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與其講道理 不如說故事

2008年02月27日
公開
6

《慢活筆記》與其講道理 不如說故事 2008/2/18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賴淑惠 板著臉用消極的字眼否定對方,只會讓人產生防衛心;不如笑臉以對、和顏悅色說故事, 更能引起溝通的共鳴。 生活環境愈好,自我意識也愈高。現在的人多不喜歡聽「道理」,在家聽父母說道理,在學校聽老師說道理,出社會還要聽長官說道理。加上現在的人普遍受高級教育,所以都不喜歡聽人板起臉孔講道理。 當別人說起道理時,你是不是早已練就掩耳點頭的好工夫,還是不服氣地頂撞回去? 有位媽媽非常重視兒子的家教問題,但才六歲大的兒子總是與媽媽唱反調。 最近兒子在看過「灌籃高手」的卡通後,也迷上了「打籃球」。每天的晚餐後,個子還小的他一定要拿著籃球對著牆壁打。 這時媽媽就會對兒子說:「不要玩籃球,牆壁會弄髒,而且會吵到隔壁鄰居。」但媽媽愈是阻止,兒子就愈玩得起勁。於是這位媽媽不得不跟幼稚園的老師求教。 過了兩天,晚餐過後,兒子竟然要求媽媽帶他到附近的小學練習投籃。 媽媽對於兒子的這種轉變驚訝不已。過去苦口婆心的跟兒子說了不少道理,兒子就是不聽,而老師究竟是說了什麼高深的道理呢? 原來,幼稚園老師並沒有說什麼道理,只是在團體活動中,利用布偶簡單演了一齣戲,並且要全班的孩子一起討論整個故事。 經過這件事後,這個媽媽於是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與其講道理,不如說故事」。 每個人都有同理心,只要讓人產生同理心,就很容易在別人不排斥的情況之不接受建議。此外,善用積極正向的鼓勵字眼,少用消極的禁止文字,也是讓人無形中接受建議的好方法。 小華喜歡玩「機器戰警」,但在玩完之後,沒將玩具收拾好就走掉了,小華媽媽在專家的建議下採用了這樣的說法,「要將玩具收拾好,下次才可以再買新玩具喔!」果然,小華開始學習收拾玩具了。 這種方法對大人更是有效。用消極的字眼否定別人,往往會使人自尊心受挫,而在心裡採取了防衛的態度,只要對方有防衛心,那麼就算再好的意見都不能使他接受。 先別急著說道理,試試看用「同理心」讓對方感受一下,相信他較容易接受你的建議唷!

櫻花

2008年02月27日
公開
26

《另類財富》櫻 花 2008/2/18 人間福報| 作者:(妞吉) 春花正開,趁著周末到三芝賞櫻,原期待滿眼春光,但北部月餘寒風冷雨,整條櫻木花道只見枯枝,是花兒還沒開,還是已繁花落盡?偶爾瞥見一兩棵粉紅,樂得趕緊下車欣賞一番,雖是枝頭稀疏,但樹下落英一掬,仍是美麗。 櫻花是很特別的花,它滿開到最燦爛的時刻,就會凋落,這種淒美的生命形式,成為日本人效法的生命形態。崇尚櫻花的日本人,希望自己也能活在一生中最美的時刻,因為「已開的花,終須凋落」,為了追求最燦爛的一剎那,許多人選擇如櫻花般短暫的生命,青春年華就自我結束一生。 然而,這種瞬間輝煌的想法,卻是錯誤而消極。生命周期原本就高低起伏,今年花謝了,明年還會再開,只要不死,它可以燦爛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但如果把它砍斷了,當真就只能繽紛一季而已! 人也是一樣,高峰之後,還會有高峰,就算進入低谷,也有雲開見月之時啊!生命中,有太多值得期待、值得去做的事,路不繼續走下去,你怎會知道轉彎處,會有另一處桃花源? 與其只追求短暫的光輝,何不像印度大文豪泰戈爾的「生如春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然自若地體悟生命,禮讚生命呢? 盛開的櫻花很美,謝落的櫻花也很美。今年看不到繁花怒放,沒關係,我們明年再來!

