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聽聲辨人 廁所眾生相

2008年06月19日
公開
33

文�Jenny 辦公室裡同事形形色色,但若說到廁所的眾生相,倒也和其人相去不遠。 總務副理是個慓悍的女強人,她自認辦事能力一流,其抹黑、栽贓、愛邀功的種種小動作堪稱一絕,公司無人能及。所有人遠遠看見她,皆紛紛走避為上策,而她之於眾人對她敬而遠之的態度,倒也樂在其中。當然,在廁所裡的她,一如其人,亦是大鳴大放,來去不超過2分鐘。 財務副理外表柔弱,骨子裡卻十足的陰狠,宋朝的秦檜、明朝的東廠太監可說是其最佳代言人。當你看到陰暗角落裡發出的凶光,沒錯,就是那道光,足以讓人嘗到永世不得超生的痛!就在眾人議論是誰踩髒了馬桶座,打掃歐巴桑開口了:「就是那個財務副理啦!每次都得蹲上去,這樣有比較好解嗎?也不怕摔下來哦?把馬桶座踩得髒兮兮又對不準,我很難清耶!」 品保經理是個上年紀的歐吉桑,講話上氣不接下氣,每當他上個廁所,眾人都深怕他會跌跤。助理小妹的位置剛好在男廁門口,聽力已被訓練成異於常人,她常說品保經理真像個未關好的水龍頭,滴滴答答,只要他老人家欲如廁,助理小妹就會用一種饒富同情的眼神目送他進去。 其實在辦公室爾虞我詐的生態裡討生活,也不是全然無趣。看看這些廁所眾生相,撇開衛生問題不談,倒也能聽出一番況味。 發表於自由時報2007.6.26(二)

志工團三義行

2008年06月19日
公開
33

文媽找我參加學校志工團的三義行,爸爸一口應允。 原本心裡有點忐忑,但轉而想想太陽那麼大,病毒早被蒸發,所以就成行囉! 今天參觀春田窯和木雕博物館,在春田窯入口處看到成排的澳洲茶樹列隊歡迎,青綠的針狀葉趨散不少暑氣。紅磚牆裡嵌入荷葉造型陶盆,陶盆裡植滿金錢草,挺出水面的金錢草株株生氣蓬勃,毫不畏懼炙熱的烈陽,愈看愈可愛。 我們沒有第六感生死戀的浪漫情懷,故當解說告一段落,大夥一窩蜂到隔壁茶棚喝茶避暑去了,只剩零星幾人報名捏陶。這就是當媽媽的悲哀,浪漫細胞早在八百年前全死光啦!剩下的除了實際還是實際。 妹妹叫我把一隻穿簑衣的鬼面照回去嚇哥哥,基本上她怕那隻鬼,每次經過都把我牽得緊緊的,口中喃喃唸著:「走開!走開!你走開!」似乎這樣唸出來和做趨趕的手勢就能把鬼趕跑,這可愛的小傢伙。 木雕博物館最讓媽媽悲從中來,從進館等待購票起,妹妹一直吵要喝水,嚴重影響到團體秩序,其他媽媽和如意老師建議說到外面商家要點水喝,不得已趕緊抱她出去。商家原本要妹妹喝她家的飲料,我說她不喝飲料只要水,當然就由我試喝,喝後還被推銷兩瓶濃縮果汁,老闆娘鍥而不捨要我帶三瓶,我說兩瓶就夠了,東西先放她那裡,參觀完再出來拿。 匆忙進館只見文媽在等我們,真是不好意思。全程就抱著妹妹無法清楚的聽解說,只好在後頭四處看看,生怕妹妹碰觸作品,不敢放她下來。這時才知道爸爸的好,爸爸會盡責的帶妹妹,媽媽在前頭盡興看展覽,完全不被打擾,多希望爸爸能同行。 出館和四位阿姨同行逛商家,買幾塊茉草皂,這夏天洗最讚了。 和阿姨去吃粄條,湯頭很順口,妹妹吃得很高興。 實在太熱了,和阿姨們在車子附近納涼,等到兩點半大夥陸續回來才踏上歸程。

