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免費幫大姑美髮 不想再做白工

2008年09月25日
公開
32

2008.9.24自由時報家庭親子 〈家庭診療室〉免費幫大姑美髮 不想再做白工 Q︰我職校畢業,對美髮有興趣,與同學集資開了一間美髮屋,每天很忙,但還是受不了A君的追求陷入情網。婚後感情好,只是須與他姊及婆婆同住,好在年邁婆婆全是他姊在照顧,我無後顧之憂。 他姊為了要省錢,每個月要我在家替她修剪頭髮及染髮,3年來真的省了不少錢,但花了我很多時間,現在已成理所當然,我卻不想再服義務役了,若直言,以她的個性必定會與我翻臉,丈夫要我小心行事,注意家庭關係,可是我真的不想再成為大姑的御用美髮師了! 心理諮商專家�林蕙瑛 A︰自傳統華人社會文化來看,自家人互相幫忙或以物易物是人之常情,大姑的想法並沒有錯,而妳一開始就遵循此不成文習俗,已成為家庭關係的一部分了,一下子要改變的確不容易,大姑必定很難接受,妳丈夫比妳更了解他姊的個性,但他並無對策,因此妳感到有點孤單,徬徨及混淆,但另一方面,妳又很想順從自己的感覺。 其實妳的感覺沒有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除非妳主動幫大姑整修頭髮,她不能要求妳永遠免費為她服務。3年來妳的確替她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然而姑嫂關係是建立在家庭互動,而不是例行美髮。如果妳倆平時在家中互相尊重,互動良好,即使大姑有一時不快,經過妳的好言解釋及丈夫的婉言勸慰,她必能逐漸釋懷的。 人際關係不可能永遠順暢,家庭人際關係尤常會有衝突,妳得學習去面對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溫和地直言︰「大姑,很抱歉,店裡工作太忙,回家很累,我只想休息,以後就不能幫妳在家修剪頭髮了,不過我可以推薦幾個手藝好,價錢公道的美髮師給妳,妳要到我店裡來當然也歡迎,我給妳折扣優待,真的不好意思,情非得已啊!」不論她的反應如何,妳始終要和善相待,下班後不妨帶點小吃或小禮物給她,讓她消消氣。 (家庭、親子間若有任何難解的習題,歡迎讀者將問題email至[email protected],主旨上請註明「家庭診療室」,專家林蕙瑛將在版上為各位解答。)

過街老師 人人喊打

2008年09月25日
公開
3

教才藝?慘過苦力! 過街老師 人人喊打 文�獨獨 2008.9.25自由時報上班一族 每回和朋友大吐「兼差」甘苦時,他們總不時投以欽羨目光,並常酸個一兩句:「你還嫌,總比我們出賣勞力好吧。」於是常在朋友誤解下,懷抱不遇之志在心底苦笑著。其實誰又明瞭,這種膽戰心驚、提心吊膽的日子,並不好過酒女賣笑。 開始教作文已有六、七年光景,從大學至今,陸續也有不下百名學生。起初因為站在第一線,面對學生國文能力低落,開始真有韓愈道濟天下的氣魄,不過滿腔熱血,卻在一次次衝突和打擊下,逐漸消耗鈍眊,雖不致淪為坐領乾薪的米蟲,卻也著實有志難伸! 記得有一次,某位家長為了小朋友參加的母親節作文競賽,無法拿到好成績向我抱怨,甚至質疑我的教學內容,是否低估他孩子的語文程度。面對連珠砲似的怨言,我只好一面安撫,一面在心底吶喊:「佳作還不滿足,我也只教他兩個月,當我神仙啊!」 除這種貪得無饜的類型,還有過度關心的父母,也常成為教學上的夢靨。「老師,可不可以多教歷史故事。」「老師,他喜歡看繪本。」「老師,我們家小孩程度較差,可以多教造句造詞嗎?」短短一小時半的課程,在家長要求下,成了語文遊戲萬花筒、歷史大觀園。 但印象最深要屬大學畢業那年,記得那回作文主題是「學校與體罰」,為讓文章更具歷史深度,我介紹古代刑罰施作與緣由,讓學生古今比較,深化文章內涵。課堂上我也儘量讓學生在歡愉氣氛下,完成這次較嚴謹的寫作,但誰知強烈後勁卻在回家時爆發。 「李老師嗎?」接起電話,雖對不友善語氣有些微慍,我仍有所矜持,好聲好氣回答。「你搞什麼啊!讓我孩子學這種東西!」在一連串謾罵後,莫名奇妙的我也漸漸釐清頭緒,原來他是某位學生的家長,在學生開心分享課堂收穫後,認為這些違背了他對孩子的教育宗旨,於是向我理論。 過程中我不斷啞笑著,並耐心向他解釋我的本意,在他掛上電話並丟下:「我不會讓孩子再受到荼毒。」這句話前,我卻還來不及跟他說這次文章最出色,課堂上笑最大聲的,就是他們家的孩子。 後來,雖然在學生與主任緩頰下,我們誤會冰釋,但這些教訓卻也成為至今無法忘懷的借鑑。所以從此以後,請各位朋友,別再用羨慕眼神,注視我們這些慘過苦力的受害者吧!

