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勝利堂電影讀書會11

2017年05月02日
公開
8

勝利堂社區讀書會2017上半年 北歐風情 5/2 瑞典《明天別再來敲門》 平凡的不凡 明天別再來敲門 A Man Called Ove 這其實是個再平凡不過的生命故事,卻以最樸實的手法,試圖創造出它的不平凡。從故事本身到形式上的處理,《明天別再來敲門》都有著瑞典電影一貫的特殊氣味,帶點冷調的幽默,輔以不過度煽情的方式,呈現出人生中必然經歷的生老病死。 改編自暢銷小說,雖沒有太多新意,大部份發展都在意料之中,但電影有著條理分明的結構與敘事肌理,平易近人。整個故事場景幾乎都在同一個小社區,歐弗是獨居老人,對鄰居們總表現的憤世疾俗,甚至頑固堅持到令人討厭的地步,唯一的溫柔時刻是到墓前跟亡妻傾訴心事。他決心尋死,沒想到每每準備自殺的時刻,總有各種奇異人事打擾他的大計,這些意外卻逐漸打開他的封閉心房。 透過一次次尋死不成的鄰居瑣事,歐弗從身邊這些沒有血緣關係的鄰居身上,找到新的寄託,也回憶起他人生中許多關鍵的喜怒哀樂。我們一點一滴了解他為何決定自殺的原由,卻也感受到他如何重新活出喜樂的釋然過程。故事主角是歐弗,但周邊角色們隨故事進行而開展出一個個寬容大度的眾生相,包含了不同種族、性向、階級的衝突與和解,與其說是這個社區用愛接納感動了歐弗,倒不如說是創作者藉此象徵著對整個未來世界的樂觀想像。 導演漢斯霍姆拍攝手法雖然中規中矩,但在故事本身的扎實與演員稱職的演出之下,釋放出恰到好處的情感共鳴。生命並不完美,如何在跌跌撞撞中找回重生的力量,除了自己體認放下的道理,也需要來自別人的愛與關懷。《明天別再來敲門》努力在平凡中淬鍊不凡,看來簡單,其實是需要功力的。 撰文:塗翔文(電影工作者、影評人)

