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節能四招陷阱

2008年09月23日
公開
2

【小氣主婦】節能四招陷阱 2008/9/23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郭崇元 政府首開先例,補貼民眾購買節能家電。為刺激消費與節能減碳,經濟部編列新台幣六億元預算補助民眾購置符合節能標章的冷氣機、洗衣機、電冰箱等家電,每項補助金額在一千元至二千元之間。 風行的節能概念及政府「德政」,無疑為急於為利潤尋出路的廠家帶來新驚喜。但是,由於在技術、資金、產品等方面並沒有任何優勢,卻開始打起「擦邊球」來,以假亂真等手段來迷惑消費者。 第一招:模糊概念-電冰箱的每日耗電量不但與有效容積有關,還與使用環境、門開啟的次數、記憶體物品的數量和種類等諸多因素有關,而在拋開這些因素的情況下所宣稱的每日耗電量,實際上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第二招:虛張聲勢-消費者不具備專業技術,以為節能技術數量愈多就愈好。許多廠家避重就輕,宣傳了諸多的節能技術,但是並不說節能的效果,也拿不出權威部門的認證或實驗資料。因此,選購節能家電時,不要只看節能技術的數目,還要看是否有節能效果的實驗資料。 第三招:無效對比-在冷氣機的促銷中,隨處可見類似的數字對比:如購買了一台1.5P(匹)或2P的某品牌節能空調,那麼若按平均每天使用六至八個小時來計算,一年就能夠節省電費一千六百元至二千元,使用兩年,節省下來的錢就可以再買一台節能空調了。這種數字對比,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有一點說服力,但實質卻是一廂情願———誰家裡的空調會開一整天? 第四招:誤導類比-這種誤導性引誘類比使消費者被吸引,繼而產生購買的欲望。比如,在某種等離子電視機的廣告宣傳中竟然宣稱「耗電量小於普通枱燈」,而推廣者的解釋更是大言不慚:我們是按等離子電視機一天用一個小時,枱燈一天用八個小時來測算,有這樣算的嗎?

秋分天氣白雲多

2008年09月22日
公開
7

《認識節氣》秋分天氣白雲多,處處歡聲歌好禾----秋分 2008/9/9 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作者:地哥哥  秋天的第四個節氣「秋分」,約在國曆九月二十二、二十三或二十四日,這一天日夜一樣長,所以俗話說「秋分瞑日對分」。此後,白天愈來愈短,晚上則愈長,而水氣也不再那麼充沛,空氣漸漸乾燥,許多小蟲都陸續回到土裡,準備要過冬囉!  秋分過後,雖然天氣逐漸變涼,但是還不至於太冷,與農曆二月一樣,因為處於季節交替時期,說冷不冷,說熱也不熱,因此很難穿衣服,有句俗諺「二八亂穿衣」,形容得十分巧妙又貼切。  對農夫來說,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作物已進入收成期,稻田一片金黃,許多地區都會舉行儀式,以感謝神明庇佑。在中南部地區,可以看到田裡豎著一根繫著金紙、俗稱「土地公拐」的竹枝,它是農民用來禮謝土地、祈求保佑的象徵,也是古祭的遺跡喔!  此時的漁民也有豐富的漁獲,因為秋分正是鰆魚迴游到台灣西部沿海的時期呢!除了鰆魚之外,還有黑鯧、沙魚、旗魚、蝦等可以捕獲。  秋分也是感恩的時節,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教師節,教師節也是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紀念日,這一天,全台孔廟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來慶祝。小朋友,老師不辭辛苦,諄諄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要抱持感恩的心,好好感謝老師喔!

《經典名句》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2008年09月22日
公開
2

2008/9/19 人間福報終身學習� 人文| 作者:羅秀美 值此開學之際,任職的大學裡,有一門名為「勞作教育」的課程。每年總要對新生說幾話,孔子這兩句「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便可適時派上用場。 這兩句典出《論語.子罕》,其義至明。由於從小家貧,使孔子得以學會各類日常事務。其微言大義指的是,由於曾經低頭做事,成年或成功之後,較能夠體會並珍惜得來不易的果實。但只是這樣還不夠的,深蘊在言外之意要說的是,正因為少也賤,如今人家問道於我,我的回答非但不自滿,反而「空空如此」。還能做到放空自己,表明我還在學習當中。這樣的謙抑自持,才是「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的真義。 於是,當我們這群大一的天之驕子開始進行勞作教育時,除了以「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勉勵之,還想告訴他們,其實要學的事可真多。比方說:在灑掃應對進退中體會人生。或者是「人要學點頭、低頭」,而非強出頭。又或是莊子說的「道」無所不在,不僅「在螻蟻」、「在稊稗」,更等而下之的是「在屎溺」。再不然,樹下勞動,或許可以如佛陀或牛頓之頓悟真理,亦未可知。凡此種種,皆可見勞作教育於吾人之益處實不可勝數。 是以,正因「吾少也賤」,才有「多能鄙事」的磨練機會。因此,面對厄運,我們得學會感恩,才能幸福(幸者,祈望也)。

《閒章集》秋分

2008年09月22日
公開
3

2008/9/19 人間福報終身學習�人文| 作者:陳俊光�文•篆刻 「秋分」這方印,就像萬花筒中的菱形圖案滾動一般,將輪廓與線條幻化成絢麗的圖案,花樣的印式,不失變幻莫測的藝術魅力。 九月二十二日是秋分,秋天過半的意思,這一天的白天和夜晚各占十二小時,今年秋分節氣是在中秋節之後。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古代天子按《周禮》制: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最初祭月的典禮在秋分這一天,通常落在八月十五日前後,但由於有閏月的關係,可能出現在八月初,甚至於八月底,因此當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如果無月是大煞風景的,往後漸漸地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的由來已經不可考,但成為節日應是在隋唐之際,根據最早的歲時專著《荊楚歲時記》在南北朝時尚無中秋節的記事。及至唐代《開元遺事》才有記載,提到唐明皇偕楊貴妃中秋節在太液池賞月之事,因此推估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當時已有登台觀月、泛舟賞月等雅事。 現在沒有古代天子祭月的典禮,但是闔家團圓賞月的習俗卻流傳下來,與家人沉浸在月光中,品嚐「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美味月餅,傳統的節日裡,就數中秋節最浪漫了!

