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陳克華 與書同眠 石為伴

2008年10月02日
公開
2

2008年09月26日蘋果地產王 【蔡婷如╱台北報導】該怎麼定義陳克華的空間?踏著原木地板帶來了溫暖,坐著鬆軟沙發帶來了慵懶,這絕對不算裝潢華麗的空間裡,擺滿他喜歡的植物、礦石、畫作。一切都是隨意。就像他睡在書房地板上,坐擁滿室書香,而客房卻擺著1張潔白舒適的床舖。沒有為什麼,也不拘泥世俗定義,只做想做的事,這就是陳克華! 舒適愜意 就算你沒聽過陳克華,也該知道《台北的天空》這首歌。而他,就是作詞者,同時是專業眼科醫生,是不斷得獎的浪漫詩人,是常辦攝影展的敏銳攝影師。陳克華說從未想過要擁有這些身分,只是照著喜好行事。 綠意點點綴生氣 因為念醫學院壓力很大,而寫作可以放鬆,所以在夜深人靜寫詩寫文章;因為出國進修或支援落後國家的醫療時,發現旅途中的人事物太有趣,拿起小小的相機,卡卡卡的拍下每個讓他感動的景象,稱不上專業相機拍出來的作品,一樣能勾起內心感動,就這樣開了攝影展。 除了植物,他也愛收集礦石,家中到處都可見蹤跡。「小時候住海邊,最愛跟爸媽去撿石頭,看到石頭我就好開心。」童年記憶烙印心底,即便長大成人,每塊礦石依然讓陳克華喜悅。聽起來似乎稀鬆平常,但想想自己遺忘了多少童年回憶,對照之下,似乎可瞭解陳克華的情厚天性。 笑稱自己像個宅男,除了工作之外,大多數時間都窩在家中。書房,是最常待著的地方,有整面書牆,有堆的高高的書堆,有面窗的書桌,還有可席地躺臥的床舖,「窩在這裡,可以做好多事,很棒。」每天睡前必閱讀的習慣,數十年如一日,睏了,倒頭就睡,愜意極了。這間書房,像個鄉間小屋,包容了主人的喜好,一天天累積其中的書啊,植物啊,筆啊,紙啊,悄悄勾勒了一分迷人韻味,妝點著空間。 不分新舊皆有情 聊起藝術,更像打開了他的話匣子。「我好喜歡藝術,更貼切的說法是,我喜歡美麗的事物。」陳克華家中隨處可見的畫作,並非都是家喻戶曉的畫家,但鐵定溫情十足。像客房門前的畫作,像是海浪翻騰的曲線,描繪著動態的安詳。 這個家真的沒有裝潢的很華麗,但是,每件擺在空間裡的物品,都有故事,光是聽這些故事,數個小時就流逝了,難怪陳克華可以窩在家裡整日不出門。充斥著故事的空間,顯得人文、溫暖,阻擋了生活中的不快樂。 愛美的陳克華,用自己的方式,勾勒自己的小窩。每幅掛在壁面的畫作,每顆擺在櫃上的礦石,每本閱讀過的書,都是生命的見證,讓時光在飛快流逝的慌亂中,還能有些什麼被記憶。就像他在詩中寫著:「茶,冷了,冷了一下午,便是黃昏的顏色。」或許正是他窩在書房窗邊工作時,望著冷卻的茶的即興之作,記錄下當時心情。 屋主說法 用熟悉的東西布置 20歲的時候,我寫下《台北的天空》這首歌,其實,是以一個異鄉遊子的心情寫下的。從小住在花蓮的我,習慣了寬闊的生活,來到台北,一切都很新奇,小小的空間,住著好多人。而台北就好像收集著許多人的故事,有喜有悲,有歡笑和悲傷,事過境遷,大家還是在這個天空下生活著。 就此定居的我,一直很喜歡布置家裡,對美也很重視,當擁有這個空間,就希望用自己熟悉的東西布置。所以家裡有很多我喜歡並熟悉的礦石、植物等。 對於未來,我沒想過太多,想的比較多的,是當下的感受。我現在開心,我現在難過,我現在悲傷,用攝影、寫詩、寫文章,可以馬上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居家小檔案 地點:台北天母 成員:陳克華1人 職業:醫生 格局:3房2廳2衛 坪數:約43坪 屋齡:約25年 資料來源:陳克華 陳克華小檔案 現職: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主治醫師 年齡:1961年生,47歲 學歷: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得獎紀錄:中國時報敘事詩文學獎、聯合報新詩獎、以《沉默的母親》獲金鼎獎最佳歌詞第一屆陽光詩獎 攝影展:一花一淨土、佛像攝影展、浮生夢遊詩人的攝影手札 資料來源:陳克華

兩岸都急著搶救老經典

2008年10月02日
公開
3

專題報導�林欣誼(中國時報記者)(20080929)  中國大陸的《百家講壇》帶起一股「國學熱」,台灣則有一波新解經典的出版風潮,兩岸各有憂慮國學不振的背景與原因,也都開始積極「搶救」!  然而,上層政策反而激起民間力量,除了《中國文化基本教材》重新發行,從9月出版的幾本新書中,也可嗅出台灣民間搶救國學聲勢逐漸襲來。  ■吳岱穎、凌性傑合著《找一個解釋》  同為建中國文老師的作家吳岱穎與凌性傑,9月出版合著《找一個解釋》(馥林),書中雖以35篇選入高中國文教材的古文為出發點,但其實更像一部優美流暢的散文集,他們不寫題解、作者介紹或註釋,而寫生活、情感和生命。例如藉王粲抑鬱之作〈登樓賦〉,連結到台灣外省老兵牽繫故土、戒嚴時異議分子流亡海外的時代情感。  凌性傑說:「傳統的私塾式教育,是先求記誦,再求理解,但這不適合高中生,所以我們從現實、從浪漫的角度,追溯古文背後的情懷。」他笑稱,有些家長讀得比學生還認真,發現古文原來這麼有趣。因此他認為台灣大眾最需要的,不是大眾化的《百家講壇》,而是實際去閱讀經典,在閱讀中沉澱下來,感悟會更深刻。  ■張曼娟小學堂從小奠基  近年來致力於經典文學普及化的知名作家張曼娟,曾出版《時光詞場》、《人間好時節》、《愛情詩流域》(皆為麥田)等解讀古詩詞的作品,9月再推出新書《噹!我們同在一起》(皇冠),記錄她從3年前開辦「張曼娟小學堂」以來的上課點滴。  張曼娟在親自授課的「小學堂」中,帶領小朋友讀經、讀詩、寫作,用活潑的方式設計各種主題的古文課程,獲得熱烈迴響。後來她在飛碟廣播電台推出空中版「張曼娟小學堂」、發行有聲書,也讓許多家長趨之若鶩,還催促張曼娟加開成人班。  張曼娟說:「大陸現在正要回歸尋找中國傳統基本價值,作為他們面對全球競爭時的基本配備;台灣卻產生教育偏差,誤以為文言文是無用的,所以我決定在小孩身上試驗讀經典,結果發現他們進步非凡,而且好愛上課!」因此,她希望「小學堂」能成為一個範例,未來有更多人投入開辦課程。  ■傅佩榮到孔子老家宣講儒學  帶領大眾閱讀孔孟老莊的知名作家,其實早年就有學界教授如王邦雄、曾昭旭、傅佩榮等人,他們擅長從現代角度詮釋古代思想文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強調經典與生活經驗的呼應。  其中,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這兩年也搭上大陸國學熱潮,成了對岸搶手的「台灣名嘴」,去年還曾與《百家講壇》洽談合作。  目前傅佩榮正受邀到孔子的故鄉山東開講儒學,他分享兩岸講學經驗的不同:「大陸年紀大一點的民眾,對於孔孟不太熟悉,所以不能預設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句子他們都懂;在台灣講課則可以融入西學,因為我們與西方接觸多,提出來作對照之用,滿有效果的。」  同時,他樂觀表示:「台灣的去中國化只有傷到皮毛而已,我們的國學底子還是筋骨健康的!」近期他持續出版《向孔子學做人》(天下遠見)、《傅佩榮與青少年讀易經》(九歌)等書,並期待台灣也能開闢更多國學節目和講座。  兩岸的國學風潮,從不同的方向出發,有著不同的成因和面貌。大陸在文化上,正急著修補自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文革消滅「古董」以來的文化斷根;經濟上,在快速發展成競爭激烈的工商社會中,感到迷失的中產階級,也產生了藉由經典找到人生啟示的需求。  反觀台灣,雖然儒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深入民間,但一向作為升學考試教材的四書五經和古文,對大部分人而言就只是「教科書」而已。從這個角度來說,降低文言文比例的本土化課綱,對於「振興國學」難道不是危機中的轉機?當更多人以更生活化的方式,透過講座或寫作來演繹這些經典,這些經典對於已經離開學校的大眾而言,反而有了更親近的面貌,也開啟了我們閱讀國學另一種前所未有的經驗。  近幾年來,由大陸電視節目《百家講壇》引爆的「名嘴說書」熱潮吹遍了全中國,其中易中天講《三國》、于丹講《論語》、劉心武講《紅樓夢》、閻崇年講清朝十二帝等等,尤其風靡。隨著《百家講壇》走紅,這些名嘴個個被捧上了天,各地方電視台、學校也紛紛開辦講堂,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景象。  ■《百家講壇》掀起「國學熱」  《百家講壇》大致有兩種型態,一是講古探密,用說書方式揭開歷史隱密之處,以故事性取勝;二是心靈撫慰,如于丹藉由《論語》連結到現實生活感悟,是大陸目前最受歡迎的心靈雞湯式勵志內容。儘管聲名大噪後的《百家講壇》,同時招來不少爭議,但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持開放態度,認為「讀書總比不讀好」,他觀察到《百家講壇》最大宗的觀眾,是50、60歲未經傳統文化薰陶的文革一代,他們渴求從國學中找到具體的民族符號。至於于丹式的勵志說書,則對白領上班族深具吸引力,「他們在職場競爭中感到疲累,或感情陷入迷惘,正好可從《三國》、《論語》裡找到對應的智慧。」  從去年以來,《百家講壇》因為內容重複而無創新,影響力正逐漸下滑,由節目腳本集結而成的書籍,也不似以往的狂銷大賣。但大陸的「國學熱」已隱然成形,處於對岸的我們也感受到這股撲面而來的蒸騰熱氣,因此,除了《百家講壇》DVD跨海登台,出版界也引進易中天、于丹、錢文忠等講壇名嘴著作。  ■台灣四書教材「反攻」大陸  沒想到,在這波國學出版潮中,近來還出現一例「逆向操作??今年2月,大陸正式引進台灣正中書局出版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以《國學基本教材》之名上市,首刷一萬本,引發熱烈討論。  這套原本用作高中教材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是正中書局於1999年邀集多位學者編纂而成的民間教科書,選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引領學生以現代觀點研讀儒家義理。但2004年起,教育部在高中課綱中廢除原有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改為選修課程,這套教材便不再發行,直到今年意外「反攻」大陸,正中書局才在刺激和鼓勵下重編再版,於9月在台發行。  民進黨執政期間,台灣本土化意識高漲,「去中國化」政治大旗揮進校園,不僅文言文比例降低,國文的節數也一減再減,有些高中一周僅剩4節必修國文課。除了教師憂心,文壇大老余光中也在近年發起成立「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大聲疾呼教育政策不可偏廢傳統經典教材。如今大陸前來取經,稱讚「台灣教材既通俗又深刻」,大陸國學大師任繼愈也呼籲「四書應該進入中學課堂」,兩岸的國學一熱一冷,對照之下形成強烈對比。

