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國語日報通知刊文12/26

2017年12月18日
公開
48

來稿將於12/26刊出 RE: 投稿:我家的神鬼老大 文藝-中學生 收件者 'Jenny' 今天 於 3:06 PM 來稿將於12/26刊出 稿費可轉帳 請提供存簿封面圖檔 From: Jenny [mailto:[email protected]] Sent: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17 11:21 PM To: 文藝-中學生 Subject: 投稿:我家的神鬼老大 我家的神鬼老大 主角的阿公年少時是個「老大」,不騙你,真的是個逞凶鬥勇的老大,之後轉開神壇。老大搖身一變為濟公活佛的乩身,穿戴濟公的衣帽、手舞足蹈使濟公上身為信徒解惑,濟公附身期間須不斷喝酒,全家人要忙著為老大補充酒源。因為酒喝個不停,老大的身體逐漸敗壞,終得住院治療。 插管是件痛苦的事,由不得你作主,病人的行動完全被限制住,躺在病床上簡直變活死人。一般人在可自主時都不想插管了,當真的遇到這種事卻不是自己說不插就不插,決定權掌握在家屬手中,幸運一點的就這樣去了,但最常見的卻是被強迫插管,你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 人去世後一大堆繁瑣雜事要辦,複雜的殯葬儀式多少能沖淡喪親者的悲傷,且有轉移情緒的作用;當生活回到正常軌道難免覺得悵然若失,似乎少掉什麼,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讓人想哭。 十一月因為我阿公和外婆相繼離世,帶給我的衝擊很大,故對這本書裡殯葬儀式的描述感受特別深刻。多希望兩位老人家在另一個世界裡沒有病痛,逍遙自在。