摳門省錢 日本主婦最在行

2008年06月18日
公開
39

〈國際觀測站〉摳門省錢 日本主婦最在行 文�阿潼 (2008.6.18自由時報家庭親子) 日本家庭主婦喜歡用《家計簿》記帳,好用來記錄並計算每個月的家用。她們多半領老公辛苦攢來的薪水,將每月家用分裝在幾個信封袋內,盡量撙節開支在預算裡過活;如果到月底還有餘錢,則偷偷存起來成了自己的私房錢。 因此家庭主婦最愛研究各式各樣的節約妙方,而且毫不猶豫地在日常中落實,除了確實留在荷包裡的銀兩之外,更展露了她們對於生活的智慧。 <Check Point 1>世間沒有廢物 一物好幾用 出門旅行住飯店,多半都會提供備品供客人使用,日本主婦可不會輕易浪費這些免費又好用的物品。像是用過的浴帽,帶回家去可用來代替保鮮膜保存蔬果。這是因為浴帽的周邊都有鬆緊帶,蔬果放入之後也不至於密封,正好可以達到透氣保鮮的功效,原本鬆掉就不堪使用的浴帽,又獲得重生的機會。 此外,喝完的牛奶盒在日本主婦的心目中也是夢幻逸品。比方說,將紙盒拆解開來,切肉時可拿來鋪在砧板上,減少砧板磨損又衛生。若將盒子從中間、或是從側面剪開,可以用來當作冰箱的置物盒,或是拿來當作蛋糕模型。 天氣轉暖,冬天常穿的長靴也該換季了,但在收起來之前,得先整理除臭才行,擅長廢物利用的主婦找來不要的舊襪子,或是待丟棄的衣服袖子,置入曬乾的咖啡渣或用過的茶包,再用緞帶綁個蝴蝶結塞進鞋裡,好看除臭之餘,又不花半毛錢。 精打細算的主婦們每週還會挑「對的時間」去買菜。日本許多社區內的大賣場或超市為了鞏固客源,多半會在特定日子,加倍贈送會員點數,因此許多主婦會挑這類日子將當週的食材家用品一次採購齊全,賺得更多點數好用來兌換其他商品,一舉數得。 <Check Point 2>節約能源 救地球也省錢 日本人特別重視節約能源,乃因全民都認知到日本的天然資源不足,付出的代價特別昂貴。在日本的電力、瓦斯公司或是水公司的網站上,都設有教導消費者如何節能的專欄。 家電的說明書也是教育消費者節能的絕佳途徑。由於主婦們都有很強烈的節約意識,家電廠商遂投其所好,在各類家電的使用說明書上,趁機灌輸消費者更多節約能源的好方法。 有些主婦還會將冰箱內的物品整理成清單貼在冰箱門上,每次拿出一樣東西,就在上頭做記號。比方說如果拿了豆腐、青菜,就把清單上這兩樣物品劃掉,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少打開冰箱的次數,也能縮短每次開冰箱門的時間,不失為省電妙方。 微波爐在日本主婦的生活中可不只有熱菜的功能而已,它同時也是解決問題的好幫手。在小毛巾上灑上一點酒,用微波爐加熱30秒,可拿來熱敷紓解肌肉痠痛。受潮結塊的鹽和砂糖,取一些倒在紙巾上放入微波爐稍稍加熱,再用手搓揉一下就可以輕鬆恢復原狀。蘿蔔、南瓜等根莖類蔬菜要熬煮到爛,既費時又浪費瓦斯,如果先包上保鮮膜,先用微波爐加熱幾分鐘之後再煮,可以省時也省瓦斯。 在北海道這類氣候特別寒冷的地方,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時間都會下雪,必須長時間開著暖氣保暖;然而暖氣所耗費的電力相當驚人,許多主婦為了節省電費,便在窗戶上貼上包裝商品的氣泡紙,既可保暖,還能防止窗戶結冰;更何況購物時經常附帶大量的氣泡紙,就這樣丟棄也很可惜。至於這種免錢的取暖法成效也令人相當滿意,可讓室內溫度提高兩至三度。 <Check Point 3>節約流行話題 全民都瘋狂 媒體也致力於鼓吹全民節約運動。綜藝節目「黃金傳奇」中有個「藝人用一萬日幣過一個月」的單元相當受歡迎,多年來一直都在黃金時段播出,在日本颳起節約風。眾所周知日本物價甚為昂貴,要用一萬日幣(相當於台幣3000元左右)生活一個月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這個節目卻請來兩組知名藝人,向節約的極限挑戰。為了省錢,這些藝人有的自己種菜,有的出海打魚;有的嘗試用便宜的食材料理看來華麗的三餐。該節目提倡的節約法引起不少人爭相仿效,收視率居高不下。 許多電視台等媒體眼見節約生活漸蔚為風潮,開始舉辦各式各樣的「省錢大賽」,吸引大眾參加並從而得到更多生活中節約的小祕方。被喻為「小氣女王」的小幡玻矢子就是從這類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的另類偶像。她的節約之道包括肥皂不要橫放要豎立,減少肥皂和水接觸的面積,便能延長肥皂的壽命;用米糠當清潔劑不傷玉手;只要用毛巾吸去汗漬,一件上衣可以穿上50年等。別小看這樣摳下來的小錢,可是為她換得價值高達一億五千萬日幣的豪宅哩。

