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妹台時:透明的小孩

2018年08月19日
公開
60

刊登於臺灣時報15版臺灣青文學 2018年8月19日(日) 投稿:透明的小孩 起初看到這本書名──《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還在笑說怎麼可能有透明的小孩,難不成是精靈?看完心裡才沉重起來。 真的有那種見不到光的孩子,被丟在育幼院,連名字也沒有。好一點的,父母隔段時間會去看他;有些父母較狠心,生下孩子後直接拋棄,絲毫沒盡到為人父母的義務;有些孩子甚至從有記憶以來,父母就死了,他們很難像一般小孩快樂無憂的長大,想上學也不太可能。 平時我們只想著玩樂,偶會升起不去學校的念頭,認為學校無趣的很,沒想到世界上有人巴不得天天去學校學習,卻沒辦法上學。我們毫不珍惜丟掉我們嫌醜的服裝時,卻沒想到有人連一件平常的T恤都覺得奢侈,想也不敢想,更別說買了。當我們在嫌棄所處的環境時,有人正在羨慕著我們的生活,而且這些人不勝枚舉,他們散落在世界各地,需要人們幫助。他們不被允許生病,因為無國籍的人沒有健保,監護人須得到處借錢才能付得起醫療費。 為什麼他們被稱為透明的小孩?因為很少人看得到他們。現代人只專注於前方,顧不得左右的人如何,也有見死不救之人,若是可以多看看四周,那些人也不再是透明的了。這些「不能被看見」的無國籍移工的孩子說自己的人生是借來的、是多出來的、是透明的,可是沒有孩子是透明的。當你翻閱這本既溫暖又殘酷的繪本,請多關心他們的處境,以及兒童的基本人權。

妹福報:快樂告別

2018年08月17日
公開
55

刊登於人間福報13版青春UP 2018年8月17日(五) 快樂告別的方法 「安樂死」是大家不敢正視卻很現實的議題,它能使你放下一身的病痛,使你不帶痛苦的死去,等於一個放棄治療的方式,這種方式唯獨會發生在難以治癒且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身上。安樂死的條件相當嚴苛,須經層層關卡,符合條件者才能執行,畢竟死亡不是兒戲,不是任何人都適用。 以色列電影《快樂告別的方法》正是用黑色幽默來包裝這個沉重議題。群居在養老院的昔日好友們因一件事鬧翻了,其中發明家的朋友看丈夫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遂請發明家製造一台「安樂死機器」,讓丈夫可以離開沉重的身體平靜死亡,發明家不忍心拒絕。但是送走一個後鐵定有下一個,想運用機器的老人一而再再而三來求助於發明家,老友們覺得反正做都做了,何不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呢?而發明家的妻子可不這麼認為,她覺得這種舉動是在借用機器殺人,該向警方自首。使得維持多年的好友關係,在老人間變得岌岌可危。 電影中雙方說得都很有道理,既然有那麼多人尋不到方法順利離世,為什麼不能用「安樂死機器」?這樣既不痛又可保有尊嚴啊!但另方面,想死的人是真的想死嗎?他會不會只是因現狀所逼才想找一個解脫的方式,而他其實還想活在這世上?想死的人大多有許多放不下的牽絆,又或許有著遠大的夢想還未實現,若不是身體受限制,有誰肯輕易離開這世間?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每個人皆能做各自喜歡的事,可是對這些等死的人,連最基本的好好呼吸都是奢求。 兩方的論點為這部帶有搞笑性的電影添加了嚴肅與心酸,人生中,讓人活下去的原因有哪些?讓人有死亡決心的原因又是什麼呢?生命很可貴,不到萬不得已,沒人肯輕易放棄生命,我是這麼想的。