傳經設教的子夏

2008年02月27日
公開
6

《孔門高弟》傳經設教的子夏 2008/2/27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江逸子 卜商,字子夏,衛國人,是孔子晚年的青年學生。他以「文學」名列十哲,特別擅長於「詩」,《論語》中,孔子嘉許「可與言詩」的,只有子貢與子夏。 有一回,他以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來詢問孔子,孔子回他:「繪事後素。」意思是說:「繪畫的程序,是先以粉地為底,然後再落筆上彩的。」拿美人的口目比作素地,口頰含笑的倩,眼波流轉的盼,比作上彩。經過譬喻,他頓然悟道:「原來禮的節文,後於忠信的美質。」孔子欣慰地讚歎他:「能啟發我旨意的,就是商了,這才可以談論詩哪!」 詩,往往「言在此,意在彼」,這段從美人談到繪畫,再談到禮,表面上互不相干,意會起來卻是相通的,沒有悟性,怎得到此? 他學詩的造詣如何,而今無從深考,不過《韓詩外傳》上倒有一段記載:子夏學詩已畢,孔子問他:「你認為詩最殊勝的地方在那裡?」 他答道:「詩啊!就好像日月一般昭明,星辰一般燎亮;在其中,上有堯舜之道,下有三王之義;學了詩之後,雖然住在蓬戶破屋之中,彈著琴來歌詠先王之風,也可以讓人發憤忘食了!」他對詩的好樂,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他不是只在詩上用功;《論語》中記載他論學的言論,看來都能夠篤守孔門的規矩,以下試舉三章來看個大概。 他說:「娶妻重在賢德而輕姿容;事奉父母能竭心盡力;事奉國君能報效獻身,與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這種人,生質甚美,克盡人倫,雖然沒有從師為學,卻自然符合學的本旨,他雖然自己謙稱沒學,我一定要說他已學。」 他說:「日日能知得他所未學的,月月能不忘記他所已學的,可以說是好學了。」這是指溫故而知新。 他又說:「博學而篤志,所問切於事理不浮泛,又實心體認,不作憑空之思,仁就在其中了。」 他自己應該也是這般力學的吧!於是乎,他成了傳經設教的第一人,漢儒傳經,大多推本於子夏。 東漢徐防曾說:「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孔子觀察到他氣象規模,謹篤有餘,而恢弘不足,曾告誡他:「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君子儒是大儒、通儒。凡有性情,有識度,有行道之志,有文化理想,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就是君子儒。至於小人儒,大體分兩類:一類是沈溺於典籍,不關心世道;一類是專精於章句,而忽略了義理。這兩類大約只能設教於鄉里,對於政教世道,很少能擔當。 可是,子夏設教於西河,局面可不小:魏文侯拜他為師,如段干木、李克也投身他門下。魏文侯是戰國時魏的開國之君,段干木守道不仕,李克做文侯的相。濟濟多士,西河地方的人,簡直把他比作孔子。子夏晚年人望之隆,可想而知,到這時節,我們再也不能說他是拘拘自守的小人儒了吧!

古錐好用? 好笑?

