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老佛爺萬歲

2008年02月02日
公開
9

老公說婆婆已經把後院鋪上水泥。 兄弟沒人要回去住,且一致決定照原貌,不加圍牆、不鋪水泥,婆婆當時也沒答腔。 當隔壁一家家的把後院圍起來,婆婆開始心癢難耐,積極詢問工錢,一直慫恿我們把後院整理起來,兄弟們回家停車也方便。每個兄弟都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誰要出這筆沒意義的花費,全部否決她的提議。 然而眾人愈是反對,婆婆愈是一意孤行,只為了她的顏面。 說真的婆婆很可憐,她唯一的興趣就是愛比較,她常說跟人一較長短是她的人生目標,人活著就是為了爭一口氣,我們理所當然就得成為這口氣下的炮灰。 就像去年婆婆抱怨我們給她的紅包太少,其他兄弟包的可不只這樣,她完全不會想到我們有兩個孩子要養,且只有我老公這一份薪水,如何再給她更多?每個月的奉養金大家都出一樣,她為什麼不說其他人賺得多當然也要多出?老公迫於她的壓力,到最後不得不跟其他兄弟包同樣金額。 過完年馬上就要報稅,父母只有兩個,根本輪不到我們申報,這時婆婆就會說我們賺得少,要給小叔們報才是,她還想叫我們把其中一個孩子給二叔申報呢。 婆婆常提醒我,若阿嬤還在世,她絕不允許我這種娘家沒勢力的人、大陸婆、客家婆、走路有風沒把她放在眼裡的肥婆進她家門,只有府城的大家閨秀她最滿意。五個媳婦就有四個過不了阿嬤那一關,若不是她不計較我們的出身,恐怕我們至今仍找不到好歸宿,對於她的大發慈悲,我們不知回報也要懂得感恩。 小的何德何能跟隨老佛爺?若再不知感念皇恩浩蕩,真是糟蹋了老佛爺的一番苦心哪! 老佛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是誰斷送孩子競爭力?

2008年01月31日
公開
41

是誰斷送孩子競爭力? 近幾年來有很多人大罵教改讓孩子的程度變差,孩子的國際競爭力喪失云云。教改工程浩大,我不認為可以完全歸責於哪個人或者是哪個政黨的的錯誤。 坦白說,我非常不同意這種把複雜問題過分簡化的結果。 我所想的是為什麼我們在批評教育官員或者是責怪學校老師時,何不想想我們自己? 我早上出去運動時,都得經過一所國小校門口。 最近也有機會全程參加一場國小運動會。一些發生在周遭的觀察每天由家長、學生、老師所共同擔綱演出的「互動記」令人印象深刻。我可以很確定的是:這些孩子的競爭力的確是斷送在我們大人的手中,這不是小孩子的錯! 如果大家有空的話,只要找一天到任何一個國小校門口去看看,您有很大的機會會發現每天都在上演的戲碼: 一、大人充當書僮,幫小孩背書包。 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大人的寶貝,所以都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受苦有些人更覺得自己童年受過不少罪,所以發誓要讓孩子過好日子校門口一堆家長或外傭當書僮,為孩子們背著書包與水壺。這個書包真的重得令孩子無法負擔嗎?背書包上學是小朋友學習為自己的工作負責的基本功,更是形於外壓力訓練的開始。我無法想像這些連最基礎的訓練機會都被家長剝奪之後,這個孩子將來還有何抗壓力可言? 二、家長隨意停車,堅持送小孩過馬路。 一般而言,在校門口附近的斑馬線都有導護家長或老師負責學生穿越馬路之安全工作。家長們「不放心」導護家長或老師護送孩子自己過馬路,寧願隨便把車子一停,不管後面堵車如何嚴重,非要把孩子送到校門口,甚至送到教室!此時,孩子扮演的角色是皇帝。而這個皇帝不是自願的,是家長們自己塑造出來的。從小學習的「遵守交通規則」在這裡蕩然無存,最糟糕的是在小孩子與他的同學面前做了最壞的示範。家長們在埋怨小孩子霸道、不守規矩的同時,怪誰? 家長們應該好好思索,應該很容易有答案。 三、孩子目無尊長,家長視若無睹。 我還記得以前上小學時,師長所教的第一件事就是遇到師長必須要先行脫帽,然後敬禮向老師問好。這項教育並不八股,而是最基本的禮貌,也是尊師重道的開始。但是,當我經過校門口時,看到孩子們對於導護老師站在門口,幾乎都是老師主動向小朋友打招呼。有些小朋友還禮貌地回應然而我看到更多的小朋友是面無表情地走進校園。更令人訝異的是家長似乎也不以為意,這種情形讓我頗為震驚! 四、孩子不願下車,家長苦苦哀求。 校門口擠了一堆轎車,裡面的「小霸王」也許還沒睡醒,或者心情不好。車門已經打開,但孩子就是不下車。孩子鬧脾氣稀鬆平常,倒也沒有什麼特別,但是家長的現場處理方式就令人大開眼界!說理者有之,大罵者有之,僵持者有之,最「精采」者莫過於苦苦哀求。爸爸媽媽苦口婆心答應帶他去麥當勞、買他喜歡的玩具,似乎只是希望他龍心大悅,而不是教育他什麼才是對的。只要他肯下車,小孩就可以對大人予取予求。這種每天都可以來一次的機會,將成為孩子「習慣性」要脅家長的籌碼。 校門口的戲碼精采,一場國小運動會我在場外欣賞的「劇情」也不遑多讓。 學生表演開始,理應場地清場讓表演能夠順利進行。然而,沒想到音樂一開始,一大群家長竟然全部衝到表演隊伍當中為他們的寶貝孩子攝影!台上開始廣播請家長退出,如要攝影請家長蹲下,免得擋住其他來賓。然而,家長依然我行我素,他家的孩子最重要,其他團體紀律與秩序蕩然無存。 拔河比賽非常激烈,往往得要纏鬥許久才分得出勝負。而在這個運動會上我看到最不可思議的一幕。女生拔河的某隊長在拔河進行了約莫三十秒鐘,雖然沒有大幅落後,但因已經出現了繩子移向對方的徵兆,裁判尚未吹哨子判定勝負 她竟然突然放掉繩子,看著對方隊伍臉上露出不屑的微笑,讓隊友繼續拚命,他自己袖手旁觀。在三戰兩勝制中,我連續兩次看到她出現同樣的行為!一個四、五年級的孩子有這樣偏差的行為,現場沒有人教育他。這是我看過所有運動比賽中,最沒有運動精神的一幕。 孩子們的天賦、聰穎容有高低,學習成績也因而會有差異。 但是,這些真的不是最重要的事!生活教育與學習態度才是孩子未來足以影響一生的條件。許多家長把「教育」這件事全部丟給學校老師或教育官員,是多麼的謬誤。在許多人自以為提出「專業教育理念」的同時,我建議先想想我們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即為「教育最大絆腳石」孩子的競爭力是否就是斷送在我們手中? 你可以用愛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戴章皇(作者為中華科技公司執行副總)