妹台時:綠色的悄悄話

2018年08月12日
公開
52

刊登於臺灣時報15版臺灣青文學 2018年8月12日(日) 綠色的悄悄話 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遇到人生大轉變,親人去世後,性格變得陰沉不愛說話。生活周遭經常可看到類似的孩子,原本無憂無慮的快樂日子,因為一場驟變而成了被打碎的美夢,再也回不去了。 擅長改寫聊齋故事的作家陳碏,對花草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因而寫成這本《綠色的悄悄話》。書中一個奇異小孩「葉子」,就是因父母車禍過世,從聒噪的開心果變成完全不說話的孤僻怪胎。直到葉子認識玫瑰後,發現玫瑰是自己人,才開始敞開心扉與外界交流。 成年人都很難走出傷痛,更何況還是個天真無邪的小孩,他們被環境逼迫提早長大,學會自理過著獨立的日子。玫瑰曾這麼評論過葉子,「六歲的身體裡面好像住著一個六十歲的睿智老靈魂」。成長,不是因生活順順利利,一定是闖過長滿荊棘的艱難道路才有的蛻變。但是一個真正的孩子,不論再如何成熟、聰慧,終究只是個孩子,即使外表看不出來,在他偶然出現的孩子氣舉動,依舊明確表現出他是個需要人照顧的小孩。 葉子和玫瑰都是可以聽懂花草樹木在說什麼的人,這個特質需要天分及緣分,能夠了解植物話語的人少之又少,我們也許不具備這種特質,但我們可以靠傾聽來感受植物想表達的情緒和面臨的難題。我們用雙眼觀察樹木的一舉一動,藉此聽懂植物的言語,大樹在傷心,小花在愉悅的唱歌,平凡如你我也能體會到,用心聆聽、用眼睛去看,再平常的街道、再熟悉的場景也能看出不平凡的地方。

妹國語:鉛字的動人力量

2018年08月12日
公開
51

刊登於國語日報10版星期天書房 2018年8月12日(日) 活版印刷三日月堂 因感情問題回到故鄉重新生活的弓子,小時候跟在祖父母身旁學習活版印刷,在這間祖父創立的三日月堂有著無法抹滅的回憶。 起初只想在故鄉川越找一份工作好養活自己的弓子,選擇在運送店打工,即便大家覺得她很適合這份工作,她依舊放不下三日月堂的過往歲月。 三日月堂是弓子祖父母之前開的活版印刷工廠,印刷廠的牆上堆置滿滿的鉛字塊,這項技術是用人工將鉛字擺在一起,以蓋章方式把字印出來。如此累人、麻煩的活版印刷曾經號稱是三K產業,意即辛苦、骯髒、危險的工作,交期短,必須得熬夜趕工,加上用鉛製作的鉛字有毒,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工作。 隨著時代演進,電腦普及,受到數位化影響,採行傳統工法的活版印刷已經跟不上時代。雖然活版印刷有著電子印刷所沒有的觸感與魅力,卻因價格昂貴又費工費時,顧客當然選擇便宜省事的電子印刷,祖父母經營的三日月堂只能黯然歇業。 從小對活版印刷存有的特別感情促使弓子重新找回熟悉的手感,和委託人一起學習,喚回遺忘在記憶深處日漸沒落的手藝。透過實際接觸鉛字,許多人愛上鉛字的魅力,前來找弓子印刷的委託人愈來愈多,她也因客人逐漸增加,手藝日漸熟練。弓子的活版印刷不像冰冷的電子印刷那麼死板,顧客要求什麼,她就做什麼;而是傾聽委託人的心事,與之思考哪種擺法或字體較合適,全然客製化服務。 弓子願意放下能賺錢的工作,追尋心裡的想法,去做收入不穩定的事業,這樣的舉動令人欽佩。因為這將開啟她未知的人生,不知是好還是壞。活版印刷很少人聽過,甚至會認為沒什麼了不起,但活版印刷是種文化傳承,跟利益無關,這可以看出以前人們堅毅不摧的精神,勤奮和辛勞。 每個鉛字都是一個生命,都有它所代表的意義。鉛字的重量和觸感是確實存在的,和平常所見的數位印刷完全不同。鉛字的魅力得要實際接觸過才知道,星緒早苗的《活版印刷三日月堂》帶我們重窺這項沒落的手工藝殿堂。

國文老師一定要告訴你的終極祕密!