我將前往的遠方

2017年12月17日
公開
50

我將前往的遠方�郭強生.遠見天下文化 推薦序:靈魂放逐的父親�陳芳明 郭強生這樣那樣跳躍著回想自己的父親與母親,為的是避開說出他內心深處的真實欲望。他多麼希望有一個家,父母的離去,老早也帶走了一個曾經是非常溫暖的家。記憶可以重現,家庭不再回來。他的文字在最動人的地方,總是節制著自己的感傷與濫情。那是一種困難的自我挑戰,最後他都一一克服了。他即將前往的遠方,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準備出發的共同目的地。他寫自己,也寫了所有中年人的感情。年老如果是一種創作,我們都正在提筆書寫。 推薦序:漫遊城市荒原 凝視每個暗夜──無繼承者人生的孤獨浮世繪�鍾文音 《我將前往的遠方》這回書寫父親與自己,但更多是藉著父親而直視了自己的未來老後,力道非凡,也為郭強生獲得許多掌聲。但同為寫作者,我知道,作家寧願沒有發生過這些苦痛,也不願用書寫來換取現實的光環。 從塵埃開出花朵太苦,從地獄返回報信太難,從火焰誕生蓮花太痛。 但郭強生仍是一一從塵埃從地獄從火焰……歸來,彷彿成了變形金剛,他有更多與孤獨共舞的能力。 寫《追憶似水年華》的法國作家普魯斯特曾寫:「每個偉大的小說家心中都有個地獄。」這個地獄即是征戰的歷程,這個地獄是每個人的暗夜。 郭強生在命運之火投下時,他選擇面對。他寫道:「沒有真正投入過父母照護的人,無法想像這份工作包含多少瑣碎細節,多少不確定帶來的壓力。」他回應朋友時說:「為什麼會是懲罰呢?妳怎麼知道,這不會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讓我變得更有耐性,更有智慧,更獨立堅強?」 中年男子的拘謹魅力就是把握住和父親相處的最後時光,在沙漏將盡之時,他要看盡大海的來處。 因為這樣的力道,使我在閱讀時,常常被勾痛至滲血的感覺。好在郭強生不會太殘忍,他往往會突然跑出一種獨有輕快的自語,來調節先前的沉重,也將感到窒息的讀者打撈上岸。 〈老日子〉 1.要等到經歷了母親的過世後他才明白,其實,無論父母什麼時候離開,做子女的都不會知道,明天的自己,該以怎樣的存在,如何繼續。 2.沒有真正挑起照顧父母責任的子女,就算是自己成了家,也還是一個孩子,不算真正長大。因為他們還有父母在包容他們,還可以對父母提出要求,要求他們改變,要求他們公平,心裡還有叛逆,還有不耐,跟一個青少年的身心成熟度相差不遠。 直到獨力照顧老去父母的時候,才會了解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才會原諒曾經父母對我們的照顧若有任何疏忽或失手,那是多麼不得已。身為照護者才會了解,我們自己也一直在犯錯,也一直在學習。 對死亡的恐懼,對老化的無知,以及對無常的不能釋懷,能夠幫助我們克服這些障礙的,只有陪伴父母先走過一回。 〈感謝孤獨〉 1.在等待外勞的那段空窗期,我經常在父親上床就寢後,獨自來到巷口的超商,點一杯三十五元的熱咖啡,然後坐在店門口的板凳上,放空。 所有其他工作得暫停倒是其次,不斷重複的單調也可以慢慢適應,最讓人不習慣的,反倒是夜晚到來。當一切勞動隨著父親入睡而告一段落之後,一時間我總有種不知今夕是何夕的迷惘。不知道是該高興這一天又順利平安落幕,還是該對於未來一切之不可預測繼續懸心。 悄悄出門,抽根菸,慢慢啜飲著熱咖啡,故意讓自己放空。除此之外,我無法期盼還有什麼更好的獎勵給自己。 外面的世界都有點陌生了。 感覺自己像是來到某個遠方的城市,語言不通,地圖失靈,我無法跟任何人互動。大半生都以創意分析解讀評論這些抽象性的思考維生,突然過起了一種純粹勞動性的生活,一開始完全抓不到節奏,好像我被塞進了另一個人的生活。 老實說,如果不是有那些願意離鄉背井來台的外勞,一整天陪伴在老人身邊,像我這種毫無親友家人幫忙的老單身,要如何應付得過來?在我們的國家沒人要做的工作,有她們的相助應是大幸,為什麼她們仍會遭到異樣眼光? 忙完一整天,獨自在超商門口喝杯咖啡時,我特別能體會這些外勞的心情。 那樣與周遭格格不入的疏離感。 那種等到夜闌人靜後,終於可以擁有一點點自己時間的盼望。 或許這時,她們正開始忙著打開LINE或視訊,與遠方的家人聊聊天,聽聽老公或父母的安慰打氣,聽聽他們收到了匯款之後做了哪些事,孩子的學費繳了嗎?新房的貸款付了嗎?也許感到眼角有些濕濡,最後還是笑著報了平安,道了晚安,等在眼前的明天不是同樣的勞動,而是再八、九年後,全家經濟改善後的新生活…… 但是,那樣的夜晚,我沒有任何人可以說上幾句話。 沒有人,除了我自己。 2.我不是沒擔心過,自己萬一養狗就會成了卡繆筆下的那個矛盾老人,跟我的狗陷入難解的愛恨糾纏。 嗯……也是,狗很需要主人的關愛。聽我這麼反駁,不肯放棄的朋友會繼續建言,似乎認為我的孤獨已經滿到警戒水位:那養貓好了。貓咪不膩人,牠們很獨立…… 那養牠要幹嘛?我在心裡反問。 孤獨的人身邊一定就要有另一個體溫嗎? 讓另一個生命成為自己生活裡的排遣,送美容院穿寵物衣戴鑽鍊,我想不出有比這更殘忍可笑的事。 此外,真正讓我糾結的是,多半的時候,寵物都會比主人先走。 