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

2008年01月31日
公開
20

徐國能  (20070724) 中時副刊 我歌唱著,奔馳著,在小小的摩托車上我的前方只剩下模糊的街景,我的人生只剩下淡淡的絕望。中年聽雨,是無情也動人的時刻,唯一不解的是為何從古到今,這樣的時刻總是在失去了睡眠和夢境後,江闊雲低的客途之中呢? 韶光悠悠,歲月在不知不覺裡從容告別,日昇日落裡也漸漸臨屆了溫柔之必要、肯定之必要,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的中年時刻,新貧時代,城市風華不再迷人,大街小巷都是為了繼續活著而努力的工作線。漫遊的雅興只是偶然從行道樹的葉隙窺見藍天時的無端想望;那些疲憊的朝朝暮暮,更沒有帶著一隻吉他浪跡天涯的雄心。生命彷彿是還沒有歷盡滄桑便已老去,茶煙半涼,人生微苦,奔忙在清寂而嚴峻的日子裡,彷彿深深嵌緊的螺絲,對自我與整部機器已失去了改變或理解的熱情。城市的存在若遠若近,那些燈光串聯起來的總名之為繁華,那些落葉堆積則或可稱為深秋,流年在深深淺淺的悲歡裡輕搖慢蕩,卻不禁偶然的思索。安於肥胖而失去嚮往,鏡中的容顏日漸扭曲齷齰,像是用往日碎片拼湊而成的抽象畫,既笑且哀。這時我總愛眷戀一些過往並還顧舊時的輝煌;想起老電影的對白與畫面,想起那些旋律初次響在心中的溫柔與甜蜜,彷若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 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天晴的時候,我偶爾也會用口哨吹起這被人遺忘的小調,在台北,四季送走許多的歲月,這首歌的旋律卻永遠年輕,像輕輕跑向夕陽的馬兒的碎步,承載著我的夢想。可惜我並沒有一頂寬邊的牛仔帽,也沒有一件瀟灑的紅格子襯衫與背帶褲,否則我真的會學保羅紐曼在電影「虎豹小霸王」裡一樣,用單車載著凱薩琳輕輕穿過鄉野和樹叢,穿過青春的悲喜。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我總是頂著紅白相間、圓得可笑的安全帽,騎乘在50cc摩托車上,我沒有一匹用口哨便能喚來的馬,也沒有一個草原的漫漫黃昏,我只有貸款與卡債,以及一堆惱人的公事,我必須闖過一個又一個無趣的紅綠燈,追趕永遠來不及的明天。雨天的時候,心中總也縈繞這般旋律,台北的雨有時倏忽有時滂沱,正是這城市的心境,它們沿著髮際頰邊那樣深深地滴進了領口和心中,冰凍了我的手腳也冰凍了我的靈魂。這時我也會哼起這個令人心碎的調子,也想問問太陽為何在當班的時候睡著了?然而一抬頭,雨點卻是那樣無情地打在我臉上,冰冷一如打在我的心裡。環顧左右,灰藍色的雨衣、銘黃色的雨衣、暗紅色的雨衣,這些大概都和我一樣,是那腳太長而床太短的男人,總是掙扎在都會坑坑洞洞的路上,盼望期期艾艾的生活能順溜一些,即便是下一個街口不用停車等待都算好事。