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新房沙發 公婆來攪局

2008年04月19日
公開
15

〈婆媳過招〉新房沙發 公婆來攪局 2008.4.15自由時報 文�7號空港 海倫婚前跟老公早已經計畫好新房的擺設,沒想到公婆突然出來攪局,不僅對新房的擺設有意見,還說連家具都已經挑好了,要夫妻倆照單全收。 小倆口當然不願意,雖然感謝父母出錢的好意,但要完全遵照公婆意見,門都沒有!海倫的老公本來還看中一套布沙發,沒想到公公很生氣,堅持要他們買皮沙發,否則就斷絕關係! 既然公公說了重話,海倫的老公也不甘示弱,他嫌皮沙發看起來冰冷又老氣,更覺得父母干預太多了,一時之間,氣氛弄得很僵。 海倫夫妻倆都是念心理的,深知「婚前輔導」的重要性,海倫課後跟老師提到這件事,她問老師,她該怎麼辦?眼下的情形,如果勸老公聽公公的,老公一定會怪她不同心;如果跟老公一同去理論,公婆會認定是她在後面搞鬼,畢竟已經有很多次婆婆當著她的面,有意無意地酸她說:「我兒子從小一向很聽話,怎麼最近變得有主見了喔?」 老師要她想清楚:選項一,布沙發非買不可。選項二,要老公獨立,跟公婆力爭到底。選項三,夫妻兩人的生活品質。 海倫當然選擇第三項啦!老師分析給海倫聽:時間對她有利,老公陪伴她的日子遠比父母多。而且,買皮沙發,並不代表過幾年不能換布沙發啊?海倫依舊可以買幾塊布做的墊子放在皮發上啊! 海倫聽了豁然開朗,她說做太太的一定要搞清楚這是誰的戰爭,不要加入。所以她也不勸老公該怎麼辦,讓他自己想清楚。 雖然夫妻倆最後聽從公公的安排,可是海倫買了帶有歐式浪漫風情圖案、邊邊繡有流蘇的坐墊、抱枕,她說還可以「換季」,變換不同的居家情調。 如今,海倫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上次見面時,我問她那個皮沙發呢?她笑著說,「唉呀,已經被孩子摧殘得差不多了。要換新的啦!」回想起過去,她很肯定地說:「我後來都鼓勵新人要去上婚前輔導,那真的很有助益。要不然,當年我哪冷靜得下來!」 婚姻中經常起爭執的事,雖然是小事,但往往就是在情緒上過不去。想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求全」,就得學會「換個角度思考」。

孩子挑衣服穿 親子大戰

2008年04月19日
公開
32

〈親子教育館〉孩子挑衣服穿 親子大戰 文�敖韻玲 2008.4.15 自由時報 4歲的茜茜是個人見人愛的可愛女孩,小時候都是媽媽幫她打扮,但現在的她早上起床穿衣一定和媽媽大戰,總有一堆自己的意見,臨出門常會說:「我要換一件衣服。」然後總拖上很久,害媽媽遲到。 教育一點靈: 有的孩子大冬天要穿夏天的薄紗裙,只是因為那是她當小花童時穿的,昨天剛巧和同學提到當花童的事。也有孩子執意要在夏天穿帽子有小羊的毛外套,那是因為在學校要扮動物,而那是他們準備了一個月的課程活動。那麼茜茜呢?當然是想維持她可愛的形象,得到他人的稱讚。 有時父母有既定的時刻表,以自己的情況為準,忘了給孩子預留空間,忘了孩子也有需要。於是認為孩子難搞、煩人、很難溝通。父母可以前一天和孩子溝通,一起準備第二天要用的物品、背包、水壺、衣帽。有次序的擺放在固定的位置,出門時按步驟如:1.穿外套2.背背包3.拿水壺4.穿鞋……,每天有固定程序,讓孩子自己學著做,慢慢養成習慣,孩子大了,出門會自己檢查,也不容易忘東忘西了。 兩歲左右的孩子可以教他們穿套頭的衣服,平鋪在床上,圖案貼床面,孩子先將衣服套頭上,即可看到圖案在胸前,再伸左、右手,非常簡單。夏天開始學習,慢慢一件一件衣物增加,或讓孩子做更精細的動作,如:毛衣、背心、長褲、外套……等,6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完成穿衣的動作,父母只需要從旁輔導。 孩子其實不煩人,假如你覺得孩子有些地方很難搞,試試看用他的角度,想想看什麼原因?問問孩子,不難找到解決方法。 ﹙作者任教於台南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

