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媽精選1030125-0127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27日
公開
14

IMF︰歐元區通縮、QE退 復甦隱憂 貝萊德︰金融市場對風險恐太樂觀-自由時報1030127〔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拉加德提出警告,美國聯準會(Fed)縮減QE及歐元區通貨緊縮,可能對全球經濟復甦構成風險;貝萊德執行長芬克認為,金融市場對美國QE退場過於樂觀,QE退場勢必會對美股或其他市場造成衝擊。 拉加德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儘管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全球經濟可能比過去幾年表現更好,但各國決策人士仍需防範聯準會縮減QE可能帶來的衝擊。很多分析師預測,若美國經濟加速復甦,年底時QE就會完全退場。 過去幾年,聯準會的QE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巨大影響。除了拉抬全球股市,熱錢更流入新興市場,印度盧比、巴西里爾等貨幣成為最大的受益者,QE退場可能導致熱錢退出,使得這些貨幣面臨貶值壓力。 儘管上週阿根廷匯市重貶與美國QE退場並無直接關聯,但阿根廷披索上週四暴跌近十五%的劇烈波動,已讓全球股市倒成一片。 拉加德也擔憂歐元區前景;她表示,儘管歐元區已脫離衰退,接受紓困國家溫和成長,但去年物價卻大跌○.八%。拉加德說,IMF認為,歐元區陷入通縮的機率在十五至二十%之間。 芬克也在世界經濟論壇指出,金融市場對這些可能風險太過樂觀,上週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恐是今年全年的寫照。 由於投資人擔心中國成長趨緩,阿根廷可能再度面臨債務違約,加上聯準會恐在年底讓QE完全退場,上週全球新興市場出現強大賣壓,MSCI世界指數跌幅為五個月以來最大。 墨西哥獲3外企投資73.5億美元 雖然近來資金持續從新興市場出走,但墨西哥總統尼托表示,百事可樂、雀巢及思科將在該國投資七十三.五億美元,這顯示外資認同該國所進行的結構改革,以及為提振經濟成長和社會發展所建立的平台。 ---------------下一則---------------  新興貨幣走貶 歐美股重摔-自由時報1030126〔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新興市場貨幣面臨沉重賣壓,加上中國製造業意外萎縮等利空因素,導致上週歐、美股市上演跳水戲碼,一抹去年風光表現。歐股上週五創下七個月來最大跌幅,美股則寫下二○一二年來單週最差表現;亞股儘管漲跌互見,但區域指數卻連續第四週收跌,寫下逾一年半來最長的跌勢。 擔憂美QE縮減衝擊 全球股市「嚇」跌 泛歐道瓊斯Stoxx600指數上週下跌三.三%、至三二四.七五點,為去年六月以來最大跌幅。利空因素包含匯豐中國一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四十九.六的半年低點,劣於市場預期,顯示製造業成長持續減慢;且市場擔憂美國聯準會縮減QE規模將衝擊新興市場,使全球股市「嚇」跌。 德國股市上週五大跌二.四八%、至九三九二.○二點,為去年六月二十日以來最大跌幅,週線下跌三.六%。 WGZ銀行(WGZ Bank)股市部門主管賈司伯(Matthias Jasper)指出,「新興市場貨幣的發展確實影響著市場情緒;雖對股市的整體影響還不大,但必須仔細觀察情勢變化。投資人在過去幾週已過度樂觀。」 美國「史坦普五○○指數」上週累積下跌二.六%、至一七九○.二九點,為二○一二年六月來最大跌幅,且為連續第二週週線收黑。「道瓊指數」單週大跌三.五%、至一五八七九.一一點,為二○一二年五月來最大跌幅。 中國經濟數據不佳 日股大跌逾三百點 MSCI「亞太指數」上週下跌一.三%,為連續第四週週線收黑。日本股市上週五收盤大跌逾三百點,收在一五三九一.五六點,單週跌幅達二.一八%,主要受到中國經濟數據不佳,以及日圓上漲等因素拖累。 ……………………………………… 阿根廷披索狂貶 恐爆債務違約-自由時報1030125〔編譯盧永山、王詩韻�綜合報導〕 二○○一年曾爆發債務違約的阿根廷,如今又陷入不安。不僅阿根廷披索狂貶,導致通膨飆升,警察上街抗議要求加薪,阿根廷央行為了阻止披索貶值而干預外匯市場,使得外匯存底暴跌四十四%。投資人已有心理準備,阿根廷可能再度出現債務違約。 印鈔票支撐經濟 通膨速飆升 阿根廷披索兌美元在上週三、四短短兩日內,重貶十六.五%,觸及一美元兌八.二四三五披索的歷史最低紀錄,迫使阿根廷央行拋售一億美元外匯存底來拉抬披索,使上週四的貶幅縮小至九.四%,收在七.八八二五披索,但這仍創下二○○一年阿根廷爆發債務違約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上週五貶幅減小至一.五一%,來到一美元兌八.○○一四披索。 彭博報導,過去十年,阿根廷總統克莉絲汀娜.柯欽納與前任總統、也就是她的丈夫柯欽納,用印鈔票來支撐高額政府支出的模式,維持阿根廷經濟成長率逾七%,但這個方法逐漸不管用。 去年阿根廷披索 狂貶35% 根據阿根廷官方數據,去年阿根廷通膨率不到十一%,但反對黨議員布瑞奇透露,從被政府壓下不許公布的經濟學家統計數字來看,去年阿根廷通膨飆升二十八.四%。 去年阿根廷披索兌美元狂貶三十五%,全球貶幅僅次於敘利亞和伊朗貨幣。 克莉絲汀娜.柯欽納最頭痛的問題是外匯存底逐漸流失。由於阿根廷的黃豆和小麥出口減少,加上阿根廷央行實施匯率控制,使得過去三年阿根廷外匯存底,暴減四十四%至二九五億美元。 為了阻止外匯存底流失和提振經濟,阿根廷央行日前宣布將披索貶值十二.七%,貶幅為二○○二年以來最大。不過,歐亞集團和摩根大通警告,若無更廣泛的政策改革,包括限制支出和調高利率,以提振信心,阿根廷披索可能進一步貶值。 披索貶值 擴大通膨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沃寧(Vladimir Werning)表示:「阿根廷沒有好牙齒,卻想硬吞子彈。不充足的利率或財政調整,導致披索貶值產生更大的通膨,而無法達到阿根廷政府想要的競爭力提高。」 投資人已有心理準備,阿根廷可能再度債務違約。阿根廷美國債券平均殖利率為十二.四%,信用違約交換交易顯示,未來五年阿根廷政府有七十九%的機率會中止付款。 ……………………………………… 阿根廷危機 拖垮新興市場貨幣-自由時報1030125〔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在阿根廷披索匯率重貶,加上市場擔憂美國聯準會(Fed)將加快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腳步,以及中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之下,新興市場貨幣承受沉重賣壓,上週連袂下挫。 美QE退場疑慮 資金逃出新興市場 美國聯準會恐加快QE退場速度,推升投資人對已開發國家較高報酬資產的需求,導致資金加速流出新興市場。 倫敦瑞銀(UBS AG)新興市場跨資產策略部門主管巴威賈(Bhanu Baweja)指出,「人們正試圖逃離新興市場,我無法斷言今日是清算的一天,但越來越多人正關注著其他新興市場資產的動向。」 彭博報導指出,阿根廷政府放手讓披索創下十二年來最大貶幅,連帶拖累巴西里爾(real)、南非蘭特(rand)、俄羅斯盧布、印度盧比、土耳其里拉等新興國家匯率走勢。 巴西里爾上週五跌至五個月低點,單週貶幅擴大至二.六%,為去年十一月初以來最大。Banco ABC Brasil SA首席分析師Luis Otavio de Souza Leal說,「阿根廷與巴西擁有相當重要的商業往來,該國貨幣匯率降低,恐會對貿易有所影響。」 南非蘭特上週五重挫至五年低點、至一美元兌十一.○九蘭特,為二○○八年十月以來,首次貶破十一蘭特關卡。 印度盧比上週累積下跌一.八%,至一美元兌六十二.六九盧比,為去年八月以來最大貶幅;俄羅斯盧布上週則貶值逾三%,寫下超過十八個月來最大跌幅。 ---------------下一則---------------  新興貨幣狂貶 韓召開緊急會議2014年01月27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阿根廷等新興經濟體貨幣上周狂貶,衝擊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前景信心,南韓企劃財政部昨召集南韓央行、金融委員會等機構官員舉行緊急會議,商討新興經濟體金融不穩定帶來的影響,並表示,如果這些國家不穩定的局勢長期化,恐對南韓造成影響,因此決定加大對全球市場的監測力度。 負責主持緊急會議的南韓企劃財政部副部長秋慶鎬指出,阿根廷與土耳其等新興國家金融市場不穩,主要是受到美國縮減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中國經濟放緩等外在因素,以及財政收支惡化與經常帳赤字等內部因素所影響,可能有長期化的趨勢。 憂心危機恐長期化 儘管與其他新興國家相比,美國縮減QE對南韓影響不大,韓元仍相對強勁,但南韓政府仍嚴陣以待。秋慶鎬說:「雖然阿根廷與土耳其等新興國家,與南韓經濟沒有直接關係,但如果影響範圍擴大,波及多數開發中國家,南韓的金融、外匯市場與實體經濟難免會受影響。」 另外,據韓聯社報導,近來南韓、日本與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出口比率大增,同時3國在各產業的競爭也更趨激烈。 現代經濟研究院的最新報告中指出,中國在區域內的競爭力急遽增強,而南韓對中國的倚賴度卻逐漸提高,認為南韓在3國中競爭力最為脆弱。 ---------------下一則---------------  近一周台股基金 科技型補漲有勁2014/01/25【聯合晚報╱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近一周境內外基金表現,境內部分因台股科技股去年表現相對傳產股失色,今年新春一開盤即展現落後補漲強勢,因此,以重押科技股或是專以科技股為主要投資比重的相關基金投報酬率最為出色;另在境外基金部分,則以投資黃金與生技標的基金最突出。 台股封關情怯,封關前一周,大盤陷入盤整,統計近一周台股微幅下跌0.2%,但不少台股基金表現仍較大盤相對突出,前十名基金漲幅都超過1.76%。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隨著QE啟動溫和退場機制,資金行情逐漸退燒,國際股市走穩對市場信心正面提振,投資人回歸到檢視基本面的軌道上,引領價值型投資資金重回市場,具有業績題材的個股可望成為盤面主流,其後市漲升空間值得期待。 金融股自去年以來轉強,葉鴻儒指出,瞄準穩定獲利增長的利基,去年來外資明顯增持金融股布局,隨QE已啟動緩步退場,未來利率環境若轉變,對銀行淨利差與固定收益的提振,均有助金融股獲利向上。 低利且寬鬆資金環境下,配發高現金股利、具定存概念的上市櫃股票,再受市場青睞。再者,經濟基本面逐步改善,搭配量能擴大,盤面可留意具接棒輪動潛力的業績電子股、外銷傳產股及籌碼優勢浮現、技術面轉強的特定族群。 在境外基金績效上,近一周以黃金與生技基金表現最突出,分別有4檔與3檔入列前十名。去年慘跌逾二成的國際金價,今年一開春就力圖振作,持穩在每盎司1200美元之上,近期甚至來到1260美元,漲幅已經接近5%。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國際金價跌深反彈,除了反應QE退場利空消弭,近期美中經濟數據未如預期強勁,支撐金價展開反彈行情。短線可以觀察中國農曆春節是否會帶動實體黃金需求,進而支撐金價。 謝瑞妍認為,在通膨溫和的環境下,金價沒有反轉大幅走強的條件,待通膨明顯上揚時,才有機會重展多頭行情。因此,建議投資人最好把眼光放遠,以長期投資角度介入,抑或趁短線反彈先獲利了結,再透過定期定額長線投資。 ---------------下一則---------------  外資「棄韓進台」 抱股過年有支撐2014/01/27【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今天是台股蛇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受到上周歐美股市重挫、新興匯市大貶衝擊,是否抱股過年,成了投資人今天的關鍵抉擇。 基金業者指出,今天贖回台股基金不能在春節前拿到資金,但是能避開春節期間的國際變數。 上周歐美股市瀰漫不安情緒,但投資專家認為,投資人不必過度悲觀,還是能適度抱股過年,可挑選年後有展望、受惠景氣回升的族群;況且,即使出現利空干擾導致指數拉回,也會有低接的內資買盤進場,成為台股重要的支撐。 目前抱股過年最大的變數,在於若聯準會會後公布量化寬鬆(QE)縮減規模是否符合市場預期,只要退場步調維持再減100億美元,或是小於此規模,就不會造成歐美股市劇烈波動,有助台股在春節期間躲過全球股市拉回,馬年紅盤日再跟進全球市場反彈向上的行情。 復華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蔡政哲說,今年外資明顯有「棄韓進台」的趨勢,相對降低抱股過年的風險,不過,他提醒還是得看個人投資屬性及是否有現金需求,若投資人要抱股過年,建議以具業績題材、籌碼流動佳的個股為主。 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大盤多頭趨勢未變,只要年假期間沒有重大利空,年後開紅盤上漲機率偏高,投資人不妨重新檢視持股,利用今天汰弱留強,積極者可擇優抱股過年。 ---------------下一則---------------  澳幣氣虛 轉基金求利2014/01/25【聯合晚報╱記者邱智慧╱台北報導】 澳洲近期公布上(12)月失業率為5.8%,就業人數減少2.26萬人,不如市場預期,幾乎接近2009年高點的水準,加上美國QE退場明確,讓澳幣再次重貶,最低下探0.877元,接近2010年7月的低點。基金經理人表示,澳洲央行今年可能再次降息,因此澳幣跌勢可能未歇,對於手中持有澳幣的投資人,建議可投資澳洲基金,利用資本利得彌補匯差。 隨著今年QE開始退場,美元指數也逐步轉強,影響其他非美貨幣走貶,澳幣就是其一。另澳洲也因中國經濟放緩,原物料需求降低,導致出口也相對不振,影響澳洲經濟發展。 惠理康和投資暨研究部主管劉佳雨表示,澳洲短期也面臨轉型,也開始著重內需發展,短期內難見成果,因此,弱勢澳幣今年可能將維持趨勢。 澳幣近一年來跌幅近16%,近期在0.88元雖具較強支撐,但劉佳雨預估,今年最低可能下探0.85~0.86元;最高可能來到0.9~0.92元。 澳幣是台灣人喜愛的投資項目之一,因此投資人可能也套牢不少,他因此建議,今年澳幣若來到0.92元附近,可以考慮逢高解套,減輕損失。 宏利澳幣保本基金經理人李育昇透露,今年澳幣可能會先弱後強,到第四季後可望能逐漸趨穩。他認為,澳幣若來到到0.85已經是相當低的位置,空手的人可以留意布局,時間點可能落在澳洲央行宣布下次降息之後。近期仍不是介入的時機,因為這波跌勢仍未結束,仍可能有向下空間。 對於手中持有澳幣的投資人,劉佳雨建議,若想要減輕損失,可以選擇以澳幣計價的基金,其中股票優於債券。投資人可藉著澳洲股票基金創造的資本利得,稀釋匯兌損失,預估若資本利得報酬大於3%,即可平損匯差。但他也提醒,基金投資仍有波動度,風險承受度較小的投資人,也要多加留意。 ---------------下一則---------------  2年來最慘 道瓊周跌3.5% QE本周料再減碼 熱錢退潮恐慌襲捲歐美2014年01月26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經濟放緩,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恐於本周再次減碼QE(量化寬鬆),投資人爭相撤出風險資產,熱錢退潮恐慌襲捲市場,拖累歐、美股市重挫,道瓊工業指數上周慘跌3.5%,創2年多來最大周線跌幅。 美股3大指數上周五全面下挫,道瓊工業指數大跌近2%,失守16000點大關,納斯達克指數與S&P 500指數皆大跌逾2%,S&P 500指數單日跌幅創7個月來新高,摜破1800點關卡,累計上周跌幅高達2.6%,創2012年6月以來最差表現。 恐慌指標VIX飆高 美股狂跌,反映市場恐慌程度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olatility Index,VIX)上周五飆升32%至18.14,上周漲幅高達46%,創2010年5月以來新高。 歐洲主要股市上周五也在美股下殺拖累下全面走跌,英國下跌1.6%,其餘跌幅多超過2%,法國更直逼3%。 路透報導中直指,這波資金逃離潮有如去年6月Fed拋出減碼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風向球時的狀況重現,當時開發中國家股市成為重災區,2個月內下挫約18%。 周四公布QE動向 Fed將於台北時間周四(30日)凌晨公布最新決策結果,任期將於1月底屆滿的Fed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預料將為亞洲市場送上再次減碼QE的除夕大禮。 而在中國經濟走疲、新興市場多國政治動盪的利空下,市場憂心,QE減碼對整體經濟前景的衝擊恐更大,加大新興市場貨幣貶勢,全球風險資產承壓。 Wedbush Securities股市交易部門總經理詹姆士(Michael James)說:「新興市場患『流感』,全球都遭傳染。」 新興市場貨幣狂貶,阿根廷披索上周貶幅高達15%,土耳其里拉跌至歷史低點,俄羅斯盧布也創5年新低。 新興貨幣流感擴散 資金轉進日圓與瑞士法郎避險,日圓兌美元上周勁升1.9%,創5個月來最大升幅,日圓升至7周新高,上周五1美元兌日圓一度觸及102,瑞士法郎上周走升1.7%,創去年9月來最大升幅。 儘管投資人憂心全球經濟前景,但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歐銀)、英國央行、日本央行與瑞士央行上周五聯袂表示,將減少對銀行體系注入美元資金,反映已開發國家目前的經濟與金融狀況已改善。 歐銀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在達沃斯論壇上也強調,歐元區並未出現通縮跡象。 ---------------下一則---------------  平均績效1.64% 美股基金行情不減2014/01/27【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即將在明、後天召開,新興貨幣上周因量化寬鬆(QE)退場腳步未明而重貶,美股出現半年多來單日最大跌幅,所幸美股基金仍站穩腳步。今年以來69檔美股基金僅4檔虧損,平均績效1.64%,遠勝道瓊的下跌4.21%與S&P 500的下挫3.14%。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表示,QE溫和退場已是共識,且歷經去年大半年的利空消化,除非聯準會(Fed)連續性積極的縮減購債規模,否則市場資金面不至於有太大影響。 根據外電報導,Fed可能宣布購債規模將由目前750億美元,再降至650億美元,市場法人認為,若該預測實行,代表Fed對未來美國經濟復甦具高度信心。 不過,美股短線需留意過熱問題,近幾周全球避險基金股票淨部位明顯增加,且目前正值財報密集公布期,個股表現差異大,除了引發投資人獲利了結與籌碼換手,近期國際傳出的任何經濟數據、匯市變化,也可能成為美股獲利下車的理由,因而上周五單日重挫。 先機美國入息基金富盛產品經理高齊英指出,這次歐美股市重挫、新興匯市重貶,很類似去年5月Fed首次表示QE可能退場,所引發的信心恐慌。未來當投資人對QE退場的方向愈來愈明確後,影響性會逐次遞減。 復華美國新星基金經理人呂丹嵐也認為,Fed宣布將啟動縮減QE購債規模,並提供未來兩年QE退場及升息時間表,且世界銀行等機構陸續調升美國2014年經濟成長預測,研判美國仍是今年全球景氣復甦態勢能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若近期因消息面回檔,建議可逢低增持股票部位。 ---------------下一則---------------  投信:美股 拉回就買2014/01/2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美股漲多回檔修正,上周五那斯達克單日跌幅超過2%。投信業者普遍認為,由於經濟好轉,增添聯準會可能進一步縮減購債規模,加上美股漲多出現賣壓,但現階段反而可留意進場時點,因為美國經濟的復甦已確立,拉回都是不錯的買點。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 (Jonathan Simon)表示,量化寬鬆(QE)溫和退場已是共識,且歷經去年大半年的利空消化,除非聯準會連續性積極的調整購債規模,否則在持續低利政策且今年底前升息機率偏低情況下,市場資金面不至於有太大影響。美股在經濟成長態勢確立下,仍看好2014年行情走俏。 賽門分析,看多股票資產的投資人明顯變多,近幾周全球避險基金股票淨部位明顯增加,隨美股日前仍續創高點,且短線在財報密集公布期間,因個股財報表現差異大,近期股價表現明顯分歧,可能引發投資人獲利了結與籌碼換手。不過,評估影響效果應屬短暫,美股底部反而因此愈墊愈高。 ING投信指出,美股近期公布的企業財報並無特別令人振奮結果,如目前美國企業獲利不如市場預期,主要是因為市場抱持較高的預期水準,不過反觀企業營收,在市場預期心理較低的情況下,即有優於平均的表現。雖然近期美股回檔修正,但在良好基本面與資金面支撐下,長線展望依然良好。 宏利環球美洲增長基金經理人桑迪•桑德斯(Sandy Sanders)指出,美股今年雖仍有持續上漲潛力,不過由於去年的漲幅已大,預期因此今年上漲力道恐不及去年,建議投資人仍應謹慎看待美股表現。 Sandy Sanders 認為,大多數的投資人仍採取防禦性布局,並在等待美國經濟與市場安然踏上持續復甦之路的「危機解除」訊號,目前美國利率接近30年來的低點,預期未來數年的利率整體走向為升息而非降息。 此外,不少外在因素包括歐盟經濟體處於緩步復甦,以及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趨緩,亞洲與全球都將受到影響,故投資人今年若要布局美股基金,投資應更加停看聽。 ---------------下一則---------------  美股賣壓湧出 別恐慌2014/01/2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美股連日重挫,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執行長Laurence D. Fink表示,先前外界對於全球金融市場過於樂觀,上周市場動盪的表現,說明未來國際金融情勢,可能將進入一個更多變的市況。 專家分析,美股重挫主要來自中國及美國經濟數據不佳所致,日前中國大陸製造業數據創低,北京日前爆發規模達人民幣10億元的理財產品違約事件,令市場憂心中國金融體系的長期風險。 在美國部分,美國股市日前的重挫,除漲多回檔湧現獲利回吐賣壓,由於外界對美股獲利表現期待太高,但就公布財報的公司獲利成績來看,並不如外界預期,也引發市場質疑,先前對美國經濟前景是否有過度樂觀之虞。 貝萊德執行長Laurence D. Fink日前警告,先前外界對今年全球金融市場表現,恐有過度正向樂觀疑慮,MSCI世界指數在過去一周,創下近五個月最大跌幅,上周市場的動盪,似說明了今年全球投資市場,可能將面臨更多變化的局面。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指出,美股重挫應是獲利了結賣壓湧現,加上市場對其企業財報及經濟前景過於樂觀,一旦各大公司繳出的財報成績不如預期,便影響投資市場多頭士氣,不過,預期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動盪的局面應不會一再延續。 唐雲益認為,美股在去年上漲三成之後,先前未見大幅度修正,近期的賣壓出籠可能是投資人的獲利調節。由於全球景氣面向上無虞,對美股的回檔須留意,但無須過度恐慌。 ---------------下一則---------------  安啦!新興市場領袖掛保證2014-01-27 01:08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新興市場上周陷入混亂,重創投資人信心,而參與達沃斯經濟論壇的新興市場官員急著向世人保證,他們國家的經濟其實相當穩定,股、匯重挫只是投資人一時的不安所致。 上周阿根廷披索兌美元匯價兩天重挫14%,土耳其貨幣兌美元匯價更是跌到歷史新低,同時新興市場的動盪也造成全球市場混亂。 面對投資人信心瀕臨潰散,參與世界經濟論壇在新興市場官員忙著安撫人心。土耳其副總理巴巴肯表示,土耳其貨幣重挫,僅是資產重新定價所造成一時的波動,並非投資人撤出。他強調,對土耳其具有信心的投資人其實並未離開,市場只是反應過度。然而他也承認,土耳其的政局動盪,使得若干企業賣出土耳其資產,轉買歐元與美元。 墨西哥財長范迪加瑞則表示,近日新興市場動盪確定會對墨西哥造成影響,但是程度有限,而且墨西哥基本面穩固,足以抵擋外來衝擊。上周新興市場動盪,使墨西哥披索美兌元匯價重挫到1年半的谷底,在13.6044披索。但是儘管如此,范迪加瑞表示,他不認為墨西哥經濟會受到衝擊。 美國緊縮量化寬鬆,是導致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引發動亂的主因之一。不過新興市場官員都強調對美國此舉已做好準備。一位匿名的印度官員表示,針對美國可能擴大縮減量化寬鬆的購債規模,印度已做好準備。去年5月,美國可能開始緊縮量化寬鬆的預期心理,使得印度股、匯市受到重創。不過印度官員表示,印度經濟已較當時穩定許多。 ---------------下一則---------------  新興股 美理財專家按讚2014/01/2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美國理財顧問協會(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針對1,449位理財顧問進行調查,高達87%認為今年投資首選是股市,近76%認為客戶退休投資組合中,股票比重應占51%至75%。 此外,由於美股已在高檔,超過八成理財顧問認為應增加美國以外的投資,而在全球投資中,看好新興市場比重為51.15%,略高於歐洲的48.85%。 ING投信指出,世界銀行調高全球經濟成長預估,成熟國家持續復甦腳步,投資信心回升,有助股市表現。 由於部分新興市場基本面仍面臨挑戰,加上量化寬鬆(QE)緩退使資金退場的因素,第1季仍相對看好成熟股市。 成熟股市中,近期美股雖仍維持強勁表現,但景氣動能轉佳且邊陲國家標債順利的歐洲市場,價值面亦更具吸引力。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 鄭慧文表示,今年初,知名挪威基金管理公司Skagen AS,喊出看好新興市場。 由於一連串的選舉可能拉抬中東、亞洲與非洲的市場,因為政治人物將轉向強化穩定的政策,當地消費者持續投資較高的生活水準,帶動內需消費力的提升,加上歐美等先進國家復甦將抵銷貨幣政策趨緊對新興市場所造成的衝擊,今年新興市場表現續偏樂觀。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表示,推升股市上漲的因素不外乎寬鬆的資金環境,以及企業盈餘上升等,不少機構仍繼續看多歐股,認為寬鬆環境將使歐股本益比得到進一步修復,且部分周期性股票將領漲。 加上歐洲央行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回到正成長,提振了投資人信心,市場信心回籠再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於歐股後市表現。 2013年新興市場表現平平,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分析,其實新興市場經濟動能並未下滑,只是量化寬鬆時期大量湧入的資金正往成熟市場挪移,使得新興市場表現不如往年亮眼。 不過,歷經大半年的盤整修正,新興股市籌碼已相對乾淨。 何銘銓說,未來在美債利率正常化趨勢下,資金將持續偏好具有成長性而經濟體質健全、與成熟國家景氣復甦高度相關的出口經濟體,北亞市場高度受惠成熟市場景氣回升,料將是資金回補首選,後市成長空間值得期待。 ---------------下一則---------------  金磚成泥磚 中國基金全躺平-自由時報1030127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 新年一開春,金磚股市跌成泥磚,中國上證指數一度摜破2000點大關,且中國製造業數據不佳,引發經濟前景擔憂,中國股市一開春就沒有好兆頭,連帶拖累多數中國基金績效幾全躺平。 金磚四國烏雲罩頂 投信法人認為,中國經濟數據不佳,短線投資信心不振,中國股市過年仍偏震盪。另也有法人說,今年雖然中國經濟變數仍在,不過整體經濟的不確定性應可比去年下降。 過去有外資機構分析師觀察美股開春後前幾個交易日表現,發現若開春表現不佳,當年度美股下跌機率就高;若觀察新年伊始全球股市表現,結果發現,開春以來表現最差的股市,依舊集中在金磚四國。 今年以來,巴西、俄羅斯及中國股市這三金磚,一開春就跌勢沉重,其中以中國為例,雖然投信近幾年來幾乎年年看好,喊了幾年,中國股市依舊不見起色。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剛公布的匯豐中國一月PMI初值降至49.6,低於市場預期,也是近6個月來首度跌破50的擴張值,經濟數據不佳連帶衝擊中國股市表現,中國基金績效也跟著受影響。 中國基金賠最多 若看今年以來中國基金績效,26檔中國基金今年平均報酬率也呈現-2.68%,跌最兇的,跌幅甚至逾4%;至於金磚四國基金,今年來績效同樣表現不佳,幾乎檔檔都呈現負值。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說,中國股市近期波動大,除了錢荒問題外,最近傳出中國工商銀行銷售的一檔人民幣信託商品出事了,雖不致衍生系統性風險,但難免造成投資人擔憂。 唐雲益也說明,近期剛公布的匯豐中國一月PM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加上投資信心不振,短線中國股市仍呈現橫盤格局。 富蘭克林投顧認為,未來一年中國市場雖然經濟變數仍在,不過整體總體經濟的不確定性應可較過去一年下降。 另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本週將登場,由於經濟持續好轉,增添Fed可能進一步縮減購債規模,也導致近期美股呈現回檔。摩根投信認為,QE溫和退場,美股在經濟成長態勢確立下,仍持續看好,但短線不排除可能引發投資人獲利了結與籌碼換手。 ---------------下一則---------------  中東「基」優市場 穩2014/01/2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上周全球股市呈現開高走低,IMF調高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由原先預估的 3.6%調升至3.7%,激勵主要市場走高,不過受到中國PMI表現不如預期的影響,股市出現拉回修正。 整體而言,表現較為突出的市場,以較不易受資金流向影響、且具基本面優勢的中東市場如杜拜,以及小型的邊境市場為主。 滙豐中國製造業PMI跌至六個月來低位,1月初值報49.6點,比上月低0.9點,遠低過市場50.3的預期,顯示中國製造業景氣出現下滑。 不過,上證指數在人行釋出流動性、市場對於錢荒的疑慮解除後,自底部明顯反彈。 ING投信表示,全球經濟成長復甦,將有利中國出口動能向上,短期製造業與非製造業PMI雖走弱,但預期在經濟改革政策持續推動下,長線展望良好,並看好可受惠政策等產業如鐵路建設、健保、環保、新能源、新型城鎮化等。 上周泰國政府實施緊急狀態法,曼谷及周邊地區進入緊急狀態,為期60天,而泰國央行則出乎意外地維持利率不變。 ING投信指出,央行決定及言論顯示本身對於經濟基本面發展仍具信心,且央行也同時表示未來將密切觀察泰國經濟發展,並視情況做出反應,暗示未來不排除有進一步寬鬆可能性。 雖然政治亂象未除,但泰國股市則已自谷底反彈,但因2月初國會選舉在野黨杯葛下恐生變數,在政治情勢未進一步獲得釐清前,泰股將難脫底部盤整格局。 不過,若後續軍方出面結束街頭抗爭並指派臨時政府,待政黨協商及政治改革後再舉行國會選舉,則可望停止耗弱,有助於經濟基本面迅速回溫,盤勢短線探底後亦可望出現V型反彈。 ---------------下一則---------------  亞洲買盤增溫 金價續走強2014/01/25【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美國公布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昨天國際金價再度走高,最高漲至每英兩1,264.50美元,上漲33美元,創下去年12月中旬以來、連續第5周周線收紅紀錄,年初迄今已上漲4%。 昨天台銀黃金存摺賣出牌價1公克則漲到1,232元,大漲24元;1台兩黃金條塊賣出牌價也漲至46,792元,上漲746元;在1公斤條塊方面,台銀賣出牌價漲到123萬4,596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9,846元。 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說,由於美國公布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1,000人,市場解讀美國景氣復甦力道不如預期,拖累美元走弱,金價應聲大漲,最高衝至每英兩1,264美元。 他指出,近來亞洲黃金需求持續增溫,使金價獲支撐,「空頭發現,金價殺不下去,回補力道增強,」尤其是紐約黃金期貨已連續4周增加淨多頭部位,「主因是亞洲新增買盤支撐很強。」 楊天立也表示,印度執政黨黨魁日前強烈要求政府,應儘速放寬黃金進口管制,一般預料,印度放寬黃金進口管制有望放鬆。 他說,印度去年祭出黃金進口管制措施後,導致黃金進口銳減4分之1以上,「如果這次真的放寬管制,印度將有一波大量回補,對金價有支撐,甚至可望遞補華人新年後買盤減弱的買盤。」 不過,短線國際金價始終未能站穩1,250美元價位,且往上1,267至1,270美元上檔壓力依然沉重,仍使金價後市充滿疑慮。他說,萬一下周美國Fed開會進一步宣布縮減購債規模100億美元,這波金價上漲行情可能就此結束。 楊天立提醒,短線投資人還是要小心、不宜追高;今年整體來看,金價將介於1,050至1,400美元區間整理,以目前往上空間有限,但往下空間比較大。 ---------------下一則---------------  黃金好避險 漲破1270美元2014-01-25 01:33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黃金持續攀漲,在近期美國、中國經濟數據表現不佳,美股大跌之下,避險需求提高,資金重新青睞黃金,再加上中國農曆春節前實金需求持續旺盛,使金價一路走高,昨日一舉突破每英兩1270美元整數價位,最高來到1272美元,創2個月新高,今年以來漲了約5%。 台銀黃金分析師指出,除了美股跌、美元弱之外,昨日金價漲幅強勁,觸及放空停損點,使買盤湧入,推升金價上漲。 台銀黃金分析師表示,整體來看,金價還是在每英兩1400美元至1180美元的區間內震盪,目前應是處於震盪打底階段。雖消息面影響金價走勢,但金價對經濟不好消息的反應,都比經濟好轉消息的反應大,也就是漲多跌少,似乎下方支撐力量愈來愈大。 下周即將進入農曆春節,國際金市正常營運,但台灣各金融機構都要休年假,無法透過黃金存摺買賣黃金,只剩銀樓實金交易。要不要「抱金過年」?台銀黃金分析師指出,下周美國聯準會(FED)即將召開會議,公布結論的時候應該正是農曆除夕之時,屆時要透過黃金存摺交易就來不及了,風險比較高。 ---------------下一則---------------  14檔科技基金 平均報酬逼3成 歐美網購額新高 軟硬通吃布局策略成功2014年01月25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春節將近,年貨大街開張,不過現在虛擬通路也來分一杯羹,在歐美網購再創新高,也帶動軟硬通吃(硬體製造加軟體服務)的科技基金績效大幅成長,國內14檔科技基金平均1年繳出27.39%的報酬率,表現最亮眼的甚至有近5成佳績。 儘管去年美國整體零售銷售僅成長3.5%,但12月網路銷售年成長率卻遠超過1成以上,《金融時報》形容聖誕節似乎已經成為網路購物節。 聖誕節成網路購物節 各地傳統長假已成為網路購物旺季,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以美國為例,透過行動裝置如平板及智慧手機等裝置購物年增20~40%,市場估計2010年至2015年的網路資訊流量年複合成長率達92%。 智慧手機的資訊流量成長更驚人,2015年智慧手機的網路流量佔整體近3成,投資科技基金適度納入軟體,以硬體製造搭配軟體服務的「軟硬通吃」策略,是最能掌握科技基金成長爆發力的策略。 科技除了影響民眾購物「通路」,不必出門坐在家裡拿起手機或平板就能消費,也帶動促銷策略不同於以往,市場統計,受臉書推薦而進行消費的平均金額達72美元(約2177元台幣),臉書的推薦轉載率是其他社群網站的4倍,也成為聖誕銷售最大受惠者之一。 就投資價值角度來看,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基金經理人賽巴斯汀•湯瑪士認為,科技業有更佳的成長展望,今年極有機會打敗大盤。 企業資本支出將回溫 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馬特•摩伯格表示,歐美景氣復甦,科技支出可望重回穩定成長軌道,研調機構IDC預估,2014年全球科技支出將增長5%,企業資本支出可望成為支撐科技股的重要動能。 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經理人葛雷哥•托特指出,科技業過去10年投資不足,眼見全球景氣恢復成長動能,相關科技支出將隨之提升,股價有機會水漲船高。 ---------------下一則---------------  生醫科技基金 最吸睛2014/01/27【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重挫2%,究竟是漲多拉回或是多頭行情接近尾聲,令手上握有美股基金的投資人感到擔心。投信業者指出,美股基金持續吸金,企業獲利也好轉,技術面上出現修正,建議逢回布局。 德意志銀行指出,考量目前美股的本益比水平、聯準會政策改變、加上今年將舉行期中選舉,今年股市將看到5%至9.9%的修正,但中長線上,美國多頭行情可望維繫,對美股後市仍可持樂觀看法。 就資金流向顯示,根據EPFR統計至1月22日止的一周,美國股票型基金吸引24億美元資金淨流入,累積今年以來共吸引38.61億美元資金進駐,隨著公債殖利率緩步上揚、股市相對債市更具評價面優勢,預期資金將持續回流股市。 另外,EPFR資料顯示,近四周全球資金流入美國各產業分布概況,其中以生技醫療與科技產業最吸金,資金淨流入最多,平均每周淨流入1.77億美元,其次為電信1.18億美元、能源也有0.59億美元。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美國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由於市場對於升息循環的預期,資金將持續從債市流向股市;另一方面,隨著美國經濟好轉、美元走強,可望使資金從原物料市場移往受惠景氣復甦的成長型類股,兩大趨勢皆利於美股醫療生技產業中長線表現。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醫療生技類股1月表現優於大盤,產業穩定成長,基本面受到肯定,消息面也有利於類股表現。 ---------------下一則---------------  全球經理人 看淡美債2014/01/2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美銀美林發表的報告顯示,在市場利率長線走揚趨勢下,經理人對美債的看好度降至統計以來新低,但近日美股連日重挫,投資人轉向擁抱安全資產標的,激勵美國公債價格上漲,美債後續多空看法值得關注。 根據美銀美林1月針對82位經理人調查結果顯示,逾八成經理人認為2014年底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將維在3%以上,其中有25%認為有機會來到3.5%以上,美國公債利率長線走升趨勢幾乎確立,因此,與美債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的美國公債價格恐持續承壓。 富蘭克林坦伯頓精選收益基金經理人肯特.伯恩斯表示,預估未來一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合理區間約在2.7%至3.4%,未來利率水準長期趨勢將呈現上升。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2013年歐美高收益債券確實在固定收益類產品表現勝出,主要是票息收益吸引市場關注,預料2014年高收益與新興債券票息率可望持續吸引目光。 宏利環球美國特別機會基金經理人Dennis F. McCafferty表示,觀察去年下半年至今的市場資金流量,以退休金為主大型投資法人持續加碼固定收益資產,估計大型壽險及退休金法人買盤將持續回籠。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就美國企業財報及相關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成長似乎有放緩跡象,美股近日重挫促使投資人轉向安全資產避險,激勵美國公債締造自去年4月以來最長的漲勢。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

2014年01月24日
公開
70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 成長不馬虎 過敏性鼻炎 避吃牛奶花生【聯合報╱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4歲黃小弟早上起床後噴嚏連連,並有鼻塞、流鼻涕等狀況,鼻癢、眼睛癢,甚至食慾不好,晚上睡覺也常因鼻塞而難以入眠,中醫師建議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花生等,在飲食調整下,黃小弟症狀大幅改善。 中醫師蔡文嘉指出,秋冬期間氣溫忽冷忽熱,因上呼吸道問題而前來求診的人數以倍數成長,但不少患者完全不知自己罹患的是過敏性鼻炎,過去一直誤當感冒治療,久久都不見好轉。 據研究顯示,過敏性鼻炎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目前在台灣「每三個嬰兒中,就有一個可能是過敏兒」。 蔡文嘉說,過敏性鼻炎臨床症狀為眼睛、鼻子癢、打噴涕、流鼻水、說話有鼻音、鼻涕倒流,有些病人會造成喉頭、耳道癢,甚至頭暈、頭脹感,病患往往因注意力不能集中,影響到工作或功課表現,也常合併為鼻竇炎、睡眠障礙及嘴巴、呼吸道所引起併發症。 他建議,做好居家環境控制,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牛奶、海鮮、花生、堅果,少吃冰涼飲料及烤炸辣等食物,並注意保暖、適度運動及充分睡眠,都能改善呼吸道問題,也可透過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來改善空氣品質,減少過敏原的產生。【2014/01/12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近7成親子運動1週不到1次-中華醫藥網1030114《2014/01/13 19:50》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調查顯示,親子共同運動次數越多,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就越低。年節期間,董氏基金會號召父母一起運動,為鼓勵孩子建立運動紓壓習慣。 董氏基金會昨天公布「親子運動狀況與憂鬱情緒相關性」的調查結果,結果發現,近 7成父母每週與孩子一起運動頻率低於 1次。多數受訪者表示無法與孩子一起運動的原因是「工作忙,沒有時間」,最常和孩子一起進行的運動是「走路散步」。 值得注意的是,受訪者與孩子共同運動次數越多,其有明顯憂鬱情緒的比例就越低。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呼籲,年節將至,千萬不要天冷就窩在家,帶著孩子一起到戶外運動,不僅可以紓解整年疲憊的壓力,還能增進家庭的愉快氛圍。 董氏基金會為鼓勵孩子建立運動紓壓習慣,進行樂動校園推動計畫,號召父母一起運動,昨天在台北市博愛國小舉辦成果發表會。歌手周湯豪出席鼓勵青少年,寒假 不要忙著看電視滑手機,和家人一起運動才是快樂的動力。他也示範一些伸展動作,雙人互動的運動就像遊戲一樣,讓現場氣氛也歡樂起來。 屏東科大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很多父母以沒時間或累為理由不和孩子一起運動,但是運動能平衡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分泌讓人快樂腦內啡,有效增進親子雙方的好情緒。有研究指出,父母與小孩的運動習慣會互相影響,尤其是媽媽的運動習慣對小孩的影響較大。 快放寒假了,徐錦興表示,家長應該教小孩生活排序,將運動項目拉前,和小孩放假期間一起培養運動習慣。親子運動項目可以很多元,例如打球、邊跑步邊聊天,加強運動意願,進而養成運動習慣,讓壓力在運動過程中排解。 若無運動習慣者,徐錦興表示,可依美國運動醫學會「 111原則」少量多餐、分段進行,每次 10分鐘、心跳達 110下微喘程度,隨時隨地動起來。 ---------------下一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過動症惹禍-中華醫藥網1030115《2014/01/14 18:51》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主要核心症狀表現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動量過大和衝動性高,柳營奇美醫院精神科醫師劉俊宏說,對於家中有疑似專注力欠缺或過動症狀孩童的家長,建議及早帶孩子就醫,他也將深入校園做相關演講。 劉俊宏說,過動症是兒童青少年門診常見的臨床診斷,其正式的醫學診斷名稱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英文縮寫為 ADHD)即一般俗稱的過動兒,其主要核心症狀表現有三個層面,即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動量過大和衝動性高。 他表示,所謂的注意力缺陷常有無法注意細節常粗心犯錯,無法維持注意力來完成工作或遊戲,逃避需要全神貫注的任務,常遺失物品,經常不能依指示將事情完成等;而過動和衝動,則是會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不適當的活動量過度、難以安靜的遊玩,如馬達般活躍,在輪流做某些活動時難以等待;有些人只有注意力缺陷,有些人只有過動,有些人是兩種情況都有。 他指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已將 ADHD視為 1種大腦生理功能受損性的疾病,臨床診斷是依據病史、會談和臨床評估; ADHD的治療可分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 ADHD症狀已明顯影響個案學習表現、人際關係和情緒行為問題時,藥物治療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以提升專注力、降低衝動性和間接改學習效果和人際關係;非藥物治療則是包括社交技巧訓練、心理治療、學業學習技巧訓練等。 他說,學齡兒童 ADHD的盛行率約 3%至 8%,男女比例為 3: 1,家中如疑有專注力欠缺或過動症狀的孩子,家長應及早帶孩童就醫,以釐清診斷疑慮,把握治療的關鍵期,以減少不必要的行為問題和情緒困擾。 ---------------下一則---------------  2款名牌童裝 殘留毒劑 adidas外套 BURBERRY 恐使男童雌性化2014年01月15日【朱正庭、唐鎮宇、蔡惠如╱台北報導】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昨公布童裝有毒物質抽查結果,八十二件知名品牌童裝、鞋子,高達六成一驗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來自台灣的adidas青少年防水外套和BURBERRY童裝也驗出上述物質,前者還殘留高濃度全氟化合物。專家警告這些成分可能影響內分泌 系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近期將對綠色和平抽檢過的商品,發動專案抽檢。 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表示,去年五至六月在二十個國家、地區,抽樣十二家國際知名品牌共八十二件商品,五十件檢出NPE。 其中墨西哥製C&A童鞋、中國製Disney童裙、美國製American Apparel嬰兒連身衣,NPE殘留量都超過台灣和歐盟規定的每公斤一千毫克以下標準,以C&A童鞋最可怕,高達每公斤一萬七千毫克。 雖微量仍可能傷身 採樣自台灣、售價三千二百九十元adidas青少年防水外套和二千七百元BURBERRY童裝,驗出NPE殘留量雖僅每公斤各一點八及二十七毫克,但該成分會長久停留在環境中,仍會造成危害。 八十二件中另有十五件殘留全氟化合物,其中取自台灣的adidas青少年防水外套,殘留量每公斤二千四百二十微克,阿根廷銷售的NIKE外套近七千微克。另抽驗鄰苯二甲酸脂(塑化劑),三十五件印有塑膠圖案的樣品中,三十三件有殘留,比率九成四。 「標準過鬆應禁用」 綠色和平污染防治專案主任賴倩如說,NPE到了環境可能分解為毒性更強的壬基酚(NP),現行標準過鬆,甚至連全氟化合物殘留標準都沒有,變相縱容廠商,應檢討禁用,同時呼籲企業從製程全面去毒。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上述成分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造成雄性動物雌性化、內分泌失調等,氟化物還有致癌風險,接觸衣物後拿食物入口,病變風險會提高,兒童如從小接觸,風險更倍增。 標檢局近期將抽驗 標 檢局回應,參考歐洲紡織品環保標章和美國部分州規定,去年底已對十二歲以下童裝增訂國家標準,規定NPE及NP含量合計不得超過每公斤一千毫克,近期將對 綠色和平抽檢過的商品發動專案抽檢,若驗出殘留超標,將依《消保法》要求限期回收,業者拒不回收可開罰六萬到一百五十萬元。 adidas表示,被 檢測款式為去年春夏款,去年秋季起已不再販售,會再送驗綠色和平檢驗的品項;BURBERRY稱還在跟國外總公司確認,昨無法回應。民眾王慧君說:「一般 人從外觀看不出衣服有無問題,主管機關應加強把關,廠商也該有良心,別亂添加毒物,尤其這些衣服都是給下一代穿的。」 ---------------下一則---------------  知名品牌童裝 6成含化學物質-中華醫藥網1030115《2014/01/14 19:37》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綠色和平組織昨日公布抽驗 82件來自全球 12家知名品牌兒童服裝,檢出比率超過 60%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這類物質被證實會干擾內分泌系統, Burberry、 adidas和 Nike均被點名。 該項檢測係在 2013年 5月至 6月間,包含兒童上衣、外套、嬰兒連身衣、鞋子和泳衣等童裝產品,被檢測的 12家品牌 為 Burberry、 adidas、 Nike、 Puma、李寧( Li Ning)、迪士尼 ( Disney)、 America Apparel、 C&A、 GAP、 H&M、 Primark與 Uniqlo。 結果有 50件樣本被檢測出含有 1.2mg/kg到 17,000mg/kg不等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檢出比率超過 60%。 綠色和平表示,國人十大最愛品牌之一的 Burberry幼兒上衣和 adidas青少年防水外套也被驗出 NPE殘留;而 adidas和 Nike的兒童外套也都檢測出高濃度的全氟化合物( PFCs)。 另外在 35件印有塑膠圖案的服裝樣本中,則有 33件樣本被檢出含有一種或多種鄰苯二甲酸酯,俗稱塑化劑,檢出率高達 94.3%。 綠色和平污染防治專案主任賴倩如表示,調查結果顯示紡織產業不論是成人服裝或是兒童服裝,在製造過程中仍然普遍使用多種有害化學物質,如 NPE與塑化劑,這類物質已經被證實會直接或間接干擾生物的內分泌系統。 綠色和平進一步表示,有些鄰苯二甲酸酯具有生殖毒性,可能影響生殖器官的發育,與精子數量減少和不孕不育有關,兒童可能以手口接觸後而進入體內。 綠色和平表示,綠色和平從 2011年起陸續抽驗各時尚及運動品牌服裝,已有 17個品牌與 1家供應商承諾去毒,大多數品牌也逐步落實中,但是 adidas和 Nike雖然承諾去毒,至今仍尚未履行其承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綠色和平組織昨日公布從全球 25個國家與地區抽驗 82件多品牌童裝產品,有 60%被驗出含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表示,已針對童裝訂定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NPE)、壬基酚( NP)總量合計不得超過 1000ppm的國家標準, 7月起將納入應施檢驗項目。 標檢局指出,近期將發動商品抽檢,若查獲市售童裝含 NPE、 NP總量不符標準者,將要求業者限期回收,未改正者,將先依消保法開罰新台幣 6萬以上、 150萬元以下; 7月後限期未改正者,則依商品檢驗法開罰 10萬元以上、 100萬元以下。 至於這次綠色和平抽檢印有塑膠圖案的服裝樣本中, 94.3%遭檢出含有一種或多種鄰苯二甲酸酯(俗稱塑化劑),標檢局則指出,此部分早已訂定含量不得超過 0.1%(重量比)限量值的標準。 ---------------下一則---------------  教育有進步 看電視愈多 孩子「語言智商」愈低【台灣醒報╱記者劉運╱台北報導】 看太多電視,恐傷害孩子腦部的發展!研究員發現,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愈長,他們腦部發生的變化就愈大。日本的研究指出,看電視時間長的孩子,大腦裡的灰質成分較高,而「語言智商」(verbal intelligence)較低。研究員說,看太多電視占用了閱讀、運動、與人互動的時間,也可能間接造成腦部結構的變化。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276名年齡介於5到18歲的孩子,男生與女生的比例相當,他們一天看電視時間介於0到4小時,但平均時數是2小時。 經過大腦斷層掃描發現,看電視時間最長的孩子,在「前頭極皮質」的灰質成分較多,研究員說,灰質多的人「語言智商」較低,而這些灰質有礙大腦的有效運作,最好在孩童時期就能逐漸退去,因為智商愈高的人,大腦皮質就愈薄。 研究員強調,看電視不像學習樂器,不能讓大腦發展至一個更高的層次、增快大腦的反應速度。因此,看電視時間的增加,並無法提升認知的功能。 這是第一個連結看電視與大腦「結構發展」的研究。研究員的結論是,「觀看電視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們的神經認知發展。」研究員說,所觀察到的關聯性對孩子不是有利的,如果孩子觀看電視時間過久,他們的監護人應當考慮可能造成的影響。 「此研究只發現關聯性,並沒有證實看電視就會造成大腦結構的改變。」研究員指出,看太多電視可能占用了閱讀、運動、與人互動的時間,因此間接造成大腦的改變。 此研究發表在「大腦皮質」期刊。【2014/01/12 台灣醒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產前產後走一回 做人的原則 懷孕要趁早 別運動過度-中華醫藥網1030117《2014/01/16 20:40》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現代人普遍晚婚加上工作壓力大,導致不孕的夫妻逐年增加,比例高達 14%,每 7對夫妻就有 1對有不孕的問題。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黃建榮提醒,要把握黃金生育期,當媽媽的最佳時機為 35歲之前,同時,女性不要過度激烈運動,否則對生育功能適得其反。 黃建榮表示,根據研究,若母親年齡 30到 34歲的自然流產率為 15%, 35到 39歲為 24.6%,到了 40到 44歲破 5成,所以建議,最晚 37歲最好已經完成生育,否則超過 40歲後治療會比較辛苦。 黃建榮說,凍卵 35歲前品質較好,否則懷孕難度也會提高,目前現行法規,將卵子解凍做人工生殖,但前提示需要有婚姻關係,換句話說,在年輕未婚時冷凍的卵子,要解凍使用還是得嫁人。 針對一般人常見的迷思之一,多做運動能幫助受孕,就這點黃建榮指出,若是運動過度,反而會影響女性的受孕機率,他說,根據國外研究顯示, 1星期不要做超過 4小時的劇烈運動,平均每天不要超過半小時,他解釋,劇烈運動將導致荷爾蒙分泌不正常,會影響受孕的機率。 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主任黃建榮說,女性過度運動將可能影響受孕率,因激烈運動將使女性皮下脂肪減少,影響體內荷爾蒙分泌,將降低受孕率。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2014年01月23日
公開
47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食在有道理 《聰明選食材•健康迎新年》 選購年貨把握四要項-自由時報1030111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各地年貨大街陸續開鑼。食藥署昨教導民眾選購年貨,應掌握「4要項、5原則」並注意有效期限,其中有效日期標示須以不褪色油墨打印,不能以標籤黏貼,民眾也可以觀察是否有塗改痕跡。 台北市餐飲業職業工會理事長林金城表示,今年各種乾貨、食材普遍上漲1到2成,為避免花大錢,卻買到劣質品,一定不要買來路不明的年貨,盡量買完整包裝。如是散裝食品,則要注意品名與原產地,同時要用鼻子聞聞看是否有異味,如有試吃最好吃吃看,才知道味道好不好?「貨比三家不吃虧,但絕對不要貪小便宜」。 玉喜飯店主廚盧錦桃指出,民眾過年愛吃的烏魚子,最好挑選越大片越好,卵比較大、比較成熟,而且血管清楚,如發現變形,就可能是放太久;干貝則是日本的比中國好,日本的干貝比較圓、顏色深,形狀規則;香菇最好選擇深黑色,花菇則要紋路分明,台灣的香菇最好。 至於竹笙要有彈性,挑選整株完整,避免受潮,顏色過白以及有刺鼻味;烏參則應乾爽,不要挑選摸起來比較軟的,刺越多、越長、越密集的品質較佳;好的筍乾不宜太乾;堅果則要留心色澤與氣味,最好詢問保存期限與製造者。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提醒選購時要留意4要項,包括確認包裝外觀是否破損及效期、掌握先「看」後「聞」順序、忌大量囤積食物、注意販售場所衛生。調理食品應遵守「五要」原則,即「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與「要注意食品保存溫度」,避免食品交叉污染。 ---------------下一則---------------  食安亮紅燈 六招自保-中華醫藥網1030112《2014/01/11 19:26》記者黃微芬�台南報導 過去 1年國內食品安全頻亮紅燈,從廉價醬油到順丁烯二酸、使用過期原料、有機米含農藥、到油品混充及違法添加銅葉綠素事件,造成人心惶惶,民眾除期望政府把關更嚴格、業者良心與知識再提升之外,奇美醫院企劃管理部高專彭巧珍主張,民眾更要懂得自保之道,才能確保食安。 值此年節將近,家家戶戶準備採買年貨之際,彭巧珍特別提供自保六招供大家參考: 1、詳讀食品包裝標示:辨認國家認證標章( CAS、 GMP)、廠商地址及產地等資料、辨認商家出示之合法材料證明、多熟悉食品添加劑、核對保存日期等。 2、選擇優良來源:如傳統釀造醬油不經酸水解步驟,就不會有 3-MCPD產生。合法廠商較不會超量使用或非法使用添加劑。 3、選擇材料原態、少加工製品:選用生鮮食材可減少防腐劑、保色劑等添加物質,也可預防劣質品經加工掩蓋。 4、散裝食品多探詢來源:傳統市場較多為無包裝之食品,可探詢上游來源及查看大包裝標示。 5、自己動手做:外買珍珠奶茶 1杯,不如自己動手用茶葉泡茶、用生鮮水果製作健康果汁或冰品。 6、多看、多聽、多聞:用眼多看攤家擺放的油桶是否為合格油品、炸油是否顏色過深或有白煙或粘稠度過高、是否有異常浸泡食品動作、是否有異常食物顏色及性狀,用耳探聽鄰近業者或消費者評價,用鼻嗅食品是否有油耗味、腐味、刺鼻化學味。 ---------------下一則---------------  吃菇類幫助免疫 腎不好別亂吃2014/01/10【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報導】 菇類種類眾多,靈芝、牛樟芝都是人們熟知的珍貴藥用菇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蘇珊玉今天表示,有些菇類具有增進人體免疫能力的作用,以常見的藥用菇類靈芝來說,可以治肝病、消火氣,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靈芝可以治療B、C型肝炎,以及提升癌症患者的免疫力。 蘇珊玉醫師指出,另以牛樟芝而言,也有保肝、抗癌等作用,屬於台灣特有種,是一種生長在牛樟樹上的真菌,而牛樟樹為保育類植物,所以牛樟芝並不常見,也相當地珍貴。 雖然牛樟芝含有鍺、多醣體、三帖類等抗癌的成份,不過其中的鍺具有毒性,腎功能不好的人千萬不能吃,因為吃太多牛樟芝只會讓腎病惡化。至於腎不好的癌症患者能不能吃牛樟芝來對抗癌症,其實值得深入去探討,畢竟癌症、腎病之間孰輕孰重?如何治療?仍有待研究。 蘇珊玉醫師進一步指出,牛樟芝大約一、二年就可以生長到十公分左右,藥效要看體型大小,小的並不好,大的都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菇類生長時會產生毒蛋白,通常可食菇類經過水煮一段時間後就能夠解除毒性,但野生香菇經過水煮後仍除法解毒,所以民眾看到野生香菇不要隨便採來吃,以免中毒。 ---------------下一則---------------  銀髮族天冷保健 控制熱量、多補鈣【聯合報╱記者游仁汶�基隆報導】 冬天天冷,常讓人懶得動又直吃東西,容易發福又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指出,除了一般人,老年人在冬天更要注意飲食均衡,尤其多攝取豐富鈣質及膳食纖維,才能讓牙齒、骨骼強健且幫助消化。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營養師李琳蕙表示,老年人日常飲食要注重均衡,還得顧及到食物咬不動、食欲較差等問題。她建議65歲以上的老年人,要依「生活活動強度」的不同,攝取不同分量的食物。 例如日常多以靜臥或看電視等靜態活動為主的老年人,生活活動強度屬「低」,男性建議每天攝取1700大卡熱量、女性1400大卡。若會下廚、開車或打電腦,強度屬「稍低」,男性建議熱量攝取1950大卡、女性1600大卡。至於會外出散步、購物、打掃家裡,強度則為「適度」,男性建議攝取2250大卡、女性為1800大卡。 老年人注意熱量攝取量之外,還要注重鈣質與膳食纖維的攝取量。喝牛奶、吃小魚乾以及糙米、燕麥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鞏固牙齒、骨骼,並且幫助消化、排便。 米飯、麵條、番薯等「全榖根莖類」僅提供澱粉營養,每天吃適量即可,以免體重及血糖上升太多。「豆魚肉蛋類」每天要吃1份,如1顆雞蛋、半盒包裝豆腐或240西西豆漿,攝取了足夠蛋白質,肌肉才會有力氣。每天還要吃半碗分量的蔬菜、2碗分量的水果,並以吃堅果來取代油脂。 李琳蕙說,「銀髮族」的飲食要均衡,三餐也要定時、定量吃,還要養成活動及動腦的習慣,讓生活過得健康沒負擔。【2014/01/13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健康好本色=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睡眠不足 易傷害大腦2014/01/10【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跨年剛過,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緊接著就是農曆年假,很多人都會安排狂歡,親朋好友聚在一起相互祝福,希望新的一年能夠快樂、平安、順遂,歡愉的氣氛中常少不了酒品助興,可是一旦喝太多,隔一天不但頭痛難耐,還會引起失眠,根據研究,只要一天失眠或睡覺時間不足,大腦就會有一定傷害。 大腦會在睡眠時清除廢物 曾經有則報導喧騰一時,大腦會藉著睡眠清除廢物,當進入熟睡期後,腦細胞會縮小體積,方便液體流動,去除一整天生產的廢物,降低大腦病變機率,例如失智症,反向推斷,長時間睡眠不足,大腦就有可能受到傷害,增加失智症罹患風險,此外,免疫能力也可能因此下滑,讓其他疾病的威脅增加。 可能導致記憶障礙 瑞典烏普薩大學的研究團隊,召集了一群受測者將他們分成二組,其一讓他們保持清醒整晚不睡,另外則是維持良好的八個小時睡眠,接著抽取血液檢驗,結果發現,睡眠不足組別的檢體中,有傷害大腦的物質,會破壞大腦的神經連結,導致反應變慢,甚至影響記憶形成,讓短期記憶無法轉為長期,形成記憶障礙。 增加失智風險 研究學者解釋,大腦裡有數不清的神經相互串連,讓大腦可以掌控肢體、產生思考、形成記憶等,一旦神經受到損傷,任何功能都可能受影響;記憶也是神經連結,當大腦有短期記憶後,必須讓產生記憶回路,才能夠成為長期記憶,一旦睡眠不足破壞這項過程,記憶能力自然不好,長期失眠會提升失智症風險。 要找出原因 因此研究團隊強烈建議,每個人都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睡眠,才能夠維持白天工作效率,大腦更能快速思考,同時降低失智症罹患機率,年紀大的長輩,許多人都有晚上難入眠的問題,絕對不要放任不管,要就醫找出原因,改善睡眠品質,避免大腦受到傷害,逐漸提高生活品質,免於失智症困擾。 國內專家意見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江柏欣表示,睡眠不足確實會影響記憶力與精神集中度,曾有研究調查,三十個小時沒有休息,開車的危險比喝酒還高,因此提醒民眾,一定要有規律休息時間,不過年節假期較長,提醒民眾不要打亂生理時鐘,還是要準時睡覺與起床,才能讓白天精神穩定。 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嘉謨表示,睡眠能夠幫助短期記憶成為長期記憶,曾有實驗證實,睡前讀書,有良好的睡眠後,再進行相關測試,發現分數比熬夜的人高出許多,建議民眾,如果隔幾天要考試,千萬不要熬夜唸書,分數不會比較高,反而還會讓專注能力與精神更糟。 ---------------下一則---------------  每天多走2000步 降10%心血管病風險【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要保護心血管,和緩、持之以恆的運動,比激烈運動更有幫助。國外已有研究證實,每天只要多走2000步,就能降低1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專家推薦太極拳,溫和訓練心肺耐力,並可增加下肢穩定性,預防老人跌倒。 有些中老年人年輕時候有運動習慣,對激烈運動不以為意,但師大體育學系教授蔡虔祿說,跑步衝刺或是拳擊、打籃球等競技項目,對心肺壓力較大,加上肌力會隨年紀下降,一旦開始出現運動傷害,就不宜再做。例如從學生時代開始打籃球,但中年後運球、跳起來投球卻導致受傷,就是身體發出警訊,應調整運動項目。 從體適能的觀點來看,蔡虔祿建議對中老年人較合適的項目,走路最容易進行,不管散步、快走、戶外健行都不錯,或是跳交際舞、國標舞、元極舞、外丹功等。 蔡虔祿最推薦太極拳,打完一輪108式需20到30分鐘,有一定的活動量,可以訓練心肺能力,而且下肢站穩,可預防老人發生跌倒意外,並保護骨頭、預防骨鬆,又能按照自己的節奏,即使是中風患者以太極拳復健,都能增加肢體的靈活程度。 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說,和緩運動比激烈運動較不「傷心」,對身體更有幫助。他也說,有運動習慣者常自覺自己身體不錯,但不要忽略定期量血壓,以免血壓突然飆升而不自知。【2014/01/12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嘴唇乾裂 別用手直接撕乾皮2014/01/10【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報導】 冬天天冷、氣候乾燥,容易造成嘴唇出現脫皮、乾裂等問題,應注意保護嘴唇。適當保養,像是可使用有助保濕作用的護唇膏,避免辛辣刺激物等,達到滋潤、保護效果。 嘴唇乾裂常見成因 天冷環境乾燥,身體容易缺少水份,造成嘴唇乾裂,應適當補充水份,容易形成唇紋明顯與嘴唇乾裂。還有,本身營養攝取缺少維生素,應配合多吃新鮮蔬果。如豆芽、油菜、白菜等,增加維生素B;香蕉、西瓜、梨、蘋果等水果,可幫助滋陰生津,以及補充維生素A、B,有助改善嘴唇乾裂。 以及若常舔嘴唇,也容易造成惡性循環,舔嘴唇容易造成刺激性皮炎,主要是唾液所致。其實舔嘴唇並不能使嘴唇濕潤。因為當用舌頭舔嘴唇時,所帶來的水分會蒸發,而蒸發時,又帶走了唇部本來含有較少的水分,使得嘴唇更感乾燥。形成反覆乾燥,最後就可能在唇部造成了類似濕疹的後果。此外,經常舔嘴唇也容易造成唇角發炎。當用舌頭舔嘴唇時,會在唇部留下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種能夠幫助消化的成份,可能引起唇角發炎。 嘴唇乾裂保養原則 嘴唇乾裂時,唇部出現乾皮時,應避免直接用手撕除。可先用熱毛巾敷唇3至5分鐘,再用柔軟的軟刷輕輕刷掉唇上的死皮,然後抹上潤唇霜,也應注意避免馬上抹口紅化妝品,以免傷害唇部柔嫩的皮膚。平常需要經常騎車者,可戴個口罩能擋住外面的寒風,幫助保持嘴唇的溫度和濕度,以免缺水、乾燥。 專家看法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嘴唇是相當為敏感的部位,若缺水會造成小皺紋、乾裂、脫屑外,還容易導致嘴角炎,如經常進出室內外溫差大,更容易造成這類問題。在乾燥的環境中最好使用高保濕成分的唇膏、唇蜜,有助改善脫皮現象。以免避免用手撕裂嘴唇的皮,以免導致疼痛、流血,甚至感染。 注意事項 乾燥、風大的時候出門前,可先擦護唇膏或戴上口罩。平常應少吃辛辣的食品,吃過會導致嘴乾裂。 ---------------下一則---------------  魚刺梗喉別吞物 傷血管恐要命-中華醫藥網1030116《2014/01/15 17:14》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過年期間往往因飲食型態改變導致異物梗塞,奇美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謝秉欣 15日提醒,若不慎魚刺梗喉時,切忌吞飯或吞服其他食物試圖將魚刺吞下去,應請耳鼻喉科醫師處理,以免食道穿孔或傷及血管破裂,嚴重可能危及生命。 謝秉欣表示,異物梗塞是年節常見的食道疾病,又以魚刺或肉塊最常見。傳統年節習俗中,年夜飯的魚象徵年年有餘,因此通常都是大隻的帶骨全魚。一般來說魚越大隻刺就越粗越長,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魚刺梗喉。年長者應細嚼慢嚥,避免過於乾澀肉類,以免食道梗塞。 他說,過年期間的菜色往往口味較重,如糯米、肉類或油脂等延緩胃部排空的食材,均易誘發胃食道逆流,另甜湯、飲料等也易導致發作。建議有胃食道逆流病史年節期間應控制甜食攝取,避免暴飲暴食,也要避免吃完消夜後立刻上床睡覺,以免胃酸倒流。 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包含胸口灼熱(俗稱火燒心 )、胸悶胸痛或喉頭灼熱。部分病人會有喉嚨異物感或有胃酸逆流至咽喉,嚴重者甚至會導致食道狹窄而引發吞嚥困難。這些症狀往往於飯後出現,躺下時會加劇。 如果平常胃食道逆流發作頻率就已經很高,謝秉欣建議可以先就診取用預防性的藥物,以免年節期間就診不便。 ---------------下一則---------------  日跑廁所50趟 婦人膀胱感染全是膿-自由時報1030116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65歲的周太太從事餐飲業多年,練就一身憋尿功夫,有時忙碌起來,一天只跑2次廁所,但5年前身體開始出現變化,飽受頻尿之苦,怎麼樣也「凍未條」,最多一天可跑50多次廁所,經查原來膀胱全是膿,醫師提醒,如果每天上廁所次數超過8次,可能就要小心了! 中山醫院董事長、婦產科醫師陳福民表示,周太太長期憋尿導致膀胱脹大,上個月就診時膀胱已是一般人的2-3倍大,不只產生裂縫增加細菌入侵機會,也影響肌肉收縮,造成尿液解不乾淨,進而出現頻尿情況,最嚴重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造成敗血症,所幸早發現、早治療,免於死亡風險。 陳福民指出,周太太因害怕內診而未就醫,結果5年來飽受頻尿之苦,曾經一天小便50多次,擔心出外找不到廁所,因此退休後都不敢輕易出門,建議女性要改變就醫觀念,否則小病也會拖成大病。 陳福民強調,常見的頻尿原因包含喝太多水、咖啡因或懷孕、年齡老化、精神緊張、泌尿系統出狀況,影響女性頻尿的原因還有陰道炎、子宮肌瘤或子宮下垂,因此不可忽視,最好定期接受婦科內診或小便檢查。 若一天小便次數超過8次、不到2小時就要跑廁所,或是晚上入睡後,還要爬起來解尿2次以上,就是頻尿現象,最好儘快就醫。 ---------------下一則---------------  尿解不乾淨 細菌感染釀敗血症-中華醫藥網1030116《2014/01/15 16:42》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70歲林姓婦人平時有憋尿習慣,加上生產後遺症導致子宮下垂,近年來,白天跑 20多次廁所,晚上也達 10次;上個月突然高燒不退,診斷是尿液解不乾淨,引發細菌感染敗血症。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陳福民表示,頻尿雖不是病,卻有可能引發致命危機,同時也是泌尿系統出問題的徵兆,千萬別輕忽而延誤治療。 陳福民指出,這名婦人上個月突然發高燒、全身無力,送到急診,小便檢查發現有細菌感染,導尿管檢查結果都是膿,診斷是因為長期頻尿、尿液解不乾淨,引起膀胱細菌感染造成的敗血症,幸好發現得早,經藥物治療後逐漸恢復正常。 陳福民說,頻尿是症狀,並不是疾病。原因包括喝太多水、咖啡因或懷孕、年齡老化等。病理性因素則是糖尿病、腎臟病及膀胱炎等,甚至精神壓力、緊張性格等。 他說,如果 1天小便次數超過 8次,或不到 2小時就要跑廁所小便,或晚上睡著後還要爬起來解尿超過 2次,都可稱為頻尿。頻尿的病因複雜,容易被忽視或誤診,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陳福民提醒,正常解尿膀胱殘留的尿液不會超過 10c.c.,但頻尿患者通常因尿液解不乾淨,加上女性尿道較短,囤積餘尿就引起細菌感染、發炎,長期恐引發敗血症,恐危及生命。最好的方法為定期接受婦科內診,或小便檢查,視情況輔以膀胱鏡或尿路動力學檢查,對症下藥。 ---------------下一則---------------  長年便秘 腸道截彎取直解不便-自由時報1030116記者謝鳳秋�台中報導 43歲的林小姐從嬰兒期就有便秘,年紀愈大愈嚴重,瀉藥也愈吃愈多,檢查發現禍首是乙狀結腸「九彎八拐」異常彎曲,長期吃瀉藥導致腸道出現抗藥性黑點,手術截彎取直,終於解決43年「不便」問題。 林小姐表示,曾聽媽媽說過,她從襁褓時大便就沒「順暢」過,最難忘的是,她上學時要做糞便檢體檢查,因為「大」不出來,緊張到哭;出社會一週才解便一次,曾試著吃多纖食物仍未改善。 這幾年便秘愈來愈嚴重,為排便吃瀉藥,惡性循環變成不吃藥就更不會排便,劑量愈吃愈重,不吃又不行,像吸毒一樣陷入兩難,直到日前公司健檢才發現腸壁比一般人厚,又有貧血現象,進一步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才查出便秘真相。 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指出,電腦斷層、大腸鏡、大腸攝影發現,林小姐大腸掉到直腸和子宮中間的凹陷處,已快到肛門口的地方,糞便往下走,必須要走到很下面,又往上走,才再往下走,「九彎八拐」的路線,造成部分乙狀結腸迂迴曲折,糞便不容易通過,導致便秘。 林小姐接受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切除彎曲多餘的乙狀結腸50公分,拉直腸道,她說,現在每天都會排便,「順暢」的感覺真好。 邱建銘說,廣義的大腸包括結腸和直腸末端,長約120到140公分,女性的骨盆腔較大,腸子過長又彎曲,容易便秘。林小姐長期服用軟便劑、瀉藥,導致大腸蠕動功能降低,連帶胃、小腸受影響,大腸黏膜細胞產生黑色素沉澱,使腸道神經變遲鈍,加重便秘。 ---------------下一則---------------  便秘40餘年 元凶竟是腸太長-中華醫藥網1030116《2014/01/15 17:17》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林姓女子被便秘問題困擾 40餘年,年紀愈大症狀愈嚴重,瀉藥愈吃愈多,如廁問題還是輕鬆不起來;檢查發現禍首竟是腸子天生長度異於常人,經以手術將腸道截彎取直,解決多年「不便」,還她「順暢」人生。 林姓女子便秘病史最早可追溯到襁褓時期,她聽媽媽講還抱在手上就沒「順暢」過,最難忘的是,上學後要交糞便檢體,她因為「大」不出來,緊張到哭。 出社會後, 1週解便 1次成為慣例,即使嘗試多纖食物,便秘仍未改善。這幾年,便秘愈來愈嚴重,為能排便而吃瀉藥,結果一不吃藥就更不會排便,她擔心劑量越吃越重,但不吃又不行,簡直像吸毒,讓她陷入兩難;直到公司例行健檢發現她腸壁比一般人厚,進一步到大腸直腸科檢查,才查出便秘元凶竟是腸道太長。 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邱建銘指出,透過電腦斷層與大腸鏡、大腸攝影發現,患者的腸子彎得一塌糊塗,大腸掉到直腸和子宮中間的凹陷處,已經快到肛門口;糞便往下走,必須要走到很深、很下面,先往上走、再往下走,九彎十八拐造成部分乙狀結腸迂迴曲折,使糞便不容易通過,導致便秘。 他說,女性的骨盆腔較大,腸子如果又過長,就容易便秘。值得注意的是,患者長期服用軟便劑,以致大腸蠕動功能降低,連帶胃和小腸受影響,腸子裡已出現一點一點的黑點,顯示她長期依賴藥物刺激腸道,大腸黏膜細胞產生黑色素沉澱,使腸道神經變遲鈍,加重便秘惡性循環。 經以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切除彎曲多餘的乙狀結腸 50公分,腸道拉直後,彎道不見了,林姓女子說,現在每天都會排便,感覺真好。 邱建銘提醒,便秘與飲食習慣、水分攝取、運動量是否足夠等有密切關係,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適當休息、放鬆與運動,達到減壓效果,多補充蔬菜水果,促進腸胃蠕動,才能遠離便秘。 ---------------下一則---------------  身苦和病痛=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41歲高血壓男 打電玩腦中風-中華醫藥網1030114《2014/01/13 18:28》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一名 41歲男子在電子遊樂場打電玩時突然腦中風倒地,意識不清,幸遊樂場距醫院僅 200公尺,幾分鐘內就緊急開顱手術。澄清綜合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本立表示,有高血壓病史因天冷加上打電玩緊張刺激,引起血管和肌肉不當收縮,很容易導致出血性腦中風。 這名男子體重 140公斤,有高血壓病史,經常下班後就到電子遊樂場打電玩,有時玩到深夜才回家;上週晚間打電玩時突然倒地、嘔吐,立即不省人事,因遊樂場位在地下室,加上患者太胖,無法立即送醫而向 119求救,大家合力才將患者抬上救護車。 醫師廖本立指出,男子送急診室時,生命跡象為睜眼反應 4分、運動反應 4分、說話反應 1分,綜合昏迷指數為 9分,屬中度昏迷。電腦斷層發現左側顱內出血,立即進行開顱手術,經加護病房觀察照護後,已轉出病房照護,預計近日出院。 廖本立表示,天氣冷,是腦中風的高峰,腦中風不是老人家的專利。他提醒,年輕高血壓又喜愛打刺激電玩的民眾要提高警覺,由於太專注又處於刺激興奮的電玩情境中,加上天冷未做好保暖,幾小時的電玩激戰後,有可能因身體的血管和肌肉加速收縮而引起腦中風,一旦延遲就醫,死亡率很高。 廖本立強調,長時間打電腦或姿勢不良,有時候也會因血管不通而引起梗塞性腦中風,不論打電腦或打電玩,都不宜時間太長,尤其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患者冬天更要注意保健。 ---------------下一則---------------  愛吃零食喝飲料 2度中風-中華醫藥網1030114《2014/01/13 20:41》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醫院近來出現 3名案例因長年密集吃零食或喝甜味手搖飲料造成腦中風,住院治療甚至偷吃偷喝,直到二度中風入院,才改掉陋習,雖保住性命,但仍失能,還無法恢復工作。 市醫神經內科主任曾瑞昌說,不久前出現 2例 3、 40歲的上班族男子,因覺得喝開水沒味道,每天喝茶攤的手搖紅茶或綠茶取代開水,加上喜歡抽菸,最近突然中風前往醫院求診。 曾瑞昌指出,另一案例則是 53歲男子有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因工作繁忙,很少運動,卻不喜愛喝水,愛看電腦和電視,並每天都吃單一品牌的零食。 此患者平日偶爾會頭暈,但他以為是工作太累,後來出現頭暈、全身無力、步態不穩、視力模糊,撐到打電腦手不靈活,而到市醫求診,因符合腦中風徵兆,住院實施腦部磁振造影( MRI)、 64切電腦斷層血管攝影、頸部超音波檢查,確認是右頸動脈狹窄,造成右大腦梗塞。 經藥物治療,第 3天已復元,堅持出院,但沒補充足夠水分,仍常吃特定的甜味零食, 4天後,講話不清,無法走路,而再度中風住院,初期不斷埋怨怎會這樣,更與家人吵架,卻照樣買外食便當和吃零食。 中風中心根據前例的輔導經驗,由個管師蔡佳靜深入勸導,搭配復健、中醫針灸、營養調配,經過 3週,病人不再「偏食」,可拄杖走路出院,門診追蹤治療 1個多月後,已可自己行走。 這名患者在住院期間曾神智昏沉而摔傷,出院後 1個月都戴安全帽防跌,連去年 11月回診時也不敢脫掉,直到 12月才不再頭暈,他向醫師坦承很懊悔自己荒唐的飲食習慣,誤了健康和工作。 ---------------下一則---------------  腦中風自救 醫:送醫最有效-中華醫藥網1030114《2014/01/13 19:08》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坊間流傳許多急症腦中風自救偏方,包含按壓手指、捏人中、刺指腹或耳垂放血,台南市立醫院指出,這些做法都缺乏科學實證的依據,正確的做法是發病時立即通報 119送醫,以掌握救命的黃金時機。 市醫副院長陳怡指出,流傳的腦中風偏方無奇不有,但醫界都還無法證明有效,大家還是不要自作聰明,以免延誤急救的時效,甚至造成副作用,影響醫院給予血栓溶劑急救時的效用。 最常見的中風對策就是不斷捏人中(上唇正中的凹痕)、按摩手臂,希望能舒暢血流,然而腦中風主因是頸動脈狹窄造成腦動脈梗塞,或是腦動脈破裂、剝離造成的缺血性中風或稱腦溢血,都與動脈遠端無直接關聯。 陳怡表示,許多腦中風患者送到醫院急診室時,常可出現手臂被按摩到發麻或瘀青,或者耳朵、指腹血淋淋,即使符合給予血栓溶劑,也可能會減損療效。 臨床上,許多腦中風患者發病時血壓常會高達 170、 180,若任意放血,則手指出血或其他器官出血副作用的機率大增。 神經內科主任曾瑞昌則說,最近還有美國友人寫信來詢問以針刺指腹放血,緩解腦中風血壓的可行性。 他表示,查詢市醫中醫科則回復中醫的正式療法並無針灸放血的正式醫療流程,只能算是搭配性的民俗療法。 曾瑞昌建議,發生頭暈、走路不穩的急症腦中風徵兆時,第一時間就是通報 119送往大型醫院急救,等待救護車到達的空檔,讓患者平躺,避免嘔吐阻塞或嗆到呼吸道。 ---------------下一則---------------  氣溫驟降 腦中風患者增-中華醫藥網1030115《2014/01/14 16:36》記者林相如�佳里報導 氣溫驟降,中老年人中風的比例增高,佳里奇美醫院急診室近來病患增加不少,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居多,連續 2天已有 8名患者被診斷出罹患急性腦中風,男女各半,年紀在 45到 83歲間,醫院呼籲民眾要注意保暖,降低中風發生機率。 佳里奇美醫院表示,這些患者主要症狀幾乎都是單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甚至合併意識不清,經過奇美醫療體系的急性腦中風診治標準作業流程快速診斷和治療後,目前均已收治在神經內科病房,進行後續觀察和治療。 該院指出,台灣腦中風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 3,隨著年紀越大,又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病人,如再加上氣溫急遽降低,就容易引起腦中風。症狀可能有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臉歪嘴斜、口齒不清、意識改變、頭痛、頭暈、步態不穩及視力障礙等。 該院表示,腦中風可區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 2種,其中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若能在黃金 3小時內儘早診斷,經醫師評估合適的病人施打血栓溶解劑後,約有 3成的病人肢體無力症狀會在短時間內顯著改善,但約有百分之 5到 7的病人,可能出現腦出血的併發症。 佳里奇美醫院提醒,當發現親友出現中風症狀,應馬上打電話給一一九,由救護車就近送到適當的中風急救責任醫院,在急診室進行快速的診斷和治療。為了防止中風,家中長輩在氣溫驟降的季節務必適當保暖,若不幸發生中風症狀,也要儘速就醫,才能將中風的後遺症減到最低。 ---------------下一則---------------  冬季痛風易發作 應切實服藥-中華醫藥網1030116《2014/01/15 17:04》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痛風在冬季格外容易發作,尤其患者動少吃多,症狀更會加劇,台南市立醫院藥劑科提醒患者應切實服藥,方能順暢過冬。 市醫藥劑科藥師蔡富丞說,因尿酸沉積在關節部位造成的痛風一旦形成,在四季起風時就會發作,均有藥理和臨床的依據,患者不可掉以輕心。 夏天的痛風發病時機,約為血清尿酸濃度超過 7單位以上,但冬天時,氣溫只要在攝氏 20度以下,血清尿酸濃度超過 6以上,病人的關節處會出現結晶,造成關節部位出現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而導致冬天成為痛風的好發季節,最近低溫頻頻,患者尤其要小心。 同時,在飲食方面,天氣冷往往吃多動少,而食用了許多「高普林」的食物,或是藉由喝酒取暖,這些都會使痛風更容易發生。 痛風通常並不會立刻出現異狀,甚至反而會於尿道形成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的併發症,讓患者誤判,因而防不勝防。 蔡富丞指出,有些痛風患者在病情穩定時,就會疏忽或放棄持續用藥,然而治療痛風的藥物可迅速、溫和地終止急性痛風關節炎的發作、預防痛風關節炎的復發,及防止因尿酸鹽結晶沉積於關節、腎臟,所以沒有經過醫師同意,不宜輕言停藥。 痛風與病情接近的高尿酸血症病患,除了使用藥物排除或降低尿酸外,蔡富丞建議也需要配合飲食控制,應避免服用過量的維生素 A、 C、菸鹼酸等補充劑,也不宜攝取大量的果酸飲料,另外同時也要避免高普林食物,如內臟、肉、魚、胚芽、乾豆、豆製品,才能有效減少痛風復發的機率。 ---------------下一則---------------  痛風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中華醫藥網1030117《2014/01/16 18:34》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近年來痛風的發病年齡下降到 20至 40歲間,醫師提醒,國內外最新報告發現,緩慢而持續的關節發炎,有可能引發血管硬化與血栓形成,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痛風是常見的尿酸代謝異常疾病,有過多的尿酸鹽沉積於血液和組織中,主要以關節處為主,如不治療將會造成關節損壞。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罹患高尿酸血症者超過 200萬人,如果依照高尿酸血症患者約有 1成機率會發生痛風推估,痛風患者可能超過 20萬人。近年來痛風發病年齡下降到 20至 40歲。 北市聯醫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吳彥林說,最近幾年國內外陸續有研究報告發現,高尿酸血症為死亡或心血管死亡的獨立危險因子,隨著血中尿酸增加,死亡與心血管死亡皆呈上升趨勢。 吳彥林表示,儘管目前學界對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的風險仍有些爭議,痛風與死亡或心血管死亡間的風險關係則更確立,多年前美國的佛蘭明罕心臟病世代研究報告就已發現,男性痛風病人發生冠心病的機會約上升 60%,發生心絞痛的風險則增加 2倍。 國內外報告也顯示,男性痛風病人相對於非痛風病人,發生死亡或心血管死亡的風險分別增加 28%與 55%,而此風險比與慢性冠心症的患者相當,顯示緩慢而持續的關節發炎有可能引發血管硬化與血栓,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最近在台灣有報告, 50歲以上非糖尿病的痛風病人發生的心血管死亡的相對危險性,出現增加情形。 吳彥林強調,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慢性痛風,可減少急性關節炎復發機會,至於在無症狀高尿酸血症的病人是否也可使用降尿酸藥物,以降低死亡或心血管死亡風險,有待進一步評估。 ---------------下一則---------------  皮膚起疹以為過敏 竟是罹癌-中華醫藥網1030114《2014/01/13 19:23》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一名 70歲企業家四肢、前胸、後背都長滿丘疹,原以為是過敏,不料至醫院檢查後赫然發現為「非何杰式金氏淋巴癌」第 4期,在不耐化療的痛苦下,接受醫師建議使用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目前恢復良好。 根據 99年癌症資料統計,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每年新增病患約 2082人,多發性骨髓瘤每年新增約 502人,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有效改善部分患者存活 期,而移植成功的首要關鍵在於收集足量的造血幹細胞。但統計指出,有 10%到 25%的患者,使用第 1線驅動劑後仍無法收集足量幹細胞,因此被迫放棄移植。 台大醫院內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祿表示,在美國, 50%以上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皆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在台灣,卻只 有 1/8的患者接受移植, 1年的移植人數僅僅為美國的 1成。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國內民眾對於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接受度較低,使患者可能失去延長存活的機會。 他強調,必須先從病患周邊血液中收集到每公斤 200萬顆造血幹細胞。據統計指出,使用現行健保給付的第 1線造血幹細胞驅動方式, 仍有 2成 5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以及 1成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第 1次使用後成效不彰,無法收集足量造血幹細胞供移植使用,而再做 1次的失敗機率會 超過 7成,使得病患被迫放棄移植,而現在健保已有給付,最多可為病患省下 67萬醫療費用,大幅減輕經濟負擔。 ---------------下一則---------------  逾4成女自認健康 3年未抹片篩檢-中華醫藥網1030112《2014/01/11 19:44》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女性刻苦耐勞,往往因自覺身體健康而不願接受檢查,調查顯示,婦女 3年以上未做抹片篩檢的原因,逾 4成即自覺健康,輕忽子宮頸抹片檢查。 子宮頸癌是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 7位,每年約 1700人罹患子宮頸侵襲癌,近 700人因此病而死亡。幸運的是,子宮頸癌經實證可由子宮頸抹片檢查而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有效降低死亡率 6-9成。 40歲的廖小姐,因工作忙碌,沒有定期接受檢查的習慣。有一天,她陪孩子到醫院看診時,護士邀請她接受子宮頸癌篩檢。但廖小姐覺得由男醫師看診不太好意思,自己也沒什麼不舒服的地方,應該沒有檢查的必要。最後在護士及醫院志工循循善誘下,勉為其難的接受邀約做檢查。 1週後,廖小姐接到醫院的通知,告知上次檢查的結果有異常,需再回院檢查,一時間,廖小姐無法相信、面對,在家人不斷的鼓勵與陪伴下,接受切片檢查,發現是子宮頸高度癌前病變,在接受治療後,現已恢復正常生活。「還好護士好心提醒我,加上女兒不斷跟我溝通,不然哪可能發現的這麼早」廖小姐說。 在台灣,像廖小姐這樣因為自覺身體健康而不願接受檢查的個案不少。根據國民健康署於 98年 NHIS調查資料顯示,婦女 3年以上未做抹片篩檢的原因,主要為自覺身體健康沒有需要( 42.5%)、其次為太忙沒有時間 (20.1%)、再者為覺得不好意思( 14.4%)等原因。 國健署提醒,篩檢的目的,就是要在身體尚未出現症狀前,藉由檢查來提早發現潛在病灶,接受適當治療而重獲健康。我國子宮頸抹片檢查自 84年推廣至今,每篩檢 71人,就可發現 1名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個案,已使其死亡率降低 6成。 尤其是 6年以上沒有做過子宮頸癌篩檢的婦女,因進一步分析篩檢資料顯示,其罹患高度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的比率,是 3年內曾接受抹片檢查者的 3倍。但只要適時接受治療,就可重獲健康,且子宮頸癌早期的存活率高達 97.4%。 由於目前仍有 163萬名 36-69歲的婦女, 6年以上未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國健署呼籲,請不要再以自覺身體健康和太忙無時間為由,而錯失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機會。 ---------------下一則---------------  心事誰人知=綜合>工作>學習 年紀大健忘? 成人過動症!【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 過動不是小朋友專利;一名廿八歲男性上班族,常搞丟手機與重要文件,開會總是坐不住,還時常忘記與客戶約好的時間。經醫師診斷發現,他是「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何志培指出,成人也會有過動症,症狀特徵包括分心、好動、控制不了衝動等等,只是這些症狀常被誤以為是年紀漸長健忘而被忽略。 何志培說,成人過動的成因並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其中有半數成年病患,是因為小時的過動症沒適當治療所致。 何志培指出,這名廿八歲的病患個性好動、熱心,但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且工作時一定要開電視、聽廣播,還要「抽空」上社群網站聊天。 有天聽到兒子轉述,班上有位同學上課不專心,做功課時愛東張西望,被診斷為過動兒。他回想自己小時候的情形,簡直和兒子同學一模一樣,主動就醫。【2014/01/13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害怕過年 年節症候群上身-中華醫藥網1030115《2014/01/14 17:30》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32歲的方太太有呼吸困難、心悸情形,兩天前更出現手腳無力,幾乎四肢癱瘓,先生以為是心臟病發將她送醫院急診,但 醫院相關檢查一切正常,經轉介精神科,才發現方太太害怕過年誘發了輕度恐慌症。彰濱秀傳心理健康醫院院長文榮光表示,「年節症候群」患者,易發生自律神經 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症。 秀傳醫院指出,方太太與先生在外租屋生活,去年回夫家過年,年菜採買、掌廚、拜拜的工作都得她獨挑,更恐怖的 是要剁雞、剁鴨,還得看大姑、小姑的臉色,累得要死不打緊,婆婆和鄰居都會問「懷孕了沒?」此後想到過年就睡不著,白天心神不寧、心臟蹦蹦亂跳、感覺快窒 息、全身軟弱無力,根本沒辦法上班。文榮光醫師說,年節團圓聚會時的人際關係與人情壓力暴增,若是負面力量大於正面,超過當事者負荷能力,則易發生自律神 經失調、焦慮、失眠、恐慌或憂鬱症。 文醫師說,在精神科門診,和方太太一樣發生年節症候群的患者不少,可以施自律神經安定劑等藥物症狀治療,同時多運動、不熬夜及適量攝取抗氧化蔬果。如果覺得自己有情緒的困擾,一定要找人談談,或由醫師、心理諮商師來協助,可扭轉負面人生。 ---------------下一則---------------  居家生活 天然清潔用品 仍可能會過敏2014/01/10【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綜合外電報導】 歲末大掃除往往需接觸清潔劑,皮膚科醫師門診中因雙手紅腫而求診的患者約增加二~三成。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提醒,即使是天然的清潔成份,仍可能誘發過敏,只是不像化學成分在少量短時間內接觸就有一定的反應。民眾不妨套一層棉手套再套橡膠手套,阻隔清潔劑接觸。 陳建宇說,一般用傳統的醋、檸檬、肥皂以及小蘇打,就可以將環境打掃乾淨,雖然不一定絕對不過敏,但若使用這些天然清潔劑即可完成清潔較理想,但常為了速效及強力清潔效果,化學性清潔劑仍廣為使用。 醫師提醒,清潔時,宜佩戴清潔手套、口罩、護目鏡。接觸刺激性物質,如強酸、強鹼清潔劑,可能造成皮膚紅腫發炎,切勿貪圖一時方便,讓雙手直接接觸清潔劑,應穿戴清潔用手套,保護雙手。戴上口罩可避免吸入過多揮發性的清潔劑,謢目鏡亦可防止清潔劑噴灑至眼睛造成傷害。 此外,清潔劑別亂混搭,常見民眾自行將多款清潔劑混用,誤以為加在一起清潔力更強,例如混合強酸的鹽酸、強鹼的漂白水,製造出有毒氯氣,若不慎吸入人體,會造成呼吸道表面黏膜組織傷害。清潔劑需收納好,避免誤食誤飲清潔劑的案例層出不窮,打掃時也請將小孩與寵物帶離現場,避免意外發生。最後,打掃完檢查雙手,簡單用清水清理,擦點護手霜,可維護雙手健康。 ---------------下一則---------------  大掃除分時分段做 傷害不上身2013/01/28【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家戶忙著清理居家環境,醫師提醒,近日已有家庭主婦大掃除出現肩頸痠痛的個案,隨著年關近,這類因清掃、拖地、搬重物等家事,出現網球肘、媽媽手及腰痠背痛的毛病,將逐漸出籠。 職業婦女 切記清掃前暖身 預防勝於治療,年終大掃除建議採分時、分段完成,或全家總動員來分攤勞務,每次打掃30分鐘或1小時就休息,如此可避免肌肉筋骨過度使用。另外,平時較少做大量家事的職業婦女,在捲起袖子做清掃工作前,也要記得做好暖身運動,或者配戴護腕,可使做家事的運動傷害減輕。 振興醫院復健科主任劉復康指出,每年過年前、後,都可見家庭主婦忙著大掃除,例如拖地、擦拭窗戶、搬提重物,只要過度操勞或姿勢不正確,輕者只是肌肉局部痠痛、拉傷,休息1~2天即可,比較嚴重者則是肌腱炎、肌腱腱鞘炎或關節滑液囊發炎,可能要痛個1~2周。 傷害1肌腱炎 部位:肩膀上方棘上肌、上臂內側肱二頭肌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表示,年終大掃除通常是大範圍整理,有的人拿起拖把、刷子,就猛力地刷洗,但這種大量擦拭或刷洗門窗地板等動作,都是需要用力且進行重複性的肌肉收縮、延長,最容易引起肌腱炎。 其中又以位於肩膀上方的棘上肌、以及上臂內側的肱二頭肌,最容易出現肌腱發炎,有時連同肌腱外圍的腱鞘也都發炎,造成肌腱腱鞘炎,患者往往手臂都抬不起來。 傷害2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部位:肩部、肘關節 其次,年終最常見的痠痛部位,發生在肘關節,即所謂的「網球肘」或「高爾夫球肘」。謝霖芬說,其實只要肩部、肘部反覆做同樣的動作,都會因使用過度,使得附著於骨頭的肌腱造成過度伸展與內屈,引起發炎反應。有的主婦一覺醒來才覺得疼痛難當,甚至合併腕隧道症候群,出現手腕發麻、無力等症狀。 傷害3媽媽手、扳機指 部位:腕關節及手指根部 做家事最常出現的傷害還有「媽媽手」和「扳機指」。劉復康說,不論清掃或炊煮都仰賴手的活動,例如要把抹布和拖把擰乾,都必須運用手指及手腕的扭力,如果重複這個動作,會造成手指肌腱和手指間韌帶,一再地彎曲、拉扯,造成腕關節及手指根部附近的肌腱發炎,以致苦不堪言。 傷害4搬重物造成骨折 族群:關節炎、骨鬆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家庭主婦搬動沉重的櫃子或沙發,卻忽略本身有關節炎或骨質疏鬆的毛病,在年終大掃除後病情加重,不得不臥床休息。 分時分段 別想一氣呵成 謝霖芬和劉復康都表示,大清掃既不可免,正確的方法就是分時、分段進行,適量分配每日工作量,不要一個人集中於一、二天內完成,這樣可分散肌肉及筋骨重複動作的壓力。 另外,醫師建議,切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用較便利、省事的清潔工具,例如用腳踩可讓拖把脫水的設計,比傳統拖把要省力;使用配合自己身高或可伸縮的長柄刷具,也可減少每次使力的次數。 年終掃除防傷大補帖 ●勿只靠單人與雙手來搬重物。抬重物先屈膝蹲下,勿彎腰搬東西。 ●不要重複進行費力的動作,記得多變換姿勢,並有多次短暫休息。 ●有效善用清潔工具。 ●清潔前記得做暖身動作。 ●遇肩頸痠痛,可用熱敷或按摩來放鬆肩頸肌肉;若仍痠痛不止,最好求醫診治。 (資料來源�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振興醫院復健科主任劉復康、製表�詹建富) ……………………………………… 大掃除照表操課 讓全家「有效率」2013/01/28【聯合報╱記者謝梅芬�報導】 「媽咪樂」居家清潔公司專案經理孫郁婷建議,大掃除流程事先妥善規畫清潔時程,按表操課,才會有效率而且不致於太累。 安排好時程 打掃有效率 ●廚房 需花一整天 例如廚房、衛浴需要較多時間處理,廚房流理台、瓦斯爐具、排油煙機這些有重油汙的器具,最好是找一整天的時間,先清理鍋碗瓢盆,汰換老舊器皿,再逐步清洗整理收納。 ●衛浴 洗澡前刷洗 接著,浴室盥洗用品用具清潔、浴缸或洗臉台的霉斑、皂垢等,孫郁婷說,清洗時,水容易噴得全身都是,建議在洗澡前順便清洗。 ●冰箱櫥櫃 先做好回收 另外,像冰箱、衣櫥、電視櫃、書櫃,應大致做分類歸納,不要的東西就丟棄或回收,衣物和紙箱、盒子、瓶瓶罐罐可以直接做愛心捐贈。 ●門窗燈具 全家一起來 至於門窗拆洗、家具、天花板、燈具(吊扇),可以等家人、小孩在的時候一起幫忙,安全較有保障,效率也較高。陽台、庭院、花台可以安排在最接近過年的假日或除夕前幾天,這樣就會有漸入佳境、煥然一新的成就感。 挑清潔用品 避免強酸強鹼 如何正確挑選清潔用品?從事多年管家工作的張玉蘭建議,購買清潔劑前,必須詳細閱讀商品標示,比較成分,避免強酸或強鹼等具有腐蝕性的清潔用品,還要注意有效期限。 清潔劑混用 當心致命毒氣 使用清潔用品也要小心,張玉蘭說,像平常用來殺菌的漂白水及當作廁所去汙的鹽酸,常有民眾誤以為加在一起殺菌力更強,但這個混合動作,已不經意製造了可能致命的毒氣。因為鹽酸加漂白水會起化學作用,產生劇毒的氯氣。 另外,不管鹽酸還是浴廁清潔劑,再加熱水沖洗廁所,都會產生刺激性氣體酸霧,造成危害,提醒民眾在使用清潔劑進行大掃除時,最好配戴橡膠手套及口罩,注意通風。 她建議依照家中實際需要購買清潔用具,畢竟大掃除只有一年一次,若非必要,盡量不要購買量販包裝,或者是與鄰居親友一起團購或合資購買,減少不必要浪費。 ---------------下一則---------------  電話催繳卡 當心詐騙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劉于甄�台北報導】 年關將近,電信詐騙電話數量有增無減,日前傳出中國大陸知名女星湯唯,在拍戲途中遭電話詐騙人民幣21萬元。據業者統計,信用卡催繳、商場退費和網路購物轉帳問題,是電信詐騙最常見的三種類型,業者呼籲,倘若真的有逾期繳款狀況,若對方在電話中要求核對個人資料,極有可能是詐騙,民眾一定要立刻和信用卡銀行電話確認。 富邦銀行表示,常見的信用卡詐騙狀況,通常是詐騙集團假裝是信用卡公司,透過電話或簡訊告知當事人信用卡被盜刷或催繳卡費的訊息,要求與當事人核對私人資料,再要求當事人到提款機更改密碼或轉帳。如果民眾有逾期未繳卡費的狀況,容易因錯誤引導遭到詐騙。 業者表示,一般逾期銀行催繳卡費的步驟,通常是在繳款截止日兩天後傳出繳款簡訊,若還是沒有繳費,一周內會寄出催款信函到通訊地址和電子郵件,若一周後還沒有繳費,會有催繳電話通知客戶立即繳費。 富邦表示,一般而言,連續兩期信用卡款項未繳,卡片就會遭到凍結,銀行也會了解戶頭下的資產狀況。但是,如果在該公司下的戶頭是證券戶,使用狀況不會直接受到信用狀況影響。 預防信用卡詐騙的最佳方式,除了準時繳款以外,一定要記得信用卡銀行不會在催繳電話中要求提供個人資料,若接到這樣的電話,務必先撥打信用卡背面的信用卡公司電話,確認是否為事實,接到可疑電話可撥165反詐騙專線諮詢。

小媽報你精打細算蝦拼購

2014年01月22日
公開
49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精打細算蝦拼購 金錢遊戲=理財+理債 薪情+退休之道 年終到手先別花 理財金三角錢滾錢2014年01月15日【王立德╱台北報導】 實質經常性薪資倒退到10多年前水準,面對日益高漲的物價,小資族、小夫妻家庭族領到年終獎金後,若想替自己打造未來的大紅包,可善「理財金三角」。 所謂理財金三角理財法,就是一般開銷佔收入60%、投資理財佔30%、風險管理佔10%。換句話說,每個月至少保留4成的收入作投資理財與保險規劃,才能逐步幫自己錢滾錢。 富邦人壽建議,最好能養成「每日記帳,定期追蹤」的習慣」,透過記帳,了解自己的消費支出,並記錄基金、保險、股票等各項理財商品的資金運用,透過每月追蹤,適時控管調整消費模式及投資組合。另外還要養成每日閱讀財經新聞的習慣,慢慢累積理財知識,而不是道聽塗說胡亂投資。 可挑變額萬能壽險 薪資不高的小資族,可先由變額萬能壽險來著手擺脫月光族宿命,富邦人壽表示,變額萬能壽險兼具壽險保障及投資功能,又具有低保費、高保障特性,是小資族可考量的保險商品。 變額萬能壽險是投資型保單的一種,行有餘力的保戶,也可附加醫療險、意外險附約,來強化醫療及意外保障的不足,若是面臨人生階段改變,如結婚、生子,也可彈性繳交或增額保費,作靈活的資金調度。 至於小家庭,通常夫妻都已經投保,理財目標多為儲備人生第二桶金,壽險業者建議,可考慮月配息的投資型保單,以投資債券型基金為主,因其有每月現金配息設計,還可作為生活開銷,或是退休規劃。 若投資型保單投資標的是連結海外債券型基金,因投資收益與配息屬於海外所得,不計入每人每年額度27萬元的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也不計入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適合精打細算投資人的投資商品。 ---------------下一則---------------  馬年紅包、年終獎金 理財有訣竅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金馬年將至,針對如何在農曆年後利用壓歲錢及年終獎金理財,南山人壽建議,可以善用美元增額還本終身壽險、或美元利變型養老險,利用保險能保本抗通膨的特質,將資金留住,且可用來滿足子女教育、家庭旅遊、個人進修、養老基金等各種用途。 由於近年生育率低,許多家庭只有一、二位小寶貝,每到過年長輩的紅包收不完。 南山人壽建議可用幸福年年外幣增額還本終身保險,將孩子的壓歲錢存下來。 這張保單繳費年期有6年、10年及20年,繳費期間從保單第二年度開始,每偶數年度即有基本保額6%的還本金,繳費期滿即年年有基本保額16%的還本金,同時保額每年單利8%增值。 南山人壽表示,若小朋友每年都有新台幣3∼5萬元的壓歲錢,即可用繳費十年期方式來規畫。 如保額2,000美元,一年保費約1,260美元,保單第十年起,每年即有320美元的還本金;若預算再高些,可規畫2,500∼3,000美元的保額,則每年的還本金即可作為小朋友的零用錢、旅遊基金等。 去年上市櫃公司獲利都較前年大幅成長,不少公司今年農曆年都將加發年終獎金或紅利,許多人在年後,即多出一筆現金。 南山人壽建議,可用美利多多2外幣利率變動型養老險來規畫,保費一次躉繳,七年期滿依保險金額的1.05倍給付,同時年年有增值回饋分享金可儲存生息。 例如今年元月這張保單的宣告利率是3.26%,扣除保單預定利率1.25%的差額,再乘上保單價值金,即為當年度的增值回饋分享金。 南山人壽表示,例如科技新貴小許用年終將金及公司分紅,一次規畫保額1萬美元,則保費約9,830元,7年期滿一次可領回10,500美元。 另外還有每年的增值回饋分享金可繼續儲存生息,假設以3.26%的宣告利率計算,7年期滿時可領回累計增值回饋分享金逾1,560美元,可將錢留住,作為購屋、購車、年度大旅行或自我進修的基金。 第三類即是子女孝順爸媽,長輩過完年後,手中也有數萬元、甚至更多的紅包,南山也建議用美利多多2來理財,可以選擇替兒孫或自己投保,如65歲的李爺爺規畫保額2萬美元,保費即19,680美元,七年期滿,即可領回21,000美元,再加上增值回饋分享金。 假設以3.26%的宣告利率計算,7年期滿可領回累計增值回饋分享金逾3,130美元,可作為退休養老的生活費或旅遊基金,有些則是會替孫子或孫女規畫此類保單,期滿即作為第三代的教育或留學基金。 ---------------下一則---------------  存貸安全=利率+匯率 存款+利率 美金兌換人民幣 今年目標貶破6-2014-01-13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3年人民幣升值逾2.5%,1年期人民幣存款投資報酬率較美元定存高出大約5.5%∼6%,法人預估2014年人民幣還有機會續升,至第四季時,1美元兌人民幣會貶破6,預估5.96人民幣兌1美元。 根據彭博資訊調查,2014年各法人對今年人民幣是逐季看升,今年4季1美元兌人民幣平均預估值分別是6.05、6.02、6以及5.96;瑞銀今年年底人民幣預估價也看1美元兌5.95人民幣。 元大寶來中國高收益點心債券基金經理人毛宗毅說,人民幣今年將穩中看升,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加速,配合中國大陸出口強勁,結匯需求增,人民幣升值趨勢仍強。 摩根亞洲總合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表示,美國QE退場訊息,從2013年5月初發酵迄今,熱錢持續從新興市場流出,多數新興國家貨幣走貶,但人民幣在去年仍逆勢升值2.64%,是少數兌美元仍呈現升值的貨幣,因市場仍看升人民幣,因此,人民幣資產相當具有投資潛力。 但人民幣今年匯價波動程度也會比去年大些。聯博資深副總裁暨亞洲主權策略分析師陳祖傑則表示,2012年中至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區間始終維持在前一日交易價格的正、負1%。然而,隨著金融市場自由化,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區間很快地將擴大至正、負2%。即使人民幣波動變大些,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外部盈餘與外匯存底,人民幣升值趨勢卻不可擋。其實,匯率要能夠上下自由浮動,才算是成功的匯率制度改革,就長期而言,中國人民幣仍將呈現持續走強的態勢。 ---------------下一則---------------  卡位人民幣 挑三大商品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人民幣商品是近年來國人投資焦點,最廣為熟知的是人民幣存款,但論及報酬率,卻遠不及人民幣組合型商品及高收債,去年報酬率高達5∼8%不等。銀行業者表示,金馬年卡位人民幣可視情況選擇人民幣保單、高收益債、股票等三大類工具。國內人民幣產品愈來愈多元,除定存外,還有結構型、組合型、基金、保單等。國泰世華銀行認為,民眾投資人民幣商品依需求可分為四大類,首先是想「穩健參與人民幣市場的投資人」,目前國內人民幣基金以人民幣債券基金為主,依其投資標的區分為以投資點心債為主或投資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為主等兩種。 其次是「保守但想領取固定利息的投資人」,國泰世華銀行建議以人民幣點心債為投資主軸,因點心債具固定配息特性,到期時發行機構將返還100%面額資金,兼顧收益性與安全性。 對於第三類「想保障本金又想有超額報酬的投資人」,國泰世華銀行認為,人民幣組合式商品是最好的選擇,具備保本而又有機會領取高配息,商品天期短則三個月,大大提升投資靈活度。 美元匯率去年升幅約3%,整體報酬率約有7~8%。 至於第四類「想積極參與中國股市脈動的投資人」,國泰世華銀行表示,人民幣中國A股ETF及投資型保單給客戶貼近中國A股投資機會,兼顧人民幣升值潛力。 ---------------下一則---------------  定存 長天期較佳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人民幣破6只是時間快慢問題。」國泰世華銀行投研團隊首席經濟分析師林啟超表示,今年人民幣趨勢偏升,惟幅度有限,約1~3%的空間。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去年升值逾3%,自2005年匯改以來幅度更達三成。展望今年,林啟超說,貿易順差儘管可能縮減,但表現依然不弱,加上套利熱錢持續流入的預期下,人民幣仍處升值趨勢;若理財商品的還款問題導致經濟出現暫時性的修正風險,人民幣或將止升回貶,但空間不大。 目前人民幣存款仍是國人「錢」進人民幣商品的大宗,除考量利率高於新台幣存款外,主要是想搭上人民幣升值的順風車。 為促使存款將新台幣定存資金轉存人民幣,各家銀行去年起紛紛推出人民幣優惠利率專案。 國泰世華銀行提醒,人民幣外匯買賣間存有約新台幣5分至6分的匯差,除利率考量外,為避免換匯的匯差損失損及存款收益,建議選擇較長天期的優惠專案,並注意各家銀行存款專案中資金來源的限制與起存或起息的門檻條件。 ---------------下一則---------------  投奔美元 半年吸金百億台幣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宣布縮減量化寬鬆政策,景氣回穩,奠定美元中期走強,民眾看好美元強勢,定存資金湧入銀行,粗估去年下半年至今吸金至少近新台幣百億、甚至超過百億元以上。 光遠東商銀去年推出的美元定存利率加碼專案,平均每日資金是過往美元專案的1.8倍,粗估承作資金數十億元以上,達到預期目標,相關專案將在1月29日喊停。 澳盛銀去年下半年也推出美元定存專案,1萬元美元就可享有 6個月期定存高利專案,反應不錯,相關專案雖已在去年喊停,但今年又再推出新的短天期美元定存專案。 花旗銀在去年至今年陸續推出外幣專案,美元一個月期可享年息1.88%利率,在市場上詢問度高,相對受到民眾歡迎,今年持續推出,估計吸金金額也不低。 金融人士粗估,以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相關美元定存專案吸進的總金額就上看百億元以上。 匯銀主管指出,美國聯準會本月起開始縮減每月資產買進規模,美元今年恢復強勢貨幣的腳步穩健,今年底可能會升至85,短線即使震盪,經過修正後,仍會緩步走升。 遠東商業銀行個人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楊瑞芬指出,去年下半年國內景氣的表現平平,民眾理財積極,但對於外幣承作的投資選擇,仍會以市場較強勢貨幣為主,美元是外幣投資其中之一相對熱門的投資標的。 金融主管指出,目前美元的外幣定存專案詢問度持續升溫,較去年同期增加至少1成以上,估計這波美元熱短期還不會消失。 ---------------下一則---------------  美元定存尬高利 短天期衝2%-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銀行去年開始積極搶攻美元存款,幾乎到了百家爭鳴的階段,超過10家銀行推出美元高利定存專案,短天期利率已經上看2%。 銀行主管指出,這波美元高利定存風潮估計至少會延續到今年第二季,但美元長線看漲,投資人踴躍,不少銀行美元高利專案可能會提前達到目標、提前喊停,民眾可以多加注意。 目前市場上美元高利定存多半是短天期,以一個月為例,目前存款利率相對較高包括澳盛銀、星展銀等,利率分別為2%與1.9%。 其中星展銀的優惠專案僅到2月27日為止,但每人承作專案總限額僅有新台幣300萬元,單筆最低承作金額50萬元起跳。 美元三個月天期相關高利定存專案,市場相關利率多半鎖在1.2∼1.3%左右,包括遠東銀美元高利定存專案3個月天期為1.2%,最低承作金額為單筆1萬美元起跳,但限制臨櫃辦理。 永豐銀也有推出3個月美元定存利率1.28%,且推出只要透過網銀開立100美元以上定存,就可以享有相關優惠。 若想存放6個月天期以上,則可以參考萬泰銀推出的相關方案,若10萬美元以下承作金額,可以享有6個月天期定存利率1.18%、12個月天期1.38%優惠利率。 萬泰銀指出,如果承作金額在10萬美元以上,6個月天期定存利率可以來到1.22%、12個月天期1.42%優惠利率。萬泰銀指出,該方案單筆最低承作金額為1萬美元。 銀行主管提醒,部分銀行美元高利專案到第一季就喊停,包括永豐銀、渣打銀到3月底為止。 花旗銀的限時高利定存專案則到1月底止,澳盛銀的一個月天期美元相關高利定存專案,則到2月27日止,限制要以新資金承作,單筆金額必須要達到2萬美元以上才能享有。 ---------------下一則---------------  保險規劃=商業人壽保險+勞健保+產物險 年終到 上班族投保分3類2014/01/14【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歲末年終上班族在保險理財方面也應重新檢視,依現階段需求進行調整,尤其是經濟壓力大的「三明治上班族」、初出社會的「菜鳥上班族」以及轉戰新職的「轉職上班族」,更需關注本身保險之相關規畫。 中國信託人壽卓長興副總表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上班族」,經濟壓力偏重,是處於人生中承擔極大風險的階段,因此對於保險保障的需求也較大,所以在保單的規畫上應以滿足家庭的保障為優先,保障範圍以能涵蓋房貸、家庭固定支出及小孩教育費為保單設計的原則。對此,建議優先投保增額型壽險或高額定期壽險以提供家人保障,另一方面,補足醫療險、防癌險缺口,以預防意外事故或疾病對家庭所造成的經濟衝擊。 至於剛進職場不久的「菜鳥上班族」,一般而言收入較不穩定並欠缺經濟基礎,卓長興認為,「菜鳥上班族」應首重基本保障及儲蓄規畫,若是擔心保費支出比太高,不妨利用定期壽險高保障、低保費的特性,先將保障補足;另外投資型保單可提供多元幣別及多元投資標的選擇,年輕人可選擇每月3千元定期定額或彈性繳費,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強迫儲蓄存下第一桶金,對求新求變的年輕人而言相當適合。 此外,卓長興也建議年後「轉職上班族」如有投保意外險,基於轉職後工作風險不同,應主動告知本身投保的保險公司依危險性之變更做職業等級的調整,如此一來有機會省下保費及避免理賠時保險金被打折計算;若是有加入公司團保,可在離職後3日內善用團體保險的契約更約權,繼續維持基本的保障,避免在等待新職期間保障出現空窗期。此外,轉職族可能有外派至國外工作者,則可利用美元保單或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型保單,增加多元幣別資產的配置,趁早為退休作準備。 ---------------下一則---------------  家庭照顧年金 守護家人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身為家庭經濟支柱,擔心萬一身故沒法繼續賺錢供家用嗎?現在有保險公司推出市場首張以「家庭照顧年金」概念設計的定期壽險保單,在被保險人身故或殘廢後每年給付一筆保險金,等於代替家庭經濟支柱賺錢供家人使用。 根據壽險公會資料統計,2012年台灣民眾的投保率高達222.97%,平均每人有二張以上的保單,但國人平均死亡給付僅53.8萬元,甚至無法支撐一個家庭一年的開銷,因為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12年台灣平均每個家庭的消費性支出為72.7萬元,可見台灣民眾投保的壽險明顯不足。 面對家庭保障不足的問題,以往國人多選擇定期壽險或偏重保障的投資型商品,在工作期間維持高保障,萬一不幸身故,家人便能獲得一筆身故保險金,不過,「家庭支出」的需求年年都存在,如何透過保險商品解決家庭年支出的問題,過去的定期壽險商品給付較少考慮到「年開支」的問題。 國泰人壽近期推出「真鑫愛定期壽險」,數理部經理黃景祿表示,以「家庭照顧年金」概念,訴求萬一被保人不幸殘廢或身故,除如傳統壽險保單一樣給付一筆身故(殘廢)保險金外,家人每年還有「遺族照顧保險金」,一直給付到保險期滿為止。 因為以「家庭照顧年金」概念出發,黃景祿建議「保額」設定可參考被保險人的年收入,舉例來說,若原本年收入100萬元,可以投保70萬元,因為家庭成員減少,開銷可能也會少一點,可投保低於原本的年收入水準。 至於遺族照顧保險金給付的年期,是給付到被保險人與保險公司約定的「歲數」,共有60歲、65歲、70歲、75歲等四種選擇。例如,計畫工作到65歲的人,可選擇65歲,又或是想照顧家庭經濟開銷到70歲,則選70歲。 以30歲的爸爸為例,為保障家中每年約70萬的基本開銷到他65歲退休為止,投保「國泰人壽真鑫愛定期壽險」,保額約定70萬元,並設定保險期間65歲滿期,年繳保費67,550元。 萬一他在35歲身故,家人可先領一筆70萬元「身故保險金」,做為即時的經濟補助,之後每年也會領到「遺族照顧保險金」70萬元,到保險期滿為止,即65歲止,共能領取30次,合計2,100萬元的遺族照顧保險金。 ---------------下一則---------------  領年終買保險 兩訣竅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國泰人壽提醒,第一次領到年終獎金的社會新鮮人,別只顧花錢享樂,宜趁年輕時,依理財金字塔概念,把最底層的風險保障建置好。 所謂理財金字塔,最底層為風險保障,第二層是儲蓄退休,最上層才是投資規畫。閩南語說「有剩餘才能曬乾」,建議預算不足時,可由下而上建構起。 國泰人壽商品行銷企劃科副理朱漢農表示,社會新鮮人規畫保險時,可注意兩個重點: 一、先買定期醫療險 為避免因意外或疾病造成收入中斷,可優先考慮醫療保險,但不一定要一次就把所有保險買足。 社會新鮮人可透過保費較低的定期醫療險,滿足基本醫療缺口,之後再視薪資增加狀況,依需求逐步增加終身醫療保障。 二、定期壽險+定期意外險 台灣的社會新鮮人可支配所得長期難以提升,可透過「低保費、高保障」的定期壽險混搭定期意外險,提升自身保障額度。 磊山保經首席顧問李佳蓉表示,若父母親曾為新鮮人投保實支實付型醫療險,而新鮮人想再增加保障,可能會向兩家以上公司投保,因實支實付須拿醫院收據申請理賠,建議先釐清,後保的壽險能否接受副本理賠? 其次,社會新鮮人須留意,定期醫療險多為附約,且為自然保費,保費會隨年齡增加,可能需購買主約,保費可能會增加。 第三、須瞭解理賠除外條款,例如:自殺、犯罪行為、美容手術、健檢、先天疾病等,保險公司通常不賠。 「雙十原則」 增加保障 社會新鮮人收入較低,規劃保險保障時,可採「雙十原則」,且可選擇含有殘扶金的定期壽險來增加保障。 磊山保經首席顧問李佳蓉表示,「雙十原則」指保障額度至少為年收入的10倍,保費支出不超過年收入的十分之一;社會新鮮人如果有「奉養金」、「貸款」等要負擔,分子部分,須與保費支出合併計算。 社會新鮮人投保壽險時,可選擇含有殘扶金的定期壽險來增加保障,碰到生病或意外導致不同等級的殘廢狀態,保險公司會依據保額的某個比率,在一定期間內,每月或每年給付殘廢扶助金。 而購買意外險,可附加其他意外醫療、意外住院,讓保障加分,若更改職業,將影響費率,可能與先前有所不同,因此須請業務員協助契約變更。 ---------------下一則---------------  男人限定保單 來了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蔡靜紋�台北報導】 「為什麼只有女人的專屬保險,卻沒有男人的?」恐怕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不過,現在有保險公司推出國內首張「男人限定」保險,特色是:包括壽險、男性好發疾病醫療及退休金規劃,統統一張搞定。 儘管時下兩性平等觀念已相當普及,但不可諱言,無論照顧家庭的責任,還是打拚事業,男性仍被社會賦予的期待相當大。正因如此,不少男性往往超時工作,在體力與壓力的雙重負荷下,身體容易出狀況。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報告,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而男性死亡人數為女性的1.5倍,至於癌症死亡率第一、二名的肺癌及肝癌,男性的死亡率也高出女性一倍之多。 此外,男性死亡人數上升最明顯的是口腔癌及食道癌,死亡率更遠遠高於女性,差距高達11倍及14倍。由此可見,台灣男性重視自我保護及健康觀念,有很大的強化空間。 目前台灣的壽險市場,已有婦女險、婦嬰險等女性專屬保險,直到近日三商美邦人壽推出男性專屬商品「三商美邦人壽新好男人終身保險」,才出現首張男性保單,頗受市場關注。 保險界人士說,該保單設有投保年齡上限55歲,除提供壽險保障外,特點是針對男性常發生的肺癌、肝癌,及男性生殖器官等常見高危險性疾病,提供醫療保障,並納入口、唇與扁桃腺及尿、性器等疾病治療所需的201項特定手術醫療。 較特別的是,該保單還設計在契約有效期間,每兩年提供一筆「健康檢查金」,定期提醒保戶接受健康檢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此外,針對退休金規劃,保戶滿65歲後,便可領取基本保額20%的「男性關懷保險金」,做為退休生活補貼。以30歲王先生投保該保單,繳費20年、保額100萬元為例,年繳保費55,786元,享終身壽險及特定疾病醫療及手術保障。 ---------------下一則---------------  美元 中長期資產配置首選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現在是投保美元保單的好時機嗎?南山人壽資深副總王瑜華表示,保單與資產都應該有分散的概念,美元未來仍是強勢且全球流通貨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相對穩定,美元保單仍是值得投保的好商品。 南山人壽的投資團隊也分析,2014年剛開始,隨著美國QE政策將緩步退場,加上各方面經濟指標來看,美元今年依舊會延續去年的強勢表現,美元可望走升,依舊是全球強勢貨幣的首選。 受惠於頁岩氣的開採技術成熟,使得美國國內原油及天然氣需求可減少仰賴進口,掀起「頁岩革命」。南山人壽指出「頁岩革命」將會造成美國未來數十年生產成本下降、企業競爭力提高,美元依舊走強的態勢,僅管中國大陸及其他部分國家也有豐富的頁岩氣,但開採技術仍不夠成熟,成本無法降到跟美國一樣低,而頁岩氣可讓美國降低對國外原油及天然氣的依賴,如去年11月美國的貿易赤字已降到近四年新低,僅343億美元,主要就是石油進口創近三年新低,如此一來也會吸引許多企業投資美國,進一步推升美元。 南山人壽的投資部門也分析,美國經濟已展現復甦力道,首先房巿已經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谷底回升,去年一整年呈現的是價量齊揚的格局,例如新屋銷售價格到2013年底已成長13.74%;美國失業率也從一年前的7.8%下降至6.7%,距離Fed的目標,即升息門檻值6.5%已愈來愈近。在經濟成長預測上,市場認為美國經濟成長率可由2013年的1.7%加速成長至2.6%。在美國今年成長力道依然強勁的預期下,推估美元將因此受惠而走升。 南山人壽也指出,即使近年人民幣相繼崛起,但美元仍是保持全球貨幣流動性最佳的地位。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若以交易次數為設算基礎,美元的貨幣交易量佔總交易量的87%,人民幣則僅佔2.2%,顯示美元仍是全球最通用的貨幣。 金融海嘯爆發後,投資人轉向增持風險性較低的金融商品,例如美債,隨著美國景氣好轉,除債市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美國外,另在美股屢創新高及美國房市回溫下,更帶動美元需求;自2007年年底至2013年10月,淨流入美國股、債市的資金累計高達2.72兆美元(超過新台幣81.6兆元),因而南山人壽預估,在美元資產備受投資人青睞的前景下,美元將長期走多,因此仍是可以考慮將美元作為中長期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王瑜華表示,既然資產要分幣別分散風險,保單也是如此,美元保單未來依舊是壽險公司強力發展的商品之一。 ---------------下一則---------------  美元保單種類多 選對事半功倍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隨著巿場多元化與全球化,外幣傳統型保單愈來愈受歡迎,除了美元、澳幣,未來還會加入人民幣傳統保單。其中美元由於匯率穩定,又是世界上流通性最強且信賴度高的強勢貨幣,因此最受消費者青睞,也是台灣外幣保單市場主流。 據統計美元保單每年的新契約保費,約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1.5成到2成。 南山人壽資深副總王瑜華指出,由於美元保單預定利率比新台幣保單高,保費相對實惠,吸引不少民眾利用美元保單來進行資產規畫;而隨著台灣與世界金融接軌,民眾也建立起分散幣別風險的觀念,對外幣保單接受度大幅提升,讓美元保單進入黃金發展期,險種也相對多元化。 看好美元長期走強,國內各壽險公司都推出美元保單,而南山人壽可說是最早進入美元保單市場的壽險公司,且產品線豐富完整,去年美元傳統保單的新契約保費已達新台幣300∼350億元,銷量應為市場第一,站穩領導品牌地位。 王瑜華建議,若民眾想購買美元保單,應從保單本身的結構來分析是否符合個人需求考量,不應以保單預定利率做為唯一的參考指標。 以南山人壽現有的美元傳統型保單為例,10年或20年繳費的美滿康順外幣終身壽險,屬基本款終身壽險,可滿足各類族群用美元規畫基本保障的需求; 至於社會新鮮人或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父母,可利用六年繳費的幸福久久2外幣增額終身壽險,保額逐年遞增,提供保障又能對抗通膨。 如果是退休族或有一筆現金收入者,則可考慮躉繳七年期的美利多多外幣利率變動型養老險;想有還本機制,又能搭配保障增額者,可考慮幸福年年外幣增 額還本終身壽險,還可有一代投保、二代還本、三代受益的好處。針對青中壯年族群的退休規畫,王瑜華則推薦鑫旺年年外幣終身保險,在年輕時是壽險保障,退休 則可轉為年年領取的還本金,退休前保額年年以單利20%增值,兼具抗通膨和累積退休金的功效。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D+E

2014年01月21日
公開
17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東南西北找基金-國外非區域及債券篇 市場趨勢+能源/石油,貴金屬,資源商品篇 7大利多撐腰 商品將翻紅2014-01-1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富國銀行旗下的富國資本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鮑爾森(James Paulsen),在金融時報撰文,列出今年商品行情將出現復甦的7大利多。 包含19種商品的CRB商品指數在本月10日跌到18個月的低點,但此後已反轉上升,周三盤中報277.2863點。 首先,商品行情過去2年表現落後,已回到其合理價值。商品價格遭過度扭曲的人為和暫時性因素已在近期消除。 像貴金屬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漲翻天的行情,已在去年結束,金價從每盎司1,900美元水準,大幅拉回至1,200美元附近。。 第二,商品市場面對的最大挑戰已轉弱,全球經濟也開始成長。包括美國在內的今年全球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成長逾3%,這對商品行情有利。 第三,全球經濟活動擴張並好轉。像美國失業率近期下降至6.7%,外界看好今年底前將迫近6%。美國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可望升破80%,這水準以上被視為生產成本增加,會引致通膨壓力上升,這有利商品行情。 第四,今年美元可望延續去年夏季以來的貶值走勢。美元走弱,直接推升以美元計價的商品行情外,能幫助美國增加出口,從而提升其製造業活動,進一步增加美國的商品需求。 第五,多項指標顯示今年貨幣流通速度可能增加,聯準會為維持美國貨幣供給以因應經濟需求,可能無法加快縮小買債速度。 貨幣供給速度增加會引發經濟過熱疑慮,讓市場擔心寬鬆政策是否持續太久。市場對貨幣政策的憂慮,則有利商品行情。 第六,商品價格有觸底回升跡象。自去年10月以來,工業商品價格已上漲約4%。從CRB工業商品價格指數到波羅的海運費指數紛紛回升,反映國際商品交易持續熱絡。 第七,過去3年來,在許多基金與大戶的投資組合裡,商品所占比例持續下降。若今年商品行情回升,將吸引許多投資人提高商品占投資組合中比例。 ---------------下一則---------------  金價雲泥天險1250美元壓沉2014年01月12日【王立德╱台北報導】 美國去年12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僅增加7.4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9.6萬人,創2011年1月以來最慢增速紀錄,跌破各大金融機構眼鏡。黃金分析師表示,美元被利空衝擊,與美元逆相關的黃金卻未衝破每盎司1250美元壓力區,顯示本次金價反彈,應以「技術反彈」視之。 黃金分析師指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出乎意料的差,市場對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完全退場的預期延後,激勵金價上漲,不過金價一觸及每盎司1250美元即有賣壓出籠,無法一鼓作氣衝破壓力區,顯示市場對金價看法仍相當分歧,本周必須要有多方出面支持金價向上突破,若無法突破每盎司1250~1270美元壓力區,預估農曆年前,金價不脫盤整格局。 不過投資人也要注意,若本周出現新利多,讓金價成功衝破每盎司1250~1270美元壓力區,就有機會豬羊變色,向上衝刺每盎司1300美元整數關卡。 投機部位降到新低 整體而言,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分析,以商品原物料下跌的背景來看,預估第一季國際金價波動區間應會介於1100~1300美元區間。 短線上,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分析,上周一美國開盤時,曾出現大筆空單,導致金價在短短數秒內就大跌30美元,讓期貨市場交易喊停,事後發現,主要是因為美國公布製造業指數與商務部公布的經濟數據多空交戰,以及大型避險基金調節所致。 楊天立說,美國期貨市場經此波動,投機性的多頭部位已經降到歷史低點,短期內除非QE出現重大新消息,否則金價還是偏弱整理。 楊天立分析,農曆年前,因為中國對黃金的需求旺盛,甚至在亞洲市場還出現供應吃緊情況,實體的需求可望對黃金現貨價格形成支撐,過年期間買氣還有機會更旺,可望提供金價下檔支撐。 長線上,方立寬從目前房市穩健,及製造業復甦的態勢分析,通膨很可能會持續增溫,使得股市出現不確定性,實質原物料價格也可能會攀升,這些風險,都使得持有黃金的效益再度開始提高,第一季很可能就是全年金價的相對低點。建議黃金投資人可逢低進場佈局。 本季可望全年低點 方立寬說,歷經2013年的空頭走勢後,金價已非高不可攀,具有基期優勢,投資人可開始留意淡季承接的效益。傳統上,黃金淡季落於上半年,最淡時期則落於第一季,建議趁此時節逢低布局,今年金價走勢將有別於去年逐季下跌的格局,轉而逐季上漲機會頗大。 ---------------下一則---------------  美元貶 金價漲破1250美元2014-01-14 01:06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美國最新公布的就業數據意外疲軟,使昨日美元走貶,非美幣別全數上漲,新台幣收升1角,金價也漲破每英兩1250美元關卡,創1個月新高。匯銀人士指出,從非美幣別漲勢「後繼無力」來看,預期新台幣本周將呈區間震盪走勢。 美國上周五公布,12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7.4萬人,與市場預期相去甚遠,外界預期美國縮減QE的腳步可能不會太快,使國際美元下跌,昨日美元指數約在80.5。 匯市交易員指出,昨日美元走弱促使亞幣翻揚,新台盤兌美元盤中大升逾2角,最高升至29.950附近,升破30元大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0950,再創匯改以來的新紀錄。尤其近期貶幅較大的澳幣,昨日更反彈了100點。 匯市交易員表示,昨日進口商盤中看見久違的「2字頭」,馬上進場逢低狂買匯,加上尾盤央行出手調節,使新台幣最後以30.112元收盤,升值收斂至1角,回到3字頭,兩大外匯經紀公司合計成交值11.325億美元。 匯銀人士分析,除了美國非農新增就業數據不佳外,韓元連3升,人民幣也不斷的創新高,近期新台幣走貶不易。不過,昨日亞幣漲勢並不強勁,出口商仍心存觀望態度,等新台幣更低價,預期本周新台幣將呈區間震盪走勢。 ---------------下一則---------------  美非農就業數據低於預期 金價大漲-自由時報1030114〔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 美國上週五公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減輕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加速縮減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的擔憂,激勵國際金價大漲並挑戰每英兩1250美元壓力區。 美國12月失業率雖降至6.7%,創2008年10月金融海嘯以來新低,但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7.4萬人,創2011年1月來新低,市場原本預估達19.7萬人。 國際金價經過週五大漲後,昨天一度續漲至1255美元價位,但上檔壓力龐大,台灣時間下午5點,又回檔至1245美元附近震盪整理,國內金市方面,台灣銀行每公克黃金存摺賣出價為1211元,銀樓每台錢飾金售價4770元。 台銀黃金分析師表示,上週金價漲幅為0.85%,為連續第3週收高,由於美國黯淡的非農似乎暗示經濟復甦不如外界想像樂觀,金價應有機會利用這波反彈氣勢,繼續向上挑戰去年12月高點1267美元,不過,考量實金需求的旺季即將接近尾聲,不排除有回測1200美元整數關卡的風險。 ---------------下一則---------------  市場趨勢+替代能源,水資源及綠能/農金/軟物料篇 綠能基金 鹹魚翻生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在2008年以前,曾風靡國內的綠能基金,一度因績效失色而沈寂,也不再受到投資人青睞,但去年卻默默的繳出了一到三成的好成績,可惜叫好不叫座,一年來,整體規模增長率不到1%。 投信業者分析,2013年底直到年底,已開始出現綠能基金資金回補潮,是否能持續有待觀察。 根據統計,去年全年綠色環保相關基金的平均績效高達24.94%,但六檔境內相關基金的規模,平均卻只增加4.44億元,增長率甚至不到1%,成為2013年叫好不叫座的遺珠之憾。 2013年績效表現最優異的瀚亞全球綠色金脈基金與德盛全球綠能趨勢基金,雖然雙雙交出31% 以上的報酬率,但兩檔基金的規模增長率,卻分別只有0.12%與0.03%,可見基金淨值增長,雖會增加基金規模,仍不敵投資人贖回的壓力。 瀚亞全球綠色金脈基金經理人林宜正說,過去幾年,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產業的整併與政府刪減補貼,反而讓人忽略綠能基金的爆發力;綠能企業多屬中小型股票,所以當歐美大盤指數上漲時,這類股性更活潑的中小型股,在震盪環境下,不容易受到投資人關注。 林宜正說,歐美經濟回溫,環保相關的機械設備、節能設備與廢棄物處理部分,都與景氣循環呈正相關;只要低利環境不便,本益比擴張可以帶動環保相關中小型股票有更佳的表現。 ---------------下一則---------------  市場趨勢+科技,生技醫藥,及其他產業篇 CES效應 科技股吃香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4年的第一場高科技展,上周由美國消費電子產品CES敲開序幕,現場展示許多高科技產品,科技類股股價可望向前衝。 富蘭克林高科技經理人馬特.摩伯格分析,CES展通常是科技趨勢的風向球,相關概念股的後勢值得期待。科技產業當前正是處於最具吸引力的時期,因科技業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創新及變革浪潮,創新多元是前所未有的。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指出,科技股預估本益比為15.7倍,尚低於長期平均的16.3倍。科技股評價面相對低廉且景氣好轉有利科技股後市,加上今年受惠於新產品上市有望帶動營收獲利成長,科技股長線結構題材完整。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科技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特別獲得投資人認同,出色的表現也反應在股價上,像是2013年S&P500指數中漲幅297.63%排名第一的Netflix,是經營線上影音串流服務,運用獨特的創新模式,提升獲利。而FACEBOOK臉書也因表現出色在去年年底晉身S&P500指數成分股,這些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新服務,符合新時代趨勢,投資人可多留意。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以「巨人(GIANT)」一詞概括今年投資重點,巨人指今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仍是由已開發國家等大型市場主導走向,同時指投資主軸將圍繞著G(公司治理、4G)、I(網路、基建、創意)、A(蘋果、美國、空氣品質)、N(新通路、新材料、新媒體)與T (FTA、TPP)。 摩根歐洲科技基金經理人艾尼斯(Anis M Lahlou-Abid)指出, 科技股向來與美國、歐洲經濟連動性較高,根據Morgan Stanley預估,美、歐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1.6%與-0.5%,回溫至2.6%與0.5%,科技股在景氣復甦的環境下將是主要受惠族群。 艾尼斯表示,在「雲端」及「行動通訊革命」的引領下,包括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兩大動力的帶動下,科技股企業獲利可望交出亮眼成績,股價亦有機會跟著水漲船高。 ---------------下一則---------------  美財報周來了 科技基金開漲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費城半導體指數14日創2011年7月以來新高,此波費半指數自2013年底轉強,累計波段漲幅達9%,大幅領先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逾3%的表現。 投信業者表示,美國科技股財報發布高峰期已屆,一般預期景氣好轉下,企業獲利有不錯表現,科技股可延續多頭氛圍。 美國科技股在去年底神龍擺尾,開年來延續多頭氣勢,費城半導體指數1月至今走勢上揚,與標普500指數下跌的表現呈現對比;近期為美國科技大廠密集發布財報的高峰期,就已公布財報的公司來看,美光科技上季營收優於預期,帶動股價大漲。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費城半導體指數是全球半導體業景氣主要指標之一,指數成分股涵蓋半導體設計、設備、製造、銷售與配銷等面向,14日占指數權重最高的國際龍頭大廠英特爾,被外資調升投資評等,股價收盤大漲4%,連帶拉升指數大漲2.26%。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指出,目前科技股的本益比仍低於長期平均,再者,科技股現金充沛、槓桿低,預估穩健的基本面及本益比擴張,可望推升科技股後續走勢。 ---------------下一則---------------  利多匯集 生技後市夯2014-01-13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一個月來,生技產業的新藥研發與併購利多頻傳,如Pharmacyclics旗下白血病治療藥物達到實驗目標、製藥商Forest Laboratories同意以29億美元收購Aptalis Pharma,相關公司股價連袂大漲,帶動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價位。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以基金表現來看,過去一個月生技基金以新台幣計價,平均有5%以上的漲幅,在全球股市裡相對強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生技產業去年大漲六成後,「精選個股」將是現階段投資生技產業的必要課題,長線而言,人口老化及新創新周期兩大結構趨勢將支撐生技醫療產業需求成長,短線不乏臨床實驗、藥物審核及醫學會議題材,若有利多消息傳出將有利維繫類股動能。 ING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2013年的全球生技醫療類股表現優異,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及NBI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年線分別收漲33.88%、65.61%,漲幅遠高於全球股市的24.1%。去年FDA核准上市的新式分子藥物(NMEs)總計24項,雖不及2011及2012年的30、39項水準,但較2005年∼2009年平均數22項為高。 黃靜怡指出,展望2014年,除了腫瘤及慢性疾病,針對C型肝炎、多發性硬化症及血癌等適應症已經有多項新藥正在排隊等待FDA審核,未來新藥上市題材可望持續活絡,有助於支撐生技醫療類股長多行情。過去生醫族群因季節性影響,2月左右股價通常會陷入短暫整理,待3∼5月醫學年會題材開始增溫,再展開另一波攻勢,近期可留意逢低布局契機。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那斯達克生技指數1月9日收盤價來到歷史新高2,449點,預估美國生技製藥公司平均獲利未來4年平均年增長21∼33%,不但評價能夠持續提升,整體現金流量可能達到翻倍,對生技產業後續展望相當看好。 ---------------下一則---------------  生醫基金 熱舞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全球生技持續發燒,延續去年的漲勢,今年全球四大生技醫療指數同步再創歷史新高,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四大指數漲幅分別有1.85%至6.5%不等,表現相對亮麗,預計生技相關基金今年仍是市場矚目的焦點。 統計投信發行的209檔海外股票型基金中,目前有六檔與生技醫療相關,這六檔今年以來平均績效逾2%,表現突出。統計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自1995年至今,長期平均本益比約22.36倍,目前本益比約21倍,評價相對合理。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生技醫療企業獲利將更優於過去水準,依彭博資訊最新預估,醫療保健指數的每股盈餘今、明年可望持續成長,成長率分別達8.52%及10.91%,仍具投資價值。 此外,醫療生技產業中的新藥開發,雖然研發時間相當漫長、投資金額也相對龐大,然而,一旦研發成功、順利上市推廣,後續不僅享有較長的產品生命週期,毛利率亦相當可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 近周多家大型券商發表對今年生技股的看法,德意志銀行看好大型生技股,主要原因包括大型生技股業務較多元、有新品上市、實驗藥物產品線豐沛、具備強健的資產負債表及自由現金流量,美銀美林亦對今年生技股持樂觀看法,認為生技股營收獲利仍具調升空間,建議屬性積極者可留意生技基金的震盪買點,積極進場掌握生技產業的長多行情,穩健型則可藉由加碼生技醫療類股的全球型股票基金介入。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升高,加上新興國家中產階級人均所得提高,讓生技醫療產業市場逐漸擴大,預計今年全球醫療相關花費可超過1兆美元,尤其是新興市場將大幅增加藥物與醫療使用支出,生技類股要複製 2013 年漲勢恐怕不易,但中長期趨勢來看,仍是持續維持向上的產業。 ---------------下一則---------------  新藥題材不斷 生技漲勢凌厲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2013年表現出色的生技產業,2014年漲勢依然相當凌厲,年初以來至1月15日,那斯達克生技類股漲幅達7.16%,表現可謂所有產業之冠,法人指出,由於基本面前景看好,生技類股長多可期。 ING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近年新藥上市題材帶動生技類股漲幅,2013年FDA核准上市的新式分子藥物總計24項,展望2014年,除了腫瘤及慢性疾病外,針對C型肝炎、多發性硬化症及血癌等適應症,已經有多項新藥正在排隊等待FDA審核中,未來新藥上市題材可望持續活絡,有助支撐生技醫療類股長多行情。 近期生技類股表現強勁,但黃靜怡指出,根據經驗,生醫族群因季節性影響,2月左右股價通常會陷入短暫整理,待3∼5月醫學年會題材開始增溫,展開另一波攻勢,因此建議可採定時(不)定額方式布局,或者逢回分批進場。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生技股持續表態,主要反應的還是併購熱絡、企業獲利高成長,尤其是近期大型生技股持續調升獲利狀況,部分生技公司臨床數據佳,加上近期在美國舉行的大型生技研討會廠商反應正向,均激勵生技股表現。 整體來看,他認為,生技股評價目前仍在合理區間,尚未失控,只要重要大型生技公司銷售符合預期,將可引領生技股再走揚。 瑞銀投信指出,觀察前一波生技股大多頭時期(1998∼2000年),NBI指數在1999年爆漲102%之後、隔年續漲兩成;2012∼2013年重點新藥從開始送審到通過核可的12個月期間股價平均大漲117%、通過核可後6個月,股價也持續平均漲幅25%。 瑞銀投信預期,2014年中大型生技公司仍有新藥送審排程計畫,且集中在第1季末至第2季初,只要重量級藥品如期核准,可望推升相關公司股價走勢。 ---------------下一則---------------  市場趨勢+REITs,ETF,MBS組合及固定收益類篇 REITs 本季焦點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元月因QE退場開始,法人認為,一些漲多REITs,預計股價將處於震盪,但低基期股仍較穩健,預料日本及美國REITs是第1季投資首選。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就美國各類REITs來看,1月相對看好工業、商辦、旅館的表現機會。商辦隨著就業狀況好轉,未來可望表現可期。旅館型2013年以來漲幅超過20%,但整體成長性強,中長線看好。短期而言,美國REITs股價上漲壓力大,但長期來看,REITs將在升息循環中超越大盤表現。 在日本方面,日本政府三支箭皆有利不動產市場,日本REITs將由底部翻揚,空置率下滑、企業獲利增加均有助於租金提升。另外,在QE回收影響房市泡沫地區時,日本相對安全,代表不動產商看好未來成長性,基本面仍持續轉佳。 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現在較為看好日本地產業者及JREITs後市表現,惟在去年度累計漲幅偏高且今年首季缺乏關鍵利多下,漲勢恐將暫歇;第2季在半年報可望傳出佳績與日銀第2季加碼寬鬆可能大增下,有機會出現較顯著漲幅。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日本安倍經濟學餘力尚存,新箭可望再發,經濟展望佳加上不動產市場復甦態勢明確,仍是適合重點配置的區域,產業以商辦為主,其餘包括住宅、商場,工業和旅館皆看好。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全球經濟能持續回升,對房市有利,REITs也將隨之受惠。因此,整體而言,全球REITs中、長期應該還是有機會維持多頭走勢,其中,最為看好日本及美國REITs將是今年的布局首選,因地產復甦的態勢最為明顯。 另一方面,由於投資人期待日本經濟可正式擺脫通貨緊縮的陰霾,不動產市場的市況可望跟著看俏。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歐美復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有利辦公大樓、商場租金收入穩健增長,並支撐REITs表現。 ---------------下一則---------------  倫敦東京 加碼搶利2014-01-15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會議紀錄公布後,市場擔憂量化寬鬆(QE)可能加速退場,美國不動產基金投資人轉買為賣,年初至今呈現7.12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進而壓抑美國REITs股價表現。法人指出,REITs短期看法較審慎,但隨著景氣復甦與低利環境持續,中長線REITs表現仍看好。 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受惠低利環境以及美國QE政策,美國不動產基金在2012年與2013年淨流入金額分別達130億與100億美元,近期資金流向較不穩定,但中長期而言,股價終究將反映企業獲利基本面的表現。 隨美國財報季拉開序幕,1月下旬起美國主要REITs業者將陸續公布財報及財測,若在財測面能給予投資人正面驚喜,可望吸引資金回籠,帶動美國REITs指數上攻。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成長力提升,REITs上行空間仍可期待,建議布局仍可以成熟型國家為宜,尤其以美、英國的REITs為主要區域。 由於美國REITs市值權重大,為主要REITs帶動的風向球,其基本面仍正面看待,但類股表現不一,需特別留意標的輪動:英國部分,REITs主要集中於倫敦發展,以倫敦房市的需求面來看,幾乎是全面復甦,各類股很整齊的上漲,租金收益或是空置率部分改善程度明顯。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美國房市復甦持續回溫,依然扮演推進經濟的主要引擎,且伴隨全球景氣好轉,租金收入將可望持續成長,歐美復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有利支撐REITs表現。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本月因QE退場,一些漲多REITs預計股價將處於震盪,但低基期股仍較穩健,預料日本及美國REITs是第1季投資首選。 日本方面,日本東京五區空置率持續下滑到3年低點,日本全國土地價格有94%以上持平或上漲,日本公寓簽約率持續在象徵復甦的70%以上,庫存在20年低點的4,000戶,日本不動產市場正要起飛。 而日本政府三支箭都有利不動產市場,日本REITs將由底部翻揚,空置率下滑、企業獲利增加均有助於租金提升;在QE回收影響房市泡沫地區時,日本相對安全,代表不動產商看好未來成長性,基本面仍持續轉佳。 ---------------下一則---------------  美日英REITs 法人較看好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各地區REITs,法人較看好美日英,較不看好亞洲的REITs。 觀察去年12月各區REITs指數,以新台幣計價,歐洲漲了1.68%、北美漲1.3%、亞洲也上揚1.26%,但澳洲卻下跌了2.75%。 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其中表現最佳為歐洲。 特別是英國,最差的為澳洲,這趨勢將會延續一段時間,目前也是看好歐洲、美國REITs,較不看好亞洲市場。 楊慈珍說,最看好歐洲,主要是歐洲地區經濟數據緩慢回升,政府持續提供資金刺激經濟復甦。 加上歐洲REITs股價的價值面便宜,預期後續向上趨勢不變。 至於北美REITs短線可能出現震盪,但中期來看,美國房市復甦是事實,未來倉儲、工業相關REITs市場特別看好。 瀚亞亞太REITs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今年QE縮減正式啟動,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將使得10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上升趨勢,不利新興亞幣匯率走勢,短期資金回流亞洲不易。 但他指出,亞太REITs還包括主要成熟國家如日本及澳洲,日本的貨幣政策仍將偏向寬鬆,提供股價下檔支撐。 因此今年對亞太REITs資產以中性看待,畢竟REITs基金是穩健型商品,僅需微調亞太地區的REITs配置。 至於北美地區的REITs日前曾出現一波回檔,但是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林瑞瑤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增強,不動產相關產業,受惠程度相對明顯。 近期所公布的多項美國房市數據都還不錯,且美國四大地區的新屋銷售價格均有改善,意味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正積聚成長動能,美國REITs仍將是2014年漲升行情相對看好的族群之一。 ---------------下一則---------------  成熟國高股利股 上漲空間大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在資金浪潮推升下,以歐美日為主的MSCI全球已開發國家指數,成為2013年各類資產大贏家,全年大漲27%。去年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也相當不錯,約7%報酬率,但是投資級債和美國政府10年期公債因為聯準會貨幣政策方向出現改變,分別下跌5.5∼7%;根據經驗,2013年可能代表債券多頭市場已經結束。 此外,道瓊瑞銀商品指數也下跌近9%,黃金全年跌幅接近3成。黃金過去被視為對抗通膨和景氣衰退的避險資產,但隨著實質利率上揚,持有黃金機會成本也變高,更重要的是,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也轉佳,因此全球股市多頭走勢可望持續。 針對此一股債異位大環境,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林良軍協理表示,展望2014年,市場投資焦點將從關注成長和尾部風險,轉為關注債券殖利率上揚和貨幣政策變化,因此美國經濟成長動能和量化寬鬆(QE)退場政策將會是市場焦點。 隨著後QE時代的來臨,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於2013年5月22日發表QE退場談話後,所引發股債市場動盪情況應可做為參考。他指出,當時的最大輸家,顯然是受累於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而大跌的新興市場債,因為投資人將原本在債市和股市進行利差交易的資金撤出。 至於美股初期雖然也跟著下跌,但是最終卻逆勢上漲,他認為,這顯然提供投資人後QE時代市場,對各類資產反應的寶貴訊息。 自2014年1月起,聯準會850億美元的資產收購計畫,將每個月減少100億美元,施羅德投資預估,QE將在2014年的10月完全退場。新興市場債券和貨幣在QE緩步退場之際,預期仍將持續受到實質利率上揚,資金外流壓力,難有好的表現。 反觀美國經濟復甦優於預期,歐洲經濟不但出現連兩季正成長,且歐元區製造業擴張速度創兩年半以來最快速,日本股市在安倍經濟學和貨幣可能進一步貶值之下,2014年也可望持續上漲。 隨著公債殖利率上揚,配息收益可能被債券價格下跌所抵銷。林良軍提醒投資人,後QE時代來臨,保守和穩健投資人可以改投資歐美日成熟國家的高品質高股利股票,以股息收益替代債券配息。 他指出,高股利股票不僅和債券一樣可持續領取配息,隨著已開發國家經濟復甦和成長,未來股價還存在有潛在的上漲空間。 施羅德全球股票團隊首席投資組合經理人賽門.韋伯(Simon Webber)指出,債券收益率被壓低,使得以收益為主的投資人進入股市,尋求較高的收益率,因此推高了高收益股票價值。 他指出,投資人希望在最小的股票風險中,尋求類似債券報酬的股票標的,這也使得未來那些具有強勁獲利以及股利成長的股票,相對使得收益型股票更具投資價值。 ---------------下一則---------------  報酬轉移 高股息股票成首選2014-01-15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不同景氣循環階段適合不同的投資風格及方式,法人認為,目前景氣自谷底反彈階段較適合價值型投資,且價值股表現已開始超越成長股,重視股利率與股息成長的高股息策略,將是最適合價值型投資的方式。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統計自1926年以來,價值型股票的平均年化報酬為16.7%,而成長型股票的平均年化報酬12.4%,且當經濟常態化成長期間,價值型股票表現較佳。 她認為,隨成熟市場經濟緩步復甦,價值型股票應能有不錯表現,由於經濟成長有助提升企業獲利,也有機會增加股利的配發,對於高股息族群而言,具正面助益,以高股息族群隨漲抗跌特性,後續仍具表現空間。 柏瑞亞太高股息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統計MSCI亞太不含日本高股息股票指數表現,自1999年以來,亞太高股息累積總報酬達615%,其中來自股息的貢獻度達50%,反映股息在長線報酬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馬治雲表示,目前亞太高股息股利率高達4.66%,且相較於一般亞股表現,高股息股年化波動度較低,在波動環境下可為整體表現帶來緩衝,投資人可視風險屬性,逢低加碼,積極型投資人則可用亞太高股息股票為股票核心部位,長期持有。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則表示,大陸、歐洲與美國PMI維持在50以上擴張水準,全球景氣步入正向復甦,然而市場震盪仍難以避免,顯示高股息股票的投資價值。 再者,他指出,通常能配發高股息的公司都屬於營運穩定度高、獲利良好、而且現金流量充足,具備相對較佳的財務體質,也較有能力抵禦景氣變化。 施厚德認為,全球景氣回升的過程中,市場波動幅度加大乃在所難免,但高股息股具有穩定配發股息的優勢,且波動度相對較低,建議納入投資組合。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以股票殖利率來看,代表美股的S&P500所發放的現金股利,與企業實行庫藏股活動後的股票殖利率目前約4%,優於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2.7%,利差達1.3個百分點。 ---------------下一則---------------  市場趨勢+債券及貨幣篇 今年債市 葛洛斯很樂觀2014-01-11 01:39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據華爾街日報周五報導,儘管「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操盤的總回報債券基金去年慘賠近2%,他認為今年債券投資可望反彈,預期該基金今年可望有3%至4%的報酬率。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共同投資長葛洛斯在公司網站發布每月投資評論指出,預期總回報基金今年的報酬率約達3%至4%。他表示,「2014年總回報債券組合應能浮在水面上」,但也警告,「不保證」有正數報酬。 總回報基金2013年虧損幅度達1.92%,創1994年來最差績效,去年更遭投資人淨贖回創紀錄的411億美元。該基金管理多達2,370億美元的資產,是全球第1大債券基金。 由於去年投資人大舉將資金撤出傳統債券,轉往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市場,主要持有美國國庫券的總回報基金,遭受嚴重影響。 葛洛斯表示,總回報基金今年將聚焦1年至5年期的短天期債券,降低殖利率走揚可能帶來的風險。債券到期日越長,在殖利率上升的情況下,債券價格跌幅也會越劇烈。 不過部分分析師指出,若美國經濟成長意外加速,可能迫使聯準會(Fed)較預期更早調升短期利率,可能為短天期債券造成衝擊。 不過,在葛洛斯樂觀看好債市的同時,許多投資人卻持續看空債券。去年聯準會就釋出要減少購債,讓量化寬鬆逐步退場的訊息,使得去年公債表現失色。 ---------------下一則---------------  債券型基金 止血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隨著市場更理性的看待聯準會印鈔政策退場效應,債市金退潮壓力也獲得緩解。根據EPFR統計,上周整體債券型基金終止連續五周的淨流出,本周淨流入53億美元,創下去年五月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入。 研究機構EPFR統計,上周包括公債、投資級債、高收益債等債券型基金已轉為淨流入。其中,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獲資金淨流入16.7億美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獲資金淨流入6.7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則遭資金淨流出7,000萬美元,也是連續15周金淨流出,但流出狀況已連三周減緩。而且,本地貨幣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近周已有小幅淨流入,顯現新興債市賣壓已減緩。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市場對美國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政策理性看待,只要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速度不要太快,則新興債市資金匯出的壓力可望持續緩減。進一步觀察上周債券型基金以美債最吸金,相較前一周淨流出32.8億美元,上周美國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公債聯手吸引46.4億美元淨流入。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劉玲君指出,伴隨QE逐步退場,帶動美元資產偏好度漸進回升,從上周資金向美元債券靠攏可見一斑。過往數年美國利率持續走低,資金減持美元轉而投入高息貨幣,不過,眼見未來美元緩升成形,匯率對投資影響將呈現反轉,美元資產可望成焦點。 劉玲君認為,即便QE開始退場,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對於長線的機構法人資金、退休基金等有收益需求的投資者來說,利差型債券依然深具魅力。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美國聯準會以較溫和的措施,讓量化寬鬆政策緩退,使得債巿有利空出盡預期,因此,近期債市吸引較多的資金回流進駐。李育昇表示,雖然Fed已踏出QE退場的第一步,但由於退出的力道緩慢及更加溫和的「前瞻指引」,強調未來貨幣政策仍寬鬆,有效安撫巿場的信心,使美國公債殖利率並未大幅反彈,有利債市表現。 ---------------下一則---------------  有賣點 人民幣債券基金狂打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3年一整年,國內投信共推出了13檔人民幣債券基金,由於市場預期人民幣債券利差、匯差兩頭賺,題材有賣點,因此,被視為2014年投信募集新基金的主流標的,現就有5檔人民幣相關基金在主管機關送審中,預計今年將有更多的人民幣計價基金問市。 由於人民幣升值趨勢明確、人民幣債券利差又大,且其殖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的相關性低,人民幣相關產品具備賣相,各種投資工具也一波波推出。 目前市場上人民幣定存利已喊到3.4%,比美元和台幣同期間定存利率高很多,相當吸睛且吸金。 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王華謙提醒投資人表示,人民幣定存較適合定存期間超過1年者,因以台幣轉人民幣定存要留意買入、賣出的匯差問題;若是直接用人民幣存入,則要繳交手續費。 除了人民幣定存之外,點心債、寶島債等也是不錯投資標的。根據元大寶來投信統計,2013年全年HSBC點心債總指數上漲4.01%,其中高收益點心債指數上漲7.06%,高於投資等級點心債指數的3.51%,HSBC點心債指數仍穩步上升,持續創新高中。 瑞銀財管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也表示,目前還是看好點心債、寶島債。 這些債券發行者信用評等通常都比較優良,收益率如果有2∼3%多,再加上人民幣升值2%多,加起來就有5%上下,這是穩賺的,因此,現在還是看好。至於人民幣未來是否會貶值,目前還很難說,即使之前人民幣升值那麼多,中國大陸還是出超的,在這情況之下,還不用擔心人民幣走貶的問題。 復華新興人民幣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媛君指出,雖然各法人看升人民幣後市,但因目前人民幣仍為管制貨幣,預估人民幣匯率短期表現會相對平穩。 即使人民幣匯價不太可能大幅走升,黃媛君說,點心債殖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相關性低;且離岸人民幣存款金額仍持續成長,對點心債券的需求緩步走升;再加上,隨著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提升,各國央行陸續增加人民幣部位,預估各國對投資等級點心債券需求會持續成長。 另由歷史經驗來看,點心債與美債相關性相對較低,法人表示,根據統計,自2011年至去年底為止,離岸人民幣債券與美國公債的相關性還不到0.05,因此,在美國開始縮減QE,美債利率彈升的環境下,離岸人民幣債券受到的衝擊是有限。因此,人民幣相關投資商品還是受到投資人歡迎。 ---------------下一則---------------  抗市場波動 點心債勝出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疑慮從去年開始影響債市走勢,尤其是利率敏感度較高的債券資產如公債、投資等級債表現受到壓抑。根據彭博資訊資料顯示在60多檔所有境內債券基金中,2013年全年績效前十名的債券基金,點心債基金因波動相對較小,占有六檔,其他四檔則為高收益債券。 匯豐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軍儒指出,在債市投資轉趨保守之際,點心債受惠於外匯占款持續流入,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加上人行放手讓人民幣中間價升值等眾多利多下,在量化寬鬆退場之際,反而表現亮眼。 黃軍儒表示,展望2014年,點心債因較小的匯率波動與較短的存續期間雙重優勢,仍是量化寬鬆退場亂世下的債市投資首選;尤其在人民幣國際化、經濟由出口轉消費的過程中,需要相對較強的人民幣支撐,有助支撐人民幣中長線行情,預期匯率與利息仍是今年點心債的主要報酬來源。 元大寶來投信海外投資長吳懷恩表示,2011年發行的點心債將於近兩年內大量到期,預期市場將有更多補券及再融資需求,供給量可望再見成長;在金融改革紅利和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出台,對於人民幣匯率及經濟層面回升具有推動力之下,點心債市以正面看待。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在人民幣長線升值題材下,點心債是全球機構投資人的新興配置,但觀察美銀美林點心投資級債與美國投資級債追蹤的檔數與規模,兩者發展仍有極大落差,突顯點心債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的問題,若全數重押在點心債上,在大陸政策調整之際,可能出現點心債交易價差擴大或是流動性不佳的問題。 ---------------下一則---------------  亞洲政府再掀發債潮2014-01-11 01:39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亞洲國家今年來掀起一波發債潮,包括菲律賓、印尼與斯里蘭卡等都爭相在美國聯準會開始減碼量化寬鬆(QE)之際發行公債。據資訊供應商Dealogic指出,亞洲政府(不含日本)本月來已出售49.6億美元的主權債券,為1998年4月以來單月發債金額最高紀錄。 菲律賓周四搭上發債熱潮,標售10年期公債。印尼則在前1天發行為亞洲(不含日本)最大規模的主權債券,成功籌資40億美元。斯里蘭卡周二也標售10億美元公債,引來市場強勁需求。 Dealogic指出,亞洲政府繼去年全年發行64億美元公債後,本月以來又出售發行49.6億美元的主權債券。該統計資料還不包含菲律賓,因為發債規模尚不得知。 按照過去慣例,亞洲政府傾向在年初發債籌資,以因應支出所需。不過今年亞洲政府行動特別迅速,主要是趕在聯準會減碼量化寬鬆政策前,先行鎖定依然處於低檔的借貸成本。聯準會一旦縮減購債規模,恐將推升利率走高。 亞洲國家這波發債潮,也引發市場熱烈反應。首先是這些債券多以美元計價,因此投資者得以避開亞幣貶值風險,並在日後美國經濟轉強與美債殖利率走高下,享有美元升值帶來的利益。 美歐基金經理人對於這波亞債潮的興趣尤其濃厚,多著眼於這些債券的殖利率是歐美國家的兩倍。舉例來說,印尼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5.95%;斯里蘭卡的5年期公債殖利率則為6%,菲律賓債券殖利率預估為4.5%。至於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在3%。 不過購買這些亞債也有風險,像是菲律賓先前受強烈颱風襲擊,導致經濟前景受到波及,印尼則持續受貿易失衡所苦。此外,東南亞外債不斷累積,也令外界憂心1997到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否再度重演。不過一些分析師指出,亞洲近年來監管機制與金融系統逐漸強化,使得今日在亞洲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已經降低許多。 ---------------下一則---------------  美債 上周買氣大爆發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元月正式縮減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美元資產受到資金追捧,美元債券上周買氣爆發,投資級企業債、美國債券分別流入30.9億與46.4億美元,雙雙創下去年5月以來單周最大流入。高收益債也扭轉上周流出趨勢,單周吸金6.42億美元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劉玲君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溫和退場,美國公債殖利率將緩步上揚,造成股債資金版圖的挪移。但歷經一年多來資金調節,近期債市賣壓已明顯趨緩。 劉玲君分析,另一方面,受惠美元走強,以美元計價的美債、投資等級企業債與高收益債基金出現同步資金回流現象,上周流入金額更創下波段新高。 ---------------下一則---------------  新興債回檔 反彈行情可期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法人認為,新興債經過去年的回檔修正,今年具備跌深反彈契機,今年選債至上,投資人可多加留意。 富蘭克林華美富蘭克林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表示,根據EPFR統計,新興國家債券型基金流出狀況已連續三周減緩,而且本地貨幣新興債型基金已有小幅淨流入,隨市場更理性看待美國印鈔政策退場效應及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速度不會太快,新興債市資金匯出的壓力可望持續緩減。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著眼未來公債殖利率上升環境,若在策略上能精選持債並且靠攏於短天期債券,可望能夠享有比大盤指數更佳的投資回報機會。 施羅德新興市場債券相對報酬策略主管James Barrineau指出,現在有些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的主權債,在未來籌資管道暢通的情況下,短天期的債券能提供很好的投資收益,是相對較好的主權債投資標的。 此外,他指出,新興市場貨幣將持續波動,只有基本面情況持續改善的國家能避免匯率較大的波動,當地市場利率則可能是另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因為受美國公債影響而走高的利率,未來可能見到大幅度地回檔。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改善,帶動空頭部位回補,新興債賣壓可望陸續減輕,走勢料將回穩。 皮耶分析,在追求收益的大前提下,新興債仍能提供優於成熟公債更好的債券收益,「選債能力優劣」仍然是決定新興債基金表現良窳的關鍵。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債券殖利率高、資金流出影響小的兩大利多題材,相對看好新興東歐的新興市場債。 ---------------下一則---------------  南非債 投資機會浮現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南非幣的匯率價格,已超過金融海嘯時期的最低點!最新統計,南非蘭特兌美元匯率已來到一美元兌10.86南非幣,比金融海嘯時期還低。不過,資產管理業者認為,經常帳赤字改善,南非有望複製印度盧比來到十年低點後反彈並擺脫脆弱五國的模式。 瀚亞新興南非蘭特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姿瑾說,南非蘭特今年來雖已貶值3.59%,且從2004年至今,南非蘭特對美元貶值超過10.5以上的時間總共也只有17天,以長線眼光來看,南非蘭特已到了史上難得一見的布局點。 陳姿瑾說,對新興市場債投資人來說,新興貨幣的匯率的確有壓力,但價格才會說話,尤其回溯前兩次南非蘭特對美元貶值到10元以下時,未來六至十個月匯價反彈多會達雙位數,高達7.5%的殖利率與比金融海嘯時期還低的匯率價格,讓南非債券資產深具投資機會。 摩根新興歐洲、中東及非洲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南非企業的最大優勢,就在跨國的區域經營現象頻繁,有利經濟規模與投資效益,不僅出口到歐美、金磚國家以礦產與原物料為大宗,而出口到其他非洲國家的商品則以製造業產品為主,並包含金融、電信等服務行業。 白祐夫說,南非不僅大賺成熟市場的復甦財,也撈得到新興市場的內需財,支撐股市表現相對亮眼,加上南非政府積極進行都巿化,將進一步提供道路、住宅、消費等內需成長動能的來源,可支撐經濟穩定發展。 ING 金磚七國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在美國 量化寬鬆(QE) 縮手加速預期影響下,上周 MSCI 南非指數下跌 1.77% ,原物料類股領跌,顯示寬鬆縮手擔憂仍為主導盤面因素。 雖然美國非農數據大幅不如預期,可以緩解投資人憂慮,不過美國經濟在走過氣候嚴寒影響後仍應步上復甦軌道, QE 縮減亦為既定事實,因此,對於南非股市仍維持中立看法。 ---------------下一則---------------  高收益債券基金 吸金2014/01/13【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國人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熱度未減,即使去年全球投資氛圍轉為「由債轉股」,國內投信業者發行的高收益債券基金總規模不減反增,而且大者恆大。 據統計,目前國內投信發行的前三大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各檔皆破200億元,包括第一名的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與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這三檔高收益債券基金不僅去年未受量化寬鬆(QE)退場風波影響,總規模不減反增。 其中,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更從去年初的243.6億元,「增胖」近百億元,2013年底時躍增為340.74億元,讓柏瑞投信在去年底三度追加募集金額,顯見國內投信的高收益債券市場「大者恆大」。 柏瑞投信指出,去年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之所以能將資金留住,甚至持續吸金,主要是因為裡面有不少大筆的法人資金,穩定度高,加上基金績效穩定,投資人有信心。 富蘭克林華美與瀚亞投信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去年急起直追,兩檔基金規模統計至去年底,分別為211.7億元與207.23億元。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是國內首檔備新台幣、美元與澳幣三種計價級別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除原本的新台幣月配息類型外,亦提供美元月配息及澳幣月配息類型,讓持有美元、澳幣資產的投資人多一項外幣投資管道,今年初申請獲得追加200億元台幣級別的額度。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認為,今年高收益債券漲幅不如過去亮眼,但票息率仍有5%至6%,投資人可以規畫兩套資金,一套放固定收益產品,另一套投資股票,並以美、日及亞洲股市為主。 ---------------下一則---------------  高收益債 買氣暢旺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去年11月境外基金規模達2.7兆元,雖較上月小幅下滑0.2%,但已連續二個月保持在2.7兆元以上,且呈現淨申購逾30億元的盛況。其中股票基金規模下半年來激增11%,來到1.08兆元的八個月新高。 儘管資金由債轉股趨勢鮮明,不過,與全球景氣亦步亦趨的高收益債,人氣、買氣卻持續暢旺。11月基金規模突破9,200億元,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去年來更新增了近2,000億元,是各類型基金中最高的,也是債券投資首選。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認為,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確立景氣復甦,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股優於債的趨勢將持續,增持風險性資產已成為今年投資趨勢。隨著美歐日經濟數據轉強,景氣循環上升趨勢成形,企業獲利能見度大增,加碼股票所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相當具有吸引力,驅使資金湧入股票資產。 雖然股票大出風頭,但仍有不少投資人對股票波動存有疑慮,因而造就與景氣高度連結的高收益債出線。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說明,高收益債可說是去年表現最亮眼的主要債市,主要是高收益債與美股相關係數高達六成,與公債殖利率則為負數,因而能隨股票水漲船高。 其次,全球央行維持低利且寬鬆的資金環境,也有利於高收益債表現,庫克指出,近年來高收益企業利用低利環境借新還舊順利展延債務,有利維持低違約率。摩根大通證券預估,美國高收益債將維持2%的低違約率至2015年第3季,在資金動能持續回籠的加持下,預期將推升高收益債指數走高。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高收益債在收益率保護與利差收斂機會下,具緩衝以抵消美國利率回升風險,有助高收益債續航力。 ---------------下一則---------------  高收債買氣發燙 規模破9200億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去年11月底境外基金規模達2.7兆元,較前一月小幅下滑0.2%,但已連續二個月持穩在2.7兆元之上、且每月淨申購都逾30億元;其中與全球景氣亦步亦趨的高收益債,人氣、買氣卻持續暢旺,去年11月基金規模突破9,200億元,創下新高,去年來更新增2,000億元,為各類基金之最。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確立後景氣復甦,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股優於債的趨勢將持續,增持風險性資產,已成為今年投資趨勢;美歐日經濟數據轉強,景氣循環上升趨勢成形,加碼股票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具吸引力,驅使資金湧入。 謝瑞妍建議投資部位可漸進調整到多重收益資產,增持景氣能見度與企業獲利動能較佳的股市,如美歐日等成熟市場,以及受惠全球景氣動能復甦的東北亞股市。 至於規模持續攀高的高收益債,德盛安聯PIMCO全球高收益債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高收益債券因具有較高的票息,歷史經驗顯示,高收益債在殖利率彈升階段均有相對佳的表現,在面對今年殖利率緩升下,信用債預期仍將有所表現,高收益債目前看來仍是獲取收益的主要方式。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高收益債是去年表現最亮眼的主要債市,主要是高收益債與美股相關係數達六成,與公債殖利率則為負數,因而能隨股票水漲船高。 JPMorgan證券,美國高收益債將維持2%的低違約率至2015年第3季,預期將推升高收益債指數走高。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2014年高收益債市表現將由兩大因素決定,一是美國經濟進入自發復甦,房市與勞動市場加速改善,消費者信心與零售銷售回升;第二則是工業生產與製造業動能呈現加速擴張,經濟動能將支撐高收益債市。 ---------------下一則---------------  高收益債 去年吸金王 淨申購400億 整體基金規模達1.96兆-2014年01月16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2013年投信基金規模增加1199億元來到1.96兆元,增幅達6.5%,儘管成熟股市強漲,但因獲利贖回壓力不輕,整體股票型基金規模仍淨流出1080億元,就各類型基金來看,則以高收益債最吸金,去年淨申購高達400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起有愈來愈多投信基金提供多元幣別計價,如美元、人民幣等,讓投資人有更多元選擇機會,也帶動整體貨幣基金規模大幅成長,去年度淨申購金額達1037億元。 投資區域優於幣別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同1檔基金有多元計價幣別,但績效差異不大,投資人還是應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她強調,選擇投資區域的重要性高於計價幣別,尤其股票基金的總報酬中,資本利得比重遠超過匯兌收益,挑選具成長前景市場是首要考量。 投信投顧公會昨公布資料顯示,2013年國內基金淨申購除貨幣市場外,固定收益的高收益債券及一般債券型基金吸金力道最強,永豐新興高收雙債組合基金經理人曹清宗指出,就各類債市來看,美國高收益債指數漲幅逾8%傲視其他債券指數,亞洲高收益債也有亮眼表現。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指出,高收益債券具有較高的票息,歷史經驗顯示,高收益債在殖利率彈升階段,有較佳表現,歷年第1季為傳統高收益債資金回流旺季,支撐高收益債價格。 經濟轉佳 股優於債 不過,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在歐美國家經濟數據顯著改善,結構性問題也逐一排除,今年股優於債的機會相對較高,預期今年股票型基金可望擺脫衰退局面。 ---------------下一則---------------  票息入袋 高收債 穩健投資首選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債券基金戰火延燒,多幣別漸成為基金募集新趨勢。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市場預期2014年的高收益債券將不再出現兩位數以上的高報酬,但因以票息為主,但低利率、低通膨再加上市場資金浮濫,使得高收益債券市場仍將是市場投資趨勢之一。 林紹凱分析,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投資人仍渴求較高收益率與較低波動風險的固定收益投資產品,因此一般來說,選擇較高收益率的債券仍有機會在目前低利率、低通膨環境下突圍。 另根據JPMorgan報告,全球債券市場基本面仍穩健,2014年違約率預期也將處在極低的2%水準,包括全球、新興市場的高收益債票息率仍達6∼7%以上。市場法人認為,全球高收益債仍是固定收益投資的最佳選擇之一。 柏瑞投信分析,只要違約率不大幅升高,考量風險與報酬後,全球高收益債今年仍具表現機會,建議投資人不妨適度加碼全球高收益債基金,並可搭配新興市場股票,如股市基本面較看好的亞太高股息類基金,作為第1季資產配置組合。 其中,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本月初再度獲主管機關核准,追加額度達新台幣200億元,同時也獲得澳幣、南非幣增募申請核准,截至目前仍為止,該檔基金規模仍為業界之冠。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當年成立時,恰遭逢金融海嘯洗禮,但自2008年海嘯後,以不到5億元迷你規模開始持續成長,截至2013年12月底,總規模已達340億元。 柏瑞投信總經理楊智雅表示,經過金融海嘯洗禮,台灣投資人投資屬性轉變,自2008年8月柏瑞投信推出第一檔新台幣計價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後,近五年同類型基金產品跟著陸續發行,並且這類基金規模也持續上漲,代表此產品深受市場重視。 ---------------下一則---------------  中國高收益債 高利差吸引資金流入2014年01月14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中國三中全會表明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允許地方政府透過發債等方式融資進行城市建設,資產管理業者表示,新型城鎮化對房價有支撐作 用,根據JP Morgan報告,截至去年11月底,JACI中國高收益公司債指數報酬達6.6%,其中,中國高收益地產公司債報酬達8.4%,居各產業之冠。 富邦中國債券傘型基金經理人陳怡靜表示,預期2014年中國在政策調控下,中國房價增長放緩,但是在所得增長與新屋供給減少下,將可支撐整體房屋銷售增長,同時有部分地產公司債到期,亦將減少供給,預期2014年中國地產公司債展望樂觀。 地產公司債樂觀 尤其在中國新城鎮化議題持續發燒,不動產板塊的高收益債券將受惠於政策利多,債券價格將同步受激勵,其平均6~12%的年化收益率,是全球高收益債市中收益率最高者之一;目前人民幣高收益債利差約在200個基本點,預估今年利差仍持續維持高檔,吸引資金流入。 宜搭配投資級債 永豐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吳艷琴指出,隨著美國景氣復甦情勢益加確立,美債殖利率大致維持在3%水準上下,中國美元債呈現平緩漲勢,未來1年美元利率仍有走升壓力,信用利差存在收窄空間,有利高收益債表現。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1月有許多公司即將發行新債,市場焦點集中在房產債券新發行行情,由於中國房地產債券尚無違約紀錄,加上人民幣升值潛力,將持續吸引投資人目光。 不過,因為波動不小且多無信評,復華新興人民幣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媛君建議,投資人可另外配置兼顧收息及安全性的投資等級債,或者相同收益但波動度較低的新興美元高收益債市,以分散單一券種的波動風險。 ---------------下一則---------------  美高收債 年報酬拚5.5%-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目前高收益債價格維持高點、量化寬鬆(QE)減碼及美國公債利率將逐漸回復正常水準的市況下,美國高收益債殖利率恐難再見到2013年5.5%以下低點,資本利得空間有限,估計美國高收益債券2014年可望創造4.5%至5.5%報酬率,歐洲高收益債券則可望有5%至6%。 2013年美股表現創新高,除帶動可轉債去年在固定收益市場中表現勝出以外,也嘉惠高收益債買氣增溫。 宏利環球美國特別機會基金經理人丹尼斯•麥考夫迪(Dennis F. McCafferty)從三個面向分析今年的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在總體面,美國政府赤字降低,2014年在房市及就業穩步上揚,企業投資提升,個人財富增加的總體環境下,銀行借貸及消費支出可望持續上揚,帶動成長加速,2014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達2.5%以上。 其次是資金面,美國公債利率走揚雖影響散戶投資人資金出走債市,然退休金等大型法人投資人則趁機布局債市,為債市需求提供有利支撐。 最後為企業體質,企業把握利率低點再融資,利息負擔降低,經濟加速成長也可望嘉惠企業獲利提升,2014年高收益債違約率持續將維持低點。 ---------------下一則---------------  投資級債 單周吸30億美元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美國聯準會元月正式縮減QE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美元資產受到資金追捧,美元債券上周買氣爆發,投資級企業債、美國債券分別流入30.9億美元與46.4億美元,均創去年5月以來單周最大流入。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過往數年美國利率持續走低,資金減持美元轉而投入高息貨幣,然而,眼見未來美元緩升成形,匯率對投資影響將呈現反轉,美元資產可望成為焦點。相對保守型投資人可投資存續期間避險型債券,至於高收益債在收益率保護與利差收斂機會下,具緩衝以抵消美國利率回升風險,並參與美國成長,仍是現階段的債市首選。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 投資等級公司債券最大買盤來自於退休基金及壽險機構法人,隨全球高齡化趨勢,2030亞洲65歲以上退休人口,將占日本、台灣、韓國與新加坡總人口三成以上,市場對於高評級、違約風險低且收益高於公債的投資等級企業債券需求仍相當旺盛,看好2014資金整體流入趨勢將持續。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券商報告指出,公司債信用利差將可顯著收斂,高評等信用債券可為投資人提供保護,是投資級債吸引資金流入的原因。 蔡明潔認為,全球經濟轉型進入成長的環境下,在不少資產價格來到高檔,未來波動難免,因此投資組合裡仍要持有相對低波動的固定收益資產,其中,相對看好信用債,除資金持續流入的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外,新興公司債整體較美國公司的槓桿倍數普遍要低,也可留意投資機會,雖然各券種均各具投資機會,但建議不要重押單一券種,以多元找收益的方式是2014年持有固定收益資產的較佳作法。 至於資金持續流出15周的新興債券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隨著市場更理性的看待聯準會印鈔政策退場效應及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速度不要太快,新興債市資金匯出的壓力可望持續緩減。 展望未來,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成份債國家個別表現差異擴大,指數持債之平均存續期間在5∼6年,著眼未來公債殖利率上升環境,若在策略上能精選持債並且靠攏於短天期債券,可望能夠享有比大盤指數更佳的投資回報機會。 ---------------下一則---------------  東南西北找基金-看基金在說話篇(看他們怎麼自賣自誇) 新上市基金+債券篇 多元幣別計價基金 選擇多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投信基金規模全年度增加1,199億元來到1.96兆元,增幅達6.5%。其中成熟股市強漲,但因獲利贖回壓力不輕,整體股票型基金規模淨流出1,080億元;固定收益基金淨申購仍達406億元。 不僅境外基金有多元幣別計價,去年起也有越來越多投信基金提供多元幣別計價,如美元、人民幣等,不僅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選擇機會,也帶動整體貨幣基金規模大幅成長,去年度淨申購金額達1,037億元。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金融海嘯後引發債券基金吸金熱潮,但去年以來動能已較緩和,反而資金開始轉進平衡型、甚至股票產品。隨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已漸入佳境,市場風險偏好改善,看好2014資金趨勢將更朝股票版圖挪移。 隨國人投資理財觀念逐漸開放,不只境外基金,境內基金也開放越來越多計價幣別,包括人民幣、美元、澳幣等。因此去年規模大幅成長的貨幣基金,主要來自各投信公司紛紛發行多元計價幣別產品。 儘管同一檔基金有多元計價幣別,但績效表現差異不大,投信業者建議,投資人還是應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選擇投資區域的重要性絕對高於計價幣別,尤其是股票基金的總報酬中,資本利得比重遠超過匯兌收益,挑選具成長前景的市場仍是首要考量。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全球經濟轉型進入成長的環境,在不少資產價格來到高檔,未來波動難免,因此投資組合裡仍要持有相對低波動的固定收益資產。 她指出,其中相對看好信用債,除資金持續流入的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新興公司債整體較美國公司的槓桿倍數普遍要低,也可留意投資機會,各券種均各具備投資機會,但是建議不要重押單一券種,是今年持有固定收益資產的較佳作法。 ---------------下一則---------------  多幣別基金 投信搶募集2014/01/16【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多幣別基金將成為投信募集新趨勢,隨著國人擁有的外幣資產增加,特別是非美元的人民幣、澳幣等崛起,投信業者看準新藍海市場,推出多幣別基金,或將既有基金申請新的計價幣別。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中,有15檔多幣別基金,清一色為債券商品。其中,又以中國相關債券基金為大宗,因為去年拿到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基金公司,為了搶搭人民幣投資熱潮,競相推出人民幣與台幣,或是人民幣與美元計價的雙幣別基金。 除了中國相關基金,國內投資人喜愛的高收益債基金,也成為投信業者增設多幣別計價的對象。例如2012年報請成立的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是國內首檔同時具備台幣、美元、澳幣三種計價幣別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去年下半年報請成立的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強調此基金有台幣、美元雙幣別可供投資人選擇。 國內投信發行、規模最大的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也跨進多幣別基金市場,除了既有的台幣外,新增澳幣、南非幣兩種計價幣別,兩者合計增募約30億台幣。 不少投信業者指出,今年已在研擬拿既有基金申請新計價幣別,一方面方便投資人資產配置,另方面也希望新的計價幣別能注入新的資金活水。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則說,國人投資理財觀念逐漸開放,不只境外基金有多幣別計價,以人民幣、美元、澳幣計價的境內基金也愈來愈多,但投資人也得注意,同一檔基金多元計價幣別,績效差異不大,投資人應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 ---------------下一則---------------  己上市基金+債券篇+優惠篇 境內基金規模 直逼2兆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2013年境內基金規模達1.9664兆元,較2012年增加1,199億元,成長6.5%;其中貨幣型基金增加最多達1,018億元,為各類型基金之最,高收益債居次,增加449億元。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2013年全球股市吸納2,790億美元,較上一年度大增418%,但資金全數流往成熟國家達3,170億美元,新興國家不進反出170億美元,使得國內股票型基金無法受惠此一趨勢。 不過,在歐美國家經濟數據顯著改善,結構性問題也逐一排除,今年股優於債的機會相對較高,預期今年股票型基金可望擺脫衰退的局面。 鑒於國人對於股市的風險胃納仍低,對債券收益依舊偏好情況下,資金可能轉往強調收益涵蓋股息、租息、債息,且資產配置靈活的平衡型基金,也是今年重要發展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12月起,股票基金已開始有吸金趨勢,十大賣座股票基金已開始出現6億元的單月淨流入金額,流入金額最大的股票基金為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其次為摩根大歐洲,兩檔基金單月均有超過六億元資金流入。 另外,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國泰中國新興戰略,也分別有4.34億元及3.45億元的流入量。 去年台股基金最新規模也來到2,553.05億元,創2013年5月以來新高。據統計,去年12月9檔淨申購超過1億元的基金當中,以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吸金2.95億元最高,復華投信則有復華數位經濟、全方位、神盾3檔基金入榜。 若進一步分析八檔進榜基金,規模多屬小而美、操作相對靈活,至於去年12月淨申購前十名中,有復華神盾、復華人生目標、群益安家等三檔平衡型基金入榜,代表隨大盤走高,部分投資人改以較穩健的平衡基金參與台股後市行情。 ---------------下一則---------------  基金公司狀況+推廣優惠篇 投信基金 去年增胖6%-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3年投信基金規模全年度增加1,199億元來到1.96兆,增幅達6.5%。儘管成熟股市強漲,但因獲利贖回壓力不輕,整體股票型基金規模仍淨流出1,080億元。而固定收益基金淨申購仍高達406億元,但受到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等消息面衝擊,12月整體規模來到2,707億元,較2013年5月歷史高峰3,078億元明顯下滑。 值得留意的是,不僅境外基金有多元幣別計價,去年起有愈來愈多投信基金提供多元幣別計價,如美元、人民幣等,不僅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選擇機會,也帶動整體貨幣基金規模大幅成長,去年度淨申購金額高達1,037億元。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金融海嘯後引發債券基金吸金熱潮,但去年以來動能已較緩和,反而資金開始轉進平衡型、甚至股票產品。隨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已漸入佳境,市場風險偏好改善,看好2014年資金趨勢將更朝股票版圖挪移。 至於去年規模大幅成長的貨幣基金,主要來自各投信公司紛紛發行多元計價幣別產品。 ---------------下一則---------------  投信基金規模 達1.96兆2014/01/16【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2013年投信基金規模出爐,統計去年投信基金增加1199億元,總規模1.96兆元,增幅6.5%。 不過,投資人輕股重債的習慣仍未跟上市場腳步,儘管去年成熟股市強漲,但因獲利贖回壓力不輕,整體股票型基金規模淨流出1080億元。其中,基金績效優異的國內股票型基金,不增反減693億元;反觀固定收益基金去年淨申購406億元,幾乎都是高收益債券基金貢獻。 但債市去年受到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等衝擊,截至去年底的債券基金總規模2707億元,較去年5月歷史高峰的3078億元明顯下滑。 股票基金則是「倒吃甘蔗」,去8月後,國人持有投信的股票型基金規模連續4個月成長,代表去年第三季開始,股票基金在全球股市成長的加持下,開始匯聚買氣、吸引國內投資人。 去年12月,股票基金開始出現6億元的單月淨流入,包括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與摩根大歐洲基金,單月吸金超過6億元,另外,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國泰中國新興戰略基金也分別有4.34億元及3.45億元的流入量。 去年起愈來愈多投信基金提供多元幣別計價,帶動整體貨幣基金規模大幅成長,去年淨申購1037億,是所有基金類型之最。 至於去年國內投信的規模排名,元大寶來蟬連第一,資產管理規模2979億元,是第二名群益投信、規模1366億元的兩倍多。 去年規模成長最多的則是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大增281億元,日盛投信則拜貨幣基金增加之賜,緊追其後;在成長幅度方面,中國信託投信成長432%最多,其次為聯博投信的249%。 ---------------下一則---------------  聯博 蟬聯資管業霸主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3年國內資產管理業者的前五大排行出爐,排行順序雖未改變,仍是聯博、摩根、富蘭克林、富達、貝萊德等五大,但摩根及富蘭克林兩家規模急起直追,2014年可望挑戰聯博的第一大寶座。 由於境內外基金的統計數據,有時間上的落差,根據公會最新資料,2013年12月境內基金連同11月的境外基金,合計的總資產規模,聯博以5,180億元,仍高居第一,摩根及富蘭克林則分別以4,810億元、4,607億元,分居第二、第三名。 業者分析,觀察前五大資產管理業的排行順序,雖然較2012年毫無變化,但受到2013年5月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暗示量化寬鬆(QE)退場,風險性債券基金資金大量失血的影響,聯博基金自2013年第2季之後,就轉為淨流出,導致聯博的規模大幅減少。 在前五大業者之中,以摩根的表現最令人驚奇,2013年大幅增加800億元,規模成長最多,主要是摩根不僅發行了國內第一檔A股基金,且最早引進多元收益及新型的月配型股債平衡基金,引爆多重資產投資風潮。 在產品策略奏效的情形下,使摩根的排行三級跳,先是擠下富蘭克林,躍身第二大資產管理業者,今年有望挑戰聯博的冠軍寶座。 在第六到第十名的資產管理業者之中,ING投信表現亮眼,境內及境外基金合計已逾2,000億元,由於ING投信的境外基金比較基期低,成長幅度更以倍數計,已擠入第六名,逼近第五名的貝萊德。 ING投信日前已宣布轉售給日商野村資產管理公司,未來在野村集團的加持下,ING投信今年的成長爆發力值得期待。 此外,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3年11月境外基金規模與10月同為2.7兆元,其中股票基金單月增加46.5億元,反觀前幾年受歡迎的債券基金規模下滑,唯獨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連三月創新高,已突破9,200億元。 國內資產管理業者大者恆大,前五大排行順序紋風不動已久,2014年國內基金市場究竟會走向「棄債從股」,或是「高收益債」獨紅,將攸關前五大資產管理業者排行,有機會出現順序重新洗牌的現象。 ---------------下一則---------------  元大寶來 規模冠國內投信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2013年國內投信規模排行,前三名皆為國內投信業者,元大寶來投信蟬聯第一,管理規模2,979億元,與第二名群益投信的1,366億元差距達1,613億元,榜首地位穩固。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去年管理規模成長最多,大增281億元,日盛投信則拜貨幣基金增加之賜,緊追其後;在成長幅度方面,中國信託投信成長432%最多,其次為聯博投信的249%,主要皆受惠於新基金的發行,加上比較基期較低之故。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指出,去年主要是整理合併後的基金,合併同質性偏高的基金,今年在全球景氣復甦、政府法規開放的環境下,將積極規劃新產品,衝刺規模成長。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2013年僅募集一檔新基金,資產規模卻能大增281億元,主要是基金績效及規模同步成長。在股票型基金部分,包括大中華基金,台股基金及全球股票型基金績效均名列2013年前10名。 其中,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2012年績效冠軍,2013年在無A股額度下,也名列大中華基金前10名。2013年規模44.5億元,淨增加11億元,較2012年成長31%。富蘭克林華新世界基金2013年名列第四名,淨增加7億元,較2012年成長127%。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基金2013年績效冠軍,分配型基金配息率維持在6%上下。2013年規模215.56億元,淨增加112億元,較2012年成長108%。 配息結合高收益債,符合國內投資人偏好,據了解,這檔基金的配息率不算前段班,但績效算是加分,投資人覺得配息和價差都有賺。另外,這檔基金在11月開始有美元及澳幣級別,增加投資人的選擇性。 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在歐美國家經濟數據顯著改善,結構問題逐一排除,今年股優於債的機會相對較高,預期今年股票型基金可望擺脫衰退;但國人對於股市的風險胃納仍低,對債券收益依舊偏好情況下,資金可能轉往強調收益涵蓋股息、租息、債息,且資產配置靈活的平衡型基金,也是今年重要發展趨勢。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C2

