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勝利堂電影讀書會 5

2017年03月21日
公開
6

勝利堂社區讀書會2017上半年 北歐風情 3/21瑞典(曼肅) 百歲老人翹家去 陳樂融影評�百歲老人蹺家去:瀟灑白爛的狂想曲 瑞典片「百歲老人蹺家去」(The 100-Year-Old Man Who Climbed Out the Window and Disappeared)通俗逗趣、異想天開,但細細推演,卻有前賢痕跡。 首先,這還是公路探險電影,一個老人百歲誕辰卻從窗戶溜走,沿路遇到陌生人,隊伍愈牽愈廣,事情愈扯愈大,沒有聖杯可找,只有從天而降的財富隨身。 其次,既關於鉅額錢財和老人蹺家,不免想到「內布拉斯加」(Nebraska),只是「內布拉斯加」純屬主角妄執,本片主角卻有一種可有可無的瀟灑。 最終,很難不讓人想到20年前的「阿甘正傳」(Forrest Gump),以回憶自述小人物誤打誤撞參與了眾多歷史事件,且合成與名人同台橋段,消遣了西班牙佛朗哥將軍、俄國史達林,美國雷根、杜魯門等總統,還有科學家歐本海默等人(據說原著小說出現的名人更洋洋灑灑),手法屬回憶而非穿越,但劇情純虛構。 回憶部分精采,但現實這條線,則前面有趣,後面過多惡搞的陰錯陽差,則不免讓人有些彈性疲乏。還好,故事本身奇想成分真的夠多,光一隻大象出現在這支老弱殘兵隊伍中,應該就夠觀眾津津樂道了。 本片最特別的在於:這類喜劇必然有很多擠眉弄眼的演出,但本片幾位主角,不管是百歲老人、見錢眼開的獨居老人、猶豫不決的資深大學生、感情失敗的女漢子,都屬於社會邊緣人,表達能力也相對保守,對應相處間瀰漫著一種「人生業餘組」的白爛氣氛,好像有也好沒有也認了;這種特質對照老人的一生,也都是在「想那麼多幹嘛」的隨緣認命哲學下過活,頗有一種徹底「反英雄」的滋味。 有人認為這是老人勵志片,我認為剛好相反。這是放掉一切的揶揄與洞見。 以本地口味看來,本片絕非主流大片,但橫跨多國的歷史地理重建特效,成本絕對比台灣絕大多數商業片高很多。小說信手拈來寫就的奇幻情節,要拍成電影,真得燒大錢啊。 所以,別老怪編劇無點子,先問問製片有沒有銀子。 本文轉載自《陳樂融自選輯》作者陳樂融為知名創作人、媒體人、策劃人。發表過10幾齣劇本、20幾本書、500多首歌詞、網路文章超過百萬字。繼續空想、實踐、感傷與平復。這是我的心靈集散地。