寫作主題三:人物速寫

2017年05月01日
公開
22

※※寫作主題三:人物速寫 ※引導 書中的人物角色,透過作者的巧手,彷彿就在我們眼前,像是我們的朋友。這些書中人物,哪一個讓你印象特別深刻?假如他們走出書本,你希望跟誰當好朋友?  這次的徵文,希望能邀集喜歡讀書的小朋友,為我們速寫書中人物。不是寫「我最喜歡的書中人物」介紹文字,而是設想你跟這個人變成朋友,運用書本已有的資料內容,你會怎樣速寫這個朋友的種種特色呢? ※寫作小提醒  這次的寫作,不要寫成介紹某個書中人物的作品,而是從想像自己眼前已經有這個人物,你會跟他有怎樣的對話,你從書中所觀察到的他,來到現實生活中,會是什麼樣子呢?舉《神筆馬良》這篇作品中的主角「馬良」為例,當他來到我們的身邊,你可以這樣開頭:馬良是我的好朋友,我們從小一起長大,我們都愛玩,只是,他更愛畫畫……」  值得注意的是,你動筆寫這篇作品前,要先把跟這個角色有關的作品多讀幾次,這樣才能順利的把人物的特性添入你的作品當中。 ●徵稿期間:  民國民國106年5月1日至5月30日 ●文題建議:  低年級:以童話故事的角色為主  中年級:以寓言故事的角色為主  高年級:以歷史故事的角色為主 ※※寫作主題四:旅遊見聞 ※引導  許多人都說:「再忙,也要旅行。」透過旅行時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想到的,常常會讓我們有更多的靈感與體悟。  旅遊紀錄點點滴滴,有各種不同的書寫形式,現在各種社交網站、通訊軟體盛行,像是臉書、line等,可以拍攝照片,立即把旅遊見聞傳給親朋好友。  你嘗試過搭配照片寫的旅遊見聞嗎?選幾張有趣的旅遊照片,寫出你在哪,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想,這樣圖文並茂的旅遊見聞,一定能為你的旅遊寫下更難忘的記憶。 ※寫作小提醒  由於照片不是時時刻刻能帶在身邊,可以圖文並茂的講解給旁人聽。  因此,這次的主題要練習的是:如何描寫這張照片,以及說明這張照片所帶給你的意義。  你可以先找兩三張照片,每張照片寫出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解說。  解說的方式不拘,可以附上簡單的時間、地點,也可以在敘述中帶過,再試著將這些照片解說,串成一篇饒富趣味,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的遊記文。 ●徵稿期間:  民國106年6月1日至6月30日 ●文題建議:  低年級:某個國內的旅遊地點  中年級:某個國外的旅遊地點  高年級:某個國內或國外的旅遊地點 ※※寫作主題五:事物摹寫 ※引導  臺灣號稱美食天堂,無論是大飯店精緻的餐點,或是小攤子上滋味可口的點心,都讓人念念不忘。  想一想,你曾品嘗過哪些美食,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呢?先在腦中想個三四種。接著,閉上眼睛,想想這種食物呈現在你面前時,是怎樣的模樣、擁有怎樣的光澤、氣味,或是形態呢?  一篇作品可以寫三到五種食物,再替這幾種食物訂個有趣的題目。 ※寫作小提醒  這次的作品,重點在食物的「素描」,不用寫跟這個美食的相關經驗,就單純從視覺、嗅覺等感官,描述食物的模樣。  例如,假如寫的是讓人又愛又怕的「臭豆腐」,不用寫在什麼地方、因為什麼原因吃到這道菜,只要直接描述食物的模樣,像是:「一塊塊方方正正、厚厚實實的豆腐,彷彿乳酪一樣。當它在油鍋裡炸過之後,外層披上金黃酥脆的皮,內層依舊是柔軟潔白的模樣……」 ●徵稿期間:  民國106年7月1日至7月30日 ●文題建議:  低年級:家人的拿手菜  中年級:夜市美食大賞  高年級:難忘好味道 ※※寫作主題六:時事議論 ※引導  最近讓大家津津樂道的新聞是什麼?為什麼你會特別關心這類新聞呢?  身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我們應該養成時時關注周遭大事小事的習慣,多元的媒體傳播,如電視、報章雜誌、網路媒體等,讓我們總是能接收很多訊息。  同樣的訊息,不同的媒體也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在這種資訊豐富的時候,能有自己的觀點顯得特別可貴。  這次的徵文,希望小朋友像談話節目的名嘴一樣,透過「相聲」一搭一唱的方式,表現自己對新聞事件的看法。 ※寫作小提醒  作品要用「相聲」的格式來寫,相聲需要的詼諧幽默、故作玄虛、誇張巧辯等,都是這篇文章要注意到的重點。  首先,要選定一則你感興趣的新聞內容,這則新聞必定有很多不同的聲音,這些「不同的聲音」都可以當作相聲的書寫材料。文章最後,也要點出你對事件的真正看法。 ●徵稿期間:  民國106年8月1日至8月30日 ●文題建議:  低年級:跟校園生活有關的新聞  中年級:跟社會發生的事情有關的新聞  高年級:跟國際重大事件有關的新聞 ※※投稿須知 一、填齊個人基本資料   •姓名:   •身分證字號:   •學校:   •年級:   •班級:   •居住地址:   •戶籍地址(含鄰里):   •聯絡電話:   •電子信箱:   •領稿費方式,擇一即可:    口郵政匯票(請確認居住地址是否正確)    口銀行匯款(請附上匯款帳號及存摺封面影本) 二、寄至[email protected] 或 郵寄至100臺北市福州街2號國語日報「引導式徵文 第○主題」 三、投稿文章請勿一稿多投,內文須為原創,如有侵權行為,由創作者自負法律責任),及一稿多投。本報得對來稿有刪修權。投稿三週內若未通知採用,請自行處理。