2014年01月20日
公開
4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市場趨勢+全球+跨區篇 中日股市 法人不看淡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中日股市表現差,法人指出,中日股市指數居全球之末,但日股還會「震盪續走多」,陸股還在等機會出頭,因此若是中長期投資人,現在逢低承接陸股的風險不大。 先鋒投顧總經理周智釧表示,新興亞股中,仍然以大陸最具潛力,是最具「大利」的市場,且陸股本益比只有10倍左右,是目前少見便宜的市場。 近期陸股下跌,周智釧說,主要是因大陸IPO開閘議題吵得沸沸揚揚,彷彿IPO一開,股市一定倒地不起;但IPO絕不是洪水猛獸,近期股市的修正主要是受心理面影響。 此外,他指出,大陸雄心勃勃進行金融、利率的自由化,與全面鬆綁IPO等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幣更國際化,同時改革的詳細實施規則也將陸續公佈,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想像空間。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表示,大陸經濟數據已透露谷底復甦的跡象,外貿需求重啟動能,出口數據好轉也提供官方更多空間,有利出台更多改革措施;相較亞洲部分國家的企業獲利仍在下修階段,陸企獲利動能自去年8月以來持續增強,今年成長空間仍值得期待。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目前日股買盤主要是來自於日本境內的投資人,年初以來,日股回檔應屬於漲多回檔整理,一旦買盤再進場,日股隨時可應聲上漲;但陸股境內投資人買盤逐漸萎縮,這對陸股後市較不利,未來陸股上漲,有待境內買盤回籠。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日股是去年吸金第一名的市場,淨流入資金相當於原本資產規模的3成,今年來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外資所以不看淡日股後市,主要是日股還有不少股市利多政策,可望吸引更多內資進場。 ---------------下一則---------------  成熟股績優 美日先卡先贏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走過2013年歐元區危機再起、英國三次衰退、美國財政懸崖、大陸硬著陸等危機,2014年市場仍充滿變數,法人認為,成熟市場股市能見度仍較新興市場高,而新興市場中的大陸股市特別令人期待。 先機環球投資全球股票主管何尹恩(Ian Heslop)(見圖)指出,全球股市2014年投資回報率預估在10%上下,尤其看好美股、日股的表現。 他說,美股本益比目前約15倍,相較過去幾年已不便宜,去年美股是由本益比擴張帶動股票,今年就看企業獲利表現,全年預估約有高個位數報酬。 何尹恩表示,安倍政府已經有兩支箭正中紅心,財政與貨幣政策都非常有效,GDP也上升,數據也顯示通縮正在減緩,此外,日圓明顯大幅貶值,所以部分通膨來自進口價格成長,但如果看的是核心通膨,即不含食物和能源價格,可以發現數據非常穩定,這是五年來首見,可見這些問題確實開始受到控制。 不過,他強調,日本真正的問題還是第三支箭,即重整就業市場,這在日本是非常艱難的任務,雖然如此,仍看好日本有持續成長的機會。 何尹恩表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市場。儘管近來大陸貨幣金融機構貸款年增率從2010年達30%的增幅,去年降到15%,大陸貨幣金融機構短期貸款年增幅也不到20%,但他大陸貨幣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年增幅,過去成長率不到10%,去年則拉高到13%,顯示貸款活動已有回溫。 加上目前大陸股價在歷史低檔區,若依日股表現是在經濟跳躍成長後,也就是靠資本支出帶動經濟成長大幅放緩後,日股在70年代才大幅彈升,如果大陸是下一個日本,目前不失為長線買進大陸股市時機。 歐股部份,何尹恩指出,歐洲也緊追在美國之後,從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來看,儘管歐元區尚未回復到正成長,但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GDP年增率已開始由谷底攀升上來,但歐洲經濟變數較大,仍要小心留意。 何尹恩表示,量化寬鬆(QE)退場首當其衝的不僅是利率敏感的美國債市,股市亦然,新興市場更有蝴蝶效應,儘管去年股市表現與經濟脫勾,但是否還有續航力道,關鍵就在企業能否提升企業獲利,支持去年大幅拉高的本益比。 ---------------下一則---------------  市場趨勢+亞洲>亞太>新興亞洲 澳洲降息面臨兩難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澳洲統計局周四公布去年12月就業數據不理想,尤其去年新增就業人數為17年來最差,讓澳元兌美元匯率貶值至3年半新低。外界預期澳洲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內降息救經濟的壓力將會大增,然而降息又會帶來通膨問題,讓央行決策左右為難。 去年12月失業率維持5.8%不變,主要是持續找工作的人數比率,下降至64.6%所致,這是逾7年來最低比率。 去年全年新增就業人數僅54,600人,遠低於過去5年平均年增17萬人的水準。顯示礦業裁員潮已讓澳洲就業市場變得相當疲弱。澳洲政府預期在迄6月底止的本財政年度內,失業率可能上升至6%;未來3年內上看6.25%。 受就業數據不佳影響,澳元兌美元匯率周四重挫,一度貶值逾1%,報0.8777美元。澳元兌美元匯率過去12個月來已貶值17%,為國際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 交易商預期,澳洲央行在年中降息可能性增加。目前澳洲基準利率在2.5%歷史低點。 專家指出目前澳洲央行處境微妙。央行希望澳元貶值,來支持旅遊和製造業,以彌補礦業對整體經濟的衝擊,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曾公開表示,希望澳元兌美元能貶值至0.85美元。 ---------------下一則---------------  澳就業意外糟 澳元重貶 去年全職人口21年來最差 貨幣政策料仍寬鬆2014年01月17日【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國家統計局昨公布,去年12月就業人口減少2.26萬人,遠不如市場原估目標的增加7500人,去年全職人口減少6.75萬人,創21年來最差紀錄。 就業數據差,市場預期澳洲央行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並樂見澳元走貶,昨澳元一度重貶1.6%,創3年半新低1澳元兌0.8777美元。 澳元一度重貶達1.6% 根 據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昨發布的就業市場報告,去年12月失業率維持在5.8%不變,與市場預估目標相當。去年12月澳洲失業人口增加了8000人至 72.2萬人,而受雇人數減少了2.26萬人至1163萬人,其中全職工作受雇人數減少3.16萬人至806.77萬人,兼職工作的受雇人數則增加了 9000人至356.18萬人;該月勞動參與率降至64.6%。 澳洲企業、國際汽車製造商陸續宣布關廠和裁員,主要因為澳元居高不下,加劇競爭和造成經濟成長減緩。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經濟學家艾爾說,澳洲企業信心和環境十分脆弱,因此讓企業主在招聘上裹足不前。 今年失業率恐升至6.5%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去年12月澳洲就業市場報告讓市場失望,可能讓許多分析師改變澳洲央行明年將升息預測。 部分經濟學家預測,澳洲今年底失業率將有可能攀升至6.5%。不過,經濟學家認為,去年12月澳洲就業市場報告或許讓市場失望,但不太可能迫使澳洲央行進一步下修基準利率。 澳洲央行自2011年底來,已降息2.25個百分點,達到有史以來最低紀錄2.5%,以協助抵銷澳元升值影響,以及刺激礦業之外的產業成長。根據彭博報導,澳元兌美元去年大幅貶值15%。 降息恐加重房市泡沫 報導指出,澳洲經濟數據利空消息不斷,加上澳洲央行放手,澳元已經明顯大幅貶值,已經讓不少分析師降低澳洲央行將降息拯救經濟的預期,降息可能會讓房地產市場泡沫預期加劇。 證券商IG市場策略師夏姆說:「整體來說,澳洲經濟早被許多經濟學家看衰,澳洲經濟疲軟不是大秘密,澳洲政府已經開始縮減支出,澳洲企業界也高度關注澳洲經濟發展。」 夏姆表示,除非澳洲經濟數據進一步疲軟,尤其是就業市場,澳洲央行應該會暫時觀望疲軟澳元對經濟現況的作用後,才會考慮進一步調整貨幣政策。 巴克萊集團亞太區(除日本外)外匯策略師維迪預期,澳洲央行不會降息,但可能促使澳洲央行發表聲明以安撫市場。 ---------------下一則---------------  亞股遭低估 將討回公道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馬浩德(Bill Maldonado)表示,亞洲(不含日本)股市評價已低,但獲利能力不錯,市場將會還一個公道給亞洲(不含日本)市場。 他指出,歐美市場基本面好轉,股市已反映,但時至今日,更要關切的是企業獲利成長速度,是否跟得上股價;反觀亞洲(不含日本)市場評價低於歷史均值,企業獲利也回升,股市價值相對便宜,他相信亞洲(不含日本)市場今年有機會表現比歐美日市場好;而在新興市場中,新興亞洲也會比新興東歐、拉丁美洲為佳。 觀察近期亞洲(不含日本)經濟領先指標,印度、中國、台灣、韓國等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都呈現擴張,主要是受惠歐美經濟回溫,帶動需求的改善,使得亞洲國家出口成長。 亞洲(不含日本)中最重要的中國市場,由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積極推動改革,馬浩德認為,中國已從大量基礎建設,低成本的製造,所創造的經濟高成長,轉而放在財政改革、金融改革、國營企業改革等,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透過一步一步的改革,將創造出新的商機。中國經濟數據趨穩也有助提振大中華區域國家、韓國及新加坡等亞股的表現。 ---------------下一則---------------  QE大抽血 亞幣恐虛一整年2014-01-11 01:39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CNBC.COM周五報導,外匯分析師表示,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QE)減碼,影響所及,亞洲貨幣今年將呈弱勢,而且還不只是經常帳赤字龐大的國家,而是普遍性的走弱。 匯豐集團認為,今年來亞洲匯市關鍵主題為「適者生存」,而預期人民幣、韓元與新台幣表現將相對優於其他亞幣。 過去1周美國經濟指標頻傳利多,凸顯該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復甦比市場預期強勁,這也令外界持續關注聯準會從本月起縮減購債規模的行動。 根據年初的亞幣走勢來看,不只印尼盾與印度盧比等這些經常帳赤字龐大的國家,受QE減碼衝擊,新加坡元兌美元已走弱至1.2738新元兌1美元的4個月低點,菲律賓披索也在本周重貶至44.85披索兌1美元的逾3年低點,馬幣在上周觸及4個月低位。印尼盾則持續在上月貶落的12278印尼盾兌1美元的5年低點附近徘徊。 澳盛銀行全球市場研究部門負責人葉勝佳表示,除了披索外,馬幣與新元也都相繼貶至低點。然而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都是擁有經常帳盈餘的國家,由此反映這波亞幣貶值潮,已不再侷限於有經常帳赤字問題的國家,而是每個國家都將受害。 根據匯豐集團日前發布的2014年亞幣展望報告指出,今年亞洲貨幣的關鍵主題為適者生存。該集團指出,許多亞幣在2014年都將處於劇烈震盪,意味這些亞洲貨幣都面臨貶值壓力,因為如此,預測亞洲國家外匯政策,也較以往更為重要與困難。 匯豐看好今年來人民幣、韓元與新台幣表現將優於其他亞幣,不過印尼盾、印度盧比、泰銖與馬幣恐將表現不佳。新元與菲律賓披索則將落後北亞貨幣。該集團預估馬幣到今年底將跌至3.33馬幣兌1美元,印尼盾也將走低至12,500兌1美元,兩者都較目前價位走貶約2%。 ---------------下一則---------------  台韓股市 魅力擋不住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隨著美國經濟穩健成長,自去年5月暗示量化寬鬆(QE)退場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開始向上,目前已來到2.97%,這段期間,新興亞股備受熱錢調節衝擊而走跌,但台韓股市卻逆勢走升,顯見不論是從過往經驗或拉近至去年來看,台韓股市受惠美國經濟復甦的上漲機率最大。 美國景氣明顯復甦,挹注出口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向上,尤以出口占GDP比重較大的台韓最為受惠。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統計1994至2013年美債利率上升期間,亞洲國家中以台韓股市表現最突出,三個月平均報酬分別達6.5%及7.5%。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QE政策調整,新興亞股備受熱錢調節之苦,然而,台韓卻逆勢獲得資金青睞,去年第4季,外資合計流入台韓股市的總額達65億美元,占整體亞股淨流入金額的一半。 普林分析,台灣、韓國、中國不但有經常帳盈餘、且外債比率較低,較無匯率走貶壓力,加上成熟國家景氣復甦帶動出口回升,使資金青睞度大幅提升。從價值面來看,台、韓、中國股市本益比均較長期歷史平均折價5%至20%,投資吸引力不言可喻。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在亞洲的投資觸角,可延伸到台、韓等東北亞經濟體,在美歐復甦軌道持續的前提下,由於東北亞經濟體受惠區塊最多,而產業獲利成長是推升股價動能之一,歐美復甦有利於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產業發展。建議目前除以東北亞較高的方式布局亞太區域等東方股市,也可以動態組合適度納入亞股,既掌握新興股市的補漲行情,也能參與成熟股市的上升走勢。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今年新興國家最大風險在於QE一旦退場所造成的資金撤離,會讓新興股市相對承壓。不過,從資金面來看,根據EPFR統計三大新興區域中,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淨流入,新興亞洲當中,中國、南韓及台灣等東北亞國家匯率相對不受QE退場因素影響,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 ---------------下一則---------------  台韓股市 吸金一把罩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中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拖累上周亞股跌多漲少,但台、韓兩國憑藉出口成長優勢,持續獲得外資青睞,上周分獲1.8億美元及3.9億美元買超,台股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6周,韓股則一舉拿下亞股單周吸金之冠。 泰股在政爭紛擾下浮現投資價值,外資連續二周買進,推升泰股SET指數上周反彈逾2.5%;去年買氣最旺的印度,上周小幅流出0.7億美元,終結連18周買超盛況。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表示,去年新興亞股表現便呈現分歧走勢,與成熟國家景氣高度連動的東北亞市場,不但資金流入穩定,出口成長帶動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 美國景氣復甦直接加惠台韓出口動能,如台韓的電子、韓國的汽車、造船等產業受惠程度最大。 全球經濟步入成長軌道,美國利率走向正常化,具有基本面、價值面及籌碼面優勢的東北亞股市,未來表現空間最值得期待。 摩根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David Choi)指出,韓股2014開春出師不利,所幸,韓元兌美元匯率回貶,帶動股市跌幅收歛,上周僅小跌0.39%,外資大舉回補3.9億美元,創下近11周單周吸金紀錄。 其實,觀察近一年韓元兌日圓長期走勢,與韓股連動度並不高,崔光鉉說,反而是外部景氣的回升,才是帶動韓股表現的關鍵,且韓國2013下半年出口動能,並未受韓元兌日圓升值的影響,但日圓走貶使韓國經濟感到壓力,市場預期韓國政府可能會進場干預匯率,央行亦有降息可能,韓元兌日圓急升可能性降低。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政治紛爭拖累泰股走跌,不過,盤整過後的便宜估值吸引外資逢低搶進,推升SET指數近一周展開跌深反彈行情,上漲2.5%。 除了跌深反彈行情,黃寶麗指出,全球景氣復甦可望挹注泰國出口動能成長,中國、日本及美國為泰國主要出口國,隨著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數據普遍轉強,可望為泰國經濟帶來正面幫助。 在台股部分,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台股量能放大,低評價權值股應有機會,建議採取「雙收布局」──選擇低評價高權值股,耐心等候並收割;另外,具備趨勢與想像空間的「新小奇」股票應可持續當家到農曆年後,部分有轉機的電子股及低評價的科技股也可以留意。 ---------------下一則---------------  亞股頻跌 外資追捧台韓泰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儘管大陸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拖累上周亞股跌多漲少,但與美歐高度連動的台灣、南韓股市,憑藉出口成長優勢,持續獲得外資青睞,上周分獲1.8億美元及3.9億美元買超,台股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六周,韓股則一舉拿下亞股單周吸金之冠。 此外,泰股在政爭紛擾下浮現投資價值,外資連續二周買進,推升SET指數上周反彈逾2.5%;去年買氣最旺的印度,上周小幅流出0.7億美元,終結連18周買超盛況。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說明,去年以來,新興亞股表現分歧,與成熟國家景氣高度連動的東北亞市場,資金流入穩定,出口成長帶動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美國景氣復甦直接加惠台韓出口動能。 普林強調,全球經濟步入成長軌道,美國利率走向正常化,具有基本面、價值面及籌碼面優勢的東北亞股市,未來表現空間最值得期待。 施羅德亞太不含日本股票研究團隊主管Robin Parbrook(白家寶)指出,邁入2014年,亞洲長期成長的基礎仍然非常堅強。人口紅利、對基礎建設與投資的需求、爆發的當地消費力,都顯示這個區域還是全球成長的引擎不變。 Robin Parbrook指出,亞股相對於美股更有價格吸引力,市場投資人對於這些亞洲企業的投資信心過度不足,給這個長期看好的區域創造了許多好的投資機會。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說明,政治紛爭拖累泰股走跌,不過,盤整過後的便宜估值吸引外資逢低搶進,推升SET指數近一周展開跌深反彈行情,上漲2.5%。 除了跌深反彈行情,黃寶麗指出,全球景氣復甦可望挹注泰國出口動能成長,大陸、日本及美國為泰國主要出口國,隨著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數據普遍轉強,可望為泰國經濟帶來正面幫助。 ING泰國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泰國股市本益比僅10.1倍、股價本淨比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評價也僅次於大陸,顯示盤勢已大幅反應政治風險。不過,本周另一波街頭運動將再展開,後續動向仍待觀察;此外,目前看來2月2日泰國國會選舉順利完成機率不高,泰國恐面臨數月政策真空,短期盤勢可能再度回測前波低點。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目前台股股價淨值比約落在長期平均1.8倍,投資價值合理,外資持續回籠有望,看好台股持續向上攻堅可期。 ---------------下一則---------------  亞股成聚寶盆 東北亞最旺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尤其是美歐日等成熟股市在2013年大漲一波後,2014年可能會稍事喘息,但外資法人仍看好亞洲股市長期表現,德盛東方入息基金經理人允卓德(Stuart Winchester)指出,今年全球股市即使修正,也不會超過一成,投資人反而可逢低進場,尤其可鎖定更具成長主軸的區域,例如東北亞股市。 允卓德預期,亞股2014年相對具有表現機會,「今年可能是投資相對艱困的一年,但亞洲仍是長期提供高度總回報的寶地。」所以看好亞股,他指出,投資價值是關鍵之一。目前亞太(不含日本)股市本益比約在11.5倍左右,歷史統計資料顯示,本益比落在11∼12倍間,未來一年報酬可達9%。 就區域來看,他認為,目前東協股市投資吸引力不如東北亞,跟泰、菲、印尼相比,日股及台、韓、中等東北亞經濟體成長更高,但反而相對東南亞股市折價,預期東北亞股市今年表現可望勝出。 允卓德指出,今年市場仍會出現移轉潮,不論是國家到國家、區域到區域,或是產業到產業,更突顯彈性配置的重要性,雖然目前市場普遍認為成熟國家股市今年表現可望優於新興市場,但從去年成熟股市平均漲三成、新興股市平均跌5%來看,差距已經過大。 他建議,今年投資人應該尋找更有表現機會的主題式區域,尤其是還沒有漲上來的標的,東北亞的台灣、韓國股市就是這樣具有成長主題的區塊,在資產價格偏貴下,透過最具彈性的投資方式、融合固定收益,有機會創造「跟去年類似的表現」。 展望亞太區域表現,允卓德以波浪指數來分析,波浪指數觸底後一年,亞太股市平均有18%的報酬率,在全球景氣推動下,股市漲多可能會回檔,但回檔後仍可持續上攻,亞股今年有機會超越去年,因為亞洲是充滿投資機會的好地方。 他指出,例如韓國中小型股充滿創意與魅力,台灣科技股如雲端等技術也具有投資吸引力,在市場資金充沛下,透過底部選股,仍有機會締造超額報酬。 ---------------下一則---------------  連17月貿易赤字 日股14日重挫2014/01/15【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日圓兌美元匯價走強,且日本新公布去年11月經常帳赤字因進口攀升,連17個月出現貿易赤字,昨天日經225指數大跌3.08%,收在15422 點,東證一部也下跌2.26%,成為亞股中表現最差的市場。 由於時間越來越接近1月28日至2月7日日本財報周,依過去經驗來看,每逢財報公布前、後一周,日股常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投資專家認為,日本各項經濟數據,包括企業與消費信心、景氣動能指標、資本支出等頻頻報喜,日股經濟展望前景未變,只是短線日股與日圓仍高度連動。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表示,日圓匯價後續走勢將視美日兩國央行政策動向而定,若日本央行再擴大寬鬆貨幣政策,日圓匯價將有進一步貶值空間,也能激勵日股走升。 日本是出口導向國家,根據歷史經驗,日本企業獲利能力與全球經濟活動興衰關係密切,歐義銳榮日本股票基金經理人貝茲羅指出,全球總經環境改善將提振日本企業獲利,日本出口類股因日圓貶值相對表現較強,另外日本物價上漲趨勢確定,中長線相對看好和景氣高度連動的金融地產、零售與工業類股等內需消費板塊。 ---------------下一則---------------  韓消費科技股 受「匯」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4年首日圓韓元對美元走升,市場再度憂慮韓元對美元若持續升值,加上日圓續貶,恐不利出口業獲利,造成韓國股市在新年初始表現有壓。不過,根據外資券商報告預估,日圓兌韓元今年的貶值幅度,預計在3%以內,明顯低於去年近二成的貶值幅度,因此市場對韓元走升的擔憂可能過度。 富蘭克林坦伯頓韓國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南韓出口業市占率與獲利前景確實將受韓元與日圓匯率影響,但程度未若市場擔憂的嚴重。景順韓國基金經理鄭榮澤表示,韓國宏觀經濟數據普遍略為改善,出口商可望受惠現階段韓元穩定的表現。韓股布局,看好消費相關行業,包括非消費、消費必需品及資訊科技等。 ---------------下一則---------------  七檔東協基金 鴉鴉烏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東協股市去年表現不若預期,今年一開春又有泰國反政府遊行及印尼禁止原礦出口等雜音,干擾東協基金表現,七檔東協基金一年期的績效都呈現負報酬。 不過,雖然去年大幅震盪,今年又負面消息頻傳,但東協股市並未大幅下修,泰股甚至展開跌深反彈行情,近一周上漲4.2%。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印尼政府為保護國內特定產業,宣布即日起禁止所有原礦出口,政策管制過於嚴格,恐將衝擊印尼經濟,並造成出口疲軟而擴大經常帳赤字。目前市場預估政府收入將減少8.3億美元。投資信心不振,也將進一步拖累股市表現,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反觀泰國雖有大規模示威遊行,且對立情況有升高跡象,但目前投資氣氛還沒有受到大太衝擊。黃寶麗指出,有一部分的政治抗爭利空已自去年第4季反映在股市表現上,歷經大幅盤整過後的便宜估值,搭配前景展望偏正面的優勢,吸引外資逢低搶進,才會帶動SET指數跌深反彈。 短線來看,東協股市恐因不確定雜音而震盪,但長線來看,隨著美歐日中四大經濟體景氣回升,且占東協出口比重超過20%,可望將提振東協出口表現,搭配企業獲利維持增長,仍有長多行情可期,建議以東協區域介入為佳,以分散投資風險。 德盛東方入息基金經理人允卓德(Stuart Winchester)認為,亞洲仍是充滿機會的投資區域,加上企業獲利高度成長,不少區域投資價值浮現。由於泰國選委會提議把大選延至5月,可淡化不確定性,此外,泰國央行將於22日開會,經濟學家普遍預期降息,以刺激經濟。 展望泰國股市,允卓德認為,在示威尚未止息前,不太可能進行重大法案表決,也可能使得2兆元基礎建設方案不斷延宕。 雖然泰股投資價值相對具有吸引力,目前泰股預估本益比來到10.85倍,明顯低於過去三年平均的15.24倍,也吸引部分外資開始流入,但允卓德認為,其餘區域的亞股,更能提供具投資價值的機會。 ---------------下一則---------------  政局混亂 泰國經濟不再不沾鍋2014-01-13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東南亞第2大經濟體泰國,過去遇上多次爆發暴力衝突的政治亂局,其經濟成長從未受任何影響而被封為「經濟不沾鍋」。但進行近3個月要總理穎拉下台的運動,不但讓政府不能做為,而現在還發動曼谷封城行動,令已放緩的經濟受到更嚴重考驗。 泰股SETI指數上周五收1,255.45點,跌幅0.22%。自去年10月以來,泰股為東南亞表現最差的股市;泰銖匯率也持續走貶。 專家認為,這次反政府行動造成的破壞較之前更深,為泰國經濟造成長期問題,其經濟已持續放緩,外資不斷從泰國撤出。一改過去泰國經濟總能化險為夷的格局。 泰國經濟兩大支柱為旅遊業和政府基礎建設。但旅遊業已受創,去年12月遊客人數僅年增6.7%,較2012年同期年增逾30%明顯銳減,更中止其長期保持2位數成長的記錄。 政府支出更是一拖再拖,嚴重打擊經濟發展。由於穎拉已宣布2月2日國會大選來化解政治危機,穎拉目前領導的只是看守內閣,一切推動經濟發展的措施無從進行。 加上反對派揚言杯葛大選,眾多執政黨國會議員因涉嫌貪污而被調查,大選能否順進行讓人憂慮,外界更擔心街頭暴力和軍事政變,為政局增加更多不確定因素。 專家認為新政府首要任務是處理財政政策,但擔心選出來的弱勢政府難以推動公共建設。 若大選無法舉行,已被延宕的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更是過關無期,嚴重影響今年政府無法執行基礎建設的投資。 兩大經濟支柱頓失,已讓泰國去年12月消費者信心跌至2年新低,連續9個月下滑。財政部去年底把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原先5.1%調降至4%,持動亂持續,甚至會降至3.5%;瑞士信貸認為可能僅成長3%。 ---------------下一則---------------  政爭嚇跑外資 泰股步入熊市2014/01/13【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泰國基金拉警報!泰國股市風雨飄搖,美國QE退場導致外資出走,又爆發政爭,重創投資人信心,自去年5月至今,泰股累計跌幅已逾2成,達到熊市(空頭市場)的標準。 根據統計,泰股從去年5月20日至今的整體跌幅高達23.88%,目前政爭問題仍未和解,2月2日能否順利選舉的不確定性仍高,泰國反政府示威者今天將發起大規模遊行封鎖曼谷,嚇跑內外資,泰股一個月內已下跌近8%,泰國基金績效也被拖下水,近一個月平均賠掉7.72%。 基金業者指出,泰國基金是台灣投資人的心頭好之一,而且近年泰股漲勢強勁,每逢下挫後,都能迅速回補下跌缺口,因此去年泰股重挫後,泰國基金曾在7月湧入10.15億元的申購資金。 以境外單一國家基金規模來看,泰國基金的總規模居東南亞各國之冠,達102.35億元。 ING泰國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這次泰股大跌,主要受政治因素衝擊,而非泰國經濟面出現重大問題,未來隨著大陸及西方世界經濟擴張步伐愈加確立,出口市場復甦更可望加快,今年泰國GDP成長表現有機會優於去年,目前官方預期的數字為4.0至5.0%。 此外,根據2009年與2010年紅衫軍抗議行動的經驗來看,當時雖然對股市造成不利影響,但影響通常是短期效應。 不過,投資專家建議,東南亞市短期難脫QE退場帶來的資金撤出效應,即使想逢低買進泰股基金,也應該分批進場,或透過東協基金分散風險。 另外近期泰銖因為資金退場而走跌,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提醒,應持續降低短線受衝擊較大的觀光、地產類股,增持受惠泰銖貶值的出口類股,如能源與石化。 ---------------下一則---------------  泰陷圍城危機 外商投資怕怕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反政府示威民眾周一(13日)發動「封鎖曼谷」行動(Bangkok Shutdown),首日還算平和,僅有零星衝突傳出,不過歷時2個月的政治動盪已衝擊外資信心,部份外商表示已凍結擴廠與新的投資計畫。 數萬名反政府陣營民眾周一集結首都曼谷,並搬來路障封鎖市中心7大區,對特定設施進行斷水斷電,圍城計畫用意在癱瘓首都,逼迫總理穎拉下台。 圍城首日受到衝擊最大的是市中心的零售與飯店區,許多學校也停止上課,但大眾運輸運作正常,示威民眾保證封鎖區域都將保留一個車道供救護車與公車通行。 政府方面宣稱,將部署約2萬名軍警投入維安工作,行動首日並無傳出重大的血腥衝突。周日深夜一名示威民眾傳因遭槍手開槍擊中頸部後緊急送醫,周一清晨反對黨民主黨黨部驚傳槍響,大樓玻璃遭掃射擊碎,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泰國這波政治危機已歷時逾2個月,反政府陣營已警告,封鎖行動可能歷時數周,意謂著政局動盪短期難以解決,對經濟的衝擊將進一步擴大。 部份外商已表示擔憂危機惡化,已凍結擴廠與新的投資計畫。 企業顧問業者拓達亞洲(Tractus Asia)駐曼谷公司董事梅塞洛(Dennis Meseroll)指出:「一些大企業已啟動應變計畫,由於政局動盪不安,廠商對於此時進行擴張的計畫都存有高度的疑慮。」 Allan & Associates顧問公司駐香港區域政治分析師葛林伍德(Gavin Greenwood)則表示,如果泰國政治動盪危機升高,受創最大的將是日本的汽車與電子大廠。 葛林伍德進一步指出,豐田、本田與先鋒等日本企業是整個外商心態的風向球,他們都對情勢感到憂心,對於擴大投資轉趨保留。 泰國豐田汽車宣布,因應新的圍城示威活動,擬將曼谷約150名的銷售人員暫時調至市郊的廠房上班。 ---------------下一則---------------  專家示警 泰股匯續看空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4年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周一拉開序幕,所幸活動堪稱平和,股匯市應聲上漲。不過,投資專家警告,泰國經濟基本面相對偏弱,加上政治危機短期難以解決,泰國股匯後市依然看跌。 受到首都曼谷舉行反政府示威活動的影響,泰國金融市場周一早盤瀰漫觀望的氣氛,但午盤後由於示威活動並未傳來重大衝突,買盤勇於進場,帶動股匯市走高。 泰股收盤時報1,283.56點,大漲2.2%,並創下開年以來新高,泰股自去年11月爆發政治動盪以來連連下跌,波段跌幅最多一度達15%。 曼谷匯市尾盤泰銖報32.96兌1美元,升值0.1%,日線已連4紅;受到該國政治危機與美國量化寬鬆(QE)確定緩步退場的雙利空夾擊,泰銖今年1月6日一度下探33.148的4年新低價。 然而,投資專家對於泰國股匯的後市仍舊偏空,渣打銀行駐新加坡固定收益策略師素旺那蒲提(Danny Suwanapruti)表示:「與鄰國相較,泰國的經濟基本面偏弱,現在再加上政治面的利空,外資會持續從泰國撤出,今年股匯持續看跌。」 據統計,自去年11月初以來,外資總計從泰國的股市與債市提款近40億美元。 泰國央行女發言人馬里卡瑪斯(Roong Malikamas)上周透露,央行將於本月22日舉行貨幣決策會議,會中可能提案調降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原估4.8%)。 匯豐銀行發布2014年亞洲匯市展望報告指出,受到外債急速增加與經常帳惡化的影響,資金可能進一步撤離泰國,政局緊張則會進一步增加泰銖的下壓。 花旗原本預估泰銖今年第1季底將反彈至32兌1美元,如今隨著爆發新一波示威活動,花旗對泰銖後市也翻空,已表示正在評估調降泰銖的匯價預測。 ---------------下一則---------------  泰勢明朗 股市止贖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觀察亞股七大市場上周資金動能,東北亞再度勝出,日股流入6.5億美元,韓國與台灣股市分別流入3.9億美元及1.8億美元,東南亞的印尼與菲律賓,加上印度股市均為淨流出,只有泰國股市止贖,微幅流入0.7億美元。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今年開年以來,亞股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台灣延續去年氣勢,是今年吸金最多的亞洲主要股市之一;韓國雖因匯率轉強,出口優勢未能突顯,但官方對經濟成長仍信心十足,上周股市亦見資金回籠。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泰國反對勢力將於13日起發動新一波抗爭,但泰國股市單周呈現上漲,也吸引資金流入,只是,東協國家在政治紛擾及選舉疑慮下,股市不排除持續震盪,若要逢低布局,透過在收益與成長間彈性布局的動態組合伺機持有是當前較佳作法。 在台股展望部份,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王博祺表示,雖然電子股進入傳統淡季,不過因今年農曆年較早,大陸廠商提前拉貨,帶動12月營收表現,接下來各重量級電子廠將進入尾牙及法說會高峰期,將會是類股後市表現的觀察指標。整體而言,2014年電子產業布局可觀注產業出現結構性改變、公司體質轉佳、產品具有獨特競爭力且長期趨勢明確之個股。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A股市場本周將有33檔新股登場,由於1月12日證監會發布4號文提及將加強IPO定價過程監管,公告一出已有5家公司暫緩IPO,其餘30餘家已獲IPO批文的公司,也將視各自情況作出相應調整,加上近期政策利多持續出台,包括保險業資金獲准投資創業板,存量保單資金可投資於藍籌股等,市場估值接近歷史低位,下檔空間有限。 ---------------下一則---------------  嚇跑買氣 泰Q1零售額恐腰斬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反政府示威愈演愈烈,政局持續動盪下,泰國零售商協會(TRA)預測,今年第1季零售額恐怕會腰斬,增幅減至4%到5%。過去10年來,泰國首季零售額平均有8%到10%的成長率。 泰國反政府組織「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DRC)周一發起「封鎖曼谷」(Bangkok Shutdown)行動,示威群眾佔領首都7大十字路口癱瘓交通,藉以逼迫現任總理穎拉領導的政府下台。 據泰國商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Thai Chamber of Commerce)上周公布調查,泰國每天因示威活動釀成的經濟損失多達10億泰銖(約3,000萬美元)。照泰國央行數據顯示,泰國3,660億美元的經濟產值中,觀光業佔約10%。 TRA主管Chatrchai Tuongratanaphan指出,泰國65%到70%的零售銷售額,主要來自大買場、超市和便利商店的非耐久性商品的貢獻。由於這些非耐久性商品多為民生必需品,受「封鎖曼谷」的衝擊不大,但時尚服飾之類的耐久性商品業績料大受影響。 不過在周一的「封鎖曼谷」活動有嬴家也有輸家。首當其衝受害的是物流服務業,自然因曼谷的交通要道被反政府示威者封鎖,還有就是觀光業者。然還是有業者趁機大發抗議財,像是製鞋商、通訊商、便利商店及快餐店。 TRA會長布莎芭(Busaba Chirathivat)表示,反政府示威一發不可收拾,打擊消費支出不說,還嚇跑許多觀光客,零售業受到波及去年明顯走下坡。 她說:「泰國政局不安,對消費者心理造成嚴重衝擊,零售業去年營收不振,尤其是傳統旺季第4季,許多零售商該季的營收都未達標。」 ---------------下一則---------------  政盪「泰」受傷 1個月2砍成長率2014年01月17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反政府示威持續超過2個月,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示警經濟將受拖累,泰國財政部昨下修2014年官方經濟成長目標0.9個百分點至3.1%,為1個月內2度下修。 泰國財政部財政政策辦公室主任宋才(Somchai Sujjapongse)昨天宣布,2014年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成長率可能只有3.1%,若進一步推遲大選,今年經濟成長率還有可能跌破3%。 今年成長率恐跌破3% 宋才指出,政府建設及投資計劃延宕是下修成長目標主因,目前約2兆泰銖(610億美元)基礎建設計劃及投資被迫推遲,同時還有約450億泰銖(13.7億美元)投資計劃有待新政府決定,若延後大選,今年成長率恐降至3%以下。 泰國財政部去年12月26日才剛將2014年成長預估從5.1%降至4%,大砍1.1個百分點,如今再下修近1個百分點,顯示示威行動對經濟衝擊逐漸擴大。 穆迪昨發布聲明寫到:「(泰國)政治抗爭拖延日久,對主權評等是一大負面因素,進一步衝擊2014年原已疲弱的成長展望。政治衝突升高已影響投資信心。」 投資機構高盛(Goldman Sachs)也在政治不確定升高之下,調降泰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由4.2%降至3.6%,預期泰國央行本季會降息來平衡衝擊,泰銖短線可能微幅走弱。 泰國央行預計下周三(22日)召開決策會議,彭博調查,分析師預期將降息1碼至2%。 ---------------下一則---------------  印尼禁原礦出口 金屬價勁揚-自由時報1030114〔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印尼從12日起禁止鎳、鋁土等原礦出口,帶動鎳等工業金屬價格走高,印尼盾也同步升值,占菲律賓約三分之一出口的亞洲鎳業公司,股價更一度勁揚7.6%。 印尼總統尤多約諾上週六簽署這項禁令,將禁止鎳、鋁土礦、錫、鉻、金礦砂和銀礦砂等原礦出口,但銅、鐵和鉛礦砂與鋅精礦仍可出口。這使美國礦業巨擘Freeport McMoran和Newmont Mining鬆了一口氣,兩家公司在印尼生產的銅,占印尼銅產量的97%。 印尼經濟統籌部長拉賈沙表示,禁止原礦出口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在國內加工,提高礦產的附加價值,並增加就業機會。印尼海軍將在礦產區海域加強巡邏,以執行這項禁令。 印尼是全球重要的天然資源生產國,高盛預估,印尼的銅產量占全球的3%,鎳占18%至20%,鋁土礦占9%至10%。 週一在倫敦商品交易所早盤,鎳期貨價格一度上漲2.4%至每噸14,190美元,為去年12月30日以來最高;銅、鋁、鉛和鋅價也上漲。荷蘭銀行預估,由於印尼祭出禁令,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帶動需求,今年鎳均價上看15,500美元。 野村控股表示,此舉將使印尼出口至少減少50億美元。香港東方匯理證券資深策略師考瓦錫克(Dariusz Kowalczyk)表示,這項禁令比原先規劃的要寬鬆,印尼盾將是最大的贏家。去年印尼盾兌美元貶值26.3%,為亞洲表現最差。 雅加達PT Bank Central Asia經濟學家蘇慕爾(Davis Sumual)表示,鎳和鋁土礦占印尼總礦物出口約48%,若這項禁令徹底執行,印尼經常帳赤字占GDP比將增加0.6個百分點左右。 ---------------下一則---------------  印度股市 逢回布局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印度股市在去年第4季創新高後,近期呈現漲多拉回整理。不過,印度2014年題材豐富,包括5月前將舉行國會大選等,吸引外資自去年9月至12月連續四個月買超印股,累計2013年外資流入印股高達200億美元,在新興市場中相對突出。 除大選外,印度今年利多還有企業盈餘已連三月上修、今年GDP成長率有機會提升至5.2%至5.5%、升息循環將進入尾聲等。根據歷史經驗,過去五次印度大選前六個月至選舉日,Sensex指數上漲機率達八成,平均漲幅更高達25%,投資人可利用第1季印股回檔修正時,逢低分批布局。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印度受惠歐美經濟成長加速,帶動出口,推升企業獲利。 ---------------下一則---------------  市場趨勢+歐洲>新興歐洲/東歐 資金逆轉 歐債大翻身2014-01-15 01:48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歐元區經濟穩定復甦,歐債違約風險下降,加上新興市場情勢不穩定,讓資金走向大逆轉,從過去喜愛的新興市場公債轉回歐債。專家認為在歐債危機期間,最大風險是持有歐債,然而現在風險卻是手中沒有歐債。 才踏入2014年,歐債豬國等歐元區邊緣國公債即受到青睞,在市場需求急增之下,公債價格持續揚升,與價格的殖利率也因而出現歐債危機以來未曾見過的低水準。 愛爾蘭去年12月擺脫國際紓困後,市場對其公債需求即暴增。例如上周二標售37.5億歐元(逾1,541億台幣)10年期公債,市場認購金額高達140億歐元,讓這10年公債殖利率僅3.543%,與歐債危機時殖利率達14%不可同日而喻。 西班牙上周標售5年期公債,殖利率僅2.411%,創下加入歐元區以來最低記錄。仍陷財困的希臘,雖然尚不能發行新公債,但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二級市場已低於8%。 專家認為來自歐元區的銀行需求,是推升歐債今年行情的重要力量。去年12月,不少銀行賣出歐債以獲利了結,同時也是為了套現以強化資產負債表,以符合當局規定的要求。 踏入新一年,包括歐洲銀行業等本土投資大戶,開始回補歐債部位。西班牙、葡萄牙和斯洛維尼亞等公債即成首選。 在此同時,基金界也重拾投資歐洲的興趣,尤其新興市場經濟受聯準會量化寬鬆退場而受到影響,讓2011年和2012年間因歐債危機,而投資新興市場公債的資金,現在反而轉回歐債。瑞銀財富管理的全球投資委員會成員史邁斯(Simon Smiles)說,對固定收益基金的經理人來說,2年前持有歐債是一大風險,但現在的風險卻是手中無歐債。 ---------------下一則---------------  內需冷 歐元區貿易順差續增2014-01-1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歐盟統計局周三公布,去年11月歐元區貿易順差達到171億歐元(約234.1億美元),不僅大於前年同期的125億歐元,也大於去年10月修正後的168億歐元,但原因不是出口成長,而是進口萎縮更勝出口萎縮,反映歐元區內需仍舊低迷。 在未經季節調整的情況下,歐元區出口額繼去年10月年增1%後,去年11月年減2%。歐元區進口額年跌幅更從去年10月的3%擴大至11月的5%。歐元區內需不斷萎縮導致去年1到11月貿易順差總計達1,390億歐元,與前年同期相比增加近1倍。 若經季節調整後,去年11月歐元區出口額較10月減少0.2%,是去年7月以來首度較前一月萎縮。歐元區進口額經季節調整後,也在去年11月月減1.3%,導致調整後的貿易順差從去年10月的143億歐元擴大至160億歐元,創下去年3月以來新高。 周三報告顯示,英國至今仍是歐元區最大貿易夥伴。去年1到11月歐元區對英國出口額成長3%,進口額萎縮2%。同一期間,歐元區對中國出口持平,進口額萎縮6%,使歐元區對中國貿易赤字從2012年同期的787億歐元縮小至690億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葡萄牙及希臘3國合併出口額在去年1到11月年增4%,使3國貿易逆差分別較前一年同期縮小,反映歐元區周邊國正一步步重拾競爭力。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出口額在去年1到11月維持不變,但進口額年減1%,導致貿易順差擴大。法國也因進口萎縮,導致去年1到11月貿易逆差縮小。 去年第3季歐元區出口成長一度不及進口成長,令外界擔憂歐元區經濟成長再失動力,所幸去年10月及11月數據透露第4季歐元區再度恢復貿易順差,也讓外界預期歐元區經濟至去年底可望連續3季成長。 ---------------下一則---------------  歐元區通縮隱憂 加深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歐元區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修正值本周四出爐,年增0.8%,與初估值同,增幅低於前月的0.9%,與歐洲央行(ECB)所訂目標值(年增2.0%)的差距擴大,使得市場對歐元區可能面臨通縮的憂慮加重。 歐元區去年12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排除食物、能源、酒、菸等價格波動性較大者)較一年前降0.7%,亦與初估值相同,這是2001年開始追蹤物價以來最低水準。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上周四決議維持現行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宣布,倘若通膨降至危險低點,保證會大動作因應,意即承諾必要時會採進一步的寬鬆貨幣措施。由此也顯示,德拉吉顯然認為歐元區目前的物價風險是向通縮傾斜,而非通膨。 歐洲央行執行理事會成員梅赫許(Yves Mersch)周三表示,歐元區通膨可能在今後數月持續低迷,這樣的風險是有的,但還不致於發生通貨緊縮。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三示警,通縮風險正在加重之中,而通縮對景氣復甦來說可能是災難。 專家指出,日本是身陷通縮而後患無窮的最佳示範。一旦發生通縮,則抽身萬難,當物價開始下滑,消費者在預期價格以後會更低的心理下,會延後購買財貨與服務,進而使物價再走跌,如此惡性循環。 對歐元區而言,低通膨的問題格外嚴重,因為有不少會員國債台高築,通縮會使得歐元國家償債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下一則---------------  三大利多 歐股續漲給力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過去一周美國股票型基金遭資金淨流出18.83億美元,歐洲股票型基金則獲資金淨流入10.84億美元,法人指出,歐洲經濟正來到轉捩點,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成為股市表現的關鍵,歐股可望續航。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見圖)昨日來台時表示,2013下半年以來隨歐洲經濟自谷底翻揚,資金開始回流歐股,尤其美國投資人淨買超歐股部位顯著攀升,不過,就長期來看,自2003年以來累計流出西歐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占總資產規模達3成,近期回流的資金才剛剛開始回補過去十年來淨流出的部位,預期國際買盤將持續進駐,將為推升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現階段較看好與景氣連動性較高的循環性產業,也看好以歐洲內需市場導向企業可望有更加亮眼的表現。 菲利浦.博吉瑞認為,歐洲經濟最痛苦的時期已經過去,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瑞典、愛爾蘭及德國更可望突破1.5%的水準,而南歐國家的財政狀況亦逐步轉佳,西班牙與義大利的經常帳項目已出現盈餘,無論股市評價面或經濟基本面,均顯示目前為投資歐股良好時機。 菲利浦.博吉瑞指出,「資金潮」、「景氣好」、「獲利升」三大利多將使歐股續揚。去年下半年起,資金嗅到歐洲經濟好轉,紛紛回流,雖然迄今資金淨流入達479億美元,但相較於2007年中以來資金淨流出超過1,000億美元的規模,未來潛在買盤仍值得期待。 在產業方面,菲利浦.博吉瑞較看好與景氣連動性較高的循環性產業,包括金融、消費耐久財與工業類股,隨著歐洲景氣轉佳,歐洲內需市場導向企業也可望有更加亮眼的表現,例如零售產業。相較之下具低波動性與避風港性質的傳統防禦性類股,看法較為保守。 ---------------下一則---------------  迎戰通縮 拉加德:QE別早撤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周三警告,已開發國家的通貨緊縮恐將危及依然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因此美歐央行應繼續維持寬鬆資金,聯準會不應過早撤回貨幣刺激政策。 拉加德週三在華盛頓的美國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時指稱,通貨膨脹率目前正低於許多央行設定的目標,凸顯通縮風險正在升高,這對全球經濟復甦是重大威脅。 她還強調「如果通膨是精靈,通縮就是我們必須斷然對抗的妖怪」。 IMF計劃在下周發布的最新經濟評估報告,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拉加德指出,全球經濟在去年下半年出現好轉,2014年應會再進一步增強,這主要歸功於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出現起色。 不過她也補充,儘管美國成長加速,歐元區也在歷經兩年通縮後逐漸轉向復甦,不過全球成長「依然處在低檔」,經濟成長率恐不到4%。因此她呼籲聯準會應避免「過早撤回貨幣刺激政策」。聯準會計畫從1月起,開始縮減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許多經濟學家預期量化寬鬆政策可望在今年底前完全退出。 拉加德雖然沒有進一步闡明她所謂的合適退場時間表,不過她認為退場計畫應該具備清楚對外告知、漸進性的實行、根據多項經濟指標來做評估,以及擁有部分彈性等條件。 她還提及當聯準會對量化寬鬆政策進行退場時,新興市場必須警覺資產泡沫與龐大債務,並為金融市場可能的大幅震盪預做準備。 此外針對歐元區,拉加德認為歐洲央行可以做更多,來刺激經濟成長。由於憂心歐洲通縮風險日益升高,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上周曾意外使用強勁措辭,強調若有需要,歐洲央行將會持續寬鬆貨幣政策。 拉加德強調,全球央行應該等到強勁成長根基穩定後,再重新回歸到傳統貨幣政策。 ---------------下一則---------------  歐股吸金 補漲潛力大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歐洲景氣自谷底回升,歐股雖也逐步走揚,但過去一年漲勢不如美股凌厲。投信法人認為,相較美股,歐股具備較大落後補漲潛力。 主要原因有,歐洲企業的獲利預估較美國企業保守,歐洲企業財報出現正面驚喜的機會較高,且由於歐股起漲點較晚,也提供未來較高的投資報酬空間,因此看好歐股後市。 2013年歐洲擺脫經濟衰退陰霾,歐元資產重拾市場信心。不過,和美日等其他成熟股市相比,像史坦普500指數已經來到歷史新高水位,相對來說,歐股從2011年中以來的漲勢仍相對落後美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菲利浦•博吉瑞指出,歐洲經濟最痛苦的時期已經過去,雖然歐洲經濟不可能出現強勁的成長,但也不太可能再度陷入衰退,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瑞典、愛爾蘭及德國更可望突破1.5%的水準;至於義大利、葡萄牙與西班牙三個國家的經濟也可望出現適度成長,目前歐洲問題國家的改善進展已經超越投資人所預期。 如果從資金面來看,2013下半年以來隨歐洲經濟自谷底翻揚,資金開始回流歐股,尤其,美國投資人淨買超歐股部位顯著攀升,預期國際買盤將持續進駐,將成為推升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 在評價面部分, 博吉瑞認為,現階段歐股相對於其他資產仍較具吸引力。MSCI歐洲指數經循環性調整的本益比相較長期平均值仍存在26%的折價空間,和美股的本益比與股價現金流量比來看,歐股都相對美股來得便宜。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2013年強勁反彈,但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推升股市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效應。 貝克指出,根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歐股加碼配置比重回到近年高點,且高盛預估2014年歐洲股票獲利預估成長可達14%,看好歐股將大走實質獲利推升的主升段行情。 ---------------下一則---------------  歐…寬鬆 基金…看紅2014/01/11【聯合晚報╱記者邱智慧╱台北報導】 歐洲央行(ECB)9日宣布將維持融資利率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歐洲低利率水準將持續。相較於美國逐步縮減QE規模,歐洲寬鬆的資金環境,可望更有利整體經濟復甦。從股市表現觀察,歐洲各國股市開春以來表現強勢,也帶領歐洲基金開出紅盤,成為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基金之一。基金經理人認為,今年歐洲將持續復甦,基金表現可望優於美國。 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來到31個月新高的52.7,基本面開始走穩,有利於歐元區國家表現。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金回流歐洲態勢明顯,顯示市場對於歐洲抱持樂觀正面的期待,加上GDP今年有望繳出正報酬成績單,更激勵市場投資歐洲的信心。 方定宇認為,目前歐股的評價面與美股相比,更為便宜。歐股的利多,從去年就開始反應,若今年企業獲利能開始反應在財報上,將更有利歐股回到基本面的成長,預期今年歐股基金仍有機會有雙位數報酬,表現更甚美股。 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人Erik Esselink表示,受惠於歐洲央行的利多政策、邊陲國家的經常帳正轉為盈餘以及結構性的調整等,今年歐元區的風險正在減少。而且歐洲實體經濟在德、英等領先國家帶動下,也逐步脫離景氣衰退困境。儘管經歷一波漲幅,但股市評價仍不高,其中又以歐洲小型股相對具投資機會,主要是小型股在景氣復甦時期擁有較強爆發力。 方定宇透露,歐洲大型股主要是國際型企業,較依賴出口,去年表現已開始回升,相較而言,今年他更看好與內需關連性較大的中小型股表現。由於目前歐元區失業率仍維持高檔,導致內需表現較差,但整體而言今年可望逐漸走出谷底,在就業狀況改善後,內需股將會出現更多成長契機。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John Baker建議,今年投資歐洲股票,不應從個別國家分類,而是回歸個別企業競爭力與全球景氣趨勢。以今年趨勢來看,宜加碼受惠景氣擴張的景氣循環產業,例如工業、消費品。相對而言,對防禦型且估值較貴的公用、民生用品、醫療護理宜減碼。 ---------------下一則---------------  開春前10強 歐股全包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歐元區去年12月製造業PMI來到31個月新高的52.7,2014年開春以來歐洲股市領銜演出,全球股市漲幅前十強由歐股包辦,歐豬五國更延續去年的強漲氣勢,迄今上漲均逾2.6%,法人指出,歐股基金仍值得留意。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去年強勁反彈,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推升股市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 貝克說,根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歐股加碼配置比重回到近年高點,且高盛預估2014年歐洲股票獲利預估成長可達14%,看好歐股將大走實質獲利推升的主升段行情。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歐洲股市今年來續強,主要反應幾個利多,包括歐洲經濟自谷底回升,另從貨幣政策來看,歐洲央行與美國不同調,不像美國退場,歐洲至少可望維持寬鬆環境,企業獲利也脫離谷底,今、明年可望有雙位數成長率。 他指出,歐股的風險溢酬期待比日、美股高,去年底為7%,高於過去長期平均,只要能選擇歐洲體質良好企業,預期還有機會表現。 亨德森遠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Nick Sheridan指出,歐元區政治不確定性降低,總體環境趨穩,各國政府樽節可望稍微放鬆,對經濟成長負面影響減輕。 以價值面來看,歐股相對於美股以及長期平均的水平,股價仍相當便宜;歐股目前的本益比約13倍左右,不僅比美股便宜,該水位也尚處於長期平均合理水平附近,若與2007年的高點相較,美股已溢價15%,歐股卻仍相對折價30%,相當便宜。 ---------------下一則---------------  歐洲小型股 爆發力強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歐洲經濟今年可望轉為正成長,歐洲企業獲利上看兩位數,資金持續流入,都有利歐洲股市,基金業者尤其看好歐洲小型股的爆發力。 全球投資焦點在2013年由債轉股的同時,過去表現「成熟穩重」的成熟市場也擔任「股市多頭總司令」的角色,在基本面、資金面、人氣面等多重火力之下,表現亮眼。 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協理林良軍說,歐洲經濟緩步復甦,貨幣持續寬鬆,資金回流股市,企業獲利預期上修,歐股投資前景樂觀,尤其小型股長期更是領漲大盤,值得注意。 歐元區製造業創近兩年半來擴張最快速度,林良軍指出,Markit 統計顯示,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2013年12月達52.7,符合市場預估,且創下31個月來的最高紀錄。製造業轉強,顯示歐元區復甦動能逐漸強勁,新增訂單和出口成長,也將對經濟成長帶來助力。 林良軍表示,歐洲經濟趨穩,政治風險也已降低。隨著歐元區解體的風險逐漸消除,歐股也因此出現一波強勁漲勢,但由於價值面仍然具投資吸引力,預期未來仍有很大的上檔空間。 林良軍強調,2011年9月以來,歐股市值已經增加2.7兆歐元,但歐股要再上漲65%,才能追平S&P 500指數過去五年的漲幅。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改善,將是歐洲股價續揚的催化劑,小型股的獲利成長率更上看兩位數。 彭博資訊追蹤18名券商分析師預測均值顯示,歐股今年可望上漲12%,而且沒有一位分析師看跌。其中,巴克萊銀行表示STOXX 歐洲600指數可能上漲25%,因為目前的價值仍然便宜;德意志銀行認為,信貸成長和利潤增加,有助帶動歐股上漲17%;法國興業銀行則預計,STOXX歐洲600指數今年可望上漲15%。 富達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史東(Colin Stone)指出,歐洲小型企業的漲勢將持續。儘管歐洲邊陲經濟體趨於穩定,但仍有許多結構性問題要解決。 ---------------下一則---------------  俄股基金 冬奧加持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俄羅斯股市去年上半年因為賽普勒斯事件以及原油價格下跌影響表現不佳,但自去年6月以來,俄股展開落後補漲行情。 根據歷史統計,過去十年俄股在第1季大多表現不俗,尤其今年冬季奧運將在2月於俄羅斯舉行,替當地帶來的觀光消費財,有助俄羅斯再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焦點。 俄羅斯股市自去年下半年展開明顯反彈,近半年累積漲幅約17%,展望今年俄股表現,若就歷史經驗觀察,過去十年內,俄股僅兩年第1季為負報酬,且十年來第1季平均漲幅為10%,第1季俄股行情可期。 此外,今年首季俄股還有冬季奧運題材利多加持,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過去五次冬季奧運期間,舉辦國在當年舉辦的第1季中,股市表現大多為正報酬,市場看好奧運的舉行,將替俄羅斯帶來觀光消費財,有助投資市場交投趨於熱絡。 霸菱投顧分析,俄羅斯除具有短線奧運題材利多之外,2018年俄羅斯也將舉行世界盃足球賽,俄羅斯政府將持續擴大基礎建設投資規模,此舉有望為俄羅斯經濟帶來長期利多;就基本面觀察,彭博資訊統計券商機構預測,外界預估俄羅斯今年經濟將能平穩成長,也有助俄股表現。 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若就歷史經驗觀察,俄羅斯股市在第4季至次年第1季都有所謂的周期性行情可期,如同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農曆年效應。 1月新年假期為俄羅斯一年中最大節日,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全年度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消費都集中在新年假期中,且股市在假期前後也均呈現走揚格局,這也是俄羅斯股市在第1季漲勢強勁的原因。 宏利環球俄羅斯股票基金經理人Stefan Herz表示,就評價面觀察,目前俄羅斯股市本益比約五倍,雖由於企業獲利能見度相對偏低,投資因此相對疲弱而令總體經濟成長數據相形失色。 然隨著公司治理透明度的改善,企業股利發放率提升以及內需市場相對持穩,伴隨著季節性因素與即將展開的冬奧賽事加持下,短線預料多頭將可望啟動一波攻堅走勢。 ---------------下一則---------------  市場趨勢+美洲>美加>拉美 利多齊聚 美企投資可望大爆發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企業投資不振,被認為是抑制美國經濟成長的一大因素,但專家預期情況在今年可能改觀,因美國有經濟成長樂觀、消費支出看增、財政面風險降低、就業市場仍穩定等利多齊聚,可望激勵美企業投資大爆發。 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末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若如許多分析師預測的為3%,則去年下半將成為美國經濟10年來表現最好的半年,可望使美企業敢於再度投資。 美經濟在2009年邁入這波復甦後,企業設備支出曾告增,到2011年則因復甦停頓而減弱,2012年底又見活絡,但仍未能持久。 美國的股價與房價上漲、家庭財務好轉、能源價格下滑等,應會鼓勵民眾在未來幾個月擴大消費,通常將帶動企業投資。 美國會在去年底達成的預算協議,應可降低今年2月再度面對舉債上限問題時的僵局風險,至於美年12月的就業成長雖令人失望,但就業市場整體上仍穩定,都有利於提振企業投資。 衡量美企業投資的重要指標,即扣除飛機的非國防資本財新訂單,去年9、10月接連負成長,但去年11月翻為正成長,且創下4.1%的將近1年來最大增幅。 另一納入建物與軟體的較廣泛企業投資指標,其季增年率在去年第1季為-4.6%,去年第2季由負轉正,變為4.7%,去年第3季再增至4.8%。 經濟學家看好美企業投資將繼續加快成長腳步。IHS Global Insight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韓德勒(Doug Handler)表示:「投資誘因已經在那。」 經濟展望集團的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包默爾(Bernard Baumohl)預測,包含建物與軟體的較廣泛企業投資指標,去年將成長2.5%,今年可望成長7.3%。 IHS Global Insight也預期,這項較廣泛的指標今年將成長4.9%,明年成長率增至6.3%,後年再增至7.8%。 ---------------下一則---------------  史蒂格利茲:美今年恐難維持復甦2014-01-15 01:48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美國經濟去年出現加速回溫的跡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接受電視台專訪時卻悲觀指出,今年恐難維持復甦步調,新增就業機會與勞動參與率偏低是主要隱憂,他認為聯準會今年內升息的機率不高。 美國經濟蟄伏低迷數年後,終於在去年爆發動能,第3季GDP季增年率4.1%,創2011年9月來最快擴張速度。 但史蒂格利茲日前接受財經電視台CNBC的印度頻道CNBC TV 18主持人凡卡德希(Latha Venkatesh)專訪時表示,美國經濟前景仍有堪慮之處,主要鑑於上周勞工部發布的就業報告。 去年12月非農就業人口僅新增7.4萬,遠少於預期的20萬,讓美國復甦力道蒙上不確定陰霾,若干分析師甚至質疑,聯準會(Fed)上月決定購債減碼是否操之過急。 史蒂格利茲受訪時說:「容我提一下就業數據,非但遠低於預期,離國家復甦所需還差一大截。」 除新增就業人數偏低外,史蒂格利茲更憂心的是勞動參與率問題,去年12月為62.8%,降到1978年以來的最低點。 他提到:「我們有數百萬人放棄謀職,他們怎麼找就是找不到工作,愈來愈多美國人大嘆沒有未來。」 史蒂格利茲在訪談中也觸及聯準會量化寬鬆措施(QE),即便自2008年啟動至今已替經濟注入超過3兆美元流動性,創造就業機會的成效卻很低,他強調實施財政刺激有其必要。針對Fed決定本月開始回收QE,每月購債金額縮減100億美元,史蒂格利茲認為Fed應將焦點放在利率走向,而不是在QE退場議題上打轉。 他也談到,既然Fed言明除非勞動市場改善,否則基準利率仍將維持在趨近零的超低水平,今年內升息的機率不大。 ---------------下一則---------------  美上月PPI微升 終結連3跌2014-01-1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周三公布2項經濟指標,去年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0.4%;全年PPI僅上升1.2%,寫下2008年來最小年增幅。再者,在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下,紐約州聯準銀行1月製造業指數攀升至逾1年半來新高。 據勞工部最新報告顯示,由於能源價格攀升,美國去年12月PPI經季調後較前月增加0.4%,符合經濟學家預期,不僅終結連續3個月的跌勢,並創下去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 扣除波動較劇烈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去年12月的核心PPI月增0.3%,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月增0.1%。就全年而言,PPI僅上升1.2%,核心PPI上升1.4%。 由於業者通常會將躉售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生產者物價能預先反映消費者物價的走勢。整體物價趨勢顯示美國通膨壓力依然溫和,通膨率仍低於聯準會(Fed)2%的目標。 去年12月的能源價格大漲1.6%,寫下2013年6月以來最高,主要是反映汽油價格上揚。上個月因蔬菜水果價格暴跌,使得食品價格下滑0.6%。香煙價格勁揚3.6%,占核心PPI近半數的升幅。 此外,反映紐約州製造業景氣的「帝國州」(Empire State)指數,由去年12月修正後的2.22點,升至今年1月的12.51點,創下2012年5月來最高。指數高於零意味著景氣擴張。 據道瓊斯社調查經濟學家意見,原預估「帝國州」指數僅上升至3點。次指數也大幅好轉,其中新訂單指數從去年12月的負1.69點反彈至10.98點,出貨指數由4.69點升至15.52點,工廠就業指數由零攀升至12.2點。 ---------------下一則---------------  Fed褐皮書︰美經濟穩定復甦-自由時報1030117〔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公佈褐皮書(Beige Book)指出,受到消費者冬季假期消費增加、勞動市場改善及製造業轉強等帶動,美國大部分地區去年底經濟呈現持續穩定復甦。 褐皮書調查指出,十二個地區聯邦準備銀行中,共有九家形容管轄地區經濟適度(moderate)成長,高於上次調查的七家;另有兩家聯準銀認為經濟成長速度「溫和」(modest),低於上回的四家。約有三分之二的地區指出企業僱用人數增加。 聯準會上月決定將每月購債規模減少一○○億美元、至七五○億美元,顯示勞動市場好轉,且未來將逐步減少寬鬆規模。 傑佛瑞(Jefferies LLC)公司首席金融經濟學家麥卡錫(Ward McCarthy)表示,這顯示經濟和勞動市場將持續改善,且前景樂觀。 ---------------下一則---------------  美上月CPI 月增0.3%符預期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前者月增0.3%,雖為半年來最大增幅,不過仍顯溫和,並在預料之中。後者減少0.2萬人,來到32.6萬人的逾1個月最低,相關報告顯示通膨仍受壓抑,就業市場持續復甦。 勞工部公布報告指出,去年12月CPI經季調後較11月上揚0.3%,創去年6月來最大增幅,扣除波動劇烈的食品與能源項目核心CPI則僅微升0.1%,2項數據均符合華爾街預期。 與前年12月相較,CPI上漲1.5%,核心CPI則擴增1.7%。儘管CPI微升,但增勢依然相對疲軟,而且也低於聯準會設定的2%通膨年增率目標。 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經季調後達32.6萬人,為去年11月底以來新低,較前周的32.8萬減少2千人。 初領失業救濟數據優於市場預期,華爾街經濟學家預測的請領人數均值落在33.1萬人。 初領失業救濟的4周移動平均數同步下滑1.35萬,至33.5萬。不過,持續請領失業救濟總人數卻暴增17.4萬,來到303萬人,創去年7月來最高。 此外,聯準會(Fed)周三公布景氣動向調查褐皮書,報告指去年底美國大多數地區經濟活動以「溫和」步調擴張,顯示經濟持續穩健復甦。 褐皮書將供Fed月底決策會議參考,進而決定是否進一步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對此,Fed鴿派代表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伊凡斯(Charles Evans)表示,若經濟復甦力道增強,QE可能加快退場。 美國去年12月失業率雖降至6.7%的5年新低,但新增就業人口僅7.4萬,為近3年最低增量,不過市場仍預期Fed將維持其QE緩步退場的基調,經濟學家預估FQE最晚在今年底前就會完全退場。 ---------------下一則---------------  S&P500創新高 券商喊衝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S&P500指數15日再創新高,國際各大券商對今年美股預 估結果普遍表示續看好,其中以摩根大通預估的2,075點最樂觀,其次為美林2,000點,及花旗1,975點、瑞銀UBS1,950點、高盛與巴克萊預 估1,900點,顯示S&P 500即使創新高,仍有上漲空間,持續受專業投資機構青睞。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觀察2000年以來,美國S&P 500企業負債率與EPS走勢,可發現美國企業財報負債比率回落至13年來新低,但獲利能力上升至新高,顯示現階段美國企業財報健康,帳上現金活絡,有助 於企業投資及併購活動的進行,眾利多未來也將反應在股價表現。 蔡詠裕強調,美股連漲五年,對消息面反映會較為劇烈,建議可側重在較具題材性的新創族群布局,像是中長期業績成長,評價合理及現金淨流入的醫療保健、資訊科技、非核心消費及能源等相關類股。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PPI與製造業數據正向,Fed褐皮書顯示經濟溫和增長,消費者支出上升,不動產也持續改善顯見美國經濟持續以溫和的速度成長。 美國國會眾議院15日通過朝野兩黨同意的1.1兆美元預算支出計畫,讓聯邦政府有財源撐到今年9月底,使主要干擾美股因素之一削去,利多消息續撐美股走勢,指數挑戰前波高點機率不小。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認為,美國近期包括工業、循環消費、金融、科技類股全面走揚並且創新高,且市場信心仍維持健康水位,對於美股投資氣氛仍然樂觀。 以評價來說,S&P 500最新股價淨值比已來到2.68倍,但股東權益報酬率已上揚到17%,意味評價合理區間應該落在2.6∼3倍,美股不但獲利品質穩定向上,且評價仍便宜。 許志偉說明,美國除製造業明顯復甦,整體金融業受惠量化寬鬆(QE)縮減帶動公債殖利率上揚而獲利率提升,近期公布的美國重量級金融股股東權益報酬率平均都有走揚1%左右,又金融股占比美股市值約20%以上,合理判斷整體美股獲利品質及動能都能續揚,對股市相對有利。 ---------------下一則---------------  美股領漲 均衡布局為上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國S&P500指數從2008年金融海嘯低點到現在漲了近 3倍,安本管理集團指出,美國股票依然有投資價值,在2014年美股可能再領漲,但會「先下後上」,未來半年,美股有可能向下修正10%,資金有機會回流 具價值面的新興市場,因此,今年投資更要尋找價值股且均衡布局。 安本投資持續看好美股後市,安本北美股票投資團隊主管保羅•艾金森(Paul Atkinson)指出,主要原因有四,第一是美國企業獲利創下歷史紀錄;第二是投資人對於配息型股票相當有興趣;第三是頁岩氣大漲而受惠的能源股,第四是社群媒體熱潮所帶動的科技股。 即使看好美股,但因美股累積漲幅已不小,艾金森說,未來可能會有賣壓出現,且美股距離上次指數回檔10%已經有27個月時間,未來半年內,美股可能會向下修正10%。 他指出,這些從美股獲利了結的資金會往具基本面且價格便宜的新興市場股市流,所以投資股票依然要成熟和新興市場都要均衡布局。 至於聯準會今年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安本亞太債券團隊副主管麥凱柏(Adam McCabe)指出,縮減量化寬鬆並不等於緊縮政策,美國聯準會不會那麼快升息,預期升息期間約在18∼24個月後,也就是在2015年甚至到2016年,投資人不必過度擔心。 麥凱柏說,「如果去年是從債券轉移到股票的資金輪動年,今年則是尋找價值年」,部分高收益債券具利基,利差擴大時仍可帶來相當報酬率;另外,資金會在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間流動,造成市場波動。 對歐洲投資,安本投資則仍相對謹慎,安本歐洲股票團隊投資經理艾強森(Jonathan Allison)表示,在經濟成長遲滯以及債務危機依舊的大環境下,去年歐洲大型藍籌股指標Euro Stoxx 50依然上漲18%,2013年歐洲企業盈餘的表現平平,2014年歐洲企業盈餘應會有溫和上揚的發展。 ---------------下一則---------------  強力打通膨 巴西升息2碼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巴西經濟欲振乏力,巴西央行周三仍出乎意料宣布調升基準利率2碼至10.5%,來到2年新高水位。這是巴西央行自去年4月啟動緊縮循環來第7度升息,主要還是為了壓制飆升不停的通膨,此舉也使得巴西央行成為當前國際上緊縮貨幣政策最為積極的央行。 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Copom)周三無異議決定將基準利率Selic,由10%上調50個基點至10.5%,為2年來最高點。 Copom此次升息幅度跌破市場眼鏡。華爾街日報之前調查15位專家,預期升息1碼的居多,僅5位預測升幅達2碼﹔路透訪調44位經濟師,也只有14位認為會再加50個基點。 巴西央行決策聲明雖重申,周三升息是去年4月展開的貨幣政策調整的一環,但附帶一句是「當下」的決策,顯然在措辭方面做了微調。 經濟學家指出,此聲明強化央行先前的政策指引,即有意未來放緩升息腳步,甚或結束這波堪稱當前全球最激進的貨幣緊縮循環。 高盛拉美經濟研究部門主管拉莫斯(Alberto Ramos)表示:「央行正暗示,下回集會將放慢升息速度只升1碼,或乾脆中止這波緊縮循環。」巴西央行下次發布利率聲明時間,定在2月26日。 去年4月啟動升息循環迄今,Selic共調升325個基點,從一開始升25個基點,到接下來連續6度升50個基點。 巴西央行此次意外大幅升息,主要是政府抑制物價的努力不見成效,通膨升溫速度超乎預期,只好繼續加大抗通膨力度。 巴西國家統計局(IBGE)上周五公布,去年12月IPCA物價指數年升5.91%,較11月4.95%年升幅明顯擴大,雖尚未飆破央行設的6.5%目標區間上限,卻高出中間目標4.5%。 巴西央行總裁湯比尼也在聲明中坦承,央行對於去年物價的頑強漲勢甚感意外,歸咎於巴西里拉走貶、勞動成本增加以及交通運輸的漲價壓力。 不過為抗通膨持續升息,讓亟欲提振景氣的羅塞芙政府備感無奈,今年巴西經濟成長率恐只有2%。 ---------------下一則---------------  巴西股市短空長多 反彈可期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魏喬怡�台北報導 巴西通膨蠢蠢欲動,促使巴西央行加大升息力度,15日意外升息2碼(0.5個百分點),將基準利率從10%調升至10.5%,為去年4月啟動升息循環以來,第七度升息,法人認為,巴西股市短空長多,仍可逢低布局。 摩根巴西基金經理人露巴力亞(Sebastian Luparia)指出,巴西通膨一直是心頭大患,因此去年4月以來巴西央行連續七度升息,並未有效抑制高漲的通膨,去年通膨年增率上升至5.91%,預估上半年可能還有1碼的升息空間。 短線而言,露巴力亞認為,巴西股市料將持續反應升息衝擊及企業獲利下修等利空而陷入震盪,但世足賽及總統大選等多元利多題材將陸續發酵,可望是拉動巴西股市力拼反彈的有利契機。 巴西總統大選將於10月舉行,目前民調顯示,現任總統羅賽芙連任機率較高,露巴力亞認為,倘若現任總統繼續連任,將使政策執行持續性不受影響,而且也可大幅消除外資對選舉結果不明的疑慮,有利外資重新回補巴西部位。 ING巴西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巴西升息略高於市場預料,但利率期貨市場已反映,對股市影響趨於中性,市場期待全球景氣轉佳可望帶動巴西原物料出口商獲利。 白芳苹認為,市場預期美國提前縮減購債力度將不利新興股市資金流向,加上巴西景氣數據顯示景氣復甦動能不強,促使股市投資信心持續承壓,但觀察目前盤面氣氛,升息對股市影響趨於中性,一旦信心回升,仍將有區間表現契機。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巴西經濟仍可能在相對趨勢疲軟,但也有一些正面因素存在,如市場對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已在低檔,幾無再下調空間,今年巴西央行在第1季上調利率後可能暫停升息,另外,在匯率大幅貶值後,幣值已不再昂貴。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巴西經濟成長相對疲弱,但政府為壓抑通膨不得不升息;整體而言,目前對巴西股市看法偏向中性,主要是在升息循環環境下對內需可能帶來壓抑效果,加上巴西經濟體多仰賴原物料,但目前市場礦業需求沒那麼強勁。 ---------------下一則---------------  市場趨勢+其他區域篇 新興股委屈 今年要出頭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股票2010年以來表現持續落後已開發市場股票,至2013年底幅度已達40%之多,顯示其股價已反映新興市場相對疲弱的基本面表現。2013年新興市場面臨的挑戰於2014年仍將持續存在,惟在全球經濟加速帶動下,各項難題可望於2014年下半年逐步改善。 回顧2013年,新興市場企業獲利落後市場預期,拖累整體股市表現疲弱,主因為中國與全球經濟緩成長,導致新興市場面臨經常帳赤字問題、原物料價格降低、新興市場工資攀升及新興市場資金成本增加。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鄭安佑表示,美國及歐洲製造業等領先指標持續復甦,全球經濟持續加速成長,儘管仍低於前波景氣復甦力道,但已可望帶動新興市場復甦與企業獲利成長,尤其2014下半年將有較強勁的表現。 鄭安佑表示,雖量化寬鬆(QE)退場在短線層面有獲利了結壓力,但強勁復甦的經濟動能,未來將轉化為企業獲利,有利於股票與風險性資產續漲,此波修正反倒是為了往後加碼股市作準備,建議投資人可於近期針對QE退場,減碼投資或將資產做部分獲利了結,預估投資人可再加碼進場新興市場股市的時間點為第1季底或是第2季初,但在區域的選擇上,建議以新興亞洲為首選,其次為新興東歐,最後才是拉丁美洲。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隨著資金行情消退,投資目光漸由估值修復轉向實質成長之際,新興亞洲強勁的成長力將被彰顯,在不確定因子消弭後,料將成為資金首要回補首選。 台新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新興東歐經濟受惠歐元區復甦力道增強而逐漸走強,其中,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高的波蘭、捷克及匈牙利等國家將是最大受惠者。另外,由於歐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工業產出數據持續上揚,亦將帶動新興歐洲企業獲利進一步成長。 ---------------下一則---------------  新興市場 2014接棒補漲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觀察去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小跌4.98%,同期成熟市場大漲24.1%,兩者相差超過29%,新興市場表現明顯落後,但法人強調,統計2000年來,新興股市從來沒有連續兩年落後成熟股市,預期2014年有很大的機會反彈,並且特別看好東北亞。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在美國量化寬鬆(QE)縮水疑慮暫告落幕後,新興市場的投資將要更加回歸基本面,應避開財政雙赤字以及通膨持續增溫的國家,財政結構較佳且沒有通膨疑慮的東北亞區域,將更有能力承受外資流出的衝擊,相對是不錯的區域布局亮點。 王文宏指出,大陸從產業面觀察,過剩產業並沒有出現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也沒有系統性風險疑慮,但當地民眾投資信心相對低落,在二元結構持續下,預期大盤短線將持續盤整格局為主,仍可聚焦市場上具成長性的行業。 至於韓國則看好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增加,台灣在今年有選舉行情題材下,後市不看淡。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認為,全球新興經濟體貿易增長率將提升至5.8%,世銀估計,開發中國家成長率將由去年的4.8%衝上5.3%,新興市場成長動能仍在,VIX指數降至近期的新低,美林公債波動率指數(MOVE INDEX)也走跌,MSCI新興亞洲指數後續有機會走揚,且目前本益比距離一年中的高位仍有空間,新興亞洲股市展望維持正面看待。 元大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強調,近兩年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形成一個大箱形的整理區間,由於全球經濟回復成長,加上系統性風險降低,預估2014年新興股市漲升行情可期,但各國股市表現仍將分歧,以個別國家配置才有機會獲取較佳資本增值。 他指出,今年將是股優於債的一年,預期亞太區股市將優於歐美股市,東北亞股市優於東南亞股市。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A+B+C1

2014年01月19日
公開
3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投資面面觀 基金操作篇=現況解析+跨類型 境外基金大風吹 成熟市場發燒2014/01/15【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人氣基金大風吹!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去年11月境外基金規模與上月同為2.7兆元,其中股票基金單月增加46.5億元,反觀前幾年受歡迎的債券基金規模下滑,唯獨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連三月創新高,已突破9200億元。 統計也顯示,整體股票基金規模去年下半年來激增11%,來到1.08兆元的8個月新高,但「新興市場熱」退燒,與成熟股市相關股票基金11月單月成長148.8億元,新興市場單月則萎縮近170億元,呈現「新興消、成熟漲」兩樣情。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資金「由債轉股」趨勢鮮明,仍有投資人對股票波動存有疑慮,造就與景氣高度連動的高收益債,不論人氣、買氣持續暢旺,11月基金規模突破9200億元,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大增近200億元,為各類型基金之最。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說,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加溫,美國為首的成熟國家經濟成長有望優於預期,加上目前流動性相當充裕,今年以部分中小型股票具漲相,此外,今年盈餘成長潛力較高如工業、非必須消費、科技等產業類股,可作為布局首要考量。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指出,除了憂心股票波動,高收益債券持續吸金的另一個理由,在於高收益債與美股相關係數高達六成,且高收益債是去年未讓投資人受傷的主要債市。 ---------------下一則---------------  日歐及醫療股 2014表現最優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巴克萊銀行的最新預估出爐,2014年,全球各區域股市普遍都還有兩位數以上的上漲空間,其中,以歐元區預期表現31%最佳,但以EPS成長率預估來看,日本以17%為最優。從產業角度來看,醫療保健股具有基本面亮眼、受景氣波動影響度低的特性,投資人可多留意布局。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表示,不少機構仍繼續看多歐股,認為ECB與BOE將持續營造寬鬆環境,歐股本益比將得到修復,且部分週期性股票將領漲。日本也同樣受惠寬鬆貨幣政策,日本政府主導日圓貶值趨勢,明顯有助於企業獲利持續改善,也將是支撐日股強勢的重要因素。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歐元區剛脫離衰退泥沼,預料2014年雖不到邁開大步的程度,但仍可緩步向前。在歐洲主要國家中,德國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國在央行總裁的新人作風下,經濟成長可望加速,法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則還需要加一把勁。歐洲再次發生危機的可能性相當低。 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釋出較上個月更加鴿派的態度,但不論是何種形式的行動,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持續為歐元區經濟及企業爭取更多發展空間及成長動能,在貨幣政策寬鬆以及經濟自谷底復甦帶動下,歐股持續看好。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歐洲經濟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成為股市表現的關鍵。2013下半年來隨歐洲經濟自谷底翻揚,資金開始回流歐股,國際買盤持續進駐,將是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2013年強勁反彈,但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推升股市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效應。 貝克分析,目前MSCI歐股指數相對美股的股價淨值比處在低檔,股息收益率則高達3.4%,投資價值十分具吸引力。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今年全球市場的表現還是「強者恆強」的態勢,歐洲、美國、日本強勢,東協則進入輪動格局,大陸、南韓及印度股市較為震盪。 ---------------下一則---------------  日歐股票基金 聯手搶錢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資金錢進日股不手軟,上周流入16.58億美元,居各類股票基金之冠,且流入金額更創去年5月以來流入新高,在全球成熟市場中,日本持續強力吸金,歐股續航力亦不遑多讓,上周流入10.84億美元,已連28周吸金。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近期日圓因內外部環境改變而走貶,主要是受到美國聯準會(Fed)調整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以及市場預期日本政府為降低美債規模縮減與調升消費稅對經濟的衝擊下,有機會再擴大寬鬆。羅伊德認為,短線在日圓貶值趨勢下,有望引領日股向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舉經濟改革大旗,帶動2013年日股重返榮耀,不論日經225或東證一部指數均創近年新高,儘管如此,目前指數較日股前波高點或歷史高點仍相距甚遠。 羅伊德分析,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推升東證一部指數上漲至2,881點,當時企業每股盈利僅55.2日圓,本益比達48.8倍,拉近至目前來看,東證一部指數同樣上漲至近年高點,但以企業每股盈利高達91.1日圓,本益比卻只有14.3倍,看來在內外資齊力拉抬下,日股「有基之彈」值得期待。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指出,領先指標趨勢顯示歐股企業獲利應可望進入增長周期,循環性產業應有較佳表現空間,建議聚焦具全球競爭力產業,包括汽車零組件、航太、奢侈品,以及可參與周期性復甦個股,包括可受惠環保趨勢與英國房市復甦的營建材料、房地產貸款銀行等。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歐洲經濟正來到轉捩點,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成為股市表現的關鍵。 就長期來看,自2003年以來累計流出西歐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占總資產規模達三成,近期回流的資金才剛剛開始回補過去十年來淨流出的部位,預期國際買盤將持續進駐,將為推升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 ---------------下一則---------------  16檔新興股基金 逆勢走高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個月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逾4%,但若觀察境外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表現,仍有16檔基金逆勢走揚,其中前五名漲幅更達2.5%以上,主要是以布局在邊境市場和新興市場小型股的基金表現最為突出。 近期MSCI新興市場指數來走勢仍持續疲弱,但境外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表現呈現強弱各自表態,過去一個月44檔基金台幣計價績效平均下跌0.22%,不過,仍有16檔布局在邊境市場和新興市場小型股的基金逆勢走揚。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暨邊境市場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新興市場小型股在景氣復甦期間通常有優秀表現的情況,且以目前的市場共識來看,預估新興市場小型股的今年盈餘成長率也遠高於大型股,在盈餘成長力道更大下,有機會創造更大的投資報酬,小型股投資前景看俏。 另外,新興市場小型股有較少易受QE退場影響的能源與原物料類股,而更能掌握消費、服務等內需商機,以及具創新概念的科技與醫療企業,可直接參與最新的主流趨勢。 在邊境市場方面,去年邊境市場股市表現亮麗,其中,包括委內瑞拉、杜拜股市皆掀起兇猛漲勢。 馬克•墨比爾斯表示,邊境市場近來獲得大量的資金流入,是推升市場漲勢很大的原因。由於流入邊境市場的資金多屬長線資金,且許多邊境市場具有良好的自身成長力,將可適當抵銷聯準會退場議題的衝擊。整體來看,邊境市場具備評價面及資金面優勢。 ING中東非洲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中東非國家本身經濟復甦強勁,加上過去寬鬆資金未積極作多,使其受寬鬆政策收手影響較小,就個別國家來看,阿聯酋國及卡達兩國今年將由MSCI邊境市場調升入新興市場題材,納入新興市場後流動性的改善可望使其IPO市場再度活絡,外人持有限制也可望進一步放寬。 另外,杜拜與阿布達比交易所合併將改善其流動性,對未來走勢樂觀,但目前價值面相較其他新興市場偏貴,建議投資人分批進場為宜。 ---------------下一則---------------  中美股票基金 威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4開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上漲態勢明顯。依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188檔投信發行的海外股票型基金,計有19檔淨值在1月9日創下成立以來新高。 其中,群益投信、統一投信旗下的基金,分別有三檔、四檔入列,表現突出。 在這些淨值創新高基金中,主要投資區塊在大中華市場、美國及醫療生技產業,顯見這些海外市場在今年一開年,即受到全球投資人青睞。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表示,中國股市持續反映大陸二元經濟結構,個別產業表現分化,產能過剩的產業並未出現進一步惡化,但現階段投資重心,放在中國調結構過程中已經出現成果的行業,包含品牌消費、精密機械及網路內容。 陳朝政建議,掌握新型態消費、品牌價值兩大主軸。隨著景氣好轉,人民勇於消費,品牌效應會再擴大,投資焦點將是傳媒、科技、環保、醫藥、嬰童用品等新興類股。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較易獲得投資人認同,股價表現也出色。2013年美國標準普爾S&P500各分類指數,以非必需性消費、生技醫療、資訊表現最好,漲幅都超過三成,今年也將呈現強者恆強的態勢。蔡詠裕指出,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是「新服務」,投資人可多留意。 ---------------下一則---------------  QE退場將放慢? 油金價往上衝 美股應聲上漲 美元走貶-自由時報1030112〔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美國勞工部公佈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十二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七.四萬人,為三年來同月最慢增速。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放慢量化寬鬆(QE)措施退場的腳步,使美股應聲上漲、美元走貶,黃金價格寫下一週來最大漲幅、原油則衝出一個月來最大漲幅。 美國上月非農就業人口增數,比彭博調查中最悲觀的預估值還少,且遠不及上月修正後的增加二十四萬人。但失業率降至六.七%,為二○○八年十月以來最低。 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 Inc.)市場策略師克羅斯比(Quincy Krosby)表示,「這對市場可能是個利多消息,若之後數據沒上修,這將使得聯準會在考慮加速減碼QE規模時更謹慎。」 美元兌一籃子已開發國家貨幣從近四個月最高水準跌落,日圓匯率一度升至一美元兌一○三.八三日圓水準,為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來新高。黃金期貨價格上漲一.四%、至每英兩一二四六.九美元,為二日以來最大漲幅;且期銀價格也上揚二.七%,至每英兩二十.二美元。 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價格自八個月低點反彈,上漲一.二%、至每桶九十二.七二美元,為去年十二月十日以來最大漲幅。 美股也受到市場樂觀情緒帶動,史坦普五○○指數收盤上漲○.二%至一八四二.三七點;該指數在去年大漲三十%。那斯達克上漲○.四%。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十一個基點(或○.一一%)至二.八六%。 ---------------下一則---------------  近一周境外基金10強 生技、泰股搶7-2014/01/11【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近一周雖呈現下跌,不過,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倒是逆勢上漲,單周漲幅逾3%,使得生技基金近一周基金績效表現不俗;另外,泰國股市反彈帶動,不少泰股基金近一周績效也同步反彈。 相較之下,近一周台股基金績效表現並不理想,僅5檔周績效出現正報酬,雖然台股周線僅小跌17點,但不少中小型股近期股價波動劇烈,使得台股中小基金近一周績效表現差距頗大,是否押對寶成關鍵。 海外基金近一周績效表現由富達南歐基金拔得頭籌,周績效達4.97%,其次為利安資金泰國基金與德盛德利全球生物科技基金,周報酬率分別為4.83%、4.71%。觀察周績效表現前10名,分別有3檔生技基金,4檔泰國基金,其中,泰國股市因政治動盪情勢延續數月,近日展開跌深反彈。法人認為,政治紛擾未影響泰國投資價值,政治事件落幕後泰股往往能跟隨全球經濟復甦腳步而有補漲表現,但短線仍應持續留意政治情勢發展。至於生技醫療為今年的強勢產業,開春就有不錯的表現。 至於近一周表現最差的海外基金當屬中國股票基金,主要是近期中國製造業與服務業數據不佳,再度引發投資人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上中國大陸農曆年前錢荒疑慮甚囂塵上,使得中國股市表現不佳,中國股票基金也受衝擊。 台股基金過去一周僅5檔基金出現正報酬,表現最佳的為安泰ING台灣高股息,另外,包括永豐中小基金、兆豐國際中小基金在近一周與今年以來皆維持正報酬。近一周表現最差的台股基金則包括柏瑞巨人基金、景順台灣精選成長以及元大寶來績效,周績效皆為負報酬3%以上。另外,包括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富邦精銳中小基金表現也不甚理想。 ---------------下一則---------------  境外環球中小基金 賺36%-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歐美景氣向上復甦,由於中小型股對景氣的敏感度高,在景氣復甦初期,企業通常有較明顯獲利成長,在基本面支撐帶動股價表現之下,帶動去年境外環球中小型基金績效平均繳出逾36%的正報酬。 貝萊德環球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Murali Balaraman來台時指出,即便中小型股在去年已經掀起波段漲勢,但目前股價本益比仍在合理階段,加上中小型股與國際金融情勢連動性較低,表現不易受市場動盪影響,因此今年歐美地區以及回檔的新興市場中小型股,仍具投資契機。 Murali Balaraman表示,目前市場上研究中小型股的人員相較大型股來得少,很多人都忽略中小型股的潛力,但其實中小型股具有不少投資優勢,比方中小型股的銷售年化成長率優於大型股、業績成長性佳;在籌碼部分,中小型股的資金大多集中在創辦人身上,較能專注本業發展;另外,中小型股可直接受惠國內景氣回升,與國內金融情勢連動度較低,不易受國際市場動盪影響,統計過去黃金、原油等商品價格走勢疲弱時,中小型股走勢並未受太大干擾。 Murali Balaraman分析,現階段選股將聚焦可能逐漸變成「大型股」的中小型股,在投資區域部分,並不侷限在單一市場或地區,比方去年歐美景氣明顯復甦,但新興市場仍有值得投資的標的,因此選股將聚焦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掌握小型股成長茁壯的契機。 至於挑選的產業別,Murali Balaraman最看好美國的頁岩油探勘開採公司,他認為美國頁岩油將帶來革命性的發展,是很有競爭力的產業,而在頁岩油發展之下,相關液化運輸企業也將因此受惠。 另外,許多管理完善,專注在特殊應用產品,獲利盈餘良好、公司結構良好的公司也是值得投資的標的,比方美國的IT、軟體、航空公司,醫療保健等。 ---------------下一則---------------  美債利率揚 台韓聯袂發威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明顯復甦,挹注出口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向上,尤以出口占GDP比重較大的台韓最為受惠。統計1994∼2013年美債利率上升期間,亞洲國家以台韓股市表現最突出,3個月平均報酬分別達6.5%及7.5%。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隨著美國經濟穩健成長,且去年5月起暗示量化寬鬆(QE)退場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開始向上,從1.62%走升至目前的2.97%,這段期間,新興亞股備受熱錢調節衝擊而紛紛走跌,但台韓股市卻逆勢走升。 法人指出,去年以來,新興亞股表現便呈現分歧走勢,與成熟國家景氣高度連動的東北亞市場,不但資金流入穩定,出口成長帶動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 再從價值面來看,台韓中股市本益比均較長期歷史平均折價5∼20%,投資吸引力不言可喻。 普林強調,全球經濟步入成長軌道,美國利率走向正常化,具有基本面、價值面及籌碼面優勢的東北亞股市,未來表現空間最值得期待。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新興股市在選擇上,建議多留意去年表現相對落後,或評價偏低的股市,如大陸、韓國、台灣等,這些股市在評價以及落後補漲空間上,都相當值得期待。 就資金面分析,他指出,三大新興市場在去年5月下旬以來,均受到外資撤出拖累,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資金淨流入,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且全球股市第1季上漲機率都相對大,漲幅也相對多,特別是東北亞股市,更值得投資人留意。 瀚亞全球首席策略師翁兆奇(Robert Rountree)則指出,歐、美股市雖然還持續上漲,企業獲利動能卻反而不如逐漸受到帶動的新興亞洲股市,尤其中、韓股市都以景氣循環產業及科技產業為主,本益比也是新興亞洲各國家內最便宜;而反觀東南亞因消費類股股價較高,且依舊可能受QE退場而震盪。 針對台股,元大寶來投信基金管理部經理郭一信表示,台股短線由於國際股市轉弱先行高檔震盪化解技術指標過熱情況,然目前大盤月線和季線往上揚升的架構下仍對多方有利,預估目前季線支撐大約在8,370點附近。 他指出,電子類股指數近期走勢較強勁,整體來看,在經過整理後,大盤預估仍將持續緩步走揚。 ---------------下一則---------------  境外基金買氣爆 歐股奪冠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股票型基金人氣加溫,去年11月底止,國人持有境外股票基金規模來到1.08兆元,創2013年3月以來的近八個月新高。其中歐股基金更是買氣大爆發,不僅單月流入78.26億元,獨居鰲頭,下半年以來更吸金逾194億元。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經濟谷底好轉,但市場仍對其復甦動能抱持疑慮;事實上,投資歐股並不等於投資歐洲經濟,目前歐洲整體企業有54%的企業營收來自歐洲以外地區,反映歐洲企業具國際競爭力,可以受惠全球景氣復甦。 此外,歐股仍具有獲利爆發性題材,貝克分析,在多年歐債問題後,歐洲許多產業已經歷了大幅整併關廠的階段,產業的產能供給量大幅萎縮,許多體質優異的企業趁勢擴張,增加市場占有率。 他指出,短期而言,不排除歐股獲利了結賣壓放大,但從長線角度觀察,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搭配景氣好轉,企業盈餘增長,市場估值仍有上升空間,歐股2014年續航機會濃厚。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指出,道瓊歐洲600指數連四紅,15日收高334.51點,並創下2008年1月以來新高。 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公佈數據顯示,歐元區去年10月工業生產月增1.8%,優於市場預估而且是三年半新高,這代表著歐元區經濟復甦可能增溫,加上歐洲央行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回到正成長,都提振了投資人信心,市場信心回籠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歐股後市表現。 ---------------下一則---------------  今年投資配置 銀行籲股6債4-自由時報1030116〔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宣布縮減QE3規模,市場給予正面回應,銀行業者指出,2014年景氣穩步回升的態勢明確,投資人可利用回檔時增持股票資產,但債券市場也毋須全面退出,將其視為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之一,建議積極型的投資人可考慮「股6債4」的比例配置。 花旗投顧負責人王進彰依據經驗指出,施行QE1時,全球股票、新興股票、非投資等級債券等資產漲幅超過50%;推行QE3時,漲幅卻未及20%,新興股票部分更趨近於0%,顯示貨幣寬鬆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效果已逐次遞減,因此,投資人對於QE退場,不必太擔心。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依據經濟基本面與資金寬鬆等角度分析,今年已開發國家仍是金融市場主角,歐元區與日本等國,均是投資人可留意的標的,美國市場則不排除繼續去年下半年大漲的可能性。 不過,林啟超也提醒投資人,第一季要注意美國財政改革與舉債上限等議題再次捲土重來;歐洲方面,歐盟執委會等三巨頭(Troika)對希臘紓困金增額的討論,是投資人必須留意的潛在風險。 貨幣配置方面,王進彰認為,根據過去的經驗,同時持有台幣、美元、人民幣這3種貨幣,除了可以享受穩定的配息,還可使投資人承受相對較低的匯率波動,投資人可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度,持有部分人民幣資產。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國泰世華銀行認為,推升市場的動力來源,已經從「資金行情」逐步轉為「景氣行情」,股票類商品的表現將優於債券,但受QE緩退等不確定性影響,預期波動程度可能會比過去更大。 因此,國泰世華銀行建議,現階段債券類商品依然是投資人不可或缺的核心配置,但債券獲利空間可能變小,建議避開如美國公債、高評等債等與利率關聯性較大的債券。積極型投資人可留意高收益類債券基金,相對保守的投資人,則可以從平衡型基金尋找機會。 ---------------下一則---------------  投資股優債 成熟勝新興 首選美歐日股 歐元美元民幣看升2014年01月16日【林潔禎╱台北報導】 受惠歐美經濟漸復甦,今年民眾投資布局股優於債,花旗投顧負責人王進彰昨表示,較為積極的投資人還可考慮股債以6:4配置。其中看好已開 發市場如美國、歐洲和日本股市,在新興市場股市中則首選中國,金磚四國看好俄羅斯。至於貨幣方面,看升歐元、美元及人民幣,看貶日圓。 儘管市場預估美國量化寬鬆退場將拉抬利率回升,再加上美國財政負擔加重,將可能引發無可避免的債市風暴。但王進彰仍建議,債券市場亦可持續留意非投資等級債券,在通膨壓力不大的狀況下,債券利息收入可持續提供投資人穩定的獲利,不失為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之一。 歐股可逢低布局 股市方面,今年以「已開發國家」為投資重心,著眼歐、美、日3大市場。美股從2009年持續上揚,至今漲幅已達148%,市場擔心美股恐在短期內急速反轉往下。 王進彰表示,從歷史資料來看,僅1936年因經濟大蕭條而在美股大漲後隔年出現近40%跌幅,除非經濟狀況惡化,投資人不用過度擔心股市重挫的問題。 歐洲部分,法國失業率在今年度創下16年來新高,歐洲各國貧窮人口增加問題不斷浮現,使得市場對歐洲經濟狀況持保留態度。 但王進彰表示,這些現象背後亦代表著歐洲薪資所得降低與勞動成本下降,因此,歐洲企業可望藉由這次機會調整企業體質,提升企業競爭力,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反是契機,投資人可視個人風險承受度,逢低布局歐股。 新興市場花旗仍著眼於中國。王進彰說,儘管中國股市本益比在過去10年不斷遭壓縮,幅度遠高於整體新興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表現並不突出,但從中國每股純益來看,過去5年年複合成長率為9.8%,過去10年更是達年均15.7%的高成長率,長期穩定優於其他新興市場。 瑞士銀行日前也舉行第14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瑞銀首席經濟學家夏德威表示,全球經濟在2013年有些增長,這將會維持到2015年。資產配置上,瑞銀也是看好股市,除美國之外,也看好歐洲股市表現。 美元升勢轉強勁 另外,在貨幣投資布局,王進彰表示,美國量化寬鬆緩退後,美元上升趨勢將轉為強勢,短期內若逢美元回檔,投資人可在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下,依需求適時加碼布局美元。 至於從去年夯到今年的人民幣,根據中國外貿順差在近期創下5年以來新高下,未來人民幣匯率將面臨升值壓力,人民幣依舊是相對強勢貨幣。 花旗投顧2014年投資展望 ●投資原則 ◎股優於債,成熟市場優於新興市場 ◎積極投資人可考慮股債以6:4配置 ●股市 ◎經濟復甦力道強勁,適時加碼股市,尤其是已開發市場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等 ●債市 ◎留意非投資等級債券,在通膨壓力不大的狀況下,債券利息收入將持續提供投資人穩定獲利 ●貨幣 ◎看升歐元及美元、人民幣 ◎看貶日圓 資料來源:花旗投顧 ---------------下一則---------------  花旗投顧:今年投資 股優於債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穩步回升的態勢看來明確,花旗投顧負責人王進彰昨(15)日表示,投資人不妨趁此波強勁的經濟復甦力道,適時加碼股市。 尤其是已開發市場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等;投資短打的貨幣,則可同時持有台幣、美元、人民幣,淡出澳幣,日圓不要留倉。 王進彰指出,持有具有升值潛力的貨幣,除了可以享受穩定的配息,更可創造匯率波動相對較低的投資組合,尤其,投資人可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持有部分人民幣資產。 花旗預估,今年台灣的投資市場會有更多人民幣產品,包含非投資等級債券、人民幣計價保單、人民幣計價結構型商品等。 基於聯準會可能調升利率的消息,王進彰認為,不必一股腦把債券部位都清掉,「5%的債券利息收入和價格漲幅,比現金定存或投入不當股票標的,都更有獲利」,因此追求穩定獲利的投資人,繼續持有非投資等級債券,不失為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 他建議,在通膨壓力不大下,較積極的投資人可考慮股債以6比4,進行資產配置。大宗商品部分,今年開春來波羅的海指數爆跌40%,投資人對原物料,看的太空了;現在賣,會賣在低點,若未出場的投資人,建議不要在第1季處理。 而一再創新高的美股S&P 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王進彰指出,國際股市有「強者恆強」的定律,太多人臆測泡沫正在形成,「現在談美股泡沫,還太早」。 他強調,美股確實是漲多,但沒有泡沫的存在,去年美股走出價格的擴張,成長21.9%,盈餘的漲幅為4.6%,今年可能發生上漲的動能,將回到盈餘成長,美股應有8∼10%報酬率。 ---------------下一則---------------  高盛︰資金應留科技股、高收益債-自由時報1030116〔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高盛認為金融泡沫論易誤導市場,呼籲其高資產客戶繼續把資金留在美國科技股和高收益債券等較昂貴資產。 高盛投資策略集團投資長納瑪尼表示:「股市目前尚未出現泡沫的問題,應繼續保持充分投資。」高盛表示,所謂充分投資,意味可適度容忍風險,應將36.5%的資金放在上市證券,其中的9.5%可購買美國大型價值型股票及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市場股票。 高盛點名可購買美國科技股,主要因為科技股的現金流量大且獲利持續成長。道瓊科技股指數近5年大漲約141%。高盛也點名高收益債券,主要因為投資級債券的槓桿率和收益率相對較低。先鋒高收益公司債基金過去5年來上漲約35%。 高盛另個部門則發出警告,指史坦普500指數的估值幾乎比所有指數都高,且有高達 67%的機率回跌逾10%。 納瑪尼表示,在歷經去年將近 30%漲幅後,美股變得更加昂貴了。但她重申高盛認為美股不處於泡沫的四個理由:信貸成長並未過度,投資人才剛開始回流美國股市,對於美國看法仍未過於樂觀,同時股票的估值並未激增太多。 ---------------下一則---------------  成熟國家當道 漲幅有望創高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世界銀行將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估從3%調高至3.2%,主要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同時,世銀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測,由5.6%降至5.3%,法人認為,今年還是成熟國家當道,表現可望持續領先新興市場。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成熟經濟體和新興國家的角色正在逆轉,雖然新興國家的成長率仍然較高,全球經濟再推升的動力來源卻轉由成熟經濟體提供。 她指出,目前新興經濟體正面對通貨膨脹和經常帳赤字的風險;另一方面,成熟經濟體的資產負債表卻正在修復,經濟成長和和企業獲利動能也在回升當中,預期今年股市仍可能是成熟市場優於新興市場。至於新興股市,如台灣、南韓、大陸、墨西哥和波蘭等,這些國家是未來可注意的方向。 ING投信表示,美歐日成熟國家持續復甦,部分新興國家雖然基本面仍存挑戰,但為首的大陸在未來政策方向逐步確立下,投資能見度逐漸回升,看好股市後市。成熟國家股市在經濟數據支持景氣溫和復甦的情況下,將再創新高。 施羅德全球股票團隊首席投資組合經理人Simon Webber指出,多年來全球持續的寬鬆貨幣政策,債券收益率被壓低,迫使以收益為主的投資人進入股市尋求較高的收益率。此外,因投資人希望在最小的股票風險中尋求類似債券報酬的股票標的,這使得具有強勁獲利以及股利成長的股票相對收益型的股票更具有投資價值。 ---------------下一則---------------  新興市場 股債兩頭賺2014-01-15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匯豐豐環球投資管理表示,隨著基本面好轉,2014年的全球股市多頭格局有望延續大陸改革帶來的機會,亞股補漲行情最可期;債券市場部分,在相對高殖利率與強勢人民幣等優勢支撐下,點心債券將持續獲得市場追捧,吸引外國資金的投資目光。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馬浩德(Bill Maldonado)(見圖)表示,目前不少新興市場股票及債券的低市場價格相當具吸引力。 他指出,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基本面差強人意,但出現嚴重或大規模新興市場危機的機會不大;新興市場在未來數年的表現,一方面取決於能否規避全部或部分風險,或端看風險在實際上造成何種後果。 至於另一關鍵,則在於這些國家決策者推行經濟改革措施,能否成功提升生產力及長期經濟的穩定增長。 他指出,其中全球最大新興經濟體的大陸,已針對今年及長遠未來,推出系列雄心勃勃的改革措施,若決策者能成功規避目前已在許多新興市場價格中反映的下行風險,則可望取得較大的復甦空間。 從周期性角度來看,大陸經濟數據趨穩也有助提振大中華區域國家、韓國及新加坡等亞洲股市的表現,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在經濟上與大陸內地及全球經濟連動緊密;隨著全球成熟市場逐步改善,也有利新興市場中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之經濟成長。 債市方面,匯豐中華投信固定收益投資團隊主管黃軍儒表示,經濟數據復甦力道趨緩,緩慢復甦狀況可能持續多年,加上聯準會有序退場已啟動,而升息則是2015年以後的事,「棄債從股已開始,但並非債券市場的末日,長線法人買盤依舊等著逢回加碼」。 黃軍儒認為,上半年點心債與高收益債仍是投資重點,投資人尤須特別留意,應避開匯率風險、維持較短的存續期間與高利差將是投資主軸,點心債則為紛亂市場的首選;下半年則可等待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市場債買點。 黃軍儒指出,較小的匯率波動度以及較短的存續期間,是點心債的獨特優勢外,且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開始退場,離岸人民幣將逆勢擴張版圖。 ---------------下一則---------------  其他訊息=經濟政策篇 世銀:全球經濟2014可望回升2014-01-16 01:05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銀行周二最新報告指出,在美國、歐元區等已開發經濟體加速復甦的帶動下,今年全球成長率上看3.2%,這是世銀3年來首度上修全球經濟預測。 相較歐美東山再起,世銀則警告開發中國家恐因美聯準會QE退場及利率走揚,持續面臨市場震盪風險。 世銀這份一年兩度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將2014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由去年6月預估3%升到3.2%。 受到世銀調升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激勵,歐美股市紛紛走揚慶賀;德、法、英等歐股開盤後維持高檔震盪,其中以德股漲逾2%最多;美股開盤後也上揚近百點,道瓊持續本周第二天的多頭氣勢。 這是全球經濟繼2010年成長4.3%之後的最佳擴張紀錄。世銀估計,去年全球GDP成長率僅2.4%,明年成長預測值為3.4%。 世銀上修今年全球GDP成長預估,基於美日歐等已開發經濟體重新站穩腳步,又以美國表現最為強勁。世銀預測今年美國GDP成長率,可望從去年的1.8%竄升至2.8%,明年進一步擴張為2.9%。 世銀將歐元區今年GDP成長預測,從去年6月0.9%上調0.2個百分點至1.1%,明年成長率1.4%。日本今、明年成長率料分別為1.4%和1.2%。 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巴蘇(Kaushik Basu)在報告中指出:「這是5年來首見有跡象顯示,高所得國家開始實現自給自足(self-sustaining)復甦,代表這些已開發經濟體可望加入開發中國家行列,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第2具引擎。」 不過世銀將今年開發中國家的成長率預測,自去年6月的5.6%調降成5.3%。過去2年,新興市場經濟的擴張腳步已放緩到10年來最慢速度。 世銀下修中國等金磚國家2014年的GDP成長預測,中國由先前預估的8%調低到7.7%,巴西從原先的4%調降為2.4%,印度自6.5%砍成6.2%。 世銀警告,美國聯準會(Fed)若加速回收QE,去年新興經濟體因資金退潮重創股匯債市的噩夢恐再重演。 不過世銀報告也提到,若Fed讓QE溫和退場,全球利率緩步上升之下,即便資金放慢流入的速度,對新興市場的干擾衝擊仍可望減到最小。此外已開發國家經濟轉強後,出口需求大增或可抵銷利率走揚對開發中國家的不利影響。 ---------------下一則---------------  東南西北找基金-大中華篇 市場趨勢+台股篇 主權風險排名 台灣升至第六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貝萊德發表最新季度主權風險指數(BSRI),國家排名,本次台灣躍升至第六名,較上季第七名前進一名,為此次亞洲中唯一排名進步的市場。 若就亞洲區域別來看,東北亞國家的排名大多較上季持平,但東南亞國家則多數出現衰退。 根據貝萊德智庫調查顯示,在整體亞洲國家當中,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排名較上季持平,東南亞的印尼、印度、菲律賓排名退步。 投信業者分析,自去年美國釋出將縮減量化寬鬆政策訊息後,東南亞、東協市場即籠罩在資金撤離疑慮之下,其中,印尼、印度具有經常帳赤字、財政赤字問題,整體經濟體質仍待改善;相較之下,台灣政爭風暴逐漸淡化,金融、財政體質結構較佳,成為此次調查中唯一排名進步的國家。 此外,資金回流美歐等成熟市場的趨勢,短線並未改變,因此預期今年新興股市仍可能如2013年出現明顯分化性走勢,但東北亞股市如中國大陸、南韓、台灣等,具備政策改革題材、並可較直接受惠於歐美經濟復甦,將是亞洲中相對強勢的國家。 在其他區域調查結果部分,美國本次排名不變,但其「財政狀況」已有改善,貝萊德智庫說明,預期美國預算赤字以及整體債務規模降低,其中經濟復甦幫助稅收增加,刺激經濟政策逐步退場、以及自動減赤機制都將幫助紓緩政府財政負擔,但美國後續需面對2月7日債務上限到期日的難題。 而去年股市表現跌幅逾15%的巴西股市,自上次排名第27名退步至30名,貝萊德智庫分析,巴西排名退步,是因為「財政狀況」有惡化的跡象,預期該國預算赤字以及整體債務規模上揚,但經濟成長未見明顯起色,且減稅政策也影響了政府收入,對巴西後市較為保守看待。 閱讀祕書�貝萊德主權風險指數 貝萊德主權風險指數( BSRI)每個季度發表一次,指數評估內容包含國家的財政表現、還款意願、外部財經地位、金融系統健全度等。其中,外部財經地位指的是,外債以及經常帳收支狀態,原先貝萊德主權風險指數追蹤的國家總數為48個,此次新增奈及利亞和烏克蘭,未來指數評估的國家數將達50國。 (葉家瑋) ---------------下一則---------------  搶台股紅包 封關前後有賺頭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距離台股封關還有11個交易日,法人表示,在量化寬鬆(QE)確定溫和退場,利空出盡下,國際股市氣氛樂觀,農曆年前已無重大下跌風險,外資假期過後陸續歸隊,台股量能可望進一步增溫,紅包行情可以期待。 群益投信表示,統計2000年來資料顯示,台股在封關前後表現漲相佳,以封關前15日來看平均漲幅2.94%,若以前10、5日的表現來看,兩者平均漲幅分別為1.45%與1.35%,以封關後台股平均表現來看,也都呈現正報酬。 法人指出,台股農曆年前後在紅包行情預期下,普遍有不錯的投資機會。不過,現階段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基金參與行情為宜。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受到證所稅影響,去年台股日成交均量僅796億元,創2006年以來新低;但金管會於去年9月宣布台股三箭,包括自營商操作鬆綁、平盤下放空解禁陸續上路,今年更有現股當沖上路,量能明顯有加溫跡象,台股連6日成交值都超過900億元。 葉鴻儒指出,未來大盤若能有效以量滾量,搭配外資陸續歸隊,仍看好指數農曆年前再創新高有望;至於台股持續「量先價行」的關鍵,需觀察權值股、業績電子股走勢,以及外資與法人是否同步歸隊。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台股2013年12月31日的總市值達到24.6兆元創新高,OTC帶量同樣越過新高,且觀察量能充沛,預期今年第1季行情仍有看頭。 他提醒,「看得到的都已變陳腔濫調」,台股去年波動小於1,000點,資金今年尋覓新方向,預期波動度必然加大,資金關注的眼神預期會轉移到評價比較低、市場過去較少投注資源研究的產業,2014年投資台股需要「意志」。他解釋,即看好的族群要堅守投資,並堅持相信好消息、猜疑壞消息;勇於買進、吝於賣出。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強調,外資在假期過後,資金有回流現象,加上內資信心增強,投資仍偏多方;就技術面來看,台股指數創2011年8月以來高點後,漲多後修正壓力大,8,700∼9,000點為密集套牢區,需時間化解,短期有獲利了結壓力,台股恐高檔震盪,但中期上升趨勢有支撐。 ---------------下一則---------------  去年台股基金規模 大失血2014/01/15【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去年台股漲幅在亞股名列前茅,台股基金報酬大放異彩,但金融海嘯以來投資人信心遲未恢復,導致去年台股基金規模縮減258億元,累計淨流出高達650億元。 統計顯示,旗下台股基金規模逾200億元的四家國內投信業者,去年各家台股基金總規模不增反減,其中,龍頭的國泰投信下滑幅度最大,從年初近330億元滑落至去年11月的286.61億元,失血超過40億元;元大寶來、保德信投信尚能穩住,全年流出金額控制在20億以內。 投信業者指出,去年投資人紛紛逢高贖回台股,股市上漲也敵不過贖回缺口。 不過,今年政策力挺台股,包括金管會發救市三箭、開放現股當沖拉升成交人氣,下半年還可能開放人民幣計價股票、商品ETF等掛牌,都有助股市人氣增溫,也有望提高投資人對台股基金的買氣與青睞度。 各家各檔台股基金都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如何挑選投資人認同的台股基金團隊、基金投資哲學和基金經理人顯得相當重要。 部分投信業者開始強化台股投資團隊,如元大寶來投信以台股多元的產品線,讓投資人資產配置更完善,群益投信則主打旗艦基金搶市。 元大寶來投信國內投資長楊定國表示,台股投資環境已有重大改變,從電子股高度成長、散戶投資人高度參與的時代,慢慢轉變為由法人主導,台股也出現上市公司產業多元化、國際化、股市法人化,投資台股必須丟掉舊思維。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則指出,今年加權指數表現空間不會太大,但是握有技術優勢及具業績題材的個股將是撐盤主力,亦是今年投資亮點,因此,由下而上精選個股的台股基金有機會打敗大盤。 ---------------下一則---------------  台股六大類股 上半年聚焦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國內規模最大的投信公司元大寶來投信,昨(14)日大陣仗由台股團隊共同為2014年台股定調,元大寶來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台股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逐季成長,指數上看9,200點,類股配置應該均衡布局,電子、傳產及金融都有機會齊漲。 元大寶來投信旗下有13檔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為逾280億元,若以台股基金規模來看,為國內投信第一,因此,對台股今年展望具有一定的指標性。 元大寶來投信國內投資長楊定國表示,台股目前由電子股高度成長、散戶投資人高度參與的時代,慢慢轉變為買賣進出由法人主導的環境,上市公司產業更趨多元化、國際化,投資人在布局上也應開始調整投資思維,朝主題趨勢方向來投資台股,搭配價值投資及財報挑選優質企業,才能穩操勝券。 對於今年上半年主流股,元大寶來2001基金經理人劉興唐表示,今年上半年可聚焦六大主題,包括雲端、智慧城市、電動車及零組件、生技醫材與新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LED照明,這六大主流族群都具有高度成長性;其中,智慧城市包括物聯網、智慧交通系統、節能系統、安全監控、健康照護、智慧住宅等。 劉興唐認為,今年第1季美股可能會因為2月美國舉債上限問題再度引發修正疑慮,台股一定無法置身事外,但拉回絕對是最好的佈局時點,因為國內GDP將逐季上揚,指數有望隨基本面反映,對於去年11月底即看好今年台股上攻9,200點的看法依然不變。 元大寶來多福基金經理人陳智偉分析,今年台灣50指數成分股獲利將具極高參考價值,今年台灣50指數成分股預估獲利約9,400億元,比去年增加1,100億元。 ---------------下一則---------------  台股基金 擁抱紅包行情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受到證所稅影響,去年台股日成交均量不足800億元,創下2006年以來新低,但在美股帶動與國內政策利多刺激下,本土資金回籠。 上周台股開放當沖後,成交量更是衝上近1,350億元,但目前200檔可以現股當沖的股票多屬中、大型企業,近期因漲多股獲利了結造成賣壓湧現。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表示,建議投資人選股上仍需留意個股的流動性,並著重產業景氣向上的族群,對於未來台股行情走勢,也建議今年投資人必須更積極與用心追蹤國際總體環境及盤面變化。同時,投資人可在年前布局台股基金,參與紅包行情。 整體而言,今年全球股市將回歸景氣復甦的基本面回升行情,台灣除出口產業將受惠於歐美中經濟的成長,股市在債退股進及放寬股市交易限制的資金動能推升下,預期2014年上半年在將有機會挑戰9,250點的關卡。 周奇賢表示,2013年歐美日成熟市場表現明顯優於新興市場,美國股市因為總體經濟數據穩定改善屢創新高,S&P 500漲幅達26.9%並創下歷史新高,歐股受惠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數月擴張趨勢同步走揚,德股漲幅達20.01%亦創下歷史高點。 亞洲中,日股在安倍三箭的激勵下大漲48.8%,韓股則受到日圓大幅貶值影響下跌2.35%,中國股市因為經濟結構調整,出口、內需同步轉弱下跌8.13%,表現為亞股中最差,台灣雖然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降到2%以下,但全年外資逆勢加碼81億美元,帶動台股上漲11.13%,表現相對突出。 台灣經濟將受惠於美國、歐洲及中國的同步復甦。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全球經濟將明顯改善,根據Bloomberg最新統計,2014年全球GDP成長率為2.8%,優於2013年的2.0%。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由於資金轉移至電子,傳產表現相對平淡,僅未來業績看好的汽車零組件及營收表現佳的紡織、機電、汽車個股較佳,預期台股Q1科技股將優於傳產。 ---------------下一則---------------  四大投信續抱 台股不看淡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去年交出平均漲幅逾2成的亮麗成績,國內投信業者今年起強化台股投資研究團隊,希望乘勝追擊。目前國內台股基金規模超過200億元的四家投信包括元大寶來、保德信、群益和國泰,今年普遍都看好台股表現,仍建議投資人可適度持有台股基金。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寶來投信台股投研團隊在經歷架構調整後,已經在績效上表現獲得長足的進步,期望今年台股基金規模可望躍居市場龍頭,幫助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更形完善。 展望今年台股行情,國泰投信基金投資處副總黃國忠預期2014年台股走勢呈N型機率,第1季景氣受出口復甦帶動,但仍受房市或受政策不確定因素影響,到了第2季恐因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而修正,但下檔空間有限,低點約在8,200∼8,250點,逢低不妨先布局。 他指出,下半年因國內需求、投資與房市將有較明顯復甦的預期,在不確定性因素消除之後,下半年可望挑戰全年高點,預期第4季挑戰8,900點。 元大寶來2001基金經理人劉興唐表示,上半年主流股可聚焦六大主題,包括雲端、智慧城市、電動車及零組件、生技醫材與新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LED照明。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表示,傳產可逐步降低景氣循環股,開始留意第2季IC設計、飲料、包材等投資機會,而大陸零售銷售維持雙位數的高度成長,中概食品股看好。 電子方面,可留意2014年題材與成長股,包括4K2K、電動車與汽車電子、雲端伺服器及4G LTE等相關題材。另外,市場開始期待Apple大尺吋螢幕手機,包括晶圓代工、鏡頭、藍寶石基板、軟板、指紋辨識等iPhone 6概念股,也可開始尋找投資機會點。 ---------------下一則---------------  9檔台股基金 叫好叫座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去年底擺尾登高,站上8,600點大關,帶動台股基金買氣。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公布資料顯示,上個月共有9檔台股基金吸金逾億元,且檔檔去年績效皆大幅超越大盤,成為去年叫好叫座的台股基金壓軸代表。 台股去年第4季表現倒吃甘蔗,台股基金同步受惠。根據投顧公會最新數據,台股基金最新規模來到2,553.05億元,創2013年5月以來新高。由於政策作多,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加溫,法人看好台股今年表現,也有助推升台股基金規模增長及績效表現。 據統計,上個月9檔淨申購超過1億元的基金中,以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吸金2.95億元最高,復華投信則有復華數位經濟、全方位、神盾等三檔基金入榜。分析這些進榜基金,規模多屬小而美、操作相對靈活。 此外,上個月淨申購前十名中,有復華神盾、復華人生目標、群益安家等三檔平衡型基金入榜,代表隨大盤走高,部分投資人改以較穩健的平衡基金參與台股後市行情。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吳英鎮指出,由於去年市場出現較明顯的多空易位,是以高基期漲幅及投資氣氛帶動的高本益比(PE),新股或有波動風險,但應不至於影響整體市場溫和改善趨勢。由於台股在企業獲利成長支撐,市場偏多操作的心態仍屬積極,隨資金流動快速,整體市場交流溫和穩健下,預期可持續緩步挑戰年度新高。 台新主流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表示,去年台股指數呈現區間震盪,表現空間有限,明顯屬於選股不選市行情,經理人若能精準掌握利基股動態,往往能獲得可觀報酬,這也是去年台股基金經理人普遍績效大幅超越大盤的原因,也因而吸引投資人重新關愛台股基金,大舉申購。 ---------------下一則---------------  台股基金 9檔買氣旺2014/01/16【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台股去年底擺尾,站上8600點大關,昨天重返8600點之上,帶動台股基金買氣。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上個月有9檔台股基金吸金逾億元,且檔檔去年績效皆大幅超越大盤,成為叫好又叫座的台股基金壓軸代表。 據統計,上個月9檔淨申購超過1億元的台股基金,以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吸金2.95億元最高,復華投信則有復華數位經濟、全方位、神盾3檔入榜。 這9檔進榜基金,規模多屬小而美、操作相對靈活的台股基金;此外,上個月淨申購前十名中,有復華神盾、復華人生目標、群益安家等3檔平衡型基金入榜,代表隨大盤走高,部分投資人改以較穩健的平衡基金參與台股後市行情。 雖然去年台股基金遭淨贖回,失血逾600億元,不過台股去年第四季表現倒吃甘蔗,台股基金同步受惠,去年12月台股基金規模2553.05億元,創2013年5月以來新高,預計今年在政策作多、全球經濟復甦加溫,有助台股基金規模成長及績效表現。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孫民承認為,近期資金轉向低基期族群,整體投資氣氛轉向落後補漲,去年漲幅明顯的優質成長股普遍回檔。不過,目前大盤風險不大,選股大於選市仍是第一季的投資主軸,要注意本周陸續召開法說會的重量級電子大廠,會中公布的業績及展望,對大盤及類股股價將有高度連動影響, 此外,美股重要公司財報將同時公布,也會影響台股封關前表現。 ---------------下一則---------------  中小型股基金 馬力足 台股今年多頭可期 回檔可伺機布局2014年01月15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進入封關前2周,美股超級財報周登場,加上國內上市櫃公司將公布去年第4季獲利,景氣不安加深中小型股波動加劇,年前資金抽離使股價短線遇壓,形成中小型股短線退駕、權值股撐場。 資產管理業者表示,今年台股持續多頭格局,而23日登場的台北國際電玩展,以具新品及業績題材的科技、中小型股可望展開另波行情,去年漲幅25%、居各類型之冠的中小型股基金可望持續活蹦亂跳。 短線攻勢暫歇 根據CMoney統計,近10年來,1月布局台股各類基金1年後,全都賺,且平均漲幅逾1成,其中上櫃型、中小型基金報酬逾13%、12%分居1、2名。 元大寶來2001基金經理人劉興唐說,歐、美國際股漲多,加上美國債談判將在2/7召開,且財報陸續揭露,市場觀望氣氛濃,近期進入高檔整理,台股則在中小型股退場下,跟著回檔修理。 他指出,在開放現股當沖後,量能一度回到1300餘億,但只要量能放大,當天台股就收黑,顯示資金逢高調節壓力大,加上年關將近,資金需求增,以致中小型股短線退駕。 永 豐中小基金經理人廖韻瑜進一步分析,國際股市長期上漲,加上金融市場因QE退場而震盪,使台股在今年開盤後轉弱,長期連續大漲的個股及中小型有回檔壓力, 雖目前股價仍可持續在高檔,就台股中長期來看,為上升箱型整理格局,建議可逐漸轉向低基期且基本面佳的個股,相對安全、有機會吸引資金,股價可望突破長期 整理區。 景氣轉強帶動 元 大寶來多福基金經理人陳智偉指出,台灣50指數成分股與台股相關係數達0.99,獲利極具參考價值,以2014年台灣50指數成分股預估獲利約9463億 元,較去年增加逾1100億元來算,預估今年台股高點上看9477點,由於今年政策利多不斷,且公司獲利也持續成長,加上景氣持續轉強,台股要破8000 點不易,因此,短線回檔是不錯的進場點,但選股難股增下,投資人不妨透過基金理財,以免押錯股,未跟上台股上漲行情。 尤其今年又有七合一選舉,群益投信表示,和過去不同的是,這次將所有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觀察類似的歷史經驗,2000年以來,共舉行過3次直轄市市長選舉及3次縣市長選舉,通常台股在有大選當年會有預期性的拉抬慣性,因此台股今年上漲可期。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認為,在資金寬鬆,及政策偏多下,台股向上動能明確,可留意2014年想像題材的個股,包括受惠CES相關題材持續發酵,包括車用電子、穿戴式產品、網通及相關IC設計類股。 ---------------下一則---------------  台指期結算加持 台股基金看俏2014-01-13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接近農曆年假期,法人指出,部分資金選擇不抱股過年提早出場,使得指數出現震盪,但看好台股表現理由未變,去年12月營收亦優於預期,近期指數的震盪與交易新制、新年度法人調整持股與節前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有關。近期主管機關態度偏多,台股有機會緩步向上,8500點附近應可穩住。下周台指期結算,結算後指數有機會再上攻,投資人可逢低布局台股基金。 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蔡昀達表示,美國宣布延續利率寬鬆政策後,對利率態度更趨寬鬆,未來只要CPI不要過高、不會積極升息,抵消去QE縮減的影響,市場將回歸基本面,焦點放在經濟數據與企業獲利。短期美股漲多後,即將進入密集財報公布週期,且本月底聯準會主席交班,短期修正難免,1月中旬開始公布之企業財報與台灣連動度較高,台股亦受牽動。 產業方面,蔡昀達分析,今年全球積極布建4G,衍生出來的雲端、行動支付等概念可追蹤,各類伺服器、行動智慧型裝置需求仍將快速成長。傳產股可注意低基期族群,以及景氣循環股,航商整合、淡季縮減運能機制奏效,運價順利調漲成功,運輸業亦有機會谷底翻揚;而預期Q1將會啟動庫存回補潮,塑化1月底有回補庫存預期需求,SM報價將有機會挑戰走高,塑化產業營運表現可期待。兩岸金融開放與對利率止跌緩升,則是金融業最令人期盼的利多。 惠理康和台灣紅不讓基金經理人蔡俊宸表示,去年12月金融類股大漲後,目前評價是「中性偏樂觀」,可望受惠股市成交量放大的券商和金融股,評價是相當正面。另外,過去15年來農曆年前後紡織類股最有表現,加上美國主導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正在密切洽商中,一旦定案,目前已在中南半島投資設廠的台灣紡織業者,其輸美關稅將由平均17.5%降為零,這些紡織類股將是最大受惠者。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指出,檢視近10年來外資每月投資平均,每年11月起至翌年4月外資的平均匯入金額高於全年平均值,且淨匯入機率也多在七成以上,顯示此時正是投資台股的好時機。 ---------------下一則---------------  台股科技基金 搶眼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自去年第4季低點反彈以來漲幅逾5%,表現居新興市場之冠,其中,電子股更展現淡季不淡氣勢,在光電等族群大漲帶動下,使電子指數領先大盤再創波段新高,推升台股科技型基金績效一馬當先,累計自去年11月底以來,台股基金績效前十名,科技型就占了7檔,表現搶眼。 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受惠電子股走強,績效雨露均霑,同期間類型漲幅達7%,居各類型之冠,使得報酬前十名基金,科技型就占了7檔,且績效都有二位數,其他3檔非科技型基金持有電子比重亦超過六成。 去年12月電腦及周邊設備、手機零組件、PCB、太陽能、LED等電子產業次族群12月營收表現優於預期,帶動類股明顯走高。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王博祺表示,雖然電子股進入傳統淡季,不過因今年農曆年較早,大陸廠商提前拉貨,帶動12月營收表現,接下來各重量級電子廠將進入尾牙及法說會高峰期,將會是類股後市表現的觀察指標。 復華高成長經理人蔡政哲指出,「蘋果變大」題材將會是電子股亮點,持續看好行動配件、智慧型手機零組件、電動車零組件、雲端概念及LED照明等族群,此外,穿戴科技裝置與遊戲機概念也將有表現空間。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李穗佳表示,兩大經濟體系美國及歐洲皆見到持續復甦的力道,今年全球總經面將再優於去年,預期農曆年前台股行情仍不看淡。今年來電子產業題材明顯增多,預期電子股第1季表現將優於傳產股,也將激勵科技基金後市行情,建議遇指數回檔,可分批逢低布局。 ---------------下一則---------------  市場趨勢+中概>大中華篇 9檔大中華基金 有賺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4開春以來,陸股上證指數下跌逾4%,除了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不如預期,來自首次公開發行新股(IPO)重啟的衝擊,也進一步拖累陸股動能。 投信業者分析,中國證監會發布4號文提及將加強IPO定價過程監管,IPO對股市流動性存在一定壓力,但觀察外資動向,不論是單周或是四周平均值,明顯轉折向上,顯示外資對陸股的看好度,持續力挺陸股。 觀察38檔大中華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績效是-0.83%,但仍有統一大中華中小、台新中國精選中小、群益華夏盛世等九檔基金維持正報酬。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A股市場本周將有33檔新股登場,中國證監會發布4號文提及將加強IPO定價過程監管,公告一出,已有5家公司暫緩IPO,其餘30餘家已獲IPO批文的公司,也將視情況調整,將減緩IPO凍結資金效應。 李忠翰指出,中國的政策利多持續推出,包括保險業資金獲准投資創業板,保單資金可投資於藍籌股等,陸股評價接近歷史低位,下檔空間有限。 根據wind資料統計,外資資金自去年12月明顯回流中國股市,雖然周均值仍是流出,但已趨緩,就目前已公布的1,009家公司2013年財報,62.93%公司業績成長,而根據高盛證券預估,2014年中國A股掛牌企業獲利仍有16.7%的成長率,中國12月進口增速達到近五個月來最高,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內需將支撐中國經濟成長動能。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IPO停擺一年多後,於今年1月重啟,估計1月約有50家符合條件公司掛牌上市,籌資金額約300億至400億人民幣,同時還有760家IPO企業等待核准。在資金排擠效應的預期心理下,拖累陸股表現。 沈松說,雖然IPO重啟後大批新股即將入市,投資者將重新調整資金布局,短線將持續干擾市場投資氣氛,但IPO金額占A股流通市值相當低。 沈松指出,根據高盛證券預測,倘若今年有40家企業上市,預計潛在IPO總規模為2,000億人民幣,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僅1%,遠低於2000年以來的3%均值。IPO重啟對市場的衝擊,應是心理面大於實質面。 除了IPO重啟,沈松表示,另一個造成近期陸股籌碼面壓力來自於限售股解禁,市場解讀限售股一旦解禁後,多為減持與套現賣壓,不利陸股短線走勢。 ---------------下一則---------------  大中華 錢潮聚焦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4年開年以來,市場上漲態勢明顯,依據投信公會統計,投信發行的188檔海外股票基金中,有19檔淨值創新高,其中統一投信4檔、群益投信計有3檔基金表現最為突出;而在這些淨值創新高基金當中,主要投資區塊在大中華市場、美國及醫療生技產業,顯見這些海外市場開年以來受到全球投資人高度青睞。 群益投信指出,經過兩年的調整,外國人直接投資陸股近期開始出現明顯增加,此波主要投資在高端製造業,與過去狀況明顯不同。雖然陸股仍然處於盤整震盪走勢,但個股表現差異大,選股不選市仍將是2014年投資的重點。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2013年大陸A股及港台股市全年指數區間不大,但盤面權值股轉換及資金重分配的結構變化相當明顯,例如過去大陸股市資金偏好集中於國企股、大型企業等藍籌股,當這些舊愛吸引力轉弱後,資金轉抱新歡,即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 展望2014年,陳朝政指出,去年只是陸股擺脫景氣低迷、政治紛爭後,重啟多頭行情的起步,今年政策擴大開放QF II,還有大陸版「401K計畫」社保基金將上路,預估新增養老金將供給資本市場約4千多億元人民幣長線資金,再加上重啟IPO後,新興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基本面升溫及資金活水挹注,陸股可望走上價量齊揚的牛市,投資人可趁短線拉回時分批買進,增持陸股部位。 美股和生技產業方面,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特別獲得投資人認同,出色的表現也反應在股價上,2013年S&P 500各分類指數就以非必需性消費、生技醫療、資訊表現最好,漲幅都超過3成,今年也將呈現強者恆強的態勢,這些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是「新服務」,符合新時代趨勢,同時具備延續性成長與推陳出新的能力的企業成長動力驚人,投資人可多留意。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 滙豐喊進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滙豐中華投信董事長李選進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在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中,離岸人民幣市場卻逆勢擴張版圖,2014年滙豐中華投信將聚焦於中國大陸以及大中華市場的股債基金。 由於大陸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成為國際間的強勢貨幣,根據滙豐中華投信統計,全球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總計已達人民幣1.1兆元,其中,香港占71%,新加坡占13%,台灣占11%,台灣已躍居前三大市場。 李選進指出,台灣因兩岸貿易之故,民眾持有甚多人民幣,就資產管理業者的角度來看,應積極開發人民幣相關投資產品,而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相對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穩定,使人民幣相關投資商品有其優勢。 李選進指出,在去年12月初,滙豐點心債基金新增美元計價、新台幣計價月配型基金,單單一個月,規模已快速成長,顯示台灣投資人對於點心債月配型基金的需求。 此外,李選進表示,滙豐中華去年取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1億美元,發行了一檔A股基金,今年將把原本的滙豐中國動力基金,轉型大中華基金,可投資A股、H股及台股。 由於大陸經濟變化常與大中華區域國家股市連動,今年滙豐看好大陸市場,在商品規劃上,也將著重大陸及大中華區域相關基金。如果兩岸服貿協議順利通過,滙豐也將盡速申請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額度,引進大陸境內債券基金。 ---------------下一則---------------  市場趨勢+港陸篇 陸股 中長線看旺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中國世界第一紀錄再添一樁!根據經濟學人預估,去年中國以貿易總額4.16兆美元的金額,正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隨著歐美景氣回升,中國經濟成長前景看好,中長期股市表現可期。 ING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中國在三中全會後,從一孩政策、金融、國企、土地等全方位的改革方向更為明確,預期在經濟改革的政策推行下,相關產業將出現良好的投資時機。 就盤勢而言,雖然近期中國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雙雙下滑,加上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效應、以及農曆年關前資金較為緊俏,大盤以整理走勢為主,但也是陸續布局可受惠這波經濟改革及景氣上揚族群的時機。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出具的報告中提及,全球新興經濟體貿易增長率將提升至5.8%,中國今年為改革關鍵年,在政策利多帶動下,有利於中國出口條件,今年中國出口年增率預估仍有在8%之上。 世界銀行雖然調降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但仍有7.7%,成長動能仍強,短期陸股資金偏緊情勢仍未解除,至農曆年前隨著消費旺季題材升溫,預期指數近期跌深後將有機會出現一波反彈。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儘管2014年開春,中國股市陷入盤整,但在農曆年節旺季拉抬下,中國股市的元月行情向來表現不弱。就過去經驗來看,中國上證指數在元月漲多跌少,平均報酬可達3.75%。 沈松表示,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消費對中國經濟成長的貢獻將日益明顯,農曆春節的旺季效應對股市更是一大利多。此外,隨著反貪與禁奢令影響基數效應遞減,看好餐飲、家具、家電等非必需性消費增速可望恢復動能,預期2014年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增長可達13.5%。 ---------------下一則---------------  13檔陸股基金 逆風起飛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製造業與服務業PMI不如預期、市場資金面偏緊,加以新股上市導致籌碼供給增加利空,使陸股過去一個月表現相對國際股市疲軟,法人指出,雖陸股與香港股市近一個月表現弱勢,仍有13檔投信的陸股基金繳出正報酬,投資人仍可逢低買進陸股基金。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經理人游金智指出,大陸股市行情分化,金融、能源和原物料等大型權值股走勢相對較弱;至於一些符合改革走向,成長前景看俏的個股,依舊有相對強勢的表現,但這些中小型股票大多不占權值,使得較為強勁的表現未能在指數反應。 游金智指出,今年將為大陸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走向更為健康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創新機制,有助激發整體市場活力,若改革順利實施,將釋放改革紅利,並促使陸股市場具本益比提升的機會。 ING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近期大陸PMI數據走低影響投資氣氛,加上去年12月出口數據低落,顯示外部需求的增長仍不穩,加上農曆年前資金狀況較為緊俏,使得陸股震盪整理,目前以成長股或具題材面的個股表現為主。 但他指出,未來成長前景明確的產業將出現良好投資時機,相對看好網路、汽車、航運以及新型城鎮化的相關類股。 施羅德大中華股票研究團隊主管Louisa Lo(盧偉良)指出,三中全會之後浮現的改革動能,如果能夠妥善執行下去,將帶來陸股本益比再調高的重新評價行情;大陸成功調結構與優質的長期成長會帶來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隨著經濟動能回升,將帶動企業收入保持較快成長,經驗也透露A股非金融行業的收入增速與名目GDP增長密切相關。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時彥指出,今年新興市場以大陸市場表現最讓人期待,評估三中全會帶來的改革,可望在未來帶領大陸往前邁進,市場預期及氛圍都讓人期待。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在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政策利多有待落實,但整體改革基調已清楚成形,展望大陸中期成長趨勢更穩固明確,不確定因素降低,有利後市。 ---------------下一則---------------  東南西北找基金-國外區域篇 市場趨勢+全球+跨區篇 全球市場觀測站�南歐股漲 中東強勢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上周全球股市漲跌互見,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會議紀錄,美股以整理走勢為主;歐股方面以南歐股市漲勢較明顯,新興市場則仍是中東股市表現相對突出。 聯準會上周三公布去年12月會議紀要,顯示央行決策官員支持縮減貨幣激勵政策,但亦認為量化寬鬆的縮減應謹慎行事。 此外,民間機構ADP發表的報告顯示,美國私人企業在12月新增23.8萬個工作,表現不錯。 ING投信表示,美國國會之前達成的預算協議,並沒有包含緊急失業補助計畫的延長,所以自去年12月28日後,約有130萬人不能再領取失業補助金。 這些人極有可能退出勞動市場,因為他們留在勞動力裡只是為了領取失業救濟金,當補助不在時就不再找工作,預估失業率將因此略微降低,惟這並不代表經濟好轉,第1季美國GDP可能會因消費支出減少而略減;但整體而言,美國經濟基本面仍持續轉強。 歐洲方面,上周四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均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表示,必要時仍將維持超低利率以強化歐元區經濟。ING投信指出,歐洲經濟由谷底反彈,不僅12月PMI創下31個月新高,經濟信心增幅亦優於預期,隨著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步向成長正軌,2014年歐股可望邁入主升段。 近期因政治紛擾而回檔較深的泰股,上周出現反彈,不過今(13)日起,泰國反對黨將再次發動街頭運動,揚言癱瘓曼谷市區,恐不利短期泰股表現。 ---------------下一則---------------  成熟市場2014續暢旺2014-01-13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成熟國家股市2013年大豐收,景氣復甦加上資金動能充沛,市場持續暢旺2014年,唯美、德股市屢創新高之下,投資風向是否轉向?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表示,全球股市雖處於多頭行情,但財報是重要觀察焦點。 以下是專訪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訪問摘要: 問:2014年投資主流仍在成熟市場嗎? 答:由於多項動能指標正在增強,資金由固定收益以及現金移轉至股票部位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其中依天達「四大動力」模型指出,美國持續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資區域,雖然價值面稍嫌偏貴,但品質、獲利以及技術3個面向都具較好動能;而新興市場現階段仍較不具吸引力,主要因為商品類股比重過高且勞動成本上升,使得盈餘上修情況並不理想。但新興市場在品質的分數有所改善,我們將其歸功於公司治理提升,同時新興市場的價值面分數相對其他區域表現也較佳。 問:全球股市多頭行情之下,有哪些風險應該特別留意的嗎? 答:財報將是重要觀察焦點。由於金融海嘯之後多數企業透過削減成本的方式來提高獲利能力,使得部份企業在銷售持續不如市場預期的情況下,獲利仍有亮眼的表現,並激勵全球股市走揚。而在需求面相對溫和的情況下,企業持續使用現金來興建廠房或擴充設備,併購活動則相對受限,因此企業資產負債表上持有充沛的現金,並影響到股票的投資回報。 未來期望能看到企業銷售帶動成長的模式,這將更能提振企業信心並擴大資本支出,同時股價也可望在強勁盈餘動能推升之下,持續挑戰新高;反之,若財報公佈結果不如預期,股價表現也將會出現較波動的走勢,只是隨著經濟邁向復甦之下,這種狀況發生機率並不高。 問:目前最看好的類股?與未來佈局方向? 答:依天達「四大動力」模型評分,非必需消費與科技類股產業持續展現較強的成長動能,其他各次產業的表現卻相當分歧。其中科技類股方面尤其看好半導體製造商後市表現,該次產業的狀況已不像多數投資人恐懼般的惡化。投資人擔憂個人電腦銷售下滑將影響晶片需求,但其他應用領域如行動手持裝置上網、汽車等對晶片需求正以1年10%的速度成長。 ---------------下一則---------------  貶值下猛藥 日股吸金33周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資金錢進日股不手軟,上周流入16.58億美元,居各類股票基金之冠,且流入金額更創去年5月以來(近33周)流入新高;歐股也持續吸金,上周流入10.84億美元,已連28周吸金。反觀美股因進入財報周,面臨企業獲利檢視變數,買氣觀望,上周遭調節18.83億美元。 另外,新興市場則面臨全面性賣壓,以全球新興市場單周流出8.02億美元最重,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歐非中東與金磚四國也全面流出。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近期日圓因內外部環境改變而走貶,主要是受到美國聯準會調整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以及市場預期日本政府為降低美債規模縮減與調升消費稅對經濟的衝擊下,有機會再擴大寬鬆。羅伊德認為,短線在日圓貶值趨勢下,有望引領日股向上。 羅伊德分析,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推升東證一部指數上漲至2881點,當時企業每股盈利僅55.2日圓,本益比達48.8倍,拉近至目前來看,東證一部指數同樣上漲至近年高點,但以企業每股盈利高達91.1日圓,本益比卻只有14.3倍,看來在內外資齊力拉抬下,日股「有基之彈」值得期待。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根據統計日本國民儲蓄財富達16兆美元之多,但投入股市資金僅8%,遠低於美國的30%,而日本在今年甫實施的個人儲蓄帳戶(NISA)免稅政策,規定日本國民每人限申請一戶,該戶頭上限金額5百萬日圓,免稅投資利得額度為1百萬日圓,有助將資金挹注於股市,加上日本政府主導日圓貶值趨勢,明顯有助於企業獲利持續改善,其中以出口類股競爭力大幅提升,最受期待,日本股市在資金與企業獲利雙利多下,今年仍可望延續去年漲勢,持續看好日股。 歐美股市方面,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儘管部分經濟數據(如美國12月非農就業人口)可能受到氣候等技術性因素影響而走弱,但景氣復甦勢仍在,而美國即將公布去年第4季企業財報,歐元區企業財報則將在下月起發布,企業盈餘表現及展望能否優於預期,將是短線投資市場的關注焦點。 傅子平預期,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加強,預期歐美為首的成熟國家,經濟成長可望優於預期,而美國聯準會對利率政策的「前瞻指引」,可降低市場對於量化寬鬆減量、加速緊縮的過度擔憂,具基本面支撐的各類風險性資產,預期仍有表現空間。 ---------------下一則---------------  歐股吸金28周 日股開春最閃2014/01/14【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2014第一周,新興市場失血、成熟市場吸金的趨勢未變,日股2014年首周吸金16.58億美元,居各類股票基金之冠,流入金額更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歐股展現吸金續航力,上周流入10.84億美元,已連28周淨流入。 反觀新興市場面臨全面性賣壓,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單周失血8.02億美元最重,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歐非中東與金磚四國分別流出0.88億、3.41億、1.6億與0.32億美元。 而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資金暫退場觀望,上周成為唯一失血18.83億美元的成熟股市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指出,歐洲經濟最痛苦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雖然短期不可能轉為強勁成長,也不太可能陷入衰退,預估今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瑞典、愛爾蘭及德國可望突破1.5%,尤其愛爾蘭更成功擺脫債務危機的典範。 至於日股方面,投資專家認為,在消費稅4月上路之前,有機會見到日股第1季加速成長,從長線來看,日股現在仍距離歷史高點甚遠,成了開春吸金理由。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指出,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時,東證一部指數上漲至2881點,當時企業每股盈利僅55.2日圓,本益比達48.8倍,目前東證一部指數只有1298點,企業每股盈利高達91.1日圓,本益比只有14.3倍,吸引外資進場卡位。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分析,日股是去年吸金第一名的市場,今年除了外資捧場,內資也蠢蠢欲動,據統計,日本家庭擁有約有16兆財富,但僅8%投資於股市,遠低於美國的30%,日股去年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在政策刺激下,可望吸引更多日本個人儲蓄帳戶的免稅優惠投入股市。 ---------------下一則---------------  美股後市看俏 台股可望受惠2014-01-14 01:06中國時報洪正吉�台北報導 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AAII)發布最新調查報告,美國散戶看多美股的比例上升,看空者減少,顯示現階段投資氣氛偏審慎樂觀,美股後市看俏,也可望帶動台股持續走升。 根據AAII統計,美國散戶看多美股的比例,從先前的43.09%微幅上揚到43.62%;看空比例從29.27%下降到25%;保持中立看法者,從27.64%上揚到31.38%,均未超過50%分水嶺。 群益投信表示,Fed宣布QE購債計劃進行縮減後,市場仍普遍給予正面評價,股市續創新高,加上美國景氣復甦趨勢相對明確,企業獲利相當強勁,讓投資人對美股前景更為樂觀,因此看空美股投資人比例大幅下滑。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認為,電子CES展結束後,緊接著有美國JP Morgan生技醫療研討會,以及超級財報周登場,預計醫療保健、資訊科技、非核心消費等類股基本面,將受到市場關注,也是未來可佈局的重點。 另外,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台股表現向來與國際股市高度連動,眼見美國房市、零售銷售數據走強,且通膨仍維持1.1%的低檔水準,全球景氣持續穩步向上趨勢,加惠台灣企業獲利回升,進而推升股價表現空間。 葉鴻儒強調,台灣的經濟體質不論在亞洲(不含日本)市場或新興市場,都相對健康,不但擁有高外匯存底與經常帳呈現盈餘,匯率走勢也相對穩定,為台灣企業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從價值面來看,葉鴻儒分析,目前台股股價淨值比,約落在長期平均1.8倍,投資價值合理,在外資可望持續回籠下,看好台股持續向上攻堅。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