我實在很想和他們一同來分享這條幽默的老歌,歌詞裡說:不用藉著埋怨來逃避雨勢,因為我本來自由自在,什麼事都無法使我懊惱。 自由自在?那是美國人的樂觀,是西部英雄主義的幻覺,青春年華的天真。 在東方新興的商業都會裡,無論是偪仄狹斜的街,或是牽腸掛肚的生活,可使我這中年人懊惱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不然我可以和頭頂上的捷運賽賽車,或是仔細欣賞那些高樓的窗戶,想像每一個深深門庭裡有著如何動人的故事;我也可以在楓香林中尋覓鳥雀的蹤跡,在樟樹或欖仁的綠蔭裡追蹤季節的隱喻。我可以自由地闖盪台北的街巷,風流撫遍;可以任意停駐於一個況味裡而感到生命的幽深。但我煩心的事實在太多了,課程、會議、閱卷,影印、購物、作業,繳費、演講、看病……剪碎的生活像雨點,不斷打在我的潮濕的靈魂上,這教我只能儘快奔赴目的,完成任務,然後再趕赴下一個目的。只有直線的行程經常使我想起童年奔跑在綠野的好日子,也讓我緬懷校園裡純真的邂遘逅與無言的愛情,我感到自己就快變成《駱駝祥子》裡總是與夢想擦身而過的青年,最後終將失去所有,包括對美好的一點眷戀。 我即將被世界打敗,毫無疑問。 曾經我天真地以為自己是多麼地自由而富足,不是那樣地窳陋不堪;我只需關心風的絮語雲的心事;只需苦惱天涯太近,不足以滿足我的馳騁。學生時代為了幾百塊工資到遠地打工,在滂沱的雨中騎車回家,那時雖然淋漓,卻深深覺得自己征服了世界,那微薄的錢攢存夠了便可以買幾張嚮往已久的唱片幾本心儀的書,在夜裡獨自聆享時感到無限的喜悅,似乎懂得了生命小小的雋永。我也曾經在黑夜的雨裡行軍,悶熱汗臭的雨衣使人絕望,但我的心中仍然等待一片和煦豔麗的陽光草坪。而現在的我卻不免羨慕身旁駕著進口車的紳士或淑女,懷想他們將風雨屏擋於窗外,和著雨聲享受一曲巴哈或貝多芬的溫馨心情,並且深深感到自我的狼狽,無可救贖的失落。在城市不斷落下的雨裡,思無邪的青春、奮不顧身的理想和輕盈的旋律,慢慢溶解為一灘油污的水,倒映了今天的滿懷心事,完全淪落的中年歡哀。 落在昔日的雨水豐潤、甜美而遼敻,如今我卻慢慢嘗出城市雨水深邃的清苦,枕上的梧桐秋聲,茶盞前枯荷悲吟,都比不上打落在安全帽上、節奏單調的城市之雨那般無奈,那般淒清。每一顆雨滴都夾雜著被文明廢棄的化學物質,或酸或鹼都能蝕骨;而每一顆雨也都是現代生活昇華而又凝聚的心事,深沉且凝重。我總在雨裡諦聽它們,奔波的嘆息、勞苦的絮語、塵念的聒噪、慢慢通過我流向溝洫,流向遠方的海,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直到凝聚為一場巨大的海嘯,世界才短暫靜默,隨後又恢復了日常不斷的嘈嘈切切,雨聲的叮叮咚咚。閱讀著打在臉上的雨,慢慢懂得了城市和自己的心事,天何言哉?陽光裡的自由留給他日,我們眼前必須安於腳太長而床太短的狀態,不許抗議。 雨點不斷打在我臉上,我歌唱著,奔馳著,在小小的摩托車上我的前方只剩下模糊的街景,我的人生只剩下淡淡的絕望。中年聽雨,是無情也動人的時刻,唯一不解的是為何從古到今,這樣的時刻總是在失去了睡眠和夢境後,江闊雲低的客途之中呢?