爸媽有意見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20

2008/9/18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整理 秦雯) 每當父母把孩子如何頑固執拗的表現告訴女兒的老師,老師卻很可能不認同;告訴其他和女兒接觸過的熟人時,往往也會表示詫異:「你的孩子挺好的呀!沒有你說的那麼搗亂啊!」一般當父母聽到別人這樣說時,真是既欣慰又困惑,我也不例外。 同一個孩子,因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評價,是孩子在父母和別人面前的表現真的有那麼大的不同,還是另有原因呢? 幾年前,曾有一所小學做了一項「對爸爸媽媽哪些地方不夠滿意」的調查,統計顯示,孩子對爸媽不夠滿意的地方有五十八項之多,比如: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瞭解我的心;要求太嚴,標準太高;不接受我的意見;說話不算數;當我想做自己的事時,他們總不讓;總在罵我的時候誇獎別人等等。 綜合這調查,我給天下父母的意見是- .對孩子要求嚴格,卻對自己要求鬆懈的父母,孩子能心甘情願聽他們的話嗎? .無視孩子的成長,總是把孩子當小孩子對待,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這是造成孩子產生叛逆心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父母確實要反過來想一想:自己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難道孩子天生就是一個不聽話、愛搗亂的孩子嗎?孩子真的想做一個處處和爸媽作對的人嗎? .換個角度來說,父母喜歡乖孩子的真實理由是什麼?我們不喜歡孩子和自己作對的目的何在?其實說穿了,還不是為了自己省心、省力吧!以這樣的心態對待自我意識萌發,獨立性、自主性正蓬勃發展的孩子,是否有點太自私、也太短視了呢!

青春期的馴服與叛逆 望子成龍的一片癡情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21

2008/9/18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劉曉茹 面對父母的殷殷期望,孩子卻毫不領情,兩代形成拉鋸,就像壓彈簧一樣,壓得越緊,彈得越高,孩子的敵意會愈來愈大。做父母的,如何解開叛逆的源頭,讓孩子各展所長,不要擠在同一個籃子中? 衛生署署長林芳郁娶了台大同班同學林靜芸後,生下一兒一女,醫生世家一切的圓滿都有如天賜,連生孩子都還生得一男一女的恰恰好,如果有一天,林靜芸說自己不想活了,許多人一定認為她是自尋煩惱,有錢有勢的人都有負面思想,那社會底層的人怎麼辦? 事實上,太陽之下還真的有一件事是不分富貴貧賤都要無可奈何歎聲氣的,那就是遇上孩子青春叛逆期而沒輒的時候:「兒子把我當仇人,回了家就大吼,我的話,他半句也聽不下去。」十年前的她完全不知道這是人人幾乎都要走過的叛逆期,自己也毫不例外,只是,少女和媽媽畢竟有截然不同的心境,做媽媽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兒子要健康快樂,如今這個願望顯然是落空了,必然「痛不欲生」。 事過境遷,如今母子非常麻吉,以兒子為榮的林靜芸說:「原來他是對整個世界抗議,他的想法,需要認同。」像林靜芸這樣「吾家有兒初長成」而曾經歇斯底里的媽媽遍布每個家庭,顧奇的兒子今年念高二:「昨天發現我整理過他的房間,氣到要離家出走。」走前還氣得摔手機,有那麼嚴重嗎?她也以為天要塌下來。 以前大小情緒都發過,沒有這回驚天動地,顧奇開始覺得害怕,想去報警,結果晚上,兒子邊吹口哨邊進門,酷酷的表情稍稍減緩,只是,一不小心母子四目相投,趕緊又裝模做樣閃開來。經一事,長一智,顧奇瞭解到,青春叛逆其實是青少年生命週期發展的必經階段。 笑口常開的上海心理醫生黃筱閔認為,在這個危險係數相對較高的時期,一定要處理好,否則會適得其反。「只有對症,才能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她說,家長遇到叛逆的孩子,首先要冷靜地思考孩子叛逆的原因,在了解其原因的基礎上,再找解決的對策。「在這樣快速的成長過程,難免會有缺少各種營養的時候。於是,在他們青澀的世界裏,會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不再需要呵護,分泌的激素會讓他們做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舉動。」此時,家長不要草木皆兵,更不能風聲鶴唳。穩住自己的思維,考慮如何面對才是上策。 對叛逆的孩子,她不主張使用強壓的做法,雖然能顯示家長的威風,可卻會在孩子的心裏造成更大的叛逆。「這就像壓彈簧一樣,壓得越緊,彈得越高。最後孩子對你的敵意會愈來愈大,最後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唱反調有源頭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2

