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聽孩子說話

2008年06月14日
公開
30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聽孩子說話 2008/6/10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同事跟我分享一個故事,那是她下班回家,在前往保母住處接女兒的路上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故事:一位母親下班回家了。孩子在家門內看到一天都沒見著的媽媽顯得歡喜若狂,什麼都忘記似的狂奔到母親身邊,熱切的指著門口的地上跟媽媽說:「媽媽,你看蝸牛耶!」媽媽無情的大聲說:「你為什麼又沒有把紗門關起來?」 經常上演的劇碼 孩子忽略母親的冷漠,又再次跟媽媽分享蝸牛近在咫尺的好消息:「媽媽,你看蝸牛耶!」而媽媽卻還是一樣冷漠的說:「我再問你什麼,你給我回答什麼?」孩子本來燦爛似陽的臉蛋在那一剎那間烏雲罩頂,垂頭喪氣、默默的跟在母親身後走進家門,最後還特意轉身把紗門關上。 同事的分享讓我想到許多家庭經常上演的劇碼:當孩子滿懷欣喜迎向父母,迫不急待的想要和父母分享他驕傲的創作,或是學校發生的趣事,或是他剛學會的一首新歌、剛發現的一個現象、剛明白的一個「大道理」時,一身疲憊的父母親完全看不到、聽不到也感受不到孩子的期待,只急著要把這一天該做的事情做完。所以父母毫不客氣的、無禮的跳過孩子的邀請,不耐的詢問孩子:「你功課寫完了沒有?今天考試考幾分?」如果孩子的表現還算令父母滿意,那麼,很幸運的,孩子想要分享的欲望可能就有機會被滿足;但是如果孩子的表現不盡理想,那麼,完蛋了,孩子輕則遭受父母一頓訓斥,重責父母連職場上的不如意都一併發洩了。等到狂風暴雨掃過,孩子也提不起任何分享的興致了。 用快樂的心情回家 其實,身為職業婦女,我完全可以體會這些父母。只是,每次當我聽到類似的故事時,我的心裡總會有一陣辛酸:孩子何辜?他們為什麼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因此,每天下班走進電梯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告訴我自己:「我已經下班了。我要把工作和工作帶我的所有情緒都放下來。我要用快樂的心情回家面對我最可愛的三個寶貝。」然後,利用在車上的時間,我會盡量讓腦海中充滿孩子們可愛的笑臉,努力回想和孩子們相處時的各種溫馨、有趣的情節。於是我的心也漸漸變得非常急切想要和孩子們見面。而且經過這樣的心情轉化後,通常,在開啟家門的那一刻,我和孩子們都只能用深深的擁抱來表達我們對彼此的想念和愛意。 媽媽的陪伴與支持 對我來說,因為一整天都沒有看到孩子們,所以我非常想要知道孩子們在這段時間裡發生的各種事情。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發現、他們又新學會的一樣東西或一個技巧……在在都是他們成長的軌跡。而我,我想要參與孩子們的成長,想要分享孩子們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 我要我的孩子們打從心裡感受到,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有媽媽的陪伴與支持。我一點都不想要做一個在孩子成長路上缺席的媽媽。您和我有一樣的期盼嗎?那就從平心靜氣的聽孩子說話做起吧。

開發潛能

2008年06月14日
公開
22

《另類財富》開發潛能 2008/6/11 | 作者:(杜荷) 有一種人,從小展露天賦,如晨起陽光充滿無限希望;大部分的人,必須透過長時間學習,在中年飛黃騰達,如豔陽光照四方;但也有人則是積福圓滿,老來庇蔭人群,好比彩霞滿天,夕陽無限好。無論你會在何時發光,都不能停止努力。 波蘭著名鋼琴家帕德列夫斯基,有一回接受記者訪問,談及他的成功之道?他說:「只有不斷練習,音樂才會成為生命,運用自如。」記者又問:「您已是大師級水準,多久練一次琴呢?」他說:「每天!」記者睜大了眼,相當吃驚。 帕德列夫斯基說:「假如我一天不練,自己就察覺到差別在那;如果我兩天不練,樂評人便有感覺;如果我三天不練,連聽眾都會知道差別在那,到時再來補救,就太遲了。所以我堅持每天練琴,即使十分鐘都很有幫助。」 有位籃球國手曾對球迷說:「你們看我在球場上投球自如,那是我每天定點投籃至少百次的結果。」愛迪生在成功之後,對自己的成就總謙虛地說,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人的天賦與潛能可以靠努力與學習開發,人內心的愛與慈悲也可以透過學習來開發,只要你有善念善心,每天以感恩與知足來練心,也能開發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的佛性。

