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埃及工程師 內灣度假撿垃圾

2008年03月31日
公開
12

2008/3/31 人間福報 【本報新竹訊】埃及旅客穆罕默德•亞伯罕林日前到新竹內灣度假,看見遊客烤肉遺留垃圾,感嘆民眾不珍惜「在埃及一輩子都看不到的美景」,他放棄假期,整個下午撿拾垃圾,台灣友人幫他拍照、張貼上網,提醒國人愛護環境。 從未來過台灣的亞伯罕林,今年二十五歲,在埃及首都開羅擔任美商公司工程師,二月十九日到新竹出差,他在美國矽谷分公司的同事廖世祺,上周特地帶他到內灣旅遊。 亞伯罕林在內灣逛了一圈,看見遊客一家八口在河邊烤肉、玩耍,他說在埃及從沒見過如此清澈的河流,埃及人也不流行休假時到郊外烤肉,因此特地幫這一家人拍照,準備帶回埃及當作紀念。 兩小時後,兩人回到烤肉處,亞伯罕林非常納悶「大家為何把垃圾留下來?」廖世祺紅著一張臉,說自己「超難為情、簡直無地自容」,不知該如何解釋。 當時亞伯罕林對他笑了一下,便直接拿起裝木炭的黑色塑膠袋、竹籤、衛生紙等,再沿著河邊尋找其他垃圾。 「一個埃及人竟然來台灣撿垃圾,台灣人出國可曾幫別人撿過垃圾?」廖世祺說,一整個下午,亞伯罕林帶著一把雨傘,走到那、撿到那,他也跟著幫忙,並拍照留下紀錄。 事後廖世祺越想越激動,決定將亞伯罕林的事蹟公布上網,提醒國人愛惜環境。 「台灣有如此美好的大自然風景,埃及沒有,人們不應該破壞環境。」亞伯罕林說各地都有少數人亂丟垃圾,多數人仍然愛護地球、珍惜環境,台灣人應該也是,「對我而言,撿垃圾只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說,來台灣一個月,發現這裡的人很友善,同事也會主動替他解決問題,讓他很快適應環境,因此他也希望用實際行動,回饋台灣這片土地以及人民。 亞伯罕林四月三日就要離台,他說以後還是會來台灣,而且一定要回到內灣,「欣賞比綠洲還漂亮的美景」。

六通

2008年03月31日
公開
9

【人間萬事】六通 2008/3/29 |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一般人對「神通」都很好奇,也希望自己能夠擁有神通。其實神通並不足為奇,因為世間事,你吃飯就能當飽,這不神奇嗎?你喝水就能解渴,這不稀奇嗎?有人下水就沉溺,你下水能游過長江,這不神奇嗎?有人騎腳踏車,兩手緊握手把,還是跌倒,有人騎著腳踏車,雙手高舉,仍然車行自如,可見神通者,只是「熟能生巧」而已。 沒有神通的人,千方百計想要有神通;擁有神通的人,就知道有神通的痛苦。你本來不知道自己死期不遠,因此活得自由自在;當你有了神通,知道自己的壽命只剩下三年、五年,你能活得自在嗎?所以果真擁有了神通,不一定是好事。關於神通,佛教有「六神通」,試舉一說: 一、天眼通:我們的肉眼,隔著一道牆就看不到牆外的事物,或是相距遙遠,此處也看不到彼方。有了天眼,自然沒有裡外、遠近、大小的障礙。但是現在的電視機,不是讓我們擁有天眼通了嗎?只要打開電視,就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情況,你還不滿足,還要追求天眼通?假如真的有了天眼通,看到情人在受苦、朋友在受難,你能安心生活嗎?所以有了天眼通,這是第一不當。 二、天耳通:CNN每天都把世界各國的消息,向世界傳送,乃至世界千百個電台,每天也在不斷播報各種消息,讓你人在家中坐,能知天下事,這不就是天耳通嗎? 其實,我們的耳朵每天聽講話、聽唱歌、聽傳道、聽新聞,無一不能令人滿足,你還需要另外追求天耳通嗎?如果你有天耳通,不斷聽到隔牆有人在罵你,遠方有人在批評你,你能安心生活嗎?你能不起瞋心嗎?這是第二有天耳通之不當。 三、神足通:現代人不管到任何地方,都有汽車、火車代步,即使出國也有飛機可以搭乘。但是你要求得神足通,希望像孫悟空一樣,翻個筋斗十萬八千里;然而萬一你不小心,一步踏進海洋裡,水深滅頂,或是一腳踏進別的國家,語言不通,甚至一腳踩進別人的家園,告你擅闖私宅。你本來生活得自由自在,因為神足通而帶來生活的苦難,這是第三有神足通之不當。 四、他心通:「人心隔肚皮」,你不知道我心裡想什麼,我也不知道你心裡怎麼想,本來大家相安無事。但是有了他心通,你心中對我不滿,我知道;你心裡看不起我,我明白。因為知道別人看不起你,對你不滿,你會舒服嗎?不聽、不想、不知,自有其中的妙趣,你要自找麻煩,希望擁有他心通,結果生活變得不快樂,這是第四擁有他心通之不當。 五、宿命通:有了宿命通,能夠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或許不是壞事,例如知道自己未來可能上刀山、下油鍋,因此心生警惕,懂得要修心養性,多行善事,未嘗不好。但是沒有宿命通的人,只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分修行,該去天堂,會到天堂,該來人間,會到人間,只要耕耘,何怕沒有收穫呢?一旦你有了宿命通,知道自己的過去是豬馬牛羊,恐怕心裡也不會好過,這是第五有宿命通之不當。 六、漏盡通:漏,就是煩惱,你能斷盡煩惱,當然是好事。只不過這是持戒嚴謹、禪定甚深的大阿羅漢及大菩薩才有的境界。如果你不循正道,只是妄求神通,反而帶來煩惱,不僅不當,更屬不智也。