台北文學10書 白先勇《台北人》居冠

2008年10月02日
公開
7

更新日期:2008/10/02 10:02 【中國時報 邱祖胤�台北報導】  台北文學季本周正式開跑,除了推動台北文學獎等一系列活動之外,重頭戲當屬「台北文學十書」的正式公布。這項活動從今年七月開始向台北市民徵求票選,希望他們選出心中台北人必須閱讀、最能代表台北的十本文學書。總計有三萬多人參與這項活動,最後統計出結果,其中白先勇《台北人》居冠。  白先勇表示,他對這樣的結果感到意外,畢竟《台北人》寫於四十年前,他以為那應該是屬於那個年代人的故事,卻沒想到大家還是喜歡。  白先勇以自己曾在台北住了十一年的經驗為例,覺得這是一個「硬體醜陋、軟體卻非常豐富迷人的城市,有許多適合書寫的題材,是一個非常能激勵人寫作的地方。」  他覺得,寫作對心靈的撫慰是無法取代的,《台北人》一書正是他在那個時候對台北與自己之間奇妙緣份的一份紀錄。  在票選當中,蔣勳則以《天地有大美》、《孤獨六講》二書入選。  蔣勳表示,台北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城市,離開時很想念,回來又忍不住要罵。他在寫《天地有大美》這本書時,就是因為心中有許多焦慮,讓他不得不轉移注意力去留心美好的事物,結果發現台北許多令人驚喜的地方。  他以捷運劍潭站到民權西路站之間的捷運路段為例,沿途可看到三種層次的台灣欒樹的景像,隨著季節更替又有不同變化。他又建議想罵人的時候就去搭淡水線捷運,去發現那段美麗。「畢竟只有把美當成一種救贖,在這個城市才能過得自在。」  「台北文學十書」名單包括白先勇《台北人》、蔣勳《天地有大美》、朱天文《荒人手記》、簡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張大春《聆聽父親》、駱以軍《我們》、蔣勳《孤獨六講》、鍾文音《豔歌行》。

台灣的家 變形了嗎?

2008年10月02日
公開
5

2008/9/25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玉台 兩岸開放與全球化的競爭,把台灣的許多家庭一拆為二,甚至拆成三、四、五…美滿家庭是不是因此崩解?科技發達後,在電腦上的互動,可以取代屬於自家人的親情嗎? 遠見雜誌最近對「台灣的家變形」做了深入報導,提到台灣的家變冷了、小了、也愈來愈不堪一擊了。文中提到,兩岸開放與全球化的競爭,把台灣的許多家庭一拆為二,甚至拆成三、四、五…。住在新店的郭雅蘭即是一例,她假日才回小別墅,平常住東區方便上班,她的先生在上海,兒子在加拿大,婆婆住永和,一個人占一棟房子,全家散居五個地方。 家庭「四分五散」後,感情與健康有沒有受到衝擊?「我沒辦法過規律生活,跨國公司、國際公司,聽在我耳朵裡,已經是我的魔咒,」趨勢科技總公司總裁張明正曾說。 趨勢科技總公司在東京、研發基地在加州,初出社會的大兒子選在上海工作,兩個兒子台北和上海分居,一家分居四地。到處都有家,生活用品要好幾份。張明正常常穿著球鞋飛東京,隔天到新宿總公司上班時才發現鞋櫃沒皮鞋可穿,因為皮鞋全在台北。三十四歲創業的他,到現在已經居無定所十四年了。 在藝術界享有盛名的傅申和陸蓉之一個住台北,一個住上海,兩人說好給彼此自由,傅申說,他每天一個人吃民生東路的小吃攤解決三餐,愈來愈像自己一樣的獨居丈夫,應是婚姻新現象吧。 享有天倫之樂傳統美滿家庭是不是因此崩解?郭雅蘭認為,科技發達後,在電腦上聞聲也見人,SKYPE甚至還不花半毛錢就講到飽,「真的在意家人的感情,靠電腦就是好方法。」線上的確缺乏溫度,肉麻情話講得再多都比不上一個抱抱,國中老師任潔玫倒認為,家人是血脈相連的,今朝分離就調適分離後的互動,總有一天會再相聚,屬於自家人的親情,永遠無法取代。 台商在兩岸「一邊一家」,這樣的型態也讓專家憂心一家之主會藉夜生活麻醉自己,任潔玫對這一點,毫不擔心,因為會失足的,到那兒都失足,謹守分際的,遠方的放逐也不致於出問題。 愈來愈多人不再拘泥原本「有父母,有子女,有房子」的「家」,台灣的家變中、變小也是現象,比起十年前,台灣的單身戶明顯增加,三代同堂、核心家庭愈來愈少。新的族群是一個人戶,已經如擋不住的海浪般洶湧而來。變冷了指的是很多人即使成了家,很多白領工作者一生為工作打拚,把家當成每晚回家的休息站。 變形、變小、變冷、變脆弱的台灣家庭,婚姻要靠什麼來維繫呢?是不是因小因冷而找到應變之道?

超過35歲 職場拉警報?

