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8年07月14日
公開
5

封禪史話

《古史趣說》 封禪史話 2008/7/1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古傲狂生 《三國演義》裡的劉備劉皇叔其志不小,單看他兩個兒子的名字就可知曉。義子「劉封」,長子即蜀漢後主「劉禪」,一個封,一個禪,合起來就是「封禪」。 這封禪乃中國古代帝王的專利,要知道漢朝在劉備之前,封禪的也就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這區區三位皇帝。 封禪是中國古代帝王為祭拜天地而舉行的活動儀式,它是最盛大、但也是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所謂「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而「禪」則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間太平。 據說封禪的歷史很早,早在人文始祖黃帝時期就進行過封禪,接下來的顓頊、帝嚳、堯、舜、商湯、周成王也都進行過封禪。 為何古人對泰山這麼重視呢?這是因為泰山是中國五嶽之東嶽。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歷來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所以《孟子》上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漢書》張宴注:「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傳說黃帝因封禪而成「仙」,這也是吸引眾多帝王熱衷於封禪的一個重要緣故。據說,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也曾想去封禪,結果被賢相管仲諫阻了。 在封禪歷史上,秦始皇是一位開闢性的皇帝,他首開皇帝封禪泰山的歷史。漢武帝也不遑多讓,他曾經五次封禪泰山,如果封禪有金氏紀錄的話,漢武帝絕對是頭一號。東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也曾在泰山封禪。 有意思的是,一代名君唐太宗曾想去封禪,但考慮到貞觀時期尚難支付封禪的巨大費用,只好作罷。不過他的兒子唐高宗後來卻替他達成了心願,皇帝行初獻禮畢,皇后武則天行升壇亞獻。後來武則天登基,以女皇身分封禪嵩山,不僅使她成為中國封禪史上唯一女性封禪者,也是唯一在泰山之外舉行封禪大禮的封禪者。傳聞武則天在嵩山時,聽到山谷裡有呼「萬歲」的聲音,就此留下了「山呼萬歲」和「嵩呼萬歲」兩個成語。 由於封禪糜費太過嚴重,自宋朝後封禪漸漸廢止,明清兩代的皇帝改在都城建天壇和地壇,分別祭祀天、地。清朝的康熙帝和乾隆帝雖多次到過泰山遊覽,但都不曾再勞民傷財地大搞封禪大典。劉備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念念不忘這「封禪」的心結。