2014年01月17日
公開
30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 成長不馬虎 幼童5歲還會尿床 應治療-中華醫藥網1030107《2014/01/06 18:35》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郭綜合醫院教學副院長梁景堯說,一般幼兒 2到 3歲膀胱控制漸漸成熟,白天清醒時已能控制自如,約有半數夜間不用再包尿布,女童擺脫尿布的進度會比男童快,差距約 2倍。到了 5歲仍會尿床者占 1成左右,然後逐年減少,到國中階段則有 1%偶有尿床。 幼兒尿床屬於原發性尿床,占尿床者 9成,梁景堯認為家長無需擔心,大多會隨成長漸漸改善,但若 5歲以上仍有尿床問題應尋求治療。 梁景堯指出,診察方式是先詢問生活習慣,包括每天幾點上床,白天多久上一次廁所,平時喝水情形,以及每週尿床次數等。然後了解心理壓力,包含弟妹出生、搬家、上學或轉學、父母爭執或離異等。 大多數尿床的孩子並非故意,斥責不但無效,反而會有反效果。他認為,若初步診查排除疾病因素,可先採取行為治療,治療 3個月無效,才加上藥物治療。 行為療法包括生活習慣調整,晚上 6點以後少喝湯水、睡前一定先上廁所,家長在半夜定時把孩子帶到廁所排尿,孩子往往叫不醒,要直接抱到馬桶上。 ---------------下一則---------------  病痛要照顧 4歲童鼻過敏 中醫治2個月改善-中華醫藥網1030110《2014/01/09 18:30》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近來天氣忽冷忽熱,因上呼吸道問題而到台南市郭綜合醫院求診的人數倍數成長,其中有些鼻過敏症狀,未必能有效控制住病情,轉往中醫就診,常能獲得良好療效;中醫科醫師蔡文嘉指出,其實很多患者當成感冒治療,且未改善體質所致。 蔡文嘉舉例, 4歲黃小弟弟出生後就鼻子過敏,冬天早上起床後常噴嚏連連,伴隨鼻塞、流鼻涕、鼻癢、眼癢,而經常揉鼻子和眼睛;吃了一堆感冒藥,病情毫無進展,只能等待天氣回暖。 由於最近食慾不好,晚上睡覺時常因鼻塞而整夜翻來覆去,隔天上幼兒園常精神不佳,注意力不集中,轉到中醫科診治,先服藥調理體質,治療 2個月後,症狀大幅改善,最近覺得鼻子很舒坦,且胃口變好。 蔡文嘉指出,一般都認為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常反覆發作,很難治癒,但若由中醫對症下藥,耐性配合,就有機會。 鼻過敏的內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與個人稟賦體質 (遺傳 )有關;外因則屬風寒、異氣之邪如:細菌、病毒、黴菌、季節、心理因素、溫度及濕度變化等侵襲鼻竅所致,造成肺脾氣虛、感受風寒,但脾虛 (代謝吸收不良 ),腎虛 (內分泌失調 ),均會加重肺虛而導致過敏。 中醫主要根據病患整體證候,依體質開立處方調整體質偏性,同時搭配生活作息調整,要求少喝冷飲,多喝溫開水,容易引起過敏的牛奶、海鮮、花生、堅果都應避免,並少吃烤炸辣等食物,室內可使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來改善空氣品質,減少過敏原。 ---------------下一則---------------  兒童癌症9大癥狀 勿輕忽-中華醫藥網1030109《2014/01/08 18:26》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癌症令人聞之色變,但兒童癌症症狀發生時卻常常被忽略,造成延誤就醫。 14歲陳姓男童出現一直嘔吐、發燒、疲倦、腹痛症狀,到診所看診都被診斷為腸胃型感冒, 3個星期都無法痊癒;到童綜合醫院檢查後,發現白血球高達 9萬多,尿酸指數與血鈣都偏高,確診罹患血癌。目前接受持續治療,狀況穩定。 另外 7個月大鄭姓男嬰因為肚子越來越大,帶至診所看診,醫師都說是腹部脹氣,服用藥物、擦脹氣膏都沒有效果,兩個月內到不同診所求醫都無法治癒,男嬰越來越虛弱;童綜合醫院經腹部斷層掃描後確診為惡性腎腫瘤,癌細胞並已轉移到肺、肝,已經無法治療,最後不幸離開人世。 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錢新南表示,癌細胞大多源自於自體基因突變,除非家族成員中有多人罹患各種不同癌症才有遺傳的可能;兒童癌症大致有 9大可以預 警的癥狀:臉色蒼白、身上出現莫名紫斑或有出血傾向、不明原因的發燒、不明原因的疼痛、異常的腫塊、淋巴腺腫大、肝脾腫大、神經症狀、眼睛有異常反射光, 出現 9項中的任何一異狀,都應儘速就醫,以便早期診斷、治療。 錢新南提醒,兒童罹患癌症治癒率比大人高很多,只要能早期發現配合治療,就有高達 7成的治癒機會。 ---------------下一則---------------  兒童癌症9大癥狀 家長提高警覺-自由時報1030109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14歲男童嘔吐、發燒、疲倦、腹痛,診所依症狀判斷是腸胃型感冒,治療3週未癒,家長帶他到醫院檢查,發現男童的白血球高達9萬多,尿酸指數與血鈣也偏高,確診為血癌,目前持續治療中。 另一名7個月大的鄭姓男嬰則沒有那麼幸運,因肚子越來越大,診所醫師診斷為腹部脹氣,但服藥或塗抹脹氣膏都未改善,拖了2個月到醫院檢查,才知罹患惡性腎腫瘤,因癌細胞已轉移到肺、肝,最後宣告不治。 童 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錢新南表示,兒童癌症具有9大預警癥狀,包括臉色蒼白、身上出現莫名紫斑或有出血傾向、不明原因的發燒(逾兩週的不明熱)、不明原 因疼痛、異常腫塊、淋巴腺腫大(不會變小或消失)、肝脾腫大(如腹脹或食慾不振)、神經症狀(頭痛、嘔吐、抽搐等)、眼睛有異常反射光(瞳孔可見白色物 體)等,只要出現一項,家長即應提高警覺送醫。 他表示,癌症除家族遺傳外,主要源自自體基因突變,兒童罹患癌症治癒率比大人高,只要早期發現配合治療,治癒率高達7成。 做人的原則 去年新生兒不到20萬-中華醫藥網1030110《2014/01/09 20:23》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內政部公布去年度全國出生率,去年總出生嬰兒數將近 19萬 5千人,較前年減少近 4萬人;內政部次長蕭家淇表示,去年為小龍年,民眾可能避諱蛇年產子,但推估今年可望突破 20萬關卡。 內政部指出,透過出生通報系統蒐集由衛福部通報的出生資料及戶籍出生登記統計,去年出生的嬰兒將近 19萬 5千人,較前年(龍年)約 23萬 4600人,減少 3萬 9660人。 蕭家淇表示,前年、去年前後兩年將近約 4萬名嬰兒的差距,主因是龍年與小龍年相近,部分民眾避諱在蛇年生出寶寶,是造成生育率下降的主因。 依資料顯示,去年全年結婚登記數為 14萬 7600多對,較前年增加 4200多對,結婚率上升將近 3個百分點,若以結婚為出生的領先指標,預期今年新生兒將比去年增加,可望突破 20萬人。 內政部指出,因應出生數逐漸降低,將持續依人口政策白皮書辦理鼓勵婚育宣導活動,及推出友善婚育措施等少子女化因應等各項措施。 ---------------下一則---------------  新生兒篇 罕見 男嬰肚臍噴出尿-中華醫藥網1030107《2014/01/06 15:07》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一名出生才 1個月的男嬰肚臍竟噴出尿液,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這是由於胎兒在母親子宮內因「臍尿管」退化不完全造成,出生後膀胱裡的尿液會通過臍尿管,從肚臍噴出,這種少見的病例,通常手術就能恢復正常。 這名新生兒的媽媽在嬰兒出生落掉臍帶後,就覺得肚臍眼老是濕濕的,點了碘酒後還用紗布覆蓋,沒幾天小貝比的肚臍四周紅腫發炎,有一天突然從肚臍噴出液體,嚇壞媽媽,趕緊求醫。 林雨利表示,胎兒的膀胱和臍帶間有一條臍尿管連結,在胎兒泌尿系統成熟前,好讓胎兒的尿液透過臍帶由母體排出,通常胎兒在母體內 4至 5個月後,臍尿管就會退化,由原來中空管狀變成實心韌帶狀,阻絕膀胱和臍帶的相通。 一旦臍尿管退化不完全,就會留下此一秘徑,林雨利指出,新生兒出生 1週後留在肚臍外的臍帶通常會乾枯掉落,再經 1週應該會有乾爽的肚臍眼。如果發現新生兒的肚臍老是濕濕的,甚至發炎紅腫化膿,就要注意是否臍尿管未退化的問題。 經超音波和探針檢查,證實這名從肚臍噴尿的嬰兒是臍尿管未退化,經外科手術,從嬰兒的肚臍切開一小洞,輕輕拉出,果然小小的膀胱跟著臍尿管被拉出來,證實臍尿管並未退化,就像一段小水管似的,經切除分離,將膀胱縫合,解決問題。 林雨利強調,胎兒的臍尿管為何在母體內未退化完全,原因不明,臨床醫學統計罹患率約三十萬分之一,只要發現新生兒的肚臍一直濕濕的,就要提高警覺,這條臍尿管絕對留不得,如果太晚發現此毛病,有可能會造成新生兒的肚臍化膿,一旦細菌感染,危險性更高。

1030117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17日
公開
6

境外基金買氣爆 歐股奪冠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股票型基金人氣加溫,去年11月底止,國人持有境外股票基金規模來到1.08兆元,創2013年3月以來的近八個月新高。其中歐股基金更是買氣大爆發,不僅單月流入78.26億元,獨居鰲頭,下半年以來更吸金逾194億元。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經濟谷底好轉,但市場仍對其復甦動能抱持疑慮;事實上,投資歐股並不等於投資歐洲經濟,目前歐洲整體企業有54%的企業營收來自歐洲以外地區,反映歐洲企業具國際競爭力,可以受惠全球景氣復甦。 此外,歐股仍具有獲利爆發性題材,貝克分析,在多年歐債問題後,歐洲許多產業已經歷了大幅整併關廠的階段,產業的產能供給量大幅萎縮,許多體質優異的企業趁勢擴張,增加市場占有率。 他指出,短期而言,不排除歐股獲利了結賣壓放大,但從長線角度觀察,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搭配景氣好轉,企業盈餘增長,市場估值仍有上升空間,歐股2014年續航機會濃厚。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指出,道瓊歐洲600指數連四紅,15日收高334.51點,並創下2008年1月以來新高。 根據歐盟統計局最新公佈數據顯示,歐元區去年10月工業生產月增1.8%,優於市場預估而且是三年半新高,這代表著歐元區經濟復甦可能增溫,加上歐洲央行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回到正成長,都提振了投資人信心,市場信心回籠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歐股後市表現。 ---------------下一則---------------  成熟國家當道 漲幅有望創高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世界銀行將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估從3%調高至3.2%,主要是美國經濟快速增長。同時,世銀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測,由5.6%降至5.3%,法人認為,今年還是成熟國家當道,表現可望持續領先新興市場。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成熟經濟體和新興國家的角色正在逆轉,雖然新興國家的成長率仍然較高,全球經濟再推升的動力來源卻轉由成熟經濟體提供。 她指出,目前新興經濟體正面對通貨膨脹和經常帳赤字的風險;另一方面,成熟經濟體的資產負債表卻正在修復,經濟成長和和企業獲利動能也在回升當中,預期今年股市仍可能是成熟市場優於新興市場。至於新興股市,如台灣、南韓、大陸、墨西哥和波蘭等,這些國家是未來可注意的方向。 ING投信表示,美歐日成熟國家持續復甦,部分新興國家雖然基本面仍存挑戰,但為首的大陸在未來政策方向逐步確立下,投資能見度逐漸回升,看好股市後市。成熟國家股市在經濟數據支持景氣溫和復甦的情況下,將再創新高。 施羅德全球股票團隊首席投資組合經理人Simon Webber指出,多年來全球持續的寬鬆貨幣政策,債券收益率被壓低,迫使以收益為主的投資人進入股市尋求較高的收益率。此外,因投資人希望在最小的股票風險中尋求類似債券報酬的股票標的,這使得具有強勁獲利以及股利成長的股票相對收益型的股票更具有投資價值。 ---------------下一則---------------  13檔陸股基金 逆風起飛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製造業與服務業PMI不如預期、市場資金面偏緊,加以新股上市導致籌碼供給增加利空,使陸股過去一個月表現相對國際股市疲軟,法人指出,雖陸股與香港股市近一個月表現弱勢,仍有13檔投信的陸股基金繳出正報酬,投資人仍可逢低買進陸股基金。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經理人游金智指出,大陸股市行情分化,金融、能源和原物料等大型權值股走勢相對較弱;至於一些符合改革走向,成長前景看俏的個股,依舊有相對強勢的表現,但這些中小型股票大多不占權值,使得較為強勁的表現未能在指數反應。 游金智指出,今年將為大陸全面深化改革元年,走向更為健康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創新機制,有助激發整體市場活力,若改革順利實施,將釋放改革紅利,並促使陸股市場具本益比提升的機會。 ING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近期大陸PMI數據走低影響投資氣氛,加上去年12月出口數據低落,顯示外部需求的增長仍不穩,加上農曆年前資金狀況較為緊俏,使得陸股震盪整理,目前以成長股或具題材面的個股表現為主。 但他指出,未來成長前景明確的產業將出現良好投資時機,相對看好網路、汽車、航運以及新型城鎮化的相關類股。 施羅德大中華股票研究團隊主管Louisa Lo(盧偉良)指出,三中全會之後浮現的改革動能,如果能夠妥善執行下去,將帶來陸股本益比再調高的重新評價行情;大陸成功調結構與優質的長期成長會帶來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隨著經濟動能回升,將帶動企業收入保持較快成長,經驗也透露A股非金融行業的收入增速與名目GDP增長密切相關。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時彥指出,今年新興市場以大陸市場表現最讓人期待,評估三中全會帶來的改革,可望在未來帶領大陸往前邁進,市場預期及氛圍都讓人期待。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在三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後,政策利多有待落實,但整體改革基調已清楚成形,展望大陸中期成長趨勢更穩固明確,不確定因素降低,有利後市。 ---------------下一則---------------  中日股市 法人不看淡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中日股市表現差,法人指出,中日股市指數居全球之末,但日股還會「震盪續走多」,陸股還在等機會出頭,因此若是中長期投資人,現在逢低承接陸股的風險不大。 先鋒投顧總經理周智釧表示,新興亞股中,仍然以大陸最具潛力,是最具「大利」的市場,且陸股本益比只有10倍左右,是目前少見便宜的市場。 近期陸股下跌,周智釧說,主要是因大陸IPO開閘議題吵得沸沸揚揚,彷彿IPO一開,股市一定倒地不起;但IPO絕不是洪水猛獸,近期股市的修正主要是受心理面影響。 此外,他指出,大陸雄心勃勃進行金融、利率的自由化,與全面鬆綁IPO等改革,都是為了讓人民幣更國際化,同時改革的詳細實施規則也將陸續公佈,將給市場帶來一定的想像空間。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表示,大陸經濟數據已透露谷底復甦的跡象,外貿需求重啟動能,出口數據好轉也提供官方更多空間,有利出台更多改革措施;相較亞洲部分國家的企業獲利仍在下修階段,陸企獲利動能自去年8月以來持續增強,今年成長空間仍值得期待。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目前日股買盤主要是來自於日本境內的投資人,年初以來,日股回檔應屬於漲多回檔整理,一旦買盤再進場,日股隨時可應聲上漲;但陸股境內投資人買盤逐漸萎縮,這對陸股後市較不利,未來陸股上漲,有待境內買盤回籠。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日股是去年吸金第一名的市場,淨流入資金相當於原本資產規模的3成,今年來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外資所以不看淡日股後市,主要是日股還有不少股市利多政策,可望吸引更多內資進場。 ---------------下一則---------------  成熟股績優 美日先卡先贏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走過2013年歐元區危機再起、英國三次衰退、美國財政懸崖、大陸硬著陸等危機,2014年市場仍充滿變數,法人認為,成熟市場股市能見度仍較新興市場高,而新興市場中的大陸股市特別令人期待。 先機環球投資全球股票主管何尹恩(Ian Heslop)(見圖)指出,全球股市2014年投資回報率預估在10%上下,尤其看好美股、日股的表現。 他說,美股本益比目前約15倍,相較過去幾年已不便宜,去年美股是由本益比擴張帶動股票,今年就看企業獲利表現,全年預估約有高個位數報酬。 何尹恩表示,安倍政府已經有兩支箭正中紅心,財政與貨幣政策都非常有效,GDP也上升,數據也顯示通縮正在減緩,此外,日圓明顯大幅貶值,所以部分通膨來自進口價格成長,但如果看的是核心通膨,即不含食物和能源價格,可以發現數據非常穩定,這是五年來首見,可見這些問題確實開始受到控制。 不過,他強調,日本真正的問題還是第三支箭,即重整就業市場,這在日本是非常艱難的任務,雖然如此,仍看好日本有持續成長的機會。 何尹恩表示,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市場。儘管近來大陸貨幣金融機構貸款年增率從2010年達30%的增幅,去年降到15%,大陸貨幣金融機構短期貸款年增幅也不到20%,但他大陸貨幣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年增幅,過去成長率不到10%,去年則拉高到13%,顯示貸款活動已有回溫。 加上目前大陸股價在歷史低檔區,若依日股表現是在經濟跳躍成長後,也就是靠資本支出帶動經濟成長大幅放緩後,日股在70年代才大幅彈升,如果大陸是下一個日本,目前不失為長線買進大陸股市時機。 歐股部份,何尹恩指出,歐洲也緊追在美國之後,從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來看,儘管歐元區尚未回復到正成長,但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GDP年增率已開始由谷底攀升上來,但歐洲經濟變數較大,仍要小心留意。 何尹恩表示,量化寬鬆(QE)退場首當其衝的不僅是利率敏感的美國債市,股市亦然,新興市場更有蝴蝶效應,儘管去年股市表現與經濟脫勾,但是否還有續航力道,關鍵就在企業能否提升企業獲利,支持去年大幅拉高的本益比。 ---------------下一則---------------  澳洲降息面臨兩難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澳洲統計局周四公布去年12月就業數據不理想,尤其去年新增就業人數為17年來最差,讓澳元兌美元匯率貶值至3年半新低。外界預期澳洲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內降息救經濟的壓力將會大增,然而降息又會帶來通膨問題,讓央行決策左右為難。 去年12月失業率維持5.8%不變,主要是持續找工作的人數比率,下降至64.6%所致,這是逾7年來最低比率。 去年全年新增就業人數僅54,600人,遠低於過去5年平均年增17萬人的水準。顯示礦業裁員潮已讓澳洲就業市場變得相當疲弱。澳洲政府預期在迄6月底止的本財政年度內,失業率可能上升至6%;未來3年內上看6.25%。 受就業數據不佳影響,澳元兌美元匯率周四重挫,一度貶值逾1%,報0.8777美元。澳元兌美元匯率過去12個月來已貶值17%,為國際主要貨幣中表現最差。 交易商預期,澳洲央行在年中降息可能性增加。目前澳洲基準利率在2.5%歷史低點。 專家指出目前澳洲央行處境微妙。央行希望澳元貶值,來支持旅遊和製造業,以彌補礦業對整體經濟的衝擊,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曾公開表示,希望澳元兌美元能貶值至0.85美元。 ---------------下一則---------------  澳就業意外糟 澳元重貶 去年全職人口21年來最差 貨幣政策料仍寬鬆2014年01月17日【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 澳洲國家統計局昨公布,去年12月就業人口減少2.26萬人,遠不如市場原估目標的增加7500人,去年全職人口減少6.75萬人,創21年來最差紀錄。 就業數據差,市場預期澳洲央行貨幣政策將維持寬鬆,並樂見澳元走貶,昨澳元一度重貶1.6%,創3年半新低1澳元兌0.8777美元。 澳元一度重貶達1.6% 根 據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昨發布的就業市場報告,去年12月失業率維持在5.8%不變,與市場預估目標相當。去年12月澳洲失業人口增加了8000人至 72.2萬人,而受雇人數減少了2.26萬人至1163萬人,其中全職工作受雇人數減少3.16萬人至806.77萬人,兼職工作的受雇人數則增加了 9000人至356.18萬人;該月勞動參與率降至64.6%。 澳洲企業、國際汽車製造商陸續宣布關廠和裁員,主要因為澳元居高不下,加劇競爭和造成經濟成長減緩。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經濟學家艾爾說,澳洲企業信心和環境十分脆弱,因此讓企業主在招聘上裹足不前。 今年失業率恐升至6.5% 根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去年12月澳洲就業市場報告讓市場失望,可能讓許多分析師改變澳洲央行明年將升息預測。 部分經濟學家預測,澳洲今年底失業率將有可能攀升至6.5%。不過,經濟學家認為,去年12月澳洲就業市場報告或許讓市場失望,但不太可能迫使澳洲央行進一步下修基準利率。 澳洲央行自2011年底來,已降息2.25個百分點,達到有史以來最低紀錄2.5%,以協助抵銷澳元升值影響,以及刺激礦業之外的產業成長。根據彭博報導,澳元兌美元去年大幅貶值15%。 降息恐加重房市泡沫 報導指出,澳洲經濟數據利空消息不斷,加上澳洲央行放手,澳元已經明顯大幅貶值,已經讓不少分析師降低澳洲央行將降息拯救經濟的預期,降息可能會讓房地產市場泡沫預期加劇。 證券商IG市場策略師夏姆說:「整體來說,澳洲經濟早被許多經濟學家看衰,澳洲經濟疲軟不是大秘密,澳洲政府已經開始縮減支出,澳洲企業界也高度關注澳洲經濟發展。」 夏姆表示,除非澳洲經濟數據進一步疲軟,尤其是就業市場,澳洲央行應該會暫時觀望疲軟澳元對經濟現況的作用後,才會考慮進一步調整貨幣政策。 巴克萊集團亞太區(除日本外)外匯策略師維迪預期,澳洲央行不會降息,但可能促使澳洲央行發表聲明以安撫市場。 ---------------下一則---------------  政盪「泰」受傷 1個月2砍成長率2014年01月17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反政府示威持續超過2個月,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示警經濟將受拖累,泰國財政部昨下修2014年官方經濟成長目標0.9個百分點至3.1%,為1個月內2度下修。 泰國財政部財政政策辦公室主任宋才(Somchai Sujjapongse)昨天宣布,2014年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成長率可能只有3.1%,若進一步推遲大選,今年經濟成長率還有可能跌破3%。 今年成長率恐跌破3% 宋才指出,政府建設及投資計劃延宕是下修成長目標主因,目前約2兆泰銖(610億美元)基礎建設計劃及投資被迫推遲,同時還有約450億泰銖(13.7億美元)投資計劃有待新政府決定,若延後大選,今年成長率恐降至3%以下。 泰國財政部去年12月26日才剛將2014年成長預估從5.1%降至4%,大砍1.1個百分點,如今再下修近1個百分點,顯示示威行動對經濟衝擊逐漸擴大。 穆迪昨發布聲明寫到:「(泰國)政治抗爭拖延日久,對主權評等是一大負面因素,進一步衝擊2014年原已疲弱的成長展望。政治衝突升高已影響投資信心。」 投資機構高盛(Goldman Sachs)也在政治不確定升高之下,調降泰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由4.2%降至3.6%,預期泰國央行本季會降息來平衡衝擊,泰銖短線可能微幅走弱。 泰國央行預計下周三(22日)召開決策會議,彭博調查,分析師預期將降息1碼至2%。 ---------------下一則---------------  歐元區通縮隱憂 加深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歐元區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修正值本周四出爐,年增0.8%,與初估值同,增幅低於前月的0.9%,與歐洲央行(ECB)所訂目標值(年增2.0%)的差距擴大,使得市場對歐元區可能面臨通縮的憂慮加重。 歐元區去年12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排除食物、能源、酒、菸等價格波動性較大者)較一年前降0.7%,亦與初估值相同,這是2001年開始追蹤物價以來最低水準。 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上周四決議維持現行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宣布,倘若通膨降至危險低點,保證會大動作因應,意即承諾必要時會採進一步的寬鬆貨幣措施。由此也顯示,德拉吉顯然認為歐元區目前的物價風險是向通縮傾斜,而非通膨。 歐洲央行執行理事會成員梅赫許(Yves Mersch)周三表示,歐元區通膨可能在今後數月持續低迷,這樣的風險是有的,但還不致於發生通貨緊縮。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三示警,通縮風險正在加重之中,而通縮對景氣復甦來說可能是災難。 專家指出,日本是身陷通縮而後患無窮的最佳示範。一旦發生通縮,則抽身萬難,當物價開始下滑,消費者在預期價格以後會更低的心理下,會延後購買財貨與服務,進而使物價再走跌,如此惡性循環。 對歐元區而言,低通膨的問題格外嚴重,因為有不少會員國債台高築,通縮會使得歐元國家償債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下一則---------------  迎戰通縮 拉加德:QE別早撤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周三警告,已開發國家的通貨緊縮恐將危及依然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因此美歐央行應繼續維持寬鬆資金,聯準會不應過早撤回貨幣刺激政策。 拉加德週三在華盛頓的美國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說時指稱,通貨膨脹率目前正低於許多央行設定的目標,凸顯通縮風險正在升高,這對全球經濟復甦是重大威脅。 她還強調「如果通膨是精靈,通縮就是我們必須斷然對抗的妖怪」。 IMF計劃在下周發布的最新經濟評估報告,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拉加德指出,全球經濟在去年下半年出現好轉,2014年應會再進一步增強,這主要歸功於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出現起色。 不過她也補充,儘管美國成長加速,歐元區也在歷經兩年通縮後逐漸轉向復甦,不過全球成長「依然處在低檔」,經濟成長率恐不到4%。因此她呼籲聯準會應避免「過早撤回貨幣刺激政策」。聯準會計畫從1月起,開始縮減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許多經濟學家預期量化寬鬆政策可望在今年底前完全退出。 拉加德雖然沒有進一步闡明她所謂的合適退場時間表,不過她認為退場計畫應該具備清楚對外告知、漸進性的實行、根據多項經濟指標來做評估,以及擁有部分彈性等條件。 她還提及當聯準會對量化寬鬆政策進行退場時,新興市場必須警覺資產泡沫與龐大債務,並為金融市場可能的大幅震盪預做準備。 此外針對歐元區,拉加德認為歐洲央行可以做更多,來刺激經濟成長。由於憂心歐洲通縮風險日益升高,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上周曾意外使用強勁措辭,強調若有需要,歐洲央行將會持續寬鬆貨幣政策。 拉加德強調,全球央行應該等到強勁成長根基穩定後,再重新回歸到傳統貨幣政策。 ---------------下一則---------------  Fed褐皮書︰美經濟穩定復甦-自由時報1030117〔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公佈褐皮書(Beige Book)指出,受到消費者冬季假期消費增加、勞動市場改善及製造業轉強等帶動,美國大部分地區去年底經濟呈現持續穩定復甦。 褐皮書調查指出,十二個地區聯邦準備銀行中,共有九家形容管轄地區經濟適度(moderate)成長,高於上次調查的七家;另有兩家聯準銀認為經濟成長速度「溫和」(modest),低於上回的四家。約有三分之二的地區指出企業僱用人數增加。 聯準會上月決定將每月購債規模減少一○○億美元、至七五○億美元,顯示勞動市場好轉,且未來將逐步減少寬鬆規模。 傑佛瑞(Jefferies LLC)公司首席金融經濟學家麥卡錫(Ward McCarthy)表示,這顯示經濟和勞動市場將持續改善,且前景樂觀。 ---------------下一則---------------  美上月CPI 月增0.3%符預期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前者月增0.3%,雖為半年來最大增幅,不過仍顯溫和,並在預料之中。後者減少0.2萬人,來到32.6萬人的逾1個月最低,相關報告顯示通膨仍受壓抑,就業市場持續復甦。 勞工部公布報告指出,去年12月CPI經季調後較11月上揚0.3%,創去年6月來最大增幅,扣除波動劇烈的食品與能源項目核心CPI則僅微升0.1%,2項數據均符合華爾街預期。 與前年12月相較,CPI上漲1.5%,核心CPI則擴增1.7%。儘管CPI微升,但增勢依然相對疲軟,而且也低於聯準會設定的2%通膨年增率目標。 美國上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經季調後達32.6萬人,為去年11月底以來新低,較前周的32.8萬減少2千人。 初領失業救濟數據優於市場預期,華爾街經濟學家預測的請領人數均值落在33.1萬人。 初領失業救濟的4周移動平均數同步下滑1.35萬,至33.5萬。不過,持續請領失業救濟總人數卻暴增17.4萬,來到303萬人,創去年7月來最高。 此外,聯準會(Fed)周三公布景氣動向調查褐皮書,報告指去年底美國大多數地區經濟活動以「溫和」步調擴張,顯示經濟持續穩健復甦。 褐皮書將供Fed月底決策會議參考,進而決定是否進一步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對此,Fed鴿派代表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伊凡斯(Charles Evans)表示,若經濟復甦力道增強,QE可能加快退場。 美國去年12月失業率雖降至6.7%的5年新低,但新增就業人口僅7.4萬,為近3年最低增量,不過市場仍預期Fed將維持其QE緩步退場的基調,經濟學家預估FQE最晚在今年底前就會完全退場。 ---------------下一則---------------  S&P500創新高 券商喊衝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S&P500指數15日再創新高,國際各大券商對今年美股預 估結果普遍表示續看好,其中以摩根大通預估的2,075點最樂觀,其次為美林2,000點,及花旗1,975點、瑞銀UBS1,950點、高盛與巴克萊預 估1,900點,顯示S&P 500即使創新高,仍有上漲空間,持續受專業投資機構青睞。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觀察2000年以來,美國S&P 500企業負債率與EPS走勢,可發現美國企業財報負債比率回落至13年來新低,但獲利能力上升至新高,顯示現階段美國企業財報健康,帳上現金活絡,有助 於企業投資及併購活動的進行,眾利多未來也將反應在股價表現。 蔡詠裕強調,美股連漲五年,對消息面反映會較為劇烈,建議可側重在較具題材性的新創族群布局,像是中長期業績成長,評價合理及現金淨流入的醫療保健、資訊科技、非核心消費及能源等相關類股。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PPI與製造業數據正向,Fed褐皮書顯示經濟溫和增長,消費者支出上升,不動產也持續改善顯見美國經濟持續以溫和的速度成長。 美國國會眾議院15日通過朝野兩黨同意的1.1兆美元預算支出計畫,讓聯邦政府有財源撐到今年9月底,使主要干擾美股因素之一削去,利多消息續撐美股走勢,指數挑戰前波高點機率不小。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認為,美國近期包括工業、循環消費、金融、科技類股全面走揚並且創新高,且市場信心仍維持健康水位,對於美股投資氣氛仍然樂觀。 以評價來說,S&P 500最新股價淨值比已來到2.68倍,但股東權益報酬率已上揚到17%,意味評價合理區間應該落在2.6∼3倍,美股不但獲利品質穩定向上,且評價仍便宜。 許志偉說明,美國除製造業明顯復甦,整體金融業受惠量化寬鬆(QE)縮減帶動公債殖利率上揚而獲利率提升,近期公布的美國重量級金融股股東權益報酬率平均都有走揚1%左右,又金融股占比美股市值約20%以上,合理判斷整體美股獲利品質及動能都能續揚,對股市相對有利。 ---------------下一則---------------  美股領漲 均衡布局為上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國S&P500指數從2008年金融海嘯低點到現在漲了近 3倍,安本管理集團指出,美國股票依然有投資價值,在2014年美股可能再領漲,但會「先下後上」,未來半年,美股有可能向下修正10%,資金有機會回流 具價值面的新興市場,因此,今年投資更要尋找價值股且均衡布局。 安本投資持續看好美股後市,安本北美股票投資團隊主管保羅•艾金森(Paul Atkinson)指出,主要原因有四,第一是美國企業獲利創下歷史紀錄;第二是投資人對於配息型股票相當有興趣;第三是頁岩氣大漲而受惠的能源股,第四是社群媒體熱潮所帶動的科技股。 即使看好美股,但因美股累積漲幅已不小,艾金森說,未來可能會有賣壓出現,且美股距離上次指數回檔10%已經有27個月時間,未來半年內,美股可能會向下修正10%。 他指出,這些從美股獲利了結的資金會往具基本面且價格便宜的新興市場股市流,所以投資股票依然要成熟和新興市場都要均衡布局。 至於聯準會今年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安本亞太債券團隊副主管麥凱柏(Adam McCabe)指出,縮減量化寬鬆並不等於緊縮政策,美國聯準會不會那麼快升息,預期升息期間約在18∼24個月後,也就是在2015年甚至到2016年,投資人不必過度擔心。 麥凱柏說,「如果去年是從債券轉移到股票的資金輪動年,今年則是尋找價值年」,部分高收益債券具利基,利差擴大時仍可帶來相當報酬率;另外,資金會在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間流動,造成市場波動。 對歐洲投資,安本投資則仍相對謹慎,安本歐洲股票團隊投資經理艾強森(Jonathan Allison)表示,在經濟成長遲滯以及債務危機依舊的大環境下,去年歐洲大型藍籌股指標Euro Stoxx 50依然上漲18%,2013年歐洲企業盈餘的表現平平,2014年歐洲企業盈餘應會有溫和上揚的發展。 ---------------下一則---------------  強力打通膨 巴西升息2碼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巴西經濟欲振乏力,巴西央行周三仍出乎意料宣布調升基準利率2碼至10.5%,來到2年新高水位。這是巴西央行自去年4月啟動緊縮循環來第7度升息,主要還是為了壓制飆升不停的通膨,此舉也使得巴西央行成為當前國際上緊縮貨幣政策最為積極的央行。 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Copom)周三無異議決定將基準利率Selic,由10%上調50個基點至10.5%,為2年來最高點。 Copom此次升息幅度跌破市場眼鏡。華爾街日報之前調查15位專家,預期升息1碼的居多,僅5位預測升幅達2碼﹔路透訪調44位經濟師,也只有14位認為會再加50個基點。 巴西央行決策聲明雖重申,周三升息是去年4月展開的貨幣政策調整的一環,但附帶一句是「當下」的決策,顯然在措辭方面做了微調。 經濟學家指出,此聲明強化央行先前的政策指引,即有意未來放緩升息腳步,甚或結束這波堪稱當前全球最激進的貨幣緊縮循環。 高盛拉美經濟研究部門主管拉莫斯(Alberto Ramos)表示:「央行正暗示,下回集會將放慢升息速度只升1碼,或乾脆中止這波緊縮循環。」巴西央行下次發布利率聲明時間,定在2月26日。 去年4月啟動升息循環迄今,Selic共調升325個基點,從一開始升25個基點,到接下來連續6度升50個基點。 巴西央行此次意外大幅升息,主要是政府抑制物價的努力不見成效,通膨升溫速度超乎預期,只好繼續加大抗通膨力度。 巴西國家統計局(IBGE)上周五公布,去年12月IPCA物價指數年升5.91%,較11月4.95%年升幅明顯擴大,雖尚未飆破央行設的6.5%目標區間上限,卻高出中間目標4.5%。 巴西央行總裁湯比尼也在聲明中坦承,央行對於去年物價的頑強漲勢甚感意外,歸咎於巴西里拉走貶、勞動成本增加以及交通運輸的漲價壓力。 不過為抗通膨持續升息,讓亟欲提振景氣的羅塞芙政府備感無奈,今年巴西經濟成長率恐只有2%。 ---------------下一則---------------  巴西股市短空長多 反彈可期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魏喬怡�台北報導 巴西通膨蠢蠢欲動,促使巴西央行加大升息力度,15日意外升息2碼(0.5個百分點),將基準利率從10%調升至10.5%,為去年4月啟動升息循環以來,第七度升息,法人認為,巴西股市短空長多,仍可逢低布局。 摩根巴西基金經理人露巴力亞(Sebastian Luparia)指出,巴西通膨一直是心頭大患,因此去年4月以來巴西央行連續七度升息,並未有效抑制高漲的通膨,去年通膨年增率上升至5.91%,預估上半年可能還有1碼的升息空間。 短線而言,露巴力亞認為,巴西股市料將持續反應升息衝擊及企業獲利下修等利空而陷入震盪,但世足賽及總統大選等多元利多題材將陸續發酵,可望是拉動巴西股市力拼反彈的有利契機。 巴西總統大選將於10月舉行,目前民調顯示,現任總統羅賽芙連任機率較高,露巴力亞認為,倘若現任總統繼續連任,將使政策執行持續性不受影響,而且也可大幅消除外資對選舉結果不明的疑慮,有利外資重新回補巴西部位。 ING巴西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巴西升息略高於市場預料,但利率期貨市場已反映,對股市影響趨於中性,市場期待全球景氣轉佳可望帶動巴西原物料出口商獲利。 白芳苹認為,市場預期美國提前縮減購債力度將不利新興股市資金流向,加上巴西景氣數據顯示景氣復甦動能不強,促使股市投資信心持續承壓,但觀察目前盤面氣氛,升息對股市影響趨於中性,一旦信心回升,仍將有區間表現契機。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巴西經濟仍可能在相對趨勢疲軟,但也有一些正面因素存在,如市場對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已在低檔,幾無再下調空間,今年巴西央行在第1季上調利率後可能暫停升息,另外,在匯率大幅貶值後,幣值已不再昂貴。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巴西經濟成長相對疲弱,但政府為壓抑通膨不得不升息;整體而言,目前對巴西股市看法偏向中性,主要是在升息循環環境下對內需可能帶來壓抑效果,加上巴西經濟體多仰賴原物料,但目前市場礦業需求沒那麼強勁。 ---------------下一則---------------  新藥題材不斷 生技漲勢凌厲2014-01-17 01:12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2013年表現出色的生技產業,2014年漲勢依然相當凌厲,年初以來至1月15日,那斯達克生技類股漲幅達7.16%,表現可謂所有產業之冠,法人指出,由於基本面前景看好,生技類股長多可期。 ING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近年新藥上市題材帶動生技類股漲幅,2013年FDA核准上市的新式分子藥物總計24項,展望2014年,除了腫瘤及慢性疾病外,針對C型肝炎、多發性硬化症及血癌等適應症,已經有多項新藥正在排隊等待FDA審核中,未來新藥上市題材可望持續活絡,有助支撐生技醫療類股長多行情。 近期生技類股表現強勁,但黃靜怡指出,根據經驗,生醫族群因季節性影響,2月左右股價通常會陷入短暫整理,待3∼5月醫學年會題材開始增溫,展開另一波攻勢,因此建議可採定時(不)定額方式布局,或者逢回分批進場。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生技股持續表態,主要反應的還是併購熱絡、企業獲利高成長,尤其是近期大型生技股持續調升獲利狀況,部分生技公司臨床數據佳,加上近期在美國舉行的大型生技研討會廠商反應正向,均激勵生技股表現。 整體來看,他認為,生技股評價目前仍在合理區間,尚未失控,只要重要大型生技公司銷售符合預期,將可引領生技股再走揚。 瑞銀投信指出,觀察前一波生技股大多頭時期(1998∼2000年),NBI指數在1999年爆漲102%之後、隔年續漲兩成;2012∼2013年重點新藥從開始送審到通過核可的12個月期間股價平均大漲117%、通過核可後6個月,股價也持續平均漲幅25%。 瑞銀投信預期,2014年中大型生技公司仍有新藥送審排程計畫,且集中在第1季末至第2季初,只要重量級藥品如期核准,可望推升相關公司股價走勢。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2014年01月16日
公開
12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食在有道理 紅麴養生 有助調節生理機能2014/01/06【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紅麴是一種黴菌,又名赤麴,在日本稱為beni koji或anka koji,歐洲也以中國紅米稱呼。紅麴菌的應用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紅麴菌屬(Monascus)之研究是在1884年由法國學者van Tieghem為分離在馬鈴薯培養基上所發現之二種真菌所建立。 紅麴菌可廣泛存在於穀類、澱粉、新鮮牧草、泥土、魚乾、河川表面沉澱物及松樹根組織中。紅麴菌的特徵是菌絲呈無色、褐色或紅色,在顯微鏡下觀察可看見菌絲內具有橫隔(septa)的構造,在菌絲末端會產生一個大型的有性厚壁子囊(ascocarp)。 紅麴傳統應用主要當作食品添加劑與應用於釀酒。食品添加劑的應用是利用其代謝產生的紅色色素,使食品有美麗而又安全的紅色。而應用於釀酒則是利用紅麴所產生的酵素,進行酒精發酵。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特聘教授潘子明表示,紅麴在傳統飲食上的功能除了可增進食慾、幫助消化、促進血液循環外,更是浙江省、福建省地區婦女坐月子重要的食補材料。 紅麴會利用在保健食品中,是因為在1979年日本Endo教授團隊發現紅麴代謝產物中含膽固醇合成之抑制劑mona-colinK。 由台大生化科技學系研究團隊研發的Monascus purpureus NTU 568菌株經十五年來之深入研究,已證實於不同培養條件下,可生產不同的活性物質,故可對於各種代謝症候群疾病有良好的預防效果。目前已發表學術論文證實之功效有:1、調節血脂;2、調節血糖;3、調節血壓;4、不易形成體脂肪;與5、改善阿茲海默症學習記憶能力等。不但已確認有上述功效,且各功效之成分與機轉也幾乎都已確認。 ---------------下一則---------------  常吃橘子 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2014/01/06【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水果是非常好的食材,不但可以生吃外,還可以放入菜餚中,有非常好的滋味,不但如此,水果含有大量纖維與維生素,可以幫助身體降低體脂形成,還能協助抗老化、減少癌症發生機率,許多醫生都建議民眾,一定要養成吃水果習慣,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忙,尤其台灣盛產橘子,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能夠預防肥胖與糖尿病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研究發現,橘子對人體有非常大的幫助,每天適量食用,不僅可以預防肥胖、糖尿病外,還能減緩血管硬化速度,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罹患機率,更驚人的是,癌症發生機會也會變少,因此研究人員對橘子有高度評價,建議民眾每天都可以適量吃,達到維護健康目的,避免疾病纏身。 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 橘子中含有川陳皮素(Nobileton),屬於黃酮類,已被證實能夠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濃度,還可以避免記憶力喪失,皮膚出現暗瘡,對身體有非常大的好處,建議消費者在選購水果時,可以優先考慮橘子,每天適量攝取,促進身體健康,避免疾病發生,讓生活可以更有品質,不會因為生病苦惱。 避免脂肪肝 研究中,實驗人員餵食小白鼠高熱量飲食,分成給予川陳皮素與安慰劑二組,從數據中發現,安慰劑組別膽固醇與血脂明顯上升,胰島素分泌出現異常,血糖濃度偏高又不穩定,脂肪肝有增加傾向,但川陳皮素組別相對正常,沒有提升前述任何現象,體重也沒有增加,胰島素分泌正常,也沒有脂肪肝傾向。 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從研究結果推斷,吃橘子可以幫助降低血管危險因子,預防血管硬化,減少血管壁沈積物,大幅降低心臟病與中風發生機會,對於三高患者是非常好的健康水果,不過雖然川陳皮素有些微減重效果,但需要非常大量的橘子才會有效,若能夠粹取出製成健康食品,或許還能夠幫助減重,避免體重上升。 國內專家意見 新光醫院營養師蕭文君表示,水果富含維生素與礦物質,一般民眾最好每天攝取二至三份,一份約一個拳頭大,就能補充身體需要的營養素;但蕭文君提醒,就算能夠促進健康,民眾也不應該吃過量,會因此造成血糖過高,一不小心就會增加體重,此外,一種水果營養有限,因此水果攝取總類要多,營養才會充足。 ---------------下一則---------------  金針逾3成漂白劑超標 來自花蓮 勒令下架 恐誘發氣喘2014年01月07日【曾雪蒨╱台中報導】 快過年了,台中市衛生局特別針對傳統市場等地抽驗年貨,其中十二件金針就有四件添加二氧化硫超標,不合格率超過三成,且貨源來自花蓮,其中一件甚至超出標準值八倍以上,不合格商品已勒令下架,並行文花蓮縣衛生局開罰;市府第二波將針對蘿蔔糕、蝦米等進行稽查,預計下周五前抽驗完畢並公布結果。 台中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科長陳淑惠指出,第一波年節食品抽驗結果昨出爐,共抽驗八十件年節食品,進行保色劑(亞硝酸鹽)、甜味劑、漂白劑(二氧化硫)檢驗,其中蜜餞七件、糖果十七件、堅果十三件、瓜子十一件、臘肉二十件,共計六十八件檢驗合格,但十二件金針有四件卻被檢出二氧化硫超標。 將驗蘿蔔糕蝦米 違規添加過量二氧化硫的金針商家,分別在沙鹿區、大里區、烏日區與東區四家,四家商行金針來源都來自花蓮,但是不同的供貨商,衛生局除要求商品立即下架,也發文給花蓮縣衛生局,由該局針對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開罰三萬至三百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衛生管理法》中規定金針的二氧化硫限量標準為每公斤不得超過四克,但違規業者的二氧化硫含量最嚴重超標八倍多,都將依法由花蓮縣衛生局辦理。 陳淑惠科長指出:「這次檢出違法的四件金針都是散裝,建議民眾最好選擇標示清楚的包裝金針較有保障!」她並表示,接下來將進行蘿蔔糕、蝦米等第二波年貨抽檢,預計下周五前抽驗完畢。 台中榮總毒物科主任胡松源說,二氧化硫種刺激性物質,過量二氧化硫容易刺激黏膜組織,誘發氣喘發作,相當危險。 太過鮮豔勿選購 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建議,選購金針時不要挑選太鮮豔的金針,烹調前可用流動清水清洗後備用,降低二氧化硫殘留,確保食物安全。 選購金針須知 ●太鮮豔、鮮黃的金針不要選購 ●金針摸起來乾燥不潮濕 ●聞金針沒有刺鼻消毒水味 ●最好選擇包裝金針,並注意有明確標示產地、內容物與保存期限者 ●煮沸後應打開鍋蓋再繼續沸騰3分鐘去除二氧化硫 ●烹煮前可以流動水流沖洗掉二氧化硫 資料來源:中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科長陳淑惠 ---------------下一則---------------  魚油含Omega-3 可減輕憂鬱症狀2014/01/06【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鍾佩芳�台北報導】 魚油能否幫助改善憂鬱症?台北市立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潘建志表示,有研究認為魚油含有Omega-3脂肪酸,對輕、中度憂鬱症有些幫助,不過效果沒有藥物來得好,孕婦有憂鬱症困擾,又不太適合服用某些抗憂鬱藥物,就可以考慮攝取魚油,當做是一種輔助。 不光是魚油,大型深海魚多半也都含有Omega-3脂肪酸。如果想要攝取魚油,幫助改善憂鬱症,建議攝取量會比一般攝取量高一點點。不過潘建志醫師提醒,目前許多大型深海魚有重金屬汙染問題,選擇魚油最好多選擇有品牌、有信譽的牌子,且魚油最好經過重金屬檢驗,以免重金屬累積於體內。 潘建志醫師分析,環境、體質、基因都會影響憂鬱症復發機率。想要避免憂鬱症復發,最重要的是要適時調適壓力、處理壓力問題。建議有憂鬱症病史民眾盡量尋找適合工作,最好工時不要太長、工作壓力不要過大,較能減少憂鬱症復發風險。另外,憂鬱症患者很容易不開心、較容易生氣,家人也要多支持、多體諒、多傾聽,幫助憂鬱症患者度過情緒黑暗期。 潘建志醫師也提醒,憂鬱症患者容易有失眠困擾,而有些人會喝酒,希望改善睡眠,但大量喝酒會讓憂鬱情緒更惡化,還可能造成其他健康上的問題,因此不建議憂鬱症患者多喝酒。憂鬱症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囑,好好用藥、接受治療,蒂一次治療時間約半年,復發治療時間就得維持約一年,患者接受治療過程要有耐心,才能幫助預防復發。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理事長、彰基血管醫學防治中心蔡玲貞營養師表示,中、重度憂鬱患者可將魚油當作輔助性食品,但不能完全依賴,需與醫師配合規律用藥,醫師會視情況再建議患者補充。 有研究指出,魚油劑量愈高效果愈顯著,但仍有安全劑量。蔡玲貞表示,三酸甘油脂高的人一天建議攝取量不要大於6克,超過會讓壞膽固醇升高20~30%。 一般民眾、輕度憂鬱患者,建議可從魚肉中獲得,像是鯖魚、秋刀魚、鮭魚等深海魚。100克的鯖魚就有3克的Omega-3,營養師表示,民眾每天吃魚的話,建議一天攝取40克左右;若一周攝取二次者,建議一次的量為100~120克左右。 另一篇研究指出,日本人每天吃200克的深海小型魚,憂鬱症的盛行率為0.12%;而德國人每天吃37克的魚,憂鬱症盛行率為5%。 吃魚建議皮儘量不要吃,因怕魚皮受到汞汙染。且,不建議用煎的,建議可用蒸的或水煮的。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石慧玲也表示,Omega-3能降低發炎反應,能降低三酸甘油脂、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她也提醒,不能因為魚油的好處而特別去吃,應均衡飲食才行。 魚油和魚肝油是不同的,魚油是用魚腹部油脂製成的而魚肝油是用魚的肝臟製成的,魚油含有DHA、EPA、Omega-3,而魚肝油有維生素A。 ---------------下一則---------------  健康好本色=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勞心者需多睡眠 讓大腦修復2014/01/08【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 �台北報導】 杜克大學研究發現,比起男性,婦女如果睡眠不足,對精神、生理影響更為負面。研究人員推測女性的大腦消耗更多能量,需要更充足的休息,以利大腦修復。 杜克大學臨床心理暨睡眠專家麥克•布魯斯表示,一旦睡眠不足,女性在清晨憂鬱、憤怒程度更顯著。 英國羅浮堡大學睡眠中心主任吉因•霍恩表示,大腦需要藉由睡眠自我修復,尤其是負責思考與記憶的大腦皮質。愈勞心的人,需要愈多睡眠;女性用腦時往往是「多工」狀態,實際用腦程度平均高於男性。 女性用腦高於男性 每個人需要的睡眠量不同,平均需要七至九小時,如果起床後異常疲累,代表睡眠量不足或健康有恙。睡眠剝奪也造成民眾更傾向相對不健康的食物,皮膚老化的速度也增加。睡眠品質不佳時,免疫機能變差,生病機率隨之增加。 然而睡眠不佳,不代表整體睡眠時間一定比較少,有些人可能在床上的時間很足夠,但實際睡眠品質很差。尤其隨著年紀增長,頸圍粗的男性,較易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女性則在停經後風險增加。研究顯示,男性頸圍大於四十三公分,加上年紀增長,上呼吸道肌肉張力減少,因而較易發生塌陷,成為睡眠呼吸中止的高危險群。這類患者由於腦部長期的缺氧,心血管負荷過重,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為一般正常人的三倍。 睡眠障礙引起白天疲倦 醫師提醒,睡眠障礙與血管硬化容易引起的白天疲倦、頻打哈欠、打瞌睡等現象。只要大腦相對缺氧,身體便易頻頻打哈欠使胸腔內壓力下降,改善大腦細胞的供氧情況。所以頻打哈欠可能是腦部缺氧跡象。 有些鼻炎患者常因為鼻塞、頭脹,影響晚上睡眠品質,白天頭昏,需治療才能改善。 女性需更多睡眠,但有些人面臨失眠問題,北市聯醫中醫師黃王玉潁表示,如果不嚴重,可準備少許薰衣草、玫瑰花,搭配浮小麥、甘草各約一錢、大棗數枚,煮成茶飲,輔助改善。 ---------------下一則---------------  天冷膽固醇飆高 當心腦中風-中華醫藥網1030110《2014/01/09 20:37》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寒流來襲,醫師提醒,天冷時膽固醇濃度比夏季增加 3到 4成,過高的膽固醇是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發生的機率都會增高。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曾收治一名 38歲女子自述生活作息正常,體重尚屬正常,但總膽固醇偏高,運動及飲食自我控制後一直維持 140到 200mg/dl的標準值,不料因天氣轉涼,膽固醇飆高到 280mg/dl。 何一成解釋,天氣冷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上升,而且大多數人會因為天冷吃得比較多,導致過度飲食,加上天冷缺乏運動,才會讓膽固醇飆高。 他說,除了天氣外,影響膽固醇濃度包括運動量、飲食、遺傳、肥胖、年齡等,膽固醇過高是造成心臟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長時間沒改善會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機率。 何一成指出,改善膽固醇有 3點原則,首先要控制飲食,儘量不要吃高膽固醇、高油脂、高飽和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控制好自己的體重;每天 30分鐘包括快走、慢跑、體操、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都可有效改善血中膽固醇。 ---------------下一則---------------  霾害霧濛濛 眼結膜炎增2成【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專題報導】 大陸霾害隨冷氣團南下,台灣空氣品質惡化,最近幾天都霧濛濛的,很多人以為自己視力出了問題。更多人一出門喉嚨就癢,多吸兩口氣就咳嗽、氣喘,不然就是覺得眼睛紅紅癢癢的,雖然不是大問題,但十分不舒服。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前二、三周空氣中懸浮微粒跟著大陸冷氣團來台,加上連續降雨,容易孳生黴菌,進而產生分泌物刺激眼睛,更容易造成過敏。 呂大文說,最近門診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增加兩成,患者以年輕人居多。呂大文說,眼睛紅、眼睛癢,眼睛周圍腫腫的,是過敏性結膜炎典型症狀,少數患者併發細菌性感染影響角膜;較令人擔憂的是,患者視力受影響,若開車時瞬間看不清楚,將影響行車安全。 書田診所眼科主治醫師顏敏芳表示,天氣不穩定加上霾害,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增加,門診中各年齡層都有,大約3至5天症狀可改善。但若搓揉眼睛太用力,小朋友可能磨破角膜,大人則可能使隱形眼鏡戴不上去。 呂大文說,過敏性結膜炎的治療通常使用眼藥水或冷敷;顏敏芳說,愈抓愈癢時,不建議戴隱形眼鏡,除了點眼藥水,可以用煮過的冷開水沖眼睛。 康寧醫院眼科主任李文浩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自行點眼藥水,尤其若成分不明,眼過敏性結膜炎患者約增加一成,提醒民眾,藥水中若摻有類固醇,長期使用將導致眼睛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機率,還可能會造成眼壓上升,導致青光眼、視神經萎縮等。 呂大文提醒,有過敏體質、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病史患者,非必要就不要出門,出門請記得戴口罩,騎機車記得戴防風眼鏡,眼睛紅腫不適,建議就醫檢查。【2014/01/08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倒睫毛勿拔剪 手術15分鐘搞定-中華醫藥網1030110《2014/01/09 17:40》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許多人眼睛出現「倒睫毛」常會自行拔睫毛或剪睫毛,希望改善視力,但往往越弄越糟糕;成大醫院眼科部指出,其實只要動個小手術,花 15分鐘就能一勞永逸。 成醫眼科主治醫師賴俊杰說,很多人認為「倒睫毛」是小「毛」病,而沒看醫師,主要是覺得睫毛跟頭髮一樣,拔掉、剪掉就可以;但睫毛有保護眼球的功能,毛體 結構又粗又短,自己剪除,雖然省事又省錢,但毛囊 3、 4週後又會快速長出又白又細且更銳利、粗短的小毛,危害度更大。這時候若還是再自己動手除毛,更 有可能刺傷眼皮或眼球。 賴俊杰表示,倒睫毛包含睫毛內捲、雙行睫毛,數根睫毛或是整排睫毛往眼球內生長,會導致睫毛摩擦到角膜,造成角膜破皮、結疤、角膜炎,甚至感染而致使視力受損致失明。 下眼瞼贅皮也會造成睫毛倒插,通常發生在亞洲較肥胖的孩童,由於下眼瞼內側的肌肉及皮膚過剩,導致皮膚皺褶將睫毛往眼球方向推擠,因而刺激角膜,造成眼睛癢及淚汪汪,引起孩童習慣性搓揉眼睛,通常會隨著臉部骨骼發育而自動痊癒,但較嚴重的會引起角膜上皮反覆糜爛。 所以不論是哪種倒睫毛,都應就醫,以免影響視力。 倒睫毛可依致病原因及嚴重度決定治療方式,由簡單的觀察追蹤、睫毛拔除、冷凍、電燒、雷射治療、手術等,手術通常是根本解決的手法,約 15分鐘就能完成。 ---------------下一則---------------  大掃除後 直打噴嚏流鼻水-中華醫藥網1030107《2014/01/06 19:38》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最近出現流鼻水求診的病例增多,大多是大掃除引發的鼻子過敏;根據往例,因年假期間更加忙碌,且頻繁南來北往,很難有效改善病情,醫師建議患者要積極治療並遠離過敏源。 36歲李姓家庭主婦日前求診時表示她連日來忙著大掃除,不停打噴嚏、鼻水一直流,曾至西藥房買抗組織胺服用,但效果有限。 耳鼻喉科醫師邱怡喬檢查發現她下鼻甲黏膜蒼白,鼻腔充滿清澈水樣的分泌物。經抽吸完鼻腔的分泌物後,給予口服抗組織胺並合併使用類固醇鼻噴劑,終於改善。 抽血檢驗特異過敏原免疫反應 (MAST),確認是她對塵埃過敏。 邱怡喬指出,過敏性鼻炎常見的症狀為打噴嚏、鼻子癢、水漾鼻涕以及鼻塞,致病機轉由過敏原接觸到過敏的鼻黏膜產生連串的過敏反應,早點治療,簡單處理例如服藥、噴藥就能控制,但若遇上年假,疏忽而繼續暴露於過敏和刺激的環境,會加重病情,有時可能要開刀。 ---------------下一則---------------  保健腸胃 飲食均衡戒菸忌酒-中華醫藥網1030106《2014/01/05 18:35》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春節近了,各種口味的年菜無不讓人食指大動,也難忌口,但許多人大吃大喝之後,腸胃就開始鬧情緒。中醫師提醒,飲食不宜過量,若超過消化負荷就會造成消化不良、脹氣,同時建議,飲食均衡、戒菸忌酒、運動等原則來保健腸胃。 台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黃珏"頴表示,「病由口入」,腸胃道疾病經常都是自己造成的,年節餐飲為了讓食物色香味俱全,經常都是多油、鹽、味精,有的甚至添加味精、香精、色素等食物添加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指飲食不宜過量,超過消化負荷。進食速度過快也會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脹氣。 黃珏"頴說,許多人吃的多卻不發胖讓許多人羨慕,但是這也沒什麼奇怪的,若是一直保持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破壞了腸胃系統,腸胃出問題,受納與運化水穀的系統都出問題,當然不會胖。 她提醒,燒烤炸辣能少吃就少吃。應衡量自己的肚量,儘量少去吃到飽的餐廳。早餐一定要吃溫熱的,不要一早就喝冰牛奶、冰奶茶、冰豆漿,否則臟器易受寒;同時多攝取高鑯物質,有些人為排解便秘問題,就吃很多粗纖維食物,但便秘卻愈來愈嚴重,這可能是水分攝取不足,每日應至少攝取 2000cc水分。 黃珏"頴說,可泡決明子茶,或加點菊花,優質的杏仁茶也具有潤腸作用。其餘或可補充酵素、寡糖、優酪乳、蜂蜜等;並記住 3333原則( 3份蔬果、 3份動物性蛋白質、 3份植物性蛋白質,以及 3份全縠類);戒菸酒檳榔;每週運動至少 3次,每次至少 30分鐘。都可加速循環代謝,腸胃蠕動,幫助排便,還可以抒發情緒。 ---------------下一則---------------  過年大吃大喝 小心腸胃出問題-中華醫藥網1030105《2014/01/04 20:08》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過年團圓免不了大吃大喝,每年過年因胃腸問題到醫院急診的民眾也不在少數,原因大多是飲食不潔,食物過敏或病毒性感染所致,少部分可能是與細菌感染有關。腸胃科醫師提醒,腹瀉通常 1到 2天會自動痊癒,超過 3天就要馬上就醫。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農曆春節假期長,許多民眾都會安排旅遊或是家人聚餐,若對於飲食衛生不注意,腹瀉的情況就會不斷的發生,他說,腹瀉常伴有腹痛、腹脹,偶有發燒、倦怠。若是年紀小的孩童要特別注意脫水現象。 他指出,輕微的腹瀉,可喝米湯、稀飯、白土司、饅頭、補充水分,或是市售電解質水,一旦遇到大便有血、黏液、有發燒、脫水徵候時,就要去醫院看診,一般大多在 3天內恢復。 王志堂表示,若是因病毒或是細菌感染,要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即可,但伴隨脫水、發燒或便血,就要看醫生,並提醒,過節聚餐或是旅遊期間,不要暴飲暴食、儘量維持平常的飲食習慣,就可降低胃腸病的發生率,一旦感覺腹部不舒服而且不見好轉時,就要立刻就醫治療。 ---------------下一則---------------  身苦和病痛=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手工分裝藥膏、水 健保擬不給付【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民眾到皮膚科診所或小兒科看診,未來可能不會再拿到「手工分裝」的小容量藥膏或咳嗽糖漿。中央健保署計畫醫療院所若自購大包裝藥膏或藥水,自行分裝者,健保將不給付。 小包裝的藥膏或藥水本較高,有的藥廠也未製售,許多皮膚科及小兒科診所為節省成本,常購買一百公克或一公升大容量包裝的藥膏或藥水後,再自行分裝小包裝給求診患者,但手工分裝並非在無菌環境操作,增加藥物汙染風險。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沈茂庭表示,現今要求藥品必須符合PIC/S GMP(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優良製造規範)的高標準以保障民眾用藥安全,醫療院所應使用原廠包裝藥物,不要再用大包裝分裝。健保署規畫,若同一種藥物國內已有小包裝上市,醫療院所就不得再使用分裝藥物給病患,否則健保將拒絕給付藥費,醫療院所得自行吸收分裝藥物的成本。這項計畫擬從今年起逐步實施。但是,目前只針對藥膏及藥水,膠囊與錠劑則不受影響。 沈茂庭說,大包裝的藥膏或藥水一旦開封後,如果沒蓋好,落塵、細菌、黴菌等汙染物可能趁機入侵。 「藥物分裝的汙染機率高很多,至少增加三成。」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說,先進國家都採原廠包裝的藥膏,國內皮膚診所分裝藥物的情況卻非常普遍;且分裝器皿未完全密封;分裝後的保存期限也需打折扣;若開封半年內未用完,易增加藥物汙染或變質機會。 另外,咳嗽糖漿也常被分裝。沈采穎說,原裝與分裝糖漿的價差至少一倍。但藥水遭汙染後,恐易與腸胃道症狀混淆。且調劑藥物的過程中,藥事人員皮膚若有傷口,恐增藥物汙染機率。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戴雪詠也表示,「原包裝給藥」是國際趨勢,除可避免藥物汙染外,還能降低調劑錯誤,確保藥物標示清楚。 戴雪詠說,若沒醫師診斷及處方,診所就直接提供預先分好的非原廠小容量藥物,供應不特定多數民眾直接購買,此為分裝行為,恐已涉及製造販售偽藥;一旦造成傷害致死,業者需面臨刑責。【2014/01/04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翁擦受汙藥膏 皮膚深部染黴【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一名七十歲老翁因乾癬皮膚癢,塗抹從診所拿的小圓盒藥盒,手前臂竟紅腫熱痛,切片檢查發現是罕見的深部黴菌感染。 收治這名個案的台北榮總皮膚部醫師陳志強表示,老翁手前臂至手肘的紅腫情況明顯,疑似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但皮膚表面沒傷口。一開始給予抗生素針劑治療,但症狀沒改善,組織切片發現是極罕見的特殊深層黴菌感染,老翁連續口服抗黴菌藥物四周,症狀才逐漸緩解。 陳志強說,這種深部黴菌存在空氣或土壤、水中,一般不會跑到人體皮膚內,因老翁無穿刺外傷,只用診所分裝的小圓盒藥膏,他研判可能是藥膏在分裝過程就遭汙染,或藥物保存不當;老翁病程中的搔抓,皮膚出現小傷口,黴菌就順勢進入皮下造成深層皮下感染。表面傷口雖癒合,但黴菌已在皮膚下深部繁殖,若黴菌經血液流至全身,還可能致死。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沈采穎表示,坊間許多皮膚科診所為節省成本,未開立密封原廠包裝的條狀藥膏,而購買大容量的皮膚藥物,自行分裝為盒狀藥膏。若民眾使用分裝藥膏一、兩周後,濕疹症狀不僅沒改善,還愈抹愈嚴重時,藥膏恐遭細菌或黴菌汙染。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通常皮膚遭細菌或黴菌感染,多屬表淺性的,如香港腳黴菌或皮癬等,典型症狀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顆顆疹子或結節,幾乎不會造成深部黴菌感染;僅有極少數患者因穿刺等外傷,讓存在空氣或土壤中的黴菌沿著傷口進入皮膚深部。 一旦患者肝腎功能不佳或免疫力差,黴菌較易在皮膚深部生長,造成發炎紅腫,出現非典型症狀。【2014/01/04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分裝藥不給付 皮膚科擬另收費【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中央健保署最快七月將逐步取消分裝藥膏、藥水給付,引起許多開業皮膚科醫師強烈反彈,部分診所擬要求民眾自費小包裝條裝藥,或不排除調漲掛號費反制。 對於部分醫師反彈,立委及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蘇清泉就直言,「醫師沒理由跳腳。」現在連食品都要求清楚標示,修法嚴懲違規者,遑論是吃下肚的藥水或抹在皮膚的藥膏。他強調,以前能分裝不代表是對的,錯就要改。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長沈茂庭表示,目前健保署給付藥費方式有兩種,一是三天藥費給付六十六元的簡申報易方式,不需審查,醫師在額度內自行開藥,都可向健保申報六十六元的給付;另一種是核實申報,也就是開多少藥,就向健保署申報多少錢。因此,小包裝的原裝藥若超過六十六元,只要寫清楚核實申報,健保署就會給付,不能另向民眾收費。 開業皮膚科醫師透露,基層診所若使用分裝藥,可賺取藥價差;一旦開立小包裝條裝藥,利潤會減少。許多基層皮膚科醫師氣得跳腳,紛紛向醫學會抱怨,甚至揚言找健保署理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真正受傷的是民眾。」皮膚科醫師林上立說,健保署鼓勵醫師多用原裝藥雖是好事,卻可能造成資源浪費,民眾不見得需要這麼大的藥量;一旦藥費超過一百元,民眾還得多付藥費部分負擔。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條裝藥的確會減少利潤,但不至於無法生存。「條裝藥品質好一點,也沒有藥師分裝困擾。」皮膚科醫師游鴻儒開立條裝藥已十年,「不要怕,我都可以活十年。」他說,雖然利潤減少,但真正衝擊沒那麼大,只是醫師及民眾都需改變用藥習慣,患者不能在像買菜一樣,要求多送幾盒藥膏。 醫改會研究發展組長朱顯光也說,原包裝藥的標示清楚,資訊完全揭露,民眾用藥多層保障,他曾遇過有醫師不小心將香港腳藥誤用在青光眼患者上,還好患者孫女看到藥物標籤不可抹在眼睛上,才發現給錯藥。 對於有醫師醞釀調漲掛號費,衛生福利部司長李偉強說,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一百五十元,若調漲超過上限,事先需取得地方衛生局核准;且皮膚科診所競爭激烈,一旦調漲太多,消費者也可能改到其他診所就醫。【2014/01/07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家庭備用急救箱 注意藥品時效-中華醫藥網1030107《2014/01/06 18:49》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許多家庭都常備急救箱,奇美急診室副護理長郭文福提醒,胃、感冒、頭疼等一般成藥應注意存放問題,避免誤服過期或變質藥品。 郭文福表示,急救箱可準備相關創傷衛材,如小瓶裝的生理食鹽水、紙膠帶、 OK繃、捲軸繃帶、網套及外用藥膏等,如不慎受傷可初步處理。 郭文福說,一般表皮的擦傷以生理食鹽水或煮沸後的冷開水,搭配紗布或棉花棒將傷口清洗乾淨;使用棉花棒沾優碘藥水,由傷口中心向外環狀消毒傷口,等待優碘藥水乾燥後,再用生理食鹽水將優碘藥水清潔乾淨,避免優碘藥水造成傷口周圍皮膚的色素沉著;接觸過傷口的棉花棒應丟棄,不要重複使用,避免傷口感染。 針對撕裂傷口,臨床上常見病患使用衛生紙包覆傷口後就醫,其實很不妥,因為衛生紙含有棉絮,可能殘留在傷口內,因此,不慎發生意外時應以乾淨的布或滅菌紗布包覆傷口,採取加壓避免出血,並儘速至醫院治療。 郭文福說,傷口的後續照護也十分重要,對無分泌物及小傷口其實都不需特別使用紗布覆蓋,保持通風及乾燥,傷口大多可自行癒合。若傷口分泌物較多,或位處衣物容易摩擦的地方就必須使用紗布覆蓋,以減少刺激帶來疼痛。 ---------------下一則---------------  過年大掃除 過期藥也要清倉-中華醫藥網1030107《2014/01/06 16:58》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年節將至,台中市衛生局鼓勵民眾利用過年大掃除,將家中過期藥物清倉,以確保使用藥物安全。 衛生局長黃美娜指出,台灣歷年藥品支出占保健總支出約 25%,約 1300億元,原因來自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用藥不當、人口快速老化、昂貴新藥,以及重大傷病人數大幅增加;其中又以慢性病用藥、重大傷病用藥、老人為藥費支出大宗對象。 自民國 100年起,衛生局投入弱勢族群進行「全人照護」居家藥事服務,對象包含獨居老人、身心障礙者、單親家庭、中低收入長者、原住民、外籍配偶,並經常使用 5種藥劑以上或 1天使用 12顆以上處方劑量,及每月有兩種不同慢性病就診科別者。 衛生局提醒,廢棄藥品應分門別類處理,包含藥物空罐可回收,藥丸應該交由垃圾車焚化處理,藥水可倒入裝有泡過之茶葉、咖啡渣或用過之擦手紙,麻醉藥及癌症類藥物則可送回原開立醫院、藥局以醫療廢棄物處理。 ---------------下一則---------------  心事誰人知=綜合>工作>學習 研究:閱讀能改變腦部運作2014/01/08【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 �台北報導】 一本好書,真能讓人廢寢忘食,美國艾默里大學研究指出,閱讀不只是簡單的靜態活動,許多讀者因為腦部連結增加,進而感到愉悅,獲得啟發,甚至「身歷其境」,彷彿進入主角的世界。 很多成功人士曾說「那本書改變我的一生!」有些人因在某個階段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獲得啟發,思考人生的方向,堅定自己的步伐。科學家從腦部影像掃描上證實閱讀加強與活化腦部連結,認為閱讀的確可以啟發思想,或許真能改變人生。 艾默里大學神經科學家葛瑞格里•柏恩斯指出,閱讀啟發人的思考,在腦部影像掃描上可獲證實。研究人員針對二十一名大學生進行測試,發現閱讀加強了他們中央腦溝、左顳葉皮質區域的神經連結,促進他們的語言感知及感覺運動區的感受。故讀者閱讀時彷彿身歷其境,走入主角的世界,甚至感受到故事情節中的動態。 讀者可以感受到語言及文字所形容的動態與情境,且效果可以持續;即使是受試者某幾天未閱讀,語言感知區域仍呈活化狀態,至於能持續多久,尚待進一步分析。研究日前發表在《大腦連結》期刊。 德國研究人員曾針對年長者大腦萎縮與注意力、記憶力的關係進行大量研究與統合分析,結果發現運動與閱讀最有助益。運動能增加大腦血流量,使神經細胞得到所需的氧與養分。規律運動活化大腦回饋系統,增加出正面的情緒,而正面的情緒可增加身體免疫系統的活力。閱讀則能增加神經連接密度,活化神經迴路,增加聯想及創造力。 人的思考與腦內神經細微的連結過程有關,現代研究人員藉由腦部影像技術,一窺神經連結與腦部各區域活化的圖譜,逐漸了解一部分人腦的運作方式。 北市聯醫中醫科醫師黃王玉潁表示,閱讀的確讓人思考、動腦,但難入睡的人儘量不要睡前閱讀,以免失眠更嚴重。 ---------------下一則---------------  調整情緒 有助養生2014/01/08【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俗話說的好:「七情六慾,人皆有之。」在正常情況下,人們都會適當地表達情緒,而情緒反應往往能夠抒發感情,甚至於協調生理活動。 然而,傳統中醫認為,如果不良的憤怒、恐懼、悲傷、憂思、焦慮等情緒反應都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疏泄時,長期下來就會對健康有害,甚至會引起某些疾病。 專家看法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中醫科醫師張盈瀅表示,站在傳統中醫的立場,中醫認為,情緒經常過度激烈反應的人,很可能會影響到臟腑的正常運作。 因此,對養生保健來說,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包括節制情緒法、疏泄情緒法等都是調攝情緒的不二法門之一,可以幫助民眾管理情緒,甚至於妥善控制情緒,以便避免情緒過度激烈反應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 所調節制法就是節制自己的情感,以便防止情緒產生激烈的反應,進而達到心理平衡的方法;所謂疏洩法就是把積聚、抑鬱在心裡面的所有不良情緒,透過適當的管道或方法加以宣洩出去,宣洩之後就可望恢復心理平衡的狀態。 節制法 1.情緒宜戒怒:怒是最忌諱的一種情緒,同時也是導致情緒致病的最大來源之一,容易對身體健康產生危害,中醫認為,怒氣不僅僅會損傷肝臟,還可能導致各種疾病。因為怒氣一發則氣逆而不順、氣窒而不舒。 要戒怒就必須「以理制怒」,也就是以理性克服情感上的一時衝動,譬如當民眾遇到憤怒的事情就要事先想一想衝動後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然後理智地控制自己過度激烈反應的情緒,促使情緒反應能夠發於情、止於理。 2.得失平常心:多數人一生都起起伏伏,唯有將得失置之於度外,才能夠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甚至於對任何重大變故都能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也就是抱持平常心,不要讓情緒超過正常的生理限制。 現代醫學研究顯示,情緒刺激與免疫功能有很大的關係,過度反應的刺激都可能減弱人體免疫能力,促使人體防禦系統功能低下而致病。因此,為了身體健康,民眾要善於調節自我情感,最好不要出現任何過度激動的情緒。 疏洩法 1.直接發洩出去:直接把心裡面的不良情緒發洩出去,譬如當民眾遇到不幸事件時,心情往往悲痛萬分,這時候不妨大哭一場,情緒即可望獲得宣洩,但發洩不良情緒時必須循正當途徑或管道,千萬不可採用不理性或衝動性的行為方式,否則非但無益,反而還會帶來新的問題或煩惱,甚至於引起更嚴重的不良情緒反應。 2.疏導宣散開來:當民眾的心裡面產生不良情緒時,可藉由外力疏導的方式把悶在心裡的鬱悶宣散開來,這種外力就是人際關係的力量,因此,擴大個人的人際關係,以便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如此就可望解憂消愁,進而克服諸多不良的情緒反應。 ---------------下一則---------------  出現妄想 可能患輕度失智【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老年人的極輕度失智症容易被忽略,以為只是年紀大了記憶力變差,身體仍健康能夠趴趴走,這時候最容易被盯上破財。 台灣失智症協會每年會接獲三千到四千通家屬詢問失智症相關問題電話的,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感歎:「照顧極輕度失智症老人家的家人最辛苦。」 失智症協會去年曾開記者會呼籲有失智症者的家庭,提防金錢詐騙。但湯麗玉說,這些詐騙集團甚至會蒐集協會出的衛教手冊「知己知彼」,有計畫的犯罪。 老人家記憶力不好,常忘東忘西,是否就有失智症?湯麗玉說,國際上有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可供家屬參考評估是否需就醫;就醫時,醫療團隊便會進行臨床失智症評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曾收治七十八歲的輕度失智老先生,懷疑七十五歲的太太有外遇,清晨六點就偷跟在太太後面看她買菜。還有病人不敢洗澡,覺得有三雙眼睛在看他洗澡,這些都屬失智症忌妒、妄想症狀。 有人煮食忘了關瓦斯,湯麗玉說,若事後知道是自己忘了關,應不屬失智;但如事後不認為自己做的,就可能有輕微失智了。【2014/01/10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居家生活 免付費1996 熱線千通【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一九九六免付費電話,成為民眾掛失身分證的熱線。內政部資訊中心統計,元旦起,一九九六服務熱線改為免付費電話後,第一個上班日就接到一千零卅二通電話,超過半數都是掛失身分證。 內政部資訊中心主任沈金祥指出,今年起,一九九六免付費電話熱線不斷,話務生忙得不可開交,身分證掛失服務居冠,其次是民眾諮詢人民團體、社會團體的申請方式,以及戶籍謄本新制等服務。二日上班首日,一九九六免付費專線也接到五百六十五通電話,要求協助身分證掛失。 資訊中心指出,元旦是假日,又逢跨年,可能有很多民眾不小心遺失身分證,又不知道有些戶政事務所,甚至內政部可以掛失身分證,就撥打一九九六免付費電話。【2014/01/05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熱水袋突破裂 婦人燙傷送急診【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氣溫遽降,不少老人家用熱水袋或電毯保暖。醫院急診近來收治不少被熱水袋或暖暖包燙傷就醫的病人,醫師提醒應小心使用。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士豪說,有位60多歲的婦人使用熱水袋保暖,不料熱水袋突然破裂,熱水全灑在婦人腿上造成燙傷,送到北醫急診。 除了熱水袋破裂,王士豪說,不久前有位70多歲阿嬤,鋪著插電電毯睡著了。因為阿嬤有糖尿病,末梢神經觸覺較不敏感,過熱也沒有警覺,第二天早上起床發現背部二度灼傷。 暖暖包很受歡迎,但最高溫可達攝氏65度。王士豪說,這類裝備應避免長時間使用於同一部位;尤其有糖尿病或周邊血管疾病的人,對溫度較遲鈍,最好避免使用。 王士豪提醒,家中幼童、長輩或臥病在床患者使用這類產品,必須家人陪著一起使用。使用熱水袋前應檢查,並確認溫度,以免燙傷。另外,使用電毯時,要多補充水分,以免脫水或造成皮膚炎;而有裝心臟節律器的人,用電毯前必須先詢問醫師。 台北馬偕醫院急診科資深主治醫師張國頌指出,曾有一名50多歲男士,使用烤肉用的炭爐取暖,因門窗密閉,結果不僅一氧化碳中毒,還因昏迷使手部遭炭火燙傷,傷勢嚴重,不得不截肢。 張國頌說,熱水袋盛裝的水最好在攝氏50度以內,像溫泉一樣的熱度,泡溫泉要注意血壓上升的心血管變化;如用電毯取暖,還應注意是否漏電。【2014/01/07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大掃除疏防護 雙手紅腫脫屑-中華醫藥網1030110《2014/01/09 19:39》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春節將屆,許多人開始忙著大掃除,醫師提醒,若大量使用清潔劑又沒做好防護措施,會導致雙手紅腫、脫屑的接觸性皮膚炎;清潔時要戴上清潔手套、口罩、護目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表示,每年到了年終大掃除時,門診都會增加 3成雙手紅腫、脫屑的病患,原因大多是過度使用清潔用品所致。 他說,曾有一名 28歲女子因雙手紅腫脫屑就診,原因就是年終大掃除未戴手套大量接觸清潔劑,幸經藥物治療症狀已緩解。他建議,用醋、檸檬、肥皂及小蘇打 就可以打掃乾淨,這些天然清潔劑是最理想的清潔用品,若要使用市售化學的清潔用品,除了應仔細閱讀成分及使用說明外,還要注意有效期限,避免過期使用。 他解釋,接觸性皮膚炎是指皮膚接觸物質而引起皮膚發炎反應,又可分為過敏性和刺激性兩種。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為清潔劑與皮膚直接接觸,引發過敏反應,造成 局部皮膚紅腫搔癢,嚴重時甚至會有水泡;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為接觸刺激性的物質造成皮膚受損,只要皮膚接觸到的刺激物濃度夠高、時間夠長,都可能引起皮膚 發炎反應。 陳建宇提醒,清潔時最好戴清潔手套、口罩、護目鏡,若清潔劑不慎噴灑到皮膚,要立即以大量清水沖洗,若濺入眼內,需以大量清水將清潔劑從內眼角沖向外眼角,並包紮乾淨紗布,盡快就醫。 ---------------下一則---------------  過年大掃除 提防清潔劑傷手-自由時報1030110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春節來臨,主婦陸續開始大掃除,醫師發現,近來因雙手紅腫、脫屑就醫者增加,主要是未戴手套,手部直接接觸大量清潔劑所致,建議要慎選清潔劑與做好手部防護再上工,以免玉手遭殃。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陳建宇指出,因清潔工作引起的皮膚疾病以接觸性皮膚炎最常見,主要是長時間直接接觸高濃度刺激物所引起,初期可能僅表皮受傷,但會逐漸擴至真皮與皮下組織,造成皮膚紅腫、搔癢的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會產生水泡。 陳 建宇建議,檸檬、橘子皮與醋、肥皂、小蘇打等物品均有清污除垢效果,建議民眾可以此替代化學清潔劑,較環保、也較安全。但有些民眾會對檸檬、橘子皮過敏, 仍要留意個人膚質。萬一不慎被清潔劑傷及皮膚,一定要以大量清水沖洗,而且水流方向不可流向未受傷肌膚,避免其他皮膚也受波及。 北市環保局長陳盛忠建議,選購清潔劑最好認明環保標章,PH值在6至9之間的商品相對溫和較不傷手,並避免含有香精成分的產品,或是逕自混用不同清潔劑,否則可能產生致癌氣體影響健康。 陳建宇提醒,打掃時要注意空氣流通與戴口罩,並可在戴塑膠手套之前,先套上一層布手套,減少過敏機率,且清潔工作結束後要擦上護手霜,建議以成分單純的凡士林為佳。 ---------------下一則---------------  抗菌防蟎洗衣精 6成標示不明-中華醫藥網1030108《2014/01/07 20:15》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將屆,針對市售宣稱「抗菌」、「防蟎」功能的洗衣精,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昨日公布調查結果,近 6成受調查品牌「抗菌」、「防蟎」成分標示不明,該基金會並發現,「三氯沙」、「三氯卡班」、「腐絕」、「戊二醛」等化學物質正被廣泛使用。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透過發函與動員義工媽媽打消費者服務專線,詢問 36個宣稱「抗菌」或「防蟎」洗衣精的品牌,添加的化學成分為何。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表示,在這次調查的 36個品牌宣稱「抗菌」、「防蟎」功能的洗衣精當中,多達 21個品牌不是未標示所使用的「抗菌」、「防蟎」成分,就是交代不清,比例接近 6成。大部分業者不是以業務機密為由拒絕提供,就是交代不清。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表示,提供所謂「抗菌劑」與「防蟎劑」成分業者中,除了有 6個品牌使用,「三氯沙」、「三氯卡班」,竟然還有業者添加「腐絕」、「戊二醛」、「對羥基苯甲酸酯」、「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等殺菌、防腐或消毒劑。 該基金會表示,花王的「一匙靈 Attack抗菌EX超濃縮洗衣精」、「一匙靈 Attack制菌超濃縮洗衣精」兩項產品,未在外包裝上標示「三氯沙」,但客服向義工媽媽承認有使用「三氯沙」。 而台塑生醫生產的「 Dr’ s Formula防蟎抗菌濃縮洗衣精」以及台塑生醫幫統一藥品代工的「 COSMED酵素淨白抗菌洗衣精」、「 7-SELECT抗菌淨白濃縮洗衣精」宣稱使用的抗菌防蟎劑為 Thiabendazole(中文名稱為「腐絕」);妙管家幫大潤發代工生產的「抗菌洗衣精補充包」所使用的抗菌劑為「戊二醛」。 該基金會呼籲,洗衣精的功能就是清潔,就是洗除髒污!若將使用於環境衛生或醫療消毒用途的除蟲劑、殺菌劑、消毒藥劑添加到洗衣精,應依法明確規範,對人體與大環境的衝擊更需被明確告知與評估過,並公布讓消費者確實知曉。 ---------------下一則---------------  洗衣用清潔劑將禁環境用藥與農藥-中華醫藥網1030108《2014/01/07 19:1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表示,將修洗衣用合成清潔劑標準,不得添加環境用藥與農藥,最快 2月公告,違者最高罰新台幣 150萬元。 標檢局第二組長張文彬表示,未來新標準修訂後,規定不得添加環境用藥與農藥,標檢局將配合新標準,到市場清查或抽樣檢驗,有安全衛生疑慮可依消費者保護法處罰,假如不合格,會請廠商下架、回收,若廠商不下架、回收,可依法處 6萬元以上、 150萬元以下罰款。 他並指出,現在清查重點是否標示清楚,若沒有,只能依法要求加註警語;若不符合商品標示法規定,可處新台幣 2萬元以上、 20萬元以下罰款;若涉虛偽不實,可罰 3萬元以上、 30萬元以下罰款。 張文彬說,一定要追究防蟎、防蟲、防霉等標示洗潔精是否羼雜環境用藥或農藥等有害成分,若沒標示,可依法罰 3萬元以上、 30萬元以下罰款。 標檢局第一組長陳秀女說,研議中「洗衣用合成清潔劑草案」規定,不得添加環境用藥管理法規定的環境用藥與不得添加農藥管理法規定的農藥,預計最快 2月公告。 ---------------下一則---------------  選水性塗料 刺鼻油漆味沒了【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春節將至,居家除舊佈新,不少人選擇重新粉刷室內牆壁北市環保局提醒,選購油漆應以揮發性有機物含量較低的水性塗料為優先,否則室內空氣品質會比室外霾害來臨時還差,會造成倦怠、咳嗽、刺眼、喉嚨痛等症狀。 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指出,油性塗料主要成分有機溶劑,進行塗裝作業時需加入松香水或香蕉油等有機溶劑稀釋攪拌,粉刷過程中就會有10%至20%的有機物質揮發出來,油漆乾燥和硬化的過程,更有70%的有機物質揮發至空氣中。 油漆塗料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丙酮,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食欲不振、噁心等症狀,嚴重時還會造成肺水腫、皮膚炎、個體免疫失調,甚至癌症。 吳盛忠,反觀水性塗料是以水為稀釋劑,並添加少量的塗膜改善劑調製而成,不但乾燥的時間快也較無異味。若民眾一定要使用油性塗料,最好建議應由專業人員施工。 環保局也建議,除了優先選擇水性塗料,民眾購買時應認明取得經濟部標檢局「商品安全標章」及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材標章」之產品。【2014/01/0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除舊佈新選油漆 水性塗料優先-中華醫藥網1030107《2014/01/06 17:16》記者姜伯誠�台北報導 台北市環保局長吳盛忠昨天提醒,年終大掃除選購油漆時,應以水性塗料為優先,以避免有機物 VOC及甲醛濃度過高。 吳盛忠表示,一般油漆刺鼻氣味來自揮發性有機物 VOC及甲醛,都是室內空氣污染物;油性塗料主要成分為有機溶劑,作業時還需加入松香水或香蕉油類稀釋,因此,粉刷過程中有 1到 2成的有機物質會揮發出來,在乾燥和硬化的過程更有 7成有機物質都會揮發到空氣中。 他說, VOC包括有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丙酮等危害性化學物質,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出現頭暈、頭痛、嗜睡、無力、胸悶、食慾不振、惡心等症狀,嚴重時會造成肺水腫、皮膚炎、免疫失調,甚至癌症。 吳盛忠也提醒,如不慎吸入過多甲醛時,除可喝牛奶外,並應盡速送醫治療。 環保局提醒,使用油漆時應配戴活性碳口罩,並維持良好通風。完工後,務必通風至揮發蒸氣全部蒸發為止;研究指出,室內植物可在 1天內排除近 70%∼ 80%的室內污染物。 ---------------下一則---------------  冷天猝死增 洋蔥式穿法抗寒-中華醫藥網1030107《2014/01/06 19:24》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寒流來襲,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王士豪表示,跨年期間就收治 5名猝死的病人,提醒氣溫驟降,要做好保暖工作才能預防猝死,天冷採「洋蔥式穿法」能有效抵擋失溫。 王士豪指出,冬天氣溫低常導致急性心因性猝死,耶誕節到過年期間,早晨起床後的 2、 3個小時及傍晚最容易誘發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嚴重時甚至猝死。 他建議,冬天可採洋蔥式穿法,裡頭先穿排汗內衣、可保持乾燥不濕冷,再穿人工纖維刷毛衣或羽毛衣保暖,作用為在內衣及外套有一個保溫空間,最後再套透氣防水的外套阻隔外面的冷空氣。 王士豪指出,洋蔥式穿法不但穿脫方便,還特別適用在溫差變化大的環境。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曾發生腦中風的病人,尤其更要注意血壓變化與注意保暖,做好保暖後,若血壓還是不穩,跟醫師討論調整藥物。 他提醒,若使用暖暖包、電毯等保暖用品,長者及孩童要當心燙傷,糖尿病或有周邊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對溫度的感覺較遲鈍,使用這類保溫用品時要確認溫度以免燙傷。 ---------------下一則---------------  洋蔥式穿衣法 防驟冷猝死-自由時報1030107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寒流一波波,北醫附設醫院2天內接到5名猝死個案,其中2人更是在5分鐘內一起被送來,不只老人,連平時看似健康的青壯年也意外猝死。民眾常因保暖不當發生不適,醫師建議,天冷外出,以3層的「洋蔥式穿法」最好。 北 醫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王士豪指出,「急性心因性猝死」好發在耶誕節到農曆過年期間,尤其是早晨起床後的2、3個小時以及傍晚時太陽剛下山氣溫急速 降低時,由於溫度變化大,容易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患者,容易有斑塊剝落,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或腦出血、猝死。 天冷若又喝酒,更易失溫,上週的跨年夜,北醫附設醫院急診室一個晚上就收治超過10人。王士豪解釋,過度飲酒會讓血管擴張,加速體溫散失,加上酒醉後神智不清,往往沒有做好保暖,導致失溫。 王 士豪建議,天冷外出,應採穿脫方便的洋蔥式穿法,最內層穿排汗衣、中間層穿人工纖維的刷毛衣或羽毛衣保暖,最外層可以穿透氣防水的外套阻絕,必要時搭配毛 帽、圍巾與手套。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或曾發生腦中風的民眾更應做好保暖。若有胸悶、劇烈頭痛、呼吸困難、虛弱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1030116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16日
公開
5

今年投資配置 銀行籲股6債4-自由時報1030116〔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宣布縮減QE3規模,市場給予正面回應,銀行業者指出,2014年景氣穩步回升的態勢明確,投資人可利用回檔時增持股票資產,但債券市場也毋須全面退出,將其視為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之一,建議積極型的投資人可考慮「股6債4」的比例配置。 花旗投顧負責人王進彰依據經驗指出,施行QE1時,全球股票、新興股票、非投資等級債券等資產漲幅超過50%;推行QE3時,漲幅卻未及20%,新興股票部分更趨近於0%,顯示貨幣寬鬆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效果已逐次遞減,因此,投資人對於QE退場,不必太擔心。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指出,依據經濟基本面與資金寬鬆等角度分析,今年已開發國家仍是金融市場主角,歐元區與日本等國,均是投資人可留意的標的,美國市場則不排除繼續去年下半年大漲的可能性。 不過,林啟超也提醒投資人,第一季要注意美國財政改革與舉債上限等議題再次捲土重來;歐洲方面,歐盟執委會等三巨頭(Troika)對希臘紓困金增額的討論,是投資人必須留意的潛在風險。 貨幣配置方面,王進彰認為,根據過去的經驗,同時持有台幣、美元、人民幣這3種貨幣,除了可以享受穩定的配息,還可使投資人承受相對較低的匯率波動,投資人可評估自身的風險承受度,持有部分人民幣資產。 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國泰世華銀行認為,推升市場的動力來源,已經從「資金行情」逐步轉為「景氣行情」,股票類商品的表現將優於債券,但受QE緩退等不確定性影響,預期波動程度可能會比過去更大。 因此,國泰世華銀行建議,現階段債券類商品依然是投資人不可或缺的核心配置,但債券獲利空間可能變小,建議避開如美國公債、高評等債等與利率關聯性較大的債券。積極型投資人可留意高收益類債券基金,相對保守的投資人,則可以從平衡型基金尋找機會。 ---------------下一則---------------  投資股優債 成熟勝新興 首選美歐日股 歐元美元民幣看升2014年01月16日【林潔禎╱台北報導】 受惠歐美經濟漸復甦,今年民眾投資布局股優於債,花旗投顧負責人王進彰昨表示,較為積極的投資人還可考慮股債以6:4配置。其中看好已開 發市場如美國、歐洲和日本股市,在新興市場股市中則首選中國,金磚四國看好俄羅斯。至於貨幣方面,看升歐元、美元及人民幣,看貶日圓。 儘管市場預估美國量化寬鬆退場將拉抬利率回升,再加上美國財政負擔加重,將可能引發無可避免的債市風暴。但王進彰仍建議,債券市場亦可持續留意非投資等級債券,在通膨壓力不大的狀況下,債券利息收入可持續提供投資人穩定的獲利,不失為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之一。 歐股可逢低布局 股市方面,今年以「已開發國家」為投資重心,著眼歐、美、日3大市場。美股從2009年持續上揚,至今漲幅已達148%,市場擔心美股恐在短期內急速反轉往下。 王進彰表示,從歷史資料來看,僅1936年因經濟大蕭條而在美股大漲後隔年出現近40%跌幅,除非經濟狀況惡化,投資人不用過度擔心股市重挫的問題。 歐洲部分,法國失業率在今年度創下16年來新高,歐洲各國貧窮人口增加問題不斷浮現,使得市場對歐洲經濟狀況持保留態度。 但王進彰表示,這些現象背後亦代表著歐洲薪資所得降低與勞動成本下降,因此,歐洲企業可望藉由這次機會調整企業體質,提升企業競爭力,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反是契機,投資人可視個人風險承受度,逢低布局歐股。 新興市場花旗仍著眼於中國。王進彰說,儘管中國股市本益比在過去10年不斷遭壓縮,幅度遠高於整體新興市場,導致股市長期表現並不突出,但從中國每股純益來看,過去5年年複合成長率為9.8%,過去10年更是達年均15.7%的高成長率,長期穩定優於其他新興市場。 瑞士銀行日前也舉行第14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瑞銀首席經濟學家夏德威表示,全球經濟在2013年有些增長,這將會維持到2015年。資產配置上,瑞銀也是看好股市,除美國之外,也看好歐洲股市表現。 美元升勢轉強勁 另外,在貨幣投資布局,王進彰表示,美國量化寬鬆緩退後,美元上升趨勢將轉為強勢,短期內若逢美元回檔,投資人可在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下,依需求適時加碼布局美元。 至於從去年夯到今年的人民幣,根據中國外貿順差在近期創下5年以來新高下,未來人民幣匯率將面臨升值壓力,人民幣依舊是相對強勢貨幣。 花旗投顧2014年投資展望 ●投資原則 ◎股優於債,成熟市場優於新興市場 ◎積極投資人可考慮股債以6:4配置 ●股市 ◎經濟復甦力道強勁,適時加碼股市,尤其是已開發市場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等 ●債市 ◎留意非投資等級債券,在通膨壓力不大的狀況下,債券利息收入將持續提供投資人穩定獲利 ●貨幣 ◎看升歐元及美元、人民幣 ◎看貶日圓 資料來源:花旗投顧 ---------------下一則---------------  花旗投顧:今年投資 股優於債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穩步回升的態勢看來明確,花旗投顧負責人王進彰昨(15)日表示,投資人不妨趁此波強勁的經濟復甦力道,適時加碼股市。 尤其是已開發市場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等;投資短打的貨幣,則可同時持有台幣、美元、人民幣,淡出澳幣,日圓不要留倉。 王進彰指出,持有具有升值潛力的貨幣,除了可以享受穩定的配息,更可創造匯率波動相對較低的投資組合,尤其,投資人可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持有部分人民幣資產。 花旗預估,今年台灣的投資市場會有更多人民幣產品,包含非投資等級債券、人民幣計價保單、人民幣計價結構型商品等。 基於聯準會可能調升利率的消息,王進彰認為,不必一股腦把債券部位都清掉,「5%的債券利息收入和價格漲幅,比現金定存或投入不當股票標的,都更有獲利」,因此追求穩定獲利的投資人,繼續持有非投資等級債券,不失為分散風險的投資工具。 他建議,在通膨壓力不大下,較積極的投資人可考慮股債以6比4,進行資產配置。大宗商品部分,今年開春來波羅的海指數爆跌40%,投資人對原物料,看的太空了;現在賣,會賣在低點,若未出場的投資人,建議不要在第1季處理。 而一再創新高的美股S&P 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王進彰指出,國際股市有「強者恆強」的定律,太多人臆測泡沫正在形成,「現在談美股泡沫,還太早」。 他強調,美股確實是漲多,但沒有泡沫的存在,去年美股走出價格的擴張,成長21.9%,盈餘的漲幅為4.6%,今年可能發生上漲的動能,將回到盈餘成長,美股應有8∼10%報酬率。 ---------------下一則---------------  高盛︰資金應留科技股、高收益債-自由時報1030116〔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 美國財經媒體CNBC報導,高盛認為金融泡沫論易誤導市場,呼籲其高資產客戶繼續把資金留在美國科技股和高收益債券等較昂貴資產。 高盛投資策略集團投資長納瑪尼表示:「股市目前尚未出現泡沫的問題,應繼續保持充分投資。」高盛表示,所謂充分投資,意味可適度容忍風險,應將36.5%的資金放在上市證券,其中的9.5%可購買美國大型價值型股票及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市場股票。 高盛點名可購買美國科技股,主要因為科技股的現金流量大且獲利持續成長。道瓊科技股指數近5年大漲約141%。高盛也點名高收益債券,主要因為投資級債券的槓桿率和收益率相對較低。先鋒高收益公司債基金過去5年來上漲約35%。 高盛另個部門則發出警告,指史坦普500指數的估值幾乎比所有指數都高,且有高達 67%的機率回跌逾10%。 納瑪尼表示,在歷經去年將近 30%漲幅後,美股變得更加昂貴了。但她重申高盛認為美股不處於泡沫的四個理由:信貸成長並未過度,投資人才剛開始回流美國股市,對於美國看法仍未過於樂觀,同時股票的估值並未激增太多。 ---------------下一則---------------  世銀:全球經濟2014可望回升2014-01-16 01:05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銀行周二最新報告指出,在美國、歐元區等已開發經濟體加速復甦的帶動下,今年全球成長率上看3.2%,這是世銀3年來首度上修全球經濟預測。 相較歐美東山再起,世銀則警告開發中國家恐因美聯準會QE退場及利率走揚,持續面臨市場震盪風險。 世銀這份一年兩度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將2014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由去年6月預估3%升到3.2%。 受到世銀調升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激勵,歐美股市紛紛走揚慶賀;德、法、英等歐股開盤後維持高檔震盪,其中以德股漲逾2%最多;美股開盤後也上揚近百點,道瓊持續本周第二天的多頭氣勢。 這是全球經濟繼2010年成長4.3%之後的最佳擴張紀錄。世銀估計,去年全球GDP成長率僅2.4%,明年成長預測值為3.4%。 世銀上修今年全球GDP成長預估,基於美日歐等已開發經濟體重新站穩腳步,又以美國表現最為強勁。世銀預測今年美國GDP成長率,可望從去年的1.8%竄升至2.8%,明年進一步擴張為2.9%。 世銀將歐元區今年GDP成長預測,從去年6月0.9%上調0.2個百分點至1.1%,明年成長率1.4%。日本今、明年成長率料分別為1.4%和1.2%。 世銀首席經濟學家巴蘇(Kaushik Basu)在報告中指出:「這是5年來首見有跡象顯示,高所得國家開始實現自給自足(self-sustaining)復甦,代表這些已開發經濟體可望加入開發中國家行列,成為驅動全球經濟成長的第2具引擎。」 不過世銀將今年開發中國家的成長率預測,自去年6月的5.6%調降成5.3%。過去2年,新興市場經濟的擴張腳步已放緩到10年來最慢速度。 世銀下修中國等金磚國家2014年的GDP成長預測,中國由先前預估的8%調低到7.7%,巴西從原先的4%調降為2.4%,印度自6.5%砍成6.2%。 世銀警告,美國聯準會(Fed)若加速回收QE,去年新興經濟體因資金退潮重創股匯債市的噩夢恐再重演。 不過世銀報告也提到,若Fed讓QE溫和退場,全球利率緩步上升之下,即便資金放慢流入的速度,對新興市場的干擾衝擊仍可望減到最小。此外已開發國家經濟轉強後,出口需求大增或可抵銷利率走揚對開發中國家的不利影響。 ---------------下一則---------------  9檔台股基金 叫好叫座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去年底擺尾登高,站上8,600點大關,帶動台股基金買氣。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公布資料顯示,上個月共有9檔台股基金吸金逾億元,且檔檔去年績效皆大幅超越大盤,成為去年叫好叫座的台股基金壓軸代表。 台股去年第4季表現倒吃甘蔗,台股基金同步受惠。根據投顧公會最新數據,台股基金最新規模來到2,553.05億元,創2013年5月以來新高。由於政策作多,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加溫,法人看好台股今年表現,也有助推升台股基金規模增長及績效表現。 據統計,上個月9檔淨申購超過1億元的基金中,以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吸金2.95億元最高,復華投信則有復華數位經濟、全方位、神盾等三檔基金入榜。分析這些進榜基金,規模多屬小而美、操作相對靈活。 此外,上個月淨申購前十名中,有復華神盾、復華人生目標、群益安家等三檔平衡型基金入榜,代表隨大盤走高,部分投資人改以較穩健的平衡基金參與台股後市行情。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吳英鎮指出,由於去年市場出現較明顯的多空易位,是以高基期漲幅及投資氣氛帶動的高本益比(PE),新股或有波動風險,但應不至於影響整體市場溫和改善趨勢。由於台股在企業獲利成長支撐,市場偏多操作的心態仍屬積極,隨資金流動快速,整體市場交流溫和穩健下,預期可持續緩步挑戰年度新高。 台新主流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表示,去年台股指數呈現區間震盪,表現空間有限,明顯屬於選股不選市行情,經理人若能精準掌握利基股動態,往往能獲得可觀報酬,這也是去年台股基金經理人普遍績效大幅超越大盤的原因,也因而吸引投資人重新關愛台股基金,大舉申購。 ---------------下一則---------------  台股基金 9檔買氣旺2014/01/16【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台股去年底擺尾,站上8600點大關,昨天重返8600點之上,帶動台股基金買氣。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上個月有9檔台股基金吸金逾億元,且檔檔去年績效皆大幅超越大盤,成為叫好又叫座的台股基金壓軸代表。 據統計,上個月9檔淨申購超過1億元的台股基金,以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吸金2.95億元最高,復華投信則有復華數位經濟、全方位、神盾3檔入榜。 這9檔進榜基金,規模多屬小而美、操作相對靈活的台股基金;此外,上個月淨申購前十名中,有復華神盾、復華人生目標、群益安家等3檔平衡型基金入榜,代表隨大盤走高,部分投資人改以較穩健的平衡基金參與台股後市行情。 雖然去年台股基金遭淨贖回,失血逾600億元,不過台股去年第四季表現倒吃甘蔗,台股基金同步受惠,去年12月台股基金規模2553.05億元,創2013年5月以來新高,預計今年在政策作多、全球經濟復甦加溫,有助台股基金規模成長及績效表現。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孫民承認為,近期資金轉向低基期族群,整體投資氣氛轉向落後補漲,去年漲幅明顯的優質成長股普遍回檔。不過,目前大盤風險不大,選股大於選市仍是第一季的投資主軸,要注意本周陸續召開法說會的重量級電子大廠,會中公布的業績及展望,對大盤及類股股價將有高度連動影響, 此外,美股重要公司財報將同時公布,也會影響台股封關前表現。 ---------------下一則---------------  陸股 中長線看旺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中國世界第一紀錄再添一樁!根據經濟學人預估,去年中國以貿易總額4.16兆美元的金額,正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隨著歐美景氣回升,中國經濟成長前景看好,中長期股市表現可期。 ING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中國在三中全會後,從一孩政策、金融、國企、土地等全方位的改革方向更為明確,預期在經濟改革的政策推行下,相關產業將出現良好的投資時機。 就盤勢而言,雖然近期中國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雙雙下滑,加上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效應、以及農曆年關前資金較為緊俏,大盤以整理走勢為主,但也是陸續布局可受惠這波經濟改革及景氣上揚族群的時機。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出具的報告中提及,全球新興經濟體貿易增長率將提升至5.8%,中國今年為改革關鍵年,在政策利多帶動下,有利於中國出口條件,今年中國出口年增率預估仍有在8%之上。 世界銀行雖然調降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率,但仍有7.7%,成長動能仍強,短期陸股資金偏緊情勢仍未解除,至農曆年前隨著消費旺季題材升溫,預期指數近期跌深後將有機會出現一波反彈。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儘管2014年開春,中國股市陷入盤整,但在農曆年節旺季拉抬下,中國股市的元月行情向來表現不弱。就過去經驗來看,中國上證指數在元月漲多跌少,平均報酬可達3.75%。 沈松表示,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消費對中國經濟成長的貢獻將日益明顯,農曆春節的旺季效應對股市更是一大利多。此外,隨著反貪與禁奢令影響基數效應遞減,看好餐飲、家具、家電等非必需性消費增速可望恢復動能,預期2014年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增長可達13.5%。 ---------------下一則---------------  亞股成聚寶盆 東北亞最旺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尤其是美歐日等成熟股市在2013年大漲一波後,2014年可能會稍事喘息,但外資法人仍看好亞洲股市長期表現,德盛東方入息基金經理人允卓德(Stuart Winchester)指出,今年全球股市即使修正,也不會超過一成,投資人反而可逢低進場,尤其可鎖定更具成長主軸的區域,例如東北亞股市。 允卓德預期,亞股2014年相對具有表現機會,「今年可能是投資相對艱困的一年,但亞洲仍是長期提供高度總回報的寶地。」所以看好亞股,他指出,投資價值是關鍵之一。目前亞太(不含日本)股市本益比約在11.5倍左右,歷史統計資料顯示,本益比落在11∼12倍間,未來一年報酬可達9%。 就區域來看,他認為,目前東協股市投資吸引力不如東北亞,跟泰、菲、印尼相比,日股及台、韓、中等東北亞經濟體成長更高,但反而相對東南亞股市折價,預期東北亞股市今年表現可望勝出。 允卓德指出,今年市場仍會出現移轉潮,不論是國家到國家、區域到區域,或是產業到產業,更突顯彈性配置的重要性,雖然目前市場普遍認為成熟國家股市今年表現可望優於新興市場,但從去年成熟股市平均漲三成、新興股市平均跌5%來看,差距已經過大。 他建議,今年投資人應該尋找更有表現機會的主題式區域,尤其是還沒有漲上來的標的,東北亞的台灣、韓國股市就是這樣具有成長主題的區塊,在資產價格偏貴下,透過最具彈性的投資方式、融合固定收益,有機會創造「跟去年類似的表現」。 展望亞太區域表現,允卓德以波浪指數來分析,波浪指數觸底後一年,亞太股市平均有18%的報酬率,在全球景氣推動下,股市漲多可能會回檔,但回檔後仍可持續上攻,亞股今年有機會超越去年,因為亞洲是充滿投資機會的好地方。 他指出,例如韓國中小型股充滿創意與魅力,台灣科技股如雲端等技術也具有投資吸引力,在市場資金充沛下,透過底部選股,仍有機會締造超額報酬。 ---------------下一則---------------  內需冷 歐元區貿易順差續增2014-01-1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歐盟統計局周三公布,去年11月歐元區貿易順差達到171億歐元(約234.1億美元),不僅大於前年同期的125億歐元,也大於去年10月修正後的168億歐元,但原因不是出口成長,而是進口萎縮更勝出口萎縮,反映歐元區內需仍舊低迷。 在未經季節調整的情況下,歐元區出口額繼去年10月年增1%後,去年11月年減2%。歐元區進口額年跌幅更從去年10月的3%擴大至11月的5%。歐元區內需不斷萎縮導致去年1到11月貿易順差總計達1,390億歐元,與前年同期相比增加近1倍。 若經季節調整後,去年11月歐元區出口額較10月減少0.2%,是去年7月以來首度較前一月萎縮。歐元區進口額經季節調整後,也在去年11月月減1.3%,導致調整後的貿易順差從去年10月的143億歐元擴大至160億歐元,創下去年3月以來新高。 周三報告顯示,英國至今仍是歐元區最大貿易夥伴。去年1到11月歐元區對英國出口額成長3%,進口額萎縮2%。同一期間,歐元區對中國出口持平,進口額萎縮6%,使歐元區對中國貿易赤字從2012年同期的787億歐元縮小至690億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葡萄牙及希臘3國合併出口額在去年1到11月年增4%,使3國貿易逆差分別較前一年同期縮小,反映歐元區周邊國正一步步重拾競爭力。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出口額在去年1到11月維持不變,但進口額年減1%,導致貿易順差擴大。法國也因進口萎縮,導致去年1到11月貿易逆差縮小。 去年第3季歐元區出口成長一度不及進口成長,令外界擔憂歐元區經濟成長再失動力,所幸去年10月及11月數據透露第4季歐元區再度恢復貿易順差,也讓外界預期歐元區經濟至去年底可望連續3季成長。 ---------------下一則---------------  開春前10強 歐股全包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歐元區去年12月製造業PMI來到31個月新高的52.7,2014年開春以來歐洲股市領銜演出,全球股市漲幅前十強由歐股包辦,歐豬五國更延續去年的強漲氣勢,迄今上漲均逾2.6%,法人指出,歐股基金仍值得留意。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去年強勁反彈,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推升股市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 貝克說,根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歐股加碼配置比重回到近年高點,且高盛預估2014年歐洲股票獲利預估成長可達14%,看好歐股將大走實質獲利推升的主升段行情。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歐洲股市今年來續強,主要反應幾個利多,包括歐洲經濟自谷底回升,另從貨幣政策來看,歐洲央行與美國不同調,不像美國退場,歐洲至少可望維持寬鬆環境,企業獲利也脫離谷底,今、明年可望有雙位數成長率。 他指出,歐股的風險溢酬期待比日、美股高,去年底為7%,高於過去長期平均,只要能選擇歐洲體質良好企業,預期還有機會表現。 亨德森遠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Nick Sheridan指出,歐元區政治不確定性降低,總體環境趨穩,各國政府樽節可望稍微放鬆,對經濟成長負面影響減輕。 以價值面來看,歐股相對於美股以及長期平均的水平,股價仍相當便宜;歐股目前的本益比約13倍左右,不僅比美股便宜,該水位也尚處於長期平均合理水平附近,若與2007年的高點相較,美股已溢價15%,歐股卻仍相對折價30%,相當便宜。 ---------------下一則---------------  歐洲小型股 爆發力強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歐洲經濟今年可望轉為正成長,歐洲企業獲利上看兩位數,資金持續流入,都有利歐洲股市,基金業者尤其看好歐洲小型股的爆發力。 全球投資焦點在2013年由債轉股的同時,過去表現「成熟穩重」的成熟市場也擔任「股市多頭總司令」的角色,在基本面、資金面、人氣面等多重火力之下,表現亮眼。 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協理林良軍說,歐洲經濟緩步復甦,貨幣持續寬鬆,資金回流股市,企業獲利預期上修,歐股投資前景樂觀,尤其小型股長期更是領漲大盤,值得注意。 歐元區製造業創近兩年半來擴張最快速度,林良軍指出,Markit 統計顯示,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2013年12月達52.7,符合市場預估,且創下31個月來的最高紀錄。製造業轉強,顯示歐元區復甦動能逐漸強勁,新增訂單和出口成長,也將對經濟成長帶來助力。 林良軍表示,歐洲經濟趨穩,政治風險也已降低。隨著歐元區解體的風險逐漸消除,歐股也因此出現一波強勁漲勢,但由於價值面仍然具投資吸引力,預期未來仍有很大的上檔空間。 林良軍強調,2011年9月以來,歐股市值已經增加2.7兆歐元,但歐股要再上漲65%,才能追平S&P 500指數過去五年的漲幅。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改善,將是歐洲股價續揚的催化劑,小型股的獲利成長率更上看兩位數。 彭博資訊追蹤18名券商分析師預測均值顯示,歐股今年可望上漲12%,而且沒有一位分析師看跌。其中,巴克萊銀行表示STOXX 歐洲600指數可能上漲25%,因為目前的價值仍然便宜;德意志銀行認為,信貸成長和利潤增加,有助帶動歐股上漲17%;法國興業銀行則預計,STOXX歐洲600指數今年可望上漲15%。 富達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史東(Colin Stone)指出,歐洲小型企業的漲勢將持續。儘管歐洲邊陲經濟體趨於穩定,但仍有許多結構性問題要解決。 ---------------下一則---------------  美上月PPI微升 終結連3跌2014-01-1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周三公布2項經濟指標,去年12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0.4%;全年PPI僅上升1.2%,寫下2008年來最小年增幅。再者,在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下,紐約州聯準銀行1月製造業指數攀升至逾1年半來新高。 據勞工部最新報告顯示,由於能源價格攀升,美國去年12月PPI經季調後較前月增加0.4%,符合經濟學家預期,不僅終結連續3個月的跌勢,並創下去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 扣除波動較劇烈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去年12月的核心PPI月增0.3%,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月增0.1%。就全年而言,PPI僅上升1.2%,核心PPI上升1.4%。 由於業者通常會將躉售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生產者物價能預先反映消費者物價的走勢。整體物價趨勢顯示美國通膨壓力依然溫和,通膨率仍低於聯準會(Fed)2%的目標。 去年12月的能源價格大漲1.6%,寫下2013年6月以來最高,主要是反映汽油價格上揚。上個月因蔬菜水果價格暴跌,使得食品價格下滑0.6%。香煙價格勁揚3.6%,占核心PPI近半數的升幅。 此外,反映紐約州製造業景氣的「帝國州」(Empire State)指數,由去年12月修正後的2.22點,升至今年1月的12.51點,創下2012年5月來最高。指數高於零意味著景氣擴張。 據道瓊斯社調查經濟學家意見,原預估「帝國州」指數僅上升至3點。次指數也大幅好轉,其中新訂單指數從去年12月的負1.69點反彈至10.98點,出貨指數由4.69點升至15.52點,工廠就業指數由零攀升至12.2點。 ---------------下一則---------------  新興市場 2014接棒補漲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觀察去年MSCI新興市場指數小跌4.98%,同期成熟市場大漲24.1%,兩者相差超過29%,新興市場表現明顯落後,但法人強調,統計2000年來,新興股市從來沒有連續兩年落後成熟股市,預期2014年有很大的機會反彈,並且特別看好東北亞。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在美國量化寬鬆(QE)縮水疑慮暫告落幕後,新興市場的投資將要更加回歸基本面,應避開財政雙赤字以及通膨持續增溫的國家,財政結構較佳且沒有通膨疑慮的東北亞區域,將更有能力承受外資流出的衝擊,相對是不錯的區域布局亮點。 王文宏指出,大陸從產業面觀察,過剩產業並沒有出現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也沒有系統性風險疑慮,但當地民眾投資信心相對低落,在二元結構持續下,預期大盤短線將持續盤整格局為主,仍可聚焦市場上具成長性的行業。 至於韓國則看好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增加,台灣在今年有選舉行情題材下,後市不看淡。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認為,全球新興經濟體貿易增長率將提升至5.8%,世銀估計,開發中國家成長率將由去年的4.8%衝上5.3%,新興市場成長動能仍在,VIX指數降至近期的新低,美林公債波動率指數(MOVE INDEX)也走跌,MSCI新興亞洲指數後續有機會走揚,且目前本益比距離一年中的高位仍有空間,新興亞洲股市展望維持正面看待。 元大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強調,近兩年全球新興市場指數形成一個大箱形的整理區間,由於全球經濟回復成長,加上系統性風險降低,預估2014年新興股市漲升行情可期,但各國股市表現仍將分歧,以個別國家配置才有機會獲取較佳資本增值。 他指出,今年將是股優於債的一年,預期亞太區股市將優於歐美股市,東北亞股市優於東南亞股市。 ---------------下一則---------------  7大利多撐腰 商品將翻紅2014-01-16 01:05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富國銀行旗下的富國資本管理首席投資策略師鮑爾森(James Paulsen),在金融時報撰文,列出今年商品行情將出現復甦的7大利多。 包含19種商品的CRB商品指數在本月10日跌到18個月的低點,但此後已反轉上升,周三盤中報277.2863點。 首先,商品行情過去2年表現落後,已回到其合理價值。商品價格遭過度扭曲的人為和暫時性因素已在近期消除。 像貴金屬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漲翻天的行情,已在去年結束,金價從每盎司1,900美元水準,大幅拉回至1,200美元附近。。 第二,商品市場面對的最大挑戰已轉弱,全球經濟也開始成長。包括美國在內的今年全球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成長逾3%,這對商品行情有利。 第三,全球經濟活動擴張並好轉。像美國失業率近期下降至6.7%,外界看好今年底前將迫近6%。美國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可望升破80%,這水準以上被視為生產成本增加,會引致通膨壓力上升,這有利商品行情。 第四,今年美元可望延續去年夏季以來的貶值走勢。美元走弱,直接推升以美元計價的商品行情外,能幫助美國增加出口,從而提升其製造業活動,進一步增加美國的商品需求。 第五,多項指標顯示今年貨幣流通速度可能增加,聯準會為維持美國貨幣供給以因應經濟需求,可能無法加快縮小買債速度。 貨幣供給速度增加會引發經濟過熱疑慮,讓市場擔心寬鬆政策是否持續太久。市場對貨幣政策的憂慮,則有利商品行情。 第六,商品價格有觸底回升跡象。自去年10月以來,工業商品價格已上漲約4%。從CRB工業商品價格指數到波羅的海運費指數紛紛回升,反映國際商品交易持續熱絡。 第七,過去3年來,在許多基金與大戶的投資組合裡,商品所占比例持續下降。若今年商品行情回升,將吸引許多投資人提高商品占投資組合中比例。 ---------------下一則---------------  綠能基金 鹹魚翻生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在2008年以前,曾風靡國內的綠能基金,一度因績效失色而沈寂,也不再受到投資人青睞,但去年卻默默的繳出了一到三成的好成績,可惜叫好不叫座,一年來,整體規模增長率不到1%。 投信業者分析,2013年底直到年底,已開始出現綠能基金資金回補潮,是否能持續有待觀察。 根據統計,去年全年綠色環保相關基金的平均績效高達24.94%,但六檔境內相關基金的規模,平均卻只增加4.44億元,增長率甚至不到1%,成為2013年叫好不叫座的遺珠之憾。 2013年績效表現最優異的瀚亞全球綠色金脈基金與德盛全球綠能趨勢基金,雖然雙雙交出31% 以上的報酬率,但兩檔基金的規模增長率,卻分別只有0.12%與0.03%,可見基金淨值增長,雖會增加基金規模,仍不敵投資人贖回的壓力。 瀚亞全球綠色金脈基金經理人林宜正說,過去幾年,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產業的整併與政府刪減補貼,反而讓人忽略綠能基金的爆發力;綠能企業多屬中小型股票,所以當歐美大盤指數上漲時,這類股性更活潑的中小型股,在震盪環境下,不容易受到投資人關注。 林宜正說,歐美經濟回溫,環保相關的機械設備、節能設備與廢棄物處理部分,都與景氣循環呈正相關;只要低利環境不便,本益比擴張可以帶動環保相關中小型股票有更佳的表現。 ---------------下一則---------------  美財報周來了 科技基金開漲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費城半導體指數14日創2011年7月以來新高,此波費半指數自2013年底轉強,累計波段漲幅達9%,大幅領先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逾3%的表現。 投信業者表示,美國科技股財報發布高峰期已屆,一般預期景氣好轉下,企業獲利有不錯表現,科技股可延續多頭氛圍。 美國科技股在去年底神龍擺尾,開年來延續多頭氣勢,費城半導體指數1月至今走勢上揚,與標普500指數下跌的表現呈現對比;近期為美國科技大廠密集發布財報的高峰期,就已公布財報的公司來看,美光科技上季營收優於預期,帶動股價大漲。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費城半導體指數是全球半導體業景氣主要指標之一,指數成分股涵蓋半導體設計、設備、製造、銷售與配銷等面向,14日占指數權重最高的國際龍頭大廠英特爾,被外資調升投資評等,股價收盤大漲4%,連帶拉升指數大漲2.26%。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指出,目前科技股的本益比仍低於長期平均,再者,科技股現金充沛、槓桿低,預估穩健的基本面及本益比擴張,可望推升科技股後續走勢。 ---------------下一則---------------  美日英REITs 法人較看好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各地區REITs,法人較看好美日英,較不看好亞洲的REITs。 觀察去年12月各區REITs指數,以新台幣計價,歐洲漲了1.68%、北美漲1.3%、亞洲也上揚1.26%,但澳洲卻下跌了2.75%。 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其中表現最佳為歐洲。 特別是英國,最差的為澳洲,這趨勢將會延續一段時間,目前也是看好歐洲、美國REITs,較不看好亞洲市場。 楊慈珍說,最看好歐洲,主要是歐洲地區經濟數據緩慢回升,政府持續提供資金刺激經濟復甦。 加上歐洲REITs股價的價值面便宜,預期後續向上趨勢不變。 至於北美REITs短線可能出現震盪,但中期來看,美國房市復甦是事實,未來倉儲、工業相關REITs市場特別看好。 瀚亞亞太REITs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今年QE縮減正式啟動,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將使得10年期公債殖利率維持上升趨勢,不利新興亞幣匯率走勢,短期資金回流亞洲不易。 但他指出,亞太REITs還包括主要成熟國家如日本及澳洲,日本的貨幣政策仍將偏向寬鬆,提供股價下檔支撐。 因此今年對亞太REITs資產以中性看待,畢竟REITs基金是穩健型商品,僅需微調亞太地區的REITs配置。 至於北美地區的REITs日前曾出現一波回檔,但是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林瑞瑤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增強,不動產相關產業,受惠程度相對明顯。 近期所公布的多項美國房市數據都還不錯,且美國四大地區的新屋銷售價格均有改善,意味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正積聚成長動能,美國REITs仍將是2014年漲升行情相對看好的族群之一。 ---------------下一則---------------  抗市場波動 點心債勝出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疑慮從去年開始影響債市走勢,尤其是利率敏感度較高的債券資產如公債、投資等級債表現受到壓抑。根據彭博資訊資料顯示在60多檔所有境內債券基金中,2013年全年績效前十名的債券基金,點心債基金因波動相對較小,占有六檔,其他四檔則為高收益債券。 匯豐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軍儒指出,在債市投資轉趨保守之際,點心債受惠於外匯占款持續流入,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加上人行放手讓人民幣中間價升值等眾多利多下,在量化寬鬆退場之際,反而表現亮眼。 黃軍儒表示,展望2014年,點心債因較小的匯率波動與較短的存續期間雙重優勢,仍是量化寬鬆退場亂世下的債市投資首選;尤其在人民幣國際化、經濟由出口轉消費的過程中,需要相對較強的人民幣支撐,有助支撐人民幣中長線行情,預期匯率與利息仍是今年點心債的主要報酬來源。 元大寶來投信海外投資長吳懷恩表示,2011年發行的點心債將於近兩年內大量到期,預期市場將有更多補券及再融資需求,供給量可望再見成長;在金融改革紅利和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出台,對於人民幣匯率及經濟層面回升具有推動力之下,點心債市以正面看待。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在人民幣長線升值題材下,點心債是全球機構投資人的新興配置,但觀察美銀美林點心投資級債與美國投資級債追蹤的檔數與規模,兩者發展仍有極大落差,突顯點心債市場規模相對較小的問題,若全數重押在點心債上,在大陸政策調整之際,可能出現點心債交易價差擴大或是流動性不佳的問題。 ---------------下一則---------------  新興債回檔 反彈行情可期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法人認為,新興債經過去年的回檔修正,今年具備跌深反彈契機,今年選債至上,投資人可多加留意。 富蘭克林華美富蘭克林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表示,根據EPFR統計,新興國家債券型基金流出狀況已連續三周減緩,而且本地貨幣新興債型基金已有小幅淨流入,隨市場更理性看待美國印鈔政策退場效應及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速度不會太快,新興債市資金匯出的壓力可望持續緩減。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著眼未來公債殖利率上升環境,若在策略上能精選持債並且靠攏於短天期債券,可望能夠享有比大盤指數更佳的投資回報機會。 施羅德新興市場債券相對報酬策略主管James Barrineau指出,現在有些新興市場非投資等級的主權債,在未來籌資管道暢通的情況下,短天期的債券能提供很好的投資收益,是相對較好的主權債投資標的。 此外,他指出,新興市場貨幣將持續波動,只有基本面情況持續改善的國家能避免匯率較大的波動,當地市場利率則可能是另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因為受美國公債影響而走高的利率,未來可能見到大幅度地回檔。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改善,帶動空頭部位回補,新興債賣壓可望陸續減輕,走勢料將回穩。 皮耶分析,在追求收益的大前提下,新興債仍能提供優於成熟公債更好的債券收益,「選債能力優劣」仍然是決定新興債基金表現良窳的關鍵。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債券殖利率高、資金流出影響小的兩大利多題材,相對看好新興東歐的新興市場債。 ---------------下一則---------------  南非債 投資機會浮現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南非幣的匯率價格,已超過金融海嘯時期的最低點!最新統計,南非蘭特兌美元匯率已來到一美元兌10.86南非幣,比金融海嘯時期還低。不過,資產管理業者認為,經常帳赤字改善,南非有望複製印度盧比來到十年低點後反彈並擺脫脆弱五國的模式。 瀚亞新興南非蘭特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姿瑾說,南非蘭特今年來雖已貶值3.59%,且從2004年至今,南非蘭特對美元貶值超過10.5以上的時間總共也只有17天,以長線眼光來看,南非蘭特已到了史上難得一見的布局點。 陳姿瑾說,對新興市場債投資人來說,新興貨幣的匯率的確有壓力,但價格才會說話,尤其回溯前兩次南非蘭特對美元貶值到10元以下時,未來六至十個月匯價反彈多會達雙位數,高達7.5%的殖利率與比金融海嘯時期還低的匯率價格,讓南非債券資產深具投資機會。 摩根新興歐洲、中東及非洲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南非企業的最大優勢,就在跨國的區域經營現象頻繁,有利經濟規模與投資效益,不僅出口到歐美、金磚國家以礦產與原物料為大宗,而出口到其他非洲國家的商品則以製造業產品為主,並包含金融、電信等服務行業。 白祐夫說,南非不僅大賺成熟市場的復甦財,也撈得到新興市場的內需財,支撐股市表現相對亮眼,加上南非政府積極進行都巿化,將進一步提供道路、住宅、消費等內需成長動能的來源,可支撐經濟穩定發展。 ING 金磚七國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在美國 量化寬鬆(QE) 縮手加速預期影響下,上周 MSCI 南非指數下跌 1.77% ,原物料類股領跌,顯示寬鬆縮手擔憂仍為主導盤面因素。 雖然美國非農數據大幅不如預期,可以緩解投資人憂慮,不過美國經濟在走過氣候嚴寒影響後仍應步上復甦軌道, QE 縮減亦為既定事實,因此,對於南非股市仍維持中立看法。 ---------------下一則---------------  高收益債 去年吸金王 淨申購400億 整體基金規模達1.96兆-2014年01月16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2013年投信基金規模增加1199億元來到1.96兆元,增幅達6.5%,儘管成熟股市強漲,但因獲利贖回壓力不輕,整體股票型基金規模仍淨流出1080億元,就各類型基金來看,則以高收益債最吸金,去年淨申購高達400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去年起有愈來愈多投信基金提供多元幣別計價,如美元、人民幣等,讓投資人有更多元選擇機會,也帶動整體貨幣基金規模大幅成長,去年度淨申購金額達1037億元。 投資區域優於幣別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同1檔基金有多元計價幣別,但績效差異不大,投資人還是應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她強調,選擇投資區域的重要性高於計價幣別,尤其股票基金的總報酬中,資本利得比重遠超過匯兌收益,挑選具成長前景市場是首要考量。 投信投顧公會昨公布資料顯示,2013年國內基金淨申購除貨幣市場外,固定收益的高收益債券及一般債券型基金吸金力道最強,永豐新興高收雙債組合基金經理人曹清宗指出,就各類債市來看,美國高收益債指數漲幅逾8%傲視其他債券指數,亞洲高收益債也有亮眼表現。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指出,高收益債券具有較高的票息,歷史經驗顯示,高收益債在殖利率彈升階段,有較佳表現,歷年第1季為傳統高收益債資金回流旺季,支撐高收益債價格。 經濟轉佳 股優於債 不過,中國信託投信總經理于蕙玲表示,在歐美國家經濟數據顯著改善,結構性問題也逐一排除,今年股優於債的機會相對較高,預期今年股票型基金可望擺脫衰退局面。 ---------------下一則---------------  票息入袋 高收債 穩健投資首選2014-01-16 01:06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債券基金戰火延燒,多幣別漸成為基金募集新趨勢。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市場預期2014年的高收益債券將不再出現兩位數以上的高報酬,但因以票息為主,但低利率、低通膨再加上市場資金浮濫,使得高收益債券市場仍將是市場投資趨勢之一。 林紹凱分析,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投資人仍渴求較高收益率與較低波動風險的固定收益投資產品,因此一般來說,選擇較高收益率的債券仍有機會在目前低利率、低通膨環境下突圍。 另根據JPMorgan報告,全球債券市場基本面仍穩健,2014年違約率預期也將處在極低的2%水準,包括全球、新興市場的高收益債票息率仍達6∼7%以上。市場法人認為,全球高收益債仍是固定收益投資的最佳選擇之一。 柏瑞投信分析,只要違約率不大幅升高,考量風險與報酬後,全球高收益債今年仍具表現機會,建議投資人不妨適度加碼全球高收益債基金,並可搭配新興市場股票,如股市基本面較看好的亞太高股息類基金,作為第1季資產配置組合。 其中,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本月初再度獲主管機關核准,追加額度達新台幣200億元,同時也獲得澳幣、南非幣增募申請核准,截至目前仍為止,該檔基金規模仍為業界之冠。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當年成立時,恰遭逢金融海嘯洗禮,但自2008年海嘯後,以不到5億元迷你規模開始持續成長,截至2013年12月底,總規模已達340億元。 柏瑞投信總經理楊智雅表示,經過金融海嘯洗禮,台灣投資人投資屬性轉變,自2008年8月柏瑞投信推出第一檔新台幣計價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後,近五年同類型基金產品跟著陸續發行,並且這類基金規模也持續上漲,代表此產品深受市場重視。 ---------------下一則---------------  美高收債 年報酬拚5.5%-2014/01/16【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目前高收益債價格維持高點、量化寬鬆(QE)減碼及美國公債利率將逐漸回復正常水準的市況下,美國高收益債殖利率恐難再見到2013年5.5%以下低點,資本利得空間有限,估計美國高收益債券2014年可望創造4.5%至5.5%報酬率,歐洲高收益債券則可望有5%至6%。 2013年美股表現創新高,除帶動可轉債去年在固定收益市場中表現勝出以外,也嘉惠高收益債買氣增溫。 宏利環球美國特別機會基金經理人丹尼斯•麥考夫迪(Dennis F. McCafferty)從三個面向分析今年的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在總體面,美國政府赤字降低,2014年在房市及就業穩步上揚,企業投資提升,個人財富增加的總體環境下,銀行借貸及消費支出可望持續上揚,帶動成長加速,2014全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達2.5%以上。 其次是資金面,美國公債利率走揚雖影響散戶投資人資金出走債市,然退休金等大型法人投資人則趁機布局債市,為債市需求提供有利支撐。 最後為企業體質,企業把握利率低點再融資,利息負擔降低,經濟加速成長也可望嘉惠企業獲利提升,2014年高收益債違約率持續將維持低點。 ---------------下一則---------------  多元幣別計價基金 選擇多2014-01-16 01:0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投信基金規模全年度增加1,199億元來到1.96兆元,增幅達6.5%。其中成熟股市強漲,但因獲利贖回壓力不輕,整體股票型基金規模淨流出1,080億元;固定收益基金淨申購仍達406億元。 不僅境外基金有多元幣別計價,去年起也有越來越多投信基金提供多元幣別計價,如美元、人民幣等,不僅提供投資人更多元的選擇機會,也帶動整體貨幣基金規模大幅成長,去年度淨申購金額達1,037億元。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金融海嘯後引發債券基金吸金熱潮,但去年以來動能已較緩和,反而資金開始轉進平衡型、甚至股票產品。隨全球主要經濟體景氣已漸入佳境,市場風險偏好改善,看好2014資金趨勢將更朝股票版圖挪移。 隨國人投資理財觀念逐漸開放,不只境外基金,境內基金也開放越來越多計價幣別,包括人民幣、美元、澳幣等。因此去年規模大幅成長的貨幣基金,主要來自各投信公司紛紛發行多元計價幣別產品。 儘管同一檔基金有多元計價幣別,但績效表現差異不大,投信業者建議,投資人還是應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選擇投資區域的重要性絕對高於計價幣別,尤其是股票基金的總報酬中,資本利得比重遠超過匯兌收益,挑選具成長前景的市場仍是首要考量。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全球經濟轉型進入成長的環境,在不少資產價格來到高檔,未來波動難免,因此投資組合裡仍要持有相對低波動的固定收益資產。 她指出,其中相對看好信用債,除資金持續流入的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新興公司債整體較美國公司的槓桿倍數普遍要低,也可留意投資機會,各券種均各具備投資機會,但是建議不要重押單一券種,是今年持有固定收益資產的較佳作法。 ---------------下一則---------------  多幣別基金 投信搶募集2014/01/16【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多幣別基金將成為投信募集新趨勢,隨著國人擁有的外幣資產增加,特別是非美元的人民幣、澳幣等崛起,投信業者看準新藍海市場,推出多幣別基金,或將既有基金申請新的計價幣別。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中,有15檔多幣別基金,清一色為債券商品。其中,又以中國相關債券基金為大宗,因為去年拿到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基金公司,為了搶搭人民幣投資熱潮,競相推出人民幣與台幣,或是人民幣與美元計價的雙幣別基金。 除了中國相關基金,國內投資人喜愛的高收益債基金,也成為投信業者增設多幣別計價的對象。例如2012年報請成立的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是國內首檔同時具備台幣、美元、澳幣三種計價幣別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去年下半年報請成立的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強調此基金有台幣、美元雙幣別可供投資人選擇。 國內投信發行、規模最大的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也跨進多幣別基金市場,除了既有的台幣外,新增澳幣、南非幣兩種計價幣別,兩者合計增募約30億台幣。 不少投信業者指出,今年已在研擬拿既有基金申請新計價幣別,一方面方便投資人資產配置,另方面也希望新的計價幣別能注入新的資金活水。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則說,國人投資理財觀念逐漸開放,不只境外基金有多幣別計價,以人民幣、美元、澳幣計價的境內基金也愈來愈多,但投資人也得注意,同一檔基金多元計價幣別,績效差異不大,投資人應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

小媽報你精打細算蝦拼購

2014年01月15日
公開
16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精打細算蝦拼購 金錢遊戲=理財+理債 薪情+退休之道 年終獎金 先理債、再理財2014-01-06 01:49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年關將近,廣大上班族最關心的話題莫過年終獎金,雖然景氣不如預期,不少企業仍大手筆發放年終獎金犒賞員工,銀行業者呼籲,即將到手的小財富,應該把握優先理債的原則,然後剩餘部份再按照「先預備、再理財、後支出」規畫步驟,才能讓有限的年終獎金創造最大效益。 銀行業者表示,領到年終獎金,最好先減輕高利率負債,例如信用卡循環利息、信用貸款,如此一來,將有效降低日後的利息負擔。 緊接著是「先預備」,保留部分年終獎金做為支付年度重大費用,像是綜合所得稅、年繳保費、子女教育金等,並依繳納時間,預先將這筆錢配置在不同天期的「整存整付」定期儲蓄,指定存款到期日為費用繳納的日期,一方面賺取利息,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這筆錢因提領方便,而被任意花費。 至於扣除年度重大費用及減輕債務後,還有剩餘的年終獎金,則可依投資風險屬性,選擇合適的理財工具,讓年終獎金發揮「錢滾錢」效果。 銀行業者指出,如果扣掉償債及大筆金額的支出後,剩餘的金額較高,可考慮做單筆基金投資;若餘款有限,定期(不)定額基金投資也是不錯的理財方式。 尤其剛進入社會的上班族,定期(不)定額儲蓄或投資,往往是累積未來財富的不二法門,若擔心投資環境前景不明,建議可考慮保本型商品。 另外,若民眾偏好儲蓄型保險,同樣能透過增額型終身還本保險,利用保障逐年遞增與年年還本的特色,同時滿足保障與儲蓄雙重需求,有效提高壽險保障並減緩通膨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因應現在外在環境變化快速,呼籲上班族一定要懂得適當拉高生活緊急預備金水位,甚至考慮可能面臨失業或無薪假時的狀況,保留六個月以上基本生活開銷支出,以免無後顧之憂。 ---------------下一則---------------  存貸安全=利率+匯率 存款+利率 存款起息點 可望調降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金管會日前發函要求所有銀行必須揭露帳戶管理成本,對於起息點門檻不宜訂太高,若太高應酌予調降。根據銀行公會彙整的資訊,目前大部分銀行都將起息點提高到1萬元。 在金管會這項公文發出後,起息點高達1萬元的銀行,會否調降起息點,將備受關注。 立法院財委會委員質詢時關注起息點門檻,並質疑外商銀行都不設起息點,本國銀行不但有起息點,門檻還愈調愈高,以前最高到5,000元,現在最高到1萬元,也就是存戶帳戶餘額如果不到1萬元,銀行就不會計算利息給你。 根據銀行公會網站最新彙整的資料,目前將近40家的本國銀行中,有多達24家銀行的存款起息點都已經到1萬元。在立委關注下,金管會在去年底發函給銀行公會,請公會轉知所有銀行,對於起息點的門檻,不宜訂的太高,如果太高應酌予調整,銀行對於帳戶管理成本也必須說明、揭露。 換言之,如果銀行對外揭露的帳戶管理成本只有一、二千元,但起息點門檻卻高達1萬元,就代表計息起偏高,應酌予調降。 金管會官員表示,金管會並未在函中明確說明起息點的合理門檻,各家銀行作業成本不同,不可能去訂一個金額,主管機關主要是希望透過相關成本的揭露,去反映合理的起息點。 ---------------下一則---------------  外幣定存+匯率 人民幣吸金戰 年息喊到3.4%-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楊筱筠、魏喬怡�台北報導 春節農曆年關將近,銀行搶吸金人民幣存款資金,一年期定存利率喊到3.4%,高於市場平均人民幣存款利率2%的水準,大舉搶入人民幣定存市場。 如果以人民幣15萬元資金(折合新台幣約75萬元),參加該銀行專案一年期定存利率3.4%專案,每月可以領到新台幣2,000多元的利息,對民眾吸引力相當高。 匯銀主管指出,人民幣趨勢穩健向上,在匯率、利率雙賺下,估計這波人民幣吸金潮可能高達上百億元以上,甚至能達數百億元,讓銀行擁有充分資金承作下半年人民幣放款計畫。 銀行主管指出,人民幣放款利率逐步提高,但相較大陸人民幣放款利率4%以上利率,台資銀行的人民幣成本相對便宜,是銀行搶吸市場人民幣資金的主因。 市場推出人民幣高利定存專案利率的銀行,包括萬泰銀、台新銀、永豐銀、安泰銀、中信銀等銀行,其中萬泰銀與台新銀的人民幣一年期定存利率都相對高,一年期定存利率都喊至3.2%以上。 萬泰銀行自即日起推出新一波「泰利High」外幣優惠定存專案,分別提供人民幣及美元3、6、12個月不同天期。 其中人民幣優惠利率最高來到3.40%,美元最高1.42%,若自他行匯入外幣資金全額免收匯入匯款手續費。 台新銀的人民幣定存專案,門檻相對低,只要單筆人民幣1,000元就可以承作,單筆人民幣1萬元以上,12月天期利率則可達3.2%。 永豐銀則表示,網銀開立外幣100元以上定存,即享人民幣12個月2.22%、美元3個月1.28%利率,希望開啟外幣投資全民運動。 永豐銀行表示,去年網銀換匯金額及筆數,均較前一年度大幅成長約九成,美元、人民幣合計占網路換匯總金額逾七成,且旗下25∼45歲用戶使用網銀開立外幣定存的比重超過其他通路,顯示網銀不受時空限制的特性,受市場高度青睞,永豐因而推出行動換匯、定存功能,只要手持行動裝置就能連網換匯、存外幣,投資理財更即時。 ---------------下一則---------------  信貸+房貸 小額信貸 銀行祭開辦費優惠2014-01-09 01:42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腳步逼近,看準民眾可能有資金調度吃緊的狀況,現在不少銀行推出信貸專案,除了利率給予折扣,還優惠開辦費,減輕借款人的負擔,尤其若是專業人士,可以借到較高額度信貸,明顯划算。 以安泰銀行為例,近期祭出5,000元的開辦費優惠,與多數銀行信貸開辦費,大概都需要7,000∼9,000元不等的費用相比,明顯低許多,但是超低開辦費僅限於醫師、會計師、律師等專業人士。 安泰銀行解釋,小額信貸開辦費的收取,都是在撥款時預先收取,等於借款人拿到的款項,是借款金額扣掉開辦費後的剩餘金額,而這部分的金額,因為各銀行高低不一,所以雖然不是利息,但對借款成本還是有一定影響。 像安泰銀行信貸額度,最高可達400萬元,如果專業人士申請,以低開辦費借到高額度信貸,資金成本就相對低。 安泰銀行表示,過去申請小額信貸,除了必須支付利息,銀行還會有不同名目,收取開辦費、手續費、帳戶管理費等,並且採取百分比的定價方式,但現在政策已規定只能收取一筆低於1萬元的固定金額開辦費,其餘則為利息。 永豐銀行則是主打前3期利率1.66%起的超低貸款,貸款天數最高達五年,不過有設定提早還款,將必須支付違約金。永豐銀行認為,民眾有意辦理信貸,要先考量自身需求與資金狀況,選擇是要借長天期或短天期,以及是否可能提早還款等因素。 永豐銀行強調,小額信貸拉高額度,對於個體戶、專業人士來說,可提供比企金放款更高效率與便捷的籌資管道,但是信貸利率再優惠,還是比不上有擔保放款,因此適合短期資金需求、年關前後周轉,或是與有擔保放款搭配。 ---------------下一則---------------  別看低利就心動!向銀行借款先換算月付金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遇到資金周轉需求,許多人都會利用銀行提供的優惠利率信貸,銀行業者提醒,不要只看到低利率就心動,必須試算「年化費用率」,或者換算為「月付金」才能更貼近實際費用,避免還款時發現,和預想的落差很大。 以貸款30萬元、貸款期間五年為例,如果前六期採固定利率1.66%,第七期開始變為4.38∼11.99%機動計息,以及開辦費用金額6,000元,總費用的年百分率大約為4.67∼10.75%。 銀行業者強調,主管機關已有規定,貸款除利率外,貸款費用需以總費用年百分率舉例試算顯示,以便利貸款人查詢時可一目了然。 另外,還有銀行為提供貸款人更確定每月的還款金額,採用試算出月付金的方式,以利掌控每月的支出,就是以相同的優惠利率為基礎,在不同的貸款金額時,概算出每月應還款的金額。 像貸款優惠期六期,採固定利率1.66%計息,試算不同貸款金額與月付金,當貸款10萬元的月付金為1,738元、貸30萬元月付金5,214元、貸50萬元月付金8,690元等。 銀行業者呼籲,目前市場競爭激烈,部分銀行優惠利率信貸並無綁約期規定,即提前償還部分或全部借款,免額外支付還款金額一定比重的違約金,強調隨時還款的彈性,但仍有銀行訂有綁約期。 此外,建議申貸同時就擬好償債計畫,強迫自己及早還款,才是短期週轉的正道,全力避免發生拖延還款,以免陷入無止境的沉重負債循環。 ---------------下一則---------------  消費購物=含購屋+刷卡資訊 雙幣信用卡 今年可望上路2014-01-10 01:28 中國時報 洪正吉�台北報導 銀行局長桂先農昨日表示,金管會擬開放銀行業發行雙幣信用卡,幣別包括美元及人民幣,預計今年可望上路。未來民眾赴國外旅遊,可以選擇以非新台幣扣款,免去匯兌問題。但人民幣需等兩岸服貿協議通過,美元應可先行上路。 桂先農說,目前已洽銀行公會研議相關實務作業的規劃時程,對雙幣信用卡上路樂觀其成,不過,資訊系統修正要8個月,時程上最快還要等8個月,但法規已符合,央行也沒意見,主要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金管會表示,目前香港銀行業已與大陸銀聯合作,發行港幣、人民幣雙幣提款卡,不過新加坡還沒有這項業務。至於台灣若要開放銀行發行人民幣雙幣信用卡,除涉及系統修正,也得配合兩岸服貿協議生效的時程。 金管會考量國人需求,初期將推動美元、台幣信用卡,與人民幣、台幣信用卡。未來雙幣信用卡上路,民眾如果赴國外旅遊,就可以選擇以非新台幣扣款,免去匯兌問題。 桂先農也說,與雙幣信用卡比較,「一卡兩岸通」金融卡反而更快、更方便。金管會已允許台灣的銀行業者、郵局,都可發銀聯卡,讓業者發行的金融卡背面,加列「中國銀聯」的標誌。 亦即,民眾只持有銀聯標章的國內銀行金融卡,就可以在中國各地提領人民幣。但這也得等兩岸服貿協議立法通過後,才能上路。 ---------------下一則---------------  保險規劃=商業人壽保險+勞健保+產物險 利變險 也推月配型保單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月配息不止債券型基金辦得到,現在利變型壽險也開始月月配息。 中國人壽9日宣布推出月配型的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宣告利率2.7%,保證利率2%,投保隔月即可享有「加值回饋金」,如保價金100萬元,單月可領回7,000元,保戶若不領回就繼續儲存生息,複利增額。 新年度開始,壽險公司除了推出躉繳的利變養老險外,中壽則是推出適合「小資族」、「未雨綢繆族」、「疼孫族」等投保的利變型終身壽險,繳費年期有6年、10年及20年,若是高保額、轉帳等還有最高近3%的折扣。 中壽建議,若是小資族可能每月能動用資金不多,可選擇20年或10年繳費,慢慢累積資產,未雨綢繆者則是利用利變壽險較高宣告利率,去累積未來退休基金,選擇65歲後再分月領錢;至於一些準退休族或高資產族則可選6年期繳費,且一開始就可逐月領回加值回饋金。 壽險業者表示,有些疼愛孫子、孫女的爺爺奶奶,也可能選此類商品,分6年繳保費,每月回饋金就當零用錢,或選10∼20年後再領,當第三代的教育金等。 中壽表示,例如30歲男性投保這張利變終身壽險,保額110萬元,6年繳費,每年保費約48.2萬元,但因有高保額及轉帳折扣,保費只要4.67萬元,六年下來可以省下8.4萬元保費。 若以每年都是宣告2.7%假設,則到61歲時保障已達474萬元,且若一開始就不每月領回饋金,繼續儲存生息,則會累積105.9萬元,若每月現金領回則到61歲時,已領走72.9萬元。 目前傳統型終身壽險保單利率約2.25%,中壽宣告2.7%相對較高,且若未來是升息趨勢,保戶的保價金累積會相對快速。 其他壽險公司則多推出躉繳利變養老險,其中也有每月配息型,若以七年來看,每年報酬率約2∼2.1%,主要吸引高資產保守族。 ---------------下一則---------------  氣溫驟降 保醫療過好年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冬季氣溫驟降,心肌梗塞、中風等猝死人數激增,日前也傳出H7N9流感境外移入病例;面對即將來到的春節假期,專家指出,可透過重大疾病險,以及海外突發疾病或住院醫療險強化保障,安心過好年。 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表示,冬天因為溫度低且溫差大,特別容易引發特定的疾病,像是素有冬季殺手之稱的腦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三名已有多年,而像是H7N9流感在低溫時也特別容易引發流行。 面對即將來臨的春節假期,建議已有外出旅遊計畫的民眾,別忘醫療險或是海外突發疾病護身,為H7N9感染高峰期做好準備,而待在家裡的御宅族也要小心大吃大喝、溫差大誘發心肌梗塞等疾病,尤其有家族病史、生活型態等危險因子的民眾,更要利用重大疾病險強化保障。 打算外出趴趴走的民眾,要特別小心H7N9流感的傳染高峰期,H7N9被歸纇為法定傳染病,1998年以前的舊型長年期醫療險在「除外責任」中包含了法定傳染病,不過目前大部分公司針對H7N9疫情都有理賠放寬的措施,可以向投保公司詢問相關理賠規定。 保險業者說明,台灣自1998年開始實施「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將法定傳染病自「除外責任」中刪除,所以之後投保醫療險的民眾,即使罹患法定傳染病,一樣可申請理賠。 至於一年期的定期醫療險,業者表示,每年更新合約時,就已適用新規定,理賠也不受到影響。沒有醫療險保障的民眾,可以趁此時規劃投保,尤其是H7N9併發症的高危險群,包括嬰幼兒、老人家、慢性心肺腎疾病及代謝疾病患者,都要特別預防。 ---------------下一則---------------  防癌險保費 愈來愈貴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防癌險愈來愈貴,保費漲幅高達五至十倍;專家指出,可按一次或分項給付先區分兩大類型,然後留意有無還本設計、是否保障終身、包含癌症併發症、豁免保費等細部規定。 磐石保經業務總監柯嘉智指出,過去15年來,罹癌人數持續攀升、防癌險理賠率提高,加上商品發展多樣化,結合儲蓄性質,強調保費還本或死亡給付理賠,以致保費愈來愈高。 以剛出生的嬰兒為例,15年前買1 單位50萬元的防癌險,年繳保費約500元,現在年繳保費5,000元算是正常。隨著防癌險變貴、家庭可支配所得並未增加,民眾投保必須更加慎選。 預算受限的單薪家庭或社會新鮮人,不妨投保實支實付醫療,搭配產險公司物美價廉一次給付型的防癌險,每月500元的保費,也能創造出百萬以上的防癌保障。 防癌險若為一次給付型,可留意有無保費還本設計、是否保障終身,有無前述功能,保費價差甚大,以25歲男性為例,保額100萬元,保費從年繳不到千元至數萬元都有。 若為分項給付型,可留意是否包含癌症併發症?安寧病房?投保前應釐清以免日後爭議;另外在豁免保費方面,各家規定不一,有的沒有豁免機制、有的則是罹患七項重大疾病(含癌症)就可免繳保費,有的是必須罹患癌症才能豁免。 ---------------下一則---------------  日間住院理賠 擬可限天數、金額2014/01/06【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今年起,醫療險保單示範條款新增「日間住院」規定,壽險公司未來設計新保單時,可以「不賠」或「限額理賠」日間住院的醫療險。 新款醫療險理賠日間住院,可以限制天數或金額,或兩者都限制。 例如1年最多賠60天,或只賠保額的20%,如果一般住院1天賠1000元,日間住院就只賠200元。至於日間住院的理賠天數與金額上限,由壽險公司自行決定。 「日間住院」是精神疾病患者的常見的治療方法,患者白天到院上課、進行心理諮商或參加團康活動等,療程結束即返家,並不在醫院過夜。 現行醫療險並未區分「日間住院」與「住院」,保戶進行「日間住院」治療,即可申請「住院」理賠。 壽險業者表示,「日間住院」通常只有幾個小時療程,卻以「全天」住院的保額理賠,並不合理。 壽險業者說,很多保戶申請「日間住院」理賠,一次50 天或100天。以日額型醫療險計算,住院1天理賠1000元,住50天賠5萬元,住100天要賠10萬元,不但保險公司「賠很大」,更形成保險資源浪費。 壽險公會統計,日間住院理賠金額,占整體醫療險理賠支出至少2成,且有近3成醫療險保戶,都曾申請過日間住院理賠。 ---------------下一則---------------  保單借款 金管會籲注意三事項2014-01-06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為應民眾於農曆春節前後結婚、換車、購屋或出遊等資金周轉需求,國內多家壽險公司均有各式優惠利率的保單借款,提供保戶籌措短期資金需求的管道,金管會最近特別提醒保戶,保單借款為資金周轉管道之一,但申請前仍應詳細閱讀保險單借款約定書,並應充分了解相關資訊。 遇到資金需求時,除了向銀行申請信貸,愈來愈多民眾可能用保單借款,金管會提醒民眾要注意三大事項,避免事後發生相關保險爭議時,讓自身權益受到損害。 第一是「借款利率」,金管會表示,保險單借款利率是由各公司衡酌保單成本、保險商品特性及類別、資金運用效率、市場利率等因素決定,所以各公司皆不同,消費者可至壽險公會網站上的「各壽險公司保單借款利率一覽表」先行瞭解,再多方比較。 第二是「保險契約效力」,金管會指出,使用保單借款後,一旦短期內不會償還,記得要先定期繳交保單借款利息,以避免保單借款本息超過保單價值準備金,或保單帳戶價值,否則可能會影響到保單的契約效力,而無法享有保障。 第三是「保險理賠金額將扣除借款本息」,根據「人壽保險單示範條款」規定,保險公司給付各項保險金、解約金、返還保單價值準備金或退還所繳保費時,如果要保人有欠繳保險費,或保險單借款未還清,保險公司可以先抵銷欠款及扣除應付利息後,再給付剩餘金額,也就是保障金額會相對減少。 金管會強調,保險單借款雖具有隨借隨還的便利性,但保戶於申請前仍應瞭解各項規定,並在借款期間,隨時注意還本、繳息狀況及保單效力,才能維護自身權益。 ---------------下一則---------------  禍從天降難預料 公共責任險防萬一2014-01-06 01:49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國內不時傳出大樓磁磚剝落傷人的事件,面對「從天而降」的橫禍,被傷到的路人甚至不知道要誰求償,產險業者表示,這屬於「公共責任險」範疇,自家和大樓管委會都可以投保些公共責任險防萬一。 台北市先前發生舊大樓外牆磁磚脫落、砸傷路人,北市府除了對該大案重罰30萬元,也依涉嫌過失傷害及公共危險罪將該案偵辦移送,北市府也宣布要清查全市30年以上老舊大樓外牆,更設檢舉獎金就是要所有民眾重視公共安全。 為避免大樓外牆磁磚剝落砸傷路人,最重要的就是「補牆」,但產險公司指出,除了「補牆」等積極作為,大樓管委會及自家都可以加保「公共責任險」。 新安東京產險表示,目前各產險所銷售的公共意外險中有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責任附加條款,因此大樓管委會可以投保類似的保險,其承保範圍包括因發生意外事故致第三人或住戶體傷、死亡或財物受有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負賠償責任而受賠償請求時,保險公司依保險契約之約定對被保險人負賠償之責。 這張「公共責任險」保單中的「要保人」為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而「被保險人」是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理委員、管理負責人。新安東京產險說,當公寓大廈之公共設施因設置、管理有欠缺所發生之意外事故,這保單即可負賠償的責任。 至於大樓外牆磁磚是屬於大樓的公共設施,新安東京產險表示,應由公共大廈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維護,如因大樓之公共設施管置、管理有欠缺而可歸責於管委會時,則應由管委會負擔賠償之責。 當遇有路人受傷狀況時,管委會可以提出理賠申請時,應提供可證明本次事故中之事故狀況說明,如人證、物證,以及因此所受之損失佐證資料,包括醫院診斷書、醫療收據正本、受害人身分證明文件、現場照片等。 若是大樓管委會沒有投保類似公共責任險時,美亞產險表示,被砸傷的路人可去查是由那一戶大樓磁磚掉落,磁磚掉落的那一住戶要對受傷者負賠償之責,因此,當大樓管理委員會沒有投保時,住戶也可自己投保綜合住宅險,多半綜合住宅險都有涵蓋公共責任險。 ---------------下一則---------------  投保旅平險 完善醫療防護不可少 附加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急難救助更安心2014年01月07日【林潔禎╱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即將來臨,不少人都有出國旅遊計劃。產險提醒民眾,不論是信用卡、旅行社提供的保險,或是自行購買旅平險,行前皆務必檢視保障內容完整度,以防範不可預知的意外,除基本的旅平險外,還應包括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急難救助等保障項目。 儘管旅遊已經蔚為風潮,但國人對於保險觀念仍有不足之處。產險業者表示,許多民眾認為旅平險只要有保就可以,不必太講究保障內容和保險額度,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國人出國最常想到是信用卡以及旅行業者提供旅平險,不過銀行業者指出,信用卡附加的旅平險依卡別不同保障也大不相同,多數刷卡贈送的旅平險僅提供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的意外保障,並非全程旅遊保障。 旅綜險保障更全面 若跟團旅遊,有政府強制旅行業者為旅行團投保的200萬元「旅行業責任保險」,保障範圍為意外死亡200萬元、因意外事故導致身體受傷的醫療費用3萬元、證件遺失的損害賠償費用2000元。 華南產險副總經理張鳴文指出,就保障內容來說,信用卡附贈的旅平險,大多僅保障旅途中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殘廢。 旅行業責任保險,則是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體傷,兩者保障額度均不高、內容陽春,且均缺乏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急難救助等特殊醫療保障。 此外,國泰產險也建議民眾,除基本旅平險外,也能投保「旅遊綜合保險」,國泰產險核保經理林志強說,與一般的旅遊平安險不同的地方,在於旅綜險多了「第三人責任險、旅遊不便險及海外急難救助」,在海外旅遊不便險高達12項的保障中,除了常見的食物中毒、班機延誤、行李延誤及行李損失補償外,另針對旅遊期間遭竊提供相關的補償,包含旅行文件重置費用、現金竊盜及信用卡竊盜損失等補償給付,彌補客戶損失。 家中遭竊提供補償 此外,若是旅行期間家中遭到歹徒闖空門,更提供居家竊盜慰問金的補償給付,全面保障遭受竊盜的風險。以投保5天海外旅遊為例,意外身故殘廢保險金500萬及航空海陸意外身故殘廢保險金500萬,並涵蓋12項旅遊不便保障,保費400多元,錢少保障大。 產險業者也建議,民眾在投保旅平險後,可再花費百餘元附加「海外突發疾病」,扣除健保補助款後,剩餘的醫療費用依據「住院、急診、門診」之個別保險金額,可由保險公司負擔,補償其醫療損失。 此外,「海外急難救助」亦是旅外必備的保障項目。前幾年名模林志玲在中國墜馬受傷,以及偶像歌手Selina被火灼傷後,搭乘國際救援機構專機緊急回台醫治的案例,令人記憶猶新。 【出國旅遊投保旅平險注意事項】 ●附加旅平險,不含醫療保障 信用卡附贈的旅平險或是旅行業責任保險均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體傷,保障額度不高、內容陽春 ●海外突發疾病,轉嫁昂貴就醫支出 扣除健保補助款後,剩餘的醫療費用依據個別保險金額由保險公司負擔,補償其醫療損失 ●海外急難救助,意外傷害事故幫手 該項服務並非有錢人或名人專利,以華南產險為例,購買旅行綜合保險,即可依約享有該項附加服務 資料來源:產險業者