2008/9/18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詹慧芬 誰都不是天生反骨、愛唱反調,只因青春荷爾蒙作祟,才愈來愈不好管!脾氣愈來愈倔強!一些父母唯恐孩子不聽話,遇事就反覆地嘮叨個沒完,一會兒讓孩子注意這,一會兒讓孩子注意那,這個要這麼做,那個要那麼做;有的父母在孩子犯了錯誤時還喜歡揭孩子的老底,把孩子過去的「劣跡」統統翻出來,一一地數落給孩子聽……豈不知,正是這些做法造成了許多孩子的逆反! 當孩子過多地接受了重複不斷的教育內容時,他的大腦會對這些資訊進行自然的遮罩,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更為不利的是,如果家長經常採用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孩子過一段時間就會聽煩了、聽膩了,變麻木。即使他明白家長說得十分有理,可能也不樂意聽、不樂意照著做了。 一些父母很少考慮孩子的能力、年齡和原有基礎等因素,盲目地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例如硬性地規定孩子考試成績一定要一百分,至少也要在班裡位居前三名;一味地要求孩子多學知識:今天強迫孩子參加這個補習班,明天強迫孩子去上那個輔導課,琴棋書畫樣樣都不能缺……這些強人所難、揠苗助長式的做法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 日久天長,當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時,他們就會奮起以言語或者行動來反抗。 一些父母為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將來能「成龍成鳳」,在安排孩子的學習內容時常常盲目跟風,互相攀比。舞蹈、鋼琴、繪畫、外語、書法……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財力,但卻沒有真正考慮孩子的實際興趣和愛好。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孩子對家長一廂情願安排的學習內容不感興趣、不心甘情願地去學,他是肯定學不好的。這時家長倘若再擺出長輩的架勢採取高壓政策逼孩子就範,就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強烈的反叛心理。

名人看反骨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3

2008/9/18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整理 秦雯) 要女兒野一點 ◎朱天心(作家) 作家朱天心的女兒謝海盟看來有點冷?朱天心一個勁兒要海盟野一點,不要被學校制式教育糟蹋。女兒上高中每天準時回家,還怪她「怎麼不去遊蕩一下?」她說書包這麼重,怎麼遊蕩?朱天心希望她有點叛逆,對她來說可能卻是一種滋擾。國小時,不讓她去升旗,怕她太愛國,常常請假,帶兩本書,兩人去咖啡館。 女兒九成的假,都是被媽拐的。想當年,朱天心自己一請假,國中那個老師就問她:「妳要念高中,還是高職?」高二還和美術老師吵架,因為他要學生交作業,朱天心不想交。這樣有主見的朱天心,希望女兒也野一點! 修補與兒子的不愉快 ◎林靜芸(醫生) 林靜芸說,兒子很有個性,說不得重話。念高二時,說要穿耳洞、染頭髮,又不唸書,為了把兒子拉回到她心中所認為的正軌,她不停說教,以致母子兩人幾乎天天吵架。最後連夫婿林芳郁也受不了,要兒子乾脆住校。 林靜芸建議,家長應該早讓小孩知道長輩對他的期待,更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程度與能耐,千萬不要在大考前囉唆,給予適當的尊重,否則會造成反效果。 為了修補與兒子之間的不愉快,林靜芸學聰明了,在兒子大考前,不給兒子壓力,間接以「愛的小紙條」方式,傳遞她與先生的關心。準備兒子愛吃的食物,一旁還附上小紙條,上面寫著「媽媽很愛你!」等字句。 在採用絕對尊重及紙條傳愛的方式之後,原本充滿叛逆、滿是刺針的兒子,態度反而軟化下來,成績愈來愈好,最後考取了台大化工系,還是進了台大。 有了一次經驗之後,林靜芸在面對女兒升學關鍵時,更是得心應手,不再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女兒該怎麼做、怎麼走,最後女兒考得更好,考上了台大醫學系。「順著父母的路走,儘管比較平坦,但不一定就是對的!」林靜芸說,最近健保財務困境越來越大,女兒雖是台大醫院醫師,但前途不一定好。反而兒子在美國開了一家網路公司,發揮所長,對於兒子的表現,林靜芸相當滿意地說,還好兒子沒有與父親、母親、妹妹擠在同一個籃子中,未來的路反而更寬廣。

柚子皮泡澡

2008年09月24日
公開
18

話說父子三人在浴室殺豬,在房間的媽媽忽然聞到一陣陣的柑橘香水味,絞盡腦汁實在想不出浴室有什麼香皂或沐浴乳能有如此令人神清氣爽的香味,要說是茉草皂,味道也差了十萬八千里! 一瞬間,滿室生香,突然媽媽的腦裡閃過:該不會是窗外有人施以迷魂香吧?這味道太好聞了,能昏倒在這陣香味裡似乎不賴。 父子三人洗好澡出來,在吹頭髮的同時,哥哥突然痛哭出聲:「爸爸,我的屁股好痛哦!我的腳也好痛!嗚…嗚…好痛啦!」看他捧著屁股不知要抓或是撫揉,總之那模樣令人心疼。 他爸爸邊幫妹妹吹頭髮邊說:「誰叫你泡澡泡那麼久,柚子皮不能一直泡,一下子就要起來,你看,嘴巴腫成這樣!」 那令人心曠神怡的香氣原來是柚子散發的精油,想到上次媽媽也是泡到全身腫痛,便很沒良心的爆笑出聲,這一笑不可收拾。哥哥看我笑得如此猖狂,愈加沒命的哭訴:「嗚…媽媽,我痛死了,嗚…妳怎麼還笑得出來?嗚…哇…」 媽媽真的不是故意要笑你,而是真的忍不住嘛!太好笑了,我深刻感受過那種痛,加上看到你腫成香腸的嘴唇,實在是克制不住自己,哈哈哈! 看到哥哥哭不可遏,媽媽笑到岔氣,爸爸只好安慰哥哥說:「擦個藥就好了,不要再哭了。」猛然看到哥哥的香腸嘴,他自己不也笑得很沒品。 可憐的哥哥遇上這對沒同情心的父母只能自認倒楣,媽媽幫他擦蘆薈凝膠,爸爸一副我用錯處方的表情,接過手開始研究起來:「這條不是潤髮乳嗎?這個有效嗎?」 上回我和哥哥同樣症狀不也是擦這個緩和痛楚,用藥我會比你差嗎?蘆薈有鎮靜效果,看那麼久你看出什麼端倪來? 哥哥塗抹好,竟也神奇的不再喊痛;若等爸爸整個說明看完,哥哥可能痛昏過去了。我自己試過的東西,有沒有效果我最清楚,臨時才看說明,緩不濟急。

