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天使、上帝、魔鬼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3

天使、上帝、魔鬼 作者:劉墉 在朋友家聊天。 『我太太早上是天使,中午是上帝,晚上是魔鬼。』男主人對我說。看我不懂,笑起來,放小聲:『她早上要醒還沒醒的時候最有情調了。這時候,我摟她,她會哼哼咿咿地,讓我摟、讓我親,好像剛結婚的時候那麼有情調,所以是天使。』 換個表情:『可是起床之後就不一樣了,她是女強人,一想到她的辦公室,眼睛就亮起來,我每次白天打電話給她,她都忙得要死,好像什麼事都等她決定,她不動,公司就會垮似的。 你說,這是不是上帝?』 嘆了口氣:『可是等她下班,就全變了,情緒一下子由山頭掉到谷底,身體累,脾氣就壞,看誰都不順眼,別說摟了,連摸她一下都嫌我煩,那眼睛裡冒著凶光,十足像個魔鬼。』 這話居然被裡面的女主人聽到。砰砰砰,衝出來:『好哇!偷偷講我壞話,你怎不說你自己呢?你早上神氣得要死,好像一切都沒問題,等中午打電話給你,就怨這個、罵那個,好像全世界都欠你的。 下班之後,好!人又不見了,打牌、喝酒、唱卡拉OK,作樂作到深更半夜。你呀!早上是上帝,中午是魔鬼,晚上是天使。』沒好氣地呸了一聲:『可是那天使是作給別人看的,還不如我呢!』 兩個人正頂嘴,兒子放學回來了。 『又一個魔鬼、天使、上帝回來了。』男主人說。 『孩子又怎麼了?』我問。 『他啊!早上有起床氣,先叫不起來,起來之後又拉著一張臭臉,活像魔鬼。但是一出門,到學校就不一樣了,跟同學有說有笑,又打又鬧,活像個天使。至於晚上,大概因為功課重,我們又都寵他,真是在家稱王了,我看電視聲音大一點,他就狠狠把門摔上。處處得一家人捧著,不是上帝是什麼?』 這時候,在旁邊坐著一直沒吭氣的老太太笑了:『你們都甭怨了,要怨應該由我來怨。』 朝裡屋瞧瞧,確定老先生不在,小聲說:『那個老傢伙啊,年輕的時候,甜得要死,帶著我看電影、旅行、吃館子,現在想想,真是個天使。』 搖搖頭:『可是後來發了,事業愈順,愈沒情調,一天到晚忙,在家好像作客似的,他是大老闆,誰都得聽他使喚,他十足是主子,是個上帝。』 『那又怎麼變成魔鬼呢?』我問。 『等下你見到他就知道了,老了,變成個老怪物,退休了,管不了別人,就管我,成天找我麻煩,不是魔鬼是什麼?』 上帝、天使、魔鬼,這是三個相差多遠的角色! 誰能想到我們在一天當中,甚至一生之中,竟然隨時可能扮演其中的一樣。 有愛心的時候是天使;有信心的時候是上帝;有怨恨的時候是魔鬼。 精神抖擻的時候是上帝;精神輕鬆的時候是天使;精神委靡的時候是魔鬼。 少年飛揚時是天使;中午跋扈時是上帝;晚年頑固時是魔鬼。 於是我想,我們是不是應該隨時檢討一下: 我是在扮演什麼角色? 我白天太專橫了,現在是不是該溫柔一點? 我白天太忙碌了,忙得沒情趣,現在是不是該輕鬆一下,露出一點笑容。 我也想:大概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是天使、上帝與魔鬼的混合,在『神』裡有『魔』性,在『魔鬼』中又見『天使』。 於是當我們看到某人魔鬼的表現時,總能偷偷想:不知道他扮演上帝和天使時會是怎樣的面貌? 如此說來,這三種角色的變換,不也就如同天氣嗎? 幾番風雨幾番晴,幾番和煦幾番涼。 幾番歡樂幾番悲,幾番優裕幾番傷。 且不論冥冥中是不是真有上帝、魔鬼與天使,你我不是都穿梭在這三者之間嗎?

跳樓前的奇遇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5

跳樓前的奇遇 ◎劉墉/文 突然間,那些創業人,個個都比他有錢了。他,丁老董,已經一文不值。丁董垮了,十幾億的資產,一下子全沒了。居然還有消息不靈的朋友,打電話來,邀丁董去吃飯。『一瓶紅酒就是十幾萬,天哪!我現在連一萬都沒了。』丁董掛上電話,心想:『我是真完了,連以 前的朋友都不敢交了。』 丁董把雜七雜八的東西,一一從抽屜裡掏出來,有扶輪社送的徽章,有客戶送的領帶夾,有投資司司送的資料,也有房地產新建大樓的簡介。丁董全嘩啦一聲,倒進了垃桶。他作夢也沒想到,一年前還打算換新大樓辦公、計畫開海外分公司,還被請去為年輕創業人演講。突然間,那些創業人,個個都比他有錢了。他,丁老董,已經一文不值。只怪自己野心太大啊!一下子投資了那麼多事業,卻又不內行,世界經濟不景氣,像骨牌一樣,一夕間,全垮了。 抽屜清到底,眼睛一亮,居然有本存摺。噢!是那個早八百年前的私人存摺。因為裡面沒幾文,後來開了公司戶,又換銀行開了支票戶,就把那老存摺忘在了。打開存摺,只有四萬塊。哼哼!丁董苦笑了兩聲,心想:『這還不夠我以前上一次酒廊「打賞」的呢!』又笑笑:『現在倒還算個錢,提出來,大吃一頓,再買瓶烈酒,帶到樓頂上喝個爛醉,應該夠了。』至於下面呢?丁董不願再想。跳下去,還有什麼好想?看看錶,才三點,還來得及去銀行提。丁董走出空蕩蕩的公司,回頭看一眼,又猛一轉頭,把門帶上。走進電梯,看見清潔工老張,手裡正拿個東西在笑。又對丁董一笑:『不錯,撿到五十塊錢,不是您掉的吧?』『五十塊錢?』丁董搖搖頭:『五十塊錢能做什麼?』『欸!五十塊錢可不少了!』老張把眉毛挑得高高的:『五十塊可以買個很不錯的便當了。』 電梯門開,進來兩個高中女生,商校的,顯然在那層打工,其中一個打開個小信封,抽出一張東西,接著跳了起來:『我拿到稿費了! 』就見另一個急著問:『多少錢?多少錢?』『三百塊耶!』『好棒喲!可以請我看電影了。』 走出大樓,右轉,經過水果攤,看見一個主婦正跟老闆娘討價還價:『好嘛!便宜五塊嘛!』『不行!不行!』老闆娘喊:『我才賺妳三塊,已經是最便宜了。』 走進銀行,三點二十,正好趕上。丁董才要走到窗口,突然一男一女嘻嘻笑笑地衝過來,搶先一步,把存摺遞進去,又數了幾張鈔票交給櫃員。就聽見電腦印表機口卡口卡地響,存摺又交了出來。拿回存摺,兩個人居然還擋在那兒不走,男生神秘兮兮地打開存摺給女生看。就見女生叫了起來:『好棒喲!你存了三萬多塊了!』 輪到丁董了,他有點不好意思,也不習慣,講句實在話,他已經太久不曾親自去銀行了。把存摺遞進去,櫃員小姐笑了起來:『天哪!您這是多早以前的存摺啊?已經是靜止戶了』接著跑到裡面,大概是去調舊資料,半天才回來。又神秘兮兮地對丁董笑笑:『不錯喲!您看!這麼多年,生了好多利息,一共十二萬三千四百元了。』丁董怔了一下:『真的啊!居然有那麼多啦?』『您還是提四萬嗎?』小姐又問:『還是要多提一點?』『四萬夠了,』丁董想想,又一伸手:『不不不!我要改,提一萬就夠了,其它的存著,當我的本錢,我要再創業。十萬塊足夠我東山再起了。』

