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慷慨的農夫

2008年08月12日
公開
11

《職場充電》慷慨的農夫 2008/8/1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陳惠雲 美國南部的一個州,每年都舉辦南瓜品種大賽。有一個農夫的成績相當優異,經常是頭獎及優等獎的得主。他在得獎之後,毫不吝惜地將得獎的種子分送給街坊鄰居。 有一位鄰居就很詫異地問他︰「你的獎項得來不易,每次都看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品種改良,為什麼還這麼慷慨地將種子送給我們呢?難道你不怕我們的南瓜品種因而超越你的嗎?」 這位農夫回答︰「我將種子分送給大家,幫助大家,其實也就是幫助我自己!」 原來,這位農夫所居住的城鎮,是典型的農村形態,家家戶戶的田地都毗鄰相連。如果農夫將得獎的種子分送給鄰居,鄰居們就能改良他們南瓜的品種,也可以避免蜜蜂在採蜜的過程中,將鄰近的較差品種的花粉傳播到自己的南瓜上,這位農夫才能夠專心致力於品種的改良。相反地,若農夫將得獎的種子私藏,則鄰居們在南瓜品種的改良方面勢必無法跟上,蜜蜂就容易將那些較差的品種的花粉傳播到自己的南瓜上,這樣他必須在防範外來花粉方面大費周折。 就某方面來看,這位農夫和他的鄰居們是處於互相競爭的情勢;然而在另一方面,雙方卻又處於微妙的合作狀態。 事實上,在當今世界,這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是日益明顯,「地盤經濟」就是實例。 日本廠商依循「地盤經濟」的策略,最初採取本國人相互合作的基本態度,共同將他國公司排擠出市場之外,然後才開始瓜分市場,展開彼此的競爭。 此外,日本公司在研發技術上,也發展出不同層次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因為基礎科學的研究費用龐大,非一家公司所能單獨負擔,所以採取在「基礎合作,應用競爭」的模式,許多大廠合作開發某項技術,再站在共同的基礎上相互競逐產品的研發速率和成績。如此一來,對大家都是利大於弊。

病的價值

2008年08月11日
公開
7

《人間萬事》病的價值 2008/8/11 人間福報|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會生病,病了就需要醫治,所以因病發展出醫藥、醫師、醫院、護理站,以及各種醫療儀器等。全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生病,也有很多人在為病人而忙。 人病了,經過醫治之後可能會康復,但也有人一病不起,一命嗚呼。病雖然帶給人負面的痛苦,但也有正面的啟示功用,例如: 一、病能讓人知道保健:一個健康的人,平時不太感覺保健的重要,如果偶爾生個病,就會知道人需要保健。保健之道包括:生活作息正常、三餐飲食均衡、工作忙閒有度、心裡情緒正常,都是保健之道。因為一次小病,讓人知道保健之重要,生病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二、病能讓人忍耐勇敢:病像個枷鎖,束縛人的身體,病使人無力、使人萎靡、使人生活不便;但是病也讓人生起了忍耐的勇氣。病了,你必須忍受病的折磨,必須放下沉重的工作,必須相信醫生的治療。病了,就由不得你自己,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都由不得你,必須要忍耐。甚至生活作息,也要聽從醫師囑咐,不能隨心所欲。一場小病,不但養成自己忍耐的力量,也會增加自己的勇氣,因為生病了,就要勇敢地面對病魔的要脅,往後才能擁有更健康的人生。 三、病能讓人生起道心:佛經說,修行的宗教人士,生了病之後,更知道要發道心。因為人一旦病了,他會體會世間無常、人命脆弱,想做的事,應該趕快完成。人不但為現在的生活而忙,更要為未來做一些安排、打算。所以,病了反而容易激發人精進向善、向道的思惟、看法。 四、病能讓人看透人生:人在健康的時候,看到的是金錢重要、愛情重要、名位重要、權勢重要,眼裡所看的都是世間的榮華富貴。但是一旦病了,看法就會有所不同。病了看到的是人生何去何從?看到的是人生的過去和未來。病了之後,不但看到自己,而且看到所有的親朋好友,看到一切的因緣。病也能讓人參透人生的種種。 五、病能讓人珍惜生命:一般人平時不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病了不但知道珍惜身體,更珍惜生命。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寶貴的,所謂「寧在世上捱,也不在土裡埋」。人可以維護自己的生命,就是對生命的尊重,就是對生命的慈悲,就是對生命的珍惜,那是有益於人間社會的大事。 六、病能讓人省思未來:病了的人,經常讓他掛念的問題,就是我的病會不會好?病,只要有適當的醫療,當然會好。但是病了又會想到,假如不好,我的未來怎麼辦呢?遺產、遺願,各種的問題如何善了?甚至人生未來到那裡去呢?人能省思未來,就必須珍惜現在,能把「當下」完成,又何懼於沒有「未來」呢!

悲歡同唱鷓鴣詞

2008年08月11日
公開
2

《人間詞話》 悲歡同唱鷓鴣詞 2008/8/11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王燕 鷓鴣是產於中國南方的一種珍禽,形似母雞,頭如鵪鶉,背腹部有黑白兩色相雜,腳黃色。其鳴為「鉤輈格磔」,俗以為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成為遷客騷人所歌詠的物件。 鷓鴣作為一種意象,在送別詩中經常見到,藉以渲染和烘托離愁別緒。如唐代張籍的《湘江曲》:「湘水無潮秋水闊,湘中月落行人發。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末句寫茫茫的白蘋遮住了遠去的征帆,和鷓鴣的啼鳴靜動相應,深深傳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和悵惘,給人以無窮的回味。 鷓鴣叫聲悲婉淒切,後多用「鷓鴣啼」、「聞鷓鴣」來襯托處境的艱難或心情的惆悵。如清代尤侗的《聞鷓鴣》:「鷓鴣聲裡夕陽西,陌上征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詩中寫困頓不堪的征人在夕陽西下時,偏又聽到了鷓鴣的啼鳴聲。最難以忍受的還是前路的重重關隘,使人無法前行,而鷓鴣不知疲倦地啼鳴,更增添了征人的淒苦與悵惘。 鷓鴣喜愛雌雄對啼,也有詩人借鷓鴣來描寫青年男女的情愛,象徵愛情和美。溫庭筠《菩薩蠻》中的「雙雙金鷓鴣」,李珣《菩薩蠻》中的「雙雙飛鷓鴣」,顧←《河傳》中的「鷓鴣相逐飛」是男歡女愛的象徵。 古詩詞中的鷓鴣有時是樂曲的名稱,有兩種情況。一種指當時流行的樂曲《鷓鴣曲》,曲調哀婉清怨。為這個曲子寫的詞,大多抒發相思別恨。如唐代鄭谷的《席上貽歌者》:「花月樓臺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詩人的思鄉之心早已被歌聲撩動,如果歌者再唱《鷓鴣曲》,詩人會更加不能自已,深深地透露出詩人客居異鄉的羈旅之情。另一種指歌唱男女愛情的《鷓鴣詞》,如宋代周紫芝的《鷓鴣天》(下闋):「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昔日歡聚的回憶,一個調弦撫瑟,一個撥動爐香。在這無限溫馨的情境中,又同唱歡快的鷓鴣詞。可是這個和諧的生活場景已成為過去,更加襯托出今日的孤棲寂寞。晚唐詩人鄭穀嘗賦鷓鴣,原詩是「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時,花落黃陵廟裏啼。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首聯概寫鷓鴣的形貌流品習性。頷聯是詩眼所在,「雨昏」、「花落」的春暮,鷓鴣聲繁而淒切,這樣的氣氛描寫為後面遊子佳人的心理感受作了烘托。頸聯寫遊子聞鷓鴣之啼而傷心落淚,並由此而想象佳人獨居,也會因唱罷鷓鴣曲而愁眉不展。尾聯又進一步從環境上加以渲染,在那遼闊的湘江邊、寂寞的苦竹叢中、日暮黃昏之時,令人不堪再聽的鷓鴣聲偏是你一聲我一聲相呼相應,這就更加重悲涼情緒。鄭穀這首詩善於運用氣氛渲染和環境烘托,創造了一個鷓鴣聲啼客子愁的迷茫境界。他也以此詩而聞名,並被譽為「鄭鷓鴣」。 樂府詩中有「鷓鴣詞」的題目,在內容上主要是表現愁苦之情,而且都須用「鷓鴣」的飛鳴來托物起興。如唐代李益的《鷓鴣詞》:「湘江斑竹枝,錦翅鷓鴣飛。處處湘雲合,郎從何處歸?」 斑竹與鷓鴣構成了一幅有靜有動的畫面,烘托了女主人公思念遠方情郎的愁緒,含蓄而有韻致。宋詞中有「鷓鴣天」詞牌,首見於宋祁的詞集中,抒寫的是哀怨愁苦的情感。後來的詞人們在創作時把範圍擴展到很多方面。