2008年07月13日
公開
2

我想你一定是全世界最聰明的男人

來源:朋友轉寄 一天下午,天氣悶熱,午睡醒來,懶洋洋地在澡盆裡泡著,忽然發現一樁事,使我恍如大夢初醒。 我無意之中聽到愛妻把一些人生大道理傳授給九歲的女兒。聽了大為愕然,現在特地轉告各位已婚男子,以資警惕。 她們母女兩出去大買特買新衣服,捧著大大小小的盒子回家,並不知道我在浴室。 愛妻得意洋洋的哼著周杰倫的「爸爸不要打我媽媽」,把買回來的東西放在衣箱裡。 突然女兒問道:「媽媽,爸爸一直叫窮,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他只是要我們知道,他須要辛辛苦苦地賺錢,我們才有好日子過。」 「難道他賺錢不辛苦嗎?」 「並不像他說的那麼辛苦。」 我剛要插嘴反駁,可是還沒有來得及開口,愛妻又繼續說下去。 「我的好女兒,那只不過是一種花招,妳長大了也要學習的。 男人都一樣,要人奉承,他們喜歡自以為是的,總認為自己聰明又能幹,我們沒有他們就過不了好日子, 妳可曾注意到,有妳爸爸在旁邊的時候,我都故意裝得什麼都不會?」 「我知道。」 「他不在的時候,我自己當然能獨當一面。 可是男人並不喜歡女人能幹,妳將來自己有了丈夫的時候可要記住這一點。 他們喜歡不但不會做事,而且有點傻氣的老婆,使他們覺得自己了不起。妳現在要開始學的,就是怎樣在適當的時機顯得軟弱無能,千萬別讓男人看出妳知道的比他多,他一輩子都不會饒妳的。」 女兒仔細思考這個人生真諦。 我一聲不響地靜待著,像河馬似的,把鼻子和耳朵露出水面,每個字都要聽得清清楚楚。 女兒開口了,她問:「妳不愛爸爸嗎?」 「當然愛他,女人的秘密武器是假裝纖弱溫柔,要纖弱得連轉開牙膏的蓋子都非得要人幫忙不可。」 過了一會兒,她像嗓子裡有東西堵住,很不好受的追加一句:「我甚至於天冷時半夜起來,倒一杯水都不會。」 後來她們發現我在浴室裡時,我假裝在澡盆裡睡著了,所以她們不知道母女倆這段氣煞人的對話已經全部被我聽到。 我想,等著瞧吧,女兒要是敢照這番母教來捉弄我的話,我便好好的打她一頓屁股。 可是她使出新學的這一招時,手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當天晚上我坐著看書,她跑過來站在旁邊,我心想她要現原形了,先來一番甜言蜜語,逗我高興,然後求我多給她零用錢,我要是不好好的教訓她一頓就怪了。 她說:「爸爸。」 我說:「什麼事?」 「有件事你知道嗎?」 「不知道,什麼事?」 「媽媽認為你是個傻瓜。」 「妳為什麼這樣說?」 「是她這麼說的,她說你並沒有像你自己想的那麼聰明。」 「她什麼時候說這樣的話?」 「今天。她說男人都是傻瓜,只要馬屁拍得好,要他們幹什麼,他們都肯。」 「那妳認為怎麼樣呢?」 這孩子本性是老實的,其實我不必替她擔憂,女兒是好的,我一時慈愛之心大起。 她說:我不認為爸爸傻,你不會上那樣的當,別的男人也許會,我的爸爸可不會. 她用胳臂摟著我的脖子。 「全世界沒人像爸爸這樣聰明,你做的風箏比誰都好。」 她爬到我的身上來。 「也沒有人像你這麼會講故事。」 她把頭靠在我的胸上。 「玩起球來,你也最行。」 她把兩隻胳臂圍著我的脖子,把我摟得緊緊的。 「我最喜歡爸爸了,我不管媽媽說什麼,我想你一定是全世界最聰明的男人。」 --------------------------------------------------------------------- 結論: 女人撒嬌、發嗲、灌迷湯....的撇步 對任何男人永遠有效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2