2008年10月02日
公開
8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2008.10.06 03:05 pm 全球大裁員,職場30歲就要拉警報?人力銀行調查,因為可塑性低、人事成本高、較守舊且不能接受改變,都是企業不願意進用中高齡員工的原因,只有48%受訪企業接受中高齡員工,更有7.31%的受訪企業表示完全不接受,以醫療、貿易和民生業接受度最低。 景氣寒冬,企業主紛紛以裁員、縮減人事來減少成本,根據經濟部最新資料顯示,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中,繼去年創下逾4.7萬家的新高後,今年前8月已累積3萬266家,年增2.54%。 企業進用新人上限38歲 過去45歲以上中高齡才擔心的職場危機已經悄悄降至35歲以上,人力銀行調查,受訪企業進用一般員工的年齡上限平均僅38歲,高達4成6甚至將上限定在35歲以下。而企業對於中齡求職者的接受度也普遍偏低,平均僅48.17%,更有7.31%的受訪企業表示完全不接受。 受訪企業的中齡員工,平均僅佔企業總員工數的31.38%,而55.85%的企業,中齡員工占比更在30%以下,可看出現今企業朝年輕化發展的傾向。 以行業別分析,醫藥農牧、貿易流通、民生消費業中,對中齡求職者的接受度相對較低。企業對中齡勞工進用意願低落的原因,主要包括可塑性低 (38.46%)、人事成本高(35.5%)、較守舊/不能接受改變 (31.95%)、擔心無法融入團隊 (24.85%)、配合度差/機動性較低 (23.08%)。 儘管對中齡求職者的接受度低,也有企業坦言,中齡員工的穩定與經驗對於企業有一定的價值,專業經驗 (58.19%)、流動率低 (43.86%)、抗壓性佳 (34.8%)被認為是中齡員工的最大優勢。 「放軟身段 面對未來」 【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企業不愛中高齡員工,許多正值職涯黃金歲月的中齡上班族面臨了離職、降薪、業績目標提高等職場危機,人力銀行調查有8成2上班族已有此憂患意識,主因在於大環境景氣不佳、產業前景堪憂,遠航資深座艙長陳國良則表示,要放軟身段面對未來。 【2008/10/06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難忘的暑假回憶

2008年10月01日
公開
6

〈徵文大拼盤〉 難忘的暑假回憶 暑假親子的回憶,不用花大錢其實也能有深刻的印象,最重要的應該是要營造親子間心靈相通的親密感,相信那絕對會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幸福! 〈大自然派〉田園體驗 改造身心 文�小蝸牛(高雄縣) 我們家從爺爺那輩開始就務農,家裡有自己的菜園,老哥決定要給姪子不同的暑假生活。因為念小三的姪子不喜歡運動,加上個性又有點內向,老哥便想趁這機會鍛鍊他一下。 姪子只要把當天的功課做完,我們就輪流帶他到菜園幫忙拔草、洗菜等工作,若是一有機會,我們更是會要姪子到菜市場幫忙賣菜。一開始,我們會叫他幫忙找錢,之後他慢慢要自己獨立面對客人,詢問客人的需要,還要學著吆喝跟介紹各種菜的口感、煮的方式,我們這樣做就是要訓練姪子的膽量跟親切感。還有,讓他學會用秤子秤重量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這種相關的題目還常常出現在課本上呢! 平常大人們工作都忙,根本無暇跟孩子相處,姪子剛好可以藉此跟大人培養感情。在菜園時,我們還教他許多植物跟昆蟲的知識;在市場時,更是藉機訓練他的膽量、口才,還有面對客人應有的禮貌與親切態度。等暑假過完,姪子不僅身體壯了許多,個性也變得較開朗活潑,這可是花再多錢都得不到的呢! 〈書香派〉 共讀時光 親子樂融融 文�蘇菲亞(台北縣) 在暑假的前夕,外子買了兩箱繪本送給兒子和女兒,希望他們能培養閱讀的習慣,這個暑假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是「親子共讀的美好時光」。 暑假中的每一天上午,兒子、女兒和我3人,就在餐桌上開始我們愉快的一天,從背誦「心經」(應兒子要求)、讀國語日報週刊、討論國語日報週刊內容、讀繪本。在「心經」的背誦過程,兒子的記憶力超強,每日10分鐘的背誦,不到一個月便能朗朗上口。整個暑假,讀了近一百篇文章及繪本。 某日,因故無法陪兒子共讀,他竟跟我抗議了起來,說今天沒有陪他讀報,沒有學到東西。當時我心想:「兒子是愛上閱讀,還是愛上親子共讀時光呢?」 開學了,我把兒子、女兒這一百多天的學習歸納一個表格,有心經背誦、背九九乘法、做家事、運動、閱讀等,只要做不錯,給個「○」;還要努力的部分,則給個「△」,並給自己掌聲、也給彼此掌聲,希望兒子在新的學期能更有自信面對學習的路程。 〈旅遊派〉幸福環島車隊 訓練團體生活 文�耕硯(高雄市) 以往的暑假和女兒擬定的生活計畫,都比較缺少與同儕互動的機會,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經營人與人的關係是不容忽視的一環,於是我向同事提出暑假一起環島的計畫,想不到立即獲得應允。 想起和外子談戀愛是開車到處露營,一方面省錢,一方面機動性強,幸福環島計畫一出爐,想不到親朋好友有志一同,共襄盛舉,到最後竟有8輛汽車,包含15位小孩、18位大人同行,讓行程增添更多的趣味。 過程中露營和住宿穿插,讓媽媽可以洗衣服、司機爸爸可以睡得舒服、孩子可以盡興玩耍或寫日記做記錄。學習單內容是我事先撰寫影印、有記錄旅途中認識的朋友,如:姓名、年齡、特徵和電話、旅遊的景點、蒐集景點戳章、門票、郵寄名信片回家……等等。 回到家,我和孩子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集結成一本屬於自己的旅遊書,加上相片說明精采萬分。結束後的週末,再次到寒舍烤肉,分享彼此的心得,孩子們興奮不已自己規劃起明年的環島part2。 〈成長派〉有女初長成 心情複雜 文�遇見apple(高雄縣) 一大清早,浴室不斷傳來大女兒婷婷的尖叫聲,原來暑假過後要升國一的大女兒mc初體驗來報到了。 我手忙腳亂的把衛生棉放反了方向,因此衛生棉不能粘,母女倆在浴室搞得滿頭大汗,因為我心中的悸動久久無法平息,曾經把屎把尿哭喊要我抱的女孩長大成小女人了。 小女兒珍珍假裝用手當麥克風,一下子訪問姐姐有什麼感受,會痛嗎?流出來多嗎?一下子又問媽媽有什麼看法,姐姐會不會懷孕?真是令我啼笑皆非。 下午帶兩個女兒去購買生理褲,姐姐還很害羞的不敢挑選,當媽媽的我還很開心的跟老闆娘聊起女兒經,突然間又開始擔心她會不會開始教起男友,會不會開始變得叛逆,開始忘了要回家……。 夜晚在女兒的房內,兩個女兒又吱吱喳喳的談起mc的事,我慎重的叮囑她一些注意事項。我家有女初成長,真緊張。 〈助人派〉教養院一日遊 體會助人幸福 文�默子(台南縣) 為了讓孩子有難忘的回憶,老師特別交代一項親子得共同完成的暑假作業,就是去當一日志工親自體驗其中艱辛,而且要拍照及書寫心得。做了電話接洽後,挑了一個星期天去當一天志工。 院生有老有少,腦痲、重殘、缺手、斷腳……,看看身強體健的自己、再看看教養院內可憐的同胞,兄妹倆上了一節人生重要課程,原來平日老師教的、書上看的、電視演的,果真有可憐的人,沒有手怎麼吃飯?怎麼洗澡?怎麼寫字?沒有腳坐在輪椅上好可憐、不能跑不能跳不能打球,整天躺臥床上的重症患者,吃喝拉雜全要工作人員幫忙,舉目所見全是平常無法想像的悲慘人生。 短短十個小時的親身參與,才能深刻體會其中甘苦辛酸,才一天就無法忍受異味怪模怪樣,更何況那些社工員天天都接觸。打從心底體會身強體健的幸福感,幾張照片加上心得點滴,兄妹倆不忘順口徵求同意,每年寒暑假都去當幾天志工,真是令人難忘的最有意義的暑假作業。