退休金保險費 離婚前搞清楚

2008年06月18日
公開
54

〈女人法律專線〉退休金保險費 離婚前搞清楚 提供�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2008.6.18自由時報家庭親子) 蓁禮因為這幾年跟先生的感情不太好,先生甚至會動手打她,她有離婚的打算,可是她自己做學校職員20幾年,將來只有退休金及公保老年給付可領;而她先生最近打算把自己較多的現金,為規避免贈與稅或遺產稅想買投資型保險,或者躉繳型年金保險,讓孩子將來取得保險給付,蓁禮想了解自己的退休金等,及給孩子的保險部分究竟會不會列入剩餘財產分配呢? 桂梅君律師詳解: 一、夫妻離婚時或夫妻法定財產關係消滅時(例如依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被法院裁定准清算開始時),夫妻對他造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產生,而夫妻婚姻存續中兩人共努力取得之財產都應計入「可受分配的財產」,而民法1030條之一規定「因繼承或無償取得財產、慰撫金」不列入分配;因為該等財產均非婚姻間兩人協力努力而得。 二、有關離婚時「已」取得之退休金及勞公保老年給付,法院實務上有認為係「無償取得之財產」,不列入「可受分配的財產」。但若將兩者認為「係工資的遞延幾付」,則工資本係婚姻間兩人努力賺得者,亦有法院認為應列入可受分配的財產。 三、有關投資型保單或躉繳型年金保險,固然有指定受益人非被保人,但因為無保險利益,且係規避遺產稅等,蓁禮的孩子取得保險給付金時,稅捐稽徵機關有可能仍稽徵贈與稅或遺產稅;而此種財產轉移,雖透過「保險」之名,實質上比較像父親直接贈與小孩,因此解釋上,應將蓁禮先生繳付之保險費列入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之「可受分配的財產」計算。 (婦女朋友有任何法律上的問題,可撥打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女人104免費法律諮詢暨心情協談專線」:02-33933575。專線服務時間:10:00-12:00;13:00-17:00)

清涼冰冷詩

2008年06月17日
公開
1

《閒讀擷秀》清涼冰冷詩 2008/6/17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菲爾 究竟在大熱天裡我們可以用些什麼東西來取涼呢?扇子曾是老祖宗的首選。明代瞿佑作了一首詠扇詩:「開合清風紙半張,隨之舒卷豈尋常。花前月下團圓坐,一道清風共自涼。」記錄了一家大小同在花前月下,圍坐在一塊消暑的情景,場面溫馨。 《千家詩》中有:「宮紗蜂趕梅,寶扇鸞開翅;數折聚清風,一捻生秋意。」彷彿看見宮中王公貴妃用手搖著扇子,而後面兩句則使得讀者涼意頓生。 在科技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的確可以激發人類頭腦的巧思。就如大馬檳城的張弼士(中國最古老的葡萄酒「張裕葡萄紅酒」的創辦人)故居,也就是著名的藍色大屋(The Blue Mansion)裡就有取涼設施:天井四周的牆壁內設通道,用外力將冷水送向屋頂,並沿簷而下,這樣一來,四周圍都會感覺到森森涼意。 其實,古早年代就有類似的降溫設備酖酖人造水簾的涼殿。唐代張仲素曾經寫詩讚賞它:「甘泉將避暑,台殿水光凝。」劉禹錫也寫了:「琥珀盞紅疑漏雨,水精簾瑩更通風」,來讚歎這個設計。 當然,大熱天若能來一客冷品,最是及時樂了。冷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屈原《楚辭》中所寫的:「挫糟凍飲耐清涼兮」。詩聖杜甫也寫了「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他描繪的是達人顯貴之家吃冷飲的情景。宋代楊萬里有:「似膩還成爽,如凝又似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讀著,撲面來的竟是一股清涼意! 不過,沒有電冰箱的幫助,古人究竟如何製作這些冷飲呢?冰從那裡來?原來他們在地下挖一個大冰庫,冬天結的大冰塊就放在冰庫內保存使用,古代冷飲也許就是這樣製作的,也難怪冷飲「價等金壁」,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用了!

工字能否出頭?