月光下的水舞

2008/7/3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文�地兒 當一個人,經過不懈努力,能夠對著天地自豪地宣告,我已制服妄心,煩惱已斷,生死已了,走了,再見!是多麼的瀟灑啊。 偕友,踏著月色,靜靜地來到古城旁浩淼的湖邊。 幽靜的月光下,巨輪般的湖上音樂噴泉設施黑越越地泊在湖中。一粒歌聲響起,多姿的水珠,水扇妙曼而來。白色、橙色、紅色、藍色、綠色的燈光染亮了水珠,彷彿一群群姿態各異的人群在月光下舞蹈。 「深夜花園裡四處靜悄悄 只有風兒在輕輕唱 夜色多麼好 心兒多爽朗 在這迷人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every night in my dreams I see you, I feel you, that is how I know you go on 」 《My Heart Willl Go On》 歌曲是表達人類心靈的最好媒介,而舞蹈則是個跳動的音符。 在這遠山環抱的湖畔,如泣如訴的《我心永恒》、恬靜纏綿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渺渺茫茫地飄在輕輕漾著月光的湖面上,一字一句流進心田。狹長的音樂噴泉兩端潔白的水柱直沖明月,又扭身遙向互奔,呼喊,中間諸多一紅一藍相擁人舞的男女造型,孔雀開屏般的水扇,鳳尾竹一樣的水樹,而高高低低地飄揚起來,如夢,如幻,如舞動的歌聲。 湖邊散落著人群,或佇立,或靜坐,任憑歌聲和舞蹈拂過滿湖清風,細碎明月。天地彷彿止在夢樣的湖色山光中,醇酒一樣把整個身心都融化了。想起了很多,幼時的夢想,相知的美好,迷濛的舊夢,如煙的往事,都隨著歌聲水聲淡淡升起,粗糲的人世間僅留下了甯靜和快樂。 「一曲歌聲動風雨,好夢由來不願醒。」 漸漸地,水的舞蹈和歌聲去了,歇了,人們陸續離去。脫了鞋子,立在水中,清涼的湖水觸摸著雙足,四周遠山如線,新月中天,瞬間空曠甯靜的天地裡,我才彷彿醒了。 韶華易失,好夢易去,這妙曼的水舞,和靜寂的湖面,再次讓我領略到了這一無奈而傷感的人生真諦。 兩千年前,佛祖在袛樹園演說《金剛經》。濃蔭匝地,眾人環繞,一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清音,照破黑夜的迷茫,真實顯露了人生的況味,被代代演說。嘗讀《紅樓夢》,「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寶玉黛玉的「淚眼相對心語共,無奈鏡花水月中」,無數人物的「繁華綺夢終如夢,鏡花水月一場空」的淒冷結局,讓人淚水潸然。 也許,這是每個人從誕生到消亡,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小女兒剛剛會說話,看動畫片,正在動人之際,忽然遊出了字幕,響起了片尾曲,女兒常常攤一攤手,喃喃不清地說:「沒了,沒了。」甥女戀愛了,正在繁花似錦時,卻戛然而止,芳塵隨風。她痛苦莫名,我便無限歎息。我亦何嘗不是如此呢?升學、晉職等等夢想隨風飄零,父母的慈顏瞬間黃泉兩隔時,何嘗不痛苦莫名呢?父母和同事臨終散亂迷茫的眼神,僵硬的遺體推進焚化爐,濃烈的黑煙騰空而起,幾分鍾後,人形化作一堆零散的骨渣和白灰的強烈對比,一直橫旦我心。 ● 佛祖說法四十九年,如聲聲醒石,不厭其煩地宣講人間的苦空無常,提醒人們,要堪破人生,跳出對夢一樣的水舞的追逐和癡迷。因為,再美好的水舞,再絢爛的糾纏,也終有無常、消歇那一天。 佛祖入滅時,弟子紛紛哀哭,惟有開悟的一些大弟子們不哭。佛祖讚許大弟子們的同時,安慰阿難等痛哭的弟子說,人間的聚會,總會分離,人間的美好,終會煙花般逝去,不應哀戚這短暫聚會的流散,應該努力管好自己,利用寶貴的人身和光陰,尋找到那寧靜、真實而永恒的自我本心,回歸不受輪回擺弄,生死自在,心靈自在的精神家園,永離輪回和煩惱,成就、解脫自我。臨終,佛祖反其道而行之,宣講了人生是「常、樂、我、淨」的,只要看透了人生榮枯的規律,就會苦樂不挂於懷,人間在他眼中,翻作淨土,水舞美好,消歇亦美好。鏡月空花,也是清涼。 佛祖臨行前,又一次慈悲地叮嚀弟子們解脫人生煩惱的規律。 我們的痛苦,常常來自攀緣、分別、憎愛和不捨。不同的心境,觀看同一事物,得到的是不同的感覺。佛經說,同一條河流,天人看河水是琉璃,凡人看河水是水,而在餓鬼眼中,竟然是滿河烈火。這就像男女,戀愛時看對方如同清淨的蓮花,一旦反目,對方就成了臭烈難聞的毒草毒花。或許,河流和戀人未變,變的是我們的內心和審視的目光。 ● 明代高僧憨山大師曾作一首逑澄心銘逜,形象地道出了煩惱的來源。 「真性湛然,如澄止水。憎愛擊之,煩惱浪起。起之不休,自性渾濁。煩惱無明,愈增不覺。 ……忘我之功,在乎堅忍。習氣才發,忽然猛省。省出即覺,一念回光。掃蹤絕跡,當下清涼。 清涼寂靜,挺然獨立。恬澹怡神,物無與敵。」 憨山大師是儒釋道皆通的肉身菩薩。自幼出家,但未剃度,只是在佛寺求學,苦學多載,遍覽天下書籍,文章驚世。十九歲時,看到一起遊學的才子們科舉得中,他竟然起了入仕的心。經老師教誨,悟到了人間的歡喜,無非是一場妙曼卻不實在的水舞而已,因緣和合而成,終歸散去。於是,下定決心,剃度出家。三十多歲,即開悟,悟到了若心「旋風偃嶽而常淨」,即可達到「常、樂、我、淨」,清涼無比。 憨山大師後半生歷經含冤入獄、疾病等逆境,但他不起憎惡心,把逆境作為幫助自己還債,消除菩提道上歷劫積累的惡業的機緣,而心懷歡喜,努力修持、著述,最終超越了輪回,生死自在,留下一尊不壞的肉身和大量著述,贏得了人們的敬仰。反觀那些追逐名利官位等水月鏡花的學友們呢,是不是仍然在輪回中苦惱地漂泊,頭出頭沒,解脫無期?有感於斯,憨山大師寫下了這首長詩,作為弟子們的座右銘。在生死的河流面前,為人們留下了一艘渡輪和路標。 ● 阿羅漢長辭人間,即將入滅時,常常會念一首著名的偈子:「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做已辦,不受後有。」當一個人,經過不懈努力,能夠對著天地自豪地宣告,我已制服妄心,煩惱已斷,生死已了,走了,再見!是多麼的瀟灑啊。 見我呆立已久,好友提醒我,該走了。我們便沿著湖畔,結伴而歸。 城市的樓宇間,燈盞在張著明滅的眼,一只只路燈愈行愈遠。還有幾個不眠的孩子,在湖邊路畔玩耍。 朋友見我感慨,淡淡地說:「水舞的漂亮,已經欣賞過了,就行了。」 我看著他,卻始終難以遣懷,這或許是我的弱點吧。無情何必生斯世,有情終須累此身。無始劫來,我一直在隨著心在牽纏著周圍的事物,不能自主,知苦而無力脫苦,這或許是最苦惱的事吧。 「一念心清淨,蓮花處處開……」拐進巷口,隱約聽到這樣的歌聲。簌簌空響的法國梧桐下,突然想起了《楞嚴經》中,佛告富樓那雲尊者,「此迷無本,性畢竟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是啊,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自在的,並沒有人綁架我們,讓我們去煩惱。煩惱只是我們四處紛飛的永不知足的渴求與違背意願的環境碰撞出的微瀾假相。如果我們能如憨山大師所說,痛下決心,束縛自己猴子一樣處處攀緣抓撓取捨的躁動的心,空掉我相,掃蹤絕跡,以一顆不執著的心,像不著水、不著塵的蓮花一樣立在世上,隨緣生活,對我們應盡的責任和應作的事情,「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對個人的榮辱和環境,「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把生命的解脫和智慧的提升作為唯一追求,才能像一行禪師所期許的,把恬靜的行走作為體驗和欣賞生命的目標,以無為的精神走在喜樂的路上,當下達到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的境地,並成為快樂自在的人和眾生的警醒石吧。