2018年08月10日
公開
53

國文老師一定要告訴你的終極祕密!�陳怡嘉.五南 1.大考寫作時,可善用選擇題題幹的內容,在一邊作答一邊構思作文時,同時將適合的名言錦句圈出來,於之後的作文中運用,如此便有最便捷的寫作素材了。謄寫時,也要留意不要粗心寫錯、漏了字! 2.考前一個月,應該每週利用40∼50分鐘時間就歷屆作文試題寫作一篇作文,讓自己持續進步! 3.寫好作文的不二法門就是「多看、多寫、多背」。 4.多看 ヾ作文指導書籍:瞭解作文題型,對建構大綱與作文結構有莫大助益。 ゝ名家散文、名人傳記:讓大腦資料庫「喝雞精」,增進腦內知識增長。 ゞ報紙社論:掌握最新時事,培養多元思考與論證的能力。 5.多寫 ヾ寫日記→一天中最精彩、難忘的片段→詳述片段+感想 ゝ寫作文→模仿造美句→寫段落→寫整篇文章→不斷重寫、修文 6.多背 ヾ老師平常規定的課文默書,要開心的背! ゝ中外古今名人例證,要感動的背! ゞ名言錦句、成語典故,要用心的背! 7.老師平常要同學背課文,絕對不是吃飽撐著,故意折磨同學的記憶力和鍛鍊老師們的批改力!而是唯有背下來,才能用得上! 8.寫作文就像種植花草樹木一樣,需要供給養分,植物才能生長。因此,「多看」能激發思考力,「多背」可以累積充沛的「墨水」,而後「多寫」能從潛移默化中截他人所長,補自己所短。 9.「多看」、「多寫」、「多背」這三項基本功努力了之後,卻還是有同學拿不到高分,因為他們「犯了大忌」!「大忌」就是:作文像是背公式,假惺惺,沒有真情意! 10.有三項基本功後,還要有一顆「真性情」!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前面所說的「外表好→版面工整、文字美觀、文句優美:修辭、名言錦句等」及「比例好→文章結構完整」外,最重要的是作者的「內涵好→對事情的體悟、對人生的感懷、對人對事的真性情」。 唯有真正讓你有所體悟的事寫起來才能夠栩栩如生,唯有真正讓你感動的片段寫起來才能感人肺腑,唯有真正從生活中去體會生命才能化為人生的智慧。 而我們生而為萬物之靈,擁有的便是敏銳的五官與柔軟的心靈,因此,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去觀察周遭的一切,從大自然的一花一木去體會生命的奧妙,從待人接物的人我之間去體會人性的真摯與美好! 11.這些豐富的個人體會就是別人偷不走、買不到的寶貴資產,也是你在寫作時最真摯的素材。 12.好的文章在於找到和讀者的共鳴點(文章的「亮點」),真正動人的文章在於能將個人體驗化為深刻文字,更能在深刻中引發讀者的同感,而共鳴點往往是情意真摯的關鍵,也是最能引人入勝之處。 13.知識內涵不輸人,真心真意最動人 ↓ 開啟五官與心靈去感受每一天,用溫暖正向的眼光去善解人生的挫折,用感恩歡喜的心情去珍惜人生的美好! 14.讀書並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但,在年少記憶力佳的時間多吸收知識,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和智識的基礎,卻是未來不管從事任何行業的基本訓練。 15.不需和別人比較,因為一旦和別人比較,就多了無形的競爭壓力,不僅增加了人際間的緊張疏離,也容易受到對手的影響;相反的,你應該放寬心胸向對手學習,甚至教導、鼓舞對手,畢竟在出色的團隊中脫穎而出的才是具備真正實力的一流人才;而你的團隊是否出色,你除了有一部分的責任之外,也和你的成就密切相關。 16.願意花力氣時間督促你的人,就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17.面對別人的評論,是最能夠看清自己的時候。如果今天有人誤解了你,你不必急著去找人理論,而是要反省自己,因為有絕大部分是你自己表現出來的。