拉高作文力》抓藥者私語

2008年10月01日
公開
44

【聯合報╱吳岱穎】 2008.09.21 04:17 am 抱回多座文學大獎的台北建中國文老師凌性傑、吳岱穎,以散文筆觸、現代精神,重新詮釋「高中生必讀的四十篇古文」,聯手合著新書《找一個解釋》(泰電電業出版)。下課鐘響,走出古典「經史子集」的殿堂,《讀書人》邀請這兩位優游現代文學桃花源的青年寫手,展示學養與品味,替高中至大學程度書迷推薦啟發語文創造力的優異現代文學精品,讀課外書還可以替聯考加分。 --------------------------------------------------------------------- 是藥,還是毒? 身為高中國文老師,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增進學生的作文能力。彷彿寫作能力的低落是一種流行病,人人都想抓一帖寫作的藥方,期盼能夠藥到病除。學生語文能力下降固然是事實,然而原因何在?找答案的人很多,但許多偏見與謊言總是誤導我們,扭曲事實,讓我們墜入茫茫迷霧,只好病急亂投醫。 開錯藥方,藥也是毒。市面上談寫作方法、寫作指導之類的言論和書籍,多如牛毛,但作用如何,不免令人起疑。否則有此靈丹妙藥,豈能不大賣特賣?我以為,寫作的能力來自深厚的語文基礎,要能夠厚積薄發,慎思精微,才能深入淺出。這一切,實有賴於閱讀。 進入閱讀的世界 閱讀,促使我們認識自己,也走向這個世界。然而該讀哪些書?我們又該如何選擇?許多談閱讀的書,往往旨在「介紹」,卻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像是路口的指示牌,每一條都是單行道,你無法進入,自然無法抵達。唐諾《閱讀的故事》提示我們,第一本書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在第二本書——「下一本書,就藏在此時此刻你正念著的這本書裡頭。」一本書,靠另一本書說明,它們會婉轉曲折地,帶你看見書籍匯聚成的大海,一座充滿意義與可能性的海洋。 我自己跨出的第一步,是楊牧的散文《亭午之鷹》。楊牧的字句溫文蘊藉,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青春心靈,有了神祕的呼召與感應,像打開了洩洪的閘口,放肆奔流,無可遏抑。想來有許多人也如我一般,以楊牧為最初的偶像,因為那是美的。或許這正是詩的起源,對於美的純粹感受,引發我們想要以文字捕捉的衝動。 我在詩創作上的良師益友,最重要的,其實是陳黎。我和詩人陳黎曾是學校裡的同事,雖說是同事,其實份屬師生,我常常拿自己的作品請教他。陳黎的詩作對我影響甚大,尤其是《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語言處處機鋒,飽含趣味。他能從索然無味的生活中翻出詩意,鎔鑄成獨創的語句。不只是以美為美,更能以平凡為美,以醜怪為美,化繁為簡,舉重若輕。如果想錘鍊語言,一定要好好研讀。 在生活的底蘊裡思索 然而,若想要看見人生豐繁的風景,生生滅滅、無時或歇的色界,則非小說不能。我喜歡朱天心的《古都》,當一切改造、錯置,或者反覆循環著的什麼,在這座島嶼上被更龐大(或者說更輕微?)的命題取代,歷史成為地理,回憶正如考古,閱讀朱天心反覆辯證的文字,你不能不隨之深入思辨。 同樣是思辨,阿城《常識與通識》明明白白,教我們除魅的重要。舉凡食色藝術、神鬼信仰,太多意識形態箝制我們的思索,致使我們無法認清眼前的真相。老話一句,回歸常識,那是人類用時間換來的珍貴資產。清醒,富有美好的想像力,並且幽默,這正是此刻我們所缺少的東西。 陳芳明說:「在現存的意識形態、國家認同、政治信仰發生之前,古典與傳統早已巍然成形;不僅開啟多少創造性的思維,也建立無數普遍性的觀念。」經典就是我們的常識,閱讀經典更是一種常識。若有人叫你拋棄經典,往前看莫回頭,聽聽就好,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 吳岱穎推薦書單 《閱讀的故事》�唐諾著�印刻出版 《亭午之鷹》�楊牧著�洪範出版 《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陳黎著�九歌出版 《古都》�朱天心著�印刻出版 《常識與通識》�阿城著�臉譜出版 --------------------------------------------------------------------- 吳岱穎小檔案 1976年生,台灣省花蓮縣人。師大國文系畢業。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軍文藝金像獎、花蓮文學獎、後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參加全國語文競賽獲中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朗讀第一名。著有詩集《明朗》。現任教台北建國中學。 1.最愛古文家:蘇東坡(絕讚!全能型天才)、杜甫(練功練到這種地步,不能不說是精力過人)、袁枚(有品味,會賺錢)。 2.最愛古文:〈赤壁賦〉(凌越一切困厄的超曠)、〈蘭亭集序〉(屬於創作者的過敏)、〈桃花源記〉(對於美好世界的想望與失落)。 3.最愛現代文學作家:張愛玲(開玩笑!祖師奶奶欸)、楊牧(我的文學啟蒙作家)、凌性傑(新生代作家中最具潛力,這可不是吹捧自家人)。 4.替高中生編現代文學讀本必選名作:北島〈回答〉、朱天心〈華太平家傳的作者與我〉、史鐵生〈命若琴弦〉。 5.高中生如何學好國文:理解它、愛它、用生活體會它,它就會給你相應的報償。 6.提升作文力的祕技:閱讀、思索、練習用文字表達。 7.當建中國文老師的教學心得:不好好準備,就準備被學生吐槽;講課不精彩,學生就會無精打采到睡著。 【2008/09/21 聯合報】@ http://udn.com/

拉高作文力》讓靈魂發光

2008年10月01日
公開
33

【聯合報╱凌性傑】 2008.09.21 04:17 am 當年加入雄中校刊社,讓我走上文學的道路,那股青春的騷動一直影響往後的人生。一群太傻、太天真的人參與校刊編輯,大部分都是誤打誤撞,我的學生陳為廷卻是個例外。他在國中時讀到楊照《迷路的詩》,對其中的理想與熱情滿懷憧憬。於是發憤考上建中,自苗栗北上,追求一處青春的烏托邦。他進了建中,編校刊、寫文章、辦活動,在在弄得有聲有色。熱血青年如他,往往橫眉怒目,有一股為理想捐軀的氣勢。建青社有一份社員必讀書單,《迷路的詩》自然不會缺席。這本散文追溯詩意的少年時光,不悔多情,讓人明白在感官世界中找自己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身為建青社的指導老師,我希望與這些學生更詩意地活著,如果會迷路,也是走向一條全然屬於自己的路。 同樣是走自己的路,王盛弘《慢慢走》則少了點火氣,慢速體會腳下的世界,用最認真的眼神理解生命的故事。我當然也喜歡賴瑞和《杜甫的五城》,搭火車遊中國,帶出歷史感懷。不過,在王盛弘的腳步當中,更可清晰辨認一個創作者「我」,是如何汲取知識、增廣閱歷、激發志氣。沈從文在自傳中說:「我讀一本小書又同時讀一本大書。」我想,王盛弘大概也是如此。 冷靜與熱情之間 朱光潛說:「每人所見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創造的。物的意蘊深淺與人的性分情趣深淺成正比例,深人所見於物者亦深,淺人所見於物者亦淺。」一個創作者的可貴之處,便在於慧眼獨具,能認真一點的看見。奚密《誰與我詩奔》正是這樣的典範,從字句上讀詩,也從無字句處讀詩。她的論述與判斷,甚至比許多詩人的詩更有詩意。許多人學詩不成,原因在於入了魔道──以為喃喃自語是詩,以為語無倫次是詩,以為故做姿態是詩。奚密此書,老老實實交代了詩意的生發。讀詩、解詩之餘,更提點學詩者何謂名門正派,何謂正道大法。 奚密的詩論眼光準確,每能穿透表象、直抵真相。普魯斯特說:「有了藝術,才使我們不只看到一個世界。」在奚密筆下,評論者與詩歌有了最動人的交流,冷靜與熱情兼備。 不能不真誠 要寫出好作品,溝通的意圖必須化為實際行動。真誠溝通的意願,幾乎是寫作成敗的關鍵。因其真誠,作品才能傳導溫度。孫梓評與鍾文音,是我心中的「真誠者」。他們跨越多種創作形式,始終維持自己一貫的腔調,讀之不能或忘。 孫梓評讓萬事萬物除以一,直探自我的核心。《除以一》書裡追問本質與意志,真實揭露了現代生活。不管是物質的欲求,或是靈魂的渴盼,孫梓評在文字中寄託了太過美好的腦袋。拒絕成為課本作家的鍾文音企圖心強烈、創作力旺盛,在我看來,她的寫作態度本身就是一項藝術。諸多作品中,我偏愛她日記、書信體裁之作。《中途情書》虛實交錯,每一篇都有一個傾訴的對象。或許因為溝通對象的設定如此明確,才讓真誠有了力量。這幾位當代創作者,面對廣闊的世界,不忘找尋真實自我的聲音,從而讓靈魂發光。 --------------------------------------------------------------------- 凌性傑推薦書單 《迷路的詩》�楊照著�聯合文學出版 《慢慢走》�王盛弘著�二魚文化出版 《誰與我詩奔》�奚密著�麥田出版 《除以一》�孫梓評著�麥田出版 《中途情書》�鍾文音著�大田 --------------------------------------------------------------------- 凌性傑小檔案 1974年生於高雄市。師大國文系畢業、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東華大學中文所博士班肄業。曾獲台灣文學獎、教育部文藝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著有詩集《海誓》、《解釋學的春天》,散文集《燦爛時光》、《關起來的時間》等。現任教台北建國中學 1.最愛古文家:蘇東坡、李白、李清照(都是天才,都是怪咖,都會說常人不會說的話)。 2.最愛古文:〈赤壁賦〉(月亮代表我的心)、〈項脊軒志〉(舊愛還是最美)、〈原君〉(不管嗆哪個總統都很好用)。 3.最愛現代文學作家:郝譽翔、鍾文音、鍾怡雯。 4.替高中生編現代文學讀本必選名作:賴瑞和〈杜甫的五城〉、白先勇〈樹猶如此〉、蕭紅《呼蘭河傳》(選段)。 5.高中生如何學好國文:對自己生存的世界有感覺,對自己使用的語言有感情。廣泛而深刻的閱讀,厚植自己的語文品味。 6.提升作文力的祕技:一,多讀書、多旅行。拓展視野,保持對世界的好奇。二,要真誠。「不誠無物」、「修辭立其誠」。三,要懂得什麼叫做人之常情。 7.當建中國文老師的教學心得:在建中任教,我才不覺得自己是怪咖。每次上課都戰戰兢兢,深怕講錯被吐槽,英名毀於一旦。然而自己的生命色彩,也因為學生教我的事而更加豐富。不過,了解學生越深,就越不敢結婚生子。 【2008/09/21 聯合報】@ http://udn.com/

媽咪我們的筆記本帶了沒?