2008年07月10日
公開
7

單純又豐富的生活

《樂活筆記》單純又豐富的生活 2008/7/3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王瓊慈 曾在報上讀到一篇〈單純而豐富〉的文章,是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但昭偉教授的作品,他提到最近和一位外籍的哲學家交往,雖然年紀比他小,人生經驗卻很豐富。這位哲學家非常有才華,但是他的生活簡樸,看了這篇文章讓我有一些感觸。 文章中提到的這位哲學家在餐廳用餐,看到昂貴的價目表,讓他不安。他說這世界上有許多人在挨餓受凍,而我們卻吃這些貴的東西,實在是很不道德,所以吃的餐通常在一百元以內,但昭偉教授對於博學多聞有生活簡樸的原因提出了幾點觀察的結果。 第一、他受過良好的通才教育,不管是自然和人文的領域都有接觸,所以只要他有興趣的知識領域都能夠入乎其內,出乎其外。 第二、他受過嚴謹的學術訓練,在專業領域的重要作品都很勤懇實在地深入,學問非常扎實。 第三、他好深思,對於不合理的事情能夠用心思考並行動反應。 第四、他有自學的能力,所以他能夠學習非常多的外語。 第五、不愛靠別人,二十一歲起就從來沒有拿過家裡的一毛錢,求學和旅行,都是靠他自己爭取來的獎學金和薪水。 第六、他愛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雖然薪資不高,但是精神上很自由。 這樣的人實在是我的偶像,我們的生活受到社會價值的影響,我們應該要生活簡樸,能夠紮實的去學一些東西,不要花很多時間學到的東西卻很淺薄。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認真地去追求,去努力的學習他們應該有的能力,不要花很多錢,花了很多的時間,收獲卻不成比例。 我也很不喜歡到高級餐廳吃昂貴的餐,因為覺得人只要吃飽就好,不必去滿足口腹之欲,我們不應該過太奢侈的生活,吃過於昂貴的食物,穿過於奢華的衣服。 自己的生活態度很重要,珍惜時間,讓生活過得很單純而且豐富。 什麼是單純的生活?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心裡所想到的,沒有太多的生活需求,沒有很多人情的罣礙,這樣的生活就可以單純美好。 既然需要單純,又為什麼要豐富呢?豐富應該是指生活的品質,好的生活品質能夠讓心靈感到充實,這樣的充實需要在年輕的時候,了解自己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很切實地去學習和思考,認真的去思考生命的本質,在知識和靈性上面得到比較寬闊的修養。 所以多讀書、多旅行是很重要的,透過眼界的開拓,了解生命的偶然和必然,就會珍惜時間,而讓我們自己的生活能夠感受到無比的豐碩。