1000位記者智囊團

2008年01月29日
公開
10

1000位記者智囊團 【口述�戴勝益;整理�王念綺、林雅琪】 我認為一個人有沒有成就,和他會不會安排下班後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我在徵人的時候一定會問:「你通常怎麼打發時間?」聽完他打發時間的方法,我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有沒有未來。我認為,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個鐘頭以上的人,很容易終生一事無成。 閱讀報刊,把記者當智囊 我們應該要有「計畫性」地打發時間,下班後約朋友唱歌或喝酒的娛樂活動,可做為和朋友聯絡感情的橋樑,但回家後就不要一直待在電視前、或聊MSN,這樣打發時間,是浪費自己寶貴生命。若要與朋友聯絡,可以用電話,這樣的互動有聲音、語調,也較快速。有人甚至會比賽誰的MSN上掛的人比較多,並引以為傲,但那只是自我安慰,這種成就感對未來是沒有幫助。 若看電視則可選擇《CNN》或《Discovery》等有意義的頻道,每天只要一個小時就足夠了。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前途有所計畫,學會安排時間,只要一天不吸收、一天不學習,就會開始慢慢落後別人的腳步。 台灣的媒體蓬勃發展,我預估跑商業線的記者朋友就有一千人,他們可以為了一、兩頁的報導無所不用其極地到處蒐集資料,將最好的資料,寫出一篇去蕪存菁的文章。其實每一位從事生產、製造、行銷、服務等商業行為的朋友,都擁有台灣最大的知識資源和學習管道,但大家卻忽略了,而將重要的情報資訊視為理所當然。 因為有這些認知,我就利用所有的零碎時間把台灣媒體所提供的訊息讀完,再從其中吸收自己想要的內容。我大學畢業的第一天,就開始訂《經濟日報》,連在當兵的時候也從不間斷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當兵的時候我看報、剪報最徹底,連廣告的小標題都剪下保留。例如,當時我在僅有三大張的經濟日報廣告欄中,看到有人出售製造橡膠手套的機器,這就明顯反映出整個環境景氣和市場的變化。後來我開始訂閱《工商時報》,當這兩份報紙疊在辦公桌上愈疊愈高,就會讓我有壓力去閱讀,所以每天看這兩份報紙是我必做的功課。 廣泛閱讀,升格領導智慧 十年前,我發覺到雜誌比報紙更有深度,因為它並非急於當天發稿,所以他們會經過更多的採訪和過濾無用的資訊,寫得更有深度、正確,讀者思考的空間也因而增加。 剛開始,我一個月只看一、兩本雜誌,但後來發現,每本商業、經濟類的雜誌都有自己的獨家或精華,我就無法阻止自己不看雜誌,現在只要踏入便利商店,第一件事就是瀏覽雜誌區,廣泛閱讀每個月出刊的三、四十本雜誌。 只要看到不錯的內容,我就會把它一張張撕下來,隨身帶著走;即使是不要的內容,我也會把標題全部掃過,了解裡面內容在寫哪些社會趨勢。就像近幾年流行「如何理財」、「如何存退休金」等書籍,它非常明確反映現在社會的需求面。 另外,我買書的原則都是從雜誌而來,因為能讓雜誌百中挑一的書籍,必定是值得讀者閱讀的好書。我也會觀察各書店的好書排行榜,並且了解每本暢銷書的大綱。 但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看一本書至少需要三天,所以我只要拿到財經、企管類的新書,就只看自序、推薦序和第一章,掌握整本書的大意內容。除非是小說類的書才會細讀,就像《唐詩》《論語》《孟子》,不僅了解它的文字之美,還看得到中國老祖先深遠的智慧。例如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演變成王品的分紅制度;「子不語怪力亂神」則是王品的不擇日、不看方位、不讓地理師進公司。這些企業文化和條例都是實踐論語,正可謂半部論語治天下。 身為一個領導者,廣泛閱讀報導、書刊、雜誌能擴大他思考的領域,減少錯誤決策的產生。如果下屬比你了解更多、更深入,他不但不服你,還會嚴重傷害你的領導權威。若能擅用一千位記者的智囊團,利用每段零碎時間隨手閱讀,就能將這些資訊融會貫通為自己知識的一部份,以及做重要決策時的佐證,成為一位言之有物的成功領導者。 【本文摘自30雜誌2007年11月號】

想到包紅包、吃年夜飯壓力就來

2008年01月29日
公開
24

想到包紅包、吃年夜飯壓力就來... 憂鬱、躁鬱也上身 更新日期:2008/01/28 13:14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對某些焦慮或憂鬱的患者,過年有時反而是種壓力。」精神科醫師指出,這些素有精神相關疾病的患者,可能因為過年全家團聚、包紅包、回家吃年夜飯等伴隨的壓力,讓精神疾病症狀被誘發的更嚴重,通稱為「過年症候群」。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劉宗憲表示,門診中就遇過一位45 歲的男性,因為過年陪老婆娘家,必須包紅包,此時面臨其他親戚朋友經濟條件佳,如果包了個大紅包給就讀國中的兒子後,他就得同樣回包,於是過年前他就開始擔心向醫師傾訴,結果再回診時,居然準備了好多紅包,每個紅包裡至少2、3千元,開始出現看到人就發紅包的失控行為。 劉宗憲詢問後,才知道中年男子將戶頭中的錢全數領出,甚至小額貸款10多萬元,演變成見人就亂發紅包的行為,因為年前壓力過大,已經變成躁鬱症,最後,醫師決定讓他住院,年前住進醫院接受治療,為期整整1個月後才出院。 此外,臨床上也遇到因為過年要回婆家的媳婦,因為要煮年夜飯而開始感到心情煩躁,結果最後與先生討論,不吃年夜飯後,太太的心情就好了很多。 這陣子股市頻洗三溫暖,也讓許多民眾心情大受影響。一名50多歲的男性,是個公司老闆,因為股災賠了好幾千萬,結果導致憂鬱症,不僅足不出門、甚至成天躺在床上,太太陪他前來就醫,描述家中尚可負擔,但先生卻已一蹶不振,甚至還出現輕生的念頭。 除了過年症候群引發疾病外,一些憂鬱或焦慮症患者過年時也可能因此病情惡化,劉宗憲說,通常會先開如鎮定劑、安眠藥等備用藥,甚至有些患者正好年前面臨該減藥量,醫師都會建議過完年再減藥較好。