受寵千年的菊花

2008年09月21日
公開
5

【閒讀擷秀】受寵千年的菊花 2008/9/1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蘇東坡和王安石因政見不合,時有爭吵。相傳一次蘇東坡見到王安石寫的兩句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他認為此言大大有差。蘇東坡自己也算愛菊花之人,曾為菊花寫過詩句:「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他認為菊花是耐霜花,凋謝了也不落花瓣,於是他提筆為王安石詩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見了此句也不出聲。後來蘇東坡被王安石貶到黃州,賞菊之餘,發現風吹以後,菊瓣落了滿地,枝上卻無一瓣。蘇東坡才驚覺「老相國是讓我來看落菊的。」 當然,蘇東坡之所以被貶是因「烏台詩案」而非「菊花詩案」,不過傳說總是以趣味性的成分居多。 菊花在中國詩詞裡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離騷」裡寫:「朝飲秋菊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簡直把菊花當成了維持生命的物體。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最喜歡菊花,周敦頤「愛蓮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把菊花帶入了中國文學的殿堂,就如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借大觀園才女林黛玉的筆寫:「一自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至今。」陶淵明為菊花寫的詩歌很多,「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出名。他也寫:「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至於詩情隱晦的李商隱,亦以「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黃」來描繪菊花,讀來猶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而劉禹錫這樣稱頌菊花:「寒蕊差池落,清香斷續來。」、「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元稹更寫:「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是非常高的讚譽。 由於菊花在秋天百花開始凋零之際仍然怒放,因此文人們喜歡以它比擬自己的志氣,表示自己奮發向上的情懷。就如陸遊寫:「紛紛零落中,見此數枝黃。高情守幽貞,大節凜介剛。」 其實古人開始種植菊花,也是因為它是有實用價值的花樹。據說菊花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開始時是飲食品。食菊糖、飲菊酒是相當普遍的。唐代釋皎然的詩作「九日與陸羽飲茶」寫:「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可見當時古人已開始用菊花釀酒泡茶了。到杭州旅行的時候,人人都不忘買杭白菊,司馬光「晚食菊羹詩」中寫了菊花的好處:「……芳馥逾秋蘭,神明動豪爽,毛髮皆肅然……浩然養恬漠,庶足延頹年。」 菊花的好處甚多,可當食品、飲品,末了還可入詩、入畫,難怪受寵千年不衰!

賞心樂事的再發現

2008年09月21日
公開
5

【幸福筆記】賞心樂事的再發現 2008/9/19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李偉文 這兩年在國際各種媒體與政治人物口中最流行的用語大概就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以及節能減碳了!當著墨於金錢遊戲的跨國銀行鉅子也開始注意到低碳生活,好萊塢偶像明星換下皮草搶著購買各種節能產品,政府各個部門舉辦任何活動時,也不免用環保訴求來當包裝,在這環保減碳的簡樸生活已成普世價值的現代,市場上當然立即出現了數以百千計談如何過簡樸生活的書,像電器用品的操作手冊一般,嘗試教我們各式各樣的技巧。 其實我總是覺得任何人想過著簡單生活一定要找到真正的樂趣,而不是因為流行或道德的壓力。 的確,污染、全球暖化、雨林破壞,我們這個消費社會的奢侈敗壞,這些新聞與訊息日以繼夜地轟炸著,我們知道地球糟糕透頂,我們也已經非常關心了,可是還是不斷被迫想著它,無形中變成我們心中的折磨,這種道德的負擔或許會逼我們想做點什麼,但是往往半途而廢,久而久之,甚至因為沮喪而麻木了! 會造成這種適得其反的結果,最主要的癥結是,當我們被「逼迫」著採取行動時,若沒有享受到改變著來的樂趣,那麼一定不會持久。尤其是我們若是基於道德的考量,勉強自己「捨棄」許多物品,限制自己再去做原本習慣的事物,而不是願意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真心渴望的生活是什麼,如此才能過簡單、愉快、有趣又能在精神上真正滿足的生活。 過去我們可能拼命的工作,賺了錢然後又拼命的消費,甚至連休閒也變成了物質消費的一環的得趕著時間去做,於是逐漸地喪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連帶的失去了真正的快樂。或許就像梭羅所講的:「我們花了大半輩子釣魚,結果發現我們要的根本就不是魚。」美國喜劇明星喬治卡森也這麼提醒著:「想藉由累積物品來讓自己快樂,其實就像是用三明治拍遍你的全身,好讓你感覺吃飽了一樣。」 慢下速度,增加生活的感受,也如許多宗教與靈修不斷提醒我們的,「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當我們能以悠閒的心情去感受周遭的事物時,就能從日常生活中再度發現許多賞心樂事。像是坐在家裡陽台看著夕陽緩緩落下,與三兩好友喝茶聊天,陪著孩子沿著河岸騎單車…,這些令人快樂的事,其實並不必花錢。 泰戈爾說:「一個人擁有什麼,他的限制也就在那裡。」當我們以豪宅積蓄著金銀財寶時,那鐵門鐵窗電網監視器不就正是我們親手築出的牢籠嗎?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台中科博館

