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良好的工作態度

2016年08月27日
公開
48

鍾瑩瑩 5月23日 · 台中市 Yünlin · 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得來不易。 當時我打地鋪借住在台中朋友的小套房,每天100元的伙食費還是借來的( 其實是朋友有借無還的資助我) 我只希望繳得起5000元的小套房,每個月吃好一點的話需要6000元的伙食費。 所以在應徵履歷上希望待遇欄填的是11,000/月,這樣,我有住的地方,也能養活自己。 至於其他欄位的自傳跟專長,我寫了大學肄業、擅長鋼琴、書法、漆藝創作及美術類得獎紀錄。 電腦?不會。 工作經驗?無。 語言?國台語流利。 社團?動漫社。 我應徵了所有報紙上的「無工作經驗可」的工作,保險業務員、櫃檯銷售、水果店收銀、房屋銷售⋯⋯⋯ 面試後都是石沈大海,我不知道為什麼。 後來看到報紙上1x2公分的補教類徵人「行政助理」地址就在離我朋友租屋處200公尺內,我過去應徵,錄取了。 我的工作就是接電話、點名、擦黑板、整理教室、幫小朋友跑腿買午餐或晚餐、幫忙印講義考卷、掃地拖地擦桌子椅子、刷廁所⋯⋯打雜的。 然後,老闆知道我不會用電腦,她親自教我如何使用word, excel...這樣我可以自己修改列印每個月的點名表及紀錄學費雜費的收支。 她給我19,000/月,因為當時的最低薪資規定差不多是這樣。 我拿到時感動的哭了,因為比我預期的多了8000元。 多年後,我問我的老闆兼好友,當初為什麼會錄取我? 她告訴我,因為她跟我的境遇類似,她也知道,如果她沒有錄取我,沒有任何一個老闆會錄取我,然後我可能最後就選擇去當伴遊或伴唱小姐了⋯⋯⋯⋯哈哈哈。 為什麼沒有老闆會錄取我? 因為我嬌氣太重,任何職場需要的工作能力都沒有,應徵工作是希望老闆給錢,而不是來幫老闆賺錢。 那為什麼試用期過後會繼續聘任我? 因為我掃廁所掃的很乾淨,黑板擦的很乾淨,粉筆排的很整齊。老闆交代我任何小事雜事,我都可以認真的做好,也會想怎麼可以更有效率的做好。 為什麼我會這麼積極主動的做清潔工的工作?因為每個月底我在輸入收支表的時候,我常常膽戰心驚⋯⋯⋯我發現扣掉所有費用的盈餘,就是老闆的所得。 而當時餘額常常跟我的薪資不相上下⋯⋯⋯ 而有時候ㄧ兩個學生退補,那麼⋯⋯⋯老闆所得比我少⋯⋯⋯⋯ 這是多麼恐怖的事,因為意味著我這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可能被KO.....老闆可以自己來做。然後,如果我失去了這份工作,那麼是不會再有任何正當工作等著我的。 就這樣3年內,我一直以幫老闆省錢賺錢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任務,馬桶壞了我來修,水管破了我來接,所有我看得到的摸得到的環境,都應該乾淨整齊明亮,因為這是家長對我們補習班的第一印象。 所有小朋友的年級學校考試成績我都背下來,家長的車牌車型也背下來,只要家長的車經過補習班門口在找停車位,我就內線通知課任老師讓小朋友下課,整理好書包儀容到櫃檯來。 等家長一進門,我把孩子交給家長,節省他們的等待時間。 如果家長需要等學生,那我會跟他聊孩子的成績跟學習狀況。讓家長感受到連櫃檯老師都關心他的孩子。 以上,不是我的老闆交代我應該做的,我只是覺得,這是我能為我老闆做的,雖然微不足道,但能為這個補習班加1分、2分,那也是加分,這是我能做的事。 在補習班3年,我從小助理變老闆的左右手,也成為最好的伙伴與朋友。 很多人問我,今天錦鯉女王的成就跟成功秘訣是什麼? 我很難簡短的回答,有時候我也只能回答:態度決定高度,方法是人想出來的。 如果一件小事雜事都做不好,那如何能做更複雜的大事?如果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都不能積極樂觀,那如何挑戰困難? 很多年輕人會在職場上「感覺到」不被重用、不被尊重,其實職場很簡單,如果任何大小事都能做到老闆非你不可,那自然你就可以「感覺到」很被重視很被尊重,如果你的存在任何人都可以做,甚至能做的比你好,那麼,簡單一個邏輯:任何一個開公司的老闆,都需要計算投資報酬率,都不會跟利潤過不去。 員工都是營業工具,值回票價又多功能又順手好用,誰會捨棄不愛惜?能幫老闆省心省事的員工,誰不喜歡? 舉個例,如果你花了一筆錢買了一台印表機,希望它插電後迅速確實的開始工作,但很遺憾的你需要時時關心他今天心情好不好(因為空氣濕度會影響晶片的靈敏度),挑不挑紙,卡不卡紙那會不有點累人?印出來的顏色不太對,連線時間有點慢,雖然它沒有什麼大錯,多花一些時間還是能做完他的工作。但花錢是大爺的你感受如何?想砸了它還是摸摸他說,沒關係,盡力就好,開心就好。