旅行是種子的信仰

2008年08月11日
公開
2

《幸福筆記》旅行是種子的信仰 2008/8/8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李偉文 暑假期間有許多朋友離開工作崗位去旅行,其實想離開城市,離開人群,這種念頭相信常常浮現在整天處在過度喧囂的都市人的腦海中。 一直記得蔣勳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不知道為什麼,許多朋友到了中年,會忽然懷想起青年時候讀過的《流浪者之歌》,也許是再一次出走吧?從叫囂的聲音中出現,從憤怒的人群中出走,從極端的愛恨中出走,從扭曲變形的臉孔中出走,走向一片寬和平坦的心境中去。」 也有人說這個世界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流浪。 是的,流浪,流浪的感覺就是好奇、喜悅,與恐懼、哀傷之間的情緒。 行走是流浪的起點。 說走就走,是人生中最華麗的奢侈,也是最耀眼的自由。現代人的生活太忙碌了,工作壓力太大了,因此內心中不時會浮現出走的欲望,會響起流浪的呼喚。 我們知道,逃離現實,走向未知和不確定的冒險之旅,等在我們前面的,雖然有著無限的可能,但是同樣有著粉身碎骨的危險,或許我們唯一可以確信的是,我們不會在城市中灰暗沉寂地老去。 我們或許無法像哲學家桑塔耶納,據說有一天他正在哈佛大學教課,見到夕陽照入課堂內,突有所感,一手扔掉粉筆說:「我與陽光有約。」隨即步出課堂,放棄人人稱羨的工作,悠遊於世。 這種出走,我們沒有勇氣,但是休長假,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短暫脫離城市生活,也多少能滿足一點心中的夢想。 我想,出走真正的意義是為了找到心靈歸宿,因此,一切的追尋,其實是為了在過程中體驗到自己,所以,眼中的風景,常常是自己的一種心情。 或許,真正的發現之旅,不是尋找新世界,而是用新的視野看世界。 因此,旅行不只是從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的活動,更是一個人尋找自己內在心靈的過程吧?在旅途中,我們可以安靜的面對自已和這個世界。 達爾文曾講過一句名言:「旅行是種子的信仰」,透過旅行而傳播生命,這是有形的生命繁衍,在無形的概念上,荒野人向來都以種子來象徵著我們的信仰,就如同梭羅所說的:「雖然我不相信沒有種子的地方會有植物冒出來,但是我對種子懷有大信心,若是讓我相信你有一粒種子,我就期待奇蹟的展現。」 是的,只要人在路上,不斷行走,我就相信奇蹟的存在。

勇敢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2008年08月11日
公開
8

《腦與人生》勇敢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2008/8/11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洪蘭  報上登載美國有個四十八歲的男子,在今年七月五日坐在綁著一大捆氣球的躺椅上,升空去圓他小時候的夢。他飛越了奧瑞崗州的內陸,在九小時之內飛了三百七十八公里。他說「從上面往下看,一切是這麼祥和和寧靜,因為飛的慢,你有時間可以慢慢欣賞地球之美,光是這美景就值得所有的冒險」。我看了非常羨慕,我小時候也做過飛翔的夢,尤其看了西遊記以後,更是連做夢都想飛,有一次真的在夢中飛了起來,只是盡管很努力的飛,仍然飛的不高,眼看著要撞樹了,便嚇醒了。這個夢,過了五十年,仍然記的很清楚。想飛是每個孩子的夢,只是很少人能像這位先生一樣,勇敢的把夢想實現出來。 最近去參加了一次同學會,在聚餐時,有人談到唸書時的夢想,大家都很感嘆匆匆過掉大半生,年輕的夢雖然還記得,卻已無力完成。有人問我怎麼有勇氣放棄一定有飯吃的法律系去唸不一定有飯吃的心理系。我會有勇氣轉行,主要是大三時碰到一位好老師。那時班上有個班對,感情很好,但是女方家長極力反對,在民國五十年代,很少人敢反抗家庭,所以她極為痛苦,正好教我們心理學的老師是剛從哥倫比亞大學回國的,於是她拉了我一起去找老師指點迷津。老師聽說後,便拿了兩根火柴,把一根折一半,然後把兩根齊頭並排說:父母好比是短的火柴棒,我們是長的,假如我們現在順從了父母的意思去嫁了我們不喜歡的人,去做了我們不喜歡的工作,將來父母仙逝後,我們還有一半的人生要走,那時我們要取悅的人不在了,我們該怎麼過日子呢?他說: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只有孩子快樂,父母才會快樂。孩子盡孝之道便是使自己快樂,父母看你活的快樂後,他們就放心了。短短幾句話,當頭棒喝,把我喝醒。因此,我出國後,便去追求我的興趣,果然,後來父母接受了我的選擇。很可惜的是我的同學還是沒有勇氣扺抗母親的眼淚,她沒有跟那個同學結婚,一直拖到四十多歲才嫁。她父母果然為了她的晚婚煩惱不已。現在回想起來,很感謝那位老師的比喻,使我有勇氣去走自己的路。 最近在人間福報上看到竹科有對夫婦放棄高薪去做生態保育,從大自然中去體會人生的目的。看了很感動,但願有更多人能有勇氣去追求心中的夢想,大膽的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報本反始 關懷弱勢 中元普度真義

