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日常生活中的諧音

2008年09月09日
公開
30

《天南地北》日常生活中的諧音 2008/9/8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賈增妍 漢語同音詞多,因此古人往往利用同音詞諧音取義,委婉的表達自己趨吉避凶的心願,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在年畫中,常以「魚戲蓮葉間」為題材,「蓮」和「魚」諧音「連年有餘」。「喜鵲」中有一「喜」字,年畫中畫喜鵲登上梅枝,諧音「喜上眉(梅)梢」。「蝙蝠」之「蝠」與「福」同音,在門上畫五個蝙蝠即為「五福臨門」,畫五個蝙蝠圍繞一個「壽」字,即為「五福獻壽」。「雞」與「吉」同音,畫大雞於石上即為「室上大吉」。「磬」與「慶」同音,常以繪著銅磬的吉祥圖案表示「普天同慶」,由擊磬童子與持魚童子相戲舞的形象構成的圖案叫「吉慶有餘」。 在各種飾品中,「繩結」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飾品,古人利用「結」與「吉」諧音,賦予了「結」豐富多彩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安、康等。如在扇子上裝飾一個「吉祥結」, 「祥」諧音「相」,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在煙袋上裝飾一個「蝴蝶結」,「蝴」與「福」諧音,寓意福在眼前,福運將至。紅線金邊的小鞋子上面打上如意結,掛在牆壁上,叫「壁鞋」,諧音「辟邪」。在裝飾性的花瓶上,常把瓜、蝴蝶畫在一起,諧音「瓜瓞綿綿」,展示對豐收的祝願;牡丹象徵富貴,與花瓶畫在一起,「瓶」諧音「平」,寓意「富貴平安」。 其他如在飲食上,重陽節飲菊花酒,諧音「久久」,有祝福長壽之意;「糕」與「高」諧音,吃重陽糕取吉祥之意。喬遷之喜送禮物祝賀,往往送安居圖,畫面中上面是菊花,茂盛的菊花垂下來,底下是一對鵪鶉,諧音「生活安居」。 在利用諧音構成吉利的同時,人們也利用諧音避開一些與「兇險」義相關的詞語。如婚俗中吃水果時不能吃梨,「梨」諧音「離」,更不能用刀分開;日常交往不能送「鐘」、送「傘」,因「鐘」與「終」同音,「傘」與「散」同音。 北京的許多地名是用諧音的方式對原地名做的改換,如「墨竹胡同」原名「母豬胡同」,「辟才胡同」原名「劈柴胡同」,「甘雨胡同」原名「乾魚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巴胡同」,「王廣福胡同」原名「王寡婦胡同」,「高義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避諱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語言禁忌,古人常用諧音的方式代替諱字。如秦朝時置錢唐縣,唐時避國名諱改為錢塘。蘇軾的祖父名序,所以蘇洵碰到寫「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蘇軾則以「敘」字來代替。清朝時,天下姓「丘」的避孔子諱改姓「邱」,避康熙(玄燁)名諱,中藥「玄參」改叫「元參」。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要尊重和理解人們趨吉避凶的心理,辨證地看待各種習俗。

父母辛苦 要讓孩子知道

2008年09月09日
公開
41

2008/09/07 【聯合晚報╱謝蕙蓮】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很多家長為了讓子女生活無虞,從年輕忙碌到老,一生努力工作;自己生活節儉,卻放任小孩盡情揮霍。洪蘭很反對父母親留太多錢給子女,她用清朝禁菸名臣林則徐的家訓,提醒為人父母者,留太多錢財給子女,只會「損志增過」。 洪蘭的兒子念台北美國學校時,同班同學有不少是公司大老闆的小孩,當時某企業老闆的女兒,一個月的零用錢是2萬元。兒子回家告訴她這件事,她就拿出當時的薪水單,告訴他:「你一學期的學費是17萬,我要三個月不吃不喝才夠付」。 還好他的同班同學中,有一人的父母也是大學教授,零用錢也不多。完全沒有零用錢的曾允中,就和這名同學成為好朋友,還常跟著這名同學一起看書,高二時就主動要洪蘭買「失樂園」給他看。 洪蘭從小就教育兒子,父母工作辛苦、不能亂花錢,結果兒子也沒讓她失望。她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已經念中學的兒子向她要錢,到速食店買一客99元的餐點當晚餐,她拿給兒子100元,兒子還把找的1元還給她。 高中畢業後到紐約念書,洪蘭一次就給足兒子一學期的房租和生活費。離家在外的曾允中,不但沒有因為手上有大筆錢就亂揮霍,還為了省下一天四美元的地鐵票,每天早晚各花一個多小時,從租屋處走路到學校。 洪蘭以自己的經驗,建議其他父母親:「小時候好好教,比留錢財更重要」。她說,父母親要做的,就是小時候多陪伴,培養孩子好習慣,教給他正確的價值觀,等孩子長大,就可以放心的「放手讓他去打天下」。

蔬食第一品

2008年09月09日
公開
6

《閱讀擷秀》蔬食第一品 2008/9/9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竹筍是竹子初從土裡長出的嫩芽,作為膳食資源,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它清脆鮮美,營養豐富,在很多重要的典籍中都有記載,比如《本草綱目》、《本草經》、《食療本草》、《食經》、《齊民要術》等。《本草綱目》說它「味甘、無毒、主消渴、利水益氣、可久食。」筍類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纖維,還有許多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一年四季都有筍,春筍和冬筍味道最佳,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都是人們喜歡的佳餚之一。歷代中醫學家均認為冬筍味甘性寒,功能包括「利七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 筍出現在詩文當中,早在《詩經》就有《詩•大雅•韓奕》:「絢筍及蒲。」左思《吳都賦》亦有「苞筍抽節」之句。從這兩句可見「筍」有兩層意思:幼筍的嫩葉和幼筍拔節後自動脫落的老葉。竹子向來是文人墨客喜愛的植物,種植竹子的文人當然也為筍寫了不少佳作。杜甫在他的〈三絕句〉寫道:「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周邦彥寫《浣溪紗》:「新筍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李賀寫了四首〈昌穀北園新筍〉,內有「斫取青光(青光指筍)寫楚辭,賦香春粉黑離離」、「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等佳句。宋代歐陽修的〈戲答元珍〉有「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把筍當作食物,更是文人們的最愛之一。宋代蘇東坡愛吃筍,認為吃筍的人「不瘦又不俗」。清代戲劇家李笠翁認為冬筍是「蔬食第一品」。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把鮮筍湯列為上品。 唐朝詩人張祜寫了「斫樹遺桑斧,澆花濕筍鞋。」原來他也學著竹林裡的小朋友,穿著筍鞋玩兒。據說,老子也喜歡穿筍屐,清代的陳維崧寫過:「回想老子籃輿,好天筍屐,曾到層山路。」 筍的樣子猶如玉女尖尖的手指,所以許多詩人詞人,也愛用此來表現美女的手指頭,比如李後主的「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 筍可說即是美食,又是藥膳,還是文人們的靈感泉源呢。

如何賞析文人畫

2008年09月08日
公開
9

《文人畫{1}》 如何賞析文人畫 2008/9/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郭博州 (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系所教授) 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的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它同時也是一種綜合型的藝術,集文學、書法、繪畫和篆刻為一體,是畫家多方面文化素養的集中體現,也是畫家在思想、生活和藝術之間互為激攝的高度化產物。 大多數的文人畫家,在創作思想上強調抒發個人的思想情感,以山水、花鳥為主,或以書入畫;或佐以梅、蘭、竹、菊等具有高節、不俗等象徵意義,來表現個人的志氣與節操。並以恬淡幽靜、蒼潤秀雅的意境作為追求繪畫創作的崇高境界。此外,更重視水墨的表現技法,講求墨分五色的墨韻精髓,透過輕重緩急、濃淡乾濕、渾厚蒼潤的微妙變化,以單純的墨彩,概括重現絢麗的自然。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陳衡恪在〈文人畫的價值〉一文提出文人畫的定義是:「畫裡面帶有文人性質,含有文人的趣味,不僅在畫裡考究藝術上的功夫,必定是在畫外有很多文人的思想,看了這幅畫,必定使人有無窮的感想,這作畫的人必定是文人無疑了。」更進一步提到:「人品、學問、才情、思想」為文人畫的四大要素。 人品、學問是我國畫人必備的修養;才情則是泛指在繪畫和詩文方面的才氣和天份;思想則指一套嚴謹的思維模式,或對信仰和信念堅實的執著。大致為文人畫理出一些頭緒,也有助於我們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認識與賞析。(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鼓勵漂鳥精神

2008年09月08日
公開
41

《另類財富》鼓勵漂鳥精神 2008/9/8 人間福報| 作者:苗方 十九世紀末,德國青年發起漂鳥運動(Wandervoge,Wander是飄泊,Voge是鳥),意即學習候鳥精神,在漫遊於自然中追尋生活的真理,在自然中歷練生活的能力,創造屬於青年的新文化。 德國人最喜愛健行,每到春夏,可以看到許多人背起背包,靠著自己的兩腿步行於山間小徑,不分老少,甚至殘疾者也不落後地同享健行樂趣。 而外國人士也常在搭公車時,特意提早二、三站下車,讓自己健行、運動、放鬆上班緊張心情及欣賞居住城市。 反觀國人,常盯緊小孩讀書、上才藝班,又不放心讓他們離開視線,久而久之,小孩子就不習慣出門參加群體的活動,導致孩子成為宅男、宅女或「巨嬰」,無法自力開創自己的人生。 與其責怪家中的小孩成為宅男、宅女,倒不如推動漂鳥精神,幫助他們從小建立親近大自然、人群的習慣,在自然環境裏擷取更多的生活智慧,包括警覺、判斷、勇氣、耐力…等等優良性格的鑄成;不但走出家門印證所學的知識,更刺激他們學習的好奇心、發展自動學習的興趣,及早發現自身潛能,提早開始活出自信的人生。 如此,父母在小孩的教養問題上,只須擔任輔導者、指引者,不但省卻不少的氣力,而且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的助益,更是國家民族之福。

學問外的人文素養

2008年09月08日
公開
31

《腦與人生》學問外的人文素養 2008/9/8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洪蘭 在晚宴上,朋友說了一個故事:他的公司經營的不錯,需要擴充,剛上網徵才,立刻有幾百個人來應徵,因此早上由經理面試,初步淘汰後,下午由他複試。他平日每天早上打完球後,直接去公司上班,因為辦公室有衛浴設備,不必回家浪費時間。那天早上,他穿著球衣匆忙進公司,前面有一位年輕人把厚重的玻璃門推開後,明明看到他在後面,卻沒有替他把門扶一下,自顧自的進去,玻璃門彈回來差點打到他,幸好他是個打球的人,反應很快,及時往後跳一步,門才沒有打到他的鼻子。他進去後,看到那位年輕人還在等電梯,就想好心教他一下國際禮儀,因為替後面的人把門扶一下是紳士的禮貌。於是他就開口說:「對不起,您在這兒上班嗎?」,那個年輕人回過頭來,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見他穿的隨便,就不屑地說:「有什麼問題嗎?」因為這個口氣不友善,他聽了不舒服,就算了。 下午複試時,他發現初試第一名的竟然就是早上那位年輕人。從履歷看來:台灣最好的大學,書卷獎的成績,很好的推薦信,如果沒有早上那個經驗,他會當場錄取這個年輕人,但是有了早上的經驗,他不敢要他,德和才,他取德。他不解的說:衣食足而知榮辱,現在社會富裕了,為什麼行為反而粗魯了、沒禮貌了呢?他問: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他講完全桌默然。其實這個經驗很多人都有過,整個社會失去了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禮貌,從百貨公司的專櫃小姐開始,大家都以人的外表來評估他的價值,所以才會有女大學生寧可吃一個月泡麵也要省錢來買名牌皮包。只重視外表的結果就產生「拜金主義」,過去我們要求知識分子的一些節操都不見了。 現在的教育問題出在品格教育上。因為指考不考,大家都忽略它,甚至有人譏笑說道德一公斤值幾毛錢?其實品德是一個國家看不見的競爭力,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在於這個國家國民的品質。 現在景氣不好,很多大學生在待業中,但是我也知道有人有兩、三個工作在等著他選擇,這個就業的競爭力,除了學校所教的專業知識之外,就是這個人的品德了。我們只要看,愈重要的職位愈要面試,就曉得品德的重要性了。現在很多大學開始回頭注重人文素養,這是一個好現象,希望亡羊補牢,我們還來得及。(本專欄隔周一刊出)

