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老師生日 校長送書 鼓勵閱讀

2008年06月27日
公開
8

《校園巡禮》老師生日 校長送書 鼓勵閱讀 2008/6/27 人間福報教育版| 作者:廖雅欣 【本報羅東訊】宜蘭縣羅東國中不只學生愛閱讀,作文成績一流,老師也愛看書,只要學校老師生日,校長陳正吉都會自掏腰包送書,鼓勵老師多閱讀。 羅東國中的學生作文能力很不錯,一直是「蘭陽少年文學獎」的常勝軍,今年基測作文成績也不差,得到滿級分的有十一人,五級分有一百四十一人。學校如何培養作文能力?令人好奇。 該校國文老師黃睿強表示,強化學生作文能力,要從閱讀習慣開始培養。像該校國文老師,依各年級需求自編閱讀教材,教材有圖畫等閱讀測驗,開創想像力;每天寫日記,每周寫周記,都是訓練學生的方法。 陳正吉也認為,閱讀習慣也要從老師做起,只要有老師生日,他就送一本好書,鼓勵老師讀書。 「只不過是花點錢,鼓勵老師看好書,對老師一定有幫助」,陳正吉表示,買書的錢其實並不多,但他覺得可以發揮的效力很大,利用課餘閱讀宜蘭相關史地書籍,還可以應用在教學上,可說是一舉數得。 每回拿到校長贈送的書,老師都很高興,還會相互討論心得。 國文老師黃睿弘說,校長有這份心意,老師都很感謝,且校長選的都是好書,閱讀後收獲特別多。

大小愛情花---百子蓮和紫嬌花

2008年06月25日
公開
34

《花草世界》大小愛情花---百子蓮和紫嬌花 2008/6/25 人間福報少年天地| 作者:◎妞妞 一般人認為,玫瑰是最能代表愛情的花卉,其實還有許多花兒也能贏得情人的芳心呢!像是開美麗紫花的百子蓮和紫嬌花,別名就叫愛情花。 百子蓮結籽眾多 百子蓮為石蒜科的多年生球根花卉,屬名Agapanthus是由希臘文agapa愛和anthos花結合,意指「愛情花」,中文「百子蓮」是因為結籽多而得名。又因原產於南非和尼羅河沿岸,別名非洲百合、尼羅河百合。 百子蓮成株可達一百公分,葉子叢生,帶狀披針形,又厚又長。開花時,花梗直接由基部抽出,頂端數十朵漏斗形小花,花朵齊開時,有如一顆巨大的繡球,十分特別。 百子蓮花期從夏天直至秋季,常見的花色有淺紫與藍色,也有白色品種。因為花型優雅,花色迷人,是很受歡迎的切花、盆花及庭園花卉。近年的情人節,有很多人改送百子蓮給情人呢。 紫嬌花氣味特殊 美麗的紫嬌花和百子蓮有點像,也是石蒜科,原產於南非,又稱為非洲小百合,別名小愛情花。最特別的是,它的莖和葉會散發韭蒜味,所以也叫「野蒜」。 紫嬌花株高三十至五十公分,成株叢生狀。葉狹長線形,幾乎全年都會開花,但以夏、秋季最盛開。開花時,細長直立的花莖自葉叢中抽出,頂端十數朵星形小花,像迷你煙火一樣綻放,也像點點繁星,隨風搖曳時特別搶眼。 紫嬌花以粉紫色最常見,也有白色,很適合花壇、庭園、盆栽或切花。雖然莖葉有特殊氣味,但花朵柔美可愛,推薦大家種植欣賞喔!