楊牧先生家晚宴記

2008年03月30日
公開
14

《心見集》楊牧先生家晚宴記 2008/3/26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石計生 迫不及待地,以朝聖心情來到這裡。脫了鞋,燈以昏暗的姿態襯托,一個於詩的文本怎樣都熟悉的臉龐此時面無表情地出場,在丈高浪頭席捲我。永遠無法跟上的豐饒每個暗夜,你如海般胸壑,以無窮無盡的力量或者溫柔,或者堅毅,或者變換維度開啟許多的窗櫺。我的學習攀緣著逆時針的蟬花,落英繽紛時你的手點燃流動的宴饗於焉開始。比想像還更世俗的起頭,抱怨著嫌著,換著那音樂,有點驚訝跟著緊張起來,我必須藉故數度起身如廁想想,忽然室內一盆幽蘭淡淡飄來清香。我們像極了家人在餐桌上斜座東聊西聊才莞爾地察覺,不就是這樣嗎?還需要什麼詩詞歌賦書裡談的還不夠嗎?來到這裡,就是生活,安心隨適的平常生活。 告訴我,你的憂愁。告訴我,你眉宇之間為何閃爍著月隱微光。這都不用說,一盤又一盤如魔術般從那洶湧丘壑裡端出佳餚入了味,想起許多往事,沉澱在馬丁尼,從下午五點喝到融化了的鐘錶忘了時間黯淡下來落地櫥窗。我說,要是加上雪的感覺多好。攝氏十八度的雨絲,在這個不能零下的盆地,注定要永遠忍受更冷人心的嚴冬嗎?沒了秒針與時針的這時所見是光潔無塵的地板映照質樸的花蓮山形。小心翼翼的自在,雪白沙發無暇端坐,你最喜歡說的:找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坐下,起個頭就很好。這對話已經過於稀有而完美,就把其他留給窗外忽然的台灣巒樹飄落完成也可以的。 說冷冽的現實,如果為你提筆,從容順遂其心更為分裂,但更為豐富的內在,孤懸的月報以仰望之姿,讓你記得,永遠記得,曾來到這裡。 世事紛擾就把那些關在門外,鋼琴彈奏,不是欠缺勇氣,我說,是肩上堆砌枯乾的雪意過多,不捨冰涼參透微熱的臉頰,緊靠的鼻息在三尺之外的遙遠。你那令人珍藏的眨眼間隙,眉宇溫和處女座的至善,啟迪我多少晨昏每個對人性喪失信心的當口四十五度角暖流,比攝影捕捉還要真實。 十幾年來我放上又卸下了的心讀你的來箋佈展於輪迴之環,熱血的飽足流動活的宴饗,食之美味地低調訴說這美麗境界含蓄,道德,純粹如雪三尺之下的長眠,你與我的萬年後腐身參透或參不透地來到這裡迫不及待,脫了鞋,燃了燈但請勿過亮。 如花辭世,我們的臉龐已經重構著光明,飯後看我,有意插起一盆意識流。 (本專欄每周三刊出)