台時通知刊文

2017年04月27日
公開
10

您的大作 會在四月三十日 星期日 刊登 謝謝陽光教我的事 2017/4/27(四) 下午10:50 您的大作 會在四月三十日 星期日 刊登 謝謝 姓名:林如意 學校:陽光國小 陽光教我的事 小學六年,陽光給我許許多多的美好回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樂樂足球賽,那是我 們班用汗淚交織而成的共同記憶。 體育老師和班導叫我們要多練習踢樂樂足球,聽到這個消息,我們一開始並沒有放在 心上,頂多隨意踢踢,交差了事,沒想到一場練習賽使我們想摘下樂樂足球的冠軍獎 座。比賽對手讓我們見識到原來不光靠技巧贏得勝利,就連團隊合作也很重要。全國賽 時,一顆黃藍相間的球在球場上穿梭,場外的加油聲無法改變我們輸給對手的事實。 陽光教會我要學習與人合作,光靠個人努力是不夠的,眾人全力以赴才能將事情做到 最完美。陽光還教會我要積極,光有想法是不夠的,要把理想付諸行動並做到最好的積 極度。陽光不只教了這些,更教我從草木榮枯中領略到四季的流轉。陽光校園有如一座 小型植物園,內有豐富的植物生態,一年四季不同的植物風情,在陽光學習何其幸福! 陽光為我的小學生涯增添許多樂趣,沒有這些讓我印象深刻的事,就不會懂陽光教我 的道理,自然也就沒有現在自信成熟的我。謝謝陽光一路相伴,有你同行真好。

從前衛到學院 看見時代更迭

2017年04月26日
公開
11

2017年04月08日 04:10 吳垠慧�台北報導 2016年12月,巴黎奧塞美術館歡慶開館30年,館內策畫特展從世界各國網羅並結合館內典藏展品,同時也從館藏精選策畫亞洲巡迴展,先後在韓國首爾、台灣故宮展出。在「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展品中,今日大眾耳熟能詳、廣受喜愛的印象派名作,在100多年前卻可能是有爭議性或不被官方認同的作品。 前奧塞美術館藝術典藏及繪畫部總監Xavier Rey為「印象.左岸」策展人,現任法國馬賽市立美術館館長的他,為此特別來台。Rey指出,奧塞美術館的特殊性,一是美術館原本是火車站,為南北交通的熱點,二是只收藏1848年至1914年這段時期的作品,質量均豐,世界有目共睹,「這短短70年裡的藝術創作對法國相當重要,是打開藝術新世紀的重要階段。」 Rey表示,法國政府之所以在19世紀的收藏中質量首屈一指,歸功於該時期藝術家的支持,收藏家的慷慨捐贈,藝術品未全數被私人收藏和政府的採購計畫,無論是當時受肯定的學院派,或有爭議被排斥的前衛藝術。對前衛藝術家來說這是很大的鼓舞,也因此,30年前開幕的奧塞更為那個時代下了新的註腳,「你可以在奧塞看到傳統與創新,折衷與磨合。」 相隔100年,印象派在台灣、法國也儼然成了「學院派」,然而透過印象派與古典主義風格的展品,便可清晰對照出,「當時印象派畫家經歷了如何被世界看見、接受的掙扎」,他們同時還面臨攝影技術發明的衝擊,也受到影像的影響,在繪畫上描繪日常生活,也反映工業革命後,科技發展的社會變化。 以「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展品為例,以歷史畫和肖像畫聞名的亞歷山大.卡巴內爾的《克雷伯爵夫人》1909年就已成為國家藏品至今,而《彈鋼琴的少女》卻是雷諾瓦中晚期之後才被官方肯定的指標性作品,兩者表現方式截然不同,透過「印象.左岸」展示不同的繪畫流派,給觀眾重新觀看該時期豐富多元的藝術火花。 (中國時報)