宋怡慧寫作

2018年08月09日
公開
16

YiHui Sung──和方麗萍。 如果人生是應諾與許諾的過程,這次與公館國中師生的緣份就是從一句承諾開始。 除了紅棗的故鄉,我對於公館一無所知。 生命錯過的,我們就無法挽回趕赴。 這次,我不想錯過。 我為了一位年輕、了不起的女校長而來,她是我的臉書好友,學期末前的某個午後,她寫了長長的訊息告訴我: 她的學生需要我! 傻氣的熱情的邀約,讓我幾度哽咽,這個天不怕、地不怕,不到四十歲,師鐸獎也拿了,課督也做過了,被稱為「人生勝利組」的校長,她到底想做什麼? 要不要「賭」? 「賭」我的課,孩子們會愛上寫作? 「賭」我會使命必達? 「賭」向一個和我一樣瘋狂的傻瓜致敬的心意。 因而,每日中午,一刻不得閒地從丹鳳搭計程車趕赴苗栗高鐵。 是八天,不是一天, 是同一個課程,上四個班, 是全校九年級的學生,全上過兩輪我的寫作課⋯⋯ 「為什麼?每個班都要上我的課?」我問。 「因為要對學生公平,每個人都應該聽一聽怡慧的寫作課!即便在偏遠的苗栗,孩子也要和都會的孩子一樣,有機會聽妳的課⋯⋯」 方麗萍呀!你說的理直氣壯,你說的鏗鏘作響,讓我想拒絕,卻說不出口。 那不是一節的許諾,是對妳盛情八日的許諾。 於是,我在訊息欄打下「可以」。 這個可以,讓我把十年會考題型拿出來打掉重練。 我不只是談寫作,而是談「寫作動機」? 何謂「閱讀—思考—寫作」之間的聯繫? 甚至是,孩子們真心地理解為何而寫? 他才找得到寫什麼才叫「立意高、立意深、立意新」的思想高度。 從上百篇六級分卷開始分類,我要他們從傳統寫作看新型寫作之際的「驟變」。 先看懂遊戲規則,再談教戰手冊。 再從會考考題看「素養導向」試題與「傳統試題的區別;孩子,你不覺得閱讀寫作無法脫鉤?真正好的試題也是好文本,從試卷收集「有感」的素材和觀念,甚至是金句,不是一舉數得? 如果閱讀理解策略題「已經」取代知識複製題。 孩子,你要怎麼寫,才算「世代交替」地談自己的觀點與生活? 你怎麼寫,才叫「有種」(立意)、「有料」(組織、文采)、「有梗」(自己和他人值得好好說的故事)。 寫作素材從課內學科知識的縮寫,到偷別人點子——時事報章或文本的「思想大挪移」,最後,進展擴寫「自己的生命故事」,再從廣告、標語,學習「縮寫」,一句入魂的金句,必然畫龍點睛。 故事的五梯,結局的預設,往前推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不只要寫自己,還要讓「讀者」認同你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寫作策略的首要是邏輯,語意、句意、段意,連貫論點主旨的邏輯,然後才能談細微的寫作技巧。 我的寫作課,天天都有老師陪我在接近四十度的教室聽課,每次上完都給予我回饋,從建台高中、鶴崗國中、公館國中的老師們,給予我的課室很多正面的回應,甚至,他們的暑輔也想這樣上寫作課。 唸文學的總是溫婉,他們的話恭維有,真心有,但是,我看見的是公館國中願意釋放資源與大家分享的初衷,怡慧不只是我們的,可以是我們苗栗的⋯⋯ 當年輕人都出走,妳為什麼要留下來? 方麗萍要弄校舍重建、一切百廢待舉,又為什麼每天堅持載我往返高鐵與館中之間,每次她在我的教室內外奔跑疾走,又撥時間陪學生一起上我的課,她留下來看著我,看著孩子,眼神閃爍耀眼的光芒,她讓我每次在返回台北的路上,總會溫暖的想去這個傻朋友。 傻朋友,今天是最後一次上課了。我用這篇文章謝謝你,謝謝你的邀請,謝謝你讓我認識那麼棒的館中團隊,那麼好的孩子們,我會持續關注你們,期待這八天的革命情感,讓我們姐妹開始寫彼此的故事。 方麗萍,繼續傻下去,因為你傻,我們愛這樣的你,加油喔!(咱們的照片都不修圖,讓大家看看四十度上課,沒有冷氣,孩子們還是那麼努力💪⋯⋯)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2018年08月07日
公開
47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慕顏歌.采實文化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你當善良,且有力量! Chapter 1 你以為的善良,其實只是懦弱 如果你習慣了吃虧,習慣了沉默,習慣了委曲自己,習慣了不拒絕別人,你便會忘記其實你可以有態度,可以有觀點,可以有能力,可以過你想要的生活。 1.與其明哲保身,不如立場鮮明:問題在於,我們混淆了明哲保身和懦弱的界限。 2.你那麼好說話,其實是沒原則:你那麼容易受人指使,其實是錯把沒原則的寬容當胸懷。 3.善良,有時不過是弱者的擋箭牌:什麼時候,善良變成了不用講道理的擋箭牌?做一個善良的人,比做一個講道理的人輕鬆。 4.醜話講在前頭,並不醜:一直努力成全別人,卻忘記了最應該成全的人是自己。 5.做人要學會適度零容忍:有時候,善良不能沒有鋒芒,否則等於零。 6.善良是一種選擇,需要的是智慧: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後者比前者難得多。 Chapter 2 說好的「吃虧就是占便宜」呢 你無須將姿勢擺得太低。