2008年02月27日
公開
5

《原來如此講典故》古錐好用? 好笑? 2008/2/27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字解文說工作室 「錐」是一種鑽物的工具,也許愈是古舊愈好鑽。可是,在閩南的方言裡,「古錐」卻是用來形容人、話語或事物,這中間意義是如何轉化的呢? 原來如此: 「古錐」大都用以形容聰明、活潑、可愛又語出巧智的人,尤其是指幼童;而對於講話風趣、像年輕人般有機鋒的老人,則多戲稱他是「老古錐」。事實上,「古錐」並不是源自閩南語,而是起源於唐代的佛語。 佛語之所以在閩南一帶流傳,與唐末五代十國之亂後偏安江南有關。據調查,唐時福建佛教寺院只有三十九處,到宋朝已增至七百八十一處,足見閩南民間佛教信仰的弘揚鼎盛,而佛語古詞彙保留在閩南民間方言,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錐」是一種「鑽物的工具」,為「使人通悟道理、發人深省的媒介或方法」,在佛典中俯拾皆是。例如《滁州瑯琊山覺和尚語錄》中提到:「就像剛被洞山在腦後那麼一錐一樣,整個人都神清氣爽起來。」在這裡,「錐」正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刺激,是令人通悟道理的媒介。 這種比喻後來又漸漸轉移,出現了「古錐」、「老古錐」的詞語,形容說禪帶有機鋒、語多巧智的僧人。 唐末有一位玄沙師備禪師(西元八三五—九○八年),據說他應變機智敏捷,各界若在玄學方面有無法定義的部分,一定會去向他請益。例如《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提到玄沙師備禪師時說:「宗師你與人方便實在太慈悲,你的話實在古錐」;又三聖繼昌禪師在《五燈會元》中也說過「實在羨慕這個玄沙老古錐」的話。 再創經典: 「古錐」的意義到了近代又有些變動,所形容的人也不再局限於禪師或和尚,舉凡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幼童,或是說話風趣不酸腐的年輕人或老人,都可用「古錐」形容。例如:「王爺爺、王伯伯與王小弟不但個個長得很討喜,說話也十分風趣,客人一進王家總是笑聲不斷,稱得上是古錐世家。」 講古: 《滁州瑯琊山覺和尚語錄》:「纔被洞山腦後一錐,直到瓦解冰消。」 《舒州龍門佛眼和尚語錄》:「宗師方便太慈悲,是汝之言實古錐。」 《五燈會元》:「堪羨玄沙老古錐。」 (商周出版社)