徹底毀掉孩子的幾個方法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11

來源:朋友轉寄 徹底毀掉孩子的幾個方法 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將孩子貶到卑微的地位上。具體方法有這樣幾條: 1.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 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馬虎,粗心,讓家人為他受累……總之,他沒有行的地方。 2.經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這種話要時常掛在嘴邊:“看人家××,從不讓父母操心!”這類話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是摧毀孩子的王牌語錄。 3.使孩子產生罪惡感。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為家庭犧牲者的形象,這樣會使孩子產生罪惡感。而一個有罪惡感的人往往採用自暴自棄的方法度過一生。 具體方法舉例如下:經常告訴孩子,自從有了他,你連電影也沒看過,你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來了,最好再具體說出你身上的哪種病是由於他造成的。或者說,如果不是為了照顧他,自己早就在事業上有大發展了。 4.和孩子說話時口氣決不能和藹。 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達到70分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如果還能配合一些挖苦諷刺的漢語片語,則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沒見過你這麼傻的”“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東西”等等。 推薦閱讀:海歸媽媽談孩子個性培養、美國史上最慘校園槍擊案引起的反思、 吸引寶寶的溝通大法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來決定,切不可給他一點兒自由,他的行蹤你要密切注視。 他如果有日記,一定要設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審查。這樣做能在他心裏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造成他是一個受人操縱的木偶的感覺。一個懷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絕不可能奮發上進的。 6.要學會遷怒的本事。 單位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來後要想方設法找理由給孩子潑狗血。無論什麼事都歸功於孩子的過錯然後教訓他,並制止他流眼淚。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增強孩子的自卑感,同樣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覺。 7.當眾出孩子的醜。 前6條都是在家庭裏的“單練”。真正要徹底毀掉他,這第7條才是殺手鐧。 你一定要當著外人(或同學或親友或鄰居)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樣做能使一個人產生懼怕社會的心理,產生自慚形穢的念頭。而一個懼怕社會和自慚形穢的人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 您掌握了以上7條,就基本上可以毀掉自己的孩子了。當然,還得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做到運用自如,這樣才能將你的孩子徹底毀掉,使他終身一事無成。

《把愛還諸天地》讀後感

2008年01月15日
公開
8

《把愛還諸天地》讀後感 一直蠻欣賞陳幸蕙的作品,其文筆清新、活潑,任何事物在她筆下寫來皆生動靈明、躍然紙上。 本書收錄有〈碧沈西瓜〉一文,猶記國中讀此文時,彷彿眼前盡是成畦的菜花黃,而瓜田內碧綠欲滴的西瓜,令人忍不住食指大動。 「胖呵呵的瓜」,多可愛的用詞!也只有陳幸蕙才會如此形容吧! 此外,她認為吃西瓜給人的感覺──「痛快」,這一詞用得頗令人激賞!在炎夏裡享受汗水淋漓的痛快,享受醍醐灌頂的痛快,這是別的季節不會有的專利,無怪乎她要用「痛快」來形容西瓜的滋味。 正因陳幸蕙的散文有著獨特的純真與溫馨,在國中教材裡也收錄了〈結善綠〉一文。佛家重視所謂的因緣,而作者更巧妙地將此說法應用在與學生第一次見面的開場白上,這種比喻是最恰當不過的。 「同舟共渡,要修五百年」,可不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人世間的每一場因緣際會,均是前世修來不易的緣,師生之緣亦然。願在春風中,綻放枝頭的桃李,有著燦爛美麗的笑容,為人間締結芬芳的善緣。 「當一個筆耕者提起筆來創作,他最大的秘密,不是靈感、不是天才、而是愛,一種不能對自己、對世界、對生命、對寫作的愛。」 用文章來回饋社會,這或許是作者將《把愛還諸天地》定為書名的原因。不管如何,我們得之於人者多,出之於己者少,對這社會應不吝惜付出我們的關懷才是。

懂得彎腰

2008年01月14日
公開
2

懂得彎腰 來源:網路流傳 還不到退休年紀的資深醫生,因為醫術非常高明,許多年輕的醫生前來求教,並且主動要求投靠在他的門下。資深醫生選了其中一位年輕的醫生,留在診所內幫忙看診,兩人以師徒相稱。看診時,年輕醫生成為資深醫生得力的助手,資深醫生理所當然地是年輕醫生的導師。由於兩人合作無間,診所的病患與日俱增,聲名遠播。為了分擔看診時愈來愈多的工作量,避免病患等太久,醫生師徒決定分開看診。病情比較輕微的患者,由年輕醫生診斷;病情比較嚴重的,師父出馬。 實行一段時間之後,指明掛號給醫生徒弟看診的病患,比例明顯增加。起初,醫生師父不以為意,心中也高興地認為:「小病都醫好了,當然不會拖延成為大病。病患減少,我也樂得輕鬆。」直到有一天,醫生師父發現,有幾位病患的病情很嚴重,但在掛號時仍堅持要給醫生徒弟看診,對此現象百思不解。還好醫生師徒兩人彼此信賴,相處時沒有心結,收入的分配也有一套雙方都能接受的標準制度,所以醫生師父並沒有往壞處想,也就不至於到懷疑醫生徒弟從中搞鬼、故意搶病患的地步。 老醫師的大發現「可是,為什麼呢?」他問我:「為什麼大家不找我看診?難道他們以為我的醫術不高明嗎?不會吧!我剛剛才得到一項由醫學會頒贈的『傑出成就獎』,新聞登在報紙的版面也很大,很多人都看到啊。吳顧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了幫忙解開他心中的疑團,我必須到他的診所深入觀察。 本來我以為有必要特別佯裝成病患,後來因為感冒也就順理成章地到他的診所就醫,順便觀察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初診掛號時,沒問題。負責掛號的小姐很客氣,並不會刻意暗示病人要掛哪一位醫生的門診。複診掛號時,就有點學問了,我發現很多病患都從醫生師父那邊,轉到醫生徒弟的門診。這部分的問題是出在所謂的「口碑效果」,因為醫生徒弟的門診掛號人數偏多,等候診斷的時間也比較長,有些病患在等候區聊天,不但交換彼此的看診經驗,也呈現出「門庭若市」的場面,讓一些對自己病情比較沒有信心的患者趨之若鶩。 更有趣的發現是在問診的過程,我又有了新發現。醫生徒弟的經驗,雖然比較不豐富,但也就是因為他有此自知之明,所以問診時非常仔細,慢慢研究推敲,跟病患的互動溝通比較多、也比較深入。加上醫生徒弟沒有身段的問題,所以很親切、客氣,也常給病患加油打氣,「不用擔心啦!多喝水,睡眠要充足,你很快就會好起來。」諸如此類的心靈鼓勵,讓他開出的藥方,有加乘的效果。 回過來看看醫生師父這邊,情況正好相反。經驗豐富的他,看診速度很快,往往病患毋須開口多說,他就知道問題在哪裡。資深加上專業,使得他的表情顯得冷酷,彷彿對病患的苦痛漸漸麻痺,缺少同情心。整個看診的過程,明明是很專業認真的,卻容易使病患產生「漫不經心、草草了事」的誤會。 當我向醫生師父提出這些淺見時,他驚訝地張大了嘴巴,「對喔!我自己怎麼都沒有發現!」麥穗的彎腰哲學其實,很多具有專業素養的人士,都很容易遇到類似的問題。並不是自己故意要擺出盛氣凌人的高姿態,但卻因為地位高高在上,而令人仰之彌高,產生遙不可及的距離感。 別忘了!愈成熟的麥穗,愈懂得彎腰。或者,我們也可以來個逆向思考,愈懂得彎腰,才會愈成熟。保持謙虛和擁有成就,也許就像魚與熊掌般難以兼得,但也絕對不是二選一的單選題。只要隨時提醒自己,放下專業的身段,願意誠懇和比你資淺或職務位階低的人好好溝通,擁有成就的同時,依然可以有謙虛的心胸。 換句話說,有專業素養、也很會做事,的確是成就自我的重要基礎,但溝通的技巧和友善的態度,卻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有些學識很棒的人,常被譏評為:「躲在象牙塔裡!」其中一部份的原因就是出在他們既不善於溝通、也不樂在溝通,與外界的接觸愈來愈少,他不了解別人,別人也不會懂他。