奧塞美術館

2017年04月25日
公開
6

19世紀的藝術背景: 19世紀是歐洲文明邁入現代化的時代,也是歐洲霸權最強盛的時代,歐洲文明承襲古拉丁文明,經過文藝復興, 到17世紀的實證哲學思潮,在18世紀民主自由思想的啟蒙運動影響下,引發法國大革命,建立了初步的民主社會制度, 更由於產業革命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使19世紀工業革命的成果,進入現代主義的建設過程中,讓歐洲整個時代都充滿樂觀,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隨著文明發展過程中,西方的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全面性的改變,而影響到人文社會各種思潮及價值觀念。 在新的社會結構和新的產業制度裡,中產階級於焉誕生。藝術也不例外,漸漸從神權及君權中解放出來,開始世俗化。 然而,藝術家由於市民社會的發達,也開始以自由人的身份來服務藝術市場 - 新興的中產階級。 而且在市場多元展現下,藝術也變的更多元,尤其是在沒有傳統劃一的封建和宗教文化支配下,藝術家個人風格得以盡情發揮, 也因為如此,藝術強調的不再是工藝和技術,而是個人的創作及才華;藝術不在服務一些既定的目的;個人風格及自主的藝術,才是最高的準則。 從奧塞火車站到奧塞美術館: 奧塞美術館的前身原是為了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所興建的火車站,它和大小皇宮是同時代的產物,而且具有同樣的風格,他們強調鋼筋力學的結構,採自然光以突顯室內本身的寬廣空間…英國人稱之為「美術風格」。 這座火車站一直到第二次大戰才遷移別處,1974年,法國政府決定在此成立一座19世紀的美術館,尤其奧塞這棟建築物面對塞納河對岸的羅浮宮, 因此更於1978年將其列為古蹟,經過建築師歐龍第(Gae Aulenti)十幾年的規劃,奧塞火車站才成為奧塞美術館,並於1986年12月21開幕。 奧塞美術館的作品主要來自於羅浮宮(如安格爾、德拉克洛瓦及庫爾貝的作品)及印象派美術館,(Jeu de Paume印象派美術館則於1946年接收來自羅浮宮之印象派畫作, 於1947年成立,至1986年全部遷入奧塞19世紀的藝術殿堂裡),和間接繼承以前盧森堡美術館的典藏(這座美術館創立於路易18,專門收藏當時現代派的藝術作品,直到19世紀中期才典藏各沙龍的藝術作品------尤其是學院派的作品)。 奧塞美術館繪畫作品的收藏對象,是從安格爾的新古典主義到後期印象派(1904年馬諦斯入野獸派前的點描作品);雕塑則從拿破崙三世(法蘭西第二帝國)至20世紀初麥約的作品。此外還有實用功能的新藝術,這個運動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才結束。另外的典藏還有建築及相片等等。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春夏秋冬