瘋狂世界的清醒數學家

2017年03月17日
公開
23

《衛生紙+》創作力最為旺盛的創作者,蔡仁偉第一本詩集的朗讀與分享。犀利的短詩、戲劇性的長詩,打破新詩傳統格局,像庖丁的刀,精準地針對生活的核心,一刀剖開,讓我們知道詩除了抒情,還可以機車,更用精彩的比喻,洞察世界的荒謬真實。 蔡仁偉《偽詩集》 黑眼睛文化 2013年1月出版 ISBN 978-986-6359-26-2 (平裝) NT$ : 320 《衛生紙+》創作力最為旺盛的新生代詩人蔡仁偉的第一本詩集,分為「日常」「同類」「我把一部份的自己給了你們」「孩子是無辜的」四輯,收詩作203首。犀利 的短詩、戲劇性的長詩、圖像詩、甚至詩圖像,打破新詩傳統格局,像庖丁的刀,精準地針對生活的核心,一刀剖開。身邊日常瑣物雜事,無不是神秘的入口,讓詩人無所顧忌地揭露現實的荒謬。 書前有鴻鴻序〈瘋狂世界的清醒數學家〉。書內附有賴舒勤攝影作品25幅,從不同觀點鏡照詩人眼中的世界。 【序】 瘋狂世界的清醒數學家 鴻鴻 蔡仁偉的詩是2011年1月開始出現在《衛生紙+》第10期的。第一次是一首。很快地,他的創作量以等比級數成長。下一期登了10首。再下期14首。再下期,30首。然後很快衝到了49首。如果不是這份詩刊篇幅有限(每期最多96頁),事實上刊出的會不止這個數量的一倍。在預備留用的存稿夾裡,始終都有上百首蔡仁偉的詩在排隊,而他被我退回的詩作,更遠遠超過此數。 從他退伍到開始寫詩,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就已經找到自己的語言。不,語言於他只是載體。蔡仁偉不像其他多數年輕詩人孜孜矻矻於語言的雕琢,而是直白地陳述出他的觀點。而他的詩吸引我之處,也在於觀點的精闢凌厲。 他寫的,就是生活,就是與你我無異的生活。奇怪的是,他永遠能找到看似信手拈來的比喻,把生活的質地,一語道出。在《衛生紙+》發表的第一首〈變•不變〉當中,他如是說道: 生活有時候是 一邊等遲來的公車 一邊嚼口香糖 愈嚼愈難吃 愈嚼愈像爛泥在口腔翻滾 但偶爾 這灘爛泥 還可以讓你吹一個好大的泡泡 無疑地,詩,就是他吹出的那個好大的泡泡。 一開始我偶爾會對他詩中過度解釋性的語言,提出建議。很快這些建議即不再需要。他的詩越來越快狠準,以簡單的意象,發人之所未發。對他而言,身邊日常瑣物雜事,無不是神秘的入口。這些詩簡而言之,就是機車,就是無所顧忌地揭露世界的真相。有時這種真相真切得令人發痛,例如〈能力〉:「太久沒用的吸塵器�上頭積滿灰塵�要用抹布擦」。有時令人哀傷,例如〈成見〉:「即使套上垃圾袋�也不會有人�覺得垃圾桶很乾淨」。有時是一種不可能,例如〈同理心〉:「拉鍊以為�世界上所有的傷口�都會痊癒」。而有時,卻是一種對於可能的頌讚,例如〈世界〉:「花店不開了�花繼續開」。更多時候,是一種對愛與被愛的領悟:「眼睛看不見隱形眼鏡�但隱形眼鏡讓眼睛�什麼都看見了」。 