2008年06月17日
公開
4

《窗下思潮》 工字能否出頭? 2008/6/17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岑逸飛 「工」字出頭是「土」,「土」字進一步便成「王」了。 中國傳統的「四民」,所謂「士農工商」,「工」是排於第三位。中國古代以農立國,農民遠比工人重要。農業是國家之「本」,工商業只是其「末」。 什麼是「工」?「工」的種類很多。成書於春秋末年和戰國初年的《考工記》,描述古代各種手工業技術,指出「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設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埴之工二」。古人總稱各種工為「百工」,這一名稱早在殷墟的甲骨文卜辭中出現。另外古代的工官,也往往被稱為「工」或「百工」;「百工」就是「百官」,當時官員都有專業執掌。 春秋時期,《論語.子張》提及子夏所說:「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肆」是作坊,而百工則是個體手工業者。這裡說的是工匠在作坊裡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君子則通過學習來領悟道理。春秋時代的「百工」,應是手工業者的通稱。當時的百工,一般仍是聚族而居。而統治者原則上要求百工全力為官府服役,百工則可向公家的倉廩領取口糧。 《禮記.中庸》便提到:「日省月試,既廩稱事,所以勸百工也。」意思是每月每日都會為百工考察,要能及時考查業績,合理調整報酬,說明中國古代按勞力分配取酬的理財原則。 總之春秋戰國時民間手工業的大量湧現,並不意味官家手工業的衰落。官家手工業的勞動力主要有二,其一是隸屬官府的長期勞工,其二是刑徒等官家奴隸。此外還有要服徭役的以及較高技術的雇工。至於「工師」,不是工程師,而是管理工人生產的官吏。 百工的工匠,到西漢時仍屬低下階層,官府手工業作坊的工匠,也不外乎奴婢或刑徒。 魏晉南北朝時代,各類手工業者,各有專門技能,主要從事金、石、竹、漆、土、木和紡織等行業,都在官府管治的手工業作坊中工作,他們當中除了原有的奴婢和刑徒外,又加上戰爭的俘虜。 這些人各有自己的家庭,有獨立戶籍,但其身分低下,與士卒相等,不能自由被人雇用,或自由出售自己的產品。他們不僅身分卑賤,所承擔的義務更是世襲,可說是延續至後代也永遠不能翻身。 再看這個「工」字,也真有意思,其結構從不同方面看,意義不同。「工」字可用於表示細緻、精巧,故說工巧、工整;也可表示擅長,例如工書善畫、攻於心計。 如今一般說「工」是工人,是來自西方的工業革命之後,中國古代是工匠、百工,而今天「工」的涵義是「打工」,不管白領藍領,都是「打工仔」,屬弱勢社群。 古代「工」在「農」後,俗語說「工字不出頭」,從前「士農工商」的「工」,多是指粗重工作,不僅做得吃力,收入也不好,因而不受重視。農民種田,怎樣也餓不死,打工的,即使在今日,手停便要口停。 「工」字若能出頭,便是「土」字。《大學》上說:「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今天的「土」,應相當於房地產了,打工仔能自置樓宇,兼有樓房收租,也算是「工」字出頭吧。不過也有人自嘲,「工」字出頭成「土」,不過是「入土為安」罷了。 「工」字不出頭,因為無論是工人或打工一族,其悲哀在於所拿的是固定工資,而工資的增長有限,即使有微薄儲蓄,若理財不善反會被通脹吞噬。不少人打工一生,潦倒一世,剩下的錢也買不起房子,或退休金太少,不足以養家餬口。難怪工人或打工一族的形象,是社會地位低,收入少,沒前途,沒出息。 當然,「工」字中若是工程師,是專業人士,收入應該不菲,過小康生活毫無問題。 此外,現今不少企業領袖,都是由「打工仔」拼出頭的。再說,古人說「百工」,今人則說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泛指各種行業,行行出狀元,打工也可成為「打工皇帝」。 「工」字出頭是「土」,「土」字進一步便成「王」了。二○○六年,香港排名第一的打工皇帝納稅超過一億港元,依此推算其年薪應是超過六億三千萬港元,絕對是個富豪。 「工」字要出頭,比「打工皇帝」更上層樓的,便是選擇創業。只是創業難,難於上青天,有所謂「九千男兒要創業,笑到最後有幾人」。創業難,有的是選擇了錯誤行業,有的是未能貫徹始終,有的是根本欠缺第一桶金,無錢如何創業?可是若有廣泛的社會關係,或有一定的融資能力、商業信息和銷貨管道等,在創業上或會占有較大優勢。 為了想「工」字出頭而創業,舉凡急功近利的投資衝動,或流於個人英雄主義,又或者是墨守成規,未能勇於接受新的想法,對創業都是不利的。 (《讀者文摘》六月號)

被子趣話

2008年06月16日
公開
2

《天南地北》被子趣話 2008/6/16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競文 在古代,「被」是個總稱,大被叫「衾」(音親),單被叫「禂」(音綢)。被的大小,以幅的多少為計,幅是布帛、呢絨的寬度。兩幅的被最小,三四幅被最為普通,也有更大的被。三國時江夏人孟宗遊學,親娘為他做了一床十二幅的被,並向別人解釋說,小兒沒有什麼本事,怕朋友不理他,做個大被,可請清貧的書友同用,多受些教益。 先秦時代的婦女流行一種背負小兒用的東西,名叫「襁褓」,大約寬一尺,長丈二。襁,指布幅;褓,即被子。用「襁褓」帶孩子的風俗,在中國一些地區至今還可以看到。例如,壯族傳統襁褓用多塊異色緞子拼接鑲納而成,上用彩色絲絨繡以花卉鳥獸圖案,並以幾何紋做邊飾。 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紙被」。南宋哲學家朱熹曾送給詩人陸游一床紙被。陸游收後,寫了一首謝詩:「紙被圍身度雪天,白於狐腋軟於棉。」看來質地很好。 明代龔詡的詠〈紙被〉詩道:「紙衾方幅六七尺,厚軟輕溫膩如白,霜天雪夜最相宜,不使寒侵獨眠客。」從文中可以看到其保暖的性能還相當高。 外國也有「紙被」,瑞典一學者發明的衛生紙棉被,有十五層,其保暖性和柔軟性,實不亞於普通棉被;尤其適用於醫院和旅館,因為用後可作廢紙處理。