屬於你的,要積極地爭取;不屬於你的,也請果斷放棄。 1.現實這麼殘酷,拿什麼裝無辜:生活就是,不操這個心,就得操那個心的愛恨糾葛。你當不攀附、不將就、不強求。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2.你以為你的付出,是你以為的嗎:如果身邊人都對你關上門,很可能是因為你心中從來沒有容納過別人。無意識帶來的傷害更痛,道德式綁架的強迫是一種極大的惡。 3.請將你的善良,只給善待你的人:有一些行為,永遠只能表示理解,不能姑息和縱容。 4.以愛之名滿足的,不過是你的野心:每個人來到這世間,不是為了按照別人的方式過一生。以愛的名義最容易造成的傷害是,剝奪了別人選擇的權利。 5.別用所謂的善意,去強迫他人:每一種人生都可能有殘缺,不必做太多比較。每一種生活都有很多樂趣,不必完全統一。 6.吃虧是福,但總吃虧哪來的福:對於命運設置的磨難,弱者的應對是退讓與憎恨,強者的應對是妥協與抗衡,更強者的應對是堅韌與抗爭,最強者的應對是自強與超越。 Chapter 3 你多餘的犧牲,他看不懂也不心疼 老天爺的事你管不了,別人的事與你無關。請守護好你的親密距離,不要越俎代庖,也不要被越俎代庖。 1.多餘的犧牲都是情感的重負:我們總善於傷害那些愛我們的人,因為我們根本傷害不了那些不愛我們的人。 2.沒了自己,就只是為別人而活:這是一個你怎麼定義自己,世界就怎麼定義你的世界。不要害怕改變,不要害怕嘗試,人生並不是只有一種活法。 3.有一些好,永遠不會被感激:別人對你好是因為別人喜歡,你對別人好是因為自己甘願。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報。 4.一昧胸懷天下,只會讓自己不爽:無論你把悲傷或快樂說得多麼生動,都沒有人能真正感同身受。在複雜而微妙的關係中,我們最難把握那種剛好的善意。 5.除了你,誰也沒資格打擊你:有時候,你不逼自己,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6.請守護你的親密距離:你要知道,老天爺的事你管不了,別人的事也與你無關。 Chapter 4 你有多好,他就有多壞 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能縱容自己傷心失望。有時候,我們要寬容,但切勿縱容,要學會說「不」。 1.可以寬恕,但不能忘記:有人說,胸懷是被委曲撐大的;有人說,時間是最好的良藥。所有的寬恕,就是和過去的自己握手言和。 2.縱容他人,是對自己殘忍:你發現單方面的忍讓、妥協,無益於改變現狀。 3.想給他人力量,先讓自己發光:人生苦短,別用不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害自己。 4.不抱怨,不過別人嘴上的人生:想得多,做得少,抱怨越多,成功越遠。 5.照顧別人之前,先把自己顧好:善良其實也是一種能力,雖然這樣說似乎有一點炫耀的意味。要嘛選擇自己喜歡的,要嘛喜歡自己選擇的。 6.不懂得拒絕,慢慢地你就被毁了:輕諾則寡信。這往往是善良的人變得不誠實的開始。 Chapter 5 你沒那麼堅強,但只能獨自堅強 傷害你的人從來沒想過要幫助你成長,真正讓你成長的是你的痛苦和反思。經歷本身沒有特殊的意義,讓它變得有意義的是你的堅強。 1.學著「示弱」,別憋出內傷:如果你承認了自己其實沒那麼堅強,你還會這麼死撐著嗎? 2.太在乎別人,就只能自己受苦:「先己後人」,也許聽起來很冰冷,但它會幫你和這個世界好好地相處。 3.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巫師:改變自己很痛苦,但不改變就吃苦。斬斷自己的退路,才能贏得出路。 4.你當堅強,而且善良:你沒有成為一個惡人,那就是你內心最堅定的善良。 5.不要像你不喜歡的人那樣生活:我們必須在適當的時候講道理,在適當的時候做出反擊。 6.有所缺憾,才能走向更完美:缺憾是一種暗示,它在暗示你應當在此基礎上做更多的努力。 Chapter 6 可以替人著想,但要為自己活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1.何必用疲備的身心來愉悅別人:傷害你的人從沒想過是為了讓你成長而傷害你,真正讓你成長的是你的痛苦與反思。 2.做人要懂得留一點愛給自己: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長。最後最好的狀態是,你懂得如何愛自己。 3.無畏付出,不無謂付出: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 4.做自己,別讓世界改變你:人可以死在自己的夢裡,但不能死在別人的嘴裡! 5.我們活的都是自己的選擇:這一生太短了,我很自私,不想僅僅過給別人看。再微小的努力,都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精彩一點。 6.深諳世故卻不世故,才是成熟的善良:能被動接受現實,也能主動堅守個人原則。靜得下心,低得下頭。