不是如此嗎?詩應該就像隱形眼鏡,讓我們近視的眼睛復明,把什麼都看見──相較之下,許多文壇流行的詩,則只讓我們看見別緻的眼鏡,戴上去,卻一片模糊。我常在想,創辦《衛生紙+》,也許就是在等待冥冥中這樣的詩人,而竟然真的出現了!蔡仁偉的生活體驗或許不是最豐富的,然而他的思索分析能力,卻出類拔萃:「螃蟹知道�人類會直著走」。這其實很像班上的頑皮鬼,用逆向思考的幽默提問,把照本宣科的老師,逼得啞口無言。我以為他的確是頑皮的,卻從不無的放矢,並且懂得側面切入的竅門。看看〈籠子〉吧:「把鳥籠鎖好�鳥�就飛不進我們居住的籠子」。 我覺得蔡仁偉其實是一位數學家,可以用一個比喻,剖陳現實的結構,像一個完美的公式;或是一位發明家,把一根鐵絲彎曲,就改造出一個有用的衣架或迴紋針。因為是公式,是日用品,所以簡潔是第一要義。他的詩通常不長,兩三行是常態,但並不像俳句,詩句完結處,留下的往往不是供人吟詠的意境,而是一個嶄新角度的世界。因為他提供的不是抒情,而是知性。所以雖然他常寫物件,卻與傳統為比喻而比喻的即物詩,大異其趣。他的目的不在寫出物性,而是拿所有筆下的微小物件,宏觀鏡照這乖謬的人生。 既然觀照得透徹,他的嘲諷也不必留餘地。〈喜好〉:「他熱愛動物�常吃動物造型的雞蛋糕」。〈信任〉:「不會有人質疑�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除非是別人按的」。老實說這樣的詩真的會讓讀者備感威脅。因為,他怎麼可以寫得這麼誠實!但其實更像近來反媒體壟斷的學生說的:我們反抗,是因為愛。從詩中透露與外甥的相處可以發現,他的創作秘密來自於「以孩子為師」,並且對世間的弱勢者深懷悲憫。詩於他,是雨傘、是柺杖,讓他在現實冷酷的風雨中保持安全、清醒,不致和大家一樣陷入瘋狂。 或許也因為蔡仁偉的構思完全從觀點而來,他對詩的形式從不執著,也毫無藩籬限制。他可以寫出〈台灣電影分級制度〉這種列表排比,可以寫出〈視力檢查表〉這種圖像詩,甚至〈博愛座〉這種詩圖像,還有的像劇本對白,有的突然又篇幅長得像小說。詩無所不在,也無所遁形。前行代對詩體實驗的奮力辯解,到了蔡仁偉手上竟渾然天成,毫不扭捏。 當我隨手翻開《衛生紙+》給朋友讀蔡仁偉的詩,毫無例外都可以看到對方眼睛一亮,嘴角上揚,並迫不及待要拿去跟別人分享。有人說很適合拿去教學生,讓他們知道詩是如此平易而新鮮,決不是那些讓人敬而遠之的怪物。我以為這不只是對仁偉、也是對詩的最高禮讚。當然,難免也有人會生氣:這是詩嗎?蔡仁偉用這本《偽詩集》回答了這類疑問。沒錯,這不是詩,是偽詩。所以你們大可以放心去寫那些正統的詩,不用理我。而這當然,又是他逆向思考的精彩結果。自居於偽,以證其真,反襯出那些自居於真的詩,多麼虛假做作。同時,這又是一本「偉詩集」,帶有無法忽視的個人印記。或許還不能說,這本《偽詩集》可以延伸詩的定義。倒可以確定的是,另一種迥然不同的詩的可能,已經從這裡開始。

