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風鈴的聲音

2008年06月06日
公開
11

2008/6/6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宋玉澄 在住家迎風處的陽台上,我懸掛了三組風玲。每當風來的時候,那些銅製的風鈴就像個小小的樂隊,隨著風的指揮,紛紛擺尾晃頭,齊奏著風之頌的天籟。 我常常坐在陽台的廊下,閉著眼睛,聽著幾個簡單的音符,或急或緩或長或短,像是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聲音;就覺得單調的生活,也可以變的活潑起來。只是,從來沒有想到,這樣子的聲音、這樣子的生活,竟引來了一位新近搬來的鄰居「拜訪」;說拜訪,是外交的辭令。事實上,是抗議。 她是位中年的婦女,進門後就指著高掛的風鈴,靦腆的說:「這些風鈴的聲音真好聽!只是我晚上失眠,常常被這些風鈴吵的難以入睡。」她的笑容裡露著些許的尷尬,揮了揮手道了再見、打擾之類的話後,又留下了一句:「能不能暫時拆下。當然,這是你們的權利。」 我從未想過,風鈴這般脆麗潔淨的聲音,竟會是一種擾人清夢的噪音;一時之間我愣在當下,不知如何回答,僅含糊的「呃!」了一聲。經過了這次拜訪之後,我仍在廊下靜坐聽到風鈴的聲響時,竟然不再覺得那麼的乾淨簡單與脆亮了,總覺得其中有些雜音似的告訴我。 有一位鄰家的婦人,經過了許多個失眠的夜晚煎熬後,終於按耐不住的拜訪一個陌生人的家庭,提出一個不甚合宜的要求;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呀! 這樣的勇氣背後,必也隱藏她許多的考慮與掙扎。不覺得讓我思索:我喜愛的音樂,別人不一定有我同樣的耳朵;我喜歡的舞步,別人不見得有我同樣的愛好;為何勉強別人接受不喜歡的東西。一下子,我警覺到自己是個自私的人,急忙的爬上樓梯,把銅鈴拆下,掛在另一個偏遠又下風的角落。 如今,我仍常常的坐在廊下,偶爾聽到傳來風鈴的響聲,雖然聲音小了許多,卻仍是那般的脆亮;可是心裡卻湧起了一種不曾有的寧靜與自得:希望那位失眠的婦人,不再因為有風鈴的吵鬧,能夠睡的安好了。

芒種

2008年06月05日
公開
10

《認識節氣》芒種──芒種芒種夏至 芒果落蒂 2008/6/3 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作者:◎地哥哥 編按── 二十四節氣是地球繞太陽運行所引起的氣候變化,是我們老祖先根據農漁經驗與生活體會,所創造出來的智慧結晶喔。雖然它是以中國黃河流域的氣候為準,日期、特色和台灣地區有些誤差,但是原則大致上相同,對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從本周起,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關於節氣的故事吧! 小朋友,夏天到了,你會不會覺得天氣越來越熱,下午會突然下起大雷雨?這就是夏季氣候的徵兆,過了「芒種」後,這樣的天氣會越來越明顯喔! 芒種是在立夏後的第二個節氣,約在每年國曆六月五日或六日,因為此時稻子已經結成「種」,而結實的稻穀上會長出細芒,所以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進入「芒種」表示天氣要開始炎熱了,梅雨季節則即將結束,氣候會越來越乾燥,已經不適合再栽種農作物了,但卻是蓮花、荷花盛開的季節喔,大家可利用假日欣賞它們嬌豔欲滴的模樣。 芒種時節漁貨量非常豐富,基隆、澎湖外海可以捕獲大量的小卷,高雄外海有豐富的鰹魚群,東北部的蘇澳外海還可以捕到飛魚喔! 喜愛吃水果的人,在這個時候最有福了!因為各種蔬果都會正式上市,比如西瓜、荔枝、芒果、鳳梨等等,美味多汁,還可以做成各種冰棒,在炎熱的夏天,真是清涼消暑又退火呢! 有句諺語說:「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意思是在炎熱的芒種時節,如果下起了大雷雨,就是今年農作物會豐收的好預兆喔! 小常識: 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跡上的位置畫分的,每運行十五度訂為一個節氣,所以二十四節氣是二十四個特定的時刻,而不是特定的二十四天喔!此外由於每四年,二月會多出一天,所以會使節氣的日期改變,但差異都在三天以內。 〈本專欄每隔周二刊登〉