2017年04月17日
公開
16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春夏秋冬 作者: 高春香, 邵敏 繪者:許明振,李婧 出版社:台灣東方 出版日期:2017/01/23 內容簡介 第一套專為孩子設計的節氣知識繪本 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陪孩子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本套書分春、夏、秋、冬四冊,每冊六個節氣,共二十四個節氣   八大內容特色   節氣故事、歷史由來、天文氣候、自然生態   農耕生活、民俗節慶、古詩諺語、互動遊戲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   一起跟著小女孩芽芽的腳步,   感受二十四節氣的變化:   何時種豆子、割稻子、摘西瓜?   何時玩立蛋、放風箏、做柿餅?   何時桐花開、燕歸來、下梅雨?   體會大自然與生活、飲食、文化的奇妙關係。   第一套專為孩子設計的節氣知識繪本   陪孩子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探索大自然的奧祕!   ★套書分春、夏、秋、冬四冊,每冊六個節氣,共二十四個節氣。   ★結合節氣故事、歷史由來、天文氣候、自然生態、農耕生活、民俗節慶、古詩諺語、互動遊戲八大內容特色。   ★附贈二十四節氣導讀摺頁。   小女孩芽芽來到鄉下的爺爺奶奶家,這裡的生活既陌生又親切,每天都有很多好玩的事可做,有很多神奇的祕密等待她去發現。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芽芽在這裡體驗到一年裡二十四節氣的變化,漸漸聽懂大自然的語言!   本套書依一年二十四節氣的時間順序,共分春、夏、秋、冬四冊,每冊六個節氣,以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一個小村落為例,講述二十四節氣的歷史由來以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和啟示。   每冊內容包含與每個節氣有關的天文、氣象、物候、農事、民俗活動等知識,設計了記錄節氣變化的觀察、互動的內容,並精選適合的節氣詩詞和諺語。讓孩子跟著芽芽的腳步,感受季節的變換,看看何時種豆子、收麥子、摘西瓜,也可以自己動手嘗試各種好玩的手工技藝、傳統遊戲,從中體會古人的智慧、大自然與農耕生活、飲食文化等奇妙關係。 得獎記錄   ★榮獲中國文津圖書獎   ★榮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   ★中國當當網童書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名人推薦   台灣民俗專家徐福全審定與導讀   輔大全人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陳國香、新竹陽光國小校長吳淑雯導讀   Seed節氣食飲研究推薦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農民數千年的智慧之果,學會用它來觀察和體味世界,把自己融入太陽引領的大自然變化節律中,孩子們會更加熱愛生活,敬畏生命,昇華自己的精神世界。──張忍順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這套繪本把中國傳統智慧和現代生活方式結合在一起,揭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農業的趣味,我會很高興把這樣的本土作者的自然繪本拿給我女兒閱讀學習。──劉夙 科普作家、上海辰山植物園工程師   翻看《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圖畫書,我仿彿能看到老師和兒童一起徜徉在大自然中舒展身心的畫面。兒童的眼睛發亮了!我仿彿能看到,兒童通過閱讀這套書,和我們的祖先有了血脈的通連。──徐瑛 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長、小學高級教師 序 導讀與賞析 用心閱讀、用眼觀察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在黃河流域發跡、以農立國的中華民族老祖先,上觀天文日月星辰變化,下察地理動植物變遷,累積了千百年觀察經驗之後,把地球繞著太陽走的這一個橢圓形軌道叫黃道,並根據氣候寒熱、晝夜長短、太陽出落偏北偏南……,把黃道分成二十四等分,代表二十四節氣,周而復始,作為農民耕種的依據。   有智慧的老祖宗把黃道劃做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分成六個節氣,共二十四個節氣,甚至更精密的再把一個節氣分成三候,共七十二候,構成一年四季複雜多變的氣候。為了提醒人們配合氣候變化種植、作息,便以黃河流域的地理背景給二十四節氣命名,每季的開頭都用「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季的中間叫「分」或「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就是四時八節。夏季的小暑、大暑,秋季的處暑,冬季的小寒、大寒,標明溫度的寒暑變化。春季的雨水、驚蟄、穀雨,秋季的白露、寒露、霜降,冬季的小雪、大雪,這八個節氣描繪氣象變化。春季的清明,夏季的芒種、小滿,則記錄大地的景象與作物的成長過程。農民只要牢記二十四節氣名稱,照著節氣去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就能歲歲豐收、年年太平。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二十四節氣名中沒有講到到颱風季、烏魚潮?因為黃河的中上游不靠海,所以不論二十四節氣取名或七十二候取象,都沒有海洋元素在內,因而更凸顯它們的農業特色。   本套書圖文並茂,深入淺出,既有古典的七十二候、詩詞作依據,又有具體生活情形的描述,讓人讀來彷彿置身於二十四節氣的座標當中。臺灣位處亞熱帶,和二十四節氣原創地黃河流域的溫帶相去幾千里,不論氣候及景物,當然會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每年到了小雪、大雪時節,中國北方早已開始降雪,但臺灣平地則看不到雪花,即使到了一年最冷的大寒也不會下雪。農作物方面,北方種植大麥、小麥、棉花,和臺灣以水稻為主要作物也不同。不只氣象、產物也會有出入,人文風俗也有所不同,例如黃河流域的人過春節吃水餃,臺灣人愛吃年糕。   這是一套需要用心體驗的好書,建議在什麼節氣買到這套書,就從那個節氣讀起,用心讀它。