淡水河畔的夜景

2008年04月18日
公開
6

2008/4/7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謝榮聰 悠靜昏暗的淡水河畔邊,我走在這遠離都市喧嘩的祕密基地,一個人獨自的走著、走著,這裡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只有昏黃的街燈在那漠漠的觀看著我,然而觀看著另一頭的地方,那邊燈火林立,橋上的機車族就像一顆又一顆的流星畫過天邊好美呀。 我聞到了一種安靜又祥和的寧靜感,享受著微風輕拂著我的肌膚,口中唱著一段又一段著名的歌曲,這裡沒有人的干擾,彷彿全世界就是我一人所有,解放著心靈的塵囂,感受風在耳邊呼嘯而過,衝刺再衝刺的感覺,汗水就像雨滴似的從我身上不斷的畫過,我喘著氣,看著這諾大安詳的景色彷彿走入一座桃花園似的,聽著蟲鳴不斷的歡呼著我的聲音,這是屬於我一個人的舞台。 然而不知這麼思緒猶如淡水河畔的水流一樣,看似平靜卻是波濤洶湧,有種不知手措的感覺,因此就坐在石頭台階上不斷的思索著這個問題,涼風還是不斷的吹襲著我,但是這次卻帶有一種蕭颯的涼意,它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不斷的在逗弄你一般,但是我卻無法阻止它的戲弄;吱吱的蟬叫聲也不斷的附和著,好像在對我說話似的,但是我也無法聽懂。 我感到人生的虛無與無奈,想要追上大環境的腳步,卻使終追不上;想要改變大環境,卻不斷的被環境給改變,現實是無情的,但是我也必須要有勇氣去面對它的考驗與挫折,在不斷的挫敗中一定能找到真實的生命,活出生命的光彩,我不在乎失去多少,我只在乎我擁有多少珍貴的東西。

