究的結果顯示, 男孩與女孩的大腦之間差別至少有100多處。 以下幾項和我們家長經常問的問題有關: (一)、男孩要從運動中學習 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較多, 可增加衝動和冒險行為的概率。 而小腦是控制行為和身體行動的。 流經小腦的血流量多, 小腦就比較活躍,所以男孩就愛動。 這些因素是導致男孩在靜坐和久坐的過程中 學習能力總體上不如女孩。 男孩更有可能從肢體運動中學習。 (二)、男孩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男孩的胼胝(pian zhi)體與女孩的體積不同, 而女孩的胼胝體能容許兩個大腦半球間 進行更多的交叉信息處理, 可以同時同質量地完成多項任務。 而男孩同時只能做一件事。 比如:男孩在玩的時候或者做別的事情的時候, 老師、家長叫他,他就像沒有長耳朵似。 很多男孩為此遭到老師和家長的訓斥。 我兒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發生這樣的情況, 我經常是大吼一聲: 「你聽到沒有?你沒有長耳朵呀?」 心情不好的時候給他一腳或一巴掌。 兒子經常被嚇的一機靈。 現在我已經把兒子訓練成: 我一叫他,他趕快回答:「媽媽我知道了,」 但是一個很慘痛的代價是: 我打擾了兒子,破壞了他注意力的形成。 (三)、男孩比較適合動手又動腦的學習 顳葉中的神經連接不同 女孩在顳葉中擁有更強大的神經連接, 而男孩則較少聽到迴響在耳畔的聲音, 特別是當聲音以語言的形式出現時更是如此。 所以用聽課的方法進行學習的時候, 男孩就沒有女孩的效果好。 男孩需要更多的觸覺型的體驗, 以便激發大腦學習的積極性 。 比如說那種動手又動腦的學習方式就比較適合男孩。 (四)、男孩喜歡序列 男孩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記住課堂上講的內容, 特別是寫出來的文字內容。 這就是背課文對男孩是件困難的事一個原因。 但是,因為男孩的海馬更偏愛序列, 在記憶大量序列和層次分類(如:要點、子要點、子子要點等) 的信息時就非常成功! 如,很多男孩寫作文, 經常是:一什麼什麼,二是什麼什麼, 三怎麼樣怎麼樣......跟寫總結似的。 這就是男孩的特點。 (五)、男孩適合室外學習 所以,男孩容易作出衝動的決定。 這種衝動,會使男孩在進行戶外獨立學習時效果更好。 而我們是讓很多孩子 在一個狹小的教室里固定在座位上學習, 男孩的學習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看來我們都錯怪了我們的男孩, 總以為他們是故意違紀的。 (六)、 男孩應進行體能鍛鍊 睾丸激素在中學和高中期間達到很高的水平。 處於青春期的男孩每天通過大腦接受5—7次該種激素的刺激。 睾丸激素可以提高男孩空間運動知覺的發育 和右側大腦中心的應用。 所以毫無疑問,處於青春期的男孩的大腦和女孩是不同的。 家長不了解,在這個時期的男孩子, 應該多進行體育鍛煉, 讓男孩有機會發泄掉由於荷爾蒙激素給他帶來的煩躁。 哈佛醫學院教授約翰.J.萊特伊說: 「體育鍛煉本身不能使你更聰明, 但它能是使你的大腦處於最有利於學習的狀態。」 (十)、 女孩在閱讀和寫作上平均比男孩超前1---1.5年。 這一距離從童年早期開始貫穿整個學習生涯。 很多男孩的大腦天生不能很好地適應那些 強調閱讀、寫作、複雜的組詞造句的教學方式, 儘管這些技能是所有文化不可缺的。 與男孩相比,女孩大腦中有更多範圍的區域專門負責 語言功能、感知記憶、靜坐、傾聽、語調和神經交叉串話, 因而複雜的閱讀和寫作對她們而言顯得比較容易。 