美的搜尋

2008年03月30日
公開
44

2008/3/26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董國賓 石榴花舉著陽光,灑一地清淡的香,一滴水珠,是雨後柳枝上的弦,把惹人的風景點撥。千萬朵桃紅,將燦然的美藏在了蕊裡,一隻飛鳴的翠鳥,倏地鑽入融融的風中,把桂林的山水揭出一個畫面,畫面裏儘是美的葵朵。視野裡盈溢著怡然的雅趣,美的視覺在桃紅柳綠的家園裡遊梭。 在美的家園裡搜尋著最飽滿的穀穗,思想深處律動著粉紅色的音旋,仿佛朵朵蓮花灼灼綻放,又像道道彩虹浮現在眼前。我喜歡天邊的彩虹,不僅因為那絢美的色彩,更癡迷于優美的弧線。美麗點亮了眼睛,記憶的觸角在美的空間裡伸展。 優美的弧線不只在天上,還有一條在急水湍流的江邊。這弧線在低吼的號子聲中散發著光澤,在縴繩的牽引下顯得更加浪漫。這是縴夫們赤裸的脊背彎成的曲線。縴夫的號子是一只深沈的浩歌,遒壯的旋律裡流淌著不屈的精神和不渝的信念。縴夫的腳板,在山與山之間,踏出了一條浸汗濡血的棧道,縴夫們累累的苦痛歷練,是又一種經典的人類之美的歲月切片。 原來美更多的還是一種感動,它不只在鮮花綻放的瞬間。 不是嗎?美麗不僅僅是在城市園林,就連空曠的大漠也是美的搖籃。因為這大漠的空曠和廣袤能給我們狹隘的心魄以明媚的坦蕩和豁達,這大漠的雄渾和野性又能給我們流得過分拘謹的血液以灼熱和奔放。 歌頌美吧,讓我們把頌詩挂到遠山的懸崖上隨風飄揚,讓我們將讚歌伴著歡樂的百靈鳥,繞山巒鳴囀!

彌 補

2008年03月30日
公開
44

《人間萬事》彌 補 2008/3/24 |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房屋漏水了,可以找個專家來修補;衣服破損了,也可以找個針線來縫補。但是世間上不是每樣東西都能彌補,例如筷子折斷了、碗盤打破了,即使彌補也不可能完美;一句話傷了別人的心,事後彌補,也難消除對方心裡的傷痕,所以彌補是一段很艱辛的挽救,不能不慎。 世間上有很多難以彌補的事,例如: 一、人情破壞了,難以彌補:人情是善美的,人情是尊重的,如果你傷害了別人的感情,要想彌補,非常困難。東西打破了,可以重買一個;你傷害別人的情、別人的心、別人的人格,要彌補也難。 二、青春蹉跎了,難以彌補:有的人正當青春年華,不知重視寶貴時光,一旦年華老去,要想青春再來,已經時不我予。所以,父母生養我們,給我們多少歲月,都要好自珍惜,不能蹉跎,不能浪費;蹉砣、浪費,就如殺害自己的生命一樣,等到自己的生命被傷害了,要想補救,也是為時已晚。 三、健康失去了,難以彌補:人的五官端正、五體俱全、四肢能動,五臟六腑都很健康,這是很大的福報。但是世間的風寒、人情的掛礙,不小心謹慎養護,一旦失去健康,整個身體的機器,不是這裡不靈,就是那裡不順,要想找回健康,有時需要花費許多金錢,甚至即使有錢,也難以換回健康,所以人在健康時,要善自珍重。 四、擁有浪費了,難以彌補:擁有的東西失去了,有的可以補救,有的則難彌補。打壞了桌子,可以再買一張,丟失了一本書,可以再買一本,可是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道義、信譽、誠懇,一旦失去、損壞,再想彌補就不容易了。 五、人格污損了,難以彌補:人在世間,所以能受人尊重,就是靠人格維持。在家庭裡,靠著自己的勤勞、奮發、信用、道義,所創造的人格,不能隨便遺棄、丟失,我們一定要靠自己優秀的人品、骨氣,跟社會優秀的人相互往來,才能活得有意義。如果讓人家一提到你,就覺得你人格有缺陷,例如沒有信用、懶惰懈怠、自私執著、無理無明。人家對你雖不談虎色變,也會敬鬼神而遠之,到了這個時候,要想找回尊嚴、人格,就難以彌補了。有的人自己本身條件很好,但是被人污衊了,如果沒有很大的再興力量,也是不容易彌補。 六、業報定型了,難以彌補:我們身口意所造的業報,有善報、有惡報。善報是善因善果,惡報是善因惡果;善惡業報,有的早報,有的遲報,都有各自的差別因緣,但是不會不報。一旦到了業報現前時,即使懊悔,想要彌補,也是困難的事。所以「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不能不慎。