與孩子共譜溫暖回憶

2008年02月26日
公開
4

2008/2/25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李偉文 想要孩子有創造力,保有好奇心,關鍵在於家長平日與孩子的互動。 我們所處的時代已是個全球化的世界,經濟全球化帶來高度競爭,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加重工作壓力,也不得不令我們擔心孩子的未來。在許多工作機會流失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情況下,許多父母徬徨著:究竟要給孩子學些什麼,他們才會有競爭力? 不能輸在起跑點上 雖然台灣的政治人物常說:「我們又不是被嚇大的。」可是每個父母親只要聽到商人恐嚇:「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上」,馬上嚇得乖乖就範,送孩子去五花八門的語言、才藝或潛能創意補習班,父母變成「計程車司機」,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奔波接送孩子到不同的上課地點。 提早學習認知方面的課程,其實只是短暫滿足父母的虛榮感,對長期表現並無助益,更危險地,是會排擠孩子隨大腦發育而該及時給與的正常發展,比如人格養成、情緒發展等。人生不是短跑,而是比耐力、適應力的馬拉松長跑,當我們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時,反而會讓孩子累死在起跑點上。 其實全球化時代最大特徵就是變動迅速,各個學門,各種產業,所謂「典範轉移」的速度非常快,現在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往往三年、五年後,就完全淘汰了,我們如何教導孩子現在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呢? 因此,若我們只逼著孩子,花全部精力去背誦課程內容,即使多考了五分、十分,在班上名列前茅,對培養未來競爭力而言,恐怕仍嫌不足。 因此,回歸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最根本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的養成,可能反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孩子能不能與別人合作?是否有足夠的韌性及對生活的熱情?是否能夠自我管理? 天生的科學家 這些人格特質是在孩子年幼時期,所謂情緒發展(個性養成)的敏感期,在生活中的實際情境與典範模仿中,經內化成個性反應的模式。父母若以強勢態度主導孩子所有的學習進度,或許短期內考試成績、才藝表現還不錯,但一旦脫離父母所能掌控,或進入社會後,往往因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在不斷的挫折之下,反而產生精神障礙或逃避、退縮的傾向。 尤其現在的父母,常把孩子所有的時間排滿,每天應付學校與各種補習班裏從不間斷的考試,其中最大的危險,就是斬斷了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相反地,許多研究證明,給孩子足夠的空白時間,同時讓孩子在大自然裏自在地玩耍,能點燃他們對世界好奇探索的熱情,這些才是創造力與想像力的起源。 很多著急的父母,知道「創造力」在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中非常重要,於是到處尋找教授創意、科學的補習班。大家都忘了,兒童本是天生的科學家,直覺地渴望研究、探索周圍的世界。可惜的是,父母毀了他們的好奇心,在安排得喘不過氣的課程中,眼睛裡的光芒一天天地暗淡了。 探索世界的熱情 想要孩子有創造力,保有好奇心,關鍵在於家長平日與孩子的互動裏,是否注意到以下幾點: 1.鼓勵他們發問:父母不一定要知道答案,也不必告訴他們答案,只須熱情地回應:「我不知道,不過我們可以一起討論與找答案。」 2.編故事,不要列舉一大堆事實�科學的精神在於解釋(給一個好的說法),而不是單純的事實堆積。所謂「解釋」,就是設法給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賦與意義,其實也就是編一個合理或好玩的故事。 3.給孩子思考時間:這是大人最常犯的毛病,問孩子問題,通常只等一秒鐘,孩子若沒有回答,就馬上告訴他們答案。其實想想,我們也真荒謬,我們提的問題,大概都是經過了幾十年(甚至幾千年)多少前輩的研究與發現,我們怎能期待一個孩子在一秒鐘的就想出答案了! 4.小心用語:討論科學問題時,不要脫口說出「對」或「很好」,這用於一般鼓勵毫無問題,但對科學探索而言,這些讚美等於暗示討論已經完畢,有了標準答案。家長該用「那真有趣」、「我以前沒有這樣想過」,或再多問一些問題、多提一些看法,讓討論持續,才可能產生更多想像。 父母親要放輕鬆 若是談創意,標準答案會嚴重限制了孩子的思考,在不斷地補習、考試之下,孩子的創意怎麼還有可能存在呢? 很多家庭會為孩子的教養問題,鬧得夫妻失和或徬徨無所適從,我總是覺得家長一定要放輕鬆,只有父母快樂自在,孩子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正常地學習與成長。美國詩人艾蜜莉曾寫過:「我老是不知從哪裏著手,但是我相信『從愛開始』絕不會錯。」 但要注意的是,許多東西以愛之名偽裝,比如:「面子」與「恐懼」,愛是關切,是陪伴,但不是束縳,更不是占有。當你脫口而出「我是為你好」時,就得當心了。 我們常提到的「陪伴」,代表著與孩子譜寫共有的溫暖回憶,而童年中能保有許多如此的記憶,其實就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了。

孩子職業 媽媽決定?