但對男孩而言就成為比較困難的事情。 (七)、男孩需要創造力 當男孩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時, 男孩就會像熱鍋上的螞蟻般坐立不安, 感到困惑和焦慮,隨之便會出現許多違紀問題。 比如:男孩需要的桌子都要比女孩更大的桌子空間。 男孩的大腦時常喜歡把東西鋪開, 這是男孩大腦常見的學習方法之一。 (這就是為什麼男孩為什麼學習的時候把書啊本子啊搞一桌子的原因。) 男孩喜歡把東西展開或拆開,然後再重新組合或重建。 (這也是男孩為什麼喜歡搞破壞的原因。) 大多數男孩喜歡讀: 1.充滿空間----運動知覺活動的書: 如:恐怖電影、科幻小說、體育傳記, 還有那種令人興奮、神秘、充滿陰謀和在正義與邪惡之間 最終決一死戰的內容的書。 2.技術或機械類的書,如科技類的書。 3.圖解或視覺類的書,如漫畫書。 只有當男孩進入大學時,他們的大腦發育趨於完成, 這種現象才會消失。 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兒子喜歡讀書, 就不要把你開的書單強加給你的兒子。 研究得出結論: 不是男孩出了問題,而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男孩天性中許多關鍵要素不適合目前的傳統教育。 在學校里,男孩的天性沒有得到承認。 他們被迫放棄自己的視覺和空間技能、運動技能, 隨著時間的流逝,男孩們變的「安分守紀」了, 但他們的特殊天賦也終於被鈍化或扼殺了。 很多男孩由於淘氣、違紀和學習原因 被勒令「請家長」。 而家長呢,回家後就氣急敗壞地把兒子「修理」一頓, 誰都沒有意識到男孩的行為背後隱藏著深深的原因, 可以說,我們的教育正在傷害著我們的男孩。 我們家長要給兒子理解多一點 寬容多一點,自由多一點, 給男孩「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勵!」 如果能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男孩會比女孩更早地走向獨立。 ****************** 『給男孩理解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自由多一點,  給男孩「最少的指導、最大的耐性和最大的鼓勵!」  如果能從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男孩會比女孩更早走上獨立。』 十分贊同這一段話, 回頭看自己陪兒子一路走來的過程, 深深覺得”信任”..是扭轉我們親子關係.. 並且讓我家小子表現越來越穩定的重要關鍵之一!! 我相信他的”身不由己”..他的衝動.. 都不是他能控制..也非刻意做出的 因為我的信任....他也才能回報對我的信任 然後在肯定與鼓勵中 表現漸趨穩定..更顯成長!!(。◠‿◠。) . . . ------相 關 回 應------ . . . 碧馬麻: 我家小子是非典型ADHD...在不清楚他的狀況前 我真的被他的行為..搞到很挫折..沮喪.. 後來讀了一本ADHD心理醫師寫的書才知.. 原來他們腦中..並不像我們平常人這般安寧.. 時常會突如其來..跳出許多干擾他們的事物.. 有一部"叫我第一名"影片.. 描寫的是妥瑞症患者成為老師的故事 在後半段..他成為小學老師後.. 在試圖讓學生明白他的處境時 他讓學生拿一本書..然後大聲朗讀出來.. 而他就在一旁不斷做出許多干擾的行為來 讓學生根本無法靜下心來閱讀的情況 藉以比喻他面對生活中事物時.. 妥瑞症對他造成的影響 這段內容..讓我更清楚&能略為同理 這些孩子的”身不由己”...