切割心靈的鑽石

2008年01月14日
公開
1

切割心靈的鑽石-大師談讀書 序 來源:網路流傳 人的讀書,就像匠人切磨鑽石,每一部書都是一具切割輪,磨除晦暗表層,讓智慧穿進內心,折射出美麗光芒。 我自小沒有受過正式教育,至今連張小學畢業證書都沒有,但是,我一生與書結下不解之緣。 十二歲那年,我在棲霞山剃度後進入佛學院,書,成為我生命中的重要資糧。因為對閱讀的渴望,十五、六歲時,我極力向常住爭取擔任圖書管理工作,藉著整理書籍剩餘的時間閱覽群書。餘暇閱讀意猶未盡,甚至在夜晚熄燈以後,躲入棉被裡點著線香偷偷看書。夜幕下四周寂寂,被窩裡煙氣嬝嬝,少年的我早已知道,閱讀實在盈滿了馨香。中國古典小說、西洋翻譯著作、高僧傳記、歷史典籍………大量的珠璣文章,讓我的成長一路帶著書香。 那樣的馨香我不曾或忘、不曾捨離。長久以來,乘車在路上馳騁、搭機在雲間飛航、下榻在睡臥的床頭,時時都有書為伴。我覺得,閱讀可以讓一個人的心跳感應世界的脈搏,中外同在眼前,古今一體悉聞。所以不論如何奔忙,展卷在手充填我所有行程中的小小空檔,冊頁散發的氣息,讓我像暢流在香海之中的一條水脈,動力霈然。 我讀書,也寫書讓人讀。佛光山的創建,其實與「閱讀」有著莫大的關聯。三十多年前初始開山,《玉琳國師》、《釋迦牟尼佛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書出版,因為有廣大群眾的購閱,稿酬所得才讓我能夠買下土地、築建殿堂。當時為了充實佛光山幾座圖書館的館藏,我寧願少吃一頓飯、少做一件衣、少乘一趟車,也要省下錢來為徒眾買書;而原本是我的路上書、雲間書、床頭書、衣袋書,也都成了圖書館裡的藏書。我讀的書,弟子們接著讀,這種感情的綿延、師徒的連線,透過書冊來流轉,我覺得那真是最美的交會。 這樣的交會,就像映照的光。《金剛經》的「金剛」兩字,意即鑽石,象徵晶瑩剔透、純淨無比的內在自性。鑽石由於完美無瑕的原子結構,是自然物中最清澈透明的物質,然而,它剛被開採出來時卻包覆著灰色的外層,必須經由匠人的細密磨礪、精準切割,才能綻放內在的華光,璀璨閃耀。人的讀書,就像匠人切磨鑽石,每一部書都是一具切割輪,磨除晦暗表層,讓智慧穿進內心,折射出美麗光芒。 一本本書,為人生打磨出一個個亮面,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肚子裡有了書,這個人就有了華光。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發光體,才能與世界的燦亮接壤。 美國有一位老翁在九十八歲時還背起書包上小學,一償讀書宿願,這個令人無限感動的故事,讓我想起高希均教授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人生的起點,不是誕生,而是與好書結緣的那一刻。」近年天下文化大力倡導「讀一流書,做一流人」,編輯群從我的著作中輯出有關讀書的篇章,彙編為這一本書,今書出版在即,我喜為之序。

就是因為有了選擇,才會錯過身邊的寶

2008年01月13日
公開
3

就是因為有了選擇,才會錯過身邊的寶 來源:網路流傳 一般人生活在現今繁榮的經濟體系下,在任何人、事、物中都有很多的選擇, 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變成了大部份人的習慣。當你看著別桌跟你吃的不一樣時,你可能開始懷疑是不是他們的比較好吃?所以每當拿起菜單目錄看到林林總總一大推的菜名,你只好又開始舉棋不定啦! 當你看到朋友、同學日子過的不錯,你可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入錯行、選錯公司了,於是三心二意、工作不力,下場只好每況愈下。 當你逛街看到美女、辣妹,你可能懷疑自己是不是娶錯老婆、交錯女朋友?回家便沒好臉色看!感情怎麼會好?也因為選擇多了,更容易使自己迷失、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記得有一次諮商一對夫妻,過程中我問老公︰『假如這輩子你只能買一部喜歡的車,也不能換,那你會如何保養這部車?』老公很興奮的說︰『那我會用最好的機油、準時保養、常常洗車.........。』 我邊點頭微笑邊聽他講了一大堆,這時我又問︰『那假如這輩子你只能娶一個老婆,也不能換,那你會如何對待她?』 這時老公臉一紅,摟著老婆伸手跟我握手說︰『我知道答案了!』一瞬間老公看老婆的眼神都變了。 有時侯沒有選擇會比有選擇好!在今天你如何重新面對你的工作?你的另一半? 如果沒有選擇,生命是一連串孤立的片刻。靠著回憶和幻想,許多意義浮現了, 在消失與浮現不斷的重複之中獲得解放與安慰。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哦........ 『在身邊默默為你付出的人,往往都不懂得珍惜;就是因為有了選擇才會錯過身邊的寶!』

您是否罹患了中國父母症候群?