2008年09月21日
公開
11

這次到科博館只參觀科學中心,老人家不喜歡到這類場所,提不起勁的配合我們,若不是看在三叔他們的面子上,兩老根本不想舊地重遊,故逛完整館便在一樓大廰枯坐等三叔他們下來。在等待的同時,媽媽好想到生命科學館看展覽,忖度我看完他們也還沒下來,但顧慮到老人家會不高興,就此作罷。 相對於老人家的意興闌珊,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三叔他們沒來過科博館,處處是驚奇。三嬸帶哥哥和琁琁到六樓的幼兒科學園玩,多虧有她帶哥哥進去,哥哥漸漸啟發科學這一塊興趣。老公原本以為科博館只有太空劇場,每次提起到科博館玩,他都興趣缺缺,媽媽只好找機會帶孩子來,這麼好玩的地方不好好利用,實是浪費。 不管有無進館,在戶外的遊覽也不遑多讓,媽媽學生時期常來科博館,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穫與驚喜。仔細回想,學生時代真的很幸福,能和同學四處趴趴走,現在卻已物是人非,變遷可謂之大。 哥哥原先不想進館,他只想在戶外玩分子結構,應該說是把那些結構當遊樂器材一樣攀爬,但那些是不能玩的,只供觀賞用途。哥哥小時候爬得太高興頭直接栽下來,撞了個好大聲響,哭聲價天;自己皮,怨不得別人,他阿嬤護孫說那麼危險的遊樂器材,也不設個標語…等等,安慰完孩子繼續讓他玩。媽媽無語,明明就是不能玩的東西,在老人家面前禁止不得,只好回家對孩子耳提面命。 妹妹喜歡玩表面張力實驗,當泡泡圈住她時,她緊張的捂住眼睛看都不敢看,待泡泡破掉她才敢放手看四周,煞是有趣。 哥哥事後說他發覺科博館真的很好玩,很好,既然有興趣,那麼以後會常帶他們來;尤其哥哥現在對細胞有了初步認知,生命科學館會是個很好的選擇。媽媽好期待下回的科博館之行。 認識科學中心: 本區包括科學探索展示區、積體電路的世界展示區、天文氣象展示區、物質世界展示區、幼兒科學園及戶外活動區等。各展示區或活動區中所蘊藏的科學知識,如物理、化學、電子、天文氣象等,無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般大眾向來視科學深奧難懂、遙不可及;事實上,它就存在我們生活週遭,而且充滿驚奇與興味。 本區的設計即在打破人們對科學的刻板印象,以活潑、易懂、生動的手法,運用現代科技元件及聲光特效,鼓勵觀眾動手操作並主動參與。從操作中,接受科學的教育;從遊戲中,學得科學的知識;從探索過程中,搜尋大自然的奧祕。所以在這,您可藉著操作展示元件的互動過程,啟發科學探索的興趣,進而從生活中挖掘科學的趣味及知識的學習。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別讓情緒蔓延

2008年09月20日
公開
10

2008/9/16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同事跟我分享一個資訊:孩子小時候在家庭中所培養出來情緒的穩定性,是預測以後學業成績最好的指標。我想,這就跟大人一樣吧。在職場上,我們需要有穩定的情緒才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理智的判斷是非對錯、才能與人取得良好的溝通。所以,情緒穩定的孩子不但擁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也比較能夠專注於學習,甚至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就會有比較好的學業成績表現了。 培養孩子情緒的穩定性 我很贊成名節目主持人于美人曾經說過的:「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所以,我認為要培養孩子情緒的穩定性,就要先從穩定父母的情緒做起。 有一個孩子被某家幼稚園拒收了。原因是這孩子的暴力傾向威脅到園所內其他孩子的安全。乍聽這個故事,我驚訝的說不出話。一個幼童怎麼會動不動就要打人呢?難道是有某些障礙嗎?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朋友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孩子完全正常,沒有任何問題。他會以動手來解決問題,是因為他的母親只會用「打」來教育他。打從這孩子一歲多開始,朋友就不只一次親眼看見他的母親拿衣架子打他了。更令我感到憂慮的是,這孩子雖然被媽媽用衣架子打,但是他沒有哭、沒有躲,就只是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接受一切。 父母主動出擊 被幼稚園拒絕後,那位母親並不認為孩子的暴力行為起因於自己的管教方式。所幸,他的家人注意到了。現在,他們把孩子送到奶奶家,讓孩子不必再朝夕和母親相處。聽說,孩子的行為正在逐漸的矯正當中。 我絕對同意孩子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想要抓狂,但是,除了破口大罵和武力相對以外,一定還有其他的處理方式,例如和孩子理性的交談、離開現場、喝一口冷水、深呼吸等。哪一種好用?其實需要父母去嘗試看看。但只有父母下定決心不打孩子了,才有可能去尋找出其他的辦法。 當然,孩子還小,他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除了被動的讓孩子自己體會、學習父母的作法之外,我想,父母也可以積極的主動出擊,適時的介入、引導孩子的情緒。 一家人相親相愛 同事的小孩小時候很愛哭,一點點小事就可以讓他淚眼婆娑,有時候還會愈安慰就哭得愈厲害。 於是同事告訴自己,一定不要再跟著孩子的情緒走,要保持自己的冷靜。後來,當孩子再為小事哭泣的時候,她會在孩子情緒發作的一開始,就講個冷笑話或讓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幾次以後,孩子自己也學會了這樣的方法,他會紅著眼眶,一邊吸鼻子一邊要求聽冷笑話,即使笑話一點也不好笑,他也會假裝很好笑的大聲笑,阻止負面情緒的蔓延。 無論如何,我想,再多的方式都比不上環境氛圍的影響力。正如洪蘭教授所說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家人相親相愛,讓孩子在充滿愛和溫暖的環境中成長。 功文文教機構(http://www.konwen.com)