2008年07月09日
公開
4

夏日的明星甲蟲---獨角仙

《奇妙生物》夏日的明星甲蟲---獨角仙 2008/7/2 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作者:◎陳仕泓 如果要選出孩子最喜歡的甲蟲,獨角仙絕對是最受歡迎的甲蟲之一。牠雄壯的外表、堅硬的外殼以及威武的觭角,都緊緊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在夏日的山區,常常可以看見獨角仙的蹤影。 獨角仙屬於鞘翅目中的金龜科,所以與常見的金龜子可說是近親,在血緣上比較接近。而與一般的甲蟲一樣,獨角仙也是完全變態的一種昆蟲,牠們會經歷過卵期、幼蟲期、蛹期以及成蟲時期。 幼蟲期的獨角仙有著白白胖胖的身體,以腐質土為主要的食物,一般稱為「雞母蟲」。牠平旁會躲在土裡面,所以不容易被發現。 在化蛹的階段,雞母蟲會用身體分泌的一些液體固定土壤,築一個小小的蛹室,然後在土中化蛹,一直到變成成蟲,牠們才會離開泥土,到外面的世界來。 獨角仙公蟲有一隻雄壯的觭角,前胸背板中央也有小觭角,這也是獨角仙名字的由來,而母蟲就像大型的金龜子一樣。 獨角仙是夜行性的昆蟲,牠們白天通常會躲在隱密的地方,到晚上才會出現。成蟲以光臘樹的樹液為食,常常可以看到牠們聚集在一起吸食樹汁。 獨角仙大概只有一年的壽命,牠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宗接代。母蟲會選擇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下蛋,因此有些農民用來種植的堆肥,也是牠們繁衍後代的好地方。 獨角仙的魅力很難抵擋,許多小朋友都會買來當寵物,但是不要購買外國來的甲蟲喔,因為這些甲蟲通常不是透過正常管道進到台灣,容易造成台灣生態環境的破壞。另外,在飼養過程中,要盡可能讓母蟲回到大自然,好讓牠們的後代可以一直生存在台灣。

2008年07月09日
公開
4

智慧與功夫

《另類財富》智慧與功夫 2008/7/9 人間福報| 作者:一郎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活把握當下,珍惜每個聽聞、學習的因緣,不但增長知識,也增長隨機應變的智慧。 有則笑話:愛因斯坦經常受邀到處演講,為方便行事,他請了司機。這位司機很崇拜他,愛因斯坦每場講演,他都很仔細聽,還作筆記。半年後的某一天,愛因斯坦與司機閒聊,司機跟愛因斯坦說:「我經常聽您的演講,現在我可以講得出一些。」 愛因斯坦開玩笑地說:「那太好了,這陣子我經常作研究忙到三更半夜,有點累,過幾天我要到一個誰也不認識我的地方講《相對論》,你就替我講這一場,我來充當你的司機。」司機大膽地承擔下來說:「好呀,我試試看。」 演講當晚,司機穿上愛因斯坦的衣服上台演說,條理分明,觀眾聽得興致盎然,在聽眾席上的愛因斯坦也覺得很精采。 演講結束後,有聽眾問了個很專業的問題,大家(包括愛因斯坦)都等著這位「冒牌科學家」答覆,司機氣定神閒地說:「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了證明它有多簡單,我叫我的司機來回答。」 雖然笑話一則,卻說明這位司機有緣親近善知識,珍惜聽聞機會,勤於學習,才得以勇於面對挑戰;事實也證明沒有真材真學,是經不起考驗。《佛光菜根譚》就說:「學而能用,是真學;知而能行,是真知;真學真知,是智慧。」要添智慧,就得下功夫。