2008年08月10日
公開
32

2008/8/6 人間福報投書| 作者:謝貴文(高雄市�助理教授) 時序進入民間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家家戶戶都準備豐盛祭品普度「好兄弟」,各廟宇也有開鬼門、搶孤、放水燈等祭典活動,但民眾須認清普度的意義。 中元節源於道教的三元信仰,以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日,為上、中、下元,分別配天、地、水三官為三元節日,中元節乃在祈求地官對生者赦罪,也對孤魂滯魄解罪。 據《盂蘭盆經》記載,佛陀弟子目蓮為解救淪落鬼道的母親,在七月十五日備百味五果,供養十方僧眾,形成「盂蘭盆法會」;由於佛、道兩教在七月十五日都有祭祀亡者的活動,後來逐漸結合成為中元普度的習俗。 因此,中元普度的核心精神為孝親,如《盂蘭盆經》所云:「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之恩。」目的在感恩父母辛勞養育,藉此儀式為雙親祈福,並擴至歷代祖先,具有慎終追遠、報本反始的意義。 除了感恩父母、祭祀祖先外,現今的中元普度則強調祭拜無主孤魂。《左傳》:「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先民相信沒有子孫祭拜的孤魂野鬼,會危害人間,因此需要藉普度來安撫。 其實無主孤魂也是鬼道的「弱勢族群」,民眾如能以關懷取代恐懼,則普度不應是以供品換取平安的賄賂行為,而是「汎愛萬物,天地一體」的仁愛表現;更重要的是,應該將這份關懷擴至社會中的弱勢族群,唯有每一個人都得到妥適的安置與照顧,社會才能平安和諧。 總之,中元普度絕非滿足口腹之欲的「普肚」,也非讓孤魂野鬼飽餐一頓的討好行為,而是透過祭祀儀式讓父母、祖先及人鬼眾生都得到關懷與照顧,這才是普度真正的意義。 謝貴文(高雄市�助理教授)

面對

2008年08月10日
公開
41

【人間萬事】面對 2008/8/10 人間福報|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生在世,需要面對的事情很多,包括每天早上醒來,從走出房門的那一刻開始,就要面對這一天的生活,面對很多的人與事。尤其在一生的歲月裡,需要面對的人情冷暖、艱難困苦,在在都由不得你畏縮。人生面對各種問題時,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一、面對憂患要能改進:走路時,路上有一塊石頭,我們要把他搬開;前面即將碰壁了,要懂得轉彎。人生有許多的憂患險阻,遇到種種橫逆阻礙,要想辦法改進。是人事上的困難,應該講究人和;是經濟上的困難,需要儲蓄資源;是自然的災害,必須休養生息。總之,遇到困難,都需要改進因緣,尤其要調整自己的步伐與心態。 二、面對煩惱要懂放下:人生每天所面對的,當然有許多值得歡欣鼓舞的事,但不容否認的,人生的煩惱也是如影隨形,不斷跟隨在旁,真是所謂「天長地久有時盡,煩惱綿綿無盡期」。人生的煩惱,有時來自對欲望的不能滿足、對厭惡之人的懷恨,有時則因為工作的繁重、身體的疾病等。面對重重疊疊的煩惱,我們能不放下嗎?人生唯有放下煩惱,才能解脫自在。 三、面對事業要肯承擔:人都希望能創造一番事業,但對於所開創的事業要能承擔。務農的人,在炎炎夏日能不到田裡插秧播種嗎?工廠裡的工人,能不每天到工廠裡聽著隆隆的機器聲嗎?你開一家小飯店,也要有烹調的專長;你擺個小地攤,能不蹲身賣貨嗎?事業不但是責任,而且是個擔子,人生就看你能負擔多少重量。你負擔得重,當然可以多挑擔一些;你負擔得輕,當然就減少一些。總之,事業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要能承擔。 四、面對打擊要有勇氣:世界上,萬物的生存都脫離不了「物競天擇」的定律。當一個人在做事、創業的階段,外來的打擊是難免的。面對打擊,是退縮呢?還是加以回擊呢?極端都不好,面對打擊,要能忍耐,不過忍耐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要有勇氣。勇氣也不是「匹夫之勇」,而是要能承受得了打擊,要能不計較別人的打擊,要能減輕外來的打擊,而且內心要有認識、有智慧、有勇氣來承擔打擊,而不致於招架不住,這才是勇者。 五、面對名利要知取捨:人的一生,不管面對金錢、名位、情愛等,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取捨的能力。不當吃的東西,一口都不能吃,可能杯碗裡有比毒藥更厲害的東西;不當擁有的東西,不可貪取,「匹夫無罪,懷璧有罪」;不當愛戀的對象,不要輕易招惹,否則後患無窮。名利不全然是好東西,所以要知道取捨,才不會得不償失。 六、面對毀譽要能平靜:人生,所謂「譽之所至,謗亦隨之」,世間上再偉大的人,難免不受批評、毀謗。當你譽滿社會團體的時候,你會洋洋得意嗎?當毀謗紛至沓來的時候,你會憤慨生氣嗎?面對毀譽,不但要能喜怒不形於色,尤其要能心平靜氣。弘一大師到一個寺院掛單,因為他是大學教授出家,不懂寺院規矩,客堂不允許他掛單。當他離開後,外出弘法的住持回山,得知是弘一大師來掛單,趕快上賓留客,撞鐘擂鼓接待。你迎接他,他沒有歡喜;你拒絕他,他沒有生氣。平靜的人生,多麼自在。

孤獨

2008年08月10日
公開
41

【人間萬事】孤獨 2008/8/9 人間福報|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現代「獨居老人」問題愈來愈嚴重。加上「少子化」社會的發展趨勢,尤其中國在「一胎化」政策下,未來每個家庭裡,一個孩子要獨力孝養雙親,結婚以後,一對夫妻要照顧四個老人,還要扶養自己的兒女,看起來社會的問題真是愈來愈複雜了。 唐朝詩人杜甫說:「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首詩不但道盡了詩人晚年孤獨的心境,也說明孤獨人生是多麼難堪。難怪佛經裡說的「十八地獄」,除了「八寒地獄」、「八熱地獄」以外,還有「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原來「孤獨」也是地獄。 其實,也不只有「獨居老人」才孤獨,所謂「青山我獨行」,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人生有些什麼孤獨呢? 一、做學問是孤獨的:過去形容讀書人「十載寒窗無人問」,可見讀書生活的寂寞、孤獨。爬格子的文人,孤燈獨影,一字一句,當然著作出版,可以揚名立萬,但是寫作過程的孤獨歲月,也不是容易捱過的。一些從事教育,為學術研究而埋首書堆的人,他們所過的孤獨生活,說得好聽一點,只有以書為伴侶了。 二、為理想是孤獨的:人的思想會引起共鳴,但理想有時難免「曲高和寡」。多少仁人義士,空負滿懷的理想,徒有一腔的熱血,到最後事與願違,為理想窮困,為理想憔悴,為理想而孤獨。避居深山的隱士,可能都是空懷理想,為理想而生活在孤獨的歲月裡。但是儘管如此,他們仍為救國的理想,為益世的理想,為做正人君子的理想,為道德人格的理想而堅持。只是理想也要有因緣,沒有因緣,只有空負理想了。 三、居高處是孤獨的:藥山禪師的「高高山頂立」,陶淵明的「登東皋以舒嘯」,這種境界究竟有多少人能跟隨呢?自古以來,一個人學問到了高峰,就會覺得自己是孤獨的;品格到了頂點,也會感到自己孤獨。甚至政治上的帝王,也自稱「孤家」、「寡人」,表示他也是孤獨的人。所謂「高貴」,高人才貴,貴表示少。世間上「物以稀為貴」,少才貴;高人很少,因此高人是孤獨的。一個人希望自己成為「人上人」,希望能「高人一等」,這是可以達到的目標,只是要能經得起孤獨的生活熬練,才能高人一等。 四、真修行是孤獨的:宗教界,釋迦牟尼佛雖有二千五百位弟子,他的世界應該是孤獨的;耶穌雖有十二門徒,但最後為猶大所出賣,也不禁慨嘆上帝捨棄他,備感自己孤獨。中國的孔子有七十二賢人,龜茲國的鳩摩羅什有四大弟子,他們也慨嘆自己的懷胸沒有人了解,故而有孤獨之感。 宗教裡的聖傑,凡有真修行,應該都是孤獨的。從禪宗的達摩祖師,在少室峰獨居,一住十九年,他能不孤獨嗎?六祖惠能在獵人群中,一住十幾年,在那種生活裡,他能不孤獨嗎?智者大師在天台山,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他們不孤獨嗎?所以要做一個真修行的人,就必須要能耐得住孤獨!