感悟 自然

2008年04月18日
公開
4

2008/4/4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文�李勇陽 古人云:「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我亦無窮也。」這說的是縱情山水的樂趣。我們今人也說遊山玩水,為的何嘗不是馳騁情感、放牧心靈於自然風土文物之上?如果我們不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閱讀風景、感悟自然,而是跟著他人或前人的感覺亦步亦趨,走馬觀花,僅滿足於「到此一遊」,那麼所觀之景看似甚多,實則是鏡中之物,實在達不到景在心底留。  你是否試過,站在碧草中央,張開雙臂,輕輕地合上你的眼睛,讓微風親吻你的臉頰。呼吸著,草葉的芬芳,泥土的清甜;聆聽著,蛐叫蟲鳴,風聲和鳴,就像彩色的交響樂,湧入心田,滑過的是莫名的舒暢。 仰躺在草葉上,靜望寧謐的天,你會發現:天藍,藍得清澈;雲白,白得無瑕;草綠,綠得蒼翠;山青,青得濃郁;水明,明得透底。 當暖暖的陽光映晰你的胸懷,你會不由自主地忘卻悵惘愁愫。 誰會贈予你寬廣博大?誰會陪伴你寧靜無華?誰會說服你珍惜所有?誰會領悟你志存天下? 融入自然,特別是那心怡的綠色,才能看清幻化的春秋冬夏,覆衍生息。 靜靜綻放的是小小野花的清新素雅,倔強不屈的是凜凜勁草的樸實無華。 然而它們卻是自然賜予我們最真實的美麗。你用一顆清透的心問候大自然,大自然自會給你山花爛漫;你用一顆凝重的心問候大自然,大自然自會給你稗草無邊。 有什麼樣的心情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有什麼樣的眼光就會有什麼樣的風景。 藍天偕白雲,碧草伴黃昏。彩虹間酥雨,青山戀花春。 我們用心去感悟自然,自然就會帶給我們寧靜和快樂。 走進山林,山林音樂視覺化。你會聽到鳥語蟲鳴,溪水湍流的聲音———一種原始天籟,很自然,自然得讓你陶醉,自然得讓你往返。每一個音符,都是層層壓縮到你內心的感動。雖然聽似遙遠,卻點點滴滴敲擊著你的心扉。置身其中,一種「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感覺油然而生,心靈也變得恬靜起來。感悟這些聲音,讓你煩躁的心靈被山林的綠意洗淨,於是你能用心地去完成生命所交付的課題,在自身周圍搭建起你自己的仙境。  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春雨的纏綿,那「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大山的空靈,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秋的韻致,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冬雪的靜默。聆聽清風踽踽低語,聆聽松濤娓娓吟唱,聆聽蛐蛐細細鳴叫,聆聽山林中鳥兒歡啼。那脆靈靈的音符好似一顆亮露滴落,使你的心中也流淌出一掛清粼粼的飛泉。  感悟自然,可以涵養了你的性情,曠達你的胸臆;愉悅了我們的心情,啟迪我們的心智。感悟自然,是一種怡情忘機的人生態度,充滿著瀟灑的生活情趣。有時候,我們失去了很多快樂,並不是無法引起快樂,而是缺少爽朗清靜的心情,缺少毫無掩飾的童稚的天真。缺少孩童般和自然親近的心。 大自然是需要感悟的,大自然是需要用心欣賞的,大自然是需要用心去傾聽的……有人看到了曇花的一瞬即逝,有人看見了魚兒在池中的歡樂,有人看到了風吹帆動的思辨,大自然的歌聲時而婉轉動人,時而鏗鏘有力,但永遠都是那麼發人深省。那優美的旋律、那悅耳的歌聲,引發我們無限的思緒。正是那一個個動人的音符、那充滿律動的節奏,激起我們心潮的澎湃,讓我們面對自然的歌聲,引發無限沉思。 我們對自然了解愈多,便愈發愛生活,我們對自然的探討愈深愈熱愛生活,感悟自然,做生活的弱者,學習自然界頑強精神。