國語刊文通知〈高年級的我〉

2016年08月24日
公開
21

RE: 投稿:高年級的我 2016/8/24(三) 下午6:38 寄件者: "兒童高年級" 收件者: "'Jenny'" 如意: 恭喜你! 這篇文章將在8/25日(四)刊出,請記得閱讀國語日報兒童9版。 小作家證書將開學後寄到學校,並請提供你的銀行帳戶封面電子檔,稿費將直接匯入。 祝你天天開心 兒童高年級編輯 ********************************************************************* From: Jenny Sent: Monday, August 15, 2016 2:50 PM To: [email protected] Subject: 投稿:高年級的我 姓名:林如意 學校:陽光國小 年級:五年級 班級:織愛星班 高年級的我 正逢秋季,臺灣欒樹開滿了黃色小花,向上生長,我的小學生涯也隨著它到了高層。 低年級時,我很嚮往高年級的學長學姐,感覺十分高大,身高是我達不到的境界,升上高年級後,覺得什麼也沒改變,我也沒人高,但想法卻改變許多呢! 分到新班級,換了新老師、新同學和新的大樓與不同於中低年級的空氣,使我對於這個陌生的學習環境充滿好奇。新班級中,有四個同學中年級跟我同班過,還有一個是好朋友,導師則是宜芬老師。宜芬老師上課說輕鬆也輕鬆,嚴謹嘛倒也讓人馬虎不得,就是甲、乙本盯得很緊,這讓我在第一個禮拜時瘋狂改字,手痠不已;不過心底升起一種聲音:「我一定能做好,我有信心!」憑著這份信念,我的習字本幾乎被蓋滿「寫字高手」,是我認真「刻字」的成果。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從需要被服務的低年級小鬼頭變成要服務學弟妹的高年級大姐姐。正巧我們這組被分發到一年級幫忙打菜,在中午時刻,打完菜後,發現這些一年級小弟弟小妹妹拿走好多食物,廚餘也倒了不少,重點是沒留幾口飯給我們,我們還得窩在樓梯上吃,真是命苦。不過,吃完飯就開始跟一年級的互動時間,班上兩位男生為爭帥哥頭銜而起內鬨,鬧出不少笑話。 秋天的雲朵千變萬化,我的心也跟著雲朵飄移。想起剛入學懵懂的我,到現在升高年級懂事的我,曾經也跟著雲朵迷路過。現在,當我看著天空就可以放鬆心情。如果你遇到一些煩惱或不愉快的事,不妨試著找找可以使你放鬆的方式,例如,看看雲。

王乾任的作文書

2016年08月24日
公開
15

《作文課沒教的事:培養寫作力的6項修練》 ★寫作不是靠靈感,而是有方法可以練習   三十歲那年,我決定離開職場,以寫作維生。   這件事情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在台灣還是國外,都是相當困難的事情。眾多的作家當中,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單靠稿費維生,多數人都仍需要其他工作支撐。   不知怎麼地,我就是有一顆憨膽,覺得這條路可行,毅然決然投入。   為了賺取稿費,我上圖書館蒐羅各種報章雜誌上的投稿欄位,只要我能寫且有稿酬的全都納入清單,每天早上起床就是寫稿、投稿。   夢想很遠大,現實卻很殘酷。投出的稿子多、留用的少、退稿的多。其中還有某大報副刊編輯特地來信,請我以後不要再投稿給他們。   那件事情給我的打擊很大,卻也成了我研究寫作方法的契機。剛好那段時間我在租書店看《東大特訓班》,漫畫裡偶爾有一些文字小單元,其中一個小單元講解了Essay的寫作方法,我死馬當活馬醫,試著用書上講的寫作技巧,寫了一篇時事評論,投稿給報紙上的民意論壇。結果,竟然留用了。再寫,再投其他媒體,竟然也留用了。   就這樣,我發現一件事,寫作是有方法可以訓練的,於是我開始蒐羅與閱讀這方面的書籍,練習書上的方法,並且更加積極地投稿。漸漸的,文章被留用的機率大幅提升,退稿數量減少,而且我的寫作速度也加快了不少,稿費的收入也慢慢充實起來。   幾年之後,已經能靠稿費收入維生,我也有了自己的專欄版面,還有三十幾本著作。寫作速度大幅提升,一個小時可以寫完四千字初稿,平均十五分鐘就能寫完一千字。提升寫作速度,大量完成稿件,增加投稿數量,提升上稿率,是我最後能夠順利成為職業作家的關鍵能力。   後來有人邀我開寫作課,我開始嘗試將所讀過的幾百本寫作方法與作家傳記中的重點,加上我自己的寫作經驗,歸納、提煉出一套磨練寫作能力的方法。   我發現一件事情,文章寫不好或寫不快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很少鍛鍊寫作所需的的基礎能力就直接開始寫,也不了解文章構成的內在邏輯和規格要求,導致文章雖然寫得出來卻未必有效,也未必能讓人讀懂,或引發爭議,更別說空有修辭技巧卻無實質內涵。   在這本寫作書中,我花相當大的篇幅整理出一批可以鍛鍊寫作基礎能力的方法,只要透過這套方法,分別鍛鍊字、句、段落與文章構成所需要的能力,即便不去背誦或套用修辭技巧,寫作力就能自然而然的提升,文章也能變得扎實而有效,讓人讀得懂。   之所以想出這本寫作方法書還有一個原因,我認為坊間的寫作書都太集中在探討文學寫作,忽視了生活中所需的各種日常寫作的需求。生活在網路時代,每個人每天打開電腦面對的就是大量的文字閱讀,以及閱讀後必須以文字撰寫感想與心得回應,或是透過文字和其他人溝通交流思想和工作上的事情。   這本書中談到的寫作基礎能力的鍛鍊,有助於我們更高效率的完成日常生活寫作,且能讓訊息更有效的傳遞與交流而不至於產生誤解。這是我出版這本書的初衷,希望讓大家知道,寫作並不難,不會作文或寫不了文學創作不代表就不會寫作,寫作的世界很浩瀚而遼闊,且有一套基礎心法可以鍛鍊,即便練出來的功夫寫不了文學,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卻是綽綽有餘,而這類型的寫作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基礎求生能力,所以有了這本書,不奢談文以載道或文辭優美,只求正確地將訊息傳遞出去的寫作力的養成。   當然,如果勤於練習書中的各種技巧,走上職業作家之路,投入文學創作領域也絕對沒有問題。 文�王乾任