彭樹君•與神同行

2018年08月06日
公開
15

如果《與神同行》1 説的是罪與罰,那麼《與神同行》 2 講的就是因與果。 2 是 1 的續集,也是前傳,揭開的是三位陰間使者一千年前在人間的愛恨情仇,以及為何成為陰間使者的因由,穿插第49位貴人金秀鴻所面臨的一關又一關的審判,還有家神成造所守護的老人與小男孩的祖孫情,三條主線以明快的節奏進行,許多地方令人莞薾,卻有更多地方令人掉淚。 與 1 相較之下,2 的格局更大,時空更廣,故事性也更強。 可以這麼說,第一集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第二集則是三位陰間使者前世的故事。看完第二集後,發現這才是主戲,第一集是為了第二集的鋪陳。 成造所說的那段話令我動容。他說,以他在人間一千年的觀察,沒有真正的壞人,即使某個人做了很壞的事,但只要倒回去看,就會了解他為什麼會如此。因此,對待他人不需要批判,需要的是寬容,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當下的狀況,卻並不知道那個人有過怎樣的經歷。 而最大的懲罰不是地獄的刀山與烈火,而是無法忘卻的愧悔,那樣的煎熬日日夜夜啃噬著心靈,比地獄更地獄。所以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必須誠心懺悔,請求原諒。解怨脈與李德春失去記憶,其實是被給予了一種慈悲,而唯一記得過去的江林公子承受了一千年的痛苦,只求遺忘。 當真相被一層一層揭開時,我們才知道一切其來有自,人間有因與果,地獄有罪與罰,天理昭彰,該還的總要還。而在你以為已經知道所有真相時,甚至電影都結束了,卻又揭開一個意想不到的千年秘密,令人大大驚奇。 這場試片是4DX的版本,隨著劇中情節進行,跟著主角人物經歷,有各種感官效果出現,坐在椅子上也能風生水起。這還是我第一看電影,竟然會看得被風吹亂了頭髮呢,也真是太奇妙了。 . ﹝與神同行第一集﹞http://t.cn/RDPwHGf #與神同行2最終審判 #20180808父親節上映 #信義威秀4DX #地獄裡真有那麼有型的閻羅王就好了啊

揭開台灣民俗奧秘》林投姐、椅仔姑...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原來都是為了...