別讓 物欲沖昏頭

2008年06月13日
公開
9

《理財筆記》別讓 物欲沖昏頭 2008/6/1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理察.卡爾森 從哲學上說來,致富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一是開源,二是節流。其實,兩者之間還有一個中間地帶。我發現確保富裕生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手去賺錢,盡力去衝刺;可是千萬不要認為,當收入增加時,也必須提高生活水準,這麼做可能是一個愚蠢而錯誤的決定。 許多人賺到的錢都比夢想中的還多,可是他們在財政上的壓力,卻遠比過去更大。怎麼會這樣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大部分人賺到更多的錢以後便花得更多,甚至還會入不敷出。他們買更大的房子和更高級的汽車;他們去度更豪華的假期,穿更昂貴的服飾,上更精緻的餐廳;他們不斷地花錢;有人做了不智的投資,或是執行根本沒用的避稅方法。堅稱自己絕不會做這種事的時候,我勸你最好相信你可能會這麼做。賺錢通常比守住它容易。賺得愈多,看上的東西也就愈多。物質欲望的問題出在,除非你謹慎提防,否則欲望永遠無法滿足。記住,更多未必會更好。 如果提高生活水準,來配合目前的收入,就會被迫維持在這個水準上,不管想不想要;而或許你並不想要。永遠無法感覺到「夠了」,會造成幾個明顯的問題。遭逢經濟拮据的時候(人人在某個人生階段都會遇到困難),如果向來都花光自己所賺的錢,可能會因為積習難改,而造成更大的危機。不過,如果控制好花錢的習慣和欲望,就算碰到時機不好,也不會造成危機。 提高生活水準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一心想要更多,只會讓每 個人工作愈來愈忙碌。擁有的東西愈多,需要花在處理、確定、照料、保護和擔心的時間也愈多!不久,的生活中就會塞滿「各種東西」,白白浪費了原本不需要浪費的時間。於是,自己變成了一個受困的「守財奴」。 這並不表示不應該或不配擁有好東西。但是請牢記,你也應該有一份安詳而快樂的生活,而物質不一定可以讓你快樂!幸福來自內心,重要的不是你真的擁有多少,而是你和物質的關係是否和諧。 如果能夠栓牢自己的欲望,過你財力範圍之內的生活,就會發現另一種富裕:平安。過著輕鬆自在的日子,對每個人來說,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恩賜了。

關於 尾數的哲學

2008年06月13日
公開
4

《腦筋轉個彎》關於 尾數的哲學 2008/6/10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旗林 一個年輕人到某公司應徵臨時職員,工作任務是為這家公司採買物品。徵人者經一番測試後,留下了這個年輕人和另外兩名優勝者。隨後,主持人提了幾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各具特色,主持者很滿意。 面試的最後一道是筆試題,題目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採買兩千支鉛筆,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幾分鐘後,應試者都交了答卷。 一名應徵者的答案是一百二十美元。主持人問他是怎麼計算的? 他說,採買兩千支鉛筆可能要一百美元,其他雜費就算二十美元吧!主持人不置可否。第二名應徵者的答案是一百一十美元,對此,他解釋道︰兩千支鉛筆需要一百美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十美元左右。主持人同樣沒表態。 最後輪到這位年輕人,主持人拿起他的答卷,見上面寫的是一百一十三點八六美元,不覺有些驚奇,立即讓他解釋一下答案。 這位年輕人說︰「鉛筆每支五分,兩千支是一百美元。從公司到這個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零點八美元;午餐費兩美元;從工廠到公車站為半英里,請搬運工人需用一點五美元……因此,總費用為一百一十三點八六美元。」 主持人聽完,露出會心一笑,這名年輕人自然被錄用了。 不過,故事還沒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名年輕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卡內基。尾數看起來不起眼,其實,它能夠說明你的認真程度和處世哲學。注重尾數的人能夠給人工作嚴謹的印象,領導也會放心地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辦;那些忽略尾數的人,常常給人留下隨便、馬虎的印象。 尾數並不僅僅是對金錢來說的,如果領導分派給你任務,問到所需時間,也需精確到尾數,二十四時四十……這樣既能表明你嚴謹的工作態度,又能表現出你對時間的珍惜,能夠不浪費一分一秒,把工作做好。如果,你只用「大概」來回答,領導就會以為你敷衍了事,時間理念不強。