美文欣賞

2016年08月21日
公開
13

久沒下雨,天空灰濛濛的,這天終於下起雨來。 這雨,有時宛如珠玉銀粉,無聲無息地輕輕灑落,有時萬箭齊發,聲勢浩大地擊打著大地。就在這樣的天氣裏,我忍不住想上柴山去看看。 穿了雨衣雨鞋的我,在忽大忽小的雨中,沿著登山步道走上柴山。這樣的雨天,沿途仍碰到不少登山常客,有的撐傘、有的赤膊,或和我一樣穿著雨衣,彼此微笑點頭,在濕淋淋的空氣裏,比以往更顯熱絡。 雨下大時,喧鬧的雨聲澎湃盈耳,仰頭望,拾級而上的木棧道,被雨打出無數晶亮的水花,一層又一層,水花配合著雨聲,歡暢地唱著、跳著。同樣唱著歌的,還有平日乾涸的小山溝,今天變成了滾滾溪流,有的甚至在高低落差下,形成了頗具規模的階梯形瀑布,用寬闊的喉嚨,嘩啦啦地開心大合唱。 山上每一片樹葉,每一棵草,都是水盈盈、綠油油的,讓你忍不住想去碰觸。 一旁有紫色的蝶豆花,色彩鮮麗地開著,晚凋的龍船花宛如紅珊瑚,金腰箭則在葉腋裏藏著小黃花,連菊花木也開出一串串淡綠的花朵吸引你的目光,已經結果的瑪瑙珠、姑婆芋,則以橙黃、紅艷的油亮色澤,妝點出更瑰麗的色彩。 而那些豐沛且到處流竄的雨水,卻在雨停後的早晨消失了,才一個晚上,混聲大合唱變成了淺唱低吟。 第二天,太陽露出了笑臉,鳥聲啁啾、蜻蜓縈繞、蝴蝶展翅……一切恢復了往常的光明亮麗,而那場雨中登山的情景,已成為我記憶裏的一場音樂饗宴。