呼吸中體驗生命

2008年09月20日
公開
41

【雙溪學衡】呼吸中體驗生命 2008/9/18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杜承書 生命的短暫,如同呂蒙正「論時運」言:「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晉代陶淵明「輓歌」也曾道:「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二者非但說明了人生的無常,亦道出生命的變化難測。《列子•天瑞篇》云:「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人生即是一步步的邁向死亡,縱使想要逃避,卻終究難免一死。 古時莊子便體會到時間對生命的壓迫與威脅,知曉了人生短暫,追猶不及。《莊子•知北遊》便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忽然、倏忽,難免抽象;即使使用瞬間、毫秒,也無法具體形容那生命急速消逝的感覺。 對於這個問題,佛家的解釋則是相當貼切的。 《四十二章經》載: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 佛言:「子未知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 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善哉!佛陀的大智慧,將生命繫於呼吸之間,既是真實,又是如此平易近人。生命萬物,隨時都在呼吸;當呼吸停止,即是生命殞落之時。呼吸之間,隱含著人們存在的證明;佛陀以此喻生命之短促可貴,珍惜當下方是人生重要課題。 友人教導坐禪,本以為坐禪僅是盤腿閉目即可,原來入門方法就在於學習呼吸,無論是最常用的「數息法」,或是觀察呼吸出入的「隨息法」,皆是進修蹊徑。《法句經 •惜念品》道:「出息入息念,具滿諦思惟。從初竟通利,安如佛所說。是則炤世間,如雲解月現。起止學思惟,坐臥不廢念。」單從「定」的角度切入,藉由數息打坐,可助人正念分明、屏除雜念;進一步以「定慧不二」論之,在吐納間,以心觀心,便如同《金剛經》所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徹見本來面目,洞悉實相。 電影「功夫之王」中,男主角問僧人:「我們都快凍死了,怎麼辦?」僧人不疾不徐回答:「不要忘記呼吸。」雖是詼諧之語,但佛家智慧就有如電影般,時時蘊藏在我們生活之中。

《寫作小撇步》認字,從形、音、義開始

2008年09月20日
公開
34

2008/9/19 人間福報終身學習�人文| 作者:姚儀敏 說到錯別字,其實包括錯字和別字。 「錯字」是把原來的字形寫錯了,如:「易」誤為「昜」,「昜」就是錯字;「別字」則是用一個沒有錯誤的字,代替另一個字,如「收穫」誤為「收獲」,所以別字也算錯字。 錯別字嚴重干擾了文字的運用,所以漢朝初年,制定了法律來彈劾那些沒把寫字當一回事的人。如《漢書.藝文志》就說:「漢興……吏民上書,字或不正,輒舉劾。」當時只要少寫了一筆,就有可能大禍臨頭。 我們要怎樣防止錯別字出現呢? 首先得注意字形:自篆、隸出現後,兩千多年來,漢字總數至少在四萬六千個以上,雖然扣掉死字、廢字、方言等,只剩下常用的四千多個,然而這麼多字,只靠有限的筆畫、部首組成,自然造成許多形似字,若要區分形似字,就得認真區分每個字在「音」或「義」上的不同。 例如:「修葺一新」的「葺」不同於「毛茸茸」的「茸」。 其次,得注意字音,這也是電腦族最頭痛的問題:清朝末年李鴻章當道時,他家鄉有個不學無術的傢伙赴京應考,為了撈上一官半職,這個考生就在卷上寫了一句話碰碰運氣:「我是李鴻章大人的親妻(戚)。」卷子呈上去後,主考官看了又氣又笑,便在試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親妻,下官不敢娶(取)。」 如果你也常在電腦鍵盤上練功,務必記取這個教訓,因為這是使用注音輸入法最常犯的錯誤。 再來就是明辨字義,也可以避免錯別字: 如針灸的「灸」是中醫的一種醫療技術,而「膾炙人口」的「炙」則是用火烤肉的意思,唯有充分掌握兩者的差異,才不會誤用。

行動才是真愛

2008年09月20日
公開
45

《另纇財富》行動才是真愛 2008/9/19 人間福報| 作者:苗方 日前看到曾馨瑩於婚後,與郭台銘向台北法院聲請辦理登記夫妻分別財產制,似乎在向世人證明,她不是為了錢而結婚。顯然「錢」的流言,一直是「狗狗」心中的陰影。 使我想到一個故事:有一位老人,收藏許多價值連城的骨董。他的老伴早死,三個孩子長大後,也都出了國。身邊所幸還有個學生,跟出跟進的照顧。 許多人說:「看這年輕人,放著自己的正事不幹,成天陪著老頭子,好像很孝順的樣子。誰不知道,他是為了老頭子的錢。」 老人的孩子們,也常從國外打電話,叮囑老父要小心不要被騙。「我當然知道!」老人總是這麼說:「我又不是傻子!」 老人死了,律師宣讀遺囑時,三個兒子都趕回來,那學生也到了。遺囑宣讀之後,三個孩子都變了臉,因為老人居然糊塗到把多半的收藏品都給那個學生。 「我知道他可能貪圖我的收藏,」老人的遺囑寫著:「但是在我蒼涼的晚年,真正陪我的是他。就算我的兒子愛我,說在嘴裡、掛在心上、卻不伸出手來,那真愛也成了假愛。相反地,就算我這位學生對我的情都是假的,假的幫我十幾年,連句怨言都沒有,也就應該算是真的!」 不是嗎?有什麼比真正伸出手,一起工作、生活,一起年輕、老去,更真! 莫再說東道西了,讓郭台銘夫婦好好生活吧!