節能省電首部曲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21

2008/6/16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王鉉台 七月一日起電價調整,整體漲幅約百分之十二.五,家庭用戶則控制在百分之七.五之內。節能減碳的第一步以省電燈泡取代白熾燈泡,雖然省電燈泡單價高,卻有更大的省電效益。 隨手關燈 有效省電 假若長時間不使用電器設備時,就應切掉電源,減少待機損失,離開室內達三分鐘以上,就應該將電燈電源關閉,「隨手關燈」可有效省電,但若是短時間內離開,開開關關,反而會浪費電。 電器專家王秀林說,以省電燈泡取代白熾燈泡可省點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五、辦公室用的傳統式安定器T9螢光燈管,也就是日光燈,若換成T5電子式螢光燈管,可省電百分之二十至五十、供桌的神明燈,和廟宇的光明燈,換成LED燈,省電達百分之八十六。商家的照明、櫥窗投射用的鹵素燈換成LED或是陶瓷複合金屬燈,可省電百分之七十至九十。 除了換燈具,隨手關掉不必要的電燈也可以省荷包。王秀林說,辦公室午休能關燈一小時可省電百分之十,廁所、茶水間、樓梯間等場所在沒有安全顧慮下,採用手動或感知的自動開關,就可省電百分之三十至九十。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商店,在騎樓用感測照明,也可以省下一半的照明用電,尤其過午夜十二點後,廣告招牌燈用定時調控或是有晝光就自動熄滅,就可以省下六個小時的用電。 用電愈多 價格愈高 王秀林說,依照目前電價,和燈泡燈管效益評估後發現,只要離開三分鐘以上,隨手關燈,可達節約獲利的效果。因此哪怕只有短短時間,隨手關燈也能省下不少錢為達節能減碳目標,新電價機制將電費級距分五級,用電度數愈多度者,價格愈高;而且用電較去年少者享有折扣。以去年夏月每戶平均用電量計算,調價後,民眾每月支出多出約百元。 約三五好友到公共場合吹免費冷氣,順便聯絡感情。高智力攝 冷氣機可選購高EER能源轉換效率冷氣機,EER值愈高,冷氣機愈省電,可節約百分之 四冷氣機用電。冷氣溫度設定範圍以攝氏廿六至廿八度,且裝設自動溫控設備為宜,若在冷氣房內,覺得氣溫不夠涼爽,用電風扇使冷氣分布均勻。約三五好友到公共場合吹免費冷氣,順便聯絡感情也是一計,關掉冷氣前三十分鐘,可先關掉壓縮機,把冷氣改為送風,以減少耗電。每隔二周清洗空氣過濾網一次,善用抽風機,減少開冷氣機的次數,可在西曬窗戶的氣窗上裝抽風機,在門上的氣窗也裝一台抽風機,讓涼風進來,熱風則從西曬窗出去,對流降低室內溫度。 避免污染物降低照明 王秀林建議,天花板及牆壁應盡可能選用反射率較高的乳白色或淺色系列,以增加光線之漫射效果,進而減少所需的燈具數量。定期擦拭燈具、燈管,也可避免污染物降低燈具之照明效率。 衣服一洗整趟流程動輒就是一兩個小時,加上使用烘衣機,用電量更是在不經意中累積。王秀林說,洗衣機裝七至八分滿,洗衣前先浸泡二○分鐘再清洗,且避免在用電尖峰時段│如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及下午一到五點時洗衣。 長時間使用的電冰箱,若散熱做得好,能有效節省電源,王秀林建議電冰箱背面離牆壁有三十公分的空間,以提高散熱效果。電冰箱開門啟用後隨手關門,並減少開門次數。