《讀通鑑•論歷史》 告狀也有罪

2008年09月23日
公開
2

2008/9/19 人間福報終身學習�人文| 作者:柏楊 一九三年,天下已亂,右北平郡(河北省豐潤縣)人田疇,回到故鄉無終(天津市薊縣),率領田姓家族,深入徐無山(河北省玉田縣東北鳳凰頂)中,尋覓到一塊廣大的盆地定居,並親自耕田,奉養父母。 各地流亡的難民紛紛前來投奔,只數年時間,增加到五千餘家。田疇遂制定法條:互相殺傷、偷竊、告狀訴訟的人,考察罪行的輕重,分別處以適當的刑法,最重的是死刑,共十餘條。又制定婚姻嫁娶的禮儀,興建學校,講授課業。法條制定後,公告實施,人民都樂於遵從,風俗優美,甚至遺失在道路上的東西,都沒有人去撿。 田疇制定的法條中,訴訟告狀,是一種罪行,可看出窮苦小民所處的地位。咦,君王從不告狀,告狀的都是臣僚;奴隸王從不告狀,告狀的都是奴隸;手握權柄的人從不告狀,告狀的都是手無寸鐵的小民。財產被吞併,妻子女兒被擄去當婢女小老婆,兒子或老爹被亂棒打死……中國人只能無窮無盡的忍受,如果你膽敢向「聖明的君王」,或膽敢向「賢能的父母般的官員」,哀求發還被吞併的財產,哀求放回被搶奪的妻子女兒,哀求處罰那個打死兒子或老爹的凶手,你就成了刁頑之徒,犯了滔天大罪。 田疇反對訴訟告狀的觀念,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而是腐敗的官場產物。任何事情,不公平則一定有反彈,國家設立法庭,就是要消除這種不公平。 不消除這種不公平,卻只禁止反彈;不消除痛苦,卻只塞住嘴巴不准哭叫;不用法律解除人民所受的迫害,卻只不准人民訴訟,結果必然產生下列後果:一是奴性被培養得更深,國民品質低落;二是血腥抗暴,用鬥爭代替訴訟。 世上只有公平的審判才可以消除不公平,而我們古老的文化中,卻認為「不准訴訟」就可以消除不公平。什麼時候,中國能夠訴訟解決爭端,不必含垢忍辱,更不必使用刀槍,中國才能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度。

活在熱情的人群中

2008年09月23日
公開
3

【給女兒的生活筆記】活在熱情的人群中 2008/9/18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楊照 那時,妳一歲九個月,我第一次帶妳去文藝營。在高雄的中山大學,上完最後一堂散文班導師課,應學員要求,我把妳抱到課堂上,好多人爭相過來合照。當然,每個人都用興奮的語氣對我稱讚:「你女兒好可愛!」 做爸爸的榮光,好吧,做爸爸的虛榮,就算分不清楚人家的讚美是真心還是客套,都忍不住高興。然而,絕對不是因為這樣的虛榮,讓我在後來的幾年中,每年暑假都帶著妳一起去文藝營,一次又一次,到過關渡、台南、基隆、新竹…… 不是為了讓人家知道我有這樣一個女兒,而是想讓妳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知道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擁有共同的興趣,他們聚在一起,享受共同的樂趣。沒有人是被強迫來的,相反地,很多人抱持著每年都在等文藝營,搶先報名,好奇期待著在這裡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上到什麼樣的課。 還有這些三、四天中,進進出出教師休息室的阿姨、姑姑、叔叔、伯伯。暑熱中,他們不辭老遠跑來,不會抱怨幹嘛要來,只會沒被邀請或實在走不開身才會抱怨。因為,這也是我們每年好不容易可以爽快碰面聊天的難得機會。 我們不會隨時都聊文學的話題。更多時候是交換沒見面的時光中,彼此的行蹤,然後開些大家痛快發笑的玩笑,再接上些任何人都會有的感時憂國牢騷,或最新最轟動的八卦話題。 可是只要稍微靜下來的片刻,我們都會自然地彼此互問一句:「最近寫些什麼?」每個人一定都有剛完成的,或剛開筆的,或構思許久等著要寫,或寫了許久總也完成不了的作品。是的,我們都是創作者,都在創作中得到最大的折磨,才能換來最大的快樂,這點共同的身分,使我們就算不多說什麼,都能感覺到特殊的親近氣氛。 在別人眼中,每年一次的文藝營,不過就是個「大拜拜」嘛!然而,正如「大拜拜」過去扮演創造社區團結一樣,我們也在這樣的儀式中,一次次確認,自己活在一群文學人之中,一次次確認,我們並不孤單。 我相信,一群擁有同樣興趣的人,會製造出很不一樣的濃郁氣氛。我希望妳可以感受這些人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了對文學的興趣,散發出來的奇特熱情。我希望讓妳看到、讓妳感受,我自己跟這群朋友聚在一起時的快樂與滿足。我完全沒有意圖要妳跟我一樣喜愛文學、熱中文字創作,但我真心期待,妳長大後會同樣珍惜自己的熱情、別人的熱情,願意伸出長長的手臂拉住擁有相同熱情的人,靠著這些人,不斷替自己的熱情保溫,甚至添加薪火,如此來扺拒世俗力量對我們熱情興趣的持續傷害。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