2008年02月25日
公開
38

《黛媽咪新視界》男生怎麼可以當護士 孩子職業 媽媽決定? 2008/2/21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汪詠黛 爸媽可以給孩子溫暖擁抱,拍手鼓勵他快樂前進、走自己路;也可以是以愛之名,在幕後操縱,推著他走的權威之手。您選哪一種? 一些朋友的孩子陸續進入職場,在過完農曆年後,有些「又」換了新工作,有些則暫時在家「吃父母」,各有各的原因,我都不忘給他們最大的祝福;但有一個現象卻讓我感到憂心,就是這些已成年的社會新鮮人,竟然茫然地悄悄對我說:「黛媽咪,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麼工作,或適合哪種行業耶!」 照著大人的希望走 這些七年級「乖孩子」的困惑,照理說來是不應該發生的,因為,從小在學校都曾經做過性向測驗,怎麼一出了校門,從「不事生產」的學生角色,轉變成背負「養家活口」責任的工作者,就失去了方向? 這些在父母師長眼中的「好孩子」、「好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受到長輩太多的「關注」和「幫助」,已經習慣照著大人的「希望」一路走下去;現在脫離只有單純的讀書、考試環境,卻不知道要從事哪種職業才能發揮潛力、貢獻社會、找到快樂,這種茫然,讓我好生警惕! 也許,其實他們曾經知道自己的喜好和方向,但是否早早、屢屢被大人「溫柔而堅定」的期望和要求而改變了? 如果,父母早點發現他們的性向,讓孩子多瞭解自己想嘗試的行業是怎麼回事,會不會減少他的心虛? 父母主導性超強 過年期間,我特別到設在台北京華城新開設亞洲第一大的「職業體驗任意城」(BabyBoss City)逛逛,看到一些發人深省的畫面。 許多父母陪著寶貝排隊,讓孩子自己選項,「獨自」進入不同的職業館,在館內,大哥哥、大姊姊帶領下,興趣盎然地體驗各種職業。隔著玻璃窗看這些大大小小的孩子,正經八百的穿著廚師、醫生、護士、工程師、警察、太空人、空服員等衣服在學習,或是當個計程車司機在加油、消防員在救火、保全開著運鈔車、小小設計師牽著小模特兒練習走秀,我這個「路人甲」也陪著那些癡心父母看得不亦樂乎。但也有父母的主導性超強。 一位小男孩看到訓練魔術師的「魔術劇場」,眼睛一亮,正想衝過去,卻被打扮時髦的母親用力一拽,邊拖邊說:「沒出息,當什麼魔術師!」 以愛之名幕後操縱 一位小女孩喜孜孜捧著剛烘焙好的披薩,端到爸媽面前,一旁的阿嬤馬上提醒:「玩玩就好,趕快去排隊,我們以後要當電視主播喔!」 在育嬰室裡,一位小男孩溫柔地照顧著娃娃,還不忘叮嚀身旁的同伴:「你要小力一點抱,不然小貝比會痛。」窗外的爸爸卻對媽媽埋怨:「我要他排『醫院開刀房』那間,可是他一定要去『育嬰室』,男生怎麼可以當護士?」 爸媽的一雙手,可以是給孩子溫暖擁抱,拍手鼓勵他快樂前進、走自己路的一雙手;當然,也可以是以愛之名,在幕後操縱,推著他走的權威之手。您選哪一種? 汪詠黛部落格:http://blog.yam.com/melodywang101