洪蘭說故事 兒子愛聽

2008年09月08日
公開
11

2008/09/07 【聯合晚報╱謝蕙蓮】 「孩子教得好,大人輕鬆,孩子自己也輕鬆」、「閱讀要從小教起,父母也要從小陪伴,不能要求孩子看書,自己卻在看電視…」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和在美國就讀博士班的獨生子曾允中,感情親密得像忘年好朋友。兒子不但從國小開始,就會幫媽媽做家事,直到現在,只要曾允中人在台灣,頭髮一定由洪蘭「親手操刀」替他剪。 真後悔沒多生! 當許多父母感嘆親子關係疏離,和小孩見面說不上幾句話,憂心「不知道孩子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時;當愈來愈多人選擇當不生育子女的頂客族時,洪蘭卻能驕傲的說:「我們的親子關係很好,很後悔沒有多生幾個…」 洪蘭和兒子的好感情,她現在回頭看,覺得是自己「願意花很多時間」陪伴兒子,一路「陪」出來的。洪蘭很慶幸,兒子雖然是家裡的獨生子,但從小就會幫忙擦地板、洗衣服、曬衣服,還會自己煮飯、煮麵。 洪蘭還透露,先生曾志朗多年前擔任教育部長時,身上第一次穿著有燙線的襯衫,就是曾允中拿著熨斗,在床上燙出來的。 兒子會幫老爸燙衣服 那時曾志朗因為工作常上電視新聞,兒子的同學看了電視,隔天到學校問他:「我爸的襯衫前面都有一條線,你爸的襯衫怎麼沒有一條線?」 曾允中放學回家後問洪蘭:「為什麼爸爸的襯衫上沒有一條線?」。洪蘭告訴他:「兒子啊,那條線是要燙才會有的…」。由於當時家裡沒有燙衣板,曾允中還把床充當燙衣板,自己動手在老爸的襯衫上,燙出和同學爸爸襯衫上一樣的直線。 出生司法世家的洪蘭,從小就教育兒子要節儉、不能亂花錢。曾允中中學畢業到美國念大學時,雖然在花花世界的紐約獨自生活六年,卻沒有學會泡夜店、追求時髦。洪蘭說,她兒子全身上下沒有名牌,有時還會「撿」表哥穿過的舊衣服來穿。 洪蘭36歲才生下獨子,在當時算是高齡產婦。因為高齡生子,加上她和兒子兩人生肖都屬豬,她的同學還送了一幅匾額,恭喜她「老蚌生豬」。 生產後的洪蘭,每天忙著作研究,她形容寶貝獨子曾允中,是「在實驗室長大的」。曾允中出生沒多久,她就提著嬰兒搖籃到研究室上班;做實驗時,就把兒子背在背上,直到兒子「比較重、背不動為止」。 雖然研究工作忙碌,但洪蘭從獨子還不會認字開始,每天都會在兒子臨睡前,說床邊故事給他聽。洪蘭說,兒子的床邊故事,大部分是她說的;偶爾先生較早回家,也會拿起小手帕演布袋戲,邊說邊演逗得兒子哈哈大笑。 曾允中童年時期的啟蒙書,就從加菲貓這類的童書開始,隨著年紀較長開始學會認字,陪伴他的書變成亞森羅蘋、福爾摩斯等偵探小說。 洪蘭說,閱讀習慣一定要從小開始培養,家長也要陪著孩子看書,不能要求小孩看書,自己卻整晚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因為從小聽父母念書,曾允中從小到大很少看電視,而且「到哪都會帶書」。 她印象很深刻,有一次和友人一起帶小孩去瑞士旅行,在歐洲的火車上,曾允中安靜的坐在她的腿上聽她念書,朋友年齡相仿的小孩,卻是在火車上追逐嬉鬧。 洪蘭也會技巧性的利用說故事,「引誘」孩子幫忙做家事。洪蘭說,曾允中小時候很愛聽西遊記,常一放學就要洪蘭說西遊記給他聽,有一天洪蘭回答他:「媽媽還有很多事沒做完,地板還沒擦…」。 為了快點聽媽媽說故事,曾允中就主動要求幫她擦地板。洪蘭也沒忘記一忙完家事,就抽空說故事獎勵他。這個習慣養成後,有時曾允中一放學,就追著她問:「今天要不要擦地板…」,她馬上了解,兒子想聽故事了。 求學路艱辛 「媽媽快救我」 洪蘭和先生都是知名學者,但小孩求學的過程卻很辛苦。夫妻兩人剛回台灣時在嘉義的中正大學任教,因為學校還在草創期,於是她把兒子獨立留在台北給媽媽帶。 沒想到她的媽媽管教小孩嚴格,規定放學後要做完功課才能玩。小小年紀的曾允中還是愛玩的年紀,為了玩竟然學會撒謊,外婆不在時就放下功課玩;聽到老人家沈重的腳步聲走近,才開始做功課。結果小學三年級,功課常做到很晚還沒做完。 老人家還告訴洪蘭「笨鳥先飛」,要送小孩去補習。原本在美國沒有功課壓力的曾允中,那段時間經常哭著打電話到嘉義中正大學給洪蘭,哭訴「媽媽快來救我…」。 禁不住兒子的苦求,洪蘭在兒子小四時把他接到嘉義。沒想到,嘉義的小學體罰嚴重,學生犯錯或考試成績不好,就會被打小腿,或是罰頂著椅子半蹲、在操場青蛙跳。 被罵豬頭 兒子要「走回美國」 中文不好的曾允中,還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被老師罵「豬頭」、「白癡」。洪蘭說,那時候她兒子幾乎每天哭著說「我要回去美國」,還告訴她「我走也要走回去…」,全然不知台灣和美國之間還隔著太平洋。 就在兒子念小四時,有一天一位同事急急忙忙跑去告訴她,在嘉義民雄的省道上,看到一個很像她兒子的小男孩。洪蘭聽了嚇一跳,急忙打電話到學校找人,老師這才發現,曾允中上完體育課就沒回教室。嚇壞的洪蘭立刻丟下手邊工作,開車衝往民雄省道「尋子」,果然在省道的路邊,看到正要「走路回美國」的兒子。 這件事帶給她很大的衝擊,事後她決定辭職帶兒子回美國,結果夫妻倆還為此大吵一架。曾志朗很生氣,認為是洪蘭讓小孩覺得「有退路」。 因為捨不得孩子的童年,在打罵和功課壓力度過,洪蘭不顧先生反對,獨自帶著兒子回美國住了一年。後來因為兒子逐漸長大,開始和同學踢足球,洪蘭發覺很多事情她無法陪兒子做,需要父親在身邊,加上曾志朗不願回美國工作,洪蘭只好帶著兒子回台灣。 因為兒子實在不適應台灣的學校教育,國二那年,她決定讓兒子改念台北美國學校。 沒自信 好成績卻申請三流大學 洪蘭心疼的說,兒子小學時被罵「豬頭」、「白癡」的陰影,讓他直到高中畢業還是很沒自信。高中畢業申請大學時,他明明成績很好,SAT數學還考了滿分,卻只申請一些三流的州立大學。她發現後,才趕在哥倫比亞大學申請截止日最後一天,以快捷郵件寄出申請函,後來她兒子也順利進入長春藤名校的哥大,主攻資訊工程,一路從大學念到碩士畢業。

伴君如伴虎

2008年09月08日
公開
13

從台北回來,去小叔家坐一下午是老公的意思,有必要把他的不滿全發洩在我和孩子的身上嗎? 晚飯也沒有白吃人家一頓,老公也把飯錢拿給小叔,真不知他在鬧啥脾氣? 就為了小嬸要給我兩顆柚子,他替我拒絕,他不喜歡我拿他家人的東西明說就好了,有必要擺臉色給我看嗎? 他不想我回他家當媳婦賊,就應該明定我不能拿他父母給的東西,免得婆婆老在背後說嘴,讓他難做人,維持已久的孝子形象毀之一旦。 小叔邀他飯後一根菸被我拒絕,不是妻管嚴,我要考慮到待會還要開車,讓我們聞他的二手菸,車上三人一定吐的吐、暈的暈,我只要求一個無菸環境,就得惹來人家的不快嗎?有我們在的場合不抽菸真有那麼難嗎?因為這樣害他在小叔面前抬不起頭來,真是我不對。他在公司愛怎麼抽我管不著,他媽媽都樂見其成了,我的想法算什麼?他是自己的主人,不愛惜健康的人又怎麼容納的下別人的意見?別讓我們母子聞到一丁點的菸味真的是奢求嗎? 每次想和他「溝通」,往往落得不得其門而入的下場,難道這就是學歷相差懸殊的結果嗎?和他真的沒話說,他的學識太淵博,我只是個大字不識一二的庄腳聳,會有話講才有鬼! 教養孩子更是沒共識,我這麼沒水準的人能教出多好的孩子?是我太高估自己。我對孩子太嚴厲,不要說他這個老爸心疼,為人公婆的更看不慣我教導孩子的態度!的確,他家的子孫哪輪得到我這個鄉下村姑來教?孩子的母親是我就已經夠沒天理了,被罵我搶人家老公、孩子、孫子是我活該,連我都為自己的行為後悔不已。早該聽婆婆的建言,她兒子完成學業我就該自動離去,不應耽誤她兒子的前程和青春,更不至於落到現在裡外不是人的下場!我的厚臉皮真是令婆婆大開眼界,是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出我這種不識好歹的人?我也很想弄清楚。 他只要和婆婆通完電話,整個空氣瞬間結凍,婆婆又為了二叔不回去,甚至不打電話給她在電話那頭委屈落淚,這時我和孩子最好大氣不能吭半聲,那種怒氣不是我們能承受的。希望婆婆終有一天能正視到盡力守著愚孝的老公,否則我們母子平白被遷怒真是含冤莫辯。 有話盡悶在心裡的個性讓人摸不透,不定時爆發的怒氣更讓人畏懼,這些由我承受就夠了,有必要遷怒孩子嗎?就因為女兒吵到正在休息的他就得無辜被吼,叫我帶孩子結束餘生嗎? 這些話衝著我來就好,難道不能放過孩子嗎?再怎麼生氣也不能對孩子講這種話,孩子有錯一定是我沒教好,不能放我們一條生路嗎?有必要這麼口不擇言嗎?