明日油桐

2008年06月05日
公開
11

2008/6/5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文�蕭瑤 明日,這佈滿山頭的美麗景色,這些雪白的語言是否依然呢喃?明日的油桐花是否依然立在山頭,迎著微風,看著寒暑從腳下溜過,像過去幾十年來一樣的例行公事? 我剛從玄奘大學講評論文的氛圍中出走,春夏之交的傍晚有著些許涼意,夏日的酷熱還未侵蝕到這裡,車子左彎右繞,忽上忽下,急急溜過山中蜿延的道路,終於轉出喃喃自語的綠蔭,一轉大道,向更高速的道路前行。腦海裡殘存一些論辯的語沫,正在隨著高揚的風漸漸散去。 眼前的山,遠遠地布滿夏日的雪景,白點斑斑像是髮絲,也像是初雪試探大地的前景,像是紛飛的冰霰,又像是睿智的老人神態。白色撲在深綠淺綠暗綠的樹頭,更有種突兀的對比,白雪屬冬日,而深綠又是春夏日裡旺盛生命的象徵,兩者的結合,遇見的是冷與熱、陰與陽的絕對反比。 我早知道那是油桐花。我剛開始不以為意,把山景當成開車時大地的伴侶。春夏之交,新竹一帶的油桐花盛開得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它在山間占地為王,漫延著白色勢力,從這一山頭到那一山頭,搶攻城池,必然占有一塊生存的山寨。因此,車子轉上高速公路,路兩旁的山腰漫著白色話語,我也以為那是必然而然的景觀,沒有大驚小怪的必要,更無驚呼的可能,或是跳起腳來、撼動神經的動作。 然而,我突然想起昨天的幾則新聞、昨天的昨天的一點舊事,如幻覺滑過眼前,也許,一眨眼,春天就不再是春天,夏秋冬天也脫離軌道、跑錯位置,如果,地球的暖化繼續惡化,如果糧食的問題遲早燒到我們生存的土地,如果,通貨膨脹吃掉我們的荷包,也順便啃光我們的退休金以及基本的生活品質,如果,如果地球上某些角落發生的事件也在我們身邊上演,例如海地因人民買不起糧食,逼得政府不得不下台,緬甸發生巨風,熱帶氣旋重創緬甸的糧倉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導致糧食缺乏,軍政府向外求援,死傷人數可能上萬,例如,油價上漲,物價上漲一千倍……。這個世界在癲狂,站不穩的腳步如醉漢般踉踉蹌蹌,卻寫不出張旭價值連城的狂草,寫出的恐怕是驚天動地的經濟戰爭,而經濟聯繫著全球暖化引起的環境惡化問題,以及接著而來玉米、稻米等糧食的缺乏,甚至因為天候異常引發的疾病與紛亂。 我想起今年初,由星雲大師主辦的各宗教祈福大會,由天主教、太極門氣功養生學會、道教協會、一貫道等在國父紀念堂的展演。各宗教領袖早已不再爭論自己所屬宗教的特質,搶奪人脈地盤的時代早已過去,他們現在關心的更多的是這一顆星球的未來,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那一口呼吸。太極門的愛與和平之舞跳出一段美麗的夢幻,神仙般的女子輕轉身軀,手拿扶塵,掃遍塵埃,武術的男子剛強有力,學十八羅漢的慈悲精神。這是人間,是生老病死的濁世。人們生存於此,能否脫離?不沾不染地呼吸清淨的空氣? 我想起我的師父曾經警告的北極冰山融化、全球暖化、糧食危機、通貨膨脹……等,即將帶給人們驚天動地的大變動。語重心長的口吻伴隨著焦急,像慈母擔心後面猛獸撲向前來,一時要了孩童姓命,不斷催促著孩童前進,但孩子們各自玩耍,無視耳邊千萬重的警惕,卻又無法持鞭懲治。 大智慧者早已預知世界的變動,而我們這些無知的小人物卻還無動於衷,任憑世界潮流無情地沖刷,隨波逐流地任由命運的方向引領前進。明日,這佈滿山頭的美麗景色,這些雪白的語言是否依然呢喃?明日的油桐花是否依然立在山頭,迎著微風,看著寒暑從腳下溜過,像過去幾十年來一樣的例行公事?我的車子急急駛過山腳下的高速公路,眼前的景色,很美,也很虛幻。