5種排毒養顏的方法

2008年02月25日
公開
8

《姊妹日記》5種排毒養顏的方法 2008/2/21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王瑩 現代人追求健康的聲浪中,最常講的話題是:「毒」、「排毒」、「排毒養生」、「排毒養顏」等,這是由於現代人在幸福和不幸的夾縫中生活,一方面快樂地享受著五光十色的物質世界,一方面恐懼地躲避著四面八方的毒害,人體處於內毒和外毒的包圍中。 綠色空間的隕歿,人們在躲避外毒,忙得不可開交之時,有識之士又提醒我們:要十分注意「內毒」! 對於這是人人喊打、個個欲排的「內毒」,究竟為何物?醫學界是見仁見智,各有所指。中醫說,宿便是萬病之源,宿便中的毒素是引發疾病、加速衰老、肥胖、導致皮膚色斑的罪魁。西醫說,新陳代謝廢物(如二氧化碳、氨……)和腸道內食物殘渣的腐敗產物是引發酸中毒、肝昏迷、過敏反應、高血壓……的禍首。所以,中醫常用瀉藥排毒,而西醫則要透析、灌腸、輸液,把毒排出來。 這些內毒其實是生命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二氧化碳、尿素、肌酐、尿酸……等垃圾,如果體內這些垃圾堆積過多,或清潔站出了故障,「內毒」就可能在體內聚眾而導致疾病。 基於當代人對健康的追求,有人防患未然地提出一些排毒養生的忠告,是通過排毒來「養生」或「養顏」。 1運動排毒: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像模像樣的運動,要做到「揮汗如雨」,以便體內毒素隨汗液排出。 2深呼吸排毒:經常擴胸、收腹地做深呼吸運動。深呼吸既能更多地吸進細胞代謝所需要的氧氣,又能有效地呼出二氧化碳。雷雨之後作深呼吸,還能吸進大量有益於健康的負離子。 3沐浴排毒:勤洗溫水澡,使汗腺排泄暢通無阻,從而促進「內毒」外排。每晚用熱水洗泡雙腳也有利於排毒。 4通便排毒:常吃多吃粗糧和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纖維素是最好的清腸通便劑,它在腸道內對水分和毒素兼收並蓄,且促進通便。通便的蔬菜有菠菜、蓬蒿、莧菜、大白菜、空心菜、馬鈴薯、山芋、南瓜、竹筍。 5利尿排毒:常吃、多吃利尿的瓜果蔬菜。這些果蔬包括:西瓜、冬瓜、黃瓜、菜瓜、葡萄、大櫻桃、大白菜、薺菜、金針菜、生菜、萵筍……不但能通便利尿,還可中和代謝廢物帶給體液的酸性,把酸性體液環境調整到正常狀態。當然,多喝水,多喝含有許多解毒因數的綠茶,多吃清熱解毒的綠豆湯同樣有利於解毒、排毒。 此外,海帶、香菇、黑木耳等,或因對放射性物質有特強的親和力,或因富含膠質,有助於「內毒」外排、淨化血液,成為我們應該常吃的「排毒」食品。

桃園燈會

2008年02月24日
公開
7

三叔帶我們去桃園市的藝文園區看燈會,熙來攘往的人們好不熱鬧,祭完五臟廟,剛好主燈秀上場。 三嬸說昨天下雨只好敗興而歸,今日適逢燈會閉幕,很幸運的,我們正好恭逢其盛。 各式各樣的花燈琳瑯滿目,因為土地公是活動的主要訴求,所以可以看到各式土地公的造型花燈,太可愛了! 今年是鼠年,老鼠也是主角之一,舉凡老鼠娶親、鼠來寶、米奇和米妮都是人氣紅不讓,料理鼠王小米也在其中。 海綿寶寶是來鬧場的,它捕捉到最多的閃光燈,小朋友都喜歡和它合照。 Q版郵差寶寶像兩尊不倒翁,人氣指數也不遑多讓。 閉幕晚會節目主持人是亞洲電台的美英和小樹,媽媽超愛小樹主持的亞洲夜未央,看到本人簡直無法招架,太興奮了! 回程爸爸說他以為小樹是瘦削斯文型,今日一見,偶像幻滅!媽媽覺得還好,雖然我勾勒小樹的形影和爸爸差不多,但廣播人有內涵最重要,外表倒是其次,聽倪蓓蓓的聲音也不會把她和楊貴妃的圓潤兜在一起。廣播人不是賣皮相,聲音吸引人、肚裡有文章、口才便給、反應超絕、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才是廣播人的基本條件,這份神聖的工作可不是任何人隨便就能勝任。 結語:媽媽今天看了兩個帥哥,一個是三叔社區裡的咖啡王子,另一個當然就是小樹囉!呵呵呵,養眼又滋潤心靈,收穫滿滿。

丈夫少根筋?