好文~國中教室的生存之道

2015年01月10日
公開
42

明哲保身 8 法則 國中教室的生存之道 聯合新聞網 彭菊仙(親職作家) 你以為一雙雙兒童澄澈的眼眸裡總只有無邪的童真? 你以為一彎彎孩子們畢恭畢敬的鞠躬道早安,總因服貼於大人世界裡的 是非善惡? 其實,每一個早晨,當孩子簡簡單單、甜甜蜜蜜和我們擁抱揮別之後, 一轉身,他們極有可能立刻穿戴起截然不同的面貌與身段。 他們從家裡走入學校,意味著從「被呵護與依賴」走向「獨自面對與自 我掌控」;從單純的「下對上、一對一」,走向「多角複雜的人際」。 那一顆我們解讀為純稚可愛的心,既不可能簡簡單單、也不能永遠甜甜 蜜蜜。 白日,孩子必須獨自在人聲鼎沸中面對人來人往,一群一群截然不同的 朋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個聆聽一個發 聲,在在都能掀起無可預測的掌聲或噓聲、歡聲或嗆聲、靠攏與算計, 磨練與傷害。 於是,學習,不只有知識,更有真實殘酷的人性問題。 孩子必須自己面對,自己觀察,自己感受,自己解讀,自己承受,然後 自己創造自己的生存法則,自己演繹自己的人際哲學。把「教室」黑的 白的明的暗的全攤開來,那是血淋淋的生存競技場,是活生生的社會化 歷練所。 咱家二兒子六下時就跟我分享了班上的人際問題。 他說班上出現了一批說話很酷、喜歡嗆人、講話愛帶髒字的同學,他不是 很欣賞,但偏偏這群同學如龍捲風一般,愈捲愈多人,有的功課好,有的 體育好,有的才藝好,因此凝聚成班上的「主流派」。為了保護自己,孩 子說,即使他即不欣賞這派作風,但為了不被邊緣化,他仍舊選擇西瓜窩 大邊。 「馬麻,我覺得我目前沒有能力改變他們嘛,但為了保護自己,這是我的 唯一選擇啊。」 從孩子面對愈來愈複雜的人際關係後,便自動覺悟起「明哲保身」的生存之道。 四年級么子也跟我說,最近班上有幾個主導性強的男生喜歡玩「戳鳥遊戲」 (用手去戳男生的小鳥),他覺得很低級,非常不喜歡,但是他知道他若是 疾言厲色,好朋友一定翻臉。 「所以我用手臂在身體前比一個大叉叉,但是我都笑嘻嘻的,所以他們都 不會生氣,但他們也碰不到我!這招不錯!」 三個兒子跟我的感情一直很親密,所以天天都會聽他們跟我分享班上各種 光怪陸離的人際現象。 二兒子今年升上國中,說班上有一個同學功課一級棒,但是人緣很差,但不 是因為太驕傲、太自以為是,而是──太有禮貌。 這是什麼怪答案?禮貌,不是維繫人際關係的基本要素嗎? 「馬麻,拜託啦,他每一句話都是『請、謝謝、對不起』,上國中後同學都 喜歡酷酷的說話,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跟他講話了,時間久了,就沒人想理他!」 老大上國中後一開始也曾經歷過人際上的衝擊與磨練,比如說話太直,不懂 得隱藏光芒,所以弟弟一上國中,他便和弟弟曉以大義: 1. 上課不要沒事一直舉手發問,太愛現,會被人扁… 2. 要靠近主流派,不要落單,不要邊緣化… 3. 有時要有一點酷,但又不要太酷… 4. 要有一點壞,又不要太壞,不然會被人笑「娘砲」… 5. 說話不要太直接,會被圍攻,會被嗆… 6. 不要老愛告狀,要告也要神不知鬼不覺… 7. 要嗆別人別直接嗆,幽默的諷刺一下,才不會得罪人… 8. 若是當上幹部,一定要樹立威嚴,不然根本沒人甩你,指揮不動,但 是私底下要幽默風趣… 孩子接著聊起班上總有在人際關係上駑鈍不靈的孩子被邊緣化、慘遭霸凌, 在人際角落裡淒苦悲哀,我聽了不勝噓唏,萬萬沒想到,那真實社會裡的詭 譎風雲,早就在我可愛孩子的生命中上演。 高年級之後,孩子們開始用我們難以捉摸的價值觀念思忖衡量著人際互動與 生存之道。 雖然,我慶幸孩子及早便已掌握了「明哲保身」之道,但是,我直覺感到這 一套生存哲學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亦即: 道德勇氣。 在這,我不是要拍柯P的馬屁,不過他說過的一段話,我覺得挺有意思: 「道德勇氣這句話是錯的,做有道德的事,為什麼需要勇氣?應該是很自然 的事。所以,當做道德的事需要勇氣的時候,不對的是這個社會。」 我問孩子:「為什麼你不直接告訴他們『戳鳥遊戲』非常不好?為什麼你不 站出來挺那個有禮貌的同學?為什麼你不站出來『反髒話、反嗆人、反霸凌』?」 孩子反問我:「馬麻,若你是我們,你怎麼做?」 我一時語塞,確實,我未必會做得比孩子們好吧?! 凱凱回答我:「馬麻,真的,我目前還做不到。