林靜梅《記者囧很大》專訪

2016年08月16日
公開
35

誤打誤撞,成為新聞之神的僕人—林靜梅《記者囧很大》專訪�徐子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特約記者)   「記者真的腦殘嗎?」、「台灣記者不意外」、「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台灣的新聞產製品質不佳是事實,但為何如此?   《記者囧很大》作者林靜梅擔任公共電視記者多年,透過自身經歷,揭開表面看似光鮮亮麗,實則經常陷入理想與現實的倫理掙扎的電視記者甘苦談。 當記者是個意外   林靜梅坦言,起初想過要當記者,「一開始沒懷抱理想、也並不知道什麼叫作記者」,僅依稀記得小時候看電視新聞,覺得主播很威風。 林靜梅因有個不良於行的親友,她原想擔任社工師,幫助更多人,因而進入了政治大學社會系(以前社會系、社工系未分流),但她發現自己會深陷於社工的個案故事,加上又自認不善於考試,並不適合做社工師,於是選擇赴美國攻讀社會學碩士。   攻讀完碩士後,對於未來,她仍感到前途茫茫,於是再轉學到紐約新社會科學院(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主修影像製作;林靜梅笑說,她個性較務實,考量製作電影太貴了,回台灣可能沒發展前景,因此才沒選擇主修拍電影。   學成歸國後,電視圈有兩條路:新聞、節目,但做節目起薪太低,她認為對不起家人的栽培,於是才選擇新聞這條路;因緣際會下入了新聞一行,如今一幹已超過15年。 記者入行談何容易   林靜梅說,2000年回台時,她非國內傳播科系畢業,加上沒有相關背景,應徵多家電視台,處處碰壁的生活長達半年,所幸位於高雄的家庭給予經濟上支持,才得以度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後來,林靜梅原已放棄找正職工作,自願到電視台「無薪實習」、擔任編譯,只求有個表現的工作機會,所幸馬上找到TVBS專題記者的職缺。   相較於應徵電視台,連面試機會都難以取得,在應徵平面媒體時,因有著旅美碩士學歷,林靜梅大多能得到面試機會。然而當時林靜梅去商業周刊面試,主管因不滿意她給予商周報導的評論,而譏諷,「你這種人不適合當記者。」 這讓她深刻體會到,「這個環境很嚴峻,不是你懷抱熱情就進得了。」 紀實的重量   但漸漸的,商業新聞台的節目不再檢視公共政策,她決定轉戰公共媒體,在《客家新聞雜誌》工作3年。   林靜梅回憶,這段期間對她的幫助很大,她寫的稿子曾被製作人改了8小時才過關,每一字一句都被拿出來一一檢視。在電視台體制內的培養,訓練出她文字深入淺出的能力,能讓觀眾一看就懂,不至於一看到公視節目就馬上轉台。   日後在公視新聞部擔任主跑環境議題的文字記者,林靜梅發現,比起製作新聞專題,每日帶狀新聞的時間更加壓縮,「原來我的報導乘載的是『事實』,」因此跑到後來,有了以往犯錯的經驗,會提醒自己必須更加謹慎。   林靜梅堅持平衡報導原則,不僅僅只因為這是新聞倫理的信條,她信奉「新聞之神」,企望透過交叉辯證去接近事實;她相信,記者產製新聞的目的,不應以報導作為同情或取悅弱者,報導的用意是帶領更多人去了解事件癥點,去解決事情才是真正對受害者好。   她也想讓社會大眾理解,一個事件之所以如此進退維谷、難以抉擇,就是因為其本身就這麼複雜;所以才必須平衡報導,提供多方資訊給觀眾。 寫一本關於記者的書   林靜梅想寫《記者囧很大》,原因很簡單:因為從事新聞這一行遇到太多衰事了,不吐不快。之前入行時,苦無前輩指引,吃了不少虧、遭遇不少挫折,期望透過此書,讓有心的後進,不要白白走冤枉路;對一般大眾而言,她則期盼發揮電視記者的功力,讓簡單易懂、見樹又見林的這本書,和社會對話,成為媒體識讀教材,「讓我媽都看得懂,她才小學畢業而已。」   而書的內容則是取材於林靜梅自己的部落格「小記者的隨想日記」,改寫而成。全書完稿花了半年時間,主要耗時在查證;花上班以外的時間寫稿。 「沒有偉大的記者,都是偉大事件造就你」   林靜梅感嘆,培養一名優秀記者的技巧曠日廢時,光是會寫作、會採訪就很不容易了,更難的是「人的觸感」,要如何找到對的受訪者,並說服消息來源願意說出事實,到今天她仍在學習;但現在的媒體環境卻留不住優秀的記者,是社會的損失。   針對日前記者在新聞突發現場採訪,遭警察逮捕,林靜梅回應,光是高喊新聞自由無用,權利不是從天而降,是主動爭取而來的。她舉例,環境評估審查會議也是經過多次衝撞,才開放採訪;營建署目前仍未開放,需要大家多努力,才能更全面的監督公共政策,落實民眾知的權利。   那下一步呢?林靜梅說,未來還是想繼續當記者,邁向下一個15年。 ---------------------------------------------------- 《記者囧很大:一個新聞記者的採訪現場與省思》,作者林靜梅。廣場出版。 簡介: 本書作者,一位資深新聞記者,至今也仍在採訪最前線風裡來水裡去;以最切身的經歷,揭開表面看似風光的新聞記者一行的冷暖甘苦、衝擊與震盪;新聞線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在短短數十秒新聞事件背後,更多更深甚或更精采的故事;以及,身為螢光幕前亮麗焦點主播,不為人知的「賣臉專業」主播檯下,手腳雙眼忙亂並用的辛酸話……。