別怕陌生人

2008年06月05日
公開
5

《收放之間Q&A》別怕陌生人 2008/6/5 | 作者:◎功文奶奶 Q: 帆帆在家裡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但是大約兩歲多開始,每次媽媽帶他出門和朋友聚會,帆帆總 是需要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適應期,才能漸漸融入團體,願意與其它家長、孩子互動。 帆帆現在已經四歲了,雖然可以在學校老師、奶奶等熟人面前表現熱情,但一到陌生環境或面對許久不見的人,卻又上緊發條、過度拘束,讓媽媽非常困擾。請問,怎樣才能幫帆帆改善這個惱人的怕生習慣呢? A: 現代社會小家庭愈來愈多,居住環境、空間又日益狹小,孩子的接觸面便顯得非常有限。反觀從前農業社會以大家庭居多,活動空間大、治安又好,孩子可以到處遊玩,與人接觸,而且家長一點也不以為慮。時至今日,高樓大廈林立,甚至許多同住一棟大樓的住家,彼此間都形同陌路。 孩子受到這些客觀條件影響,必定比較不善於和陌生人接觸。加上社會的治安愈來愈差,兒童受傷害的事件層出不窮,父母因而時常擔心、提醒孩子注意自身的安全,更增加孩子內心的恐懼感和警戒心,久而久之,對陌生的人事物自然難以接受。 這些背景和心理因素,造就孩子到了新的環境,或面對不認識的人,即使有父母在旁,應該安全無虞,卻因社會化的不足,不容易有正確的判斷,而出現過度拘束、封閉的表現這種情形如果很嚴重,孩子對新事物的接觸、吸收及成長,都可能產生不利的作用。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要工作就是設法增加孩子接觸外界的機會,以及擴大他們的生活經驗,關於這個部份,便非常需要父母用心的輔導。例如,爸媽可以利用假日時,帶著孩子外出,參觀各項展覽、活動,諸如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館、圖書館等等活動,一來可讓孩子增廣見聞,二來也可幫 助孩子適應各種環境。或者,也可不定期帶孩子到親友家拜訪,藉由家族聚會,讓孩子結交更多大小朋友。 另外,父母也有必要事先教導孩子與人接觸的基本原則,對同儕、長輩的應對進退,以及訓練他們對敵、友的判斷與分辨,這些都是讓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孩子有了清楚的觀念後,就不會動輒因 怕生而放棄與人相處的學習機會。 一般來說,當孩子上了幼稚園或小學之後,逐漸熟識一起讀書、遊玩的同學,因經驗與能力的發展,對於怕生的問題,都會自然且有顯著的改善。 功文文教機構(http://www.konwen.com)