每個生命的盡頭都是同等的莊嚴,何苦要另一個生命鞠躬盡瘁,只為了給自己作伴? 3.我跟我的孤獨,多年來就像那隻老狗與牠的主人,始終彼此廝纏。 雖然我不需要另外一隻狗的陪伴,可也沒有人認養我的孤獨。 〈老味道〉 多吃上幾口後,不免仍感覺有那麼一些些的,說不上來是什麼的微小誤差。 也許不是烹調的技術,而是歲月為這道菜,多添了幾絲悲從中來的滋味。 〈長照食堂〉 1.放在面前的菜,他看不清楚了,所以他不動筷,因為不知道該往盤中的什麼東西下箸。 2.我明白了。父親記憶雖衰退了,卻仍有自覺,擔心自己會顯得老殘,所以寧願不吃也不要吃得狼狽,吃得哆嗦。 3.我可以拋棄所有物質的欲望,原諒所有對不起我的人,但我再也回不去父母懷中,做那個幸福乾淨的嬰孩。 我控制不了任何事。包括我自己的結局。 4.對於二十歲的人來說,回家吃飯可能是父母剝奪他們自由的無理要求。但對五十歲的我而言,那既不是天經地義,也不再來日方長。 有朝一日,當我也已白髮蒼蒼,或許在某個時刻腦海仍會恍惚閃過,誰曾是最後與我同桌用餐的親人。 5.沒有任何美好的記憶是需要被重建的。 最深刻的記憶其實更像是一種味道,混攙在許許多多人生不同階段、不同時空的際遇裡。它之所以深刻,不是因為在某個當下的千金難買,而是在未來人生的許多酸甜苦辣裡,都淡淡地留有它的影子。 〈老收藏〉 1.便捷成了現代人的迷思,忘記了過程跟意義是一體的兩面,縮短了過程,同時也可能稀釋了意義。 2.雖然有定時裝置,我通常都還是會同步邊看邊錄。每一個節目的存檔得來不易,有限時間裡精挑細選,最後才有了這些收藏。 甚至,那背後的意義已經不是節目本身,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3.收納在電腦裡的只是資料,剪報簿與錄影帶裡記載的才是生活。 4.生活裡若沒有了這些可從架上取下把玩的記憶,工作與休閒都是面對電腦,兩者還有什麼區別? 5.小時候,夜裡聽到從他房裡傳出的窸窣電波低語,總會讓我感覺到家人都在身邊的一種安穩。 6.我也算半個廣播人。金鐘獎入圍了幾次,不敢說專業,但至少我一直重視聽覺的美感,因為相信願意聽廣播的人,為的也就是那種貼心與私密感,好像主持人就在對你一個人說話似的。 7.到了這個年紀,一定要有一些收藏。 不是囤積或投資的那種收藏,而是從自己已有的生命經驗中,挑選出那些讓你熟悉、安心、不失望的記憶,它們才是人生下半場真正的陪伴。 8.我不需要圖書室健身中心花園步道那些公共設施,不管它們的設計有多麼貼心。只要想到要住進一個沒有自己的過去,沒有個人印記的天堂,我總感覺有一種說不出的悽惶。 〈晚春與秋暮〉 1.傳宗接代、柴米油鹽、相親嫁娶……說穿了,不過是人類為掩飾或逃避孤獨的一場瞎忙罷了。對於曾在二戰戰場中出生入死過的小津,生命的無常早已看透,人人為成家立業忙得煞有介事,他冷眼旁觀,像在看一場家家酒。 那些會說小津電影多麼溫馨感人的,我覺得他們壓根兒就沒搞懂,電影拍得柔靜舒緩,並不表示內容就是溫馨抒情。小津的電影善用這種反差,把家人之間的暗潮洶湧,遺憾與無奈,不著痕跡揭露,到最後每個人都只能靠隱忍退讓,繼續維持著表面和諧,把戲演完。 2.年輕時看《楢山節考》這部電影時還不能體會,楢山的隱喻是什麼。 如今重看,終於明白了楢山的啟示:即使最後不得已要把父母送上山,做子女的還是得熬住那段翻山越嶺之苦。那段艱險的路途,是與父母最後珍貴的相處;最後的同甘共苦,讓原本看來逆倫的習俗也出現了暮色將至前最後的光影。因為只有盡力走完全程,道別時才能無所牽掛。 〈美麗與慈悲〉 1.新聞說,再過三年,台北市人口就已進入「超高齡化」,但是我們的媒體上能看得見的國寶,只剩政治人物。 2.艾曼紐•麗娃主演《廣島之戀》、復出於《愛•慕》。 不自傷,不自憐,更沒有矯情。紅顏變白髮,物是人非,絲毫不損她以身為表演藝術家自傲的高度。 最後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她的殘敗枯老、皺紋密布的容顏時,一開始也震驚得無法接受。但隨著電影的進行,她的演技,她的氣質,卻依然令我著迷,讓我不禁聯想到與她合作《廣島之戀》的女作家莒哈絲,在她七十歲時寫下的《情人》一書中的開場: 他們都說妳年輕的時候多美……但是我覺得妳現在比年輕時更美。我更喜歡妳現在這張被歲月摧殘後的面孔。 3.這些年既歷經了照顧罹癌的母親,也正在繼續照護著老邁失能的父親,害怕與愁悶總是難免。但是我總提醒自己一件事:最體貼的付出不是看病吃藥,而是承擔。 承擔那些悲傷恐懼孤獨不甘,負面的情緒都由你收納,然後留給你與被照顧者一個平靜的日常。 因為你在看護的,仍是生命在進行中的人。 盡量不去思考疾病多麼凶險,也不去問結局究竟會如何,這過程是長,是短,也不做任何預測。在病者與老者面前,我盡量以一種不顯露出強烈期待的方式,就是與他們過日子。 企圖扭轉與改變的盼望過度急切,或已經亂了陣腳無法勝任的沮喪,這種種情緒,病人其實都會有感。所以,何必要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讓他們一直有種「很抱歉,我破壞了你們的生活」的罪惡感? 4.所有那些另類療法,不就是針對這些絕望與恐懼才有商機嗎? 