流行文化不當的介入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4

《收放之間Q&A》流行文化不當的介入 2008/6/1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功文奶奶 情境: 最近電視上強打歌唱比賽的節目,雅玲抵不過同事間的討論,每周一到固定時間,便陪著五歲的女兒坐在電視機觀賞。耳濡目染之下,女兒學會了幾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並帶在幼兒園裡炫耀,唱給其他孩子聽。唱歌原本不是壞事,但雅玲女兒因為一股虛榮心,開始評論老師所教的童謠很無聊,流行歌曲才好聽,引起老師深刻的關切。 答: 流行文化永遠是最強勢的,尤其目前科技發達,經濟富裕,人們的生活條例更加多樣充實,孩子的接觸面不可避免的日益擴大,流行文化自然很容易就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流行歌曲只是其一而已。 幼兒正逢吸收力最旺盛的時期,模仿性很強,流行音樂本身又特別具有喚起人們興趣的特質,孩子會愛上唱流行歌,而較不喜歡童謠,其實也不足為奇。父母倒不必覺得不能接受,或者先以為是自己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雖然這是由於大環境所促成的,父母還是能夠給與孩子適度的引導,以免他們受到不良的相關影響。例如,流行歌大多以刻劃男女情愛、自我意識為內容,加上外在環境開放自由,部分歌詞中的觀念甚或有些偏差,幼兒心智未成熟,在一知半解中,難免不會被誤導。這部分,父母就要特別的留意了。 當然,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適合孩子的內容,例如曾盛行一時的范曉萱,在「小魔女」專輯裡的「健康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歡迎,學校裡幾乎人人都可以朗朗上口。雖然是源自日文歌曲,但內容還屬清新健康,許多家長都不反對讓孩子接觸。 此外,流行文化不當的介入孩子的生活有時是父母不慎所致,這幾年的電視卡通「蠟筆小新」便造成相當大的爭議,該動畫在日本屬於成人卡通,雖然以幼兒為主角,但許多內容不適合孩子觀賞。 國內商人為了利益,竟將它塑造成幼兒卡通,當然就出現問題。類此,父母就要嚴格把關。 其實,童謠還是非常值得家長用心推介給孩子的東西,父母要塑造適當的環境,盡量找時間放下身段,陪孩子陶醉在童謠世界裡,在過程中也多鼓勵和讚美,孩子自然能開心、喜悅的歡唱童謠。

發現人生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1

《另類財富》發現人生 2008/6/10 人間福報| 作者:(苗方) 一位哲學家做了個夢,他夢見自己在路上看見兩扇門,一扇門通往「愛和天堂」,另一扇通往一個大廳,那裡正在進行一場演講,題目是「愛和天堂」。哲學家沒有絲毫的遲疑,他打開第二扇門,衝進去聽演講。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笑話,在我們人生裡,我們總是盼尋著更大的啟示、更多的意義、更偉大的見解、更炫爛耀眼的名利,而忽略了生活、忽略了體會、忽略了內心的感覺。所以,在喘口氣的空檔時,我們會去參考很多人的夢想、生命故事,任它感動著我們的內心,以它為我們行動的能源,再次邁步的動力。 然而,在面對生活的苦難、考驗時,我們所起的念頭實際上又是什麼呢?我們能真心地面對自己嗎? 全球首富巴菲特說:「最快樂的人不一定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他們只是珍惜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每一樣東西。」日前,李連杰在與台大的學生演講時表示,不少人都想學他學武術、當明星。但其實最厲害的武功是「微笑」,最高的武術智慧是「愛」,至今拍過三十多部電影的他,覺得電影給他最大的啟示就是「人生如夢」。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李連杰他「發現」了,所以他開始走向不同以往的人生路程,那你呢?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打開第一扇門,直接去體會愛,去看見美,在天堂裡生活。