旅夢相思

2008年01月29日
公開
6

昨晚聽到李建復唱的「牧歌」,今天發現到快樂補給站多了2008年的節目專輯「旅夢相思」,裡面正好有這首牧歌。 這個專輯都是鄭愁予的詩,由建築師張世儫譜曲,旅夢部分是李建復的演唱,而相思部分則由陳儷玲演唱,各有特色。 美佳的快樂補給站可以下載這些好聽的歌,媽媽一直是她的忠實聽眾呢! http://mika.amall.com.tw/pro1c.htm 旅夢系列之李建復牧歌�陳儷玲相思 詳細介紹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hrishui/3/1267620612/20060416132326/p:// 金格唱片網站介紹 http://www.jingo.com.tw/web/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ID=9214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鄭愁予 就算在21世紀也是罕見的龐大製作 1995年,集結樂壇、文壇、藝文界等精英人士共譜的【旅夢】,除了是鄭愁予詩文跨領域的呈現,更是音樂與詩相互結合的罕見作品。輯中不僅請到洛杉磯百人電影管弦樂團擔任伴奏,亦在李建復與陳儷伶的詮釋下,將原本行於文字的詩文,賦予全新的生命。整張專輯皆採acoustic的原音樂器演出,就算這個時代也是罕見的大手筆製作。 踏雪千尋的復刻加值版 當年只有少量發行的李建復【牧歌】與陳儷玲【相思】專輯,曾在網上飆到近萬元的行情,只因這組經典是港台兩地的樂迷踏雪千尋也難以擁有,只要一現蹤跡就會成為競逐焦點!此番,除了這2張專輯復刻重現外,50年來,在華人世界議論紛紛的鄭愁予《旅夢》、《情婦》、《錯誤》等13首重要詩文的創作動機,也在他的親自解說中一一公開。更值得一提的是,以故的舞蹈家羅曼菲在她的黃金時期,曾為《偈》所表演的舞作,也於本輯中首次曝光,加乘了本輯的珍藏價值。 在人生的旅行中,陪自己走一段真心。 這是一個喧嘩已久的年代。 如果,你,厭倦了偶像與流行;無疑地,「旅夢」這一系列專輯,提供你一個可以停靠的港灣。 「旅夢」這一系列專輯,在潮來潮往中,覆滅了世俗尋覓的足印;讓舖滿銀色月光的沙灘,回復最原始的平靜。在這裡,可以傾聽歲月的聲音,悠美而沈靜,一如那個年少的午夜,在純真中初識世間的至情。愛戀的痴傻、故鄉的落雨、生命的漂流、真理的背理……曾經是詩的,而今也可以是歌的,都化成窗前淡淡的槴子花香,或心底的一抹雲霞,從來不够濃烈,卻實實在在地出現過,也不落痕跡地悄悄感動過。 正如同文字之於詩詞的意義;音符之於樂曲也是一樣,要表達的深情總不及於萬一,只能留給還沒有沈睡的心,細細去體會。 流行音樂中,遺失很久的夢與詩。 鄭愁予的新詩,曾經陪許多人走過生命中純真的年歲,正因為它,不是流行的東西,所以不容易被一波又一波新的潮流淹沒,反而在歲月的淘洗中,因歷久彌新而更影珍貴。 這次,名建築師暨作曲家張世儫特別選錄鄭愁予詩集中十數道適合傳唱的新詩,創作全新的樂曲,分別交由國內的民歌手李建復以及有新世紀美聲歌手陳儷玲演唱。在音樂表現方面,更與洛杉磯電影音樂管弦樂團(L.A.F.O.)合作,大量採用管弦樂團演奏,將鄭愁予新詩中氣勢磅礡及細緻婉約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就像在漫漫的人生旅行中,看過繁花盡開,萬燈俱明,走遍花落燈滅,回首來時路,重新以真心真情對待自己,珍惜萬事萬物的種種感懷。 旅夢系列一 牧歌 (CD) 1.序曲 L.A.F.O 演奏 2.晨 李建復演唱 3.牧歌(草原版) 李建復演唱 試聽 4.小河 李建復演唱 5.一碟詩話 李建復演唱•天博重唱 6.間奏曲—小河的主題 L.A.F.O 演奏 7.相思 李建復演唱•天博重唱 8.青石小城的也許 李建復•陳儷玲演唱 9.錯誤 李建復演唱•天博重唱 10.結尾曲—旅夢的主題 L.A.F.O演奏—Guitar版 11.旅夢 李建復演唱 ◎L.A.F.O為洛杉磯電影管弦樂團(Los Angeles Film or Orchestra) 旅夢系列二 相思 (CD) 1.序曲--晨的主題 L.A.F.O 演奏 2.不再流浪 陳儷玲演唱 3.相思 陳儷玲演唱 4.戀 陳儷玲演唱 5.牧歌—牧羊女的詠嘆調 陳儷玲演唱 6.間奏曲—牧羊女的主題 L.A.F.O 演奏 7.下午 陳儷玲演唱 8.夜 陳儷玲演唱 9.不再流浪(重唱版) 陳儷玲演唱•天博重唱 10.結尾曲—戀的主題 L.A.F.O演奏—Guitar版 旅夢系列三 鄭愁予導讀 (CD) 1.序 2.牧羊女 3.小河 4.晨 5.下午 6.夜 7.相思 8.戀 9.偈 10.旅夢 11.情婦 12.一碟兒詩話 13.錯誤 旅夢系列四影像典藏 (DVD) 1.不再流浪(羅曼菲篇) 2.牧歌(李建復篇) 3.相思(陳儷玲篇) 4.不再流浪(陳儷玲篇) 5.牧歌(完整版)