5.到了該放手的那一天,就算無親無故也不要覺得淒涼。要記得,你沒有給身邊的人帶來任何磨難。 生離死別的痛苦到你為止,那也是一種對生命的慈悲。 〈粉筆與華髮〉 老得奄奄一息的女兒,與老得越發百毒不侵的母親,誰才是誰的守護者?著實讓人有種錯亂的感覺。 〈做自己〉 1.對自己擇善固執的結果感到高興,但是我心中更感激的是藝術家教會我的這一課:不由別人的評價或眼光來告訴你,「你是誰」。幾乎所有人都宣布他的時代已結束,在六十八歲這年,藝術家以新作告訴世人,「我是阿爾比。」 如何能熬過中間那段從雲端跌落,長達三十年的無人聞問?阿爾比的回答是,我這三十年從來沒有停過筆。 2.如今他又再度成為百老匯的男神了,不需要這時候讓他以為,我不過是又一個來趨炎攀附的無知之輩。 3.照理說,這兩年都在留職停薪處於停頓狀態的我,應該對於這樣的聚會難免感到有些遲疑。即使還在忙著教書寫論文的時候,我就已意識到,對於多數從事其他行業的同學來說,我的世界提供不了任何職場上彼此可互通有無的人脈資訊。同學會彷彿是被逼著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跟外面更大的世界比一比的勇氣大考驗。 4.並非每位出席的同學都有著飛黃騰達的人生,但仍願意放下虛榮與比較之心,熱情參與的這份自在,在我看來,才是人生成就見真章的時刻。 5.我就是一個寫作的人,不需要別人來認可,也不需要有人來附和,沒有讀過我的書沒關係,只要是做自己的人,都是我的良師益友。 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才是我更想要閱讀的一本書。 〈老確幸〉 1.人生中沒有哪一種選擇,不會隱存著事先未見的風險與事後的遺憾。沒有哪一次難關,最後解決之道不是因為靜下心來,靠自己找到出路。旁人的關心或承諾,都不過是杯水車薪。 2.你們儘管去衝撞,但我們也有我們的戰場。能夠當一個守護的人,需要如坡上之樹抵禦著土石流。那種盤根抓地的堅定與耐力,你們還沒這造化。 或許當哪一天想到,該是回家的時候了,那時你們才會發現,我們為你們守住的是什麼。 〈不老紅塵〉 1.對面一排歐巴桑都是盛裝,應該是要去吃喜酒。 胸前的翡翠墜子與指上的紅寶石戒,那色澤與刺目反光一看就假,但是如假包換的卻是她們臉上的雀躍之情。排排坐著並不囂張交談,更不會滑手機,發現我的目光也不會不自在。多數的時候,歐巴桑們都在注視著車窗外流動的站景。 不是放空,那眼神裡有太多的記憶以及人情的流轉。 2.沒有自豪也沒有自卑,只是相信與重視,這一場即將趕赴的喜筵對自己人生所具有的意義。 3.多年後的某一天她們仍會記得這個日子,也許還會慎重其事地將那天穿戴的首飾當成貴重家傳留給子孫。因為曾經那麼開心地珠光寶氣過,於是心滿意足地留與後人她心中最價值不菲的,生命與記憶。 然後,再也沒有這樣的一排以如此方式盛裝的歐巴桑會出現在捷運上。但是她們從不曾消失。 記得的人永遠會記得,如此而已。 4.重讀莒哈絲的《情人》,當中有一段話讓我震驚。她說: 寫作,若不能每次都將最複雜難解的事情,藉由穿透某項不可說的核心本質,膊 它們呈現出來,那麼它就不過是廣告宣傳品罷了。 若是早幾年,也許我還不能對她的體會有那麼深刻的認同與理解。永遠沒有簡單的答案,回憶中總還有太多被遮蔽的回憶,書寫只是為了再一次發現,書寫必須被打破的框限,而我能憑藉的也只有這兩者,用以對抗謊言充斥的這個年代。 5.雖然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會再有一場家族盛會等著我,但是我不會忘記,我從何處來。我也將永遠記得,這些日子以來的每一天,記得從中年走向未來的每一步,想像著自己又將往何處去。 〈重新計時〉 1.殊不知,快樂只是悲傷的反面,並不是單獨成立的絕對值。 2.讓現在的孤獨,成為一種人生重新計時後必然的狀態。因為一切才要發生,必須讓自己處於一種寬容與開放的心情。 〈年年〉 1.如今自己也有了些年紀,才更懂得欣賞他們的修養難得。即使早已失去了舞台,卻能不酸朽也無牢騷,尤其想到鄭伯伯的赤子之心,對比著他曾經輝煌的經歷,讓我看到上一輩文人與今日文化人求官貪名之不同。 我也看到我的父母待人寬厚溫暖的一面。關心幾位老大哥們過年時孤家寡人,年年特地下廚邀請他們的這份誠意,遠比任何珍饈盛宴還更有滋味。 那樣一個以誠字為貴的年代,隨著年味的淡薄,也早已消逝了啊…… 2.開鍋,把魚取出。淋魚露,放上蔥薑。熱油滾燙澆下,立刻一股鮮美的香氣爆發。 幾分鐘前手忙腳亂的鍋盤聲剎時歸於寧靜。姿態婀娜的石斑躺在久違了的瓷盤中,黑白相間襯著青絲,一種素雅的豐盛。 後記──Life Goes On 年過五十之後,我才認識到自己真正擁有的能力,不過就是堅持而已。 難關還在持續,悲傷讓人安靜,我期許一個更清明的自己。 ★人生這場戲,演得再賣力,也有落幕的時候。 到頭來,仍得面對自己的孤獨。 有一種孤獨,是因為求之不得; 另有一種孤獨,是心安理得,專注在認為值得的事情上就好。 五十而知天命,不是因為能未卜先知,而是漸漸知道,哪些人哪些事,已經與自己無關。可不可以從現在起,專心求一個自在就好?