垂死的魚

2008年09月20日
公開
11

昨晚老公下班回來,我試探性問他週六讓不讓我們回娘家?他抿緊嘴不回答。 明知他的答案永遠是否定的,拋出這種無聊的問題,自己也爽。 今早他故意逗孩子要帶他們回奶奶家,孩子信以為真,見狀,他樂不可支。 中午婆婆來電詢問至今連個人影都沒見著…?老公連忙迭聲說:「晚一點就回去了…」,還故意提高聲調,讓在房間的我聽得一清二楚。 媽媽的毛病又犯了,找他質問:「昨晚問你要不要回我家,你到現在不給我答案,要你回答有這麼困難嗎?只是給個答案,要或不要,你都吝於回答,瞎眼人也知道你不會讓我們回去。我媽早說過我根本沒膽拂逆你的意思,連帶孩子搭火車回去也要你同意才行,搭車回去會讓你沒面子,每次問你的意見沒一次正視過我,你的反應我媽都瞭若指掌,說穿了她女兒就是沒種,沒辦法,這種沒種的孩子是她出產的,品質不好是她的責任。」 老公的笑容更大了,的確,品質控管不好的商品是無法交到顧客手中,沒被退回去重做或從此不採用他家商品已是最大恩賜了。我是沒立場講什麼,我媽更沒立場,本著顧客永遠是對的原則,一方注定永遠處於挨打局面。 本該趕快收拾行李回他家,照他的劇本走,但媽媽還是嚥不下這口氣,我只要一個答案,今天我問他什麼,他全部自動消音,讓我摸不清他的想法,他一句話就讓全家跟著雞飛狗跳,沒一次例外。通常都是第三者告訴我他的想法如何,我完全在狀況外,這樣的婚姻真的很累。和他在人前維持幸福假象,終有一天我會崩潰。 老公受不了我的咄咄逼人,吐出一句話:「妳的問題讓我很為難。」 他說得沒錯,跟話不投機半句多的人相處真的很令人難受,可悲的是我從不知他在這種為難處境中煎熬這麼久,真是苦了他。 我也要拋開自我意識,他說什麼照做就行,他工作那麼辛苦,回家需要的是一個體貼溫柔的妻子,我如果再用這些無聊的問題煩他,連我都不能原諒我自己。 該如何才能讓自己沒有主見與想法,當個植物人好了,不成,植物人成天躺著,腦子還能運轉,也是有想法的個體。 當不成植物人,只好委屈他繼續忍受我的無聊了。就當我是離開水面臨死前掙扎的魚,只見牠嘴巴一開一閤,反正也聽不到(懂)牠說什麼。

【黛媽咪新視界】難道長男不好伺候?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9

2008/9/17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汪詠黛 在一個聚會場合,突然發現在座的有一半女性是「長男的媳婦」,而這群熟女養育的第一個或唯一孩子是男生的也佔多數,一時之間話題全部集中在「長男」的身上。耐人尋味的是,不論嫁給長男或養育長男的,似乎苦水特別多,難道長男真的不好「伺候」,也不好教養? 呵呵,我可不敢給「長男」貼標籤,不然咱家老爺和大兒子一定會率先跳起來抗議。不過仔細想想,「長男的媳婦」和「長男的媽咪」吐苦水,也不會事出無因喔! 教養光宗耀祖的好男孩 很少有人敢大剌剌地說,自己是天生做「好父母」的料,幾乎都是從當了父母以後才開始慢慢學習的,所以我們常聽到這句話:「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句話也說明了,對於家中第一個孩子,尤其在特別重視「長男」的東方社會裡,爸爸、媽媽是多麼的戒慎恐懼,又是多麼全力以赴想要教養出一個光宗耀祖的好男孩。可惜,天不從人願,很多盡心盡力在帶孩子的父母,常常努力了半天,卻適得其反,「照書養的長男」不但是個磨娘精,還是學校的頭痛人物,長大之後為他受罪的人更多了個倒楣的妻子。 盡全力達到父母的期望 最近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一本翻譯書《長男有問題!》,作者杉山由美子經過大量實例訪談和深入探討後,觀察到很多日本長男現象,其中包括問題出在父母;雖然台灣並沒有那麼多過度保護孩子、蠻橫不講理的「怪物家長」,但是在我接觸的家長和孩子案例中,的確有不少長男和書中描述得很類似。您不妨看看自己家中或周遭朋友的家庭,是否有這樣的長男現象: 悆受了莫大的期待和壓力,盡全力達到父母的期望;但在弟妹出生之後,專屬於自己的父母關愛卻被剝奪了。 悆厭倦當個「聽話乖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後開始反抗。 悆除了「讀書拿高分」外,是一無所長的「生活無能者」。 悆不懂得和他人相處之道,漸漸開始拒絕上學。 用對了方法來愛他 我有兩個兒子,說也奇怪,咱家的長男從小「果然」比較不好帶,尤其到了青春期,更是讓我們吃足苦頭。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真的應驗了「長男有問題」的魔咒嗎? 當然不是什麼迷信的魔咒,我要在此很慚愧地告白: 與其說是「長男有問題」,不如說是「父母不會教」! 幸好,我和外子一直以來都互相鼓勵,要做一對開明的父母,不要給孩子過多的期待和壓力,也非常注意培養和兩個兒子的親子關係。當我們出現困擾時,除了虛心求教、尋找外援,屢試不爽的法寶就是:靜下心來,好好聆聽孩子的內心話,並讓我們愛孩子的心回到原點———愛他原來的樣子,讓他做自己。 是的,就這麼簡單,只要愛他原來的樣子,讓他做自己,他的表現就會愈來愈好。只不過,說比做容易,我們當父母的老是陷入「不放心」的焦慮中,不相信孩子有「向上」和「向善」的心和能力,不敢「放手」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成長,不願給他自由發展的空間;尤其,是對長男。 只要我們用對了方法來愛他,其實,長男就不會有啥令人頭痛的問題了。 ★汪詠黛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melodywang101/