不是別離

2008年09月23日
公開
4

2008/9/18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琹涵 人生有相聚相守,也就免不了有別離的一刻。 別離,總讓人黯然消魂。有些別離,還能期待重逢的時刻;有些別離,竟是天人永隔,教我們情何以堪? 多少的流淚不捨,在別離時,我們難掩心緒的落寞。生離死別,都是人生的痛。 有一天,我讀到這樣的一首詩:「渺渺天涯君去時,浮雲流水自相隨。人生一世長如客,何必今朝是別離?」還是一個十歲小女生的書法作品呢。 詩極好,豁達自在,只是不知出自何處?當然,也無從知曉作者是誰了。只是,十歲小女生以毛筆寫來,她能否明白詩中的含意呢?在父母的疼愛下,別離距離她,恐怕是太遠了。 不知世間的傷痛,也是一種讓人羨慕的幸福吧。 當父母逐漸老去,誰也無法阻止凋零時刻的到來,我終於在幾年間,相繼失去了父母,心中的大慟,更與何人說?好朋友則喪偶失女,淚已盡,長夜睜著不寐的眼,險險就要瘋掉……紅塵是苦,可是誰又能免去這般的浮沉歷練呢? 是的,人生一世也不過宛如過客,此身如寄,又何必深深在意眼前的別離?或許,在另一個時空裡,我們依然可以言笑宴宴,相依相隨呢。 讓我們以更寬闊的胸懷,來看待此生的功課吧。不論別離,不論死生,其中都有上天的深意,原是要我們在不斷的學習裡,更懂得謙卑有容的重要,更清楚慈悲喜捨的力量。 再讀一次這首詩,依然覺得詩好。的確,「人生一世長如客,何必今朝是別離?」既不是別離,又何必淚眼相對? 讓我們以珍惜的心,來看待今生所有的好緣吧。

節能四招陷阱

2008年09月23日
公開
2

【小氣主婦】節能四招陷阱 2008/9/23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郭崇元 政府首開先例,補貼民眾購買節能家電。為刺激消費與節能減碳,經濟部編列新台幣六億元預算補助民眾購置符合節能標章的冷氣機、洗衣機、電冰箱等家電,每項補助金額在一千元至二千元之間。 風行的節能概念及政府「德政」,無疑為急於為利潤尋出路的廠家帶來新驚喜。但是,由於在技術、資金、產品等方面並沒有任何優勢,卻開始打起「擦邊球」來,以假亂真等手段來迷惑消費者。 第一招:模糊概念-電冰箱的每日耗電量不但與有效容積有關,還與使用環境、門開啟的次數、記憶體物品的數量和種類等諸多因素有關,而在拋開這些因素的情況下所宣稱的每日耗電量,實際上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第二招:虛張聲勢-消費者不具備專業技術,以為節能技術數量愈多就愈好。許多廠家避重就輕,宣傳了諸多的節能技術,但是並不說節能的效果,也拿不出權威部門的認證或實驗資料。因此,選購節能家電時,不要只看節能技術的數目,還要看是否有節能效果的實驗資料。 第三招:無效對比-在冷氣機的促銷中,隨處可見類似的數字對比:如購買了一台1.5P(匹)或2P的某品牌節能空調,那麼若按平均每天使用六至八個小時來計算,一年就能夠節省電費一千六百元至二千元,使用兩年,節省下來的錢就可以再買一台節能空調了。這種數字對比,從表面上來看似乎是有一點說服力,但實質卻是一廂情願———誰家裡的空調會開一整天? 第四招:誤導類比-這種誤導性引誘類比使消費者被吸引,繼而產生購買的欲望。比如,在某種等離子電視機的廣告宣傳中竟然宣稱「耗電量小於普通枱燈」,而推廣者的解釋更是大言不慚:我們是按等離子電視機一天用一個小時,枱燈一天用八個小時來測算,有這樣算的嗎?