2008年01月13日
公開
3

您是否罹患了中國父母症候群? (Chinese Parents Syndrome) 來源:網路流傳 東方社會最常見的倫理大悲劇就是在一場父母與孩子激辯與爭論之後,激動傷心的父母總會淌著眼淚,對著滿腹委屈的孩子說:「我會這麼做,一切都是為了你啊!接下來不論是相擁痛哭,抑或是各自心碎,這個孩子總難逃離被父母的錯愛所扭曲的人生悲劇。 東方父母 愛之適足以害之「一切都是為了你!」是許多中國父母對子女常說的話,但那其實是父母假呵護之名,行操控之實的病態犧牲,也是「中國父母症候群」(Chinese Parents syndrome) 的顯著病癥。 中國父母老是把子女看成自己的財產,一心一意想要主導子女的一生,總認為子女不爭氣就是父母的失敗;而子女若能成材則是父母最大的榮耀。基於這份患得患失的憂心和企圖,使得中國父母普遍對孩子過份保護、限制太多,並且強加其個人價值觀於子女身上者屢見不鮮,殊不知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不但剝奪了子女獨立成長的機會,更將因此扭曲了孩子的一生。 在中國父母過度細心呵護下,「弱不禁風」似乎已成為現在台灣年輕人的最大通病。在一場管理學院師生會議上,一位女學生神情激動地責難校方的規定,她說:「星期天父母送我回宿舍,結果警衛不讓我父母進去,害我一個人得把那麼多的行李搬進宿舍? 「這麼重又那麼遠…」面對著女學生的質問,以「顧客滿意」為經營理念的學校方面,給了相當善意的回應:「如果真的很重,可以特別允許父母的車子進入校園…」。 這件事情讓筆者感觸良深,因為那女學生口中「那麼遠」的距離,事實上是近得不可再近了,那一點點路也不肯走,真是枉費了青春年少。筆者認為台灣這一代的孩子之 所以變得如此嬌弱,父母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台灣的生活條件是在這四、五十年來才逐漸變得寬裕,因此,父母用車子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情況應該是屬於第一代,不幸的是,只是第一代就已經被寵得不像樣了,不但體力差,也欠缺機靈的反應能力,其實,就上述那女學生所描述的情況,如果行李真的太重,設法和警衛商量一下,必能解決問題,就算真的難以通融,走一點路又何妨?難道一定要把這種小事拿到師生會議上來說?在學校生活中,其所關注的焦點就只有這些嗎? 學習獨立才是重要課題 筆者的女兒是在美國念私立小學,學校設置在森林之中,校園很大,基於安全考量,學校也是規定父母只能送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就不能再進去了。這些孩子才7、8歲而已,不但課本重,還經常因為課外活動,需要帶其他的衣服、鞋子等,儘管如此,還是得自己走進去,尤其當冰天雪地的冬季來臨時,更是嚴苛的磨練。但人的體力原本就是靠磨練來的,人若不能吃苦,便不會耐勞,更不必說勤勞、樸實的生活了。 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女學生的個案時,格外覺得痛心,第一代就如此,將來還得了,身為未來主人翁的年輕族群,如果沒有好體力,成功的機會也就不大,那麼,國家前途還有什麼指望呢? 悉心照料孩子,表面上看來沒錯,但卻會適得其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獨立是最重要的課題。 我女兒是在美國長大的,在她九歲那年,由於當時我們很忙,因此就讓她隻身從香港飛到美國東部。而當我們打電話探詢她是否平安到達時,她還很臭屁地說:「What are you worrying about?」 可見得她第一次隻身飛越半個地球這件事情本身,已經使她信心大增,很有成就感,因此,放心讓她去作,孩子就會成長,反之,如果顧得很緊,反而是在限制孩子發展的空間! 犧牲這一代 成全下一代? 此外,中國父母症候群的另一個症狀就是把所有的榮耀都寄託在兒女身上。如果有個孩子在國外念知名學校,那個父親就會在社交場合中眉飛色舞地談論自己的孩子,彷彿這就是他一生最偉大的成就。也就是渴望擁有這份榮耀,東方父母總會說:「一切都是為下一代!」、「我們這樣犧牲,就是為了後代!」;毛澤東也曾說過的:「犧牲這一代,成全下一代!」似乎只要聽到是為了後代,大家都能夠認同,其實這只是東方人獨特的想法。 中國父母試圖用「犧牲」的想法及作法來減少孩子在生存競爭上的挑戰,希望孩子能低挑戰的環境下,創造高成就,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生存的能力是靠磨練出來的,光從書本上是很難學到的。中國父母常對孩子說:「你只要好好唸書就好了,其他都別管了!」這種作法不但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更是嚴重地剝奪了他們學習生存及養成獨立人格的成長機會。 在美國,哪有父母要幫孩子付大學學費的道理,十八歲以後,若要住在家裡,就得付租金,要分擔房租、水電等支出,不但對家庭要有責任感,也要懂得如何在社會上生存。這就是典型的美國教育方式,任何事情都比不上學會如何生存來得重要。 因此,就現實的考量,美國孩子如果想要上大學,就得自己去打工、賺錢、繳學費,如此千辛萬苦才能擁有學習的機會,怎麼可能會在上課打磕睡?上課根本不需要點名,若有不同的意見,一定會向教師提出挑戰,有不懂的地方,也一定會問到懂,否則不是平白浪費時間以及辛苦工作才繳交的學費嗎? 東方社會的孩子,從表面上看來就幸運多了。因為東方社會的父母總認為,就算借錢也要讓孩子念大學。因此,台灣的學生大多是應父母的要求去唸書的,而且在聯考制度及父母的期望下,至少有95%的學生所念的不是心目中的第一志願。於是學生唸書的心態就顯得心不甘、情不願,一則是因為沒興趣,二則反正是父母送來唸書的,不想念就打混。有多少大學生都是徹夜打牌、玩樂、打電動,早上又起不了床,弄得上課遲到或乾脆蹺課,種種惡形惡狀,正凸顯了台灣教育扭曲的事實。 中國父母費盡苦心供孩子念大學,甚至幫孩子選擇了最有「前途」的科系,但卻忽略了人性的本質,那就是唯有付出,才能真正收穫;唯有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才會激出真正的拼勁。 因此,大部分的中國父母對最後的結果都是感到失望的,而在罹患中國父母症候群的父母所養成、教育下的孩子,不論是否做到父母的期望,都無法擁有真正的快樂!顯見這種愛的方式,只是在成就一個兩敗俱傷的悲劇而已! 往往父母的犧牲,只是為子女帶來壓力,並不會造就子女的幸福。 但是東方社會的孩子,從小就習慣聽從父母的意見去做人、做事,久了就習慣了,即使不快樂也會照做,對於人生的道路既沒有選擇的餘地,也失去了選擇的能力,也因此對生活毫無熱情,對人生充滿著許許多多的無奈與悔恨,所謂「積極開放」的人生,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 探究問題的癥結,那就是中國父母一直無法接受孩子也是獨立個體的這個事實,藐視孩子思想、看法或夢想,忘了孩子也有基本人權(human right),對孩子總是處處干預,不論在學業、事業甚至是婚姻上,似乎每一件事都要讓父母覺得順心才可以,孩子不聽話,就得背負「不孝」的罪名。 當中國父母以愛為名,進行軟硬兼施的壓抑策略,如果子女同意了那份壓抑,那麼也就注定了一個扭曲、不快樂的人生;如果選擇了反叛,那麼子女將終身背負「不孝」的罪名與壓力,即使勉強擁有快樂,也難逃背後的陰影。 總之,一天到晚都在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東方父母,請您就此高抬貴手吧!放孩子一條生路,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快樂、無悔的人生吧! (選錄自「A+下一個優質社會」智庫文化出版)

別教小孩俗又有力!

2008年01月12日
公開
5

別教小孩俗又有力! ◎洪蘭/文(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來源:網路流傳 最近去山地小學演講,在玉山國家公園看到一件如果不是目睹還不敢相信的事。 我排隊上廁所,前面是位衣著光鮮,穿著最新流行巫婆高跟鞋的年輕小姐,當她上完輪我時,我發現她沒沖水,一開始我以為是水箱壞了,就試拉一下,預備去報告管理員,想不到一拉水就沖下來了,表示水箱是好的:「小姐你上完廁所忘了沖水!」想不到那位小姐一點都不覺得羞愧,反而轉過頭跟她媽媽說:「媽,那條繩子好髒,我才不要把我的手弄髒。」她母親立刻說:「對,對,不要去碰。」我非常吃驚,這是母親教孩子的生活禮儀嗎? 很早以前有人去新加坡開會,回來說廁所站有專人,如果上廁所不沖水就要罰款,我當時聽了覺得很好笑,哪有人上完廁所不沖水呢?想不到現在讓我在自己國家看到了這個行為,而且不沖的原因不是不知道或沒有這習慣,而是因為自私,不願自己的手弄髒,不管別人要用骯髒的廁所,最可怕的是這個行為還是母親允許的。 垃圾丟滿地,沿路大聽收音機! 走出遊客中心,看到滿地西瓜皮,食物包裝紙屑及礦泉水空瓶子,我不死心再上前去勸說時,得到的答覆是垃圾筒滿了沒處放,但是對街就有好幾個大綠箱子! 我看到停的遊覽車上掛著某某里民自強活動的牌子,這種行為是「自強」行為嗎?那一群遊客上完廁所,補充完熱量,去爬山了,但是他們一路上大聲喧譁,走在前面的人大喊:「你們快一點呀。」走在後面的人自顧自聊天,不管前面小孩在喊叫什麼。 更奇怪的是有人拎了收音機,一路聽球賽。假如你放不下文明的便利與享受,何不留在家中翹腳看電視?何苦千里迢迢來到山林用電波干擾山間清風、水中游魚及樹上的蟬鳴呢! 我覺這是對大自然的不尊重與侮蔑,就像有人來你家作客,他不欣賞你精心為他準備的你家特產,卻帶來他家的食物,並且要把你家的擺置重新排過,因為他習慣了他家的擺法,你會不會覺得很不被尊重,很生氣呢? 國民素養低落,怎能開放國家公園建纜車? 我們的教育一向只注重智育,非常缺乏美育,使得國民不懂得欣賞美的東西,每到一個風景名勝,都是照相、上廁所、吃東西,三部曲完便走人,對大自然絲毫不珍惜。像這樣的國民素養,我們怎能開放國家公園建纜車,讓一天幾千人上山作孽呢!高山纜車不能建是因為我們國民的素養還沒有提升到可以無害地去親近自然的地步。 國家公園的設立通常是在生態上有特殊的地方,用法律的力量收歸國有以保護,不准隨意開發、濫墾。它的目的跟森林遊樂區是完全不同的,我們不能在國家公園內推動大眾旅遊,設立小木屋、烤肉區,有這種想法的人才是沒有知識,腦筋不清楚的人。 「人定勝天」是錯誤,大自然會反撲的。 「人定勝天」是錯誤的,人不能用科技力量無限制的挑戰天,大自然一旦反撲時,人會死無葬身之地。人應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只有尊敬大自然才能使子孫在這地球上永保安康。以目前這種膚淺的政治眼光來建纜車「經營」台灣的觀光,我們會連最後一點國際觀光客都流失。一個沒有文化、自然特色的國家是無法吸引觀光客的。 不知何時「俗又有力」變成時尚,520國宴上出現塑膠竹子看起來不是例外,而是冰山一角。我們離已開發國家還遠得很呢!