白露勿露身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13

《認識節氣》白露----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 2008/8/26 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作者:地哥哥 國曆九月七日、八日或九日,進入「白露」節氣,此時的清晨時分,戶外的地面和葉子上,會有許多晶瑩剔透的露珠,這是因為天氣逐漸轉涼,晚上水氣遇冷所凝結的。 白露一到,表示秋天就要來了,「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這句諺語就是說,白露過後天氣開始轉涼,早晚溫差比較大,可別再打赤膊了,否則容易著涼喔! 白露時節正值水稻孕穗的時期,由於雨季剛過,所以很需要靠露水提供水分,讓稻子順利成長。這個時節也是文旦、柿子、水梨和筊白筍的盛產期,品嚐當季農產品的美味正是最佳時機呢! 這個時候,台灣西部海域水溫大約降到二十六度左右,漁獲量比較少,不過在澎湖北方海域還可以捕獲黑鯧,東北部海域也有旗魚、沙魚、小卷等魚類可捕。鰆魚則大多在秋分以後迴游到台灣海峽,因此沿岸海域也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 白露正值農曆八月,處處飄著桂花香,根據客家傳統風俗,八月初一要秋祭掃墓,阿美族則在這八月桂花香的時節,舉行一年一度的豐年祭。還有中國傳統三大節慶之一的中秋節,每逢中秋,在外地求學或工作的遊子,都會利用假期回家鄉和家人團圓,一同歡度佳節。各色月餅香甜誘人,但是提醒大家別吃太多喔,它的熱量可是很高的呢!

《同音字大不同》名不副實 名不符實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14

2008/9/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字解文說工作室 根據營養師的說法,市面上許多標示「低糖」、「低脂」的食物根本名不符實,對於追求健康美麗的消費者而言,根本無法達到減重的效果。 【錯得離譜】 誤用「符」字,大概是有感於現實生活中,「名」往往不符合「實」吧! 【說得清楚】 「符」,有吻合的意思,也指文件、憑證或記號,如「符號」。此外,古人刻字在竹、木、金、玉、銅等器物上,再一剖為二,雙方各執其一,做為信物,如「虎符」。 「副」,此字經常出現在你我身邊,比如像「副總統」、「副理」、「副班長」;「副」還有附帶產生的意思,比如感冒藥吃了會想睡覺,就是它的「副作用」了。「副」當做動詞時有相稱、適合的意思。消費者有權力要求食品上的標示內容物彼此相稱,也就是「名副其實」,以保障自身權益。而「名不副實」就是虛有其表或是表裡不一的意思,明明標示的是每一百公克五十大卡,結果進了肚子的是兩百大卡,對於瘦即是美的現代潮流,可是罪大惡極呢! 【用得漂亮】 職稱應依專業能力、資歷而定,然而,今天常見到名不副實的情況,例如三個人的小公司,職稱分別為總經理、專業經理和執行總監,未免有打腫臉充胖子之嫌。(商周出版社)

酒逢知己千杯少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9

《窗下思潮》 酒逢知己千杯少 2008/9/3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岑逸飛 「酒逢知己千杯少」,許多醫生聽了也許會皺眉頭,飲酒太多,會不利身體健康。但知己難求,遇上知己,總要飲酒盡興,其實不見得一定要飲千杯,能夠按照各人酒量盡情而飲罷了。 酒是什麼?中文的「酒」字,在甲骨文和金文,寫作「酉」,像個陶罐。金文的「酉」,是圓口、細頸、寬肚、尖底的瓶子,顯然是盛酒器。至於甲骨文,在「酉」旁加上三筆,但那不是「水」,而是表示酒香從酒器飄出。到了篆書,這三筆才誤寫為「三點水」,成為今日的「酒」字。 「酉」像罐子,而在距今四千年前山東大汶口遺址,也出土大量盛酒陶器如尊、斗等,足證當時飲酒已很普遍,酒文化的發展已具相當水平。中文的「尊」字,是酒器,是個會意字,從酉或從寸,甲骨文的字形是雙手捧「尊」。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最後一句,便是「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看「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切皆空,要放得下,拿得起,才能以一尊酒祭奠江水和月亮。 又如「李白斗酒詩百篇」的「斗」字,也是古代盛酒器,是個象形字,此字的甲骨文像一把長柄的大勺子,上部是勺子頭,下部是勺子柄。這個字後來演變成糧食的量具。 但雖有酒器,「酒」從何來?史籍多處提到,夏禹時的儀狄,「始作酒醪」。「醪」是經過糯米發酵而成,味甜而性溫軟,這其實是現今江浙一帶出產的黃酒,這種酒沒有經過蒸餾。若是經過糧食釀製的蒸餾酒,是白酒,其中有很多是中國名酒。古人說:「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所謂「秫」,是高粱別稱,秫酒就是高粱酒。 杜康號稱「酒聖」,民間傳說他是個手藝高超的釀酒師,只是其生卒年月,眾說紛紜。杜康酒令人想起曹操的〈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杜康酒真的能夠解憂嗎?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便是因為要飲杜康酒而辭官。可惜這種流芳千古的美酒,其釀造方法早已失傳,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南省伊川縣經過明查暗訪,復興了杜康酒,酒味香濃,但恐怕已不是原版原味了。 筆者也曾飲過新版杜康酒,香則香矣,酒味甘冽,但我嫌其入口過於綿柔,寧選貴州茅台,醇香幽雅,香而不艷,不濃不猛,回味悠長。它能與法國乾邑白蘭地、英國蘇格蘭威士忌,同列世界三大蒸餾酒,實至名歸。只可惜茅台酒的名氣太大,假貨也多。 西方人飲酒,其精神來自古希臘的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古羅馬稱為「巴克斯」(Bacchus),它是葡萄酒和狂歡之神、藝術之神,性格豪放不羈,頭髮被常青藤捆成一個髻,前額則見由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纏繞而成的花環,一手握一根松果形手杖,另一手拿一只雙柄大酒杯。 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有酒神節,人們以合唱即興抒情詩慶賀,帶來西方戲劇和音樂藝術的發展。德國哲學家尼采使這種精神得以昇華,認為原始的酒神祭,那種無節制的濫飲和狂歡亂舞,肯定了生命的苦樂,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面對之,痛極生樂,樂極生悲,「美」至此得以展現。 酒神精神代表了西方文化感性一面,發展了西方藝術,與太陽神阿波羅的理性精神相輔相成。中國人沒有西方酒神,只有酒的發明人如儀狄或杜康。中國人筆下的「酒神」,只是酒量大的人,而李白號稱「酒仙」,也不過是形容他酷愛美酒而已。 與西方酒神精神不同,中國的酒文化其實是受儒、道思想支配。儒家講修身養性、人性善惡,所以「酒」可吉可凶,既可稱為「歡伯」、「福水」;又可叫作「狂藥」、「禍泉」。 儒家論酒,講「酒道」、「酒德」、「酒品」、「酒禮」。儒家的酒禮,可以反映長幼有序,並以「勸酒」以示友好。至於追求超凡脫俗的道家,通過醉酒而解脫束縛,在藝術王國馳騁,得到靈感。中國的藝術家不少嗜酒。李白是「酒仙」,杜甫被稱作「酒豪」。畫聖吳道子,作畫前必酣飲大醉方可動筆,「元四家」的黃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 也許「酒逢知己千杯少」,這「知己」不一定是人,李白花間飲酒,「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的知己是明月。幾位書法家,如懷素的知己,是他醉後潑墨,留下神鬼皆驚的〈自敘帖〉;草聖張旭的知己,是大醉後「揮毫落紙如雲煙」的〈古詩四帖〉;書聖王羲之的知己,也是他醉時寫下遒媚勁健的〈蘭亭序〉了。 (讀者文摘9月號)

如意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11

來源:奇摩知識 如果要選一樣最能代表中國的千禧信物,你會選什麼? 有一種器物文明,在中國流傳了千年,它既古老又現代,既可觀賞又實用,自宮廷貴冑到常民百姓隨處可見,既是具體形制的物品,也是抽象意義的好話,是中國人都經常掛在嘴邊、渴望擁有的…… 萬事「如意」?答對了!這也是台灣推出的千禧信物。主事者中華如意學會籌備會並將收集自海內外的上千種形制、材質,包括字畫與生活器物在內的各類如意,全部整理、分類,企劃了環球十場如意大展。其中有歷經數百年、行遍數萬里的老器物,也有現代台灣師父雕製的工藝品,更充滿了意在物中、綿延不絕的民族美感與生活哲學。 如意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一種對幸福生活的企盼,正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來自關外的清朝皇族的最愛。今天上得了檯面、在故宮博物院見到的如意,大多來自清宮。 同治大婚,如意擔綱 花了三年的準備時間,清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年),十七歲的皇帝在慈禧及慈安兩位皇太后作主下,選定了阿魯忒氏淑慎端莊為皇后。這轟轟烈烈進行了三個月的大婚典禮中,擔綱的主要瑞器就是「如意」。 奉迎皇后的當天,紫禁城內搭起了綢緞的彩架,大清門到坤寧宮長長的走道上鋪上了新織的紅毯,夾道四百對的燈座照得夜空一片輝煌。吉時一到,年輕的皇后梳著雙髻頭、插著雙喜如意頭花,手上捧著兩個蘋果,討個「平安如意」的好彩頭,十六人抬的鳳輿內,已先安放了一柄金如意。 隊伍一路經過大清門、乾清門,來到了乾清宮內,睿親王福晉接過皇后手中的蘋果,將裝有珠寶、金銀小如意及米穀的寶瓶遞給皇后。皇后起居的坤寧宮龍鳳喜床四角安置了四柄如意,象徵事事如意。 皇帝大婚處處如意,尋常百姓,男方到女方家為一雙小兒女下定之時,信物經常也是如意一柄。 中國皇帝的禮物 「清代最是喜愛如意,滿清皇朝一來沿襲明朝漢人風氣,二來崇信喇嘛教,認為如意是祥瑞祈福之器,因此任何喜慶節日都少不了如意,」國內第一手考據如意沿革的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陳夏生指出。 不求人,真如意 關於如意的來源,說法不一,不過研究中國造型的莊伯和以為,最具代表性的說法應該就是抓癢的「爪杖」,又叫做不求人、孝順或是養和子。 古籍《稗文類歸》引《音義指歸》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削成人指爪,柄長可三尺許。或背脊有癢,手不能到,用以搔爬,如人之意。」於是實用的生活器具就有了這樣一個吉祥雅緻的名稱。的確,搔到癢處的暢快是什麼也比不上的!唐朝文人虞世南就曾經用犀角如意抓癢,抓的舒服極了而忘了正事,不禁大嘆這如意:「妨吾聲律半工夫。」 另有一說是,如意是古代印度僧侶抓癢的爪杖,隨著佛教的東傳到了中國。在佛教《大藏經•四分律》中有一節談論僧侶日常用品,其中就有抓癢的爪杖,梵文稱做「阿那律」,有無滅、無貧的意思。經文翻譯者將它翻成如意,陳夏生據此推斷「阿那律」必然與中國如意的形狀相似,且當時一般人使用已相當普遍,「早在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就已經普遍使用如意了,」她說。 如意在握 有關如意的用途,最早見於晉朝的《拾遺記》,描寫著吳國主人孫權看到潘夫人的畫像,直言是仙女下凡,高興地以琥珀如意來撫摸畫像,卻把如意給折斷了。而孫權的兒子孫和在月夜下舞弄水晶如意,則不小心打到了他的夫人,可知三國時代如意便深受帝王們喜愛。 如意東來 如意的來源雖非印度佛教,但其廣為喜愛與吉祥的寓意卻與佛教息息相關。尤其是六朝時代政治混亂,殺戮過盛,使得帝王將相更加畏懼因果而秉信佛法,也因為如此,原本在印度左手拿智書,右手執慧劍,象徵斬去無明,增予智慧的文殊菩薩,到了中國之後,卻變成執握如意,使得如意更加具有祛除不祥,賜予吉祥的法力。 如意到了唐朝,在造型、功能上開始慢慢轉化,除了抓癢的如意依舊實用於民間,另一種玩賞的如意則是將頭部寫實的手指形慢慢收成一排小牙,到了五代更加美化成一隻翩翩展翅的蝙蝠,到了宋代則發展出今天如意的典型樣式:雲紋或心字一般的頭形,單純成為一種玩賞的吉祥裝飾物。 到了明朝,由於當時文人雅士崇尚自然簡單的美學,除了歷來經常被拿來製作如意的稀貴珍寶,更出現了大量的竹木如意。不用一刀一鑿以竹木天然神似的造型,磨作如意,顯得十分雅逸。 吉上加吉,如意大觀 常民生活源於對大自然的敬畏,認為吉慶豐年必有瑞兆,於是結合了傳說與中國文字諧音字多的特性,化無形的祈願為有形的吉祥圖案,豐富而有趣地裝飾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影響所及,原本已經是吉祥物的如意上,更加裝飾雕刻其他的吉祥圖案,使得每一支如意吉上加吉,成了一切吉祥話的大觀園! 一支碧玉如意上,展翅蝙蝠與九個祥雲一般的如意紋互相連結,取其「九如福壽」之意。麥穗加上如意是「歲歲如意」。秤台上放著一柄小如意,指的是「稱心如意」。 收藏如意 歷來如意材質大多以珍貴的玉石製成,上面還有各式珠寶鑲嵌的吉祥圖案,因此如意不僅是王宮貴人的最愛,也是近代收藏家們喜愛的收藏對象。 參考資料 http://www.sinorama.com.tw/Ju-i/ch/