書寫者,看見�陳文發

2016年08月08日
公開
4

書寫者,看見 作者: 陳文發 出版社: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2015/09/01 內容簡介 你會拍照,如果你還會寫文章的話,那你就擁有一雙會飛翔的翅膀。 —隱地   二○一一年,我開始在《華副》寫「書寫者,看見」專欄,這一寫竟也寫了將近五年光景。   我非作家,也不是文學研究者,更非受過新聞採訪專業訓練的記者,開始寫「書寫者,看見」專欄稿時,我是毫無頭緒,不知從何寫起,完全無以知名度與否,來取決被寫者對象,我先從已拍過的作家、從日常點滴為先行,在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連結開始寫起,比如說寫專欄之前,先去新店請奚淞老師幫專欄名稱題字、在青田街巧見前輩詩人周夢蝶、丹扉老師打電話來約我,到西門町吃麻辣火鍋、去給剛辭世的楚戈上香、參加商禽的告別式等等。專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一篇篇抒展開來,接著寫幾位已辭世的前輩作家,與他們生前往來的回憶,更進而前去拜訪作家,談不上採訪,可說是聊天、閒談,在對話過程中,尋找有趣、有意思,可寫文的題材。   去年出版《作家的書房》之後,有書友與讀者狐疑地問我,書裡採訪的作家名單,是如何挑選的?怎麼有些早已不寫了,或者連聽都沒聽說過的作家也收入其中?我回說台灣的作家並非只有檯面上經常曝光的那些作家,還有很多作家不見得有機會,能在顯眼的主流媒體上發表作品,但他們仍持續創作著,也持續在發表作品,只是你不知道、你沒花心思去看見而已。拍作家多年來,我一向不會把作家的名字與作品,分類為,有名、不有名,好、不好,有聽過、沒聽過,這種對比的差別。對我來說,每位作家的作品,都有其生命的特色與風格。作家卸下書寫的光環,其實是與一般大眾沒兩樣,作家只是多了會思想、書寫的才能,回到現實生活,他們還是同樣得面對尋常人的愛情、婚姻、錢財等各個階段層面的問題,生老病死,必然少不了。   感謝《華副》主編羊姐提供我書寫的發表園地,感謝每一位願意接受我訪談的作家,謝謝您們人生經驗的分享,一切盡在不言中……。 陳文發   台北市人,從事特約攝影工作多年,舉辦過幾回個人攝影展,因好自由不拘,至今仍是一個收入不定的蘇活族,但活得自在。記錄台灣作家照片,十多年持續至今。   1994年,從事商業攝影助理工作,拍攝「台灣文化藝術」、「北京胡同」、「水色」等系列作品。   1998年,台北市選戰紀錄攝影。「市長選戰紀實」攝影展。   1999年,開始拍攝「台灣作家」、「詩人群像」系列。   2000年,拍攝「台灣前輩作家」系列。同年獲「城市百年攝影」銀牌。 參加「城市百年攝影」聯展。   2001年,第一屆台北國際詩歌節,「向歲月致敬——台灣前輩詩人攝影展」於台北市政府大廳及台南誠品書店藝文空間展出。台北市文化局出版《向歲月致敬》台灣前輩詩人攝影集 。「水色」攝影展於中國時報——時報廣場藝術中心展出。   2005年,「水色」系列作品裝置於喜來登大飯店「請客樓」之牆面及燈飾。「劉其偉肖像攝影」徵件首獎。   2006年,「巴黎時光」展出於台北市信義區新光三越——法雅客。   「詩光流影——台灣詩人群像」展出於國北師南海藝廊、台中明道文藝中心。   2007年,「南村印記」展出於台北市師大路——南村落。   2012年,「臺北印記」展於台北新尚旅店。   2013年,「文學,印象」台灣作家群像,展出於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 目錄 前言�也說說,我寫專欄的經過 靜淨敬的喜悅�奚淞 與貓的影像定格�心岱 可移動的城市風景�周夢蝶 一只皮箱的回憶�丹扉 聲音的記憶�陳思宏 叫著我當年的名字�夏烈 人生難以逆料�楚戈 遲來的春天�蕭白 夢裡的梔子花�陳育虹 記憶的叢林�莊仁傑 死亡的宣告�賴玉枝 撤離的前夕�王丹 溺愛的方式�鄭明娳 陪牠走過一段�紀大偉 最愛的往事�鍾曉陽 遠方有多遠�杜十三 午後時光�樸月 孤獨的旅程�沙漠 也是秋天�王渝 時移往事�朵思 天國的聲音�杏林子 我懂那個詩人�張? 報童憶往�隱地 在觀音的慈眉底下�愚溪 傅博憶往�傅博 暮光秋色�潘人木 照像之外�劉枋 敬畏生命�曹永洋 化不開的一面湖水�吳宏一 環繞在荊棘上的蝴蝶�張娟芬 幕緩緩的降了�楊光中 再覆長青�李長青 花開花落�花開花落 白櫻綻放的前夜�楊風 上帝的女兒�古月 寫給永恆的戀人�景翔 詩壇的火車頭�張默 黑的夜行者�李煒 落地生根�凌煙 種樹的男人�菩提 我們共同的阿背�楊樹清 午後尋光�郭強生 童年往事�林佛兒南方的青春�林瑞明 好美好美�洛冰 走過生死邊緣�楊邦尼 好久不見�王墨林 我的痛苦是我的幸運�楊索 愛你像愛自己的母親�吳晟 後記�記一段因緣,以備忘 收回 序 前言 書寫者,看見:也說說,我寫專欄的經過   去年出版《作家的書房》之後,有書友與讀者狐疑地問我,書裡採訪的作家名單,是如何挑選的?怎麼有些早已不寫了,或者連聽都沒聽說過的作家也收入其中?我回說台灣的作家並非只有檯面上經常曝光的那些作家,還有很多作家不見得有機會,能在顯眼的主流媒體上發表作品,但他們仍持續創作著,也持續在發表作品,只是你不知道、你沒花心思去看見而已。拍作家多年來,我一向不會把作家的名字與作品,分類為,有名、不有名,好、不好,有聽過、沒聽過,這種對比的差別。對我來說,每位作家的作品,都有其生命的特色與風格。作家卸下書寫的光環,其實是與一般大眾沒兩樣,作家只是多了會思想、書寫的才能,回到現實生活,他們還是同樣得面對尋常人的愛情、婚姻、錢財等各個階段層面的問題,生老病死,必然少不了。   曾有幾回,私訊約書友去參加作家的講座,順道也請作家簽書,書友回訊說,哎呀,那位又不有名,不重要啦,我要去更有名的那位的場子。