2008年10月01日
公開
4

2008/9/29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戴晨志 常有人問我:「戴老師,你怎麼有辦法寫三十幾本書,而且都能登上暢銷排行榜?」其實,我很笨,不會念書,只念專科學校;但,我很認真,常寫筆記,也喜歡把聽到的、看到的,用筆記下來。我雖然不太會考試,也不懂得數學、物理、化學,但「勤寫筆記」,是我勤能補拙的方式和習慣,也是我的生存之道。 也因此,我每天做剪報、分類歸檔,做成我的資料庫。 一個靈感稍縱即逝 我隨時帶筆、帶紙,也勤快記錄。我知道,一個想法、一個觀念、一個靈感,稍縱即逝,若不立刻寫下來,一定會忘記;但是,只要寫下來、記下來,就一定不會忘記。 不知何時,我的兒子、女兒也學習到老爸「隨時記錄」的好習慣。每次帶他們出去玩,兄妹倆總是會問:「媽,我們的筆記本帶了沒?」這真是有點特別,因為別的小孩出去玩,大部分都是用眼睛看、用手摸,或用嘴巴講;不過,兒子、女兒出去玩,還帶著「筆和紙」,用心看、認真記,真的很乖、很像我,哈! 有一次,我帶全家一起到宜蘭的「馬告國家公園」去玩;那裡到處都是高聳參天、又高又大的神木群...這時,兒子、女兒一人拿著一本筆記本,認真地寫下「孔子」、「文天祥」、「顏真卿」、「孟子」、「司馬遷」…… 做父親的顏面有光 咦,這是在幹什麼?怎麼寫了這麼多古人的名字?原來,這些都是每一棵神木的名字,也就是園區人員根據每棵神木的年齡,比照古人的出生年代,為每棵神木命名。此外,兒子、女兒也把每棵神木的「樹高」、「樹齡」、「胸圍」、「直徑」等數據,一一地記寫下來。 當遊客三三兩兩、走馬看花地走過神木區時,見到兒子、女兒竟如此認真地寫筆記,都不禁稱讚他們:「小朋友,你們這麼認真啊?好可愛喔!」別人的誇讚,讓我這個做父親的,覺得顏面有光、很有面子。 每次在外住飯店時,不管是國內或國外,兒子總是帶著妹妹「寫筆記」。他們不一定要看電視卡通,但只要一起完成筆記,就很高興;因為,回家後,他們就可以寫「遊記」、或是「寒暑假作業」。而且,老師對他們的「遊記」或「作文」,都給予高分的評價,甚至刊登在校刊上,真是極大的鼓勵。所以,他們就愈寫愈起勁了! 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有人說:「搶救作文能力,從寫日記開始。」不過,我還要加一句:「寫日記的能力,從勤寫筆記開始。」有「寫筆記」的好習慣,就不愁「寫日記沒題材」! 當然,英文、數學、歷史、自然、社會,以至於將來的物理、化學……都是專門的學科,作文只是其中之一;可是,父母要教給孩子的是—「培養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有一位銀行主管很感慨地說:「現在新進的女職員,打字能力都超快的,可是叫她寫一篇報告,她居然怎麼寫,都寫不出來!」 的確,訓練孩子的「快速打字能力」,不如培養孩子的「優質寫作能力」。因為,「字打得快」不如「文章寫得好」,不是嗎?所以,教導孩子「多觀察、勤記錄」,來增強孩子的「寫作能力」,就是讓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啊!

危機與轉機的十字路口

2008年10月01日
公開
3

【培養孩子的大能力】危機與轉機的十字路口 2008/9/29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戴晨志 在心理學上,有所謂的「印記關鍵期」(Imprinting),也就是在孩童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都可能處於「危機與轉機」的十字路口;前一個階段處理得宜,危機可能就變成轉機,而成功地度過危險期。 孩子在培養學習能力和個別人格的關鍵時刻,就是「印記關鍵期」。此時父母若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鼓勵、矯正,對於孩子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都會有正面的幫助。相反地,父母若未能掌握孩子的「印記關鍵期」,沒有給予積極的教導或糾正,則孩子很容易養成不良的壞習慣或學習障礙。 父母在孩子的「印記關鍵期」,必須用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也灌輸孩子更多正面的價值觀,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當然,「多觀察、勤寫日記、常做筆記」,只是一些小小的動作,但是,在孩子成長的「印記關鍵期」,若能深刻烙印下這些好習慣,也會形成他們將來認真學習的積極態度。所以,「走得早,不如站得穩、走得好!」 在孩子的「印記關鍵期」,父母千萬不能把孩子的信心全罵光!被罵光的信心,會使孩子烙印出憤怒、反抗、退縮、逃避的負面心理。在「印記關鍵期」,父母必須用更多溫柔的愛,帶孩子看世界、感受世界;也要用更多的心,教孩子學會感謝,懂得養成「快樂學習的好習慣」。 「加倍用心照顧孩子、也用加倍的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就會有加倍的快樂童年時光!因為,在愛和溫暖中成長的孩子,學習能力一定是加倍、快速、有效的。所以,每個父母都有責任,許孩子一個「微笑且有競爭力的未來」!

古詞中的風

2008年09月30日
公開
3

【人間詞話】古詞中的風 2008/9/2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復達 總觀中國古代詞中所使用的「風」字,主要體現在時間、方位、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上,詞句中的風所產生的意象,可謂絲絲入扣,令人玩味。  「風」在時間上的表現,主要為時節方面,既直觀又有較多的含蓄性。除直接以春夏秋冬之風來表示外,春天的風還以「和風」、「惠風」、「軟風」等來描述,如「正是和風麗日,幾許繁紅嫩綠」(柳永「西平樂」)、「遲日惠風柔,桃李成陰綠漸稠」(張浚「南鄉子」)、「軟風吹過窗紗,心期便隔天涯」(納蘭性德「清平樂」)等。 夏天的風又叫「暑風」、「荷風」等,如「正是雨餘天氣,暑風清」(曾覿「南柯子」)等;表示秋風的有「金風」、「尖風」,如「正金風西起,海燕東歸」(康與之「金菊對芙蓉」)等;反映冬天的風的,又稱「寒風」、「霜風」、「朔風」等,如「長空降瑞,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柳永「望遠行」);「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張孝祥「六州歌頭」)等。此外,風也反映一天中的各個時段,「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閶門煙水晚風恬,落歸帆」(賀鑄「夢江南•太平時」),就表現了拂曉和傍晚兩個時段。 風,在古代有「八風」之說,現在有「八面來風」之語。由風可知不同的風向和特定的地點。描繪方位主要以東南西北四個方面來表述,如「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周密「花犯」);「更邀豪俊馭南風,此意平生飛動」(李祁「西江月」);「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上得床來思舊鄉,北風吹夢長」(呂本中「長相思」)等。 在古代詞語的運用中,表示方位詞的風,也兼用季節方面的風,如「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秦觀「畫堂春」)中的「東風」,就表示春風的含意。「競看九日、西風弄寒菊」(黃裳「桂花香」)、「濯足夜灘急,曦發北風涼」(張孝祥「水調歌頭」)兩句中的「西風」和「北風」,則表示冬天的風。 有一些風既反映了某一特定的地點,又描繪了風的各種背景。如「睡處林風瑟瑟,覺來山月團圓」(朱熹「西江月」)中的「林風」;「雪浪濺翻金縷袖,松風吹醒玉酡顏」(周紫芝「攤破浣溪沙」)中的「松風」;「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溫庭筠「更漏子」)中的「柳風」;「蕙風芝露,壇際殘香輕度」(孫光憲「女冠子」)中的「蕙風」等,從不同植物的角度來表現不同風的情境。

世界第一大峽谷

2008年09月30日
公開
4

【世界之最】世界第一大峽谷 2008/9/2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李子紅 提起大峽谷,人們第一個聯想到的,必定是氣象萬千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 的確,「大峽谷」三字已經成了這個聞名於世的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專有名字,因為她那標示著完整年代的聳直岩層、變幻萬端的天象與景觀,彷彿翠玉鐲子一般繞過她底部的科羅拉多河,壯麗氣勢中隱含著不可預知的神秘氛圍,在在都攝人心魄;因此,人們幾乎想不出,還有那個峽谷可與之比擬。 試想:如果有個峽谷氣勢比她磅礡、景色比她多變、水流比她湍急、形勢比她驚險,那將是何等的精采場面!可是,真有這麼一個地方嗎? 一九九四年,經過一百多國的考察、數十年的探勘,運用衛星定位系統和工作人員多次出驚入險的努力下,終於證實「雅魯藏布大峽谷」才是世界第一大峽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位於中國大陸西南邊陲,「雅魯藏布」是清淨的大水之意,這條清淨的大水,流經喜瑪拉雅山,轉了一個大彎後向南奔流,湍急的江水經過長年累月後,刻劃出一道世界最深、最長、海拔最高的峽谷。 據統計,這個大峽谷最深的地方達五千公尺,比先前被稱為世界最深的尼泊爾喀利根德峽谷,還要再深七百公尺;連知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都在深度上瞠乎其後。 雅魯藏布大峽谷總長五百零四點六公里,比美國大峽谷還長五十六公里;她的水流量則是美國大峽谷的六十五倍。 雅魯藏布大峽谷保存了從熱帶地區到北極寒帶的所有自然景觀,山地生態的系統垂直帶也是目前世界最完整;形勢的驚險程度,同樣也是其他峽谷無法比擬,而這也是雅魯藏布大峽谷生態得以完整保存,以及隱沒在深山、不為世人知曉的主要原因。  