揭開故宮的神秘面紗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10

來源:Yahoo!奇摩知識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 故宮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明清兩朝皇帝在此指點江山。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將軍派鹿鐘麟率部荷槍實彈進入紫禁城繳了衛兵的械,然後命溥儀立即出宮。當天下午3時,溥儀離開紫禁城,從此一去不復返。1925年10月10日,經過一年的精心準備,故宮博物院在乾清門舉行開院典禮,莊嚴宣告故宮博物院成立。據當時報載,開展當天,北京城萬人空巷。人們一同涌進故宮,一窺它幾千年神秘的蘊藏,欲看幾百年的禁地到底是怎樣的情形。宮內外一片擁擠。 創辦故宮博物院史無前例,一切都要靠探索。加上軍閥混戰、政局不穩、經費困難等,創辦初期遇到了許多困難。僅1926年3月到1928年6月短短兩年中,院方負責人就有四次變動。故宮經常遭到軍閥的擾亂,經費短缺,員工工資不能按時發放。甚至有人提出廢棄故宮,拍賣故宮國寶。到了20世紀30年代,正當故宮博物院各種工作正常發展時,又因日寇侵華,抗戰爆發。為了保護國寶,開始了舉世聞名的“文物萬里大遷徙”。大遷徙在極其艱險的環境中進行,上面有日寇飛機的空襲,背後又有日軍大炮機關槍的追擊。從1933年到1944年,故宮1.3萬多箱書畫、青銅器、瓷器、玉器精品及古籍善本圖書歷經11年,行程萬多裏,一遷上海、二遷南京、三遷西南大後方,每一次搬遷都驚心動魄。在日寇侵華期間,全中國文物損失慘重,但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都無大的損失,這是世界文物史上的一大奇跡。 一宮文物分兩岸的歷史真相 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造成了海峽兩岸各有一個“故宮博物院”。然而,對於大陸絕大多數民眾來說,台北的故宮博物院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久聞其名,陌生是因為至今不能親歷。1933年,故宮博物院文物南遷南京時,曾遇到反對的呼聲。當時的國民政府曾公開表示:一旦時局穩定,仍將南遷的文物運回原地。但是,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鑒於當時的政局,於1948年底又將存放於南京的文物精品遷移至台灣,從此造成了一宮文物分兩岸的局面。 由南京遷往台灣的文物分三批,三批文物的起運時間分別是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949年1月29日。遷臺文物一共有2972箱,數量上雖然只有存放於南京文物的四分之一,但在質量上卻是文物精品。文物運臺後,先租借台中市糖廠倉庫存放,保管條件十分惡劣。1950年4月,台中郊外霧峰鄉吉峰村倉庫落成,遷臺文物隨即遷入新庫存貯。1955年,台灣成立“國立故宮、中央文物院聯合管理處”。1957年,在亞洲協會的贊助下,在庫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覽所藏文物。1961年,在現址即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館,1965年新館落成。同年11月12日,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開幕。也正是從這一天開始,中國有了兩個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比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晚了整整40年。 遊台北故宮不用解說員 台北故宮位於台北市郊外雙溪,佔地1200畝,1962年動工興建。1965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那天落成,所以它還有個名字:中山博物院。整座建築倣北京故宮的形式,採用中國宮廷式的設計風格,碧瓦黃墻,雕欄玉砌,在青山掩映之下,顯得格外典雅壯麗。到了台北故宮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頗具氣勢的六柱牌坊,上有孫中山先生手跡“天下為公”四字。拾級而上,在平臺處可見刻有“博愛”二字的銅鼎。再上去,就是“故宮博物院”了。 台北故宮的門票是成人100元新台幣(4元新台幣相當於1元人民幣,下同。),軍人、警察、學生憑證優惠價50元,6歲以下兒童及65歲以上台灣民眾免費,20人以上團體優惠價是80元。此外在門口,押一個有效證件花100元,就可租一個語音導覽器,這樣就不用解說員,到時只要輸入你眼前文物的編列序號,導覽器就會告訴你這件文物從哪來、是哪個朝代的、有什麼用場以及奧妙在哪。 藏品有多豐富 當時文物遷臺時,的確只有原故宮的四分之一,但都是文物中的精品,共有3000件運到台灣。這3000件當時是經過挑選的,其中的書畫、青銅器、瓷器、玉器、古籍善本價值連城。如玉器中的新石器時代的鳥紋玉飾、清代的翠玉白菜蟈蟈,青銅器中的商代獸面紋方樽,書法中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繪畫中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韓幹的《牧馬圖》等,還有為數眾多的宋元古籍善本,都是無上的國寶。 台北故宮的文物除了當年北京故宮和當年南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去的外,後來還有一些接收、捐贈和收購等。主要收藏著宋、元、明、清等歷代宮廷的瑰寶,現有器物近7萬件,包括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文玩等;書畫近1萬件,包括書法、繪畫、織繡等;圖書文獻最多,近57萬件,包括四庫全書和善本圖書等。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而又以翠玉白菜、肉型石最受遊客喜愛,成為台北故宮的招牌。 台北故宮的總文物量有多少?如果三個月換一次展品不重樣,大約可供展100年。限於展出場地,台北故宮博物院每次僅能展出各類文物1700餘件,定期或不定期更換。長期展出的有商周青銅器、漢至五代陶器、宋元明清陶器、中國歷代玉器等。所以,面對琳瑯滿目的展出內容,選定一個主題慢慢玩味遠比走馬觀花收穫更豐。若要想仔細欣賞每一個展覽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參觀。比如宋代的書畫,可以親眼一見“蘇、黃、米、蔡”及宋徽宗的墨寶,足以讓人流連忘返。看完全部真跡,還可靜下心來,仔細欣賞經過翻拍放大處理後的書畫局部輪廓。加上古雅的樂曲和通俗的解說,宋代書畫之美便了然於心。 當然,台北故宮博物院不定期推出的主題展最受歡迎。比如“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特展”共展出唐、宋、明、清各個朝代的茶器、茶書等共197組件,可讓人系統地領略中國文化特有的論茶典籍、品茶情景和飲茶器皿。為了讓展覽更具完整性,台北故宮特意從台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借來了唐代和宋代的茶器。整個展覽的佈局也是獨具匠心的,就像江南的一個茶館:粉墻黛瓦,漏窗,修竹,清泉汩汩而出。 台北曾在2002年搞了個年度大展——“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這個展覽匯集了許多珍貴的文物,有些是首次公開露面。其中乾隆皇帝和孝賢皇后大婚時的畫像,是意大利傳教士、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所作,現藏於美國克裏夫蘭博物館,為了此次展覽特地去商借的。同時借來的還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乾隆南巡圖》,此外還展出了兩幅台北故宮限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米芾的《蜀素帖》,僅展出40天。在近200組件的展品中,有一幅美麗的戎裝女子畫像引起人們的好奇,這是一幅西洋油畫,據傳是“香妃”畫像,但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證據,由於畫卷時間長遠,卷軸下方簽字已無從知曉。不過,這倒是給文藝作品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利用豐富的藏品,台北故宮博物院每年都會舉辦一次主題展,如成吉思汗、宋代文化、明清書畫等主題展。 兩岸故宮各有千秋 兩岸都有故宮博物院,它們都以清室宮廷收藏為基礎,在追溯博物院的歷史時,也都將1925年的開院視作各自誕生的標誌。有人說北京故宮是“有故宮,沒文物”,台北故宮是“有文物,沒故宮”,也有人說遷臺的文物僅佔原南遷文物的1/4,台北故宮根本不可能與北京故宮相比。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呢?平心而論,兩個故宮,各有千秋。要說書畫,台北故宮的宋畫達943幅。西周時代的青銅器300多件,其中一半刻有銘文,屬傳世珍品,比如毛公鼎,腹底有三行497個字,十分罕見,至今仍是西周青銅器銘文數目之冠。瓷器中精品更多,宋瓷中的汝窯,清瓷中的古月軒,90%都在台灣,這也是台北故宮最值得誇耀的收藏之一。台北故宮65萬件藏品堪稱中華文化藝術寶庫。 但北京故宮超過100萬件的珍藏同樣無可匹敵。北京的故宮珍藏著佔全國文物藏品六分之一的傳世瑰寶,歷代藝術館、青銅器館、陶器館、工藝美術館、鐘錶館、珍寶館、銘刻館、繪畫館中的大批精品令人目不暇接,藝術館中的歷代精品如原始社會的玉琮、秦代的兵馬俑、唐代的顏真卿墨跡、宋代的鈞瓷、明代的顧繡、清代的康熙五彩瓷器;工藝美術館中的各種工藝品,珍寶館中的如意、龍袍、鳳冠、朝珠;銘刻館中的石刻,繪畫館中的展子虔《遊春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均是寶中之寶。新中國成立後,新入藏文物達240880件。溥儀出宮前流失的精品如《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基本都收回故宮。幾年前更以千萬元鉅資收購了流落民間的懷素狂草《食魚帖》。被乾隆視為三件稀世珍寶中的兩件: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詢《伯遠帖》就是新中國入藏故宮的。此外,由於對文物的評價當時與現在有很大不同,使得像宗教文物、特別是清王朝以後藏傳佛教文物等當時都沒有被國民黨拿走。此外限於當時的運輸能力,皇帝寶座太大,傢具太大,無法搬運,使很多珍貴的明清傢具至今還留在北京故宮。而最不能忽視的是,北京故宮的美輪美奐,本身就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和偉大文物。 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海峽兩岸至今還處於分離狀態,而作為中華瑰寶的文物有些也分離在兩岸故宮博物院中。比如“三希”中的二希藏於北京故宮,另一希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則藏於台北故宮。其他如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其實只是它的前半卷,後半卷至今藏在台北故宮。 台北故宮文物的編號 台北故宮有倣古的展室展廳。按規定,庫房開啟、關閉,須由分持電腦鎖卡和普通鎖鑰匙的職員兩人、工友一人同行,配合電腦控制中心完成作業。入藏文物,需經薰蒸殺菌處理。故宮文物的最早編號方式以宮殿為單位,給予《千字文》中一字為代號,如皇帝居住的乾清宮給“天”,皇后居住的坤寧宮給“地”,然後登記宮殿內陳設的文物,順序再給以流水號。人們都會好奇,編號“天”字第一號的是什麼寶貝?它竟是乾清宮內一個踏腳的木門墩,因為這是進門第一眼看到的東西,便編列為第一號。這套千字文編號,台北故宮一直在延續使用。 擔心被要求“物歸原主” 台北故宮文物一直未能在大陸展出,兩岸文物交流和兩岸文物界的人員互訪,還是近10年的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兩岸文物交流也基本上是單向的,即只是大陸文物在台灣借出展覽交流。台北故宮從1999年開始向大陸借展文物,當年為“三星堆傳奇特展”及“漢代文物大展”,向大陸商偕了“馬王堆漢墓”和“南越王墓”文物赴臺,曾引起很大轟動。2001年,“天可漢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中赴臺展出的陜西省唐代文物來自12家文物單位,共120組件,種類包括金銀、銅鐵、玉石水晶、瑪瑙和陶瓷等。 至於台北故宮的文物何時可赴大陸展出,一般認為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辦理“合法免扣壓”手續,主要是有人擔心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在赴大陸展出時被大陸要求“物歸原主”;二是展室符合“恒溫、恒溼”要求,這屬於技術條件。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了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精品,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光輝。那裏每年接待參觀者約200萬人次,名列台灣地區主要觀光點接待人數的前三名。(建林)《文史春秋》2003年第12期 ※註:關於台北故宮的資料請至故宮網站參觀:http://www.npm.gov.tw 參考資料 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4-12/16/con7%E6%A2%9D%E4%BE%8B.doc