吃什麼

2008年08月09日
公開
49

《人間萬事》吃什麼 2008/8/6 人間福報| 作者:星雲大師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吃」是萬物生存的要件,樹木花草要喝水,蝴蝶蜜蜂要採蜜,乃至蚯蚓吃泥土,魚蝦吃水藻,飛鳥吃昆蟲,牛馬吃牧草等。可以說,萬物都要吃,才能存在。尤其陽光、空氣、水,更是人生三件寶,也是萬物生存的共同條件。除此之外,鬼神、仙人等各類眾生,他們又是吃什麼呢? 一、鬼神吃祭品:世間上,胎卵濕化等有情眾生都要吃,其中化生的神鬼就是吃祭品。台灣拜神祭鬼的風氣很盛,不但神廟到處林立,香火鼎盛,一般民眾每年農曆七月,更以三牲祭品來拜好兄弟,也就是祭鬼。人類以為自己的一切,不是被神操縱,就是給鬼挾制,因此人人敬神怕鬼,每隔一段時日都要以祭品來跟神鬼溝通,於是神鬼就與祭品分不開了。 二、仙人吃靈氣:神鬼之外,還有一種被人稱為「神仙」的精靈,如道家崇拜的「仙道」,除了八仙之外,還有很多活神仙。他們或居天上,或居雲端,他們吃世間的靈氣,所以道家講究煉丹。仙丹一粒,可以維持百千萬年的壽命;南極仙翁等仙人,就這樣道骨仙風的流傳在人間。 三、凡夫吃五穀:凡夫就是人類,人類大都以五穀為食,有的吃稻米,有的吃麥麵,甚至大豆、高梁及各種菜類,所以一般務農之家,都希望五穀豐登,能讓人類豐衣足食。人類要靠五穀維持生命,但是生病時,又說:「人吃五穀,怎能不生病?」可見「吃」讓人生存,也給人帶來麻煩。其實,人類也不只是吃五穀,遇到災荒時,樹皮草根也有人吃,平時更是天上的飛鳥、河裡的游魚、地上的豬牛雞鴨都吃,甚至還要到森林裡打獵,捕殺一些山羊野兔。人類之好吃,千方百計,無所不吃,怎能不吃出災禍來呢? 四、動物吃同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動物就靠互相殘殺,互相掠食維生。動物的世界,弱肉強食,美其名曰「生態平衡」,但實際上是「生命要靠殘殺,才能生存」,良可慨嘆! 五、貪官吃民財:貪官當然是人,也是動物,他們除了什麼食物都吃以外,還吃錢財。所謂「民脂民膏」,貪官壓榨人民,可以說無所不貪,無所不吃。一些升斗小民,三餐困難,但遇到貪官,即使節衣縮食,也要孝敬。我們看一些野獸吃了同類,還將骨頭吐出來,但是貪官吃下的民脂民膏,連渣滓都不吐一點。當然,好官主政,勤政愛民,自能增加人間的善美;但是萬一貪官當道,人民生活暗無天日,那就是無盡的夢魘了。 六、禪者吃法味:「民以食為天」,非但世間人類要吃三餐,就是一切有情眾生也要靠飲食活命。但是一些修行的禪者,除了用飲食維持色身以外,實際上他們「禪悅為食」,所以真正吃的是「法味」。就等於喜愛讀書的人,一天不讀書,日子就會難過,三日不讀書,口中就沒有味道。因此,讀書人講究的是書香味,參禪的行者,就靠「禪悅」以為食了。