聽孩子說話

2008年06月14日
公開
30

《功文式教育親職專欄》聽孩子說話 2008/6/10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 同事跟我分享一個故事,那是她下班回家,在前往保母住處接女兒的路上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故事:一位母親下班回家了。孩子在家門內看到一天都沒見著的媽媽顯得歡喜若狂,什麼都忘記似的狂奔到母親身邊,熱切的指著門口的地上跟媽媽說:「媽媽,你看蝸牛耶!」媽媽無情的大聲說:「你為什麼又沒有把紗門關起來?」 經常上演的劇碼 孩子忽略母親的冷漠,又再次跟媽媽分享蝸牛近在咫尺的好消息:「媽媽,你看蝸牛耶!」而媽媽卻還是一樣冷漠的說:「我再問你什麼,你給我回答什麼?」孩子本來燦爛似陽的臉蛋在那一剎那間烏雲罩頂,垂頭喪氣、默默的跟在母親身後走進家門,最後還特意轉身把紗門關上。 同事的分享讓我想到許多家庭經常上演的劇碼:當孩子滿懷欣喜迎向父母,迫不急待的想要和父母分享他驕傲的創作,或是學校發生的趣事,或是他剛學會的一首新歌、剛發現的一個現象、剛明白的一個「大道理」時,一身疲憊的父母親完全看不到、聽不到也感受不到孩子的期待,只急著要把這一天該做的事情做完。所以父母毫不客氣的、無禮的跳過孩子的邀請,不耐的詢問孩子:「你功課寫完了沒有?今天考試考幾分?」如果孩子的表現還算令父母滿意,那麼,很幸運的,孩子想要分享的欲望可能就有機會被滿足;但是如果孩子的表現不盡理想,那麼,完蛋了,孩子輕則遭受父母一頓訓斥,重責父母連職場上的不如意都一併發洩了。等到狂風暴雨掃過,孩子也提不起任何分享的興致了。 用快樂的心情回家 其實,身為職業婦女,我完全可以體會這些父母。只是,每次當我聽到類似的故事時,我的心裡總會有一陣辛酸:孩子何辜?他們為什麼要承受父母的情緒? 因此,每天下班走進電梯的那一刻起,我就開始告訴我自己:「我已經下班了。我要把工作和工作帶我的所有情緒都放下來。我要用快樂的心情回家面對我最可愛的三個寶貝。」然後,利用在車上的時間,我會盡量讓腦海中充滿孩子們可愛的笑臉,努力回想和孩子們相處時的各種溫馨、有趣的情節。於是我的心也漸漸變得非常急切想要和孩子們見面。而且經過這樣的心情轉化後,通常,在開啟家門的那一刻,我和孩子們都只能用深深的擁抱來表達我們對彼此的想念和愛意。 媽媽的陪伴與支持 對我來說,因為一整天都沒有看到孩子們,所以我非常想要知道孩子們在這段時間裡發生的各種事情。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發現、他們又新學會的一樣東西或一個技巧……在在都是他們成長的軌跡。而我,我想要參與孩子們的成長,想要分享孩子們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 我要我的孩子們打從心裡感受到,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有媽媽的陪伴與支持。我一點都不想要做一個在孩子成長路上缺席的媽媽。您和我有一樣的期盼嗎?那就從平心靜氣的聽孩子說話做起吧。

開發潛能

2008年06月14日
公開
22

《另類財富》開發潛能 2008/6/11 | 作者:(杜荷) 有一種人,從小展露天賦,如晨起陽光充滿無限希望;大部分的人,必須透過長時間學習,在中年飛黃騰達,如豔陽光照四方;但也有人則是積福圓滿,老來庇蔭人群,好比彩霞滿天,夕陽無限好。無論你會在何時發光,都不能停止努力。 波蘭著名鋼琴家帕德列夫斯基,有一回接受記者訪問,談及他的成功之道?他說:「只有不斷練習,音樂才會成為生命,運用自如。」記者又問:「您已是大師級水準,多久練一次琴呢?」他說:「每天!」記者睜大了眼,相當吃驚。 帕德列夫斯基說:「假如我一天不練,自己就察覺到差別在那;如果我兩天不練,樂評人便有感覺;如果我三天不練,連聽眾都會知道差別在那,到時再來補救,就太遲了。所以我堅持每天練琴,即使十分鐘都很有幫助。」 有位籃球國手曾對球迷說:「你們看我在球場上投球自如,那是我每天定點投籃至少百次的結果。」愛迪生在成功之後,對自己的成就總謙虛地說,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人的天賦與潛能可以靠努力與學習開發,人內心的愛與慈悲也可以透過學習來開發,只要你有善念善心,每天以感恩與知足來練心,也能開發另外百分之九十九的佛性。