青鳥:不信青春喚不回

2017年12月13日
公開
46

探討校園霸凌的電影很多,《告白》是血淋淋的血色餐,《青鳥》則像是一碗清粥,看似平淡,餘韻卻無窮。 好電影,或許會一時寂寞(票房未必理想),但是終究不會褪流行(有動人的主題或引人深思的處理手法),永遠有值得回味重溫的價值。 日本導演中西健二執導的《青鳥》是2008年的電影,直到2012年才有機會在台灣上映,時間或許晚了四年,卻湊巧趕上了台中東海大學教授控告女兒小學同學霸凌的新聞話題,讓更多的人得以重新省思校園霸凌的諸多面相。 一般人以為的霸凌,多數集中在肢體暴力上,但是以強凌弱,以眾凌寡的行為,有時包含了言語、群已關係和意識恐懼,《青鳥》中的校園霸凌則是以剝削和羞辱為核心,放大檢視了校園中只重表面形式的虛偽主義,也深入探討了教育的真正意義。 《青鳥》的故事發生在新學期開始的二年一班,上學期,班上有位野口同學受不了同學的長期霸凌(野口家開便利商店,被迫像小丑般無限制地供應班上同學各種雜貨,卻還飽受譏諷)選擇自戕,但是未遂,只好轉學,師長和班上同學以為只要寫過悔過書,就可船過水無痕了,偏偏有位代課的村內老師(阿部寬飾演)卻是把野口同學的桌椅擺回他原本的位置,而且每回上課時,都要先向缺席的野口同學道早安,問聲好。 村內老師的做法可以解讀成「在傷口上灑鹽」,亦是「那壺不開提那壺」,他刻意挑動了學校師生都刻意隱諱的神經,也要重新挖開傷口,審視看似已然縫線,底層卻依舊潰爛的實況,他是癡人,亦是不合時宜的笨人,但是他的癡笨與固執,卻是青春成長的最後一劑強心針。 《青鳥》雖然討論了校園霸凌問題,卻選擇了一個很獨特的觀點:一位代課老師,而且是一位有口吃毛病的老師。本片改編自日本作家重松清的一篇短篇小說,據說重松清本人亦有口吃,所以感觸特深,小說融入了自己因為生理殘缺遭人戲謔的成長心情,因此,當阿部寬飾演的村內老師非常吃力地介紹自己時,同學們先是錯愕,繼而訕笑的幾乎是必然會有的最初反應,但是他非常吃力,卻毫不隱諱地告訴同學:「你們的笑是非常卑鄙的!」就也充份達到了震撼教育。 村內老師的邏輯很簡單:「我這麼認真地想要說話,你們卻不肯認真地聆聽,真是非常卑鄙的事。」這是村內老師帶給這群孩子的第一堂課,很有當頭棒喝的功能。也唯其如此,後來,他要求值日同學找回野口同學的桌椅,煞有介事地對著桌椅和空氣說出:「野口同學,早安!」不但呼應了他的認真邏輯,也讓他的教學堅持有了不凡的視野。 《青鳥》與《人間師格》有一個共通的特質:男主角都是代課老師,對往事涉入不深,少了傳統包袱,有了旁觀者清的高度,因而得能做出精準,不和稀泥的教學方法,村內老師的目的只有一個:傷口只是結疤,並沒有痊癒,大家只是避而不談,並不是真正體認到自己所犯下的過錯有多有嚴重,教育的功能除了「傳道」,還要「解惑」,他的鍥而不捨,強迫所有同學再度挖開傷口,他的持續挖掘,才更清楚發現正因為大人們的含混其事,只要求同學們做好可以唬弄別人的表面功夫(例如:悔過書要寫到五張稿紙才算數,似乎全靠量與厚度,就可以代表悔罪的誠意;例如,裝了青鳥信箱,要鼓勵同學暢所欲言,碰到敏感問題就支吾其詞......),正是因為大人鄉愿了,也失敗了,孩童們才承繼了成人的陋息,繼續沈淪。 導演中西健二給予村內老師一個很獨特的身影:上課鈴聲一響,他才不管校長主持的老師會議是否已經告一段落,他就起身去上課了。是的,學校的主體在學生,萬事莫如上課急,大人們沒把孩子權益擺第一位,留給孩子的是什麼樣的身教呢? 至於,村內老師明明鄙夷悔過書的功能,卻能給校方給他的稿紙,留待最後一堂課,讓願意重寫的同學再寫一回,而且完全自動自發,絕不勉強,只因為在他代課的那一個月時間內,他已經善用各種方式,讓所有相關同學重新思考一次:過去對代野口同學的方式,算不算霸凌?如果用言語或行為相逼的算霸凌,姑息的、沈默的,訕笑的,難道就不算嗎?更重要的是,真的明白了自己犯了多嚴重的錯,才去悔過,不是更有意義嗎?如果只是為了讓大人息事住嘴,那不只是欺騙,甚至是交相掩護,勾串為奸了!有人醒悟,有人自認無辜,這種開放式的生命選項,自然就得著更真實的人生震撼了。 《青鳥》的創作主軸還是圍繞在罪與罰的嚴肅議題上,年輕的本鄉奏多飾演備受良心煎熬的園部真一,從忐忑到徬徨,從疑問到爆發,煎熬層次拿捏得相當精準,從悔過書變成給野口同學的一封信,他的頓悟與決志,讓《青鳥》得到了不會太激情,卻夠熱血的蛻變,也讓觀眾得以隨著他的情緒起伏,對於青春的重量,有了更寬廣的體會了。