除了把書上該填的溫度填上,把當年該節氣的日子記上,更要好好體驗書上所描述的氣候、景象,看看它們在臺灣有哪些看得到?哪些看不到?可以把臺灣特有的加註上去,再和同學討論,看看彼此所見是否相同?家長和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加以修正補充,最後試著以臺灣為中心點去建構臺灣地區二十四節氣的農作物、自然景物變化、人文活動,尤其要增加臺灣特有的海象以及漁業活動,例如:台灣春天有賞櫻活動;梅雨季節多在5~6月;年頭公司行號會做頭牙、年底會有尾牙等等。如此一來,大家不只用心讀書,也用心在寫一本屬於自己的新書。   二十四節氣的順序,完全配合天地自然界的呼吸節奏,只要你用心閱讀,用眼觀察,跟著它們的腳步前進,你一定會發現大自然是這麼可愛! 台灣民俗專家 徐福全 導讀與賞析 不只是二十四節氣──微型百科裡的寬闊視界   當我們仰望天空,如能看見月亮的身影,多少能猜測出當下的陰曆時序,這是屬於人和月亮之間的長久默契。那麼,太陽呢?太陽其實也將時間流轉的密碼鑲嵌於尋常細微之處,人們觀察到了也體會到了,於是產生二十四節氣的概念。   因為緯度上的差距,生活在臺灣的我們,見著日曆上標識的節氣名稱,對於那源自中原地帶、象徵季節更迭的微妙物語,感受往往薄弱。數年前一趟隨性的河南之旅,時值八月下旬,原本燠熱的天,一夜過後,明顯感到涼意,原來那個奇妙的日子是「處暑」(暑氣中止之意),瞬時,想起那些饒富智慧但不知名的先民們,一種感佩之情由衷而生。   一般人對節氣總有些一知半解,也鮮少機緣接觸個中奧義,殊不知看似簡簡單單的時令變化,可蘊藏著大學問。古人將一年區分為「二十四節氣」 「七十二候」,仔細閱讀,會發現每一「候」都具備若干的生態特質。像是,雨水二候「候雁北」,和白露一候「鴻雁南飛」、寒露一候「鴻雁來賓」,恰為對照,透露大雁南歸北返的生物本能。春分一候的「玄鳥至」,說的是春燕到來、築巢孵蛋,天氣也已漸趨和暖。作者的敘述方式倒有幾分博物誌的味道,不時穿插應時物種的生態現象,比方春蠶蛻變成蛾的過程(榖雨)、寒蟬嘶鳴的臨終預言(立秋)等等,隨處呈現各種生命的獨特性。   中國曆法屬於陰陽合曆,書裡也將節氣配合重要的農曆節日,連帶介紹相關的節慶風俗,於是我們知道:「立春」前後就是過年,「芒種」時節多半得準備端午食材,「秋分」祭月後來被中秋所取代,「小寒」到了也意謂臘八將至。即使二十四節氣本身,也早已衍生諸多民俗活動:「驚蟄」拜雷公、「春分」立蛋、「立夏」掛蛋、「夏至」吃涼麵、「冬至」北方吃餃子等,實能一窺民間生活的多采多姿。   節氣的由來原是因應農業社會的耕植需求,因此,在不同節氣裡對農作物成長姿態的關注是很自然的事,書中不時概括各節令植物生長的狀況,或農民需隨時留心的事項。例如,「榖雨」時會為剛播種的棉花蓋上塑膠被子,好讓它快速發芽 ;「立冬」時要為樹木剪枝;「小雪」時得幫果樹綁上草繩禦寒,另外刷上石灰水預防蟲害及平衡溫差。這些都是存在已久的生活智慧。   這是一套關於節氣故實的微型百科,天文、地理、生態、民俗采風、生活常識,都有簡單渉略。一則則連綴節氣的古典詩歌,原是文人雅士的季節隨筆,倒也讓這充滿科學底蘊的人類資產增添文學韻味。「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唐元稹以暖風吹拂,連同雨雷紛至、鷹鸇蟋蟀並出,一首六月節有感,將那漸趨熾熱的光景生動呈現。南宋曾幾寫緊接而來的大暑,在這一年中最炎酷的季節,他忍不住埋怨:「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且滿心期待著:「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不求其他,但求幾分涼意。地球的暖化,使我們愈來愈常面對燥熱的氣候,何況是在盛夏時節?詩人的心思,多麼熟悉!   什麼是二十四節氣?一讀此書,自有領會:擷取於自然變化,落實於生活點滴,並鋪寫出種種人文風景,當真,「這就是二十四節氣」。 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國香 導讀與賞析 陽光舞四季,節氣慢生活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學習如何過生活,如何因應未來世界的變遷。在現代充滿3C的資訊時代,生活步調緊湊,人們特別重視如何快速獲得知識,卻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沒能細心耐心的關注,也漸漸的忽略生活在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各種生命。因此教育開始反思教育為何?教育該如何教導孩子過生活?   我們常說「以自然為師」,現在的孩子多半是在都市水泥叢林裡長大,對於山野森林、四季更迭、萬物自然生存的法則,也較為生疏。我服務的陽光國小創校以來,希望孩子透過在學校的學習,運用自我的五感體驗、進行探索體驗,以及不斷省思與實踐,因此發展完整的「陽光舞四季,節氣慢生活」的節氣課程,也希望孩子從節氣課程裡,體驗四季節氣與自我、社會、環境的關係,了解自然界運行的節氣與生活息息相關。   在陽光校園裡,我們以文字寫四季,以圖畫繪四季,用肢體舞四季,用味覺嚐四季。低年級的孩子透過節氣桌、節氣曆布置教室,從中學習常見的春分、立夏、秋分、立冬四季不同的節令,看到不同節氣與環境變化的關聯;而中年級的孩子從校園中觀察記錄春天的紫藤、杜鵑,秋天的臺灣欒樹,看到植物與節氣的關連,也從白蛇傳民間故事戲劇展演中,了解端午節氣;而高年級的孩子以過年迎新納福,在學校三合院裡蒸煮艾草粿,也觀察四季與天氣的變化關係,並且醃釀梅子及楊桃醋,將味覺的記憶應用在畢業的儀式中。   陽光的老師將老祖先的智慧融入在課程裡,理解自然環境與自我的關係。自然是一種靜心虔誠,有覺有知,我們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讓他們在學校的各領域的學習裡能夠「慢學習,深體驗」,孩子可以聽見樹梢飛起、看見花開的燦爛,陽光就是一所四季風情的學校。   這套「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繪本,每一頁都是參與者精心編寫的內容,搭配一張張既生動又活潑的繪圖,內容的豐富性足以成為學校教導孩子學習的輔助教材,而且書中每一個節氣都是用生活化方式描述與自身生活關係,還有小小的學習紀錄,可以讓孩子自行觀察和記錄,是學校及家長不可或缺的繪本書。   東方出版社一直以來重視社會公益,出版相當多可以幫助孩子成長學習的繪本,謹以此序感謝東方出版社欣賞本校教師團隊用心編撰有關節氣的課程。同時也希望先人智慧流傳二十四節氣可以繼續傳唱!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茫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新竹陽光國小校長 吳淑雯