最浪漫的城市

2008年06月24日
公開
7

《世界之心─看歐洲》最浪漫的城市 2008/6/24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文�滿謙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提到,英國《衛報》十三日報導,由英國旅行顧問公司進行一項對全球範圍內一千多名旅遊者的最新網上調查顯示,巴黎被評為「最浪漫的城市」,隨後是威尼斯和羅馬。巴黎名列歐洲生活成本第二高的城市,但在其他方面情況好很多,被評為「夜生活和公園最佳城市」。倫敦獲得「最髒城市」稱號,巴黎名列第二,羅馬和雅典並列第三。 談到巴黎被評為「最浪漫的城市」,住在巴黎的許多人給我類似的回應,「何謂浪漫?」,「那就是又浪費又慢!」因為法國餐花費高又要花三個小時以上來品嘗,所以「又浪費又慢」。 在法國巴黎要辦個延期簽證,在冬天清晨五時就要去排隊,幾百個人在戶外站著等候辦理,等了幾個小時後告訴妳「下次請早。」妳的手腳已經快凍成了冰棒,再淋上一盆冰水,真是夠「浪漫」吧!這是到巴黎和歐洲地區弘法佈教的法師所必須要享受的第一種清涼的「浪漫」。 午休時間,千萬別洽公,妳去排隊辦公,等了半天終於輪到妳了,辦事人員要妳下午或明日再來,因為要午休了,天塌下來也不能不讓他去午休。也千萬別帶人去小鄉鎮的觀光景點,時間一到辦事人員要吃飯午休,就會讓妳吃閉門羹的「浪漫」。 在法國我發現辦事或是裝修工程總要等上亞洲或德國地區三倍到四倍的時間才能完成,我最後領悟出一個道理,凡是拉丁語系的國家都很浪漫,都是慢吞吞地,最好是你要活得長壽些才等得到,法國人常常掛在口邊的「急什麼?」你急他不急,真是急死人也! 「法國式的浪漫」讓我領教「凡事急不得也,relax!」光是在法國要辦理登記一塊土地能夠建設成佛教道場,從前面歷任服務的法師忙碌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還沒有完成。目前的土地案子經多人努力也已花費六年以上時光,還在進行中,唉!可把人給急壞了。磨練到今天也培養出我的歐洲個性「嗨!急什麼?巴塞隆納的五指教堂蓋了一百八十三年還在蓋耶!還沒完成呢?」 說的也是,義大利的教堂不也蓋了兩百多年嗎?捷克布拉格的城堡不也修建了一千多年嗎?就是這種「急什麼?」的態度,醞釀了歐洲的悠閒態度,凡是都要有計畫性,大至國家政策和行政公務,小的老百姓要度假,都要在前一年就計畫好,事先拿假期,大家都按照計畫行事,雖然有些地方慢,但是自有其道理在,工程和行政的品質來說卻非常好,這是「浪漫」的優點,也就是說有一定的進度,但是千萬要能享受忍耐,「relax,享受浪漫」。 有許多人羨慕花都巴黎的「浪漫」,我卻不敢領教,有一回陪著建築師要回日內瓦看道場工程,想不到半夜裡麗珠來電告知,因為大罷工,火車的纜線被剪掉,明早高鐵火車無法搭乘,被迫於只好開車回去,一大早開車出門由道場到高速公路十五分鐘的車程,硬是開了將近兩個小時才上高速公路,回到日內瓦已經是下午四點半鐘,足足花了八個小時才回到,果真浪漫吆!不過這回學聰明了,嘿嘿!我在車上一路閉眼聆聽演講帶,「非常relax又浪漫吧!」 我想巴黎的浪漫是在夜景非常地美麗,讓人無限的放鬆和享受美景,但是千萬別低頭看地上的髒亂,心情也要放輕鬆,很悠閒地度假,千萬別遇上大罷工,果真遇上,那時就放鬆心情享受一下巴黎交通的「浪漫」吧!

花蓮詩與歌

2008年06月24日
公開
4

《光點》花蓮詩與歌 2008/6/24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凌性傑 走在雨中,此際花蓮的空氣溫暖而潮濕。我走進一條未曾親歷的小徑,曲折的抵達松園別館。此館大約興建於一九四二、一九四三年前後,為日軍兵事部辦公室,也是日據時期高級軍官休憩之所。又曾經傳說,日本天皇在神風特攻隊出征前往往設宴於此,賜予御前酒。清雅幽靜的園子裡,主建築是一棟灰色的二層樓房,周遭遍植松樹,蓊鬱成林,因以名之。面朝遼闊的太平洋,背對著中央山脈,俯瞰即是美崙溪滔滔而去。若是在晴朗的夏日午後來到這裡,就可聽取一片松濤,享受好風迎面吹起。美中不足的是,蛇虺蚊蚋亦喜歡聚居此處,我總是遭到小黑蚊的毒吻。 近年來,在詩人陳黎的熱心企畫下,文化局每年六月定期舉辦詩歌月活動,用吟誦唸唱的方式,與民眾同樂。松園新建的小木屋中,最多可容納四、五十人。空間或許不夠氣派,然而作為心靈交會之所卻已經綽綽有餘。花蓮的詩歌月活動,在台灣可說是絕無僅有。從我移居花蓮那年起,便年年參與這夏天的盛會,唸自己的詩,也唸別人的詩。陳黎這回將新世代詩人排在最後一場,或者別有用意──花蓮的詩歌會這麼一代一代的傳唱下去吧。阿美族歌手阿洛用她圓潤的嗓音開場,搖籃曲古調像溫柔的浪潮來回,輕輕搖盪出一個安靜的睡眠。從遠古回到現代,她也用自己的創作見證族群文化的變遷。我很感動,在這片土地上,各個族群相互交流、融合,試圖為自身的存在找一個美麗的說法。雖然其中也有衝突與鬥爭,誤解與流血,但是在詩歌之中,一切都變得穩定而可信了。 然後是何亭慧、吳岱穎與我,輪流唸著自己的創作。每年在這兒相聚,我們總會繳出新的作品,也分享別人心血的結晶。我一直覺得,我是要在花東生活以後,才知道怎麼寫詩的。半年前把花蓮濱海的屋子賣掉,回到花蓮只能投宿友人家中或是旅館,總有無家可歸之感。花蓮高中的昔日同事最近規劃要一同購地,興建農舍、住宅,邀我一起參與。我腦海頓時浮現極其美好的想像:或許不久之後,我會在此地擁有另一個家。這裡是我靈魂的籍貫,詩歌是我情感的原鄉。我作品中的每一片海浪,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我一邊唸詩,一邊訴說這樣的心情,雨水不斷落下最後又停歇了。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生薑--菜中佛士