米的聯想

2008年08月09日
公開
33

《窗下思潮》米的聯想 2008/8/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岑逸飛 米像珍珠,柴像桂木,這樣的日子又重臨了,生活日益艱難啊! 一個「米」字,令人有很多聯想。我首先想到這是一個長度單位。一米(一公尺)相當於三市尺或大約三點二八呎。但區區一個長度單位,也有學問。 「米制」始於何時?始於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兩年後,當時的法國科學家拉格朗日(J. Louis Lagrange)當選為法國度量衡委員會主席,將經過巴黎的子午線周長一象限的一千萬分之一定為「一米」。只是如何測量地球子午線的長度,就大費周章了。當時法國天文學家德朗布爾(J.B.Joseph Delambre)和梅尚(P.F.Andre Mechain),決定接受此一艱苦任務,約定從巴黎出發,背向而行,德朗布爾向北走,到達巴黎東北的敦克爾克(Dunkerque);而梅尚則向南走,前往西班牙的巴塞隆納。兩人在六年後才抵達目的地,然後開始測量彼此間距離,最後通過測量數據進行計算,才得出一米長度有多少。雖然這次測量,日後仍有修正,但已足以說明一米長度得來不易。「米」作為長度單位,是英文meter的翻譯,而真正中文的「米」,作為量詞,只是喻極少的量,猶如點滴。 杜甫《秋興八首》之七有「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之句,「菰」是淺水沼澤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便是「菰米」。詩人以大量菰米漂浮如陰雲密佈;以蓮房花蒂褪落如墜粉紅,描述荒涼冷落的喟嘆。而這菰米大小,長約一至一點五厘米(公分),直徑一至二毫米。 「米」作為量詞,又令人想起「米粒之珠」這句成語,比喻弱小細微的東西。金庸武俠小說便常提到:「米粒之珠,也放光華」,指江湖大俠譏笑無名小卒不自量力,有如米粒大小的珠子竟在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前班門弄斧。 究竟米粒有多大?在書法上,也有「米粒之珠」,以俗稱的「龜筆」寫成,稱為「微書」。台灣苗栗縣的書法家章厚倫,去年七月,便曾展出其「現代章體字」,以三個多月時間抄錄《古文觀止》全本共十一萬六千字,字字都是零點三厘米見方的正楷,寫成十點五米長軸,據說會登錄入金氏世界紀錄(又譯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由「米粒之珠」說到更小的「奈米」,那是「毫微米」,英文nanometer(nm)的音譯,字首的nano在希臘文原意是「侏儒」,其長度是一米的十億分之一。將一奈米的物體放在乒乓球上,有如把一個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將nanometer譯為「奈米」,確是神來之筆。納者,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米者,米粒之珠。米粒之珠,光華雖然微小,但匯集一起,也形成耀眼星空。 再看「米」這個中文字。它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米」的字,例如粕、粟、粱、粳、粺、糟、糠等,都與稻穀或糧食有關。「米」的本義是穀物和其他植物子實去殼後的子實,是個象形字,其甲骨文的字形有如米粒瑣碎縱橫之狀。《說文》解釋「米」是粟實,象禾實之形。稻子、黍子、高粱等去了皮的都叫米,如大米、小米,即使如米粒大小的東西都叫米,如花生米、蝦米等。 與米相連的詞可多呢,經營糧食買賣的商店叫米行或米舖,用大米磨製成漿並製成薄片狀的粉叫米粉,製成線狀的叫米線,用米煮成的飯叫米飯,淘米水是米泔,米的細糠是米糠,用米釀製的酒是米酒,用米製成的醋叫米醋。 「米」字最好的涵義,恐怕是將「米」字拆開像「八十八」,中國傳統形容長壽,七十七歲是喜壽,八十八歲是米壽,九十九歲是白壽,一百零八歲是茶壽。人能活到米壽,也該心滿意足了,不用再期待白壽、茶壽吧。 總而言之,「米」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有很多與米相關的食品,如米飯、飯糰、壽司、湯圓、粽子、蘿蔔糕以至香港人俗稱的「米黃」,指白粥。然而品嘗米的食品,可不要忘記小時候讀唐詩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此詩寫炎炎烈日下農民的田間勞動,當人們端起飯碗,有誰珍惜碗裡的飯食,每一粒都是農民辛勤工作換回的果實?由此詩又令人想到朱柏廬《治家格言》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小時候長輩教導,吃飯時碗內飯粒要吃得乾乾淨淨,才懂得惜福。 如今米價越來越貴,「粒粒皆辛苦」變成「粒粒皆是錢」。隨著越南和印度相繼限制大米出口,令泰國米在國際市場供不應求,價格持續攀升,而香港大米入口,泰國米占九成以上,港人都要吃貴米。香港俗語說有「米」即是有錢,名副其實了。成語「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價昂貴,這樣的日子又重臨了,生活日益艱難啊! (《讀者文摘》八月號)

閱讀有竅門 勤寫日記多「對話」

2008年08月08日
公開
7

2008/08/05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專題報導】 閱讀是有方法的,北一女老師鼓勵學生進階閱讀,不但要咀嚼和消化,還要分析比較,可訓練自己寫「閱讀日記」,摘錄菁華、提出問題和作者對話,更有收穫。 北一女國文老師陳美桂說,她開給新生的暑假書單後面,引用美國教育家阿德勒名著「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析,把閱讀分為初級、檢視、分析、綜合四種層次,希望高中生至少進入第三級的分析閱讀。 所謂「初級閱讀」,表示脫離文盲階段,有初步讀、寫能力,只要求了解字句的意義,通常在小學就能學會;「檢視閱讀」又稱為「略讀」,適合國中程度,要了解這本書談的是什麼?內容結構如何?一共分成哪些部分? 至於「分析閱讀」,是徹底而完整地閱讀,用分析、研討的方式讀一本書。最高層次的「綜合閱讀」,對讀者要求最多,最花功夫。 陳美桂說,北一女的新生閱讀作業,屬於分析閱讀的層次,從不了解的階段慢慢摸索,直到稍有概念,甚至能讀懂七、八分為止,是一種精神的自我提升,向自己知識挑戰。 她要求學生針對同一本或同一篇小說寫6篇閱讀日記,包括為何選讀此書、記錄不同時間的閱讀實況、摘錄文中精采段落並寫心得、提出問題或與作者對話,並落實到生活,分享自我成長經驗。 陳美桂指出,以往她導讀朱天文的小說「童年往事」,不但請作者現身說法,也讓學生看改編電影及劇本,更能激發想像。