與故宮有約

2008年09月07日
公開
10

在早晚微涼的秋日,一早和故宮來場中國式的約會,讓媽媽憶起年輕時約會的小鹿亂撞。 懷著與故人重逢的忐忑心情造訪故宮,自國小畢旅之後再也無緣踏上外雙溪,今日重逢多了物換星移的滄桑感。故宮依然沈穩,我也不再是毛躁小丫頭,對古物自能抱持謙恭之心來欣賞。 華視歷史大劇「皇帝與公主」就取景自故宮氣勢磅礡的大門,勾峰飾演的乾隆在此審視他的王朝,文武百官向皇帝臣服的場面實是壯觀;皇帝身旁的九公主傅涓是串連此劇的靈魂人物,媽媽好喜歡傅涓活靈活現的演出。 孩子們則因「故宮奇航」對故宮有了粗淺認識,今日也是因孩子想到故宮大開眼界,媽媽才能到此一遊。 從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曙光、銅器時代的古典文明、秦漢的從古典到傳統、筆有千秋業──書法的發展、受贈寄存書畫展、清代傢俱的貴冑榮華,一直到子子孫孫永寶用──清代皇室的文物典藏……,每個展廳各有其可看性,不時可聽見參展人們發自內心的驚呼,這是代表中國五千年來的文化精髓,不只台灣人有眼福,來參覽的外國人不在少數,大家不約而同由衷讚嘆古文物的精巧與敬佩前人的智慧結晶。 故宮不僅讓國寶有個安身立命的所在,也讓後代子孫有個精神依歸。博物館最怕沒有人前來參觀,而古文物無時無刻不在與時間賽跑;少了觀光人潮垂青眼神的古文物將失去光彩,而時間是這些文物的頭號敵人,修復、搶救國寶是故宮文物修繕團隊的首務之急。 如何教下一代愛惜這些鎮國之寶是我們的責任,應該事先教他們認識中國文化,到博物館裡當個守規矩、有禮貌的小客人,愛護國寶之心要從小紮根。

青草池塘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12

2008/9/4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錢續坤 鄉下人居家過日子,對環境的要求莫過於依山傍水了;倘若無溪無河,有一眼清泉也可以,因為汲取那剔透甘醇的涓涓細流,或啜飲,或洗濯,你會真切地感受到那草青、水碧、天藍,時時刻刻都在展示著生活的恬靜與心境的淡遠。 我家屋後就有一汪小小的池塘,而我卻喜歡趁著簍蒿滿地蘆芽短的時候,在那裡要麼浮想聯篇,要麼凝思神遊。池塘的水是淡淡綠綠的,粼粼的波紋織成細細的絲條,把人的心情也織得柔柔的;不過最叫人心生憐愛的,莫過於數莖紅蓮了———花兒只有那麼兩朵,葉子也就是幾片,俏挺挺地佇立在池塘的中央,在池畔高大的刺槐樹影下,越發顯出孤高清俊的況味;而飛來探花的,不是勤勞的蜜蜂,不是蹁躚的蝴蝶,卻是三五隻臒瘦的蜻蜓,它們將翅膀大幅度地展開,薄薄的羽翼簡直若有若無,甚至連整個身子都是透明的;它們繞著紅蓮低回起舞,或許就是為了追逐那淡淡的馨香吧!其實,那不像在飛翔,而是在空氣中隨風蕩漾,在波光裡呈現盎然;有時,它們也停棲在蓮葉上,出奇地文靜,彷彿墨綠的玉盤裡擺著幾支青碧的玉簪。 在我看來,創造永遠屬於冒失的童年。每每晨霧稍散,或者暮靄初升,我和小夥伴們便來到塘堤上坐定,或把雙手拿到水中洗了又洗,或把兩腳延至塘邊濯了又濯,或光著身子跳入池中,在裡面盡情地鳧水嬉戲。那氤氳的水氣,夾雜著水草的清芬迎面撲來,讓人幸福得微醺了。恍惚間,彷彿覺得自己也成了一條魚,歡欣地浮沉在綠波之中。 俟至仲秋,蟬聲漸歇,連那聒噪的蛙鳴也開始隱匿起來。這時,蓮蓬和菱角都徹底地熟透了。品嚐著那甜脆飽滿的籽實,你才突然頓悟,只有秋天,能真正給人以綿長的情韻和雋永的回味。這時,水更涼了,但是草們仍然有著勃勃的生機,那是水芹、蝦草和鳳尾草,它們仍不甘於寂寞,不甘於過早地展示離離蔚蔚的凋傷。 如今,行走在城市平坦的水泥地面上,鄉村的青草池塘離我愈來愈遠了。因此,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刻,總讓人魂牽夢繞,追憶回想;而實際上,最叫人難以忘懷的,還是我母親漸多的白髮,和她臉頰上那兩眼近乎枯涸的淚塘。

吹散夏日時光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6

《物史與心史》吹散夏日時光 2008/9/3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楊佳嫻 我的香港永遠是夏天。總在盛夏時光走過旺角街道,聽太陽與人聲同步喧騰,總在絕不低於攝氏三十五度的高溫下,盤行清水灣畔小徑,看海戴著白色小雲,滑行過金色風。我們的電影因此總存在著大反差:分離是寒涼的,可是有熾烈的光色照在身上;不能擁抱對方的時候想抱緊自己,可是海風撲過來,衣領袖口鬆透的感覺提醒了皮膚上的熱汗。 今年八月,我又飛來香港。在地鐵中幾次轉換,終於順利在彩虹牛池灣搭上小巴,米色小座椅,顯示時速的數字燈,乘客呼喊下車時(至今我仍不知道他們喊的是甚麼)司機左手一抬示意,山路拋甩大彎,風很大,夾織雨水,霧已經升起了,聳立的屋←密密分為一格一格,竹竿自鐵窗內伸出來,未來得及收入的恤衫飄動如旗,幾乎可以想見那單位面積之窄狹。 風如此旺盛。任何台灣人均會擺出經驗豐富的神色,曰,好像颱風喔。沒想到真的是颱風。抵晚上香港天文台網站,已經發出東南烈風警報。香港朋友說,看也沒用,下午還是四號風球,晚上突然掛上八號風球,你能預防甚麼?--聽到這裡,腦中好像被誰投入了硬幣,刷刷翻過清單,按鈕播放出湯寶如九八年經典歌曲〈感冒〉:「誰也沒法可免疫吧 /失戀都似是斷斷續續感冒吧 /完全在意料中變化 或長或短進化/治療那來又去的感情 不可怕」,無法預防,難能免疫。這是兩種時常混用的比喻,以風暴比喻愛情,以突來之疫症比喻其不可緩解的執迷,高熱。包括近來在此地文化青年間頗受歡迎的大陸電影《頤和園》的開頭,女主角余虹的日記:「有一種東西,它會在某個夏天的夜晚像風一樣突然襲來,讓你措不及防,無法安寧,與你形影相隨,揮之不去,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只能稱它為愛情。」 颱風來了,把房間玻璃窗一一拉緊,扣好,闔上紗窗,風聲呼哨著溜過,好像一百個頑童在雨中尖叫,永不疲倦。雨水刷糊了視野,每年在我記憶中猶如壁畫的藍天、綠島和灰綠色泛金沫的海,先是退減為濃淡不一的灰,最後為雨霧所包攬,變成湧動的單一的灰色,雨勢起伏,有時候可以望見一點小島延伸的岬角,過幾分鐘又消隱了。每隔幾分鐘遠遠一輛車開近了,又開遠了,寶藍,深紅,雪光白,好像那是全世界唯一真正在移動的東西。風雨太強勁的時候似乎不是把世界吹遠,而是吹回原點,在劫難中無法離開自我;或吹散,吹細,略微鬆開窗戶卡榫,強風立即如砂紙拖磨過臉面,一片甚麼倏地鑽入窗內。 是一張死葉。此刻,它如同一隻蝴蝶身上撕下來的翅膀,為風的餘力所震動,像一個不確定的傷口,膠著在那一地從行李箱中拖拉翻攪出來的,在此颱風天,紅黃橙綠卻毫無用武之地的衣紗羅衫之上。 (本專欄每周三刊出)

坐看雲起時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困境處理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10