三字經 當然不能當口頭禪

2008年06月04日
公開
29

【黛媽咪新視界】三字經 當然不能當口頭禪 2008/6/4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汪詠黛 當孩子口出三字經,該怎麼辦?一位在花蓮空軍單位服役的女士兵,於彰化家中燒炭自殺,留下的遺書訴盡委屈,其中還特別指出:受不了軍中幹部對她罵髒話。 懂得做人基本禮貌 受不了「三字經」就去尋死?一定有很多人覺得這也太誇張了吧?連軍方長官都辯稱:「說髒話只是口頭禪而已!」言下之意,認為「嘴巴不乾淨」實在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這個女士兵抗壓性也未免太差了,讓家屬聽了為之氣結。 別說家屬會生氣,黛媽咪也非常不能接受這歪理,我還因為堅持不讓家裡出現髒話,吃足了苦頭! 對於一個有修養、自尊、懂得做人基本禮貌的好國民而言,誰都知道「說髒話」是不對的,如果認為「說髒話」是男生的「口頭禪」,我覺得這是對所有男性的一種侮辱,因為並不是男人「都」愛說髒話。 爸爸就是最好榜樣 我生長在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家庭,父親不是會把髒話掛在嘴巴上的人,我們結識的鄰居、朋友或親戚,幾乎都是平凡老百姓,也都懂得自尊、自重,沒有習慣把髒話當口頭禪;也因此我從小不但不會「說」髒話,也非常不習慣「聽」髒話。 也許是價值觀相近吧,我嫁的人也是一位不說髒話的溫文男子;雖然夫家有男性長輩有此惡習,但我不擔心孩子會嘴巴「不乾淨」,因為兩個兒子的好爸爸就是最好的榜樣。 沒想到,咱家哥哥進入國中後,他不說髒話的好習慣「破功」了,自此也開始我與「三字經」長期抗戰的惡夢。 衝突過後再溝通 有一次不知為了啥事,咱們母子倆起了爭執,兒子脫口而出「三字經」,我雖然火冒三丈,但仍深深一呼吸,耐著性子跟他講道理,問他知不知道這句髒話的意思。 這孩子也在氣頭上,哪裡聽得下我說理,居然一句、兩句地喊著髒話,惹得我這個堅持不打孩子的媽咪差點破戒,傷心地淚流滿面訓誡他之後,立刻離開現場冷處理,等衝突過後再好好跟他溝通。 對咱家這個賀爾蒙作怪的青春期少年來說,所謂叛逆、挑戰權威,就是:老媽最在乎什麼,就盡全力去破壞什麼。 當兒子發現媽咪居然最受不了家人說髒話時,呵呵,簡直如獲至寶,只要我的管教上有一點不順他的心,馬上祭出最簡單的法寶———罵一句髒話,就可以立刻佔上風,氣倒這個耳朵有潔癖的老媽,逼她飆淚! 國中時期的拗孩子,可不是一次、兩次就教得好的,不論我好說歹說、軟硬兼施,他都不肯改變「故意」說髒話的毛病,讓我們的親子關係緊張到極點;但我不放棄,願意改變方法,耐心的等待。 慢慢走過青春期 我改變的方法是,只要他一口出惡言,就直接地告訴他,我拒絕再談下去,「等一會兒你不說髒話了,我們再重新溝通。」 我也常動之以情,告訴他:「你從小就是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大家都很看重你,你不要故意糟蹋自己和爸媽。」 就在我們尊重他、不羞辱他,也不願放棄的堅持下,酷哥軟化了,慢慢走過青春期,髒話終於漸漸消失。 不說三字經,就是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孩子做得到,我們大人呢?

謝謝你 我的孩子

2008年06月04日
公開
42

《生活菩提》謝謝你 我的孩子 2008/6/4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張芷樂 日前得獲一本中英文版的經書《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女兒知道了書名後雀躍不已。華文字「大字不識幾個」的她,終於可以通過英文翻譯而自行閱讀經本了。 她迫不及待地把書看因果,套她的話,她很愛爸媽,很想知道要怎樣孝順父母。 接下來的幾天裡,她果真聚精會神地讀經本了。第一天, 她愁眉苦臉地說:「我看不懂,那些英文很難我故意答得輕鬆寫意:「沒關係!妳慢慢地讀,會看得懂的!」我心想女兒一定是操之過急了,看她那副「趕緊學會孝順父母」的積極態度,我好感動呀! 過了兩天,女兒說:「我今天在學校看書看到很感動,感動到我都哭了!」 「啊!感動到哭!為什麼呢?」我驚訝不已。 「因為我覺得爸爸媽媽買在太愛我了!我一定要很孝順你們!」女兒眼裡閃著淚光。 聽了後,淚水在我眼眶中打轉,我深受感動于女兒雖年幼但已懂得積極尋求方法報答父母的恩德,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孝順的行為。謝謝妳,我的孩子,妳的懂事肯定了我的付出! 在同一段日子裡,我在佛堂讀到兩篇短文:〈佛光小菩薩的誓言〉和〈家長的誓言〉,此二文是相呼應的。 孩子的誓言: 我的手做好事, 我的腳走好路。 我的口說好話, 我的意存好心。 我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感謝父母恩。 我是個用功的孩子, 我感謝師長恩。 我是個精進的孩子, 我感謝師父恩。 感恩的孩子──最有福! 家長的誓言: 我的快樂,來自你的笑聲, 我的幸福,來自你的成長。 你的笑聲和成長, 讓我懂得愛與承擔。 因果緣份, 所以有你一路陪伴我。 謝謝你,我的孩子! 願我有佛陀的智慧, 教導你懂得平等待人。 願我有菩薩的慈悲, 教導你懂得喜捨布施。 願我有堅持不移的正確信念,不因世俗的要求而改變。 我仍然以你為榮, 直到永遠! 謝謝你,我的孩子! 願以此二文與天下的父母與孩子共勉之!