梅爾橋小鎮的愛情

2008年01月28日
公開
8

梅爾橋小鎮的愛情 2008/1/16 人間福報副刊 | 作者:海啦啦  這雨說下就下了,是暮春的雨。窗口漾進來幾粒涼涼的水珠,讓我想到放鴨子時的少年光景。鴨子的步子其實很從容,搖搖擺擺中,愛情在溫溫的春水裡滋生。牠們用扁扁的嘴去啄水,一江的水就全暖了起來。披著蓑衣站在水中的我,是孤零零的一幅風景。我知道,憂鬱將我浸泡成江南的水墨畫,墨跡還濕淋淋的,身前身後都是纖巧落下的水珠。江南的雨裡,我不能拒絕融化。我還知道,風一直都在遠方,久久地吹……  所以我選擇孤獨,就像多年以後我選擇用孤獨的文字記錄人生。憂鬱是我種下的莊稼,總是在暮春恣意生長,等待著我的收割。查爾斯沿著小徑走來,他問,你見到波拉了嗎?見到了嗎?我搖搖頭,我說,寂寞的暮春,我只見到我談情說愛的一群鴨子。  多年以後我選擇了一座城市,選擇靜夜裡坐在偌大的客廳中央,坐在電視螢幕淡淡的光線中。那是一種幸福,喝茶也是,打開一卷書也是,甚至,寒風從窗口吹進來時,你披上一件舊衣裳也是。我看到一九二八年的梅爾橋小鎮,查爾斯再一次沿著小徑走來,遠遠望著那座白色的小屋。他推開木柵門,吱吱呀呀的聲音就響起來。桃樹的樹梢擦過他的頭髮,嬌豔的花瓣零落成泥。查爾斯說,這樹枝該修了。波拉說,不,這很美。這很美嗎?我一直盯著螢幕,看到了一種蕭蕭條條的美麗。這很美嗎?我想一定是美的。查爾斯掏出那把鑰匙,門輕輕地開了。他見到了含著熱淚站在木柵門邊的波拉。十年的鏡頭潮水般湧來,波拉……  螢幕裡只有雪花在閃爍了,這讓我想到北方的雪或許還紛紛揚揚,北方的河還在奔騰咆哮。查爾斯十年後的一聲波拉是站在木柵欄邊上說的,木柵欄的外邊,春天拖著長長的尾巴逶迤著遠去。我見到了一群在水中幸福嬉戲的鴨子,牠們沉浸在甜蜜的愛情中不能自拔,它們對柵欄邊的愛情不屑一顧。  春天即將遠去時我窩居在小城裡一遍遍看《鴛夢重溫》,然後我選擇一個暖洋洋的日子乘車去杭州。我乘的是一輛老式的慢車,車廂空蕩蕩的,這讓我坐在一隅感到另一種孤獨的美麗。車子走走停停,並不遠的路程卻走了兩個小時。對面含著桔瓣的女子手捧《廊橋遺夢》沉浸在幻想的愛情中,她一定看到了手持燭台站在風中的老婦人。而我看到的是一群鴨子,車窗外牠們瀟灑地在一池春水裡整理羽毛。放鴨的是一位捲著褲管的少年,這讓我一下子回到了十六歲的春天。  查爾斯對我說,通往梅爾橋小鎮的鐵路已經不通了,鐵軌邊長滿荒草透著一種荒涼。我不去杭州不去斷橋了,許仙和白娘娘在橋上錯身而過是凄凄的美麗。我在一座無名的小站下了車,打算乘上下一趟回程的火車。下車前我看到對面女孩將《廊橋遺夢》輕輕闔上,然後,輕輕嘆了一口氣,輕輕笑了笑。  淺笑中,梅爾橋小鎮的愛情向後退向後退,鴨子們的叫聲也漸漸遁遠,留下的是一盞路燈,一塊木質的站牌,和站牌旁邊,一個憂鬱的年輕人。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2008年01月28日
公開
5