《雙溪學衡》坐看雲起時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困境處理 2008/9/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林宜陵 王維在中國詩歌史上被尊為「詩佛」,詩中常具有深刻的佛學哲理,〈終南別業〉詩中所提的人生境界: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鄰叟,談笑無還期。」 《全唐詩》中稱此詩:「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只能確定在山中所悟出的哲理。王維由佛法中悟出面對困境的態度,在於遇到山窮水盡的人生困境時選擇「坐看」,正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外在大環境的變化,眾人所造成的共業,常不是一己之力所能改變的。 如一切不是我們所能掌握與改變的,而又妄加改變,終至亂了心性,徒勞無功。不妨以「坐看」的無為來處理眼前的困境。自然一切在心中會雲淡風輕。所以王維對於自己面對風雲詭變的政局,及自己遭遇的困境,都以佛理去體悟與面對。在生命的旅途之中才能達到「勝事空自知」、「談笑無還期」的境界。 而陸游在〈遊山西村〉一詩中所說:「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是要在「山重水複疑無路」之後,繼續有為的尋找與努力,才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這樣的欣喜定義在「臘酒渾」、「足雞豚」、「簫鼓追」的豐衣足食之上,是一種積極有為的困境處理態度,最終在追尋的是物質上的滿足。 然而這樣的生活卻又迷失在自己的心靈需求之上,所以陸游說「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樣的基本物質追求,又會在自己對於自我虛名的期許之中,以忙碌之名放棄,存在於心靈的困境之中輪迴。 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是我們處理困境的期勉之詞,也常是我們的座右銘,這也常使我們困在自我預設的目標之中,苦惱不已。如果可以悟出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放下」態度,或許許多的困境都是可以坐看的。

誠品信義店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9

爸爸參加他教授的慶生聚會,媽媽則帶孩子逛誠品信義店。 舒適的閱讀空間,若不是帶孩子來一定能享受在這裡的時光,不怕被打擾。 先到B2用完餐,兄妹倆興致勃勃一路衝往五樓兒童館,妹妹和我牽著手逛童裝櫃,一再叮囑我:「不用買了。」,才想說她那麼懂事為我省錢,沈浸在她的貼心中,她卻牽著我往電梯方向走去,「去買冰淇淋,我要吃冰淇淋!」 她仍念念不忘那一球80元的超貴冰淇淋,吃下去就沒了,不如玩扭蛋,一次50元,她選得好高興。哥哥則在一旁玩足球賽,妹妹也要幫哥哥投,哥哥整個注意力都在球盤上,無暇理會妹妹的詢問,所以哥哥那一份省起來。 兄妹倆和別的小朋友玩大富翁、擲骰子玩到樂不思蜀。妹妹吵著要小瓢蟲的雨傘,除了美觀外一點也不實用,在新竹雨傘撐到開花的機率是百分之百,英雄毫無用武之地,不買的好,何況一支399元,買回去當垃圾的事我不做。 在恐龍化石展示區裡有好多小恐龍玩偶,妹妹看得好開心,叫牠們排隊站好,長的醜的、嚇人的恐龍要面壁,不能出來嚇到小朋友。 鸚鵡螺化石被妹妹說成是蝸牛,我想這個化石始祖一定躲起來哭妹妹的不識貨。 哥哥玩飛碟迷宮玩到不想走,他相中以前沒興趣的Hobby box,喜歡就買了吧,一盒150元,全家都能玩,這種動腦的遊戲值得投資。 兩點半有幾米的特展,沒能近距離與幾米面對面,在誠品外面的幾米畫作前拍照過過癮也好。 像百貨公司一樣的誠品信義店有著傲視其他誠品所沒有的豐富人文氣息,書籍多元化不怕找不到喜愛的書,任何主題展都有,只怕沒時間好好品嘗這份書香饗宴。

劍潭青年活動中心

2008年09月06日
公開
7

近五點,我們入住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文媽前一天替我們張羅的長毛象票根因有人數限制不能使用,好在有哥哥救國團的終身卡可識別,房價2800元打九折,2520元還可以啦! 房間全然與學校宿舍無異,上下鋪四人房,哥哥要爬上上鋪就有點危險,更遑論妹妹?那梯子是垂直梯,不是一般的斜梯,很難爬。難怪一般四人房兩大床早沒房間,只剩一間上下鋪,不讓妹妹上去就好了。房間擺設還算清幽,浴室分兩隔間,有淋浴間和廁所,漂白水味非常重,鼻子不由自主過敏起來,沒事少進去。 六點多就步行出中心,往捷運站方向的士林夜市走去,這裡交通四通八達,到哪都很方便,連步行都可以到。台北對行人很禮遇,不但人行道既寬且敞,行人也可大搖大擺走斑馬線。大眾捷運系統相當便捷,出門隨即有公車、捷運可搭,只要走個幾步路,完全不用自備交通工具,更不會有人取笑你不會騎車,因為這種現象在這裡都很合理,民眾只要會搭車就行了,台北人真的很幸福。 士林夜市滿是人潮,吃東西要眼明手快和人搶位置,否則只有在旁被人潮拱進拱出、飢腸轆轆的份。先點蚵仔煎,口感沒家鄉來的好,營養不良的蚵仔,看起來像被長久苦毒似的,但肚子餓只好將就。麻油雞恰如其名,真的是麻油雞,一點都沒酒味,新竹的麻油雞至少用的是料理米酒,還有摻酒,只是味道鹹了點;光喝麻油雞湯,滿腦子想著酒味,還真喝不下口,好在它的肉非常鮮嫩,和新竹的老硬肉質不同。爸爸點的藥膳土虱也很鮮美,肉質真是新竹無法比擬。 人潮愈晚愈多,吃完冰就出來,看到豪大雞排的人龍依舊,不去湊熱鬧了。爸爸走百齡高中的方向,感覺愈走愈遠,只好再折返,從市場內部出去,大門前即是捷運站,再沿途走回劍潭中心。 孩子們洗好澡精神又回復了,看電視、玩Hobby box,妹妹體力好的沒話說,梯子爬來爬去,扮家家酒煮飯給我們吃,最後不敵睡意,終究在爸爸身邊睡著,一覺到天亮,不用擔心她吵著睡上鋪,真好!

親子共享書香樂

2008年09月05日
公開
11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親子共享書香樂 2008/9/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星期日,我去參加幼稚園舉辦的「親子深耕閱讀存摺」頒獎活動。這是為了五對親子在十個月內完成一百本閱讀所舉辦的活動。我在現場翻閱他們的閱讀紀錄(其中還有一本從頭到尾都是小朋友親筆寫的),心裡頭滿溢著說不出的感動。我想,這些孩子真的很幸福,因為父母願意如此付出,他們小小的心中才能種下閱讀的種子。我也相信,有朝一日,那顆種子一定會發芽、成長、茁壯,並在他們的人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這些來參加的父母之中也有的是雙薪家庭。他們分享著說,幼稚園一開始舉辦這個活動時,他們覺得下班回家還要陪孩子閱讀其實很辛苦,一百本的閱讀量在他們想來,彷彿是天方夜譚。可是,經由園所不斷的鼓勵,他們開始試著抽出一點時間讀書給孩子聽,也沒有去想要以一百本為目標,只是盡量把陪孩子閱讀排進時間表裡。(尤俠/圖) 沒想到就這樣,二十本、四十本……如今竟然真的完成一百本的「不可能的任務」了! 握住箇中的訣竅 他們還坦白的說,因為本來沒有讀書給孩子聽的經驗,頂多就是做到放CD故事給孩子聽而已,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心裡的確有些抱怨,覺得那是一件多出來的麻煩事。雖然沒有經過任何的訓練,但是幾次以後,自己也漸漸開始會被繪本裡的故事或插圖所吸引,而且也愈來愈能掌握箇中的訣竅了。 而最讓這些父母感到開心的是,經由親子共讀,他們更了解孩子的想法,親子關係也更融洽了。很多家長都表示,現在,親子共讀時間幾乎可以說是孩子最期待的時刻。只要是親子共讀的夜晚,都可以發現孩子變得很主動,很快就做完回家功課、自動說要去洗澡、玩具也收拾很整齊,就怕耽誤了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繪本的時間。 甜蜜的閱讀時刻 有一位媽媽告訴我,有一次她的兩個孩子為了搶玩具吵了起來。弟弟搶輸姐姐,氣得一邊哭一邊搥沙發。媽媽靜靜坐在沙發旁邊,看著弟弟發洩脾氣。等弟弟哭了一個段落,手也酸了的時候,媽媽就小聲的說:「哇!我們家弟弟變成一隻噴火恐龍了,好可怕喔!」弟弟聽到,馬上笑了出來,轉身假裝是噴火恐龍的跟媽媽玩了起來。 媽媽說,有一本故事書裡面的主角生氣的時候就會變成「噴火恐龍」。可能是弟弟對書所描述的故事和插圖印象太深了,所以一聽到媽媽說自己變成「噴火恐龍」就忘記剛剛跟姐姐吵架的事了。不然,依照過往的經驗,弟弟可是會氣上大半天,要花好多力氣才哄得動呢! 我坐在那邊,微笑著聽大家分享親子共讀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一個個真實的小故事觸動我的心靈,過去和女兒一起閱讀的各種畫面不停的在我的腦海裡自動播放。我明白,豈只孩子享受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的時刻,對我來說,那也是十分甜蜜的幸福啊! 功文文教機構(http://www.konwen.com)