以後你就會知道

2008年01月12日
公開
7

以後你就會知道 來源:網路流傳 十歲的我,面對天真的隔壁小女孩, 她說: 「大哥哥,長大後我要嫁給你,我會對你好,以後你就會知道。」 二十歲的我,面臨聯考的挫折,只聽見父親說: 「大頭,不努力考上好學校,將來怎麼找到好工作,現在貪玩,以後你就會知道。」 三十歲的我,第一次相親,媒人告訴我: 「小嬋是個好女孩,聰明、孝順,會煮一手好吃的飯菜,娶了有幫夫運的她啊, 會好運一輩子,以後你就會知道。」 四十歲的我,收到滿是紅色的體檢報告,醫師告訴我: 「大頭先生,你應該減少應酬,少抽煙喝酒,少吃肉類和生猛海鮮,多運動,作息要正常。你要再不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以後你就會知道。」 五十歲的我,喝了自己兒子的喜酒,鄰座的阿尚告訴我: 「親家!呷你恭喜呵!娶一個水媳婦,ㄚ嗯哥(可是)欠腳的媳婦派管﹝能幹的媳婦難管﹞,以後你丟摘ㄚ啦﹝以後你就會知道﹞。」 六十歲的我,參加了小學同學的葬禮。看到浮雲蒼狗,它彷彿告訴我: 「……以後你就會知道……。」 現在的我,只擁有一本相本夾著幾張泛黃的照片;幾張忘記要寄出、 也不記得要寄給誰的情書;幾件參加過無數喜喪的西裝; 一紙成績單包著數十年努力後的退休金;還有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老伴。 我告訴我自己:「其實,你很富有;所以,把握當下,珍惜一切, 努力為人群去付出,至於以後,你--根本不須知道。」

媽咪,我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

2008年01月12日
公開
5

媽咪,我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 來源:網路流傳 當媽媽辛苦,尤其是單親媽媽,需要付出更多心血,也要承受更大壓力,才能把小孩撫養長大。 我,就是個單親媽媽,三年前,因先生有外遇,被我抓到,最後以離婚收場,如今,兒子已經七歲,也唸了國小一年級。平時我在美容院工作,每天從早忙到晚,累死了,我實在沒時間去管小兒子的功課。還好,小兒子的級任老師會在家長聯絡簿上,寫些兒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老師有兩個橡皮圖章,一個是微笑的臉,用來表示孩子在校表現良好,值得稱許,不過,如果孩子在校不遵守秩序,上課大聲講話,作業忘了寫,或和其他小朋友吵架,就會被老師蓋一個哭臉。 雖然我兒子長得很可愛也很頑皮,經常故意捉弄女同學,上課也不專心,寫字更潦草馬虎,所以,每次他拿聯絡簿給我看時,我就會和他算帳。「你看看,你又得這麼多個哭臉,上課講話,排隊不守秩序,又是和女生吵架,鬥嘴,兒子啊!你乖一點好不好,不要跟你爸爸一樣,只會跟女生糾纏,可不可以?」 一天我從美容院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一進門,就看兒子一張紅撲撲的小臉,向我跑過來:「媽咪,妳回來啦!」當時,我好累,嘴巴仍然說著那冷冷的老話:「去把你的聯絡簿拿來,讓我看看你又得幾個哭臉?」此時,小兒子抱著我的雙腿,撒嬌地說:「媽咪,今天我們一起數一數,這學期我總共得幾個微笑的臉好不好?」 小兒子一說完,立刻從書包裡拿出聯絡簿,數一數,這個星期到底有多少個微笑的臉?他甚至翻到上星期、上個月、十月、九月。 小兒子低著頭,專心又高興地數著:三十、三十一、四十五。 聽著兒子興奮的聲音,我的眼眶竟泛出淚水!是的,兒子,你有好多好多微笑的臉,值得我和你高興地一起細數,我為什麼要一直反覆挑剔你那為數不多的哭臉呢? 記得上星期,我騎車載著兒子到外頭買麵包,當時,天空下著毛毛雨,我叫兒子坐在機車後座,不要亂跑,我買完麵包馬上出來,當我付完錢,走出麵包店時,看見小兒子懶洋洋地整個人趴在機車椅墊上,我一看,好生氣地大聲罵他:你趴著幹嘛!坐要有坐相! 這時,小兒子挺身坐起,笑著對我說:「媽咪,你看我多聰明,我趴著,用身體蓋妳的座位,就不會被雨淋到,妳坐上去,屁股就不會濕濕冷冷的了!」 兒子啊!我當時真的好感動!可是媽媽太忙,太累,媽媽心中的感動又忘記了,只記得去數你又得幾個哭臉,媽媽很壞對不對? 當我含著淚,望著可愛的兒子時,他天真興奮地抬起頭,告訴我:「媽咪!這學期我總共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那時,我緊緊摟抱住兒子,真心喜悅,滿足地對他說:「媽咪今天加你十八個微笑的臉,好不好,讓你有一百個微笑的臉!」於是,我在兒子聯絡簿上,畫上十八個微笑的臉,並簽上我自己的名字。  

記者很賊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4

《新聞趣談》 記者很賊 2008/1/8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平濤 說記者很「賊」,一點不為過,不賊弄不到新聞,不賊鬥不過官員。 現在政府官員,最怕被人遺忘,名字不見報,長官會誤會沒做事,常見報又怕被誤會風頭太健,惹長官不高興。要如何做到中庸,官員第一個想到的是記者,在記者的幫忙下,這位官員保管在長官面前,是一位「肯做事,又懂長官內心深處」的好同事,好處源源不斷。 官員會利用記者,當然記者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想辦法弄回好新聞,那才是笨到家。當然被幫忙的官員也會「知恩圖報」,大家在心照不宣下,這位官員就成為記者的「線民」,他的長官一舉一動完全被記者「掌握」,這就是「賊」的一面。 早年跑新聞,機關團體沒有公關人員,沒有「發布新聞(文字)」,全憑記者的敏感、嗅覺和關係。在機關首長不會講實話的情勢下,只好「向下扎根」,與收發、打字小姐、法警、庭丁等建立好關係,送這些基層人員招待券,請他們喝杯汽水之類,在當時記者高高在上的環境,跟記者交朋友是何等榮幸。記者把他當朋友,他一定把你當「死忠」,有消息一定想辦法通知一聲。 記者對官員「賊」,對同業更「賊」;但,可別用「奸詐狡猾」來形容記者的行為,因為在同業競爭下,不「賊」一點,根本弄不出好獨家。 在不能不「合群」,又不能不搶「獨家」的情況下,對同業也使「爾虞我詐」,知道的當不知,有時還使出「諜對諜」的絕招。