2008年02月24日
公開
5

《了解枕邊人》丈夫少根筋? 2008/2/25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郭崇元 人的腦部構造,照國際健康促進協會解釋,是女生負責邏輯的左腦與專司感情的右腦連繫較密切,男性則較遲鈍。從一歲開始,男孩就較注意火車、房子等較大的物件,不像女孩會與人四目相交。 也因此,要男性觀察表情或解讀語氣,準確度一向較低,即便注意到,也是一下子,很快就忘了。 拿一張震撼性的照片來做實驗,男性與女性同時間看,三個星期後,女性記住的細節比男性多了一倍。 這也是一般人認為女性會「記仇」、男人「少根筋」的原因。還有,男性也不擅於吐露「私領域」,不是不願意說,也不是找不到對象,而是關於開始、過程及結束,沒有整裡的高能力,加上自尊心作祟,「有淚不輕彈」與「心事無人知」的封建思想,他們可無法像女人一般,隨便抓幾個閨中知己就像倒垃圾般,可以宣洩個痛快。 眼淚尤其是畫分性別的分水嶺,男人一哭,天哪!真是沒出息,「情感外露,乃大丈夫所不為也。」而換是女人,就變成帶雨梨花、楚楚動人。 男人說話也慢吞吞,理由也是自尊,因為怕說太快,說錯了,會被取笑。 面對這樣的「大丈夫」,妻子是有辦法的。 妻子應該怎麼辦? .一次不要說太多感性而讓他覺得肉麻的話,看他快打瞌睡了,就自動閉嘴。 .壓力會導致逃避,一看神色有異,趕緊收兵,下回再議。 .不要用嘴問,而是用心體會,用眼觀察,了解丈夫最在意的事,默默替他解決。 .當他想哭,就擁他入懷,做他的媽媽。

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們

2008年02月23日
公開
7

生活哲學》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我們 【聯合報╱七號空港(台北市)】 2008.02.23 02:28 am 同事珍妮的兒子剛進小學,婆婆叮嚀她:「要去給老師送禮啊,請老師多照顧,這樣老師才會對孩子好一點。」珍妮跟我說,她不想照著做。 我問她為什麼?婆婆要求她這樣做,也是人之常情啊!珍妮一臉淡然地說:「我想讓兒子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喜歡他。」 接著又聽到同事蜜雪兒附和說:「以前我女兒念國三時,碰到一個很刁難的老師,有同學受不了就轉班了。我跟女兒說,『不是媽媽不讓你轉班,而是人生中都會碰到跟我們過不去的人,如果你這一關過得去,以後就算碰到多討厭的人,也難不倒你。』女兒就不再吵著要轉班,後來也順利考上好高中。」 我聽了心裡一震,遇到這種狀況,她們怎麼可能不心疼?現在家長幾乎都捨不得孩子受點委屈,我很佩服她們有這樣的智慧,不但眼光看得遠,也能分析利弊給孩子聽。孩子有媽媽的支持,還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呢? 我回想起自己一直是個乖寶寶,求學過程中碰到很多好老師,但有幾個老師始終對我沒有好臉色。當時我不懂,還以為是自己不夠好而自責不已,直到進了社會才恍然大悟,這幾個是「有補習就喜歡你」的勢利眼老師,說來慚愧,我還是很遲才學會「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喜歡你」的這門功課啊! 【2008/02/23 聯合報】@ http://udn.com/