機場有錢人,我傻眼

2008年09月05日
公開
20

【聯合報╱萱草】 2008.09.04 12:57 am 有錢人旅行時,並不一定都坐商務艙、頭等艙,但坐得起這兩個艙等的人,都和有錢脫不了關係。 日本乘客好客氣 鞠躬說莎喲娜啦 我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國際機場工作一年半的時間裡,最常服務的航線,是從約堡飛往新加坡或香港,都是不算短的行程,有錢肯花的人,或常飛而集滿旅程數的人,都會想坐得舒服、沒人打擾。我會把常搭飛機,而且坐商務艙或頭等艙的人劃為有錢人,是因為不管他是為自己的生意或為公司而飛,肯定有能力賺夠多的錢,才能成為高等級的空中飛人。 剛進機場接受在職訓練時,主管很直接的交代:「你們在為商務艙或頭等艙旅客服務時,有很多人是常飛行的人,有些人可能會很了不起的拿出會員卡,很有可能丟給你們。如果不巧他的卡丟到地上,我現在可以跟你們說,你們可以不要撿,叫他自己撿。」還好,我還沒遇過這種人,卻在眾多高等級的人裡,對兩種人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通常同事都很不喜歡服務商務艙客人,因為太常遇到用鼻孔對著我們的人。 我卻還滿喜歡跟同事換到商務艙;我喜歡服務商務艙的原因之一,是常遇到客氣又可愛的日本人。他們通常是中年男士,穿著西裝,提著公事包,一副為公司而飛的樣子。 據說日本公司內部體制很嚴,所以出差能搭商務艙的人,肯定職位相當高,也有一定水準。一旦看到他們出示日本護照,我就會甜甜的跟他們說「歐嗨呦」,然後會看到他們原本疲憊無表情的臉露出笑容,有點驚訝的回我一句問候。 健談一點的,會問我是不是會講日語?我總趕緊澄清,也把我會說的兩、三句日語全搬出來讓他們笑笑。等劃好位,我會再說:「莎喲娜啦。」 如果接下來在登機口再看到他們,他們也會在我認出他們前,遠遠的就對我露出笑容,走到我面前,做個日本式鞠躬,再跟我說:「莎喲娜啦。」 有一次,當我替一個日本人劃好位子,正要跟他說「莎喲娜啦」時,他從懷中掏出一支筆,恭敬客氣的用雙手遞到我面前:「我在賣筆,這支筆送妳。」我感動得楞了一、兩秒後,才雙手收下那支筆,一直跟他道謝。 非裔家庭五張票 他們有兩把刷子 其實,也不過是一支筆嘛,但我就很容易受這種小事感動。因第一次有陌生人送我東西,我才會感動得不得了,一直銘記至今。更何況那支筆超好寫的,真不愧是日本人做的。從此我上班,都帶著它;可惜的是,有一回我急著處理事情,因走太快,原本和識別證掛在一起的筆,居然飛了出去,以致摔壞,讓我難過了好久。 從那之後,我更加喜歡服務日本人了,他們永遠那麼客氣,在我心中因此排名第一,而非裔則排第二;我遇過坐商務艙的非裔不多,但他們坐得起的,肯定有兩把刷子。 我唯一一次看過全家大小一起坐商務艙的,就是一個非裔家庭,全家五人一起坐商務艙,讓我傻眼,因能一口氣買五張商務艙機票,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比較常見的是爸爸自己坐商務艙,媽媽和小孩全去擠經濟艙,讓我很看不起那種爸爸。 再看那非裔家庭,最大的小孩大概才十二歲,另外兩個小的,身高比我的櫃台還低。依據規定,辦理劃位手續時,我們地勤人員要親眼看到每個旅客才行,我因此得站起來確認他們都在。 也因帶小朋友搭飛機,行李通常很多,我當時花了滿久的時間,才替他們辦好所有手續,而那個非裔爸爸,從頭到尾沒露出絲毫的不耐煩。我最後跟他說抱歉,處理那麼久;他很客氣的跟我笑笑說沒關係,才帶著一家大小坐飛機去。 至於那種因為我辦事速度慢,而在我面前嗆聲的人,或沒膽當面表達對我的不滿,只能在飛機上偷偷寫抗議信,害我事後被主管記警告的那種有錢人,都算是小角色。會讓我久久不忘的財大氣粗有錢人,肯定有驚人之舉。 那白人只為報紙 機艙門口獅子吼 我上班沒幾周,就遇上有驚人之舉的人物。那天,我走到機艙門,才發現戲已上演了一段時間;我眼見一個四十幾歲的男性白人,臉紅脖子粗的學獅子怒吼,引他發作的是一份商業報紙。 南非有一份商業報紙,叫「商業時報」,因商務艙沒有準備這份報紙供他免費閱讀,他就從商務艙罵到機艙門口,面對著十幾個地勤、空服人員大聲吼叫:「你們這是什麼航空公司?商務艙沒有商業時報?我是經商的商人,商業時報是必需品,而你們這家航空公司,卻沒有替搭乘商務艙的旅客準備,你們這算是什麼航空公司?」這實在罵得太經典了。 他有錢買商務艙機票,卻沒錢在上飛機前,買一份那麼需要的商業時報。他一定認為:「我花這麼多錢坐商務艙,連一份報紙都要自己準備?」雖然機票很貴,但期望搭一趟飛機什麼服務都有,太強人所難了吧?更何況,要給乘客看什麼報紙這等事,還要客人來指定嗎?航空公司兼報攤嗎? 他已罵到令人反感,沒人想理他。負責向機長確認一切沒問題,可以準備飛行的主管,毫不受干擾的對那個旅客說:「很抱歉,我們沒有準備這份報紙,但預定起飛的時間到了,你已經耽誤了大家的時間。你如果堅持不回你的座位,我要請你下飛機。」意思就是:「不爽,不要坐啦。」那個旅客竟回答:「真是這樣的話,我下飛機。」 同事沒料到他拗到這個地步,反問他:「你就為了一份報紙不搭這趟飛機?」那旅客凜然的回答:「不是為了『一份報紙』,這是原則問題。」這是那門子原則問題啊,我還真不懂。在這短短幾分鐘,他已讓所有工作人員,認為他只不過是個非常會無理取鬧的有錢旅客,要不是大家都想保住飯碗,肯定會一起把他轟下飛機。 就在情況僵持不下的下一秒,有一個同事,上氣不接下氣的跑來,手中正拿著好幾份商業時報。我萬分驚訝的看著這個同事,他說他衝去機場貴賓室拿來的。光是從我們所在的地方到機場貴賓室,一趟就要十分鐘,他卻來回兩趟,只花了不到五分鐘,整個人早已喘不過氣來。 等我再回頭,那個旅客已不在機艙口,終於甘心回座位了,卻見一個空姐,一面雙手合掌鞠躬、一面嘴裡不斷地感謝那個拿報紙同事,我從沒見過空姐這樣子。 我以前所見的空姐,都是以她們專業和氣的表情,來配合她們的專業形象,可是,那個當下,我所看到的空姐,是誠心感謝那個同事救她脫離險境。如果那份報紙沒及時送到,那旅客若在機上,可能會一直刁難她。開玩笑,十二個小時的飛行,她可能因此瘋掉。 這事件,可讓我大開眼界,心想,這世上的人的原則問題,還真百百種。我因此學會,要讓這種吵著要糖吃的老大人閉嘴,還是要趕緊找糖塞住他的嘴。沒辦法,我們只有這個權宜之計了。 【2008/09/04 聯合報】@ http://udn.com/

人的周圍

2008年09月05日
公開
11

2008/9/4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林文義 多年不見的詩人返回鹿谷家鄉,賣茶維生。 再次相會,竟是小我一歲,病逝的媒體朋友的追悼會上,我們並排,靜靜地將玫瑰花放遺體胸前……。 不問是否寫詩,死生存滅,重逢只有無言以對。 幾天後,驚喜收到寄自鹿谷的茶禮,精緻的紙盒上是周夢蝶先生瘦金體墨寶的「春茶」二字。橢圓鋁罐則鐫刻侯吉諒先生之印璽如石。詩人賣茶,想是依然不忘詩華。 回贈詩集,夾一短函,題字:紀念青春。 紀念青春。二十年的從前,或更遙遠甚而逐漸湮忘地記憶,關於文學摯愛,婚姻與情感的折損、流逝,不再連繫的交誼,因之相異的思考、環境變遷,或者就像那忽而辭世前半個月的媒體朋友,子夜突至的手機驚叫,未眠欲靜的心被緊揪而慌亂。喂———我問何人?意外的沉默,對方明顯的怯然,凝凍般地欲言又止。喂———再待回答。這朋友終於出聲,沙啞,艱難地擠出一串間歇、斷裂,卻沉定、低緩帶著暖意的短句:夜很深了,要不要出來,喝酒?腕錶顯示:兩點二十二分。出來喝酒吧,好久不見了……語帶請求,孤獨如吹來的晚風。我,幾疑是夢。 他醉了!有人在手機那端呼喊。一時難以辨識地,彷彿熟稔又彷彿陌生,遠遠,空洞的迴音……子夜酒聚的一群人,一定有我想見或,不想見的老友,故舊。 我,沒有赴約。竟遺憾地天人永訣。很後悔很後悔,錯失了最後的相會,也許,靈犀於心,他要向我告別。 泡了詩人的春茶,向晚的夏之暴雨,在我仰首的陽台外伸的簷間凝結著晶瑩的串珠,靜靜翻閱一冊詩選。 很久未曾相繫的友人,此刻,在這窒熱、擁擠的盆地城市,是否一樣靜看雨落天濛?也許越過兩河對岸數里,那裡是晴亮烈陽,修剪著窗畔的盆栽,或驅車帶領親子,愉悅地假日小旅行,或者,身臨異鄉,時差中深眠無夢。 跋涉著艱難的人生吧,我們不能再奢言昔日的青春、夢想,曾經浪漫如歌的閃亮、盼求陰雨後驚喜發現的,一抹淚光拭後的彩虹……斷然至今,切割去所有的癡心忘想。什麼時候,我們執花看雲的輕緩美麗,竟然逐漸堅硬、冰冷為自衛的盔甲及柔劍,對抗的竟是原先溫慰地友情? 深深地不以為然,抵死也不肯相信。 灰心?黯淡?都屬於彼此相異的認定嗎?我依然愚癡地一廂情願,總是懷抱著某種微細地天真想像,相信人與人之間,終究可以僅存的,一份真情實意。 你說我:天真、幼稚。很好。聰明睿智的你,終究不免以所謂「普世價值」論定我。或許原意出於善念,出於不忍,進而發現我的固執、堅持卻逐漸引你不耐、慍怒,你卻自始不曾回看己身,還是跌容到以自我意識試圖取得我的認同之迷思,卻忘卻我一向秉持的「異中求同」的尊重;涵容與壯闊,天地何其大,我們,只是宇宙一塵砂。 我自知天真、幼稚的人性盲點,心中始終住著一個孩子。天真的在塵埃滿地的人間,以不渝地文學書寫,建構緲微的烏托邦,幼稚的相信人間永遠有不滅的溫暖、美麗的情份與相知相惜,光一般善念,愛一般淨潔。 相忘於江湖或者偶會念及,在孤獨的一瞬折損本心;被摧毀的,違逆的,自我的意志,推拒溫潤與真情,禁錮己身於虛妄、華麗的心靈廢墟,表見豐饒,內在脆弱。也許不再連繫的幽長時光,忽而想起彼此,冷暖自知,塵緣薄倖,這是你的慨然,亦是我的傷感;就盡付知心一笑。 歲月逐老,學者默然少語,少時擅辯,而今暗←……很多心事不再湧漫潮動,猶若輕石落地,盪一圈漣漪可也,清淺的水紋,無聲地如花朵綻瓣,立刻回復靜謐無痕。偶有驚雷暴雨,濕濡之後自會乾燥,沉定以對,逐一化解。有錯則省思,無過且修行,這人間本就是煉火厲岩的修羅場,走他一程,歷千磨萬難亦不悔朝露夕霞般之短暫。 幸得結緣,感心福報;緣起緣滅,俱是旅次征程。美麗與哀愁,得意或餒志,欲求及其淡泊,皆在一念之間,但這一念之間,又是多少青春涓滴累積成河,歸之大海。 毋寧感謝予愛予憎的昔人故舊,無論是苦果或甜汁,皆是人間好修行。我亦回首己心,不也多少自傷傷人?遙想前秋與昔之詩社老友,巧遇於日本東北名之:「秋田」溫泉旅店,驚喜相見,招呼幾句,又是幾年……從蟄居的山舍來信,言之為我手抄「心經」一帖,真是大歡喜。 人間之美,正是貴於一種靈犀於心的相知相惜。 坐下來,靜下心,沖泡這寄自鹿谷的春茶;且看詩人手製的凍頂茶葉,慢慢地在九十度水中,像嬰兒從甜美的深睡中,逐漸甦醒,綻開的金色葉片彷彿最純淨地微笑……詩人命名為:「一心二葉」。想他多久不曾寫詩,長年來,允為惦念,終於明白:他在家鄉鹿谷的茶園之間,種植、採葉、烘焙,就是一首最美麗、沉定的大地之詩。 以茶為心,一葉是詩,一葉修行,這人名之:林彧。 茶好心暖,我且訂定訪期,待秋深南下鹿谷,日人名諺:「一期一會」,詩人林彧從雲深霧濃中,向我走來。

窄巷風情

2008年09月05日
公開
7

《異域采風》窄巷風情 2008/9/3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 李子紅 窄巷的心情是古典的,它醞釀了另一種雞犬相聞的思古幽情,在台灣講起窄巷,人們不免聯想起才子佳人狹路相逢時,產生美麗邂逅的那道鹿港有名的巷子,這樣的心情與遐思,也發生在他方的古城裡。瑞典斯德哥爾摩是美麗的島城,沿著島的特殊地形所蓋的古老建築,處處可見拾級而上的驚喜,這裡有條號稱世界最長的窄巷酖酖摩爾特魯齊斯巷,巷道最寬處不超過一公尺,站在巷口一眼看不到巷底,因為你必須沿石階登高,才能看見盡頭豁然開朗的絕美風光;夜晚在暈黃的路燈散發的氣氛下,窄巷則呈現另一番風情。 墨西哥古城瓜納華托有條出名的情人路,這個在西元十五世紀,由西班牙移民所建設的歷史古城,處處充滿了西班牙情調,四面環山的建築,由於當時人口日漸密集而愈形靠近,形成許多的窄巷,其中尤其以古城西南部的「接吻之路」最為有名。名字直接的表達了巷子的最佳作用,但王子與公主的相遇卻不是狹路相逢式的邂逅,而是各自在自己家就可以「後花園私會」了。 原來不曉得是因為巷子太窄,使得屋子太靠近;或者是因為屋子太靠近,使得巷子變窄,總之不管如何,當巷子兩邊的住家各自打開窗帷、跨出陽台時,只要探出半個身子,王子輕易就可一親公主芳澤,人們相信在此一吻定情,便可天長地久,於是一到夜晚,戀人們便會跑到各家陽台約會,久而久之,巷子成為約定俗成的愛情聖地,每年情人節這裡便定會湧入一對又一對的有情人。還好不是在台灣,否則到時賣芋仔冰、糖葫蘆的小販,怕也會聞風而來呢!