2008年06月24日
公開
4

《閒讀擷秀》生薑--菜中佛士 2008/6/24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生薑,產自印度,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為人普遍食用。《論語•鄉黨》中有記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酘酘不撤薑食,不多食。」朱熹注《論語》:「薑,通神明,去穢惡,故不撤。」薑常被作為佐料,有「薑佐百味」之說。王安石說:「薑能強禦百邪,故謂之薑。」 生薑分為嫩薑和老薑,前者是剛出土的薑,味道不那麼辛辣;後者是待風乾後,水分少了,辣味較重,所以有「薑是老的辣」的說法。 王禎在《農桑通訣》有詳細記載:「秋社前,新芽頓長,分采之,即紫薑。芽色微紫,故名。最宜糟食,亦可代蔬……白露後,則帶絲,漸老,為老薑。味極辛,可以和烹飪,蓋愈老而愈辣者也。曝乾則為乾薑,醫師資之……九月中掘出,置屋中,宜作窖,穀稈合埋之……至小雪前,以不經霜為上。拔去日,就土曬過,用篛篰盛貯,架起,下用火熏,三日夜,令濕氣出盡,卻掩篰口,仍高架起,下用火熏,令常暖,勿令凍損。至春,擇其芽之深者,如前法種之,為效速而利益倍。」 李時珍也在他的《本草綱目》中記錄過薑的種植過程。 詩人們寫了不少跟薑有關的作品: 唐代詩人薛逢在〈題獨孤處士村居〉描寫田園風光:「林巒當戶蔦蘿暗,桑柘繞村薑芋肥。幾畝稻田還謂業,兩間茆舍亦言歸……」 李商隱寫:「越桂留烹張翰魚,蜀薑供煮陸機蓴」,也是讚頌農家生活的詩。 宋代蘇東坡則寫:「後春蓴茁滑如酥,先社薑芽肥勝肉」。 同是宋代詩人的劉屏山有〈詠薑詩〉:「新芽肌理細,映日瑩如空;恰似勻妝指,柔尖帶淺紅。」把嫩薑芽比作女子的纖纖手指。 薑有很好的食療藥效,中國人很早以前已體會生薑能強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壽。民間自古有「常吃薑,壽而康」、「朝含三片薑,不用開藥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 」、「早晨一片薑,勝似服參湯」等等諺語。難怪在果菜中,薑的外表雖然粗糙平凡,民間卻認為薑有佛心,是「還魂草」,被譽為「菜中佛士」。

桃花紅,李花白

2008年06月23日
公開
2

2008/6/23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鹿憶鹿 當春天開始,每日自臨溪路轉入校園,在大門口就見到新栽的桃樹有幾點含苞,再幾步路,更見到滿樹白花在和煦春陽中綻放。原來,新拓寬的道路旁有了桃花也有了李花。 桃花紅,李花白。花開花落,問了所有人,沒人見到花開,也沒人見到花落。問學生,校門口新種了什麼樹?開了什麼花?學生不是說騎車進校園未注意,就是說走臨溪的一邊只看溪裡的吳郭魚。又問了一起搭電梯的同事,她說開車時只專心路況,不會去看窗外的樹木花草。 不是有句話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嗎?桃花開過李花開。桃李不言,成蹊很難。所有的人都關心,劉兆玄校長要去當閣揆了,還有人忙著寫詩歌功頌德,不願意浪費筆墨書寫春天。沒人注意,春天來了,走了。 也許是一種職業敏感,看到校門口有桃花李花,第一個直接反應就是學校刻意選擇栽種這兩種樹,桃花紅李花白,春風桃李,不就是代表教育嗎?在春天來臨時,桃李滿園。 打電話給有關單位,詢問種桃種李是經過哪位高人指點?沒想到有關單位答覆,並非學校的意思,當初完全是台北市政府的安排,桃樹李樹,都是市政府種的,學校沒有意見。 不知為什麼?突然感到自己的可笑,原本以為種桃種李是學校的用心良苦,不料竟是大夥都未發現門口已是桃李爭春,每天只關心校長要去接任閣揆。而說到校長的接任閣揆,又是另個自作多情。 小學生問我,什麼是閣揆?行政院長囉。行政院長比校長大嗎?大一點吧,我並不太能確定。那麼,行政院長就跟督學差不多了。督學來時,我們校長都很緊張。 也許,大家都不解,當校長真比不上閣揆?一百年來,我們不記得誰當過行政院長,我們只記得,蔡元培當過北大校長,蔡元培三個字與未名湖成了北大不能分割的象徵。 何須要一百年,八年來,我們不記得誰當過行政院長。 我一直以為,劉校長與其他人不同,他應該無意於官職,他會比較喜歡東吳大學的校園。畢竟,他曾經醉心於武俠小說的世界,他的文學造詣比較好,可能會懂得欣賞,桃花紅李花白的春天。 不知為什麼?突兀地想起司馬遷。司馬遷也是一個自作多情的人,他自作多情地以為,當皇帝的人像他一樣,會欣賞李廣或李陵。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馬遷在寫《李將軍列傳》中拿來形容李廣功業的句子,他言明這是當時的諺語。書中記載李廣「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書上進一步註解:「桃李本不能言,但以華實感物,故人不期而往其下,自成蹊徑也。以喻廣雖不能出辭,能有所感,而忠心信物故也。」桃樹、李樹並不會說話,但因其花美果甜,人們自然去摘取,就會在樹下踩出一條路。然而,命運畢竟難違,李廣的兒子死於非命,孫子李陵被滿門抄斬,終於被迫老死匈奴。日本早夭的小說家中島敦《李陵》一書,寫了李陵的悲劇,也寫了司馬遷的悲劇。或許,歷史給了司馬遷公道,也給了李陵公道,二千年後,有人理解司馬遷的寂寞,也理解李陵的委屈。 桃李有那麼豐富而深刻的文學意涵。《韓詩外傳》中有一段話:夫春樹桃李,夏得蔭其下,秋得食其實。在臨溪路上走著,左岸一彎清溪,右側幾株桃李,春日的微風中,我想像秋日的甜美果實,在枝頭綠蔭與青春學子打照面。我們也不得不想起李白在春夜的桃李芳園宴飲,羽觴醉月。 在桃花紅李花白的臨溪路上,我們可以建造一座蘇州式的石橋,我們可以認養這段溪流,環保容許的話,可以做個攔水堰,兩岸遍植楊柳。劉兆玄校長離開東吳前,就想好了那座橋的名字,名字寫在橋旁的一塊石頭上,石頭上鐫刻三個字—春尚好,這是李清照的詞「聞說雙溪春尚好」。 春尚好的石頭還未出現,校長接了閣揆,他原先不想任命的系主任繼續當主任,而且,還寫了一首詩歌頌校長。無人非難校長,卻以為教授應該知所進退,應該展現知識分子的風骨,不應戀棧位置。人事依舊,景物全非,學術圈透露出生命的荒蕪。 在春天即將結束的桃李園中,偶爾,見到天空薄雲飄著,心裏總有一絲絲好奇。不知,年少時寫武俠小說的閣揆可欣賞別人對他歌頌的詩?