別讓 物欲沖昏頭

2008年06月13日
公開
9

《理財筆記》別讓 物欲沖昏頭 2008/6/1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理察.卡爾森 從哲學上說來,致富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一是開源,二是節流。其實,兩者之間還有一個中間地帶。我發現確保富裕生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放手去賺錢,盡力去衝刺;可是千萬不要認為,當收入增加時,也必須提高生活水準,這麼做可能是一個愚蠢而錯誤的決定。 許多人賺到的錢都比夢想中的還多,可是他們在財政上的壓力,卻遠比過去更大。怎麼會這樣呢? 道理很簡單:因為大部分人賺到更多的錢以後便花得更多,甚至還會入不敷出。他們買更大的房子和更高級的汽車;他們去度更豪華的假期,穿更昂貴的服飾,上更精緻的餐廳;他們不斷地花錢;有人做了不智的投資,或是執行根本沒用的避稅方法。堅稱自己絕不會做這種事的時候,我勸你最好相信你可能會這麼做。賺錢通常比守住它容易。賺得愈多,看上的東西也就愈多。物質欲望的問題出在,除非你謹慎提防,否則欲望永遠無法滿足。記住,更多未必會更好。 如果提高生活水準,來配合目前的收入,就會被迫維持在這個水準上,不管想不想要;而或許你並不想要。永遠無法感覺到「夠了」,會造成幾個明顯的問題。遭逢經濟拮据的時候(人人在某個人生階段都會遇到困難),如果向來都花光自己所賺的錢,可能會因為積習難改,而造成更大的危機。不過,如果控制好花錢的習慣和欲望,就算碰到時機不好,也不會造成危機。 提高生活水準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一心想要更多,只會讓每 個人工作愈來愈忙碌。擁有的東西愈多,需要花在處理、確定、照料、保護和擔心的時間也愈多!不久,的生活中就會塞滿「各種東西」,白白浪費了原本不需要浪費的時間。於是,自己變成了一個受困的「守財奴」。 這並不表示不應該或不配擁有好東西。但是請牢記,你也應該有一份安詳而快樂的生活,而物質不一定可以讓你快樂!幸福來自內心,重要的不是你真的擁有多少,而是你和物質的關係是否和諧。 如果能夠栓牢自己的欲望,過你財力範圍之內的生活,就會發現另一種富裕:平安。過著輕鬆自在的日子,對每個人來說,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恩賜了。

關於 尾數的哲學

2008年06月13日
公開
4

《腦筋轉個彎》關於 尾數的哲學 2008/6/10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旗林 一個年輕人到某公司應徵臨時職員,工作任務是為這家公司採買物品。徵人者經一番測試後,留下了這個年輕人和另外兩名優勝者。隨後,主持人提了幾個問題,每個人的回答各具特色,主持者很滿意。 面試的最後一道是筆試題,題目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廠採買兩千支鉛筆,你需要從公司帶去多少錢?」幾分鐘後,應試者都交了答卷。 一名應徵者的答案是一百二十美元。主持人問他是怎麼計算的? 他說,採買兩千支鉛筆可能要一百美元,其他雜費就算二十美元吧!主持人不置可否。第二名應徵者的答案是一百一十美元,對此,他解釋道︰兩千支鉛筆需要一百美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十美元左右。主持人同樣沒表態。 最後輪到這位年輕人,主持人拿起他的答卷,見上面寫的是一百一十三點八六美元,不覺有些驚奇,立即讓他解釋一下答案。 這位年輕人說︰「鉛筆每支五分,兩千支是一百美元。從公司到這個工廠,乘汽車來回票價零點八美元;午餐費兩美元;從工廠到公車站為半英里,請搬運工人需用一點五美元……因此,總費用為一百一十三點八六美元。」 主持人聽完,露出會心一笑,這名年輕人自然被錄用了。 不過,故事還沒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名年輕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卡內基。尾數看起來不起眼,其實,它能夠說明你的認真程度和處世哲學。注重尾數的人能夠給人工作嚴謹的印象,領導也會放心地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辦;那些忽略尾數的人,常常給人留下隨便、馬虎的印象。 尾數並不僅僅是對金錢來說的,如果領導分派給你任務,問到所需時間,也需精確到尾數,二十四時四十……這樣既能表明你嚴謹的工作態度,又能表現出你對時間的珍惜,能夠不浪費一分一秒,把工作做好。如果,你只用「大概」來回答,領導就會以為你敷衍了事,時間理念不強。