1030115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15日
公開
4

境外基金大風吹 成熟市場發燒2014/01/15【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人氣基金大風吹!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去年11月境外基金規模與上月同為2.7兆元,其中股票基金單月增加46.5億元,反觀前幾年受歡迎的債券基金規模下滑,唯獨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連三月創新高,已突破9200億元。 統計也顯示,整體股票基金規模去年下半年來激增11%,來到1.08兆元的8個月新高,但「新興市場熱」退燒,與成熟股市相關股票基金11月單月成長148.8億元,新興市場單月則萎縮近170億元,呈現「新興消、成熟漲」兩樣情。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資金「由債轉股」趨勢鮮明,仍有投資人對股票波動存有疑慮,造就與景氣高度連動的高收益債,不論人氣、買氣持續暢旺,11月基金規模突破9200億元,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去年大增近200億元,為各類型基金之最。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說,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加溫,美國為首的成熟國家經濟成長有望優於預期,加上目前流動性相當充裕,今年以部分中小型股票具漲相,此外,今年盈餘成長潛力較高如工業、非必須消費、科技等產業類股,可作為布局首要考量。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指出,除了憂心股票波動,高收益債券持續吸金的另一個理由,在於高收益債與美股相關係數高達六成,且高收益債是去年未讓投資人受傷的主要債市。 ---------------下一則---------------  美債利率揚 台韓聯袂發威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明顯復甦,挹注出口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向上,尤以出口占GDP比重較大的台韓最為受惠。統計1994∼2013年美債利率上升期間,亞洲國家以台韓股市表現最突出,3個月平均報酬分別達6.5%及7.5%。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隨著美國經濟穩健成長,且去年5月起暗示量化寬鬆(QE)退場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開始向上,從1.62%走升至目前的2.97%,這段期間,新興亞股備受熱錢調節衝擊而紛紛走跌,但台韓股市卻逆勢走升。 法人指出,去年以來,新興亞股表現便呈現分歧走勢,與成熟國家景氣高度連動的東北亞市場,不但資金流入穩定,出口成長帶動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 再從價值面來看,台韓中股市本益比均較長期歷史平均折價5∼20%,投資吸引力不言可喻。 普林強調,全球經濟步入成長軌道,美國利率走向正常化,具有基本面、價值面及籌碼面優勢的東北亞股市,未來表現空間最值得期待。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新興股市在選擇上,建議多留意去年表現相對落後,或評價偏低的股市,如大陸、韓國、台灣等,這些股市在評價以及落後補漲空間上,都相當值得期待。 就資金面分析,他指出,三大新興市場在去年5月下旬以來,均受到外資撤出拖累,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資金淨流入,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且全球股市第1季上漲機率都相對大,漲幅也相對多,特別是東北亞股市,更值得投資人留意。 瀚亞全球首席策略師翁兆奇(Robert Rountree)則指出,歐、美股市雖然還持續上漲,企業獲利動能卻反而不如逐漸受到帶動的新興亞洲股市,尤其中、韓股市都以景氣循環產業及科技產業為主,本益比也是新興亞洲各國家內最便宜;而反觀東南亞因消費類股股價較高,且依舊可能受QE退場而震盪。 針對台股,元大寶來投信基金管理部經理郭一信表示,台股短線由於國際股市轉弱先行高檔震盪化解技術指標過熱情況,然目前大盤月線和季線往上揚升的架構下仍對多方有利,預估目前季線支撐大約在8,370點附近。 他指出,電子類股指數近期走勢較強勁,整體來看,在經過整理後,大盤預估仍將持續緩步走揚。 ---------------下一則---------------  新興市場 股債兩頭賺2014-01-15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匯豐豐環球投資管理表示,隨著基本面好轉,2014年的全球股市多頭格局有望延續大陸改革帶來的機會,亞股補漲行情最可期;債券市場部分,在相對高殖利率與強勢人民幣等優勢支撐下,點心債券將持續獲得市場追捧,吸引外國資金的投資目光。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馬浩德(Bill Maldonado)(見圖)表示,目前不少新興市場股票及債券的低市場價格相當具吸引力。 他指出,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的基本面差強人意,但出現嚴重或大規模新興市場危機的機會不大;新興市場在未來數年的表現,一方面取決於能否規避全部或部分風險,或端看風險在實際上造成何種後果。 至於另一關鍵,則在於這些國家決策者推行經濟改革措施,能否成功提升生產力及長期經濟的穩定增長。 他指出,其中全球最大新興經濟體的大陸,已針對今年及長遠未來,推出系列雄心勃勃的改革措施,若決策者能成功規避目前已在許多新興市場價格中反映的下行風險,則可望取得較大的復甦空間。 從周期性角度來看,大陸經濟數據趨穩也有助提振大中華區域國家、韓國及新加坡等亞洲股市的表現,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在經濟上與大陸內地及全球經濟連動緊密;隨著全球成熟市場逐步改善,也有利新興市場中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之經濟成長。 債市方面,匯豐中華投信固定收益投資團隊主管黃軍儒表示,經濟數據復甦力道趨緩,緩慢復甦狀況可能持續多年,加上聯準會有序退場已啟動,而升息則是2015年以後的事,「棄債從股已開始,但並非債券市場的末日,長線法人買盤依舊等著逢回加碼」。 黃軍儒認為,上半年點心債與高收益債仍是投資重點,投資人尤須特別留意,應避開匯率風險、維持較短的存續期間與高利差將是投資主軸,點心債則為紛亂市場的首選;下半年則可等待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市場債買點。 黃軍儒指出,較小的匯率波動度以及較短的存續期間,是點心債的獨特優勢外,且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開始退場,離岸人民幣將逆勢擴張版圖。 ---------------下一則---------------  主權風險排名 台灣升至第六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貝萊德發表最新季度主權風險指數(BSRI),國家排名,本次台灣躍升至第六名,較上季第七名前進一名,為此次亞洲中唯一排名進步的市場。 若就亞洲區域別來看,東北亞國家的排名大多較上季持平,但東南亞國家則多數出現衰退。 根據貝萊德智庫調查顯示,在整體亞洲國家當中,中國大陸、韓國、日本排名較上季持平,東南亞的印尼、印度、菲律賓排名退步。 投信業者分析,自去年美國釋出將縮減量化寬鬆政策訊息後,東南亞、東協市場即籠罩在資金撤離疑慮之下,其中,印尼、印度具有經常帳赤字、財政赤字問題,整體經濟體質仍待改善;相較之下,台灣政爭風暴逐漸淡化,金融、財政體質結構較佳,成為此次調查中唯一排名進步的國家。 此外,資金回流美歐等成熟市場的趨勢,短線並未改變,因此預期今年新興股市仍可能如2013年出現明顯分化性走勢,但東北亞股市如中國大陸、南韓、台灣等,具備政策改革題材、並可較直接受惠於歐美經濟復甦,將是亞洲中相對強勢的國家。 在其他區域調查結果部分,美國本次排名不變,但其「財政狀況」已有改善,貝萊德智庫說明,預期美國預算赤字以及整體債務規模降低,其中經濟復甦幫助稅收增加,刺激經濟政策逐步退場、以及自動減赤機制都將幫助紓緩政府財政負擔,但美國後續需面對2月7日債務上限到期日的難題。 而去年股市表現跌幅逾15%的巴西股市,自上次排名第27名退步至30名,貝萊德智庫分析,巴西排名退步,是因為「財政狀況」有惡化的跡象,預期該國預算赤字以及整體債務規模上揚,但經濟成長未見明顯起色,且減稅政策也影響了政府收入,對巴西後市較為保守看待。 閱讀祕書�貝萊德主權風險指數 貝萊德主權風險指數( BSRI)每個季度發表一次,指數評估內容包含國家的財政表現、還款意願、外部財經地位、金融系統健全度等。其中,外部財經地位指的是,外債以及經常帳收支狀態,原先貝萊德主權風險指數追蹤的國家總數為48個,此次新增奈及利亞和烏克蘭,未來指數評估的國家數將達50國。 (葉家瑋) ---------------下一則---------------  去年台股基金規模 大失血2014/01/15【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去年台股漲幅在亞股名列前茅,台股基金報酬大放異彩,但金融海嘯以來投資人信心遲未恢復,導致去年台股基金規模縮減258億元,累計淨流出高達650億元。 統計顯示,旗下台股基金規模逾200億元的四家國內投信業者,去年各家台股基金總規模不增反減,其中,龍頭的國泰投信下滑幅度最大,從年初近330億元滑落至去年11月的286.61億元,失血超過40億元;元大寶來、保德信投信尚能穩住,全年流出金額控制在20億以內。 投信業者指出,去年投資人紛紛逢高贖回台股,股市上漲也敵不過贖回缺口。 不過,今年政策力挺台股,包括金管會發救市三箭、開放現股當沖拉升成交人氣,下半年還可能開放人民幣計價股票、商品ETF等掛牌,都有助股市人氣增溫,也有望提高投資人對台股基金的買氣與青睞度。 各家各檔台股基金都有不同的投資風格,如何挑選投資人認同的台股基金團隊、基金投資哲學和基金經理人顯得相當重要。 部分投信業者開始強化台股投資團隊,如元大寶來投信以台股多元的產品線,讓投資人資產配置更完善,群益投信則主打旗艦基金搶市。 元大寶來投信國內投資長楊定國表示,台股投資環境已有重大改變,從電子股高度成長、散戶投資人高度參與的時代,慢慢轉變為由法人主導,台股也出現上市公司產業多元化、國際化、股市法人化,投資台股必須丟掉舊思維。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則指出,今年加權指數表現空間不會太大,但是握有技術優勢及具業績題材的個股將是撐盤主力,亦是今年投資亮點,因此,由下而上精選個股的台股基金有機會打敗大盤。 ---------------下一則---------------  台股六大類股 上半年聚焦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國內規模最大的投信公司元大寶來投信,昨(14)日大陣仗由台股團隊共同為2014年台股定調,元大寶來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台股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可望逐季成長,指數上看9,200點,類股配置應該均衡布局,電子、傳產及金融都有機會齊漲。 元大寶來投信旗下有13檔台股主動式基金,規模為逾280億元,若以台股基金規模來看,為國內投信第一,因此,對台股今年展望具有一定的指標性。 元大寶來投信國內投資長楊定國表示,台股目前由電子股高度成長、散戶投資人高度參與的時代,慢慢轉變為買賣進出由法人主導的環境,上市公司產業更趨多元化、國際化,投資人在布局上也應開始調整投資思維,朝主題趨勢方向來投資台股,搭配價值投資及財報挑選優質企業,才能穩操勝券。 對於今年上半年主流股,元大寶來2001基金經理人劉興唐表示,今年上半年可聚焦六大主題,包括雲端、智慧城市、電動車及零組件、生技醫材與新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LED照明,這六大主流族群都具有高度成長性;其中,智慧城市包括物聯網、智慧交通系統、節能系統、安全監控、健康照護、智慧住宅等。 劉興唐認為,今年第1季美股可能會因為2月美國舉債上限問題再度引發修正疑慮,台股一定無法置身事外,但拉回絕對是最好的佈局時點,因為國內GDP將逐季上揚,指數有望隨基本面反映,對於去年11月底即看好今年台股上攻9,200點的看法依然不變。 元大寶來多福基金經理人陳智偉分析,今年台灣50指數成分股獲利將具極高參考價值,今年台灣50指數成分股預估獲利約9,400億元,比去年增加1,100億元。 ---------------下一則---------------  台股基金 擁抱紅包行情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受到證所稅影響,去年台股日成交均量不足800億元,創下2006年以來新低,但在美股帶動與國內政策利多刺激下,本土資金回籠。 上周台股開放當沖後,成交量更是衝上近1,350億元,但目前200檔可以現股當沖的股票多屬中、大型企業,近期因漲多股獲利了結造成賣壓湧現。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表示,建議投資人選股上仍需留意個股的流動性,並著重產業景氣向上的族群,對於未來台股行情走勢,也建議今年投資人必須更積極與用心追蹤國際總體環境及盤面變化。同時,投資人可在年前布局台股基金,參與紅包行情。 整體而言,今年全球股市將回歸景氣復甦的基本面回升行情,台灣除出口產業將受惠於歐美中經濟的成長,股市在債退股進及放寬股市交易限制的資金動能推升下,預期2014年上半年在將有機會挑戰9,250點的關卡。 周奇賢表示,2013年歐美日成熟市場表現明顯優於新興市場,美國股市因為總體經濟數據穩定改善屢創新高,S&P 500漲幅達26.9%並創下歷史新高,歐股受惠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續數月擴張趨勢同步走揚,德股漲幅達20.01%亦創下歷史高點。 亞洲中,日股在安倍三箭的激勵下大漲48.8%,韓股則受到日圓大幅貶值影響下跌2.35%,中國股市因為經濟結構調整,出口、內需同步轉弱下跌8.13%,表現為亞股中最差,台灣雖然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降到2%以下,但全年外資逆勢加碼81億美元,帶動台股上漲11.13%,表現相對突出。 台灣經濟將受惠於美國、歐洲及中國的同步復甦。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全球經濟將明顯改善,根據Bloomberg最新統計,2014年全球GDP成長率為2.8%,優於2013年的2.0%。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由於資金轉移至電子,傳產表現相對平淡,僅未來業績看好的汽車零組件及營收表現佳的紡織、機電、汽車個股較佳,預期台股Q1科技股將優於傳產。 ---------------下一則---------------  四大投信續抱 台股不看淡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去年交出平均漲幅逾2成的亮麗成績,國內投信業者今年起強化台股投資研究團隊,希望乘勝追擊。目前國內台股基金規模超過200億元的四家投信包括元大寶來、保德信、群益和國泰,今年普遍都看好台股表現,仍建議投資人可適度持有台股基金。 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元大寶來投信台股投研團隊在經歷架構調整後,已經在績效上表現獲得長足的進步,期望今年台股基金規模可望躍居市場龍頭,幫助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更形完善。 展望今年台股行情,國泰投信基金投資處副總黃國忠預期2014年台股走勢呈N型機率,第1季景氣受出口復甦帶動,但仍受房市或受政策不確定因素影響,到了第2季恐因不確定性因素較多而修正,但下檔空間有限,低點約在8,200∼8,250點,逢低不妨先布局。 他指出,下半年因國內需求、投資與房市將有較明顯復甦的預期,在不確定性因素消除之後,下半年可望挑戰全年高點,預期第4季挑戰8,900點。 元大寶來2001基金經理人劉興唐表示,上半年主流股可聚焦六大主題,包括雲端、智慧城市、電動車及零組件、生技醫材與新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LED照明。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表示,傳產可逐步降低景氣循環股,開始留意第2季IC設計、飲料、包材等投資機會,而大陸零售銷售維持雙位數的高度成長,中概食品股看好。 電子方面,可留意2014年題材與成長股,包括4K2K、電動車與汽車電子、雲端伺服器及4G LTE等相關題材。另外,市場開始期待Apple大尺吋螢幕手機,包括晶圓代工、鏡頭、藍寶石基板、軟板、指紋辨識等iPhone 6概念股,也可開始尋找投資機會點。 ---------------下一則---------------  中小型股基金 馬力足 台股今年多頭可期 回檔可伺機布局2014年01月15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進入封關前2周,美股超級財報周登場,加上國內上市櫃公司將公布去年第4季獲利,景氣不安加深中小型股波動加劇,年前資金抽離使股價短線遇壓,形成中小型股短線退駕、權值股撐場。 資產管理業者表示,今年台股持續多頭格局,而23日登場的台北國際電玩展,以具新品及業績題材的科技、中小型股可望展開另波行情,去年漲幅25%、居各類型之冠的中小型股基金可望持續活蹦亂跳。 短線攻勢暫歇 根據CMoney統計,近10年來,1月布局台股各類基金1年後,全都賺,且平均漲幅逾1成,其中上櫃型、中小型基金報酬逾13%、12%分居1、2名。 元大寶來2001基金經理人劉興唐說,歐、美國際股漲多,加上美國債談判將在2/7召開,且財報陸續揭露,市場觀望氣氛濃,近期進入高檔整理,台股則在中小型股退場下,跟著回檔修理。 他指出,在開放現股當沖後,量能一度回到1300餘億,但只要量能放大,當天台股就收黑,顯示資金逢高調節壓力大,加上年關將近,資金需求增,以致中小型股短線退駕。 永 豐中小基金經理人廖韻瑜進一步分析,國際股市長期上漲,加上金融市場因QE退場而震盪,使台股在今年開盤後轉弱,長期連續大漲的個股及中小型有回檔壓力, 雖目前股價仍可持續在高檔,就台股中長期來看,為上升箱型整理格局,建議可逐漸轉向低基期且基本面佳的個股,相對安全、有機會吸引資金,股價可望突破長期 整理區。 景氣轉強帶動 元 大寶來多福基金經理人陳智偉指出,台灣50指數成分股與台股相關係數達0.99,獲利極具參考價值,以2014年台灣50指數成分股預估獲利約9463億 元,較去年增加逾1100億元來算,預估今年台股高點上看9477點,由於今年政策利多不斷,且公司獲利也持續成長,加上景氣持續轉強,台股要破8000 點不易,因此,短線回檔是不錯的進場點,但選股難股增下,投資人不妨透過基金理財,以免押錯股,未跟上台股上漲行情。 尤其今年又有七合一選舉,群益投信表示,和過去不同的是,這次將所有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觀察類似的歷史經驗,2000年以來,共舉行過3次直轄市市長選舉及3次縣市長選舉,通常台股在有大選當年會有預期性的拉抬慣性,因此台股今年上漲可期。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認為,在資金寬鬆,及政策偏多下,台股向上動能明確,可留意2014年想像題材的個股,包括受惠CES相關題材持續發酵,包括車用電子、穿戴式產品、網通及相關IC設計類股。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 滙豐喊進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滙豐中華投信董事長李選進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在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中,離岸人民幣市場卻逆勢擴張版圖,2014年滙豐中華投信將聚焦於中國大陸以及大中華市場的股債基金。 由於大陸政府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成為國際間的強勢貨幣,根據滙豐中華投信統計,全球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總計已達人民幣1.1兆元,其中,香港占71%,新加坡占13%,台灣占11%,台灣已躍居前三大市場。 李選進指出,台灣因兩岸貿易之故,民眾持有甚多人民幣,就資產管理業者的角度來看,應積極開發人民幣相關投資產品,而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匯率相對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穩定,使人民幣相關投資商品有其優勢。 李選進指出,在去年12月初,滙豐點心債基金新增美元計價、新台幣計價月配型基金,單單一個月,規模已快速成長,顯示台灣投資人對於點心債月配型基金的需求。 此外,李選進表示,滙豐中華去年取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1億美元,發行了一檔A股基金,今年將把原本的滙豐中國動力基金,轉型大中華基金,可投資A股、H股及台股。 由於大陸經濟變化常與大中華區域國家股市連動,今年滙豐看好大陸市場,在商品規劃上,也將著重大陸及大中華區域相關基金。如果兩岸服貿協議順利通過,滙豐也將盡速申請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額度,引進大陸境內債券基金。 ---------------下一則---------------  亞股遭低估 將討回公道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亞太區投資總監馬浩德(Bill Maldonado)表示,亞洲(不含日本)股市評價已低,但獲利能力不錯,市場將會還一個公道給亞洲(不含日本)市場。 他指出,歐美市場基本面好轉,股市已反映,但時至今日,更要關切的是企業獲利成長速度,是否跟得上股價;反觀亞洲(不含日本)市場評價低於歷史均值,企業獲利也回升,股市價值相對便宜,他相信亞洲(不含日本)市場今年有機會表現比歐美日市場好;而在新興市場中,新興亞洲也會比新興東歐、拉丁美洲為佳。 觀察近期亞洲(不含日本)經濟領先指標,印度、中國、台灣、韓國等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都呈現擴張,主要是受惠歐美經濟回溫,帶動需求的改善,使得亞洲國家出口成長。 亞洲(不含日本)中最重要的中國市場,由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積極推動改革,馬浩德認為,中國已從大量基礎建設,低成本的製造,所創造的經濟高成長,轉而放在財政改革、金融改革、國營企業改革等,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透過一步一步的改革,將創造出新的商機。中國經濟數據趨穩也有助提振大中華區域國家、韓國及新加坡等亞股的表現。 ---------------下一則---------------  連17月貿易赤字 日股14日重挫2014/01/15【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日圓兌美元匯價走強,且日本新公布去年11月經常帳赤字因進口攀升,連17個月出現貿易赤字,昨天日經225指數大跌3.08%,收在15422 點,東證一部也下跌2.26%,成為亞股中表現最差的市場。 由於時間越來越接近1月28日至2月7日日本財報周,依過去經驗來看,每逢財報公布前、後一周,日股常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投資專家認為,日本各項經濟數據,包括企業與消費信心、景氣動能指標、資本支出等頻頻報喜,日股經濟展望前景未變,只是短線日股與日圓仍高度連動。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表示,日圓匯價後續走勢將視美日兩國央行政策動向而定,若日本央行再擴大寬鬆貨幣政策,日圓匯價將有進一步貶值空間,也能激勵日股走升。 日本是出口導向國家,根據歷史經驗,日本企業獲利能力與全球經濟活動興衰關係密切,歐義銳榮日本股票基金經理人貝茲羅指出,全球總經環境改善將提振日本企業獲利,日本出口類股因日圓貶值相對表現較強,另外日本物價上漲趨勢確定,中長線相對看好和景氣高度連動的金融地產、零售與工業類股等內需消費板塊。 ---------------下一則---------------  韓消費科技股 受「匯」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4年首日圓韓元對美元走升,市場再度憂慮韓元對美元若持續升值,加上日圓續貶,恐不利出口業獲利,造成韓國股市在新年初始表現有壓。不過,根據外資券商報告預估,日圓兌韓元今年的貶值幅度,預計在3%以內,明顯低於去年近二成的貶值幅度,因此市場對韓元走升的擔憂可能過度。 富蘭克林坦伯頓韓國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南韓出口業市占率與獲利前景確實將受韓元與日圓匯率影響,但程度未若市場擔憂的嚴重。景順韓國基金經理鄭榮澤表示,韓國宏觀經濟數據普遍略為改善,出口商可望受惠現階段韓元穩定的表現。韓股布局,看好消費相關行業,包括非消費、消費必需品及資訊科技等。 ---------------下一則---------------  七檔東協基金 鴉鴉烏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東協股市去年表現不若預期,今年一開春又有泰國反政府遊行及印尼禁止原礦出口等雜音,干擾東協基金表現,七檔東協基金一年期的績效都呈現負報酬。 不過,雖然去年大幅震盪,今年又負面消息頻傳,但東協股市並未大幅下修,泰股甚至展開跌深反彈行情,近一周上漲4.2%。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印尼政府為保護國內特定產業,宣布即日起禁止所有原礦出口,政策管制過於嚴格,恐將衝擊印尼經濟,並造成出口疲軟而擴大經常帳赤字。目前市場預估政府收入將減少8.3億美元。投資信心不振,也將進一步拖累股市表現,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反觀泰國雖有大規模示威遊行,且對立情況有升高跡象,但目前投資氣氛還沒有受到大太衝擊。黃寶麗指出,有一部分的政治抗爭利空已自去年第4季反映在股市表現上,歷經大幅盤整過後的便宜估值,搭配前景展望偏正面的優勢,吸引外資逢低搶進,才會帶動SET指數跌深反彈。 短線來看,東協股市恐因不確定雜音而震盪,但長線來看,隨著美歐日中四大經濟體景氣回升,且占東協出口比重超過20%,可望將提振東協出口表現,搭配企業獲利維持增長,仍有長多行情可期,建議以東協區域介入為佳,以分散投資風險。 德盛東方入息基金經理人允卓德(Stuart Winchester)認為,亞洲仍是充滿機會的投資區域,加上企業獲利高度成長,不少區域投資價值浮現。由於泰國選委會提議把大選延至5月,可淡化不確定性,此外,泰國央行將於22日開會,經濟學家普遍預期降息,以刺激經濟。 展望泰國股市,允卓德認為,在示威尚未止息前,不太可能進行重大法案表決,也可能使得2兆元基礎建設方案不斷延宕。 雖然泰股投資價值相對具有吸引力,目前泰股預估本益比來到10.85倍,明顯低於過去三年平均的15.24倍,也吸引部分外資開始流入,但允卓德認為,其餘區域的亞股,更能提供具投資價值的機會。 ---------------下一則---------------  印度股市 逢回布局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印度股市在去年第4季創新高後,近期呈現漲多拉回整理。不過,印度2014年題材豐富,包括5月前將舉行國會大選等,吸引外資自去年9月至12月連續四個月買超印股,累計2013年外資流入印股高達200億美元,在新興市場中相對突出。 除大選外,印度今年利多還有企業盈餘已連三月上修、今年GDP成長率有機會提升至5.2%至5.5%、升息循環將進入尾聲等。根據歷史經驗,過去五次印度大選前六個月至選舉日,Sensex指數上漲機率達八成,平均漲幅更高達25%,投資人可利用第1季印股回檔修正時,逢低分批布局。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張晨瑋指出,印度受惠歐美經濟成長加速,帶動出口,推升企業獲利。 ---------------下一則---------------  資金逆轉 歐債大翻身2014-01-15 01:48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歐元區經濟穩定復甦,歐債違約風險下降,加上新興市場情勢不穩定,讓資金走向大逆轉,從過去喜愛的新興市場公債轉回歐債。專家認為在歐債危機期間,最大風險是持有歐債,然而現在風險卻是手中沒有歐債。 才踏入2014年,歐債豬國等歐元區邊緣國公債即受到青睞,在市場需求急增之下,公債價格持續揚升,與價格的殖利率也因而出現歐債危機以來未曾見過的低水準。 愛爾蘭去年12月擺脫國際紓困後,市場對其公債需求即暴增。例如上周二標售37.5億歐元(逾1,541億台幣)10年期公債,市場認購金額高達140億歐元,讓這10年公債殖利率僅3.543%,與歐債危機時殖利率達14%不可同日而喻。 西班牙上周標售5年期公債,殖利率僅2.411%,創下加入歐元區以來最低記錄。仍陷財困的希臘,雖然尚不能發行新公債,但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二級市場已低於8%。 專家認為來自歐元區的銀行需求,是推升歐債今年行情的重要力量。去年12月,不少銀行賣出歐債以獲利了結,同時也是為了套現以強化資產負債表,以符合當局規定的要求。 踏入新一年,包括歐洲銀行業等本土投資大戶,開始回補歐債部位。西班牙、葡萄牙和斯洛維尼亞等公債即成首選。 在此同時,基金界也重拾投資歐洲的興趣,尤其新興市場經濟受聯準會量化寬鬆退場而受到影響,讓2011年和2012年間因歐債危機,而投資新興市場公債的資金,現在反而轉回歐債。瑞銀財富管理的全球投資委員會成員史邁斯(Simon Smiles)說,對固定收益基金的經理人來說,2年前持有歐債是一大風險,但現在的風險卻是手中無歐債。 ---------------下一則---------------  俄股基金 冬奧加持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俄羅斯股市去年上半年因為賽普勒斯事件以及原油價格下跌影響表現不佳,但自去年6月以來,俄股展開落後補漲行情。 根據歷史統計,過去十年俄股在第1季大多表現不俗,尤其今年冬季奧運將在2月於俄羅斯舉行,替當地帶來的觀光消費財,有助俄羅斯再成為市場資金關注焦點。 俄羅斯股市自去年下半年展開明顯反彈,近半年累積漲幅約17%,展望今年俄股表現,若就歷史經驗觀察,過去十年內,俄股僅兩年第1季為負報酬,且十年來第1季平均漲幅為10%,第1季俄股行情可期。 此外,今年首季俄股還有冬季奧運題材利多加持,根據歷史資料顯示,過去五次冬季奧運期間,舉辦國在當年舉辦的第1季中,股市表現大多為正報酬,市場看好奧運的舉行,將替俄羅斯帶來觀光消費財,有助投資市場交投趨於熱絡。 霸菱投顧分析,俄羅斯除具有短線奧運題材利多之外,2018年俄羅斯也將舉行世界盃足球賽,俄羅斯政府將持續擴大基礎建設投資規模,此舉有望為俄羅斯經濟帶來長期利多;就基本面觀察,彭博資訊統計券商機構預測,外界預估俄羅斯今年經濟將能平穩成長,也有助俄股表現。 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若就歷史經驗觀察,俄羅斯股市在第4季至次年第1季都有所謂的周期性行情可期,如同中國大陸與台灣的農曆年效應。 1月新年假期為俄羅斯一年中最大節日,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全年度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消費都集中在新年假期中,且股市在假期前後也均呈現走揚格局,這也是俄羅斯股市在第1季漲勢強勁的原因。 宏利環球俄羅斯股票基金經理人Stefan Herz表示,就評價面觀察,目前俄羅斯股市本益比約五倍,雖由於企業獲利能見度相對偏低,投資因此相對疲弱而令總體經濟成長數據相形失色。 然隨著公司治理透明度的改善,企業股利發放率提升以及內需市場相對持穩,伴隨著季節性因素與即將展開的冬奧賽事加持下,短線預料多頭將可望啟動一波攻堅走勢。 ---------------下一則---------------  史蒂格利茲:美今年恐難維持復甦2014-01-15 01:48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儘管美國經濟去年出現加速回溫的跡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Joseph Stiglitz)接受電視台專訪時卻悲觀指出,今年恐難維持復甦步調,新增就業機會與勞動參與率偏低是主要隱憂,他認為聯準會今年內升息的機率不高。 美國經濟蟄伏低迷數年後,終於在去年爆發動能,第3季GDP季增年率4.1%,創2011年9月來最快擴張速度。 但史蒂格利茲日前接受財經電視台CNBC的印度頻道CNBC TV 18主持人凡卡德希(Latha Venkatesh)專訪時表示,美國經濟前景仍有堪慮之處,主要鑑於上周勞工部發布的就業報告。 去年12月非農就業人口僅新增7.4萬,遠少於預期的20萬,讓美國復甦力道蒙上不確定陰霾,若干分析師甚至質疑,聯準會(Fed)上月決定購債減碼是否操之過急。 史蒂格利茲受訪時說:「容我提一下就業數據,非但遠低於預期,離國家復甦所需還差一大截。」 除新增就業人數偏低外,史蒂格利茲更憂心的是勞動參與率問題,去年12月為62.8%,降到1978年以來的最低點。 他提到:「我們有數百萬人放棄謀職,他們怎麼找就是找不到工作,愈來愈多美國人大嘆沒有未來。」 史蒂格利茲在訪談中也觸及聯準會量化寬鬆措施(QE),即便自2008年啟動至今已替經濟注入超過3兆美元流動性,創造就業機會的成效卻很低,他強調實施財政刺激有其必要。針對Fed決定本月開始回收QE,每月購債金額縮減100億美元,史蒂格利茲認為Fed應將焦點放在利率走向,而不是在QE退場議題上打轉。 他也談到,既然Fed言明除非勞動市場改善,否則基準利率仍將維持在趨近零的超低水平,今年內升息的機率不大。 ---------------下一則---------------  倫敦東京 加碼搶利2014-01-15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會議紀錄公布後,市場擔憂量化寬鬆(QE)可能加速退場,美國不動產基金投資人轉買為賣,年初至今呈現7.12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出,進而壓抑美國REITs股價表現。法人指出,REITs短期看法較審慎,但隨著景氣復甦與低利環境持續,中長線REITs表現仍看好。 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受惠低利環境以及美國QE政策,美國不動產基金在2012年與2013年淨流入金額分別達130億與100億美元,近期資金流向較不穩定,但中長期而言,股價終究將反映企業獲利基本面的表現。 隨美國財報季拉開序幕,1月下旬起美國主要REITs業者將陸續公布財報及財測,若在財測面能給予投資人正面驚喜,可望吸引資金回籠,帶動美國REITs指數上攻。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成長力提升,REITs上行空間仍可期待,建議布局仍可以成熟型國家為宜,尤其以美、英國的REITs為主要區域。 由於美國REITs市值權重大,為主要REITs帶動的風向球,其基本面仍正面看待,但類股表現不一,需特別留意標的輪動:英國部分,REITs主要集中於倫敦發展,以倫敦房市的需求面來看,幾乎是全面復甦,各類股很整齊的上漲,租金收益或是空置率部分改善程度明顯。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美國房市復甦持續回溫,依然扮演推進經濟的主要引擎,且伴隨全球景氣好轉,租金收入將可望持續成長,歐美復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有利支撐REITs表現。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本月因QE退場,一些漲多REITs預計股價將處於震盪,但低基期股仍較穩健,預料日本及美國REITs是第1季投資首選。 日本方面,日本東京五區空置率持續下滑到3年低點,日本全國土地價格有94%以上持平或上漲,日本公寓簽約率持續在象徵復甦的70%以上,庫存在20年低點的4,000戶,日本不動產市場正要起飛。 而日本政府三支箭都有利不動產市場,日本REITs將由底部翻揚,空置率下滑、企業獲利增加均有助於租金提升;在QE回收影響房市泡沫地區時,日本相對安全,代表不動產商看好未來成長性,基本面仍持續轉佳。 ---------------下一則---------------  成熟國高股利股 上漲空間大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在資金浪潮推升下,以歐美日為主的MSCI全球已開發國家指數,成為2013年各類資產大贏家,全年大漲27%。去年美林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也相當不錯,約7%報酬率,但是投資級債和美國政府10年期公債因為聯準會貨幣政策方向出現改變,分別下跌5.5∼7%;根據經驗,2013年可能代表債券多頭市場已經結束。 此外,道瓊瑞銀商品指數也下跌近9%,黃金全年跌幅接近3成。黃金過去被視為對抗通膨和景氣衰退的避險資產,但隨著實質利率上揚,持有黃金機會成本也變高,更重要的是,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也轉佳,因此全球股市多頭走勢可望持續。 針對此一股債異位大環境,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林良軍協理表示,展望2014年,市場投資焦點將從關注成長和尾部風險,轉為關注債券殖利率上揚和貨幣政策變化,因此美國經濟成長動能和量化寬鬆(QE)退場政策將會是市場焦點。 隨著後QE時代的來臨,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於2013年5月22日發表QE退場談話後,所引發股債市場動盪情況應可做為參考。他指出,當時的最大輸家,顯然是受累於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而大跌的新興市場債,因為投資人將原本在債市和股市進行利差交易的資金撤出。 至於美股初期雖然也跟著下跌,但是最終卻逆勢上漲,他認為,這顯然提供投資人後QE時代市場,對各類資產反應的寶貴訊息。 自2014年1月起,聯準會850億美元的資產收購計畫,將每個月減少100億美元,施羅德投資預估,QE將在2014年的10月完全退場。新興市場債券和貨幣在QE緩步退場之際,預期仍將持續受到實質利率上揚,資金外流壓力,難有好的表現。 反觀美國經濟復甦優於預期,歐洲經濟不但出現連兩季正成長,且歐元區製造業擴張速度創兩年半以來最快速,日本股市在安倍經濟學和貨幣可能進一步貶值之下,2014年也可望持續上漲。 隨著公債殖利率上揚,配息收益可能被債券價格下跌所抵銷。林良軍提醒投資人,後QE時代來臨,保守和穩健投資人可以改投資歐美日成熟國家的高品質高股利股票,以股息收益替代債券配息。 他指出,高股利股票不僅和債券一樣可持續領取配息,隨著已開發國家經濟復甦和成長,未來股價還存在有潛在的上漲空間。 施羅德全球股票團隊首席投資組合經理人賽門.韋伯(Simon Webber)指出,債券收益率被壓低,使得以收益為主的投資人進入股市,尋求較高的收益率,因此推高了高收益股票價值。 他指出,投資人希望在最小的股票風險中,尋求類似債券報酬的股票標的,這也使得未來那些具有強勁獲利以及股利成長的股票,相對使得收益型股票更具投資價值。 ---------------下一則---------------  報酬轉移 高股息股票成首選2014-01-15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不同景氣循環階段適合不同的投資風格及方式,法人認為,目前景氣自谷底反彈階段較適合價值型投資,且價值股表現已開始超越成長股,重視股利率與股息成長的高股息策略,將是最適合價值型投資的方式。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統計自1926年以來,價值型股票的平均年化報酬為16.7%,而成長型股票的平均年化報酬12.4%,且當經濟常態化成長期間,價值型股票表現較佳。 她認為,隨成熟市場經濟緩步復甦,價值型股票應能有不錯表現,由於經濟成長有助提升企業獲利,也有機會增加股利的配發,對於高股息族群而言,具正面助益,以高股息族群隨漲抗跌特性,後續仍具表現空間。 柏瑞亞太高股息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統計MSCI亞太不含日本高股息股票指數表現,自1999年以來,亞太高股息累積總報酬達615%,其中來自股息的貢獻度達50%,反映股息在長線報酬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馬治雲表示,目前亞太高股息股利率高達4.66%,且相較於一般亞股表現,高股息股年化波動度較低,在波動環境下可為整體表現帶來緩衝,投資人可視風險屬性,逢低加碼,積極型投資人則可用亞太高股息股票為股票核心部位,長期持有。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則表示,大陸、歐洲與美國PMI維持在50以上擴張水準,全球景氣步入正向復甦,然而市場震盪仍難以避免,顯示高股息股票的投資價值。 再者,他指出,通常能配發高股息的公司都屬於營運穩定度高、獲利良好、而且現金流量充足,具備相對較佳的財務體質,也較有能力抵禦景氣變化。 施厚德認為,全球景氣回升的過程中,市場波動幅度加大乃在所難免,但高股息股具有穩定配發股息的優勢,且波動度相對較低,建議納入投資組合。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以股票殖利率來看,代表美股的S&P500所發放的現金股利,與企業實行庫藏股活動後的股票殖利率目前約4%,優於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2.7%,利差達1.3個百分點。 ---------------下一則---------------  高收益債 買氣暢旺2014/01/15【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去年11月境外基金規模達2.7兆元,雖較上月小幅下滑0.2%,但已連續二個月保持在2.7兆元以上,且呈現淨申購逾30億元的盛況。其中股票基金規模下半年來激增11%,來到1.08兆元的八個月新高。 儘管資金由債轉股趨勢鮮明,不過,與全球景氣亦步亦趨的高收益債,人氣、買氣卻持續暢旺。11月基金規模突破9,200億元,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歷史新高,去年來更新增了近2,000億元,是各類型基金中最高的,也是債券投資首選。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認為,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確立景氣復甦,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股優於債的趨勢將持續,增持風險性資產已成為今年投資趨勢。隨著美歐日經濟數據轉強,景氣循環上升趨勢成形,企業獲利能見度大增,加碼股票所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相當具有吸引力,驅使資金湧入股票資產。 雖然股票大出風頭,但仍有不少投資人對股票波動存有疑慮,因而造就與景氣高度連結的高收益債出線。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說明,高收益債可說是去年表現最亮眼的主要債市,主要是高收益債與美股相關係數高達六成,與公債殖利率則為負數,因而能隨股票水漲船高。 其次,全球央行維持低利且寬鬆的資金環境,也有利於高收益債表現,庫克指出,近年來高收益企業利用低利環境借新還舊順利展延債務,有利維持低違約率。摩根大通證券預估,美國高收益債將維持2%的低違約率至2015年第3季,在資金動能持續回籠的加持下,預期將推升高收益債指數走高。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高收益債在收益率保護與利差收斂機會下,具緩衝以抵消美國利率回升風險,有助高收益債續航力。 ---------------下一則---------------  高收債買氣發燙 規模破9200億2014-01-15 01:49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去年11月底境外基金規模達2.7兆元,較前一月小幅下滑0.2%,但已連續二個月持穩在2.7兆元之上、且每月淨申購都逾30億元;其中與全球景氣亦步亦趨的高收益債,人氣、買氣卻持續暢旺,去年11月基金規模突破9,200億元,創下新高,去年來更新增2,000億元,為各類基金之最。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確立後景氣復甦,全球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股優於債的趨勢將持續,增持風險性資產,已成為今年投資趨勢;美歐日經濟數據轉強,景氣循環上升趨勢成形,加碼股票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具吸引力,驅使資金湧入。 謝瑞妍建議投資部位可漸進調整到多重收益資產,增持景氣能見度與企業獲利動能較佳的股市,如美歐日等成熟市場,以及受惠全球景氣動能復甦的東北亞股市。 至於規模持續攀高的高收益債,德盛安聯PIMCO全球高收益債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高收益債券因具有較高的票息,歷史經驗顯示,高收益債在殖利率彈升階段均有相對佳的表現,在面對今年殖利率緩升下,信用債預期仍將有所表現,高收益債目前看來仍是獲取收益的主要方式。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高收益債是去年表現最亮眼的主要債市,主要是高收益債與美股相關係數達六成,與公債殖利率則為負數,因而能隨股票水漲船高。 JPMorgan證券,美國高收益債將維持2%的低違約率至2015年第3季,預期將推升高收益債指數走高。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2014年高收益債市表現將由兩大因素決定,一是美國經濟進入自發復甦,房市與勞動市場加速改善,消費者信心與零售銷售回升;第二則是工業生產與製造業動能呈現加速擴張,經濟動能將支撐高收益債市。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C2+D

2014年01月14日
公開
1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投資氣氛樂觀 美股可望創高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法人表示,股市樂觀投資氛圍還會續延燒,MSCI世界股票指數和美股等都可望創新高,但今年美股漲幅可能不會像去年那麼大。 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指出,在去年股價步步高升後,各股市評價已來到合理水準,不排除市場價值重估(re-rating),且長期投資人的股票部位比重不高,這對股市也會有一定支撐作用。 他指出,加上期經濟活動領先指標已翻轉向上,預期2014年全球股市有機會交出正報酬成績,因此股市波動時,反而是伺機進場布局時機。 貝德鳴說,從價值、品質、獲利以及技術等四大因子分析,在「價值面」美股偏貴,但在「策略」、「獲利」以及「技術」等三個面向都具有良好的動能,美股還是未來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區域之一。 晨星美國研究部門分析師Robert Johnson表示,2013年第3季美國GDP成長率與消費增長被上修,但綜合各項數據,預期美國2014年的GDP成長率應會介於2∼2.5%。 他分析,美國2013年12月中旬公布的總體經濟數據憂喜參半,雖然,新屋開工數據的表現令人意外的強勁,但營建許可數據出現下滑、成屋銷售數據持續疲弱,這對美國經濟成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比想像來得多。 富達投資自2011年2月起即開始加碼美股,現在還是喊進美股,但法人表示,畢竟2011年進場買美股價位和目前股價水準已差了一大截,現在才進場買美股,多少要有些風險意識,至少投資部位不宜過大。 ---------------下一則---------------  科技、醫療、能源 美股三強棒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能見度更加明朗,不但聯準會(Fed)上調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到2.8%至3%,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經濟增速將加快至2.6%,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預測今年GDP成長達2.9%,美國景氣多頭趨勢確立,受惠經濟成長的景氣循環股,料將是引領美股再挑戰新高主力。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掃除經濟前景不明的陰霾,加上就業及房市數據明顯改善,帶領經濟重返成長軌道,強化市場對美國景氣復甦信心,促使各大國際機構陸續調高經濟成長預測。 眼見美國經濟成長趨勢確立,受惠景氣回升的循環類股表現最優異,從近三月資訊科技、工業等類股漲幅逾13%可見一斑。賽門分析,就過去經驗來看,在美債利率走升環境下,資訊科技、原物料、能源、消費及工業等類股表現最為突出,更加印證景氣循環類股受惠經濟成長脈動的長多行情。 賽門認為,美股屢創新高後,未來將由企業獲利接棒來帶領股市走勢,預估S&P 500企業成分股的獲利將持續成長,穩定的企業獲利可望持續帶動股價走強。就獲利動能看,目前成長率較高的循環型產業普遍集中在金融、消費循環、工業等主要受惠美國內需復甦之類股。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林瑞瑤表示,隨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增強,不動產相關產業受惠程度加大,近期公布的多項房市數據皆創下佳績,意味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積聚成長動能,相對看好美國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今年行情。 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馬特•摩伯格認為,近年來美國經濟出現結構性改革已看到成效,預期創新產業將為美股注入新的生命力,其中科技、醫療、能源類股兼具成長及創新元素,三大產業有望成為帶動大盤上漲的領頭羊。 ---------------下一則---------------  景氣回升 美股可望再挑戰新高2014/01/10【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國際機構相繼上調美國經濟預測,美國聯準會(Fed)上調今年GDP成長為2.8%至3%,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將加快至2.6%,OECD也預測今年美國GDP成長可達2.9%。美國景氣多頭趨勢確立,受惠經濟成長的景氣循環股,將引領美股再挑戰新高。 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掃除經濟前景不明的陰霾,吸引全球資金回流美國,加上就業及房市數據明顯改善,經濟重返成長軌道,強化市場對美國景氣復甦的信心,各大國際機構陸續調高經濟成長預測。 隨著美國經濟成長趨勢確立,受惠景氣回升的循環類股表現最優異,帶動近一季資訊科技、工業等類股漲幅逾13%。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指出,美債利率走升,資訊科技、原物料、能源、消費及工業等類股表現最突出,印證景氣循環類股受惠經濟成長的長多行情。 去年美股大漲走的是本益比提升行情,今年將轉為企業獲利成長行情,市場預估S&P 500企業成分股今年每股獲利(EPS)年增率將達11.5%,目前獲利成長較高的循環型產業,集中在金融、消費循環、工業等主要受惠美國內需復甦的類股。 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認為,未來投資美股的主軸可放在非必需消費、服務與科技產業,特別是科技產業的資產負債表持續好轉,值得投資人留意。駿利平衡策略投資副總裁Cody Farmer則表示,今年美股除了有景氣循環產業撐腰,隨著美國政府債務等問題不再成為經濟成長絆腳石,有助提升企業信心,加上處於低通膨的大環境,美股今年漲勢仍值得期待。 ---------------下一則---------------  巴西股市 迎大選行情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過去三年來,金磚四國股市表現最差的當屬巴西,除內部的通膨壓力外,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美國經濟復甦導致的量化寬鬆(QE)退場,都壓抑商品出口大國巴西股市的走勢。根據歷史經驗,只要在大選年投票當日前六個月進場,日後三至六個月內都會有雙位數,甚至20%以上的報酬表現。 瀚亞巴西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說,巴西股市去年跌幅達15.9%,報酬率是全球倒數第五,排名僅略勝土耳其、秘魯、盧森堡及馬拉威。當地政府一連串透過降低通膨、穩定匯率、改善財政收支的作法,已讓巴西經濟露出曙光。 如果以預估今年1.4倍股價淨值比、10.8倍本益比,與拉丁美洲整體平均1.9倍股價淨值比與12.5倍的本益比相較,投資價值已被明顯低估。 ING巴西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巴西總統選舉仍有不確定性,未來發展需觀察在野黨最後正、副總統候選人的搭檔方式為何,不過,現任總統羅賽芙目前仍是最具實力的總統候選人,預期在總統大選前,執政黨改革措施將面臨挑戰,也可能影響股市表現。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巴西股市經歷了一輪經濟成長遲緩,但就近期經濟數據看來,下行風險有限。 此外,除了有選舉題材,還有每四年舉辦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也在巴西舉辦,在這些支撐點下,巴西具有跌深分批買進的理由。 摩根巴西基金經理人露巴力亞(Sebastian Luparia)指出,目前巴西公共投資占GDP比重僅3%,低於新興市場平均值的5%,仍有提升空間。 ---------------下一則---------------  市場趨勢+其他區域篇 台幣貶 新興市場基金反漲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一個月,隨美國宣布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新興市場受到該議題衝擊,跌幅約3%,但因新台幣貶值,加以不少基金配置優異,使得新興市場基金平均表現,遠優於新興市場指數。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分析,新興市場基金也在刮「新小奇」風,也就是「舊不如新、大不如小、正不如奇」。 觀察過去一個月表現較佳的新興市場基金,多能加碼較具新意的科技與醫療類股,以及能為傳統消費性行業注入新價值的企業。區域上則以布局在新興市場小型股和邊境市場的基金表現最突出。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新興市場小型股在景氣復甦期間通常有優秀表現,且市場預估新興市場小型股的今年盈餘成長率也遠高於大型股,在盈餘成長力道更大下,有機會創造更大的投資報酬,小型股投資前景依然看俏。 ING金磚七國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美歐日成熟國家復甦腳步持續,但部份新興國家經濟基本面仍存挑戰,各國表現分歧,預期波動度仍較大,為首的大陸在未來政策方向逐步確立下,雖然股市仍在低檔,投資能見度已逐漸回升。 他指出,近月大陸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雙雙下滑,仍需密切關注未來經濟復甦動能是否延續,且年關將近,市場資金面恐偏向緊俏,預期大陸、香港股市將以個股表現為主。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指出,量化寬鬆退場使新興市場產生資金流出的壓力,倚重原物料商品出口的國家、經常帳赤字大的國家以及外債負擔重的國家,都將面臨較大挑戰。 陳朝燈預期,今年下半年,體質佳的新興國家將有機會因為股市價值來到具吸引力的價位,進而重新獲得市場青睞。目前正處於調整經濟結構階段的大陸,短期成長率有季節性減速的壓力,若大陸未來若消費與出口能夠重掌大局,則經濟成長可望延續。 摩根新興35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相較於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成長力道弱,加上貨幣貶值壓力,國際資金轉向成熟市場;隨美歐日經濟改善,與成熟市場高度連動的新興市場,可望受惠出口成長挹注。 ---------------下一則---------------  新興市場 「政」盪風險升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路透指出,新興市場去年表現不佳,主要是受資金撤出影響,而今年投資人對新興市場還須注意政治風險。尤其是所謂的「脆弱五國」(Fragile Five),今年都將進行大選,政治風險正在升高之中。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要縮減量化寬鬆(QE),新興市場去年面臨撤資的動盪。去年新興市場債券收黑,為1998年以來,僅3次收黑紀錄中之一。 新興市場今年還須面對政治風險。被國際金融界稱為脆弱5國的土耳其、南非、印度、印尼以及巴西,隨著資金因QE退場而出走,政治的不確定性也告升高。 這5國今年都面臨大選的衝擊,難免政局動盪。此外,土耳其因政治醜聞,導致國內示威遊行不斷。南非與巴西兩國的領袖,則漸漸失去人民的支持。 投資機構M&G Investment指出,新興國家的大選,會暫時抑制資金的流入。主要是當地居民恐因政治不確定因素,導致資金外逃。 為評估政治風險,以進行資金配置決策,許多機構開始研發相關的衡量指標。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 Rock),所研發出的「主權風險指數」(Sovereign Risk Index),近來成為市場衡量各項風險的依據。 該指數其中有一項「支付意願」(Willingness to Pay),專門衡量各國政治風險程度。「脆弱五國」去年10月在支付意願一項中,全呈現紅色層級,意謂這5國具有高度政治風險。 此外,美國的「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研發出一套在債券價格指數中,剔除流動性、經濟趨勢、與全球市場氛圍等非政治因素的「政治風險價差」(political risk spread)。 報告指出,在所研究的30個新興市場債券中,每1百分點增幅的政治風險價差,會減少約12%的海外直接投資,金額約為3.05億美元。 ---------------下一則---------------  金磚四國基金績效 看好中俄2014/01/03【聯合報╱記者黃郁文�台北報導】 去年歐、美成熟市場大行其道,削弱金磚四國(BRI Cs)的昔日光芒。分析2014年金磚四國表現,基金專家預測,中國大陸、俄羅斯、印度及巴西等4國,將隨著各自多空題材,呈現「分化」走勢,當中又以中、俄2國最為看好。 去年國際資金強勢回流,金磚國家資金動能匱乏,所幸,下半年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以及旺季題材加持下,金磚四國基金績效急起直追,大陸與俄羅斯基金平均報酬逾15%,帶動全年翻揚6%至8%;印度基金跌幅收歛至2%,巴西則以16%跌幅墊底。 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表示,相較成熟市場景氣能見度高,新興市場成長力道偏弱,加上貨幣貶值壓力的衝擊,導致國際資金轉向成熟市場。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金磚四國不約而同面臨經濟轉型期,中國大陸試圖將經濟結構進階到由內需消費主導,而巴西、俄羅斯則必須減輕對原物料商品生產的過度依賴。印度則須克服經常帳與財政的雙赤字壓力,以及現階段的高通膨風險。 陳韻如說,儘管各國政府都已意識到經濟結構性問題,且著力進行改革,但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的動作最為積極,至於巴西及印度,因今年將舉行國內大選,預料將有政策轉機題材。 ---------------下一則---------------  中俄基金 去年賺逾15%-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去年金磚各國表現大輸成熟國,但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及旺季題材加持下,去年下半年來急起直追,中國大陸及俄羅斯基金平均報酬逾15%,帶動2013年全年績效翻正,印度基金跌幅收歛,巴西基金殿底,預期未來中俄領頭趨勢成形,可望成為今年金磚領頭羊。 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2014年金磚四國將呈現分化走勢,其中大陸經濟動能維持高檔、企業獲利動能回春,加上又有改革政策紅利加持,可望持續有所表現。此外,俄羅斯在財政及貨幣政策支撐下,今年表現亦值得期待。 何銘銓表示,巴西受制於原物料價格,未見起色,未來表現可能較為壓抑,但國際賽事題材有機會為股市挹注動能。 印度的經常帳赤字及經濟動能趨緩,料將左右股市反覆波動,但因有國會大選登場,選舉行情仍值得期待。 ING投信認為,大陸採購經理人(PMI)數據雖走緩,仍在景氣榮枯點50以上,從近期經濟數據來看,2014年全球景氣復甦腳步仍持續,加上利率可望維持在低檔,基本面有助支持股市中長線走勢。而美股迭創新高,獲利了結的賣壓,隨時可能藉著市場訊息而湧出,使股市進入短線整理格局。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指出,第1季有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議題,香港股市較易受到資金進出牽動,預期大陸A股潛力將相對看俏。 此外,股票上市制度將引入註冊制取代審批制,預料將帶動股票供給量、提振券商地位,並讓大陸投資人逐步建立風險評估與長線投資的認知,成為陸股中長線的重要利多。 俄羅斯是去年下半年表現亮麗的金磚國家,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說明,面對這波國際熱錢流出,俄羅斯經常帳持續受惠國際油價走穩,匯市所受衝擊相對較低,貨幣政策因而調整壓力不高,股市表現也相對穩定。由於冬奧即將登場,國際賽事創造的經濟效益及引領的股市漲幅,不容忽視。 ---------------下一則---------------  委國股市狂飆480% 稱冠邊境市場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日經225指數去年漲幅57%,居成熟國家之冠,但邊境市場的委內瑞拉,股市一年來狂飆逾480%,更是吸睛。統計過去一年,MSCI邊境市場指數漲幅逾二成,明顯優於MSCI新興市場下跌5%的表現。 投信法人分析,邊境市場相較新興市場抗跌,除部分國家未來仍具經濟發展潛力,少數國家在前幾年大跌後,近期展開跌深反彈,加上邊境市場規模較小,成熟性仍不高,與國際情勢連動較低,去年金融市場產生波動,反而未受到影響。 觀察去年邊境市場股市表現,以委內瑞拉大漲逾480%居冠。不過,委內瑞拉領導人去年逝世,國家經濟大幅動盪,全年通膨率攀高,同時進行外匯管制,股市在此時空環境下暴漲,令市場感到意外。 杜拜股市漲幅逾107%則居次,主要是中東產油國的財政因龐大石油收入而更為健全,遠優於西方國家,在美國QE退場之際,反而獲得大筆資金進駐。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暨邊境市場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邊境市場具有三大投資優勢,包括高增長、低本益比和低連動性,由於很少研究機構涉足到邊境市場企業,且這些公司外資持有比重也不高,在很少人踏入這塊領域的情況下,許多邊境市場公司相對於新興市場同業,都處於20%以上折價,評價面相對偏低。 邊境市場與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連動性不高,國際動盪也較能不受干擾。 ---------------下一則---------------  東南西北找基金-國外非區域及債券篇 市場趨勢+能源/石油,貴金屬,資源商品篇 油價大彈升走勢 2014不易出現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的一年開市後,油價出現明顯跌勢,法人表示,油價大跌主要是庫存大增、需求減少,但預估2014年西德州油價較可能以區間波動為主,每桶約在85∼100美元,短期油價不易大幅走高,但狂跌的機率也有限。 天達投顧表示,先前原油價格下跌是受到利比亞情勢舒緩使得OPEC供給情勢好轉;至於西德州原油價格大跌則因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報告顯示,美國燃油需求大降,但原油日均產量增加至812萬桶,是1988年以來新高。 法人指出,油價短期大跌後,未來幾日有可能止跌反彈,但2014年整年國際油價恐不易出現大彈升走勢。 瑞銀投信認為,美國大量生產頁岩油之後,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在2013年10月已超過進口量,因此在美國進口需求減少的情況下,油價再大幅走高不易;但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內需走強,今年全球原油總需求可望增加,成為油價支撐。 瑞銀投信研究部主管張繼文說,2014年西德州每桶油價較可能在區間為85∼100美元波動。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周有融認為,預期短線西德州原油每桶約落在90∼95美元震盪。主要是因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溫和,對石油的需求不若以往強勁,同時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今年全球石油將面臨供過於求,加上美元走強,油價上揚空間受壓抑。 法人認為今年的油金價格可能區間整理,但相對看好資源類股後市。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表示,景氣復甦下,需求回升,使油價走勢相對其他資源價格穩定,在地緣政治風險降低下,預期油價再向上空間相對有限,但能源類股卻有表現的空間。 葛瑞森說,目前能源產業設備產能過剩情況已有改善,搭配新能源開採、旺季題材等,預估能源股股價表現會比國際油價走勢更佳。 周有融認為,目前資源類股的評價已經相對低廉,後續可望有再評價(re-rating)行情,尤其看好獲利相對良好的大型石油天然氣廠商,後續股價較具表現空間。 ---------------下一則---------------  酷寒 紐約天然氣價格暴漲6.6倍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遭到北極渦旋(polar vortex)襲擊,面臨邁入21世紀以來最嚴寒氣溫,紐約市等東北地區氣溫遽降,取暖需求大增,當地能源價格因而一夕暴漲。 紐約天然氣價格周一暴增6.6倍,每百萬BTU(英國熱量單位)達90美元,德州電價更是在數小時內飆漲190倍。 根據州際交易所(ICE)資料,輸往紐約的天然氣現貨價,上周五每百萬BTU全天均價還在13.6102美元,但周一暴衝至90美元,是紐約2月天然氣期貨價近6.6倍。紐約市過往冷冬天然氣價格大約都在在40到50美元區間。 Bentek能源公司指出,美國周一天然氣使用量達1,257億立方英尺創新高,幾乎是美國天然氣日產量的2倍。 北美遭遇北極渦旋的寒流襲擊,氣溫幾小時內突變為極寒氣候。美國國家氣象局預報,紐約周一氣溫高低變化,早上最高攝氏13度,凌晨最低攝氏零下14度。 商品氣候集團(CWG)總裁羅傑思(Matt Rogers)估計,周二將是美國1990年代中以來最冷一天,會打破2009年1月低溫記錄。 取暖需求大增,德州電網營運商Ercot呼籲大家節約用電,因為供電能力正受挑戰,寒冷氣候持續將再推高用電需求。 法國巴黎銀行指出,德州電力現貨價短短數小時內狂飆190倍,每百萬瓦時首次升破5,000美元。 儘管頁岩油開採革命,大幅提升美國天然氣產量創新高,本應能滿足本土需求,但專家指出美國天然氣管的輸送能力沒相應升級,因此讓美國部份地區的供應仍然受限,從而無法降低天然氣價格。 ---------------下一則---------------  油金逆勢漲 法人:短期現象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去年底法人都看空金價,但金價已連漲兩周,法人表示,金價彈升是因為金價大跌後有搶短買盤進場,元月油、金價不按排理出牌的走勢屬於「短期現象」,今年油金價應仍以區間波動為主。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黃金市場仍然存在偏空的因素,如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將降低對黃金的需求,資金仍會持續流出黃金ETF,央行也會降低買進黃金的速度。 另外,他指出,量化寬鬆(QE)退場將使黃金投機買盤縮手,但是金價很難再出現過去大幅飆漲的走勢,然而在金價低到一定程度時,還是會吸引來自大陸、印度的部分實體需求買盤出來,只要大陸和印度有些實體買盤出來,金價仍有短暫走高的機會,出未來須觀察印度需求能否回溫。 先鋒投顧總經理周智釧說,去年金價慘兮兮,市場又有一堆人喊空黃金,但黃金長期而言不太可能一直破底,因為大陸、印度這些企圖成為強權的國家,依然會持續買入黃金增加自己的黃金儲備。 他指出,而且新興國家的人民非常「哈」黃金,金價再跌就會有更多實體需求跑出來,像是農曆年逼近,亞洲的大媽也正在蠢蠢欲動。 周智釧表示,美國聯準會已經開始退場QE,但金價卻在1,200美元關卡數度失而復得,且上月也未跌破6月創下的1,180美元低點,因此金價在1,200美元附近應有一定下檔支撐,但近日的上漲是否為一波牛市的開端,暫持保留態度,短期內先觀察是否能突破季線,約1,260美元。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周有融同樣表示,金 價短線雖有跌深反彈的機會,然而考量美國減碼QE帶動美元走強、風險偏好上升,使得原先以投資與避險買盤為主的黃金等貴金屬將仍承受較大壓力。 他指出,目前紐約金屬期貨庫存與全球黃金ETF的持有部位皆持續下滑,預期後續動能仍相對弱勢,未來金價能否獲得支撐,將看大陸需求而定。 ---------------下一則---------------  金價強彈 逼近1240美元2014-01-04 01:39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去年底在每英兩1200美元大關附近徘徊的金價,2014年一開市就展現了強勁的反彈趨勢,連漲2天。台銀黃金分析師指出,受空單回補及農曆年前華人實金需求提高影響,使金價2天強彈約50美元。受金價彈升影響,昨日黃金存摺交易量大增,大家趕緊出售手中黃金,「落袋為安」。 台銀金黃金分析師說,從黃金ETF交易量等整體情勢來看,空頭局勢未變,恐怕金價再往上的空間也很有限。以過去經驗來看,金價一個反彈波段約為10%,建議短線操作,「反彈5%就要趕快走」。 今年1月2 日雪梨金市以每英兩1204.49美元開市,由於兩岸華人重視的農曆春節將至,亞洲實體黃金買盤走強,加上印度央行(RBI)於12月31日宣布放寬部分對黃金進口限制措施,金價迅速竄升。 昨日歐元區公布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自11月的51.6上升至52.7,創2011年5月以來新高,帶動金價續漲至每英兩1230.65美元,創下2周來新高,昨日最高漲至1238美元。 台銀黃金分析師說,「中國大媽沒那麼神啦」,除空單回補外,大型避險基金去年底結算後,今年需重新建立避險部位。 ---------------下一則---------------  國際金價再衝高 周漲幅3.38%-2014/01/04【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印度宣布將放寬部分黃金進口管制、大陸等亞洲市場實質需求上揚,昨天國際金價再走高,最高漲至每英兩1,238.70美元,累計本周上漲逾40美元,漲幅3.38%。 黃金分析師指出,這波國際金價若能突破1,250美元,有機會往1,267美元的價位邁進,甚至看到1,300美元高價。 惟就技術面觀察,短線國際金價在1,250及1,270美元上檔壓力很大,投資人追價時應注意風險。 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分析,在大陸地區的黃金現貨買盤湧入下,引爆投資人追價黃金,再加上印度宣布放寬今年將解除部分黃金進口管制,帶動金價一路衝高。 他解釋,隨著國際突破1,225美元,吸引追價買盤大舉湧入,引爆軋空行情,受空單回補帶動,金價一路衝高,周漲幅逾3.3%。 隨國際金價走漲,昨天台銀黃金存摺1公克漲到1,199元,上漲15元,本周上漲22元;同時,1台兩條塊賣出牌告也上漲至45,592元,上漲468 元。 市場人士表示,昨天國際金價最高至1,238.7美元,與上周的1,198 美元低價比較,漲幅相當可觀。 但楊天立強調,目前觀察,這波國際金價雖有機會進一步往上攻,但在1,250美元和1,260美元會面臨上檔壓力。 另一分析師則說,金價若能越過1,250美元壓力區,下一個目標是往1,267美元挺進,但要越過1,300美元機率不高,投資人追價時應小心。 ---------------下一則---------------  中印需求增 金價再飆高-自由時報1030105〔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 今年第一週黃金價格飆到去年十月以來新高,銀價也創下去年十一月至今最大漲幅。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上漲○.八%,來到每英兩一二三五.一美元,交易量更較過去十四週平均值高出四十四%。由於亞洲地區黃金需求量大增,預料農曆春節又將掀起另一波黃金購買潮。 去年黃金價格慘跌二十八%,跌幅創下三十餘年之最,主因美國經濟復甦,美國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QE)將溫和退場,導致黃金需求下滑,資金持續撤離金市所致。 美國QE逐步退場下,聯準會本月將減緩購債,美元走勢改善,對黃金及其他重金屬原物料造成壓力。Morgan Gold首席策略師莫伊(Ed Moy)表示:「亞洲的黃金需求量為市場長期的評價指標,接下來就看聯準會購債計畫成效如何,今年肯定是黃金價格劇烈波動的一年。」 亞洲地區,印度及中國因中產階級暴增,黃金需求量占全球市場之冠,印度盧比更受大量進口黃金影響而波動,而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的熱潮也將帶動黃金價格走高,比照比特幣的炒作潮,黃金市場相對看好。 ---------------下一則---------------  瑞士央行「金」慘 去年賠100億美元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瑞士央行(SNB)周一公布,該行2013年營運蒙受90億瑞郎(約100億美元)的虧損,因其持有的黃金部位損失達150億瑞郎,讓從外匯及其他方面的獲利完全賠上還不夠。 金價去年全年大跌28%,成為1982年來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但金價近來頗見起色,今年來已揚升2.7%,周一現貨金價已第5個交易日上揚,盤中觸及每盎司1,245.86美元的將近3周來高價,紐約指標性2月期金上周五勁揚1.1%,創下每盎司1,238.60美元的去年12月16日來最高收盤價,周一盤中升至1,241.20美元,漲2.6美元或0.2%。 黃金周一受惠於美元及美股偏弱帶動避險需求,另亞洲回籠買盤強勁也提供支撐。不過分析師仍抱持審慎,提醒本周稍後隨著美國經濟指標出爐,金價不無可能回軟。 瑞士央行將在3月詳細說明其2013年營運及公布各確切數據。該央堪稱歐洲的優質投資機構之一。 但該行表示,其黃金部位在去年折損150億瑞郎價值,完全吃掉外匯部門的30億瑞郎獲利,及出售政府穩定基金而得的逾30億瑞郎獲利。這個穩定基金創立於5年前,當時係為對瑞銀(UBS)紓困而設。 瑞士央行的這個虧損,意味該行將無法對大股東發放股利,因此可能會有政治上的效應。瑞士的26個省及聯邦政府,都是瑞士央行的大股東。 世界黃金協會的資料顯示,瑞士央行持有1,040噸黃金,在該行資產中的占比接近10%,但仍遠不如美國、德國及義大利等央行的部位。 瑞士央行表示,該行需提列30億瑞郎作為外匯存底的準備,故預期去年的總虧損將達到120瑞郎。該行解釋說:「這遠大於53億瑞郎的利潤分配準備,所是以無法分配獲利。」 ---------------下一則---------------  外資耶誕收假 金價回溫1,240美元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外資放完聖誕假期歸隊,國際金價隨之升溫,已回溫到每盎司1,240美元,去年逢低布局的國內銀樓業者眉開眼笑,期待農曆年前可以有一波行情。 昨(7)日國際金價拉漲至每盎司1,240美元附近,最高達到每盎司1,245美元,較去年12月最後一天的國際金價,上漲了至少55美元,短短七天,漲幅超過4.2%。 國內銀樓黃金參考賣出價昨天來到每台錢4,610元,每公斤黃金條塊較1月初上漲4.5萬元。熟悉黃金操作的國內黃金大戶指出,去年底以來,黃金已成為國外法人操盤的工具,大舉放空、再大筆買進炒高,短進短出,賺取每波段獲利。 黃金大戶指出,去年下半年之後,部分銀樓業者開始熟悉國外法人的操作手法,開始跟進,因此去年底國際金價被壓至每盎司1,200美元以下後,部分銀樓業者開始逢低承接,逢低承接的銀樓業者統計至目前的帳面都有獲利。 銀樓業者指出,市場銀樓庫存黃金平均價位多在每盎司1,000美元以下,愈逼近手中平均成本價位、業者都會買進,以維持手中一定的庫存量。 銀樓業者指出,去年整體銀樓買氣不好,目前逼近農曆年,加上國際金價反彈,熟客開始回流,買3台錢、5台錢重量的黃金庫存在手中過年,期望國際金價這波反彈可以帶動部分商機。 台銀貴金屬部指出,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宣布首次縮減購債規模以來,許多金市多頭已經撤離。上周國際金價受到聖誕假期影響,交易清淡,在上下30美元的區間內震盪。 台銀貴金屬部指出,技術線型上,國際金價短線技術指標位於超買區,國際金價守穩5日線後,持續朝20日線移動平均線邁進;但如果未來幾日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亮眼,短線國際金價仍不排除有下跌空間。 ---------------下一則---------------  紐約金價閃崩 暫停交易10秒2014年01月08日【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黃金期貨周一盤中突然閃崩,在台北時間周一晚間11時10分左右由盤中高點急殺35美元,瞬間由紅翻黑,從上漲0.7%轉為下跌逾2%,導致交易一度暫停10秒鐘,原因眾說紛紜,從下錯單、拋售到故意影響售價都有傳言。 爆錯單拋售疑雲 黃金期貨價格在暫停交易10秒鐘之後,吸引低接買盤進駐,很快回到閃崩的水準,還一度反彈至3周高點,終場僅小跌0.05%,昨則持平在每盎司1238美元附近。 儘管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發言人利威爾(Damon Leavell)強調,並沒有錯誤的交易,但市場仍流傳有人試圖操縱價格等各類說法。類似的情況去年11月20日也曾發生,CME當時在金價急跌下,暫停黃金交易20秒鐘。 金價目前已自去年12月19日的低點每盎司1193.6美元反彈近4%,分析師表示,本周後期在主要商品指數重新調整權重之前,黃金可能會吸引更多買盤,但長線走勢仍有疑慮。而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指出,今年金價走勢仍缺乏支撐。 ---------------下一則---------------  市場趨勢+替代能源,水資源及綠能/農金/軟物料篇 綠能基金強棒 漲贏世界指數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統計過去10年各類產業指數表現,21項產業指數若1月上漲,則全年收紅的機率為100%的指數有八項,其中以德意志奢侈品指數28%及S-Network全球水資源指數25%表現最亮眼,法人建議可布局精品基金及綠能基金。 KBI總代理康和投顧統計元月各產業漲幅表現,其中五成產業繳出正報酬,屬於綠色投資參考指標的S&P能源乾淨指數及S-Network全球水資源指數也在列內。 根據市場權威Clean Edge機構預估,全球替代能源產量在2022年將成長71.33%至4,261億美元,代表未來替代性能源產業具有相當投資潛力。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指出,綠能指數去年漲幅大幅領先世界指數,且現在的綠能已跟傳統綠能著重新能源開發運用已不同。 他指出,過去綠能主要以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為主,但現階段綠能產業已多元發展,不僅包含新能源,而且已有更大比重投入於節能、汙染控制、水資源等產業,隨著綠能產業新革命,目前可投資在節能、汙染控制與水資源三大領域,掌握全球各項節能環保商機。 至於另一個驅動力,是三中全會將環保納入考核範圍,首次提出用制度保護環境,國家節能環保預算持續處於逐年攀升的情況,因此整體而言,2014年持續看好全球潔淨能源產業。 ---------------下一則---------------  市場趨勢+科技,生技醫藥,及其他產業篇 美科技股強勢 投資人緊抱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美國科技類股拉尾盤,漲勢勝過道瓊指數,此多頭氣勢更有望延續至今年,根據美銀美林報告顯示,目前科技股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板塊,受調查中的投資人,有近半「重倉」持有科技股,比例創近十年次高。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銀美林最新出據報告顯示,即便2013年科技股大幅上漲,讓那斯達克指數上漲逾三成,但基金經理人對科技類股仍然非常看好,在受訪者中,48%的人在其投資組合中重倉持有科技股,是近10年的數據當中,第二高的表現。 美國科技類股在去年底多頭開始發動強勁攻勢,那斯達克指數與美林科技100指數雙雙創下13年來新高,讓科技股重掌多頭兵符,也帶動科技類型產業基金漲勢為12月表現最佳者。 亨德森遠見全球科技基金經理人Stuart O'Gorman表示,在全球景氣復甦之下,企業獲利逐步成長,在市場信心提振下帶動資本支出的上升,科技公司將因此受惠並進而改善營運, 此外,目前可投資的科技公司中,大約75%的公司總部均設於美國,目前美國科技股的股價水準仍相當吸引人,看好後續的漲升空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表示,美國經濟數據逐漸改善,且持續維持低利率政策,如此環境有利市場定位良好的科技企業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而且整體科技產業2014年的獲利預估應可達標,加上科技股的本益比仍低於長期平均、相對大盤也呈現折價,有利科技股表現。 至於看好的科技股產業別,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科技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特別獲得投資人認同,像是2013年S&P500指數中漲幅297.排名第一的Netflix,是經營線上影音串流服務,運用獨特的創新模式,提升獲利,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是「新服務」,符合新時代趨勢,具備延續性成長與推陳出新的能力的企業,投資人可多留意。 ---------------下一則---------------  CES登場 科技基金助陣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2014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登場,法人指出,隨著科技產業進入後PC時代,今年CES的主題將變得更多元,展覽亮點包括穿戴式裝置、雲端運算、物聯網、3D列印、大螢幕裝置與可彎曲裝置等,創新元素可望為科技業注入新的成長動能,投資人可布局科技基金。 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馬特.摩伯格表示,CES向來是科技市場發展趨勢的風向球,而且於展覽期間,各家科技大廠也將推出多款新品,因此CES展多能帶動科技股表現,追蹤近三年,美銀美林科技100指數於CES展後一周,平均上漲1.72%,後一個月平均漲幅近7%。 農曆春節銷售旺季即將啟動,2月下旬又有巴塞隆納MWC世界通訊展,預料新品登場伴隨實際的銷售成績出籠,有利科技股營造多頭氛圍,長線投資題材豐富多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盧明芬建議,投資人可採分批加碼或定期定額策略介入,積極者首選科技產業型基金,穩健型投資者則可透過側重科技股的美國大型股基金,擴大資產組合的爆發潛力。 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本次消費大展受關注焦點,穿戴式裝置運用擴大,當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裝置發展到漸趨成熟後,新型態且應用層面更廣的穿戴式裝置在未來有可能成為硬體廠商發展新重心。 ---------------下一則---------------  醫療科技股 漲相都不錯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去年醫療及科技類股表現出色,展望今年,基金業者認為,強者恆強,生技、科技、電信、網路通訊等族群持續看好,除了美股以外,歐洲、中國與台灣等市場都有投資機會。 彭博資訊統計,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十大產業指數中,近一季以資訊科技指數表現最猛,漲幅有一成以上,居所有產業指數之冠,去年全年的漲幅也是名列前茅。醫療保健族群近一季上漲8%,去年全年則大漲近34%,漲幅數一數二。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尤其看好生技、科技、電信、網通等族群。 ---------------下一則---------------  科技類股 續領風騷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去年漲勢凌厲,進入2014年,科技領頭趨勢不變,以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為例,以雲端運算應用、4G網通、3D列印,以及汽車電子相關科技等四大新趨勢最受市場注目,預期將再炒熱科技業的能見度。 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本次CES展另一受關注焦點在穿戴式裝置運用擴大,當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裝置發展到漸趨成熟後,新型態且應用層面更廣的穿戴式裝置在未來有可能成為硬體廠商發展新重心,除了主要作為與智慧型手機做為資訊娛樂連結,穿戴式行動裝置更可被設定在運動休閒、醫療照護、安全、專業利基等領域提供運用機會。 相關裝置運用在未來複合成長率可望突破50%以上。相關半導體以及零組件供應商均將獲得營收成長新動能。此外,未來行動通訊資料傳輸需求將持續倍增,下階段的4G LTE通訊技術應用擴大被視為緩解當前網路流量問題的重要關鍵。 ---------------下一則---------------  生技指數收紅 今年續熱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與S&P500指數於2014年首日交易收黑,但NBI生技指數與AMEX生技指數雙雙上漲收紅,多頭氣盛拉開新年好彩頭。統計2013年共有16筆1億美元以上的併購案,股價於宣布後的隔日平均上漲32%,今年生投類股可望延續購併潮,推升類股表現。 ING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去年第3季總計有四項新式分子藥物通過美國FDA上市審核,統計去年前三季累計19項新藥獲得上市核准,總額雖不如前年,但仍高於2002∼2012年的平均量,顯示新藥上市循環仍偏樂觀,搭配全球藥品需求增長,生技醫療產業供需基本面看好。 黃靜怡指出,過去生醫傳統季節性效應通常在1月告終,2月股價會短暫陷入整理,並待3∼5月醫學年會題材開始增溫,再展開另一波攻勢,但今年除了季節效應,還有併購案可期。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人口老化讓全球對於醫療及藥品的需求將有增無減,加上生技藥品異軍突起,許多不治之症的治療皆因此獲得重大突破,醫療生技產業商機無限,值得擇優布局。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在醫療生技領域持續看到企業整併的動能及專利藥到期轉學名藥的情況,對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及資本市場動能仍看多。 另一方面,未來可望持續預見獲利動能穩定企業將發放更高的現金股利或從事庫藏股的動能增多,他建議,投資生技醫療族群可以偏特殊藥物、生技及製藥大廠為今年首選,獲利前景及股價動能可期。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表示,生技股受惠近年來新藥核准與併購題材,企業財報表現亮眼,股價明顯走強,但因連漲多年漲幅不小,建議投資人需開始留意生技產業的追高風險。 由於全球高齡人口倍增,醫療照護需求轉強,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2030年美國65歲以上的族群將占總人口的19%;歐洲65歲以上人口占比至2025年與2050年也將攀升至23%與30%,法人指出,是支撐生技、醫藥長線發展的題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統計過去10年,不含金融海嘯及歐債期間全球主要市場1月表現,全球股市平均上漲2.51%,具有旺季效應或高貝他值的歐洲、中小型股、科技或生技產業,元月平均漲幅超過3.3%,表現更為活蹦亂跳。 ---------------下一則---------------  三大趨勢旺 基礎建設熱門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美國頁岩油蓬勃發展帶動基礎建設產業成為投資新焦點,尤其以管線鋪設及天然氣儲存相關廠商最受市場青睞,而台灣境內外九檔基礎建設類型基金在2013年表現分歧,其中三檔投信發行境內基金最亮眼,漲幅從14∼28%不等。 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周有融指出,基礎建設不僅涵蓋電信、電力、水務以及與景氣高度連動的鐵公路、航空等商機,現階段也迎來北美頁岩油革命、全球通訊建設升級與新興國家都市化三大趨勢,後續股價具走揚潛力。 周有融表示,隨著美國頁岩油開採技術進步,國際能源署(IEA)預估美國將提前在2015年超越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相關運輸與儲存設備需求大幅增加,尤其看好中游產業成長性,包含輸送管線及運輸鐵路業者,均是投資焦點。 摩根全球α基金經理人趙心盈表示,金融海嘯後,以大陸為首的新興國家透過大量投資與基礎建設來推動經濟成長,但近一年則因提升品質勝於量的追求,傳統需求呈現下滑。 她指出,美國頁岩氣大量產出,促進相關開採設備及基礎建設的發展,也催生大量配套產品及相關服務產業的興起。 此外,東協、巴西、俄羅斯等國普遍基礎建設仍不足,且從今年至2018年間都有世足賽、冬運與奧運等大型賽事,料將持續推動基礎建設產業。 趙心盈指出,針對2014冬季奧運與2018年世足賽,俄羅斯政府投入逾百億美元興建場館及提升公共設備,直接刺激就業需求、提升所得,對原物料、基礎建設與內需消費產業也是長線利多。 法人認為,隨手機普及化及影音娛樂需求上升,預期2030年全球將有一半人口使用手機上網,促使業者提升網路乘載量,因此未來四年包含歐美日中及部分新興國家都將陸續完成舖設4G LTE,小型基地台及無線設備等資本投入也將維持兩位數成長,成為另一商機。 ---------------下一則---------------  網路、通訊、汽車 利多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惠於進口油價偏低,美國11月貿易赤字縮小幅度遠超過預期,來到343億美元並創下四年新低紀錄;市場分析師表示,貿易赤字降低可有效維持強勢美元,加上量化寬鬆(QE)今年持續緩步退場,景氣持續加溫下還是建議投資人抱緊美國高收益債。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說,強勢美元可有效維持高收益債券資產的穩定性,目前瑞士法郎與日圓等避險資產的匯率都偏弱勢,可見投資人偏好風險性資產,這將有助於高收益債持續吸金,強勢美元更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周曉蘭指出,現在對高收益債基金持中性態度,資本利得有限的環境下,個別債券的挑選反而更顯重要。因此在個別產業上,目前相對看好科技、網路、通訊、能源(頁岩氣革命為長期利多且評價相對便宜)與汽車業(過去幾年有效健全財務、行業整併)。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美國景氣好轉有助企業獲利提升,高收益債亦可受惠,即便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高收益債利差在出色基本面支撐下,利差仍有收斂空間。 此外,隨著利率水準逐步墊高,預估今年高收益債發行將下滑至3,000億美元,但買氣則因景氣復甦以及低利環境持續而不墜,在供給有限情況下,將進一步拉抬整體高收益債市表現。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去年美股創新高後,未來美國內需與企業資本支出回升將為企業訂單帶來進一步動能,聯準會預估今年經濟增長可望有2.8%至3%增長水準,將進一步帶動整體企業營收成長,不僅有助美股表現,對與股市連動密切的高收益債市來看,今年行情可期。 再者,庫克表示,由於高收益債償債高峰期落在2016年至2018年,企業流動性準備較2007年為佳,而且在較高收益率的保護之下,對美債利率敏感度相對較低,表現可望相對穩定。 ---------------下一則---------------  市場趨勢+REITs,ETF,MBS組合及固定收益類篇 資金逃離 新興市場ETF血崩 先鋒富時新興市場ETF 3天流失12億美元2014年01月09日【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 新興國家經濟動能減弱、政治不確定性升高,又面臨美國聯邦準備理會(Federal Reserve,Fed)縮減寬鬆貨幣政策力度,加速投資人加速撤出新興國家股市,美國最大新興市場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今年前3個交易日就失血高達12億美元(363億元台幣)。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來下跌約3%,延續去年跌勢。美國上市最大規模的新興市場ETF先鋒富時新興市場ETF(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2014年來下跌4.2%,投資者在今年前3個交易日從中撤出12億美元,是今年迄今所有ETF最大規模資金流出。 EPFR Global統計,去年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從新興國家股市中撤出60億美元(1814億元台幣),是2011年以來的最大規模。債券市場流出的資金總額達131億美元(3961億元台幣),是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多的。 今年多國有選舉變數 今年巴西、印尼、印度、土耳其和南非都將進行選舉,許多投資人都在準備迎接選舉之前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市場分析師預期,新興國家股市資金流出將更明顯,資金流向投資吸引力更高的美國、歐洲與日本股市。 摩 根富林明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組合經理塔伊比(Nima Tayebi)指出,Fed去年12月縮減收購公債規模100億美元後,美國公債殖利率升高,提高投資吸引力,新興國家股市、債市吸引力相對更低。 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升速已超過美國國債收益率,進而轉化為更高的借貸成本,這讓新興國家政府面臨更高的財政挑戰。 開發中國家經濟動能趨緩是投資人對其前景存疑的關鍵因素。滙豐(HSBC)報告指出,新興國家差異性持續縮小,經濟成長動能已不若2009年~2010年。 中國去年12月製造業、服務業都出現放緩跡象,拖累同期滙豐新興國家綜合製造業、服務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至51.6。 華爾街重量級銀行業者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近期紛紛喊賣新興市場。 華爾街喊賣新興市場 不過,部分市場分析師認為,新興國家股市與債券價格修正一波後,新興市場資產價格更具吸引力。儘管部分股市本益比仍然偏高,但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基於明年預期收益的預期本益比10.2倍,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預期本益比15.2倍。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PIMCO)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經理巴爾賽爾斯(Francesc Balcells)表示,墨西哥比索投資吸引力不低,墨西哥國家財政狀況良好、利率偏高。 ---------------下一則---------------  美日REITs基金 Q1首選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3年日本REITs表現突出,預料漲勢可持續,日本及美國REITs將是2014年第1季投資首選。觀察22檔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績效差異甚大,排名居前的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及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2013年皆有一成以上的報酬率。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日本地區全國辦公室需求持續改善,東京都五區商業辦公大樓空置率持續下滑,2013年11月下降至7.52%,連續第五個月改善,創下自2009年6月以來新低水準,其中,部分大型不動產商更降到2%至4%。 大阪商業區商辦空置率則較10月下滑0.03個百分點至9.85%,連續第八個月下滑,且為連續第三個月跌破10%關卡;至於名古屋商業區商辦空置率較10月下滑0.31個百分點至9.76%,三個月來首度呈現改善。 在供給方面,辦公室供給在2012年達到高峰,東京都23區2012年供給面積為175萬平方米,2013年為58萬,預期2014、2015年各為91萬、102萬。在供給有限之下,空置率有下滑空間。 租金市場出現兩極化現象,地段佳且耐震性高的大樓需求強勁,地點較差且堅固性比欠佳的大樓需求偏弱。 日本辦公室租金在2008年達到高點後下滑,2013年部分需求較強大樓租金開始上漲,例如三井不動產針對幾個需求較強大樓,租金自2013年4月起新租戶調漲5%,三菱地所2012年秋季起調漲部分大樓,漲幅5%至10%,2013年新租戶調漲10%。 吳宗穎表示,日本經濟持續復甦及通膨上揚,資金在2014年將持續湧進不動產市場,地產公司或REITs公司獲利與評價上將提升。 ---------------下一則---------------  平衡基金 資產配置核心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ICI資金流向公布資料顯示,股票型與平衡型基金2013年各季都是淨流入,股票型基金連續四季淨流入。平衡型基金自2011年第四季以來,已連續九季淨流入,累積淨流入1,242.4億美元,突顯股債兼具的平衡基金,在不確定的金融市場當中,擔綱核心資產的重要地位。 投信法人指出,全球景氣回春步伐顛簸,透過多重資產可分散波動風險,透過股票可參與全球景氣復甦行情,債券能提供穩定且持續的收益來源,將是資產配置中堅實的下檔支撐,建議將股債兼具的平衡基金作為投資組合中的核心配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逐步縮減公債收購規模,國際貨幣基金等大型機構也上調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等同為經濟前景背書。整體來看,實質復甦基本面題材可望接棒,延續風險資產表現,相對看好全球股市以及利差型債市的投資機會,建議風險屬性較保守的投資人,可透過聚焦於歐美股市以及利差型債市的平衡型基金,作為核心配置。 至於一般投資人則建議以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主軸,分享景氣增溫的股市投資機會。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面對市場震盪加劇,傳統股債平衡基金已不敷需求,股債兼具的收益型產品,最能因應當今震盪的市場變化。 這類商品不但可以參與股票成長的投資契機,還有債券收益做為後盾。施厚德建議投資人應將多重收益產品納入核心資產,不僅能增強資產穩定度,更能因應陰晴不定的金融市場。 日盛金緻招牌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表示,從2012年11月開始,國際資金流向就偏向股市,美銀美林統計至2014年1月,流入股市金額達2,910億美元,流入債市160億美元。債市商品中,高收益債一枝獨秀,顯示市場風險胃納提高,追逐較高收益資產。預期2014年將延續這個趨勢,股債各有看頭,從資產配置角度,可以適度提高股票配置比例,債券部分則以票息高的高收益與新興債為主,穩健的平衡配置,有助提升報酬率。 ---------------下一則---------------  市場趨勢+債券及貨幣篇 債券布局 留意三風險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駿利副總裁暨客戶組合經理人法默(Cody Farmer)昨(9)日指出,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可望帶動全球股市上漲。由於美國最快明年才會升息,債券所面臨的利率及信用風險仍低,但要小心流動性風險。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確定於元月起逐步退場,法默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升息前,必須見到QE完全退場,以及通貨膨脹有上揚跡象,因此,預期Fed最快明年才會開始升息。 法默說,駿利預估美國今年可望有3%的經濟成長率,這足以推動美國企業成長。此外,美國通膨率可望維持在低檔的1.9%,失業率則可望下滑到6.5%。這一切都有利股票投資,不利公債。 法默指出,投資人在布局債券時,通常要注意三種風險,也就是利率、信用及流動性。由於美國不會快速升息,目前利率風險仍低;債券違約率仍低,因此信用風險也不高;不過,流動性的風險仍在,值得注意 。 法默分析,債券是透過交易商交易,但交易商近年的庫存債券大幅降低,從2007年的高點2,420億美元大減八成,只剩約500億美元。然而,市場的需求更盛,單是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就已成長一倍以上。目前這個市場顯得更沒有效率,精選個別債券的能力這時候更加重要。 法默認為,由於流動性風險增加,造成新興市場債券去年下挫8%。雖然有些市場人士認為新興市場債券已反映利空。 ---------------下一則---------------  可轉債點心債 投信按讚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股多於債是今年的投資主軸,但對於投資屬性偏保守,必須將債券投資比例拉高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哪一種債券基金最有贏面?宏利投信分析,包含可轉債及點心債這兩類型債券基金,今年表現仍可望突出,是第1季投資人加碼布局首選。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鄭安佑分析2014年全球債市展望,最看好與美債相關性低的可轉債及點心債。由於聯準會(Fed)縮減量化寬鬆(QE)及市場預期美債利率將隨經濟成長走揚,因此對於績效表現跟漲抗跌股市,並與美債價格表現呈負相關的可轉債將成為2014年債市投資重點,其中又以歐洲可轉債為首選標的,主因具有價格面偏低,以及落後補漲潛力優勢。 至於點心債,由歷史經驗來看,點心債與美債走勢相關性相對較低,在美債利率彈升的環境下,點心債利率所受影響可望較小,加上目前點心債平均殖利率仍達4.05%,且擁有平均信評A級,仍提供相對具吸引力的利息收入。在匯率收益方面,人民幣也可望提供穩定支持,讓點心債投資更具魅力。 新興巿場部分,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新興巿場就近期經濟數據看來,基本面已逐漸落底且下行風險有限,部分以出口為主的國家更可望受惠於美國需求而帶動經濟成長,因此,對後QE時代的新興巿場債仍維持樂觀看法。 在投資標選擇上,李育昇建議以出口為主的國家,或是經常帳盈餘較充足的國家為主;在資產類別選擇上,高收益債券表現要優於投資等級債券,公司債會優於主權債,且以美元計價較佳。 摩根投信債券產品策略長劉玲君指出,Fed縮減QE購債規模時,也同時強化低利率承諾,這有助於債市吸收QE退場衝擊,但要留意如果經濟成長或通膨升溫超出預期將提高利率上檔風險,建議投資人透過存續期間較短,且與股市相關性較高的債券來調整債券部位,這時就以高收益債為首選。 ---------------下一則---------------  大陸「匯」紅 帶旺點心債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影響債市走勢,利率敏感度較高的債券資產如公債、投資等級債表現受到壓抑,點心債相對受到影響較小。根據彭博資訊資料顯示,滙豐點心債券指數(當地貨幣計價)於2013年全年上漲4.01%,在債市震盪之際,表現亮眼。 此外,QE退場,新興市場貨幣多走貶,但人民幣走勢卻較為抗跌,也為點心債帶來匯率的優勢。 理柏資訊統計,在所有境內債券基金中,2013年全年績效前十名的債券基金內,點心債基金占有六檔。 滙豐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軍儒指出,點心債受惠於中國大陸外匯占款(外匯占款是指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持續流入,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加上人行放手讓人民幣中間價升值等眾多利多下,在量化寬鬆退場之際,反而表現亮眼。 黃軍儒表示,2014年點心債因較小的匯率波動,與較短的存續期間雙重優勢,仍有投資價值。 在人民幣國際化、經濟由出口轉消費的過程中,需要相對較強的人民幣支撐,皆將有助於支撐人民幣中長線行情。 除了看好人民幣中長期匯率表現外,黃軍儒指出,香港、台灣等地的人民幣存款增加,更是推動人民幣債券商品行情增溫的動能之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1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高達人民幣8,270億元,創歷史新高,合計香港、新加坡、台灣、倫敦等全球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已達人民幣1.1兆元,顯示人民幣的需求明顯增強,更支持點心債的發展。 ---------------下一則---------------  亞洲高收益債券 吸睛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亞洲國家的高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大幅提升,讓JACI(摩根大通亞洲信用)指數持續向上攀升,尤其是每年第1季表現相對亮麗;而鴿派代表的葉倫將在2月1日就任聯準會主席,低利寬鬆貨幣環境可望維持,將為JACI指數表現再添光輝。 觀察過去八年JACI指數表現可發現,每年第1季走升趨勢明顯,平均有近3%的漲幅,今年在確定鴿派代表葉倫接任聯準會主席後,市場認為將能順利引導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降低對市場的衝擊。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指出,1月有許多公司即將發行新債,市場焦點集中在房產債券新發行行情,舊券的部分有較多賣壓。 而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疑慮升溫,目前評估,債務的外債比重僅0.9%不高,信評機構普遍認為,最終將由中央政府承接債務,未來其償債能力逐漸提升,問題可控。後市亞洲成長動能持續,亞高收公司債在存續期間短、違約率低的特質下,今年亞高收表現仍可期待。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高息債券在經濟前景轉佳下,利差可望持續收斂,將降低公債殖利率攀升的負面影響。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費城發表演說中仍強調,美國的經濟逆風正在散去,而房市泡沫破滅的衝擊也已逐漸淡化,這將有助於美國經濟加速成長。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當前仍需要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援,而購債減碼並不影響FED的政策決心,這些宣示,也將有利投資人追求收益較佳的商品,加上景氣溫和復甦態勢明確,高收益債券可望有所表現,其中以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最高,將最受市場資金青睞。 瀚亞投資指出,未來12個月,高收益債的資本利得空間雖因公債殖利率看升而壓縮,但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的環境仍有利信用債券;更重要的是,儘管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不會如2013年5至6月般震盪,但市場對聯準會動作的預期而產生的波動,反而創造出許多債券價值的投資空間。 ---------------下一則---------------  亞洲高收債 Q1行情看俏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觀察2005年9月JACI指數成立以來,除了2008及2011年,每年首季走揚趨勢都很明顯,法人指出,代表鴿派的葉倫將在2月1日就任美國聯準會主席,低利寬鬆貨幣環境可望維持,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空間相對有限,有望紓緩債市壓力,並利於風險資產,有助高收益債續航。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觀察過去8年JACI指數(摩根大通亞洲信用指數)表現,每年首季平均有2.98%的漲幅,在確定葉倫接任聯準會(Fed)主席後,市場認為其能順利引導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降低對市場的衝擊,增加投資人信心,2014年第一周高收益淨流入,也顯示資金續偏好較高收益。 鄭易芸指出,1月有許多公司即將發行新債,市場焦點集中在房產債券新發行行情,舊券的部分有較多賣壓。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疑慮升溫,但目前評估債務的外債比重僅0.9%,且債務率為105%,在國際貨幣基金(IMF)訂定的合理範圍,信評機構普遍認為,最終將由中央政府承接債務,未來償債能力逐漸提升。 法人指出,後市亞洲成長動能持續,亞高收公司債存續期間短,違約率低的特質下,今年亞高收表現仍可期待。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高息債券在經濟前景轉佳下,利差可望持續收斂,將降低公債殖利率攀升的負面影響。 美國經濟逆風正在散去,而房市泡沫破滅的衝擊也已逐漸淡化,這將有助美國經濟加速成長,且美國經濟當前仍需要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援,而購債減碼並不影響Fed的政策決心,這種情況,將有利投資人追求收益較佳的商品。 法人指出,加上景氣溫和復甦態勢明確,高收益債券可望有所表現,其中以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最高,可望最受市場資金青睞。 ---------------下一則---------------  歐洲高收益債 4利多簇擁 漲相佳2014年01月09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JPMorgan預估未來2年,高收益債券違約率仍將低於長期平均值,且景氣持續好轉,利差有機會再下修,預估全高收可望下修至377基本點,不過,歐洲高收益債受惠於經濟數據利多與資金行情帶動,未來上漲空間大。 德盛安聯PIMCO全球高收益債券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歐洲國家體質改善,歐債問題獲得解決,除德國成長力道相對強勁,邊陲國家如西班牙失業率來到相對低檔、義大利製造業擴張,各項數據皆顯示歐洲經濟逐步回歸正軌,有利投資信用債。 歐企獲利展望看俏 蔡明潔說,目前歐洲維持寬鬆資金環境,有利債市後續表現,券商報告指出,市場對歐洲企業的獲利展望普遍轉為正面,2014年預估成長率達12.7%,顯示企業債投資疑慮低。 根據美銀美林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歐高收佔整體高收益債比重約為12.6%,2013年底已來到15.8%,反映歐高收逐漸受到市場青睞。 另外,若以相對利差來看,蔡明潔表示,無論是金融或非金融產業的高收益債(以BB等級為例),歐洲高收益債相較於美國高收益債仍較具吸引力。 根據EPFR統計至最近1周(截至1月1日),資金淨流入歐洲高收益型基金規模達11.25億美元(約339億元台幣)、連續17周淨流入,累計2013年總流入257.85億美元(約7766.7億元台幣)。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表示,歐洲高收益債正處於投資的甜蜜點,包括1、經濟觸底回升,今年企業獲利將轉為2位數成長。 2、歐洲企業處於去槓桿化階段,預估淨槓桿倍數將由去年2.1倍降至今年的1.8倍,有利債權人權益,亦降低債信風險。3、利率風險低,受惠經濟緩慢復甦,物價水準偏低,歐洲央行有較大的空間再行使寬鬆政策;4、評價面尚未完全反映系統風險下滑,利差還有再收斂機會。 ---------------下一則---------------  歐陸復甦風起 高收債有利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歐洲企業獲利與經濟成長有高度的相關性,景氣自萎縮轉為正成長的年度,歐洲企業獲利皆出現超過兩成的成長率,IBES預估2014年歐元區企業獲利有16.3%。法人指出,可提高歐洲高收益債券的配置,產業則可聚焦受惠景氣復甦的工業、消費、科技等。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表示,2014年高收益債市表現將取決於兩大因素,經濟動能與貨幣政策。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去年歐洲高收益債券表現明顯優於美國高收益債券,在歐洲區經濟相對緩步下,歐洲央行相對於美國聯準會所釋出的力挺寬鬆態度更明確,部分原因則來自於部分歐洲債務國的系統性風險已有效降低,價值面反彈。 劉蓓珊指出,考量到風險性資產的性質,風險報酬比率對於高收益債券而言相對重要,美高收雜音較小,但歐高收目前仍具有相對優異的風險報酬比。 施羅德多元資產投資主管Johanna Kyrklund指出,不論美國或英國央行,目前皆以失業率做為其貨幣政策方向的「前瞻性指引,也因此即使利率處於相當低水準,但任何就業數據波動都將牽動投資人的敏感神經。 他指出,為了避免被經濟數據的雜訊所影響,建議投資採取縮短存續期間的策略,強調提高債信曝險但降低利率曝險,如高收益債、資產抵押債券以及槓桿負債等。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展望後市,歐洲各項經濟數據持續改善,歐元區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52.7,是連續六個月在景氣榮枯點50以上,德國IFO去年12月企業信心指數也來到2012年4月以來最高水準,顯示德國經濟在進入2014年後,將會有更強勁的成長。 ---------------下一則---------------  歐洲高收債 跟著歐股攀高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道瓊歐洲600指數創下近四年來最大漲幅,帶動歐洲高收益債也有逾一成漲勢,統計2002年以來,除歐洲高收益債除在2007年受升息影響收黑,其餘年度多能與歐洲股市齊揚,平均年度報酬逾20%,在外資券商普遍看好今年歐股走強之下,歐洲高收益債仍可望有表現空間。 歐洲與英國央行於9日召開利率會議,分析師多認為兩國均將維持現行利率水準於0.25%及0.5%不變,整體來說,今年歐洲可望維持相對於美國寬鬆的貨幣環境,有助於歐洲資產的表現。 2013年道瓊歐洲600指數漲幅逾二成,但市場對今年歐股表現仍具信心,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及德國更可望突破1.5%的水準。 另外,南歐國家的財政狀況逐步轉佳,西班牙與義大利的經常帳項目已出現盈餘,預期經濟復甦動能可望持續轉強,再加以低利率環境的延續,將有利歐股的走升行情。 而觀察過去近十年,歐股的走強有助歐洲高收益債市表現,歐洲高收益債指數甚至有領先道瓊歐洲600的漲勢,在今年歐股仍可望續揚的期待之下,市場認為歐洲高收益債指數表現也可望受惠。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表示,2014年高收益債市表現將取決於兩大關鍵因素,即是經濟動能與貨幣政策;目前歐元區正朝向循環性復甦,企業融資條件鬆綁,受惠於美國英國經濟動能加速,歐元區出口將進一步提振。 蒙特認為,目前歐洲高收益債享有三大投資優勢,包括歐洲企業獲利可望受惠經濟成長;另外,歐洲企業保留現金比重持續升高,且持續處於去槓桿階段,債信風險低;而歐洲央行具備更大的彈性來行使寬鬆政策,利率風險低也是投資優勢之一。 宏利環球美國特別機會基金經理人Dennis F. McCafferty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成長加速可望嘉惠企業獲利提升,有助企業體質改善,因此高收益債利差可望持續收斂。估計今年歐洲高收益債仍可望有5至6%的報酬率。 ---------------下一則---------------  歐高收債 投資人連26周買超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歐股表現佳,歐債也不甘示弱,歐洲高收益債連續26周獲買超,法人表示,2014年歐洲高收益債的總報酬率預估平均可以達7%以上。 愛爾蘭在脫離紓困後已開始發債,市場需求強勁,超額認購近3倍,共標售公債籌資約37.5億歐元,超過原先的低標;且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3.54%,低於西班牙或義大利,法人指出,這顯示市場對愛爾蘭的展望樂觀,並給其他周邊國家重返國際債市帶來好兆頭。 聯博投資預估,歐洲2014年GDP有機會由負轉正至1%以上,逐漸擺脫衰退,而受惠企業基本面回溫,歐洲債市步入信用周期的初升段,投資吸引力也跟著浮現。 其中歐股已連續27周吸金,歐洲高收益債也連續26周買超,買超金額近95億美元。根據富達統計,此創下2012年1月8日以來,歐高收買超次長的紀錄,最長周期的買超記錄是出現在2012年1月8日至2013年1月30日的共27周買超。 先鋒投顧總經理周智釧說,2014年應是股優於債,因此歐股會優於歐債,但由於歐洲央行維持寬鬆環境,加上歐債危機逐漸遠離,歐洲債券市場確實具有吸引力,在標的選擇上,看好與股市連動較高的高收益債券或是可轉換公司債券。 聯博高收益債券投資總監葛尚•狄斯坦費(Gershon Distenfeld)認為,現在是分散布局或增持歐洲企業債券不錯的時機,因為目前歐元高收益債券違約率低於美國與新興市場,顯示信用風險仍相對較低。 富達歐洲高收益基金 經理人安德烈.葛洛迪夫(Andrei Gorodilov)說,歐洲高收益企業基本面相較過去幾年穩健,大多數企業迄今依然採取防禦保守態度,且新債發行多為再融資。 他指出,歐洲高收益債的債信品質殖利率位處歷史低點,就投資評價的角度選債時,的確面臨兩難局面,利差收斂足以為投資評價提供足夠的緩衝,票息則將是2014年最主要帶動總報酬的貢獻因子,平均預期可達7%以上。 ---------------下一則---------------  投資級企業債 大有看頭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正式啟動退場機制,近期債市資金流向表現分化,高評級的投資級企業債連續第九周吸金。高收益債上周則遭反手調節6.43億美元,美國債券基金也因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3%以上,單周流出超過30億美元。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在美國長債利率回歸正常化,成熟公債收益空間下滑的趨勢下,資金買盤轉向投資級企業債,去年投資級企業債僅七周遭調節,資金動能十分穩定。 伴隨全球景氣復甦趨勢,蔻蔓分析,成熟市場引領企業獲利週期回升,包括美、日企業獲利都具上修動能,對於公司債具有不錯的提振效果。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年初資金逐漸回籠至投資級債,顯示其修正後已逐漸吸引投資人目光,但在利率走高風險壓力下,需仰賴謹慎的擇股擇時能力,才能有較好的報酬表現。 相較之下,高收益債受惠於經濟好轉,企業獲利將持續上揚,且新任聯準會主席葉倫關注失業率表現更甚於通膨,預期低利率政策將延續更長時間,在基本面行情接棒資金行情,有助高收益債走勢續揚。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鄧漢翔指出,儘管美國聯準會決議啟動寬鬆政策退場,市場還是認為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仍將維持復甦,加上美歐債務危機疑慮暫除,美債殖利率在2014年緩升的格局幾乎確立。 不過,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在前次利率會議後明示,將持續維持低利率,目前利率期貨亦顯示美國聯準會在今年升息的機率極低。 預計2014年殖利率升幅將低於去年,整體債市表現也將更為平穩,有利於投資人擇機再度介入債市。 ---------------下一則---------------  獲利周期回升 投資級企業債搶手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元月退場,近期債市資金流向表現分化,高評級的投資級企業債流入8.02億美元,為連續第九周吸金;高收益債則遭反手調節6.43億美元,美國債券基金也受到上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至3.05%影響,單周流出32.81億美元。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在美國長債利率回歸正常化,成熟公債收益空間下滑的趨勢下,資金買盤轉向投資級企業債,2013全年流入595億美元,僅七周遭調節,資金動能十分穩定。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鄧漢翔指出,儘管Fed決議啟動寬鬆政策退場,市場認為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仍將維持復甦,加上美歐債務危機疑慮暫除,美債殖利率在2014年緩升的格局幾乎確立。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投資人風險偏好程度受聯準會退場政策的影響較深,但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已率先回穩,顯示市場不再一味將資金移出新興市場。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2013年美股創新高後,未來美國內需與企業資本支出回升將為企業訂單帶來進一步動能,聯準會預估2014年經濟增長可望有2.8∼3%增長水準,將進一步帶動整體企業營收成長,不僅有助美股表現,與股市連動密切的高收益債市2014年行情可期。 ---------------下一則---------------  美國公司債 贏面大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美國確定縮減購債規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度強彈、一度升至3.03%,但統計近五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期間,歐、美高收益公司債平均走勢維持正成長、優於其他債券走跌表現。 法人認為,主要是在景氣復甦,企業獲利提升下,支撐高收益債市走高。 雖然美國開始對購債規模縮手,但由於歐洲、日本等成熟市場央行仍維繫寬鬆政策,加上美國縮減購債規模幅度不大、且每月仍維持注資,全球資金水位仍持續上升,因而降低對全球股債市波動。 根據統計,近五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波段的債市表現,歐洲高收益公司債指數逆勢上漲逾4%,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也有近1%漲勢,優於全球公債、新興歐洲債、拉丁美洲債等指數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今年美國高收益債市基本面仍強勁,供需預估均下降,價格偏高,不過,美國高收益債利差將持續反應經濟數據,包括房市、就業市場、製造業、消費需求動能等,加上2014年美國企業全年度盈餘成長上看逾9%,在基本面加持下,相對提振美國高收益債市的成長動能。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美國長線趨勢仍有看升,但升息動作是代表經濟持續成長,在經濟成長、企業營收獲利也亮眼前提下,對公司債券的評價是正面的。 林紹凱分析,高收益債通常與股市為正相關,與政府公債呈現反相關;一般而言,企業獲利是有助於企業的財務體質與償債能力提升,因此,高收益債券在升息情況下多是正面表現,受影響情況不如公債嚴重,反而投資高收債宜趁早,不需太過擔心利率政策影響企業債券表現。 ---------------下一則---------------  外資看好歐美英貨幣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4年外資法人相對看好成熟國家貨幣走勢,至於人民幣幣值也會穩中走強,最不看好的是澳幣、南非幣以及日圓。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表示,瑞銀相對看好已開發國家貨幣,除了認為美元將續走強,同樣也看好英鎊、歐元匯率走勢,預估未來12個月英鎊、歐元兌美元的目標價分別是1.65和1.34美元。 浦永灝表示,先前有客戶問他南非幣貶很多,是否可以進場,結果南非幣去年又貶了13%,因此,「貨幣不是貶多了就能買」。 他說,亞太區個別國家就有些問題,在新興市場貨幣中,較看好人民幣後市,人民幣將繼續升值,人民幣未來12個月目標價位可升值到1美元兌5.95人民幣,另外,星元、韓元、新台幣因貿易為出超,可以抵減美國QE退場的資金外流,這些貨幣表現會較佳。 浦永灝說,人民幣為何可以不斷升值有三大原因,一是人民幣升值對大陸企業到國外購併資產有利,二是人民幣升值對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有幫助;三是人民幣升值,可讓進口原物料的成本降低,也可以讓不具競爭力者產業淘汰。 星展集團表示,2014年外匯市場的表現將取決於三大面向,首先是各個國家經濟成長動能的表現;第二是美國和各個國家公債利差;最後是Fed對於短天期債券殖利率預估。 綜合以上情境,星展銀預估,美元會對主要國家及新興市場的貨幣將出現走強,但是美元的升幅將會溫和,不太容易出現大漲的行情。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除了看好人民幣幣值,也看好韓元、匈牙利幣及波蘭幣的貨幣走勢,此外,日本低利率環境以及日圓走貶,也迫使日本投資人開始向外進行分散配置向外投資,這些資金會流到其他新興市場的資產。 麥可.哈森泰博不看好原物料出口國貨幣如澳幣,認為大陸經濟轉型後已壓抑大宗商品需求,加上美國殖利率上升,澳美利差持續收斂,對澳幣上漲會有阻力。

1030114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14日
公開
9

日歐及醫療股 2014表現最優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巴克萊銀行的最新預估出爐,2014年,全球各區域股市普遍都還有兩位數以上的上漲空間,其中,以歐元區預期表現31%最佳,但以EPS成長率預估來看,日本以17%為最優。從產業角度來看,醫療保健股具有基本面亮眼、受景氣波動影響度低的特性,投資人可多留意布局。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表示,不少機構仍繼續看多歐股,認為ECB與BOE將持續營造寬鬆環境,歐股本益比將得到修復,且部分週期性股票將領漲。日本也同樣受惠寬鬆貨幣政策,日本政府主導日圓貶值趨勢,明顯有助於企業獲利持續改善,也將是支撐日股強勢的重要因素。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歐元區剛脫離衰退泥沼,預料2014年雖不到邁開大步的程度,但仍可緩步向前。在歐洲主要國家中,德國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國在央行總裁的新人作風下,經濟成長可望加速,法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則還需要加一把勁。歐洲再次發生危機的可能性相當低。 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釋出較上個月更加鴿派的態度,但不論是何種形式的行動,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持續為歐元區經濟及企業爭取更多發展空間及成長動能,在貨幣政策寬鬆以及經濟自谷底復甦帶動下,歐股持續看好。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歐洲經濟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成為股市表現的關鍵。2013下半年來隨歐洲經濟自谷底翻揚,資金開始回流歐股,國際買盤持續進駐,將是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2013年強勁反彈,但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推升股市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效應。 貝克分析,目前MSCI歐股指數相對美股的股價淨值比處在低檔,股息收益率則高達3.4%,投資價值十分具吸引力。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今年全球市場的表現還是「強者恆強」的態勢,歐洲、美國、日本強勢,東協則進入輪動格局,大陸、南韓及印度股市較為震盪。 ---------------下一則---------------  台股科技基金 搶眼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台股自去年第4季低點反彈以來漲幅逾5%,表現居新興市場之冠,其中,電子股更展現淡季不淡氣勢,在光電等族群大漲帶動下,使電子指數領先大盤再創波段新高,推升台股科技型基金績效一馬當先,累計自去年11月底以來,台股基金績效前十名,科技型就占了7檔,表現搶眼。 台股科技股票型基金受惠電子股走強,績效雨露均霑,同期間類型漲幅達7%,居各類型之冠,使得報酬前十名基金,科技型就占了7檔,且績效都有二位數,其他3檔非科技型基金持有電子比重亦超過六成。 去年12月電腦及周邊設備、手機零組件、PCB、太陽能、LED等電子產業次族群12月營收表現優於預期,帶動類股明顯走高。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王博祺表示,雖然電子股進入傳統淡季,不過因今年農曆年較早,大陸廠商提前拉貨,帶動12月營收表現,接下來各重量級電子廠將進入尾牙及法說會高峰期,將會是類股後市表現的觀察指標。 復華高成長經理人蔡政哲指出,「蘋果變大」題材將會是電子股亮點,持續看好行動配件、智慧型手機零組件、電動車零組件、雲端概念及LED照明等族群,此外,穿戴科技裝置與遊戲機概念也將有表現空間。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李穗佳表示,兩大經濟體系美國及歐洲皆見到持續復甦的力道,今年全球總經面將再優於去年,預期農曆年前台股行情仍不看淡。今年來電子產業題材明顯增多,預期電子股第1季表現將優於傳產股,也將激勵科技基金後市行情,建議遇指數回檔,可分批逢低布局。 ---------------下一則---------------  9檔大中華基金 有賺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4開春以來,陸股上證指數下跌逾4%,除了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不如預期,來自首次公開發行新股(IPO)重啟的衝擊,也進一步拖累陸股動能。 投信業者分析,中國證監會發布4號文提及將加強IPO定價過程監管,IPO對股市流動性存在一定壓力,但觀察外資動向,不論是單周或是四周平均值,明顯轉折向上,顯示外資對陸股的看好度,持續力挺陸股。 觀察38檔大中華基金今年以來的平均績效是-0.83%,但仍有統一大中華中小、台新中國精選中小、群益華夏盛世等九檔基金維持正報酬。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A股市場本周將有33檔新股登場,中國證監會發布4號文提及將加強IPO定價過程監管,公告一出,已有5家公司暫緩IPO,其餘30餘家已獲IPO批文的公司,也將視情況調整,將減緩IPO凍結資金效應。 李忠翰指出,中國的政策利多持續推出,包括保險業資金獲准投資創業板,保單資金可投資於藍籌股等,陸股評價接近歷史低位,下檔空間有限。 根據wind資料統計,外資資金自去年12月明顯回流中國股市,雖然周均值仍是流出,但已趨緩,就目前已公布的1,009家公司2013年財報,62.93%公司業績成長,而根據高盛證券預估,2014年中國A股掛牌企業獲利仍有16.7%的成長率,中國12月進口增速達到近五個月來最高,成為全球最大貨物貿易國,內需將支撐中國經濟成長動能。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IPO停擺一年多後,於今年1月重啟,估計1月約有50家符合條件公司掛牌上市,籌資金額約300億至400億人民幣,同時還有760家IPO企業等待核准。在資金排擠效應的預期心理下,拖累陸股表現。 沈松說,雖然IPO重啟後大批新股即將入市,投資者將重新調整資金布局,短線將持續干擾市場投資氣氛,但IPO金額占A股流通市值相當低。 沈松指出,根據高盛證券預測,倘若今年有40家企業上市,預計潛在IPO總規模為2,000億人民幣,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僅1%,遠低於2000年以來的3%均值。IPO重啟對市場的衝擊,應是心理面大於實質面。 除了IPO重啟,沈松表示,另一個造成近期陸股籌碼面壓力來自於限售股解禁,市場解讀限售股一旦解禁後,多為減持與套現賣壓,不利陸股短線走勢。 ---------------下一則---------------  大中華 錢潮聚焦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4年開年以來,市場上漲態勢明顯,依據投信公會統計,投信發行的188檔海外股票基金中,有19檔淨值創新高,其中統一投信4檔、群益投信計有3檔基金表現最為突出;而在這些淨值創新高基金當中,主要投資區塊在大中華市場、美國及醫療生技產業,顯見這些海外市場開年以來受到全球投資人高度青睞。 群益投信指出,經過兩年的調整,外國人直接投資陸股近期開始出現明顯增加,此波主要投資在高端製造業,與過去狀況明顯不同。雖然陸股仍然處於盤整震盪走勢,但個股表現差異大,選股不選市仍將是2014年投資的重點。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2013年大陸A股及港台股市全年指數區間不大,但盤面權值股轉換及資金重分配的結構變化相當明顯,例如過去大陸股市資金偏好集中於國企股、大型企業等藍籌股,當這些舊愛吸引力轉弱後,資金轉抱新歡,即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 展望2014年,陳朝政指出,去年只是陸股擺脫景氣低迷、政治紛爭後,重啟多頭行情的起步,今年政策擴大開放QF II,還有大陸版「401K計畫」社保基金將上路,預估新增養老金將供給資本市場約4千多億元人民幣長線資金,再加上重啟IPO後,新興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基本面升溫及資金活水挹注,陸股可望走上價量齊揚的牛市,投資人可趁短線拉回時分批買進,增持陸股部位。 美股和生技產業方面,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特別獲得投資人認同,出色的表現也反應在股價上,2013年S&P 500各分類指數就以非必需性消費、生技醫療、資訊表現最好,漲幅都超過3成,今年也將呈現強者恆強的態勢,這些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是「新服務」,符合新時代趨勢,同時具備延續性成長與推陳出新的能力的企業成長動力驚人,投資人可多留意。 ---------------下一則---------------  日歐股票基金 聯手搶錢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資金錢進日股不手軟,上周流入16.58億美元,居各類股票基金之冠,且流入金額更創去年5月以來流入新高,在全球成熟市場中,日本持續強力吸金,歐股續航力亦不遑多讓,上周流入10.84億美元,已連28周吸金。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近期日圓因內外部環境改變而走貶,主要是受到美國聯準會(Fed)調整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以及市場預期日本政府為降低美債規模縮減與調升消費稅對經濟的衝擊下,有機會再擴大寬鬆。羅伊德認為,短線在日圓貶值趨勢下,有望引領日股向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高舉經濟改革大旗,帶動2013年日股重返榮耀,不論日經225或東證一部指數均創近年新高,儘管如此,目前指數較日股前波高點或歷史高點仍相距甚遠。 羅伊德分析,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推升東證一部指數上漲至2,881點,當時企業每股盈利僅55.2日圓,本益比達48.8倍,拉近至目前來看,東證一部指數同樣上漲至近年高點,但以企業每股盈利高達91.1日圓,本益比卻只有14.3倍,看來在內外資齊力拉抬下,日股「有基之彈」值得期待。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指出,領先指標趨勢顯示歐股企業獲利應可望進入增長周期,循環性產業應有較佳表現空間,建議聚焦具全球競爭力產業,包括汽車零組件、航太、奢侈品,以及可參與周期性復甦個股,包括可受惠環保趨勢與英國房市復甦的營建材料、房地產貸款銀行等。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歐洲經濟正來到轉捩點,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成為股市表現的關鍵。 就長期來看,自2003年以來累計流出西歐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占總資產規模達三成,近期回流的資金才剛剛開始回補過去十年來淨流出的部位,預期國際買盤將持續進駐,將為推升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 ---------------下一則---------------  貶值下猛藥 日股吸金33周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資金錢進日股不手軟,上周流入16.58億美元,居各類股票基金之冠,且流入金額更創去年5月以來(近33周)流入新高;歐股也持續吸金,上周流入10.84億美元,已連28周吸金。反觀美股因進入財報周,面臨企業獲利檢視變數,買氣觀望,上周遭調節18.83億美元。 另外,新興市場則面臨全面性賣壓,以全球新興市場單周流出8.02億美元最重,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歐非中東與金磚四國也全面流出。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近期日圓因內外部環境改變而走貶,主要是受到美國聯準會調整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以及市場預期日本政府為降低美債規模縮減與調升消費稅對經濟的衝擊下,有機會再擴大寬鬆。羅伊德認為,短線在日圓貶值趨勢下,有望引領日股向上。 羅伊德分析,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推升東證一部指數上漲至2881點,當時企業每股盈利僅55.2日圓,本益比達48.8倍,拉近至目前來看,東證一部指數同樣上漲至近年高點,但以企業每股盈利高達91.1日圓,本益比卻只有14.3倍,看來在內外資齊力拉抬下,日股「有基之彈」值得期待。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根據統計日本國民儲蓄財富達16兆美元之多,但投入股市資金僅8%,遠低於美國的30%,而日本在今年甫實施的個人儲蓄帳戶(NISA)免稅政策,規定日本國民每人限申請一戶,該戶頭上限金額5百萬日圓,免稅投資利得額度為1百萬日圓,有助將資金挹注於股市,加上日本政府主導日圓貶值趨勢,明顯有助於企業獲利持續改善,其中以出口類股競爭力大幅提升,最受期待,日本股市在資金與企業獲利雙利多下,今年仍可望延續去年漲勢,持續看好日股。 歐美股市方面,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儘管部分經濟數據(如美國12月非農就業人口)可能受到氣候等技術性因素影響而走弱,但景氣復甦勢仍在,而美國即將公布去年第4季企業財報,歐元區企業財報則將在下月起發布,企業盈餘表現及展望能否優於預期,將是短線投資市場的關注焦點。 傅子平預期,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力道加強,預期歐美為首的成熟國家,經濟成長可望優於預期,而美國聯準會對利率政策的「前瞻指引」,可降低市場對於量化寬鬆減量、加速緊縮的過度擔憂,具基本面支撐的各類風險性資產,預期仍有表現空間。 ---------------下一則---------------  歐股吸金28周 日股開春最閃2014/01/14【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2014第一周,新興市場失血、成熟市場吸金的趨勢未變,日股2014年首周吸金16.58億美元,居各類股票基金之冠,流入金額更創去年5月以來新高;歐股展現吸金續航力,上周流入10.84億美元,已連28周淨流入。 反觀新興市場面臨全面性賣壓,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單周失血8.02億美元最重,亞洲(不含日本)、拉丁美洲、歐非中東與金磚四國分別流出0.88億、3.41億、1.6億與0.32億美元。 而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資金暫退場觀望,上周成為唯一失血18.83億美元的成熟股市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指出,歐洲經濟最痛苦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雖然短期不可能轉為強勁成長,也不太可能陷入衰退,預估今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瑞典、愛爾蘭及德國可望突破1.5%,尤其愛爾蘭更成功擺脫債務危機的典範。 至於日股方面,投資專家認為,在消費稅4月上路之前,有機會見到日股第1季加速成長,從長線來看,日股現在仍距離歷史高點甚遠,成了開春吸金理由。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指出,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時,東證一部指數上漲至2881點,當時企業每股盈利僅55.2日圓,本益比達48.8倍,目前東證一部指數只有1298點,企業每股盈利高達91.1日圓,本益比只有14.3倍,吸引外資進場卡位。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分析,日股是去年吸金第一名的市場,今年除了外資捧場,內資也蠢蠢欲動,據統計,日本家庭擁有約有16兆財富,但僅8%投資於股市,遠低於美國的30%,日股去年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在政策刺激下,可望吸引更多日本個人儲蓄帳戶的免稅優惠投入股市。 ---------------下一則---------------  美股後市看俏 台股可望受惠2014-01-14 01:06中國時報洪正吉�台北報導 美國散戶投資人協會(AAII)發布最新調查報告,美國散戶看多美股的比例上升,看空者減少,顯示現階段投資氣氛偏審慎樂觀,美股後市看俏,也可望帶動台股持續走升。 根據AAII統計,美國散戶看多美股的比例,從先前的43.09%微幅上揚到43.62%;看空比例從29.27%下降到25%;保持中立看法者,從27.64%上揚到31.38%,均未超過50%分水嶺。 群益投信表示,Fed宣布QE購債計劃進行縮減後,市場仍普遍給予正面評價,股市續創新高,加上美國景氣復甦趨勢相對明確,企業獲利相當強勁,讓投資人對美股前景更為樂觀,因此看空美股投資人比例大幅下滑。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認為,電子CES展結束後,緊接著有美國JP Morgan生技醫療研討會,以及超級財報周登場,預計醫療保健、資訊科技、非核心消費等類股基本面,將受到市場關注,也是未來可佈局的重點。 另外,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台股表現向來與國際股市高度連動,眼見美國房市、零售銷售數據走強,且通膨仍維持1.1%的低檔水準,全球景氣持續穩步向上趨勢,加惠台灣企業獲利回升,進而推升股價表現空間。 葉鴻儒強調,台灣的經濟體質不論在亞洲(不含日本)市場或新興市場,都相對健康,不但擁有高外匯存底與經常帳呈現盈餘,匯率走勢也相對穩定,為台灣企業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 從價值面來看,葉鴻儒分析,目前台股股價淨值比,約落在長期平均1.8倍,投資價值合理,在外資可望持續回籠下,看好台股持續向上攻堅。 ---------------下一則---------------  台韓股市 吸金一把罩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中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拖累上周亞股跌多漲少,但台、韓兩國憑藉出口成長優勢,持續獲得外資青睞,上周分獲1.8億美元及3.9億美元買超,台股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6周,韓股則一舉拿下亞股單周吸金之冠。 泰股在政爭紛擾下浮現投資價值,外資連續二周買進,推升泰股SET指數上周反彈逾2.5%;去年買氣最旺的印度,上周小幅流出0.7億美元,終結連18周買超盛況。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表示,去年新興亞股表現便呈現分歧走勢,與成熟國家景氣高度連動的東北亞市場,不但資金流入穩定,出口成長帶動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 美國景氣復甦直接加惠台韓出口動能,如台韓的電子、韓國的汽車、造船等產業受惠程度最大。 全球經濟步入成長軌道,美國利率走向正常化,具有基本面、價值面及籌碼面優勢的東北亞股市,未來表現空間最值得期待。 摩根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David Choi)指出,韓股2014開春出師不利,所幸,韓元兌美元匯率回貶,帶動股市跌幅收歛,上周僅小跌0.39%,外資大舉回補3.9億美元,創下近11周單周吸金紀錄。 其實,觀察近一年韓元兌日圓長期走勢,與韓股連動度並不高,崔光鉉說,反而是外部景氣的回升,才是帶動韓股表現的關鍵,且韓國2013下半年出口動能,並未受韓元兌日圓升值的影響,但日圓走貶使韓國經濟感到壓力,市場預期韓國政府可能會進場干預匯率,央行亦有降息可能,韓元兌日圓急升可能性降低。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政治紛爭拖累泰股走跌,不過,盤整過後的便宜估值吸引外資逢低搶進,推升SET指數近一周展開跌深反彈行情,上漲2.5%。 除了跌深反彈行情,黃寶麗指出,全球景氣復甦可望挹注泰國出口動能成長,中國、日本及美國為泰國主要出口國,隨著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數據普遍轉強,可望為泰國經濟帶來正面幫助。 在台股部分,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台股量能放大,低評價權值股應有機會,建議採取「雙收布局」──選擇低評價高權值股,耐心等候並收割;另外,具備趨勢與想像空間的「新小奇」股票應可持續當家到農曆年後,部分有轉機的電子股及低評價的科技股也可以留意。 ---------------下一則---------------  亞股頻跌 外資追捧台韓泰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儘管大陸經濟數據不如預期,拖累上周亞股跌多漲少,但與美歐高度連動的台灣、南韓股市,憑藉出口成長優勢,持續獲得外資青睞,上周分獲1.8億美元及3.9億美元買超,台股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六周,韓股則一舉拿下亞股單周吸金之冠。 此外,泰股在政爭紛擾下浮現投資價值,外資連續二周買進,推升SET指數上周反彈逾2.5%;去年買氣最旺的印度,上周小幅流出0.7億美元,終結連18周買超盛況。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說明,去年以來,新興亞股表現分歧,與成熟國家景氣高度連動的東北亞市場,資金流入穩定,出口成長帶動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美國景氣復甦直接加惠台韓出口動能。 普林強調,全球經濟步入成長軌道,美國利率走向正常化,具有基本面、價值面及籌碼面優勢的東北亞股市,未來表現空間最值得期待。 施羅德亞太不含日本股票研究團隊主管Robin Parbrook(白家寶)指出,邁入2014年,亞洲長期成長的基礎仍然非常堅強。人口紅利、對基礎建設與投資的需求、爆發的當地消費力,都顯示這個區域還是全球成長的引擎不變。 Robin Parbrook指出,亞股相對於美股更有價格吸引力,市場投資人對於這些亞洲企業的投資信心過度不足,給這個長期看好的區域創造了許多好的投資機會。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說明,政治紛爭拖累泰股走跌,不過,盤整過後的便宜估值吸引外資逢低搶進,推升SET指數近一周展開跌深反彈行情,上漲2.5%。 除了跌深反彈行情,黃寶麗指出,全球景氣復甦可望挹注泰國出口動能成長,大陸、日本及美國為泰國主要出口國,隨著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數據普遍轉強,可望為泰國經濟帶來正面幫助。 ING泰國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泰國股市本益比僅10.1倍、股價本淨比以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評價也僅次於大陸,顯示盤勢已大幅反應政治風險。不過,本周另一波街頭運動將再展開,後續動向仍待觀察;此外,目前看來2月2日泰國國會選舉順利完成機率不高,泰國恐面臨數月政策真空,短期盤勢可能再度回測前波低點。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目前台股股價淨值比約落在長期平均1.8倍,投資價值合理,外資持續回籠有望,看好台股持續向上攻堅可期。 ---------------下一則---------------  印尼禁原礦出口 金屬價勁揚-自由時報1030114〔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印尼從12日起禁止鎳、鋁土等原礦出口,帶動鎳等工業金屬價格走高,印尼盾也同步升值,占菲律賓約三分之一出口的亞洲鎳業公司,股價更一度勁揚7.6%。 印尼總統尤多約諾上週六簽署這項禁令,將禁止鎳、鋁土礦、錫、鉻、金礦砂和銀礦砂等原礦出口,但銅、鐵和鉛礦砂與鋅精礦仍可出口。這使美國礦業巨擘Freeport McMoran和Newmont Mining鬆了一口氣,兩家公司在印尼生產的銅,占印尼銅產量的97%。 印尼經濟統籌部長拉賈沙表示,禁止原礦出口的目的,是希望藉由在國內加工,提高礦產的附加價值,並增加就業機會。印尼海軍將在礦產區海域加強巡邏,以執行這項禁令。 印尼是全球重要的天然資源生產國,高盛預估,印尼的銅產量占全球的3%,鎳占18%至20%,鋁土礦占9%至10%。 週一在倫敦商品交易所早盤,鎳期貨價格一度上漲2.4%至每噸14,190美元,為去年12月30日以來最高;銅、鋁、鉛和鋅價也上漲。荷蘭銀行預估,由於印尼祭出禁令,加上全球經濟復甦帶動需求,今年鎳均價上看15,500美元。 野村控股表示,此舉將使印尼出口至少減少50億美元。香港東方匯理證券資深策略師考瓦錫克(Dariusz Kowalczyk)表示,這項禁令比原先規劃的要寬鬆,印尼盾將是最大的贏家。去年印尼盾兌美元貶值26.3%,為亞洲表現最差。 雅加達PT Bank Central Asia經濟學家蘇慕爾(Davis Sumual)表示,鎳和鋁土礦占印尼總礦物出口約48%,若這項禁令徹底執行,印尼經常帳赤字占GDP比將增加0.6個百分點左右。 ---------------下一則---------------  泰陷圍城危機 外商投資怕怕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反政府示威民眾周一(13日)發動「封鎖曼谷」行動(Bangkok Shutdown),首日還算平和,僅有零星衝突傳出,不過歷時2個月的政治動盪已衝擊外資信心,部份外商表示已凍結擴廠與新的投資計畫。 數萬名反政府陣營民眾周一集結首都曼谷,並搬來路障封鎖市中心7大區,對特定設施進行斷水斷電,圍城計畫用意在癱瘓首都,逼迫總理穎拉下台。 圍城首日受到衝擊最大的是市中心的零售與飯店區,許多學校也停止上課,但大眾運輸運作正常,示威民眾保證封鎖區域都將保留一個車道供救護車與公車通行。 政府方面宣稱,將部署約2萬名軍警投入維安工作,行動首日並無傳出重大的血腥衝突。周日深夜一名示威民眾傳因遭槍手開槍擊中頸部後緊急送醫,周一清晨反對黨民主黨黨部驚傳槍響,大樓玻璃遭掃射擊碎,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泰國這波政治危機已歷時逾2個月,反政府陣營已警告,封鎖行動可能歷時數周,意謂著政局動盪短期難以解決,對經濟的衝擊將進一步擴大。 部份外商已表示擔憂危機惡化,已凍結擴廠與新的投資計畫。 企業顧問業者拓達亞洲(Tractus Asia)駐曼谷公司董事梅塞洛(Dennis Meseroll)指出:「一些大企業已啟動應變計畫,由於政局動盪不安,廠商對於此時進行擴張的計畫都存有高度的疑慮。」 Allan & Associates顧問公司駐香港區域政治分析師葛林伍德(Gavin Greenwood)則表示,如果泰國政治動盪危機升高,受創最大的將是日本的汽車與電子大廠。 葛林伍德進一步指出,豐田、本田與先鋒等日本企業是整個外商心態的風向球,他們都對情勢感到憂心,對於擴大投資轉趨保留。 泰國豐田汽車宣布,因應新的圍城示威活動,擬將曼谷約150名的銷售人員暫時調至市郊的廠房上班。 ---------------下一則---------------  專家示警 泰股匯續看空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4年來最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周一拉開序幕,所幸活動堪稱平和,股匯市應聲上漲。不過,投資專家警告,泰國經濟基本面相對偏弱,加上政治危機短期難以解決,泰國股匯後市依然看跌。 受到首都曼谷舉行反政府示威活動的影響,泰國金融市場周一早盤瀰漫觀望的氣氛,但午盤後由於示威活動並未傳來重大衝突,買盤勇於進場,帶動股匯市走高。 泰股收盤時報1,283.56點,大漲2.2%,並創下開年以來新高,泰股自去年11月爆發政治動盪以來連連下跌,波段跌幅最多一度達15%。 曼谷匯市尾盤泰銖報32.96兌1美元,升值0.1%,日線已連4紅;受到該國政治危機與美國量化寬鬆(QE)確定緩步退場的雙利空夾擊,泰銖今年1月6日一度下探33.148的4年新低價。 然而,投資專家對於泰國股匯的後市仍舊偏空,渣打銀行駐新加坡固定收益策略師素旺那蒲提(Danny Suwanapruti)表示:「與鄰國相較,泰國的經濟基本面偏弱,現在再加上政治面的利空,外資會持續從泰國撤出,今年股匯持續看跌。」 據統計,自去年11月初以來,外資總計從泰國的股市與債市提款近40億美元。 泰國央行女發言人馬里卡瑪斯(Roong Malikamas)上周透露,央行將於本月22日舉行貨幣決策會議,會中可能提案調降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原估4.8%)。 匯豐銀行發布2014年亞洲匯市展望報告指出,受到外債急速增加與經常帳惡化的影響,資金可能進一步撤離泰國,政局緊張則會進一步增加泰銖的下壓。 花旗原本預估泰銖今年第1季底將反彈至32兌1美元,如今隨著爆發新一波示威活動,花旗對泰銖後市也翻空,已表示正在評估調降泰銖的匯價預測。 ---------------下一則---------------  泰勢明朗 股市止贖2014-01-14 01:04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觀察亞股七大市場上周資金動能,東北亞再度勝出,日股流入6.5億美元,韓國與台灣股市分別流入3.9億美元及1.8億美元,東南亞的印尼與菲律賓,加上印度股市均為淨流出,只有泰國股市止贖,微幅流入0.7億美元。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今年開年以來,亞股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台灣延續去年氣勢,是今年吸金最多的亞洲主要股市之一;韓國雖因匯率轉強,出口優勢未能突顯,但官方對經濟成長仍信心十足,上周股市亦見資金回籠。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泰國反對勢力將於13日起發動新一波抗爭,但泰國股市單周呈現上漲,也吸引資金流入,只是,東協國家在政治紛擾及選舉疑慮下,股市不排除持續震盪,若要逢低布局,透過在收益與成長間彈性布局的動態組合伺機持有是當前較佳作法。 在台股展望部份,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王博祺表示,雖然電子股進入傳統淡季,不過因今年農曆年較早,大陸廠商提前拉貨,帶動12月營收表現,接下來各重量級電子廠將進入尾牙及法說會高峰期,將會是類股後市表現的觀察指標。整體而言,2014年電子產業布局可觀注產業出現結構性改變、公司體質轉佳、產品具有獨特競爭力且長期趨勢明確之個股。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A股市場本周將有33檔新股登場,由於1月12日證監會發布4號文提及將加強IPO定價過程監管,公告一出已有5家公司暫緩IPO,其餘30餘家已獲IPO批文的公司,也將視各自情況作出相應調整,加上近期政策利多持續出台,包括保險業資金獲准投資創業板,存量保單資金可投資於藍籌股等,市場估值接近歷史低位,下檔空間有限。 ---------------下一則---------------  嚇跑買氣 泰Q1零售額恐腰斬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泰國反政府示威愈演愈烈,政局持續動盪下,泰國零售商協會(TRA)預測,今年第1季零售額恐怕會腰斬,增幅減至4%到5%。過去10年來,泰國首季零售額平均有8%到10%的成長率。 泰國反政府組織「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DRC)周一發起「封鎖曼谷」(Bangkok Shutdown)行動,示威群眾佔領首都7大十字路口癱瘓交通,藉以逼迫現任總理穎拉領導的政府下台。 據泰國商會大學(University of the Thai Chamber of Commerce)上周公布調查,泰國每天因示威活動釀成的經濟損失多達10億泰銖(約3,000萬美元)。照泰國央行數據顯示,泰國3,660億美元的經濟產值中,觀光業佔約10%。 TRA主管Chatrchai Tuongratanaphan指出,泰國65%到70%的零售銷售額,主要來自大買場、超市和便利商店的非耐久性商品的貢獻。由於這些非耐久性商品多為民生必需品,受「封鎖曼谷」的衝擊不大,但時尚服飾之類的耐久性商品業績料大受影響。 不過在周一的「封鎖曼谷」活動有嬴家也有輸家。首當其衝受害的是物流服務業,自然因曼谷的交通要道被反政府示威者封鎖,還有就是觀光業者。然還是有業者趁機大發抗議財,像是製鞋商、通訊商、便利商店及快餐店。 TRA會長布莎芭(Busaba Chirathivat)表示,反政府示威一發不可收拾,打擊消費支出不說,還嚇跑許多觀光客,零售業受到波及去年明顯走下坡。 她說:「泰國政局不安,對消費者心理造成嚴重衝擊,零售業去年營收不振,尤其是傳統旺季第4季,許多零售商該季的營收都未達標。」 ---------------下一則---------------  三大利多 歐股續漲給力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據研究機構EPFR統計,過去一周美國股票型基金遭資金淨流出18.83億美元,歐洲股票型基金則獲資金淨流入10.84億美元,法人指出,歐洲經濟正來到轉捩點,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將成為股市表現的關鍵,歐股可望續航。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見圖)昨日來台時表示,2013下半年以來隨歐洲經濟自谷底翻揚,資金開始回流歐股,尤其美國投資人淨買超歐股部位顯著攀升,不過,就長期來看,自2003年以來累計流出西歐股票型基金的資金占總資產規模達3成,近期回流的資金才剛剛開始回補過去十年來淨流出的部位,預期國際買盤將持續進駐,將為推升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現階段較看好與景氣連動性較高的循環性產業,也看好以歐洲內需市場導向企業可望有更加亮眼的表現。 菲利浦.博吉瑞認為,歐洲經濟最痛苦的時期已經過去,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瑞典、愛爾蘭及德國更可望突破1.5%的水準,而南歐國家的財政狀況亦逐步轉佳,西班牙與義大利的經常帳項目已出現盈餘,無論股市評價面或經濟基本面,均顯示目前為投資歐股良好時機。 菲利浦.博吉瑞指出,「資金潮」、「景氣好」、「獲利升」三大利多將使歐股續揚。去年下半年起,資金嗅到歐洲經濟好轉,紛紛回流,雖然迄今資金淨流入達479億美元,但相較於2007年中以來資金淨流出超過1,000億美元的規模,未來潛在買盤仍值得期待。 在產業方面,菲利浦.博吉瑞較看好與景氣連動性較高的循環性產業,包括金融、消費耐久財與工業類股,隨著歐洲景氣轉佳,歐洲內需市場導向企業也可望有更加亮眼的表現,例如零售產業。相較之下具低波動性與避風港性質的傳統防禦性類股,看法較為保守。 ---------------下一則---------------  歐股吸金 補漲潛力大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歐洲景氣自谷底回升,歐股雖也逐步走揚,但過去一年漲勢不如美股凌厲。投信法人認為,相較美股,歐股具備較大落後補漲潛力。 主要原因有,歐洲企業的獲利預估較美國企業保守,歐洲企業財報出現正面驚喜的機會較高,且由於歐股起漲點較晚,也提供未來較高的投資報酬空間,因此看好歐股後市。 2013年歐洲擺脫經濟衰退陰霾,歐元資產重拾市場信心。不過,和美日等其他成熟股市相比,像史坦普500指數已經來到歷史新高水位,相對來說,歐股從2011年中以來的漲勢仍相對落後美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菲利浦•博吉瑞指出,歐洲經濟最痛苦的時期已經過去,雖然歐洲經濟不可能出現強勁的成長,但也不太可能再度陷入衰退,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瑞典、愛爾蘭及德國更可望突破1.5%的水準;至於義大利、葡萄牙與西班牙三個國家的經濟也可望出現適度成長,目前歐洲問題國家的改善進展已經超越投資人所預期。 如果從資金面來看,2013下半年以來隨歐洲經濟自谷底翻揚,資金開始回流歐股,尤其,美國投資人淨買超歐股部位顯著攀升,預期國際買盤將持續進駐,將成為推升歐股續揚的一大舵手。 在評價面部分, 博吉瑞認為,現階段歐股相對於其他資產仍較具吸引力。MSCI歐洲指數經循環性調整的本益比相較長期平均值仍存在26%的折價空間,和美股的本益比與股價現金流量比來看,歐股都相對美股來得便宜。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2013年強勁反彈,但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的跌幅,推升股市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效應。 貝克指出,根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歐股加碼配置比重回到近年高點,且高盛預估2014年歐洲股票獲利預估成長可達14%,看好歐股將大走實質獲利推升的主升段行情。 ---------------下一則---------------  利多齊聚 美企投資可望大爆發2014-01-14 01:03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企業投資不振,被認為是抑制美國經濟成長的一大因素,但專家預期情況在今年可能改觀,因美國有經濟成長樂觀、消費支出看增、財政面風險降低、就業市場仍穩定等利多齊聚,可望激勵美企業投資大爆發。 華爾街日報報導,去年末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若如許多分析師預測的為3%,則去年下半將成為美國經濟10年來表現最好的半年,可望使美企業敢於再度投資。 美經濟在2009年邁入這波復甦後,企業設備支出曾告增,到2011年則因復甦停頓而減弱,2012年底又見活絡,但仍未能持久。 美國的股價與房價上漲、家庭財務好轉、能源價格下滑等,應會鼓勵民眾在未來幾個月擴大消費,通常將帶動企業投資。 美國會在去年底達成的預算協議,應可降低今年2月再度面對舉債上限問題時的僵局風險,至於美年12月的就業成長雖令人失望,但就業市場整體上仍穩定,都有利於提振企業投資。 衡量美企業投資的重要指標,即扣除飛機的非國防資本財新訂單,去年9、10月接連負成長,但去年11月翻為正成長,且創下4.1%的將近1年來最大增幅。 另一納入建物與軟體的較廣泛企業投資指標,其季增年率在去年第1季為-4.6%,去年第2季由負轉正,變為4.7%,去年第3季再增至4.8%。 經濟學家看好美企業投資將繼續加快成長腳步。IHS Global Insight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韓德勒(Doug Handler)表示:「投資誘因已經在那。」 經濟展望集團的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包默爾(Bernard Baumohl)預測,包含建物與軟體的較廣泛企業投資指標,去年將成長2.5%,今年可望成長7.3%。 IHS Global Insight也預期,這項較廣泛的指標今年將成長4.9%,明年成長率增至6.3%,後年再增至7.8%。 ---------------下一則---------------  新興股委屈 今年要出頭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股票2010年以來表現持續落後已開發市場股票,至2013年底幅度已達40%之多,顯示其股價已反映新興市場相對疲弱的基本面表現。2013年新興市場面臨的挑戰於2014年仍將持續存在,惟在全球經濟加速帶動下,各項難題可望於2014年下半年逐步改善。 回顧2013年,新興市場企業獲利落後市場預期,拖累整體股市表現疲弱,主因為中國與全球經濟緩成長,導致新興市場面臨經常帳赤字問題、原物料價格降低、新興市場工資攀升及新興市場資金成本增加。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鄭安佑表示,美國及歐洲製造業等領先指標持續復甦,全球經濟持續加速成長,儘管仍低於前波景氣復甦力道,但已可望帶動新興市場復甦與企業獲利成長,尤其2014下半年將有較強勁的表現。 鄭安佑表示,雖量化寬鬆(QE)退場在短線層面有獲利了結壓力,但強勁復甦的經濟動能,未來將轉化為企業獲利,有利於股票與風險性資產續漲,此波修正反倒是為了往後加碼股市作準備,建議投資人可於近期針對QE退場,減碼投資或將資產做部分獲利了結,預估投資人可再加碼進場新興市場股市的時間點為第1季底或是第2季初,但在區域的選擇上,建議以新興亞洲為首選,其次為新興東歐,最後才是拉丁美洲。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隨著資金行情消退,投資目光漸由估值修復轉向實質成長之際,新興亞洲強勁的成長力將被彰顯,在不確定因子消弭後,料將成為資金首要回補首選。 台新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新興東歐經濟受惠歐元區復甦力道增強而逐漸走強,其中,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高的波蘭、捷克及匈牙利等國家將是最大受惠者。另外,由於歐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工業產出數據持續上揚,亦將帶動新興歐洲企業獲利進一步成長。 ---------------下一則---------------  美元貶 金價漲破1250美元2014-01-14 01:06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美國最新公布的就業數據意外疲軟,使昨日美元走貶,非美幣別全數上漲,新台幣收升1角,金價也漲破每英兩1250美元關卡,創1個月新高。匯銀人士指出,從非美幣別漲勢「後繼無力」來看,預期新台幣本周將呈區間震盪走勢。 美國上周五公布,12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7.4萬人,與市場預期相去甚遠,外界預期美國縮減QE的腳步可能不會太快,使國際美元下跌,昨日美元指數約在80.5。 匯市交易員指出,昨日美元走弱促使亞幣翻揚,新台盤兌美元盤中大升逾2角,最高升至29.950附近,升破30元大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0950,再創匯改以來的新紀錄。尤其近期貶幅較大的澳幣,昨日更反彈了100點。 匯市交易員表示,昨日進口商盤中看見久違的「2字頭」,馬上進場逢低狂買匯,加上尾盤央行出手調節,使新台幣最後以30.112元收盤,升值收斂至1角,回到3字頭,兩大外匯經紀公司合計成交值11.325億美元。 匯銀人士分析,除了美國非農新增就業數據不佳外,韓元連3升,人民幣也不斷的創新高,近期新台幣走貶不易。不過,昨日亞幣漲勢並不強勁,出口商仍心存觀望態度,等新台幣更低價,預期本周新台幣將呈區間震盪走勢。 ---------------下一則---------------  美非農就業數據低於預期 金價大漲-自由時報1030114〔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 美國上週五公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減輕市場對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加速縮減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的擔憂,激勵國際金價大漲並挑戰每英兩1250美元壓力區。 美國12月失業率雖降至6.7%,創2008年10月金融海嘯以來新低,但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7.4萬人,創2011年1月來新低,市場原本預估達19.7萬人。 國際金價經過週五大漲後,昨天一度續漲至1255美元價位,但上檔壓力龐大,台灣時間下午5點,又回檔至1245美元附近震盪整理,國內金市方面,台灣銀行每公克黃金存摺賣出價為1211元,銀樓每台錢飾金售價4770元。 台銀黃金分析師表示,上週金價漲幅為0.85%,為連續第3週收高,由於美國黯淡的非農似乎暗示經濟復甦不如外界想像樂觀,金價應有機會利用這波反彈氣勢,繼續向上挑戰去年12月高點1267美元,不過,考量實金需求的旺季即將接近尾聲,不排除有回測1200美元整數關卡的風險。 ---------------下一則---------------  生醫基金 熱舞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全球生技持續發燒,延續去年的漲勢,今年全球四大生技醫療指數同步再創歷史新高,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四大指數漲幅分別有1.85%至6.5%不等,表現相對亮麗,預計生技相關基金今年仍是市場矚目的焦點。 統計投信發行的209檔海外股票型基金中,目前有六檔與生技醫療相關,這六檔今年以來平均績效逾2%,表現突出。統計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自1995年至今,長期平均本益比約22.36倍,目前本益比約21倍,評價相對合理。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生技醫療企業獲利將更優於過去水準,依彭博資訊最新預估,醫療保健指數的每股盈餘今、明年可望持續成長,成長率分別達8.52%及10.91%,仍具投資價值。 此外,醫療生技產業中的新藥開發,雖然研發時間相當漫長、投資金額也相對龐大,然而,一旦研發成功、順利上市推廣,後續不僅享有較長的產品生命週期,毛利率亦相當可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 近周多家大型券商發表對今年生技股的看法,德意志銀行看好大型生技股,主要原因包括大型生技股業務較多元、有新品上市、實驗藥物產品線豐沛、具備強健的資產負債表及自由現金流量,美銀美林亦對今年生技股持樂觀看法,認為生技股營收獲利仍具調升空間, 建議屬性積極者可留意生技基金的震盪買點,積極進場掌握生技產業的長多行情,穩健型則可藉由加碼生技醫療類股的全球型股票基金介入。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升高,加上新興國家中產階級人均所得提高,讓生技醫療產業市場逐漸擴大,預計今年全球醫療相關花費可超過1兆美元,尤其是新興市場將大幅增加藥物與醫療使用支出,生技類股要複製 2013 年漲勢恐怕不易,但中長期趨勢來看,仍是持續維持向上的產業。 ---------------下一則---------------  債券型基金 止血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隨著市場更理性的看待聯準會印鈔政策退場效應,債市金退潮壓力也獲得緩解。根據EPFR統計,上周整體債券型基金終止連續五周的淨流出,本周淨流入53億美元,創下去年五月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入。 研究機構EPFR統計,上周包括公債、投資級債、高收益債等債券型基金已轉為淨流入。其中,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獲資金淨流入16.7億美元,高收益債券型基金獲資金淨流入6.7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則遭資金淨流出7,000萬美元,也是連續15周金淨流出,但流出狀況已連三周減緩。而且,本地貨幣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近周已有小幅淨流入,顯現新興債市賣壓已減緩。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市場對美國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政策理性看待,只要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速度不要太快,則新興債市資金匯出的壓力可望持續緩減。進一步觀察上周債券型基金以美債最吸金,相較前一周淨流出32.8億美元,上周美國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公債聯手吸引46.4億美元淨流入。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劉玲君指出,伴隨QE逐步退場,帶動美元資產偏好度漸進回升,從上周資金向美元債券靠攏可見一斑。過往數年美國利率持續走低,資金減持美元轉而投入高息貨幣,不過,眼見未來美元緩升成形,匯率對投資影響將呈現反轉,美元資產可望成焦點。 劉玲君認為,即便QE開始退場,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對於長線的機構法人資金、退休基金等有收益需求的投資者來說,利差型債券依然深具魅力。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美國聯準會以較溫和的措施,讓量化寬鬆政策緩退,使得債巿有利空出盡預期,因此,近期債市吸引較多的資金回流進駐。李育昇表示,雖然Fed已踏出QE退場的第一步,但由於退出的力道緩慢及更加溫和的「前瞻指引」,強調未來貨幣政策仍寬鬆,有效安撫巿場的信心,使美國公債殖利率並未大幅反彈,有利債市表現。 ---------------下一則---------------  美債 上周買氣大爆發2014/01/14【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元月正式縮減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美元資產受到資金追捧,美元債券上周買氣爆發,投資級企業債、美國債券分別流入30.9億與46.4億美元,雙雙創下去年5月以來單周最大流入。高收益債也扭轉上周流出趨勢,單周吸金6.42億美元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劉玲君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溫和退場,美國公債殖利率將緩步上揚,造成股債資金版圖的挪移。但歷經一年多來資金調節,近期債市賣壓已明顯趨緩。 劉玲君分析,另一方面,受惠美元走強,以美元計價的美債、投資等級企業債與高收益債基金出現同步資金回流現象,上周流入金額更創下波段新高。 ---------------下一則---------------  中國高收益債 高利差吸引資金流入2014年01月14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中國三中全會表明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允許地方政府透過發債等方式融資進行城市建設,資產管理業者表示,新型城鎮化對房價有支撐作 用,根據JP Morgan報告,截至去年11月底,JACI中國高收益公司債指數報酬達6.6%,其中,中國高收益地產公司債報酬達8.4%,居各產業之冠。 富邦中國債券傘型基金經理人陳怡靜表示,預期2014年中國在政策調控下,中國房價增長放緩,但是在所得增長與新屋供給減少下,將可支撐整體房屋銷售增長,同時有部分地產公司債到期,亦將減少供給,預期2014年中國地產公司債展望樂觀。 地產公司債樂觀 尤其在中國新城鎮化議題持續發燒,不動產板塊的高收益債券將受惠於政策利多,債券價格將同步受激勵,其平均6~12%的年化收益率,是全球高收益債市中收益率最高者之一;目前人民幣高收益債利差約在200個基本點,預估今年利差仍持續維持高檔,吸引資金流入。 宜搭配投資級債 永豐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吳艷琴指出,隨著美國景氣復甦情勢益加確立,美債殖利率大致維持在3%水準上下,中國美元債呈現平緩漲勢,未來1年美元利率仍有走升壓力,信用利差存在收窄空間,有利高收益債表現。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1月有許多公司即將發行新債,市場焦點集中在房產債券新發行行情,由於中國房地產債券尚無違約紀錄,加上人民幣升值潛力,將持續吸引投資人目光。 不過,因為波動不小且多無信評,復華新興人民幣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媛君建議,投資人可另外配置兼顧收息及安全性的投資等級債,或者相同收益但波動度較低的新興美元高收益債市,以分散單一券種的波動風險。 ---------------下一則---------------  投資級債 單周吸30億美元2014-01-14 01:0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美國聯準會元月正式縮減QE購債規模,美債利率上揚帶動美元走強,美元資產受到資金追捧,美元債券上周買氣爆發,投資級企業債、美國債券分別流入30.9億美元與46.4億美元,均創去年5月以來單周最大流入。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過往數年美國利率持續走低,資金減持美元轉而投入高息貨幣,然而,眼見未來美元緩升成形,匯率對投資影響將呈現反轉,美元資產可望成為焦點。相對保守型投資人可投資存續期間避險型債券,至於高收益債在收益率保護與利差收斂機會下,具緩衝以抵消美國利率回升風險,並參與美國成長,仍是現階段的債市首選。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 投資等級公司債券最大買盤來自於退休基金及壽險機構法人,隨全球高齡化趨勢,2030亞洲65歲以上退休人口,將占日本、台灣、韓國與新加坡總人口三成以上,市場對於高評級、違約風險低且收益高於公債的投資等級企業債券需求仍相當旺盛,看好2014資金整體流入趨勢將持續。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券商報告指出,公司債信用利差將可顯著收斂,高評等信用債券可為投資人提供保護,是投資級債吸引資金流入的原因。 蔡明潔認為,全球經濟轉型進入成長的環境下,在不少資產價格來到高檔,未來波動難免,因此投資組合裡仍要持有相對低波動的固定收益資產,其中,相對看好信用債,除資金持續流入的投資級債與高收益債外,新興公司債整體較美國公司的槓桿倍數普遍要低,也可留意投資機會,雖然各券種均各具投資機會,但建議不要重押單一券種,以多元找收益的方式是2014年持有固定收益資產的較佳作法。 至於資金持續流出15周的新興債券基金,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隨著市場更理性的看待聯準會印鈔政策退場效應及美國公債殖利率彈升速度不要太快,新興債市資金匯出的壓力可望持續緩減。 展望未來,新興市場債券指數成份債國家個別表現差異擴大,指數持債之平均存續期間在5∼6年,著眼未來公債殖利率上升環境,若在策略上能精選持債並且靠攏於短天期債券,可望能夠享有比大盤指數更佳的投資回報機會。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C1