難得的恩賜

2008年06月23日
公開
5

有問題,一定有問題! 昨天爸爸帶回來的食物是婆婆從來不會給我們的好貨。 蘋果是4131而非以往又酸又小粒的4129,婆婆這次好大方給我們5顆,沒任何撞傷或乾癟情形。梨子一顆外觀沒絲毫異狀。奇異果有4顆,摸起來觸感不錯,和之前婆婆放到過熟清倉給我的完全不同,剖了兩粒來吃,刀下破果的感覺太爽快了,新鮮水果就是好吃。 最令媽媽傻眼的竟還有四分之一片西瓜,爸爸說這是小嬸家的,婆婆怎捨得給我們呢?百思不解。小威媽今天送好多食材來,沒啥好回贈,媽媽就投之以肉,報之以瓜吧。 婆婆特地交代兩隻中巻是哥哥愛吃的,叫我要趕緊放冷凍;她也準備爸爸愛吃的冷凍花生和滷肉排。 結婚至今第一次感受到婆婆對我們也是有慈愛的一面,是我想太多了嗎?恐怕妹妹才最受寵若驚吧,她看到婆婆給爸爸的鞋子裡有她的小涼鞋,雖是買鞋送的,妹妹也如獲至寶,捧著鞋子高興的唱著:「阿嬤給我的、阿嬤買給我的鞋鞋…」唱到哥哥受不了叫她閉嘴。阿嬤很難得會給她東西,尤其是新的、買的,每次妹妹都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阿嬤買東西哥哥、堂姐、堂弟,就只跳過她,因為阿嬤說妹妹不需要,她撿二手就夠了。 所以妹妹今天對於阿嬤賜給她的新鞋,眼淚簡直快奪眶而出,高呼萬歲、萬歲!難得看她如此又喜又狂,電話那頭的阿嬤頻說:「不過是買鞋送的鞋子,有那麼高興嗎?」雖是贈品,對她小小心靈而言已是大大的滿足,因為這是阿嬤給她的,意義不同,奶奶常買東西給她,也不見她欣喜欲狂。 以後阿嬤不會只說我容易滿足,我女兒也很好騙,兩隻蠢驢母女。

王志樑 黑膠唱片與君共享

2008年06月22日
公開
2

2008/6/22 | 作者:◎記者高燈立 綿延曲折的東海岸公路上,起伏的波濤聲中,傳來從黑膠片的音軌中,加農炮的炮擊聲,原來,這是偏愛黑膠唱片的發燒友王志樑,正望著東海起伏的浪濤,一邊欣賞「一八一二序曲」,感受到音樂和海洋融合的震撼。 為了延續父親的事業,王志樑放棄原本從事的印刷業,回到故鄉照顧年邁的雙親,並承續父親的觀光民宿,成了不折不扣的返鄉漂鳥。 由於獨鍾黑膠唱片,在台北工作多年的王志樑,曾經認真蒐羅,深入音響專業,甚至曾專程到仁愛路的音響專賣店打工,透過工作的磨練,深入音響知識領域。除了對音響硬體充分了解,王志樑為了尋求老唱片,除了花錢購買外,還到台北地區的垃圾場挖寶,果然獲得不少意外的驚喜。 王志樑說,在挖寶的過程中,看過各式各樣的老唱片,不但各種年代都有──從留聲機的硬膠片,到袖珍型的唱片,及錄音帶前後的唱片,幾乎可從兩千多張唱片中,編出有系統的唱片出版史。 王志樑不否認,找到唱片後,第一步不是放進唱盤聆聽,而是需要後續的清潔整理,甚至要修復,每每要花上很多時間,「每找到一張唱片,讓它從滿是塵垢,到最後光潔亮麗的復出,還能唱出思古之幽情,再辛苦,也值得!」 王志樑說,黑膠唱片的音色,呈現出特有的溫潤感,所以和CD很不一樣。「黑膠唱片一如陳年老酒,和硬板的碟片相較,音質大大有所區別。」回到故鄉的王志樑,將兩千多張音樂片帶進位於石梯坪的民宿空間,而且大方與遊客分享,真應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說法。 王志樑不諱言,東海岸原本被西部人當成「化外之地」,但2000年在「千禧年」第一道曙光的強力放送下,「日出」盛景成為東台灣的希望之地;為了延續校長父親退休後的事業,王志樑著手規畫石梯坪觀光產業,歷經四年的籌建,面向太平洋的「石梯緣」,在台十一線旁平地而起。 如今,每當王志樑和遊客分享黑膠唱片及國台語經典老歌唱片,主客雙方總是自在安詳的分享舊時情懷,此時手中再來一枝「光復糖廠」的特色冰品,讓停駐的旅人沐浴在古早味的人文情趣。