2008年07月09日
公開
5

一朝之忿 禍延社稷

《因小失大集》一朝之忿 禍延社稷 2008/7/8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一拙 《論語•顏淵篇》寫樊遲從孔子遊於舞雩(古人供奉社稷之神的廟宇)之下,便隨機求教,問老師說:「怎樣才能使品德崇高、使內心坦蕩、使事理明辨而不糊塗呢?」 孔子說:「嗯,這問題問得好極了。凡事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地悶著頭做去,品德不就崇高了嗎?不要去管別人的是非對錯,你只悶著頭去反省、懺悔自己的是非對錯,內心不就自然坦蕩了嗎?只知悶著頭去和人賭一口氣,完全不顧自己以及親人的安危、後果,還有比這更糊塗、更不明事理的嗎?」 俗話說「泥人也有三分土氣」,就是要賭這一口氣,就是嚥不下這一口氣,真正弄到「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的一片社會亂象,何苦來哉?先舉二個佛門故事: 一是最早譯介大乘經典到中國的安世高大師,《高僧傳•雒陽安清傳》說: 靈帝末年,中原擾攘,安世高乃振錫江南,並且順道過廬山來度化他昔日的同學。昔日的同學,就是廬山附近的宮亭湖廟的廟神。傳說這廟神威靈赫赫,凡船經本地的商旅若不祭拜禱祀,就休想過得此湖。 和安世高同批的商旅三十幾人,也照例奉牲請福;廟神乃附降廟祝,指定世高入廟。說:「我就是你昔日的同學,我們一起出家學道。因我好行布施,卻又性多瞋怒,如今投胎作了這宮亭湖廟的廟神,管轄著周圍千里之地。因布施故,珍玩甚豐;因瞋恚故,墮此神報。」 安世高說既得神報,不是享福得很嗎?神說:「不,現在壽命將盡,而醜形長大,你要度我。」安世高說要我度你,且現身出來。神說:「實在難看酘酘」世高再說你身見不除,怎麼得度? 神果現身,竟是一條不知幾多長的粗大蟒蛇。 切記、切記,忍不下一口氣、瞋心重的,多墮蟒蛇身,梁武帝的皇后郗氏亦復如是! 第二個故事,是講西域三藏曇無讖。曇無讖是《大般涅槃經》、《大集經》等的譯者,《高僧傳》、《佛祖歷代通載》,都說他頗多神異,西涼王沮渠蒙遜既敬他又畏他、既愛他又怕他;這事給北魏皇帝拓跋珪知道了,竟然非請到曇無讖不可,於是一再派人交涉,最後遣高平公李順去和蒙遜下最後通疊,先禮後兵地強要。沮渠蒙遜死不肯:「皇帝陛下儘管加我九錫,但和尚是我的師父;除非我死,要不然我不可能讓他離開我的!」 李順說:「朝廷欽王忠義,所以顯加殊禮;如今你真忍心為一道人壞了你的忠義嗎?你不忍一朝之忿,竟然說些不該講的話,實在有失朝廷對你的恩義,切為大王不取也。」 沮渠蒙遜就是不聽,剛好曇無讖要重回西域尋找《大般涅槃經》的後半部,特來向蒙遜辭行,竟被誤認是要逃去北魏。沮渠蒙遜那裡忍得下這一口氣,便派人在半路將曇無讖刺殺了。這下可糟,從此,儘管朗日高照的大白天,沮渠蒙遜都看到天兵天將仗劍相擊,不久果然就魂歸西天,西涼也被北魏所併而亡! 一朝之忿何只及身、及親?乃有繫乎國之存亡者!老子說:「挫其銳,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塵。」旨哉斯言!」再者,請想想以下這一番對話,時,寒山問拾得:「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你怎樣對付?」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問。拾得又作偈,說: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能不能了道,且擱一旁;先求安身保命,得一清淨吧!