說好話運動

2008年02月23日
公開
4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說好話運動 2008/2/12 |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同事的孩子祺祺是個獨生女。她在寒假期間去參加為期一個禮拜的冬令營。原本期待會有一段快快樂樂的假期,沒料到才第三天,祺祺就哭著打電話回家找媽媽。原因不是祺祺想家了,而是祺祺覺得自己在營隊裡受到欺負了。 每個孩子都是寶 祺祺說:「同寢室的小朋友年紀都比我大,所以都會命令我。」媽媽試著解釋:「小朋友應該不是要命令你,他們可能只是沒有說請、謝謝、對不起的習慣吧!」祺祺反駁:「才怪,不知道是誰還故意跑進我的睡袋睡覺,把我辛苦鋪好的睡袋給弄亂了,害我又要花時間重新鋪好。」 媽媽覺得這是小朋友團體生活必定會發生的事情,所以告訴祺祺說:「小朋友應該是看到你的睡袋裡鋪著毛毯,看起來很舒服,所以才想要睡睡看。有人躺過的睡袋一定會亂掉,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是小朋友故意要找你麻煩啦。」 祺祺突然喊了一聲:「滾啦!」接著又說:「不是才怪呢,他們就是喜歡作弄我,剛剛還把我抓傷了。」媽媽聽到孩子受傷了,心疼的問:「傷口疼嗎?你有沒有告訴生活導師?」祺祺帶著抽噎說:「不痛才怪!告訴她也沒有用的啦!」 早日融入團體 其實,因為現代夫妻孩子生的少,每個孩子都是寶,所以孩子多少都有一點自以為是世界中心的心態。因此當孩子乍然進入團體生活時,難免會有衝突,也難免會自覺受到侵犯。面對這樣的衝突,不應該只是急著保護自己的孩子、維護自己孩子的權利,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學習適應團體生活,也學著去包容與自家不同的習慣或表達方式。 所以,媽媽想了一想,告訴祺祺:「媽媽要你等一下先去告訴生活導師你被抓傷的事情,並請生活導師幫你檢查一下傷口。媽媽知道你覺得很不舒服,可是,媽媽要你先想一想,你們在一起玩的時候,是不是玩得很開心?」祺祺想了一下,輕輕的「嗯」了一聲。 把驕縱矯正過來 媽媽接著開導祺祺:「那就對了,沒有小朋友要故意去惹你不高興或者不喜歡你。如果有,你們一起玩的時候,你就不可能會玩得開心了。所以,我想,你應該先表示你的善意,先對小朋友好,也想想別的小朋友對你好的地方,這樣,你就不會那麼不快樂了。」 祺祺不願承認自己的不友善,媽媽溫和的告訴祺祺:「像你剛剛說的『滾啦!』『不痛才怪』,都算是不友善的話,你可以換個方式告訴小朋友,『我在講電話,請你離開一下,好嗎?』『真的很痛』只要你對小朋友友善一點,我相信接下來的日子你也會覺得好過一點了。」 掛下電話,媽媽決定,祺祺回家以後要在家裡實施「說好話運動」,把祺祺平常習慣的驕縱的語氣矯正過來,這應該是幫助祺祺早日融入團體生活的方式之一吧。

尼羅河女兒

2008年02月20日
公開
11

作曲:陳志遠�填詞:朱天文 演唱:楊林 悠悠尼羅河 輕輕底召喚 我歲月塵埋的記憶 是千年不醒的睡蓮 靜靜的纏綿 緩緩的繾綣 你黃金一樣的容顏 是我們三生的約定 啊 時間的河流 可否為我停止 我在浩瀚時空 只為找尋一句愛情 尼羅河女兒 情緣在河底 古老的天空傳來一聲歎息 尼羅河女兒 情緣在河底 星星與人 相遇要億萬年 啊 時間的河流 可否為我停止 我在浩瀚時空 只為找尋一句愛情 (令人懷念的尼羅河女兒,漫畫至今尚未有結局,媽媽20年前看到現在的少女漫畫,仍舊用力期待細川智榮子的最新力作,不要再把凱羅爾丟到各國周旋,讓她好好待在埃及盡盡王妃之責吧! 高中時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現在讀來仍有些青澀。) 尼羅河的星空 數著天上的星星 每一顆星都有著美麗的故事 美麗而燦爛的星空引導著我 探索那神秘色彩的古埃及 望著天上的星星 每一顆星都眨著明亮的雙眼 明亮而透澈的雙眸透露給我 三千年來古老悠久的秘密 尼羅河啊!妳有著愛西絲的神秘 當夜晚的星空籠罩妳時 妳總是蒙上一層黑色的面紗 祇在水面閃動著粼粼水波 尼羅河啊!妳有著凱羅爾的柔情 當晚風輕輕拂上妳的臉龐 妳總是害羞的粉頸低垂 讓風兒掀起無數的漣漪 尼羅河啊!妳有著曼菲士的英勇 當天狼星出現時 妳總是波濤洶湧如同萬馬奔騰 為埃及帶來豐潤的雨季 尼羅河在星空下 悠悠流過 她結合了三千年的時空 輕輕地訴說著 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