勝利堂電影讀書會12

2017年12月12日
公開
14

12/12 用心相信的愛情──花痕 花痕─劇情   江戶時代的東北小藩海?。在盛開的櫻樹下,少女以登(北川景子飾)遇見了一名年輕的武士。那名武士叫江口孫四郎(宮尾俊太郎飾),他雖然是下級武士,卻是藩內第一劍客。幾天後,身手不輸男子的以登,在父親的准許下,用竹刀與孫四郎進行了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較量。   竹刀激戰中,以登的心被某種東西點燃,那是初戀。可是,這段戀情是沒有結果的。以登已經在家人的安排下,與片桐才助立下婚約。面對命運,以登無法反抗,只能默默地切斷了對孫四郎的心思,等待著去江戶留學的未婚夫的歸來。   數月後,海?被一片白雪籠罩,以登突然接到了孫四郎的噩耗。原來,孫四郎被藩內重臣陷害,被逼自決。以登不能容忍如此卑鄙的行徑,不由得欲拔刀復仇。為了對孫四郎的回憶,為了貫徹人應當維護的正義。激鬥後,以登心願了卻。從江戶回來的片桐才助,溫柔地向以登伸出了手。   與孫四郎相遇一年後,以登在春光下,再次來到盛開的櫻樹下。花瓣隨著風兒四處飄散,對以登來說,「花季」已經過去。她的臉上,慢慢浮現出從未有過的平靜笑容。以登注視著櫻樹小路,那是新的人生,她要與前方的才助一同走下去。 作為日本歷史上的重要時期,江戶時代的封建等級制度、武士與藩主關係等,為後世的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的想像空間,也被電影人常常改編為電影,如山田洋次日前的「武士三部曲」,便是改編於藤澤周平的小說《黃昏清衛兵》、《蟬時雨》等,而這部由新人導演中西健二執導的《花痕》,則也是改編於藤澤周平的短篇小說。與山田洋次的「武士三部曲」的視角不同的是,《花痕》是從女性的角度敘事——影片不但是由一位老奶奶的旁白來敘說「你祖母」的曇花一現般的初戀,劇情也緊緊圍繞著女主角以登小姐展開:在一年一度的櫻花綻開季節以登與底層武士江口孫四郎相遇相知進而產生了一種朦朦朧朧的初戀,但森嚴的等級制度下她只能讓這種少女情懷默默留在心底,直至孫四郎自殺,她試圖揭開他自殺的真相並為他報仇…… 花痕─看點 禁止自由戀愛的江戶時代,在嚴格的家父長制度下,女人的人生之路,比男人坎坷得多。《花痕》中的女主人公既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同時又為了隱藏在內心的情感而奮起。故事以藤澤作品中少見的女性為主角,這個戀愛故事顯得格外細膩,並且又不失藤澤文學的精髓——「謙虛且正直地活著」,也可將其看作是一個成長故事。從以登復仇的行為上,我們彷彿看到了日本人曾經擁有的「心靈美」與「正義」之氣,安靜且強有力地復活了過來。 花痕─影評   影片就像是一首緩緩敘述的散文詩,以登的少女情懷在年輕導演的鏡頭語言裡舒舒緩緩的鋪展開來,如首次相遇時的緊張,比試劍術時的心生愛意,再到面對等級制度的無奈,被創作者輔以四季景物的變遷(開場時是櫻花燦爛的季節,隨後雨季、楓葉紅了的秋季、雨雪霏霏的冬季、小河解凍的春季等),而將人物的內心變化刻畫的非常的細膩,何況,在表現以登內心的漣漪時,創作者藉助於她的髮簪的微微晃動細膩的表現出來。畢竟,她所生活的時代是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時代,而她又是家中的大小姐。   影片雖然是中西健二繼《青鳥》後的第二部作品,但他並不像很多華語新導演般追求形式化的實驗感,而是不斷的藉助於小津安二郎作品式的攝影方式,表現人物的吃飯、聚會、聊天等日常生活,鋪張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平平實實的手法刻畫大時代下的人物命運;同時,影片還借鑒了北野武的《玩偶》、河瀨直美的《沙羅雙樹》等,四季的流變、光影的變遷與人物的內心相互融合,如最後的一場賞櫻花的戲,不僅是為了以影片的開場形成一種相互呼應的敘事格局,更是通過花的變化、獨白的變化及人物表情的變化,展示出人物在過去一年時間裡內心的流變。   此外,日本還很盛產純愛類作品,《花痕》則可以看為一部以時代劇(日本電影裡一般將古裝類影片稱為「時代劇」)包裝的純愛片──青年男女在如花似玉的季節相遇相知,卻無法抗拒命運的安排而不得不經歷生離死別,留給對方淡淡的回憶。生如櫻花之燦爛,死似秋葉之靜美,日本文化的這種傳統特色,也被融入影片中。   今年花勝去年紅,怎堪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幸運的是,以登遇上了外表放蕩不羈而內心細膩的未婚夫,初戀雖有如去年的花般無聲的飄曳,歷經命運洗禮的愛情則在生活裡緩緩流傳……

「早午餐」逼退傳統早餐店!營養師教你聰明「點」

2017年12月07日
公開
46

「早午餐」逼退傳統早餐店!營養師教你聰明「點」 作者 : 康健網站編輯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統計,101年早餐專賣店數共有1萬1523家,去年則略減到1萬394家,五年內大幅減少了1129家。經濟部分析原因,可能因為傳統連鎖早餐店同質性太高,還有近年大眾越來越偏愛「早午餐」形式。 台灣人近年來的新興嗜好:兼具味覺與視覺享受的早午餐 追溯早午餐的最早發展,來自歐美地區的人週日晨起上教堂的習慣,做完禮拜後時間尚未到中午,親友間便相約享用一頓美味餐點。 在台灣,對於許多上班族、學生或週末賴床族等,早午餐就是整天的第一餐。但是,坊間熱門的早午餐餐廳,往往一位難求。菜色也存在許多營養上的陷阱,長久對於身體是一種負擔。《康健》請教專業營養師與資深廚師,剖析目前熱門早午餐的幾大問題: 兩餐併一餐,營養陷阱多 內湖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指出,一份班尼迪克蛋配上薯餅、培根與麵包,再配上飲料,熱量幾乎都有1000卡以上。更何況身體經過整個晚上與早上未進食,已經處於極度飢餓的狀態,一次吃進太多熱量,血糖急速升高,血液滲透壓上升,對於血壓將有不利影響。 有些女性認為,將兩餐併為一起食用的方法,有助於減肥。其實一次攝取過多熱量,將刺激大量胰島素分泌,促使脂肪的儲存堆積,反而更容易發胖。 就算體重沒有增加, 長期吃早午餐,會讓脂肪組織逐漸變大,肌肉組織減少,影響身體的代謝,更不利於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 此外,台灣國際年輕廚師協會監事潘瑋翔透露,一般早午餐使用的油量很多,歐姆雷蛋捲(omelette)的蛋液裡通常會加入鮮奶油,製作時也至少需要3湯匙以上的油 ; 而淋在班尼迪克蛋上的荷蘭醬,主要由蛋黃與奶油製成。 這些餐點的油脂含量,佔去每日建議攝取量3∼7茶匙油的一半以上。胃接受到高油脂的食物後,消化功能變慢,排空的時間拉長,胃的工作量增加,長期下來對腸胃會造成負擔。 此外,有些早午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會有膽固醇攝取過多的疑慮。 以蛋捲而言,通常會需要 2∼3顆蛋來製作,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或曾中風過的人,建議一週不要超過三顆蛋,腎臟疾病患者最好也少碰為妙。一頓早午餐的歐姆蛋,已經把你一週可吃的蛋量都用完了。 外食早午餐聰明吃 如果要在外面吃早午餐,早起時建議先吃點水果、豆漿、牛奶或麥片,以免空腹太久,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或一下子空腹攝取過多熱量,造成腸胃負擔,曾著有 《早午餐一起吃》一書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組組長李青蓉說。 點餐時,肉類盡量以海鮮、瘦肉為主;麵包以全麥、雜糧為佳;蛋捲盡量選擇蔬菜口味,有些餐廳會提供以蛋白來製作蛋捲的選擇,也可考慮。 此外,一般早午餐的蔬果量不足,晚餐又不可能吃足一日所需,建議可多點一份生菜沙拉,並請服務人員將醬汁放旁邊,食用時用淺沾即可,不但不損失美味,也可避免攝取過多油脂。 早午餐吃完後,離晚餐還有很久的時間,下午容易飢餓,建議 可搭配一份150∼200卡的高纖點心 ,例如小番茄、芭樂、橘子、地瓜、高纖無糖豆漿等。到了晚餐時間,如果今天的早午餐以澱粉居多,例如法式土司、鬆餅等,晚餐可減少澱粉類主食的攝取量,而增加蔬菜、低脂蛋白質的攝取,例如水炒青菜、清蒸魚等;如果早午餐的蛋白質較為豐富,晚餐則盡量高纖低油,例如糙米飯、清蒸料理、瘦肉、豆類等。 如果是兩顆蛋以上的料理,接下來幾天建議少食用蛋,以免超出一週的膽固醇攝取量,造成心血管負擔,李青蓉說。