幸運但不幸福

2008年06月11日
公開
5

2008年06月06日 蘋果日報六感生活 我在小學堂和四、五年級的孩子談孟子,我們講到孟子有3件快樂的事,於是,問這些看起來都很開心又活潑的孩子:「你們的快樂是什麼呢?」 有的孩子說:「每天打電腦就是快樂的事。」有的孩子說:「出國旅行是最快樂的事。」還有的孩子說:「夏天吹冷氣吃芒果牛奶冰太快樂了。」當他們七嘴八舌地發表快樂宣言時,那個作文寫得不錯、反應敏捷的女孩小芹突然舉手說:「老師!我不快樂!我的生活裡沒有一件快樂的事。」 「那麼,是什麼事令妳不快樂呢?」我好奇地問。「爸爸媽媽總是罵我,我不快樂!學校老師每天上課都要考試,我不快樂!天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去學校讓我很不快樂。」「可是,妳不去學校學知識,怎麼能成為一個厲害的人呢?」我問小芹。「我喜歡念書,學新東西,但是我不喜歡考試,也不喜歡寫那些寫不完的作業!」小芹望著我,很肯定地說。 令人羨慕卻不快樂 那一天,我正好安排了一些四川大地震的幻燈片給他們看,一張張災區的斷瓦殘垣,讓孩子們不斷發出:「好可怕!真是太可憐了。」這樣的歎息聲。看完幻燈片,我把握機會再問他們:「看見了這些災難,以及受災的人,再想想自己,是不是太幸福了?」多數的孩子都點頭同意了,小芹卻大聲地說:「老師!我只是幸運,但,我不幸福。」 這句話敲打在我心上,使我震動了。顯然,小芹能夠分辨「幸運」與「幸福」是不一樣的啊。擁有令人羨慕的東西,或許是幸運的,但是,幸福是如此主觀的感知,如果擁有的東西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又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張曼娟

事必躬親

2008年06月11日
公開
8

《職場管理》事必躬親 2008/6/11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旗林 一家航空公司想在班機準點方面成為歐洲第一,該公司的總經理卡爾岑不知該從哪裡著手,便四處尋找,最後他發現了一家公司,認為由他們負責這件事最合適不過了。 於是,卡爾岑找到這個公司的主管,對他說:「我們想在準點飛行方面成為全歐洲第一,需要做哪些工作,多長時間?你考慮一下,過一兩個星期來見我。」 一個星期後,那個人果然來找卡爾岑,說能夠做到,大約需要六個月時間,一百五十萬美元。卡爾岑立即說:「很好,那就開始做吧。」 那人大為吃驚,說:「我想向您報告一下,我們打算怎樣做。」卡爾岑說:「怎樣做都行,我不在乎。」大約4個半月後,那人打來電話,向卡爾岑匯報了──他的工作已使這家航空公司贏得了準點第一。他們只花了一百萬美元,還有五十萬美元的結餘。 對於這件事,卡爾岑很有感觸地說:「假如我去找他,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看,我希望你能讓我們公司在準點飛行方面成為歐洲第一,給你二百萬美元,我要你如此這般地去做。六個月後他就會來見我,對我說,我們已遵照你的指示做了,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還沒有完成任務,大致還需要三個月左右時間,還需要再花一百萬美元。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發生。」 這不過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如果管理者習慣於事必躬親,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親自做才覺得放心,其結果必然是自己疲憊不堪,辦事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古人檄蚊詩