讓人猜不透的心思

2008年06月22日
公開
3

老公帶回一個乳液空罐,說是婆婆要我買一樣的給她。 那罐乳液從婆婆使用後就一直沒好評過,每次都被唸,說我買的東西不如誰誰誰買的合她心意,我都買便宜的,像這罐乳液裡面有顆粒,製作過程沒攪勻…等等。被批評得心灰意冷,不想再買東西給她,不料竟託老公要我再拿同款的回去。婆婆說雖然品質有問題,但是質地比較清爽,她用較習慣。我自己也用過同產品,並沒像她說的問題,自己覺得好用才會買給婆婆,若是連自己都嫌的產品,我不可能買,更不可能拿去送人,那是很不尊重對方的舉動。 婆婆以前常指定我買資生堂的百優(2000元)、SKⅡ的持久潤唇膏(980元),快用完還會提早告知,到後來我自動補齊,根本不用她交代。 或許是媳婦陸續進門,她常說我送的東西難登大雅之堂,明明是她指定的禮物,不是嫌口紅顏色不好看,就是沒誰買的好用。媽媽索性不買了,我自己都捨不得用的東西,屢次被邊用邊嫌,還很捧場的用完,本還想說既然被嫌到無一是處,那我拿回來自己用好了,哪知與我面對的是空空如也的罐子? 既然喜歡用我買的東西明說不就得了,何必每回都嫌呢?老佛爺的旨意小的哪有不遵從的道理?拐彎抹角要小的揣摩上意,這對天生駑鈍的小人而言,實是強人所難。

聽雨悟道

2008年06月21日
公開
6

2008/6/20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文�錢國宏 無由地很喜歡聽雨,覺得那是一種生命的呢喃。 每逢雨天,總喜歡找一個位置,以一種淡淡的心境去聽窗外的天籟,讓我乾涸的心池漸漸盈滿歡暢的漣漪。 古時的文人墨客聽雨講浪漫講情調講境界:朝雨芳草,暮雨客舟,春雨杏花,秋雨梧桐。我只是大千世界、滾滾紅塵中的一個俗人,不可能有太多的講究,於是就很隨意,時間、地點、空間、氛圍皆不拘,屋簷下可聽雨,弄堂裡可聽雨,瓜棚中可聽雨,臥室裡可聽雨,辦公室中可聽雨。聽雨的瀟灑,聽雨的狂驟,聽雨的沉思,聽雨的歡快。我覺得雨是自然界中的精靈,聽雨,就是我同大自然的精靈們在一起做傾心的交流,於是我會很自然地把雨同社會、人生聯繫起來,自然,也就賦予了雨以一種生命和思想。 自然界中的雨是位精靈,而鄉間的雨則是一位智者,總在我心靈最為煩躁的時候,悄然而來,潤物無聲,雖是點點滴滴,卻是如泣如訴,如琢如磨,讓我心智大開,醍醐灌頂。 春日聽雨,那雨如一首山野抒情小調,會使人想起孩提少年,雨絲繫住了潔白的童心。雨,絲絲柔柔,纏纏綿綿,如煙似夢,如歌如吟,整個世界都醉在這溫馨的氛圍裡。 秋日聽雨,如聽命運交響曲,會讓人想到壯年時光。雁陣排空,心如止水,憑案靜坐,品雨品茗。冷雨霏霏,時而如絲帛管弦,時而如群馬奮蹄,時而如玉珠銀盤,將過去、現在和未來串成了一段淡泊的旋律…… 夏日聽雨如聽一曲英雄交響樂,讓人想起豆蔻年華。日氣噴豪雨,雲陰送驚雷。夏雨中,湧動著蓬勃生機,滋養著生命和情感,孕育著激情和詩意。夏日裡的滂沱驟雨如毛伯溫手中的鼉鼓,激盪著我的心胸,催促我化為一隻雨燕直擊長空,傲視蒼穹!進入夏季就以比莊稼更急切的心情盼雨。夏日的酷熱使所有的聲音都隱遁起來,包括蟬鳴,包括雷鳴,包括鳥鳴,只有雨聲不管不顧地光臨,它是這個季節中唯一脾氣倔強的歌者。 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聽雨,聽雨的身軀跌落塵埃,聽雨劃過空氣,聽雨拍擊簷下青磚。又一場如約而至,我獨坐窗前,望簷前雨柱如簾,近處鱗次櫛比的黃瓜架,遠處如蒼如黛的倭瓜秧,高處搖曳的葡萄葉,低處攀爬的露水豆,都迷濛在一片雲霧之中。那連綿起伏的菜園,那被雨搓洗過的瓜地,那柴草垛旁蜿蜒急流的小溪,那大門口外翠綠的麻葉,那柵欄裡五彩繽紛的花朵,統統化做一個個躍動的音符。這些天籟之音,如萬馬奔騰,如狂飆落地,如纏綿琴瑟,如游絲一縷,在天地間飄過,在心靈中漫遊,空靈而幽怨。心靈與大自然之間只有在如詩的雨天才達到高度的和諧。 夏日的雨時緩時急。時而滂沱傾盆,時而疏滴稀聲。身居斗室,心中會泛起莫名的情緒來。推開一窗的雲霧,想放飛一下煩躁的心情,然而天也沉沉雨也綿綿,側耳傾聽,似有一種絕妙的聲音從窗外飄來,稀疏的雨滴打在窗櫺上,濺起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圓潤輕滑,不絕於縷。雨聲該是天生的歌者,如行雲流水,讓人了卻憂慮,悠閒其中。又如驚濤駭浪,拍打著心底積澱的情緒。頃刻間,便覺得那雨聲宛如浪淘沙般地攫走緊緊扯在手裡的盈盈淺愁。細聽,那聲響中似有娓娓的低訴,一句三歎,如陽關三疊;似梁祝雞窗之下展卷夜讀,情絲傾吐不盡,纏綿綿延不絕;似飽學聖哲娓娓講述種種人生況味,博大而深沉。 夏天的雨,像人一樣也是秉性不一的,有快人快語的,如來去匆匆的雷陣雨;有慢聲細語的,如淅淅瀝瀝的小雨。但總的來說,還是纏綿的多。纏綿其實並不是柔弱,相反,倒是十分的剛烈,有一種「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性。記憶中,中學的一年暑假就經歷過這種纏綿。那雨,稀稀拉拉,下下停停,感覺它像一團棉花,揉來揉去的,就是弄不出一個定型來;更像一個性子很任性的戀人,纏上了你,就要你耳朵裡只有它,眼前只有它,腦子裡也只有它,別的一概都要抹掉。但是,這種纏綿卻沒有一絲的厭煩,相反,纏綿的背後卻是一份很鬆弛的感覺。傾聽這雨聲,我會忘記為衣食而奔波、為生存而應酬,我會懂得感激生命、感激友情、感激生活。受不了這種感覺的挑逗,我竟一連數日,仰在土炕上,放軟身子,把卷展讀,與古今中外的先哲們進行著心靈的對話;倦了,便閉上眼睛,沉沉睡去。睡夢中,猶自聽到耳畔傳來的淅瀝雨聲…… 雨聲如禪,聽雨即在悟道。它使人浮躁的心境漸趨平靜,靜得像一泓無波無瀾、寵辱不驚的碧水。此時,你會感到雨打窗櫺的玉振之聲和生命的節律高度融合,前緣後塵,上譽下詬,坎坎坷坷,糾糾葛葛,一切都遠去了,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個無牽無掛的自我,獨自品嘗那份難得的清閒。 生命不能承受太輕,也不能承受太重。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我們一路風塵,脆弱的生命之舟已經承載了太多太多,不堪重負的漂泊時刻面臨著擱淺的沉淪。 雨天,我們應該做我們該做的事,把生命重新回顧一次,把生活再過濾一遍,把不堪回首的過去,散亂在遙遠的記憶裡,把世俗的煩惱托於過眼雲煙,留下一個好心情,等待晴日收拾它,整理它,然後把它裝訂成冊,在孤獨的時候閱讀。 ———因為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就像這纏綿的雨水。 鄉間聽雨,隨地參禪,此間快樂,何其悠哉!