媽咪,哥哥在念 《中國福報》耶!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7

2008/9/15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戴晨志 一天,我從台中演講完回家,已是晚上九點半,孩子快準備上床睡覺了;不過,我幫女兒、兒子剪完指甲後,拿起桌上的《人間福報》,對兒子說:「來,德德,你把這篇文章念一下好不好?」 投入感情清楚念出來 兒子愣了一下,說:「為什麼要念?」 我指著星雲大師「人間萬事」專欄上,一篇主題是「會成功」的文章,告訴兒子說:「你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念,念文章,對你寫作文會很有幫助……」這時,兒子說:「好吧!」於是,他很乖地開始念了—「每個人一生當中,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我會不會成功?』成功,有成功的條件;不成功,也有不成功的原因。世間凡事要結果,先講究原因;不播種,怎麼能有收成呢?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成功,只是成功的條件很多,例如健康的身體、正派的行為、一定的知識水準、做事公平正直等等。」 我對兒子說:「你念文章時,要認真、用心,不能太隨便;就像你寫文章是很認真的,念文章,也要有大小聲、要投入感情,把文章的重點,清楚地念出來。」兒子聽了,點點頭,繼續念—「一、誠信篤實的人會成功:『人無信不立』,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在數十年前的古老社會裡,即使開個小店,店內都會掛個告示牌:『童叟無欺』,表示經商買賣重視的是誠信。做人也要誠信篤實,不要想去愚弄別人,想要愚弄別人的人,最後反而愚弄了自己。經常喊『狼來了』的小孩,三次就自食惡果了,所以做人要守本分,不要投機取巧。中國人一向以忠厚待人為美德,花言巧語騙人於一時,不能永遠得逞,所以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誠信篤實,誠信篤實的人會成功……」 把成語放進文字當中 兒子聽進我的話,坐在我的腿上,很認真地念。此時,我真的很開心,他以前從來沒有念過報紙的文章,可是,他很好學,只要對他有幫助的事,他都願意學習、嘗試。而且,看到他認真念星雲大師的文章,就好像看到年輕時的自己,因為,我以前也都是拿起報紙,不斷地念、不停地朗讀;我對著小麥克風,一邊念、一邊錄音,一念就是半小時、一小時。有時,我念到嘴角都出現白泡沫,但,我很快樂,我知道,我天天在進步。 我對兒子說:「德德,你看,單單你念的這一段文章當中,就有好多成語對不對?我們來算一算,有多少成語?」我和兒子一起算:「人無信不立」、「童叟無欺」、「自食惡果」、「投機取巧」、「花言巧語」、「誠信篤實」。 「你看,你念一遍,就學會了這麼多成語,以後你寫文章,也要學習把成語放進文字當中哦!」我摟著兒子說道:「好,你再念念一段……」 「二、守時勤奮的人會成功:守時不但是做人應有的禮貌,也是人際之間應該共遵的道德。在六、七十年前,蔣經國先生在江西當行政專員時,提倡『新生活運動』,其中有一條『守時』。猶記得當時小學的國語教科書中,有一句:『短衣短褲上學校,從不遲到半分鐘』,這句話深印在我的腦海,我這一生不但不退票,而且非常守時,就是深受這句話的影響。過去我會說,我這一生都是在『限時專送』中趕赴行程,到後來甚至成為『快遞』……」 念報紙對作文有幫助 逐漸地,兒子愈念愈有信心,也比較不畏縮了,因為,「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高手!」朗讀,就是要大聲、感性地念出來,而且要把重點字,用「比較慢、清晰、或音量較重」的方式,投入感情地念,才能吸引人聽下去。 「好了,今天念到這裡就好了。以後,你每天都要花十分鐘念一篇文章,好不好?」兒子聽了我的話,點點頭說:「好!」此時,小女兒跑去跟媽媽說:「媽咪,爸爸在教哥哥念《中國福報》耶!」 「不是《中國福報》,是《人間福報》啦!我們家的另外兩份報紙是《中國時報》和《聯合報》啦!」我太太說:「哥哥念報紙很好啊,對他的作文很有幫助!」 此時,小女兒縮著頭說:「噢……這件事跟我沒關係哦!妳不要也叫我去念報紙哦……」哈! 戴老師朗讀分享 {1}要用心、認真、大聲地把每個字音,念得精準、飽和。 {2}不必在意文章是誰寫的,但要運用有感情、專注、投入的聲音,自我練習。 {3}朗讀時,別人是看不見文字的,但朗讀的音韻表達,必須悅耳。 {4}喜歡朗讀的人,一定會更自信,上台演講時,也一定會更從容不迫。 {5}朗讀時,要把聲音錄下來,自己聽,也拿給別人聽。

枕著宋詞入眠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12

2008/9/15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莫衣紫 詩詞曲賦中,獨愛宋詞。在我看來,唐詩偏於大氣,漢賦偏於堆砌,元曲偏於慘澹,唯有宋詞,清麗而又纏綿,最適合女子的心境。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宋詞是好女人的娘家。我卻要說,宋詞既有婉約情懷,又具備巾幗英氣,本身就如同一個典雅大方的女子。 宋詞有婉約派和豪放派之分。少年時喜歡宋詞,大抵是因為喜歡那些華麗纏綿的詞句。少女情懷總是春,那時候的我小小年紀,卻總覺得滿腔愁緒無法言說,因此特別喜歡讀一些婉約詞。那些涉及思念、閨怨、風花雪月、前塵往事的詞,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百轉千回,自覺旖旎無限,淒美無限。 如今看宋詞,卻多了一份淡雅的心境,再拿起手邊的《宋詞選注》,無論婉約派還是豪放派,我都能夠靜下心來品讀,慢慢體會個中真味。也許是經歷了人生的風霜,我變得淡定從容了。這也正應了辛棄疾的那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宋詞渾然天成,而意境綿長,讀來令人懷想無限。我常常在寧靜的夜晚,點一盞溫柔的燈,品一盞清涼的茶,讀一卷古樸的宋詞集,肆意地徜徉在宋詞的婉轉妙韻中。 婉約派中最愛是李清照,當然,這跟我和李清照同是女人有關。女人對女人,總是有著憐惜的。何況她的詞,道出了大多數女子的心聲。記得那時正為情所困,在KTV一遍遍唱著由她的《一剪梅》譜成的歌曲,淚流滿面。「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大概是所有愛著的人心中都有的感慨吧!另外一位婉約派大家柳永,也是我很喜歡的詞人,他的詞情調閒雅,寫富貴而不鄙俗,寫豔情而不輕挑,讀來讓人回味無窮。此外還有李後主的愁,秦觀的思相,讀來無不令人感觸萬分。 豪放派詞人中,最敬佩是岳飛,也許他在詞人中不算是最有才華,但他的赤膽忠心,一直讓我景仰。《滿江紅》中的那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激勵著我珍惜時光,努力拼搏。我也敬佩愛國詞人辛棄疾,他憂國憂民,然而雄心壯志無法施展,不得不發出了「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的悲歎。 愛上了宋詞,怎能不愛那些詞人們,又怎能不愛他們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呢?陸游與唐婉的千古絕唱,曾經讓我無數次地為他們惋惜,落淚。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讀來令人鼻酸,更為他的深情而感動。那些久遠的愛情,歷經千年風霜,依然無比清晰地揭示著愛情的真諦。 雖然今時今日,愛讀宋詞的人很少了,但我仍固執地偏愛它。鬱悶時讀讀宋詞,可以慰藉心靈;躁動時讀讀宋詞,能夠讓我安定。現在有宋詞陪伴,我的心中淡然清涼,別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愜意。倦了,便將宋詞枕在腦後,悠然入夢。也許在夢裡,我也能成為才華橫溢的詞人,吟出心中最動人的詞句?