不滅的火花

2008年04月18日
公開
6

《愛的筆記》不滅的火花 2008/4/3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路仁 那一年,我從高雄中學畢業後,考取了西灣畔的中山大學,還沒有開學的那個暑假,我陸續收到了系學會會長、系主任還有校長的親筆函,字裡行間透露著熱情的歡迎。 終於等到了十月開學,報到地點設在高雄火車站,學長學姊們老遠看到我們張大眼睛搜尋,就趕忙過來招呼我們到攤位坐下,為我們倒茶水,隨後他們幫我們扛行李,陪我們坐學校派的小型巴士,穿過繁華的市區,還有西灣畔蔚藍的海後,終於到了宿舍的門口,而另一批學長,則接手幫我們扛行李,帶我們到宿舍。 那樣的初相遇,是這麼地感動,即便時光不知不覺地走了那麼多年,被陌生的人關心、接納與珍惜的幸福,始終是人生旅途裡,讓人頻頻回首的片段。 我喜歡這樣的幸福,所以來台北後,我特別喜歡去逛一家大型書店,有時候我請店員找一本書,其實不過是兩百元不到的書,店員卻花了漫長的時間服務我,將書找到給我時,臉上不會有不耐煩的表情,書店瀰漫著難以言喻的文化氣息,讓人忍不住地流連。 在偶然的機會,遇見了這家大型書店的一位高級主管,知道她也是當年從西灣畔的中山大學畢業的,她曾經跟我一樣,在進學校的第一天,在初遇西灣的海時,有過同樣的感動,所以她與同樣畢業自中山大學的學長,在這家書店裡參與規畫工作,想把書店經營成為溫暖的園地。 我在銘傳大學教書,也想找回當初的溫暖感覺,於是會找同學們相聚聊天。有回與一些從事慈善服務的學生們聊天,卻聽見很多人擔心自己只是點燃小火花,因為他們在醫院當志工時,只能坐在櫃台當服務詢問的人,心裡覺得醫生護士才真正在伸出援手;有人參與團隊去探望孤苦無依的老人,卻覺得帶著社會局補助紅包的里長,才是老人心中的天使。 很多年前,當初在火車站接待我們、幫我們扛行李的學長姊們,也許有過同樣的困惑,但他們臉上那種自發付出的熱情,那種不在乎汗水日晒的肩膀,卻把人性的良善與溫柔傳了下去,里長能帶來錢,醫生護士能照顧病人,但志工朋友們卻在傳遞生命的火花。 那些被陌生人溫柔對待過的人,很多年後也會尋音索驥,把曾被溫柔對待的感覺傳給更多的人,所以別輕忽所點燃的小火花,一場森林大火,往往是從一點火花開始的。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佛陀祝福你

2008年04月17日
公開
6

《心見集》佛陀祝福你 2008/4/9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石計生 那天經過由多少悲歡生死而成灰白的台大醫院,古老的巴洛克廊柱雕飾著逐漸褪色的野鴿子的黃昏屬於你十七歲時的崇拜。王尚義的虛無主義散文。在楓林視野的窗外,認真K著病理學的懸壺濟世,在讀了你的書之後就發誓反醫科瓦解成不食煙火的森林。聯考後上了森林系。但森林是一個成長趕不上凋零的地方,你二十二歲時知道了這個秘密,誰知道來到了車水馬龍的都市叢林又發現了它的蹤跡。而且更糟。這裡的凋零是一種自虐的成長姿態出現,譬如上班上學之類的鐘響就想離開,其基礎是回不去的母親子宮裡的反重力的飽滿酣暢成長的隱喻,建立在馴服的熱情的基礎上,偽裝自己是個所謂的「大人」其實是個無助小寫的人。虛無飄忽不知朝向何處的人。風,從你揉著的眼縫灌入,一滴淚就這樣無聲但重力十足地宣洩出來,凝固成一尊佛的使者的形象。 有一個人站在風中托缽低頭不語。 你守著小我還想著王尚義的自殺。至少,在上一刻之前野鴿子還沒以流離的隱喻明示今世的厄運與前世的或者燦爛。身體裡的你說:動物如狗的沉默忠貞與隨機被人類屠殺的悲劇性是造業的習性,而你累世太好的心腸卻在一個思想的高度下結束自己的生命。佛為了保護這特殊的例外,就創造了自殺乃重罪的寓言阻絕世人跟隨你的道路,因為人必須在磨難中看到信仰的忠貞光芒。所以,滿腦常肥的世俗是必須懺悔的對象,孤芳自賞也是。 托缽的你是從橋上行走的道路,施予缽中的布施則是橋下渡河險入叢林的入世的懲罰,竟然口袋裡有千把塊!實在晴天霹靂,脫離了,脫離了,就像凋零的惡寒脫離了菩提葉每片都有等待轉世的亡靈,以十天為期相約,河上篝火熊熊,紙上寫滿了思念一個人駐立在風中托缽以娟秀的臉龐,仍然美麗的落髮,你把千元大鈔投在你的缽中,日復一日的行走忽然停格,人是走過去了,而且也下了捷運站流動空間的速度力量又把數以萬計小寫的人,帶走了計算著小寫的心情,承受不了純粹思考的生活人是走過去了,聲音從此卻繚繞。 一個人駐立在惡寒中托缽以娟秀的臉龐,明眸凝視的一聲: 「佛陀祝福你!」 醫院巴洛克的廊柱撼動微微,你心中的你的心撼動微微。雖然對現實無濟於事,至少風止住了對雲的嫉妒。 (本專欄每周三刊出)