2008年06月09日
公開
5

《詩聯趣話》 古人檄蚊詩 2008/6/9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天畬 唐代詩人劉禹錫,就因難忍蚊咬之苦憤而作〈怒蚊謠〉詩一首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嘈然響起初駭聽,殷殷若有南山來。露花滴瀝月上天,利嘴迎人著不得。我軀七尺爾如芒,我孤爾眾能我傷。」沉沉夏夜,蚊聲嘈響竟然如雷,可見蚊蟲之多,如此的「敵眾我寡」,難怪詩人生出「能我傷」的擔憂了。 同是唐代詩人的孟郊也寫過一首「檄蚊詩」〈斥蚊〉:「五月中夜息,飢蚊尚營營。但該膏血求,豈覺性命輕。顧已寧自愧,飲人以偷生。」蚊蟲營營,飲人膏血以偷其生,詩人怎能不厭之、斥之呢。 宋代范仲淹的〈蚊〉詩檄蚊又是不同,他僅以短短的二十個字就活靈活現地道出了蚊害之重,以及詩人對蚊蟲的憤慨,而又無奈之情:「飽似櫻桃重,飢如柳絮輕。但知求旦暮,休要問前程。」 明代陳大成的〈蚊〉詩,則充滿著對蚊蟲的詛咒之意:「白鳥向炎時,營營應苦飢。進身因暮夜,得志入簾帷。噓吸吾方困,飛揚汝自嬉。西風一朝至,蕭索意安之?」白鳥即蚊子,詩的意思是說,蚊子趁人之困,吸人之血,一旦得志便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豈不知好夢不長,一俟秋涼,牠就死到臨頭了。 而與陳大成同代的一名未留姓名的詞人寫的〈檄蚊〉詞,在詼諧地討伐蚊蟲的同時,還是一個絕佳的蚊蟲謎面:「名賤且身輕,遇炎涼,起惡憎,尖尖小口如鋒刃。嬌聲夜擺迷魂陣,好無情,吮精血,猶自假惺惺。」

一美元的汽車

2008年06月09日
公開
5

《腦筋轉個彎》一美元的汽車 2008/6/9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旗林 美國的一家報紙上登了這麼一則廣告:「一美元購買一輛豪華轎車。」哈利看到這則廣告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節啊!」但是,他還是揣著一美元,按著報紙上提供的地址找了去。在一棟非常漂亮的別墅前面,哈利敲開了門。一位高貴的少婦為他打開門,問明來意後,少婦把哈利領到車庫裡,指著一輛嶄新的豪華轎車說:「喏,就是它。」 哈利腦子裡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是壞車。」他說:「太太,我可以試試嗎?」 「當然可以!」於是哈利開著車兜了一圈,一切正常。「這輛轎車不是贓物吧?」哈利要求驗看車照,少婦拿給他看了。 於是哈利付一美元。當他開車要離開的時候,仍百思不得其解。他說:「太太,您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少婦嘆了一口氣:「實話跟您說吧,這是我丈夫的遺物。他把所有的遺產都留給了我,只有這輛轎車,是屬於他合夥人的。但是,他在遺囑裡把這輛車的拍賣權交給了我,所賣款項交給他的合夥人?於是,我決定賣掉它,一美元即可。」 哈利恍然大悟,他開著轎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路上,哈利碰到了他的朋友湯姆。湯姆好奇地問起轎車的來歷。等哈利說完,湯姆一下子癱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這則廣告了!」