仲介總是 美化物件

2008年06月02日
公開
15

《宅女日記》仲介總是 美化物件 2008/5/27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郭姿均 在購買現居前,包括預售屋及中古屋,走馬看花,花了一年多時間,看了近五十間房子,奇形怪樣的房子都有,有房內格局是八卦狀,還有圓型樓梯等,也對仲介素質良莠不齊頗有微言,目前仲介業都大打形象、專業牌,花了很多經費做電視廣告,但據個人接觸的經驗,其實落差頗大。  因家中有二名幼兒,因此對於交通、學區及生活機能特別注意,有一回我到復興北路附近看屋,詢問仲介,到捷運要步行多久,距離那個捷運較近?小學是那一所?沒想到年輕的仲介先生回答:「我都是騎機車,沒有搭捷運,不清楚!至於小學是那一所,我還要再問看看」,除了對客戶的需求不清楚外,屋況也不如預期中,因為廚房竟然是暗房,沒有門窗,煮個飯就會全屋冒煙,所以這個仲介在我心中被判出局了! 很多仲介為了增加潛在客戶看屋率,有時會美化物件,一回仲夏的七月天,仲介猛推薦一個鄰近芝山站的大樓,高樓可眺陽明山,而且以前某財團的母親就是住在此樓中,風水很不錯,結果進屋一看,屋內結構畸零,且整棟樓是以八卦形式建成,所以每一戶都是八卦某一邊,所以沒有一間房間是方正的,屋內曲折。 後來在附近的居民才告知,此棟樓經常有人鬧情緒,八字沒有很重的人,是住不起。 為了減少徒勞無功的看屋時間,可以先請住在附近的親戚先過濾,再與仲介確定一些屋況的細節,否則仲介常以「五分鐘至捷運」等天花亂墜說詞吸引看屋,然而五分鐘是「車程」,而非五分鐘「路程」。 購屋是一輩子的事,碰到夢想屋有時講求的是緣份,購買前停看聽,準沒錯。