看到這樣的回覆,我心裡其實是不舒坦的,但也因而了解這位書友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光鮮亮麗的知名度上,我想這也是普羅大眾的價值觀。台灣媒體氾濫的亂象,無形中已成功的掌控了大眾向左走、向右走,獨立思考的意識。   我非作家,也不是文學研究者,更非受過新聞採訪專業訓練的記者,開始寫「書寫者,看見」專欄稿時,我是毫無頭緒,不知從何寫起,完全無以知名度與否,來取決被寫者對象,我先從已拍過的作家、從日常點滴為先行,在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連結開始寫起,比如說寫專欄之前,先去新店請奚淞老師幫專欄名稱題字、在青田街巧見前輩詩人周夢蝶、丹扉老師打電話來約我,到西門町吃麻辣火鍋、去給剛辭世的楚戈上香、參加商禽的告別式等等。專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一篇篇抒展開來,接著寫幾位已辭世的前輩作家,與他們生前往來的回憶,更進而前去拜訪作家,談不上採訪,可說是聊天、閒談,在對話過程中,尋找有趣、有意思,可寫文的題材。   談到採訪,聯想到多年前,曾與一位文字採訪者,我拍照,一同去中部為報社採訪拍攝某位作家,那天這位作家身體稍有微恙,採訪時不停咳嗽、打噴嚏,文字採訪問了作家幾個,可能是經常被採訪時所問到的問題,作家突然變臉,毫不留情面的,斥責採訪者說,你的問題,我書中都有答案,你根本沒事先做功課,當下我們真是被震懾到,無以回應。   後來我寫專欄,去訪作家,也曾遇過幾次類似的經驗。那回我也是以聊天方式與詩人對話,問他:剛開始寫新詩,有受到誰的作品影響,有崇拜的詩人嗎?他簡短的回說:沒有。我又問:有欣賞的詩人嗎?他說:有啦,哪沒有。我再問:那您欣賞某詩人作品?他說:不錯。當我又問起他是否欣賞另一位詩人作品時,他停頓了一會,雙眼朝著我,帶些怒氣的說:你這樣問會得罪人,有必要挖得那麼乾淨嗎?你給人家訪問,自己要切一個程度,刀要磨得多利,拿捏很重要,像我這被訪問者也會覺得不舒服,我又不是犯甚麼罪,不需要。   多年前還曾有回去南部偏遠的海濱小鎮拜訪一位作家,他是我多年來一直想去拜訪、想去拍下照片的作家,我經常留意報章雜誌對他的報導,以及他潛伏多年後發表的新作,見他來台北演講,我排除俗事特別趕去聽他演講,也帶書請他簽名,再幾個月後,我又去他的另一場演場現場,會後請他在之前簽過的書補上年份,也告知他我在報上有個寫關於作家方面的專欄,他拿出名片遞給我,告訴我他非常忙,要我再跟他寫信約時間。在信中,我向他寫道:「您好,我因長期在做台灣作家的照片拍攝,也在《中華日報》副刊,寫「書寫者,看見」專欄,主要寫作家創作的緣起與個人生命故事點滴,也希望能請您談談關於工作,以及小鎮這幾十年來的轉變。」   天未亮即出門,搭了好幾個小時的平快車來到小鎮,在他約定的午休過後準點時間抵達,一進到那家公司,櫃台秘書說你是《中華日報》那位先生吧,我點頭示意,她指著斜對角的辦公室,告訴我他在裡頭。我一進到那間辦公室,他正沏好杯普洱茶,親切微笑的端來前方辦公桌旁的櫃子上要給我,然後走回桌子後方,向我要名片,我打開背包,才想到之前剛搬家,地址、電話號碼都換過,還沒印新名片,所以近來都未帶名片出門,我說沒帶名片,他整個臉色與說話的聲調,就突然變了個樣子,問我你不是《中華日報》派來的嗎?我回說我之前跟您當面說過,也在信上寫過,我在《中華日報》副刊上寫專欄,並非報社派來採訪的記者。   他見我疑似詐騙份子,說話口氣完全變了樣子,他也沒請我坐下,我就站在他桌前,他說:你要問我甚麼快問,我沒那麼多時間。我拿出錄音筆,問他是否能錄音,他以手勢比著我說:除非你是報社、雜誌社派來的,才能讓你錄音。於是我持續站在他桌前開始問:您原先公司的地皮,已經租用了幾十年,怎會臨時被房東收回?他還未回答我的提問,就直接質疑我:哎呀,你根本沒做功課嘛,你連筆、連筆記本都沒有,怎麼訪問?他說的這幾樣東西,全在我包裡,我已明白,他心念起了偏見,我說:您不相信我沒關係,您所有在報刊上的採訪,還有在網路上能看的資料、影片,我全部都看過,也聽過您兩次現場演講,沒採訪也能寫一篇出來,這次來最主要是想親口聽您談幾件事情發生的經過細節,還有報刊上幾篇報導引用的資料,與您演講現場講的有落差。沒關係,您很忙,我拍幾張照片就離開。   這時秘書,按鈴通知有客戶來訪,他起身說:客戶比較重要,你先出去。我在客廳坐了幾分鐘,邊尋找適合拍照的背景,客戶走後,進去辦公室,我說拍幾張照片就離開,見他辦公桌背後雜亂,建議他換個位置或到客廳待客的沙發區,以素色的牆面為背景,拍幾張照片,他回說:我怎能隨便坐客戶坐過的椅子。又指著我手上的錄音筆說:你拿那個就想拍照啊?最後我從包中取出相機,他勉強讓我按下三張快門,進門前後不到十五分鐘,我隨即走人。   寫專欄遇到這些丁點小失落之外,其實大部分都是美好的經驗,記得剛寫下奚淞老師那篇文章發表不久,在紫藤廬看展時巧遇奚淞老師,他見我即把我帶到白先勇老師面前,誇我寫得好,當時我真是無地自容,不知往哪鑽是好,我深有自知之明,我想那是長輩不吝給予的讚美與鼓勵。寫到楊惠南教授,較為個人隱私的部分,請他先過目,他回說:沒什麼意見,真實的記錄就好。文字發表前《華副》羊姐,見內容有不妥的地方,也會適時給我修改意見。   也曾收到前輩作家畢璞老師的來信:「文發,報紙收到,謝謝你!大作文筆尚可,稍嫌瑣碎,我份屬長輩,所以坦白直言,請不要氣餒,你還年輕,多加磨練,當有可為也,加油吧!」長輩對晚輩真誠直言,至今我仍銘記在心。   走筆至此,又收到瘋狂的催稿信了,最後在被勒令靜音前,請再容許我多說兩句,感謝《華副》主編羊姐提供我書寫的發表園地,感謝每一位願意接受我訪談的作家,謝謝您們人生經驗的分享,以及「允晨文化」發行人志峰兄的支持,一切盡在不言中……。 ◎陳文發