但是,我目前有做到的是,使 用臉書的『私訊』,用寫的,一對一的告訴那些我看不太慣的人,有什麼地方 不太妥當,怎麼做比較好!」 這,或許也是一個值得嘉許的起步了! (編按:本文內容為刊登於 2015 年 01 月 07 日 彭菊仙作家 Facebook 「孩子學不來「道德勇氣」,只能做到「明哲保身」!」 ) ********************** 讀完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幾個月前 FB上流傳的一首~~英國達人秀節目中 兩位小男孩演唱的反霸凌歌曲.... 孩子的世界...其實和大人真的沒啥兩樣 大人會遇到的各種事...及經歷的情緒 同樣也在考驗..磨練著孩子..... 覺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 並且被好多愛和肯定..重重包圍著 不管是對大人..還是小孩 都是改變現況...最好的方式之一 和大家分享這首好棒的歌~~

好文~溫和而堅定,陪孩子長大

2015年01月08日
公開
73

溫和而堅定,陪孩子長大 作者: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展賦教育文創執行長,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俗話說:「2、3歲,豬狗嫌。」用來形容當時身為全職奶爸的我的心情, 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5年前3歲的哥哥與1歲的弟弟,每天總要上演各種爭搶場景:搶書、搶玩具、 搶食物;或者意見總要背道而馳:弟弟想睡覺、哥哥卻想唱歌,哥哥想出門、 弟弟卻想在家裡。然後牆壁被塗鴉、沙發被咬破、玩具散落一地……我們的親 子生活只能用一團混亂來形容。 面對孩子這些惱人的行為,我試著數到3,但孩子在我數1和2的時候變本加厲; 我試著命令孩子,但孩子過了5分鐘又故態復萌;我試著責罵孩子,但孩子似 乎左耳進右耳出;我試著處罰孩子,但孩子好像不清楚他為什麼被處罰;我試 著打孩子,孩子驚恐的看著我,然後大哭,當下行為的確停止了。於是有一陣 子,我會威脅孩子:「你再......我就要打你嘍!」如果孩子不聽話,我就 打他的手心、打他的屁股,打孩子似乎成為我當時逼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表面上,孩子的確比以前聽話許多,甚至我只要一個眼神望向孩子,他們就會 乖乖坐下,一動也不敢動;但我也發現,只要我不在,孩子就會更瘋狂、更肆 無忌憚的製造衝突。我覺得不該打孩子,卻往往忍不住內心的怒火。 這樣的生活過了快1年,有一天我到宜蘭拜訪老師,老師知道我和孩子的互動 困境,於是介紹了一對父子讓我認識。我先和爸爸對話,爸爸說他很愛小孩, 但以前的他對小孩的標準很高,只要小孩達不到他的要求,他就會打罵小孩; 如果小孩有做到他的要求,他就會買禮物給小孩。只是他們父子的衝突也隨著 年齡而倍增,甚至孩子用不上學做為與爸爸對抗的籌碼。這位爸爸聽完我們家 的狀況,嘆了口氣告訴我,如果他可以重來一次,他不會再訂高標準,也不會 再打罵孩子,現在的他,正在辛苦的重修父子關係。 接著老師安排我和小孩對話,說是小孩,卻已經是比我還高的七年級學生了, 我們先聊了他在學校裡的生活後,我說:「我覺得你爸很愛你耶!」沒想到他 卻冷冷的回應我:「怎麼可能,我才不相信打我的人會愛我呢!」然後他握緊 了拳頭,咬牙切齒的說:「等我滿18歲,我一定要打回去!」我想到前一天 晚上,才因為孩子在牆壁上塗鴉而打罵他的情景,然後想像著我的孩子7年級 時,會不會也想要打回來? 告別了這對父子和老師,我開始思考我對孩子的「愛」,孩子有感受到嗎? 還是孩子只會覺得我對他們無止境的要求,然後達不到標準又會換來我的打 罵?回台北的路上,我下定決心要改變和孩子的互動方式,從那天起我不再 打孩子,然後降低責罰的頻率,改用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 或合理的結果,這段改變的歷程很不容易,卻很值得,因為我們的親子關係 愈來愈好。 ****************** 每次看到~~ 年邁父母遭遺棄..或者弒親..逆倫..等新聞報導時 我總覺得...很難以是與非去判定.. 原因其實是因為~~ 親子間”愛的存款”不足的關係.....