秋分天氣白雲多

2008年09月22日
公開
7

《認識節氣》秋分天氣白雲多,處處歡聲歌好禾----秋分 2008/9/9 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作者:地哥哥  秋天的第四個節氣「秋分」,約在國曆九月二十二、二十三或二十四日,這一天日夜一樣長,所以俗話說「秋分瞑日對分」。此後,白天愈來愈短,晚上則愈長,而水氣也不再那麼充沛,空氣漸漸乾燥,許多小蟲都陸續回到土裡,準備要過冬囉!  秋分過後,雖然天氣逐漸變涼,但是還不至於太冷,與農曆二月一樣,因為處於季節交替時期,說冷不冷,說熱也不熱,因此很難穿衣服,有句俗諺「二八亂穿衣」,形容得十分巧妙又貼切。  對農夫來說,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作物已進入收成期,稻田一片金黃,許多地區都會舉行儀式,以感謝神明庇佑。在中南部地區,可以看到田裡豎著一根繫著金紙、俗稱「土地公拐」的竹枝,它是農民用來禮謝土地、祈求保佑的象徵,也是古祭的遺跡喔!  此時的漁民也有豐富的漁獲,因為秋分正是鰆魚迴游到台灣西部沿海的時期呢!除了鰆魚之外,還有黑鯧、沙魚、旗魚、蝦等可以捕獲。  秋分也是感恩的時節,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教師節,教師節也是至聖先師孔子的誕辰紀念日,這一天,全台孔廟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來慶祝。小朋友,老師不辭辛苦,諄諄教導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要抱持感恩的心,好好感謝老師喔!

《經典名句》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2008年09月22日
公開
2

2008/9/19 人間福報終身學習� 人文| 作者:羅秀美 值此開學之際,任職的大學裡,有一門名為「勞作教育」的課程。每年總要對新生說幾話,孔子這兩句「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便可適時派上用場。 這兩句典出《論語.子罕》,其義至明。由於從小家貧,使孔子得以學會各類日常事務。其微言大義指的是,由於曾經低頭做事,成年或成功之後,較能夠體會並珍惜得來不易的果實。但只是這樣還不夠的,深蘊在言外之意要說的是,正因為少也賤,如今人家問道於我,我的回答非但不自滿,反而「空空如此」。還能做到放空自己,表明我還在學習當中。這樣的謙抑自持,才是「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的真義。 於是,當我們這群大一的天之驕子開始進行勞作教育時,除了以「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勉勵之,還想告訴他們,其實要學的事可真多。比方說:在灑掃應對進退中體會人生。或者是「人要學點頭、低頭」,而非強出頭。又或是莊子說的「道」無所不在,不僅「在螻蟻」、「在稊稗」,更等而下之的是「在屎溺」。再不然,樹下勞動,或許可以如佛陀或牛頓之頓悟真理,亦未可知。凡此種種,皆可見勞作教育於吾人之益處實不可勝數。 是以,正因「吾少也賤」,才有「多能鄙事」的磨練機會。因此,面對厄運,我們得學會感恩,才能幸福(幸者,祈望也)。

《閒章集》秋分

2008年09月22日
公開
3

2008/9/19 人間福報終身學習�人文| 作者:陳俊光�文•篆刻 「秋分」這方印,就像萬花筒中的菱形圖案滾動一般,將輪廓與線條幻化成絢麗的圖案,花樣的印式,不失變幻莫測的藝術魅力。 九月二十二日是秋分,秋天過半的意思,這一天的白天和夜晚各占十二小時,今年秋分節氣是在中秋節之後。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古代天子按《周禮》制: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最初祭月的典禮在秋分這一天,通常落在八月十五日前後,但由於有閏月的關係,可能出現在八月初,甚至於八月底,因此當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如果無月是大煞風景的,往後漸漸地約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節。 中秋節的由來已經不可考,但成為節日應是在隋唐之際,根據最早的歲時專著《荊楚歲時記》在南北朝時尚無中秋節的記事。及至唐代《開元遺事》才有記載,提到唐明皇偕楊貴妃中秋節在太液池賞月之事,因此推估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當時已有登台觀月、泛舟賞月等雅事。 現在沒有古代天子祭月的典禮,但是闔家團圓賞月的習俗卻流傳下來,與家人沉浸在月光中,品嚐「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美味月餅,傳統的節日裡,就數中秋節最浪漫了!