千金媳婦 萬金孫

2008年06月01日
公開
3

《原來如此講典故》千金媳婦 萬金孫 2008/5/28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字解文說工作室 在古人重男輕女的觀念中,「萬金孫」似乎要比「千金媳」來得貴重。不過,「千金」一詞是否是對媳婦的稱呼,就要好好探究一番了。 原來如此 事實上,媳婦應曾是某人家的「千金」,而「千金」並不是某人家的媳婦。「千金」類似「令嬡」;是對他人未婚女兒的禮貌稱呼,所以囉,「千金」可不是媳婦。 「千金」一詞曾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項羽聽說漢王要用千金和萬戶的城邑買他的人頭;另外在《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也提到「千金之裘」。  兩者所指的「千金」,都有貴重的意思。而「千金」到底有多貴重呢?各朝代的計算方式不同,秦代的一金,相當於二十兩黃金;漢代的一金則指的是一斤,也就是十六兩黃金。 但將「千金」用來稱呼未婚女子,卻又從何而來呢? 據說春秋時代,楚國的大夫伍奢直言得罪了楚平王,被楚平王所殺。伍奢的兒子伍子胥怕被牽連,連夜逃走,一路逃到邊防重地———昭關。關前有條滔滔大河,岸邊有戶人家,門前一名正在織魚網的女子,一眼就認出他是鼎鼎大名的伍子胥,於是便殷勤地招呼他飲食。 伍子胥狼吞虎嚥後,起身告辭,臨走前叮囑女子千萬不可說出自己的行蹤,走不遠後又回過頭來對她耳提面命一番。當他想囑咐時,卻聽到「噗通」一聲,女子竟然跳入河中,一命嗚呼了。伍子胥這才懊悔自己的行事連累了這名女子,他哭著高呼:「我若僥倖沒死,他日一定用千金為妳建廟、塑金像,使香火不絕。」 後來伍子胥果然逃過大劫,他履行諾言,用千金為該女子建廟、塑金尊。之後,大家就盛傳女子的義行價值千金,也有人索性用「千金」稱呼她。後來「千金」便成為對未出嫁女子的禮貌稱呼。 再創經典 《元曲選•薛仁貴榮歸故里》中有:「妳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重。」 在今天若有人生女兒,也常見到以「千金」一詞來描述。例如「小王的老婆最近剛生一對千金,夫婦倆簡直樂翻天,也忙翻天了。」 講古: 《史記•項羽本紀》:「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商周出版社)

愛家人 勇敢說出來

2008年05月29日
公開
3

2008/5/29 人間福報家庭版 | 作者:◎文�陳惠雲 對親愛的人表示關心,卻不知如何適當的表現,加上中國人保守含蓄的個性,往往心裡的關愛說出口卻變成傷人的利刃。 最近聽到一個朋友滿腹牢騷的抱怨,原因是她覺得唸高中的兒子對待同學比對自己的家人還要有心。跟父母說話,若是被要求再重複一遍,朋友的兒子就會不耐煩地回一句:「你重聽啊!」 一反平日的溫文儒雅 這樣的話任誰聽了都會不舒服,更何況是做父母的。聽了朋友的故事後,我也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 已經不只一次碰到這樣的問題了,不過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明明最愛的是家人,卻對家人最沒耐心,最容易對家人動怒。有個女孩,交了一個文質彬彬、溫文儒雅的男友,大家都對女孩羨慕不已,因為男孩對朋友是如此地好,對女孩的好應該會是加倍的。 在半年後的某一天,女孩的朋友在無告知的情況下,拜訪了兩人愛的小窩。卻赫然發現,女孩瑟縮地躲在角落,而男孩一反溫文儒雅的平日表現,不斷地對女孩發出咆哮。 毫不保留宣洩情緒 男孩是很愛女孩的,但一有無法排除的壓力時,就會對最親近的人宣洩情緒。 男孩是很愛女孩的,男孩常說:「我最愛的人應該最瞭解我。」所以男孩對女孩毫不保留地宣洩了自己的情緒。 我們常被最親愛的人用言語刺傷,因為最親愛的人最瞭解我們,也最知道我們的弱點在哪裡。對親愛的人表示關心,卻不知如何適當的表現,加上中國人保守含蓄的個性,往往心裡的關愛說出口卻變成傷人的利刃。 曾看到一個景像,一位媽媽拿了件薄外套要女兒穿,這樣的舉動充滿了無限的母愛。但是在女兒接過手的同時,卻聽見媽媽說:「不穿衣服,要是感冒了,還要花錢帶妳去看醫生。」 那位媽媽明明是出於愛心,為什麼嘴裡說出來的話卻感覺不到任何愛意呢? 我想她一定認為,「我愛女兒,女兒也愛我,做女兒的一定瞭解做母親的心意。」 不能等的「示愛」 但實際上,這樣理所當然的想法卻是會引起親子間的不愉快。 愛,就要勇敢說出口。若是心存「他知道我愛他」、「他知道我是為他好」、「他知道……」這樣的想法,那麼他將永遠不知道你愛他、你是為他好。 連續劇常有這樣的劇情:主角明明很愛某人(父母也好,男女朋友也罷),一直不敢說出口,直到心愛的人死去,才為自己來不及說出的愛後悔不已。 證嚴法師曾說過:「世上有兩件事情是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我認為還有一件事也是不能等,那就是「示愛」。愛他,就要讓他知道。