《經典名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 2008/1/25 人間福報終身學習�人文版 | 作者:◎羅秀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乃出自《老子》的智慧。五色與五音指陳的是過多的感官刺激,容易傷身也亂心,使人們失去真正的感覺。 原文如是說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 不只五色、五音,五味也一樣令人口爽。爽者,失也。過度的美食饗宴,也會令人失去真正的「品」味。同樣地,能夠輕易獵取瀕臨絕種的動物,抑或高價購得全球限量的名牌精品,不僅令人心發狂,更擾亂人們清淡的生活。因此,聖人君子大多以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為主,不會過份追求聲色娛樂,以刺激感官。 由此可知,過度的享樂與追求,容易使人心迷亂,惶惶不知所終。但凡人性總是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一旦瞬間暴富,便覺一山還有一山高,要想重返清貧生活,簡直難如登天。於是,愈多財富便愈想追求更多,人性常是無法滿足於現狀的,如此循環不已的追求下去,往往離簡單平淡的樂活境界愈來愈遠,終至身心俱疲、不知所以然。如此一來,人的主體反為外境所操控,成為聲色感官的奴隸而不自知。 是以,五色五音五味的享樂,是人性之趨向;然而,過度的感官刺激,卻足以傾毀純淨的身心靈。

同歸於寂〈上〉

2008年01月27日
公開
9

同歸於寂〈上〉 2008/1/16 人間福報副刊 | 作者:何美諭 最近常被夢境欺凌,不管做什麼夢,最後一定被一種無法呼吸的感覺所嚇醒。嚇醒後,直冒冷汗並且不停地喘息著。我把這種情形告訴友人,友人笑著說:「山裡樹多,氧氣多,我帶你去那裡練習呼吸。」就這樣上了友人的車,一路往山上開。 透過擋風玻璃,看到前方一大片烏雲欺壓過來,望著山下的城市,那一邊還是晴光朗朗。山裡這時節,午後往往會下雨,看來這場雨,勢必與它相遇了。我搖下車窗,讓風在車裡恣虐穿梭,夏日裡難得的清涼,在深山裡容易補捉得到。我閉上眼享受,並且開始認真地深呼吸,山路的險惡,就交給駕駛座上的友人處理。 睡著之際,友人推了我一下,睜開眼睛看見朦朧朧一片,以為自己並沒有醒,猶然十里迷霧如夢。 友人說:「這裡有一間佛寺,下去走走吧!」下了車,地上溼漉不堪,原來真的已經下過一場大雨了!而水氣依舊很重,在山裡無法散去,所以形成白茫茫一片。那霧隨著風吹過來飄過去,撲到人身上沒有感覺。這種景像實在叫人著迷。友人見我傻在那,搖頭笑了起來,知道我的癡性又發了,過來牽著我的手,往那石階上走,這時我才聽到有人叫賣茶葉蛋的聲音,原來路邊還有一排商店呢! 登上台階,走了一會兒後,看見友人所謂的佛寺。一座大概只有三間平房大的建築,在庭園小徑的盡頭。庭園中,有幾棵參天的老松,座落在小徑的兩旁,松下則擺著石桌石椅。還有幾棵半人高的榕樹,姿態勁拔古峭,各成一處風景。而榕樹旁有一株扶桑樹開著白色的花,那股清幽,有別於城市裡圍牆內的扶桑花,脫俗之感,唯有在這深山裡的佛寺才顯現出來。此時腦中浮起王陽明的話語:「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進入寺內,香客甚多,人人肅穆寧靜,虔誠膜拜。而我並不是專程來禮佛的,卻在雙掌合十,深深一鞠躬時,所有的情緒浮了上來。開始向佛說話、開始向佛懺悔、開始向佛祈求酘酘佛不語,慈眉善眼地對著我微笑。我搖了搖頭,對佛說:「真希望生命能無所求。」忽然傳來鐘聲,師父們開始有禮貌地驅趕遊客,因為晚課時間已到。此時柵欄似的鐵門已經啟動,所有的遊客不得不退到庭園外。鐵門走到盡頭「卡」一聲,把遊客與寺院隔離開來。整座山迴盪著誦經以及叫賣茶葉蛋的聲音。我看看坡下的小販,又看看鐵門內的寺院,一邊是繁華紅塵;一邊是遺世獨立,我定在兩者的中間,竟恍惚起來。漸漸地,我感覺到身子緩緩地轉向佛寺,朝著佛寺發愣,忽然間,耳裡退去了叫賣聲,只剩誦經的琅琅籠罩全身。 下山之路,一路無話。腦子裡一直重覆盤旋著「遺世獨立」這四個字。 要遺世獨立,並不一定要深居山中。想起那唱南管的太叔公,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卻也依然絕俗獨立。 最近,老是想起那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太叔公,尤其被夢嚇醒不停地喘息時,想著太叔公的傳奇,彷彿有種安慰的作用。 太叔公,一個唱南管的戲子。據說,十七、八歲時父母雙亡,無以為生,於是跟著戲團學戲,四處流浪。他唯一的兄弟,我的曾祖父,則以入贅的方式,來換得生活的安定。 據說,太叔公是一個高壯的漢子,脾氣怪異、性子孤僻、不愛說話,在南管中唱的卻是纖細多情的女旦角色。我總是用力的想像,太叔公在唱戲時會是怎樣的模樣,那個平時猶如被封鎖的喉嚨,在剎那間將粗啞的聲息化作綿細的音調,衝破平常的暗沉,流洩出最清揚的明亮。而所有的動作也隨著纏綿的曲調把僵硬身子放軟下來,讓一伸手一投足,透著纖細的美感,連平時看起來猶如帶著怒氣的眉宇,也開始轉成柔和的線條。就這樣,一個原本高壯的漢子,化作最溫柔的女子。 是怎樣的心思,讓一個漢子想化作女子。以太叔公的身材,粗啞的嗓音,是較適合唱生的,據說,太叔公堅決唱女角的戲,且堅決一個戲團換過一個戲團。如此怪異固執的脾性,使得他雖然生活在人口眾多的戲班裡,且必須面對聽戲的群眾,卻始終獨來獨往,終身未娶,孤孑一生。 太叔公,一個離人群最近,也是一個離人群最遠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一生都在旅行。難道他不明白,每每面對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事、物時,必定會帶給自己強烈的寂寞感受,然而,他寧願去忍受,去品嘗這樣的寂寞;寧願放棄與人們建立永久的關係;寧願尋找陌生的路去跋涉,於是一個鄉鎮越過一個鄉鎮,唱盡千古人事,看盡冷暖風霜。 (待續)