一勺可延齡【枸杞】

2008年09月30日
公開
3

【閒讀擷秀】一勺可延齡 2008/9/23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枸杞的果實被稱為「枸杞子」,由於成熟時色澤鮮紅,有些人又叫它「紅果子」。 枸杞屬於茄科,植株只一公尺多,壽命竟可達百歲。中國栽種枸杞的歷史相當悠久,《詩經•小雅》中早有記載:「陡彼北山,言采其杞」。《神農本草經》為首部將枸杞列入中藥的古籍。兩千多年來,枸杞一直是中國人生活當中珍貴的藥材。 枸杞是寧夏最著名的特產之一,根據記載,寧夏栽培枸杞約已有五百年。寧夏中寧枸杞粒大、色紅、肉厚、味甘、質柔,被稱為枸杞之絕品,明清兩代都被列為貢品。中寧縣在一九九五年被中國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此外,內蒙、青海、陝西、河北、廣東等地都種植枸杞。 每年夏天(有些夏秋兩季)枸杞便開花結果。它是補益強壯、延年益壽的珍貴藥材。唐代劉禹錫曾寫道:「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中甕,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仗,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對它高度讚賞。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還說:「一長者常服枸杞,壽百歲,行如飛。發白返黑,齒落更生,陽津強健。」兩千多年來,以枸杞配伍的藥方很多,如「枸杞膏」、「枸菊地黃丸」、「左歸飲」等等。 事實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醫家都認為枸杞含有多種營養成份,可名目、滋肝補腎、生精益氣、治虛安神。就如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小圃五詠•枸杞」所說:「根莖與花實,收拾無棄物,大將玄吾鬢,小則餉我客。」難怪古人說枸杞渾身是寶,子、花、葉、根、皮都可入藥。 除了當中藥材,它也是別有滋味的菜肴。宋代的楊萬里寫過「嘗枸杞」:「芥花菘菡餞春忙,夜吠仙苗喜晚嘗。味抱土膏甘複脆,氣含風露咽猶香。作齊淡著微施酪,芼茗臨時莫過湯。」在《紅樓夢》中,作者也曾提到:「二三十錢可以吃油鹽炒枸杞芽兒。」可見得這道小菜也因其美味,踏入堂堂賈府的菜單裡啦。

關於地球

2008年09月30日
公開
20

【百科知識】關於地球 2008/9/22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王明 地球上哪裡最容易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 大部分的地震和火山爆發,都發生在地球上十二個板塊的邊界處,它們或多或少的在地球表面移動。 不過,其中最活躍的是「太平洋板塊」,圍繞著這個板塊的邊界地區,便經常有地震和火山爆發,所以又被稱為「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這個地區範圍很廣,全長四萬公里,呈馬蹄形,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地震、及百分之八十一最強烈的地震,都在該地帶發生。 地表最快的風速紀錄是多少? 靠近地面的風,時速一般不超過八十公里。龍捲風的速度很快,以每小時四百八十公里的速度急轉;一九九九年五月,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發生的一次龍捲風中,研究人員測到最快風速達到五百一十三公里。但與海王星最快風速一千四百四十八公里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不在赤道? 很多人總以為赤道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因為赤道地區的太陽一年到頭高掛天空,其實,最熱地方不在赤道。查看一下世界氣象紀錄,赤道上最高溫紀錄很少超過攝氏三十五度,而非洲撒哈拉沙漠,白天最高溫可達五十幾度。非洲利比亞的埃爾阿爾奇亞地區,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當地氣溫達到攝氏五十七.八度,是迄今地球上探測到的最高氣溫。 地球會永遠存在嗎? 天文學家推測,再過幾十億年,太陽將極度膨脹,會把地球包圍起來,如果那時人類還生活在地球上的話,就會被燒焦了,地球也將蒸發。不過事情總會發生變化,據科學家進行數學推算,理論上,人類應該能夠在地球毀滅前,找出讓地球遠離太陽的辦法。

便當 帶來好運

2008年09月29日
公開
4

【錢途平台】便當 帶來好運 2008/9/24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陳惠雲 小陳為了新工作找到業務部經理陳述自己的優點。經理說︰「你等等,面試全部結束後,你再來試試。」 小陳懷著希望站在工廠門口等候,已經快十一點了,又沒吃早餐,早已餓得有氣無力了。而面試的速度很慢,看樣子起碼要到下午四、五點鐘才能做完。工廠附近只有一間雜貨店,要吃飯得穿過公路,他沒那個心思跑老遠去吃一頓飯,就忍住飢餓繼續看那些大學生面試。 看來他們也餓到不行了,許多人無力地靠在牆上,也許和小陳一樣沒吃早餐吧。但他們又不敢走遠,怕錯過了面試。有人唉聲嘆氣地叫餓,說要是有人幫著買便當來就好了,可以給他跑腿費。聽了這話,不禁靈機一動,這可是個賺錢的機會啊!小陳走上前說︰「我來幫你們買便當吧!」他們像遇到救星似的,紛紛拿出跑腿的錢,小陳收了二十多個人的錢,找到一家快餐店,說要訂六十盒快餐,問價錢可不可以便宜一點?老闆說︰可以,五元一盒的算四元給你。小陳說付一半的錢,你叫個伙計幫我把飯抬回去,順便收那一半的錢,老闆也答應了。 小陳和那伙計將六十盒便當抬到鞋廠門口,將二十多盒交給買飯的人,剩下三十多盒以每盒六元出售,沒想到一下子就被那些餓慌了的人搶光了。交了另外一半飯錢給店裡的伙計,竟然賺了一百多元錢! 小陳高興得忘了還在等面試,拿著錢就要走,這時聽見有人「喂、喂」直叫,回頭一看,是那個業務經理。原來他看見此景,豎著大拇指說︰「小伙子,不錯啊,有頭腦,看來剛才你不是吹牛,我決定錄用你。」小陳,竟傻呼呼地說︰「等一下再說吧,我先去吃飯。」而那個經理誤以為他是故意推辭,就說︰「你別走了,到我們廠裡來吃飯吧,現在十二點,剛好趕上吃午飯。」小陳感覺到自己好運臨頭了。

快找一找萬那杜在哪裡?

2008年09月29日
公開
9

2008/9/2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戴晨志 報紙刊載,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曾被選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柯迪,為了暸解當地人快樂的秘訣,就親自走訪了這個與世隔絕的群島國家,也問他們:「快樂的原因是什麼?」當地居民說:「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不用為金錢煩惱 的確,人只要不用擔心錢的問題,就比較不會憂愁,就會快樂。所以BBC記者發現,萬那杜居民的生活品質並不愜意,那裡沒有高樓大廈,大部分的人都只是住在茅草屋;可是,他們日常所需的食物,例如椰子、馬鈴薯、木薯都種在島上…… 有些島上,沒有電、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收音機和電視,但居民享受悠哉游哉的日子,而且全家人都在一起生活,相互尊重,不用為錢煩惱…… 看到這樣的新聞,兒子德德很有興趣,馬上到客廳牆上去找找—到底「萬那杜」這個國家在哪裡? 天哪,要找萬那杜,還真是不容易!我太太找了老半天,找不到;可是,兒子一下子就找到了。他對媽媽說:「媽,妳不會看地圖啊?」我太太說:「會啊,怎麼不會看?可是,我找不到萬那杜啊!」 物質慾望幾近於零 此時,德德又說:「媽媽,妳不要找黑字,妳要找紅字,因為黑字是島的名字,紅字才是國家的名字……妳看,萬那杜就在這裡!」 哇,找到了,它在澳洲右邊、紐西蘭上方,面積一萬二千二百平方公里;原本是由英、法分別殖民管理,但已於一九八○年獨立。萬那杜的人口數是二十二萬六千人,二○○六年的國民平均所得是一千六百美元,很低。 真的,萬那杜的人民很窮,但他們不用擔心生活所需、或是一直想賺錢,物質慾望幾近於零,而家庭關係卻十分和樂,所以,他們被選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 根據這樣的觀點,兒子德德決定以此為題目,寫了一篇日記;而老師看了之後,覺得小四的孩子將新聞報導加上自己的觀點,寫成一篇文章,誠屬佳作,於是叫他將作文拿去投稿。 我覺得,家中客廳的牆壁、或是孩子房間的牆壁,可以不用掛名畫,也不要貼什麼歌手楊宗緯、空中飛人陳信安,或是足球金童貝克漢的超大明星照片;我們家客廳,就只有掛著兩大張全世界地圖、美國地圖,以及孩子的「油畫作品」和新買的一個「地球儀」。 與世無爭的世界 因為,孩子天天看這些地圖,無形中,也拓寬他們的視野,增強他們的世界觀;不管他們以後會不會去「萬那杜」,至少他們知道,那是「與世無爭」的另外一個世界,而且,那裡的居民過著「樂天知命、不用天天操煩賺錢」的另類生活。 其實,父母除了辛苦工作之外,也應該多注意「時事新聞報導」,因為新聞報導中可能包含許多的「新鮮趣聞、地理知識、風土民情」……只要父母多用一份心,將時事新聞報導的內容與孩子分享、討論,甚至一起在地圖上尋找國家的地理位置,都是在生活中增進孩子知識的絕佳機會啊!