台時通知刊文

2017年12月07日
公開
28

台灣時報副刊 收件者 Jenny 12月 7 日於 11:21 PM 您的大作 會在十二月十日 星期日 刊登 謝謝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Jenny To: 台灣時報副刊 Sent: Wednesday, December 06, 2017 12:45 AM Subject: **SPAM** 投稿: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事 林如意 新竹市育賢國中 我從同學身上學到的事 在學校所學不僅僅是國文、數學那些死板的科目,還有與同學互動的點點滴滴,例如同學良好的態度、談吐等,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有個同學我認為他不是最聰明,但他是我認識的人裡面最努力的。積極進取的他遇到不會的事總會打破砂鍋問到底,問到同學和老師看到他朝自己走來便不自覺擔心他會開口問問題。勤能補拙的他得到模範生的稱號,但我知道,他不只是靠天分,還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也是他教我的,不怕別人不知道我的努力,而怕不曉得對方的努力和他所學的知識。 另一個同學教我們生活中許多道理,像是地上有垃圾而大家都視而不見時,他便說:「為什麼不撿?你們以為後面的人會撿是不是?每個人都覺得後面的人會撿,這個垃圾就永遠不會被人撿起來了。」當他在講話的同時,已經有人默默的將垃圾撿起來。又諸如排隊走路時隊伍愈拖愈長,他便說:「你看,一開始只拖一點,積少成多,到最後和前一個不知道離多遠了。這和人生相同,一直怠惰下去,就跟努力的人實力差得越多。」他讓我知道「今日事,今日畢」、「人生要保持警覺」的道理。 你可能覺得一個小小的舉動不會影響到什麼,但你卻不曉得在平凡的生活中最能學到東西,尤其是每天相處的同學身上。雖然學校生活千篇一律,試著欣賞同學的特質與優點,長期下來受惠最多的還是自己。