勝利堂電影讀書會4

2017年03月14日
公開
42

勝利堂社區讀書會2017上半年 北歐風情 3/14芬蘭 《春天的杜鵑》芬蘭蘇聯邊境拉普族女性的春天 編導:亞歷山大•雅高斯金(Aleksandr Rogozhkin) 演員:安妮-克莉斯汀•尤索(Anni-Kristiina Juuso)    維烈•納勒撒洛(Ville Haapasalo)    維多•布斯可夫(Viktor Bychkov) 得獎:莫斯科國際影展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及影評人費比西獎 蘇俄�2002年�99分鐘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芬蘭士兵、俄軍、拉普族女人,3個語言不同的男女共處一室 ◎劇情簡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軍在北歐的戰況是節節敗退。德軍撤退時總會將忠誠度不高的芬蘭士兵換穿德軍衣服,再用鐵鍊釘鎖大石上後放置一些食物和槍枝,其目的是要芬蘭士兵當狙擊手,而如此大費周章自然是防止芬蘭士兵向俄軍投降。   維可正是這樣倒楣的芬蘭士兵,但他卻靠著眼鏡鏡片的熱力聚焦引燃火種,費了一天一夜才以熱脹冷縮的原理將鐵鍊拔出。而這期間他也目睹了一輛蘇俄的吉普車被蘇聯空軍誤炸,被指控叛國的軍官伊凡奄奄一息,幸好被住在附近的拉普族女人安妮(本名叫杜鵑)救回住處。第二天維可也拖著腳鍊來要求以工具撬開腳上的束縛。   維可知道受傷的伊凡是敵對的俄軍,只是對他而言戰爭早就不存在了,但伊凡可不這麼想。伊凡認定穿德軍衣服的維可是納粹,拿了一把短刀意圖刺殺維可,但因受傷體弱未能成功。在安妮的勸慰下,三人暫時共處在屋內,只是各說各的語言,溝通上純粹以肢體來表現,因此有如雞同鴨講,當然也鬧了不少笑話。   維可造了一座簡單的芬蘭浴,邀伊凡一起洗,當晚維可與安妮上了床,高亢的叫床聲使得過去感情曾受挫的伊凡懊惱不已,遂興起離去的念頭,只是他吃了自己摘回來的野菇而中毒,幸好安妮用草藥加以治療,伊凡拉了肚子後才慢慢痊癒。   然而伊凡又發現一小隊德軍在附近,欲拿維可的槍去襲擊立功,但被維可拒絕,此時又有一架飛機經過,但因燃料用盡而墜毀,伊凡和維可趕過去才發現兩名已死亡的駕駛都是女的。伊凡偷偷藏了駕駛的手槍,但見維可欲將長槍敲毀而誤以為維可要攻擊他,遂開槍射擊了維可。維可倒地昏迷後,伊凡才知飛機灑下的傳單是戰爭結束的通知,他後悔不已將維可揹回安妮住處。安妮以祖母教她的方法敲著皮鼓,在維可耳邊以狗聲吠叫,果然將維可從鬼門關救了回來。而這一夜伊凡也與安妮上了床,其後兩人接受安妮為他們縫製的衣服後各自回去自己的家園。多年後,安妮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男孩,並坐在屋邊向孩子敘述維可與伊凡的故事。 ◎賞析   本片是二○○二年俄羅斯震驚世界影壇的作品,不但在俄羅斯影展中大放異采,也在歐洲電影節以及舊金山影展中榮獲佳績。   本片的時代背景雖然是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但故事的聚焦卻放置在人性的探索與生命的重塑,從而再延展出對戰爭的批判以及生命的本質與價值。   維可是被德軍徵調的芬蘭人,雖是同盟關係,但芬蘭人的厭戰從維可身上可尋找到許多線索。當他面對「敵人」俄軍軍官伊凡時,雖然語言不通,但卻巧妙地以三部名著來傳達他的心境與溝通的手段。包括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以及海明威的「戰地春夢」,來詮釋和平與結束的理念;甚至在伊凡不了解他時也引用杜斯也夫斯基的「白痴」來揶揄他。這樣的安排巧妙地在三個語言不通的三角關係中尋求到人類共同因文學的渲染而延展的心靈頻率,當然這一點是必須有著共頻才可以互融的。伊凡的父親是計程車司機,他曾載過名詩人葉思寧,在聽了伊凡父親朗誦伊凡的新詩後,葉思寧鼓勵伊凡應該寫詩。