電子郵件的基本禮貌

2008年08月08日
公開
7

2008/8/6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侯吉諒 科技的進步,可以增進生活的便利,但喜歡使用電子郵件的人,還是得非常留意自己寫信的必要禮儀,否則,失去什麼寶貴的機會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也不過就是二十年前,人們還在用書信談戀愛,所以可以在數十年後重新回憶曾經有過的青春歲月與情感。 現在的人習慣了電話、手機、msn、電子郵件的立即互動,所有的感情互動都是即時的,即時發生也即時消失,什麼都沒留下來。 這十多年來的數位科技突飛猛進,幾乎顛覆了傳統的記錄方式,手機、電子郵件、即時通訊、數位相機、錄影,完全改變了人與人遠距通訊的方法。 沒有電話之前,遠方的人們必須寫信聯絡,於是書寫成為「遠端聯絡」的重要方法,不管是在時間的遠端或距離的遠端,書寫都是需要的。許多因為距離遙遠而產生的書寫,後來成為時間遠端的書寫,最後並累積成為所謂的文化。 電話的發明,使保留了大量重要文明的方法──寫信,忽然集體消失。如果沒有書信,至少中國書法史上極為重要的組成不可能出現。王羲之、蘇東坡、趙孟頫,還有歷代數不盡的文人墨客,他們那些優美的詞藻、儒雅蕭灑的「書法」,其實只是他們寫的信而已。 文人寫信,通常又不只是寫信而已,因為在那樣的信裡,表現的其實是作者的「書面化身」,因而有許多講究。 小時候,在嘉義鄉下,每年過年的時候總是會收到「六腳」這個地方寄來的信,那是六腳舅公寄來的拜年信,並不成熟的字跡,恭恭敬敬的滿滿的書寫在雪白的信紙上。 這樣的信一般分三段,最後是問候祝福,中間是拜年,都很短。最長的是第一段,很長,文字很華麗,是六四體的駢文,記得一般是從「春天到了」談起,當然,一定是「風迴日暖,寒枝初綻嫩蕊」之類。六腳舅公是個樸素的鄉下農人,當然不可能寫得出來花俏的句子,一定是從書上抄來的文字。 但即使是抄,也是非常的敬重,而且文意一定配合當年的氣候特色,絕非千篇一律。 後來書念得多了,才知道中國人在書信上是非常講究的,對長輩、平輩、晚輩要怎麼稱呼、問候、祝福,都有相當嚴格的規定,大學時修的「應用文」,其實就是教各種場合的書寫格式,不但內容有一定的寫法,即便是信封,也是有講究的。 數年前經營出版社,常常收到許多讀者的信,其中有一封非常特別。 那是一位還滿有名的書法家寫來的信,信是用書法寫的,字大墨濃,信中非常不滿的說,他收到我們公司寄去的書,信封上的字不但非常醜陋幼稚,而且很沒有禮貌的只寫「xxx收」,連個「先生、小姐」都沒有稱呼,他說,出版社是文化事業,怎麼可以這麼不講究寄信的規矩? 我把信拿給公司負責寄出的人員,問他知不知道對方會生氣?他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自己什麼地方做錯了。我告訴他原因,但不確定他了解了。 我除了立刻用毛筆寫了一封鄭重的道歉函,並且規定,以後所有寄出去的東西,一律用列印的標籤,標籤上的格式,當然是設定好的,有「先生�小姐」這樣的字。 這種情況,大概是習慣使用電子郵件的人無法想像的了。 電子郵件普及以後,常常收到一些令人不知如何反應的信,這些信不是什麼垃圾郵件,垃圾郵件很煩,但不會很難處理。 雖然說語言的習慣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我總是覺得,信件不論以何種形式存在,總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有親疏遠近之分,寫信的時候如果不注意該有的分寸,那就不對。 電子郵件的「白目狀況」,可以分類為幾種。 常見的情形是,來信不寫收信人姓名,信後亦不打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是熟悉的朋友,而且是在一連串的信件來往時,偶爾這樣做,還不覺得不妥,但這種「沒頭沒尾」的信,可能是受到「即時通訊」的影響,漸漸成為常態了,甚至是不熟悉的人寫信來也是這個樣子,這就好像小時候鄉下剛剛有電話的時候,電話鈴響,拿起來喂了一聲,對方劈頭就說:「啊你是誰?你爸爸在不在?」 最好笑的是,這種電話還經常是打錯的。 這種電話非常沒禮貌,「沒頭沒尾」的信也差不多。 由於電子郵件有一件多寄的功能,「沒頭沒尾」的信難免更讓人覺得一頭霧水,常常要反覆判斷,這封信是不是寄給我的? 由於這樣的信件太多,後來就乾脆不讀這樣的信件,因為我認為,沒有禮貌或不懂禮貌的信,不會是由重要的人寄來的,也不會有什麼重要的信是「沒頭沒尾」的。 第二種白目的電子郵件是沒頭沒腦。來信的人,通常是陌生人,可是比沒頭沒尾的信更離譜: 不是廣告信,很確定的他是寄給你一個人的,可是-- 沒有收件人的名字; 沒有寄件人的名字; 沒有任何禮貌性的問候; 沒有關於寄信人的任何介紹; 信件內容,不是對你有所要求,就是有所企圖--要求你回答他的問題,或者希望你接受他的想法或推薦的產品; 信的最後,除了沒有具名,也當然沒有問候,感謝、或祝福; 有的比白目更白目,你已經客氣地告訴他別再寄這種信了,他還是很堅持的寄來。 第三種情形,算是比較正常,不過,由於流行的電子郵件使用方式,使得這種正常變得很白目。 這樣的信通常會有禮貌的稱呼 ,信中的用語也得體,會寫「xxx先生您好,很抱歉寫了這封信來」之類的話,接著就是寫信來的目的,各種情況都有,問問題的、邀稿的、要資料的,還有要幫忙把古典詩翻譯成白話文的,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要求都有。 但最奇怪的,不是信件內容,而是寫信人的態度,因為,他從頭到尾都沒有告訴你他是誰。 這種情形,即使收到了不下千百封了,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感慨,現在的人,怎麼這麼沒禮貌、沒教養?寫信給一個不認識你的人,有所要求,但卻不知簡單介紹自己? 更離譜的是,我通常會回信要求對方告知身份,然而,通常在說了一堆廢話之後,還是不告訴你他是誰。 我常常納悶,有了網路以後,怎麼好像很多人都變得沒有禮貌了,連最基本的做人的基本道理都不懂了?更可笑的是,居然就是這樣的人,要來和你分享「智慧」。 有的人打電話來也是這個態度,不管你有沒有空接電話,喂了一聲之後就說一大堆,有些朋友也有這種困擾,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就是「好像當你是客服人員一樣」。 其實,我也不太理解這種寫信或留言不告訴你發信人姓名的心態,究竟是真的不懂最基本的禮貌,還是故意不願暴露身份?但無論如何,這樣的心態都是不對的,至少,寫這樣的信的人,我就不可能回覆任何問題。 科技的進步,可以增進生活的便利,但人與人之間所需要的尊重和善意的互動,無論使用什麼工具都是不會改變的,喜歡使用電子郵件的人,還是得非常留意自己寫信的必要禮儀,否則,失去什麼寶貴的機會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中山女中新生傳統 必讀紅樓夢

2008年08月07日
公開
31

《高中新鮮書》中山女中新生傳統 必讀紅樓夢 2008/08/06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專題報導】 ★中山女中的新生書單中有紅樓夢、傾城之戀、幽夢影、文化苦旅及魯迅小說集。 配合開學要上課的內容,台北市中山女中在寒暑假會針對各年級不同的需求,開閱讀書單,今年也不例外,不少科目都有書單,其中以國文科最多,分成必讀書目、線上閱讀、背誦篇章等,必讀的是小說「紅樓夢」,已被列為新生必讀書目多年。 中山女中國文老師陳智弘說,紅樓夢有千古價值,是「世界級的經典」,其中的文化知識,影響當代甚深,知名作家白先勇和蘇偉貞等,都曾表示受紅樓夢影響,不少人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重看一遍,紅樓夢甚至是白先勇的床頭書。 陳智弘表示,書單會配合即將上課的內容,高一國文課有「劉姥姥進大觀園」這篇,而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故事、林黛玉葬花、薛寶釵的個性,都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也很重要,值得從頭讀到尾,希望學生利用暑假,好好看完。 線上閱讀 富文學性 在線上閱讀方面,6本書都強調文學性,且適合高一學生。陳智弘說,散文、小說、新詩和戲劇4類作品中,後兩者難度較高,高一選書以散文和小說為主,但她也表示,國中和高中讀國文的態度和重點有很大不同。 國中時讀國文較重視翻譯,選材中有不少勵志文章;高中則要培養學生對國文的鑑賞和省思能力,而非只熟悉教材,表達和寫作能力相對重要,並要提升閱讀的深度與廣度。 陳智弘說,學生不只讀某篇文章,最好能延伸到一整本書,或作者其他作品。 陳智弘也說,張愛玲是重要的小說家,也是當代不少小說家必讀的作品,在「色,戒」被拍成電影之前,就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雖然高中國文課本並沒有選她的作品,但學校還是列入了「傾城之戀」,除了比較簡單,也是張愛玲少有的喜劇作品,很適合高一生讀。 張潮的「幽夢影」,陳智弘表示,除了句子很漂亮,更凸顯豐富的文人涵養,讓人感受文人是如何品味人生;魯迅是現代小說之父,文中點出不少中國人的劣根性,也讓人震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人文遊記,加入不少歷史情懷,很值得一讀。 英文 練聽寫記筆記 英文科方面,中山女中英語老師洪碧遠說,必讀的「The Twits」是一本童書,只有76頁,每頁都有插圖,不會造成學生太大的負擔,但故事非常有趣。 洪碧遠也說,國中和高中英文落差很大,建議學生要有改變英文閱讀習慣的覺悟。國中基測只考1200個單字,但學測要考4000字,指考更達7000字,所需字彙量很大,需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新生讀完一本書外,還要每天聽英語廣播30分鐘,記筆記,練習聽和寫的能力。 她也建議,上高一後,可多找自己有興趣的題材來讀,例如喜歡聽英文歌的人,可以研究歌詞,了解情緒等表達的方式,能學到片語和單字,對提升英文能力有很大幫助。 課外書 社會學、科普 公民與社會方面,中山女中公民科老師趙威寧說,明年就要加入指考的公民與社會科,在國中階段,學生只覺得「有點難」;但到了高中,會覺得「非常難」,教材內容知識性加深又加廣,落差大,有必要加強課外閱讀。 趙威寧表示,每一年討論後開給新生的書目都會換,必讀的「社會學是什麼」作者是台北大學社會系教授,不難閱讀。 中山女中教務主任簡菲莉指出,近年來學生科展表現也很出色,物理科也開了2本書,以科普為主,有科學家的奮鬥歷程,也有治學方法,希望學生從中學習。