啃子族�邱傑

2016年08月04日
公開
8

 我到一個樂齡學習中心去和一大群「老」朋友相聚兩個小時,這一場講座我特地為他們準備了一百五十張老照片,每一張都可以說一段故事,我們就沉醉在幾乎重疊的記憶寶盒,講座一片愉快的氣氛。  忽然間,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而且熱鬧的海邊。  那是一片優美的弧形沙灘,遠處有安全的防波堤,稍近有一些簡單卻實用的建築物,其他,幾乎每一寸空間都是人。有的泡在淺水裡,有的在深處載浮載沉,有的在灘上或坐或臥,也有衣冠整齊站著看海、看人群的。  這裡是竹圍水浴場,當年,桃園縣的海岸線上設有兩座海水浴場,除了北邊的竹圍這一座,另有位於朝南約二十里許的觀音海水浴場。  海水浴場,怎麼會擠上這麼多人呀?怕不成千上萬了?  一點也沒錯,當年便是如此。最恐怖的是端午節前後那幾天,因為舉辦海上龍舟競渡,最高有一天賣出十萬張門票的紀錄。一張門票一百元,以數十年前物價而言可真是貴極了,遊客卻還擠得途為之塞。當年,說來可還真是富裕的年代啊!  後來呢?  後來,兩座海水浴場都被你我這一代人殺掉了,他們死在你我手中。  台下駭異不已,真的假的? ■  在那個「起飛的年代」,人人忙著賺錢累積財富,享受著收銀櫃快速進帳,存款簿數目字快速增加的快樂。  如何更快速讓自己的荷包進帳,更快速讓自己的財富累積呢?當然就是努力賺錢。  開工廠賺錢吧,工廠得有一定的生產成本,例如製程中會產出廢水,便得有回收處理廢水的成本,產出廢氣便得有回收、處理廢氣的成本,防制處理污染物的設備要成本,操作也要成本,諸種成本加一加其實利潤所剩無多。於是,老闆就省下了這一些,直接讓污水廢氣注入河川,排入大海,逸散空中,於是工廠獲利可觀。  私人企業無良無德,人人競相減除不該減除的成本而爭取到最大獲益,公家機關呢?說來竟也是一樣的思維模式,例如垃圾處理場,有山的鄉鎮市選一處山丘中的谷地當垃圾場,垃圾一車車往裡倒,直到谷地成了山丘,另外再找一個谷地倒,最後形成了許許多多高聳的新生「台地」,上面覆上一層土,長出草來,築上亭台,就成了一座座所謂的環保公園。轄境無山無谷者就找一個河川,垃圾場直接設在河床較寬敞處,河床也堆成了垃圾山,卻也不愁,大雨一來,山上洪水傾洩而下,一夜之間把垃圾沖光光,於是垃圾場淨空,又可以再收納垃圾好長一段日子。靠海的鄉鎮更簡單,海灘寬闊無垠,終年傾倒永無倒滿之日,反正海鷗、蝦蟹都不會抗議,牠們住不下去就搬走算了。垃圾如此處理,發電廠煉油廠等等重大建設也一樣思維,處處節省成本,追逐最大利潤,樣樣如是。  不是開工廠的大老闆也不是政府單位的決策操盤手,只是平凡「個體戶」呢?一樣也想要快速累積財富,一切生活生產成本能省就省。開小麵攤的廢水直接沖進水溝裡,做小農的發現了化學肥料遠比傳統堆肥方便簡單且又省工省力,從此不再收納廚餘菜屑及牲畜糞便做堆肥,直接買了化肥施用,效果好,收穫高,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有了農藥,省了抓蟲的辛苦和「厚工」,生產量大大提高,農作物賣相又好,自然樂此不疲,從此也「回不去了」。副業型的小工,客廳即工廠,社區叮叮咚咚,哐哐噹噹、轟轟隆隆也罷了,污水臭氣直接就進了田,進了溪,進了海,上了天。小戶人家養豬三五頭,大型養豬養豬成千上萬頭,豬糞豬尿直接流進溝流進了海…  仔細算計,樣樣撙節使得利潤增加,於是人人進帳滿滿,小老百姓變成了老闆,小老闆變成了大老闆,大老闆變成了跨國企業大財主。甚至,外國的跨國企業也爭著進來搶錢分錢,生產製程產出了劇毒性廢水直接在廠區鑿幾口深水井,將毒水廢水朝地下灌,神不知鬼不覺。  台灣錢淹腳目!  富裕的年代,許多家庭的客廳都裝潢得有如舞廳歌廳或KTV,而且還三年一大改款,五年拆掉重新裝潢一遍。人人穿金戴銀,家中紅酒加XO,馬路雙B橫走。  但是,無論山上污染,平地污染,水域污染,空中污染,最後多半都殊途同歸,進入海洋,於是海域不適合游泳戲水了,海水浴場只好關閉。而接下來更慘的是近海的藻礁、珊瑚死絕,魚貝水族跟著也死亡淨盡,以往漫天群鷗飛翔、遍地蟹類貝類的美景不再,海岸沒有生態,只剩死態。  於是,我們的海無魚可抓,想抓魚要更多的油耗更遠的航程去抓,吃魚變得昂貴無比;土地污染之後想吃乾淨蔬果只好吃那些種在網室溫室中的產物,價格更是高不可攀,我們生活的「基本消費額」節節高漲,而大部份的這一代人早已荷包滿滿,養老不愁,卻「債留子孫」,轉嫁給所有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來承擔了。  土地山地因濫墾濫伐肆意污染造成土石流、重金屬殘留等諸多問題,政府必須耗費可觀的預算去整治修補,環境惡化導致種種問題也得編列巨額預算面對,國民健康受損一樣要增加大量健保支出,今天財政分配捉襟見肘,國民福利及基礎建設往往無法與許多國家相評比,原因難道不是政府為了應付昔時過度耗費環境資源而今落得疲於奔命?更嚴肅的看問題,今天年輕人陷在房貸車貸學貸的困境中,陷在所謂22K的魔咒中無法脫困,難道不是因為上一代對土地資源、環境資源、社會資源剝削太甚所造成?  說我們這個「起飛的年代」世代是債留子孫一族其實也無誇大太多。在痛罵偶而不得不向我們伸手要求協助週轉一下的子女輩為啃老族,何不捫心自問一聲,我們是不是啃子族呢? ■  這一場講座其實不可能針對這一個特定議題多談,我也只能在面對竹圍海水浴場那一張老照片時輕描淡寫聊幾句,但啃子族一詞卻似乎大大引來台下震撼,會後臉書、私訊和LINE多人持續和我討論。  啃子族,指控何其沉重。但願我們這一代中有許多人能抬頭挺胸,驕傲的告訴我:我不是!