落實「生命教育」尋回失落的愛心

2008年04月17日
公開
26

《腦與人生》落實「生命教育」尋回失落的愛心 2008/4/7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洪蘭  最近在林口看到一隻受虐狗,雖然獲救,但嘴被人用橡皮筋緊套的勒痕仍然存在,深深的印子,看了令人不捨。這隻小狗沒有因為被人虐待而懼怕人,看到人仍然搖尾相迎,更加令人不捨。不能相信有人會如此殘忍,狠的下心虐待這麼可愛的小狗。無獨有偶,昨天打開報紙,發現一則更駭人聽聞的消息,有學生將水泥磁磚碎片、棍棒追戳一隻小狗,還將這個過程拍成影片掛上網路,寡不知恥的訂名為「我愛打狗」,完全無視瑟縮發抖,夾著尾巴四處逃竄又無處可逃的小黃狗。看了這些圖片心中非常氣憤,心想是什麼樣的父母教養出這麼殘忍的孩子?幸好,這個人神共憤的行為引起台美網友的憤慨,聯手緝兇,找到了住在台灣南部的簡姓兄妹。這個殘忍的「兇手」竟然辯說是「一時好玩,想搏君一笑」。我簡直不能相信我們教育出來的高中生竟然如此無知、幼稚又冷血。虐待動物來搏君一笑?這是什麼樣的心態?我們的生命教育是教到那裡去了? 我不認為這是一樁偶發事件,道個歉就沒事。這是一個從教育部長到校長、老師、父母都該檢討的事件。教育的目的本該是讓人超越動物的本性,今天這對兄妹的行為連動物都不如,因為動物還不會虐待動物,動物獵食是為了生存,一隻吃飽的獅子並不會去追殺羚羊,只因為牠比羚羊強悍。多年來我們整個教育的重心只在智育,完全忽略德育和美育,加上台灣體罰嚴重,連忘記帶聯絡簿都要挨打。我不懂,難道我們大人自己沒有忘記帶文件的經驗嗎?為什麼一點小事就要打孩子?一個常挨打的孩子也會動不動就去打人,更何況太多體罰會令學生心中生恨,這個恨使學生出氣在比他更無助的動物身上。在實驗上,我們看到受虐兒長大成為施虐者,一個從小被打的受虐兒,他的胼胝體較小(這是聯結兩個腦半球的橋樑),小腦皮質的血流量少,管記憶的海馬迴神經細胞萎縮。這些大腦組織的損壞會影響他的行為,而現在腦造影實驗又看到這些殘忍行為會回過頭來改變他的大腦。這種惡性循環會使我們將來要付出很大的社會成本,許多連續性殺人犯小時後都有虐待動物的紀錄。 這件不幸的事是冰山一角,生命教育必須從實際體驗中著手,此外,必須讓學生廣泛閱讀以產生同理心。一個美國中學老師告訴我,很多學生在沒有看過「梅崗城的故事」之前,對黑人很歧視;看完後,知道他們也是人,只因膚色跟別人不同,受到這種非人待遇,都能改變過去歧視的觀念。台灣生命教育的落實刻不容緩了,我們不願再看到虐狗、虐童的新聞了,請大家合力來找回這社會失落已久的愛心。 (本專欄隔周一刊出)