小綠綠開書單 輕狂憶舊很心靈

2008年08月07日
公開
7

高中新鮮書》小綠綠開書單 輕狂憶舊很心靈 2008/08/05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專題報導】 當「小綠綠」是很多國中女生夢想,為迎接北一女新生,校方今年別出心裁,開出以「成長、啟蒙」為主題的12本書當暑假作業,從憤世嫉俗的「麥田捕手」、描寫北一女生活的「擊壤歌」,到全球暢銷書「追風箏的孩子」,希望新生汲取文學菁華,心靈蛻變,更有內涵。 長恨歌 一定要背啦 北一女每年都會開暑假作業給新生,以今年的國文科為例,除要背白居易傳頌千古的名詩「長恨歌」外,並從12本中外名著擇一選讀,撰寫閱讀日記及心得。 負責開國文書單的北一女老師陳美桂指出,高中是身心成長、文學啟蒙的蛻變期,閱讀也應提升,挑戰自己較不熟悉的題材。 擊壤歌 學姊成名作 書單中小綠綠最感親切,應是朱天心的成名作「擊壤歌」,描寫她當年讀北一女的種種年少輕狂。陳美桂說,朱天心是和平國中、北一女小她一屆的學妹,曾應邀回北一女演講,今年入學的學妹讀擊壤歌,應有不同感受。 朱天心的姊姊朱天文,長期幫名導演侯孝賢編劇,他早期名作「冬冬的假期」、「風櫃來的人」、「童年往事」,原著都收錄在朱天文的小說集「炎夏之都」,書中描寫和親人間的感情、生離死別等青澀歲月,若能搭配觀賞電影,感受更深。 蟬初鳴 20歲林懷民 老一輩的作家,陳美桂選了當年台大外文系同班的白先勇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及王文興的長篇小說「家變」,前者最出名的短篇「玉卿嫂」,曾由楊惠珊主演拍成電影,觸及小男生對於女性的懵懂愛戀;「家變」描寫家庭結構崩裂,文字耐讀,描寫手法也很棒。 新人類只知林懷民是編舞家,壓根不知他當年是文壇矚目的小說新銳,14歲就在聯合副刊發表小說,22歲出版「蟬」,新版封面是他廿歲時俊俏的照片,書中描寫「我是誰」、「我將來何去何從」的存在主義議題,呈現民國五、六十年代的年輕人風貌。 懷古風 邊城多舊事 陳美桂說,想法另類學生,可選讀沙林傑的傳世名作「麥田捕手」,或張大春的「我妹妹」,前者已成為文學上的象徵符號,對成人世界有很多批判、質疑。 曾被提名諾貝爾獎的沈從文名著「邊城」、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則是充滿淡淡哀傷的傳統故事,尤其前者描寫和爺爺相依為命的湘西少女「翠翠」情竇初開,小綠綠讀起來更有感覺。 追風箏 友情與背叛 其他像諾貝爾得主大江健三郎的「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是他60歲才寫的散文,觸及生命的成長、教育的本質等問題,是很多高中指定課外書;南非作家柯慈的自傳體小說「少年時」,則被桃園縣選為「一縣之書」,鼓勵國中到大學生閱讀。 為讓新生更貼近現代,陳美桂選了阿富汗作家胡塞尼寫的「追風箏的孩子」,探討族群衝突、友情與背叛、罪與罰等亙古的文學議題,更可拓展學生的視野。

難忘普陀山

2008年08月07日
公開
3

2008/8/6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劉純慶 在我的記憶中,看到的美景也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淡忘。但十多年前參加的浙江普陀山筆會的一次爬山,卻讓我至今難忘。 普陀山是中國的佛教名山,是東海裡的一個島,人稱「海上仙山」。爬山、看廟和山海相連的自然景色,令我百看不厭。然而到普陀山第三天,便碰到下雨,天地間雲霧濛濛,遠山闊海,在雨霧中消失地無影無蹤。 雨停後,文友們相約去爬島上的佛頂山。雨後的天色陰晦,山道上霧幔飄動。上山的石階是濕的,抬頭不見山頂,低頭不見海灘,此時心思和精力讓我都用在腳下那濕漉漉的石階上,一步一步向上攀爬。累了,站在石階上歇息時,又情不自禁回頭望山下的海灘,看到的只有雲遮霧罩,彷彿自己是從雲霧裡爬上來的。快到山頂時,身後文友喊:「看!快看。」喊聲中充滿了激動和興奮,稍帶著驚恐。 我停下腳步,回首望去,不禁吃了一驚:身後依然灰濛濛一片,雲霧在山腰間休閒地悠然飄動,就在這迷霧中,赫然出現了一扇亮光光的窗戶,像一面橢圓形的鏡子。在窗戶裡有藍色的海水、白色的漁船、崎嶇的小島,島上的樹林和小樓也依稀可見……這窗戶分明是一幅意韻開闊的風景畫。接下來,那窗戶的景象不容我細品觀賞,便剎那間消失,彷彿有人拉上了一層乳白色的窗簾。數秒鐘後,窗簾又被無形的手慢慢拉開,這時,窗戶裡的景區已完全不同,海和漁船、島和小樓無影無蹤,窗裡呈現的是深藍的天空,四隻金色的鷹在天空中錯落有致地展翅翱翔,就像影視片裡的特寫鏡頭,四隻金鷹時而優美地振動著長長的翅膀,時而久久地張翅滑翔……藍天和金鷹的景象持續數秒後,突然消失。悄無聲息地飄來一片雲霧擦去了那扇奇異的窗戶。於是身後恢復了灰濛濛一片。 目睹了這奇妙景象的文友們,都驚得說不出話。奇景消失了,我和文友們仍呆呆地站在那裡、仰望著天空,希望那扇神奇的窗戶再出現。過了許久,我和文友們如夢初醒,開始議論看到的奇觀:「這應該是海市蜃樓吧!」「應該是佛光,是觀世音菩薩顯靈吧!」。在文友們的議論和猜測聲中,我卻想起了自己曾讀過的《逸仙文集》中記錄著孫中山先生當年到普陀山見到類似的奇妙景象,本不信佛的孫中山先生在發出驚歎的同時,對世上是否存在神靈竟也產生了疑惑…… 站在佛頂山的石階上,我默默地聽著文友們的議論,究竟哪種猜測正確,我至今未作考證。但出現的似真似幻的景象,卻讓我至今難以忘懷,難忘普陀山。