好文~不聽話就是不孝順?

2015年01月07日
公開
55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不聽話就是不孝順? 他是小生意人,雖然是這樣說,可是,頂著祖傳第三代的招牌, 不要說生意做不完,就算是從現在開始不做生意,這一輩子也已 經不愁吃穿。可是,他有個困擾,從他小時候一直沒停過。 他的媽媽,很在意他有沒有聽她的話。 他從懂事之後,就像一般的年輕人,不想要一個從起點就能看到 終點的生活。他不想接家裡的小生意,想要在外闖蕩,就是從那 個時候開始,他感受到他媽媽很大的壓力。 沒錯,這是一個很難被取代的金飯碗,接下這個飯碗,不但生活 穩定豐裕,而且也繼承了家族的堅持。嚴格來說,他媽媽的壓力, 是源自於對他的愛。因為,只要他願意接下家裡的小生意,就是 選擇了一種生活的型態。他媽媽希望他少吃一點苦,生活平順就 好,可是,他不是這麼想。 雖然,他最後還是接下了家裡的小生意,可是,他沒有一刻不後 悔。從交女性朋友開始,媽媽的意見就很多,很明顯地,就是考 量要嫁進來的女孩,能不能一起做小生意、聽不聽話、能不能住 附近、願不願意生小孩…之類的問題。然後,求學、休閒方式, 經營生意的走向,有大大小小的衝突。像是媽媽想維持傳統,他 想創新、想開加盟變大老闆…。 媽媽不只他的私人生活,連工作都能緊迫盯人。我能想像,他可 能一點都不會覺得,生活平順豐裕,是一種祝福。 媽媽情緒一來,就講出孩子不聽她的話,就是不孝順的論調。 甚至跟親戚哭訴,自己老了、沒用了,孩子都不聽她的話。似乎, 孩子聽她的話就開心,孩子不聽她的話就難過。把自己的價值, 跟孩子聽不聽話,緊緊地綁在一起。也把自己的情緒重擔,全 讓兒孫輩承擔。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就認識有不少家長,評價孩子的方式,就 是他聽不聽話。縱使孩子有怎麼樣的優點,不聽話,在父母心 中的地位就會馬上降低,甚至會有不少貶損的語言伴孩子長大。 可是,當孩子大了,甚至成家立業了,還是要求成年子女要聽話, 在某些部份實在有執行上的困難。尤其像教養,時代不同了,現 代父母要應付的是更複雜的環境。有些上一輩的教養方式,還是 寵溺、打罵、威嚇、貶低、撤回愛…等輪流使用,求的就是孫子女 輩要聽話。成年子女如果有意見,「我們以前還不是這樣帶小孩?」、 「你還不是這樣長大的?」…等幾句話回應,成年子女也不知道 該講什麼。 尤其,像上述家裡自己有做生意的家族,老父母跟成年子女的工 作與生活分不開來的例子,我就遇過好幾個,大小企業、商店都 有。這時,老父母要求聽話的壓力就更大,成年子女變得誠惶誠 恐,很多事都要顧慮老父母的感受。講得直白一點,聽話的程度, 甚至可能影響成年子女在公司的升遷與股份利益,這怎麼可能不注意。 聽話就是寶,不聽話就是草。我有時候只能嘆氣,老父母如果沒 辦法放下這樣的觀念,那麼,大家都會過得很辛苦。少數這樣的 老人家可以溝通,但大部分難度不低,所謂溝通,常以吵架結束。 我沒有答案,這種問題也不會輕易有答案。我只是更清楚地知道, 當我的孩子,不一定要很聽話,才可以得到我的愛。我的孩子不聽 話,我容易煩,管起來也累,但是我會試著從他身上學習,他觀察 世界的角度,以及尊重他對自己的認識與熱情。我會愛我的孩子, 不管他聽不聽話。 還有,孩子長到一定的年紀之後,我們越來越沒有能力決定他聽不 聽話了。