2014年01月13日
公開
10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東南西北找基金-國外區域篇 市場趨勢+全球+跨區篇 美股黑臉 拖累亞股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度過自2013年跨至2014年的第一周,市場交投相對清淡。美股從封關前的亮麗行情,到1月2日開盤因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走緩而轉為下跌,成為自2008年以來,第一個以跌勢作收的年度首個交易日,並拖累上周五的亞股表現。 中國大陸官方公布去年12月製造業PMI為51,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1.2。美國的經濟數據則互有消長,12月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從11月的63點下降至59.1點,低於市場預估的60.8點。 而ISM製造業指數則由去年11月的兩年半高位57.3跌至57,合乎市場預期。美國勞工部上周四公布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至33.9萬人,連續第二周出現下降,惟整體數據仍稍高於原先預測。 由於成熟國家經濟復甦腳步明確,部分新興國家基本面仍面臨挑戰,因此相對看好成熟市場表現。不過,迭創高點的美股,價值面雖處於合理水準、並未偏貴,但相較之下,具轉機題材與價值面吸引力的歐股,及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寬鬆空間的日股,後續表現更值得留意。 ING投信指出,新興市場之首的大陸,未來政策方向逐步確立,投資能見度回升,但由於PMI走緩,加上農曆年前流動性偏緊,陸股以整理為主。 而1月2日新年開盤即重挫5%以上的泰國股市,主要是受到政爭紛擾、資金撤出股匯市影響,由於2月泰國國會選舉仍有變數,短線震盪風險偏高,但指數已至相對低檔,價值面具中長線競爭力。 ---------------下一則---------------  成熟市場 去年大吸金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3年最後一周,強勢領漲的成熟股市不僅指數再創波段新高,根據EPFR統計,美、歐、日三大成熟市場基金全數淨流入,為2013驚奇之旅畫下完美句點。其中,歐股基金去年下半年來周周買超,已創連27周吸金紀錄,可謂當前資金動能最強首選。 新興市場雖遭熱錢重手調節,但全球新興市場基金2013年仍有38.06億美元淨流入。 另外,與成熟市場景氣連動密切的亞股,近期也見資金返鄉,上周雖僅小幅流入0.11億美元,但仔細觀察實已連續三個月資金回流,第4季合計流入15億美元,吸金腳步緊追成熟市場,相較其他新興市場未見明顯起色,亞洲(不含日本)後市令人期待。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2013年歐洲股市表現不俗,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歐元區綜合領先指標回到零以上擴張水準,代表歐洲景氣擺脫衰退,歐股循環將正式由「希望期」進入「成長期」,全球景氣復甦有助歐洲經濟進一步成長。 隨歐債疑慮減緩,先前因歐債危機而延遲的消費需求預期陸續浮現,且邊陲國家債券與德國債券息差收窄,融資成本下降有助企業獲利。 貝克指出,道瓊歐洲600指數企業獲利增長連續三年衰退後,預期2014年可望由負轉正,有近14%增幅,成為支持股價向上動能。 貝克也說明,根據11月美銀美林證券經理人調查中顯示,未來12個月全球型基金經理人有意淨加碼歐洲股市比重將逾四成,維持相對高位,意味在2014年經理人對於歐股投資的趨勢可望持續。 德盛東方入息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指出,全球景氣的復甦已經確立,整體來看,隨著全球景氣復甦,成熟國家需求可望帶動新興市場出口,且不少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在內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帶動內需消費力提升,不過在選擇上目前仍相對看好能掌握中日再起的東北亞經濟體。 ---------------下一則---------------  基本面轉佳 歐、美股吸金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最後一周,強勢領漲的成熟股市不僅指數再創波段新高,根據EPFR統計,美、歐、日三大成熟市場基金全數淨流入,其中歐股基金去年下半年來周周買超,已創連27周吸金紀錄,是當前資金動能最強首選。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2013年歐洲股市表現不俗,隨OECD歐元區綜合領先指標回到零以上的擴張水準,代表歐洲景氣擺脫衰退,歐股循環將正式由「希望期」進入「成長期」,全球景氣復甦有助歐洲經濟再成長。 貝克認為,根據去年11月美銀美林證券經理人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全球型基金經理人有意淨加碼歐洲股市比重逾四成,維持相對高的水位,意味2014年經理人對歐股投資的趨勢可望持續。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人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歐洲經濟觸底回溫,其中不少核心國家如德國展望相對佳,從資金面觀察,歐洲央行持續採取寬鬆政策,不會收回資金,這與打算今年開始收回資金的美國不同,加上歐洲企業獲利今、明年都有雙位數成長率,預期今年歐股後市看法仍樂觀。 至於漲多的美股,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表示,2014年全球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將由個位數字加速至雙位數水準,也讓屢創新高的歐美股市評價面仍處合理水準,過去一年美歐股市走勢強勁主要是因為流動性充沛與市場信心回籠,推升評價面,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預估將成為推升美歐股市的動能。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強調美國經濟當前仍然需要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援,購債減碼並不影響Fed的政策決心;OECD也預估美國今明年GDP分別為2.9%及3.4%,呈現持續向上復甦的態勢,美國企業後續的獲利展望仍舊樂觀,有基本面及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撐,美股後市可望再有表現。 ---------------下一則---------------  歐股 包辦開年前十強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4年開年以來,歐洲股市表現突出,全球股市漲幅前十強全數由歐股包辦,「歐豬五國」更延續去年強漲氣勢,至今已上漲均逾2.6%。 元旦以來,去年底強勢的美、日股市面臨漲多賣壓回吐,加上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不如預期,拖累亞股走勢。不過,在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來到31個月新高的52.7,反而走出一波行情。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2013年強勁反彈,雖然如此,但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期間的跌幅。推升歐股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效應。 根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歐股加碼配置比重回到近年高點,且高盛預估2014年歐洲股票獲利預估成長可達14%,看好歐股將大走實質獲利推升的主升段行情。 歐元區12月PMI連三月上漲至52.7,貝克指出,不只德國PMI來到30個月新高的54.3,愛爾蘭、義大利與西班牙等國家都持續處於50以上的擴張水位。由於歐洲股票與景氣高度連動,回顧歷史經驗,當歐洲景氣處擴張階段,歐股呈現多頭行情。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指出,市場信心回籠再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於歐股後市表現。 ---------------下一則---------------  市場趨勢+亞洲>亞太>新興亞洲 搭列強復甦列車 亞股受惠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觀察亞股七大主要市場外資動向,上周亞股除韓股遭外資賣超,其餘市場全數吸金,其中又以台股淨流入4.529億美元最高,法人指出,資金開春以來仍在試水溫,但以動態組合的方式適度納入具有補漲空間的新興亞股,是2014年相對較佳的投資策略。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在亞洲的投資觸角可延伸到東北亞經濟體,在美歐復甦軌道持續的前提下,由於東北亞經濟體受惠區塊最多,而產業獲利成長是推升股價動能之一。 他指出,歐美復甦有利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產業發展,建議目前除以東北亞較高的方式布局亞太區域等東方股市,也可以動態組合適度納入亞股,既掌握新興股市的補漲行情,也能參與成熟股市的上升走勢。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2014年資金關注台股的眼神會轉移到評價較低、市場較少投注資源研究的產業,看好的族群要堅守投資決策,2014年投資台股需要「意志」,堅持相信好消息、猜疑壞消息,勇於買進、吝於賣出。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表示,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整體規模為淨流出9億美元,但是相較新興三大市場來看,亞洲(不含日本)股票淨流入0.11億美元,投資人仍可持續布局,其中包括台灣、韓國及印尼股票市場,近一周資金呈現淨流入,故投資人仍應該慎選區域,持續布局亞股。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今年東北亞企業可望受惠歐美經濟成長,帶動對成熟市場的出口成長,大陸中央與地方債務審計報告出爐,符合市場預期,不至於造成金融大動盪,今年仍可保有7.5%左右的經濟成長率,人民幣小幅升值仍是今年趨勢。 他指出,陸股政策偏多,但近期因經濟趨弱和IPO重啟疑慮,暫處弱勢整理,但下跌空間有限,後市仍看好陸股今年表現。 中國信託東方精選基金經理人邱魏悅表示,居高思危的氣氛似乎逐漸蔓延,加上中國證監會1月重啟IPO,致使陸股跌勢擴大,上海綜合指數再度摜破2,100點重要信心支撐,進而影響整體亞股表現,預期短線左右亞股與外資動向的兩大關鍵,是陸股何時止跌,與歐美股市上漲動能是否持續。 ---------------下一則---------------  台股 連2周登亞股人氣王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4年開春,台股吸金氣勢不減,外資青睞度居高不下,上周買超逾4.5億美元,連續第2周登上亞股吸金之冠,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5周。至於去年下半年來強勢吸金的韓股,上周遭外資調節4.5億美元,是外資上周唯一賣超的亞股。 至於受政爭干擾的泰股,上周重跌5.7%,為亞股跌幅最大的股市,但外資逢低承接力道反而增強,上周買超0.18億美元,暫時終結連9周賣壓。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國際股市已累積一波漲幅,今年開市多面臨獲利了結賣壓,台股難以獨善其身,隨之陷入震盪,但外資買氣不間斷,搭配利多政策加持,大盤成交量能明顯回溫,顯示低檔承接力道不小,整體多頭格局仍在。 葉鴻儒說,短線台股有過熱修正壓力,但技術指標走強,預期台股仍可望震盪走高。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指出,每年11月起至翌年4月,外資平均匯入金額都高於全年平均值,且淨匯入機率也多在7成以上,顯示此時正是投資台股的好時機。 陳同力指出,2014年看好半導體產業的正向循環、蘋果推出新產品的拉抬等因素,全年企業獲利預估約可成長8.6%。至於大盤走勢,台股今年可能以盤整格局為主,但指數在下半年或第3季有挑戰9,000點的機會。 ING台灣運籌基金經理人林純寬表示,第1季在全球股市仍偏多下,台股估計指數將續持往上;第2季後,新興國家陸續進入總統大選,全球股市進入整理機會將拉高,由於台股與歐美景氣連動性高,且政府有意引導房市資金投入股市,將有助台股維持緩步盤堅。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表示,在產業方面,傳產可逐步降低景氣循環股,開始留意第2季IC設計、飲料、包材等投資機會,而大陸零售銷售維持雙位數的高度成長,中概食品類股持續看好。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未來台股將回歸經濟基本面與政策面表現,包括美國量化寬鬆(QE)本月起退場、現股當沖上路、年度科技盛事CES展登場及上市櫃營收數字公布等,都將影響盤面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認為,元月行情仍可偏多看待,但要留意亞股表現,尤其南韓上周五的弱勢表現,引發外資資金回流美國的疑慮,後續持續觀察外資動向及持續買超台股的意願。 ---------------下一則---------------  亞小型股收紅 2014再看漲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統計2013年全年度新興市場多數走跌,但亞洲小型股彈跳,MSCI亞洲小型企業指數收紅,漲幅4.52%,大幅超越其他新興市場。觀察2004年以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波段跌幅超過5%共計13次,而次一年平均漲幅則可達33%。展望2014年,美國經濟與景氣復甦力道不弱,新興亞洲小型股則持續看俏。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表示,新興亞洲股市表現穩健,主要是因為大陸經濟轉型政策方向明確,經濟將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回溫,出口將有利經濟穩定性,市場投資信心逐漸恢復後,將連帶嘉惠相關亞股的走勢。 她指出,目前新興市場估值仍具有吸引力,預期當量化寬鬆展開退場後,新興亞股可能出現反彈行情,建議布局重點在亞洲小型企業型基金、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型基金。 陳韻如指出,新興亞洲正處於轉型期,建議投資人能多加檢視個別市場和國家的轉型成果,增持體質佳、估值明顯被低估的國家。 她也表示,當前全球經濟維持復甦軌道,買進經濟轉型受惠的相關基金,如亞洲小型股型基金、新興國家小型股型基金。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認為,經過去年第4季的漲幅後,目前亞洲市場出現獲利瞭解出場賣壓,基本面未改變,東協國家整體外債比例低於四成,顯示當地經濟基本面仍舊良好。 他指出,大陸去年12月PMI下滑至51,主因生產指數、原物料庫存指數、企業經營活動及就業人員指數下滑所致,雖然表現不如預期,但仍守穩50之上,景氣雖走緩仍在預估中,2014年大陸經濟仍可保有在7.5%的目標值,將提供新興亞股向上動能。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分析,根據統計過去10年每年第1季東北亞四國股市平均漲幅2.73%,其中大陸3.74%、台灣3.31%、日本2.99%、韓國2.73%,表現出色,建議留意去年表現相對落後,或評價偏低的股市,如大陸、韓國、台灣等。 蘇士勛強調,從資金面來看,三大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資金流向,最近半年只有新興亞洲維持淨流入,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逐漸轉佳;且全球股市第1季上漲機率都相對大,漲幅相對多,特別是東北亞股市值得投資人留意。 ---------------下一則---------------  亞洲 小股當家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與歐洲經濟接連復甦下,新興亞洲可望持續受惠於兩大市場的需求增溫。由於流動性增加、企業盈餘持續增長,預期亞洲中小型公司股的表現,將優於大型藍籌股,投資重點可瞄向表現勝過指數的中小型股。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陳伯禎指出,雖然2014年亞洲市場將會面臨許多挑戰。根據理柏資訊以新台幣計價的統計顯示,2013年全年度亞洲小型股基金平均績效為16.1%,亞洲股票型基金則為5.2%,顯然小型股的績效勝出許多。 陳伯禎分析說,東北亞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南韓與台灣,都是出口導向為主,預期東北亞經濟在2014年,可望受惠於連兩年成長的全球經濟,所帶動的全球貿易成長,且東北亞股市受到國際政治與經濟影響較大,例如美國國會陷入提高債務上限與預算僵局時,即導致東北亞股市挫低,因此,預料東北亞股市也可望在全球經濟復甦之際,受惠較多。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去年以來,亞股表現明顯差異化,與成熟國家景氣連動較大的東北亞,不僅資金流入較穩定,整體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看好基本面與籌碼面都具優勢的東北亞市場,仍會是資金回補的重點。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表示,2014年全球經濟仍將朝溫和復甦格局發展,巴克萊預估2014年全球股市可望有14%的上漲空間。投資方向上,股價位置相對偏低的中國大陸股市的後市補漲空間,相對可期。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由於行情看多,近期雖然大盤走勢較無明顯表現,不過,具政策或業績利多的中小型股,因有籌碼優勢,股性較活潑,預估將吸引資金流入,帶動相關基金績效表現。 ---------------下一則---------------  新興亞股 台中韓Q1爭鋒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中下旬大陸利率飆升,市場面臨恐慌賣壓,且泰國政爭局勢愈演愈烈,新興亞洲指數下跌1.3%,今年開盤以來新興亞洲股市表現不佳,對於1月新興亞股看法,法人預期各國表現差異大,最看好台、中、韓三國股市表現機會。 元大寶來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黃湘惠表示,在美國景氣復甦帶動下,循環性類股開始震盪築底,預料各國股市表現不一,對於整體新興亞洲指數樂觀偏多看待,其中較為看好台灣、大陸及南韓股市的表現機會,看多產業則包括科技、循環性消費、工業、醫療等類股。 今年新興亞股有諸多國家將陸續舉行選舉,包括泰國、印度、印尼,期間市場走勢將震盪加劇,除了關注選舉結果也要留意各國央行決議;第1季要留意美國央行�議會決議及公司財報展望,結果將為影響股市波動的重要因子。 法人指出,且因亞洲市場系統性風險降低,國家、產業、個股股價表現差異料將加大。 黃湘惠指出,整體來看,預估今年新興亞洲股市將處於上半年震盪整理,之後在廠商獲利回溫、國家政策�選舉不確定性移除後,下半年可望走高。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自去年以來,亞股表現明顯差異化,與成熟國家景氣連動較大的東北亞,不僅資金流入較穩定,整體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 他指出,隨歐美經濟穩定向上,中、台、韓等東北亞股勢不僅受惠出口成長的帶動;且在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腳步下,資金料將流入經常帳盈餘的北亞國家,有利股匯雙漲;短線來看,在北亞國家中特別看好韓國未來經濟成長。 目前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本益比為11.5倍,股價淨值比為1.7倍,皆低於平均數,顯示亞洲市場評價位於相對低點。法人普遍看好的產業,包括科技、循環性消費、工業、醫療等類股。 ---------------下一則---------------  新興亞股 收到補漲通知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4年歐美經濟持續成長,美國也已緩步縮減購債,未來長線利率看升,由於美國升息、代表經濟基本面轉佳,有利以出口為導向的新興市場表現,其中,又以新興亞股受惠最大,根據歷史經驗顯示,最近兩次的聯準會升息循環下,亞股在升息前後六個月、與升息後一年期間皆有逾一成正報酬表現。 2013年成熟股市大漲,但市場一致看好在經濟基本面支撐下,成熟股市仍有表現機會,預期新興市場股市與成熟市場股市表現不會長期脫鉤,仍有望落後補漲。 今年初美國開始縮減購債規模,量化寬鬆(QE)溫和退場也牽動新興國家匯率波動,但QE退場或升息都是經濟好轉的象徵,因此觀察經濟及股市與美股連動性高的新興亞股表現,在最近兩次聯準會升息循環下,亞股在升息前後六個月與升息後一年期間的報酬率皆為正報酬表現。 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在1999年與2004年升息循環前六個月與首次升息後六個月之間,平均分別有13.92%與18.49%的報酬率,升息後一年的報酬率也達16.39%。 柏瑞亞太高股息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亞洲市場事實上充滿投資機會,特別是中國大陸市場在中共三中全會政策藍圖底定後,大陸持續朝穩定經濟成長發展下,政策作多,有機會帶動亞洲週邊的國家持續穩步向前;此外,今年受惠歐美經濟引擎的持續帶動,已出為導向的亞洲國家將有機會持續受惠。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美國QE啟動退場,強化市場對於美國利率走升的預期,市場普遍預估2015年聯準會才會調升利率,但另一方面來看,這也代表美國經濟穩定成長,進而加惠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亞洲市場。 若就亞股價值面而論,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陳伯禎認為,亞股大盤價值面仍在低檔,目前本益比約11.5倍、股價淨值比約1.5倍,僅高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2003年SARS、2001年科技泡沫,為史上第五低,亞股仍具投資吸引力。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從資金面來看,三大新興市場在今年5月下旬以來,均受到外資撤出所拖累,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資金淨流入,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 ---------------下一則---------------  2014股市績效 野村最看好日股2014-01-06 01:48 工商時報 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野村證券(Nomura)發布報告指出,去年日經225指數表現優異,為1972年以來最佳,而在企業獲利拉抬下,今年日股還會更上層樓,達到18,000點,並可望於2018年挑戰25,000點關卡。 野村證券表示,日股是全球股市首選標的。報告指出:「日股今年會是全球報酬最高的股市。」野村的預測相對大膽,尤其去年日經指數封關時,已攀至16,297.31點、年增53.7%。此為1972年以來表現最亮眼的一年。 去年全球風險降低,刺激全球股市行情。野村預測今年企業獲利成長,將會是刺激日股走高的關鍵動力。 野村說:「我們預測今年日本股市的每股盈餘(EPS)將成長19%,為全球最高的數值。歐股的14%則緊追在後。」 野村預估,日經指數可望於今年底攀至18,000點,但這項預估的前提是今年日圓匯率維持弱勢,即是在1美元兌100日圓以下水位,日圓目前則在104日圓左右。日圓兌美元匯價每跌1日圓,就可增加日經指數377點。野村認為日圓越弱勢,日股就會越上揚。 野村甚至認為,只要「安倍經濟學」的政策奏效,日股有機會在2018年觸及25,000點的行情。倘若自民黨能夠達到目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3%的目標,日股的中期EPS成長率,就可從10%,增至15%。 除了盈利因素外,野村還提出日股大漲的其他兩個關鍵。其中一個是今年1月推出的「散戶投資免稅優惠」(NISA)方案。只要投資人將資金投在股市、共同基金、與指數型基金(ETF)上,能享有紅利與資本利得5年免稅優惠。 另一項刺激日股的因素則為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將加重投資在日股的比例。野村預測今年中時,日本政府就會決定GPIF對日股的投資比例。 野村亦指出,日股於今年年中時,可能會因4月上路的新制消費稅,而遇亂流。 ---------------下一則---------------  日本IPO好熱 今年上看80件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日經新聞報導指出,受惠於經濟復甦與強勢日股行情,日本今年的「初次公開發行」(IPO),預估將從去年的54件,增至70件至80件,為第5年的成長。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與Line為兩家亮點掛牌上市企業。 其中最受矚目的掛牌上市公司,為專門製造液晶螢幕(LCD)的日本顯示器公司。這家由日立、東芝、與索尼等3大產業龍頭,於2012年所成立的公司,預計最快於3月掛牌上市。 另一個IPO亮點則是行動通訊軟體LINE的上市計畫。雖然LINE在日本、台灣、泰國、西班牙等市場,共擁有3億個使用戶,但該公司面臨來自中國的WeChat、南韓的KakaoTalk等競爭壓力。 Line想藉由IPO,確保穩定的資金來源,爭奪更大的市占率。 當一家企業進行IPO時,公司股價通常會參考已上市同業的股價。當整體股票市場行情走強時,公司IPO的價格就會跟著走強。此時就是企業藉IPO市場擴充資金,並重整財務的最佳時機。 最好的例子就是連鎖餐廳Skylark,目前該公司由美國投資機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投資經營。但近來受弱勢日圓迫食物價格攀升,以及新制消費稅上路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貝恩資本希望能夠讓Skylark再度掛牌上市,好重整公司的財務結構。 此外,西武控股(Seibu Holdings)在與最大股東「博龍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於營運上產生摩擦後,目前也計劃再度掛牌上市。 一般而言,一件IPO案需花費3年時間籌劃。這段期間,可供市場參考潛在上市公司之前的獲利狀況。由投資基金協助成長的大型私人企業,將是今年投入IPO市場的要角。 ---------------下一則---------------  日圓今年貶至111價位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日經新聞調查顯示,日本調高消費稅4月上路後料拖慢經濟復甦步伐,促使日本央行(日銀)加碼寬鬆,日本長期利率今年上半可望會進一步走跌,但下半年開始反轉走揚。 至於日圓方面的預測,因日本寬鬆貨幣已成趨勢,加以今年仍難擺脫貿易赤字,日圓匯率今年料貶低至109-111日圓兌1美元,周二日圓在104.5日圓兌1美元左右。 Nikkei Veritas針對市場投資人調查顯示,平均預測今年日本的長期利率會來到0.54%,不過預期跌破0.5%的受訪者只佔10%。 日銀去年4月祭出超寬鬆貨幣措施後,4月及5月份的長期利率震盪波動,下半年則在0.6%低檔盤旋。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Meiji Yasuda Life Insurance)首席經濟學家小玉祐一(Yuichi Kodama)指出,到今年4月長期利率還將進一步走跌,主要是政府開始調高消費稅使然,屆時經濟受衝擊勢必迫使日銀加大寬鬆力度。 不過Kazaka Seurities分析師田部井(Yoshihiko Tabei)預測,鑑於國內經濟可望回溫,日本長期利率自今年秋天起將反轉走揚直到年底。另有分析師指出,美國利率受聯準會減碼QE影響走升下,也是帶動日本利率上揚的原因。 Nikkei Veritas同時公布日圓預測調查,40%受訪者預測,今年日圓匯率將貶到109-111日圓兌1美元。逾60%的受訪者預期,今年日圓兌美元的最低點可能出現在12月。 瑞穗銀行(Mizuho Bank)市場分析師唐鎌大輔(Daisuke Karakama)指出,日圓維持貶勢,係因日本貿易收支維持赤字,恐持續湧現日圓拋售潮。 摩根大通外匯研究部主管Toru Sasaki則表示,美國利率在今年底料擴大升幅,加以美日利差擴大使美元更強。 ---------------下一則---------------  日本中小股基金 嗆辣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於去年12月19日宣布量化寬鬆(QE)退場後,金融市場以利空出盡看待,全球股市展開反彈走勢,就基金績效來看,日本及歐洲相關基金表現最搶眼,其中,又以中小型股最為活躍,日本中小型基金甚至反彈逾5%居冠。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分析,對照美國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持續維持QE政策的日本及歐洲卻是漁翁得利,不僅同樣具有強勁景氣復甦力度,企業獲利動能也逐步回升,且就第1季來看,美國還有債務上限等疑慮,相較之下,日本及歐洲則較無政策雜音,因而成為資金焦點。 再者,儘管QE啟動退場機制,但美國Fed仍維持極低利率水準,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亦持續寬鬆,加上貨幣乘數遞延效果,有利中小型股發展,謝瑞妍指出,此次全球經濟復甦來自內部經濟結構改善,中小型股聚焦內需市場成長潛力當然最嗆。 歐洲中小型基金表現搶眼。摩根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吉姆•坎貝爾(Jim Campbell)分析,在景氣回升期間,企業獲利翻轉強勁,以FTSE歐洲中小型股指數為例,今年整體盈餘將較去年成長一倍,進而帶動股價表現。 台新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今年新歐市場投資題材增多,包括:經濟將受惠歐洲復甦揚升、企業獲利具成長空間、俄股可望有資金回補。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隨著安倍三箭收效,日本順利擺脫連4年通縮,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六個月走升,帶動中小型股表現。 ---------------下一則---------------  傳日銀Q2寬鬆加碼 股市聞漲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日經225指數2013年繳出亮眼成績單,創六年新高,全年累計漲幅達56.72%,為1972年來最佳表現,今年元月開盤於16,000點附近高檔震盪,市場預期日銀將於第2季再度宣布量化寬鬆措施,日股有機會提前反映,日股基金可多注意。 ING日本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市場開始消化ECB降息消息及美國寬鬆退場可能,並開始預期日銀加碼寬鬆,日股再啟多頭走勢。 黃尚婷指出,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多次聲明提高消費稅不會讓日本經濟遭受重大傷害,假若增稅及全球經濟發生變化,使日本經濟減速風險提高,央行將「毫不猶豫」加碼空前的寬鬆政策。 野村證券去年底完成的機構投資人調查報告,有55%的人認為日銀將在第2季宣布加碼寬鬆措施,其次為第3季的16%。黃尚婷認為,以日銀目前謹慎且偏好一次做足的風格,第2季加碼寬鬆可能大增,日股今年表現可期。 元大寶來亞太成長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日股本次多頭市場會持續多久,目前規畫二次調升消費稅時間點為2015年10月(可能延到2016年),央行會等到二次消費稅調升影響效果平穩後,才有可能結束量化寬鬆,所以退場時間點預估會在2016年下半年。 他指出,預期本輪多頭會走到2016年下半年,即使短期股市波動難免,但中長期持續看好日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則認為,美國啟動量化寬鬆退場將有助於美元轉強,有機會促使日圓維持較弱勢狀態,有利於日股表現,尤其在調升消費稅前,在民眾提前消費下,有助經濟與股市動能,看好第1季日股走勢。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儘管日股已有一波漲幅,本益比仍然偏低,且對照前波2003∼2007年外資買超逾3,900億美元,外資現在尚有加碼空間,內資也蠢蠢欲動,日股還有好光景可期。 ---------------下一則---------------  日股 吸金動能滿檔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景氣回春,資金明顯轉進股市。根據統計,2013年資金呈現淨流入的資產以股市占大多數,其中日本股票淨流入金額占資產比重高達28%,高居所有資產的第一;債券資產中,僅高收益債持續見到資金流入,占資產比重達6%。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部分新興市場面臨成長動能趨緩或個別政經因素影響,投資展望不若成熟市場。從基本面來看,以標普500企業公布財報為例,多數企業獲利優於預期,美歐日成熟國家分別出現溫和經濟復甦動能,有助於未來企業獲利預期提升,因此,依舊看好全球股市表現。 雖然全球股市新年開盤即出現震盪回檔,但並非基本面出現改變。 ---------------下一則---------------  韓股 中長期看好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過去半年節節走升的韓元,近日因韓國政府表態將干預匯市而出現回貶走勢,市場預估韓國央行可能於今(9)日宣布降息。 韓元回跌將可提升韓國企業出口競爭力,加上美歐經濟復甦帶動需求,韓股中長期前景看好。 ING韓國基金經理人紀晶心表示,近日市場重心將聚焦電子族群,龍頭股三星電第4季財報公布或能利空出盡、緩解市場緊繃情緒。此外,CES電子展新產品發表,也可望有助股價反彈。 整體而言,在歐美景氣復甦帶動出口、以及韓國國內房市回春支撐內需等正面因子的挹注下,今年南韓總經可望持續加溫,同時,南韓企業獲利能力也正逐漸改善,強勁的基本面可望帶動韓股於今年上半年突破過去兩年的箱型區間,再創新高。 紀晶心指出,雖然短線韓股難免受到新興市場投資氣氛影響而震盪,但韓國企業穩健的財務體質,將是中長期國際資金青睞標的,國內亦有規模龐大之退休基金做為支撐,後市仍值得期待。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韓國受惠於美歐及東協地區關稅減免優惠措施,使得消費性電子、造船、鋼鐵及汽車等出口產業,營運上受到不小挹注,且自2013年以來,韓國消費者信心及企業信心指數呈現明顯回升,經常帳盈餘益攀升至新高,韓國央行近期喊話阻升韓圜,韓元可望走穩,有助股市表現。短期關注韓國利率決策會議及進出口數字 摩根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David Choi)指出,韓股今年開春首周即遭賣壓調節,主要是市場憂慮日圓貶值影響韓國出口競爭力、以及權值股企業獲利下調,進而壓低KOSPI指數。儘管如此,韓國經濟數據改善有目共睹,預料將帶動韓股啟動補漲行情。 ---------------下一則---------------  南韓今年GDP 估增3.8%-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央行周四發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隨美國經濟復甦和歐洲景氣回穩,2014年南韓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將擴張3.8%,經濟成長速度將創4年來最快。 央行對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維持在3.8%,與去年10月一致,但略低於財政部預估的成長3.9%。央行預測,在全球經濟復甦和強勁的內需提振下,2015年的經濟可望擴張4%。 此外,南韓央行於同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貨幣政策委員一致決定將指標利率維持在2.5%,符合市場預期。南韓央行自2013年5月意外降息後,利率政策已連續8個月按兵不動。 南韓央行總裁金仲秀表示,美國聯準會(Fed)決定縮減每月購債規模將有助南韓經濟,因為此舉顯示美國的經濟持續邁向復甦。雖然韓元兌美元升值影響出口,但倚重出口的南韓去年12月的出口值仍高於預期。 金仲秀指出,「這會更像是改革南韓經濟結構來增加生產力,藉由利用國家和人力資源、改善技術和放寬法令。如果長期實施這些政策,潛在成長率可望提升。」 央行同時下修南韓今年的通膨預測,由去年10月估計的上揚2.5%下修至2.3%,預期年底通膨將達央行2.5%至3.5%的目標區間。 ---------------下一則---------------  泰政盪 泰股基金可逢低布局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政爭影響使泰股近期表現震盪,法人指出,泰股跌幅已深,但在政治情勢未明朗前,股市氣氛與資金短線較不穩定,震盪風險仍存,建議積極投資人若要逢低買進泰股基金,建議應該分批進場,或是透過東協基金,以區域型基金適度參與泰股趕底反彈機會。 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分析,泰國政治情勢發展持續膠著,資金動能明顯疲弱,出現內資贖回與外資流出壓力;但隨泰股估值已有相當修正,短線震盪也顯示股市正在加速趕底階段。 至於未來跌深的反彈關鍵,黃寶麗認為,國會大選若能順利舉行,或現任總理盈拉辭職並成立過度內閣,政治風險都有望逐步緩和。但若發生政變流血事件,或抗爭持續膠著,則股市仍有下探壓力。 ING泰國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泰國2月2日能否順利舉行選舉的不確定性仍高;反對黨將於13日再次發動街頭運動,揚言癱瘓曼谷市區,也不利泰股短期盤勢表現。 黃靜怡認為,泰股非理性急跌,2014與2015年本益比評價低於亞洲區域平均水準,但泰國企業獲利展望穩健,股市長期買點逐漸浮現,建議投資人抱持耐心,勿輕易認賠出場。 富蘭克林坦伯頓泰國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整體來看,泰股本益比已落入相對便宜區間,搭配全球需求改善帶動出口動能回升,預期泰股將會呈現短空長多。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泰國受政治紛擾問題影響股市表現,但是在選股不選市的投資邏輯下,還是有值得投資的產業,例如受惠泰銖貶值的食品加工、汽車電子等,而生技醫療也是值得投資人留意的產業。 元大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表示,目前泰股估值已跌至低點,預料政爭落幕後股市將出現反彈,但若以中長期角度看泰股,因泰國政經情勢已不穩定,投資風險升高,不確定性因素未除,因此對泰股建議保持觀望立場較合適。 ---------------下一則---------------  泰股 績效吊車尾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泰國政治紛擾壓抑該國股匯市表現落後,累積過去三個月泰國SET股價指數下跌逾10%,跌幅遠大於同期間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3%,今年以來,泰股跌勢未歇,1月至今跌逾5%,在全球各主要股市表現中墊底。 泰國政爭持續干擾股匯市表現,累計2013年泰股全年下跌3.79%。一般來說,亞洲國家出口到美國市場具有一定程度比重,亞股表現也通常與美股產生連動,但去年泰國股市受到政爭影響重挫,對照同期間美股史坦普500指數大漲逾三成,兩國的股市走勢相關係數呈現-0.48,創下十年新低。 不過,若根據歷史經驗,2009年4月與2010年5月紅衫軍抗議行動時,當時雖對泰國股市有不利影響,但隨後泰股仍緩步跟隨全球經濟腳步復甦出現補漲。 富蘭克林坦伯頓泰國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泰國自1932年廢除絕對君主制以來一直深受政治動盪困擾,期間歷經多次成功或失敗的政變、與不計其數的暴力示威活動,當地與國際投資人對該類事件已習以為常,預期待衝突事件告段落後,股市有望反彈。由於目前泰股本益比已落入相對便宜區間,搭配全球需求改善帶動出口動能回升,馬克.墨比爾斯預期泰股將會呈現「短空長多」發展。 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分析,泰股未來跌深的反彈關鍵應在國會大選,若國會大選能順利舉行,或現任總理盈拉辭職並成立過度內閣,政治風險都有望逐步緩和;若發生政變流血事件或抗爭持續膠著,股市仍有下探壓力。 全球景氣復甦可望挹注泰國出口動能成長。黃寶麗表示,中國、日本及美國為泰國主要出口國,隨著主要貿易夥伴經濟轉強,可望為泰國經濟帶來正面幫助。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泰國受政治紛擾影響股市,不過在選股不選市投資下,還是有值得投資的產業,比方過去三個月來泰銖大幅貶值逾5%,受惠泰銖貶值的食品加工、汽車電子值得留意。 ---------------下一則---------------  泰國「政」盪 外資大逃難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泰國反對派「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公開宣稱,將在本月13日封鎖曼谷,重型武裝紛紛進入曼谷市區,就連外資也嚇傻,在泰國資產如直線般撤出,總金額高達60億美元,是東協各國中撤離資金最多的市場。 投資專家指出,這次政爭對外資看待泰國的信心衝擊遠勝過實體經濟,投資人如果仍想投資泰國,建議下半年後再進場。 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張正鼎指出,由於反對派揚言,這次示威將以包圍政府機關、癱瘓曼谷地區政經為主要手段,外資持股信心因而動搖。 前一波政治危機已讓泰國政府支出延宕、消費與投資減少,現在又有更多示威活動將出現,恐擴大傷害泰國觀光業。 張正鼎說,從去年下半年政爭開始,泰國的內需消費已明顯轉弱,第3季私人消費年減1.2%,全年年增率僅有0.9%,遠不如2012年的6.7%。股市方面,隨著這次癱瘓政經的主題更加明確以後,外資已明顯將「持股風險」作為首要考量並加速撤出泰國市場。 瀚亞投資指出,新一波政爭對投資信心的衝擊將大於實體經濟,雖然2月即將改選,但各方人馬能否接受新的政治安排仍難判定,因此,外資資金的撤離,恐讓泰股未來半年內缺乏上漲動能,建議投資人轉進以東北亞為主的基金。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瀚表示,就泰國經濟面來看,2014年仍有超過5%的經濟成長率,但因政爭局勢未平復,加上今年有選舉,政治氣氛較不穩定。泰股跌幅已深,本益比降至相對便宜區間,可以逢低布局,不過,以區域型基金介入,較能降低投資單一地區的風險度。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在亞洲的投資觸角可延伸到東北亞經濟體,在美歐復甦軌道持續的前提下,由於東北亞經濟體受惠區塊最多,而產業獲利成長是推升股價動能之一,歐美復甦,有利於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產業發展。 ---------------下一則---------------  市場趨勢+歐洲>新興歐洲/東歐 ECB將開會 預期動口不動手2014-01-06 01:48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本周四將召開今年的首次決策會議,分析師預測這次不太可能會做出任何實質的政策變動,仍僅由總裁德拉吉口頭重申該行已準備好隨時行動。 歐洲央行曾在去年11月意外降息1碼。但Capital Economic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洛依尼斯(Jonathan Loynes)表示,該行雖依舊承受著必須增強歐元區經濟復甦的壓力,但「似乎不太可能在今年第1次決策會議,就做出任何實質的政策變動」。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舒伯特(Michael Schubert)認為,該行決策委員「近幾周來的示意」透露,該行「沒有採取行動的迫切性」。預期德拉吉將僅重申已準備好隨時行動。 量化寬鬆方面,歐洲央行在2011年底到翌年初之間,挹注逾兆歐元進入該區域銀行體系,但去年10、11月的民間部門貸款額,較前年同期仍都衰退逾2%。 分析師認為,歐洲央行過去操作量化寬鬆,青睞購買主權債券,希望再由銀行體系貸放給企業,但似乎效果不彰。 因此,分析師推測該行正在構思讓現金直接流向企業的方法,以備若決定要再度開啟流動性閘門時之需。 ---------------下一則---------------  歐元區12月PMI 創31個月來新高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去年異軍突起的歐股,今年元月開盤即遭逢獲利了結賣壓,首周表現持平,但歐元區整體經濟勢頭維持良好,剛公布的去年12月製造業PMI終值來到52.7,符合初值預期,並創下31個月新高,法人指出,歐元基金展望仍佳。 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除整體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衝高,各國的PMI指數也繳出亮眼成績單,包括德國的PMI初值由54.2上修至54.3、義大利也由51.7躍升至53.3;西班牙更首次擺脫萎縮,來到50.8。愛爾蘭的53.5及希臘的49.6,也都續見改善。 他指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法國,初值從47.4下修至47,不僅連續三個月走滑,數值更低於希臘,顯示現階段法國以內需為主的產業結構面臨的瓶頸,預計法國經濟雖不會重返衰退,但仍要面對短期停滯。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2014年金融市場的聚光燈仍在已開發國家,整體歐元區剛剛脫離衰退的泥沼,預料2014年達不到邁開大步的程度,但蹣跚之中仍可緩步向前。 他指出,歐洲各主要國家中,德國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國在央行總裁的新人作風下,經濟成長可望加速,法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則還需要加一把勁,但歐洲再次發生危機的可能性相當低。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9日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將舉行利率會議,市場普遍預估歐洲與英國央行將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但多期待歐洲央行第1季有可能將再釋出刺激政策,如進一步下調基準利率,或釋出新一波長期再融資操作或中小企業融資方案。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預期2014與2015年歐洲企業盈餘年成長率將躍升至1成以上,提供歐股強勁爆發力。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指出,歐洲景氣復甦趨於明朗,歐洲央行預估2014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回到正成長,市場信心回籠加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於股市,成熟國家股市今年可望持續領頭。 ---------------下一則---------------  歐英利率不變 符合預期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與英國央行周四舉行貨幣決策會議,由於經濟緩步復甦,兩大央行皆決議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同時暗示,未來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寬鬆的可能。 ECB周四開會後決議將基準再融通利率維持在0.25%的歷史低點,銀行存放於央行的存款利率也維持於0不變。 ECB總裁德拉吉於會後記者會上重申貨幣政策的「前瞻指引」,宣稱「歐元區目前低通膨的情況可能會再持續一段時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利率將保持於歷史低點甚至更低,必要時將採取所有可用的工具刺激經濟。」 雖然疲弱,但歐元區經濟至少還保持復甦,因此ECB不急於祭出量化寬鬆等新的刺激措施,德拉吉去年底接受德國明鏡週刊專訪時就表示,「現階段來說,我們認為還沒有立即採取行動的必要。」 日前出爐的資料顯示歐元區去年12月的通膨年率為0.8%,遠低於ECB設定的略低於2%的目標,但已較去年10月的波段低點0.7%為高。 另外,英國央行決策機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周四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的歷史低點。 由於貨幣政策沒有改變,MPC並未發布會後聲明進行說明。決策結果符合市場預期,英鎊與英國債市行情並未因此出現明顯的波動。 相較於歐元區經濟復甦疲軟,英國復甦力道還算強勁,經濟學家預估今年英國經濟成長率可達2.5%,將創2007年以來新高。 ---------------下一則---------------  歐股 走向勁揚格局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創近31個月新高,突顯歐洲景氣動能持續好轉,觀察處於不同景氣循環周期時歐股的表現,MSCI歐洲指數在景氣擴張初期至中期,其平均年化總報酬達兩成以上表現最佳,在現今歐洲景氣步入擴張階段時,歐股憑基本面利多將有望續走勁揚格局。 歐元區經濟在2013年走出谷底,包括歐盟執委會與歐洲央行都預估歐元區經濟將重回擴張階段,2014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將回到正成長1.1%。統計1995至2013年,不同景氣循環周期MSCI歐洲指數平均年化總報酬率表現,相較景氣循環末期平均下跌逾4%,MSCI歐洲指數在景氣擴張初期至中期平均年化總報酬達兩成以上,顯示現階段歐股長線勁揚格局可期。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指出,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將成為持續推升歐股的兩大動能,分析目前歐洲企業每股盈餘仍低於歷史高點約30%,但歐洲企業資本設備使用年限來到歷史新高,預期企業將提升資本支出,加上全球與歐洲經濟將加速成長,預估未來三年歐洲企業每股純益可望較目前成長30%至40%,有望推升2014年歐股多頭續航。 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Erik Esselink表示,在歐洲央行的利多政策出台、邊陲國家的經常帳正轉為盈餘以及結構性調整下,投資人正在重新評估歐洲未來最有可能的走勢,從本益比來看,歐元區目前調整後的本益比約在14.5倍,相較於MSCI美國指數的24倍及全球指數的19.8倍,評價相對便宜,仍具投資吸引力。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指出,根據摩根投信統計,歐元區ZEW景氣預期指數回升至0以上擴張水準期間可長達44個月,MSCI歐洲指數漲幅甚至上看八成,對照目前僅12個月維持擴張,累計漲幅達13%,後市成長空間相當令人期待。 ---------------下一則---------------  脫債有譜 歐股基金發燒2014-01-09 01:4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先前市場避之唯恐不及的歐豬五國,除了已脫困的愛爾蘭外,希臘與西班牙近期也傳出好消息,義大利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攀升至53.3的兩年半高點;歐洲動力火車頭的德國經濟數據持續表現亮眼,好消息在歐洲各地「點火」,法人表示,歐股未來表現可期,相關基金可布局。 截至上周為止,歐股已出現連續第27周買超,歐股基金2013年也出現超過25%的漲幅,不少法人還是持續看好歐股,除了經濟基本面轉佳,主要原因還是法人先前持有歐股比重不高。 富達歐元藍籌基金經理人Alexandra Hartmann表示,目前投資人配置在股市與歐洲股市的比重依然偏低,位於歷史標準差附近,在2007年中到2012年的這段期間,從歐股流出的金額達1,670億美元,如以近期流入的歐股的金額來看,還需要很多的資金回流才能彌補當時的流出。 他指出,如果未來歐洲經濟數據持續改善,企業獲利超過預期,同時投資評價具有吸引力,那麼資金將會持續回流歐股。 聯博投信表示,全球成長前景趨於光明,因為全球整體通膨水準仍然偏低,預計部分區域將採取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應,歐洲持續的低通膨數字和疲弱的成長前景可能帶給歐洲央行壓力,進而採取更寬鬆的政策,預期歐洲央行2014年可能進一步降低再融資利率,資金寬鬆有利歐股後市。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基金經理人海樂•安諾表示,南歐國家正在走出債務危機,過去幾年這些國家在財政改革已經見效,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已將西班牙債務評等展望由負向調升至穩定。 另外,穆迪也因希臘可望達成年度財政目標且經濟展望將持續改善,將希臘主權債信評等由C大幅調升兩級到Caa3,展望穩定。海樂•安諾說,在核心國家經濟轉佳下,這些南歐國家基本面也可望持續改善,因此目前可布局義大利與西班牙等南歐國家股市,因為這些國家具有轉機及補漲題材。 ---------------下一則---------------  經濟加溫 歐股基金 買點浮現 歷史經驗 股市1~4月上漲率逾65%-2014年01月09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去年異軍突起的歐股,受到德國及義大利經濟復甦的激勵,歐元區最新公布去年12月製造業PMI上升至52.7,創下31個月新高,另根據 高盛統計1974年來,歐股1~4月是全年度上漲高峰期,上漲率超過65%,資產管理業者表示,去年歐股基金平均漲幅逾3成,隨著經濟復甦進入加溫階段, 股市邁入主升段,在後續續航力可期,投資人可分批布局。 根 據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除了整體歐元區製造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指數衝高,各國PMI指數也繳出亮眼成績單,包括德國PMI初值亦由54.2上調至54.3、義大利也由51.7躍升至 53.3;西班牙更首次擺脫萎縮,由11月的49.8突破50榮枯分線,12月來到50.8,且愛爾蘭53.5及希臘49.6亦續見改善。 製造業PMI報佳音 不 僅歐元區整體經濟數據頻傳佳音,根據高盛證券統計自1974年長期以來,歐股於1月正報酬機率高達73%,平均漲幅達2.25%,之後2、3、4月正報酬 機率分別達65%、68%和80%,其股市每月平均漲幅均超過1%,為全年度最佳期,以過去走勢而言,現階段為進場良機。 以價值面來看,亨德森遠 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尼克•雪里登(Nick Sheridan)分析,歐股目前的本益比約為13倍左右,不僅比美股便宜,該水位也尚處於長期平均合理水平附近,若與2007年的高點相較,美股已溢價 15%,歐股卻仍相對折價30%,顯示歐股仍舊相當便宜。 中小型股 生氣蓬勃 摩 根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吉姆•坎貝爾(Jim Campbell)進一步指出,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歐洲小型股指數7成比重在工業、消費、金融、資訊科技等產業,這些類股與景氣循環連動度高,在景氣回升 期間,企業獲利翻轉強勁,以FTSE歐洲中小型股指數為例,今年整體盈餘將較去年成長1倍,進而帶動股價表現。 除了產業類股因素,坎貝爾說,中小型股因籌碼面集中,股性也更具爆發性,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資金正積極回補過去幾年出脫的歐股部位,以參與這波景氣契機,而這波資金回籠行情當中,小型股將活潑引領。 歐股將邁入主升段 根據統計,2013年歐洲大型股基金平均報酬達30%,但歐洲小型股基金平均報酬更是驚人,平均超過38%。 莊凱倫認為,去年歐股繳出亮麗成績單後,隨著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步向成長正軌,2014年的歐股將邁入主升段,股市穩定度及景氣可預期性攀升,建議投資人此時可分批布局。 ---------------下一則---------------  政治紅利 新興歐洲有漲勁2014-01-06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MSCI新興歐洲指數2013年大體在400∼480點區間整理,法人指出,今年新歐市場投資題材增多,經濟受惠於歐洲復甦而揚升、企業獲利具成長空間、俄羅斯股市資金回補等利多,加上2014∼2015年土耳其、匈牙利、波蘭等進行大選,具政治紅利題材,提供新興歐洲股市今年上攻行情動力,相關歐洲基金績效值得期待。 台新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分析2014年的新歐經濟展望,隨著歐元區經濟復甦力道優於預期,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高的波蘭、捷克及匈牙利等中歐國家將是最大受惠者,經濟復甦動能可望延續。 過去五年對新歐悲觀的獨立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最近調升對中歐展望,進一步強化投資人對新歐市場2014年的投資青睞度。 王昱如說,類股操作建議布局三大題材股的受惠經濟復甦與低利環境的中歐銀行股、受惠市場價格秩序恢復與數據傳輸成長利多的土耳其電信類股、具股利上升及本益比重估題材的俄羅斯價值型績優股。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認為,歐元區經濟數據來看,德國2014年1月消費信心指數預估月增0.2∼7.6,創下近六年半新高,為今年的經濟展望帶來好彩頭;歐洲央行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回到正成長,市場信心回籠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於歐洲股市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分析,俄羅斯股市是新興歐洲裡相對看好的市場,俄羅斯經濟面臨低成長風險,但俄羅斯盧布不太受量化寬鬆(QE)退場風險衝擊,且若新興股市好轉,俄羅斯股市都能有較好的表現。 ---------------下一則---------------  俄出口轉強 受青睞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雖然2014年開年以來,全球股市在高檔整理,但基金業者認為,強者恆強,今年仍然是成熟市場的復甦派對年。美元強勢,新興市場上半年會面臨較大的壓力,但基本面佳或肯改革的新興市場仍會受到資金肯定。 美、歐、日經濟去年顯示速度不一的復甦,但股市都有亮麗表現。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預期物價走勢溫和,加上干擾市場的負面因素逐漸淡化,2014年全球經濟將轉強,金融市場的聚光燈也將延續去年趨勢,聚焦成熟市場。 至於新興市場,陳朝燈說,如果是出口至歐美為主的新興國家,在出口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站上50後的半年至一年,可望受到帶動而有較強勁的經濟表現。 三大成熟市場普遍看好,新興市場則看個別國家而定。 陳朝燈認為,新興市場繼續面臨資金流動壓力,經常帳赤字國家較脆弱。 不過,資金會青睞基本面較好的國家,像是台灣、南韓、俄羅斯、香港等。 此外,印尼盾這波快速貶值,出口應該會轉強。 ---------------下一則---------------  市場趨勢+美洲>美加>拉美 全球經濟前景 柏南克樂觀2014-01-05 01:28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將在月底結束8年任期的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上周五在他卸任前後最後1場主要演說中,向外界釋出有關美國與全球經濟的利多訊息。他表示不論是對已開發國家或新興市場的經濟前景,他都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柏南克周五在費城的美國經濟協會年會演說上表示,雖然歐洲與日本的艱難經改仍處在「初期階段」,不過「我們已看到成長轉好的部分跡象」。 他還提到新興市場經濟在歷經2013年上半年減緩後,近來成長已有加速趨勢。但他也以中國與墨西哥為例,警告經改的「程度與效率」將是攸關經濟成長能否再度加速的關鍵。 至於美國經濟方面,他認為在改善之中,但這波復甦「顯然不夠完全」,因為失業率仍處於7%的高檔。不過柏南克也強調,阻礙美國經濟加速復甦的障礙正在消退。 他解釋,在民眾財務狀況獲得改善、房市也漸趨平衡、財政緊縮出現舒緩,加上持續進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都有助於未來幾季提振美國經濟成長。 鑒於美國經濟前景改善,聯準會上月宣布將從年初開始縮減量化寬鬆規模,把每月購債金額從850億美元降至750億美元。假設到今年底美國經濟持續好轉,量化寬鬆措施有可能將完全退場。不過美國決策官員也再三強調,除非失業率降至6.5%,否則趨於零的低利率水準在短期間將不會調升。 此外,美國參議院周一將對聯準會現任副主席葉倫接任主席提名案舉行投票。葉倫曾在去年11月通過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投票,不過參院整體投票則是遲到周一才舉行,外界預期她可望在參院順利過關。 若周一投票通過,葉倫將在2月1日正式接任聯準會主席,成為美國第1位執掌聯準會的女性。由於葉倫在寬鬆貨幣政策上向來是柏南克的親密盟友,因此外界預期在她上任以後,貨幣政策將不會出現太大改變。 ---------------下一則---------------  柏南克唱好 美10年債殖利率升破3% 預估美今年經濟將會更好-自由時報1030105〔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指出,妨礙美國經濟成長的障礙正在減少,預估未來幾季美國經濟將會有好的表現。市場預估,聯準會將持續減碼量化寬鬆(QE)規模,使得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三%以上,創下二○一一年來最高,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則逼近四%。 根據彭博報導,柏南克三日於費城的美國經濟學會演說時表示:「金融市場好轉、房市趨於平衡、財政限制減少和持續的貨幣寬鬆措施,將刺激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季持續成長。但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我們仍須保持謹慎的態度。」 柏南克即將屆滿八年任期,於一月底卸任後交棒給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聯邦參議院可能於六日投票通過該任命案。 柏南克的樂觀談話,使得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二日一度升至三.○五%,創下二○一一年七月以來最高,隨後拉回至二.九九%;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日觸及三.九七%,為二○一一年八月以來最高。 柏南克強調,美國失業率已由二○○九年的十%降至七%,「我們已經進步很多,但還有更多事要做」。美國將於十日公布上月就業報告,市場預估失業率將維持在七%的五年低點。另,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預定於八日公布上月十七至十八日的決策會議紀錄。 史坦普五○○指數在二○一三年創下十六年來最大年線漲幅後,今年前兩個交易日接連下跌,因投資人仍在衡量聯準會官員針對刺激措施和經濟強度的評論。 聯準會於去年十二月意外宣布,每月購債規模縮減一○○億美元、至七五○億美元,正式開始為QE退場鋪路。不過,柏南克表示,逐步縮減購債,「並不表示承諾有所變動,只要有需要,聯準會將會持續維持高度貨幣寬鬆政策」。 ---------------下一則---------------  QE加速退場?Fed政策大辯論2014-01-06 01:48工商時報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邁入2014年,美國聯準會內部政策辯論的主題也有所改變,是否要縮減量化寬鬆(QE)、減少買債,已為是否要加快縮減的速度所取代。FED內部通膨鷹派日前已拋出新的議題,主張應該考慮把每月減少買債的規模提高到250億美元。 聯準會本月底將召開今年首次決策會議,也是主席柏南克最後一次。 預料本次決策會議將充滿迎新送舊的氣氛,不會做出政策上的變動。 不過在此同時,決策理事可能也會開始討論有關縮減QE是否應該加快速度的議題。 可預見在新主席葉倫於2月上任後,她首先要應付的就是如何建立聯準會內部決策官員對減縮QE速度的共識。 上周美國經濟協會在費城舉辦年會,多位聯準會官員都在會中發言,無可避免地談到QE政策,而反對與支持QE的通膨鷹派與鴿派壁壘分明。 一向反對QE的通膨鷹派大將費城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普拉瑟表示,聯準會現在大可開始考慮把縮減QE的規模提高超過現行每月100億美元。 不過普拉瑟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改善,聯準會沒有理由繼續維持現行的減少買債水位,而應考慮擴大減少購買的水準。他並且表示,QE提前結束要比延遲結束來得好。根據了解,聯準會內部鷹派已出現應每月減少買債250億美元的主張。 普拉瑟並且對所謂最適控制的決策方式提出質疑。他認為,這種以數學模型來預測經濟的方式有其缺陷,然而此一模式也正是聯準會下任主席葉倫所偏好使用的。由此也可預見聯準會未來的決策過程可能爭議不斷。 不過聯準會的鴿派則是堅持不應讓QE過快退場。上周末在同一場合,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羅森格林則是與普拉瑟大唱反調。 羅森格林表示,大家應對QE緩慢退場保持耐心,因為如果速度太快,可能會對就業市場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下一則---------------  美貿易赤字 降至4年新低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周二公布去年11月外貿統計,赤字額降至2009年10月以來最低,優於市場預期,主要拜出口持續擴增,創新高紀錄所賜,凸顯海外經濟成長增強可望加持美國經濟。 美國貿易赤字縮減,支撐美股在經過3天下跌後終於在周二強勁反彈,道瓊指數上揚逾百點。 美國去年11月貿易赤字降至342.5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測的400億美元,去年10月赤字也由原先公布的406億美元下修至393.3億美元。 美去年11月出口額經季節調整後為1,948.6億美元,是紀錄上最高水準,較上月成長0.9%,較前年同期成長5.2%;去年11月進口額為2,291.1億美元,較上月減少1.4%。 美國的出口成長,由對中國、墨西哥及加拿大的出口成長領軍。去年1∼11月,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較前年同期成長8.7%,對加拿大則成長2.5%。加拿大仍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國。對歐出口額則較前年同期衰退1%,則凸顯出歐洲經濟去年成長步調之緩慢。 美貿易赤字下滑,部分也反映出美國內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美國未經通膨調整的石油出口額在去年11月增至紀錄最高水準,當月的石油進口額則創下2010年11月以來最低。 美國包括工業原物料、資本財及汽車在內的貨物出口額,去年11月也見上揚,同時對外國工業原物料、食品及消費品的進口額則下滑。 淨出口可擴增國內生產毛額(GDP)。全球經濟近幾個月來已顯現趨穩跡象,對美國經濟是潛在利多,因美國經濟這次復甦以來,大多時候,出口都受到歐洲、日本及新興市場的成長疲弱所牽制。 ---------------下一則---------------  高成長低通膨 美經濟喜嘗甜蜜點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華爾街日報向經濟學家所作的最新訪調,美國經濟今年可望喜嘗甜蜜點─高成長與低通膨。 訪調結果發現,經濟學家預估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2.7%,不僅高於2013年的2.1%,也高於長期潛在GDP成長率(不到2.5%)。 此一成長率代表今年經濟創造就業的動能可望升溫,將高於過去3年每月平均18.3萬人的就業人口創造量能。 與此同時,通膨不致於出現飆漲。經濟學家預估,今年底時通膨率將落在2.0%左右,剛好是聯準會(Fed)設定的理想位置。 也就是說,2014年Fed將會達到其法定的貨幣政策目標:物價維持穩定,失業率則下滑。這正是經濟的甜蜜點。 不過,此一樂觀預期也有負面因子,像是通膨可能偏弱,而其原因在於薪資端並未帶動成本上揚的壓力。事實上,即使經濟成長率逼近3%,但所得成長仍偏低,這是何以許多消費者並不認為經濟強勁復甦。 美國今年創造就業動能應可加溫,每月就業創造量能估可超過20萬人,不過去年11月時失業人口仍達1,100萬,其中有400萬人失業逾半年,也就是勞動市場仍供過於求,大多數勞工並無談判力。 通膨偏低的問題可經由調高基本工資予以解決。基本工資調高雖不會對許多勞工直接造成影響,但會拉高企業付給員工的薪資下限,先不管對於就業市場會有何種影響,企業可能會以此為由調高產品售價。 如果經濟成長率可達3%,需求面應該相當穩健,物價上揚步調就得以維持穩定,且還不致於引發令人憂心的高通膨。 但美國國會今年通過調高基本工資案仍有很大的變數,高盛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機率不大,因為參院表決不一定會通過,眾院甚至不會進行表決。 不過,由於民意支持調高基本工資,加上今年11月適逢國會期中選舉,國會議員不無做出讓步的可能。 ---------------下一則---------------  鴿派葉倫掌Fed 風險資產看俏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聯準會(Fed)副主席葉倫(Janet Yellen)獲得聯邦參議院通過提名正式接任主席,成為聯準會首位女當家。法人表示,被市場視為「鴿派」的葉倫就任後,預期在聯準會的護持下,經濟復甦若能延續,建議投資上可適度冒險、擁抱成長,透過適當的方法與策略追求風險資產。 德盛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指出,葉倫就任後必須要透過說明或以手上有限工具小心處理資產價格、經濟成長與通膨預期等問題,預期在聯準會的護持下,風險性資產仍可望有所表現,但固定收益部位仍不可少。 他指出,尤其是債券市場已初步反應寬鬆政策退場下,預期第1季債市波動將下滑,在基準利率維持低檔下,近期短中天期利率走高,反而提供投資人目前布局的機會。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目前在美國經濟復甦初見火花,且通膨偏低的環境下,貨幣寬鬆環境仍將持續,搭配歐美製造業指數維持50以上擴張水位,顯示全球經濟環境維持穩健復甦腳步,今年風險性資產持續走俏有望。 謝瑞妍建議,現階段資產配置應擴大股票布局,才能緊抓景氣成長邁向中升段的投資契機,根據摩根最新理專調查,近九成理專認同2014年應增加風險資產,且逾四成理專建議布局應股先於債,顯示投資人擁抱風險的能力正逐步提高之中。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身為鴿派的葉倫,推估將延續柏南克的寬鬆貨幣政策,實施縮減購債計畫將更謹慎,加息時點也不會來的又急又快,有助債券市場利率穩定,對於全球股市,以及與股市具高度連動性的高收益債券無疑是好消息。 她指出,歷經2013年5、6月自QE退場疑慮而起的大幅修正,去年9月開始市場逐漸反應,亞高收指數也開始穩步上揚,預期今年將回歸基本面與價值面,呈現穩健上揚的走勢,亞洲高收益債具較低違約率,較高平均信評等優勢,具落後補漲行情。 ---------------下一則---------------  美股 還可再漲5~10%-2014-01-05 01:28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2013年封關強勢有如雄獅,然而2014年開紅盤卻似綿羊,不少投資人因而擔心今年美股前景,不過分析師並不擔心,認為儘管今年美股多頭氣勢難以和去年匹敵,但仍有5%到10%的上揚空間。 上周美股開紅盤,但2014年頭兩天的走勢卻令人失望,道瓊指數兩天來下跌0.6%,標普500指數也下跌1%左右。這樣的表現與去年迭創新高的盛況比較,強弱立判。部分投資人因而擔心,由此預示今年美股表現難以樂觀。 不過多數分析師都認為投資人是多慮了。RBC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的股票交易首席分析師拉森表示,美股今年迄今的交易不過兩天,期間行情變化意義不大,投資人別想多了。他表示,這兩天美股交易清淡,顯示許多基金經理人還在度假;同時,美國東北部大風雪也對交易造成影響。 此外,美國經濟指標迄今為止並未顯示景氣走弱,也未顯示景氣加速使聯準會需要加快緊縮量化寬鬆腳步。一般而言,這兩種情況都對美股不利。 他指出,美股交易要到本周才會恢復正常,而重點是在美國12月失業率。同時,美股自本周開始也進入企業財報季,美國鋁業與孟山多將率先公布去年末季與全年業績,由此揭開財報季的序幕。 他強調,儘管美股今年表現難有去年盛況,但預料還是會繼續走高,標普500指數預料有5%到10%的漲幅。華爾街業者BTIG的首席全球策略師格林豪斯則表示,在美國經濟持續走強下,美股今年應有8%到10%的上漲空間。 格林豪斯與標普資本的首席策略師史多維爾都認為,去年表現優異的類股,今年還會繼續上揚,例如可選擇消費類股、保健股與產業股,這3種類股去年分別上揚41%、38.7%與37.6%。此外,去年原料股上揚22.7%,不過今年若是新興市場經濟反彈,該類股可望大發利市。 高盛則挑選了40支股票做為今年的首批目標,這些股票價格都相對便宜,例如沃爾瑪、花旗、思科與福特汽車等。 ---------------下一則---------------  信心回溫 美股多頭發燒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繼2013年的亮麗漲勢,2014年新年開市以來美股面臨高檔震盪壓力,史坦普500指數2014年頭三個交易日下跌1.15%,法人認為,美股短線震盪,但今年美國經濟將加速成長、信心回溫有望帶動企業資本支出提升,搭配資金由債轉股的力道料將持續發酵,預估年美股多頭行情持續延燒。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盧明芬表示,照往例,1月9日盤後將由美國鋁業開啟2013年第4季財報季,展望2014年1月9日至1月底前,史坦普500大企業預估將有約231家企業公布上季財報。 據彭博資訊統計,市場預估2013年第4季獲利將較去年同期成長5.2%,除了上季財報成績,企業對於2014年的業績及獲利展望也是觀察重點。 盧明芬分析,過去幾個月市場持續下修史坦普500企業2013年第4季獲利預估值,自2013年9月底的9%下修至5.2%,據Factset統計,107家事先發布財測的企業中,有94家企業發布獲利預警、比重達88%,高於過去五年平均值。 她指出,由於過去幾個月市場已經大幅下調獲利預估值,預期企業財報有機會隨總體經濟好轉而有驚喜行情可期。 宏利環球美洲增長基金經理人Sandy Sanders指出,目前美股依然相對低廉,以未來獲利預估計算的本益比僅13∼14倍,相對於20年平均值的16∼17倍仍有空間。他指出,史坦普500指數達到五年來高點,且2013年的企業每股盈餘比2007年高了近30%,顯示美股目前美國上市公司的資本部位比過去更紮實。 ---------------下一則---------------  財報季…美股有驚喜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股市繼2013年的亮麗漲勢後,2014年新年開市以來在高檔震盪。基金業者指出,美國經濟加速成長,美股展望佳,企業財報將是牽動本月美股盤勢動向的關鍵之一。 照往例,1月9日盤後將由美國鋁業開啟2013年第4季財報季,到月底前,S&P 500大企業預估約231家企業公布上季財報。富蘭克林投顧指出,彭博資訊統計,市場預估2013年第4季獲利將較前一年同期成長5.2%。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Factset統計,在107家有事先發布財測的企業中,有94家發布獲利預警,比例高達88%,高於過去五年平均值的64%。由於市場已經大幅下調獲利預估值,預期企業財報有機會隨總體經濟好轉而有驚喜行情。 在美股各產業中,除了能源及公用事業類股為負成長之外,其餘產業均為正成長。富蘭克林投顧指出,今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將逐季加速,分別成長6.6%、9.4%及10.2%,有利股市動能。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2013年全球股市吸金動能強勁,其中,美股基金吸引約1,240億美元資金進駐,領先主要區域股市。公債殖利率緩步上揚趨勢成形,股市比債市更具評價面優勢,預估2014年資金持續回流股市。 ---------------下一則---------------  IMF報喜 美景氣循環股吸金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能見度更加明朗,美國聯準會(Fed)上調今年GDP增速至2.8∼3%,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估今年經濟增速將加快至2.6%,OECD則預測今年GDP成長達2.9%,法人指出,美國景氣多頭趨勢確立,受惠經濟成長的景氣循環股將是引領美股再挑戰新高的主力,可注意相關基金表現。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掃除經濟前景不明的陰霾,加上就業及房市數據明顯改善,帶領經濟重返成長軌道,強化市場對美國景氣復甦的信心,促使各大國際機構陸續調高經濟成長預測。 他指出,美國經濟成長趨勢確立,受惠景氣回升的循環類股表現最優異,從近三月資訊科技、工業等類股漲幅逾13%可見,且就經驗來看,在美債利率走升的環境,資訊科技、原物料、能源、消費及工業等類股表現最為突出。 駿利全球客戶投資組合經理人Cody Farmer強調,預計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續,今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將達3%,雖然不到強勁,已經提供足以讓企業獲利成長的環境,只是不同企業的獲利將產生差異,其中較看好非民生必需類股,包括媒體,也建議加碼健康護理類股。 Cody Farmer指出,除了看好美股,由於歐洲邁向成長,債券部分中的高收益債券違約率仍處於低檔,股債都有投資機會,建議投資人股債都要投資,可以採取平衡式投資策略。 施羅德美國大型股票主管Joanna Shatney表示,預期美股今年EPS可望有8∼10%的成長,配合本益比重新評估,整體來看,美國大型類股報酬率可望達到10∼15%,相對其他已開發國家,算是提供不錯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美股短線震盪,著眼美國經濟將加速成長、信心回溫有望帶動企業資本支出提升,搭配資金由債轉股的力道持續發酵,預估2014年美股多頭行情可望持續延燒。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美國的零售銷售與工業生產已經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個人收入與勞工雇用復甦速度雖然較慢,但也在穩健回復中。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企業後續的獲利展望樂觀,由於經濟前景正面,QE溫和退場也讓不確定因素解除,預期利空出盡後,美股可望再有表現。 ---------------下一則--------------- 

1030111-0113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13日
公開
15

QE退場將放慢? 油金價往上衝 美股應聲上漲 美元走貶-自由時報1030112〔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美國勞工部公佈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十二月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七.四萬人,為三年來同月最慢增速。市場預期,聯準會(Fed)將放慢量化寬鬆(QE)措施退場的腳步,使美股應聲上漲、美元走貶,黃金價格寫下一週來最大漲幅、原油則衝出一個月來最大漲幅。 美國上月非農就業人口增數,比彭博調查中最悲觀的預估值還少,且遠不及上月修正後的增加二十四萬人。但失業率降至六.七%,為二○○八年十月以來最低。 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 Inc.)市場策略師克羅斯比(Quincy Krosby)表示,「這對市場可能是個利多消息,若之後數據沒上修,這將使得聯準會在考慮加速減碼QE規模時更謹慎。」 美元兌一籃子已開發國家貨幣從近四個月最高水準跌落,日圓匯率一度升至一美元兌一○三.八三日圓水準,為去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以來新高。黃金期貨價格上漲一.四%、至每英兩一二四六.九美元,為二日以來最大漲幅;且期銀價格也上揚二.七%,至每英兩二十.二美元。 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價格自八個月低點反彈,上漲一.二%、至每桶九十二.七二美元,為去年十二月十日以來最大漲幅。 美股也受到市場樂觀情緒帶動,史坦普五○○指數收盤上漲○.二%至一八四二.三七點;該指數在去年大漲三十%。那斯達克上漲○.四%。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十一個基點(或○.一一%)至二.八六%。 ---------------下一則---------------  16檔新興股基金 逆勢走高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過去一個月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逾4%,但若觀察境外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表現,仍有16檔基金逆勢走揚,其中前五名漲幅更達2.5%以上,主要是以布局在邊境市場和新興市場小型股的基金表現最為突出。 近期MSCI新興市場指數來走勢仍持續疲弱,但境外環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表現呈現強弱各自表態,過去一個月44檔基金台幣計價績效平均下跌0.22%,不過,仍有16檔布局在邊境市場和新興市場小型股的基金逆勢走揚。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暨邊境市場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新興市場小型股在景氣復甦期間通常有優秀表現的情況,且以目前的市場共識來看,預估新興市場小型股的今年盈餘成長率也遠高於大型股,在盈餘成長力道更大下,有機會創造更大的投資報酬,小型股投資前景看俏。 另外,新興市場小型股有較少易受QE退場影響的能源與原物料類股,而更能掌握消費、服務等內需商機,以及具創新概念的科技與醫療企業,可直接參與最新的主流趨勢。 在邊境市場方面,去年邊境市場股市表現亮麗,其中,包括委內瑞拉、杜拜股市皆掀起兇猛漲勢。 馬克•墨比爾斯表示,邊境市場近來獲得大量的資金流入,是推升市場漲勢很大的原因。由於流入邊境市場的資金多屬長線資金,且許多邊境市場具有良好的自身成長力,將可適當抵銷聯準會退場議題的衝擊。整體來看,邊境市場具備評價面及資金面優勢。 ING中東非洲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中東非國家本身經濟復甦強勁,加上過去寬鬆資金未積極作多,使其受寬鬆政策收手影響較小,就個別國家來看,阿聯酋國及卡達兩國今年將由MSCI邊境市場調升入新興市場題材,納入新興市場後流動性的改善可望使其IPO市場再度活絡,外人持有限制也可望進一步放寬。 另外,杜拜與阿布達比交易所合併將改善其流動性,對未來走勢樂觀,但目前價值面相較其他新興市場偏貴,建議投資人分批進場為宜。 ---------------下一則---------------  中美股票基金 威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4開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上漲態勢明顯。依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188檔投信發行的海外股票型基金,計有19檔淨值在1月9日創下成立以來新高。 其中,群益投信、統一投信旗下的基金,分別有三檔、四檔入列,表現突出。 在這些淨值創新高基金中,主要投資區塊在大中華市場、美國及醫療生技產業,顯見這些海外市場在今年一開年,即受到全球投資人青睞。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表示,中國股市持續反映大陸二元經濟結構,個別產業表現分化,產能過剩的產業並未出現進一步惡化,但現階段投資重心,放在中國調結構過程中已經出現成果的行業,包含品牌消費、精密機械及網路內容。 陳朝政建議,掌握新型態消費、品牌價值兩大主軸。隨著景氣好轉,人民勇於消費,品牌效應會再擴大,投資焦點將是傳媒、科技、環保、醫藥、嬰童用品等新興類股。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較易獲得投資人認同,股價表現也出色。2013年美國標準普爾S&P500各分類指數,以非必需性消費、生技醫療、資訊表現最好,漲幅都超過三成,今年也將呈現強者恆強的態勢。蔡詠裕指出,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是「新服務」,投資人可多留意。 ---------------下一則---------------  近一周境外基金10強 生技、泰股搶7-2014/01/11【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近一周雖呈現下跌,不過,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倒是逆勢上漲,單周漲幅逾3%,使得生技基金近一周基金績效表現不俗;另外,泰國股市反彈帶動,不少泰股基金近一周績效也同步反彈。 相較之下,近一周台股基金績效表現並不理想,僅5檔周績效出現正報酬,雖然台股周線僅小跌17點,但不少中小型股近期股價波動劇烈,使得台股中小基金近一周績效表現差距頗大,是否押對寶成關鍵。 海外基金近一周績效表現由富達南歐基金拔得頭籌,周績效達4.97%,其次為利安資金泰國基金與德盛德利全球生物科技基金,周報酬率分別為4.83%、4.71%。觀察周績效表現前10名,分別有3檔生技基金,4檔泰國基金,其中,泰國股市因政治動盪情勢延續數月,近日展開跌深反彈。法人認為,政治紛擾未影響泰國投資價值,政治事件落幕後泰股往往能跟隨全球經濟復甦腳步而有補漲表現,但短線仍應持續留意政治情勢發展。至於生技醫療為今年的強勢產業,開春就有不錯的表現。 至於近一周表現最差的海外基金當屬中國股票基金,主要是近期中國製造業與服務業數據不佳,再度引發投資人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加上中國大陸農曆年前錢荒疑慮甚囂塵上,使得中國股市表現不佳,中國股票基金也受衝擊。 台股基金過去一周僅5檔基金出現正報酬,表現最佳的為安泰ING台灣高股息,另外,包括永豐中小基金、兆豐國際中小基金在近一周與今年以來皆維持正報酬。近一周表現最差的台股基金則包括柏瑞巨人基金、景順台灣精選成長以及元大寶來績效,周績效皆為負報酬3%以上。另外,包括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富邦精銳中小基金表現也不甚理想。 ---------------下一則---------------  境外環球中小基金 賺36%-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歐美景氣向上復甦,由於中小型股對景氣的敏感度高,在景氣復甦初期,企業通常有較明顯獲利成長,在基本面支撐帶動股價表現之下,帶動去年境外環球中小型基金績效平均繳出逾36%的正報酬。 貝萊德環球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Murali Balaraman來台時指出,即便中小型股在去年已經掀起波段漲勢,但目前股價本益比仍在合理階段,加上中小型股與國際金融情勢連動性較低,表現不易受市場動盪影響,因此今年歐美地區以及回檔的新興市場中小型股,仍具投資契機。 Murali Balaraman表示,目前市場上研究中小型股的人員相較大型股來得少,很多人都忽略中小型股的潛力,但其實中小型股具有不少投資優勢,比方中小型股的銷售年化成長率優於大型股、業績成長性佳;在籌碼部分,中小型股的資金大多集中在創辦人身上,較能專注本業發展;另外,中小型股可直接受惠國內景氣回升,與國內金融情勢連動度較低,不易受國際市場動盪影響,統計過去黃金、原油等商品價格走勢疲弱時,中小型股走勢並未受太大干擾。 Murali Balaraman分析,現階段選股將聚焦可能逐漸變成「大型股」的中小型股,在投資區域部分,並不侷限在單一市場或地區,比方去年歐美景氣明顯復甦,但新興市場仍有值得投資的標的,因此選股將聚焦有發展前景的產業,掌握小型股成長茁壯的契機。 至於挑選的產業別,Murali Balaraman最看好美國的頁岩油探勘開採公司,他認為美國頁岩油將帶來革命性的發展,是很有競爭力的產業,而在頁岩油發展之下,相關液化運輸企業也將因此受惠。 另外,許多管理完善,專注在特殊應用產品,獲利盈餘良好、公司結構良好的公司也是值得投資的標的,比方美國的IT、軟體、航空公司,醫療保健等。 ---------------下一則---------------  搶台股紅包 封關前後有賺頭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距離台股封關還有11個交易日,法人表示,在量化寬鬆(QE)確定溫和退場,利空出盡下,國際股市氣氛樂觀,農曆年前已無重大下跌風險,外資假期過後陸續歸隊,台股量能可望進一步增溫,紅包行情可以期待。 群益投信表示,統計2000年來資料顯示,台股在封關前後表現漲相佳,以封關前15日來看平均漲幅2.94%,若以前10、5日的表現來看,兩者平均漲幅分別為1.45%與1.35%,以封關後台股平均表現來看,也都呈現正報酬。 法人指出,台股農曆年前後在紅包行情預期下,普遍有不錯的投資機會。不過,現階段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建議投資人以台股基金參與行情為宜。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受到證所稅影響,去年台股日成交均量僅796億元,創2006年以來新低;但金管會於去年9月宣布台股三箭,包括自營商操作鬆綁、平盤下放空解禁陸續上路,今年更有現股當沖上路,量能明顯有加溫跡象,台股連6日成交值都超過900億元。 葉鴻儒指出,未來大盤若能有效以量滾量,搭配外資陸續歸隊,仍看好指數農曆年前再創新高有望;至於台股持續「量先價行」的關鍵,需觀察權值股、業績電子股走勢,以及外資與法人是否同步歸隊。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台股2013年12月31日的總市值達到24.6兆元創新高,OTC帶量同樣越過新高,且觀察量能充沛,預期今年第1季行情仍有看頭。 他提醒,「看得到的都已變陳腔濫調」,台股去年波動小於1,000點,資金今年尋覓新方向,預期波動度必然加大,資金關注的眼神預期會轉移到評價比較低、市場過去較少投注資源研究的產業,2014年投資台股需要「意志」。他解釋,即看好的族群要堅守投資,並堅持相信好消息、猜疑壞消息;勇於買進、吝於賣出。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強調,外資在假期過後,資金有回流現象,加上內資信心增強,投資仍偏多方;就技術面來看,台股指數創2011年8月以來高點後,漲多後修正壓力大,8,700∼9,000點為密集套牢區,需時間化解,短期有獲利了結壓力,台股恐高檔震盪,但中期上升趨勢有支撐。 ---------------下一則---------------  台指期結算加持 台股基金看俏2014-01-13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接近農曆年假期,法人指出,部分資金選擇不抱股過年提早出場,使得指數出現震盪,但看好台股表現理由未變,去年12月營收亦優於預期,近期指數的震盪與交易新制、新年度法人調整持股與節前部分資金獲利了結有關。近期主管機關態度偏多,台股有機會緩步向上,8500點附近應可穩住。下周台指期結算,結算後指數有機會再上攻,投資人可逢低布局台股基金。 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蔡昀達表示,美國宣布延續利率寬鬆政策後,對利率態度更趨寬鬆,未來只要CPI不要過高、不會積極升息,抵消去QE縮減的影響,市場將回歸基本面,焦點放在經濟數據與企業獲利。短期美股漲多後,即將進入密集財報公布週期,且本月底聯準會主席交班,短期修正難免,1月中旬開始公布之企業財報與台灣連動度較高,台股亦受牽動。 產業方面,蔡昀達分析,今年全球積極布建4G,衍生出來的雲端、行動支付等概念可追蹤,各類伺服器、行動智慧型裝置需求仍將快速成長。傳產股可注意低基期族群,以及景氣循環股,航商整合、淡季縮減運能機制奏效,運價順利調漲成功,運輸業亦有機會谷底翻揚;而預期Q1將會啟動庫存回補潮,塑化1月底有回補庫存預期需求,SM報價將有機會挑戰走高,塑化產業營運表現可期待。兩岸金融開放與對利率止跌緩升,則是金融業最令人期盼的利多。 惠理康和台灣紅不讓基金經理人蔡俊宸表示,去年12月金融類股大漲後,目前評價是「中性偏樂觀」,可望受惠股市成交量放大的券商和金融股,評價是相當正面。另外,過去15年來農曆年前後紡織類股最有表現,加上美國主導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正在密切洽商中,一旦定案,目前已在中南半島投資設廠的台灣紡織業者,其輸美關稅將由平均17.5%降為零,這些紡織類股將是最大受惠者。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指出,檢視近10年來外資每月投資平均,每年11月起至翌年4月外資的平均匯入金額高於全年平均值,且淨匯入機率也多在七成以上,顯示此時正是投資台股的好時機。 ---------------下一則---------------  全球市場觀測站�南歐股漲 中東強勢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上周全球股市漲跌互見,市場關注美國聯準會會議紀錄,美股以整理走勢為主;歐股方面以南歐股市漲勢較明顯,新興市場則仍是中東股市表現相對突出。 聯準會上周三公布去年12月會議紀要,顯示央行決策官員支持縮減貨幣激勵政策,但亦認為量化寬鬆的縮減應謹慎行事。 此外,民間機構ADP發表的報告顯示,美國私人企業在12月新增23.8萬個工作,表現不錯。 ING投信表示,美國國會之前達成的預算協議,並沒有包含緊急失業補助計畫的延長,所以自去年12月28日後,約有130萬人不能再領取失業補助金。 這些人極有可能退出勞動市場,因為他們留在勞動力裡只是為了領取失業救濟金,當補助不在時就不再找工作,預估失業率將因此略微降低,惟這並不代表經濟好轉,第1季美國GDP可能會因消費支出減少而略減;但整體而言,美國經濟基本面仍持續轉強。 歐洲方面,上周四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均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表示,必要時仍將維持超低利率以強化歐元區經濟。ING投信指出,歐洲經濟由谷底反彈,不僅12月PMI創下31個月新高,經濟信心增幅亦優於預期,隨著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步向成長正軌,2014年歐股可望邁入主升段。 近期因政治紛擾而回檔較深的泰股,上周出現反彈,不過今(13)日起,泰國反對黨將再次發動街頭運動,揚言癱瘓曼谷市區,恐不利短期泰股表現。 ---------------下一則---------------  成熟市場2014續暢旺2014-01-13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成熟國家股市2013年大豐收,景氣復甦加上資金動能充沛,市場持續暢旺2014年,唯美、德股市屢創新高之下,投資風向是否轉向?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表示,全球股市雖處於多頭行情,但財報是重要觀察焦點。 以下是專訪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訪問摘要: 問:2014年投資主流仍在成熟市場嗎? 答:由於多項動能指標正在增強,資金由固定收益以及現金移轉至股票部位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其中依天達「四大動力」模型指出,美國持續是最有吸引力的投資區域,雖然價值面稍嫌偏貴,但品質、獲利以及技術3個面向都具較好動能;而新興市場現階段仍較不具吸引力,主要因為商品類股比重過高且勞動成本上升,使得盈餘上修情況並不理想。但新興市場在品質的分數有所改善,我們將其歸功於公司治理提升,同時新興市場的價值面分數相對其他區域表現也較佳。 問:全球股市多頭行情之下,有哪些風險應該特別留意的嗎? 答:財報將是重要觀察焦點。由於金融海嘯之後多數企業透過削減成本的方式來提高獲利能力,使得部份企業在銷售持續不如市場預期的情況下,獲利仍有亮眼的表現,並激勵全球股市走揚。而在需求面相對溫和的情況下,企業持續使用現金來興建廠房或擴充設備,併購活動則相對受限,因此企業資產負債表上持有充沛的現金,並影響到股票的投資回報。 未來期望能看到企業銷售帶動成長的模式,這將更能提振企業信心並擴大資本支出,同時股價也可望在強勁盈餘動能推升之下,持續挑戰新高;反之,若財報公佈結果不如預期,股價表現也將會出現較波動的走勢,只是隨著經濟邁向復甦之下,這種狀況發生機率並不高。 問:目前最看好的類股?與未來佈局方向? 答:依天達「四大動力」模型評分,非必需消費與科技類股產業持續展現較強的成長動能,其他各次產業的表現卻相當分歧。其中科技類股方面尤其看好半導體製造商後市表現,該次產業的狀況已不像多數投資人恐懼般的惡化。投資人擔憂個人電腦銷售下滑將影響晶片需求,但其他應用領域如行動手持裝置上網、汽車等對晶片需求正以1年10%的速度成長。 ---------------下一則---------------  QE大抽血 亞幣恐虛一整年2014-01-11 01:39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CNBC.COM周五報導,外匯分析師表示,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QE)減碼,影響所及,亞洲貨幣今年將呈弱勢,而且還不只是經常帳赤字龐大的國家,而是普遍性的走弱。 匯豐集團認為,今年來亞洲匯市關鍵主題為「適者生存」,而預期人民幣、韓元與新台幣表現將相對優於其他亞幣。 過去1周美國經濟指標頻傳利多,凸顯該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復甦比市場預期強勁,這也令外界持續關注聯準會從本月起縮減購債規模的行動。 根據年初的亞幣走勢來看,不只印尼盾與印度盧比等這些經常帳赤字龐大的國家,受QE減碼衝擊,新加坡元兌美元已走弱至1.2738新元兌1美元的4個月低點,菲律賓披索也在本周重貶至44.85披索兌1美元的逾3年低點,馬幣在上周觸及4個月低位。印尼盾則持續在上月貶落的12278印尼盾兌1美元的5年低點附近徘徊。 澳盛銀行全球市場研究部門負責人葉勝佳表示,除了披索外,馬幣與新元也都相繼貶至低點。然而馬來西亞與菲律賓都是擁有經常帳盈餘的國家,由此反映這波亞幣貶值潮,已不再侷限於有經常帳赤字問題的國家,而是每個國家都將受害。 根據匯豐集團日前發布的2014年亞幣展望報告指出,今年亞洲貨幣的關鍵主題為適者生存。該集團指出,許多亞幣在2014年都將處於劇烈震盪,意味這些亞洲貨幣都面臨貶值壓力,因為如此,預測亞洲國家外匯政策,也較以往更為重要與困難。 匯豐看好今年來人民幣、韓元與新台幣表現將優於其他亞幣,不過印尼盾、印度盧比、泰銖與馬幣恐將表現不佳。新元與菲律賓披索則將落後北亞貨幣。該集團預估馬幣到今年底將跌至3.33馬幣兌1美元,印尼盾也將走低至12,500兌1美元,兩者都較目前價位走貶約2%。 ---------------下一則---------------  台韓股市 魅力擋不住2014/01/13【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隨著美國經濟穩健成長,自去年5月暗示量化寬鬆(QE)退場以來,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開始向上,目前已來到2.97%,這段期間,新興亞股備受熱錢調節衝擊而走跌,但台韓股市卻逆勢走升,顯見不論是從過往經驗或拉近至去年來看,台韓股市受惠美國經濟復甦的上漲機率最大。 美國景氣明顯復甦,挹注出口導向的亞洲經濟體向上,尤以出口占GDP比重較大的台韓最為受惠。根據歷史資料顯示,統計1994至2013年美債利率上升期間,亞洲國家中以台韓股市表現最突出,三個月平均報酬分別達6.5%及7.5%。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QE政策調整,新興亞股備受熱錢調節之苦,然而,台韓卻逆勢獲得資金青睞,去年第4季,外資合計流入台韓股市的總額達65億美元,占整體亞股淨流入金額的一半。 普林分析,台灣、韓國、中國不但有經常帳盈餘、且外債比率較低,較無匯率走貶壓力,加上成熟國家景氣復甦帶動出口回升,使資金青睞度大幅提升。從價值面來看,台、韓、中國股市本益比均較長期歷史平均折價5%至20%,投資吸引力不言可喻。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在亞洲的投資觸角,可延伸到台、韓等東北亞經濟體,在美歐復甦軌道持續的前提下,由於東北亞經濟體受惠區塊最多,而產業獲利成長是推升股價動能之一,歐美復甦有利於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產業發展。建議目前除以東北亞較高的方式布局亞太區域等東方股市,也可以動態組合適度納入亞股,既掌握新興股市的補漲行情,也能參與成熟股市的上升走勢。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今年新興國家最大風險在於QE一旦退場所造成的資金撤離,會讓新興股市相對承壓。不過,從資金面來看,根據EPFR統計三大新興區域中,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淨流入,新興亞洲當中,中國、南韓及台灣等東北亞國家匯率相對不受QE退場因素影響,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 ---------------下一則---------------  政局混亂 泰國經濟不再不沾鍋2014-01-13 01:25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東南亞第2大經濟體泰國,過去遇上多次爆發暴力衝突的政治亂局,其經濟成長從未受任何影響而被封為「經濟不沾鍋」。但進行近3個月要總理穎拉下台的運動,不但讓政府不能做為,而現在還發動曼谷封城行動,令已放緩的經濟受到更嚴重考驗。 泰股SETI指數上周五收1,255.45點,跌幅0.22%。自去年10月以來,泰股為東南亞表現最差的股市;泰銖匯率也持續走貶。 專家認為,這次反政府行動造成的破壞較之前更深,為泰國經濟造成長期問題,其經濟已持續放緩,外資不斷從泰國撤出。一改過去泰國經濟總能化險為夷的格局。 泰國經濟兩大支柱為旅遊業和政府基礎建設。但旅遊業已受創,去年12月遊客人數僅年增6.7%,較2012年同期年增逾30%明顯銳減,更中止其長期保持2位數成長的記錄。 政府支出更是一拖再拖,嚴重打擊經濟發展。由於穎拉已宣布2月2日國會大選來化解政治危機,穎拉目前領導的只是看守內閣,一切推動經濟發展的措施無從進行。 加上反對派揚言杯葛大選,眾多執政黨國會議員因涉嫌貪污而被調查,大選能否順進行讓人憂慮,外界更擔心街頭暴力和軍事政變,為政局增加更多不確定因素。 專家認為新政府首要任務是處理財政政策,但擔心選出來的弱勢政府難以推動公共建設。 若大選無法舉行,已被延宕的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更是過關無期,嚴重影響今年政府無法執行基礎建設的投資。 兩大經濟支柱頓失,已讓泰國去年12月消費者信心跌至2年新低,連續9個月下滑。財政部去年底把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原先5.1%調降至4%,持動亂持續,甚至會降至3.5%;瑞士信貸認為可能僅成長3%。 ---------------下一則---------------  政爭嚇跑外資 泰股步入熊市2014/01/13【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泰國基金拉警報!泰國股市風雨飄搖,美國QE退場導致外資出走,又爆發政爭,重創投資人信心,自去年5月至今,泰股累計跌幅已逾2成,達到熊市(空頭市場)的標準。 根據統計,泰股從去年5月20日至今的整體跌幅高達23.88%,目前政爭問題仍未和解,2月2日能否順利選舉的不確定性仍高,泰國反政府示威者今天將發起大規模遊行封鎖曼谷,嚇跑內外資,泰股一個月內已下跌近8%,泰國基金績效也被拖下水,近一個月平均賠掉7.72%。 基金業者指出,泰國基金是台灣投資人的心頭好之一,而且近年泰股漲勢強勁,每逢下挫後,都能迅速回補下跌缺口,因此去年泰股重挫後,泰國基金曾在7月湧入10.15億元的申購資金。 以境外單一國家基金規模來看,泰國基金的總規模居東南亞各國之冠,達102.35億元。 ING泰國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這次泰股大跌,主要受政治因素衝擊,而非泰國經濟面出現重大問題,未來隨著大陸及西方世界經濟擴張步伐愈加確立,出口市場復甦更可望加快,今年泰國GDP成長表現有機會優於去年,目前官方預期的數字為4.0至5.0%。 此外,根據2009年與2010年紅衫軍抗議行動的經驗來看,當時雖然對股市造成不利影響,但影響通常是短期效應。 不過,投資專家建議,東南亞市短期難脫QE退場帶來的資金撤出效應,即使想逢低買進泰股基金,也應該分批進場,或透過東協基金分散風險。 另外近期泰銖因為資金退場而走跌,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提醒,應持續降低短線受衝擊較大的觀光、地產類股,增持受惠泰銖貶值的出口類股,如能源與石化。 ---------------下一則---------------  歐…寬鬆 基金…看紅2014/01/11【聯合晚報╱記者邱智慧╱台北報導】 歐洲央行(ECB)9日宣布將維持融資利率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歐洲低利率水準將持續。相較於美國逐步縮減QE規模,歐洲寬鬆的資金環境,可望更有利整體經濟復甦。從股市表現觀察,歐洲各國股市開春以來表現強勢,也帶領歐洲基金開出紅盤,成為今年以來表現最佳的基金之一。基金經理人認為,今年歐洲將持續復甦,基金表現可望優於美國。 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來到31個月新高的52.7,基本面開始走穩,有利於歐元區國家表現。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資金回流歐洲態勢明顯,顯示市場對於歐洲抱持樂觀正面的期待,加上GDP今年有望繳出正報酬成績單,更激勵市場投資歐洲的信心。 方定宇認為,目前歐股的評價面與美股相比,更為便宜。歐股的利多,從去年就開始反應,若今年企業獲利能開始反應在財報上,將更有利歐股回到基本面的成長,預期今年歐股基金仍有機會有雙位數報酬,表現更甚美股。 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人Erik Esselink表示,受惠於歐洲央行的利多政策、邊陲國家的經常帳正轉為盈餘以及結構性的調整等,今年歐元區的風險正在減少。而且歐洲實體經濟在德、英等領先國家帶動下,也逐步脫離景氣衰退困境。儘管經歷一波漲幅,但股市評價仍不高,其中又以歐洲小型股相對具投資機會,主要是小型股在景氣復甦時期擁有較強爆發力。 方定宇透露,歐洲大型股主要是國際型企業,較依賴出口,去年表現已開始回升,相較而言,今年他更看好與內需關連性較大的中小型股表現。由於目前歐元區失業率仍維持高檔,導致內需表現較差,但整體而言今年可望逐漸走出谷底,在就業狀況改善後,內需股將會出現更多成長契機。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John Baker建議,今年投資歐洲股票,不應從個別國家分類,而是回歸個別企業競爭力與全球景氣趨勢。以今年趨勢來看,宜加碼受惠景氣擴張的景氣循環產業,例如工業、消費品。相對而言,對防禦型且估值較貴的公用、民生用品、醫療護理宜減碼。 ---------------下一則---------------  金價雲泥天險1250美元壓沉2014年01月12日【王立德╱台北報導】 美國去年12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僅增加7.4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9.6萬人,創2011年1月以來最慢增速紀錄,跌破各大金融機構眼鏡。黃金分析師表示,美元被利空衝擊,與美元逆相關的黃金卻未衝破每盎司1250美元壓力區,顯示本次金價反彈,應以「技術反彈」視之。 黃金分析師指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出乎意料的差,市場對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完全退場的預期延後,激勵金價上漲,不過金價一觸及每盎司1250美元即有賣壓出籠,無法一鼓作氣衝破壓力區,顯示市場對金價看法仍相當分歧,本周必須要有多方出面支持金價向上突破,若無法突破每盎司1250~1270美元壓力區,預估農曆年前,金價不脫盤整格局。 不過投資人也要注意,若本周出現新利多,讓金價成功衝破每盎司1250~1270美元壓力區,就有機會豬羊變色,向上衝刺每盎司1300美元整數關卡。 投機部位降到新低 整體而言,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分析,以商品原物料下跌的背景來看,預估第一季國際金價波動區間應會介於1100~1300美元區間。 短線上,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分析,上周一美國開盤時,曾出現大筆空單,導致金價在短短數秒內就大跌30美元,讓期貨市場交易喊停,事後發現,主要是因為美國公布製造業指數與商務部公布的經濟數據多空交戰,以及大型避險基金調節所致。 楊天立說,美國期貨市場經此波動,投機性的多頭部位已經降到歷史低點,短期內除非QE出現重大新消息,否則金價還是偏弱整理。 楊天立分析,農曆年前,因為中國對黃金的需求旺盛,甚至在亞洲市場還出現供應吃緊情況,實體的需求可望對黃金現貨價格形成支撐,過年期間買氣還有機會更旺,可望提供金價下檔支撐。 長線上,方立寬從目前房市穩健,及製造業復甦的態勢分析,通膨很可能會持續增溫,使得股市出現不確定性,實質原物料價格也可能會攀升,這些風險,都使得持有黃金的效益再度開始提高,第一季很可能就是全年金價的相對低點。建議黃金投資人可逢低進場佈局。 本季可望全年低點 方立寬說,歷經2013年的空頭走勢後,金價已非高不可攀,具有基期優勢,投資人可開始留意淡季承接的效益。傳統上,黃金淡季落於上半年,最淡時期則落於第一季,建議趁此時節逢低布局,今年金價走勢將有別於去年逐季下跌的格局,轉而逐季上漲機會頗大。 ---------------下一則---------------  CES效應 科技股吃香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4年的第一場高科技展,上周由美國消費電子產品CES敲開序幕,現場展示許多高科技產品,科技類股股價可望向前衝。 富蘭克林高科技經理人馬特.摩伯格分析,CES展通常是科技趨勢的風向球,相關概念股的後勢值得期待。科技產業當前正是處於最具吸引力的時期,因科技業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創新及變革浪潮,創新多元是前所未有的。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指出,科技股預估本益比為15.7倍,尚低於長期平均的16.3倍。科技股評價面相對低廉且景氣好轉有利科技股後市,加上今年受惠於新產品上市有望帶動營收獲利成長,科技股長線結構題材完整。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科技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特別獲得投資人認同,出色的表現也反應在股價上,像是2013年S&P500指數中漲幅297.63%排名第一的Netflix,是經營線上影音串流服務,運用獨特的創新模式,提升獲利。而FACEBOOK臉書也因表現出色在去年年底晉身S&P500指數成分股,這些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新服務,符合新時代趨勢,投資人可多留意。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以「巨人(GIANT)」一詞概括今年投資重點,巨人指今年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仍是由已開發國家等大型市場主導走向,同時指投資主軸將圍繞著G(公司治理、4G)、I(網路、基建、創意)、A(蘋果、美國、空氣品質)、N(新通路、新材料、新媒體)與T (FTA、TPP)。 摩根歐洲科技基金經理人艾尼斯(Anis M Lahlou-Abid)指出, 科技股向來與美國、歐洲經濟連動性較高,根據Morgan Stanley預估,美、歐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1.6%與-0.5%,回溫至2.6%與0.5%,科技股在景氣復甦的環境下將是主要受惠族群。 艾尼斯表示,在「雲端」及「行動通訊革命」的引領下,包括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兩大動力的帶動下,科技股企業獲利可望交出亮眼成績,股價亦有機會跟著水漲船高。 ---------------下一則---------------  利多匯集 生技後市夯2014-01-13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一個月來,生技產業的新藥研發與併購利多頻傳,如Pharmacyclics旗下白血病治療藥物達到實驗目標、製藥商Forest Laboratories同意以29億美元收購Aptalis Pharma,相關公司股價連袂大漲,帶動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價位。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以基金表現來看,過去一個月生技基金以新台幣計價,平均有5%以上的漲幅,在全球股市裡相對強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生技產業去年大漲六成後,「精選個股」將是現階段投資生技產業的必要課題,長線而言,人口老化及新創新周期兩大結構趨勢將支撐生技醫療產業需求成長,短線不乏臨床實驗、藥物審核及醫學會議題材,若有利多消息傳出將有利維繫類股動能。 ING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2013年的全球生技醫療類股表現優異,MSCI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及NBI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年線分別收漲33.88%、65.61%,漲幅遠高於全球股市的24.1%。去年FDA核准上市的新式分子藥物(NMEs)總計24項,雖不及2011及2012年的30、39項水準,但較2005年∼2009年平均數22項為高。 黃靜怡指出,展望2014年,除了腫瘤及慢性疾病,針對C型肝炎、多發性硬化症及血癌等適應症已經有多項新藥正在排隊等待FDA審核,未來新藥上市題材可望持續活絡,有助於支撐生技醫療類股長多行情。過去生醫族群因季節性影響,2月左右股價通常會陷入短暫整理,待3∼5月醫學年會題材開始增溫,再展開另一波攻勢,近期可留意逢低布局契機。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那斯達克生技指數1月9日收盤價來到歷史新高2,449點,預估美國生技製藥公司平均獲利未來4年平均年增長21∼33%,不但評價能夠持續提升,整體現金流量可能達到翻倍,對生技產業後續展望相當看好。 ---------------下一則---------------  REITs 本季焦點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元月因QE退場開始,法人認為,一些漲多REITs,預計股價將處於震盪,但低基期股仍較穩健,預料日本及美國REITs是第1季投資首選。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就美國各類REITs來看,1月相對看好工業、商辦、旅館的表現機會。商辦隨著就業狀況好轉,未來可望表現可期。旅館型2013年以來漲幅超過20%,但整體成長性強,中長線看好。短期而言,美國REITs股價上漲壓力大,但長期來看,REITs將在升息循環中超越大盤表現。 在日本方面,日本政府三支箭皆有利不動產市場,日本REITs將由底部翻揚,空置率下滑、企業獲利增加均有助於租金提升。另外,在QE回收影響房市泡沫地區時,日本相對安全,代表不動產商看好未來成長性,基本面仍持續轉佳。 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現在較為看好日本地產業者及JREITs後市表現,惟在去年度累計漲幅偏高且今年首季缺乏關鍵利多下,漲勢恐將暫歇;第2季在半年報可望傳出佳績與日銀第2季加碼寬鬆可能大增下,有機會出現較顯著漲幅。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日本安倍經濟學餘力尚存,新箭可望再發,經濟展望佳加上不動產市場復甦態勢明確,仍是適合重點配置的區域,產業以商辦為主,其餘包括住宅、商場,工業和旅館皆看好。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全球經濟能持續回升,對房市有利,REITs也將隨之受惠。因此,整體而言,全球REITs中、長期應該還是有機會維持多頭走勢,其中,最為看好日本及美國REITs將是今年的布局首選,因地產復甦的態勢最為明顯。 另一方面,由於投資人期待日本經濟可正式擺脫通貨緊縮的陰霾,不動產市場的市況可望跟著看俏。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歐美復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有利辦公大樓、商場租金收入穩健增長,並支撐REITs表現。 ---------------下一則---------------  今年債市 葛洛斯很樂觀2014-01-11 01:39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據華爾街日報周五報導,儘管「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操盤的總回報債券基金去年慘賠近2%,他認為今年債券投資可望反彈,預期該基金今年可望有3%至4%的報酬率。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共同投資長葛洛斯在公司網站發布每月投資評論指出,預期總回報基金今年的報酬率約達3%至4%。他表示,「2014年總回報債券組合應能浮在水面上」,但也警告,「不保證」有正數報酬。 總回報基金2013年虧損幅度達1.92%,創1994年來最差績效,去年更遭投資人淨贖回創紀錄的411億美元。該基金管理多達2,370億美元的資產,是全球第1大債券基金。 由於去年投資人大舉將資金撤出傳統債券,轉往債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市場,主要持有美國國庫券的總回報基金,遭受嚴重影響。 葛洛斯表示,總回報基金今年將聚焦1年至5年期的短天期債券,降低殖利率走揚可能帶來的風險。債券到期日越長,在殖利率上升的情況下,債券價格跌幅也會越劇烈。 不過部分分析師指出,若美國經濟成長意外加速,可能迫使聯準會(Fed)較預期更早調升短期利率,可能為短天期債券造成衝擊。 不過,在葛洛斯樂觀看好債市的同時,許多投資人卻持續看空債券。去年聯準會就釋出要減少購債,讓量化寬鬆逐步退場的訊息,使得去年公債表現失色。 ---------------下一則---------------  有賣點 人民幣債券基金狂打2014-01-13 01:26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3年一整年,國內投信共推出了13檔人民幣債券基金,由於市場預期人民幣債券利差、匯差兩頭賺,題材有賣點,因此,被視為2014年投信募集新基金的主流標的,現就有5檔人民幣相關基金在主管機關送審中,預計今年將有更多的人民幣計價基金問市。 由於人民幣升值趨勢明確、人民幣債券利差又大,且其殖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的相關性低,人民幣相關產品具備賣相,各種投資工具也一波波推出。 目前市場上人民幣定存利已喊到3.4%,比美元和台幣同期間定存利率高很多,相當吸睛且吸金。 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王華謙提醒投資人表示,人民幣定存較適合定存期間超過1年者,因以台幣轉人民幣定存要留意買入、賣出的匯差問題;若是直接用人民幣存入,則要繳交手續費。 除了人民幣定存之外,點心債、寶島債等也是不錯投資標的。根據元大寶來投信統計,2013年全年HSBC點心債總指數上漲4.01%,其中高收益點心債指數上漲7.06%,高於投資等級點心債指數的3.51%,HSBC點心債指數仍穩步上升,持續創新高中。 瑞銀財管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也表示,目前還是看好點心債、寶島債。 這些債券發行者信用評等通常都比較優良,收益率如果有2∼3%多,再加上人民幣升值2%多,加起來就有5%上下,這是穩賺的,因此,現在還是看好。至於人民幣未來是否會貶值,目前還很難說,即使之前人民幣升值那麼多,中國大陸還是出超的,在這情況之下,還不用擔心人民幣走貶的問題。 復華新興人民幣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媛君指出,雖然各法人看升人民幣後市,但因目前人民幣仍為管制貨幣,預估人民幣匯率短期表現會相對平穩。 即使人民幣匯價不太可能大幅走升,黃媛君說,點心債殖利率與美國公債殖利率相關性低;且離岸人民幣存款金額仍持續成長,對點心債券的需求緩步走升;再加上,隨著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提升,各國央行陸續增加人民幣部位,預估各國對投資等級點心債券需求會持續成長。 另由歷史經驗來看,點心債與美債相關性相對較低,法人表示,根據統計,自2011年至去年底為止,離岸人民幣債券與美國公債的相關性還不到0.05,因此,在美國開始縮減QE,美債利率彈升的環境下,離岸人民幣債券受到的衝擊是有限。因此,人民幣相關投資商品還是受到投資人歡迎。 ---------------下一則---------------  亞洲政府再掀發債潮2014-01-11 01:39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亞洲國家今年來掀起一波發債潮,包括菲律賓、印尼與斯里蘭卡等都爭相在美國聯準會開始減碼量化寬鬆(QE)之際發行公債。據資訊供應商Dealogic指出,亞洲政府(不含日本)本月來已出售49.6億美元的主權債券,為1998年4月以來單月發債金額最高紀錄。 菲律賓周四搭上發債熱潮,標售10年期公債。印尼則在前1天發行為亞洲(不含日本)最大規模的主權債券,成功籌資40億美元。斯里蘭卡周二也標售10億美元公債,引來市場強勁需求。 Dealogic指出,亞洲政府繼去年全年發行64億美元公債後,本月以來又出售發行49.6億美元的主權債券。該統計資料還不包含菲律賓,因為發債規模尚不得知。 按照過去慣例,亞洲政府傾向在年初發債籌資,以因應支出所需。不過今年亞洲政府行動特別迅速,主要是趕在聯準會減碼量化寬鬆政策前,先行鎖定依然處於低檔的借貸成本。聯準會一旦縮減購債規模,恐將推升利率走高。 亞洲國家這波發債潮,也引發市場熱烈反應。首先是這些債券多以美元計價,因此投資者得以避開亞幣貶值風險,並在日後美國經濟轉強與美債殖利率走高下,享有美元升值帶來的利益。 美歐基金經理人對於這波亞債潮的興趣尤其濃厚,多著眼於這些債券的殖利率是歐美國家的兩倍。舉例來說,印尼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5.95%;斯里蘭卡的5年期公債殖利率則為6%,菲律賓債券殖利率預估為4.5%。至於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約在3%。 不過購買這些亞債也有風險,像是菲律賓先前受強烈颱風襲擊,導致經濟前景受到波及,印尼則持續受貿易失衡所苦。此外,東南亞外債不斷累積,也令外界憂心1997到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否再度重演。不過一些分析師指出,亞洲近年來監管機制與金融系統逐漸強化,使得今日在亞洲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已經降低許多。 ---------------下一則---------------  高收益債券基金 吸金2014/01/13【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國人投資高收益債券基金熱度未減,即使去年全球投資氛圍轉為「由債轉股」,國內投信業者發行的高收益債券基金總規模不減反增,而且大者恆大。 據統計,目前國內投信發行的前三大高收益債券基金規模,各檔皆破200億元,包括第一名的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與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這三檔高收益債券基金不僅去年未受量化寬鬆(QE)退場風波影響,總規模不減反增。 其中,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更從去年初的243.6億元,「增胖」近百億元,2013年底時躍增為340.74億元,讓柏瑞投信在去年底三度追加募集金額,顯見國內投信的高收益債券市場「大者恆大」。 柏瑞投信指出,去年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之所以能將資金留住,甚至持續吸金,主要是因為裡面有不少大筆的法人資金,穩定度高,加上基金績效穩定,投資人有信心。 富蘭克林華美與瀚亞投信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去年急起直追,兩檔基金規模統計至去年底,分別為211.7億元與207.23億元。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是國內首檔備新台幣、美元與澳幣三種計價級別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除原本的新台幣月配息類型外,亦提供美元月配息及澳幣月配息類型,讓持有美元、澳幣資產的投資人多一項外幣投資管道,今年初申請獲得追加200億元台幣級別的額度。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認為,今年高收益債券漲幅不如過去亮眼,但票息率仍有5%至6%,投資人可以規畫兩套資金,一套放固定收益產品,另一套投資股票,並以美、日及亞洲股市為主。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A+B

2014年01月12日
公開
38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投資面面觀 基金操作篇=現況解析+跨類型 近一周境外基金十強 日本暢飲7喜2014/01/04【聯合晚報╱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回顧近一周境外基金績效,日本為大贏家,共有7檔相關基金搶進前10名,泰國基金則敬陪末座,共有5檔落入後10名;雖然日本基金強漲,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強烈看好經濟動能。另外,台股基金在成交量放大之下,多頭樂觀氛圍仍在。 羅伊德表示,日本經濟露出曙光,吸引國際買盤全面回補,今年外資累計買超逼近1500億美元,創13 年來年度最大量,帶動日股漲幅逾5成。雖然日股已有一波漲幅,但本益比仍偏低,且對照前波外資買超逾3900億美元,外資尚有加碼空間,內資也蠢蠢欲動,日股還有好光景可期。 羅伊德表示,4月消費稅正式上調前,料將有一波提前消費潮,更增添日本中小型股利多題材。 泰國則因政爭不確定因素未排除,基金績效受挫,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 (Pauline Ng)表示,由於泰國股市估值已落入相對便宜區間,加上基建長線利多即將啟動,政治利空反而創造良好中長期進場點。 台股基金則紅光滿面,近一周國際股市多進入休市,台股在政府信心喊話的拉抬下,緩步向上走升,加權指數上漲1.49%,台股基金僅4檔交出負報酬,近一周平均上漲1.9%更勝大盤一籌。 摩根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龔真樺指出,台股多頭樂觀氣氛仍在,但國際股市漲多拉回,恐將拖累台股進入高檔修正走勢。短線雖有過熱修正壓力,但技術指標走強,搭配政策利多拉抬,台股可望呈現震盪走高格局。 而電子股表現持續分化,短線宜留意高價股與業績題材股是否持續領軍表態。另CES展將登場,相關穿戴裝置、雲端、4G、3D列印等題材股,以及投信鎖定且具產品報價調整題材的太陽能、LED族群,表現空間也值得關注。 ---------------下一則---------------  抱基金闖年關? 先看美國財報與利率2014/01/06【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距離蛇年封關不到1個月,該不該抱基金過春節?投資專家建議,如果是海外基金,可觀察即將公布的美國超級財報周狀況,以及1月29日美國FOMC會議的利率決策及經濟展望預期,做為是否抱基金過年的依據。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認為,去年12月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塵埃落定,歐元區及歐盟財長會議對銀行業聯盟達成共識,大陸中央經濟會議也抵定了今年政策方向,因此1月國際市場相對平靜。 另外歷經去年大漲過後,市場將回歸基本面,企業獲利會成為續強關鍵,因此投資人最需關注本周即將公布的企業財報,目前看來,美歐日亞的企業營收已落底回升。 首季行情仍由成熟市場主導,且全球景氣將從初升段進入中升段,長線值得期待,若投資人不急著用錢,不需要在春節贖回。 在台股基金投資方面,台股封關日為1月27日,銀行春節前最後營業日為1月29日,依上述日期推算,今年春節封關,最晚贖回期限是1月24日,還有考慮與觀察的時間。 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說,QE退場時間表明朗化,解除不確定疑慮,對風險性資產有利,抱股過年風險相對較小,且台股與歐美經濟高度連動,後市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月底美國聯準會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屆時台股已封關,相關會議聲明或者出現超乎預期的新措施,都可能牽動全球股市,此外,美國債務上限到期日逼近(2月7日),美國國會在期限之前,是否有新動作,都可能影響台股春節開紅盤表現。 詹硯彰表示,如果擔心短線震盪風險,投資人可透過平衡型基金、複合投資法、定時定額方式布局。 基金投資專家蕭碧燕建議,手中投資若已有10%至20%的獲利,可以先落袋為安,再由這筆本利和加碼分批扣款,過年期間也不中斷。 ---------------下一則---------------  春節前拚現金 留意基金最後贖回日2014/01/05【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春節年關前民眾資金需求大,投資人若要節前賣基金換現金,須緊盯各類基金春節前最後申請贖回日,例如境外基金申請贖回到取得現金,歷時需七個工作日,投資人必須趕在各基金的最後贖回日前申請,才能在長假前取得款項。 投信業者指出,年關前常見民眾申請贖回基金,投資人要留意各基金的最後贖回日,若有意在春節前贖回基金換現金,從下周開始就要評估市況,留意賣出時機點。 今年春節除夕是1月30日,春節前銀行最後上班日為1月29日,至於台股蛇年封關日是1月27日,各類金融商品將以此為基準,再往前推算春節前最後交割作業時間。 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依屬性不同,需要交割的時間也不同,例如台股基金、投資海外基金與貨幣型基金,從申請贖回到拿到現金,分別需3、5與1個交易日的作業時間,部分投信公司需要的交易時間會多出一到兩天。 投信業者舉例,張先生擁有某檔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投資國內標的基金,交割若需四個交易日,張先生想要在春節前賣出並拿到現金,1 月23日就是最後贖回日,才能夠在1月29日、銀行春節最後營業日當天取得基金款項。 投信業者指出,若張先生在1月24日才申請贖回上述該檔基金,且該基金需要4個工作天的交割時間,張先生就得等到過年後才能拿回現金。 至於境外發行的基金,從申請贖回到取得現款的時間比國內基金更久,一般需要5到7個交易日。舉例來說,若張先生擁有某檔境外發行基金,從贖回到取得現金需7個交易日,張先生最遲在1月20日要申請贖回,才能在年前取回現金。 投信指出,不同基金公司或基金類型的贖回時間會有1至2個交易日差異,投資人應向基金公司確認春節前的最後贖回日,以免錯過賣出時間,無法趕在春節前拿到現金。 ---------------下一則---------------  QE退場 歐日股市基金最搶眼2014/01/08【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去年12月19日宣布量化寬鬆(QE) 退場,成熟市場以利空出盡看待,全球股市相繼展開反彈,基金績效也同步走升,其中以「漁翁得利」的歐日股市基金升幅最大。 對照美國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日本及歐洲仍維持量化寬鬆政策,成為資金匯集地,由於兩地同樣具有景氣復甦題材,企業獲利也逐步回升,且就第一季來看,美國還有債務上限等疑慮,相較日本及歐洲較無政策雜音。 以基金績效來看,日本及歐洲相關中小型基金表現最搶眼,這些基金不僅去年一整年上漲逾3成,在近半個月內還持續走強,日本中小型基金甚至平均上漲逾5%。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說,QE正式啟動退場機制,但美國聯準會仍維持極低利率水準,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亦持續寬鬆,加上貨幣乘數遞延效果,有利中小型股發展,例如MSCI歐洲小型股指數中,有高達七成比重在工業、消費、金融、資訊科技等產業。 這些類股與景氣循環連動度高,在景氣回升的期間,企業的獲利翻轉強勁,股價因此跑贏大型股。 不過,投資專家認為,三大成熟市場去年大幅飆升,進入2014年漲勢可能無法再複製去年光彩,且目前三大市場的點位都在歷史新高或波段新高,近期確實要有「居高思危」的意識。 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舉例說,日本已漸漸擺脫通縮之苦,本季零售銷售數據也會受到日本人提前消費而大好,但今年觀察日本的重點,必需擺在提高消費稅之後,日本政府會端出哪些配套措施。 瑞銀投信研究部主管張繼文也認為,近期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可能使指數震盪觀望,一旦美股漲勢暫歇,也會牽動歐、日股市表現。 ---------------下一則---------------  QE喊退 日歐基金漁翁得利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今年起縮減,金融市場以利空出盡看待,全球股市展開反彈走勢,就基金績效來看,日本及歐洲相關基金表現最搶眼,其中又以中小型股最活躍,日本中小型基金甚至反彈逾5%居冠。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分析,對照美國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持續維持量化寬鬆政策的日本及歐洲卻是漁翁得利,不僅同樣具有強勁景氣復甦力度,企業獲利動能也逐步回升,且就第1季來看,美國還有債務上限等疑慮,相較之下,日本及歐洲則較無政策雜音,因而成為資金焦點。 再者,她指出,但美國聯準會仍維持極低利率水準,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也持續寬鬆,加上貨幣乘數遞延效果,有利中小型股發展,本次全球經濟復甦來自於內部經濟結構的改善,聚焦內需市場的中小型股,成長潛力當然最嗆。 反觀大型股的海外營收占比高,她指出,在全球景氣微溫復甦的情況下,企業獲利回升動能反而受到壓抑。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美股與歐股經歷去年大漲後,2014年選股勝於選市,因此在動態組合中今年會加入中小型股票部位,一方面可以讓持股分散,且在去年大漲後,目前看起來部份產業的中小型股還有機會,包括非必須消費、科技與工業等景氣循環型產業。 至於歐洲中小型股也相對看好,他指出,主要是歐債危機緩解後,去年德國股市表現最好,而今年部分南歐國家還有補漲機會,中小型股相對具有爆發力,但操作上要格外留意,除了重視選股,以動態組合方式適度持有較佳。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日本去年開始在安倍晉三兩支箭的助力下,經濟逐漸步上軌道,日股從他上任以來也出現超過八成的漲幅,安倍把貿易自由化當作第三支箭,展望2014年,第三支箭的效果將是攸關日股能否續創新高的關鍵。 此外,企業獲利成長也是支撐日股強勢的重要因素,他指出,日本政府主導日圓貶值趨勢,明顯有助於企業獲利持續改善,其中以出口類股競爭力大幅提升,最值得期待。日股今年還是持續看好。 ---------------下一則---------------  投信看2014 股優於債2014/01/0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葉家瑋、王奐敏�台北報導】 復華、ING、柏瑞三家投信及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預測,今年是經濟緩步復甦的一年,市場風險承受度提高,建議資產配置以股為主、以債為輔。 復華投信海外股票研究部主管詹硯彰表示,美國貨幣寬鬆(QE)政策退場時間表確立,降低資金籌碼面不確定性的衝擊,加上美國經濟復甦增溫,歐、日等主要市場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對風險性資產有利。 詹硯彰認為,2013年表現較佳的美、日、歐股持續看好,新興市場建議布局台股或亞太市場;產業可留意景氣循環類股。 債市部分,高收益債市與景氣連動度高,且因經濟復甦降低違約率,債券殖利率相對較高,仍將受市場青睞。 柏瑞投信建議,2014年投資股債不宜偏廢,積極型投資人可75%投資股票,25%投資債券,穩健型投資人65%投資股票,35%投資債券;而保守型投資人可以利用股四、債六的比例原則進行中長期布局。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認為,日股將持續受惠量化寬鬆措施及薪酬上升;歐美景氣復甦,將帶動新興亞洲出口動能,尤以中國最被看好,加上三中全會落幕後,政策藍圖底定,政策穩定,股市可望有表現機會。 ING投信指出,美中歐三大經濟體皆見復甦曙光,但QE退場啟動,將影響市場情緒,景氣復甦激勵風險性資產,但須留意波動風險,建議投資人以股60%、債40%方式布局。 ING投信建議,以高利差、高股息概念的高利資產為核心配置,再搭配具投資價值及景氣復甦題材的股票。 ING投信指出,在後QE時代,利率趨向正常化,首選對殖利率波動最具抵抗力且與景氣連動的高利差債,QE雖然退場,但低利環境導致收益至上需求不減,高收益債仍深具優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在景氣加溫及殖利率上揚的環境,股將優於債,由於成熟國家引領全球景氣動能加速,加上美國縮減QE 將引導資金回流美國,成熟國家股市表現將優於新興市場,建議投資人以全球型股票基金為核心,可免於挑選單一市場的難題。 積極型投資可採取股75%、債25%配置;保守型投資人可採債50%、平衡20%、股30%配置。兼具基本面與資金潮的歐美股市為首選,並看好美國科技生技創新產業。 ---------------下一則---------------  投信看2014歐美平穩 新興分歧2014-01-06 01:48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展望2014年,法人表示,以歐美經濟改善的幅度最為明顯,預料股市走勢可望相對平穩;新興股市則可能表現分歧,預估陸股、台灣和東北亞股市可望較有表現空間。 保德信投信國際投資組主管林如惠表示,2014年牽動全球股市風向的美股,在「價值面相對債券低廉」、「企業獲利增長支撐股市前景」、「市場預期謹慎而無過熱隱憂」、「財富效應帶動資金重返美股」等四大利基撐腰下,將帶領起2014年美股多頭延續。 歐洲企業受到景氣回升的助益,2014年企業獲利預計成長14%,遠較今年4%明顯好轉,加上評價面比美股相對便宜,預期歐股是2014年全球資金著墨的焦點之一。 新興市場部分,法人指出,價值面提供中長線布局的吸引力,但部分國家受到通膨、升息或經濟放緩等挑戰,預料股市表現分歧。 至於看好區域,包含擺脫政治不確定因素的大陸、金融體質較良好且可受惠於歐美經濟復甦韓國、台灣等東北亞區域,另外,直接受益於歐元區復甦且具低本益比優勢的新興東歐,也是值得布局的選擇。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指出,全球經濟環境將維持穩健復甦腳步,伴隨美國利率中長期回歸正常化趨勢,建議資產配置宜持續擴大股票布局,以全球型的多重收益產品作為資產組合的核心配置,並持續看好美國及亞洲引領的投資機會,以及歐洲基本面復甦的成長契機。 新興市場今年表現可能較分化,宜以成長動能強勁的亞洲為首選,摩根亞太投資團隊投資長泰德•普林(Ted Pulling)表示,亞股歷經多時盤整,股市估值相當便宜,加上亞洲企業獲利近三年處於低檔,基期相對較低,未來可望隨著美歐經濟復甦同步推動出口成長,進而引領企業獲利回升,並終結亞股落後表現的市況。 復華投信海外股票研究部主管詹硯彰認為,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可望在美國、歐洲經濟成長增溫下,較2013年再稍轉強;市場調查預估2014年美股及台股企業獲利成長可達10%以上,在景氣擴張及獲利成長推動下,仍然有利於全球股市,以及台股表現。 復華投信表示,2014年將是「股優於債」,不論是穩健或保守投資人,建議可視個人風險承受程度,酌量增加股票部分,或以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全球平衡型基金介入。 成熟國家可留意貨幣政策寬鬆與通膨壓力低的已經開發國家股市,例如美國、歐洲及日本,搭配基期相對較低、但基本面好轉的新興亞洲區域,例如大中華市場。 ---------------下一則---------------  動態組合配置 有賺頭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台股吸金氣勢從2013年底延續至今,外資青睞度居高不下,上周買超逾4.5億美元,連續第二周登上亞股吸金之冠,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五周,但指數表現不佳,8,500點大關岌岌可危。 反觀備受政爭干擾的泰股,雖然上周重跌5.7%,為亞股跌幅最大,但外資逢低承接力道反而增強,上周買超0.18億美元,暫時終結連九周賣壓。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眼見國際股市已累積一波漲幅,2014年開市多面臨獲利了結賣壓,台股當然難以獨善其身,隨之陷入震盪格局。 然而,外資買氣卻不間斷,搭配利多政策加持,大盤成交量能明顯回溫,連續二個交易日突破900億元,顯示低檔承接力道不小,整體多頭格局仍在。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雖然去年成熟股市表現優於新興市場,不過,能參與到歐美復甦念的東北亞經濟體,是投資人可適度著墨的標的,雖然資金開春以來仍在試水溫,不過,以動態組合的方式適度納入具有補漲空間的新興亞股,是2014年相對較佳的投資策略。 ---------------下一則---------------  Fed減債啟動 買股回歸基本面2014-01-06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1月開始針對每月的購債規模自原先的850億美元微幅下調至750億美元,跨出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的第一步,法人認為,美國為首的全球景氣,步入更穩定的成長階段,股票投資人樂於見到較佳的經濟數據及企業盈餘表現,未來投資宜回歸基本面。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Fed退場後,股市投資將回歸成長基本面,除了維持成熟國家優於新興市場的布局,可留意具活力、創新的趨勢產業,如受惠於雲端及網路新商業模式的科技業,頁岩油頁岩氣相關產業,以及大陸、美國節能環保趨勢的綠能產業。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認為,整體債市波動逐漸回歸正常,投資人也意識到縮減購債並不代表政策緊縮,因此Fed升息規劃才是觀察重點。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認為,聯準會決定讓QE緩步退場決策,反而解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並可望降低市場波動度,有利於延續美股與風險性資產多頭格局。唐雲益建議,可以選擇財政體質較為穩健的亞洲市場逢低布局,在美國內需消費逐漸回溫下,未來將帶動大陸及亞洲經濟成長,建議在大盤回檔之際可加碼亞太基金。 先機美國股票系列基金富盛產品經理高齊英表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公開操作委員會議(FOMC)敲定縮減購債規模,但僅是一個實驗性,經濟數據「三缺一」,利率仍將維持在低檔,此時宜鎖定以股利概念中長線投資。 ---------------下一則---------------  投信看Q1�新興亞股 台中韓挑樑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到資金持續往成熟國家流入影響,新興亞股沈寂好一段時間,投信法人認為,今年第1季在美國景氣復甦帶動下,循環性類股開始震盪築底,預料各國股市表現不一,新興亞洲中較看好台灣、中國及南韓股市的表現機會,預料這三國股市在新興亞股中將獨占鰲頭。 元大寶來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黃湘惠表示,由於美國景氣復甦力道優於預期,亞洲出口產業類股、循環性類股及部分國家政策受惠類股的股價有機會持續走高。 目前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本益比為11.5倍,股價淨值比為1.7倍,皆低於平均數,顯示亞洲市場評價位於相對低點。黃湘惠看好產業包括科技、循環性消費、工業、醫療等類股。 ING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在新興市場中,東北亞經濟體質較為健康,足以抵禦量化寬鬆(QE)退場衝擊,惟受到中國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雙雙下滑影響,加上美股回檔,美元指數走高,市場擔心資金流出,短期新興亞股走勢恐轉趨震盪。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以國際標準論,中國整體債務狀況堪稱良好,在今年中國經濟仍可保有穩定復甦的大環境下,企業獲利預估動能仍有機會增溫。 短期資金偏緊導致市場對大盤股興趣偏弱,但下跌空間有限,對後市仍看好陸股今年表現。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2014年新興國家最大風險在於,QE一旦退場所造成的資金撤離,會讓新興股市相對承壓,因此未來新興市場更需回歸體質面,擇優布局。 從資金面來看,三大新興市場在2013年5月下旬以來,均受到外資撤出所拖累,根據EPFR統計,三大新興區域中,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淨流入,新興亞洲當中,中國、南韓及台灣等東北亞國家匯率相對不受QE退場因素影響,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 ---------------下一則---------------  歐、陸股市 本季有亮點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霸菱投顧昨(7)日發布第1季投資展望指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速度將主導第1季市場走勢。整體來說,股票優於債券,股市中較看好歐洲及中國;債券則較看好高收益債券。 霸菱投顧指出,投資人要了解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縮減購債規模的時程,要多觀察失業率。不過,是否升息,物價則扮演較重要的參考指標。 霸菱投顧認為,只要美國通貨膨脹率未達2%,就算失業率降至6.5%的門檻,Fed也不會升息。依Fed最新經濟預測,要到2015年,核心通膨才有機會到達2%。因此,預期Fed將維持低利率更長一段期間。 由於貨幣政策仍然支撐全球經濟增長,霸菱認為,第1季資產配置仍是股票優於債券。即使風險資產第1季可能遭遇逆風,難免出現大幅波動,但應該不會重演去年5、6月的大回檔。 在股市中,霸菱最看好歐洲及中國。歐洲於去年下半年開始擺脫衰退,資金持續流入,雖然目前歐洲企業盈餘表現仍然偏弱,但隨著經濟成長逐漸邁向正向循環,企業獲利與盈餘都可望改善。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歐洲企業每股盈餘可望有兩位數的成長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也可望達15%。 不過,霸菱指出,未來投資中國股市的焦點不應只停留在探討經濟成長率有多高,更應留意改革政策的走向。 ---------------下一則---------------  近10年元月行情 東協、中國最有影2014/01/04【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觀察近10年每年1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月漲幅表現,以菲律賓1.94%、俄羅斯1.5%、中國1.45%、馬來西亞0.83%、新加坡0.51%表現最佳;相反的英國-1.83%、印度-1.62%、德國-1.05%、日本-1.03%、韓國-0.92%則是投資人要盡量避免的區域。整體上,元月行情以新興市場表現較佳,特別是東協與中國。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高仰遠表示,自2001年以來MSCI中國民生消費及中國消費耐久財指數,第四季及隔年第一季漲勢均明顯突出,由於時序進入農曆年,加上紅利政策出台支撐,看好陸股新年消費旺季題材。此外,三中全會後下一輪5年計畫亦將浮出檯面,看好政策扶持而受惠的相關類股。另,總體經濟溫和復甦,子產業在供需變化時可望出現投資機會,可關注景氣輪動與供需有利的產業,以及進入年前消費旺季之相關概念股。 群益投信表示,東南亞股市近期走勢偏弱,主要受到當地政經事件影響。泰國政爭導因於具爭議性的特赦法案,反政府團體示威延燒,引發投資人不安情緒。印尼進出口貿易數據雖然好轉,但印尼盾貶值壓力沉重,印尼股市也看到明顯資金流出的現象,也同樣影響印尼股市的表現。菲律賓受到天災影響,下個季度經濟成長遭到下修。但整體上,東協市場長期還是有投資的價值。看好產業包括泰國食品與科技業,新加坡棕櫚油業及馬來西亞電力行業等。 ---------------下一則---------------  其他訊息=經濟政策篇 迎戰2014 8大央行各有硬仗打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已開發世界的通膨趨緩,反觀開發中世界卻無明顯馴服通膨跡象,在全球經濟成長快慢不均,未來資金轉向何處仍不明之下,2014年世界主要央行將遭逢情況不一的挑戰,且各有各的因應之道。 例如美國聯準會鑑於景氣回溫,今年開始讓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但歐洲央行面對經濟滯緩,正致力提出似向日本看齊的解決之道。而中國人民銀行最棘手的挑戰,是讓中國張開雙臂擁抱如潮湧入的全球資金,以及控管國內升高的債務潮。 1.美國聯準會-QE退場時機與規模 今年聯準會(Fed)除出現領導階層更迭的重大變化外,也將在美國經濟轉強下,就如何回收QE政策持續辯論。 新任Fed主席提名人葉倫可望在獲參院確認後,於2月1日接替柏南克正式上任。這位Fed史上首位女主席就任後即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引領Fed政策走向、在意見分歧的決策委員會內部凝聚共識,以及磨練她的公共溝通技巧。 2.歐洲央行-是否擴大貨幣寬鬆 儘管歐洲央行(ECB)曾口頭承諾收購高負債成員國的公債,以穩定南歐地區債市並確保歐元存續,但問題是在當前經濟停滯及通膨偏低的環境下,如何順利推動貨幣政策。 由於歐元區成員國有各自的公債市場,以及銀行體系,因此,ECB很難採取大舉對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的QE措施,或用其他的非常手段刺激部分國家的經濟和通膨。除非歐元區成長率與通膨低於預設的底線,否則ECB料不會再擴大寬鬆。 若歐洲通縮疑慮加劇的話,ECB將被迫全面實施QE,法國巴黎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認為,ECB未來勢必走上這條路。 3.英國央行-是否調整前瞻指引政策 英國央行(BOE)看好今年英國經濟在低迷數年後終於回春,失業率降幅超出BOE預期下,BOE官員議程首要討論的是,是否調整總裁卡尼(Mark Carney)提出的「前瞻指引」政策。 4.日本央行-因應消費稅調高 去年祭出超寬鬆貨幣政策斐然有成的日本央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今年面臨的一大考驗是4月起消費稅由5%上調到8%,這恐抑制消費支出及經濟成長。 分析師與投資人預料,日銀將擴大收購資產來緩和加稅衝擊,但過度收購公債會引發日銀印鈔支撐政府支出的揣測,使市場對財政紀律喪失信心進而推高借貸成本。 5.中國人民銀行-開放資金進出及控制債務 中國人行在今年需有好的攻防配套措施。 在進攻方面,進入第3任期的人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要提升中國大陸金融體系的市場化程度,即建立銀行存款保險,使銀行存款率,以及中國匯率升貶跟著市場走,資金進出中國將更便利。這些變革若能落實,將助中國朝消費導向經濟發展。 防守方面,人行須就如何使中國飆高的債務放緩拿出決策,過去5年中國負債膨脹之快,令中外專家擔心會發生類似歐美與亞洲其他地區的信貸泡沫破裂。 6.澳洲央行-設法提振經濟成長 隨著採礦熱退燒及中國對鐵礦砂和煤礦等原物料需求減弱,澳洲經濟減速踩煞車,澳洲央行(RBA)今年除阻升澳元外,料會保留寬鬆工具以提振經濟。 然目前澳洲基準利率已降至2.5%歷史低檔,又受到房市過熱出現泡沫的掣肘,RBA再降息的空間有限。 7.南韓央行-阻升韓元 基於全球經濟好轉,南韓央行(韓銀)預測今年GDP成長率為3.8%,但總裁金仲秀(Kim Choon-Soo)已表示,日圓貶值波及鋼鐵、家電與汽車等出口產業。過去1年韓元兌日圓勁升20%,削弱韓國出口競爭力。此外對三星等出口商重要性日增的開發中國家需求減緩,也是另一隱憂。 8.瑞士央行-維持零利率 今年恐是瑞士央行(SNB)連續第3年將利率維持在趨近零的低點,主要是SNB試圖在不引發房市泡沫之下,抑制市場對瑞士法郎的需求。 ---------------下一則---------------  5大慘幣 近1年貶逾1成2014/01/07【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手中持有「五大慘幣」的投資人要注意了,隨著美國啟動量化寬鬆(QE)退場,市場資金回流美國,今年美元強、新興貨幣弱的趨勢不會改變,投資「慘幣」相關基金恐大幅侵蝕投資績效。 據統計,五大慘幣分別為巴西黑奧、澳幣、土耳其里拉、印尼盾與南非蘭特,近一年貶幅全數超過一成。 南非蘭特又特別淒慘,在嚴重雙赤字和金市轉空頭的壓力下,貶幅19.87%,創2008年金融海嘯來低點;土耳其里拉則貶至歷史低點。至於台灣投資人喜愛的澳幣,在大陸對鐵礦砂需求下降以及政策引導澳幣走貶,近一年重貶14%。 五大慘幣在台灣的相關商品,多與債券有關,去年債市豬羊變色,又遇上貨幣大貶,讓投資人受了重傷。以澳幣基金為例,近一年來澳幣債券基金平均還維持1.45%報酬,但換算回台幣後瞬間虧損11.03%。巴西黑奧重貶也讓巴西股票基金遲遲未見起色,跌幅超越巴西大盤。 除五大慘幣,日圓去年也重貶15%,但因日股飆漲逾五成,不僅「補回」匯損缺口,還讓投資人賺錢,未列入「慘幣」名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對台幣投資人而言,投資海外基金除了考量標的前景,也應將基金計價幣別的基本面納入考量,特別在QE退場的大環境下,若是經常帳和財政收支明顯赤字,景氣成長力道又不強的國家,恐持續淪為QE退場下的弱勢貨幣。 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指出,今年美元依舊強勢,已造成新興貨幣不小的貶值壓力,如果該新興國家又是以資源出口為主,貨幣貶勢「雪上加霜」,建議上半年要避開這些市場。 以巴西為例,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表示,原物料需求未見提升,又有通膨壓力搗亂,巴西未來不排除再升息,但相對會壓抑經濟成長,降低資金吸引力,拖累貨幣走勢。 因此,經濟能見度相對較低、貨幣走勢趨貶下,投資巴西需更加謹慎。 ---------------下一則---------------  美寬鬆退場 歐日料不跟 今年各國復甦情形不一 央行政策將分歧2014年01月07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過去6年,全球主要央行有志一同,以寬鬆政策力拼經濟成長,但今年在各國經濟復甦步伐不同調下,預計政策將開始出現分歧。Fed料將隨經濟復甦增強,逐步縮減QE,英國央行則試圖為房市降溫,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均面臨通縮威脅,傾向採取更多刺激寬鬆措施。 貝萊德:投資良機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每月購債規模本月起將縮減100億美元(約3023.5億元台幣)至750億美元(約2.27兆元台幣)。據彭博調查報告顯示,經濟學家預估,Fed可能在未來7次決策例會中逐步縮減購債規模,最終在12月為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劃下句點。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駐倫敦全球債券團隊主管提爾表示,Fed減碼購債,預估年底美國公債殖利率增幅將超過德國公債,「各國央行步調不同,為投資人提供良機。」 各國一致維持低利 英國央行(英銀)與歐洲央行(歐銀)將於本周四公布最新決策結果。儘管英銀曾暗示,今年全年基準利率料維持0.5%不變,但在英國房價與銷售需求攀高下,英銀料與Fed一樣選擇逐步縮減資產收購規模,緩步退出刺激計劃。 不過在歐元區通膨率不到預估目標一半、持續面臨通縮陰影下,歐銀恐無法與英銀同步,反而可能採取更多刺激措施,歐銀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也暗示,不排除進一步降息。 至於長期為通縮所苦的日本,近來通膨率雖見回升,但由於4月起消費稅率將由5%調升至8%,以削減政府龐大債務,但恐嚴重衝擊經濟成長,市場預估,日銀料將擴大購債規模,以印鈔拉抬經濟。 但儘管全球央行政策開始出現分歧,但彭博報導指出,為免擾亂經濟成長腳步,包括Fed在內的各國央行,仍將一致承諾維持利率在歷史低點。 ---------------下一則---------------  歐美服務業PMI雙降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陳穎柔�綜合外電報 美國去年12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較前月走滑,為連續第2個月下探,並創下去年6月以來新低,不過尚處景氣擴張狀態,且已連續48個月(4年)高於景氣興衰分水嶺50.0。 另外,市調機構Markit周一公布,歐元區12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維持初值的51點不變,低於11月的51.2點,並且創下4個月新低。 根據供應管理協會(ISM)調查,美國12月非製造業PMI由前月的53.9降至53.0。經路透調查,經濟學家原估美國12月非製造業PMI上升至54.5。 次指數方面,企業活動指數意外由55.5降至55.2,締造去年9月以來新低;新訂單指數自56.4減至49.4,為2009年7月以來首度發生衰退,即低於50.0,同時寫下2009年5月已來新低;所幸,就業指數從52.5攀升至55.8。 雖然歐元區12月服務業PMI,仍持續第5個月高於50臨界點,顯示歐元區服務業景氣仍在成長趨勢當中,但成長力度卻呈現放緩跡象。 在歐元區內各國的12月服務業PMI裡,愛爾蘭創下近7年新高記錄,成長幅度最高;西班牙也創下6年半新高。 即使服務業PMI仍然繼續處於成長趨勢之中,但其表成長力度出現放緩,讓區內整體服務業PMI的表現仍受壓抑。 Markit經濟學家史密夫(Phil Smith)說,雖然去年第4季的歐元區服務業表現不佳,但在區內製造業景氣持續擴張之下,讓歐元區整體經濟表現得以維持而沒有萎縮。 他指出,服務業持續裁員,讓歐元區的失業率居高不下。 歐元區12月包含服務與製造業的綜合PMI,從11月的51.7點上升至52.1點,創下3個月高點,也是過去2年半來的第2高記錄。 ---------------下一則---------------  2014全球經濟 IMF笑了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周二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改善,IMF計畫在3周內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IMF對今年全球經濟的看法顯然與去年10月有所不同。去年10月時IMF還以經濟成長遲滯為由,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拉加德周二是在肯亞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時做出上述表示。她表示,IMF將調升預測,不過時機尚未成熟,因此也不便多加透露。 去年10月IMF公布半年一度的經濟成長預測,把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前次預測的3.8%調降至3.6%,並將2013年經濟成長預測也調降0.3個百分點,至2.9%。 當時IMF把新興國家去年與今年經濟成長率分別調降至4.5%與5.1%,並把包括美國、歐盟與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去年與今年經濟成長率分別調降至1.2%與2%。 IMF在當時的報告中還指出,新興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表現令人失望。而在去年11月時,IMF更是進一步指出,儘管新興國家是全球經濟成長主力,但是其成長動能已較之前減弱。 不過由拉加德周二談話顯示,IMF在不到半年內即對全球經濟前景有不同看法,由審慎轉趨樂觀。 這是因為自去年10月之後全球經濟出現改善,尤其是美國經濟。上個月商務部調升對美國經濟成長預測,而去年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季增年率也達到4.1%,總統歐巴馬甚至樂觀地表示,今年將是美國經濟具突破性的一年。也由於美經濟復甦漸佳境,就業持續改善,聯準會才會在去年11月宣布自今年1月開始縮減量化寬鬆的買債規模。 ---------------下一則---------------  IMF將上調全球成長目標 3周後公布 將高於去年底預估值3.6%-2014年01月09日【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在美國經濟前景提升下,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預告,將在3周後公布的報告中調升全球經濟展望,2014年成長目標將由去年底預估的3.6%提高。 美國經濟前景提升 拉加德周二訪問非洲時對媒體透露說:「我們將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他上月曾提到,美國去年11月失業率已降至7%,且還會繼續降低,2014年美國經濟情況看來更加穩定。 在去年10月報告中,IMF調降全球經濟展望,將2014年全球整體成長目標由3.8%砍至3.6%,美國也同步調降0.2個百分點至2.6%,新興市場整體成長預測則大砍0.4百分點至5.1%。 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2013年11月貿易收支,在出口創歷史新高及石油進口創2010年11月來新低下,貿易赤字縮減12.9%,創4年新低343億美元,遠低於預期的400億美元,反映經濟復甦力道強勁。 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支持美股前景。據CNNMoney分析指出,美股S&P 500指數本益比僅15倍,只有2000年30倍的一半,今年企業獲利預估成長10%,2014年美股可望續漲,並無泡沫疑慮,泡沫言論本身才是真正的泡沫。 美股續漲不怕泡沫 據CNNMoney調查,分析師儘管預期美股無法再現2013年強勁攻勢,但普遍相信今年仍會續漲,預估S&P 500指數年底將收在1960點,較去年上漲6%。 PNC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史東(Bill Stone)指出,美股S&P 500指數目前高於2007年高點15%,但2013年獲利高於2007年達16%,目前所在位置是合理的。 貝萊德(BlackRock)前投資長博多爾(Bob Doll)同樣看好今年美股續漲,預期S&P 500指數可漲至1950點,但預期波動將加劇,隨時可能因超買出現技術性回檔,面臨10%拉回修正,惟在基本面持續改善下,反而可以利用拉回找尋買點。 ---------------下一則---------------  全球央行 匯市影響力漸弱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儘管全球央行在去年第3季重新加碼外匯存底部位,不過受到美國聯準會本月開始縮減量化寬鬆措施影響,這些央行未來對匯市的影響力勢必將遭到減弱。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去年12月底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受新興市場逐漸穩定,去年第3季全球央行的外匯存底再度恢復增長,其持有金額從11.1兆美元增加至11.4兆美元。在該段期間,美元貶值有助於外匯存底的成長幅度加大。 中國在該季曾公布外匯存底金額觸及3.66兆美元的歷史新高。儘管有部分原因來自於中國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但另1項重要因素是聯準會當時決定延後量化寬鬆退場時間,導致美元進而走貶,並迫使中國人行必須進場壓低人民幣匯價。 然而中國官員表示,持續增加龐大的外匯存底,將不會讓中國再度受惠。 中國人行副行長易綱日前撰文指出,中國繼續累積外匯存底的邊際成本已經超過邊際收益,因此持續增加外匯儲備並不划算。他還聲稱將在今年提出外匯改革細則。 許多分析師認為,受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加上美國經濟逐漸轉強,美元未來數年將轉而走強。 此外,南韓央行也公布去年11月外匯存底增加17.9億美元,來到3,450億美元的創紀錄高位。雖然該國央行辯稱外匯存底多數來自於資產的價值增加,但外界認為應與該國央行積極抑制韓元升勢有關。 巴西與土耳其等新興國家過去曾憂心美國的量化寬鬆,將導致熱錢流入,促使當地貨幣升值,引爆競相促貶的貨幣戰。然而事實上,聯準會如今開始讓量化寬鬆退場,引發大量資金撤離,使新興國家反過頭來進場干預,遏止當地貨幣重貶。 ---------------下一則---------------  東南西北找基金-大中華篇 市場趨勢+台股篇 11月商業景氣亮綠燈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林祝菁�台北報導 受惠年節消費需求顯現,推升零售、餐飲業績成長,加上國際經濟情勢回溫,促使商業服務業景氣燈號又回復為代表「穩定」的綠燈。 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發院)昨(7)日公布102年11月商業服務業景氣指標(ISI)為101,從10月趨向低迷的黃藍燈,再度變回綠燈。商發院表示,觀察12月的景氣概況,歐美地區經濟持續復甦,帶動全球景氣趨熱;此外,國內在年終消費需求增加,以及今年1月分農曆年節的消費熱潮可望延伸的帶動下,預期商業服務業的景氣仍有機會持續成長。 去年10月受到混油事件影響,多家賣場、夜市均大歎,生意掉了好幾成。不過,11月雖然食安議題仍在發燒,但,證券交易活絡,及零售、餐飲市場回溫,景氣出現正向發展。商發院表示,ISI指標來源區分成3大面向,分別為證券市場、人力薪資及營運實況。其中以營運實況的分數成長最多,較10月分大增了4分,主要在於百貨周年慶加碼促銷、汽機車批發零售增長、耶誕應景商品熱銷,以及來台旅客人數增加的情況下,刺激民眾消費,帶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呈現成長態勢。 此外,證券市場則隨著歐美經濟情勢加溫,帶動國內經濟景氣信心,11月分的指標分數為102,月增1分。不過,人力薪資的指標分數則下跌2分,主要在於實質薪資未增,商業服務業就業人數及加班工時下滑所致。 ---------------下一則---------------  台股布局 聚焦「GIANT」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施羅德投信昨(6)日發布台股展望指出,台灣上市櫃企業今年獲利成長率上看9%,股市有挑戰9,000點的實力,成交量可望比去年均量成長15%到20%,上下波動幅度也將高於去年,選股更為重要。 以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來說,近年來年年打敗大盤,去年全年漲幅更超過27%。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昨日指出,由於國內外利多因素加持,台股今年可望比去年活潑,資金動能更強勁,但上下波動幅度也更大。 內資動向方面,雖然許多台股基金去年的績效都大幅打敗大盤,但績效不一定與資金流向成正比,主要是因為投資人缺乏信心,獲得資金淨流入的台股基金並不多,投信為應付台股基金投資人的贖回壓力而站在賣方。 就類股布局方面,今年小型股基金仍有很大的表現機會。陳同力表示,台股今年的投資主軸可以用GIANT(巨人)來說明。G是指公司治理與第四代行動通訊(4G),I代表網路及創意相關,A代表蘋果及美國復甦題材,N是指新通路、新材料及新媒體,T則是兩岸自由貿易區概念。 ---------------下一則---------------  施羅德:下半年選股跟著巨人走2014-01-07 01:46 中國時報 洪凱音�台北報導 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從去年2.3%成長至3%,復甦力道轉強,施羅德預測,台股將搭上全球復甦順風車,雖然全年多以盤整格局為主,但指數下半年有挑戰9000點的實力,投資長陳朝燈表示,「巨人」(GIANT)概念股強調今年投資重點。 陳朝燈解釋,「巨人」意味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仍由已開發國家等大型市場主導,台股投資主軸將圍繞著G(4G、公司治理)、I(網路、基建、創意)、A(蘋果、美國)、N(新通路、新材料、新媒體)以及T(FTA、TPP)等。 施羅德預測,今年全體上市櫃企業獲利成長8.6%,增長動能看好半導體正向循環、蘋果新產品推出拉抬台股,以及傳產去年上半年基期較低等。 自今年開春以來,亞洲股市受到大陸官方PMI指數不如預期,以及兩韓緊張、泰國政爭等非經濟因素影響,連帶拖累台股,台股昨雖勉強守住8500點關卡,但日KD已下彎,沿5日均線上揚格局亦遭破短,短線拉回整理機會大增。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選股能力將是今年投資的制勝關鍵,若能搭上轉型浪頭,選擇業績持續成長、能穩定配發股息的優質公司,較有機會搭上全球景氣復甦的波段行情;就產業來看,葉鴻儒看好雲端、4G通訊、自動化設備、大陸高端消費等概念股表現。 ---------------下一則---------------  台股基金投資人 去年平均賺18%-2014-01-06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的台股各類型基金2013年全都賺。CMONEY統計,台股各類型基金2013年全是正報酬,表示台股基金投資人全都賺錢,且平均有18%的報酬,其中以上櫃股票型漲幅25.91%,不僅打敗大盤,更勇奪冠軍;中小型也有23.79%,價值型22.64%居第三。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外資在假期過後,資金有回流現象,加上量化寬鬆(QE)退場因素推升美元表現,新台幣呈現貶勢,形成電子業出口優勢,可望形成匯兌收益,近期電子族群強於傳產與金融,趨勢有望持續。 研判整體盤勢,他指出,量能未能有效擴大,但由於內資信心增強,投資方向仍偏多方,未來指數預估將在量能放大下盤堅整理。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從目前盤面強、弱勢類股表現即可發現,類股輪動相當快速,個股波動性也大,近期盤面指標為第三方支付、LED、太陽能、巨量資料、雲端概念、壽險股等類股。 他認為,可待籌碼重新沉澱後再行布局,選擇標的包括已修正過的LED、智慧型手機相關、生技類股、封測類股、紡織等類股。 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台股資金面並不匱乏,除持續看好資本支出相關的電機機械、工具機、汽車零組件外,大陸政府對產業的調控使過去不被看好的台廠可望有新的機會,包括水泥、太陽能、被動元件等,廠商獲利回穩,搭配股價長期偏低,有機會拉出一波反彈走勢。 ---------------下一則---------------  首日收紅 台股基金跟著旺2014-01-06 01:49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2014)年台股首個營業日收紅盤,根據投信統計,近10年台股首日收紅盤共七次其中六年全年收紅,勝率達85%,收紅平均年度漲幅19.9%,法人說,台股除新年開盤收紅,去年因表現平平,提供今年更大的補漲空間,後市表現可期,台股基金也可望受惠,馬年績效可期。 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台股今年的投資策略,投資人應關注景氣帶動股市多頭、兩岸題材續熱、資金行情催化、選舉政策利多等四大趨勢。 整體來看,台灣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今年景氣可望優於去年,台股將延續類股快速輪動、各自表態的格局,且觀察近期市場信心回籠,加上政府政策偏多,股市氣勢強,預期1月在新年新希望的元月效應下,個股表現空間大。 至於短線,他指出,因大陸農曆年前的拉貨效應,電子產業的景氣感受將略為好轉。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指出,台股站上8,500點前已整理近一個月,新年開紅盤量縮收小紅,後市應有行情可期待,主要因內、外資及散戶同步進場,1月6日開放現股當沖有助成交量能放大,指數可望帶量緩步上攻,紅包行情可期,台股逢回布局。 林佳興認為,美國經濟溫和復甦,歐洲經濟復甦力道較強勁,PMI、製造業等指數皆由底部翻揚,大陸錢荒問題應該還好,經濟緩步成長,預估有機會保持在7∼7.5%的成長。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分析,台股近期大盤主要由內資股帶動,尤其以具轉機題材與營收表現的太陽能、LED、被動元件等中小型股的逆勢表現最明顯,族群自去年第4季開始升溫,股價發酵係提前反應即將公布的財報數字,研判本波轉機股行情將可延續一段時間,今年第2季前仍是中小型股優於權值股,轉機股領先表現的態勢。 ---------------下一則---------------  台股基金 今年有看頭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去年表現亮麗,績效超過二成的近70檔,展望今年,美國股市持續走揚格局未變,德國亦同,台股受到政府作多及信心增強的氣氛支撐,加上美、德股市持續走高,台股向上格局不變,台股基金今年仍有看頭。 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台股今年的投資策略,投資人應關注景氣帶動股市多頭、兩岸題材續熱、資金行情催化、選舉政策利多等四大趨勢,整體來看,台灣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今年景氣可望優於去年,類股快速輪動格局將延續。台股近期市場信心回籠,加上政府政策偏多,股市氣勢強,預期本月在元月效應下,個股表現空間大。 ---------------下一則---------------  六台股基金 淨值新高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台股創新高之後高檔震盪,但仍有六檔台股基金淨值創新高,以中小型基金及平衡型基金為主。市場人士指出,外資回流,加上內資信心增強,台股後市不看淡。 台股從去年12月30日創下28個月新高後至今拉回修正近百點,但台股基金仍有六檔表現優異,淨值續創新高,分別是群益奧斯卡基金、群益安家基金、台新中國通基金、德信台灣主流中小基金、聯邦金鑽平衡基金、華南永昌龍盈平衡基金。 這六檔基金以中小型基金及平衡型基金為主,基金規模都不超過9億元,在市場動盪時靠選股與配置勝出。事實上,去年中小型基金表現出色。 CMoney統計,台股各類型基金2013年平均上漲18%,其中上櫃股票基金上漲25.91%、中小型基金漲23.79%、價值型基金漲22.64%。 群益投信表示,政府近期作多台股明顯,金管會第三支箭「現股當沖」政策昨(6)日正式上路,將有200檔個股現股當沖上路,投資人可觀察是否帶動台股成交量是否持續增加。 至於美國本周的觀察焦點,則在於第4季財報。群益投信指出,美光、孟山都、美國鋁業、美國運通等都是重點。 此外,周五(10)日美國將公布12月非農就業報告,是經濟數據的重頭戲。 基金業者指出,政府官員樂觀看待台股後市,以目前的趨勢來看,台股守住8,500點,多頭格局未改變,後市仍看好,有業績題材的中小型類股表現可期。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認為,台灣總體經濟數字雖然不是非常理想,但仍有很多中小型利基個股獲利不錯,有競爭力,值得注意。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台股往年第1季指數表現都不錯,加上農曆年前傳統的消費旺季,相關消費與中概類股表現可期。 另外,年度科技盛事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今日登場,沈宏達指出,新產品新題材也可望帶動科技相關表現。此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公布12月17-18日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會議紀錄,也是後續觀盤重點。 ---------------下一則---------------  6台股基金 淨值續創新高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台股從2013年12月30日創下28個月新高後,至今已拉回修正近百點,但台股基金仍有6檔淨值續創新高,法人表示,外資資金在假期過後有回流現象,加上內資信心增強,投資方向仍偏多方,整體台股後市不看淡,台股基金仍可布局。 據CMONEY統計,211檔台股相關基金中,有6檔基金淨值創新高,其中成立以來讓投資人收益超過6成者,以規模大小排序,分別是群益奧斯卡95.2%、群益安家65.83%、台新中國通145.1%。 群益投信表示,本周市場觀察重點,美股方面,去年第4季財報將於本周揭幕,包括美光、孟山都、美國鋁業、美國運通等,經濟數據的重頭戲則是周五將公布的美國去年12月非農就業報告。 台股的部分,政府近期作多台股明顯,金管會第三支箭「現股當沖」政策上路,將有200檔個股適用,可持續觀察是否帶動台股量增。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指出,景氣擴張與企業獲利成長是今年市場一致看多股市的基礎,台股很可能續演一樣的步調,以緩漲底部墊高方式逐步挑戰9,000點以上關卡,選擇具成長與轉機個股依然是今年的重心。 但他提醒,近期隨指數越過8,600點、波段累積約7%,上攻力道開始減弱,今天也出現量價背離訊號,短線將暫時陷入高檔整理。參考2000年以來新春開紅盤至農曆封關前,台股平均漲幅達3.16%,元月行情並不看淡。 宏利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表示,目前台灣股市仍以外資主導的資金行情為主,上漲的個股也以外資加碼的權值股為多,可著重高股息基金。他指出,這類型基金除了可享有股票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資產增值,還可擁有固定的高股利收入。 ---------------下一則---------------  Q1傳產看俏 相關基金飆績效2014/01/08【聯合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歷史經驗顯示,近十年來台股第1季表現較佳的族群,多為傳產類股,包括營建、觀光、鋼鐵及汽車類股漲幅都在7%以上,投資台股基金若能挑選相關族群比重較高的基金,績效可望更突出。 國內189檔台股基金中,擁有傳產持股比例超過二成的共有群益葛萊美、華南永昌永昌等十檔,從這十檔平均績效來看,在各期間都是正報酬表現。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台股漲多短線難免稍作拉回整理,但逐步回溫的經濟基本面可望支撐台股後續表現。 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蔡昀達表示,第1季可望創造一波小高峰,大盤展望正向,目前資金趨勢尋找低基期股,進行布局,由於政府近期對於房市態度較為強硬,營建類股可能較受壓抑。 而元月開始,兩岸從新年元旦、寒假到農曆春節等一連串假期,串起華人地區年度最大消費旺季,將有助觀光及航空業業績再度活絡。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說,第1季通常是電子股淡季,反觀傳產股在春節消費題材的加持下,不論是營收動能或股價表現都相對突出,料將帶動傳產部位大的台股基金有好表現。 而越接近農曆過年,春節相關概念股買盤蓄勢待發,包括食品、百貨、零售、觀光等傳產類股買氣均明顯增溫。再者,今年景氣明顯回春,企業大手筆辦尾牙及年夜飯訂位客滿,亦加惠零售、飯店等類股營收。葉鴻儒說,年節期間通常也是旅遊旺季,觀光類股可望表現突出。 葉鴻儒強調,今年將延續個股差異化、強者恆強與弱者恆弱的趨勢,基金的布局如能搭上轉型浪頭、業績持續成長、能穩定配發股息的優質公司,較有機會搭上景氣復甦的波段行情。 ---------------下一則---------------  傳產型台股基金 喊衝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歷史經驗顯示,近十年來台股第1季表現較佳的族群,多為傳產類股,包括營建、觀光、鋼鐵及汽車類股漲幅都在7%以上,投資台股基金若能挑選相關族群比重較高的基金,績效可望更突出。 國內189檔台股基金中,擁有傳產持股比例超過二成的共有群益葛萊美、華南永昌永昌等十檔,從這十檔平均績效來看,在各期間都是正報酬表現。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台股漲多短線難免稍作拉回整理,但逐步回溫的經濟基本面可望支撐台股後續表現。 而歐美景氣溫和復甦,中國也開始緩步復甦,績優傳產龍頭公司仍是最受長期投資人青睞之標的,第1季可尋找產業景氣轉佳的傳產循環概念股,兼具殖利率及成長性的工業電腦及汽車電子、零組件族群會是看好標的。可作為投資人檢視基金的參考。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蔡昀達表示,第1季可望創造一波小高峰,大盤展望正向,目前資金趨勢尋找低基期股,進行布局,由於政府近期對於房市態度較為強硬,營建類股可能較受壓抑。 而元月開始,兩岸從新年元旦、寒假到農曆春節等一連串假期,串起華人地區年度最大消費旺季,將有助觀光及航空業業績再度活絡。 而越接近農曆過年,春節相關概念股買盤蓄勢待發,包括食品、百貨、零售、觀光等傳產類股買氣均明顯增溫。再者,今年景氣明顯回春,企業大手筆辦尾牙及年夜飯訂位客滿,亦加惠零售、飯店等類股營收。葉鴻儒說,年節期間通常也是旅遊旺季,觀光類股可望表現突出。 ---------------下一則---------------  美景看好 台股馬年續奔騰2014-01-09 01:42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市場看好美國景氣2014年將步入佳境,台股也將雨露均霑。法人認為,去年表現明顯超越大盤的台股基金,仍有機會在馬年持續奔騰。 投信業者表示,觀察過去三年台股基金績效表現,約是大盤的1.5倍,若2014年台股指數上看9,000∼9,200點,今年台股基金整體平均績效仍可望達到15∼20%。 目前多家外資券商多看好台股今年表現,里昂證券目標價為9,600點,高盛證券則將台股目標價自9,200點調升至9,500點,野村證券則估計可達9,200∼9,500點區間。 根據Lipper統計,2013年台股基金整體平均報酬為21%,大幅超越大盤的11.9%,其中復華全方位基金以50.4%拿下去年度績效冠軍。 復華投信台股投研團隊歸納績效勝出主因,在於過去三年不斷精進投資流程,透過系統化客觀分析,以獨特產業及企業解析能力嚴選個股,才能創造突出績效,使得旗下其他四檔基金去年全年績效也都超過四成,拿下台股基金排行第3、4、5、6名。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孫民承表示,台灣指數成分企業營收來自美國占比達25%,隨全球及美國總體經濟復甦,加上台股2014年上市公司獲利持續成長,成為支撐台股往上兩大動能。 短期國際股市整理修正、大陸去年12月PMI數據下滑、陸股整理,使台股出現震盪,但觀察國際股市變化及台股月、季線支撐狀況觀察,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面並無重大風險,加上今年台股上市公司獲利預估仍將成長10%,隨外資資金回流,大盤可望持續往上。 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王博祺指出,台股短期呈現整理走勢,長期多頭格局仍未改變,雖然目前是業績淡季,但今年農曆年來得較早,出現提前拉貨現象,預估去年12月營收表現不差。 ---------------下一則---------------  題材夯 台股基金漲勢洶洶2014-01-09 01:4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景氣回溫,法人看好今年度全體上市櫃企業獲利將有9%,台股後市看俏,台股基金仍有布局空間。法人指出,今年因半導體產業正向循環、蘋果推出新產品拉抬,有利企業獲利續揚,全年企業獲利預估約可成長9%。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指出,台股2014年的投資主軸為GIANT(巨人), G代表公司治理與誠實領導、4G建設與服務等,相關企業有各產業龍頭與公司治理模範股、電信設備股。 I代表網路升級、基礎建設、創意等,相關產業有巨量資料、網路行銷與支付、網通、晶圓代工、文創;A代表蘋果公司、美國經濟復甦題材等,相關產業則有手機零組件、組裝、空氣與水污染防治;N代表新通路、新材料、新媒體,看好的產業為紡織、第三方支付、電子商務、運動用品。 至於T代表兩岸自由貿易區、環太平洋貿易協定,看好的產業有金控、貿易、物流、東協受惠股。 ING中小基金經理人林界政表示,電子業今年較具發展潛力的次產業包括4G LTE、雲端應用及電子商務等,搭配安全監控及工業電腦等穩定成長族群將是相對較佳的投資標的;非電子部分,受惠歐美景氣復甦的相關公司看俏。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第1季兼具殖利率及成長性的工業電腦及汽車電子、零組件族群看好;此外,大陸零售銷售維持雙位數的高度成長,中概食品類股持續看好。 元大寶來巴菲特基金經理人王麗勳表示,今年將以高成長個股為投資首選,在傳產領域中,汽車產業、風力發電、空污環保與TPP概念,仍將是今年傳產族群中較具成長潛力的產業。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現階段因中小型股具有類股輪動機會,不少個股相繼在去年創新高價位,此趨勢預估可望在第1季持續上演,其中又以具籌碼集中優勢的F族群最受矚目。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從景氣面、資金面與技術面觀察,台股整體仍偏多,成交量也隨現股當沖上路而增加,元月行情值得期待,農曆年前仍有向上挑戰新高的機會。 ---------------下一則---------------  市場趨勢+中概>大中華篇 大中華基金 逢回買進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大陸依舊是投資人感興趣的市場,今年觀察重點將是大陸經濟成長趨緩的幅度以及大陸政府改革的步調,尤其是對國營企業的改革幅度是否高於預期。 改革在短期內對大陸GDP帶來負面影響,但審慎選股將帶來投資價值及升值潛力,大中華基金今年漲升行情仍可期,若有回檔,即是投資人進場的買點。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大陸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被製造業需求、產出及預期全面轉弱影響。不過,儘管經濟增長趨緩,三中全會後,預期改革之風將逐步展開,且如果相關政策能夠獲得正確執行,將能保證未來十年大陸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可能迎接新的黃金十年。 不少人關注,地方債務仍是大陸短時間難解問題,是否成為威脅經濟的未爆彈?游清翔指出,根據光人證券數據顯示,地方政府債務在2014年必須償還人民幣2,995億元(約新台幣1.5兆元),預期今年發生一起地方政府債券違約可能性超過50%。 不過,從樂觀角度看,對中國地方債務的擔憂反而能推升風險防範意識,並幫助達成控制放貸目標。 此外,大陸官方通常會對金融風險進行干預,預期有足夠資源防止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演變成全面債務危機。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 逢低承接有利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陸股2014年開紅盤後的整體表現不佳,且去年12月中國4大PMI指標,包括官方及匯豐公布的製造業、服務業PMI均同步回落,為八個月來首見,意味大陸經濟成長放緩,但法人認為,大陸改革腳步不會停,黃金十年可能來到,大中華股票基金回檔即買點。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分析,大陸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受累於製造業需求、產出及預期全面轉弱影響。 儘管經濟增長趨緩,但三中全會後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中國新一屆領導團隊針對集體改革方向的綱領性文件,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法制改革等方面,預期「改革」風將逐步展開,且如果相關政策能正確執行,未來十年經濟可持續發展。 游清翔分析,2013年大陸股市表現最好的類股,包括網路、媒體、資訊技術與社會服務(含旅遊和醫療公司)等消費類股,表現最差的股票是礦業、建築和房地產類股,因為大陸原材料需求和價格下跌,而且投資者擔心政府對房地產價格的控制。 游清翔強調,改革往往將在短期內對大陸GDP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削減國營企業規模以提升私人企業獲利等較大規模的改革措施,但審慎選股將帶來投資價值及升值潛力,大中華基金今年漲升行情仍然可期。 柏瑞亞太高股息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亞洲市場充滿投資機會,特別是在大陸在三中全會政策藍圖底定後,持續朝穩定經濟成長發展,政策作多有機會帶動亞洲周邊國家持續穩步向前,大陸經濟成長率今年可望朝6∼7%邁進。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2014年A股掛牌企業EPS仍有16.7%的成長率,成長力道更勝歐美,隨著價值面回至合理水準,在亞股產業方面,醫療、消費等政策受惠題材類股,可優先觀察,並可輔以高股息策略來布局。 ---------------下一則---------------  市場趨勢+港陸篇 中國經濟數據差 亞股驚挫 港股創半年最大跌幅 上證失守2100點2014年01月04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去年12月服務業與製造業指數同步下滑,凸顯出中國經濟成長面臨壓力,加上美股新年開市首日走跌,拖累亞洲主要股市昨全面下挫,香港恒生指數慘跌2.24%,創6個月來最大跌幅,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上證指數)收跌1.24%,失守2100點大關。 非製造業PMI降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公布,去年12月非製造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降至4個月新低54.6,為連續第2個月下滑,日前公布的12月官方製造業PMI也回落至51,顯示去年底中國服務業與製造業同步放緩,增添市場對中國經濟成長前景疑慮。 在美國經濟數據頻傳佳音之際,身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近來卻因錢荒、地方債等問題,引發投資人憂心中國經濟成長恐失速。 「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直言,當今全球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中國。索羅斯表示,支持過去中國迅速發展的成長模式已經失去動力,而中國的金融環境與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的美國主流環境有著詭異的相似之處。 索羅斯提出警告 儘管看好中國政府看重經濟成長的作法,但索羅斯也警告,中國政府目前的政策仍存有未能解決的矛盾,若這種矛盾無法解決,恐對中國,甚至全球產生深遠影響。 不僅中國未來走向牽動全球,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本月開始縮減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也讓新興亞洲市場嚴陣以待。 據路透昨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隨著美國經濟走強,加深Fed今年將穩步縮減QE的預期,市場對多數新興亞幣的信心更趨惡化。在資金回流美國的情況下,美元指數周四一度升達80.631,昨持續在80.61附近徘徊。 ---------------下一則---------------  陸拚內需 中小股吃補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陸股2013年權值股轉換及資金重分配的結構變化相當明顯,市場資金明顯湧向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投信法人認為,在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力拚內需、擴大開放民營企業發展趨勢下,今年中小型股可望持續躍居盤面亮點。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分析, 2014年的中國將是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及傳統產業結構改革的轉變年,將促成經濟的全面好轉,因此投資人可關注創新類核心行業,例如軟體、高端設備製造、醫藥、電子和環保等。 過去大陸股市資金偏好國企股、大型企業等藍籌股,當2013年市場資金轉向擁抱新歡,包括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吸金動能十足。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陸股擺脫景氣低迷、政治紛爭後,重啟多頭行情,但舊時代的大型權值股如金融、營建等市值增長速度放緩,新興起的中小型股擴張勢力躍居盤面亮點,建議投資人可掌握新型態消費、品牌價值兩大主軸。隨著景氣好轉,人民勇於消費,傳媒、科技、環保、醫藥、嬰童用品等新興類股都是可聚焦標的。 若就整體陸股來看,今年政策擴大開放可投資大陸股債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額度,還有大陸版「401K計畫」社保基金將上路,預估新增養老金將供給資本市場約4,000多億人民幣長線資金,再加上重啟掛牌(IPO)後,新興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基本面升溫及資金活水挹注,陸股可望走上價量齊揚牛市。 ---------------下一則---------------  IPO重啟 陸股摜破信心支撐2014/01/07【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陸股多頭氣勢受挫,在重啟IPO(新股發行)導致資金的排擠效應,以及市場利率上升疑慮增溫下,陸股2014年開盤後連續下跌,昨天上證指數、滬深300、香港國企與紅籌股,全數下挫1%至2.5%,上證指數摜破2100點重要信心支撐,昨天收在2045點。 專家指出,由資金推動的陸股元月紅包行情暫時失靈,甚至可能擴大影響整體亞股。 高盛證券預測,倘若今年陸股有400家企業上市,預計潛在吸金約2000億人民幣,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僅1%。但即使IPO金額占A股流通市值遠低於2000年以來的3%均值,但對仍衝擊市場心理。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IPO雖然可能分散市場資金,但部分新股還是有機會上演蜜月行情,加上創業板走勢也已適度反應IPO重啟利空,預期對市場的影響會逐漸消退,關注的焦點將重回實質業績上。 陸股近年喊漲不漲,讓投資人對陸股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指出,大陸近十幾年來的消費占GDP比重快速下滑,目前約只占兩成,隨著官方有意放緩投資比重,未來必需要靠消費與出口重掌GDP主導權,才能夠延續大陸的經濟成長。 所幸,大陸去年最終消費率已自2010年谷底回升。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隨著反貪與禁奢令影響基數效應遞減,看好餐飲、家具家電等非必需性消費增速可望恢復,預期2014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成長可達13.5%,有助農曆春節的旺季效應。 ---------------下一則---------------  中國服務業PMI 跌逾2年新低2014年01月07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滙豐(HSBC)公布2013年12月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創2011年8月來新低50.9,較11月52.5大幅回落,瀕臨景氣由擴張轉為萎縮的50分水嶺。 新股湧入 陸股大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12月中國4大PMI指標,包括官方及滙豐公布的製造業、服務業PMI同步回落,為8個月來首見,反映不論官方PMI聚焦的國營大型企業,或滙豐偏重的私人中小企業,產業景氣全面降溫,意味中國經濟將走疲。 中國股市昨受服務業景氣驟降、新股加速進入市場2大利空衝擊,上海證券綜合(上證)指數盤中一度跌逾2%,尾盤在中國石油及中國石化2大權值股拉抬下縮小跌幅,但終場仍下跌1.8%,創5個月新低。 中國重啟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度公開發行)之後,新股加速上市,升高資金排擠及市場流動性隱憂。 據統計,本周將有8家企業將上市,下周更有18家預備跟進,2周內預計共有26家企業IPO,是2012年3月以來最猛IPO浪潮。 ---------------下一則---------------  消費品牌 陸股亮點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大陸A股及港台股市全年指數區間不大,但盤面權值股轉換及資金重分配的結構變化相當明顯,市場資金明顯湧向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投信法人認為,在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力拚內需、擴大開放民營企業發展趨勢下,今年中小型股可望持續躍居盤面亮點。 過去大陸股市資金偏好集中於國企股、大型企業等藍籌股,當2013年市場資金轉向擁抱新歡,包括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吸金動能十足。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陸股擺脫景氣低迷、政治紛爭後,重啟多頭行情的起步,但舊時代的大型權值股如金融、營建等市值增長速度放緩,新興起的中小型股擴張勢力躍居盤面亮點,建議投資人可掌握新型態消費、品牌價值兩大主軸,隨著景氣好轉,人民勇於消費,傳媒、科技、環保、醫藥、嬰童用品等新興類股都是可聚焦標的。 若就整體陸股來看,今年政策擴大開放QFII,還有大陸版「401K計畫」社保基金將上路,預估新增養老金將供給資本市場約4,000多億人民幣長線資金,再加上重啟IPO後,新興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基本面升溫及資金活水挹注,陸股可望走上價量齊揚的牛市。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分析, 2014年的中國將是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及傳統產業結構改革的轉變年,將促成經濟的全面好轉,因此投資人可關注創新類核心行業,例如軟體、高端設備製造、醫藥、電子和環保等。但游清翔也特別提醒,投資新興產業要規避的風險,包括業績不達預期、經濟增速大幅度下滑及通膨因素導致利率上升等。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三中全會後中國進入改革推廣期,改革紅利可望持續釋放,另外在國際市場中,市場逐漸接受美國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退場,使國際資金穩定流向股票市場,就基本面來看,中國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可望保持在7.5%以上,通膨目標3.5%以下,經濟狀況有機會優於預期,在經濟基本面表現良好之下,陸股有機會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下一則---------------  陸股頻收黑 法人:趁跌快買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陸股今年開紅盤以來的整體表現不佳,法人卻依然看好陸股,並建議陸股若持續再跌,投資人反可趁低點買。 法人指出,看好習李政權落實改革將超越過去江澤民與胡錦濤時代,尤其是經濟改革方面,會對陸股產生正面深遠的影響,且以經驗來看,三中全會之後12個月,股市表現都不錯。 霸菱投資發布第1季資產配置時指出,第1季資產配置仍是股票優於債券,但對第1季的投資看法是「審慎樂觀」,整體看來,即使風險性資產第1季可能遭遇些逆風,但應該不會重演過去2013年5、6月時的大回檔,只是市場波動可能加大。 霸菱說,全球股市目前存在兩大風險,一是2月會有美國舉債上限的協商,儘管應會順利完成協商的機會較大,但因成熟國家股市累積一定漲幅,舉債上限的協商紛擾可能會成為獲利了結的藉口。 二是聯準會開始縮減購債是否會持續對部分經常債赤字較高的幾個新興國家造成進一步的壓力等,因此,第1季風險性資產會遭逆風,但還是建議逢低可布局大陸、歐洲以及高收益債。 瑞銀財富管理執行長陳允懋則說,今年資產配置要「Balance」,均衡布局,看好歐美之外,日本也不能少,在新興市場股市上,最看好的是陸股。 他說,大陸經濟成長率還有7%多,所以依然看好陸股,但要精選標的,雖然陸股今年元旦以來表現不佳,並不代表未來就會一直跌,下跌之後剛好是不錯的進場點。 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預估今年陸股走勢將與去年差不多,全年上証指數仍可能以區間震盪為主,但是主要看好的標的,還是一些受到政策扶植、經濟轉型的標的,如電子商務、環保及軍工產業等。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認為,大中華基金今年漲升行情可期,主要是大陸證監會正積極推動養老金、保險金、QFII以及RQFII等各類境內外資金大舉投資大陸資本市場,將可營造豐沛的資金動能。 ---------------下一則---------------  陸股迎新春 漲相十足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時序即將進入中國農曆年封關日。根據統計,近十年上海綜合指數在農曆封關前表現亮麗,以封關前5、10日的表現來看,兩者上漲機率都是百分之百、平均漲幅超過4%。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雖然中國採購經理人(PMI)數據出現連續三個月下滑,12月官方製造業PMI數據下降至51的位置點,相較市場分析師預估下滑到51.2來的差,但仍舊呈現擴張情況;非製造業PMI則從56降到54.6,但仍然處在相對高的位置點。 整體上來看,中國經濟仍然處於復甦態勢。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政府債務規模並未明顯偏離市場預期,以國際標準論,中國整體債務狀況堪稱良好,在今年中國經濟仍可保有穩定復甦的大環境下,企業獲利預估動能仍有機會增溫。 根據高盛預估,今年中國A股掛牌企業每股獲利仍有16.7%的成長率,12月PMI細項中的新訂單指數高於全年平均水準0.3個百分點,表示製造業市場需求繼續呈平穩擴張態勢,短期資金偏緊導致市場對大盤股興趣偏弱,但下跌空間有限,對後市仍看好陸股今年表現。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陸股雖然去年下半年來急起直追,但盤整時日已久,估值仍在歷史低檔,以上證指數來看,目前本益比約9倍,較20年平均值的12.2倍,價值面相當便宜,搭配改革紅利陸續發酵,投資價值不言可喻。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指出,中國的產業升級是必經之路,目前產能過剩行業並未進一步惡化,應掌握中國經濟二元結構中的趨勢產業,參與其成長趨勢。 整體而言,投資勿受太多假性議題干擾,回歸投資的本質,選擇發展趨勢明朗、獲利前景佳的產業,像是民生消費、資本設備、科技網路、生技醫藥產業等。 ---------------下一則---------------  封關行情發酵 陸股攻漲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距離陸股封關還有不到15個交易日,法人指出,根據統計,近10年上海綜合指數在封關前表現佳,以前15日來看上漲機率70%、平均漲幅2.02%,若以前5、10日的表現來看,兩者上漲機率都是100%、平均漲幅分別為3.37%與4.74%,表現亮麗。 此外,法人指出,根據經驗,農曆年後陸股表現也不容小覷,投資人可留意投資契機。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大陸PMI數據連續三個月下滑,去年12月官方製造業PMI數據下降至51的位置,相較市場分析師預估的51.2差,但仍舊呈現擴張的情況;非製造業PMI則從56.0滑降到54.6,也仍處相對高的位置點,整體來看,大陸經濟仍然處於復甦態勢。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陸股短線仍持續修正,但隨時序進入農曆年前旺季,仍看好消費、內需相關族群有機會漲贏大盤,尤其農曆春節的旺季效應有利拉抬消費,隨反貪與禁奢令影響基數效應遞減,看好餐飲、家具家電等非必需性消費增速可望恢復動能。 大陸資本市場改革腳步仍延續,沈松說,元月起中國證監會接連宣布優先股試點與提高現金分紅政策,看好有助消除銀行需透過增發新股造成再融資的不確定性,也有助吸引個人投資者參與股市投資。 他指出,目前上證指數本益比約9倍,較20年平均值的12.2倍,價值面相當便宜,搭配改革紅利陸續發酵,投資價值不言可喻。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2014年在大陸改革紅利發放及元月效應雙重作用下,應有助股市表現,就經驗來看,陸股多半在第1季有表現,主要是對人大與政協兩會對於政策方向定調的期待。 他說明,由於往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確認隔年政策方向並於兩會定調,在對政策紅利的期待,加上元月多有年前旺季效應,在廠商鋪貨、銷售及零售消費提升下,進而帶動股市表現。 ---------------下一則---------------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