我喜愛的一首詩:第二屆詩人節活動作品集

2017年12月04日
公開
80

我喜愛的一首詩:第二屆詩人節活動作品集�台中市文化局 〈油畫〉蔡秀菊 愛參禪的朋友 屢次邀約 「來修道院靈修吧」 生命源泉來自閉關的靜默 是嘛? 穿越調色盤小洞的拇指 承載顏料不可思議的重 畫布堆疊的色澤 光影從油料的隙縫間 洩露禪機 物像不斷脫落再更新 凝結的意念自畫面昇起 從每一筆觸尖端 佛生 禪在 禪無所不在 〈秋的聲音〉蔡秀菊 夏末 南方小鎮的賞荷華會 最後一朵荷花 在掌聲中謝幕 緊接著 台灣欒樹的黃花 一路從山坡黃到都市 匆忙的路人 還來不及想季節的更迭 粉紅蒴果突然為都市 塗抹秋天的色彩 高樓玻璃幃幕的倒影裡 顏色漸濃的台灣欒樹蒴果 在微風中輕搖 不住地問 「你聽到了嗎? 你聽到 秋天的聲音了嗎?」 〈司馬庫斯部落詩抄 天足〉蔡秀菊 Norlay牧師的木雕工作室 桌檯上靜靜站著一隻 木刻的泰雅老人裸足 弓字型向外彎曲 常人兩倍厚的大拇指 歲月留下無聲的粗拙鑿痕 這雙腳板 踩著比落葉還輕的足音 讓敵人何等畏懼 比山豬山羌更厚實的腳板 散發野性的氣息 部落裡最後一雙弓型腳板 埋入肖楠樹下後 Norlay牧師的工作檯上 一隻泰雅老人的木雕裸足 也靜靜地站成一座圖騰 〈破譯虛空〉嚴忠政 以水入水,以光入光 以空取空,以金剛取金剛 (優人神鼓《金剛心》) 燈光停止喧嘩 眾聲轉暗 優人高高舉起動魄的寂靜 集 紛亂疑惑悲傷無明於拳心 向下 劃開時間的胸腔,聽取如來 堅定的心跳 如鼓之動動,破碎虛空 火與雪都回到內心的果位 他們開始排練真理 以舞蹈支解,以水入水,以光入光 以空取空,以金剛 取金剛:支解佛與我 棍擊主與客之二元對立 每個節奏都精準落在蛇的轉身處,阻絕狐疑 也或許不是狐疑,是 自己蛻下的那層皮 在敲擊中,反問 拳口那條蛇,棍直地說: 取之一個擊點,如谷壑坼之為江海 海倒退,浪倒退 千滔捲雲退到穹蒼之外 一切都回到玄黃的母胎 唯我金剛,如如不壞 閉上眼睛就是宇宙就是八紘乘以八次方的狀聲詞 鑲進 一首禪詩 註:紘ㄏㄨㄥˊ,維也。古代以為八紘即為天下。 〈立可白〉李長青 無心才是我們的 心,意欲覆蓋 另一種 由衷的聲音 秘密一直在部首的犄角上旋轉 嬉遊,故事需要修篡 雲朵必要變換 而曲折無聲 並且隱晦 世界斷裂於句子句子句子句子之間 之間仍有未竟 我們身處其中 短暫的虛實相推 意義或嵌與疊 相繼滅絕 文法始終錯置於熟練的軌跡 之內,與之外 如果你能明白 歧義衍生原貌 坦露才是 我們的 心 〈我不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蔡榮勇 我是一隻變種鴿子 一家人擠在一間二十幾坪的公寓裡 有一台想吃什麼就有什麼的電冰箱 有一台想看什麼就有什麼的電視機 白天讀書寫字猛吃知識麵包 放學猛吞參考書和測驗卷的「補藥」 回到鴿籠公寓餓得胃流口水 父母還在找尋今天的晚餐 我是一隻變種鴿子 我不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廢氣戰爭〉岩上 人們在逃避汽車攻城的威脅下 戴起空氣濾清器 汽車裡應外合 以排氣管一排一排圍堵城市 日以繼夜 不斷地噴氣掃射 有能力逃走的 藉著汽車作為掩護 疏散到山頂或海邊 沒有能力逃走的 以反毒面具的表情 躲在陰溝裡喘息 一些不怕死的民眾 手持木棍和石頭 向徵收空氣污染的國稅局抗議 國稅局 以汽車排氣反擊 〈溪戲〉路寒袖 外雙溪對岸的唐代屋脊,適合 四月的風飛翔 十月的雨遊行 夕陽偶爾踮著腳尖打盹 以及,發表一些 被偷偷寫在筆記本的詩作 那個中文系學生,上樓時 不小心滑落的唐宋詩選 散逸一地尚未入學的五言七言 躍進無堤的溪裡 開鰓展鰭,裂開微笑的嘴吻 一群不安於室的魚 魚總在不安的夜梭巡 月光薄薄映照 片片銜含風霜 巨岩如典,冊冊驚險 側身穿越層層韻部 擺尾拍擊平仄,飛彈出水 勾引住天際初昇的星辰 溪水繞石,細而不絕 魚族潛浸,竟是一身滑潤泳技 在湯湯大海中 惟有這些帶星的魚背 得以切開黎明與黑夜 閃閃洄游,溯溪 那溪,光亮逾白晝 宛若大地的天際之河 〈意志凝結成冰〉路寒袖 星辰與月亮一整晚的囁嚅 仿似戀人恆常的絮語 在夢尚未醒來之時 全都沉醉進山谷之中 隨著楠梓仙溪的溪水 滲透層層的沁寒 一路,喚醒島嶼的黎明 而夢依然覆蓋山谷 鋪著白綿綿的被褥 等待晨曦的嗅聞、拍彈 是否有水鹿潮濕的足跡? 昨夜從容的逡巡稜線 穿越箭竹與夢境 朝著玉山,佇立 良久良久 而在那更高的峰頂 意志凝結成冰 天地僅容風聲發言 玉山圓柏已蹲好姿勢 謙卑的準備迎接 今年的第一場瑞雪

台時通知刊文

2017年12月03日
公開
41

台灣時報副刊 收件者 Jenny 12月 3 日於 11:18 PM 您的大作 會在十二月五日 星期二 刊登 謝謝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Jenny To: 台灣時報副刊 Sent: Monday, November 27, 2017 3:58 PM Subject: **SPAM** 投稿:拔河比賽有感 新竹市香山高中 林宇晟 拔河比賽有感 第一次段考終於結束了,之後一個星期都在午休比賽拔河。說到拔河,它讓原本呈昏睡狀態的大夥精神抖擻,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第一回合上場的是我們班,對手就是去年籃球擊敗我們的普二智,這次大家有著不能輸的決心,也是我們班第一次那麼團結吧!加上我們的體重優勢,輕輕鬆鬆拿下第一場。兩天後對上種子隊美二義,正因對手是美工科,我們難免輕敵而險些敗陣,僵持到最後一秒才獲勝。雖然幸運晉級冠軍賽,但我心想:如果仍存著輕浮態度,最後一定會輸。果不期然,過兩天我們對上普二孝,跟先前一樣,前面表現很穩定,到後面我們全倒順勢被拉過去,這下助長了對手的氣勢,最後終是無力回天,與冠軍寶座失之交臂。 綜歸吞敗仗的原因,因為我們班一直欠缺合作,沒有團隊意識,在各自的小圈圈過得舒適愜意,遇到班際比賽自然任人喊打。如果我們能拋開個人享樂主義,多看重團體榮譽,定能擦亮本班招牌──資二勤,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