2008年07月08日
公開
7

名人讀書

《天南地北》名人讀書 2008/7/3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李艷芬 讀書使人聰明。高士其說:「知識有如人體血液一樣寶貴。人缺了血液,身體就要衰弱;人缺了知識,頭腦就要枯竭」,「讀書愈多,精神就愈健壯而勇敢。」方中通說:「讀書可聚古今之議論,以生我之議論,聚天下之聰明,以生我之聰明。」 讀書要精。朱光潛說:「讀書並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要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緊要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讀一遍,不如取一部精讀十遍。」 讀書要勤於思考。法國盧梭強調:「讀書不要貪多,而要多加思索。」魯迅則說:「『冷看』,有助於思考和理解;『熟讀』,有助於想像和豐富感情。『倘只看書,便成書櫥。』」 讀書要不恥下問。明•唐甄云:「學問之道,貴能下人(虛心向人請教);能下人,孰不樂告之以善(誰不樂意把知識告訴你呢)。」宋•張載云:「洪鐘未嘗有聲,由叩乃有聲;聖人未嘗有知,由問乃有知。」 讀書要有好習慣。英•培根:「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巨大的力量」、「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的行動,則多半取決於習慣。」 讀書要珍惜時間。日•田中菊雄云:「人生就是奮鬥,要像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那樣『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做生命的最後一天』。讀書『選擇什麼最佳時間是沒有必要的,只要有空閑,都可以讀書。讀書人樹立這個觀點是第一重要的』──『不必要特別去講究讀書的時間,關鍵是讀書要有一種執著和意志力,明白了這一點,時間到處存在。』」

2008年07月08日
公開
19

抬頭面對危險

《另類財富》抬頭面對危險 2008/7/8 人間福報| 作者:心燦 一組由七個探險家組成的團隊在崇山峻嶺中穿行著,一場雨後,十幾塊巨石從山腰轟然而下,等一切沈寂下來,七個探險家中已有六個被亂石砸死,而剩下的那一個只受了點輕傷。記者問他:「只有你僥倖沒有被石頭砸中嗎?」探險家搖搖頭說:「不是!只因為我面對危險時抬起了頭,而避開了巨石的撞擊。」 面對危險抬起頭,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當有人告訴我們頭上有東西掉下來時,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抱頭鼠竄;或頭一縮,眼一閉,接受中彈。危急時刻,只有抬起頭勇敢面對的人,才有機會遠離危險,戰勝困難。 有個叫哈利的人,不論做什麼事總是失敗。年輕時,投資了一座鎳礦場,結果被礦場經理騙了,一切努力付諸流水;之後,他和朋友合開一家服裝店,一樣慘敗收場;後來靠關係當上了地方法官,但才做一任,又被免職。 看來哈利註定是個倒楣鬼,連他未來的岳母都勸女兒不要嫁他。但是,哈利卻不畏挫折,他抬起頭正視挫敗,並迎擊它,最後終於成功了,它就是哈利•杜魯門,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 人生有許多不可預料的危險與逆境,如果我們總是低頭,也許僥倖避開失敗,但也就避開成功。反之,正視每次失敗的困境,那麼離成功就會更近些 。

2008年07月07日
公開
5

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認識節氣》小暑----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2008/7/1 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作者: ◎地哥哥 小暑大約在國曆七月七日或八日,「小」是微,「暑」就是炎熱,由於尚未真正進入酷暑,所以稱為「小暑」。小暑過後,天氣會愈來愈熱,尤其這幾年來地球暖化加速,加上都市人口與建築物密集,在這個節氣也常出現攝氏三十五度以上高溫呢! 這個時節的台灣已是典型的夏季氣候,又悶又熱,最特殊的天氣是會出現午後雷陣雨,就是俗稱的「西北雨」,讓燥熱的天氣稍微舒緩,但雷陣雨通常只持續半小時,最長不會超過兩小時。 由於台灣六、七月四周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說來就來,有句諺語說「六月防初,七月防半」,就是形容六月初與七月中旬颱風最多,大家必須嚴防災害的意思。 農產方面,此時水稻正值第二期稻作秧苗期、第一期稻作已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的諺語,水果則以芒果為盛產,喜愛芒果的人可以大快朵頤一番。 在這個節氣裡,台灣周圍海域屬於溫水海域,捕獲的魚類屬溫水魚,比如東北海域有鬼頭刀、魷魚腊,基隆北方外海有小卷、紅魽,淡水海域則可捕獲黑鯛。 與小暑相關的諺語很多:「六月初一,一雷壓九颱,無雷便是颱」,是指利用農曆六月初一是否有打雷,預測當年是否有颱風;「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見霜」則是用六月六日是否下雨,來預測當年秋冬是否會很冷;「六月六,仙草冰米苔目」則是說,小暑期間最佳的消暑食品,就是是仙草冰與米苔目啦!