一年好景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25

2008/9/16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錢國宏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不經意間,一陣新涼掠過髮際,有如偈語醍醐灌頂,驀然抬頭,見枝頭黃葉翩躚於晚霞裡。 秋日宜看雲。碧空如洗,澄澈萬里。潔白的雲朵似隨意潑墨上去的幾許意境,潺潺洹洹,令丹青妙手扼腕擊節,自歎弗如。那雲,淡淡的,不蔓不枝;靜靜的,舒舒朗朗,不似春雲之繾綣,有勝夏雲之叢生!   秋日宜開窗。推開世間的喧囂,封起人事的煩擾,以一份平和和驚喜迎接秋陽的造訪。晴和的光線無聲地漾進來,如音樂、似泉水、像詩歌,瞬間便淹沒了室內的一切,包括物事,包括思想。秋陽曖曖,溫醇、柔軟,亮麗、愜意,撫慰著心靈的傷痛,濾除著塵世的紛擾———一切的喜怒哀樂都在秋陽中融於無形,溶於無聲。 秋日宜聽雨。秋雨纏綿,如夢如幻。啟窗聽雨打芭蕉,有如聆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人油然想起「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壯年時光。雁陣排空,心如止水,憑案靜坐,品雨品茗。 秋天,她經歷了春之蓬勃、夏之繁盛,而把一切喧囂與浮華都隔離在涓涓的秋光之外。「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獨愛金秋,是因為她能讓張揚而迷亂的心變得沉靜;獨愛金秋,是因為她能讓煩躁而絕望的心變得熾熱;獨愛金秋,是因為她能讓保守而戚戚的心變得豪放……

皇帝的忌諱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18

【天南地北】皇帝的忌諱 2008/9/1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仁英 中國的封建皇帝,稱為天子,居九五之尊,對於臣民的生命財產有生殺大權。其近者如左右,遠者如百姓,稍有不慎,觸犯了皇室種種忌諱,隨時會大禍臨頭。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忌貓。原來,她曾將太子之妾蕭良娣囚禁下獄,蕭良娣對她的殘暴行為恨之入骨,發誓說:「願阿武(則天)為老鼠,吾為貓兒,生生扼其喉。」為此,武則天便開始恨貓、忌貓,把養貓看做是「不祥之兆」,並下旨宮裡一律不准養貓。 元代第四位皇帝元仁宗,這位蒙古族天子屬雞,認為「雄雞一唱天下白」,司晨有功,登基伊始,他就在大都(北京)告示民眾:有虐待雞者,必嚴以處之。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當過和尚,剃過光頭。和尚又稱僧人,因此他特別忌諱「光」、「禿」、「僧」等字,連跟「僧」字諧音的「生」、「笙」等字也不許用。如果誰在文章中一不小心用到這些字,一經發現,不問青紅皂白,一律殺頭。 清末的慈禧太后,屬羊,她一生忌聽「羊」字,連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稱「福肉」或者「壽肉」。 慈禧酷愛聽戲,幾乎「日必觀之」,但看戲時也忌聽「羊」字,連帶有「羊」字的劇名,如「牧羊圖」、「蘇武牧羊」等戲,都不許在宮裡演出。 同治年間,梆子名伶侯俊山被召進宮裡演「玉堂春」,慈禧聽到「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無還」這樣一句唱詞時大怒,立即命令停演,「犒賞」劇團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棒打其臀,不准再入宮演戲。 從那以後,宮裡再演「玉堂春」時,蘇三那句唱詞便改為「我好比入網的魚兒有去無還」了。 慈禧還認為羊虎相克,她命人對身邊的太監和宮女逐個查問,凡虎年生者,一律嚴懲,當眾杖責,然後逐出宮門,流放北漠以圖吉利。