受寵千年的菊花

2008年09月21日
公開
5

【閒讀擷秀】受寵千年的菊花 2008/9/1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蘇東坡和王安石因政見不合,時有爭吵。相傳一次蘇東坡見到王安石寫的兩句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他認為此言大大有差。蘇東坡自己也算愛菊花之人,曾為菊花寫過詩句:「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他認為菊花是耐霜花,凋謝了也不落花瓣,於是他提筆為王安石詩續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王安石見了此句也不出聲。後來蘇東坡被王安石貶到黃州,賞菊之餘,發現風吹以後,菊瓣落了滿地,枝上卻無一瓣。蘇東坡才驚覺「老相國是讓我來看落菊的。」 當然,蘇東坡之所以被貶是因「烏台詩案」而非「菊花詩案」,不過傳說總是以趣味性的成分居多。 菊花在中國詩詞裡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離騷」裡寫:「朝飲秋菊之墜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簡直把菊花當成了維持生命的物體。晉代大詩人陶淵明最喜歡菊花,周敦頤「愛蓮說」:「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把菊花帶入了中國文學的殿堂,就如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借大觀園才女林黛玉的筆寫:「一自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至今。」陶淵明為菊花寫的詩歌很多,「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最出名。他也寫:「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至於詩情隱晦的李商隱,亦以「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黃」來描繪菊花,讀來猶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而劉禹錫這樣稱頌菊花:「寒蕊差池落,清香斷續來。」、「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元稹更寫:「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後更無花。」是非常高的讚譽。 由於菊花在秋天百花開始凋零之際仍然怒放,因此文人們喜歡以它比擬自己的志氣,表示自己奮發向上的情懷。就如陸遊寫:「紛紛零落中,見此數枝黃。高情守幽貞,大節凜介剛。」 其實古人開始種植菊花,也是因為它是有實用價值的花樹。據說菊花在中國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開始時是飲食品。食菊糖、飲菊酒是相當普遍的。唐代釋皎然的詩作「九日與陸羽飲茶」寫:「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可見當時古人已開始用菊花釀酒泡茶了。到杭州旅行的時候,人人都不忘買杭白菊,司馬光「晚食菊羹詩」中寫了菊花的好處:「……芳馥逾秋蘭,神明動豪爽,毛髮皆肅然……浩然養恬漠,庶足延頹年。」 菊花的好處甚多,可當食品、飲品,末了還可入詩、入畫,難怪受寵千年不衰!

賞心樂事的再發現

2008年09月21日
公開
5

【幸福筆記】賞心樂事的再發現 2008/9/19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李偉文 這兩年在國際各種媒體與政治人物口中最流行的用語大概就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以及節能減碳了!當著墨於金錢遊戲的跨國銀行鉅子也開始注意到低碳生活,好萊塢偶像明星換下皮草搶著購買各種節能產品,政府各個部門舉辦任何活動時,也不免用環保訴求來當包裝,在這環保減碳的簡樸生活已成普世價值的現代,市場上當然立即出現了數以百千計談如何過簡樸生活的書,像電器用品的操作手冊一般,嘗試教我們各式各樣的技巧。 其實我總是覺得任何人想過著簡單生活一定要找到真正的樂趣,而不是因為流行或道德的壓力。 的確,污染、全球暖化、雨林破壞,我們這個消費社會的奢侈敗壞,這些新聞與訊息日以繼夜地轟炸著,我們知道地球糟糕透頂,我們也已經非常關心了,可是還是不斷被迫想著它,無形中變成我們心中的折磨,這種道德的負擔或許會逼我們想做點什麼,但是往往半途而廢,久而久之,甚至因為沮喪而麻木了! 會造成這種適得其反的結果,最主要的癥結是,當我們被「逼迫」著採取行動時,若沒有享受到改變著來的樂趣,那麼一定不會持久。尤其是我們若是基於道德的考量,勉強自己「捨棄」許多物品,限制自己再去做原本習慣的事物,而不是願意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真心渴望的生活是什麼,如此才能過簡單、愉快、有趣又能在精神上真正滿足的生活。 過去我們可能拼命的工作,賺了錢然後又拼命的消費,甚至連休閒也變成了物質消費的一環的得趕著時間去做,於是逐漸地喪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連帶的失去了真正的快樂。或許就像梭羅所講的:「我們花了大半輩子釣魚,結果發現我們要的根本就不是魚。」美國喜劇明星喬治卡森也這麼提醒著:「想藉由累積物品來讓自己快樂,其實就像是用三明治拍遍你的全身,好讓你感覺吃飽了一樣。」 慢下速度,增加生活的感受,也如許多宗教與靈修不斷提醒我們的,「活在當下」,才是幸福感的來源。當我們能以悠閒的心情去感受周遭的事物時,就能從日常生活中再度發現許多賞心樂事。像是坐在家裡陽台看著夕陽緩緩落下,與三兩好友喝茶聊天,陪著孩子沿著河岸騎單車…,這些令人快樂的事,其實並不必花錢。 泰戈爾說:「一個人擁有什麼,他的限制也就在那裡。」當我們以豪宅積蓄著金銀財寶時,那鐵門鐵窗電網監視器不就正是我們親手築出的牢籠嗎?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台中科博館