2018年08月06日
公開
55

揭開台灣民俗奧秘》林投姐、椅仔姑...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原來都是為了... 2017.05.30 撰文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人本教育札記精選 臺灣民俗中可以與性別議題牽扯上的面向多的是,譬如說不同女性神祇進入這個體系的時間、隨著時代不同的地位與職權變化,冥婚與姑娘廟背後的意義,又或者是哪些民俗限定於只能由男性或女性執行…… 稍微回想一下自己聽過的鬼故事,是不是會發現好像女鬼的故事要比男鬼來得多?要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要回歸到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什麼是鬼? 前陣子,因為「母豬教」的風波,引起了一連串有關性別議題的討論,甚至衍生到了心理學上的、社會學上的、哲學與倫理學上的,以及法律上的討論。那民俗學是不是也能參與其中呢?其實臺灣民俗中可以與性別議題牽扯上的面向多的是,譬如說不同女性神祇進入這個體系的時間、隨著時代不同的地位與職權變化,冥婚與姑娘廟背後的意義,又或者是哪些民俗限定於只能由男性或女性執行…拿我們工作室所寫的《唯妖論》中提到的鬼怪來舉例,金魅是一個被女主人虐待至死的婢女變成的妖怪,椅仔姑則是一個被嫂嫂虐待至死的小女孩,林投姐和陳守娘的故事更反應了那個時代女性的不幸遭遇。從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地探討這背後民間信仰的世界觀與性別的關係。 神、鬼與祖先 稍微回想一下自己聽過的鬼故事,是不是會發現好像女鬼的故事要比男鬼來得多?要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要回歸到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什麼是鬼? 人死為鬼,但鬼不必然會一直是鬼。美國史丹佛大學人類學系的Wolf教授,在來臺進行數次田野調查之後,針對臺灣民間信仰,提出了「神、鬼與祖先」的架構,後來許多臺灣民間信仰的研究都是依據這樣的架構進行延伸與修正。 人會祭祀神,換取相應的庇護,如果這個神不靈,便可能改去拜其他廟、其他神,但如果不拜神,那也不會因此發生什麼事情,兩者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是人繳稅給官員,官員幫忙處理轄下人民的祈求;人也會祭祀祖先,祖先也會庇護後代,但祖先就算沒為後代做什麼事,子孫卻是不能去拜其他家的祖先的,甚至如果你不祭祀祖先,是可能因此受到懲罰的,因為人和祖先的關係是親屬、是後輩與長輩,子孫是有義務供奉祖先的,祖先是否庇蔭後代卻是祂們自己的選擇,不過人要是做了壞事,神明會懲罰人,但祖先作為親屬長輩卻往往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鬼和人的關係就疏遠多了,鬼是陌生人,是會帶來災禍的存在,一般來說人是不想和鬼打交道的,人要是祭祀鬼,多半是為了打發祂們,避免被捲入災禍之中。但這樣的關係並非清楚分明的,也並非不會改變的。在特定情況下,鬼可以成為祖先,也可能成為神。 鬼與祖先、神明之間決定性的差距到底是什麼呢?除了因為可能帶來災禍而受人畏懼以外,大概就是無法得到穩定的祭祀吧。祭祀有什麼重要的呢?簡單來說,人死後的一切吃穿花用全部來自於生者的祭祀,沒受到祭祀的便只能淪為孤魂野鬼,等待一年一度的中元普渡才能吃上一頓飯。所以沒得到祭祀的,當然就會想方設法去得到祭祀了。 鬼如何成為祖先? 所以下一個問題就是:鬼要怎麼得到祭祀?最直接的一條路就是成為祖先。 鬼要成為祖先,只要符合一個條件,那就是擁有可以祭祀祂的後代。在過去的社會中,這一點對於男性來說是相對容易的。首先,如果你的妻子生不出小孩,或是去世了,你可以不受到道德指責地再娶一個,甚至你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娶上好幾個妾,增加你擁有後代的可能性。第二,就算你沒有結婚、沒有小孩就過世了,也可以讓你的兄弟或其他同性的親戚過繼一個孩子給你,讓這個孩子祭祀你,就算你們家下一代只有一個男孩,也可以讓他同時祭祀你與他的父親,不會因此造成什麼問題。 但女性是沒有這個待遇的。在過去的社會中,未婚而亡的女性的神主牌是不能被放在自己家中的神明廳內的,只有結婚才能讓妳得到被祭祀的可能性。但可別以為妳的丈夫會受到祭祀,妳就可以安心等著被祭祀。 在入贅的情況下,的確不用擔心,妳生的小孩是要同時祭祀父母雙方祖先的;如果妳嫁給別人是當正妻,那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妳的丈夫有人祭祀,妳就會一起被祭祀;但如果妳的身分是妾,那就麻煩了。妾是不會和丈夫一起被祭祀的,唯一被祭祀的可能性就是妳有生下男孩,這個男孩長大以後另外祭祀妳。不過,最慘的是已婚被休的,就算妳過去是正妻、就算妳自己生的男孩平安長大了,離婚之後,這些都不算妳的,得想辦法再次結婚,從頭來過。但被休之後,哪還能嫁得了人呢? 