蘇軾李商隱

2017年04月15日
公開
6

這兩天沉迷在蔣勳兩場演說:〈寂寞沙洲冷〉與〈中國文學之美─李商隱〉。 〈寂寞沙洲冷〉講蘇軾的〈寒食帖〉,是文學也是詩稿,董其昌認為是傳世蘇書最好的一件,也被認為是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行書第三」。 蘇軾寫字是隨意的,下筆並不工整,他更戲稱自己的風格是「石壓蛤蟆體」,如此直率天真任性,仕途再不順遂也要活出自我風格,這就是蘇軾,讓人很難不喜歡他。 〈中國文學之美─李商隱〉晚唐是大唐繁華的沉澱。 李商隱詩最大的特徵是把故事全部抽離,一反李白杜甫詩很強的敘事性格,晚唐詩擺脫敘事詩規格。李詩多為無題,何以無題?不是在敘事,題目已變得不重要。 在「文以載道」時代這頂大帽子底下,李商隱寫出「相見時難別亦難」如此私情的句子,用這私情去平衡了可能「文以載道」的空洞。 亞里斯多德曾說:「詩比歷史更真實。」詩是讖語,象徵一個時代的真實狀況。 象徵主義最大特徵:用很多意象來描述,而不是直接書寫。象徵派的詩不能直接註解,必須用比喻方式來解讀。 李商隱和王爾德的作品裡多寫月光、夜鶯、華麗與幻滅間之交替。註解李商隱詩最好的,應該是王爾德,用王爾德去註解他,讀者會更容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