不讓世界更瘋狂

2008年04月17日
公開
6

《光點》不讓世界更瘋狂 2008/4/8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凌性傑 早報上,有一則外電消息讓我怵目驚心。 日本福岡某所公立國中出現一群頑劣的學生,把正、副校長整到幾乎崩潰。這些學生分屬二、三年級,總計八位。他們一年多來持續破壞校園公物,恐嚇師生,任意在走廊上便溺。校方本來採取隔離手段,個別進行輔導。哪知道這批學生從家裡搬來電玩等娛樂設備以及烹飪器具,把校園當轟趴場地。用盡各種方法仍然整治不了他們,副校長從去年請假在家療養,校長從今年二月起申請暫時停職。據說正、副校長是因為過於勞心勞力而累倒,當地的教育委員會也為此深感頭痛。為了防止八名惡少繼續鬧事,打算請警方到畢業典禮維持秩序。這所國中的新生報到率,恐怕要創下新低了。 在桃園某國中任教的學弟告訴我,他的學校狀況不遑多讓。現在的國中生非常易怒,動不動就血染校園。只是台灣的中學老師好像比較有韌性,總是告訴自己要堅毅要忍耐,避免瘋狂。有一次學生情緒過激差點失控,看來已經離瘋狂不遠,我便引述哲學家的話語諄諄告誡:「上帝要毀滅一個人之前,必先使其瘋狂。」怎料有個學生聞言大笑,馬上回嘴說:「在我瘋狂之前,要先讓你瘋狂。」心想這真是個可怕的世界,現在的學生最讓我受不了的,就是「一言九頂」,超級愛頂嘴、嗆聲、撂狠話。 沮喪之際,我跟學弟不斷勾勒教育願景,相信希望最美。其實觀察了這麼多年,我發覺校園裡的怪現象大部分都屬於病徵,是問題的呈現。問題的根源,幾乎都來自家庭。沒有感受到愛與溫暖的孩子,只是在校園中把憤怒發洩出來罷了。常常只要跟學生的家長談過話,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我跟學弟開玩笑的說,或許中小學校園要按比例配置鎮暴警察,這樣可以確保人身安全。另外,若是學生犯錯,家長要陪同接受矯正輔導……。學弟說他非常贊成,最好還要訂出一些規範,要求學生家長進入校園時不可穿脫鞋、抽煙、嚼檳榔(這些是他最近在忍受的)。 若是要更積極樂觀一點,只能盼望下一任的教育部長是一個正人君子,寬厚,仁慈,能說得體的言語。這個社會欠缺的,最是善良純正的榜樣。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親密更要說好話

2008年04月16日
公開
8

《愛的筆記》親密更要說好話 2008/4/10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路仁 「我是為你好,才跟你說這些話。」 你覺不覺得這句話好耳熟呢?說話的人也許是你的親人、朋友、或是愛人,人與人隔層山或者還隔層紗時,常會尊重對方的感受,等到越過山、掀開紗後,便會看清楚對方的缺陷,於是尖酸刻薄的話紛紛出鞘,劍劍刺進要害。 說話的人出於善意,拔劍想削去缺陷上的疤痕,卻割出一塊更深的傷口,每道疤痕都有段歷史的滄桑,即便朝夕相守,也回不到從前,感受受傷剎那的疼,如今傷口結痂脫落,卻因為疤痕殘留,而要挨上一劍,又要多少時間來療復? 拔劍的人想改變對方,但多數的人看見腰上繫把劍,早已逃之夭夭,每日相處的人逃不了,只好舉起盾牌防禦,緊張的情緒漸漸吞蝕曾經交心的感受,如果一方的劍刺得太深,對方也會追隨拔劍出鞘,感情這齣戲的背景只得從情場換成戰場。 在諮商室裡,聽見牽手的兩個人走到分手,往往不是什麼天崩地裂的大事,而是幾句說者出於善心或者無心,聽者卻有意甚至非常介意的話,因為很多人能忍受天崩地裂,卻到老都記得話裡的尖酸。 偏偏太多的人把甜言蜜語留給外人,卻把酸言刺語留給親近的人,以為濃情不需要蜜糖當配料,不熟的人才要客套,然而親密的人像齒輪常磨合,其實更需要好話來潤滑。 當然好話不是客套話,不是奉承的話,也不是謊話,而是流自內心的讚美和感謝的泉源,看著眼前的他,你尋不到讚美之泉在何方嗎?那麼不如先閉上眼,讓寬容的愛把心撐大,直到對方的優點紛紛浮現在你心坎,你的心坎愈深愈廣,就能開採越多的湧泉。 登陸月球後,月色自然不會再美麗,反而會看見滿地的窟窿,也許再也沒有雅興吟詠李白的浪漫詩歌,但審美的尺若能換一把,眼前的窟窿,說不定呈現出一種美麗的造型。 發自內心去讚美那美麗的造型,不要再活在月色的記憶裡吧!婚前水噹噹的妻子,被歲月之神在臉上留下痕跡,但也一定散發成熟的美麗,朋友在更親近後,個性的缺點漸漸暴露,然而也一定有更可愛的一面。 發自內心說好話,讓對方的可愛瀰漫在你心中,你的心泉源源不絕,自然會散發能量感染對方也說好話,當雙方的優點瀰漫,缺陷自然會消散。 所以,不如把劍收鞘,換上一臉讚美和感謝的微笑。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家族的祝福 從取名開始