這個現實如果不認清,那是苦了自己,也苦了孩子! 年輕的時候,沒有學會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等到老了,通常更不 容易改變,那成年子女就要承擔雙倍的情緒壓力。想對孩子好,要 先學會對自己好。 ********************* 讀完這篇文章..真的感觸很深... 看到身邊不少這樣的情形.. 常會讓我忍不住想著... 子女對父母的愛...卻要帶著這麼深刻的痛 有時..還得承受他們無意中以自己健康做為"威脅" (如果我.....的話..都是因為被你氣的).. 不知不覺...即使只是旁觀...內心都忍不住的痛啊))))>"

好文~有愛,手足衝突不是必然

2015年01月05日
公開
46

張淑惠 假日團的媽媽生了二寶,生產後首次見面,聊起這些日子的點滴, 我聽了很感動,她神采飛揚又充滿信心,我鼓勵她寫下文章,很動 人,內含洋蔥噢! (最後那個附贈的短文更是精采) 祝福所有二寶三寶家庭^^ *********************************** 有愛,手足衝突不是必然 / angela chen 我本身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丞丞更是個敏感的孩子,從懷孕到生產 這個過程,我一直對於丞丞這個才兩歲多一點的孩子要被迫長大感到 不捨,記得一次尚未生產前的共學,跟領隊淑惠說著說著便落淚了~ 淑惠當時送給我一段話~~這些過程雖然很辛苦,但可以替丞丞換來一 個可以一輩子一起長大的手足,太值得了~~這些話鼓舞了我,也給我 了很大的勇氣。 從那個時候,除了請教淑惠以及團內的各位媽媽們,也看了很大量的 雙寶文章。一直告訴著自己,也時時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們~~ 在懷孕到生產完的過程中,不時有善意或惡意的聲音在告訴著丞丞, 你是哥哥,你以後要照顧弟弟。一開始,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只好尷尬的笑著。但後來發現不對,丞丞都聽進去了,這麼小的孩子, 也才兩歲多一點而已啊,為什麼要承受這些壓力和責任呢??!! 也謝謝淑惠的提醒。所以每一次只要有這種聲音出現,我就告訴丞丞… 照顧弟弟是媽媽爸爸的責任~如果你可以也願意幫助爸爸媽媽一起照顧 弟弟,我會很開心,但你不願意照顧弟弟,也沒有關係~~這個舉動, 對於看著媽媽肚子愈來愈大而對未來感到未知的恐懼的阿丞,我不知道 有沒有幫助,但我仍不厭其煩地說著。 生產到坐月子,生產完的第二天,阿公帶著丞丞來看我,丞丞興奮地看 著弟弟,伸手想摸他抱他,除了爸爸媽媽以外的每個大人,都表現得非 常的緊張。只要丞丞手一伸,馬上出手阻止,丞丞想親親弟弟,也當場 被制止~~轉個身,這些大人們,抱著弟弟依依ㄚㄚ的跟弟弟講話,或是 逗著弟弟笑~ 此時的丞丞看著他最心愛的每一個家人抱著弟弟,心裡真 的很不是滋味~ 他大喊著「我不要你們看我的弟弟!!」「我不要你們 抱我的弟弟!!」雖然媽媽注意到了,一開始就抱著丞丞而沒有抱弟弟, 但丞丞還是受傷了~~回家時間到了,他不肯走,在醫院大哭,說要跟媽 媽爸爸弟弟在一起~舅舅阿公很溫柔地想辦法把他帶走~但從那天開始, 他似乎就封閉了對媽媽的愛了。