2014年01月11日
公開
67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產前產後走一回 病痛要照顧 兒童急性腸胃炎 冬季高峰期-中華醫藥網1030103《2014/01/02 19:35》記者黃微芬�台南報導 冬天是小朋友腸胃炎盛行的季節,過年時圍爐聚餐,大小朋友玩在一起,更須慎防傳染病上身。醫師提醒,每到冬季,兒科急診就出現「病毒性腸胃炎」的病人潮,孩子身體不適甚至脫水,需要住院觀察;因兒童急性腸胃炎多由病毒所引起,提醒飯前或玩玩具後洗手。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小兒科程婷纖表示,兒童急性腸胃炎最常見是由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引起,經常伴有發燒,一陣一陣的肚子絞痛或悶痛、惡心嘔吐及水瀉,甚至血便。 如何讓孩子遠離病菌不生病,最重要的是維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尤其天氣冷、人潮多的時候,程婷纖提醒,更應勤洗手,特別是玩玩具後或吃飯之前,不只是小朋友,大人身上也經常帶有病菌,只是沒有症狀而已,所以應以身作則,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飲食習慣也很重要,程婷纖表示,過年時天天大魚大肉,辛辣的、油膩的都不忌口,加上暴飲暴食,會增加腸胃道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不適感,如果平常就有便祕習慣的孩子,遇到腸胃炎及消化不良,不舒服的感覺就會更加倍。 若出現初期胃腸不舒服,程婷纖表示,記得清淡飲食且少量多餐,善待身體裡超時工作的腸胃道,也要盡量補充水分,以減少脫水的發生,並要避免大量純水攝入,以免造成身體裡電解質的不平衡(低血鈉症);醫師處方或市售合格的嬰幼兒電解水,都是較適當的飲品,但市面上的運動飲料如果未經適當稀釋,反而會造成孩童腸胃的負擔,家長應多注意。 ---------------下一則---------------  生產篇 子宮肌瘤 易出血反覆流產-中華醫藥網1021231《2013/12/30 18:5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 30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肌瘤的比例高達 20%,婦產科醫師提醒,子宮肌瘤除了容易造成出血外,也可能引起反覆性流產,不可輕忽。 32 歲的黃姓婦女結婚 2年,順利懷了第一胎,卻在第 8週不幸流產。不到半年又懷了第二胎,雖特別小心照顧,卻又在第 12週時出血,又失去第二個寶寶。到 婦產科檢查才發現罹患了「黏膜下肌瘤」,因肌瘤靠近子宮內膜,影響子宮血管結構和止血功能,加上體積小及症狀不明顯,不容易發現,經常讓懷孕婦女出現反覆 性流產。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國內 30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肌瘤比例高達 20%, 40-50歲發生率更高達 30%。由於 生長部位不同,可分為子宮最內層的黏膜下肌瘤、子宮間質層的子宮壁內肌瘤和子宮最外層的子宮漿膜下肌瘤等三類,其中,黏膜下肌瘤約占所有子宮肌瘤 的 5%-10%,卻不像其它肌瘤會因體積變大向身體外突出,所以不易察覺,也最容易引發經血過多、經期過長、亂經、嚴重貧血、不孕、早產或流產等。 因黏膜下肌瘤突出於子宮腔,會影響受精卵著床,因此容易造成不孕或早期反覆性流產。另在臨床上,也常看到患者經期時大量出血,最嚴重的因經血量太大,衛生棉包不住,只好天天穿成人紙尿布防止經血滲漏。 郭安妮表示,子宮肌瘤發生原因還不明確,推估可能和遺傳及長期不當使用女性荷爾蒙補品造成動情激素過度刺激有關,另外,肥胖及晚婚也都是影響因子。 郭 安妮表示,對於還想生育的患者,如果肌瘤不是太大 (約 2-3公分 ),加上長在可能影響著床的位置時,可使用子宮腔內視鏡切除子宮肌瘤,並保留子宮。 若情況比較嚴重,則建議治療過後儘速以人工的方式懷孕,以免肌瘤可能又會很快復發。另提醒如經血過多、嚴重貧血、不孕或反覆性流產等,應儘快就醫。 ---------------下一則---------------  高度近視孕婦 迷3C惡視力-自由時報1021231〔記者何宗翰�新竹報導〕 一名近視800度的32歲孕婦,閒暇愛滑手機,一天早上起床,突然發現右眼視力模糊,求診檢查發現視力由1.0急速退步至0.4,醫師表示,孕婦無法自行製造護眼物質,加上高度近視,造成眼底黃斑部出血,呼籲孕婦應增加葉黃素、Omega-3的攝取,否則恐連帶造成胎兒眼睛發育不良。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孕婦有所謂「雙三高」,指「高齡產婦」合併「高度近視」、又「高度使用3C產品」,加上由於飲食的不健康,高血糖、高血脂與高膽固醇,使得懷孕往往會面臨眼睛健康受到危害。 陳瑩山說,這名孕婦懷孕32週,近視800度,平時戴眼鏡的視力仍然良好,但接近預產期身體不適,加上工作壓力也大,工作之餘常看電視、電腦,或玩平板、滑手機,導致眼底黃斑部出血。現階段以保守治療為主,要求孕婦多休息、營養均衡,待產後餵乳結束後,再將以眼內注射藥物(Anit-VEGF)加以治療。 陳瑩山指出,孕婦或胎兒都不會自行製造護眼物質如葉黃素、Omega-3,所以懷孕6個月後,母體可能因傳輸給胎兒而不足,造成自己視力模糊、眼睛痠澀怕光,甚至感覺度數不穩定的情形,若不注意,除了孕婦眼睛病變外,胎兒也會眼睛發育不良,造成日後視力發展遲緩、容易近視或辨識力不良等問題。 陳瑩山說,若在產後坐月子期間,產婦因無聊,更大量使用3C產品,同時因餵母乳,將母體的護眼物質又輸送給嬰兒,會更容易產生眼睛病變;他呼籲,應將眼科納入孕婦例行產檢中,平時孕婦也要注意多補充蔬菜與魚類,並減少3C產品的使用。 ---------------下一則---------------  過度用3C 孕婦視力驟降-中華醫藥網1021231《2013/12/30 17:15》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一名 32歲孕婦早上起床時發現右眼視力模糊,緊急求診,檢查發現眼底黃斑部出血,視力由 1.0急速退至 0.4,醫師發現患者近視 800度,常看電視、電腦,又玩平板、滑手機,呼籲孕產婦平時要多補充蔬菜與魚類,懷孕時應減少使用 3C產品。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現在的孕婦有所謂「雙三高」,使得懷孕時眼睛常受到危害,所謂「雙三高」是指高齡產婦合併高度近視、又高度使用 3C產 品。由於受到光線傷害,且飲食不健康,高血糖、高血脂與高膽固醇對眼睛的破壞,造成孕婦視力模糊、眼睛痠澀怕光,甚至感覺度數不穩定。 如果不注意,除了會造成眼睛病變外,胎兒眼睛也會發育不良,造成日後視力發展遲緩,容易近視或辨識力不良等問題。 陳瑩山指出,孕婦若造成眼睛病變會有影像扭曲,視力受損,想看什麼卻看不到什麼。若這時又過度使用 3C產品,會使眼睛黃斑部更暴露在傷害的危險中。 陳瑩山說,孕產婦多會注意補充護眼物質,如葉黃素及 Omega-3,因為這無法由孕婦或胎兒自行製造,不過,自孕期第 6個月後,母體會因輸送營養給胎 兒而造成媽媽眼部營養量不足,若有合併長期用眼等不良生活習慣,易造成孕婦眼睛病變,嚴重會影響胎兒眼睛發育。不僅是懷孕期間,哺育母乳時,也會將母體營 養素輸送給寶寶,也可能會造成媽媽眼部病變。 ---------------下一則---------------  新生兒篇 喝母乳寶寶 半歲後餵副食品較好-中華醫藥網1021229《2013/11/26 18:21》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母乳含有最適合初生嬰兒成長所需要的營養,是人工奶粉無法取代的珍貴食物。許多國內外研究均證實,母乳中含有各項適量而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的營養成分,不但可滿足寶寶生長需求,更不會造成腎臟的負荷;純母乳哺餵的寶寶,何時添加副食品比較好?宜蘭縣生局建議 6個月大時才開始給予其他食物。 衛生局長劉建廷表示,餵食其他食物同時需持續哺育母乳,提供添加副食品原則: 1.6個月大開始給予其他食物。從出生純母乳哺餵到 6個月,之後開始給予其他食物並同時持續經常哺乳。 2.持續哺育母乳到 2歲或更久。 3.採取回應式餵食。依寶寶饑餓的表示及進食能力做回應,幫助並鼓勵﹙不強迫進食﹚,耐心慢慢地餵。 4.安全地準備和保存食物。理想狀態下,食物準備好後馬上給寶寶吃,如果你必須將食物放在室溫下保存,要在 2小時內吃完,或僅放至下一餐並完全加熱。 5.逐漸增加副食品。 6.變換食物的黏稠度及增加食物的多樣性。 7.增加餵食副食品的次數。 6至 8個月每天餵食 2至 3次, 9至 24個月每天 3至 4次,除了哺乳外,有需要時 1天有 1至 2次的營養小點心。 8.給予富含營養的食物,不要給予汽水、含糖的飲料、咖啡或茶。 9.以維生素和礦物質維護健康,吃純素的幼兒通常需要適當的補充維生素或礦物質,或添加高營養價值的食物以滿足他們的營養需求。 10.寶寶生病時更頻繁的哺餵母乳。生病時,餵食更多的液體和寶寶喜愛的食物。至少在生病後兩週,鼓勵孩子攝取更多的食物。 另外 4到 6個月之間可不可以給副食品?若有以下狀況,可以提早在滿 4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包括:奶水量降低、純餵到 6個月有困難、寶寶顯得吃不飽、或寶寶有主動要求其他食物的表現。但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理事長、兒科醫師陳昭惠提醒,要提早添加的話,前提是寶寶的神經發展已準備好了,如:頸部挺了,可以扶持維持坐姿且咀嚼時頭不會晃動,以湯匙餵食食物時,舌頭不會一直將食物頂出等原則。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2014年01月10日
公開
41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顧囝也要顧自己 食在有道理 挑香菇看長相 黃傘+長柄一級棒2013/12/28【華人健康網╱記者劉郁伶�台北報導】 媽媽們過年烹煮年菜,最常用的食材莫過於香菇了,不僅香氣濃郁又百搭,幾乎道道可入菜,既可當成主角也可當配角,但年節期間香菇價格總會飆漲、供不應求,商家用劣質品充數的事件時有所聞,要如何挑選又真、又好、又漂亮的良品是門學問。專家指出,挑香菇就像挑男女朋友一樣,第一眼就是看長相,香菇的菇傘和菇柄是辨別關鍵。 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香菇來源分為國產和進口,國產香菇的產地主要來自埔里和新社,進口則是中國、日本和韓國。 迪化街業者吳偉棟表示,香菇最怕的就是發霉和農藥兩大問題,不過,台灣菇寮現多以太空包養菇,太空包裡裝的是木屑、米糠粉、碳酸鈣和小麥粉等,不需要用到化肥,也不能使用除草劑或殺菌劑,只要買到新鮮完整的菇類,不用擔心農藥問題,但年節期間需求量大增,部份業者會以中國進口的香菇,混雜本產香菇販售,中國香菇無法把關種植和加工品質,民眾極有可能買到發霉或含有農藥的香菇。 挑香菇大絕招 看長相+吃吃看 吳偉棟進一步表示,雖然劣質品充斥,但還是有辦法辨別好香菇。香菇結構可分為菇傘和菇柄,買香菇時要注意菇傘的傘面,合格的香菇傘面呈淺黃色、有厚度,菇型完整;而中國產香菇為了讓色澤好看,部份業者會用二氧化硫薰蒸,拿起香菇看見傘面偏白就不要買,含二氧化硫的香菇吃進人體會導致腸胃不適。 從傘面皺摺也可以分辨出這朵香菇是否甘甜,傘面皺摺閉合的香菇嚐起來較苦,民眾可仔細觀察就能避免挑到地雷菇。 除了看傘面,也要注意傘柄,國產菇的傘柄都是長的、未經修剪,但中國香菇的菇柄都是經過修剪,幾乎看不到菇柄。檢查完香菇外觀後,業者建議,可折一小片香菇吃吃看,新鮮的香菇未經烹煮就能嚐到甘甜,聞起來也會有濃郁的味道,做到這幾個「察顏觀色」的步驟,要買到好香菇並不難。 烹煮前 小蘇打粉洗滌更安心 近來,國內食安問題鬧得人心惶惶,就算學會挑選好香菇的步驟,媽媽們還是會擔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可以在烹煮前將小蘇打粉和自來水以1:500的比例浸泡香菇10分鐘,再以流動的水沖洗乾淨,就能洗滌掉殘留的農藥和粉塵。 香菇保存小秘訣 裝袋前包報紙防潮 家庭主婦到年貨大街採辦年貨,往往購買的量較多,買回家做年菜用不完就得好好保存避免變質,香菇這種乾貨,最害怕潮濕,專家建議可用報紙包起來再放入夾鏈袋,有助於防潮,可避免發黴或香味散掉。 ---------------下一則---------------  川芎、金銀花重金屬超標-中華醫藥網1021231《2013/12/30 17:46》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衛生局 11月份抽驗 30件市售中藥材,其中 3件重金屬超標,包括 1件川芎產品總重金屬含量超過得檢出限量 10ppm, 2件金銀花產品鎘含量分別檢出 1.1ppm及 1.0ppm,衛生局已令同批產品下架。 衛生局說明,這次抽驗 5件川芎檢驗總重金屬含量(標準: 10pm以下 ),有 1件不合格; 5件金銀花檢驗重金屬鎘含量(標準: 0.3ppm以 下 ),有 2件不合格;另 20件中藥材包含黃耆、當歸、甘草、白芍,檢驗總重金屬及重金屬鉛、鎘、汞、砷、銅含量,符合規定。 供貨廠商均來自外縣市,已移請彰化縣及高雄市衛生局處辦。由於中藥材檢驗不合格已屬藥事法所稱之「劣藥」,輸入劣藥之業者將依法,處 6萬元以上 30萬元以下罰鍰,販賣或調劑者處 3萬元以上 15萬元以下罰鍰。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指出,重金屬大部分會蓄積於體內,即使微量,長期連續攝取,仍可能危害中樞神經、血液及各器官,導致類阿茲海默氏症、帕金氏 症,甚至有致癌危險。鎘的毒性短期會造成腎疾病及肺氣腫,長期則導致癌症。鎘中毒的早期症狀包括有惡心、嘔吐或腹痛,因長期食用鎘鉛污染的食品或飲水會導 致腎小管傷害、軟骨症及痛痛病的前期症狀。 ---------------下一則---------------  中醫推薦「杜仲葉酸棗仁茶」 助好眠【聯合報╱記者游仁汶�基隆報導】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中醫師李威毅發現許多人因失眠求診,調配出「杜仲葉酸棗仁茶」,推薦患者飲用。他說,現代人常熬夜,肝血較虛,杜仲葉等藥材能夠補肝腎、養血,能夠幫助睡眠。 中醫師李威毅指出,他到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服務的這3個月來,發現有許多上門求診的患者,多因為壓力大、生活緊張而睡不好、睡眠品質低落,甚至失眠。 他說,現代人常因工作等因素,時常熬夜或日夜顛倒,生理時鐘亂了調,或是老人家生理機能退化,都很容易造成失眠。經過統計數據指出,全台更有多達4分之1的人口有失眠的困擾。 最近他參考中醫古方,用杜仲葉、酸棗仁、甘草、茯苓、紅棗與枸杞等中藥材,調配杜仲葉酸棗仁茶,推薦患者及親朋好友飲用,能夠幫助調理體質。 李威毅表示,杜仲葉能降血壓、鎮靜安神,酸棗仁有補肝腎、養血的功效,茯苓能健脾、安神,枸杞也可以滋腎,甘草及紅棗能調和藥物、矯正性味。 只要準備3錢的杜仲葉、酸棗仁、茯苓、枸杞,加上1錢的甘草與3至5枚的紅棗,以1千西西的水煮成7百西西,當作日常茶飲飲用即可,但是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患者睡前不適合喝。 李威毅說,喝杜仲葉酸棗仁茶主要能調理體質、助眠,但是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生活習慣還是要保持規律、避免熬夜。【2013/12/31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維生素D太少 大腦易受損2013/12/30【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美國肯塔基大學研究發現,如果維生素D攝取過少,可能對大腦造成傷害。 維生素D對維持骨骼健康非常重要,最新研究證據顯示,維生素D對其他器官、組織運作也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像大腦也都需要維生素D營養素。 這項研究已發表於「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期刊。研究人員以中年老鼠做實驗,結果發現,老鼠飲食一旦缺乏維生素D,經過數個月時間,身體就會產生許多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傷害大腦,導致許多大腦蛋白受到損害。這些老鼠進行學習、記憶能力測試時,認知表現嚴重退化。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肯達基大學化學系教授艾倫•巴特菲爾指出,許多年長者有維生素D不足問題,這項主要在分析中年、老年時期缺乏維生素D會對大腦氧化情況造成哪些影響。 過去研究認為,體內維生素D濃度過低,可能與阿茲海默症大有關聯,也可能造成某些癌症或引發心臟疾病。適度攝取維生素D可幫助預防大腦自由基傷害,避免大腦因自由基傷害而功能減退。 專家建議 國泰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李宗諭表示,攝取維生素D過猶不及都不好,維生素D參與鈣質吸收、代謝,深深影響骨骼健康。如果維生素D攝取過量,可能造成心臟等重要組織過度鈣化。 李宗諭醫師建議,台灣一般成年民眾每人每天維生素D攝取量建議為五微克,不到一歲與五十歲以上族群維生素D攝取量可增加到十微克,基本上台灣日照充足,只要每星期曬太陽兩次,每次曬太陽時間達十到十五分鐘,就能攝取到充足維生素D。除了曬太陽,魚類、蛋等食物維生素D含量相對較高。 李宗諭醫師提醒,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要注意攝取份量,若攝取過多,很容易累積體內,身體無法短時間代謝,便可能產生一些問題。 另外,食用過多汽水等碳酸飲料、太鹹食物或吃太多動物性脂肪都會干擾鈣質、維生素D吸收,因此最好少吃這些食物,以免維生素D吸收受到不利影響。 ---------------下一則---------------  嗜吃肉者較易罹癌 研究獲證實【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 吃肉易致癌,並非危言聳聽。美國研究指出,「菸、酒、肉」是致癌最主要的3種因素,特別是趨向以肉類為主的全球飲食習慣變遷,雖然讓人類更加高壯,卻相對提供腫瘤生長所需養分,導致乳房、子宮、卵巢、腎臟、胰臟、攝護腺、睪丸、甲狀腺等部位細胞癌化的比例日益增高。專家表示,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才能確實有效降低罹癌風險。 美國舊金山陽光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團隊發表於《營養》期刊的研究,透過比對人種、年齡、飲食習慣、國內生產毛額等因素,分析21種常見癌症在全球157個國家發生的原因;結果顯示,2008年時全球有近2千5百萬人死於癌症,其中有3成是因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標、少攝取蔬果、缺乏運動、吸菸、飲酒等原因罹癌;在5項致癌主因中,又以吸菸及食用肉類影響最鉅。 「過去只知道多吃蔬果對健康有益,卻不瞭解吃肉竟然會提高罹癌風險。」陽光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威廉葛蘭特解釋,肉類可促進正常身體組織生長,卻也相對導致乳房、子宮、卵巢、腎臟、胰臟、攝護腺、睪丸、甲狀腺等部位細胞更容易癌化,等於是供給腫瘤細胞「坐大」所需養分。 葛蘭特以日本為例說明表示,老一輩日本人身高較矮,但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紀錄,近30年來日本人飲食習慣趨近美國,年輕一代從肉品中獲得更多營養,平均身高幾與西方國家無異,但多種原本在日本罹患人數較少的癌症卻也日漸「流行」,且患者分布有逐漸被西方「同化」的趨勢。 事實上,嗜吃肉類致癌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紀初期,包括德國、愛爾蘭、斯堪地那維亞、斯洛維尼亞等地區,國民都以吃肉為主,相較素食者較多的義大利,罹癌比例就高出許多;另一方面,愛吃肉的美國人罹癌比例在各國名列前茅,但部分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教徒因為世代吃素,罹癌比例就遠低於該國平均。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證據如此顯而易見的研究。」知名醫學網站「Catalytic Longevity」主筆馬克馬卡提坦言,除各國糧食政策有必要重新調整外,對民眾而言,「算是個好消息,」馬卡提說,「代表每個人都能透過選擇較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降低罹癌風險。」【2014/01/02 台灣醒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選購年菜 看清營養標示-中華醫藥網1030103《2014/01/02 19:11》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農曆春年將屆,營養師提醒,選購年菜時,除注意有效期限及保存方式外,還要看清營養標示,把握多纖、少油、少鹽、少糖,才能避免腸胃不適或肥胖等後遺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師金美琳表示,市售年菜所含油脂、鈉都算高,纖維卻不足,若不小心,年假結束後體重會增加不少。 金美琳說,自己準備年菜,比較可以兼顧健康及菜色多變化,建議多用蒸、煮、烤烹調,如年糕或蘿蔔糕可以不要用傳統的煎、炸,改成蒸、煮、烤,以減少油脂熱量;糖醋全魚可改成清蒸,並擺上甜椒、蔥絲等蔬菜配色,不但能減少油脂熱量,也更美味。 另外,善用鳳梨、蘋果、檸檬等新鮮蔬果或蔥薑、蒜、香菜、九層塔等天然辛香料增添風味,加上低鹽、低糖烹調方式,用全穀代替精緻穀類,搭配鮮蔬果增加飽足感,並減少熱量,還可攝取更多元的營養素。 ---------------下一則---------------  健康好本色=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心血管病患 避免高強度運動-中華醫藥網1021228《2013/12/27 17:10》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動脈血管硬化是無聲無息隱藏殺手,適當運動為心臟復健良藥。奇美復健部主治醫師楊舒涵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過高強度運動可能會引發心絞痛、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建議此類病人必須在較安全且在嚴密監控環境下運動,避免意外。 楊舒涵說,心血管疾病潛在原因常是動脈血管硬化,因血壓、血脂、血糖引起的血管硬化是無聲無息的隱藏殺手,許多青壯年人都因而死亡。心肌梗塞危險因子有男性、年齡大於 55歲、高血壓、血脂、血糖、不活動、抽菸及肥胖等,近年來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許多存活下來的病人常因而不敢進行運動。 運動對血壓、血脂、血糖等都有改善作用,也能減緩血管硬化速度,所以「心臟復健」的角色在上述這群心血管疾病人治療中就更顯得重要。不管是健康或罹病者,運動都能帶來許多好處,除可提升心肺耐力,還可增加周邊骨骼肌微血管密度、減緩乳酸堆積及下降在同一強度運動下心臟所需消耗的能量。 楊舒涵說,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一帖藥方,對心血管疾病人而言,規律運動可提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同時下降收縮與舒張血壓、血清三酸甘油脂、身體脂肪組成、胰島素需求、血糖值及血液中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藉此延緩血管硬化速度。 運動還可下降焦慮、憂慮及跌倒風險,並提升工作效能,對每個族群人口都是有相當程度益處。心臟復健時因隨時監控心電圖,若出現異常心律或心電圖變化,都可即時下降運動強度或採取適當應變措施,可避免意外。 ---------------下一則---------------  記憶力減退 當心腦中風前兆-中華醫藥網1021228《2013/12/27 18:15》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天氣冷,近日童綜合醫院接獲多例因急性腦中風而住進醫院;大部分腦中風都沒有先兆,發生得又急又突然,醫師建議從平日維護健康做起,除良好飲食習慣與運動外,也要定期健康檢查發現心血管問題。 童綜合醫院表示, 65歲劉姓婦人有漸進性記憶力減退現象,健康檢查,經 3.0T全功能磁振造影掃描發現腦部已有許多小血管阻塞,出現小中風狀況,目前已用藥治療。 另, 25歲羅姓女子長期頭痛,健檢使用極速電腦斷層後發現患者腦部血管有動脈瘤;根據統計,腦動脈瘤每年的破裂機率約 2%,目前請患者定期返院追蹤與控制動脈瘤生長情形。 童綜合醫院高級健康檢查中心醫師游人達指出,冬天是好發心血管疾病的季節,腦中風可分為阻塞性中風與出血性中風。小中風就是阻塞性腦中風的先兆,是指腦中的小血管出現阻塞缺血,病程比較久且緩慢,一開始無感覺,久了可能會造成失智或功能退化。 他說, 許多年長者已有小中風而不自覺;另一種出血性腦中風則與動脈瘤破裂有關,天冷時更容易因為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管破裂而造成中風。 心血管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游人達建議生活飲食與習慣中做好預防,早期檢查發現與治療也很重要;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是腦中風的高危險群,溫差大更需要注意保暖與按時服用藥物。 游人達提醒,突然出現嘴歪、眼斜、臉部表情不對稱、半邊身體麻痺、劇烈性頭痛、講話大舌頭、嘴角無法閉緊而流口水等,要及早至醫院治療,把握搶救腦中風黃金 3小時。 ---------------下一則---------------  洗頭力道過猛 粉領族狂落髮險禿-自由時報1021228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天氣冷、很多人想到洗頭就覺得更冷,乾脆上美容院洗頭髮。不過讓別人洗頭,除了要注意不要過度用力搔抓,有時候洗髮精的洗淨力太強,也可能造成頭髮過敏,甚至落髮。 「再用力一點!」上美容院洗頭時,不少人會要求美容院的助理洗頭時用力搔抓。助理們在洗頭時,甚至會直接把濃稠的洗髮精大量倒在頭皮上,然後再加水抓起泡。但皮膚科醫師表示,這些動作對頭皮一點都不友善!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有一名28歲的長髮粉領族,平均每3天就上一次美容院洗髮。一段時間後,不僅頭皮乾澀、發癢;後來還開始掉頭髮。她只好到皮膚科求診,在醫師建議下,換成自己在家洗頭,症狀果然好轉。 趙昭明指出,過度用力洗頭可能造成頭皮傷害、發炎,直接把洗髮精大量倒在頭皮也不理想,因為用的洗髮精如果不夠好,裡面有多種石化的介面活性劑,又添加比較多的香精、防腐劑等,除了太過刺激,相對造成過敏等症狀的風險也較高。 至於在家洗頭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髮妝品呢?趙昭明指出,在選擇洗髮精時,如何避免過度刺激頭皮,可以看成分標籤,首先避開內含化學成分太多、介面活性劑種類太多,或是香精、防腐劑等較多的產品。 不要選用太過濃稠、雙效合一的產品。洗髮就洗髮、潤髮就潤髮,效果單一的就好。使用時,不要直接倒在頭皮上,一次使用量不要太多,水溫也不要太高,更重要的是最後要沖洗乾淨。 此外,也要注意適合自己的膚質。例如冬天來了,若出現特別嚴重的頭皮屑、頭皮癢等症狀,也有可能是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乾癬等病理性因素所致,這個時候如果再用去屑洗髮精,就可能使問題更惡化。 有鑑於洗髮精、護髮、潤髮、養髮劑、染髮劑、燙髮劑等髮用化粧品,在化粧品市場中占第3位、市場規模約91億元,選對用品也是一門大學問。 為了讓民眾更懂得如何選購髮妝品,衛福部食藥署昨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消費者透過五大原則,「標示完整、認識成分、避開傷口、皮膚測試、正確使用」,正確選擇髮妝品。 ---------------下一則---------------  偏方治禿頭 小心毛囊萎縮-中華醫藥網1021228《2013/12/28 01:16》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面對髮線不斷向後,許多人紛紛把生薑、辣椒等偏方往頭上倒,甚至把避孕藥磨成粉塗抹;皮膚科醫師提醒,不要聽信坊間偏方,國內也沒有專責的脫髮專科,遇到掉髮問題要尋求醫師協助,以免導致毛囊萎縮,搶救更困難。 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蔡呈芳表示,雄性禿和遺傳、年齡、雄性荷爾蒙有關,男性有時工作壓力大會造成免疫力下降,若有家族遺傳基因者,更可能 2、 30歲髮量就日漸稀疏;他說,擔心自己是否開始掉髮,首先注意家族中有無禿頭的親戚,若毛髮越來越少,而新長的頭髮卻變細,就要趕緊就醫。 蔡呈芳指出,目前的生髮商品,國際上同意也符合衛福部核可的成分,只有「敏諾西代」 (minoxidil)、及口服的「菲那雄胺」 (finasteride)。他強調,大多的生髮產品多半是清潔作用居多,最多可稱為營養劑,因為牽涉到生髮的產品都是藥品,其他成分宣稱生髮都是非法,或是可能有非法添加。 蔡呈芳表示,掉髮有程度上的不同,有些是不用太擔心,像季節性掉髮、休止期掉髮;圓禿治療可以減少掉髮;但是像紅斑性狼瘡的掉髮,就必須及早治療否則可能終生都長不出來了,而令人最無奈的雄性禿,則要經由治療才能減緩惡化,但停止治療後一定復發。 他強調,脫髮、生髮的治療,都是醫療行為,必須有合格醫師在側,同時,衛生福利部從未核准所謂掉髮專科,請民眾不要誤信,另外,不要相信未經核可的廣告,因為產品的名稱不等於產品的功能。 ---------------下一則---------------  低頭族 小心頸肩症候群上身-中華醫藥網1030102《2013/12/29 19:07》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嘉南療養院家庭醫學科物理治療師吳勁誼,提醒喜歡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工作、玩線上遊戲或長時間滑手機的低頭族,小心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肩頸症候群會無形中上身,他建議若有持續 30分鐘以上的固定姿勢,至少要做 5分鐘活動來緩解,減少肌肉緊繃跟頸椎承受的壓力,避免發生肩頸症候群機率。 吳勁誼表示,當肩頸出現緊繃、痠、痲、疼痛等症狀,就稱為肩頸症候群,通常都是慢性傷害,尤其長期維持在同一個姿勢,可能因不良的姿勢或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造成肩頸肌肉僵硬、發炎,甚至頸椎退化、椎間盤突出。 肩頸症候群的患者有很多是坐辦公桌的上班族、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的電腦族、或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低頭族,這些人因為長時間低著頭,造成肌肉長時間緊繃出力,致頸椎長時間處於承受較大壓力的姿勢,導致肩頸肌肉疲勞,長期下來出現慢性肩頸疼痛、肌腱韌帶拉傷,甚至退化性關節炎,嚴重時神經根會被壓迫。 他指出,肩頸症候群的物理治療,通常會以熱敷、電療、超音波等讓緊繃的肌肉放鬆,若有頸椎退化、椎間盤突出壓到神經產生痠麻,則需以頸部牽引治療,物理治療師也會針不同症狀給予肌肉伸展和強化運動,讓肩頸的肌肉更為放鬆,並藉由肌力訓練,加強頸部關節穩定度,降低疼痛、緊繃、痠麻等症狀復發;另也可搭配藥物治療,雙管齊下。但最重要的是平時就應保持正確姿勢,以避免肩頸症候群發生。 ---------------下一則---------------  攝護腺肥大憋尿 恐得導尿-中華醫藥網1021228《2013/12/27 21:03》記者黃微芬�台南報導 春節將到,塞車屢見不鮮,致常有攝護腺肥大合併急性尿滯留者到醫院掛急診;醫師提醒,要避免這項困擾,有攝護腺肥大症狀者應盡量避免酒精及抗組織胺藥物。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陳億聲表示,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膀胱大約有 200毫升尿液時就會有尿液感,最多 400至 500毫升左右就會想上廁所,憋尿時膀胱持續擴張,過分擴張時也會導致膀胱收縮力大幅下降,如果又有攝護腺肥大,很容易尿不出來。 他說,會在過年期間被送至急診放置尿管,特別容易出現在攝護腺肥大症狀、卻沒有接受治療的病人身上,因為原本就攝護腺肥大不好尿,加上塞車憋尿,膀胱脹及膀胱收縮力下降,導致尿不出來;依經驗,病人被導出的尿液少則 600多毫升,多則超過 1000毫升,尿滯留除了造成極大不適外,也會造成膀胱功能受損,甚至可能影響腎功能,造成急性慢性腎衰竭,嚴重者甚至往後需要洗腎。 想要避免,陳億聲表示,平時建議大家要多喝水,過年開車上高速公路前要盡量避免喝太多水,尤其是茶與咖啡等利尿飲品,以免塞車過程造成膀胱太脹,路途上有機會上廁所就要盡量利用,不開車時則適當飲水;車上準備塑膠袋,不得已時,尿在塑膠袋裡也是方法之一。 他建議,攝護腺肥大病人平常應該盡量避免飲酒與一些感冒過敏藥物的使用,例如抗組織胺藥物容易對排尿功能有負面影響,進而造成尿滯留;至於年節飯局少不了飲酒助興,攝護腺肥大的病人過年期間飲酒則要節制,能免則免。 ---------------下一則---------------  身苦和病痛=綜合>男性>女性>老人 銀髮族用藥 問題一籮-中華醫藥網1021231《2013/12/30 19:24》記者翁順利�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醫院藥劑課落實「樂齡計畫」,最近出動藥師深入社區,訪查發現年長病患用藥問題一籮筐。 市醫林怡儂藥師說,樂齡計畫的重點是安排各種課程充實老年生活,除了彌補部分老人家早年失學的遺憾,也讓他們的重心不再擺在孩子身上,晚年因為自尊而精彩。市醫因而注重用藥安全的教育。 她指出,目前每家醫院都有網路查詢藥典或線上諮詢的服務,但老人家大都不會使用電腦,所以服務團隊使用口語讓老人家易於接受。 許多老人家會自行將藥物減量或停藥,將洗腎的可能完全歸罪於吃藥而非高血壓或糖尿病控制不好的病程所致;另外,抗拒早期介入胰島素治療的老人家也不在少數,認為打了就不會停。所以藥師都一一予以導正。 市醫藥師群除了提醒用藥副作用外,也分析用藥必要性,譬如:若發生咳嗽有可能是服用降壓藥 ACEI引起的乾咳,不一定是感冒症狀得掛耳鼻喉科;但因病情需要不建議停藥,如果可以忍受可繼續使用,或者請醫師加開止咳藥。 ---------------下一則---------------  吃中藥治療 也會引發過敏-自由時報1030103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39歲的馬先生去年11月初因輕微感冒而前往中醫內科就醫,晚上服用中醫師開立的方劑後,隔天早上就出現嘴唇腫起水泡。原本以為是「唇疱疹」,沒想到竟然是對於中藥成分「細辛」過敏,打破一般民眾以為吃中藥不會過敏的迷思。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崇逸表示,以此個案來說,唇疱疹與藥物過敏性水腫的最大差別為,前者有異常疼痛,或是出現輕微刺痛與搔癢的感覺;後者則是服藥後伴隨全身型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蕁麻疹,或是血管性水腫,最嚴重可能引發休克、死亡。 陳崇逸強調,一般來說,中藥過敏個案占過敏案例僅約1%,相當於每一百件只有一件,比較常見的過敏原為黃連、黃岑、金銀花、細辛等清熱解毒的中藥成分,類似西藥的消炎功能。 臨床病例中,中藥過敏引起的病症以皮疹、水腫與水泡最常見,容易出現在雙眼的眼瞼、眼皮或手臂內側、嘴唇等部位。若是已知自己對於蛋、抗生素、消炎止痛藥,或是麻醉藥會過敏,對中藥過敏的機率也相對較高,必須格外留意。 陳崇逸提醒,即使先前服用無異常情況的藥品,也可能在停藥數個月後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主要與個人體質與當下的生理狀況有關,因此只要服藥後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均建議停藥,並儘速就醫。 ---------------下一則---------------  中風7成5留後遺症-中華醫藥網1030102《2013/12/19 17:49》記者翁聖權�柳營報導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患者中風後有 7成 5會留下後遺症。醫師建議應把握腦中風後半年至 1年的黃金復健期,尋求中西醫整合治療妥善照護,才能降低後遺症。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表示,腦中風俗稱中風,是指腦部血管發生病變,血管破裂時稱為腦溢血,血管阻塞時則稱為腦梗塞。通常中風病人於秋末冬初開始增加,在元旦至春節前後達到最高峰。中風嚴重除了可能致死外,患者或多或少都會有後遺症出現。 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中風後有 7成 5的人會留下後遺症,其中以語言表達困難及半身癱瘓最常見。因此,中風也是導致成人殘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1年台灣有 10823人因腦血管疾病死亡,在 10大死因腦血管疾病排名第 3,許多人也因中風,留下永久後遺症。 曾裕芳說,近年來醫療技術日益先進,中西醫溝通也日益密切,對於腦中風患者,中西醫整合治療扮演重要角色。在發病初期,現代醫學治療是搶救生命的關鍵,待生命徵象穩定後,復健治療及中醫針藥施治,則可以促進身體機能恢復,減少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國內學者針對缺血性腦中風病人早期施行中醫針灸治療,進行回溯性分析研究顯示,中醫針灸不僅可以提高存活率,還可降低腦中風併發症,例如肺炎與泌尿道感染及腸胃道出血等後遺症發生。 ---------------下一則---------------  天冷 小心急性鼻竇炎-自由時報1030103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 天氣冷颼颼,若出現膿鼻涕、鼻涕倒流、頭痛等症狀,持續一星期以上都沒有痊癒,要小心罹患急性鼻竇炎,應儘速就醫,嚴重的話會造成嗅覺喪失、影響視力。 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俊豪說,一名婦人頭痛20多年,近來連呼吸都有困難,睡眠品質不佳,透過鼻鏡檢查,發現下鼻甲肥厚與長鼻息肉,出現鼻塞、呼吸困難與頭痛症狀。 黃俊豪以兩側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用微型手術器械切除造成鼻竇開口阻塞的息肉及組織,擴大鼻竇開口。同時吸走積膿、沖洗鼻竇,使之暢通,終於清除陳年的鼻竇病變。 黃俊豪表示,鼻竇是圍繞於鼻子周圍的空腔,以小通道與鼻腔相通。鼻竇開口堵塞或發炎,會使得鼻竇充滿液體或膿,因而引發鼻子不適症狀。 急性鼻竇炎的症狀為鼻塞、鼻涕倒流、流黃濃鼻涕、鼻痛、顏面疼痛、牙痛、頭痛、口臭及眼睛周圍脹痛,若超過3個月以上就屬於慢性鼻竇炎,若持續惡化,可能併發鼻竇黏膜囊腫或膿樣囊腫、骨髓炎、眼眶蜂窩組織炎、視力衰退、腦膜炎等。 黃俊豪建議指出,多運動、多喝水、戒菸、擤鼻涕(見上圖,情境照,記者林宜樟攝)、常洗鼻子、用熱毛巾覆蓋眼睛及顴骨等自我保健方式,可減少鼻竇炎發生,若有嚴重症狀,需要就醫治療。 ---------------下一則---------------  近半民眾不知中風原因-中華醫藥網1030103《2014/01/02 20:1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寒冬是中風的好發季節,但最新中風大調查,近半民眾不清楚中風定義,更有約 6成不知把握黃金 6個月恢復期。 包括前民進黨立委蔡同榮、前宜蘭縣長劉守成都因中風送醫,引發民眾對中風高度關切。趨勢民意調查公司最新的「中風大調查」顯示,民眾對中風知識普遍認知不足,雖有 94.4%聽過中風,但 49.4%無法正確回答中風原因。 調查發現,在引發中風的疾病中,民眾只對高血壓較有概念約 61.0%, 73.6%不知道糖尿病與中風有關, 77.5%不知道高血脂可能引發中風, 80.5%不清楚心臟病會引發中風。超過 9成不知道高尿酸、心律不整與頸動脈狹窄可能導致中風。 至於中風發生後症狀, 56.3%不知道會肢體無力,更高達 9成以上不知智能障礙、失明、意識不清、認知能力下降和大小便失禁也是中風的症狀。 調查也發現, 78.2%民眾不知道中風如何治療, 15.9%民眾認為需要靠復健;對於中風後有 3至 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調查也顯示 55.7%不清楚。 針對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中風高危險群,慈濟技術學院根據六順診所病歷資料的回溯性研究顯示,透過適當治療,可將中風風險從 3%降到 0.1%,且中風的治療無治療時間限制,研究成果刊登在國內醫學期刊。 六順診所總院長王新民表示,民眾對中風認知的缺乏,是導致中風疾病發生及病後恢復不佳的主要原因。目前中風治療著重在發生後的「黃金 3小時」,但忽略中風發生後 3至 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若妥善治療,恢復改善的空間越大。 「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由趨勢民意調查公司以電話調查隨機抽樣方式進行,調查時間為去年 12月 4日與 5日晚間,共完成 1,101份有效樣本,抽樣誤差在 95%的信心水準下,為正負 3.0個百分點。 ---------------下一則---------------  調查:近8成民眾 不知中風如何治療-自由時報1030103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近來天氣冷颼颼,是中風的好發季節,前民進黨立委蔡同榮日前就因為中風送醫。一項調查顯示,雖有高達94.4%的受訪民眾聽過中風,但有49.4%的人無法正確回答造成中風的原因,對於哪些疾病可能導致中風?更有28.5%的受訪民眾完全不清楚。 這項「台灣民眾中風認知大調查」是以電話調查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有效樣本為1,101份;調查發現,在引發中風的疾病中,民眾只對高血壓較有概念(61%),但高達73.6%不知道糖尿病與中風有關,有77.5%民眾不知道高血脂可能引發中風,更有80.5%受訪民眾不清楚心臟病會引發中風。 至於中風發生後的症狀,有43.7%受訪民眾知道「中風會肢體無力」、18.7%認為「會感覺麻木」,15.7%知道「會說話及吞嚥困難」,但是高達9成以上的受訪民眾不知道「失明」及「認知能力下降」等也是中風的症狀。 在中風治療上,78.2%民眾不知道中風如何治療,15.9%民眾認為需要靠復健,但是對於中風後有3至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則有55.7%的民眾並不清楚。 六順診所總院長王新民表示,民眾對中風認知的缺乏,是導致中風疾病發生及病後恢復不佳的主要原因,目前中風治療著重在發生後的「黃金3小時」。發生中風後3至6個月的黃金恢復期,也不可以輕忽,尤其是缺血性中風,除了復健之外,合併使用一些抗血栓藥物也很重要,若妥善治療,恢復改善的空間越大,且可以預防二次中風。 新光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連立明表示,在引發中風的疾病當中,高血脂及糖尿病都會引起動脈硬化,心臟病則易出現心房顫動,掉下來的血栓會跑到腦血管塞住,造成中風。所以有這些慢性疾病的民眾,應控制好「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才能降低中風的機會。 ---------------下一則---------------  感冒久不癒 恐係鼻竇炎-中華醫藥網1030103《2014/01/02 17:06》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天氣冷,一不小心就可能感冒,若同時出現膿鼻涕、鼻涕倒流、頭痛等症狀,持續 1星期以上都沒有痊癒,可能罹患急性鼻竇炎,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嗅覺喪失,甚至影響視力。 醫師黃俊豪說,一名婦人頭痛 20多年,不當一回事,雖有就醫服藥,,卻找不出病因,頭痛越演越烈,只能依賴止痛藥或擦藥膏度日,近來連呼吸都有困難。 透過鼻鏡檢查,黃俊豪發現婦人因為下鼻甲肥厚與長鼻息肉,造成鼻塞、呼吸困難與頭痛,因為白天鼻塞與頭痛,進而影響到晚上的睡眠品質。在由兩側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後,使用微型手術器械將造成鼻竇開口阻塞的息肉及組織切除,擴大鼻竇開口,同時吸走積膿、沖洗鼻竇,終於清除兩側多處陳年的鼻竇病變。 黃俊豪表示,鼻竇是圍繞於鼻子周圍之空腔,以小通道與鼻腔相通。若鼻竇開口堵塞或發炎,而使鼻竇充滿液體或膿,因而引發鼻子一連串不適的症狀,便是所謂的鼻竇炎。 黃俊豪指出,平時可多運動、多喝水、戒菸、擤鼻涕、常洗鼻子、用熱毛巾覆蓋眼睛及顴骨等自我保健方式,減少鼻竇炎發生。 ---------------下一則---------------  急性A肝較往年高 忌生食-中華醫藥網1030101 《2013/12/31 17:46》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元旦及春節假期是親友歡聚及出國旅遊的好時機,疾病管制署提醒,今年急性病毒性 A型肝炎患者較往年同期高,籲請民眾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生飲生食。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周志浩表示,根據資料顯示,截至今年 12月 30日止,急性病毒性 A型肝炎確定病例共計 133例,較前 3年同期平均 103例為高,其中 94例為本土病例, 39例為境外移入病例,縣市發生率以新竹縣最高、基隆市次之。 調查發現,病例以 20至 44歲 (95例 )青壯年族群最多;男性病例所占比例較女性為高 (性別比約為 1.61);約有 42%( 56/133)具有生食的飲食史,其中生食海鮮( 46/56)約占 82 %。 病毒性 A型肝炎是透過糞口傳播,藉由食入遭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潛伏期約 15至 50天,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數天之後發生黃疸,大多數病例會自然痊癒,並終身具有免疫力。 據指出, A型肝炎死亡率雖然不高,約為千分之 1,但對於老年人或 B型肝炎帶原及 C型肝炎感染等慢性肝炎患者,有較高的風險併發猛爆型肝炎而導致死亡。常流行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 周志浩表示,假期親友歡聚及出國旅遊時,請務必注意個人衛生,選擇衛生良好的餐飲環境及食物,避免生飲生食或食用未完全煮熟的餐點,並建議無 A型肝炎保護性抗體者( A型肝炎 IgG抗體檢驗陰性),可自費接種 2劑 A型肝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並請醫師針對疑似病例加強通報。 ---------------下一則---------------  心事誰人知=綜合>工作>學習 血拼逾23分鐘 會鬼遮眼亂買2013年12月28日【林沿瑜╱綜合報導】 「貨比三家不吃虧」聽起來像是至理名言,但大腦禁得起這般折騰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消費者購物時,大腦的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會發揮作用,幫消費者撿便宜,但前額葉皮層平均僅運作23分鐘,能力就會大幅降低,此時除非休息一下,否則比價能力將大幅下降。 「看到特價就拿」 英國購物行為研究機構SBXL和班戈大學(University of Bangor)針對40名民眾進行模擬購物實驗,請他們閱讀螢幕上的產品和優惠訊息,然後做出購物抉擇。研究人員透過腦部核磁共振影像發現,受測對象的前額葉皮層平均僅在前23分鐘會發揮功能,之後受測者就會轉而使用比價功能較差的大腦島嶼狀皮層(insular cortex),以免耗費過多精力。 英國《每日郵報》前天引述班戈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穆林斯(Paul Mullins)表示,「透過高階的腦部影像技術,我們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消費者對優惠訊息的回應方式。」 其實,SBXL過去的研究已指出,人們在購物時,大腦很容易陷入資訊超載的情況,20%的消費者會把特惠商品放到購物籃中,卻無視於這些特惠商品可能比其他品牌更貴的事實。 台北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尹居浩指,未曾聽過前額葉皮層會因使用一段時間就功能大幅降低的情況,但上述研究可能反映民眾買東西先是一頭熱、精打細算,而後逐漸恢復平靜的過程。 逛到累懶得比價 台北上班族蔡太太認為,通常逛街1小時後,就會感覺累,懶得再比價,看到中意的就買了。 ---------------下一則---------------  壓力習慣就沒事 小心被反噬2014/01/01【聯合報�記者游仁汶/台北報導】 一般人面對壓力時,時常會有「這是壓力嗎?」「小意思,我挺得住」等想法,自認為能夠有方法輕易地解決或排除,卻忽略了方法可能不正確,甚至只是壞習慣,到最後卻愈來愈糟,讓自己不堪負荷。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臨床心理師陳靜怡說,一般人的壓力,多半來自於工作及家庭,若面對壓力沒有用適切、妥當的方式解決,常容易讓人隨時間推進,持續累積壓力,導致生理及心理的沉重負擔,而出現許多奇怪的舉動,成了自己的壞習慣。 ▇ 自我催眠,我一定能撐過去! 真相是→壓力後座力驚人,不釋放,會被反噬。 通常生活中的壓力有「不得不承受」與「知道卻漠視」兩種。所謂「不得不承受」的壓力,就是面對工作或家庭時,明明知道自己可能無法承受,或無力解決,但為了滿足期待或現實考量,而必須強迫自己承擔下來。 例如明知自己如果加班或超時工作,身心都會非常疲累,但如果不加班,就有可能會丟了工作。為了保全這份工作,只好勉強自己拚死拚活地操下去,或者是面對壓力時,自我催眠「相信我自己能撐過去」等等。 這些狀況只要日夜累積,表面上好像「習慣就沒事」,但後座力卻是讓身體狀況首當其衝,造成生理上的反彈,而容易猝死、過勞、生重病等,如果沒有適時評估及衡量,反而會被壓力反噬。 ▇ 不面對它,就不會有事。 真相是→可能出現不自覺的紓壓壞習慣。 另一種「知道卻漠視」則是,知道自己可能的壓力來源,卻不曾重視它、探索真正的原因,而自認有方法能排除,長久就可能會發展出不適切的行為,自己卻不自知。 例如,有人會習慣大吃大喝、花大錢購物、抽菸等,來滿足心理上的空虛,更認為這樣做就能紓解壓力。實際上卻不知道壓力來源,或根本不知道有壓力存在,光以一些壞習慣來排除「可能的」壓力,久而久之就像溫水煮青蛙,生理和心理同時都會受到傷害。 ---------------下一則---------------  這些紓壓壞習慣 你可能不自覺…2014/01/03【聯合報�記者游仁汶/台北報導】 陳靜怡說,為了解決壓力而出現壞習慣,通常自己是很難發覺的,必須經由家人、親密夥伴、好友或是醫師溝通、了解,才能「抓出」那些壞習慣,但自己也可以檢視自己,是否有壞習慣。 她舉例: 1.大吃大喝:當你「大吃大喝」自以為能紓壓時,應該考慮到,自己平時的食量是否這麼大?自己在什麼情況下特別嘴饞?大吃大喝後有沒有對自己的腸胃等身體狀況帶來負面影響? 2.花錢血拚:當你花大錢「血拚」自以為能紓壓時,有沒有停下付錢或刷卡的那隻手,想想自己買的是不是生活必需品?是不是買了許多其實沒有用處的東西?有沒有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後再大肆購物? 3.想咬手指、想點根菸:當你因為緊張或焦慮時,是不是忍不住想咬手指?想點燃一根菸來抽?或是下意識地不斷搔頭? 4.重複的行為:覺得自己壓力很大、快受不了,是不是會想搬家具、打掃,重複一些不久前才做過的事情? 5.總是不會說NO:面對他人的要求總是難以拒絕,就算很勉強或不甘不願,還是逼自己答應對方? 陳靜怡說,這些例子都是一般人面對壓力時,很常出現的「壞習慣」。她認為,當碰到「不得不接受」的壓力時,要正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一旦超過就要拒絕。尤其當你面臨抉擇的壓力時,常覺得自己只有一個選擇,但好好思量後,往往能找出其他的選項。 【如何面對壓力?】 試著和家人討論 找出壓力來源 當你不清楚自己的壓力來源,日子久了會對自己的身心造成損害,就得針對自己對於生活的「控制性」好好思考,除了自我對話外,也可和他人討論。不妨試著和家人、親密夥伴、子女或醫師討論,因為「旁觀者清」,也許他人反倒能看出你自己的問題所在,而給予建議。 陳靜怡指出,若為了排解壓力而養成壞習慣,或是以壞習慣來排解壓力,雖然可能會自認能成功紓壓,不過多半會影響身心理,對自己其實不好。 ▇ 紓壓這樣最好 抽離原有生活 從事無競爭性活動 面對壓力的正確解決方式,應該要試著「脫離」讓自己感到有壓力的環境,從原本的生活模式「抽離」出來,並且從事規律的、沒有競爭性的活動,讓情緒從肢體散發出來。 從生理上,可以試著慢跑、游泳、登山等讓自己運動放鬆的活動,心理層面則可以嘗試靜態的插花、繪畫、捏陶等。只要和自己原本的生活環境或模式有所不同,自然而然地就會感到放鬆,而且不要帶有「競爭性」,就能輕鬆、沒負擔地擺脫日常壓力。 ---------------下一則---------------  居家生活 睡前滑手機、夜跑 更難入眠2013/12/30【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 平日睡得少 假日睡到飽 真相是→睡眠債一周還一次,搞壞生理時鐘。 部分民眾周一至周五工作或課業忙碌,周間幾乎處於睡眠不足狀態,尤其放假前一天更是玩到深夜,次日睡到吃中飯或下午才起床,如此將造成惡性循環。林嘉謨說,因平日睡不飽,假日補眠睡晚,等到上班前一晚睡覺時間到了仍無睡意,所以周一至周四的睡眠債不斷累積,周五至周日沒調整正常作息,情況恐愈來愈糟。 林嘉謨表示,即使周間睡眠不足,假日補眠最多補一小時就好,如果還是覺得睏,頂多利用午睡再多睡30分鐘,才不會影響生理時鐘。 ▇ 放鬆心情 睡前滑個手機 真相是→螢幕燈光,抑制褪黑激素。 「任何光線刺激都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林嘉謨說,通常深夜11時是褪黑激素分泌最高峰時刻,如果看電視、玩手機、電腦上網等,螢幕燈光會讓精神變好,睡覺時間延遲。另外,睡前與好友聊天常會欲罷不能,愈聊愈開心、忘記時間,心情反而無法沉澱、不利入睡。 林嘉謨建議,睡前應避免做容易興奮行為,包括打電動、看動作電影等;睡前燈光也別太亮,室內光線應柔和,透過聽聆聽輕音樂或看書轉移白天上班的工作壓力,閱讀較無興趣的書籍或報章雜誌,亦是幫助入睡的好方法。但他強調,如果已經有失眠問題,最好別在床上看書,以免身體搞不清楚在床上要幹嘛,等到真正要睡覺躺在床上時,反而翻來覆去睡不著。 ▇ 壓力好大 來段夜跑紓壓 真相是→劇烈運動,讓你愈夜愈精神。 部分民眾喜歡睡前夜跑,林嘉謨指出,運動會提神,很多人跑完精神變好,並不容易有睡意,尤其劇烈運動後,新陳代謝提高、體溫上升,可能得等兩小時核心體溫下降,才會感覺有睡意。 林嘉謨說,「運動是加強白天精神,調整日夜節奏。」對於平時缺乏運動或生活緊張的人而言,睡前夜跑或許有幫助,還能紓解緊張壓力,「但它對睡眠品質不好的人則會延遲睡眠。」如果想睡得好,他建議不妨散步或做些拉筋、打坐等靜態活動,睡前3、4小不可從事馬拉松等會一直流汗的劇烈運動,以免精神越動越好、有礙睡眠。

1030110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10日
公開
36

大中華基金 逢回買進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大陸依舊是投資人感興趣的市場,今年觀察重點將是大陸經濟成長趨緩的幅度以及大陸政府改革的步調,尤其是對國營企業的改革幅度是否高於預期。 改革在短期內對大陸GDP帶來負面影響,但審慎選股將帶來投資價值及升值潛力,大中華基金今年漲升行情仍可期,若有回檔,即是投資人進場的買點。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大陸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被製造業需求、產出及預期全面轉弱影響。不過,儘管經濟增長趨緩,三中全會後,預期改革之風將逐步展開,且如果相關政策能夠獲得正確執行,將能保證未來十年大陸經濟可持續發展,也可能迎接新的黃金十年。 不少人關注,地方債務仍是大陸短時間難解問題,是否成為威脅經濟的未爆彈?游清翔指出,根據光人證券數據顯示,地方政府債務在2014年必須償還人民幣2,995億元(約新台幣1.5兆元),預期今年發生一起地方政府債券違約可能性超過50%。 不過,從樂觀角度看,對中國地方債務的擔憂反而能推升風險防範意識,並幫助達成控制放貸目標。 此外,大陸官方通常會對金融風險進行干預,預期有足夠資源防止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演變成全面債務危機。 ---------------下一則---------------  大中華基金 逢低承接有利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陸股2014年開紅盤後的整體表現不佳,且去年12月中國4大PMI指標,包括官方及匯豐公布的製造業、服務業PMI均同步回落,為八個月來首見,意味大陸經濟成長放緩,但法人認為,大陸改革腳步不會停,黃金十年可能來到,大中華股票基金回檔即買點。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分析,大陸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受累於製造業需求、產出及預期全面轉弱影響。 儘管經濟增長趨緩,但三中全會後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中國新一屆領導團隊針對集體改革方向的綱領性文件,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法制改革等方面,預期「改革」風將逐步展開,且如果相關政策能正確執行,未來十年經濟可持續發展。 游清翔分析,2013年大陸股市表現最好的類股,包括網路、媒體、資訊技術與社會服務(含旅遊和醫療公司)等消費類股,表現最差的股票是礦業、建築和房地產類股,因為大陸原材料需求和價格下跌,而且投資者擔心政府對房地產價格的控制。 游清翔強調,改革往往將在短期內對大陸GDP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削減國營企業規模以提升私人企業獲利等較大規模的改革措施,但審慎選股將帶來投資價值及升值潛力,大中華基金今年漲升行情仍然可期。 柏瑞亞太高股息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亞洲市場充滿投資機會,特別是在大陸在三中全會政策藍圖底定後,持續朝穩定經濟成長發展,政策作多有機會帶動亞洲周邊國家持續穩步向前,大陸經濟成長率今年可望朝6∼7%邁進。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2014年A股掛牌企業EPS仍有16.7%的成長率,成長力道更勝歐美,隨著價值面回至合理水準,在亞股產業方面,醫療、消費等政策受惠題材類股,可優先觀察,並可輔以高股息策略來布局。 ---------------下一則---------------  封關行情發酵 陸股攻漲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距離陸股封關還有不到15個交易日,法人指出,根據統計,近10年上海綜合指數在封關前表現佳,以前15日來看上漲機率70%、平均漲幅2.02%,若以前5、10日的表現來看,兩者上漲機率都是100%、平均漲幅分別為3.37%與4.74%,表現亮麗。 此外,法人指出,根據經驗,農曆年後陸股表現也不容小覷,投資人可留意投資契機。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大陸PMI數據連續三個月下滑,去年12月官方製造業PMI數據下降至51的位置,相較市場分析師預估的51.2差,但仍舊呈現擴張的情況;非製造業PMI則從56.0滑降到54.6,也仍處相對高的位置點,整體來看,大陸經濟仍然處於復甦態勢。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陸股短線仍持續修正,但隨時序進入農曆年前旺季,仍看好消費、內需相關族群有機會漲贏大盤,尤其農曆春節的旺季效應有利拉抬消費,隨反貪與禁奢令影響基數效應遞減,看好餐飲、家具家電等非必需性消費增速可望恢復動能。 大陸資本市場改革腳步仍延續,沈松說,元月起中國證監會接連宣布優先股試點與提高現金分紅政策,看好有助消除銀行需透過增發新股造成再融資的不確定性,也有助吸引個人投資者參與股市投資。 他指出,目前上證指數本益比約9倍,較20年平均值的12.2倍,價值面相當便宜,搭配改革紅利陸續發酵,投資價值不言可喻。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2014年在大陸改革紅利發放及元月效應雙重作用下,應有助股市表現,就經驗來看,陸股多半在第1季有表現,主要是對人大與政協兩會對於政策方向定調的期待。 他說明,由於往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確認隔年政策方向並於兩會定調,在對政策紅利的期待,加上元月多有年前旺季效應,在廠商鋪貨、銷售及零售消費提升下,進而帶動股市表現。 ---------------下一則---------------  新興亞股 收到補漲通知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4年歐美經濟持續成長,美國也已緩步縮減購債,未來長線利率看升,由於美國升息、代表經濟基本面轉佳,有利以出口為導向的新興市場表現,其中,又以新興亞股受惠最大,根據歷史經驗顯示,最近兩次的聯準會升息循環下,亞股在升息前後六個月、與升息後一年期間皆有逾一成正報酬表現。 2013年成熟股市大漲,但市場一致看好在經濟基本面支撐下,成熟股市仍有表現機會,預期新興市場股市與成熟市場股市表現不會長期脫鉤,仍有望落後補漲。 今年初美國開始縮減購債規模,量化寬鬆(QE)溫和退場也牽動新興國家匯率波動,但QE退場或升息都是經濟好轉的象徵,因此觀察經濟及股市與美股連動性高的新興亞股表現,在最近兩次聯準會升息循環下,亞股在升息前後六個月與升息後一年期間的報酬率皆為正報酬表現。 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在1999年與2004年升息循環前六個月與首次升息後六個月之間,平均分別有13.92%與18.49%的報酬率,升息後一年的報酬率也達16.39%。 柏瑞亞太高股息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亞洲市場事實上充滿投資機會,特別是中國大陸市場在中共三中全會政策藍圖底定後,大陸持續朝穩定經濟成長發展下,政策作多,有機會帶動亞洲週邊的國家持續穩步向前;此外,今年受惠歐美經濟引擎的持續帶動,已出為導向的亞洲國家將有機會持續受惠。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美國QE啟動退場,強化市場對於美國利率走升的預期,市場普遍預估2015年聯準會才會調升利率,但另一方面來看,這也代表美國經濟穩定成長,進而加惠以出口導向為主的亞洲市場。 若就亞股價值面而論,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陳伯禎認為,亞股大盤價值面仍在低檔,目前本益比約11.5倍、股價淨值比約1.5倍,僅高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2003年SARS、2001年科技泡沫,為史上第五低,亞股仍具投資吸引力。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從資金面來看,三大新興市場在今年5月下旬以來,均受到外資撤出所拖累,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資金淨流入,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 ---------------下一則---------------  日股 吸金動能滿檔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隨著全球景氣回春,資金明顯轉進股市。根據統計,2013年資金呈現淨流入的資產以股市占大多數,其中日本股票淨流入金額占資產比重高達28%,高居所有資產的第一;債券資產中,僅高收益債持續見到資金流入,占資產比重達6%。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部分新興市場面臨成長動能趨緩或個別政經因素影響,投資展望不若成熟市場。從基本面來看,以標普500企業公布財報為例,多數企業獲利優於預期,美歐日成熟國家分別出現溫和經濟復甦動能,有助於未來企業獲利預期提升,因此,依舊看好全球股市表現。 雖然全球股市新年開盤即出現震盪回檔,但並非基本面出現改變。 ---------------下一則---------------  南韓今年GDP 估增3.8%-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央行周四發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隨美國經濟復甦和歐洲景氣回穩,2014年南韓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將擴張3.8%,經濟成長速度將創4年來最快。 央行對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維持在3.8%,與去年10月一致,但略低於財政部預估的成長3.9%。央行預測,在全球經濟復甦和強勁的內需提振下,2015年的經濟可望擴張4%。 此外,南韓央行於同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貨幣政策委員一致決定將指標利率維持在2.5%,符合市場預期。南韓央行自2013年5月意外降息後,利率政策已連續8個月按兵不動。 南韓央行總裁金仲秀表示,美國聯準會(Fed)決定縮減每月購債規模將有助南韓經濟,因為此舉顯示美國的經濟持續邁向復甦。雖然韓元兌美元升值影響出口,但倚重出口的南韓去年12月的出口值仍高於預期。 金仲秀指出,「這會更像是改革南韓經濟結構來增加生產力,藉由利用國家和人力資源、改善技術和放寬法令。如果長期實施這些政策,潛在成長率可望提升。」 央行同時下修南韓今年的通膨預測,由去年10月估計的上揚2.5%下修至2.3%,預期年底通膨將達央行2.5%至3.5%的目標區間。 ---------------下一則---------------  泰國「政」盪 外資大逃難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泰國反對派「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公開宣稱,將在本月13日封鎖曼谷,重型武裝紛紛進入曼谷市區,就連外資也嚇傻,在泰國資產如直線般撤出,總金額高達60億美元,是東協各國中撤離資金最多的市場。 投資專家指出,這次政爭對外資看待泰國的信心衝擊遠勝過實體經濟,投資人如果仍想投資泰國,建議下半年後再進場。 瀚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張正鼎指出,由於反對派揚言,這次示威將以包圍政府機關、癱瘓曼谷地區政經為主要手段,外資持股信心因而動搖。 前一波政治危機已讓泰國政府支出延宕、消費與投資減少,現在又有更多示威活動將出現,恐擴大傷害泰國觀光業。 張正鼎說,從去年下半年政爭開始,泰國的內需消費已明顯轉弱,第3季私人消費年減1.2%,全年年增率僅有0.9%,遠不如2012年的6.7%。股市方面,隨著這次癱瘓政經的主題更加明確以後,外資已明顯將「持股風險」作為首要考量並加速撤出泰國市場。 瀚亞投資指出,新一波政爭對投資信心的衝擊將大於實體經濟,雖然2月即將改選,但各方人馬能否接受新的政治安排仍難判定,因此,外資資金的撤離,恐讓泰股未來半年內缺乏上漲動能,建議投資人轉進以東北亞為主的基金。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瀚表示,就泰國經濟面來看,2014年仍有超過5%的經濟成長率,但因政爭局勢未平復,加上今年有選舉,政治氣氛較不穩定。泰股跌幅已深,本益比降至相對便宜區間,可以逢低布局,不過,以區域型基金介入,較能降低投資單一地區的風險度。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在亞洲的投資觸角可延伸到東北亞經濟體,在美歐復甦軌道持續的前提下,由於東北亞經濟體受惠區塊最多,而產業獲利成長是推升股價動能之一,歐美復甦,有利於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產業發展。 ---------------下一則---------------  歐英利率不變 符合預期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與英國央行周四舉行貨幣決策會議,由於經濟緩步復甦,兩大央行皆決議按兵不動,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同時暗示,未來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寬鬆的可能。 ECB周四開會後決議將基準再融通利率維持在0.25%的歷史低點,銀行存放於央行的存款利率也維持於0不變。 ECB總裁德拉吉於會後記者會上重申貨幣政策的「前瞻指引」,宣稱「歐元區目前低通膨的情況可能會再持續一段時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利率將保持於歷史低點甚至更低,必要時將採取所有可用的工具刺激經濟。」 雖然疲弱,但歐元區經濟至少還保持復甦,因此ECB不急於祭出量化寬鬆等新的刺激措施,德拉吉去年底接受德國明鏡週刊專訪時就表示,「現階段來說,我們認為還沒有立即採取行動的必要。」 日前出爐的資料顯示歐元區去年12月的通膨年率為0.8%,遠低於ECB設定的略低於2%的目標,但已較去年10月的波段低點0.7%為高。 另外,英國央行決策機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周四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的歷史低點。 由於貨幣政策沒有改變,MPC並未發布會後聲明進行說明。決策結果符合市場預期,英鎊與英國債市行情並未因此出現明顯的波動。 相較於歐元區經濟復甦疲軟,英國復甦力道還算強勁,經濟學家預估今年英國經濟成長率可達2.5%,將創2007年以來新高。 ---------------下一則---------------  IMF報喜 美景氣循環股吸金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能見度更加明朗,美國聯準會(Fed)上調今年GDP增速至2.8∼3%,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估今年經濟增速將加快至2.6%,OECD則預測今年GDP成長達2.9%,法人指出,美國景氣多頭趨勢確立,受惠經濟成長的景氣循環股將是引領美股再挑戰新高的主力,可注意相關基金表現。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掃除經濟前景不明的陰霾,加上就業及房市數據明顯改善,帶領經濟重返成長軌道,強化市場對美國景氣復甦的信心,促使各大國際機構陸續調高經濟成長預測。 他指出,美國經濟成長趨勢確立,受惠景氣回升的循環類股表現最優異,從近三月資訊科技、工業等類股漲幅逾13%可見,且就經驗來看,在美債利率走升的環境,資訊科技、原物料、能源、消費及工業等類股表現最為突出。 駿利全球客戶投資組合經理人Cody Farmer強調,預計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續,今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將達3%,雖然不到強勁,已經提供足以讓企業獲利成長的環境,只是不同企業的獲利將產生差異,其中較看好非民生必需類股,包括媒體,也建議加碼健康護理類股。 Cody Farmer指出,除了看好美股,由於歐洲邁向成長,債券部分中的高收益債券違約率仍處於低檔,股債都有投資機會,建議投資人股債都要投資,可以採取平衡式投資策略。 施羅德美國大型股票主管Joanna Shatney表示,預期美股今年EPS可望有8∼10%的成長,配合本益比重新評估,整體來看,美國大型類股報酬率可望達到10∼15%,相對其他已開發國家,算是提供不錯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美股短線震盪,著眼美國經濟將加速成長、信心回溫有望帶動企業資本支出提升,搭配資金由債轉股的力道持續發酵,預估2014年美股多頭行情可望持續延燒。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美國的零售銷售與工業生產已經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個人收入與勞工雇用復甦速度雖然較慢,但也在穩健回復中。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企業後續的獲利展望樂觀,由於經濟前景正面,QE溫和退場也讓不確定因素解除,預期利空出盡後,美股可望再有表現。 ---------------下一則---------------  投資氣氛樂觀 美股可望創高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法人表示,股市樂觀投資氛圍還會續延燒,MSCI世界股票指數和美股等都可望創新高,但今年美股漲幅可能不會像去年那麼大。 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指出,在去年股價步步高升後,各股市評價已來到合理水準,不排除市場價值重估(re-rating),且長期投資人的股票部位比重不高,這對股市也會有一定支撐作用。 他指出,加上期經濟活動領先指標已翻轉向上,預期2014年全球股市有機會交出正報酬成績,因此股市波動時,反而是伺機進場布局時機。 貝德鳴說,從價值、品質、獲利以及技術等四大因子分析,在「價值面」美股偏貴,但在「策略」、「獲利」以及「技術」等三個面向都具有良好的動能,美股還是未來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區域之一。 晨星美國研究部門分析師Robert Johnson表示,2013年第3季美國GDP成長率與消費增長被上修,但綜合各項數據,預期美國2014年的GDP成長率應會介於2∼2.5%。 他分析,美國2013年12月中旬公布的總體經濟數據憂喜參半,雖然,新屋開工數據的表現令人意外的強勁,但營建許可數據出現下滑、成屋銷售數據持續疲弱,這對美國經濟成長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比想像來得多。 富達投資自2011年2月起即開始加碼美股,現在還是喊進美股,但法人表示,畢竟2011年進場買美股價位和目前股價水準已差了一大截,現在才進場買美股,多少要有些風險意識,至少投資部位不宜過大。 ---------------下一則---------------  科技、醫療、能源 美股三強棒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景氣能見度更加明朗,不但聯準會(Fed)上調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到2.8%至3%,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經濟增速將加快至2.6%,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預測今年GDP成長達2.9%,美國景氣多頭趨勢確立,受惠經濟成長的景氣循環股,料將是引領美股再挑戰新高主力。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指出,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掃除經濟前景不明的陰霾,加上就業及房市數據明顯改善,帶領經濟重返成長軌道,強化市場對美國景氣復甦信心,促使各大國際機構陸續調高經濟成長預測。 眼見美國經濟成長趨勢確立,受惠景氣回升的循環類股表現最優異,從近三月資訊科技、工業等類股漲幅逾13%可見一斑。賽門分析,就過去經驗來看,在美債利率走升環境下,資訊科技、原物料、能源、消費及工業等類股表現最為突出,更加印證景氣循環類股受惠經濟成長脈動的長多行情。 賽門認為,美股屢創新高後,未來將由企業獲利接棒來帶領股市走勢,預估S&P 500企業成分股的獲利將持續成長,穩定的企業獲利可望持續帶動股價走強。就獲利動能看,目前成長率較高的循環型產業普遍集中在金融、消費循環、工業等主要受惠美國內需復甦之類股。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林瑞瑤表示,隨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增強,不動產相關產業受惠程度加大,近期公布的多項房市數據皆創下佳績,意味美國住宅房地產市場積聚成長動能,相對看好美國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今年行情。 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馬特•摩伯格認為,近年來美國經濟出現結構性改革已看到成效,預期創新產業將為美股注入新的生命力,其中科技、醫療、能源類股兼具成長及創新元素,三大產業有望成為帶動大盤上漲的領頭羊。 ---------------下一則---------------  景氣回升 美股可望再挑戰新高2014/01/10【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國際機構相繼上調美國經濟預測,美國聯準會(Fed)上調今年GDP成長為2.8%至3%,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將加快至2.6%,OECD也預測今年美國GDP成長可達2.9%。美國景氣多頭趨勢確立,受惠經濟成長的景氣循環股,將引領美股再挑戰新高。 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掃除經濟前景不明的陰霾,吸引全球資金回流美國,加上就業及房市數據明顯改善,經濟重返成長軌道,強化市場對美國景氣復甦的信心,各大國際機構陸續調高經濟成長預測。 隨著美國經濟成長趨勢確立,受惠景氣回升的循環類股表現最優異,帶動近一季資訊科技、工業等類股漲幅逾13%。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指出,美債利率走升,資訊科技、原物料、能源、消費及工業等類股表現最突出,印證景氣循環類股受惠經濟成長的長多行情。 去年美股大漲走的是本益比提升行情,今年將轉為企業獲利成長行情,市場預估S&P 500企業成分股今年每股獲利(EPS)年增率將達11.5%,目前獲利成長較高的循環型產業,集中在金融、消費循環、工業等主要受惠美國內需復甦的類股。 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認為,未來投資美股的主軸可放在非必需消費、服務與科技產業,特別是科技產業的資產負債表持續好轉,值得投資人留意。駿利平衡策略投資副總裁Cody Farmer則表示,今年美股除了有景氣循環產業撐腰,隨著美國政府債務等問題不再成為經濟成長絆腳石,有助提升企業信心,加上處於低通膨的大環境,美股今年漲勢仍值得期待。 ---------------下一則---------------  巴西股市 迎大選行情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過去三年來,金磚四國股市表現最差的當屬巴西,除內部的通膨壓力外,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的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美國經濟復甦導致的量化寬鬆(QE)退場,都壓抑商品出口大國巴西股市的走勢。根據歷史經驗,只要在大選年投票當日前六個月進場,日後三至六個月內都會有雙位數,甚至20%以上的報酬表現。 瀚亞巴西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說,巴西股市去年跌幅達15.9%,報酬率是全球倒數第五,排名僅略勝土耳其、秘魯、盧森堡及馬拉威。當地政府一連串透過降低通膨、穩定匯率、改善財政收支的作法,已讓巴西經濟露出曙光。 如果以預估今年1.4倍股價淨值比、10.8倍本益比,與拉丁美洲整體平均1.9倍股價淨值比與12.5倍的本益比相較,投資價值已被明顯低估。 ING巴西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巴西總統選舉仍有不確定性,未來發展需觀察在野黨最後正、副總統候選人的搭檔方式為何,不過,現任總統羅賽芙目前仍是最具實力的總統候選人,預期在總統大選前,執政黨改革措施將面臨挑戰,也可能影響股市表現。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巴西股市經歷了一輪經濟成長遲緩,但就近期經濟數據看來,下行風險有限。 此外,除了有選舉題材,還有每四年舉辦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也在巴西舉辦,在這些支撐點下,巴西具有跌深分批買進的理由。 摩根巴西基金經理人露巴力亞(Sebastian Luparia)指出,目前巴西公共投資占GDP比重僅3%,低於新興市場平均值的5%,仍有提升空間。 ---------------下一則---------------  綠能基金強棒 漲贏世界指數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統計過去10年各類產業指數表現,21項產業指數若1月上漲,則全年收紅的機率為100%的指數有八項,其中以德意志奢侈品指數28%及S-Network全球水資源指數25%表現最亮眼,法人建議可布局精品基金及綠能基金。 KBI總代理康和投顧統計元月各產業漲幅表現,其中五成產業繳出正報酬,屬於綠色投資參考指標的S&P能源乾淨指數及S-Network全球水資源指數也在列內。 根據市場權威Clean Edge機構預估,全球替代能源產量在2022年將成長71.33%至4,261億美元,代表未來替代性能源產業具有相當投資潛力。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指出,綠能指數去年漲幅大幅領先世界指數,且現在的綠能已跟傳統綠能著重新能源開發運用已不同。 他指出,過去綠能主要以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為主,但現階段綠能產業已多元發展,不僅包含新能源,而且已有更大比重投入於節能、汙染控制、水資源等產業,隨著綠能產業新革命,目前可投資在節能、汙染控制與水資源三大領域,掌握全球各項節能環保商機。 至於另一個驅動力,是三中全會將環保納入考核範圍,首次提出用制度保護環境,國家節能環保預算持續處於逐年攀升的情況,因此整體而言,2014年持續看好全球潔淨能源產業。 ---------------下一則---------------  三大趨勢旺 基礎建設熱門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美國頁岩油蓬勃發展帶動基礎建設產業成為投資新焦點,尤其以管線鋪設及天然氣儲存相關廠商最受市場青睞,而台灣境內外九檔基礎建設類型基金在2013年表現分歧,其中三檔投信發行境內基金最亮眼,漲幅從14∼28%不等。 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周有融指出,基礎建設不僅涵蓋電信、電力、水務以及與景氣高度連動的鐵公路、航空等商機,現階段也迎來北美頁岩油革命、全球通訊建設升級與新興國家都市化三大趨勢,後續股價具走揚潛力。 周有融表示,隨著美國頁岩油開採技術進步,國際能源署(IEA)預估美國將提前在2015年超越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相關運輸與儲存設備需求大幅增加,尤其看好中游產業成長性,包含輸送管線及運輸鐵路業者,均是投資焦點。 摩根全球α基金經理人趙心盈表示,金融海嘯後,以大陸為首的新興國家透過大量投資與基礎建設來推動經濟成長,但近一年則因提升品質勝於量的追求,傳統需求呈現下滑。 她指出,美國頁岩氣大量產出,促進相關開採設備及基礎建設的發展,也催生大量配套產品及相關服務產業的興起。 此外,東協、巴西、俄羅斯等國普遍基礎建設仍不足,且從今年至2018年間都有世足賽、冬運與奧運等大型賽事,料將持續推動基礎建設產業。 趙心盈指出,針對2014冬季奧運與2018年世足賽,俄羅斯政府投入逾百億美元興建場館及提升公共設備,直接刺激就業需求、提升所得,對原物料、基礎建設與內需消費產業也是長線利多。 法人認為,隨手機普及化及影音娛樂需求上升,預期2030年全球將有一半人口使用手機上網,促使業者提升網路乘載量,因此未來四年包含歐美日中及部分新興國家都將陸續完成舖設4G LTE,小型基地台及無線設備等資本投入也將維持兩位數成長,成為另一商機。 ---------------下一則---------------  網路、通訊、汽車 利多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惠於進口油價偏低,美國11月貿易赤字縮小幅度遠超過預期,來到343億美元並創下四年新低紀錄;市場分析師表示,貿易赤字降低可有效維持強勢美元,加上量化寬鬆(QE)今年持續緩步退場,景氣持續加溫下還是建議投資人抱緊美國高收益債。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說,強勢美元可有效維持高收益債券資產的穩定性,目前瑞士法郎與日圓等避險資產的匯率都偏弱勢,可見投資人偏好風險性資產,這將有助於高收益債持續吸金,強勢美元更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周曉蘭指出,現在對高收益債基金持中性態度,資本利得有限的環境下,個別債券的挑選反而更顯重要。因此在個別產業上,目前相對看好科技、網路、通訊、能源(頁岩氣革命為長期利多且評價相對便宜)與汽車業(過去幾年有效健全財務、行業整併)。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美國景氣好轉有助企業獲利提升,高收益債亦可受惠,即便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高收益債利差在出色基本面支撐下,利差仍有收斂空間。 此外,隨著利率水準逐步墊高,預估今年高收益債發行將下滑至3,000億美元,但買氣則因景氣復甦以及低利環境持續而不墜,在供給有限情況下,將進一步拉抬整體高收益債市表現。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去年美股創新高後,未來美國內需與企業資本支出回升將為企業訂單帶來進一步動能,聯準會預估今年經濟增長可望有2.8%至3%增長水準,將進一步帶動整體企業營收成長,不僅有助美股表現,對與股市連動密切的高收益債市來看,今年行情可期。 再者,庫克表示,由於高收益債償債高峰期落在2016年至2018年,企業流動性準備較2007年為佳,而且在較高收益率的保護之下,對美債利率敏感度相對較低,表現可望相對穩定。 ---------------下一則---------------  平衡基金 資產配置核心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ICI資金流向公布資料顯示,股票型與平衡型基金2013年各季都是淨流入,股票型基金連續四季淨流入。平衡型基金自2011年第四季以來,已連續九季淨流入,累積淨流入1,242.4億美元,突顯股債兼具的平衡基金,在不確定的金融市場當中,擔綱核心資產的重要地位。 投信法人指出,全球景氣回春步伐顛簸,透過多重資產可分散波動風險,透過股票可參與全球景氣復甦行情,債券能提供穩定且持續的收益來源,將是資產配置中堅實的下檔支撐,建議將股債兼具的平衡基金作為投資組合中的核心配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逐步縮減公債收購規模,國際貨幣基金等大型機構也上調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等同為經濟前景背書。整體來看,實質復甦基本面題材可望接棒,延續風險資產表現,相對看好全球股市以及利差型債市的投資機會,建議風險屬性較保守的投資人,可透過聚焦於歐美股市以及利差型債市的平衡型基金,作為核心配置。 至於一般投資人則建議以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主軸,分享景氣增溫的股市投資機會。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面對市場震盪加劇,傳統股債平衡基金已不敷需求,股債兼具的收益型產品,最能因應當今震盪的市場變化。 這類商品不但可以參與股票成長的投資契機,還有債券收益做為後盾。施厚德建議投資人應將多重收益產品納入核心資產,不僅能增強資產穩定度,更能因應陰晴不定的金融市場。 日盛金緻招牌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表示,從2012年11月開始,國際資金流向就偏向股市,美銀美林統計至2014年1月,流入股市金額達2,910億美元,流入債市160億美元。債市商品中,高收益債一枝獨秀,顯示市場風險胃納提高,追逐較高收益資產。預期2014年將延續這個趨勢,股債各有看頭,從資產配置角度,可以適度提高股票配置比例,債券部分則以票息高的高收益與新興債為主,穩健的平衡配置,有助提升報酬率。 ---------------下一則---------------  債券布局 留意三風險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駿利副總裁暨客戶組合經理人法默(Cody Farmer)昨(9)日指出,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持續,可望帶動全球股市上漲。由於美國最快明年才會升息,債券所面臨的利率及信用風險仍低,但要小心流動性風險。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確定於元月起逐步退場,法默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升息前,必須見到QE完全退場,以及通貨膨脹有上揚跡象,因此,預期Fed最快明年才會開始升息。 法默說,駿利預估美國今年可望有3%的經濟成長率,這足以推動美國企業成長。此外,美國通膨率可望維持在低檔的1.9%,失業率則可望下滑到6.5%。這一切都有利股票投資,不利公債。 法默指出,投資人在布局債券時,通常要注意三種風險,也就是利率、信用及流動性。由於美國不會快速升息,目前利率風險仍低;債券違約率仍低,因此信用風險也不高;不過,流動性的風險仍在,值得注意 。 法默分析,債券是透過交易商交易,但交易商近年的庫存債券大幅降低,從2007年的高點2,420億美元大減八成,只剩約500億美元。然而,市場的需求更盛,單是債券型基金的規模就已成長一倍以上。目前這個市場顯得更沒有效率,精選個別債券的能力這時候更加重要。 法默認為,由於流動性風險增加,造成新興市場債券去年下挫8%。雖然有些市場人士認為新興市場債券已反映利空。 ---------------下一則---------------  大陸「匯」紅 帶旺點心債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影響債市走勢,利率敏感度較高的債券資產如公債、投資等級債表現受到壓抑,點心債相對受到影響較小。根據彭博資訊資料顯示,滙豐點心債券指數(當地貨幣計價)於2013年全年上漲4.01%,在債市震盪之際,表現亮眼。 此外,QE退場,新興市場貨幣多走貶,但人民幣走勢卻較為抗跌,也為點心債帶來匯率的優勢。 理柏資訊統計,在所有境內債券基金中,2013年全年績效前十名的債券基金內,點心債基金占有六檔。 滙豐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軍儒指出,點心債受惠於中國大陸外匯占款(外匯占款是指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持續流入,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加上人行放手讓人民幣中間價升值等眾多利多下,在量化寬鬆退場之際,反而表現亮眼。 黃軍儒表示,2014年點心債因較小的匯率波動,與較短的存續期間雙重優勢,仍有投資價值。 在人民幣國際化、經濟由出口轉消費的過程中,需要相對較強的人民幣支撐,皆將有助於支撐人民幣中長線行情。 除了看好人民幣中長期匯率表現外,黃軍儒指出,香港、台灣等地的人民幣存款增加,更是推動人民幣債券商品行情增溫的動能之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1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高達人民幣8,270億元,創歷史新高,合計香港、新加坡、台灣、倫敦等全球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已達人民幣1.1兆元,顯示人民幣的需求明顯增強,更支持點心債的發展。 ---------------下一則---------------  亞洲高收債 Q1行情看俏2014-01-10 01:26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觀察2005年9月JACI指數成立以來,除了2008及2011年,每年首季走揚趨勢都很明顯,法人指出,代表鴿派的葉倫將在2月1日就任美國聯準會主席,低利寬鬆貨幣環境可望維持,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空間相對有限,有望紓緩債市壓力,並利於風險資產,有助高收益債續航。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觀察過去8年JACI指數(摩根大通亞洲信用指數)表現,每年首季平均有2.98%的漲幅,在確定葉倫接任聯準會(Fed)主席後,市場認為其能順利引導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降低對市場的衝擊,增加投資人信心,2014年第一周高收益淨流入,也顯示資金續偏好較高收益。 鄭易芸指出,1月有許多公司即將發行新債,市場焦點集中在房產債券新發行行情,舊券的部分有較多賣壓。 大陸地方政府債務疑慮升溫,但目前評估債務的外債比重僅0.9%,且債務率為105%,在國際貨幣基金(IMF)訂定的合理範圍,信評機構普遍認為,最終將由中央政府承接債務,未來償債能力逐漸提升。 法人指出,後市亞洲成長動能持續,亞高收公司債存續期間短,違約率低的特質下,今年亞高收表現仍可期待。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高息債券在經濟前景轉佳下,利差可望持續收斂,將降低公債殖利率攀升的負面影響。 美國經濟逆風正在散去,而房市泡沫破滅的衝擊也已逐漸淡化,這將有助美國經濟加速成長,且美國經濟當前仍需要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援,而購債減碼並不影響Fed的政策決心,這種情況,將有利投資人追求收益較佳的商品。 法人指出,加上景氣溫和復甦態勢明確,高收益債券可望有所表現,其中以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最高,可望最受市場資金青睞。 ---------------下一則---------------  歐洲高收債 跟著歐股攀高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道瓊歐洲600指數創下近四年來最大漲幅,帶動歐洲高收益債也有逾一成漲勢,統計2002年以來,除歐洲高收益債除在2007年受升息影響收黑,其餘年度多能與歐洲股市齊揚,平均年度報酬逾20%,在外資券商普遍看好今年歐股走強之下,歐洲高收益債仍可望有表現空間。 歐洲與英國央行於9日召開利率會議,分析師多認為兩國均將維持現行利率水準於0.25%及0.5%不變,整體來說,今年歐洲可望維持相對於美國寬鬆的貨幣環境,有助於歐洲資產的表現。 2013年道瓊歐洲600指數漲幅逾二成,但市場對今年歐股表現仍具信心,市場普遍預估,2014年歐洲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升到1.4%,其中,英國及德國更可望突破1.5%的水準。 另外,南歐國家的財政狀況逐步轉佳,西班牙與義大利的經常帳項目已出現盈餘,預期經濟復甦動能可望持續轉強,再加以低利率環境的延續,將有利歐股的走升行情。 而觀察過去近十年,歐股的走強有助歐洲高收益債市表現,歐洲高收益債指數甚至有領先道瓊歐洲600的漲勢,在今年歐股仍可望續揚的期待之下,市場認為歐洲高收益債指數表現也可望受惠。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表示,2014年高收益債市表現將取決於兩大關鍵因素,即是經濟動能與貨幣政策;目前歐元區正朝向循環性復甦,企業融資條件鬆綁,受惠於美國英國經濟動能加速,歐元區出口將進一步提振。 蒙特認為,目前歐洲高收益債享有三大投資優勢,包括歐洲企業獲利可望受惠經濟成長;另外,歐洲企業保留現金比重持續升高,且持續處於去槓桿階段,債信風險低;而歐洲央行具備更大的彈性來行使寬鬆政策,利率風險低也是投資優勢之一。 宏利環球美國特別機會基金經理人Dennis F. McCafferty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成長加速可望嘉惠企業獲利提升,有助企業體質改善,因此高收益債利差可望持續收斂。估計今年歐洲高收益債仍可望有5至6%的報酬率。 ---------------下一則---------------  歐高收債 投資人連26周買超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歐股表現佳,歐債也不甘示弱,歐洲高收益債連續26周獲買超,法人表示,2014年歐洲高收益債的總報酬率預估平均可以達7%以上。 愛爾蘭在脫離紓困後已開始發債,市場需求強勁,超額認購近3倍,共標售公債籌資約37.5億歐元,超過原先的低標;且其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3.54%,低於西班牙或義大利,法人指出,這顯示市場對愛爾蘭的展望樂觀,並給其他周邊國家重返國際債市帶來好兆頭。 聯博投資預估,歐洲2014年GDP有機會由負轉正至1%以上,逐漸擺脫衰退,而受惠企業基本面回溫,歐洲債市步入信用周期的初升段,投資吸引力也跟著浮現。 其中歐股已連續27周吸金,歐洲高收益債也連續26周買超,買超金額近95億美元。根據富達統計,此創下2012年1月8日以來,歐高收買超次長的紀錄,最長周期的買超記錄是出現在2012年1月8日至2013年1月30日的共27周買超。 先鋒投顧總經理周智釧說,2014年應是股優於債,因此歐股會優於歐債,但由於歐洲央行維持寬鬆環境,加上歐債危機逐漸遠離,歐洲債券市場確實具有吸引力,在標的選擇上,看好與股市連動較高的高收益債券或是可轉換公司債券。 聯博高收益債券投資總監葛尚•狄斯坦費(Gershon Distenfeld)認為,現在是分散布局或增持歐洲企業債券不錯的時機,因為目前歐元高收益債券違約率低於美國與新興市場,顯示信用風險仍相對較低。 富達歐洲高收益基金 經理人安德烈.葛洛迪夫(Andrei Gorodilov)說,歐洲高收益企業基本面相較過去幾年穩健,大多數企業迄今依然採取防禦保守態度,且新債發行多為再融資。 他指出,歐洲高收益債的債信品質殖利率位處歷史低點,就投資評價的角度選債時,的確面臨兩難局面,利差收斂足以為投資評價提供足夠的緩衝,票息則將是2014年最主要帶動總報酬的貢獻因子,平均預期可達7%以上。 ---------------下一則---------------  美國公司債 贏面大2014/01/1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美國確定縮減購債規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度強彈、一度升至3.03%,但統計近五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彈升期間,歐、美高收益公司債平均走勢維持正成長、優於其他債券走跌表現。 法人認為,主要是在景氣復甦,企業獲利提升下,支撐高收益債市走高。 雖然美國開始對購債規模縮手,但由於歐洲、日本等成熟市場央行仍維繫寬鬆政策,加上美國縮減購債規模幅度不大、且每月仍維持注資,全球資金水位仍持續上升,因而降低對全球股債市波動。 根據統計,近五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波段的債市表現,歐洲高收益公司債指數逆勢上漲逾4%,美國高收益債指數也有近1%漲勢,優於全球公債、新興歐洲債、拉丁美洲債等指數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今年美國高收益債市基本面仍強勁,供需預估均下降,價格偏高,不過,美國高收益債利差將持續反應經濟數據,包括房市、就業市場、製造業、消費需求動能等,加上2014年美國企業全年度盈餘成長上看逾9%,在基本面加持下,相對提振美國高收益債市的成長動能。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美國長線趨勢仍有看升,但升息動作是代表經濟持續成長,在經濟成長、企業營收獲利也亮眼前提下,對公司債券的評價是正面的。 林紹凱分析,高收益債通常與股市為正相關,與政府公債呈現反相關;一般而言,企業獲利是有助於企業的財務體質與償債能力提升,因此,高收益債券在升息情況下多是正面表現,受影響情況不如公債嚴重,反而投資高收債宜趁早,不需太過擔心利率政策影響企業債券表現。 ---------------下一則---------------  外資看好歐美英貨幣2014-01-10 01:2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4年外資法人相對看好成熟國家貨幣走勢,至於人民幣幣值也會穩中走強,最不看好的是澳幣、南非幣以及日圓。 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浦永灝表示,瑞銀相對看好已開發國家貨幣,除了認為美元將續走強,同樣也看好英鎊、歐元匯率走勢,預估未來12個月英鎊、歐元兌美元的目標價分別是1.65和1.34美元。 浦永灝表示,先前有客戶問他南非幣貶很多,是否可以進場,結果南非幣去年又貶了13%,因此,「貨幣不是貶多了就能買」。 他說,亞太區個別國家就有些問題,在新興市場貨幣中,較看好人民幣後市,人民幣將繼續升值,人民幣未來12個月目標價位可升值到1美元兌5.95人民幣,另外,星元、韓元、新台幣因貿易為出超,可以抵減美國QE退場的資金外流,這些貨幣表現會較佳。 浦永灝說,人民幣為何可以不斷升值有三大原因,一是人民幣升值對大陸企業到國外購併資產有利,二是人民幣升值對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有幫助;三是人民幣升值,可讓進口原物料的成本降低,也可以讓不具競爭力者產業淘汰。 星展集團表示,2014年外匯市場的表現將取決於三大面向,首先是各個國家經濟成長動能的表現;第二是美國和各個國家公債利差;最後是Fed對於短天期債券殖利率預估。 綜合以上情境,星展銀預估,美元會對主要國家及新興市場的貨幣將出現走強,但是美元的升幅將會溫和,不太容易出現大漲的行情。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除了看好人民幣幣值,也看好韓元、匈牙利幣及波蘭幣的貨幣走勢,此外,日本低利率環境以及日圓走貶,也迫使日本投資人開始向外進行分散配置向外投資,這些資金會流到其他新興市場的資產。 麥可.哈森泰博不看好原物料出口國貨幣如澳幣,認為大陸經濟轉型後已壓抑大宗商品需求,加上美國殖利率上升,澳美利差持續收斂,對澳幣上漲會有阻力。

小媽報你精打細算蝦拼購

2014年01月09日
公開
55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精打細算蝦拼購 金錢遊戲=理財+理債 理財停看聽 理財五寶 保險不可少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迎接新年,投資理財如何持盈保泰?AIA友邦人壽總經理陳嘉虎表示,完善的保險架構,可讓資產達到累積、增值、保障與分配的效果,也就是「理財五粒蛋」裡的最後一粒黃金蛋,重點是要到臨終之前,都還擁有可以分配的資產。 陳嘉虎指出,2014年壽險界高度期待人民幣傳統保單能夠問世,民眾投保也可以多點選擇;隨著美國量化寬鬆措施(QE)退場、美國經濟開始復甦,他提醒,民眾投保不宜忽略美元保單。 陳嘉虎說,投資理財要有長期心態,而且要有資產配置觀念,建議可拿可支配收入的三到四成來買保險,其他的五到六成,再分三類使用。其中,至少一半以定期定額方式進行投資,建議不要規避股票,如果只擺存款,很難帶來超過通膨率的回報。 剩下的三成,不妨考慮以外幣型態持有,展望2014年,他最看好美元與人民幣,美元還會持續走強,目前仍是分批布局美元的好時機,人民幣隨著匯率波動幅度放寬,也還存在升值動能;剩兩成可配置在積極型操作,如此將有機會穩中求勝。 陳嘉虎說,馬來西亞籍的他從事保險二十幾年,累積出「理財五粒蛋」的心得。理財第一步要能累積財富。保險具有強迫儲蓄與保障的性質,拿部分存款建構保險保障,可以創造同等的一粒蛋,這粒蛋,在保險公司還沒理賠或支付滿期金之前,還是虛的,因此以虛線表示。不過,當它開始發揮功能後,就會是一粒,兼具累積、增值、保障與分配黃金蛋。 ---------------下一則---------------  兒童存摺 理財第一步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邱煜婷╱台北報導】 月底即將迎接馬年到來,不只大人期待放假,小朋友也期待除夕夜的大紅包。但為讓小朋友培養理財概念,不少銀行業者都推出兒童存摺,讓小朋友學習累積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隨著即將來臨的農曆新年,小朋友將領到一大筆紅包。不少父母為讓小朋友學習到儲蓄概念、並計畫紅包如何有效率的運用,會考慮到銀行開個兒童戶頭。 目前包含北富銀、元大銀、聯邦銀、大眾銀、台新銀等都有提供兒童存摺。開戶方式也很簡單,在準備證件上,小朋友方面要準備戶口名簿或是身分證,以及健保卡等第二證件,另外還要準備印鑑。法定代理人方面,則要準備有監護權的法定代理人的身分證、印鑑,以及同意書。 一般來說,參加銀行業者的兒童存摺專案,小朋友將擁有新台幣綜合存款帳戶、外匯綜合存款帳戶、信託基金或證券帳戶等多種業務功能。 除此之外,各銀行通常還會提供優惠存款利率、購買基金手續費有五折優惠、或購買特定保險商品有相關優惠等。讓小朋友在學習儲蓄之外,也可以開始逐步了解不同的投資理財工具。 像元大銀元氣寶貝專案,就提供元大銀架上基金、與特定保險商品優惠。 大眾銀寶貝帳戶還提供存款利率優惠,只要每月特定日期內約定轉帳累計存入達3,000元,就有年利率0.4%的優惠。 ---------------下一則---------------  薪情+退休之道 年終三分法 降低負債列首要2014/01/02【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進入2014年,上班族年終獎金即將入袋。投資專家建議,年終獎金應適當規劃,資金三分法較佳的做法是,扣除支應年關必要的花費後,把資金分成三等分,一分拿來償還利率較高的負債,第二分預做彈性運用,第三分可拿來中長期投資。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邱可君表示,如果上班族有負債,建議先撥用年終獎金的三分之一,支府高利率信貸或消費型貸款,如信用卡循環利息、車貸或房貸,降低負債是保留實力、聰明理財的首要目標。 再來,詳細列出過年以及必要開銷的支出,小至返鄉過年的交通費、給長輩與晚輩的紅包,大至個人的保險、信用卡費、5月要繳的所得稅款等。 當年終獎金扣除上述開支後,若還有餘額,就可以考慮中長期投資。 邱可君指出,全球景氣穩定向上,建議資產配置擴大股票部位。以積極型投資人為例,股票配置可拉高至七成以上,包括美歐日持續擔綱領頭羊角色,以及受惠成熟市場經濟復甦的東北亞股市,同時,也建議上班族以全球型的多重收益產品做為投資組合的核心配置。 儘管成熟股市已有一波漲幅,但邱可君說,美歐日股市本益比仍低於歷史平均值,且企業獲利動能回升,今年仍有機會持續走揚。 除了主動式基金,用年終投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也是不錯的懶人投資法。 元大寶來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投資長黃昭棠表示,ETF省去選股麻煩,只需要擇時進場,有兩大投資策略提供上班族參考:第一,採取定期定額、定期定量、或是定期不定量;第二,運用金字塔操作策略。 ---------------下一則---------------  存貸安全=利率+匯率 外幣定存+匯率 後QE投資 重押強勢貨幣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銀行業者指出,美國量化寬鬆措施(QE)今年展開退場程序,新台幣匯率看貶,而人民幣仍將維持升值趨勢下,建議投資人可考量拉高人民幣配置比重,調降新台幣或是澳幣比重。 永豐金控研究指出,美國啟動QE減碼後,資金回流美國的態勢已經確立,儘管新台幣受到熱錢撤出的影響較小,然不免仍會跟隨亞幣走貶。 永豐金控指出,大陸三中全會決定深化改革,將完善人民幣市場化機制,人行並將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放寬匯率波動幅度,因此預期隨上海、粵港澳自貿區陸續試點資本項目可兌換,匯率市場化逐步推行下,有利人民幣續升。 銀行業者表示,就像企業借款偏好弱勢貨幣,持有現金則偏好強勢貨幣一樣,建議民眾持有外幣資產,也以強勢貨幣為主、比重較高為佳,搭配高利定存,如此則可匯差、利差兩頭賺。 ---------------下一則---------------  美元定存 年息衝1.31%-2014/01/01【經濟日報╱記者劉于甄�台北報導】 新年開始,包含星展、花旗等外商銀行在開年第一個月,搶推外幣高利定存方案,星展銀特別針對企業戶推出新興企業展業帳戶,提供美元一個月期最高1.31%的年利率。 歲末資金緊俏的季節性現象,到年初將開始舒緩,市場游資逐漸豐沛,星展銀表示,此時推出美元定存優惠專案,提供美元一個月期最高1.31%的優惠年利率,是希望以優於市場的利率水準,幫助新創企業有效儲備資本。 星展銀行環球金融交易服務處處長陳識仁指出,新興企業展業帳戶以企業營運帳戶解決方案為設計理念,導入國際銀行僅提供大型企業的整合性財務管理服務,並結合利息與價格方案,以協助中小企業有效儲備展業資本,強化營運效能。 星展方案優惠包含美元定存優惠,提供一個月期美元優惠定存利率,其中美元存款金額在25萬起至100萬美元間,年利率可達1.31%;存款金額在10萬起至25萬美元間,年利率則為1.21%;存款金額在5萬起至10萬美元間,則可享年利率1.11%的優惠年利率。 花旗銀行則針對一般民眾,推出一個月期澳幣�紐幣�人民幣�美元�英鎊高利定存,只要存入等值5萬元以上資金,就可享澳幣、紐幣定存年利率3.88%�人民幣定存年利率2.88%�美元、英鎊定存年利率1.88%的優惠。活動期間自2014年1月2日~1月29日止,民眾須注意,上述外幣定存方案,並不適用於網路銀行承作的外幣定存。 外銀主管也提醒,外幣定存方案雖享高利,但當中必然存在匯率風險,民眾必須妥善規劃手邊的資金配置,注意流動性和風險管理。 ---------------下一則---------------  大額美元定存 年前搶高利2014-01-03 01:55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近期市場游資豐沛,花旗銀行和星展銀行趁機推出一個月期的大額美元高利定存,幫助外幣投資大戶或企業主小賺一把,若匯入10萬美元的新資金,可因此在短短一個月,多出將近新台幣45,000元的額外利息收入。 花旗銀行表示,利率1.88%的美元高利定存專案,僅適用於2014年1月2日至2014年1月29日,單筆定存最低金額為5萬美元。 星展銀行(台灣)的「星展新興企業展業帳戶」,則在此時推出,專屬的美元定存優惠專案,年利率最高1.31%,優於市場的利率水準。 這兩項專案的相同之處,都是一個月期的定存。星展銀行(台灣)環球金融交易服務處處長陳識仁指出,這是以企業營運帳戶解決方案為設計理念,目的在於幫助新創企業有效儲備資本,強化營運效能,而非長期資金的布局之用。 因此,星展銀與花旗銀對於兩項專案的起息金額,都自5萬美元作為基本門檻,較高於一般消費者的條件。星展銀設定了階梯式優利,存戶若能將單筆美元存款金額拉高到25∼100萬美元,年利率可達1.31%。若單以存款金額5萬美元來看,星展銀優惠年利率為1.11%,花旗則為更高的1.88%。 花旗銀行提醒,這類專案不適用於網路銀行承作的美元定存,而是適用於所有財富管理銀行客戶及睿智理財客戶。 ---------------下一則---------------  人民幣高利定存 門檻降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4年剛開始,銀行立刻端出高利3%的人民幣專案定存,讓民眾進行年終獎金理財,且公民營銀行均卯勁力拚,不到1年期的短天期定存,也可拉到3%以上,且適用3%高利的起存門檻最低降到人民幣1萬元、5萬元不等,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賺取人民幣高利。 人民幣近日強勢升值,不少銀行因為去年人民幣高利定存陸續到期,趕在2014年初、接近農曆年關發放年終獎金之際,推出新的高利定存專案,而且從3個月、5個月到12個月期,都有最高3%甚至3.2%高利可選,兼顧資金調度彈性,又可賺取高利,起存門檻也調降,有民營銀行如安泰銀,最低降到人民幣1萬元,公股行庫合庫銀也僅需人民幣5萬元,元大、兆豐、台企銀則是維持「行情價」人民幣10萬元。 台企銀昨(2)日起推出新春優利人民幣定存優惠活動,為期約兩個月、到2月底,就是看準年終獎金與紅包理財需求,單筆達人民幣10萬元以上,1年期定存年利率3%,若是這筆10萬元全是拿新台幣陸續結購累積的,利率還可加碼拉升到3.2%。 合庫銀也推出12個月期3%人民幣高利定存專案,但起存門檻較低為人民幣5萬元,兆豐銀則是不論存3個月還是1年期,利率都到3.2%,但活動期限在本月21日就截止,有意辦理者動作要快。民營的元大銀行比較特別,只推5個月期高利3%,安泰銀行則是推出階梯式高利定存,且起存門檻低到1萬元,並提供外幣匯入免匯款手續費,及新台幣結購轉存匯率優惠。 ---------------下一則---------------  保險規劃=商業人壽保險+勞健保+產物險 利變新保單 6年期報酬率逾2%-2014/01/03【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壽險業6年期利變新商品,昨天起全面上架。因應金管會管理新制,多數公司都改推「利變壽險」商品,僅富邦及中國人壽還有利變「年金」應戰。壽險業者說,景氣回溫,利變商品宣告利率有望提高,只要客戶資金放夠久,6年滿期報酬率可在2%以上。 保險局針對利變商品的管制措施,昨天生效。利變商品前5大銷售公司,僅富邦及中國人壽共推出3張利變年金保單,其餘包括三商美邦、中國信託人壽及新光人壽等,全都改推「利變壽險」;而且不管是那種利變商品,各公司新商品數全都大減一半以上。 中國人壽推出台幣、美元兩張6年期利變年金新保單,其中台幣利變年金宣告利率有2.73%,富邦人壽台幣6年利變新保單,宣告利率為2.27%。 由於今年起,消費者購買利變年金後,資金閉鎖期「最短6年」,會讓一些想「短進短出」的客戶卻步。但壽險業者指出,資金停留愈久、保單報酬率愈高;舊款利變年金,3年到期的滿期報酬率(IRR)約1.82%,但新款利變年金,6年期滿出場的IRR,則有2.21%以上,適合保守理財族。 中壽、富邦、三商美邦、中信人壽等,昨天都推出「利變壽險」新商品;其中台幣利變壽險的宣告利率,約2.78%到2.8%,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最高有3.25%。 中國人壽指出,對在意投資風險的理財族來說,利變壽險是十分適合的選項,雖然保證的預定利率較低,但隨著景氣逐步復甦,有機會獲得更高的宣告利率。 ---------------下一則---------------  低溫最怕中風 勿忘重大傷病險 涵蓋28~33項常見傷病 分擔醫藥療養費用2014年01月03日【林巧雁╱台北報導】 今日天氣將轉冷,加上今年冬天寒流一波接著一波,台灣的高山也開始下雪,面對溫度驟降的低溫容易引發腦中風或心血管疾病,民眾除了保暖之外,別忘了檢視重大傷病險的保障是否足夠。 南山人壽產品發展暨行銷資深副總王瑜華指出,罹患重大傷病除了身體及心理壓力大,後續照護及療養等都將成為家庭經濟一大負擔,應多利用保險分散風險,給自己與家人更多保障。 愈早投保 費率愈低 南山人壽新推出涵蓋癌症及33項常見的特定重大傷病保單,保障範圍廣泛,給付方面除了整筆給付保險金,可用來解決醫藥費用、收入中斷的家庭生活支出等,還針對11項容易有後續長期療養需求的特定重大傷病,再提供6年的生活扶助保險金,且有豁免保費的機制。 目前市面上的重大傷病險在給付上通常分為「整筆給付」和「分期給付」兩種。「整筆給付」的好處是,保戶能在罹病初期獲得一筆完整資金,可作為完整的治療計劃,或做為家庭的緊急應變金。「分期給付」則是在一定年期內每年固定提供一筆保險金,為保戶分攤長期療養、無法工作的經濟壓力。 南山人壽給付方式兼具「整筆給付」及「分期給付」的雙重優點。比如罹患33項常見的特定重大傷病,可得到整筆給付保險金,另外針對11項容易有後續療養需求的特定重大傷病,再提供6年的生活扶助保險金,可用來請看護或支應生活開支。 王瑜華提醒民眾,醫療險愈早投保費率愈低,尤其現代人日常工作壓力大,更容易引發文明病,建議青壯族群或有家族病史者,別忘了把重大傷病險列為必備保障,及早規劃彌補風險缺口,保費也較便宜。 1年期附約加強保障 中國人壽副總經理洪祝瑞也提到,若民眾預算有限,也不要放棄醫療保險規劃,可選擇1年期附約來加強保障,同時也可作為保險補強方案。以中壽重大疾病暨特定傷病的定期保險附約為例,是附約的形式,保費負擔也較輕,至於保障範圍則涵蓋重大疾病與特定傷病共計28項。 另外,三商美邦人壽則是選定30項特定傷病,並分為3個族群,包含腦部、心臟以及器官衰竭等相關症狀,設計3張還本保險,保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特定傷病保障,投保滿2年後若罹患特定傷病時,立即給付一筆特定傷病保險金。 此外,若保戶在保險期間內不幸身故,或保戶保險年齡到達75歲仍生存者,至少可領回保險費總和,所繳的保險費有去有回。 ---------------下一則---------------  保誠防癌險 最高理賠120%-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國人罹癌比率持續攀升,保誠人壽昨(2)日宣布,推出「真誠守護防癌保險」,針對罹患「低侵襲性」、「侵襲性」及「特定癌症」的被保險人提供保險給付,並對初次罹患低侵襲性癌症,例如:原位癌者,提供一次給付保額10%的理賠。 第三保單年度起,初次罹癌最高可理賠120%或應已繳保費的1.06倍;罹患特定癌症,如:肝及肝內膽管惡性腫瘤、胃惡性腫瘤等,可加值理賠50%,讓患者安心養病,且可免除家人蒐集單據,籌措醫療費用的煩惱。 至於所繳保費,可在75歲滿期時返還80%之應繳已繳保費,身故或全殘時,可返還1.06倍的應繳已繳保險費,協助保戶建構具經濟效益的防癌保障。 一般而言,防癌險分為一次給付型與分次給付型。保誠人壽表示,兩種給付方式雖各有優點,但值得注意的是,從治療到療養期間,仍有可能產生其他費用。 例如:標靶藥物治療、新式療法、營養補充品及看護費用等自費項目,這時候一次給付型就可涵蓋理想的醫療規劃,或作為家中經濟的支撐。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年公布的統計報告指出,平均每5分48秒就有一人罹癌,此外,癌症更是從1982年迄今,蟬連台灣十大死因之首30餘年。 不過,壽險公會統計顯示,平均每11個罹患癌症者,只有一人投保癌症險,顯見國人的癌症醫療保障明顯不足。 ---------------下一則---------------  幼童特定傷病險 麻疹、腸病毒都賠2013年12月28日【陳瑩欣╱台北報導】 幫子女買保單,不是便宜就好。中信人壽表示,有些特定疾病較好發在兒童時期,因此為孩童投保終身醫療險時,建議應選擇有包含「幼童特定傷病保險金」的保單,將可大幅提高孩童的醫療保障。 中信人壽行政長卓長興指出,幼兒是感染流感病毒或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當免疫力下降時,就易併發感染而引起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尤其6歲以下幼兒罹患流感比例最高。 中信推終身醫療險 卓長興建議,家中有幼童的家長,應儘速檢視幼兒的醫療保障或提高其醫療險額度,預防萬一感染流感或產生併發症的住院醫療風險,以確保幼兒因病就診的醫療品質。 中信人壽指出,以近期公司新推的「健康久久終身醫療保本保險」為例,針對15歲以下的兒童常見疾病,例如:幼兒較常感染的腸病毒、腦膜炎、麻疹、百日咳,及幼兒常發生意外事故,如異物吞食、誤食傷害性化學物質等,經醫師診斷確認且於醫院治療4天(含)以上時,即可按住院給付日額的15倍申請幼童特定傷病保險金。 另外,幼童若發生食物中毒可申請可按住院給付日額的3倍申請幼童食物中毒保險金,讓父母更加安心。保險業者指出,小朋友若不幸住院,單人病房受干擾與感染的機率較低,對復原幫助較大,在此考量下,醫療險日額給付的機制,讓家長能為小朋友住院時選擇較佳住院環境。 ---------------下一則---------------  幼兒醫療險 保障診療品質2013-12-30 01:44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寒流一波波前來,氣溫驟降讓流感進入高峰期,尤其6歲以下幼兒屬高危險群,免疫力下降時,更可能併發肺炎、腦膜炎、敗血症等,壽險業者建議,家長應盡速檢視相關醫療保障,或提高醫療險額度,確保幼兒因病就診的醫療品質。 為了避免引發道德危險,政府已將保險法第107條修訂為未滿15歲兒童身故,一律沒有理賠身故保險金,投保的壽險或意外險部分,僅加計利息退還已繳保費,因此孩童的保險規畫應著重在醫療,並將一般住院醫療與意外醫療均考量在內。 紐約人壽表示,孩童的抵抗力弱,求醫機會自然高,醫療險最好同時投保日額型、實支實付型,較能因應所需的醫療保障及給付,既可享有較好的醫療品質,又不致增加家庭負擔。 現在市面上醫療險商品不少已有「急診保險金」、「緊急醫療轉送保險金」的設計,被保險人接受急診治療超過6個小時,即可申請急診保險金理賠;若因疾病或傷害由救護車緊急轉送至醫院,且由醫生診斷需住院治療者,還可另外申請緊急醫療轉送保險金的理賠。 此外,部分業者提供的醫療險,還包含幼童特定傷病內容,包括哮吼症、腦膜炎、腸病毒感染、日本腦炎、麻疹、百日咳等,可讓保障更加周全。 中國信託人壽認為,若是目前孩童尚未投保任何人身保險,想要兼顧醫療保障、壽險保障,可以選擇投保保本型終身醫療險,繳費期間屆滿10年後就可領回,滿期保險金能做為子女的教育基金,對保戶相對有利。

1030109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09日
公開
11

2014全球經濟 IMF笑了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周二表示,由於全球經濟改善,IMF計畫在3周內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IMF對今年全球經濟的看法顯然與去年10月有所不同。去年10月時IMF還以經濟成長遲滯為由,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拉加德周二是在肯亞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時做出上述表示。她表示,IMF將調升預測,不過時機尚未成熟,因此也不便多加透露。 去年10月IMF公布半年一度的經濟成長預測,把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前次預測的3.8%調降至3.6%,並將2013年經濟成長預測也調降0.3個百分點,至2.9%。 當時IMF把新興國家去年與今年經濟成長率分別調降至4.5%與5.1%,並把包括美國、歐盟與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去年與今年經濟成長率分別調降至1.2%與2%。 IMF在當時的報告中還指出,新興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表現令人失望。而在去年11月時,IMF更是進一步指出,儘管新興國家是全球經濟成長主力,但是其成長動能已較之前減弱。 不過由拉加德周二談話顯示,IMF在不到半年內即對全球經濟前景有不同看法,由審慎轉趨樂觀。 這是因為自去年10月之後全球經濟出現改善,尤其是美國經濟。上個月商務部調升對美國經濟成長預測,而去年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季增年率也達到4.1%,總統歐巴馬甚至樂觀地表示,今年將是美國經濟具突破性的一年。也由於美經濟復甦漸佳境,就業持續改善,聯準會才會在去年11月宣布自今年1月開始縮減量化寬鬆的買債規模。 ---------------下一則---------------  IMF將上調全球成長目標 3周後公布 將高於去年底預估值3.6%-2014年01月09日【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在美國經濟前景提升下,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預告,將在3周後公布的報告中調升全球經濟展望,2014年成長目標將由去年底預估的3.6%提高。 美國經濟前景提升 拉加德周二訪問非洲時對媒體透露說:「我們將上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他上月曾提到,美國去年11月失業率已降至7%,且還會繼續降低,2014年美國經濟情況看來更加穩定。 在去年10月報告中,IMF調降全球經濟展望,將2014年全球整體成長目標由3.8%砍至3.6%,美國也同步調降0.2個百分點至2.6%,新興市場整體成長預測則大砍0.4百分點至5.1%。 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2013年11月貿易收支,在出口創歷史新高及石油進口創2010年11月來新低下,貿易赤字縮減12.9%,創4年新低343億美元,遠低於預期的400億美元,反映經濟復甦力道強勁。 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支持美股前景。據CNNMoney分析指出,美股S&P 500指數本益比僅15倍,只有2000年30倍的一半,今年企業獲利預估成長10%,2014年美股可望續漲,並無泡沫疑慮,泡沫言論本身才是真正的泡沫。 美股續漲不怕泡沫 據CNNMoney調查,分析師儘管預期美股無法再現2013年強勁攻勢,但普遍相信今年仍會續漲,預估S&P 500指數年底將收在1960點,較去年上漲6%。 PNC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史東(Bill Stone)指出,美股S&P 500指數目前高於2007年高點15%,但2013年獲利高於2007年達16%,目前所在位置是合理的。 貝萊德(BlackRock)前投資長博多爾(Bob Doll)同樣看好今年美股續漲,預期S&P 500指數可漲至1950點,但預期波動將加劇,隨時可能因超買出現技術性回檔,面臨10%拉回修正,惟在基本面持續改善下,反而可以利用拉回找尋買點。 ---------------下一則---------------  全球央行 匯市影響力漸弱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儘管全球央行在去年第3季重新加碼外匯存底部位,不過受到美國聯準會本月開始縮減量化寬鬆措施影響,這些央行未來對匯市的影響力勢必將遭到減弱。 國際貨幣基金(IMF)在去年12月底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受新興市場逐漸穩定,去年第3季全球央行的外匯存底再度恢復增長,其持有金額從11.1兆美元增加至11.4兆美元。在該段期間,美元貶值有助於外匯存底的成長幅度加大。 中國在該季曾公布外匯存底金額觸及3.66兆美元的歷史新高。儘管有部分原因來自於中國貿易順差持續擴大,但另1項重要因素是聯準會當時決定延後量化寬鬆退場時間,導致美元進而走貶,並迫使中國人行必須進場壓低人民幣匯價。 然而中國官員表示,持續增加龐大的外匯存底,將不會讓中國再度受惠。 中國人行副行長易綱日前撰文指出,中國繼續累積外匯存底的邊際成本已經超過邊際收益,因此持續增加外匯儲備並不划算。他還聲稱將在今年提出外匯改革細則。 許多分析師認為,受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加上美國經濟逐漸轉強,美元未來數年將轉而走強。 此外,南韓央行也公布去年11月外匯存底增加17.9億美元,來到3,450億美元的創紀錄高位。雖然該國央行辯稱外匯存底多數來自於資產的價值增加,但外界認為應與該國央行積極抑制韓元升勢有關。 巴西與土耳其等新興國家過去曾憂心美國的量化寬鬆,將導致熱錢流入,促使當地貨幣升值,引爆競相促貶的貨幣戰。然而事實上,聯準會如今開始讓量化寬鬆退場,引發大量資金撤離,使新興國家反過頭來進場干預,遏止當地貨幣重貶。 ---------------下一則---------------  美景看好 台股馬年續奔騰2014-01-09 01:42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市場看好美國景氣2014年將步入佳境,台股也將雨露均霑。法人認為,去年表現明顯超越大盤的台股基金,仍有機會在馬年持續奔騰。 投信業者表示,觀察過去三年台股基金績效表現,約是大盤的1.5倍,若2014年台股指數上看9,000∼9,200點,今年台股基金整體平均績效仍可望達到15∼20%。 目前多家外資券商多看好台股今年表現,里昂證券目標價為9,600點,高盛證券則將台股目標價自9,200點調升至9,500點,野村證券則估計可達9,200∼9,500點區間。 根據Lipper統計,2013年台股基金整體平均報酬為21%,大幅超越大盤的11.9%,其中復華全方位基金以50.4%拿下去年度績效冠軍。 復華投信台股投研團隊歸納績效勝出主因,在於過去三年不斷精進投資流程,透過系統化客觀分析,以獨特產業及企業解析能力嚴選個股,才能創造突出績效,使得旗下其他四檔基金去年全年績效也都超過四成,拿下台股基金排行第3、4、5、6名。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孫民承表示,台灣指數成分企業營收來自美國占比達25%,隨全球及美國總體經濟復甦,加上台股2014年上市公司獲利持續成長,成為支撐台股往上兩大動能。 短期國際股市整理修正、大陸去年12月PMI數據下滑、陸股整理,使台股出現震盪,但觀察國際股市變化及台股月、季線支撐狀況觀察,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面並無重大風險,加上今年台股上市公司獲利預估仍將成長10%,隨外資資金回流,大盤可望持續往上。 復華復華基金經理人王博祺指出,台股短期呈現整理走勢,長期多頭格局仍未改變,雖然目前是業績淡季,但今年農曆年來得較早,出現提前拉貨現象,預估去年12月營收表現不差。 ---------------下一則---------------  題材夯 台股基金漲勢洶洶2014-01-09 01:4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景氣回溫,法人看好今年度全體上市櫃企業獲利將有9%,台股後市看俏,台股基金仍有布局空間。法人指出,今年因半導體產業正向循環、蘋果推出新產品拉抬,有利企業獲利續揚,全年企業獲利預估約可成長9%。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指出,台股2014年的投資主軸為GIANT(巨人), G代表公司治理與誠實領導、4G建設與服務等,相關企業有各產業龍頭與公司治理模範股、電信設備股。 I代表網路升級、基礎建設、創意等,相關產業有巨量資料、網路行銷與支付、網通、晶圓代工、文創;A代表蘋果公司、美國經濟復甦題材等,相關產業則有手機零組件、組裝、空氣與水污染防治;N代表新通路、新材料、新媒體,看好的產業為紡織、第三方支付、電子商務、運動用品。 至於T代表兩岸自由貿易區、環太平洋貿易協定,看好的產業有金控、貿易、物流、東協受惠股。 ING中小基金經理人林界政表示,電子業今年較具發展潛力的次產業包括4G LTE、雲端應用及電子商務等,搭配安全監控及工業電腦等穩定成長族群將是相對較佳的投資標的;非電子部分,受惠歐美景氣復甦的相關公司看俏。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第1季兼具殖利率及成長性的工業電腦及汽車電子、零組件族群看好;此外,大陸零售銷售維持雙位數的高度成長,中概食品類股持續看好。 元大寶來巴菲特基金經理人王麗勳表示,今年將以高成長個股為投資首選,在傳產領域中,汽車產業、風力發電、空污環保與TPP概念,仍將是今年傳產族群中較具成長潛力的產業。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現階段因中小型股具有類股輪動機會,不少個股相繼在去年創新高價位,此趨勢預估可望在第1季持續上演,其中又以具籌碼集中優勢的F族群最受矚目。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從景氣面、資金面與技術面觀察,台股整體仍偏多,成交量也隨現股當沖上路而增加,元月行情值得期待,農曆年前仍有向上挑戰新高的機會。 ---------------下一則---------------  陸股迎新春 漲相十足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時序即將進入中國農曆年封關日。根據統計,近十年上海綜合指數在農曆封關前表現亮麗,以封關前5、10日的表現來看,兩者上漲機率都是百分之百、平均漲幅超過4%。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陳培文表示,雖然中國採購經理人(PMI)數據出現連續三個月下滑,12月官方製造業PMI數據下降至51的位置點,相較市場分析師預估下滑到51.2來的差,但仍舊呈現擴張情況;非製造業PMI則從56降到54.6,但仍然處在相對高的位置點。 整體上來看,中國經濟仍然處於復甦態勢。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政府債務規模並未明顯偏離市場預期,以國際標準論,中國整體債務狀況堪稱良好,在今年中國經濟仍可保有穩定復甦的大環境下,企業獲利預估動能仍有機會增溫。 根據高盛預估,今年中國A股掛牌企業每股獲利仍有16.7%的成長率,12月PMI細項中的新訂單指數高於全年平均水準0.3個百分點,表示製造業市場需求繼續呈平穩擴張態勢,短期資金偏緊導致市場對大盤股興趣偏弱,但下跌空間有限,對後市仍看好陸股今年表現。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陸股雖然去年下半年來急起直追,但盤整時日已久,估值仍在歷史低檔,以上證指數來看,目前本益比約9倍,較20年平均值的12.2倍,價值面相當便宜,搭配改革紅利陸續發酵,投資價值不言可喻。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指出,中國的產業升級是必經之路,目前產能過剩行業並未進一步惡化,應掌握中國經濟二元結構中的趨勢產業,參與其成長趨勢。 整體而言,投資勿受太多假性議題干擾,回歸投資的本質,選擇發展趨勢明朗、獲利前景佳的產業,像是民生消費、資本設備、科技網路、生技醫藥產業等。 ---------------下一則---------------  歐股 包辦開年前十強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4年開年以來,歐洲股市表現突出,全球股市漲幅前十強全數由歐股包辦,「歐豬五國」更延續去年強漲氣勢,至今已上漲均逾2.6%。 元旦以來,去年底強勢的美、日股市面臨漲多賣壓回吐,加上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不如預期,拖累亞股走勢。不過,在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來到31個月新高的52.7,反而走出一波行情。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歐洲極端風險改善,帶動歐股2013年強勁反彈,雖然如此,但其實MSCI歐洲指數才剛收復過去兩年歐債危機期間的跌幅。推升歐股向上動能主要來自空手回補的資金回流效應。 根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歐股加碼配置比重回到近年高點,且高盛預估2014年歐洲股票獲利預估成長可達14%,看好歐股將大走實質獲利推升的主升段行情。 歐元區12月PMI連三月上漲至52.7,貝克指出,不只德國PMI來到30個月新高的54.3,愛爾蘭、義大利與西班牙等國家都持續處於50以上的擴張水位。由於歐洲股票與景氣高度連動,回顧歷史經驗,當歐洲景氣處擴張階段,歐股呈現多頭行情。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指出,市場信心回籠再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於歐股後市表現。 ---------------下一則---------------  亞洲 小股當家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與歐洲經濟接連復甦下,新興亞洲可望持續受惠於兩大市場的需求增溫。由於流動性增加、企業盈餘持續增長,預期亞洲中小型公司股的表現,將優於大型藍籌股,投資重點可瞄向表現勝過指數的中小型股。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陳伯禎指出,雖然2014年亞洲市場將會面臨許多挑戰。根據理柏資訊以新台幣計價的統計顯示,2013年全年度亞洲小型股基金平均績效為16.1%,亞洲股票型基金則為5.2%,顯然小型股的績效勝出許多。 陳伯禎分析說,東北亞國家特別是中國大陸、南韓與台灣,都是出口導向為主,預期東北亞經濟在2014年,可望受惠於連兩年成長的全球經濟,所帶動的全球貿易成長,且東北亞股市受到國際政治與經濟影響較大,例如美國國會陷入提高債務上限與預算僵局時,即導致東北亞股市挫低,因此,預料東北亞股市也可望在全球經濟復甦之際,受惠較多。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去年以來,亞股表現明顯差異化,與成熟國家景氣連動較大的東北亞,不僅資金流入較穩定,整體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看好基本面與籌碼面都具優勢的東北亞市場,仍會是資金回補的重點。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表示,2014年全球經濟仍將朝溫和復甦格局發展,巴克萊預估2014年全球股市可望有14%的上漲空間。投資方向上,股價位置相對偏低的中國大陸股市的後市補漲空間,相對可期。 復華大中華中小策略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由於行情看多,近期雖然大盤走勢較無明顯表現,不過,具政策或業績利多的中小型股,因有籌碼優勢,股性較活潑,預估將吸引資金流入,帶動相關基金績效表現。 ---------------下一則---------------  傳日銀Q2寬鬆加碼 股市聞漲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日經225指數2013年繳出亮眼成績單,創六年新高,全年累計漲幅達56.72%,為1972年來最佳表現,今年元月開盤於16,000點附近高檔震盪,市場預期日銀將於第2季再度宣布量化寬鬆措施,日股有機會提前反映,日股基金可多注意。 ING日本基金經理人黃尚婷表示,市場開始消化ECB降息消息及美國寬鬆退場可能,並開始預期日銀加碼寬鬆,日股再啟多頭走勢。 黃尚婷指出,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多次聲明提高消費稅不會讓日本經濟遭受重大傷害,假若增稅及全球經濟發生變化,使日本經濟減速風險提高,央行將「毫不猶豫」加碼空前的寬鬆政策。 野村證券去年底完成的機構投資人調查報告,有55%的人認為日銀將在第2季宣布加碼寬鬆措施,其次為第3季的16%。黃尚婷認為,以日銀目前謹慎且偏好一次做足的風格,第2季加碼寬鬆可能大增,日股今年表現可期。 元大寶來亞太成長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日股本次多頭市場會持續多久,目前規畫二次調升消費稅時間點為2015年10月(可能延到2016年),央行會等到二次消費稅調升影響效果平穩後,才有可能結束量化寬鬆,所以退場時間點預估會在2016年下半年。 他指出,預期本輪多頭會走到2016年下半年,即使短期股市波動難免,但中長期持續看好日股。 富蘭克林坦伯頓日本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則認為,美國啟動量化寬鬆退場將有助於美元轉強,有機會促使日圓維持較弱勢狀態,有利於日股表現,尤其在調升消費稅前,在民眾提前消費下,有助經濟與股市動能,看好第1季日股走勢。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儘管日股已有一波漲幅,本益比仍然偏低,且對照前波2003∼2007年外資買超逾3,900億美元,外資現在尚有加碼空間,內資也蠢蠢欲動,日股還有好光景可期。 ---------------下一則---------------  韓股 中長期看好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過去半年節節走升的韓元,近日因韓國政府表態將干預匯市而出現回貶走勢,市場預估韓國央行可能於今(9)日宣布降息。 韓元回跌將可提升韓國企業出口競爭力,加上美歐經濟復甦帶動需求,韓股中長期前景看好。 ING韓國基金經理人紀晶心表示,近日市場重心將聚焦電子族群,龍頭股三星電第4季財報公布或能利空出盡、緩解市場緊繃情緒。此外,CES電子展新產品發表,也可望有助股價反彈。 整體而言,在歐美景氣復甦帶動出口、以及韓國國內房市回春支撐內需等正面因子的挹注下,今年南韓總經可望持續加溫,同時,南韓企業獲利能力也正逐漸改善,強勁的基本面可望帶動韓股於今年上半年突破過去兩年的箱型區間,再創新高。 紀晶心指出,雖然短線韓股難免受到新興市場投資氣氛影響而震盪,但韓國企業穩健的財務體質,將是中長期國際資金青睞標的,國內亦有規模龐大之退休基金做為支撐,後市仍值得期待。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韓國受惠於美歐及東協地區關稅減免優惠措施,使得消費性電子、造船、鋼鐵及汽車等出口產業,營運上受到不小挹注,且自2013年以來,韓國消費者信心及企業信心指數呈現明顯回升,經常帳盈餘益攀升至新高,韓國央行近期喊話阻升韓圜,韓元可望走穩,有助股市表現。短期關注韓國利率決策會議及進出口數字 摩根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David Choi)指出,韓股今年開春首周即遭賣壓調節,主要是市場憂慮日圓貶值影響韓國出口競爭力、以及權值股企業獲利下調,進而壓低KOSPI指數。儘管如此,韓國經濟數據改善有目共睹,預料將帶動韓股啟動補漲行情。 ---------------下一則---------------  泰股 績效吊車尾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泰國政治紛擾壓抑該國股匯市表現落後,累積過去三個月泰國SET股價指數下跌逾10%,跌幅遠大於同期間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3%,今年以來,泰股跌勢未歇,1月至今跌逾5%,在全球各主要股市表現中墊底。 泰國政爭持續干擾股匯市表現,累計2013年泰股全年下跌3.79%。一般來說,亞洲國家出口到美國市場具有一定程度比重,亞股表現也通常與美股產生連動,但去年泰國股市受到政爭影響重挫,對照同期間美股史坦普500指數大漲逾三成,兩國的股市走勢相關係數呈現-0.48,創下十年新低。 不過,若根據歷史經驗,2009年4月與2010年5月紅衫軍抗議行動時,當時雖對泰國股市有不利影響,但隨後泰股仍緩步跟隨全球經濟腳步復甦出現補漲。 富蘭克林坦伯頓泰國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泰國自1932年廢除絕對君主制以來一直深受政治動盪困擾,期間歷經多次成功或失敗的政變、與不計其數的暴力示威活動,當地與國際投資人對該類事件已習以為常,預期待衝突事件告段落後,股市有望反彈。由於目前泰股本益比已落入相對便宜區間,搭配全球需求改善帶動出口動能回升,馬克.墨比爾斯預期泰股將會呈現「短空長多」發展。 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分析,泰股未來跌深的反彈關鍵應在國會大選,若國會大選能順利舉行,或現任總理盈拉辭職並成立過度內閣,政治風險都有望逐步緩和;若發生政變流血事件或抗爭持續膠著,股市仍有下探壓力。 全球景氣復甦可望挹注泰國出口動能成長。黃寶麗表示,中國、日本及美國為泰國主要出口國,隨著主要貿易夥伴經濟轉強,可望為泰國經濟帶來正面幫助。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泰國受政治紛擾影響股市,不過在選股不選市投資下,還是有值得投資的產業,比方過去三個月來泰銖大幅貶值逾5%,受惠泰銖貶值的食品加工、汽車電子值得留意。 ---------------下一則---------------  脫債有譜 歐股基金發燒2014-01-09 01:4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先前市場避之唯恐不及的歐豬五國,除了已脫困的愛爾蘭外,希臘與西班牙近期也傳出好消息,義大利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攀升至53.3的兩年半高點;歐洲動力火車頭的德國經濟數據持續表現亮眼,好消息在歐洲各地「點火」,法人表示,歐股未來表現可期,相關基金可布局。 截至上周為止,歐股已出現連續第27周買超,歐股基金2013年也出現超過25%的漲幅,不少法人還是持續看好歐股,除了經濟基本面轉佳,主要原因還是法人先前持有歐股比重不高。 富達歐元藍籌基金經理人Alexandra Hartmann表示,目前投資人配置在股市與歐洲股市的比重依然偏低,位於歷史標準差附近,在2007年中到2012年的這段期間,從歐股流出的金額達1,670億美元,如以近期流入的歐股的金額來看,還需要很多的資金回流才能彌補當時的流出。 他指出,如果未來歐洲經濟數據持續改善,企業獲利超過預期,同時投資評價具有吸引力,那麼資金將會持續回流歐股。 聯博投信表示,全球成長前景趨於光明,因為全球整體通膨水準仍然偏低,預計部分區域將採取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因應,歐洲持續的低通膨數字和疲弱的成長前景可能帶給歐洲央行壓力,進而採取更寬鬆的政策,預期歐洲央行2014年可能進一步降低再融資利率,資金寬鬆有利歐股後市。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基金經理人海樂•安諾表示,南歐國家正在走出債務危機,過去幾年這些國家在財政改革已經見效,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已將西班牙債務評等展望由負向調升至穩定。 另外,穆迪也因希臘可望達成年度財政目標且經濟展望將持續改善,將希臘主權債信評等由C大幅調升兩級到Caa3,展望穩定。海樂•安諾說,在核心國家經濟轉佳下,這些南歐國家基本面也可望持續改善,因此目前可布局義大利與西班牙等南歐國家股市,因為這些國家具有轉機及補漲題材。 ---------------下一則---------------  經濟加溫 歐股基金 買點浮現 歷史經驗 股市1~4月上漲率逾65%-2014年01月09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去年異軍突起的歐股,受到德國及義大利經濟復甦的激勵,歐元區最新公布去年12月製造業PMI上升至52.7,創下31個月新高,另根據 高盛統計1974年來,歐股1~4月是全年度上漲高峰期,上漲率超過65%,資產管理業者表示,去年歐股基金平均漲幅逾3成,隨著經濟復甦進入加溫階段, 股市邁入主升段,在後續續航力可期,投資人可分批布局。 根 據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除了整體歐元區製造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指數衝高,各國PMI指數也繳出亮眼成績單,包括德國PMI初值亦由54.2上調至54.3、義大利也由51.7躍升至 53.3;西班牙更首次擺脫萎縮,由11月的49.8突破50榮枯分線,12月來到50.8,且愛爾蘭53.5及希臘49.6亦續見改善。 製造業PMI報佳音 不 僅歐元區整體經濟數據頻傳佳音,根據高盛證券統計自1974年長期以來,歐股於1月正報酬機率高達73%,平均漲幅達2.25%,之後2、3、4月正報酬 機率分別達65%、68%和80%,其股市每月平均漲幅均超過1%,為全年度最佳期,以過去走勢而言,現階段為進場良機。 以價值面來看,亨德森遠 見歐元領域基金經理人尼克•雪里登(Nick Sheridan)分析,歐股目前的本益比約為13倍左右,不僅比美股便宜,該水位也尚處於長期平均合理水平附近,若與2007年的高點相較,美股已溢價 15%,歐股卻仍相對折價30%,顯示歐股仍舊相當便宜。 中小型股 生氣蓬勃 摩 根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吉姆•坎貝爾(Jim Campbell)進一步指出,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歐洲小型股指數7成比重在工業、消費、金融、資訊科技等產業,這些類股與景氣循環連動度高,在景氣回升 期間,企業獲利翻轉強勁,以FTSE歐洲中小型股指數為例,今年整體盈餘將較去年成長1倍,進而帶動股價表現。 除了產業類股因素,坎貝爾說,中小型股因籌碼面集中,股性也更具爆發性,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資金正積極回補過去幾年出脫的歐股部位,以參與這波景氣契機,而這波資金回籠行情當中,小型股將活潑引領。 歐股將邁入主升段 根據統計,2013年歐洲大型股基金平均報酬達30%,但歐洲小型股基金平均報酬更是驚人,平均超過38%。 莊凱倫認為,去年歐股繳出亮麗成績單後,隨著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步向成長正軌,2014年的歐股將邁入主升段,股市穩定度及景氣可預期性攀升,建議投資人此時可分批布局。 ---------------下一則---------------  鴿派葉倫掌Fed 風險資產看俏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聯準會(Fed)副主席葉倫(Janet Yellen)獲得聯邦參議院通過提名正式接任主席,成為聯準會首位女當家。法人表示,被市場視為「鴿派」的葉倫就任後,預期在聯準會的護持下,經濟復甦若能延續,建議投資上可適度冒險、擁抱成長,透過適當的方法與策略追求風險資產。 德盛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指出,葉倫就任後必須要透過說明或以手上有限工具小心處理資產價格、經濟成長與通膨預期等問題,預期在聯準會的護持下,風險性資產仍可望有所表現,但固定收益部位仍不可少。 他指出,尤其是債券市場已初步反應寬鬆政策退場下,預期第1季債市波動將下滑,在基準利率維持低檔下,近期短中天期利率走高,反而提供投資人目前布局的機會。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目前在美國經濟復甦初見火花,且通膨偏低的環境下,貨幣寬鬆環境仍將持續,搭配歐美製造業指數維持50以上擴張水位,顯示全球經濟環境維持穩健復甦腳步,今年風險性資產持續走俏有望。 謝瑞妍建議,現階段資產配置應擴大股票布局,才能緊抓景氣成長邁向中升段的投資契機,根據摩根最新理專調查,近九成理專認同2014年應增加風險資產,且逾四成理專建議布局應股先於債,顯示投資人擁抱風險的能力正逐步提高之中。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身為鴿派的葉倫,推估將延續柏南克的寬鬆貨幣政策,實施縮減購債計畫將更謹慎,加息時點也不會來的又急又快,有助債券市場利率穩定,對於全球股市,以及與股市具高度連動性的高收益債券無疑是好消息。 她指出,歷經2013年5、6月自QE退場疑慮而起的大幅修正,去年9月開始市場逐漸反應,亞高收指數也開始穩步上揚,預期今年將回歸基本面與價值面,呈現穩健上揚的走勢,亞洲高收益債具較低違約率,較高平均信評等優勢,具落後補漲行情。 ---------------下一則---------------  新興市場 「政」盪風險升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路透指出,新興市場去年表現不佳,主要是受資金撤出影響,而今年投資人對新興市場還須注意政治風險。尤其是所謂的「脆弱五國」(Fragile Five),今年都將進行大選,政治風險正在升高之中。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要縮減量化寬鬆(QE),新興市場去年面臨撤資的動盪。去年新興市場債券收黑,為1998年以來,僅3次收黑紀錄中之一。 新興市場今年還須面對政治風險。被國際金融界稱為脆弱5國的土耳其、南非、印度、印尼以及巴西,隨著資金因QE退場而出走,政治的不確定性也告升高。 這5國今年都面臨大選的衝擊,難免政局動盪。此外,土耳其因政治醜聞,導致國內示威遊行不斷。南非與巴西兩國的領袖,則漸漸失去人民的支持。 投資機構M&G Investment指出,新興國家的大選,會暫時抑制資金的流入。主要是當地居民恐因政治不確定因素,導致資金外逃。 為評估政治風險,以進行資金配置決策,許多機構開始研發相關的衡量指標。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 Rock),所研發出的「主權風險指數」(Sovereign Risk Index),近來成為市場衡量各項風險的依據。 該指數其中有一項「支付意願」(Willingness to Pay),專門衡量各國政治風險程度。「脆弱五國」去年10月在支付意願一項中,全呈現紅色層級,意謂這5國具有高度政治風險。 此外,美國的「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研發出一套在債券價格指數中,剔除流動性、經濟趨勢、與全球市場氛圍等非政治因素的「政治風險價差」(political risk spread)。 報告指出,在所研究的30個新興市場債券中,每1百分點增幅的政治風險價差,會減少約12%的海外直接投資,金額約為3.05億美元。 ---------------下一則---------------  科技類股 續領風騷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去年漲勢凌厲,進入2014年,科技領頭趨勢不變,以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為例,以雲端運算應用、4G網通、3D列印,以及汽車電子相關科技等四大新趨勢最受市場注目,預期將再炒熱科技業的能見度。 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本次CES展另一受關注焦點在穿戴式裝置運用擴大,當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裝置發展到漸趨成熟後,新型態且應用層面更廣的穿戴式裝置在未來有可能成為硬體廠商發展新重心,除了主要作為與智慧型手機做為資訊娛樂連結,穿戴式行動裝置更可被設定在運動休閒、醫療照護、安全、專業利基等領域提供運用機會。 相關裝置運用在未來複合成長率可望突破50%以上。相關半導體以及零組件供應商均將獲得營收成長新動能。此外,未來行動通訊資料傳輸需求將持續倍增,下階段的4G LTE通訊技術應用擴大被視為緩解當前網路流量問題的重要關鍵。 ---------------下一則---------------  資金逃離 新興市場ETF血崩 先鋒富時新興市場ETF 3天流失12億美元2014年01月09日【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 新興國家經濟動能減弱、政治不確定性升高,又面臨美國聯邦準備理會(Federal Reserve,Fed)縮減寬鬆貨幣政策力度,加速投資人加速撤出新興國家股市,美國最大新興市場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今年前3個交易日就失血高達12億美元(363億元台幣)。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來下跌約3%,延續去年跌勢。美國上市最大規模的新興市場ETF先鋒富時新興市場ETF(Vanguard FTSE Emerging Markets ETF)2014年來下跌4.2%,投資者在今年前3個交易日從中撤出12億美元,是今年迄今所有ETF最大規模資金流出。 EPFR Global統計,去年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從新興國家股市中撤出60億美元(1814億元台幣),是2011年以來的最大規模。債券市場流出的資金總額達131億美元(3961億元台幣),是2008年金融危機來最多的。 今年多國有選舉變數 今年巴西、印尼、印度、土耳其和南非都將進行選舉,許多投資人都在準備迎接選舉之前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市場分析師預期,新興國家股市資金流出將更明顯,資金流向投資吸引力更高的美國、歐洲與日本股市。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組合經理塔伊比(Nima Tayebi)指出,Fed去年12月縮減收購公債規模100億美元後,美國公債殖利率升高,提高投資吸引力,新興國家股市、債市吸引力相對更低。 新興市場債券殖利率升速已超過美國國債收益率,進而轉化為更高的借貸成本,這讓新興國家政府面臨更高的財政挑戰。 開發中國家經濟動能趨緩是投資人對其前景存疑的關鍵因素。滙豐(HSBC)報告指出,新興國家差異性持續縮小,經濟成長動能已不若2009年~2010年。 中國去年12月製造業、服務業都出現放緩跡象,拖累同期滙豐新興國家綜合製造業、服務業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下滑至51.6。 華爾街重量級銀行業者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近期紛紛喊賣新興市場。 華爾街喊賣新興市場 不過,部分市場分析師認為,新興國家股市與債券價格修正一波後,新興市場資產價格更具吸引力。儘管部分股市本益比仍然偏高,但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基於明年預期收益的預期本益比10.2倍,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預期本益比15.2倍。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PIMCO)新興市場投資組合經理巴爾賽爾斯(Francesc Balcells)表示,墨西哥比索投資吸引力不低,墨西哥國家財政狀況良好、利率偏高。 ---------------下一則---------------  亞洲高收益債券 吸睛2014/01/09【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亞洲國家的高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大幅提升,讓JACI(摩根大通亞洲信用)指數持續向上攀升,尤其是每年第1季表現相對亮麗;而鴿派代表的葉倫將在2月1日就任聯準會主席,低利寬鬆貨幣環境可望維持,將為JACI指數表現再添光輝。 觀察過去八年JACI指數表現可發現,每年第1季走升趨勢明顯,平均有近3%的漲幅,今年在確定鴿派代表葉倫接任聯準會主席後,市場認為將能順利引導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降低對市場的衝擊。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指出,1月有許多公司即將發行新債,市場焦點集中在房產債券新發行行情,舊券的部分有較多賣壓。 而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疑慮升溫,目前評估,債務的外債比重僅0.9%不高,信評機構普遍認為,最終將由中央政府承接債務,未來其償債能力逐漸提升,問題可控。後市亞洲成長動能持續,亞高收公司債在存續期間短、違約率低的特質下,今年亞高收表現仍可期待。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鍾美君指出,高息債券在經濟前景轉佳下,利差可望持續收斂,將降低公債殖利率攀升的負面影響。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在費城發表演說中仍強調,美國的經濟逆風正在散去,而房市泡沫破滅的衝擊也已逐漸淡化,這將有助於美國經濟加速成長。 與此同時,美國經濟當前仍需要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援,而購債減碼並不影響FED的政策決心,這些宣示,也將有利投資人追求收益較佳的商品,加上景氣溫和復甦態勢明確,高收益債券可望有所表現,其中以亞洲高收益債券殖利率最高,將最受市場資金青睞。 瀚亞投資指出,未來12個月,高收益債的資本利得空間雖因公債殖利率看升而壓縮,但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的環境仍有利信用債券;更重要的是,儘管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不會如2013年5至6月般震盪,但市場對聯準會動作的預期而產生的波動,反而創造出許多債券價值的投資空間。 ---------------下一則---------------  歐洲高收益債 4利多簇擁 漲相佳2014年01月09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JPMorgan預估未來2年,高收益債券違約率仍將低於長期平均值,且景氣持續好轉,利差有機會再下修,預估全高收可望下修至377基本點,不過,歐洲高收益債受惠於經濟數據利多與資金行情帶動,未來上漲空間大。 德盛安聯PIMCO全球高收益債券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歐洲國家體質改善,歐債問題獲得解決,除德國成長力道相對強勁,邊陲國家如西班牙失業率來到相對低檔、義大利製造業擴張,各項數據皆顯示歐洲經濟逐步回歸正軌,有利投資信用債。 歐企獲利展望看俏 蔡明潔說,目前歐洲維持寬鬆資金環境,有利債市後續表現,券商報告指出,市場對歐洲企業的獲利展望普遍轉為正面,2014年預估成長率達12.7%,顯示企業債投資疑慮低。 根據美銀美林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歐高收佔整體高收益債比重約為12.6%,2013年底已來到15.8%,反映歐高收逐漸受到市場青睞。 另外,若以相對利差來看,蔡明潔表示,無論是金融或非金融產業的高收益債(以BB等級為例),歐洲高收益債相較於美國高收益債仍較具吸引力。 根據EPFR統計至最近1周(截至1月1日),資金淨流入歐洲高收益型基金規模達11.25億美元(約339億元台幣)、連續17周淨流入,累計2013年總流入257.85億美元(約7766.7億元台幣)。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表示,歐洲高收益債正處於投資的甜蜜點,包括1、經濟觸底回升,今年企業獲利將轉為2位數成長。 2、歐洲企業處於去槓桿化階段,預估淨槓桿倍數將由去年2.1倍降至今年的1.8倍,有利債權人權益,亦降低債信風險。3、利率風險低,受惠經濟緩慢復甦,物價水準偏低,歐洲央行有較大的空間再行使寬鬆政策;4、評價面尚未完全反映系統風險下滑,利差還有再收斂機會。 ---------------下一則---------------  歐陸復甦風起 高收債有利2014-01-09 01:42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歐洲企業獲利與經濟成長有高度的相關性,景氣自萎縮轉為正成長的年度,歐洲企業獲利皆出現超過兩成的成長率,IBES預估2014年歐元區企業獲利有16.3%。法人指出,可提高歐洲高收益債券的配置,產業則可聚焦受惠景氣復甦的工業、消費、科技等。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表示,2014年高收益債市表現將取決於兩大因素,經濟動能與貨幣政策。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去年歐洲高收益債券表現明顯優於美國高收益債券,在歐洲區經濟相對緩步下,歐洲央行相對於美國聯準會所釋出的力挺寬鬆態度更明確,部分原因則來自於部分歐洲債務國的系統性風險已有效降低,價值面反彈。 劉蓓珊指出,考量到風險性資產的性質,風險報酬比率對於高收益債券而言相對重要,美高收雜音較小,但歐高收目前仍具有相對優異的風險報酬比。 施羅德多元資產投資主管Johanna Kyrklund指出,不論美國或英國央行,目前皆以失業率做為其貨幣政策方向的「前瞻性指引,也因此即使利率處於相當低水準,但任何就業數據波動都將牽動投資人的敏感神經。 他指出,為了避免被經濟數據的雜訊所影響,建議投資採取縮短存續期間的策略,強調提高債信曝險但降低利率曝險,如高收益債、資產抵押債券以及槓桿負債等。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展望後市,歐洲各項經濟數據持續改善,歐元區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52.7,是連續六個月在景氣榮枯點50以上,德國IFO去年12月企業信心指數也來到2012年4月以來最高水準,顯示德國經濟在進入2014年後,將會有更強勁的成長。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D