出類拔萃

2008年09月19日
公開
14

《人間萬事》出類拔萃 2008/9/17 人間福報|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叢林裡,其中一棵樹長得比其他同類來得高大,就可以說這棵樹「出類拔萃」;山嶽在群山中顯得高峻特出,這也算是「出類拔萃」。人群裡,才華出眾,優點很多,不同於一般人,也是「出類拔萃」。 人都希望自己能出類拔萃,受人賞識。但是人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才算出類拔萃呢? 一、儀表不凡:佛教裡,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就是儀表不凡。現代人說,某人身高七尺,五官端正,英俊瀟灑,長得儀表不凡;用通俗的話說,就是「俊男」,或是「帥哥」,都是儀表不凡。當然,也有些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徒有外貌儀表;假如裡外一致,不但相貌堂堂,尤其腦筋清楚、思想周全,才算名符其實。今人每說到關雲長,就覺得他有「英雄氣概」,說到李世民,就稱讚他是「標準的帝王」;近代的汪精衛,也有人稱他是「美男子」。應該說,他們都是儀表不凡,所以出類拔萃。 二、智慧超群:在一個公司裡,某人特別有辦法,再困難的事到他面前都能迎刃而解,大家就稱讚他智慧超群;因為他的巧思過人,這就是出類拔萃。春秋戰國時代的莊子,雖然官卑職小,不獲重用於當時,但是他對人生的思想豁達遠大,他就是智慧超群。孔子曾自謙「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因為他的謙卑,更顯出他智慧超群。在佛教裡,阿難尊者能把佛陀數十年的說法背誦出來,供大眾結集佛陀的言行,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這當然也是智慧超群。現代世界上有很多過目不忘、辯才無礙的人,他們也可以說都是智慧超群、出類拔萃的人了。 三、膽識過人:所謂「膽識」,就是不光有「膽量」,還要有「識見」;膽識俱備,才能稱為「出類拔萃」。像「完璧歸趙」的藺相如,就是膽識過人,像「不辱使命」的晏嬰,就是膽識過人。晏嬰代表齊國出使楚國,他不因自己身軀矮小而有辱大國風儀,嚴詞拒絕從小門進入,並且機智勇敢地發表一席談話,終讓存心羞辱他的楚國不得不開大門迎接,他就是因為膽識過人而出類拔萃。 自古以來,多少人從敗中反勝,能夠轉危為安、化險為夷,都要靠過人的膽識。我們翻開歷史的扉頁,有膽識的軍人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反之,一些沒有膽識的人,只靠匹夫之勇,甚至膽小如鼠,以致每役必敗,這就不是沒有原因的了。 四、寬宏大量:世界上的英雄俊傑所以成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心量寬大。像漢高祖劉邦重用蕭何、韓信、張良,他說:「制定領軍政策、法律條文,用以安邦定國,吾不如蕭何;領兵征戰,以少勝多,不畏艱難,我不如韓信;出謀擘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但是因為劉邦能容人,故有大漢江山。所以,一個人度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唯有寬宏大量、氣度恢宏的人,才能出類拔萃。

奇士勞斯基時代

2008年09月18日
公開
18

【舊物情深-六之五】奇士勞斯基時代 文◎徐國能 2008.9.16自由副刊 導師時間的閒聊,我的學生知道我連《藍色大門》、《刺青》、《練習曲》這些電影都沒看過,對李安也沒什麼概念,就認定了我是個拒絕現代藝術的老頭子,這我當然不甚服氣,立刻搬出了:「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看過的電影……」語畢,果真是滿臉話不投機半句多的代溝表情。 二十來歲的那幾年我是個影迷,瑞典大師英格瑪.伯格曼、義大利的費里尼、德國的文.溫德斯、法國的楚浮、安東尼奧尼、美國的賈木許、俄國的塔可夫斯基、希臘的安哲羅普洛斯、伊朗的阿巴斯、日本的小津安二郎,還有艾米爾.庫斯杜力卡的《流浪者之歌》、陳英雄的《青木瓜的滋味》……陪伴我度過了無數因為沒有女朋友的孤單夜晚,那還是錄影帶的年代,到處索借,不放過任何一個影展,後來認識的女友也愛看電影,穿梭於各破舊的二輪電影院和MTV是我們約會的大宗,那還真的看了不少好片,《鑰匙孔裡的愛》、《鰻魚》、《烈日灼身》、《安東妮亞之家》……這些也許不是什麼經典大片,但真是令人難忘,看過了這些,什麼《斷背山》、《色│戒》就沒啥味道了。那是我的電影狂飆年代。 彼時正是奇士勞斯基最紅的時候,我們除了看過「紅白藍」、《雙面維若妮卡》,還找來了《十誡》、《機遇之歌》、《電影狂》等,貪享了那樣動人的年華。奇士勞斯基的電影並不賣弄什麼炫技,表現人生平凡中卻美麗的一面,意象簡潔準確而富有詩情,我覺得是很偉大的電影導演,也是我電影年代最深的記憶。 近年不知為何,心淡意懶,不僅看片少,看太嚴肅的也容易累,上回進電影院看蘇古諾夫「一鏡到底」的《創世紀》,居然睡著了一會兒,醒來後非常自責與感慨,而幾年前買來送給妻子的《悲傷草原》,到現在還沒拆看呢。人生啊,事業啊,小孩啊,應酬啊……那鋒利的剪刀終於將我最美好的一些片段剪去,讓我成為一部乏味的「普」級電影了。

律師也有M型化 菜鳥月薪三萬多

2008年09月18日
公開
38

2008-09-17 中國時報 【陳俊雄�北縣報導】  律師以往是令人稱羨「三師」之一,但因報考律師門檻大幅降低造成人數激增,雖然不少紅牌律師仍身價不斐,不過受雇律師事務所的菜鳥律師,月薪卻已降到僅三萬出頭,律師也出現M型化趨勢。  各地檢署新收案件年年看漲,以板橋地檢署為例,今年就可望突破三萬大關,粗估光是板橋地院、地檢署的訴訟大餅就有近十億元,但這塊大餅卻由少數資深律師或事務所分食,絕大多數的菜鳥級律師日子依舊過得苦哈哈,薪水甚至比上班族還不如。  律師原本是人人稱羨的行業,為何也會出現M型化?法界人士指出,不少執業律師在招募新人後普遍都會「留一手」,讓菜鳥律師經過多年磨練依然難以自立門戶;另外,資深律師、司法官轉任律師依賴人脈也吸走不少客源,讓沒有人脈的菜鳥律師,更難以早日自立自強。  法界人士指出,律師市場競爭激烈,尤其近年來透過媒體捧紅的不少知名律師,更猶如有吸星大法加持,但這些知名律師中,部分只是接受委任掛名,事後再把訴訟案件交給事務所其他律師答辯,訴訟品質往往不如預期。  先前一名鬧出新聞的律師,在不少民眾心目中名氣雖大,但司法界評價卻相當兩極。原因是,這名律師經常在法庭上不但罵對方律師,甚至連法官也一起挨括,連帶使委任人遭拖累,往往被判得更重。  資深法界人士表示,以往司法官有轉任「好三年」的說法,如今時代改變,唯有依賴紮實服務、精研法條及訴訟技巧,才能在長期的法庭攻防中獲勝,進而建立起良好口碑。而這也是月薪三萬的菜鳥律師,要想脫貧從M型一端跳躍到另端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