節能省電首部曲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20

2008/6/16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王鉉台 七月一日起電價調整,整體漲幅約百分之十二.五,家庭用戶則控制在百分之七.五之內。節能減碳的第一步以省電燈泡取代白熾燈泡,雖然省電燈泡單價高,卻有更大的省電效益。 隨手關燈 有效省電 假若長時間不使用電器設備時,就應切掉電源,減少待機損失,離開室內達三分鐘以上,就應該將電燈電源關閉,「隨手關燈」可有效省電,但若是短時間內離開,開開關關,反而會浪費電。 電器專家王秀林說,以省電燈泡取代白熾燈泡可省點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五、辦公室用的傳統式安定器T9螢光燈管,也就是日光燈,若換成T5電子式螢光燈管,可省電百分之二十至五十、供桌的神明燈,和廟宇的光明燈,換成LED燈,省電達百分之八十六。商家的照明、櫥窗投射用的鹵素燈換成LED或是陶瓷複合金屬燈,可省電百分之七十至九十。 除了換燈具,隨手關掉不必要的電燈也可以省荷包。王秀林說,辦公室午休能關燈一小時可省電百分之十,廁所、茶水間、樓梯間等場所在沒有安全顧慮下,採用手動或感知的自動開關,就可省電百分之三十至九十。二十四小時營業的商店,在騎樓用感測照明,也可以省下一半的照明用電,尤其過午夜十二點後,廣告招牌燈用定時調控或是有晝光就自動熄滅,就可以省下六個小時的用電。 用電愈多 價格愈高 王秀林說,依照目前電價,和燈泡燈管效益評估後發現,只要離開三分鐘以上,隨手關燈,可達節約獲利的效果。因此哪怕只有短短時間,隨手關燈也能省下不少錢為達節能減碳目標,新電價機制將電費級距分五級,用電度數愈多度者,價格愈高;而且用電較去年少者享有折扣。以去年夏月每戶平均用電量計算,調價後,民眾每月支出多出約百元。 約三五好友到公共場合吹免費冷氣,順便聯絡感情。高智力攝 冷氣機可選購高EER能源轉換效率冷氣機,EER值愈高,冷氣機愈省電,可節約百分之 四冷氣機用電。冷氣溫度設定範圍以攝氏廿六至廿八度,且裝設自動溫控設備為宜,若在冷氣房內,覺得氣溫不夠涼爽,用電風扇使冷氣分布均勻。約三五好友到公共場合吹免費冷氣,順便聯絡感情也是一計,關掉冷氣前三十分鐘,可先關掉壓縮機,把冷氣改為送風,以減少耗電。每隔二周清洗空氣過濾網一次,善用抽風機,減少開冷氣機的次數,可在西曬窗戶的氣窗上裝抽風機,在門上的氣窗也裝一台抽風機,讓涼風進來,熱風則從西曬窗出去,對流降低室內溫度。 避免污染物降低照明 王秀林建議,天花板及牆壁應盡可能選用反射率較高的乳白色或淺色系列,以增加光線之漫射效果,進而減少所需的燈具數量。定期擦拭燈具、燈管,也可避免污染物降低燈具之照明效率。 衣服一洗整趟流程動輒就是一兩個小時,加上使用烘衣機,用電量更是在不經意中累積。王秀林說,洗衣機裝七至八分滿,洗衣前先浸泡二○分鐘再清洗,且避免在用電尖峰時段│如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及下午一到五點時洗衣。 長時間使用的電冰箱,若散熱做得好,能有效節省電源,王秀林建議電冰箱背面離牆壁有三十公分的空間,以提高散熱效果。電冰箱開門啟用後隨手關門,並減少開門次數。

流行文化不當的介入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4

《收放之間Q&A》流行文化不當的介入 2008/6/12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功文奶奶 情境: 最近電視上強打歌唱比賽的節目,雅玲抵不過同事間的討論,每周一到固定時間,便陪著五歲的女兒坐在電視機觀賞。耳濡目染之下,女兒學會了幾首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並帶在幼兒園裡炫耀,唱給其他孩子聽。唱歌原本不是壞事,但雅玲女兒因為一股虛榮心,開始評論老師所教的童謠很無聊,流行歌曲才好聽,引起老師深刻的關切。 答: 流行文化永遠是最強勢的,尤其目前科技發達,經濟富裕,人們的生活條例更加多樣充實,孩子的接觸面不可避免的日益擴大,流行文化自然很容易就可以成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流行歌曲只是其一而已。 幼兒正逢吸收力最旺盛的時期,模仿性很強,流行音樂本身又特別具有喚起人們興趣的特質,孩子會愛上唱流行歌,而較不喜歡童謠,其實也不足為奇。父母倒不必覺得不能接受,或者先以為是自己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 雖然這是由於大環境所促成的,父母還是能夠給與孩子適度的引導,以免他們受到不良的相關影響。例如,流行歌大多以刻劃男女情愛、自我意識為內容,加上外在環境開放自由,部分歌詞中的觀念甚或有些偏差,幼兒心智未成熟,在一知半解中,難免不會被誤導。這部分,父母就要特別的留意了。 當然,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適合孩子的內容,例如曾盛行一時的范曉萱,在「小魔女」專輯裡的「健康歌」,就非常受孩子的歡迎,學校裡幾乎人人都可以朗朗上口。雖然是源自日文歌曲,但內容還屬清新健康,許多家長都不反對讓孩子接觸。 此外,流行文化不當的介入孩子的生活有時是父母不慎所致,這幾年的電視卡通「蠟筆小新」便造成相當大的爭議,該動畫在日本屬於成人卡通,雖然以幼兒為主角,但許多內容不適合孩子觀賞。 國內商人為了利益,竟將它塑造成幼兒卡通,當然就出現問題。類此,父母就要嚴格把關。 其實,童謠還是非常值得家長用心推介給孩子的東西,父母要塑造適當的環境,盡量找時間放下身段,陪孩子陶醉在童謠世界裡,在過程中也多鼓勵和讚美,孩子自然能開心、喜悅的歡唱童謠。