2008年07月06日
公開
5

男女合校 才是王道

《黛媽咪新視界》男女合校 才是王道 2008/7/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汪詠黛 朋友的女兒功課佳,甄試上一所不是排名前三的高中,她堅持要去唸,父母掩不住失望的表情,小妮子卻樂不可支,悄悄跟我咬耳朵:「黛媽咪,這所高中就是我理想中最棒的學校,因為她是男女合班。」怕我沒聽清楚,還低聲強調:「不只是男女合校,是男女合班喔!」 培養出健康的兩性觀 看這位二八佳人眉開眼笑的樣子,我也忍不住悄悄地虧她:「呵呵,想『征服情海』嚇死你爹娘啊?」 從小看她長大,我知道這個女孩待人處事都挺有分寸,相信只要有正常的環境和正確的引導,她會培養出健康的兩性觀,以及和異性交往的能力,同時,也不會因此影響課業成績;倒是比較擔心她因為父母管得嚴,以後交友的事都瞞著大人,那就比較麻煩了。 和一些青少年聊天,他們對大人最不滿意的事之一,就是認定高中男女不可以合校、合班。他們問:小學、國中都可以,為什麼反而在我們最想結交異性朋友時,硬要把我們分開? 宜疏導不宜禁止 為什麼?聰明的青少年豈會不知道原因?當然就是怕情竇初開的他們荷爾蒙作怪,忙著談戀愛,「心猿意馬」無法安心求學,小則功課一落千丈,大則休學做起辛苦的小爸爸、小媽媽,自毀大好前程。只不過,師長、父母的苦心,對絕大多數青少年而言是「口服心不服」,因為,喜歡異性是生理、心理的「自然反應」,宜疏導不宜強行禁止,否則不但學習不到正常的兩性觀,還可能因為孩子好奇偷嚐禁果,鑄下難以彌補的大錯。 難保證運氣永遠不差 青少年無法在學校正常交往,最方便的管道,就是轉到大人管不到的網路上去交異性朋友。別以為網路交友不包括名校、會唸書的「好學生」,就有一些名校的女孩私下告訴我,她們被學校和父母管得很緊,無法也無暇藉由社團與外校男生交誼,只好利用網路交友;其中還有人大膽地瞞騙家人,單槍匹馬到外縣市和網友見面,幸好平安無事,但已把我嚇出一身冷汗了。 我問她們,媒體上一天到晚報導少女、少男被網友騙財、性侵的恐怖實例,難道不害怕嗎?這些很會唸書、自信滿滿的甜美女孩,眨著慧黠雙眼,天真的說:「我才不會那麼衰啦!」 也許吧,最好每個女孩的運氣「永遠」這麼好,但誰能保證呢? 學到對異性的尊重 咱家小兒子高中時念「和尚學校」,高一、高二參加社團,和女校的友社活動頻頻,誰都看得出來這群「小公雞」和女孩們一起辦活動是多麼認真、快樂,當然,也在互動中學到了對異性的體貼和尊重,收穫良多。我這個做娘的雖然暗自擔心,兒子因為玩社團太花時間,影響了課業,但也告訴自己,要「相信」他會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 考完大學指考,他的成績「果然」沒能上第一志願,但也不算太差,仍然進入第一志願的學校和不錯的系;回過頭來看高中生涯,他的感想是:如果是男女合校,就不必花那麼多時間參加社團跟外校的女生交往了。哈,原來這也算是「小公雞」沒考上第一志願的正當理由喔! 汪詠黛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