十年之計 莫如種樹

2008年03月29日
公開
17

《談古說今》十年之計 莫如種樹 2008/3/2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曹爾建 中國歷代都重視植樹,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植桑樹果」之語。到了西周、設「虞人」掌理山澤苑囿,就是林政官員;管仲相齊時、其牧民之策強調「一年之計莫如種穀、十年之計莫如種樹」,對民生及防災有顯著的功效。 秦始皇東巡泰山,見林木被濫盜濫伐、遂頒「無伐草木」之禁令,並規定於驛道之側「樹以青松」,即使在焚書令中,都禁止焚毀「種樹之書」,這也算是秦始皇的唯一德政了。 隋煬帝在位時,曾詔諭民間在運河兩岸栽植柳樹,活一棵即賞絹一匹,逾明年堤上綠柳成蔭,煬帝大悅,欽賜柳樹為「楊」姓,從此世人皆稱「楊柳」。 杜甫酷愛植樹,其成都的草堂四周遍植桃柳,且有「詣徐卿覓果栽」的詩句;草堂前的古楠木被風吹倒,他痛惜的歎道「我有新詩何處吟、草堂自此無顏色」,故草堂至今仍然古木蒼翠,濃蔭如蓋。 明太祖稱帝於南京時,令臣民在朝陽門外及紫金山上,栽植桐、棕、漆樹五千萬株、各地也紛紛響應,估計植樹達十億株、如今金陵古城仍林蔭廣道。 清陝甘總督左宗棠,麾軍西征之時,令軍士修築馳道,沿途植以楊柳,自涇州向玉門、綿延三千七百餘里,蔚然成林迎風弄姿,贏得「春風度玉關」,一改昔日荒涼的景象,大西北也因左宗棠植樹而綠化了。 國父孫文先生生前大力提倡造林,他認為造林是民生建設的首要工作,故在實業計畫中說:「荒廢未耕之地宜造林」,也切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旨,國人為緬懷 國父,把他逝世之日訂為「植樹節」,其意義亦極深遠。

日暖風生香

2008年03月29日
公開
7

2008/3/27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梁淩 接到朋友的短訊,他說:「春天來了,願你的心情如春光這般美好。」於是,便一個人站在街頭,微笑。睫毛上,有七彩光,跳呀跳的。我想此刻,他也一定輕醉在這如蜜的陽光裡。 如「蜜」,是的,喜歡這個字!是暖暖的黃,裊裊的香,淌在身上,總讓人想起一些美好的事,心底,漾著淡淡的甜。 這樣的午後,和他蜷縮在陽台上打盹,曬太陽,你靠著我,我依著你。我說,你看,我倆像不像兩隻貓———長一身軟軟的絨毛,躺在春光裡,眼瞇成兩道線,柔和的腰身,一會兒伸直,一會兒又團成圓?他笑,說,像啊,而且是老貓呢,很知足的老貓! 我也笑。因為,他的話,使我憶起一位很知足的朋友來,他的名言是:我很幸福,你看,我要啥有啥:老婆,孩子,房子,健康,有吃有喝的。他,只是一名極極普通的人,然卻這樣,幸福到荼糜。 春天,亦常想起,另一個可愛的朋友,她的名言是:「春天了,你看,我們像幸福的小毛毛蟲。」她說這話時,我倆還年輕,正坐在林間的吊椅裡,像槐樹上的「吊死鬼」,又像是織布的梭子,在斑駁的春光裡,一梭梭來回,偶爾,會有楊樹上的「毛毛蟲」,「吧嗒」一聲,掉在懷裡。她捏起一個毛毛蟲如是說。我問,毛毛蟲有什麼幸福?她說,毛毛蟲有著軟軟的身子,吊在春天裡,被暖風拍了一巴掌,幸福地掉下來。於是,我倆都閉起眼,想像自己,是一條春天的毛毛蟲。 這樣的春日,我又開始靜靜地敲一些文字,記錄我的雞零狗碎,風花雪月。不寫一字的日子,有三個多月了吧,不停地有朋友問我,你在幹什麼?怎麼不見你的文?我說在冬眠喲,忙裝修啊。其實,這一切,只不過都是偷懶的理由,真實情況是:我怕冷,怕電腦輻射,怕動腦。這三個月裡,並沒有想像的輕鬆,反而累得慌,因為,我一邊偷懶,一邊又在心裡拷問自己。如今,春天來了,啥都在長,根往下伸,草往上發,我也不應該再偷懶。 這樣的春日,我還搬出了那輛生了銹的自行車,擦拭,打氣,加油,翻出了運動衣,運動鞋。夏天熱,冬天冷,秋天的落葉,是用腳踩的,只有春天,最最適合騎單車,你想啊,草是綠的,風是香的,鳥聲泡沫樣地起浮,你騎一輛自行車,從綠浪裡,從鳥聲裡,「哧———」地畫過,多像條魚!