這樣看下來,是不是覺得這根本是在鼓勵男性多娶老婆、多生孩子,並要求女性一定要結婚生子、討好丈夫,不然死後必然日子悽慘?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在父權社會下誕生出的世界觀,自然是要為父權架構服務的。在那樣的社會中,大概沒多少事情能比女人不肯結婚生子、順從丈夫更讓男人惱怒或恐懼的了。 未婚而亡的因應方案 不過,上面這樣的架構,衍生出了下面這個問題:如果妳身為女性,在生前就是來不及結婚生子,但是妳還是想要被祭祀,那該怎麼辦?這個辦法對於臺灣人來說,應該並不陌生,那就是「冥婚」。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因為家裡曾有女兒死去,就想到要進行冥婚的。冥婚的機會必須由女鬼自己爭取來,最常見的做法是托夢與作祟。女鬼會託夢給自己的家人或是想冥婚的對象,表明意願;或是作祟讓家人或冥婚對象生病治不好、生活不平安,讓他們去問神,神明便會告知他們這個女鬼想要冥婚。不管是基於對這名女鬼的愛護、愛慕,還是對她的畏懼,當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她的家人身上,她的家人往往會因此去替她尋找冥婚對象,而如果事情是發生在冥婚對象身上,他也往往會過來女鬼的家中提親。 等到完成冥婚之後,這個女鬼就往成為祖先的道路前進了一大半。如果她嫁的這個對象原本就已經有妻有子是最好的,在冥婚時男方所簽的契約書保證了他的兒子要從生母的名下過到她這裡,只要這個孩子平安長大,她就不用擔心被祭祀權的問題;如果她嫁的這個丈夫還沒結婚,但是已經有打算結婚的對象,那也很好,她要佔的是正妻的位置,之後其他人與她的丈夫生下來的孩子也是要祭祀她的;但如果她嫁的這個丈夫還沒有其他要結婚的對象,那也沒關係,接受與她冥婚是能從她家人那邊拿到一大筆錢的,有錢自然就好結婚多了。 冥婚對活人的意義 這樣看來,女鬼為了成為能被祭祀的祖先,自然是不遺餘力地想促成冥婚了。但冥婚終究是忌諱的、不光彩的事情,是什麼樣的動機推動著活人去促成冥婚?從表層來看,對女鬼的家人來說,大概是能夠求個心安,並且不必擔心再被作祟;對冥婚對象來說,一方面是不用擔心再被作祟,另一方面答應冥婚後從女鬼家人那邊得到的錢財也是一大誘惑。 但若從女性的嫁娶在過去社會的意義來看,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女性對於原生家庭來說,是一項可以與另外一個家庭或家族建立關係的資源,冥婚是讓未婚而死的女兒同樣可以達成這樣效益的手段,而對冥婚對象來說,能和這個女鬼的原生家庭搭上關係也不無好處。 而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冥婚的話,這是讓未能達成父權社會所要求的為人妻、為人母的女鬼回歸正常社會秩序的手段。死後並不是女性義務的終結,女鬼還是得結婚、想方設法得到小孩,順服於當下的社會秩序。 那冥婚對於這段關係中的另一名女性又有什麼好處呢?我是指,對冥婚對象的活人妻子來說,她到底為什麼會答應丈夫冥婚,或是答應嫁給一個冥婚過的人?冥婚代表的是她的兒子被搶走了,她的正妻地位被搶走了,她死後的被祭祀權被這個鬼妻搶走了一大半,而她與丈夫之間的關係將永遠隔著一個已逝的第三者。事實上大部分的女性是不願意嫁給冥婚過的人的,但答應的人卻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首先,如果妳相信算命,被算出來自己命中就是要做妾,那正妻的位置給一個和丈夫根本沒有什麼關係的死人,總比給一個活生生的、會爭寵的、會和妳勾心鬥角的活人要好。又或是妳想嫁的對象被算出有「雙妻命」,也就是說對方的元配會死亡,將不得不續絃,命中註定娶兩妻,那先讓對方娶個鬼妻再娶自己,便是個迅速有效的解決方案。接著,鬼妻的存在,也會讓丈夫因此更為安份,不敢外遇,並會庇佑自己的孩子平安長大。最後,冥婚帶來的金錢收入與社會關係也會連帶地使活妻獲益。此外,在很多案例中,女鬼冥婚的對象是她姐妹的丈夫,這背後多半也蘊含著想協助自己早夭的姐妹能得到香火祭祀的想法吧。 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 最後,讓我們回到最一開始提出來的問題:為什麼女鬼故事比男鬼還要多呢?從被祭祀權的角度來看,女性死後得到祭祀的難度比男性高多了,女鬼本身就比男鬼多,而女鬼為了得到祭祀,很容易就會以作祟為手段,有作祟的現象才會引起注意、形成故事、被傳播出去。而另一方面,也是女性的遭遇往往比男性更慘,死後不管是想要報復仇人,還是要沉冤昭雪,也只能透過作祟,就也因此形成故事而為人所知了。最後,還有一種男人遇上女鬼的香豔或風雅的故事,這倒沒有太多民俗上的理由,而是乘載了創作者的慾望投射,這裡便不多提。 礙於篇幅所限,這次便只講了女鬼透過冥婚成為祖先的方法,但其實女鬼要得到祭祀還有別的路可以走,而女鬼故事所反映的社會現象與其對於女性的意義也不只是我這裡提到的這些。有興趣的話,推薦《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臺灣社會史的考察》這篇論文,內容非常的精彩;如果不幸不方便取得這篇論文的話,也別太失望,之後有機會的話,我也還想繼續分享與女鬼有關的這些事情。