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要再讓丞丞因為弟弟受傷,但也 絕對不要忽略了弟弟。所以回到家後,我讓丞丞來看看弟弟,問他… 你想抱抱他嗎?丞丞很開心的點頭,我用自己的身體抱著丞丞,再讓丞 丞抱著弟弟~~丞丞開心極了,不停地親著弟弟,從那天開始,只要有人 想阻止丞丞摸摸弟弟或親親弟弟甚至抱弟弟~我第一時間就會出來說 「丞丞很愛他的弟弟,他想表達他對弟弟的愛,所以想摸摸他抱抱他, 丞丞不會傷害弟弟的~」或許感受到媽媽對他的信任以及保護~丞丞真的 愛極了他的弟弟。 也許是不想忽略丞丞的同時也不想忽略了弟弟;也也許是感受到新生命 的脆弱與需求~ 只要弟弟一哭,我二話不說地先去看他抱他,有一晚正 在陪著丞丞睡覺~此時弟弟大哭了~~當時原本媽媽抱著丞丞的手就這麼 很直接地抽走轉頭要看弟弟~此時丞丞抓緊了我的手,我突然警覺並意 識到丞丞的不安,我對他說…弟弟在哭了,媽媽可以去看看弟弟嗎? 然後媽媽會趕快回來陪你抱著你睡覺好嗎?丞丞點點頭,讓我去了。 那次之後,我更小心翼翼的照顧著丞丞的感受~弟弟哭了,我雖然很焦 急,但我一定先問丞丞,媽媽可以去看看弟弟嗎?有時我在確定弟弟 不是身體不舒服或危險的狀態下,我甚至不會馬上去看弟弟,也不會 馬上問丞丞我可以去看弟弟嗎?但令我出乎意料的是,現在只要弟弟 哭了,丞丞反而一直叫我「媽媽,弟弟哭了,妳快去看他!」, 「媽媽,弟弟奶嘴掉了,你快拿給他..」,「媽媽,妳快去看弟弟, 我捨不得他哭..」,我真心地在心裡面吶喊,「天啊~~我是上輩子做 了什麼好事阿,老天爺送給我這麼一個貼心的好兒子!」 也許是丞丞太會表達了,很多人都忘記他只是個兩歲多的孩子。在弟弟 還沒出生前,就好多人把他當成四歲的孩子在對待,弟弟出生後,丞丞 似乎好像瞬間大了好多~~連我自己都覺得丞丞怎麼這麼大隻!怎麼長這 麼大了~~~長輩們,大人們,對於丞丞似乎嚴格許多…如果今天沒有弟弟 的出現,這樣的對待,或許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勉強還可以接受…但有了 弟弟之後,很多孩子就這樣開始退化了~~為什麼小嬰兒就可以被照顧? 為什麼大家對小嬰兒都這麼溫柔對我就這麼兇?!丞丞卻出乎意料的跟 別人不一樣~~他真的太過獨立了!!沒有退化也就算了,吃飯堅持自己 吃,需要幫忙的時候也不肯開口,甚至是摔倒了也跟媽媽說「我是哥哥, 我不需要秀秀,也不用呼呼和抱抱」,看在媽媽心裡真是心疼。再看看 其他的大人,對丞丞要求越來越嚴格,甚至只是吃東西掉在地上,原本 的耐心和溫柔似乎因為弟弟的出現而消失了~~轉個身,卻對弟弟呵護備 至,溫柔耐心~~ 媽媽在旁邊看著,看到對丞丞嚴厲的長輩們,轉頭對 著弟弟溫柔的笑著,這個反差真的太大了!!大家都忘記丞丞也還小阿! 爸爸舅舅阿公似乎不小心就會忘記~~ 也因為媽媽送丞丞上學,丞丞會非常地捨不得(雖然我們已經講好,因為 丞丞不喜歡說再見的感覺…所以現在改說超級棒!!),所以後來都請阿公 或爸爸送丞丞去上學~~ 也好險有這個舉動,有一天丞老頭跟我分享說… 在家怎麼覺得丞丞好像長好大了~但是到了學校,他怎麼這麼小阿(他在 學校是幼幼班的.也是班上倒數小的)謝謝這個因緣際會,丞爸爸和阿公 開始注意到了,溫柔和耐心也慢慢地回來了……. 