品格教育的兩大支柱

2008年03月28日
公開
5

2007/9/18 人間福報 推行品格教育以培養具有高尚品格,能適合二十一世紀社會需要的人才,是當務之急。 品格教育施行固為全民的責任;但若論其效用的巨大與影響之深刻久遠,一是以父母為中心的家庭,一是以教師為骨幹的學校。品格教育奠基於家庭,啟動於學校,實踐於社會;學校生活有結束,家庭生活伴隨終生。 教育學者班杜拉的社會理論,認為家庭是一個最初的學習環境,若失去培養品格的先機,沒能在剛開始時家庭成為教養孩子的溫床,很可能就剝奪了往後孩子養成良好品格的機會,造成他們無法彌補的損失;要重新建構為社會所期待的好品格,就必須支付更多的時間,花費更大的成本。 一個人越是在年輕的時候,家庭越是其生活的中心。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關係,家庭中體現如待人接物方式,尤其是父母對待子女的態度、言行舉止和其所持的價值觀,都會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榮辱禍福。 家庭是品格教育的基石,父母是品格示範的楷模,一個孩子能否養成優質的人品,父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他的家庭成員也都不可忽視其影響力。《論語,學而篇》記載孔子的話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可見一個人是先從和家人的互動中,培養良善的品行,底定德行的基礎之後,再逐漸擴大其範圍。 孩子是一面鏡子,反映的是父母的言行舉止和價值觀,也就是父母的人格。父母如果能日日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欲望節制,生活簡樸,孝敬尊長,友愛朋友,熱心公益,勇於承擔責任,有為有守,伸張正義,心中常存感激心情。孩子必然於潛移默化中,培養出誠實、勇敢、友善、孝順、感恩、尊重、寬恕、奉獻、博愛、公正、禮貌等被稱為有良好教育的品行。也因此,教育家、哲學家史賓塞才會說:「父母透過其生活經驗,累積了好的品德,將其留給子女,就是所謂『給孩子最好的』。」 品格並不像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那樣屬於人類天賦本能且有強大的驅使力;而是要透過學習的過程來陶冶。早在一九九二年國際品格教育聯盟於大會中決議,以「尊重、責任、公平、信賴、關懷、公民責任」為「品格的六大支柱」,做為現代公民應培養的基礎品格特質。 學校是培養品格六大支柱的場所,學校環境的陶冶,尤其是教師的學識、人品、生活方式和對待學生的態度,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是學生模仿的對象,所以為人師者不可忘記自己的言行都會產生示範效果。正如父母一樣,學生是反應教師的鏡子。成功的教育是建築在日積月累的師生互動上,教育是靠教師對學生心性的啟迪,有效的協助學生社會化,承擔社會責任。 史學家享利•亞當斯說:「教師的影響無窮無盡,永遠不知道這影響力遠至何處;給學生一點,他們就用其全生命去放大;教師本身便是給學生最好的生命禮物。」身繫品格教育成敗的重任,教師不要妄自菲薄。