對世界的感覺

2008年08月06日
公開
4

《光點》對世界的感覺 2008/8/5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凌性傑 仔細翻閱余秋雨的《新文化苦旅》,一篇〈追回天籟〉引發我許多感慨,久久無法平復。余秋雨在文章裡頭說到擔任中央電視台的青年歌唱大賽評審,他負責文化素質總講評。他眼見時下青年的「偽文化」,對於這種文化疫情懷有無能為力之感。年輕的參賽歌手,學歷都不低,訓練也很充足,然而他們的言談呈現如此驚人的景象--「他們誰也沒有意識到,他們說得多麼虛假和空洞。不管你怎麼追問,他們還給你的,是加倍的虛假和空洞。」 他這番話讓我一再想起台灣青少年的語文表達,幾乎也都無法避免這毛病。不管是歌聲或語言文字,都是傳達思想與情感的媒介。我們這個時代,似乎非常在意技巧的優劣,反倒忽略了其中有沒有真情實感。擔任閱卷工作時,心裡對那些虛偽造作的文字充滿厭惡。如果這種考試作文也具有溝通的功能,那麼這些學生究竟設定自己是在跟誰溝通呢?我很無奈的發現,閱卷老師很可能被設定為清代末年的主考官,要不然考生不會寫出那麼具有八股氣息的內容,不會那麼僵化的人云亦云,不會那麼陳腔濫調的說教。如果考生有機會到閱卷場合瞧瞧,一定會驚訝的發現,原來有這麼多青春身影置身其中。使用老八股的方式來跟這些閱卷老師溝通,無疑是死路一條。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學生一直被教導、鼓勵在考試作文中矯情。(或許我也經歷過這些,才會如此討厭虛偽與矯情。)在大大小小的考試作文中,好多人都會設計催淚情節,試圖打動評閱者。所以不是讓祖父母死掉,就是讓寵物死掉。只不過這些伎倆往往無法躲過法眼,每每在細節中顯露出作假的痕跡。一個對世界沒有感覺的人,想要說服他人對世界有感覺,這是不可能的事。無法掌握人之常情,就無法用人之常情彼此溝通。 更讓我悲傷的,是眾多考生幾乎僅存視覺審美能力。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感官體會,幾乎付之闕如。覺知能力的萎縮,或許也是重要的文化病徵之一。當我們體會這個世界的觸角愈來愈虛弱,又怎麼可能普遍而深刻的理解人與世界的關係呢?余秋雨說的天籟,事實上是一種素樸的感動。不需要太多的修飾與偽裝,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去對待世界,如此而已。我也希望能夠一直對世界有感覺,不麻痺、不虛偽。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不吃早餐有危險

2008年08月06日
公開
5

《照護小站》不吃早餐有危險 2008/8/4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張建雄 早餐吃的像國王,午餐吃的像王子,晚餐吃的像乞丐─優質的食物才攝取為必修的進食觀念,在滿足口慾之後,潛藏的危機及陷阱帶給我們所有的慢性病,吃進來容易,出去的難。 早餐的英文是breakfast,本來就是「解除一夜禁食」的意思,晚餐以後不進食,如果隔天直到中午才進食,胃長期處於空蕩蕩的狀態,容易造成胃炎、胃潰瘍。比較之下,清粥小菜或吃生菜配饅頭或喝精力湯是較健康、營養的。 ☆早上不宜喝咖啡,易導致骨質流失,骨質疏鬆。 ☆三白少吃──白米、白麵、白糖,已精緻化沒有營養價值,造成肝腎消化的負擔。 ☆水果在早餐吃是金、中午吃是銀、晚上吃是垃圾。尤其瓜類:像西瓜、哈密瓜,要在餐與餐之間進食,最忌飯前及飯後吃西瓜。 ☆生菜類食物可多攝取,對肝臟的疾病改善,及天然酵素補充的最佳來源。生菜一周最少四份,過午前吃為佳,國人對生菜的印象是「太冷」了,生菜在早上屬陽性可多吃,吃對時間就沒有太「冷或寒」的問題,晚上則多吃屬陰性的大白菜、白菜、高麗菜,根莖類的蔬菜─地瓜、南瓜、芋頭、胡蘿蔔等。每人一個禮拜盡量吃到四份的五穀根莖類食物,才會有能量。 ☆不吃早餐,引起的空腹狀態,會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低血糖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然後攝取大量的食物。 ☆不吃早餐,就展開一天的工作,空著肚子的身體為了取得動力,就動用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之類的腺體,去燃燒組織,除了造成腺體亢進之外,更會使得體質變酸,長期容易罹患慢性病。 ☆不吃早餐的孩子,精神較不穩定,有歇斯底里的現象。

飯之味 在百味之上

2008年08月05日
公開
14

《閒讀擷秀》 飯之味 在百味之上 2008/8/5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稻米在商朝已成為中國人的主要糧食。相傳倉頡造字,就有米糧文字。禾為稻之苗,米為稻之實,禾、米都是漢字部首。目前中國也是世上最大的稻米生產國,占全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 歷代傳頌的《三字經》寫道:「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寥寥數字,雖然簡單,但意思明白,內涵豐富,說明稻米地位非凡,是六穀之首。 自古以來,種稻米在中國這個農業國,是非常主要的行業。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流傳千古。此詩用簡單的文字,說明種植稻米的辛勞,也鼓勵人們愛惜米糧,言簡意賅。 杜甫在《憶昔》寫過:「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說明開元盛世時的盛唐,一個小村莊都有萬戶家庭,不論公家還是私家都很富裕。這首詩也告訴讀者,在唐代稻米已是主要的糧食。 在《紅樓夢》裏,賈元春回家省親時命賈府的兄弟姐妹們為大觀園題詩。賈寶玉賈元春寄予厚望,一個人要做四首律詩。林黛玉代他題了其中一首《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熱,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把大觀園裡點綴景色的田園景致寫得一片太平盛世,被元春評為四首作品內最佳。 清代的文學家、也是美食學家,袁枚,曾說過:「飯之味在百味之上,知味遇有好飯,不必用菜。」可見如果有好的米飯,淨吃米飯就夠滿足,連菜都不用了。中國歷史上,產於湖南江永縣、洋縣的香稻是被歷代視為珍品的好米,也是非常珍貴的貢品,被稱作「貢米」。 假如不能淨吃米飯,那麼可以試試宋代大文豪蘇軾發明一種叫做東坡湯的青菜湯:用兩層鍋,上鍋放了米飯在菜湯上蒸,下面的湯有白菜、蘿蔔、油菜根、芥菜,下鍋之前洗好後放點薑片,這麼一來,飯菜可以同時蒸熟,方便又省錢。 稻米作為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的主食已久,對它的文學價值有點認識,在吃飯的時候,肯定也特別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