2014年01月08日
公開
9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市場趨勢+能源/石油,貴金屬,資源商品篇 庫存降 紐約油價再衝100美元2013-12-29 01:45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庫存下滑,加上美國經濟復甦強勁勢將提高能源需求,紐約油價上周五攀抵2個月高點,今年10月來首度站上100美元大關。金價上周五雖持平微揚,但今年仍將出現逾30年來最大年跌幅。 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TI),上周五盤中漲幅曾超過1%觸及每桶100.56美元,為2個月來新高點,終場收漲0.8%,以100.32美元作收。 紐約油價再度飆破100美元大關,係受到美國能源資訊署(EIA)最新原油庫存報告激勵。EIA指出,截至本月20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減少470萬桶至3.676億桶,減幅高於分析師預測的265萬桶。 該報告並顯示,同一時間美國國內原油產量達到每日811萬桶,創下1988年9月來新高。美國原油產量暴增,多虧北達科他州Bakken以及德州Eagle Ford等油田的頁岩氣開採有成。 過去1個月來,美國商業原油庫存量下滑近2,400萬桶,讓之前累增的庫存量少掉近三分之二,助WTI這1個月來從每桶91美元反彈。 在美國經濟強勢復甦可望拉抬能源需求的樂觀氣氛下,紐約油價本月迄今漲了8%。此外南蘇丹的暴力衝突,加深外界對非洲原油產能的疑慮。 國際金價方面,紐約2月期金上周五收盤幾近持平,微漲0.1%收在每盎司1,214美元,主要是靠中國消費者炒熱實體黃金買賣的支撐。 不過,聯準會逐步回收量化寬鬆(QE),美國經濟站穩腳步及美股後市偏多等因素,削弱金市投資魅力之下,金價恐難逃30多年來最大年跌幅的噩運。 受到各國央行大吹寬鬆風的拖累,今年金價暴挫近30%,將寫下自1981年來最大年跌幅,長達12年的多頭走勢正式告終。目前金價和2011年攀抵的1,920.3美元歷史高點,落差達37%。 ---------------下一則---------------  頁岩油 燒旺能源股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3年成熟股市表現搶眼,相較於美股在2013年豐收,商品市場讓投資人失望:礦業與相關類股跌幅沉重,黃金則在美國縮減購債規模預期下一蹶不振。 不過,2013年商品相關類股仍有奇兵,國際油價小漲,能源類股表現出色,也讓天然資源基金績效表現比較好,天然資源相關類股中,包括能源上游、煉油業與化學業類股,漲幅甚至超過美股。根據彭博資訊統計,MSCI能源指數2013年上漲近兩成,相較下,HSBC礦業指數卻下跌超過25%。 德盛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指出,頁岩油氣開發促使美國能源業蓬勃發展,大幅增加就業機會,貿易赤字減少,也帶動全球能源版圖移轉。美國頁岩氣產量增加,使得美國天然氣價格是歐洲的三分之一、是亞洲的四分之一,不僅發電與化學進料成本降低,美國本土企業包括蘋果都回國投資,其他國家更積極設廠,帶動美國製造業復興,頁岩油氣開發是美國此波復甦的火車頭。 ---------------下一則---------------  商品市場冷 天然氣獨紅2013-12-3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今年全球商品市場大都表現不佳,只有天然氣一枝獨秀,在需求增加、庫存減少下,今年來已上揚逾3成,專家並認為,明年還將繼續上揚。 天然氣價格勁揚已成今年全球商品市場的最大亮點。今年來天然氣價格已上揚32%,反觀道瓊斯UBS商品指數卻是下跌8.3%。同時,在該指數的22種商品中,天然氣表現最優,其次是棉花的上揚12%,表現最差的是玉米,今年來下跌39%。 天然氣上揚,主要是受兩因素支撐,一是美國冬季天寒地凍,民眾對取暖需求大增,二是美國天然氣產量在經歷暴增之後,目前已逐漸緩和。受上述因素影響,美國天然氣庫存大減。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統計,美國上周的天然氣庫存量較前周減少2,850億立方英尺,比5近年平均水準減少7%。 紐約商品交易所天然氣價格目前在每百萬英熱單位4.407美元。而專家表示,天然氣價格短期內易漲難跌。從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資料亦可看出,天然氣市場目前是多頭氣盛。資料顯示,在迄12月17日止該周,市場上持有的天然氣淨多頭部位達120,376口合約 ,比前一周多出一 倍有餘,而且也是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於2009年開始編製此一部門資料以來的最高水準。 商品交易顧問弗雷表示,如果美國天氣持續寒,天然氣價格還會繼續揚升。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天然氣價格走勢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太大,一旦天氣回暖。例如在2012年冬季提前到來,天然氣價格在迄11月下旬的3個月間大漲近50%,但在年底時回跌20%。 ---------------下一則---------------  今年進場投資人 住套房2013-12-30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受美國聯準會空襲後,價格大幅跳水,一度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昨(29)日則在1,212美元附近,這讓「台灣大媽」下半年投資黃金的獲利幾乎全數回吐,今年進場的黃金投資人幾乎都確定「住進套房」。 黃金市場價格不穩定,讓下半年市場買金意願不如上半年強烈,也讓銀樓今年生意成為近十年來最冷清的一年。 特別是美國聯準會宣布明年1月開始縮減量化寬鬆(QE)買債規模後,國際金價一度價格跳水,從每盎司1,240美元以上價位一路下跌至1,200美元的今年7月初低點,等於7月以來的漲幅全數被回吐。 今年國際金價開高走低,從每盎司逼近1,700美元直線下滑,4月與6月底時出現兩波重跌,分別跌破每盎司1,400美元與每盎司1,300美元。 但當時兩岸的買金大媽都不畏困難,持續進場,平均進場成本約在每盎司1,300美元上下,粗估進場重量超過百來公斤黃金條塊以上。近日國際現貨金價則在每盎司1,210美元附近震盪,離兩岸大媽今年逢低承接的成本相當大。 台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公會召集人石文信認為,國際金價在每盎司1,200美元將是最大關卡,如果跌破,金價可能還會再下跌。 石文信指出,大國際金市仍存在買家,如果國際金價可以守在每盎司1,200美元,則後續金價有機會反彈。 石文信解釋,近期進入國外耶誕和新年假期,每逢此時,市場結清單比重升高,國際金價將回歸基本面走勢,如果國際金價可以趁早消化完QE退場利空,加上大陸買家承接,國際金價可望在整理後反彈,上探每盎司1,250美元。 但如果國際金價抵擋不住空軍,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短線將有機會看到每盎司1,187美元。 ---------------下一則---------------  黃金基金 今年慘跌46%-2013/12/3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終結12年多頭走勢,今年來跌逾27%,創下1982年以來年度最大跌幅,黃金基金今年績效更下跌逾46%,為十年來最差。美銀美林證券報告更直指,利率走揚、強勢美元、疲弱商品價格等,都將使黃金價格在2014年持續承壓,最低可能下探1,100美元。 自從美國聯準會宣布將於明年開始縮減購債規模後,各地區商品原物料及股市因對QE縮減有所預期,並未受到顯著負面影響;反觀金價卻一度因此消息而於當周內大跌約2.5%,且見到今年收盤最低價1,188.68美元。 市場對於明年金價走勢持續不樂觀,除美銀美銀證券認為明年金價最低可能到1,100美元;高盛證券也表示,美國經濟將持續復甦,2014年黃金的目標價為1,050元、跌幅可能達到15%。 QE退場代表景氣復甦的意義,進一步加重金價跌幅,加上通膨壓力大幅減輕,以及美歐日等國際股市表現亮眼,也削弱投資人對黃金投資的興趣,今年以來金價大幅走跌逾27%,國內核備黃金及貴金屬股票型基金績效平均下跌46%,是10年來最差表現,跌幅也比2012年的逾14%大很多。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由於金價對於聯準會政策退場的敏感度高,在景氣復甦下,黃金避險需求不再,資金將流向更具向上潛力的市場,今年以來,投資人持續減持ETF和央行放緩收購黃金速度的情況來看,都壓抑金價表現。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在通膨溫和的環境下,金價沒有反轉大幅走強的條件,金價已連走12年多頭,近10年的長期均價上緣約在每盎司1,200美元附近,因此若金價明顯跌破1,200美元關卡支撐,恐加重繼續探底的壓力。 上周黃金現貨價格收盤價小漲1.84%,收1,210.6美元;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上周金價上揚,主因美國公布多項經濟數據,刺激油價緩步走揚逼近每桶100美元大關,從而引發通膨想像,間接支撐金價。 ---------------下一則---------------  金價今年跌3成 明年仍看壞-自由時報1021231〔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終結連走12年的多頭格局,今年以來跌幅近3成,創30年來最大貶幅,展望明年,大多數投資銀行仍不看好黃金表現,甚至認為若跌破前波每英兩1180美元低點,重要支撐失守後,恐直接跌向1000美元。 今年金價崩跌,資金持續自金市撤出,全球最大的SPDR黃金ETF上週五黃金持有數量為801公噸,較去年12月上旬所創下的1353公噸歷史新高紀錄,減少552公噸,減幅逾40%。 國際金價台灣時間昨晚6點於1205美元附近震盪整理,較去年底收盤價1674美元,重挫約470美元,跌幅高達28%。 台灣銀行黃金分析師表示,國際機構大都預測2014年金價低點介於1000至1100美元,加上美國聯準會(Fed)開始縮減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不排除短線仍將測試前波低點1180美元價位。 瑞銀集團(UBS AG)表示,預測2014年的黃金平均價格為1200美元,且認為2016、2017年金價將不會有所攀升,而2016年金價約1250美元、2017年則為1210美元。 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回顧QE退場的議題,金融市場已在過去一整年時間進行摸索與討論,當Fed宣布縮減QE後,市場反應回歸溫和,消息的影響力度有淡化現象,預期明年第一季金價將在1100至1300美元區間為主。 ---------------下一則---------------  黃金超跌 逢低可分批布局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黃金現貨價格近一周小漲,收在1,210.6美元。金價上揚主要是因為美國公布多項經濟數據刺激油價緩步走揚逼近100美元大關,從而引發通膨想像,間接支撐金價所致。法人預期,明年第1季金價將以1,100∼1,300美元的區間為主,建議逢低可小批布局黃金基金。 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自從美國宣布自明年1月開始放緩量化寬鬆(QE)印鈔購債速度後,各地區商品原物料以及各國股市似乎依舊於原本的價格軌道前進,並未受到顯著負面影響,外匯市場的波動也沒有全面且持續的衝擊,整體消息面影響算是溫和。 反觀金價卻一度因此消息於當周內大跌約2.5%,且見到今年收盤最低價1,188.68美元,頗有超跌的可能,他指出,另一方面,在各國製造業復甦推動經濟數據走強且帶領油價上漲的中長期展望背景下,黃金跌多後的通膨避險布局價值已開始浮現,雙雙營造金價接近底部的環境。 法人也認為,第1季向來是黃金淡季,但建議可趁此時逢低布局,掌握來年逐季漲勢。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指出,短線黃金基金在跌深後,有機會出現跌深反彈,極積極的投資人可以黃金基金進行波段操作;長期來看,新興市場的實體需求仍強,在反應QE縮減政策壓力後,金價或有再回升機會。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經理人史蒂芬.蘭德指出,未來金礦類股中,能維持現有企業運作、降低生產成本、透過探勘工作發掘更多新開採機會的公司仍是看好的標的,也有機會降低金價波動對股價的影響。 ING投信表示,在後市缺乏激勵因子支撐下,黃金歷經12年的多頭後,2013年將是金價首度收黑的一年。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在通膨溫和的環境下,金價沒有反轉大幅走強的條件,待通膨明顯上揚時,才有機會重展多頭行情,建議投資人最好把眼光放遠,以長期投資角度介入,或趁短線反彈先獲利了結,再透過定期定額投資。 ---------------下一則---------------  大媽縮手 陸自港進口黃金腰斬 2013金價跌近3成 跌幅逾30年之最2014年01月01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黃金價格連3月下滑,以搶購黃金聞名全球的中國大媽也不敢貿然出手。香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受需求下滑影響,2013年11月中國自香港淨進口黃金數量僅60.9公噸,較10月銳減53%。 大媽仍處套牢狀態 黃金現貨價昨仍持續在每盎司1200美元附近震盪,2013年全年跌幅近30%,為13年來首度下滑,跌幅更創逾30年之最。 上海興業銀行資深分析師蔣舒說:「對價格看漲的押注減少,中國投資人對黃金的胃口似乎跟著降低。零售業傳出的證據也反映了同樣的狀況,即2013年下半年的銷售表現不如上半年熱絡。」 2013年4月中旬黃金價格暴跌,造成大批中國大媽現身搶金,逢低瘋狂買進的狠勁甚至造成中國多個城市出現斷貨跡象,但6月金價再次大跌,6月底更崩跌至近3年低點每盎司1180.50美元,中國大媽對黃金回漲的信心漸失。 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強烈暗示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將告終的大趨勢下,2013年金價顯然難走回頭路。 陸將躍最大消費國 就連號稱「黃金多頭總司令」的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寶森(John Paulson)也扛不住金價走跌帶來的虧損,在第2季大砍全球最大黃金ETF(指數股票型基金)SPDR Gold Trust投資部位逾半,為2011年第4季以來首度減碼。 據中國《新快報》報導,2013年4月搶買黃金的中國大媽中,大多數至今依然沒有回本,仍處於「套牢」狀態。因此儘管目前金價比當時更低,市場上的中國大媽態度已趨保守,未出現大規模搶金潮。 不過2013上半年的搶金熱潮仍相當可觀,據世界黃金協會預估,中國2013年全年的黃金需求上看1000公噸,可望超過印度,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 ---------------下一則---------------  金價難有行情 支撐看1080美元2014-01-01 01:43中國時報沈婉玉�台北報導 金價在2013年無疑是黯淡的一年,不但連漲12年牛市告終,且一年間狂跌28%,創下30年來最大跌幅,昨日金價在每英兩1200美元附近盤整。台銀黃金分析師表示,金價跌深、下檔有限,但受量化寬鬆措施(QE)退場、資金棄金轉股影響,預期馬年金價將是「弱勢盤整」格局。 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認為,馬年黃金是「打底期」,走勢不穩定,尤其上半年挑戰比較大,下半年則有回檔機會。 2009至2011年國際金價狂飆3年,有2位數的漲幅,2012年金價以每英兩1674.3美元作收,漲幅7.07,漲幅明顯收斂。2013年金價更出現崩跌,波動劇烈,年中最低曾跌至1180美元,引爆中國大媽低價搶金熱潮;下半年金價一度回檔至1400美元之上,但年終又跌在1200美元附近盤整。 台銀黃金分析師表示,2013年金價深受美國QE退場消息干擾,從每英兩1700美元左右,跌落至1200美元。多數國際機構預測,馬年金價走勢仍偏弱,預估價位在1000美元至1300美元之間,1080美元附近將有底部支撐。 ---------------下一則---------------  商品價格大跌 黃金重摔-自由時報1030101〔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2013年商品價格創下5年來首次年度下跌紀錄,從玉米、糖到鎳等商品皆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黃金去年下跌28%,創下30年來最大跌幅,白銀則寫下1981年來最差表現;玉米價格創下至少1960年來最大跌幅。 2013年黃金價格下挫28%、至約每英兩1200.49美元,創下2000年來首次下跌。美國股市上漲加上經濟復甦,促使美國聯準會(Fed)提前宣布減碼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導致投資人對黃金保值失去信心。白銀價格大減36%、至每英兩19.4741美元,跌幅在商品中排名第2。 據彭博統計數據,玉米期貨價格在2013年重挫39%、至每英斗4.2325美元,跌幅在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Standard & Poor’s GSCI Spot Index)追蹤的24種商品排名第1。小麥去年累積下跌23%、至每英斗6.02美元;黃豆則下跌7.2%至每英斗13.085美元。 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寫下5年來第4度上漲,主因美國原油供應恐出現連續第5週減少。原油價格12月上漲6.9%,2013年全年上漲7.9%。 此外,在投資人將資金轉向股市後,期銅也陷入熊市,去年下跌約7.4%。分析師預估,銅價今年將會由目前的每公噸7383美元水準上升至7836美元。2013年標普高盛商品現貨指數下跌1.8%,相較之下,MSCI明晟全球(股市)指數(MSCI All-Country World Index)則上漲20%。 ---------------下一則---------------  金價 上半年將見低點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已成為國人投資理財主要商品之一的黃金,去年全年走勢直直落,展望2014年黃金市場,各預測機構認為價格區間約在每盎司1,100~1,300美元,而低點出現的時間,永豐投顧研判上半年會出現,元大寶來的專業經理人則認為,首季就看得到。 永豐投顧表示,市場對美國量化寬鬆退場已有預期心裡,上半年國際金價有機會下探至每盎司1,100美元。 從基本面觀察,黃金飾品需求持續成長,但投資需求呈現下滑。 進一步觀察技術面的走勢,永豐投顧認為,金價尚未出現止跌訊號,預估2014年黃金區間約為每盎司1,020~1,290美元間。 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預估,第1季金價將以1,100~1,300美元的區間為主;瑞銀集團預測,今年的黃金平均價格為1,200美元。 ---------------下一則---------------  金價傳捷報 大漲24美元2014/01/03【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14年第一天開市交易,國際金價傳出捷報,盤中衝高至每英兩1229.40美元,大漲24美元,創近半個月新高,不過市場仍看「衰」黃金。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說,今年金市重點是「看底不看頭」,金價將持續向下尋找支撐。 受到國際金價反彈激勵,國內金價也傳「漲」聲,昨台銀1台兩條塊賣出牌價為45124元新台幣,較前1交易日上漲941元,1公斤條塊漲到119萬324元,上漲2.5萬元;台銀黃金存摺賣出牌價為1公克1185元,漲了26元。 國際金價去年重挫近3成,今年雖「大漲」開市,但似未擺脫「衰運」,多數分析師估計,國際金價今年將在每英兩1150至1250美元間震盪,不排除跌破1000美元可能性,但基於「跌深反彈」,近期金價有機會反彈至1400美元。 楊天立說,今年金市將籠罩在聯準會QE退場陰霾下,雖然QE利空可望逐步消化,但資金將從金市轉進股市,導致金價欲漲乏力。 楊天立說,今年是金價往下尋找底部的一年,「看底不看頭」,如果1180美元撐不住,將下探1100美元;據各預測機構預估,金價若續跌,跌幅約10%至15%,最低點約1050美元。 他說,上半年金市風險較大,如美國Fed新任主席葉倫上任、Fed未來政策動向等,因此投資人應以股市投資為首要考量。 資料顯示,去年底最後一個交易日,紐約黃金期貨下跌1.50美元,收1202.30美元,全年跌幅約28%,與2011年每英兩1900美元高價比較,縮水近700美元,當時受到歐債危機拖累,資金湧入金市避險,推升金價大漲,2007年、2009年與2010年,黃金都曾大漲30%。 ---------------下一則---------------  市場趨勢+替代能源,水資源及綠能/農金/軟物料篇 看見台灣夯 綠能投資再起2014-01-03 01:55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齊柏林的電影《看見台灣》喚起全台環保意識,節能環保相關議題其實早已是全球共同重視的課題,也帶動綠能投資熱,2013年不少綠能相關指數漲幅超過三成,大幅領先MSCI世界指數,法人指出,展望2014年全球景氣回溫,綠能著重的工業類股仍是掌握成長的關鍵之一,可納入投資組合。 回顧國內綠能相關基金績效,過去一年繳出平均30%的成績,其中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一年報酬率達36.8%,瀚亞全球綠色金脈基金則以35.4%的績效緊追在後,木星生態基金也有35%的報酬率。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指出,現在綠能產業已跟傳統綠能著重新能源開發運用大不同,過去綠能主要以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為主,但現階段綠能產業已多元發展,不僅包含新能源,而且已有更大比重投入於節能、汙染控制、水資源等產業。 隨著綠能產業新革命,他指出,目前可投資在節能、汙染控制與水資源三大領域,掌握全球各項節能環保商機。 值得留意的是,綠能指數的相關性與全球景氣回溫也高度相關,洪華珍指出,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同步回升,回顧金融海嘯以來兩波全球PMI指數觸底期間,包括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以及2012年10月至2013年底止,PMI觸底、全球股市走揚,而其中的兩大動能就是來自綠能相關的工業類股與另一個掌握行動通訊革命的科技類股。 由於各國愈來愈重視環保節能產業,除了看見台灣喚起環保意識,中、美兩大國更直接祭出法規來提倡環保觀念,據估計,2010∼2015年間整體環保節能產業產值的成長,以大陸為例,將從占GDP的3.5%攀升至7%,主要就是因為大陸已經明確將環保節能政策納入新一波發展的產業政策,龐大人口對於配合政策控制對空氣污染、節能省電的效益,將推升綠能產業持續成長。 洪華珍表示,綠能產業日益多樣化,涉及的次產業多達十項,由於2013年綠能產業整體企業獲利成長率達15∼20%,預估2014年仍可有15∼30%的成長,建議投資人可納入投資組合,作為穩健成長的股票部位,增加整體收益。 ---------------下一則---------------  市場趨勢+科技,生技醫藥,及其他產業篇 科技股 多頭延燒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成熟股市2013年大豐收,報酬率可觀。展望2014年,在資金追逐及景氣復甦帶動之下,多頭行情可望持續延燒。基金業者認為,科技股及非核心消費等類股仍看好。 根據彭博統計,在美歐股市大漲帶動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股票指數距離2007年10月高點只差一步之遙,不到2%,樂觀投資氛圍若持延燒到2014年,可望挑戰新高。 去年美、歐、日股市表現強,業者多半預期強者恆強。天達環球策略股票基金經理人貝德鳴(Mark Breedon)指出,新興市場目前吸引力仍較缺乏,持續看好美、日等成熟市場復甦動能帶動的漲升潛力。 美股屢創新高的時候,居高思危的風險意識也跟著提高。貝德鳴指出,依天達「四大動力」模型,從價值、品質、獲利及技術等四大動力因子分析,雖然價值面透露美股偏貴,但在策略、獲利及技術等三個面向上都具有良好的動能,仍是未來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區域之一。 至於新興市場,目前依天達「四大動力」來評分,仍然較不具吸引力,主要是商品類股比重過高且勞動成本上升。 但貝德鳴說,新興市場在品質的分數改善,主要歸功於公司治理提升,同時新興市場的價值面分數也優於其他區域。 在產業方面,貝德鳴說,服務業等非核心消費及科技類股具有較強的成長動能。 以科技類股為例,天達資產管理團隊目前偏好半導體製造商,投資人雖然擔憂個人電腦銷售下滑將影響晶片需求,但其他應用領域如行動手持裝置上網、汽車等對晶片需求正以一年10%的速度成長,有助該類股後市之表現。 不過,新興市場依然有值得投資的地方。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表示,去年12月亞洲基金經理人調查結果顯示,基金經理人最偏好的亞股依序是南韓、台灣與中國;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最偏好的前三名市場則是俄羅斯、中國與南韓。 黃賢楨說,中、韓、台、俄這四個市場的共同點是本益比較低,經常帳呈現順差,通膨低,利率上升空間不大(只有南韓稍大),對美債殖利率上升的敏感度低。 ---------------下一則---------------  法人:生技股可續抱2013-12-30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生技股是2013年美股領頭羊,多頭走勢還持續,但因不少生技基金在兩年內大漲逾8成,雖未看到轉空訊號出現,部份法人已不敢建議空手投資人大買,畢竟目前價位已在相對高檔。 受惠併購消息、藥物審核及臨床實驗數據利多頻傳,截至12月27日止,今年來那斯達克生技指數漲幅近6成5,富蘭克林生技領航基金漲幅逾6成,德盛全球生技大壩、百達生技科技、瑞銀生化股票、駿利環球生命科技及安泰ING全球生命醫療等基金漲幅都逾5成。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指出,人口老化及新創新周期兩大結構趨勢將支撐生技產業需求成長,短線不乏臨床實驗、藥物審核及醫學會議題材,不過,選對股卻是2014年獲超額報酬關鍵。 ---------------下一則---------------  精品基金 前景亮麗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復甦,推升中產階級人口擴增,收入與消費能力也跟著增加。根據高盛預估,在人口增加、收入成長以及財富效果帶動下,全球精品產值可望在2025年來到1兆美元,呈現翻倍成長,精品產業後市可期。 ING全球品牌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近年來網路銷售潛力看俏,在全球知名網購營運商例如ASOS、YOOX推波助瀾下,去年精品網路銷售成長率達28%,市值達100億歐元。 根據德意志證券預估,未來三年這個銷售規模將以每年25%的複合速度成長,預計優異成績將吸引更多零售同業加入,主要是鎖定年輕消費群。 莊凱倫指出,歐美日成熟市場景氣復甦,代表消費市場復甦。展望今年,除了新品牌蓬勃發展外,預計精品集團化併購與整合風潮持續,而沉寂多年品牌IPO也將再度活絡,讓品牌銷售除了具有全球景氣復甦的基本面支撐,也能稍來消息面的利多題材。 華頓全球時尚精品基金經理人蕭智偉表示,整體來說精品銷售成長率與全球GDP成長率呈現高度的正相關,預估今年全球GDP成長率接近4%,而精品銷售成長率約8%,在美、英持續增長,歐、日復甦動能強勁,與新興市場基本需求仍在,精品產業成長性看好。 從區域消費觀察,蕭智偉分析,亞洲因具備雙引擎優勢,仍將繼續引領精品產業的長線發展。 第一座引擎是人口紅利,特別是經濟結構的轉變造就新興中產階級興起,使得亞洲消費力持續走揚;第二就是財富成長,以去年全球億萬富豪為例,亞洲區富豪的財富增長近13%,增幅是各區最多的。 根據統計,從2006年以來,投資精品產業累積報酬達101%,大勝美股S&P 500指數的42.6%,幾乎是美股報酬的2.4倍多,現階段在美股攀揚時期,精品類股的表現可望比美股更來勁。 ---------------下一則---------------  景氣回溫 精品產業潛力夯2014-01-03 01:55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復甦,推升中產階級人口擴增,收入與消費能力也隨之成長。高盛預估,至2020年全球精品產業需求年增率將可達12%,在人口增加、收入成長以及財富效果帶動下,全球精品產值可望在2025年自2011年的3,190億美元成長至1兆美元,後市可期。 ING全球品牌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近年網路銷售潛力看俏,在全球知名網購營運商如ASOS、YOOX推波助瀾下,2013年精品網路銷售成長率達28%,市值達100億歐元;德意志證券預估,未來三年其規模將以每年25%的複合速度成長,將吸引更多零售同業加入,鎖定年輕消費者商機。 莊凱倫指出,展望2014年除新品牌蓬勃發展,預計精品集團化購併與整合風潮持續,沉寂多年品牌IPO將再度活絡。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精品是不錯的投資題材,但最主要的品牌區域主要集中在歐洲,如果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精品只是帶動歐洲成長的選項之一,如果從區域的角度來看,歐洲除了精品,還有很多高成長產業,如科技、工業等都是全球領導品牌,建議從歐洲區域角度出發,比較能更全面掌握各產業的投資機會。 瑞士寶盛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意芝指出,未來精品產業的客群將更多元化,除了新興市場驚人的消費潛力,美、日及歐洲成熟市場的復甦也將帶動精品的銷售,預期2014年精品消費將達到7∼9%。 黃意芝強調,大陸精品消費成長出現趨緩,但貢獻度仍高於全球平均值以上,加上旅遊消費的熱潮,整體而言,大陸仍有相當大的消費潛力。 ---------------下一則---------------  市場趨勢+REITs,ETF,MBS組合及固定收益類篇 油金明年開放 投信看好 台灣ETF市場-自由時報1021230記者張慧雯�專題報導 在證交所喊出「2014將推出黃金ETF、原油ETF商品」後,可望使得國內ETF種類繼續增加,不再落後於鄰近亞洲國家。根據統計,與日本、香港、新加坡、韓國與中國相較,台灣ETF規模不但最小,檔數與種類也是寥寥可數;而各國ETF產品連年成長,投信業者認為,台灣ETF產品種類若能開放,明年市場將會有更大幅度成長。 連動黃金及原油指數 過去黃金ETF或石油ETF的問題卡在「黃金」和「石油」的「現貨」問題,是該有交易實體?而實體又該存放在哪裡? 這次證交所明年將推出的黃金與原油ETF,法規主體改採期貨信託基金架構,交易模式與規則與股票市場類似,只是過去期貨信託基金連動的標的為「股票」,但黃金或原油所連動的標的卻是「黃金指數」或「原油指數」,現在只等金管會修訂「期貨信託基金」管理辦法即可上路。 元大寶來投信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投資長黃昭棠表示,國內ETF產品類別相對鄰近國家少,當投資人發覺國外產品可滿足投資需求,而台灣發行的產品仍有不足之際,資金勢必會發生橫向挪移。 舉例來說,香港ETF市場在RQFII A股ETF推出後就產生重大轉變,除散戶投資比例提高,國際資金也進駐香港投資;香港運用RQFII除天時優勢外還加上地利,推出雙櫃台模式達到增加交易策略的靈活性,法人可運用雙櫃台的交易模式,在兩個幣別價格失衡或匯率變動時進行轉換交易,不僅提高ETF規模及流動性,讓香港ETF規模得以大躍進,ETF單日成交量已占整體市場9%的比重。 同樣的,南韓2009年起積極發展「槓桿�反向型ETF」,9月推動亞洲首檔反向型ETF上市,2010年2月再推出亞洲首檔槓桿型ETF上市,法人可運用反向ETF進行避險操作,投資人也可運用雙向的投資工具。目前南韓整體ETF的單日成交量,占市場交易比重高達13%。 黃昭棠表示,ETF市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轉化出新的樣貌,或出現結構性的改變,這樣的國際趨勢變化,更值得思索台灣下一個發展的利基及優勢在哪裡。就業者立場來看,主管機關能邁開腳步、跟隨國際市場潮流,且開放創新產品設計,對整體金融發展來說將更國際化、更健全,當然是值得業者支持的事。 ---------------下一則---------------  資金搶進不動產 REITs看俏2014-01-03 01:55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資金熱潮帶動不動產價格上揚,觀察主要區域REITs與不動產指數表現,日本東證不動產指數2013年以來上漲70%最亮眼;表現最差市場則以新加坡與香港等亞洲不動產為主,法人指出,隨資金移往成熟國家,建議不動產投資以選擇全球型不動產基金為宜。 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日本政府極力作多與央行寬鬆政策等利多加持,日本不動產業者的產業基本面也持續改善。 葉菀婷指出,2014年全球不動產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值自去年5月底的7.5%下修至6.9%,下修主要來源為香港及澳洲,分別自去年5月底的12.9%和5.9%下修至10.2%和4.3%,尤其是香港恆生地產近期受到券商調降產業投資評等與五大地產開發商銷售成績疲弱的利空拖累,建議投資人選擇全球型不動產基金介入。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日本REITs是2013年全球表現最突出的地區,預料日本及美國REITs仍是2014年第1季投資首選;美國方面,因仍維持超低利率環境,相對看好成長題材的工業、零售、旅館REITs的表現機會。 施羅德投信指出,REITs基金可選擇投資於不動產證券化商品與房地產股票的基金,可以掌握全球地產證券市場成長的機會;布局房地產相關市場,可分散傳統債券與股票投資的風險。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展望後市,中期最重要還是需觀察美國量化寬鬆(QE)的退場速度,公債市場殖利率的變化將顯著影響REITs表現。 但她指出,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正常化,勢必也扮隨著景氣復甦表現,若全球經濟能持續回升,對房市有利,REITs也將隨之受惠;整體而言,全球REITs中、長期應該還是有機會維持多頭走勢。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REITs具有固定的租金收益來源,目前全球REITs收益率約4.1%,在全球資金仍顯寬鬆的環境下,更具收益優勢;且面對市場震盪,REITs股息收益占整體報酬約六成,抗震優勢顯而易見。 ---------------下一則---------------  平衡基金夯 11月吸金152億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根據晨星針對共同基金之資金流量統計顯示,股債混合配置的「平衡基金」最吸金,11月淨流入新台幣151.92億元,且該類型基金已連續11個月呈現淨流入。 11月時市場主要在擔憂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晨星公司表示,因此固定收益基金持續遭遇投資人大量的贖回,資金呈現明顯淨流出,是11月淨流出最大資產類別,估計約有新台幣1,198.87億元淨流出,且該類基金已連續六個月出現淨流出。 至於股票基金9、10月都呈現資金淨流入,然而在11月的資金流量再度由正轉為負值,11月的資金淨流出金額為新台幣1,172.19億元,流出金額達到近五個月最高紀錄。 晨星公司也指出,就基金資金流向可具體地觀察到資金大幅撤離新興市場股票與債券基金,並相對青睞收益股票、股債混合基金的情況。 其中在11月以全球股票收益基金的資金淨流入金額最高,當月資金淨流入金額為新台幣131.78億元;另隨著歐洲擺脫經濟衰退的局面,歐洲股票基金也持續吸引資金青睞,包括歐元區大型股票、歐洲大型平衡型基金都在11月最吸金前十名之列。 基金品牌(Branding Name)方面,晨星指出,11月以景順的資金淨流入金額最高,單月累計有248.24億台幣的資金淨流入,旗下的景順泛歐洲基金、景順歐洲企業債券基金對該品牌的資金淨流入貢獻度最高。 ING及路博邁施羅德則為11月資金淨流入金額第二與第三大的基金品牌。 若就單檔基金來看,在11月資金淨流入金額最高的前十檔基金中,有四檔股票型基金,五檔債券型基金、一檔股債混合基金。排名第一名是景順泛歐洲基金,11月淨流入金額為新台幣110.14億元,第二名是富達基金─全球入息基金,單月淨流入新台幣104.9億元。 ---------------下一則---------------  境外平衡基金 報酬率逾15%-2014-01-02 01:18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是由債轉股的過度年,也是許多入息資產的豐收年,根據理柏資料統計,去年股債兼具的境外平衡型基金平均報酬率超過15%,也讓境外平衡基金成為國人最愛之一。 摩根投信產品投資部副總劉玲君分析,平衡基金2013年大行其道,主要是受惠全球景氣回春步伐顛簸,投資者需要時間恢復對股票的信心,加上金融市場持續在量化寬鬆退場預期及景氣復甦間搖擺,波動幅度勢必不小,導致資金未全面轉進股市,因而造就平衡型基金的成長空間。 劉玲君強調,面對全球景氣初升段,一味追求資本利得,將使基金績效大起大落,因此,除了透過多重資產分散波動風險,債券能提供穩定且持續的收益來源,將是資產配置中堅實的下檔支撐,建議將股債兼具的平衡基金做為投資組合的核心配置。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認為,安倍經濟學帶動日股強勢上漲,也吸引國際熱錢持續湧入,日股後市機會與風險並呈,在負面消息方面,2014年第2季日本消費稅調高不排除帶來負面衝擊,但安倍已祭出配套措施降低利空。 他指出,由於日本已確定會針對能源、農業等產業推出第三波第三支箭,若政策能延續,日本至少到2014年第1季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後續則要視消費稅實調高後的影響 法人指出,日股經歷2013年的豐收年後,2014年投資觸角可以更延伸到東北亞經濟體。 ---------------下一則---------------  境外平衡基金 當紅炸子雞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投資市場主軸由收益轉向成長,造就2013年收益、成長兼具的境外平衡基金,成為基金市場的當紅炸子雞。根據統計,2013年以來境外平衡基金平均報酬率超過15%,表現亮眼。 根據理柏統計,截至2013年12月30日止,境外平衡基金中,有六檔今年來報酬率超過兩成,表現最佳的是德盛東方入息的26.5%,其次依序是瑞銀全球戰略配置精選基金的22.6%、富達歐洲平衡基金的21.9%。 此外,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平衡與富蘭克林全球核心、瑞銀策略基金增長型今年來也有兩成左右的報酬率。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指出,2013年成熟股市表現強勁,以日股表現最強勢,若把時間拉長到過去十年,亞太區域有八年獲得正報酬。不過,過去十年亞太區單年度表現第一的國家每年都換人坐,代表以區域投資、平衡布局及基本面選股的方式,最能掌握到輪動行情。 許廷全對2014年亞洲資本市場持正面看法,在資金流動性充沛且全球央行政策仍維持寬鬆情況下,預期仍可維持良好表現;整體來說,仍看好日本投資吸引力,後市則需視改革程度而定。 許廷全表示,目前對日本採平衡式布局,除對漲多個股作調節外,同時配置出口受惠、通膨概念族群與地產相關、政策主題投資機會。 瑞銀投信指出,瑞銀全球戰略配置精選基金的股債配置靈活,股票配置區間在10%-100%,債券部位是在0-90%,長期來看,股票部位約65%、債券部位約35%,現階段將股票部位拉高至68%,債券降低至27%,另保有5%的現金。 瑞銀投信指出,在股債配置上,美股本益比稍高但經濟動能不減,目前仍維持22%的部位;但在成熟國家裡相對看好加拿大、歐洲、英國。 就固定收益部分,由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3%,相對減碼美國公債、降低存續期間,來降低殖利率上揚對債券的影響,相對加碼澳洲、英國與歐洲債。就信用債市部分,相對加碼高收益債、減碼投資等級債。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彼得•溫赫斯特則表示,美國復甦動能可望增溫,歐洲債信變數淡化,全球經濟前景露出曙光,歐美大型股可望受惠,金融、耐久財與能源等循環類股較具漲升動能。 ---------------下一則---------------  市場趨勢+債券及貨幣篇 法人:債市不會連壞二年2014-01-02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興債市歷經連續四年表現優異的投資報酬後,在量化寬鬆(QE)縮減購債以及新興國家各自面臨結構性調整問題,導致資金流出新興債市轉進其他風險性資產,法人表示,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改善,帶動空頭部位回補,新興債賣壓可望減輕,走勢料將回穩,應該不會連壞二年。 2013年債券基金績效成績不理想,根據StockQ統計,其中日本債、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以及新興市場高收益債表現最差,年平均績效分別虧損19.82%、11.98%以及10.14%;但也不是全部債券基金表現都差,和股市連動性高的全球可轉債基金全年報酬率更近15%。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儘管美國聯準會Fed開始實施QE縮減購債規模,但全球仍處在低利率環境,只要新興國家結構性問題持續調整,新興債收益率還是會比成成熟國家公債佳,未來一年新興市場債績效仍然決定於基金經理人選債標的。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新興市場債不會連壞兩年,因2013年許多新興國家債匯資產都被過度錯殺,部分新興國家債券殖利率水準甚至已經高於債信評等較差的高收益公司債,這種不合理情況在未來一年會慢慢被導正。 但他提醒,新興市場國家債市良莠不齊,未來一年個別表現差異將擴大,目前債信較被看好的國家,包括韓國、墨西哥、馬來西亞、波蘭、匈牙利,另外,一些西非具高殖利率的邊境市場債市也可以留意。 天達新興債市投資團隊指出,新興債市利空多已反映、正進入築底回升階段,2014年利空消息將逐步淡化、投資信心回籠,過度壓抑的新興貨幣不但不會再貶,反而有升值的利基可期。 ---------------下一則---------------  美元債券 動能回穩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量化寬鬆(QE)雜音消弭,債券資金動能回穩,美元債券最吸金,其中投資級企業債最受資金青睞,以20億美元的淨流入連續第三周奪下債券吸金之冠,創下5月中旬以來單周吸金之冠,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八周。 至於美債揮別連三周淨流出後,上周吸金11億美元,高收益債也同步轉賣為買,小幅淨流入1億美元。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今年來,資金流入投資級企業債的量能穩定且持續,今年累計淨流入金額已超過525億美元,具堅實買盤支撐,面對美債利率逐步回歸正 常化,投資級企業債已成為保險公司、退休基金等大型法人投資組合中的重要部位,也是國際買盤青睞的標的之一。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過往數年美國利率持續走低,資金減持美元轉而投入高息貨幣,但眼見未來美元緩升成形,匯率對投資影響將呈現反轉,美元資產可望成為焦點,新興市場中部分基本面較差的國家資產則需多加注意。 德盛安聯PIMCO全球高收益債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因利率長期處於低位,投資人對較高收益資產的需求持續攀升,體質較差的企業也陸續發債。 穆迪數據顯示,信用評級為B3、展望負面的美國公司數量11月攀升到156家,創今年次高,截至11月底的六個月中,穆迪下調223家公司債信評,上修家數僅172家。 ---------------下一則---------------  市場吹2風 專家 可轉債 明年續航2013/12/27【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今年是可轉債投資人豐收的一年,可轉債今年以來截至昨日近12%報酬,遠勝全球高收益債的6.96%、新興債的-6.35%、全球政府債-0.3%表現。面對利率可能緩步走升的2014年,風險性債種可能難再有過去數年的強勁表現,但可轉債受惠於存續期間較短特質,未來利率變化對可轉債造成的影響也會較低。此外,可轉債在2014年的市場具備市場波動升高和企業併購升溫兩大利基,預期將可接續2013年的續航力。 英傑華環球可轉債基金經理人大衛克勞特 (David Clott)表示,近期企業併購活動有升溫趨勢,此將有利可轉債表現。因為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可轉債的債券結構含有併購保護條款,而這意味著當可轉債的發行企業被收購時,可轉債的股數轉換比率將會被調整。而這對持有被收購公司所發行可轉債的投資人將會有不容小覷的助力。尤其過去幾年發行可轉債的企業多屬中小型公司,有不少的企業在未來一年可能都會面臨到企業併購的議題。 另外,股市表現將是可轉債獲利報酬的主要驅動因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市場波動性應會比過往更加震盪,雖然這將會不利其他風險性資產的表現,但上揚的市場波動率將會提升可轉債隱含的選擇權價值,可大幅推升可轉債的獲利表現。 德意志DWS Invest可轉債基金經理人戴米安•瑞格納也表示,2014年市場將面臨股市波動、信用利差持續擴大、固定收益可能卡在QE退場與升息之間等挑戰。但歷史經驗顯示就算升息來臨,可轉債表現依舊大有看頭,加上機構與零售投資人的強勁需求,預料將吸引更多新債發行並提供流動性,可轉債明年可望持續走強。 ---------------下一則---------------  強! 環球可轉債今年均漲逾18%-2013/12/27【聯合晚報╱記者邱智慧╱台北報導】 今年來成熟國家股市多頭氣盛,進一步也讓與股票連動性高的可轉債嚐到甜頭。回顧今年來的債市表現,整體類別來看,以可轉債表現最優,環球可轉債績效為18.45%、歐洲可轉債為17.88%;其次是高收益債,最佳的是歐洲高收債,績效為14.41%,皆繳出雙位數的優異報酬。由於明年股市持續看多,因此可轉債可望仍有不錯表現,但同時不得不留意波動幅度也相對增加。 今年來表現最佳的前十檔債券基金,八檔來自可轉債,其餘兩檔是高收益債,十檔績效平均為18.74%。可轉債基金中,又以環球可轉債表現最佳,例如第一名的瑞銀(盧森堡)全球可轉換債券基金就屬此類別,績效達22.65%。環球可轉債其投資區域最主要是在美國,由於今年美股表現亮眼,也造就出可轉債一番好成績。 愛德蒙得洛希爾歐元可轉債基金經理人Laurent Le Grin表示,受惠股市復甦,具跟漲抗跌股價特性之可轉債績效表現優異,今年以來全球各區域可轉債報酬率表現皆勝高收益債,為固定收益資產中表現最佳。此外,歷史數據顯示,可轉債價格與股票價格相關性約為75%,與政府債價格相關性約為負10%,市場升息期間可轉債績效表現通常勝過其他固定收益商品。 合庫巴黎投信新興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雅真認為,雖然可轉債的配息率不高,僅有1~2%,但其主要獲利來源是資本利得的上漲空間,展望明年經濟復甦明確,股市表現將持續今年的趨勢,因此看好可轉債明年仍然有不錯的報酬水準。但她也提醒,由於和股市連動性高,不得不注意有些股市基期已高,明年可能有回檔風險,將進一步影響可轉債的波動程度,投資人要有更大的風險承受度。 今年表現也不錯的高收益債,資本利得空間表現明顯不如過去強勁,但穩定的高配息率,仍吸引投資人。對於明年高收益債的投資策略,聯博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總監葆羅•狄儂(Paul DeNoon)表示,根據聯博研究顯示,目前平均違約率仍維持在歷史較低水平;但是在非投資等級債中包括BB、B、CCC級以下的不同信評債券,因為其各自可能的違約風險差距很大,所以債券投資人仍應避免為過度追求收益而過度集中配置CCC或更低等級的債券,以免承擔過高風險。 ---------------下一則---------------  英傑華:環球可轉債後市看旺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可轉債今年來近14%報酬,遠勝全球高收益債7.14%、新興債 -5.97%、全球政府債0.26%的表現(統計至2013/12/27)。面對利率可能緩步走升的2014年,風險性債種將難再有過去數年強勁表現,但 可轉債因存續期較短,未來利率變化對可轉債造成影響也較低。 英傑華環球可轉債基金經理人大衛克勞特(David Clott)表示,他不認為2014年將會有利差大幅擴張危機。展望2014,股市走勢仍左右可轉債表現,但需留意許多股市價值面已高漲,預期2014年股市表現應會落在-5至+10%的區間內。 股市表現是可轉債獲利報酬主要驅動因子,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市場波動性應會比過往更加震盪,這將不利其他風險性資產表現,但上揚的市場波動率,將提升可轉債隱含的選擇權價值,可大幅推升可轉債獲利表現。 大衛克勞特指出,近期企業併購活動有升溫趨勢,併購活動越熱絡越會推升可轉債表現,市面上大多數可轉債的債券結構含有併購保護條款,這意味著當可 轉債發行企業被收購時,可轉債股數轉換比率將會被調整。大衛克勞特表示,這對持有被收購公司所發行可轉債會有不容小覷助力。過去幾年發行可轉債的企業多屬 中小型公司,有不少企業在未來一年可能面臨企業併購議題。英傑華環球可轉債套利策略正是隨時掌握市場波動升高、企業併購升溫的兩大利基,畢竟2014年環 球可轉債市場仍充滿誘人投資機會。 英傑華基金總代理第一金投顧指出,就過去10年歷史績效,股市上漲時可轉債緊追股市漲幅;但股市修正時、可轉債跌幅卻小於股票,可轉債具備股、債 雙重特質,可透過選擇權轉換為股票,隨股市上漲參與股市走多報酬成果;又有債券下檔防禦保護,每月領債券配息。使得可轉債風險與報酬特性介於股票與債券之間,有助投資組合風險平衡。 ---------------下一則---------------  今年美債 恐創17年來第二差2013-12-28 01:23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繼周四之後,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五再度突破3%的門檻,盤中觸及3.02%的兩年半新高。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5月的1.63%低點不斷攀升,已對美國債市造成衝擊。根據美銀美林資料顯示,今年美債表現恐將寫下1996年來第2差年度紀錄。 周四受到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大幅低於預期,凸顯美國經濟持續溫和成長,更加證明聯準會縮減購債規模的正確決定,對美債再度帶來利空重擊,並推升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升高至3%。收盤時殖利率微幅拉回來到2.990%。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被外界視為是房貸利率與投資報酬率的基準指標。分析師指出,若殖利率升破3%的重大門檻,恐對股市與其他高風險資產帶來衝擊,因為它將推升長期借貸成本升高,勢必將削弱美國經濟成長動能。 總部位於紐約的4Cast公司的資深技術分析師陸柯斯基指出,若美債殖利率站上3%,將引發其他市場關注。 貝萊德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瑞德指出,若美國經濟持續以目前速度成長,加上聯準會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他預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將在短期升高至介於3%至3.25%之間。 今年來美債殖利率不斷攀升也對債市造成傷害,並恐讓美債寫下17年來第2大年跌幅紀錄。根據美銀美林的美債指數顯示,從年初迄今該指數已經下跌3.3%,只略為低於2009年創下的3.5%跌幅。 美債殖利率與價格呈反向走勢,因此美債殖利率上升也意味美債價格下跌。上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短暫升破3%是在9月6日,當時市場多揣測聯準會將宣布縮減購債規模,引發美債遭到大幅拋售,不過隨後聯準會意外宣布購債計畫不變,使得當時脫售美債的投資者再度回籠買進美債。 然而這次美債殖利率攀升將成為既定趨勢,由於聯準會已宣布自明年起將開始縮減購債金額,分析師指出此舉將使債券投資吸引力大失。 ---------------下一則---------------  高收益債 展望樂觀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QE)緩退計畫,成功的跨出結束非典型貨幣政策的一步,美歐日成熟市場股市聯袂上漲,美國10年期債券亦突破3%關卡,進而牽動全球資金布局,但高收益債仍持續吸金。 EPFR統計,自12月18日美國宣布明年1月將減少購債規模以來,高收益債券基金為唯一持續吸引資金流入的債券基金類型;全球景氣溫和復甦,有利高收益債基本面,但通膨仍在低檔,低利率環境可望延續,高收益債展望依然樂觀。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聯準會縮減購債政策實施,代表美國經濟確實走向自體復甦,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德加亦表示看好美國經濟預期,且近期CDS與VIX走勢已逐漸趨穩,預期未來在不確定因素消彌下,基本面行情將接棒資金行情,有助高收益債走勢續揚。 劉蓓珊指出,根據統計,1987年以來,每年12月至隔年第1季,高收益債券表現尤為出色,其中1月的表現更明顯優於其他月份,平均漲幅高達1.84%;就區域而言,歐洲高收益債受惠景氣翻多且貨幣政策仍有寬鬆空間,前景更佳。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鄧漢翔指出,隨著景氣持續復甦,信用債預期將有所表現,但在許多資產價值面不再便宜下,更突顯企業體質的重要。 ---------------下一則---------------  瑞銀預測:高收益債券 2014報酬率衝5%-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劉于甄╱台北報導】 瑞銀(UBS)發表2014年投資策略,預測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來到3.4%,是2010年以來最大增幅,建議投資人在整體市場升溫下,加碼歐美股市和美國高收益債券等風險性資產,可得到7%~8%的投資報酬率。 瑞銀指出,分析2014年各區域表現,已發展國家當中美國經濟表現最好,成長前景也最為樂觀,預計未來5至7年,美國經濟每年成長2%~3%,而歐元區為1%~2%。新興市場繼2013年成長4.5%之後,2014年將提高至5%。此外,美國聯準會可能在2014年逐步退出債券購買計劃,但2014升息的可能性極低。 瑞銀表示,明年最需加碼美國和歐元區股市,這兩區股市隨著全球經濟週期走強,預計可獲得7%至8%報酬率。 至於日本股市,由於明年4月上調稅率的日期臨近,必須視日本政府是否給出更明確的信號,採取更強有力的財政和貨幣措施,以舒緩上調稅率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成熟市場中,日股仍建議持觀望態度。 債券投資上,可用短期公司債券替代高評等國債,降低投資組合對利率上漲的敏感度。 此外,報酬潛力更大的固定收益資產類別,如高收益債券和新興市場債券,預計年報酬率為4%~5%。瑞銀表示,雖然這些固定收益產品的風險高於國債,但相對於投資者所需承擔的風險,其報酬率更高。 貨幣操作上,2014年全球主要貨幣將將收復近幾年因超寬鬆貨幣政策導致的損失,預期主要貨幣特別是美元、歐元和英鎊的表現,將好於疲弱的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甚至好於部分如澳幣等大宗商品生產國的貨幣。 瑞銀同時指出,過去兩年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的美元貶值,已發展市場實行的超低利率,當中受惠貨幣如 南非蘭特、土耳其里拉、巴西雷亞爾、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等,將是未來一年最脆弱的五大貨幣。 ---------------下一則---------------  高收債 報酬上看5%-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013年底連續兩天突破3%,債券市場最擔心的利率風險是否提早到來?分析師指出,相較於公債,信用債券怕的不是利率風險,而是債信風險,而全球經濟好轉有助高收益債違約率下滑,市場預估今年高收益債的報酬樂觀預估可在5%。 保誠(美國)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總監Curt Burns表示,在所有信用債券中,儘管新興高收益債有3%~4.5%的預期報酬,但在量化寬鬆(QE)緩步退場的環境下仍有部分承壓。 反觀成熟國家的高收益債就沒有這種利空,譬如市場預期美國高收益債今年有4%~5%的報酬,即使是歐洲高收益債也有4%~4.5%的報酬。 瀚亞投資指出,以美元計價來看,高收益債的報酬或許只有4%~5%,但國人也可嘗試用高息貨幣搭配成熟市場的高收益債,用高息貨幣對美元的利差,來增加高收益債的總體回報。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在前兩次美國經濟擴張期間,伴隨低違約率,高收益債券利差可進一步收斂至400個基點以下的低檔水準來看。 庫克認為,目前高收益債券與國庫券間利差達400多個基點,且今年高收益債違約率將維持在2%的低檔水準下,將有利於利差進一步收斂。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鄧漢翔指出,隨著景氣持續復甦,信用債預期將有所表現,不過,在許多資產價值面不再便宜下,更突顯企業體質的重要性,在高收益債方面,目前利差已較緊峭,良好企業體質的標的未來將持續有所表現,券商更指出,在整體企業債中,高收益金融債可望有不錯表現。 保德信好時債基金經理人李欣展表示,根據JP Morgan 預估,今年高收益債的違約率仍維持2%低檔,加上今年美國GDP可望逐季走強,讓美高收益債的基本面依舊看俏。 ---------------下一則---------------  歐洲高收債 可進場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2014年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 )確定逐步退場,基金業者指出,相較於美國,歐洲的信用周期明顯落後,有利歐洲債券,尤其是高收益債券,但歐洲高收益債券市值仍小於美國,投資人宜分散標的。 QE確定於元月起開始退場,雖然市場預期美國不會快速升息,但相較於美國,歐洲近期的升息機率更低,因此不少基金公司都看好歐債的投資機會。 聯博高收益債券投資總監狄斯坦費(Gershon Distenfeld)表示,日前歐洲中央銀行(ECB)再度降息,相較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要縮減購債規模,ECB可望祭出更寬鬆的政策以刺激經濟成長。 歐洲在經歷八季的低成長或負成長後,終於在2013年第2季開始復甦。聯博預估,歐洲201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有機會由負轉正至1%以上,逐漸擺脫衰退。狄斯坦費認為,受惠企業基本面回溫,歐洲債市步入信用周期的初升段,投資吸引力浮現。 狄斯坦費指出,歐洲企業仍在去槓桿化,巴克萊資本等資料顯示,到2013年第3季底,歐洲高收益債券企業槓桿比率平均為2.99倍,低於美國高收益企業債券的3.5倍。歐元高收益債券目前違約率低於美國與新興市場,顯示信用風險較低。 富達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葛洛迪夫(Andrei Gorodilov)指出,歐洲高收益企業基本面相較過去幾年穩健,大多數企業依然採取防禦保守態度,且新債發行多為再融資。 葛洛迪夫說,歐洲高收益債的債信品質高於美國高收益債,BB等級債券的比重約三分之二,高於美國的40%。而且,預期2014年的違約率依然低於歷史平均。 歐義銳榮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伊蓮娜(Elena Musumeci)表示,經歷歐債風暴後,歐洲高收益債券發行企業基本面明顯改善,無過度槓桿,違約率低於美國高收益債券,存續期間較短。 葛洛迪夫認為,技術面也為歐洲高收債提供支撐,特別是在低利環境下,市場追求收益若渴,資金不絕。 ---------------下一則---------------  歐洲高收益債 表現可期2014-01-03 01:55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決定量化寬鬆(QE)政策今年起漸次退場,法人認為,目前美國通膨率仍低,2014年美國經濟動能仍預期加速,企業獲利可望有兩位數的增長,進而延續股市與高收益債市的多頭表現,在利率風險低的支撐下,歐洲高收益債可望持續吸金。 富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貝西•霍弗曼表示,從廣泛的經濟數據觀察,美國經濟已進入自發性復甦,房市與勞動市場加速改善,帶動消費者信心與零售銷售回升,工業生產與製造業動能也加速擴張。 加上美國兩黨通過為期兩年的預算協議,政府部門將不再面臨關閉的窘境,政治不確定性與系統風險降低,即便缺少QE支持,2014年美國經濟動能仍預期加速,企業獲利可望有兩位數的增長,延續股市與高收益債市的多頭表現。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高收益基金經理人皮耶羅•蒙特指出,歐洲經濟復甦步調緩慢,反而提供貨幣政策更寬鬆彈性的空間,預期歐洲央行將維持低利環境更長的時間。 他認為,歐洲高收益債正處於投資的甜蜜點,包括經濟觸底回升、企業仍處於去槓桿化階段、利率風險低、評價面尚未完全反應系統風險下滑等,法國興業銀行去年12月預估,2014年歐洲高收益債指數報酬率仍將有7%的水準。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認為,Fed主動切割QE退場與升息的關係,歐洲與日本央行也計畫持續寬鬆,意味2014年的市場資金將更氾濫,在此環境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驟升的機率下降,對高收益債依舊有利。 富達全球固定收益投資長安德魯•威爾斯強調,今年全球債市投資展望在低利率、成長緩慢是新常態、多元配置分散尾端風險三主軸,及基本面良好、利息保障倍數高、投資評價合理、違約率處於低檔、資金充裕且需求旺等五大利多下,進入由事件主導的信用成熟期,還要許多年利率才可能走升,因此持續看好高收益債。 ---------------下一則---------------  美高收債 第1季漲相好2014/01/01【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彭博資訊,近20年來花旗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各季度表現,以第1季平均漲幅達3.27%最佳、收紅機率更達約七成,在全球景氣緩步復甦下,可望帶動高收益債向上動能。 但投信業者也提醒,今年第1季美國將縮減QE,對債市造成的波動度可能較往年增加。 2013年受到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疑慮,債市壟罩陰霾,所幸聯準會拍板定案將於2014年1月起縮減購債規模,代表看好經濟增速如預期,挹注風險性資產走揚。 統計2013年各主要債市表現,美國高收益債市2013年漲幅逾7%、僅次於歐洲高收益債市近10%的漲幅。由於美國包含房市、就業市場、製造業經濟數據持續轉佳,法人看好可望將繼續帶動高收益債表現。 而若就歷史經驗來看,1990年至2012年花旗美國高收益債指數平均表現,以第1季平均上漲逾3%最佳,居各季度之冠,顯現高收益債市在年初的漲升動能最為強勁。 宏利環球美國特別機會基金經理人DennisF. McCafferty表示,歷史經驗顯示,美國高收益債券表現較佳的季度是第1季,但2014年因為受到美國聯準會開始縮減量化寬鬆的影響,市場波恐增加,但震盪幅度應可望較2013年夏天和緩,主因市場投資人多已調整部位,目前價格已部分反映QE減碼預期。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美國政治不確定性與歐洲債務系統風險已降低,意味著成熟國家經濟改善下,將能驅動2014年經濟動能如預期加速,企業獲利可望有兩位數的增長,延續高收益債市的多頭表現。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隨著景氣復甦,企業發債活動漸趨熱絡,發債的目的也更趨積極,目前高收益債券殖利率仍高達5%至7%之間,相較美國公債與投資等級債,仍具投資價值。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美國高收益債與美股相關係數高達六成,眼見美國景氣明顯改善,公債在殖利率走升、價格走跌的情形下,實在無利可圖;反觀高收益債卻得利於經濟復甦,使違約率維持低檔,可望持續有不錯的表現。 ---------------下一則---------------  優質企業債 資金狂敲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量化寬鬆(QE)雜音消弭,債券資金動能回穩,美元債券最吸金,其中,投資級企業債最受資金青睞,以20億美元的淨流入,連三周奪下債券吸金王,更創下5月中旬以來單周吸金冠軍。 美債揮別連三周淨流出後,上周吸金11億美元,高收益債也同步轉賣為買,小幅淨流入1億美元。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劉玲君指出,QE逐步退場,帶動美元資產偏好度漸進回升,從上周資金向美元債券靠攏可見一斑。 未來美國聯準會購債規模緩步調節,將帶動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擴張減速,隨美國政府債務比重改善和頁岩氣生產,降低美國對原油進口的依賴,貿易赤字也改善,並扭轉過去十年困擾美元的負面因素,將帶動美元偏好回升。 劉玲君說,過往數年美國利率走低,資金減持美元,轉而投入高息貨幣,未來美元走勢向上,匯率對投資影響將呈現反轉,美元資產可望成為焦點,新興市場中部分基本面較差的國家資產則需多加注意。 明年的投資環境須緊跟經濟脈動,各國央行的利率政策是關注焦點,劉玲君表示,即便QE開始退場,低利率環境仍將維持一段時間,對於長線的機構法人,以及資金、退休基金等有收益需求的投資者來說,利差型債券依然深具魅力,由下半年來高收益債及投資級企業債累計吸金逾百億美元,可知此一趨勢。 美國十年期債券亦突破3.0%關卡,牽動全球資金布局。根據EPFR統計,自12月18日美國聯準會(Fed)宣布減少購債規模以來,高收益債券基金持續吸金。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Fed縮減購債,代表美國經濟走向復甦,信用違約互換交易(CDS)與恐慌指數(VIX)走勢趨穩,預期未來在不確定因素消彌下,基本面行情將接棒資金行情,有助高收益債走勢續揚。 ---------------下一則---------------  利差優勢退 澳幣基金跌逾1成2014-01-02 01:18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幾年國人瘋澳幣計價債券基金,主要看重澳幣相對美元的利差優勢,但隨大陸經濟轉型,新興國家成長動能減緩,澳洲經濟明顯受挫,連帶影響澳幣表現,總計2013年澳幣兌美元貶值超過14%,追蹤國內核備澳幣計價債券基金去年全年平均下跌逾一成,跌幅較重者更達兩成。 法人指出,投資澳幣計價債券基金的風險,主要來自債券價格加匯兌雙重損失,投資人應注意債券基金匯差風險。 法國興業銀行認為,從實質有效匯率角度來看,澳幣仍偏貴,2014年可能下探0.83美元,2016年更將貶值至0.72美元,主要是美國轉向緊縮、大陸經濟放緩和商品價格走低;信評機構穆迪則認為澳洲預算赤字恐進一步擴大,將不利其債信評等。 摩根士丹利的看法,則是澳洲央行將持續藉由口頭干預方式壓低澳幣表現,甚至不排除再進一步降息,認為2015年澳幣將貶值至0.82美元水準。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表示,隨美國聯準會政策轉變,長債利率已領先反應走揚,反觀大陸經濟轉型對澳洲投資導向經濟不利,加上澳洲央行態度鴿派,且認為澳幣價格過高不利經濟,未來央行有再降息的空間,使澳洲原本擁有的利差優勢降低,投資人要留意匯兌風險。 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指出,2013年澳幣貶幅不小,就籌碼面來看,澳幣去年全年大幅貶值,進一步下檔風險儼然降低,且相較其他成熟國家,澳洲仍保有信評公司給予的AAA最高評級,隨著大陸經濟動能穩定回升,歐洲擺脫經濟衰退,澳幣資產吸引力仍在。 她指出,儘管短線美元走強,但其他貨幣走勢未大幅震盪,看來匯市對量化寬鬆(QE)退場反應已鈍化,同一檔基金有多元計價幣別,但績效表現差異不大,投資人還是應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鄭鼎芝認為,澳幣與原物料走是關聯度高,原物料表現不佳,使澳幣2013年大幅貶值,進一步下檔風險降低,隨著美中經濟動能穩定回升,歐洲擺脫經濟衰退,澳幣資產吸引力仍在,但短期波動仍大,建議投資人謹慎以對。 ---------------下一則---------------  布局澳幣資產 留意匯損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澳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約15%,貶值幅度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觀察台灣核備澳幣避險的債券型基金績效,2013年以來原幣平均仍有正報酬,但若考量匯兌之後,平均報酬虧損一成,根據外資報告顯示,澳幣未來仍有下跌可能,投信業者提醒,民眾投資澳幣資產需謹慎留意匯兌風險。 美國啟動縮減量化寬鬆政策QE規模,美元走勢轉強,亞幣近期普遍走跌,澳幣12月以來下跌1.91%,2013年來貶幅更約15%,根據摩根士丹利日前發布的報告表示,澳洲央行持續藉由口頭干預的方式來壓低澳幣的表現,未來澳幣仍有走弱可能,預估2015年澳幣可能貶至1美元兌換0.82元的水準。 澳幣的貶值也拖累相關基金績效表現,觀察台灣核備澳幣避險的債券型基金績效,2013年原幣計價的澳幣避險債券基金平均1.54%的正報酬,換算台幣後報酬被匯損侵蝕,轉為虧損約一成。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表示,考量美國明年即開始縮減印鈔買債規模,中國經濟轉型也已壓抑大宗商品需求,過去帶動澳幣上漲的兩大動能已逐漸消逝。 另外,預期在美國殖利率上升趨勢已成形,澳美利差將持續收斂,恐將降低澳幣的投資吸引力,因此,建議部位過高的投資人可趁反彈時期減碼,並建構成更多元分散的投資組合,以降低單一貨幣的波動風險。 不過,摩根投信副總劉玲君認為,雖然今年澳幣貶幅不小,但就籌碼面來看,澳幣今年來大幅貶值,進一步下檔風險儼然降低,且相較其他成熟國家,澳洲仍保有信評公司給予的AAA最高評級,隨著中國經濟動能穩定回升,歐洲擺脫經濟衰退,澳幣資產吸引力仍在。 劉玲君分析,選擇投資區域的重要性絕對高於計價幣別,挑選具成長前景的市場仍是首要考量。 若投資人欲降低匯率波動風險,可以選擇貨幣對沖的類別,特別針對計價貨幣進行避險。 宏利澳幣保本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澳洲有可能會引導利率下調,對債券價格有正面效果,雖澳幣短期匯率仍是趨貶,不過中期而言,澳幣兌美元應有機會重新往0.93以上邁進。 ---------------下一則---------------  慘! 新興當地貨幣債均跌逾6%-2013/12/27【聯合晚報╱記者邱智慧╱台北報導】 今年量化寬鬆(QE)議題在下半年不斷延燒,其中受衝擊最大的莫過於是新興市場,尤其是今年年中美國聯準會(Fed)首度暗示QE可能退場,外資回流成熟國家,雖然新興市場基本面不差,但由於資金撤出,新興市場仍遭受到不小的傷害。回顧今年債市表現,以類別來看,跌幅最深的當屬環球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基金,36檔平均報酬是負6.65%,其次分別是其他新興市場債和環球新興市場強勢貨幣債,報酬為負4.47%、負2.73%。 今年新興市場債雖然是重災區,但計價幣別不同,受創幅度也差很大。同樣是環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但以當地貨幣計價的平均報酬為負6.65%,但以穩定性較高的強勢貨幣計價,報酬則為負2.73%,匯率波動影響報酬幅度相當顯著。今年來表現最差的債券基金是新加坡大華國際債券,績效為負25.97%,跌幅最重的前十檔基金,平均報酬則為負11.68%。雖然目前新興債息高達6.1%,但由於資本利得大幅減損,所以今年總報酬仍然不盡理想。 合庫巴黎投信新興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雅真表示,明年影響債市的因子將和今年大同小異,主要還是要依據各國經濟數據決定國家表現。以當前的經濟表現觀察,從今年第四季開始,新興國家開始和成熟國家逐漸同步向上,先前匯率波動大的國家也已漸趨穩定,今年的大跌應屬於信心層面影響,出現超跌的現象。她認為QE的不確定因子已逐漸淡化,利空已提前出盡,新興市場反而擁有更多的潛在資本利得空間。 鋒裕投資新興市場債團隊客戶投資組合經理貝德鋒(Giles Bedford)則提到新興市場雖仍有波動風險,但長期成長動能佳,看好其中長期展望。此外,新興市場基本面不錯,也成為支持理由之一,如公共債務逐漸降低,2002年時新興市場整體公共債務佔GDP比重逾40%,目前預估在2013年底將下降至32.7%。 以投資報酬率而言,陳雅真透露,目前新興債配息率約為6.1%、高收益債為5.8~5.9%、可轉債為1~2%,以收益率來說,新興債仍是最佳選擇。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提醒投資人建議,以出口為主的國家或是經常帳盈餘較充足的國家為主,避開經常帳赤字或是國家債務水準佔GDP比重較高的國家,在資產類別的選擇上,公司債會優於主權債。

1030108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08日
公開
6

QE退場 歐日股市基金最搶眼2014/01/08【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去年12月19日宣布量化寬鬆(QE) 退場,成熟市場以利空出盡看待,全球股市相繼展開反彈,基金績效也同步走升,其中以「漁翁得利」的歐日股市基金升幅最大。 對照美國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日本及歐洲仍維持量化寬鬆政策,成為資金匯集地,由於兩地同樣具有景氣復甦題材,企業獲利也逐步回升,且就第一季來看,美國還有債務上限等疑慮,相較日本及歐洲較無政策雜音。 以基金績效來看,日本及歐洲相關中小型基金表現最搶眼,這些基金不僅去年一整年上漲逾3成,在近半個月內還持續走強,日本中小型基金甚至平均上漲逾5%。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說,QE正式啟動退場機制,但美國聯準會仍維持極低利率水準,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亦持續寬鬆,加上貨幣乘數遞延效果,有利中小型股發展,例如MSCI歐洲小型股指數中,有高達七成比重在工業、消費、金融、資訊科技等產業。 這些類股與景氣循環連動度高,在景氣回升的期間,企業的獲利翻轉強勁,股價因此跑贏大型股。 不過,投資專家認為,三大成熟市場去年大幅飆升,進入2014年漲勢可能無法再複製去年光彩,且目前三大市場的點位都在歷史新高或波段新高,近期確實要有「居高思危」的意識。 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舉例說,日本已漸漸擺脫通縮之苦,本季零售銷售數據也會受到日本人提前消費而大好,但今年觀察日本的重點,必需擺在提高消費稅之後,日本政府會端出哪些配套措施。 瑞銀投信研究部主管張繼文也認為,近期美股進入超級財報周,可能使指數震盪觀望,一旦美股漲勢暫歇,也會牽動歐、日股市表現。 ---------------下一則---------------  QE喊退 日歐基金漁翁得利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今年起縮減,金融市場以利空出盡看待,全球股市展開反彈走勢,就基金績效來看,日本及歐洲相關基金表現最搶眼,其中又以中小型股最活躍,日本中小型基金甚至反彈逾5%居冠。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分析,對照美國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持續維持量化寬鬆政策的日本及歐洲卻是漁翁得利,不僅同樣具有強勁景氣復甦力度,企業獲利動能也逐步回升,且就第1季來看,美國還有債務上限等疑慮,相較之下,日本及歐洲則較無政策雜音,因而成為資金焦點。 再者,她指出,但美國聯準會仍維持極低利率水準,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也持續寬鬆,加上貨幣乘數遞延效果,有利中小型股發展,本次全球經濟復甦來自於內部經濟結構的改善,聚焦內需市場的中小型股,成長潛力當然最嗆。 反觀大型股的海外營收占比高,她指出,在全球景氣微溫復甦的情況下,企業獲利回升動能反而受到壓抑。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美股與歐股經歷去年大漲後,2014年選股勝於選市,因此在動態組合中今年會加入中小型股票部位,一方面可以讓持股分散,且在去年大漲後,目前看起來部份產業的中小型股還有機會,包括非必須消費、科技與工業等景氣循環型產業。 至於歐洲中小型股也相對看好,他指出,主要是歐債危機緩解後,去年德國股市表現最好,而今年部分南歐國家還有補漲機會,中小型股相對具有爆發力,但操作上要格外留意,除了重視選股,以動態組合方式適度持有較佳。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日本去年開始在安倍晉三兩支箭的助力下,經濟逐漸步上軌道,日股從他上任以來也出現超過八成的漲幅,安倍把貿易自由化當作第三支箭,展望2014年,第三支箭的效果將是攸關日股能否續創新高的關鍵。 此外,企業獲利成長也是支撐日股強勢的重要因素,他指出,日本政府主導日圓貶值趨勢,明顯有助於企業獲利持續改善,其中以出口類股競爭力大幅提升,最值得期待。日股今年還是持續看好。 ---------------下一則---------------  歐、陸股市 本季有亮點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霸菱投顧昨(7)日發布第1季投資展望指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速度將主導第1季市場走勢。整體來說,股票優於債券,股市中較看好歐洲及中國;債券則較看好高收益債券。 霸菱投顧指出,投資人要了解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縮減購債規模的時程,要多觀察失業率。不過,是否升息,物價則扮演較重要的參考指標。 霸菱投顧認為,只要美國通貨膨脹率未達2%,就算失業率降至6.5%的門檻,Fed也不會升息。依Fed最新經濟預測,要到2015年,核心通膨才有機會到達2%。因此,預期Fed將維持低利率更長一段期間。 由於貨幣政策仍然支撐全球經濟增長,霸菱認為,第1季資產配置仍是股票優於債券。即使風險資產第1季可能遭遇逆風,難免出現大幅波動,但應該不會重演去年5、6月的大回檔。 在股市中,霸菱最看好歐洲及中國。歐洲於去年下半年開始擺脫衰退,資金持續流入,雖然目前歐洲企業盈餘表現仍然偏弱,但隨著經濟成長逐漸邁向正向循環,企業獲利與盈餘都可望改善。市場普遍預期,今年歐洲企業每股盈餘可望有兩位數的成長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也可望達15%。 不過,霸菱指出,未來投資中國股市的焦點不應只停留在探討經濟成長率有多高,更應留意改革政策的走向。 ---------------下一則---------------  11月商業景氣亮綠燈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林祝菁�台北報導 受惠年節消費需求顯現,推升零售、餐飲業績成長,加上國際經濟情勢回溫,促使商業服務業景氣燈號又回復為代表「穩定」的綠燈。 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發院)昨(7)日公布102年11月商業服務業景氣指標(ISI)為101,從10月趨向低迷的黃藍燈,再度變回綠燈。商發院表示,觀察12月的景氣概況,歐美地區經濟持續復甦,帶動全球景氣趨熱;此外,國內在年終消費需求增加,以及今年1月分農曆年節的消費熱潮可望延伸的帶動下,預期商業服務業的景氣仍有機會持續成長。 去年10月受到混油事件影響,多家賣場、夜市均大歎,生意掉了好幾成。不過,11月雖然食安議題仍在發燒,但,證券交易活絡,及零售、餐飲市場回溫,景氣出現正向發展。商發院表示,ISI指標來源區分成3大面向,分別為證券市場、人力薪資及營運實況。其中以營運實況的分數成長最多,較10月分大增了4分,主要在於百貨周年慶加碼促銷、汽機車批發零售增長、耶誕應景商品熱銷,以及來台旅客人數增加的情況下,刺激民眾消費,帶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呈現成長態勢。 此外,證券市場則隨著歐美經濟情勢加溫,帶動國內經濟景氣信心,11月分的指標分數為102,月增1分。不過,人力薪資的指標分數則下跌2分,主要在於實質薪資未增,商業服務業就業人數及加班工時下滑所致。 ---------------下一則---------------  Q1傳產看俏 相關基金飆績效2014/01/08【聯合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歷史經驗顯示,近十年來台股第1季表現較佳的族群,多為傳產類股,包括營建、觀光、鋼鐵及汽車類股漲幅都在7%以上,投資台股基金若能挑選相關族群比重較高的基金,績效可望更突出。 國內189檔台股基金中,擁有傳產持股比例超過二成的共有群益葛萊美、華南永昌永昌等十檔,從這十檔平均績效來看,在各期間都是正報酬表現。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台股漲多短線難免稍作拉回整理,但逐步回溫的經濟基本面可望支撐台股後續表現。 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蔡昀達表示,第1季可望創造一波小高峰,大盤展望正向,目前資金趨勢尋找低基期股,進行布局,由於政府近期對於房市態度較為強硬,營建類股可能較受壓抑。 而元月開始,兩岸從新年元旦、寒假到農曆春節等一連串假期,串起華人地區年度最大消費旺季,將有助觀光及航空業業績再度活絡。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說,第1季通常是電子股淡季,反觀傳產股在春節消費題材的加持下,不論是營收動能或股價表現都相對突出,料將帶動傳產部位大的台股基金有好表現。 而越接近農曆過年,春節相關概念股買盤蓄勢待發,包括食品、百貨、零售、觀光等傳產類股買氣均明顯增溫。再者,今年景氣明顯回春,企業大手筆辦尾牙及年夜飯訂位客滿,亦加惠零售、飯店等類股營收。葉鴻儒說,年節期間通常也是旅遊旺季,觀光類股可望表現突出。 葉鴻儒強調,今年將延續個股差異化、強者恆強與弱者恆弱的趨勢,基金的布局如能搭上轉型浪頭、業績持續成長、能穩定配發股息的優質公司,較有機會搭上景氣復甦的波段行情。 ---------------下一則---------------  傳產型台股基金 喊衝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歷史經驗顯示,近十年來台股第1季表現較佳的族群,多為傳產類股,包括營建、觀光、鋼鐵及汽車類股漲幅都在7%以上,投資台股基金若能挑選相關族群比重較高的基金,績效可望更突出。 國內189檔台股基金中,擁有傳產持股比例超過二成的共有群益葛萊美、華南永昌永昌等十檔,從這十檔平均績效來看,在各期間都是正報酬表現。 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彥正指出,台股漲多短線難免稍作拉回整理,但逐步回溫的經濟基本面可望支撐台股後續表現。 而歐美景氣溫和復甦,中國也開始緩步復甦,績優傳產龍頭公司仍是最受長期投資人青睞之標的,第1季可尋找產業景氣轉佳的傳產循環概念股,兼具殖利率及成長性的工業電腦及汽車電子、零組件族群會是看好標的。可作為投資人檢視基金的參考。日盛首選基金經理人蔡昀達表示,第1季可望創造一波小高峰,大盤展望正向,目前資金趨勢尋找低基期股,進行布局,由於政府近期對於房市態度較為強硬,營建類股可能較受壓抑。 而元月開始,兩岸從新年元旦、寒假到農曆春節等一連串假期,串起華人地區年度最大消費旺季,將有助觀光及航空業業績再度活絡。 而越接近農曆過年,春節相關概念股買盤蓄勢待發,包括食品、百貨、零售、觀光等傳產類股買氣均明顯增溫。再者,今年景氣明顯回春,企業大手筆辦尾牙及年夜飯訂位客滿,亦加惠零售、飯店等類股營收。葉鴻儒說,年節期間通常也是旅遊旺季,觀光類股可望表現突出。 ---------------下一則---------------  陸股頻收黑 法人:趁跌快買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陸股今年開紅盤以來的整體表現不佳,法人卻依然看好陸股,並建議陸股若持續再跌,投資人反可趁低點買。 法人指出,看好習李政權落實改革將超越過去江澤民與胡錦濤時代,尤其是經濟改革方面,會對陸股產生正面深遠的影響,且以經驗來看,三中全會之後12個月,股市表現都不錯。 霸菱投資發布第1季資產配置時指出,第1季資產配置仍是股票優於債券,但對第1季的投資看法是「審慎樂觀」,整體看來,即使風險性資產第1季可能遭遇些逆風,但應該不會重演過去2013年5、6月時的大回檔,只是市場波動可能加大。 霸菱說,全球股市目前存在兩大風險,一是2月會有美國舉債上限的協商,儘管應會順利完成協商的機會較大,但因成熟國家股市累積一定漲幅,舉債上限的協商紛擾可能會成為獲利了結的藉口。 二是聯準會開始縮減購債是否會持續對部分經常債赤字較高的幾個新興國家造成進一步的壓力等,因此,第1季風險性資產會遭逆風,但還是建議逢低可布局大陸、歐洲以及高收益債。 瑞銀財富管理執行長陳允懋則說,今年資產配置要「Balance」,均衡布局,看好歐美之外,日本也不能少,在新興市場股市上,最看好的是陸股。 他說,大陸經濟成長率還有7%多,所以依然看好陸股,但要精選標的,雖然陸股今年元旦以來表現不佳,並不代表未來就會一直跌,下跌之後剛好是不錯的進場點。 保德信投信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預估今年陸股走勢將與去年差不多,全年上証指數仍可能以區間震盪為主,但是主要看好的標的,還是一些受到政策扶植、經濟轉型的標的,如電子商務、環保及軍工產業等。 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認為,大中華基金今年漲升行情可期,主要是大陸證監會正積極推動養老金、保險金、QFII以及RQFII等各類境內外資金大舉投資大陸資本市場,將可營造豐沛的資金動能。 ---------------下一則---------------  亞小型股收紅 2014再看漲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統計2013年全年度新興市場多數走跌,但亞洲小型股彈跳,MSCI亞洲小型企業指數收紅,漲幅4.52%,大幅超越其他新興市場。觀察2004年以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波段跌幅超過5%共計13次,而次一年平均漲幅則可達33%。展望2014年,美國經濟與景氣復甦力道不弱,新興亞洲小型股則持續看俏。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表示,新興亞洲股市表現穩健,主要是因為大陸經濟轉型政策方向明確,經濟將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回溫,出口將有利經濟穩定性,市場投資信心逐漸恢復後,將連帶嘉惠相關亞股的走勢。 她指出,目前新興市場估值仍具有吸引力,預期當量化寬鬆展開退場後,新興亞股可能出現反彈行情,建議布局重點在亞洲小型企業型基金、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型基金。 陳韻如指出,新興亞洲正處於轉型期,建議投資人能多加檢視個別市場和國家的轉型成果,增持體質佳、估值明顯被低估的國家。 她也表示,當前全球經濟維持復甦軌道,買進經濟轉型受惠的相關基金,如亞洲小型股型基金、新興國家小型股型基金。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認為,經過去年第4季的漲幅後,目前亞洲市場出現獲利瞭解出場賣壓,基本面未改變,東協國家整體外債比例低於四成,顯示當地經濟基本面仍舊良好。 他指出,大陸去年12月PMI下滑至51,主因生產指數、原物料庫存指數、企業經營活動及就業人員指數下滑所致,雖然表現不如預期,但仍守穩50之上,景氣雖走緩仍在預估中,2014年大陸經濟仍可保有在7.5%的目標值,將提供新興亞股向上動能。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分析,根據統計過去10年每年第1季東北亞四國股市平均漲幅2.73%,其中大陸3.74%、台灣3.31%、日本2.99%、韓國2.73%,表現出色,建議留意去年表現相對落後,或評價偏低的股市,如大陸、韓國、台灣等。 蘇士勛強調,從資金面來看,三大新興市場股票基金資金流向,最近半年只有新興亞洲維持淨流入,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逐漸轉佳;且全球股市第1季上漲機率都相對大,漲幅相對多,特別是東北亞股市值得投資人留意。 ---------------下一則---------------  新興亞股 台中韓Q1爭鋒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中下旬大陸利率飆升,市場面臨恐慌賣壓,且泰國政爭局勢愈演愈烈,新興亞洲指數下跌1.3%,今年開盤以來新興亞洲股市表現不佳,對於1月新興亞股看法,法人預期各國表現差異大,最看好台、中、韓三國股市表現機會。 元大寶來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黃湘惠表示,在美國景氣復甦帶動下,循環性類股開始震盪築底,預料各國股市表現不一,對於整體新興亞洲指數樂觀偏多看待,其中較為看好台灣、大陸及南韓股市的表現機會,看多產業則包括科技、循環性消費、工業、醫療等類股。 今年新興亞股有諸多國家將陸續舉行選舉,包括泰國、印度、印尼,期間市場走勢將震盪加劇,除了關注選舉結果也要留意各國央行決議;第1季要留意美國央行�議會決議及公司財報展望,結果將為影響股市波動的重要因子。 法人指出,且因亞洲市場系統性風險降低,國家、產業、個股股價表現差異料將加大。 黃湘惠指出,整體來看,預估今年新興亞洲股市將處於上半年震盪整理,之後在廠商獲利回溫、國家政策�選舉不確定性移除後,下半年可望走高。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自去年以來,亞股表現明顯差異化,與成熟國家景氣連動較大的東北亞,不僅資金流入較穩定,整體股市表現也勝東南亞一籌。 他指出,隨歐美經濟穩定向上,中、台、韓等東北亞股勢不僅受惠出口成長的帶動;且在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腳步下,資金料將流入經常帳盈餘的北亞國家,有利股匯雙漲;短線來看,在北亞國家中特別看好韓國未來經濟成長。 目前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本益比為11.5倍,股價淨值比為1.7倍,皆低於平均數,顯示亞洲市場評價位於相對低點。法人普遍看好的產業,包括科技、循環性消費、工業、醫療等類股。 ---------------下一則---------------  日圓今年貶至111價位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日經新聞調查顯示,日本調高消費稅4月上路後料拖慢經濟復甦步伐,促使日本央行(日銀)加碼寬鬆,日本長期利率今年上半可望會進一步走跌,但下半年開始反轉走揚。 至於日圓方面的預測,因日本寬鬆貨幣已成趨勢,加以今年仍難擺脫貿易赤字,日圓匯率今年料貶低至109-111日圓兌1美元,周二日圓在104.5日圓兌1美元左右。 Nikkei Veritas針對市場投資人調查顯示,平均預測今年日本的長期利率會來到0.54%,不過預期跌破0.5%的受訪者只佔10%。 日銀去年4月祭出超寬鬆貨幣措施後,4月及5月份的長期利率震盪波動,下半年則在0.6%低檔盤旋。 明治安田生命保險(Meiji Yasuda Life Insurance)首席經濟學家小玉祐一(Yuichi Kodama)指出,到今年4月長期利率還將進一步走跌,主要是政府開始調高消費稅使然,屆時經濟受衝擊勢必迫使日銀加大寬鬆力度。 不過Kazaka Seurities分析師田部井(Yoshihiko Tabei)預測,鑑於國內經濟可望回溫,日本長期利率自今年秋天起將反轉走揚直到年底。另有分析師指出,美國利率受聯準會減碼QE影響走升下,也是帶動日本利率上揚的原因。 Nikkei Veritas同時公布日圓預測調查,40%受訪者預測,今年日圓匯率將貶到109-111日圓兌1美元。逾60%的受訪者預期,今年日圓兌美元的最低點可能出現在12月。 瑞穗銀行(Mizuho Bank)市場分析師唐鎌大輔(Daisuke Karakama)指出,日圓維持貶勢,係因日本貿易收支維持赤字,恐持續湧現日圓拋售潮。 摩根大通外匯研究部主管Toru Sasaki則表示,美國利率在今年底料擴大升幅,加以美日利差擴大使美元更強。 ---------------下一則---------------  日本中小股基金 嗆辣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於去年12月19日宣布量化寬鬆(QE)退場後,金融市場以利空出盡看待,全球股市展開反彈走勢,就基金績效來看,日本及歐洲相關基金表現最搶眼,其中,又以中小型股最為活躍,日本中小型基金甚至反彈逾5%居冠。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分析,對照美國貨幣政策逐步收緊,持續維持QE政策的日本及歐洲卻是漁翁得利,不僅同樣具有強勁景氣復甦力度,企業獲利動能也逐步回升,且就第1季來看,美國還有債務上限等疑慮,相較之下,日本及歐洲則較無政策雜音,因而成為資金焦點。 再者,儘管QE啟動退場機制,但美國Fed仍維持極低利率水準,全球央行貨幣政策亦持續寬鬆,加上貨幣乘數遞延效果,有利中小型股發展,謝瑞妍指出,此次全球經濟復甦來自內部經濟結構改善,中小型股聚焦內需市場成長潛力當然最嗆。 歐洲中小型基金表現搶眼。摩根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吉姆•坎貝爾(Jim Campbell)分析,在景氣回升期間,企業獲利翻轉強勁,以FTSE歐洲中小型股指數為例,今年整體盈餘將較去年成長一倍,進而帶動股價表現。 台新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今年新歐市場投資題材增多,包括:經濟將受惠歐洲復甦揚升、企業獲利具成長空間、俄股可望有資金回補。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隨著安倍三箭收效,日本順利擺脫連4年通縮,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六個月走升,帶動中小型股表現。 ---------------下一則---------------  美貿易赤字 降至4年新低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周二公布去年11月外貿統計,赤字額降至2009年10月以來最低,優於市場預期,主要拜出口持續擴增,創新高紀錄所賜,凸顯海外經濟成長增強可望加持美國經濟。 美國貿易赤字縮減,支撐美股在經過3天下跌後終於在周二強勁反彈,道瓊指數上揚逾百點。 美國去年11月貿易赤字降至342.5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測的400億美元,去年10月赤字也由原先公布的406億美元下修至393.3億美元。 美去年11月出口額經季節調整後為1,948.6億美元,是紀錄上最高水準,較上月成長0.9%,較前年同期成長5.2%;去年11月進口額為2,291.1億美元,較上月減少1.4%。 美國的出口成長,由對中國、墨西哥及加拿大的出口成長領軍。去年1∼11月,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額較前年同期成長8.7%,對加拿大則成長2.5%。加拿大仍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國。對歐出口額則較前年同期衰退1%,則凸顯出歐洲經濟去年成長步調之緩慢。 美貿易赤字下滑,部分也反映出美國內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美國未經通膨調整的石油出口額在去年11月增至紀錄最高水準,當月的石油進口額則創下2010年11月以來最低。 美國包括工業原物料、資本財及汽車在內的貨物出口額,去年11月也見上揚,同時對外國工業原物料、食品及消費品的進口額則下滑。 淨出口可擴增國內生產毛額(GDP)。全球經濟近幾個月來已顯現趨穩跡象,對美國經濟是潛在利多,因美國經濟這次復甦以來,大多時候,出口都受到歐洲、日本及新興市場的成長疲弱所牽制。 ---------------下一則---------------  高成長低通膨 美經濟喜嘗甜蜜點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華爾街日報向經濟學家所作的最新訪調,美國經濟今年可望喜嘗甜蜜點─高成長與低通膨。 訪調結果發現,經濟學家預估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2.7%,不僅高於2013年的2.1%,也高於長期潛在GDP成長率(不到2.5%)。 此一成長率代表今年經濟創造就業的動能可望升溫,將高於過去3年每月平均18.3萬人的就業人口創造量能。 與此同時,通膨不致於出現飆漲。經濟學家預估,今年底時通膨率將落在2.0%左右,剛好是聯準會(Fed)設定的理想位置。 也就是說,2014年Fed將會達到其法定的貨幣政策目標:物價維持穩定,失業率則下滑。這正是經濟的甜蜜點。 不過,此一樂觀預期也有負面因子,像是通膨可能偏弱,而其原因在於薪資端並未帶動成本上揚的壓力。事實上,即使經濟成長率逼近3%,但所得成長仍偏低,這是何以許多消費者並不認為經濟強勁復甦。 美國今年創造就業動能應可加溫,每月就業創造量能估可超過20萬人,不過去年11月時失業人口仍達1,100萬,其中有400萬人失業逾半年,也就是勞動市場仍供過於求,大多數勞工並無談判力。 通膨偏低的問題可經由調高基本工資予以解決。基本工資調高雖不會對許多勞工直接造成影響,但會拉高企業付給員工的薪資下限,先不管對於就業市場會有何種影響,企業可能會以此為由調高產品售價。 如果經濟成長率可達3%,需求面應該相當穩健,物價上揚步調就得以維持穩定,且還不致於引發令人憂心的高通膨。 但美國國會今年通過調高基本工資案仍有很大的變數,高盛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機率不大,因為參院表決不一定會通過,眾院甚至不會進行表決。 不過,由於民意支持調高基本工資,加上今年11月適逢國會期中選舉,國會議員不無做出讓步的可能。 ---------------下一則---------------  信心回溫 美股多頭發燒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繼2013年的亮麗漲勢,2014年新年開市以來美股面臨高檔震盪壓力,史坦普500指數2014年頭三個交易日下跌1.15%,法人認為,美股短線震盪,但今年美國經濟將加速成長、信心回溫有望帶動企業資本支出提升,搭配資金由債轉股的力道料將持續發酵,預估年美股多頭行情持續延燒。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盧明芬表示,照往例,1月9日盤後將由美國鋁業開啟2013年第4季財報季,展望2014年1月9日至1月底前,史坦普500大企業預估將有約231家企業公布上季財報。 據彭博資訊統計,市場預估2013年第4季獲利將較去年同期成長5.2%,除了上季財報成績,企業對於2014年的業績及獲利展望也是觀察重點。 盧明芬分析,過去幾個月市場持續下修史坦普500企業2013年第4季獲利預估值,自2013年9月底的9%下修至5.2%,據Factset統計,107家事先發布財測的企業中,有94家企業發布獲利預警、比重達88%,高於過去五年平均值。 她指出,由於過去幾個月市場已經大幅下調獲利預估值,預期企業財報有機會隨總體經濟好轉而有驚喜行情可期。 宏利環球美洲增長基金經理人Sandy Sanders指出,目前美股依然相對低廉,以未來獲利預估計算的本益比僅13∼14倍,相對於20年平均值的16∼17倍仍有空間。他指出,史坦普500指數達到五年來高點,且2013年的企業每股盈餘比2007年高了近30%,顯示美股目前美國上市公司的資本部位比過去更紮實。 ---------------下一則---------------  財報季…美股有驚喜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股市繼2013年的亮麗漲勢後,2014年新年開市以來在高檔震盪。基金業者指出,美國經濟加速成長,美股展望佳,企業財報將是牽動本月美股盤勢動向的關鍵之一。 照往例,1月9日盤後將由美國鋁業開啟2013年第4季財報季,到月底前,S&P 500大企業預估約231家企業公布上季財報。富蘭克林投顧指出,彭博資訊統計,市場預估2013年第4季獲利將較前一年同期成長5.2%。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Factset統計,在107家有事先發布財測的企業中,有94家發布獲利預警,比例高達88%,高於過去五年平均值的64%。由於市場已經大幅下調獲利預估值,預期企業財報有機會隨總體經濟好轉而有驚喜行情。 在美股各產業中,除了能源及公用事業類股為負成長之外,其餘產業均為正成長。富蘭克林投顧指出,今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將逐季加速,分別成長6.6%、9.4%及10.2%,有利股市動能。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2013年全球股市吸金動能強勁,其中,美股基金吸引約1,240億美元資金進駐,領先主要區域股市。公債殖利率緩步上揚趨勢成形,股市比債市更具評價面優勢,預估2014年資金持續回流股市。 ---------------下一則---------------  台幣貶 新興市場基金反漲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過去一個月,隨美國宣布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新興市場受到該議題衝擊,跌幅約3%,但因新台幣貶值,加以不少基金配置優異,使得新興市場基金平均表現,遠優於新興市場指數。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分析,新興市場基金也在刮「新小奇」風,也就是「舊不如新、大不如小、正不如奇」。 觀察過去一個月表現較佳的新興市場基金,多能加碼較具新意的科技與醫療類股,以及能為傳統消費性行業注入新價值的企業。區域上則以布局在新興市場小型股和邊境市場的基金表現最突出。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新興市場小型股在景氣復甦期間通常有優秀表現,且市場預估新興市場小型股的今年盈餘成長率也遠高於大型股,在盈餘成長力道更大下,有機會創造更大的投資報酬,小型股投資前景依然看俏。 ING金磚七國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美歐日成熟國家復甦腳步持續,但部份新興國家經濟基本面仍存挑戰,各國表現分歧,預期波動度仍較大,為首的大陸在未來政策方向逐步確立下,雖然股市仍在低檔,投資能見度已逐漸回升。 他指出,近月大陸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雙雙下滑,仍需密切關注未來經濟復甦動能是否延續,且年關將近,市場資金面恐偏向緊俏,預期大陸、香港股市將以個股表現為主。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指出,量化寬鬆退場使新興市場產生資金流出的壓力,倚重原物料商品出口的國家、經常帳赤字大的國家以及外債負擔重的國家,都將面臨較大挑戰。 陳朝燈預期,今年下半年,體質佳的新興國家將有機會因為股市價值來到具吸引力的價位,進而重新獲得市場青睞。目前正處於調整經濟結構階段的大陸,短期成長率有季節性減速的壓力,若大陸未來若消費與出口能夠重掌大局,則經濟成長可望延續。 摩根新興35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相較於成熟市場,新興市場成長力道弱,加上貨幣貶值壓力,國際資金轉向成熟市場;隨美歐日經濟改善,與成熟市場高度連動的新興市場,可望受惠出口成長挹注。 ---------------下一則---------------  油價大彈升走勢 2014不易出現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新的一年開市後,油價出現明顯跌勢,法人表示,油價大跌主要是庫存大增、需求減少,但預估2014年西德州油價較可能以區間波動為主,每桶約在85∼100美元,短期油價不易大幅走高,但狂跌的機率也有限。 天達投顧表示,先前原油價格下跌是受到利比亞情勢舒緩使得OPEC供給情勢好轉;至於西德州原油價格大跌則因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報告顯示,美國燃油需求大降,但原油日均產量增加至812萬桶,是1988年以來新高。 法人指出,油價短期大跌後,未來幾日有可能止跌反彈,但2014年整年國際油價恐不易出現大彈升走勢。 瑞銀投信認為,美國大量生產頁岩油之後,美國國內原油產量在2013年10月已超過進口量,因此在美國進口需求減少的情況下,油價再大幅走高不易;但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內需走強,今年全球原油總需求可望增加,成為油價支撐。 瑞銀投信研究部主管張繼文說,2014年西德州每桶油價較可能在區間為85∼100美元波動。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周有融認為,預期短線西德州原油每桶約落在90∼95美元震盪。主要是因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溫和,對石油的需求不若以往強勁,同時美國頁岩油產量增加,今年全球石油將面臨供過於求,加上美元走強,油價上揚空間受壓抑。 法人認為今年的油金價格可能區間整理,但相對看好資源類股後市。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表示,景氣復甦下,需求回升,使油價走勢相對其他資源價格穩定,在地緣政治風險降低下,預期油價再向上空間相對有限,但能源類股卻有表現的空間。 葛瑞森說,目前能源產業設備產能過剩情況已有改善,搭配新能源開採、旺季題材等,預估能源股股價表現會比國際油價走勢更佳。 周有融認為,目前資源類股的評價已經相對低廉,後續可望有再評價(re-rating)行情,尤其看好獲利相對良好的大型石油天然氣廠商,後續股價較具表現空間。 ---------------下一則---------------  酷寒 紐約天然氣價格暴漲6.6倍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遭到北極渦旋(polar vortex)襲擊,面臨邁入21世紀以來最嚴寒氣溫,紐約市等東北地區氣溫遽降,取暖需求大增,當地能源價格因而一夕暴漲。 紐約天然氣價格周一暴增6.6倍,每百萬BTU(英國熱量單位)達90美元,德州電價更是在數小時內飆漲190倍。 根據州際交易所(ICE)資料,輸往紐約的天然氣現貨價,上周五每百萬BTU全天均價還在13.6102美元,但周一暴衝至90美元,是紐約2月天然氣期貨價近6.6倍。紐約市過往冷冬天然氣價格大約都在在40到50美元區間。 Bentek能源公司指出,美國周一天然氣使用量達1,257億立方英尺創新高,幾乎是美國天然氣日產量的2倍。 北美遭遇北極渦旋的寒流襲擊,氣溫幾小時內突變為極寒氣候。美國國家氣象局預報,紐約周一氣溫高低變化,早上最高攝氏13度,凌晨最低攝氏零下14度。 商品氣候集團(CWG)總裁羅傑思(Matt Rogers)估計,周二將是美國1990年代中以來最冷一天,會打破2009年1月低溫記錄。 取暖需求大增,德州電網營運商Ercot呼籲大家節約用電,因為供電能力正受挑戰,寒冷氣候持續將再推高用電需求。 法國巴黎銀行指出,德州電力現貨價短短數小時內狂飆190倍,每百萬瓦時首次升破5,000美元。 儘管頁岩油開採革命,大幅提升美國天然氣產量創新高,本應能滿足本土需求,但專家指出美國天然氣管的輸送能力沒相應升級,因此讓美國部份地區的供應仍然受限,從而無法降低天然氣價格。 ---------------下一則---------------  油金逆勢漲 法人:短期現象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去年底法人都看空金價,但金價已連漲兩周,法人表示,金價彈升是因為金價大跌後有搶短買盤進場,元月油、金價不按排理出牌的走勢屬於「短期現象」,今年油金價應仍以區間波動為主。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黃金市場仍然存在偏空的因素,如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將降低對黃金的需求,資金仍會持續流出黃金ETF,央行也會降低買進黃金的速度。 另外,他指出,量化寬鬆(QE)退場將使黃金投機買盤縮手,但是金價很難再出現過去大幅飆漲的走勢,然而在金價低到一定程度時,還是會吸引來自大陸、印度的部分實體需求買盤出來,只要大陸和印度有些實體買盤出來,金價仍有短暫走高的機會,出未來須觀察印度需求能否回溫。 先鋒投顧總經理周智釧說,去年金價慘兮兮,市場又有一堆人喊空黃金,但黃金長期而言不太可能一直破底,因為大陸、印度這些企圖成為強權的國家,依然會持續買入黃金增加自己的黃金儲備。 他指出,而且新興國家的人民非常「哈」黃金,金價再跌就會有更多實體需求跑出來,像是農曆年逼近,亞洲的大媽也正在蠢蠢欲動。 周智釧表示,美國聯準會已經開始退場QE,但金價卻在1,200美元關卡數度失而復得,且上月也未跌破6月創下的1,180美元低點,因此金價在1,200美元附近應有一定下檔支撐,但近日的上漲是否為一波牛市的開端,暫持保留態度,短期內先觀察是否能突破季線,約1,260美元。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周有融同樣表示,金 價短線雖有跌深反彈的機會,然而考量美國減碼QE帶動美元走強、風險偏好上升,使得原先以投資與避險買盤為主的黃金等貴金屬將仍承受較大壓力。 他指出,目前紐約金屬期貨庫存與全球黃金ETF的持有部位皆持續下滑,預期後續動能仍相對弱勢,未來金價能否獲得支撐,將看大陸需求而定。 ---------------下一則---------------  外資耶誕收假 金價回溫1,240美元2014-01-08 01:41工商時報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外資放完聖誕假期歸隊,國際金價隨之升溫,已回溫到每盎司1,240美元,去年逢低布局的國內銀樓業者眉開眼笑,期待農曆年前可以有一波行情。 昨(7)日國際金價拉漲至每盎司1,240美元附近,最高達到每盎司1,245美元,較去年12月最後一天的國際金價,上漲了至少55美元,短短七天,漲幅超過4.2%。 國內銀樓黃金參考賣出價昨天來到每台錢4,610元,每公斤黃金條塊較1月初上漲4.5萬元。熟悉黃金操作的國內黃金大戶指出,去年底以來,黃金已成為國外法人操盤的工具,大舉放空、再大筆買進炒高,短進短出,賺取每波段獲利。 黃金大戶指出,去年下半年之後,部分銀樓業者開始熟悉國外法人的操作手法,開始跟進,因此去年底國際金價被壓至每盎司1,200美元以下後,部分銀樓業者開始逢低承接,逢低承接的銀樓業者統計至目前的帳面都有獲利。 銀樓業者指出,市場銀樓庫存黃金平均價位多在每盎司1,000美元以下,愈逼近手中平均成本價位、業者都會買進,以維持手中一定的庫存量。 銀樓業者指出,去年整體銀樓買氣不好,目前逼近農曆年,加上國際金價反彈,熟客開始回流,買3台錢、5台錢重量的黃金庫存在手中過年,期望國際金價這波反彈可以帶動部分商機。 台銀貴金屬部指出,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宣布首次縮減購債規模以來,許多金市多頭已經撤離。上周國際金價受到聖誕假期影響,交易清淡,在上下30美元的區間內震盪。 台銀貴金屬部指出,技術線型上,國際金價短線技術指標位於超買區,國際金價守穩5日線後,持續朝20日線移動平均線邁進;但如果未來幾日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亮眼,短線國際金價仍不排除有下跌空間。 ---------------下一則---------------  紐約金價閃崩 暫停交易10秒2014年01月08日【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黃金期貨周一盤中突然閃崩,在台北時間周一晚間11時10分左右由盤中高點急殺35美元,瞬間由紅翻黑,從上漲0.7%轉為下跌逾2%,導致交易一度暫停10秒鐘,原因眾說紛紜,從下錯單、拋售到故意影響售價都有傳言。 爆錯單拋售疑雲 黃金期貨價格在暫停交易10秒鐘之後,吸引低接買盤進駐,很快回到閃崩的水準,還一度反彈至3周高點,終場僅小跌0.05%,昨則持平在每盎司1238美元附近。 儘管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發言人利威爾(Damon Leavell)強調,並沒有錯誤的交易,但市場仍流傳有人試圖操縱價格等各類說法。類似的情況去年11月20日也曾發生,CME當時在金價急跌下,暫停黃金交易20秒鐘。 金價目前已自去年12月19日的低點每盎司1193.6美元反彈近4%,分析師表示,本周後期在主要商品指數重新調整權重之前,黃金可能會吸引更多買盤,但長線走勢仍有疑慮。而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指出,今年金價走勢仍缺乏支撐。 ---------------下一則---------------  CES登場 科技基金助陣2014-01-08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2014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登場,法人指出,隨著科技產業進入後PC時代,今年CES的主題將變得更多元,展覽亮點包括穿戴式裝置、雲端運算、物聯網、3D列印、大螢幕裝置與可彎曲裝置等,創新元素可望為科技業注入新的成長動能,投資人可布局科技基金。 富蘭克林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馬特.摩伯格表示,CES向來是科技市場發展趨勢的風向球,而且於展覽期間,各家科技大廠也將推出多款新品,因此CES展多能帶動科技股表現,追蹤近三年,美銀美林科技100指數於CES展後一周,平均上漲1.72%,後一個月平均漲幅近7%。 農曆春節銷售旺季即將啟動,2月下旬又有巴塞隆納MWC世界通訊展,預料新品登場伴隨實際的銷售成績出籠,有利科技股營造多頭氛圍,長線投資題材豐富多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盧明芬建議,投資人可採分批加碼或定期定額策略介入,積極者首選科技產業型基金,穩健型投資者則可透過側重科技股的美國大型股基金,擴大資產組合的爆發潛力。 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表示,本次消費大展受關注焦點,穿戴式裝置運用擴大,當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裝置發展到漸趨成熟後,新型態且應用層面更廣的穿戴式裝置在未來有可能成為硬體廠商發展新重心。 ---------------下一則---------------  醫療科技股 漲相都不錯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去年醫療及科技類股表現出色,展望今年,基金業者認為,強者恆強,生技、科技、電信、網路通訊等族群持續看好,除了美股以外,歐洲、中國與台灣等市場都有投資機會。 彭博資訊統計,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十大產業指數中,近一季以資訊科技指數表現最猛,漲幅有一成以上,居所有產業指數之冠,去年全年的漲幅也是名列前茅。醫療保健族群近一季上漲8%,去年全年則大漲近34%,漲幅數一數二。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尤其看好生技、科技、電信、網通等族群。 ---------------下一則---------------  美日REITs基金 Q1首選2014/01/08【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3年日本REITs表現突出,預料漲勢可持續,日本及美國REITs將是2014年第1季投資首選。觀察22檔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績效差異甚大,排名居前的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及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2013年皆有一成以上的報酬率。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日本地區全國辦公室需求持續改善,東京都五區商業辦公大樓空置率持續下滑,2013年11月下降至7.52%,連續第五個月改善,創下自2009年6月以來新低水準,其中,部分大型不動產商更降到2%至4%。 大阪商業區商辦空置率則較10月下滑0.03個百分點至9.85%,連續第八個月下滑,且為連續第三個月跌破10%關卡;至於名古屋商業區商辦空置率較10月下滑0.31個百分點至9.76%,三個月來首度呈現改善。 在供給方面,辦公室供給在2012年達到高峰,東京都23區2012年供給面積為175萬平方米,2013年為58萬,預期2014、2015年各為91萬、102萬。在供給有限之下,空置率有下滑空間。 租金市場出現兩極化現象,地段佳且耐震性高的大樓需求強勁,地點較差且堅固性比欠佳的大樓需求偏弱。 日本辦公室租金在2008年達到高點後下滑,2013年部分需求較強大樓租金開始上漲,例如三井不動產針對幾個需求較強大樓,租金自2013年4月起新租戶調漲5%,三菱地所2012年秋季起調漲部分大樓,漲幅5%至10%,2013年新租戶調漲10%。 吳宗穎表示,日本經濟持續復甦及通膨上揚,資金在2014年將持續湧進不動產市場,地產公司或REITs公司獲利與評價上將提升。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C2

2014年01月07日
公開
15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明年亞洲投資 東北亞出頭天2013-12-29 01:45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權威財經雜誌巴倫周刊指出,投資人明年若要在亞洲市場獲利,應把重心聚焦在東北亞。它指出像台灣、南韓、中國與香港等市場,受惠於美國消費增加與歐洲經濟邁向復甦,投資前景看好。此外日股受量化寬鬆政策支持,也將使其明年表現繼續顯眼。 美銀美林亞洲策略師卡普爾表示,雖然整體而言,明年亞洲股市恐將陷入不振,不過依然存在一些投資機會。 分析師認為,若說日圓疲弱,協助全球投資人今年在亞洲勉強獲利,明年關鍵則將轉至近來不斷走升的美元。以往來說,美元走強與美債殖利率攀升並不利於亞股。此外除東北亞外,亞洲其他經濟體成長也在減緩,企業獲利也跟著減少。巴倫預估,日本以外的亞洲經濟成長,在明年將從今年的5.9%減速至5.7%。 野村證券分析師柯爾茲表示,亞洲市場的投資首選應屬目前股價吸引人的中國大陸市場。他認為澳門博弈股大有所為,但不建議精品股。 亞洲多國政府推動經改,使得該區國營企業被迫改變,卡普爾因而看好大陸銀行股、日本與大陸的通訊股、大陸不動產股與南韓半導體股預料在明年也將有不錯表現。 擁有新興市場投資教父之稱的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基金操盤手墨比爾斯,則對南亞的印度情有獨鍾,認為它有機會在明年成為大黑馬。 Eastspring投資公司策略師榮瑞則認為,日股可望在安倍經濟學加持下,連續第2年有不俗表現。他指名豐田汽車、辦公室自動化設備商理光與三菱UFJ金融集團等股價前景可期。 ---------------下一則---------------  IMF看好日本前景 調高明年經濟預估 因應消費稅衝擊 政府著手研究7~9月數據2013年12月30日【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第一副總裁李普頓(David Lipton)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儘管明年日本政府預定調高消費稅,以及實施更多財政與經濟結構改革政策,IMF可能調高日本經濟預估。 目前IMF預估日本明年經濟可成長1.2%,低於日本政府自估的1.4%。根據彭博針對經濟學家市場調查報告,日本政府明年4月把消費稅率由現行的5%調高至8%後,明年第2季(4~6月)經濟年化季增率將減少3.9%,明年全年成長率仍將達1.6%。 安倍政府有努力空間 李普頓為IMF僅次於主席拉加德的重量級代表人物,他認為,安倍晉三任職日本首相1年內所實施的各種振興經濟政策,確實改變日本經濟發展,日本政府未來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李普頓說:「安倍政府明年必須見到所謂『第2支箭、第3支箭』經濟政策實際效益,這些政策才是真正關乎日本經濟結構改革,只要日本政府持續於結構改革上有進展,IMF不會反對日本政府放手日圓貶值政策。」 「調高消費稅是正確的」 日本政府放手讓日圓大幅貶值後,日本物價表現已經扭轉日本會永遠陷入通貨緊縮狀況的悲觀預期。李普頓認為,改變日本民眾悲觀情緒是很重要的,低通貨膨脹是日本人期盼的。 日本政府明年4月預定調高消費稅由5%至8%,李普頓指出,日本政府此舉是正確的,但必須非常謹慎關注其對經濟動能影響。 NLI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矢島說:「日本消費稅絕對將對日本經濟發展造成衝擊,日本政府必須讓日本民眾有通貨緊縮將結束的預期,讓社會預期更加樂觀。」 日本政府對於消費稅將對經濟發展產生的衝擊未掉以輕心。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昨接受日本電視台NHK專訪時透露,拒絕排除日本政府為進一步拉抬日本經濟,以追加預算的可能性,僅說最好是不要追加。 追加預算恐債臺高築 麻生太郎說:「我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我最希望追加預算不會發生。」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接受日本廣播電台Radio Nippon專訪時說:「日本政府將研究7~9月該季經濟數據,以確認日本經濟動能可否承受消費稅明年4月調高至8%,甚至2015年時預定調高至10%的衝擊。」 經濟學家認為,日本政府明年若追加預算將進一步擴大日本債務規模,而日本已經是全球債務最沉重的已開發國家,這對日本經濟發展是非常大的風險。 ---------------下一則---------------  法人:日股明年漲勢再起2013-12-30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日股歷經半年修正整理,近期法人在發布2014年投資展望時,看好日股的聲音再次響起,法人表示,因為日股零亂籌碼已逐步消化完畢,在日本央行市貨幣政策持續寬鬆以及日本企業獲利提升下,有助日股多頭再續攻。 富達日本基金經理人金俊演(June-Yon Kim)表示,近期日本央行的短觀調查報告顯示,日本企業信心全面改善,就業情況也在持續進步,接下來12∼18個月日股前景是樂觀。 金俊演指出,看好2014年日股後市,主要還是日本央行,另日本政府結構性改革和日企獲利躍升也都將持續支撐日本在2015∼2016年實質成長。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也認為,相較其他成熟國家,2014年第1季日本貨幣與財政政策有利股市表現,建議目前可加碼日本。 她指出,看好日股後市主要是因日本政府將於2014年4月提高消費稅至8%,預期日本政府為降低消費稅衝擊,日本央行將推出更寬鬆貨幣政策;日本企業獲利動能較其他市場強,企業資本支出已見回升,這是近幾年少有的情況,除了2014年第1季看好日股走勢,這些政策以及基本面改變都有利日股中長期發展。 百達投顧總經理陳詩舜說,日本政府目標是讓日圓兌美元維持在110∼115日圓的區間範圍內,因此日圓持續貶值會支持日本企業獲利提升。 陳詩舜說,由於日本企業對於全球經濟復甦的敏感度相對於其他國家為高,全球經濟若可以穩定復甦,也可望進一步帶動日本企業營收增加。 ---------------下一則---------------  日股大漲破1萬6千點 逼金融海嘯前高點2013/12/31【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日股基金讓投資人住了好久的「套房」,但今年日股大漲,日經225指數重回1萬6000點大關,投資人終於解套,轉虧為盈。 由於歷史與地緣關係,台灣投資人長期以來對日股基金帶有一分特殊情感,加上日股在失落的20年之前一度上站3萬點,帶給無數投資人希望,但也讓無數投資人失望。 日經225指數於2007年7月初曾來到1萬8261點波段高點,當時市場一度認為有望再見到2萬點大關,無奈只是曇花一現,日股又落於萬點以下,再度套牢一批投資人。 不過,今年日股強漲逾五成,在金融海嘯前高點進場的日股基金投資人已陸續解套。 以原幣計價來看,富達日本潛力優勢基金是唯一一檔收復失土的基金,今績效已轉正11.45%;若換回台幣,加計富達共有三檔日股基金回到金融海嘯前的高點,還包括景順日本動力與瀚亞投資M&G日本基金。 日經225指數距離金融海嘯前高點僅一步之遙,昨天收在1萬6291 點,但日股基金卻表現分歧。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日經225指數只有225家企業,第一大成分股Fast Retailing Co Ltd(零售服飾,旗下有Uniqlo品牌)就占了10%,今年大漲100%;第二大權值股軟銀(SoftBank)更是狂飆195.24%,前兩大權值股主導日經盤勢,因此走勢與基金有落差。 反而是涵蓋1761家成分股的東證一部指數,走勢更貼近日股基金。 ---------------下一則---------------  日股亮眼 熱錢簇擁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日本股市今年來已吸引近1,500億美元資金流入,創13年以來年度最大量,在國際熱錢簇擁下,以原幣計算的日經225指數來看,今年來漲幅突破55%。投信業者指出,只要錢潮不退,日股後市依然看好。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指出,明年日本經濟力道的關鍵在於政策延續性,目前已確定日本將針對能源、農業等,推出安倍第三支箭的第三波。 明年第2季日本消費稅執行調高後,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從日本短觀報告來看,日本到明年第1季企業活動不會有太大問題,預期觀察的分水嶺會介在明年第2季。 許廷全指出,日本股市經歷2013年的豐收年後,2014年投資觸角可延伸到東北亞經濟體,回顧2013年的外資流入狀況,除了日股今年來吸金近1,500億美元外,台股流入87.37億美元、韓股流入47.634億美元,在亞股七大市場中表現出色。 許廷全認為,美歐復甦軌道持續,而東北亞經濟體受惠的區塊多,由於產業獲利成長才是股價推升的動能來源之一,在歐美持續復甦下,有利於東北亞產業發展,建議目前以東北亞比較較高的方式布局亞太區域等東方股市。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表示,日本經濟露出曙光,吸引國際買盤全面回補,今年外資累計買超逼近1,500億美元,創13年以來最大量,帶動日股漲幅逾五成。 羅伊德指出,儘管日股已有一波漲幅,但本益比仍然偏低,而且,對照前波2003-2007年外資買超逾3,900億美元,外資尚有加碼空間,內資也蠢蠢欲動,日股還有好光景可期。 除了外資力挺,下一波資金動能看日本內資。羅伊德指出,為了釋放民間資金,鼓勵民眾將存款轉向股市,明年元月將推出散戶投資免稅優惠NISA方案,目前NISA開戶數逾350萬戶,占日本整體證券戶逾一成,日本金融廳預估,2020年前將有25兆日圓的家庭儲蓄流往NISA帳戶,也就是說,明年起每年可望有約3.5兆日圓資金流往股票或基金投資。 此外,全球最大退休基金-日本退休金(GPIF)未來可望增加股票與REITs投資比重,預期每增加1%將帶動1.1兆日圓資金流往股市。 羅伊德表示,日本內資實力不容小覷,未來加碼空間將挹注日股上升動能。 安倍三箭收效,日本順利擺脫連四年通縮,名目通膨率與核心通膨都在今年由負轉正,加上零售銷售數據改善,房市銷售與投資走揚,通膨趨勢確立。 日本央行短觀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在雇用與資本支出意願也開始呈現改善,預期將可持續帶動薪資成長與經濟正向循環增長,有利內需消費產業。 ---------------下一則---------------  日股搶手 今年1500億美元湧入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最新亞股資金流向出爐,觀察亞洲七大主要市場外資動向,東北亞仍是王 道,台灣、韓國及日本股市持續吸金,其中日股今年來已吸引近1,500億美元流入,在國際熱錢簇擁下,以原幣計算的日經225指數今年來漲幅突破55%。 法人認為,東北亞持續受惠歐美復甦,是目前投資組合不可缺的關鍵。 德盛東方入息產品經理許廷全指出, 2014年建議投資觸角可延伸到東北亞經濟體,回顧2013年的外資流入狀況,除了日股今年來吸金近1500億美元,台股流入87.37億美元、韓股流入47.634億美元,在亞股七大市場中表現出色。 他指出,美歐復甦軌道持續,東北亞經濟體受惠的區塊多,由於產業獲利成長才是股價推升的動能來源之一,在歐美持續復甦下,有利東北亞產業發展,建議目前以東北亞比較較高的方式布局亞太區域等東方股市。 先機基金總代理富盛產品經理高齊英指出,日股評價仍為合理,儘管日股2013年漲幅可觀,在成熟市場中居冠,但評價仍遠低於美股,仍是2014年投資亮點。 其他亞股部分,她分析,亞洲不含日本股市本益比11.3倍,略高於整體新興市場本益比10.7倍,但遠低於長期歷史均值,大陸A股與恆生國企指數 的預估本益比甚至分別只有8.69倍、7.63倍,可謂物美價廉,短線可聚焦以大中華為首的新興亞洲投組,中長線則可布局大陸與香港為主要標的的全球新興市場。 施羅德亞太不含日本股票研究團隊主管白家寶認為,全球的經濟成長中亞洲還是貢獻大部分,亞洲有利商業活動的成長,亞洲股市的獲利機會在能持續提供高於資金成本的優質企業,並以合理的價格買入。 ---------------下一則---------------  日股續衝高 今年暴漲56%-自由時報1021231〔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日本股市2013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在首相安倍晉三敲鐘下開盤,繼續衝高,連續第2年封關日刷新年初來最高價,今年累積暴漲56%,寫下41年來最大漲幅。而受到日本銀(央)行空前規模的寬鬆政策推動,日圓兌美元匯率由去年底的1美元兌86日圓挫貶至105美元水準,創34年來最大貶幅。 日本股市在30日收盤上漲0.69%、至16291.31點,寫下連續第9個交易日上漲的紀錄,同時為連續第7天刷新年初以來最高值。收盤價衝上1萬6200點以上為6年多來首見。在安倍經濟學的帶動下,今年日經225指數大漲56%,創下1972年以來最大漲幅,當年股市上漲91.9%。市值總額較去年增加54.5%、達458兆日圓。 日圓匯率連續貶值9週後,週一續貶至約1美元兌105.41日圓,今年累積挫貶約21%,為1979年來最大貶幅。分析師認為,投資人普遍預期日股明年將持續上漲,預估投資人將會持續投資日股。 ---------------下一則---------------  日圓套利風蠢動 助長貶勢2013-12-31 01:13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日圓兌美元周一再度改寫5年歷史低點,分析師並且預期,在日圓套利交易(carry trade)可望捲土重來,2014年日圓預料將持續疲弱走勢。 日圓兌美元在亞洲盤曾走貶至105.41日圓兌1美元,創下2008年10月6日以來最低價位。由於年關將近,市場交投清淡,分析師預期在新年過後交易員重返匯市,日圓兌美元恐將續跌至107或108日圓兌1美元價位。 花旗集團策略師艾莫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在美國準備開始縮減經濟刺激措施,但同時日本央行卻將持續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下,他們預見「日圓套利交易將捲土重來」,儘管不會如火山爆發般,不過將形成一股趨勢。 套利交易是指投資者借入低收益率的貨幣像是日圓,用來投資其他高收益率的資產。 日圓套利交易曾在2004到2008年相當盛行,當時日圓兌美元的貶幅高達20%。但隨後金融危機爆發,大幅減低對高風險資產的需求,投資者轉向尋求避險。 在最近幾年,美國實施貨幣寬鬆政府,與歐洲央行將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導致美元與歐元的吸引力增加,日圓不再受到歡迎,日圓套利交易也跟著減少。 儘管聯準會本月稍早決定,將從明年起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但分析師認為美國利率短期間不至於跟著上升。此外日本央行自今年4月開始大規模的量化寬鬆,分析師預期該政策將會維持一段時間。 其他分析師雖然也預期套利交易將使日圓持續疲弱,不過他們也對其風險提出警告。BK資產管理公司外匯策略部門分析師連恩說,儘管她看好明年第1季日圓的套利交易,不過第2季情況逆轉直下。 她解釋,明年4月起日本政府將把消費稅從5%調升至8%,勢必將增加日圓套利交易的風險,導致許多人將選擇暫時退場觀望。 ---------------下一則---------------  日圓重貶 韓企多元抗戰2014-01-02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面對弱勢日圓衝擊出口競爭力,南韓企業從現代汽車到三星電子等,紛紛採取多元化結匯和增加海外生產等反制措施,希望把弱勢日圓影響降至最低。 但專家預估今年日圓兌韓元將持續貶值,會進一步削弱南韓價格的海外競爭力。專家說,弱勢日圓已打擊現代和三星等南韓主要出口商,其中韓系車商受創最重。 韓國經貿研究院(KIET)分析師李漢古(音譯)說,豐田自2011年311震災生產中斷後,已削減約30%生產成本。期間現代汽車勞動成本卻上升逾10%。他認為未來幾季,弱勢日圓大幅提升日系車商利潤。 日圓走貶增加日系車款海外競爭力,海外獲利匯回日本再創造匯兌收益。 去年第3季,豐田淨利年增70%至4,384億日圓(逾1,241億台幣),現代汽車淨利僅年增3.9%至2.25兆韓元(逾638億台幣)。 現代汽車為降低弱勢日圓造成的衝擊,採多元化結匯方式來降低匯率因素的影響,同時增加在美國和中國等新興市場等海外生產來增加價格競爭力,並把生產焦點轉向高階車款來提升毛利,以及持續降低生產成本。 三星電子和大韓航空等產業,也採取各種措施因應。三星電子表示,繼續多元化結匯來減少匯兌損失,但最優先的行動是不斷強化基本面和競爭力。大韓國汽車產業研究所(KARI)評估,日圓兌韓元匯率每貶值10%,南韓汽車出口即減少12%,KIET則評估南韓整體出口會因此減少2%到6%之間。 南韓匯市周一封關,當天每100日圓兌韓元匯率,一度跌到999.62韓元,創逾5年新低;終場收在1,001.61韓元。 專家預期今年日圓持續貶值,每100日圓兌韓元匯率,可能在950韓元到1,000韓元的區間,這勢必威脅到韓商的出口競爭力。 ---------------下一則---------------  南韓下修明年通膨率至2.3% 低於目標區間 央行將密切監控2013年12月28日【王秋燕╱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政府公布《2014年經濟政策方向》報告同步下修經濟、通貨膨脹(通膨)率目標,通膨率目標由6月預估值2.8%降到2.3%,低於南韓央行的目標區間2.5~3.5%,南韓央行昨表示,在支持經濟成長的同時,也會密切監控通膨率偏低的情形。 南韓政府昨公布明年通膨率目標,雖高於今年預估值1.3%,卻離理想目標愈來愈遠。南韓央行周四公布2014年貨幣政策方向報告指出,依目前物價波動來看,需求並未嚴重萎縮,但近期通膨率持續低於目標,將密切監控未來發展,避免通膨預期下滑,影響經濟活力,明年在聚焦支撐南韓經濟成長的同時,也將努力維持通膨率在目標區間內。 11月通膨率僅1.2% 南韓11月通膨率雖回升至1.2%,但仍連18個月低於南韓央行目標區間。據韓聯社報導,部分專家認為,通膨率偏低是南韓經濟一大隱憂,擔心會面臨和日本相同的通貨緊縮(通縮)。 不過,南韓政府對明年經濟展望仍然樂觀,昨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將有利於出口改善,明年南韓經濟成長率可望由今年的2.8%擴大至3.9%,僅較原預估值4.0%微幅下修,新增就業人數可望達45萬人,較今年的預測值增加7萬人。 南韓政府新經濟成長目標高於其他機構預估。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明年南韓經濟將成長3.6%。南韓央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估南韓明年成長率將達3.8%;韓國開發研究院(KDI)目標將達3.7%。 南韓政府相信,目前的低通膨非內需疲弱,明年經濟改善,通膨壓力將上升。經濟復甦將伴隨通膨壓力,明年南韓通膨率將明顯提高;另一方面,兒童照護補貼政策將終止也將讓通膨加溫。 出口成長率將大增 此外,南韓政府預計,明年經常項目收支盈餘為490億美元,較今年的700億美元減少,並預估明年隨全球經濟回溫,南韓出口成長率將達6.4%,遠優於今年的2.5%目標。 ---------------下一則---------------  南韓明年GDP 估增3.9%-2013-12-3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政府預測,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南韓明年經濟成長率可達3.9%,遠優於今年2.7%的預測值,且高於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明年全球成長3.6%。此為4年來,南韓經濟增速首次優於全球。 此外,南韓進出口銀行也預測明年第1季出口年增率,可望達10%。 南韓政府預測明年將新增450,000名就業人數,就業率將攀至65.2%,比今年增加0.8個百分點。為刺激經濟與就業成長,南韓政府將重點擺在內需市場的5大領域,分別為醫療、教育、觀光、金融、與軟體。 南韓明年消費者物價預期上揚2.3%,增幅低於6月原估的2.8%,而今年的物價增幅預估為1.3%。企劃財政部指出,通膨壓力大多來自市場對經濟復甦的預期。 南韓政府表示為因應全球的復甦,將持續目前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迄今為止,政府的刺激方案,皆獲得正面的效應。 在出口方面,南韓進出口銀行指出,明年1到3月當季的出口指數為135.7點、年增2.8點。於該指數已連續5季成長,南韓明年第1季出口年增率應可達10%。 這項預測的前提是美國與日本明年的經濟走在復甦的軌道上。 ---------------下一則---------------  南韓基金 下半年績效亮眼2013-12-30 01:44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南韓1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兩個月維持在107,指數在2011年2月以來最高點,也反應消費者對經濟前景樂觀。搭配下半年來外資重返韓股,國內11檔南韓基金下半年來平均漲逾14%,甚至超越台股、日股與大中華基金,在亞洲市場獨居鰲頭,法人建議,可注意韓國相關基金。 摩根南韓基金經理人崔光鉉(David Choi)表示,近期出口數據好轉,10月出口首度突破500億美元並創下新高,11月出口則實現連22個月貿易順差,證實成熟國家經濟轉佳,南韓理所當然被外資視為前進新興市場的第一站,並帶動出口類股包括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等個股表現轉強。 隨明年度量化寬鬆(QE)開始逐步退場,崔光鉉認為,南韓因經常帳盈餘優勢,有機會再次受惠資金回流推升股匯雙漲。預期地產、金融、消費等與國內景氣連動較高產業,將是下一波的主要受惠族群。 ING韓國基金經理人紀晶心表示,綜觀第3季GDP數據,南韓確已走出谷底,在減稅與放寬貸款上限等政策支撐下,南韓房市正復甦,對家計財富效果具有正面幫助,且物價暫處低檔,明年上半年私人消費有機會持續加溫。 元大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表示,看好南韓出口未來的復甦力道會增強,原因在於景氣復甦,有利南韓具全球競爭優勢的產業,包括科技、汽車、造船。 ---------------下一則---------------  南韓出口 去年登頂今年更好2014-01-02 01:18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政府周三發布報告,在12月出口意外大增下,2013全年的出口額與貿易順差雙雙創下新高。由此也反映全球景氣回溫,美國及中國等主要貿易夥伴對南韓產品的需求恢復強勁,推動南韓經濟持續復甦。南韓政府預估今年出口額還會擴大。 據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最新貿易數據,去年全年貿易順差從2012年283億美元,擴大到441.9億美元,刷新最高紀錄。南韓自2012年2月起,貿易收支便維持盈餘至今。 去年出口額年增2.2%至5,597.2億美元,也同創新高,2012年出口年減1.3%。去年進口額與2012年相比略跌0.8%降為5,155.3億美元。 南韓去年對中美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外銷升溫,對中國及美國的出口分別增長8.6%和6%,抵銷對歐洲與日本出口下滑的衝擊。日圓劇貶削弱韓國出口商的價格競爭力。 南韓去年12月出口較一年前躍升7.1%為480.5億美元,優於《華爾街日報》訪調經濟師預估的年升6.8%,更大幅超越前月0.2%的升幅。該月進口年增3%至443.8億美元,也高於調查預估的2.3%增幅,11月進口年減0.6%。 因此,去年12月出現貿易順差36.77億美元,雖遜於調查預期的37.6億美元,卻是連續23個月保持盈餘。 上月對中國與美國的出口,分別躍升8.4%和13.2%,緩和對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出口縮減的影響。 基於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復甦加上中國經濟維持擴張,產業通商資源部看好今年出口的增速會較去年加快,2014出口額料擴增至5,955億美元。但貿易盈餘恐從去年的441.9億美元收縮為335億美元,係因進口料將擴大。 這個亞洲第4大經濟體的貿易前景仍有負面隱憂,包括美國聯準會自本月起開始減買債券資產100億美元,新興經濟體成長遲滯,以及日圓將延續弱勢,影響南韓出口競爭力。 ---------------下一則---------------  野村預測: 韓股2014大反攻2014-01-01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股市周一封關,總結2013年僅漲0.7%,表現乏善可陳,但野村控股(Nomura)報告指出,鑑於南韓出口增溫及企業獲利成長,看好韓股2014年能絕地大反攻,一口氣彈高18%。 首爾綜合指數在201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微漲0.45%,以2,011.34點作收,全年漲幅0.7%,不及港股的近3%與台股的近12%,與日股的57%漲幅更是天壤之別。不過野村報告樂觀預測,韓股今年可望一飛沖天,年底前攻上2,350點,全年漲幅上看18%。 儘管南韓去年11月出口從10月創新高的7.3%增幅滑落,只年增0.2%,但野村經濟學家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料加速,應能拉抬南韓的出口。 此外南韓企業獲利改善,是野村看多今年韓股的第2大因素。雖然2014年上半仍會受聯準會縮減購債影響而不穩,野村預估今年南韓企業獲利有19%成長率。 這一年來日圓兌韓元的貶幅達18%,日圓劇貶讓韓國產品在海外市場喪失價格優勢,對此野村經濟學家表示這在往後不足為慮。 他們說:「依我們之見,安倍經濟學引發的日圓貶勢已近尾聲,我們對南韓汽車業趨向樂觀。在這波日圓貶值潮中,汽車業是韓國所有產業中受創最深的。」 然而分析師並非一面倒對韓股持多方看法,英國巴克萊集團日前的報告指稱,南韓近期政治紛擾恐對經濟造成衝擊。 巴克萊韓股研究部門主管Chanik Park指出,南韓國會朝野兩黨未能就2014預算案達成共識,政府恐在今年初面臨自動減支的財政懸崖威脅。政府支出與政治僵局問題未解,也會打擊消費者信心和企業投資。 ---------------下一則---------------  星國上季GDP萎縮 5季來首見2014-01-03 01:55 工商時報 記者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新加坡貿工部周四公布,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萎縮2.7%,衰退程度超乎經濟學家預測,並且為5季以來首度縮水,主要是因為製造、服務或營造業該季產值均遜於前季。 新加坡2013全年GDP成長率估3.7%,落在貿工部預估區間3.5%至4.0%之內,且優於2012年GDP成長率1.3%。 新加坡去年第4季GDP季增年率(經季節調整後,與前季比較,再換算年率)萎縮2.7%,扭轉前季GDP成長2.2%,亦高於經濟學家預測的衰退1.6%。 新加坡製造業第4季產值季減4.0%,前季則為成長1.2%,主因生醫產值銳減以及運輸工程產值增幅縮小。 另外,服務業第4產值季減1.7%,不及前季擴張3.0%,主因批發零售買賣以及金融保險業成長趨緩。而營造業第4季產值季減6.9%,遠遜於前季增長1.7%,主因民間營造活動減緩擴張。 瑞士信貸經濟學家Michael Wan預估新加坡今年GDP成長率為4.0%,略高於去年。他指出,儘管今後幾個月新加坡部分產業,特別是零售業、餐飲與旅館服務業,將因政府加強管控外勞雇用而承受相當壓力,但外貿好轉將可支撐整體經濟。 美銀美林新興亞洲經濟主管蔡學敏則估新加坡今年GDP成長率降至3.2%,反映製造商重整以及外勞政策遭緊縮衝擊經濟成長。 ---------------下一則---------------  印度股市 連莊亞股吸金王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2013年新興亞股表現分化,外資持續看好印度股市,連續買超周數推進至17周,累計年度買超達198.56億美元,連兩年奪下亞股吸金王寶座。 台、韓等東北亞股市也受資金追捧,下半年來吸金氣勢旺盛,全年度分別流入87.3億美元與46.64億美元,分居二、三名。 過去幾年漲勢亮眼的東協股市,今年來吸金力道弱。泰國、印尼全年淨流出62.11億與18.64億美元,股市也均呈現修正;菲律賓則維持平盤;越南股市以22.4%漲幅,搶下新興亞股之冠。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越南股市今年的表現令人側目,主要是官方放寬資本管制,並計劃開放外資持有越南企業股份比例,因而吸引外資大量流入,今年累計買超逾2億美元,創2011年以來年度之最;今年越南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5.4%,明年則上看5.8%,增添資金魅力。 泰國與印尼今年表現不若以往強勢,但黃寶麗認為,隨政爭干擾淡化,將帶動東協市場繼續走強,受惠基礎建設,地產、工業、營建等相關類股,在經過價值面適當整理後,估值已回到合理水位,未來料將持續受惠基礎建設題材的帶動,有估值回升的機會。 黃寶麗表示,美歐經濟復甦鮮明,出口相關類股也將表現強勢,如能源與石化等類股,將受惠成熟市場第4季消費旺季與冬季用油高峰,且財報還有匯兌收益的機會。 中國信託東方精選基金經理人邱魏悅分析,觀察上周資金動向,外資在亞洲地區幾乎是全面買超,其中對台股的買超金額逾2.77億美元,居亞洲各主要市場之冠,台股也順勢站上今年新高。印度市場上周持續吸金,外資續買1.57億,不僅將連續買超周數推進至第17周,也讓印度Sensex指數維持在歷史高點21,000點附近。 ---------------下一則---------------  印度 蟬聯亞股人氣王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3年新興亞股表現分化,外資持續看好印度股市,連續買超周數推進至17周,累計年度買超達198.56億美元,連兩年奪下亞股吸金王寶座。 受熱錢流出與政治風險上揚影響,過去幾年漲勢亮眼的東協股市,今年來聲勢稍斂,泰國、印尼全年流出62.11億與18.64億美元,股市也均修正,菲律賓則維持平盤,僅越南股市以22.4%漲幅搶下新興亞股之冠。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表示,外資今年極力買超印度,但匯市部分受到較大衝擊,印度盧比全年跌幅超過11.5%,然而9月上任的央行總裁一連串穩匯政策,包括補貼 銀行避險成本和放寬進出口商外匯避險等規定,第4季以來盧比止貶回升,也帶動股市反彈氣氛。 累積印度Sensex指數全年上漲9.1%,居金磚四國之冠。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說,越南股市今年的表現令人側目,主要是官方放寬資本管制,並計畫開放外資持有越南企業股分比重,因而吸引外資大量流入,今年累計買超逾2億美元,創2011年以來年度之最。 再者,她指出,今年越南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5.4%,明年則上看5.8%,更增添資金魅力;隨全球景氣回溫,東協經濟不可能原地踏步,搭配企業獲利維持增長,放眼未來,東協的成長契機不容忽視。 ING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短線亞太區域市場不免受國際資金流向以及個別市場因素影響,而以整理格局為主,但整體而言,全球景氣溫和復甦,大陸出口及製造業回穩,加上BDI指數明顯轉強,亞太股市上漲格局不變。 ---------------下一則---------------  選舉行情助攻 印股2014年看漲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在外資追捧撐腰下,印度股市今年上漲8.5%,除了瞄準經濟動能回溫,明年印度將舉行國會選舉,選舉行情亦增添利多助力。 根據摩根投信統計,印度股市受惠大選效應相當明顯,不僅選前一年平均漲幅逾28%,大選當年度Sensex指數與MSCI印度指數更分別有33%與50%的漲幅,看來選舉行情推升印度股市表現效應鮮明。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表示,由於印度政府三度調升黃金進口稅率,黃金進口需求下滑,使第3季經常帳赤字縮小至2010年以來最低水準,不僅如此,經濟動能也見回溫。 印度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來到51.3,是四個月來首度上揚;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4.8%,優於市場預期,大幅提振投資士氣。 另外,外資連續買超印度股市長達16周,創下今年來最長買超周數,進而帶動股市強勢表現。 ---------------下一則---------------  無懼QE縮減 印度股市逆勢紅2014-01-03 01:55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今年起減少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讓新興市場擔憂熱錢出走潮再起,去年12月走勢相對震盪,印度則是是少數收紅的新興股市,SENSEX指數甚至一度創下歷史高點,法人建議,今年投資印度股市,可注意匯價變化、央行政策和選舉結果等指標。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去年12月以來,新興股市多受美國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衝擊,多數下跌,但印度股市仍有約2%的漲幅。 ING印度潛力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印度雙赤字問題在QE資金外流潮中不斷遭到放大檢視,進而影響盧比匯價與股市表現,短線印度物價壓力偏高,央行可能再次升息。 葉菀婷指出,若印度於2014年大選政權變天,或可為印度經濟開創新氣象,進而可望帶動低迷已久的固定投資分項,配合今年企業獲利年增率可望好轉,對於印股全年表現仍存期待,建議後續觀察五邦選舉結果、雙赤字變化、盧比匯價與央行政策動向等指標。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表示,自去年8月低點以來,印度股、匯市同步反彈,不僅盧比止貶,升幅達6.02%,印度SENSEX指數波段漲幅也超過18%,來自外資的穩定流入功不可沒。 施樂富說明,相較東協受到外資撤資壓力重,印度去年四個季度都維持外資穩定流入態勢,買超金額更達195億美元,穩居亞股吸金王;但印度雙赤字與高通膨問題仍可能對盧比匯率造成壓力,加上外資去年買超印股金額較高,若匯率走貶恐加速外資賣股,建議短線可觀望印度股匯市。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指出,外資持續看好印股,印度盧比雖然受到美元轉強而貶值,但與南非、印尼等國相比,印度盧比相對穩定,顯示印度進出口數據改善、今年大選後有利經濟復甦的預期,有助穩定市場信心。 富蘭克林坦伯頓印度基金經理人史蒂芬.多佛表示,印度經濟在2014年可望自谷底回升,尤其是是下半年相關動能可望明顯增強。 由於對黃金的限制進口,印度的經常帳赤字已經開始明顯縮減,這有助減緩市場擔憂;目前反對黨人民黨的民調領先,且先前在地方選舉裡明顯獲勝,政權變天的樂觀情緒有助印股表現,並看好選後有更多好的政策推出。 他指出,服務業出口也是印度經濟很重要的一環,例如印度的科技股,可望因成本以盧比計價,但卻收取美元貨款,進而從中獲益。 ---------------下一則---------------  市場趨勢+歐洲>新興歐洲/東歐 德拉吉暗示 暫不降息2013-12-3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周六表示,由於歐元區並未出現通縮跡象,目前並無調降利率的可能性。 專家指出,歐元近來一路走揚,兌美元匯價已達到逾兩年來高點,而德拉吉又傳達出短期內不會進一步降息的訊息,有助歐元進一步上揚。 德拉吉是在接受德國明鏡周刊專訪時做出上述表示。他表示,儘管目前還未完全擊敗歐元危機,不過目前已出現許多令人鼓舞的跡象,包括若干國家經濟開始復甦、貿易失衡情況改善,以及預算赤字縮減等。他說:「這比我們去年所預期的要好多了。」 歐洲央行在11月時把指標利率降至歷來最低0.25%,而有人擔心歐元區會受到通縮的威脅,而期待歐洲央行還會進一步降息。不過德拉吉否定了這樣的期待。他表示,目前歐元區沒有任何通縮跡象,因此也無進一步降息的必要性。 德拉吉的談話可能會促使歐元更上層樓。歐元區經濟邁入復甦,歐洲央行未如日本央行與美國聯準會大舉購債,膨脹資產負債表,使得歐元與美元、日圓比較,相對強勢,上周五歐元兌美元匯價己達1.3741美元,,盤中並且一度升至1.3892美元。今年來,歐元兌美元匯買價已上揚4.15%,兌日圓匯價更是上揚26.21%。 ---------------下一則---------------  歐股基金 續吸金2014/01/01【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013年底再度突破3%,面對2014年資金可能加速往股票移動的趨勢,在成熟市場中,股價依舊最便宜的歐股,將成為最大受惠者。 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是全球所有金融資產定價的基石,目前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99%,日前更一度觸及3%,是2011年7月、同時也是美國被S&P降評以來最高的位置,可見對資金來說,前往股市的吸引力幾乎確定壓過公債市場。 方定宇說,過去半年以來資金持續流入歐股,反應市場樂觀看待歐股未來發展,美系資金也大買歐股資產1,000億美元,預估未來仍有700至1,000億美元額外流入的空間,可見市場不僅看好歐元區經濟復甦題材,更重要的是歐元區的完整性,歐元區將從短期金融整合(銀行聯盟)逐漸邁向中長期的財政整合,將帶動歐股上漲。 摩根大歐洲基金經理人趙心盈指出,由於先前經理人持有歐股比重過低,隨歐元區經濟擺脫衰退,軋空效應啟動,帶動資金從去年下半年來積極回補歐股。根據EPFR統計,去年下半年來,歐股基金不但周周吸金,第4季淨流入248億美元,更是超越美股及日股。 就股利率來看,目前歐洲股利率約3.6%,不僅優於美國的2.1%,亦超越新興市場及亞太的2.8%及2.5%。 ---------------下一則---------------  歐股反彈 資金追著跑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歐元區經濟有起色,歐股2013年表現出色。基金業者認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對歐股的影響減弱,企業獲利仍將是推升歐股今年度上揚的重要關鍵。 成熟市場去年表現可圈可點,歐股去年下半年也急起直追。市場人士預期,歐元區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回到正值,QE退場、美元走強、歐元弱勢有利出口,可望提振投資人信心。 施羅德歐洲大型股基金經理人貝特曼(Rory Bateman)表示,歐元區國內生產毛額(GDP)已連續兩季正成長,甚至連原本陷入困境的周邊國家也都出現積極正面的信號。 雖然進展可能依然緩慢,但仍朝正確方向。 貝特曼指出,整個歐元區的單位勞動成本及借貸成本趨於一致,令人振奮。不過,歐元區某些國家的失業率仍在極高的水準。 德國政府一旦完成內閣聯盟,預期會積極協助希臘和西班牙等青年失業率超高的國家改善就業問題。 貝特曼說,全球經濟在2014年所面對的主要風險之一為QE退場,但是歐洲很可能較不受影響。歐洲的貨幣政策仍然寬鬆,日前歐洲中央銀行(ECB)甚至還降息。 此外,歐洲發生系統性銀行危機的風險幾乎已經消失,品質良好的歐洲銀行股的股價淨值比只有0.7倍,很有吸引力。 雖然歐股去年已漲一波,但貝特曼看好後市,主要催化劑來自於企業獲利動能改善。 歐洲企業獲利仍比高峰期下滑約30%,不像美國企業獲利已超過先前的高峰。歐洲周期性消費產業尤其看好,預期未來18個月獲利將上修。 富達歐洲股票研究團隊主管安南德(Paras Anand)表示,高盛預估,2014年歐股的平均企業獲利成長為14%。 除了企業獲利以外,投資評價較便宜也是支撐歐股的重要因素。此外,歐洲股利率3.5%,高於所有其他主要地區,幾乎是日本股利率的兩倍,且比美國2%的股利率還多出75%。 從資金面來看,富達歐元藍籌基金經理人哈特蔓(Alexandra Hartmann)表示,去年夏季以來,歐股投資氣氛開始改善。理柏(Lipper)統計,在連續11季淨流出後,2012年第4季資金歐洲資金已淨流入歐洲股票(英國除外)基金。 哈特蔓認為,投資人持有歐股的比例仍低,預期資金仍會持續流入歐股。此外,從風險報酬的角度來看,美股漲幅已大,預期美國投資人將會更偏好投資歐股。 ---------------下一則---------------  新興歐股有料 蓄勢衝鋒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MSCI新興歐洲指數2013年多維持在400點至480點區間整理格局,展望2014年,新歐市場投資題材增多,包括經濟將受惠於歐洲復甦而揚升、企業獲利具成長空間、俄羅斯股市可望受惠資金回補等利多;另外,今明兩年將有土耳其、匈牙利、波蘭等國進行選舉,深具政治紅利題材,2014年新歐股市上攻行情值得期待。 台新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分析2014年新歐經濟展望,隨著歐元區經濟復甦力道優於預期,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高的波蘭、捷克及匈牙利等中歐國家將是最大受惠者。最明顯的改變是,過去五年對新歐悲觀的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最近調升對中歐展望,進一步強化投資人對今年新歐市場投資青睞度。另外,由於歐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及工業產出數據持續上揚,將帶動新歐企業獲利進一步成長,尤其對於俄羅斯非能源企業具有明顯拉升作用。 王昱如指出,高盛在最新報告中,大力看好俄羅斯2014年表現,理由有三,其一是經濟恢復成長,在成熟歐洲等已開發市場需求回復下,將帶動俄羅斯2014年經濟成長率由2013年的1.5%上升到3%、2015年進一步提升至3.5%。 其二為能源重心東移效益,在政策開放與管線開通將增加對亞洲(如中國、日本、韓國)的油氣供應下,俄羅斯能源相關企業未來業績成長力道加強。 其三,政策改革成效,由於官方大力推動國營企業效率提升,有助於俄股本益比調升。最大經濟體俄羅斯投資評價上揚,可望激勵新歐股市後市漲升行情,投資人可布局相關新興歐洲基金。 摩根東歐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指出,今年俄羅斯主辦冬季奧運,2018年主辦世足賽,大量人潮所帶來的消費與觀光收益不容小覷,俄羅斯政府投入逾百億美元興建場館及提升公共設備,對原物料、基礎建設與內需消費產業亦是長線利多,並進一步帶動鄰近國家經濟動能。 ---------------下一則---------------  市場趨勢+美洲>美加>拉美 2014年 聯準會有5大挑戰2014-01-02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新年伊始,華爾街日報點名聯準會(Fed)2014年將面臨5大挑戰,包括Fed準主席葉倫能否順利接班、量化寬鬆(QE)能否平順退場、法規執行力、許多決策官員出現異動與決策共識的形成。 主席換人:柏南克任期至1月底,其準接班人葉倫將與歷任主席剛上任時一樣面臨新手上路的挑戰。一般來說她上任之初可能被迫向債市證明其反通膨的立場,不過由於近來通膨呈下滑的趨勢,這一部份將不足為慮,進而可能讓葉倫採取更積極的作為俾以達成Fed的就業目標,即便她已表明對加碼購債持保留態度。 QE退場計畫管理:柏南克其實已預先送給葉倫一份禮物,去年12月會期決議從今年元月起啟動QE退場。市場已預期今年Fed將會逐漸減少刺激經濟的QE劑量,因此只要債市殖利率保持相對穩定,而經濟持續以不錯的速度前進,在處理一度令市場聞之色變的QE退場上,葉倫應該不會遇上麻煩。 法規執行力:身為Fed首位女性主席,葉倫在法規政策方面的可能立場是一大問號,有些人認為在銀行監理方面,她的立場可能比柏南克還要強硬,但是部份Fed官員主張推動的一些嚴管銀行措施部份,像是對於大到不能倒的銀行進行強制分拆與對銀行規模明訂上限,她始終未表明其態度。 高層人事大搬風:Fed今年許多高層人事大搬風,包括決策單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多位成員將異動,有決策投票權的克里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也將換人。 內部決策共識的形成與對外訊息傳遞的管理:儘管在緊急融通操作的財務揭露上還有一些可以改進的空間,不可諱言的,柏南克已大為提升Fed的透明度,尤其是決策共識的形成。葉倫任內的兩大挑戰將是在試圖減少決策內部雜音的同時,得到所有民眾的支持。Fed的兩大通膨鷹派代表,費城與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的總裁普拉瑟與費雪今年將輪值為FOMC的委員。 ---------------下一則---------------  美股 聚焦三熱區2014/01/01【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惠消費力道續旺,美國股市再創新高,且美國聯準會(Fed)低利率的決心,已成功勾勒出今年景氣將會持續走強的遠景。2014年第1季投信看好美國循環消費、工業、金融等三大產業的表現機會。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其中消費占比GDP為70%,且去年底消費動能已明顯暢旺,加上房市復甦及美股創新高將提升消費意願,對循環消費類股獲利動能將強而有力。 目前美國循環消費類股及工業類股的獲利品質相對穩定,對於今年股東權益率及每股獲利皆持續看好,因此對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看來較高的循環消費指數及工業指數的判斷就相對合理,預期獲利前景應可支撐該產業評價動能。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美股去年報酬率近三成,是1997年以來最大漲幅,美國企業獲利今年可望有一成以上的增長,且在內需與企業投資帶動下,營收動能可望持續改善,加上生產總值、工業產值和建築數據表現佳,將對今年就業市場的動能構成支撐,進而激勵消費支出,在經濟的良性循環下,有助於今年股市延續去年漲勢。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表示,儘管美股強勢走高,道瓊工業指數屢攀高峰,價值面並不貴,目前本益比約14.3倍、股價淨值比約2.4倍,均較長期的20年平均值折價逾一成,仍然相當有投資吸引力。 賽門強調,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將優於去年,美股評價可望上調,擁有題材性、趨勢性、價值便宜等特色的個股較易脫穎而出,如消費、工業、科技及健康醫療等。 ---------------下一則---------------  美股 明年面臨3風險2013-12-29 01:45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在美國經濟復甦腳步趨於穩健下,美股今年表現幾可篤定將是1995年來最亮麗的一年,並帶動全球股市走揚。然而美股在明年能否還有如此耀眼的成績,美國知名投資期刊巴倫周刊最新一期指出,美股明年面臨3大風險、有33%的可能性會走低。 美股上周五表現平平,道瓊、標普500與那斯達克3大指數都告小跌,然而並無損於大盤今年將創下18年來最大漲幅的氣勢。迄上周五止,今年道瓊指數已上揚25.75%、標普500指數上揚29.11%,那斯達克指數更達37.66%。 然而巴倫周刊指出,美股今年表現容易使人忽略風險,然而在邁入2014年後可能會有一些情勢發展不如人意,美股有3分之1可能性下跌。 據巴倫周刊的報導,明年股市有3大風險。首先,就全球經濟而言,歐洲經濟儘管已開始復甦,但若銀行業信貸意願持續低落,歐洲經濟不無可能再次衰退;根據歐洲央行一份調查顯示,歐洲銀行業目前的信貸意願仍在金融危機後的低點。 至於日本經濟的復甦也不可能一帆風順,明年4月起安倍政府將調升消費稅率,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支出大減,進而導致企業投資意願降溫;同時,中國讓短期利率走揚,也可能造成經濟緊縮,並進而衝擊全球。 其次,國際地域風險升高會為美股造成衝擊。報導指出,敘利亞的內戰,中國與日本、菲律賓等國的領土爭議,以及若干開發中國家的政治動盪,如土耳其、泰國與巴西等,都可能會成為股市的亂源。 此外,希臘經濟積重難返,美國與伊朗間新建立的脆弱關係隨時可能破裂,進而導致油價上揚,也都會使得地域風險升高。 不過,最大的風險仍是來自美國經濟,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美國經濟復甦加速,通膨升溫情況超過預期,使得聯準會不得不加快縮減量化寬鬆(QE)的腳步,並且較原先預期提前升息。 事實上,儘管聯準會還未開始縮減QE,美國利率已開始揚升!由於已確定聯準會自明年1月起減少購債,導致美債價格近來一路下滑,與其反向的殖利率則走高,上周五美國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已達3.02%,是2011年7月以來最高,專家指出,將打擊美國房市與經濟復甦。 ---------------下一則---------------  2014美就業市場 續強2013-12-31 01:13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近來發佈多項經濟數據利多,經濟學家看好就業市場復甦將在2014年持續增強。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調查,經濟學家預估到明年年中以前,美國總就業人數可望超越衰退前的巔峰。 華爾街日報公布的最新調查指出,受訪經濟學家預期2014年美國平均每月新增就業人數將達19.8萬人,締造該調查自2005年開始以來的最高紀錄。若以該速度前進,美國總就業人數將在明年7月重返衰退前的高峰,亦即2008年1月創下的1.38億人。 美國就業市場自從2007至2009年墜入谷底後,如今正逐漸出現起色。2013年美國雇主平均每月創造18.9萬個工作數目,該速度在10月份與11月份更呈現加速,這兩月各自新增20萬與20.3萬個工作。此外失業率也從過去兩年創造的8.3%高水平降至7%。 就業市場復甦轉強也讓聯準會在本月稍早決定,將從明年1月起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當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曾指稱,「近來經濟數據,讓我們對就業市場將持續增長深具信心」。他還預測美國經濟動能強勁,將足以支撐就業市場持續好轉。 就業市場出現改善,也將透過提高生產力與消費開支等循環,進一步促使經濟成長再度增強。隨著需求增加,雇主將藉增聘雇員,來提升產能以滿足需求。此外勞工也可找到工作,並擁有固定薪資可消費或儲蓄。 在這良性循環帶動,美國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4.1%,超越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平均3.3%成長水準。消費信心也日漸增加,工業產出更已經超越經濟衰退前的巔峰。 傑富瑞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麥卡錫表示,需求增加將推升明年製造業與能源業的就業機會增加。 麥卡錫還預期在歷經衰退與緩慢復甦後,消費者與企業將終於開始採購延宕已久的大型商品,例如洗衣機、汽車與飛機等。然而這樣的購買行動也將帶動其他產業,將對美國經濟帶來提振之效。 ---------------下一則---------------  美股去年創新高 今年續多頭-自由時報1030102〔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 美國股市主要指數在去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同步走高,道瓊工業指數及史坦普五○○雙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策略師Thomas Lee預期,雖然美股仍處於多頭架構,但要像去年漲幅狂飆三成的機率僅三成。 週二道瓊工業指數收盤上漲○.四%到一六五七六.六六點,是去年第五十二次創高,去年漲幅達二十六.五%,創一九九五年以來單年最大漲幅;史坦普五○○指數收盤上漲○.四%到一八四八.三六點,去年漲幅達二十九.六%,是一九九七年以來單年最大漲幅;追蹤小型企業的羅素二○○○指數,去年上漲三十七%,是一九九七年以來單年最大漲幅。 隨著市場氣氛改善,反映投資人恐慌程度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去年下跌二十三.九%,是二○○九年以來單年最大跌幅。 ---------------下一則---------------  美股Q1可望續揚2014-01-03 01:55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統計自1990年以來,美股單年漲幅超過兩成,隔年第1季多有續揚的表現,上漲機率達86%,平均漲幅也有4.02%,由於2013年美股漲幅超過兩成,法人認為,今年第1季美股可望續揚,相關基金值得注意。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葛蘭.包爾表示,許多美國企業歷經金融危機後變得更強健、更精簡,獲利也更優異,從獲利、利潤率、自由現金流量都可以看出。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美國景氣循環於2013年第2季、第3季進入中期回檔階段,預期2014年將逐季回升;過去20年經驗顯示,美國經濟共歷經四段景氣循環中成長放緩時期,但美股在經濟中期回檔的後半年及一年都有相當亮眼漲幅,平均漲幅分別達28%與54%。 施羅德美國大型股票主管Joanna Shatney預期,美股2014年EPS可望有8∼10%的成長,配合本益比重新評估,美國大型類股報酬率可望達10∼15%;基本面將可支撐美股目前評價水準。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表示,美股在2013年道瓊與S&P 500封關均收在歷史新高,全年上漲26.5%與29.6%,分別創下1995年與1997年以來最佳年度漲幅,展望2014年美國經濟動能持續復甦,企業獲利增長預期也有逾一成的水準,可望成為美股堅實的支撐。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美國經濟好轉、企業盈餘增長,加上共同基金、退休基金等資金流入,美國企業現金水位高,可望用於投資成長以及股票回購、發放股息,均有利美股持續走多。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著眼經濟維持溫和復甦、資金寬鬆及企業股票回購與股利發放提升等利多,美股中長期展望樂觀,在景氣好轉以及利率走升環境之下,預估景氣循環股成為帶動大盤上漲的領頭羊。 ---------------下一則---------------  美股有題材 後勁足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美股S&P 500指數上漲近三成,即便市場多數認為美股漲多後,可能將在今年出現回檔,但若就歷史經驗來看,若美股單年度漲幅逾二成,隔年第1季上漲機率達4%,展現多頭攻堅的延續力道。 美國成長趨勢向上,在美國內需消費與房市復甦,勞動市場改善,搭配製造業回流以及頁岩氣革命等長線題材加持下,美股近期持續緩步上攻;但若不以基本面評估,就技術面而論,美股2013年未出現大幅修正,S&P 500指數上漲近三成的兇猛漲勢,也讓市場及投資人憂心,美股2014年恐隨時有回檔風險。 不過,若就歷史經驗統計,自1990年以來,美股S&P 500指數單年漲幅超過兩成,隔年第1季風險資產普遍續揚,美股平均上漲4.02%,顯現美股在漲多後,多頭氣勢延續力道仍強勁。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2013年來,即使美國財政僵局、歐債變數干擾以及中國、俄羅斯、巴西經濟成長放緩,但美股受惠於消費信心、企業與勞動市場好轉而有強勁表現。 波克認為,許多美國企業展現高毛利率以及強健資產負債表,帶動企業股價評價面提升,2013年許多企業開始發放或增加股利,預估這樣的趨勢將會延續到2014年,在企業基本面持續轉佳下,將有助美股持續走強。 宏利環球美洲增長基金經理人SandySanders指出,雖然美股2013年的漲幅已大,但2014年仍有持續上漲潛力,主要是美股評價仍相對低廉,以未來獲利預估計算本益比僅13至14倍,相較20年平均值為16至17倍,應該還有向上空間。即使S&P500指數達到5年來高點,卻仍與2007年指數水位相同,且2013年企業每股盈餘比2007年高了近30%,顯示美股目前股價仍較2007年折價。 ---------------下一則---------------  美股共同基金 今年績效超優2013-12-28 01:23 工商時報 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2013年對美股共同基金投資人而言,可謂大豐收的1年。根據最新統計指出,今年美股基金績效創2009年來最佳,超越大盤。此外,今年美股基金的吸金力寫下2000年以來最強。 基金統計機構理柏(Lipper)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止,今年美股共同基金總回報(股息和收益)平均上漲31.8%,領先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30.2%的升幅。 另據市調機構TrimTabs統計,截至12月23日止,今年美股基金與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累計吸金3,460億美元,超越2000年3,240億美元的紀錄。 美股今年迭創新高,吸引資金湧進美股基金市場。道瓊工業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周四再創新高,今年累計漲幅分別逾25%和29%。道指周四大漲122.33點,或0.75%,報16,479.88點;標指上升0.47%,報1,842.02點。周五盤中,美股續漲,道指將挑戰今年第51次收盤新高。 今年美股基金有以下特點:小型股打敗大型股、成長型優於價值型,以及美國基金超越海外基金。 以小型股為主的基金今年勁揚34.5%,打敗大型股基金的上升29%。今年大型公司成長基金上漲31.9%,相較於大型公司價值基金揚升29.9%。 美國基金今年的績效超越海外基金,海外大型公司基金同期僅上升16.8%,因為美元走強侵蝕掉投資人的獲利。 今年迄今表現最強勁的基金是看空黃金礦業類股,Direxion Daily Gold Miners 3X Shares基金每日3倍放空黃金礦業ETF,今年飆漲219.8%。 就產業別來看,今年醫療和生技基金漲勢最為凌厲,由製藥大廠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領漲,該公司研發出治療C型肝炎藥物,今年股價飛漲103.7%。 今年表現最差的非貴金屬基金莫屬,跌幅達27.9%。 ---------------下一則---------------  市場趨勢+其他區域篇 新興股 2014要加把勁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今年成熟股市展現強勁的吸金動能,根據EPFR基金資金流向報告統計,今年以來成熟股市共計吸引3,489億美元資金淨流入,新興股市則遭逢274美元資金淨流出,呈現兩樣情;法人預期,由於全球經濟將在2014年加速成長,尤以成熟國家經濟成長貢獻度較高,預期明年資金持續偏好成熟股市趨勢不變。 根據EFFR統計,今年以來在成熟市場包括已開發亞洲、歐洲、跟北美地區,共吸引3,490億美元資金淨流入;新興市場包括新興亞洲、拉美、新興東歐地區流出274億美元,較去年淨流入523億相比,一來一往之間相差逾700億美元。 美國經濟成長率GDP等經濟數據持續報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看多美國成長動能,全球投資氣氛轉佳帶動資金持續回流美歐日等成熟股市,2013年美歐日等成熟市場為共同基金資金回流股票市場的最大受惠者。 展望2014年,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全球股市前景樂觀,資金流往股票市場的趨勢仍將獲得延續,而隨著政策不確定性明朗化,景氣復甦的強弱將牽動區域股市表現,兼具基本面與資金潮的歐美股仍較被看好。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表示,2014年全球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將由今年的6.1%加速至11.6%,各區域中以美歐亞成長動能最強勁,也讓屢創新高的歐美股市評價面仍處合理水準,預期景氣轉佳及公債殖利率緩步走升環境下,將吸引資金加速回流股市。 ---------------下一則---------------  美歐日基金吸金 新興市場失血-自由時報1021231〔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 2013年全球資金大轉向,景氣回溫引領國際買盤回流股票資產,成熟市場異軍突起,取代新興市場成為矚目焦點,美歐日基金不但全面呈現淨流入,2013年更聯手吸金逾2000億美元,反觀整體新興市場基金卻淨流出近160億美元,主要來自下半年202億美元的賣壓,由此可見國際熱錢焦點從新興市場轉入成熟市場的趨勢。 美股更以領頭羊之姿帶領成熟市場重返主流,今年全年吸金1227億美元,幾乎是過去5年總吸金量313億美元的4倍,堂堂登上2013年股票吸金之冠。歐股急起直追不容忽視,下半年來資金偏好度大增,不但一舉終結連續3年淨流出的窘境,更以458億美元的淨流入勇奪2008年來年度吸金之冠。 展望明年,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指出,具有景氣能見度與企業獲利動能的股市,將持續成為資金競逐標的,看好明年首季行情仍由成熟市場主導趨勢不變,其中以復甦面向廣泛的美國最具投資機會,基期低、籌碼面乾淨的歐洲將續有表現,此外,匯率貶值與消費和企業信心回升有利日股向上表現。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措施自明年元月起緩步退場,全球經濟步入「後海嘯」以來更穩健的成長,展望2014年,投資應回歸「選擇性投資」,因為股價已不便宜,產業波動風險也較大,只要趨勢確立,回檔將是理想的布局點,只要投資方法嚴設停損點,回檔布局、定期定額或限制投資比重等,透過組合基金化繁為簡,以動態組合的方式可望某種程度解決投資時點的風險。 ---------------下一則---------------  發達四國 明年取代金磚四國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針對2014年全球股市走勢,法人表示,正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日前對2014年全球經濟情勢的斷言一樣,「發達四國」將取代「金磚四國」,不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度如此,股市表現也會是這樣。 發達四國(美、日、德、英)股市2013年已大漲,根據STOCKQ統計,日經225飆升逾55%、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分別大漲超過25%與29%,德國DAX指數也漲超過25%、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漲14%;新興國家股市表現則相對黯然。 金磚四國中跌幅最重的就屬巴西Bovespa指數,跌幅達15.89%,上證指數跌7.4%、俄羅斯RTS指數跌5.31%,只有印度股市上漲逾8%;MSCI金磚四國指數則跌了6.51%。 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經理黃賢楨表示,2014年發達國家股市有機會繼續旺,但新興市場就得看各國政府的努力以及外在環境轉佳情況,或有機會否極泰來,但大體而言,2014年股市走勢應和2013年恐相去不遠。 最新富達投資時鐘也顯示,目前位置仍對股市有利,尤其建議加碼美日股,富達投資目仍建議加碼股市、大幅減碼公債,同時持續調降地產與原物料類股。 富達投資配置總監Trevor Greetham表示,自2011年2月起迄今,富達即開始加碼美股,目前持續加碼美股,也看好日股。主動積極的成長政策與經濟首次脫離債務陷阱,加上房價走升與銀行貸款增加等利多,都是持續看好的理由。 此外,富達投資也加碼日股,主要是鑑於日本維持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當局決定採取任何可以抵消明年實施消費稅負面衝擊的措施。 他認為,美國與日本股市都將受惠於美元走強的利多,不過,對於英國股市是中立, 雖然房市持續強勁復甦,帶動內需成長,且有利中型股進一步走揚,但英鎊有強,不利大型跨國企業。 Trevor Greetham指出,對新興市場股市則會進一步減碼,主要是美國成長率強勁和預期市場利率走揚,將有助資金回流美國市場,並帶動美元走強,如此對新興市 場貨幣將產生壓力,原物料出口國也將受到產能過剩與大陸成長趨緩影響,原物料價格恐續疲軟,特別是黃金。 ---------------下一則--------------- 