張三十台東慢行之旅7/29~7/31

2016年08月01日
公開
11

7/29(五)高雄集合、午餐→屏東內埔泰國南洋風高腳屋咖啡下午茶(狂風大作、雷雨襲擊)→南迴公路→太麻里後山傳奇美食館(洛神花茶好喝)→台東市自由之丘民宿(房間乾淨環境優,早餐外送) 7/30(六)開車逛鹿野周遭,聞鳳梨香、飽覽釋迦田野風光→悟饕池上便當文化故事館→花蓮六十石山益順休閒農場午餐(此行最吮指難忘的餐食,想著想著肚子又餓了。餐後司機打牌恢復元氣,孩子玩益智遊戲,娘子軍買山產、三合院金針田自拍)→巡視金針花田遊六十石山小瑞士(吃金針冰、炸金針花,俯瞰花東縱谷)→飽覽梯田景色、台東山雲地景→池上鄉農會休閒米廠→租自行車逛田野、金城武樹朝聖、壓伯朗大道、拜訪伯朗先生→愛嬌姨風味茶餐(以茶入料理,清爽解膩、齒頰留香,飯後品茶絕妙收尾)→宿鹿野旺鄉民宿(2F司機6人房、小王子3人房;1F老公主5人房、小公主5人房) 7/31(日)四點起床摸黑上鹿野高台參加熱氣球嘉年華會(沿線魚貫上山車輛皆往同方向,原本想給孩子搭乘體驗,排到一半票竟完售……)→吹兩小時晨風,回民宿吃早餐睡回籠覺→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鹿鳴溫泉酒店午餐→回程買釋迦、卑南包子、地瓜酥→南迴公路→林邊阿義海產店晚餐→各自解散 ※感謝辛苦的導遊小可規劃這豐盛行程,讓我們吃得好、住得香、玩得開心,為體力不繼的司機推翻幾次行程表,呈現出令人滿意的慢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