台灣青少年的世界觀

2008年06月07日
公開
6

【網路熱門轉寄】台灣青少年的世界觀 2008/6/7 人間福報網羅天下 網路轉寄一張手繪世界地圖,標題「台灣青少年的世界觀」,看似孩子不懂天下大勢的塗鴉,實則精準描繪各地特色,有點批判,有點諷刺。例如非洲是:「媽媽說,飯沒吃完會被送到這裡。」 地圖上「霍格華茲學院」幾字指著英國,製圖者可能是哈利波特迷。歐洲是「整天喝下午茶,不用上班的世界」(想得美…),西北邊是「波羅麵包海」(享用不盡…),北歐以「很冷」兩字概括。 俄羅斯「鬼魅高音王子」VITAS剛來台灣演唱,寫「VITAS很威」的地方就是他的祖國,南邊伊朗是「波斯貓生產地」,再南是阿拉伯半島,用「火槍兵、戰爭、沙漠」表示。 中國大陸被寫上「黑心商品跟詐騙集團出口國」,蒙古國則是「我們的」,製圖者可能在蒙藏委員會上班。韓國「號稱發明了全世界」,日本呢,「到處都是A片」,東南亞都是「一些差不多的國家」。「有很多叫瑪利亞的傭人」…是菲律賓,再往東,澳洲「被土著統治」(拜託,沒知識也要看電視),紐西蘭「被羊統治」。 到了美洲,阿拉斯加是「天堂」,西伯利亞「很多樹」。「斷背山」代表加拿大,「沒錢去美國的留學生,只好到這裡」。美國則是「邪惡帝國」,西岸有「偷渡客」,南邊是「這裡暗槓石油」,幸好東岸「有王建民」,台灣之光照亮邪惡帝國。 墨西哥寫著「罪犯」,加勒比海有三個箭頭指向群島,「台灣的邦交國」幾字讓人想起金紀玖。南美洲「都在踢足球」,最下方英文寫Don't cry for me…好像少了字?不是阿根廷,是Don't cry for me,10億台幣。

優秀不一定是資優

2008年06月07日
公開
11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優秀不一定是資優 2008/5/27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推廣○至六歲教育多年,我和同仁經常到各個社區去分享孩子學習黃金期的教育觀念和作法。許多家長告訴我:「希望現在每天陪孩子認字卡、排數字盤、聽童謠,真的可以讓孩子比人強?」當我信心滿滿的向家長保證,不久的將來他們一定看得到今日的努力時,有的家長直接就問我:「所以,我的孩子一定可以跳級或考上資優班囉?」 望子成龍的深切企盼 最近,基金會舉辦了二場免費的胎教講座,與準父母和他們的家人分享胎教的要領和作法。從和我們接觸的準爸爸媽媽的眼神及態度中,我又再一次強烈的感受到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深切企盼。他們之中不只一對爸爸媽媽問我:「是不是我有做胎教,我的孩子就會比較聰明?」 面對這些家長的期待,坦白說,我的心總是擔心不已。因為我非常清楚,資優生不一定優秀,績優生也不一定是資優生!要搞清楚這中間的分別,我想,或許我們可以從弄清楚「績優」、「資優」與「優秀」這三個名詞開始。 成績亮眼原因很多 績優:成績優秀。孩子成績表現亮眼的原因有很多:孩子上課認真、好老師的教導、父母協助或孩子自己預習和複習、練習量大等,都可以讓孩子有較佳的成績表現。所以我們可以說,只要孩子用對方法、肯努力,一般的孩子也可以是「績優」生。 資優:根據教統會第四號報告書(1990),資優生可能具備以下特質:高智商--IQ 130或以上,在視覺及表演藝術方面特具天份,富創造力,有獨創性思考能力,領導才能高,對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換句話說,「資優」指的是孩子天生的資質,孩子生來就具有某項特殊的潛能。 (至於這項潛能有沒有發揮出來,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優秀:表現較同儕好。我心目中的優秀兒具有以下特質:能夠自學自習、能夠面對壓力、能夠承受挫折、有慈悲心、願意幫助別人、有自己的想法、能堅持著把事情做好和做完、樂觀進取。 展現生命的光采 每一個孩子都展現出一種生命的光采。我不知道我的三個孩子上學後,會不會在學業上有好成績,但是我希望他們樂在學習;我不知道我的三個孩子是不是真的比別人聰明,但是我希望他們能靠自己的能耐解決問題。我還記得當初我對他們三個小生命的期待: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突破困難、勇於面對問題的能力,能有獨立自主的生存能力。 別再以「資優」、「績優」為唯一的追求了,所有胎教和學前教育的目的都不在於教養出「天才」,而是在於為孩子將來的學習鋪墊,讓孩子能早日掌握學習,並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翻翻從懷孕開始到現在的照片,想想當時的期待和感動,您會希望您的孩子是「績優」、「資優」還是「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