1030107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07日
公開
8

動態組合配置 有賺頭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台股吸金氣勢從2013年底延續至今,外資青睞度居高不下,上周買超逾4.5億美元,連續第二周登上亞股吸金之冠,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五周,但指數表現不佳,8,500點大關岌岌可危。 反觀備受政爭干擾的泰股,雖然上周重跌5.7%,為亞股跌幅最大,但外資逢低承接力道反而增強,上周買超0.18億美元,暫時終結連九周賣壓。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眼見國際股市已累積一波漲幅,2014年開市多面臨獲利了結賣壓,台股當然難以獨善其身,隨之陷入震盪格局。 然而,外資買氣卻不間斷,搭配利多政策加持,大盤成交量能明顯回溫,連續二個交易日突破900億元,顯示低檔承接力道不小,整體多頭格局仍在。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雖然去年成熟股市表現優於新興市場,不過,能參與到歐美復甦念的東北亞經濟體,是投資人可適度著墨的標的,雖然資金開春以來仍在試水溫,不過,以動態組合的方式適度納入具有補漲空間的新興亞股,是2014年相對較佳的投資策略。 ---------------下一則---------------  投信看Q1�新興亞股 台中韓挑樑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到資金持續往成熟國家流入影響,新興亞股沈寂好一段時間,投信法人認為,今年第1季在美國景氣復甦帶動下,循環性類股開始震盪築底,預料各國股市表現不一,新興亞洲中較看好台灣、中國及南韓股市的表現機會,預料這三國股市在新興亞股中將獨占鰲頭。 元大寶來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黃湘惠表示,由於美國景氣復甦力道優於預期,亞洲出口產業類股、循環性類股及部分國家政策受惠類股的股價有機會持續走高。 目前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本益比為11.5倍,股價淨值比為1.7倍,皆低於平均數,顯示亞洲市場評價位於相對低點。黃湘惠看好產業包括科技、循環性消費、工業、醫療等類股。 ING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在新興市場中,東北亞經濟體質較為健康,足以抵禦量化寬鬆(QE)退場衝擊,惟受到中國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雙雙下滑影響,加上美股回檔,美元指數走高,市場擔心資金流出,短期新興亞股走勢恐轉趨震盪。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以國際標準論,中國整體債務狀況堪稱良好,在今年中國經濟仍可保有穩定復甦的大環境下,企業獲利預估動能仍有機會增溫。 短期資金偏緊導致市場對大盤股興趣偏弱,但下跌空間有限,對後市仍看好陸股今年表現。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2014年新興國家最大風險在於,QE一旦退場所造成的資金撤離,會讓新興股市相對承壓,因此未來新興市場更需回歸體質面,擇優布局。 從資金面來看,三大新興市場在2013年5月下旬以來,均受到外資撤出所拖累,根據EPFR統計,三大新興區域中,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淨流入,新興亞洲當中,中國、南韓及台灣等東北亞國家匯率相對不受QE退場因素影響,顯示亞洲所面臨的成長風險正在消退,投資前景轉佳。 ---------------下一則---------------  迎戰2014 8大央行各有硬仗打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周一報導,已開發世界的通膨趨緩,反觀開發中世界卻無明顯馴服通膨跡象,在全球經濟成長快慢不均,未來資金轉向何處仍不明之下,2014年世界主要央行將遭逢情況不一的挑戰,且各有各的因應之道。 例如美國聯準會鑑於景氣回溫,今年開始讓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但歐洲央行面對經濟滯緩,正致力提出似向日本看齊的解決之道。而中國人民銀行最棘手的挑戰,是讓中國張開雙臂擁抱如潮湧入的全球資金,以及控管國內升高的債務潮。 1.美國聯準會-QE退場時機與規模 今年聯準會(Fed)除出現領導階層更迭的重大變化外,也將在美國經濟轉強下,就如何回收QE政策持續辯論。 新任Fed主席提名人葉倫可望在獲參院確認後,於2月1日接替柏南克正式上任。這位Fed史上首位女主席就任後即面臨多重挑戰,包括引領Fed政策走向、在意見分歧的決策委員會內部凝聚共識,以及磨練她的公共溝通技巧。 2.歐洲央行-是否擴大貨幣寬鬆 儘管歐洲央行(ECB)曾口頭承諾收購高負債成員國的公債,以穩定南歐地區債市並確保歐元存續,但問題是在當前經濟停滯及通膨偏低的環境下,如何順利推動貨幣政策。 由於歐元區成員國有各自的公債市場,以及銀行體系,因此,ECB很難採取大舉對金融體系注入流動性的QE措施,或用其他的非常手段刺激部分國家的經濟和通膨。除非歐元區成長率與通膨低於預設的底線,否則ECB料不會再擴大寬鬆。 若歐洲通縮疑慮加劇的話,ECB將被迫全面實施QE,法國巴黎銀行和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認為,ECB未來勢必走上這條路。 3.英國央行-是否調整前瞻指引政策 英國央行(BOE)看好今年英國經濟在低迷數年後終於回春,失業率降幅超出BOE預期下,BOE官員議程首要討論的是,是否調整總裁卡尼(Mark Carney)提出的「前瞻指引」政策。 4.日本央行-因應消費稅調高 去年祭出超寬鬆貨幣政策斐然有成的日本央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今年面臨的一大考驗是4月起消費稅由5%上調到8%,這恐抑制消費支出及經濟成長。 分析師與投資人預料,日銀將擴大收購資產來緩和加稅衝擊,但過度收購公債會引發日銀印鈔支撐政府支出的揣測,使市場對財政紀律喪失信心進而推高借貸成本。 5.中國人民銀行-開放資金進出及控制債務 中國人行在今年需有好的攻防配套措施。 在進攻方面,進入第3任期的人行行長周小川表示,要提升中國大陸金融體系的市場化程度,即建立銀行存款保險,使銀行存款率,以及中國匯率升貶跟著市場走,資金進出中國將更便利。這些變革若能落實,將助中國朝消費導向經濟發展。 防守方面,人行須就如何使中國飆高的債務放緩拿出決策,過去5年中國負債膨脹之快,令中外專家擔心會發生類似歐美與亞洲其他地區的信貸泡沫破裂。 6.澳洲央行-設法提振經濟成長 隨著採礦熱退燒及中國對鐵礦砂和煤礦等原物料需求減弱,澳洲經濟減速踩煞車,澳洲央行(RBA)今年除阻升澳元外,料會保留寬鬆工具以提振經濟。 然目前澳洲基準利率已降至2.5%歷史低檔,又受到房市過熱出現泡沫的掣肘,RBA再降息的空間有限。 7.南韓央行-阻升韓元 基於全球經濟好轉,南韓央行(韓銀)預測今年GDP成長率為3.8%,但總裁金仲秀(Kim Choon-Soo)已表示,日圓貶值波及鋼鐵、家電與汽車等出口產業。過去1年韓元兌日圓勁升20%,削弱韓國出口競爭力。此外對三星等出口商重要性日增的開發中國家需求減緩,也是另一隱憂。 8.瑞士央行-維持零利率 今年恐是瑞士央行(SNB)連續第3年將利率維持在趨近零的低點,主要是SNB試圖在不引發房市泡沫之下,抑制市場對瑞士法郎的需求。 ---------------下一則---------------  5大慘幣 近1年貶逾1成2014/01/07【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手中持有「五大慘幣」的投資人要注意了,隨著美國啟動量化寬鬆(QE)退場,市場資金回流美國,今年美元強、新興貨幣弱的趨勢不會改變,投資「慘幣」相關基金恐大幅侵蝕投資績效。 據統計,五大慘幣分別為巴西黑奧、澳幣、土耳其里拉、印尼盾與南非蘭特,近一年貶幅全數超過一成。 南非蘭特又特別淒慘,在嚴重雙赤字和金市轉空頭的壓力下,貶幅19.87%,創2008年金融海嘯來低點;土耳其里拉則貶至歷史低點。至於台灣投資人喜愛的澳幣,在大陸對鐵礦砂需求下降以及政策引導澳幣走貶,近一年重貶14%。 五大慘幣在台灣的相關商品,多與債券有關,去年債市豬羊變色,又遇上貨幣大貶,讓投資人受了重傷。以澳幣基金為例,近一年來澳幣債券基金平均還維持1.45%報酬,但換算回台幣後瞬間虧損11.03%。巴西黑奧重貶也讓巴西股票基金遲遲未見起色,跌幅超越巴西大盤。 除五大慘幣,日圓去年也重貶15%,但因日股飆漲逾五成,不僅「補回」匯損缺口,還讓投資人賺錢,未列入「慘幣」名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對台幣投資人而言,投資海外基金除了考量標的前景,也應將基金計價幣別的基本面納入考量,特別在QE退場的大環境下,若是經常帳和財政收支明顯赤字,景氣成長力道又不強的國家,恐持續淪為QE退場下的弱勢貨幣。 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指出,今年美元依舊強勢,已造成新興貨幣不小的貶值壓力,如果該新興國家又是以資源出口為主,貨幣貶勢「雪上加霜」,建議上半年要避開這些市場。 以巴西為例,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表示,原物料需求未見提升,又有通膨壓力搗亂,巴西未來不排除再升息,但相對會壓抑經濟成長,降低資金吸引力,拖累貨幣走勢。 因此,經濟能見度相對較低、貨幣走勢趨貶下,投資巴西需更加謹慎。 ---------------下一則---------------  美寬鬆退場 歐日料不跟 今年各國復甦情形不一 央行政策將分歧2014年01月07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過去6年,全球主要央行有志一同,以寬鬆政策力拼經濟成長,但今年在各國經濟復甦步伐不同調下,預計政策將開始出現分歧。Fed料將隨經濟復甦增強,逐步縮減QE,英國央行則試圖為房市降溫,歐洲央行與日本央行均面臨通縮威脅,傾向採取更多刺激寬鬆措施。 貝萊德:投資良機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每月購債規模本月起將縮減100億美元(約3023.5億元台幣)至750億美元(約2.27兆元台幣)。據彭博調查報告顯示,經濟學家預估,Fed可能在未來7次決策例會中逐步縮減購債規模,最終在12月為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劃下句點。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駐倫敦全球債券團隊主管提爾表示,Fed減碼購債,預估年底美國公債殖利率增幅將超過德國公債,「各國央行步調不同,為投資人提供良機。」 各國一致維持低利 英國央行(英銀)與歐洲央行(歐銀)將於本周四公布最新決策結果。儘管英銀曾暗示,今年全年基準利率料維持0.5%不變,但在英國房價與銷售需求攀高下,英銀料與Fed一樣選擇逐步縮減資產收購規模,緩步退出刺激計劃。 不過在歐元區通膨率不到預估目標一半、持續面臨通縮陰影下,歐銀恐無法與英銀同步,反而可能採取更多刺激措施,歐銀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也暗示,不排除進一步降息。 至於長期為通縮所苦的日本,近來通膨率雖見回升,但由於4月起消費稅率將由5%調升至8%,以削減政府龐大債務,但恐嚴重衝擊經濟成長,市場預估,日銀料將擴大購債規模,以印鈔拉抬經濟。 但儘管全球央行政策開始出現分歧,但彭博報導指出,為免擾亂經濟成長腳步,包括Fed在內的各國央行,仍將一致承諾維持利率在歷史低點。 ---------------下一則---------------  歐美服務業PMI雙降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陳穎柔�綜合外電報 美國去年12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較前月走滑,為連續第2個月下探,並創下去年6月以來新低,不過尚處景氣擴張狀態,且已連續48個月(4年)高於景氣興衰分水嶺50.0。 另外,市調機構Markit周一公布,歐元區12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維持初值的51點不變,低於11月的51.2點,並且創下4個月新低。 根據供應管理協會(ISM)調查,美國12月非製造業PMI由前月的53.9降至53.0。經路透調查,經濟學家原估美國12月非製造業PMI上升至54.5。 次指數方面,企業活動指數意外由55.5降至55.2,締造去年9月以來新低;新訂單指數自56.4減至49.4,為2009年7月以來首度發生衰退,即低於50.0,同時寫下2009年5月已來新低;所幸,就業指數從52.5攀升至55.8。 雖然歐元區12月服務業PMI,仍持續第5個月高於50臨界點,顯示歐元區服務業景氣仍在成長趨勢當中,但成長力度卻呈現放緩跡象。 在歐元區內各國的12月服務業PMI裡,愛爾蘭創下近7年新高記錄,成長幅度最高;西班牙也創下6年半新高。 即使服務業PMI仍然繼續處於成長趨勢之中,但其表成長力度出現放緩,讓區內整體服務業PMI的表現仍受壓抑。 Markit經濟學家史密夫(Phil Smith)說,雖然去年第4季的歐元區服務業表現不佳,但在區內製造業景氣持續擴張之下,讓歐元區整體經濟表現得以維持而沒有萎縮。 他指出,服務業持續裁員,讓歐元區的失業率居高不下。 歐元區12月包含服務與製造業的綜合PMI,從11月的51.7點上升至52.1點,創下3個月高點,也是過去2年半來的第2高記錄。 ---------------下一則---------------  台股布局 聚焦「GIANT」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施羅德投信昨(6)日發布台股展望指出,台灣上市櫃企業今年獲利成長率上看9%,股市有挑戰9,000點的實力,成交量可望比去年均量成長15%到20%,上下波動幅度也將高於去年,選股更為重要。 以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來說,近年來年年打敗大盤,去年全年漲幅更超過27%。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昨日指出,由於國內外利多因素加持,台股今年可望比去年活潑,資金動能更強勁,但上下波動幅度也更大。 內資動向方面,雖然許多台股基金去年的績效都大幅打敗大盤,但績效不一定與資金流向成正比,主要是因為投資人缺乏信心,獲得資金淨流入的台股基金並不多,投信為應付台股基金投資人的贖回壓力而站在賣方。 就類股布局方面,今年小型股基金仍有很大的表現機會。陳同力表示,台股今年的投資主軸可以用GIANT(巨人)來說明。G是指公司治理與第四代行動通訊(4G),I代表網路及創意相關,A代表蘋果及美國復甦題材,N是指新通路、新材料及新媒體,T則是兩岸自由貿易區概念。 ---------------下一則---------------  施羅德:下半年選股跟著巨人走2014-01-07 01:46 中國時報 洪凱音�台北報導 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望從去年2.3%成長至3%,復甦力道轉強,施羅德預測,台股將搭上全球復甦順風車,雖然全年多以盤整格局為主,但指數下半年有挑戰9000點的實力,投資長陳朝燈表示,「巨人」(GIANT)概念股強調今年投資重點。 陳朝燈解釋,「巨人」意味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仍由已開發國家等大型市場主導,台股投資主軸將圍繞著G(4G、公司治理)、I(網路、基建、創意)、A(蘋果、美國)、N(新通路、新材料、新媒體)以及T(FTA、TPP)等。 施羅德預測,今年全體上市櫃企業獲利成長8.6%,增長動能看好半導體正向循環、蘋果新產品推出拉抬台股,以及傳產去年上半年基期較低等。 自今年開春以來,亞洲股市受到大陸官方PMI指數不如預期,以及兩韓緊張、泰國政爭等非經濟因素影響,連帶拖累台股,台股昨雖勉強守住8500點關卡,但日KD已下彎,沿5日均線上揚格局亦遭破短,短線拉回整理機會大增。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選股能力將是今年投資的制勝關鍵,若能搭上轉型浪頭,選擇業績持續成長、能穩定配發股息的優質公司,較有機會搭上全球景氣復甦的波段行情;就產業來看,葉鴻儒看好雲端、4G通訊、自動化設備、大陸高端消費等概念股表現。 ---------------下一則---------------  六台股基金 淨值新高 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台股創新高之後高檔震盪,但仍有六檔台股基金淨值創新高,以中小型基金及平衡型基金為主。市場人士指出,外資回流,加上內資信心增強,台股後市不看淡。 台股從去年12月30日創下28個月新高後至今拉回修正近百點,但台股基金仍有六檔表現優異,淨值續創新高,分別是群益奧斯卡基金、群益安家基金、台新中國通基金、德信台灣主流中小基金、聯邦金鑽平衡基金、華南永昌龍盈平衡基金。 這六檔基金以中小型基金及平衡型基金為主,基金規模都不超過9億元,在市場動盪時靠選股與配置勝出。事實上,去年中小型基金表現出色。 CMoney統計,台股各類型基金2013年平均上漲18%,其中上櫃股票基金上漲25.91%、中小型基金漲23.79%、價值型基金漲22.64%。 群益投信表示,政府近期作多台股明顯,金管會第三支箭「現股當沖」政策昨(6)日正式上路,將有200檔個股現股當沖上路,投資人可觀察是否帶動台股成交量是否持續增加。 至於美國本周的觀察焦點,則在於第4季財報。群益投信指出,美光、孟山都、美國鋁業、美國運通等都是重點。 此外,周五(10)日美國將公布12月非農就業報告,是經濟數據的重頭戲。 基金業者指出,政府官員樂觀看待台股後市,以目前的趨勢來看,台股守住8,500點,多頭格局未改變,後市仍看好,有業績題材的中小型類股表現可期。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認為,台灣總體經濟數字雖然不是非常理想,但仍有很多中小型利基個股獲利不錯,有競爭力,值得注意。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台股往年第1季指數表現都不錯,加上農曆年前傳統的消費旺季,相關消費與中概類股表現可期。 另外,年度科技盛事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今日登場,沈宏達指出,新產品新題材也可望帶動科技相關表現。此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公布12月17-18日的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會議紀錄,也是後續觀盤重點。 ---------------下一則---------------  6台股基金 淨值續創新高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台股從2013年12月30日創下28個月新高後,至今已拉回修正近百點,但台股基金仍有6檔淨值續創新高,法人表示,外資資金在假期過後有回流現象,加上內資信心增強,投資方向仍偏多方,整體台股後市不看淡,台股基金仍可布局。 據CMONEY統計,211檔台股相關基金中,有6檔基金淨值創新高,其中成立以來讓投資人收益超過6成者,以規模大小排序,分別是群益奧斯卡95.2%、群益安家65.83%、台新中國通145.1%。 群益投信表示,本周市場觀察重點,美股方面,去年第4季財報將於本周揭幕,包括美光、孟山都、美國鋁業、美國運通等,經濟數據的重頭戲則是周五將公布的美國去年12月非農就業報告。 台股的部分,政府近期作多台股明顯,金管會第三支箭「現股當沖」政策上路,將有200檔個股適用,可持續觀察是否帶動台股量增。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指出,景氣擴張與企業獲利成長是今年市場一致看多股市的基礎,台股很可能續演一樣的步調,以緩漲底部墊高方式逐步挑戰9,000點以上關卡,選擇具成長與轉機個股依然是今年的重心。 但他提醒,近期隨指數越過8,600點、波段累積約7%,上攻力道開始減弱,今天也出現量價背離訊號,短線將暫時陷入高檔整理。參考2000年以來新春開紅盤至農曆封關前,台股平均漲幅達3.16%,元月行情並不看淡。 宏利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周奇賢表示,目前台灣股市仍以外資主導的資金行情為主,上漲的個股也以外資加碼的權值股為多,可著重高股息基金。他指出,這類型基金除了可享有股票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資產增值,還可擁有固定的高股利收入。 ---------------下一則---------------  IPO重啟 陸股摜破信心支撐2014/01/07【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陸股多頭氣勢受挫,在重啟IPO(新股發行)導致資金的排擠效應,以及市場利率上升疑慮增溫下,陸股2014年開盤後連續下跌,昨天上證指數、滬深300、香港國企與紅籌股,全數下挫1%至2.5%,上證指數摜破2100點重要信心支撐,昨天收在2045點。 專家指出,由資金推動的陸股元月紅包行情暫時失靈,甚至可能擴大影響整體亞股。 高盛證券預測,倘若今年陸股有400家企業上市,預計潛在吸金約2000億人民幣,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僅1%。但即使IPO金額占A股流通市值遠低於2000年以來的3%均值,但對仍衝擊市場心理。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IPO雖然可能分散市場資金,但部分新股還是有機會上演蜜月行情,加上創業板走勢也已適度反應IPO重啟利空,預期對市場的影響會逐漸消退,關注的焦點將重回實質業績上。 陸股近年喊漲不漲,讓投資人對陸股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指出,大陸近十幾年來的消費占GDP比重快速下滑,目前約只占兩成,隨著官方有意放緩投資比重,未來必需要靠消費與出口重掌GDP主導權,才能夠延續大陸的經濟成長。 所幸,大陸去年最終消費率已自2010年谷底回升。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指出,隨著反貪與禁奢令影響基數效應遞減,看好餐飲、家具家電等非必需性消費增速可望恢復,預期2014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成長可達13.5%,有助農曆春節的旺季效應。 ---------------下一則---------------  中國服務業PMI 跌逾2年新低2014年01月07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滙豐(HSBC)公布2013年12月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創2011年8月來新低50.9,較11月52.5大幅回落,瀕臨景氣由擴張轉為萎縮的50分水嶺。 新股湧入 陸股大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12月中國4大PMI指標,包括官方及滙豐公布的製造業、服務業PMI同步回落,為8個月來首見,反映不論官方PMI聚焦的國營大型企業,或滙豐偏重的私人中小企業,產業景氣全面降溫,意味中國經濟將走疲。 中國股市昨受服務業景氣驟降、新股加速進入市場2大利空衝擊,上海證券綜合(上證)指數盤中一度跌逾2%,尾盤在中國石油及中國石化2大權值股拉抬下縮小跌幅,但終場仍下跌1.8%,創5個月新低。 中國重啟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度公開發行)之後,新股加速上市,升高資金排擠及市場流動性隱憂。 據統計,本周將有8家企業將上市,下周更有18家預備跟進,2周內預計共有26家企業IPO,是2012年3月以來最猛IPO浪潮。 ---------------下一則---------------  消費品牌 陸股亮點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大陸A股及港台股市全年指數區間不大,但盤面權值股轉換及資金重分配的結構變化相當明顯,市場資金明顯湧向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投信法人認為,在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力拚內需、擴大開放民營企業發展趨勢下,今年中小型股可望持續躍居盤面亮點。 過去大陸股市資金偏好集中於國企股、大型企業等藍籌股,當2013年市場資金轉向擁抱新歡,包括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吸金動能十足。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陸股擺脫景氣低迷、政治紛爭後,重啟多頭行情的起步,但舊時代的大型權值股如金融、營建等市值增長速度放緩,新興起的中小型股擴張勢力躍居盤面亮點,建議投資人可掌握新型態消費、品牌價值兩大主軸,隨著景氣好轉,人民勇於消費,傳媒、科技、環保、醫藥、嬰童用品等新興類股都是可聚焦標的。 若就整體陸股來看,今年政策擴大開放QFII,還有大陸版「401K計畫」社保基金將上路,預估新增養老金將供給資本市場約4,000多億人民幣長線資金,再加上重啟IPO後,新興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基本面升溫及資金活水挹注,陸股可望走上價量齊揚的牛市。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分析, 2014年的中國將是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及傳統產業結構改革的轉變年,將促成經濟的全面好轉,因此投資人可關注創新類核心行業,例如軟體、高端設備製造、醫藥、電子和環保等。但游清翔也特別提醒,投資新興產業要規避的風險,包括業績不達預期、經濟增速大幅度下滑及通膨因素導致利率上升等。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三中全會後中國進入改革推廣期,改革紅利可望持續釋放,另外在國際市場中,市場逐漸接受美國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退場,使國際資金穩定流向股票市場,就基本面來看,中國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可望保持在7.5%以上,通膨目標3.5%以下,經濟狀況有機會優於預期,在經濟基本面表現良好之下,陸股有機會持續吸引資金流入。 ---------------下一則---------------  成熟市場 去年大吸金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3年最後一周,強勢領漲的成熟股市不僅指數再創波段新高,根據EPFR統計,美、歐、日三大成熟市場基金全數淨流入,為2013驚奇之旅畫下完美句點。其中,歐股基金去年下半年來周周買超,已創連27周吸金紀錄,可謂當前資金動能最強首選。 新興市場雖遭熱錢重手調節,但全球新興市場基金2013年仍有38.06億美元淨流入。 另外,與成熟市場景氣連動密切的亞股,近期也見資金返鄉,上周雖僅小幅流入0.11億美元,但仔細觀察實已連續三個月資金回流,第4季合計流入15億美元,吸金腳步緊追成熟市場,相較其他新興市場未見明顯起色,亞洲(不含日本)後市令人期待。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2013年歐洲股市表現不俗,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歐元區綜合領先指標回到零以上擴張水準,代表歐洲景氣擺脫衰退,歐股循環將正式由「希望期」進入「成長期」,全球景氣復甦有助歐洲經濟進一步成長。 隨歐債疑慮減緩,先前因歐債危機而延遲的消費需求預期陸續浮現,且邊陲國家債券與德國債券息差收窄,融資成本下降有助企業獲利。 貝克指出,道瓊歐洲600指數企業獲利增長連續三年衰退後,預期2014年可望由負轉正,有近14%增幅,成為支持股價向上動能。 貝克也說明,根據11月美銀美林證券經理人調查中顯示,未來12個月全球型基金經理人有意淨加碼歐洲股市比重將逾四成,維持相對高位,意味在2014年經理人對於歐股投資的趨勢可望持續。 德盛東方入息基金產品經理許廷全指出,全球景氣的復甦已經確立,整體來看,隨著全球景氣復甦,成熟國家需求可望帶動新興市場出口,且不少新興經濟體如中國在內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帶動內需消費力提升,不過在選擇上目前仍相對看好能掌握中日再起的東北亞經濟體。 ---------------下一則---------------  基本面轉佳 歐、美股吸金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最後一周,強勢領漲的成熟股市不僅指數再創波段新高,根據EPFR統計,美、歐、日三大成熟市場基金全數淨流入,其中歐股基金去年下半年來周周買超,已創連27周吸金紀錄,是當前資金動能最強首選。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表示,2013年歐洲股市表現不俗,隨OECD歐元區綜合領先指標回到零以上的擴張水準,代表歐洲景氣擺脫衰退,歐股循環將正式由「希望期」進入「成長期」,全球景氣復甦有助歐洲經濟再成長。 貝克認為,根據去年11月美銀美林證券經理人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全球型基金經理人有意淨加碼歐洲股市比重逾四成,維持相對高的水位,意味2014年經理人對歐股投資的趨勢可望持續。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人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歐洲經濟觸底回溫,其中不少核心國家如德國展望相對佳,從資金面觀察,歐洲央行持續採取寬鬆政策,不會收回資金,這與打算今年開始收回資金的美國不同,加上歐洲企業獲利今、明年都有雙位數成長率,預期今年歐股後市看法仍樂觀。 至於漲多的美股,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表示,2014年全球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將由個位數字加速至雙位數水準,也讓屢創新高的歐美股市評價面仍處合理水準,過去一年美歐股市走勢強勁主要是因為流動性充沛與市場信心回籠,推升評價面,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預估將成為推升美歐股市的動能。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強調美國經濟當前仍然需要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援,購債減碼並不影響Fed的政策決心;OECD也預估美國今明年GDP分別為2.9%及3.4%,呈現持續向上復甦的態勢,美國企業後續的獲利展望仍舊樂觀,有基本面及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撐,美股後市可望再有表現。 ---------------下一則---------------  搭列強復甦列車 亞股受惠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觀察亞股七大主要市場外資動向,上周亞股除韓股遭外資賣超,其餘市場全數吸金,其中又以台股淨流入4.529億美元最高,法人指出,資金開春以來仍在試水溫,但以動態組合的方式適度納入具有補漲空間的新興亞股,是2014年相對較佳的投資策略。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認為,今年在亞洲的投資觸角可延伸到東北亞經濟體,在美歐復甦軌道持續的前提下,由於東北亞經濟體受惠區塊最多,而產業獲利成長是推升股價動能之一。 他指出,歐美復甦有利以出口為主的東北亞產業發展,建議目前除以東北亞較高的方式布局亞太區域等東方股市,也可以動態組合適度納入亞股,既掌握新興股市的補漲行情,也能參與成熟股市的上升走勢。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2014年資金關注台股的眼神會轉移到評價較低、市場較少投注資源研究的產業,看好的族群要堅守投資決策,2014年投資台股需要「意志」,堅持相信好消息、猜疑壞消息,勇於買進、吝於賣出。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表示,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整體規模為淨流出9億美元,但是相較新興三大市場來看,亞洲(不含日本)股票淨流入0.11億美元,投資人仍可持續布局,其中包括台灣、韓國及印尼股票市場,近一周資金呈現淨流入,故投資人仍應該慎選區域,持續布局亞股。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今年東北亞企業可望受惠歐美經濟成長,帶動對成熟市場的出口成長,大陸中央與地方債務審計報告出爐,符合市場預期,不至於造成金融大動盪,今年仍可保有7.5%左右的經濟成長率,人民幣小幅升值仍是今年趨勢。 他指出,陸股政策偏多,但近期因經濟趨弱和IPO重啟疑慮,暫處弱勢整理,但下跌空間有限,後市仍看好陸股今年表現。 中國信託東方精選基金經理人邱魏悅表示,居高思危的氣氛似乎逐漸蔓延,加上中國證監會1月重啟IPO,致使陸股跌勢擴大,上海綜合指數再度摜破2,100點重要信心支撐,進而影響整體亞股表現,預期短線左右亞股與外資動向的兩大關鍵,是陸股何時止跌,與歐美股市上漲動能是否持續。 ---------------下一則---------------  台股 連2周登亞股人氣王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4年開春,台股吸金氣勢不減,外資青睞度居高不下,上周買超逾4.5億美元,連續第2周登上亞股吸金之冠,連續吸金周數推進至第5周。至於去年下半年來強勢吸金的韓股,上周遭外資調節4.5億美元,是外資上周唯一賣超的亞股。 至於受政爭干擾的泰股,上周重跌5.7%,為亞股跌幅最大的股市,但外資逢低承接力道反而增強,上周買超0.18億美元,暫時終結連9周賣壓。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國際股市已累積一波漲幅,今年開市多面臨獲利了結賣壓,台股難以獨善其身,隨之陷入震盪,但外資買氣不間斷,搭配利多政策加持,大盤成交量能明顯回溫,顯示低檔承接力道不小,整體多頭格局仍在。 葉鴻儒說,短線台股有過熱修正壓力,但技術指標走強,預期台股仍可望震盪走高。 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陳同力指出,每年11月起至翌年4月,外資平均匯入金額都高於全年平均值,且淨匯入機率也多在7成以上,顯示此時正是投資台股的好時機。 陳同力指出,2014年看好半導體產業的正向循環、蘋果推出新產品的拉抬等因素,全年企業獲利預估約可成長8.6%。至於大盤走勢,台股今年可能以盤整格局為主,但指數在下半年或第3季有挑戰9,000點的機會。 ING台灣運籌基金經理人林純寬表示,第1季在全球股市仍偏多下,台股估計指數將續持往上;第2季後,新興國家陸續進入總統大選,全球股市進入整理機會將拉高,由於台股與歐美景氣連動性高,且政府有意引導房市資金投入股市,將有助台股維持緩步盤堅。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表示,在產業方面,傳產可逐步降低景氣循環股,開始留意第2季IC設計、飲料、包材等投資機會,而大陸零售銷售維持雙位數的高度成長,中概食品類股持續看好。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表示,未來台股將回歸經濟基本面與政策面表現,包括美國量化寬鬆(QE)本月起退場、現股當沖上路、年度科技盛事CES展登場及上市櫃營收數字公布等,都將影響盤面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認為,元月行情仍可偏多看待,但要留意亞股表現,尤其南韓上周五的弱勢表現,引發外資資金回流美國的疑慮,後續持續觀察外資動向及持續買超台股的意願。 ---------------下一則---------------  日本IPO好熱 今年上看80件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日經新聞報導指出,受惠於經濟復甦與強勢日股行情,日本今年的「初次公開發行」(IPO),預估將從去年的54件,增至70件至80件,為第5年的成長。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與Line為兩家亮點掛牌上市企業。 其中最受矚目的掛牌上市公司,為專門製造液晶螢幕(LCD)的日本顯示器公司。這家由日立、東芝、與索尼等3大產業龍頭,於2012年所成立的公司,預計最快於3月掛牌上市。 另一個IPO亮點則是行動通訊軟體LINE的上市計畫。雖然LINE在日本、台灣、泰國、西班牙等市場,共擁有3億個使用戶,但該公司面臨來自中國的WeChat、南韓的KakaoTalk等競爭壓力。 Line想藉由IPO,確保穩定的資金來源,爭奪更大的市占率。 當一家企業進行IPO時,公司股價通常會參考已上市同業的股價。當整體股票市場行情走強時,公司IPO的價格就會跟著走強。此時就是企業藉IPO市場擴充資金,並重整財務的最佳時機。 最好的例子就是連鎖餐廳Skylark,目前該公司由美國投資機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投資經營。但近來受弱勢日圓迫食物價格攀升,以及新制消費稅上路等不確定因素影響,貝恩資本希望能夠讓Skylark再度掛牌上市,好重整公司的財務結構。 此外,西武控股(Seibu Holdings)在與最大股東「博龍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 Capital)於營運上產生摩擦後,目前也計劃再度掛牌上市。 一般而言,一件IPO案需花費3年時間籌劃。這段期間,可供市場參考潛在上市公司之前的獲利狀況。由投資基金協助成長的大型私人企業,將是今年投入IPO市場的要角。 ---------------下一則---------------  泰政盪 泰股基金可逢低布局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政爭影響使泰股近期表現震盪,法人指出,泰股跌幅已深,但在政治情勢未明朗前,股市氣氛與資金短線較不穩定,震盪風險仍存,建議積極投資人若要逢低買進泰股基金,建議應該分批進場,或是透過東協基金,以區域型基金適度參與泰股趕底反彈機會。 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分析,泰國政治情勢發展持續膠著,資金動能明顯疲弱,出現內資贖回與外資流出壓力;但隨泰股估值已有相當修正,短線震盪也顯示股市正在加速趕底階段。 至於未來跌深的反彈關鍵,黃寶麗認為,國會大選若能順利舉行,或現任總理盈拉辭職並成立過度內閣,政治風險都有望逐步緩和。但若發生政變流血事件,或抗爭持續膠著,則股市仍有下探壓力。 ING泰國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泰國2月2日能否順利舉行選舉的不確定性仍高;反對黨將於13日再次發動街頭運動,揚言癱瘓曼谷市區,也不利泰股短期盤勢表現。 黃靜怡認為,泰股非理性急跌,2014與2015年本益比評價低於亞洲區域平均水準,但泰國企業獲利展望穩健,股市長期買點逐漸浮現,建議投資人抱持耐心,勿輕易認賠出場。 富蘭克林坦伯頓泰國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整體來看,泰股本益比已落入相對便宜區間,搭配全球需求改善帶動出口動能回升,預期泰股將會呈現短空長多。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泰國受政治紛擾問題影響股市表現,但是在選股不選市的投資邏輯下,還是有值得投資的產業,例如受惠泰銖貶值的食品加工、汽車電子等,而生技醫療也是值得投資人留意的產業。 元大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表示,目前泰股估值已跌至低點,預料政爭落幕後股市將出現反彈,但若以中長期角度看泰股,因泰國政經情勢已不穩定,投資風險升高,不確定性因素未除,因此對泰股建議保持觀望立場較合適。 ---------------下一則---------------  歐元區12月PMI 創31個月來新高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去年異軍突起的歐股,今年元月開盤即遭逢獲利了結賣壓,首周表現持平,但歐元區整體經濟勢頭維持良好,剛公布的去年12月製造業PMI終值來到52.7,符合初值預期,並創下31個月新高,法人指出,歐元基金展望仍佳。 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除整體歐元區製造業PMI指數衝高,各國的PMI指數也繳出亮眼成績單,包括德國的PMI初值由54.2上修至54.3、義大利也由51.7躍升至53.3;西班牙更首次擺脫萎縮,來到50.8。愛爾蘭的53.5及希臘的49.6,也都續見改善。 他指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法國,初值從47.4下修至47,不僅連續三個月走滑,數值更低於希臘,顯示現階段法國以內需為主的產業結構面臨的瓶頸,預計法國經濟雖不會重返衰退,但仍要面對短期停滯。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2014年金融市場的聚光燈仍在已開發國家,整體歐元區剛剛脫離衰退的泥沼,預料2014年達不到邁開大步的程度,但蹣跚之中仍可緩步向前。 他指出,歐洲各主要國家中,德國依然是其中的佼佼者,英國在央行總裁的新人作風下,經濟成長可望加速,法國、西班牙及義大利等則還需要加一把勁,但歐洲再次發生危機的可能性相當低。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9日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將舉行利率會議,市場普遍預估歐洲與英國央行將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但多期待歐洲央行第1季有可能將再釋出刺激政策,如進一步下調基準利率,或釋出新一波長期再融資操作或中小企業融資方案。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預期2014與2015年歐洲企業盈餘年成長率將躍升至1成以上,提供歐股強勁爆發力。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指出,歐洲景氣復甦趨於明朗,歐洲央行預估2014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回到正成長,市場信心回籠加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於股市,成熟國家股市今年可望持續領頭。 ---------------下一則---------------  歐股 走向勁揚格局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歐元區12月製造業PMI創近31個月新高,突顯歐洲景氣動能持續好轉,觀察處於不同景氣循環周期時歐股的表現,MSCI歐洲指數在景氣擴張初期至中期,其平均年化總報酬達兩成以上表現最佳,在現今歐洲景氣步入擴張階段時,歐股憑基本面利多將有望續走勁揚格局。 歐元區經濟在2013年走出谷底,包括歐盟執委會與歐洲央行都預估歐元區經濟將重回擴張階段,2014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將回到正成長1.1%。統計1995至2013年,不同景氣循環周期MSCI歐洲指數平均年化總報酬率表現,相較景氣循環末期平均下跌逾4%,MSCI歐洲指數在景氣擴張初期至中期平均年化總報酬達兩成以上,顯示現階段歐股長線勁揚格局可期。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指出,隨景氣步入擴張階段,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獲利成長將成為持續推升歐股的兩大動能,分析目前歐洲企業每股盈餘仍低於歷史高點約30%,但歐洲企業資本設備使用年限來到歷史新高,預期企業將提升資本支出,加上全球與歐洲經濟將加速成長,預估未來三年歐洲企業每股純益可望較目前成長30%至40%,有望推升2014年歐股多頭續航。 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Erik Esselink表示,在歐洲央行的利多政策出台、邊陲國家的經常帳正轉為盈餘以及結構性調整下,投資人正在重新評估歐洲未來最有可能的走勢,從本益比來看,歐元區目前調整後的本益比約在14.5倍,相較於MSCI美國指數的24倍及全球指數的19.8倍,評價相對便宜,仍具投資吸引力。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指出,根據摩根投信統計,歐元區ZEW景氣預期指數回升至0以上擴張水準期間可長達44個月,MSCI歐洲指數漲幅甚至上看八成,對照目前僅12個月維持擴張,累計漲幅達13%,後市成長空間相當令人期待。 ---------------下一則---------------  俄出口轉強 受青睞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雖然2014年開年以來,全球股市在高檔整理,但基金業者認為,強者恆強,今年仍然是成熟市場的復甦派對年。美元強勢,新興市場上半年會面臨較大的壓力,但基本面佳或肯改革的新興市場仍會受到資金肯定。 美、歐、日經濟去年顯示速度不一的復甦,但股市都有亮麗表現。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預期物價走勢溫和,加上干擾市場的負面因素逐漸淡化,2014年全球經濟將轉強,金融市場的聚光燈也將延續去年趨勢,聚焦成熟市場。 至於新興市場,陳朝燈說,如果是出口至歐美為主的新興國家,在出口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站上50後的半年至一年,可望受到帶動而有較強勁的經濟表現。 三大成熟市場普遍看好,新興市場則看個別國家而定。 陳朝燈認為,新興市場繼續面臨資金流動壓力,經常帳赤字國家較脆弱。 不過,資金會青睞基本面較好的國家,像是台灣、南韓、俄羅斯、香港等。 此外,印尼盾這波快速貶值,出口應該會轉強。 ---------------下一則---------------  瑞士央行「金」慘 去年賠100億美元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瑞士央行(SNB)周一公布,該行2013年營運蒙受90億瑞郎(約100億美元)的虧損,因其持有的黃金部位損失達150億瑞郎,讓從外匯及其他方面的獲利完全賠上還不夠。 金價去年全年大跌28%,成為1982年來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但金價近來頗見起色,今年來已揚升2.7%,周一現貨金價已第5個交易日上揚,盤中觸及每盎司1,245.86美元的將近3周來高價,紐約指標性2月期金上周五勁揚1.1%,創下每盎司1,238.60美元的去年12月16日來最高收盤價,周一盤中升至1,241.20美元,漲2.6美元或0.2%。 黃金周一受惠於美元及美股偏弱帶動避險需求,另亞洲回籠買盤強勁也提供支撐。不過分析師仍抱持審慎,提醒本周稍後隨著美國經濟指標出爐,金價不無可能回軟。 瑞士央行將在3月詳細說明其2013年營運及公布各確切數據。該央堪稱歐洲的優質投資機構之一。 但該行表示,其黃金部位在去年折損150億瑞郎價值,完全吃掉外匯部門的30億瑞郎獲利,及出售政府穩定基金而得的逾30億瑞郎獲利。這個穩定基金創立於5年前,當時係為對瑞銀(UBS)紓困而設。 瑞士央行的這個虧損,意味該行將無法對大股東發放股利,因此可能會有政治上的效應。瑞士的26個省及聯邦政府,都是瑞士央行的大股東。 世界黃金協會的資料顯示,瑞士央行持有1,040噸黃金,在該行資產中的占比接近10%,但仍遠不如美國、德國及義大利等央行的部位。 瑞士央行表示,該行需提列30億瑞郎作為外匯存底的準備,故預期去年的總虧損將達到120瑞郎。該行解釋說:「這遠大於53億瑞郎的利潤分配準備,所是以無法分配獲利。」 ---------------下一則---------------  美科技股強勢 投資人緊抱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美國科技類股拉尾盤,漲勢勝過道瓊指數,此多頭氣勢更有望延續至今年,根據美銀美林報告顯示,目前科技股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板塊,受調查中的投資人,有近半「重倉」持有科技股,比例創近十年次高。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銀美林最新出據報告顯示,即便2013年科技股大幅上漲,讓那斯達克指數上漲逾三成,但基金經理人對科技類股仍然非常看好,在受訪者中,48%的人在其投資組合中重倉持有科技股,是近10年的數據當中,第二高的表現。 美國科技類股在去年底多頭開始發動強勁攻勢,那斯達克指數與美林科技100指數雙雙創下13年來新高,讓科技股重掌多頭兵符,也帶動科技類型產業基金漲勢為12月表現最佳者。 亨德森遠見全球科技基金經理人Stuart O'Gorman表示,在全球景氣復甦之下,企業獲利逐步成長,在市場信心提振下帶動資本支出的上升,科技公司將因此受惠並進而改善營運, 此外,目前可投資的科技公司中,大約75%的公司總部均設於美國,目前美國科技股的股價水準仍相當吸引人,看好後續的漲升空間。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史肯達利表示,美國經濟數據逐漸改善,且持續維持低利率政策,如此環境有利市場定位良好的科技企業營收及獲利成長動能,而且整體科技產業2014年的獲利預估應可達標,加上科技股的本益比仍低於長期平均、相對大盤也呈現折價,有利科技股表現。 至於看好的科技股產業別,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指出,美國科技股中具有新創概念的類股特別獲得投資人認同,像是2013年S&P500指數中漲幅297.排名第一的Netflix,是經營線上影音串流服務,運用獨特的創新模式,提升獲利,擁有「新技術」、「新產品」或是「新服務」,符合新時代趨勢,具備延續性成長與推陳出新的能力的企業,投資人可多留意。 ---------------下一則---------------  生技指數收紅 今年續熱2014-01-07 01:44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股道瓊工業指數與S&P500指數於2014年首日交易收黑,但NBI生技指數與AMEX生技指數雙雙上漲收紅,多頭氣盛拉開新年好彩頭。統計2013年共有16筆1億美元以上的併購案,股價於宣布後的隔日平均上漲32%,今年生投類股可望延續購併潮,推升類股表現。 ING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去年第3季總計有四項新式分子藥物通過美國FDA上市審核,統計去年前三季累計19項新藥獲得上市核准,總額雖不如前年,但仍高於2002∼2012年的平均量,顯示新藥上市循環仍偏樂觀,搭配全球藥品需求增長,生技醫療產業供需基本面看好。 黃靜怡指出,過去生醫傳統季節性效應通常在1月告終,2月股價會短暫陷入整理,並待3∼5月醫學年會題材開始增溫,再展開另一波攻勢,但今年除了季節效應,還有併購案可期。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人口老化讓全球對於醫療及藥品的需求將有增無減,加上生技藥品異軍突起,許多不治之症的治療皆因此獲得重大突破,醫療生技產業商機無限,值得擇優布局。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在醫療生技領域持續看到企業整併的動能及專利藥到期轉學名藥的情況,對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及資本市場動能仍看多。 另一方面,未來可望持續預見獲利動能穩定企業將發放更高的現金股利或從事庫藏股的動能增多,他建議,投資生技醫療族群可以偏特殊藥物、生技及製藥大廠為今年首選,獲利前景及股價動能可期。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表示,生技股受惠近年來新藥核准與併購題材,企業財報表現亮眼,股價明顯走強,但因連漲多年漲幅不小,建議投資人需開始留意生技產業的追高風險。 由於全球高齡人口倍增,醫療照護需求轉強,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2030年美國65歲以上的族群將占總人口的19%;歐洲65歲以上人口占比至2025年與2050年也將攀升至23%與30%,法人指出,是支撐生技、醫藥長線發展的題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統計過去10年,不含金融海嘯及歐債期間全球主要市場1月表現,全球股市平均上漲2.51%,具有旺季效應或高貝他值的歐洲、中小型股、科技或生技產業,元月平均漲幅超過3.3%,表現更為活蹦亂跳。 ---------------下一則---------------  可轉債點心債 投信按讚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股多於債是今年的投資主軸,但對於投資屬性偏保守,必須將債券投資比例拉高的投資人來說,投資哪一種債券基金最有贏面?宏利投信分析,包含可轉債及點心債這兩類型債券基金,今年表現仍可望突出,是第1季投資人加碼布局首選。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鄭安佑分析2014年全球債市展望,最看好與美債相關性低的可轉債及點心債。由於聯準會(Fed)縮減量化寬鬆(QE)及市場預期美債利率將隨經濟成長走揚,因此對於績效表現跟漲抗跌股市,並與美債價格表現呈負相關的可轉債將成為2014年債市投資重點,其中又以歐洲可轉債為首選標的,主因具有價格面偏低,以及落後補漲潛力優勢。 至於點心債,由歷史經驗來看,點心債與美債走勢相關性相對較低,在美債利率彈升的環境下,點心債利率所受影響可望較小,加上目前點心債平均殖利率仍達4.05%,且擁有平均信評A級,仍提供相對具吸引力的利息收入。在匯率收益方面,人民幣也可望提供穩定支持,讓點心債投資更具魅力。 新興巿場部分,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新興巿場就近期經濟數據看來,基本面已逐漸落底且下行風險有限,部分以出口為主的國家更可望受惠於美國需求而帶動經濟成長,因此,對後QE時代的新興巿場債仍維持樂觀看法。 在投資標選擇上,李育昇建議以出口為主的國家,或是經常帳盈餘較充足的國家為主;在資產類別選擇上,高收益債券表現要優於投資等級債券,公司債會優於主權債,且以美元計價較佳。 摩根投信債券產品策略長劉玲君指出,Fed縮減QE購債規模時,也同時強化低利率承諾,這有助於債市吸收QE退場衝擊,但要留意如果經濟成長或通膨升溫超出預期將提高利率上檔風險,建議投資人透過存續期間較短,且與股市相關性較高的債券來調整債券部位,這時就以高收益債為首選。 ---------------下一則---------------  投資級企業債 大有看頭2014/01/07【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正式啟動退場機制,近期債市資金流向表現分化,高評級的投資級企業債連續第九周吸金。高收益債上周則遭反手調節6.43億美元,美國債券基金也因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3%以上,單周流出超過30億美元。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在美國長債利率回歸正常化,成熟公債收益空間下滑的趨勢下,資金買盤轉向投資級企業債,去年投資級企業債僅七周遭調節,資金動能十分穩定。 伴隨全球景氣復甦趨勢,蔻蔓分析,成熟市場引領企業獲利週期回升,包括美、日企業獲利都具上修動能,對於公司債具有不錯的提振效果。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年初資金逐漸回籠至投資級債,顯示其修正後已逐漸吸引投資人目光,但在利率走高風險壓力下,需仰賴謹慎的擇股擇時能力,才能有較好的報酬表現。 相較之下,高收益債受惠於經濟好轉,企業獲利將持續上揚,且新任聯準會主席葉倫關注失業率表現更甚於通膨,預期低利率政策將延續更長時間,在基本面行情接棒資金行情,有助高收益債走勢續揚。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鄧漢翔指出,儘管美國聯準會決議啟動寬鬆政策退場,市場還是認為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仍將維持復甦,加上美歐債務危機疑慮暫除,美債殖利率在2014年緩升的格局幾乎確立。 不過,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在前次利率會議後明示,將持續維持低利率,目前利率期貨亦顯示美國聯準會在今年升息的機率極低。 預計2014年殖利率升幅將低於去年,整體債市表現也將更為平穩,有利於投資人擇機再度介入債市。 ---------------下一則---------------  獲利周期回升 投資級企業債搶手2014-01-07 01:4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QE)元月退場,近期債市資金流向表現分化,高評級的投資級企業債流入8.02億美元,為連續第九周吸金;高收益債則遭反手調節6.43億美元,美國債券基金也受到上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升至3.05%影響,單周流出32.81億美元。 摩根環球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麗莎•蔻蔓(Lisa Coleman)表示,在美國長債利率回歸正常化,成熟公債收益空間下滑的趨勢下,資金買盤轉向投資級企業債,2013全年流入595億美元,僅七周遭調節,資金動能十分穩定。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產品經理鄧漢翔指出,儘管Fed決議啟動寬鬆政策退場,市場認為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仍將維持復甦,加上美歐債務危機疑慮暫除,美債殖利率在2014年緩升的格局幾乎確立。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投資人風險偏好程度受聯準會退場政策的影響較深,但許多新興市場貨幣已率先回穩,顯示市場不再一味將資金移出新興市場。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指出,2013年美股創新高後,未來美國內需與企業資本支出回升將為企業訂單帶來進一步動能,聯準會預估2014年經濟增長可望有2.8∼3%增長水準,將進一步帶動整體企業營收成長,不僅有助美股表現,與股市連動密切的高收益債市2014年行情可期。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B2+C

2014年01月06日
公開
22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市場趨勢+港陸篇 景氣升溫 買港股時機到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跨入2014年,展望美、中兩大強權明年經濟景氣持穩向上,投資人透過券商複委託投資港股,券商建議可在此有利條件下,於2014年第1季進行中長線布局,迎接新的一年港股恆生指數可望創金融海嘯以來新高行情。 透過券商複委託投資港股,可以免去親自前往香港券商開戶下單的成本與麻煩,且目前幾家大型券商包括元大、凱基、富邦等,都有提供外幣、新台幣交割兩種選擇,方便投資人投資台股、港股等海外股市的資金調度,且港股同屬大中華市場,兩岸三地連動性高,與台灣無時差,向來是台灣投資人熱中的複委託投資標之一,因此大型券商在新年伊始,提出新的一年投資建議。 統一證券(香港)指出,美國量化寬鬆措施(QE)退場已經開始,但預期2014年大環境仍維持低利,而與港股互動密切的大陸股市,在內地經濟確認回穩,2014年第1季港股可能受制中美股市難以大好,但在現階段本益比偏低下,第1季正式可以逢低布局的時機。 ---------------下一則---------------  全球股漲 A股拚先蹲後跳2013-12-29 01:45 工商時報 記者李書良�綜合報導 2013年即將結束,回首中外資本市場,美股創下歷史新高、日經也漲到6年來新高,但反觀大陸A股市場卻重蹈2012年覆轍,今年恐繼續淪為全球表現最差股市之一。 中國經營報報導,12月27日A股上證指數報收2,101點,當日雖然上漲了28.15點,但仍難掩A股全年的疲態;從今年第一個交易日1月4日起至今,上證指數僅在2月18日一度達到2,444.8點,此後便一蹶不振。 反觀美國道瓊、標普500指數聯袂寫下歷史紀錄,日經指數亦突破16,000點、創6年新高。 報導指出,上證指數1年來不僅沒漲,反而下跌8%左右,股民們可說是白玩了1年。實際上,這種虎頭蛇尾的表現也在前一年(2012)上演過,2012年上證指數一開始從2,200點左右反彈,3月初即突破2,400點,股民欣喜無比,認為股市春天來臨;未料此後股指一路下跌,該年11月底更一度跌破2,000點,讓許多股民死心認賠離場。 不過,儘管今年A股大盤指數表現仍讓人失望,但縱觀今年的A股市場,其實不乏強勢股演出,投資人眼光是否精準成為勝敗關鍵。 例如,今年大陸中小板、創業板的部分股票表現得相當活躍,其中不乏因涉及手遊、傳媒等一些概念的個股漲勢兇猛,像是創業板的中青寶和華誼兄弟成為今年的大牛股;其中,中青寶今年漲幅最高達到462%,華誼兄弟漲幅更達到474%。 報導稱,對於2014年的A股市場走勢,中外各大機構多數看漲,但較一致看法是2014年的上證指數可能仍過不了3,000點。 高盛在其報告中預計,2014年底滬深300指數將達2,880點、上漲空間19%;中金公司則預計,上證指數有望實現20%的漲幅。 ---------------下一則---------------  跨國企業探陸 明年看5指標2013-12-31 01:13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經濟成長放緩走勢料延續到2014年,加上勞動成本增加、監管趨嚴及北京當局禁奢等諸多挑戰,已令不少外資企業對押注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三思而行。《華爾街日報》列出跨國企業關注明年中國市場的5大趨勢。 1.本土競爭者崛起 在蘋果與三星等國際名牌手機強勢壓境下,中國本土品牌小米機異軍突起,憑藉超殺低價策略,以及搭載谷歌Android系統,搶下5%中國市占。無獨有偶,長城汽車在西方品牌環伺的汽車市場殺出條血路,市占有小幅成長。 更不用提聯想、華為,以及中興等中國科技品牌早已在國際打響名號,持續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 2.國企重新思考大型海外併購交易 儘管國營中國海洋石油(Cnooc)去年完成收購加拿大同業尼克森(Nexen)公司,為中國歷來最大規模海外併購交易,但長達10年的天然資源榮景漸失勁道,美國致力開發頁岩氣等替代能源導致能源供應過剩,其他大宗商品亦因新技術、新發現及效率提升而價跌。 因此中國開始以較批判性眼光看待海外天然資源交易,中國大型主權財富基金也重新思考,過去聚焦加拿大這類富含天然資源國家的策略是否得當。基於本身需求加上價格具吸引力,新的一年中國仍將繼續收購海外資源,只是對這類交易將趨於審慎,且會顧及到消費者。 3.中國車市銷售旺 今年前11個月,中國車市銷售近2,000萬輛汽車,需求之旺可見一斑,尤其近年來歐美市場買氣疲弱下,國際車廠無不垂涎中國車市大餅。通用、福特、福斯及豪華車BMW、奧迪等品牌,皆大動作在中國展開擴張計畫,問題是這股風潮能持續多久。 業界人士預測,原本就掌握市場優勢的外國車廠積極擴產,中國本土品牌將首當其衝,因為中國消費者不在乎多花點錢買進口車。但從日本汽車受中日領土爭議波及而遭抵制的經驗來看,市場瞬息萬變,且當局監管措施也恐給車市帶來衝擊。 4.中央電視台撻伐外企 中國國營媒體央視及其他主流媒體以保護消費者為由,今年來有一連串揭發外資企業弊端的報導,除跨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行賄案之外,蘋果、福斯汽車和星巴克等外商,也成了央視抨擊箭靶。 不過央視以外商為目標的針對性報導引發輿論反彈,例如一個批評星巴克定價的節目遭到網友譏諷。當然這類報導反映出中國消費者的維權意識高漲,而外企對國營媒體拿放大鏡檢視也須有所因應。 5.社群媒體恐遭扼殺 中國網路巨擘騰訊開發的行動聊天應用程式WeChat在國內外大受歡迎,打破外界對中國欠缺創新能力的質疑,而不少中國科技公司也陸續重返美國股市掛牌。 但中國社群媒體今秋面臨政府加強監控審查的壓力,尤其是網路評論的部分,官方此舉似意在遏阻社交媒體對輿論的影響力。若中國持續加大言論控制力度,社群媒體這個中國最創新的行業恐遭扼殺。 ---------------下一則---------------  中國製造業PMI下滑 經濟恐走疲2014年01月02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昨公布2013年12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Index,PMI)創4個月新低51.0,不如預期,預示未來經濟成長面臨走疲壓力。 51.0創4個月新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採購與物流聯合會昨共同公布2013年12月製造業PMI數據,較11月51.4回落,不如經濟學家預估的51.2,惟仍連續15個月維持在象徵景氣擴張的50以上。 中國採購與物流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說:「上月PMI回落預示未來經濟增長穩中趨降。」張立群指出,新訂單等各類訂單指數均不同幅度下降,反映市場需求走疲鎮。綜觀而言,張立群估計未來中國工業生產成長趨緩、出口成長也可能走疲,「經濟增長仍有一定下行壓力。」 中國官方PMI主要反映大型國營企業景氣,預計今天上午公布的滙豐中國製造業PMI則較能反映中、小型私人企業情況,12月最終值預估維持在3個月低點50.5,同樣較11月50.8下滑。 ---------------下一則---------------  製造業PMI下探 中國經濟走疲-自由時報1030102〔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調查中心昨公布十二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到五十一,創四個月以來新低,不如市場原預估的五十一.二,透露出中國經濟仍有走疲的壓力。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大刀闊斧改革,企圖推動長期經濟增長,但市場需求明顯走疲、前景堪憂;尤其是貨幣市場利率攀升,融資成本提高導致企業虧損,相較去年全球各國股市多上漲作收,上海綜合指數去年整年跌幅達六.八%。根據上週中國國務院報告顯示,儘管去年經濟上升七.六%,卻是中國近十四年來成長幅度最小的一年,二○○○年到二○○九年平均仍有十%以上成長率。 中國面臨的經濟難題除地方債問題難解外,北京及廣州新屋房價去年十二月依然飆漲二十八%,房市泡沫陰霾更濃,中國輕、重工業產能過剩嚴重,從新興工業到服裝業都出現存貨量增加、利潤下滑狀況。 ---------------下一則---------------  中國12月製造業PMI 創3個月新低2014年01月03日【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滙豐(HSBC)12月中國製造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僅50.5創3個月新低,滙豐表示,中國製造業產出仍在擴張,但增速變緩,新訂單增速也回落,12月滙豐製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僅49.1創4個月新低。 新訂單增速變緩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由於產出成長速度放緩,12月製造業PMI終值略微回調,但仍連續5個月高於50關卡,新訂單仍保持穩步成長,8月來的溫和上升趨勢將在2014年獲延續。 在通膨仍然溫和情況下,滙豐預期決策單位將會保持現有的貨幣及財政政策以支持經濟成長。 2013年中國GDP成長率僅7.6%,雖然超過政府設定的7.5%目標,但仍為1999年來最低,根據彭博調查,今年GDP成長率將達7.4%。 法國東方滙理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高德信(Dariusz Kowalczyk)表示,PMI的下跌顯示中國成長動能已經到了高點,增速也放緩,中國今年GDP成長率將會下滑到比預期還低的7.2%,許多地區的資產價格將是個問題。 ---------------下一則---------------  陸股甩熊市 看漲20%-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陸股上證指數去年12月31日小漲封關,全年表現負報酬6.75%,是今年排名前三差的市場。但大陸券商對於明年陸股表現卻多表樂觀,被外界稱為「A股章魚哥」的中國東北證券策略研究經理沈正陽更預測,2014年陸股可望擺脫熊市,上證綜合指數至少可上漲兩成。 沈正陽去年預測上證指數神準,低點僅相差1點,高點僅相差6點,總誤差僅7點,因而被稱為2013年「A股章魚哥」。他預測2014年上證指數將在2,000至2,650點區間震盪,現階段可布局已復甦的行業及個股,並將重點放在券商保險、高鐵在內的高端裝備、家電、紡織裝飾及農業飼料等行業。 由於陸股本益比仍處於歷史低水位,除了東北證券樂觀預期外,其餘11家大陸券商看法也偏樂觀,大部分的券商認為,2014年陸股可以上漲15%至25%。 投信業者分析,去年大中華基金表現差異極大,前九名有二成以上的報酬率,國泰中國新興戰略、國泰中國內需增長兩檔更分別有42.63%及35.5%的績效,表現最為突出。預期今年大中華股市仍宜「選股不選市」,才有機會獲利。 元大寶來上證50基金經理人陳品橋表示,影響陸股走勢的訊息,包括新股公開發行(IPO),IPO已趕在2013年最後一日正式重啟,市場擔心新股募集時吸走市場資金,但又期待新股上市後,帶動股市上漲的動能。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審計結果,也趕在2013年最後一日公布,雖然債務數字的成長率較快,但尚符合市場預期。 2013年底的「錢荒」讓12月上證綜合指數出現罕見連十跌,市場預期股市不會跌破去年6月「錢荒」底部,但也預期本次的資金緊張可能會延續到農曆年。總體而言,預料農曆年前陸股應以區間震盪行情為主,但2014年陸股走勢,在促改革及市場開放的政策下,仍為偏多格局。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市場逐漸接受美國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退場,使國際資金穩定流向股票市場。中國政府以「國退民進」策略,鼓勵民間投資,有助帶動經濟成長。可鎖定受惠於下一輪五年計畫的族群,包括四大主軸城鎮化、節能環保、消費提升、復甦產業。相關產業如交通建設、基礎設施、潔淨能源與汙水處理、景氣循環受惠產業等。 ---------------下一則---------------  平均漲逾3%…兩岸股市 元月行情可期2014/01/03【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今年紅包行情哪裡找?答案是台灣與大陸股市。有農曆年旺季拉抬,兩岸股市元月行情向來不弱。 統計2000年以來,歷年元月至農曆開紅盤期間,大陸上證與台灣加權指數不僅漲多跌少,上漲機率分別達64%與71%,平均漲幅可達3.75%與3.39%。 但同為華人市場的香港股市,因為資本市場比起台、陸更健全與國際化,因此近13年來元月至農曆開紅盤前,指數不漲反跌2.1%。 本月起美國量化寬鬆(QE)開始緩步退場,不過台、陸股市有農曆春節前的旺季行情與外資買盤撐腰,歷年上漲機率高,且漲幅居新興亞股之最。 中國信託投信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台股從2011至2013年連續三年元月上漲,漲幅介於1.93%至2.69%,加上當前氣氛轉佳、資金依舊寬鬆、基本面強勁、歷史數據等四大面向評估,多方確實站上風;更何況今年除春節行情,美股不斷創下新高,也有助於台陸股市的紅包行情。 但要留意的是,12月台股已部分反應元月行情,周俊宏認為,農曆年前指數不易大漲,盤面將由中小型股輪流表現,尤其具轉機與營收創新高的中小型股較有表現空間。 至於陸股方面,今年的紅包行情應從指數轉為個股,因為今年陸股大盤元月走勢可能不如以往統計數字亮眼,反而是各類股間的投資機會大增。 雖然陸股有部分雜音干擾,但從整體來看,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陸股估值仍在歷史低檔。 ---------------下一則---------------  兩岸股市 樂觀元月行情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根據摩根投信統計,歷年元月至農曆開紅盤期間,中國上證與台灣加權指數不僅漲多跌少,上漲機率分別達64%與71%,平均漲幅更可達3.75%與3.39%。 看好在歐美股市走強,全球景氣持續復甦帶動下,兩岸股市元月行情可望持續上演。 摩根中國基金經理人沈松表示,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消費對大陸經濟成長的貢獻將日益明顯,農曆春節的旺季效應對股市更是一大利多。 去年度最終消費率已自2010年谷底回升至49.47%,且看好今年將持續回升至50%以上。 此外,隨著反貪與禁奢令影響基數效應遞減,看好餐飲、家具家電等非必需性消費增速可望恢復動能,預期2014年消費品零售銷售總額增長可達13.5%。 從房市與車市銷售數據來看,大陸內需仍十分強勁。沈松指出,統計去年前11個月大陸房市銷售額與銷售量年增率分別達30.7%與20.8%,維持高增長動能;乘用車前11月銷售年增長13.6%至1,986萬輛。 沈松認為,陸股盤整已久,估值仍在歷史低檔,以上證指數來看,目前本益比約9倍,較0年平均值的12.2倍,價值面相當便宜,搭配改革紅利陸續發酵,投資價值不言可喻。 ---------------下一則---------------  東南西北找基金-國外區域篇 市場趨勢+全球+跨區篇 下季股市 有看頭2013/12/30【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根據美銀美林報告顯示,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投資6個月的報酬,以落在第1季與第4季的11月至4月份期間平均上漲5%最高。專家認為,目前整體市場氣氛較為正面,有利下季股市表現。 箇中原因包括:這兩個季度有歐美耶誕節以及中國新年需求等效應帶動,另外,各國釋出的首季經濟預估也偏向樂觀。 根據彭博社的統計,排除2008年金融海嘯以及2009年股市大幅反彈行情,觀察2010年以來全球股市表現,以第1季以及第4季股市平均上漲逾5%表現最佳,第2季則較為震盪。 若再以1928年1月至2013年3月間,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平均投資6個月的報酬,同樣是11月至4月的5%最高,以5月至10月的1.8%最低,這可印證市場「Sell in May and Go Away」(即「五月賣股、然後走人」)的說法,也就是一般來說,5月之後股票市場較為震盪,因此不如於5月賣股、10月之後再進場布局。 宏利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鄭安佑分析,雖QE退場在短線層面有獲利了結壓力,但強勁復甦的經濟動能,未來將轉化為企業獲利,有利於股票與風險性資產續漲。2014年投資趨勢將是「債退股進」,即使是保守投資人,股債配置中「股」的持有比率也不應低於四成,積極點的投資人則可將股票布局提高至七成,以獲取更高的報酬。 貝萊德智庫表示,2014年全球景氣可望朝向「持續緩慢成長」邁進,實際利率環境以及整體波動保持平緩,而經濟成長趨勢則有助於推高股市,預期投資人對收益率的追求會愈趨殷切。 在投資建議上,貝萊德智庫表示,市場利率長線看升,建議以債券為主、加入股票的多元配置來降低利率風險,另外還可留意高股息股票或是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等標的,適度納入收益型股票,以多元配置方式追求收益率。其中,經濟面不確定性較低的美國,及中國的改革計畫可能有助亞洲股市表現,是較看好的兩個區域。 ---------------下一則---------------  發新年財! 全球股票基金有漲勁2014-01-02 01:18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2013年歲末年終,全球股市都上演神龍擺尾的封關行情。法人統計,過去十年(不含金融海嘯及歐債期間)全球主要市場元月表現,全球股市平均上漲2.51%,具有旺季效應或高貝他值的歐洲、中小型股、科技或生技產業,元月平均漲幅更超過3.3%,投資人可逢低布局,搶賺新年紅包行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盧明芬表示,放眼目前全球景氣趨勢向上及資金動能,有助投資人延續較高的風險偏好,也將成為全球股市2014年新春開紅盤的順風,建議投資人以全球型股票基金為核心,可免於挑選單一市場的難題,又可藉由經理人選股不選市策略,囊括各市場最具成長潛力的標的。 德盛全球高成長科技產品經理許廷全指出,全球股市在元月多有表現,東方有農曆年的旺季效應、西方的元月則是在年底結算出場後,元月是新的進場時點,幾個高成長產業相對值得著墨與留意。 許廷全表示,可留意行動通訊革命帶來的科技投資商機,科技業歷經過去十年重新洗牌後脫胎換骨,目前營收來源分布廣泛,不再像2000年泡沫時多集中在硬體,如今包含軟體設計、社群服務,投資面向更廣泛,且更能捕捉全球成長,且目前評價來到相對低檔。 以本益比的角度來看,那斯達克指數的預期本益比僅14倍,遠低於2000年時的104倍,現在投入科技業,能以更超值的方式掌握長線爆發力。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按照1993∼2013年的統計近20年Nasdaq及S&P500指數1月平均報酬率1.62%及0.53%,優於MSCI世界指數平均的-0.07%。 蔡詠裕指出,根據彭博預估,今明年S&P500指數EPS成長率均達10%以上,具新創概念、長期獲利能力的成長型企業動能最強,羅素3000成長指數今明年EPS成長率為15.0%及14.6%,Nasdaq指數今明年EPS成長率達15.9%及16.4%,現階段是擇優布局股市不錯的時機。 ---------------下一則---------------  全球股票基金 年漲逾25%-2014-01-03 01:55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復甦力道增溫、歐洲擺脫衰退、日圓貶值挹注企業獲利成長,去年美國、歐洲、日本與全球股票型基金均有超過25%漲幅,至於大陸成長趨緩以及原物料行情退燒,拉丁美洲基金表現偏弱,受到政治動盪影響,泰國股票型基金表現弱勢。 統計顯示,去年12月台灣金管會證期局核備的1,012檔海外基金平均上漲0.85%,其中748檔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0.66%;2013年台灣金管會證期局核備的1,010檔海外基金平均上漲13.59%,其中746檔股票型基金平均上漲17.36%;至於美國、歐洲、日本與全球股票型基金漲幅更超過25%。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表示,全球邁入成長循環,基本面復甦可望維繫股市多頭格局,看好歐美大型企業獲利表現,特別是歐股價值面投資利基;產業方面,看好受惠於景氣復甦的能源、金融等循環型類股;由於全球醫療需求增加,健康醫療類股也是青睞標的。 群益全球關鍵生技基金經理人沈宏達指出,去年以來,全球市場的表現仍「強者恆強」,美國、日本整體強勢,東協各國進入輪動格局,大陸、韓國及印度股市較震盪。產業部分,以MSCI世界指數各分類指數來看,漲幅超過兩成的分別是非必需性消費32.04%、醫療保健31.91%、工業25.12%、資訊科技23.83%,生技醫療產業表現佳;進一步從全球來看,生技產業仍是長線投資趨勢所在。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鑒於就業僅溫和復甦,通膨仍低於目標水準,及舉債上限尚待協商,未來美國量化寬鬆(QE)將採漸近式退場,有助於2014年股市延續漲勢。 ---------------下一則---------------  跨國股票型 歐洲、全球超旺2014-01-03 01:55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觀察去年下半年最受歡迎的基金類型,由補漲行情才剛啟動的歐洲基金及分散投資各區域的全球型基金,順勢成為投資寵兒,統計去年下半年淨申購逾億元且漲幅逾一成的跨國股票基金共九檔出列,幾乎由歐洲及全球包辦。 摩根大歐洲基金經理人趙心盈指出,除全球型商品坐擁分散投資風險的優勢受到資金青睞,瞄準偏低的股市估值及經濟復甦的轉機,歐股更是去年下半年資金強力回補的市場。 從價值面來看,趙心盈分析,歐股本益比約13.2倍,較美股便宜;再從股息收益來看,MSCI歐洲指數的股息殖利率為3.6%,對照MSCI美國指數僅2.1%,顯示歐股更具吸引力,預期歐股走勢將從估值擴張行情轉向基本面復甦行情。 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2014年歐洲經濟復甦已成共識,轉機題材吸引國際資金回流的趨勢未變,統計自去年6月底以來,歐洲股票型基金已24周連續淨流入,近期震盪或將誘使短線資金獲利了結,但也有助吸引長線資金換手進場,長短資金輪動後,歐股籌碼面將更健康。 施羅德(環)歐洲大型股基金經理人Rory Bateman指出,歐股近期漲勢為重新評級行情,然而這波漲勢中有很大程度是因為歐元區解體的可能性降低,因此歐洲的股票風險溢酬(ERP)從歷史高點下滑所帶動。 Rory Bateman表示,歐股的下一個催化劑應是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改善,歐洲企業獲利相較其高峰期仍下滑約30%,而美國企業獲利則已超過其先前的高峰,預期歐洲內需企業的獲利將會隨經濟恢復成長和活動上揚,歐洲企業的利潤率有很大成長潛力。 ---------------下一則---------------  資金轉向 成熟市場超吸金2013-12-31 01:14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3年成熟市場異軍突起,取代新興市場成為矚目焦點,從資金流向來看,美歐日基金不但全面呈現淨流入,全年更聯手吸金逾2,000億美元,反觀整體新興市場基金卻淨流出近160億美元,可見國際熱錢焦點從新興市場轉入成熟市場的趨勢。 美股更以領頭羊之姿帶領成熟市場重返主流,全年吸金1,227億美元,幾乎是過去五年總吸金量313億美元的四倍,登上股票吸金之冠;歐股急起直追不容忽視,下半年來資金偏好度大增,不但一舉終結連續三年淨流出的窘境,更以458億美元的淨流入勇奪2008年來首次年度吸金之冠。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指出,展望明年,具有景氣能見度與企業獲利動能的股市,將持續成為資金競逐標的,進而為投資人帶來資本利得機會,看好明年首季行情仍由成熟市場主導的趨勢不變。謝瑞妍認為,以復甦面向廣泛的美國最具投資機會,基期低、籌碼面乾淨的歐洲將續有表現,此外,匯率貶值與消費和企業信心回升有利日股向上表現。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明年如果企業灑錢、基本面跟上,加上聯準會護持,將可化解股票評價過貴和技術面過熱的疑慮,產業趨勢將引領新經濟。 至於新興市場的調整還在進行,未來必須能抵禦資金外流,透過雙率政策既平衡通膨又維持適當的貨幣政策和匯率競爭力,財政優良和結構改革有進展,這些國家才能在未來的競逐中勝出,東北亞是目前看到較佳的投資選擇。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隨著美國量化寬鬆(QE)啟動退場機制,新興市場回歸基本面表現後呈現分化格局,全球經濟復甦引領新興市場PMI指數觸底回升,以出口導向的新興市場表現相對強勁,可見與全球景氣高度連動的新興經濟體出線機會最大,以大陸領軍的新興亞洲最為看俏,料將持續成為明年資金聚焦標的。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諾曼•波斯瑪表示,2014年全球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將由今年的6.1%加速至11.6%,各區域中以美歐亞成長動能最強勁,也讓屢創新高的歐美股市評價面仍處合理水準,預期在景氣轉佳及公債殖利率緩步走升的環境下,將吸引資金加速回流股市。 ---------------下一則---------------  資金追棒… 成熟市場火正旺2014/01/01【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於去年12月18日宣布自2014年起縮減購債規模後,全球資金持續流向風險性資產。根據EPFR與德意志銀行統計,資金追捧全球股市,成熟市場持續吸金,但新興市場則是呈現流出狀況 在債市方面,新興債券與政府債券皆為淨流出,高收益債券為唯一持續淨流入的債券類型。由近期資金流向,可以看出2014年的股債市趨勢。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歐美經濟數據持續增溫,中國景氣也出現好轉,有助於未來企業獲利預期提升,且美歐日央行將維持寬鬆步調,在經過先前良性震盪整理後,全球股市後市看好。 由於部分新興市場仍有不確定因素,相較之下,成熟股市較為看好,美國經濟和企業維持復甦動能,仍為股市多頭領頭羊,歐洲企業獲利基期偏低,且景氣續回溫,深具表現空間,至於日本股市,安倍政府積極成長策略已見成效,可持續關注。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聯準會縮減購債,代表美國經濟走向復甦,信用違約互換交易(CDS)與恐慌指數(VIX)走勢趨穩,預期未來在不確定因素消彌下,基本面行情將接棒資金行情,有助高收益債走勢續揚。 美國宣布量化寬鬆(QE)減量,成熟股市所受衝擊相對小,資金面也持續表現正向。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措施自元月起緩步退場,全球經濟步入穩健成長,展望2014年,如果企業灑錢、基本面跟上,加上聯準會在旁護持,將可化解股票評價過貴和技術面過熱的疑慮。 投資方向上,傅子平認為,在產業趨勢選擇性成長引領下,維持以產業趨勢和選股創造超額報酬的基本原則,相信可以打敗許多大盤表現,投資上建議「以三大產業買歐美」,選擇性投資,不只找對成長,而且相對能避開市場波動的麻煩。 ---------------下一則---------------  成熟市場 去年吸金創新高2014-01-03 01:55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美歐日股市去年聯手寫下多項驚人紀錄,除指數表現佳,國際資金去年流入美、歐、日共同基金均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流入之最,國人申購日股與美股基金金額更都突破百億元,歐股基金也有近50億元流入,人氣可說近年罕見。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去年成熟市場可說是吸睛又吸金,國際資金流入美、歐、日共同基金分別達1,227億、458億與433億美元,遙遙領先新興市場,更均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流入之最。 摩根投信強調,2014成熟股市強勢領頭趨勢不變,在量化寬鬆(QE)正式啟動退場腳步,全球經濟面更加健康,對股票資產應更樂觀以對,建議可透過歐、日、美股基金,布局成熟市場周期回升行情。 元大寶來全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受惠QE減緩將搭配未來經濟復甦的步調來調整,且Fed有持續低利率的決心,已成功勾勒出明年景氣將會持續走強。 2014年第1季看好美國循環消費、工業、金融等三大產業的表現機會。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OECD預估美國今明年GDP分別為2.9%及3.4%,呈現持續向上復甦態勢,有基本面的支撐,美國企業後續的獲利展望仍舊樂觀,市場信心回籠,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股市表現,今年美股可望持續領頭市場。 整體來看,法人普遍看好今年首季行情由成熟市場主導趨勢不變建議投資人逐步擴大對風險性資產布局,並直接切入美、歐、日股基金,布局景氣回升下的主升段機會。 ---------------下一則---------------  今年基金市場 大國仍當道2014/01/02【聯合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展望2014年,基金業者認為,去年耶誕行情可望跨年成為元月行情,大國市場仍當道,除成熟市場,大陸、南韓及台灣等權重大的亞洲股市也看好。 全球股市去年12月底以來喜氣洋洋,主要股市多收紅封關,美國股市再創歷史高點,日經225股價指數也跟隨道瓊30工業股價指數腳步,站上16,000點,並已連10日收紅。 先鋒投顧認為,依據歷史經驗,只要有「耶誕行情」,也就是耶誕節當周全球股市漲多於跌,則隔年出現元月行情的機率就升高。10年來,美股元月延續耶誕行情的機率高達八成,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世界指數上漲的機率也有71%。 先鋒投顧指出,最近上漲的市場多是大國,後勢看漲的也普遍為成熟市場,顯然2014年很可能走大國行情。尤其,美國身為大國中的強者,集諸多優點於一身,不容錯過。 先鋒投顧分析,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緩步退場,有助美元走強,投資人青睞美元資產,吸金魅力難擋。美國復甦動能強勁,建議投資人可分批布局美股,尤其是小型股,不僅把握美股的上升潛力,也抓住元月行情。 東亞證券(台灣)投資顧問部資深業務副總黃賢楨認為,2014年肯定又是對股市投資人友善的一年。研究機構普遍預期,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優於2013年,來自成熟市場的貢獻尤大。 黃賢楨說,美股頻創新高,但仍有投資價值。市場預期日圓可望進一步走貶,有助日本出口成長、經濟復甦及股價。歐股則將受惠歐債危機國逐一脫困、德國出口持續暢望、估值低於美股。 不過,新興市場依然有值得投資的地方。黃賢楨表示,12月亞洲基金經理人調查結果顯示,基金經理人最偏好的亞股依序是南韓、台灣與大陸,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最偏好的前三名則是俄國、大陸與南韓。 ---------------下一則---------------  外資:資金有望轉進台股2014-01-03 01:54 工商時報 記者張志榮�台北、香港連線報導 「日圓貶、韓元升」的亞洲貨幣走勢,昨(2)日意外攪亂台股2014年開紅盤行情,頻遭外資調降去年第四季營業獲利預估值的南韓三星股價重挫,引領韓股大跌2.2%。外資法人評估,從三星流出的資金有機會轉向台股佈局,目標是台積電。 美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台股昨天雖僅象徵性小漲1點,但與韓股重挫2.2%相比實在好太多,對佈局亞洲新興市場科技股的國際機構投資人而言,通常將台積電與三星視為「瑜亮標的」,可以同時買、也可以同時賣,當然還可以互為「翹翹板」、進行「配對交易」。 此外,昨天「日圓貶、韓元升」的亞洲貨幣走勢,也是三星股價疲弱的另一原因。玫瑰石顧問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表示,昨天美元兌日圓匯率再以105.3元創下波段新低,影響所及,韓元匯率攀升,雖說對汽車產業衝擊會比手機產業來得大,但從股市角度來看,三星身為韓股最大權值股也避免不了。 不過,謝國忠認為,以目前日本央行政策方向並未有改變下,105元的日圓匯率應已屆短線滿足點,未來吸引對沖基金進一步大舉放空的空間有限,從基本面來看,日本出口並沒有因為「日圓貶值、韓元升值」而出現大幅成長,三星去年第四季獲利之所以遭外資圈下修,應是手機銷售問題。 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指出,目前國際機構投資人尚未完全銷假上班,故台股短期內成交量應不會立即放大,但三星股價若持續疲弱,對佈局亞洲新興市場科技股的國際機構投資人而言,只能將資金轉向同質性較高的台積電,事實上,先前台積電股價能從100元向上彈升,來自三星的資金功不可沒。 ---------------下一則---------------  美歐日股聯手 創造驚奇-自由時報1021230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 2013年步入尾聲,回首這一年,可說是成熟市場的驚奇年,美、歐、日股市聯手創下多項驚人紀錄,道瓊50度改寫歷史新高,日經指數年漲55%、創40年來最大漲幅;股市氣勢如虹,連帶推升美、歐、日基金強勢吸金,創金融海嘯以來之最。 明年成熟續強避開新興 根據本報綜合多家投信投顧明年的投資展望,結果顯示,明年成熟股市強勢領頭趨勢不變,且在QE正式啟動退場腳步,股優於債的走勢可期,其中持續看好成熟市場,新興市場則看好東北亞的投資機會。 今年投資市場飽受美國量化寬鬆(QE)干擾,新興市場表現相形失色,成熟市場反而交出漂亮成績單。 其中,道瓊飆上16000點,今年來第50度改寫歷史高點,並可望創下1995年以來年度最大漲幅;而日股因安倍政府三箭效應,今年大漲55%,也將改寫40年來單年漲幅新紀錄。 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漲幅前十大的股市,日經指數排第一,其他多為道瓊及歐洲股市;而跌幅前十大的股市,昔日的金磚四國就有兩個名列其中,分別為巴西及中國股市,雙雙進入今年跌最凶的前十大股市排行榜。 ---------------下一則---------------  美、歐、日基金 年度吸金三巨頭2013/12/31【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今年你投資成熟市場了嗎?統計2013年全球主要市場基金資金流向,美、歐、日堪稱三大贏家,不論吸金度與漲幅都居全球各市場基金的三冠王。 今年美歐日基金不但全面淨流入,更聯手吸金逾2000億美元;美股以領頭羊之姿,帶領成熟市場重返主流,全年吸金1227億美元,幾乎是過去五年總吸金量313億美元的四倍,登上2013年股票吸金之冠。 歐股展現急起直追的氣勢,下半年資金爭相「錢」進卡位,不但一舉終結連續三年淨流出的窘境,更吸引458億美元的淨流入;日股基金吸金雖略遜美歐基金,但今年也吸金433億美元。 反觀整體新興市場基金淨流出近160億美元,主要來自下半年202億美元的賣壓。 台灣投資人也搭上這波成熟股市上漲列車,以境外日股基金淨申購金額最高,統計至10月底共151.71億新台幣,其次是美股基金的118.52億元,歐股基金46.66億元,三大類型基金包半今年國人申購境外基金前三強。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表示,今年投資人跟上全球資金趨勢,一反過去幾年債券基金獨賣的情況。今年來,國人申購日股與美股基金都破百億元,歐股基金也有近50億元流入,買氣暢旺。 投信業者指出,2014成熟股市強勢領頭趨勢不變,在量化寬鬆正式啟動退場,全球經濟面更加健康,對股票資產應更樂觀以對,建議可透過歐、日、美股基金,布局成熟市場周期回升行情。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明年如果企業撒錢、基本面跟上,加上聯準會在旁護航,將可化解股票評價過貴和技術面過熱的疑慮,產業趨勢將引領新經濟降臨。 投資方向建議以產業趨勢和選股創造超額報酬的基本原則,來打敗大盤貝他值(Beta,個股股價變動與大盤指數變動的相關性),投資建議「以三大革命產業買歐美」,不只找對成長,而且相對能避開市場波動的麻煩。 ---------------下一則---------------  2013年美日股亮眼 迭創新高 新興市場失色 下跌約5%-自由時報1030101〔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二○一三年全球股市表現可圈可點,MSIC世界指數全年累積上漲近二十四%,美國、日本股市更是屢創新高,分別寫下十七年和四十一年來最大漲幅,歐洲股市也不遑多讓,創下二○○九年以來最大漲幅。相較之下,新興市場股市下跌約五%,中國股市四年來三度年線收黑,巴西股市表現則在全球敬陪末座。 巴西慘兮兮 表現敬陪末座 日經指數去年以五十六.七%的漲幅,高居全球主要國家股市漲幅之冠,優於美國史坦普指數約二十九%的漲幅。受到安倍經濟學帶動,日本股市總市值年增五十四.五%,日圓匯率大貶約二十一%、至一○五日圓水準,創下三十四年來最大貶幅。南韓股市則小漲○.七%,台股漲十二%。 中國4年來 年線3度收黑 中國將重啟首次公開募股(IPO)計畫的消息,帶動多數新興國家股市在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上揚;土耳其里拉和馬來西亞令吉匯率也隨之上漲。儘管如此,MSCI新興國家指數去年仍下跌五%,巴西股市以十五.五%的跌幅,成為全球表現最差股市,土耳其股市則受惠於國內政治危機稍有緩解,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大幅拉回六.四二%,逃過墊底的命運,全年下挫約十三%;上海綜合指數年線下跌七.六%,跌幅居全球第三。 美國道瓊指數去年十二月三十日收盤創新高,去年累計漲近二十六%,可望寫下一九九六年以來最大漲幅。史坦普五○○指數於去年十二月上漲二%,為連續四個月月線收紅;歷經三次量化寬鬆(QE)後,該指數已自二○○九年寫下的十二年低點反彈一七二%。那斯達克指數全年也上漲三十七.六%,在已開發國家中,僅次於日股表現。 歐股漲17% 4年最大漲幅 歐股去年上漲十七%,為四年來最大漲幅。其中,德國股市上揚二十五%,英、法股市分別上漲十四%、十八%,但漲幅皆不及歐豬國家的愛爾蘭和希臘,已宣告脫離紓困行列的愛爾蘭股市大漲三十三%,希臘上揚二十八%,顯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似乎已漸遠去。 ---------------下一則---------------  美歐日股 去年大驚奇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2013年是成熟市場驚奇的一年,美歐日股市去年聯手寫下多項驚人紀錄:美國道瓊與德國DAX指數續創歷史高點;日經指數突破16,000點的六年新高,年度逾56%漲幅更創下1972年以來新紀錄。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成熟市場經濟數據回春,股市交出漂亮成績單。美國因失業補助人數下滑,道瓊來到16,504.29點,再度創新高紀綠;日股因安倍政府「三箭效應」,去年大漲56%,也改寫40年來單年漲幅新紀錄。 歐股隨歐債極端風險下滑,歐洲經濟走出谷底,歐盟各國股市幾乎連兩年漲幅都超過兩位數,德國更已創歷史高點。謝瑞妍指出,最新美銀美林證券經理人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全球型基金經理人有意淨加碼歐洲股市比重逾四成,維持相對高位,也意味2014年經理人對歐股投資的趨勢可望持續。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去年度股票基金出現從2004年以來最大的淨流入,超過2,500億美元,今年成熟市場的表現將由估值轉移至基本面增長,美歐日企業獲利可望有超過10%的成長。 日本有13兆日圓補充預算,增加投資帶動經濟成長;今年美國無財政危機,量化寬鬆(QE)緩步退場已獲市場認可;歐洲企業可望隨領先指標改善而落底回升,今年歐美日股市場仍可期待。 保德信日本基金經理人林如惠表示,日本去年陸續施行多項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進而吸引國際資金重新湧入日本股市。 其中,近期較受矚目的改革就是今年1月起生效的NISA(散戶投資免稅優惠計畫)帳戶,這可望成為推升日股走勢的重要動能之一。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指出,美國經濟表現亮眼,私部門企業如果擴大投資,消費穩步成長,今年經濟成長將可能直逼3%的舊常態高成長水準;日本方面,安倍則持續帶領日本進入核心的結構改革,雖然還會有波折,如匯率、利率、財政和經常帳逆差的平衡管理,但私部門如企業,已經有很大的獲利成長。 ---------------下一則---------------  麥格里調查→ 97%對股市樂觀 最看好美歐陸2014-01-02 01:18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宣布自1月起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後,麥格里證券針對全球機構法人看2014年總經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認為未來半年全球經濟將加速增溫,97%的人對全球股市展望正面,最看好美股、歐股、陸股和日股;至於有下檔風險的市場則預期為印度、大陸和巴西股市。 麥格里證券針對全球150位機構法人進行的研究調查指出,預期QE將於2014年上半年緩退結束,但對全球股市看法仍為多頭,伴隨低通膨和金融流動性足夠的環境,全球經濟未來半年回溫力道強勁。 相對的,有39%的機構法人擔心經濟復甦疲弱,其次為地區邊緣政治不穩定(18%)、系統性風險擾亂(14%)和新興經濟體經濟失速(12%)。法人指出,這也形成機構法人認為陸股雖有機會反彈,但下檔風險也可能不低的預期。 ING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穆正雍表示,美國、大陸、歐洲三大經濟體皆見復甦曙光,激勵風險性資產上揚,但仍要留意波動風險,建議投資人以股6債4的方式布局,資金流向有利成熟市場,美國景氣復甦明確,仍將扮演火車頭角色,歐洲坐擁轉機題材最被看好,日本可望延續結構多頭。 施羅德投資多元資產投資主管Johanna Kyrklund預期,在各國央行努力下,將可維持經濟復甦的步伐及充沛的流動性,因此2014年全球股票仍將處於上升趨勢;但因本益比調整已經相當顯著,預期未來將要靠實質的企業盈餘成長來推升股價,2014年全球股市可望有接近10%的預期報酬。 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經理人波斯瑪表示,全球景氣行情加溫及殖利率上揚的環境下,股優於債趨勢將延續數年,從市場共識來看,2014年全球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將加速至超過兩位數的水準,各區域中以美歐亞成長動能最強勁,年增率均上看12%以上。 ---------------下一則---------------  淨申購前三強 美歐日股績效亮眼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3年股票基金回神,但人氣尚未完全回籠,截至10月底,境外股票型基金規模下滑729億元,不過,成熟股市漲幅傲人,指數甚至屢屢突破波段高點,相關股票基金績效也強強滾。 其中,日本、美國與歐洲股票基金買超強,去年累計淨申購達151億、118億與46億美元,高居淨申購前三強。不僅如此,基金績效也相當亮眼,分別上漲30.5%、35.5%與30.8%,成為2013年最夯的基金。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全球股市由先前估值回升行情走向基本面行情,成熟市場景氣與獲利動能較佳,不論經濟數據、企業獲利與股市漲幅都優於新興市場,吸引「由債轉股」資金搶先進駐。觀察2013年境外股票基金淨申購情形,成熟市場可謂當紅炸子雞,日本、美國基金淨申購都突破百億元,歐股基金也有近50億美元流入。 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指出,隨安倍經濟學成效顯現,日本經濟復甦跡象明顯,在日圓疲弱與消費支出強勁的推升下,日本央行最新公布的日本大型企業的信心大幅攀升到6年來最高水準。根據券商統計,日本東證一部上市公司最近一季稅前獲利不但優於前季,且年成長52%,企業展望樂觀,日股長線基本面佳,未來成長契機值得期待。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分析,美國近期製造業與就業數據轉強,加上房地產持續復甦,企業產能利用率回升,今年美國經濟動能將由財富效果貢獻,轉向更均衡地由內需及投資帶動的經濟增長,有利於美股長期向上走勢。 ---------------下一則---------------  美股吸金 2013冠全球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3年全球資金大轉向,景氣回溫引領國際買盤回流股票資產,成熟市場異軍突起,美股更以領頭羊之姿帶領成熟市場重返主流,全年吸金1,227億美元,幾乎是過去五年總吸金量313億美元的四倍,堂堂登上2013年股票吸金王。歐股下半年急起直追,不但一舉終結連續三年淨流出窘境,更以458億美元淨流入勇奪2008年來年度吸金之冠。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分析,這樣的差異來自於成熟與新興企業獲利動能回升步調不同,不僅日本、美國企業獲利動能持續上修,歐洲企業獲利亦隨景氣回升而後來居上。謝瑞妍進一步指出,相較於新興市場企業,成熟企業更善於管理資產負債表與資金運用,整體產能利用率狀況較佳,使成熟市場企業擁有較高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展望明年,謝瑞妍認為,具有景氣能見度與企業獲利動能的股市,將持續成為資金競逐標的,進而為投資人帶來資本利得機會,以復甦面向廣泛的美國最具投資機會,基期低、籌碼面乾淨的歐洲將續有表現。 摩根美國增長基金經理人強納森•賽門(Jonathan Simon)指出,美國經濟數據改善有目共睹,QE購債規模調整,更強化市場對美國景氣復甦的信心,有助於中長期美股表現和美元偏好的緩步回升。 摩根歐洲動力基金經理人約翰•貝克(John Baker)指出,相較於美國,歐洲企業需求不振已長達一段時間,資本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降至12.5%,隨著企業現金流改善,及銀行信貸緊縮壓力趨緩,明年投資動能有機會觸底回升,進而挹注股價表現空間。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由於QE將從2014年元月啟動緩退機制,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觸及兩年多來最高點,有跡象顯示經濟復甦步伐加快,美股仍有低利資金及景氣推升行情;歐洲擺脫最長衰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德國IFO企業信心指數漸入佳境,當歐美股修正之際,可視為加碼或進場時機。 ---------------下一則---------------  全球市場觀測站�南非印度領先 泰失色2013/12/3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上周適逢耶誕假期,不少市場交易雖較為清淡,但經濟數據報佳音,帶動行情仍是強強滾。除美股迭創高點,歐股更有出色成績;新興市場則由南非、印度走勢領先,泰股則因政局動盪回檔。 即使美股位於高檔,但美國強勁經濟數據提供良好支撐,上周公布11月耐久財訂單從前一月的跌勢轉為增加3.5%,11月新屋銷售雖然下跌2.1%,但仍有優於預期的表現,IMF也提出樂觀看待美國經濟2014年表現。 ING投信表示,聯準會(Fed)雖然縮減購債規模,升息時點仍維持在失業率6.5%門檻不變,但強調通膨在2%以內,即使失業率降至6.5%以下,適合維持低利率政策。 利率維持低檔,有助經濟強勁復甦、確保通膨回到2%,也能使債券收益率處於低位,將有助於資金繼續流入股市,美股展望正向看待,但在美股屢創新高的同時,建議可待短期修正時再行布局。 歐洲市場方面,ING投信指出,在美國經濟成長加速及企業信心增溫前提下,預計明年歐洲將可實現雙位數獲利成長動能,並吸引資金持續流入,投資人可擇機布局。 本周將迎來嶄新一年,隨著全球景氣溫和復甦,股市投資價值提升,成熟市場中長線展望佳,部分新興國家雖然經濟基本面仍存挑戰,但中國大陸未來政策方向逐步確立,投資能見度將逐漸回升。 ---------------下一則---------------  俄國、台股基金 Q1飆客2014/01/02【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歷年首季表現最佳的類型基金以俄羅斯基金為首,自2000年以來,首季平均漲幅高達12%,此外,台股紅包行情發酵,台灣中小型基金和台股基金首季爆發力十足,台灣中小型股平均漲幅高達9%,台股基金平均也有6%的漲幅。 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分析,元月新年假期為俄羅斯一年中最大節日,根據歷史資料顯示,全年度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消費都集中在新年假期中,且股市在假期前後也均呈現走揚格局,俄羅斯股市在第1季漲勢強勁。 白祐夫表示,原物料需求雖下滑,但去年油價走勢與穩定度優於黃金、礦業等類股,且俄羅斯因經常帳盈餘,匯市所受衝擊較低,加上貨幣政策還有調整空間,在歐非中東各國股市中相對看好。 白祐夫指出,今年俄羅斯將舉辦冬季奧運,大量觀光人潮帶來的消費與觀光收益不容小覷,2018年俄羅斯也將主辦世足賽,俄羅斯政府投入逾百億美元興建場館、提升公共設備,直接刺激就業需求、提升所得,對原物料、基礎建設與內需消費產業亦是長線利多。 就過去經驗來看,兩屆冬運閉幕後一年,股市平均漲幅16.41%,今年俄羅斯股市向上空間令人期待。 ING大俄羅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俄羅斯2013年企業獲利持續上修,2014年企業獲利年增率預估值受基期效應影響,而自前月的-1.6%下修至-4.2%,進而限縮指數上攻力道。 然而,歐洲經濟成長力道持續好轉,有利俄羅斯經濟表現。 去年因物價水準較預期高,使得俄羅斯降息時程延後,在基期效應保護、洪災引發食品價格上揚壓力解除,與政府凍漲電價等因素考量,2014年俄羅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可望逐步回落,目前市場預期除第1季可望降息一碼外,第2、第3季仍有降息二碼的空間。 群益新興金鑽基金經理人王文宏表示,由於北半球元月份處於嚴冬,往往帶動取暖用的冬季用油需求,也將使原油供需情勢較為緊峭,對於俄羅斯等能源原物料出口國的股市來說,往往有帶動的效果。 就短線來看,王文宏認為,美國量化寬鬆(QE)購債規模已確定縮減時間點,新興市場投資更需回歸至基本面,原則上仍應避開財政赤字較高或通膨持續增溫的國家,而財政結構較好、沒有通膨疑慮,且貿易呈現盈餘的東北亞區域,將更有能力承受外資流出的衝擊。 ---------------下一則---------------  首季選基金 俄羅斯漲相俏 14年來平均漲幅12.85%居冠2014年01月02日【高佳菁╱台北報導】 新的1年到來,善用理財可增加荷包厚度。投信法人表示,根據統計,自2000年以來,俄羅斯基金首季平均漲幅高達12.85%,居各類型之冠,台股基金則緊跟在後,隨紅包行情發酵,台灣中小型與台股基金,首季爆發力十足,平均漲幅分別9.6%、6.84%,囊括2、3名。 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分析,如同中國與台灣的農曆年效應,元月新年假期為俄羅斯1年中最大節日,歷史資料顯示,全年度有將近1/3的消費都集中在新年假期中,且股市在假期前後也均呈現走揚格局,這也是俄羅斯股市在第1季漲勢強勁的原因。 今年俄股成長值期待 白祐夫表示,儘管原物料需求下滑,但今年油價走勢與穩定度明顯優於黃金、礦業等類股,且俄羅斯因經常帳盈餘,匯市所受衝擊較低,加上貨幣政策尚有調整空間,在歐非中東各國股市中相對看好。 此外,伴隨2014年冬季奧運舉辦,大量觀光人潮所帶來的消費與觀光收益不容小覷,白祐夫指出,除了冬季奧運,2018年世足賽也將由俄羅斯主辦,俄國政府投入逾百億美元興建場館及提升公共設備,直接刺激就業需求、提升所得,對原物料、基礎建設與內需消費產業亦是長線利多。根據經驗,過去2屆冬運閉幕後1年股市平均漲幅16.41%,2014年俄羅斯股市成長空間令人期待。 ING大俄羅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分析,統計過去15年RTS指數各季平均報酬可發現,第1季平均上漲15.4%為最高,2014年首季俄股有機會重演歷史走勢,在主要貿易對手之歐洲經濟成長力道持續好轉,及俄羅斯央行於2014年可望降息下,她認為,後續整體企業獲利表現應仍有上修空間,加上金融市場自由化、高股利優勢和即將來臨的冬季奧運等題材,預期俄羅斯股市未來1季仍有機會向上走揚。 台股中小基金續看好 至於2013年表現居新興市場冠亞軍的台股中小與台股基金,2014年在現股當沖上路、政府基金備妥逾千億銀彈之際,農曆年前仍有機會續創新高。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孫民承說,歐、美、日股在美國啟動量化寬鬆減碼後利空出盡,風險情緒轉佳,帶動美股再創新高,台股因為與美股連動性高,同時受惠歐美中3大經濟體復甦,對上市櫃企業2014年獲利展望相對樂觀,預估台股未來1季仍可望走出一波景氣回升行情,而具業績題材之中小型股在盤勢多頭格局中,也將有表現空間。 ---------------下一則---------------  市場趨勢+亞洲>亞太>新興亞洲 澳州經濟好悶 澳元短期探0.85-2013-12-31 01:13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 澳元兌美元匯率今年來貶值15%,預計將成為2008年以來,貶值幅度最大的1年。在經濟成長放緩等利空打壓下,澳元難有起色,澳洲央行樂見澳元貶值至0.85美元,可望在短期內實現,以目前水準看,再貶值3%就可達到。 澳元兌美元匯率,周一盤中報0.885美元,迫近0.882美元的3年半低點,因為美國經濟好轉,增加市場對聯準會持續縮小買債的預期,進而支撐美元走強。 澳元兌其他主要貨幣在周一也走低。兌1歐元報1.5523澳元,迫近上周創下1.56澳元的近4年新低;兌1英鎊報1.862澳元,為2009年來最低。 澳洲經濟放緩、澳洲央行立場傾向寬鬆、外界預期中國減少商品需求、和預計聯準會持續減小買債等,都讓澳元今年表現疲弱。 但澳元走弱正好符合澳洲央行的要求,其希望透過弱勢澳元來帶動澳洲經濟成長。 澳洲央行總裁史蒂文斯12月中表示,希望澳元兌美元貶值至0.85美元。他上周五指出,希望透過澳元貶值而非降息等手段,來刺激經濟成長。 市場普遍對澳元看跌。法國興業銀行10月預期在2016年,澳元兌美元貶值至0.72美元,理由是美國立場轉向緊縮、中國經濟放緩和商品價格走低。 花旗貨幣策略師艾爾瑪(Todd Elmer)預期其繼續貶值。AMP資本首席經濟師奧利弗(Shane Oliver)說,雖然澳元短期貶過頭,有可能出現反彈,但在聯準會和澳洲央行等因素之下,預估明年低澳元貶值至0.86美元,然後再下探0.8美元。 BK資產管理執行董事Kathy Lien預期,澳元明年將持續貶值,兌美元將下看0.85美元,並認為這將是澳元的底部區。儘管明年上半年走勢將疲弱,但預計下半年因為澳洲央行放棄寬鬆立場而扭轉頹勢。 ---------------下一則---------------  亞洲成長題材 還是熱2013/12/31【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左右2013年大半年的全球金融市場,基金業者指出,預期2014年QE仍有不小的影響力。 不過,即使QE退場,亞洲長期成長題材不變,並且會受惠創新科技帶來的利益。 2013年是成熟市場的天下,美、歐、日股市全都有不錯的表現;新興市場中,只有亞洲差強人意。施羅德亞太不含日本股票研究團隊主管白家寶(Robin Parbrook)認為,邁入2014年,儘管亞洲因為全球成長的腳步較緩慢而受影響,但亞洲長期成長的題材仍在。 白家寶說,撇開QE提前退場、中國改革等因素,亞洲長期成長的基礎仍然非常堅強。人口紅利、對基礎建設與投資的需求,當地爆發的消費力,都顯示這個區域還是全球成長的引擎,並沒有改變。只不過,QE退場,短期內亞股仍不免有震盪。 白家寶指出,20年來,許多強大的創新帶來快速與顛覆性的改變,也影響亞洲商業運行的方式,包括手機上網與巨量資料、3D列印、新科技引擎、新能源與電池科技、頁岩天然氣、奈米科技等。 以手機上網與巨量資料來說,白家寶表示,資料處理能力進步,智慧型手機、社群網站等其他許多的創新應用,會帶來不同產業的新趨勢,如零售業、不動產與銀行。3D列印則會影響亞洲多數的工廠與零售業者。 白家寶認為,亞股的獲利機會在於,能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優質企業。 亞股相對於美股更有價格吸引力,現階段投資人對於亞洲企業的信心過度不足,因此在這個長期看好的區域創造許多難得的投資機會。 不過,天利投資長柏傑斯(Mark Burgess)提醒,新興市場在2014年將表現不一,而且有變數。 QE退場,不但影響債市,對於貨幣波動性與經常帳赤字的疑慮也仍存在。天利雖然對於中國的三中全會有良好評價,但柏傑斯強調,未來數年,選股特別重要。 ---------------下一則---------------  匯豐敲警鐘 4大挑戰恐讓亞洲獲利落空2014-01-01 01:41 工商時報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匯豐控股(HSBC)發布報告指出,進入2014年,亞洲經濟將面臨通膨、利率、日本的區域角色及政治等4大挑戰,而這些都恐讓投資人對新的一年的亞洲獲利期待幻滅。 HSBC亞洲經濟研究部門共同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在報告中指出,通膨偏低伴隨名目GDP成長率驟跌,成了亞洲地區一大問題。此外亞洲產能過剩意味獲利成長將受打擊,因為利潤勢遭壓縮,資本支出也會趨於緊縮。 范力民進一步警告,亞洲經濟及企業獲利的擴張步伐若放慢,恐怕會削弱政府、企業和一般家庭的償債能力。 已開發經濟體也存在低通膨的現象,歐元區通膨率低於預期目標,讓該區甫萌芽的經濟復甦蒙上隱憂;美國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僅處於持平。 由於已開發市場為亞洲出口主要目的地,若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趨緩,勢必有損需求。 范力民指出,亞洲經濟的第2項挑戰是利率。美國聯準會(Fed)12月決定每月850億美元購債規模縮為750億美元後,美債殖利率開始走揚。 他說,市場對Fed減碼QE早有準備,於是Fed上月實際宣布後投資人已「充分消化」,不過「現金流吃緊加上負債偏高,新興亞洲國家恐暴露在籌資成本劇揚的風險中。」 第3項挑戰是日本刺激景氣的努力,是否能讓亞洲其他國家雨露均霑。 范力民指出,日本央行去年4月祭出超寬鬆貨幣政策,令外界對帶動亞洲資金潮充滿期待,「但希望隨即破滅,Fed回收QE令海外投資人縮手,而日本民眾在日股飆高下,對投資其他市場興趣缺缺。」 亞洲在新年遭逢的第4項挑戰是政治局勢。范力民表示,印度、印尼、泰國2014年都將舉行大選,其改革決心恐動搖。而日本、菲律賓、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國也須向投資人保證會落實改革。 ---------------下一則---------------  匯豐︰今年亞洲經濟 通膨受矚目-自由時報1030102﹝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匯豐(HSBC)亞洲經濟研究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亞洲經濟將面臨四大挑戰,分別是通貨膨脹、利率、日本區域角色及政治議題。而這些因素恐使投資人對歡喜迎接今年股市表現的希望幻滅。 據財經媒體CNBC報導,匯豐亞洲經濟研究部共同主管范力民指出,低通膨現象已成為已開發國家難題,歐盟低於預期的通貨膨脹率,引發該地區經濟復甦的隱憂;日本在安倍經濟學帶動下,去年十一月通膨率年增一.二%,是五年來新高。 第二個挑戰是利率,美國聯準會去年底意外宣布減碼購債規模一百億美元、到七五○億美元後,公債殖利率開始上漲。第三項挑戰是日本的角色,范力民擔憂日本刺激經濟成長的措施,能否讓其他亞洲地區國家受惠、甚至反而受創。 政治方面的挑戰,他認為,包含印度、印尼、泰國等原先就難以推動的改革,恐會遭大選破壞,中國政府極力推行的改革措施,也可能對經濟成長形勢造成較不利影響。 ---------------下一則---------------  亞股開市弱 魅力不減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亞洲股市在2014年第一個交易日漲跌互見,未能延續2013年底的強勁氣勢,除菲律賓、印尼上漲1%以上,漲幅較大外,其餘股市多在平盤上下,台股小漲1點收紅,泰股因政治干擾重挫逾5%,韓股跌幅也逾2%。 亞股昨(2)日雖然開市不利,但就資金流向來看,還是三大新興市場中,較具投資魅力的區域。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從資金面來看,三大新興市場在去年5月下旬以來,都受到外資撤出所拖累。根據EPFR統計,2013年5月22日至今的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只有新興亞洲仍維持資金淨流入。 另外,根據統計,過去十年每年第1季東北亞四國股市平均漲幅2.73%,其中,中國3.74%、台灣3.31%、日本2.99%、韓國2.73%,表現出色。 蘇士勛指出,美股已來到金融海嘯以來新高,新興市場股市則處在區間整理階段,使得兩者股市評價拉大,因此,在資產類別的選擇上,建議留意表現相對落後,或評價偏低的股市,如中國、韓國、台灣等。 摩根東方基金經理人泰德•普林(Ted Pulling)指出,美歐股市在2013年底強勢走升,亞股卻未能延續此一氣勢,2014年開春第一天,中國傳出經濟數據未如預期樂觀,擾亂了市場投資氣氛,加上亞股在去年12月已有一波漲幅,逢高獲利了結賣壓出籠,因而壓抑亞股走勢。 普林表示,中國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滑至51 ,終結2013年6月以來月月走升的態勢,不過,仍在50以上擴張水準,中國經濟回穩趨勢不變,加上中國政府推出多項改革措施,短線震盪幅度料將有限。 韓股在2014年首個交易日下跌2.2%,創一年半來單日最大跌幅。普林分析,由於市場憂慮日圓貶值影響韓國出口競爭力,以及權值股獲利下調,導致賣壓出籠壓低KOSPI指數。 普林認為,日圓貶值通常代表市場風險偏好增加,韓國以出口為導向開放型經濟體,較能受惠全球風險偏好改善效果。觀察韓元與日圓長期走勢,彼此連動程度不高,韓股後市仍大有可為。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隨著外資歸隊,台股成交量難得見到900億元以上,雖然8,600點以上的高檔賣壓不小,但承接買盤意願轉強,使得台股得以在2014年首日收紅盤。 葉鴻儒認為,外資買氣能否持續,以及其他亞洲股市能否止跌回穩,料將影響台股投資氣氛,所幸,在政策利多加持下,均線呈線多頭排列走勢,盤勢發展仍對多方有利。 ---------------下一則---------------  亞洲PMI 大陸跌、南韓升2014-01-03 01:54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匯豐集團(HSBC)與Markit週四聯合公布亞洲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儘管中國、印度製造業PMI指數較上月下滑,不過仍處於50榮枯分界線之上,意味製造業持續溫和擴張。 此外,南韓以及印尼則雙雙上揚,南韓PMI更升至7個月高點。 調查指出,經季節因素調整的中國12月製造業PMI,從11月50.8回落至50.5的3個月低點。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受產能成長速度減緩,使得中國製造業PMI微幅回調。 但他強調,該指數連續5個月高出50以上,新訂單也保持穩定增加。他預估自從去年8月以來的製造業溫和回升趨勢,可望在2014年持續。 至於南韓12月製造業PMI則從11月的50.4升至50.8,締造7個月高點,也是該指數連續第3個月上升。匯豐亞洲經濟學家曼恩認為,南韓製造業產能增加較預期強勁,凸顯南韓經濟成長可望在今年延續,讓該國經濟持續在漸進的復甦正軌。然而,由於中國需求迄今尚未出現大幅升溫趨勢,他表示恐使南韓經濟成長動力受限。 印尼也傳出捷報,12月製造業PMI連續第4個月出現改善,從11月50.3增加至50.9,也是該指數連續第4個月站在50以上。 ---------------下一則---------------  新興亞股 小鋼砲看俏2014/01/03【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2013年新興市場股市充滿挑戰,除整體新興市場股市面臨龐大賣壓,新興拉美與歐洲更出現大幅修正,但新興亞洲股市表現仍相對抗跌;展望2014年,投信業者仍大多看好新興亞洲,主要是其基本面佳,出口動能與歐美經濟連動高。 根據IMF最新全球經濟成長預估顯示,未來五年新興亞洲經濟成長動能將持續增溫,年增率仍為全球之冠,且2014年新興亞洲區的經濟成長率預估為6.7%,領先新興拉美及歐洲市場。 再就JP摩根資料統計顯示,目前新興市場總外匯存底達9兆美元,其中新興亞洲總額高達5.8兆占全球比重約五成,資本相對充沛。 柏瑞亞太高股息股票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由於歐美成熟市場景氣復甦強勁,亞洲出口類股有機會受惠跟上,預估2014年亞洲市場以出口為主的國家,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南韓及菲律賓等地,皆有機會迎頭趕上成熟國家表現。 新興亞洲股市表現,以小型股最為亮眼。據統計,2013年新興市場當中,MSCI亞洲不含日本小型企業指數漲幅達4.52%,即使12月多數新興市場走勢皆墨,但亞洲小型股仍可見收紅。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表示,在新興市場中,最看好與成熟國家經濟成長題材連動高的新興亞洲,主要是受到成熟國家進口需求回溫,新興亞洲新出口訂單有望持續回升,估計2014年歐美需求動能將仍持續嘉惠亞洲股市。 ---------------下一則--------------- 

1030104-0106基金資訊

2014年01月06日
公開
9

近一周境外基金十強 日本暢飲7喜2014/01/04【聯合晚報╱記者劉怡妤╱台北報導】 回顧近一周境外基金績效,日本為大贏家,共有7檔相關基金搶進前10名,泰國基金則敬陪末座,共有5檔落入後10名;雖然日本基金強漲,摩根日本基金經理人羅勃•羅伊德(Robert Lloyd)強烈看好經濟動能。另外,台股基金在成交量放大之下,多頭樂觀氛圍仍在。 羅伊德表示,日本經濟露出曙光,吸引國際買盤全面回補,今年外資累計買超逼近1500億美元,創13 年來年度最大量,帶動日股漲幅逾5成。雖然日股已有一波漲幅,但本益比仍偏低,且對照前波外資買超逾3900億美元,外資尚有加碼空間,內資也蠢蠢欲動,日股還有好光景可期。 羅伊德表示,4月消費稅正式上調前,料將有一波提前消費潮,更增添日本中小型股利多題材。 泰國則因政爭不確定因素未排除,基金績效受挫,摩根泰國基金經理人黃寶麗 (Pauline Ng)表示,由於泰國股市估值已落入相對便宜區間,加上基建長線利多即將啟動,政治利空反而創造良好中長期進場點。 台股基金則紅光滿面,近一周國際股市多進入休市,台股在政府信心喊話的拉抬下,緩步向上走升,加權指數上漲1.49%,台股基金僅4檔交出負報酬,近一周平均上漲1.9%更勝大盤一籌。 摩根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龔真樺指出,台股多頭樂觀氣氛仍在,但國際股市漲多拉回,恐將拖累台股進入高檔修正走勢。短線雖有過熱修正壓力,但技術指標走強,搭配政策利多拉抬,台股可望呈現震盪走高格局。 而電子股表現持續分化,短線宜留意高價股與業績題材股是否持續領軍表態。另CES展將登場,相關穿戴裝置、雲端、4G、3D列印等題材股,以及投信鎖定且具產品報價調整題材的太陽能、LED族群,表現空間也值得關注。 ---------------下一則---------------  抱基金闖年關? 先看美國財報與利率2014/01/06【聯合報╱記者周小仙�台北報導】 距離蛇年封關不到1個月,該不該抱基金過春節?投資專家建議,如果是海外基金,可觀察即將公布的美國超級財報周狀況,以及1月29日美國FOMC會議的利率決策及經濟展望預期,做為是否抱基金過年的依據。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認為,去年12月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塵埃落定,歐元區及歐盟財長會議對銀行業聯盟達成共識,大陸中央經濟會議也抵定了今年政策方向,因此1月國際市場相對平靜。 另外歷經去年大漲過後,市場將回歸基本面,企業獲利會成為續強關鍵,因此投資人最需關注本周即將公布的企業財報,目前看來,美歐日亞的企業營收已落底回升。 首季行情仍由成熟市場主導,且全球景氣將從初升段進入中升段,長線值得期待,若投資人不急著用錢,不需要在春節贖回。 在台股基金投資方面,台股封關日為1月27日,銀行春節前最後營業日為1月29日,依上述日期推算,今年春節封關,最晚贖回期限是1月24日,還有考慮與觀察的時間。 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說,QE退場時間表明朗化,解除不確定疑慮,對風險性資產有利,抱股過年風險相對較小,且台股與歐美經濟高度連動,後市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月底美國聯準會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屆時台股已封關,相關會議聲明或者出現超乎預期的新措施,都可能牽動全球股市,此外,美國債務上限到期日逼近(2月7日),美國國會在期限之前,是否有新動作,都可能影響台股春節開紅盤表現。 詹硯彰表示,如果擔心短線震盪風險,投資人可透過平衡型基金、複合投資法、定時定額方式布局。 基金投資專家蕭碧燕建議,手中投資若已有10%至20%的獲利,可以先落袋為安,再由這筆本利和加碼分批扣款,過年期間也不中斷。 ---------------下一則---------------  春節前拚現金 留意基金最後贖回日2014/01/05【聯合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春節年關前民眾資金需求大,投資人若要節前賣基金換現金,須緊盯各類基金春節前最後申請贖回日,例如境外基金申請贖回到取得現金,歷時需七個工作日,投資人必須趕在各基金的最後贖回日前申請,才能在長假前取得款項。 投信業者指出,年關前常見民眾申請贖回基金,投資人要留意各基金的最後贖回日,若有意在春節前贖回基金換現金,從下周開始就要評估市況,留意賣出時機點。 今年春節除夕是1月30日,春節前銀行最後上班日為1月29日,至於台股蛇年封關日是1月27日,各類金融商品將以此為基準,再往前推算春節前最後交割作業時間。 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依屬性不同,需要交割的時間也不同,例如台股基金、投資海外基金與貨幣型基金,從申請贖回到拿到現金,分別需3、5與1個交易日的作業時間,部分投信公司需要的交易時間會多出一到兩天。 投信業者舉例,張先生擁有某檔國內投信公司發行的投資國內標的基金,交割若需四個交易日,張先生想要在春節前賣出並拿到現金,1 月23日就是最後贖回日,才能夠在1月29日、銀行春節最後營業日當天取得基金款項。 投信業者指出,若張先生在1月24日才申請贖回上述該檔基金,且該基金需要4個工作天的交割時間,張先生就得等到過年後才能拿回現金。 至於境外發行的基金,從申請贖回到取得現款的時間比國內基金更久,一般需要5到7個交易日。舉例來說,若張先生擁有某檔境外發行基金,從贖回到取得現金需7個交易日,張先生最遲在1月20日要申請贖回,才能在年前取回現金。 投信指出,不同基金公司或基金類型的贖回時間會有1至2個交易日差異,投資人應向基金公司確認春節前的最後贖回日,以免錯過賣出時間,無法趕在春節前拿到現金。 ---------------下一則---------------  投信看2014 股優於債2014/01/05【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葉家瑋、王奐敏�台北報導】 復華、ING、柏瑞三家投信及富蘭克林證券投顧預測,今年是經濟緩步復甦的一年,市場風險承受度提高,建議資產配置以股為主、以債為輔。 復華投信海外股票研究部主管詹硯彰表示,美國貨幣寬鬆(QE)政策退場時間表確立,降低資金籌碼面不確定性的衝擊,加上美國經濟復甦增溫,歐、日等主要市場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對風險性資產有利。 詹硯彰認為,2013年表現較佳的美、日、歐股持續看好,新興市場建議布局台股或亞太市場;產業可留意景氣循環類股。 債市部分,高收益債市與景氣連動度高,且因經濟復甦降低違約率,債券殖利率相對較高,仍將受市場青睞。 柏瑞投信建議,2014年投資股債不宜偏廢,積極型投資人可75%投資股票,25%投資債券,穩健型投資人65%投資股票,35%投資債券;而保守型投資人可以利用股四、債六的比例原則進行中長期布局。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認為,日股將持續受惠量化寬鬆措施及薪酬上升;歐美景氣復甦,將帶動新興亞洲出口動能,尤以中國最被看好,加上三中全會落幕後,政策藍圖底定,政策穩定,股市可望有表現機會。 ING投信指出,美中歐三大經濟體皆見復甦曙光,但QE退場啟動,將影響市場情緒,景氣復甦激勵風險性資產,但須留意波動風險,建議投資人以股60%、債40%方式布局。 ING投信建議,以高利差、高股息概念的高利資產為核心配置,再搭配具投資價值及景氣復甦題材的股票。 ING投信指出,在後QE時代,利率趨向正常化,首選對殖利率波動最具抵抗力且與景氣連動的高利差債,QE雖然退場,但低利環境導致收益至上需求不減,高收益債仍深具優勢。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在景氣加溫及殖利率上揚的環境,股將優於債,由於成熟國家引領全球景氣動能加速,加上美國縮減QE 將引導資金回流美國,成熟國家股市表現將優於新興市場,建議投資人以全球型股票基金為核心,可免於挑選單一市場的難題。 積極型投資可採取股75%、債25%配置;保守型投資人可採債50%、平衡20%、股30%配置。兼具基本面與資金潮的歐美股市為首選,並看好美國科技生技創新產業。 ---------------下一則---------------  投信看2014歐美平穩 新興分歧2014-01-06 01:48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展望2014年,法人表示,以歐美經濟改善的幅度最為明顯,預料股市走勢可望相對平穩;新興股市則可能表現分歧,預估陸股、台灣和東北亞股市可望較有表現空間。 保德信投信國際投資組主管林如惠表示,2014年牽動全球股市風向的美股,在「價值面相對債券低廉」、「企業獲利增長支撐股市前景」、「市場預期謹慎而無過熱隱憂」、「財富效應帶動資金重返美股」等四大利基撐腰下,將帶領起2014年美股多頭延續。 歐洲企業受到景氣回升的助益,2014年企業獲利預計成長14%,遠較今年4%明顯好轉,加上評價面比美股相對便宜,預期歐股是2014年全球資金著墨的焦點之一。 新興市場部分,法人指出,價值面提供中長線布局的吸引力,但部分國家受到通膨、升息或經濟放緩等挑戰,預料股市表現分歧。 至於看好區域,包含擺脫政治不確定因素的大陸、金融體質較良好且可受惠於歐美經濟復甦韓國、台灣等東北亞區域,另外,直接受益於歐元區復甦且具低本益比優勢的新興東歐,也是值得布局的選擇。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指出,全球經濟環境將維持穩健復甦腳步,伴隨美國利率中長期回歸正常化趨勢,建議資產配置宜持續擴大股票布局,以全球型的多重收益產品作為資產組合的核心配置,並持續看好美國及亞洲引領的投資機會,以及歐洲基本面復甦的成長契機。 新興市場今年表現可能較分化,宜以成長動能強勁的亞洲為首選,摩根亞太投資團隊投資長泰德•普林(Ted Pulling)表示,亞股歷經多時盤整,股市估值相當便宜,加上亞洲企業獲利近三年處於低檔,基期相對較低,未來可望隨著美歐經濟復甦同步推動出口成長,進而引領企業獲利回升,並終結亞股落後表現的市況。 復華投信海外股票研究部主管詹硯彰認為,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可望在美國、歐洲經濟成長增溫下,較2013年再稍轉強;市場調查預估2014年美股及台股企業獲利成長可達10%以上,在景氣擴張及獲利成長推動下,仍然有利於全球股市,以及台股表現。 復華投信表示,2014年將是「股優於債」,不論是穩健或保守投資人,建議可視個人風險承受程度,酌量增加股票部分,或以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全球平衡型基金介入。 成熟國家可留意貨幣政策寬鬆與通膨壓力低的已經開發國家股市,例如美國、歐洲及日本,搭配基期相對較低、但基本面好轉的新興亞洲區域,例如大中華市場。 ---------------下一則---------------  Fed減債啟動 買股回歸基本面2014-01-06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1月開始針對每月的購債規模自原先的850億美元微幅下調至750億美元,跨出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的第一步,法人認為,美國為首的全球景氣,步入更穩定的成長階段,股票投資人樂於見到較佳的經濟數據及企業盈餘表現,未來投資宜回歸基本面。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Fed退場後,股市投資將回歸成長基本面,除了維持成熟國家優於新興市場的布局,可留意具活力、創新的趨勢產業,如受惠於雲端及網路新商業模式的科技業,頁岩油頁岩氣相關產業,以及大陸、美國節能環保趨勢的綠能產業。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認為,整體債市波動逐漸回歸正常,投資人也意識到縮減購債並不代表政策緊縮,因此Fed升息規劃才是觀察重點。 柏瑞投信投資長唐雲益認為,聯準會決定讓QE緩步退場決策,反而解除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並可望降低市場波動度,有利於延續美股與風險性資產多頭格局。唐雲益建議,可以選擇財政體質較為穩健的亞洲市場逢低布局,在美國內需消費逐漸回溫下,未來將帶動大陸及亞洲經濟成長,建議在大盤回檔之際可加碼亞太基金。 先機美國股票系列基金富盛產品經理高齊英表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公開操作委員會議(FOMC)敲定縮減購債規模,但僅是一個實驗性,經濟數據「三缺一」,利率仍將維持在低檔,此時宜鎖定以股利概念中長線投資。 ---------------下一則---------------  近10年元月行情 東協、中國最有影2014/01/04【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觀察近10年每年1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月漲幅表現,以菲律賓1.94%、俄羅斯1.5%、中國1.45%、馬來西亞0.83%、新加坡0.51%表現最佳;相反的英國-1.83%、印度-1.62%、德國-1.05%、日本-1.03%、韓國-0.92%則是投資人要盡量避免的區域。整體上,元月行情以新興市場表現較佳,特別是東協與中國。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高仰遠表示,自2001年以來MSCI中國民生消費及中國消費耐久財指數,第四季及隔年第一季漲勢均明顯突出,由於時序進入農曆年,加上紅利政策出台支撐,看好陸股新年消費旺季題材。此外,三中全會後下一輪5年計畫亦將浮出檯面,看好政策扶持而受惠的相關類股。另,總體經濟溫和復甦,子產業在供需變化時可望出現投資機會,可關注景氣輪動與供需有利的產業,以及進入年前消費旺季之相關概念股。 群益投信表示,東南亞股市近期走勢偏弱,主要受到當地政經事件影響。泰國政爭導因於具爭議性的特赦法案,反政府團體示威延燒,引發投資人不安情緒。印尼進出口貿易數據雖然好轉,但印尼盾貶值壓力沉重,印尼股市也看到明顯資金流出的現象,也同樣影響印尼股市的表現。菲律賓受到天災影響,下個季度經濟成長遭到下修。但整體上,東協市場長期還是有投資的價值。看好產業包括泰國食品與科技業,新加坡棕櫚油業及馬來西亞電力行業等。 ---------------下一則---------------  台股基金投資人 去年平均賺18%-2014-01-06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的台股各類型基金2013年全都賺。CMONEY統計,台股各類型基金2013年全是正報酬,表示台股基金投資人全都賺錢,且平均有18%的報酬,其中以上櫃股票型漲幅25.91%,不僅打敗大盤,更勇奪冠軍;中小型也有23.79%,價值型22.64%居第三。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外資在假期過後,資金有回流現象,加上量化寬鬆(QE)退場因素推升美元表現,新台幣呈現貶勢,形成電子業出口優勢,可望形成匯兌收益,近期電子族群強於傳產與金融,趨勢有望持續。 研判整體盤勢,他指出,量能未能有效擴大,但由於內資信心增強,投資方向仍偏多方,未來指數預估將在量能放大下盤堅整理。 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指出,從目前盤面強、弱勢類股表現即可發現,類股輪動相當快速,個股波動性也大,近期盤面指標為第三方支付、LED、太陽能、巨量資料、雲端概念、壽險股等類股。 他認為,可待籌碼重新沉澱後再行布局,選擇標的包括已修正過的LED、智慧型手機相關、生技類股、封測類股、紡織等類股。 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台股資金面並不匱乏,除持續看好資本支出相關的電機機械、工具機、汽車零組件外,大陸政府對產業的調控使過去不被看好的台廠可望有新的機會,包括水泥、太陽能、被動元件等,廠商獲利回穩,搭配股價長期偏低,有機會拉出一波反彈走勢。 ---------------下一則---------------  首日收紅 台股基金跟著旺2014-01-06 01:49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2014)年台股首個營業日收紅盤,根據投信統計,近10年台股首日收紅盤共七次其中六年全年收紅,勝率達85%,收紅平均年度漲幅19.9%,法人說,台股除新年開盤收紅,去年因表現平平,提供今年更大的補漲空間,後市表現可期,台股基金也可望受惠,馬年績效可期。 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台股今年的投資策略,投資人應關注景氣帶動股市多頭、兩岸題材續熱、資金行情催化、選舉政策利多等四大趨勢。 整體來看,台灣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今年景氣可望優於去年,台股將延續類股快速輪動、各自表態的格局,且觀察近期市場信心回籠,加上政府政策偏多,股市氣勢強,預期1月在新年新希望的元月效應下,個股表現空間大。 至於短線,他指出,因大陸農曆年前的拉貨效應,電子產業的景氣感受將略為好轉。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指出,台股站上8,500點前已整理近一個月,新年開紅盤量縮收小紅,後市應有行情可期待,主要因內、外資及散戶同步進場,1月6日開放現股當沖有助成交量能放大,指數可望帶量緩步上攻,紅包行情可期,台股逢回布局。 林佳興認為,美國經濟溫和復甦,歐洲經濟復甦力道較強勁,PMI、製造業等指數皆由底部翻揚,大陸錢荒問題應該還好,經濟緩步成長,預估有機會保持在7∼7.5%的成長。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分析,台股近期大盤主要由內資股帶動,尤其以具轉機題材與營收表現的太陽能、LED、被動元件等中小型股的逆勢表現最明顯,族群自去年第4季開始升溫,股價發酵係提前反應即將公布的財報數字,研判本波轉機股行情將可延續一段時間,今年第2季前仍是中小型股優於權值股,轉機股領先表現的態勢。 ---------------下一則---------------  台股基金 今年有看頭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去年表現亮麗,績效超過二成的近70檔,展望今年,美國股市持續走揚格局未變,德國亦同,台股受到政府作多及信心增強的氣氛支撐,加上美、德股市持續走高,台股向上格局不變,台股基金今年仍有看頭。 群益投信投資長吳文同表示,台股今年的投資策略,投資人應關注景氣帶動股市多頭、兩岸題材續熱、資金行情催化、選舉政策利多等四大趨勢,整體來看,台灣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今年景氣可望優於去年,類股快速輪動格局將延續。台股近期市場信心回籠,加上政府政策偏多,股市氣勢強,預期本月在元月效應下,個股表現空間大。 ---------------下一則---------------  中國經濟數據差 亞股驚挫 港股創半年最大跌幅 上證失守2100點2014年01月04日【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去年12月服務業與製造業指數同步下滑,凸顯出中國經濟成長面臨壓力,加上美股新年開市首日走跌,拖累亞洲主要股市昨全面下挫,香港恒生指數慘跌2.24%,創6個月來最大跌幅,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上證指數)收跌1.24%,失守2100點大關。 非製造業PMI降 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公布,去年12月非製造業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降至4個月新低54.6,為連續第2個月下滑,日前公布的12月官方製造業PMI也回落至51,顯示去年底中國服務業與製造業同步放緩,增添市場對中國經濟成長前景疑慮。 在美國經濟數據頻傳佳音之際,身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近來卻因錢荒、地方債等問題,引發投資人憂心中國經濟成長恐失速。 「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直言,當今全球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就是中國。索羅斯表示,支持過去中國迅速發展的成長模式已經失去動力,而中國的金融環境與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的美國主流環境有著詭異的相似之處。 索羅斯提出警告 儘管看好中國政府看重經濟成長的作法,但索羅斯也警告,中國政府目前的政策仍存有未能解決的矛盾,若這種矛盾無法解決,恐對中國,甚至全球產生深遠影響。 不僅中國未來走向牽動全球,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本月開始縮減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也讓新興亞洲市場嚴陣以待。 據路透昨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隨著美國經濟走強,加深Fed今年將穩步縮減QE的預期,市場對多數新興亞幣的信心更趨惡化。在資金回流美國的情況下,美元指數周四一度升達80.631,昨持續在80.61附近徘徊。 ---------------下一則---------------  陸拚內需 中小股吃補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陸股2013年權值股轉換及資金重分配的結構變化相當明顯,市場資金明顯湧向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投信法人認為,在中國調整經濟結構力拚內需、擴大開放民營企業發展趨勢下,今年中小型股可望持續躍居盤面亮點。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分析, 2014年的中國將是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及傳統產業結構改革的轉變年,將促成經濟的全面好轉,因此投資人可關注創新類核心行業,例如軟體、高端設備製造、醫藥、電子和環保等。 過去大陸股市資金偏好國企股、大型企業等藍籌股,當2013年市場資金轉向擁抱新歡,包括中小型股、高成長股、獲利躍進股及民企股,吸金動能十足。 統一大中華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朝政表示,陸股擺脫景氣低迷、政治紛爭後,重啟多頭行情,但舊時代的大型權值股如金融、營建等市值增長速度放緩,新興起的中小型股擴張勢力躍居盤面亮點,建議投資人可掌握新型態消費、品牌價值兩大主軸。隨著景氣好轉,人民勇於消費,傳媒、科技、環保、醫藥、嬰童用品等新興類股都是可聚焦標的。 若就整體陸股來看,今年政策擴大開放可投資大陸股債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額度,還有大陸版「401K計畫」社保基金將上路,預估新增養老金將供給資本市場約4,000多億人民幣長線資金,再加上重啟掛牌(IPO)後,新興產業將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基本面升溫及資金活水挹注,陸股可望走上價量齊揚牛市。 ---------------下一則---------------  美股黑臉 拖累亞股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度過自2013年跨至2014年的第一周,市場交投相對清淡。美股從封關前的亮麗行情,到1月2日開盤因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走緩而轉為下跌,成為自2008年以來,第一個以跌勢作收的年度首個交易日,並拖累上周五的亞股表現。 中國大陸官方公布去年12月製造業PMI為51,略低於市場預期的51.2。美國的經濟數據則互有消長,12月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從11月的63點下降至59.1點,低於市場預估的60.8點。 而ISM製造業指數則由去年11月的兩年半高位57.3跌至57,合乎市場預期。美國勞工部上周四公布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至33.9萬人,連續第二周出現下降,惟整體數據仍稍高於原先預測。 由於成熟國家經濟復甦腳步明確,部分新興國家基本面仍面臨挑戰,因此相對看好成熟市場表現。不過,迭創高點的美股,價值面雖處於合理水準、並未偏貴,但相較之下,具轉機題材與價值面吸引力的歐股,及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寬鬆空間的日股,後續表現更值得留意。 ING投信指出,新興市場之首的大陸,未來政策方向逐步確立,投資能見度回升,但由於PMI走緩,加上農曆年前流動性偏緊,陸股以整理為主。 而1月2日新年開盤即重挫5%以上的泰國股市,主要是受到政爭紛擾、資金撤出股匯市影響,由於2月泰國國會選舉仍有變數,短線震盪風險偏高,但指數已至相對低檔,價值面具中長線競爭力。 ---------------下一則---------------  2014股市績效 野村最看好日股2014-01-06 01:48 工商時報 記者王傳強�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野村證券(Nomura)發布報告指出,去年日經225指數表現優異,為1972年以來最佳,而在企業獲利拉抬下,今年日股還會更上層樓,達到18,000點,並可望於2018年挑戰25,000點關卡。 野村證券表示,日股是全球股市首選標的。報告指出:「日股今年會是全球報酬最高的股市。」野村的預測相對大膽,尤其去年日經指數封關時,已攀至16,297.31點、年增53.7%。此為1972年以來表現最亮眼的一年。 去年全球風險降低,刺激全球股市行情。野村預測今年企業獲利成長,將會是刺激日股走高的關鍵動力。 野村說:「我們預測今年日本股市的每股盈餘(EPS)將成長19%,為全球最高的數值。歐股的14%則緊追在後。」 野村預估,日經指數可望於今年底攀至18,000點,但這項預估的前提是今年日圓匯率維持弱勢,即是在1美元兌100日圓以下水位,日圓目前則在104日圓左右。日圓兌美元匯價每跌1日圓,就可增加日經指數377點。野村認為日圓越弱勢,日股就會越上揚。 野村甚至認為,只要「安倍經濟學」的政策奏效,日股有機會在2018年觸及25,000點的行情。倘若自民黨能夠達到目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3%的目標,日股的中期EPS成長率,就可從10%,增至15%。 除了盈利因素外,野村還提出日股大漲的其他兩個關鍵。其中一個是今年1月推出的「散戶投資免稅優惠」(NISA)方案。只要投資人將資金投在股市、共同基金、與指數型基金(ETF)上,能享有紅利與資本利得5年免稅優惠。 另一項刺激日股的因素則為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GPIF),將加重投資在日股的比例。野村預測今年中時,日本政府就會決定GPIF對日股的投資比例。 野村亦指出,日股於今年年中時,可能會因4月上路的新制消費稅,而遇亂流。 ---------------下一則---------------  ECB將開會 預期動口不動手2014-01-06 01:48 工商時報 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本周四將召開今年的首次決策會議,分析師預測這次不太可能會做出任何實質的政策變動,仍僅由總裁德拉吉口頭重申該行已準備好隨時行動。 歐洲央行曾在去年11月意外降息1碼。但Capital Economic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洛依尼斯(Jonathan Loynes)表示,該行雖依舊承受著必須增強歐元區經濟復甦的壓力,但「似乎不太可能在今年第1次決策會議,就做出任何實質的政策變動」。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舒伯特(Michael Schubert)認為,該行決策委員「近幾周來的示意」透露,該行「沒有採取行動的迫切性」。預期德拉吉將僅重申已準備好隨時行動。 量化寬鬆方面,歐洲央行在2011年底到翌年初之間,挹注逾兆歐元進入該區域銀行體系,但去年10、11月的民間部門貸款額,較前年同期仍都衰退逾2%。 分析師認為,歐洲央行過去操作量化寬鬆,青睞購買主權債券,希望再由銀行體系貸放給企業,但似乎效果不彰。 因此,分析師推測該行正在構思讓現金直接流向企業的方法,以備若決定要再度開啟流動性閘門時之需。 ---------------下一則---------------  政治紅利 新興歐洲有漲勁2014-01-06 01:49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MSCI新興歐洲指數2013年大體在400∼480點區間整理,法人指出,今年新歐市場投資題材增多,經濟受惠於歐洲復甦而揚升、企業獲利具成長空間、俄羅斯股市資金回補等利多,加上2014∼2015年土耳其、匈牙利、波蘭等進行大選,具政治紅利題材,提供新興歐洲股市今年上攻行情動力,相關歐洲基金績效值得期待。 台新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王昱如表示,分析2014年的新歐經濟展望,隨著歐元區經濟復甦力道優於預期,與歐洲貿易依存度高的波蘭、捷克及匈牙利等中歐國家將是最大受惠者,經濟復甦動能可望延續。 過去五年對新歐悲觀的獨立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最近調升對中歐展望,進一步強化投資人對新歐市場2014年的投資青睞度。 王昱如說,類股操作建議布局三大題材股的受惠經濟復甦與低利環境的中歐銀行股、受惠市場價格秩序恢復與數據傳輸成長利多的土耳其電信類股、具股利上升及本益比重估題材的俄羅斯價值型績優股。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奇潭認為,歐元區經濟數據來看,德國2014年1月消費信心指數預估月增0.2∼7.6,創下近六年半新高,為今年的經濟展望帶來好彩頭;歐洲央行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回到正成長,市場信心回籠加上經濟基本面支撐,均有利於歐洲股市表現。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分析,俄羅斯股市是新興歐洲裡相對看好的市場,俄羅斯經濟面臨低成長風險,但俄羅斯盧布不太受量化寬鬆(QE)退場風險衝擊,且若新興股市好轉,俄羅斯股市都能有較好的表現。 ---------------下一則---------------  全球經濟前景 柏南克樂觀2014-01-05 01:28 工商時報 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將在月底結束8年任期的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上周五在他卸任前後最後1場主要演說中,向外界釋出有關美國與全球經濟的利多訊息。他表示不論是對已開發國家或新興市場的經濟前景,他都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柏南克周五在費城的美國經濟協會年會演說上表示,雖然歐洲與日本的艱難經改仍處在「初期階段」,不過「我們已看到成長轉好的部分跡象」。 他還提到新興市場經濟在歷經2013年上半年減緩後,近來成長已有加速趨勢。但他也以中國與墨西哥為例,警告經改的「程度與效率」將是攸關經濟成長能否再度加速的關鍵。 至於美國經濟方面,他認為在改善之中,但這波復甦「顯然不夠完全」,因為失業率仍處於7%的高檔。不過柏南克也強調,阻礙美國經濟加速復甦的障礙正在消退。 他解釋,在民眾財務狀況獲得改善、房市也漸趨平衡、財政緊縮出現舒緩,加上持續進行的寬鬆貨幣政策,都有助於未來幾季提振美國經濟成長。 鑒於美國經濟前景改善,聯準會上月宣布將從年初開始縮減量化寬鬆規模,把每月購債金額從850億美元降至750億美元。假設到今年底美國經濟持續好轉,量化寬鬆措施有可能將完全退場。不過美國決策官員也再三強調,除非失業率降至6.5%,否則趨於零的低利率水準在短期間將不會調升。 此外,美國參議院周一將對聯準會現任副主席葉倫接任主席提名案舉行投票。葉倫曾在去年11月通過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投票,不過參院整體投票則是遲到周一才舉行,外界預期她可望在參院順利過關。 若周一投票通過,葉倫將在2月1日正式接任聯準會主席,成為美國第1位執掌聯準會的女性。由於葉倫在寬鬆貨幣政策上向來是柏南克的親密盟友,因此外界預期在她上任以後,貨幣政策將不會出現太大改變。 ---------------下一則---------------  柏南克唱好 美10年債殖利率升破3% 預估美今年經濟將會更好-自由時報1030105〔編譯王詩韻�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指出,妨礙美國經濟成長的障礙正在減少,預估未來幾季美國經濟將會有好的表現。市場預估,聯準會將持續減碼量化寬鬆(QE)規模,使得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三%以上,創下二○一一年來最高,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則逼近四%。 根據彭博報導,柏南克三日於費城的美國經濟學會演說時表示:「金融市場好轉、房市趨於平衡、財政限制減少和持續的貨幣寬鬆措施,將刺激美國經濟在未來幾季持續成長。但根據過去幾年的經驗,我們仍須保持謹慎的態度。」 柏南克即將屆滿八年任期,於一月底卸任後交棒給現任聯準會副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聯邦參議院可能於六日投票通過該任命案。 柏南克的樂觀談話,使得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二日一度升至三.○五%,創下二○一一年七月以來最高,隨後拉回至二.九九%;三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同日觸及三.九七%,為二○一一年八月以來最高。 柏南克強調,美國失業率已由二○○九年的十%降至七%,「我們已經進步很多,但還有更多事要做」。美國將於十日公布上月就業報告,市場預估失業率將維持在七%的五年低點。另,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預定於八日公布上月十七至十八日的決策會議紀錄。 史坦普五○○指數在二○一三年創下十六年來最大年線漲幅後,今年前兩個交易日接連下跌,因投資人仍在衡量聯準會官員針對刺激措施和經濟強度的評論。 聯準會於去年十二月意外宣布,每月購債規模縮減一○○億美元、至七五○億美元,正式開始為QE退場鋪路。不過,柏南克表示,逐步縮減購債,「並不表示承諾有所變動,只要有需要,聯準會將會持續維持高度貨幣寬鬆政策」。 ---------------下一則---------------  QE加速退場?Fed政策大辯論2014-01-06 01:48工商時報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邁入2014年,美國聯準會內部政策辯論的主題也有所改變,是否要縮減量化寬鬆(QE)、減少買債,已為是否要加快縮減的速度所取代。FED內部通膨鷹派日前已拋出新的議題,主張應該考慮把每月減少買債的規模提高到250億美元。 聯準會本月底將召開今年首次決策會議,也是主席柏南克最後一次。 預料本次決策會議將充滿迎新送舊的氣氛,不會做出政策上的變動。 不過在此同時,決策理事可能也會開始討論有關縮減QE是否應該加快速度的議題。 可預見在新主席葉倫於2月上任後,她首先要應付的就是如何建立聯準會內部決策官員對減縮QE速度的共識。 上周美國經濟協會在費城舉辦年會,多位聯準會官員都在會中發言,無可避免地談到QE政策,而反對與支持QE的通膨鷹派與鴿派壁壘分明。 一向反對QE的通膨鷹派大將費城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普拉瑟表示,聯準會現在大可開始考慮把縮減QE的規模提高超過現行每月100億美元。 不過普拉瑟表示,如果美國經濟持續改善,聯準會沒有理由繼續維持現行的減少買債水位,而應考慮擴大減少購買的水準。他並且表示,QE提前結束要比延遲結束來得好。根據了解,聯準會內部鷹派已出現應每月減少買債250億美元的主張。 普拉瑟並且對所謂最適控制的決策方式提出質疑。他認為,這種以數學模型來預測經濟的方式有其缺陷,然而此一模式也正是聯準會下任主席葉倫所偏好使用的。由此也可預見聯準會未來的決策過程可能爭議不斷。 不過聯準會的鴿派則是堅持不應讓QE過快退場。上周末在同一場合,波士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羅森格林則是與普拉瑟大唱反調。 羅森格林表示,大家應對QE緩慢退場保持耐心,因為如果速度太快,可能會對就業市場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下一則---------------  美股 還可再漲5~10%-2014-01-05 01:28 工商時報 記者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2013年封關強勢有如雄獅,然而2014年開紅盤卻似綿羊,不少投資人因而擔心今年美股前景,不過分析師並不擔心,認為儘管今年美股多頭氣勢難以和去年匹敵,但仍有5%到10%的上揚空間。 上周美股開紅盤,但2014年頭兩天的走勢卻令人失望,道瓊指數兩天來下跌0.6%,標普500指數也下跌1%左右。這樣的表現與去年迭創新高的盛況比較,強弱立判。部分投資人因而擔心,由此預示今年美股表現難以樂觀。 不過多數分析師都認為投資人是多慮了。RBC全球資產管理公司的股票交易首席分析師拉森表示,美股今年迄今的交易不過兩天,期間行情變化意義不大,投資人別想多了。他表示,這兩天美股交易清淡,顯示許多基金經理人還在度假;同時,美國東北部大風雪也對交易造成影響。 此外,美國經濟指標迄今為止並未顯示景氣走弱,也未顯示景氣加速使聯準會需要加快緊縮量化寬鬆腳步。一般而言,這兩種情況都對美股不利。 他指出,美股交易要到本周才會恢復正常,而重點是在美國12月失業率。同時,美股自本周開始也進入企業財報季,美國鋁業與孟山多將率先公布去年末季與全年業績,由此揭開財報季的序幕。 他強調,儘管美股今年表現難有去年盛況,但預料還是會繼續走高,標普500指數預料有5%到10%的漲幅。華爾街業者BTIG的首席全球策略師格林豪斯則表示,在美國經濟持續走強下,美股今年應有8%到10%的上漲空間。 格林豪斯與標普資本的首席策略師史多維爾都認為,去年表現優異的類股,今年還會繼續上揚,例如可選擇消費類股、保健股與產業股,這3種類股去年分別上揚41%、38.7%與37.6%。此外,去年原料股上揚22.7%,不過今年若是新興市場經濟反彈,該類股可望大發利市。 高盛則挑選了40支股票做為今年的首批目標,這些股票價格都相對便宜,例如沃爾瑪、花旗、思科與福特汽車等。 ---------------下一則---------------  金磚四國基金績效 看好中俄2014/01/03【聯合報╱記者黃郁文�台北報導】 去年歐、美成熟市場大行其道,削弱金磚四國(BRI Cs)的昔日光芒。分析2014年金磚四國表現,基金專家預測,中國大陸、俄羅斯、印度及巴西等4國,將隨著各自多空題材,呈現「分化」走勢,當中又以中、俄2國最為看好。 去年國際資金強勢回流,金磚國家資金動能匱乏,所幸,下半年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以及旺季題材加持下,金磚四國基金績效急起直追,大陸與俄羅斯基金平均報酬逾15%,帶動全年翻揚6%至8%;印度基金跌幅收歛至2%,巴西則以16%跌幅墊底。 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表示,相較成熟市場景氣能見度高,新興市場成長力道偏弱,加上貨幣貶值壓力的衝擊,導致國際資金轉向成熟市場。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金磚四國不約而同面臨經濟轉型期,中國大陸試圖將經濟結構進階到由內需消費主導,而巴西、俄羅斯則必須減輕對原物料商品生產的過度依賴。印度則須克服經常帳與財政的雙赤字壓力,以及現階段的高通膨風險。 陳韻如說,儘管各國政府都已意識到經濟結構性問題,且著力進行改革,但其中又以中國大陸的動作最為積極,至於巴西及印度,因今年將舉行國內大選,預料將有政策轉機題材。 ---------------下一則---------------  中俄基金 去年賺逾15%-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去年金磚各國表現大輸成熟國,但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及旺季題材加持下,去年下半年來急起直追,中國大陸及俄羅斯基金平均報酬逾15%,帶動2013年全年績效翻正,印度基金跌幅收歛,巴西基金殿底,預期未來中俄領頭趨勢成形,可望成為今年金磚領頭羊。 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2014年金磚四國將呈現分化走勢,其中大陸經濟動能維持高檔、企業獲利動能回春,加上又有改革政策紅利加持,可望持續有所表現。此外,俄羅斯在財政及貨幣政策支撐下,今年表現亦值得期待。 何銘銓表示,巴西受制於原物料價格,未見起色,未來表現可能較為壓抑,但國際賽事題材有機會為股市挹注動能。 印度的經常帳赤字及經濟動能趨緩,料將左右股市反覆波動,但因有國會大選登場,選舉行情仍值得期待。 ING投信認為,大陸採購經理人(PMI)數據雖走緩,仍在景氣榮枯點50以上,從近期經濟數據來看,2014年全球景氣復甦腳步仍持續,加上利率可望維持在低檔,基本面有助支持股市中長線走勢。而美股迭創新高,獲利了結的賣壓,隨時可能藉著市場訊息而湧出,使股市進入短線整理格局。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指出,第1季有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議題,香港股市較易受到資金進出牽動,預期大陸A股潛力將相對看俏。 此外,股票上市制度將引入註冊制取代審批制,預料將帶動股票供給量、提振券商地位,並讓大陸投資人逐步建立風險評估與長線投資的認知,成為陸股中長線的重要利多。 俄羅斯是去年下半年表現亮麗的金磚國家,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說明,面對這波國際熱錢流出,俄羅斯經常帳持續受惠國際油價走穩,匯市所受衝擊相對較低,貨幣政策因而調整壓力不高,股市表現也相對穩定。由於冬奧即將登場,國際賽事創造的經濟效益及引領的股市漲幅,不容忽視。 ---------------下一則---------------  委國股市狂飆480% 稱冠邊境市場2014/01/06【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日經225指數去年漲幅57%,居成熟國家之冠,但邊境市場的委內瑞拉,股市一年來狂飆逾480%,更是吸睛。統計過去一年,MSCI邊境市場指數漲幅逾二成,明顯優於MSCI新興市場下跌5%的表現。 投信法人分析,邊境市場相較新興市場抗跌,除部分國家未來仍具經濟發展潛力,少數國家在前幾年大跌後,近期展開跌深反彈,加上邊境市場規模較小,成熟性仍不高,與國際情勢連動較低,去年金融市場產生波動,反而未受到影響。 觀察去年邊境市場股市表現,以委內瑞拉大漲逾480%居冠。不過,委內瑞拉領導人去年逝世,國家經濟大幅動盪,全年通膨率攀高,同時進行外匯管制,股市在此時空環境下暴漲,令市場感到意外。 杜拜股市漲幅逾107%則居次,主要是中東產油國的財政因龐大石油收入而更為健全,遠優於西方國家,在美國QE退場之際,反而獲得大筆資金進駐。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暨邊境市場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邊境市場具有三大投資優勢,包括高增長、低本益比和低連動性,由於很少研究機構涉足到邊境市場企業,且這些公司外資持有比重也不高,在很少人踏入這塊領域的情況下,許多邊境市場公司相對於新興市場同業,都處於20%以上折價,評價面相對偏低。 邊境市場與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連動性不高,國際動盪也較能不受干擾。 ---------------下一則---------------  金價強彈 逼近1240美元2014-01-04 01:39 中國時報 沈婉玉�台北報導 去年底在每英兩1200美元大關附近徘徊的金價,2014年一開市就展現了強勁的反彈趨勢,連漲2天。台銀黃金分析師指出,受空單回補及農曆年前華人實金需求提高影響,使金價2天強彈約50美元。受金價彈升影響,昨日黃金存摺交易量大增,大家趕緊出售手中黃金,「落袋為安」。 台銀金黃金分析師說,從黃金ETF交易量等整體情勢來看,空頭局勢未變,恐怕金價再往上的空間也很有限。以過去經驗來看,金價一個反彈波段約為10%,建議短線操作,「反彈5%就要趕快走」。 今年1月2 日雪梨金市以每英兩1204.49美元開市,由於兩岸華人重視的農曆春節將至,亞洲實體黃金買盤走強,加上印度央行(RBI)於12月31日宣布放寬部分對黃金進口限制措施,金價迅速竄升。 昨日歐元區公布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自11月的51.6上升至52.7,創2011年5月以來新高,帶動金價續漲至每英兩1230.65美元,創下2周來新高,昨日最高漲至1238美元。 台銀黃金分析師說,「中國大媽沒那麼神啦」,除空單回補外,大型避險基金去年底結算後,今年需重新建立避險部位。 ---------------下一則---------------  國際金價再衝高 周漲幅3.38%-2014/01/04【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印度宣布將放寬部分黃金進口管制、大陸等亞洲市場實質需求上揚,昨天國際金價再走高,最高漲至每英兩1,238.70美元,累計本周上漲逾40美元,漲幅3.38%。 黃金分析師指出,這波國際金價若能突破1,250美元,有機會往1,267美元的價位邁進,甚至看到1,300美元高價。 惟就技術面觀察,短線國際金價在1,250及1,270美元上檔壓力很大,投資人追價時應注意風險。 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分析,在大陸地區的黃金現貨買盤湧入下,引爆投資人追價黃金,再加上印度宣布放寬今年將解除部分黃金進口管制,帶動金價一路衝高。 他解釋,隨著國際突破1,225美元,吸引追價買盤大舉湧入,引爆軋空行情,受空單回補帶動,金價一路衝高,周漲幅逾3.3%。 隨國際金價走漲,昨天台銀黃金存摺1公克漲到1,199元,上漲15元,本周上漲22元;同時,1台兩條塊賣出牌告也上漲至45,592元,上漲468 元。 市場人士表示,昨天國際金價最高至1,238.7美元,與上周的1,198 美元低價比較,漲幅相當可觀。 但楊天立強調,目前觀察,這波國際金價雖有機會進一步往上攻,但在1,250美元和1,260美元會面臨上檔壓力。 另一分析師則說,金價若能越過1,250美元壓力區,下一個目標是往1,267美元挺進,但要越過1,300美元機率不高,投資人追價時應小心。 ---------------下一則---------------  中印需求增 金價再飆高-自由時報1030105〔編譯方琬庭�綜合報導〕 今年第一週黃金價格飆到去年十月以來新高,銀價也創下去年十一月至今最大漲幅。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上漲○.八%,來到每英兩一二三五.一美元,交易量更較過去十四週平均值高出四十四%。由於亞洲地區黃金需求量大增,預料農曆春節又將掀起另一波黃金購買潮。 去年黃金價格慘跌二十八%,跌幅創下三十餘年之最,主因美國經濟復甦,美國聯準會宣布量化寬鬆(QE)將溫和退場,導致黃金需求下滑,資金持續撤離金市所致。 美國QE逐步退場下,聯準會本月將減緩購債,美元走勢改善,對黃金及其他重金屬原物料造成壓力。Morgan Gold首席策略師莫伊(Ed Moy)表示:「亞洲的黃金需求量為市場長期的評價指標,接下來就看聯準會購債計畫成效如何,今年肯定是黃金價格劇烈波動的一年。」 亞洲地區,印度及中國因中產階級暴增,黃金需求量占全球市場之冠,印度盧比更受大量進口黃金影響而波動,而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的熱潮也將帶動黃金價格走高,比照比特幣的炒作潮,黃金市場相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