選才也選材

2008年03月28日
公開
9

《新聞趣談》選才也選材 2008/3/25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平濤 在報社,常聽長官罵記者「用你的腦筋想一想」,沒聽說用「筆想一想」。 這就對了,記者本來就是「用腦」的人,筆只是工具,把工具展示在採訪對象前,絕不是上策。 早年記者訓練,是教其用腦盡量不用筆,採訪時混在人群中,當「遊民」到處「聽」、到處「聊」,然後用腦「組織」,如果拿著筆到處「問」隨手「記」,對方發現記者有備而來,保證「閉嘴」。 話雖如此,也不是絕對不用筆,因為數字不用筆記、人名不記下,萬一弄錯了,可能會吃不完兜著走。 有人說,電腦的出現,給記者很大方便,現場採訪,現場發稿,一指神功經濟又實惠。方便雖方便,充其量只是「記錄員」、對方的傳聲筒,很難弄到獨家,這不是報社派去採訪的用意,大家弄到的內容相同,只要向通訊社買新聞就行,何必花大錢養記者? 用腦除了可讓對方減少警覺性外,對自己的好處更是難以估計,因為人類的腦子是越用越靈活,越用組織能力越強,其靈活度絕對不輸給電腦。不過現代人有了電腦就少用腦,等不在位時,人也變呆了。 可惜的是現在媒體選「才」變選「材」,用人先問「會不會電腦」,而不問「才華」,許多有才華的人被電腦「淘汰」、新聞事業是用腦的事業,要永續經營,選「才」加上選「材」,不成功也難。

香味

2008年03月27日
公開
10

2008/3/21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鳳凰 樓下的鮮花店改成了麵包店,麵包的香味一直撲進了我家,很香,很有滋味,我不由地高興起來。一年來,鮮花的香味天天都飄在我家,開始的時候覺得特別舒服,後來就愈來愈不舒服了。不久,不敢把窗戶大打開,只敢留一小門縫了。家裡時時刻刻都是花香,簡直有種吐的感覺,再也不敢面對鮮花了。現在好了,再也不會有花香的侵襲了。 聞著麵包香,特別想吃,當然是去買了。一連吃了幾天的麵包,總算不饞了。而麵包的香味,卻是不斷地飄進家來,再聞,不那麼香了。屋了除了麵包的香味,就再也沒有其他的味道了,好像自己家裡也成了麵包店似的,那些飯菜都沒了香味似的。終於有一天早上,打開窗戶聞到麵包的香味想吐了。趕緊關小了窗戶,從此再不敢打開。不只我一人聞著麵包的香味難受,全家人都是如此。孩子說他以後再也不想吃麵包了,說這麵包怎麼這麼難聞。 以前,在一個公園,我對一個清潔工說,你天天身在花叢中,真好!清潔工卻告訴我說,有什麼好的,天天在這裡,我感到這些花都跟垃圾差不多,聞著花香特別不舒服!以前不理解她,現在終於理解了。就是去買麵包的時候,我看到老闆不吃麵包卻吃包子,開始納悶,覺得他守著麵包不吃太可惜,現在總算理解他了。 再美好的東西,只要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就不是美好的東西了。音樂好聽吧,要是聽上一整天,再聽音樂就感到它成了噪音。笑舒服吧,要是笑上一天,那就是一種痛苦了。長久的擁有,不會快樂,人,有疲憊的時候。適時的放放手,才能更好的擁有,才能獲得快樂。有時,放棄才是真正的收穫。

藥聯招婿

2008年03月27日
公開
8

《趣聯妙對》藥聯招婿 2008/3/25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孫祥虎 明代,藥都樟樹鎮「同春堂」中藥舖劉老闆有一女,才華出眾。一天,藥鋪門前掛出一上聯:「劉寄奴,插金釵,戴銀花,套玉鐲,比牡丹芍藥勝五倍(伍倍子),從容出閣,含羞倚望檳榔。」並說明,對出下聯者,招其為婿。 四鄰八鄉的後生蜂擁而至,但無人能對出下聯。突然,一個衣著寒酸的青年大聲道:「徐常卿,持大戟,穿甲片,跨海馬,與木賊草寇戰百合,凱旋回朝,車前欲會紅娘。」 劉老闆聽了,心喜。但見該青年穿著襤褸,不像個讀書人,故意又出了一聯:「一身禪衣怎進將軍府。」青年即對:「半枝木筆敢書國老家」。  又道:「扶桑白頭翁有遠志」。對曰:「淮山紅孩兒不寄生」。  劉老闆滿心喜悅,將青年接入廳堂,更試探地問:「遇木賊,入生地,安能獨活?」青年對道:「待半夏,進天門,定折玉(肉)桂。」 劉女屏風後彈奏琵琶,青年細聽,遂輕撥桌上七弦琴和了起來,美妙動聽。劉女款款而出,上前施禮,吟道:「聽徐長卿奏黃芩(琴),沉香閣內曲曲驚雲母。」  青年拱手回禮對道:「聞女貞子彈枇杷(琵琶),防風屏前聲聲動天星(天南星)。」  劉家即招青年為婿。數日後,青年赴京趕考,果然蟾宮折桂,中了狀元。