成大藝文季 府城走讀地圖

2008年09月29日
公開
8

2008/9/23 人間福報 【本報台南訊】國立成功大學藝文季下月二日揭幕,成大藝術中心推出「府城走讀─台南文化藝術地圖」,以「老屋印象」、「老街漫步」、「藝遊空間」、「城市公園」等主題作為折頁內容,內含Q版導覽地圖、景點簡介等,既美觀又實用。即日起可至成大藝術中心索取。 府城走讀地圖文獻資料、照片多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等單位提供。 「老街漫步」以成大校園裡的小西門為出發點,介紹沿途古蹟景點與老街巷弄。「老屋印象」羅列成大校園周邊的新生老屋,包含怪獸茶舖等店家,店面保有原始風貌,也融合新時代設計的創意。「藝遊空間」介紹成大藝坊、博物館、校友會館等,另包含校外藝文空間。「城市公園」則推薦成大榕園與府城美麗的公園綠地,並詳列各個賞花時節與地點。 成大藝文季期間校方另邀請建築師劉國滄主講「城市藍圖─看不見的城市」、電影導演吳念真主講「吳念真的『人間條件』─談創作、了解與溝通」。影展則會陸續放映十部影片,並安排影評人與導演舉辦分享會,播映影片有「烏干達下的天空」、「最遙遠的距離」、「寶島曼波」、「沉睡的青春」等,免費索票入場。洽詢電話(○六)二七五七五七五轉五○○一四。

美聲少年合唱團 將歌頌民謠「送別」

2008年09月29日
公開
5

2008/9/24 人間福報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一場適合閤家聆賞的天籟美聲饗宴「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十月初開始於中國、新加坡、台灣、越南的亞洲巡演,十月底將來台於北、中、南巡演七場。他們將演唱兩首中國民謠「阿拉木汗」、「送別」,至於會不會唱台灣民謠,主辦單位表示,這通常會是安可曲中的神祕曲目。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共分四團,巡迴世界各地演出,包括舒伯特團、莫札特團、海頓團,及布魯克納團,此次亞洲行由布魯克納團擔綱,指揮為馬諾洛•卡寧,帶來曲目多元,包括莫札特、舒伯特、約翰•史特勞斯等奧地利作曲家作品,世界各國民謠,以及風靡全球的音樂劇「屋上提琴手」、「真善美」、「搖滾福音」中的多首暢銷歌曲。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創立於一四九八年,享譽國際五百年。 一九一八年前,名為維也納皇家男童合唱團只被允許每周日,和維也納愛樂及維也納國立歌劇院,固定在維也納皇家教堂獻唱彌撒,或在宮廷、皇家教堂彌撒以及國宴中獻唱。 一九二一年,皇家男童合唱團改為私人組織,更名為維也納少年兒童合唱團,團員穿的皇家制服也變成湛藍的水手服,團員開始在教堂以外辦音樂會,演唱經文歌、非宗教歌謠及自創的兒童歌劇,造成空前的轟動,成為各地爭相邀請的合唱天使。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團員年齡介於十至十四歲,男女童都接受完整的音樂與通識教育,十歲時,選出一百位最優秀的男童,分配加入四個合唱團,並指定參加世界巡演,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每年約舉辦三百場音樂會,觀眾超過五十萬。海頓、舒伯特等音樂家小時候都曾是該團團員。 近年來,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不但與享譽世界的知名樂團,像是維也納愛樂、維也納交響樂團、奧斯陸愛樂、匹茲堡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客席指揮包括布雷茲、哈農庫特、楊頌斯、祖賓梅塔、穆悌、肯特中野與小澤征爾。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今年再度受邀訪台,由兆豐國際商銀財富管理冠名贊助,十月二十八日在台中市中山堂,十月二十九日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十月三十日在高雄市中山大學逸仙館,十月三十一日在新竹市演藝廳,十一月一日在中壢藝術館,十一月四、五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 詳情電詢:(○二)二七七一五六七六,網址:www.arsformosa.com.tw。

睡前 陪我一下嘛

2008年09月28日
公開
4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睡前 陪我一下嘛 2008/9/23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少了睡前故事,阿亞就是覺得少了好多好多,想各種藉口把媽媽多留在床邊一下。每次當媽媽俯身給已躺在床上的阿亞一個擁抱時,阿亞就會趁機手腳並用的纏住媽媽。 阿亞是個小學四年級的小男生。在他還是小嬰孩的時候,媽媽是個家庭主婦,全心全意在家照顧他。隨著阿亞年紀漸長,媽媽覺得自己應該再度踏入職場,為自己建立另一個生活重心。所以,當阿亞開始上學時,媽媽也開始上班了。 不再念睡前故事 低年級的時候,媽媽幫阿亞安排了許多課後活動,讓阿亞參加完學校的課輔班後,還有地方可以去。當阿亞的活動結束,媽媽也差不多下班回到家了。因為阿亞的功課都在課輔班裡完成了,所以整個晚上阿亞還是可以充分享受到母親的關愛。他們可以從容的共享晚餐,餐後一起去散步或欣賞影片。更棒的是,媽媽依然堅持每天睡前的故事時間。這讓阿亞覺得,雖然媽媽去上班了,不能整天陪伴著他,可是,他和媽媽還是有好多時間可以在一起。 阿亞升上三年級以後,不知道為了什麼,媽媽不再念睡前故事給阿亞聽了。每天媽媽把阿亞送上床之後,說一聲晚安就到客廳、廚房去忙自己的事,留阿亞一個人坐在床上看書。等熄燈的時間到了,媽媽才會又進房間來催促阿亞。雖然每天晚上,媽媽還是幾乎都會陪伴阿亞,但是,少了睡前講故事,阿亞就是覺得少了好多好多。 睡前有甜蜜相處 於是,阿亞開始想各種藉口把媽媽多留在床邊一下。耳朵癢,是阿亞最常用的招數。阿亞可以貼著媽媽,感受媽媽專心又溫柔的掏著自己耳朵。抱抱是阿亞愛用的第二招。每次當媽媽俯身給已躺在床上的阿亞一個擁抱時,阿亞就會趁機施展他的章魚功,手腳並用的纏住媽媽。順利的話,他會把媽媽扳倒在床上,那就又可以多撒嬌一下了。 最近,阿亞的視力檢查報告出來了。阿亞有輕微的視力不良。醫生說,阿亞每晚睡前都要點散瞳劑,減緩視力繼續惡化的速度。阿嬤知道以後,要媽媽每天幫阿亞按摩,希望刺激穴位的方式也對阿亞的視力有些幫助。於是,阿亞又可以每晚睡前和媽媽有甜蜜的相處了。 甘心享受閱讀時間 所以雖然散瞳劑讓眼睛不怎麼舒服,但是,阿亞總不忘記提醒媽媽幫自己點眼藥水。最讓阿亞期待的是,當媽媽在幫阿亞按摩的時候,母子倆之間天南地北的東扯西拉。阿亞喜歡跟媽媽分享小祕密,也喜歡聽媽媽講述公司發生的事情。有時候,媽媽會想起小時候發生的小故事,那也是阿亞最著迷的內容。透過那些故事,阿亞認識了自己從來不曾見過的媽媽。隨著故事發展,阿亞總感覺自己彷彿也參與了媽媽的過去。當媽媽熄燈、轉身離去,媽媽的聲音總還在阿亞的腦海裡盤旋,帶著阿亞進入那個只會在夢中出現的時空。 雖然還是沒有晚安故事,但是,現在阿亞很甘心的享受只有自己閱讀的睡前時間。因為,等一下媽媽就會進來陪他一下了。 功文文教機構( http://www.konwen.com)