七十二行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7

《談古說今》七十二行 2008/1/9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廖偉良 關於行業,據史料記載,唐代開始就有「三十六行」。據《清波雜錄》記載,三十六行是指酒行、肉行、米行、茶行、柴行、紙行、巫行、海味行、鮮魚行、醬料行、花果行、湯店行、藥肆行、宮粉行、成衣行、珠寶行、首飾行、文房行、用具行、棺木行、針線行、絲綢行、仵作行、驛傳行、鐵器行、玉石行、顧秀行、紮作行、皮革行、網詈行、花紗行、雜耍行、鼓樂行、故舊行、彩興行、陶土行。 到了宋代,隨著生產的發展,行業也逐漸增多。例如在徐珂《清稗類鈔•農商類》中說:「三十六行者,種種職業也。就其分工而約計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則為七十二行。」 可見唐時的三十六行,至宋代已經增加為七十二行了。 元朝時期,又把七十二行轉記為一百二十行。如《元曲選•關漢卿》云:「想一百二十行,門門都好著衣吃飯。」 至於「三百六十行」之說,最早見於明代田汝成的《遊覽誌餘》,謂「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語也」;明雜劇《白兔記•投軍》中也有此說。不過,史籍中查無這些新增行業的記載。 到了現代,社會的行業分工愈來愈細,與其相適應,便產生了更多的難以計數的種種行業。對於這些行業,即使是用「三百六十行」,也是遠遠不能概括的了。 因此,「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之說,是含有天下全部行業之意,是前人對各行業的統稱,並非實指。

黃春明:只要很善良,就是幸福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6

黃春明:只要很善良,就是幸福 ◎李雪莉/文 社會結構自從農業進入工商業後,三代同堂的家庭已經沒有了;而兩代同堂的人大部份集中在工業區、都市區,為了要買房子兩個人都要工作,沒時間照顧小孩,人文就從這裡開始嚴重破壞。 因為遷移,人際關係破碎,以前三代同堂是阿公阿嬤帶小孩買菜,這就是鄉土教育,鄉土教育比我們的知識教育還重要,這是基礎。 心理學家榮格說,一個人最重要的認同是對出生地的認同,對出生地有認同,是因為跟這裡的人有共同的記憶,有了這東西,人的成長之中人格才不會受到扭曲。現在的社會,有錢人移民到國外,沒錢人移到都市討生活,人口大移動,我把它叫做「人文大地震」,這次三二○選舉則是「政治大地震」,泛綠泛藍都開始動腦筋,開始緊張起來。 「人文大地震」讓我們自己和小孩沒辦法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中成長,跟社區熟悉、有感情。一個對土地有情感的人,不敢在別人面前做不好的事,他會自律。 幸福是有節制的精神習慣 幸福是比較的,現在的幸福都注重在物質上,但表面上的東西幸福嗎?有錢就是幸福嗎? 有些人家裡很窮,爸爸今天領薪水買了一塊肉回來,大家眼睛都亮了,晚上吃得好甜,好幸福。幸福是一種比較,一種心靈上的感受,而不是餵飽肚子,餵飽感官。 美國的印地安人要吃的時候,就殺掉一頭野牛;如果是我們台灣人看到野牛一定全部都殺,囤積起來;他們是要再取,不要就不多取,那就是精神習慣。我們現在完全沒有精神習慣,只有掠奪,掠奪就不惜手段,這樣會幸福嗎? 你看樂透那麼渺茫的機會,而鼓勵人貪婪,美國人中樂透經過調查都沒有好過四年,中了樂透,車能買多少部?房子要住多少間?那已經超出人的需要。那是把人類的貪婪搖醒,我們現在是貪婪的怪獸,一直要填飽它。這是精神大染缸。 桃花源就在心裡 這是為什麼台灣出現金錢暴發戶、政治與民主的暴發戶。衣服只要阿曼尼就是好,在家裡沒人會彈鋼琴,還要買最好的鋼琴,這是金錢的暴發戶;民主的時代,所有人都學會抗議,或是政治人物爭名奪利,這是政治的暴發戶。 這讓我想到浮士德的故事。上帝跟魔鬼打賭看人性有沒有救,魔鬼就用學位、錢財、瑪格麗特誘惑浮士德,條件是交換靈魂,最後還是上帝贏了。現在魔鬼看到台灣這種情形,我想他會跟上帝說,「上次我輸給你,現在我們在台灣找可以打賭的人。」浮士德變成台灣人。 要幸福,精神跟物質都要,但絕不能沒有精神。精神教育最重要是美學教育。美學教育是情感的教育,現在的社會很冷血,殺你就殺你,完全沒有美感;我們的教育是知識的教育,沒有美感的教育。 有美感,有感情,會對人說愛。對土地說愛,它不會回答你,但是他人格就是完整的成長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循環,台灣需要人格精神的重新塑造。台灣現在不能再壞下去,我們不能倒退,應該重新歸零。每個人要做良心的事,不能違背自己,因為違背自己逃到哪裡都不行,自己永遠會跟著自己。 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裡頭的人避秦之亂世,逃到沒有人的地方開始,用六百五十年才建立小農社會,我們現在基礎都有了,一、二百年就可以形成美好的文化,只要下一代認同我們的觀念,傳承下去。 我寫過一首歌,是這麼唱的:聽哪,讓我告訴你,那美麗的桃花源在哪裡!聽哪,那美麗的桃花源在我的心裡,在你的心裡,美麗的桃花源在我們的村子裡,美麗的桃花源在我們的希望裡,聽哪,那美麗的桃花源在我們大家的心坎裡。 桃花源不是說外表要有什麼東西,而是從心裡面開始建設。我們才能說,「桃花源是我們的家園,是令我們驕傲的地方。」 幸福很具體也很抽象,人生只要過的很順很圓滿就很幸福了。畢竟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般人,只要很善良就幸福了。 ﹝天下雜誌307 2004/9/15﹞