伊凡最後成為軍人,但他被誣陷的理由卻也是因為作品充滿了反動思想。編導在這個章節中再度顯揚了文學的力道,卻也放置了文學與政治常有的難堪衝突。   安妮的本名叫杜鵑,這是一種春天的啼聲與象徵,雖沒念過書,但她的生活卻與大自然相融為一體。自稱薩米人的拉普人過著半遊牧的生活,他們沒有太多的企求,但卻滿足於天地之間給予的一切。他們不做作不虛偽,正如安妮說的,當她想叫的時候就會叫,就像誰也無法阻止春天到來時杜鵑的啼鳴一樣;而浸浴在兩性的歡悅中安妮的叫聲就顯得自然不過了。這種生命態度的互動,恰如一部厚重但又易懂的文學鉅著,它不須要文字堆砌,但卻早已厚植文學的力量。   維可原本是大學生,但戰爭讓他必須處身在這場毫無理性的爭鬥中。生命雖然坎坷,但畢竟他是幸運的,因為他不似安妮的丈夫被徵調上戰場,隨著四年過去可能早已死亡。對照這樣的心態,維可自然更能體驗出「活著」的感覺是一種光榮。對維可而言,從一開始戰爭都是不存在的。驅使他的是大時代的一種脈動,雖然他無法抗拒,但卻也未曾迷失。這一點應與芬蘭人愛洗芬蘭浴的性格有極大的關連。當人必須裸體相待,在煙霧迷漫中委身於熱氣的蒸騰中時,這不僅是一種疲勞的消除;更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正面對。   導演安排維可裝置了一間簡陋的浴室,維可與伊凡也在這場戲中體驗真正的「和平」──有誰會在全身赤裸中還有攻擊的慾望?但這一場也巧妙地顯示了安妮的「動物本能」,她目睹了兩名男子的身軀,立刻選擇了年輕力壯的維可為入幕之賓。這樣毫無矯揉做作的本能是一種自然的人性流露,尤其在「母系」社會這總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    伊凡的角色是比較複雜的。他是一名愛國的軍人,雖然遭受政戰系統的部屬陷害而背叛反動,但依然遵守這種不公的待遇,那怕因此而喪失生命似乎也在所不惜。這樣的性格是僵化固執的,以致他曾離過兩次婚;甚至喜歡的女人也下嫁比他條件差的人。伊凡只能在背後埋怨,但從不曾思考過自己的人格缺陷。就像他比維可早一步來到安妮住處,但卻被維可捷足先登。   當維可與安妮作愛時,安妮的叫床聲響徹了北歐的夜空,伊凡只能像以前一樣獨自一人心中暗暗咒罵;也吃著自己摘回來的有毒蘑菇湯。伊凡歷經一場下痢後卻也似脫胎換骨般慢慢懂了人與人之間的另一層意義,雖然他依然存著戰爭為他帶來的敵對思想。   面對感情上的挫敗,伊凡像過去一樣選擇離開。但離開只是逃避,心中的困境若無適當與及時的試煉與撞擊是絕對無法迸出火花而了悟的。因此伊凡的兩次離開,編導都技巧地設置了事件讓伊凡再度回頭,這是一種結構設定的技巧,也是編導人員學習的指標。   三名不同語言的男女共處一室,語言立即變成「失敗」的人際表現,而肢體與表情反變成與對方溝通的工具。雖然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一種誤解,但反而造成更強烈而有趣的戲劇效果。這樣的戲劇設定是突出的議題,不僅在簡單的場景中提供了更寬厚的情節衝擊;並從中精準地抽淬了人性的複雜因子;但最重要的是,透過安妮這名軟性的仲裁者,一場戰爭自然地化於無形。而安妮的「母性子宮」則是另一種本能的生命源頭,在愛與善的對待中,生命變得更為簡單而貼切,因為在這樣的氛圍中已經消除了偽善與虛假。生命不必是精心地育培在盆栽中,任何地域只要種子落地,生命都會是一種開始。    人終其一生其實很少能夠感覺「真正活過」,這樣的認知是必須以「體悟」與「謙虛」的情懷去看待每件事與每個人。人的情感也可以是放任的,但卻以不違背自然,在漫漫的人生旅程中去尋求能夠撩撥心弦的感動,而這時是必須兼具一點智慧的。「春」片的導演在本片中提供了我們這份的思索。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安妮最終生了雙胞胎,是一種無為而為之的母性力量,這也是老子「玄同」的境界,觀眾可自行思之。