發現人生

2008年06月12日
公開
1

《另類財富》發現人生 2008/6/10 人間福報| 作者:(苗方) 一位哲學家做了個夢,他夢見自己在路上看見兩扇門,一扇門通往「愛和天堂」,另一扇通往一個大廳,那裡正在進行一場演講,題目是「愛和天堂」。哲學家沒有絲毫的遲疑,他打開第二扇門,衝進去聽演講。 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笑話,在我們人生裡,我們總是盼尋著更大的啟示、更多的意義、更偉大的見解、更炫爛耀眼的名利,而忽略了生活、忽略了體會、忽略了內心的感覺。所以,在喘口氣的空檔時,我們會去參考很多人的夢想、生命故事,任它感動著我們的內心,以它為我們行動的能源,再次邁步的動力。 然而,在面對生活的苦難、考驗時,我們所起的念頭實際上又是什麼呢?我們能真心地面對自己嗎? 全球首富巴菲特說:「最快樂的人不一定擁有一切最好的東西,他們只是珍惜人生道路上遇到的每一樣東西。」日前,李連杰在與台大的學生演講時表示,不少人都想學他學武術、當明星。但其實最厲害的武功是「微笑」,最高的武術智慧是「愛」,至今拍過三十多部電影的他,覺得電影給他最大的啟示就是「人生如夢」。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李連杰他「發現」了,所以他開始走向不同以往的人生路程,那你呢?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打開第一扇門,直接去體會愛,去看見美,在天堂裡生活。

幸運但不幸福

2008年06月11日
公開
5

2008年06月06日 蘋果日報六感生活 我在小學堂和四、五年級的孩子談孟子,我們講到孟子有3件快樂的事,於是,問這些看起來都很開心又活潑的孩子:「你們的快樂是什麼呢?」 有的孩子說:「每天打電腦就是快樂的事。」有的孩子說:「出國旅行是最快樂的事。」還有的孩子說:「夏天吹冷氣吃芒果牛奶冰太快樂了。」當他們七嘴八舌地發表快樂宣言時,那個作文寫得不錯、反應敏捷的女孩小芹突然舉手說:「老師!我不快樂!我的生活裡沒有一件快樂的事。」 「那麼,是什麼事令妳不快樂呢?」我好奇地問。「爸爸媽媽總是罵我,我不快樂!學校老師每天上課都要考試,我不快樂!天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去學校讓我很不快樂。」「可是,妳不去學校學知識,怎麼能成為一個厲害的人呢?」我問小芹。「我喜歡念書,學新東西,但是我不喜歡考試,也不喜歡寫那些寫不完的作業!」小芹望著我,很肯定地說。 令人羨慕卻不快樂 那一天,我正好安排了一些四川大地震的幻燈片給他們看,一張張災區的斷瓦殘垣,讓孩子們不斷發出:「好可怕!真是太可憐了。」這樣的歎息聲。看完幻燈片,我把握機會再問他們:「看見了這些災難,以及受災的人,再想想自己,是不是太幸福了?」多數的孩子都點頭同意了,小芹卻大聲地說:「老師!我只是幸運,但,我不幸福。」 這句話敲打在我心上,使我震動了。顯然,小芹能夠分辨「幸運」與「幸福」是不一樣的啊。擁有令人羨慕的東西,或許是幸運的,但是,幸福是如此主觀的感知,如果擁有的東西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又有什麼幸福可言呢? 張曼娟

事必躬親

2008年06月11日
公開
8

《職場管理》事必躬親 2008/6/11 人間福報家庭版| 作者:◎旗林 一家航空公司想在班機準點方面成為歐洲第一,該公司的總經理卡爾岑不知該從哪裡著手,便四處尋找,最後他發現了一家公司,認為由他們負責這件事最合適不過了。 於是,卡爾岑找到這個公司的主管,對他說:「我們想在準點飛行方面成為全歐洲第一,需要做哪些工作,多長時間?你考慮一下,過一兩個星期來見我。」 一個星期後,那個人果然來找卡爾岑,說能夠做到,大約需要六個月時間,一百五十萬美元。卡爾岑立即說:「很好,那就開始做吧。」 那人大為吃驚,說:「我想向您報告一下,我們打算怎樣做。」卡爾岑說:「怎樣做都行,我不在乎。」大約4個半月後,那人打來電話,向卡爾岑匯報了──他的工作已使這家航空公司贏得了準點第一。他們只花了一百萬美元,還有五十萬美元的結餘。 對於這件事,卡爾岑很有感觸地說:「假如我去找他,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看,我希望你能讓我們公司在準點飛行方面成為歐洲第一,給你二百萬美元,我要你如此這般地去做。六個月後他就會來見我,對我說,我們已遵照你的指示做了,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還沒有完成任務,大致還需要三個月左右時間,還需要再花一百萬美元。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發生。」 這不過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如果管理者習慣於事必躬親,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親自做才覺得放心,其結果必然是自己疲憊不堪,辦事效果也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