在身旁遇見幸福

2008年09月05日
公開
9

《黛媽咪新視界》在身旁遇見幸福 2008/9/3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汪詠黛 和幾位大學死黨相約,利用非假日的時間,偷得浮生半日閒,避開人潮,往陽明山裡踏青去。 五位熟女將一輛小車擠得滿滿,徐徐繞行山路,停靠在二子坪,走進平緩、濃蔭的蝴蝶花廊,蟲鳴、鳥叫、習習清風,腦中自然閃現出我極喜愛的《佛光菜根譚》句子: 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 人人是好緣,家家是好親。 可不是嗎?大家都各自為家庭、工作而忙碌,但我們這群相交逾三十年的姊妹淘,卻能排除萬難,臨時湊出半天時間,利用又快、又方便的公車和捷運集合,「立刻」到達綠意盎然、空氣清新的國家公園,如此好日、好地、好緣、好親,呵呵,真是太幸福了! 吐出心中的塊壘 幸福,是一種感覺,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從來就相信幸福可以自己找,而不需要指望從別人身上獲得;因為,幸福就在你我身邊,端看我們要不要注意和接受罷了。 就像和好友相聚,被我視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它會讓我有非常幸福的感覺,所以不論工作多忙、家務多繁重,我都會暫時擱下工作,和先生、孩子告個假,排出時間來參加。 尤其是和老同學聚會,一碰面,時光似乎就停格在當年認識的青春歲月;那天,在陽明山上,我們五人不是熟女,而是初識時的十九歲,剛進大學、情竇初開、夢想飛揚的青澀新鮮人……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皆有煩心事,但是當我們自己來個組合:好友+步道+森林+美味野菜,心中的塊壘在嘰嘰喳喳中一一吐出,心中可就只剩「幸福」這件事了。下得山來,又是一條好漢,喔,不對,是一位充滿活力、熱情的善女子! 藉助外力來培養溫暖 如果您現在正為通膨煩惱、為孩子不聽話生氣、為身體痼疾唉聲嘆氣,一點幸福的感覺都沒有,沒關係,試試看藉助外力,來培養幸福而溫暖的的感覺,譬如看電影。 九月中下旬要上演的《再續幸福的三丁目》,是曾經入圍日本電影奧斯卡十二項大獎、賺人熱淚和歡笑的《幸福的三丁目》續集,講述著日本在二次大戰後逐漸復甦的昭和三十四年,東京三丁目鄰里巷弄間一幕幕敦厚純樸的悲歡離合,有笑有淚,看了還真有幸福感哩。劇中,鄰居們群力幫助窮作家專心寫作圓夢、寄養兒一心想過幸福日子、汽車廠老闆夫婦的熱心助人、純樸的鄉下女學徒鼓勵同鄉青年力爭上游……無論環境背景、人情世故,連孩子的自製玩具與遊戲,都讓人回到台灣五○年代的純真年代,看完這種電影,讓人沒有幸福感也難! 不再當「沙發馬鈴薯」 除了看幸福電影,閱讀好書、聽演講、欣賞畫展、聽音樂會、看戲劇表演、散步、騎單車、嘗試各種運動、上課學習新知、旅行等等,都很容易讓人遇見幸福。不試,就沒有機會;試了,當然容易抓住幸福。 不要再當「沙發馬鈴薯」,成天盯著電視螢幕,把自己的幸福鑰匙交給那些令人生厭的「名嘴」了。如果我們大人懂得珍惜幸福,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容易感染到幸福感,進而培養出健康的人生觀,這不就是「人人是好緣,家家是好親」嘛! ★汪詠黛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melodywang101/

黃金丸

2008年09月04日
公開
16

《閒讀擷秀》黃金丸 2008/9/2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枇杷是中國南方特有的水果,它是薔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實,它在秋天開始養蕾,冬天開花,春天結果,夏天成熟,可說是水果之中「獨備四時之氣者」。其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鮮美,營養豐富,廣受歡迎。它與櫻桃、楊梅並稱初夏三姐妹,品種有二百多種。 枇杷在漢代已是主要果樹,於唐代流傳到日本。它顏色鮮黃,形狀橢圓,當成熟掛滿枝頭時,被人喻為「黃金丸」、「小金錘」。明代沈周有詩作,寫:「誰鑄黃金三百丸,彈胎微濕露漬漬。從今抵鵲何消玉,更有錫漿沁齒寒。」把枇杷寫得非常珍貴且可口。 白居易寫《初夏鮮果第一枝》:「淮山側畔楚江陰,五月枇杷正滿林。」這是他對枇杷的讚美。不過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枇杷樹許多品種已經改進,如今,一年四季都有枇杷上市,要吃枇杷不必只等一個季節了。 宋祁的《枇杷》詩則說:「有果產西蜀,作花淩早寒。樹繁碧玉葉,柯疊黃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獨長歎。」對枇杷樹的花、葉、果作出描寫。這首詩和白居易的《初夏鮮果第一枝》都道出枇杷的盛產地是四川和長江流域。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 :「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準確描寫了枇杷的性狀。 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田舍》,裡面也提到枇杷:「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櫸(一作楊)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這首詩先寫居住在偏僻地區的人事,又說自己遠離塵囂,懶於整飾。最後四句描寫鄉村景色,全詩讀來有說不盡的韻味。 《本草綱目》上曾載:「枇杷能潤五臟,滋心肺」,是中醫藥的好幫手。以其葉等配製的枇杷膏、枇把露等等,有止咳消痰,生津止渴、清肺、鎮咳功效。由此看來,枇杷也可說是人類的良伴呢!

活出自信之美

2008年09月04日
公開
16

2008/9/2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琹涵 之一 未完成的作品 每個人都是上天的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正由於我們明白自己的不夠完美,因此,人生的漫漫長途也就成了一場有意義的學習之旅了。 學習甚麼呢?生活的技能、學問的累積、人格的養成、體魄的鍛鍊……「學海無涯,惟勤是岸」,這說的還真有道理呢。 我周遭有一個女孩,相貌、功課都普通,想到美國去讀書,單托福,就考了無數次。後來,還是她新婚的嫂嫂上網替她找到了學校,她如願的飛美,夜以繼日的認真讀,也拿到了碩士學位,找到工作,也結婚了。她很感激嫂嫂幫了她的大忙。我倒覺得,其實是她的上進和感恩,讓她擁有一個比較平順的人生。 因為懂得上進,她學得快,也學得多,不斷的修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也更得到別人的尊敬和喜歡,往後的日子也就順遂多於困蹇了。因為知道感恩,就多了一份珍惜之心,多結人間的好緣,藉著善緣的流轉不息,最終受惠的,仍然是自己。 紅塵裡有太多的紛擾,我們很難置身其外,別人的真實故事,對我們也是一種很好的啟發。孔子尚且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平凡如我們呢?更應該秉持謙卑的心,容川納海,只要是好的,何人不能學?何事不可學呢? 學習,必須和我們的生命相終始。時時抱著願意學習的心,相信會日起有功,我們也一定可以愈來愈好。學得多,知曉世事,我們從內心的轉換到外在的恬淡歡喜,我們必然和往日的自己是有一些不同了。 當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只是一個粗胚,有待改進的地方太多了,就在不斷的學習和琢磨裡,我們慢慢變得細緻和美麗了。這個過程,無法一步登天,總是在日積月累之後,方才得見成果的。 必須到我們面臨死亡的那一刻,所有的學習才告一個段落。死亡,是人生的盡頭,是一切的終極和絕滅。我們真的算是大功告成了嗎?其實也未必,然而,我們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了。 當我們就要抵達人生的終站時,不妨問一問自己:會是含笑而逝?還是心有所憾呢? 如果是前者,真心為你感到高興。如果害怕成為後者,那麼現在開始努力也不遲啊。 之二 不留遺憾 我問朋友:「妳真心希望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不留遺憾!」 我望著她,沒有說話。我們是一起長大的朋友,情誼長達數十年,而且仍在持續之中,看樣子,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當然,彼此相熟。 我的朋友有一個失敗的婚姻,前夫相貌堂堂,不料只是個「繡花枕頭」,更糟的是好高騖遠,小事看不上眼,大事卻又做不來。如此不肯務實,最後美其名是「理財專家」,實則淪為「股票一族」。在股市大好時,固然耀武揚威,甚至還交起「紅粉知己」來,不料好光景撐不了太久,股市崩盤了,他則怨天尤人,老想要「翻本」,這和「賭徒」又有甚麼差別呢? 朋友受不了丈夫在錢財上的一再需索,「就好像把錢丟到水裡一樣。」尤其是感情上的背叛,更讓她覺得辛勤付出的不值得,最後決定離婚,帶著一對兒女遠走他鄉。她的手藝好,開個餐館,撫養兒女長大。做生意辛苦,起早趕晚,幸好兒女都懂事,努力向學,也給了她很大的安慰。 「怎麼會嫁給一個這樣的人呢?」 「只能說年幼無知吧!以為只要兩情相悅,天下沒有過不了難關。其實,人品很重要,個性也要緊,腳踏實地才有未來,只是年輕時候的我,滿腦子幻想,不曾仔細思量婚姻的嚴肅。」 聽她這麼說,我想她早已從不幸的婚姻裡得到了很大的教訓。 二十多年後,她的兒女都成家立業了,境況很不錯。她重回台北和我會面,打聽之下,前夫窮困潦倒,還巴望她接濟呢。畢竟歲月不饒人,再俊美的臉孔也不能當飯吃。人,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可以憑恃,就很難贏得別人的敬重了。人,如果不能步步踏實,所有的美夢只是一場虛空。 如今,她早已無後顧之憂了,有足夠的積蓄讓她四處旅遊,還去學日文,夾雜在一群年輕的孩子裡認真的學習,更找了老師學畫,經常外出寫生,還跟我說:「好想當個街頭畫家。」 我覺得她依然活力四射,這麼努力的揮灑自己的人生,縱有缺失,該也降至最低了。 我還記得她曾跟我說,她希望人生不留遺憾時的神情,以她的用心和奮勇向前,我以為她必然可以如願。 我誠懇的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