新年絮語

2008年01月27日
公開
2

新年絮語 2008/1/16 人間福報副刊 | 作者:錢續坤 又一個新的黎明到來了。我像往年一樣,早早地佇立在自家的庭院裡,等待時光的暖流從黑暗中,嘟嚕一下鑽出來,然後暖暖地流瀉到我的身上。 明媚絢麗的陽光,如同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痴坐在我家門前的一座小丘上,等待著輕揚的雪花或者啁啾的鳥鳴,等待著春天閑適地背著手,打著口哨,從我的身邊大搖大擺地走過。大地似乎在一夜之間變得暖和了,濕漉漉的水氣也開始從凍結的泥土裡,緩緩地升騰起來,彷彿裊裊不絕的炊煙,順著少女纖細的手指悄悄地爬過來。 這時,我總是想起飄散已久的秋天,想起那些依然在土地上布置風景的人們———他們被自己的呼聲推遠,又同時被自己的美麗呼聲吸引。而我,卻只能把握今天,只能從晨曦中伸出手去,然後體會明媚絢麗的陽光,是怎樣把漫長的歲月,綻成一株嫩綠的幼禾。 歲月恬靜安然。歲月承接並延續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而縹緲的時日就是這故事的分界。有了這分界,我們便在年前感到歲月在一天天地縮短,直至被揮霍殆盡;過了此界,好像忽然又有了大把的日子,成了時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為了。 其實我一直無所作為。因為就年齡而言,我時下雖正處臨風落淚面月傷懷的多愁時期,但我還是比較清醒地認為,過去的三十餘年,我並沒有留下多少值得驕傲或令人斷腸的往事,因此每年的年終也就無須把自己簡單的履歷,都悉心地加以整理、歸類、總結;相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及時地把握前進的方向,調適每一階段的生活方式與心情,使新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乃至心靈充實。 追尋生命的內涵,大多數人是以自己的行動和體驗來詮釋這一難題的終極意義。應該說,這一切滄桑都歸於始,都隱藏了各自不言即喻的深淺印痕。這印痕就是歲月用它那無聲卻殘酷的軟蹄,踐踏著人們所創造的事物及人本身,使我們不能一勞永逸地常住在明媚的陽光下,使每個人與生俱來就要隱匿無可奈何的悲觀天性,我總覺得自己似乎也在為著某些虛名或薄利惶惶地度日,就如同一個盲目的炒股者,拋進了幾千個日日夜夜,急急地想賺回來些什麼。 帶著這種功利的目的,歲月自然是很難用時光來計算的,因為時光不僅僅停留在鐘樓上、日曆上,也不單單行走在窗前的陽光裡、綠蔭下,它需要我們向前跨上一步,用心血用熱汗去孜孜以求,去千呼萬喚,然後再透徹地領悟:生命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一天天地翻過去…… 翻過去的不再是薄薄的白紙,是千辛萬苦,是驚濤駭浪,是懸崖峭壁,是我們雖蹣跚卻堅實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