辭職演習

2008年05月29日
公開
7

《上班族周記》辭職演習 2008/5/29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旗林 木村先生經朋友推介,到一家新開張的商場當上了經理。這是一家開設在住宅小區內的小型商場,主要經營廚具、餐具、洗潔用品等小百貨,員工一共只有十二個人。 經理經理,木村果然是什麼都得親自處理。大的方面如營銷計劃的製定、月度業績報表的填寫,以及季度末向總公司作述職報告等,這些屬於經理職責範圍內的工作,自然得親自動手;但小的方面,如貨物的擺放、電話購物的受理發送,以及環境衛生的清潔打掃等,這些本來不該經理動手做的事它他也照樣幹。在木村的領導下,小商場從開張的第三個月便開始有盈利。這樣的經理,沒的挑了吧? 但他的月薪卻只有十萬日幣,所有木村的親友都替他所得到的報酬感到委屈。 於是藉一次總公司開會的機會,木村找到大老闆,拐彎抹角地向表達了希望增加薪資的要求,老闆只回答說︰「對你的要求表示理解,也一定會慎重考慮。先參加會議吧!」木村耐著性子等待他的考慮結果,然而,等了兩個月仍然沒有動靜。有朋友鼓勵他說︰「木村啊,你這麼能幹,幹嘛不把老闆炒了,另謀高就?」木村想想也是,於是打了一份辭職報告,送到大老闆的手中。 大老闆接過木村的辭職報告看了一遍後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我會對你的辭職給予答覆。不過我只想問一下,在離開本公司之前,你願意替我辦妥一件事嗎?」木村問什麼事。他說︰「很簡單,去徵人,一位接替你的商場經理。徵人的全過程由你一手操辦,決定人選後帶來,讓我見一面就可以了。」木村想也沒想便說︰「沒問題。」 他馬上擬定三個徵人廣告,送到報社。徵人廣告刊登後的第三天,應徵者便多達四、五十人。木村從中挑選了五位,約他們前來面試。這五位面試者當中,有一位專科生、兩位大學生,目前尚未找到工作。其餘的兩位也透過自學考試取得了大專文憑,其中一位在一家私營企業做過會計,另一位則是已經離職的國有企業副廠長。 這幾個人的條件都不錯,但在問到他們對月薪的要求時,他們都很保守,竟小心翼翼地開出了低價,要價最高的是本科生十萬日幣,而要價最低的則是離職的副廠長八萬日幣!木村驚訝地區問他們何以如此實際?他們都表示,如今找份工作不容易,要求就不要那麼高了。 把他們送走後,木村心裡想,自己僅為高商畢業,而且毫無資歷可言,為什麼在別人的誘惑下,就找老闆提出一些額外要求呢?木村終於明白自己應該怎麼辦了。 於是,他又到總公司找到大老闆。然而,還沒木村開口大老闆便問了︰「徵人工作進展得怎麼樣啦?」木村苦笑了一下,說︰「面試了幾個,總覺得還是不如我合適。」老闆說︰「可你已決定走了呀!」木村說︰「要是我收回我的辭職報告呢?」「你真是個聰明人!」老闆說著站起來拍了拍木村的肩膀說道︰「不瞞你說,公司現在是負債經營,一時還難以給員工漲工資。好好幹的做,等打開了局面,公司是不會虧待大家的。」木村連連點頭說︰「我明白,我明白。」