快樂當宅夫

2008年06月20日
公開
7

私主張》快樂當宅夫 自由時報2008.6.20◎王新偉 現在「宅男」、「宅女」滿天飛,我則是個名副其實的「宅夫」! 我是兩岸婚姻中為數不多的中國新郎,來台之初,因為沒有工作權,所以當了好幾年「相妻教子」的「家庭主夫」,而我也樂在其中,不但養兒育女、打理家務一肩挑,還利用這難得的居家歲月,讀空大、學電腦、寫文章,把家庭生活變成另一個人生的桃花源,自得其樂也收穫滿滿。 來台之初,兩人世界就變成三口之家,由於我和妻都沒有跟家人同住,所以「全職保母」的重責就落在我的頭上,妻外出工作,我就主內,奶爸兼「煮夫」,家庭生活倒也打點得有條不紊,而小貝比的哺育,更是不假手於人,看著他在我的照護下茁壯成長,那種成就感至今仍津津樂道。 持家的經驗累積,也讓我在廚房內遊刃有餘,到市場去跟婆婆媽媽們一起討價還價,從最市井的接觸貼近台灣生活,熟悉點點滴滴的民情世故,當小視角變成大世面,濃濃的人情味就這樣在心底鮮活起來。 居家之餘,我也不甘於寂寞,不但重拾書本再充電,更在電腦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在格子裡發現靈感,在滑鼠間施展創意,把生活中的感受化成細細咀嚼的文字,讓生命更充滿想像力。 就算是「宅夫」,只要知足常樂,充實自我,平淡瑣碎的居家生活也能成為一種燦爛精采的幸福人生。