打進紐約上流社會的台灣女強人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42

打進紐約上流社會的台灣女強人 來源:網路流傳 出身富裕之家,從小生活不虞匱乏的陳文敏,為何甘願在美國的大飯店中從洗廁所的工作開始?她又如何一步步爬上餐飲總部總監的位子、並以一名東方女性的身分打進紐約上流社會? 十二年前,聞名南台灣的「帝國大飯店」董事長陳錦泉夫婦,關在自家的豪宅裡發怒,因為自己的掌上明珠陳文敏負笈美國留學,取得紐約大學學位之後,竟然徵進入一家老美開的大飯店裡洗廁所,幾個月後,女兒還高興地來信:「老爸,已經成為“帶位小姐”了。」想著女兒在異鄉成為比服務生還卑微的帶位小姐,陳錦泉就快抓狂了。 那幾年,陳錦泉從來不敢告訴親友自己有個在美國飯店「工作」的叛逆女兒,他認為那是一件非常見不得人的事。 然而不到十年光景,陳文敏已打破競爭激烈的紐約五星級飯店業中多項紀錄,成為最年輕的經理、最年輕的總監以及上流圈中聞名的「WM宴會公司」老闆,尤以一位台灣來的女性,打入紐約上流社會,成為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華爾街銀行總裁們以及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茱蒂.福斯特等名流的好友。現任「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文敏,寫下一段傳奇的紐約之路。 陳文敏生長在富裕之家,三十年前,經營建材有成的父親在高雄創辦了當時南台灣第一大飯店「帝國大飯店」,轟動一時;當時的陳文敏上下學都是司機專送,帶的便當是飯店廚師們準備的山珍海味,每次兩大盒便當一打開來,同學們都紛紛圍著瞠目結舌。 高中畢業後,陳文敏赴美國取得紐約大學的飯店管理學位。 畢業前夕,被分發到紐約排名前三大的五星級大飯店「漢斯理皇宮」(HemesleyPalace)實習,飯店派給她的工作是洗廁所。 或許表現得不錯,畢業後,陳文敏順利考進這家大飯店,成為五星級大飯店的正式員工,不過,她的工作仍然是掃廁所。不久,餐廳部門的一位白人帶位小姐請辭,飯店主管們便在眾多打掃工裡,挑選出她來遞補缺額。 這位東方女性,非常感謝這位比她多出三年工作資歷的「資深」前輩,因此在交接過程中,謙卑請益。 漢斯理皇宮的客人都是紐約上流人士、歐洲以及中東的王公貴族。成為帶位小姐的陳文敏,一下子見識到這些人,非常震撼,她說:「才二十出頭的我,就像海綿一樣,開始大量學習紐約上流階層的談吐、知識及文化!」這樣的工作,她覺得有趣極了,壓根兒不想回台灣。她被訓練為專業的帶位小姐,知道如何用上流社會的方式稱呼部長、大使、王子、總裁等。 然而,美國五星級飯店的服務生並不晉用女性。 在美國,進餐廳有一個竅門:「如果服務生都是男性,就很貴!」所以,儘管成為帶位小姐,陳文敏的升遷之路仍充滿障礙。 破天荒從帶位小姐升領班 當了兩年帶位小姐後,竟破天荒直接成為領班,引起同事們不滿。被拔擢成為領班,陳文敏說:「因為我願意工作比別人晚,常常有一些領班無法等待晚走的客人時,儘管外頭已有朋友等著接我下班,我還是願意留下來成為最晚走的工作人員。」 而且這段期間,陳文敏特別受到中東王公貴族的歡迎。有一位名叫薩烏的中東王子,甚至告訴她:「妳很適合經營飯店,我出一筆錢,妳來我的國家經營飯店吧!」 休息時間,其他領班要她幫忙盤點葡萄酒,陳文敏也願意負擔額外的工作。她說:「多做一點,反而學更多,因為其他領班還教我如何看酒單。」領班必須帶三組服務生,每組三人,共九位。 剛開始所有服務生都不願意跟她,因為領班的表現影響到客人給的小費,小費是他們的重要收入來源,大家都認為陳文敏無法獲得客人的青睞。 領班必須取得葡萄酒鑑定執照,陳文敏此時雖已取得品酒執照,但卻因缺少服務生的歷練,有一次替客人開酒時,當場把軟瓶塞開斷,引起飯店主管一陣緊張。為了雪恥,陳文敏自告奮勇加班替吧台的酒保開酒瓶,連續開數個月直到非常熟練為止。 後來每回有服務生把軟瓶塞開斷了,反而變成陳文敏來解圍。說也奇怪,東方女性的陳文敏,竟然頗受客人歡迎,沒多久她這組的收入竟成為全餐廳最高。 她分析:「因為凡事為客人著想,手腕要很靈活。」 有一次,巨星麥克.道格拉斯與他的導演行色匆匆地走進來,這兩位來頭很大的客人卻沒有穿西裝也沒打領帶,按規定,漢斯理皇宮是拒絕這種客人進入的,除非穿上飯店為客人準備的西裝,否則形同侮辱其他客人。 陳文敏判斷神色匆忙的麥克.道格拉斯此時必定不願穿上飯店的西裝,於是靈機一動,拿著西裝上前披在麥克.道格拉斯的手上。麥克莞爾,相當配合。接著陳文敏刻意為他安排在隱密處,並沒有像一般飯店會把明星放在明顯位置當作「招牌」。 接著專業地問他:「請問有多少時間?」麥克答:「四十分鐘。」陳文敏便迅速為他準備精緻的小餐點,還細心安排一位服務生擋在前面,防止有人上前打擾。 反應機靈贏得客戶死忠 最後,麥克準備離開時,陳文敏調皮地問他:「有沒有人告訴你,說你長得很像麥克.道格拉斯?」麥克聽了笑著說:「有時候會有人這樣說。」陳文敏接著道:「不,你比他帥多了。」惹得麥克哈哈大笑,伸出手與她握手說:「你是我在紐約見過最好的飯店人員。」然後留下五十美元鉅額小費。 美國五星級飯店,客人給的小費,五元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價碼。 有了這一次體貼又愉快的用餐經驗,從此麥克到紐約都上漢斯理用餐,並且指定陳文敏為他服務。 又有一次,沒有訂位的麥克帶著太太與朋友忽然走進來,由於已有三組客人正在吧台等待,麥克這位巨星勢必要等上許久。 陳文敏又靈機一動故意嚷嚷:「麥克先生,您怎麼晚了二十分鐘才來!您的訂位剛被取消,不過,我試著想辦法盡快幫您安排座位。」五分鐘後,便幫麥克第一順位上桌,其他等候客人,就沒有抗議。麥克笑著告訴她:「我看妳可以來好萊塢演戲了!」 又有一回,麥克在餐廳用餐,在另一桌的「第一波斯頓證券」(First Boston)副總裁雷納一直偷看麥克,陳文敏發現了,趁著服務生上菜時,走上前問他:「雷納先生,您的公子上回說想要麥克的簽名,對不對?」 雷納會過意高興地說:「對啊,對啊!」就這樣,從未提出要麥克為客人簽名的陳文敏,為雷納做了這件令他永生難忘的事,並且顧全了他這種身分所不能啟齒的心願。 就在陳文敏的死忠客人越來越多時,有一天,她接到剛卸下國務卿的季辛吉秘書南茜打電話來說季辛吉即將蒞臨飯店用餐。 當時季辛吉所到之處均引來大批媒體跟蹤,安全與隱密是最重要的事。陳文敏本能地問:「有多少隨從?」安排這種政治人物的位置非常講究,陳文敏說:「一定要安排在門口的對角斜線,讓他面向大門,背靠牆壁,左右與前面三桌均安排安全人員。」同時,用餐的花費也設身處地著想。 陳文敏說:「企業人士比較有錢,餐點可以建議較高級的,但是卸任的政治人物,要為他們設想花費。」於是陳文敏很細心、又很體面地讓季辛吉在這家大飯店完成划算又有面子的宴會。 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知名人物的用餐習性,這就是五星級大飯店的「競爭力」。陳文敏設法打聽出猶太裔的季辛吉的習性:「不喝酒,愛喝沛綠雅(Perrier)礦泉水,不吃有殼的海鮮,不吃豬肉。」因為季辛吉愛喝沛綠雅,所以,後來紐約的上流社會都喝沛綠雅。 也因為陳文敏的用心,季辛吉後來每回一定要先確認陳文敏在,才願意進漢斯理用餐。 甚至整條華爾街的知名總裁與執行長,全都非常喜愛陳文敏,包括美國運通的執行長羅賓森、中東銀行總經理雷夫、國際投資公司總裁貝克,甚至各國駐紐約的大使們,也都成為她的好朋友。有的客人會寧願花時間等候陳文敏來上班。 陳文敏回憶,有一次,一位女士單獨走進來,仔細一看竟然是巨星茱蒂.福斯特。茱蒂很嚴肅,不愛講話,陳文敏一眼就判斷茱蒂是很有個性,不喜歡被煩的人。接著,陳文敏俐落地把她引到角落,前面還有一棵植栽遮住。 茱蒂吃得很清淡,不喜歡油膩,另外也喜歡紐約歌劇。大概欣賞陳文敏的善體人意,茱蒂.福斯特後來也常來,但總是一個人。陳文敏利用機會讓她知道自己也很喜歡歌劇,所以茱蒂有時會邀請陳文敏一齊坐下來聊一聊,詢問紐約的歌劇近況。 因為表現優異,有工作狂的陳文敏在當了一年半的領班後,二十八歲便成為餐廳部門的經理,創下紀錄。 三十四歲,又進一步升為餐飲總部的總監,掌理六個餐廳,也刷新紀錄,她這位東方女性的成就,在當時紐約變成大事,她也因此成為《紐約客》雜誌以及《紐約》雜誌的新聞人物。 陳文敏也認定:「人生的造化,與自我的努力有絕對關係!」她成為經理時,接到一通電話,是多年前那位請辭的白人帶位小姐打來的,她以請求的口吻說:「有缺人嗎?」陳文敏回答:「據我所知,現在好像沒有經理的缺。」她聽了連忙說:「啊,我不是要應徵經理,我還是應徵帶位小姐。」 當陳文敏距離總經理職務只剩一步之差時,她做了一個決定:「我要自己出來創業。」於是一年後,她跳出來開設「WM宴會公司」,專門幫上流社會辦理宴會與活動。由於她掌握上流社會的名單,上流圈子都願意讓她接案子,所以營業額驚人,一開始就創下一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一百萬元)的年營業額,獲利率在四成以上。 紐約上流人物非常重視隱私,陳文敏獲得他們的信任,所以不斷增加客源,她說:「為他們辦宴會,還要簽下秘密協定,信守不得攝影、不得錄音、不得將宴會所見所聞洩漏給第三者,否則會吃上官司。」憑著一己之力,陳文敏在紐約不僅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且擁有三棟公寓、名車及司機、傭人。 一九九五年、應年邁的母親之命,三十八歲的陳文敏決定結束紐約的事業,變賣紐約的資產回台灣,當飛機飛離甘迺迪機場時,她喃喃自語:「當我再回紐約時,我將只變成一位遊客,因為紐約的商場競爭太激烈了,我知道這麼一走,就無法競爭了。」 美式風格注入營建業新生命 陳文敏回台創立「紐約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引進紐約上流社會新的休閒觀念,也成為這兩年「豪宅」案中有關頂級休閒俱樂部設施的主導人。才短短五年,她已接辦包括青山鎮、天籟、海神及寶成建設總部等的俱樂部施工、管理與服務等二十多個案子。預估今年營業額為新台幣五千多萬元。陳文敏以美式風格,游走在傳統產業的大老闆中,頗引人矚目。 寶成建設董事長林常榮說:「我認為陳文敏為非常傳統又逐漸走下坡的台灣營建業注入了新生命。」 陳文敏說:「在我的眼裡,台灣像是一個十八歲的男孩,卻擁有四十歲的財富,所以像是暴發戶。我有一個想法,想讓台灣變成一個四十歲,成熟又有文化的男人。」