STEP by STEP 化解親子對立

2008年05月28日
公開
5

〈親子會客室〉STEP by STEP 化解親子對立 文�江映瑤(自由時報親子家庭2008.5.28) 家有低年級小學生或初中青少年的父母,都明白在這兩大叛逆期的孩子,是如何地「牛」到令人想抓狂!他們經常帶著仇恨似地生著氣,認為父母不了解他,卻又不給父母機會來了解他。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罪孩子,如果不是父母長期培養了孩子的不信任感,孩子又怎會完全不肯透露心事呢?當心思敏銳的孩子,終於決定勇敢吐露心聲時,父母若以忙碌來敷衍搪塞,小孩就會認定在父母心中,任何其他事情都比自己重要,自然就會誤認為父母根本不在乎他。若是說出心事時,父母大發雷霆或大肆張揚,小孩得到教訓,下次也會寧願說謊或乾脆閉嘴隱瞞。 如果對立已然形成,該如何來化解呢?雖然化解的效果不如平日溝通來得好,但也總比不去化解要好。況且經過一次成功的化解之後,就可以把握機會重新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再度拉近親子關係。化解對立的技巧分為4個步驟如下: <STEP 1>別急著說「我知道」 在一開始談話時,如果就先撂下「我當然知道你心裡的感受」、「其實我也曉得你怎麼想」、「我也不是沒有年輕過,我知道這是必經的過程」……等話,或甚至是「你別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的激動語氣,只會讓孩子反彈,翻著白眼心想:「你知道個屁!知道還找我談幹嘛?」 因為還沒談就說你知道,代表的是一種否定,接下來一定是「但是……」如何如何,說的內容一定立基於對上述事項的批判及矯正,於是孩子尚未開口就已被判刑,那麼這種溝通還有何誠意可言?難怪孩子的反應會不以為然,覺得並未得到公平機會來為自己澄清。 家長秘笈:一開始時請先別急著說「我知道」來拉攏距離,而是要真心地以「我很想知道你是什麼感受」,或「能不能讓我了解你是怎麼想的?」來讓孩子有機會為自己辯白,而且過程中盡量不插嘴、不打斷,也不要自以為是地認為他要講的你早已知道,或是表示他的談話內容很幼稚可笑。 如果你對內容有意見,寧願先拿紙筆記錄下來,也不能把話題岔開到別的地方。 <STEP 2>批判只會帶來傷害 等到孩子把他的立場都講清楚後,如果你並不能認同,請別以「但是你明知道這是錯的!」或「你根本不應該做這種事!」等「結案」的語氣宣判,否則就沒有繼續往下談的餘地了。 尤其該絕對避免的是諸如「你知道這樣別人會怎麼想?」或「你這樣叫我面子往哪裡擺?」、「我要怎麼去見人?」等說法,因為他會以為你只在乎別人的看法以及你的面子,根本就不在乎他。 家長秘笈:比較好的表達方式,是要把你對他的關懷讓他明白,譬如「雖然你有你的道理,但是我看見你遭遇這樣的後果,心裡好難過。」父母在乎的本來就該是孩子懂不懂得保護自己,而不是孩子有沒有成為你的恥辱?所以只要向孩子傳達你對他的心疼,孩子就會接受善意而軟化態度。 <STEP 3>用他的方式幫助他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許多人都喜歡掛在嘴上。即使是真的為了人家好,也不能一味用自己的方式,最好是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才會有效。 當父母開口說:「如果有什麼方法能幫助你,我很願意去做。」時,也許孩子會順口回一句:「只要你能少罵我幾句就好了!」雖然聽來很像在頂嘴,但也許這正是他要的呢!如果他只要求你少唸兩句,並不難做到,又何必多念十句來解釋你唸他都是為了他好呢? 家長秘笈:有些父母甚至在不自覺中,經常對孩子施予語言暴力,這就更會形成親子的對立。例如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念書沒關係呀!反正你以後變成一個沒有用的廢人,不要指望我會養你!」或是對愛出去玩的女兒說:「妳要是在外面被搞大肚子,就不要哭著回來找我我跟妳說!」這些都是極度傷人自尊的暴力式語言,話一出口時就會像刀劍一樣傷害你的孩子,並且讓他們明白你是多麼瞧不起他們,在心裡也早已無情地遺棄了他們。 <STEP 4>終於了解 最後再說 經過了一番溝通之後,對立大約已經解除或軟化,這時你可以告訴他,你終於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 在一開始時就想搬出來用的「其實我也曾經年輕過」那一套,現在倒是適合說說無妨,甚至告訴孩子你年少輕狂時的一些事蹟,以及你後來是如何化解它。如果你也曾和父母對立過,就可以告訴孩子,真慶幸你們可以不必再像當年一樣留下心中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