2008年04月15日
公開
8

2008/4/10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王瓊慈 名字,不純粹只是名字,還負載著父母親及身邊的人對這個孩子未來的期待,每個人仔細的看自己的名字,其實都是文字裡具有「真善美」內涵的字,這是社會裡的集體意識,期待生命的價值是具有優良的文化傳承。 有個朋友喜獲麟兒,想要替孩子取一個理想的名字,用盡了各種辦法:找好幾個算命師排紫薇斗數、網路命名,花費了好多的時間和金錢,到最後竟然有好幾個寄來的名字都重疊,他選了又選,想了又想,挑了好久,連戶政規定登記的時間都過去了,一家人還是沒有辦法把這個孩子的名字定下來。 負載著未來期待 我們的名字,不純粹只是名字,因為在命名的過程,這個名字的負載著父母親及身邊的人對這個孩子未來的期待,生命的誕生本身是很可貴的,而這個生命在世間所能夠創造的價值,變成了豐厚的期待。我們會希望孩子健康、幸福、有成就,所以在短短三個字裡,除了姓氏沒有辦法選擇之外,另外兩個,約略可以看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祝福。 很多人都篤信命理,相信八字,所以把命名的機會讓算命師去斟酌,算命師經常使用的字經過排列組合,取出來的名字都很相像,過去的「菜市仔名」經過時空的變化,現在依然存在,只是內容不同。 和社會取得平衡 在命名的過程,不講迷信,我感動的是父母對孩子的用心,每個人仔細的看自己的名字,其實都是文字裡具有「真善美」內涵的字,這是社會裡的集體意識,期待生命的價值是具有優良的文化傳承。 以前對「祝福」兩個字,很少去思維,現在發現,人在社群中,生、老、病、死、結婚、工作,都在社會的架構中產生,有了家庭和社會群體的護衛和協助,人才能比較順利的生活,身邊的人透過經驗,會適時介入個人的生活,因此祝福的善意應該是被重視的。但經驗法則不適用於具有創意的演繹程序,有時是協助,有時變成是干擾,這是生活意識的多元造成的狀況,個人和社會取得平衡的需求永遠存在。 珍愛自己的名字 用喜悅的心情去祝福,用美好的笑容去期待,那每個人的生活會更具活力,更平順,更有希望。 回頭認真看一下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吉利的、美好的,甚至具有高度祝福的,不管是誰取的,在你的生命之初,都有一個命名的故事,可以讓你去探尋,也有一個很遠的祝福,讓你去追尋,自己的名字,不管跟別人重複性多高,那是自己應該珍愛的,愛自己的名字,是愛自己的開始,查查看自己名字的意義和長輩的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