病患家屬

2008年01月11日
公開
48

《人間萬事》病患家屬 2008/1/10 人間福報|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生了病,有家人照顧,還算幸福;有的人在病榻上呻吟,身邊除了醫護人員,沒有家人聞問,最是悽涼。 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生病最能考驗人情冷暖,即使最親的家人,也有各種反應,列舉如下: 一、日夜照顧:有的人生病了,不一定孝子賢孫,也不一定叔伯兄弟,或是一些親戚朋友,甚至同門、同學、同鄉,因為平時往來交情深厚,一旦有病,真是患難不離,日夜在病床前照顧。所謂「八福田中,看病第一福田」,這些人都能真正做到。 二、避不見面:有的家屬,由於付不起醫藥費,或是不肯付,或是工作忙碌,他就藉故避不見面,任由時間解決問題。遇上這樣的家屬,有病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三、假裝不知:至親好友有了疾病,應該給予慰問,以示友情。但有人罔顧此中情感,你有病,他假裝不知道,或到遠方旅行,或藉故出差。其實也難怪,所謂「人情薄如紙」,人到了生病、生命交關的時刻,那裡能顧得了那麼多呢?所以這時就要看,你平時所結交的朋友,是重利呢?還是重義呢?重義的朋友多,萬一有了病痛,大家就相繼慰問;勢利的朋友多,則人情如流水,一切都得認命。 四、故意忙碌:有的家人朋友,知道慰問病情不可推卻,他也會蜻蜓點水,病床前一現,但顯得格外忙碌,好像亟待要辦的事情很多,停留不到五分鐘,就匆匆離去。也有的人,託人帶上一束花、一籃水果,表示他的慰問,其他的一切就只有讓病人自己處理了。 五、覷覦財產:有的病人平時省吃儉用,略有儲蓄,一些有條件分得財產的相關人等,他會不時出現在病榻旁,雖然不是心甘情願地關心病人,但想到忍耐一段時間,就有厚利可圖,也不能因小失大。不過也有一些人,憑著法律保障的繼承權,不怕分不到遺產,所以生病時不過問,到了分財產時,才來軋一角,為時不遲。 六、後事處理:有的人生病時,如何醫療,沒有人關心聞問,到了死後,後事如何處理?這時三姑六婆、七嘴八舌,話就多了。有人堅持要土葬或火葬,有人爭著要讓病人回家往生或送殯儀館,有人對往生佛事如何安排、用什麼宗教儀式舉行,也引起很大爭執。甚至安葬的時辰、地理風水、各種習俗,說來各有各的道理,彼此互不相讓。 其實,人死後的喪葬儀式,應該簡單樸素就好,不宜舖張浪費,但中國人一向喜歡藉喪葬來擺闊,例如請來樂隊吹打,或是五子哭墓等,尤其吃喝無度,甚至在靈柩旁高談闊論,實為不敬。如果亡者經濟情況不佳,固然應該簡樸為要;如果稍有積蓄,與其浪費在喪葬舖排,不如幫他捐助公益,或是成立獎學金,既能做功德,也可圖個善名,這是家屬能為亡者所做最好的安排。

太湖石

2008年01月10日
公開
3

《閒讀擷秀》太湖石 2008/1/7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菲爾 若是到過揚州、蘇州等地遊覽,一定參觀過江南園林。江南園林包含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古人通過建築、庭園設計、盆景、花樹、山水、繪畫等等景物,營造出獨特的藝術境界,這些園林可說由幾千年來的文化結構所組成。若是細心觀察,無論宋代園林的秀美淡雅、清代園林的華麗濃郁,凡中國傳統園林是「無石園林不秀」、「一峰而為千岩之秀的神效」,太湖石可說是這些園林裡都可看到的裝飾。 太湖石又稱「洞庭石」,主要的產地在太湖和周邊地區,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寫:「石有聚族,太湖為甲。」可見太湖石的受讚賞程度。 太湖石有水、旱兩種。在水者向來非常受歡迎,因為它久經波濤衝擊,大多色澤淡雅,鱗峋纖瘦,造型引人入勝。 在中國詩人當中,白居易是著名的太湖石愛好者。他為太湖石作詩,寫太湖石的各種形態:「錯落復崔嵬,蒼然玉一堆,峰駢仙掌出,罅拆劍門開」。據說他任蘇州刺史時,首次發現太湖石的美,用它來裝飾自家的園林,這也開文人園林假山風氣之先。 白居易寫過〈太湖石〉:「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岩穴,苔文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還有「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嶔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嵌空華陽洞,重疊匡山岑。邈矣仙掌迥,呀然劍門深。形質冠今古,氣色通晴陰。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沉沉。天姿信為異,時用非所任。磨刀不如礪,搗帛不如砧。何乃主人意,重之如萬金。豈伊造物者,獨能知我心。」這些詩既表達他對太湖石的喜愛,也隱隱顯露了他的心聲。 古人對太湖石的審美標準為「瘦、皺、漏、透、清、醜、頑、拙」。那麼,自古以來,文人們對太湖石的垂青,是否也因為它的這八字審美標準或多或少跟古代文人的普遍形象有所相似的移情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