重新認識腸病毒

2008年06月20日
公開
29

更新日期:2008/06/20 11:16 uho編輯 腸病毒是近三、四十年才被發現的病毒,其實,早在中古世紀就記載過與小兒麻痺病兆相關的資料,1908年分離出小兒麻痺病毒,1949年組織培養成功。1948年在紐約市科沙奇鎮(Coxsackie)的一位罹患“麻庳”病兆的病人身上分離出科沙奇病毒(因發現地得名)。伊科病毒(Echoviruses)則是指一些沒有特異性症狀,不明顯的感染之病毒群,echo是四個字的字頭語:E, enteric; C, cytopathic; H, human; O, orphan.。自1969年後發現之腸病毒不再特別命名,只以發現的次序以數字呈現,稱腸病毒68-71型。最近,又把A型肝炎歸列為腸病毒72型。時下所稱的腸病毒其實就是包括上述的病毒。 腸病毒感染一般來說它是屬於比較良性的病毒性感染,讓大家色變的是71型病毒,因為這一型的腸病毒容易併發腦膜炎類之神經病變,威脅生命。 為恭紀念醫院小兒科 賴秀澤醫師指出,腸病毒是由口糞或呼吸飛沫傳染。先在口咽部及部分腸道增生,經淋巴系統入血液,再漫延全身,包括皮膚,黏膜,心肌,肝臟,肺臟以及中樞神經。潛伏期約一至五天,在腸道增生的階段,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當病毒漫延並侵犯全身標的器官時,明顯的臨床症狀才會顯現出來。腸病毒在口咽腔黏膜可停留一至兩週,腸道中可停留6-8週,此期間內其飛沫或糞便都仍有感染力。 賴秀澤醫師進一步詳細解釋:腸病毒的發燒症狀多呈雙峰式型態,先發燒1-2天,退燒2-3天後,再又發燒3-4天。因此,在退燒的2-3天中常被家長或醫師誤認病癒而疏於照顧,增加併發症機率。腸病毒患兒的家長應該不必慌張,要提高覺性,早期篩檢出重症傾向者,俾使獲適當處置,不擔誤治療才是要緊。簡單地說,當一個兒童罹患腸病毒感染,應隨時注意患兒的臨床表徵,如若出現驚嚇,顫抖或嘔吐;嗜睡或哭鬧不安;手腳鬆弛無力;意識木訥,呼吸急促,抽搐;諸徵狀就是表示病情惡化即將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期,必需緊急送醫治療。 腸病毒的診斷通常是臨床診斷,不需做病毒培養。治療方面也只能採支持性療法,補充水分,足夠休息,密切監控病情變化。重症患兒採維持生命跡象策略,插管使用呼吸器,甚至可使愛克膜體外循環,幫助患兒度過生命的難關,等待恢復。 預防腸病毒感染,勤洗手是不二法門。由於腸病毒血清分型多,其特異性抗體只能維持數月至數年,沒有辦法獲得終身免疫,除小兒麻痺外,目前尚無疫苗呈現。 賴醫師特別提供民眾一般之防範方法: 1、增強個人免疫力;起居衣著,營養夠睡眠足。 2、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 3、注意環境衛生;通風清潔,家長下班回家時,宜換妥居家服裝,洗手後才接觸孩子。 4、避免進入公共場所或擁擠的地方。游泳池,公共浴池,擁擠且衛生差,環境污染處是容易傳染的場所。 5、高危險群:3歲以下,要特別注意。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6、一旦被診斷是腸病毒感染,必須在家休息7天以上,避免疫情擴大。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619

寄宿學校比較好?

2008年06月19日
公開
31

《孩子教育》寄宿學校比較好? 【聯合報╱艾莉卡(台北市)】 大學好友小芸在當了幾年助教後,如願地做起家庭主婦,當家庭主婦是她大學時最大的心願。 後來因為不小心懷了第三胎,新生兒的報到,讓原本平順的主婦生活起了波浪,小芸除忙著餵母乳,又要照料才三歲的兒子,同時得接送上小學的大女兒,她心力交瘁,原本秀麗的外貌頓失。 近日她跟我說,在幫女兒物色寄宿學校,原因是「女兒最近很愛頂嘴,都管不動了」,接著又說,「這家寄宿小學收費很貴,註冊費加上月費,每月平均要三萬元,但很多人排隊等著讀。」學費對她而言不是問題,她老公在外商公司,薪水頗豐,然而,我卻想起當時她懷抱新生大女兒、坐月子時滿足的笑容,心中疑問著,「她怎麼捨得呢?」 這不是我周邊唯一的例子,辦公室中也有同事的親人將小孩送到類似的寄宿學校,因為父母認為小孩在家中只會看電視,沒有認真學習。我回想起大學時修習的心理學,心理學上認為小學是孩子與父母建立信賴感、與手足培養良好互動的重要時候,我很不能理解,現代人大都晚婚、晚生育,很多人苦求一兒半女不得,但目前社會卻有某種潮流,認為集體式的住宿教學比父母的親自教育重要。 美國詩人吉利蘭說過:「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滿櫃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因為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 【2008/06/19 聯合報】@ http://udn.com/

與仲介過招 別被耍了!