培養孩子大能力

2008年09月28日
公開
30

【培養孩子大能力】人生就像吃自助餐 自己選擇菜色 2008/9/2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晨星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說:「人生就像吃自助餐,裡面的食物非常多,但你要做出選擇,而不是把所有的菜都吃光!」的確,人生就像吃自助餐,菜色很多,但不能什麼都想吃;父母要教導孩子,擁有「正確的智慧」來抉擇、判斷,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生命更有意義。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孩子更要有智慧來取捨,學習有用的資訊,摒棄戕害身心健康的資訊。 父母的責任就在於用「有智慧的愛」,去培養孩子有更多「帶得走的能力」。孩子的「敏銳觀察力、積極學習力、挫折容忍力、行動意志力」,都是打造美麗人生的正向能力。所以,即使是一則新聞,父母都可作為機會教育,來啟發孩子在國文、歷史、地理或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識。 有一次,我帶全家一起到宜蘭的「馬告國家公園」去玩;那裡到處都是高聳參天、又高又大的神木群,這時,兒子、女兒一人拿著一本筆記本,認真地寫下「孔子」、「文天祥」、「顏真卿」、「孟子」、「司馬遷」…… 咦,這是在幹什麼?怎麼寫了這麼多古人的名字?原來,這些都是每一棵神木的名字,也就是園區人員根據每棵神木的年齡,比照古人的出生年代,為每棵神木命名。此外,兒子、女兒也把每棵神木的「樹高」、「樹齡」、「胸圍」、「直徑」等數據,一一地記寫下來。 當遊客三三兩兩、走馬看花地走過神木區時,見到兒子、女兒竟如此認真地寫筆記,都不禁稱讚他們:「小朋友,你們這麼認真啊?好可愛喔!」別人的誇讚,讓我這個做父親的,覺得顏面有光、很有面子。 每次住飯店時,不管國內或國外,兒子總是帶著妹妹「寫筆記」。他們不一定要看卡通,但只要一起完成筆記,就很高興;因為,回家後,他們就可以寫「遊記」、或是「寒暑假作業」。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2008年09月28日
公開
2

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 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 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 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 2008-08-27 / 聯合報 / A5版 / 話題 】

嘉義石頭博物館

2008年09月28日
公開

很少來嘉義,不知嘉義人文薈萃。 今日一遊石頭博物館,站在遠古化石前覺得自己真的很渺小,四周盡是古風、古石的喁喁絮語,似乎也聽見從菊石深處傳來遙遠的呼喚,恐龍化石、木乃伊、長毛象、遠古人類的頭骨、礦物、海百合…這些呈現在今人眼前的化石古物,曾經有過什麼樣的風光歲月? 石頭博物館提供我們很大的想像空間,我們能觀賞奇石異物應該感謝館長陳仁德,沒有他對古玩的痴狂,今人哪能欣賞到這些難得一見的寶物? 張譽騰【1999-10-23/聯合報/43版/休閒文化周報 閒情】 《博物館走透透》進入嘉義市,找到民生南路,一路走下去,到了湖內里,再走數百公尺後,就可以看到馬路右側的「石頭博物館」了。在這座博物館裡,展示了陳仁德四十幾年來,在國內各地及周遊世界所蒐集的藏品,主要是化石、礦物、岩石和雕塑等,數量高達五千件,是國內極具特色的一座私人博物館。 從二十幾歲起就在嘉義市經營「紅豆書局」的陳仁德,工作閒暇之餘,逐漸發展出蒐集文物的興趣,幾年前退休,在自家宅院興建兩座鐵皮屋,展陳個人收藏,免費開放供學生及社會大眾參觀,每月平均都吸引數十萬人前往,成為嘉義市重要旅遊和文化景點之一。今年五月,陳仁德以年事已高,決定將這批收藏全數捐贈給嘉義市政府,市府遂在今年八月斥資改善鐵皮屋空調設備和展場環境,並在九月十五日重新對外開放。此外,為長久之計,市政府並已委託建築師及博物館學者進行硬軟體規畫設計,希望能儘速興建新館,來安置這批嘉義市重要的文化資產,使能永續經營,為社會大眾所觀賞利用。 在嘉義市石頭博物館的簡介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每一顆沉睡於大地的石頭,在由沉澱、鑄形,到成為觀賞石的過程中,都經過大自然千百萬年的冶煉。」的確,該館的藏品,無論是礦物、岩石或化石,如果細心索尋,後面都有一篇動人的故事。以化石來說,本館的收藏種類之豐富和品相之精美,比諸國內外許多自然史博物館,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如,高達三公尺餘、重數千公斤的樹幹化石、栩栩如生的大型棕櫚葉、海百合和烏賊化石,以數十種甚至數百種成群方式出現的直角石、菊石的化石等、在在令人歎為觀止。這些都是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年前的生物遺體或遺跡,是科學家用以見證生物演化,重建地球生命史的自然物質證據,我們以往只能在教科書上看到圖片,如今它們卻在館中以真實面貌與你相對,讓我們在驚豔的同時,也有相互印證的無比喜悅。 恐龍是兒童最著迷的古生物,牠們是生活在中生代的爬蟲類,早在七千五百萬年前就已經絕滅了,但是在石頭博物館裡,藉著梁龍和雷龍(或稱迷惑龍)巨大的腿骨、圓形或長形,大小不等的各種恐龍蛋,迷你型的貴州龍骨骸,以及恐龍大便化石等,我們得以充滿想像力的方式,回到千萬年前人類尚未出現的時代,揣摩這些巨型爬蟲的生活方式。其他種類的展品還有許多;化石類除上述外,還有三葉蟲、鸚鵡螺、螃蟹、海膽、鯊魚齒、北極熊、長毛象、水牛、四不像等數百種。 岩石礦物類則有北投石、水晶、孔雀石、祖母綠、銅礦、鐵礦、紅寶石、琥珀、瑪瑙近百種,以及台灣本土的一些奇石或雅石,如玫瑰石、龜紋石、龜甲石、文石、魚卵石、白髮石等三十餘種。石雕、銅雕類則大半為台灣本土藝術家如朱銘、楊英風、謝棟樑、詹龍、陳樹勳、劉福清等近百家的作品。陳仁德曾自謂:「生平嗜好唯書、石頭和雕塑而已。」 他的一生積蓄大都花在蒐集石頭和藝術品上頭,如今全數捐贈出來,在一般人眼中可謂「癡人」。以前鐵皮屋內未裝冷氣,我每次參訪石頭博物館時,都看到他一身樸素,忙前忙後地為遊客解說,幾趟下來汗流浹背,他卻興致勃勃絲毫不以為苦,如今嘉義市政府體恤觀眾加上空調,大大改善了參觀的品質,讀者如果到南部旅遊,途經嘉義時,不要忘了去看看這位癡人和他極畢生之力所珍藏的石頭世界。走透資訊類型:綜合型博物館〔展品以自然史標本和雕塑為主〕館址:嘉義市湖子內路三六六號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九至十二時,下午一時三十分至五時休館日:每周一休館門票:免費團體參觀請事先預約電話:(O五)二三五五三三三。

參觀愛之味

2008年09月28日
公開
14

有別於昨日的風和日麗,一早起來外面風雨也在湊熱鬧,老公副總電話指示用完早餐該啟程北上,新竹在和颱風搏鬥中,節節敗退。 而南部還感受不到颱風的威力,風小雨小,三部車其中一部的人員反對提早北上。老公也很為難,一方面是副總的命令,一方面來自員工的反彈。 於是各車領隊和司機導遊商量結果,今天走室內路線,鹿港和八卦山反正是去不成了。 看完石頭,接著前往民雄工業區的愛之味公司。 因著今天是假日,不方便讓我們看生產線的作業流程,只能看他們的生技研發簡報,愛之味獨立出一支研發部門,內有100多名研發人員,專門做保健食品,目前生技產業正夯,腦筋動得快的廠商當然不願錯過這個賺錢金雞母。 簡報完則推銷他們的納豆保健產品,售價比外面通路便宜,鼓吹一次帶三盒享有更多優惠折扣,這些人真是專業的sales,口才一流不在話下。 不買沒關係,請參訪者做血管量測,沒幾個人是正常血管,這時廣告又出來了(主講人是媽媽),要吃他們的產品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血路通順人自然神清氣爽精神好! 還有試吃牛蒡膠囊,這是日本的人蔘,很養生哦!有什麼食品能比號稱人蔘的牛蒡來得有效,而且是立即見效,長久吃保證老的長壽、小的體健、男的勇壯、女的俏麗… 什麼?還不心動?沒關係,桌上陳列的營養保健品,看是吃頭補腦、吃眼補視力、吃乳補胸…琳瑯滿目,任君選擇。這團多是歐巴桑小姐,來唷!媽媽吃了青春永駐,小姐吃了更幼齒,還有我們的阿公吃了變緣投桑、春風少年兄!比喝歐蕾還有效、SKⅡ靠邊站。 要趕行程?好吧,記得外面康是美、屈臣氏藥局都有我們的產品,請認明有愛之味的標章才是正牌,不要買到仿冒品哦!再次謝謝您的光臨,有機會再讓敝公司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