愛情劊子手

2017年03月03日
公開
41

書名:愛情劊子手 出版社:聯經 內容簡介: 愛情劊子手作者是美國知名的存在主義學派心理醫師,紀錄診療室裡的十個心理治療的真實故事,有為情所苦、對死亡的恐懼、或敘述寂寞、自卑、焦慮、抑鬱等困擾的案例。   導讀 歐文、耶樂姆醫師的生花妙筆和敏銳的觀察,讓我們在本書中得以窺見治療師的理智和心靈,在治療過程中,作者一再傳遞心理治療是在使病人了解真相、承擔責任、認識自己的潛能、進而借力使力,終能將危機化為轉變與成長的契機的信念。 這本書還包括了心理醫師誠實反省自我的告白,記錄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個人的軟弱與不足,並且強調心理醫師幫助病人依靠「愛」和「信賴」的醫病關係。 本書共分十章內容分別是: 第一章 愛情劊子手:一位年過七十的老婦,藉由愛上前任心理醫師的虛幻愛情裡,讓自己不必面對年老與死亡的事實, 歐文、耶樂姆則扮演劊子手企圖斬斷老婦糾結的、自欺欺人的團團迷思。 第二章 如果強暴是合法的:他大大方方的告訴我,他的人生目標是竭盡所能的當個採花大盜。充滿不合邏輯的假想。 第三章 胖姑娘:『胖姑娘』為了維繫別人對她的興趣,不得不當個開心果,但內心空虛焦慮且悲傷,只能不停的以食物來安慰自己和逃避人生。這個章節還包括了心理醫師誠實反省面對本身障礙的告白。 第四章 死錯了人:她對自己的行為深深引以為恥,因而衍生的愧疚感使得她無法接受女兒已死的事實,經歷四年仍無法冰釋心頭的悲傷。 第五章 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一位婦人在被搶劫之後,整個世界觀轟然崩潰,跌落現實之後才赫然發現:在自欺的假相之下,自己實際上與常人無異;一樣的孤伶無依。醫師協助她面對真實的人生。 第六章 三十年前的情書:他要求醫師幫他保管這些情書,萬一達夫死了,燒掉是長久之計,但他為什麼不燒?情書是護身符,是否認死亡的法寶,使得光陰不會催人老。 第七章 兩個微笑:『兩個微笑』的故事中,經驗豐富而自信的心理醫生卻全然猜錯病人治療過程中所發出的兩個微笑背後真正的意義。馬莉的兩個微笑意味著事與願違。作者深感心理醫師能夠幫助病人所憑恃的不是了解或考古挖掘,而是與病人彼此休戚與共、同心協力的結果。真正的治療力量是來自於醫師與病人的信任關係。 第八章 三封沒拆開的信:整個故事有如連環噩夢,書中人物不肯拆閱書信內容,預設最慘的可能,讓恐懼充斥,終至動彈不得。 第九章 診療室裹的同命鴛鴦:她低垂的頭顱與兩間在傾吐抑鬱,她巨大的瞳孔和不安的四肢在傾吐焦慮。裹覆著她種種現象,紛紛叫囂前路黯淡。敘述多重人格的故事。 第十章 尋找作夢人:六十四歲的人,和同一個女人度過四十一年正常的性生活,突然間,有生以來頭一遭,因自己的性能力而方寸大亂。盡情描述死亡焦慮的陰影。 這十個故事都是造成我們日常生活中,掙扎不已的困擾代表。寂寞、自卑、不滿、性衝動、恐懼、憂傷、為情而苦而心力憔悴,情緒不穩、憂鬱等。在十個故事當中,歐文大夫直言無人生的四大課題:我們每一個人以及我們所愛的人必然都會面臨死亡;我們必須按自己的意願營生的自由;我們終歸是孑然一身的孤獨;以及人生並無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不論這些既定事實看來如何冷酷無情,我們都可以運用智慧解脫。   作者簡介 醫學博士歐文、耶樂姆Irvin Yalom,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著作有《生命的意義》、《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際》、《存在心理治療學》及《住院病患的團體心理治療》等。 作者簡介:醫學博士歐文、耶樂姆Irvin Yalom,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著作有《生命的意義》、《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際》、《存在心理治療學》及《住院病患的團體心理治療》等。 作者序文 最令我感念肺腑的,是充實本書使之增色的十個病人。他們都讀過自己的故事。 僅有的一個例外是故事未定稿而人已作古-並且同意付梓。他們查核過故事中隱瞞真實情況的部分,皆無異議。提供編輯協助者尚且不在少數,達夫甚至為他自己的故事訂了標題。有的還嫌隱瞞過繁實無必要,一再要我忠於實情。還有兩個病人感到侷促不安,或者由於我在不經意中表露自我,或者由於若干我為了使故事更生動而採取的變造手法,然而想到他們的故事對於心理醫師、其他病人可能有所助益,卻也雙雙同意樂觀其成。 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但是, 免暴露病人的身分,書中不乏變造之處。我經常採用象徵的手法置換病人的身分和生活實況,偶爾也使用移花接木的方式代換病人的身分。對話部分大抵是虛構的,個人的回想則出於事後追憶。偽裝重重,除非是病患本身,外人根本無從指認;如有讀者以為他認識書中的某一個病人,我保證他是指鹿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