2008年06月19日
公開
29

〈徵文大拼盤〉與仲介過招 別被耍了! 2008.6.19自由時報 你以為買賣房子全交給仲介業就沒事了嗎?為了成交,其實仲介業總會玩弄些買賣技巧,如果不想吃虧,切記今天的各個讀者的過招法,記取經驗,贏家就是你。 〈悲情牌技倆〉博取同情 玩兩面手法 文�獨獨(台中市) 身為黑心仲介的受害者,讓我深刻了解:同情,是買賣時最不該抱持的情緒。 首次接觸房仲,是因為債務壓力,出售父親自建的四樓半透天厝。原本家人決定售予出價高出20萬的B買家,但父親因欣賞A買方經紀的熱情,遲遲不首肯。最後,因仲介下跪與眼淚悲情攻勢,父親瞞著我們與A買家簽約。 但同情心氾濫的他,怎麼也沒想到,簽約前稱兄道弟的忘年之交,事後竟罔顧與父親約好,一個月搬走的口頭協定,要求我們一星期離開,否則收取一日數千元的違約金。 第二次交手,是在成為房地產企劃數月後,主管預備出售大樓新成屋,委託我幫忙打理。原與仲介約定520萬的賣價,成功收取4%佣金。過沒幾天,我接到仲介希望降至500萬,並自降佣金至3%的訊息。當他對我打悲情牌,請我遊說主管,幫他達成本月業績後不久,我從同業旁敲側擊,才知他收了買家10萬元斡旋金,若真以500萬成交,總收佣金將較原定高出約5萬元。 許多房仲業公司都以幸福或服務為口號,聽來頗動人,但大家一定要回歸理性面,以自我最大利益為出發點,才能讓這些玩弄兩面手法的惡質仲介,從此不再有可趁之機。 〈裝神弄鬼法〉纏功逼降價 獲利他最多 文�弱翰(台北縣) 一間公寓租給大學生,學生時常呼朋引伴開轟趴,吵得鄰居不得安寧,頻來電抱怨,跟學生幾番溝通無法改善,決定把房子賣掉。馬上就接到房仲的電話。 此家房仲前所未聞,但房仲卻展開黏功和不爛舌功,便與他訂立契約,明訂售屋價錢、服務費及時間。 過了一個星期的晚上,房仲突然造訪,一到就說:「售價太高不好賣。」要求降價,我不答應。房仲再度使出纏功,我一再表示請他們回去,契約絕不改。最後他使出裝神弄鬼功,故弄玄虛的說:「我們晚上在屋裡休息,都不敢進某一房間。」房子買的是預售屋,完工後自己住了兩年,就租給學生,明知不可能有什麼,卻起了莫名的不舒服,當時內人又有身孕,我工作又繁忙,只想快快解決這件事。改成實收價錢,降價25萬,多賣的就歸房仲。 出乎意料,沒幾天就成交了,售價居然比原訂的還高,令人氣結,更領教房仲賺價差的手法。 〈被他耍了〉一買一賣 仲介轉手賺價差 文�趙子棋(台北市) 婚後跟老公訂了一間預售屋,交屋後不滿意,便找上房仲公司來幫我們賣屋! 等雙方簽好合同後,兩個月後,業務突然天天上門,很積極的勸我們降價求售,因為無人問津,我們本不打算再把價錢調低,可是他天天上門,不死心的勸說,後來竟說,我們的屋子格局不佳、空間設計也不良……等,以他專業的眼光來看,可能賣個二∼四年都有可能。 由於他天天登門勸說,我跟老公也跟著緊張起來,所以就在業務的建議下把價錢調低,沒多久,就有買家洽詢,並在一週內順利售出。後來我在回去搬一些東西時,遇到了舊鄰居,沒想到竟聽到一件青天霹靂的消息! 原來,舊鄰居有回遇到買家,問她買多少錢?沒想到她說她花了五百多萬買,但是,我的賣價明明就只有三百多萬,而且,我們之前價錢訂四百萬而已,所以,真相大白了,沒良心的業務早就找到買主,但想多削一手,所以一方便叫我們降價,一方面又找人充當買家跟我們簽約,事後我跟老公只好怪自己當初耳根子太軟! 〈兩面話術〉買賣兩種說法 讓人傻眼 文�PP(台北縣) 最近有間預售屋想脫手。此番初次扮演賣方角色,卻被仲介人員搞得心情沮喪,原因是他們為了壓低開價,好讓自己賣屋時比較容易成交,竟將房子貶得一文不值。 我先是以賣方身分一連問了三家房仲公司的仲介人員。A女說:「你們那個建商不老實,當初說有步道,我看是假的。妳還是趕快脫手比較好。」B男說:「那裡號稱有景觀,我看是什麼都看不到!妳被騙了。妳還是趕快賣掉算了。」C男說:「這建案我手上有三間,可是很難賣。建商還有好多餘屋,他們降價賣我姊一坪22萬,我姊都不要。我相信建商還會再降價。只要不賠,我建議妳現在就賣。」 見我信心幾乎被擊潰,老公遂改以買方身分詢問第四間仲介公司。「這個案子搶手的很,很多名人都買這兒。現在一坪至少要28萬才買得到,」D女說:「你要的格局全賣光了,屋主也很惜售,想買到恐怕還得看緣分。不如先留個資料,等有人拿出來賣,我再通知你?」短短半小時內,仲介人員對買賣雙方的說法竟有如此差異,未免教人瞠目結舌。 〈理性談判〉 自己先做好功課 就不怕被騙 文�貓漱(花蓮縣) 在去年,因有感於通貨膨脹嚴重,開始與仲介密切接觸,持續看了約半年之久。在交易的過程中,並沒有不愉快,但是我們因為這一次的買賣而獲得了許多的知識。 在接到業務員名片的那一刻,我立即到內政部地政司轄下管理的「不動產經紀業資訊系統」中,查詢該公司是否為合法的仲介公司,其營業員是否為該公司成員,而不是所謂的跑單幫,俗稱的中人或是投資客。 其次在斡旋方面,我們要求營業員出示三樣東西,以確保權益: 一、屋主的「專任委託書」其在委託期間的委託售價,讓我們過目,而不是只聽營業員的片面之詞。 二、不動產標的現況說明書:明瞭屋況是否為兇宅、有無漏水、有無幅射、海砂屋,是否為違樓……等情況。 三、當日期的房子土地、建物電子謄本:以確保其產權標示,所有權人的正確性,防止一屋二賣的情形。 其實只要在簽約前多與營業員、或是屋主溝通,我想很多的誤解就能夠避免,切記勿空口白話,對於任何的承諾,需改善之處,均須付諸於書面文字,以防事後對方規避責任,那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