還有好多好多丞丞和弟弟之間的相處,如我在餵奶的時候,丞丞會一直 看著我們~我會問他說…你想要跟弟弟一樣喝奶嗎?他會點點頭說他想喝… 也許是太久沒親餵他了…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希望我擠出來給他喝… 還有一天...因為平時都是我揹弟弟,丞老頭帶丞丞,而那天丞老頭拿 起揹巾…丞丞好興奮的說…爸爸你要揹我嗎?像媽媽揹弟弟那樣?丞老頭 回他說:「沒有…媽媽要揹弟弟阿~」我看到了丞丞失望的表情~拿起揹巾 說…「今天媽媽揹你回家,爸爸請你抱弟弟好嗎?」然後二話不說地就把 丞丞揹起來了~~身邊所有的人一直阻止…他太重了…妳剛做完月子…不要揹… 妳揹得動嗎?或是對著丞丞說…你太重了媽媽揹不動你…你是小BABY嗎? 這麼大了還要媽媽揹?我不顧他們說什麼…淡淡地回應著…是我想揹丞丞! 丞丞開心地跳進來揹巾~~我們母子倆就這樣一路開心的笑回到家~~ 有太多太多的相處,光只說了上述那些情況,就覺得自己在寫流水帳了~~ 所以真的沒辦法一一地說,但我唯一想說的是,大人跟得緊,大寶二寶之 間就不用太緊張,而且是跟大寶跟得緊喔,大部分的人都反過來跟小寶, 因而忽略了大寶~~真心的關心了大寶,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愛,他也會 把你對他的這份愛去愛他的弟弟或妹妹的~~丞丞現在起床第一件事情就 是看弟弟~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先去親親弟弟~~ 我在懷孕的過程,一直被賀爾蒙所影響,很容易落淚很容易感傷。在產前 的前一個月,我心裡面對丞丞的愧疚感大到最高點了~~甚至為了我這個媽 媽再也不是他的專屬而一直傷心哭泣。一直到二寶出生之後~我真心的覺得 兩個都好愛好愛喔~~~謝謝老天爺把他們兩個送給我~~也感謝自己和丞老 頭...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好像處理得都還不錯! 精采後記:呼籲週遭,請和我一起努力,避免種下手足對立的因 上星期請了三個小時的假想提早先去接了弟弟,然後帶著弟弟去 接丞丞下課,讓他開心一下,丞丞看到媽咪難得來接他當然撒嬌啦~ 丞:我想要媽媽幫我穿鞋... 老師:你會自己穿,你穿給媽媽看.. 丞:可是我想媽媽幫我穿,我想撒嬌一下 媽媽:那你穿一隻媽媽穿一隻 老師:媽媽我們要讓他練習要自己穿... 媽媽:那丞丞穿給媽咪看好嗎? 丞丞:那我要先看聖誕樹(學校佈置的) 媽媽:好啊~~你數數看有幾個喇叭? 老師:丞丞...媽媽在等你耶...你趕快來穿鞋... 丞丞完全專心在數小喇叭 老師:那這樣我要把鞋拿去給弟弟穿喔! 媽咪完全沒經過思考~ 脫口而出.... 「老師...我不想用這種方式製造兄弟對立!」 老師:我只是想轉移他的注意力 媽媽:我知道老師的用心,我沒有惡意,只是希望老師換個方式,不希 望弟弟還這麼小,哥哥和弟弟就有疙瘩了... 老師:媽媽....謝謝妳提醒我~~~ 很慶幸老師願意溝通~但我也覺得自己可以這麼自然地為兒子挺身而出 替自己驕傲^^ ******************* 很棒的分享!!^^d 雖然,偶已經回不企惹 and,現在也莫名的嚐著惡果 (是真的還不豬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