夾心三明治

2008年03月27日
公開
12

《心靈體操》夾心三明治 2008/3/27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蔡明珠 四、五年級的人,是標準的三明治,上有高堂,下有幼兒,於是就像夾在中間的三明治,每天疲於奔命,父母有事非去不可,小孩教養更是忽視不得,於是有人把自己逼到牆角,有人則搞壞身體,有人藉酒澆愁,更有人採取結束自己珍貴的生命。每見新聞報導云:「父或母攜子女走上絕路,為了債務,為了家計,為了健康出了問題,而共赴黃泉。」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其實嚴格講起來,三明治有很多種,外面兩片當然是白吐司,但裡面內層是夾生菜或漢堡或荷包蛋,卻是可以選擇的。若是生活清淡,塗個果醬就好了,偶而碰到好時機,那就可以來個漢堡肉或荷包蛋者流,再怎樣都可以譜出自己的甜蜜三明治。有人可以拋棄高薪回歸自然,做一個浪漫的人,追尋內心的召喚,投入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吃自己種的菜,進而引領小孩接觸自然,陪伴父母安渡晚年生涯;有人回到故鄉,與社區緊密結合,行步於街衢巷弄,隱身山水,成為社區視察者或自然解說員,悠然見到自己的南山。 所以生活很簡單,吃飯的事其實就是生活的事,所以說要做什麼樣的三明治,就在於自己,覺得自己真是苦不堪言,被夾得很緊,那就成為苦澀的三明治,自己苦也就罷了,連帶著的是父母苦,小孩苦,那又何必?「萬念唯心造」,當然每個人重視的方向有所不同,但是人生苦短,怎能蹉跎?所謂命運風水都在自己的掌握中,當覺得「擁有」是「常」的話,那麼失去必然痛苦,但若思「沒有」是「常」的話,一旦擁有則必然歡喜感恩。一朵小花,一株野草都有其深意,更何況眼觀四周,其實是整面綠意盎然,只是自己沒有覺照而已。 很欽羨許多國家可以讓國中及高中生野外實地觀察的課程,拿筆記、相機,認真的向自然學習,我們的孩童到博物館、石雕館、圖書館,沒有筆記,卻只有喧嘩、自拍、跑鬧。 青春不只是一段時光,一瞬即逝,它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段旅程,在如此複雜的網路世界,探索自我變得比以前更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眼界會更高更遠,但問題是巨人在那裡?