2008年09月21日
公開
11

這次到科博館只參觀科學中心,老人家不喜歡到這類場所,提不起勁的配合我們,若不是看在三叔他們的面子上,兩老根本不想舊地重遊,故逛完整館便在一樓大廰枯坐等三叔他們下來。在等待的同時,媽媽好想到生命科學館看展覽,忖度我看完他們也還沒下來,但顧慮到老人家會不高興,就此作罷。 相對於老人家的意興闌珊,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三叔他們沒來過科博館,處處是驚奇。三嬸帶哥哥和琁琁到六樓的幼兒科學園玩,多虧有她帶哥哥進去,哥哥漸漸啟發科學這一塊興趣。老公原本以為科博館只有太空劇場,每次提起到科博館玩,他都興趣缺缺,媽媽只好找機會帶孩子來,這麼好玩的地方不好好利用,實是浪費。 不管有無進館,在戶外的遊覽也不遑多讓,媽媽學生時期常來科博館,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穫與驚喜。仔細回想,學生時代真的很幸福,能和同學四處趴趴走,現在卻已物是人非,變遷可謂之大。 哥哥原先不想進館,他只想在戶外玩分子結構,應該說是把那些結構當遊樂器材一樣攀爬,但那些是不能玩的,只供觀賞用途。哥哥小時候爬得太高興頭直接栽下來,撞了個好大聲響,哭聲價天;自己皮,怨不得別人,他阿嬤護孫說那麼危險的遊樂器材,也不設個標語…等等,安慰完孩子繼續讓他玩。媽媽無語,明明就是不能玩的東西,在老人家面前禁止不得,只好回家對孩子耳提面命。 妹妹喜歡玩表面張力實驗,當泡泡圈住她時,她緊張的捂住眼睛看都不敢看,待泡泡破掉她才敢放手看四周,煞是有趣。 哥哥事後說他發覺科博館真的很好玩,很好,既然有興趣,那麼以後會常帶他們來;尤其哥哥現在對細胞有了初步認知,生命科學館會是個很好的選擇。媽媽好期待下回的科博館之行。 認識科學中心: 本區包括科學探索展示區、積體電路的世界展示區、天文氣象展示區、物質世界展示區、幼兒科學園及戶外活動區等。各展示區或活動區中所蘊藏的科學知識,如物理、化學、電子、天文氣象等,無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般大眾向來視科學深奧難懂、遙不可及;事實上,它就存在我們生活週遭,而且充滿驚奇與興味。 本區的設計即在打破人們對科學的刻板印象,以活潑、易懂、生動的手法,運用現代科技元件及聲光特效,鼓勵觀眾動手操作並主動參與。從操作中,接受科學的教育;從遊戲中,學得科學的知識;從探索過程中,搜尋大自然的奧祕。所以在這,您可藉著操作展示元件的互動過程,啟發科學探索的興趣,進而從生活中挖掘科學的趣味及知識的學習。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別讓情緒蔓延

2008年09月20日
公開
10

2008/9/16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同事跟我分享一個資訊:孩子小時候在家庭中所培養出來情緒的穩定性,是預測以後學業成績最好的指標。我想,這就跟大人一樣吧。在職場上,我們需要有穩定的情緒才能處理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理智的判斷是非對錯、才能與人取得良好的溝通。所以,情緒穩定的孩子不但擁有比較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也比較能夠專注於學習,甚至體會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自然就會有比較好的學業成績表現了。 培養孩子情緒的穩定性 我很贊成名節目主持人于美人曾經說過的:「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穩定的成長。」所以,我認為要培養孩子情緒的穩定性,就要先從穩定父母的情緒做起。 有一個孩子被某家幼稚園拒收了。原因是這孩子的暴力傾向威脅到園所內其他孩子的安全。乍聽這個故事,我驚訝的說不出話。一個幼童怎麼會動不動就要打人呢?難道是有某些障礙嗎?告訴我這個故事的朋友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孩子完全正常,沒有任何問題。他會以動手來解決問題,是因為他的母親只會用「打」來教育他。打從這孩子一歲多開始,朋友就不只一次親眼看見他的母親拿衣架子打他了。更令我感到憂慮的是,這孩子雖然被媽媽用衣架子打,但是他沒有哭、沒有躲,就只是面無表情的站在那裡接受一切。 父母主動出擊 被幼稚園拒絕後,那位母親並不認為孩子的暴力行為起因於自己的管教方式。所幸,他的家人注意到了。現在,他們把孩子送到奶奶家,讓孩子不必再朝夕和母親相處。聽說,孩子的行為正在逐漸的矯正當中。 我絕對同意孩子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想要抓狂,但是,除了破口大罵和武力相對以外,一定還有其他的處理方式,例如和孩子理性的交談、離開現場、喝一口冷水、深呼吸等。哪一種好用?其實需要父母去嘗試看看。但只有父母下定決心不打孩子了,才有可能去尋找出其他的辦法。 當然,孩子還小,他沒有能力處理自己的情緒。除了被動的讓孩子自己體會、學習父母的作法之外,我想,父母也可以積極的主動出擊,適時的介入、引導孩子的情緒。 一家人相親相愛 同事的小孩小時候很愛哭,一點點小事就可以讓他淚眼婆娑,有時候還會愈安慰就哭得愈厲害。 於是同事告訴自己,一定不要再跟著孩子的情緒走,要保持自己的冷靜。後來,當孩子再為小事哭泣的時候,她會在孩子情緒發作的一開始,就講個冷笑話或讓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幾次以後,孩子自己也學會了這樣的方法,他會紅著眼眶,一邊吸鼻子一邊要求聽冷笑話,即使笑話一點也不好笑,他也會假裝很好笑的大聲笑,阻止負面情緒的蔓延。 無論如何,我想,再多的方式都比不上環境氛圍的影響力。正如洪蘭教授所說的,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家人相親相愛,讓孩子在充滿愛和溫暖的環境中成長。 功文文教機構(http://www.ko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