孩子身上發現特異功能

2008年03月26日
公開
24

2008/3/20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楊月娥 生命時時刻刻充滿驚奇,媽媽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並不完全是正確的,孩子有無限的可能,隨時會出現出乎意料之外的表現,何不享受這份親子互動的喜悅?! 小孩從小我就自己帶,自認一定能完全能掌握她的習性,何時要吃、何時要睡,一看就知道,襁褓時期不會說話,只會咿咿啞啞的,但媽媽永遠都看得懂她的表情,不須言語,就能知道孩子需要什麼。相信每個媽媽都有這項特異功能,連第一次見面的陌生小孩也能一眼猜出年紀,而且八九不離十。 眉毛像你、眼睛像我 孩子一天天長大,溝通方式更多,也愈來愈能精準掌握她想要的,從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無論是動作、個性,什麼「眉毛像你、眼睛像我」,總能發現遺傳的驚喜,這感覺真是太美妙了啦,永遠不知道會在什麼地方看到自己的影子。大女兒菱菱生性膽小、怕生又害羞,我和先生對她總有很多的擔心。 上幼稚園前,在家裡先幫她做了無數次心理建設,就只為了讓她不害怕,告訴她學校很好玩,老師很親切,和同學玩會很開心,有玩具又有好吃的點心等,就怕她離開媽媽會大哭大鬧,心裡總是擔憂萬一不適應該怎麼辦? 第一天上幼稚園的日子到了,所有媽媽都做好迎戰的準備,和我一樣沒有把握,接下來的畫面,教室前有些孩子緊抱媽咪不放,有些大哭,有些耍賴,還有些家長趴在窗邊以眼神安撫小孩,心頭浮現預期的擔憂。看著菱菱,當關愛的眼神與她交會時,沒想到她給了我從沒有過的驚奇。她皺著眉頭,狐疑地跟我揮揮手說:「媽媽,你可以回去了。」我預留了一上午空檔,要陪她適應環境,她居然只給我一句話,就打發我走,和我所了解的她一點都不像。 對自己信心倍增 我知道這應該高興,但一時之間很難接受,我想好的一堆安撫的招數毫無用武之地,嚴重的失落感--完全不被需要。隨即打電話給老公:「你相信嗎?你女兒不需要我了。」後來她在幼稚園適應良好,只是老師對她的形容,和我印象中的落差實在太大,讓我曾一度懷疑是不是同一人?老師稱讚她很勇敢,很會照顧別人,還很熱心,我又問老師:「您說的是菱菱嗎?是我們那個有點迷糊又膽怯的小姑娘嗎?」才知道這些我在家裡都沒見過的事,在學校卻是天天上演。 菱菱是個瘦小又少根筋,外加有點耍呆的可愛小孩,小學一年級,全班以舉手投票方式遴選模範生,她被提名卻沒被選上,她哭了,原來她還挺在意。小二再選模範生時又被提名,但提名她的同學卻沒投票給她,在沒人投她的情形下,她急了,趕緊站起來,舉手投給自己一票,可是老師說那不算,所以這次又沒選上。 相互扶持一生 她回家很沮喪,生氣同學提名她卻沒投票給她,這次我鼓勵她勇敢站起來投自己一票的勇氣,告訴她很多事情是無法完全掌握的,安慰她沒選上也沒關係,重點是每次提名都有她,表示她在班上人緣頗佳。後來她還當了副班長服務同學,而接下來的兩個學期,她獲選校模範生和市模範生,當然我又給了她大大的鼓勵,而她也對自己信心倍增。 老二小蓁個頭一點都不小,比姐姐小兩歲,身高卻多了十公分,旁人常看不出她是妹妹。她的個性謹慎小心,姐妹倆完全不像。這是一個讓我超放心的小孩,她的貼心常讓我感到溫暖,她會記得每個人的喜好,願意分享她手上的美食,姐姐犯過的錯,眼尖的她絕不會重蹈覆轍,所以看起來老是姐姐在犯錯,做母親的也總得在其中找到平衡點,懲處之間要拿捏得宜。兩個小姑娘吵起架來可精采了,互不相讓,最後告狀耍賴全都來。 最常跟她們說的一句話是:「爸媽這輩子給你們最大的禮物,就是讓你們有姐妹,我們不能陪你們到老,但你們可以相互扶持一生。」充滿感性的話是無法感動她們的,似懂非懂地還是要吵出個輸贏;有時她們也會相親相愛,妹妹哭了,姐姐還是會踮起腳尖,拍拍妹妹的背,努力地安慰她,這畫面可愛得令我想笑,但也感動、慶幸她們有姐妹。 小蓁羨慕姐姐是模範生,當自己也選上模範生時,我們答應要給她一個特別、難忘的無敵大禮物,那就是她獨享的「超級無敵大搔癢」。 孩子有無限的可能 我們在大床上全心伺候她一個人,把身體當地圖,有高鐵、飛機、國光號,從台北到高雄到台東到各地,以不同的速度穿梭在她的身體地圖,哈癢讓她興奮得笑聲不斷,玩了好久好久,直到筋疲力竭喊停為止,贏得姐姐不少羨慕的眼光。果然她好喜歡這個禮物,沒有花半毛錢,只費了一點力氣,就笑到極致。這是媽媽最有創意的一次,也是讓她最難忘的超級無敵大禮物,在一輩子的記憶中留存。 這對姐妹是我最得意的作品,成長過程中,在她們身上多有學習和驚喜。她們也曾覺得媽媽很神奇,怎麼能夠躲在一個小盒子裡說話?第一次在收音機裏聽到我主持節目的聲音,還會四處張望,以為我是躲起來講話,看我久久未現身,才知道我真的不在家。她們曾經不解,為何國定假日都和媽媽無關?明明是不必上班上課的颱風天,為什麼還是要出門?後來她們才知道,原來媽媽就是要透過廣播,告訴大家不必去上班上課的那個人。 生命時時刻刻充滿驚奇,媽媽自以為的了解,其實並不完全正確,孩子有無限的可能,隨時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表現,我正享受這份親子互動的喜悅。有太多經驗告訴我們,她們會長大,以後就不會再像跟屁蟲一樣地跟前跟後了,父母可得好好把握和孩子密不可分的親子互動期。 ( 本文將於中廣流行網AM6:00「晨光序曲」節目名人的幸福單元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